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说课设计;综合实训;以赛促学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训课程,通过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国际进出口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熟悉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与流转,实现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目标.而说课是基于授课教师在事先准备好说课内容、说课设计和说课方法的基础上,向评委或专家解说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既是授课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梳理总结,也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考[1],有助于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也是教师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1.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属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的基础上,一般于第六学期集中开设该课程,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正式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1.1.2课程地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币银行学、国际货运等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实训,作为一门后续课程,需要实现对以往课程的总结与梳理,使得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体会.1.1.3课程联系该课程的特色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前期的基础理论课程为实训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能抓住国际贸易流程的内在联系,发现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使得学生能够纵观国际贸易流程的全局、高瞻远瞩,预见国际贸易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促使每一笔进出易的顺利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训过程能否顺利开展,而实训课程过程中获得的与国际贸易中备货、保险、运输、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经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总之,国际贸易的系列理论课程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提供了科学指导,而实训的过程检验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1.2能力目标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4年下降7%.面对全球更加严峻复杂的贸易形势,对外贸易在全球市场中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对国际贸易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政策与法令、惯例,熟知国际贸易流程、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沟通协作经验等.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综合业务程序的应用能力,还要具备单证缮制的能力.

1.3素质目标

首先,单证制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及时结汇,因此实训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其次,单证制作要依据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政策以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同时交易方对单证提出的各种特殊要求也要满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索的素质,体会到国际贸易的工作既有国际标准化的一面,又有地区特殊性的一面.最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单证种类繁多,而实训课程时间有限,只能教给大家常用的、典型的单证,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的单证需要学生具备灵活应对的素质.

2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

2.1实训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即仿真物理沙盘、教学软件和实训室全真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3],实现学生、教师和国际贸易岗位专业人员的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总结,实现教学、科研的相结合;在校期间的认知实训和专业实训要与毕业实习层层递进,为毕业实习提供实践基础.实训的内容应体现对课程目标的支撑,体现“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

2.2课程内容

2.2.1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程序一般分为三大阶段:交易前的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履行阶段[4].熟悉合同履行阶段的备货、保险、运输、报检、报关、结汇、退税等专业知识.具体综合业务程序如下图1:2.2.2国际贸易单证缮制在掌握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基础上,正确、及时的缮制相应程序的单证.培养学生的单证缮制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上图1.

2.3实训重点难点

综合以上教学内容,第一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涉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国际金融等多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全程有综合的理解;第二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单证制作过程中既要符合信用证、合同的要求,也要满足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要求.第一个教学难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缮制的技巧以及如何实现单证在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第二个教学难点即及时掌握国际贸易惯例、法令及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更新.比如我国海关总署2008年第52号公告对报关单的填制规定了最新的要求,对“合同协议号”、“申报单位”、“运输方式”等相关栏目的填制要求做了调整,在实训过程中应按照最新规定缮制.

3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突破实训过程的教学难点,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通过与应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其在工作中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诉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与需求设置了课程的知识目标,使得课程所授知识能真正的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其次,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了课程的能力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贸易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兼顾知识与能力,实现共性与个性相长、求实与创新并重.

3.2课堂内容设计

3.2.1课时安排.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一共18课时,教学中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3.2.2课前准备.准备一套空白的单证模板和教学案例,并对班级学生按照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当事人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分别承担出口商、进口商、通知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检验机构、海关、进口商、开证行等角色.3.2.3课中理论讲授.对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流程简单介绍,对相应流程总涉及到单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简单解读.3.2.4课中实践操作.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进行单证的缮制并实现单证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3.2.5课后考核.对实践操作的过程和形成的单证成果进行考核.

3.3课堂组织及管理设计

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组织管理设计如下:3.3.1案例导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教学软件中的案例,采用情景法使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的各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所引入的案例.3.3.2分配任务.按照课前对角色的分配,要求学生充分领悟自己在该案例中所扮演的当事人.3.3.3角色体验.学生在了解自己扮演的当事人的基础上,采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实现与各方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出口商开始通过邮件、广告等各种方式积极推广产品.3.3.4制作单证与流转.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进展情况,及时缮制相应的单证并实现单据根据流程实现在当事人之间的流转.比如,在出口商与进口商完成了发盘、询盘、还盘、接受的基础上,进出口双方开始积极准备签订销售合同,并且在双方充分沟通基础上互相签字盖章.3.3.4总结提炼.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完成进展实时监督并考核,对学生制作的单证进行技巧指导与考核.

3.4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首先要实现学生互评与自评的相结合.比如在交易磋商阶段,进口商可以根据出口商发盘函电写作的水准来决定是否与其达成合作意向;比如在出口商结汇议付阶段,议付行对单据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出口商单据与单据之间、单据与信用证之间、单据与实际出口货物之间存在不符点,可以拒绝议付.其次,课程考核应体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相结合.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沟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的纸质单证成果应进行及时的批改与反馈,指出错误所在并监督其进行修改.

4教学反思

4.1学生学习反思

4.1.1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英语基础和理论基础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全英文的单据难以完全理解,对一些专业术语记忆模糊.第二,学生在制作单证过程中缺乏自信,喜欢用铅笔填写单据并且填写过程中交头接耳.4.1.2解决措施.第一,从大一开始教师应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重要性,以及英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充分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使其相信能利用以往的理论知识在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缮制一整套正确、完整的国际贸易单证.

4.2教师教学反思

4.2.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模式化教学.国际贸易业务程序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繁多,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只涉及常用的纸质单证,比如海关发票、领事发票、海运单、预约保单等单据涉及较少.第二,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缺少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只能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过程中真实的心得体会.第三,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跨境电商和互联网的发展,单据的信息化和电子数据交换的实现,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方式,而教学中依旧以纸质制单为主.4.2.2解决措施第一,校企合作.通过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增加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加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调研,将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反馈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课程内容中.第二,双师建设.加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深自身对理论知识和综合业务程序的理解和把握,把握在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自己满足双师要求.第三,以赛促学.从完成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任务的学生中,选拔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竞争,发现知识的匮乏处,比如:市场调研方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外报价核算、制定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商品展销会、新产品会等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检验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掌握程度.将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实际应用需求不断地反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来,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5总结文章以说课的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展开论述.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改革,同时,应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作者:刘凡 刘红军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榕.以说课形式探讨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4-16.

〔2〕龚奇.以“课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报关实务课程说课设计[J].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60-16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日商业贸易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大,国内更加迫切需求具有娴熟的口语能力及有商务背景的人才。而目前我国日语人才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对日贸易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形势。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从培养模式来看

日语人才培养没有突破传统的知识型、研究型的固有模式,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简单地说,目前社会最需要的是既能用日语进行交流,又具备一定商务技能的人才。而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日语语法、读解等技能上具有较强优势,属于研究型人才。这部分学生在口语及商务相关技能操作方面并无太大优势,因此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从人才的层次结构来看

也不够合理,主要是日语能力两级分化严重,高、低端人才严重匮乏,中端人才太多,特别是这些中端人才既达不到大型公司企业的人才实用条件,又不愿低就,从而导致在日语人才紧缺的同时,半数毕业生不能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工作。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每年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有90万,其中40万人从事与日语无关的职业,出现日语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矛盾现象。

(三)从人才的综合素质来看

目前多数日语人才的行业知识、社会实践能力、服务意识,综合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普遍偏低,难于适应行业的工作岗位,尤其是人员在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十分薄弱,急需加强。

主要表现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上完全不能适应行业的人才需求,日语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质量已远远满足不了行业的要求,鉴于此,为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日语人才,我们认为以就业方向和技能为核心,构建并实施具有我院特点的应用日语人才培养实训课程体系既是十分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

二、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设计原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企业更青睐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健全的身心、良好实践能力、较好的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依靠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理论性的教学体系、与之对应的传统教材、师资队伍是很难实现的。为解决此难题,教育部专门就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出台2006年第16号文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诠释了高职在未来将走什么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更加明确地提出高职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光明之途。我院正是在领会教育部文件核心精神,并结合对日贸易行业的特点、行业的需求精确仔细的分析,逐渐认识到只有面向企业需求,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校内构建完整的实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实训基地,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才能与工作岗位相接轨,才能开拓学生就业的光明之路。

为此,我院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明确了一种崭新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基于应用能力为本位,走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之路”,希望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训课程,让学生由“让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如今在这一崭新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中,合格的应用日语人才必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1.娴熟的日语口语沟通能力;2.具有良好的日本文化、企业文化修养;3.较好的商务背景与行业知识;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这一应用型日语人才必将能够适应与满足对日贸易行业的蓬勃发展与行业需求。

三、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

完善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只有设计原理是不行的,如果缺乏实施策略,再好的设计原理也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的考虑,也只有知行合一,成功的商务日语人才会指日可待。

(一)考虑实行“一主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

所谓“一体两翼”,就是考虑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如下图)。“一主”就是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围绕此目标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集中社会实践不少于两次,时间不少于4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两翼”一是培养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来设置课程。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敬业爱岗、一丝不苟、讲究效率和效益、追求卓越、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素质都将在这里得到培养,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将在这里得到训导;另一翼则是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即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关实用的口语等级、日语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学校正在考虑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顶岗实习

为了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我院正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接收商务日语学生实习的制度,这个阶段是让学生开始走入社会进行顶岗工作实习的阶段。一方面学生要接受企业的管理和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派实习老师进行管理和教导,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与适应社会,明白社会对日语人才的知识需求,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变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运用能力,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2.校内外实训

实训则是为了掌握某种技术和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受到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接触实践,了解实际工作,掌握一定专业技能,为校外岗位实习奠定坚定的基础。此外,我院也正逐步探索走校企联合之路,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平等的契约能让工作、活动、社会有秩序,工作过程、日常生活更文明、和谐。单纯的契约只是简单的合同,而尽心尽责、认真努力地去履行契约,才是文明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核心在于诚信,活动参与方应该具备诚实信用的品质,这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进军工业化需要契约精神。职业院校的学生需懂得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完成作业是学习与工作中最基本的义务,而对职责心存敬畏,时刻感受到来自“职责、使命”的影响与约束,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才应该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契约精神。“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中,在首先明确团队中各岗位工作职责、内容、结果的基础上,以“机构制作团队工作任务列表”形式构成这次教学活动的“任务契约”,要求由承担各岗位任务的责任人,在认真、仔细了解、明晰工作任务后,亲自填写任务内容(关键词),并郑重、严肃地在责任人(承诺人)一栏手签姓名。任务结束后,以此检查任务是否全部完成及其完成质量,作出考核评价。尽管这只是针对一次任务的承诺,但却能给学生启示:受人之托就须忠人之事,并且要做到践行承诺、尽心尽职。职业教育中,若所有课程教学、所有任务完成,均能事先达成“契约”,就会养成习惯,促进这种精神文化的形成。

二、质量底线

产品质量影响个体生命健康与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与团结,影响社会经济及其发展,质量管理已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制约关键。加快迈进工业化步伐,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必须坚守质量底线。质量底线的坚守,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设立科学的质量标准,让产品制造有据可依;二是严格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使质量形成过程得以控制;三是具备严谨的工匠精神,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工匠,使每一件事都能做到精益求精。在“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中,对每一项工作内容均制订完成规格,即应确保的基本质量(设立质量标准)。针对制作的夹具机构,首先要求通过讨论,明确质量标准,并填写“产品验收项目表”;通过分析,提出影响产品质量的零件及其应有的技术保证,并填写“相关零件技术要求列表”;进一步仔细研究,明确保证机构质量的关键工序及拟采用的技术手段预案,同时填写“机构制作关键工序明细及质量跟踪表”。由以上一系列的工作体验,不断向学生灌输质量概念,提高重视质量保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机构制作过程中,要求按事先的设计紧密跟踪每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及机构装配过程,并填写“零件加工过程记录”、“零件加工工序跟踪卡”及“机构装配过程记录”;严格采用“6s”进行过程管理,填写“工作过程6s巡查记录”(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以此告诫同学:质量的获得来自周密的预防与严格的控制。当然,一旦出现加工中的超差或损坏问题,也需关注造成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实施后的效果,并填写“零件超差纠正处理单”,以此让学生从教训中获得经验。制作结束,除团队自行监测机构零件及机构质量,填写“零件检测报告”、“机构检测报告”外,还必须通过教师团队对机构的技术验收,由教师出具“机构质量验收报告”,对不合格机构作出整改、返修(精益求精)要求。质量技术考核是课程成绩中最重要的组成。这一切都表明:质量底线不可逾越。

三、效率观

效率观是对效率的一种认识,包括对实现效率的目标与手段、过程与结果及预期与实际等多种范畴的认识。在工业社会,效率已成为企业追求经济发展的基点及管理核心,高职学生———需信守效率观。效率观的首要原则是利益最大化,支撑效率观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一丝不苟的职业文化,标准的流程、内容、工具环境等,因为标准是将工作做对的先决条件,其精华在于严格、统一、持续。“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中设立有各项任务标准,明确了任务目标、内容、要求、流程、时间、成果,为制作任务实现高效率提供了必备的做事依据。二是做事到位。包含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及较强的执行力。“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师按照事先规定各项任务完成的规格进行指导、核实,引导并促进学生准确执行团队安排的任务,养成认真做事并力图追求完美的习惯。做事态度及质量都将进入课程“过程考核”。三是时间管理。包括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工作,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分配与协调时间并做到遵规守时。“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中,对各项任务均设置有完成的时间节点,针对工作量最大的零件加工部分,还要求学生计算各道工序的占机时间,并按使用设备种类填写占机时间表。所有团队再根据自己的“占机时间”,共同协商实训基地内有限设备的使用,填写“设备使用时段协调表”,并将其纳入“看板管理”范畴。以此提示及训练学生了解、体验制造活动中应有的时效性,准确性及相关性原则。四是第一次就做对。目的在于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夹具机构制作”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中,针对各个工作岗位开发工作单(工作页),同时将超量耗材、出现废品等计入考核,以帮助学生正确完成任务,警示同学凡事应该“竭尽全力”而非尽力而为,力争“第一次就做对”。从效率角度出发,提示、引导、帮助学生,仔细了解任务目标,认真按标准执行,严格时间管理与把控,鼓励学生努力第一次就把事做到位。这些均可促进学生效率观的形成。

四、科学观与创新精神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为了了解和掌握在校师范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认识与意见,以及他们对该课程的需求,笔者特进行了问卷调查.

1.1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对“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认识进行的.81.5%的教师认为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能够促进教学, 是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62.3%的教师对于课程、反思型教师、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等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紧密联系的知识比较熟悉,而对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理论、隐性课程则比较陌生.为了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方面有:科研能力(71.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51.4%)、学生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和心理知识(50.6%)、课件制作与多媒体的使用(49.4%)、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39.6%).有78.3%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范院校应对师范生加强说课、模拟课堂训练,增加实习的时间与次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师范生走进小学课堂,亲临教学现场,缩短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1.2对师范生进行的调查25%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对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技能作用较大;12%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与教学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63%的师范生认为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很好;54%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设置不够合理有效;42%的师范生认为教学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渗透不够.可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困境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进入新世纪,随着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蓬勃兴起,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学科,淡化“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界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界于语文与教育学的边缘性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有些院校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进行整合,归属于教育学专业;有些院校将其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地位.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教育类课程,一般在学科专业课程之外,另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课程,并将其当作点缀课程.教育课程门类单一、教学时间偏少,忽视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课程受到公共课程挤压,课时一再减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选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立体发展模式.

2.2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由于设立该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比较晚,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一般情况下,该学科教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担任,其汉语言文学知识扎实,但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二是由教育院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担任,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分析得深入而透彻,但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中缺少鲜活的课例,理论教学脱离教学实际;三是由来自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但习惯于用实践代替理论,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3]因此,缺少具有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又具备学科专业背景的优良师资.3.3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使师范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形成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但教学中,缺少具体、可操作、可量化的课程培养目标.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对于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则不够重视;重视知识的获得与经验的积累,忽视广博知识的掌握与个体的整体发展;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忽视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课堂教学缺乏师生双边活动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新课改教学理念涉及较少,侧重讲授课程论部分,而淡化教学论部分,所授理论知识空洞,缺乏针对性,缺乏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师范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活动很少,备课、试讲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活动也很少.没有充分拓宽教学视野和课程空间,很少结合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合作探究等,深化师范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4教学实践措施不够扎实有效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实践.很少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长期扎实的教学技能训练.很少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即使训练,也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与讨论交流,缺乏相应的检查督促手段,教学技能训练、教案设计、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形式,致使教学技能训练不到位,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语言表达能力差,缺少逻辑性,缺少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不了解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搞不清教材中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不会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不会分析教材,照抄教参与教案“.三字一话”基本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仅仅限于理论上的感知,谈不上熟练掌握,有关课件制作更是大多数师范生的知识盲点,难以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实习时间短、方式单一,师范生难以培养起相应的教学素养.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实践上缺乏重视.

3.1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对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忽视对广博的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课程以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教育理论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设计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导致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下降.没有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误区二:对掌握知识、获得经验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当前很多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办学理念,削弱专业课程,弱化专业基础,师范教育边缘化倾向日趋严重.师范性决定了实践性,师范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而经验的获得与理论知识的指导密切相关,需要实践中的锻炼与积累.然而,师范院校注重师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学技能训练则重视不够,缺乏实践中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突出实践环节,体现教育实践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误区三:对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应结合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理论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精讲基本的、适用的理论,结合教学实例,降低师范生接受理论的难度,增补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师范生内化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师范院校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盲目的向综合性院校看齐,没有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任务落到实处,没有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3.2实践上缺乏重视从实践过程来看,缺乏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系,主要表现为:(1)教学实践目标不明确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应夯实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语文课程的现状,关注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学习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经验,掌握从事语文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独立进行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式,能够选择恰当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然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没有体现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论部分,应通过分析教学论中呈现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教学论重在培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强化教学能力的理论支撑与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学中,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分析,以帮助师范生掌握、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链接,基础理论与实用知识的联系,使本课程能够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架构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然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学技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增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组织教学等,没有形成训练制度化,缺少针对性,没有定期组织师范生进行试讲.忽略对师范生读书的指导,忽略读书能力的训练,解读文本能力较差.缺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能力较差,没有有效地吸纳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实施和评价教学方法陈旧,没有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没有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引导师范生理解、分析、把握、处理好教材,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师范院校语文学科教学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革新:完善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大力调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加强实习指导和教法研究。

从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设“各科教授法”伊始,语文学科教学法历经多个阶段,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目前这门学科仍没有摆脱困境,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科教学法是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统摄与整合作用,有助于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和提升。笔者依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育实习指导经历,认为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法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师范教育课程。目前语文教学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矛盾。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专业课程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教育实习。有教育门类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却很少设置二级学科中的相关课程,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关系不密切;教学法课程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但又与教育学、心理学联系脱节,甚至有些内容相矛盾。多数高校沿用一贯的老三门体系,即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法三门,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严重背离,很难起到促进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纵观国外师范教育,可以发现美国的师范教育在开放发展的过程中师范性和学术性得到了强化;而我们的师范教育在改革过程中恰恰相反,学术性没有增强多少,师范性却被弱化了。二是教学法课程和教师被处于边缘地位,课程比例过低。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可概括为:比重小、内容窄、课时少、实用性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科学课时量仅及1/4。这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要求相距甚远。三是师范生教学常规和基本功不过关,导致师范生难以被接受单位接纳。根据多年的实习带队,发现师范生在教学实习中有以下问题:教学目标游移不定,教学内容轻重不分;教学过程失控无序,教学思路混乱不清;教学策略运用不当,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口语颠三倒四,教学板书杂乱无章;课堂教学目中无人,教学过程机械死板,缺少灵活变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反应了师范教育中的问题,尤其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常规不过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适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革新。

首先,完善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在公共课程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针对师范生增加教学论和课程论课程,或者把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调整为与学校教学相关的教育和学习心理理论;同时加大课时量,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时间。为此安顺学院选择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和陈奇、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以满足课程革新的需要。这两部书改变了一般心理学的体例,内容上重点围绕教学展开,对师范生掌握教学和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学方面,我们选择了课程论、教学论的一些理论课程。诸如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使师范生从理论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程理念,紧紧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压缩和精简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顺序上灵活运用,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编排次序,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合课程资源,有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大力调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要联系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达到引导师范生从理论上明确,从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技能方面过关。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师范生掌握普通话、硬笔字和简笔画三种功夫。这三项基本技能由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公共课来完成。通过这两门课程奠定学生基本功,在课程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课程内容来训练。学生掌握了理论后,主要以中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训练,公共课教师和教法课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训练及评估。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教育简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理论及语文教学理论,使师范生打下语文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另设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主要训练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技能,采用科研式教学和微格教学。科研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行为。培养科研意识,就是要把所有教学活动科研化,提高目标和行为的档次。培养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主要是把教学、训练、科研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科研式备课、科研式讨论、科研式小结,同时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微观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总之,科研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指导了高师生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与创新。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技术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这就使得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控制的、易操作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一般包括六大步骤:1)理论学习和研究;2)技能分析示范;3)微格教案设计;4)微格实习记录;5)小组观摩评议;6)教案修改后的角色扮演。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踏实地走上中学的讲台。

要强化学生教学职业技能,光靠72课时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每个学期为学生开设活动课(每周两节)。活动课上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化,突出师范性、实践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依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认识,将技能训练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单项训练内容主要有教案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评价、课件制作等等。综合训练主要有整篇课文阅读教学训练和写作教学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观摩评议法、模拟训练法、自主操作法。每次活动课的训练内容由教师安排,开始先模拟教学片段,进行单项训练,继而模拟整堂教学进行综合训练,每次训练留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单项训练阶段侧重学生某项技能的掌握,而综合训练阶段则要求在单项训练基础上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促使学生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整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在活动课中强化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

第三,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加强实习指导和教法研究。学校要为此设立业务联系交流的平台,中教法教师必须深深扎根于本专业教学系的土壤之中,以此为基点,向下将触角伸向基层中小学,调查研究,向上敏锐地捕捉教育理论与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之中,如此方可根深叶茂。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师一旦脱离了本专业教学系,作为一个“局外人”,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如身在其中那样全面真切地感受和了解本专业教学的状况和细微变化,就不可能有效地对本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起到协调沟通、整合统摄的作用,势必造成学科教学法教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研究不同程度的游离与错位。重视教育实习作用的发挥,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彩排和预演,学科教学法教学只有通过教育实习的实战演练,并根据情况查漏补缺,才有可能提高实用效果。目前教育实习的举步维艰和困难重重,成为制约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发展的瓶颈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科教学法的教学和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语文教学法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育见习。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去教育见习。教育见习时间最好能够每周固定一个下午,分配在定点学校并固定班级,每班二人,为期一个学期。本人认为这样的见习时间,肯定比“走马观花式”的一星期见习效果要好。教育见习内容是观摩中学教师的现场教学,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旁听乃至参与语文教研组说课和教学评议等。通过教育见习,让学生与中学语文教育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二,教育实习。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技能训练的一种最有效、最具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教育实习期间,学生应做好以下下作:1)备课;2)听课;3)上课;4)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5)试题编写与评改;6)班主任下作。其中上课是最关键的,如条件允许,高师生可以多进行这样的上课实践活动。不过,课后应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应加强督促检查,把各项实习指标落到实处。实习告一阶段后要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教育调查。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进行教育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为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优秀语文教师的优秀之处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通过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马银成.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4]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文字录入;运用;透析

一、实训教学的基础作用

学生在具备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凸显专业技能培养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效的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基础作用,使毕业生能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快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最终,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实训教学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尝试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但在实训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认识上和具体操作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拒绝接受、表面应付。部分实训教师认为这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一些“时髦概念”,在“拿来”的过程中,这些“概念”成了一些热门词;所以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某些部门的口味,无论开展什么教研活动,都在表面上套用这些词语,但实质内容并没什么变化,认为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实训教学毫无意义,在面对学生的实际实训中,还是以前的一套,并没有什么实际变化,认为“手把手”教学生最实用,忽略实训的铺垫、演示、指导及探究的过程。

(2)脱离实际、生搬硬套。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这些教学理论和方法是“救世主”,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全盘接收,从而摒弃一些好而传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理念和方法。在没有完全领会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思想情况下,采取“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笔者认为在讲解实训的基础理论时,采用讲授法还是比较合适。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理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为学生实训,做好理论和知识的准备。

(3)以偏概全、缺乏变化。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我们往往是通过具体实训项目来展开教学;如果我们以偏概全、缺乏多种实训教学方法的交叉与渗透,只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实验,而不讲清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去演示教学案例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效果,那么学生将会似懂非懂、甚至不懂,教学将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实训兴趣。

三、实训方法的探索实践

下面以“文字录入”实训课为例,谈谈我在实训课时的一些具体做法。

课程特点分析:“文字录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学生的录入能力强,表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沟通能力就会很强。

课程实训要求:学生熟记键盘,熟记五笔字根;坐姿要端正,要求盲打、心神专一;手指定位准确、运动灵活。

实训方法运用:针对录入实训内容,录入课程是每周安排四节课,两节课实训。在理论课上,除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外,还通过PPT演示、实操演示等教学方法手段,交替运用,感觉效果非常好,学生愿意听,并急于模仿。而在实训课上,充分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实训的效果极佳,学生越练越起劲,录入的速度越来越快。

实训过程透析:

第一个过程:课前准备。根据任务对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准备难度合适、任务量适当的实训课任务。

第二个过程:复习理论知识,布置实训任务,提出实训要求。

第三个过程:学生上机实践操作,教师巡视监督指导。

这是实训课的主体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建立以自己班级、姓名、座位号为文件名的文件,并一一清点,做到“绝无漏网之鱼”,使人人都要操作、人人都会操作、人人都想操作,最后人人都精于操作;然后加强指导与鼓励,注意特殊问题与普遍问题,对于个别问题可以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对于普遍问题应注意收集,并在理论课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个过程:及时评估总结。对实训的要点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并对每个实训任务进行拓展,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

第五个过程:结合其他课程,布置课外综合项目。

总而言之,实训课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解决问题、想解决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幼儿教师部级培训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培训的质量,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当前课程设置存在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课程设置导致培训形式不够丰富的问题。基于此,建议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和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

关键词

幼儿教师 部级培训 课程设置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开始实施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随着计划的开展和深入,它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影响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培训的水平。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了“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该标准针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了“提升参训教师的保教能力”的总目标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转变教育行为,引领教师培训”四项具体目标;根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为承担培训计划的单位提出了建议课程内容,规定了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结构分别为10%,40%和50%;鼓励有条件的培训机构为学员创造自主选学机会。课程标准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指出了方向,为规范国培计划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又是怎样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一、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以课程设置的文本为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课程文本形成过程、课程目的、内容、结构等,从而揭示出一些问题。笔者以幼儿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为例,分别在湖北、江西和四川各选取一个培训单位,以三个培训单位培训课程的文本为例,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

从课程设置的文本资料来看,培训单位普遍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超出了国家课程标准,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虽然各培训单位均按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课程安排,但是课程的结构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均有不同,专业知识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设置失衡。另外,三个培训单位均未为学员设置选修课程,虽然国家并未对选修课程的设置做出硬性规定,但是选修课程的缺失必然使课程计划失去灵活性,也减少了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的机会。

(二)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

大量证据表明,有着一致观念的各门课程和整合的课程计划与互不联系的各门课程机械的组合相比,对学习者的影响更大,教学效果更佳。

课程标准虽然对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规定,但是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经常根据本单位的力量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各专家往往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讲座,对国培课程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更不太可能形成共享的观念。幼儿教师的培训如果简单依靠“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这一公式的组合,很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形成的知识零碎而不连贯,各种理论和观念不能互相强化,也不符合课程设置的持续和整合,不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

(三)课程设置影响培训形式不够丰富

国家的课程标准赋予了培训单位课程设置很大的自,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把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作为培训教师作为首要选择,然后依据他们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高校的专家教授在整个培训教师队伍中占到了极大的比例,这些专家学者也更习惯采用讲座和报告的形式进行讲授。虽然各培训单位都采用了讲座、报告、观摩和自由交流形式教学,但是前两种方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相对而言,在这几种培训形式中,讲座和报告也更容易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教师获得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途径7.6%利益于专家讲座,11.8%来自到高等院校进修,19.7%是自己学习的结果,60.9%则靠在实践中的学习和体会。这一数据表明,很多知识的学习不能以形式化的方式进行,只能由学习者本人在特定的实践中去体验和建构。

二、优化课程设置对策探析

完善课程设置是实现幼儿教师部级培训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对策,优化课程设置。

(一)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

在培训计划开展前,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应对参训学员的兴趣和需求调研,再以此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构比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满足参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激发内在动机。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应该使参训学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互支撑、相互作用,防止课程形式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度实践化。另外,国家应对培训单位加强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参训学员数量较多,培训师资雄厚等有条件的地区设置选修课程,为参训学员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增强课程计划的弹性。

(二)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在使其符合培训的目标的同时树立全局意识,将各课程内容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依据课程的难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组织原则,注意各门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平衡。通过网络、电话或者会议等方式为各培训教师之间,培训教师与参训学员搭建交流平台,便于各位培训教师对课程设置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形成共享的教学观,使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课程整合。同时,各培训教师也能借助交流平台了解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各自负责的课程,使培训教师的教学观与参训学员的学习观达成一致。

(三)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课程标准要求培训应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以参训教师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现在针对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课程设置并非主要以参训学员的需求为导向,而是以聘请专家教授的便利性为出发点。各培训单位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应当符合泰勒课程设置的步骤,从所要寻求的目的出发提供学习经验。简单说来,就是要以参训学员“需要什么”为主,再结合“能提供什么”进行课程设置。这种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倡导减少讲座、报告培训方式的比例,增加观摩、交流、研讨的机会,充分发掘参训学员自身的智慧,加强师生互动,重视生成性资源,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陈时见,教师教育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3]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21世纪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社会背景不断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的变化,给小学语文技能训练的内容、模式和策略带来相应的变革。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转化,二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积累,三是教师的训练工作。面对时展的需求,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技能培养路径有助于帮助师范生顺利走上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并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体系。

一、语文教学技能的构成

在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中,教学技能是最基本的能力。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活动的能力。它反映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拥有的教学熟练程度和水平,为教师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可能性和心理支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师范生所具备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和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是指师范生需具备的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精心预设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主要包括小学教材的分析技能、教学目标设计技能、教学方法的选择技能、教案编写技能、课前说课技能等。教学实施及技能是指教学预设的动态生成过程,主要包括语文课堂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提问技能、调控技能、激励技能、板书技能、多媒体运用技能、作业设计与布置技能等。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是指师范生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自身教学效果进行检测评定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后反思技能、评课技能、试卷设计与评价技能。

二、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师范生所学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教学理论并不能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为。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小学语文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在训练内容上更多的是注重师范生的一般教学技能训练,导致师范生的教学训练结果与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关联度很低,甚至存在与具体操作实际断裂的情况。一些已经上岗的“未来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是在实习阶段或入职后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指导他们教学行为的并不是在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中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在校得到的教学技能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教育专业在教学技能包括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错误的逻辑前提,即对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必然会提高学生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但事实上,教学技能的理论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视模仿、忽视个性化教学的培养,从而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我们不否认教育理论对师范生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但是无限制地放大理论作用或者机械地照搬书本理论,也会造成课堂活力的缺失,因为小学的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

第三,师范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时间不足。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加强,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压缩了实践课程的空间,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占教育类课程比例不高。另一方面,教育专业专门提高语文教学技能的课程主要依靠《语文课程与教学》、《语文教学技能》进行,而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仅仅靠这两门课是不够的,师范生的规范字、口语表达技能、写作技能、阅读技能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息息相关。师范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课程,也不能是简单地操作教学技能的实践课程,而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综合师范课程学习中彰显语文教学技能的实践意义,并且通过批判性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课程。再一方面,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的时间偏短,一般是六周到八周。一些小学考虑到教学质量和升学压力,对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普遍不热心,以至于师范生真正能够实际授课的时数太少,实习过程常常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有的实习生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提高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对策

(一)开展专门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据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转化;二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积累,这是时间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三是教师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扩大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在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中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开设相关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语文教学模拟和实践课程;二是开设围绕教育实习和教师招聘面试进行的教学技能训练。在小学语文教法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教学训练和微格训练为主要方式,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使师范生初步形成备课技能、教案编写技能、课前说课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调控技能、评课技能、多媒体运用技能等多种语文教师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在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师范学校还可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师范生的模拟训练活动进行点评,促使师范生的训练模式不脱离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只有实践加反思,师范生才能对教育技能形成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形成教学智慧。

(二)理清课程体系,为语文教学技能课程奠定知识基础

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这三个层次构成。在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应围绕语文技能训练目标,合理处置该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尤其是以学科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教学法类课程,以及侧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教材与教学案例分析类课程,加强教育实践类课程(如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也十分必要。从师范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学校)的反映情况来看,目前最需要提高的是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由此在政策导向上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学科教学的学理分析和多元评价,以及运用多样化方式促进学生对教学和评价的理解,强调教学的方法取向,把教学经验视为教学知识的一种来源以及学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经验和行为。

(三)开辟多种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加强与教育实习资源的整合

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教育语言技能、课堂节奏的掌控技能、课堂评价技能等都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历练,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开辟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场域。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将见习实习与教学法课程或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协同起来。目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学年上学期,实习时间比较短,使得学生的教学技能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可以将教育实习放在大一的第一学年和最后一学年进行。第一学年的实习目的是让师范生初步熟悉小学语文课堂设计原理,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教学技能上的缺陷,例如普通话水平、三笔字、备课技能、教材解读技能等。在师范生明确自身相关教学技能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再返校后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在师范生的最后一年,再次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教育技能。因此,建议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且在传统实习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加强师范院校与所在地教育部门的合作,开发互利共赢的教学实践合作项目,成立教学技能训练会,加强与小学之间的联系,利用寒暑假开设教学实践活动,为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初步形成创造条件。另外,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带队老师进行全程的管理和指导,避免实习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王玉辉,王雅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臻晓.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CHEN Qibing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across al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a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tegration

1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师对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欠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担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和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前者的特点是专业技能较高,文化底蕴相对较弱,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在师范院校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入学校担任专业技能教学,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研究较多,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较少。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专业技能实训课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1.2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前,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他们不仅文化素质较低,其他方面的素质也相应较低。由于学生素质较低,专业技能实训课的教师以完成技能实训为教学目标,对素质的培养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较低的先天素质,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1.3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环节复杂,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同于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老师不但要讲,还要做演示,学生素质高,会认真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素质低,教师技能操作演示的时间,就是他们放任自由的时间。教师技能操作演示完成后,会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练习,教学环节复杂,实训原材料的分发,实习过程的安全监察、技术指导,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实训室的卫生清扫,这些都是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必需的环节,繁重的任务,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1.4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然而技术至上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技行天下,把技术训练看成职业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不少专业技能实训课老师认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是班主任的工作,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文化课老师的任务,实训课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技术,专业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2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 是现代企业需求高素质员工的需要

现代企业要求员工不再简单地掌握一门技术,而是人格、知识、能力、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求。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仿真教学,与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素质就是今后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的素质,因此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员工。

2.2 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重视素质教育理念,不以素质教育来指导教学活动,会影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是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专业实训课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时间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使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但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成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9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表现出一定的素质,否则实训课教学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大,时间多的特点会使学生自由随意,指导老师把时间用于维持教学秩序而不是技能的训练,从而使专业实训课程有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只有融入素质教育,才能保证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3 专业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对策

3.1 强化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职教老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责无旁贷。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老师,面对时展,职校老师除了要提高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教师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武装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3.2 制定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取得素质教育的实效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没有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会收效甚微。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要结合课程计划制定本课程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全面渗透素质要求,强化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素质表现,也使学生知道专业实训课不但有素质的要求,而且有培养的目标,更有检查对比的标准,使不良表现逐渐减少,好的行为逐渐养成,最后升华为内在的素质,取得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效。

3.3 教师在专业实训课教学活动中,用高素质的言行身传言教,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由于职业学习的特点,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授课老师受到学生的关注度较大,因此专业老师的高素质言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言行要表现出高素质,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术,而且使学生受到高素质影响。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实现自我超越,在教与学两方面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3.4 以职业素养的提高为抓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到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的有机统一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为抓手,学生容易接受,如安全卫生、原料节约,吃苦耐劳,技术规范,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要适时进行思想和人文引导。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能力为重点,它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凡是就业后有发展、可塑料强的人才都是综合职业能力较高的学生。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66-03

一、前言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传统高校体育课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帮助却并不大,而拓展训练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团队意识。本文通过对国内率先开展拓展课程的京沪地区部分高校和广州周边部分拓展训练公司进行研究,旨在对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京沪地区8所高校及广州周边6家拓展训练公司。京沪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拓展公司:广州翔峰拓展萝岗区九龙镇基地、广州兰格拓展南海南国桃园基地、广州人上人拓展长洲岛基地、指北针拓展广州黄埔基地、精迅拓展花都芙蓉基地。

2.研究内容。拓展训练课程理论研究;课程教学设置及模式等教学状况、软硬件设施。

3.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国内外有关Outward Bound及“高校拓展训练”专著5本、文献资料80余篇。(2)实地考察法:通过对广州翔峰、兰格、人上人、指北针等6所拓展基地的实地考察调查。(3)专家访谈法:对京沪地区8所高校的体育教学专家(每校2名,共16名)进行电话访谈。(4)其他方法:如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对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培训方式、教学结构模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拓展训练课程概念及发展。拓展训练课程是指在设定的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提高参与者的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心理挑战为主要手段,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和载体,积极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进而使参与者不断丰富知识、熟练技能、完善人格的一门以体验式学习思想为主导的新型体育课程。拓展训练,英文名为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港湾,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拓展训练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落水船员的绝处逢生后,开办的第一所拓展训练户外学校。时至今日,国际上成立了不少拓展训练相关组织,同时国外对拓展训练的研究已非常细化,且著作已颇丰。1970年香港外展学校的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国内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当属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此后拓展训练在国内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1)理论意义:拓展训练是涉及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领导学、教育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理论的课程,同时能够达到教育部文件所要求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且在培养人的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挑战极限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将体育课程中融入拓展训练这一新的元素,对实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实践意义。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有:通过本研究为在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改革现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丰富现有体育教学项目,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情商得到发展,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建设我校今后面向社会的拓展训练基地丰富经验,夯实基础。

3.拓展训练课程的设置。(1)课程设置。拓展训练是一门全新的体育课程,课程设置时不能照搬传统体育课程的模式,要根据该项目特点结合各自高校情况进行设置。在调查京沪地区8所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高校发现:不同高校有着不同而相似的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课、专项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体育协会(俱乐部)这三种。拓展训练课程多采用为期一年的“复合式”课程模式,即在专项选修课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一学期),同时通过体育协会(俱乐部)进一步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一学期)。学时的选择一般是一学期16~18节课,每节课90分钟,每周一次课。(2)教学模式。拓展训练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最终才能达到最初的课程目的。通过认真的场地、人员准备后,教师讲解项目的规则、要求和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课程带来的各种心理、情绪的体验。课后归纳出该项活动的教学要点,用设计的活动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味活动感受,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同时教师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道理,导出超越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理论和原理,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使他们得到心智上的提升。(3)课程内容。调查显示:对于拓展训练内容分类,被调查高校及拓展训练公司都基本上将其分为室内项目、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和户外项目四类,北京地区4所高校的拓展课程基本涵盖了这些分类的项目,而上海的4所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中以定向越野和攀岩为主,开展的项目较少。(4)课程评价。从高校拓展课程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京沪8所高校在成绩考核的内容和评分都可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比重占20%~30%左右,实践部分的比重可占到70%~80%,其中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可各占30%~35%,学习态度考核的比重为10%。①理论部分:理论部分为笔试,考核的内容主要为安全知识,涉及到场地项目的器材、保护器械的使用及户外活动的常识和基本技能等。②实践部分:分为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个人实践:主要为安全器械的使用和操作规范。团队实践:主要是集体项目的表现,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4.场地器材。(1)场地:建设拓展训练基地需要三个要素:场地、器材和保护器械。场地方面,各个高校在开展拓展课程时采取以下五种形式,详见表1:

(2)器材与保护器械:据研究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拓展训练器材与保护器械都价格不菲,例如:一张“电网”的报价能达到500元,但自行制作的材料成本也不超过100元。因此,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自行制作,能大大节省资金。保护器械部分品牌和种类的价格比普通器械要高很多。在保证教学需要与安全的情况下,高校就可以考虑购置普通保护器械,且鼓励自制部分器材。

5.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要求。拓展训练教师的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目前国内拓展市场上拓展教练的培训并不规范,据京沪地区高校经验,每个学校拓展教师多为1~2个,他们是有体育类教育背景加上多年的拓展培训实践经历,例如,北科大的窦海波,北体大的牛志培、张小青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且具有丰富拓展培训经验,高校在引入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具备开课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教师在上岗后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6.本校开设课程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名列前茅的高职高专,也是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分广州、南海两个校区,南海校区近1300亩,坐落于依山傍水的佛山软件科技园区内,各类体育场馆面积共141355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为10.24平方米,校体育部及学生运动队在体育工作及体育竞赛方面屡获殊荣。

学校现行的体育课为大一学生的一年制选项课模式,且体育课均在体育设施完备的南海校区进行,各项目平均每学期体育课程36学时,每节课35人左右。在保证学校现有课程不做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利用南海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可选取校内1~2名教师经过校外培训开设课程,从选取部分室内、室外项目(购置或自制教学设备),对器材的特殊要求不高,且相对安全的项目进行作为试点,后逐步推广。可选择课程内容可参看下表2:

课程可参照现行的学年学时数(34学时),每次课80分钟(2个学时),班级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以下,便于组织教学且课程效果佳。考虑到高空项目和野外项目所需器材及场地的限制,应加强与拓展训练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拓宽拓展项目的开设,同时加强校内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为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依托高校的优势,使靠学校教学经费补贴建设的拓展基地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培训基地。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拓展训练课程符合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并在学生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具有优势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拓宽体育教学的范围,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2)通过理论研究及对京沪地区8所开展拓展课程的高校及广州地区6所拓展训练公司的访谈与调查,发现相关拓展训练课程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日臻完善,对高职院校开设该课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3)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与调研,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场地器材、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案与措施,为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议。(1)京沪部分高校的拓展课程与拓展公司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安全规范体系等为高职院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应通过学习或培训增加体育教师对拓展训练课程的认识,推动拓展训练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使体育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凸显。(2)建议高职院校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整合高校社会资源,逐步完善校内拓展训练课程的场地与器材建设,为拓展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同时,通过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立拓展教师的培养机制,保证课程的规范开展。(3)高职院校开设应根据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优势,从简单易行的室内、低空项目开始开设课程,后逐步推广,同时,做好课程的安全措施保障,才能使拓展训练课程起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2005]4号.

[2]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5]杜少辉,等,高职高专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13.

[6]裘静芳.拓展训练融人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5):91-96.

[7]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张中印.北京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所涉及的要素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79-04

一、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

1.企业培训的功用与效能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如果对人这种特殊的资源进行投资与开发,可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企业的管理着渐渐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比较有效的途径便是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开发。

美国著名学者雷蒙德 ·A·诺伊认为,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行改善员工现有工作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资本的基本手段,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纯教育意义。

因此,良好的培训便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取得双赢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能为企业留住人才。企业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好方式,培训对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形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归根结底依赖于培训课程的成功开发

通常来说,一个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过程及企业培训需求分享、企业培训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企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各个环节相互独立而又互为前提、密不可分。企业培训课程作开发是企业战略发展及培训目标与具体教学、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也是员工获取信息、形成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发现,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套用学校学历课程或照搬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现象,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打击企业组织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据调查,多数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没有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确定。部分大型企业的培训课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课程体系也能随企业的发展定期调整,使培训能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是保证企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是保证培训成功的途径。因此,研究企业培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为企业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此外,还有利于培养人才,解决企业课程开发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的问题。

(2)理论意义。①从课程论思想出发,以人力资本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为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②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引入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过程,重构基于该理论核心思想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及实践模式,注重对课程开发需求的分析,使企业培训课程更具有针对性;③将柯克怕特评价体系引入新的课程开发过程,实现对企业培训效果的全面评估,为其他企业培训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及支持下,为了改变职工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对企业员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例如,针对1949年职工中文盲约占80%的情况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识字教育、扫除文盲运动,这是在我国出现企业培训的标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培训已经提高到新的水平。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落后于西方国家,课程的开发过程不规范,整体上处于经验探索阶段。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第一,参考成人学习理论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张继宏成人学习的心里特点是:认知风格相对稳定,具有自我完善的动机,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自我概念由依赖性转变为独立性。其学习特点是记忆力差,但理解力强。成人学习内容应用性强,是带着一定问题来学习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型向参与型转化;但相对学习时间较少。成人学习带有一定的焦虑性和功利性。因此,培训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员工,与他们一起分析培训目标。采用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坚持实践性原则,让员工在做中学。事实上,学习理论描述了人类学习的心里机制,并不能告知人们该如何学习,更不能直接演绎人们该如何教学。

第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PDCA循环理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部分进行研究时,都必须弄清楚这部分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等等。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的归纳,人们做任何工作必须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而要达到预期效果或同一工作目标刷新,只经过一次循环是不够的,要经过数次循环。

(2)关于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不断尝试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改变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期有效解决培训课程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将学校情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向企业培训领域移植。例如,有研究将“双主”教学设计理论引入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双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何克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其将“以教为主”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其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理论思想,不仅弥补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两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的缺陷,还兼具二者的优势,是新形势下我国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重要理论指导和方法。但我国课程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等工作都是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阶段大大弱化,不再需要针对特定社会职业领域进行需求分析和内容选择,因而学校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这使得人们误以为培训课程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与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不符。

第二,借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蔣乃平等人开发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借鉴MES(模块式技能培训)、CBS(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成人教育内在的规律,研究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体现个性与共性、系统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宽基础、活模块”,是其课程结构的设计,并不是门类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无法直接解决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但课程模块化的思想值得借鉴,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降低课程开发的成本。

第三,“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是青年学者黄健博士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成果。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以系统思考的法则为基本原则,把课程开发看作系统的、综合的过程,以一定的教育哲学和课程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组织和学习者对课程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时间、空间,以及所需的物力、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第四,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胡连峰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出了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以提高企业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一共有8个环节,即确定需求、立项、制定学习目标、课程设计、内容开发、试讲、实施、评价与修订,每个环节都包括名称、主要人物、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和修订等环节。

2.国外的研究

国外的企业培训工作开展较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成熟。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研究领域方面产生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开发模式。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美国教育家泰勒在其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编制课程与教学计划时,必须回答4个问题: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施?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课程开发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泰勒又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和表达是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社会生活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

第三,终身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朗格朗认为,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和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由此,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首先是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

第四,职业学习理论。职业学习理论由传统的“产生性教学策略”向“可能性教学策略”发展,其特点是注重学习情境与学习主体的研究:强调研究式、自学式和非常规式学习方法。西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界有三大理论思潮,体现出未来职业学习的发展趋势,即行动导向学习、社会性学习和组织学习理论。其中,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组织学习是指一个组织(如企业、学校和机关等)在过去的行动和绩效与未来的行动之间产生新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错误和进行相应修正的 能力。组织学习可改变组织的价值和知识基础,并产生新的行动标准和策略。

(2)关于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式。

第一,霍尔模式。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霍尔提出的注重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影响分析,强调满足成人学习者学习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的霍尔模式。该模式将培训课程开发归结为7个步骤:确认可能的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的选择做出进一步决策、确认与精选目标、设计适合的课程、使课程适应更多学习者的生活方式、实施课程计划、测量和评价结果。该模式归纳和总结了成人培训课程开发的工作步骤及主要内容,其优点有:首先,范围广泛,适合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其次,课程编制考虑多种因素,这一模式不仅考虑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学习顺序和评价标准等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也作了重要提示;最后,强调课程应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第二,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美国学者纳德拉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学习需求分析,将短期培训课程开发归纳为8个重要事件的“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这种模式十分注重对培训需求的确认。从本质上说,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需求导向性”模式。存在培训需求就表明工作未达到组织所期望的要求,因而培训前就要指明工作绩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只有通过目标设计,才能将抽象的教育意图和实际的教育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需求,并指导课程开发的其他环节。

第三,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的“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此外,还包括建立在职业培训系统基础上且创造性地运用“模块设计”思想的MES课程开发模式、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CBE课程开发模式,等等。虽然这些模式的指导思想不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视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尊重成人学习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课程与教学论[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美)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赖春明等.中国成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皓岭,高勇.现代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5]徐宝侠,张梅丽.谈国内企业培训课程设计[J].中国培训,2003,(11).

[6]陆建明.成人教学实践发展的新动向——个性化培训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4,(4).

[7]李志敏.国外职业培训发展的特点[J].中国培训,2005,(8).

[8]乐传永,曾宪群.基于成人学习特质下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9]侯锷.以情境为中心: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新趋势[J].中国培训,2008,(1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远程培训 课程研究

【基金项目】该文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青年项目)《重庆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KY201179C。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00-02

在我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小学校长远程培工作是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其次,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是构建我国健全教师培训系统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还能丰富中小学教育课程理论建设。在这之前,国外一些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已广泛开展起来。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普及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作开展的也不够深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构建一套健全的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体系是必然的。因此,本文就关于中小学远程培训课程研究问题,阐述自己一些粗浅看法。

一、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与现代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之间关系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深受客观时代的影响和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观念。基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时代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在理论上可以大致归纳为三方面。

1.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是由知识引导逐渐渗透整个生活,主张利用知识本身来组织课程。因此,需要将教育建立在知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反对将儿童的需求和爱好作为基础。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将满足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发展的需求作为课程价值的主要取向,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开展学校课程教育。

3.学校本位价值取向。学校本位价值取向重点在于重视人的存在和需求、内在的学习基础,为每一个学习者提高学习环境和学习经验,在教师和学校的帮助下,实现自我的学习和充实。

上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课程设计思路。也就是知识型课程设计、社会型课程设计和学生型课程设计三种思路。知识型课程设计指的是人类社会漫长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系统知识和技艺。社会型课程设计强调是学习者所要掌握的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学生型课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为核心,是课程设计尽可能的满足于学习者。这三种课程设计模式的重点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义务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无形中影响着校长们的教学观念和办学思想。中小学校长的教学观念、课程教育模式和远程培训课程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而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需要多元化发展,不能单一化。丰富而又全面的远程培训课程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的教学、办学工作。

总而言之,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的理论和形式上,都与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上述的三种课程设计思路也充分说明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的模式和设计思路来源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它也是组成现代课程理论基础发展的重要部分。

二、国外一些先进的校长培训课程模式

泰勒目标导向课程模式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明确教育目标,将教育目标细分形成具体的课程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来开展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教学形式,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对校长课程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工作运行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从课程类型和形态上来说,国外的中小学校长课程培训拥有很多经典的课程模式。包括:选择课程、实务课程、资格证书课程、专题课程、特色课程、考察课程、研讨课程、学科课程和案例课程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在借鉴国外先进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模式上,分析了一些典型培训课程模式。

1.实验学习型课程培训模式。此模式在多角度分析中小学校长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四种理论培训框架,即人际关系框架、组织结构理论框架、政治框架和象征框架,并在四种框架基础上组织培训课程。包括个人论文、学校改进工程和教学领导计算机模式,最终形成实验学习型课程培训模式。

2.活动中心型课程培训模式。此活动模式属于一种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通过为中小学校长通过实际管理的问题和任务,形成一种现实的情景,使中小学校长能够长期在这种情景模式中得到培训。这种情景模式有助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入反思,且能够通过实践体现出来,充分证明了实践的价值,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质量。课程培训情景模式没有严格的教学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长具有较高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3.研究中心型课程培训模式。此模式是在网络组织和研讨会的形式上,向中小学校长传达教育科研信息,督促他们开展好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种模式在我国广泛被人们应用,且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4.目标指向型课程培训模式。此模式关注的是中小学校长的能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组织课程培训。这种理论认为学校的管理好坏与中小学校长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而校长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识别,并加以改进。

通过以上的四种国外课程培训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课程培训模式主要体现的是专题模式,类似一种选择式、菜单式的课程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国外课程培训模式的借鉴和应用还需要加以完善。一是需要与我国课程培训条件相结合,二是与中小学校长课程培训目标相结合。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教育现状和教育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现代中小学校长远程课程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开展与之适应的培训模式。

三、做好我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的有效策略

做好我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发展,体现我国民族特色,在现代课程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引进国外先进的中小学校长培新课程模式,提高培训课程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培训教学的水平、质量。

1.明确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是课程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该怎样设计一直是一项备受争议的问题。由于中小学校长大多数没有受到过专业教育学教育,自身没有健全的教育学科知识理论。教育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不能将其破解成为零碎的知识。因此,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的目标应将教育科学理论作为重点内容。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为了长期做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工作,帮助他们做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对远程培训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运用更好的课程培训模式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

2.合理定位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课程都是以课程目标为准则。脱离课程目标,一切课程都将会失去教学的意义。课程目标的合理定位需要依据课程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合理定位课程目标。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具有相对固定的内涵。中小学校长远程课程培训不属于一种学位教育,没有相应的学位和文凭,其目标和专业院校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目标定位,需要根据教育的目标来实现。教育本身存在层次性和多元化,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也具有层次性和多元化,这就要求在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时,合理定位课程目标。只有合理定位目标,明确目标,才能更好地做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

3.开展多元化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办学水平、校长的素质能力、教师的整体水平等都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区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校长培训模式不可能满足各地区的需求。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长,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多元化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

近年来,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国内在针对中小学校长远程课程培训上做了很多努力,总结出一些适应我国中小学校长远程课程培训模式,满足了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实际需求,且得到了长期的实践证明。今后,对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重点还应趋向课程理论研究,科学、系统地推进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开展,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森.《论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趋向》.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6-15

[2]娄南平.《校长远程培训的建模探索与要素解析》.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10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它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高、中级的专门人才,面向学术和科研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高、中、初级的技术人才,面向应用和T程的需求。我国早期的人才培养注重教育精英化,但随着我国快速进行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用人单位逐渐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而很多高校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重心下移,对专业目录、课程和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设置和调整。但是,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尚缺少这样的思想准备,多数仍有攀高的倾向。因此,我们需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抓手,包括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准则,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1 应用型软件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问题

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术人才。应用型软件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要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中、初级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基石}I{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的应用型人才,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评价指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校越来越注重应用型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软件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仍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培养出来的学生仍旧是“学术内芯,应用包装”的伪应用型软件人才;软件人才专业能力不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忽视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团队合作等软件人才必需的能力、素质培养;软件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没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忽视企业所急需的相关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使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2 融实训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完整、丰富及融于最新技术的实训为手段,以完善的基于课程整合及融入实训的课程体系、软硬件兼备的实践教学平台、基于课程群的教材为保障,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基础,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需要辅以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反馈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针对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软件开发专业,建立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融实训于整个教学计划全过程的知识体系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实训体系包括知识点实训一课程实训一综合实训一毕业实训,并在2—3年级暑期安排企业综合体验实训,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同时,在人才培养中积极融入创新元素,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 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及教材建设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必备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依托。郑州大学通过对课程进行整合,建立了新颖的、融实训的、基于课程群的课程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建立了软硬件兼备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分析,发现其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重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材改革方法。

2.1 课程体系建设

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课程整合、构建课程群,可以理顺软件类课程之间的关系,确立软件技术人才的核心知识结构和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优化软件类课程的结构,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精炼课程内容,使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设置、实训设置及教材建设提供指导作用,最终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如何有效地融合实训与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课题,是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基础,而合理的课程群的划分和建设是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课程群应注重培养目标的制定、知识结构及内容的确定和划分、教学计划及教学学时的分配、各个知识结构之间的衔接,并设定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重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群建设以课程整合为根本,而融实训于课程群建设,使实训有效融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之中,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过程如图2所示。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训,基于实训方式,可以分为知识点实训、知识单元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群实训、课程群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训。针对课程群中每门课程的知识单元设计知识点实训,用于巩固基础性知识,是最小的实训方式,绝大多数课程都有知识点实践环节。针对课程群中每门课中的知识单元而设计的是知识单元实训,知识单元一般是一个课程中比较完整的一个概念,是多个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点的融合,对此设计一些与整体概念相关的实践,使学生对知识单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是对基础性知识的巩固。课程实训是针对课程群中一个完整课程内容的实训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常以大作业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形式出现,是对一门完整课程的总结。课程群实训是对一个课程群知识内容的实训,是对学生更加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多门课程进行联系理解,常在特定的学期进行;课程群综合实训用于对一个专业的多个相关课程群设计实践环节,比如在某一平台上进行简单的项目开发,使学生掌握特定平台的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环节;毕业实训是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实现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比如让学生模拟IT公司、企业的开发环境,通过项目分组、 团队作战、撰写开发文档、自我解决问题、使用正确的软件工程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公司、企业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平台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还需要软硬件兼备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保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平台建设为根本,以连贯的实训体系建设为保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供可选择的实训项目,设计相对独立的实训课题。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包括实践教学的软件平台建设、硬件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实践教学的硬件平台建设上,需要注重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实验、实训的条件与环境。我们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建成了一批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设备先进的、功能齐全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包括软件开发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ERP实验室、路由交换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等,用于支撑与国内外IT公司、企业合作的多个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实践教学的软件平台建设上,学校应该注重体系建设,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尤其需要注意实训环节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以课程体系为本,构建了知识点实训、课程实训、平台(学期)实训、公司模拟实训、毕业实训等多个实训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实验和实训的教学考核、实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实训耗材的管理、实验室环保工作、信息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学院为了保证学生实训的正常进行,还对承担合作的实训公司进行层层筛选,对实训公司的实训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向学生通告合作实训公司的相关信息及实训内容,对学生在实训公司进行实训过程的监控等,最终保证学生实训的顺利进行。

2.3 教材建设

传统的课程教材都是从课程本身出发进行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布局,从而忽视了课程内容及结构之间的衔接,经常出现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缺漏等。另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教材注重理论内容,轻视实践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听懂了但是做不出的怪圈。

基于课程群进行教材建设的改革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课程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确划分,优化了课程结构,所以根据课程群进行教材内容和结构的设计不会出现内容重复和缺漏现象。另一方面,对于课程群内容和实训方式的融合所划分出的多种实训方式,可以对课程教材中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依据课程群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别设计知识点实训、知识单元实训、课程实训和课程群实训等环节,最终具有实践背景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的实践能力决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采用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首先需要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IT领域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相关技术和方法,更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否则就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也会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在毕业后很快就变得知识陈旧、技术落后,难以成为企业满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应定期派教师参加企业技术培训,引入软件行业的企业工程师授课,使教师能够了解并掌握软件行业的最新技术。另外通过企业工程师的授课,教师能够耳濡目染,最终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其次,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还需要重视实践教师队伍的充实,聘请具有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实践经验的IT企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讲课或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定期举办由IT企业、公司及实训机构参与的教学研讨会,使学院教师能够与企业的人员面对面交流,便于高校教师敏锐地了解软件行业的关键技术需求,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最终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良好的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前提。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根本。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加强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则需要特别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而灵活多样的对学生课下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也是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益补充。

针对重在提升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软件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基础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课程群对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划分之后,可以明确软件人才培养基础知识内容的基本框架。其次,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环节,对于软件人才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内容。因此,对于软件问题的求解应该先采用描述性语言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实践,对方法进行验证。

在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时,需要在相关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层层剖析,把理论知识和相关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案例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另外,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在机房授课,使教师在讲解事例的时候,学生能够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地操作。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及时的上机操作,能够在课堂上验证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动手编写程序,快速掌握相关内容。

除了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课上教授之外,课下科技创新的指导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建立了多个实践兴趣小组及科技创新基地,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建立兴趣实验室指导学生,以项目为依托、以兴趣为基础、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参与项目。为 了使学生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学院在奖励制度上也作了一定的尝试,对参与实验室、企业项目的学生给予学期及学年考核加分;对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优先考虑各个荣誉奖项的获取。

4 建立新型考核机制,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考核和反馈机制。学院在软件人才课程考核方面实行过程化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针对每个课程群中的知识单元,教师教学过程完成就马上进行考核,主要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即在知识单元实训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单元的考核,上一知识单元考核不通过,不能进行下一知识单元的考核。过程化考核可以督促学生时时具有压力、时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课程结束之后,为了应付考试才进行学习及实践。另外,针对课程实训,还会有一定比例的、在机房进行的课程实践考核。针对课程群实训、课程群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训的考核,学院主要以机房项目考核为主,对项目进行成员分工、团队合作,最终的考核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项目实现、项目解答等方面的综合考评。

学院应对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采用反馈机制进行评价,针对课程群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划分,根据学生实训发现问题,动态调整知识点、知识单元及课程内容;针对课程群实训、课程群综合实训及毕业实训,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互,发现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训内容。

5 结语

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是面向市场、面向应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教材建设、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反馈机制等多维、多角度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估。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使用更多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师口语;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99-03

为了应对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教育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全面规划,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师范教育也作出相应调整,增设或强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师职业口语正是适应迫切需要在高等师范教育各专业独立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新课程,也是师范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因此课程教学面临许多值得探讨的新问题,诸如课程性质、课程关系、教学对象、有效教学等理论及实践各领域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谈教师职业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理论原则,以裨益课程教学水平提高。

一 理论指导原则

所谓理论指导原则,是指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并始终贯彻课程相关理论,提纲挈领,以获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门职业技能课程,教师口语教学内容不以理论探究见长,课程教学目的是规范语音,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特点,掌握教育教学口语规律和技能,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其突出特点是边缘性学科,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粗略而言就涉及了语言学、发声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朗读学、交际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因此要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理解基本学科理论,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进行规范语音教学时,让学生了解汉语语音基本理论是必要的,特别是教师口语教学对象大多数是汉语语音知识薄弱的非中文专业学生,他们虽然在中小学接触过语音,但对汉语语音理论基本上是混沌一团,所知有限。教学实践表明,理解和掌握汉语语音系统、方言、语素、元音、辅音、声韵母、声调乃至词汇语法等系列汉语语音知识,才能使学生准确认识个人语音缺陷所在,便捷有效地提高语音规范水平。比如,某生来自湖南长沙,要实现规范其语音的目标,首先要做的是让他理解方言理论,明确他的语音隶属湘方言区;其次是运用语音理论分析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语调、词汇等方面的规律性差异;第三,在此基础上明确他的语音存在的具体缺陷,理解并掌握纠正方法。经过这样系统的语音理论指导之后,学生大都能够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实践中也能取得举一反三效果,不仅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语音缺陷侃侃而谈,一语中的,而且听音辨音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从而具备必要的自训互训能力,使语音规范训练事半功倍。语音训练中了解掌握发生学理论也是必要的。南方学生受方言影响,发音常常不到位,缺陷多,矫正任务重,难度大;而教师是靠语音工作的,惯常状态是必须较长时间发声,随之而来的常见问题是声音涩滞、干瘪,发声费力,听感差,以至出现嗓音沙哑、咽喉炎等职业病,其根本原因是不了解发音理论,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因此教师口语教学必须补充这方面知识。首先让学生了解发音基本原理,声音是人体各种器官通过复杂协调的配合完成的,是喉部及喉上、喉下各种器官综合作用的结果,明确人体发音器官的基本构造及工作过程,通过相关图片及视频让学生了解发声理论,具体感知发音器官各部位的运作,从理论上理解掌握发声问题,比如胸腹联合呼吸是通过胸廓、腹肌、膈肌综合作用,全面扩腔容量,使吸气量大且具有一定的厚度,从而理解允狄羯的理论原理。其次是明确用气、共鸣、吐字归音以及嗓音保养等理论问题,以此塑造优美声音。在发声理论看来,声音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与人的心理、精神、身体状态都有关系,优美声音是积极的心理状态、放松的身体姿态和有效技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理解用气、共鸣、吐字归音的要点、特色对于语音训练非常关键。就教学效果看,发声理论拓展了眼界,激发了兴趣,也使学生在音质音色改进和发音技巧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此外,教学口语教学更不能缺少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口语是指教师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用语,它往往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并带有教师个性特点,也是教师口语训练难度较大的部分。有效的教学应首先从理论上宏观把握教学口语特征,明确有效的教学口语都必须具备知识性、启发性、生动性,既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又具有即兴的个性化的特色。其次注意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具体教学技巧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导入语训练。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基本特点是自然、新颖、简洁、逻辑性强,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吸引意识、效率意识,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相关理论。具体而言导入语承担的是心理稳定、心理沟通和心理激励的任务,导入语通过有效话语在很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听课注意力,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迅速为课堂定下基调,做好必要铺垫,扫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提示要点,引发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完成学习心理激励,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学习心理环境。这样一来,理解导入语设计的心理学理论有助学生把握教学设计本质并有效激发学生教学设计的创造性,提高学生教学技巧训练水平。总之,教师口语教学经验表明始终结合并贯彻相关学科理论进行训练指导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口语教学理论指导原则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其一,有效。作为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教师口语教学内容关联诸多学科,每一学科又都具有自身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众多理论领域,而教师口语教学追求的理论性不在于其理论的完整、严密或创造性,强调的是理论实际性的指导作用,即理论指导的有效性,以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规范语音教学需要的理论并不是汉语语音理论复杂体系或精深观点,采用的是能够有效指导标准发音的普通话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声、韵、调、音变的知识以及汉语方言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语音自我训练能力。其二,简洁。作为一门技能性课程,教师口语教学追求的理论性在表现形式上是直截了当,要言不烦,点到即止,以简洁为贵,不需要完整介绍理论全貌,也不必纠缠理论细节。

二 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口语教学过程必须始终目标明确,对象明确,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专业特性施教。教师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首先是教学目标的针对性。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培养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涉及知识、能力、素养诸多方面,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等课程共同承担,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之一的教师口语主要教学任务是规范语音,掌握口语表达技能,因此课程针对性明确,教学目标是普通话语音规范训练,达到教师普通话水平相应等级,具备教师口语表达基本能力。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必须始终注意抓主要矛盾,突出教学针对性。比如普通话语音训练,教学针对性非常重要。就教学内容而言,普通话声母有22个,韵母39个,声调及变调也很复杂,此外还有朗读和命题说话的训练,平均用力,面面俱到,不仅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也不会好,解决办法是发现主要问题,针对性集中突破重点难点。就教学实际情况看,现有语言环境下经过中学多年训练的学生有一定语音基础,并非所有声母、韵母、声调都不标准,大多数只是个别语音存在问题,重点一般是平翘舌声母、前后鼻音韵母和语调不规范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情况又各有不同,前后鼻韵母不规范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掌握好发音技巧,导致韵母区分度不够或发音错误,平翘舌声母不规范问题却大多数不在发音技巧,而是缺乏语音知识带来的平翘舌字音混淆,特别是在朗读和说话时更为突出,为此采取强化前后鼻音发音技巧训练、强化平翘舌字音记忆等针对性措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也是千头万绪,内容繁多,音质音色、表情姿态、内容主题、方式方法,不一而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解决办法是强化朗诵训练。通过朗诵能力综合训练思维、理解、姿态、表达技巧等口头表达能力,不仅可以较好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作品朗读问题,而且能够一举多得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只要朗诵训练到位,教学口语、教育口语训练可以水到渠成,比较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可见针对性教学的确可以取得积极效果。其次,教师口语教学还必须强调专业学科针对性。作为一门教师技能课程,教师口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是师范教育各专业公共课程,讲授和训练口语表达一些共同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口语表达又必然与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关系密切,除了语文课程教学之外,教师口语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必然涉及中学其他诸多课程内容如历史、政治、体育、物理、化学等等,注重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势所必然。不同专业教师口语总体风格不同,文科院系教师口语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科教学用语的特性,一般是强调形象性,更富于情感性,教学口语设计多运用比喻、排比、夸张、比拟等修辞技巧,更注重感情多样性、层次性和感染力;理科院系的教师口语教学则需引导学生掌握理科教学用语的特性,一般是强调准确性,讲究逻辑性和简洁性,教学口语设计重在清晰明确,体现在表述的层次性、条理性和语句组织的严密性与关联性。教学口语具体环节训练更需要注意专业针对性,比如教学口语中的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小结语训练就必须针对学科教学具体内容才能有效进行。比如针对体育学科技能性特点,结合具体的篮球、武术、跳远等项目训练学生导入语、讲授语运用,结合历史学科秦朝历史发展一节训练学生导入语、讲授语训练,教学针对性原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之能用,激发兴趣,因而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第三,教师口语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因人施教是课程教学人所共知的基本原则,一个好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教W对象,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满意教学效果,教师口语教学更是如此。比如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针对性要求就很必要,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诸多方言区,个人语言环境语音面貌各不相同,存在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也大不相同,几乎没有完全一致的情况,课堂模式化的统一语音教学往往收效不大,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一对一个别指导,具体甄别学生方言区及其特点,明确学生语音具体问题所在,提出语音纠正有效方法,事实证明针对性教学到位才能明显改进学生语音问题,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 实践优先原则

所谓实践优先原则是指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课程实践性质,以训练为中心,讲练结合,通过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口语表达技能技巧。贯彻这一原则首先是明确认识。教师口语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课程,是一门教育技能性课程,实践性是课程教学根本特性,其教学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掌握多少课程理论知识,关键是要求学生具备应有的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又只能通过熟能生巧的反复实践才能养成,因此实践就成为课程教学研究和实施的核心任务,教学效果衡量和评价也应该以技能掌握为主,这种实践优先的原则应该成为教师基本理念,贯彻课程教学各个方面。其次,制度保障。教师口语实践优先原则需要有教学制度和系列措施予以保障落实,在教学课时安排上要突出实践训练要求,课程教学一般是36学时,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采取一比一比例,课程实践保持在18学时以上,边讲边练,保证训练时间,让学生及时掌握相关技能技巧。在考核制度上突出实践性技能性原则,教师口语课程考核区别于其他课程,以口试为主,以实践技能为主。考核分两部分:一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试)。在课程结束时,所有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其成绩计入课程总分,达到师范生普通话水平等级为合格;二是教师口语测试(口试)。具体操作是:课程设立“教师口语试题库”,试题设定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境,包括教学口语、教育口语两部分,集中考核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学生通过抽签形式选题,根据考题要求当场口头完成。如:“设计一段某一课程导入语”“高考临考动员班主任致辞”“学生打架违纪处理谈话”等,动态考核学生教师口语表达能力。课程成绩综合计分,普通话等级测试40%;教师口语测试30%,课堂集中训练20%,其他10%。课程考核倾向是加大实践训练分值,突出实践性原则。第三,鼓励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口语实践性教学原则注重实际效果,为此强调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多种方式实现技能培养目标。目前常用课程实践训练方法主要有:课前5分钟训练。上课前以随机抽取方式指定1~2人完成,强化训练课程主要技能如朗诵、即兴演讲、导入语等。课堂集中训练,学生全员参与,针对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集中练习,如语音难点发音练习,教师口语情境练习等。小组互训,以8~10人组成训练小组,课外互训为主,指导抽查为辅,定期提交小组互训报告。课外自训,学生利用网络、学校自建教学平台自训,定期提交自训报告。组织朗诵、演讲、中学课程教学等多种竞赛,竞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突出全员参与。在班级竞赛基础上选拔参加校级朗读、演讲和教学竞赛,有普及有提高,树立样板,通过竞赛激发学生训练兴趣,训练师范生朗读、演讲和口语表达能力,建立演讲和口语表达自信心,达到吐字清晰准确,声音洪亮,语调优美,表情丰富训练目标。此外实践教学还可以包括中学课堂见习,实地深入中学课堂,具体感知教师口语运用,增强教师口语教学实效。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核心任务,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师范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无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根本出路,因此明确课程教学基本原则是不可缺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薛晓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郑尔君.教师口语[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小学语文教学法 教学模式 技能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初等教育专业,是适应我国初等师范教育模式向职业技能教育模式转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人们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技能类职业区分开来,过于强调它们的不同,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共性,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原则。它更趋向于把小学教师这一岗位看作与其他技术类工种等同的职业模式,在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需求为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走出一条符合小学语文教育规律的道路,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笔者认为,只有紧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符合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最好方法。

一、积极参加各类小学语文教师师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语文教学历史悠久,从最早的讲经,到民国时期的“国语”,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资讯的迅猛发展,各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思想层出不穷,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也更加活跃起来。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也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紧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经常“回炉”,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而师资培训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炉”的平台。从国家到地方,从专家讲座到主题座谈,从现场教学到网络培训,可以说小学师资培训已经贯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遗憾的是,作为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师却无法参与到这种只是针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中来,无法从中受益。在教学中由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总是追着影子跑,观念更新不及时。造成课程内容与教改动态严重脱节,也就是课程教学滞后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求,难以反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法发展的水平。老师拼命地教,学生拼命地学,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知识陈旧,难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危害可见一斑。由此可见,要想紧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掌握教学法改革的最新动态,推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发展,我们必须参与到这种师资培训中来。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搭建各种平台,鼓励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师积极参与到各类师资培训中来,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1)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纳入各个层面的小学师资培训计划;(2)聘请各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3)直接聘请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担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的教学任务;(4)走进小学教学第一线,让教法教师切身感受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革。采取以上的方式,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参与各类师资培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做到教学内容与教改动态同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积极创建各种教学模式,使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性质,最终指向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它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和纸上谈兵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中,我们必须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际,打破书本至上、课堂至上、试卷至上等旧的教学和评价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变封闭为开放,将理论性与实践性、技能训练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等结合起来,创造出各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一)适当整合章节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编辑出版了大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著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教材体系。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大部分教材过多注重理论的体系化、逻辑性、学术性,章节多、理论深,而实践环节却寥寥无几,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课时安排本就捉襟见肘,这些都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突出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二)充分利用课外小组备课,努力实现全员参与模拟教学。

由于教学法课时有限,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理论教学,教师只能拿出很少的教学时间做一些简单的模拟教学实践,因此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从中收益,大多数学生参与模拟教学实践根本得不到保证,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无法应用到实践中。虽然师生一起备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没讲课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示,但那只是缺乏切身体验的“纸上谈兵”。因此,本着“做中学,学中做”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备课、讲课、评课,教师及时检查,根据讲课情况,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课堂教学模拟实践。这样小组模拟教学与全班集体模拟教学评讲结合起来,既可以实现学生全员参与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语文教学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三)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

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讲授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基本规律,以及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技能。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说:“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①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各种语文教学相关职业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可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那有限的时间去深入开展各种技能训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实践生活中才能真正获得”②。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每学期教研组都会举办演讲、朗诵、辩论赛、学生讲说课、讲故事、粉笔字、板书设计等各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应变能力、站在讲台的胆量都有明显提高。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面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内容,对您现在教学工作帮助最大的是什么?”这一问题,85.6%的毕业生都选择了“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

以上事例恰恰说明了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语文教学相关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针对语文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变封闭为开放,将其与演讲、朗诵、讲故事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中体味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活动中训练教师口语,在活动中锻炼站在讲台的胆量,在活动中理解教学规律,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技能的培养。

(四)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最终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这两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其表现形式为利用一张试卷来考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这种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学习的过程性,重理论评价而忽略了实践技能考核。也就是说,单纯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理论可能很扎实,试卷分数可能很高,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教学技能却得不到有效的考核评价。这种考核方式,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横向比较,而忽略了学习的纵向比较,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情感和态度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从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角度看,这种评价方式比终结性评价方式更客观,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教学评价中过多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忽略了考核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考虑到了学习的纵向比较,而忽略了横向比较,也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所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们要兼顾学习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采用终结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笔者认为,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法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性质,我们在教学评价时,只有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平时考核、考试考核、技能考核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考核的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的均衡发展。

1.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以100分为例,在教学评价时,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可以确定为40分和60分。其中,40分为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完成各类作业、任务次数及质量的评分。60分则作为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2.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语文教学技能考核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现状,了解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深信: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际,与时俱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学生在理论、语文教学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创新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学改革定能在当代高职初等教育改革中生根、开花、结果。

注释:

①[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②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