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农牧业发展现状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 countryside. com. cn/[5] 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2, (11): 43-45.

[6] 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sd - taishan. gov. cn/sites/yantai/articles/F00000 /1 /1155301. aspx.

[8]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wzma. gov. cn/directionary/showarticle. asp? id =121&sort.

[17] 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 /OL]. [2009-03-19]. http: // agr.i com. cn/doc/2008 /3 /19 /150228. htm.

[18] 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 16(11): 121-125.

[19] 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0] 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 J].农技服务,2007, 24(9): 116.

[21] 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 2006(6): 4.

[22]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 /OL]. [2006-07 -26]. http: // soft6. com /tech/9 /97096. ht-m.l[23]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 /OL]. [2006-02-28].

http: // tzag. gov. cn/documents/docdetai.l asp? doc-umentid=137491&sub_menuid=101.

[24] 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11): 118.

[25]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 2003(11): 23-24.

[26] 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china/">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nongcun/">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pc/">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china/">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nongcun/">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pc/">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占农业总产值的的1.8%;牧业产值1894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3%;

副业产值90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7%;渔业产值29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

2、农作物生产结构情况

××县主栽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版权所有

200*年三大作物占总播面积的73.5%,200*年占85.8%,平均年递增2.2%。

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1.0%,平均单产212.8

斤/亩,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9.2%,平均单产403.1斤/亩,平均年递增9.6%。

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44.3元/亩(农业经营管理总站4

个乡镇上中下农户平均数,下同),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23.9元/亩。200*年,粮、经、饲种植比例为85.5:13.5:1,200*年为89.2:9.8:1。

3、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情况分析

200*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90年不变价,下同),2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82元,平均年递增8.2%。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028元,

从养殖业收入149元,从加工业收入224元,从其它收入89元。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968元,从养殖业收入301元,从加工业收入198元,从其它收入115元。7年中,种植业收入平均年递增9.7%,养殖业收入年递增10.6%,加工业收入呈负增长,其它收入年递增3.7

%。

4、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情况

200*年,××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7456.4万元,其中,油脂加工业产值5914万元,占79.3%,淀粉加工业产值509.5万元,占6.8%,其它加工业产值1032.9万元,占13.9%。20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0135.5万元,其中,

油脂加工业产值7264.9万元,占71.7%,淀粉加工业产值1702.6万元,占16.8%,其它加工业产值1168.0万元,占11.5%。7年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4.5

%,其中,油脂加工业平均年递增3%,淀粉加工业平均年递增18.8%,其它加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1.8%。

5、养殖业生产情况

200*年,××县牲畜存栏31.8万头(匹、只),其中:大畜5.6万头,小畜10.

8万只,生猪15.4万口。200*年,全县牲畜存栏76.2万头(只),乡镇部分牲畜存栏60.5万头(匹、只),其中:大畜3.8万头,小畜39.

7万只,生猪17万口。从200*年到200*年的7年中,

牲畜存栏年递增9.6%,其中:大畜近几年逐年增长态势,小畜年递增20.4%,生猪年递增1.4%。

6、农机具状况

200*年,××县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1342台/54426千瓦,200*年,

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779台/25275千瓦,呈下降缓升趋势。小型牵引动力机械从200*年的10881台/97929千瓦,增加到200*年的18517台/197976千瓦,台数和动力分别平均年递增7.9%和10.6%。200*年,大中型配套农具2971台,配套比为1:2.21,200*年,

大中型配套农具1302台,配套比为1:1.67。200*年小型配套农具16453台,配套比1:1.67,200*年,

小型配套农具46940台,配套比为1:2.53

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200*年以来,××县从中低产田改造、农田防护林建设、农田道路建设、

小流域治理和水源井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0*年到200*年,共改造中低产田17.

5万亩,累计投资4310万元,80%属农民自己投资。共营造农田防护林1.55万亩,投资194万元,60%为农民投入。共修建农田道路286公里,投资509版权所有

万元,均为农民出义务工完成。从200*年开始,共新打水源井445眼,投入69万元,绝大部分为农民自己投入。

8、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棚圈建设2001年2400个,投入11万元,200*年3000个,投入14.88万元。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1.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昌都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气候的显著特点为:气温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旱雨季节分明;由于水热条件的地理性和地形变化大,气候类型众多,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6℃,气温呈南高北低趋势;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无霜期38―161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139―2776小时;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降水量由东南向北逐渐增多,且多集中于6、7、8三个月,具有旱季时间长,雨季分明的特点。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依靠科技农牧业生产连续六年丰收,打破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农牧业是昌都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认真做好林业工作,使昌都林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昌都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着特别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农业连续6年丰收

1994年以前,昌都粮食生产一直徘徊在2亿斤以下,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每年以2000多万斤的速度递增。单产由300斤上下提高到420斤,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增幅不大,仅从1995年的人均占有357.9斤提高到1999年底的490斤。 这几年粮食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

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种子工程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条件下,良种增产幅度在30%以上,甚至一倍;三是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去冬今春全地区维修水渠5899条,水塘1967座,新修大小水渠112条、水塘42座,增加灌溉面积1.28万亩,基本保证了生产用水;四是强化基础地位,加强领导;五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大力推广良种、化肥深施、增肥节种、病虫草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加强了组装配套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培训。

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实行农牧结合,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饲料种植面积。根据建设生态农业,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和各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还草还林,对各种气候条件保证率不到50%的海拔在3900米以上的耕地全面还草,将耕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根据这一思路,三江两岸和三江的一、二级支流两岸的台地化为粮食主产区。该地区耕地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占到全地区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通过对该地区基本农田的全面改造,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全面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高质量的稳产田。到2005年,这一区域平均单产达到700斤,生产粮食2.8亿斤,同时将这里建成饲料、饲草生产基地,成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高产优质高效农牧经济发展的腹心地。

畜牧业发展的4项措施

畜牧业是昌都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畜牧业又基本上是以天然草地为支柱的粗放型牧业,牲畜终年在天然草地放养,仅在冬春才有极少量的补饲。截止1999年底全地区各类牲畜存栏达345万头(只匹),肉类产量达到45219吨,奶类产量达到50261吨,毛绒总产量达到1079吨。人均占有肉奶分别为156.4斤和169.7斤。

近年来,畜牧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草场的责、权、利、建、管、用,彻底打破草场大锅饭;

二、加强草场建设。全地区共完成草原三灭30万亩,草场围栏18万亩,草原施肥150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

三、高度重视抗灾工作。目前成畜死亡94887头(只匹),死亡率2.7%,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减少0.3%,新生仔畜成活810429头(只匹),成活率90.4%,比去年下降0.5%;

四、加强疫病监控和对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昌都畜牧生产区主要集中于丁青、类乌齐、江达、边坝和39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将这一区域建成夏秋架子牛羊放养基地,冬春将架子牛转移到气候相对较好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现改放养为圈养,改零散养殖为规模化养殖,加快牲畜生长,加快出栏,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商品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天然林保护和林副产品开发

昌都地区是第二大林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123.49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1.7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36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31.71%。金沙江流域的森林植被是构成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绿色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昌都地区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如下:

一、“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高原宽谷区。该地区地貌为高原宽谷类型,气候属高原温带湿润――半干旱类型,基本特点是冬寒夏凉,冬春干旱,霜期长,降水量相对其他地区要多,且集中于夏季。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荒山封育和营造多功能防护林;

二、“三江”中游山地区。该地区属于山地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森林主要分布在“三江”及其支流两岸海拔3000――4400米的山地。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种植经济林木和发展森林旅游;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7篇

一、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概况

该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和江南高山宽谷区,境内高山纵横起伏,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750m,气候属于半干旱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发育了温带半干旱河谷灌丛草原植被。气温日差较大,年较差小,冬、春寒冷多风,形成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7.2℃-8.5℃,最暖月平均气温15.5℃-17.0℃。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3190小时。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洪、风和农作物病虫害等,其中风灾最为频繁,年均大风日40天以上,集中在2-4月。年降水量370毫米左右,季节差异显著,雨季降水集中,6-9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85%以上。高寒、干旱生态环境限制了农牧业发展,降水量不足与时空分布不均也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该县区位条件优越。泽当镇至拉萨市的柏油公路横贯境内,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98公里,距山南地区 经济 、 政治 、 文化 中心——挥当97公里,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航空港——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该县。该县也是农业生产大县,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油菜等,畜牧主要有牦牛、犏牛、黄牛、山羊、藏猪等。

 二、研究方法

(一)取样及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共随机抽查了82个农牧户,取得有效样本72个,富裕户、中等户和贫困户的比例为3:4:3。根据人户调查资料,整理出农牧户收入、支出的详细情况,并录入 计算机 。采用描述性 统计 分析方法,使用频数分布分析对数据按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观测量在不同水平上的分布情况,以便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和观测量分布状况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使用统计软件sps10.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内容

1、农牧户收入状况(包括现金收人和实物收入)。农牧户实物收入中自食自用部分按自治区统一价格核算,出售和交换部分按出售价格和交换价格核算。主要调查收人来源及数量。因统计不便或数量较小,农家肥、薪材等项目在以往农牧户调查中往往被忽略不计。为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地区农牧户收入现状,本次入户调查将农家肥、新材等列人统计目录,并按估计价格将其换算成收入。

2、农牧户支出状况。

主要调查本年度支出项目及数量,包括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性支出。

3、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拥有的生活及生产资料状况,家庭成员受 教育 程度,劳动力等。

(三)研究目的

详尽 掌握该地区2003年农牧户收入和支出状况,分析该年度农牧户收入与支出的现状、结构及特点,找出阻碍农牧户收入增长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本年度资料与相关的 历史 数据进行对比,可为本地区制定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牧民增收策略等提供基础资料。此外,可为本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等专题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三、数据分析

(一)收入状况

1、农牧户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牧业生产收入,另一类是家庭其他收入。农牧业生产收入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种植业收入,主要播种青稞、小麦、土豆、少量的油菜等;(2)养殖业收入,主要有藏鸡(肉、蛋)、藏猪等;(3)畜牧产品及其粗加工收入,主要包括鲜奶、羊毛、牛肉、羊肉、酥油、奶渣、牛羊皮、出售活牲畜等。鲜奶在畜牧业生产中一般被加工成酥油和奶渣,直接食用或出售的数量都很少;(4)其它农牧产品,主要有农家肥、薪材等。家庭其他收入主要包括:(1)个体 运输 收入;(2)外出打工收入;(3)工薪收入(合退休金);(4)人情收入等。

2、收入现状。人均收入3442.19元,单个农牧户收入状况:(1)小麦、青稞收入在1000~16000元不等,波动幅度很大,主要与各农户的耕地占有量相关。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60%以上的农户约占总户数的36.1%,比重超过80%的农户约占总户数的7%。这部分农户的增收难度大,如及时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增收空间也是很大的;(2)酥油、奶渣收入在 400~1100元不等,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为稳定,在5%~10%问波动;(3)打工收入和个体运输收入在1000~30000元不等,农户间的差异最大,主要与户主的文化程度、劳动力、思想开放程度等有关。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于60%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11.1%,有12.5%的农户本外出打工,该项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10%;(4)农家肥和薪材等收入最为稳定,在200~600无间,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6%。

该地区总体情况:(1)小麦、青稞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3.46%;(2)酥油、奶渣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7%;(3)打工收入和个体运输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1.8%,与该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相比,这个比例略低,将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今后增收工作的关键;(4)农家肥和薪材收入的比重约为2.7%,近期随着农户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其比重将会逐步缩小;(5)其它各项零散收入约占总收入的17.34%。

3、收入性质结构。(1)第一产业收入:总收入均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牧户约占总户数的10%,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70%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52.78%;(2)第二产业: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4o%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20.8%,比重在10%以下的有20.8%的农牧户;(3)极少数农牧户有第二产业收入,集中在小规模的粮、油、面粉加工上。

该地区总体情况。第一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并重,二者合计占总收入的93.15%,第二产业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85%。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约占总收入的31.81%。

4、纯收入及现金收入状况。人均纯收入2098.87元,人均现金收入1258.39元。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运输收入、打工、出售牲畜收入、人情收入等,极少数农牧民有工薪(含退休金)。11.1%的农牧户无现金收入,其生活和生产支出中需要的现金主要靠实物或劳务交换,也有部分农户依赖于贷款或借款。5.7%的农牧户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00元,富裕户劳动力较多且文化程度较高,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体运输、商贸业及工薪。中等及贫困户劳动力少且素质不高,现金收入来源于传统的农牧业,而运输、服务、商贸业方面的收入几乎为零。现金收人比例是农牧户获取的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农牧户获取现金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样本统计出该地区农牧户现金收入比例为39.39%,其余均为实物收入。11.1%的农牧户收入均为实物收入,过半的农牧户实物收入比重超过70%,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购买和消费。

(二)支出状况

  1、农牧户支出项目。支出项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性支出,主要花费在食品、衣着、文教、医疗 保健 、 交通 旅游 、电费、其他(包括人情意外支出、洗涤用品、通讯、房子装修、家庭设备、煤气等)等;另一类是生产性支出,主要花费在肥料、种子、能源、雇工、饲料及 机械 投入等。

2、支出现状。单个农牧户状况: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在70~90%间波动,比重超过80%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80%。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5%~20%间。恩格尔系数在50%~70%间波动。对于贫富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为富裕。根据此标准

:已达小康户比重为6.94%,富裕户比重为5.56%。

从整体情况来看:人均支出1996元,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16.7%,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83.3%,恩格尔系数为52.67%。

四、农牧户收入、支出构成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特点

1、生产性支出比重较为稳定,文教、卫生等支出比重上升。农牧民对 农业 生产的 投资 虽逐年加大,但远落后于生活性支出的增长,生产性支出比重与往年持平。随着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衣着、文教、医疗 保健 等生活性支出比重也在上升。

2、收入结构基本能反映该地区的区位条件。该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非农产业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收入性质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收入由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方向发展。非农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其区位优势是相符的。来朗脓产业的现金收入约占现金总收入的86.4%,有51%的农牧户的现金收入均为非农产业收入。部分农牧民从非农产业中受益很大,渐渐转变观念,更主动地投入到劳务输出和个体 运输 等业务中。部分富裕户的示范作用,也使得其他农户积极跟进。常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33%,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该地区的购买力和现金消费在很大程度上由非农产业收入推动的,非农产业的兴旺发展增加了该地区商品 经济 的活力。非农产业收入主要集中在劳务输出和个体运输方面,这也是今后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年度抽样 调查 中发现以下问题:

1、“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的传统思想仍柬缚着该地区小部分农户。这些户主 文化 程度较低,思想保守,守着家中几亩地,仅能实现温饱。如不及时转变观念,仅靠传统农牧业来达到小康,难度很大。

2、生产性投资不足,农用 机械 品种少,缺乏大型农机设备。71%的农户拥有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牧产品的拖运和一些农业机械的动力。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部分仍靠 人力 ,缺乏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有25%的农牧户完全依赖人力从事农业生产,仅在农忙季节雇用机械。

3、农牧民对先进农业科技和新作物品种的接受过程受阻。大田作物品种以青稞和冬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和土豆为主,蔬菜种植比例很小。牲畜大多是自然繁殖,品质较差,大部分奶牛的年产奶期约为90天左右,产奶量约为每天每头4斤。传统单一的种养方式,使得农牧业生产很难抵御 市场 风险和自然风险,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该地区农牧业科技和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尚未渗透到各个农户,使得牲畜良种和优良作物品种的引进速度较慢。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无法完成科技辅导和良种推广工作。

4、生活性支出项目较少,饮食结构属温饱型。农牧民的原粮消费量较大,动物性食品和蔬菜消费量小,基本无豆制品消费。鲜奶消费量小,绝大部分被制成酥油和奶渣。人均消费水平:肉类占食品总支出的19.08%;蔬菜占食品总支出的2.86%;奶制品占食品总支出的13.14%。

5、农牧产品的市场销售率较低。90%的农户家中余粮较多,仅50%的农户销售余粮。近91%的农户饲养藏鸡(高寒地区优良品种),仅30%的农户进入市场。将农牧户家中的剩余农产品换化为现金收入,对于该地区的 农村 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

五、前期农牧户增收工作及今后发展建议

(一)当地政府根据该地区自然、 社会 、经济状况,重点规划了有市场潜力或市场条件较好的优势产业。政府已重视从产业化角度设计项目,重视产业的带动作用。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以带动农牧户增收:以 旅游 中介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茄子、辣椒、白菜、萝卜等为主要品种的大棚蔬菜种植,以藏鸡(猪、羊)、牛为主的家庭养殖业等。因地制宜在部分示范村开始实施,引导该地区农牧村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今后应具体分析各农牧户收入动态,对每一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建立农牧户收入、支出 档案 ,及时发现各农牧户增收存在的问题,并适时提出解决方案。立足于本地资源与区位条件,使每一农牧户都能有机会参与一到二项产业项目,如计划发展的黄牛改良、优质油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养殖业(藏鸡、藏猪)等项目,以及其它开始实施的农业发展项目。

(三)长期以来,本地及附近地区的农副品市场(特另是蔬菜市场)处于供不应求、价格偏高的状况,并且产品本地供应率较低。政府可帮助农牧民树立市场观念,向周围市场特别是为拉萨市、贡嘎县城、泽当镇等地提供农副产品,并围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牧民开展劳务输出。

(四)鼓励农牧户加大生产性投资,引导农牧民生活消费多元化。

对农牧民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以加大生产性投资。不定期开办商品交流会,引导农牧户购买各类家电来提高生活质量。该地区现有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较多,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应对其进行整合,集中部分资金建设农牧村的软 环境 。目前软环境建设已在小康示范村中开始实施,如定期开办文化补习班,巩固“扫盲”成果,扫除青壮年劳动力文盲,修建小型图书室、 电视 室、村民活动室、农业科技宣教室。

六、讨论

在内地农村,诸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牧户进入市场难等等一些问题,在西藏自治区贡嘎县也比较突出。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干旱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首先须考虑这些自然条件的影响。此外与内地相比,经济发展的滞后,长期形成的独特的劳作习俗,也深刻地影响着农牧业生产。而内地成功的农牧业发展经验或案例对该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仅能起参考作用,倘若照搬内地的作法,可能对该地区的农牧业带来负面影响,或者增加生产 成本 。对于农牧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也须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育程度。因此,在详细调查农牧户收入、支出及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有待深人研究本地区独特的农牧民增收途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思路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以及这些专题研究的内部联系。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8篇

摘要: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内生于西部经济需要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扶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性繁荣。国家扶持的金融多生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牧区则较少或者没有。在普惠金融大发展的战略下,摸清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状况,对于农牧区金融发展及其法律保障等问题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

一、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

1、西部农牧区银行业状况

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银行业营业网点677个,从业人数7894人,资产总额2656.7亿元。其中西部本土成立的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个。其中实体机构触及农牧区的主要为邮政储蓄银行和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据该报告显示,2013年底,西部全区存款余额2499.0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448.09亿元,增长21.84%;而2013年西部全区发放贷款1294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0.06亿元,较年初增加61.51亿元,同比增长69.45%;扶贫贴息贷款余额76.74亿元,较年初增加45.54亿元,同比增长145.93%。以上数据显示西部农牧区银行业机构较少,且以邮政为主;以贷款去向来看,涉农贷款与扶贫贷款占全区贷款比例较小,农牧区金融贷款支持不足。

2、西部农牧区保险业状况

尽管西部地处偏远,金融业不发达,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保险业也如其他金融产业一样有所发展。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省级分公司6家,其中产险分公司5家,寿险分公司1家,无西部法人保险公司。”①另据《西部保险业发展报告(2010-2013)》显示,2013年全年五家财险公司累计10.1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非车险(包含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等)占4.95亿元,同比增长22.83%,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4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底,保险机构有43家,从业人员有1989个,其中营业员有1075人。而各地区保费收入的分配情况为:拉萨占63.09%,其他地区如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等则都不足10%。由保险业的整体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保障业发展较快,但是仍然比较薄弱,其中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3、西部农牧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一片农村金融发展浪潮。发展普惠金融利国利民,也契合我国打造“经济2.0”的发展战略。西部农牧区作为西部发展的“潜力区域”,也响应国家的战略号召掀起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浪潮。为具体落实普惠金融的工作的开展,中国银监会西部银监局提出“提升城镇金融服务均等化、加大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关注度、扩大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普惠金融战略。并且为助力西部金融发展,西部银监局又提出“金融”的机构发展计划。据《有效金融监管助推普惠金融结硕果――西部辖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报告》显示,“西部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西部银行业组织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金融相关部门采取“先服务后机构”的思路,对西部全区金融服务覆盖进行排查,找出空白区域并先行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已于2011年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截止13年末,西部仍有27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地处更为偏远的农村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金融机构的分布情况之外,据该报告显示,13年末农牧户到户贷款余额94.16亿元,已覆盖全区96%以上的农牧户。综合该报告的显示,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农牧区的金融现状是:金融机构覆盖不足、金融服务单一、金融供给不足。

二、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1、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现状

西部金融起步晚,其自治性金融法律规范也大多缺失,而针对西部农牧区的金融保障法律也是缺失状态。除由西部人大制定的法律缺失之外,由西部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性规范也是较为少见。目前关于农牧区普惠金融的行政性规范文件仅有藏政发[2012]89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部银行发展的意见》、藏政办发[2013]77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藏保监办发〔2013〕9号《西部保监局关于做好宣传工作的通知》。

从西部民族自治区关于农牧区金融支持的法律规范来看,目前存在主要的自治性法律缺失、行政性规范较少、关注农牧区金融保障的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不够、关注农牧区金融的法律规范体系性差,没有形成系统的金融法律保障环境。

2、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重点指向

本文所指的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仅指专为西部农牧区而制定的金融法律保障规范性文件,而全国性的金融法律及其他规范则不算在内。具体而言,西部农牧区金融保障法律规范的内容指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业方向,针对企业贷款难以及农牧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规定要“金融服务全覆盖”、“财政审计部门要切实监管,完善监督”、“进行人才培养”;还要加强西部银行建设,使之配合自治区财政的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此外,对于西部银行的机构拓展进行土地政策扶持、对其发展提供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扶持。二是保险业方向,根据《农业保险条例》之规定,国家要求农业保险应在防范化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该条例的规定,西部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进入党校、媒体、企业、农户进行宣传。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也要开展相关活动,而保监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保障、监督。

3、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实施

西部农牧区发展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行为。一是政府机构的普惠金融法律实施。根据目前西部自治政府关于普惠金融的法律实施主要体现在根据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战略推进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提供政策支撑、提供土地支持、提供财政支持、提供人才支持;银监局、保监局等机构则实现法律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之推进农牧区金融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业协会的金融法律实施。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在银监保监的引导下发展普惠金融。金融业行业协会则集合行业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落实法律规定的普惠金融规定。

但是,就目前西部而言,因普惠金融相关的自治性法律规范较少,内容也多偏向政治性,并没有实质的细化规定,所以西部农牧区的金融法律保障在制度上就没有体系,在实施上就更不用说了。现实中,西部农牧区金融的推进多为政策的引导,而法律的作用较少,法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注解:

①这六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9篇

畜牧业公共服务是基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个人为了全方位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而提供的各种公共性质的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具体来讲,政府部门从政策、税收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为农村畜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而社会组织和企业根据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积极为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相关的专家以及个人在畜牧业公共服务中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总的来讲,畜牧业公共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以及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参与。

2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问题

2.1人员配置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人员配置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人员配置还不能够满足对其的要求。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导致难以吸引高技术的相关人才。同时政府部门所组织的公共服务人员大部分是从其他不部门借调到,导致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2.2技术力量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还是依照传统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导致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与发达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技术力量薄弱,无法为农户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农村畜牧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导致很多新兴技术无法使用。

2.3体制不健全

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是否健全。从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现状来看,我国对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规定还不够健全,同时传统的体制也导致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无法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资金等相关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我国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3.1实行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系统化管理是目前任何领域公共服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和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农村畜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基层政府部门在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建立系统性管理的同时,需要引进相关的人才,同时要对目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适应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针对目前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现状,引入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配置相关的工作人员。

3.2走向多元化、标准化

畜牧业公共服务要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多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讲,多元化的方向也就是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以及公共服务资金方面逐渐引入市场化的机制,除了基层政府部门以外,要逐渐引入行业协会、社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相关的服务。而标准化也就是说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要实行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在农村畜牧业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在资金、服务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3.3合理进行职能分配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牧业;协调发展度;阿勒泰市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294-06

The Evaluation o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of Altay City

YAN Qi,LIU Xin-ping,ZHANG Jie,WU Gui-liang

(Management School,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 By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Altay c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Altay city was on the rise, with a rapid increase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2011; during 2002-2011,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nimal husbandry took on an up-down-up trend and an overall upwardnes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degree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of Altay city took on an up-down-up trend, and the degree was lower than 0.7, belonging to the weak coordination and poor condi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degree; Altay city

收稿日期:2013-04-1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42107)

作者简介:颜 琦(198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电话)13164108904(电子信箱)

;通讯作者,刘新平(1959-),男,教授,博士,(电子信箱)。

当前我国农牧业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一些发展的机遇,也存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农牧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发展,显得愈为重要。阿勒泰市经济结构中牧业比重很大,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阿勒泰市整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勒泰市的农业与牧业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做了综合评价,以期为构建农牧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农牧业概况

阿勒泰市位于新疆北部,地处北纬47°27′40″—48°38′46″,东经86°53′15″—88°37′35″。阿勒泰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递降,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中部盆地丘陵区、南部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阿勒泰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冬春多风。年均气温4.5 ℃,年均降水量191.3 mm,年均蒸发量1 682.6 mm,年均无霜期146 d。

阿勒泰市因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以及土壤质地、社会生产活动的不同,使其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2010年阿勒泰市总播种面积为24 105.34 hm2,耕地面积为39 543.76 hm2,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96%。粮食作物以春小麦、玉米、花芸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葵、食葵、甜菜、打瓜、蔬菜等,饲料作物有苜蓿和青贮玉米,近年来阿山甜瓜等瓜果农作物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 759.6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43 808.2万元,同比增长8.8%;林业产值561.9万元,同比增长32.6%;畜牧业产值37 092.3万元,同比增长5.5%;渔业产值521.1万元,同比增长2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 413.4万元,同比增长5.0%。

2 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阿勒泰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研究以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的协调状况为总体目标层(A),以农业经济系统(X)、牧业经济系统(Y)为系统层,共选择了15个具体指标(Bi)来反映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的协调状况。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表1)的15个指标分别是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均GDP、牧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比重、种植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畜牧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林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渔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草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水库容量、耕地面积比重、每公顷耕地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1-3]。

3 农业发展评价与牧业发展评价

3.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所需数据通过阿勒泰市国土资源局台账报表和统计年鉴查询获得。其中,经济数据和生态指标数据选自《新疆统计年鉴(2003-2012)》,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林地面积选自阿勒泰市国土局台账报表所得。

为了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不同或数据悬殊过大导致的噪音影响,将原始数据Bij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为Cij。由于在构建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中既有正向指标也有负向指标,有些指标对目标层有正向影响,有些指标对目标层有负向影响,所以需要分别处理[4]。这里用极值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具体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处理公式:

Cij=■(i=1,2,…,n;j=1,2,…,m) (1)

负向指标处理公式:

Cij=■(i=1,2,…,n;j=1,2,…,m) (2)

其中,B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年的初始数据,C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年的标准化值。

3.2 农业发展评价

3.2.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通过用上文数据标准化公式对阿勒泰市农业发展综合指标的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下列标准化数据(表2)。

3.2.2 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经过标准化的阿勒泰农业经济发展数据,对农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的运算过程及结果由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计算得到。

在对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从软件计算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MO值为0.712,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经SPSS 17.0软件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

3.2.3 计算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表4)。由表4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8.212%,第二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9.600%,前面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已经达到了87.812%,超过了85%的一般标准。所以,所有农业经济指标的信息可大部分包含在这样两个主成分中。其中,第一个成分即农业人口比重的特征值为7.039,第二个主成分即人口密度特征值为0.864。

3.2.4 计算主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负荷矩阵 由表4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7.812%,超过了一般标准85%,因此可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主因子,计算出主因子负荷矩阵,同时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负荷矩阵(表5)。

3.2.5 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利用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与每一列载荷量fk建立回归方程,经过计算求出系数解,并与相应的方差贡献率Ek组合,经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表6)。

3.2.6 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 在求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结合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可计算出阿勒泰市各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Cj=■wi×Cij (3)

式(3)中的ECj为阿勒泰市第j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Cij为经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第i个指标第j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历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7)。

从表7可知,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尤其是2005-2011年间上升幅度较大。

3.3 牧业发展评价

3.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通过用数据标准化对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指标的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下列标准化数据(表8)。

3.3.2 阿勒泰市牧业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经过标准化的阿勒泰市牧业数据,对牧业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的运算过程及结果由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计算得到。

在对阿勒泰市牧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从软件计算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MO值为0.609,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经SPSS 17.0软件计算,得出阿勒泰市牧业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9)。

3.3.3 计算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牧业指标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表10)。从表10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3.248%,第二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084%,前面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已经达到了85.332%,超过了85%的一般标准。所以,所有牧业发展指标的信息可大部分包含在这样两个主成分中。其中,第一个成分即草地面积比重的特征值为3.795,第二个主成分即森林覆盖率特征值为1.145。

3.3.4 计算主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负荷矩阵 从表10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5.332%,超过了一般标准85%,因此可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主因子,计算出主因子负荷矩阵,同时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负荷矩阵(表11)。

3.3.5 阿勒泰市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利用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与每一列载荷量建立回归方程,求出系数解,并与相应的方差贡献率Ek组合,经归一化处理,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表12)。

3.3.6 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 在求出阿勒泰市牧业发展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结合经过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可计算出阿勒泰市各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Vj=■wi×Cij (4)

式(4)中的EVj为阿勒泰市第j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Cij为经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第i个指标第j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历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13)。

从表13可以看出,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2002-2011年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2005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5-2007年有所下降,2007-2011年牧业发展水平又逐渐上升。

4 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综合评价

4.1 评价方法

为评价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本研究引入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度是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之间保持相互关联度的数量范围,是农业与牧业协调状况的衡量尺度。协调发展度是用来度量协调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本研究选用廖重斌[5]提出的协调度发展模型:

D=■,T=αEC+βEV (5)

式(5)中,D为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C为农业与牧业协调度,T为农业与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

由于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EC与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EV是两个不同系统的量,为避免把两个不同量纲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可能会失去意义,在此引入变异系数Cv来反映两者的协调度。变异系数Cv是标准差S与平均数之比,其公式为[6,7]:

Cv=■;Cv为变异系数,X为平均数,即

Cv=■ (6)

式(6)中,X1=EC,X2=EV,则

Cv=■ (7)

EC与EV的变异系数Cv越小越好,因此,EC×EV/((EC+EV)/2)2值越大越好。

为计算的协调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本研究选用下面模型计算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的协调度。

C={EC×EV/((EC+EV)/2)2}n (8)

式(8)中,C为协调度,n为调节系数,n≥2。它反映了在农业效益与牧业效益一定的条件下,为使农业与牧业的复合效益最大,农业发展与牧业发展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C的取值为[0,1]。

当前,倡导和谐发展,农业与牧业发展同等重要[8],故本研究中α、β均取0.5,该计算模型可用于任何区域间、任意时间段的农业与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和比较。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阿勒泰市实际情况,确定本研究的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度等级和划分标准。当协调度值C≤0.5时为失调,0.5

4.2 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2002-2011年农业与牧业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表14)。由表14可以看出,协调度在0.5以下的占20%,0.5~0.7的占40%,0.7以上的占40%。10年发展的分析数据中,没有优质协调数据年,良好协调的数据年所占比例不到50%,同时协调度较不稳定,表明期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状况较差。

杨士弘[6]提出的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标准为0≤D

5 结论

本研究是对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之前的协调状况的一个基础性研究。将阿勒泰市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看成一个大系统中的两个互相影响的子系统,构建了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2002-2011年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1)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保持着持续上升状态,不过2002-2004年间,阿勒泰市农业的经济综合评价值发展较慢,其值比较低,经济综合评价值都低于0.6。2005-2011年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期间的综合评价值从2005年的0.641上升到2011年的0.943,阿勒泰市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2002-2011年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2-2005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5-2007年有所下降,2007-2011年牧业发展水平又逐渐上升。2002-2011年间牧业综合评价值在0.141~0.354之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已经落后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已是势在必行。

3)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态势。2002-2005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程度持续提高;而2006-2007年间,协调发展度开始下降;2008-2011年协调发展度又开始持续上升,其中2010年由于自然条件受干旱限制,小幅度下降,但不明显;2009年和2011年这2年的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在这10年间属于较高水准,其值维持在0.64以上。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2002-2011年10年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都低于0.7,属于弱协调,协调状况差。可见,近几年来虽然阿勒泰市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阿勒泰市的牧业发展建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使得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度差,所以必须积极构建适合阿勒泰市的农牧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模式,以便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新平.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1):173-174.

[2] 林逢春,王华东.环境经济系统分类及协调发展判据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5,15(6):429-432.

[3] 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J].辽宁经济研究,2000(5):79-83.

[4] 畅建霞,黄 强,王义民,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11):107-112.

[5]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6]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7] GILES ATKINSON, KIRK HAMILTON. Accounting for progress: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nvironment, 1996, 38(7):16-44.

[8] 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 农牧民 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内蒙古的意义

(一)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提高社会人力资本存量

社会保障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保障社会成员在遭受社会风险时,得到必要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制度运行的效果有二:一是作为“减震器”和“安全网”,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维持和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现实来看,被局限在牧区的固守传统生产方式的大量农牧民,在市场化的冲击下,收入增长缓慢。个别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基本生活都难保障,自身发展受到局限,其人力资本价值很难增加并释放出来,劳动力资源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便会降低,造成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再分配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和自身素质、进而提升其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能力。

(二)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于收入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的欠缺,在农牧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转移的情况下,传统的农、牧生产方式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表现为过度开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破坏、荒漠面积扩大、水源涵养不足使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农牧民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往主要采取移民的方式来改变其生活状况。而单纯的生态移民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新的生态问题,由于在搬迁地就业和增收的需要,过度开垦问题在新的地方重演。这样单纯的迁移不是生态移民,要解决生态移民问题,根本的办法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在其他产业实现就业。实现这一转移,社会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制度。在转移的过渡时期,社保制度的完善能充分保障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促使农牧民改变因生活所迫而采取的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将有利于生态移民政策得以贯彻,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有两层含义,一是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二是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2006年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58元,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元,实际增长10%,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2元,增长13.3%。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将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项目考虑在内城乡差距会更大。这种收入两极分化的状态,是在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状态,但这种差距扩大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农牧民社会保障的缺失使这种缩小收入差距的制度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导致发展差距的扩大。各国经验表明,全面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良方。建立和完善针对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

(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城市化进程

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在当前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亟待升级。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3.4%、48.6%、38%。乡村人口1228.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51.4%,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产业升级除需资本投资外,同样重要的一项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劳动力转移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产业升级又能为劳动力转移提业支撑。有了非农产业的扩张作为基础,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转变职业,变换角色。社会保障制度能形成化解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就业风险及生活风险的机制,使农牧民摆脱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并能够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生产能力,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进而促使其向其他效率更高、收入更多的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

二、农牧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

(一)农牧民社会保障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且供需矛盾突出

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得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晚,虽有所发展,但整体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事业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狭窄,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供给现状同农牧民的现实需要相较,矛盾突出,供需缺口大。针对农牧民的养老保险基本上处于空白,依然依靠家庭自保和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迅速,2006年覆盖农村牧区人口662.89万人,比上年增加461.9万人,离全区实现全面覆盖仍有很大差距,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仍需改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贫困人口尚有遗漏,且保障水平较低,部分环境较差地区的农牧民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尚未实现应保尽保;就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投入较少,限制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这种供需差距不仅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

(二)社会保障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

同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内蒙古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城乡分割的二元状态,表现在制度体系完备程度和保障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覆盖面逐步扩大,制度体系涵盖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就业促进等各个方面,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而农牧民社会保障只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合作医疗上有所发展,总体上农牧区社会保障项目残缺不全。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言,虽已基本覆盖全部农牧区,但给付水平较低,对于生存环境较差的农牧民来说,根本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就合作医疗来讲,尚未实现农牧区的全面覆盖,而且大病统筹的封顶线过低,大概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3左右,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也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繁琐的多。

(三)政府对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的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某种角度说更倾向于一种政府行为,在社会保障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农牧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其客观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观原因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建设上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财政支持的缺乏和推进社会保障立法的不力,是制度难以全面覆盖和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55%,但因财力投入较少,社会保障制度很难覆盖,农牧民在遭受养老、医疗等社会风险时仍然以自保为主。农牧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呈现缺失的状态,立法层次不高且比较混乱,立法覆盖面小,实施效果欠佳,影响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保基金运营和监管也缺乏法律保障。

三、完善农牧民社会保障的创新策略

(一)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前提下,增加保障项目,扩大覆盖面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目标是充分满足农牧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做到应保尽保。从长远目标来看,要把体系建设提高到整个制度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社会需求迫切的项目,保障生存风险较大的人群的基本生活,之后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从现实路径来看,要首先实现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全面覆盖,各地经验证明,这是减少贫困人口最有效的项目。第二,继续推广农村合作医疗,满足农牧民就医需要,提高其健康水平。增加农牧区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成为必要的措施。第三,探索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将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结合起来,保证老有所养。第四,完善就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提高农牧民的职业素质。

(二)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制度建设创新

政府作用的发挥,一是增加保障项目的制度供给,二是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政府要充分考虑农牧民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增加保障项目,完备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要组织和建设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保障队伍,满足社会保障机构建设的需要。政府财政应给予充分支持,利用公共产品的分配,在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加大社保投资的机制。财政的充分支持是社会保障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任务繁重,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占较高比重,在财政支出结构中增加公共服务性支出是财政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财政支出中逐渐凸现公平因素。在城乡差距比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缩小城乡差距所用的成本,比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再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成本低得多。二元社会保障格局形成后,改革的制度障碍也比较大。此外,应将社保建设成效同社保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形成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激励机制,促使提高维持制度运行的管理水平。

(三)把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

社会保障立法的滞后势必造成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来推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国外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其实就是法律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的保证,制度建设要坚持法律先行,通过立法确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运用范围、基本制度、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以法制为依托,以法律为保证。加强体系建设的法律支撑,可以避免社会保障早发展地区因法制建设滞后而产生的管理混乱、制度可持续性差、社保资金挪用流失等问题。制定准确、科学、可操作强的社会保障法律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青海省农牧区;旅游业;金融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44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092- 02

1 相关背景介绍

1.1 我国农牧区旅游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之快,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在忙碌的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农牧区旅游业应运而生。农牧区旅游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旅游模式,其命名明显突出了旅游的目的地,即农牧区。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所调查数据展示,2015年,我国农牧区旅游业累计接待旅游者22亿人次,新增从业人员近800万人,其中600万人以上为当地农牧民。

1.2 青海省农牧区旅游业现状

青海省拥有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在进入21世纪后,青海省政府开始大力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青海省大力宣传,全面开发,使青海省旅游业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趋势[1]。2016年,青海将旅游业金融服务的重点转移到农牧区旅游方向,“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平均每年增长200家农牧区旅游接待点,其中有一半为星级。截止至“十三五”末期,青海省成功设立省级农牧区旅游示范点百余家,为青海省带来5亿元以上的农牧区旅游收入。

农牧区旅游业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改善了青海农牧区的经济状况,优化了经济结构,也提升了农牧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近16万农民在农牧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直接获益,使得青海省扶贫工作同样得到了进展。而且通过农牧区旅游进行的扶贫是“造血式”的扶贫,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之以渔”[2]。

2 青海省农牧区旅游业金融服务现存问题

2.1 品种单一

目前青海省农牧区旅游业基本以观光旅游为主,纵然青海省拥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游客基本上只能得到视觉上的单一体验,这就导致其吸引力差、消费项目单一。对其旅游金融服务的长期发展是极大的限制。

2.2 缺少抵押担保资产

青海省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牧区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少开发旅游资源的启动资金,缺少资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农牧民缺乏有价值的抵押担保资产。青海省内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较差,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较低,难以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农牧民的农用土地皆为耕地,农牧民对于耕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土地证,同样无法在银行进行抵押或担保。农牧区民又因理念较落后,很难找到乐意与与其合作、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的企业或法人,这都导致农牧民开发旅游资源金融服务困难重重。

2.3 农牧民诚信问题

由于青海省农牧民的生活环境较为封闭,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的低保以及各类扶贫款项,金融体环境十分脆弱,经济的落后带来的是农牧民的诚信意识缺失,许多农牧民只关注眼前利益、短期利益,缺乏合作共赢意识、长效合作意识。在时实践过程中,银行业已经发现青海省农牧区的贷款违约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4 风险较大

青海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地貌,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高于我国其他平原地区,这对农牧区的旅游资源是潜在的威胁,发展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时,出于盈利的目的,投资方必然要评估风险、仔细衡量[3]。青海省农牧区旅游必然基于农牧特色,而针对农业的保险险种稀少,保障不全面。而仅靠人力防止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破坏影响,难度极大、成本极高。许多保险公司也正是看清了其地区自然灾害的高发性,在向农牧区推销保险时审查制度十分严格,导致农牧区缺乏保险保障。

3 青海省农牧区旅游业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3.1 多元化发展

针对青海省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项目单一的问题,经营人员应大力拓宽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不仅要发展旅游观光项目,还要拓展度假旅游项目、特种旅游项目等等,只有多元化的发展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项目,才能提速增收,才能与市场接轨。

3.2 政策支持

针对农牧区贷款困难的问题,政府的直接干预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政府应通过实地调查与前景分析,筛选出确实有开发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项目的潜质且资金困难的地区,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保证其能顺利得到启动资金。银行也应针对农牧区旅游业的特点,扩大抵押物、担保物的范围,降低贷款标准,推行融资租赁等符合农牧区的贷款模式。政府也应降低农牧区旅游业金融服务的税收,确保其前期盈利充足,避免贷款违约的恶性循环。

3.3 加强农牧民培训

青海省部分地区的农牧民文化水平较差,缺乏诚信意识,若不加强对其培训工作,不仅会影响资金的运转,还会影响游客的体验,从而砸了农牧区旅游业的招牌。当地经营者应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项目开发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障农牧民的从业能力,增强农牧区的人文建设。

3.4 推出新型保险

针对青海省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风险较大的现状,政府应鼓励保险公司对其提供服务。政府可以降低对保险公司农业险种的税收,保险公司可以推出新型的险种,对自然灾害、种植业、养殖业等提供全面的保障。只有保障充足,农牧区金融服务项目才敢放开手脚,突破潜在风险带来的束缚。

4 结 语

青海省的农牧区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绝对不是发达地区的陪衬,农牧区可以通过开展旅游金融服务,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提高农牧民收入。如今青海省农牧区旅游金融服务的发展已经初有成效,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若想发展到更高的层面,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相关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好的政策、更丰富的旅游项目、更有吸引力的服务项目会不断出现,带动青海省r牧区经济飞奔向前。

主要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59-02

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广,为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做出很多促进作用,农牧区对疾病预防控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规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现,如部分农牧业地区的免疫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事免疫工作的人员素质低,设备陈旧,预防设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等等,给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带来极大阻碍,为此,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是解决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问题的重点。

1 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现状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农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农牧区医疗卫生改革,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牧区的免疫规划工作中,在农牧区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为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和今后农村的健康发展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1.1 农牧区免疫工作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落后:目前,农牧区中的很多乡镇免疫工作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免疫规划工作根本得不到保障施行,同时由于农牧区地广人稀,范围半径大,交通不便,免疫规划工作设备上投入少,对偏远山区牧民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和及时的预防接种造成很大困难。容易出现免疫薄弱人群,势必引起疫苗针对病发病的潜在隐患。国家对农牧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大范围投入,但却缺少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农牧区免疫工作进行带来阻碍。

1.2 农牧区免疫规划人员短缺、技术落后。 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中,人员配备跟不上,很多免疫规化专业人员素质较低,免疫技术操作不成熟,通常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医学院校培训学习,主要是自学的城乡医生为主,造成农牧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同时,本级政府对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投入不足,造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相对不足,专业人员的流失也成为必然,更加难以派送现有免疫规划人员加以进修教育,给整个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提升造成很大的瓶颈。

1.3 农牧民卫生防疫观念落后、能力较低: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进展难同时也跟农牧民有关系,绝大多数农牧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健康预防疾病的意识较低,主观上对农牧区免疫工作缺乏积极的参与性,同时农牧民对免疫工作的好处知晓程度甚低,加之投入资金的不足,很多农牧区的免疫工作无法专业、定期的展开,广大农牧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也无法得到保障,这种现状使得农牧区免疫工作的发展举步维艰。

2 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以上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困难的分析,完善农牧区免疫规划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提高农牧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还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农牧区免疫规划制度的建设:克服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遇到的困难,首先着眼于农牧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把农牧区人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搞上去,加强政府投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健康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疗技术提高,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确保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还要加强对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的监督管理,把关严谨,健全疫苗储存供应系统,让老百姓接种上高效高质量的疫苗,积极的推进农牧区免疫规划制度的改革。

2.2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专业医疗人员素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都农牧区免疫工作中,为建设农牧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稳定农牧区免疫工作的专业人员,给他们充沛的经费支持,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的提高,大力吸引更为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加入,壮大农牧区免疫工作的医疗队伍,定期给免疫专业人员给予专业培训,加强其专业素质提高,从而调动他们在工作上产生积极性,切实把农牧区预防保健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基础卫生免疫工作事业,促进预防免疫工作的正常运行。

2.3 加大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提高农牧民防病意识:针对农牧民文化素质的薄弱现象,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农牧区医疗免疫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支持农牧民资源参与免疫规划工作,让农牧民逐步认识到推行并完善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是维护农牧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让农牧民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农牧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等困惑,提高农牧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更好的促进农牧区免疫工作的展开。

3 结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牧区的免疫规划发展势在必行,建立一支完善的农牧区免疫系统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把农牧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切实的实施到农村的各家各户,不仅利于改善农村民生,更为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凌罗亚李倩,潘晓红,顾丽华,等. 浙江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1-03

[2] 左树岩,王晓军,曹雷,等.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的现状及报告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2-06

[3] 陈艳丽,陈永林. 呼伦贝尔市200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03-10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4篇

一 大佘太镇概况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大佘太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60公里处,北靠查石泰山,南眺乌拉山,西临乌梁素海,东接草原钢城包头。全镇辖地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全镇有水浇耕地14.6万亩,人均水浇地达到4.4亩以上。充分体现出人少地广的特点,机电井656眼和中小型水库两座保障了农牧业生产的水资源需求。2011年的粮食产量为:硬质小麦8000万斤,玉米6000万斤,油葵3000万斤,成为自治区西部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另外,有草牧场80万亩,牲畜存栏数12万头(只)。适合放牧型畜牧业和农牧业结合型畜牧业的发展,有雄厚的资源优势。2011年的畜产品产量分别为:羊皮50000张,羊绒11.5万斤,羊肉150万斤,芦苇6000吨,牛肉45万斤,牛奶1500吨。但是,平均海拔1100米的高原地带和年降雨量只有220毫米的干旱气候及其年蒸发量2500毫米的气候条件成为制约因素,导致大佘太镇的农牧业完全依靠黄河水和地下水来维持它的生产。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永恒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对于建立从农牧业生产结构内部自发的实际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水资源的稀缺性最为明显的该镇来讲,收入来源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占用水资源的多少,如水浇地的面积等。

本论文设计的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模式,其基本思路是;第一,调整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第二,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收入增长模式中减少水资源过度依赖型经营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如加快干旱地区适应性较强的养殖业的发展等。

二 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

1.数据整理方法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农牧民的收入结构,本文将农牧户年收入10万元作为标准,首先把农牧户划分为高、低收入两个等级,然后再划分出中高收入与最高收入、中低收入与最低收入四个等级(见表1)。

表1 农牧户总收入结构

收入等级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户 中低收入户 中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年总收入 1~5万元 5~10万元 10~15万元 15万元以上

农牧户所占比例 24.14% 37.93% 27.59% 10.34%

资料来源:项目组实地调研数据

根据表1的分类可知,近62%的农牧户年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范围内,即62%的农牧户的总收入状况处在低收入状态。虽然农牧户年总收入10万元的标准对内蒙古的整体来讲并非很低的收入水平,但是据《内蒙古统计年鉴》和《乌拉特前旗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大佘太镇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为25284.33元,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29552元来讲,该镇的收入水平还是处于偏低水平。因此,农牧民收入增长模式中追求总量的增加没有太大的意义,更为重要的应是收入结构的调整问题。

2.收入结构分析及其结果

第一,种植业收入仍是当前所有农牧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各收入等级的农牧民收入结构中,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47.36%~66.73%,远高于其他收入来源,总量上讲,种植业收入越多,总收入水平越高。可见种植业收入仍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干旱地区的种植业水资源的保障(引黄河水或开发地下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才是该地区收入增长模式的根本条件(见表2)。第二,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户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在各收入等级农牧民的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各占11.39%、29.97%、20.47、29.97%,除了最低收入群以外工资性收入在其他收入群的收入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较为均衡。可见打工等非农牧业经营中所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不受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反而推动了农牧民收入结构的调整。第三,高收入农牧民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结合表2、表3可知:中高收入农牧户平均占有51.5亩水浇地,高收入农牧户平均占有85.3亩水浇地,明显高于最低收入与中低收入的27.3亩、37.5亩。这说明稀缺资源—水浇地,即水资源的多少与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关系,享有资源禀赋的农牧民实现了他们更高的收入水平。同时,更高的收入水平给他们带来了自行调整收入结构的机会,即高收入农牧户对养殖业的投入相对更多,占有更多的牲畜资源,从而养殖业的收入也高于低收入农牧户。

表3 农牧户生产性资源

收入等级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中低收入 中高收入 最高收入

平均水浇地(亩) 27.3 37.5 51.5 85.3

平均牲畜数量(元) 22 22 135 30

第四,收入水平越高,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就越大。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越是收入低,农牧户对副业投入就越少,导致低收入农牧户收入来源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整体结构变为结构单一。因此,可以推断低收入不是副业收入低或零的原因,而是副业收入低的结果。

表2 农牧户收入结构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中低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最高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种植业收入(元) 22187 57.39 38963 57.61 63452 47.36 117180 66.73

工资性收入(元) 9000 23.28 20273 29.97 27425 20.47 20000 11.39

养殖业收入(元) 6457.1 16.70 3354.5 5.00 32538 24.29 11800 6.72

副业收入(元) 0 0 3909 5.78 9375 7.00 23893 13.61

补贴收入(元) 1017 2.63 1135 1.68 1182 0.88 2705 1.55

转贴于

注:当地牲畜95%以上均为羊,所以表中牲畜数量为羊的数量

* 本文得到了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项目的支持

第五,养殖业收入不稳定,完全取决于农牧户经营模式。从低收入农牧户和高收入农牧户的两大分类中,越是收入高,农牧户收入结构中的养殖业收入就递减倾向。从表2的养殖业收入栏中可以看出,最低收入的农牧户的养殖业收入为6457.1元,相比中低收入的农牧户的养殖业收入为3354.5元。同样,高收入分类中也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表3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水浇地的亩数和收入水平成正比例关系,而牲畜数量的分配不均衡,收入较低的农牧户是用养殖业来充当他们的收入来源,随着收入的增加可以保留的牲畜数量增加,但是,到了高收入层次时,养殖业收入就取决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即种植业+养殖业结合模式和专业种植业模式。

三 农牧民支出分析

1.根据农牧民收入等级的分类法,由调研数据,做出农牧民的总支出表。

表4 农牧民总支出(单位:元)

收入等级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中低收入 中高收入 最高收入

总支出 36354 43904 63399 79045

由表4可知,农牧民收入层次与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高收入者对应的也是高支出,低收入者对应低支出。从生产性支出的角度分析,投入越多收入就越多,而从生活性支出分析,高收入者消费水平更高。

2.支出结构分析的结果

第一,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性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见表5)。在低收入农牧户总收入中生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都超过50%以上,而高收入农牧户的比重则为47.55%和39.68%。另一方面,食物+衣着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也呈逐渐下降的特点。因此,价格弹性较小的生活用品的需求所引起的费用在绝对总量上不会太多地增加空间。

第二,种植业经营中“高投入高收入”现象普遍。虽然水浇地的面积与农牧户收入之间的正向比例成立,但是支出水平也与收入的高低成正比。由表5可知,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种植业支出逐渐增多,最高收入层次,农牧户的种植业支出占总支出的60.32%。同时说明,对于水资源成为农业生产瓶颈因素的该地区来讲,农牧业生产的投入更多地投放在水资源的保障上。因此,水资源的保障是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表5 农牧户支出结构(单位:元)

收入

等级

支出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中低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最高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生活支

出(元) 20445 56.24 25679 57.31 30148 47.55 31358 39.68

种植业支出(元) 11380 31.30 17232 38.46 25509 40.24 47687 60.32

养殖业支出(元) 4529 12.46 1893 4.23 7742 12.21 0 0

第三,灌溉水费和化肥及购买种子费用成为种植业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该地区地处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机井。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量,水资源的需求增多,该地区已经出现每年降雨量不足以补充地下水使用量的现象,即打井的水位越来越深,从20世纪90年代的50多米上升到现在的200多米(调研数据),打井难度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目前该地打井费用,每亩分摊约1207元),再加上灌溉时的水费(每亩89.10元),可见灌溉支出是农牧业经营的最大支出。其次,当地的农牧民都使用化肥来提高产量进而增收。从表6中可以看出,化肥的使用量与种植业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因而,种植面积越大使用的化肥量越多,化肥支出与灌溉支出相同,越是收入低这些费用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出收入越低种植业生产的压力越大的现状。而购买种子的支出占总支出的14.08%~22.84%(调研数据显示这与种子本身价格较贵有关)。

第四,农牧民生活支出结构与收入结构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这主要与生活用品缺乏弹性有关,虽然收入提高,需求量不会明显增加,但是,整体上子女教育经费在农牧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较大(34.77%~66.44%),只要供应学生的家庭,生活性支出就突出。另外,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农牧民在红白事宴答礼方面一年的支出可达3000~10000元,最高占到生活性支出的49.64%。

表6 农牧户支出结构(单位:元)

收入

等级

支出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中低收入 占所属支

出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最高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种植业 灌溉水费 3241 28.48 2621 15.21 4833 18.95 7267 15.24

化学 2459 21.61 3700 21.47 4942 19.37 9020 18.92

种子 1602 14.08 3870 22.46 5181 20.31 10890 22.84

生活支出 子女教育经费 5000 24.46 9545 37.17 10250 34.00 11000 35.08

食物 4273 11.75 5533 12.60 7133 11.25 6313 7.99

红白事宴答礼 4000 19.56 5045 19.65 3563 11.81 3500 11.16

衣着 2743 13.42 2836 11.04 3000 9.95 4000 12.76

四 农民增收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1.农牧民增收模式的探讨

根据对当地农牧民收入结构的分析得出,在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中,各种收入来源分配状况比较均匀,而种植业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图1三种增收模式较为可行。转贴于

模式一:种植业+(养殖业+工资)+副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养殖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副业为三级收入来源,这种模式符合中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此模式时农牧户的收入可达133972元。

模式二:种植业+(工资+副业)+养殖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副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养殖业为三级收入来源,这种模式符合最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此模式时农牧户的

收入可达175578元。

模式三:种植业+(工资+副业+养殖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副业、养殖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根据表2取各收入的平均数,估算出该模式的农牧民收入约为103961元,大于10万,仍属高收入等级。

2.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对策性支持

首先,提高文化素质。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文化青年不回乡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大佘太镇也不例外,全部被调研对象中小学学历者占19%,初中学历者占55%,高中学历者仅占26%。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农牧民不了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品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缺乏长远计划。并且在决定种植何种作物时出现明显的“羊群效应”,对周围经济状况没有能力进行全方面考虑,影响了收入的提高。因此,应该大力倡导科技兴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特殊优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调整农牧民收入结构

首先,丰富收入结构。根据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即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要小于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所以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为了分散单一种植业的高风险性,农牧民应该进行多元化“投资”,丰富收入结构,从而保证收入的稳定性。该理论在我们调研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从表2的数据可知,收入结构多样化的农牧户的收入明显高于收入结构单一的农牧户,这正是因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分散了自然灾害对种植业造成的风险,从而使得农牧民的收入更加稳定。所以,收入来源单一的农牧民应该丰富收入结构,在保证当前收入稳定的前提下,进而寻找增收的新途径。

其次,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当地的农牧民每年在4~11月处于农忙时期,其他时间都处于闲暇状态,所以,要提高收入,可以挖掘这部分时间的利用效果。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利用这段时间经营副业(如运输)是他们得到高收入的原因之一。

最后,应该调整农牧业支出结构。第一,化肥是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的源头。因此,应政策性引导农牧民使用农家肥、秸杆等绿色肥料,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引进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水资源是必要的。第三,要普及义务教育制度和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制度,间接地减少农牧民生活支出费用。

五 结论

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26-0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Datong County

CHEN Hui-ling LIU De-yuan

(Datong Breeding Chicken Farm in Qinghai Province,Datong Qinghai 810100)

Abstrac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Datong County was introduced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Counter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Datong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Datong County.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Datong Qinghai

近年来,大通县紧紧围绕“把大通县建成西宁市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水平。现就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做如下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1 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产值逐年增加

2012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11.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2.02亿元的51.82%,比2011年增加18.24%;农民人均纯收入8 109元,比2011年增加18.5%。

1.2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2012年,全县草食畜存栏36.65万头(只),草食畜出栏29.36万头;生猪存栏13.11万头,出栏20.84万头。肉类总产3.24万t,奶类总产4.37万t,禽蛋0.213万t。与2011年相比,各类畜产品的增幅分别是肉2.86%、奶5.81%、蛋21.05%。

1.3 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大通县畜牧业生产区域逐步完善,形成了奶牛、肉牛羊、生猪和禽蛋产业带,即建立以塔尔、良教、极乐、城关为中心,沿宁张公路沿线7个乡镇良种奶牛产业带,狠抓奶业产业发展。建立以青林、逊让、宝库等8个脑山地区肉牛产业带,狠抓肉牛产业发展。建立向化、东峡等6个乡镇的浅脑山地区良种肉羊产业带。建立以桥头、长宁等7个乡镇为主的瘦肉型商品猪产业带,建立在塔尔、黄家寨等乡镇主要发展禽蛋产业,狠抓禽蛋产业发展。

1.4 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截至2012年底,全县建立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场) 62个,达到省级认定的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 47个,通过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认定的3个。建成牲畜暖棚3.76万栋156万m2。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绿草源”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1.5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大通县积极引进西门塔尔、荷斯坦奶牛、陶塞特、长白等优良品种,开展杂交改良、人工受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推广,2012年全县牛人工受精覆盖面达到85%,主要畜禽商品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肉牛、奶牛、生猪、肉羊、肉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70%、90%、85%、65%、95%。

1.6 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在宝库乡、青林乡等5个乡镇推广种植加拿大燕麦266.67 hm2;在青山乡西北岔村建立了0.83 hm2的青引1号、青引2号、加拿大等优质高产燕麦试验田。完成草原生态补奖良种牧草种植任务3 666.67 hm2,发放到全县6个乡30个村2 220户农户,共发放补贴45万元。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全县20个乡(镇)的176个村和2个牧场,共45 778户农牧户享受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发放草畜平衡等各类奖补资金475.6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充足的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的。而大通县畜牧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其无法及时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龙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不能购置新的生产设备等,严重降低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导致该县的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阻碍了该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2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畜牧业综合效益差

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健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大通县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落后,不够科学、健全,仅靠农民自己的意愿随意指定繁育目标。此外,农民的种畜大多是自留种、自引种,存在血缘不纯等问题,导致繁育出的品种多、杂、乱,使畜牧业发展缓慢。

2.3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农区舍饲畜牧业中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近年来,大通县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未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规划,任由农民自行建设,导致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此外,由于畜禽品种多、乱、杂,使得产品没有发展的方向,经济效益低下;牧草栽培技术不合理,产量低,草地利用率低;饲料配方不科学,营养搭配不平衡,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导致农区畜牧业发展受阻,农民增收缓慢。

2.4 草畜矛盾和林草矛盾相当突出

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政府为了保护草地生态,部分天然草场实行封山禁牧,畜牧业舍饲圈养发展草食畜,仅仅只能依靠人工草地和作物秸秆为主要饲草来源,草畜矛盾十分突出。

2.5 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不高

大通县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数不多,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新品种、新技术等接受能力差,养殖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卖“苦力”挣钱,就业竞争力不高,增收缓慢。

2.6 产业化经营进程慢,发育程度低

由于县内龙头企业较少且未发挥带动作用,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户未形成有效连接机制,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家庭式小生产带动力不强,不适应现代市场需求。这些现象表明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和牧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生产体制尚未形成[1-3]。

2.7 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2个方面。当前,新的动物疫病不断增加,流行病学仍呈复杂化态势,防控难度明显加大。在畜产品安全方面,部分地方使用违禁药物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更加隐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全社会对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关注、要求不断提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将对畜牧业带来严重冲击。

2.8 基础母畜数量逐年减少

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畜产品价格不断回升,尤其是牛羊肉价格保持稳定涨幅的情况下,大量出栏使能繁母畜数量下降,年生产的羔羊、犊牛数量减少,导致育肥的牛羊来源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建议政府对母牛、母羊进行补贴,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增加母畜数量[4]。

3 对策

3.1 强化组织保障

县、乡两级政府应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加强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和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研究分析和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6]。

3.2 全面落实政策措施

各相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认真落实其他惠农支农政策,从而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当安排养殖用地,通过推广土地流转和返租承包等方式,或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解决畜牧业用地问题等政策措施。发改部门出台对于按要求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在资金和项目上优先给予支持的政策。环保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加大畜禽养殖场(小区)对粪污处理的监督监管力度,改善养殖生态环境[7-8]。

3.3 加大畜牧产业投入力度

在多方争取资金的同时,县财政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每年预算安排资金300万元重点要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畜牧业产业链延伸等给予资金支持[9]。对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沼气工程等农业项目资金要按照不低于30%比例投向畜牧业。运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积极发挥担保基金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3.4 依法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

加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对制售假冒伪劣种畜禽、饲料兽药,收售加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违规使用禁用添加物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草原保护,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体系手段健全、执法规范有力。同时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

3.5 依法加强天然草原保护

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草畜平衡、休牧轮牧、草原保护3项基本制度,强化天然草原保护力度,促进天然草地的良性发展。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资金、责任、任务、目标“四到位”,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合理使用补助奖励资金,健全草原监管体系,建立草原保护长效机制。

3.6 加大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是加大优良畜禽品种、牧草品种引进、繁育、推广力度,在畜牧业品种上取得突破。二是抓好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三是在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重点是畜产品分级、加工、保鲜、储运、包装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的质量。五是加强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以省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工程为依托,加大专业技术人培训力度,解决当前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更新缓慢的问题。六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从饲养管理、高新饲料配方加工、畜种改良、普通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保鲜等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学技术对畜牧业的贡献率,加快农区畜牧业的建设步伐。

4 参考文献

[1] 李五妹.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青海草业,2012, 21(3):31-35.

[2] 张桂芝,刘得元.大通县牛羊肉生产及加工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5):60-61.

[3] 乔延寿.大通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52-353.

[4] 包成兰,张世财.对青海省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草业科学,2003,20(10):58-59.

[5] 李涵林,哈连贵.大通县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路与做法[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6):72-73.

[6] 蔡文成.对大通县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J].青海经济研究,2006(1):78-80.

[7] 刘生梅.青海大通县养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