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

礼仪艺术论文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关礼仪;主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今天,我们提及主持活动或主持人,多数情况下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活动和节目主持人。其实在广播电视产生之前,就有主持活动,自然也应该有主持人(也许在当时并不称之为主持人,但他们的工作程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主持人)。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就记载过早期准主持人的原始主持活动。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掌管各种乐事活动的专职乐官,他们的职责就包括“凡乐掌其序事”和“凡乐成则告备”(见《周礼•春官•乐师》),即安排音乐歌舞的演奏序次,演奏始末要向王公宾客宣布等。这些古代的乐官们已具备现代文艺节目主持人的一些职责、程序,可以认定是当代主持人形式之祖。佛教高僧开堂讲经也是一种主持演说形式,特别是“唱导”(一种说唱兼具的演说形式)的出现使其步入一个高层次。梁代僧人慧皎撰写的《高僧传•唱导论》就唱导的原则、方法、技巧作了十分精辟周详的论述;对主持该活动的“导师”提出应具备“声、辩、才、博”四个基本条件,并指出了唱导主持中常见的毛病与失误。他的这些论述开创了主持讲说理论的先河,是我国古代主持活动和主持研究的典型案例。戏剧演出中的参军色的登场,则标志着典型意义的主持人的面世和我国古代节目主持技艺进入成熟高级阶段。流行于唐代的“弄参军”,是一种表演形式,类似于现代的相声、小品。宋朝,“参军”成了名副其实的主持人,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其主持程序包括念“致语口号”、“参军色作语句”和致“放队辞”等。再后来,“参军”就演变成近代的“司仪”,活跃于宫廷或民间红白喜事、鬼神巫术或茶馆厅堂之上。

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公共关系活动普遍展开,并走向成熟,而公关礼仪活动是现代公关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关礼仪主持人的优秀表现对公关礼仪活动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现代公关礼仪主持活动和公共礼仪主持人的规律性探索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对主持理论的丰富,一方面它从新视角阐释了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虽是一种年轻的主持活动,但从它诞生开始就广受学者关注,节目主持理论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公关礼仪主持理论却少有人问津。从与古代主持活动的沿承关系来看,节目主持与现代公关礼仪主持都是古代主持活动的延续,只不过借着大众传播的东风,节目主持发展得比较快。现在的主持人研究是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为主的,从有声语言传播的角度而言,节目主持人与礼仪主持人是有共通之处的,因此,节目主持人研究成果可以为礼仪主持人研究提供借鉴,而公关礼仪主持研究也丰富了现在的主持研究理论。

公关礼仪学中涉及到公关礼仪活动的部分,大多是从公关员或活动策划师的角度去探讨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的,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站在礼仪主持人这个新视角对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进行阐释,这对以主持人作为主导的公关礼仪活动形式更具指导意义。

从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的实际出发,根据公关礼仪活动主体及其应酬对象的不同,我们可将公关礼仪活动分为若干类。然公关礼仪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类活动又可以采取相同或不同的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公关礼仪活动在具体的主持实践中,一定存在差别,有些差别还特别大,比如政府组织的新闻会与家庭舞会的主持怎可能雷同?因此,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礼仪主持人的主持行为的,在“不同”之中找到他们的“共通”处,这也是多数理论研究的方法,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应该有对某一具体形式的公关礼仪活动主持进行“微观”的理论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其实践。

从社会需求来看,专业的、优秀的公关礼仪主持人非常受欢迎,然而目前我国礼仪主持人队伍良莠不齐,一些自身条件不错的主持人也很难有机会得到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因此,礼仪主持人的培养也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根据对北京、郑州两地公关礼仪公司的调查来看,礼仪主持人以兼职居多,声音、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公关员,高校学生,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编导等与公关礼仪公司合作,参加礼仪活动的主持工作。近些年,由于公关礼仪活动的繁荣,礼仪主持人的需求量也加大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在礼仪活动旺季一度出现从周边城市借调礼仪主持人的情况,礼仪主持人的薪酬也相对较高,“在上海市非全日制工种薪酬价位中,婚庆司仪每小时薪酬高达200-850元”,因此不少兼职主持人开始转为专职礼仪主持人。礼仪主持人职业的兴起与繁荣以及礼仪主持人自身素质的不完备,呼唤社会建立规范的礼仪主持人培训机构。另外,在高等学府设立相关专业,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礼仪主持人才,浙江传媒学院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有公关礼仪方向,我国部分民办院校的播音专业也开设有商务主持、礼仪主持等方向,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和学者关注度不足,高校的公关礼仪主持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完善。据统计,我国高校当中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有200所以上,而近几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如果高校在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同时,观照到礼仪主持这个领域,或者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礼仪主持方向,并做大量系统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公关礼仪主持理论研究,一方面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播音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总之,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是对礼仪主持人主导的公关礼仪活动主持行为的宏观观照,它借鉴了播音与主持理论和现代公关礼仪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运用到了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艺术学、公关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对现代社会新兴的公关礼仪活动以及公关礼仪主持人的理论回应,也是当前主持艺术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德民.主持人与主持人理论溯源[J].现代传播,1999,(2).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艺术思维模式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是指依据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围绕对美的形象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的形态和所有的运作方式。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去反映、表达人自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艺术思维不仅包含了形象思维,还包含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灵感的思维和情感的思维方式等。任何一部作品的设计都离不开各种表达方式彼此之间的渗透和影响,不同的艺术存形式都是为了一种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最终要达到审美的统一。

2、艺术思维的特征

艺术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介于对概念、认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感性形象、情感、联想等系列活动中渗透形成。这就意味在表达作品上首先要源于真实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景,其次还要在表达上具备整体把握性、直观传达性、审美感和诱发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教学可行性分析

商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院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及商业实务礼仪等。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业服务更加规范,并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就内容而言商务礼仪课程的内容就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感知,这些表达都是需要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礼仪的外在表现即使一个人的情商的表现,是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由于教学过程会贯穿着各种感觉的培养,并协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外在的形象就是通过五种感觉后所呈现出的静动两方面的表现,所以就可以从艺术思维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形式上,艺术思维的应用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不同,分别可以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途径展现。试想,把这些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植入到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商务礼仪的内容和核心?r值发到更加得清晰化、直观化,并且具备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和联想。

二、艺术思维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1、艺术思维渗透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业活动礼仪、涉外礼仪等,保持原有的教学理论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内容提炼出可以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的部分。例如:社交礼仪中的接待部分,就可以用戏剧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同学通过舞台表演领悟到更好的技能核心要素。通过提炼-分析-人物塑造-表演等环节,凝练接待部分中的各种场合、情景,面对的各种类型的人,通过一个设想-模拟-提炼得过程,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使内容更加立体化、直观化,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用审美的角度重新设计安排。

2、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依然要保持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PPT、事物展示等途径,还要加入视听系统、BBS、聊天室等。把美术视觉室、舞台、剧场等场所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申美艺术场所中去,意识中感受美,在行动中在表现美。

3、教学方法嵌入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上依然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这些途径最终要要考虑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那么艺术思维模式就是这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植入音乐、美术、戏剧、雕塑、文学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形象设计环节,通过对服饰礼仪TPO的原则的传授中,加入舞台的表演,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研究、思考、讨论和总结,对服饰礼仪的学习、舞台T台秀的演练等技能的掌握,最终可以很清晰、直观得获得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象和本质两方面同时加工揉和,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内容变化,同时还能有效表达学生个性审美的价值取向。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才;高职院校;艺术团;礼仪

在我们的高职院校中,对职业技术的重视程度比较大,对礼仪教育的关注则比较少。这也就造成了礼仪人才少,礼仪人才培养滞后,并且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阻塞了学生职场的通行之路。很多学校的礼仪教育也还局限于传统的德育范畴之内,没有现代职业化的内涵,更多停留于讲文明、讲礼貌等传统美德规范,这和当前的社会要求极不适应。

一、高职院校学生加强礼仪修养的必要性

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应聘前对简历的制作都非常认真,但对应聘中的礼仪却知之又少。专家提醒,提高求职成功率的途径除了简历上有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外,礼仪修养也是相当大的决定因素。

(1)礼仪教育是提高职校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过度强调升学率,对后进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缺失现象,一些学生行为散漫,我行我素。有的学生在仪表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与学生的形象完全不符。所以职校应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2)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高职院校学生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通过礼仪教育,有助于职校生以能普遍被人接受乃至欢迎的形象、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艺术地处理事物方式迈入职场,其良好的礼仪习惯和道德素质会受到用人单位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赏识,为今后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把艺术团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

(1)通过艺术团的礼仪部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艺术团是学校文艺活动的重要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整个团体在策划、表演、管理系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大部分艺术团的建设除了演艺部、声乐部等等之外都包含着礼仪部。礼仪部是艺术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许多重大活动、会议提供了礼仪服务,提高了队员文化心理素质,对职业生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礼仪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涉外礼仪、求职礼仪、商务礼仪、外交礼仪、晚会礼仪、旅游礼仪、赛会礼仪、学术活动礼仪、参加舞会礼仪等各个方面礼仪的广阔平台。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艺术团礼仪部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将礼仪教育贯穿艺术团活动的始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团是一个以展示性为主的一个学生团体,那么整个的艺术团的形象素质很关键,礼仪就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艺术团一般下设办公室、外宣部、舞蹈部、声乐部、器乐部、主持部、演艺部等等。办公室是将艺术团各个部门串联起来的纽带,艺术团的办公室,对个人的综合管理能力、对外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艺术团办公室加大礼仪培训力度,提高艺术团的外在形象。外宣部实际上包括外联部和宣传部。作为艺术团新设的部门,外宣部是艺术团与各界沟通联系的窗口,它对工作人员的礼仪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它代表的是整个艺术团的外在形象。其他的舞蹈部、声乐部、演艺部、主持部等分部都属于一种艺术呈现的团体,其中的礼仪修养从上台到谢幕,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它和整个的表演浑然融为一体,是整个艺术表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礼仪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修养。

(3)将礼仪表演推向艺术团表演的舞台。为了进一步提高职校生的礼仪修养,我们可以以艺术团为主体,开展礼仪主题表演大赛,如礼仪操表演、礼仪情境表演、实用礼仪表演,包括电话礼仪表演和坐姿立姿表演,展示礼仪当中的站立、坐姿、走姿、接待、迎接。至于礼仪情境表演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如:老师正在上课,如果你迟进入教室该怎么说?怎么做?下课了,如果你急着出来玩,把前面同学的书本撞倒在地上,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你要进入老师的办公室,该先怎么说?怎么做?教室的电话响了,你要接电话,该怎么说?老师给你发奖品,你该怎么做?怎么说? 你洗手时不小心把水溅到同学身上了,该怎么说?表演、评比是提高礼仪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效手段,我们艺术团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多出精品,提升节目的质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礼仪训练当中去。

(4)通过艺术团的礼仪展示带动全体学生礼仪观念。学生社团以自由开放的精神,多样灵活的形式和特立独行的作风存在于校园中,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吸引广大大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大学生展现和塑造自我的独特舞台,它成为校园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在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艺术团的影响力,并且借助艺术团的东风,给全体学生带来崭新的礼仪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行动当中进一步讲礼仪、用礼仪,形成一股礼仪文明之风,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关部门要顺势引导,制定系统的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同时将其列入学生品德考核制度。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综观全国高职院校学生艺术团的发展建设,不难看出,学生艺术团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通过艺术团这个平台和载体,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礼仪、用礼仪,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早日成才,为他们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欢.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

[2]忻静佩.大学生艺术团的现状和管理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8).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礼仪素养 缺失 原因 对策

礼仪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优良传统,古训“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与人,不失言于人”,教育人们要有礼貌,不能粗暴。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礼仪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也将一个人礼仪素养作为衡量其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青年人才,其礼仪素养教育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

(1)缺乏课堂礼仪。高职生课堂礼仪的缺乏表现在不按时上课、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尊重教师备课成果等方面,有一些学生还会在课堂上顶撞教师。

(2)缺乏尊师礼仪。在高职院校中,经常会看到一些高职生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在进出教师办公室的时候不敲门;和老师谈话的时候不会使用礼貌性的语言。

(3)食堂礼仪缺乏。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在就餐结束之后没有随时收拾餐盘的习惯。会将垃圾随地乱扔。缺乏基本的用餐礼仪。

(4)缺乏宿舍礼仪。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起床之后没有随手叠被的好习惯。很多高职学生在军训后就不再严格要求自己。晚上就寝熄灯之后,一些高职学生会在宿舍走廊里大声喧哗,严重影响他人作息。

二、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导致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缺失。一些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其在为人处事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体谅。加上一些高职生家长不注重自己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2)基础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缺乏礼仪方面的教育,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生将时间大多用在应对考试上.忽视了对个人道德、修养、素质的培养,由此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在基础教育中,教育人员过多将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准。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礼仪素养的关注。

(3)高职院校礼仪课形式化严重。高职院校的礼仪课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和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充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导致高职礼仪素养教育如空中楼阁。很多学生会很快忘记所学的课程,无法将礼仪理论应用到个人实际生活中。

三、高职学生礼仪素养教育实现策略

(一)提升高职学生礼仪意识

高职学生提升礼仪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的教育不是以行为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礼仪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为此,礼仪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内在思想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素养提升是个人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良好的礼仪素养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另外,高校还需要将礼仪教育引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为此,也要求教师具备R档睦褚撬匮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论,通过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并逐渐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的同时。也需要以自身行为和品德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引导高职学生陶冶自己的礼仪情感

在掌握了礼仪知识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礼仪知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层面,即提升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自觉性,能够在心理上认识到尊重他人、礼貌对人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去践行这种礼仪。陶冶高职生礼仪情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道德功能。提升学生的礼仪意识,需要让学生懂得礼仪是一种内在道德要求,外在表现为行为规范。礼仪素养的形成需要学会处理内在礼仪和外在礼仪的关系问题。第二,教师需要将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素养有机结合。第三,通过艺术文化陶冶学生的礼仪情感。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价值取向,这种个人倾向会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良好的艺术作品中包含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文明习惯。为此,礼仪教育中需要教师将艺术文化和礼仪情感教育有机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赏电影名片、欣赏诗文等将礼仪认识内化为一种重要的情感素养。

(三)礼仪课程的开设要注重实践性

高校礼仪课程的开展需要关注礼仪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礼仪素养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尽可能淡化礼仪理论的学习。具体表现为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来确定礼仪课程学习方向,提升礼仪教学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从而在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

学界认知20世纪20年代川人叶伯和撰写的《中国音乐史》是在西方音乐史学理念影响下开中国音乐史学之先河。西方音乐史学秉持了探究西方专业音乐发展脉络的治史理念,恒定音乐艺术,重在研究音乐本体以及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重音乐技巧、技能,强调音乐风格流派等。虽然也把握不同区域和国度在相同理念下的风格差异,但更多注重创作者的个人体验以及技术理论的发展。虽也看到专业音乐创作对于宗教和世俗社会的双重意义,但更多还是以审美、欣赏认知。应该说,西方之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数百年间发展演化相对成熟,如此成就学者们强调音乐艺术的基本治史理念。当中国学者以此为参照,便形成以音乐艺术认知治中国音乐史的意义。

中国音乐史学的初期阶段,无论是叶伯和、萧友梅、许之衡或郑觐文,虽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基本沿用“音乐艺术”并以西方专业音乐发展以为参照治史。王光祈留学德国,却能够把握中国礼乐文化真谛,有论证礼乐文化的重要章节,这或许是其以“比较音乐学”理念治史的缘故。音乐史所涉及的主要是律、调、谱、器、曲、乐语、乐名、乐人、机构和著述十大类,就音乐本体而言,如此把握是为必须,但这样类分为音乐形态之客观存在,是否还应考量中国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拓展性意义?从而在撰史之时显现出中国音乐文化之特色。

中国文化精神是否能够将礼制摈除在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否礼乐文化不占重要位置?乐与礼制是怎样的关系,是否有专为礼制而设置的乐制,礼乐文明是否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或阙?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应该摆脱礼制而独立?有观点认为只有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方能够有真正“艺术”的样态,这恰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既然礼教“束缚”了三千载,依此是否中国没有产生过真正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礼乐如同俗乐一样占据着重要空间,甚至在国家意义上更为重要,如此方显官书正史中多对其记述与论辩的意义。礼乐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场合,面对特定对象仪式性的固化为用,并有等级化和体系化、多类型性的特征,恰恰是这样的状况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标志性意义。

以侧重西方专业音乐发展进程的音乐史学观念为参照系,从学术理念上更多强调作为艺术的一面,我们可从传统音乐形态中将这些择出,专写一部中国音乐艺术史,然而,若真正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则不能不将礼乐观念、礼乐制度、礼乐形态整体纳入,毕竟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构成中不可或阙的组成部分。

以西方侧重于音乐艺术的理念治中国音乐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国与西方音乐的不同,把握了礼乐存在,却更多侧重于两周,似乎中国礼乐只在周代,其后“礼崩乐坏”,礼乐文化产生断裂,汉魏以降则是以人为本的俗乐文化,这样认知显与中国三千载没有断裂的礼乐文明样态不尽相符;再者是辨析礼乐制度更多着眼于宫廷,如此形成宫廷与民间的二元论,似乎礼乐制度就是为宫廷所设置,看不到地方官府作为礼乐文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其三是看不到制度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官属乐人从宫廷到各级官府普遍存在,以保障制度下用乐,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能够显现国家意义非常重要的链环;其四是对俗乐的双重定位认知不足,看不到作为礼乐类下的俗乐为用(用于嘉、宾诸礼),把握不住礼乐的丰富性内涵,即礼制仪式类型与乐制类型的对应关系,把握不住礼乐是在礼制/礼俗规定性下与仪式相须且固化为用。换言之,与礼制/礼俗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的乐即为礼乐,雅乐是为礼乐的核心构成却非礼乐全部。礼乐既有雅乐类型亦有非雅乐类型,在非雅乐类型中涵盖了作为礼乐存在的俗乐,在不同礼制仪式中对应不同的仪式用乐,这是礼乐丰富性的意义。周公制礼作乐、礼乐观念彰显的同时俗乐观念相应产生,与礼乐对应的俗乐方为世俗日常多层面为用,那些不与礼制仪式相须为用的乐则不在礼乐范畴。应对世俗为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乐,恰恰是人们关注最多、使用最广,如此发展空间广阔,无论从形态还是内容都有大的拓展,派生出诸如说唱、戏曲等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只有把握住这些,方能够真正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既有那些忽略或称淡化礼制仪式用乐丰富性的认知或称侧重把握日常用乐类型的撰述难以整体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既有音乐史学研究在侧重审美、欣赏功能而对乐之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关注不足,把握不住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两种功能类型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礼乐文化有着重要份额,姑且不论中国礼制的正面和负面意义,既然历史客观存在就应该认知。具有严格等级观念的中国礼制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机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把握之后再比较中西方音乐文化理念的异同可能会更有意义,而不是先以西方专业音乐史的写作理念去梳理中国音乐文化,这样会“削足适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史学建立毕竟不足百年,而学界也明确认知其产生与发展受到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之影响,因此说,依西方专业音乐发展的治史理念建构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这一部分梳理清楚也是好事,毕竟这会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脉,然而这的确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全部。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近一个世纪获得重大成就的情状下,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是学术界应该面对的问题,最为要者是从中国传统的实际出发,从侧重音乐艺术的理念中拓展开来。这是因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乐文化既为艺术也具多功能性意义,这种情状延续数千载且具体系化。无论经史子集、官书正史、野史稗编、笔记小说、地方志书都可见这样的认知,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念的整体性意义。从为用视角把握音乐艺术与文化整体,比仅将音乐作为艺术的考量要宽深得多。

以侧重艺术的理念治音乐史已近百年,其论域、思维均已“成型”,要拓展绝非易事,但我们所研究的是中国音乐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的理念来认知,而不应向西方参照系靠拢,笔者想这是一个世纪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回视之时应该具备的学术理念,也是中国音乐学术界在一个时期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二、音乐艺术史与音乐文化史之关系

音乐是艺术,更是文化的有机构成。在不同文化中间,音乐扮演的角色有所差异。人类对音乐的认知有共识,《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载:“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撰稿者更多关注声音的物理特性以及人类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没有其他附加。但这样的定义还是难以全面把握什么是音乐,毕竟自然界的音响涵盖乐音、噪音,人类通过发声所传达的情感也难说都是音乐的意义。任何一种定义之成立要看其是否将主要特质加以涵盖,但这样定义音乐显然不尽如人意。

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如此重视显然非仅是因审美欣赏之功能,还应考量“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二十四史中所以重“乐志”、“礼乐志”,还是因为乐与礼的密切关联,这是认知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礼制仪式用乐与非礼制仪式用乐两条主导脉络的道理。中国乐文化何以与礼如此密切,中国文化又何以有礼乐文化、礼乐文明之谓,中国历史上礼维系人们的精神世界,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探讨历史应该回到历史语境中以行把握。在中国,不仅历史上论述礼制的著作浩如烟海,即便当下学界也是专学,陈戍国先生《中国礼制史》等多种著述显示出中国礼制的深厚内涵。礼与乐成为中国文化中相须为用、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如此方显文化基因的意义。

或许是两周时期诸子百家论述礼乐的文字过于集中,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段的把握也相对透彻,杨向奎先生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重点辨析中国礼乐文明的源头,这是逻辑起点的意义。然而学界谈礼制可以贯穿三千年,但谈礼乐却多以两周论,其后则是“礼崩乐坏”,礼乐文明是断裂还是延续,是最应厘清的问题。在下以为应关注礼乐观念与礼乐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关乎中国礼乐文化的整体意义;中国礼乐文明是否在两周之后断裂,如讲断裂其标志何在,若无断裂又是怎样的意义。如果不将中国文化整体认知则有失偏颇。笔者将中国礼乐文明以三千年四阶段考辨,认定中国礼乐文明内涵丰富,有演化的意义却显现一以贯之的样态。

对礼乐认知须把握礼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礼乐是在多种礼制或礼俗的框架下与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礼制仪式首先是国家意义,继而是群体性意义,所以礼乐也就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中国礼乐文化数千年间未有断裂,形成了礼乐观念之后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礼乐整体观念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成就了国家意义上宫廷、王府、地方官府、军旅礼制仪式用乐的体系化存在。在文化认同的意义上,民间从规范的国家,制度中不断接衍并依不同类型扩展其内涵,逐渐形成与国家礼制相通的民间礼俗用乐类型,从内涵上显现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与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对接,礼乐文明贯穿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在这种意义上方显中国礼乐文明的特色。从宗周社会去把握中国礼乐文明的逻辑起点,却不能仅将礼乐文明定位在两周;可以把握历代宫廷礼乐制度下的用乐,却不能仅关注宫廷而忽略王府、各级地方官府乃至军旅的礼乐需求,还不应忽略民间对国家礼制仪式及其用乐的接衍意义;可以探讨礼乐观念,却不能忽略礼乐形态自身;可以把握雅乐在中国礼乐制度中核心为用,却不能讲他种礼制仪式用乐不为礼乐。鉴于乐的时空特性,尤其不能仅将礼乐认知停留在“猜想”层面,对本体形态和相关礼乐之“仪注”,一定要整体把握。

音乐本体形态本无所谓礼与俗,有别于基本的语言类型,人类创造了音乐以此表达并引发人的多种情感,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阙的音声类型。恰恰由于先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意识在诸如祭祀、庆典中将乐与多种仪式相须固化为用,如此产生了礼俗仪式中的用乐观念,这就是诸如黄帝、尧、舜、禹、汤以及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等部落氏族和方国中乐舞的仪式意义。时光荏苒,周公将当时社会上礼俗仪式中用乐观念加以整合,并择定其中一些乐舞形态以为国家最高祭祀仪式中的用乐,形成所谓礼乐制度之时,在国家规定礼制仪式中的用乐即为礼乐,礼乐制度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丰富与完善,并形成多种礼乐类型。那些不在国家礼制仪式中固化为用的乐便具有对应性意义,虽未明确俗乐概念,但至少可认知为非礼制仪式用乐,这就是礼乐、俗乐类分的样态④,如此拉开中国音乐文化制度下创造、使用与发展的大幕,其后则沿这两条脉络前行。中国音乐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就在于有这样的两条脉络。这种礼制/礼俗仪式用乐的理念一直伴随中国文明而前行,这就是中国礼乐文明的意义之所在。

既然中国历史上有着明确的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且随着社会发展一以贯之地前行,那么,学界是否应该反思既有的言礼乐更多在两周,而且只讲六代乐舞这样国家最高祭祀仪式中的礼乐形态,却对多种类型的礼制仪式用乐淡化的治史理念?把握礼乐的丰富性内涵,将礼制仪式类型与乐制类型相对应,如此方能真正认知中国礼乐文化的整体意义。应该以周代为礼乐、俗乐类分的逻辑起点下探,既看到每一条主导脉络的连续性意义,又看到两条主导脉络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和顺应时代的新变化。还应看到礼乐与俗乐两条脉络虽然分工有自地前行,却是在本体形态上有互补意义,这也就是所谓“张力”。

在音乐艺术的理念之下,对属于礼乐本体形态者基本不入法眼,如此难以把握对礼乐创作技巧技能层面的认知。如果没有对礼乐脉络的认同,没有音乐多种功能性的辨析,也就难以整体把握音乐文化。说音乐既是艺术,亦为文化的有机构成,就是从乐之功能性的意义上加以考量,这种多功能性决定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内涵。强调中华礼乐文明并非否定供世人娱乐、审美和消遣为用的音乐艺术形态,这里只是强调整体意义。

三、中国音乐史学论域拓展对多学科的影响

中国音乐文化两条主导脉络是一种历史存在,应以这样的学术理念去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诸多相关问题,这就是中国音乐史学论域拓展并对多相关学科实施影响的意义。笔者对“山西乐户研究”、“中国乐籍制度研究”乃至“以乐观礼”的研讨历二十余载,学术认知不断深入和调整。首先把握的是制度与中国音乐文化之关系,继而思考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的定位以及与中国音乐艺术史研究之异同,对乐籍制度与礼乐制度的深入辨析是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只有将中国音乐史学的论域加以拓展,方显与既有研究之差异;形成“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无断续的学术理念,方认识到拓展之后的意义。

(一)与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关系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之始恰恰是礼乐教育,是礼乐需求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河。周代礼乐制度规定无论天子还是诸侯、卿大夫、士等层级都需国家规定性的礼制仪式用乐,这些仪式用乐既有“国之大事”亦有“国之小事”,既有吉礼亦有嘉军宾凶诸礼,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仪式用乐都需规范性,首先要求王公贵胄明确,因此,无论周天子设置春官管理下的大司乐,还是各诸侯国之“有司”都具有专业礼乐教育的规范性意义。正是周王室大司乐到诸侯国“有司”之存在,方能把握《周礼》与《仪礼》中诸种礼制仪式乐之为用的意义。这样的音乐机构既是各级礼制仪式用乐的承载者也是教育的实施者,如此保障从周王室到诸侯国在礼制仪式中用乐的一致性,这是《周礼》与《仪礼》反映的历史样态。

单就音乐教育层面看,在大司乐和诸侯国有司中存在两个群体,这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也是礼乐形态的承载者,他们既肩负诸多礼制仪式中用乐的职能,又肩负教育“胄子”习学礼乐形态、把握礼乐内涵的职能。受教育者是有“身份”之人的后代,具有学习礼乐的权力。但问题在于,既然国家有礼乐制度,规定了丰富的礼乐内容;既然礼乐要在礼制仪式中为用,就要有整体性意义。“周官”中每一种职务所对应的教授职能不同,只有将这些整合起来方能应对仪式的群体需求。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大司乐与有司除了官员之外尚有相当数量为承载多种礼制仪式所需的乐工,他们当然也需被教育,然后方能承载这些乐舞形态,所以这种专业音乐教育也应涵盖对他们的教育;二是《周礼》规定了各级别贵族拥有乐队的规制、乐舞人员的数量,在国家规定的、依等级为用诸种礼制仪式用乐中应有这个群体在场,他们的乐舞技艺是谁在教授?是否也与大司乐和有司有关,这个群体是怎样的身份?国家何以要在王室和诸侯国建立这样的机构,其职能和功能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一系列问题有待考辨。

秦汉以降,礼乐教育因礼乐制度延续而成为必须。我们在看到宫廷与各级官府礼制仪式用乐差异性同时也应看到在多层面上所具有的上下相通性。历朝历代的“郊祀志”、“礼书”、“乐书”、“乐志”、“礼乐志”记载了众多礼制仪式及其用乐,宋元以降礼制仪式的仪注中还有乐谱对应。作为国家实施礼乐的机构,诸如太常以及教坊所承载的礼乐都应是考察对象,还应认知地方官府礼制仪式用乐的教授及机构的存在。当明确了这两条主导脉络的类分形态,应把握两周与汉魏以降礼乐承载机构和教育机构,还应把握两周之礼乐承载既有专业乐人又有贵胄子弟的状况,而汉魏以降则更多为专业乐人承载。这些专业乐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现齐民与贱民的差异;通过“以乐观礼”,礼乐研究尚有相当大的空间,对于礼乐和雅乐的关系尚需深入辨析,对嘉军宾凶诸礼之仪式所对应的乐制类型有待深层把握,对唐代太常属下太乐署所教非雅乐类型究竟是否为礼乐要重新认知。宋代以降教坊乐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礼乐也应探讨,如此方可把握音乐教育的类分意义。回到历史语境中,打破礼乐制度及其礼乐形态只在宫廷实施的片面认知,方能真正理解中国礼乐文明和礼乐教育的体系化意义,如果缺失了礼乐贯穿性和整体性认知,真是难以说全面把握。学界应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早期权威版本《周礼》进行深层解读,继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著述全面认知,真是应该写一部“中国礼乐教育史”,当然也可在整体理念把握下写出“中国俗乐教育史”,在下以为这是两个值得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两个课题相得益彰,如此方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的整体样貌,可以展现中国音乐文化在主导传承方面究竟有怎样的特色。

(二)对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影响

当下许多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中,既有使用“传统音乐”,亦有使用“民族民间音乐”概念者。在下以为,还是以“传统音乐”的称谓更好些。这两个概念指向当下传统音乐的民间活态。所谓传统是在历史上生成并经历了长期发展而积淀在当下,应该看到这些音乐形态(涵盖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乃至多种宗教所用音声形态)在当下民间的情状,但仅如此不足以说明传统的意义。民间音乐的概念容易造成错觉,即只从当下活态存在、限于共时性意义,这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历时性发展演化。如果以传统音乐加以把握,就能够分层次地辨析哪些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哪些属于当下在民间而在历史上却非民间的样态,进而辨析何以进入“民间”、“官乐民存”的过程。也就是说,用传统的概念可具整体、多层次性,把握共时和历时的双重定位。

的确,有些音乐形态就是民间的意义,诸如各种山歌、号子等等。然而,民歌范畴中的小调在历史上很难说就是纯民间态,学界认知承载小调者有相当数量是职业和半职业艺人。那么,这个群体是怎样的身份?他们所创承的小调何以在多地存有一致性内涵?这些显然是应该考辨的问题。再如戏曲和说唱中的一些形态和剧目、曲目也有同样的意义。至于器乐形态更是要仔细辨析者,这要牵涉到乐队组合以及使用场合等等。其实,当下民间的多种音乐形态都可通过使用场合以及是否具有仪式性固化为用来把握是礼乐还是俗乐者。中国传统音乐当下多以民间态展现,但对其内涵的把握的确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理念方可认定。

近年来,笔者与所指导的研究生通过乐籍制度体系化的把握,辨析历史上遍布各级官府官属乐人群体承载的意义,这个群体承载着大部分的国家礼乐形态和全部的专业音声技艺形式。至于礼乐形态,我们已有较多辨析,对于世俗日常为用的专业音声技艺更是这个群体的创承。《青楼集》中记述数十种音声技艺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年来我们对包括戏曲在内的音声形态进行辨析,以把握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当乐籍制度解体,曾经的官属专业乐人有一个向民间下移的过程,这就是清代雍正年间禁除乐籍后近三百年来传统音乐主导脉络的发展样态。怎样从当下民间存在的活态之中把握传统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把握这些民间活态的历史演化,则要用到“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这种新的学术理念,这是将历史人类学引入音乐学的意义,音乐学界从这种学术理念中受益还是因为音乐稍纵即逝的时空特性。今人不可能听到由古人演奏和演唱的音乐,因此对理解和认知音乐文化传统造成障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中无可弥补地缺失活态音响,只能借助于历史文献以及图像和出土文物等相关资料来把握历史上的音乐形态。在既往的民间音乐认知中,更多是对共时性的传统音乐活态加以把握,却很少从历时性意义上加以解读,还是由于学界认定音乐的活态意义中难以再现历史。

音乐学界引入了“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在于解释活态存在的音乐文化,这从既往侧重音乐本体形态研究中拓展开来,但还不能够把握其与历史的关联。当民族音乐学借鉴历史人类学的学术理念,增加了历时与共时这对概念,便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在音乐学的意义上有了很好的接通。首先在民族音乐学意义上认定是研究音乐文化,继而又与音乐史学相联系,是这种新学术理念的意义。

借助这种学术理念,可以从文化学视角把握音乐在社会中多种功能性的存在,认知在某些特定场合仪式规范性意义。某些民间礼俗中所用的乐具有传承意义上的严格规范性,特别是“为神奏乐”的理念导致不可轻易乱动进而使久远的音乐形态可以活态严格传承于当下。与历史接通,把握多种音乐形态的历史演化脉络,可以看到当下民间态的音乐其发生、发展,这是笔者看重“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理由。研究当下传统音乐活态确实离不开音乐史学观念的新拓展。

(三)关于历史上音乐传播方式的认知

把握住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又数百年的乐籍制度,这是音乐史学意义上的新认知,这种认知对于音乐传播学有怎样的意义呢?

与一位朋友聊天,在谈到如何认知小调民歌之时,笔者讲多种著作中界定小调是有着职业和半职业艺人承载的样态,虽然当下这些小调存在于民间,在历史上却属于很不“民间”的样态。朋友脱口而出:不是民间的那就是宫廷的了——这的确是一种很“传统”的认知。近期看到某领域重量级人物“权威论述”,对于一种历史生成、当下在全国各地有广泛存在的音乐形态讲其传播之时更多只是因江河湖海的畅通,由个人传人云云,这是一种自然和偶然状态的传播理念。说这是历史上音乐传播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如果将历史上的音乐传播方式整体立论则显苍白,由此带来的思考就是学术理念的重要性。

小调在历史上若非民间态还会有怎样的形态?应该考量乐籍制度下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特别是女乐承载,作为乐籍中的女乐是为国家制度下体系化生存的官属乐人群体,她们更多是在体系内创承面向社会传播,多种时调同样如此。关键在于要有制度下官属乐人体系化传播的认知,特别是高级别官府更是有这样的群体在体系内传承然后面向社会传播的意义,这样的传播当然是制度下的组织态。还有一个组织态传播之后社会再传播的过程,这是自然传播的方式之一种。至于既有的传播认知可为一种,若只讲这一种显然不足,笔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探讨《历史上的音乐传播方式》(2005),要回到历史语境中把握音乐传播,历史上的音乐传播应该是制度下的组织态传播与自然传播相结合。笔者近期有研究民歌的专文进一步涉及历史上的音乐传播。

(四)对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这样两条主导脉络以为特色,在中国进行音乐美学研究是仅对其中的一部分为论域,还是从整体意义上加以考量和把握,是应该辨析的问题。仅从音乐艺术的视角加以认知是一种考察思路,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功能性的整体意义考量又是一种思路。笔者无意对中国音乐美学既有研究说三道四,毕竟中国音乐史学界也是这样的撰史方式。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首先关注西方美学理论以及西方音乐美学理论,把西方相关的学术理念搞清楚,然后用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研究对象。无论是对西方元理论领域进行辨析,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把握,都是基于西方理论影响的观照。

功能主义美学应该把握这么几层意义:一是功能,二是功能主义,三是功能主义美学。人类的行为方式都有功能性,人们常常将社会中的功能类分为社会功能、实用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是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应该是肯定而明确。至于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学界都明白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在此领域的学术贡献;作为功能主义美学,学界通常认为是从建筑学范畴以及社会学领域发展而来。功能主义美学应该是一种引申和发展的意义。既然有“功能主义美学”的概念,在涉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的层面上则势必要把握有怎样的功能性。传统音乐文化并非仅是审美、欣赏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周公制礼作乐始,即类分出礼乐与俗乐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自确立之后并行不悖、互为张力地前行。中国礼乐文化至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音乐学界既往更多认同前一千载,而对其后两千载音乐文化中的礼乐传统缺乏认同。所谓前一千年为“神本”,后两千年为“人本”的话语占据了主导。笔者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由礼乐与俗乐共同架构应该是明晰的。

中国音乐美学在西方音乐美学理论指导下更多以西方专业音乐为参照系,如此形成偏重音乐流派、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风格的审美研究样态。专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者在这种理念的把握下研究对象同样如此定位。应该面对研究对象去回视这种理论对于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以涵盖,若不如此则要考量拓展的意义。中国音乐美学的确应该面对已经拓展的音乐史学研究来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或称调整既有的学术理念,不如此则只有跟着西方理念亦步亦趋,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研究范式。要形成突破性的进展,关键在于对中国音乐文化要有新认知,如此检验既有对中国古代乐论的编选是否有所缺失与遗漏,或称在研究理念上是否对不同时期的礼乐观念也涵盖其中。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音乐美学要形成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音乐史学研究理念的变化应该为中国音乐美学的拓展提供参照。

我们真是应该把握同样来自西方的功能主义美学,由此可感知既往音乐美学对这种理念关注的不足或称缺失,也许是因为中国音乐史学尚未提供这样的视角和以这种视角的研究对象,缺失在所难免。既然中国音乐文化是由两条主导脉络贯穿构成,只是关注俗乐一脉来把握所谓中国音乐文化精神显然不具整体性,以这种带有明显缺失的学术理念有选择地编乐论,然后再进行“忽略式”地解读当然不具全面性意义。

在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把握乐的审美娱乐功能,还有教育功能与实用功能(这一点在近现代音乐史中受到强调,诸如抗战时期音乐成为激励鼓舞人民与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但从整体意义上讲,一是没有将音乐的功能意义进行全面认知,二是对已经认知的功能性意义未能整体把握,如此还是因为研究理念缺失所致。学术理念的全面性意义直接影响到对研究对象的把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究竟怎样理解和认知乐的功能?依笔者看来,首先考虑到这是唯一一种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由此在社会生活的广泛意义上具有功能性使用,这就是所谓社会功能、实用功能以及学界辨析较多的审美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等诸多层面。就社会功能讲来,中国传统社会最重政治功能,如此彰显这种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与国家的关联。国家有这种功能性需要,这种以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有其无可替代性,所以会受到国家意义上的重视。相比较乐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为用,这种国家意义上的行为不可能天天进行,但由于其不可或阙,必须要有从宫廷到各级官府的体系化设置(由于科技发展与进步,当下许多仪式场合代以录音形式,但本质意义相同)并以制度加以规范。所谓五礼用乐理念非朝夕完成,从国家制度彰显的逻辑起点加以梳理,这就是政治之所在。当有了这样的政治需求,交给社会乐人与文人的就是所谓创造和解释学的意义了。

乐与政通,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要命题,这是站在政治功能视角、从礼乐存在意义上来把握乐文化,如此有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以及“郑卫之音,乱世之音”的表述。郑卫之音是一种延续了两千余载的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与礼乐对应或称对立的乐文化,虽然郑卫之音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将其置于礼乐对立面而存在,这也是出于政治因素。这些都在周代概念固化,所谓两条脉络,是在国家意义上形成用乐基本理念之后“逻辑起点”的意义。历朝历代,既然礼乐不可或阙,何以人们更愿梳理与其对应之俗乐,并以俗乐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动力呢?是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对立?人文精神是否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挣脱出来方具其本质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否涵盖人文精神呢?是否礼乐文化缺乏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的觉醒是否应该从礼乐观念中解脱出来,如果说应对世俗日常为用为具有整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在下以为,人文精神并非只注重个体体验而忽略国家以及群体意义的存在。人文精神显然不能与国家意义对立起来,并非脱离了国家与群体意义之后方为人文精神之存在。强调自我、强调审美体验,不等于没有国家意义。在音乐文化中,礼乐文化与俗乐文化共同架构了人文精神,即便对礼乐诟病,也不代表礼乐就不属于人文精神的观照,毕竟将国家意义涵盖其中为整体认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儒家对待传统乐文化是将其与伦理、政治相联系,只有挣脱了思想上的束缚,方可产生真正艺术的形态,这将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对立了起来,是说在儒家思想熏陶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样态。然而,文人难道就不习传统经典、不食人间烟火?是否经过了儒学洗礼挣脱出来的才是文人?文人是否沉溺于自我境界之中方有艺术之表达?如若这样,真是要将人文精神置于社会的对立面了。作为文人群体,他们既要依循国家意义上的诸多礼制规范(这些礼制规范也是文人们依循国家意志而定),他们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又显现世俗的一面,这两者之间显然不应对立。应该明确的是,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和民间礼俗仪式用乐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通性的内涵,当然是具有群体仪式性的固化为用,在这些群体仪式中由于礼制仪式类型不同,会有崇高、庄严、肃穆、虔敬、悲恸、愉悦等多种情感通过仪式用乐得以显现,这是礼乐的丰富性意义,这样的形态不会天天搞,却是必须有;人们进入到世俗日常生活之中,以上所提到的诸种情感也会通过俗乐形态得以体现。这诸种情感既可通过民歌,也可是说唱、戏曲,更有器乐、歌舞等加以显现,俗乐中的器乐化样态与礼乐乐队组合不尽一致,更具丰富性的意义,这两大门类共同架构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互补充、相辅形成、缺一不可。可以就其中的一种形态进行研讨辨析,做出归纳总结,但这不意味着仅就一种形态的把握便具有全面性。我们是在研究音乐文化史,而作为音乐文化史所面对的是历史上的形成与发展,并从中把握某些理念和音乐本体形态何以传承到当下。研究历史应该回到历史语境中去把握与认知,哪怕某些样态当下已失,但毕竟它在历史上存在过。如果不能够对其从整体意义上进行把握,而是有选择性的认知,显然不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这就是我们认知两种形态都要考量的意义所在。

何谓音乐的美,何谓美的音乐,美是否具有多层次的丰富性内涵?就音乐本体形态讲来,礼乐形态是否亦有审美价值呢?墨子在《非乐》中承认钟磬之乐的美,应该把握在其时这钟磬之乐以怎样的形象示人。两周时期的钟磬乐首先对应的是礼乐,如此说来,难道同样的乐器用于俗乐就美,用于礼乐就美感全无?显然不能够如此判断。有一点应该明确,作为礼乐特别是其中的雅乐更多对应的是神祗、人鬼,这样的仪式用乐是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向神灵奉献,何以会不美?笔者曾将两周之礼器分为无声礼器和有声礼器两大类。所谓礼器是社会上最彰显威仪、尊贵的器物,不论器型还是制作都显现时代的审美和技艺水平,这其中自然具有审美体验。作为有声礼器的一类更是如此,以让人们在仪式中间感受到其尊贵与不可或阙,这是有声礼器存在的意义。说两周时期礼乐重器具有审美意义,而其后礼乐重器就不具有审美意义显然讲不通。还应明确,礼乐并非仅为吉礼用乐,而是在多种礼制仪式类型中均有使用。在嘉礼、军礼、宾礼以及凶礼中礼乐为用显然不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更何况作为不同等级的贵族,这金石乐悬代表其身份与地位,在拥有之后可将其用于庙堂与朝堂,也会置于厅堂用于俗乐演奏,这就是从乐器自身视角所显现的意义。

由于乐的特殊性,无论礼乐还是俗乐,要想对历史上的形态进行把握要么借助于古人的感知论说,要么借助于有乐谱之后的乐曲记录。从音乐本体形态的意义上说,乐得以整体记录须有乐谱发明之时方能存世。笔者曾对明代记录了数十套宫廷雅乐曲词的《太常续考》中的两套进行辨析,如此感受礼乐之雅乐类型究竟为怎样的形态。雅乐创制是随时展有选择地将作曲技术的精华用于其中,这符合太常机构的要旨,即把世间美妙的东西以为“奉献”的意义。

国家大祀所用雅乐(中祀雅乐有专创,如《文庙祭礼乐》)因应不同的承祀对象,其歌词部分显现出词格的多样性,这也是因时而变。长短句的词格形态多在五代定型,宋以降有较大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明代雅乐采用长短句以为歌章,怎能说不是与时俱进的意义?从结构上加以考量,每一场祭祀仪式中间,诸如“乐九奏”者,每一奏结构长短都不尽一致,而且在某些歌章中间有借字(转调)意义,这显然是有意安排结构变化以及调式变化、句式长短变化,使得雅乐变化丰富。也有不变者,从两周时期形成的雅乐乐队组合一以贯之,“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基本是为中原自产的乐队组合,所谓“国乐以雅为称”、“华夏正声”的意义。即便从雅乐本体讲,这其中的丰富性变化怎能仅以呆板、凝滞的字眼将其一带而过?对其下结论要在辨析之后,而不是尚未对其有基本把握与认知就先人为主。

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礼乐文化不仅只有雅乐类型,还有鼓吹乐类型(明清时代以教坊乐类型称之)。虽然鼓吹乐作为礼乐类型自汉代以降即有存在,但赋予其制度化完整意义还是《大唐开元礼》。在这部礼书中,鼓吹乐作为国家礼乐被赋予与雅乐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太常寺属下两个乐署之一,鼓吹乐这种类型作为礼乐存在其用途更加广泛。首先它是在国家五礼制度的四种礼制仪式中使用;其次它还用于道路、仪仗等,所谓卤簿乐的意义(《大唐开元礼》辟专章规制);这种礼乐之乐队组合是从宫廷到各级官府普遍使用的礼制仪式用乐类型;明清时代数百年间,这种礼制仪式为用的乐队组合一改过去被视为“夷狄之音”而不能进入吉礼为用的状况,在部分中祀和全部小祀仪式中为用,而这些仪式又被规制为“通祀”,从宫廷到各级地方官府都能够见到吉礼用乐中鼓吹乐存在。

鼓吹乐之于礼乐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系统。既然各级官府都要使用,因此官衙必须要有这个承载群体的存在,这就是我们探研乐籍制度中更多以男性乐人承载的意义。自从鼓吹乐被纳入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历朝历代都要创作一批相关的鼓吹乐曲,既为军用,更要多种礼制仪式为用。在缺少乐谱的时代,我们能够从多种文献中把握其鼓吹歌词,特别是宋元以降,当工尺谱被普遍应用,鼓吹乐曲的形态得以存世。

从相关文献以及当下活态存在许多与历史上官属乐人有渊源关系的音乐班社看到,作为国家礼制仪式所用的鼓吹乐曲,大致有以下几种创作方式。一是为了礼制仪式的需要而专创,一是将社会上世俗为用的乐曲拿来,在被纳入礼制仪式用乐之时即将其改为用鼓吹乐组合演奏。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对于那些原本社会上用于世俗的乐曲,相关礼乐机构采用“拿来主义”的编选规范,如此赋予这些乐曲新的内涵。怎样认知这种现象?这是不是音乐美学所要辨析的问题?这世俗日常与礼制仪式为用之间究竟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至少这样的辨析当下少有看到。

就礼乐与俗乐之关系,历史上的学者有深度探讨,且更多为音乐本体意义,涉及诸多层面。既然从本体形态上有如此多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其差异性主要在于使用场合与某种形态下特定乐队组合以及乐曲风格变化等诸多层面。应该看到,礼制/礼俗仪式用乐更多是群体性、仪式性固化为用,而俗乐意义则注重个体体验,抒发个人情感或与周边人群产生互动以引发共鸣,两者之间虽有如此多的差异,但这属于同一群体下的乐文化行为,因此,梳理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真是应该有这种整体意识。

以上辨析应归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与音乐史学密切相关的多学科是否应调整学术理念对这些涉及礼乐形态的音乐本体也有效关注呢?如果没有基本关注又怎能说是对中国音乐文化有整体『生把握呢?既然是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审美,这些难道不是传统音乐的有机构成?若将同样的问题送给音乐教育学研究者,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何尝不是从礼乐文化教育(涵盖礼乐形态、礼乐思想等诸多层面)开始呢?在周代以来三千载礼乐制度下,哪一朝代不实施礼乐教育呢?这种礼乐教育从宫廷到各级地方官府具有体系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应是一个整体,因应不同功能的需求各自为用,崇高、庄严、肃穆亦具美的意义。这里只是讲礼乐的一种类型,礼乐文化内涵具丰富性,既然礼制仪式类型有多种,与其相辅相成的乐制类型亦有多种。作为美学的意义,创作者具有美的意义,表演者亦有美的意义,美学又不仅是“审”的层面,没有立美何以审美?也许我们在参加某个仪式对乐在其中之感受与去听一场音乐会不同,但这种仪式用乐也应该作为立美与审美对象而存在。

在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美学探讨之时,学界注重“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传统有“六艺”之论,“六经”之一的乐是否涵盖其中?如果涵盖,那么,仅把握俗乐而将礼乐忽略就代表音乐的人文精神?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否脱离了礼乐文化而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群体在论乐之时是否仅论形态与本体而忽略整体意义呢?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音乐史学界以西方专业音乐文化为皓首,虽然也涉及诸如教堂中的唱诗班,但更多关注作品自身,在哪里使用只是一带而过。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作曲家、作品、流派成为重点,而对于乐在文化中的整体意义认知不足。既然探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则应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不对礼乐文化整体认知,不把握礼制仪式用乐以及礼乐观念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音乐美学研究是否有缺失呢?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著述说到礼乐将其用途限于宫廷,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实际;讲礼乐作品更多用呆板、凝滞、无生气等以为把握,对于礼乐为用的仪式场合或称仪式对象更多是封建王朝,代表腐朽、愚昧、落后。试想,在这样的认知之下,还有谁愿意对其有更多认知与辨析呢?

中国传统社会多有对礼乐研讨,思想史不回避,但作为音乐美学却将这些置之不顾,讨论限于两周鲜有贯穿,难道礼乐形态、礼乐思想、礼乐观念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范畴与领域?探讨古代音乐美学是否不涵盖礼乐或称没有贯穿的意义?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乐何以会一直存在?既然礼乐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乃至当下社会形态中具有相当合理性,我们的音乐美学研究是否选择回避?在功能主义美学理念下,将中国礼乐文化纳入研究视域则见一片“沃土”,只有将其开垦,我们的音乐美学方有真正的体系化意义,但愿这片沃土不要让其继续沉睡与荒芜。

礼乐文化的本体内涵体现与时俱进。传统社会礼乐文化不仅限于宫廷,而是各级地方官府均有存在的样态。礼乐文化中无论礼乐观念还是礼乐本体(特别是地方官府能够承继的部分)多为民间礼俗所接衍,真是有必要对这种民间礼俗丰富的用乐形态进行美学分析。当然,这要建立在认知与认同的层面上,否则很难对其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与把握。既然民间当下有这些现象的广泛性存在,我们则有必要对其探研。如果不能把握民众对于这些认同的文化心理,则很难把握这些动态存在。

以中国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音乐美学发展应以中国音乐史学进步为前提,如果音乐史学界没有对中国礼乐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把握与梳理,很难为学界提供认知的基础。对于功能意义上的礼乐文化哪怕是对其持批判态度,也应在对其有整体把握之后。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对象的音乐美学研究,应与中国音乐史学界产生互动,这也符合当下学界所谓“跨界”的意义。学科之间“看不见的墙”如果树立了,就要适时将其拆掉,音乐美学之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亦有相当意义上的拓展空间。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艺术类学生 礼仪教育 现状 对策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我们先祖留给我们的教诲。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重视的要素之一。由于良好的礼仪规范,我们也被世界赞誉为礼仪之邦。但是,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西方不良思潮涌入,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气日渐严重。优秀的传统礼仪规范逐渐被我们所遗忘。只要稍微用心,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一些学生,包含高职艺术学生,经常脏话连篇、穿着随意进入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这些都表明目前我们的高职艺术类学生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礼仪的涵义及重要性

“礼仪”意指在人际交流中[1],通过一定的,公认的方式来表现约束自己,尊敬别人的过程。礼仪涉及面广泛,包括日常和人沟通、交流、相处、工作时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等。

良好的礼仪不但表现出我们良好的修养,也体现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高水平的礼仪教育。具体来讲,良好的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1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论语》有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意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良好的礼仪教育首先会极大的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中包含很多的谦让,包容的内容,这都是当前社会比较欠缺的文化。通过礼仪教育,同学之间可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也会更加发自内心的愿意帮助他人;其次,由于目前在读的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这一代学生由于出生时家庭较为优越,且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父母都较为溺爱。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一些不来了个习惯,例如个人主义浓厚,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造成孤立,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学生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学术方面一般水平都较高。特别是高职艺术学生,由于长时间在参与艺术创作,其专业水平大部分都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当学生开始就业时,或者是重新找工作,再就业时,专业知识只是用人单位关注的一方面。不管你的专业多优秀,如果你在面试时不注重礼仪,很容易一开始就在面试官脑海中形成不好的印象,你的专业知识也就没有机会展示出来,所以礼仪教育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就业水平。

3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

长远来看,良好的礼仪教育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礼仪教育中充满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这些优秀思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将有助于其以后长期的发展。

二、高职艺术类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那么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如何呢,这值得我们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艺术类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艺术类的学生大部分心思较为细腻,富有创新意识,感性化倾向明显[2]。但同时,由于其公共学科,诸如数学、语文等基础较差,这方面的教育也相对较弱。一些学生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很明显的体现在日常中,高职艺术学生礼仪水平相差很大,一部分学生知书达理,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却亟需改善。

三、高职艺术类学生礼仪教育对策

为了更好在高职艺术类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

1将礼仪教育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

虽然目前很多学校,教师,学生都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学的好与不好对自己毕业没有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礼仪教育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让学生真正的重视起来。同时,礼仪教育也应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之后,三年时间中都应该持续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水平。

2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礼仪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课程,通过礼仪教育我们更希望学生学到在生活实际中有用的礼仪知识,让同学在待人接物中恰当运用。但是传统的教育更倾向于在课堂上说教,这样的教育手段,对于数理化等学科比较有用,但是对礼仪教育这种实用性学科则不太适合。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革新。例如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情景模拟、现场互动、形体训练等参与性的课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礼仪教育的精髓。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有所创新,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除了学习传统礼仪之外,还应该关注涉外礼仪等。利用网络等先进手段,丰富学生的礼仪教育内容,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

3全员动员,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

礼仪体现在一个人生活中一言一行,同时也受周围人的影响。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3]。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礼仪教育,首先应该是教师的礼仪提升过程,只有老师的礼仪水平较高,才能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感化学生,使学生自然而然的重视起礼仪。为此,学校应当对老师制定相应的礼仪规范。例如,要求老师上课不得穿着过于随便,课堂不得抽烟,上课期间不得接听电话等。老师做错事情,应当主动道歉。其次,家庭也是礼仪教育的重点。教师应该主动和家长多沟通,提升家长的礼仪水平,家长也可以给学生带个好头。最后,学校应该多做好礼仪宣传,利用招聘会等形式,影响用人企业,争取形成一个全民重视礼仪,全民提高礼仪的氛围。

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只有上下齐心,学校积极地承担起这个重任,我们的高职艺术学生的整体礼仪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我们也才会培养出符合这个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礼仪.http:///view/69841.htm[EB/OL]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西藏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2]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 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西藏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 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2]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首届论坛以“色彩感知中国Colors to Perceive China”为主题,从“色彩与中国文化”、“色彩与中国文字”、“色彩与建筑”、“中西方色彩观念差异”、“色彩与自然”、“色彩与人的认知”等方面出发,以“色彩”作为切入点,贯穿各个领域,全面地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深度解读,通过“色彩”之笔清晰地描绘出了真实的“中国印象”。

2012年11月21日,由开启国际感官研究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恒源祥集团联合发起,恒源祥集团彩羊品牌承办的第一届全球视觉文化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

西班牙著名雕塑艺术家、享誉“当代米开朗基罗”之称的Rosa Serra女士;中国植物染料第一人黄荣华;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应用心理学博士赵仑;香港著名摄影艺术家黄仁达;中国流行色协会副秘书长周一夫;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恒源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巍等嘉宾出席本届论坛活动。

论坛以“色彩感知中国Colors to Perceive China”为主题。论坛上,各界专家学者从“色彩”出发结合各领域解读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论坛外,一场“色彩感知中国”主题摄影展又以40多幅精彩绝伦的图片向众人展现了一个多彩真实的“中国印象”。同时,在此次论坛上代表中国人形象的“中华礼仪服饰”色彩——“朱砂点墨”概念也首次被提出,并以实物静态展的形式真实展现了中国人的礼仪形象。

所谓“朱砂点墨”即以“朱砂红”和“水墨黑”两种最具中国代表性的颜色作为主色和辅助色并结合中国“交领”形式的礼仪服装设计。论坛主办方相关人士表示:这次“朱砂点墨”概念的酝酿期也非常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让更多中国百姓看到多样化的“中华礼仪服饰”形象,并且能自由地参与到礼仪服饰设计中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建议。

论坛上,香港摄影艺术家黄仁达提出:“自中国的史前史以来,红色和黑色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所使用的最古老的颜色。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而据历史考证,最早的中国红其实就是“朱砂红”,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开始使用从矿石上研磨下来的朱砂做颜料。古代更有“涂朱甲骨”的说法,即用朱砂书写甲骨文。“朱砂红”与“水墨黑”的结合还普遍存在于代表中国文化的诗、书、画、印艺术中,两种色彩的交汇使得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经久不衰地向世人展现夺目的神采,堪称中国式雅致与艺术的典范。

受全球视觉文化论坛主办方委托设计该款“朱砂点墨”系列的设计师杨子是中国十大设计师之一,论坛上他在讲述设计过程时感慨地说:“我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中华礼仪服饰的设计工作,这和我以往的任何一次设计经历都不同,因为在设计这些衣服时,我心里不单纯装着流行色、款式、线条、销售市场,更承载着5000中华文化的重量和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的情节。无论‘朱砂点墨’概念是否能为大家所认同,我都非常骄傲我曾参与过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仪式;仪式感;舞台主持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12-02

引言

关于仪式的起源,它最早来源于“巫术活动”。巫术活动的通常形式是巫师利用某种技术化的手段并通过烦琐的仪式行为将神秘力量与人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使得人们相信仪式行为的神秘力量,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每一个人之所以要经历那么多的仪式,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的变化,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地位的规定和角色的认可[1]。在舞台主持领域探究仪式感的存在形式及意义,有助于进一步阐述舞台主持的性质和内涵、确定舞台主持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为主持艺术研究拓宽新的研究范围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仪式感”的定义与内涵

(一)“仪式感”的定义

“仪式感”从人的出生直至死亡一直伴随左右。无论是人自身的生命成长还是融入社会生活之后的社交活动,随处可见“仪式感”的存在,如:婚丧嫁娶等。“仪式感”的定义虽然尚未明确,但仍可以从美学角度对之加以限定。“仪式感”是仪式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感性活动,它依托于外在仪式活动的场景、布置、面具、语言、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而与心灵产生某种呼应审美主体对仪式行为的审美感受,它是人类内心与外在事物的结合。人类的情感也在这种契合中找到了与外在仪式的沟通,并将仪式活动中所试图传达的理性精神通过这一沟通进入到人的情感体验之中。

(二)仪式与“仪式感”的内涵

仪式活动是由很多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组成,而象征符号对整个仪式和对人的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以象征的意象激发人类的情感和想象,将“令人厌恶的道德约束转换为‘对美德的热爱’”,这也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对仪式活动中歌唱、舞蹈、美酒、面具、古怪的服饰、强烈的色彩等形式的研究,因为它们对人的情感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大多数仪式中主持的都是有威信的长者,大家会跟着长者的思路走。祭祀、节庆等一系列活动,“仪式感”在潜意识中就表现出来了。“仪式感”就是平衡剂,左右着人们的道德理念,虽然不能以它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但至少可以看出你是否有血有肉。

“仪式感”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它所营造的隆重气氛可在人们心中唤起神圣、崇高的感情。近些年来,随着文艺晚会和婚礼越来越复杂多样,“仪式感”这一重要的创作元素具有了某种符号效应。有的人认为,仪式感应该就是形式主义,其实这是对仪式感的错误理解。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某些人在浮躁的心态下,把仪式变得娱乐化了,以至于丧失了仪式原本所包含的内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仪式感的误解[2]。

二、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关系

“仪式感”需要有特殊的场景及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而“形式感”涵盖最广阔的自然形式、建筑样式、绘画设计,以及人类体内抽象的形式冲动[3]。从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感”只是“形式感”的一种特殊范例,它具有“形式感”的普遍规定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葬礼的形式越复杂,生者对逝者的去世就更容易释怀;婚礼有越多人见证与祝福,结婚后就会更幸福一些,这些都是“仪式感”。

连接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核心链条是关于“形式”一词的相关解释。从上文提及的古时候的祭祀活动(巫术活动)可以得知,“仪式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形式。而舞台主持是什么?是艺术。艺术又是什么?艺术也是形式。尤其是俄国的形式主义者们认为,艺术就像是一颗洋葱头――内容是核,形式是皮。洋葱头的特点就是剥开一层皮下面还是一层皮,剥到最后剩下的还是皮。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艺术其实就是形式。比如,一个人在家里唱歌不是艺术,但这个人换上燕尾服到了剧场里演唱就成了艺术。假设这个人在两处场地的演唱水平是一样的,那么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服装和场地等形式,所以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尽管有些偏激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关于舞台主持与“仪式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更直观的图示来解释:

三、舞台主持仪式感的具体体现

(一)舞台主持的服装服饰

视觉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知觉之一。视觉之于人类,不仅是一种辅助生存的感觉功能,还是一种思维和交流的手段。在我们的感觉里,最完善、最愉快的是视觉,我们想象里没有一个形象不是从视觉进来的,它隔着最大的距离来接触外界的东西。对于生理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对物质世界的感知8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视觉,视觉印象拥有唤起各种情感的力量。

康德在分析“纯粹鉴赏判断”的时候,提到了“装饰”这一概念,他认为“装饰”(点缀)的东西,也就是那种并非作为组成部分而内在地属于对象的整个表象,而只是外在地作为附属物隶属于此并且加强着鉴赏的愉悦的东西”[4]。

作为一个舞台主持人,首先不说外貌要多么出色,起码在着装打扮上要得体大方,与主持的活动相结合。现在许多主持人无论主持什么样的节目都是西装革履,主持人首先得先对整台晚会活动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再确定自己在舞台上穿着打扮的标准。如果整台节目是以民族元素为主,那么主持人的穿衣打扮就应该表现出中国的传统风格。就像在舞台上演奏二胡的人,穿中山装就相对好一些,而演奏小提琴的人,那当然穿西装比较合适,穿衣不搭配演奏风格就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中式婚礼如果穿西装主持,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当然在婚礼上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大可能,因为在婚礼仪式前都是有准备工作的,这里只是做个比喻来强调着装在舞台主持中的重要性。

(二)舞台主持的肢体语言

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只有说得真实,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把语言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从作家汪曾祺的这句话中,我们看出了语言在内容的表达上的重要性。当然我们要说的不单单是在口头表达上,还包括从每个肢体动作上反映出来的信息。例如:在婚礼复杂的仪式中,无论是中式婚礼中的行大礼、揭红盖头,还是西式婚礼中的入场、誓言、交换婚戒等,婚礼主持人都要使婚礼现场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场面,这就要依靠其语言功力。“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和他(她)在一起吗?”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平常生活中听到这句话也许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如果是在婚礼上听主持人对新郎新娘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宾客一定会和新郎新娘的心情一样是美好的、感动的。因为西方婚礼举行地多数是在教堂,为他们主持婚礼的是神父而不像中国是亲朋好友,甚至是婚庆公司的专业婚礼主持,所以在西方婚礼中宾客比较容易感动落泪;而在中国普遍采用西式婚礼的背景下,仪式似乎没那么重要,成了一个形式,神圣的仪式就很难让大家产生共鸣。另外,手势语也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在现代生活中,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不仅仅需要人们准确、丰富、生动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还须学会运用身体语言予以配合。尤其是恰当准确地运用好手势语言更为重要。俄罗斯绘画大师列宾曾经说过:“手是第二面孔”。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甚至还说:“手比脸更富有表情。”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的“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于人类审美体验的问题。我们不用过多研究仪式的外在形式,比如仪式的类型结构,以及某种仪式的特定行为要求,而是更多地关注舞台主持人和受众内心的真实体验,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能力,实现情感的完善与延续,这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光荣.人生礼仪文化透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5):7-13.

[2]何昊.电视颁奖晚会的仪式感探究[J].创作手记,2008(3):52-53.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礼仪培训;护理;培训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通过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亲切友善的休养环境,以促进患者康复的医疗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还需要懂得一定的礼仪。各卫校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员的摇篮,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医疗需要,在保证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礼仪培训。

护士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护士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要取得满意的服务效果,礼仪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礼仪培训不仅对护理人员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有所帮助,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缓解医患关系。

一、开展礼仪培训的重要性

1.礼仪培训对个人和卫校的重要性

(1)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专业学习。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护理的艺术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艺术,尤其是处理与患者关系的艺术,这是每个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所以,护理专业并不局限于学习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还要学习艺术,只有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才能促进专业的学习,领悟护理的核心精神。因此,开展形体训练对促进护理专业学习也有重要意义。

(2)适应就业形势。卫校护理专业礼仪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对目前就业市场的适应,同时也是在护理实践中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新的职业需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倾向于选择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护理专业主要是向医院等医疗机构输送人才,所以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应与医疗机构的需求相一致。当前,护理工作逐渐从物质技术层面向技术与精神相结合方向上转变。据了解,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的面试中,更多的是从护理礼仪和职业形象去判断专业思想和各种内在的职业素养,因此,护理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对护理专业学生求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调节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已经上升到精神阶段。具有良好修养,知书达理的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树立较好的形象,更容易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得体的言行举止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可获得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形体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修养,补充礼仪知识,对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和促进患者康复是有较大作用的。

3.有助于医院的文化建设和增加经济效益

礼仪培训是医疗模式转换时期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医院是一个特殊服务型的行业,医院服务的总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服务流程组成的,一个流程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总体服务质量、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开展礼仪培训的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礼仪培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仅仅通过实践操作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讲授也是礼仪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礼仪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礼仪也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礼仪的内涵,只是机械性地操作,有的时候可能会弄巧成拙,因此,礼仪培训需要注重理论教学。同时,礼仪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实际模拟,才能够熟练行礼、随机应变,做到恰如其分,而不至于生硬呆板,起反作用。

2.基础与专业相结合

礼仪培训也需要基础性与专业性的融合。所谓基础性在于礼仪培训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道德性,所谓专业性也就是在培训设计与内容编写中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基础性礼仪是学习专业礼仪的前提,只有懂得一些基础性的礼仪,才能更好地学习领悟专业性的礼仪。而专业性的礼仪是针对护理这个职业提出的特殊要求,是在特定的场合,对待特定的人群的时候使用的。

3.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很多传统礼仪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护理专业的礼仪培训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而应立足传统,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立足传统的同时也要面向现代。首先,礼仪培训的内容应与时俱进;其次,教学也要面向现代化。礼仪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总结

护理专业开展礼仪培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据相关调查,护理人员的礼仪对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机构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护理专业的礼仪培训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有所改进。结合上文所述,培训方法要贯彻“三结合”。相信在较为科学的培训方法的指导下,卫校将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姚红瑛.礼仪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护理杂志,2011(28).

[2]艾华.加强礼仪教育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6).

[3]闫丽范.护士礼仪培训的方法及其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3(3).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日本傩文化;先行研究;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06-02

一、日本傩文化之简介

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傩礼更是熔多元宗教礼仪、民俗、艺术、面具于一炉的复合文化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众多先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傩礼从三千年前的周代开始成为国家宗法制宗教,影响着国人的精神生活。而后通过傩礼、傩礼、傩戏、傩俗、傩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傩文化丛系,经历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顽强地残存于许多省、区的广大农村。并且在汉、唐时期,它先后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与其各自民族的本土宗教,民俗、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傩文化特征,最迟于宋代已形成东亚傩文化圈。傩文化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从世界眼光来看,也是东亚稻作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研究日本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之概括

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化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总体来说,日本的傩文化与韩国、越南等地的傩文化一样,都呈现出“先同后异”的特点,即均从中国流入,在进入其国家的主流社会,又都展现出各自的一个民族化过程,从汉末开始到唐代显庆年间逐渐形成了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而在正果国际傩礼圈中,傩传入日本的时间最玩,但其变化也最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促使了中日两国相关专家学者对中日两国傩文化的携手同探。例如,诹访春雄就认为,若要研究日本民俗文化一定不能离开东亚稻作文花圈的视野。我国学者林河也持与此相同的观点。

其次,具体来说,中日两国的相关先行研究主要关注在傩礼、傩与能乐的关系、现存傩俗等三大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一)傩礼

如上所述,傩文化以傩礼为核心,研究中日两国各个时期傩礼的状况不仅可以理清中日两国礼制历史发展阶段的脉络,也还可以勾勒出一幅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的瑰丽画卷,因此,对傩礼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问题。不同学者对傩的奋起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钱A、曲六艺就将日本傩分为五个时期:

(1)巫傩时期――包括绳纹、弥生、古坟三个时期;

(2)古代早期大傩之礼――包括飞鸟、奈良时期;

(3)古代中期傩礼――平安、室厅时期;

(4)古代后期傩礼――安土桃山、江湖、明治、大正和昭和前期;

(5) 现代傩时期傩礼――昭和后期和平成时期。

(二)傩与能乐

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最早关注傩文化研究的是戏剧学家,因此,傩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又因为傩文化的核心内容为傩礼,所以傩又被成为“仪式性戏剧”。

日本的民俗艺能众多,总数大概在两万种以上,其中很多都具有傩的成分。后滕叔将日本民俗艺能分为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能和外来系等五大种类。其中外来系又分为伎乐、舞乐、行道、追傩、散乐(飞鸟时代中国的大傩传入日之后,中国的散乐菜传到日本,散乐又为猿乐之前身)等。日本能越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既包含了伎乐、舞乐、散乐,又包含了田乐、神乐、踏歌等艺术部分。虽然日本能乐形成中的部分细节仍需进一步考证,但研究者们对其大致的演变路基本达成了一致:中国的大傩――日本的追傩――猿乐在寺庙追傩中生成――猿乐发展为能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大傩,就不会有日本的能乐。

(三)傩俗与傩事

日本的古代傩俗与韩国一样,也曾全部引进中国的两大傩事――驱疫和送葬。如早期的皇室葬傩俗中,就同中国一样,有方相氏先导送殡的环节。而且众多的傩事活动的举办主体都是神社、寺庙和村寨。节分豆打是现代日本最主要的傩事活动,它在神社、寺庙和官方都是常用的形式或常用的项目,某些寺庙和神社甚至将豆打作为一定仪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以桃崇拜为主体的桃傩俗在日本非常发达。发展到现在,日本桃傩俗之丰富,是整个国际傩礼圈的其他国家都赶不上的。长期以来,日本学术界对桃傩俗的研究相当深入和广泛,不仅在人文学科有着大量著作,而且在植物学、医药学等方面也都有种类繁多的专著。

自从八十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傩文化、将傩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概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阶段):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等。迄今大部分的中、日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戏剧、音乐、舞蹈、服饰、历史等傩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而以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以上是关于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的大致情况。

三、日本傩文化研究之新视角

日本的傩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传统仪式文化,与在中国一样,它起到了维系日本农村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势必又破坏着其生长的土壤,影响着其生存的境地。傩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蕴含了丰富的象征,如以颂辞、诗文、韵白、咒语等语言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以道具、服饰等物件形式船舷的符号象征;以行动、姿势、舞蹈、歌唱、扮演等行为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构成了一个仪式象征体系,通过它人以实现与神的交流,满足信仰的需求。自学术界开始将日本的傩文也纳入亚洲傩文化研究范围以来,其研究的内容大概可以总括为三大类型: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迄今为止大部分的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日本艺能中的戏剧、音乐、舞蹈、服饰、礼仪史等具体的傩文化构成要素,而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省视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因此,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象征理论、阐释理论、符号理论等理论来研究当前的日本傩文化,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新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它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慧、情感和道德精神手段。

事实上,对日本傩文化的象征研究,不仅限于傩文化相关的事项研究、具象研究,也可以从傩文化的象征研究来透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变迁,对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日本多元的、丰富的文化有着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诹访春雄著.凌云风译.日本的祭祀与艺能[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曲六艺、钱.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孙文辉.无傩文化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M].岳麓书社,2006.

[4]林河.中国巫傩史[M].花城出版社,2001.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 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5] 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4篇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轻松的娱乐内容、愉悦的现场气氛,吸引观众眼球。但一些娱乐节目不顾大众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教化功能,节目内容有“跑偏”倾向,具体表现为:行为举止流于粗俗、口语表达失于文雅、服饰装扮欠得体、体态语言欠文明。

一、电视娱乐节目礼仪文化水准不高的原因

1.家庭、学校礼仪文化教育不足。家长的言行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有的家长不重视个人修养的提高和礼仪文化的学习,其粗俗的言行举止无形中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些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依此而构建的评价体系,不同程度地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行为的养成,导致人们对礼仪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

2.娱乐媒体礼仪教化功能淡化。在传媒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影视的娱乐化特色在功利主义驱使下被无限放大。这就使得提升收视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一些电视节目的重要任务。同时,政府部门的监督不足,使一些电视媒体在娱乐节目中淡化了传播文明和宣传社会公德的功能,从而让电视娱乐节目“剑走偏锋”。

3.道德滑坡致使礼仪失范。如今,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错误解读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抵触我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追求另类、个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至上,社会道德滑坡,礼仪失范现象频发。在此背景下,部分受众低级趣味、畸形扭曲的欣赏态度,与为迎合受众故意制作“看点”的娱乐节目“一拍即合”。

二、电视娱乐节目礼仪文化回归的对策

1.提高公众礼仪文化素养。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礼仪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校园、街道、企业、机关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礼仪教育内容;广泛利用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仪文化,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运用各种媒体向公众传递礼仪文化信息,全面推动礼仪文化教育。从幼教开始,强化不同时期的礼仪教育。进行礼仪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并在不同的教育时期,制定礼仪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礼仪教育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礼仪文化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人们不同的教育时期。公众需加强文学修养,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文化熏陶。中国文学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对提高一个人的礼仪文化修养起着重要作用。礼仪文化素养提高了,审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从而能以高品位的眼光品评电视节目。

2.强化电视娱乐节目礼仪文化教化功能。电视娱乐节目不能肤浅地媚俗,而应品味高雅、制作精良,润物无声地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一些以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追求浅层次情感宣泄和满足的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限播。

3.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①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受众提高鉴别低俗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和拒绝低俗信息的干扰。可以通过各种公共信息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媒介知识,不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主题不积极、格调不健康的电视娱乐节目没有受众市场,实现受众对肤浅低俗内容由被动收看向主动抵制转变,回归电视媒体的认知、审美和教化服务功能。

4.提高从业人员职业修养。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从业人员队伍快速壮大,但从业者的职业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没跟上,致使部分从业人员职业修养欠缺。首先,提升文化素养。优秀的电视人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在以礼仪文化护航的前提下,将创新理念与诸多艺术元素相糅合,不断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其次,艺术养心。电视人要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打牢艺术理论基础,保持良好的艺术素质,在充分的艺术积淀的基础上,创作不失礼仪规范、雅俗共赏的精品节目。再次,强化自律。庸俗、低俗、媚俗的电视娱乐节目,格调低下,腐蚀受众心灵,毒化社会风气。电视人应坚守“内容为王,品质至上”的节目制作理念,摆正心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违反道德准则和礼仪规范的娱乐节目。

参考文献:

①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孙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28-001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令世人瞩目和赞叹。思考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应该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带来什么?我们认为应该是:健康和快乐,良知和道德,自信和期待,审美和教养。借用“冰山理论”的说法,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或是走向工作岗位的初始技能;水面之下是支撑专业技能的专业知识;再下面则是支撑这所有一切的学生的礼仪修养,它包括学生的情感、品行、态度、价值观、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等,而这一部分才是支持学生今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对女性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以女性礼仪教育为核心,以培养“知礼、明理、神美、形美”的优雅、自信的现代职场女性为目标,以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参与经营幸福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具体做法:

一、搭建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女性职校生礼仪教育的特点,内容体系大致分为:礼仪的基本理念、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形象礼仪、往来礼仪、沟通礼仪、餐饮礼仪、职场礼仪和涉外礼仪。

二、确立实施方法策略

1.调整课程设置

1.1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构建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将《现代礼仪》、《专业礼仪》、《形体礼仪》、《礼仪早读》、《国学经典》、《心理健康》、《健身操》、《现代舞》、《茶艺礼仪》、《演讲与口才》、《书法》、《十八岁成人预备期教育》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为打造“知礼、明理、神美、形美”,优雅、自信的现代职场女性奠定基础。

1.2开设艺术素质拓展课,创造礼仪教育大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开齐开足公共艺术课。在课堂中全面渗透艺术教育和礼仪教育,在课程中融入符合女性特色发展的素质拓展课,如声乐、钢琴、舞蹈、瑜伽、调酒、插花、文学赏析、民俗、国画、艺术手工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潜移默化的受到艺术和人文气息的熏陶。

2.落实全员教育,师生共同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落实“人人都是礼仪工作者”,“全员育人”,“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老师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潜移默化,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改变陋习,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在进行礼仪教育时,班主任老师(礼仪助教)和礼仪专职教师轮流担任主讲,通过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生成,保证了礼仪教育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3.以活动为载体,融入礼仪教育元素

3.1展开大型主题系列教育。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扣“知礼、明理、神美、形美”的培养目标,开展以“文明女性、优雅女性、职业女性”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明确是非观念。为达到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气质修养,为职校生活、学业乃至事业成功奠定基础。

3.2鼓励参加校外实践。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为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义务演出,为社会奉献一点爱心;到公共场所进行爱护环境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4.校园文化重视隐性教育

任何教育,当它成为一种文化,弥散在教育所涉及到的所有时间、所有空间、所有人员、所有载体中时,这种教育的效果才能发挥到极限,隐性环境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每一面墙都承载礼仪文化,让每一株花草树木都洋溢着自信,释放出礼仪的芬芳。

5.健全监督机制,把握舆论导向

加大常规检查,学生处加强常规管理的指导监督,采用学生处抽查、学生会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定期检查学生礼仪的一日常规,公示各班排名,加强星级系列荣誉的评比。在全校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风气。注重发挥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校报》等综合力量,向学生传递礼仪教育的声音,推进五种精神:自强自立精神、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精神、塑造良好品质精神、乐观向上精神、职业敬业精神。

6.改革评价体系

6.1评价机制多元化。建立学生“个人素质发展档案”。原有的传统的学生评价机制,“重技能轻素养“的缺陷十分明显,单一、模糊的评价模式往往让师生无所适从,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可量的,操作性强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多元需求,从评价的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