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

司马光课堂笔记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春晓》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的话,是很难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的。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用优酷客户端播放视频资料《宝宝读故事:春晓》,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效果,结合声、光、色和符合古诗意蕴且动静交错的画面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完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汉字笔画查询网页“http:///”,打开“汉字笔画查询”窗口,在搜索框中输入每课中难写的生字,如输入“最”字,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最”字笔画、笔顺页面,利用其中的动画分析,可以向学生随机讲解其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组词,特别是教学笔顺时,可以精确到每一笔笔画。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乌鸦喝水的样子的心理,及时播放《乌鸦喝水》经典童话故事动画,将课文的线索清晰地勾勒出来,即“乌鸦口渴――找到一个水不多的瓶子――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好办法――乌鸦在一个一个地衔石子――水位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几个生动形象的串联动画便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到此,本课的教学计划也就顺利完成了。又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为使学生明白称象的原理,将课文中称象的文字内容制作成PPT,采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向学生播放一连串的称象动画过程,通过“水上的空船――大象上船,船下沉――下沉后的水面红线处――大象下船,船上浮――装石头,船下沉,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红线处”这一连串过程,使学生明白,此时船上所有的石头与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将“称象”这个问题转化为“称石头”,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捕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契机,突破重难点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立足课堂;感悟;朗读

一、明确目标,优化朗读

立足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充分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课文时提出学习目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质量,提高独立学习课文的能力。给孩子们一定的课堂时间学习生字、新词,对一些不理解的新字词圈圈点点,能使孩子们在大脑的记忆库里搜索出一些熟字,利用它们来学习新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了故事梗概后,我提问:在课文中有哪些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司马光,别的小朋友。这样不但随机学习了“司”字和“别”字,而且把课文文本思路明朗化了,这时试着让大家找找文中相对应的小节,请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小节,不但检查了学生自学情况,而且有助于下一环节的有序进行,使文本学习上升了一个层次,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内涵。

二、营造环境,多元朗读

在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低段学生独特的认知、理解的特征,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在朗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小节时,采用这样的朗读处理方法就非常到位。先问学生:有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司马光在干什么?(司马光在砸缸)司马光是怎样砸缸的?(使劲砸)接着请学生演一演使劲砸,进而让学生读一读这一小节。接着老师又问:缸是不是很容易砸?(不对,要砸好几次)最后老师又问:缸被司马光砸破了,掉进缸里的朋友得救了,你有什么感觉?(高兴)于是教师带学生通读全文。这样,通过教师营造的一个个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本,不但充分体会了司马光的睿智和沉着,而且在朗读训练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引领学生在不同情感体验中走进文本。

三、随文识字,升华朗读

在学习课文时,生字随文出现,随课文的学习而识字,将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也着实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第五小节时,先请学生看图说说司马光在干什么?引出砸,进而学习“砸”字,出示生字卡片请大家读准平舌音,说说用什么砸(用石头砸),从而记住石字旁。再说说司马光怎样砸,引出“使劲”,于是学习“使劲”这个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这样一步步深入浅出,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内涵的领悟水到渠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再如学习“慌”这个词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何时慌张,以此来理解“慌”的含义。学习“叫、喊”时,请大家说说课文中别的小朋友会叫些什么,喊些什么。有的说:“不好了,有人掉进大水缸了,快来救人哪!”有的说:“快,快,救人救人!”有的说:“怎么办?怎么办?”教师再让大家一起叫一叫、喊一喊,再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这些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牢牢理解了词的意思,也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朗读中品味词句,理解文本,为感悟打下基础,提升阅读质量,而且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四、注重积累,提高能力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一)蓄水引流

讨论是师生、生生间多维的智力交流,但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困惑学生怎么对讨论不感兴趣,应者寥寥,难以互动。见此情景,有老师迁怒于学生,训斥的结果让课堂更加冷清。其实要想让课堂智慧的“水”流动起来,首先要蓄水,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打开闸门,水岂有不涌之势?

《游天然动物园》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一点阅读障碍也没有。课堂上如果还去和学生讨论动物有多可爱,学生能有兴趣吗?笔者在教学中另辟蹊径,要求学生在顺着作者文字神游米库米动物园的时候“为动物拍照”!学生们先是惊讶,接着一个个兴奋不已投入课文中,读着、想象着、圈画着。“这些动物有意思吗?头脑中为它们拍下照片了吗?闭上眼睛,看看这些动物的模样是不是就在你的跟前?嗯……长颈鹿……细长的脖子,斑驳的花纹,静静地,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笔者的引导给了同学们示范,他们也一个个在下面轻声描述起心中的“相片”来。接着又把视线往前推进:“同学们,一个摄影家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作品内涵,往往会给作品起一个标题。比如老师就想给庞然大物河马来一张,你看它懒洋洋地刚出水面,突然发现了我们,于是愤怒地张开大嘴,对天怒吼……老师给这一张起名――气吞山河!”学生一个个鼓起掌来,接着不用提醒,便投入到发挥他们天才想象力的游戏学习中去了。不一会儿课堂热闹起来了,他们一个个争把自己的“作品”呈现。

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往往因为“我要的是葫芦”心理太强,书还没让学生正经读几遍就匆忙组织起讨论来。不注意情绪感染,不进行方法引导,没有“葫芦”生长这“势”的扩张,这时的讨论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为动物拍照,首先是让学生“拍”――读,想象成像,捕捉“镜头”,然后让学生给照片起名,提炼出主题,体会动物之趣与生活之趣。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使学生不仅仅感受学习的新奇刺激,而且有法可循,后来学生的交流自然热烈并直接指向了课程本身――学习应用语言。

(二)拨云见日

在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思维是无疆界的,他们会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有些声音甚至让老师尴尬。教学《挑山工》进入最后主题揭示阶段,让学生讨论理解“因为我需要它”的含义,有学生质疑“挑山工为钱才这么攀登的,没什么值得学习的!”当时笔者就像费力吹起个气球被扎了一针,立马泄了气,课堂一片哗然。怎么办?笔者及时稳定了情绪,说:“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挑山工如此攀登,确实是为了钱。为了这并不丰厚的报酬,挑山工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攀登着,你看他们多辛苦……”然后和学生再读课文中描写挑山工由于常年风吹日晒而显露出的外貌特征、休息时“扔”到石凳上的句段。接着,让他们讨论“挑山工为什么甘于这般受苦呢?”他们做出了一个个推测:也许家里有一个年迈的老母需要赡养,也许还有个女儿在等着他劳动而得来的一点钱去付学费,也许……见时机成熟了,笔者马上引导:“是啊,挑山工不断攀登,是为了家庭:对于他年迈的母亲来说,他是个好儿子;对于他的妻子而言,他是个负责的好丈夫;对于他的孩子来说,他是个慈祥的好父亲。他是负着重担的攀登,也是负着爱心的攀登!”……

其实,在作者的笔下,挑山工的攀登形象成为一种精神的符号,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没有什么不可。但当孩子质疑他是“为钱”时,这种形而上的唯美思考显然不再有根基。不作理会任由学生“胡思乱想”,课文的学习就不再有意义;简单训斥也只能显示教师的无能,与问题解决无涉。笔者先“认同”挑山工“为钱”而攀登的看法,接着带领学生到文中感受挑山工的辛苦,再点拨:“挑工山为什么甘于这般受苦呢?”在讨论中,让挑山工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起来:那不仅是背负重物的攀登,那也是背负爱心的攀登!于是云散日出,光艳耀眼。

(三)静海扬波

好文章一波三折,好的课堂也常常波澜起伏。像上面那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情形在课堂上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讨论常常是在常规的问题里一板一眼地进行。时间久了,倦怠易生,学习的效果也便打了折扣。这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遗漏,正话反说,小题大做,搅动课堂沉闷的局面,让学生思维的灵光闪现。

教学《蚁国英雄》,笔者让学生谈谈读完后的心里感受。学生有的说感动,有的说敬佩,也有学生说惊讶――“那些蚂蚁扭成一团,竟然冲出火海”。应该说学生的发言都没有错,但感觉这样的认识流于浮浅,课堂不能总是这样温开水,于是笔者在那个“惊讶”者发言后同样表示出“惊讶”:“你是说这些蚂蚁不应该冲出火海,就应该在火里活活被烧死?”学生急了:“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我惊讶的是这些蚂蚁竟有这样的力量脱身。”“这是什么力量?”迟疑一会后,她说:“是团结的力量,是它们英勇献身的力量!”笔者为学生的表现振奋:“好,说下去。”“这些蚂蚁靠着团结,靠着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走出了死亡地带,让我惊讶,也让我感慨:我们人不是也需要有这点精神吗?”――学生的认识走向了深入。笔者的“误会”无疑如平静课堂里丢进的一枚石子,荡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

(四)针锋相对

讨论就是要“论”,论事、论理,讨论的深入意味思想交锋。课堂上当然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作为老师绝不能放弃价值引领的责任。对于学生的“误读”,方法上一般可以这样引导:是吗?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寻找思想的根源。同学们怎么看呢?――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辩一辩。问题于是在论辩中解决了。但有时候,学生的理解并非误读,而是“恶读”(其实是一种无知与好奇的表现),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针锋相对作出智慧的回应了。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4篇

一、利用充分的预习增强学生发言的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发言的频率与效率是其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重要体现。一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课堂发言也就无从谈起。要避免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金蝉脱壳》一文前,教师可布置观察活动,让学到野外观察蝉,或是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什么还要脱壳?又为什么在树上脱壳呢?”由于教师课前已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其他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有保护作用,却又限制了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待在树上会比较安全。”“在树上脱壳可以让翅膀垂下来,对翅膀伸展和锻炼有好处。”……学生由于在课前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讨论问题时敢于举手、乐于发言,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入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一位文学家说:“朗读是学习语文及阅读教学的源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语感积累。

如语文S版语文第八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对玉澜堂的优美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入情朗读,从“眼睛突然一亮”“密密层层”“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些生动的词句中体会到玉澜堂的景色非常特别,繁花开得非常的密、非常的多。朗读极大地唤醒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积累了情感基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有效的提问催化学生发言的动力

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学生被接二连三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致使课堂频频出现“卡壳”现象。因此,课堂中的提问必须做到简洁高效,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阿炳从开始在二泉边除了泉水声什么都听不见,到后来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感悟到:“是师傅离开了人世,让他感到伤心”“阿炳双目失明后,对生活感到了绝望”“阿炳整天卖艺度日,且饱受穷困和病痛的折磨,他痛不欲生,而只有二泉伴随着他,对他不离不弃,所以阿炳对二泉有了感情,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2.“为什么说《二泉映月》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乐曲,而是阿炳用生命谱写而成的呢?”学生在充分地感悟课文后略作思考后相互交流:“阿炳通过琴声怀念师傅、思索走过的人生道路”“阿炳已把这首乐曲融入他的生命,用来对抗命运,创造美好未来”……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是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利用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发言的激情

教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精彩、生动的评价会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兴趣盎然;反之,简单、低效的评价会使学生无动于衷、心灰意冷。对课堂教学的定性评价要注意既要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各相关内容,又有主有次,突出重点,抓住本课教学的特点加以具体剖析。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5篇

一、正确认识课堂小练笔的价值

阅读课上的小练笔,包括写话、写段,甚至写篇,都不同于习作,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它立足于读,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写的安排,给了学生一个相对宽裕和安静的空间,能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联想,加深对文本的领悟。同时,它迁移于写,便于学生即时整理课堂所得,把模糊的感悟变成清晰的文字。我们知道,诉诸文字的过程其实是思维得到梳理,情感得到升华的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另外,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使那些思维较慢的同学能有效地参与到阅读感悟过程中去。语文课上,师生对话通常占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实践中,师生对话多半情况下是教师和优等生的对话,很多同学不可避免地成为看客。而小练笔,由于全员参与,使那些不能参与师生口头对话的同学也能很好地体会和表达,使教学有效地面向全体同学。

二、有效组织课堂小练笔的过程

课文是教学的依凭,有效的小练笔的内容应该是课文教学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好的练笔首先要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课文的文化内涵,学法特点,从而恰当地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设定练笔的内容和练笔的时机。因此因课设练是有效练笔的基本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不妨根据一个小练笔从设计到完成的过程入手,从下列几个角度来看小练笔的有效运用。

1.找点

把握好课文是设计小练笔的基础。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文本的空白点、情感点、疑惑点或句法、章法的典范处等因材施教、巧妙引导,借写促读,以读助写,以取得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利用课文的空白点和情感点扩展写。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结束部分:“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这一句概括写司马迁发愤写书,没有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空白,安排小练笔: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以“那是一个风沙满天的清晨……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为开头,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写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一个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把文本的理解,内化为自己内心的感悟,再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的感人形象,真正地走近司马迁的心灵。教学中,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不仅可以激发想象,深化理解,还能有效地巩固表达的方法。语文课文中,像这样典范的句段俯拾皆是,我们要善于做有心人,恰当地加以利用。

2.造势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揭示了教育要把握好时机的真谛。因此在找准训练点的基础上,还必须善于铺垫、引发,善于造势,营造情动辞发的情境,使读与写水融,相辅相成。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引导学生充分感悟重点段第三节和第五节,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此时,学生心中已充满对大瀑布的痛惜之情,教师适时总结了这两节的写法的特点,出示小练笔:

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几年,大瀑布将会完全消失。如果过了几年,大瀑布真的完全消失了,我们看到将是怎样一番景象?那慕名而来的游客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请你仿照课文的三、五自然段,先写写看到的景象,再写写游客的感受。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又是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 ,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

这个层层渲染后的小练笔,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此时,学生在写法上有所得,情感上处于高点,表达的欲望呼之欲出,小练笔水到渠成,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3.得法

有了训练点,造好训练的势,但要把内心的感悟变成文字,就要给学生提供写的方法,如句法、章法。对于文法比较典范的文本,可以直接仿写,也可以扩写或续写;文本写法不便仿写的,教师一般要设计示例,给予引导。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学生打开思路,轻松练笔。

一些说明性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本特色,设置小练笔,巩固说明方法。如《恐龙》一课教学,结束部分中,可以放一段关于恐龙介绍的科教视频,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恐龙仿照第二节中一种恐龙的写法,用一两句写出它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说明的能力。

4.热评

课堂练笔的评价,应该注重在交流和欣赏。课堂练笔通常占用时间较长,注重写的过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交流和评价则常常匆匆而过,只叫几个同学朗读,成绩不佳的孩子交流机会较少,得到的当堂点拨和肯定较少。因此课堂练笔要保证有一定的交流时间,充分反馈,这是首先要注意的。

个别点评时,对优点应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不足,可以点到为止,或者忽略。因为学生自会在与其他交流同学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必教师指出而伤害了学生的信心。点评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如有的侧重于文法点拨,有的重积累运用,有的重迁移内化,有的重想象延伸,还有的重思想的提升,内容的拓展,都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来取舍。另外,也可以适当改变交流和评价方式,如互评,但以全班交流和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为主。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留白” 发散思维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50-0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整合,强调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中,流淌着的是执教者创作的智慧,学习者交流的灵性,参与者共享的快乐。课文“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一节奏,填补了对话间隙留下的真空地带。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时,于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了一座智慧的阶梯,于理解与体验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那么如何充分挖掘“留白”资源,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呢?这需要教师有双“慧眼”,有颗“慧心”。

一、留白在标点处,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作者故意的省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放飞思维的“空白”。教材中也不乏这样的“留白”。 教师如果能抓住教材中这些独有匠心的“空白点”,巧妙地创设好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相信,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丰盈自身个性的体验与感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奶奶在描写玉澜堂中的海棠花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这繁花从枝头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我在教学这段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找出文中描写“海棠花”的语句,反复练读。2.展开想象: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 _____,就像 。3.配乐读原句及自己想象的句子,品位花中蕴含的饱满、灿烂的春光。

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和动笔。智慧的灵动点在这儿闪耀。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一缕灿烂的朝霞,就像一团红红的火焰。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撑开了一把淡粉红色的花伞,就像张开的一张张美丽笑脸。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粉蝶,就像仙女打翻的花篮……大家就纷纷举手要求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的文字仿佛也融进作家的文字里,学生顺其自然地感受到了花的饱满,春光的烂漫,比老师以任何形式的引导读效果都出奇的好。

二、留白插图处,培养语感,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随文练笔。巧妙利用课文插图“留白”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这样一幅插图,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在课后的检测反馈中,我就布置了这样的练笔:对照课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注意环境描写)。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 。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看,夜深人静,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寒风凛冽,呼呼地吹着,监狱的窗户被北风吹得摇摇欲坠,本来不亮的油灯在风的“捣乱”下更是昏暗至极。司马迁冷得直打寒战,他全然不顾,裹紧身上单薄的衣服,又继续摊开新的竹简,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字。不知不觉,他的身后已经堆了小山似的竹简,他的眼镜都困得睁不开了,几次想休息,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自己还没有完成的理想,便又打起精神,奋笔疾书。于是《毛遂自荐》、《背水一战》、《鸿门宴》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便诞生了。

这样,留白填补了,课文的内涵也更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了;这样的阅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文字,更读懂了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课文解读,这一“留白”无疑成为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最好载体!

三、留白在结尾处,延伸拓展,彰显学生人文内涵。

文本阅读,实际是一个意象充实、填补、再创造的过程。文字是一种符号,而文字背后则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加上文学作品往往表达含蓄、情感内敛,这样就会出现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在此处进行拓展,无疑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充分彰显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作家萧红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祖父园子里的景物,和作家在园子里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在文章的结尾处,萧红这样写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盖在脸上就睡着了。这样开放性的一个结尾正好是一个让学生补充的题材,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学生情感的补充。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习作练习:等她醒了,她又会在祖父的园子里怎么的瞎闹呢?展开想象,续写《我和祖父的园子》。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典教学;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人格高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84-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这部大书,鲁迅先生曾下如此之赞语,金圣叹将它列为“第三才子书”,“二十四史”之“前四史”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史记》被称为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既是史学圭臬,又是文学高标,是司马迁留给中国人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在执教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时候,我感觉多少厚重的历史赞语都抵挡不住信息化时代里更多看似深刻看似隽永的肤浅而华丽的文字诱惑,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和学习意兴阑珊,主动性和兴趣比较缺乏,对《史记》中雄奇悲壮的文字陌生,对《史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陌生,对《史记》中奇崛挺立的精神品格陌生,甚至把《史记》里的一些经典篇目视作繁难无趣的文言文,产生疏离感和畏惧感,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明珠暗投之感。

《史记》是写人的历史。写人的生命活动,表现人的感情、人的意志、人的追求,从而从人身上挖掘出深沉的崇高美。李泽厚在他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说:“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一怨而不怒’的传统,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自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韩兆琦在《司马迁的审美观》一文中说:“司马迁的审美观‘最主要的这就是他分外喜爱悲剧英雄,喜爱那些对于当时社会、对于权势者、对于严重的恶劣环境敢于批判、敢于抗争的特立独行的人物。’”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精神渐趋萎靡、骨气和血性普遍缺乏的时代,捧读《史记》,或许可以让我们舒筋活血,走进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分崩离析到天下统一、从崇拜鬼神到建功立业的历史进程,领略司马迁的旷世才情,感悟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同时,感受司马迁笔下多姿多彩的人生。那里有志节高尚的仁人,更有才情横溢的豪杰,还有悲歌慷慨的英雄。真正走近《史记》,我们可以读到失败的挽歌、悲伤的叹息,可以读到无畏的进取、成功的快慰,也可以读出那种“就极刑而无愠色”的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这些,让《史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永远站立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后世的人格、人性、人生高标。

为了不让学生入《史记》这座宝山而空手返,基于《史记》中让人感受到的那种勃勃站立的人格、人生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我提倡并实践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即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一方面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穿越文言文学习的语言障碍,深入人物内心,读懂经典。另一方面,立足学生精神品格的滋养,依托文化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动情阅读,激情朗读,深情对话,真情写作,感受《史记》中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体会《史记》不老的魅力。通过对《史记》中人物刻画、感情倾向、选材艺术、细节描写、矛盾冲突、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研读和探讨,让学生感受司马迁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走进《史记》人物或荡气回肠或义薄云天或慷慨悲壮或威武不屈的挺立而饱满的人生,从而培养他们追求卓越、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心灵享受,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渗透《史记》人物忧国忧民的情怀。“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胸怀祖国”的忧国忧民情怀,从“小我”走向“大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呼唤透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史记》中写有很多悲剧人物,虽然形象多样,性格各异,但大多数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所表现的是人们在追求中的挫折与失败,在奋发中的困苦与灾难,在斗争中的牺牲和毁灭。他们并不使人觉得消沉,让人感到悲观失望。他们是悲剧人物,却并不带有悲哀的色彩。“死以明志,而生以践志”,司马迁遭遇宫刑,“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淮阴侯韩信,忍得“胯下之辱”,终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一代王侯。出身寒微的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先,终赢得廉颇负荆请罪。这些鲜活真实的例子使得《史记》不仅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更有让人热血沸腾的理想感染力。学生在动情阅读的情况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会在心灵深处和这些历史人物展开深情对话,领会这种忍辱负重、积极抗争的精神,激励自己勇敢奋斗,坚贞不屈,为理想和事业不懈追求。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8篇

可惜的是,这位教师并没有及时进行点拨,致使学生的朗读与事实情境相悖。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临终之时”和“泪流满面”这两个词语,是研读文本还不够全面和深刻的表现。

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工作,首先就要求教师本人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好文本。可见,教师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从这一点来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还远未过时。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前“潜心会文”呢?笔者想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丰富知识储备

《英英学古诗》中的《静夜思》是李白最脍炙人口的诗歌之一。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却常常因为缺乏钻研而造成教学失误。

诗歌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很多人将之理解为就寝之床,从而误导了学生。只要稍作研究,便会知道古汉语中“床”字有三个义项:①供人坐卧的器具;②安放器物的坐架;③井上围栏。“床”字实为井床,相当于现代的井栏。如果教师准确理解了“床”字的意思,便可在学生望文生义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李白在睡床前看到了月光,又如何能“举头望明月”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再告诉学生此床为井栏即可。

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需要具备大量的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等知识。然而,不可能人人做到完全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唯一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

二、把握编者初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之所以要突出“教科书编者”,是因为给学生读的文章要符合其身心特点。据此,编者会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调整。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教科书编者,引导学生阅读时不能偏离其既定的价值取向。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9篇

一、多样的识字方法

1.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

这是低年级老师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如课堂上在教学“司”时,将“司”和“同”进行比较,编成“同字去竖,司司司”的儿歌。在教学“园”时,编成“元字加口,园园园”的儿歌,简短上口,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2.比较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笔者采用“比较学习法”,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

如“司”和“同”、“使”和“掉”,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上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点或相同点。在教学“园”时,笔者让学生给“元”换个偏旁,通过换偏旁,让学生掌握了一类字,同时也比较了那些容易混淆的字,不但可以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还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

3.分散识字

所谓“分散识字”,即随文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中。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提出疑问并朗读,遵循学生识字的规律,将识字与课文语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又能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锻炼学生的语感。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主要优点是:①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有利于识字和阅读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②生字反复巩固的机会多,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③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每次的识字量不多,难点分散,学生容易掌握。

本节课中学生在认读生字“假山”“水缸”“使劲”以及“砸”时,笔者配上背景中出示的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小先生制”识字

所谓“小先生制”,就是“用小孩教小孩”的方法,这是陶行知先生早年为普及民众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中的主要承担者。课堂中笔者采取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先一起识字读字,再让其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识字读字,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教学生,并引导学生互相纠正错误,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同时锻炼、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5.游戏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儿中学习,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认字,避免了传统的“读一读,再写一写”这类枯燥、呆板的方法,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效果。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游戏形式:“开火车”,即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念出课件上的字,哪个小组“火车”不断,哪个小组获胜;“我要当老师”,即谁先记住了生字,谁就可以当老师来教同学们识字;“我做你猜”,即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动作,其他小朋友猜字。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二、先进的媒体技术

1.学习字词,灵活方便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要遵循“字不离词”的原则。因此,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字时,都要让学生用学到的生字组词(或扩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这些词语事先写在小卡片上,课堂上教师即时出示,学生朗读记忆,一堂课有时要准备许多张小卡片。电子白板具有隐藏、拖拽的功能,教师只要把需要呈现的词语先隐藏在一侧,做上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标记,课堂上需要时,利用拖拽功能,随时都可以将其呈现在学生眼前,不需要时又可以马上隐藏起来,操作十分灵便。如出示“司、同”进行辨析、出示有关“司”的词语等,为学生识字和积累词语提供了便利。

2.创设氛围,引人入胜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笔者在其中插入了很多的课文插图。如花园的美丽环境、小朋友掉入水缸的情况以及周围人的不同反应。在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下,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文内容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而且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3.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在练读完一系列表动作的字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笔者一边请学生上台来做动作,让底下的学生来猜字,一边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对应的生字。一来一往,师生之间的互动密切了起来,学生因为自身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纷纷参与这个猜字游戏,对生字也得到了很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都得益于多媒体技术这一方便、快捷的手段,它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互动的桥梁。

三、小结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0篇

一、调优方案,做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成的,优秀的方案是要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检验,并应逐步进行调整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多个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寻求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找准突破点、聚焦点、挖掘点,做课堂教学的优秀设计者。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可以从文本理解、拓展的角度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还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笔者在教《报任安书》时,补充了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能否找出这两篇文章中一脉相承的内容?

由此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本,在比较学习中重新研习课文。最后学生从作者类似的遭遇、相近的语言风格和书信内容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对司马迁、杨恽的遭遇深深同情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报任安书》的深入理解,加深了对《史记》中所蕴涵情感的理解。学生接受到了更加新鲜的内容,激活了追索新知的欲望。又如在教学《渔父》一课时,文章阅读完成后,一般老师可能会设计探讨关于“择生与择死”的问题,往往会流于表面化。于是,笔者决定继续深化教学内容,还是从屈原这一人物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探究问题:

屈原为什么不像孔子和杜甫一样活下去继续为理想而执著坚持呢?古人说过“千古艰难惟一死”,可屈原为什么选择自沉汨罗江呢?死这一方式对于他理想的实现有用吗?

在经过研讨后,学生不难得到以下答案:

对于屈原而言,既然“生”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死”。历史没有因屈原的死而有任何改变,但历史却记住了屈原。原因就在于屈原给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一个“死节”的榜样。屈原的死就在于他宁肯一死,也不愿意污损节操,自甘下沦,以“死”来呐喊,来唤醒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们,来警醒那些同流合污的人们。

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才应该是语文课堂真正想要达到的境界。也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二、调整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设计师。但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情的教学,永远依照教案来进行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循循善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建立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之间在合作中寻求互补,这既是弥补知识缺陷、理解误差的需要,更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促进学习,互相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应该看到,很多时候,合作学习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是无序和低效的,甚至是混乱和无效的。此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方式、目标、内容,要在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进入到讨论相对冷清、相对较弱的小组协助讨论,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如在教授《老王》一课时,当笔者想走出文本,拓展认识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课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也有着不少这样收入微薄,地位地下,生活艰难的底层人,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这些身处底层的不幸的人们?

这个探究的初衷是要让学生想到发现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光芒,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情感上平等对待他们。但一连几位学生的回答都是我们要“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比如捐款、慰问什么的。虽然说得不错,但感觉不够真诚。后来,笔者将提问改成五个问题:

你能举出一个身边类似老王的底层人吗?你能寻找或者发现到他们身上的光芒吗?仅帮助他们、关注他们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仅仅这些就够了吗?他们真正需要些什么?

这样一连串的追问,非常细致,非常入微,这样就顺利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老王身上的光芒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像作者那样歉疚和愧怍。结果很多同学在这样的追问下,非常顺利地进入到新的思路,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应该在看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时,更应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执著,从他们身上看到坚韧的道德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品质。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只是施加廉价的同情,更应该是从情感上平等以待,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三、调准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真正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大搞“一言堂”,而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倾听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接受水平,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如笔者在教授《一个人的遭遇》一课时,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学生重点朗读此文的某些段落。当读到“凡尼亚找回爸爸”那一段时,不少学生笑出声来,包括读的学生都是如此。在观察和倾听中,笔者敏锐地发现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打断了朗读,补充了不少关于二战给众多家庭带来灾难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再要求学生在认真体味文章情感后重点朗读,要求先是小组之间互相商讨如何阅读,接着试读,最后推举范读,并由笔者作点评。推举范读的学生读得非常好,有一位学生很会运用表情语言,以声音、动作等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一段,很多学生身受感动,有的学生眼眶都湿润了。这时候笔者再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点评,激发了情感共鸣,很好地调动了其他学生也来试读的兴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主要是倾听,将主动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很好地促使学生在自主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1篇

一、调优方案,做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成的,优秀的方案是要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检验,并应逐步进行调整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多个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寻求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找准突破点、聚焦点、挖掘点,做课堂教学的优秀设计者。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可以从文本理解、拓展的角度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还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笔者在教《报任安书》时,补充了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能否找出这两篇文章中一脉相承的内容?

由此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本,在比较学习中重新研习课文。最后学生从作者类似的遭遇、相近的语言风格和书信内容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对司马迁、杨恽的遭遇深深同情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报任安书》的深入理解,加深了对《史记》中所蕴涵情感的理解。学生接受到了更加新鲜的内容,激活了追索新知的欲望。又如在教学《渔父》一课时,文章阅读完成后,一般老师可能会设计探讨关于“择生与择死”的问题,往往会流于表面化。于是,笔者决定继续深化教学内容,还是从屈原这一人物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探究问题:

屈原为什么不像孔子和杜甫一样活下去继续为理想而执著坚持呢?古人说过“千古艰难惟一死”,可屈原为什么选择自沉汨罗江呢?死这一方式对于他理想的实现有用吗?

在经过研讨后,学生不难得到以下答案:

对于屈原而言,既然“生”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死”。历史没有因屈原的死而有任何改变,但历史却记住了屈原。原因就在于屈原给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一个“死节”的榜样。屈原的死就在于他宁肯一死,也不愿意污损节操,自甘下沦,以“死”来呐喊,来唤醒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们,来警醒那些同流合污的人们。

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才应该是语文课堂真正想要达到的境界。也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二、调整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设计师。但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情的教学,永远依照教案来进行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循循善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建立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之间在合作中寻求互补,这既是弥补知识缺陷、理解误差的需要,更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促进学习,互相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应该看到,很多时候,合作学习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是无序和低效的,甚至是混乱和无效的。此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方式、目标、内容,要在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进入到讨论相对冷清、相对较弱的小组协助讨论,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如在教授《老王》一课时,当笔者想走出文本,拓展认识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课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也有着不少这样收入微薄,地位地下,生活艰难的底层人,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这些身处底层的不幸的人们?

这个探究的初衷是要让学生想到发现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光芒,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情感上平等对待他们。但一连几位学生的回答都是我们要“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比如捐款、慰问什么的。虽然说得不错,但感觉不够真诚。后来,笔者将提问改成五个问题:

你能举出一个身边类似老王的底层人吗?你能寻找或者发现到他们身上的光芒吗?仅帮助他们、关注他们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仅仅这些就够了吗?他们真正需要些什么?

这样一连串的追问,非常细致,非常入微,这样就顺利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老王身上的光芒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像作者那样歉疚和愧怍。结果很多同学在这样的追问下,非常顺利地进入到新的思路,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应该在看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时,更应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执著,从他们身上看到坚韧的道德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品质。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只是施加廉价的同情,更应该是从情感上平等以待,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三、调准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真正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大搞“一言堂”,而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倾听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接受水平,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如笔者在教授《一个人的遭遇》一课时,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学生重点朗读此文的某些段落。当读到“凡尼亚找回爸爸”那一段时,不少学生笑出声来,包括读的学生都是如此。在观察和倾听中,笔者敏锐地发现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打断了朗读,补充了不少关于二战给众多家庭带来灾难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再要求学生在认真体味文章情感后重点朗读,要求先是小组之间互相商讨如何阅读,接着试读,最后推举范读,并由笔者作点评。推举范读的学生读得非常好,有一位学生很会运用表情语言,以声音、动作等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一段,很多学生身受感动,有的学生眼眶都湿润了。这时候笔者再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点评,激发了情感共鸣,很好地调动了其他学生也来试读的兴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主要是倾听,将主动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很好地促使学生在自主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2篇

1. 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把游戏引入我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孩子们把课堂真正当成自己学习的乐园,识字的天地。比如,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抽读卡片、开火车认读卡片、滑滑梯闯关识字词等,又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创编:

像“小小火车谁来开?”“我来开!我来开!”

拼音休息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 o e……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识字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在欢声笑语间学习,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 让学生在参与中大胆识字。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创新,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善于思考,巧用双手,能大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例如: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摆出拼音字形“n”“ɡ”“h”等。又如,引导学生创编识字母操:两手位置的变化就可变成“m、f、d”;再如,创编字谜歌:人很累倚在树上休息,就是“休”;可上可下,老二喊老大(哥)……就这样,学生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中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领悟了识字的方法,点燃了创造的激情。

3. 让学生在激励中识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赞扬会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在低年级学生识字过程中迸发出来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盖印章、粘红花、竖大拇指等,赞扬与激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如,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成绩优异学生及时肯定、赞扬和鼓励。对于个别接受能力差一点儿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相信自己,你能行,慢慢思考,你一定能回答,老师相信你!”这样一说,接受能力慢的学生便会在鼓励声中增加识记汉字的信心。

3. 让学生在竞争中大量识字。有竞争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不竭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识字资源,如“比一比,谁最棒”、“谁是识字大王”等活动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识字活动中来,学生在校内外积极主动发现、识记新字,在你争我夺的比赛竞争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适时的有效表扬,相信在激烈的竞争学习中,不论是学生学习兴趣还是识字数量方面,都会有质的飞跃。

二、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助识记生字

1. 小组合作齐努力,互帮互助识字快。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发挥小老师模范带头学习的力量,请小老师领读,观察字形。提出任务:让大家一起讨论识字方法,互帮互助,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点拨,选择独特的、有效的识字方法进行全班交流。如,⑴旧字带新字:“有”字,月字变“又”、“工”、“口”就是“友”、“左”、“右”等。⑵加一笔:“木”加一笔可变成(本、术、末、旧、旦)。⑶ 减一笔:“刃”减一笔是“刀”。例如:“做做加减法”的方法,如木+每=( ),圆-( )+玉=( ),格-木=( ),时-日+又=( ),( )+( )=棵。⑷换一换:“青”字大家族,有目大眼睛“睛”、有日天气晴“晴”、有心好心情“情”。⑸编故事:司马光砸缸”的小故事, “司、光”字就很容易记住了。⑺编儿歌: “奋”字,编了一首小儿歌:“一人一亩田”,形象、有趣,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创新识字,体验识字学习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2. 小组合作学习,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其实在我们的课堂内外处处都会看到语言文字的影子,如过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的对联,报纸,电视广告上等等,无处不显示着孩子们识字的资源。为了激发学生们识字的欲望,我在班级墙面上绘制了“识字乐园”,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新字剪成卡片粘贴在“识字乐园”里,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把枯燥的识字变得“活”起来,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去感受别有一番滋味的识字乐趣。

三、学生探究识字,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3篇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我们就必须巧设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一、挖掘课文的童趣低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是童话故事和描写儿童生活的故事。这些课文内容所描写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节都具有儿童化的特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例如:《美丽的公鸡》中公鸡骄傲而又知错就改;《蓝树叶》中的李圆圆因舍不得自己的绿铅笔而不肯借给同学;《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机智勇敢。这些故事低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因此,我们教学时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童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到充满童趣的课文内容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二、趣味性的导入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导入要有趣味性,例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游戏活动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新课等。我在上第二册《乌鸦喝水》时,是用实验演示导入的:上课时,我先出示自制的教具“乌鸦”与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依照课文内容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突然,它看见了一个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连忙跑过去想喝水,但瓶口太小了,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后来乌鸦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寓教于乐根据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童趣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天真活泼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兴趣,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导演童真味的课文剧。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表演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教《狼和小羊》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把编好的课文剧让>,!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4篇

一、涵咏文本,优化学生心理

语文文本彰显的是生命整体的力动过程,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对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心理、精神状态有所推进,我们通过文本看见社会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的另一种真实,看清我们的生存本质,既要有理性的深刻,还要有直觉的对人生的顿悟,通过入境、内化、升华,反观自己心灵的蓝天白云,暴风骤雨,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找到人生航向,看到人生希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培育精神,给他们的人生注入活力。

教学有关《史记》的课文时,笔者抓住司马迁所遭受的人生挫折,教育学生明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尤其在谈及司马迁面对厄运,选择一条比死更艰难的荆棘之路时,学生体会到的不仅是语文的魅力,还有人物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芒。

师:面对如此毁灭性的打击,司马迁能站起来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把失败当成成功路上的朋友,抬起头,你一定行的!

生: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

生:你决不会输给自己,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人之所罕至焉!

生:站起来,成功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师:厄运并没有打垮司马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他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他没有输给自己!

师:他从古代先贤身手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四处寻访,广泛收集前朝逸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

生:不怕孤独,“面对孤灯……”为了实现理想,他勤奋刻苦,锲而不舍,坚强而执着。

师:对于他来说,他的生命是什么?

生:是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信念和毅力。

生:生命是他战胜厄运的工具,而艰辛和苦难是生命的甘泉,他笑对它,善待它,直到战胜它。

生:即使厄运降临,也要勇敢地拥抱他,直到征服他,拥有灿烂阳光。

师:我们已经被他的精神征服了,他成功了,成功得那么伟大。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生: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永不退缩,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手捧鲜花,微笑着走上成功的殿堂!

生:成功是属于那些在风雨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英雄的!

生:谈迁告诉我们成功的路该如何走,鲜花和掌声是给那些具有厄运打不垮的人,做好一切准备着的人。

……教材中类似司马迁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在课堂上,我们除了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高尚的灵魂,还应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慢慢地形成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培养自身抗挫的心理素质。

我们就这样在阅读一种思想,阅读一种人生态度,也是阅读一种文化,我们与学生一道在同文本的碰撞中走进作者心灵,走进自己心灵。这样,我们将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内化为生命的滋养,激活知识,激活智慧,激活能力,激活生命。

二、唤醒心灵,让写作抚慰心灵

高中时期是学生人品、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求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是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阶段,是他们性格、魅力的成型阶段,是他们生理、心理的成熟阶段,他们的人格、气质、才学、追求和生存全都要在中学校园里定格。

(一)疏导情感,唤醒心灵

据调查,青少年的一般心理障碍表现为逆反心理、离巢心理、孤僻等,青少年其实是思维最活跃的,但由于其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尚示定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交织着各种矛盾,如努力与懒散、开朗与忧郁、大胆与怯懦、合群与孤僻等。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诉出去。

从屈原开始,诗人之死上演几千年,找寻光明的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却把自己推进黑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抒写幸福的海子没有来得及“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庄子进入现实的绝境而走投无路;琵琶女“春花秋月等闲度,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哀、凄凉;格里高尔绝望之极走向天国,他们对这个世界太敏感,爱得太热烈……

现实的冷漠与坚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学生们似乎通过与文本的接触到了一些生活的真相,有一种叙述在展示蕴藏于人性底部的灰色调子、黑暗王国,揭示现实的背谬和存在的尴尬。但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高期望值和对现实不满间的落差,不厌其烦地接触、推动学生,影响他们,鼓励他们,改变他们。

(二)把思想、情感、见识诉诸笔端,领悟人生的玄妙哲理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或评论天下事,或记述生活琐事,或对人物评头论足,或自我画像,或咬文嚼字,或故事新编,把对生活特殊的敏感,依着自己的个性、热情和兴趣,刻画自己,描绘人世,通过日记、周记和采访报告等形式传达出来,然后学生互相交流,感悟提高。笔者在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合作互改周记写作中,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勤写作,让其经历一个“观察―思考―激发―顿悟”的过程。学生在这块阵地上,感悟人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学生就“剪发”一事发感,为更省时、省事、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高中学习中,非常平凡的小事,学生留意、思索,而且能挖掘出体现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东西;有学生由自己家中半月内换四位保姆慨叹,进而联系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且与“优胜劣汰”联系起来,由此引出作为现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去搏击有意义的人生的思索;由“吃了怕上火,不吃又难受”的烧烤而写出《烧烤文化》;由韩寒现象而发感,由桌上一堆堆“林立”的资料而下笔,由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而议论……

处处是智慧的火花在闪烁,处处是个性化理解,学生留意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注意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语文连接着生活,学生在写作中描述自我的成长经历、领悟人生的玄妙哲理,探询人生的发展方向。这样唤起学生的幸福,使之在语文课堂,在作文真情的抒写中受到磁化,倾听他们成长时灵魂骨节增高的响声,感受他们用心灵清泉述诸笔端的那花开花落的灿烂,这成长的欢欣、幸福的种子“随风潜入夜”,“春风吹又生”,伴随他们他们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成为心灵抚慰的按摩器。

三、丰富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延伸,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如“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可以进行诸多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请你帮个忙》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自己请别人帮忙时应该怎么说,以及别人请自己帮忙时又该怎么说,还明白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麻烦的时候,就要请别人帮忙,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像辩论赛、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在增进人际关系,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令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司马光课堂笔记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常识《朝代表》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借助于《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以下简称《朝代表》)。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记《朝代表》

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北宋。甲同学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乙同学回答:东晋。乙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我接着问乙同学:你能否说一下与陶渊明在同一时期的名人或名篇吗?乙同学回答:不能。我又对丙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丙同学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丙的回答令我很满意。我问丙同学:你怎么记得这么准确?丙同学回答:我很喜欢历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个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记得很清楚。

丙同学思路清晰、记得扎实准确并且能广泛地联系,不仅仅是喜欢历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对《朝代表》记得娴熟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丙同学喜欢历史,所以重视《朝代表》,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让不太喜欢历史的学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视起来,那么,他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不就很容易了吗?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记《朝代表》。所谓对《朝代表》的熟记,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这个《朝代表》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二、科学利用《朝代表》

科学利用《朝代表》是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写在语文笔记本的第一页上。)让学生先把学过的文学常识拿出来加以对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个朝代。然后加以归类,每个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们在《朝代表》里处于哪个位置上。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们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朝代表》里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位置上还有《庄子・逍遥游》、荀况《劝学》《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2.放进位置。在语文课堂里,学生们随时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与《朝代表》相关,就得马上把新出现的名人名篇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即把新学到的知识放进位置里。比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然后让学生们把作者司马迁和《史记》放进《朝代表》的相应位置上――西汉。再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个汉乐府,一个北朝乐府。让学生们把它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汉朝和北朝。3.脱离《朝代表》演绎练习。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朝代表》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会经常地在学生们脑海的《朝代表》里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三、认识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学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师就应该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情况。也许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学生们对“上古”“先秦”这两个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个什么历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学生们对它们的解释就会顿开茅塞豁然贯通。尽管这样,教师还得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1.《朝代表》是具体的,它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划分是笼统的,它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式样。比如,“上古时期”:专指神话传说。“先秦时期”:专指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再如,“两汉时期”:专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专指诗歌。“唐宋元时期”:诗词曲。“明清时期”:小说。

2.《朝代表》是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划分是建筑,它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式样在各个历史时期分布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习《朝代表》旨在借助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们讲清楚,我们学《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从文学常识角度看问题,旨在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并不是像学习历史那样详细地了解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讲我国出现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们的文学才有了延续即可。如果再讲什么青铜器、武王灭商等就跑题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主要是《诗经》(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孔子、老子;战国时期主要是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们再讲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那就把语文课堂真的变成历史课堂了。作为教师,治学要严谨,师德要端正,课堂上不能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否则就会失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了,切忌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讲。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