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师大一年级 识字教学 阅读

【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JCJY13021405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即使是小学生也同样受到社会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所以尽早尽快地认识汉字,开始阅读,不仅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就中文阅读而言,必须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才能为自主阅读提供基础。然而,按我们正常的语文教学进度,小学生认完2500个左右的汉字需要五六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由阅读期被延迟到了10岁以后。

近年来,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改革,“课程标准”也一再修改。2012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定位,就由以前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变化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比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将识字、写字的地位,由第一学段“法”定到整个义务教育的四个学段,并被赋予重要地位。

以上不难看出尽早尽多识字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引导一年级孩子大量识字、快乐识字呢?我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时展开研究积累了经验。

一、识字教学资源的突破

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教学资源是教材本身。从识字量上看,上册识字334个,数量不多,也就是说学完上册内容,孩子根本无法展开即使是简单的自由阅读。从内容安排上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一到八单元教学内容安排相对较少,以入学常识和简单的语文知识为主,从第九单元才开始汉语拼音的学习,而声母和单韵母的学习内容又相对太少,加上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中已经学过,不但造成高耗低效的情况,而且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会大打折扣。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1.充分利用教材本身

首先从孩子的记忆特点入手二次利用教材。孩子记忆和成人有所不同,以形象记忆为主,以整体记忆为主。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往往是记住这个句子到记住这个词语,最后记住这个字。根据这个特点,我把教材里出现的常用词语打印出来,贴在课文旁边,便于孩子朗读时识记词语,进一步识字。这样既增加了识字量,又巩固了记忆、积累了词汇。

其次在教学实际中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比如八到十一单元的拼音学习,我先领着孩子单纯学拼音,教材中穿插的阅读部分只要求孩子会读会背会认字,不让孩子写,同时加快单韵母和声母的教学速度,等到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全部学习完,集中安排认字和写字。这样既二次复习和巩固了认字和拼读,又使原先的拼音教学、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多种任务交叉的模式简单化和条理化,有利于孩子的记忆。

2.合理开发课外资源

一年级开学伊始,按照惯例学校要求教师给孩子讲述各项纪律要求,就是所谓的“立规矩”。但对于六七岁的孩子这些内容毫无意义,因为大人嘴里的应该和不应该根本提不起他们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不会认真听,反而制造了课堂上的捣蛋鬼。怎么平衡?我认为,教师应抛弃“正确的废话”,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入手渗透德育。引入学前的儿歌,如《小白兔》;朗读行为规范方面的韵文,如《爱护小眼睛》、《坐得正》;哼唱儿童歌曲,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小燕子》。在这些活动中渗透识字教学,兴趣、德育、识字一举三得。

拼音教学中,抽象的字母难记是教学的难点。我根据书中的插图编写韵文,配上孩子会唱的歌曲,记忆、识字两者兼得。如“广播一响bbb,冬冬泼水ppp,两扇小门mmm,一尊大佛fff”,下面方框出示字词“广播 泼水 两扇 大佛 播 泼”,让孩子整体认读单个记忆,是教学资源的另一补充。

二、识字教学方法的突破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教材提供了看图识字、随文识字、对比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等识字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根据孩子特点我进行了新识字方法的探究,如韵语识字、猜谜识字、字理识字、辐射识字等。“刮风有它,每天扫它,说它没用,种花要它”是“土”,“识字路口停一停,四面八方都不通”是“田”, “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孩子在方方的游泳池中玩水”是“游”,“十”加一横变成“千、干、土、十”等等,这些方法有的是孩子自己编的,有的是读课外书看的,孩子课堂上记住了汉字,回家说给家长猜,有的孩子专门买来相关书籍,家长、老师、孩子乐在其中,岂不是一大快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拼音教学中枯燥的拼读环节总让孩子提不起兴趣,我把全班孩子姓名打印成上面音节下面汉字的小卡片,贴在孩子课桌一角,课堂上做拼名字找字母的游戏,课下比谁交到的朋友多,练习拼读的同时又记住了近150个汉字,其中不乏一些生僻字。

三、识字教学评价的突破

传统的识字教学评价多以试卷的形式为主,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抹杀学生识字的信心和兴趣。我在教学中努力探究立体的评价方式。

平时的认字、读书等活动达到基础要求(读背)盖面小红旗,超越标准(认词认字)盖个小明星,攒够一定数量换个“小奖品”,10个小奖品盖朵小红花,每周每月给领先的小朋友发奖,累积不同数量的红花兑换不同的奖品。这样,中下等的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也能得到奖励,“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不能飞也不能跑的就慢慢走”,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进步,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树立他们大量识字、大量阅读的信心。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2篇

一、教师自身的汉字储备

要想会教,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写一手好字,还要对祖国的汉字文化有较深的认识。这样才能保障汉字教学方法化与艺术化。

二、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第一课单纯识字课是《口耳目》,从图形、象形文字,再到通用标准汉字,无疑在向老师及学生传达一个信号,让孩子从这三个过程中体会汉字的演变,再则就是让孩子们能找到识字的乐趣与方法。可以让孩子先根据自己的观察找一找与6幅图相应的象形文字,再找一找对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如果教师能从这一课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去找寻汉字的渊源,在每节识字课中都能有针对性的对几个汉字进行深入地、科学地讲解,把这些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简单地、有趣地告诉学生,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汉字与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识字、了解字词的含义。孩子们一定会对识字有更大的兴趣,也能从识字中找寻到乐趣。

三、融识字于课文情境中

小学低年级考试命题一般不涉及课文的内容,而为什么又要安排那么多篇课文呢?我想是要对孩子在课堂上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认字、识字。在识字教学上也要避免单纯的、机械性的识字、写字。要把汉字放到文章中去,放到句子中去,放到词中去。这样一定会加深记忆,更为下一步的书写打下基础。

四、融识字于游戏中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汉字教学中为了巩固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与学习,教师要设计一些汉字游戏来与孩子们玩,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爱上识字、乐于识字。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如下:

1“.摘苹果”,准备一棵苹果树道具,上面挂满写着生字的“苹果”,你想要摘到苹果首先要认字,最后比一比谁摘的苹果多。

2“.开火车”,这个游戏在新认字课常常用到,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列火车,每人抽读一张字卡,小组合作完成这个任务,就算过关。

3“.猜认生字”,以字谜的形式出现,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更巩固了汉字,同时也深化了这个汉字的特点。

4“.找朋友”,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它们的“搭档”。

五、融识字于生活中

“生活处处皆语文”,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大,除了在课堂上识字,还要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如:收集商标,从商标中识字;从校园建设中识字;从电视节目上识字,让良好的识字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六、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汉字虽然形态各异,数千个字就有数千个形象,但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把识字的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尽早地教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1.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加一笔,减一笔或两个独体字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汉字有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更换部首就能变成一个新字。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加强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教师自身的汉字储备

要想会教,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写一手好字,还要对祖国的汉字文化有较深的认识。这样才能保障汉字教学方法化与艺术化。

二、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第一课单纯识字课是《口耳目》,从图形、象形文字,再到通用标准汉字,无疑在向老师及学生传达一个信号,让孩子从这三个过程中体会汉字的演变,再则就是让孩子们能找到识字的乐趣与方法。可以让孩子先根据自己的观察找一找与6幅图相应的象形文字,再找一找对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如果教师能从这一课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去找寻汉字的渊源,在每节识字课中都能有针对性的对几个汉字进行深入地、科学地讲解,把这些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简单地、有趣地告诉学生,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汉字与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识字、了解字词的含义。孩子们一定会对识字有更大的兴趣,也能从识字中找寻到乐趣。

三、融识字于课文情境中

小学低年级考试命题一般不涉及课文的内容,而为什么又要安排那么多篇课文呢?我想是要对孩子在课堂上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认字、识字。在识字教学上也要避免单纯的、机械性的识字、写字。要把汉字放到文章中去,放到句子中去,放到词中去。这样一定会加深记忆,更为下一步的书写打下基础。

四、融识字于游戏中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汉字教学中为了巩固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与学习,教师要设计一些汉字游戏来与孩子们玩,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爱上识字、乐于识字。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如下:

1.“摘苹果”,准备一棵苹果树道具,上面挂满写着生字的“苹果”,你想要摘到苹果首先要认字,最后比一比谁摘的苹果多。

2.“开火车”,这个游戏在新认字课常常用到,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列火车,每人抽读一张字卡,小组合作完成这个任务,就算过关。

3.“猜认生字”,以字谜的形式出现,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更巩固了汉字,同时也深化了这个汉字的特点。

4.“找朋友”,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它们的“搭档”。

五、融识字于生活中

“生活处处皆语文”,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大,除了在课堂上识字,还要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如:收集商标,从商标中识字;从校园建设中识字;从电视节目上识字,让良好的识字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六、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汉字虽然形态各异,数千个字就有数千个形象,但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把识字的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尽早地教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1.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加一笔,减一笔或两个独体字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汉字有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更换部首就能变成一个新字。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加强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4篇

数木棍还是上楼梯,现在看似区别不大的两种数学启蒙方式,实则可能会将孩子们引向喜欢理解创新和乐于听话遵从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而机械记忆的过度练习更容易挫伤孩子们的内在学习兴趣,因此小学初期的教师和家长不能不重视数学学科内在的的文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数字阶梯 小学教育 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已一月有余,孩子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见面会上提出要家长们准备二十根小棍,以备进一步的数学加减法学习――这一要求当场震惊了许多人,一些家长小声嘀咕,二十以内或十以内加减我家孩子早就会了,根本没用过这东西,数小棍的方法也太落后了。

学习数学之初利用直观教具展示以利理解的确是必要的,很多家长初教孩子数数和计算十以内加减时也多是就近取材,用手指头或者其他的直观物体。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也有一些利用小棍、糖果做加减练习的例题,比如认识数字一时就在旁边画出一根木棒,或者一颗糖果;认识数字二时就在旁边画出两根木棒,或者两颗糖果;进行简单的加减时,则用两堆木棒分别代表两个数字,由教师或者家长指导孩子数出总数。但问题在于,这些都是在孩子们初始接触数学,还不能理解符号化的一二三四五是什么意义时使用的,而在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数字的含义而只是运算还不够熟练时再依靠这些实物来学习计算,将数的关系具体成一堆木棍和另一堆木棍,岂不是会促使部分孩子计算稍大点的数时“手指不够数脚趾,脚趾不够哭鼻子”?

与这件事情类似的是,几周后时候这位数学老师又要求准备一包二加上三等于几、九减二等于几这样的口算卡,要求孩子们每天读两遍直至这个学期结束――笔者没有调查多少孩子按要求做了,反正笔者家孩子因为已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百位数的加减,所以没买也没背过这些卡片。老师并未因此批评他,但孩子依然对数学课有意见,说“大部分同学都会了,老师还把那几道题说来说去,我们都觉得数学课没意思!”。

肯不厌其烦的对待落后一点的孩子,说明这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但是以如此单调的重复练习方式来对待不会或者不熟练的孩子,笔者认为并不是一种好办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符号化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是数学抽象的关键。虽然小学只是入门阶段,但儿童学习数学的核心目的同样在于培养理性精神和严谨的思维方式。而且正因为是在启蒙阶段,孩子们的的抽象逻辑思维刚刚开始萌芽,整体认知从无序向有序发展,此时良好的数学学习是儿童未来数学素养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启蒙时期能不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儿童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儿童今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小学数学学习不仅要求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更要求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等,以便为其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2]。

那么数小棍和背诵口算卡的方式有利于达到这个要求吗?数数使用的手指头或者木棍,实质类似于我国古代使用的算筹,并没有完全符号化,而且操作中强调的是牢记法则和操作熟练化,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发展,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背诵口算卡则只是对记忆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和推崇,往往导致很多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个单纯的计算题回答的很准很快,改变一下语境变成简单的应用题立刻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办――这一点在很多小学生身上都不罕见。笔者家的小朋友幼儿园大班时已经能够和邻家的一年级小朋友抢答很多应用题,甚至有时可以为其解疑答难,但单纯的计算题尤其是较大数字的加减口算则明显速度落后,但经过一年的自然成长,现在他计算的速度和质量早已超出了一年级的教学要求,这也是数学老师在他并没有准备小棍和口算卡的情况下“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的原因。

但笔者家的小朋友在既往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并未使用过小木棍和口算卡一类的教具,简单的一加一、二加三等是在初步认识数字时用实物一边学数数一边加减慢慢理解掌握的;而认识和计算十以内、二十以内以内数字时笔者自制了如下图所示的、介于直观实物计算和完全符号化的竖式计算之间的数字阶梯。

数字阶梯的优点首先在于能够一目了然符号化的数字之间的关系。因为它实质上是一种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通过“以形助数”来结合抽象的数字符号和形象的阶梯,可以直观的比较抽象化的数字的大小多少,使问题简单化。有些孩子数数能数到一百,却不知道十和十五谁大谁小,谁多谁少;更多的初学加减的孩子,数数七根木棍再数数八根木棍,点数好几遍才能分清哪个是七哪个是八,再排好队看半天才能确认哪个多哪个少。而通过数字阶梯来认识数,在学数数的同时很容易就能够理解数字所代表的的大小多少,不用颠来倒去的折腾,兼具直观与符号化的优势。

同样的,数字阶梯也很便于用于理解相邻数、偶奇数等数学概念。楼上楼下谁和谁是邻居,谁住双数层谁住单数层这种比喻很容易让五至六岁孩子理解这些数学概念,甚至负数的概念通过数字阶梯也可以提前引入,五至六岁儿童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掌握。

数字阶梯最大的的优势显示在二十左右的加减法中。在数字一至五的加减计算中,数阶的优点尚不明显。因为总和小,直观的几颗糖或木棒数起来并不需要多长时间,而且这个阶段实物更便于他们的理解。但在进入数字十左右的认识尤其是二十左右的认识和加减学习时,数字阶梯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显示更加直观简洁,也更符合数学本身的逻辑思想。譬如九加三,用一般教材上显示的数数法,很多孩子要从一开始一直数到十二,而用数字阶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直接从九往上数三个数,看到的就是十二;再比如十三减五,用原来的数数法,很多孩子要从十三根棍子中取出五根,再数出剩下的数量,不仅需要的时间长,还因要数的数量多容易出错,而运用数字阶梯,只需要从十三往下数五个,就可以确定得数为八。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数字阶梯进行计算的优点不仅在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计算的快捷性,更重要的是数木棍是一种直观情境学习,类似于最原始的算筹运用。而数字阶梯则已进入符号化和逻辑推理阶段,是数学思想的启蒙运用,这对于儿童个体的思维能力发展是一种质的促进,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难以预期的积极作用[3]。

数字阶梯和算盘在构造排列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但不同的是算盘仍然选择了以实物代表数字,不H数数时仍需直观物体到符号化之间转换,加减计算时同样不如数形结合紧密的的数字阶梯更明了,更能解释数字间的逻辑关系。而且数字阶梯的运用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数的关系,作为数数计算与列竖式计算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儿童进入竖式计算学习之后就可以放弃了,因为竖式计算更为明确的揭示了数字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且已经进入完全的符号化。而算盘的使用则容易使部分教育者再次陷入过于强调口诀记忆和技能程序化的泥潭。

口算卡的诵读则属于单纯的记忆练习问题。首先没有结合对数字和加减法实际代表意义的深入理解,单纯的要求诵读实质上就是一种机械记忆而非有意义的学习,练习效果很难持续提高和突破。从要求准备口算卡到目前已有一个多月,每日诵读的任务还没有叫停,这就从侧面证实实际收效并没有达到熟练或者比较熟练的预期要求,因此很难排除这些每日诵读的孩子并不真正理解数字符号和加减口诀意义的可能。

其次,如果孩子确实理解了数字本身和加减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后,正常的课堂练习已基本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练习需要,稍微落后一点的孩子也完全可以通过少量渐进的练习来促进记忆。尤其是如果孩子能够正确回答或判别情境问题里的数量关系,那么偶尔的计算错误、不熟练是完全可以容忍的。因为孩子从理解到表现出完全掌握会有一个延迟反应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练习次数的逐步累积会逐步好转,完全没有必要要求孩子们一再练习诵读甚至要求倒背如流。这不仅不再是高效的、有效的学习,而且还会挫伤孩子们的内在学习兴趣,使有趣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枯燥的折磨。

作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数学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数学学习的核心不在于养成熟练的演算技巧,而是养成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习惯。学前期和学龄初期是个体数学素养生成与发展的基础阶段,此时看似区别不大的数学启蒙方式,实则影响内隐而长效,可能会将孩子们引向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一个人较长一段时期内甚至一生是以熟练、快捷、准确的记忆水平而自豪,还是以具备理性精神,拥有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自豪;是以完美的遵循前人固有的规则、服从权威为荣还是乐于探索、以寻求真理为乐[4],往往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隐形的框架,以认知结构的方式关键性的影响此后的学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此沉重的问题自然不能归咎与小小木棍和口算卡,然而管中窥豹,部分教师和家长僵化的思维和落后的教法,确实在很多时候成了孩子们发展的禁锢。起点差之毫厘,终点去之千里。是以入学之初,教师和家长更应该既了解孩子们的真实发展水平,又理解数学学科的文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王宪昌,刘银萍. 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兼与张楚廷先生、黄秦安先生商榷[J]. 数学教育学报,2002,03:36-39.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EB/OL].http://.cn/xxsx/jszx/xskcbj/.2012,02,21 .

[3]郝连明,刘鹏飞,徐乃楠. 中西方数学价值观差异及其影响――兼论中国古代筹算衰退的原因[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54-156.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5班拼音,数学,写字教学任务。班级人数36人,男孩19人,女孩17人。这群孩子就像一颗颗嫩芽,生机勃勃,活泼可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聪慧,机智,善良。他们的智慧常常给我带来惊喜。但也有个别孩子接受能力弱,理解能力差,内向,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

    一:备课方面

    本学期我是写字教案的主备老师,写字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正确的握笔,端正的写字姿势,严格按照汉字的笔顺书写。拼音,数学教案由老教师提供,我借鉴,参考他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想与创意,塑造自我风格。

    一节好课,70%在于备课。认真备课,先备学生,然后备教材备教法,因为孩子小还得备学法。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情况去设计教学思路,每个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想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并对教学成果与成功教学过程都做了反思与总结。

    二:教学方面

    1.上课

    激情导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通过一些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小律动导入,课堂小游戏导入等课堂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和手段能激起孩子们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引发孩子们对知识欲望。我的出发点是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过程,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感受到获得知识的赞同感,成就感。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的教学灵感来自孩子。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展示的空间,我的课堂有孩子们获胜的喜悦感,我的课堂给足孩子们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2.知识掌握

    数学方面;从1到9,这9个数字书写规范,孩子们学会了10以内数的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运算总喜欢掰手指,依赖手指来运算。到最后喜欢上了抢答,反应快,答案准确。

    拼音方面;掌握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能认,能读,能背。掌握了拼音字母的书写格式,拼音字母的儿歌,小口令和拼音字母的书写笔顺,音节的拼读。

    写字方面;从握笔开始。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引导,到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到简单汉字的书写。孩子们手小握笔无力,刚开始的书字其实就是画字形。先让孩子们熟悉汉字的基本笔划,笔划是汉字书写的基础,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护好眼睛和身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课堂中要开动脑筋,发散自己的思维,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踊跃参加课堂活动,勤于动手,勤于动口。发问前先举手,别人发言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听课方面

    领导说过:“跟高人学习你会成长更快,跟高人学习你会节约成本。”

    一个思想可能来自别人的课堂,一个醒悟可能来自别人的错误。走进别人的课堂,积极参加组内教研,诚心向新老教师学习。本学期共听课37节以组内老师为主。在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6篇

致力于碑版拓本、古代书画、古籍及文房用具收藏、整理与研究。先后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编撰书法艺术等书二十余种。

“与女儿一起成长”,这是我照看女儿到三岁时的感悟。生活中的一切旋律皆因女儿的成长节奏而变化,且节节精彩。引导孩子跟随父母学习说话、识字,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做的,我也不例外。但是,当女儿三岁半以后,她能够偶尔识读出一些汉字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教习她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上写出她能够认识的那些字,此时,女儿还不会使用筷子。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习做同样的事儿,习惯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孩子识字、书写,渐渐地形成了习惯。当女儿四岁半以后,在某些天的晚上或者是周末,她吃饱喝足精神愉悦时,也经常会自己要求说:“爸爸,我要写字!”平日里我的诱导式教育,此时起到了作用。当然也要创造出让女儿说出“我要写字”的外在条件,如时间、空间的安排与把握等。比如父母都在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孩子说出“我要写字”的概率是极低的!这很重要。

孩子的识字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而拿毛笔写字,就要求有一定的条件了,须配备一些文房用具及必要的图书:一张桌子、一块毛毡、不同型号的几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宣纸、一方砚台、几笏墨,及真、草、隶、篆几种字帖,必要的话给孩子刻几方姓名及闲文印章,这可以提高孩子的书写兴趣。在我的书桌旁边,裁好的大小宣纸随手可取。当孩子有兴致书写时,如果准备工作做得太久,孩子会没兴趣的!

在我家,我的书桌及文房用具是与女儿共用的。我的也是她的,唯独不共用的是各自的名字印章。如何让连筷子都不会用的孩子正确地使用毛笔呢?初期时,在孩子的诸多玩具中,我添加几支小号毛笔,先让她认识有这样的东西,然后再引导她认识毛笔及其用途:“这个叫毛笔,可以蘸水或者颜料,在纸张上面写字画画。”久之,毛笔就成了孩子的玩具之一了。玩具就有玩具的玩法,开始教孩子持笔时,我的办法是将成人执硬笔写字的方法传授于她,这也雷同于吃饭拿筷子的姿势。当其真正执笔写字时,再教她将笔杆儿尽量垂直于纸面。这种方式很有效,可以随时变化出多种持笔姿势与角度,满足孩子在书写的时候对身高及桌面高度的要求。桌面矮时,毛笔就垂直于桌面,桌面高时,就侧用毛笔,此时写出来的字,侧锋较多。书写对孩子而言,桌面高度最好适中。

多数时间是我将女儿富余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消耗上来。孩子的精力是充沛的,如果孩子不把精力消耗在此处,必然会消耗在彼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当给予正确的方向性引导。父母要结合自己家庭的文化背景,给孩子创造相应的成长条件与环境。如:我教孩子识字习字,我把汉字的释读与书写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女儿面前,一起释读、一起书写、一起游戏,我们也一起成长!教习孩子的过程,也是我对文史知识温习与巩固的过程。

我时刻关注女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进度及学习内容,都学习了哪些汉字,都是什么语句。放学后,在家庭教育中,适当选用不同的书体,把孩子在幼儿园学习过的汉字书写出来,再引导孩子边读边临写,目的是在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脱节,起到促进与互补的作用,寓教育于玩习之中。我欲让女儿释读书写的内容,必是我先书写一遍。书体选择、字体大小、纸张尺寸、章法安排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在内。同样尺寸的宣纸准备两张,让女儿按一比一的比例,临写我的“作品”,意在培养其在书写时对整体书写空间、分黑布白的掌控能力。无论是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还是隶书,皆是如此,意在培养识字兴趣与书写习惯,并不强调孩子用毛笔书写笔画时的法度。

女儿即将满六周岁时,已经做到了一般的儿童读物能够流利地阅读,甲骨文字能释读几十个,金文字可释读百余,小篆文字也有相当数量认读。女儿已经认识的不同书体的汉字,能读会写,过三五天之后忘记了,我不会责怪。家庭教育,我不提倡死记硬背或表演式的教育方法,孩子不是工具,亦非玩具!尊重孩子的喜怒哀乐,疏导并引领孩子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我注重对女儿一种健康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一种思维模式的建立。

在我家,孩子成长阶段,没有大声训斥,没有责备。有的只是和声悦色地交流与疏导。

在孩子五岁这个阶段,如某个周六,起床后,先把孩子喂饱,然后让她看喜欢的动画片,此时注意,一定要引导孩子观看经典的、积极向上的动画片,再允许她玩儿一会小游戏,但一定是益智类游戏,但是时间不宜过久。此时的我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孩子学习进展状况及我的要求,选择好孩子临习的碑帖,我给孩子选的是《盛世吉金――一九四九年后出土铜器铭文书法系列》十种(此套书由笔者编著出版)《二十件非看不可的故宫金文》《金文常用字典》等,放在案边,以便随手取阅。然后研墨、折纸、铺纸、舔笔试墨。一切准备就绪。

选择动画片广告播放或者小游戏过渡间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至书房里,告诉她:“用毛笔蘸墨按照一定的方式涂在纸上是什么感觉?”边说边示范,然后再征求孩子的意见,说:“想不想试试啊?”如果孩子回答说:“我不想,我想玩游戏(或看动画片)!”那么,就不要勉强她。自己用很陶醉的样子舔笔继续写字示范,为进一步引起她的兴趣,就自言自语说:“这个字读什么来着?我写的好漂亮啊!”一定要让孩子听到你的自我赞誉,让她感觉到你写字的成就感,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回答你的疑问。而且你写的字必须是孩子能够认读的!比如金文中的“大”“北”“天”“王”“舞”等字。如针对毛公鼎铭文中“天” 字,我就说:“这个字像一个站立的小人儿哦!”等,如此这般,足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她一定会说:“爸爸,让我来试试!”第一步就算成功了。

如何让她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也就是要解决执笔书写时文字笔顺、结构、章法等问题。那就看第二步骤了!告诉她:“看清楚纸上的折痕方格了吗?每个字一般写在方格之内,你一定能够做到的!”连哄带夸赞,书写过程中还要及时提示书写时必要注意事项,还要不断地提醒孩子:“笔该蘸墨了。”声音一定要轻柔。示范过程中,只要成人自己做对了,在孩子那里是绝对不会出错的,因为他们的模仿力惊人。毛笔蘸墨过程:笔尖轻轻接触墨池一下,横着笔锋在砚堂内再舔笔三下,此时一定配合旋转笔管,笔即蘸墨妥当。尤其孩子的动作,极其优美。为欣赏此一动作,我都不帮孩子蘸墨了!

书写过程中,在解读《金文常用字典》中的“北” 字时,我说:“是不是像两个小人背靠着背,手伸在前面,像要坐下的样子啊?”此时一定与孩子一起互动演示,孩子自然是高兴而开心的,因为在孩子眼里,这像做游戏。接下来孩子指着字典中“北”字不同的写法,说:“爸爸,这一串儿是不是‘北’字的不一样的写法啊?这俩小人我写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是爸爸,小的是我!”我惊叹!

如何让孩子既保持兴趣、又有耐心地写完四尺的整张宣纸,就是一个问题了。第一,不能让她太累;第二,不能让她失去兴趣;第三,要让孩子有写完还想写的余味儿。这就需要一些方法,我采用了分时、分段书写,每次写20余字,完成一段即给以奖励,比如给糖果、看动画片或一起做会儿游戏等。我体会到:给孩子最大也是最有效的奖励就是“陪伴”,作为父亲,我还要做到耐心、耐心、再耐心。

有意识启发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毛笔蘸墨书写在宣纸之上的那种感觉,让孩子熟悉毛笔的性能及墨汁、宣纸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积累,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工具和材料,为书写和学习服务。

在孩子整个书写过程中,我一直充当读帖架的作用,及时而迅速地为孩子翻书页,因为每页书或每册书,孩子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已经认识的字来写。帮孩子翻书页的同时,还要适时地引导孩子认识一些新的文字。识写完成篆书之后,同一个字的楷书识写,也要教习孩子,之后结字成句,向女儿解释句意,才算是告一段落。这是为孩子识字之后第二阶段做铺垫。

楷、行、隶、篆,怎样为孩子选择书体?孩子在最初拿毛笔写字时,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涂抹”更准确。随写随画的现象很明显,如果教她书写技法较高的楷书,那就要“生捏”了,这不符合我的教子方法。行草书识读,对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唯有大、小篆书体,笔画圆润,字的构成多是造字初期的“象形”,较为适合孩子的成长阶段。因此,我教孩子写的东西多数是篆书,楷、隶书较少。书写识读篆书字,又对家长有一定的要求。

我的诱导式教育,使孩子爱读书、爱书写、爱绘画的习惯已初显端倪,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多次看着桌上几排幼儿读物说:“爸爸,这些我都看过了,再给我找一本新的、没看过的来!”迫使我们不断地买书,且每月多次带着孩子去首都图书馆借阅图书。

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塑造性教育?身为父母,怎样掌握好一个度,就是一门艺术了!懂得这门艺术的父母,孩子是幸福的!

在孩子书写时,我并不要求其点画到位,按照成人的要求框定她,但是要告诉孩子,一个字在书写时有几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只要孩子拿着毛笔认真地去写,且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能够认识所写的汉字,不管是金文、小篆还是楷书。意在训练孩子拿毛笔在宣纸上写字的感觉,用毛笔就像用筷子吃饭一样熟练,也在于训练其对笔画较多的字的分解与组合、培养对汉字整体的结构意识,以及笔画悬殊的文字在同一空间的调和搭配等。至于一段时间后孩子是否遗忘,这都不重要!到现在,女儿的表现是做某件事情时,有条理、有次序、有方法,且较为集中精力,如在家中做些折纸、画铅笔画等,非常专注。孩子对某一事件的理解力,也是让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我与妻之间的矛盾化解,多是女儿在其间充当“剂”,说话、处事、等,都得体到位。

陪同女儿识字写字之余,感叹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何等伟大: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我看来,每个孩子、每个人都很优秀,但是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培养!我在教习女儿时,女儿也在教习我!

汉字书写,以毛笔蘸墨书写于宣纸之上,在农耕文明的社会里,是件平常之事,而当下却是件“难得”之事!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应都是摒弃,而应是继承与发扬!我带着孩子识字写字使我深知,儿童的书写能力、掌控能力及其对书写的认知度,是成人无法模仿的!作为一个成人,有自己对汉字的演变及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认知,经常性的教习孩子拿毛笔写字,也是对传统的发展与承继。

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不间断的,要有持续性、连贯性,且劳逸结合。在以往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过“仲永”“闰土”,所谓成功有成功的沃土,失败有失败的因素。当是我们这一代做家长的人,须要竭力避免的。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7篇

一、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在汉字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凝聚了先民的心血与智慧,形成了一定的造字方法和规律。认知这些规律,无疑是识字的捷径。

(一)掌握笔画记忆与字理识字

汉字的形体虽然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别。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的识记有规可循。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引导孩子感悟汉字构字的基本规律,提高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孩子独立识字的能力。

根据汉字的组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尝试综合运用了“数笔画法”和“字理识字教学法”。如“山”字,既可教学生数笔画记忆,又可告诉学生“山”字在造字之初的字形,表示群山的形状;再比如“鱼”字,除让学生数笔画记忆,还板示了其字形的发展演变过程,讲清字理,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我则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浇”可把“烧”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尔”是“你”字去掉单人旁,“寻”字下半部分换成“火”即成“灵”字等等。

(二)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记忆字形

在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的同时,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

1猜谜法: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再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目”字;“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字;“十张口,早就有”――“古”字;“一只手遮着眼”――“看”字等。

2拆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木子李,弓长张,上“立”下“十”辛,上“艹”下“田”苗。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区别“有、友、左、右”等字时,我把这些字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顺口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为了让学生牢记“美”字时,我编了一句这样的歇后语“大王头上戴俩花――臭美”。

4形象记忆法。小学生善于联想,如记“当”字时,他们说: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树还直立着。

通过上面几种方式,识字就不再是一件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

二、联系生活,开拓识字渠道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把识字教学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在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强烈的识字愿望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更何况孩子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已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在学习时我们要充分挖掘孩子的这些潜能,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比如建识字墙,办识字报、打识字擂台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

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我们应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学习语文,学习汉字。我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看电视、书报时有意识的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带孩子走出家门,有意识的询问孩子认识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并鼓励学生记写生字,主动记忆,把识字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事物有机结合……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下,广泛搜集字谜、自创字谜、自创自编识字顺口溜,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也在识字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在阅读当中“熟悉”字

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强调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因此,看到一个汉字,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况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实际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遂使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一个生动鲜活充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伸,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不断产生认识未知的动力。 大量阅读肯定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一些字,肯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字,但阅读在识字教学方面的真正贡献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熟悉”字,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识别一个字,就意味获得了这个字所具有的意义。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识字,是学生自己自主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8篇

一、兴趣――让孩子爱上识字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低年级孩子们来说,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兴趣是调动孩子思维、求知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学。

(一)巧用教材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现行的教材中,识字教学的设计和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孩子兴趣识字,更偏重于教会孩子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要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1.图片识字

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相关图片,在出示图片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孩子们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们一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孩子们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2,比较识字

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把相近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当相同或相近的字同时出现时,要在比较中识字,要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外”时要与“处”比较;“清”要与“睛”进行区别等,让孩子们比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我会先出示再让学生用铅笔标出,长期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二)巧用字谜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识字教学中,孩子们最喜欢用的办法就是猜字谜了。猜字谜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经常编一些字谜让孩子们去猜,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识字规律。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自学生字的兴趣,又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也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

二、游戏――让孩子爱上识字

苏教版一二年语文级共编排了“识字”八个单元。面对大量的识字教学,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往往教师在教W中为了使学生牢记生字,时常让孩子们无数遍的读与写,造成孩子们识字的“机械化”,孩子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容易引起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识字效果。所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各种与生字新词联系起来的游戏,从而引起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争当小老师法

为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教师教学时,可请孩子们当小老师教教师读,偶尔故意读错,如平舌音读成翘舌音(cu读成chu);前鼻音读成后鼻音(jin读成jing),让孩子们自己去及时纠正。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当好小老师,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动一动游戏法

好动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许多老师认为孩子这样是“缺点”,如果你能把这所为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话,你会相得益彰,对孩子们的识字也会推进一个新里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1》中有“张”这个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几组词语,体会“一张画”的“张”和“东张西望”的“张”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数量词”,后者指“动作”。再让学生说说谁会做”东张西望“张大嘴巴”的动作?再体会张灯结彩的意思。我用个别、全班模仿这些词语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动作中识字词,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比较读和做动作,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张”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相同,字义可不一样。

(三)拆合字游戏法

教学时可以把一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孩子们(等孩子们了解了这种做法之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让孩子们拼一拼,拆一拆,合一合,看看分别都能组成哪些新的朋友?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合体字的识字效率就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比赛游戏法

低年级的孩子们好胜心特别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了劲,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孩子们的识字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三、生活――让孩子爱上识字

除了运用以上方法让学生爱上识字外,教师还可引导孩子们把识字空间不断扩大,延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地方可以给我们的学生识字。比如平时让同学们在路上看到标语、单位名称,就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字勇于向别人请教。

(一)家庭生活中识字

1、看电视识字。电视节目是学生最喜爱的,特别是《西游记》等儿童节目。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引导,为学生制定在看中所学的认知目标,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字识字。

2、父母教识字。识字的过程,并非在课堂,只要有心,随处可寻,到处都是识字资源。

这两种方法,需要教师有布置,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只有长期坚持,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会养成。

(二)社会生活中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9篇

山东省即墨市龙山办事处葛村小学 266205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小学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三点体会:

1.激发兴趣是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很乐意很高兴去学。再者,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教给方法是关键

方法是入门的锁匙。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培养,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但有的年轻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入学前就给孩子们教会了不少的字,甚至于有的小孩识字水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水平,这是件好事。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有的家长由于方式方法上的不正确,也损害了小孩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南方方言上相对北方普通话而言,存在语音不准的缺陷。如果说家长不是用标准普通话来教的话,造成孩子读音不准,给教师教学中带来巨大挑战。所以,在小学生入学之后,我往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教会孩子们如何用拼音认字识字。在拼音教学中,自己制作一些教学模具或把拼音画成动物符号,使小学生一看就会,一读就准,在实践中效果非常不错。拼音基础打牢了,这样使孩子们为以后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本;识字;生字;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48-3

[作者简介] 曹月红(976―),女,江苏常州人,硕士,江苏省常州市白云小学教师,中学高级。

识字是低年段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随文识字依托了文本的特征,让生字随课文内容有序出现,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而且能让学生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同时,它伴随着阅读的进程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也不显得枯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下面就以《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在“随文识字”教学方面的心得。

一、精心解读,把握识字基点

随文识字不是随意、随便地识字。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涵与特征,更需要细细地研读生字,把生字按字形、字音、字义的不同难点分门别类。《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共有6个二会字“撒、仰、傻、楚、衡、汉”,需要学生能准确认读。这些二会字除了认识,重点是对读音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平翘舌与前后鼻音。本文有2个四会字“勺、斗、玉、组、数、睡、珍珠、钻研、距离”,需要学生习得识字、写字的办法,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前三个独体字不难掌握,重点需要让学生了解“勺”的字理变化;“数”是多音字,两个读音本文均已出现,需要重点掌握;“珍珠”的读音、偏旁要关注;“睡”“距”在书写时,特别要关注笔顺。精心解读了文本、生字的特征,教师对于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就更为清晰了。

其次,教师要研读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预设。对于这些生字,孩子们在学习时,哪些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些是孩子们会遇到困难的?面对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好的策略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些困难,让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而富有趣味?

再者,教师要依据文本、学情解读的情况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让不同难点的字在不同环节分散出现,在学文中随机解决,让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完美地结合。

二、激情引趣,随题引出生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进入课文学习时,教师要抓住题目,激情引趣,使学生的情感更快地融入课文的学习中。导入《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们欣赏璀璨迷人的星空图,在陶醉中感受夜空的神秘,而后自然地引出课题,并在随文解题中认识生字“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数星星的孩子,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板书课题)。“数”是翘舌音,书写右边的反文旁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读)

师:读得正确、清楚。

(师范读:数星星的孩子)

师: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生读)

师:有进步,我们一起读。

(教师和学生齐读课题 )

这一片段中,生字教学能充分挖掘课文题目这一重要资源,并将生字“数” 围绕“音、形、义”循序展开,做到激趣、识字两不误。

三、创设情境,多元识记生字

课堂上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创设情境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实物、形象的板书等方法导出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一)借助图片,直观形象识记

教师可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直观导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引出生字,使得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生字,效果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课文第一小节时,

师:这个长句子谁来读?

(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指名读)

(教师相机教学多音字“数”)

(卡片出示:无数)

(生齐读)

师:这个字在这里读――

生:数shù

师:在课题里读――

生:数shǔ

(再读词语)

(让学生给多音字组词,多元理解“数”。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数学、数数,进一步巩固读音,了解字义)

接着,教师让孩子们想象无数的星星撒满夜空的情景,并适时出示美妙的繁星图。因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便能在朗读中通过有声语言自然流露出对夜空的喜爱之情。而对生字“珍珠、数”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感彩,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动作演练,体悟逼真感受

有的动词孩子很少接触,或无法用言语解释清楚时,我们可以让他们想象当时场景,用动作表现出来。如教学“仰起头、撒满、数星星”,笔者让孩子们把教室的天花板想象成夜空,然后请孩子们把头仰起来,一颗一颗地数星星;又让孩子们尝试做“撒”这个动作,并相机让他们“撒”得再多一点,“撒”得再远一点,体会夜空繁星的多。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表演中很轻松地迈过字词理解的难关。又如,在理解“北斗七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时,笔者让学生动手连一连北斗七星图,真切体会它的形状,便于更好地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三)字源识字,渗透汉字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用课件向学生形象地展示生字的演变过程。如:用课件演示生字“勺”的演变,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勺”的字形,还让学生对“勺”字的意思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理解“像一把勺子”的意思奠定了基础。因而,教师可利用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识字,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而且利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四)自主识字,互帮互学共生

每个孩子们对于生字的学习存在着差异:识字量多的学生,几乎所有生字都会,学习时常常会觉得没意思;识字量少的学生会觉得吃力,因为要记住的字太多。而合作学习不仅能解决这一矛盾,还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在小组中、同桌间担当起不同的角色,在小伙伴们的相互共同学习中,特别是让个别识字有困难的同学在愉悦的识字氛围中,在同龄小老师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认识文中的生字。

在初读正音的环节中,教师出示了课文中的近二十个生字,先让孩子们自由读一读,然后让同桌互相做小老师,再读一读,读不对的,互相之间帮助纠正。这样对于学生容易读错或读不准音的,能借助集体的力量更好地攻克难关。同时,教师再用激励性评价强化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促使合作学习走向有序、有度。

在学习字形结构较复杂的生字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字形,学习生字。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再让大家进行集体评价,筛选最优的识字方法。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组内都能得到充分发言的机会,大家集思广益。时间一长,全体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而且一些能力较强的同学还能自己创编出一些识字方法与技巧,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总结回顾,巩固学习效果

当教学进入结课阶段时,教师要抓好这一时间段,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复习巩固学习过的生字,达到强化效果。

静思默记,强化印象。给予学生静心思考的几分钟,抛开繁杂,全心识记、巩固所学生字。教师抽取生字卡片,让学生看着卡片认读、记忆,会了点头或微笑示意一下老师即可,不太熟的再次默读一下拼音,再次记忆。集中的时间段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巩固效果明显。

串读词串,回顾故事。将课文的主要情节渗透在教师精心编写的词串中,一般为三行或四行,每行三个或四个词语,让学生在自由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中巩固要认的生字,达到识记字词的效果;然后相机让学生借助词串,说说故事或文中发生的事情,这样又能促使学生再一次回顾课文内容。

随文识字,让生字随着课文分步呈现,每步方法有变换。其魅力在于它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建构学习内容,同时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让学生习得的生字词得到巩固,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更是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熏陶中,让生字的学习更加扎实有效,趣味盎然。

参考文献: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支持 数概念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Support of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Numbers Less than 5

LI Li

(Fuzhou Beilei Kindergarten, Fuzhou, Fujian 350001)

Abstract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activity is a challenge to the original model of education. W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math which is highly structured and supported the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to learn the numbers less than five by allotting teaching contents to regional activities. The aim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primary-stage is enabling the kids to grasp the method by synchronous study; th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stage is to enable them to use the method learned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hrough individual study; while the activities in the final-stage aim at sorting out the experience the kids got in regional stud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more flexible and effective than simpl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the boring study of knowledge becomes interesting and the result is beyond expectation.

Key wordssupport; concept of number;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连续发展的过程,其中计数是建构数概念的的基础。研究证明:小班是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正确点数到5的,平均达到95%。因此认识5以内的数量成了小班重要的数学内容。

以往,小班幼儿学习计数,教师多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开展几次活动来认识5以内的数量。每个活动都有统一的目标,相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学习。应该承认,集中教学活动是高效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课程的安排上除了数量的增加,其他活动几乎是相似的。也就是孩子要通过至少5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

我们思考:认识数量是同类的知识,具有相似的特点,是否有必要通过一次次教学活动来完成?另外孩子在计数的发展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让他们一起接受统一的集中教学,势必让发展快的孩子失去挑战,发展慢的孩子跟不上,两者都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者,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拓展,可是同步的教学活动却不能真正发挥数学的价值。

因此,是否可以运用另外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想到了――数学区域活动。它与教学活动明显不同,是幼儿自主、自选的活动,提供材料丰富且有层次性,同时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将集中学习变为个人学习,这是集中教学活动无法做到的。区域活动的优势弥补了教学活动的不足,两者结合是否比单纯的教学活动效果更好?更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呢?带着疑问,我们展开了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两种模式相结合,支持幼儿建构5以内数量的实践研究。

1 前期根据小班幼儿的计数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掌握方法,解决难点

我们认为在个性化学习之前有必要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计数。孩子只有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了基本计数方法,才能在区域活动中迁移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数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根据以上孩子计数的特点,我们分别预设了《认识1和许多》、《认识2的数量》《认识3的数量》3个教学活动,每个活动都以孩子喜爱的游戏贯穿。

以教学活动《认识3的数量》为例,教学目标设置为: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在游戏中学习点数3以内的数,能按物(量)取物,按数取物。根据孩子实际的水平,学习的重难点定位在: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方向点数,做到不漏数也不重数。

活动以去“小熊家做客”情节贯穿,通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在“教新课”的阶段,分为三个递进的步骤,首先先复习“2”,然后教师讲解演示3的计数方法(如图1),分别出示小熊家的物品(如棒棒糖、电话、皮球)。每一样物品都是3个摆成一行,而且都从前面的“红旗”处摆起,这与以前只出示同一种物品有所不同,暗示着3的实际意义(即3只要数量是3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3”表示)。这个环节中教师带领孩子三次都从“红旗”处开始数,“红旗”特别提醒初学者计数的顺序和方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通过动作的暗示强调手口一致及说出总数。这个部分以教师的“教”为主。

以后孩子对数量3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进入第二步骤――游戏“跟我来”,可以让幼儿拍手3下、跺脚3下等,通过调动感官来体验3的数量。

第三步骤――操作练习“送礼物”,即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操作板练习,“送礼物”时幼儿从右上角的小袋中取出“礼物”,把它摆放在下面的袋子里,注意从“红旗”处摆起,幼儿边有序地摆一个数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初学阶段我们教师提供的点数材料应是一样的“礼物”,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学习按顺序点数的方法。

第一环节孩子通过观看示范感官体验操作学习对计数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完成了计数方法的学习。接下来第二、三阶段根据孩子操作发展顺序进行设计。

第二环节――“送礼物”,在这次操作中,幼儿要点数罐子上圆点标记,然后插上相应数量的“棒棒糖”, 操作中实现实物和点卡之间的匹配,接着,幼儿拿着插好棒棒糖的罐子,将它摆放在有相应数字的架子上,这一步骤是让幼儿根据具体数量与抽象数字符号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要求(如图2)。

图2

第三环节以音乐游戏“找朋友”作为结束,将数学活动推向高潮。玩法是每人一个挂牌,一面红色,一面绿色。幼儿根据红色面上的小动物或者绿色面上的圆点的数量,随音乐找与自己挂牌上相应的数字。在点卡上的数量与数字符号再次建立了联系,实现了点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 中期结合区域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促进每个孩子不同层次的提高

区域活动的增加让教师组织活动变得灵活起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集中教学活动的延续,主要目的是巩固学到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提供相同的实物如:相同的胶粒,以及相应数量的点卡和数字。操作内容可分按物取物按物取数按数取物三个层次。发展慢的儿可选取实物从按物取物开始进行手口一致的学习计数点。发展快的幼儿可计数实物数量,然后将相应的点卡或数字符号与之匹配,还可以过渡到按数取物,实现具体的实物到抽象数字的过渡。

第二阶段我们将材料的数量增加到“4”。这时,教师有必要在区域之前的谈话中,用简短的时间向孩子介绍“4”,引发幼儿兴趣,请孩子去数一数,并再次强调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幼儿“4”的数量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原先的材料只是量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孩子们失去了兴趣,必须在材料上进行了改变,让它更富有挑战性。我们认为,学数学重要的是锻炼思维,于是我们寻找拓展思维的切入点,最后决定在材料中增加干扰因素,让孩子学习排除干扰的计数,材料也不再提供一样的物体,而是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或排列方式,让幼儿计数。

第三阶段:数量增加到了“5”,由于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区域中得到了巩固,他们很快掌握了“5”的数量。这时干扰也加大了难度,如数“苹果”,“苹果”可以竖着排,或者排成圈。有的还可以重叠着排。观察中发现此干扰对幼儿是一个挑战,它需要幼儿全神贯注地计数。开始孩子容易出现漏数或重数,这很正常,教师应该允许孩子出错,然后进行调整。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大部分幼儿学会了排除干扰的数数。他们欣喜地发现:不管“苹果”怎样摆放,他们都能数出来,连藏着的“苹果”也不放过。

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小部分孩子,与大家相比,发展总是慢半拍。这时我们保留适合他的材料上让他继续练习。可以说区域学习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层次不同丰富的学具,让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发展。

3 后期开展总结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梳理获得的经验

在区域活动的基础上,孩子的计数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期有必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梳理。这个活动要点已不同于以往的集中活动《复习5以内的数量》,计数已不再成为重点,而是重在思维的拓展。

总结性教学活动以“到果园做客”为线索,仍然分为三个环节,但与前期活动《认识3的数量》相比,每个环节的目的性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环节教师请小朋友清点“水果”,在展示的“货架”上出现的不再是一样的“水果”,而是具有不同特征的“水果”让幼儿计数。(如图3)目的是复习排除大小、颜色干扰的计数,这也是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内容的总结复习。

第二环节“分水果”的操作活动,每个幼儿都要根据自己水果篮上的标记去取相应数量的“水果”实物,“水果”提供也存在差异,此操作又再次复习了排除干扰的点数。

图4

第三环节为“数苹果” 此次操作的特点是:让幼儿排除多项干扰,正确点数,并与抽象的数字符号对应。孩子们要先仔细看看数数卡片上有几个“苹果”,再找到有相应数字的苹果树,把“苹果”插在“树枝”上。这时的教师要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排除各种干扰,自如点数卡片上苹果的数量,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对应(如图4)。

此次活动发现幼儿有了区域练习的基础,能排除多项干扰进行正确的点数,而且由于操作材料具有适当的难度,幼儿很兴趣,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从研究中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的教学方式适合所有的数学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孩子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如小班幼儿认识数量的特点,他们需要与适合他们的材料(实物、或图片)进行有效互动,经过一些列动作的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且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只靠几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是达不到的。相对来说数学区域活动更适应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区域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数学,既可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识字;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22-01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一年级第一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比原来的旧教材数量增加了230个,而且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在课文中能够会读,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其他的语言环境中也能够认识会用。人教版新教材中提倡学生“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识字量大大增加。这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汉字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使命。针对一年级孩子刚开始识字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办法。

一、让孩子在兴趣中识字,乐于识字

教师要让学生有识字兴趣,首先应该尽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应像朋友那样将识字内容、识字方法融入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孩子学习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敢于畅所欲言,所以如我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在课前就让孩子在家里提前观察各种动物的尾巴,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说说自己的所看的动物的尾巴,然后再画出来,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拿出各种动物的卡片,让学生去识记,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生字,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教学实践中,我们表演、图画、卡片、多媒体等有效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他们的识字重要领域。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识字资源极为丰富,办公室、告示牌、宣传标语、植物名称等,都是孩子的学习资源。在思品课中有《认识我们的校园》一课,我与任课老师一起带领他们参观校园,一边参观一边识字。在有意与无意中,很快孩子认识了许多汉字。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趣味性

1、利用好插图,随机识字

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插图,让出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去说,再随机出示孩子叙述当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如:第4课,13页,情境图中出现了“大米、土地、马、兔”几个词语,要求学习其中五个简单的汉字。我先让孩子观察画面,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有一匹马,驮着一袋大米在路上跑,旁边有一块块土地,不知什么时候,米袋破了一个口子,大米漏了出来,洒在大路上,兔子看见了,急急地追上来……”随着故事,我随机出示了“马、大米、土地”这几个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把它们与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

2、利用汉字特点,集中识字

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了解一些汉字的造字特点,将能极大地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如《口耳目》是一课象形字,我先出示象形文字,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孩子恍然大悟,接着不失时机地出示相应的汉字,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造出这个字的。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想学吗?最后,在学完这课生字后,孩子们不但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还找到了一些文中没有的象形字,相互交流,大大丰富了本课的识字内容。

3、利用各种方法,巧妙识字

枯燥无味地教识字,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采用编故事巧记字形,如“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休”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闪”字:门里有个人。

4、在游戏中让学生快乐的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3篇

以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3至5岁的孩子,在家中大多已接受家长的数字教育,初步有了数的概念。但当老师让他们数数,比如从1数到10,许多孩子往往数不上来,或者倒数数,或者跳数数,排列混乱,或者发音不准等等。特别是受方言影响较重的孩子,造成数数发音含混不清,如贵州方言把“六”(liù)读成“鲁”(lǔ)、“二”(èr)读成“儿”(ér)等。教学时,老师讲的是普通话,孩子们刚开始听起来是有些困难的。因此,在开始教孩子们学数时,老师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在对数的读音上,要尽力做到抑扬顿挫,以优美悦耳的声音教会学生数字。优美动听的声音在听觉上反复刺激孩子们的听觉器官,让数字的声音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必须苦练基本功,读数字的声音不但要准确无误,还要优美悦耳,让幼儿听起来感到舒服,乐于接受。不妨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几次不同的读音试一试,听一听哪次的最好听,就选用其中最好听的一次读音去教孩子们。

在读音上给孩子们留下数的印象,用具体可感的实物让孩子们去观察,则会加深孩子们对数的认识。首先,让孩子们从自身的组成部分来认数字。如:双手是孩子们身体上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刚好是10个手指。可让孩子学会反复伸缩手指,训练10以内的加减法。比如双手手指全部伸出是10,任意缩去1个或几个手指就是减,假设缩掉3个,就是10-3=7(个);双手握紧表示零,先伸出1个或几个,再伸出1个或几个表示加,假设先伸出2个,再伸出4个,就是2+4=6(个)。这样反复训练,要让读音数字与实物数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反响而互相吻合起来。

其次,从孩子们喜爱的东西(如乒乓球)的数量变化来认识数。将10个乒乓球放在纸盒内,教师任意抓出几个(如2个)后,让某个孩子来数还有多少个,然后大家看他(她)数对没有。应为10-2=8(个)。也可以将乒乓球3个3个地放进纸盒,连放3次(3+3+3),让孩子们数一数是多少个。这样多次训练,孩子们就会牢牢记住了数的概念。对数错的孩子千万不要责怪他们,教他们学会找出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对于数对的孩子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去观看有关数数的动画片(如近期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在画面上留心观察有关人物的增多或减少,或其周围物体的数量增减等来提高对数的认识,无形中孩子们对数数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激趣 学法指导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的基础,是孩子今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段目标对低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这为语文教师指明了识字教学的方向和任务。

多年来,我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深知识字教学的基础性、迫切性和艰巨性,即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终身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常常探索优化的识字教学手段,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那么,我是怎样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呢?

一、创设激趣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识字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求知就会亢奋,就会享受,乐此不疲。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合群,爱交朋友,常常对有形状、色彩、声音的东西感兴趣。正如教育心理学指出:“儿童主要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语言材料,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使他们乐学不疲、兴趣盎然,在乐趣中自觉地去学习、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提高识字效率。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动物是孩子喜爱的趣题,课前,我要求孩子制作小动物卡片,我自己则制作小动物词语卡片、幻灯片课件、小动物的彩色照片。课上我煽情地让孩子们摸摸自己的鼻子、耳朵、嘴巴、头发,还摸摸自己的“尾巴”。“哎,老师,我哪有尾巴啊?”孩子们顿时叫了起来,兴趣盎然,投入到“比尾巴”竞赛中,给“动物宝宝”找尾巴。然后孩子们将“猴子、兔子、公鸡、牛、马、鱼”等动物尾巴图片剪下来,制成活动贴图,认识了12个生字、1个笔画“ㄥ”和3个偏旁“矢、八、鸟”,会写“云、公、车”3个字,练习了给12个生字口头组词。整个课堂活跃,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了孩子求知的童心,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加强巩固识字效果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无意注意来得快也退得快,因此,孩子识字的情景也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语文教师寻找最佳的识字教学方法,才能巩固孩子的识字效果,否则,识字效果芸花一现。多年来,在完成每一课的识字教学后,我常常有的放矢地运用“开火车”、“登山游戏”、“打擂台”、“拔河比赛”等“游戏乐园”方法,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有趣地记住汉字,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巩固了识字效果。

例如“开火车”识字,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我马上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孩子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孩子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

再如“送信”游戏,我让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其他孩子的手中。其他同学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孩子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其他孩子判断读音、理解是否准确,从而使孩子们在课中记住了生字。

三、编顺口溜、儿歌或猜字谜,提升孩子的识字层次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认读,长此以往,手段单一,枯燥无味,势必使孩子产生倦怠感,容易厌烦,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识字教学是动态呈现的,语文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儿歌、字谜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动”中缓解疲劳感,快乐读书、认字、写字,乃至理解生字的形、义,从而提升孩子的识字能力。

如教学“碧”字,编成儿歌“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学“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教学形近字“跑、抱、泡、饱、袍、炮”时,编成儿歌“有足快快跑(足+包=跑),有手轻轻抱(手+包=抱),有水能泡茶(水+包=泡),有饭能吃饱(食+包=饱),有衣穿长袍(衣+包=袍),有火放鞭炮(火+包=炮)”,让孩子易学易记,雀跃不已。

又如教学“坐”字,编顺口溜“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教学“冰”字,编顺口溜“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教学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编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

可见,教学上教师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既让孩子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开拓了他们瑰丽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识记能力,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效果。

四、讲究学法指导,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千百年来,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其音、形、义的构成自然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讲究学法指导,指导孩子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举一反三,学会用更多的方法来认识字词,如加减识字法、类比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谜语变通法、形声字教学法等,理解生字的音、形、义,从而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汉字。

例如,教学“口”字,我采用加减识字法认识生字。板书“口”后,我拿出一个小棒问:“口”加一横是什么字呢?加两横呢? 孩子们见此,纷纷摆弄,七嘴八舌,有的说“日”、“田”,有的说“目”,还有的说“甲”、“由”。然后我又趁热打铁提出:“田”字减一笔又是什么字?看谁说得又快又准好。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孩子们认识了“日、田、目、甲、由、申、旦”。

另外,我还常用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或强化识字记忆。如“ 千+口(舌)”、“门+口(问)”、“早+艹(草) ”、“草-艹(早)、“明-日(月)”等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强化了记忆。

又如,教学生字可按“部件归类”类比识字。如学习“堆”字,我让孩子通过“堆”字右边的结构,回忆说出“准”、“谁”、“难”、“推”;学习“玻”字,让孩子按“皮”字回忆说出“坡、波、破、披、被”等,并且要求孩子抄写和组词。久而久之,孩子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眼光开阔、脑子灵敏,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识字效率自然提高了,还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只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创设识字激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情感,加强学法指导,拓宽识字途径,就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生活识字;识字商店;游戏;卡片识字;标签识字;交流;兴趣;识字量

为了完成新课标规定的一、二年级应会认1600―18000字的教学任务,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有时效果还是不理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的课堂识字教学,反复演奏的仍是识字教学三部曲:让学生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出示小黑板或字条,领读(先师后生)、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最后再让学生看看应该特别注意哪个字,提醒你的小伙伴用什么方法将它记住,不要犯怎样的错误等等。这种教学模式最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由于识字量过大,课时紧,方法机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缺乏识字兴趣,识字愿望不够强烈,教学任务自然难以完成。

关于小学课堂识字教学,许多同仁都谈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也支了许多奇术妙招,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只是想把自己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关生活识字的一些方法总结一下,以期能与同仁们共勉。

生活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在今天学习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生活识字对儿童发生着神奇的浸润、熏陶作用,让生活识字成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之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并开辟多种生活识字渠道,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会大大提高课堂识字教学的效率。为此,我在想方设法完成课堂识字教学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了学生的生活识字习惯的培养,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在教室设立“识字商店”,让学生在买卖游戏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教室的后墙壁是学生集中识字的最好阵地,利用好这块阵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室的后墙上我精心设置了一些栏目,作为“识字商店”的柜台,商品是各种小食品、饮料、玩具等的精美包装或商标纸;进货的主要渠道是靠孩子们的积攒和收集,分期进货;售货员是最先认识这些字的孩子们;那些不认识或不熟悉这些字的孩子们充当顾客;“商店”营业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或活动课时间,由教师具体组织安排。营业期间,教师首先让“售货员”将他们认识的字“出售”(教)给不认识或不熟悉这些字的同学,等他们也认识这些字后,就将这些精美的包装纸或商标纸作为奖品奖给他们,再由他们教给其它的同学,以此类推。过一段时间后,再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识字效果,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当这些字的识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教师可将孩子们手中的字条收集起来,加以保存,学期末再拿出来帮助孩子们巩固。同时再用孩子们手中重新收集到的字条开始新一轮的买卖。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识字兴趣,还大大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识字效率,效果很好。

二、用名字做卡片,既能识字,又能交友,还有益于孩子们的性格培养,一举三得

小学生好奇心强,都有很强的交友愿望,他们很想告诉别人自己叫什么名字,也很想知道别人叫什么名字,于是,学生自己的名字就成了很好的识字卡片。我就有意组织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介绍自己,并同时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我首先让他们将自己的名字制作成自己喜欢的精美的卡片,用卡片向同学介绍自己,告诉同学我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写的;然后再从别人的卡片上知道别人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写的;也可以互相交流卡片,尽快认识更多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同位同学互相介绍、同乡互相介绍等。不到半学期的时间,孩子们大多都能认识本班级的同学并能写出他们的名字,既加深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又无意中认识了很多字,增加了孩子们的汉字积累量。

三、标签识字是生活识字的一种简捷、高效的识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