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

心理问题及应对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篇

高一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衔接阶段,多数学生都需要调整、过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更高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适应,若不能进行及时的调适,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影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据2008年9月我校对高一一百多名新生随机进行的“高一新生入学以来生活适应”问卷调查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一些学生来到新的集体,面对新的老师与学习伙伴,渴望交际但由于缺乏经验技巧,会产生不知所措的紧张、不安的心理。70%的学生对班主任只是一般了解,4%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遇到挫折或有心事时,36%的学生首先跟老师说,4%跟父母说,找同学说的很少。一些学生留恋初中的学习生活,对高中的学习生活有焦虑感和畏惧感。42%的学生经常在闲暇的时候回忆快乐的初中时光,45%的学生会在梦里经常梦到爸爸、妈妈或者别的亲人。有的学生对高中生活节奏不能适应,身心疲劳,不会调节休息,甚至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减退、失眠等症状。28%的学生“每天起床后都感到非常疲惫,34%的学生有失眠、入睡困难的情况。

2.学习要求提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一些学生因高中课程多、学科多、学习内容容量大,会感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只有8%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12%的学生能对一天的学习内容消化理解。一些学生对学习上的困难估计不足,出现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只有39%的学生能适应高中老师的授课方式,8%的学生完全不适应。遇到不会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的只有21%的学生,还有6%的学生放弃不做。一些学生由于学不得法,成绩往往不如人意,于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更感到迷茫、困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入高中,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普遍觉得学习压力大。24%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快让人受不了了;56%认为压力挺大的,但还能应付。面对暂时的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有挫折感、失落感和过度焦虑感。有的会变得苦恼、消沉。有的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缺乏自信。也有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就肯定能上大学,松懈了下来。厌学也是目前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学生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有这种倾向。

4.青春期身心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常会因外表的一些缺陷感到羞怯和自卑,情绪不太稳定;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这种生理成熟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二、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客观环境。新生入校后,面对的是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全新的一切需要他们去认识,去熟悉,去适应,因而在心理上总有一种紧张感和好奇感,加之由初中生成为高中生这个现实角色的转变快于心理角色的转换,要适应高中生活必定有一个过渡阶段。另外,由于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班级管理方式的不同,特别是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增加,知识难度加大,也是导致新生不适应的重要因素。

2.家庭环境。家庭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溺爱、干涉、惩罚、简单粗暴,会使孩子的性格压抑、自卑;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个性往往孤僻、胆小、冷漠,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加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常会导致他们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封闭性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更使他们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三、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调适策略

针对高一学生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1.学生层面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新生入学阶段,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快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完成新旧角色的转换,主动适应新环境,面对现实,迎难而上,确立起一个现实的、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已有水平的期望目标。在生活方面,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与评价自己,客观地估计与评价别人,正视差距,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正确定位,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个性特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避免对自己过分苛求。要学会灵活地处理问题,学习上要虚心,有吃苦精神。要学会绕过生活的礁石,养成独立、自信、亲切、稳定、诚实、坚强、活泼开朗的个性特征。要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对人坦诚相待;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矛盾和冲突,学会沟通与化解。

2.学校层面

(1)加速班集体建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新生入学后,学校通过开展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等活动,使学生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组织一些以迎新和促进交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和各类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习压力。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教师要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寻求和尽快掌握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同时,要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对高中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重要时期。在大学生涯中,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与认知偏差。由于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应对困难的方式方法不同,学生面对或经历同样的心理危机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会通过自己努力健康应对,有的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这充分说明外在环境是客观的,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体的性格、受挫能力等才是主观原因,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人之所以不同,是人格上的差异,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及对应激事件的情绪反应与行为模式。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离异的心理创伤、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造成个体人格缺陷,诸如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执拗、依赖等,导致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如歪曲的、不合理的信念或消极的思想,最终引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因素。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跨越,中学时期目标明确,即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在强大动力支撑下,同学们你追我赶,生活紧张而充实。一旦进入大学,有了相对自由的学习与生活,却仿佛失去了目标与动力。加上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佼佼者齐聚一堂的地方,自己不再一枝独秀,个人优越感降低,容易产生茫然与失落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还没度过新生适应期,享受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开始忧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大多数家长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一些学生在兴趣与专业的选择上一片迷茫。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日常必修的学业外,还要频繁参加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尽可能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压力巨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应对策略

1.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预防教育。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想影响,将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升学上,成绩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很好开展,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危机认识与应对能力,强化学生心理预防教育。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运用科学的量表测评,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个人生活事件、心理测量结果及综合评定、专业求助记录。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建立大学生数字化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及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并筛选高危人群,长期跟踪,为危机干预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从而及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及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握好两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能够让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大学生社会环境的改善,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也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现天赋才华,尽情挥洒激情,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群体的力量,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干预,不仅关系到本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关系到学生小家及祖国大家的未来。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内部环境给人安定感,面对环境变化时或者遇到困难及障碍时,心理不会出现失调现象,可以找到合适的社会形式加以克服,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有三个原则,分别是心理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性及人格的稳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学习和生活,而且关系未来和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学习成绩差导致自卑心理

大学里,有的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些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的志愿,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有的被学校调剂,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热爱,很难做到努力学习,成绩较差;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不当,很难将成绩提上去。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不能调整好心态,总觉得是班上的“差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2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和仇富心理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耐劳、更勤奋好学,以此改变家庭现状。然而,也有很多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周围人消费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和仇富心理。他们经常要为吃穿犯愁,而看到有的同学衣食无忧、出手阔绰,容易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反差,使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形成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

1.3感情问题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感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感情问题而做出过激行为的大学生屡见不鲜。

1.4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形形的人都有,大学生多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周围同学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部分学生不能学会与不同人相处,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

1.5网瘾造成孤僻心理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部分学生而言,它的吸引力超过了一切。他们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和周围同学交流,可是就是不能没有网络。仿佛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这部分同学过分沉迷于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长期依赖网络,和周围同学缺乏交流,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1.6不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进了大学以后,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深了。以前老师和家长跟他们讲的社会的美好逐渐被破坏,他们看到社会上不合理、不美好的一些现象,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则容易成为“愤青”。

1.7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

现在的大学不像以前,毕了业还要包分配,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自己找工作。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心理。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分析我们在正确认识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但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单纯的“说教”,要注重方法,在课堂上下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

2.2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

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大学生正确认识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3多种渠道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品性。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文体和学术活动,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宽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才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5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

要让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仅依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依靠社会。建立一套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大学生一直在自己的家庭里生活,家人应该是对他们最为了解的人之一。学校与家庭应该经常沟通,全面剖析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才质量的关键任务,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迄今有关心理健康的含义尚未有统一的认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Kaplan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我国学者樊富珉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积极和消极之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心理的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从消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障碍和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起码标准;从积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内涵,它意味着不仅要减少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更要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协调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适应社会,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环境适应问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特点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时,大学生活的现实与他们的理想可能会有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人际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相处,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出类拔萃等,都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二)人际交往问题

1、同学关系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建立友谊。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地域、文化的差异,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的差异,个性、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他们不知该如何去理解和对待。许多大学生不懂得怎样去交往和沟通,不懂得怎样去互助、分享和共处,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孤独、人际冲突,甚至社交恐惧等问题。常听到学生感叹:“找不到知心朋友,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2、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又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大学授课的流动性与课堂的扩展,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与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信息的对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因而师生关系虽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却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兴趣广泛,专业兴趣淡漠

多数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知识讲座、课外小组活动,这些都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部分学生对专业兴趣淡漠,甚至有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平时大多数沉迷于上网、看小说、逛街以及谈朋友,借此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当问及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时,有的一脸茫然、有点不以为然,甚至说那是家长的事。一种情况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缺乏了解,进入学校后才发现对本专业并不喜欢;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的意志完全没有考虑子女的需要和对该专业是否兴趣,直接替子女做主盲目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考试成绩所制约,为了进入大学,只能服从分配,选取自己不喜欢或不了解的专业。

2、学习走捷径,读书不系统

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系统的读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某些学生,学习更注重“效率”,考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学多少;上课不记笔记,下课拷贝教师的电子教案;读书不动笔,考试背重点,答题无新意。人文学科的学生不读书,理工科的学生不做题,基础单薄,知识面狭窄,素质一般,能力不强。

3、重视考试分数,应付学习

对于考试,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视的,有的学生把它看成检验自己学习是否进步的标志。如果分数上去了,则说明水平有所提高;如果分数下来了,则说明水平还不够。但是一部分大学生仅仅关注的考试分数和GPA值得高低,而不是学习的本身和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这些大学生平时不努力,或者应付学习,直到考试将近才心急如焚,四处借笔记,熬夜突击。甚至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得到高分数而屡次作弊。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往往带着某种校园文化的色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认同的困扰

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是一个人性心理的重要表现。上海大学社会系刘达临教授在全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中,男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2.6%,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15.6%,正好是男生的6倍。另一项关于大学生性心理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度较高,而有的女生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别。这一结果显然是由“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所致。事实上,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女生而言,这种性别自贱的心理都是不正常的,如果这种心理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会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光环心理

有句成语叫“月朗星稀”,也就是说在月亮非常亮的夜空中,显得星星比较稀少。但事实上,星星恐怕并没有少,只不过是因为月亮太明亮了,而把星星的亮光给掩盖住了。恋爱中的人很容易被爱情美好的光环所笼罩,以至于看不到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不完全是光环心理的作用,也有相爱的双方刻意掩饰自己一些不足的原因,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光环心理效应。

3、失恋心理

失恋在大学校园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挫折形式,对有的同学来说,失恋是一种“永远的痛”。失恋是一种爱情丧失的综合表现形式,失恋后的人一般容易有这样一些消极心理与行为特征:(1)阴郁,表现为焦虑、沮丧、痛苦、颓废、冷漠等;(2)报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泄手段,是极度的占有欲受到挫折后所唤起的过激的心理与行为;(3)自杀,由于失恋者导致的强烈的自卑、悲观、空虚、羞辱悲愤和挫败感等极端的负性情绪,使失恋者会用自杀的方式去寻求解脱。

(五)求职择业问题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权利增加;但同时“双向选择”又增加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难度,毕业可能会意味着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一大突出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在竞争压力重重的现实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压力之下,部分大学生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迷茫、困惑、过度担忧,或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甚至出现严重焦虑情绪和逃避社会。

(六)其他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部分贫困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心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等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做好自我调节

1、通过学习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试方法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选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等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3、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进度快、疑难多,学习自立性和探索性大,所以,大学生要根据大学学习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保持适度的学习动机。

(二)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三)语言暗示调节

语言是人们用来彼此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具有独立思维能力,通过科学运用语言暗示的技巧。可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没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因此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首先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五)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肓点。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是自我暗示法,这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言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目的的方法。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2、自主训练法。它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的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

(六)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首先,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是及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学习困难、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掌握应付压力的策略,为其扫清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便于学生更充分地发展。

其次,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功能是保健治疗,针对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诊、诊断、干预等程序与技术,消除他们的心理不适,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但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与社会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不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不同。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解决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受挫后的情绪低落、失恋、自卑、攻击等,通过心理测试,及时发现诊断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孤独症等一些生理异常,及时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如精神分裂症,要送交精神病院,以免延误治疗。

(七)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自信心是战胜挫折的首要因素。“自我实现预言说”是当个人对自己抱有自信。相信自己能行时,往往就能实现他所想做的事。这其中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战胜困难的资源。当你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你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和资源,战胜挫折。但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会充满你的大脑,就耗费了你的心理能量,压抑了你的智慧和潜能,使你无法战胜挫折。爱迪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家境贫寒、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说:“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点,只要自信,就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八)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将其纳入高校的培养目标

现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作为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以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的高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同时,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只有学校重视了,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才有了保证。心理素质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程。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其观察、记忆、思维及想象等能力的发展;2、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克服虚荣心、自卑、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3、形成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有自信心、恒心,自制力,果断、坚毅、不怕挫折;避免行为中的优柔寡断、盲目、固执和惰性,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中的情绪波动,以稳定和乐观的心态,去克服抑郁、焦虑、烦恼、急躁、孤独等心理倾向;4、培育优良性格。性格与人的成功、发展、幸福息息相关,因此,要培养正直、诚实、责任心、进取、善良、合群、开朗、谦虚等性格品质,矫正虚伪、自私、冷漠、吝啬、骄傲等不良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大学是一个人向社会过渡的地方,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熟悉和适应大学的环境是其走向人生成功的客观要求和必需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地调整自己,在做到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同时,使自己尽早地融入同学之中,与自己身处的学校的方方面面融洽、和谐地相处,在适应中主宰自己的命运,寻找人生的成功坐标,在顺境中阔步向前,在逆境中顽强奋进,用良好的心态、扎实的行动做出成绩,赢得生命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梁晓郭孝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1,1.

[2]张佳,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文学教育(上)2016,2.

[3]危革.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怀化学院,2010,(12).

[4]蔡亚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中职生就业道路更加艰难。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涉世不深,对社会、职业、就业认识较少,尤其对自己将来的去向、未来的就业还很模糊。而且中职生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时期,思想尚不成熟,加之就业过程中种种其他因素,难免会让中职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如何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实现更好地就业,是中职学校在当前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一)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意等否定的情感,是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的消极的主观体验。在后发展职业院校里,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总是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所在的学校,自己也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和所在学校。在就业时受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毕业生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一味地选择退缩,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在求职失败后,他们又自认为为自己找到了“我不行”的证据。当失败再次发生时,便加重了他们的沮丧感和自卑感。当用人单位提出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时,他们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用消极的态度面对甚至悲观地放弃。

(二)部分学生过于焦虑与急躁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伤害的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的和幻想的越严重,焦虑水平越高。职业院校的一些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时极易遭受挫折,精神上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了就业焦虑心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就业。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中,有部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更担心自己在折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由于心中没底,因此在就过程中焦虑不安、心急如焚。成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彻夜难眠,行为上表现得急躁、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三)部分学生从众心理突出

中职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阶段,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就是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盲目挤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追求功利,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持有盲目从众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

二、中职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中职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社会尤其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职生保持稳定、积极和正确的就业心态。其主要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引导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职业生涯目标是未来人生发展方向,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帮助中职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和个人价值,先求生存,等待时机再谋求发展。

(二)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疏导

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三)搭建“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模式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临床实习,因为学生的实习是就业的前奏,是就业的铺垫,要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实习基地,以实习促就业,这是学校要抓好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早期接触临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新建为理论-实验-病房教学-强化训练-临床实习,即分阶段实验室教学后到临床教学病房进行而对病人动手操作;改变传统带教模式,实施“一对一”带教,即无论课间还是生产实习始终由一个教师进行带教指导,带教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下功夫将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教会学生如何与病人沟通,利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洪旭斌.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与调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马越野.关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若干表现形式的探究[J].青春岁月, 2011(10).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心理问题 措施

门诊是医院面向大众的窗口,展现了医院服务质量与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是患者求医治病的第一站,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是患者集中就诊的场所,涉及面广,流动性大,来往人员复杂,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也是医患矛盾的多发点,就诊时产生的心理反应具有差异性,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和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让患者更好地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得到最好的效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常见的心理问题

恐慌,紧张的心理:格外突出,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素质和个人经历等差异性大,对医院诊治流程不太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他们又急于了解病情又害怕结果。还有些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患病,害怕会造成严重甚至恶化的后果。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患者由于被隔离留观,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正常工作以及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同时又担心在发热门诊会被传染上甲型H1N1流感,因而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患者既怕传染给他人,又存在自身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后对治疗与预后的强烈恐惧,同时还伴随一些诸如影响工作,学习以及责任感等复杂心理状态,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疗及消毒隔离,急于离院,焦躁反应较重的患者同时多伴有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头晕,入睡困难等[1]。

顾虑,心存疑虑的心理:在病情反复或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开始怀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准。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感到担忧。他们一般听不进别人的安慰,情绪非常敌视,总是怀疑被误诊,用错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总以为意外可能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2]。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害怕失去生活能力,成为家人包袱,害怕进行手术留下后遗症等,顾虑重重。另外,患者对某些检查或设备存在疑虑,环境的改变及与医生护士不熟悉,使得患者就诊时感到孤独,害怕,不安[3]。担心自己被忽视,得不到和其他患者一样的诊治。

害羞,自卑心理:艾滋病,妇科病、性病等近年来屡见不鲜,这些患者以女性居多,特别是女性生殖器有疾病时,一些患者不愿对医生真实反映病情,遮遮掩掩,而耽误治疗,延误病情。

急于求好的迫切心理:很多患者缺乏疾病的转归知识和医学知识,马不停蹄的求诊用药,恨不得立竿见影,马上收到疗效成果。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从偏远地区来求医的患者,不想在医院停留时间太长,只求尽快找上一个好医生,快点把病治好,节约开支,争取早就诊、早治疗、早离院。及时治疗还是患者首当其冲的愿望。此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比较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待人接物的情绪变化等对患者及家属都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影响。

应对措施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营造轻松宽敞,温馨的就诊环境。由于患者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病情的不了解,护理人员首先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以温和愉快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怀患者,视他们如亲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严肃紧张的环境。尊重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引导,合理疏导患者的情绪,逐渐减轻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取得相互信任与合作。在做检查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治疗意义,打消其对设备的不适感及排斥感,较快适应治疗过程。另外,护理人员的肢体语言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向患者示范和展示如何使用设备和医疗器材来进行治疗,消除患者对治疗的后顾之忧。

训练精湛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具备有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岗位责任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并能及时处理一些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在引导患者时能提出正确的建议。护理人员显示出良好的职业操守,才能让患者看到未来充满着希望,心情开朗,摆脱治病时不愉快的情绪。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准确到位,动作娴熟,还应做好治疗前的说明解释工作,向患者宣教治疗目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以达到治疗目的。

具备敏锐的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运用细心的判断能力,观察出患者需求,根据不同的心理要求去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对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首先表示同情和关心,及时向医生反映,协商,依照病情和具体情况来控制费用,减轻负担。尤其是遇到特困患者,符合条件者,在不耽误病情,不延误治疗前提下减少不必的检查,使用价位较低的药品,帮助其解决治病的困难。对一些疼痛难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听取他们的诉说,不能谩骂怠慢患者,细心的向其说明疼痛的机制,敏锐的观察患者的反应,耐心的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时可以经常询问患者,与其交流沟通,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护理人员理解与关爱的态度,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需要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依据其文化素质和社会背景用恰当的语言做好解释和宣教,用适当的话语交代清楚手术前患者应准备的工作。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护理方式,使患者放心接受手术。遇到就诊于泌尿生殖系统科的患者,应安排同性别的医生诊治,对女性患者进行查体或类似检查时,注意为其做好遮挡,使患者有安全感,从而放心治疗。对年老体弱,患儿,以及重病患者,应优先安排就诊,给予体贴的照顾,同时还应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医护人员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文明礼貌的举止,轻捷准确的操作,高速优质的效率服务于患者,给其带来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和亲切感,可减少和避免患者来就诊时所产生的急躁不愉快情绪,解除患者不利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此外,密切观察候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应急、突发,抢救等各项准备工作,也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必要职责。

讨 论

我们所提倡和要求的“待患者如亲人”、“优质服务”等等,不仅是个服务态度问题,而是一种治疗手段。患者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得的不只是手术,治疗,打针,服药等处置,还获得了同情,温暖,鼓舞和信心,促进了身体的康复,从而促进了人类身心健康,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要治愈患者不能单纯靠药物和其他技术手段,心理护理显得极其重要。

护理人员要善于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分别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鼓励,支持,巧妙的暗示,疏导,使患者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和痛苦,帮助其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护理人员只有掌握好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才能提高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综合性门诊服务质量,才能真正做好“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 柳英,王远芬.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发热门诊留观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吉林医学,2010,31(4):552.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心理行为问题; 应对

引言

在过去的中国,性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如今,可喜的是人们已经开始将其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对待。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趋早而心理成熟滞后,不同步的身心发展容易导致各种身心问题的发生。性作为这个时期萌芽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容易困恼青少年的生活,使其无法顺利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而进入下一人生阶段。二十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但大多是围绕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性生理、心理困扰和性心理发展理论及现状展开的,抑或单独从某一角度论述青少年的偏差,很少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全面梳理青少年的性心理行为问题,并深挖其成因以求找到应对之策,这也是本研究的致力之所在。

1青少年性认知偏差

——性别角色偏差的表现及成因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种。前者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解剖学上的差别,而后者也可以称为“性身份”或“性别角色”,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通俗点说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气质、性格、思想感情和行为特征。

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这种对自己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作出的评价或持有的看法叫做“性别同一性”,或译“性别自认”,性别同一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2]。如今,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差现象:女生穿破洞牛仔裤,说话粗声大气,只和男生玩;男生说话细声细语,为人处事扭扭捏捏,一见生人就脸红。更有甚者长期男扮女装并自以为正常,这无疑都是性别角色认同出现了偏差,长此以往,无形中形成了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模式。

有调查显示:3、4岁儿童已获得性别认同的能力,4、5岁儿童逐步获得性别稳定性的能力,5、6岁是性别一致性发展的快速期,大多数的6岁儿童已获得性别恒常性[3]。缘何如今已过性别恒常性关键期的青少年看似仍未具备性别同一性?首先从客观现实上来说,独生子女家庭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家庭结构,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性别参照和性别对比;其次,从早期家庭教育上来讲,有些父母无视子女的生理性别,按自己的心愿来抚养孩子;另外,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父母疲于奔命,与子女的沟通和相处时间减少,子女缺少对同性父母榜样的模仿机会,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并不因性别差异而区别对待;当然,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更不乏青少年对“中性化偶像”的争先追捧和模仿。由此,青少年性别中性化和性别模糊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从而使自身的性别角色概念模糊不清。

2青少年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性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物基础,也是人类种族延续的必由之路。但是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特别是道德心理都不甚成熟。在如今这样一个风云多变、真伪难辨的信息时代里,尤其容易受到不良性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

2.1青少年未婚先孕

2010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人口所联合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对婚前持较宽容态度,22.4%曾有婚前,其中有51.2%的青少年在首次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法。在有婚前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其中高达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此次调查历时近2年,涉及1.64亿15岁至24岁未婚青少年[4]。如今,未婚少女怀孕或流产的消息更加频繁的见诸报端:“初生婴儿被遗弃,父母均为未成年人;11岁女孩怀有葡萄胎,父母浑然不知;13岁的初中生拿压岁钱做人流;16岁女生做人流时不慎被医成植物人……”5年前,中学生或大学生做人流还会遮遮掩掩,现在,则是直接穿着校服就去了,种种现象实在让人痛心不已。青少年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但是他们却屡尝禁果,无视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对其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少女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还可能并发各种妇科炎症,多次流产甚至会导致终生不孕;在心理上,未婚先孕的事实必定会给少女及其家人带来负面影响,让他们觉得做了不光彩的事,从而抬不起头,心情压抑而无法抒怀,甚至还会造成两个家庭的矛盾而伤害彼此感情。这种种严重的后果反应出的不仅仅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更折射出了社会道德监督的失职。

2.2青少年性犯罪

2005年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已经占到我国总犯罪量70%,其中性犯罪的比例超过30%。犯罪年龄集中在14至18岁之间[5]。如今七年过去了,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是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和众多学者的数据分析预示着这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而年龄也是更趋低龄化。以前青少年性犯罪势单力薄,多表现为,但如今青少年性犯罪的情节日渐恶劣,团伙性暴力性的性犯罪案件增多趋势明显,杀人、、、、奸淫、强迫少女、网络等等,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犯罪形式的多样性、组织性让成年人瞠目结舌,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津市建新劳教所年龄最小的“犯”仅14岁[6],青少年性犯罪的年龄越来越趋低龄化。这和青少年性早熟、“黄色”影像的荼毒关系最大,当然家庭教育的缺失,道德观、价值观歪曲,法纪观念淡薄也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

3青少年性心理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青少年性心理偏差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对于性的认识及活动方面的问题,常见的有青少年性识别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取向障碍,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较受争议的性心理障碍——虚拟色情迷恋症[7]。

3.1性识别障碍

个体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认同发生了紊乱,称之为性识别障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易,又称性别改变症。其特征是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不接纳自己的生殖器官及副性征。他们的穿着打扮、情感行为、社会交往、工作选择处处按与自身相反的性别去要求,不顾舆论压力和家人阻拦,坚决要求做变性手术[8]。其实儿童早在3岁左右就确定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其后随着与外界的相互影响和社会对其的性别角色期待,逐渐形成一套符合自己性别身份的行为系统,但是有些儿童由于早期教育的缺失及不当,没有在关键期内确立明确的性别身份,这就为后来的性别识别埋下了祸根。虽然这类青少年并不占多数,但是越来越吸引眼球的“伪娘”“变性”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警醒:对青少年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引导与教育刻不容缓。

3.2性偏好障碍

性偏好障碍又称性倒错,指采取偏离正常的行为来取得性满足的心理倾向。在青少年中较常见的有恋物症、异装症、窥阴症、露阴症等形式。恋物症指迷恋非生命物体,以此作为刺激物唤起性幻想和性冲动。常见于男性,迷恋对象常为女性的服饰。异装症:指穿着异性服装,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窥阴症:反复出现的窥视他人或性活动,通常引起性兴奋和。露阴症:反复或持续出现在公共场合向他人暴露生殖器,暴露时出现性兴奋[9]。调查发现成人的这类问题大多开始于青春期,18岁以前开始的约占半数[10]。性偏好障碍的形成原因大多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与个体童年期被压抑的性心理发展过程有关,行为主义则认为这是习得的一种行为,但更准确的应该归咎于个体的动机和人格的部分缺失。

3.3性取向障碍

性取向是指个体性活动的对象是异性、同性或两者兼有,是一种基本的活动的性别指向,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11]。这里主要讨论近些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日渐多见的同性恋现象。虽然很多国家已经认可了同性恋行为,而不再把它视做一种疾病,但由于我国文化的特点,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现象依旧是无法完全接受。同性恋个体以同性为满足的对象,多见于未婚青少年。有学者调查发现,同性恋大概占总人群的4%左右[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一直备受争议,早期的性学家大都认为同性恋主要是通过遗传决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过病态的家庭结构致使儿童发生角色认同错乱似乎更能解释这种现象。同性恋行为在我国是近几年才浮出水面并日渐公开化的:有女学生直接牵着自己的“女朋友”去上课的,也有男学生和“男朋友”公开接吻的……虽然有调查显示人们对这种行为比以往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但是这种包容是极其有限的,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规范严谨且正统思想仍占主流的社会中,同性恋者仍然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

3.4虚拟色情迷恋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色情也随之潜入青少年的生活,他们登陆互联网,浏览,在聊天室里同其他网民进行网上虚拟,有时甚至发展到在现实生活中与网友见面并。有些频繁登陆的网民甚至形成了对电脑的条件反射,一登陆到电脑甚至在电脑启动之前就会产生性兴奋。有学者认为,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寻求网络的行为,甚至在网络影响到自己与亲近的人的关系时,他们仍然无法停止这些行为,那么对这个人来说网络的迷恋就是一种真正的瘾[7]。虽然这种现象更频繁的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资源全世界范围内的覆盖,我国青少年中也已经出现这种现象。尽管目前虚拟色情迷恋症还未被列入官方诊断的范畴,也不能界定在何种程度上使用网上色情资源属于娱乐活动,何种程度就构成虚拟色情症,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网络监管不力加之青少年辨识力与自我控制力不强等原因,虚拟色情迷恋问题会愈演愈烈。

4青少年性心理行为问题应对之策

4.1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这里所说的性教育包括性别教育,是广义的性教育。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在2.5岁~3岁左右,因此在学前儿童期就要开始进行性别教育。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定势及性别观念,是成年人高度明确的性概念和信念的基础,也是影响成年的重要因素。在学前阶段不正确的性别教育甚至是导致成年时期各种性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根源[12]。国外研究也指出,几乎所有的要求手术变为女性的男性易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13]。因此,性别教育应该从小做起,尤其是家庭教育,家长不能不顾儿童的解剖性别而根据自己的喜好人为地去为孩子“选择性别”,当然也不能以严格的性别刻板印象去要求孩子,性别角色教育已经由最初单维的女性化、男性化教育走向适应当前竞争社会的双性化教育。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被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两性共有的。只要是孩子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积极品质就要加以鼓励。父母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但要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父亲也要从事家务劳动,照看孩子;母亲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这样有利于孩子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14]。

4.2安全度过“危险期”——青春期

有学者形象地将青春期叫做“危险期”,这很贴切地描述了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走上“危险”的不归路,也很容易为未来的发展埋下祸根。因此,青春期性教育不容忽视,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多管齐下。不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第二性征”等生理知识,让他们了解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要辅以性心理教育,以平和的态度解答孩子出现的种种疑问,对孩子出现的正常的望和性冲动适时引导,合理疏通,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心理行为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寻求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当然,性道德教育也必不可少,对女孩尤其要进行恋爱观、观、忠洁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观念的教育,对男孩则要重点进行责任感、使命感、理想抱负和家庭观念的教育;同时,性法律教育和性保护教育也不可或缺,必要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与技巧也应该向青少年全面传授。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时期也是早恋的常发期,对于早恋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贯彻“宜疏不宜堵”的指导思想,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能雷霆大怒,尝试和孩子平等民主对话,说以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巧妙地采用“冷冻法”——和孩子达成“协议”,暂时冷冻封存感情,等考试过后再来细品这段感情,必有不一样的感触。总之,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4.3青少年性教育应纳入课程体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要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在人文素质上武装自己,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也要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完善的人,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并具备应对人生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的能力。虽然中学时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从“生物课”上了解了一些“性知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或根本不成系统,再加之青少年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无法辩证和坦然客观地面对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将性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来势在必行。通过专门的课程开设和专职的教师授课,辅以科学的分班分层或分性别分年龄的分组教学,向青少年系统科学地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法规和婚恋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和性道德荣辱观,为其以后组建幸福家庭、融入和谐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石。如今大学生婚前同居、未婚先孕并流产、、“包二奶”、“求包养”等现象遍地开花,这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学阶段性教育的缺口。性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也应该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应将性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4.4净化大众传媒,隔离“有色信息”

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少年犯在“犯事”前都接触过含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书刊和音像制品[15]。也有很多调查揭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一种来源便是各种杂志、音像制品和网络信息。这充分说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套用描述网络利害的一句话,其实“大众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青少年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利用大众传媒,那么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育渠道。但是,如果青少年只迷恋于一些不正规渠道所传递出的腐朽、肮脏的“有色信息”,那么其心灵必定受到毒害。青少年的自控力和分辨力都不甚成熟,很容易被垃圾信息蒙蔽双眼,这也就给政府有关部门敲响警钟: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对“贩黄”、“制黄”以及传播黄惑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传播、复制、发行、色情录相、光碟等的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彻底清除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垃圾”[16]。净化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让“有色信息”没有机会和途径接近青少年,同时辅以科学规范地性教育,相信必能还青少年一片晴空。

5结语

弗洛伊德把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都归结于性,虽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也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性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性认知、和性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前提。而如今青少年受不良性信息的刺激增多,性成熟提前而性心理结构却不甚完善,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性认知、和性心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道路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也为成年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性问题找到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出应对之策,为保障青少年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1]Burger M. Personality Pacific G rove.CA: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32-433.

[2]李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3.

[3]范珍桃,方富熹.学前儿童性别恒长性发展.心理学报,2006,38(1):63-69.

[4]周丽.未婚先孕低龄化私自药流危害多——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河北日报,2010-11-1.

[5]马伟,王慧.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18(12): 91.

[6]侯林.当前青少年性犯罪变动趋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3.

[7]Jeffrey S. Nevid Spencer A. Rathus Beverly Greene.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六版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6.

[8]王希宝.性心理障碍表现.家庭医生报,2003-3-17.

[9]冯菁菁,徐秀.儿童性心理早期发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15(5):513.

[10]张劲松.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84-186.

[11]王建平,张宁.变态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8.

[12]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5):2-3.

[13]翁晖亮.儿童性角色畸形.中国社区医师,2005(16):39.

[14]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9-230.

[15]海军.青少年性犯罪透视.河北工人报, 2002-6-15.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79-02

0 引言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日益复杂。随着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政策也由原来的“统包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1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其就业心理也必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部分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出现就业心理障碍。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如下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 部分高职毕业生存在对自己评价过低的现象,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为自己就读的是高职院校,所学专业前景不好,就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不如他人,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一次两次的就业挫折时,这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导致自己丧失就业机会。

1.2 自负心理 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自视过高的现象,尤其是成绩优秀或者担任班级或社团干部的学生,他们傲气十足,自认为自己条件出众,自己的就业应该不成问题,甚至觉得自己的就业理应比其他同学容易,工作条件待遇理应超越其他同学。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往往择业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对就业企业、岗位、待遇诸多挑剔,很容易脱离现实,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一旦他们未能如愿,情绪往往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自沮丧、孤独、嫉妒、抑郁等负面情绪。

1.3 焦虑不安心理 在就业阶段,很多同学会过多考虑自己愿望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等问题,大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精神负担沉重,心神不宁。

1.4 依赖和从众心理 有些同学面对就业问题时,存在着一种非常不积极的求职态度,茫然、不知所措、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兴趣没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对市场的就业行情、职业规划没有认真分析,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和盲目从众心理。他们把就业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身上,希望可以得到介绍工作的机会,而不愿把自己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1.5 偏执心理 面对社会种种弊端,部分学生表现出偏执心理,把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心中理想。

有的毕业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有的毕业生无视社会对就业的实际需求,只要不能满足自身就业需求就不愿意签约就业,这样的心理势必会减少就业的机会。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学生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进而实现正确择业。因此,要在考察社会就业需要、自我兴趣价值的基础上,树立注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上升空间大,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就业单位和岗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2.2 正确认识自我,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的全面市场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实惠,但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在对就业形势、就业市场有了客观了解与一定体验后,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

高职毕业生择业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是什么,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职业的选择。

2.3 提高就业能力 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得到认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研究生、本科生、技校生的同台竞争,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如胜任工作的能力、执行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还包括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决策能力、理解能力、资源的利用能力,价值观、工作态度、对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职业转化运用的能力等。

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种特定的职业所需的专门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专项技能,例如医护工作者需要精通护理技能,物业管理者需要熟悉物业管理相关业务等。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过程 对策分析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总是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第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的心理现象系统,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份。

第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恐惧等叫做情绪。

人对客观事物不仅要感受、认识,还要处理、改造。为处理改造客观事物而提出目标、制定计划,然后执行计划、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类活动叫做意志。

第三、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持续状态。它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羁,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定持久。如在感知活动时可能出现聚精会神或漫不经心的状态等。

第四、心理特征。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如速度与强度的特点、稳定性的特点、指向性特点等。

二、大学生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大量的调查和实践表明,不管哪类高校,总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在学习、恋爱、自我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特征引起的心理问题

1. 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大学生阶段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生理日趋成熟,而心理方面的发展却没有和生理发展相匹配。很多大学生觉得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就是大人了,对各个问题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并且很多情况下,由于自己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非常容易做出一些看似理智,但却是非常感性的冲动之举。比如,大学生的同居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现实的问题之一。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认为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却不以为然:我们都是大人了,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大学生又有几个?有几个大学生能很好地说清楚这种同居关系中的责任关系,这种“好聚好散”背后隐藏什么问题?还有在学习方面,很多大学生对学习不以为然,认为大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没用的,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自以为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得很透彻,但是真正进入了社会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问题同样反映在大学生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活动中,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看似老练的幼稚。

2. 自信与自卑的矛盾。这两种心理现象是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在大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这两种心理现象的极端,即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觉得大学的学习不过如此,很多东西教师讲的和教材差不多,所以上课根本不用心,觉得自己课后看书也是一样,并且自己看书比教师讲的还要多。在这样的心态下,往往课堂不用心,课后不努力,最终时间白白浪费,最后学无所成。同样,自大的心态还表现在工作生活中,往往耽误自己的前程。另一种心态就是过分自卑,主要有两种情况,浅层次的自卑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次的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这样心态的大学生往往很难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总是畏首畏尾。

(二)传统的基础教育引起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传统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从入学的时候开始,就是以分数来衡量自己在家长、在教师、在班级中的位置的。这样的思想从学前开始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而大学校园,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更注重的是各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注重学生的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培养。这种注重方向的突然转变,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前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是在教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中成长起来的,到了大学出现了两种常见情况,一种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全国的精英汇聚在一起,自己显得相形见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是严重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一切只存在于理论当中。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防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对策

(一)熟悉周围环境

大学生刚一进入大学校园,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自己周围的环境,主要是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在生活方面,大学生要尽快摆脱以前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思想,要学会自己做事。另外,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以80年代以后的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里的地位是很高的,全家人以他为中心,很容易形成养尊处优的性格,来到大学后,要尽快地了解、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习方面,要知道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以前学习生活的区别所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确立奋斗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或说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目标。进入大学以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终极目标――高考。考上大学后却为了“补偿中学失去的快乐”而放纵自己,进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树立起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已经从“为升入高校而奋斗”转为“如何使自己成为高级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转变以前的学习思想与学习方法。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的讲授是灌输的,学生为了学习的终极目标高考而不得不学,非常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学阶段的学习完全和以前的学习不同,主要是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尽快转变思想,树立起主动学习的思想,并且要学会独立学习,主要靠自学为主。

(四)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因自负或自卑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现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所以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的新生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摒弃以前的骄傲自大的思想和态度,放弃妄自菲薄的观念。其次,要懂得和人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如待人诚恳、尊重他人等。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浅显认识。诚然,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大为不同,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的不断变更,大学生群体很有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前所未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但只要从根本上把握住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就能解决大学生群体所出现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余琳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杨仲明.习惯决定人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3]孙亚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邹良志.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江西教育科研,2005.1.

[5]曾祥英.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办法.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0篇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现将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心理问题分析

1.1 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1.2 好奇心强与识别能力差。中专生刚到学校进入了新的环境,不善主动与人交往,比较孤独[1] 。但此时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不顾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出现逃学、旷课等等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可能因此走向违法犯罪之路。

1.3 自我意识不够健全。他们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两个学生产生矛盾后,班主任在询问情况的时后,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不对,第一句话大多都是指出对方的不足,不能认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4 中专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有着强烈、动摇、不稳定、不协调的特点,明显表现出冲动和爱幻想,时而这样,时而那样[2]。例如刚刚还是高高兴兴,突然又怒气顿生;或者是一会笑,一会哭,情绪的变化起伏不定,难以捉摸。

有时还会出现行为障碍,如攻击行为、逃学、旷课等,有时因一点小事或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大打出手等等类似的事件在校园里屡屡发生。

2 应对策略

2.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如果遇到海浪、台风,将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每一个学期班级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即定的目标,那么也就会得到一定的收获。 转贴于

2.2提高自身修养。 引导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观察,合理的自我分析 ,了解自己。通过观察和反省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得到发扬,能够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了解自己的劣势可以扬长避短,自我鞭策。只有正确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和坚持不断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才能很好开展成功的人际交往。

2.3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无疑是我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最好的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以理服人,强压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

2.4教育学生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我们可利用一些身体活动来缓解:比如散步、打球等。用词语或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或用注意转移来引导情绪的发生方向,能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学生得以释放,同时充实他们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活动中,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从中也建立了学生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 、荣誉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和情感性;尤其对中专学校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投入更多感情,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有意义,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成因,策略

在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从事教育教学这种特殊职业的小学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家长、等外部压力,又有来自学校、学生、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内部压力。使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度而产生自卑、精神抑郁不振、嫉妒、敌对、焦虑、易怒等心理危机现象。如果教师的心理危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教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改善教师内心状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下面浅谈几点应对策略。

1.社会参与,共同营造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

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社会联动。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难问题,让我们的教师安居乐业。二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为老师缓解压力等等。让教师全面提升其社会价值,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2.强化人性管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针对教师产生的不良心理,学校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疾苦,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为教师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人性化管理。

2.1 满足教师需要,保持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需要”是人产生积极行为的原动力。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需要:首先,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就是自尊和荣誉感的需要。最后是对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管理上,学校应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创建适时适度、有效的精神和物质奖赏机制。尽其所能,适度满足教师需要。

2.2 组织有益活动,拓开情感渲泄渠道。

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召开联欢会,假日旅游,举办各种球类、棋类、牌类比赛等多种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同事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教师自我心理调节。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让教师参加各种团体咨询活动、设立个体咨询室,给教师提供一个宣泄压力、分享快乐,放松自我的空间。再一方面做到:“活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有活动的开展,在开展各种活动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的情感就得到了有效的开流与渲泄,形成健康有序的整体。

2.3 合理运用评价和惩处机制。

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处理教师违反校规校纪问题上,既要按“法”办事又要以“情”动人,使这些教师心服口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2.4 做好教师的减负工作。

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如逐年控制班级的学额,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给所有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减少学校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活动等。

2.5 关心教师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

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检查。每当教师生病,休产假等情况校领导都主动探望,问候帮助解决困难。

3.注重有效调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1 保持情绪乐观,做到心中有爱。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首先,爱本职工作,具有乐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其次,爱学生,就是情系学生。教师把学生的成长视为最大的满足,学生的言行举止时时引动教师的目光,学生的进退忧乐深深牵动教师的情怀。有的教师说:“站在讲台上,看着几十双闪亮的眼睛,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3.2 提高情感控制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练就“出家门唉声叹气、怒发冲冠,进教室兴高采烈、和蔼可亲”的真本领。如果教师毫无情感控制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具有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练,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差班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一次次成功的积累,情感控制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是改善教育人际关系的有效途经。实践证明,只有在宽松的人际关系中,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者和先行者。

3.4 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现实中,不会只有顺畅,还会有挫折、有逆境,甚至会发生重大变故。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战胜与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变挫折为动力,变逆境为顺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3.5 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2篇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现将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心理问题分析

1.1 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1.2 好奇心强与识别能力差。中专生刚到学校进入了新的环境,不善主动与人交往,比较孤独[1] 。但此时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不顾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出现逃学、旷课等等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可能因此走向违法犯罪之路。

1.3 自我意识不够健全。他们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两个学生产生矛盾后,班主任在询问情况的时后,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不对,第一句话大多都是指出对方的不足,不能认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4 中专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有着强烈、动摇、不稳定、不协调的特点,明显表现出冲动和爱幻想,时而这样,时而那样[2]。例如刚刚还是高高兴兴,突然又怒气顿生;或者是一会笑,一会哭,情绪的变化起伏不定,难以捉摸。

有时还会出现行为障碍,如攻击行为、逃学、旷课等,有时因一点小事或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大打出手等等类似的事件在校园里屡屡发生。

2 应对策略

2.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如果遇到海浪、台风,将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每一个学期班级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即定的目标,那么也就会得到一定的收获。

2.2提高自身修养。 引导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观察,合理的自我分析 ,了解自己。通过观察和反省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得到发扬,能够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了解自己的劣势可以扬长避短,自我鞭策。只有正确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和坚持不断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才能很好开展成功的人际交往。

2.3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无疑是我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最好的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以理服人,强压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

2.4教育学生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我们可利用一些身体活动来缓解:比如散步、打球等。用词语或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或用注意转移来引导情绪的发生方向,能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学生得以释放,同时充实他们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活动中,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从中也建立了学生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 、荣誉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和情感性;尤其对中专学校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投入更多感情,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有意义,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3篇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一)“象牙塔”梦成泡影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学子是带着这些不尽人意的情绪进入大学。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梦想中的学府擦肩而过,很难接受这种现状,由于对现实的看法,他们会产生偏见和不满,影响学习动机,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陷入心理误区。同时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

(二)由“目标清晰”转向盲目

进入大学,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课程时间。有的同学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学霸”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及未来目标,从而制定出周密的发展计划。但是,针对于更多的“学渣”而言,他们是毫无概念的,要通过二年左右的历练时间才可能会有较为明确的目标。还有极少数人,在大学里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更无从谈及其发展方向。

(三)“思乡”情绪困扰

步入大学生活,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他们以往的人际交往圈子淡化,新的人际关系还未建立,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需要大家花时间逐步适应,这个时候,乡情就逐步进入我们的视线,然而这个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独立人格加强,对“思乡”情绪的困扰,我们该何去何从?

(四)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

近几年,有学者提出新观点,认为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有两次断乳期,一次是我们所普遍理解的生理断乳期,另一次是处于12―18岁之间的心理断乳期。大学生的年龄普遍高于18岁,处于少年期后,按正常理论研究,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进入了青年的自我意识形成和自我同一性确立。如果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阶段的话,则说明了这是少年心理断乳期的延后。当代金字塔式的教育模式,一味的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成为了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的生活核心甚至是全部,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作为本该进入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反而还处于少年的断乳期阶段。即对父母依赖的矛盾。人际习惯关系问题也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在给出有效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措施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这一人群的心理方面的问题:(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正确接纳自我。其中涉及到的自我意识作为人格的核心,能够反映出人对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3)能有效的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快乐、满足、兴奋的心情,善于从各种行为中寻求兴趣点,对人生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品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以及措施

(一)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渐突出,其本质是因为自我意识缺乏以及同一性不够完整。所以尽快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同一性完整才是关键。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普遍需要到三十至三十六岁才能基本完成。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用一种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健康态度去实践、去成长。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

大学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惑,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建议大学生有了疑惑一定要及时与老师或者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解惑。因为在大学阶段,多数情况下第一年主要是对新的环境和学习方法的适应阶段,最后一年主要是为考研、出国、找工作,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最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在大二、大三这两年,由于我们的自我意识处于混乱状态,特别是时间前景扩散,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直打不起精神,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出现厌学但又不得不学的矛盾,就在这种矛盾之中,我们可能把最宝贵的大二、大三两年晃过去了,到了即将毕业时或毕业后,感到后悔,因为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使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如果心理再出现负面情绪,则会更加影响学习以及正常的大学生活。

(三)寻求心中的榜样,唤醒自我意识,促进自我发展

大学生应明确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对于大学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榜样作用三者的关系是:产生自我意识――产生自我发展意识――进行自我设计――寻找自我发展的楷模――自我发展。有了榜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奋斗就有了方向,不断摸索总结形成的经验和方法,相信我们在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是会更加自信。。唤醒自主意识,还表现在大学生在真假、善恶、美丑、文明与陋习等方面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并能接受社会文化所给于的熏陶,在这些过程中,人格得到完善。

(四)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要如此建议我们应该主动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担任班级主要干部、报名老师助理、参加志愿服务等等群体活动,是因为这些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成长。每年新生到来,各个团体都在“招兵买马”,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大学,以积极地心态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就能生动地灿烂起来。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第二适应期;心理问题;新战士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7-02

新兵连生活已经结束,每名新兵已经走上了各自工作岗位。新兵下连以后,所处环境产生诸多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工作任务单一、兵龄层次单一、人际关系单一转变为工作任务多元、兵龄层次多样、人际关系复杂。在新环境中,如何帮助新战士快速适应环境,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形成战斗力,成为又一重要阶段性工作,而此间科学的教育管理引导模式是有效预防新兵“第二适应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保证,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条。

一、“第二适应期”新兵常见心理表现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学习、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新战士已经实现了由普通老百姓向合格一兵的角色转换,但由于新兵连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新兵思想不够成熟,对军旅之路该往哪走、怎么走、如何走依然存在迷惑,加之生活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反差变化,思想也随之进入了入伍以来第二个思想活跃期,此时各种现实利益问题的冲击会导致新战士因一时难以适应而引发各种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心理失衡。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兵入伍动机发生了较大转变,由之前入伍尽义务,发展为揣着需要到部队,具体表现为新训结束时想分到好单位学点作风、安排到好岗位学点技术,因此他们容易以各自的目光看待分工,对待进步,不自觉地与同年的老乡比、与新兵连战友比,如果看到别人如愿以偿而自己期望落空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产生失落感和失衡心理。

二是心理焦虑。近些年以来,随着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不断增多,部分新兵无法面对下连后在完成任务中危险系数不断上升的现状;无法适应由合格军人向要求更严的“优秀士兵”的转变,同时担心工作中出纰漏、捅娄子被批评,心理负担加重,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心理。

三是心理抵触。近年来,新兵中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独生子女兵在整体新兵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新兵无法适应多维的、复杂的内部关系扩展的新变化,总感到身处管理末端,受他人监督,加上部分带新骨干管理简单粗暴,说话盛气凌人,工作颐指气使,不注重教育引导,使部分新战士无法接受,而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四是心理厌倦。新兵下连后,正值部队工作全面展开,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节奏加快,而有的单位对新兵要求过急、过高,对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慢的新战士,训练容易跟不上进度,如果此时带新骨干对他们冷眼相带,部分老兵对他们挖苦讽刺,就使新兵容易感觉难以承受训练强度,对训练产生懈怠,而产生厌烦心理。

五是心理自卑。许多新战士在新兵连表现突出,各项训练成绩名列前茅,干部欣赏,班长倚重,但下到连队后,由于环境、任务等因素的变化,一时跟不上训练进度,部分新战士容易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感到己不如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第二适应期”新兵自身心理调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一名新战士面对新兵下连后易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首先要增强心理承受力,对于自身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怀疑自己是否还能适应部队的生活,下意识地锻炼自身承受多种打击的心理承受力,以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情绪,以向上的语言传递正能量,以豁达的胸怀面对所处环境,从而提升自身对各种挫折的抵御能力;其次提升心理控制力,新战友要知道,自身的遭遇在其他新兵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并不是只有自己才有,要增强自身深思熟虑、冷静分析的自控能力,防止行为失控,心理过度敏感的新战士,要下意识地宽容他人,接纳并欣赏他人的观点,从而增强心理控制力;第三锻炼心理恢复力,新战士要培养在受到心理刺激、遭遇心理创伤之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主动去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找知心朋友倾诉、找有益的书籍阅读,这些都有助于转移自身注意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在群体和书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缓解因外部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

三、“第二适应期”骨干管理模式

在做好新兵下连各项信息交接的基础上,管理者的管理教育引导模式同样可以有效防止新战友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克服三种错误心理,增强新老关系认同度

一是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新兵连生活只是让新战士完成了其由一名地方少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然而使其从一名军人向独当一面的业务训练骨干转变是在下队之后才刚刚开始,而要实现第二阶段的转变则需要更长的过程,但与此同时新的干部骨干都想在短时间内证明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带兵的能力,希望新兵在工作上消耗较短的时间达到自身甚至超过自己,这就存在着主观意愿与客观规律的矛盾。如果不克服这种“急功近利”心态,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带新干部骨干必须冷静思考新兵的接受能力,冷静分析新兵连的训练成果,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系统地组织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有计划的实施军事训练内容,使新兵对所属单位的业务和训练能够逐步了解,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为新兵的今后成长进步奠定信心。

二是克服“慈母膝下有败子”的心理。“班长、班长军中之母”在新兵第二适应期期间,少数班长骨干错误认为“慈母膝下有败子”,要管好新兵就要出狠招、下猛药,尤其是对新兵连期间未完全实现转变的“刺头兵”就得动真的、来硬的,导致班长骨干在教育管理模式上方法激进、心态偏激,对违反纪律、调皮捣蛋的新兵,不是耐心教育引导,而是以惩代管、以罚代教。因此,要克服“慈母膝下有败子”的心态,从关心新兵成长进步入手,和新兵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心贴心的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战友爱、兄弟情,为新兵安心警营克服困难奠定决心。

三是克服“棍棒之下有好兵”的心理。个别带新骨干抱着“棍棒之下有好兵”的思想,错误地认为打骂体罚是对新战士负责,是让新战士实现训练成绩迅速提高,快速融入警营生活的捷径,只要出于公心、问心无愧,即使对新战士动了手,在之后的生活和训练中他们也会理解。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并不是把新战友当成亲兄弟去爱、去关心,而是无形中将他们作为对手去管理,是十分野蛮、愚蠢行为。目前,新兵中在父母长辈呵护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简单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此时的打骂体罚很容易伤害新兵的感情。因此,带新干部骨干要一如既往坚决落实“八不准”规定,杜绝打骂体罚,要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春风润物般的教育,去体现自己对新战士的真爱,让新战士时刻感受到带新骨干是他们在军营中亲人,从而坚定他们建功军营的勇气。

(二)遵循三个基本规律,实现新兵训练软着陆

一要遵循身心承受规律。和新兵连相比老兵连的训练程度进一步增强,而部分年龄较小的新兵,身心还处于成长和健全阶段,身体基础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马上达到大强度的训练要求。少数带新骨干忽视这一点,片面地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新战士实施超越其承受能力的大强度军事训练,忽略参训主体因年龄和心理不同而造成的个体差异,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容易使新战士身心极度疲劳,而出现受伤现象,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针对这些情况,干部骨干在安排军事训练中,应对新战士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新兵身心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要遵循天气变化规律。新兵下连乍暖还寒,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战士,对驻地环境和气候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训练中应做到大强度训练与恢复训练、室内分训与室外集训相结合,同时要掌握新战士是否有因为怕冷、怕冻而产生的思想波动;查看新战士是否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掌握新战士是否因为超负荷训练而产生过度疲劳;查看天气情况,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做到因时制宜。

三要遵循训练规律。针对不同训练科目及内容,做好相关准备活动,使新战士身体兴奋,以利于使身体各环节间互相配合协调,预防训练伤。因此在第二适应期的训练中应当坚持按纲组训,不唐突冒进;坚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训练强度适中“向八小时以内要效益”,不搞加班加点“疲劳战”;坚持多讲要领、多做示范,不强硬灌输;坚持做好训练中的安全防范事故,不因盲目蛮干而发生意外事故。

(三)树好三个友善形象,增强以队为家归属感

一是生活上树好“兄长”形象。新兵连结束以后,新战士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班战友,因此他们在日常训练生活中更希望被理解和关心。此时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亲切的谈话都能有效地化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减轻思想上的压力,通过兄弟情、战友爱,使新战士形成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上有奔头、生活上有温暖、管理上有亲情的认知,能够使新战士自觉地克服由于任务繁重、训练劳累带来的不良心理问题,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这就要求带新骨干要像兄长一样,主动地为新战士排忧解难,具体做到谈心感情实,帮助态度实、训练劲头实,尤其是当新战士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思想波动、出现思想问题时,作为干部骨干要做到多一分理解,少一些嫌弃;多一些帮助指导,少一些牢骚抱怨,不抛弃、不放弃,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人人平等竞争、军营温暖如家的良好环境。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存在问题 心理机制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逐渐壮大,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也壮大起来。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但是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在为高校教育管理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显现出主体意识不足、人际关系僵化、原则性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干部现存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内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造成高校学生干部现存问题的诸多原因中,学生干部的主观因素是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1.学生干部存在问题的心理机制

1.1自我意识不健全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1]。高校学生干部的自我意识不健全体现在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及该身份的社会关系认识不足两个方面。

1.1.1主题意识不足,缺乏领袖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在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上往往忽略了学生干部的民选性、自主性特点。尽管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干部都是经历了民选过程产生的,也赋予了学生干部足够的自,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学生干部更多地处于被老师支配的地位,工作内容也几乎完全由老师指定。能根据自身所担任职位主动、创造性地为同学服务,能根据不断变换的实际情况自主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学生干部不多,这充分体现出高校学生干部主体意识不足、缺乏领袖意识的特点。

1.1.2大局意识不足。

高校学生干部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往往过于狭隘。由于高校学生干部设置层级较多:校、院、系、班,因此在不同层级上的学生干部虽然在工作上联系紧密,但在工作效果和利益的考虑上往往只从自身所处层级、位置出发,甚至出现将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情况。这种缺乏大局意识的现象,不仅让很多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让高校学生干部的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1.1.3利益取舍不佳。

更重要的是,在对自身身份和社会位置认识不足的基础之上,造成高校学生干部利益取舍不佳。很多学生干部没能全面认识到学生干部的全部内涵,从一个狭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干部所处的位置。仅仅把学生干部这个身份当作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或者换取实现物质利益的条件,而忽略了这个身份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利益和社会责任。很多干部无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出现因小失大的尴尬局面。

1.2情绪自控能力不足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2]。高校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容易出现喜形于色、自我陶醉的现象,甚至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如果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便易情绪低落、丧失信心,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他们的情绪反应剧烈,并且容易出现波动。由于无法控制好自身情绪,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2.1工作积极性波动剧烈。

由于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任务重、时效性强、对象思想活跃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大,在工作过程中情绪波动大,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极易受影响。就一般情况而言,初入高校的学生对学生干部的竞选与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并且能够提出诸多为老师解忧、为同学服务的观点。在担任学生干部职位初期或者工作获得成功、受到肯定时,工作积极性高涨,干劲足、效率高。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或者经历了挫折,便丧失了工作积极性,甚至回避、心生恐惧。具体就表现在往往一学期或一学年之后,为数不少的学生干部便以影响学习为由消极对待或者提出辞职。

1.2.2人际关系僵化。

高校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情绪,在言语和行为上比较随性,忽略同学感受,从而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僵化。高校学生干部人际关系僵化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主要原因。工作过程中的生硬的言语、强制性的行为,阻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损坏了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特别是在高校中,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的力度较中学大有提高,在面对这些实际利益时,很多高校学生干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不善于和同学沟通,这便使很多高校学生干部处于被孤立的状态,造成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更重要的是恶劣的人际关系还将导致学生干部的心理发生偏差。

1.2.3缺乏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

在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时,高校学生干部缺乏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由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社会阅历不足,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旧有方式无法解排解心中苦闷。进入高校之前,尽管大多高校学生干部在中学就曾担任过干部工作,但中学期间以学习为主,干部工作多数由老师待办,即使遇到挫折也有老师和家长为其分担。而在走进高校后,他们面对多种挫折和失败时,往往手足无措,非常困惑,找不到有效的表达和宣泄方式,而不恰当的情绪宣泄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败感。一部分学生干部甚至因此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1.3意志力量不强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三大作用: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意志调节着人的情绪、情感;意志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3]。高校学生干部正处于各方面能力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意志力量也会在这个时候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们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意志支持,也就没有持久的动力,甚至会导致方向性错误。

1.3.1缺少坚定的理想支撑。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是在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群体,也是学生党员的首选对象。尽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申请入党,学习党的各项理论知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很多学生干部只知道入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对自身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会带来帮助,缺乏信念的支持,就无法保证工作目的的正确性,也无法找到持久的前进动力。缺乏信仰使部分学生干部立场模糊,甚至在大是大非上都无法作出正确选择。

1.3.2原则性弱。

意志力薄弱使高校学生干部呈现出原则性弱的特点。由于高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他们脆弱的意志防线往往经受不住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考验,特别是在面对具体利益分配时,忘记自己对于学校、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责任,一再放弃应有的原则,这也直接地造成部分高校学生干部在同学面前丧失了威信。

1.3.3目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确定目的是意志活动的第一环节,而高校学生干部的目的具有多样性与多变性的特点。随着社会自由程度的逐步加深,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活跃,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担任学生干部的目的上,大学生也是各有所想,追求“名”与“利”的人不在少数。甚至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前单纯的为同学服务的目的也彻底变化。这导致他们服务意识淡化,逐渐丧失群众基础。

2.对策讨论

从人的心理发生过程的角度对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相应从“知”、“情”、“意”三个环节入手,促使广大学生干部解决好自身问题,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1“知”是前提

“知”即认识、认知。认知心理反应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在正确、全面认知对象的前提下,才会产生正确的行为。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认知,也就是要通过讲座、经验交流、座谈、实践等各种方法,让大学生全面认识、深刻理解什么是高校学生干部,高校学生干部所处的社会关系,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等。只有在大学生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干部之后,才可能做好高校学生干部。

2.2“情”基础

“情”即情绪、情感。情绪体验是意志产生的基础,也是我们行为的基础。正面的情绪有助于意志的形成和行为的发生,而负面的情绪则促使否定意志的产生和行为上的规避。高校学生干部在情绪、情感控制的培养时应充分认识到:首先,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出现情绪波动,关键是在于情绪波动是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其次,情绪本身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悲观者与乐观者在看待同一事物时的情绪体验是截然相反的,而悲观与乐观都是自己选择的,那么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自己选择的;最后,加强练习,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将情绪的控制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自己尽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当然,当情绪超出自己的控制时,一定要学会及时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尽快走出低谷。

2.3“意”是根本

“意”即意志。意志不仅指导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绪,而且促使行为发生,并使行为得以持续。拥有良好意志品质是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决定力量。要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要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拥有信仰,才会拥有方向,才能保证前进的方向正确。其次,树立内化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建立起被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体系,从他律阶段过度到自律阶段。最后,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实践中得到完善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锤炼坚强意志品质的唯一方法,只有经过了千锤百炼,高校学生干部们才可能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