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

数据调查方式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沂水经济普查 数据质量统计 质量管理 经济普查项目

一、沂水经济普查数据质量中的问题表现及原因

(一)普查部门协调不通畅,经济普查责任分割难以落实

在经济普查的过程中的小组人员主要来自于各个单位、相关组织及附属机构,就我国目前经济普查情况来看,一部分小组人员来自国家所规定的需要单独进行普查的系统及系统性较强的单位,比如海关和电力。而另一部分则按照行动区域进行抽调。此两种抽调方式,由于相互之间的协调不够畅通,比如邮政保险铁路等机构,与同级普查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较少,基本不会主动向普查机构主动提供本系统的名录,就会变相造成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量的增加。此类系统同样与政府普查工作所进行的磋商较少,普查进度明显低于政府复查机构。在具体的普查过程中,隶属于系统性较强或国家要求需要单独进行普查的系统,便存在对普查认识不够、人员专业性不强、轻视是统计系统等行为,尤其一些中央隶属的单位,认为自身的普查数据认为自身的工作不需要受到地方的监管,这就导致地方普查机构屡次上门却无法获取报表,普查工作难度加大的同时,很多无用功也同时存在。

(二)参与普查人员专业度不足,统计部门任务责任过大

由于经济普查本身是隶属于政府行为,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进行,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都会被抽调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需要制定相关人参与经济普查。但就实际工作中来看,由于被抽调的各部门人员构成的小组合作性较低,小组本身架构组织也不够合理,尤其部分单位、员工仅仅是在开会时到会,不积极主动参与到经济普查中来,也缺乏建设性的意见,本应该隶属于其自身负责经济普查内容,提交上来的数据却存在数据差别较大、调查口径不够统一、数据缺失等大量问题,普查办对此类数据进行重新梳理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部分部门还认为经济普查暨市统计局的工作,与自身无任何关系,因此配合工作中也敷衍了事,这就导致统计部门的责任过重,在统计部门人员比例较低的情况下,普查任务和自身能力之间不够匹配,就有可能影响到普查的结果,尤其是数据的质量。以沂水经济普查数据统计结果为例,沂水经济普查期间,统计部门正处于年初或年终报表比较多的时期,由于一季度经济普查与日常工作混为一起,在专业科室内容并未相应减少的前提下,统计局各个专业级骨干还要被抽调到普查小组中来,统计局日常工作难度就必然会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普查任务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在初期时专业参与度要求并不高,专业骨干级人才从日常工作需要中脱离出来,就有可能造成人员的浪费。经过本次经济普查,统计基层团队力量不足的问题明显突出,专业人员短缺,基于普查需要身兼数职的情况都有大有存在,这就等于变相的增加统计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此外由于普查办的工作人员也并非专业全才,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限,在清查摸底阶段,有可能因为对于行业划分和单位界定的不够清晰,进而影响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统计。

(三)普查对象复杂多变,数据处理监管缺乏稳定性

随着沂水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也具有多样化,在企业日常运作中,其业务核算、统计等方面的形势也具有极大的差别。尽管,沂水经济普查的方法、体系、制度具有统一性,但是在面对诸多调查对象和复杂多样的企业统计方式的情况下,传统统计方式依然在使。比如,经济普查工作时用全面调查方式,大量的非专业人员无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精准定位,只能地毯式登记和清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企业存在频繁变动的情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调查对象也可能成倍增长,因此在调查的过程中,比如企业法人的所在地确定,企业所在地确定、企业业务形式和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变动,均需要详实的调查和记录。但是在一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企业在不同的城市成立分公司,那么按照目前调查原则这要求,如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以上因素进行判断和分辨,同样也是难题。此外在调查的过程中,人为的将经济普查按照试点、登记、基础整顿等多阶段进行划分,不但耗费人力和物力,容易造成普查的重复性,还会导致普查难度的大幅度提升。就当前沂水经济普查的情况来看,依然使用自下而上一刀切的报表上报方式,层层的向上递交和汇总同样也会导致数据在此过程中出现偏差和缺失。此外统计方式、制度、体系等方面的不够健全,普查指标的繁琐性同样也会增加普查和企业登记的复杂程度。此外,就普查数据的处理问题来说,数据源头质量的监管不够,程序设计的缺少统筹性和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审核功能不足,尤其在查证核实不到位的前提下,随着数据平台和审核程序的不定时更新,有可能导致数据错位和丢失。

二、基于质量控制的沂水经济普查总体设计

(一)科学规划普查方案,加大宣传增加部门协调性

普查方案的科学设计和规划,必须常规统计这种融合起来,主要在调查方法、统计方式、统计标准、核查原则、调查范围等方面进行相互衔接,以保障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连续性,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处理、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案必须普查方案的科学规划融合起来,保障质量控制贯穿普查方案始终。按照基层实际工作情况,尽可能调整普查方案,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基层的工作负担。合理确定普查区和组织模式,是构建协调统一、灵敏高效在经济普查工作模式的基础,就普查方案而言,还需要制定如何选择一个高素质、专业性较强的基层调研和征集队伍基层调研和登记队伍。普查的宣传工作是增强不同部门正确认识普查工作、强化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获得被调查单位认可和支持的有效方法。在具体普普查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除发动沂水现有各大媒体加强宣传力度以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和每次经济普查之前,为普查目的、价值的宣传广泛造势。经济普查的对象相对人口普查较少,进行针对性的宣传难度较低,因此可以从此方面出发按照普查对象的种类、参与普查部门的种类进行划分,并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普查宣传推广,尤其需要借助宣传普查推广引导参与宣传部长的工作人员、部门、组织明确认识到经济普查过程中,增加部门之间协调性、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加大信息沟通力度的重要性。通过此种方式以尽量降低经济普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配合、虚报、漏报、瞒报等问题,以保证数据质量的真实性。

(二)调整人员选调要求,重新构建普查制度

由于我国当前经济普查的人员选调模式已经国有化,为了进一步保证经济普查项目数据质量,可以考虑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择对经济指标熟悉、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统计和财务相关工作经验人员作为普查员,尤其是从事社会进行公开选招的方式,也可以增加社会人员对经济普查工作的认知度。一旦此类人员被选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其敬业精神、工作能力、专业程度等方面进行统一性的培养。按照经济普查各环节关联度的需要,将经济普查各个环节,如名录库清查、数据调查、数据填报和审核等环节的工作需要,统一就一批人进行整体性的培养,一人可以身兼数职的情况下,人员调配更为灵活,调查的成功率必然提升。专业组织团队的构建,同时可以缓解经济普查时从各个部门选调人员而导致的各部门人员不足的情况所对各部门工作造成的影响。此外,普查制度的重新构建,主要立足在对普查区和普查组织形式清晰划分合理确定的基础上,比如,农村地区的普查对象相对于城市较少,就无需继续在农村划分小区。普查区本身是一个封闭而完整的区域,在普查制度制定时就必须考虑到,不能出现重叠和遗漏等现象。对于农居混杂区的普查制度,具体使用农村结合部方式的普查制度还是乡、镇行政区域划分方式普查制度,还需要立足现实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划。

(三)及时更新普查对象资料,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针对沂水经济普查中所存在的普查对象多变化的问题,在经济普查之前务必进行对中小企业现有资料的核查和整顿。以普查对象的差异性,进行相关类别的划分,并设定针对性的个体经营户的调查表、产业活动单位的调查表,法人单位的调查表等;按照普普查对象行业的差异性,设定批发零售行业调查表、房地产企业调查表、电信企业调查表、行政单位调查表以及铁路、银行、证券行业等的针对性调查。按照普查对象种类的复杂性,准确按照其具体情况设计调查表是经济普查项目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针对包含个体经营户在内的普查对象可以使用“地毯式”摸底登记,具体调查普查对象的行业、单位情况、规模大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核对及与常规统计目前现有数字的对比和核对,以此为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就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工作来看,不但需要数据采集环节的质量监控,比如进行普查登记的科学组织,按照工作流程的需要对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加强对执法检查和工作监查,增强对普查表的审核等,还需要在数据处理阶段,进行及时的、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经济普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法预估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普查过程中,还存在大量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问题需要调整,但此调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由于经济普查过程中不同的普查对象在不同专业性操作人员的具体调查中所提交上来的数据质量都会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数据之间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密切联系,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可能会存在成冲突,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必须就各方面数据具体情况进行从整体层面的把握,寻求最佳平衡点,来满足经济普查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鹏.大庆市经济普查项目数据的质量控制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2] 李锋.关于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相关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2(10)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市场调查与预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0 引言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调查与预测已成为现代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战略抉择等方面重要信息采集的常规手段。是企业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需求的重要途径。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已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它经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的基本能力。同时,又为相关专业后续的各专业骨干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按一线营销员与基层营销管理岗位对市场调研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整合而成的。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学者对该课程的建设及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面向应用,注重能力。在实际当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革基本上围绕此目的展开,如在教学环节注重实践及操作,掌握市场营销实务操作流程和服务技术,形成市场营销或管理专业的技能模式。

尽管在能力培养、独立执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所有程序环节的技能及知识培养方面得到多数课程建设者的共识,但在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还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多年的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谈谈目前在该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些看法。

1 教学内容的再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一个依照,即依照市场调查调查的整个流程来组织相应的教学;二是坚持三结合,即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三是强调三个并重,即实用性与系统性并重、实务与理论并重、技能与知识并重;四是实现四个统一,即教与学、学与练、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相互统一。

1.1 市场调查部分内容的组织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组织形式有二种:一是传统的体系式组织方式,如从绪论、市场调查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三个板块来组织教学内容体系,该组织模式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大多数教材都表现为理论多于技能操作;二是情景式或项目导向式内容组织方式,这种内容组织模式侧重于具体技能的操作,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迅速掌握相应的技能点,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多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传统的内容组织方式具有知识点完备且组织系统全面的优点,但由于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导致在技能培养方面反而成了短腿。而采用情景式或项目导向式内容组织方式,具有技能点具体清楚的优点,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迅速掌握相应的技能,其缺点是,过多地强调技能点,而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支离破碎,知识点混乱,因此其最大的缺点是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的迁移能力不强。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在坚持传统内容组织方式下,融入项目式导向。传统的内容注重知识体系,以例题为主,缺乏具体的项目操作,导致学生操作能力低。项目式导向的优点刚好与传统知识体系的缺点相弥补,关键是项目的选择与组织。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好的方式是以一个完整的综合项目来组织全部市场调查的内容,而不要采用各个相互独立的项目来讲授相应的市场调查知识。以市场调查部分的知识教学为例,比如在讲述绪论以后,再讲述市场调查的流程,以后的知识讲授采用按市场调查的流程来组织,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讲授调查方式的选择。引入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等相关知识,其中非全面调查又引入非随机抽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等知识。然后引入一个项目,让学生进行调查方式的选择。

其次,讲授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这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方案设计,一个规范的市场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问卷设计部分按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句的设计、选项设计、问卷编排等来进行内容讲授。在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部分的教学项目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然后针对该调查方案设计相应的问卷。

第三,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收集。在方案和问卷设计完毕,要求学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问卷的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在这部分的内容讲述中分别讲授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文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然后通过前面已设计好的项目来驱动学生进行数据的具体收集工作。

第四,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录入与处理。在学生进行数据采集完毕,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与处理。在这个阶段,主要讲授的知识点是问卷的回收与编辑、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讲述问卷回收后的审核、校订、事后编码等知识。然后对于审核后的有效问卷进行计算机的数据录入。对问卷进行编码与数据录入是一个主要的技能点,在这里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进行数据录入与数据处理。综观SAS、SPSS,EXCEL等数据处理工具,对于问卷的处理方面SPSS无疑是功能最为强大的,在这方面有许多教学者认为SPSS功能超出了教学需要,而且软件的学习又要占用部分课时,因而选择EXCEL作为通常的学习工具。笔者的观点是,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角度去考虑,不能因为某个软件功能复杂而放弃该软件的学习使用,从行业规范角度上看,要符合社会需求,必须让学生掌握SPSS的基本功能,就数据处理这部分内容而言,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SPSS的变量定义、添加个案、分类汇总、计算变量、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个案排秩等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即可。

第五,讲授市场调查的数据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各种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方法与技巧,能够将所学理论有创见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 为此,学生在将数据录入电脑后,一个更为重要的技能是进行数据分析,以完成相应的研究目的。统计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无疑SPSS的数据分析功能是最为强大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多数选择EXCEL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使得学生很难掌握相关分析技能,尤其是当涉及大型调查的时候,再利用EXCEL作为分析工具就显得很不专业了。为此,笔者在采用SPSS来进行数据分析时进行有选择的内容讲授,主要讲授单选题的频数分析、描述统计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选题的交叉表分析;非限选多选题的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限选多选题的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而且从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面的项目都采用同一个调查项目来连贯的教学,不再是跳跃式的互不相干的项目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具有思路上的连贯性,也容易上手。

第六,市场调查的报告撰写。市场调查的落脚点是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这需要掌握相当多的数据分析技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在数据分析阶段多花课时讲述有关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有描述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推论统计分析的有关内容都超出了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因此只能有选择地进行讲述。在统计报告的撰写上,一定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所有报告要用WORD完成,并且要排版规范,所有汇报要用精美、简洁、大方的PPT完成,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通过PPT的演讲回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1.2 市场预测部分的内容组织

当前,几乎所有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材在市场预测内容的编排上都是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这两部分来组织。笔者认为,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学生学过以后只知道有哪些预测方法,也能掌握这些方法,但在实际预测中却不知道选择何种预测技术。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市场预测部分过多关注预测技术类型,而忽视了数据类型。就数据类型而言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其中时间序列数据由分为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和季度(或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也就是说,对一个预测者而言,他首先面对的是数据,而不是预测方法,只有明白数据的类型,然后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预测技术。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预测部分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我们采用截面数据预测、年度时序数据预测、季度(或月度)时序数据预测这三部分来进行讲授内容的组织。在截面数据预测主要包括各种定性预测技术和主观概率预测法、线性回归法、马尔柯夫预测法等。年度时序数据预测则分为水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年度时序数据来讲述相应的预测方法。对于季度(或月度)时序数据则按按季(月)平均法、长期趋势剔除法这两种预测方法来组织。通过这样的内容再组织,学生能依据数据类型来选择预测方法,不再面对数据茫然不知所措。

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3篇

>> 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体系重构与资本市场变革 大数据时代传统审计方式的重构及趋势展望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服务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广告营销变革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变革猜想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观念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财会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直销变革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营销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海事管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的能力重构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调查 大数据给传统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变革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内审变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大数据时代传统调查报道的变革和重构 大数据时代传统调查报道的变革和重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梅 王倩楠")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2015年以来,数家传统媒体纷纷调整或撤销了其深度报道部,从而使深度报道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深度报道一度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救命稻草,此次对深度报道部的动作,被认为是传统媒体自断命脉的做法。其实不然,对深度报道部的调整,实则意味着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新型深度报道要适应新的媒体形式,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作为深度报道中曾大放异彩的调查性报道,在大数据时代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大数据;调查报道;新闻生产;机制变革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16-03

大数据时代创造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它第一次毫无偏见地为我们提供数量巨大的各种人事的详细记录,数据资源十分庞大,这使得数据资源不仅仅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还是变革新闻生产方式的重要力量[1]。数据新闻即是传统新闻报道在大数据时代转型升级的产物。数据新闻的本质是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刻画出“事件的轮廓”,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这与调查报道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数据调查报道成为数据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本文试图以调查新闻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实践探索,分析其在大数据时代生产模式及理念的变化。

一、大数据与调查报道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主要被人们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所谓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数据的海量,还意味着数据的多维,即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交叉复现。目前比较公认的大数据特点为四个“V”: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多样),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数据的“大”而“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大数据思维意味着样本即总体,不执迷于追求精确性,注意力从因果关系转移到相关关系。

(二)调查报道的内涵

调查性报道扮演着舆论监督的角色,是一种调查、分析、揭露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被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的报道。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将调查性报道定义为一种较为系统地以揭露为主旨的报道形式。从调查报道的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出调查报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调查的独立性;以揭露为主旨;维护公众利益。

调查报道是传统媒体最具优势的拳头产品,也是反映社会良知的一面镜子。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遭遇危机,处于新闻业金字塔尖的调查性报道也势头衰微。《美国新闻学评论》刊载的《式微的调查性报道》一文中提到,美国调查报道采编人员逐年下降,甚至每年连提交普利策新闻奖的调查报道作品都成下降趋势,整个调查性报道可谓呈现一片衰败之气。在中国情况亦不容乐观。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一些传统媒体纷纷调整或撤销了其深度报道部。2015年3月,《南方都市报》改版,取消深度周刊,恢复深度报道版;1月,《中国青年报》撤销了其“特别报道部”;6月,《京华时报》也撤销了其深度报道部。今天已然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量化”,为我们提供了海量可分析资源,带来了更先进的数据抓取工具和分析研究方法,传统的调查报道能否在大数据时代借力发展,实现重构与变革,本文将做以下探讨。

数据新闻即是传统新闻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转型升级,现在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国内媒体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数据新闻的实践。全球编辑网更是在2012年设立了国际数据新闻奖,至今已颁发了四届,奖项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报道”、“数据驱动的应用”和“数据叙事”等类别,每年颁发的数据新闻奖项在业界非常有分量。从奖项设置中可以窥探到数据调查报道是数据新闻的重要类别,也是其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那么数据调查新闻与传统的调查新闻有哪些区别,大数据时代调查新闻的生产机制的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革与重构下文将予以分析。

二、数据调查报道的特点

(一)数据是核心资源

数据调查报道是由数据驱动成型的,数据是整篇报道的核心资源,居于主导地位,这也是数据调查报道与传统调查报道的最大区别。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为中心,这里的数据既包括传统理解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大数据抓取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人们的社交信息、行为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情感偏好信息等各种维度的信息都可以实时处理,通过各个维度数据的分析,来深入事实内部。

数据调查报道从数据分析中获得线索,依照数据逻辑深入调查,构建逻辑链条,密切围绕数据来组织报道,数据贯穿于整个新闻生产中。如英国《卫报》的经典作品“解读骚乱”,收集、统计、分析了 260 万条 Twitter 数据,收集与新闻议题相关的所有文本信息,根据言论的内容对文本信息进行编码分类,运用大数据技术解读,将不同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予以可视化的呈现,从而解读造成伦敦骚乱的真实原因。

(二)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数据调查报道生产过程以及信息使用“入口”的开放。传统的新闻生产是组织化的产物,生产过程是相对封闭的,而数据调查报道的生产流程向公众开放,甚至公众可以参与其中。开放性还包括提供开源数据,为公众提供信息使用的“入口”。英国《卫报》一直秉持着开放新闻的理念。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卫报》选择了最彻底、最开放的路径――向用户开放评论、数据及应用工具;吸引用户参与,和专业记者一道对新闻事件作出更全面和深入的诠释[2]。

除此之外,新闻生产也走向了外部化、开放性之路。众包这一新闻生产方式,正是开放式理念的尝试:主动开放新闻生产环节,探索与普通网民进行协作性新闻生产。众包式的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合作生产,受众不仅仅是新闻报道内容的信息源,也成为了新闻报道制作的一部分。《卫报》英国议员的消费情况调查就是采用众包模式运行的,项目开发者首先将收集的英国政府议员四年以来的消费花据压缩成约45万份文件通过网络出来,并设计了一个读者可以方便参与的软件,每人可以领取数据,进行数据的审查,正是大众参与数据的清洗,最终作品才得以呈现。

(三)更加注重服务性

过去我们认为调查报道是以揭示事实真相为目的,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已不局限于向公众曝光事实真相,而是更注重其服务性,向受众提供一种信息服务产品。《芝加哥论坛报》的“犯罪新闻”新闻服务应用产品即是建立在对犯罪数据统计分析的调查报道基础上的。它将芝加哥地区的犯罪记录数据加以整合和分析,只要读者输入所在社区或者是街道的名称,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这里的安全情况统计,既有最近一周的情况,也有近一年的,甚至更为久远的数据[3]。除了可以查找犯罪数据和行为,这则作品还配有详尽的“调查故事”。这样一个作品已经不单单是数据驱动的调查报道了,而是服务公众的信息产品,通过该产品公众可以自主的了解社区、了解犯罪数据或行为后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进行生活区域的选择。这些建立在调查报道基础上的新闻应用产品,也代表了大数据时代调查报道的一种走向。在未来,新媒体将是公众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考虑到未来的新闻调查模式,它必然是新技术与公众利益的结合。

三、大数据对调查报道生产机制的变革

在“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时代,文本、地理位置、行为、情感、关系等皆可量化,这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观察世界不同的视角,也为新闻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数据调查报道是传统调查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产物,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据调查报道有其独有的特点,其生产机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信息采集方式:从调查采访到数据分析的转变

新闻信息采集工作是新闻生产活动第一步,包括发现新闻和采集新闻信息两部分。

传统调查报道新闻线索主要依据新闻生产者的线人、民意、舆论以及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爆料等。大数据克服传统新闻生产弱点的同时,给新闻生产中的新闻线索来源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中,寻找蛛丝马迹。

在获取了信息源的基础上,传统新闻生产多是记者通过调查采访方式去搜集第一手资料,获取新闻信息。而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将更多依托大数据技术收集、统计、分析与事件相关的各种数据,发现疑点或规律,从而揭示事实的真相。比如过去调查报道一个人,可以主要通过采访这个人周围的人来获取信息,现在大数据技术可以抓取各个维度的数据,我们可能通过社交网站,抓取微博的数据、微信的数据、QQ空间中的数据等,再结合大量的人物关系,把人和文本打通。

毋庸质疑,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的获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调查采访的作用。可能过去的新闻信息95%都是建议在调查采访的基础上,而大数据时代可能70%是依靠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剩余的30%还是要依靠调查采访,数据分析和调查采访的结合,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兼具,才能让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焕发活力。卫报“解读骚乱”报道中,除了整理分析了Twitter上关于骚乱的260多万条信息,还进行了多个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听取各方声音,力图还原事件的细节。

(二)新闻生产方式:从“记者-编辑”的线性操作模式到“团队协作模式”的转变

传统调查性报道往往从公共利益出发,依照媒介定位和编辑方针选定题材,由记者进行长时间的独立跟踪调查获取信息,接着记者对信息进行处理撰写新闻报道,完成的调查报道交由编辑审核修改,最终定稿刊发。其中记者是整个调查报道的主导者,编辑是把关人,这是一种“记者-编辑”的固化的线性操作模式。

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方式变成了“团队协作模式”。数据调查报道的制作基本都是以团队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像《卫报》《纽约时报》、ProPublica、BBC等都有自己的数据新闻团队专门进行数据新闻的制作。在数据新闻团队中一般既有负责处理文字的编辑记者,也有负责分析、挖掘数据的工程师,还有擅长数据可视化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操作时多头并进,数据研究员进行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编辑记者负责调查采访搜集一手资料,综合数据分析和采访进行文字稿的撰写,数据可视化人员依照数据逻辑,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团队人员各司其职,协同进行新闻报道。《卫报》的“解读骚乱”调查报道中,记者和招募的调查小组首先对参与骚乱的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后续阶段对警察、司法人员等进行了采访;数据研究者首先将采访文本进行编码分析,为理解骚乱提供多个细节线索,之后针对广泛讨论的社交媒体骚乱产生的原因,收集了Twitter与骚乱相关的257万条信息,然后进行编码分析。最后互动小组将数据分析得出的谣言形成传播机制,通过热力图和交互时间轴进行可视化展现,通过交互图可以清晰看到,骚乱与社交媒体使用的活跃度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在辟谣期间反而是推特使用的最高峰期。

(三)新闻内容建构:从微观视角向中宏观视角的转变

传统的调查报道更多是针对某一个人物、事件的微观调查,主要通过典型案例由点及面的把握全局,针对中宏观的调查研究有心有余力不足之感。陈力丹教授认为,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简单数字应用,大数据新闻报道展示了一种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对于社会某一方面的动向、趋势的动态把握。大数据不是一两个数据而是全部数据的抓取分析,是多个维度的信息交叉复现,因此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中宏观层面的把控更胜一筹。例如,《卫报》关于伊拉克战争日志的数据调查报道,通过一幅数据地图形式展现,可谓从宏观到微观对战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展现。该调查报道数据多达39.1万条,其中每一组数据代表了一次军事事件,通过整个地图可以从全面把握了解战争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态势。而每组数据又包括了消息来源、伤亡人数、时间、主战场等信息,点击进去即可了解每次事件的微观信息。

(四)新闻呈现方式:从单一的封闭话语形态到融合模式的开放形态转变

传统调查报道通常以静态的图文方式呈现,新闻话语形态是封闭性,受众只能根据有限的文字、图片进行解码。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一大特色,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多以交互式的信息图表的形式予以呈现,是一种开放形态。在交互式的信息图表中呈现了复杂的数据关系,整合了多种资源,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受众可以依据数据调查逻辑,解读不同的意义。英国《卫报》的《英国骚乱:一个交互时间轴》(UK riot: an interactive timeline)[4](如右图所示),这篇报道将英国骚乱期间的各种事件整合,以交互时间轴的方式展示。拖动下方的时间滑动条,可以动态地了解骚乱发生时不同时间段的主要事件,主界面显示不同颜色的圆形小标表示当天发生的不同事件类型:政府发表的言论、骚乱分子被逮捕情况以及骚乱分子打碰抢的地区情况……[5]。这篇新闻报道的信息展示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封闭的线性叙述,基于时间顺序整合了各种事件,作品信息量增大,但采用了非线性结构,读者可以有广阔的自定义解码空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据调查报道的呈现形式已不局限于交互式信息图表,而是向着融合形式进行发展。所谓融合形式并非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合并堆砌,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式的优势,使其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力图呈现新闻过程而非只是新闻结果的报道形式。荣获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雪崩》(SnowFall),是融合新闻报道的典型代表。《雪崩》报道了16位滑雪者在美国卡斯卡德山遭遇雪崩惨剧的故事。整篇报道中有融合数据事实,描写滑雪者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文字报道、有模拟雪崩现场的交互式动画、有人物访的视音频,利用多种媒体构筑了复合型信息流,真正将新媒体元素与文字相互融合、相互嵌套。

四、结 语

专事调查报道的 ProPublica 新闻网站已经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其在探索新的报道模式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也说明大数据时代调查报道仍大有可为。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海量资源、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带来了传统调查报道生产机制的深刻变革。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据调查报道并非对传统调查报道的完全颠覆,而是其转型升级,是在现有的新闻采集、生产方式中融入大数据技术、方法,通过对海量多维数据的分析挖掘而实现的变革。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4篇

交通量是交通三大基本参数之一,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在交通规划中,必须获取相应的交通量数据,才能明确交通量在建立或检验预测模型中的功用。我国的交通调查工作虽然起步比较早,但交通调查的组织方法和调查设备落后,特别是在针对于具体项目的交通调查中,目前还多采用人工计数或机械计数的落后方式,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交通量较大情况下调查的准确度难以保证,同时,上述交通调查方式的数据记录后期处理任务繁重,严重影响了交通调查数据的有效、充分利用。因此,在当前计算机应用以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发新一代的交通调查设备对于促进交通调查技术发展和提高交通调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 设计原理

1.1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手机端的交通调查及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分为两大模块:手机端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端数据分析模块。手机端数据采集模块具有交通数据调查功能,并且可以将手机端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电脑端,在电脑端完成交通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进一步得到交通分析图表。项目流程图如图1所示。

1.2 手机端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手机端的设计是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主要包括4个子模块:调查资料填写模块;调查内容选择模块;交通量计数模块;Android调查数据上传模块。手机端软件设计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1.3 电脑端数据分析系统原理

电脑端的开发是基于VB.NET语言和MySQL数据库进行软件开发的,主要功能包括:接收手机端发送过来的交通调查数据,利用MySQL数据库语言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采用VB.NET中Chart插件完成对数据图表化的直观显示。

图1 项目流程图

图2 手机端整体框架图

2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2.1 手机端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4个子模块中,调查资料填写模块是此次调查的重要信息模块,包含调查基本资料,如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类型选择、服务器的IP地址等;交通量计数模块是交通调查仪的核心模块,通过为不同车型的Button按钮添加事件监听器,调用方法实现点击计数功能;发送数据模块是调用多线程结构实现数据的传输,采用Socket通信机制,将交通量调查数据以特定的格式发送至服务器,等待后续数据处理工作。

2.1.1 主要关键技术

(1) XML布局

该应用使用XML布局文件来控制视图,这样不仅实现简单,而且可以将应用的视图控制逻辑从Java代码中分离出来,放入XML文件中,对组件的控制更加简单,使用如下Java代码即可在Activity中显示对应的视图文件:

setContentView(R.layout.<资源文件名>);

通过如下代码即可在Java代码中访问指定UI组件,通过事件监听器以及创建方法实现对不同组件的控制。

findViewById(R.id.);

(2)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

TCP/IP是一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的两端各建立一个Socket,从而在通信的两端建立虚拟链路,然后服务器和客户端即可相互通信,TCP协议使用重发机制,能够保证数据准确无误的在端对端之间传输。本设计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不仅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而且也便于后续的功能扩展。如图3所示。

图3 通信协议

2.2 电脑端数据管理分析系统设计

2.2.1 界面组成

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用户登录界面和用户操作主界面。

登录界面工作流程为:用户名密码系统验证(出错提醒机制)登录操作主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登录界面

2.2.2 数据读取并存储模块

用户通过此模块来管理手机端传送至电脑端的交通调查数据,包括数据接收、数据读取、数据存储:

(1) 将手机端发送过来的数据以文本的形式存储于电脑端,采用TCP/IP网络传输协议。

(2) 数据的读取采用VB.NET中对于文本文件的读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READALLTEXT(文本文件)和Split函数(文件数据的分割)

(3) 数据的存储主要采用将读取的数据存储入MYSQL数据库中,主要采用 ADO.NET建立数据库连接,并将读取到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中对应的表格中。

2.2.3 数据分析模块

本模块能够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出来并分析为相对应的柱状图。其中采用DataGridView插件来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出来。本文采用Chart插件将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示出来。

3 功能实现

在上述的环境、设计和开发规程步骤情况下实现了基于手机端的交通数据分析统计系统,以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口为例,对软件功能进行调试。

3.1 手机端调查软件的功能

(1) 具有断面流量调查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功能,实现对各种路口的流量统计功能。

(2) 具有调用系统实时时间记录调查时间的功能,可以准确记录调查时间,保证数据采集的实时性。

(3) 软件通过计时器设置每次采集流量的短周期,并在短周期时间范围内发送数据,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4) 软件能够在WiFi热点创建的局域网中,将调查数据通过可靠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按设定周期上传至服务器,在电脑上进行数据分析、整理。

实际应用效果图如图5所示:(a)为登陆界面,验证调查员的验证信息;(b)是调查前的调查资料填写界面,完成资料填写后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c)为调查计数界面,通过点击按钮实现计数功能,并且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将数据实时上传。

图5 交通调查仪界面

3.2 电脑端的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系统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数据的前台可视化界面和调查信息存储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并且完成对交通状况趋势的分析。通过对大客车和小汽车数量的统计分析,最终的数据结果如图6所示,证明了软件的有效性。

图6 数据分析结果

4 结 语

本文针对交通调查难度大、组织难、数据处理不方便的特点,设计了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基于Android手机的智能交通调查仪,在保证调查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管理,实现了交通量调查的系统化管理。该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 调查效率,节约交通数据统计和分析时间,适应新形式下交通调查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5篇

市场采价是消费价格调查的重要基础环节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指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对于判断衡量通货膨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CPI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有多少人了解CPI的生产过程呢?

其实,编制完成CPI指数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首先,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就是常说的“市场采价”;其次是将数据上报进行审核;最后进行数据汇总。其中市场采价是消费价格调查的重要基础环节。市场采价需要采集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中上千种规格品的价格,而每一项价格采集都离不开调查人员的辛勤奔忙。过去,物价调查员按照“定时、定点、定人”直接到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调查网点采价的原则,采用询价、抄价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

自2010年以来,北京市全面推行CPI电子采价系统,多年使用的“纸质”采价单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物价调查员手持数据采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即时采价、录入并上传到网上平台。由此,市场采价实现了由“纸质采价”到“一网打尽”的重大变革!

传统采价方式容易造成人为差错

传统的CPI价格数据采集方式,是由物价调查员拿着统一的纸质采价单,定时到固定的调查网点进行数据的询问和记录。对于调查员来说,无冬历夏,很是辛苦。

生活在宣武区的采价员张晓飞介绍说,自己要负责北京市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沃尔玛宣武门店等十几个调查点的采价任务,涉及规格品高达几百种,不仅每次采价时要准确询问并手工记录规格品的价格,而且还要手写一些诸如“特价”、“价格上涨”等情况的备注说明。全北京市还有近百名像张晓飞这样的采价员,每到采价日,他们持调查证件,拿着纸质采价单,深入到采价点进行采价。一个采价员平均每个月要手工抄写近千笔调查数据,常常眼睛发花,手指发麻……。但是,她们都尽心尽责地将每一笔价格数据的真实情况及时记录在案。

随着调查规格品数量的增加,价格调查工作量也呈上升趋势,手工抄价成为制约调查工作效率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另据宣武区统计局,调查队价格调查科的同志反映,由于传统的价格数据审核并未建立统一的电子平台,都是根据采价员交来的纸质采价单,由负责消费价格的同志手工录入审核,最后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市局总队进行最终审核与汇总,使得CPI生产方式中间环节过多,容易造成人为差错,且时效性较差。传统手抄采价方式已成历史,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完成了多年的价格调查工作任务,而且编制完成了各期CPI价格指数,积累了大量的价格历史数据资料。

电子采价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录入和审核程序的统一管理

近些年来,改革消费价格采集方式成为各级统计部门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为了提高消费价格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自2009年开始推广CPI电子采价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价格数据采集模式,开发研制了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也就是俗称的“PDA采价”)。

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由CPI智能采集系统(俗称“前台”)和CPI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俗称“后台”)两个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将前后台链接,实现了数据采集、录入和审核程序的统一管理。电子采价可以说是消费价格调查工作方式的重要转折,与传统采价方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

电子采价提高了调查效率。电子采价将现场采集的数据直接及时上报,实现CPI从基础数据采集到中央数据处理的网络化和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

电子采价提高了数据质量。电子采价实现了“一级平台,多级监管,实时监控”的方式,通过网络定位采价员的采价时间和地点,监督采价员执行“定时、定点、定人”的制度情况,实时监控调查数据录入、上报质量,提高了数据采集源头质量。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6篇

Abstract: Investigation of land use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is mainly on land ownership, boundaries and types of land use right area of the investigation summar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This paper is to survey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ol used by land use survey system design and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关键词:土地利用调查;土地信息系统

Key words: Land Use Survey;Land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P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27-01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以县为单位查清农、林、牧、副、渔、企事业单位以及各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界线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并在此基础上,逐级向上汇总土地总面积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布和利用情况,以满足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发展的需要,为全面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服务。

1.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步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流程为:①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培训与试点;②外业调绘与补测以及净耕地系数的测算;③内业转绘;④土地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权属图;⑥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说明书;⑦土地初始登记;⑧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⑨成果资料上交归档。

在以上步骤中,除了外业调绘工作需要进行人工实地调查测量,其余工作均可借助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完成,可以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

1.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1.3.1 业务流程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和工作流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系统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统计、土地分析等功能。

1.3.2 数据流程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业务流程,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系统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分方面的数据: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②土地统计数据。土地统计数据均为表格数据,包括土地统计台账、变更记录一览表、土地统计簿及地类变化平衡表;③土地统计分析数据为由地类变化平衡表生成的分析表格数据;④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重点是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和土地统计台账表格数据。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

2.1 输入输出设计

2.1.1 输入方式设计①初始土地利用现状图输入:共有扫描屏幕数字化、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数字化和图形数据转换三种方式。②变更图形输入:当变更内容较大时,采用出示图形输入方式输入;当变更内容较小时,采用屏幕几何作图方式输入。③外业记录手簿、变更记录表输入:外业记录手簿,包括,包括图斑、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类三类手簿;对于变更记录表,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类共用一种表格。它们的输入方式采用键盘录方式。④土地统计台账输入:设计为交互录入方式。

2.1.2 输出格式设计 ①图件输出: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图等,输出格式设计有素图、彩色线画图和彩图三种输出方式。②表格输出:对于土地统计台账,分为设计简表和标准表两种输出方式。

2.2 数据处理设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多个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初始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形库建立流程、面积计算与平差数据流程、变更数据处理流程和土地统计数据处理流程。所以需要根据不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数据处理设计。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主要对系统维护、初始调查、变更调查、土地统计、土地分析、信息查询六个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整体结构进行设计。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功能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和任务,以及信息系统本身的特点,可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的功能分为系统维护、初始调查、变更调查、土地统计、土地分析等。

3.1 系统维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按一定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进行的。要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系统维护能进行行政区域代码、地类代码的设置和信息系统的相关配置等。

3.2 初始调查初始调查实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形数据输入、属性数据输入、图形编辑及图件制作等。图形数据输入主要是指调查底图的输入。属性数据输入包括土地利用图斑的权属、地类编号、所在的行政村等基本信息。图形编辑主要完成在底图上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包括图斑边界、行政界线、零星地类、线状地物的输入和修改。图件制作主要是指各种成果图件的制作。

3.3 变更调查变更调查主要完成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变更以及变更记录表生成和管理。

3.4 土地统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等,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要从宏观上了解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数量、质量、分布以及结构。这一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土地统计子系统完成的。

3.5 土地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些经验和问题是在了解调查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概况出来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信息系统的土地分析子系统的功能是采用定量的方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周蓓,陶君.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字化内业处理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23(2):180-181.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村庄地籍调查 Cass图形数据 Arcgis KANQ LANDPS标准数据库 数据字典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30-01

地籍信息描述的是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利用状况、面积和质量等土地基本信息。本文拟简要介绍村庄地籍调查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措施,结合喀什地区疏勒县洋大曼乡农村地籍试点工作,总结出了几点心得,为即将在全疆展开的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村庄地籍调查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1 村庄地籍调查的流程方法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地籍调查流程为:基本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线划图(DLG)—村庄权属调查、调绘—界址点求取—初始地籍图制作—数据建库—检查验收。

1.1村庄权属调查

地籍调查表封面编号是宗地的正式地籍号,地籍号由乡镇编码(3位数)+行政村编码(3位数)+宗地编号(四位数)组成,其中宗地编号的第一位数为组编码,地籍调查表(第一页)初始、变更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全称(以单位公章为准);个人用地则填土地使用者姓名。上级主管部门为单位有行政、资产等关系的上级主管部门;土地坐落与封面相同。

地籍调查表(第二页)界址点号以行政村(街坊)为单位统一编号,编号前冠字母“J”,如J06。要求不重号,不漏号。界址点均要实地照相,保留影像资料,按街坊和界址点编号存储。

地籍调查表(第三页)起点号和终点号是指界址线的起始界址点编号和终止界址点编号,一般按顺时针的顺序填写。邻宗地地籍号为邻宗地正式的地籍号。

1.2界址点解析

在村庄权属调查的同时,根据界址点位置,在影像调查底图上标注正确位置及界址点号,墙体上下不一致的情况有二种:一是下面大,上面小,要向外做墙体改正;二是墙体上部向外斜,要向内做墙体改正。改正值公式为:(下底-上底)/2。

1.3界址边的检核和简易平差

通过上边方法解求的界址点,计算出界址边长,与地籍调查表中的界址边长比较,来进行界址点和界址边的检核。

1.4线划图地物调绘补测及权属图的生成

村庄权属调查同时,应将航测内业测定的线划图(DLG)带到现场,对房屋属性、道路、河流等地籍要素内容进行调查,并标注在线划图上。在内业通过计算机,根据调绘和补测的资料,对线划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将解析平差后的界址点上图。在Cass中回读宗地属性,还要针对房屋属性、道路、河流等地籍要素内容构面,形成完整的以村为单位的的初始地籍图,编辑整理后进行图形实体检查。

1.5土地登记申请书使用

申请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一个土地使用权人或所有权人使用或拥有两宗以上土地的,按宗地分别填写申请书。一宗地有多个土地使用权人的,由各共有土地使用权人分别填写申请书。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填写一份申请书。单位填写单位全称,个人填写姓名,通讯地址填写申请登记的联系地址及邮编。

2 村庄地籍调查数据转换及检查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绘图平台是Autocad,外业大量数据通常以Cass数据格式保存。Arc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通常直接从cad到Kanqlandps进行转换信息丢失严重,需要借助第Arcgis软件进行转换。一般来说数据读取之后需要进行处理,使其规范化,再进行数据的入库。

2.1数据格式转换

Cass图形数据向gis转换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利用Cass软件生成的dwg文件,因为文件字段中包含有很多属性内容,所以我们先将DWG格式的文件转换为MDB格式,再通过MDB转换为SHP格式数据进行整理。

2.2数据检查及叠加检查

利用程序的单层检查、图形常规检查、悬链检查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多种叠加检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检查要点针对不同的图层有不同的规定,首先对于宗地层要进行检查保证图形不能有相交、重叠、自相交、共点、重点、未封闭、空洞的错误最优先精度级别为1,打开“系统设置”下的“检查处理设置”,宗地精度级别为2,房屋精度级为4,宗地精度级高于房屋,方可进行叠加检查。

3 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入库

3.1数据库的创建

新建苍穹标准数据库,登陆KANQ LANDPS(北京苍穹国土数据处理系统),选择系统设置标准MDB数据库创建或标准SQL数据库创建。

3.2数据入库及维护

将图形及属性均检查好的数据进行入库。注意:界址点,界址线不要入库,并将通用字典设置里的字典编码设置为07,字典名称设置为宗地层捆绑模式,字典值设置为独立加载处理各层。

宗地维护中宗地建筑密度容积率维护和宗地的拓扑维护(注意:这里的界值点线不要通过数据库维护里面的功能),拓扑出界值点线后将通用字典设置改为捆绑界点、线加载。加载宗地到当前页面,我们发现界值点线业自动被加载进来了,此时将其他软件转出的界值点、线加载进来,利用系统提供的空间关系拷贝功能将界值点号及界址线的相关属性维护上即可,必须保证数据的无缝性。

3.3苍穹标准转二调标准库及数据库输出VCT

新建“KqGis版二调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好后点击“数据交换”下的“数据库转换”,将厂家数据库转到国标数据库,配置厂家图形库、国标数据库好后,全选要转换的图形表,点击“转换”即可,苍穹标准的数据库建库完成后,需要提交二调标准的VCT格式进行检查。

4 结语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村庄地籍调查的大规模开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通过喀什地区村庄地籍调查试点工作的成功实施,能够有效改进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的作业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工作中外业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更趋合理高效。从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出的方法,能够减轻外业工作的负担,减少该项工作中由于手工作业所造成的差错,快速高效地提供地籍成果,使村庄地籍成果又快又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疏勒县洋大曼乡地籍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实现了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办公自动化;日常地籍变更管理;宗地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输出;宗地信息的历史变化跟踪管理和计算机辅助进行地籍调查等工作。实现了数据的管理、更新、分发与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数字地籍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丰富完善了二调数据库,为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启示

基金项目:河北省统计局2013年度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新形势下河北省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HY27)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4日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都注重结合本国实际,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为目标,在数据质量评估、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制。本文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视阈,研究国外政府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

一、美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考证

1、分散与集中并存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模式。美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实施模式是“分散与集中并存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构分别由负责综合事务的机构、负责数据整理的机构和负责资料分析的机构三大部分组成。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统计政策组主要履行统计数据的协调与沟通职能,属于综合事务机构;商务部、交通部、财政部、司法部、中央情报局等部门中具体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主要负责统计数据的收集、遴选和甄别,属于数据整理机构。另外,一些部属的经济分析机构、研究和发展中心、经济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对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属于资料分析机构。同时,美国还有很多民间统计机构参与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诸如民间智囊团体、学术性研究机构、私人统计调查公司、行业商会组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部分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职能。

2、以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监控手段。美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调查手段是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其他调查手段为补充。以普查为基础,体现在所有的普查项目由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全部承担;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体现在以抽样调查为主要方法,同时结合一定量的重点调查,例如在人口统计方面,每年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在经济统计方面,除对工业生产企业与贸易企业进行的例行的年度抽样调查外,还要按比例开展月度重点调查;以其他调查手段是补充,体现为以诸如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手段运用于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

3、双重评价相结合的监控方法。美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采用统计机构内部评价法和外部专家评价法相结合。美国由经济分析局自行实施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和实时监控,首先从经济发展的演变轨迹、发展规律等方面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然后拟定改进统计数据质量的计划,再组织国家统计系统内部的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最终予以认定。同时,邀请本国政府统计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和国内专业机构和学者、社会公众,从统计专业技术标准和使用的效益性、可比性角度,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如美国劳工局整理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由美国著名院校的统计学、经济学专家组成专业团队来进行评估。

二、英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阐释

1、分散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模式。英国采用分散型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在组织上成立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部,通过定期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评估分析,有效监控统计数据质量。同时,开发了一套作业流程技术,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以改进其价格指数,从不同方面保证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在架构和管理上,英国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工作,同时结合国家特点,在英格兰、威尔士等下设6大分支机构,这些分支在管理上享有很高的自。在责任与相互关系上,每个分支机构按专业划分部门,实行纵向上的统计署长负责制,而就每个部门而言,又都与其他5个分支机构有着密切的横向业务联系。其主要职责是为政府、议会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数据。

2、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监控手段。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手段上,英国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手段。根据英国统计法律规范,政府各部门提出的每一项新的统计调查项目,必须报国家统计局调查控制处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新的调查项目对调查单位可能造成的负担和影响、所调查的统计数据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统计方法和概念是否科学、样本规模和抽样误差是否合理、调查经费和成本情况分析等。调查控制处每个项目申报组织评估组,对所有统计调查项目的现状进行一次总评价,并对统计数据质量应该保留、取消、调整等问题提出专家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对外公布。

3、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的监控方法。英国采用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是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法。该方法主要是从数据调查和编制过程入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如为了保证零售物价数据的质量,英国采用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进行零售物价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首先,提供月度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过程,对外公布指数编制方法;其次,实地调查随机选择的地区和商品样本,检查误差率;再次,定期开展评估,使零售物价指数质量管理工作保持相应的连续性。

三、加拿大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管窥

1、集中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模式。加拿大采用典型的集中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加拿大统计局是一个独立的政府机构,根据需要在各省和地区设立直属的派出机构,负责全国各方面的统计调查并对外和提供统计数据,政府其他部门不设专门的统计机构,也不搞统计,其所需数据一般委托加拿大统计局进行调查。除加拿大统计局外,虽然各省也设有统计局,但它们不隶属于国家统计局,只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它们既不承担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任务,也不进行专门的统计调查,只是搜集、整理和提供极少量的有关本地区的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并对其进行一些分析和预测。加拿大统计局与地方统计局仅是一种业务上的协作关系。

2、完备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法律支撑。加拿大涉及到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内容的法律有五部:《统计法》、《信息使用法》、《隐私法》、《公司收益法》、《加拿大证券与知识服务法》,其中《统计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加拿大的《统计法》共有三十七条,对统计机构的设置和主要官员的职责及权限、公民隐私、人口和农业普查、违法处罚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加拿大,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因为加拿大统计局是全国唯一的统计数据加工和整理部门,在和出版各项目统计数据上,其做到了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负责的“三统一”模式,针对其他部门做到了排他性、垄断性的和出版各项和出版各项目统计数据。

3、统计机构内部自我评价之监控方法。加拿大采用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是统计机构内部自我评价方法。主要是组织建立严格的内部数据质量控制流程,由统计局系统内部进行质量评估。加拿大统计局实施的质量审计制度,由审计员围绕数据质量标准,通过与统计项目负责人面谈、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与主要用户会谈等方式,对本局统计政策、实践和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质量审计报告,全面介绍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递交统计局局长讨论。最后,将讨论的意见和质量改进方案反馈给各个具体项目的负责人,监督其按要求改进数据质量。

四、国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借鉴

1、设立专门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回顾国外统计质量监控机构发展史,很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构,充分发挥其专业职责和制度价值,以加强和改进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各国均践行一条“以专促改、以专促强”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发展道路。如美国著名的BOSKIN委员会,即专门负责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准确程度评价。

同时,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则设有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组,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年度独立评估,并对外公布评估报告;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质量评审工作由国家审计总长负责,其评审的内容有加拿大统计局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充分、完整。它们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制科学、合理,可以履行对统计数据进行准确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值得我国借鉴和移植。我国在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时也应建立自己专门的监控机构,以实现不断改进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目标。

2、确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模式。抽样调查虽然不是全面调查,但由于其运用了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等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往往能够起到全面调查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成本低、效率高,不需要劳财伤民地去发动组织;时效性较高,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取统计数据的资料;受外界的干扰相对较少,容易获取比较真实的原始数据,统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更高,因此受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欢迎和采用。

抽样调查已经成为美国、英国等国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主要模式。如美国,常规性统计以抽样调查为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统计领域,每年按年度、月度分别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组织开展抽样调查;对社会保障、劳动工资、居民收入、人口变动等以入户问卷、电话问卷、网络调查等抽样方式进行。在市场经济发育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抽样调查已成为主流的调查方式。我国应结合本地区实践以抽样调查为主,建立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监控机制。

3、开展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量化分析工作。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和数据模型来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通过开展量化分析工作,可以全面分析和评价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状况。例如,在用户和使用者方面,通过定期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评和反馈用户对数据的满意度,并根据量化数据编订数据满意度指数;在数据提供者、者方面,了解和调查其负担程度,并根据量化数据编订调查负担系数;规定月度、季度、年度数据从调查期结束到公布的时间;统计出版物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等。

然后,根据数据质量量化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采取监控方法,提出改进目标,采取对应措施的方式。例如,在根据不同的调查事项和量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丹麦统计局曾提出1994~1999年数据公布、出版时间缩短30%的目标;工商企业的调查负担1999年应比1996年平均减轻20%。实践证明,统计数据质量的量化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4、采取适宜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各国均根据本国国情确立不同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具有典型代表的是统计机构内部自我评价方法、统计机构外部专家评价法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法。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统计发展现状,应根据本国国情采取统计机构外部专家评价法。

统计机构外部专家评价法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由本国政府统计机构以外的部门或专家来评价,如英国由以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工作组来评估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状况;第二种,邀请外国统计同行来评价。如瑞士统计局曾邀请加拿大统计局专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作为制定瑞士统计局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数据质量的政策依据。我国可以考虑同时采用这两种方式,对于一般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价时由国内统计专家、学者实施,而对重大、复杂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时则可以考虑引入外国统计专家来评价。

纵览国外分散、集中和混合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制,各国在选取监控体制时,无一不结合本国国情和立足本地的实际,同时遵循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有效监控的基本目标。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方面,西方国家常用的统计机构内部自我评价法、统计机构外部专家评价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控制法,各有特色,各有创新,值得我国借鉴和移植。

主要参考文献:

[1]余芳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方法及经验[J].北京统计,2003.7.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9篇

收集数据――普查、抽样调查

1. 调查的两种方式

关于调查,请先看这个笑话:

“小明,帮妈妈买盒火柴去,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火柴好多划不着.” ……

小明高兴地跑回来:“妈妈,这次的火柴全划得着,我每根都试过了.”

这个笑话反映了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调查方式:

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笑话中,小明采用的是普查的方式,这样收集数据固然比较准确,但是不仅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因而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这一方法,它既省时又省力,也能用所获取的数据对总体的一定目标量作出推断,从而解决问题.

2.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识别

可见,普查是对总体中每个个体进行的调查,范围广、数据详细;而抽样调查的范围有局限性,数据不全面.因此,我们要根据两者的特点合理选择调查方式.

例1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 了解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B. 了解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 了解南京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D.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解析】选项A中,要调查的对象范围广,无法全面调查,适合抽样调查;选项B中,要了解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适合抽样调查;选项C中,南京市居民人数多,要了解居民环保意识应选用抽样调查;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有限,要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合全面调查. 故选D.

【点评】调查的方式通常有普查、抽样调查两种.一般来说,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个体进行调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进行全面调查时,只能用抽样调查.

3. 抽样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如1中笑话:考察对象是火柴的质量;总体是一盒火柴的质量的全体;样本是部分火柴的质量;个体是每根火柴的质量.若小明随机抽取了3根火柴进行试验,则样本容量是3.

例2 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32 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1 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32 000名学生是总体

B. 1 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 以上调查是普查

【解析】选项A、C指明具体的调查对象都是学生,实际上调查对象是学生的体重,选项A、C均不正确;本题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不是普查,选项D不正确;本题中的一个样本是1 600名学生的体重,选项B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调查的有关概念,最容易错的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叙述,做题时应注意.

4. 抽样调查的合理性

让我们先穿越到1936年的美国,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抽样调查,想说无偏不容易”.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

《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例3 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

A. 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

B. 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

C. 从该地区的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 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

【解析】选项A、C、D所抽取的样本都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总体的一般情况,只有选项B所抽取的样本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故选B.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0篇

[关键字]农村集体土地 所有权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2-1

1 概述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不得遗漏。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地籍工作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2数据库建立的内容要点

2.1 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等技术标准,以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建设以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要求为标准,能与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相关要求相适应的数据库。

2.2数学基础及分幅编号,沿用当地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数据基础,分别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分幅及编号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2.3数据内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地籍调查、所有权登记发证、土地权属争议等相关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等。地籍调查数据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四至、权属界线协议书、示意图等地籍调查成果。登记发证数据包括登记发证过程中相关申请、审批、注册、发证等资料数据。土地权属争议数据包括争议界线、权属调查情况、调解情况等数据。

3 建立数据库的流程要素

3.1编制县级数据库建设方案

由市(州)组织专家评审。

3.2资料收集、整理及扫描,这次数据库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最新土地调查成果和对以往已调查登记、发证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录入。要求纸质资料扫描质量达到200dpi以上。

3.3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就是我们常说的矢量化,属性数据的采集分2种,一种是单纪录的录入,还有一种是批处理,利用一些关键的属性字段进行挂接批量转换。

3.4拓扑关系构建,拓扑就是空间关系的描述,对于我们所建的数据库来说,就是点、线、面空间位置关系的描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对拓扑关系的要求与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相一致。

3.5数据检查与入库,数据入库前数据的质量检查非常重要,必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比如图形和属性对应或者是挂接等要做一次系统性的检查,也相当于对入库前的成果进行一次的系统的整理。

4数据源质量控制

4.1根据数据源质量要求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并填写数据源质量检查表;检查图形数据精度是否在限差范围之内;检查DOM等数据源的点位精度时,可选择明显地物点,与GPS测量实地坐标进行对比检查;检查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书、审批表等的规范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并对照图件检查对应关系;检查数据源的数据格式、数学基础和数据精度等。

4.2数据采集质量控制,采用环节质量控制和交接检查的方法,对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作业员对其作业过程及重大问题应当记录;作业员对数据进行全面自查,技术负责人组织作业员互查;由专业质量检查员对重要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并填写质量控制检查及处理表。质量控制检查及处理表;专业质量检查员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确保数据质量;不同作业员进行不同作业环节的数据交接时,进行数据交接检查,交接检查卡。

4.3数据入库质量控制,数据入库前应对数据进行100%的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入库后要对计算机自动输出成果进行检查。数据运行过程中要对数据库整体安全性运行检查。

5数据库标准规范化

5.1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两个标准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标准》,此次数据库建设要求依照这个标准执行。

5.2数据库建库软件,不统一数据库建库软件,地方各级数据库和管理系统软件由地方自主选择,由于数据库结构、数据库标准、数据内容基本一致,建议沿用二次土地调查、变更调查,所采用的建库软件。

5.3数据库建设单位,全国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和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已经历练出了一大批技术力量强、服务质量好的建库单位,建议选择有一定行业知识和建库经验的单位。

5.4标准数据交换格式,为了保持与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库相衔接,并能与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的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工作相适应,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参照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5.5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对于数据库建设属于至关重要的环节,各单位在二次调查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了较好的控制方法,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特别提出,此次针对各县级单位控制面积的调平,要求必须与省里下发的控制面积完全一致。

5.6数据库质量检查,数据库建完以后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质量检查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数据库成果是本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容,此次数据库检查除拓扑关系采用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质检软件检查外,其他的采用人工检查方式。

6 登记发证相关数据的处理方式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中登记发证的相关数据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6.1对已登记发证的所有权,可将权属界线协议书、示意图、土地证书等资料进行扫描并以附件形式录入数据库,对其他必要数据可根据已有资料或开展补充调查进行补充录入。

6.2对还未登记发证的所有权和部分有意愿申请登记发证的所有权,应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标准中有关登记所需的宗地的权利人、权属来源证明、权属调查、注册登记、权属审批等信息进行调查、审核、并按要求录入。

7 结论

农村集体所有权登记发证数据库的建立不但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程序,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董景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02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数字房产,房产调查,房产档案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3)03-0001-02

引言

数字房产工程是实现房产行政管理和政务信息化的综合系统工程,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工程之一,房产调查在数字房产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建立房产地理信息数据库,以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

一、房产调查的内容

房产调查,分房屋用地调查和房屋调查,内容包括对每个权属单元的位置、权界、权属、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地理名称和行政境界的调查。

1、房产(幢)调查

(1)房产(幢)调查,即按照《房产测量规范》,在房产分幅图和分丘图的基础上,对每个自然幢逐幢进行实地调查。

第一、通过调查后划分丘和编立丘号,并在房产图上标注出丘的范围、丘号和标注应标注的内容。丘界线的调查可根据调查区具体情况确定划分原则,并按照填表要求逐项填写《数字房产工程丘调查表》。

第二、在丘范围内进行房产(幢)调查,首先按要求对本丘内的每一自然幢编立幢号,然后进行调查,调查内容还包括:建筑物名称、结构、地上层数、地下层数、建成年份、坐落路名、门牌号码、套数/间数、幢面积、未发证原因等共十项。对于调查区内已登记发证的房屋和所有商品房必须按上述十项内容调查清楚,不得有缺项,并填写《数字房产工程房产(幢)调查表》,其余房屋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少调查项目,但丘幢号、结构、坐落路名、门牌号码、幢面积、未发证原因必须调查清楚并填写《数字房产工程房产(幢)调查表》。

(2)建立房产地理信息数据库,将房产(幢)调查的项目按照软件提供的属性录入模块按有关规定程序输入计算机。

2、 房产(户)调查

房产(户)调查在房产(幢)调查的基础上,在对每个自然幢进行细分到房产权属单元的调查,利用已有房屋登记档案、产籍资料、土地使用资料,以权属为单元,逐幢、逐项进行调查。按照填表要求逐项填写《石家庄市西北城区数字房产工程房产(户)调查表》。

1、房产(户)调查的方法

依据确权登记的房屋档案坐落与现坐落的对应的调查:对每一宗房屋档案坐落必须调查出对应的现在的坐落,并确定该户的层、户编码,再用该楼的丘幢号形成该户的唯一地理编码,方式:“丘幢号+层码+户码”。

2、建立房屋属性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关联

在输入房屋档案数据库时增加输入房产(户)的丘幢号和层、户号。

二、房产调查的编码方式

房产调查的编码方式采用:省市代码市辖区代码(6位)+房产区代码(3位)+房产分区代码(3位)+丘代码(4位)+幢号(3位)+层(2位)+户(6位)。

1、房产区的划分与编码方式

房产区的划分,采取以行政区为单位从北至南,从西至东以反S形顺序划分,一个行政区为一个房产区或一个行政区划分多个房产区。我们采取的是一个行政区划分多个房产区。一个行政区内最多不超过999个房产区。房产区的编码采用三位数字,从001至999。

2、房产分区的划分与编码方式

房产分区在房产区内划分,从北到南,从西至东以反S形顺序划分。一个房产区最多不得超过999个房产分区。初始划分房产分区时,要为今后扩展留有余地。房产分区的区界线以有名称的街、路、胡同、里等或有明显的分割界线进行划分。房产分区的大小范围适中,以能够满足丘号的编列并留有丘号增加的余地为准。

3、丘的划分与编码方式

丘是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丘分为独立丘和组合丘。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时称独立丘,一个地块属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组合丘。

丘的划分:有固定界标的按固定界标划分,没有固定界标的按自然界线划分。

丘的编号:以房产分区为编号区,采取4位自然数字从0001至9999编列;从北到南、从西向东以反S形顺序编列。

4、幢与幢号划分与编码方式

(1)幢

幢:是指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层次的房屋。幢是房产(幢)调查与房产测绘的基本单元。

在实际房产(幢)调查工作中,只要是一座独立的房屋都算一幢,即使这座房屋层数不同、建筑结构不一样、建筑年代也不一样,只要紧密相连、独立存在、不可分割都可作为一幢处理。

多功能综合楼其主楼和裙楼合为一幢;

房屋建成后又扩建、修建只要形成整体的仍作为一幢;

房屋间以过道或通廊相连的可独立分幢。

(2)幢号

幢号:给每幢房屋编一个号为幢号,幢号以丘为单位编立,幢号在丘内是唯一的。

具体编立方法:自进大门起,从左到右,从前到后,采用3位数编码,用数字001、002、003……顺序按S形编号。

5、房产(户)调查中层的编码方式

房产(户)调查中,确定该户房产在楼内的所在层,一层编码“01”;二层编码“02” ……以此类推。

6、房产(户)调查中户的编码方式

户编码共6 位,前两位是单元编码,即一单元编“01”;二单元编“02” ……以此类推。该楼如果未分单元时单元编“00”。

户编码后4为为户室号,具体编码方式:单元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层按“0101”“0102” ……二层按“0201”“0202” ……11层按“1101”“1102” ……以此类推。没有分单元的楼房按一个单元的方式进行。

三、房产调查的程序

1、房产坐落初步调查

首先摸底了解本调查区的街道、路名,提取调查区的档案坐落即产权登记时的街道路名、门牌号和幢号(或房号)。

2、房产坐落详细调查

将提供的档案坐落到实地一一对应调查现坐落,并填写《数字房产工程房产调查表》,不得有遗漏。

3、房产属性调查

在完成测量地物(空间要素)的几何位置的基础上完成房屋属性的调查,编列丘幢号、层户号,并填写《数字房产工程房产调查表》。

4、属性录入与数据转换

依据《数字房产工程房产调查表》完成房屋属性和丘幢号的输入,用软件对测绘成果数据房屋属性进行编辑,检查,校验。合格后按要求将CAD数据直接转换成ArcGIS文件,建立房产地理信息数据库。

5、建立房产档案挂接

依据《数字房产工程房产(户)调查表》,将每一户的丘幢号+层户号输入到相应的房产档案数据库中,建立房产地理信息数据库与房产档案数据的关联。

五、结论及展望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建设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数字房产调查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统计和掌握房产信息,对政府部门提高房地产市场监测、强化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落实各项住房保障政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系统共建、资源共享”的目标,建立数字房产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联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交换整合后的数据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智慧参考,对整个城市智慧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房产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工程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 [s].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2篇

普查报表先审后录

网上数据网下审核

在经济普查中调查单位上报数据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只交纸介质报表,由普查机构进行数据录入。第二种方式是调查单位自己录入数据,录完数据后再交纸介质报表。

针对第一种方式,普查办人员在收到调查单位报表后,首先应对表内的数据和逻辑关系进行审核,如果该单位同时报送了其他报表,还应对表间关系进行审核。在审核无误后,再进入到数据集中采集平台进行录入。

针对第二种方式,普查机构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调查单位录入的数据进行审核。在普查报表填报高峰期,一天下来一个专业人员可能要审核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单位网上提交的数据,如果在网上直接对数据进行审核,可能费时费力,往往会因为网速较慢,审核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建议将数据从平台导出,在网下进行审核。主要做法是利用平台的数据导出功能,将数据导成EXCEL格式,在EXCEL表中将有问题的数据进行标记,返给下一级普查机构进行修改核实或直接与调查单位沟通核实,网下数据审核正确后再到网上进行修改。

以上两种做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网速的太多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在数据采集平台上登录的时间,降低系统的压力。

同一终端同一用户

同一终端同一单位

同一终端同一用户指的是同一台计算机上只能有一个用户登录,不允许多个用户登录。同一终端同一单位指的是同一台计算机上只能打开一个调查单位的数据进行审核,不能打开多个单位的数据同时审核。

要求同一终端同一用户,主要是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的设计要求就是一台计算机上只能是一个用户使用,如果多个用户使用,就会出现很多显示错误,如权限紊乱、网页数据显示不正常等情况。要求同一终端同一单位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台计算机上同时打开多家单位的报表数据页面,这样操作不仅查验的页面数据可能不准确,而且会造成某一用户大量占用系统有限资源,形成多用户在线情况。

如果因工作关系确实需要使用其他用户时,可以先将当前用户退出,关闭IE浏览器后,再打开新的IE浏览器,以另一用户登录。而当需要审核数据时,只能一个用户、一张表、一个单位的选择,不能在终端上同时打开多个单位的报表数据页面。

力争实现日清日结

耐心细致做好答疑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3篇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从事科研的教师和研究生对数据库使用情况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满意度调查分析基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提出并实施的LibQUAL +TM 项目。文章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对本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40-04

1背景

电子资源作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目前,新疆大学图书馆有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试用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本次的试用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本校读者对数据库的认知状况、使用程度,便于按照读者的需求,并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购置和建设更加符合读者需要的数据库资源。

2读者使用情况的调查

2.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电子资源主要是图书馆购置的各类数据库资源,包括:文摘及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

2.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小组主要由负责电子资源购买、宣传、服务和技术支持的馆员构成,他们结合新疆大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平时咨询中读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拟定了29个调研指标,采取网上答题和现场答题的方式,除了通过新疆大学综合信息门户系统对教师进行宣传外,还通过各学院科研秘书对研究生宣传此次调查,并且从读者中抽取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给他们发送调查链接地址或到各个学院进行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由选择回答和开放式回答组成。

3问卷总体回收情况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的方式。此次共有610人参加了调查,读者在后面的两道开放式答题中共发表了788条意见。

3.1参与调查读者基本情况

从年龄分布来看,调查的主要参与者是21~30岁的读者,达到70.81%(详见表 1)。从读者的身份来看,研究生最多,占74.09%(详见表 2)。从学科分布来看,理科占45.90%,工科占27.21%,文科占26.88%。

5结语

5.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数据库的使用率

据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图书馆所购置的数据库资源在数量和类型基本上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使用率还不是很高,所以,图书馆要采用各种方式加强数据库宣传力度,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新订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跟和自己的学科相关度最高,哪些是全文数据库等问题。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本馆的纸本馆藏资源、图书馆的布局、借书还书等内容,还应给学生介绍本馆的数据库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数据库使用培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5.2提高信息咨询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得知,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咨询服务水平,首先,要更加注重图书馆主页的建立和完善。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核心,读者最先是通过图书馆主页了解本馆的资源收藏情况和最近的动态。其次,引进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图书馆的同时,对馆内人员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学科馆员主要是为某学科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各方面的学科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既提供图书馆咨询服务,又提供对本学科教师和研究生的一对一的学科咨询服务。本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可以直接以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他们的学科馆员,咨询解答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能力。

5.3合理调整购置计划 提高读者满意度

读者对本馆的数据库资源学科相关度和对收录内容时间跨度不很满意。开放式答题中大部分文科的读者希望图书馆多购买一些文科相关的数据库。图书馆选择订购数据库时最重要的是结合本学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科研成果和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以及本馆的性质、任务。图书馆建设数据库资源中要合理的使用有限的资金,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夏雪雁,赵志强.提高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利用率的策略[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1):48-50.

[2]Ziming Liu , Lili Lu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gital Library Use:Factors, Perceived Influences,and Satisfaction[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1(37):230-236.

[3]N.K. Sheeja.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digital library: A case study[J]. 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 ,2010(42):149-153.

[4]董丽,吴冬曼等. 基于LibQUAL+TM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实践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3): 76-81.

[5]金建英. LibQUAL+TM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界,2008(2).

[6]兰传斌.数字环境下深化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152-153.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交通量调查车型统计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是各国交通部门都十分重视的工作。我国于1979年组织了公路交通量调查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定期的交通量调查工作。2002年交通量调查工作正式纳入国家统计制度,这说明交调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现行的交调制度沿用了很多年,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这项工作的制度没有变化,没有改进。但是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交通、道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交通量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截至2009年底,天津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316公里,密度为12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5公里,普通干线公路2415公里,县道1101公里。截至2009年底,天津市公路网共布设了109个交通流量自动化采集站点,观测总里程为2018公里,占区县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的47.5%。

接下来,我就交通量调查、交通量的车型划分、交通量数据的统计三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市交通量观测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交通量调查是指对选定公路的某路段的交通流量及其特性的调查。通过交通量调查可掌握公路网、各条路线、各路段交通流量的大小、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道路拥挤状况等特性。

交通量调查分为连续式调查和间隙式调查。每年分小时不间断进行的交通量调查称为连续式交通量调查。按规定的时间定期进行的交通量调查称为间隙式交通量调查。由于间隙式观测结果受气候、法定节假日、地方性集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而且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的偶然性较大,也就是样本数量太少,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所以天津市交调设施采取的调查方式全部是连续式交通量调查。

连续式交通量观测必须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对观测设备的要求较高,但是我们投入连续式交调设备的资金毕竟有限,而县级以上公路站点的47.5%里程覆盖率已不能满足现状,因此建议连续式调查和间隙式调查共同进行,间隙式调查一般采取人工调查的方式,对于没有交调站点覆盖的路段应采取人工调查的方式观测交调数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抽样数据,建议间隙式人工调查的频率应不小于2次每月。为了减少间隙式交通量观测人员的工作量,可引入昼间系数的概念,即将每天24小时观测时间缩短在一天的某个时段,这个时段的交通量通过昼间系数,可以换算成一天的交通量。

2交通量的车型划分

交通量主要有混合交通量当量数和拥挤度两个交通量调查工作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量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而交通量车型的划分,即车辆当量车换算系数与混合交通量当量数和拥挤度直接相关。具体天津市车型分类及车辆换算系数见下表。

表1 调查车型分类及车辆换算系数表

汽车代表车型 折算系数 说明

小客车 1.0 额定座位≤19座的客车

大客车 1.5 额定座位19座的客车

小货车 1.0 载重量≤2吨的货车

中货车 1.5 2吨<载重量≤7.0吨的货车

大货车 2.0 7吨<载重量≤14吨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重量14吨的各类车型

天津市的当量车换算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计算,拥挤度与车辆的体积息息相关,尽管上述换算系数考虑了车辆体积的关系,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采取相同的系数,未考虑到各类型车比重范围对拥挤度的影响。我认为,在计算车辆当量数时,应根据各类型车所占比重给出一个恰当的折算系数,即在上述折算系数基础上再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是由各类型车所占比重决定的。

3交通量数据的统计

交通量观测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根据分析样本的各种性质,得到总体的性质。因为这个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我们在进行交通量统计时,不能以简单的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为满足,还应该估计误差,即要求知道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精确度,或者说真值存在的范围,即引进“置信区间”的概念。交通量观测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可以采用当2未知时,正态总体均值在置信度1- 的置信区间公式:

﴾ -t (n-1) , +t (n-1) ﴿

例如某连续式观测站2009年一年中每月平均交通量数据见下表,求该观测站置信度1- =95%的置信区间。

月份 月平均交通量 月份 月平均交通量 月份 月平均交通量

1 7753 5 8883 9 10463

2 7533 6 8655 10 10803

3 10246 7 8880 11 11047

4 10248 8 10893 12 9603

解:n=12

=(7753+7533+10246+10248+8883+8655+8880+10893+10463+10803

+11047+9603)/12=9584

S=1221

由1- =95%,得 =0.05, =0.025,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

t =t0.025=1.96

则-t (n-1) =9584-1.96×(12-1)× =1985

+t (n-1) =9584+1.96×(12-1)× =17183

得到该观测站置信度1- =95%的置信区间为(1985,17183)。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置信区间范围比较大,说明这观测站的交通流量浮动比较大。可以推测本站点的基础数据一旦缺失,交调数据分析的的准确性就难以保证,因为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这将对后期数据量的分析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建议,对于连续式交调站点的维护、维修工作要及时跟进,一旦短时间无法恢复检测数据时,应采取人工调查的方式给予补救。

4结语

数据调查方式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学微调查;教学实践;经验;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1-0066-03

前段时间,我执教“角的初步认识”,课前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对“角”有着怎样的认识基础?他们经验中的“角”又是怎样的?想让他们比较清晰地认识平面图形“角”的难点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凭借着经验去分析与思考。然而,对这些问题仅仅凭个人经验判断是否可靠?有没有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反思一节课教学效果的方式呢?我想到了教学调查,试图通过教学微调查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实践从经验层面走向更加理性的层面。

微调查是相对于严格意义上的调查研究而言的,即针对某个微观问题,采用简易的问卷或小型的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小范围调查研究。课堂教学微调查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问题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的小调查,它具有即时性、灵活性,操作简便,数据分析及时,易于即时利用等特点。那么,该怎样开展教学微调查研究呢?

一、确定有针对性的调查点

之所以提出微调查,目的在于进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调查时不求全,而强调有针对性,能够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因此,有针对性的调查点的确定是做好教学微调查的重要基础。通过实践发现,可以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两个角度来确定调查点。教学重点即一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事实上,也只有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的调查,才有可能为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我曾在“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调查中确定了三个调查点:一是调查学生对计算长方形面积所需条件的知道情况;二是调查学生有无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三是调查学生在会算的同时是否理解算理。三个调查点,均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反映了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需要完成的三个层次。同时,第三个调查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基于以上三个调查点展开的调查,才有可能让我们切实把握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基础,才有利于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又如我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的调查中,确定了以下三个调查点:

(1)学生能否从汉字“角”联想到平面图形“角”?――调查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角”的认识状况。

(2)学生是否认识平面图形“角”的直观图?――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角”的直观认识基础。

(3)学生能否从一些平面图形或物体中找到“角”,并能正确指认“角”――调查学生对“角”的生活化经验与数学概念间的沟通水平,也是真正达到“角的初步认识”的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调查点的调查,可以比较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对“角”的原有认知水平。

实践表明,唯有确定有针对性的调查点,才能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真正实现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点确定后,调查方案的设计也是实施教学微调查的重要一步,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设计,二是方法的选择。

因为是微调查,所以材料选取不宜复杂,简单易操作最佳。比如我在上文提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调查中,就设计了一张简单的问卷:你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吗?会的请试着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提供的长方形没有标出数据,实际长5厘米,宽4厘米),并写出计算过程。这样的调查材料虽简单,但已足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基础。而且因为调查材料非常简洁,便于调查资料的及时整理与分析。

材料选定后,调查方法的确定也是教学微调查中的重要环节。哪些内容适合采用问卷调查?哪些地方需要通过访谈?都应该是有预先设计的。我在做一年级学生“加法”认知基础调查中,设计了以下调查过程:

首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材料是一张式题卡片,卡片上有8道简单的加法式题:1+4、2+3、4+1、3+2、6+3、4+5、5+3、3+7,其中4道“5以内”(0除外)加法式题,3道“10以内”的式题,1道只限于满十“进位”加法(3+7)。这是作为了解学生“10以内”加法计算基础的。这些材料请全班学生完成。

接着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选定班中一个大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材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果树上原来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现在果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要求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第二个问题是请学生说说4+1表示什么意思?可举例说明,目的在于从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意义的认识程度:一方面是根据情景列式,了解学生对“加法”作为一种运算与具体情景间对应性的认识水平,学生是否建立起加法与生活情景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说算式的意思或举例子,旨在了解加法作为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学生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解构。显然,通过问卷和访谈两个步骤的调查,还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对加法的原有认识水平的。

三、实施相应的调查过程

教学微调查一般分为课前调查和课后调查两个部分,其目标指向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课后反思评价的客观性,突出以数据说话,强调实证。

课前调查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具有怎样的已有认知水平,从而为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提供依据。课前调查除了考虑调查内容与即将学习的知识有较强的相关性之外,调查对象的选取也需有一定的典型性,即能代表大多数学生的一般状态。样本也不宜过小,一般需要选取调查对象的30%以上,能够超过50%或做到100%则更好。

课后调查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后即时进行,以教学效果为视点,分析教学过程实施的效度。它同样采用以事实为依据的分析评估方式,突出实证性。课后调查对于对象选择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一般仍然以课前调查的对象为对象,这样有利于进行比较分析。调查内容也需要有针对性,以一节课的核心目标为依据。

四、深度分析调查数据

教学微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基于调查所得,或帮助教师以学生的现实起点为依据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或分析教学效果,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因此,调查分析是教学微调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前调查的数据分析

需关注数据背后的典型问题,作出有层次的分析与推断,从而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如我在“分数乘分数”一课进行的教学前微调查。

全班学生参与调查。完成后,我对数据进行了这样的整理与分析。

表一数据告诉我们,两个班分别有50%和53.8%的学生“会”计算“分数乘分数”式题,均达到了半数。从表二可以看出,能够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来计算的人数占结果正确人数的63.5%,还有13.5%的学生计算结果虽然正确,但计算方法却是错误的。最后又通过对两个班中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计算的所有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没有一位学生能够清楚地解释算理。学生告知是父母所教或者奥数班上老师所教。

有了课前调查作依据,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关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一半学生虽会算,但也只停留于“形式模仿”阶段,对其意义的理解几乎是空白,学生从“形式模仿”到“意义理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一定的引导。于是,我们在本节课的预案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针对性教学环节:一是利用对具体情境中分数意义的解读,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知经验;二是引导学生探究算式的意义,沟通“运算意义”与“运算程序”之间的联系;三是组织学生进行算法梳理,探究算法的本义,凸显算法探究与算理理解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的设计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检测,几乎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分数”的式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后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的学习中表现出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二)课后调查的数据分析

需关注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效度,既需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合理解释,同时还需要深度剖析教学得失,为改进教学提供方向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