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务 管理 目标

1.税务风险管控的目标与范围

1.1税务管理的目标

当前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税收政策理解风险。二是税收政策执行风险。为有效规避上述风险,合理避税、诚信纳税,芜湖供电公司分别从风险防控体系、纳税企业文化、税收管理制度、内部企业管理等方面寻求方法,积极应对,构建企业自身一整套的标准化流程,依法纳税,确保不发生大的税务检查问题。

1.2税务管理的范围

按照涉税环节,芜湖供电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的范围主要分为:一是涉税政策使用引发的税务风险,包括资格认定,优惠税率的使用等;二是收入、成本、费用的处理方式上引发的税务风险,包括收入的确认、成本的确认、费用的确认等;三是发票管理方面引发的税务风险,涵盖普通发票使用和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开具和使用,普通发票的使用与管理等;四是增值税、营业税及其他税务处理引发的税务风险,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的计提、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以及其他税费的计算等;五是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引发的税务风险,包括纳税申报的真实性、税款缴纳的及时性等。

2.税务风险管控的主要做法

2.1纵向管控,构建税务风险防控体系

(1)构建组织,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芜湖供电公司是安徽省电力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法人单位,不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决策公司的重大涉税事项,同时公司作为省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法人的分支机构并不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重大事项需要向省公司进行汇报。公司财务资产部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依法进行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履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的义务,评估公司相关业务的税务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实行对应的处置措施。

(2)营造氛围,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税务风险己成为当今企业的一种常态风险,企业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时必须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公司将每一次税务检查都视作一次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实战检验,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回头看。同时公司内部规定:各业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自行整改到位并确保以后不在发生,通过多种措施并举使得税务风险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3)强本固基,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各项业务流程中严格执行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的相关文件制度规定,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制订了一整套符合公司实际的管理制度:在农维费管理方面,制订了《芜湖供电公司农村电网维护费财务管理办法》,在资金管理方面修订了《芜湖供电公司资金支出管理办法(修订)》,在差旅费方面制定了《芜湖供电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等。

2.2横向应对,建立税务风险“三步走”

第一步 税务风险的事中识别

为快速有效识别公司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公司采用强化内部管理、财务与业务融合并辅以报表分析法来识别公司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

首先,强化发票管理。对于报销用的普通发票的发票专用章的格式以及发票抬头名称是否完整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对外开具的电费增值税专用发票,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国家税款不致流失;对于部分用户增值税应税业务和非应税应付同时存在需要分割电费发票的问题,因电费分割单营销部门无法复核,为避免出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公司要求用户去税务主管机关开具相关的证明作为电费分割的依据。

其次,促进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使得税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再次,加强报表分析,设置科学有效的指标分析体系。

对于增值税,设置了如下两个指标体系:

增值税税负率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

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用于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少缴税金、进行虚假申报的税务风险。

对于个人所得税,设置了个人所得税税负率指标。

个人所得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生产成本-工资)/100%

从这个指标大致可以判断企业有无少计提、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第二步 重大事项的税务风险评估

公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税务风险。除此之外,如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界限较为模糊,可能导致纳税调整事项的,我们从其金额上来判定是否会产生大的税务风险,一般我们认为超过十万元即是重大的税务风险。

第三步 税务风险的应对

公司按照税务风险的等级和频次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重大的税务风险即行整改。对于偶发性质的非重大的税务风险则选择保留相应的税务风险;对于经常发生的非重大的税务风险,则需要查明其经常发生的原因,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2.3加强沟通、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1)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与传递

建立健全企业基础信息系统。一方面公司汇编并定期更新本行业适用的税法法规。另一方面公司强化对财务管控税务管理模块的深化应用。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公司积极利用预算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大修技改工程推进会等多种形式宣贯税务风险管控理念,同时为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并定期组织税务培训,强化相关部门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

(2)建立外部信息传递和联动机制

公司定期开展与税务主管部门沟通交流,总会计师经常带队拜访税务主管部门,就企业相关重大涉税事项进行探讨,并约定企业涉税处理的具体流程,同时积极邀请税务主管部门就最新的税务政策等进行授课解读,建立起了良好的税企联动机制。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3.评估与改进

公司为保证税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审计委员会来开展对其持续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同时为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公司还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根据相关外部规范和企业内部要求,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估。

参考文献:

[1]韩灵丽:《公司的税务风险及其防范》,税务研究,2008(7)

[2]蔡昌:《税务风险揭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策略

在国民经济中,上市公司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由于上市公司经营规模较大、业务较为复杂,涉及诸多税种,加之税收政策的调整较快,如国家于201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2017年调整消费税税目和税率,2018年调整增值税税率,导致其涉税事项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容易引发税务风险。较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上市公司是规范的公众公司,是企业依法纳税、管理税务风险的典范,所以,更需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分析与探究。

一、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具体是指涉税行为和税法规定相悖或者税法适用不准确,造成公司未来可能遭受利益损失。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市公司的纳税行为与法律规定不符,如应纳税却没有纳税或者少纳税,面临罚款、补税、加收滞纳金、损害声誉甚至刑罚处罚等风险;另一个是上市公司涉税行为未准确的适用税法,没能充分使用优惠政策,从而多缴纳税款,承受不必要的税收负担。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非故意性。尽管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是违法造成的,但这不是故意的,如因税务机关认识不统一或者国家调整税收政策造成的税务风险;二是不可避免性。每一个上市公司都要承担税务成本,因为税务具备法定性、强制性,这与上市公司追求最大化利润之间存在矛盾,不可避免。加上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即便上市公司主动纳税,管理者以及涉税工作人员也极有可能难以知悉、完全掌握,导致税务风险存在不可避免性;三是预先性。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不是在公司进行纳税申报或者财务核算时才产生的,在这之前就存在,需要提早进行防范。税务风险对于上市公司的消极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一旦被媒体曝光会严重损害公司的信誉,同时,遭受处罚,增加公司的经济负担,还会导致公司管理层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变动、损失,使公司遭受全方位的打击。鉴于此,上市公司必须根据税务风险的特征,持续有效的加强税务风险管理,防范并控制税务风险。

二、加强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正确的树立纳税观念,增强风险意识

上市公司的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这和国家税务的无偿性、强制性存在矛盾,所以,极易在纳税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引发税务风险。作为上市公司务必要意识到纳税是每一个公司乃至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违背法律势必会被法律制裁,避免因偷税逃税引发税务风险,让公司遭受损失。上市公司应积极更新观念,大力宣传税法,加强对税法的学习,树立纳税观念,严格依据法律和程序纳税,在内部形成主动积极纳税、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的氛围,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率。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相关的涉税事务工作人员也必须增强税务风险意识,因为他们税务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和部门领导必须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度,形成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将税务风险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在公司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贯穿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促使各个部门能基于税收法律事先筹划、安排相关的涉税事项,有效的降低公司涉税成本与税务风险。针对公司相关涉税事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税务风险意识,以便准确的判断税务风险,提高处理涉税事项的效果,降低公司发生税务风险的概率,减少损失。通过正确的树立纳税观念,增强风险意识,上市公司就能合理的优化纳税,降低甚至避免税务风险,保证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完善税务规章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完善的税务规章制度是上市公司有效管理税务风险的必备基础,上市公司应参照税务总局的《大企业税务风险指引》,基于行业和公司的特征、税务风险情况、现有内控体系等,制定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办法,在公司内部设立税务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税务管理人员,同时,明确专职税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公司识别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的主要方法以及控制税务风险的常用策略。对于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的视同销售风险,制定和完善视同销售业务流程规范,有效的识别视同销售税务风险,从而区分公司所得税与增值税的视同销售风险,掌握适用情况,制定涉税会计处理的完善标准,有效的降低税务风险。对于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的增值税发票风险,制定发票管理办法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操作规范,涵盖相应的职责分工、发票的领购与开具、冲红、作废,还有发票的取得、保管、检查和处罚规则等方面,实现对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定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奠定上市公司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的基础,基于适当的处罚规则提高发票经办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确保提高上市公司增值税发票税务风险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效果;针对上市公司增值税汇总纳税业务的复杂性,制定和完善增值税纳税申报操作指引,涵盖日常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流程以及汇总纳税总分机构纳税申报说明、填写各种附表的规范等,大幅度降低上市公司纳税申报出错的几率,强化税务风险管理。

(三)促进信息沟通共享,加强风险防范

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共享指的是上市公司要增进和税务主管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促进公司内部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在上市公司产生的税务风险中,税务执法问题与税收政策问题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上市公司必须强化和税务主管机关的沟通、联系,及时准确的掌握税收政策的改变和国家出台的税收新政策、税务机关实施纳税评估与稽查的重点等,预防因政策调整而遭遇不必要的风险。上市公司可通过税务机关的税法宣传,通过税企微信群与QQ群等交流方式获取相关的法规信息、政策信息,或定期参加税务主管机关举办的企业座谈会、纳税人学习等活动,及时反映自身遇到的税务问题,获取税务机关的支持,及时有效的解决税务问题,防范税务风险。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贯穿自身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应建立内部信息系统,强化信息沟通共享,确保上下级和各个部门能及时的沟通税务风险信息,确保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税务风险的高发部门及时掌握各自的税务风险点,配合税务风险管理机构有效的执行风险防范与控制方案。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上市公司可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实施集中化的数据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从宏观层面防范公司的税务风险。涉税事务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分析公司的税务情况,一旦发现税务异常,应及时向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尤其是针对重大的涉税事项,应做好备案工作,及时上报备案表,方便税务管理层及时解决问题。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百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一、百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1.重点环节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在百货公司运营过程中,税务风险潜藏于各个重要环节,具体包括:在进货环节中,存在合同条款、供货商选择以及发票虚开等方面的税务风险,如公司在对相关商品进行订货时,有两种开具发票的形式,即购买方支付全款后开具发票和分批开具发票,选用前者时,会导致公司的税负风险增大;在销售环节中,存在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算、大宗货物销售收入以及平销返利等方面的税务风险,如百货公司常常会以各种促销的手段吸引消费者,这种销售方式在给公司带来一定利润的同时,若是账务处理得不好,则会增大税务风险;在存储环节中,百货公司的库存商品常常会出现损毁,按照税法规定,这种情况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而是需要从进项税额转出,若是公司将损坏的商品返厂,并以补差价的形式进行账务处理,则会增大税务风险;在调拨环节中,异地调拨时有发生,如果未将这种调拨方式视作为销售,且不开具发票,则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并成为稽查的对象;在扩张环节中,若是将店面装修产生的费用进行当期一次扣除,则会导致当期费用增长过快,从而使公司的税务风险增大。

2.重点税种税务管理问题

随着“营改增”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实施,对百货公司税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税收体制下,百货公司需要核算较为复杂的增值税相关业务,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及时做好专用发票认证工作。但是,由于百货公司的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对最新的税收政策掌握不足,所以易使公司面临着增值税税务风险。同时,还有一些百货公司为实现最大化的税后收益,在纳税筹划中存在着人为操纵会计利润、人为增大成本等情况,使公司面临着逃漏税风险。百货公司在重点税种的税务管理中存在着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给公司带来了税务风险,具体表现为:财会人员没有按照税法规定,对提供服务中的终止、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况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出现了虚开发票问题;没有准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没有将视同销售部分进行账务处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不严格,存在着认证不及时、遗失、损毁的风险;企业所得税在年度申报时存在着纳税调整不合规的问题,故意加大及税前扣除项目,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如,没有根据真实业务和税法规定调整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损失等支出,导致税前扣除项目金额增大,易使公司面临着逃漏税风险。

3.税务信息管理问题

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但是在会计实务中,百货公司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无法为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增大了公司的税务风险。如,百货公司采用“账外账”、大量现金交易、不开具合法凭证等手段开展财务活动,导致会计信息难以如实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使公司存在着隐瞒应税收入的问题。百货公司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时,习惯采用静态的管理模式,导致无法对变动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致使信息滞后,从而造成公司税务风险增大。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加之信息采集缺乏规划,且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使得百货公司很难利用第三方信息与税务机关信息进行比对,严重影响可信息的整体质量。不仅如此,我国的税源信息只能通过相应的环节进行采集,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其中部分信息为纳税人自行填报,真实性有待商榷。因税务机关的指标分析模型尚不健全,无法进行逻辑关系分析,致使百货公司很难从中发现税源信息的异常,导致信息资源的附加值不

二、加强百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1.加强重点环节税务风险控制

百货公司应针对重点环节采取以下的风险控制措施:一是进货环节。对于百货公司而言,进货环节是税务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可在该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百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进货合同审核制度,选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合同条款,并对整个进货过程实行营运分析控制,以此来降低税务风险。同时百货公司的税务部门应当成立筹划小组,在供货商的选择上开展筹划工作,准确测算出选择不同供货商对公司税务及收益产生的影响,据此对供货商进行择优选取,降低税负提高收益。二是销售环节。针对销售环节,百货公司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公司可指派专门的人员对商品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维护,对商品的税率进行审核,看是否准确,并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按照规定的纳税收入时间对销售收入进行确认,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储值卡业务进行管理。针对大宗商品的销售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强化销售活动的财务审核,如平销返利等。三是储存环节。在该环节中,百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对公司的所有财产进行保护和控制,通过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存货的缺失及损坏等情况,上报税务部门,做进项转出处理。四是调拨环节。在该环节中,百货公司应当建立异地调拨管理制度,指派专人对调拨过程进行跟踪,并对发票的开具以及相关账务进行处理。五是扩张环节。在该环节中,百货公司应当进一步强化实物捐赠的财务审核工作,指定专人对改扩建业务的账务进行处理,全面分析设置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利弊,规避税务风险。

2.加强重点税种的税务风险控制

百货公司要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重点税种进行风险控制,规避逃漏税风险。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增值税风险控制。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百货公司应加大增值税方面的风险控制,对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准确计算,根据现行税法中给出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对公司的销售收入进行确认,所有的销售收入均应当按照全额进行计算,依据相关要求,对应纳税金进行及时准确计提,并对销售处理进行正确的财务操作,以免引起税务风险。同时,百货公司应当对进项税额进行正确核算,所有不能用于抵扣以及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必须及时转出,并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防范虚假开具的情况。二是企业所得税风险控制。百货公司应当对税前扣除项目进行真实计列,可在年度申报的过程中,以检查为依托,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并重点对如下事项加以关注:员工的工资福利、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公益捐赠支出、坏账准备金、资产盈亏、资产减值准备、租金支出以及所有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筹划进行合理编制,降低税务风险。

3.加强税务信息管理

百货公司要建立健全税务信息管理机制,加强与涉税客户、供应商以及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为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内部信息反馈制度。百货公司的各个部门应当以月度为单位对本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反馈,如物资的购进、耗用、损失、销售及库存情况等。按照实际情况对信息反馈表进行填写,上报财务部门。而税务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部门的信息进行分析汇总,上报给公司管理层,在获得批准后,按管理层给出的意见,进行税务处理。此外,可按月度财务报表及各部门的涉税业务情况,对业务涉税信息反馈表进行如实填写,向下发给各个部门,向上发给公司管理层。二是建立外部信息征询制度。百货公司的各部门可按具体的业务情况,与供货商及客户进行定期沟通,收集相关的信息编制市场信息意见征询报告,提交给税务部门,经汇总整理后,上报公司管理层。税务部门应在每个季度中,与税务机关和行业协会进行联系,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填写涉税业务处理意见征询报告,并上报给公司管理层,获批后进行税务处理。三是实施信息汇总制度。百货公司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对涉税信息进行加工、传递及处理,以财务信息流汇总表的形式,对涉税信息的处理及传递加以明确。

4.完善税务风险监管机制

百货公司要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监管机制,规范和约束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确保有关税务的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有效规避税务风险。首先,百货公司应当开展专业的税务内审工作,借此来对税务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公司可以按照自身的业务特点,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对税务内审部门及岗位进行设置,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引入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税务审计人才,针对公司的涉税问题,进行税务内部审计。通过审计,及时发现涉税业务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其次,百货公司在完善税务内部审计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中介机构在税务审计方面的专业性,采用聘请的方式,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本公司进行税务专项审计,以此来弥补税务内审工作的不足,找出内审中遗漏的风险因素,给税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依据。再次,百货公司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一段时期内的税务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据此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措施进行优化改进,提高风险控制效果,降低百货公司的税务风险。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资金池 内部管理 税务风险

资金池仅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就是将各个部分的资金进行汇集之后,形成像蓄水池一样进行资金储蓄的空间。而资金池实际上最早是出现于跨国集团与国际银行之间所开发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通过该方式,能够对全球各个部分的资金进行统一调拨,使得集团本身的净头寸得以降低。资金池业务,实际上主要包含了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余额上划、下属企业透支、主动拨付以及收款、成员企业委托借贷以及部分成员向集团进行上存、下借等方面的计息行为等。而如何对于这其中所存在的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税务风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管理,也就成为了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一、明确组织架构、管理关系

明确集团公司财务中心具有管理职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权管理。

集团成员企业自身的财务,实际上接受着两重领导,其集团成员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资金运作、重要财务、重大融资等方面工作,基本上都是服从集团的财务领导指挥。集团财务管理中心,主要是对于下属企业的资金支出、归集的划拨,以及资金长短期内的投资和内部统筹的资金拆借业务进行管理;同时,集团财务中心还具备了下属企业财务责任人的相应任免权利、财务预算审批权利等。而集团之下的成员企业,必须要在自身所具有的权限内、程序内,来执行短期规划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各个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只有对各个不同环节的管理关系进行明确之后,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集团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效益,同时围绕着公司本身的发展战略来展开相应的活动、业务等,最大限度的避免各个成员企业受到了领导个人的意志影响,当各个不同部分的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在受限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投资、资金挪用都会导致集团的经济利益受损。

二、实行财务预算管理

要实现资金统一归集,收支二条钱,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

集团成员务必要对于资金预算工作做好相应的统一工作:并且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责任主体,来针对各个不同环节的预算进行层层分解;并且严格的按照相应的内容方向,来执行采购、工资、税金、日常支出、财务费率等;严格按照资金实际需求,来对于现金、银行承兑汇票等几个方面进行区分;严格的按照相应的主体,来充分的满足各个方面的资金使用需求以及母公司的借款需求等。

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对于各个方面的成本费用、开支进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各个不同部分的预算外成本以及不确定因素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造成的影响。同时,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成员企业本身的资金预算工作,也是母公司对于其所执行的管理措施。

三、统一财务管理制度

整个集团公司,针对集团成员企业,实行统一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部职责、对资金、资产、收入、成本核算、费用、税收、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告及披露、财产清查、发票及收据、会计电算化、内部信息ERP等管理模块实行统一规定,集团各成员企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有利于集团公司统计口径的一致,提高财务处理效率,规避财务风险、子公司支出按预算划拨、内部资金拆借、资金占用费的结算等方式,收缴子公司的担保权,向外融资权等。

集团公司所运用的资金池本身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资金池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国税务并没有提出相对明确的资金池概念,企业本身也对于相应的税务政策,不够了解,这就导致资金池之中存在着一定的税收风险,必须要从企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资金池实际上就是银行本身所展开的一个中间业务。母子公司之间所进行的资金转移工作,实际上是各个不同法人的实体账户资金进行的转移。假如,仅仅只是单纯的资金流上来对运转过程加以体现,那么就应当要与贸易背景加以区别。资金池的转移,实际上是没有贸易来作为背景支持,所构成的一种公司内部借贷结构。但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没有贸易背景来作为资金划转条件的情况下,仅仅只能够通过银行来作为其中的中间方,并且利用委托贷款的形式来对各个方面加以运作。资金池以及委托贷款之中所涉及到的税收问题,同样需要深入的进行研究。

四、企业所得税

集团内部的资金池在运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各个子公司资金进行归集,从而产生大量的利息收入,或者说通过母公司来向子公司进行拨款,从而形成借款,同样为企业产生相应的利息支出,其中多个方面都必须要分开进行核算,不能够直接与内部进行抵销以及内部轧差结算操作。

对内部资金结算过程中,利息支出在所得税的税前扣除从利率水平及规模水平上,都有所限定。集团公司一般会采取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方式,来进行内部结算。

五、结语

综上所述,资金池模式的应用,实际上帮助集团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便利作用,同时也对于各个不同环节所包含的相应经济利益,起到了归集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务必要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多个方面加以管理,防止税务方面所产生的风险,如此以来,才能够使得集团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慧.集团公司运用“现金池”模式的探讨[J].金融经济,2008(20).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一般企业税务管理中遭遇的税务风险主要是指税收遵从风险。《遵从风险管理:管理和改进税收遵从》里面有相应的定义,明确税收遵从风险是指在企业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纳税后产生的各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纳税人对各种税款不熟悉或者疏忽,又或者故意造成的不遵从税法现象,导致出现税收流失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将现代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税收管理工作中,目的是以此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税收形式,使企业内部能够合理地配置管理资源,实施积极且主动的税务管理,以此规范税收执法与行政管理,最大程度的防范税收流失风险,以此规避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是现代化风险管理和现代化税务管理巧妙配合的结果。税务风险管理指的是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消除或者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种类分析

1.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内部风险

一是公司领导决策人的税务管理意识不足。从国内现阶段的公司税务管理实践情况来看,数量众多的公司领导决策人片面强调产品销售和技术创新,但忽视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税务管理意识的不足,导致公司领导决策人不去认真学习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相应增加了公司组织运营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系数。另外,很多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经常将税务问题连带责任一起推给财务管理人员,更严重的是一些小企业管理者会给财务管理人员施加压力,试图利用违法规避的方式降低公司的税收缴纳数额,反而导致公司因为偷税漏税行为,需要承担加倍罚款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是公司税务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养需要提高。很多国内公司汇中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导致公司的税务管理水平时高时低,无法形成稳定的公司税务管理系统。尽管税务管理人员虽然想要依法缴税,但是因为业务不过关,自身对税法不了解或者理解的不透彻,并且和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容易在纳税方案以主观意识操作行为,继而出现了违法违纪行为。比如:在某些业务较为的精通的涉税人员,有可能尝试寻找税法的漏洞,尽管没有产生犯罪后果,但与税法精神相违背,其主观意识上存在偷税、漏税的意愿。税务管理工作者需要对公司应缴税额进行统计,如果态度上不认真,很容易造成数据失实;如果计算方法不当、数据来源缺乏真实性,也将提高公司的税务管理风险隐患。

2.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外部风险

一是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没有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形成同步。受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影响,我国的税收政策也随之做出调整,以适应现实经济发展水平。但如果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者没有及时学习、研究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将造成公司税收管理与国家政策的脱离。此外,除了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之外,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对其行政区划内的税收制度作出调整,增加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复杂性和难度,也相应提高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风险系数。由于,国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在职权范围内,享有税收管理权限,造成了一些地方的税法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也同样会给企业理解和把握税法和税收政策增加难度,如果;理解错误或者操作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在税务执行方面,各自拥有管理职权和税收征缴权限,存在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国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众多,地区经济结构不平衡,导致各地公司需要参考的税收管理政策、税收方法也各不相同,容易给跨地区生产经营的公司造成税收计算、缴纳方面的困惑,比如在甲市的税收计算、缴税数额是合法的,但乙市对税收计算方法、征税比例有不同的规定,需要重新额计算纳税数额;相反,如果继续按照甲市的计税方法和纳税数额,将导致税务管理工作的错误发生,从而增加了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

1.致力于企业纳税诚信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是否优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大小,同时企业文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影响。因此,为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在企业内部建设诚信守法、依法纳税的企业文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需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财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依法办事,认真对待税务问题。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使企业所有成员都能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帮助企业规避和降低税务风险。

2.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打造和谐的税企关系

税收是政府部门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具有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的职能,能够缓解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政府通常会给地方税务机关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除了随时关注税法状态,还需要强化和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以此保证企业能够准确理解税法,避免税务风险。

3.提升广大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减少企业已有税务风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当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此强化对企业的控制力,规避税务风险。

4.对企业的一切涉税事务进行系统的管理

企业出现税收问题一般都会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处理,没有意识到税务规定和财务会计存在的差异,财务管理人员更多地是帮助企业如何履行纳税责任,而不像税务处理那样,需要考虑企业业务本身、涉税合同、发票等交易凭证是否具有进而发现。税务规定和财会管理上有依据的内容也不同,财务问题只需要调整财务就可以解决,但是这样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因此,为避免出现税务风险,企业必须树立税务风险意识,将有关税务的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和防范出现税务风险。

5.建立健全而有效的预警报告机制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角色转变;税收风险;应对方法

一、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转变

1999年,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AMC在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并规定存续期为10年,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1999年至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收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次性下降近10 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一季度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其中现金回收1805.6亿元。到2009年,10年的存续时间已经到期,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进行业务改革,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变,按照财政部的思路,AMC商业化转型将分几步走,首先是政策性不良资产与商业性不良资产的清分,然后是财务重组.股改.上市。按照财政部的思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已经完成股改,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从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公司进入到市场的大潮中,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进行独立经营。

二、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税收挑战

1、资产管理公司以往的税收模式

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时,国有四大管理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处置相应银行的不良资产而设立,所以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执行的文件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信达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0号。主要内容为:

(1)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借款方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和票据等抵充贷款本息的,免征资产公司销售转让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票据以及利用该货物、不动产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

(2)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3)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借款方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抵充贷款本息的,免征承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应缴纳的契税。

(4)对资产公司成立时设立的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资产公司收购、承接和处置不良资产,免征购销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应缴纳的印花税。对涉及资产公司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持有人变更的事项,免征印花税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2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5)对各公司回收的房地产在未处置前的闲置期间,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资产公司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免征土地增值税。

(6)资产公司所属的投资咨询类公司,为本公司承接、收购、处置不良资产而提供资产、项目评估和审计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税收上出资政策性资产享受免税的优惠,同时,由于在处置资产时,一般均为亏损,所以一般也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2、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的税收模式转换

在资产管理公司存续10年中,其核心业务逐渐从处理对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即政策性业务转换到收购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对各个商业银行通过市场模式进行商业化操作收购,到现在,资产管理公司对成立初的政策性资产处理基本进行完毕,对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一直在探讨中,同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2010年开始,逐渐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到现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也在逐渐进行中,同时,四大管理公司在股改后的几年内酝酿上市,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资产运作到商业化资产运作过程中税收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即从以前的免税模式下进入到全面按照中国现行税法缴纳相关税费。

3、资产管理公司在现阶段面临的税收风险分析

现阶段,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员工缺乏税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相关知识,对税收法规和税收相关法律不了解,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公司内部人员对税法知识模糊,纳税意识淡薄:由于长时间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导致公司的员工对税收的政策法规知识不了解、不关注,使得公司员工对依法纳税的观念比较淡薄,从而在意识形态中形成少缴税、不交税的风险。

(2)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没有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由于没有很好的纳税意识,从而导致公司在日常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税收法律法规的影响,增加了公司在日常业务中无意识的偷漏税风险。

(3)在日常会计处理工作中缺乏对税务事项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控制: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一直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使得公司在制定财务制度及相关文件中,缺乏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从而导致在财务处理上没有考虑或者不全面考虑相关的纳税事项,从而导致偷税、漏税的风险。

(4)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不能很好的符合税法规定:在日常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过程中,由于对税收法律的法规不明白、不知晓,从而导致在税收申报和税款缴纳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少交税款、不交税款、延迟缴纳税款的问题,从而可能引起企业支付相应的税收罚款及滞纳金的风险。

(5)公司在日常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不能很好的符合税法规定:按照税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相关要求,公司应该对日常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税务档案以及税务资料进行合理的准备和报备,但是由于公司的内在原因,不能对以上资料很好的管理,从而引起相应的税收风险。

(6)在公司的日常控制中,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税务控制,导致出现税务风险后不能很快的发现、识别,从而导致相应的税收风险。

三、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模式下的税收风险应对

鉴于资产管理公司在现阶段存在着以上诸多税收风险因素,所以资产管理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很好的应对、规避相应的税收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1、在资产管理公司的税收风险应对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资产管理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该组织应该具有以下机构:

(1)、在资产管理总部设立专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隶属于财务部,负责全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对财务部总经理负责。在全国的分公司中设立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并对该分公司的财务部负责。

(2)、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具有以下职责及功能: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进行税务风险分析,指导和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和沟通机制;组织税务培训,并向本企业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承担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账簿凭证和其他涉税资料的准备和保管工作;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资产公司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涉税员工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等。

3、资产公司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

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对税务风险建立合理的控制机制,全面的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在内部结构和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应该转变税务控制机制,必要时可以请外部专家及税务机关的帮助,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日常和重大业务的流程,从源头控制税务风险。完善纳税申报表编制、复核和审批、以及税款缴纳的程序,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保证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企业应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税务风险建立监控机制,评估其累计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资产管理公司的税务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确保与外部如中介机构及税务部门的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将税务申报纳入企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立税收申报日历,确保在税收申报期内纳税申报各项税收,如果没有及时申报,申报系统应该及时提醒。

5、内部监督

企业应该定期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和完善,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监管,从而达到将税务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控的层面上来。

四、资产管理公司对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企业有了很好的风险防控系统,但是没有很好的风险防控的方法工具也会产生重大的问题,常用的风险防控的主要工具有:

1、风险承担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不重大或者未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风险承担。

2、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识别出来的重大风险作出回避、停止和退出的策略,避免成为风险的所有人。

3、风险转移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将风险通过合同或者服务保证书或者风险证券化的方式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别人,从而来规避企业的风险。

4、风险对冲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相互对冲。例如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7篇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作为国家税务总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之一,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后,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因所辖大企业最为集中,也成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先行者。《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后,他们深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驻场调研,与企业一起寻找涉税风险点,共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点评:德勤上海税务合伙人林绥

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九所所长白玉明

2009年9月,《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后,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来到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对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了为期数月的驻厂调研。对照《指引》的要求,税企双方就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共同建立起了现有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尽管这一体系还存在一些瑕疵,但毕竟为所有大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基础坐标。

制度建设是基础,重在切合实际着眼长远

《指引》要求: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中化做法:根据《指引》的宗旨,围绕企业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要求,制定了相关的会计管理规定、税务管理规定以及特殊业务税务处理办法,并正在制定《税务风险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

专家点评:按照“切合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中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控制税务风险实际上是对影响税务事项处理的因素进行控制。具体的管控制度必须围绕税务事项的决策权和处理权的不同来设置。集权型、分权型、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扁平直接型、产业板块型等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决定了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税务决策权力分配是不同的。投资管理类、生产制造类、贸易类、服务类等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问题及其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按照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决策权的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设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集团公司设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应该主要围绕重大投资或重组项目,而下属公司则要紧紧围绕公司具体的运营过程。

《指引》要求: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中化做法: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明确风险管理总体目标,对重大风险事项等进行研究和审议。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集团公司主管风险事务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室的负责人组成,主任由集团公司主管风险事务的领导担任,向集团公司总裁负责。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办事机构为集团公司风险管理部。集团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也负责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其中,会计管理部负责对税务风险等财务风险的管理。

专家点评:企业在税务问题上的决策制度是税务风险管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风险虽然只是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税务事项几乎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涉及人、财、物、技术等各个要素。因此,税务风险的源头很可能就潜伏在决策层及各个业务部门。因此,管理税务风险、解决税务问题可以由财务或税务部门负责牵头,但具体工作必须要由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一起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前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

建议企业在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由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参加的税务联席会议制度及与之配套的沟通机制和问责制度,以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责任,增强各部门对决策层意见的执行力度。同时,从长远考虑,企业最好能够建立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增加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人员的数量,分担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提高处理涉税事项的准确性,进而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逐步增加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在战略决策中的话语权。

《指引》要求: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

中化做法: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及工作业绩相联系,在业绩考核时实行税务差错一票否决制。

专家点评:把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和工作激励挂钩是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建设的整体推动。建议企业建立一套针对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单独绩效考核制度,也可以在企业统一的员工考核制度中单设一个章节,明确奖罚的标准和措施。另外,税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分布在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税务部门的配合是税务风险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企业的业务部门在税务风险方面的责任落实情况也应该纳入考核,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

岗位设置是前提,重在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指引》要求:企业可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设立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中化做法:按照不同板块及业务需要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及控股公司等企业形式,各企业均有专人负责税务事项处理,集团公司统一委派、统一管理各公司财务总监(经理)。税务人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由财务经理根据集团统一的会计管理办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岗位及人数,并依据会计、税务管理办法设定工作权限。

在会计管理部下设立税务会计部,编制2人,税务会计部负责人直接向会计管理部总经理汇报工作。各分支机构参照集团公司设立税务部(岗位),具体负责各自机构的涉税事项。集团公司税务部门负责向本企业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参与企业重要业务决策过程,并就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事前提供税务意见。

在岗位职责上,要求进行职责分离管理。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与审批岗位、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与审批岗位、发票购买保管与财务印章保管岗位、税务风险事项的处置与事后检查岗位、税务政策的研究和复核、税务发文的起草和审核、税务制度的拟定和等环节都要求进行职责分离管理。

专家点评:统一委派各下属公司财务总监(经理),可以保证在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经理)领导下的税务人员高效、独立地开展工作,也能在制度上防止虚假的财务、税务信息,防范由于成员企业众多、布局分散带来的财务和税务风险。

但是,考虑到税务风险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想从根本上防控税务风险,企业还做好以下功课:第一,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税务风险岗位的设置及其权限,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来定,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岗位之间的“无缝链接”;第二,继续完善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如条件允许,还应增加企业税务人员编制,将税务管理部门独立出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制约,并且将长期监督与定期检查结合起来;第三,进一步细化涉税事项,在下属子公司,特别是基层公司,应当创造条件设立与集团公司对应的税务管理部门,专职负责涉税事项,逐步完善整个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评估是关键,重在科学评估动态管理

《指引》要求: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对税务风险要定期评估,动态管理。

中化做法: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不同,对日常税务管理、特殊业务分别制订了不同的税务管理规章。遇到重大或特殊事项时,系统内的会签制度可以使重大税务风险在事前被充分识别和评估。每年度还聘请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对所得税汇算清缴、财产报损等涉税事项出具全面的或单独的税审报告,并请其对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

目前,集团公司正尝试明确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梳理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点,并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第一,努力识别重大税务风险以确保公司经营模式的成功运行;第二,分析税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并评估税务风险的影响。具体而言,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流程设计思路主要围绕制定风险识别标准、判断风险重要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分析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四个方面开展。同时,坚持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在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基础上,对新产生的税务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和讨论,及时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专家点评:税务风险的产生可以发生在决策、执行、会计信息处理、税务申报等任何一个环节,中化集团的做法可以说是抓住了重点、控制了税务风险产生的源头,既能有利于把握总体风险,又能有效地实施风险控制。

税务风险的评估机制要避免过于简单和过于繁琐两个极端,特别要注意不能过于繁琐,避免各个部门重复进行风险评估,尽量减少行政措施对税务风险评估产生阻力,防止税务风险的实际管控流于形式。

建议企业及时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所有内、外部信息,最好能够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工作中去,与税务机关一起研究如何有序、有效地识别、梳理和分析税务风险,如何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化管理。企业也可以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做出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经营决策。

控制措施是核心,重在人机结合切中要害

《指引》要求:企业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中化做法:第一,经济业务发生往往涉及不同税种,但在风险应对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海关关税及企业所得税等重要税种上;第二,根据国家经济方针和产业政策的重点不同,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对频繁发生的涉税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并严格控制。

专家点评:将风险控制措施和节税规划一起实施,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项业务活动可能会涉及多项税种和多个主管税务机关,企业在控制税务风险时要全面考量,突出重点,避免在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客户关系、财务结果等多个因素之间患得患失,迷失方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企业全面梳理经营中所涉及的各项业务及其对应的税种,收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前述方法下进一步准确查找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级,对不同级次的税务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指引》要求:企业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点,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和重大程度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

中化做法:在公司现有ERP(企业资源计划)应用中,根据税务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税务会计部同时也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在制定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战略规划基础上,结合战略规划的整体部署,税务工作也穿插其中,并力争在规划阶段全面控制税务风险。同时,设立监控防线,岗位、工序之间实行复核监控,业务部门与审计、监察等部门交叉监督。

专家点评:信息系统对税务信息的产生、处理、传递、保存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两大显著特点,是税务机关未来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把税务风险控制融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ERP系统控制中,应合理利用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建立更为全面、更加实用的电子化管理体系,避免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

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依照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环节,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提醒的是,企业在提高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的过程中,也不要对其一味地迷信,一些无法固化、比较新的业务还要继续依靠人工进行税务风险的判断和控制。

沟通机制是难点,重在全面沟通提高效率

《指引》要求: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

中化做法:针对税务信息管理和沟通的迫切要求,从1998年起就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建立了税务信息和税务例会专栏。设置专人管理税务信息,对于最新的税务政策保持关注并实时更新。每年度的税务决算工作及不定期的税务例会,为成员企业提供交流平台,讨论共同关心的税收政策和征管问题。同时,经常邀请税务机关领导、税务专家参加讲座,加强税企联系,提高企业领导和办税员工对最新政策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专家点评:税务信息不仅包括税收法规和政策,也包括企业内部涉税信息的形成、传递、编汇和使用,因此在沟通的内容上,就不能仅仅局限在税收政策的沟通上,还要注重所有涉税信息的横向与纵向沟通。比如在确认销售额时,就需要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准确地确定销售时点,并准备好与之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单、销货单、审核单等同期资料,这样才能确保税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申报纳税,并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个通畅、有效的沟通渠道是不行的。因此,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的管控,就有赖于一套可靠的税务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按照税务风险管控流程的要求看看内部涉税信息系统是否能满足需要,是否存在税务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与管理层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监督措施是保障,重在严格审核客观公正

《指引》要求:企业税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根据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中化做法:通过内部开发的税务报表系统,要求各成员单位对税金缴纳情况、所得税申报情况以及出口退税情况定期上报,根据上报情况形成定期总体情况报告,并于每年度末进行税务决算工作。

专家点评:有效的监督是企业不断完善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保障。在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措施时,既要评价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还要评价风险管理措施对企业总体税负的实质性影响。建议企业采用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办法,客观评价已有税务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向决策层及税务管理人员反馈相关信息,以不断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相关阅读

大企业需要怎样的纳税服务

因“股神”巴菲特的入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价出现了暴涨,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目前超过了700%,而比亚迪公司也因此受益,第一大股东王传福在11月5日揭晓的《福布斯》排行中占据第一位,成为中国首富。比亚迪公司是深圳众多大企业中的一家。可是和比亚迪公司一样的一些大企业,过去办理纳税事宜却比较麻烦。深圳市国税局在大企业管理方式上的积极探索,为这些企业解了困。

深圳是一个大企业集聚的城市。一大批大企业落户深圳,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已达146家。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和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税务总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名单。2008年,深圳市国税局下辖重点税源企业1275家,仅占纳税人总数的5‰,但缴纳的税款占同期税收的比重却超过60%。

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企业,留住大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摆在深圳国税人面前的一项重任。大企业具有管理规范、涉税事项多、涉税层级高等特点,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涉税之“家”来管理,大企业就会陷于为各项涉税事项疲于奔波的境地。发票的购买需要每个法人企业不同的办税员跑不同的分局;每个法人企业或分支机构遇到相同的涉税问题都要通过不同的主管分局来呈报,不同的主管分局再把相同的问题报到相同或不同的区局,再到市局层层上报审批,这种分头管理的局面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纳税人无法享受到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市国税局积极探索大企业属地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征管模式,对大企业集团试行集中管理。据深圳市国税局大企业处姚恒介绍,早在2003年底,该局就将富士康集团原分属3个税务分局管理的多个独立法人企业集中于龙华税务分局管理;2008年,该局将比亚迪集团旗下20家分属龙岗、坪山、大鹏3个税务分局管辖的企业,集中于坪山税务分局管理,税款在后台按属地分流。

深圳市国税局大企业处处长王铭远说,税务机关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更注重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大企业业务量大、发票用量大的特点,在“以税控票”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实施总量控制用票量的办法;针对大企业办税业务量大的特点,为帮助其尽快办结相关税务事宜,专门为其开设办税特别通道等。

王铭远说,从几年来的集中管理实践看,通过集中管理办税事项、集中分析税源信息,税务机关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集中最优秀的办税人员为大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深入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和服务,从而避免了多个分局之间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监管不到位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管理效率。集中管理也使大企业避免了多头办税,相关涉税问题得到了更加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从而降低了遵从成本,提高了大企业的满意度。

大企业处的姚恒举例说,如今,只需要一个办税员就可以办理几个法人公司的涉税事务,极大地减少了办税成本。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不仅有利于税务机关与大企业的沟通,当税务机关需要大企业或其多个下属公司提供某些税务资料时,也只需通过该大企业的财务经理协调,收集和整理税务资料,并交付一个办税员统一办理即可。

王铭远说,大企业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税收管理的事后审计和税务稽查成本高、效率低。于是,深圳市国税局建立起了市局、区局、税收管理员三级税源监控管理模式,并注重巡查和分析,将大企业税收管理建立在充分的信息采集和科学的税收分析基础之上。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8篇

一、新时期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降低税务风险。客观来讲,在公司经营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税务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没有达成有效信息流通,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衔接环节的风险问题,最终带来税务层面的风险。因此,加强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及时找到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依此进行分类管理,包括税收筹划、业务交易、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如此就能够有效将其公司的税务风险。2.拓展经营价值空间。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税务风险,而且能够拓展公司经营价值空间。一方面,公司税务管理内控能够帮助公司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避免花费更多的税收费用,进而达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降低公司税收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有助于塑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进而达到拓展其社会价值空间的目的。3.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能够将公司经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促进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现状来讲,国内许多公司在经营发展实践中因对税收政策的解读不到位,造成财会管理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安全发展。因此,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强化,不仅能够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而且能够加强相关人员对税务政策的深层理解和认识,进而确保公司的经营安全。

二、新时期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实困境

1.税务征管困境。近年来,随着税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税务部门明确要求各大公司必须加强财务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税收操作,确保税务征收工作的科学化、合法化和规范化。但就现状来讲,国内公司税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根本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层次。另外,为满足新时期国家税务征收的要求,公司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但现实中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而这也成为了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一大困境。2.税务稽查困境。近年来,我国对税收稽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金融、铁路、地产等领域的公司有着极高的稽查规范,而这就给公司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难点。但目前,许多财务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在税务筹划上存在较大漏洞,再加上许多公司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都造成了公司税务风险的加大。3.外部环境困境。所谓的外部环境困境,主要是指公司生产经营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增加公司税务风险,并加大内部控制的难度。例如,在地区保护主义的作祟下,许多外来企业在地方市场的拓展中会遇到种种阻挠,相关部门会要求外来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税收证明任务,如要求他们在既定时间内更换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其他相关税收证明等。显然,这些工作任务必然会增加公司经营成本,造成税务管理内部控制难度加大,最终制约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探讨

1.改善公司内部环境。税务新常态下,要向实现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高效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内部环境,加强对环境要素的合理建设与把控。有关政策规定,公司企业在开展内部环境建设时,一定要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确保相关责任主体全面落实执行具体政策。具体来讲,在国家既定政策框架下,公司要结合市场环境特征和公司经营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内部环境建设,不仅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内部机构,而且要加强专业税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要构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同时,为确保内部环境优化的常态化生成,公司还要精心制定税务筹划计划,增进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生产经营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流,以便及时转变税务管理策略,避免因业务信息变更与税务管理革新相脱节,确保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常新化发展。2.加强税收筹划管理。税务筹划工作是决定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内容,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不同的,包括企业的生产内容和经营方式,因此每个企业应该要缴纳的税种也是不同的。而对应不同的税种,国家也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为了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国家税收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以便及时关注国家税务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有效的税务筹划措施,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税务难题,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当然,除此之外,在税务筹划工作中,企业还可以关注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内容以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工资支出内容等。3.增进内外信息互动。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导致风险加大,无法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外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以便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创造更多的条件。企业在税务风险的防范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业务往来单位信息、税务部门政策信息等,要求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及时获取各种各样的内外信息,并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报告,防范税务风险。

综上所述,面对全新的税收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税务征管困境、税务稽查困境和外部环境困境,相关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改进,既要改善公司内部环境,又要加强税收筹划管理,同时要增进内外信息互动。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高效性,才能拓展公司经营发展的价值空间。

作者:徐金秀 单位: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范影.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创设及思考[J/OL].中国商论,2017,(12):92-93.

[2]陈剑锋.关于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OL].中国商论,2017,(11):113-114.

[3]李凤.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纳税,2017,(06):9-10.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集团公司;成本效益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241

风险管理是企业中一种常见的管理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地增多。如今,对于风险的管理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往往在企业内部都会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中的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可能性更大了,只有对其进行完善的管理才能够使得企业的价值更好地实现。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很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成本得到增长,并且在降低利润的同时,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名声,因此应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探究。[1]

1 税务风险

1 1 税务风险概念

所谓税务风险,就是指由于企业的税务行为没有正确有效地按照税法的规定而进行纳税,最终导致了企业以后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损害的行为。[2]具体的表现就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对于企业的纳税的准确性起到了影响,最终使得企业可能会有多缴税或者少缴税的情况出现。而如果企业被相关的一些部门查出了税务方面的问题,就会对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补税、罚款的情况之外,严重时甚至会触犯到法律方面被追究一些刑事责任。对于税法的征收双方来说,避税和反避税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对着税法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合理避税的可能性变得逐渐的减小。因此,纳税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纳税的问题,注意到税务风险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些避税行为是合理的,然而随着法律的完善可能之后就会变得不再合理,应该对此注意。

1 2 主要税务风险

第一,就是由于税收的政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在执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的行为,这样就会引起一些税务风险的问题。国家的税收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税法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且内容也会不断地被调整。并且除此之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会按照目前的政治目标、经济情况等对于税收的制度进行改进,因此税收的政策总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且,在执行税收的过程中由于法律存在的一些漏洞很容易因此导致执行不规范的行为,正是由于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对税务的纳税事宜进行处理,所以很容易使得公司因此而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3]

第二,集团公司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了税务风险的存在。[4]由于集团公司经营的业务十分的繁杂,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中、生产的过程、销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产生税务风险。其中具体的包括:企业的采购业务中采购合同的签订、发票的取得;贷款等业务的结算、发票的认证、生产的过程中材料的领取、以及领取的过程中材料的计价方式等。如果缺乏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制度,或者操作的流程不规范、员工的职责不明确等,这些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集团的业务出现风险。除此之外,由于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属于普遍性存在的,因此它对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也是税务查看的一个重点方面。由于新税法的实行,如果没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税务的机关能够对企业的报表进行合理的调整[5]。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集团公司有没有和关联方确定一个具体的交易标准则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关联方制定的价格是否是合理的,关联方的来往资金的结算方式,以及和关联方的对应的纳税义务的时间是否一致等情况对于企业是否会产生纳税风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除此之外,集团公司的内部还存在着机构的设置不健全、员工的素质不高等情况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很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并不是很强,所以在集团公司的内部往往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完善。有些公司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而有一些公司虽然具备风险管理部门,可是部门内部的岗位并没有设置相关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对于涉税的工作往往都由会计或者出纳进行兼任而没有对其设置专业的人员,这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独立性。并且企业内部往往还存在一定的思维误区,认为税务风险的工作应该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事实上并非如此。税务风险属于一项系统工程,更多的税务风险是由经营部门的活动产生的,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从战略的方面上来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公司的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对于公司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公司平时的工作比较繁重,这使得公司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日常的业务中难以熟练地使用税收的相关法规政策。并且很多人员并没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心,因此在对财会工作进行核算、对税收的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这都有可能导致公司存在多缴税或者少缴税的问题,为将来公司的税务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第三,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对于一些上下游的企业中存在的税务违法行为也会使得集团公司有一定的税务风险。由于集团公司一般都会存在子公司,而如果子公司在不知情情况下取得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不合理的发票,就会对子公司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都是由于公司的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的选择与质量评价以及合理的采购流程导致的。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公司无力对子公司和其他的公司贸易的真实性以及核实从税务部门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是否为虚开进行探究,所以导致了公司产生了税务风险,使得公司的资金受到了严重的流失。

2 税务风险的规避

2 1 诚信纳税

首先,要想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就应该坚持诚信纳税的宗旨。只有做到了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诚信的纳税,才能够在扩大了生产力、提高公司的盈利的同时,还减少了公司的风险,使得公司更快地进步。因此,公司应该能够完整的、真实的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这样才能够对于税金做出准确的预计,并且再这样的前提下按时申报并且及时的缴纳。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企图通过骗税、漏税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这样或许能够获得短暂的利益,可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于公司有着极大地损害。并且,公司还应该根据税法的改变来对产品的结构以及投资的方案进行实时的更改,这样能够减少税务风险。在签订经济合同的时候,还应该对对方的纳税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仔细的分析,防止由于合同或者对方的问题而导致本公司的税务风险产生。

2 2 建立科学税务机构

集团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以及经营的规模按照相关的原则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岗位。集团公司的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对国家的税收的法律法规进行仔细的研读,对公司的相关纳税业务进行核算,对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司的业务的流程正确,从而对税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规避。

第一,应该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对于工作流程有着明确的安排。由于集团公司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因此应该分清每个岗位的具体负责人,每个工作的流程安排,对于公司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对每一项的业务进行处理的时候,原则上都应该安排两个部门的人员进行负责,这样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制衡。

第二,税收的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到集团公司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重大的经营决策之中,对其从税收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及可行性的报告。对于集团公司的并购重组、重大经营模式的改变等决策,在制定之前应该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税务的影响分析,做出相关规划、并且应该随时和重大的决策实施部门进行沟通,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的合理,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

2 3 建立税务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完善的税务信息沟通机制对于集团的纳税风险的规避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来说,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税务风险有所提升。集团公司和税务之间和子公司之间的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而且能够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信息和沟通是税务管理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的一个安全保障,公司应该对其重视。

集团公司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应该加强的就是公司的税务信息的系统的建设。集团公司应该充分的发挥到信息化、自动化的优势,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的运行机制的税务信息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运行。其次,应该加强集团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以及部门之间的税务信息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对集团内部情况更加的了解,及时地制定相关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除此之外,和税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也很重要。

2 4 人力资源培养

公司的内部缺少专业的人员对于公司的纳税行为进行核算,对于公司的税务风险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重视,加大对于公司的相关人力资源的培养,为税务的管理业务配备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够对于公司的纳税行为作出专业的判断。所以,公司可以对这些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也会因此而得到提高。这样相关就能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熟练地应用纳税的知识,发现涉税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技术对涉税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为集团公司领导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出决策依据,及时地对其进行规避。[5]

3 结 论

税务风险和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有着税务风险的可能,集团公司的业务更加复杂,因此税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本文主要对于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做出了分析,并且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只有做好纳税风险的规避,才能够使得集团公司有着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兰亚 浅议集团公司税务风险的产生与管理措施[J].当代经济,2014(12)

[2]颜勋 企业的税务风险及其会计规避[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3]龙小辉 K公司税务风险控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4]崔茜 M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0篇

如何平衡税务风险与税务价值

何谓税务风险

公司税务风险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公司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公司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导致公司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最终影响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控制税务风险,要搞清风险来源,其主要来自于:政策遵从风险:纳什么税的风险;准确核算风险:纳多少税的风险;税收筹划风险:纳最少税的风险;业务交易风险:何时何地如何纳税。这是最难控制的一种风险。

当然,以上四种风险来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一项具体的税务风险,往往同时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要控制风险,就必须要从风险产生的基本元素出发。

对税务价值的理解税务价值一般包括两项内容:有形价值及无形价值。有形价值主要指: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合理避税(逃税是非法的),如税收筹划。无形价值则主要指:良好的税务管理可以帮助公司形成良好的声誉,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公司吸引人才、资本市场融资等。

公司税务策略的选择及运用

公司管理层应当明确地从以下三种税务策略中选择一种,并运用到实践中。

“激进”的税务策略:采取的是一种进攻姿态,他们积极利用一切减少税款和延期纳税的机会来增加收入和利润。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大,并有可能会因此受到税务罚款或惩罚。

“保守”的税务策略: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公司税务风险。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较小,但有可能会因此而缴纳了税企之间尚存争议的税款。

“激进+保守”相结合的税务策略:根据不同的纳税事项、纳税主体,选择不同的税务策略。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可控,此策略被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董事会应重点关注税务策略的选择,及与公司重大决策(如:重组、并购等等)有关的涉税决定判断;公司高管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将涉税信息政策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部门之间的配合,应对税务约谈;涉税岗位工作人员需关注的是:如何掌握、理解政策的尺度及运用,税务约谈时的注意事项,因为有很多被补缴的税款是被税务约谈诱导出来的。

综上所述,公司税务策略的选择,既要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要具有可操作性。那就是,在税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自身的税务价值。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税务管理

建设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税务管理体系是指公司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涉税事务管理组织与标准,即建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完善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务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公司税务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具备“李小龙”式的税务功夫,已不足以应付税务机关信息化的管理和稽查。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和声誉,在媒体上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可能被录入税务局的数据库中,作为纳税评估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社会中,税务机关只需要一个鼠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核实情况。

因此,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公司税务高效运行的关键;税务管理必须与公司整体管理直接对接、共同运行,从而有效地推动公司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税务组织结构,也将使公司得到更专业的税务部门和更优化的合作环境,税务部门的人才储备也将更加充足,从而提升税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领先公司的做法

作为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公司应积极调整组织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实施税务管理,构建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很多公司积极地对税务部门进行了重组,逐步完成流程体系,通过流程的有效运行对涉税事项进行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防范涉税风险、创造税务价值的目的。

据统计,目前中国公司集团内部的交易,已经超过了公司集团整个交易额的40%。已经到了有必要对公司集团内合并纳税成员与非合并纳税成员内部交易进行税收管理与规划的时候了。如:中国电信根据萨班斯法案的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所有的涉税流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中国银行注重合规性管理和税务风险控制,建立了定期和特殊事项的税务报告制度;中国人寿始终将税务风险列入公司风险管理层级,严格遵循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确保依法合规纳税,并将集中管理、集中核算作为集团发展的一个趋势。

税务管理的运用,是以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为前提

在与税务风险的博弈中,公司涉税岗位往往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处理涉税事务,而税务当局是一个团队;公司往往更关注当期的纳税状况,而税务当局同时还在不同年度进行纵向比对;公司往往局限于自身资料,而税务当局可以对全行业、同地区的公司进行横向对比;公司自身资源不足以支持其进行合理性分析,而税务当局拥有完善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能发现公司申报资料可能存在的疑点。此外,税务当局还投资了近百亿元的金税三期工程,并建立了纳税评估体系,海关、银行、电力、外汇、媒体、税务的信息得以共享和互通。因此,首先确定税务战略(保守、激进、保守与激进),然后再制定公司整体的税务计划(总经理签署),才能将公司各涉税岗位所需应对的税务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公司应将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从而有效提高税务计划的重要性。在领先的公司税务部门中,他们将税务计划视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只有实行有效的税务计划,公司才可以实现合理避税。

首先必须认识到,保护公司的现金资产是公司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如果公司的税务专家有机会参与各项业务的决策,他们会提出有价值的税务建议,这些建议往往可以有效地帮助各个部门实现盈利目标。而在以往,由于在业务决策时忽视了税务负担,这些目标实现起来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

其次,公司应当明示每位高层领导税务计划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这样,各部门的领导会意识到,税务计划员不仅是年终税务文档的编制者,还是部门制定业务决策时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向部门领导提出有关各类交易的建议,比如:在销售、采购、合并和收购中如何合理避税。

同时,在进行总体税务计划时,还必须对公司当前各项业务的税务进行评估。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和各个业务专家进行紧密合作。

忽视税务计划会使公司失去很多利用纳税策略节省开支的机会。这对公司来说是不必要的风险,额外支付高额税款,会浪费本可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增长的资源。

通过对公司税务部门职责的有效管理,管理层可以对总体税务负担进行有效评估并努力减轻这些负担。最终目标是,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公司的应纳税总额降至最低。

税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与国内税务环境相适应

国内税务当局的高层一直在倡导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政策要公开透明、要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但落实到基层,就会被“打折、曲解”,这就是中国国情,这个现象的好转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税法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由立法、执法、司法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执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施行;当税务当局与纳税人出现争议时,则由司法部门即法院对此进行判决。但在中国,纳税人大多以为税务当局的规定即为税法,这是不全面的。公司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并没有在保护自身税务利益方面,主张自己的权利。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企业 税务风险 管理 控制

一、引言

一般我们称的税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未能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导致采纳了不适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导致了企业偷逃避税等,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财务损失、法律责任、声誉下降等不良后果,第二则是指企业的主动行为不当,即企业采用的税务筹划不足,导致企业支出了原本可以节省的税收。在2009年5月5日颁布的指引中,主要探讨的是第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税务风险,这是狭义的税务风险。

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中,在企业基本建设、电力营销、合同管理、投融资等资本运作中体现,可以说财务处理和业务过程对纳税的影响相互渗透,不能人为割裂。要规避税务风险,必须加强前端业务过程的税务风险管控。财务人员要具有税务风险分析能力,运用税务稽查的角度来透视会计报表的合理性。电力企业要进行税务风险控制,必须在纳税理念的树立和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全国配置和合理安排,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以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着手,着重探讨了电力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可以采纳的措施。

二、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和组织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在人员的配置上也有较大的优势,但这并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可以控制。从实践来看,电力企业受税务机关关注比较多。电力企业要首先认清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动

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仍然以政府的强有力控制为主要特色,政府对宏观环境的控制主要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会根据经济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就给了税务从事人员带来了新的难题。他们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税务处理方法,同时,由于一般新的税收政策在刚出台的时候很多税务从事人员也没有把握和保证能正确解释新的条款。这就会给税务工作带来了不便。这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就以笔者从事的电力行业来讲,在国家统一调整增值税的同时电力行业也受到了其他调整的影响。一方面是增值税的转变对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电力行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的从业人员对之前增值税的转出等处理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对税务工作产生了影响。

(二)内部控制不足,税务风险意识薄弱

企业的内控是控制风险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控制措施有利于减少公司的税务风险。例如有效的内部组织设置和内审人员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岗位发生不利于公司的行为的概率。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做得不足,导致了公司的税务风险。

例如,电力行业的垄断性也导致了这个行业的风险意识不足,同时很多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上仍然是有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仍有待商榷。他们对企业的决策和年初的税务规划没有有效地审查其合规性等,这就容易导致税务风险。

(三)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

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是决定公司制度执行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了公司是否能够参透新政策的关键,因此,很多公司的税务风险其实和公司员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已经是较大型企业,甚至很多的企业已经是中外合资公司,在对员工的考核和培养机制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减少了税务风险的概率。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招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关系户较多,“子弟兵”较多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提升这个行业员工的水平。这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一种原因。

(四)电力企业重生产,轻管理

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决定安全生产在电力企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安全生产指标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其他管理指标无关紧要,在这种心态下,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到重视便不足为奇。录用的大多是理、工科大学生、中专生或中技生。学管理、懂经营的人才不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少。人才结构较为单一。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在生产中倾注的精力较多,对生产人员的关注较大,而对企业规范化没有进行合理的关注,在企业的内控和岗位的设置上较为片面,企业也没有设置税务人员岗位,这些都会导致不专业的税务人员处理企业的税务,很容易产生税务风险。

三、电力企业税收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指引的要求,大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措施主要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税收规划要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经营决策和日常活动要考虑税收因素;对会计事项的处理要符合税法的规定;税务登记、会计凭证和税务资料的整理和报备要符合税法的规定等等。这些规定都是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展开的。下面,我们采用的是对风险采用的具体方法展开,主要从风险评估、识别、控制、岗位设置、人员培养等防范措施展开。

(一)合理设计内控,做好对税务风险的识别

首先,从组织的设置上,电力企业要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等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合理规范自己的组织设置。第一,要规范公司的法人结构。同时也要规范公司的内审委员会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多经企业,更要规范其法人结构,一方面要做好法人结构权力的划分,一方面要做好公司股东会、管理层、监事会的平衡和监督。第二,要合理规范和划分好公司的岗位职责。公司要做好不相容职位的划分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做好税务管理人员的配置。

其次,要能够对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宏观的主要风险进行细化。对风险的细化有利于电力公司及时发现行业和公司风险。对风险的细化第一要能够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的主要风险归类。例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可能存在的内部风险,如公司的流程、组织设置、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这都是公司有效识别自己的可能风险的因素。第二,要能够对行业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和认定。例如,电力行业所可能受到的调控等。最后,要能够建立有效的数据库,从公司的数据库中发现公司指标的异常。同时不仅要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也要关注公司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比例,居民用电量的变动等。

(二)采用合适的方式,评估税务风险大小

税务风险最终还是要评价出其影响,公司要能够采用一定的合适方式对主要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价。这就涉及到了税务风险的评估。一般企业可以采用的税务风险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的税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访谈和调查两个方面。公司可以采取对相关人员和管理层的讨论对可能的税务风险进行定性评价,其中要对公司的主要行业风险和公司内控方面的风险要着重考虑。同时对税务从事人员的调查也要着重考虑,因为这些方法可以选取到之前可能没有加以重视的内容,这对于公司的未来也许可能极为重要。

定量的税务风险方法主要是对已有的事项做评估和对未来进行数据分析。对已有的事项进行分析主要是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这是对事项的财务支出进行必要的分析。当然这种可能没有包含对未来声誉影响的评价。另外对未来的评价则主要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历史的概率分析公司未来可能的税务风险,同时也对公司未来可能的行业风险和公司风险做必要的分析和预测。

(三)加强内审,控制公司的内部税务风险

要加强内部审计,首先是保证公司内审的独立性。内审首先不能归属于管理层,而是应该由内审委员会等类似部门来规范,如果公司没有设置内审委员会,则主要要向监事会和董事会汇报。管理层不应该干涉内审工作,同时公司内部人员要配合公司内审的工作。

内审应该经常性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电力公司的内审要能对公司的组织设置、业务遵循情况、相关人员的素质等情况进行合适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往合法合规且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税务内审要和财务内审密切合作,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公司的税务审计正确。另外税务内审也要加强和公司所处的税务机关的沟通。

(四)加强财务人员税务风险的能力培养,提升纳税分析综合能力

由于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性,加大了纳税调整难度,不利于税额的正确计算和征收,这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熟悉财会业务,又要熟悉纳税申报业务。同时对一些专业性的税务岗位也要有合适人员的配置。设立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电力企业可以尝试的一种方法。税务风险管理岗位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岗位,甚至是一些财务人员也比较难以掌握的,要加强培训和教育,让这些人员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具备财务、会计、资本、运作、金融、税收、法律等方面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税务风险。

(五)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纳税筹划

税务风险一般都是源于对税收法律政策的不理解和运用失误。电力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加强对税务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这个一方面要靠税务人员的自觉,主动积极掌握政策,并理解政策的立足点。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及时开展培训项目,外聘一些专家进行现身讲解等。同时,税务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内部的沟通和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这样也能够及时提升对政策的理解。

同时,为了让电力企业减少税收上的不必要支出,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在理解和掌握政策的同时也要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合理运用政策。全面了解,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面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纳税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本文以税务风险为切入点,探讨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探讨了电力行业的税务风险原因和措施。限于本人的经验和理论局限性,提出的防范措施可能有所偏颇。

参考文献: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企业 税务风险管理 难点 关注环节

中图分类号:F810.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19-02

一、引言

从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到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的风险防控要求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众多企业尤其是国资央企都在积极制定或者完善自身的内部风险防控制度。作为内部风险防控制度的重要一环“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被越来越多企业了解和推行,企业的税务管理不再仅仅是“照章纳税”,“防范风险”成为了税务管理的新要求。正如国税局的《指引》中提出的,“大企业应根据需要设置与企业财务部平行的税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税务人员。企业内部税务人员应深度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与重组、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使经营决策从一开始,就能保持正确运作,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税负最优化目标。”对于大企业集团来说,多层次的管理结构,复杂的内部公司构成,对于实行有效的税务风险内控而言是极大的阻碍。本文将从实例出发,阐述大企业集团建设税控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应注重“评估为先、全程控制、多方沟通、长期跟踪”的观点。

二、股权交易案例回顾

不久前,笔者经历了一桩大企业集团内部的股权转让交易,在该项交易中,由土地权属问题而引发了一起税务风险。首先为读者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集团公司(简称A集团)欲将下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简称B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另外一家关联方集团公司(简称C集团),就在双方即将签订合同的时候,却发生了其他的情况:在B公司账面上存在着近100万元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而该土地使用权证书上标注的权属公司却不是B公司,而是A集团。原来B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由A集团的前身(集团上级总公司的直属分公司简称A分公司)下属的几家子公司共同投资的。1996年国家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政策,作为国资央企的A分公司统一出资,并为统一管理的需要,以A分公司的名义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为所属分公司、子公司的土地统一办理了“权属A分公司的土地证”。此时该项土地的价值开始分属于两家公司,A分公司的账面上记载着该土地的出让金,B公司的账面上记载着该土地的占用费。

其后的十年中,B公司的股权在A分公司内部几经转让,直至2007年A分公司经国资委批准改制为A集团。2006年B公司的土地使用性质发生变更,按当地政府的土地管理机关要求,重新补缴了地价差额,该笔价款补记在B公司的账面价值上。2007年在A集团的改制评估工作中,A集团将所有土地整体评估后,将该土地评估增值记载于B公司账面,并于2009年将100%的股权投资自下属子公司全部上收于集团。至此,该项土地的价值仅记载在B公司的账面上,因此出现了该资产“会计记载与法律权属分属于两个法人”的情况。由于土地的法律权属不对应,土地管理部门明确表示不允许依据股权转让将B公司的土地过户到C集团,因此该项股权交易被迫暂停。

为了能够将该项交易进行下去,必须首先理顺A集团与B公司的土地关系,为此我方研究了两个解决方案:

A方案:依据2007年的改制方案,由A集团把土地作为增资投入,变更土地权属为B公司;再履行股权转让,将B公司转让给C集团

涉及税种:

土地增值税:可免。财税[1995]48号文《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营业税及附加税:不征。根据财税[2002]191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契税:不征。国税函[2008]514号(2008年之前执行财税[2003]184号)“企业在重组过程中,以名下土地、房屋权属对其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属同一投资主体内部资产划转,对全资子公司承受母公司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不征收契税。”

依照本方案,企业税负最低,但是由于改制已于2007年结束,B公司土地评估增值当年入账,已经摊销了3年,对所得税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对2007年进行调整,还是在2010年重新做增资股权变动手续,都要对税务部门做相当多的解释、说明工作。

B方案:由A集团单独将土地转让给C集团,直接变更土地权属为C集团

该方案需涉及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税、契税、企业所得税,经测算总税负高达交易金额的45%左右;对企业而言税负相当之重。

无论执行哪种方案,对交易双方而言都需要相当繁琐的审批手续,因此该项交易只能继续向后推迟。而且潜在的税务风险,可能发生的高额税负都是企业所不愿承担的。

从1996年到2012年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中,无论是国家的税收法律、会计制度、国资管理制度,还是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管理人员都发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变动;可以说纷繁复杂的历史原因是造成本次交易税务风险的主因,是主要的客观因素。同时,在事件回顾中,我们发现相关的涉税文件最晚于2003年,也就是说2003年以后企业就有条件“以最低的税负理顺土地权属关系”,而且从2006年的土地性质变更、2007年的国资改制、到2009年的股权上缴至少出现过三次机会,可使企业完成权属变更来解决这个潜在的税务风险。但企业都未能把握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风险还会愈加难以解决。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三个难点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这次税务风险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多数大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建设中面临的难点:

1.企业现有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建设中,一般都缺乏“对重大涉税事项尤其是重要涉税资产”的税务跟踪。对于大型的国企集团来说,内部构成复杂,经营时间长,历史问题众多是共性的特点。为了支持国家政策或者自身的产业调整,而对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包括分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集团之间甚至跨集团、跨地区、跨国的资源流动都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在这些资源流动的同时,诸如税收优惠不再适用、资产转移视同销售、纳税地点变动等等一系列税务风险也就随之产生,再加上年深日久、几经辗转之后,有些涉税事项几乎成了“无头案”,更重要的是一些涉税资产本身就成了税务风险的藏身之所。这些风险一旦爆发,不仅要耗费大量资源来查清来龙去脉,而且由于时间关系,风险更是被成倍放大。

2.税务风险控制滞后,重大事项发生时往往是企业的税务部门最后得知。众所周知,企业税务风险产生于决策和日常经营过程中,在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中就有“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企业内部信息和沟通情况”这一重要因素。2009年上市公司中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提出“企业税务风险控管的重点应侧重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过程和包括环境在内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体制”。而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业务先行”是不成文的惯例,重大的方案、决策往往是在已经形成共识或者成熟后,才提交税务部门审批,此时税务部门往往已经没有时间对复杂事项作充分的评估,而且即使发现了潜在风险提出修正意见,也会使业务部门因为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资源去返工而带来极大的抗拒情绪。“事前缺乏沟通,事中评估不足,事后难于补救”形成了一个促使企业税务风险加剧,税务风险内控流于形式的“恶劣循环”。

3.涉税沟通不足,信息更新不及时。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内部信息沟通的层级多,环节多,上传难,反馈难是一个通病。对于一个最小的涉税单位来说,发生的涉税问题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往往需要母公司、集团公司乃至总公司来做全盘考虑来解决。而一个漫长的沟通过程往往会使人失去耐心,因此不可避免会使一些问题被掩盖起来。除了内部沟通外,与外部的信息交流沟通,是保证税务人员及时了解税务政策,解决企业外部税务风险问题的最重要的渠道。一旦失去这个渠道,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便形同虚设。

四、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四个注重方面

根据以上的情况,作者认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注重“评估为先、全程控制、多方沟通、长期跟踪”这四个方面:

1.“评估为先”就是要求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在第一时间介入涉税业务,在涉税事项产生的最初即开始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并及时为业务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只有税务工作出现在第一环节,才有可能达到“税务管理事前控制、税务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2.“全程控制”是指不仅“税务风险评估作为事前控制而存在”,而且要求将税务控制延伸至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去,包括合同控制、采购立项、付款控制、存货管理、资产管理、费用发生、人工薪酬等企业全部的流程环节,都要有税务风险管理“环环相扣、层层跟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涉税环节的疏漏。

3.“多方沟通”是要企业在内部各部门之间、集团各层级之间、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企业与其他外部相关机构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保证信息传递通畅。可采用的手段包括建立内部税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第三方机构搭建税务咨询交流渠道等等。

4.“长期跟踪”是指企业对重大涉税事项尤其是重要涉税资产要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对重要资产的涉税流动建立跟踪机制,使资产在购建、转移、增值、减值、损毁、变卖、报废各个环节都有涉税记录可查,有法规依据可循。无论资产的权属在集团内部如何变化,自身的涉税点依然明晰,就能最大程度防范税务风险。

大企业集团是国家税收的重点来源,自身防范税务风险的能力越强,就越能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经营,也就越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建设,将有力地保障企业能够走上一条“利国利民利自身”的长盛之路。

参考文献:

1.盛立中.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管控.上海国资,2009(6)

2.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2009

3.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成因;应对策略

引言:

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税务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房地产公司进行税务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税务风险,是保证税务质量的重点。因此,加大研究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成因以及对应的完善措施,使公司及时躲避税务风险的同时,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发展。

一、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成因

1.内部因素(1)公司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大部分房地产公司而言,市场融资渠道单一、投资行为的开展比较困难、公司生存压力极大等是主要问题。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对收入的提升极其重视,从而,使部分收入被忽视。这样,企业必然存在高税收的风险问题。此时,如果对这一部分的业务没有及时关注,很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公司出现经济亏损情况,最终,出现税务风险问题。(2)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房地产公司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的情况比较普遍,反而不具备准确识别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能力,并且缺乏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与此同时,一部分房地产公司的领导层对税务筹计划、税务管理、税务风险防范具有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房地产公司的税务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制约房地产公司相关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3)公司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部分房地产公司的管理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并不高,很难准确判断和预测一部分潜在的支出,导致相关成本控制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这样,房地产公司在进行融资和投资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额度较大的税务支出,从而,导致房地产公司相关税务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制约房地产公司的正常运营。

2.外部因素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之所以房地产公司会存在税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公司的内部因素,然而,外部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而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从我国的税收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这两个方面呈现出来。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比较频繁,而大部分公司并不具备专业税务人才能够全面掌握这些税收制度。因此,房地产公司在进行判断和预测时,缺乏必要的灵敏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应对税收的变化,从而,无法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避税制度,使房地产公司无法有效躲避税务风险。

二、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应对

1.提高房地产公司对税务风险控制的意识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想要保证最终的防控结果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房地产公司自身必须具备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意识,从思想上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而言,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要求和专业要求的经济行为,不仅对相关纳税申报人员与会计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求房地产公司自身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因此,房地产公司为了能够具备较强抵御税务风险的能力,应该将提升公司整体素质作为重点目标。传统房地产公司在面对税务问题时,往往只能依赖财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部门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导致房地产公司无法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应对。为了将这个问题有效解决,房地产公司必须保证当面对税务风险使不会只依赖财务部门,而是要将房地产公司各个分公司、部门、小组的管理人员集中起来,进行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控制意识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措施和制度,保证在后续房地产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对应和规避。第二,为了保证房地产公司能够有效躲避税务风险,还必须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这是因为,房地产公司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只有明确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了正确的纳税意识,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有效控制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房地产公司要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依法取得和保全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为税收风险的控制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第三,房地产公司在进行税收风险防控的时候要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利益,要合理评估税收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税务风险的防控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部门,也是要遵从企业价值最大话的原则的。在进行税务风险的预测时,除了要考虑到个别税种的高低之外,还应当进行整体税负的考虑,要进行公司整体纳税负担轻重的考量,以公司整体的利益优先,来进行税务风险防控方案的筛选和实施。

2.掌握相关税收政策根据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明确了解,想要保证房地产公司能够明确掌握相关税收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房地产公司必须明确了解市场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税收政策,合理调整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为公司量身打造一套合理、科学的税收制度。房地产公司还要明确了解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使房地产公司能够具备躲避税务风险的能力,从而,为房地产公司合理合法避税奠定基础。其次,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公司税务筹划工作的和理性和有效性,房地产公司全部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不同程度的财务管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大重视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的力度,结合不断变化的税收政策内容,合理调整税收筹划制度,使税收筹划的机制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再次,在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环境下,房地产公司还应该结合市场需求、政策要求、自身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通过对本地区房地产公司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分析和掌握,结合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全面搜集和整理税收相关政策。这样,能够使房地产公司能够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的第一时间,敏锐察觉、及时发现。从而,及时调整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使房地产公司能够准确躲避税务风险。最后,房地产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税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税收相关利益增长点,从而,使房地产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顺利实现。

3.完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以我国某著名房地产公司A为例,为了进一步完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A房地产公司必须对存在的税务风险检查点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首先,A房地产公司应该结合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税务筹划系统。在该税务筹划系统的作用下,A房地产公司能够保证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预估和判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从而,能够有效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调整,最终,A房地产公司能够将各项可能面对的税务风险最大程度的规避,完善税务风险防范工作。其次,A房地产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税务风险预估体系和控制制度,从而,对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能够有效、及时、准确的识别。而且,A房地产公司已经尽最大可能避免执行存在较大风险的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规避A房地产公司纳税的风险,还能保证相关税务筹划工作有效开展。最后,A房地产公司对税务风险评估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了解,保证相关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充分,不仅能够保证A房地产公司和税务机关之间和谐的工作关系,使公司深入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保证对税法的合理运用。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4篇

一、一般反避税税务风险相关理论

(一)企业税务风险理论 企业风险指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一般企业风险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企业风险还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两类。税务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的一种,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其结果导致企业多缴了税或少缴了税。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有多种可能。从外部原因看,包括税收法制建设水平、税收制度的变化、国家反避税政策的变化、政府对逃税避税的态度等。而从内部因素看,包括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对税收环境的了解和解读、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企业的执行力等。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风险管理涉及的风险和机会影响价值的创造或保持。是一个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解,人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风险管理观点到全面风险管理观点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具体而孤立的活动,范围是局部的,多指的是具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应的风险管理也以各个职能部门为单位,主要是由会计、内审部门负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企业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人们认识到风险管理并不是某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而应该上升到整个公司的层面上,去考虑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税务风险管理,就在人们的认识发展到全面风险管理观点时产生的,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侧重于企业在税务方面的风险管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企业发生涉税风险。

(三)一般反避税管理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规定,一般反避税是指税务机关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避税;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 《办法》中关于一般反避税管理的内容有六条。综观这六条内容,提炼出与企业关联交易有关的税务风险:风险点一是《办法》第九十三条规定考虑了明确了在评定调查对象时会考虑到交易的形式和实质。如果企业的行为被确定为不可接受的避税,税务当局可能会基于商业环境重新定义税务安排,或者取消企业的税收优惠,或者重新确认或重新分配涉及各方之间的收入、成本、亏损以及税收减免。风险点二是《办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应按照经济实质对企业的避税安排重新定性,取消企业从避税安排获得的税收利益。对于没有经济实质的企业,特别是设在避税港并导致其关联方或非关联方避税的企业,可在税收上否定该企业的存在。”此规定强调要对一般反避税调整所涉及的交易重新定性,取消企业由于避税安排而获得的税收利益,否定避税实体的存在,尤其是对于一些壳公司。风险点三是《办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实施一般反避税调查,可按照征管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要求避税安排的筹划方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因此,同期资料的准备是否齐全,在企业应对税局的一般反避税调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案例分析——扬州Y公司的股权转让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范文第15篇

摘要 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税务界和企业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已经颁布,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势在必行。本文从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建设思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一拖公司为例阐述了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实施的过程及效果。

关键词 大企业 税务风险控制 制度建设

一、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企业税务风险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这些风险的存在或者增加企业的税收成本;或者影响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企业发展所不能容忍的。

国家税务总局关注到大型企业有合规经营、遵从税法的主观意愿,税务风险更多地来源于管理层的对税务管理认识的偏差和误区,相关内部控制的缺失或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诸多方面。大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企业组织结构庞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

因此,为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及纳税服务工作,指导大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专门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各省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处。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发[2009]90号文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提前防范税务风险,变发现型控制为预防型控制。

对于大企业来讲,建立完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迫在眉睫。一是税收法规的发展和征管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的税收遵从和自律要求越来越严格;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税负和所涉及的税种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越来越大;三是社会和资本市场对企业及管理层的社会责任和诚信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上市公司,公众的关注度会更高。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按照国家颁布的“指引”,大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对企业税收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税收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和监督与改进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打造完整的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涉税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应包括总则、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和改进等内容。每一项内容应根据“指引”要求进行细化。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要点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因而企业是这项工作的主体力量。同时,它又有其特殊性,如税收的强制性、惩罚性,需要税务机关正确引导和支持才能实现。

1.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应是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统一部署建立本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分工,保证业务管理与税务风险防范同步。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2.要做到人员保证

税务管理的专业性、政策性和复杂性非常强,“指引”中明确提出,“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人员负责涉税业务”。大型集团企业总部应设立专门的部门,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集团税法宣传、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纳税辅导、税收筹划等工作。子公司要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税务管理工作。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深刻理解税收法规,而且要熟悉公司财务、会计处理方法,还要熟悉公司业务以及整体经营战略,发挥税务的事前筹划、规划和事后的监督作用。

3.要加强部门间的配合

公司税务管理不仅仅是税务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事情,它涉及到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取得管理层的重视支持以及全员的广泛参与。一些税务风险的出现,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税务部门自身的失责,更多的是业务部门对规范纳税处理缺乏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税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业务部门了解税法基本知识,搜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涉税信息,对及时发现和应对税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完善制度、流程,做好日常风险处置预案

风险的控制要有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做支撑,财务部门要按照各税种的法律规定,建立制度流程。在制度流程中,不仅要明确各税种应交税金的计算、申报和缴纳,还要明确具体工作流程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控制,同时制度流程要随着公司业务、税收法规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企业财务部门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5.加强税务人员在重大经营决策的参与度

税务风险管理重在事前防范,这不仅有利于控制风险,也为公司经营提供了通过税务筹划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和空间。为此,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要在战略制定和经营决策中引入“税务思维”,关注“税负因素”。税务管理人员应深度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与重组、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使经营决策从一开始就能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同时实现税负的最优化。

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应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和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紧紧盯住世界税收发展趋势和潮流,与大企业开展平等对话,继续探索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税收管理,制定和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引导企业自觉遵从,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的税务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好的税收环境。

四、一拖公司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1.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随着公司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股权结构和业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增强了活力,同时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带了难度。近年来,一拖公司以降低税务风险为目的,积极探索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010年,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召开了全省定点联系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会议。会议选择一拖公司作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按照工作安排,2010年至2011年5月一拖公司建立并完善了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指引”思路,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对企业税收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税收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和监督与改进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打造完整的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体系。

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一拖公司下属30多家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对方案进行实施,由企业进行自查、自纠、自建。方案实施后,一拖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对一拖集团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为:一拖公司税务风险控制制度设计合理、执行有效,税务风险处于低水平。

2.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