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I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18

Abstract Based on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education pla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pired by the feedback of enterprises, aimed at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study on building the co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0 引言

2016年6月,我国成为了《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该协议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成为正式成员意味着通过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将得到其他成员认可,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为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均大力开展工程类专业建设与改革,积极开展基于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通信工程专业是江苏科技大学首批立项确定的校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等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因此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研究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升工程教育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 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江苏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3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关系如图1所示,理清这些课程知识点的衔接关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解决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脱节和重叠等问题,对于建设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优化、整合这些专业核心课程时,需要研究相关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和知识点的交叉与渗透,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注重各门课程的有机无缝衔接,将课程体系内部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2 核心课程知识点优化

在如图1所示的核心课程体系结构中,“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两门课程。针对这两门课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其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并进行优化整合。

在“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这两门课程中,都有关于“信号”的相关内容。 “信号与系统”中讲述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该门课是“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的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着重讲述“离散信号”,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础上,对其在离散域进行了加强。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这两门课分别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讲授。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本文对这两门课程关于“离散信号”的内容进行以下优化:

(1)“信号与系统”课程在讲述离散信号、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和连续信号、连续系统结合,由连续到离散,从基本概念、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等几个方面,讲述“连续”与“离散”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在课时分配上,“连续”的课时应多于“离散”;

(2)“数字信号与处理”课程对“离散信号”进行了强化和扩展,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授了一般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后,在“数字信号与处理”课程中除了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内容进行扩展,对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行强化。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目标,针对实际数字信号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数字信号处理的软、硬件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3 核心课程衔接关系研究

从体系结构关系可以看出,从通信基础课程通信技术课程通信应用课程,其中“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是最基本的通信类核心课程。理清这些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对该类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1 “信号与系统”与“通信原理”课程衔接关系研究

(1)“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原理”最重要的一门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系统”是“通信原理”中各种通信系统的抽象,“通信原理”中用“信号与系统”中讲授的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的应用问题;

(2)“信号与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应该结合专业知识在相关讲授内容上进行强化。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这两门课中交叉重叠的知识进行梳理,在“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中,应该结合“通信原理”中的需求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

3.2 “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和“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衔接关系研究

这三门课程对应了从通信基础到通信技术再到通信应用的全过程,其知识点之间前后联系紧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表1所示:

4 实践课程创新性研究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在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还要研究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提升W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达成。

在通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Matlab等通信仿真工具,通过实验手段及实验结果促进课堂理论教学, 把学生在实验室应掌握的实验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相应演示。

对于通信技术类课程来说,其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搭建基于云技术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该平台着力于对通信技术类课程的实验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利用网络技术和云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通信应用类课程来说,可以创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习、参与企业项目等多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实现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从课程体系结构构建、课程知识点优化、课程衔接关系研究和实践课程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理清了核心课程的知识点,理顺了相关课程之间、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GJKTY2014-0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D/2015/01/78),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教改研究课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LX14_091)

参考文献

[1] 滕玮,刘镇,房靖.面向“卓越计划”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5(27).

[2] 徐丹,左欣,滕玮.基于专业认证的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5(35):50-54.

[3] 张静,李敬仕,吴静.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施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3):166-167.

[4] 汪波,李红艳.基于工学结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3).

[5] 张瑜慧.“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整合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00-101.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地图 信息资源集成 企业 构建流程 工作模型

[分类号]G350

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以数据库、文档等不同形式存在,存储地点分散,影响了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内外学者提出通过信息资源集成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可以将企业原本异构、离散、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方式组织成一个整体,它能有效的搜集、组织和利用企业信息。但该方法同样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改进,例如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后,如何将决策所需信息及时准确地推送给决策者,如何提高信息资源检索质量,如何实现信息资源集成框架内多领域本体之间的语义互联等。

知识地图、知识库和知识社区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三大法宝。知识地图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地图在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知识地图的构建。

1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关键问题

所谓关键问题是指关系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质量和效果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知识资源检索质量

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常用的检索方法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这种检索方法的突出缺点就是缺乏识别、理解和使用深层语义信息的能力,只检索出与关键词匹配的知识,割断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用户通常对自身知识需求不明确,无法准确向检索系统表达需求,检索质量不高。而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主要功能是面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向用户提供能够支持决策的知识,现有检索方法显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1.2 个性化信息推荐质量

作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个性化信息推荐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主动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资源。目前信息推荐系统采用的主流算法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推荐,也叫基于用户和用户关系(User-to-user Correlation)的推荐,该算法在分析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推荐结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知识与知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难以确定,影响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效果。

1.3 局部本体集成

基于本体的信息资源集成方法主要有三种:单本体方法、多本体方法和混合本体方法。单本体方法中,任何信息源的改变都会引起全局本体的变动,难以维护。混合本体中,局部本体的构建须以全局本体为基础,限制了已有本体的重用。多本体方法能避免两者的缺点,但由于缺乏公共词汇表使得不同局部本体的比较变得困难。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在不同局部本体之间定义本体映射。如果存在n个局部本体,那就需要定义n(n-1)/2个映射规则。实际上,由于各局部本体的构建完全独立,彼此没有明显的语义关联,本体映射难以定义。且实践中,构建本体映射大多还需要领域专家手工介入,自动化程度达不到大规模本体共享与交流的目的。如何突破本体映射的障碍,实现局部本体集成,关系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项目的成败。

2 知识地图理论

2.1 知识地图的定义

知识地图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B.C.Brookes提出,关于知识地图的定义,国内外专家看法不一。李华伟等认为,知识地图是一种帮助用户知道在何处能找到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企业知识地图将企业各种资源的入口集成起来,以统一的方式将企业的知识资源介绍给用户。Vail认为,知识地图是已经获取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可视化描述,它可以使不同背景的知识寻求者在不同的详细程度上学习知识,并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虽然各位学者对知识地图的理解不同,但都存在以下共同点:知识地图只告诉人们知识的位置,并不直接指向知识内容,它不仅揭示知识的存储地,而且揭示知识间的关系,不仅揭示显性知识,也揭示隐性知识,同时可视化展现知识间关系,有助于发现新知识。

2.2 知识地图的类型

目前主流的知识地图分类标准是Lgona和Caldwen在2000年提出的,他们将知识地图划分为概念型知识地图、流程型知识地图和能力型知识地图三类。概念型知识地图依据主题或概念组织而成,只包含用于描述某个事实或概念的静态知识。流程型知识地图依据活动流程组织而成,用于将企业内与业务流程相关的知识或知识源图形化表示。能力型知识地图,又称为职能型知识地图,主要用于描述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领域的专家。

2.3 知识地图的作用

知识地图是对知识的地图化描述,帮助人们定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所有权,发现知识的价值并利用知识,增强对已有知识的使用。知识地图能够为用户提供企业各种知识资源库的集成逻辑视图,知识地图还可用于实现知识资源的可视化配置,明确知识的分布以及分布于不同空间的知识资源的内在联系。

3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中知识地图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系统还存在三个需要改进的方面,知识地图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3.1 知识检索

当用户向检索系统提出查询式时,检索引擎先对用户查询请求进行分词预处理,然后通过概念分类、聚类算法对检索关键词进行扩展。具体过程是调用知识地图文件并通过推理机对其进行解析,找到知识地图中节点间的关联权值,将关联值较高的知识概念加入到检索关键词中,生成更加接近用户真实意图的查询式,从而将信息检索提高到语义检索的高度。用户有时想知道不同类型知识之间是否有联系,这在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中无法实现,但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实现基于关联的检索,发现不同类型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

3.2 个性化信息推荐

如前文所述,由于知识与知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具有不确定性或者难以获取,影响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有效性。而知识地图可以很好地体现知识、用户之间的关系,将知识地图和协同过滤算法结合起来,有助于算法理解各类知识及用户之间的关联,提高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精度。因为通过对知识地图文件的解析,可以获取两个用户之间更具体的关联关系,从而加强用户间的相似度,比如同一部门的两个用户很有可能有相同的信息需求。

3.3 局部本体集成

实现信息资源集成的关键是定义各局部本体之间的本体映射。但由于缺乏语义基础,本体映射难以定义,且本体映射并不是简单地一对一的映射,还需要对

继承和推理的一致性进行校验和确认,这使得本已复杂的本体映射规则的构建变得更加困难。知识地图技术为解决异构局部本体集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知识地图在局部本体集成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

先利用已有局部本体,以XML标记语言为数据,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标注,使得被标注的数据具有明确的意义,使机器可以理解,最终产生知识库。不同知识库之间需要使用对方的数据,这就需要各局部本体之间能相互理解。而在数字信息资源组织中,利用知识地图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领域本体进行知识连接和引导。具体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映射规则将各局部本体中的类、实例等映射为知识地图中的节点,然后利用人工、自动或半自动的方法发现局部本体之间的语义关系,如继承关系、参考关系、反相关系等,并将这些语义关系映射到知识地图中,形成一个既关联、又独立的本体知识地图,从而将异构局部本体链接起来。

4 知识地图的构建

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应用,需要构建相应的知识地图。其中,应用于知识检索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知识地图是同一个,称之为综合知识地图。应用于局部本体集成的称之为本体知识地图。

4.1 综合知识地图的构建

综合知识地图的作用是提高知识检索质量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精度。其构建步骤如下:

4.1.1 构建流程知识地图 企业内的知识流动与业务流程密切相关,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知识,问题解决后又产生和创新知识。企业内任何一个知识都必定和某个业务流程关联,为此采用流程型知识地图,根据业务流程对知识进行组织。首先要分解企业业务流程,将单个业务活动分离出来,明确各业务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管理层对业务活动的描述及对业务活动相关人员的调研,整理出不同业务活动所需知识资源,最终以流程知识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流程知识地图以业务活动为逻辑单元进行知识组织,向用户展现一个集成的、以流程为索引的企业知识地图,使得物理存储上相互独立的各种知识相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4.1.2 构建职能知识地图 流程知识地图中所展示的显性知识只是企业所有知识资源的冰山一角,更多地是隐藏在冰山下的隐性知识。学者秦铁辉认为隐性知识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中坚力量,所以综合知识地图中也应当包含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难以收集和表达,我们采用职能型知识地图,通过对作为承载隐性知识主体的人的组织,实现对隐性知识的间接组织。职能型知识地图主要依据员工的技术、职位等进行组织,实质上是以员工为节点的知识网络,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员工;另外,我们还要为每个节点添加除了员工基本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如该员工的专业技能、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等,从而将部门、员工和知识对应起来。

4.1.3 流程知识地图与职能知识地图的融合流程知识地图中的显性知识和职能知识地图中的员工信息及其背后的隐性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流程知识地图中的文档、数据都是由企业员工创作;而员工所具备的技能和经验也是通过对文档、资料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内化而来。两种知识地图间的知识关联如图2所示:

通过在流程知识地图和职能知识地图节点之间构建知识关联的方式可将两者融合,形成综合知识地图。例如,如果员工甲主持了本企业供应商信用评价规则的制定,我们就可以在员工甲及供应商信用评价规则间构建知识链接。两类知识地图的融合有助于完善知识检索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结果。比如当企业决策者要对某个新供应商进行信用评级,他不仅能检索到供应商信用评价规则的相关知识,还能检索出主持过这一评价规则制定的员工甲的相关信息。决策者再通过与员工甲的交流获得这一领域的隐性知识,以便对新供应商做出正确的信用评级。为使读者对综合知识地图有直观认识,笔者采用Inspiration 7.0软件绘制了一个简要的综合知识地图示意图。如图3所示:

4.2 本体知识地图的构建

本体知识地图的作用是实现不同局部本体间的集成。构建步骤如下:

4.2.1 发现局部本体问的语义关联 要使局部本体在知识地图中相关联,首先要发现各局部本体之间的语义关联。语义关联可以通过人工的、自动的或半自动的方法发现;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概念间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实现。

4.2.2 制定映射规则 本体知识地图构建的核心是从本体到知识地图的映射规则的制定。利用映射规则将局部本体中的类、实例、属性等映射为知识地图中的节点,同时将局部本体中各节点间的关联及各本体间的语义关联映射为知识地图中的关系,最终形成本体知识地图。这种映射的本质是将异构资源的语义通过本体显性地表达出来,并在本体知识地图层完成语义的整合。本体知识地图是建立在局部本体之上的,当用户对局部本体进行修改时,这种变动会通过映射反应到知识地图上,实现本体知识地图的自动扩展。

5 知识地图在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中的工作模型

总结知识地图在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中三个方面的应用,笔者提出了知识地图在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中的工作模型。如图4所示:

此工作模型分为四层:资源层、局部本体集成层、应用层和用户层。资源层包括企业所有信息资源,如数字信息资源、传统文本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局部本体集成层描述的即是前文提到的知识地图在局部本体集成中的应用,此处不再赘述。应用层描述了知识地图在知识检索和个性化信息推荐中的应用,包括知识检索系统、知识推荐系统、综合知识地图、可视化模块和日志五个部分。综合知识地图以知识地图文件的形式独立存在,目前有几种比较成熟的知识地图描述语言,如Ontolingua Cycle,OIL(Ontology InferenceLayer),OWL等,由于OWL强大的语义表达能力,一般用它来描述知识地图,形成知识地图文件。知识检索系统通过统一接口调用知识地图,并在其帮助下对查询式进行语义扩展。日志用于保存用户检索的历史记录。知识推荐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推荐引擎三个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日志文件进行预处理,通过对用户检索记录的分析挖掘出不同用户的知识需求,数据挖掘模块用于从知识库中识别潜在的、用户可能需要的知识,推荐引擎与综合知识地图结合,提高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精度,根据挖掘出的知识生成针对不同用户的推荐集。知识检索和知识推荐的结果都通过可视化模块呈现给用户。用户层的角色分为用户和专家两类,专家的作用是维护知识地图,搜集企业运行中产生的新知识,保持综合知识地图的动态更新。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整合;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发展了近30年。经众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层面,已经由部门内集成的财务软件发展为企业内集成的管理软件;在理论层面,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也逐步成形。会计信息化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引擎”,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但是,在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信息化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某种程度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密切关注。

一、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若干现象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结构长期以来难以趋同

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会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体现出来。我国会计类课程群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相当不稳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大同大异”的特征,相同之处高度趋同,相异之处又有很大差异。限于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现象是很正常的。这种现象在一些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其他相关课程中也有表现,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但是与这些课程相比,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不仅在内容上稳定性不强,甚至在结构上也缺乏相对稳定性。基本上是在侧重开发、侧重应用、侧重复合三条线上摇来摆去,长期以来有关各方各执己见,难以趋同,课程结构难以定型,再加上相关内容必须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与时俱进的调整,某种程度上难免给人造成课程体系较为混乱的印象。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复合性内容的比重不高

会计信息系统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为一身,边缘性和复合性突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接受教育者达到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水平。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这一教学目标,有关各方是高度认同的,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方面也形成了复合派这一流派。但是分析众多复合派的教材内容结构,发现基本上是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技术与应用等知识进行结构化合并,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真正能够体现出会计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课程“整合”特征的内容相对较少,所占比重不高,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一体化程度不高,交叉特色不明显。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受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

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某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学者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师座谈会上,向几位同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AIS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同行提出,现在AIS已经快要被ERP代替了!以后很快就没有AIS这门课了。至今,众多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对此仍有颇深感受。

笔者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源于实践层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诺兰阶段模型非常吻合。即率先在各种组织的财务部门开始初装,随后开始在其他部门蔓延。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孤岛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催生了具有财务业务一体化特征的所谓企业级会计软件,并很快升格为集成程度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ERP),这种趋势迅速蔓延并普及。许多国内会计软件厂商,如新中大、用友、金蝶、浪潮国强等知名厂商等,因此纷纷转型为管理软件公司,并不再推出单纯的财务软件。这迫使教学单位使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软件开展配套的AIS实验教学。ERP软件所蕴涵的理念已超越出传统的会计观念,需要综合运用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知识与技能,才能使软件流程运行下去。目前已经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众多专业的师生共同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所谓的“沙盘大赛”的局面,其必然会对传统的AIS形成冲击。

伴随着会计信息孤岛的消逝,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地位也在动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出现边缘化倾向。

(四)部分会计信息系统人才的复合特征不明显

目标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人才应该是复合性人才,即所谓的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双通人才。通过我们的观察,真正达到这种水平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

在教师层面,与其他会计类教师相比,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方面差异非常大,基本上可划分为强计算机强会计,强计算机弱会计、弱计算机强会计、弱计算机弱会计(如部分由管理信息系统转型的教师)的分布格局。除第一类教师外,其他三类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复合特征弱化,难以适应信息化日益深化的要求,部分教师纷纷离开了原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岗位,放弃了原来的研究方向。

在学生层面,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和会计类专业学生,在会计信息系统化方面的复合能力不强,处理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技能有限。在人才市场上被评价为不精通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有些学生被戏称为“既不懂会计又不懂计算机”,这类型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会计信息化岗位,经常被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替代,目前这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类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不理想。

二、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交叉性知识是表现学科特色的关键构成

如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知识的交叉成份不浓厚,个性特征不强。与相关学科知识相比,就没有显著的区别。这将导致学科特色淡化,这也许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应是会计学科相关知识与计算机等支撑性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经过“内生性”融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整合”特色的知识。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是相对独立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在复合性基础上,对会计知识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支撑知识进行适度的创新发展,与源知识既要有联系,更要有区别,如果能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无我”的程度,就非常理想了。

二是整合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具有会计信息系统个体属性,其有关概念应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套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比喻,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既不是“会计类”,也不是“计算机类”,而应是经过系统整合后的新类,即“会计信息系统类”。

三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难以被替代。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既难以被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替代,也应难以被单纯的会计专业能力替代。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也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

三、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

会计信息系统核心知识建设,应坚持牢固树立“整合”观念、强化交叉性知识的研究和积累、突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集成性的原则,才能凸显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特色,维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独立学科地位,避免被边缘化。

在众多学科专业领域中,有许多和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具有边缘性、复合性突出特征的学科专业,如工程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建筑学、工业设计等专业。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建筑学与工业设计的学科建设思路值得移植和借鉴。

(一)建筑学与工业设计专业复合特征分析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广泛的知识背景,“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专业的复合特征分析:

1.建筑学专业主要从事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要求既懂土木工程基础,又精通建筑艺术。其形成的专业能力形成两个依赖关系,一是土木工程师要依赖注册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虽然也具备建筑学基础知识,但是其建筑物设计水平难以超越建筑师;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也依赖建筑师,虽然房地产开发商可聘请艺术家帮助其设计建筑物产品,但是由于普通的艺术家不懂工程结构,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建造出来。基于建筑学专业知识形成的既懂建筑工程又懂艺术的复合专业能力,很难被工程师或者艺术家的专业能力替代,其工程与艺术整合的特征突出。

2.工业设计专业主要从事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专业能力的特征本质上与建筑学专业类似,只不过领域不同。例如汽车造型与功能的设计工作,汽车工程师和艺术家很难替代汽车设计师的专业能力。

3.上述两个专业具备一些共性特征。一是专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目标产品(如住宅或汽车)的“做什么”和“怎么做”阶段,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做”方面,产品的实现依赖相应专业的工程师来完成;二是非结构化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技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化特征,艺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结构化特征,两方面的知识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及技巧差异较大,将二者整合起来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一旦通过专业培养,形成以复合知识为支撑的具有整合特征的专业能力,就具有非常强的难以替代性;三是知识结构具有强艺术含量和较强工程技术含量的复合属性。

(二)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上述专业的比较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总体上可以看作是基于会计专业需求的软件工程,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专业知识的高度融合。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非结构化特征明显;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结构化特征明显;二者的整合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软件工程从根源上说,是移植了建筑工程的原理,模拟建筑工程分为勘察、设计、实施三大阶段的思路,将软件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大阶段。即按照依次解决系统“做什么”、“怎么做”、“具体做”问题的先后顺序,逐步搭建软件系统,避免返工,降低风险,最终实现系统目标。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这一软件工程来说,会计专业知识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尤其是在系统分析阶段,作用明显,价值凸现。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适应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的要求;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在系统实施阶段的价值体现非常明显。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类似,专业能力价值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做什么”与“怎样做”阶段,科学与艺术整合特征突出。

(三)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初步设想

1.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专业能力的目标定位。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目标,通俗地讲,就应该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要求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处理会计业务。而且要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会计业务需求,分析和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并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能力。会计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主要应用于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阶段,形成强会计较强计算机的能力强度分布特征。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和设计环节,至于软件的实施(编程),应交给软件工程师来完成。

2.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初步设想。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应该是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知识和系统设计知识。除传统的软件工程知识并结合会计业务与相关管理业务加以整合外,为提高整合效果,还应该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思路,增加软件设计美学、软件设计心理学、软件安全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支撑知识。所有核心知识均应体现出突出的“整合”特色。

在具体的构建路线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层次,可以考虑设立“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专业。以本科专业设计为例,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适当增加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程分成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审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丰富并强化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性内容;毕业环节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职业定位应是会计软件系统分析员。二是课程层次,应对会计专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革,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强化整合性内容,弱化合并性内容;强化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系统应用方案设计与管理方案设计能力,弱化系统实施(编程)能力;显化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淡化管理信息系统知识。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结合处狠下功夫,强调会计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形成难以被替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复合性知识,突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特色,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摘要: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标准,采取从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记录与分析、知识与技能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到实训平台推演与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开发,建设“以技能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关键词 :高职;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44-03

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随着光(电)缆线路工程投资比重的增大,需要大批光(电)缆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维护和监理人员。采取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对“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从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记录与分析、知识与技能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到实训平台推演与设计进行系统化开发,构建完善的课程资源教学体系,最终达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从而为通信运行商、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通过系统介绍光(电)缆的结构、型号、性能及国际国内标准,详细讲述光(电)缆工程的建设流程、施工步骤和方法,光(电)缆的测试方法以及长途光缆线路的维护等内容。本课程配有大量的实训项目,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课程开发过程

课程开发方法借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以职业岗位需求调研为起点,通过开展以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记录与分析、知识与技能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到实训平台推演与设计为主线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开发“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并以此需求为基础进行“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实训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课程设计思路作为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杆线、通信管道和光(电)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掌握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及技术指标、标准,掌握各种设施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施工及维护的技能及技术指标、标准,掌握各种安全技术规程。为学生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信线路工程施工、通信线路维护及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等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紧紧围绕通信线路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程序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

典型工作任务记录与分析在完成大量企业调研和7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校企专家“头脑风暴”式研讨,全面分析了本地区通信技术专业通信线路方面的人才需求。表1给出了典型工作任务记录,包括任务描述、工作过程描述、工作环境描述等。

课程知识点设计通过对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岗位分析,再对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归纳以及知识技能归并重构,在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目标下,设计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边界,确保“专业知识不重叠,核心技能不漏项”。突出常用通信光纤、光缆、电缆的结构、特性、分类及选用;工程验收标准,户外通信线路的敷设种类和施工、配线标准:杆线材料,架空杆路有关规定,杆路建筑,杆路工程验收标准:设备器材的检验:管道坑槽,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管道回填土,管道包封,人(手)孔构筑,管道的维护:光(电)缆的单盘检验,光缆的路由复测,光缆的配盘,光(电)缆的敷设,光(电)缆的接续与安装,光(电)缆线路的防护,光(电)缆线路的竣工验收,电(光)缆典型障碍、检修,相关仪器仪表使用、安全、规程;光(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安全及防范,工程竣工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编制方法,工程验收的内容、方法、步骤,设备典型障碍、检修,相关仪器仪表使用等核心技能。专业课程知识点设计如表2。

实践教学设计(1)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进而确定相关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相关的教学模块及学习情境,通过教学模块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链条。(2)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由专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制、导师制、任务驱动等形式。如在通信电缆线路布放及相关设备安装实践教学项目中,首先熟悉架空电缆布放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测量器材检验单盘检验电缆配盘选择布放方法电缆布放电缆的防护电缆芯线接续、测试电缆接头封合电缆接头的安装固定等;然后熟悉管道电缆布放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测量器材检验单盘检验电缆配盘选择布放方法人孔抽积水检查管孔电缆布放电缆的防护电缆芯线接续、测试电缆接头封合电缆接头的安装固定等:然后熟悉交接箱配线管道电缆线路工程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测量器材检验人孔抽积水布放交接箱成端电缆布放引上电缆电缆芯线接续电缆接头封合电缆测试等;最后了解施工安全控制、掌握施工质量控制、掌握施工进度控制、熟悉施工成本控制、掌握相关工序的施工技术、熟悉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工具器材和设备的使用等。(3)建设一个完整的线务实训基地,使通信工程中的各种电、光缆的敷设情况真实体现在基地实训环境中,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接触实际的工程施工,进行必要的敷设、接续、测量、维护等技能培养,使学生增长工程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掌握相应的知识及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适应岗位能力强,能较快胜任岗位工作。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结语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机研发;知识工程;知识重构;知识沉淀。

一、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代表高、精、尖产品研发的研发型企业必将经历从仿制和改进改型,到实现真正自主研发的蜕变式转型过程。

近几年来,机车电机行业也认识到知识工程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将其运用到电子政务、企业管理之中,强力推动知识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知识工程系统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信息化知识管理与应用体系,使知识工程体系成为创新型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如株洲电力机车、青岛四方等知名企业知识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知识工程建设能启发设计人员设计创新的灵感,有助于开拓思路,有利于员工的研发设计工作,促进创新平台的建立,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电机行业知识建设现状

在电机研发过程中产品项目基本固化为如下流程:设计输入、评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试制、试验验证、小批量生产和持续改进阶段。而每一个流程涉及的细化任务、部门和专业基本固定。

多数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通过多年工作,积累了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大量知识资源,这些知识没有融入到研发活动中且未形成良性知识积累的循环过程。一代人设计一代产品,人走经验走,年轻员工无法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经验知识开展工作。多项目并行研制时,高手陷入项目中,新手承担项目研制工作,出现问题时,高手再“救火”,随着项目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产品创新陷入僵局。

在公司层面的知识积累方面,缺乏明确的策略和流程将知识的积累提升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制度,未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知识共享热情。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专业的知识共享和积累平台―知识工程平台,将知识进行梳理和积累,便于共享和利用。

三、知识工程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撑

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依托软件平台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知识的收集,重构、应用,知识的收集使知识能够返回到上游妥善管理,为下一轮的使用和创新做好准备;知识的重构和应用是把知识从上游向下游推进,让知识为企业产生价值。这是一个良性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长久之计。 [1]

1.知识收集

基于企业核心业务将知识按知识分类进行梳理和筛选,通过审核后纳入到企业的知识库中。收集到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应具备至少一种以下特征。

(1)必须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2)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

(3)必须是有启发性或指导性的知识。

(4)必须是同类知识中最有代表性的知识。

在该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支撑如下:利用多维分类体系构建知识库;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度挖掘隐性知识;使用知识模板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沉淀激励制度保障知识收集的进行。

2.知识重构

电机行业中的研发流程基本固化,因此电机行业的知识工程平台以研发任务为载体,将与研发工作紧密相关的标准、规范、历史研发数据、专利库、历史解决方案、上下游输入输出数据等信息与研发任务进行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挂钩,使知识库里的知识与研发工作挂钩,也便于后期知识的应用。同时在以后的研发工作过程中,将工作任务产生的新的解决方案、新思路、新方法以知识的形式进行管理,实现知识的沉淀和按用重构。研发任务工作包模型如图 1所示。

图1

知识工程中知识不再是放在仓库里的“死知识”,也不再是游离于研发工作之外的知识;而是与研发流程相关联的“活知识”,与每一个研发任务相伴随的“强知识”。

图 2的最底层是知识库层,在这一层构建所内各类知识库,包括方法、标准和经验等;中间层是知识管理层,负责对知识库的应用管理,在这一层从知识库里按需获取、按用重构,自动 /办自动化的推送知识;最上层是工作流程层,每一研发流程都由工作任务通过输入输出的关系贯穿而成,在这一层里将每一工作任务关联上伴随知识,使知识用流程贯穿起来,研发活动用知识来支撑。 [2]

在知识重构过程中:构建新的工作任务时,到知识库中抽取知识进行关联;已关联的知识不能满足当前工作任务需求时,可更新伴随知识;将工作任务中产生的新知识,送回到知识库中,以完善知识库。

3.知识推送

知识推送技术是指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约定,自动从知识资源中选择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将知识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通过知识推送实现“知识找人”的目的,提高知识利用率。

知识的自动或半自动推送可以弥补搜索引擎及检索工具中查全率有余、查准率不足的弊端,智能化的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将用户所需的知识直接推送到手中。知识推送有三种方式。

(1)基于业务的推送,知识不仅放在知识库中,而是与研发活动紧密伴随,形成进行每一项研发任务时,都有不同类型的所需知识自动推送到设计人员的工作桌面上。设计人员可清晰地应用这些知识,完成设计工作。同时也能够检索、补充、扩展知识库中的其他知识。

(2)基于内容的推送,系统的推荐引擎能够自动分析信息内容的特征(如特征关键词及其出现频度),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信息内容标记为相关信息,便于访问者查看某条信息的内容时,自动地将其它相关的信息推送给访问者。

(3)基于行为的推送,推荐引擎在后台自动分析用户搜索和浏览行为,从操作内容上分析相关用户的兴趣爱好,并积累用户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提供信息自动推送的基础。

四、结语

知识工程子平台主要用于建立与研发相关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研发相关标准、规范、企业智力资产、参考资料、专业领域知识、专家经验等进行科学的提取、归纳与管理,同时支持将上述知识与实际研发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基于研发流程的知识应用,建立与研发对应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该平台改变了以前凭个人经验和用自己的隐性知识完成工作的工作模式。通过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有目的性的收集梳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资产化。

“工作任务关联知识”模式使知识工程可以和个人具体的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与电机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的融合,改变研发人员的思维模式,从费力找寻知识中解脱出来,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研发需要的全面的知识。研发人员的工作开展可以依据强大的知识库,快速准确找到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参考知识。知识工程对新员工尤其有指导意义,新员工的工作开展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同时也明确了学习任务和方向,加快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从而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完成世界一流产品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借鉴机车行业知识工程建设成果,针对电机研发企业中知识现状的问题,提出了电机研发过程中的知识工程建设方法,从知识工程建设的角度,分析知识沉淀、重构和自助推送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电机研发;知识工程;知识重构;知识沉淀。

一、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代表高、精、尖产品研发的研发型企业必将经历从仿制和改进改型,到实现真正自主研发的蜕变式转型过程。

近几年来,机车电机行业也认识到知识工程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将其运用到电子政务、企业管理之中,强力推动知识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知识工程系统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信息化知识管理与应用体系,使知识工程体系成为创新型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如株洲电力机车、青岛四方等知名企业知识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知识工程建设能启发设计人员设计创新的灵感,有助于开拓思路,有利于员工的研发设计工作,促进创新平台的建立,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电机行业知识建设现状

在电机研发过程中产品项目基本固化为如下流程:设计输入、评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试制、试验验证、小批量生产和持续改进阶段。而每一个流程涉及的细化任务、部门和专业基本固定。

多数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通过多年工作,积累了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大量知识资源,这些知识没有融入到研发活动中且未形成良性知识积累的循环过程。一代人设计一代产品,人走经验走,年轻员工无法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经验知识开展工作。多项目并行研制时,高手陷入项目中,新手承担项目研制工作,出现问题时,高手再“救火”,随着项目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产品创新陷入僵局。

在公司层面的知识积累方面,缺乏明确的策略和流程将知识的积累提升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制度,未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知识共享热情。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专业的知识共享和积累平台—知识工程平台,将知识进行梳理和积累,便于共享和利用。

三、知识工程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撑

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依托软件平台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知识的收集,重构、应用,知识的收集使知识能够返回到上游妥善管理,为下一轮的使用和创新做好准备;知识的重构和应用是把知识从上游向下游推进,让知识为企业产生价值。这是一个良性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长久之计。[1]

1. 知识收集

基于企业核心业务将知识按知识分类进行梳理和筛选,通过审核后纳入到企业的知识库中。收集到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应具备至少一种以下特征。

(1)必须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2)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

(3)必须是有启发性或指导性的知识。

(4)必须是同类知识中最有代表性的知识。

在该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支撑如下:利用多维分类体系构建知识库;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度挖掘隐性知识;使用知识模板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沉淀激励制度保障知识收集的进行。

2. 知识重构

电机行业中的研发流程基本固化,因此电机行业的知识工程平台以研发任务为载体,将与研发工作紧密相关的标准、规范、历史研发数据、专利库、历史解决方案、上下游输入输出数据等信息与研发任务进行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挂钩,使知识库里的知识与研发工作挂钩,也便于后期知识的应用。同时在以后的研发工作过程中,将工作任务产生的新的解决方案、新思路、新方法以知识的形式进行管理,实现知识的沉淀和按用重构。研发任务工作包模型如图1 所示。

知识工程中知识不再是放在仓库里的“死知识”,也不再是游离于研发工作之外的知识;而是与研发流程相关联的“活知识”,与每一个研发任务相伴随的“强知识”。

图2 的最底层是知识库层,在这一层构建所内各类知识库,包括方法、标准和经验等;中间层是知识管理层,负责对知识库的应用管理,在这一层从知识库里按需获取、按用重构,自动/ 办自动化的推送知识;最上层是工作流程层,每一研发流程都由工作任务通过输入输出的关系贯穿而成,在这一层里将每一工作任务关联上伴随知识,使知识用流程贯穿起来,研发活动用知识来支撑。[2]

在知识重构过程中:构建新的工作任务时,到知识库中抽取知识进行关联;已关联的知识不能满足当前工作任务需求时,可更新伴随知识;将工作任务中产生的新知识,送回到知识库中,以完善知识库。

3. 知识推送

知识推送技术是指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约定,自动从知识资源中选择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将知识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通过知识推送实现“知识找人”的目的,提高知识利用率。

知识的自动或半自动推送可以弥补搜索引擎及检索工具中查全率有余、查准率不足的弊端,智能化的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将用户所需的知识直接推送到手中。知识推送有三种方式。

(1)基于业务的推送,知识不仅放在知识库中,而是与研发活动紧密伴随,形成进行每一项研发任务时,都有不同类型的所需知识自动推送到设计人员的工作桌面上。设计人员可清晰地应用这些知识,完成设计工作。同时也能够检索、补充、扩展知识库中的其他知识。

(2)基于内容的推送,系统的推荐引擎能够自动分析信息内容的特征(如特征

关键词 及其出现频度),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信息内容标记为相关信息,便于访问者查看某条信息的内容时,自动地将其它相关的信息推送给访问者。

(3)基于行为的推送,推荐引擎在后台自动分析用户搜索和浏览行为,从操作内容上分析相关用户的兴趣爱好,并积累用户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提供信息自动推送的基础。

四、结语

知识工程子平台主要用于建立与研发相关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研发相关标准、规范、企业智力资产、参考资料、专业领域知识、专家经验等进行科学的提取、归纳与管理,同时支持将上述知识与实际研发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基于研发流程的知识应用,建立与研发对应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该平台改变了以前凭个人经验和用自己的隐性知识完成工作的工作模式。通过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有目的性的收集梳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资产化。

“工作任务关联知识”模式使知识工程可以和个人具体的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与电机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的融合,改变研发人员的思维模式,从费力找寻知识中解脱出来,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研发需要的全面的知识。研发人员的工作开展可以依据强大的知识库,快速准确找到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参考知识。知识工程对新员工尤其有指导意义,新员工的工作开展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同时也明确了学习任务和方向,加快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从而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完成世界一流产品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化监理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ng,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ResourcePlanning,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Classifyingand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5.7.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化监理 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 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ng, 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 v. 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 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 2005.7.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课程体系;通信类课程;实践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1-0062-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多专业知识不断交叉、融合而发展壮大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和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相比,网络工程专业基本上是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发展起来的,其教学组织管理大多也由计算机学院/系实施。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是通过精简一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增加一部分网络与通信类课程来构建,其专业课程可分为4个系列:电子类、计算机类、通信类和网络类,如图1所示。其中网络类课程主要涉及IP层以上的有关协议和理论,更加关注IP网、企业网、专用网和互联网及其设备和系统的开发、规划、组网、安全与管理,它与计算机类课程一起构成网络工程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通信类课程主要由通信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精简而来,其主要知识单元涉及网络体系结构中IP层以下的协议知识,偏重于电信或广电等公用网络系统平台及设备的开发与建设。因此,学好通信类课程是学好网络类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只有融会贯通地理解并掌握两者的主要专业知识,才能理解三网融合、全程全网的大概念,掌握完整的网络与通信知识体系。另外,网络工程专业与市场需求和应用结合密切,更加强调工程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目前有关网络工程专业实践内容探讨的研究和论文较多,但对通信类系列课程实验环节的研究则较少。例如,文献[3]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实验教学,加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关经验和建议;文献[4]给出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建设网络工程实训平台的方案、实验项目以及实践改革思路和措施。但上述两文献涉及的实验平台、项目和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网络”等网络类系列课程。文献[5]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建设全程全网综合型实验室的构建方案与设想、实验设置与开发,以及部分实施情况和所收到的成效。实验网络平台涉及电话网、移动网、智能网、接入网、光纤网、信令网、同步网、网管网、数据传输网等,主要针对通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因此,无论从实验设备购置、实验深度,还是从实验学时等方面来看,都不太适合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建设。文献[2]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开设通信类系列课程及其主要知识单元的有关看法和建议,但并未对有关课程实践内容的设置给出相关见解和说明。因此,本文将在文献[2]的基础上,作补充和探讨。

1 通信类课程内容实验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的通信类课程主要源自通信工程专业相应的课程,实验内容和手段丰富、成熟,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当取舍。目前较常用的课内通信实验工具有两类:一是“教学实验箱+常用仪表”,二是通信仿真软件或系统。两者均可开展包括信号变换、编/解码、基带和频带传输、多路复用、无线信道衰落以及电信、移动等各类通信网络主要技术方面的实验,实验项目基本可涵盖理论教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可与课堂教学同步展开;实验层次可囊括从基础验证实验到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以及从综合课程设计到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实验方法和技术都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和科研成果的浓缩。利用硬件实验箱或系统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熟悉实验工具的使用,提高动手能力。利用通信仿真软件,如MATLAB和SystemView等,界面直观明了,实验开展更加丰富灵活。例如,通过拖拽SystemView功能元件库中的图符块(Token)并配置好参数,就可构成各式各样的仿真系统,对相应信号频域和时域的波形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概念、原理和现象显示清晰明了,分析窗口还可给出眼图、星座图及BER等曲线图,非常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堂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体系一般可分为基础验证、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三个层次。课内实验项目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辅,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根据文献[2],由于专业定位、数理基础、学时限制等原因,网络工程专业通信类系列课程可设置在5门左右(见图1)。主要教学内容以基本的通信理论和电信、卫星、光纤、移动等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原理为主,对一些复杂而抽象的信号变换、电磁传播等数学知识仅作介绍。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支撑网络类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实验项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适应。我们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实验内容除了开设一些重要且较抽象的通信原理或技术方面的实验外,建议尽量设置一些与计算机类或网络类课程关联较大的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强和巩固计算机和网络类课程知识。例如,除了专门设置调制解调、码分扩频等实验外,可选择数字信号编码(如CRC、HDB3编码)、计算机数据传输通信系统测试(见图2)等实验。在图2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原理实验箱连接,实验内容涉及计算机通信软件的设置与使用、RS232接口、数据通信控制规程、不同速率下的系统性能测量、信道误码和调制解调方式对通信性能的影响等知识点。

2)插图2具体实验项目安排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模块后系统。例如,在图2中,可先单独做BPSK/DBPSK实验和汉明编码实验,再做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测试实验。对于BPSK/DBPSK实验,如采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可先做BASK/BFSK的验证性实验,即给出完整的原理框图及所有图符模块和参数配置,实验目的是验证原理和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做BPSK/DBPSK实验时,则抽掉部分功能模块或仅给模块不给参数,让学生自己根据原理,设计、配置和调试系统,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被抽掉的模块和参数最好是对应于学生容易忽视但又重要的知识点。

3)不同的实验项目可采用不同的实验工具,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实验手段,也为今后毕业设计、创新研究甚至将来深造或科研打下一定基础。例如,“信号分析与处理”使用MATLAB工具,“数据通信”等其他课程就采用通信实验箱或SystemView仿真软件。在上述调制解调实验中采用SystemView,则在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实验中使用原理实验箱。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购置程控交换机、SDH设备、移动通信等实用设备,构建出真实的通信实训环境,通过开设演示验证、设备操作、配置、管理以及互通测试等各种类型的实验,使学生能尽快地建立真实、完整的通信和网络系统概念和掌握系统工作原理。

验证性或综合性实验能够使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实验设备,为后续进阶型及自主设计型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从实验中逐步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实用经验的能力。通过实验不但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工程实践素质,激发创新意识。

2 综合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设置

通过提供高水平的实验系统或仿真平台,开设综合课程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创新项目竞赛等实验项目,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接触科研前沿、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较广,口径较宽,需要开展和加强的实践项目也较多。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综合课程设计主要对应的是网络类系列课程,如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网络协议或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网络管理课程设计、网络攻防课程设计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时内,开展通信类系列课程的综合课程设计及创新研究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思路:

1)开展一些相对简单且与计算机或网络类知识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设计,便于学生上手,提高积极性。例如,将计算机编程、仿真及硬件相结合,利用集成的仿真工具,通过电路原理图及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出通信电路,编译仿真后下载到实验板芯片上,并完成从设计、仿真到制作、验证的整个实验过程。

2)在网络工程等综合课程设计中增加一些与通信类知识单元有关的综合设计内容。通过购置一些程控交换设备、SDH光纤网设备、宽带接入网等设备,并集成入网络实训系统中,开设从底层通信到上层网络协议及应用,从语音到数据,从管理到传输,从接入网到核心网等综合课程设计内容。

3)结合毕业设计环节和创新研究竞赛,根据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如无线传感网、RF网、认知无线电等,开展一些有关通信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创新项目,并将这些科研项目设备融入到实验室网络与通信综合实验平台中,由此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系统,开设更多的综合或创新实验项目,丰富整个实验体系。

另外,也要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制定灵活的实验室开放和成绩评定等制度,提高学生课内学时实验效率,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和丰富实验内容。

3 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及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类和网络类课程构成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通信类课程是学好网络类课程的重要基础。而通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掌握通信与网络类课程知识,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上,就网络工程专业如何开展通信类系列课程实验设置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待进一步实践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毛羽刚,徐明,网络工程专业调查及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增刊1):60-61。

[2]毛羽刚,曹介南,徐明,网络工程专业通信类课程设置[J],计算机教育,2010(23):119-121。

[3]蔡开裕,朱培栋,曹介南,等,提高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素质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10(23):55-58。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专利

信息素质教育

卓越计划

专利检索与分析

专利课程

2010年6月,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目前已有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在5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这一计划的实施,其核心是在企业设立一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

以国际专利为基础的自主知识产权是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创新成果可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了解专利信息可以节省60%的研发时间。因此工程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应当顺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加强专利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拓展。国内文献称之为“专利情报教育”,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应在过去专利情报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因此在名称上宜用“专利信息素质教育”。

1专利信息素质对于工程类学生的重要意义

首先,专利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分析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的能力。

其次,只有具备相应的专利信息素质,才可能提升创新能力。

第三,基于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或科研单位从事或涉及技术研发、科技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需要进行专利申请和保护,而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服务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在从事新课题研究之前,若忽视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将导致重复研究、盲目研究、专利侵权或落入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陷阱等严重后果。

第四,增强工程类学生的就业优势。目前许多高科技企业亟需有工程技术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专利流程工程师、专利许可工程师、专利工程师和专利分析工程师等。

2我国工程类学生专利知识及专利文献利用现况

我国工程类学生的专利知识的总体状况表现为:专利知识欠缺、专利文献利用意识薄弱、专利文献检索和分析的技能缺乏、很少查阅专利文献进行科技创新,更谈不上对专利文献的有效利用,即使有了科研成果也不知道是否适合申请专利、专利申请文件如何撰写、专利申请的步骤等。

以浙江某工科大学为例,我们对在校工程类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专利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共9道题.对1554份有效答卷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为何学习过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学生比例非常高,但了解专利知识的学生又非常低?原因在于大部分工程类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法律基础课,同时有少数学生通过全校公选课或讲座进一步学习知识产权法律、专利文献检索等知识。但是这些课程中涉及的专利及其检索利用知识的相关章节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学过不用就忘了.51%的学生知道专利文献,但极少利用专利文献。当被问及为何冷落专利文献时,学生回答是:不知如何检索专利文献;或查了专利文献但存在阅读障碍;或认为写毕业论文不是创造发明,不需要参考专利文献。

从全国的情况看,我们通过检索和统计万方数据系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国内主要高校工程类学位论文发现,学位论文的学术参考文献中各文献类型利用的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标准和专利。专利被排在末尾,且参考文献中有国内外专利的绝大多数是博士论文。

以上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程类学生对专利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我国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导致高校培养的工程类学生存在软肋,即专利的检索分析技能以及专利法相关知识非常欠缺,国外专利文献的阅读能力较差,丧失创新能力。

3我国程类学生的专利信息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3.1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薄弱

我国有一些高校对专利知识的普及以及在创新教育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且有了一定的积累,例如:武汉大学近几年开设了通识课“专利信息与发明创新”,18个学时。这是图书馆脱离“科技文献检索”类课程在学校单独开设的有关专利知识的课程;2002年起山东建筑大学张明勤教授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创新与专利”;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设置“专利文献与专利”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研究生新生开设“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课程,从入学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选修课“专利信息检索”;中国计量学院教授梁嘉麟开设“发明与专利”选修课。但是这些与专利相关的课程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余均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专利信息素质教育没有被提高到应有的程度。课程内容也不够系统化,有的偏重创新设计、有的偏重文献检索、有的仅是基础知识普及。各高校图书馆在专利信息素质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以讲座形式的偏多,没有形成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体系。

我们对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1所高校的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进行网络调查,仅有不到半数的学校开设专利相关课程。大多还是选修课.其中8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设有专利检索、专利文献利用的讲座。但是仅靠讲座,无法对工程类学生的专利信息素质有实质性的提高。相比之下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利教育较系统,有16所大学开设专利相关课程,涉及专利申请、专利分析、专利实务、创意设计与专利突破等各个方面。

3.2企业更需要掌握工程知识和专利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于2011年2月2日在中华英才网主页搜索职位,输入关键词“专利”进行检索,结果显示1552条,每页20条,选取前15页,总共300条招聘信息。

主要岗位有专利检索员、专利流程师、专利分析师、专利人、专利工程师、专利主管、专利翻译、专利律师,其中专利人、专利工程师和专利分析师的职位数排在前三位,分别占43%、3l%和14%

从各信息的单位性质来看,企业对专利人才的需求超过知识产权机构,分别占51%和43%,其余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律师所。

主要工作内容为专利及商标申请、专利分析、专利开发规划、专利检索、专利文件撰写和专利挖掘。

其中专利申请是招聘单位最需要的工作内容,其次是专利分析以及对专利开发的整体规划。专利分析和专利检索的要求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对高级检索及分析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即专利挖掘。同时招聘单位要求具备工程学科背景,所以企业需求的是既懂技术又懂专利的检索、分析和申请的复合型人才。

4国外工程类学生的专利信息素质教育

在调查中,某国内知名企业的专利主管说,在讨论专利问题时,能明显感觉出国外研发者的专利意识大大强于国内。具体表现在:他们是真的懂得专利文献是什么,比如有哪几部分组成;知道权利要求的作用,并知道如何解读权利要求;会自觉运用专利文献,并自觉避免专利侵权问题;就专利问题很容易沟通,不用再对基础知识作解释,等等。这要归功于国外先进国家从小到大不断灌输创新意识和实施创新教育,其中包括专利意识和专利教育。

日本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从幼儿直到成人。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推行的是实务能力的训练,工业产权标准教材《专利篇》,以职业高中(工业)和理工大学工学课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目的是使他们能够把握日常研究活动中可成为专利的技术,掌握从申请文件的制作直至权利取得的实务能力。

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德国洪堡大学等工科高校在校内设立专利信息中心,支持对大学生的专利信息素质教育以及科研成果的工业转化。德国2002年出台鼓励大学教师创新发明的法案,明确规定学校作为产权所有机构,负责发明创造的保护和转化,发明人享有从发明的推广和转化中受益的权利,发明人从发明实施净收益中获得30%的奖励。这极大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专利意识大大加强,教师一般都会检索和分析专利文献、撰写专利文件,带动了学校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5国内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设想

5.1课程的总体框架

国外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了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目的.目前国内企业对工科背景的专利复合型人才需求也比较旺盛,而相应的人才非常缺乏,短期培训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工科学生对专利信息在企业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便于今后迅速进入职场,从事研发工作,增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力。我们借鉴国外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提出课程总体构架,见表2:

5.2课程中需要加强的容

目前各高校基本把《知识产权概论》作为通识课,但是针对工程类学生应侧重专利制度、专利权、国内外专利法、WTO相关条约、专利战略等内容。

“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部分应加强培养工程类学生对专利文献的分析利用,其中对外文专利文献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特别需要增加专利地图制作的内容。

“专利申请实务”是国内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中的空白项,其中专利说明书的撰写又是一种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文件,所以这类课程对目前国内的教师和工程类学生是一个挑战。

“创新发明方法”对于工程类学生是及其重要的,由于新兴工业国家成功的一大因素是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所以可以引入专利回避设计,它是企业知识产权策略中避免侵权发生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能是代价最小的一种竞争手段,特别是对于后来者而言,回避设计往往能后发制人.所以引入专利回避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群决策系统;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机制

1.引言

在企业群决策系统中的各项决策要素,决策主体在群决策制定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决策主体作为群决策的参与者和制定者是企业知识资源的载体,在知识的创造、共享以及群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是企业科学群决策制定的保障与支持。因此,企业群决策系统的高效运行首先要求企业对自身知识资源的载体―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评判,准确地找出在知识创造、知识利用以及群决策参与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智力资源,从而为群决策的进一步制定、选择和执行打下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群决策系统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可以对企业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能尽可能地激发智力资源的群体思维活动,促进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与利用,实现企业智力资源的智力涌现,使企业智力资源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群决策的制定提供创新思维,提高群决策的准确性以及群决策系统的运行绩效。

2.企业群决策的知识共享机制内涵

知识共享贯穿于个体之间交流知识机构并形成新的知识的整个过程中[1]。Huber认为个体间的交流尤其是理解尊重可以扩展到组织结构内的单位中[2]。学者周敏则指出,知识共享在于企业参与市场、认识市场的过程,而且他们对于获得利润深信不疑[3]。企业在群决策的过程中,决策主体作为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相互间不断地交流获取有关决策任务的信息和知识,使得决策群的新知识得以创造并逐渐积累,不断积累的新知识为决策主体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维。知识共享的范围和效果影响着企业群决策的效率与准确性。

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企业群决策知识共享机制是指在企业群决策过程中实现知识共享的途径和内在方式,既指一个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企业群决策过程中的有效知识共享,需要相关因素共同存在、交互作用[4]。企业群决策过程伴随着决策主体间的交流互动,为使所有决策主体的偏好尽快达成一致,完成决策任务,即对决策主体提出了知识共享的要求,也为决策主体的知识共享提供了平台。在此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决策群或企业;知识共享的客体既包括文本化的显性知识,也包括难以用正式语言传达的隐性知识。

3.企业群决策过程知识共享的可能途径

知识共享是企业群决策的基础,是决策群达成最佳决策的基础保证。知识传递以本决策群为出发点向扩展,构建了不同层次的知识共享途径,包括决策群内部知识共享、与关联决策群知识共享(包含上级、本级、下级)、与企业知识平台的知识共享、与企业外部的知识共享。共享一般情况下是相互的,因为共享实质上是价值的互换,因此共享一定存在利益的诉求,决策群的价值诉求即是最优决策的达成。

以决策群为始点,企业关键的知识共享途径如图1所示,图1中a、b、c、d等代表了企业中来自A、B、C、D等分属不同的功能部门的决策主体,例如a可以是代表来自研发A的决策主体,b可以代表来自市场B的决策主体等。企业的群决策既可能是同一功能部门的群决策,也可能是跨功能部门的群决策,后者的决策更为复杂。

图1 群决策的知识共享途径

4.企业群决策的知识共享机制构建

在构建知识共享机制时,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其相关性制定好具体对策,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走向合理,从而加快企业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机制的效率获得提高,企业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其员工的素质水平,实现良性竞争的循环。

(1)建立知识管理部门

首先,企业应该由原先的以由矩阵组织结构为主转变为自由松散型为主的有机网络结构。这种有机网络结构比较注重民主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流通性和信息的及时有效,而且还加强了团队个体的创新知识能力,保障其组织性。其次,在新的结构模式下,企业便于营造相对合理温馨的氛围,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更新创新成果并投入市场。最后,还要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设置知识主管(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知识主管部门管理知识的制定规则、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和知识库的相关设施等。而知识主管近年来逐渐在企业内部兴起的新兴职位,一般由行政官员担任,并专门负责企业内部知识管理。

(2)营造良好的企业知识共享氛围

企业除建立相关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外,还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知识共享氛围:第一,应统一其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相同的价值观和理想是激励员工交流的一项有效措施;其次,营造信任、合作的整体氛围,实现环境共享。要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做到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由于开放式的环境很有作用,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减少员工对知识共享的抵制情绪,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大眼界。在知识共享中,信任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创造一个轻松、开放、灵活的运转空间,使员工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增加知识储存量;最后,加强心智模式训练,在团队学习加强思考能力。当个体心智模式对知识共享进行反抗时,员工就要考虑这种心智模式是否可行并进行相关调整如团队学习。员工通过学习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原来错误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习水平。企业员工就可以从整体出发去进行系统思维,避免自我的狭小圈子思维,进一步加强知识交流,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

(3)改善知识共享手段

实施知识共享,应该着重在利用高科技的同时,改善基础设施。这些高新科技包括数据仓库、文件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我们可以对其隐藏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利用网络、地图等新型检索工具途径实现协同工作(CSCW),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首先,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网。企业机构内部稳定的知识流动可以提高员工与他人交流知识的水平。若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知识协同系统,通过数据库或知识平台的方式在网络应用所学到的具体成果,加强对知识的传递和整合。对这些知识或专利数据库的完善可以避免员工的“重复研究”。同时网络知识平台上的交流可以帮助员工进行具体知识的编码,促进知识的整理,从而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此外,内部知识网络还可以避免内部员工在当面接触时产生的各种沟通不便如等级观念、价值观念等。

其次,建立企业知识库。知识库具有独特性,它除了储存知识目录外,也储存知识相关产生原因及与之相关的事件等。建立企业知识库能可以进一步整合相关知识及信息,加强内部沟通和实现资源共享。由于这个知识库涉及很多方面也需要个组织部门的大力配合。因此,各组织部门、机构都应该及时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数据以备不时之需。同时管理者也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

最后,建立知识社区。知识社区是指员工自发建立的知识共享团体。由于竞争可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利用,加强实践经验。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的知识社区去解决相关问题,知识社区在营造企业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知识个体经验交流会、茶话会、年会、周末沙龙、各种会谈等。并且制度化对于知识社区来说也很重要,它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此外还可建立知识个体档案,及时记录更新相关创新、共享等知识及信息,并及时反馈,加强知识奖惩机制的建设。

(4)建立交互式记忆系统

以相互记忆为前提的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行为就是交互记忆系统(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TMS)[5]。交互记忆系统可以整合利用单个团队成员的知识,扩展其他人的知识领域范围。由于个人的记忆存在有限性和不稳定性,个体可以向他人在自身不足方面寻求帮助。交互记忆系统可以加深成员间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各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分工、储存、使用,形成稳定的整体系统。并且其中每个个体都具有专项技能。从事其擅长领域加深对彼此的理解,进一步实现团队合作,保证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基于群决策的交互记忆系统就可以理解通过团队成员之间个体记忆的整合,成员间相互的沟通以及团队和部门之间的记忆整合为组织层面的决策制定提供整合后的决策信息和知识资源。相对应来讲,处于团队层面的交互记忆系统主要由团队成员相互作用联系的“外援记忆”构成,他们通过相互交流沟通连接每个个体的记忆系统,接着进行编码、储存和检索整合具体的知识,过程如下:第一,团队个体先储存信息编码保证之后检索,即进行分类整理;第二,进行信息储存,可以通过大脑记忆或者通过外界帮助来储存;最后再检索知识,团队成员可以由相关位置找到所需知识或信息。所以,检索的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子过程:当团队中成员甲需要某项知识或信息时,成员乙就会去检索相关信息帮助成员甲。在团队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或信息的交互记忆过程中,随着双方的经验交流以及与自身知识的有效整合实现新思维的拓展,激发成员的创新意识,这些新思维和新知识将为企业群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

在一个理想的创新区域中,企业既应该注重发展当地的知识基础和企业间的创新联系,同时也应注重与区域内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同的网络联系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同时开展交互式学习提供了辅助支持,外部知识的获取以及交互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将把企业交互记忆系统拓展到企业合作网络层面,进一步扩大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范围,从而为群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丰富和知识资源。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联系、与科技服务机构的联系构成了企业创新过程中交互式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Nonaka.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4):96-104.

[2] Huber G.P.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unexplored issues and suggested stud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2):1103-1121.

[3] 周敏,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特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8):36-39.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组织知识转化;动态管理;max信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逐渐意识到将竞争力构建在知识基础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以期发展或获得这种战略性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流行主题,不少研究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分类描述,尽管定义不一,但通常认为包括知识的创造、传播、整合以及商业化等部分,其中,组织知识转化过程是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正如inkpen&dinur所指,“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会通过这个过程被放大并内化为组织知识基础的一部分。

知识转化过程存在不少障碍,除了技术(it/is),现有文献主要就知识特性、组织环境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但主要是静态管理的观点,应当指出,知识转化在个人与组织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是一种双方基于互利互惠的交换,并随着双方理解和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即,在组织知识转化不同阶段,影响因素的焦点会有所不同,只有进行动态管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 信任、社会交换与组织知识转化

1.1 社会交换形式下的组织知识转化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g homans)等人借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gouldener强调互惠关系构成社会交换中的动力机制,社会关系中的双方,为了获得利益需要对已获得的利益进行回报,但是本文认为,这种互惠有可能是潜在利益,回报不是必然发生,信任机制才是社会互动的启动装置,nahapiet&ghoshal曾指出,在社会关系处于高信任时,人们一般更愿意参与社会交换,特别是合作式交互。

根据以上理论,从信任和互惠两个维度可以将社会交换分成4种模式(见图1),信任在程度上有高低之分(这在下面会进一步探讨),而互惠的基础则是双方利益,从其效果可分广泛性和限制性,广泛性互惠代表着关系双方间接和迂回的响应,一方在组织内提供的利益并小要求立即回馈,它从整个集体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与之对应,限制性互惠是更为普遍的交换形式,在双方之间直接进行,从社会学观点出发,组织知识转化的实质是社会交换过程,通过组织内成员的知识创造、共享和转移进行,并形成四种基本模式:①自发模式,知识管理处于初始阶段,成员之间知识转化的行为偶尔发生,并不系统;②竞争模式,组织开始意识到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信任程度比较低,成员更强调彼此竞争的关系,因此,知识转化行为有限;③合作模式,组织的知识管理比较完善,例如营建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健全激励体系等,成员的信任程度在增加,形成合作关系;④利他模式,成员已经完全从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出发,进行持续有效的知识转化,一般而言,在自发模式下,知识转化处于自发无序的萌芽状态,只有在实施知识管理实践后,才向其他三种模式转化,本文将着重探讨后三种模式,按照实现的难易程度依次为竞争、合作和利他模式。

1.2组织知识转化系统中信任机制

组织知识转化究竟是如何作用的,互惠和信任的角色和联系又是怎样?coleman(1990)的社会行动理论给了一定启示,他认为,在系统内部的交换行动中可以将四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利益和控制以及实力和价值,前两个概念说明行动者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后两个概念表明行动者和资源在整个行动系统中所具有的特征,社会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它由知识和行为两个子系统组成,知识系统主要是知识的控制分布,说明了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过程;行为系统则是个人和组织在利益、价值和实力的权衡后决定交换与否的过程,我们引进产权和博弈的观点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见图2)。

在知识系统中是以知识价值为中心,个人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后实现知识转移和共享,从产权的观点讲,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已经从私人物品变成公共物品,知识作为公共物品的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知识员工拥有该知识带来的利益以及这种知识在组织内分布的状况,前者度量了知识本身的“质量”,后者决定了知识的供需“数量”,这就是coleman提到的行动者(知识员工)和资源(知识)的关系,行为系统则是以知识员工实力为中心,实力一方面以知识员工自身掌握的知识价值为基础,另一方面源于组织制度的安排,如对员工职责权力的规定等,在一些文献中,知识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即“专家权”和“信息权”,专家权即因为拥有某种特殊、他人所不知道的知识而产生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运用此权力进而影响他人,信息权则是从专家权分出拥有某种独特的信息所拥有的权力,信息之所以产生影响的原因在于他人认为此特殊的信息有价值,在组织制度方面,它不仅可以赋予员工的职责权力,从而直接控制权力范围内他人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培训、岗位调动措施以丰富员工知识类型和数量,总之,知识员工的实力影响着知识转化中双方的博弈地位,当然也影响着知识交换的结果。

在组织知识转化系统中,互惠的性质反映了员工的价值导向.特定员工直接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即限制性互惠的形式,是基于直接利益的考虑;通过角色外行为,即非职责范围内进行的知识转移,是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在利益刺激下的同时,员工进行知识转化的决定最终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机制,图2中信任1与广泛性互惠相同,建立在价值观的认同上,因而其目标函数是组织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信任2建立在对对方实力的了解上,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其行为;信任3则通过直接的经济价值的计量,价值越高交换的可能性就越大。

2 max信任拓展模型与组织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变化

2.1 信任的含义及知识管理中相关研究

信任是多维的概念,心理学认为它根植于个性,源于个体早期社会心理的形成;社会学着眼于人际关系,认为信任是一次交易中其他当事人的一种期待;经济学则将信任视为制度现象,本文的目的是借助于它折射出影响知识转化因素的变化,因此,采取了boon&holmes比较综合的一个定义,即,“在有风险的情势下,对他人的动机报以积极、自信的期待状态。

在知识管理中,信任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关注.huemer等认为,信任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组织知识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可以发展。他们根据march&olsen的观点,提出信任便于让成员之间学习,并且基于信任的这种确定条件下决定进行知识交换,知识员工的脑力劳动通过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行为,与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构建成一个学习网络,这样,知识不仅在个人头脑中出现和保留,并且可以通过这种相互关注的互联原则,将知识镶嵌在组织成员网络中,与集体思想和行动相联系,信任清楚地在参与双方建立起情感纽带,它促使组织成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组织知识得到扩展,以往研究表明,信任和知识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说明信任程度影响着知识管理的效果,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知识管理的动态性,未将信任和影响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大大弱化了知识管理的灵活性。

2.2 max信任拓展模型

分析表明,组织知识转化最终通过信任的三种具体机制实现:知识价值、知识员工实力以及间接利益,分别命名为市场信任,权威信任和x信任,简称max信任拓展模型。

m信任是以市场为导向,它是经过经济谋算的结果,而谋算的基础则是对双方所交换知识的价值判断。davenport&prusak认为,知识分享的过程类似企业内“知识市场”中,知识拥有者和需求者经过沟通后决定是否交换,知识需求者有时以其他知识的形式进行回馈,有时则是组织的奖励政策对此进行回馈,m信任广泛存在组织关系中,是竞争模式下的知识交换行为,a信任是以权威为导向,其基础是知识员工的实力,而这种实力不仅来源于员工拥有的知识,还来自组织的制度安排,组织存在的目的之一在于合作,a信任的知识转化更多的是工作关系带来的,在合作模式中完成,如根据职责范围,下级必须向上级提交分析报告和建议等,与以上两种形式的信任不同,x信任建立在间接利益的计算上,其基础是组织与个人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导致员工的角色外行为,不求回报而贡献知识,这是利他模式下的知识共享。

这三种信任存在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利益计算类型上(见图1和图2),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见图3,这三者也是紧密相联的,①它们以共时性的形式存在于整个组织知识转化过程中,其中,m信任包括区域a,c,f;a信任包括区域b,c,e,f;x信任包括区域d,e,f,以区域c为例,它与m,a信任都相关,换言之,三种信任不是截然隔离的,某些知识转化中的信任机制是彼此相容的,这也是对图1的一个必要补充,②信任程度低的知识转化为信任程度高的交换保存了“交易记录”,组织中这个交易历史会影响信任类型的构成,例如,m信任的交易中如果存在大量背信弃义的行为,或者知识质量以次充好等,形成“柠檬市场”效应,那么,a和x信任的知识转化类型会显著减少,③不同类型的信任之间存在“混沌线”(图3中l1,l2和l3),在初始阶段,信任并不稳定,处于“混沌线”靠左的区域部分,随着组织信任程度的提高,该类型知识转化活动趋于稳定,同时更高信任程度的知识转化活动进入不稳定期,因此,尽管max信任同时存在,但它们的稳定状态是不同的。

lewicki&bunker曾将信任的发展模式分为基于谋算、基于了解和基于认同三种,该模式的核心宗旨是:信任至少存在这三个成分,并且以一种可预测的递进方式在职业关系中运作,lewicki&bunker的研究中基于谋算和基于了解的信任都建立在经济利益的计算上,包括在max模型中的m型信任中;而基于认同则建立在员工之间共同远景和兴趣基础上,包括在max模型中的x信任中,与之相比,max信任模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包含了基于组织制度的权威信任,在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上还存在以下差异:①共时性,max模型并不否认信任存在层次性,但认为它们共存于整个发展过程,只是在某一阶段中所占比重和稳定状态不同,存在混沌区,而不是一个阶段完成后才向另外一个阶段递进发展;②包容性,lewicki&bunker的信任发展模型是在shapiro等人研究基础上的改进,并将威慑型信任涵盖到基于谋算的信任,而其余保持不变;max模型中m信任与谋算型信任比较接近,都是利益成本的比较,但是,max信任模型认为,威慑型信任是害怕言行不一致受到的惩罚而维系,这将在max三种信任类型中都存住;③针对性,主要是运用图2中社会行为理论推演而来,将信任拓展到组织知识转化因素的分析,形成max三种知识转化类型,具有特定的语境(context),

2.3信任拓展对组织知识转化因素变化的影响

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很多,从系统观的角度看,本文认为它是个人和组织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交互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框架中包括知识、个人、组织和信息技术四个要素(见表1),由于max的信任机制不同,这些因素对基于不同类型信任的知识转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意味着随着信任类型在组织中拓展,一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动态管理。

在知识层面,主要从特征方面分析对转化的影响,对知识特征的分类有很多,其中最流行的是外显性和内隐形二分法,这种分类由polanyi(1967)提出,经hedlund(1994)发展,nonaka&takeuchi(1995)进行了完善,其主要观点是显性知识是有系统可循,可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容易用具体的资料、科学公式、标准化程序或普遍原则来分享和沟通,隐形知识则不易表达,难以形式化,m信任强调利益,显性知识由于转化和度量比较方便,因此比较适合,x信任是利他倾向,相对不计较转化的难度,a信任是组织制度的安排,无论显性还是隐形知识都不得不转化。

在个人层面,主要从价值观、职责权力和人力资本等方面进行探讨,①价值观,对于进行知识转化的双方而言,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博弈过程,价值观的不同将导致其收益(pay off)函数的不同,如果着眼于分配价值导向,则双方运用竞争手段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着眼于创造价值导向,则双方会采用协作的方式寻求联合利益最大化,②职责权力,员工在组织的权力越大,则越有利于其基于a信任的知识转化,而对于m,x类型而言则作用不是那么显著,③人力资本.就知识员工而言,如果人力资本越高则在交换中实力越强;同时,如果员工之间的知识是异质性,则交换频率可能会更高,在m,x类型的知识转化影响更大。

在组织层面,主要从组织结构、沟通、领导风格、学习方式进行探讨,①组织结构,在知识转化研究中对组织结构的讨论主要对层级式和扁平式的比较.层级式组织结构便于集权管理,一般认为它不利于知识的创造,而且还会因为沟通渠道费时而妨碍部门间的交流和经常性的信息共享,甚至导致信息的扭曲和不连续,扁平式的组织便于分权管理,可以让知识员工自发地参与知识管理流程,有利于创造和转移,②沟通方式,hendriks认为知识拥有者与知识需求者双方沟通是否顺畅,将会影响知识分享的成效,neilsen则认为进行某种程度的沟通,可以防止误解个人或其他部门的能力、技术及特性,藉由沟通的行为,在某方面达成共识,在a型知识转化中,更多的是通过垂直交流,x型是水平交流,而m型则二者皆有,③领导风格。bass等将领导风格分为变革型和交易型两个维度,变革型领导坚信员工是可信的而且有目标,每个人有独特的贡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交易型领导为下属指明他们正确的行为应该得到什么回报,坚持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薪酬相互交换的公平原则;因此,交易型领导风格在m,a类型的知识交换中更适合,而变革型领导风格在x型知识交换中更适合,④学习方式,wenger指出,实践社区成员之间不存在谁向谁汇报或负责的关系,尽管专家的影响力比初学者大,但只是由于能够为实践社区贡献更多,而不像其他方面的权威可以控制资源、命令等,因此,m和a型知识转化一般在正式组织中发生,而x型知识转化在社区实践中产生。

在it层面,研究者都认为it/is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但是它只是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最终的实现还是人和组织这些社会因素发挥作用.按照hendriks的说法,it对知识分享动机有直接(视为保健因子)与间接(透过影响激励因子)的影响,由于it可以发挥减少障碍、提供信息获得渠道、改进流程、确认知识拥有者与寻找者的位置等四项功能,因此,it可以视为是一项保健因子,没有it将会阻碍知识的分享,它对三种类型的知识转化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分别得到a-f不同区域的直接影响因素,例如,如果组织中的知识交换主要发生在区域a,那么其影响因素包括价值观、人力资本、组织结构和it设施,这样,在掌握组织中知识交换的区域分布情况后,就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区域都涉及,则可以根据知识转化的层次性对主导的转化类型进行判断,再实施相应管理策略。

3 组织知识转化的hrm策略

3.1 m型组织知识转化以薪酬体系为重点

m型组织知识转化是基于经济利益的比较,与hrm中的薪酬体系直接相关,hidding&shireen提出“性本善”论,认为人性倾向分享知识,但因环境造成分享的困难,或造成人们养成不分享的习惯,组织应建立报酬系统等有利于分享知识的机制,tim则建议企业在检视组织共享文化的基础上,给愿意知识分享的员工额外的红利与报酬,让员工有诱因知识分享。

结合知识员工的特点,企业一般采取低工资、高奖金的组合,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员工持股(esop)和经营者股票期权(eso)在高新科技公司比较流行,奖励员工分享的制度,除了直接的奖金方式,还可以采取非财务性的奖励,例如隆重的颁奖典礼、塑造知识分享的楷模或奖励旅游等方式,总之,薪酬制度的完善使组织成员能够清楚组织目标,对于绩效的考核与知识分享奖励的标准更为透明,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不确定性,而且薪酬制度能有效地将员工利益与冲突降低,机会主义的发生也会减少。

3.2 a型组织知识转化以绩效评估为重点

a型组织知识转化是基于组织制度的安排,可以从员工的任务绩效方面体现,o'dell&grayson指出有效转移知识课题的原则之一是改善绩效评估制度,知识型企业的员工进行的主要是脑力劳动,其绩效很难评估衡量,①如果采用过程考核,则需要监控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但委托的运行机制导致道德风险大量存在,这样,很难测定员工在脑力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是否尽职尽力,②如果采用目标考核,则只认结果,但是知识员工的劳动是无形的,难以短期时间内准确判断其影响,因为脑力劳动的价值不能简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有时一些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甚至连创造者本身也无法预料,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在大部分情况下,知识员工的成果还是可以辩识的,即使企业内部没有把握,也可以借力于“外脑”,采取“德尔菲法”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结合薪酬和激励系统,如果以后发现其成果价值,可以进行经济补偿和其他奖励,确保绩效评价在公平、公正、公开指导原则下展开。

3.3 x型组织知识转化以企业文化为重点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95598知识管理 服务品质 信息支撑

中图分类号:C9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072-01

一、名词解释

95598知识信息:涵盖全省电价电费、电能计量、故障报修、供用电技术、营业业务及综合类通用知识信息及各市县地域性、特色性差异知识信息两部分。

合格信息:是指格式规范、内容准确、报送及时、时限有效的知识信息。

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合格率:市县公司向省远程工作站报送的合格信息数占市县公司报送总数的比例,即: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合格率=(市县公司报送合格信息数/市县公司报送信息总数)*100%。

二、95598知识管理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对智力资本的管理与运用,更多的取决于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共享及应用。电力行业对知识管理关注度较高,2005年左右已开始制定规划,进行全行业的知识管理建设和实施。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按计划推进95598业务上收工作,供电服务热线受理业务过程中,咨询类业务数量占比较大,95598知识管理在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推进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信息是客服代表解决客户诉求的业务支撑材料,报送的知识信息不准确,极易产生服务风险,造成服务投诉。知识信息也为窗口服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服务标准,完善差异知识信息有利于规范各地市特色服务行为。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合格率低,同一知识信息在省公司层面需多次反复,影响信息报送效率,不利于知识信息平台巩固工作的开展。

95598投诉、举报、建议、意见、表扬五项业务上收国网公司前,省客户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95598知识收集整理工作,顺利搭建了省级95598知识信息平台,基本满足了五项业务上收后的业务受理需求。2014年10月, 国网公司95598实现全网全业务集中,为完善业务支撑平台,基于山东公司客户诉求多、服务信息量大、业务开展地域差异性强、更新频繁等特点,需进一步提高市县公司95598知识信息报送合格率,以保障本省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策略研究与实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和通报考核机制建立

国网公司在各省公司搭建知识信息平台初期已下发《知识采编报送规范和要求》,针对知识信息采编模板、内容、格式、注意事项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省客户服务中心未制定知识报送相关管理办法,未明确各基层单位知识报送职责、流程、考核标准,无法引起市县公司对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视,极易出现信息报送滞后、报送内容不合格等情况。为此,省客服中心制定并《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知识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知识管理体系责任划分,规范报送流程,制定考核标准。省客服中心还定期《95598知识维护工作周报》及其它阶段性知识维护分析报告,针对市县公司知识维护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制定并施行相关管理办法,知识维护分析报告等措施,实现了对市县公司知识管理的考核,指标覆盖率达100%。

(二)建立“一对一”沟通模式

全省三级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初期,部分基层单位对知识信息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设置知识管理专责人,全省知识信息报送人员固定的5个地市公司,信息合格率均达到80%以上,但其他报送人员不固定的地市公司由于沟通渠道不顺畅,相关采编规范及要求不能实时传达,无法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报送任务,致使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合格率相对较低。也由于知识信息采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省客服中心未及时组织报送人员进行知识采编相关内容的专项培训,报送人员采编水平参差不齐,且均无相关工作经验,所以很多基层单位无法按照采编要求规范完成报送工作。为此,省客服中心及时下发《集中开展95598知识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固定知识信息报送专责人,汇集报送人员的联系电话、办公自动化邮箱等信息,并通过公司内部实时通信平台(腾讯通)建立知识维护工作群。通过固定报送人员,知识信息征询过程高效顺畅,信息传达有效率达100%。多次组织地市公司知识信息报送人员开展信息架构、知识采编等内容的培训,对系统操作进行现场演练。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后,地市公司知识信息报送人员测试成绩均达到85分以上,合格率为100%,采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完善系统功能需求

目前,国网知识库管理系统“知识征集”流程只流转至省客服中心,且本省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仅具备单一的“知识检索”功能,市县公司差异知识信息仅能通过线下报送,省客服中心无法实现对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的在线管控。为此,省客服中心提报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完善需求,新增“知识征询”流程,完成市县公司工单流转人员系统权限设置。按照国网公司时限要求,对“知识征询”流程进行系统设置,明确各个环节的考核时限,保证知识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同时功能模块中设置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准确率、及时率相关数据查询及报表功能,为知识维护管理提供有力的考核依据。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了省公司对市县公司知识信息报送在线管控,管控率达100%。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建设与实践;课程体系

1 背景

教育部要求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从本科教育人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150余所学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在近两年内将超过8000人,使得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各类高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

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在首批30所高等院校中,电子科技大学依托通信工程专业办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依托计算机学院的专业办学。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国外目前尚未形成专门的物联网本科专业,国外大多数高校也将传感、射频识别等相关课程放置在CS(计算机科学)或EE(电气工程)等相关学院;国内对该专业的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非常完整的教学理论与实施体系。

2010年9月,武汉大学依托计算机学院、国际软件学院从2010级本科生中通过自愿报名转专业的方式招收了30名学生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班;至今已有3个年级近百名学生。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基本搞清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内涵,明确了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2 专业内涵与特色定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内涵涉及4个层面(主要领域):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领域应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含如下一些知识点和内容:即信息感知与识别理论、异构网络互联与通信理论、海量异构数据融合与管理理论、软件建模与设计、领域应用技术等。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理论层次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物联网学科是研究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领域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理论与技术的新兴学科。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专业,涉及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子、信息安全、数学、物理以及工程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学生应按复合型工程类人才进行培养。

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秉承“三创”(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以计算机大学科平台为基础,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又有物联网专业理论与工程技术特长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3 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3.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等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并具备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或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三创”复合型人才。

3.2 能力构成

能力构成包括培养学生应有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培养强调具有如下素质:①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严谨求实的实干精神;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②在业务素质上,学生应熟悉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领域应用等全局系统的设计、构造和分析过程,深刻理解其内在机制和整体的系统观;具有该学科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在该学科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高级知识;具有一个完整的设计经历,包括应用系统及其构件、物联网工程的设计及其实现。③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对该专业本科生的知识要求方面,强调学生应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工具知识等;在专业知识要求方面,强调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基础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领域应用的基础知识并在某方面有所侧重,具有基本的工程实施与管理知识。

在能力要求方面,学生应具备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3 专业优势

相比其他相关或相近专业,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主要优势有4点:

(1)针对新兴的物联网领域,具有更好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

(2)综合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安全等学科,具有更宽广的知识结构。

(3)全面掌握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及领域应用的知识和技术,具有更全面的能力体系。

(4)多层次多粒度工程训练,具有更扎实的实践能力。

3.4 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实施工作依靠良好的课程体系设计,通过课程模块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的组织与建设,体现出良好的人才培养整体水平。在此具体介绍所设计的课程模块思路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及体现的特色。

3.4.1 课程模块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关联关系,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基础模块、感知模块、网络与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模块、领域应用开发模块、信息服务模块和实践模块。

基础模块的课程包括:公共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物联网工程导论、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EDA及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其中大部分课程都是计算机专业背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基础,也是武大物联网专业本科生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感知模块的课程包括: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物理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这些课程多在前4个学期开设,近3年,学院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多次参加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全国物联网研究中心组织的培训学习,并很好地开设了如上课程。

网络与通信模块课程包括:物联网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物联网体系结构。这一部分课程是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特别强调要加强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加强对网络、感知及应用的系统观和全局观。

数据处理模块与安全模块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中间件、空间数据库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云计算与云存储。结合目前非常热门的大数据理论,通过开展学术报告、IBM专家巡讲课程来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专门针对物联网专业学生开设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强化安全意识,灌输网络安全及物联网安全知识。

领域应用开发与信息服务模块的课程包括: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嵌入式系统与设计、服务科学原理、SOA原理与实践、业务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Web应用与开发、通信软件设计、nesC语言等。这一部分课程体现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培养的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区别。计算机学院培养的学生着力于物联网工程与技术方向,国际软件学院培养的学生则着重体现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服务科学方向。

实践模块课程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应开设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接口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业务数据库设计、RFID系统综合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设计、物联网工程综合训练等。

3.4.2 专业核心课程组织与建设

为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联网本科生,我们确定了如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RFID系统综合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设计等。

其中覆盖了部分《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规定的10门核心课程,部分课程(如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设计)以学院物联网教师团队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开展课程讲授,体现了武大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与国内同类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同之处。

在课程的建设上,依托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做好了这12门课程的讲授内容纲要;根据教材编写的要求,做好课程讲授内容的二级目录,其中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物联网通信技术3门课程教材已完成初稿即将出版。

4 实验与实践教学

物联网技术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物联网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开展均按基本认知、基本技术、综合实践3个层次递阶进行,除计算机学院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实验外(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接口技术实验等),专门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设计了包括EDA综合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设计、RFID系统综合设计、智能交通模拟系统设计、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业务数据库设计、通信软件设计等专业类实验课程。

同时,在计算机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的框架下,设计了学生赴企业学习和实习的教学环节,将一些工程应用设计类的实验课程以项目研发开展的形式,在物联网企业中实施。

对于实验室的建设,部分课程实验室依托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通过重用相关设备、调整有关配置来实现实验环境的构建,完成实验教学。同时设计新建或对已有类似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来达到新专业新课程实验环境要求。

根据物联网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的任务,开展了为期3年的研究调查,设计了RFID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定位技术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并开始投资建设RFID实验室。

RFID实验室的教学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①自动识别技术及RFID工作原理实验;②物体编码、条形码与RFID标签;③读写器;④RFID中间件、RFID系统安全与隐私;⑤RFID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⑥RFID行业应用方案;⑦RFID方法论(含ROI分析)等。

5 结语

武汉大学经历了3年的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探索,在厘清了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特色定位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确定了核心课程群,开展了10余门专业新课程的建设,撰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通过调研设计了实验实践教学的方案和具体内容,RFID实验室建设工作已正式启动,为武汉大学推进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际教学工作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组织知识转化;动态管理;max信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逐渐意识到将竞争力构建在知识基础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以期发展或获得这种战略性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流行主题,不少研究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分类描述,尽管定义不一,但通常认为包括知识的创造、传播、整合以及商业化等部分,其中,组织知识转化过程是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正如inkpen&dinur所指,“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会通过这个过程被放大并内化为组织知识基础的一部分。

知识转化过程存在不少障碍,除了技术(it/is),现有文献主要就知识特性、组织环境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但主要是静态管理的观点,应当指出,知识转化在个人与组织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是一种双方基于互利互惠的交换,并随着双方理解和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即,在组织知识转化不同阶段,影响因素的焦点会有所不同,只有进行动态管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 信任、社会交换与组织知识转化

1.1 社会交换形式下的组织知识转化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g homans)等人借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gouldener强调互惠关系构成社会交换中的动力机制,社会关系中的双方,为了获得利益需要对已获得的利益进行回报,但是本文认为,这种互惠有可能是潜在利益,回报不是必然发生,信任机制才是社会互动的启动装置,nahapiet&ghoshal曾指出,在社会关系处于高信任时,人们一般更愿意参与社会交换,特别是合作式交互。

根据以上理论,从信任和互惠两个维度可以将社会交换分成4种模式(见图1),信任在程度上有高低之分(这在下面会进一步探讨),而互惠的基础则是双方利益,从其效果可分广泛性和限制性,广泛性互惠代表着关系双方间接和迂回的响应,一方在组织内提供的利益并小要求立即回馈,它从整个集体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与之对应,限制性互惠是更为普遍的交换形式,在双方之间直接进行,从社会学观点出发,组织知识转化的实质是社会交换过程,通过组织内成员的知识创造、共享和转移进行,并形成四种基本模式:①自发模式,知识管理处于初始阶段,成员之间知识转化的行为偶尔发生,并不系统;②竞争模式,组织开始意识到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信任程度比较低,成员更强调彼此竞争的关系,因此,知识转化行为有限;③合作模式,组织的知识管理比较完善,例如营建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健全激励体系等,成员的信任程度在增加,形成合作关系;④利他模式,成员已经完全从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出发,进行持续有效的知识转化,一般而言,在自发模式下,知识转化处于自发无序的萌芽状态,只有在实施知识管理实践后,才向其他三种模式转化,本文将着重探讨后三种模式,按照实现的难易程度依次为竞争、合作和利他模式。

1.2组织知识转化系统中信任机制

组织知识转化究竟是如何作用的,互惠和信任的角色和联系又是怎样?coleman(1990)的社会行动理论给了一定启示,他认为,在系统内部的交换行动中可以将四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利益和控制以及实力和价值,前两个概念说明行动者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后两个概念表明行动者和资源在整个行动系统中所具有的特征,社会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它由知识和行为两个子系统组成,知识系统主要是知识的控制分布,说明了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过程;行为系统则是个人和组织在利益、价值和实力的权衡后决定交换与否的过程,我们引进产权和博弈的观点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见图2)。

在知识系统中是以知识价值为中心,个人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后实现知识转移和共享,从产权的观点讲,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已经从私人物品变成公共物品,知识作为公共物品的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知识员工拥有该知识带来的利益以及这种知识在组织内分布的状况,前者度量了知识本身的“质量”,后者决定了知识的供需“数量”,这就是coleman提到的行动者(知识员工)和资源(知识)的关系,行为系统则是以知识员工实力为中心,实力一方面以知识员工自身掌握的知识价值为基础,另一方面源于组织制度的安排,如对员工职责权力的规定等,在一些文献中,知识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即“专家权”和“信息权”,专家权即因为拥有某种特殊、他人所不知道的知识而产生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运用此权力进而影响他人,信息权则是从专家权分出拥有某种独特的信息所拥有的权力,信息之所以产生影响的原因在于他人认为此特殊的信息有价值,在组织制度方面,它不仅可以赋予员工的职责权力,从而直接控制权力范围内他人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培训、岗位调动措施以丰富员工知识类型和数量,总之,知识员工的实力影响着知识转化中双方的博弈地位,当然也影响着知识交换的结果。

在组织知识转化系统中,互惠的性质反映了员工的价值导向.特定员工直接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即限制性互惠的形式,是基于直接利益的考虑;通过角色外行为,即非职责范围内进行的知识转移,是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在利益刺激下的同时,员工进行知识转化的决定最终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机制,图2中信任1与广泛性互惠相同,建立在价值观的认同上,因而其目标函数是组织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信任2建立在对对方实力的了解上,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其行为;信任3则通过直接的经济价值的计量,价值越高交换的可能性就越大。

2 max信任拓展模型与组织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变化

2.1 信任的含义及知识管理中相关研究

信任是多维的概念,心理学认为它根植于个性,源于个体早期社会心理的形成;社会学着眼于人际关系,认为信任是一次交易中其他当事人的一种期待;经济学则将信任视为制度现象,本文的目的是借助于它折射出影响知识转化因素的变化,因此,采取了boon&holmes比较综合的一个定义,即,“在有风险的情势下,对他人的动机报以积极、自信的期待状态。

在知识管理中,信任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关注.huemer等认为,信任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组织知识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可以发展。他们根据march&olsen的观点,提出信任便于让成员之间学习,并且基于信任的这种确定条件下决定进行知识交换,知识员工的脑力劳动通过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行为,与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构建成一个学习网络,这样,知识不仅在个人头脑中出现和保留,并且可以通过这种相互关注的互联原则,将知识镶嵌在组织成员网络中,与集体思想和行动相联系,信任清楚地在参与双方建立起情感纽带,它促使组织成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组织知识得到扩展,以往研究表明,信任和知识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说明信任程度影响着知识管理的效果,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知识管理的动态性,未将信任和影响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大大弱化了知识管理的灵活性。

2.2 max信任拓展模型

分析表明,组织知识转化最终通过信任的三种具体机制实现:知识价值、知识员工实力以及间接利益,分别命名为市场信任,权威信任和x信任,简称max信任拓展模型。

m信任是以市场为导向,它是经过经济谋算的结果,而谋算的基础则是对双方所交换知识的价值判断。davenport&prusak认为,知识分享的过程类似企业内“知识市场”中,知识拥有者和需求者经过沟通后决定是否交换,知识需求者有时以其他知识的形式进行回馈,有时则是组织的奖励政策对此进行回馈,m信任广泛存在组织关系中,是竞争模式下的知识交换行为,a信任是以权威为导向,其基础是知识员工的实力,而这种实力不仅来源于员工拥有的知识,还来自组织的制度安排,组织存在的目的之一在于合作,a信任的知识转化更多的是工作关系带来的,在合作模式中完成,如根据职责范围,下级必须向上级提交分析报告和建议等,与以上两种形式的信任不同,x信任建立在间接利益的计算上,其基础是组织与个人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导致员工的角色外行为,不求回报而贡献知识,这是利他模式下的知识共享。

这三种信任存在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利益计算类型上(见图1和图2),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见图3,这三者也是紧密相联的,①它们以共时性的形式存在于整个组织知识转化过程中,其中,m信任包括区域a,c,f;a信任包括区域b,c,e,f;x信任包括区域d,e,f,以区域c为例,它与m,a信任都相关,换言之,三种信任不是截然隔离的,某些知识转化中的信任机制是彼此相容的,这也是对图1的一个必要补充,②信任程度低的知识转化为信任程度高的交换保存了“交易记录”,组织中这个交易历史会影响信任类型的构成,例如,m信任的交易中如果存在大量背信弃义的行为,或者知识质量以次充好等,形成“柠檬市场”效应,那么,a和x信任的知识转化类型会显著减少,③不同类型的信任之间存在“混沌线”(图3中l1,l2和l3),在初始阶段,信任并不稳定,处于“混沌线”靠左的区域部分,随着组织信任程度的提高,该类型知识转化活动趋于稳定,同时更高信任程度的知识转化活动进入不稳定期,因此,尽管max信任同时存在,但它们的稳定状态是不同的。

lewicki&bunker曾将信任的发展模式分为基于谋算、基于了解和基于认同三种,该模式的核心宗旨是:信任至少存在这三个成分,并且以一种可预测的递进方式在职业关系中运作,lewicki&bunker的研究中基于谋算和基于了解的信任都建立在经济利益的计算上,包括在max模型中的m型信任中;而基于认同则建立在员工之间共同远景和兴趣基础上,包括在max模型中的x信任中,与之相比,max信任模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包含了基于组织制度的权威信任,在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上还存在以下差异:①共时性,max模型并不否认信任存在层次性,但认为它们共存于整个发展过程,只是在某一阶段中所占比重和稳定状态不同,存在混沌区,而不是一个阶段完成后才向另外一个阶段递进发展;②包容性,lewicki&bunker的信任发展模型是在shapiro等人研究基础上的改进,并将威慑型信任涵盖到基于谋算的信任,而其余保持不变;max模型中m信任与谋算型信任比较接近,都是利益成本的比较,但是,max信任模型认为,威慑型信任是害怕言行不一致受到的惩罚而维系,这将在max三种信任类型中都存住;③针对性,主要是运用图2中社会行为理论推演而来,将信任拓展到组织知识转化因素的分析,形成max三种知识转化类型,具有特定的语境(context),

2.3信任拓展对组织知识转化因素变化的影响

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很多,从系统观的角度看,本文认为它是个人和组织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交互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框架中包括知识、个人、组织和信息技术四个要素(见表1),由于max的信任机制不同,这些因素对基于不同类型信任的知识转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意味着随着信任类型在组织中拓展,一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动态管理。

在知识层面,主要从特征方面分析对转化的影响,对知识特征的分类有很多,其中最流行的是外显性和内隐形二分法,这种分类由polanyi(1967)提出,经hedlund(1994)发展,nonaka&takeuchi(1995)进行了完善,其主要观点是显性知识是有系统可循,可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容易用具体的资料、科学公式、标准化程序或普遍原则来分享和沟通,隐形知识则不易表达,难以形式化,m信任强调利益,显性知识由于转化和度量比较方便,因此比较适合,x信任是利他倾向,相对不计较转化的难度,a信任是组织制度的安排,无论显性还是隐形知识都不得不转化。

在个人层面,主要从价值观、职责权力和人力资本等方面进行探讨,①价值观,对于进行知识转化的双方而言,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博弈过程,价值观的不同将导致其收益(pay off)函数的不同,如果着眼于分配价值导向,则双方运用竞争手段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着眼于创造价值导向,则双方会采用协作的方式寻求联合利益最大化,②职责权力,员工在组织的权力越大,则越有利于其基于a信任的知识转化,而对于m,x类型而言则作用不是那么显著,③人力资本.就知识员工而言,如果人力资本越高则在交换中实力越强;同时,如果员工之间的知识是异质性,则交换频率可能会更高,在m,x类型的知识转化影响更大。

在组织层面,主要从组织结构、沟通、领导风格、学习方式进行探讨,①组织结构,在知识转化研究中对组织结构的讨论主要对层级式和扁平式的比较.层级式组织结构便于集权管理,一般认为它不利于知识的创造,而且还会因为沟通渠道费时而妨碍部门间的交流和经常性的信息共享,甚至导致信息的扭曲和不连续,扁平式的组织便于分权管理,可以让知识员工自发地参与知识管理流程,有利于创造和转移,②沟通方式,hendriks认为知识拥有者与知识需求者双方沟通是否顺畅,将会影响知识分享的成效,neilsen则认为进行某种程度的沟通,可以防止误解个人或其他部门的能力、技术及特性,藉由沟通的行为,在某方面达成共识,在a型知识转化中,更多的是通过垂直交流,x型是水平交流,而m型则二者皆有,③领导风格。bass等将领导风格分为变革型和交易型两个维度,变革型领导坚信员工是可信的而且有目标,每个人有独特的贡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交易型领导为下属指明他们正确的行为应该得到什么回报,坚持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薪酬相互交换的公平原则;因此,交易型领导风格在m,a类型的知识交换中更适合,而变革型领导风格在x型知识交换中更适合,④学习方式,wenger指出,实践社区成员之间不存在谁向谁汇报或负责的关系,尽管专家的影响力比初学者大,但只是由于能够为实践社区贡献更多,而不像其他方面的权威可以控制资源、命令等,因此,m和a型知识转化一般在正式组织中发生,而x型知识转化在社区实践中产生。

在it层面,研究者都认为it/is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但是它只是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最终的实现还是人和组织这些社会因素发挥作用.按照hendriks的说法,it对知识分享动机有直接(视为保健因子)与间接(透过影响激励因子)的影响,由于it可以发挥减少障碍、提供信息获得渠道、改进流程、确认知识拥有者与寻找者的位置等四项功能,因此,it可以视为是一项保健因子,没有it将会阻碍知识的分享,它对三种类型的知识转化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分别得到a-f不同区域的直接影响因素,例如,如果组织中的知识交换主要发生在区域a,那么其影响因素包括价值观、人力资本、组织结构和it设施,这样,在掌握组织中知识交换的区域分布情况后,就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区域都涉及,则可以根据知识转化的层次性对主导的转化类型进行判断,再实施相应管理策略。

3 组织知识转化的hrm策略

3.1 m型组织知识转化以薪酬体系为重点

m型组织知识转化是基于经济利益的比较,与hrm中的薪酬体系直接相关,hidding&shireen提出“性本善”论,认为人性倾向分享知识,但因环境造成分享的困难,或造成人们养成不分享的习惯,组织应建立报酬系统等有利于分享知识的机制,tim则建议企业在检视组织共享文化的基础上,给愿意知识分享的员工额外的红利与报酬,让员工有诱因知识分享。

结合知识员工的特点,企业一般采取低工资、高奖金的组合,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员工持股(esop)和经营者股票期权(eso)在高新科技公司比较流行,奖励员工分享的制度,除了直接的奖金方式,还可以采取非财务性的奖励,例如隆重的颁奖典礼、塑造知识分享的楷模或奖励旅游等方式,总之,薪酬制度的完善使组织成员能够清楚组织目标,对于绩效的考核与知识分享奖励的标准更为透明,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不确定性,而且薪酬制度能有效地将员工利益与冲突降低,机会主义的发生也会减少。

3.2 a型组织知识转化以绩效评估为重点

a型组织知识转化是基于组织制度的安排,可以从员工的任务绩效方面体现,o'dell&grayson指出有效转移知识课题的原则之一是改善绩效评估制度,知识型企业的员工进行的主要是脑力劳动,其绩效很难评估衡量,①如果采用过程考核,则需要监控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但委托的运行机制导致道德风险大量存在,这样,很难测定员工在脑力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是否尽职尽力,②如果采用目标考核,则只认结果,但是知识员工的劳动是无形的,难以短期时间内准确判断其影响,因为脑力劳动的价值不能简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有时一些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甚至连创造者本身也无法预料,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在大部分情况下,知识员工的成果还是可以辩识的,即使企业内部没有把握,也可以借力于“外脑”,采取“德尔菲法”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结合薪酬和激励系统,如果以后发现其成果价值,可以进行经济补偿和其他奖励,确保绩效评价在公平、公正、公开指导原则下展开。

3.3 x型组织知识转化以企业文化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