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篇

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大考验中取得的显著经济成果。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我们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的重要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党全国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

这些重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六个结合”。即:在2010年经济工作中,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人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

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务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三是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2篇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他多次强调,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他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业能不能发展,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全面的现代化。只有近十亿农民进入了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小平同志还多次谆谆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1]。可以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最基础的内容。

“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邓小平深刻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认为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如果我国粮食生产出了大问题,任何国家也救不了我们。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放松农业生产,想靠大量进口粮食过日子,是不切实际的危险想法。邓小复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就十分清楚地说明,考虑中国问题,首先必须要考虑农业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和其它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他还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农业发展了就不会拖现代化的后腿,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就会解决。

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给农民充分的经营自,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利益

邓小平尊重群众,时刻关注农民群众的意愿。特别强调农民问题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明晰了以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经济,搞好农村工作来解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农民问题当做中国最基本的问题、改革的先导、发展的基础、稳定的根本。把农民问题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认真总结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骤、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需要,提出以农民个人利益取代抽象的集体利益,充分肯定了农民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把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和农民物质利益的满足有机结合起来。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是唯心论。”[2]邓小平摒弃了过去只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利益的做法,提出重视物质利益,实行多劳多得,提倡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农民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

邓小平尊重农民意愿,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尊重农民的意愿。“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3]他在1980年《关于农业政策问题》中指出,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就必须“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愿意出发,这一点很重要。”[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他毫不隐讳他的思想是从群众中来的,并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的智慧。另外他还认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富起来。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4]自始至终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进程。

三、澄清在农民利益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对待农民利益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源于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不论是在列宁或斯大林时期直到苏联解体,一直沿用的政策是损害农民的利益。虽然列宁后来也意识到了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农民的私人利益,并开始把满足农民愿望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开始把农民利益问题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起来了。然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并不意味着农民利益问题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再次犯了剥夺农民、侵犯农民的错误,而且这种错误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

中国与前苏联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落后的农业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利益问题,所以革命很成功。但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由于对农业的改造过急过快,迫使农民与土地、与劳动成果分离,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特别是“”、“”、“”,则是对农民生活资料和自主经营权的剥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而且把政策创新的突破口放在占全国80%人口的农村。邓小平始终坚持把解决农民问题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标准与农民利益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权利,应当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个人利益。把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作为新时期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基本政策,从而启动以解决农村问题和满足农民利益为目标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使农民得到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他在摒弃“贫困有利于社会主义”,“穷则革命富则修”的错误论调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贫穷,而是富。但是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由于邓小平对农民利益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深刻见解,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而且也为党今后制定方针政策指明了方向。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农民利益问题为突破口的。这也正是邓小平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创新结合起来的时代价值所在。

四、把农民利益与社会稳定的大局联系起来,使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农民利益的实现和保护程度关系到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邓小平指出:“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的人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也是不行的。”[1]“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1]可见邓小平对农民在中国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指出了农民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政治变量,其价值不可低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日益增强,他们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显著。要稳定农民,必须关注他们的愿望,满足他们的利益。而农民对政府的态度,则取决于他们的利益是否得到应有的实现和保护。只有农民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才会增强,社会才能获得稳定的根基。可见,邓小平同志把农民利益从单纯的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来思考,把农民利益问题的解决与保护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联系起来,这对于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其所蕴涵的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五、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提供了精神营养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实行的都是“以农为本”的重农主义,但邓小平的重农思想和历史上传统的重农思想确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上的“重农”以重税为前提,实行的是剥农、夺农的重农政策。而邓小平的重农思想则是从重视农民利益入手,把农民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机制,既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能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实现和保护;既能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真正地共同富裕起来,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的重农思想中所蕴涵的对农民利益问题的深切关注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表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所奉行的新重农思想是把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新一届领导集体奔着为广大农民群众谋求利益的目的,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策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在经济上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维护他们的利益,确保他们的利益;在政治上善待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民利;在文化上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讲民主、讲科学、讲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针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以改革作为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在重农方面进行大胆的政策创新。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免税、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各项制度。可以说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农思想和邓小平重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农民利益的实现。通过重视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凸显的“三农”问题。所以,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仍具有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3篇

科学发展观在2014年的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

从今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资料来源:《定调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从“保增长”到“促转变”》,新华网,2014年12月7日)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

会议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党全国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会议强调,2014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加强调查研究和战略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二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要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改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三是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是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二是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抓紧制订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各项工作。加快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要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精心组织和办好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4篇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91—2006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五十年》和《新疆统计年鉴2007》,农产品出口额根据当年汇率水平折算为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贸易额。根据可获得的数据资料,我们用第一产业GDP的统计数据代表农业经济,以符号Y表示;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涵盖了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草、非食用原料、动物油脂及腊四项内容,以符号X1表示。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LnY,LnX1。

2实证分析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是时间序列模型,为了避免伪回归的产生,需要在回归分析之前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即扩展的迪基—富勒检验法,我们可以得出如表1的结果。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原水平序列LnY和LnX1的ADF值均大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非平稳;但它们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DLnY,DLnX1的ADF值均小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平稳的特征,即LnY和LnX1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换言之,它们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不能够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来构建模型,为此,使用协整理论来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2.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若它们是同阶单整的,则变量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常有两种方法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一种是EG两步法;一种是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采用EG两步法,样本容量必须充分大,否则得到的协整参数估计量将是有偏的,而且样本容量越小,偏差越大。本文中用于分析的有效样本相对较小,故为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在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对建立的VAR系统确立合理的滞后期,这里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分析和AIC准则确定其最优滞后期为2,由于协整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因此,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对LnY和LnX1的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Ho:r=0时,似然比统计量的值为22.62987,大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15.41,所以拒绝零假设Ho:r=0,即认为LnY和LnX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进一步检验,因为r≤1时,似然比统计量等于0.433503,小于临界值3.76,所以接受零假设r≤1,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对应的协整回归方程为:

LnY=0.6073LnX1+3.7293+μt

(2.1558)(4.4383)

对残差项μt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t是平稳的。因此,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

根据Granger定理,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上述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

ΔY=0.0979+0.0439*ΔX1-0.1744*Et-1

(3.0619)(1.5669)(2.0764)

该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且误差修正项ECM的回归系数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X1的变化将引起Y同方向变化,如果X1变化1%将引起Y变动0.04%;长期来看,如果本期的X1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17.44%得到修正。

2.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本文借助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基于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来定义,假定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中涉及到滞后阶的选取,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检验结果拒绝了LnX1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接受了LnY不是LnX1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表明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新疆的农产品出口属于出口导向型。

3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上看,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农产品出口的产出弹性为0.6,表明农产品出口每增长1%,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6%。由于受上年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值将偏离其长期均衡值,那么在下一年里,这种偏离度将大约有17.44%得到修正。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这说明新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没有实现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农产品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外经济政策决定的。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重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其在提高农民收入上的独特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继续发挥和提高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充分发挥新疆农业的比较优势,继续扩大蔬菜水果,食用动物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增强竞争实力,迎接农业国际化的挑战。一方面,应增加对农业科研部门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从而破除国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开拓国际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但是,由于制度僵化,市场分散,地理位置又远离交易地点,交易效率远低于东部地区,影响建立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机制,也限制了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提高。因此,要大力拓展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空间,调整和改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实施全球贸易战略,长久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持久稳定地推动新疆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杜红梅,安龙送.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4):53-58.

[2]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1999,(12):26-30.

[3]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华,段华友.浅析新疆的出口贸易[J].新疆财经,2001,(6)14-16.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稳定发展 对策

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重大,内涵丰富,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农村经济为中心,只有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才有坚实的建设基础,才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虽然中央不断出台优农惠农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农民收入有了较快提高,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牢固确立,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1)农业投入少,生产力水平低,基础差。

国家对农业投入总量有限,地方财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无资金进行农业投入,用于农业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影响农民个人投入积极性,导致短期化现象比较严重,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方式古老,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支农保护体系不建全,农资价格连续不断飙升,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种粮收入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2)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省豫西地区农产品商品率较低,种植业、畜牧业商品率与发达地区也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农民种粮生产成本高,收益低,规模化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农民仍以传统耕作方式进行生产而满足自需。农业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产品比重大,名优产品比重小;种植比重大,深加工比重小;一般产业比重大,特色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造成资源要素浪费,也延缓了农业产业提升和农产品升级。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较多农民缺乏以市场经营模式对农业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大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信息不畅,影响经济发展。

目前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十分有限。据调查统计,许多农民家庭为减少次要支出,甚至舍不得多支电费,电视不看、电话不装、报刊不订,更无条件上网了解外部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信息。绝大多数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是与别人交谈、收听广播,所获信息大都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创业思维。信息闭塞,市场行情一无所知,致使农民对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处于人云亦云、盲目被动状态,出现雷同投资,重复建设,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甚至无效益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4)监督机制、各项制度尚未健全,集体利益易流失。

目前很多农村监督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等尚未健全,一些理财、公示还流于形式。甚至某些地方是村长等少数人说了算。本来是村民共有的企业或经济实体,但得到的收益却归极少数人支配,集体经济情况透明度不高,农民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不能得到完全保障,贪污、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出现集体利益大量流失现象,挫伤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落后,农民素质亟待提高。

一是劳动力弱,劳动力素质低。目前豫西地区农村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特长和门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调整农业结构既缺技术又少资金,只会以简单种植为业,靠天吃饭,收入水平低下。更有一些农户缺乏劳动力,赡养老人和子女负担过重,收入少,开支大,仍处于贫困之中。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事业落后,对于没有多少收入的农户来说,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上大学、出事故,或突遇灾害,就会倾家荡产。总之,对于素质低下、没有技术,家境贫穷、缺少资金的农民而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绝非易事。

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要因地制宜,抓住关键,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投入,建立支农惠农长效机制,坚持以工补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改变以人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对土地进行适度开发利用,通过搞活土地流转引进资金,从而提高土地效益。

(2)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规模经营。

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名牌产品占领市场,扩大农特产品销售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3)建立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建立和完善现有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县、乡镇、村信息服务组织的作用,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掌握市场行情,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更好地结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经管理部门要多方面收集、农村经济发展信息,了解最近情况,掌握市场最新动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完善各项制度,保护农民集体利益。

首先,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尊重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障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权利,给农民知情权、发言权,让农民在经济上当家作主,建立起自己的组织体系,实现农民自主管理;其次,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增强收支透明度,保护农民经济利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6篇

会议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有效应对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改善民生取得积极成效。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32-0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薄弱环节,也是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笔者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谈几点思考。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已经先富起来了,并且成为共同致富的领路人。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相对贫困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阶层和劳动者按不同比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样既可以调节居民收入,又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保障社会的公平。国家通过这种方法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收入进行再分配,对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者。以及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不但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而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集中了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内需必须高度重视启动农村消费。近几年,为了解决国内市场疲软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动内需,即启动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但是,当前农村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农民的购买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的收入大部分储蓄起来,而不是被消费掉。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一个令广大农民放心消费的、免去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尽快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利于直接增加困难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对未来的预期和消费信心,解决亿万农民的后顾之忧,必将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极大地刺激农民消费行为,实现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目标。因此,要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增加农民的消费信心,促使广大农民增加消费,激发潜在的农村社会购买力。

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大农村的稳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稳定不是自然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分配公平、人们心理素质和认知理念的相对成熟,以及社会法规和保障体系的相对健全的基础上。要保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必须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给农民以城市居民同等的生存保障权利。但是实际上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使得城市居民与农民享受着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待遇。城市居民享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严重滞后的,大多数农民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待遇,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可能激发社会矛盾,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稳定因素。为了缓解这种不满情绪和矛盾,政府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以城市居民的同等的生存保障权利,还农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只有这样,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保持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关键,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农村稳定问题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居民很多生活压力大,经济承受力低,风险抵御力弱。一方面,生活日益贫困化,甚至处于“生存危机“或”生存危机”边缘,即绝对贫困化;另一方面,现阶段城乡差距拉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造成农村居民的相对剥夺感不断得到强化,使他们最先也最强烈地感受到社会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于是,在这一庞大的队伍中就蕴藏了巨大的社会风险隐患。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具有济贫帮困、解危救急的特性,它的效应是通过对收人较少以至丧失来源而发生生存困难的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增强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平衡感、社会公平感,从而保证社会安定,减少社会动荡,实现社会和谐。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必须突破现有城乡分割的格局、突破重城市轻农村观念的束缚、突破各级财政只管城市社保不管农民社保的做法,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城乡统筹的观念,把农民享受社会保障作为“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把向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一项基本义务,把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当做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从战略的高度上统筹安排、科学指导、稳步推进。

2 坚持“量力而行”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的立足点必须是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是中国农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加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财政收入不高,国家综合实力不强,现有的经济水平和国家财力还难以给8亿农民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还必须坚持量力而行与适度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这种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根本改

变。因此,必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地域上讲,经济发达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有的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的宜立足于建立覆盖面广、保障项目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应当重点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等基本制度的建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再全面推开;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尤其是部分农民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筹资非常困难,地方财政也力不从心。因而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应从农民最急需的保障项目人手,先建立农村低保,实行合作医疗试点,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全面推行。

4 坚持“注重公平”原则。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过程中,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优先安排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急需、最实惠、最见效的资金项目,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产出率或成本收益率,以实现现有财力约束下社会保障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合理调整现有财力结构,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以推动落后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 坚持“城乡衔接”原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展开。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缴费水平不能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又由于农村消费也远低于城镇,相应地农村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也应当低于城镇社会保障标准。不能与城镇社会保障互相攀比。但是,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应一脉相承,社会保障项目要基本相同,资金管理原则要基本一致,规定互相衔接立法要基本一致。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在农村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

1 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的能力。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保的经济实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使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只有这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其次,增加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财政投入是筹集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但长期以来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严重偏向于城市,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农村社会资金更加匮乏,为此,在增加农民自身收入的同时,要增加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再次,开征和形成社会保障税,扩大筹资渠道。现在许多国家都通过定期开征社会保障税来筹集资金,不但有利于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节分配”的作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农村必要尽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类处理、分别对待的办法,解决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因缺少劳动能力,或因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生活一时困难的农村居民,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3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民来说,随着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对他们来说显然是巨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农民医疗费用进入社会统筹,让全社会来负担。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制定符合农民需求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曾覆盖了全国90%的农村,对于缓解农民的疾苦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联产承包制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集体经济在多数地区不复存在,这项制度逐渐流于形式,2003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也只有14.2%。国家虽然在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资、管理体制、补偿模式、监督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但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只是停留在原则性政策层面上,因此,为了保证该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我们必须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各方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住院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对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进行补助,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有序地运行。

4 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但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低,由国家全部承担农民的养老保障是不现实的。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参照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由政府、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二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对所征缴的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设立专门机构,实行专户储存和管理,确保农民保障资金规范化管理、安全运行和实现保值增值。三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统发机制。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在按一定标准缴纳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后,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办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使被保农民在年老时有稳定的基本生活费,以解决其生活保障问题。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8篇

(一)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农业连续丰收的好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对农业,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可有任何麻痹,在工作上必须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必须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当前,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觉地重视农业。要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有利于粮棉产销协调发展的新的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农业的科技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二)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稳定和加强农业。1999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个突出问题。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减轻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同时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会议要求,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会议还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四)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件大事来抓。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应当大力推进和扶持。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继续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还提出,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需要继续增加投入。

(五)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大事来抓: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一步扩大退耕规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要继续抓好水利、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多搞一些小型基础设施。今年出台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对于健全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2年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粮棉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保证农村教育和基层政权运转的必要开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强制推行。继续抓好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六)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国债资金使用要向农村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要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

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其中要求: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七)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必须坚持“四个始终重视”。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八)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9篇

论文题目: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2、选题的应用价值;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20xx.6-20xx.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xx.9-20xx.11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xx.11-20xx.1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xx.1-20xx.4完成论文初稿

20xx.4-20xx.5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xx.5-20xx.6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2011年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2009,(3)

(2)于风伟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9)周永坤:《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2003年第9期

(15)秦兴洪,廖树芳,武岩:《近5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特征》,《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0篇

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对今年上半年全国及地方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对下半年经济走势提出研判和建议。

李伟在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全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全国经济形势的总体情况,呈现的积极变化以及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对全年经济形势作出研判。

李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需求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仍在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企业利润有所改善,出口明显止降回升,部分增长困难的区域增速回正。同时,国际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增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触发全球资产重新配置和资本市场动荡,可能影响全球复苏步伐。国内经济也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有一定回调压力。综合判断,今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今年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围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热点问题,李伟进行了深入阐述。

第一,关于美国政策新动向和国际经济走势。

李伟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向好变化,没有出现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大事件,人们的担忧有所减轻。近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再次上调0.1个百分点至3.5%,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回升到4%附近,有望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GDP增速。

李伟同时强调,当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恐怖主义和地缘政治动荡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消除,我们需要继续做好评估,制订好预案,作出有理有节的应对。

第二,关于我国产业重组与产业升级。

李伟说,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近两年来,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传统行业内部优胜劣汰、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企业效益出现明显改善。一是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取得进展,为重化工行业调结构赢得了时间。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作用有所提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新技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三是产业内部优胜劣汰加快,优势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升。魍巢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实现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四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迈向新台阶。五是实体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工业增速企稳并略有反弹;企业利润率回升,亏损面下降;实体经济杠杆率下降。

第三,关于金融去杠杆、强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

李伟强调三个观点。一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需要加强各方统筹协调。三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也需要地方的积极配合。

第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特点。

李伟表示,首先,空间布局新战略正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其次,“一带一路”为中西部参与全球分工提供新机遇。最后,要在分化中积极应对区域发展挑战。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需应对经济转型持久战的挑战。

第五,关于房地产调控成效和构建长效机制。

李伟认为,我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取得积极成效。随着严厉限购限贷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大中城市房价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库存水平继续下降。

李伟说,我国房地产进入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阶段,总量供给不足问题基本消除,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预计下半年房屋销售增速将进一步回落,政策上要避免继续通过稳房地产投资来稳增长,工作的重点要放到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上来。要着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六,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和落实扶贫攻坚。

李伟认为,目前,农民增收潜力没有完全得到释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粮食高库存拖累农民收入增长。玉米、水稻库存持续高位,小麦库存增长,将对农民收入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这是由于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结构调整,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三是农民财产性净收入增长依然缓慢。

李伟强调,当前,亟须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升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一是加快粮食去库存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既要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库存,也要保护农民利益,避免打击农民种口粮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要认真研究农民工在就业、收入、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妥善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净收入。及时总结和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三项试点经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资产流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大扶贫攻坚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第七,关于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走势的研判。

李伟说,今年二季度,随着房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效应显现,叠加库存回补力度减弱,内需面临一定回调压力,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产出增速小幅放缓,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利润增速冲高回落,民间投资回升动力偏弱,补库存拉动力量逐步走弱。

从中长期角度看,这次增速回调的性质是在中高速增长阶段附近的短周期调整,回调幅度较为有限。一是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下半程,经济增速在新的中高速平台企稳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从设备投资周期看,制造业产能扩张的潜在水平约为5%。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速下降,制造业设备投资增速会持续回落,甚至出现短期负增长,之后逐步在5%左右的区间稳定下来,经济增速也随之基本企稳。目前,我国制造业投资已经处于这一区间内。三是外部经济周期回升有利于中国经济企稳。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农民;非正式合作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48

引 言

本文的传统时期,是指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还不深的时期。20世纪40年代前的中国基本上可以说是传统农业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解体和包产到户后,虽然农民的收入、教育程度以及交通通讯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家庭经营形态仍然具有传统农业的某些特征。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关系网络与合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林南认为,一个共同体中的社会成员相互之间联系越多,它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越多,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共同体成员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而达成合作行为[1]。黄志坚指出,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农民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扩大农村合作制度的利益基础[2]。

1 传统农民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

1.1 封闭性

1.1.1 熟人社会“小而全”结构特点

费孝通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农民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村与村之间比较孤立,村庄是熟人社会的边界[3]。农民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主要表现在关系网络的范围和节点结构2个方面。关系网络的范围局限于“熟人社会”,网络规模较小。在20世纪传统农业时期,1个普通农民的交往节点,受经济状况、教育程度、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制约,只有亲戚、朋友、邻居及少部分基层集市交易对象。在其社会网络范围内,农民的交往节点无论亲疏远近大多也都是生产经营结构“小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

1.1.2 情感性与工具性统一

情感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主要指网络中节点间关系的双重属性,即农民家庭情感性的关系往往也是其工具性关系。农民家庭的情感往主要包括其与宗族、姻亲、邻居、朋友等对象的交往,没有功利性目的,主要是为了感情方面的交换与满足,如节庆、农闲时亲朋好友之间的走亲戚,邻里之间的“串门”,生病时的探望。这个时期农民家庭工具性的交往主要是为满足其在劳动力、畜力、生产工具、金融等方面的不足,这种工具性的交往往往基于血缘、地缘关系而建立,成员主要为处于农民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中心位置的节点。

1.2 稳定性

稳定性包含3方面内容:节点的稳定性,即农民的交往对象,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节点间关系的稳定性,即个体与交往对象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宗族、亲戚、邻居等关系持久保持,可以延续1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地位的稳定性,这种稳定主要来自于这个时期个体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农民在传统时期很少外出打工和经商,经济来源仅限于务农收入和农闲时的打零工,在温饱线上浮动,积累甚少,短时期内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在交往中的地位也比较稳定。

2 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非正式合作行为的支撑作用

降低了搜寻合作对象的成本。农民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稳定性及情感性与工具性统一等特点,使农民能够以较低的搜寻成本,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多数是处于关系网络中心地带的较熟悉的节点,如亲戚、邻居等。

使合作关系长久维持。农民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的稳定性,导致农民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很少发生变化,农民家庭短时期内经济状况的稳定性又使他们在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保持稳定,并使得他们在合作中的地位难以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可以长久地支撑农民之间的非正式合作,使2个或多个农民家庭之间,年复一年地互助合作。农民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情感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使得家庭之间不太计较小的得失,不容易由于一些小的纠葛或冲突而导致合作关系破裂。反过来,这种长久的合作,又加深了这些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形成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与合作行为的良性循环。

农民家庭通过这种非正式的合作,解决了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降低了风险。由于与外部市场的交易量极小,传统农业时期农民家庭极为缺乏现金,普通的家庭没有能力用金钱雇佣劳动力,也无法用金钱租赁牲畜和大型工具,家庭之间的互助合作是这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农民家庭的生产困难。

参考文献

[1]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黄志坚,陈树发,徐斌.社会资本与农村合作组织的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9(2):83-84.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2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周期波动特征,发现改革前后存在很大差别。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制度供给对农业周期波动发挥了显著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周期 波动 制度供给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比较频繁,农业稳定、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时常受到威胁。农业周期性波动是一种超越体制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松,2004),而可以通过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周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平减农业周期波动。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制度及其变迁的效应比较明显。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础尚不牢靠,现代科技水平仍较低,当前和未来的农业发展依赖于有效的制度供给。

我国农业波动周期划分

现代经济除非出现重大的经济变化,经济绝对量一般是增长的,尤其不会出现持续的下降,因而一般经济周期是属于增长型的,即经济周期是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循环。因此在描述经济周期时一般不用绝对量而是用相对量来表现。经济周期一般是经济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或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的完整波动过程,即其具体划分可采用峰-峰法和谷-谷法。

考虑到农业总产值能反映农业生产总规模,而且农业总产值重复计算部分相对较小,因此本文选择1952-2008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这一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见图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增长波动频繁,而且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前后波动状态有很大差异。改革前先后出现4个大波峰,周期界限明显;改革后增长波动很频繁,先后出现大大小小8个波峰和8个波谷,周期不太规则,常常出现徘徊摇摆局面。根据谷-谷划分法分别把改革前划分为4个周期;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划分为8个周期(见表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波动新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改革后农业增长波动与改革前有较大区别,表现出较好的趋向:

(一)从波动性质看属于“增长型”周期

1978年以前农业生产突出表现为“大起大落”,每轮周期的衰退总是以负增长见底,平均每个周期的谷值低至-5.4%,明显属于“古典型”周期。改革以来农业增长率最低为1980年的1.4%,农业总产值绝对量扣除价格因素一直处于缓慢增长态势,没有出现总量下降的情况,农业周期下降阶段只是表现为增长速度的放缓,农业生产转入“增长型”周期为主导的阶段。根据近些年的走势以及农业内外部条件判断,2008年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低,将会继续保持“增长型”发展主旋律。

(二)波动周期趋短且农业对内外部环境反映灵敏度提高

改革前周期普遍较长,平均是6.5年,而且平均衰退期长达3.75年,每次周期中农业生产的恢复过程都比较艰难。改革后周期大大缩短,除第10周期外,其他均为2-4年的短周期,这说明农业对各种内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迅速,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扩张能力和抗衰能力。

(三)波动强度越来越小且向中低幅型波动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生产极其不稳定,4轮周期最高峰位为13.5%,平均峰值达10.5%,最低谷位-13.6%,平均谷值为-5.4%;落差最大至22.0%,最低也有11.8%,平均高达15.9%,属于典型的强幅型波动。而改革后农业增长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12.3%和1.4%,平均峰值、谷值为8.5%和3.7%;落差大大缩小,最大为8.9%,最小为1.0%,平均只有4.8%,大多属于低于5%的低幅型波动,波动强度显著减小。而考虑到各个周期内增长率水平大小不同,还可通过一个综合性指标―波动系数来进行全面比较,表1的计算结果表明农业增长波动系数不断下降,改革前后平均大约相差4倍。一般来说,波动强度越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就越高,此分析表明改革后农业增长较改革前平稳理性。

(四)波动谷位显著上升

改革前4个周期的谷位均比较深,最高-0.2%,最低-13.6%,平均深度-5.4%。改革后谷位的上升极为显著,最高谷位为6.5%,最低为1.4%,平均深度为3.7%,较改革前提高了9.1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农业生产增强了抗衰退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五)波动平均位势由低位转向中高位,总体趋于平稳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各周期增长率平均位势值的高低(记为G)将波动分为以下3种:高位型,G≥8%;中位型,5%≤G<8%;低位型,G<5%(刘恒,2003)。较高的位势说明农业增长潜力很强,反之农业增长潜力偏弱。图1和表1显示,改革前各个周期的平均位势较低,均未超过4%,是典型的低位型。而改革后波动位势有明显提高,除3个周期略低于5%外,其他均为中位或高位型,这表明我国农业在克服了“大起大落”的同时,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影响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供给

一般而言,农业周期波动形成原因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起直接作用,外部因素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影响农业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各项投入来实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改革前后各个周期农业波动特征的形成原因,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增长由“大起大落”转向“高位-平缓”主要是外部因素所致,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制度供给发挥了显著作用。

(一)农村经济体制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导致农业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民生产积极性极低,农业生产内在的处于“无序”状态,极易出现“大起大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农民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农业生产潜能得到极大释放,农业生产实现了内在的有序组织,农业稳定增长有了可靠保障。

(二)社会政治稳定状况

回顾改革前的我国农业发展史,历次农业波动首先深受剧烈动荡的政治运动影响。从1956年至1978年的22年间,农业经济发生过三次大波折、六年负增长,每次农业大波折前后都发生了剧烈社会政治动荡,农业波动与政治背景表现出高度的啮合关系(见表2)。社会政治动荡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必然导致改革前农业的“大起大落”。改革开放后再也没有国家决策层面的政治运动,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目标方向明确,农业生产趋于平稳增长。

(三)农业经济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重工业偏斜发展战略,使农业长期被置于为工业化服务的从属地位。

1.国家投资严重偏向工业。1952-1989年的38年间,工农业投资比例为6.4∶1,与我国相近的32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工农业投资比例为3.8∶1(牛若锋,1993)。对农业的投资也极其不稳定,农业出了问题就抓农业,就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农业形势好转又忽视农业,减少对农业的投资。如此政策使得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日渐减弱,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反反复复。

2.农产品价格政策对农业波动影响不可小觑。自1979年起,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价格,逐步进行以市场取向为核心的农产品购销与价格体制改革,对此后几年的农业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而1985年农业出现了又一次大滑坡,并导致连续5年的农业徘徊,原因是在经历了1980-1984年农业连续5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对农业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在1985年降低了粮棉收购价,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抑制了粮棉的生产。随后自20世纪90年代初对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实行了保护价收购政策 ,农产品价格政策又一次显示了其平抑农业波动的巨大作用。

3.新时期国家惠农政策使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1995年以后农业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且1999-2003年连续5年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2004年新世纪第一个涉农“一号文件”的,此状况才得以扭转,当年农业即增长7.5%,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并由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结论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频繁发生的农业周期性波动,主要归因于制度供给。目前,我国农业的增长能力和内在稳定性都在不断增强,但鉴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其重要性,平减农业周期性波动、保持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应在农业政策的稳定和有效实施方面。为此,一是要稳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金融、科技等制度,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价格支持政策,稳定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三是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松.中国农业波动周期与预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

2.郝爱民.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户经营行为影响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刘恒.当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形成机理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3篇

Aschauer采用C-D生产函数对美国年度数据测算发现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0.39[3];马栓友采用C-D生产函数首次测算我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的产出弹性为0.55[4]。当然,也有学者测算的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较低:如Ratner利用美国1949-1973年的数据,运用总量生产函数测算基础设施对总产出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06[5];Tatom认为Aschsuer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自相关这一特性,因而对数据进行了一阶差分处理,得出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0.14[6]。李胜文等利用完全修正OLS对我国199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0.19[7]。在面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下,弄清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分必要,唯其如此才能把有限的资金投资到最具生产力的部门。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算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找出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为农村基础设施科学投入提出对策建议。

理论模型

计算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方法有生产函数法、成本(利润)函数法和向量自回归法等。其中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C-D生产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揭示了经济学家关注的生产本质,自产生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在C-D生产函数的框架内展开的,利用C-D生产函数估计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资本投资的产出弹性。

在农村GDP的投入要素中,土地、资本、劳动力是现在农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资本可以根据经济增长中地位的不同分为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固定资产资本。基础设施资本是社会的基础资本或先行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除基础设施之外的其他物质资本称为一般固定资产资本,也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除了资本和劳动力外,土地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要素。由于湖北省耕地面积长期以来变化较小,且测算发现其对农村GDP影响不显著,没有纳入模型。因此,本文将农村基础设施资本看作是一种投入要素,与一般固定资产资本和劳动力等其他投入要素一起纳入总量生产函数研究,构建三要素生产函数形式,如式(1)。Yt=ALαtKβtIγt(1)

其中,Yt为t时期农村生产总值,Lt为t时期农村劳动投入,Kt为t时期农村一般固定资产资本,It为t时期农村基础设施资本,A为常数项(包含技术进步的贡献);α、β、γ分别为农村劳动投入、一般固定资产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的产出弹性。α+β+γ的值决定了生产函数规模报酬的类型:若α+β+γ=1,则存在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γ>1,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γ<1时,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对参数估计的一般方法是取对数后再进行回归。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式(2)。LnYt=LnAt+αLnLt+βLnKt+γLnIt(2)

生产技术一般具有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3种。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论,使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有失偏颇[8]。因此,本文分以下2种假定来对上述3种情况加以验证。假定一:假定生产技术对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这时α+β+γ=1,把α=1-β-γ带入式(2),可得:LnYt=LnAt+(1-β-γ)LnLt+βLnKt+γLnIt(3)整理可得:LnYt-LnLt=LnAt+β(LnKt-LnLt)+γ(LnIt-LnLt)(4)

假定二:假定其他投入项的规模报酬不变,而基础设施资本具有规模报酬可变的特性。至于是递增还是递减,由回归后的参数值加以验证。若γ>1,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若γ<1时,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这时,α+β=1,把α=1-β带入式(2),可得:LnYt-LnLt=LnAt+β(LnKt-LnLt)+γLnIt(5)对于式(4)和式(5)作时间序列回归可得农村劳动投入、一般固定资产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的产出弹性α、β、γ。而实际规模报酬特性状况,可以通过回归结果的各参数和统计量进一步分析。

变量衡量与数据来源

产出变量。农村经济增长(Y)以农村GDP来衡量。农村GDP按照熊启泉[!]的计算方法,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非物质部门增加值3个部分之和来测算。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于1997-2011年《湖北统计年鉴》,乡镇企业增加值来源于1997-2011年《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

投入变量。劳动投入(L)。用农村劳动力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湖北统计年鉴》。农村基础设施资本(I)。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衡量。理论上应以资本存量数据为优先,但我国很少有资本存量数据;而采用永续盘存法构造的数据也由于存在基年资本存量的确定与折旧率的问题。本文综合权衡,采用流量数据来代替存量数据以更真实反映农村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广义的角度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定义为: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为维护农业生产及保障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水电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交通运输仓储、农田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福利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因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选择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比较合适。农村一般固定资产资本(K)。用农村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衡量,农村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方法是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减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所需国民经济行业投资数据来源于1997-199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和2000-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产出变量(农村GDP)和投入变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均以1996年为基年,采用居民价格指数平滑,消除各期价格波动。居民价格指数来源于1997-2011年《湖北统计年鉴》。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计量模型的实质是利用回归分析处理经济变量间的依存性问题,但这并不说明变量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时,要求所选择变量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即没有随机趋势或者确定趋势,否则,模型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许多经济和商业时间序列通常都存在趋势性,趋势性直接导致一些总括性的统计量如均值、方差、协方差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最小二乘估计失去意义。如果某序列是非平稳的,一般对其差分使之平稳;但差分会使我们失去总量的部分长期信息,而长期信息对于分析问题非常必要,采用协整检验来验证模型是否存在长期稳定性。

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6.0软件对农村GDP、农村劳动力、一般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则说明该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则说明序列是不平稳的。检验序列Yt是否存在单位根的回归方程为:ΔYt=C+αt+βYt-1∑mi=1γiΔYt-1(6)其中,C为常数项,αt为时间趋势项,m一般选择能使残差为白噪声序列的最小值。通过对比式(6)中的回归系数β的t值和ADF检验在每个水平下的临界值来检验该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表1说明各序列在二阶平稳,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二阶单整序列虽然会丢失原序列的部分长期信息,但如果序列通过协整检验,研究结果仍然是可信的。

协整性检验。用EG两步法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确定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如果残差平稳,则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否则,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分别对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两组假定模型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表3。分别对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4。由于在没有常数项和趋势项下的2个t值-4.019、-4.018均小于显著水平1%的临界值-4.004,即估计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两组假定模型均通过协整检验,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表2、表3的回归结果可知:在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报酬不变的两组假定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小,分别为0.108、0.106。因此两组模型的各统计量值的差异也比较微弱。但是在规模报酬可变假定下的调整后可决系数(0.966)、对数似然估计值(17.888),F统计量(85.733)都比在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下的调整后可决系数(0.965)、对数似然估计值(17.792),F统计量(84.446)要大些,因此接受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认为规模报酬可变的生产函数模型符合实际情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正值,说明整个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具体回归方程如下:Y=4.282L0.296K0.704I0.106(7)。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湖北省1996-2010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其中,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在模型选择的投入变量中产出弹性最大,说明其流量变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正,说明农村劳动力投入在农村经济增长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资本投资的产出弹性虽然较小,但也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虽然湖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稳定;问题;建议

农村金融稳定既包括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也包括农村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和各项农村金融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包括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它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的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因素,对于更好地维护农村金融的稳定、规避农村金融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支持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中西部地区广西某农业大县为例,分析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农村金融业逐步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农村金融现状

(一)基本状况

某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至2006年末,全县共有28个行政乡镇、325个行政村,总人口1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2.04%;农户29.56万户,占总户数的78.28%;乡村劳动力78.2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5%;农业总产值50.16亿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6.9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44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为全国农村人均收入3587元的77.98%,为本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77%)。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机构网点及融资状况

至2006年末,该县辖区有银行类金融机构6家,营业网点108个,其中涉农金融机构4家,涉农营业网点78个;保险类金融机构6家,营业网点34个,其中县城(不包括城区)以下人寿保险机构2家共19个营业网点、财产保险机构1家共4个营业网点;证券机构只在县城设立有交易网点1个。2006年末,该县各项存款余额为45.9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80亿元,存贷比例为40.92%,其中农业贷款10.5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6.17%。该县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共70个,其中乡镇村网点55个;各项存款余额17.03亿元,占全县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37.07%;各项贷款余额10.88亿元,占全县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7.87%,其中农业贷款占全县农业贷款总数94%。该县的农村保费收入为1015万元,占全县保费收入总数的12.12%。该县民间融资的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部分农户的子女上学、婚嫁、治病、建房等方面;民间融资的利息计算不具规范性和可比性,既有高于也有低于农村信用社现行利率的,还有不计息的民间融资;民间融资的还款期限长短不一,各不相同,一般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或与出借人的关系状况而定;据对该县民间融资情况的调查,农村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通过民间融资的办法来解决临时小额资金周转的困难。

二、影响农村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金融网点撤并多,配套设施不完备2002年至2006年,某农业大县农村金融机构县城(不包括县城)以下网点变动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网点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2002年到2006年农村区域内的营业网点共减少43个,占农村金融网点总数的35.54%,在乡镇农村区域现有的78个金融营业网点中,平均每个网点需为3790家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该县农村区域的78个营业网点中,大部分营业网点只设立一组服务柜台对外办理业务,每逢节假日农村集市交易活跃期间,农民候办业务时间相对较长、业务秩序偏乱。营业场所面积较小,顾客候办业务比较拥挤。尚未安装自动柜员机,农民持卡数量明显偏少。金融服务环境尚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稳定。

(二)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偏少、存贷比例不协调

一是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点只开办常规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有的甚至是只开办存款业务,很少或根本没有办理代收代付中间业务,金融服务项目普遍偏少。在该县农村区域的78个金融营业网点中,只有农村信用社的55个营业网点能够提供存款、贷款(包括小额贷款)和结算等金融服务项目,平均每个网点的信贷服务对象为5374家农户。

二是存贷比例不协调。从2003年到2006年,某县农村金融机构(仅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3家机构)在乡镇区域存贷款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乡镇区域存款逐年增加的速度较快,贷款增加的速度较慢,存贷比例处于偏低水平,并且呈现出继续走低的趋势。

(三)部分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劣

农村信用社是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农村金融主体,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上不高。至2006年末,该县农村信用社依法追收不良贷款并获胜诉的共有212户、金额2572万元,其中收回贷款27户、金额168.2万元,胜讼案件数的执行率为12.74%、胜诉贷款金额执行率为6.54%。主要原因,一是胜诉标的物受到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处置变现较难;二是诉讼环境不够理想,胜诉案件执法成本偏高、强制执行偏难;三是受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问题的影响,部分债务人有钱不还债,采用改变法人代表、改换企业名称、改制另类产品、改种其它作物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债务。

(四)一些农村金融政策落实难度偏大、执行效果不理想

一是需财政资金补贴的有些政策按时落实到位难度偏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些政策,要求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社在1994-1997年期间办理的保值储蓄利息补贴、股金分红补贴等的补贴性资金,由财政给予补贴,但因地方财政相对困难,补贴资金较难按时落实到位。二是实施贷款浮动利率制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农户需求小额贷款减少,执行效果不理想。为加强农村金融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和经营成本的管理,满足农户对小额贷款的需求,目前实施了贷款浮动利率制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由于贷款定价管理办法凸显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相对高价的理念,所以农户对小额贷款的热情普遍偏低,即便是入股社员所需的贷款资金,也是按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执行,部分农户应急临时需要小额资金周转时,更愿意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获取借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稳定与扩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有序竞争、职能定位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稳定农村金融主体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分工,共担农村经济发展大任。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开发、科教兴农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农村公共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性业务;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中,仍应适当保留或合理引进其他商业性金融,弥补经营性金融业务的缺位;明确农村合作金融“为社员服务、为农户服务、为农业服务”的市场定位,体现合作金融“自愿、互助、互利和低盈利性”的金融服务宗旨;培育和引进多种农村信贷组织,在有条件的乡镇允许成立农村民间信贷组织机构或引进外来农村信贷机构,通过竞争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安排,规定农村金融业适当比例的存贷区间,确保有适量的资金留在农村区域、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反哺农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金融经营效益,稳定农村金融主体。

(二)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信贷的政策性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稳定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农业为弱质行业,承担风险较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信贷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一旦失去农村金融发展的条件,甚至影响到其生存的基础时,欠发达农村地区就难以获得农村金融的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国家应筹集专门的资金,建立农村金融信贷的政策性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对农业贷款投入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金融机构,国家财政应出资为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办理农业信贷保险,当其受不可抗因素影响造成农业贷款损失时,由保险部门给予相应比例的补偿,对保险部门未能补偿的部分农业贷款损失,国家还可考虑在农业发展基金或是通过损失核销等多种渠道进行补偿,降低农业信贷的风险,从而稳定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范文第15篇

【关 键 词】江泽民/邓小平/“三农”思想/丰富/发展

【 正 文】

一、在农业基础地位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生产食物为目的”。“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毛泽东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他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中,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次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并强调指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重视农业。邓小平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农业基础地位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他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在199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长远来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和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号召“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更加牢固地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指导思想。”针对有些领导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所产生的忽视和放松农业的倾向,明确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又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9]。

二、在制定农村和农业政策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

(一)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10]。这里讲的政策就是制订正确的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始终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早在1962年7月他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1]。198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87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12]1987年,邓小平在回顾农村改革时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13]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核心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邓小平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4]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调动,是任何一项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党制定农业和农村政策的首要依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其中第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这是政治上正确对待农民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大问题,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准则。”[15]这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调动农民积极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经营制度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6]1980年,他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专题讲话中,肯定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指出关于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同时他还认为,有了好的政策,必须做好的宣传,让人们充分理解,切实落实。他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做农村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政策放宽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7]要注意引导,不能放之不管。在当时,党内外确有一些人对党的政策不理解。邓小平在《拿事实来说话》一文中,提到当时的情况时说:“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活。农村改革,开始的一两年里有些地区根本不理睬,他们不相信这条路,就是不搞。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这里指的不是农民群众,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所以,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18]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亿万农民要求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束缚时的一种伟大的历史性创造,是我党领导广大农民经过长期探索、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才在改革的实践中寻找到的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具体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江泽民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论述和政策规定方面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1991年,他在湖南考察时指出:“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一定要长期稳定不变,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1993年中共中央11号文件明确规定,延长耕地承包期30年不变。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又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表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这种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以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在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问题上,《决定》指出:“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同时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19]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20]

(三)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思想

邓小平从产业协调发展层面考虑,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强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援。他认为发展工业,发展其他非农产业,都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21]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站在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应达到的水平的高度,更多地从农业发展本身需要制定政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农业作为一个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受市场风险的制约,又受自然风险的制约,无沦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还是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常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针对当时我国工业高速增长,农业却明显滞后,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江泽民同志在《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文中提出:“农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保护和补贴本国农业的法规与政策。我国农业还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期,更应受到国家的保护。”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业的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要“基本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22]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粮食专项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对稳定粮食供求、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

(一)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3]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次清晰地指明了我国农业分两个阶段发展的道路和长远方向,规划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农业产业化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在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24]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25]

(二)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邓小平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6]“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27]“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28]他还强调要抓好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走“科教兴农”之路。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的三个方面。邓小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重点项目的攻关。”[29]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思想,主持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在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把农业科技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要在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0]

(三)进一步阐明了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