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维护中心)

摘 要: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关键词、分类号等对银行业近年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指出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行业的专利申请战略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专利 授权 发明 实用新型 知识产权部门

中图分类号:C306 文献标识码:A一 引言

由于我国的专利战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以及观念上的原因,导致整个银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太重视金融产品的专利保护问题,没有制定专利战略,而少数大型商业银行虽然对专利日益重视,金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差,导致质量较低、数量较少,在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比例很大,发明专利在专利申请中的比例很低,授权率则更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年限短,专利权不稳定,只是对专利权的一种折衷保护方案,因此,国内银行企业在和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 专利分析

从申请年、专利权人、申请区域、国际专利分类(IPC)、法律状态等多个角度对1985-2012 年我国银行业申请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状况。使用检索式“AN/银行 and GRD/1985-2013”在中检索已公开的专利,截至2013年1月1日,银行专利申请数量为1438件,其中授权593件,授权率为39%,银行业技术研发水平普遍不高、商业方法在我国还不被接受是授权率低的主要原因。商业方法是商业运作方法的统称,涉及商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其一度被认为同自然规律、抽象思想一样不能被独占,被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专利法的传统理论和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商业方法是指创造性的、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营商业的方法,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将“方法”的判断标准逐渐放宽。从结果统计可看出,申请量逐渐上升,2004年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说明银行业开始重视专利积累和专利管理与利用,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申请的专利虽然在数量上增速很快,但在质量上仍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还未形成竞争优势,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仍然为国外企业所掌握,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之间在技术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二) 关键词聚类分析。经过对搜索结果随机采样,聚类分析得到常见的索引词以及专利数。银行业的专利申请中所涉及的常见关键词为交易、数据处理、硬件改进等。由上可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库利用以及终端的改进是目前申请的主要方向。

(三) 申请人统计。专利申请是创新的一种表现,通过专利申请的数量可以看出该银行对金融业创新的重视程度,国内的专利申请人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专利申请数量所占比例最大,专利申请数量为534,达到总数的37%,其授权的发明专利集中在操作运营和金融支付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该行业务及科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内最强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因此,中国工商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发展新金融产品,所以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质量不断提升。

(四) 分类号统计。通过统计,分类号集中在G06Q040,该分类号是指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也包括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例如,利息计算、信贷审批、抵押、家庭银行或网上银行,股票交易、商品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或货币兑换,金融工具投资、资产组合管理或者基金管理,与保险有关的风险分析或养老金。因此,银行业的专利申请集中在该分类号。

三 中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但其中发明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二)专利申请不注重质量,授权比例低,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不具备技术和市场竞争上的优势;(三)没有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工作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四 未来发展建议

(一)为了提高行业竞争力,首先应该重视专利申请,建立知识产权部门,充分获取竞争对手市场专利战略等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以及空白领域,然后再利用这些结论用于制定专利战略。由知识产权部门专门负责各部门的专利申请、开发、转让、诉讼、保护等工作;通过搜索各方面的专利信息来源,采集竞争情报,并加以组织和分析,同时还把企业外部专利信息和内部专利信息加以整合,建立可供内部工作员工检索的专利信息数据库,把握行业对手的专利研发动向,同时进行数据分析,把分析的结果构成一套成体系的数据库,方便企业工作人员检索和查询,为进一步的技术开发提供有效的专利信息服务;

(二)为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在产品研发前先进行专利检索,找到空白领域进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立项研发,从国际范围对发明点进行专利检索,如发现已有企业掌握了发明专利则可以结束,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寻找技术创新点,进行方案比较等,有助于避免重复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在产品进入研发阶段时,同时开始专利申请;如果没有掌握本领域核心技术,可随时关注竞争对手的专利,充分利用无效宣告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金融服务业存在研发创新,目标集中于金融新产品开发与金融服务流程专利化,需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与外部IT厂商合作开发新技术。

五 结论

本文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关键词、分类号等对银行业近年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指出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行业的专利申请战略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对于银行企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以及核心技术来说,申请基础专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企业未来发展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才能占据优势地位,最大限度排挤竞争对手。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高校作为主要的科研阵地,其科技研发能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水平。我国高校特别是一批高水平大学, 依托人才、学科、信息等有利条件, 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生力军[1]。而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科技成果——专利的产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当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农业高校则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由于专利本身具有集技术、法律、专业情报于一身的特点, 对农业类高校专利进行分析是了解国内农业类高校科研活动状况、各自优势、发展趋势和合作机会的有力途径,[2]也对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的界定

本文选取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则选取专利法实施以来的25年(1985-2010年)。国内主要的农业类高校(未包含专门的林业类、水产类、畜牧类等院校)。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3数据来源及检索表达式

本文数据均取自中国知识产权网的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中国知识产权网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于1999年创办,收录了1985年至今的中外专利信息,数据来源真实、准确。根据时间年限以及表1所取农业类高校的名称类型,确定检索表达式为“申请日=(1985 to 2010) and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大学 or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or 农学院 or 农林大学 or 农林科技大学 or 农垦大学)”。共检出数据10 725条。

2农业高校专利数据分析

2.1农业高校专利年代分布

农业高校专利自1985年至2000年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985年至1999年的15年间,农业类高校的年均专利申请量不超过100件,该阶段累积专利申请量为719件,平均年增长率为23.3%;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间,农业类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在100-1 000件之间,该阶段的累积专利申请量为3 922件,平均年增长率为37.9%;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农业类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在1 000-3 000件之间,该阶段的累积专利申请量为6045件,平均年增长率为39%。

由图1可知,我国的农业类高校专利申请量在逐年上升,在最初的15年间,由于当时专利法刚刚开始颁布实施,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当时的科研条件及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农业类高校的专利年产出量一直处于100件之下;自2000年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科研水平及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政策方针之后,农业高校的专利申请年增长量由原来的数十件急速发展到200件左右;2008年至2010年的这三年间,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日臻成熟,农业高校的科研力量、科研人才数量也进一步增大,高校教师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这三年间的累积专利申请量已远远高于过去20年间的专利申请量之和,农业高校的专利产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2.2农业高校专利类型分布

我国专利可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科技含量较高。在农业高校的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8 280件,占77%,实用新型专利占22%,外观设计专利仅占1%,如图2所示: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显示:2010年末,全国范围内的三种专利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发明33%,实用新型34%,外观设计33%,三种专利的比例几乎均等,与农业高校的专利类型分布差距较大。但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累积量中,66.3%为发明专利,23.9%为实用新型专利,9.8%为外观设计专利,农业高校专利类型分布情况与全国高校专利类型分布情况趋于一致。

依据我国《专利法》第二条对发明的三种类型所做的定义可知,发明是一种全新的发明创造产品或生产方法;实用新型则主要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进行一定的创新以发现新的用途;而外观设计则只是色彩、形状、图案的组合,多用于商业包装用途。因此发明专利所含的技术含量在三种专利类型中是最高的。而发明专利作为高校专利的主要类型,说明农业高校作为科研基地,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更加重视新方法新技术的发明,是科技创新的先锋队。

2.3农业高校专利区域分布

农业高校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省、市为:北京、陕西、广东、江苏、黑龙江、湖北、河南、山东、福建、河北。

各省、市所包含的农业类高校如表2所示:

分析如下:

首先,与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不同的经济理念,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高校专利申请数量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如北京、广州、江苏等,技术市场开放、活跃,科技成果转化快,效益高,专利技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好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

其次,与各省、市的产业结构相关,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本身对农业技术的发展就比较重视,因此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也较多,如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等。

再次,与不同地区农业学科发展的历史相关,如福建农林大学,其前身为福建协和大学农科,于1936年创办;又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杨凌,其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于1934年建立,是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

2.4农业高校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2.4.1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部分类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是世界各国专利机构都采用的专利分类方法,它对于专利检索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专利所在技术领域的重要途径。IPC按5级分类: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其中部一级分为8类。

由表3和图4可知,农业类高校的专利申请大多集中在A(生活需要类)部和C(化学,冶金类)部,这是由农业类高校的学科方向决定的,农业类高校的学科范围包括农学、植物学、生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农、林、牧、渔等的研究均属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需要类,而生物工程、动物科学、遗传学等专业必然涉及到化学学科。

2.4.2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大类进行分类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大类分类后排名前10的大类见图5,各大类代表的技术领域。

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和生物化学领域。

首先,这与农业类各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相关。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2007-2009年学科排名中,农学类一级学科排名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包含作物学、园艺学等的A01类专利产出数量就最多,又如兽医学相关领域A61,植物保护学对应的G01、C05等,农业资源利用对应的C02等。

其次,这与各学科的学科特性相关,例如生物科学类学科,属于一门实验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涵盖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在对这些生物进行研究时,势必会应用一定的化学方法,经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化合物,这就使得C12、C07、C08等领域的专利产出较多。

2.4.3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小类进行技术细分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小类进行分类后排名靠前的10个技术领域,。

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

农业高校专利的技术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和酶相关的领域,例如C12N、C12R、C12Q,这是由于微生物与酶是农学各类学科的研究基础,无论进行植物育种还是动物科学研究,都需要某种酶或菌来控制或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A01N、A01P与A01G为一组相关性技术领域,所涵盖的技术是进行植物学研究的保障条件;A61K、A61P是医学类相关的技术领域,也是农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5农业高校专利发明者分布

在农业高校专利发明者中排在发明数量前10名的发明者及所在学校的分布,前10名发明者所在学校分布及研究领域分布均较为集中:华南农业大学2人、北京农学院2人、中国农业大学2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人、湖南农业大学1人、华中农业大学1人。

华南农业大学的徐汉虹教授在农药学领域成果较多,是农药学学科的带头人;在园艺学领域,北京农学院的王有年院长以及师光禄教授专利产出较多,可谓园艺学领域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洪文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薛少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的谢方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的李小昱教授则是农业机械方面的领军人物;在食品领域,华南农业大学的孙远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胡小松教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2.6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农业类高校

2.6.1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学校

各院校间专利发展差异较大,体现出了院校之间科研实力及科研水平的差异。重点院校如“985”、“211”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科研基础设施、技术研发能力、科研人员队伍和科研项目申请方面均具有优势,因此它的竞争能力必然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如排名第一的中国农业大学既是“985”又是“211”学校,1985-2010年的专利申请总量达2 085件。排名前6位的高校均是“211”高校。

另外,农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并也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科研能力。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由原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其科研实力迅速壮大,专利产出数量也逐年增加。

2.6.2前10所高校的专利技术领域差异表8和图6列出了10所高校申请的专利中排名前。

在C12N、G01N、C12R、A23L、A01G这5个领域,中国农业大学专利产出件数均排在第一位,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信息网的2007-2009农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农业大学在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兽医学5个学科均排在第一位;华南农业大学在A01N、A01P领域专利产出件数最多;A61K、A61P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较为突出;华中农业大学则在C12Q领域专利成果最为丰富。

另外,由图6还可以看出,属于同一大类的技术领域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在C12大类的C12N、C12R、C12Q小类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均排在前三位;而在A61大类的A61K和A61P领域中,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排在前三位;在A01大类中的A01N和A01P领域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排在前列。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某一农业高校技术优势的集中趋向。

2.6.3前10所高校专利发展现状的综合比较前10所高校对应的专利件数、申请专利的活动年期、参与专利发明的总人数以及平均专利年龄对比情况。

从活动年期来看,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专利活动年期最长,即这4所学校是最早开始重视专利的研究和产出的,早期就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从发明人数来看,可知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实力较强,参与技术研发的人数最多,科研力量充足,科研活动中的合作度较高。

平均专利年龄是指某一专利权人所拥有的各专利年龄(自授权日算起)的总和除以专利件数。平均专利年龄越小,说明该专利权人在本领域享有较长时间的垄断优势。

3综合评述

3.1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的现状

 专利产出数量在逐年增加。1985-1999年为起步阶段,2000-2007年为稳定发展阶段,2008至今为高速发展期,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我国农业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在逐年提高,各高校对于专利产出的重视程度增加,高校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 农业高校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77%,远高于我国整体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比例(33%),甚至高于高校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比例(66.3%),说明我国农业类高校专利的技术含量较高,但也反映了农业类高校对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重视不足。

 农业类高校的发明专利分布较为集中,一方面与几个重点农业院校的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 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较符合其学科导向,专利产出中有80%集中在农、林、牧、渔及生物、化学领域。目前的技术热点集中在微生物、医用或梳妆用配方、测试或分析方法、农作物或园艺栽培、植物新品种及其培养方法等方面。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方面的专利产出成果最多;在医学或兽医学以及卫生学领域中,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排在前三位;而华南农业大学则在传统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建树较多。这些专利成果很好地反映了各农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重点学科的专利产出数量高于非重点学科的专利产出数量。

3.2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与我国高校专利产出数量相比,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仍比较少,例如2009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高达61 579件[1],农业类高校为2 014件,仅占3%。

 专利授权量较低。在2007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数量前50名中,仅有4所农业类高校,且排名偏后:中国农业大学专利授权70件, 排名第23位;南京农业大学专利授权36件, 排名第41位; 华中农业大学专利授权25件, 排名第44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利授权23件, 排名第47位 [5] 。

 农业技术产出与农业实际生产仍有脱节。农业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技术包括农作物优质高产新技术、提高耕地质量的农艺技术等,农业新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实现专利的有效转化,产生规模效应。

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农业类高校专利的发展建议如下:①继续完善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机制,加大科研人力、物力、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②加快将已有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度,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推动社会快速进步;③专利研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农业类高校的技术先锋作用,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健安. 我国高校专利状况研究与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5):120-124.

[2] 彭爱东, 朱小聪. 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实证研究——以6所农业类高校申请专利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6):188-193.

[3] 毛莉菊, 童云娟. 农业院校专利申请状况统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11):175-176.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OL].[2011-11-15].baike.省略/view/7727.htm.

[5] 任士福, 张玲玲, 董兵. 增强农业高校专利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J]. 科技成果纵横, 2010(4):28-30.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专利战略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44-02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专利已经作为一种市场策略发挥着其价值。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专利战略,能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防止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大量经验证明,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是其获取先进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高地的法宝,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发展、赢得国际市场的关键。

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掌握了一批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大型、成套装备的能力日益增强,并已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之一。近十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专利申请量也呈逐年大幅递增之势,2006年的专利申请量是2005年的两倍多,此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2008年开始超过美国、日本的年申请量,此后历年申请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发展至2013年,年申请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如图,主要国家/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利申请份额趋势图。

由此看出,在2008年之前,美国、日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一直位居前两位。2008年后,中国的专利申请份额呈“喇叭形”扩张,“此消彼长”,其他国家/地区的份额则相对在减少。可见,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相对滞后而又猛烈。

2004年,我国首次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07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一系列的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专利年申请量的快速增长。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政策扶持的力度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对专利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强,逐渐认识到专利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利申报工作,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如下图,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利申请量趋势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年申请量处于增长趋势,其中2013年达最高点,整体上反映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我国一直处于研发热点,发明专利年申请量与总量远高于实用新型专利,表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更趋向采用发明专利对其技术进行长久、稳定布局。

二、装备制造企业及H公司专利发展现状及分析

立于国际视角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专利发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总体上还处于规模总量大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制造能力强但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弱、引进装备多但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单机制造能力强但成套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薄弱的不均衡发展状态。装备制造业很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大部分产品是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和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形成国际比较优势,大部分关键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主要靠从国外引进,作为装备制造业“心脏”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大多被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同时,虽然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将专利纳入企业经营计划中,但绝大多数企业仍然缺乏专利意识,更未实施专利战略,专利“有量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H公司专利现状

以H公司为例(见下图),2008年为打造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自2011年开始建立专利申请规范与计划。2011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明专利3件;2012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件,发明专利1件;2013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3件,发明专利3件;2014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件,发明专利1件,外观专利1件;2015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件,发明专利5件,外观专利1件。目前H公司专利总申请量为56件,实用新型专利占专利总申请量的73%,发明专利占23%,外观专利占4%。

由此可见,一方面,从数量上看,H公司申请的专利总量较少,每年专利申请量平均不超过10件。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32364件,?所在区(县)申请专利6749件,H公司仅15件。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H公司并未摆脱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知识产权质量不高,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方面较为薄弱。新申请的专利绝大多数为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全部专利中, 发明专利申请量仅占23%,这说明H公司自主开发、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技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结构功能的改进而非方法的创造方面,公司还停留在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和水平上。

(二)H公司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专利战略意识薄弱。H公司整体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到专利战略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专利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对专利的运用局限于消极防御上,并没有将专利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在总体上思考如何规划和运作,没有将专利与企业的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置于同一位置加以认识和思考。

2、专利成果的市场运营缺失。“知识产权创造循环”的理念是精工爱普生的创新。在这套循环体系中,精工爱普生提出了“研发―创造―保护―市场”这样4个环节。其中,在研发环节,企业应尽可能加强其技术研发实力;在创造环节,企业应在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前提下,运用研发获得的技术,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产品;在保护环节,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为自己的研发成果申请大量专利,构建坚固的专利防护网;在市场环节,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许可授权、产品的独占性销售等,获得大量的利润。而当企业把一部分利润重新投入到研发环节后,又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实力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而H公司仅仅在最低层面和最低效率上运用专利,即自己开发专利,自己利用专利成果,极少考虑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作,如专利的合作开发、质押融资、转让许可以及侵权保护等,实现专利的最大化利用。

3、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扶持政策,公司得到了一定资金支持,但是由于专利维护费用的累加,H公司研发经费依然紧张,公司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于产品的研发上,对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投入稍显不足。

4、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家是主角, 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主力。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大潮下, 既懂技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稀缺。H公司在人才储备上虽具有一定基础, 但在吸纳人才的条件、留住人才的平台、专利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绩效考核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关于H公司专利工作开展的合理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构筑专利企业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利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通过培训等方式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和技术主管专利检索、分析、运用的能力。通过给员工开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知识竞赛等方式宣传专利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专利意识。

2、建立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健全专利规章制度。由知识产权部门制定专利战略,通过主管部门网站、行业协会等获取信息,分析专利现状及发展趋势,为H公司在引入新技术和进行研发时提供参考资料。建立健全针对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加强专利规范管理。一是通过加薪升职等薪酬绩效考核手段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二是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防止知识产权被他人非法利用,必要时采取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三是加强专利的市场运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3、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当今科研活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H公司要善于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整合内外资源,协同配套,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自主研发、联合攻关或引进、消化、吸收的模式,力争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4、引进和培养专利人才,优化专利创新现有条件。首先,H公司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引进,要完善统一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形成一支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内的专利人才队伍。其次,H公司要加大专利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专利管理活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最后,H公司要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鼓励创新、敢于尝试和宽容试错的良好氛围,对于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和专利管理活动的软硬件条件,为专利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专利统计简报》,2016年第5期.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一、 我国专业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报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现有1938种正式报纸,其中行业报1129种,数量大大超过了美国。而以医学卫生专业报为例,全国就有近50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最近几年,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专业报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除少数几家专业报适应性较强,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外,大多数专业报面临着严重危机,分析原因主要有:

⒈办报体制的羁绊

专业报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立的,大部分隶属于与专业有关的厅、局等衍生主管部门,属公费办报。这种办报模式有正负双面影响,其中“旱涝保收”小康式生存环境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办报人手脚,部分专业报仍由上级行政领导任总编,使报纸缺乏独立操作的环境及能力。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入,这种旧的体制模式很快会消失,如果专业报不谋求发展之策略,办报人思想不转变,认识不到形势的严峻,那么无论对上级主管单位还是报社自身均无好处,一旦“断奶”,淘汰将成为必然。

⒉专业报之间竞争加剧

从大环境来看,专业报面临的不光是自己省内的竞争,全国范围也有对手,更何况境外争夺也在步步逼紧。从小气候来说,各专业报虽然内容、对象等方面有所侧重,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象的存在,客观上加剧了竞争。有的专业报通过行政干涉手段来争取发行量,但此乃下策,强拉硬塞的结果反而使自己失去竞争力。

⒊综合性报纸争夺读者

综合性报纸为了自身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纷纷扩展内容,扮演起“专业”角色,与专业报抢稿件。不少综合性报纸加大了经济、卫生、科技、法律、维权等内容的版面,造成对卫生、法律、科技等专业报的压力,而综合性报纸有着影响面广、大众易接受等优势,这是众所周知的。

⒋专业报自身因素限制

作为自己本行业兴办的专业报,不同程度带有行业封闭性色彩,在编发稿件中往往首先满足部门自身的宣传,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部门机关特征,从而降低了社会影响力,限制了读者覆盖面。行业的需要不一定就是老百姓需要,版面上文件、报告太多,会引起读者反感,失去读者对报纸的亲和力。

二、 我国专业报发展的前景

尽管我国专业报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在报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专业报以其行业特色和知识性,仍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行业宣传的需要

专业报的产生是各行业自我宣传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使专业报有了明确的办报主体,办报经费得以保证,专业报主管部门经济、政治等方面实力越雄厚对专业报的扶植也越得力,成为专业报得以生存的主要支柱。这也是近几年部分专业报发展较快的主要因素。

⒉满足群众多方面阅读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发生变化,他们对不同种类及层次的信息感知愈来愈迫切,过去那种单一的宣传方式及大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高品位、有特色、有个性、耐人读的专业报越来越受人青睐。

⒊发行市场依然很大

专业报发行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报前进,有人认为受专业性质限制发行量很难突破,其实不然。就拿医学卫生专业报为例,在专业报中一直以“大户”身份独领,浙江省公开发行的有:《生活与健康》,周二报(10万份),医学会主办;《当代家庭报》,周一报(12万份),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未公开发行的有《浙江老年报》及《浙江卫生报》,粗略估算,此4份报纸有30万份总发行量,按浙江省138.44万户(4446.86万人口)计,每46户才拥有一份,况且《生活与健康》为全国发行,可见市场之大。

三、 我国专业报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报纸虽然是一种精神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就必然经受市场考验,同时也必然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平等竞争、自主选择、优胜劣汰等。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境况的专业报,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立住脚,并勇敢地迎接挑战呢?笔者认为专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对专业报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⒈报纸的定位

每种报纸一般都有一个定位问题。报纸的定位是指报纸面对何种群体,主要传递何种信息,为谁服务,如何争取广告客户等等。特别对专业报而言,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策略尤其重要。例如《平安时报》的定位是公安干警、交通行业、驾驶员、社区工作者;《农村信息报》的定位是农村及农村科技工作者;《浙江市场导报》的定位是宣传浙江经济、个私经济和浙江市场的新成就、新情况,为浙江创业者引路,为中国民营经济代言;做最好的财富周报。

不同的报纸定位不同,报纸阅读的对象就不同,其发展思路、营销策略都有所不同。例如省级行业报的定位是:读者以本行业人士为主,信息主要是关于行业的,这种报纸发行量不是很大,但必须及时宣传新科技、新思维,以满足读者群对新知识的渴望,稳定读者群。专业报发展中就必须根据读者群的需要明确自己的办报宗旨,为读者群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专业知识指导,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群体的呼声与观点,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办报风格,才能稳定读者群、发展读者群。

⒉报纸的发行模式

报纸的发行模式不同,对报纸的经营运作有重大影响。对专业报来说,读者更多的是通过自费订阅来获取报纸,因此,发行方式更多的是投递而不是零售。对于报纸的传递速度,报纸发行上流行“出好报不如出早报”,早和快是发行制胜的一对法宝,发行的时效牵涉到好多环节:编辑部能否按时交版?印刷厂的设备是否先进,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纸印出来交给发行部门?发行部门如何尽快分发好,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发行站?发行站能否及时组织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这是一个接力赛,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卡壳”,都会影响发行的时效,因此这“一条龙”要有明确的规范,分清责任。所以,必须选择投递及时、准确、服务质量好的发行模式。

此外,不同报纸的读者地域分布有所不同,其发行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如《农村信息报》,该报的读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中心城市读者较少,发行量也少。所以,采用邮局发行模式,以争取更多的中心城市读者,提高中心城市的发行量,从而吸引广告客户。而《浙江市场导报》的读者主要是经营者、企业家、主要分布在市场及城镇,因此,采取自办发行模式较为合适。

⒊报纸定价与资金运作

报纸的定价与报纸的发行方式、成本核算、竞争对手的报价,广告收入的预期、读者心理等有关。一般而言,大多数面向市场的市民报,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大的发行量,再用尽可能大的发行量吸引尽可能多的广告,以广告费弥补报纸发行的亏损,报纸最终获取利润,国外报业经营者把这种发行量与广告收入的关系称为“发行螺旋”。这种策略使发行收入无法抵消纸张成本,发一份亏一份,成本核算就是关键问题。低价报纸成本负担很高,广告是否能填满这个洞?何时能填满这个洞?而报纸的定价高,发行收入高,成本消化快,又担心发行量上不去。因此,如何准确平衡定价、发行成本、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关系,形成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必然是专业报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

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专业报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读者群体和广告厂商的市场肯定。例如《浙江市场导报》在紧抓工商系统这条已建立多年的发行主渠道的同时向外延伸,借助行业信息员推广宣传报纸,从市场到城市,从个体户到大企业、到浙商,走出了一条逆向行驶发行之路,正因为实施的是“市场包围城市”的战略,在群众中根深叶茂。不少普通读者就因为手中有了一份《浙江市场导报》,在经营、生活中遭到困难,就在第一时间想到向《浙江市场导报》求助,而导报记者通过媒体优势,一次次诚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导报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这些读者对导报的感情更深厚了,从而促进了发行。对报纸来说,如果质量是根本,发行量则是保障,保障报纸有一个不断自我发展的后盾。发行量越大,报纸实力越强,有助于提高报纸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又能拓展发行空间,由此形成报纸运作的良性循环,促使报纸越办越红火。

四、 对专业报发展的建议

当前专业报的发展已经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机制。我国大量专业报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专业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办报能力。

⒈更新观念适应市场,尽快转变体制

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有些专业报思想转变快,他们大胆摆脱来自上下左右的种种束缚,自寻出路,在战略和战术上胜人一筹,坚决从过去陈旧的窠臼中走出来,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走向色彩斑斓的市场中,报纸得以较快发展。但也有一些专业报市场适应性差,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以不变应万变,任报纸萎缩或处于维持状态,这样难免遭受停刊、出让刊号等结局。《医药时报》便是一例。

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专业报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也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一张好报纸需要一个优秀的办报群体、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办报空间、一个有激励机制的良好氛围、一个正确的办报理念,而报人应是有理想、有能力、有活力、与时代合拍的新人。所有这些均需以转变体制为前提,政策宽松、人才可以流动,体制活了,报纸也就更活了。

⒉准确定位读者群,不草率扩大“领地”

专业报必须立足本行业,从内涵中开掘,外延中拓展为主导思想,定位于相应的读者群。如发行量较大的《科学时报》定位于高层次知识分子,该报纸改版后组稿思路清晰,文章内容吸引人,受到广大中青年知识界读者的欢迎。

与此同时,专业报需要坚守专业色彩,不草率扩大“领地”。行业报的专业特色是伴随着它的诞生、成长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个性是专业报的生存基础,失去专业特色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综合性报纸所设的专版专栏有不少局限。所以专业报在不藐视综合性报纸专版专栏的同时不必过分畏惧他们带来的压力。坚守专业阵地并深度切入专业,发扬自己优势仍是一条通往光明的捷径。

⒊抓好发行工作,整合发行模式

发行工作在报纸发展过程中一直起重要作用,报纸起落与发行量关系密切。发行工作所有报纸都在做,但看谁做得巧做得妙。一张报纸要脱颖而出首先得使它引人瞩目,报纸同属商品,同样需要自我推销、自我宣传。人们如果不了解有这么一份专业报,那么何从谈起喜欢它、订阅它。杭州日报社主办的《都市快报》从发行第一天起就在街头巷尾设点或请人流动叫卖,效果很好,一方面让更多读者了解《都市快报》,另一方面也方便群众买报。专业报也可以尝试走这条路,如经济类报纸完全可以在市场、商街等地方设摊或流动卖报,让经营者、消费者抽空读一点专业和维权方面的知识。至于在其他媒体做广告也有相当效果。

在发行模式方面,专业报可以建立水平式发行体系。水平式发行体系是指邮局发行与自办发行并重,即两条腿走路。这一模式是最适合专业报发行的。它的特点是报社可以根据读者分布的地域特点,把邮发和自发结合起来,利用邮发的收订、运输、处理、投递四大网络可以使得外埠边远地区的读者能顺利地见到报纸,这远比自身在省外各地建立一支庞大的发行队伍合算。同时,发挥自办发行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发行网络在本埠或在离报纸所在地不太远的地区发行报纸,可以保证迅速快捷地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这对一城多报的城市报来说极为重要。谁的报纸能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谁就赢得了读者。因为读者接触信息时总是先睹为快,对于同质化问题较严重的我国报纸来说,最先让读者接触到自己的报纸是发行的首要任务。自办发行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把邮发和自办发行整合起来,还可以牵制邮局,使其不断改进发行质量使自己从中获得好处。

⒋克服文件化倾向,满足读者多种需要

专业报应竭尽全力撷取、开掘、提炼本行业有价值的新闻,而不应专门刊登给人带去沉闷感的大块头理论性文章。平时注重读者的心理需求,多刊登一些读者喜读,可操作的实用性文章。《浙江市场导报》“新浙商”、“新消费运动”、“维权”等栏目,免费为读者服务,且诚心诚意,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想读者之想,为读者服务也是专业报一大法宝。

此外,报纸以它的耐久性、收藏性成为电视台、电台不可比拟的媒体。故牢牢抓住读者这种珍藏心理很有必要。经常采编一些有收藏价值的文章以飨读者不失为良策。在设置栏目,刊登系列连载文章时不妨先考虑读者是否感兴趣,合不合他们胃口,其实用性、知识性等是否已达到读者愿意收藏的境界。其实专业报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⑴董顺立、董林:《自主发行报业发行战略正确选择》,《新闻战线》,1998.8

⑵宋健武:《试论我国报纸发行方式的改革》,《新闻战线》,2000.7

⑶张平:《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新闻知识》,1999.11

⑷屠忠俊:《报业经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⑸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⑹俞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⑺幸培瑜:《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记者》,2001.6

⑻何宁:《激发活力追求效率》,《新闻战线》,2001.5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1国外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

环境工程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1970年,在新成立的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不懈努力下,环境工程学科的地位得以在美国确立欧州许多国家都以美国环境工程师学会(AAEE)于1998年提出的环境工程教育的定义作为开展环境工程教育的指导原则,该定义为:“应用工程原理进行环境管理,以保护人类健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并改善与人类生活质量相关的环境。”该定义实际指出环境工程的工作在于水和废水处理的设计和管理,并对空气、土壤、河流和湖泊污染进行治理。但近几年来,则已逐渐将诸如环境系统设计等更宏观的工作内容纳人其专业范畴,并更多地重视废物的减量化、循环利用,以减少所需处理的废物数量。欧洲各国对如何确定满足环境工程师教育需要的课程计划设置问题尚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大多数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都反映了这样一点:由于环境工程源于诸如土木工程和卫生工程等传统的专业领域,因而其教学计划的设置与这些专业密切相关,有的甚至是在这些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加以扩展而设置的。

2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工程本科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真正形成规模,迅速发展是在90年代扩招之后。纵观各个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大致由以下几种形式发展而来:(1)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的市政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2)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由传统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3)其他矿业、石油、冶金、地质、海洋、农业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

目前各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教学内容主要由化学类知识、工程类知识和专业类知识三大块结合而成,只是各知识所占比例不同而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知识背景,而缺乏相应特色,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3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探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市场需求、科学发展、学校特点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探讨:

3.1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本科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21世纪培养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确定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时,不仅要兼顾所在学校的实P示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对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新要求。具体的讲就是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淡专业”的通才教育。要求学生理论基础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动手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可细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就业方向除环境工程方向外,可细分如给排水方向、化工环保方向、环保设备设计方向、环境监测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等。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缓解了环境工程专业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

环境工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弹性的。全部课程基本应由四大模块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按《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前提,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将上述模块具体化为:

第一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政治课、法律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第二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

第三模块专业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生态工程等。

第四模块选修课程。环境工程概预算,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环保设备基础,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管理与法规。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强调了数学、化学、力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在环境工程设计,环境事件分析中,都离不开上述的基础知识。环境工程原理主要讲述的是防治环境污染、公害的技术和措施的基本原理,而具体的技术和措施在相应的专业课中将讲授。在确保工程技术教学的同时,还须重视法律、经济等的教学,做到文理渗透,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前提下,工程技术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管理、法律及经济等问题。正如研讨会指出的,一个合格的环境工程师,不仅应是一个技术行家,而且应具有良好的交流技能以及宽阔的交叉科学领域(如法律、经济等)的视野,学生具备这些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拥有这些广泛的知识领域,就能在变化的专业领域和多边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加强基础教学,重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环境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一方面使其可以博采众长,汲取更多学科的营养。另一方面却容易忽视学科本身内在的规律,使得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污染治理涉及化学、化工方面的知识,于是课程中设立四大化学,每门课课时都很多。污染治理的工艺设计需要一定的绘图基础,所以就设立机械制图课,虽了解很多机械零件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学过之后,既搞不了机械设计,又画不了工艺图。学习基础课,却不知用在哪里;学习专业课,又把该用的基础知识忘记了,基础与专业互不关联、相互独立,课程之间缺乏渗透和有机结合“基础知识”的选择应该着眼于整个环境学科,着眼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有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即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达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才是百年树人的基石。所以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好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好计算机、制图等工程领域的基本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可将教学过程分成两阶段,即前二至三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课程彻底打通;后一至二年为专业方向分流阶段,扩大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权,在兴趣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3结合地域特点,以特色谋发展

复杂性和多样性是环境科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反映在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就是不同的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各有特色。可以依靠某一行业、某一技术或者现有完善的学科建设进行发展。例如依托于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中国地质大学,侧重于地下水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学特色的环境学科体系。国内最早开办环境工程专业之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土建类学科为基础,依托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资源,形成了环境类工科与理科专业齐头并进的发展特色。

如何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将自己的环境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在专业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一个专业要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即学校的整体背景和本专业教研室实际能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提供什么样的软、硬件条件。此外还要将社会近期的人才需求和专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要有一个较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置的专业和与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3.4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好多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还是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完成习题,一份试卷定成绩^“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的教学要求,澳大利亚一位着名环保专家曾经说过:真正的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现在好多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还是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改革教学手段,探讨和尝试适合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改变课堂教学形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借以“案例式”,“师生互动式”,“合作讨论式”“启发式”和“渗透式”相结合等方法施教,让学生在兴趣和快乐中学习,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课堂走向实践对于工程这一种职业,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造福人类。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运角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应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现有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环境工程教学的重心。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课程设计和实验外,还可以包括现场实例剖析、案例理论教学、企业参观实习、工地蹲点操作、参与实际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现场和室内的采样分析与实验等。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专业教学所必须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增强独立和协同工作能力、扩大知识面的重要保证。

知识的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而当前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末端治理,即“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方式和以工艺革新为主的教学内容。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理念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向首端防治。因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零排放技术及产业生态的原理及思维方式已经贯穿在他们的整个教学体系之中。还有,国际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经在IS09000的基础上提高到IS014000和IS018000,我们的教学内容就应该补充IS014000和IS01800而淘汰IS09000。

4结语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中国核电;核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熊伟(1977-),男,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杜晓超(1976-),女,河北保定人,三峡大学理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43-02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和海啸的连续洗礼之后发生氢气爆炸和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的安全性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极大的关注,也使得各核电使用国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的发展战略计划。目前中国是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暂停了核电项目的审批,并展开了一系列核电安全检查。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核电规划的公布意味着自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国内暂停的核电建设正式重启。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部署:稳妥恢复、正常建设——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稳步有序推进;科学布局项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核能应用安全性及核电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核电专业的发展。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2号),批准三峡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自此,全国开设核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37所,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有28所。后福岛时代中国核电的发展何去何从,核电专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从1954年前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至今,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还不足60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对发展核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相比,核电无污染、碳排放几乎为零,有利于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实施,因此成为我国达成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电的另一优势是能耗少,1千克铀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标准煤。核电有着传统能源无法比拟的巨大经济价值。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300万~400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30~40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紧张等问题。

二、国内外核电现状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球共有441台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约为3.7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5.2%,日本为29.2%,美国为20.2%,中国核电比例只有2.57%。全世界有18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超过了20%。

在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之后,日本关闭了所有的核电站,最近有两座重新启动;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宣布放弃发展核电。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在内的更多国家并没有放弃核电的发展,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纷纷规划自己的核电项目。近期捷克、白俄罗斯、阿联酋等无核国家也启动或开始建设一批核电站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全球有60多个国家计划发展核能,包括30个无核国家,今后20年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将会提高一倍。

中国目前已运行的核电机组有15台,总装机容量为1256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约占全球在建机组的40%,在建规模世界第一。目前中国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不足3%,这与核电占电力总量16%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根据2010年修定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就在中国核电建设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出于安全考虑,中国国务院宣布暂停所有核电项目的审批,用了9个多月时间对全国41台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综合安全检查,[3]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努力提高核设施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核紧急响应能力,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此次国务院审议通过核安全规划,已基本认定目前我国核电厂处于安全状态。

目前我国运行的核电站均是二代改进型反应堆。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在国务院四条指示下,我国对在运行核电站和在建核电站进行了安全检查,并按当前最先进核电规范进行核电规划和核电安全规划。通过核电站安全检查及核电设计中提高安全措施的实施,表明我国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国际上对于核电安全的评估一般是两个参数:一个是“堆芯熔化概率”,另一个是出现放射性大规模释放的概率。日本福岛核电站在设计当初是考虑了地震和海啸的因素,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设计的抗震能力是抗里氏8.2级地震,而且这次的9.0级大地震也在它的安全裕度之内;抵御海啸的预设高度是5米,而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却高达14米,这超出了设计预设。若是三代核电技术,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吗?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美国的合作方专门进行过一次模拟计算,如果福岛采用了AP1000的三代技术是可以经受住此次考验的。

日本核危机对全球核电业的影响终将过去,我国核电发展必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最大限度地防范核安全风险,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核电产业才能实现持续、安全、高效发展。中国发展核电的政策就是要在极端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并且要着力于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压水堆三代核电主要有AP1000和EPR两种,共在建8台机组,中国占6台。其中美国西屋公司研发的AP1000三代核电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安全的核电水平,AP1000核电机组全球在建共4台,全部在中国;EPR核电机组在建工程共4台,2台在中国,1台在芬兰,1台在法国。

最新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在安全问题上具有更高的水准。发展核电不仅要掌握引进技术,还要开发自主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正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ACP1000和ACPR1000,以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基础,借鉴吸收引进的三代核电先进设计理念,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先进安全系统,考虑应对类似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相关改进和措施,具备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

三、核专业人才培养

发展核电产业离不开核电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核电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核电专业人才的培养。2012年国家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这意味着对核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核人才的培养,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的专业有:核科学与核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等。近年来,开设核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部分高校还成立核工程与核技术学院。特别是清华大学专设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福岛事故之后,核电科学研究的方向也发生着针对性转变。2011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开办能源实验班,所学内容涉及能源的长期利用和使用安全问题,这是人才培养专业方向上首次涉及核辐射与核安全。

再来看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2007年开设核专业的各高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例,2007年全国招聘应届毕业生50人,到2009年校园招聘计划达到851人。虽然福岛事故发生后,核专业招生和就业稍显遇冷,但是应对核电的复苏,人才储备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将推动另一波就业高潮。

根据国防科工局之前的统计数据,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万人,其中,“十一五”期间6000人左右。按照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需要400人计算,到2020年新增30座百万千瓦核电站,需要核电人才在1.2万人以上。另外还有核电科研类人才,2010年全国核电就业人员中在岗核电科研类人才为7124人,预计2015年全国在岗核电科研类人才将超过10000人。据此估计到2020年核电站共需要核工程方向技术人员16000人左右,平均每年需求2000人,特别是高质量核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将限制核电的发展。

各方面信息反馈,就业市场急需大量高质量核专业人才,这一现象造成全国各高校核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备受青睐。从2001年至今,高校新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19个,目前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有28所。高素质、高层次的核人才培养倍受追捧。但人才培养不能只追求数量,还应关注质量。质量问题如何保证?要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提高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由教育部规划,清华大学负责,统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规范的工作正在开展。规范教学的同时,2012年10月教育部也对专业设置和规范进行了统一,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见表1,其中针对福岛事故新增“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表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专业代码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原专业代码 原专业门类、专业名称

0822 核工程类 0805 能源动力类

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 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

080508S 核技术

080511S 核反应堆工程

082202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081008S 核安全工程

080509S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082203 工程物理 080503W 工程物理

082204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080510S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四、核电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专业发展除了受到该学科对应的科学发展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学科政策和大学的学术管理体系制度等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影响。鉴于核电的特殊性,专业方向除了包括设计、建设、设备制造、人员培训、电站管理、核燃料生产和制造,甚至乏燃料后处理等多方面问题外,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安全性、防止核的扩散及环境保护等。

福岛事故之后,业界极为重视核安全。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将是核科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严重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例如堆芯熔化事故,往往发生概率非常低。而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化最后导致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更加明确低概率事故是可能发生的事件。而在福岛事故之前,包括国际上大部分核专家在内,认为低概率事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以美国为例,据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2011年6月公布的审查结果,表明美国104个正在运行的核电反应堆中有超过一半的核反应堆没有制定严重事故处理计划;在所调查的核电厂中,只有42%的核电厂制定了严重事故处理计划。

从核电发展的历史看,从三里岛事故到切尔诺贝利事故,每一次重大的核事故都会带动核电技术的升级。日本福岛事故同样是发展更安全更先进核电技术的契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同样指出了核电专业发展的方向,各类核电研发、制造、建设的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有赖于核学科或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核电专业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福岛时代带给核电专业发展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参考文献:

[1]叶奇蓁.后福岛时代我国核电的发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32(11).

[2]杨金凤.中国核电安全“体检”备忘录[J].中国核工业,2011,(5).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理电子;现状分析;对策;改革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进步。当然我国的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尤其是近几年,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对教育系统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我们的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方面不断重视,很多的学科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些改革有效的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但是国内仍然有些学科在教学和发展方面任然存在一些问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造成很多学校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

2.1 专业设置还不够系统完善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学科,目前国内设置改专业的高等院校还是不是很多,最初设置改专业的学校有华北的北京(清华大学)、华东的南京(东南大学)和杭州(浙江大学)、西北的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的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及西南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置该专业的高校都是国内一流的高校,由此可见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局限性和设置难度。随着教育的发展除了这些高校外又有很多的高校也在逐渐的设置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中相关的子专业,但是由于该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的限制、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尚不成熟,专业的设置还是不够完善和科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2.2 专业的创新性、前沿性有待提高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其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是我们无法描述的,尤其是该专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问题和挑战。由于该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有很多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的阶段,而且这些技术都是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因,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涉及到科技前沿的方面比较多,我国在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

2.3 高校对该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引导还不够

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和国家进行了很多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引导下,大家更多的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在高校的改革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高校更多的注重自己学校的财政问题,更注重发展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学科,对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高校缺乏资金上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没有发现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

2.4 教学的方式还存在问题

由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学科性很强的专业,其内容复杂而且一直处于知识的革命阶段,因此,我国高校在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教师水平无法适应一直更新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严重缺乏,造成学生只能纸上谈兵。

3.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

教育部门要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高校中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目前我国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进行有效的重塑,要实现真空物理、薄膜物理与技术、阴极电子学、气体放电与物理、表面物理与科学、电子光学与仪器、微波器件、光电显示器件、声学物理与器件、电光源等技术领域的全面覆盖,而且要实现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设置的广泛化,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我国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3.2 提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创新性、前沿性

改革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总结出来的促进我国发展的基本经验。同样学科或者专业的发展也需要改革创新作为支撑其进步的不懈动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探索中要注重改革的力量,要重视创新思维,我们只有运用创新思维打开禁锢我们思想的绳索,不断的对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进行探索,不断的去揭示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沿,保持一种对于新知识的渴望才能实现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不断完善。

3.3 高校要重视对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引导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高校的引导和重视,相关的高校应该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以此来促进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设置。只有高校对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有了足够的重视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不断进步。

3.4 改革现有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依赖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推动其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现阶段的教学现状。首先,高校应该充分的重视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提高其整体素质;其次,高校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逐步优化;最后,高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场地和基础设施,以此来满足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

4.结论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社会的发展对其有很大的依赖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的重视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该学科发展的对策,希望对于该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专业教学 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陕西的紫阳县,人们能够看到,在2007年紫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正规在线学生就已经突破了五百人,其中大约半数是就读计算机专业的,而且不包含就读信息、电子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只有1%选择继续深造,进入更高等级的学府学习。其余的99%大都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在这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真正从事与计算机相关工作的非常少,大约只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总数的10%。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和把握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计算机教育在前几年异常火热,近几年却有冷却的趋势。从目前中职在校生的总人数,以及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率的对比中,人们能够发现中职技术学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并不是那么乐观,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率偏低。经分析发现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深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课程知识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很清楚地介绍主板的功能是什么、处理器如何提高效率,对于计算机组成结构有着很清楚的认识和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却对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筹莫展,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电脑组装,这些都表明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低于理论知识水平。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计算机的课程,但大多浅尝辄止,不能深入详细地了解专业知识。此外,一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顾埋头苦学专业知识,或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和娱乐,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忽视了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难以真正提高。

1.2师资不足,专业培养方向模糊。

在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历史较短,加上部分计算机教师半路出家,他们的专业知识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大多来自前些年甚至一些不成熟的计算机理论书籍,因而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显得相对陈旧,很难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而且,在大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本身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对于计算机行业的深入了解,只能够在计算机课堂上按照书本的步骤进行复制,使得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广泛性太强,没能切实提高学生水平。

1.3课程设置不佳。

师资力量和培养方向决定了课程设置。有些学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甚至存在因人开课的现象,指的是学校根本不对现代化市场需求进行分析调研,任教的教师会什么技术就开设相应的课程,毫无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没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计算机课程的规划上也是一片混乱,什么技术什么知识流行就开设相应的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于各门各科有着最初的了解,却不能够继续深入地学习,泛而不精是学习过程中的大忌。而且,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重设置失常,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对操作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硬件并未达到相应的条件,在这种状况下仓促开设计算机专业,大量的学生进入学校就读,但是学校并没有配置足够标准的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需求,使得计算机教学仅限于纸上谈兵,缺少具体的实践锻炼,通过理论与实训课的非合理设置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这就必然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路径

要解决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目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所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学校正确定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偏应用型的人才,不能够受到传统的升学率、以成绩评价人观念的影响,在计算机教学中真正使得课程教学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上。中职院校应当专注于培养新型的应用型人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具备一定水准的技术能力,学习到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术,将来为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增添一臂之力。学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劳动者。

2.1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明确计算机课程的培养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设置。此外,还要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校级交流,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2.3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

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注重和企业的互动,建立学生实训教育基地,这样做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培养真正有用的技术人才,保证学生在进入企业步入社会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对本企业的在岗工人进行培训,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

3.结语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给计算机的应用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中职教学在培养初级软件人才、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等方面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对计算机教程进行仔细精细的规划和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认清市场的现实需求,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勇,张如云.高职计算机课堂教育焕发新活力[J]扬州大学,2005,3.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湖南省 日语教育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1.调查缘由和目的

伴随着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日语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日语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位于内地的湖南省,日语教育事业也早在1992年以湖南大学开设日语专业为开端初步发展。湖南大学增设日语系,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日语人才的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湖南省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目前湖南省日语教育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湖南省日语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湖南地区各大高等院校,只有各高校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湖南省的日语教育事业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

日语人才的成功培养将有利于中日友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湖南旅游业及中日合资企业的兴盛,提供“湖湘文化”与日本的“和文化”结合的平台,从而促进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对湖南省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初步研究与探讨,为湖南省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让湖南省的各高等院校在日语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依据作为指导。

2.调查对象、范围、内容

此项目的调查于2010年3―7月进行,以湖南省11所高等院校(包括二级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大学等共522名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发放纸质调查问卷522份,回收有效问卷459份,有效回收率为87.9%。

本项目主要以大三、大四学生(高年级学生对于自己所在学校的日语专业的情况了解较全面,对于该专业的现状与发展看法较为深刻)为调查对象,以发放问卷为主,结合实地走访、现场采访、网上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本项目将问卷设计为三大版块:个人信息,教学相关,就业。个人信息是就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年级、家庭地区、对日语及日语专业的态度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教学相关主要就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有关日语教育方面的硬件设施、所开设课程及教师情况的基本了解;就业方面指就被调查者的就业意向,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调查。

3.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学校课程设置单一;硬件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不雄厚;日语专业学生自身成才目标不明确;毕业生日语综合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等基本情况。

3.1教学相关。

3.1.1学校课程设置。

高校课程设置单一,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衔接不紧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精读、会话、听力、泛读、写作等课程,但在开课时间上有差异,以日语写作课为例,一部分学校在大二期间开设,另一部分则在大三期间开设,虽然只是开课时间上的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过级等方面。另外部分学校还开设自己的特色课程,如同声传译、日本新闻、经营管理日语、国际贸易日语等。但是据调查这些课程中基本存在课时少,内容不充实等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问卷调查中设计了这一问题:“如果学校能给日语专业生提供以下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你会选择下列课程中哪项作为选修课?”以此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69.68%选择旅游、日语导游翻译课程,61.99%选择外事、外贸、进出口课程,52.04%选择涉外文秘等日语涉外课程。如图2所示,47.06%的学生希望在大二开设所选课程,37.78%希望在大三期间开设。

图2 所选课程的期望开设时间

每年都有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也有大量的日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主要原因是日语本科专业课程中涉及与这些企业业务相关课程的比重低,这就导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据相关调查表明:商务礼仪会话、外贸函电、贸易实务等课程的企业重视程度为50.47%,企业对日语笔译和口译的重视度为21.7%[1]。而湖南省开设商务、贸易等课程的高校较少。并且以所调查的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涉及这些内容的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日语口译两门课程合计学分为4学分,仅占总学分(不包含任选课规定学分)的2.30%。

3.1.2师资力量。

在湖南省各高校担任日语专业教学工作的老师,虽然大多数为日语专业的研究生或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学者,但是所储备的师资多为讲师及副教授、教授等资深教师资源匮乏,甚至某些二级学院有配备临时教师的情况。此外,本项目还针对各高校日语外教人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以目前各高校情况为准),从数据来看各高校中日语外教人数相对于英语外教较少。湖南大学4人、中南大学2人、湘潭大学4人、湖南师范大学2人、湖南农业大学1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人、长沙大学0人。外教在课堂中不仅能将地道的日语表达带进课堂,传授与日本相关的历史、文化等知识,而且能不断地将日本各方面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学生。

3.1.3高校硬件设施。

所调查的高校中,日语专业除与英语专业共用的视听设备及多媒体教室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辅助教学设施。调查数据显示,有83%的学生希望开设同声传译课程,但配有同声传译教室的高校极少。此课程对日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在日语运用方面有很大层次上的提高。从这一现象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对于课程的开设及学生的学习环境影响很大。

3.1.4对日语专业学习的认识。

就日语学习中较难掌握的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可知,日语专业学生学习与运用的“瓶颈”在听力方面,其次是语法和口语表达。

图4 日语专业生较重要的能力

另外,对于日语专业学生就专业能力方面的认识如图4、5所示,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听力与口语表达,以及翻译水平既是日语专业生认为比较重要的能力,也是几个主要欠缺的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在日语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听力和语法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并使两者充分结合、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口语表达,更好地将日语融入日常表达和工作中。

图6 日语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

3.1.5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据调查数据显示,就“你认为日语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60.18%的学生选择了“主要培养日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一选项,通过此组数据可以间接了解湖南省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大致方向,也能分析出多数日语专业的学生较了解市场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

3.2就业相关。

3.2.1就业目标多元化,就业期望偏高。

任何一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学习阶段时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发展期望或者是将来的择业期望,这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及求职的方法、态度[2]。就毕业去向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除求职占61.54%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继续深造本专业和学习其他专业)。选择继续学习目的有两点:成为日语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及兼修其他技能以适应企业需求。据有关数据统计,日语专业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目前中国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高级日语翻译、资深日语翻译、日语+IT技术等技能也很有前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8 期望薪金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8),期望薪金在5000元以上的学生最多,占36.05%,其次为4000―5000元,占28.35%,由此可见,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偏高的现象。此现象并不是湖南省日语专业学生的素质高、专业能力过硬的表现,而是反映了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对待就业不成熟的一面,这部分学生很难找到就业单位。

3.2.2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定的毕业准备,但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希望在大学期间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加实践经验,为将来求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日语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的调查中(如图9),70.36%的学生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

图10 日语专业学生最缺乏的素质

另外,日语专业学生认为目前最缺乏的素质中(如图10),专业知识和技能(38.91%)、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37.1%)等占的比率较大。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见目前湖南省的日语专业学生已经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关商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相关能力的不足。由此可见,日语专业学生对于就业有一定的准备(对于专业就业行情的基本了解,以及心理准备)。

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60%的学生有职业规划,其中还包括职业规划不明确的情况。由此可见我省多数日语专业学生对自身成才目标不明确是一大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进而影响就业率。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1),日语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招聘会和求职网站了解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指就业有关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宏观就业政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社会就业、人口资源等)。并且通过获得的就业信息,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要多。

图11 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3.2.3毕业生就业受择业观念、择业地区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2),多数(69.63%)毕业生愿意尝试与自己专业不对口但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将来的工作方向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仔细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喜好与已有资源,整合出最优的择业方案,不能受某些大潮择业观念所影响。

图13 理想就业地区

在关于择业地区的调查中(如图13),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北上广及沿海地区,这一择业地区意向调查恰好与当前日资企业或其他与日语相关的单位的主要分布地相符合,而湖南地区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很少。目前湖南省的经济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毕竟地处内陆,在资源、经济发达程度、人才交流等方面远远不及某些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

4.针对以上的现状分析,做出解决方案上的探讨

4.1调整与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力量和提高教学条件。

首先,在教学计划中除了开设本科基础课程外,还应相应地增加行业专业知识课程及行业拓展课程。比如旅游、日语导游翻译,外事、外贸、进出口,日语文秘等课程,这样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习行业技能,将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增加他们顺利进入社会的筹码。而且,当自身能力得到充实与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大增,这就给将来就业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其次,各高校日语教师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应该齐头并进。所谓教育兴邦,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的高素质与高业务能力对促进湖南省日语教育快速、高效地发展极为重要。对此湖南省政府应该加大对于高校教师进修等方面资金的投入;各高校应与日本的相关学校或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良好的教师培训进修体系等;各日语专业教师也应不断钻研、不断进取、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各高校应增加日语专业相关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比如增设同声传译教室和NHK新闻在线直播设备,有了这些设备的支持同声传译、NHK新闻在线直播等创建性课程的开设,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听说等能力有质的飞跃,可谓一举两得。

4.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告别,可根据日语课程的特点采用现代化设备将情境达标教学法、生活实例导入法、师生换位互动法及实践教学法融会贯通于教学全过程中[3]。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借鉴英语自主试听教程此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试听教程中导入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日语综合知识方面的了解。

4.3多方协作,提高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率。

就业率的提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努力与共同协作。

首先,湖南省目前正值大搞建设,经济迅猛发展之际,如果各界加强与日本之间的联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将会为湖南省日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其次,学校方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双方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缩短日语专业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能力之间的差距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学校方面也能通过与企业的交流获取更多最新就业资讯等;另外,可以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企业工作经验,传授工作技巧,以及与企业合作组织模拟面试等来提高心理素质、面试技巧和求职技能;学校还可以组织公司见习、实习等让学生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增长见识,积累相关实战经验等。再次,学校应联合各教师为毕业生做好相关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学生自身应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订良好的职业规划,才不会在就业时不知所措。

本课题实地考查了多所学校,对部分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多方调查,也得到了相关老师的大力协助。但是缺少对于日语专业教师的各方面的调查,以及未收集他们对于湖南省日语教育的看法及前景分析等信息。并且这部分信息将能使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与透彻。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将来所要立项进一步研究调查之处。

参考文献:

[1]钱宇超,李美子.关于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教学),2011,10,(2):45-48.

[2]文玉兰,陈汉红.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梧州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0,20,(1):100-104.

[3]赵丹丹.应用日语专业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方案[J].辽宁高职学报(专业建设),2011,13,(2):15-16,95.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普洱茶;专利;创新;茶具包装

1研究背景

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胆固醇以及一般茶类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普洱茶被称为“养生之妙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普洱是普洱茶的故乡,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截至2015年普洱市拥有茶园面积达159万亩,年产茶10万吨。在普洱茶的制茶发展起源上,它的技术起点与巴蜀及江南制茶发展处于一个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普洱茶区因缺乏与中国主流茶文化的交流而逐渐停滞不前,茶叶加工制造技术、茶文化发展渐渐落后于其他茶区。近代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外来信息的注入,包装和贮藏条件的改善,运输时间的改善,使普洱茶在老百姓中普及开来。[1]普洱茶的不断升温,人们也更深入地去研究,使得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更多地被人们认识,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专利信息是产业发展的宏观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战略性分析情报资源。研究表明,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缩短 60%的科研周期和节约 40%的研发经费。[2]在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相关专利信息内容,对于加快科技创新研发、节约研发成本、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使用及发明专利数量质量的上升,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综合能力的关键性指标。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知识产权工作则是科研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备受瞩目的焦点。普洱茶产业是一个传统、健康的产业,专利信息对于茶产业经济的贡献率已经日益凸显,只有纳入专利保护,才能取得市场独占权,使从传统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步入研发的良性循环。

2研究内容

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区域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意识及对专利信息重视程度的标准之一,整个行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团队综合实力可以初步评估产区或企业的资源优势。如表1、2、3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87―2015年间普洱茶功能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从1987年的2件到2015年的857件,普洱茶功能专利的增长预示着传统产业开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5年间普洱茶包装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建立离不开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包装,近年来,普洱茶外包装的改良已经成为普洱茶企业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

将普洱茶传统文化进行改良并加入新时代新元素,这是现代茶企业、茶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的新思路。从表3可以看出,1999―2015年间普洱茶文化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总体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专利年增长率并不稳定,专利申请总量年成长率出现4次负增长。

3结论

普洱茶产业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在时间上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专利技术相对集中分布的企业代表着在普洱茶业内拥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对普洱茶行业内的关键性专利技术掌握较多,科研技术垄断性强,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不同企业所掌握的技术关键点和创新领域有所不同,企业如果能收集整理其相关领域内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学习,并将自己同类的技术进行创新优化,逐步改进成为符合自己企业所需要的专利技术,这将大大缩短科技研发时间并有助于短期内取得突破。具体可根据茶企业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或准备开发的科研项目以确定需要引进的新技术或弥补企业传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漏洞,得到启示并取得技术创新。

4建议

41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1)地方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普洱茶产业相关专利保护体系及奖励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护专利技术主体利益。

(2)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全面落实“13111”工程,缩小区域间创新差距加强对创新发展落后地区的培训宣传教育,组建科技服务小组走向基层服务老百姓,除了提高专利意识外,还可采取宏观指导、加大资助、设立重点示范项目等措施,全面提升普洱市茶叶加工水平。

(3)完善机构建设,促进茶产业标准化生产,使普洱茶生产从原料到加工、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做到有标准可依。

(4)重视科技研究,鼓励创新性产品。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产品,推动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加快普洱茶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为知识创新、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42对茶企业的建议

(1)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单靠传统“加工”是远远不够的,明确茶企业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2)全面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知识产权文化,合理利用专利信息,要彻底改变过去重成果、轻专利的传统观念。茶产业科技创新、产品产业化过程中,专利情报工作和专利信息的利用应该贯穿其中,将专利情报工作合理运用到新产品开发、产业资料收集、对市场竞争情况分析等方面。

(3)企业应建立健全专利管理机构,组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团队,由相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对企业发展有益专利信息,制定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高度集中、高效能和稳定地指挥科研发展。

(4)加强产学研结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备资金和实施能力,便于将知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经济利益,是传统茶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应加强对科研单位、高校等外部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曾忠禄专利情报分析指标体系、分析方法与技术[J].情报杂志,2006(3):55-57

[2]王嘉,沈金波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究,2006(11):2-3

[3]陆勤虎基于专利分析方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王衍专利分析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探索,2012(1):58-61

[5]岑明专利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BA公司为例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6]许玲玲运用专利分析进行竞争对手跟踪[J].情报科学,2005(8):1271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公共英语教师决定高质量的高职英语教育。高职院校是旨在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面对迅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的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然而,高职院校高职英语的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语言输入和指导。因此,公共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人手,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期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研究对象为210位在职的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年龄结构:高职高专院校中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的主力军无疑是中青年教师,其中31岁至40岁年龄段教师占56.2%;教龄结构:绝大多数教师有长达6年以上,占90%;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主体,占57.14%;职称结构: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为主体,占57%;从教学工作量来看,年课时在400学时以上的教师为主体,占63.8%。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湖北省十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本次研究结果可客观反映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外语界学者吴一安认为: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这四个维度构成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此四个维度模式为基础,编制问卷“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教师职业观和教师发展观5个大部分,对教师职业态度、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发放调查问卷210份,2016年1月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为97.6%。同时,笔者还对以上十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上述方法形成对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客观、真实的描述。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学理念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态度端正,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42.8%的教师本着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37.6%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教学的肯定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进步程度。而主要影响教学效果因素方面,40.3%的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学能力问题。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师“自判”态度之强,更重要的是有迫切提高教学能力的愿望。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认为制约学生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学习目的和态度这两个方面(分别占比31.5%与25.5%)。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有35.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特点是尽力而为,28.3%的教师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只有18.9%的教师是乐于教学的。同时访谈中,很多教师坦言所在学校对教师要求高、任务重,学生学习配合度低,使教师们自感压力大,同时没有感到教学的动力和乐趣。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

本次调研从教师知识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四个方面调查教师的专业素质。

1.教师知识能力。首先,98.2%的教师获得非英语专业四级或者六级证书,同时92.3%的教师还获得英语专业四级或者八级证书。在教学法方面,45.7%的教师学过一些教学法,而系统学过教学法的教师占比28.8%。可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法知识都是比较过硬的。然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同时公共英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在教师认为最欠缺的知识方面,45.3%的教师认为最欠缺的是行业知识,而对行业知识学习的态度方面,有42.4%的教师应该了解一些行业知识,31.2%的教师认为应该深入了解行业知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由于缺乏跨学科知识倍感困惑与压力。

2.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最长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各占比32.4%和35.7%。信息化手段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60.7%的公共英语教师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以及通过百度等网页获取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老师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的还是PPT,视频等多媒体课件为主,仅少数人或少数情况下尝试使用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和翻转课堂。

3.教师科研能力。在科研方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对科研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意识到科研的必要性,48.3%的教师认为科研很必要,37.1%的教师认为必要。但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普遍偏低,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以和主持或参与课题为主。发表1-3篇论文的教师占比42.7%,发表4 6篇论文的教师占比34.4%;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占比44.6%,主持课题的教师占比24.3%。而影响教师科研能力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教学任务重”、“科研气氛弱”、“科研环境差”这都是造成教师科研不足的影响因素。

4.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方面,48.7%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偶尔有过反思,未记录,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也有22.9%的教师没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多在教学手段方面,占比40.5%,其次是授课方法,占比28.7%。

(三)教师的职业观

教师职业观是教师对职业的整体看法,只有对自身本职工作的热爱,工作中才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感情,就不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最大的努力和热情,。目前,45.6%的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是基本满意,但仍有14.5%和12.6%的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是不太满意甚至于是不满意。对现今的职业状态而且也言,过半(54.8%)的教师认为需要提升职业状态,但是37.1%的教师认为缺乏进修机会,33.6%的教师认为缺乏各方面配合。

(四)教师专业发展态度与F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有着积极的专业发展态度并对各种形式的行业知识培训持肯定态度。现阶段38.3%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在网络上接受培训,或者通过学术杂志和书籍(占比35%)来提升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主要诉求在科研素养的提升(占比25.8%)和行业实践水平提升(占比25%)这两块。在向专业发展途径需求这一方面,有82.5%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教材编写(占比70.4%)和专家指导(占比69.4%)。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其自身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队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队伍结构:一是职称结构发展不平衡,学科带头人极少,由于公共英语的特性,师资队伍中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占59%,。二是学历结构发展不平衡,大多老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没有时间继续进修导致博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这种不平衡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阻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进程。

2.职业倦怠期初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自我肯定度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来判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虽然喜欢教师职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职业幸福感”,在工作中已感觉压力大,以半消极态度对待工作,职业倦怠已初见端倪,处于教师的生涯挫折阶段。

3.科研能力单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科研不足问题,从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主要由于,一是教师备课量大,教学任务重,没有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深度思考。二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大多安于比较稳定的职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工作环境中普遍缺乏科研氛围,科研环境差也是导致科研能力薄弱的另一原因。

4.行业知识发展规划不明确。绝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了行业知识提升在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强烈的意愿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并愿意下企业实践和调研,但由于缺乏各个方面为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致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对各个行业知识发展的了解严重不足,同时缺乏明确的行业知识发展规划。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2篇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对信息管理行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内涵的介绍和现状的分析,对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情况作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发展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

信息化的基础以及核心问题是有效的管理信息资源。[1]我们通常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定义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即把管理方法、技术和理论用于信息管理中,它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使得对信息管理方面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管理类专业。

从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出发,我们将信息管理的内涵做了以下的划分[2]: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信息资源的管理等。这三个层次间由现代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将它们结合起来,构成有机的整体。信息管理包括对相关信息活动的各个要素――人员、信息、机构、技术等。进行科学的协调、计划、控制、集成等,以完成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开发,从而服务于社会对信息的相关需求。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管理以及信息系统中重要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管理是对信息系统开发、创建、维护、运行等;信息系统中重要信息的管理是对信息系统里的重要信息整理、收集、开发及利用,尽可能地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

2 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状分析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正式成立[3],国内大部分知名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以及优势资源组建了特点不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其最主要的模式分为三大类:以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等管理类学院为基础建设该学科,主要进行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的学习,例如复旦大学就是通过工商管理学院进行该学科建设;以图情档案院为基础组建学科,继承原有的情报学学科以及图书档案学的特色,主要开设计算机类知识、情报学知识、图书档案学和管理类课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学院;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相关信息系统设计、分析的知识以及有效管理知识学习的理工类大学,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此外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性的名校,已经建立了兼顾经济、计算机、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综合型专业共同发展的模式。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3.1 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专业特点不突出。部分院校对信管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得学生无法明确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定位,无法把课程内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普遍感觉学得知识量多,但不够深入,学而不专。信息技术比不上计算机学科的学生,管理能力不及管理学科的学生,严重制约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2)人才培养思想陈旧。一些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陈旧,无法随着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无法反映信息管理专业的新理念以及新的技术趋势,进而无法保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造成就业压力[4]。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包括下列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教师的知识融合性不足。大部分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是由其他专业和领域调配过来的,他们的知识全面性与广度相对不足,导致教学中对熟悉内容有所侧重。另一方面教师在于实践经验缺乏。不能结合实际案例与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4)专业建设中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多数院校十分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和考核,但往往忽视了实践环节以及实验课程。缺乏适当的实践环节的培训,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系统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3.2 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1)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硬件建设。建立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科学、软件配置合理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实验室是强化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设备基础。保障教师办公条件以及科研条件,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室,建立科学权威、完整系统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库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位进修、选派出国进修、合作研究或者相关部门兼职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培训进度;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级人才以及具有企业工作背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和维护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教师;聘请国内外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教授担任特聘教师;外聘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以及学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家担任兼职客座教授;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人才挑选和使用制度,使优秀人得以有机会脱颖而出,力争尽快建立起完整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学校和学院适当的对新专业的科研政策要予以鼓励,资助青年教师合理的科研经费;利用学术沙龙等组织形式,形成活跃积极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鼓励教师投入到本专业的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去,撰写与公开发表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论文;在本专业领域内建立相对稳定并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学科发展研究方向,积极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研项目等部级、省部级相关的科研课题。

(4)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开展与外校间的教学科研互访、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和教师讲学进修;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做学术交流或短期讲学;邀请相关的高水平企业家或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考察参观和学术座谈交流;寻求机会,创造条件同国外大学和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5)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注重教学思想创新,强化学生组织、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5],并鼓励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手段和双语教学甚至全外语教学方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建立先进的教学环境,实现网络化的教学氛围,并建立网上讨论区,增加教育空间。公共基础课以及经济管理专业课按照教案课件、讲义、案例、题库、同步练习与学习指导等内容,形成规范统一的教学形式,内容各具特点的教学信息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落实教师教学督导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听课制等现代教学制度,通过教研工作和课程组交流合作,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模式。

结 论

只有重视和解决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保障我国信息化管理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从基础建设的角度,提升教学环境和硬件水平,更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是保障信息管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祁春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建设规划(2003―2010)[C].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土管学院2003年学科建设研讨会材料汇编,2003.

[2]陈开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241-243.

[3]陈禹、杨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108―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升级和诸多职业走向专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

我国学位制度通常分为学术(academic degree)和专业(professional degree)两大类。学术学位是对人文和自然科学范围内所授学位的统称,如理学学位、工学学位、文学学位、农学学位、法学学位等。学术学位对于理论和学术研究比较重视,而专业学位则重在专业实践,是某一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培养的是既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结构又能够应用实践的职业者”,如教育硕士(ME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等。虽然两种学位所属范畴和人才培养层次相同,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生源、资格认定、学位获得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培养目标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它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进行。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研究生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总体而言,要求在“品德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达到研究生层次的标准,能够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学术学位多侧重学生的理论能力培养,主要目的是能够胜任教学和科研任务;专业学位是为各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突出实践能力,着重于应用领域的管理、技术或工程开发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原则上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一定社会职业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方式和生源的不同

学术学位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少,主要是进行脱产学习;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在职人员,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各行业的在职人员,他们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而入校,进行不离岗学习,强调学校和企业等单位相结合。

3. 资格认定的不同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在资格认定方面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学术学位不具备专业任职资格的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在某一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官方认定;而专业学位则具备一定的专业任职资格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从事某一专业技术职业工作能力的认定。

4. 其他不同和发展趋势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修完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培养单位要给予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只颁发学位证书,而不颁发学历证书。两者的影响和被社会认可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上很多单位都按照传统的方式比较看重学术学位的含金量,对专业学位不大认可。我国现在正致力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复合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将更多地转向专业硕士学位,摆脱原来一贯的以学科和专业作为培养基础和目标的做法。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生培养趋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自1991年我国开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学位类型及授予学位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开招各类专业的硕士学位已达17个,博士专业3个(兽医、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位类型涉及工、法、农、医、教育、管理、财经、艺术、军事、建筑等十大门类;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八百多个,广泛分布在全国除青海、宁夏、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质量、较快发展阶段”。在我们看到专业学位发展的可喜状态时,也要意识到有待改善之处。

1. 发展结构失衡

我国目前所设立专业学位中,硕博专业学位设置数量差距大(硕士学位17个,而博士学位仅3个),且对于不同层级专业学位,其招生单位数量也相差悬殊,层次结构发展比例出现失调,科类结构发展也出现不均衡,其发展不均衡性一方面体现在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的功利主义取向上。有就业职位前景、工资预期较高的MBA、MPA、法律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发展势头良好,而职业定位和就业回报不明显的发展较弱。硕士学位的专业学位发展良好,而博士学位不仅量少,在其他方面也和硕士学位差距很大。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专业学位的发展结构失衡。

2. 生源分布不均衡及短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这种蓬勃发展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生源分布不均以及生源短缺等问题。这种不均衡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受各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一部分好的院校在招生方面发展势头良好,而普通院校相对来说招生数量极少,甚至部分专业学位存在生源人数逐年减少的现象;而且随着招生院校的逐年增加,平均到每个院校的实际招生人数也在相对减少;生源相对减少,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科的建设。因此,生源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并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的长远发展。

3.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照搬学术学位模式

多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即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

需要。

4. 现有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在师资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这些“学术型导师”由于长期在高校工作,实际经验少,并且对引进或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不够,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熟悉,很难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因此,其教育对象便不能够接受并内化为自身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更无法达到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工程技术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太过单一,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阅历,不利于达到对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目标。

三、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是当今世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它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专业学位教育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其教育“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借鉴和吸取别国教育经验的同时,又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根据本土实用主义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它在保留文理硕士、博士学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这样为社会既培养了学术型人才又培养了职业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推动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专业学位发展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力发展新兴的专业学位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美国专业学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美国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美国不仅学位级别多,其授予标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双学位课程,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可以同时攻读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课程的机会。学校通过开设合并课程等措施来缩短修业年限,以增大学生获取两种不同的学位的可能性。校方不仅在同一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在不同专业间还设立联合的培养计划,比如,莱斯大学的工程硕士就设有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联合计划,由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培养不仅懂技术,同时又兼具一定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毕业生可以同时获取两个学位;这样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全面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美国国家的发展。美国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修改课程设置和毕业时学位的授予,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 美国专业学位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目标来看,美国专业学位设立伊始就是为了区别于学术性学位,以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人员的需求,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加强校企协作,实施“双师制”培养模式

美国所实施的校企联合“双师制”,是指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要由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以利于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和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及现状中可以看到,不同性质的院校通过不同的教育机制积极地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的需要,这样的专业学位教育不失为大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的教育文化传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政策的指导;国家间的相互学习、效仿、竞争是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已经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合理发展专业学位

一方面,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应重视市场调节作用,让市场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调节棒”;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短,情况复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以达到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目的,并提供相应的体制支持和制度保障,逐步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扩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单位的办学自,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合理发展专业学位的目标。

2. 树立专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教育国际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外办学机构强势介入,这些使得中外教育力量在高科技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因此,树立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化观念,提供专业学位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角势在必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要以国际职业环境为背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来提高自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专业学位发展较好的地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

3. 改变原有观念,拓宽生源渠道

生源的问题是关系专业学位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应通过传媒、网络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深入了解并关注我国的这一教育领域,改变人们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从而提高人们认可专业学位教育的正面效应,从而达到扩大生源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耀媛,许克毅,职业背景下我国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3]冯秀峰,屠中华,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两段制招生考试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日语教学模式 比较优势 特色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度校级“创新强校工程”教研教改一般项目及广东省教研教改项目“构建‘三维’平台,创新日语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8-02

1.全国高校日语教育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过去15年,在大学扩招的大形势下,伴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大学日语专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李爱文(2011)统计,我国开设的日语专业大学的数量仅次于英语,成了名符其实的“小语种”、“大专业”(修刚,2008)。数量的膨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由于诸多高校日语专业大多以培养日本语,日本文学或日本文化的专业人才为主,结果培养目标过于雷同,导致供需失调。顺应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认为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等五个特征。随后诞生出了诸多的“日语+ a”(修刚,2011)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a” 代表“其他专业方向”。代表性的有“日语+旅游”,“日语+IT”,“日语+经贸”,“日语+商务”等。其中“日语+商务”最被青睐。根据李爱文(2011)的统计,“日语+商务”的高校达到235所,占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总数的35%。

但是在“日语+商务”教学模式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却日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于“商务”内涵理解的不清晰和课程设立的逐渐趋同;其次,讲授“a”的教师培训,招聘及授课语言问题等。为此,笔者以广东地区高校日语专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广东省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商务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学校基本都有“日语+商务”的特色方向。调研的重点放在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如何把握日语语言,文学,文化等相关课程和商务方向课程的基本比例关系;二是比较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点。即各校是如何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来体现出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后,总结出如下5种基本模式:

2.广东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模式一: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综合性大学,立足传统日语模式。中大日语专业成立于1978年,历史较长。98年设立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为主干,研究和授课相结合。社会人文底蕴丰厚,课程以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日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对日本文学、文化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日语语言能力为主。具有大致相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还有以下一些其他大学。深圳大学日语专业设立时间较短,注重日本文化和文学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创立于2007年,有日语翻译,日本语言文化两个方向。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科追求;肇庆学院把培养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日语综合技能较强为目标;惠州学院培养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

模式二:以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比较模糊。起初以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为主,后来加入了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复合型和研究型两个方向的培养。虽然这里所强调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并不明确(即a所代表的专业方向),但是因为课程设置中开设的日本贸易经济等相关的课程基本属于商务范畴,所以这里暂且把它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看成“日语+商务”方向。与此雷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其创立于2002年,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开设有数学,计算机等公共选修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课程。广州大学日语专业创立于2004年,培养实用型高级日语人才。和国家及教育部所倡导的应用型和外语复合型人才相近。但是明确表明了有商务日语,日语语言,日本文化等三个方向。

模式三: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专门性外语类综合大学。从1970成立东语系日语教研室,之后并入了新成立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成立时间达到了45年,是一所有历史传统的外国语大学。78年就已经获得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作为广东省高校首屈一指的省级名牌专业,其人才培养覆盖了学士,硕士,博士等三个层次。有30名左右的硕士生和5名左右的博士生。在全国日语教育及日本学研究界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学基础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日语专业每年招收六个班,其中三个班为语言文学方向,三个班为翻译方向,4年前开始增设两个班为商务经贸方向。其中报名经贸方向的学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开设多个方向的班级,选修课互相共享资源的课程设置模式。

模式四:以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本身某种传统优势特征的大学。这些大学的日语专业创建时间普遍较短,几乎都是大学扩招后成立的。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日语专业创立于2003年,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国际商务方向有四门课程必修和两门选修课程。广东工业大学培养“日语为主、经贸为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商务课程包括商务日语、外贸业务与单证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日语专业成立于2005年,农工为其优势专业。以应用型日语高级人才为培养方向,把培养熟知跨文化交际的规则和技巧,了解国际商务运作基本程序和规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五邑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商法、金融、单证运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日语从事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内容涵盖了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商务日语、商务日语信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日语洽谈、日本经济、日本企业文化等,开设的商务课程比例较大。东莞理工学院,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韩山师范学院成立于2007年,培养有特色的日语应用型人才,有商务日语方向。这些院校的日语专业创立时间短,在日本语言文学,文化为主的基础上,加入了4-7门商务方向的课程,力求在掌握日语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方向的知识。但是占授课总体课时并不高。

模式五:华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日语专业,似乎和商务有一定的关联。专业批准时间是1982年,硕士点是2010年。从其培养目标来看,与其他大学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略有不同,倾向于外事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培养外事、外经、外贸所需要的日语翻译、日本学研究以及日语教育等方面的人才。突出涉外领域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其开设的课程除了专业主干课程之外,这可以从外事翻译、经贸翻译等课程设置看出来。

3.广东高校日语专业商务方向分析

从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广东的各个高校日语专业几乎都设有日本经济或者商务方向的课程,但是所占课程比例较低。都几乎把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使得不论哪个级别大学的日语专业培养目标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商务”的解释显得不是非常的清晰,没有明确本校独特的商务内容的表述。有点“ 赶时髦,随大溜”的感觉。为改变这种情况,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优势资源,重新整合,丰富“a”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校日语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4).

[2]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4).

[3]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5).

[4]修刚,李运博.中国日语教育概览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龙岩市;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的西部,通称闽西,东与福建省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北与福建省三明市相接,地处南亚热带北缘,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1.91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2.3%,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烟叶、茶叶、油菜等。畜禽饲养量等十一项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生猪产业,产业链长、优势突出,为全省之最。龙岩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了试点示范,通过强化各项政策、项目开展、安排专项资金、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出了一条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0年6月底,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42个,其中新罗区66个,长汀县89个,永定县90个,上杭县87个,武平县114个,漳平市96个,连城县100个,比2008年的193个增加了449个。2010年1-5月新增119个,入社农户1.83万户,带动农户10.78万户,出资额6.84亿,帮助农民增加收入5.12亿。注册商标66个,无公害认证22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QS认证2个。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多样化

办社主体呈现多元化,主要由涉农部门如供销社、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单位和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村两委等牵头引办,充分发挥各种投资和合作主体积极性。漳平永福以台湾农民为主体成立的“闽台缘分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属全省首例。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劳动技术、产品的联合以及资本的联合的合作机制;服务内容向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认证、品牌包装等方面拓展;合作内容扩大到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资源开发、农机服务、信息中介等多方面,涉及了龙岩市主要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如新罗区花生、漳平水仙、武平绿茶、连城地瓜干等。

(二)政府支持多样化

近年来各部门对合作组织积极做好拓展服务工作和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供销社系统,利用自身条件与优势,指导创办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如龙岩市的新罗区、上杭县、武平县针对新办农民合作组织均给予0.5万元-1万元不等的补助。培斜天然竹业专业合作社、中都诚福果品专业合作社、中山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南洋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等获中央财政配套项目资金229.5万元。合作组织向农户供应优良的种子、种畜和种禽,按优惠价格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营销农产品。

(三)培养典型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强

目前,武平中山绿露仙草、连城曲溪笋竹等13个专业合作社被列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千社千品”富民工程项目,4家专业合作社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山绿露仙草专业合作社推广“五新技术”,扎实推进仙草种植、加工、营销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2010年,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东坑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壮大示范专业合作社队伍。龙岩市重视典型合作社的引路作用,通过逐级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力

有关部门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服务,帮助创建品牌,提升农产品商品档次。新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商标注册,打造名优品牌,注册了“龙锦”生猪、“闽西好”食品、“月桂”农家鸡等15个商标,打造“一村一品”黄坂月桂鸡、培斜茶叶、洋畬柑桔、梅花山蔬菜4个项目,龙岩咸酥花生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恒发脐橙专业合作社“才溪”牌纽荷尔脐橙荣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连城兰花、漳平水仙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连城地瓜干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漳平木村公司被授予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永福高山茶在2009年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和中国山东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获得“一金二银”奖项,漳平软枝乌龙茶获得一项“金奖”。武平绿茶在2010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获奖。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同时扩大市场营销,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

有些专业合作社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制定了合作章程以及理、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形同虚设实际运作起来没有起到作用。一些专业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很好落实,有些财务人员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知识,对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学习不够。成员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透明,盈余分配落实不健全不到位,对成员未进行利润二次分配,大多收益对龙头企业、运销大户手中,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造成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证。

(二)专业合作社贷款、融资困难

由于合作社内部现金入股较少,专业合作社运作资金缺乏。扶贫项目、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基地建设、“一村一品”建设等项目资金,难以与专业合作社实现有效对接。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到位,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贷款份额大大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合作社能获得外界资金支持的机会很少。

(三)政府优惠政策尚需妥善落实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政府对合作社高度重视,各种扶持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实际上许多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有些基层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执行不统一,造成许多合作社不敢建账,担心健全的财务制度会被作为征缴更多税的依据;用电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使合作社运作成本提高;支农项目资金难以与专业合作社实现有效对接。

(四)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管理人才短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主要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造成对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缺乏,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也使得合作社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和管理者加入进来,但合作社的自身条件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对策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了农村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

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促进其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发展。在利益分配上,强调对社员实行二次返利,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与农民社员的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强化规范登记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科技兴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一体化经营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紧紧围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对接科研院所,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鼓励农产品争创名牌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推进合作社的品牌建设,鼓励有能力的合作社注册商标,申报部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产品认证。

(三)解决担保难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合作社的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合作社的发展,仅靠合作社自有资金自然发展是很困难的,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应指导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提供良好的信贷环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不断优化投融资环境,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额度,解决好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给予优先支持,在各种贴息贷款项目和小额贷款上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政策扶持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动力。切实落实税务、工商、信贷等优惠政策引导,税务部门要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金融部门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服务,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季节性、临时性所需资金;工商部门要依法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管理,依法免收登记费用,指导品牌建设等。

(五)培养各类合作社人才,提高合作社社员的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专家授课、示范指导、技术交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鼓励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带头人、发起人的教育与培养。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由政府组织,建立合作社人才培养基地,对合作社社员进行技术、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玉秀.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

2、宋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6).

3、高凤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9).

4、赵福玲.关于丹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2010(5).

5、王玉妍.规范管理依托科技打造品牌——兴城市三道沟果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实践[J].农业经济,2009(2).

6、王礼辉,杨小琴.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J].农技服务,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