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

第1篇

【关键词】畜牧实验室 物品管理 规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02

畜牧实验室必然有着大量的易燃、易爆以及具有腐蚀性的实验药品和动物手术品,试剂盒等标准物质和易耗品,其种类繁多,数量大,并且储存条件多样,这些问题为畜牧实验室物品的科学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那么,如何有效管理,安全管理,科学管理实验室物品,使得整个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我想,科学的管理方法离不开下面几点做法:

1.选择高水平的管理人员。

畜牧实验室管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在管理方面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在设备的检查、系统的维护、物资的采购、科学的分类、计算机的使用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物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畜牧实验室的物资管理工作。没有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物资管理就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2.制定管理规则和使用细则。

任何工作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多方因素的努力,那么,在畜牧实验室物品管理中既离不开管理员的认真负责的管理同样也缺少不了实验室使用者正确的使用方法,故此,针对管理员和实验员必须制定出严格的物品管理规则和使用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规则是为了更好的安排工作,使工作有序进行,做到“按规办事”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实验室物品管理工作。比如说,对管理员而言,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其管理能够按要求来做,避免工作的任意性和无序性,而对实验员而说,在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接受实验室物品使用规则教育,对物品的领取和废弃或是易耗品的使用都要进行详细的使用介绍,使其在进入实验之前就树立物品合理使用的意识。此外,物品管理制度应该具有明确性。畜牧实验室物品大多分为标准物质和易耗品,对不同类型物品的采购数量,采购方法,保存方法以及领取方法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制度的制定务必做到严而细,全而密,为物品的管理做好指导性的工作。

3.采用科学分类和存放方法。

畜牧实验室里面的实验物品种类繁多并且数量大,此外,学生实验课时多,学生实验次数多,如果对于种类繁多的物品不能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且进行恰当的摆放,那么对进实验室做实验的同学而言物品的领取的存放则显得繁琐和麻烦。故此,在畜牧实验室,实验管理员要对畜牧实验室物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如,首先将所有物品分为化学药品、兽用药品、生物药剂和特殊药品。其次,化学药品按有机和无机类存放,在不同类型药品存放的过程中注意药品特性,不要讲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物质存放在一起,将有毒物品做出明显标记等。而兽用药品按注射剂、片剂、散剂、溶液剂等进行分类摆放。生物药剂则按试剂要求存放,按使用说明使用即可。对于特殊药品管理员要特别重视。在畜牧实验室特殊药品大多属于,对于的管理不仅需要进行单独的保存,专人管理,此外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对其采购,领取使用都要有严格的要求。

4.充分利用数据库进行管理。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数据库在物品管理方面的运用已经为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物品数量的统计以及物品采购的计算。实验管理人员将实验室各类药品的规格、数量、有效期及具体柜号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能够极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在畜牧实验室物品管理中,物品采购的工作量极大,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采购的及时性上。实验室物品的流动性很大,每天进行实验的学生多,实验量大,实验物品消耗大,所以,管理员必须及时查漏补缺,而查漏补缺的工作量大,所以,更加需要科学的计算手段和方法,而数据库则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数据库的充分利用离不开物品使用的如实记录,故此要求畜牧实验室管理员对物品的领取和归还做详细记录,并且要定期进行物品的核查。最后利用数据库将短缺物品及时补给,切实保障实验物品的充足。

5.完善并保障实验室设备的运行。

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不同。比如说,在实验室物品储存中,有一部分物品需要冷藏,那么,实验室管理员就必须密切关注实验室供电系统和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设备的老化或是供电系统的不完善导致物品的浪费。在畜牧实验室同样需要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在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物品管理员必须做到为每一位实验者配备充足的个体防护用品,并且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故此在采购中,要求采购员密切关注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并在投标中合理选择供应商。在实验中,存在着大量的废物和废气因此要求管理人员保障排污系统的正常使用。故此,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后,管理人员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基础设备以及物品的管理。

6.科学合理利用废毁物品。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实验室 安全培训 安全技术 紧急预案 演练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校实验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紧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方面阐述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对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0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科研的重要依托,随着近年了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资源日益开放及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和流动性增强、实验用房的限制,使得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已是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开展安全培训的意义

1.1 缺乏安全技能教育是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不少的人员伤亡,分析高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缺乏,应对紧急事件措施不力等方面。在具体分析每一起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后,我们都会痛心地发现:每一起事故在发生之初,若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救援措施和人员逃生方法,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应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1.2 安全生产技能定义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们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1]。

1.3 安全技能教育的必要性安全技能的训练是对从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实验室的安全不仅需要安全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有必要的安全实践能力。安全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我们通常说的“授之于渔”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可以避免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应事故带来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1.4 安全技能教育对象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参与者,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条件、是否掌握安全环保知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2]。

2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

2.1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目的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目的:①培养注重实验室安全的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②掌握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及消防器材操作知识与技能;知道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守则。③掌握发生实验事故的紧急应变措施,增强实验室事故的过程控制能力与方法。

2.2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方式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分析各种因素,提出防止发生事故的“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3]。实验室安全技能则是“工程技术对策”的体现。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主要用头脑去理解,而技能要通过人体全部感官,并向手及其他器官发出指令,经过复杂的生物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听讲座、看录像、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 “现场教学”,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受训者个别指导,并督促、监护受训者反复进行实际操作以达到熟练的要求。同时,受训者,特别是学生必须在实验\实践中强化安全技术的学习,积累经验,避免“纸上谈兵”。 转贴于

2.2.1 加大宣传,制定、完善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教育,是贯彻在学生在校教育的始终。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安全的专题的讲座,报刊、图片宣传栏和专题记录片等形式,或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方法,进行高校安全知识普及。同时,根据各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的硬件实施,制定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通过对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则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对受训者视觉冲击,挺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必要时,还应将一些实验室常规的事故应急措施张贴在实验室相应的操作台前,有利于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2.2.2 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上至国家的安全法律,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以及反应措施。安全课程应作为生物、环境、材料医药、化学、化工、机械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各种事故的成因及正确处理方法,丰富知识,顺利开展专业实验、实践和专业研究。

2.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的预先准备,确保在有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4]。

2.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实验室常见事故有:火灾、爆炸、毒害、几点伤人及设备损坏等。在安全技能训练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技能培训。①各类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通过讲座普及灭火砂箱、石棉被、泡沫灭火机、四氯化碳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等消防器材的原理及使用范围,并组织受训者进行相关器材的操作及灭火训练。②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辐射设备、机加工设备、压力容器),有毒、易燃、有腐蚀或爆炸性危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使用。③高校各实验室可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开展较具专业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并组织受训者参与实验室各种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架构同时,大大提升他们的安全技能。

3结束语

高校安全工作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管理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以人为本”,依法整治[5]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是高校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网(safehoo.com).

[2]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97.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校实验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紧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方面阐述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对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0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科研的重要依托,随着近年了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资源日益开放及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和流动性增强、实验用房的限制,使得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已是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开展安全培训的意义 

1.1 缺乏安全技能教育是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不少的人员伤亡,分析高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缺乏,应对紧急事件措施不力等方面。在具体分析每一起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后,我们都会痛心地发现:每一起事故在发生之初,若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救援措施和人员逃生方法,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应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1.2 安全生产技能定义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们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1]。 

1.3 安全技能教育的必要性安全技能的训练是对从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实验室的安全不仅需要安全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有必要的安全实践能力。安全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我们通常说的“授之于渔”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可以避免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应事故带来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1.4 安全技能教育对象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参与者,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条件、是否掌握安全环保知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2]。 

2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 

2.1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目的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目的:①培养注重实验室安全的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②掌握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及消防器材操作知识与技能;知道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守则。③掌握发生实验事故的紧急应变措施,增强实验室事故的过程控制能力与方法。 

2.2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方式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分析各种因素,提出防止发生事故的“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3]。实验室安全技能则是“工程技术对策”的体现。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主要用头脑去理解,而技能要通过人体全部感官,并向手及其他器官发出指令,经过复杂的生物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听讲座、看录像、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 “现场教学”,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受训者个别指导,并督促、监护受训者反复进行实际操作以达到熟练的要求。同时,受训者,特别是学生必须在实验\实践中强化安全技术的学习,积累经验,避免“纸上谈兵”。 

2.2.1 加大宣传,制定、完善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教育,是贯彻在学生在校教育的始终。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安全的专题的讲座,报刊、图片宣传栏和专题记录片等形式,或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方法,进行高校安全知识普及。同时,根据各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的硬件实施,制定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通过对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则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对受训者视觉冲击,挺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必要时,还应将一些实验室常规的事故应急措施张贴在实验室相应的操作台前,有利于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2.2.2 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上至国家的安全法律,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以及反应措施。安全课程应作为生物、环境、材料医药、化学、化工、机械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各种事故的成因及正确处理方法,丰富知识,顺利开展专业实验、实践和专业研究。 

2.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的预先准备,确保在有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4]。 

2.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实验室常见事故有:火灾、爆炸、毒害、几点伤人及设备损坏等。在安全技能训练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技能培训。①各类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通过讲座普及灭火砂箱、石棉被、泡沫灭火机、四氯化碳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等消防器材的原理及使用范围,并组织受训者进行相关器材的操作及灭火训练。②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辐射设备、机加工设备、压力容器),有毒、易燃、有腐蚀或爆炸性危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使用。③高校各实验室可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开展较具专业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并组织受训者参与实验室各种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架构同时,大大提升他们的安全技能。 

3结束语 

高校安全工作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管理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以人为本”,依法整治[5]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是高校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网(safehoo.com). 

[2]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9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