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

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篇

本刊第18期,我们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如何形成、保持和提升心理平衡?这就涉及到心理发展问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不断扶正祛邪的过程,是矛盾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既指从小到大不同年龄阶段纵向的心理发展,也指同一年龄阶段横向的心理发展。可以是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也可以是种系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一方面像地球自转一样,实现自己心理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像地球公转一样,承继并兼容种系心理的历史积淀。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矛盾,这些特殊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不仅推动了心理发展,还形成了不同时期本质的心理特征,这些不同质的心理特征就构成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就是促进心理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因此,不同的心理发展观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

传统心理发展观至少有两大弊端:一是在传统“无病即健康”的心理健康观导向下,将心理发展重点放在了化解心理问题、诊治心理疾病上,忽视了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指数。二是机械片面,难免走极端,比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都显示出合理性,但也各有局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在前人观点基础上,借鉴哲学界、心理学界最新世界观和方法论,综合创新,提出独具中国特色兼具世界视野的心理发展观,即“具身-协同论”。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品质在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先天心理的自我展开,而并不能改变其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明确提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先驱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霍尔的典型观点是“一量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决定论得到了实验证明。美国研究发现,孩子说谎好斗,往往缘于基因。这项由弗吉尼亚大学领导进行的研究发现,人格特征如好斗、爱争吵、说谎、欺凌弱小等可能是天生的。这项新研究挑战了科学界的一个共识:难与人相处的孩子是破碎家庭的产物,或父母身教不善的恶果。这项研究暗示,有“”基因的孩子,即使由他人收养或在快乐家庭长大,也会有不好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那就是说经常打架的父母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基因使然,而且这些基因会传给他们的孩子,导致后者有同样的倾向。以色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表情其实也来自遗传。消极的表情,更容易“世袭”。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这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第一次证明,人的面部表情更多源于基因而不是模仿他人。根据该理论,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表情习惯,生气时咬嘴唇、思考时吐舌头都是来自遗传,而并非孩子模仿家长的结果。以色列海法大学的吉利・皮莱格女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对天生失明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个家庭的成员在面部表情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消极的表情比积极的表情更容易被遗传。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各成员生气的面部表情是最具有相似性的,其次分别是吃惊、厌恶、高兴、伤心和集中精神。

二、环境决定论

先看一则故事: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由狼哺育长大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学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立,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是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上述“狼孩的故事”就是人文环境缺失的经典例证,从反面证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环境决定论片面强调和夸大环境在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固执地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遗传素质的作用。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他著名的论断就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三、成熟决定论

与遗传决定论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认为心理发展就像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展开一样。生理成熟在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树大自直”。环境和教育如果超前,将是拔苗助长,低效或无效。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他认为“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熟做基础,某机能的生理结构未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凑效。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格塞尔曾经做过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能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个实验告诫人们,心理发展要遵循内在成熟的“时间表”,不可超前,也不可跨越,否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四、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肯定了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和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现展心理学已经认识到,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去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具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它摒弃了绝对决定论的极端、片面,改变了调和作用论的孤立、机械,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以及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其精髓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即一种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调和。比如,上文提到的“狼孩”由于缺乏人文环境很难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同样,猴子再聪明,无论如何训练,也无法变得像人一样智慧,这就是遗传的作用。目前,交互作用论关注的不再是争论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而是关注如何切实地使每个人具有的优异的遗传素质得到最好的发挥,如何为每个人创造充分发挥潜能的优良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二者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心理发展最优化。

文化历史论是相互作用观的补充和延伸,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维果茨基首先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加工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心理发展也因此具有鲜明的种系累积性和社会性。

五、具身-协同论

从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心理发展的见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创新,提出新的心理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各家观点都忽视了作为心理寄生之处的身体的主动作用,有身心分离之嫌,忽视了心理发展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有机械孤立之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身体的主动和各要素的统一,前者基于具身认知观,后者基于协同论。二者合起来才是心理发展的实质和真谛。

具身认知观同传统认知主义视身体仅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的观点截然不同,它赋予身体一种在认知的塑造中枢轴的作用和决定性的意义,在认知的解释中突出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主张身心和环境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思维和认知等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发端于身体,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塑造了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权威观点认为,具身的性质和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

(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

(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以身体感觉―运动系统为基础。

(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具身认知理论主要就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活动的发展,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身心。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可见,人类心理发展寓于个体心理发展之中,它是迄今万千世代无数个体心理发展的累积。人类心理发展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它只能通过人类的实体、即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发展。而个体心理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种系心理发展,任何新一代个体的心理发展,都以种系心理发展为基础,并伴随着身体发展。个体通过遗传获得人类种系发展所形成的身体结构和机能,又通过生活、学习、实践,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掌握人类种系心理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个体的心理正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可见,置身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接受和处理情境所产生的刺激信息,然后做出反应,使得正确的得以发扬光大,偏差和错误得以纠正,这就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机制。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代表人物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自组织是协同的关键机制,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使心理发展中个体主动性成为重中之重。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2篇

 

传统心理发展观至少有两大弊端:一是在传统“无病即健康”的心理健康观导向下,将心理发展重点放在了化解心理问题、诊治心理疾病上,忽视了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指数。二是机械片面,难免走极端,比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都显示出合理性,但也各有局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在前人观点基础上,借鉴哲学界、心理学界最新世界观和方法论,综合创新,提出独具中国特色兼具世界视野的心理发展观,即“具身-协同论”。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品质在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先天心理的自我展开,而并不能改变其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明确提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先驱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霍尔的典型观点是“一量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决定论得到了实验证明。美国研究发现,孩子说谎好斗,往往缘于基因。这项由弗吉尼亚大学领导进行的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特征如好斗、爱争吵、说谎、欺凌弱小等可能是天生的。这项新研究挑战了科学界的一个共识:难与人相处的孩子是破碎家庭的产物,或父母身教不善的恶果。这项研究暗示,有“反社会”基因的孩子,即使由他人收养或在快乐家庭长大,也会有不好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那就是说经常打架的父母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基因使然,而且这些基因会传给他们的孩子,导致后者有同样的倾向。以色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表情其实也来自遗传。消极的表情,更容易“世袭”。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这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第一次证明,人的面部表情更多源于基因而不是模仿他人。根据该理论,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表情习惯,生气时咬嘴唇、思考时吐舌头都是来自遗传,而并非孩子模仿家长的结果。以色列海法大学的吉利·皮莱格女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对天生失明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个家庭的成员在面部表情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消极的表情比积极的表情更容易被遗传。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各成员生气的面部表情是最具有相似性的,其次分别是吃惊、厌恶、高兴、伤心和集中精神。

 

二、环境决定论

 

先看一则故事: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由狼哺育长大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学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立,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是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上述“狼孩的故事”就是人文环境缺失的经典例证,从反面证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环境决定论片面强调和夸大环境在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固执地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遗传素质的作用。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他著名的论断就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三、成熟决定论

 

与遗传决定论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认为心理发展就像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展开一样。生理成熟在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树大自直”。环境和教育如果超前,将是拔苗助长,低效或无效。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他认为“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熟做基础,某机能的生理结构未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凑效。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格塞尔曾经做过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能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个实验告诫人们,心理发展要遵循内在成熟的“时间表”,不可超前,也不可跨越,否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四、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肯定了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和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现展心理学已经认识到,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去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具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它摒弃了绝对决定论的极端、片面,改变了调和作用论的孤立、机械,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以及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其精髓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即一种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调和。比如,上文提到的“狼孩”由于缺乏人文环境很难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同样,猴子再聪明,无论如何训练,也无法变得像人一样智慧,这就是遗传的作用。目前,交互作用论关注的不再是争论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而是关注如何切实地使每个人具有的优异的遗传素质得到最好的发挥,如何为每个人创造充分发挥潜能的优良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二者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心理发展最优化。

 

文化历史论是相互作用观的补充和延伸,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维果茨基首先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加工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心理发展也因此具有鲜明的种系累积性和社会性。

 

五、具身-协同论

 

从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心理发展的见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创新,提出新的心理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各家观点都忽视了作为心理寄生之处的身体的主动作用,有身心分离之嫌,忽视了心理发展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有机械孤立之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身体的主动和各要素的统一,前者基于具身认知观,后者基于协同论。二者合起来才是心理发展的实质和真谛。

 

具身认知观同传统认知主义视身体仅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的观点截然不同,它赋予身体一种在认知的塑造中枢轴的作用和决定性的意义,在认知的解释中突出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主张身心和环境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思维和认知等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发端于身体,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塑造了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权威观点认为,具身的性质和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

 

(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

 

(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以身体感觉—运动系统为基础。

 

(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具身认知理论主要就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活动的发展,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身心。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可见,人类心理发展寓于个体心理发展之中,它是迄今万千世代无数个体心理发展的累积。人类心理发展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它只能通过人类的实体、即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发展。而个体心理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种系心理发展,任何新一代个体的心理发展,都以种系心理发展为基础,并伴随着身体发展。个体通过遗传获得人类种系发展所形成的身体结构和机能,又通过生活、学习、实践,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掌握人类种系心理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个体的心理正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可见,置身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接受和处理情境所产生的刺激信息,然后做出反应,使得正确的得以发扬光大,偏差和错误得以纠正,这就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机制。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代表人物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自组织是协同的关键机制,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使心理发展中个体主动性成为重中之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具身”强调特定情境下的身心统一,以“协同”实现遗传、环境、成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有机统一,尤其以“自组织”凸显心理发展中个体自主实践性的重要作用,开辟了心理发展观新视野。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55-05

近十几年来,面对着全球经济和组织形态的日益变革,一个崭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逐渐出现并发展壮大。OHP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相关分支领域,与公共卫生、职业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人类工效学等学科密切联系,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职业环境和提升从业者的工作品质而服务。OHP的出现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政府和企业界的职业疾病与工作安全问题,为促进工作者和组织两方面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的贡献。

1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兴起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三天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非致死性工作意外有将近 2.68亿件,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死亡分别有1.6亿例和0.22亿例[1]。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00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近十年间,在英、美、德、波兰和芬兰等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趋势、组织的重组、公司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工作负荷过重等,造成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导致10%的员工遭受着抑郁、焦虑、工作压力或倦怠的折磨[2]。职业心理问题的直接后果是个人绩效的下降和组织成本的上升[3]。英国政府调查发现,英国各行业每年因雇员出现与职业心理问题有关的疾病而导致七百万个工作日的流失[4]。此外,职业心理问题也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对员工健康医疗成本的支出,美国企业因此每年花费约 400 亿美元,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这些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OHP的出现和形成[5]。

OHP的出现和兴起还源于心理学学科的推动。早在1913 年,著名美裔德国心理学家Miinsterberg H就在事故预防方面开展研究[6]。Laird强烈建议经理们必须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以降低工作疲劳、发展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改善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7]。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而日益变革的经济和组织环境也通过工作全面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所以,心理学家更是有责任发扬传统、运用自身学科特点,协助工作者和管理者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工作者“能运用聪明才智,创造高度的绩效,获得满意、幸福的生活状态”[8]。目前,许多心理学家已经广泛参与到增进工作安全性和提升工作者身心健康的研究中,临床、认知、社会、咨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者,都开始关注如何减少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场所压力源对个体身心伤害等方面的研究,并且通过严谨有效的实验设计,验证各种职业健康因素对工作者的影响,从而深入探究与工作者职业健康有关的心理过程和发生机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和干预措施。

2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分支,OHP所要研究和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强调职业健康心理学应该把预防压力、职业疾病、工作伤害等组织危险因素作为特别的和首要的关注对象[9]。因此NIOSH和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提出的OHP的定义为:“主要研究心理学在提高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品质,保护和促进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和幸福等方面的应用”,其中的“保护”主要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尽量避免工作者暴露在工作场所的危险里,“促进”主要是指训练工作者掌握知识和资源来提高他们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抵抗工作环境危害的能力[9]。OHP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工作场所中工作者身体(如安全、健康)、心理(如满意、幸福)、精神(如成长、归属)的平衡,去除工作场所中可能威胁到工作者身心的危险因素(如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当的工作流程、不适的管理方式、模糊的角色设计等),达到工作者与企业双赢的目标。对于工作者而言,OHP给他们带来的是在健康的工作场所发挥潜能,创造卓越绩效,对工作满足进而享受幸福人生[10]。

在具体的研究领域,Sparks等认为OHP的研究应该包括工作不安全感、劳动时间、劳动支配和管理风格四个主要领域[11]。Landsbergis 认为在OHP的研究中,应该使用标准化的工作压力问卷和生理指标反映工作中的压力和应激状况;职业健康心理学家、健康教育者、生物工程学者、流行病学家、职业病医师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要共同合作;还应该对工作者的补偿和误工进行经济成本评估[12]。NIOSH则从社会、组织、职业对工作者健康的影响出发,指出OHP的研究和发展主题应由以下三个核心基础构成:(1)监督和调查组织中职业风险因子(如:高强度工作、低工作支配、工作不安全感、工作时间延长等)的流行情况;(2)组织发展和改变(如:组织重组、组织缩减、柔性管理、组织中的妇女和少数族裔)对工作者健康和安全的影响;(3)关于工作者健康的现场干预研究(如:工作再设计、压力管理、工伤康复、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等)[13]。而根据2006年的一项报告显示,研究者分别把工作压力和应激、工作边界、工作场所安全、工作场所暴力和不文明、职业健康和幸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4]。

3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虽然OHP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展和深入,但纵览OHP研究的两部“圣经”: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和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发现,有关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工作-家庭关系、工作场所暴力以及实证研究中所涉及的个体、组织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始终是相关研究者,特别是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焦点。

3.1工作压力

NIOSH将工作压力定义为:一种有害的生理、情绪反应,当工作要求与员工的能力、资源、需求不能达到匹配,就会产生。诸如工作时负担重,要求高,时间长,条件恶劣,以及缺乏社会支持和交流、不当的报酬等,造成工作者日益遭受着工作压力之苦。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工作者筋疲力尽,心理失调,严重时甚至引起某些身体疾病[15]。更有甚者,工作压力还给组织造成了巨大损失,事故频发、士气低落、生产下降、病假旷工、频频跳槽乃至提前退休[16]早已是司空见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工作压力是人们过早死亡的直接杀手[17],吸毒、酗酒,甚至自杀成为一部分人应对工作压力的方式,工作压力已成为各国工作场所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寻找工作压力的发生规律,制定克服工作压力影响的方针策略,已成为企业界的迫切要求和相关研究者的强烈动机。目前,学术界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已具系统性,具体表现在:(1)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所引起的角色压力源是工作压力的主要前因变量,除此之外,工作本身的特性(如:工作负荷过高)、组织的特性(如:升迁制度不合理)、工作场所中的人际互动(如:缺乏主管和同事的支持)也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18];(2)员工的个人内、外在资源在压力过程中均有调节作用,尤其是个人普遍化的内控信念及对工作的掌控感都会对工作压力的感受造成影响[19]。更重要的,不管是控制性的应对,还是支持性的应对,都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的负面效应,而维持员工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及身心健康[18];(3)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系统性角度出发,构建工作压力理论模型,如: Karasek和Theorell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French和Caplan的个体-环境匹配模型,Toohey的压力传播理论等[20]。

3.2 工作倦怠

近20年来,企业的核心任务已经从生产有形的产品逐渐转向提供无形的产品──服务上来,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开始从事与服务有关的工作,并在其中付出大量的情绪性劳动。因此,与情绪劳动相关的工作倦怠研究日益为研究者所重视,其研究领域也从传统的服务性行业扩展到其他产业组织。目前,工作倦怠已成为职业健康心理学方面较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国外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实际上,工作倦怠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Freudenberge和Maslach为代表,尤以Maslach的工作倦怠三维结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及其测量工具MBI影响最大[21]。自此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倦怠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感和离职意愿等变量关系的研究,有力促进了工作倦怠理论框架的发展。有关工作倦怠的结构定义、测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22],特别是关于工作倦怠形成原因的研究,已相当成熟,大致上可归纳为三大类:(1)工作与角色特性。有人际关系或互动、角色冲突与模糊、角色负荷、工作负荷过重、工作压力、工作满足、缺乏公平性;(2)组织特性。有工作背景、组织结构;(3)个人特性。有人口统计变量、A/B 型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个人预期、职业生涯进展。未来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将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进测量方法,构建可靠高效的测量工具;2.重视工作倦怠的干预研究,寻找倦怠的预防策略;3.改进研究手段和方法,采用实验和准实验研究,寻找倦怠诸变量间的因果关系;4.综合多种变量,构建更为合理的倦怠理论模型,探寻工作倦怠的心理过程和发生机制;5.加强工作投入研究,扩展倦怠的研究领域和范式[23]。

3.2工作-家庭关系

随着大量的女性投身到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双薪家庭从业人员日渐增多,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家庭,反之亦然。要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角色将为个人带来较大的压力,女性是首当其冲,而男性也比以往较多地卷入了家庭角色。有鉴于此,近二十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于工作-家庭关系对于工作者、家人及组织的冲击、作用和影响[24]。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家庭冲突方面。工作-家庭冲突是许多人都会经历到的一种压力感受,根据 Greenhaus等人的定义,它是一种角色间的冲突,是由于面对工作与家庭两种角色在某些方面彼此互不相容时,所产生的角色压力[25]。西方对于工作-家庭问题的研究主要由心理学家进行,多从工作压力的角度入手,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工作-家庭关系的失衡及其作为压力来源对于个人工作及家庭幸福的影响等方面。Allen等人的元分析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与个人的工作态度(如工作满意)、心理健康(如抑郁)、工作效率低下、缺勤和离职及身体健康(如生理症状)都有紧密联系[26]。在研究变量上,工作-家庭冲突与较低的工作满意度或不满意感正相关,与离职意向和员工缺勤率正相关,与心理压力和应激正相关,与职业生涯后果正相关,且性别差异不显著。如果员工认为他们把时间投入家庭事务所产生的负面职业生涯后果越小,那么其工作-家庭冲突程度也就越低。工作-家庭冲突还会影响组织绩效、组织承诺和工作参与度,与它们呈负相关关系[27]。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家庭生活的日益重视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工作-家庭关系研究也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的动向:开展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家庭促进研究;提出工作-家庭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有角色理论、渗溢补偿理论(spillover and compensation)与资源保存模型(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边界理论、发展理论等;重视休闲、社交、信仰、父母-孩子关系、教养方式等非工作领域因素的作用;开展干预支持和对策探索类研究,帮助人们解决工作-家庭间的矛盾与冲突。

3.4工作场所暴力

根据美国国家犯罪受害者调查数据显示,全美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在工作中或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遭受袭击和伤害[28]。NIOSH把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各种身体攻击、威胁行为或口头谩骂。不局限于殴打、自杀、枪杀、、自杀未遂、心理伤害(如威胁、猥亵电话、性骚扰、被跟踪、被诅骂或大声呵斥)。工作场所暴力不一定在工作环境中发生,也可能发生在工作地点以外,员工因工作相关的原因受到的暴力侵害也包括在内”[29]。现在工作场所暴力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职业危害,在美国、英国已成为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除了导致肉体伤害以外,暴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有:工作人员士气降低、工作压力增加、工作人员更替增加、对组织管理和同事间的信任度下降,以及不友好的工作环境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有关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暴力产生的原因和暴力预防上[30]。暴力产生的原因一般包括个人因素(如人格、情绪、物质依赖、经济和家庭、人际关系等)、组织因素(如不公正、雇用、工作负担、沟通、晋升、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和社会因素(如劳动力多元化、失业、经济形势、和药物泛滥、家庭分裂等);暴力预防包括组织预防(构建符合伦理和公正的文化、安全政策、环境设计、安全培训和员工背景调查等)和个体预防(心理治疗、放松训练、个人规划、建立人际关系等)两方面。

3.5个体、组织和环境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个体的许多特征会影响组织和个体自身的健康。在OHP研究中,特定的个体水平研究变量主要包括人格、情绪、年龄、愤怒、工作狂、健康状况、自我依赖和性别差异等。如伴随着高强度工业化社会而出现的A型人格以及最新出现的D型人格,与工作压力、睡眠不足、超时工作、过劳死有着高度相关。工作狂会对组织产生大量负面影响[31]。大量琐碎的情绪付出和劳动是导致工作倦怠的直接原因[22]。目前,个体因素在OHP研究中主要承担两个任务,一是确定研究变量对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认知-情感角度探求压力等心理因素的发生机制,二是从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出发,确定职业健康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同时,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受到组织和工作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者已经区分出的影响因素包括[32]:工作的环境及内在属性,如物理环境、工作节奏、工作负荷、工作时间、管理控制程度等;与个体的组织角色相关的因素,如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期望等;与个体的职业发展有关的因素,如职业规划、工作发展潜力等;与个体的工作关系有关的因素,如社会支持、同事关系、参与决策与管理等;组织属性,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内沟通等。在具体研究上,则关注于如公共卫生政策、劳动补偿、工作安排、工作设计、组织结构与气氛、薪酬系统等某个或多个因素对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和这些因素间的因果关系[33]。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强调员工的压力、倦怠、抑郁和苦恼等既不是来自于个体的因素,也不是来自于组织和工作环境,同样也不是来自于家庭,而是各个因素之间缺乏协调的结果。换言之,就是各个因素之间的匹配程度比较差。因此,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员工能与工作环境之间产生较好匹配的同时,个体、组织和工作环境又都与家庭系统之间产生较好的匹配[8]。

4 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展望

自诞生至今, OHP不仅在学科的研究与建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而且在许多工作组织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未来的OHP研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理论与研究方法

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职业健康心理研究对工作者和组织的重要性,也在组织现象中发现了一些变量间的稳定关系,但截至目前,研究者似乎仍缺乏一套整合的理论框架来积累职业健康心理研究的知识并理清其间复杂的发生机制。在现实中,同传统的组织行为研究一样,OHP研究的视角往往分别从组织、团队和个体出发,导致有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的组织层面来探讨,有的研究倾向于从微观的个体层面上来探讨,但它们得出的结论都无法推论到其他层面,因此,在OHP研究中发展把宏观和微观层面结合起来的多层面理论(multilevel theory)[34]以整合在组织不同层面上展现的现象,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由于OHP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横跨宏观(社会、组织)和微观(个体)层面,因此,借鉴其他组织研究的方法而发展OHP的中观理论(meso theory)[35](宏观与微观相融合的研究取向)可能是未来研究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职业健康心理研究是跨层级的,要同时考虑个人、团体、组织或职业等多个层面对职业健康心理的冲击与影响。

在OHP的建构和发展上,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是必要的。实证研究法固然为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喜爱和擅长,然而对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可能有许多具有深层意义的心理现象尚待探究,有许多复杂的心理机制尚待辨识。因此在理论建构的初期,应慎重地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如:历史取向的田野观察法或民族志方法,要求OHP的研究者长期与工作者生活在一起,对工作者进行详细、动态的情境化描绘,探究特定情景中工作者的反应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研究者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工作者及其工作情景的理解;顾问取向的临床观察法,要求OHP的研究者深入到组织现场中,充分考虑组织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地协助组织,必要时采取某些干预手段,直接介入到组织的内部,最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所接触的事物和组织行为进行理论提取和报告。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考虑同时采用,并当理论建构发展完成后,再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再者,多元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种形式,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有利于OHP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更有利于OHP在实践领域的开展,许多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杰出研究,就是基于多元方法的学科合作发展出来的。

4.2 实践与研究价值

在研究效标的选择方面,需要重视其社会效益和价值,这也是所谓的OHP研究的“短期经济收益”。目前关于职业健康的研究,其效标大都集中在主观态度的测量上,如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家庭满意度、社交障碍、失眠和焦虑、沮丧、工作压力等[36]。选择这些软性效标,既符合心理学家的研究思路又满足了工作者的切实需要,却无法与提升企业的绩效产生密切联系,也无法突显OHP的经济收益,因而加大了与职业健康心理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的难度。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短期经济收益的要求以及OHP跨领域研究的内在要求,硬性效标的选用,如疾病发生率、意外发生率、离职率、旷工率、损失工时、劳保给付、保险支出等,显得格外重要。OHP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开展,必须兼顾个人与企业双方的利益和平衡,通过慎重选用某些硬性效标,突显出OHP的价值和效益,以方便在企业中深入推广职业健康的理念。当然,在照顾企业利益和方便自身研究之外,更要通过选择软性效标为促进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并进,企业与个人共赢的境界。

在OHP的应用和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美国一枝独秀。欧洲很早就开始了对OHP的应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37]。比较美国和欧洲的OHP发展,可以发现美国OHP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对工作者健康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由于工作者的健康护理成本,包括疾病和劳动能力丧失赔偿在内,是由工作组织本身负担的,因此美国企业界是推动OHP发展的有生力量。而欧洲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劳工组织的势力很大,国家和劳工组织通过立法和相关行业政策保护工作者享有幸福和健康生活的权利,因此欧洲的国家政府和劳工组织是推动OHP发展的主要力量。美国和欧洲OHP发展的不同,很值得全世界OHP的研究者和企业界深思,因为这牵涉到把劳动者看成是“工具”还是“人”的价值观念分歧。究竟是采用美国的模式和价值观念还是欧洲的,将直接关系到OHP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心。

4.3 领域与研究范式

现今关于OHP的研究,在工作压力与应对、与职业安全和健康相关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因素、工作与家庭的互动和冲突、工伤康复、工作场所暴力与性骚扰等方面已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伴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形态的巨大变化,仍然有许多重要的问题尚待探讨,如组织中的反生产行为、工作中的易受伤害群体、工作疾病问题(如物质依赖和成瘾)、工作者的安全问题、员工的心理问题(如抑郁)、情绪智力在组织中的作用、与文化相关的组织现象等。此外,由于职业健康的定义内涵和产生机制还会受到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调节或影响,因此OHP研究必须以文化语境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研究。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就可以保证研究对象的真实性,使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形,生态效度相对较高。所以,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研究取向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从理论意义上讲,OHP的研究完全顺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积极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幸福的完全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但在目前的研究实践中,OHP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思想,过多地关注于心理不健康等方面。如,在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中,有90%的文章是关于心血管疾病、事故、倦怠、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家庭冲突、欺凌、物质成瘾等消极方面研究的,而诸如工作满意度、内在动机、社会支持、工作自尊等积极的研究方向却乏人问津[13]。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兴起,未来的OHP将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将从以往的疾病研究模式逐步转向包括积极情绪(快乐、喜悦、愉快、自豪)、乐观、信赖、投入、敬业、自我满足等领域在内的健康研究模式,OHP的作用也将从把工作者作为实现生产率提高的手段转向真正为提升工作者的幸福和健康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2008.

[2]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Geneva: ILO,2000.

[3] Beehr TA. Psychological stress inthe workplace. London: Routledge, 1995.

[4] 赵安安,高尚仁. 台湾地区华人企业家长式领导风格与员工压力之关联. 应用心理研究, 2005, 27: 111-131.

[5] Schabracq MJ,Winnubst JAM,Co-oper CL. 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2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Sons,2002:54.

[6] Sauter SL, Hurrell JJ.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rigins, content, and direction. Prof Psychol Res Pract, 1999, 20: 117-122.

[7] Laird DA. Psychology and profits. New York. BC Forbes, 1929.

[8] Quick JC. The convergence of hea-lth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with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Prof Psychol Res Pract, 1999, 30:123-128.

[9] #whatis,2008.

[10] Quick JC.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historical roo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Health Psychol,1999 ,18(1):82-88.

[11] Sparks K,Faragher B,Cooper CL.Well-being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workplace. J Occup Organizat Psychol, 2001, 74: 489-509.

[12] Landsbergis PA. The changing organization of work and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ing people: A commentary. J Occupat Environ Med, 2003, 45:61-72.

[13] Schaufeli WB. The Futur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Appl Psychol IntRev, 2004, 53 (4): 502-517.

[14] Cunningham CJL.Matthews R.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Research from a Graduate Student Perspective.From ,2008.

[30] Snyder LA, Chen PY, Grubb PL, et al. Workplace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interventions. Research i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Well Being, 2004, 4: 1-65.

[31] Aziz S, Zickar MJ.A cluster analysis investigation of workaholism as a syndrome. J Occupat Health Psychol, 2006, 11(1):52-62.

[32] Probst TM. Counter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job insecurity through participative decision making: lessons from the demand-control model. J Occupat Health Psychol, 2005, 10(4):320-329.

[33] Kompier MAJ, Kristensen TS. Organizational work stress interventions in a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context.∥Dunham J.Eds.Stress in the workpla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London, England: Whurr Publishers, Ltd, 2001:164-190.

[34] Kozlowski WJ, Klein KJ.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theory an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Contextual, temporal, and emergent processes. In: Klein KJ, Kozlowski WJ,Eds. Multilevel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in organizations: Foundations, extensions, and new direc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0: 3-90.

[35] House R,Rousseau DM,Thomas H-M. The meso paradigm: A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Res Organizat Behav,1995,17:71-114.

[36] Adkins JA.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e evolving practic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rof Psychol ResPract, 1999, 30(2): 129-137.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咨询;教育;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03-02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各校称谓有些不同,以下统称心理中心)。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约2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讲座场数60~80场,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各类研究生9820人,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咨询、排查和约谈)。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2]近五年,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变为“健心馆”,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

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危机事件。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

(三)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没有党团组织,没有集体住宿(大部分学生),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关注。然而,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讲座、团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更好地成长成才。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样,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施加的外部压力主动转化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唤起其强烈的成长动力。实践证明,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效果卓著,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焰,马喜亭,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发展

现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的重视,而且它还制约着经济文明的发展。社会发展越快,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学校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自身的发展等。因此本文就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做了以下的讨论,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1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这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教师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将近三成的教师已出现轻度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小学教师会更容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甚至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并且更容易对学生表现出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小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外还需要给予更多生活上的照顾与呵护。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同学者围绕教师心理健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与结构界定,受到广泛认同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还有学者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具备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个性以及能力五大心理健康素质。

2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2.1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大多数每天到达老师,而学生通常每天在学校与老师呆十几个小时以上,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导师和导师。事实上,一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一些心理健康教师来说,他们很有能力促进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害怕骗子和侵权行为的做法,这也与教师的影响有关。当然,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较高的教师、精神疾病较高的学生和精神疾病较低的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

2.2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若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稳定平和的心态以及开放豁达的态度,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积极正向的支持与激励,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平等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展现更多包容学生、支持学生发展的关怀行为,满足小学生诸如能力、归属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乐于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面对的教师始终以冷淡、刻板、严厉的态度进行教学与辅导,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大发雷霆、严厉指责,那么学生则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渐渐降低学习动机,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3 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

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也是很难有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的,相对来说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急躁冲动而且情绪也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更加紧张,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学习成绩可能并不会理想,教师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经常这样的话,学生也会经常地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还会下降,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等。但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很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每次上课学生都能够看到教师的笑容,可能他们的心情也会比较轻松,学习氛围也比较良好,他们也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上课的教学效率也更高,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校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所采取的措施

3.1 学校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校的管理方案

要以人为本,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教师是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兴趣,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每个校长需要考虑的,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也要尽可能地去满足,管理者一定要尊重教师,还要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让教师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

3.2 教育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三是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3.3 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发挥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直接关系到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 若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问题,在情绪、人格、行为等方面以不良的状态表 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则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 响,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若小学教师善于 主动培养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乐 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 社会适应以及完善的人格对待周围的世界,那么也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友好 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从而 对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 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对学生 发展的影响,努力克服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发展的 消极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自身心理健康 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从以上方面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成败和发展。所以说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自身的心理障碍,然后成为一名心胸开阔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淑莹,沈贵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66-69.

[2]刘晓琴.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N].吕梁日报,2019-09-06(003).

[3]刘晓岚.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9(24):12-13.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6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Nan

(South China Business Trad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hould receive adequate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ocational student'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pointed out some deficienci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well 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velopment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许多本科类的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得比较成熟,而高职院校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后工作的重要素质,因此,必须提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增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 高职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学习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相对较低,学习基础较差。有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认同,缺乏学习动机,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旷课现象比较严重。有部分入学成绩很差的学生,家长对他们学业上的要求比较低,只希望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即可,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一味地追求“考证”,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成绩,就非常痛苦。还有的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复习准备专升本或者专插本,自己内心并无继续深造的打算,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同时又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不适。

1.2 人际关系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没有高中大,活动增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增加,但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推心置腹的朋友,特别是新生有怀旧心理,想念高中的同学、朋友。一方面他们非常渴望友谊,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希望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但是许多同学又对别人有较高期望,希望别人主动关心自己,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还需注意的是一些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困,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在和班级同学交往时产生一定的问题,比如不敢主动和别人交往,怕被别人拒绝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多,有些同学不懂得如何和异性相处,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就笔者几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来看,每年因为人际关系问题来咨询的同学在所有咨询的同学当中比例是最高的。

1.3 自我意识问题

大学阶段从年龄上来讲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都给学生提出了严峻考验。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讲,由于高职生高考成绩的不理想,高职院校很多同学有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够被家人、朋友、同学认可。很多学生通过其他活动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比如参加社团,做兼职等等。一旦出现不如意,比如竞选社团干部失败等,又会对自我意识造成冲突。在自我意识统一的过程中,高职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常常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多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如自卑、自负等心理。

1.4 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现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恋爱动机多样化,部分同学对爱情抱着儿戏的态度,有些同学因为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也想谈,有的同学因为空虚寂寞而找个异性朋友。恋爱动机的不端正或者不懂得如何处理恋爱中的问题都会导致恋爱不成功。失恋对大学生的打击非常大,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被分手的一方会认为自己很失败,会对周围人产生不信任,严重的甚至轻生或者伤人,高校发生的许多危机事件都是由学生情感问题导致的。

1.5 就业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因为就业率会影响到招生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大多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会安排大三的同学外出实习,早日实现就业。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毕业生增多,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学历门槛,而高职毕业生学历低,就业相对而言更为困难。激烈的竞争以及社会上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存在着某些偏见,使部分高职生产生焦虑、恐惧、退缩等心理。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高职院校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在校期间只要学生别出事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没有基本的设备,只有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往往经历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所以,一些学生在刚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不能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问题逐渐加重,这就会加大后续辅导或治疗的难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2.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许多高职院校按规定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缺乏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致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只是从学校内部召集一些相关专业的老师来担任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要具有一定的资格证书,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能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而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只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3 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落后

许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的缺乏,基础设施简陋,只有一间心理咨询老师的办公室,没有接待室、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等场所。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对于心理咨询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咨询环境,让学生心情放松,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本身就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测评软件等。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只在上面来检查的时候重视一下,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解为只要不出问题就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在校能否健康成长,以及未来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纳入学校的重要日程,纳入学校年度工作方案,从管理层次上来推动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保证其顺利发展。

3.2 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高职学生顺利健康的成长,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团队的力量以及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重视校风、班风建设,把班级建设成温暖、和谐、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3 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要不断学习,除了自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还要积极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时代在发展变化之中,学生的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各班辅导员以及心理委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最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等一线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管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3.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没有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团体辅导的功能。不仅能解决学生成长中共性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够防范于未然,将许多心理问题苗头扼杀掉。鉴于此,要把心理健康课程开设为必修课,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开设一定的选修课,保证全体学生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太一样,课堂成效不是简单靠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来衡量的,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提高,有没有得到自我成长。因此,课堂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3.5 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宣传月等。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比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征文活动等。笔者所在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心理剧比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的5月份也会在全院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这些活动已经深入师生内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常规的“5.25”活动,还可以在其它时间点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事实证明,这些活动比起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重视。

3.6 积极开展朋辈咨询活动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朋辈心理咨询虽然不属于专业心理咨询,但朋辈之间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在空间距离上也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补充作用。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咨询人员明显不足,仅仅靠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能够很好地缓解这种师资不足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16-03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普及发展、规模发展、全面发展”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十几年来,全省各地中小学迅速行动起来,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起来。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目标定位太空泛,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脱离学校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成为附加的“一张皮”。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升学考试的辅助作用不明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太空泛、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只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具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不明确,好像“猴子挑桃子”,选一个,换一个,你挑你的,我选我的。结果是全校教师忙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目标不明确、不统一,打乱战,不知道“攻哪个山头”。

2. 课程内容太繁杂,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一方面,由于目标定位不明确、不具体、不具操作性,教师不知道该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较多、较乱、较繁杂,面面俱到,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针对性、系统性又不强,造成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过于随意,今天教“自信心理”内容,明天教“学习心理”内容,后天教“人际交往”内容,成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出现了“万金油”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3. 教学分工太混乱,缺乏一致性和集中性

首先,由于课程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因此,教师教学无分工或分工混乱。全校教师的教学各自为战,你教你的、我教我的,找到什么参考资料就教什么,没有资料就不教,结果是集中不了“火力”,影响了教育效果。

其次,由于课程分工不明确,教师方方面面都要教、都要懂,而实际上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教师只能苦于应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也无法体现。

4. 效果评价太虚泛,缺乏指标性和专业性

心育效果评价空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知道评价什么。一些学校心育效果没有具体评价指标,只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或“师生心理素质有明显提升”的描述,过于空泛。

二是不知道采用什么指标来评价。一些学校用教师心育科研成绩、德育活动获奖情况、高考升学率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成果和惟一成效。

三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评价。由于课程分工不明确,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专业性评价指标,结果出现了教师教与不教、教多教少、教好教坏无法评价,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指标是否提高,均不清楚等现象。长此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变成“摆设”“花瓶”。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路与实践

教育质量是生命线。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从“普及发展、规模发展、全面发展”向“规范发展、提升发展、内涵发展”的思路,目的在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同时,明确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15个主题内容: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含自我认识)、自信心理(含自卑心理)、情绪心理、青春期心理、意志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人际心理、亲子心理(含感恩教育)、生命心理、创造力心理、积极心理(含幸福心理)、适应环境心理、升学与就业心理。

一所学校,究竟该如何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如下几个环节:

1.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育目标是引领全校开展心育活动的标杆,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保证。如何凝练心育目标?学校在确定心育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标的确立要与学校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相吻合,心育目标应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例如,珠三角某初级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人文、人本、人和;其心育目标是:让每个学生自信、快乐、成才。二是目标的确立要与学生的心理年龄吻合。三是目标的确立要具体,不能太空泛,如“培养学生阳光心灵”或“提升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之类的目标,定位太空、太大,不具体,因此难以实现。四是目标不宜太过于“文学化”,如“心海导航、润物无声”这类目标要进一步予以明确的、带有心理学专业性的界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做到:第一,全体教师都要了解并理解学校的心育目标,要明确“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心理素质”。第二,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不能一两年就换一个目标,也不能随时改变教育内容。

2. 构建课程体系

心育目标的定位决定心育课程内容,心育课程反映学校心育目标。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做到: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8篇

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健康的教师,就是良好的教育开端。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因此,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改善教师内心状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应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主要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以期运用于实际,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及表现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理发挥成最佳状态。

根据上述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社会适应标准和发展性标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王极盛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⑴智力正常;⑵情绪稳定而愉快;⑶意志健全;⑷统一协调的行为;⑸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⑹行为反应适度;⑺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涵义。心理学工作者在确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也主要从认知、情绪、人际关系、意志品质、人格、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这几个方面来考虑。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教师本身的需要,更由于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融洽,教学双方平等,教学就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积极的情绪情感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或接受或转变某种价值观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因此,教师便可能会成为展示社会行为的修养范例、心理健康的样板,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理论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3.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人格对学生来说,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研究表明,在教师诸多心理品质中,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人格特征有以下几项:(1)精神振作还是沮丧;(2)兴趣广泛还是狭窄;(3)性格暴躁还是稳定;(4)意志坚强还是懦弱;果断还是犹豫不决;(5)生活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

4.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的建立

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身边的长者,当然也包括教师。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总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决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能冷静处理。

5.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良好关系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自由、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教师心理健康自身维护的途径建议

1.提高心理学素养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最大的差别在于缺乏心育的能力。教师应通晓一些心理学流派,了解各阶段的儿童及自身的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方式等心理品质,掌握心理咨询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善于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有心理问题时,教师能够给予咨询、指导;当自己有心理问题时,能自我疏导。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平常的心态

首先,不要过分信奉“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只要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去教育学生,就可问心无愧了。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开展工作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师不要有过于强烈改变学生的愿望。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成为一位名教师,才会对别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3.自我调控

首先,要学会合理地宣泄,调节不良情绪。在与学生打交道之前,可先自行调节,向同事或朋友倾诉,转移目标等;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管遇到任何事,以乐观、坦然、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它;最后,教师应做到“三心”,即耐心、爱心和信心。同时,教师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处理好与学生、同事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4.学会减压

教师应学会为自己减压:⑴要正确评价自我;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优势、性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⑵有秩序地工作;⑶适当地寻求帮助;为了及时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教师不应总一个人去克服承担,而应向其他教师请求帮助,与他人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合理的建议,尽快处理;⑷掌握一些放松、减压技巧。学会自我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超觉静默、音乐疗法等,这样,可以缓解压力,使身心舒畅、精神振奋。

5.加强身体锻炼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 个性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幼儿教师在促进儿童个性培养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普遍存在着概念不清,策略缺乏等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幼儿个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关注幼儿的个性品质教育,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注重在生活点滴中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乐观好奇、 热爱生活、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与关心他人等积极的个性品质。

一、幼儿个性发展的内涵

(一)个性

个性一般是指个体在先天与后天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行为模式,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个体的个性开始形成、良好品质塑造的最佳时期。幼儿个性品质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人的一生,包括才华的积累、才能的增长和才干的发挥。所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性相互发展、相对和谐,同时与客观环境相互顺应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形态,指在各种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面对不同的环境,这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个体才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在婴儿期开始萌芽,在幼儿期开始形成,而幼儿期在个体个性建构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个性作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在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前所述,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良好品质塑造最佳时期,但这一时期的幼儿又普遍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敏感心理。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二是逆反心理,出现偏执心理;三是娇纵任性心理,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这几种普遍的心理对个性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敏感心理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所谓“敏感心理”,是指对于最怕别人知道的事或埋在内心深处的隐痛,一旦有人提及或触及,便非常敏感。每个幼儿都存在着一个心理敏感区,教师若有意无意触及到它 ,都会引起强烈反应,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因此准确地把握孩子心理敏感区,对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的敏感心理多因家庭的过度溺爱,致使家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从而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失衡,只能听表扬和好听的话不能听批评不能接受反自己意愿的事情,逐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自大、爱发脾气、不合群的性格。在该种情况下,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如不能及时地给予心理疏导,长期下去就会影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准确把握孩子心理敏感区,尽量不屈触及它 ,但这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要想孩子不因为触及敏感问题而产生消极情绪,就要进行恰当的引导,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作为教育者与家长,要想学生不因为碰到敏感问题而产生消极情绪,就要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逆反心理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返心理是幼儿个性发展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调查数据显示, 80%儿童有逆反行为,其中4~5岁儿童行为问题尤为严重,发生率已达到12%~20%,而且呈上升趋势。幼儿阶段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待师长的教育产生对抗情绪,这种对抗多见于言语的冲突、顶撞以及教育活动的不配合。

幼儿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形成逆反心理或偏执心理,影响幼儿个性不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对于父母、教师的教育,和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易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些现象,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或批评时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和孩子进行交流,以保护孩子的自尊为基本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可采用建议、要求的方法坚持从正面进行引导教育。不要简单粗暴的加以指责。教育者应及时给予鼓励,切不要因为孩子进步微小而不予理睬甚至根本未予以关注。分析心理学家维尼科特也曾指出:放任自流会使孩子任性不讲道理,甚至胡作非为;怕孩子不成器而管教太严,又会导致孩子认为的专制独裁,以致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应遵循教儿童心理规律,有效地应促进幼儿的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娇纵任性心理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任性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孩子的任性主要是自我为中心的任性,形成了“我要什么就一定要有什么”的思维定势。具体表现为娇气十足,当孩子的愿望不能实现或达不到目的时,就就发脾气、哭闹不止;娇纵任性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娇气、独立生活能力差,说不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幼儿园活动中冒冒失失,多动、任性胡来、霸道,不合群、容易和其它孩子起冲突;心理承受能力差,家长和幼儿同老师不能说,一说就两眼泪汪汪。

孩子的任性绝非是天生的,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要做到爱要适度,不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当孩子都曾经哭闹、耍赖时,首先大人可以进行冷处理,可暂时不予理睬,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其次要让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对孩子的任切勿姑息,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总之,个性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变化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幼儿心理健康对个体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重视个性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特点,敏锐地捕捉儿童的每一个发展契机,让个性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促进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兰芳 许丽萍.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内涵、途径与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10. 5.

[2] 钱勤丰.幼儿自尊感和自信心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3] 孙华杰.浅谈学生心理敏感区[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10.4.

[4] 张娜.浅谈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1.1.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促进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各个方面的潜力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能够适应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精神状态正常,心理素质好。教师的心理健康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与其他社会个体的关系和谐;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自古以来,教师的角色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还教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一个人心理健康,对事物及周围环境都能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对其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二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师生关系相对就会轻松和谐,这种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

三是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幸福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多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凡事积极乐观面对,容易产生幸福感。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

过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今教师的工作时间不光是白天正常的上班时间,下班后回到家还要继续工作。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师,面临着各种考试以及升学的压力,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学校氛围

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能否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教师心理状态的发展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让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拥有相对轻松愉快的心情。相反,如果同事之间常有矛盾,就会对教师的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烦恼。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氛围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使教师在各种评比检查过程中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

(三)社会要求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人们对待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来自各界对教师的高要求,把教师定义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形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现在家长对老师要求高、挑剔多、意见大,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四)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工作能力、成长经历、个人修养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因素都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队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通过研究以往相关文献,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与全国普通成人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这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关,超负荷的工作量造成造成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一)不同年级段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与全国常模相比,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中发现:中学任课教师要比小学任课教师心理状况差。这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第一,由于受到升学率、优秀率的影响,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压力更大;第二,中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教育难度更大,这也就使得教师承受更大的压力。以初、高中教师为实验组,通过对不同经济状况及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这两个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并不大。

(二)不同性别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女教师为实验组,男教师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相对来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教师。这可能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大部分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心理承受能力差,比男性更敏感、更偏执;二是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来说承受了较多照顾家庭尤其是照顾小孩的责任。现在提倡男女平等,部分男性也承担了一些做家务的责任,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在女性身上。

(三)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担任班主任职务和不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接近,没有显著差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虽然承受了来自班级管理的压力,比如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分析学生的综合成绩,协调与维护好与各任课教师的关系,但由于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威慑力大,在教学组织上更容易进行。另外,学校在奖励、评定方面也会优先考虑担任班主任的教师。

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为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两方面考虑。

(一)主观方面

即从教师自身寻求解决的途径。首先,教师要时常反省,正确认识自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大体上倾向于两个方向:有些是过于看重自己的优点,而忽略自己的缺点,表现为太过自信;有些则相反,对自己的缺点一直耿耿于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为人小心谨慎,姿态谦卑,表现为太过自卑。正视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才能突破自我,获得成功。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时刻反省自己,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其次,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广阔的胸襟。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苦恼的问题,这时候不妨换个方式思考问题。可以从校领导、学生以及家长等角度来看待问题,换位思考,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合理排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人们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心情愉悦,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二)客观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

不仅学生要“减负”,教师也应该“减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减少对教师一些不必要的考核,为教师减负。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为教师解决心理问题。

2.学校

学校在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管理,为教师创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校貌。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使之心情愉悦。二是为教师提高更多互相交流及学习的机会。通过同行间的交流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排解教师的负面情绪。

3.社会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看成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却忘记了教师也是普通人,需要来自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需要的帮助既有物质方面的帮助也有精神方面的帮助。当教师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时,社会的各种有效帮助与关心对教师尤为重要。降低对教师的过高期望,明确培养人才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家庭、社会、学生自身都有责任。明白这一点,才不会给教师带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参考文献

[1]薛晶玉,王铁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J].辽宁师专学报,2001,(3).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 依恋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69-02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是指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家庭寄养[3]作为孤残儿童照料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充分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在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权利。

一、福利机构特殊的养育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 有专家研究报告已明确表明:儿童早期的经验与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2],儿童期正处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不稳定的特殊年龄阶段,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孤残儿童遭遇家庭不幸以及自身的孤儿身份、病残的身体等现状,导致其形成负面的自我意识和不健全的人格。这些与机构养育环境、职工教育不当等有关系。

机构养育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但这种养育环境,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强化了儿童作为孤儿、弃婴的个人属性,弱化甚至忽视了其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机构养育的孤残儿童缺乏安全感。在工作岗位每个人要负责抚育十几个孩子,孩子平时得到的亲吻、拥抱、逗乐比家庭的孩子要少得多,亲情渴求得不到最大满足。这些让孤残儿童很难对养护者形成真正的依恋,这些没有形成依恋的孩子,安全感很难得到满足。根据英国鲍尔贝的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三年里,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即:使婴儿产生对亲人的依恋感[5],他认为如果婴儿没有完成这一过程,或者说没有形成健康的依恋,那么这个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会产生严重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说,依恋对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庭寄养作为孤残儿童安置重要模式,能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家庭寄养在我国的发展

家庭寄养[3],是孤儿、弃婴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替代性养护模式,作为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寄养的孤残儿童的法定监护仍为儿童福利院,享受政府给予的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且寄养家庭能领取孤残儿童足额的生活费。

家庭寄养的基本原则是,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04年1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民政部颁布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将家庭寄养模式规范化。

评估寄养安置是否成功取决于寄养儿童是否能与寄养父母建立类似同亲生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

(二)依恋作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论基础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纪的英国和美国。其理论基础源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贝的心理依恋理论,该理论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其3岁之前在与母亲的温暖和亲密接触中形成的。在这种接触中,使儿童既能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又能找到心理上的快乐,并由此产生了儿童安全的心理依恋。

所谓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试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或其他抚育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反映了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1]。儿童对依恋会表现出寻求身体上的接近,从依恋对象身上获得安慰、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依恋的形成虽然与喂养有关,但是喂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依恋。从儿童福利机构中观察到,儿童并不会对每个喂养自己的成人产生依恋行为,根据一项对我国儿童福利院弃孤儿童进行研究,[4]在院弃孤儿童依恋的随年龄变化的表现为(见下图1)

在院儿童对照料者的依恋关系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减少。5-6个月,在院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照料者的依恋50%,可以区别照料者和陌生人,7个月以后依恋再下降。

实际观察发现:对于出生后不久即进入寄养家庭的孤残儿童,高质量的照料和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发展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否建立类似于自然家庭的关系呢?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是可以的,家庭寄养能建立一种替代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孤儿、弃儿或不良家庭环境的儿童对新的抚育人(即寄养父母或替代父母)形成依恋,促进被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可能是衡量寄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基于儿童发展的角度,从依恋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看,依恋作为家庭寄养的理论基础非常具有说服力。

(三)家庭寄养模式能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发育,提高社会适应性。

从我院家庭寄养近10年的发展,分析儿童被寄养到家庭的变化。对寄养孤残儿童在寄养前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变化程度的调查问卷,有33.33%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在生理上变化更大,有41.67%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的心理上变化更大,有54.17%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在社会适应上变化更大.

当儿童被寄养到家庭后,寄养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重新获得了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抚爱和情感的依恋。语言交流、康复护理、社会接触等要比在福利院的次数要多的多。这些都有助于塑造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对爱和被爱的良性认知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行为能力,从而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7]。 归纳总结:

(1)体质增强,运动机能改善,身体得到明显发育。有些肢体残疾的孩子,如足内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家长每天坚持给孩子手法康复、矫正,孩子的足内翻完全矫正,且能行走自如。

(2)情绪、性格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善。情绪的改善:有些孩子在寄养初期爱哭闹,发脾气,但经过一年的家庭生活,98%的孩子与寄养家庭建立依恋关系,情绪稳定,生活作息有规律。性格的改善:有些孩子在寄养初期见到来访者不说话甚至躲在大人的身后,寄养半年后,孩子的性格由封闭转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能与熟悉的人正常交往,见来客人时主动打招呼,倒茶水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

(3)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有明显增强。生活在福利院里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多是老师利用图片、电教片等并不是实物的教授中得来的,只是感性的认识,在家庭中孩子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景象、自然景物和生活状态,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逐步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家庭伦理关系,能与家庭成员正常交往,与他们友好相处,攻击明显减少,能和兄弟姐妹出去串门、上下学、分享食物等。学龄儿童独立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学会做家务, 亲社会行为增加,有了文明意识。

三、反思

儿童心理健康表现在5个方面,1、情绪积极稳定保持持续的快乐与积极的心境。 2、智力正常将智力纳入儿童心理健康标准,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各种儿童心理问题,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3、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4、与人交往能力 。5、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以上是五个由权威心理专家拟定的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驿站。事实证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能促进少年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或父母不健全的家庭,由于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气氛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实践证明,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孩子通过进入家庭,与寄养父母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能够弥补其身心发育方面的很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力探索积极推动家庭寄养养育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更多家庭认识,了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更加人性化、细化设置并实施家庭寄养相关规定,让更多的孤残儿童重回家庭,在家庭氛围中健全人格,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黛安娜.哈茵著 丽安译.培养情智健康的孩子[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1.10-45

[2] 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素英. 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的趋势[J]社会福利,2002(7)。

[4] 曾凡林等.孤残儿童的情感发育,评估与收养准备对策课题总报告[J] 中国收养中心,2004。

[5] 曾凡林(执笔).《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J]社会福利,2003(10)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儿童;心里健康;环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的发展。联合国儿童生态学强调,利用环境陶冶人。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营造最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综合提高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社会变迁和价值体系多元化给人们带来惶惑的时期,儿童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经调查,87%的孩子抱怨家长把工作中的不如意发泄到自己头上;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数也在迅速上升。

家长和教师虽然身处角色不同,对孩子教育影响角度不同,但他们同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有着相同的愿望,有着相同的心理特点。环境不同,儿童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程度与质量也就不同。儿童决不能听凭主观意志去自由发展,只能在一定客观条件助长与制约之下,得到可能的发展。教师、家长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家庭和学校创设优化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当我们感受到儿童内心的痛苦时,我们的方法应该多种多样。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园,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良好心理影响。我校今年开展了”劳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时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地,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德”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师和家长应正确调节自我心态,做一个乐观处世、兴趣广泛、性格温和、意志坚强、生活有条不紊的人。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现代的家庭亲子关系和学校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期待,承认学生有独立的人格,不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要求,不辱骂训斥、讽刺体罚学生;善于体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理解学生的欢乐和忧愁,能客观地对待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满腔热情地希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会毫无保留地向学生献出自己的精力、才干和知识;对学生的爱不带个人私情,施于所有学生,甚至高于“母爱”。父母爱子女甚过爱自己,重德重智,宽松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更大的释放自我,探索自我的空间,亲身感知和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

(二)建立长期的家校联系制度,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配合。

长期以来,社会对"老师"这个概念的理解过于偏颇,社会赞美的是春蚕的精神,蜡烛的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需要、获得。作为家庭要尊重、理解教师的工作并积极的配合。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期望的焦点,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特别的关爱。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心态,工作中全面了解孩子,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工作中,给每个孩子一个联系本。每天一早来了,就高兴地交到教师手里,老师帮助孩子三言两语记录一天的进步。晚上,交给家长,展示自己的成绩。本上一个个鲜红的五星,记录的是孩子成长的足迹。与其每天睁大双眼寻找学生身上细微的缺点、毛病,不如用自己的慧眼看一看他们的优点,并记录下来。家长从中看到的是希望,孩子从中找到的是自信,教师在相互沟通的同时也获得了尊重。

(三)学校作为育人的大环境,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1.学校切实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训练。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女性占大多数,家庭负担过重,工作环境的艰辛,生活条件的局限,现代生活方式对教师本人以及家庭带来极大冲击。根据心理学家的一份调查结果,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68.82%的教师心态偏差。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沙坪坝区现有18名小学教师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以至无法上课。我校聘请心理专家重师大刘东刚教授来校进行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学会理智地面对一切,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师群体关系。健康积极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决定性因素。

2.学校针对性的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能用正确的教育观进行家庭教育。作为矿区的附属小学,学生90%都是矿工、附近农村的子女,家庭中普遍为双子女,家长工作任务繁重,还有的家长不认识字,没有精力教育子女,但是期望值特别高。我校给每个家庭推荐家庭教育刊物,家长从中不仅知道了家庭教育的理论,也指导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举办家长学校,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开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讲座活动。用典型案例介绍学生成长的轨迹,畅谈教育子女的失败与成功之道,家长听后深受启发。学校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指导家庭教育。新生入学,指导家长了解学校校规校纪,向家长介绍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小幼衔接工作;毕业生离校,指导家长如何选择高一级学校,做好青春期教育工作,全体女生观看《花季》青春知识短片;总结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心理特点,指导家长从共性中寻找教育子女的方法,鼓励发展个性。

3.学校开展积极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争创区级“绿色学校”为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开展“爱我附小,弯弯腰”活动,主动拾起地上纸屑、塑料袋等垃圾,扫把、拖布等清洁工具放得整整齐齐,桌椅摆放端正,套上桌布,教室和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校门口有一点儿纸,小朋友都会争先恐后把它拣起来,放进垃圾桶。良好的道德品质蔚然成风。拾金不昧更是人人发扬,无论拾到一角钱,还是一百元,二百元,小到一支铅笔、红领巾,都主动交到办公室、学校定期全校表扬宣传好人好事,突出的学生单独给予奖励。每年成功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运动会,培养学生毅力加拼搏的体育建设,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有的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长跑的习惯,“冬跑三九,夏跑三伏”,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4、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的作用,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专栏等形式帮助学生解除困惑,指导学习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人员的选择很重要。德育主任在咨询室接待的学生中,65%的学生来咨询学习方法,倾诉学习中的苦恼。学生咨询内容因教学阶段的变化而不同。开学,学生会因所任课教师的变化而产生不适;学期中,学生会因选干部等活动内心产生不平;期末,学生会因学习成绩产生苦恼。教师经过了专业辅导,培训,了解并遵守心理辅导规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我校教师能熟练掌握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各年龄段学生的差异,了解教学内容,有能力解决学生与教师间的矛盾。

总之,学校和家庭同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环境。老师与家长的心理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教育方式,对社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工作方法也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方向。正如同志所说:一个心理健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为了民族的未来,家庭、学校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应从自身做起,用健康的形象引领孩子,给孩子们创造有益于身心茁壮成长的环境。教师是培养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必须在心理品质方面,能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感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家园,在校园都快乐自由的成长。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品质;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无外乎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之中,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发展过程将产生主导地位,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并不重视通过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师更多的重视课本教育,应对统一考试,忽视学生的主观愿望,轻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厌恶学习,产生学习心理障碍,学习效果不佳。

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学校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构建学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自身修养体系,促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一定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是显现的。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认知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注意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洞悉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这样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良好的记忆能力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脱离对教材和教案的依赖,使教师表现出自信,学识渊博,教师能受到学生的钦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速地了解每位同学的特点、特长及个人信息,会引起学生的好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教学和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可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在教学环节中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平和的心态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愉快的心境,不仅可使自己的潜质得以发挥,而且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谐、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置身于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强烈、稳定的积极情绪,往往能决定人的身心状态、思想和行为方向,使人在积极的情绪中乐于完成自己的事业。

三、关爱、尊重学生

要真诚地关爱、尊重各种类型的学生,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要更多地关注和爱他们。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坏的影响,以致学生怨恨教师。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只有当学生认为跟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其实教师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和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四、宽容、接纳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一个人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学会宽容,也是教师成就事业的需要。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与宽容,这样的教师也能够被学生接纳,受学生尊重,也就能更多地体验做教师的喜悦。

五、乐于与学生交朋友

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乐意与学生交朋友,才能得到班内学生的爱戴和支持。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力。对教师而言是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学生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学生爱和关怀,与学生保持协调的关系。

此外,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教师谦虚好学、勤思好问、不断创新、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具备自尊、自信、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