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

本科舞蹈论文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

一、舞蹈传播学的理论定性和学科特色

对“舞蹈传播”进行研究,首先要对这一学术概念进行清晰明确的学术定位。所谓舞蹈传播,就是以舞蹈作为文化媒介和传播内容在不同社会系统中的传递与流动,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实现舞蹈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全部过程。舞蹈传播研究是围绕着舞蹈历史背景与现实空间开展的新的科学思维活动,它的研究范围起于舞蹈的传播现实,展开于舞蹈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目标受众,关涉到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技术背景,并最终指向传播的特征、特质以及相关规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叉学科,舞蹈传播学既属于舞蹈学的研究领域,也属于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领域中皆有渗透、优势整合的研究领域。舞蹈传播学以人类历史文化生活中的舞蹈传播行为、传播途径、传播主体与对象、传播的规律与模式以及形成的舞蹈传播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不同传播环节来考察传播运行系统,它极大地借鉴和吸收了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与一般传播学比较而言,舞蹈传播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舞蹈的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其“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跨学科性质,舞蹈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必然也是多元化的。譬如,从舞蹈史学的角度,可以研究和考察不同舞种流波、演变的历史及其背景因素;从舞蹈心理学角度,可以研究和考察传播主体与受众群体的心理现象、人格特征、审美喜好以及他们对舞蹈传播活动的影响;从舞蹈身体语言学角度,可以研究和考察舞蹈传播对于身体美学的影响或是舞蹈身体语言的发展脉络;从舞蹈社会学角度,可以研究和考察舞蹈在不同社会的传播条件、途径、内容的选择或是阐释在市场的催化下,舞蹈如何成为文化产业中的商品及其生产、销售、消费的整体过程和社会影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同的研究角度在舞蹈传播学的公共视阈下都能建构其具有自身研究特点的理论模式,避免了模式套用而陷入空泛的理论之中,也在切实而具体的研究中充实了舞蹈传播学自身的理论架构和概念体系。舞蹈传播学的研究必须基于舞蹈传播活动的丰富实践中。人类舞蹈传播活动由古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这样的文化现象当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传播关系而实现的。将这种悠久的传播现象和丰富的传播经验总结成具有规律性、概括性、真理性的“学理”———舞蹈传播学,是当代舞蹈研究者的时代责任和文化使命。可以说,舞蹈传播学是舞蹈学科在时代需求下的一次扩容与发展,这样的整合与延伸将激发舞蹈学研究的内在活力。舞蹈传播学将是一项有现实意义和广泛学术前景的学科,它在吸收、借鉴传播学理论基础、观念基础、知识基础的同时构建舞蹈学自身的理论模式,紧密地与传播实践相联系,并将引导舞蹈传播的实践活动进入良性循环中。

二、舞蹈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与传统舞蹈学比较而言,舞蹈传播学不再仅仅聚焦“舞蹈本体”的研究,而是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以人类历史文化生活中的舞蹈传播行为、传播途径、传播主体与对象、传播的规律与模式以及形成的舞蹈传播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受众群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不同传播环节来考察传播运行系统。它既包括对历史和当下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舞蹈传播现象进行考察,还需总结和梳理舞蹈传播实践中的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以及学者们对于传播现象和规律之本质的思考。同时,舞蹈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组成部分,其语言符号所指涉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观,不同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舞蹈传播活动的影响,受众的消费层次、消费需求与经济水平,舞蹈跨文化传播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影响,对舞蹈传播信息反馈的分析以及构建有效的传播平台,组织等都是舞蹈传播学研究的核心论域。舞蹈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表明了在传播舞蹈的同时也希望更加理性地认识和把握舞蹈传播,而要在舞蹈传播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舞蹈传播学,则需要我们必须对“传播舞蹈”和“舞蹈传播”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和把握。所谓“传播舞蹈”,是将信息化、符码化的舞蹈文化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将舞蹈文化扩散与推广出去,并使舞蹈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活跃、流动起来,属于学科的实践范畴。所谓“舞蹈传播”,则是对“传播舞蹈”这一实践行为的理论考察和学术研究,它着重考察在社会文化系统的运行中,“传播舞蹈”的实践者、参与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各个传播环节的相互联系,并透析传播运转体系的本质和规律,它属于学科的理论范畴。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舞蹈传播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文化体系中舞蹈传播现象的学科。可以说,舞蹈传播学既对舞蹈研究提供了传播学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角,也为一般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舞蹈传播现象的例证和线索。它将具体的舞蹈事项放置于社会信息流通的大系统之中,在宏观的视野下对舞蹈传播进行微观式的考察,它将考察研究深入构成宏观整体的各个分支环节中,并分析不同传播环节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整体运动的制约。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手段拓展了我们对舞蹈传播活动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舞蹈传播活动的本质与规律。这种结合是推进舞蹈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与未来趋势,要对舞蹈文化及其传播现象进行准确而深入的把握,仅靠传统舞蹈学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舞蹈传播同样受到一般信息传播规律的制约,因而,传播学对一般信息传播过程的研究与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同样适用于对“舞蹈传播”活动的研究。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学;舞蹈历史理论;专业培养模式;舞蹈学与学舞蹈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91-02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建立于1985年,是国内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舞蹈学理论专业系。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舞蹈学系的本科教学突出多专业方向接触性、多专业基础实践性和多专业了解的浅层性特征,形成理论课较深入、专业技术课学习全面但不深入的特点。

本文将揭示舞蹈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与实验田种子培育的四个阶段:挑选育种、犁地播种、除草施肥和丰收仓储各个阶段之间的密切关系,即舞蹈学四年本科教育到试验田培养四个阶段的功能和任务的对应。

一、“挑选育种”期――舞蹈学专业生源素质条件分析

生源的质量犹如种子的质量,好的种子经过后期的科学管理和培育终会果实累累,舞蹈学本科生生源的挑选如出一辙。

舞蹈学系在以舞蹈表演为主的舞蹈学院各系部中,属于侧重理论的系部,重点突出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结合的特色。由此,对舞蹈学系生源素质条件提出特殊要求:首先,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与素养;其次,基于舞蹈理论学习的需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勤于思考、长于写作的能力。舞蹈学系生源构成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高中,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开阔活跃的思维,有过正规或半正规的舞蹈学习经历,对舞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粗浅了解,具备较好的进行理论学习的硬性素质条件,符合舞蹈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但这部分生源的不足之处在于:多数生源很少或不具备舞蹈专业理论素养基础,舞蹈实践经验缺乏,舞蹈专业技术层次较低。另一方面,少部分生源来自专业艺术院校,接受过比较系统、正规的舞蹈训练,具有比较扎实的舞蹈功底,舞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舞蹈理论缺乏等问题。所以,舞蹈学系每届班级的组成,会呈现出舞蹈专业理论整体水平不高、舞蹈专业实践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再加上,未经过舞蹈专业训练因素的作用,导致多数学生对舞蹈现象的敏感度不同,对舞蹈理论内容的接受程度不同,使得他们对专业理论课的理解和接受存在差异情况。

这一差异突出地表现在舞蹈赏析课上。对于一个舞蹈作品,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透过舞蹈本身归纳出舞蹈属性、动作风格、表达主题及对舞蹈的批评等不同的舞蹈赏析层次,而部分学生的分析却不能从表面化的宏观层次深入微观层次分析。这一差异是学生自我能力决定的,这个能力层级的培养涉及“试验田”的第二个过程。

二、“犁地播种”期――认识“舞蹈学”与“学舞蹈”的关系

犁地播种对农业生产活动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疏松的土壤对种子来说,无疑是最适宜的温床,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打地基”期。相对地,恰当的课程设置和严谨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会对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舞蹈学专业要求学生应把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必须掌握舞蹈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理论。本科阶段的主要舞蹈技术课包括: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芭蕾舞基训、现代舞基训、舞蹈编导等。理论课分为三个类群:(1)舞蹈历史理论类:中国舞蹈史、芭蕾舞史、现代舞史等;(2)舞蹈鉴赏与批评类: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作品赏析与批评、学术论文写作等;(3)舞蹈跨学科课程类:舞蹈人体科学、舞蹈教育学、舞蹈美学等。

在舞蹈学系2002年制订的学科建设方案中提出“舞蹈学课程体系”的完整规划,将“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展开舞蹈史、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三大方向之一[1]。如何处理舞蹈技术课程学习和舞蹈理论课程学习的关系?由实践得出来的理论要回归到实践进行验证,实践检验得出的一定是理论的优势与不足,经过完善后的理论又会反馈给实践。这是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相互作用和持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现、发生、作用、反作用和再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递进关系,甚至是螺旋上升的关系。这个关系要求具有关联的课程之间,在授课时间点和时间跨度的搭配上合乎逻辑。

大一学年的芭蕾舞基训使学生对芭蕾艺术有了感性体验。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舞蹈解剖学要求学生掌握舞蹈人体的解剖学特征,结合感性体验,起到理论反思实践的效果。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的芭蕾舞赏析,糅合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内容,填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芭蕾审美的缺失,又在理论层次升华舞蹈实践。这会给学生构架出一个逻辑化的知识体系,把舞蹈实践和舞蹈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1+1>2”的效果,有效地完成“学”与“练”的互动。但实际教学进程中的课程搭配存在一些硬伤。

首先,具有关联的课程学期跨度过长。例如,舞蹈解剖学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舞蹈生理学和舞蹈训练学分别在大三第一和第二学期开设。舞蹈解剖学与其他两门课程的教授,在时间有一个学年的空档期,这就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影响到其他两门课程的学习,而授课教师明显会感觉到学生对舞蹈解剖学知识的遗忘已经影响到授课的进度。根据三门课的定义,即:(1)舞蹈解剖学是舞蹈人体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人的自然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与舞蹈训练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机能的科学[2];(2)舞蹈生理学研究人体在长期的、专业的外在训练影响下,对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所产生的影响,并探明产生影响的规律[3];(3)舞蹈训练学是在综合运用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舞者训练过程的研究,从而提出对舞者训练的量化的训练步骤和训练方式[4],这三门课类似于金字塔式的、阶梯式的自下而上的递进关系。基于此,本文建议对三门课的开设时间做一些调整:舞蹈解剖学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舞蹈生理学和舞蹈训练学分别在大二第一和第二学期开设。

其次,部分课程的学习时限不合理。作为舞蹈史论专业,每个舞种的史类、理论类课程至少应该学习一年,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事实上,大多数的此类课程只会学习一个学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类似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各个舞蹈技术课的学习时间分配上。

最后,大三第二学期安排的实践类课程过多,包括舞蹈编导、现代舞基础训练和剧目排练。这三门课都是实践课,无形中会给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本文建议:舞蹈编导和现代舞基础训练合并为一门课;压缩民间舞的授课时间,由二学年改为一学年;增加其他舞种,如拉丁舞、街舞等的选修课。

三、“除草施肥”期――自主学习“量”的积累与自我拔高“质”的飞跃

大学本科教育属于普及教育和通识教育,“普及”阐明本科教育要在受众面上突出大众化,受众量上突出增量化。作为“大众”的生源,从多数源于专业院校,应逐渐向普通高中铺开,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困乏,造成“大众”舞蹈水平参差不齐。“通识”说明,现在学生知识的接触面和接触量在增长,通识教育是要在有限的学时下多学习课程,这容易造成“蜻蜓点水”的现象,更何况大多数的课程属于初次接触,难度较大。

显然,这些问题尽管摆在学生的面前,但根源却在于课程的设计者。站在学生的角度,“自主学习、自我拔高”应该是不二的选择。“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要求。如何在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待课上解决,完成对知识的预消化;如何在课上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完成知识的消化;如何在课后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进而再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完成对知识的反刍,这是学生必须要进行的思考。“自我拔高”是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是一个在“量”上的不断积累,并且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潜移默化地实现“质”的飞跃。

四、“丰收仓储”――完成认识“舞蹈学”与“学舞蹈”的关系

这个阶段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接近尾声。越是最后阶段,越应理性地重新审视对“舞蹈学”与“学舞蹈”关系的理解。这里提供一些认识视角。

首先,舞蹈学≠学舞蹈。舞蹈学专业的理论特色是舞蹈学的立足之本。舞蹈理论学习的基础在于良好的舞蹈实践,目的在于认识到舞蹈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是仅停留在舞蹈欣赏的层次。

其次,舞蹈学≥舞蹈。实践加理论的特色及与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历来是舞蹈学的学习者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恰好证明舞蹈学史论专业在专业建构过程中的反思与进步。

再次,舞蹈学的使命是研究舞蹈,发扬中国传统舞蹈文化。接触世界先进的舞蹈文化,进行不同属性舞蹈的对话,认清别人,更要认清自己,勇于实践舞蹈批评,推动舞蹈文化的发展。

五、结语

舞蹈学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是步步递进的,各有侧重,只有通过舞蹈的学习来指导和辅助舞蹈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同时舞蹈理论的研究会促进舞蹈表演在文化内涵层面上的负重,使互补的学习理念在完成对舞蹈学这门学科的深层次认识与理性回归的同时,高度把握学习和研究的真谛。

如果我们把理论学习称为“阴”,把舞蹈学习称为“阳”的话,这种互补的学习理念与太极阴阳相合、互生的宇宙理念不谋而合。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互生互补的生命哲学观,站在哲学的高度,启发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舞蹈学”与“学舞蹈”的关系这一契合点,完成对舞蹈学这门学科的深层次认识与理性回归。

本文为笔者在2013年9月14日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第二届国际创意舞蹈研讨会”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3篇

在2013年9月27日下午的音乐与舞蹈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就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热点、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讨论。众所周知,在教学型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由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的。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是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艺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在艺术学科升级为独立门类后,音乐、舞蹈合为音乐与舞蹈学成为一级学科,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后,这种合二为一的合理性与否,是否能够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成为本届分论坛讨论的焦点。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艺术门类的发展,为艺术学科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力。

?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完善学科建设体系

创新舞蹈学科建设,以地域文化为基点

地方高校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学科教育中,专门有满族舞蹈研究,可以说充分突显出地域特色。就学科建设特色而言,院长姚泳全抓住了满族文化、满族舞蹈专项课题这一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谈到满族舞蹈研究的起源,姚泳全提到在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史论专家王克芬的一次交流中,王克芬认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沈阳师范大学舞蹈系研究满族舞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5年,姚泳全获得了文化部专项课题《满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嬗变与近当代满族舞蹈创新研究》的项目,内容主要是站在满族舞蹈历史角度进行舞蹈本体研究,对满族舞蹈的美学特征等进行全方位的透析,得出满族舞蹈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和描述,最终形成一本具有学术理论价值的《满族舞蹈发展史》,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的一项空白,并由高教出版社出版。2013年年初,姚泳全再次申请了课题,获得文化艺术与科学研究项目,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对满族舞蹈发展创新做一个系统研究。下一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准备对改革开放以来满族舞蹈进行一个系统的调研和总结,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文献资料。

谈到学科建设,姚泳全认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满族舞蹈的学科建设从2004年开始进行积累,这为此后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有一定科研成果作为支撑的背景下,目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于2012年开办舞蹈学研究生教育,有三个方向,一是舞蹈教学教法研究,二是满族舞蹈研究,三是舞蹈理论研究。

积累学科建设素材 ,促进舞蹈学科良性发展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其中,将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人们普遍认为,这对于文化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主要对艺术上升为门类之后,整个舞蹈学被淡化、被弱化,缺乏独立性提出她的看法。分论坛中参与讨论的代表基本上持相同态度,音乐与舞蹈学放在同一个学科,其实这两个专业除了在舞蹈中需要运用伴奏、音律以外,其他无不太大关联,两个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现在被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而言,变化是从文学门进入艺术门。没有调整前,舞蹈学在文学门下,而且还享有与音乐、美术、戏剧等八个兄弟姊妹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调整后进入艺术学门下,舞蹈与音乐合为一家,两者都失去了相对独立性。在早期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乐舞本是不分的,诗乐舞不分,艺术与科学、技术不分,既然是按照现代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划分不同学科,为何独独音乐和舞蹈学的学科归属又回到农业文明混沌思维时代呢?现在的问题是,音乐与舞蹈学合并为一级学科,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解决,例如,音乐与舞蹈学在学科内涵上如何合二为一?又如何在一级学科下培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人才?如果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严格按照学科分类要求,目前音乐学和舞蹈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势必在其培养方案中需要开设音乐与舞蹈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寻求其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共性和学科内涵,那么,这个共性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回到现实中来看,舞蹈和音乐并没有合二为一,舞蹈还是舞蹈,音乐还是音乐,还看不到将两个学科和专业整合研究和开展音乐舞蹈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努力。因此,邓佑玲认为,在开展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时候,必须关注这一学科结构和内涵建设需求的深层次变化。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来说,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音乐与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究竟是什么?二是在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之下的二级、三级学科划分如何进行,如果二级学科是音乐学和舞蹈学的话,那么,二级学科舞蹈学学科内涵及与其上位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存在怎样的逻辑连接?目前,高校按照学科思维培养专业人才,高校音乐舞蹈教育中所有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知识都必须来自学科,只有学科的知识才可以进入学校课程,但在现实的人才培养中,音乐学和舞蹈学专业建设还没有对一级学科应有、必需的观照和回应。这是音乐和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给高校音乐舞蹈教育教学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所以,舞蹈作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文化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姚泳全对此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迷茫。舞蹈学,既是学科又是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是一级学科,从学科方面讲,它同时又是专业,在本科目录中,舞蹈学也是专业,平行于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但目前看来,各高等艺术院校对舞蹈学的理解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北京舞蹈学院,把舞蹈学定位在舞蹈理论研究、舞蹈史论研究等,而据其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或师范类院校,把舞蹈学定位于综合类的概念,在舞蹈学下面设有现代舞、舞蹈编导、古典舞等。所以,舞蹈学的概念如何把握?如何认定?舞蹈学作为专业概念内涵是什么?其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答案,这给舞蹈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影响。

舞蹈可否独立门户

邓佑玲提出,舞蹈学独立门户的条件已经成熟,呼吁舞蹈学应当独立门户,回归一级学科。任何学科独立门户的条件是: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等。邓佑玲认为,按照这些条件,舞蹈学完全可以独立门户,并从三个方面指出其已经具备的条件

一是从学科体系看,舞蹈学学科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舞蹈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理论构成的自足的学科体系,而且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如已出版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阶段的舞蹈学导论、舞蹈学基础、舞蹈概论、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成果;有一批专家集数十年合作完成的中国舞蹈通史、断代史、口述史、舞种史、专门史、专题史等论著;有舞蹈本体研究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与实践、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舞基训、民族舞基训、现代舞基训等系列专业训练理论和教材,舞蹈编创的理论与实践、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舞蹈批评理论、舞蹈形态学等基础理论;基于人体科学的舞蹈训练学、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舞蹈心理学等舞蹈自然科学理论;有拉班舞谱理论、舞蹈生态学、舞蹈美学等舞蹈研究方法指导。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舞蹈文化学、舞蹈教育学、舞蹈人类学等交叉学科。总体来看,舞蹈学已形成由舞蹈人文科学和舞蹈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具有多学科基础的舞蹈学学科体系。

二是从学科平台建设来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作为专业学术期刊,在全国几百种艺术学学术期刊中,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全文转载和引用率都分别排到前八位置。从专业性、学术性几方面都是对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具有共识的学科学者群来说,舞蹈学也有其自觉独立的理由。舞蹈学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表演人才和编导创作人才、理论研究人才、教育人才。

纵然在舞蹈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的空间,例如独立的方法论、表演论、类型学、教育论、舞种史论等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及相关专题研究亟待深入,从事舞蹈学研究与教学人员的数量还相对不多,人员的学术素质也有待提高等,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影响舞蹈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聪认为在艺术学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因为最初的设置先是一个大的导向,之后随着各个科目细致地发展,今后积累一定的知识和一定学科建设素材之后,这个情况可能会被改变。

?转变传统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新跨越

跨界人才培养,突显学生创意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建立12年左右,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舞蹈系师生参加大量全国重大的活动演出,得益于有很多的机会参加非常富于个性的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舞蹈系主任肖向荣指出,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创意的问题。他们一直研究创意,怎么教创意,怎么教学生有创意。近几年来,他们探索了一个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跨界培养模式在三点上,一个是跨学科发展,二是跨门类,三是跨国界,在这三个方面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提出很有意思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舞蹈不仅是形体艺术,还是大视觉艺术,体现大人文的智慧,这把整个舞蹈教学提高到一个高度,超越了形体表演的范畴,他们通过这种跨界培养的模式打破了原有静态的平衡,建立了新的动态平衡。

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够发挥学生创意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一个必需的、被存在的对象,所以更多是让学生自己交流合作,甚至跟学生一起互相成长,互动成长。所以在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很多项目里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合作一些项目,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经验,不断地引领学生,学生也通过与教师合作的过程,学到教师身上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找到对艺术原本的热情。肖向荣指出,如果教师继续点燃学生的热情,可适当地带他们做一些东西,师傅带徒弟在院校里面还要实现。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这两年都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比如说一些国家大型演出创作,以及各部委组织的一些欧洲巡演,包括买票、策划、平面、组织到最后演出全部都是一起做。当学生进入一个项目之后,其能够跟社会接触,重新找到一个价值,有更多的主观意识。这个就是跨界里面要说的一个大的经验。所以在这种经验之下,学生整体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原来教学的那种尴尬和紧张的矛盾消失了。通过跨界,通过打破专业,尤其在综合院校基础上,学生开拓视野以后,自己知道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什么样的事情。此外,在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连续做了两届国际创意舞蹈论坛。每年都把国际最好的大学舞蹈系专家请到北京,互相交流经验。肖向荣认为,就培养跨界式的人才来讲,要想成为大师,必须和大师在一起,要和大师在一起工作,甚至生活。天才是培养出来的。

以综合类教学环境为优势,扩大学生视野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舞蹈教育 舞蹈技能 舞蹈基础理论 辩证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现当代的舞蹈艺术呈现出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各种具有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艺术表现技巧,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舞蹈作品,多方面地满足了我国广大观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舞蹈艺术天地里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但是,面对可喜的局面,我们也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舞蹈艺术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舞蹈演员理解能力低下,艺术修养不高,很难创作出具有情感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富于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有的舞蹈编导搞创作,只重视舞蹈作品的形式,而忽视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他们没有自己更高的艺术追求和理想,也许有的人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这样不可能有什么艺术上的真正的创新,也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出色的、艺术上有价值的舞蹈作品;有的舞蹈教员只能够墨守成规过去是怎么学的,现在就怎么教,不能根据学员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舞蹈理论知识答不出来,或是马虎应付过去,这样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合格称职的舞蹈教育家的;有的舞蹈专业的大学生,舞蹈技能十分娴熟,可是舞蹈理论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只能说得出一些舞蹈常识,对自己所掌握的舞蹈,也只会跳、不会“说”,这样是难以达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舞蹈人才的标准的。以上出现的这些现象,严重地阻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导致了舞蹈学科落后于其它的艺术学科,以至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对舞蹈艺术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想,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舞蹈教育出现了亟待改革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舞蹈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舞蹈工作者,特别是舞蹈教育工作者都普遍重视舞蹈技能而轻视舞蹈理论。

“舞蹈教育学,是研究应用什么样的舞蹈教材和舞蹈教学大纲,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规范的方法,来培养训练舞蹈人才,传授舞蹈技艺,以促进舞蹈的流传和繁荣的一门学科。”舞蹈教育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目的,可分为业余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两种类型,业余舞蹈教育,以广大舞蹈爱好者为对象,普及舞蹈文化开展自娱性舞蹈活动为其重要目的;专业舞蹈教育,主要为职业舞蹈团体培养高质量的各种舞蹈人才进行舞蹈基本功底和舞蹈技能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训练,同时还进行文化和文艺理论的学习,高等舞蹈教育结构还将艺术实践与艺术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向舞蹈艺术更广更深更高的领域探索。无论是舞蹈技能,还是舞蹈理论,在舞蹈教育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蹈技能,主要是指舞蹈的动作和技巧,动作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一部舞蹈作品,就是在一定的时空中,通过人体各部位连续、有节奏、有韵律的动作完成的。人体动作各部分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表现出的速度、幅度和力度,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进行有规律和目的运动,就会产生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舞蹈动作,组成丰富多彩、变动多端的舞蹈形态、技巧。感受舞蹈艺术魅力,首先,接触的是舞蹈形态、色彩、情感、音乐等诉诸人们的审美情感的,因此,舞蹈形式――身体线条、肌肉能力及技巧显得十分重要,道理就在这里,舞蹈技能是概括凝结地表现了人们的动作和技术能力的艺术创造,是舞蹈艺术揭示美的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舞蹈艺术如果失去了动作、技巧、缺少表达感情的舞蹈美的形式和手段,就等于取消了舞蹈艺术的存在。因此,对于从事舞蹈工作者或是初学舞蹈的人来说,必须掌握舞蹈技能。舞蹈技能是舞蹈艺术创造形式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基本要求,如果一个舞蹈工作者不能掌握好舞蹈技能,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的,所以舞蹈技能是舞蹈的基础,是表现手段。

“舞蹈理论,主要研究舞蹈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其中,又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舞蹈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舞蹈的起源和社会作用、舞蹈的本质特征、舞蹈的继承和发展、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创作过程和方法、以及舞蹈审美特征等。”舞蹈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其它艺术一样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学习舞蹈中学好舞蹈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舞蹈技能。

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总结,正确的、科学的舞蹈理论又能反过来推动、促进舞蹈实践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好舞蹈基础理论是克服我们在学习舞蹈技能中的盲目性,加深对舞蹈技能的认识和运用,提高舞蹈工作者的自身文化素质,从而提高舞蹈创作思想艺术质量和舞蹈表演艺术水平以及其它舞蹈工作的唯一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舞蹈教师除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舞蹈技能之外,同时还要对舞蹈的形式、种类、要领、风格和文化等相关理论做具体地、细致地、深入地研究,从而对舞蹈技能及其相关的舞蹈理论和文化有一个清楚、明确、详细的了解。在传授舞蹈技能中,教师要注重舞蹈技能知识与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的贯穿和联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限制了舞蹈人才的培养、舞蹈学科的发展,并与社会需求错位。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自我做起,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改变“填鸭式”教学,注重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技能的相互贯穿、相互联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文化内容,通过由“形”到“神”的演示和提升,完成将一个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动作提升到形成舞蹈自我,舞蹈内在的修养的层面,这种提升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为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提供了并不可缺少的阶段。同时,舞蹈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积极开展与其他兄弟艺术门类间的学习和合作,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接触到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综上内容对学生的培养和舞蹈艺术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韩瑾.从桃李杯比赛看军队的舞蹈教学改革.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5篇

一、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从学科内涵来看,升级后一级学科无疑要更加丰富和广泛。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音乐与舞蹈理论研究、音乐与舞蹈创作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表演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教学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等。

截止2012年,全国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单位共计90家(其中12所院校为博士点,其余78家为硕士点),主要包括研究机构、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以及各类艺术院校。

2012年,全国各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招生从数量上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音乐剧等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舞蹈专业的高学历层次教育有所扩大,研究生学历教育以及攻读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招生数量有所攀升,舞蹈专业教育层次的整体提升趋势日渐明显,为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涵盖博士与硕士两个学历层次,舞蹈学方面博士研究生数量较少,开设舞蹈学博士点的院校仅有两所,而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招生人数有所增加,除艺术硕士(MFA)外,还包括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舞蹈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科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与较高深的专业技艺,具有较好创新意识与综合学术修养,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舞蹈学综合人才。

在招收舞蹈专业的各类院校中,单科性艺术学院以及综合性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注重舞蹈实践能力,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舞蹈理论与实践综合方面的优势,个别舞蹈单科院校和研究机构(如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较为丰富齐全,涵盖了舞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学术成果汇集

2012年舞蹈学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在内容与研究对象方面相比以往更加丰富,涵盖范围也愈加广泛。传统的舞蹈学研究方向如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史研究、民间舞蹈研究、舞蹈作品批评、舞蹈编创理论、舞蹈表演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人物研究等依旧是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新媒体舞蹈、舞蹈产业与舞蹈创意、舞蹈知识产权、舞蹈医学、舞蹈管理等也逐渐进入舞蹈研究视域,为本学科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并增添了时代气息。

1. 科研项目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立项项目共123项,其中7项涉及舞蹈史、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综合等方面,相比2011年增加了3项。其中民间舞蹈研究方面有北京舞蹈学院高度主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研究》(国家一般项目)、赣南师范学院赖丹主持的《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研究》(国家一般项目)、许昌学院刘柳主持的《河南民间舞蹈史》(国家一般项目)、漳州师范学院郑玉玲主持的《闽南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国家一般项目)、新疆艺术剧院库来西・ 热介甫主持的《中国维吾尔族舞蹈发展史》(国家西部项目)、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葛树蓉主持的《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国家西部项目)。已获立项的项目中暂无国家重大项目。从立项情况来看,民间舞蹈研究与舞蹈人类学交叉研究占绝大部分,而舞蹈理论、舞蹈文化研究、舞蹈社会学研究等课题方向需要在未来的科研立项中予以重视。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结项共48项。其中舞蹈研究1项,为西北民族大学才让主持的《藏传佛教金刚法舞研究》。

2. 著作/出版物

本年度舞蹈学方面的著作及出版物颇丰,除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舞蹈类视频出版物之外,也有不少理论性著作出版或再版。

在舞蹈学理论方面,比较主要的著作有资华筠与王宁的《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吕艺生、毛毳所著的《舞蹈学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苏娅的《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等。

舞蹈史论方面,王宁宁、江东、杜晓清的《中国舞蹈史(修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将中国舞蹈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舞蹈发展阶段、现代舞蹈发展阶段,以及当代舞蹈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皆引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资料加以论证,既有中国舞蹈史清晰的纵向发展脉络,又有充分的横向史料展开。王克芬著中国专门史文库丛书《中国舞蹈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书系统介绍了我国自原始舞蹈产生开始,历经夏商奴隶制时代、两周、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唐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的舞蹈发展轨迹,全书史料丰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舞蹈艺术传承与变异的总体史学脉络。

在舞蹈管理与创意产业方面,比较主要的有张朝霞的《新媒体舞蹈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及其主编的《中国舞蹈创意产业调研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前者从新媒体舞蹈的语境、发展、谱系、创作、技法及管理等方面对新媒体舞蹈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后者通过对各地舞团,演出市场的调研考察,对中国舞蹈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对研究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舞蹈专业类教材方面,比较主要有池福子主编的《朝鲜族舞蹈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史敏著《敦煌舞蹈教程: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世界图书出版社)。

3. 期刊论文

2012年,随着各个舞蹈教育研究机构对理论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舞蹈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舞蹈学的期刊论文数量稳中有升,主要发表在《艺术百家》、《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等艺术理论类期刊,《大众文艺》、《艺海》、《大舞台》、《艺术科技》等艺术类综合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民族论坛》、《民族音乐》、《艺术研究》等民族民俗类综合期刊,《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舞蹈类专业期刊,以及《艺术学院学报》、《浙江艺术学院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等艺术类院校学报或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

综合来看,舞蹈学类论文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批评类

此类论文通过对一部或多部舞蹈作品的细读与分析,或在形式结构、立意表达等微观方面对某一部作品进行评价,或在发展趋势、文化审美取向等宏观层面对某一时期的舞蹈作品或某一特定舞蹈种类进行分析与研究。

文化部于平在《艺术评论》2012年第7期发表的《纤纤的彩绣 烈烈的情――无锡歌舞剧院大型舞剧观后》以及北京舞蹈学院许锐在同期发表的《绣的是寂寞――舞剧《绣娘》的立意追求与意象营造》,分别对无锡歌舞剧院的舞剧作品《绣娘》进行评论,前者在对作品进行分幕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作品在情感、结构、意象方面的成功之处。后者则通过对舞剧核心立意――用艺术的完美填补生命的缺憾的把握,强调舞剧的立意对统摄作品整体意象的关键作用。

此外,中国舞蹈家协会冯双白连载于《舞蹈》2012年第1-3期的《当前舞剧创作的趋势与若干问题》对近年来舞剧创作的总体趋势进行了宏观综述,并对作品体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美籍现代舞编导、教育家王晓蓝在《舞蹈》2012年第6期发表的《积极突破,还是止步不前?――中国现代舞发展备忘及其他》集中梳理了现代舞进入中国以来的发展脉络。

(2)理论(史论)研究类

在此类研究中,理论类论文通常是借助艺术学理论平台对舞蹈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进行综合阐释,史论类论文则关注舞蹈史发展中的特定形式或时代特征。如北京舞蹈学院仝妍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的《生活・直觉・艺术――兼论舞蹈审美的世俗性》以艺术学的发展视角,辅以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着重探讨艺术特别是舞蹈以世俗间的身体端显达欢、载道的世俗性。

河南大学李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发表的《拂舞的文化审美价值》与南京艺术学院张婷婷在《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发表的《乐舞艺术的仪式审美特征与世俗娱乐精神》分别选取特定的艺术形式,通过其形态特征及历史演变分析其中蕴涵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价值,属于舞蹈史论类研究范畴。

(3)民俗宗教类

由于民间舞蹈常常与各民族或地区的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相互交织,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研究常常与民俗研究、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相互交叉,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

此类论文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张素琴在《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5期发表的《江苏正一道斋醮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特征综述――以玄妙观和茅山道院的斋醮仪式为例》,该文以江苏具有代表性的两所道观:玄妙观和茅山道院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中国道教宗派之一正一道斋醮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特征,特别是对其主要斋醮仪式加以舞蹈学和身体语言学的分析,目的在于用舞蹈学方法梳理和认定斋醮仪式殊的舞蹈形态,并进行程式性结构、主干动作的形态特点、面部形态特征的分析,进而发现道教仪式舞蹈形态“活体传承”的价值。同类文章还有西北师范大学郜鹏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7期发表的《玉树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初探》,云南艺术学院苏蓉在《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论“信仰效应”下的羌姆仪轨舞蹈――东竹林寺“格归堆姆”节的田野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胡晶莹在《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舞蹈形态研究》等。

(4)艺术教育类

此类论文的研究视点主要集中与舞蹈教育教学的观念、方法、意义以及如何在不同教育层面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这一类研究在开设舞蹈专业或艺术专业的师范大学、职业学院以及各级专业舞蹈院校中较为集中,数量也远远超出其他种类的舞蹈研究论文。

如云南艺术学院于景春、吴绍良在《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发表的《地方高师院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舞蹈学专业就业形势、舞蹈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此类院校的舞蹈课程设置建议。同类论文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张烨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第1期发表的《在规则中寻求创新――舞蹈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广西师范大学陈东云在《大舞台》2012年第3期发表的《高校舞蹈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实践》等。

(5)舞蹈科学及其他

随着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等舞蹈科学与交叉学科的推广普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增多,如沈阳音乐学院王伟、朱玉红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发表的《对舞蹈运动损伤及运动体能康复训练的思考》以及西北师范大学潘芊如在《读者欣赏(理论版)》2012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艺术治疗发展初探》。

此外,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问题也在舞蹈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哈尔滨师范大学江毅在《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舞蹈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就目前舞蹈创作的版权与侵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学术交流

2012年舞蹈学方面较为主要的学术交流活动集中在创意、赛事、教育等方面。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舞蹈学;舞蹈美学;体系;学科建设;现状;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J70-02文献标识码:A

舞蹈美学是舞蹈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是它一直处于“准二级学科”状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体系缺乏主线、逻辑不连贯、层次不分明、内容不确定等。在学界,真正从美学角度来审视前期的学术资源,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整体层次结构以及难点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的理论成果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吸收学术资源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比较有代表性舞蹈美学体系的异同,根据体系建构的目的与需求,试图勾勒出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框架。

一、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

古今中外的丰富的舞蹈艺术实践虽蕴涵着许多美学思想,但“舞蹈美学”学科尚处于初建阶段。德国美学家弗兰克•蒂斯在1920年指出:“舞蹈与美的关系问题从未得到过满意的回答”。著名的美国舞蹈美学家塞尔玛•珍妮•科恩博士也说:“舞蹈美学尚处于拓荒阶段,先驱者可以在这块荒地上播种玫瑰,却绝不可能在波士顿的花展上得奖”。

国外舞蹈美学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表现以及各自的特点,但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尽管有美国的J•弗里曼对“舞蹈与观众的审美距离”的研究;苏珊•朗格对“舞蹈幻象”的研究等,它在国外也仍然处于草创、拓荒阶段。而具有“舞蹈美学”题名的著作更是廖若星辰,仅有日本郡司正胜的《舞蹈美学》,邦正美的《舞踊的美学》等。

国内“舞蹈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舞蹈美学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一些学者撰写了舞蹈美学的文章与书籍,主要成果有:资华筠、刘青弋的舞蹈美育研究;于平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的研究;欧建平的舞蹈美学的研究;隆荫培、徐尔充的舞蹈艺术概论的研究;林君桓的舞蹈美学的研究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关于舞蹈美学的定义等。

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的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模式主要是以下四种:

其一,舞蹈文化结合舞蹈审美型模式――于平的《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该体系是从研究舞蹈的历史、地域、民族、阶层文化到研究舞蹈审美的形态、视觉接受、物质载体、感知氛围,它将文化与审美相结合,十分注重分析舞蹈美的文化内涵。

其二,舞蹈美育型模式――资华筠、刘青弋的《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该体系是以舞蹈美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舞蹈美育的生理学原理、作用、测量与评价;舞蹈美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原理、内容、原则、方案;舞蹈美育的实施原则等,它特别侧重舞蹈美育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其三,东西方舞蹈美学的比较型模式――欧建平的《舞蹈美学》。该体系主要研究芭蕾与现代舞的美以及舞蹈审美方法,特别进行了横向的东西方舞蹈美学的比较研究。

其四,舞蹈美的哲学型模式――林君桓的《当代舞蹈美学》。该体系具有较浓的哲学意味,主要对舞蹈进行历史角度的研究,并提炼了舞蹈美的特点,以及舞蹈形态特性,最后对舞蹈审美心理进行了研究。它既有舞蹈历史的研究,也有舞蹈美的本体研究,它偏于舞蹈美学的抽象思辨。

可见,国内舞蹈美学研究内容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理论思想也提高到了一定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角度探究了舞蹈美,将舞蹈美学范围大致归纳为舞蹈美的本体、起源与发展、种类、欣赏以及舞蹈文化关系等。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对舞蹈美学整体体系的研究仍是空白,因而十分有必要系统地建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另外,许多舞蹈基础理论研究也为舞蹈美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如资华筠的舞蹈生态学研究,于平的舞蹈形态学研究,孙景琛、彭松、王克芬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隆荫培、徐尔充的舞蹈艺术概况研究,冯双白的中国现代舞蹈史研究,刘青弋的现代舞研究,唐满城的中国古典舞的文化研究,罗雄岩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于海燕的世界各国舞蹈文化研究,还有郭明达、朱立人的欧美现代舞、古典芭蕾的译述与研究,傅兆先的舞蹈语言学研究,胡尔岩的舞蹈创作心理研究等。所以,撷取这些学术资源的精华,串联成一个以“美”为核心的逻辑链,就显得十分重要。

建立舞蹈美学的一个完整体系,对舞蹈美学趋于成熟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探究舞蹈美学思想的结构关系,梳理内在逻辑性,揭示内部组织规律,是舞蹈美学发展的迫切问题。具体地说,建立舞蹈美学整体体系,对已有的舞蹈美学思想进行整合,使那些零散的美学思想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互补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对加深舞蹈的审美鉴赏、全面地把握舞蹈美学内容,更好地开展舞蹈美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进一步揭示舞蹈创作的规律、过程、要素等,对推动舞蹈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它可将舞蹈艺术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行美学理论的升华。

二、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依据与逻辑起点

“学科”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知识“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科学门类”①。“学科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某一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二是指学科范围和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而本文所言主要是第一种含义。要建构独特的学科体系模式,就要寻找到建构的合理依据与逻辑起点,它也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核心环节,这就是对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对舞蹈美学体系而言,明确舞蹈美学定义、摆好定位、廓清范围、认识性质、树立目标是其研究的基础。关于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它的艺术美学有共同性,基本上分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但舞蹈美学仍有其特殊对象、特殊矛盾与特殊规律。《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舞蹈的审美特质”。②《社会科学大词典》认为所谓“舞蹈美学”的内容是“研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但是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为何?笔者认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应是在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舞蹈艺术的审美规律的也应是对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的提炼、总结。这就是说,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是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依此为逻辑起点,可以展开对舞蹈作品、创作、表演、欣赏等横直勾连的综合、立体、多维研究,从而建构一个宏观的舞蹈美学框架。之所以以舞蹈的审美活动为舞蹈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它是舞蹈美的基元,它包含了舞蹈作品、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欣赏等一切矛盾的萌芽,在体系生长中能够起“细胞”的作用。以舞蹈的审美活动为起点,其实体就是舞蹈作品,对舞蹈审美活动的创造就是舞蹈创作,舞蹈审美活动的展示就是舞蹈表演,对其的审美接受就是舞蹈欣赏。由舞蹈审美活动出发,就可提炼出舞蹈审美创作、表演、欣赏规律,探究舞蹈美的本质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诸多相关学科,对舞蹈艺术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学研究。

以此逻辑起点,舞蹈美学的学科定位就可是对舞蹈审美活动特征、形态进行解释、说明,把握审美现象;对审美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多样表现形式,以及运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分析和综合,从而组成舞蹈审美活动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下属的具体门类美学,是舞蹈学的分支学科就学科性质而言,舞蹈美学具有舞蹈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关联的、交叉的跨学科的“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e)。它着重强调两个学科之间的互动性、开放性、建构性、竞争性。它既不似舞蹈概论,主要研究创作技巧、方法、规范,也不似普通美学只研究一般审美规律,而是侧重研究舞蹈的特殊审美现象、审美规律、审美属性、审美特点,在理论品质上更具有哲学意味,且还有全面性、整体性、深刻性、开放性、交叉性等特点。“舞蹈美学”的范畴解释就包含“舞蹈的美学研究”、“舞蹈艺术的美学化”的意味。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理论目标,就在于掌握舞蹈审美活动,进而从中揭示本质规律,以系统的概念、范畴的形式表述出来;应用目标在于肯定其学术形态、知识谱系、话语方式、精神依归与价值取向,用来指导、规范、调节舞蹈审美活动,以使舞蹈的审美活动进一步升华与深化。

三、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舞蹈美学也不例外。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原则主要是:其一是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统一。一方面舞蹈实践需要从美学汲取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另一方面美学理论也要能够应用于舞蹈实践而发挥作用。其二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时,要根据历史行程,合乎逻辑地集中反映舞蹈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本质、必然性、规律性。它表现为整体地、逻辑地把握与局部的历史分析相互印证的运行模式――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然后再由整体返回到局部。这样,逻辑与历史互动,二者才能在不断的融合中共同促进舞蹈美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其三是审美与文化的统一。不同种类的舞蹈美(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都内蕴着不同文化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美学因素,所以,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不应缺乏文化意识。在研究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实现结构思想所要求的广度、深度上的综合,同时解决建构体系时遇到的矛盾。

从研究方法上说,舞蹈美学体系研究主要是用多维的辩证考察方法代替单向的线性推论方法,对舞蹈的审美系统的各级层次、各个侧面做全面地、深入地整体研究。主要采用:1、文献分析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及学术资源,条分缕析地进行思考、整理、总结、归纳,充实舞蹈美学建设的资源库。2、比较研究法。对既有的舞蹈美学体系类型进行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特点与不足,提取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3、借鉴研究法。对“同级”的其他艺术美学体系进行借鉴研究,如对音乐美学体系的借鉴;对“上级”美学体系进行架构、线索的借鉴研究,如将艺术美学体系作为参考。4、系统论方法。把舞蹈审美活动当作一个系统,考察其生成与发展,纵向地揭示舞蹈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机缘、时空和机制等,并分析这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5、结构论方法。研究舞蹈审美活动各部分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有序的逻辑建构。

四、舞蹈美学体系的层次结构与框架

在一学科未成熟时,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体系意识”,关注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定性,关注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学科体系的严谨、完整和包容性,这种意识是创立学科时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式。舞蹈美学的“体系意识”体现为一种宏观意识,即寻求各个相对独立的方面、层次的内在的联系与整体线索并将整合于一个合理架构上。在构筑舞蹈美学体系的基本骨架以后,就可以对此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微观的专题研究。舞蹈美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有赖于各部分内容的深入、独立的研究,同时它们也是透视舞蹈审美活动的窗口。各个部分内容范围即为“域”,它们组成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研究域。如下图所示:

笔者认为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研究域主要由本体域、构成域、语言域、创作域、作品域、表演域、接受域、心理域、历史域、文化域、教育域十一个部分构成。具体研究内容为:

(一)本体域。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自身的研究,二是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舞蹈美学也是如此。前者是广义本体论,后者是狭义本体论。广义本体论就是对舞蹈美学本身进行解释,即解释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定义、原则、方法等,它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舞蹈美学本体的理论探索,是学科自觉的标志。每一种艺术美都有其本质与特点,舞蹈是具有独立性的艺术。狭义本体论就是解释舞蹈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独立性,即阐释舞蹈审美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功能、价值、作用等,它是舞蹈美学的形而上研究。本体域是舞蹈美学体系的基础逻辑组织单元,没有对舞蹈美学的本体的研究,就无法深刻地阐明“舞蹈美学是什么”的问题。

(二)构成域。构成域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舞蹈审美活动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舞蹈之所以有别于其它艺术,在于其构成不同,舞蹈审美活动以人体材料决定了它与其它艺术在构成材料上的本质差异。其次是舞蹈审美活动如何存在?舞蹈审美形象是其存在方式,它包含具象、抽象、意象等。再次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如何?表现形态即为舞蹈审美活动的样态、类型,每一样态、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价值。第四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表现风格有哪些?而这些风格如何形成?其文化内涵是什么等相关问题。

(三)语言域。这一研究域是舞蹈美学体系的核心域,舞蹈语言既是舞蹈形象的物质存在方式,又是舞蹈情感的信息传递载体,是舞蹈编导进行创作活动的手段。舞蹈的动作、造型即是舞蹈语言,没有舞蹈语言就等于抽离了舞蹈活动存在的可能性。此域内主要研究舞蹈审美语言的构成、构成单位、方式、特点、层次、功能等一系列问题。

(四)创作域。舞蹈审美活动的根源来自创作,在舞蹈创作机制、过程中潜藏着美的规律。舞蹈编导创作动机、潜意识、创作手法、创作惯例、创作原型里,也蕴涵着美的因素,挖掘这些内容就是舞蹈美创作论的任务。舞蹈创作不仅受编导的主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里的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因素,对舞蹈创作亦有明显作用。舞蹈创作所形成的群体潮流对舞蹈创作的个体影响也不可忽视,对舞蹈的主要创作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内涵、审美表现等要进行分析。舞蹈主要创作流派如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等的研究,可使我们更深入地看清舞蹈创作的个体、群体的特点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可使舞蹈编导在创作上更自觉地遵循创美规律,以创美意识指导创作。

(五)作品域。作品是舞蹈美的集中表现,它也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载体。舞蹈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舞蹈作品的目的在于传达美的理想、传达审美意象。舞蹈作品的内容包含题材、主题,它涉及到作品的人物、情节、情景、环境、中心思想、主导情感、意蕴等;舞蹈作品的形式包含语言、结构、体裁、手法等。除研究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外,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性质亦十分重要。就性质而言,舞蹈属于抒情艺术,涉及舞蹈的抒情与现实、抒情与社会、抒情与宣泄等问题。

(六)表演域。舞蹈演员是美的创造者、美的代表者、美的宣扬者。舞蹈演员的表演魅力通过舞姿、舞风、舞韵体现出来。舞蹈表演既是二度创作,也是舞蹈美的凝结与展示。舞蹈作品转化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舞蹈表演。舞蹈演员自身的艺术素质是其审美表达的基础,舞蹈的审美表演由多重因素构成,如感觉、想象、情感等。在进行表演时,其情感表达、技巧表现都有其规律与特点。在进行舞蹈表演的审美评价时,它有一定的审美标准与尺度。表演域的研究主要阐释舞蹈表演美的奥秘,表演的规律、特点、要求、标准、风格等。

(七)接受域。舞蹈有其特定的审美接受模式,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等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舞蹈审美接受类型不同,或感受、或理解、或混合。他们对审美形象的认同也存在着敬慕、同情、联系等的差异。观众欣赏舞蹈的基础与条件是“期待视野”的形成,期待心理与视野的不同,影响着审美满足的程度。观众在审美接受中对舞蹈作品进行着意义与价值的再创造,进行着自己的阐释,如消遣性阐释、知识性阐释、创造性阐释等。舞蹈审美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对接受的心理过程、特点、要素、层次、方式等心理机制进行探微,是接受域研究的任务。

(八)心理域。舞蹈美更多地表现为心理感觉、审美愉悦,舞蹈的审美接受心理复杂而微妙,是动觉、视觉、听觉等多重知觉的统合,并与其它艺术接受有所不同。每个人都以自已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特殊性、审美修养、审美趣味、个人气质、倾向和兴趣、教养和理想,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一部作品。舞蹈审美接受沟通心灵间的距离,并揭示与其他心灵的疏异性。心理域主要研究舞蹈审美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心理内容、形式内容,接受及创造心理过程、内在根源、运动规律、特点等。

(九)历史域。历史域要全面梳理舞蹈美的历史脉络,寻找出舞蹈美的起源、发展轨迹与规律,以及表现内涵、表现形式和艺术观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时期的发展异同等有关舞蹈审美史的内容。舞蹈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或现象,一个其所处时代的符号,一个历史的、社会、文化的标志。我们应该以某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变革为背景来描述和图示舞蹈审美发展的变革和连接,这些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又是在不同地点历时性自发增长的。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舞蹈作品和舞蹈审美理论在根本上迥异于前一个时代、前一个时期的,其根本的区别是表现内涵、表现形式和艺术观的差别。

(十)文化域。文化域主要研究舞蹈审美与舞蹈文化的相互关系等。舞蹈美是文化的一种折射,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每一种舞蹈都积淀着文化观念、文化心理,其表现的形象也蕴藏着一定的意蕴。在舞蹈美学里,应采用文化视角的优点,在充分重视舞蹈的语言、审美向度的同时,开放文化的向度,研究舞蹈文化的结构、机制、功能等。舞蹈的文化视角是广博的,地域、民族、阶层等文化都与舞蹈有关,而且文化还会多元互渗与异趣相溶。研究舞蹈的文化特征,探索中国舞蹈的文化传承、文化类型及其审美特征等,不仅是研究中国舞蹈文化之根本,而且有助于舞蹈审美精神的探究。

(十一)教育域。教育域主要研究舞蹈美育对象、目的、途径、功能、措施、方法等。舞蹈美学的理论研究,最终应落实在舞蹈美育上。舞蹈美育具有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还能够引导人正确地进行舞蹈审美活动,培养人的舞蹈审美能力,从而使其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成功的人格力量。

舞蹈美学这一框架不是封闭的逻辑体系,而是以若干相对独立的研究域构成开放而有弹性的联系,是舞蹈美学内部各部分有机结合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并不意味舞蹈美学体系的完成,而会随着各部分内容的深化研究,调整和拓展自己的构架,臻于丰富完善。

五、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难点

对舞蹈美学体系研究,既要框架严谨、内容丰盈又要富有理论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其难度不小,难点不少。舞蹈美学内容丰富,如舞蹈形态、舞蹈生态、舞蹈语言、舞蹈历史、舞蹈文化等已有累累硕果。如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同时又要将这些成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尽可能完整地包容舞蹈美学的全部研究对象,避免偏狭性,是难点之一。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涉及到艺术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内容,如何将相关学科的有价值内容合理地引进,是难点之二。舞蹈美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舞蹈艺术的逻辑,也要符合美学的逻辑,如何注重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结合,既不能是纯理论美学体系的照搬,也不能仅仅是舞蹈实践经验的总结,如何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是难点之三。舞蹈美学既要重视理论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又要重视理论内容的实践性、规范性、应用性,如何把理论内容落实于舞蹈艺术实践,是难点之四。研究舞蹈审美活动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层次、环节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地、逻辑地理顺框架,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是难点之五。这些难点显示出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需要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把握,才能够跨越它们。一旦舞蹈体系初步建构起来,在进一步修改的过程中,这些难点就会逐渐被克服,体系也会臻于完善。

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就研究视野而言,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是在微观与宏观的相济相激中更注重宏观研究,侧重于从整体考察出发去认识个别,从而使个别在整体系统中显示出更为深刻的意义。就研究方法而言,“由一到多”,突破了单一、单向的思维模式。这一研究以多种角度,对舞蹈美学作一种网状的透视,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了机械整体观念,用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就研究形态而言,这一研究从以往的经验点评式的舞蹈批评转向了理论形态的舞蹈美学研究,内容具有了高层次的理论综合。就体系特点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从广度上说,它拓展了研究视野与范围,克服了既有研究的狭隘性;从深度上说,既有对舞蹈的本体追问,同时也有利于舞蹈内部结构的深入地探究。

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建构,具有舞蹈美学发展的必然性,它已经成为舞蹈美学发展的关键。它可使舞蹈美学在知识论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通过强化舞蹈美学的逻辑体系而赋予了其以明确的知识形态。

① 《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7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页。

Current Situationof researchabout Dance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a integry theorysystem

SHI Ho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Beijing 100048)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舞蹈教育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高等教育引入舞蹈教育内容以后,很多政策与规则通常由非舞蹈专业人员制定而成,他们认为舞蹈就是做扭腰、摆手等简单的肢体动作,学生只要学好了这些肢体动作,高校舞蹈教育就能获得成功。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他们忽视了舞蹈本身的内涵和代表的思想,导致舞蹈教育成为了锻炼身体的课程。此外,很多高校舞蹈教师在时代环境影响和自身固化思想下学习舞蹈,降低了舞蹈学习难度。这样虽然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但是未考虑到舞蹈本身的情况,没有站在人才培育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致舞蹈教育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舞蹈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舞蹈教育只有基本阐述,舞蹈表演的教育不能将生活情感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对舞蹈技巧训练过于重视,忽视了将舞蹈的美感表现出来。学生在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脸部表情没有相应的变化。W生在舞蹈学习中面无表情,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很难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也降低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为高校舞蹈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不重视舞蹈理论教学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也增强了一些舞蹈理论基础教学的内容,不过由于舞蹈教师不重视理论知识,理论课教学显得过于沉闷,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其实,舞蹈理论知识属于一门单独的学科,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沉淀与发展,都代表了其他学科各个时期的表现与存在。舞蹈也是一样,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所学舞蹈的风格及发展过程,从而准确抓住舞蹈所需的情感氛围,这样的舞蹈才能真正打动人,也让今后的舞蹈学习有了良好基础,学生舞蹈鉴赏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学生如果没有学习舞蹈理论基础知识,站在长远角度来看,则存在极大的隐患,对学生舞蹈实践能力的提升带来了阻碍。

(四)舞蹈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各高校舞蹈教师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是由于我国舞蹈研究生全面培养体系建设滞后所致。从规模上看,很难和其他学科相比,因此,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很有限。同时从现有的舞蹈教师来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学校引起重视。

二、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艺术,而一段高水平的舞蹈只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音乐与舞蹈是息息相通的,只有优美的舞蹈与惟妙惟肖的音乐的科学结合,才能震撼观众的心。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里的舞蹈《佳人曲》有三美――舞美、古乐美和吟唱美,因而一开始就“夺”去了观众的呼吸,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所以,舞蹈只有与音乐巧妙地结合,才能创造绵绵不断的奇迹,才能使舞蹈更具内涵与魅力,从而感染观众。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要提高音乐素养。在舞蹈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节奏感较强,舞蹈动作与音乐就协调。因此,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提高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灯、舞、美、服,是舞蹈作品的辅助元素,亦有点睛之笔。舞蹈艺术与美术有着相得益彰的关系,两者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作品主题思想、人物特征与剧情发展服务的。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应学习绘画,并了解《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如:红色常象征着激情、热烈、冲动,它让人有热血沸腾与意犹未尽感觉。在中国,红色常代表喜庆(如婚庆常用红色);红色还是中国的“符号”(如中国奥运会“鸟巢”的中国红);红色在中国有时候还意味着血腥与屠杀,张艺谋的《红高粱》就有红色场面的诠释。不同色彩的表达与运用成就了张艺谋作品的《红高粱》、《十面埋伏》以及《英雄》等,同样黄色也成就了张继刚的《千手观音》。由此可见,舞蹈的灵魂不但是音乐,还有色彩和舞美。所以,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二)改革舞蹈教学方法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舞蹈教学方法的转变,除了是转变某些教学活动与手段以外,还要转变以往简单重复的教学方式,尽量将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意识融入进来,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探索问题的精神。第二,转变教学观念。应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第三,转变教学方法。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舞蹈能力。首先,在训练舞蹈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表演性组合,为学生今后在舞台上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舞蹈教学中要强化学的观念,即在每次舞姿与造型的训练中,都要通过最完美、最投入的动作进行展现,让学生想象自己面对的是观众,而并非是学生。最后,教师要做好动作的讲解,引导学生透过这些舞蹈动作,感悟舞姿中蕴含的精神与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真正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的灵魂。

(三)增加舞蹈理论课的比重

舞蹈和常规学科的艺术学科有很大区别,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常规学科的教学大纲计划模式也有一定差异。在我国各类教育中,主要采用教学大纲计划模式,虽然该模式能够推动专科课程朝着预定目标发展,但是也让课程显得过于呆板僵硬,缺少变通和人性化因素。在现阶段高校舞蹈教育中,仍然采用统一的模式,舞蹈教育在教材使用与课程制定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对于理论课程而言,不仅有专业课,还要增加舞蹈理论课程,让学生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完整。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舞蹈作品如何利用音乐进行构思和创造、舞蹈动作的提炼和发展、舞剧和舞段的形成等。舞蹈编导课程对学生走向社会极为有利,在活跃基层文化、普及舞蹈教育上,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编导能力。

(四)加强舞蹈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如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实践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保证舞蹈教育持续、高效和有序的运转。

舞蹈教育领域中的科学管理应该是围绕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以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科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内外部所涉及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因素,使之更有机的结合组成更有效的组合,从而保证舞蹈教育工作持续、高效和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活动。科学管理在舞蹈教育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舞蹈教师和学生是舞蹈教育科学管理的主体性

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是舞蹈知识的传播者,是舞蹈技能的训练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舞蹈学生是舞蹈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者。舞蹈教育最终是为培养舞蹈人才,而舞蹈人才就来自舞蹈学生。舞蹈教育科学管理的主体可以通过教学环境中各因素进行整合、调整、撷取对主体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的因素,从而创设适合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舞蹈教学管理贯彻“以人为本,以舞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舞蹈教学制度和适宜的舞蹈环境。舞蹈教育管理应最大限度的调动舞蹈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舞蹈教学管理的科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它主要涉及学生、教师、课程、教学环境四个因素。舞蹈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传统的舞蹈教学管理一直是由文化行政部门进行的单独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教育成本的投入、人均设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还是采用与一般教育同等的标准和要求,显得十分不科学。

我国著名的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教授在《舞蹈教育学》专著中指出:“现代科学管理的派别林立,理论也很丰富。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管理实验及新的经验不断涌现。我国管理理论界在引进这些理论过程中,做过各种不同的归纳和整理,对其理论原理有各种不同阐释。这些原理,不仅关系到不少新产生的学科理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还涉及学到新的观念的确立,联系到舞蹈教育与教学管理,我认为系统原理、信息及反馈原理、效应性原理、人的能动性原则等尤其显得重要。”

只有清楚的认识和分析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舞蹈教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积极的引入当今世界最优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科学的统筹教学过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水平来充实舞蹈教学管理各个环节。

三、加强舞蹈教育科学管理者的培养

舞蹈教育管理者是舞蹈教育管理主体系统中最基本的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和职责行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舞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教育管理者是指那些在舞蹈教育领域中从事组织、协调、领导、指挥和控制的人员。他们既需要一般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还要有舞蹈艺术、教育学专业的知识储备,其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全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许多艺术家、学者被选拔到管理者行列中,开始逐步解决舞蹈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专门化艺术人才对于管理岗位的不适应等。事实上,艺术人才并不一定是管理人才,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也不等于管理者的艺术家化,如果片面的把艺术家当成管理家来使用,只会导致艺术人才的大量浪费,得不偿失。真正的舞蹈教育管理者应当是既懂得舞蹈教育规律,有懂得管理规律,有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通才”。“通才”的才能范围要求是很广的,但对于一个舞蹈教育管理者来说,应主要侧重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构成上。

(一) 政治素养

社会主义的舞蹈教育事业,时刻也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社会主义舞蹈教育事业的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敏锐的政治思维,能够清醒的把握和坚持正确的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舞蹈教育工作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的探索性很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思想活跃,思维敏锐的知识分子,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把握正确的舞蹈教育方针政策,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性格品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舞蹈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众人,成为一个组织的精神纽带,这种能力就是人文品质。在舞蹈教育工作中有许多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的教师和学生,有时很难既保存了个性,又目标一致,整齐划一,同心同德。这就要求管理者和领导者首先要做出表率,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令人服从自己的管理。同时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还要有自我激励能力,控情能力,幽默能力,演讲能力和倾听能力,这样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有利于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管理技能

舞蹈教育管理者的本职是管理,因此,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舞蹈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有三种:技术技能,指的是本岗位和舞蹈教育领域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和技术技能;观念技巧,即观念形成的能力,它是指一个舞蹈教育管理者能进行抽象思考,有形成观念的能力,有一定管理理论水平,能适用管理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人文技巧,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它是指与人共事合作的能力,包括对内联系同级,了解下属活动,激励与诱导下属的积极性,对外与有关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和协调。

(四) 专业知识

舞蹈教育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舞蹈艺术的理论素质和一定的教学能力,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在当代社会,舞蹈教育体现出了形式多样,发展迅速的特点,它是一门科学,需要管理者不断的学习、钻研舞蹈及舞蹈教育,甚至要直接参与到舞蹈教育活动和教学中去,探寻和发现舞蹈教育发展的规律。只有对舞蹈以及舞蹈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对舞蹈教育实行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

(五) 经营才干

21世纪是的舞蹈教育已经被推向了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它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这就要求舞蹈教育管理者要有经营的头脑,具备市场经营的才干。要懂得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使舞蹈教育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有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培养出让社会所接受的优秀的舞蹈人才。

(六)全局观

全局观就是要求舞蹈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熟悉了解舞蹈教育本专业、本部门的情况,还要有宽阔的视野,明确本专业在整个文化艺术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自觉的按照文化艺术的总要求和总目标调整本专业的任务。要有全局观,能够把自己本专业的作为整个文化艺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去大力促进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并且谋求与其他各分支学科共同发展。这样的舞蹈教育管理者才算是一个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

当今世界舞蹈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和舞蹈日益融合,交流,统一;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舞蹈形态多样,多元发展。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舞蹈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多元舞蹈文化的传播的主要方式。基于此,舞蹈教育要努力转变管理观念,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舞蹈教育的效率,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使我们的舞蹈教育能够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更多的能够经得起时代和社会检验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9篇

福建目前有三所高校设置舞蹈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国立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这三所学校均是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发展方向。以下分为两部分对这三所高校舞蹈学课程设置展开调查与分析。其一为课程结构及其学分要求;其二为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统计。

(一)课程结构及其学分要求

(以华侨大学和泉州师院为例)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海外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学分分配:通过以上图表分析,其一在课程结构方面:由于两所高校的办学宗旨及生源不同,其课程设置的结构也不同。华侨大学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学校本着“为侨服务”的宗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对外性,将课程的设置根据生源的不同分为境内生课程与境外生课程两部分。华侨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虽然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没有体现出专业方向的特点,笔者认为既然是舞蹈学(海外教育)专业,应在课程设置的科组分类上添加对外汉语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泉州师范学院是地方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其“师范性”,在舞蹈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中添加了符合其发展的师范类课程,如教师教育类课程。但由于社会上紧缺复合型“一专多能型”舞蹈人才,笔者建议在课程设置的科组分类上添加跨学科课程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其二在学分要求方面: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但以上两所高校在实践课程的设置均不达标,华侨大学舞蹈学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2.5%,泉州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19%。

(二)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统计(以三所高校为例)

1.学科基础课福建师范大学:舞蹈人文社会学、舞蹈人体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人文社会学领域基本课程有: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美学等。人体科学领域基础知识有:舞蹈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舞蹈专业技术课程有: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含福建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创、中国古典舞技巧等。华侨大学:舞蹈名作、舞蹈基础训练、艺术概论、舞蹈音乐、基础乐理、中国舞蹈史、华文教育概论、外国舞蹈史、舞蹈概论、节目排练、舞蹈编导、教育学、外国代表性舞蹈、视唱练耳。泉州师范学院:艺术概论、芭蕾基本功、舞蹈概论、舞蹈鉴赏、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身韵。2.专业方向课程福建师范大学:主项提高选修课程分为三组:一是舞蹈教学训练,二是校园舞蹈与创编类,三是音乐基础理论。具体课程包括中小学校园舞蹈与创编、舞蹈表演与动作分析、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表演、合唱指挥等。华侨大学:必修课程:中国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蹈、现代舞。选修课程:中国音乐概论、中国诗词、毯子功、声乐、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舞台灯光与音响、舞蹈教育学、舞蹈评论、舞蹈录制等。泉州师范学院:必修课:实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钢琴、基本乐理、闽南民间舞、闽台舞蹈研究、泉州戏曲、舞蹈表演、舞蹈解剖学、音乐欣赏、舞蹈创编、现代舞蹈、欧美现代舞史、企业艺术实践、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选修课:声乐、书法、合唱与指挥、中外影视作品欣赏、中外教育史、舞台化妆、舞台美术、古诗词赏析、音乐剪辑等。三所学校根据其所处特殊的福建地理位置及其闽文化,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上,添置了区别于其他地区舞蹈学课程的特色课程(见文中黑体字)。譬如福建师范大学根据福建的地方特色开设了含福建民间舞的民族民间舞课程;华侨大学根据其办学宗旨开设了华文教育课程;泉州师范学院依据其泉州的地理位置开设了闽南民间舞、闽台舞蹈研究、泉州戏曲。它们的不足体现在:三所学校都应更加重视舞蹈理论课程,以此来区分高等舞蹈专业院校与高等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区分舞蹈学专业与舞蹈表演、舞蹈教育等专业,以此提高舞蹈学专业的就业率。综上分析,福建高校的舞蹈学课程主要是就舞蹈学本身进行设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舞蹈学教育越来越不适合市场发展需求,比如现阶段基础舞蹈教育越来越受欢迎,舞蹈学教育对此提及较少;其次舞蹈学教育以舞蹈为主,注意区分音乐学(舞蹈方向),但对音乐整体介绍较少,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欠缺,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福建高校有必要在现有舞蹈学教育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完善。

二、福建高校舞蹈学课程设置的完善

(一)课程设置应继续突出其“师范性”特征

大多数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中小学艺术教育,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舞蹈的跳、编等技能,还要有基本的教学能力。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与教法等课程,尤其是中小学校园舞蹈与创编的课程。考虑到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舞蹈专业课程设置还应提高音乐理论的课程,更好地做到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课程设置上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规范教育实习。实习期间多联系中小学教育实习培养和锻炼学生艺术教育能力,以便具备更好的就业能力。

(二)课程设置要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舞蹈人才为目标

“一专多能”是近年来高校体质改革进程当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对于舞蹈学专业来说,“一专”就是在掌握舞蹈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精通舞蹈专业技术,有一定的表演、编导和教学能力;“多能”是指在“一专”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一些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技能,例如基本乐理、伴奏、晚会策划、主持等。据近5年对国立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3所学校的舞蹈学毕业生去向调查,发现具备“多能”的多面手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比“只专”的学生更为抢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只会跳舞是远远不够的,在各个方面都能独当一面的全面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要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舞蹈人才为基本目标。

(三)课程设置要突出南音乐舞人才的培养

以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福建高校舞蹈教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福建高校的舞蹈课程设置可结合本地舞蹈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开设南音乐舞方面的课程。南音作为中国古乐,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称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根”,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福建的闽南地区完整地保留这一传统乐种的表演形式。而有关南音乐舞方面的研究正逐渐被挖掘并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设南音乐舞课程既是传承本地舞蹈及艺术文化的需要,也是突出福建高校舞蹈学专业的特色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需要。

三、结语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舞蹈;科学;发展

舞蹈科学是一门运用科学原理对舞蹈和舞者进行研究,并将科学理论运用于舞蹈实践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舞蹈水平,减少损伤,改善和恢复健康,它包含舞蹈训练、舞蹈选材、舞蹈损伤防治、促进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是一门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舞蹈科学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国内相应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日益重视,舞蹈科学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壮大。直到今天,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一大批院校和科研团体在舞蹈科学学科理论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整个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回顾国内舞蹈科学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结合当今舞蹈科学界的一些现象,我们不难找出这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并对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产生一些思考。

1 学科外沿的扩大

对舞蹈科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英国的约翰・维佛就已从骨骼、韧带和肌肉的关系来解释动作。之后的诺维尔、布拉西斯、布农维尔、切凯蒂等前辈舞蹈大师们纷纷将生理解剖学的知识运用到舞蹈当中。20世纪后,拉班的舞谱和动作分析、美国阿伦・J・伦安的“舞蹈医学”已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的体系。20世纪60年代,欧美学者已开始了舞蹈生物力学的研究。2004年,北京舞蹈学院温柔教授在《舞蹈生理学》一书的绪论中明确给出了“舞蹈人体科学”的概念。直到今天,“舞蹈科学”又摆脱了“人体”两个字的限制,而且其范畴也不仅限于舞蹈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的结合,而是更广泛地涉及大众身心健康、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殊人群的关照等诸多方面。温柔教授在2014年北京舞蹈学院国际合作院校“校长论坛・教授对话”中,还阐述了舞蹈科学与哲学、体质人类学和神经美学的必然联系。我们不难看出,“舞蹈科学”的发展过程正是其外沿不断扩大的过程。

从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来看,“舞蹈人体科学”是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划在一级学科“舞蹈学”下,而“舞蹈学”又属于“艺术学”这个学科大类。如今“舞蹈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宽似乎已经使“艺术学”突破了作为一门纯人文学科的限制,其面向对象更加多元,思维方式也更加多维度。尽管如此,和其他学科相比,舞蹈科学仍然是一门有待不断完善的新兴学科。学科外沿的极速扩展既是一门学科在发展之初的固有现象,同时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凝聚该领域各相关方面的力量。如今舞蹈科学的研究已不仅限于舞蹈界内部,许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治疗师、武术家,甚至是社会大众力量已经介入进来。“身心学”“舞蹈治疗”“导引”等概念也逐渐进入了舞蹈科学研究的视野。

2 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分流

细观当下在“舞蹈科学”名义下的各门分支学科,我们不禁要问:舞蹈科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当年温柔教授在《舞蹈生理学》中将舞蹈人体科学定义为“以舞蹈为研究对象,应用人体科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舞蹈专业训练的生物学适应,探讨舞蹈教学训练方法的生物学基础和原理”。如今的舞蹈科学的研究已远远超出这个范畴。

不仅如此,各分支学科的目标任务、学科属性也各不相同。像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专业的舞蹈训练,而舞蹈治疗和一些“身心”方面的研究则面向更广泛的大众。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论,如北京舞蹈学院万素教授的“身心一元”、钟宁教授提出的“设定感觉”等,虽尚未形成公认的学科体系,却似乎又游走于舞蹈科学的边缘,与舞蹈心理学、舞蹈身心学有些许共通之处。总体来看,这些分支学科大多处于一个不够完善的阶段。例如,身心学等学科由于过于内在性,难以量化;舞蹈治疗面临的不光是理论上的短板,而且还涉及与政府相关医疗制度的磨合……因此,我们可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舞蹈科学只是刚刚经历了从无到有,处在一个不完善到完善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把不同性质的相关学科统归到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下是相当有必要的。当我们回看其他学科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这种阶段绝对只是一个过渡时期。

3 社会和市场的影响

纵观当下,我们不难看到“舞蹈科学”在“繁荣”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发展瓶颈,甚至是尴尬之处。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会发现各院校之间“舞蹈科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是相当不均衡的。尽管像北京舞蹈学院这样的一流艺术院校在学科架构上已经相对完善,已与国际接轨,但是一部分地方院校仅突出了这门学科的某几个方面,个别院校甚至还在是否开设“舞蹈解剖学”课程的问题上徘徊。这些情况当然与师资力量、经费等问题有关。在“舞蹈治疗”等领域,如前所述,也面临着与现行政府相关制度的衔接以及公众认可度等问题。由于这些软、硬件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舞蹈科学”在学术发展水平上,虽然总体框架完整,但在一些前沿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艺术学升格;舞蹈学;学科架构;措施

随着学科的调整,艺术学升格为一门独立的门类,音乐和舞蹈归为一级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规律和特征,其学科建设也有不同之处,但同时,现阶段的门类划分是由理论依据的。众所周知,自古以来音乐和舞蹈便伴随着人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艺术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1]当前的学科架构大多遵循西式的教学架构,随着中国艺术的发展,这些架构需要进行调整。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音乐与舞蹈学科设置的意义,提出了完善艺术学和舞蹈学学科建设调整的措施,为艺术学及舞蹈学学科的完善提供参考。

1 艺术和舞蹈学科设置的意义

纵观我国的古代乐舞史,乐舞自始至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的乐舞史是一部代表古人乐舞理念的乐舞史。作为一门学科,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音调的旋律和节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舞蹈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情感。可以说音乐和舞蹈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培育人的完整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音乐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信仰的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拓展艺术学的体系,是人类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当前,我国的音乐和舞蹈学科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影响力逐渐广泛,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艺术特色和价值。[2]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都是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学府,为我国艺术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舞蹈学学科的建设

2.1 完备学科理论建设和整体性思考

学科的成熟需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不能单纯地依靠理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学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实体,其学科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把握个体对象的特征,形成完备的学科理论。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完善理论研究,把艺术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做到言之有物。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方法决定研究的效率,合理的研究方法能促进学科的发展。现阶段,我们很多学者在对舞蹈艺术进行研究时,大多是依照唯物史观,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进行归纳和统计,但我们应该知道,艺术的产生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中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将舞蹈独立出来,把舞蹈与社会环境因素割裂开来是不能发现艺术的本质问题的。我们要以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的研究为技术,积极采用社会和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层次的研究和阐释中国的艺术理论,建立系统化的梳理和把握,形成艺术学研究的特色。

2.3 重视学理建树和教育理念的培养

当前,大多高校只是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学理建树和教育理念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制约性。艺术学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国未来艺术品位的高低,对我国艺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国的艺术学科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科架构体系,注重教育规律的传授和掌握。对于舞蹈学科的开展,需要增设舞蹈教育这门学科,研究舞蹈专业领域的理论、表现和实践问题等,创新舞蹈艺术形式,发挥舞蹈学科服务社会的功能。

2.4 学科建设要遵循实际,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

艺术学科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投入,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向功利化发展,要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于学科的建设要遵循学科的基础积累和师资结构与资质,要量力而行。对于不同的艺术院校,其学科建设应该根据自身的积累,发挥自身的学科特色,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和教育体系。[3]

2.5 注重舞蹈学的生命科学价值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舞蹈学还应担负起民族身体健康的职能。舞蹈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舞蹈的科学价值,将舞蹈与语言、行为、运动医学和心理等学科结合研究,发挥舞蹈担负人们健康服务的职能。当前流行的广场舞等极大地促进了舞蹈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舞蹈远程教育的开发也得到提升,采用信息技术对舞蹈进行编舞有效地扩大了舞蹈的传播手段,这些都是舞蹈学研究的范围。

3 结语

艺术学的升格,要求学科门类的进一步调整,舞蹈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培育人的完整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完备舞蹈学科理论建设和整体性思考,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重视学理建树和教育理念的培养,学科建设要遵循实际、量力而行。注重舞蹈学的生命科学价值,才能推进艺术学和舞蹈学的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精彩和阳光。

参考文献:

[1] 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第2卷第1辑,2006:31.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2篇

本文主要探讨拉班理论在开拓舞蹈师范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民间舞编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综合载体,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舞蹈师范生要熟练掌握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创作出民族特性的舞蹈作品。拉班体系是建立在人体自然科学理论之上,从解剖学及动力学等方面对舞蹈动作本体进行的深层次分析。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民间舞创作拓宽了身体表现的空间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编创人员的个体性及思维能动性,使民间舞在保持本民族性在身体语言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尊重了编创者的主观审美,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青春不老。

[关键词]拉班理论;民族民间舞;动作本体;舞蹈师范生;编创

鲁道夫•拉班(1879~1958),匈牙利著名的现代舞理论家,德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1928年拉班首次出版了《书面舞蹈》一书,正式了三线谱表以及相关记录符号,即迄今为止世界上应用最广,最科学全面的舞蹈记谱法———拉班舞谱”,并开创性的将人体舞蹈语言与哲学、逻辑学、描述学及谐和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新领域的交叉学科,还建立了人体律动学基础理论,将对人体空间探索放入了三维坐标体系,由此衍生出了著名的“运动二十面体”。这些符号和理论的产生为舞蹈动作的内在探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使舞蹈科学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一、拉班理论体系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戴爱莲先生将拉班理论体系引入了中国,四十多年过去了,拉班在国内舞蹈编创者、舞蹈教师及相关从业者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

(一)听过拉班理论名称的人多,深入了解其内容的人少。

舞蹈不仅是时间的艺术,更是空间的产物,再加上舞者这一极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使得舞蹈艺术与单纯时间性的音乐相比要复杂得多,因此记录下来的难度也更大。理想中的舞谱应当同时可以记录时间,描述空间,呈现舞者在一个时间点的肌肉力量状态,甚至还包括当下的表现情绪等等诸多方面。1588年法国出版的《舞蹈指导手册》用人形轮廓配以文字描述将当时流行的舞步加以记录,这一点,类似于我们目前国内民间舞的书面教材对于民族民间舞种姿态及传统组合的记录方法。笔者没有见到这本手册,不能妄加评论。但就目前国内民间舞教材的舞谱记录情况而言,存在着阅读和还原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人形轮廓或者简笔画的形式,是二维空间的呈现方式,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兼顾到舞者多方面的立体形象,即使加上了描述性的语言也由于各人理解层面的不同而产生不小的偏差。至此之后的人们不断在探索新的舞谱记录方法,比如:富耶对于古典芭蕾舞基础舞步的记录法,阿瑟的简笔人物记录法等等,无一不是因为无法兼顾上述的诸多内容导致不能广泛使用。直到1928年拉班创新性的提出新的记录方法,即:将以往横向记录的传统打破,而改用垂直谱表来代表身体。由于垂直的三线谱表记谱方向与人体重力方向一致,依据人体中心结构而设立,不仅直观的区分出身体左右两侧,而且还提出了”顶端”与“末端”的概念,使得这一人体区间内肢体的结构可以在解剖学的角度上尽可能的细分。这一突破性的记录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拉班还用矩形的动作符号解决了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舞蹈记录时间问题。每个被记录下来的舞蹈动作有了明显的时间,就使得舞谱还原者抓住了舞蹈节奏这一要素,大大降低了复排时和音乐的误差,使之更具有实用性。拉班舞谱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全面的舞蹈记录方式,出现标题提及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是和中国的阅读与记录艺术的习惯不相同有较大关系。中国很多艺术形式都脱胎于我们的象形文字,比如书法、绘画等等,因此中国人的艺术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形象思维占上风。在五千年的的艺术长河中,也出现过上百种记录舞蹈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以最具禹步,东巴舞谱、敦煌舞谱等为代表的象形绘画法;一种是以宋代德寿宫舞谱为代表的文字术语记录法;还有一种就是将二者同时运用的记录方法,我们本文讨论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记录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第三种方法,我们姑且戏称之为图文并茂法。就目前我国发现的记录舞蹈的资料而言,尚未出现用术数相关的理科术语或方法来记录舞蹈的先例。在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里,除了乐律学之外,其他舞乐的艺术形式,特别是舞蹈,无论是宫廷舞还是民间舞,无论是训练方式还是表演形式,都是在“情”和“韵”字中来进行的。因此用拉班科学定量分析的形式来记录中国传统舞蹈,似乎有些“水土不服”。这里的“水土不服”是指中国人的阅读和记录习惯而言,并非是拉班理论体系不能为我所用,而实际上恰恰相反,中国传统的“以情带物”与拉班的“定量分析”刚好形成了舞蹈编导必备的两个重要技能。因此对于舞蹈师范生而言,在中国的文化语言背景下,了解用拉班理论解构舞蹈,进而创编舞蹈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原因我们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进一步详细论述。

(二)对拉班动作分析感兴趣的人多,想学习拉班记谱法的人少。

拉班理论体系目前被大家公认为是全面科学的,这是因为他的理论涵盖了数学、解剖学、动律学、哲学、力学、音乐学等诸多学科。只有融会贯通了这许多种科学的一种方法,才能将舞蹈这一时间空间人体综合作用的复杂艺术形式简单而且清晰的记录下来。为了在舞谱中将力效呈现出来,拉班以27个方向符号为基础,每个方向符号又可以因为形状变化,有无阴影,长短变化等又被赋予新的涵义。经过这样的一番变化之后,恐怕上百个符号都不止了。因此,拉班舞谱的简单是相对与其他舞谱记录方式而言,但他多变的符号,及其包涵的复杂内容让很多想要了解拉班的舞蹈爱好者和从业者望而却步。(三)在对拉班理论的运用中,现代舞用的多,民间舞用的少。现代舞从自由的角度出发,本着解放肢体,认识自我的意识而发展,拉班理论是在西方自然科学孕育下的产物,二者有着相同的文化本源,有着同一的认同性,二者的结合自然是如鱼得水。而中国民间舞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特点的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族群色彩,各个民族心理,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各民族民间舞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虽然也是在不断的融合变化,但是民族文化的“根”性,始终没有丢掉。传统的舞蹈编导在借鉴拉班体系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一个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生搬硬套理论的结果只能是让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成为四不像。但拉班理论体系做为人类舞蹈史上的光辉成果之一,我们必然不能将他拒之门外,对于舞蹈师范生更是如此,但如何把握“度”,创作出符合族群性的新民族民间舞蹈,要认真思考。

二、拉班体系于民间舞编创之重要作用

(一)拉班理论体系之根基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背景可以有机统一

我们在前面提到:拉班对人体舞蹈语言的分析是建立在动作哲学、动作逻辑学、动作描述学及动作谐和学等学科基础之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法将这些学科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既具有这些学科定量定位的科学特点,又形成了由内至外探索人体舞蹈语言、解构舞蹈动作的独特性方法。拉班的力效学说从重力、时间、空间、流畅度四个方面来对人体舞蹈动作进行内部分析解构。每个方面都包含截然相反的效果,即重力因素上的轻与重,时间上的快与慢,空间上的直接与非直接,以及自由与阻塞。这种人体动作中同一要素的相反体现,与中国“物极必反”的哲学观,“阴阳合一”的太极运动观,如出一辙。与此同时,这种辩证的思维特点在中国民间舞中也有非常鲜明的呈现。例如,胶州秧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脚下动作就是丁字三步和倒丁字碾步,无论是前者的拧还是后者的碾,共同特点就是双膝略微弯曲,腰部拧动,概括起来就是:抬重、落轻、走飘。每每至此,就不禁感慨中国文字之传神,这流传已久的艺诀,用简单的六个字,将胶州秧歌的舞蹈动律活灵活现的从平面的方块字充盈到了三维空间之中。抬落之间的轻重缓急高低拧哏全都包括。在矛盾对抗之中,形成了典型的胶州秧歌的动力形态。汉族秧歌如此,其他民间舞种也是一样。(二)微观与宏观———拉班理论体系与中国民族民间舞契合的别种表达拉班的动作描述学及动作分析体系是随着西方生理解剖学、人体力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骨骼的相互支撑,肌肉牵伸造成的不同力效等等这些人体中的微观视角是将舞者作为物理性主体对待,进行分析研究,是为“微观”。中国民间舞蹈讲究的“气”、“韵”、“范儿”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经络理论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为“宏观”。“宏观”与“微观”二者关系在这不必赘述,但二者视点结合之后对于民间舞编创者而言,无疑是在黑暗的屋子里同时开了两扇窗,给了阳光洒进屋子的契机,至于能不能让阳光照进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那就要看编创者从哪里凿窗户了。

(三)拉班体系对于舞蹈师范生的民间舞创作的积极作用

拉班的三线舞谱中,三条线分别代表了人体中轴———脊椎及左右双侧身体。除去脊椎外,人体比较明显的关节共有78个,(2个肩关节、2个肘关节、2个腕关节、2个髋关节、2个膝关节、2个踝关节、28个指关节和28个趾关节)以下肢为例,从髋骨、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掌、脚趾的每一个关节都可以在由中心线延伸出的栏框里得到体现。人体关节大致分为有球窝状关节(如肩关节)、铰链式关节(如膝关节)和脊椎上的平面关节。这些关节由于不同的结构特性,导致其活动范围和角度各具特色。撇开力效等因素作用,单单将这些关节按照它们的活动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便有数目可观的人体姿态可为编导所用。我们不一定明确的将每个舞蹈动作的这些细枝末节一一记录在册,但是这种从大关节细化至最小关节的认知身体的理念,对于部分自我身体开发程度欠缺的舞蹈师范生尤为重要。拉班将舞者放入三维空间来进行定位思维,在他著名的“二十面体”中,融入力效等要素,在垂直轴、矢状轴、额状轴及由复合轴构成的平面里,轴与轴之间,面与面之间不断衍生,从而将舞者所有可能实现的空间关系统统加以描述。因此舞蹈师范生学习运动球体理论,从空间学与力学角度理解民间舞蹈,观察各个民族舞种空间运动轨迹,先从理性上分析提炼某民间舞种的核心动律及空间运动特点,并加以发展,解决编创中所需身体元素问题,再从感性上加以丰满,赋予动机、舞句、乃至舞段某种特定涵义,一部好作品,二者缺一不可。

三、舞蹈师范生民间舞编创的现状

编创行为的发生是舞蹈编导舞蹈动作思维和语言文字思维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得以完成的一系列活跃且不确定的行为,最终以动作语言符号的组合排列为呈现形式。因此,师范类院校对舞蹈专业学生编创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作思维能力,即从动作原始素材(动机)开始,经过动作思维过程的加工(动机连接),以动作排列组合(作品)方式为终点。将拉班理论体系拿来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能力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由于舞蹈师范生有其自身特点,在借鉴拉班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走适合师范生特点的道路。他们的专业舞蹈学习背景参差不齐,由表演到编创跨越难度大,并且舞蹈之身体与舞蹈之思维不能统一,相互牵制。以河南师范大学十年舞蹈编导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艺校生所占比重非常小,只有2%左右;学生整体以普通高中生为主,入校前专业学习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上的舞蹈学校进行的。在这些学生中,自小不间断学习的仅占一到二成,大部分都是小学阶段对舞蹈有过粗浅接触,中间间断若干年,然后高考之前突击学习一段时间。因此学生舞蹈专业的水准一般,大多数驾驭身体能力较弱,动作语汇较为贫乏,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也基本上从零基础开始。但是他们要在毕业时达到舞蹈编导专业要求,这其间的跨度可谓不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民间舞课一方面将学生带入民族文化大背景中,体验该民族心理情感等层次,理解该舞种基本动律由来;另一方面就要将拉班动作分析理论及空间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文化层面理解民族舞蹈的同时,也学会站在微观角度或者说是站在舞蹈动作本体的角度来分析动律,认识并开发身体空间。这样既使得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编创时不会失去身体的民族语言特性,又可以从个体出发,开拓思维,扬长避短,创作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舞蹈作品。结语拉班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普及尚需一段时日,这和国内外认识舞蹈、介入舞蹈的角度不同有关。拉班将解剖学、力学、动律学等学科融汇在关于动作本体的分析之中,这种从人体动作本体出发的思维方式,对于容易被动作语汇禁锢编创思维的舞蹈师范生而言,大有裨益。细化至民族民间舞蹈编创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拉班舞谱这种理性的动作体悟方式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意象的感性动作传授方式二者结合起来,为舞蹈师范生的民族民间舞编创打开一扇窗。

[参考文献]

[1][美]安•哈钦森•盖斯特著.罗秉钰等译.拉班记谱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88-01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符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后是对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内容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内容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4篇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是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学院在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表演、创作研究为一体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科创立于1957年,经50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了含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学历教育和舞蹈表演、教育、编导、史论以及舞蹈钢琴伴奏等多个专业教育的格局。同时具有艺术硕士(MFA)学位授权点。几十年来,学院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民族舞蹈编导、教育、表演及管理人才。他们活跃在全国各艺术院校、表演团体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其中许多人成为专家学者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目前舞蹈学院有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500余人。

舞蹈学院有一支荟萃了多民族,实力雄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的25人,其中不乏享誉国内外的舞蹈教育家、编导家和表演艺术家,他们使舞蹈学院在担任高层次的民族舞蹈教育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为培养创造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民族舞蹈优秀人才,学院建立了基础技术技能课程、民族舞蹈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四大课程体系,且基本形成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实习体系。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学院的特色,不论是课堂教学、剧目创作,还是舞台表演在国内均处于地位。

数十年来,舞蹈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东方风韵》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14部、民族舞蹈教学剧目近100部;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100项,教学科研获奖180余项。创作舞蹈作品200余部,如大型舞剧《凉山巨变》,大型鼓乐舞《东方朝阳》、蒙古族舞剧《马头琴的传说》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群舞《奔腾》《长白祥云》《红河谷?序》《高原》《锦绣中华》《云岭飞歌》《东归英雄》《摆手女儿家》《废墟上的赞歌》《翻身农奴把歌唱》《草原汉子》《锦鸡炫美》,三人舞《牛背摇篮》《禅心》,双人舞《出走》《天唱》《遇》,独舞《萌动》《飒韵》《蒙古人》《五彩云霞》《傣女》等。在中国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1~9届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以及国内外其他各类舞蹈大赛中,荣获众多创作、表演金、银、铜奖等奖项。

舞蹈学院除经常承接国内大型演出外,还先后数十次应邀赴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十余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访问演出。以鲜明独特的舞蹈风格、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和民族舞蹈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 人才培养 改进 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被颠覆,新型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在舞蹈教育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系统、全面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来说,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拿来主义”的明显弊端,本文将就这种缺陷阐述当前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引发的思考。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

现代舞蹈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育制度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部分将从四个方面分析现代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的了解本科舞蹈教育模式的构架。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舞蹈教育专业培养从事中国舞蹈教育专业的高级人才,为全国各地区的各大艺术类院校、文艺团体和职业艺术学院培养舞蹈老师,同时也为舞蹈文化单位、舞蹈研究、舞蹈编辑专业提供专业人才。

(二)人才基本规格

除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外,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并拥有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与为继承和发展文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掌握舞蹈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2.掌握中国舞蹈专业文化的风格和内涵。

3.具备较好的舞蹈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4.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

5.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编排舞蹈和舞蹈编辑的能力。

6.具备检索文献、查询资料的基本能力。

(四)主要课程

本科舞蹈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舞蹈专业课程,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基础学科;文学与写作、舞蹈艺术概论、中国舞蹈史等专业历史学科;以及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学科。

二、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从中国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历史来看,虽然舞蹈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已经日臻成熟,学科课程设置也接近完善,但是与国际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相比,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舞蹈教育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内容也应随着社会发展内容的丰富而日渐丰满,但多年来舞蹈教育专业课程一成不变,没有根据社会发展而调整相应的内容,这是在日后的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特色程度不足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表演专业的区别是什么。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70名学生中,有8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程设置”这一项。而在这个问题之后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当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明显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92%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不明显”这一项。这些数据说明,学生们认为就目前来说,舞蹈表演专业与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区分并不明显。这是现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一个明显不足。

(二)课程实用性不足

当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虽然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但仍然存在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比如,某些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强,十分普遍化;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不协调不科学;学时安排不合理;教学与实际差距太明显等问题。

(三)课程缺乏实践

众所周知,不论什么课程,实践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教育方向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舞蹈教育专业脱离了实践,就脱离了该专业的本质,起不到任何效果也不会对舞蹈专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在现实的教育课程中,学生实践机会很少,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实现教师角色的有效转换。因此,目前来说,本科舞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综上所述,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些许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若能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培养,必会加强舞蹈教育专业的发展进步。

三、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

(一)树立新型舞蹈教育观念

树立新型的、正确的舞蹈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倡导新型的教育观念,从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实践,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根据新型的教育观念,重新规划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学习与理论实践并重,将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过渡,以便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性舞蹈教育人才。

(二)明确专业舞蹈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把学生塑造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性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目的。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和规划,培养适合舞蹈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展开更有目的性的教育。

(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培养

提到本科教育,不得不提的是本科教育的就业率,这是衡量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业率的提高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实现本专业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本科舞蹈教育专业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舞蹈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涌入人才市场,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专业细分的培养,不论是对高校还是社会,都是有利的。

四、结语

中国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没有实现真正的蜕变,始终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未能真正摆脱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并未接轨国际先进教育水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根据以上的建议,进行系统的教学体制的改革,本科舞蹈教育水平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陈友华.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