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

跟踪审计的要求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篇

目前,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根据其介入的时间区分为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和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更为全面,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参与中根据建设工程实施的各阶段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准备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此期间跟踪审计应当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所需的资料是否完善准确;2)建设方设计目标是否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合理;3)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设方的要求,设计概算是否控制在建设方的期望值内;4)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各专业是否配套;5)设计图纸选用的结构材料是否满足要求,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是否合理。抓住这几个方面首先可以使设计方案满足建设方要求,同时可以使项目投资在建设方的期望之内,加强前期管理还可以为工程后续阶段打好基础,减少设计变更,加强项目造价控制,最后跟踪设计的介入可以规范项目设计招标工作,摆脱设计招标与施工造价分离的情况。

1.2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跟踪审计在此阶段的作用更为突出,期间跟踪审计应完成下列内容:1)监督整个招投标过程是否合理合法;2)审查招标文件的完整性、公正性、有效性;3)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标的或限价是否合理;4)对中标预算进行分析评估,对于施工单位在中标预算中的不合理报价进行预警,在合同中以相关条文降低不合理报价对于工程总价影响的风险;5)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公平、公正。此阶段跟踪审计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阶段的工程纠纷,避免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不合理报价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1.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投资发生的具体阶段,在此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审查合同双方是否依照合同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2)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的必要性、真实性、合理性;3)审查施工过程中各款项的拨付数量与到位情况;4)检查施工单位的投标承诺的履行情况。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可以有效的控制变更,降低工程变更签证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

1.4验收结算阶段验收结算阶段是建设工程实施的最后阶段,是确定项目最终造价的阶段,跟踪审计在此分为工程结算审计和财务审计两部分,在此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检查合同的完成情况;2)检查工程竣工以及相关资料的完成情况;3)进行工程竣工结算;4)进行建设工程财务资金的管理审计。跟踪审计在此阶段的工作基本与一般竣工审计一致,但由于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合理公平。

2跟踪审计的优点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工程实践中已越来越彰显出其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将事后审计与过程审计相结合与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更注重于过程的管理监督,建设工程管理主体缺乏工程相关专业的知识,在项目管理时大多采用经验模式的行政管理手段,经常出现决策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受损,跟踪审计从过程入手,在源头上审查建设工程管理的正确性、合理性,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例如很多隐蔽工程变更签证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匮乏,造成工程签证的误签、错签或者是签证重复,在传统的事后审计的模式下,又因为签证的内容记录不详,很难判断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跟踪审计的及时深入现场,可以在隐蔽工程隐蔽前做好相关记录取证,掌握各种有效的工程信息,减少建设方与施工方的矛盾,为后期签证的审核结算打好基础。

2.2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传统审计模式都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此时审计单位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签证变更,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可以在工程中分阶段的进行动态审计,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同时跟踪审计将被动的接受工程签证变为主动的记录工程签证,可以分析工程签证发生的关联因素使得审计思路更加清晰,动态地监督工程的全过程。

2.3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设方一般将项目管理和监督寄希望于监理单位,但监理单位的工作重点都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资金控制、材料采购等环节很少顾及,造成建设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跟踪审计的参与可以提高建设方对于成本核算、资金控制等的管理水平,使整个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3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在工程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出很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跟踪审计的力量有限,审计风险加大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要求跟踪审计熟悉工程各阶段的工作,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与大量性。然而,目前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范围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不具备相当的水平,跟踪审计最终只会流于形式。同时在长期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将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大。因此提升审计人员能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3.2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模糊,效果不明显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与传统的结算审计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将审计工作渗透到建设工程决策阶段,而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理论上来说跟踪审计的介入越早越好,但目前大多跟踪审计只是在建设工程决策后的一个审查,并不能影响决策的结果。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范围较窄,无法胜任决策审计的重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建设方对于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审计工作只是竣工结算。由于以上两个原因造成跟踪审计并不能参与建设工程决策的环节,造成跟踪审计的效果有限。

3.3跟踪审计的深度难以把握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的介入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这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直接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具体职责和操作规范,而实际工作中,都要审计人员表态后才进行办理,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冲突,破坏建设工程管理的权利制衡机制。

4结语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节约投资;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在不断的加大,以及市场需求,为了有效的控制和节约投资,实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政府初衷是好的,但能真正达到一定跟踪审计的意义,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就目前操作的情况看,大多数跟踪审计只是一种形式、有些跟踪审计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一种遮丑布,有些跟踪审计甚至成为有些部门违法的合法外衣。这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在跟踪审计一线的同志有些了解.

我想其中有几种原因:

一、跟踪审计能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的机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机构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跟踪审计大多数聘用的是中介机构,目前来看跟踪审计服务费偏低,很多的中介机构从经济效益出发派一些素质达不到跟踪审计要求的人员,或能达到要求的也只是个“挂职”人员很少深入现场;

三、跟踪审计的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有些跟踪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项目控制的目标是什么,跟踪审计具体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方法手段和控制措施,直至目标的实现,一直至跟踪审计结束都不清楚;

四、跟踪审计业务知识培训不够,很多的人可能编标还好、搞个结算审计还行,但是搞跟踪审计就不行,跟踪审计是比较综合的管理,需要的是管理人才,没有管理的理念,没有管理目标、没有计划、手段和方法是不能实现跟踪审计目标的,而这些要通过培训学习、经验交流才能获得。

上述跟踪审计的弊端:虽各省、地区审计局相继出台一些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办法和一些规定。规定的范围和职责基本是相同,各地区审计局也颁布一些考评细则加强了对中介机构的业绩的考核。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根据我从事项目管理一些经验和近年来的跟踪审计一些经验,下面谈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实施前应要求跟踪审计组主要负责人,编制具体的、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建立管理架构、明确责任、针对项目跟踪审计重点、难点编制有效控制措施、手段和方法。最后加强对方案的审查,该项作为业绩考评的依据之一。这一点的阐述犹如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监理细则》项目管理单位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如果方案都编制有问题,更不要谈搞跟踪审计。经审批通过的《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应作为整个整个跟踪组的行为指南,指导具体项目的跟踪审计管理;

二、加强审计组进场时跟踪审计交底工作和协调工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进场阶段各参建单位不了解,有必要了解各参建单位的主要人员、联系方法和任务分工,进场后应迅速的组织各单位进入相关的审计交底,特别是交底跟踪审计组在本项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在本项目中工作的定位,以及必要的跟踪审计管理作业流程和表式等一些管理工具,让各参建单位了解和熟悉跟踪审计的在本项目中扮演角色,以及在全过程建设中,应遵循的做法、程序等。有些审计组没有这样做,导致程序混乱,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也加重了审计工作的任务;

三、针对项目的特点应设置必要的审计控制重点,各项目各有特点:如有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作为搞跟踪审计的人员,应亲自查看现场、预读图纸、合同和招投标文件,针对性制定有关审计难点、重点控制方法,如市政道路工程(或水利河道疏浚工程),因地形地貌复杂签证较多,有必要进场时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测量原始标高,以保证签证的真实性。市政工程路床顶标高成为下一步审计的重点,以防施工单位挖填超高在上面的路面结构层偷工减料。水利工程疏浚完成复核工作,成为审计的重点以防施工单位虚假签证。工程设计变更、签证、材料设备的价格均为审计的关注的重点;上述等等对跟踪审计组人员业务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熟悉有关造价知识、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施工工法;

四、如何树立审计人员的威信,这一点,做到的不多,大多人能做的是一团“和气”而不是“和谐”,很多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把现场的审计组人员当外行看待,其主要的原因:现场的很多问题发现不了。实际上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也涵盖了全要素的造价管理工作,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管理,很多人认为质量是监理单位的事情,其实不是,施工单位单位偷工减料实际上就是违约,是属不当得利行为,结算时计价按合格成品计入。能说和你造价没有关系?

五、如何正确认识审计中风险,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审计过程中由于定位的原因,有些政府部门平时工作作风的问题,认为跟踪审计组是为某些人服务的,甚至干涉审计组的工作,使审计的风险加大,使跟踪审计组成为为某些人的非法服务的工具,如有些材料设备的询价定价、依法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虚假签证等。二、由于审计组人员不在岗:部分签证实施时一个电话,事后补签。缺乏真实性。

我国目前关于跟踪审计的审计准则和制度还不完善,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新技术、新方法,需要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

一、创新跟踪审计理念: 坚持服务与监督并举,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三统一”跟踪审计监督体系;

二、创新跟踪审计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提高决策科学性,加强对项目“标的”的审核,注重效益审计;

三、创新跟踪审计方式方法: 一是坚持全面跟踪。突出审计重点。三是延伸审计不放松。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科学采集数据,利用好工程造价审计软件,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量力而行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从实际出发,跟踪审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考虑重要性和效益性原则,重点放在涉及国计民生、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上;聘请具有能力中介机构参与。审计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具有良好信誉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跟踪审计,同时,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委托中介机构的监管,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五、抓好跟踪审计队伍建设: 树立“人才强审”的理念;搞好政府投资审计人才培养教育。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大。为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提高投资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很多企业都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全过程审计,由原事后审计改为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做法

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积极探索全过程跟踪审计新的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重要性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才有成效。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前期,集团公司召集全体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进行讨论,统一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改善项目投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确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和难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法和时间要求;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理解;在思想上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精心组织,拟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重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组织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重要性讨论过程中,发挥全体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综合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经集团公司审计监督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执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规范性文件,方案明确审计范围与对象,审计方法,审计中介机构选择办法,审计费用结算及支付方式,组织、协调和监督。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按实施方案进行,配合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按方案开展工作,有的放矢,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

(三)精选中介,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委托招标机构对工程跟踪、决算审计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经招标机构、审计部共同修改,确认后对外公开。

(四)关注过程,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是审计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从购进土地开始,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立项论证、图纸设计、施工和设备招投标过程,参加有关业务会议,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求中介机构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从业经验的审计人员驻点工程现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更换具有相应资质的审计人员;审计部每月定期派人深入审计现场,检查现场审计情况;审计人员每月向法规审计部书面报告审计情况。检查结果和书面报告等作为对中介机构审计费用支付依据之一,并作为要求更换审计人员和中介审计机构的依据。加强审计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确保编制审计报告质量。

(五)沟通协调,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协调一致,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求解决;及时传递相关信息,请业务部门人员参加审计会议,共同分析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项目审核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或业务单位核对人员及时在审计定案表上签字确认,审计人员及时报送审计报告,结束项目审计工作。

二、建筑工程项目中全过程审计的重要内容

1、工程收入确认的审计

根据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建设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算,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由于受客观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收入,具体表现在:

(1)确认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较低,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者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更充分地得到实惠和利益等目的,可能操纵收益多计收入;有的为了以长远打算,将当期完成的工作量隐瞒不报留在下期再报,造成人为的少计收入,或待工程决算以后再冲回或再计收入,

(2)建设单位或业住按形象进度审定的工程量不及时和不准确(仅作为支付工程款的参考依据)。

(3)与建设单位或业主工程决算审定严重滞后。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员编制工程形象进度预算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2、工程成本确认的审计。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是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特别重要的环节,对施工过程中成本审计主要通过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构成成本的各要素审查,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和建议。

3、安全、质量、工期的审查,审查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拖延工期,拖延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办理了工期延期签证,是否存在只抓进度而放松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有无违规操作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三、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几点经验总结

1、领导重视是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前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审批审计工作方案,并明确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领导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2、取得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支持是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原则。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是相关法规、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工程联系单等。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态度”,对事不对人,没有亲疏之分,顶住各种压力和阻力,就能得到领导和施工单位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审计;制度;

一、建设工程审计

建设工程审计传统概念是基本建设经济监督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审计机关或社会、内部审计组织依据国家有关的方法、政策和法规,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对建设单位投资过程进行审计监督,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以贯彻国家投资政策,维护国家或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严肃财经纪律,如实反映造价,促进加强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2.1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跟踪审计实行已经好多年了,实践中也制定了一些操作规定,但还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却相对滞后。这些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支撑。

2.2实地取证及记录不够积极主动

因为审计人员已经对传统的工作模式习惯成自然了,时间观念薄弱。到施工现场的审查拖拖拉拉,通常情况下需要建设方多次催促,延误了施工进度;晚到的工作人员记录不到之前的内容,甚至需要重新挖开进行查看。当施工过程中使用定额以外的新技术的时候,没有详细计算人工、机械、材料的成本,从而无法按照工程的需求分析要补充的金额,也无法为审核本工序成本的时候提供相应准确的资料。

2.3缺乏较强的审计力度

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对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个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涉及到的环节和专业也较多,需要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人参与完成。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审计部门本身来说,还是从建设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来讲,对现有跟踪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审计机关内部及社会审计一则人员有限,审计力量明显跟不上工程建设的需要;二则执业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造成造价成果质量存在较大差别。

2.4项目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偏差,委托内容不合理

跟踪审计属于审计发展的新事物,造成很多的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作业内容不清楚,不知道具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受阻。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对跟踪审计人员的要求不合理。由于建设单位不了解跟踪审计的流程和内容,有些建设单位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常驻现场,必须安排土建人员与安装人员各若干名。这就造成了很多跟踪审计机构不愿意做跟踪审计。

三、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行为

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本地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跟踪审计项目工作流程。跟踪审计质量责任制等,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监督工程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在跟踪审计工程中,及时总结不足,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2加强跟踪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现有的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增强作业的能力,明白怎样处理发生的问题,以便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要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实际的工作能力。完善跟踪审计职业资格证审查机制,提高资格证获得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对拥有跟踪审计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实行不定期的抽查考试,保证跟踪审计人员的质量,只有合格的跟踪审计人员才能做好审计的本职工作。所以,要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完善机制。

3.3要强化审计力度,科学安排审计工作

跟踪审计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且其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强化审计力度,并提升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工作,才能够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说来,要形成多部门的配合,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审计部门需要扩大自身影响,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的服务作用;建设部门则需要进行全过程的服务,通过和审计部门的共同合作解决棘手的问题;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及时的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要对整点的工程强化审计力度,并增加审计资金的投入,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力量。

3.4建立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科学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能够更好的推动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为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和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起完善的跟踪审计体系。如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确定好跟踪审计的综合目标,并对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方案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意见以及竣工决算报告出具相应的规程,并明确潜在的风险问题,以确保整个跟踪审计过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制度体系的支撑。

3.5明确跟踪审计的合同工作内容

审计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把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编写出具体的文字范本,加入到合同里面,作为合同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在实施工作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最重要的是可以让项目建设单位知道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能和具体的任务,从而避免出现项目的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能不清楚,而做出错误的指示,对跟踪审计工作造成影响。

3.6统一认识,争取各方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之前,必须就跟踪审计的作用、目的、审计程序、审计依据等内容,向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讲解和宣传,使参建各方对跟踪审计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定位,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使参建各方知晓跟踪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不是监视、是评价不是批判、是提建议不是提意见。消除部分单位或个人的消极抵抗心理,使审计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建设项目取得预期效益。

四、结语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鉴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为了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必须健全、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积极探索跟踪审计的路子,使跟踪审计起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智华.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2010,(1):287.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5篇

Abstract: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he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this is because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can reduce project cost to the utmost, and improve project profits. The whole process tracking audit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ut at present, the whole process tracking audi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China still has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措施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whole process tracking audit;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001-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也开始逐渐完善,尤其是审计工作开始由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与竣工审计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这标志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通过近年来的工程造价管控实践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如何加强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管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作用

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研究,首先就要明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及作用。

1.1 全过程跟踪审计概念 所谓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开始,直到工程项目结束并结算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由业主委托具有审计资格的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工作进行管控的过程。通过概念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体是具有审计资格的独立企业,而整个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所服务的对象是业主,也正是由于跟踪审计的主体与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因此在际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往往经常出现分歧。

1.2 全过程跟踪审计作用 目前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对于合理调配资源、提升企业诚信度以及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上作用巨大。

1.2.1 合理调配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资源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利用事后审计方式或者竣工审计方式那么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情况就无法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是一些隐蔽性的工程内容,或者施工现场一些突发的临时状况等等,在事后审计与竣工审计过程中都不能够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而且也不利于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调配资源,这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展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如果利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来进行资源调配,不仅有利于现场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也有利于后期争端的避免。

1.2.2 提升企业经营诚信度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一般其负责监督管理的项目肯定不只一个,因此管理人员必然无法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管理,这就为施工人员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此时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实行的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那么审计人员的监管作用就能够有效发挥,施工单位在弄虚作假过程中不仅受到审计工作牵制,而且审计工作也会对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与对策,这进一步为提升工程企业经营诚信度奠定了基础。

1.2.3 提升审计部门业务水平 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也同样有利于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一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不仅涉及到与其紧密相关的财务部门,同时也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建设部门、项目责任人以及项目管理者等,因此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就要经常性地与这些人打交道,这对于提升审计人员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增强各个部门与负责人之间的协同合作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对于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要求比较高,而且还会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各个过程进行参与,这个过程中不仅审计部门工作效率有所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审计部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从而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2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全过程跟踪审计确实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加强成本控制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发显露。

2.1 对跟踪审计重视度不高 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都采用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但是实际上项目管理者与业主对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的现象。一方面,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会对提出要有跟踪审计的要求,但是对于跟踪审计的功能是否发挥以及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会以降低审计质量、压缩审计内容的方式来压低价格,从而实现竞标成功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实际工程进行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于跟踪审计也不够重视,甚至很多跟踪审计部门只是一种形式,这使得最终项目完成时业主会认为跟踪审计并不具备一定的实用,这又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2.2 审计企业作用没有发挥 现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会将自身的跟踪审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门性的审计公司,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施工单位的精力分散,同时也能够提升审计效果,但是在实际审计企业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自身作用无法有效发挥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角度来讲,在项目施工以及进行过程中会有很多情况是无法让其他企业参与的,甚至会有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自然会希望审计企业参与的越少越好;而对于审计企业来说,其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业主在不减少付费的情况下要求自己少参与工程管理,这也是审计企业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最后所谓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变成了一种形式,审计企业只是负责签字盖章,具体的审计功能根本没有发挥。

2.3 跟踪审计收费不合理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收费标准并没有确切规定,而且对于实际上跟踪审计的流程与方法也没有统一标准,这使得审计企业收费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少,由于竞标需要价格压低而影响审计质量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另外,审计企业的审计人员质量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审计人员不仅对跟踪审计的理解不同,而且执行过程中也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效果差距较大,这使得跟踪审计与预期结果往往差距较大。

3 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现场管理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对跟踪审计的管理,从而促进跟踪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3.1 提升企业与业主对跟踪审计的认识 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影响到业主的利益,同时也影响到审计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认识进行提升。首先,业主在进行招标或与审计企业合作之前对跟踪审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业主的误解是跟踪审计问题存在的根源,因此作为业主首先应该完善自己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与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其次,审计企业应该重视全过程跟踪审计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利于审计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审计企业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比如其他业主在看到审计企业负责的态度后会选择与其合作;因此,作为审计企业应该重视跟踪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审计人员也应该提升对审计业务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在审计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对被审计企业的资质、手续以及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并真实准确进行核实,从而保证审计工作有效完成。

3.2 审计企业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功能 审计企业同样也应该不断完善全过程跟踪审计功能,尤其是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功能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度。首先,提升审计人员素质能力;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c审计效果有直接关系,审计企业首先应该提升审计人员从业门槛,并进一步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对于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公司可以提供参考借鉴的机会,从而整体提升员工素质能力。其次,对跟踪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是必然的,审计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比如要求审计人员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之后由经验资深的跟踪审计人员进行指引,如果出现最新的问题则可以由公司内部人员进行集体探讨,从而总结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式。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够使得跟踪审计的功能逐渐完善,从而促进业务发展以及我国跟踪审计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另外,审计人员也要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审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审计工作进行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不放过任何细节,从而为审计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3.3 相关部门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规定 我国政府同样也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对跟踪审计的内容、方法以及收费标准进行统一,从而为跟踪审计业务的有效开展奠定法律基础。首先,我国政府应该对跟踪审计的内容进行明确,从而避免审计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而减免很多审计内容行为的发生;其次,我国政府还要对跟踪审计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统一,进而为跟踪审计的工作方法提供借鉴,避免由于审计人员个人原因而影响审计结果;最后,我国法律部门还要对跟踪审计的收费标准进行规定,避免乱收费以及乱压价的现象,从而规范审计市场,提升跟踪审计效果。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业主、审计企业以及政府三方的不断努力。另外,除了审计企业以外,业主也应该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地指出并警示,从而督促审计人员更好地完成跟踪审计工作。说到底,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就是加强工程项目内部管理,从而及时地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制止其恶化,因此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应该从根本上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并做好管控机制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不利于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问题的发生。也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也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巧珍.建筑工程跟踪审计的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跟踪审计;全程;规范操作;资料

一、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盐城市先锋岛整体开发项目是盐城市重大建设项目,我们有幸参与其中的跟踪审计工作。为了切实搞好市先锋岛整体开发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审计组有 地围绕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和竣工决算这三个具体阶段,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分布推进,确保效果,为整个跟踪审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以招投标阶段为重点,认真搞好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跟踪审计。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跟踪审计,主要是对涉及项目开工前的文本资料以及招投标的真实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各项审批文件是否齐全、真实;投资决策是否合理;概预算编制、审批是否充分、准确、合规;征地拆迁补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拆迁评估及结果是否公正、合理、准确;工程招投标是否规范有效。在这诸多环节中,针对目前招投标阶段普遍存在人为逃避招投标程序、招标人以特殊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人为选择投标申请人、工程量清单及计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我们将招投标阶段的审查作为重中之重。审计组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完整及时地收集资料。审计组要求建设单位在招标公告、投标文件前一定时间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从消息公布方式、招标方式、评标办法、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方面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有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审计法》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部分,审计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由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审计组填写执行情况,并将工作过程记入审计情况记载台账中。

(2)是认真审查工程量清单。我们将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要求招标人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投标报价,对工程量清单不负有核实业务、更不具有修改和调整的权利。审计组重点审查定额的选用是否符合工程特征、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项目特征的描述是否和设计图纸一致等,逐一指出不符合、不一致、不准确的地方,要求及时纠正。

(3)是审查并建议招标控制价。审计组主要审查招标控制价编制人是否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是否按常用的、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进行考虑;审查招标控制价的组成内容是否全面真实等。在经过上述审查程序后,审计组再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招标控制价。在实施该项目审计时,我们十分注重招标控制价的审查,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是全程参与工程开标会。审计组派员参加工程开标会,进行现场监督,审查开标、评标过程以及招投标结果的合法性。

(5)是切实做好工程合同的审查。主要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允性;审查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的承诺是否一致;对招标文件中未涉及的事项,是否经双方约定后以合同条款形式加以明确,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组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最终,审计组还要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把接收国家审计机关监督作为一项重要条款写入合同。

2.突出重要环节审查,深入搞好项目实施阶段的跟踪审计。

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跟踪是关键,这一阶段,审计组着重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

(1)是审查项目合同执行及制度落实情况。主要审查项目合同在付诸实施时履行、变更、转让和终止等情况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有无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现象。同时,审查建设单位为保证合同的落实,是否建立了招投标、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物资采购、档案管理等内控制度并审查其执行情况。

(2)是审查建设项目施工方案调整、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施工方案调整、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特别注意施工单位是否将设计图纸中施工难度较大或报价低的项目申请设计变更或相应地增加报价高的项目;施工单位是否将规范中已包含在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写入设计变更中作为强制要求等。

(3)是对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查的深度直接关系工程决算的资料。

二、今后进一步做好跟踪审计的几点想法

1.进一步依法开展跟踪审计。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要做好跟踪审计工作,提高跟踪审计工作质量,防范跟踪审计工作风险,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法、依规开展跟踪审计。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上级审计机关的具体要求,稳步推进跟踪审计工作。

2.进一步规范跟踪审计工作。为了把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操作指南,进一步规范跟踪审计工作。

3.进一步把握跟踪审计的重点。跟踪审计历时教长,突出跟踪审计重点、抓好关键节点是跟踪审计工作的关键。对跟踪审计的项目,要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对周期较短的工程项目实行跟踪审计时,要实行全过程审计,以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而对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的工程项目在实施跟踪审计时,我们不一定全程参与,而是要抓住关键节点、有的放矢进行跟踪审计,以有效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节约审计成本。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问题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项目要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跟踪审计已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奥运场馆建设审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跟踪审计改变了以往事后审计“秋后算账”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它要求审计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到工作中去,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能够更好地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然而,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如何既能较好地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又能全面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降低审计风险,确实是一个新课题。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实践,认为跟踪审计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一、确定合理的审计目标

跟踪审计是国家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众多监督方式中的一种,审计不是万能的,它同其他的国家和社会监督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实现好审计的监督功能,事先必须有着非常明确的、恰当的目的或目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耗费大量的劳力、物力,最后却无功而返。实际上,跟踪审计因为时间长、审计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往往容易产生审计定位的偏离,从而使审计工作迷失方向。如在跟踪审计中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监理、建设主管部门等职责交叉、重复等,就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或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过分注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绩效情况等的审查,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从而会影响跟踪审计总目标的实现。

所以,要全面审计职责,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就要在搞好审前调查、做好审计计划、把握好审计重点、明确审计目的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建设周期、力量投入等因素来划分跟踪审计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规避审计风险,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当前跟踪审计目标和重点,应围绕评价公共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工作,探索各种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而跟踪审计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全面了解项目决策和实施情况,及时实施监督和制约,避免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能及时发挥效益审计的“效益”,以签证为基础(起点),以评价为中心(节点),以监督为归宿(终点),从而使审计各项职能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二、审计监督不能越位参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往往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而且在主管领导主持的这些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专项会议上,往往要求审计部门参加,并且还要在领导拍板的会议决定事项上签字认可。由于项目管理和审计的工作范围、要求不尽相同,虽然项目顺利推进了,站在审计的角度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既然当初审计己签字认可了,再查出、揭示问题,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耳光,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跟踪审计模式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反而使监督的作用弱化,从审计独立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恰当的。由于介入了项目管理,会产生利益冲突,因而客观性受损,审计风险加大。

因此,在任何环节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尤其是跟踪审计人员,有时长驻施工现场,但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只能作为审计部门的信息员,收集到情况直接反馈到审计机关研究处理,由审计组对有关问题进行评价和定性,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审计意见,及时整改。也就是说,审计人员的职责不能混同于普通项目管理人员职责。比如有一些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请审计部门帮助编制标底之类,或要求审计施工单位的月报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请审计“拍板”等,这些已超出了审计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或审计机关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

三、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关系

跟踪审计只是一种“过程监督”,审计机关和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利益博弈原因,在跟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对多”的局面,如果在跟踪过程中配合或处理不好,容易引起项目参建的抵触情绪,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现象,使跟踪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如果审计人员受审计就是找问题的职业思维定势影响,不是辩证地、发展地而是机械地、教条地看待和处理身边的人和事,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更深的矛盾,恶化审计环境,加大审计风险。

应该指出的是,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和审计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后者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服务者。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审计关系,才能使两者有效配合,才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审计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更不是监工,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在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除发现重大违规违纪线索需要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外,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审计人员要建立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和谐的审计关系,首先,坚持依法办事,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正意识、法纪意识,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项目进展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管理,重大问题的定性和处理要在内部形成共识,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协调和意见交换,使问题得到依法处理;最后,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反映情况,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四、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控制点和介入深度

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点和介入深度,要把全天候地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同时使审计能够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竣工验收;工程财务决算等。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对关键点的审计跟踪,从而提高了跟踪审计的效率,降低跟踪审计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个关键环节又要细化审计事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例如,在某高速路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组成比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审计经验,将工程量大、隐蔽程度高、事后审计困难的路堤填方工程确定为本次跟踪审计的重点项目之一,并根据路堤填方工程的施工及计量特点,将准确记录路基原地面标高以及填前压实标高明确为路堤填方工程审计的控制点。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恰当选择审计切入时机、合理采用审计方法及辅助工具,提高了审计成效。新晨

五、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

从跟踪审计的外部法律环境来看,现行的审计法主要是规范的财政经济行业,对于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比较含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地方或系统有关政府投资审计的规章制度,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很好的衔接,就会出现审计时不好把握的现象。如跟踪审计时发现,施工合同结算价款没有按照中标价格确定,跟踪审计人员虽然发现了此事,但找不到法律依据,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如果稍有不逊,就有可能给个人或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审计的内部管理制度来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审计方式,例如,一般的建设项目审计只需要项目审计结束后出具一份审计报告,而跟踪审计为体现审计的时效性,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出具多份阶段性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而且跟踪审计中,由于对过程进行了监督,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造成在工程决算阶段审计时,很难出现大的工程结算审减额,影响了项目决算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内部应建立衡量跟踪审计成果的更好考核机制,来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必须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要在积极探索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建立、完善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各项资金跟踪审计的规范程序和操作标准,对审计的原则、重点、内容、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组织形式、审计结果公开及运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为审计人员开展跟踪审计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8篇

一、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存在五难

1.审计认识难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误区:一是基层领导认为,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要审计部门督查落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执行时间过程;二是基层单位认为,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执行是党委、政府督查部门的事情,项目监管是财政部门和业主单位的职责,对违纪违法的处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义务,审计部门直接参与是否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三是基层审计部门认为,目前开展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际上是本县审计局审计本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而县审计局“吃穿住行”都是县人民政府的,要当“黑包公”确实难出手。

2.审计机制难适应。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是标准不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事后监督,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常态下的新方式,具体跟踪什么、怎么跟踪,审计机关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二是制度不规范。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目前正处于推进阶段,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仍需进一步探索,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三是操程不规范。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是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机关如何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管,没有一个具体细则,缺乏操作性。

3.审计人员难适应。人员的使用和管理存在三缺现象:一是缺乏审计力量。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内容多、范围广、项目杂,要求审计人员提前介入,直接拉长了审计的现场工作时间,而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一线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如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跟踪审计,既要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有时还存在审计风险;二是缺乏综合知识。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既不是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也不是单一的工程项目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传统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具备掌握管理、法律、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的素质无疑是一大挑战。三是缺乏强制手段。审计机关虽是执法单位,但缺乏如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的强制约束力,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手段、审计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因素。

4.审计方式难适应。由于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基层审计方式很难跟上上级审计机关节奏要求。一是时间上难跟上节奏。根据上级审计部门要求,跟踪审计从以一个自然年度为一个审计周期,每个审计周期按季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变为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每个月向上报一次审计情况,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全部只做这一项工作时间都不够用。二是协调上难跟上节奏。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责任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各级政府,又包括发展改革、工业信息、环境保护、财政卫生、城市建设等部门,基层审计机关也只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要协调政府及综合部门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三是内容上难跟上节奏。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其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既有各自目标任务要求,又彼此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同时,各地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上,目标任务千差万别,工作进度完成时间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在跟踪审计内容和重点确定上难以一概而论,整齐划一,容易造成审计报告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代表性的问题较少。

5.审计质量难保证。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是审计取证难。现实中反映好的经验做法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证据好取,但反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的审计证据,由于问题的“敏感性”许多被审计单位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迟迟不配合审计人员取证。二是问题报告难。按程序基层审计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问题必须征求当地政府和被审计单位意见,有些特殊性的问题和审计需移交的线索还未向上级审计部门反映就已经被删除。三是结果运用难。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就事论事的多,反映普遍性、宏观性的少,浮光掠影的多,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少,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内容多,反映政策执行政策落地情况少,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结果运用的质量。

二、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应采取六策

一要提高认识,确保跟踪理念常态性。要深刻认识到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审计工作,推动国家重大政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认识到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履职的需要。实现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一方面通过审计让职能部门更好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另一方面揭示存在的问题,为党委政府更好地筹谋献策。二要认识到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推进政令畅通的需要。实现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常态化,有利于促进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及时贯彻落实,打破“中梗阻”,切实维护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要认识到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是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需要。实现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常态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高度信任,也是审计机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为审计工作向新的发展阶段冲刺迈进了重要一步。

二要掌握政策,确保跟踪方案可行性。搞好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必须明确上情、摸清下情、注重实情,制定切实科学的审计方案。一是科学领会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国务院出台重大政策措施的政治背景,领悟《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发挥审计作用的内涵,从深层次领域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二是科学创新审计理念。摸清当地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措施方面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态度怎样、绩效怎样,拓宽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视野,把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全程和重点,构建审计整体合力。三是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决策视角审视微观经济活动,从以监督为中心向服务保障与监督相互促进转变。

三要统筹谋划,确保跟踪方式科学性。要科学破解跟踪审计内容多、周期长与审计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一是采取节能式方式。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对外公布的五统一原则,统筹审计资源、人力资源,打破业务科室分工界限,针对审计人员专业特长及不同时期审计工作重点,混合编组、合理搭配审计组人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采取复合式方式。将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中的部分事项,合理地编入其他正在实施审计项目方案中,做到与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相结合、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相结合。三是采取交叉式方式。整合审计力量,从基层审计机关集中抽调人员,实现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之间交叉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四要关注重点,确保跟踪内容针对性。要在关注简政放权推进情况的同时,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跟踪审计情况。一是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对水利、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关注规划、立项、审批、建设、竣工验收、运营等各环节任务分解和落实情况,促进项目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有效推进。二是重点资金保障情况。对落实政策所需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关注资金是否保障到位、是否及时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是否存在一方面承担信贷资金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沉淀资金等情况,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三是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关注促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五要提高质量,确保跟踪管理严密性。加强跟踪审计管理,在三个提高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一是在提高跟踪审计组织质量上下功夫。上级审计机关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跟踪审计的组织领导,通过召开推动会总结和交流开展跟踪审计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要加强对跟踪审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各审计机关每一期的审计结果,以便进一步促进跟踪审计项目高质量地持续开展。二是在提高跟踪审计复核审理上下功夫。加强审计复核管理工作,坚持实行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项目复核审理机构分级复核审理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跟踪审计项目重点突出、实施准确、处理得当、程序合法。三是在提高跟踪审计报告质量上下功夫。对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满足于“一报了之”,还要在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主客观原因上下功夫,特别需要摸清影响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为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矛盾提出建设性意见。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制度;责权关系

Abstract:"Audit 2008-2012 Audit development plan, the audi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cking the project to be the pilo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the large investment projects, major emergencies and public matters.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cking audit, however, the content, a wide range of policy and in practical work, we also clearly recognize that, as an exploratory work,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cking audit involves tracking The audit also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to be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track audit; normative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中图分类号:E23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跟踪审计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1 建设各方对跟踪审计支持、配合力度不够

跟踪审计只是一种“过程监督”, 审计机关和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跟踪审计同时对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部门实施了审计监督,需要协调好、处理好与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跟踪审计尚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有关部门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够一致,对跟踪审计不理解,认为是对他们不信任,跟踪审计就是跟踪监视。或者认为既然有跟踪审计把关,那就把一切责任推给审计部门,自己敷衍塞职,丧失责任心,有的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因而有时在实施跟踪审计时各参与方配合不够积极,使跟踪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容易出现偏离,参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跟踪审计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而又因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规范或操作规程等尚不健全,因此审计单位与建设各方责、权、利关系不很明晰。同时,跟踪审计这一审计模式又因为时间长、审计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所以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常规造价咨询的职责范围,类似建设单位委托的造价咨询服务,导致在跟踪审计中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建设主管部门、监理等职责交叉、重复,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与缺位,使监督的作用弱化,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另外,这种模式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的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人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求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刘家义审计长曾指出,跟踪审计应站在一个正确的高度,要从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谁来审计、怎么审计等四个方面,切实树立“科学的审计观”,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建设程序等的执行情况,揭示和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并有针对性地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1.3 跟踪审计规范、标准、指南、规程不完善

作为一种新生的审计方式,跟踪审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指南、规程。目前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思路,但还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还未建立一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制度。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所以,可能导致审计质量得不到确保。目前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基本是空白,操作指南、规程也很不完善,审计工作只能依据委托人的指令或建设单位的要求去做。开展跟踪审计的组织形式以及跟踪的范围、内容和重点依然需要不断的探索,跟踪审计有待于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4 审计力量薄弱及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尚难适应跟踪审计的实际要求

由于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因此极具政策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对跟踪审计的方法、手段及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以及了解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手段,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目前现有工程审计人员几乎都是造价审核类的工程师,施工经验不够丰富,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有影响力的决策意见和管理意见,使得某些环节的跟踪审计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跟踪审计的效果。

1.5审计依据不足,审计实践被动。

审计人员介入时间模糊,也是导致审计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同时造成了审计依据不足,审计实践被动。以往的常规审计是以事后审计为主的静态审计,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法规政策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审计风险增大、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导致跟踪审计模式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建议

2.1加强沟通、协调,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跟踪审计不仅涉及审计机关工作模式的改变,同样涉及被审计单位在配合审计的一系列的习惯做法的改变。为此审计机关应注意通过各种方法营造有利于开展跟踪审计的环境。一方面,要重视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使大家对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责、跟踪审计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自觉接受审计。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与建设各方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好的建议,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给审计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有效开展工作。

2.2合理定位审计角色,把握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

加强沟通、协调,给审计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审计工作的一个基础和好的开展的前提。审计的职能是“监督”而不是“管理”,跟踪要把重点放在监督建设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上,一些应由其他部门行使的管理职能,审计部门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跟不是常规的造价咨询服务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所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难以保持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给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因此,在跟踪审计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2.3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相关程序、法规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等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使传统审计的程序、内容、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实践工作中,应抓好几个重要环节、关键点的跟踪审计

3.1前期决策阶段:这一阶段应把审计置于决策咨询的位置,将重点放在验证和评价以下内容上;可行性方案所依据的数据资料是否充分可靠,有关测算是否准确;论证深度是否到位,所载内容是否完整;聘请从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中介机构是否具备必要的资质条件;是否实施了多方案比较论证程序等。揭示存在的差异或问题,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决策参考。

3.2设计阶段: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阶段跟踪审计工作的目标是确定设计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设计是否达到限额设计要求;是否进行了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的优化。

3.3招投标阶段:审查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参与招标答疑会;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有无多算、少算、漏算,项目特征描述是否准确、完整;审查招标控制价是否准确;审查招投标过程是否规范、合法,有无串标现象;加强对合同签订前的审核,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

3.4隐蔽工程: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隐蔽项目,隐蔽项目工程量的确定是否属实会对最终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又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无法看到,因此也是最难监督、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所以跟踪审计人员一定要到施工现场了解具体施工做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做好取证记录,避免在隐蔽工程中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虚报高估的现象。

3.5设备、材料价格的确定:设备、材料若为建设方自行购买,则要对采购程序的合规性、定价的合理性、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等进行审计监督。若为施工方购买的,则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区分,如果合同为固定价,则跟踪审计主要审查所用设备、材料是否与合同承诺相一致;如果合同规定以最终审计结算价为准,则要对进场设备、材料的产地、规格、型号等内容进行复核,同时,要对市场进行必要地询价。

3.6工程变更和签证的审核:要严格审核、控制变更和签证,主要审查理由是否充分、情况是否属实、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整、与合同有无冲突等,防止乱签证、假签证等问题导致工程造价不真实。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国绩效审计跟踪审计启示

一、跟踪审计概述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始于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领域。跟踪审计不是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我国原称为效益审计,后改称“绩效审计”)并列的一种审计类型,而是一种新的审计组织方式。从审计方式看,跟踪审计将关口前移,在被审计事项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从审计内容看,跟踪审计在审查被审计事项财政财务收支合规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被审计事项的管理和绩效情况。从审计项目管理看,跟踪审计可以较好的融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种审计方式,而在进行绩效审计的方式选择上却更加灵活。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跟踪审计项目有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奥组委财务收支及奥运工程审计、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审计等。地方审计机关也积极开展和探索跟踪审计,如江苏省审计厅先后实施南京奥体中心、沪宁高速公路扩建等项目,上海市审计局实施了上海世博会跟踪审计。几年来的跟踪审计实践表明,我国在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质量控制和扩大审计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跟踪审计发挥的效果看,跟踪审计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体制、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和资金的效益。《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由此可见,跟踪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织方式,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跟踪审计正在探索阶段,审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审计实施中,还存在审计风险评估和管理不科学、审计方法不统一、审计规范化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总结我国跟踪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审计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跟踪审计予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国绩效审计可以借鉴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英国绩效审计发展简介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之一,1983年英国颁布了《国家审计法》,赋予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的职责,确保了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有法可依。英国国家审计署在1997年制定了绩效审计准则和绩效审计手册,2003年颁布了新版《绩效审计手册》(以下简称新版手册)。近年来,英国绩效审计在方法上和内容上都日趋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绩效审计在提高政府及公共部门服务质量、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绩效审计提出的一些详细建议帮助公共机构实施有益的变革,促使公共事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总体管理水平。目前,绩效审计报告现已成为英国议会责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英国绩效审计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介绍

在英国审计中并没有提出跟踪审计的概念,但英国绩效审计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绩效审计在规划审计工作、简化审计程序、缩短审计周期和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本文希望从英国绩效审计中加强管理与创新相结合,倡导保持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审计理念,以及在风险评估和控制、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扩大审计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以期对完善我国跟踪审计,进一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规范管理、倡导创新的理念

制度化和规范化是英国绩效审计的首要特点,保持灵活性和创造力是其审计工作要求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强调审计人员在实施绩效审计时要树立创新意识,灵活开展工作,努力满足议会、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英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逐渐完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建立了适用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绩效审计循环”,提出“质量环节”概念,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如质量控制法、调查法、问题解析法、碰头会、统计分析法等,以保证绩效审计顺利开展。

2、重视风险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评估项目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是英国实施绩效审计的重要内容。英国国家审计署认为绩效审计项目存在审计风险,尽可能早地确认风险,有助于审计组设法加以控制,防范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因此在绩效审计项目要求采用风险基础法制定绩效审计计划和方案。新版手册提出为了控制风险,必须按风险分析(识别各种风险,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基础上确定各种风险的重要性,并判断这样的风险是否可接受)和风险管理(处理已知风险有关的计划、监测和控制活动)的程序来处理风险。

3、强化审计质量管理

英国绩效审计提出了“质量环节”(Quality Thresholds)概念,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分为审计准备工作、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总结经验教训五个质量环节;列出了“质量环节”和与之对应的有关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对回答该问题应取得的证据类型和应完成的工作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帮助审计组确定怎样做出肯定的回答。“质量环节”要求绩效审计人员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审计人员只有在对每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全部回答“是”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4、加强跟踪检查工作,评价审计效果

跟踪检查是英国绩效审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保证审计质量、评价审计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该环节工作内容包括确认审计绩效影响和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两项。

(1)确认审计影响。英国国家审计署认为,开展绩效审计是为了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实践中应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审计影响的方式有选择地进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影响分为量化的经济影响、量化的非经济影响和质的影响三类。

(2)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事后监督实质上是对绩效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总结,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用以促进改进绩效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绩效审计水平。事后监督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外部监督、征求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审计组复核四种方式,其中,审计组复核是根据上述事后监督前三种质量监督方式的结果,开展“吸取教训”式的审计复核工作,多数绩效审计复核均向审计组和国家审计署提出了需要整改的建议,这对提高和改进绩效审计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部监督方式中,英国国家审计署聘请外部机构复核已公布的审计报告,并由外部机构对每份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报告质量的评价工作,由伦敦经济学院的独立专家组承担。评价侧重于以下方面:行政管理背景、结构安排及语言表述、图表和统计资料、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以及审计报告总体上是否成功等。为增加评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专家组提出的评价意见也会提供给被审计单位。

三、完善我国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促进跟踪审计科学发展

我国合规性审计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体系,但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仍然滞后。对被审计对象管理和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完善绩效审计对跟踪审计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一是借鉴国外政府审计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绩效审计的法规建设,为绩效审计的发展建立准则和依据,建立符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绩效审计模式和制度体系。二是总结跟踪审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建设,尽快编写跟踪审计指南,在做好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跟踪审计的绩效审计内容,探索跟踪审计绩效审计组织模式,并制定符合跟踪审计项目特点的评价标准。

(二)优化审计项目管理,积极创新,扩大跟踪审计影响

跟踪审计的对象除了项目之外,可以是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在事项和政策的跟踪审计中,往往以资金为主线,项目为载体,既要关注资金,又要关注政策,在审计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合规性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管理和绩效方面的内容。一些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审计面对的情况复杂多样,涉及的内容广泛,资金量巨大,时间紧迫,审计任务十分艰巨,客观上要求跟踪审计要不断创新跟踪审计方式,积极探索实践,确保实现跟踪审计目标。因此,实施跟踪审计在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制度,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资源,探索审计机关、社会中介组织或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力量协作机制,解决跟踪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不足,审计事项专业性强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二是创新审计意见的交换机制,解决跟踪审计周期长和需要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之间的矛盾,坚持查处和预防相结合,及时发现典型性问题和苗头性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和造成巨大损失而无法挽回,建立跟踪审计定期督促整改的长效机制,提高跟踪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三是创新审计管理,制定和完善跟踪审计操作规范,以此规范跟踪审计项目计划、实施、报告、结果公布(公告)和审计整改检查等管理。四是创新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要将审计成果的导向性作用体现于审计管理的全过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确保审计成果的及时和有效转化,积极扩大审计影响。

(三)防范审计风险,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与其他审计方式比较,跟踪审计具有审计周期长、时效性强和审计内容广泛的特点,在审计实施中有创新和探索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内在要求,而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大审计风险或是新产生一些影响审计风险的新因素,因此在跟踪审计中必须对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的工作内容高度重视。一是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防范审计风险。一方面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开展风险教育,增加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制定外聘专业人员和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责任,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优化并防范审计风险。二是制定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建立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机制,规范跟踪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和结果报告(公告)等各环节工作,加强过程控制。三是制定建立适合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项目审理办法。跟踪审计项目由于其跨年度实施的特点,会形成一些特殊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要完善审理办法,改进审计复核工作,促进审计人员落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四是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审计质量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型工程;跟踪审计;业绩考核;综合评价

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挣值管理的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方法研究”(12KJD410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及江苏省公共工程审计重点实验室资助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5日

一、问题的提出

大型工程一般耗资巨大,耗时长久,建设难度往往超乎一般私人部门能力所及,而且它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公众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公众的生活福利意义重大。大型工程的建设具有外部性,一项大型工程建设与否,在何处建设,由谁出资建设,由谁负责施工,建成后归谁所有,以及如何运营以满足公众日常需求等等问题的决定往往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因而成为整个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邓崧、黄焕钦,2008)。大型工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型工程一般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其消费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二是存在双重委托关系,即社会公众将财政税收委托政府管理,政府再委托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工程建设;三是工程复杂,表现在参建单位多、工程规模大、技术难题多、建设条件复杂并具有开放性;四是投资出发点不是单纯考虑工程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系统特征要求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进而推动我国大型工程建设(曹宝琴,2009)。

大型工程跟踪审计(以下简称跟踪审计)一般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是审计控制关口前移的绩效审计有效方式,是指大型工程投资事项发生后,审计机关依法对大型工程建设程序或建设资金运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进行的持续性、过程性审计。江苏省大型工程跟踪审计是全国审计工作的亮点,有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和较深入的理论探讨。跟踪审计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并更大限度满足利益各方审计需求,跟踪审计理论研究主要总结跟踪审计工作经验做法并伴随着跟踪审计实践而发展。随着跟踪审计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优缺点也日益显现,跟踪审计的突出优点是将审计关口前移,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跟踪审计又往往因为审计成本大、风险大、显性成果小或难以量化,难以评价跟踪审计业绩,备受争议,一定程度上制约跟踪审计进一步发展。以传统审计成果来考核跟踪审计已经难以满足甚至阻碍跟踪审计的发展,大型工程跟踪审计业绩评价标准国内尚属空白,如何科学考核和评价跟踪审计业绩,有利于跟踪审计的进一步推进。

大型工程跟踪审计增加审计成本,却难以衡量其审计价值,目前大部分审计业绩评价标准已与跟踪审计目标相悖,如何建立科学的跟踪审计业绩评价标准是引领下一步跟踪审计发展的关键(时现、朱尧平、薛蓓儿,2006)。跟踪审计是“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中国审计学会济南跟踪审计研讨会上有代表认为跟踪审计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查处违规金额和审减金额自然会减少,而用查处违规金额和审减金额来考核跟踪审计人员业绩是不公平的,有代表提出将跟踪审计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并建立和健全各级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跟踪审计预案及监督办法,以解决跟踪审计业绩评价问题(柴严,2009)。跟踪审计成果应进行包括核减额在内的多项量化考核,并将量化考核和案例考核相结合(曹慧明,2009)。审计实务部门根据工作经验认为需要审计人员跟踪审计过程中注意收集情况,建立审计台账,积累和反映跟踪审计的各种成果,建立大型工程跟踪审计业绩评价体系。在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中,审计核减或核减率以及发现问题的多少是评价审计价值、审计效益的主要标准,本文称为显性审计成果;通过跟踪审计建议优化建设方案,改进合同条款、发现管理漏洞、索赔化解、揭发舞弊等更能够客观评价跟踪审计业绩,本文称为隐性审计成果。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大型工程跟踪审计业绩综合评价标准是审计学术界和职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研究文献、征求专家意见和走访调研,认为从如下16个因子考核大型工程跟踪业绩,设计《大型工程跟踪审计考核因子调查问卷》如下:

(一)基本信息(请将选项序号填到答案括号内)

1.性别:(l)男;(2)女 答案:( )

2.职称:(1)高级;(2)中级;(3)其他 答案:( )

3.贵单位是否开展过跟踪审计:(1)是;(2)否 答案:( )

4.您认为是否需要改进跟踪审计业绩的考核办法:(1)是;(2)否 答案:( )

5.年龄:(1)30岁以下;(2)31-40岁;(3)41-50岁;(4)50岁以上 答案:( )

6.您的岗位:(1)国家审计;(2)内部审计;(3)社会审计;(4)其他 答案:( )

(二)请您填写工程跟踪审计影响因子重要度相应得分。重要性程度分为:很不重要、较不重要、一般、较重要、很重要5个等级,分别赋予1分、2分、3分、4分和5分,请您给每个影响因子重要性进行评分(请将所选分值打√)。(表1)

三、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回收220份文件,其中有效问卷212份,其中8份是因为调查者没有提供完全信息。根据212份有效问卷,可以得到样本的特征如表2所示。(表2)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从性别来看,以男女比例适中,女性工作者稍多于男性;主要是年龄为中青年的审计工作者;职称以中级为主,其他和高级职称比例紧随其后;各审计岗位的审计人员均有参加此次调查问卷,主要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其他岗位,仅有极小部分分别是社会审计人员;有略超过一半的单位表示未召开过跟踪审计;但绝大部分的调查者认为需要跟进跟踪审计绩效的考核方法。

(一)各因素重要性程度统计描述。对回收的212分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16个考核要素的重要度的均值及标准差如表3所示。(表3)

由表3可知,考核的重要度在3.014和4.283之间,说明调查对象对考核要素是认可的。排名前五的考核要素是跟踪审计范围与深度、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审计人员或机构独立程度、审计建议采纳程度、预防职务犯罪,说明了大部分审计工作者更加注重跟踪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审计范围等方面的考核。

(二)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是指每个考核要素的重要性得分与全部考核要素重要性得分之和的相关系数,利用SPSS求出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如表所示。(表4)

由表可以看出,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1的条件下,每个考核要素的相关性都显著,可以得出,所罗列出的考核要素都与总体评分有较强的相关性,符合作为考核要素的条件,应保留。

(三)鉴别度分析。考核要素鉴别度是指考核要素得分对被试心里特质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鉴别度分析针对每一个考核要素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将受试者问卷得分总和依高低排列,将得分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两组受试者在媒体的分平均数差异上的显著性来说明这个考核要素能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的题目删除。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显著(显著性一栏的值小于0.01),则表明此题具有鉴别度。假使每题项组别总体方差相等。

由表5可以看出,各要素的t值显著性水平均不大于0.01,说明这些要素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应作为跟踪审计考核的要素。(表5)

四、大型工程跟踪审计考核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可测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可用于对变量的分类处理,在得出因子的表达式之后,就可以把原始变量的数据代入表达式得出因子得分值,根据因子得分在因子所构成的空间中将变量点画出来,形象直观地达到分类的目的。

这里也利用因子分析对各考核要素进行分析,将考核要素按相关性大小分组,在此基础上形成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表6)

KMO统计量数值为0.817,同时Bartlett球体检验通过(p=0.000

对16个考核维度采用成分分析法,经正交旋转,提取的因子负荷水平0.5以上。从SPSS输出的碎石图可以看出,从第4个因素以后,坡度线基本平坦,因而保留4个因素较为适宜。提取4个因素,方差解释率为54.670%,方差解释率良好。具体结果如表7所示。(表7)

表8为考核维度旋转后的因子负载值表。可知,工程现场就地审计、审计问责需求强烈等两个考核要素因子负载值小于0.5,可以删除该考核要素。(表8)

根据表8,可将审计人员或机构独立程度、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审计建议采纳程度、跟踪审计范围与深度、审计资源充裕程度为因子1,总结为跟踪审计综合条件;工程机会主义严重程度、发现侵害群众利益数量、实时联网审计程度、查大案要案数、预防职务犯罪为因子2,总结为跟踪审计人员道德素养与信息获取;跟踪审计成本和跟踪审计频次、核减工程造价案件金额数为因子3,总结为跟踪审计进行深度;工程投资规模为因子4,总结为跟踪审计项目规模。此外,根据各因子的均值,我们可以发现4个因子中,因子1考核的重要性程度最高。(表9)

五、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为了进一步理解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Cronbach's alpha一致性系数检验各因子的信度,一般认为,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6为佳。(表10)

由表10可知,因子3的信度稍低,但其他的因子和总体的信度都达到了良好的标准,也就是说,问卷调查的信度合格。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测出该测验所预测的心理和行为的程度,即测量解决真实的成功,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中的方差最大旋转方式的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变量的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理论上可以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在同一构面中,因子负载值越大(通常为0.5以上),表示收敛效度越高;每一个项目只能在其所属的构面中,出现一个大于0.5以上的因子负载值,符合这个条件的项目越多,则区别效度越高。由表11可知,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载系数均大于0.5,表明该变量有很好的构建效度。由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层次结构模型为表11。(表11)

六、研究结论

从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参与调查的相关人员认为,调查问卷中的16个考核要素都对跟踪审计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工程现场就地审计、审计问责需求强烈这两个因素对跟踪审计的影响较小,可以考虑删除这两个要素。而就其余的14个考核要素,我们可以从四个方向,分别是跟踪审计综合条件、跟踪审计人员道德素养与信息获取、跟踪审计进行深度和跟踪审计项目规模分别进行调查,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其中应该重点考察因子1跟踪审计综合条件中的考核要素,着重关注审计人员或机构独立程度、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审计建议采纳程度、跟踪审计范围与深度和审计资源充裕程度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实际情况对跟踪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由此也可以发现,要提高跟踪审计的质量,需要重点从这4个大方向,14个要素来改善,尤其是要不断提升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明确跟踪审计的范围和深度,深入了解审计项目的情况,掌握最准确全面的信息,确保审计人员、机构的独立性不受其他方面的干扰和压力,充分采纳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等,使跟踪审计工作更加完善,审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为大型工程各方提供更好的审计信息和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时现,朱尧平,薛蓓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2]柴严.中国审计学会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9.6.

[3]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

[4]审计署.中国审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5]朱恒金,时现,李跃水.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业经营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0.2.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2篇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区别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理念在建设项目审计领域的应用,是对传统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模式发展和完善,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审计目标。跟踪审计以预防为主,注重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过程控制。通过在项目建设中形成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建设程序、改善项目管理、防止建设资金流失、节约建设成本,体现了审计的增值作用,属于效益审计的范畴。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的目的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履行,核实项目建设成本,保障建设资金安全,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属于合规性审计的范畴。

2.审计介入时点与审计状态。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提前或同步介入建设项目,深入现场,对从项目决策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及时审计,是对同一项目不同时点多次介入,多次审计,体现了跟踪审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审计的内容、资料明显多于竣工决算。传统竣工决算审计一般是事后开展的审计,审计范围一般只涵盖了施工和竣工结算两个阶段,且是一次性静态审计。

3.审计效果。跟踪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建设项目成本核算、建设项目的管理,还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是全方位的审计。通过对上述审计事项的跟踪审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项目建设风险。竣工决算审计作为事后审计,往往对已造成的投资损失无法有效整改,只能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审计效果明显弱于跟踪审计。

4.审计方式。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主要是定点审计、定期审计、驻场审计以及上述方式互相结合的方式等,以现场审计为主。传统建设项目审计大多采用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辅。跟踪审计除了依据国家、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法规、制度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依据外,还可以依据行业的先进指标、社会公允价格等非强制性依据,审计结论大多以建议的方式供建设单位采纳。而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的审计依据以强制性为主,审计结论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执行。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主动性、动态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为项目建设增加了审计预防的环节,具有传统建设项目审计无法比拟的优点,较好解决了传统审计风险大、审计效率低等问题。

1.规范建筑市场,预防滋生腐败。近年来,建筑市场中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权利寻租、恶性竞争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跟踪审计使审计监督介入到项目建设流程之中,增加建设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使建筑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和改善。同时,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控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中蕴含的风险,督促参建各方履行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和谐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关系,从而达到规范管理流程,形成有效地制衡机制,将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而在源头上减小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相关法律要求。目前,我国与建设项目相关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与《审计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例如,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了工程价款,如果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与合同相冲突,那这样的审计结果往往难以落实,因为这涉及到《合同法》与《审计法》的冲突问题,使审计工作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通过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对关键控制环节进行跟踪审计,在恰当的时点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规避审计工作于其他法规制度的冲突。

3.有效降低审计风险。跟踪审计扩大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使审计人员能够掌握更丰富、更全面的审计信息,以便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审计事项中去,大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了审计错判的风险。例如:审计人员能够深入到施工现场,及时掌握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设备安装等情况,从而减少审计人员因不了解现场情况造成的审计风险。

4.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跟踪审计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风险提出预防性的意见及建议,参建各方因问题尚未发生,无需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甚至有可能会主动要求审计,发自内心的欢迎审计,从而较好的缓和了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为审计工作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

5.使审计工作更富有成效。跟踪审计是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包括工程造价控制、项目内控制度、建设资金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跟踪审计能够把握最佳审计时机,及时发表审计意见,便于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特别是对项目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审计的价值,发挥最大审计效力。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已在一些大中型建设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其自身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其未能得到普及和推广。

1.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需求。跟踪审计的内容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涉及到投资管理、工程技术、财务、金融、法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多个方面。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能从建设项目的微观管理上发现问题,还要能够从宏观政策、体制、机制上,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目前,投资审计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自身素质上都难以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需要。人员数量和审计任务量之间的矛盾,使审计人员疲于应付,造成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再者,审计人员一般擅长工程造价审核,施工经验不足,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有见地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2.传统的审计效果评价观念制约跟踪审计工作开展。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中,通常把审计工程造价、查出损失浪费和违规违纪问题作为衡量审计人员业绩的标准。在建跟踪审计“事前控制、防范风险”等特点的影响下,其审计成果更多地表现为完善制度、程序、堵塞管理漏洞等方面,这种既成事实的可量化审计成果较少。如果一定要用传统绩效标准来衡量的话,会出现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无论问题性质还是金额可能都不如传统审计明显,会影响审计人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在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3.操作上的缺位和越位并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及建设体制等诸多限制,审计人员绝大多数选择在施工阶段介入建设项目,对项目决策等前期工作关注较少,造成审计监督上的缺位。同时还存在审计人员未能准确把握住审计关键环节,错过了跟踪审计的介入的最佳时点,从而造成跟踪审计缺位。另外,跟踪审计不仅应重视工程造价审核,更应重视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咨询,但对发现的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未通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去解决,而是越俎代庖直接下达指令进行管理,造成跟踪审计人员的定位出现偏离,侵入到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导致建设项目管理的内控失效,引发各方利益的冲突。

4.较大审计需求与较高审计成本的矛盾。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相比,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拓展。这势必引起审计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审计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审计成本是有一定额度的,在较高的审计成本下,审计程序的开展就必须有取有舍,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关键环节漏审,导致审计风险增大。

四、开展好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与跟踪审计相关的法规制度,转变审计绩效评价观念。为了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结合《合同法》《招投标法》等建筑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规范跟踪审计程序和具体实施办法,使跟踪审计全面与招投标、合同签订、财务核算等管理行为相协调,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规范的行为准则,确保跟踪审计工作到位不越位。同时,要更新绩效评价观念,树立科学的跟踪审计绩效评价观,对跟踪审计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跟踪审计健康发展。

2.整合审计资源,提高跟踪审计的适应能力。跟踪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及审计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跟踪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审计组配齐财务、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专业人员。但是,在现有审计资源状况下,审计人员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审计需求。所以,必须大力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重。同时,可以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聘请外部专家的方式来充实跟踪审计力量。

3.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项目管理的深度,把握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合理确定介入深度,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不偏离方向,不逾越定位,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切实做到审计关口前移,从决策阶段开始,从源头抓起,强化事前监督,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设计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跟踪审计应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以书面形式下达跟踪审计意见书的方式,为项目建设各方提供可供采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到审计工作不干涉建设项目的具体业务。

4.准确把控跟踪审计介入时点。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规模、周期及审计资源等相关要素后,科学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但不论是从项目立项时介入,还是施工阶段介入,或是其他时点介入,跟踪审计都应保持连续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轨迹有效贯穿预定的审计事项。此外,还要保证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重大活动及时跟进,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回应。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3篇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周期长、时效性强和审计过程持续等特点,需要及时发现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但是《国家审计准则》对如何撰写跟踪审计报告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结合笔者在跟踪审计实践过程中的审计报告撰写经验,尝试从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角度对撰写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的技巧进行探讨。

一、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

跟踪审计重在解决问题并提出适用对策,因此,必须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要将审计成果的导向性作用体现于审计管理的全过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确保审计成果的及时和有效转化;要针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多层次提供审计成果,审计成果要让使用者好用、有用、能用。

要发挥跟踪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成果的实效性是前提,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类别,以报告、专报、信息、公告,甚至研究报告、新闻稿等多形式产出审计成果是确保成果实效性的有效方式;跟踪审计强调促进性,利用相关职能部门、媒体与公众等各种渠道,多途径、有选择地运用审计成果,共同推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审计信息是反映审计成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审计机关编写信息,将详实、可靠的信息上报给各级政府,有助于管理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出科学的判断。编写好审计信息,有助于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达到为宏观决策服务的高度,有效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言献策功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应结合审计重点内容和项目实际情况,注重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对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从保障项目顺利实现建设目标、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及效益等角度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

二、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及现实要求

1.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

一是要“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跟踪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的重点,贴近需求,进行审计报告的综合分析与撰写。二是要“抓住特点”,就是要深刻把握某项审计工作的主要特点,并围绕这些特点开展综合分析和评价。三是要“选好切入点”,审计报告的撰写必须以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到事半功倍,努力提高审计信息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四是要“侧重关注点”,审计报告必须服务于审计工作主体,针对不同阶段的审计内容体现不同的关注点。

2.跟踪审计报告的现实要求。

跟踪审计是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形式,“提前跟进、全程跟踪,立足服务、着眼防范”是其基本的工作思路。因此,跟踪审计报告必须坚持科学的审计信息观和质量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报告内容和数据要客观准确,扎实可靠,经得起实践推敲和检验。二是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目标要明确,主题要鲜明,反映的问题属于应当从体制上来研究解决的,就应当明确提出从体制上研究、解决的意见或建议;反映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意见或建议就应当突出普遍性;反映的问题属于应当立案查处的,就应当明确表示立案查处的意见或建议。三是要注重宏观性、全局性。关注宏观性、全局性问题是国家审计报告的基本特征之一,更是跟踪审计被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特殊性所决定的。四是要突出典型性、倾向性。跟踪审计报告应从政策、机制和制度上提出对策意见,反映具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应具有宏观性和建设性。五是要重视现实性、针对性。跟踪审计报告反映的情况针对性强,切中时弊,恰到好处。六是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前瞻性是建立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七是要注重时效性、有效性。跟踪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考虑对当前的工作是不是指导意义,是不是对促进当前的工作有参考价值。如果所反映的问题虽然“内容无限真”,但反映迟缓,错失良机,就会成为“明日黄花”,使信息失去使用价值。八是意见和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跟踪审计报告要让大多数人能看懂,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被审计单位一看就知道怎么做。

三、跟踪审计报告的撰写重点

1.跟踪审计报告的立脚点要宏观、反映内容要大气,主要反映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较为微观、金额太小的问题可以考虑不写进报告。

2.跟踪审计报告要全面,要有总体概念,要用数据去分析和反映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既要有绝对数,也要有相对数、相对比率等。

3.跟踪审计报告要形成几个明确的观点,不能简单罗列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所提建议针对性要强,不能大而化之,缺乏具体内容。

4.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怎么办”这几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即要查清问题的基本情况。为什么,即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怎么了,即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怎么办,即要从制度上提出如何防止问题的发生。

四、跟踪审计报告的文字表述要求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有关审计报告内容要求,并考虑跟踪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在编写跟踪审计报告时总的要求是:文字简明扼要,问题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可靠,评价和结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处理意见适当。具体编写时,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文字简练、语言通畅。力求文字精炼,语句通俗易懂,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二是观点鲜明、定性准确。对问题的披露,要体现法律、法规的鲜明要求,准确评价问题的是非大小和情节轻重。三是证据确凿、结论公正。审计结论要重证据,无论对人、对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四是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文字表述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们思维的一般习惯,符合逻辑性、层次递进性,环环相扣。

具体起草跟踪审计报告时应注意:一是总体评价或总体情况要在审计范围内,即“审什么评价什么”。二是问题要归类,一般表述格式为:抽查的总体数据、有问题的数据、所占比例、典型案例。三是整改意见要分出层次,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重视、采取措施、纠正了违规问题、完善了制度、人员培训或加强了业务和财务知识学习”等内容。

五、问题定性和审计建议的基本要求

1.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要求。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容易在基本建设程序、招投标、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出现问题,而且情况相当复杂。对建设单位来说,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因此,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是什么,即问题的事实、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问题的性质,金额的大小和轻重、可能的危害和影响,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切忌偏听偏信,轻率地下结论。其次明白为什么,即建设单位或者项目参建单位产生问题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第三分清重要性。依据产生问题的危害和影响,确定审计处理的基本考虑,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存在主观夸大或缩小的成分,防止审计结论出现偏差。

2.提出审计建议的要求。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跟踪审计;过程;必然性;方式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力度增大,实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区别于竣工决算的事后审计,跟踪审计能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审计监督,使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及时促进建设、代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加强管理,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实施跟踪审计的必然性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体现在:

⑴有助于促进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跟踪审计从工作机制上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从监督者的角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⑵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绩效。跟踪审计是绩效审计模式下的一种审计方式,在审计过程中重视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⑶有助于缩短审计信息反馈回路,提高审计信息反馈效率。审计的主要成果提供有价值审计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

跟踪审计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必然性,将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综合反映政府投资项目的运作全过程,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及时揭露、预防和控制政府投资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了对政府资金的监督和保护。

2 跟踪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当前,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在经济运行中“免疫系统”功能。跟踪审计是审计业务的一门分支,根本目标是及时揭示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合法、高效使用,促进工程规范有序建设,提高投资效益。跟踪审计的范围是自项目立项至竣工决算期间的经济活动情况和建设单位管理情况,合理界定跟踪审计的范围,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运行的合理、合规和经济性,都有重大的意义。

3 跟踪审计的内容及重点控制环节

为了实现跟踪审计监督、预防和控制的目标,跟踪审计根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审计内容和重点控制环节。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其内容涵盖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以及项目竣工决算阶段,注重各种审计手段的相互结合使用,审计的内容也更加全面和具体。跟踪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审计事项不仅包括对建设项目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审计和合法性审计,而且还要将绩效审计中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要求融入到跟踪审计当中去。审计人员对设计概算、招投标、工程量清单编制以及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与经济性相结合;对项目建设工期及完工进度,还有工程物资的使用情况与效率性相结合;对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从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使项目在使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果性。

第一阶段的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对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程序、招投标、建设力量情况等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结果,审计单位在跟踪审计第一阶段的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该项目是否具备开工条件。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控制环节包括:①项目审批环节的审查。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③征地拆迁审计。④设计及概算审计,着眼满足功能要求、审美要求、质量要求和投资效益要求,对项目设计的学性、合理性进行审计,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效率。⑤工程招投标审计。⑥前期项目财务审计,检查工程成本的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政府投资项目账户的设立是否符合专户存储,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建设资金是否满足项目建设完成工作量的需要。

第二阶段跟踪审计重点对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并对第一阶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并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控制环节包括:①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②项目变更审计,项目的变更涉及工程价款的变动,重点审查项目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变更论证是否科学严密,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资料是否齐全、设计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合理控制工程造价。③隐蔽工程的跟踪审计,对于隐蔽工程,检查其真实性,是否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来完成。④设备和材料采购价格审计,对设备及材料公允价值的适当性进行审计,根据已经采购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市场询价。⑤监理履职情况审计,重点检查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及其他检查内容是否进行了监理,是否办理有关签证手续。

第三阶段跟踪审计应对项目概算执行、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并对前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重点控制环节包括:①建设工程总投资审计,对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和建设单位的财务决算相结合进行审计。②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分析。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在经济效益评价中考虑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水平;在社会效益评价中考虑效益原则的同时兼顾公平原则,项目的收益是否得到公平分配;在环境效益评价中要审查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是否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节约利用,包括对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

总之,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竣工决算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鉴证和评价的职能,是目前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审计方式。在跟踪审计中,注重延伸审计的运用,这是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审计实施的主体国家审计机关有权在实施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将审计延伸至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如对施工单位的审计审查其是否履行施工合同,有无转包和分包工程的情况;对供货单位的审计为了获取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必须控制项目的关键环节,探索跟踪审计实现路径,使跟踪审计起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完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4 跟踪审计的程序及其审计流程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除了必须遵循审计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程序外,在审计工作流程方面还有其特殊的要求。一般的审计程序是先发出审计通知书,然后是审计实施过程,最后出具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决定,再进行审计质量复核,最终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书。

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其基本审计流程主要分为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二者是并列的,同时也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⑴工程审计。对工程进行审计,应牢牢把握住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程序,通常,工程建设项目程序可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评价等阶段,围绕建设项目的基本程序进行检查。

⑵财务审计。在投资项目审计中,对财务的审计虽然是一项重要内容,但主要还是服从和服务于工程审计,重在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或线索从财务的角度进行落实。因此,对建设项目的财务审计,除了按照常规的财务审计思路,检查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资金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财务审计应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基础。审计人员应该在了解项目基本概况的情况下,重点审查项目资金来源是否按照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复取得,资金有无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的管理和财务核算是否遵守有关规定,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程序进行拨付使用建设资金等等。

其次,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要做到紧密结合。由于财务审计最终是审计工程,当工程审计组发现问题线索时,财务审计组要配合工程审计组进行审计,因为绝大多数问题都与资金密切相关。

5 跟踪审计的方式

跟踪审计采取以下三个方式:“①定期审计,将建设项目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审计或者分期实施跟踪审计。②定点审计,将建设项目确定若干重点环节进行跟踪审计。③驻场审计,审计组派出审计人员进驻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审计方式的选择方面就要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审计成本等多要素,并进行研究确定。

驻场跟踪审计是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跟踪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长期派驻现场,熟悉了解建设全过程,对帮助审计部门掌握建设现场实际情况,控制造价有较大帮助。但这种方式不利于划分审计监督与建设单位管理的责任关系。组合跟踪审计方式即定点和定期相结合的跟踪审计模式,定期是指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选择每月、每季、每半年度定时开展审计,不同阶段审计重点可有所不同;定点是指由审计部门设定或与建设单位协调确定的重点环节及时跟进审计。定时定点的频率和数量可以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大小、进度快慢、力量配置、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这种模式是一种适合目前国家审计机关现状、灵活主动的行之有效的跟踪审计方式。

6.结束语

总之,跟踪审计区别与以往的事后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全过程的审计方式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抓住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提高审计效率与效益、更好地监督工程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浅谈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绩效审计的重点[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6)

跟踪审计的要求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与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建设项目事后审计模式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缺陷。如审计介入的滞后性,当事后审计开始时其工程已竣工验收,审计人员对施工、验收和结算等过程不甚了解,即使深入到现场,隐蔽工程也很难再现,当后期结算中遇到争议时,很难在现场调查取证,其结果是久拖不决,延长了审计时间;如审计监督内容的不完整,传统审计范围主要涵盖施工和竣工决算两个阶段,不能全面反映出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等其他阶段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致使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出现了监督“盲区”。为有效解决传统审计存在的缺陷,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就是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

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开创了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不仅使事后审计面临的诸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大大拓展了审计功能,使审计的制约、促进作用在更多方面得以发挥。

(一)通过跟踪审计,可避免与合同法相冲突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扩大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为写入不合理条款而致使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同时,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可以分期审计工程结算,经审计后再支付工程款,从而防止超付工程款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防止为了收回多付工程款而发生的诉讼问题。

(二)通过跟踪审计,降低了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可以经常深入工程现场,能够观察到物资进出、设备安装、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可以及时对中间建设过程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意见,从而大大减少了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带来的检查风险。

(三)通过跟踪审计,可规范建筑市场,保证工程质量

通过对基建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面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势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使建筑市场秩序从根本上得到规范和改善,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四)通过跟踪审计,促使建立完善监督体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近年来,基本建设领域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有些已难以纠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未能形成工程投资、管理、监督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运行体制。而跟踪审计有利于审计人员从投资决策开始就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监督中,随时就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各方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及时揭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促进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产生腐败行为。

二、准确把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重点与难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广、内容复杂、方法灵活、阶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要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有力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

(一)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跟踪审计是保证建设项目审计质量的前提

准备阶段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工作实施审计的过程。包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设计概算审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拆迁审计、工程招投标审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建设项目环境审计和前期财务审计等多项内容。这一阶段审计,重点是评价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控制投资方向,从源头上防止因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发挥审计的预防作用,使建设项目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进而从源头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是保证建设项目审计质量的关键

实施阶段审计是指从项目开工建设至项目竣工决算之前,对建设项目有关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是整个建设项目审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工程物资采购审计,物资核算、管理审计,待摊投资审计,基建收入审计,监理履职情况审计,环保项目执行情况审计,建设项目投资支出审计,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宏观事项审计。这一阶段审计的主线是合同与概预算的执行情况,重点把握设计变更与索赔情况,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过程。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可以及时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可以防止出现超概现象,确保建设投资计划的完成;可以监督建设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防止资金被变相挪用,杜绝计划外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

(三)建设项目竣工阶段跟踪审计是实现跟踪审计目标的保证

竣工阶段审计主要是指建设项目效果审计,是对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估,验证建设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建设项目总投资审计,建设项目投资效果审计。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审计,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项目实际达到的效果,实现跟踪审计的效益和效果目标。

三、积极开拓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新思路

(一)创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念

一是坚持服务与监督并举。从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效益着眼,实现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审计的有机结合,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计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审计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二是树立“人才强审”的理念,适当引进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短缺人才,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三)准确把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跟踪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 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建设项目情况不同,介入的时间也就不同,控制点也就有所不同。要将审计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

(四)要正确定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偏和改进工作。这就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审核监督者的定位,而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土崩瓦解。因此,开展跟踪审计必须明确对此加以界定并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

(五)跟踪审计要重点抓好现场审核取证

项目实施中,审计组适时深入施工现场,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拍照、录像、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手段,对项目的原始地理、地貌、隐蔽工程、路基填筑高程等进行现场取证,并调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履行职能情况,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审计效能奠定基础。

四、 跟踪审计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由于跟踪审计与项目建设是同步进行,所以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若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的抵触情绪,使跟踪审计难以实施。

(一)确保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跟踪审计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对于重大的建设项目,甚至长驻施工现场,但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只能作为审计部门的信息员,将收集到情况直接反馈到审计机构研究处理,由审计组及时向工程指挥部反馈审计意见,以利整改。通俗地说,审计人员要同建设、监理、质检等项目管理人员分清职责,切忌审管不分。比如有些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请审计部门帮助编制标底、参与评标,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请审计“拍板”等,对这些已超出了审计职责范围的事情,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

(二)创新跟踪审计方法问题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跟踪审计要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采取将跟踪审计与效益审计,跟踪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等相结合,真实地反映工程建设全貌,为建设单位决策提供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跟踪审计方式,对于维修工程、小型新建和扩建工程采用“重点介入法”为宜;对于一般的新建与扩建工程,可以采用“实时介入法”和“重点介入法”相结合的跟踪审计方法;对于那些规模大、影响大的工程,应采用“全程介入法”跟踪审计。

(三)正确处理审计责任与监理责任的关系问题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审慎处理有关工程的敏感问题,许多整改意见涉及施工单位的切实利益,切忌不负责任地随便表态。对于拟发表意见的审计事项,首先应敦促有关单位对其提供的资料作出承诺;对于拿不准的问题,应根据审计机构内部的职责、权限研究后出具正式答复意见。对所跟踪审计的项目,审计机构只对主要负责人签发的正式文书负责,这也是划分审计责任与建设、监理责任的“防火墙”。对于审计人员自行答复的意见,由其本人承担所有责任,审计机构保留追究其过错的权利。

(四)正确处理跟踪“规范操作”与“提高时效”的关系问题

跟踪审计有关需要整改的事项往往时间紧、时效强,操作上按部就班很难适应跟踪审计的要求。对此,审计机构要求审计组在跟踪审计时强化取证意识,参与跟踪审计时可随身携带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既可用文字方式,又可用图片、摄像等方式;既要保证取证事项的完整明确,又要得到建设项目有关方面的认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