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第1篇

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对各项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监督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市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为实现对国土资源管措施的跟踪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应用方法,精度要求等内容。介绍了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对控制测量前的调查工作做了解释。对图根控制网的加密,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了设计,包括选点,观测,数据处理等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图根加密

目 录

摘 要.... 0

第一章 概 述.... 2

1.1 地籍测量含义... 2

1.2 地籍测量特征... 2

1.3地籍测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

1.4 地籍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4

1.5 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 5

第二章 地籍控制的准备工作.... 6

2.1坐标系统... 6

2.2图幅规格和编号... 6

2.3调查范围与比例尺... 7

2.4 作业技术依据... 8

第三章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 9

3.1 导线测量... 9

3.2三角测量... 11

3.3 GPS控制测量... 14

3.4 图根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16

第四章图根控制网加密.... 19

4.1 光电测距导线加密... 19

4.2 交会法加密控制点方法... 21

4.3 GPS加密控制网... 22

第五章报告总结....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第一章 概 述

1.1 地籍测量含义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去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第2篇

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对各项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监督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市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为实现对国土资源管措施的跟踪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应用方法,精度要求等内容。介绍了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对控制测量前的调查工作做了解释。对图根控制网的加密,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了设计,包括选点,观测,数据处理等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图根加密

目 录

摘 要.... 0

第一章 概 述.... 2

1.1 地籍测量含义... 2

1.2 地籍测量特征... 2

1.3地籍测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

1.4 地籍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4

1.5 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 5

第二章 地籍控制的准备工作.... 6

2.1坐标系统... 6

2.2图幅规格和编号... 6

2.3调查范围与比例尺... 7

2.4 作业技术依据... 8

第三章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 9

3.1 导线测量... 9

3.2三角测量... 11

3.3 GPS控制测量... 14

3.4 图根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16

第四章图根控制网加密.... 19

4.1 光电测距导线加密... 19

4.2 交会法加密控制点方法... 21

4.3 GPS加密控制网... 22

第五章报告总结....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第一章 概 述

1.1 地籍测量含义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去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第3篇

控制测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这就决定它的测量范围与大地测量要小,并且在观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上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一) 实习概述

一、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

二、实习目的

1. 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

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

法,熟悉控制网布设作业计划、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 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

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1. 实习时间 XX年6月17日-24日

2. 实习地点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四、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五、人员组织安排

全班统一开始实习,24人分为6个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的全面工作。

(二) 具体内容

一、实习动员 实习的第一天,由张老师和史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两位老师一再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控制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布设校园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以便更好的掌控布设控制网的过程。老师还给大家分析了新校区地理条件较复杂、人员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以及新校区车流量较大对我们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提醒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此外,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棱镜、脚架。动员会结束后,当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并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到新校区开始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工作。

二、外业工作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四等导线、二是二等水准。

1. 导线测量主要是测边和测角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导线的转折角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本次实习所做的为四等导线,所以按照规范测角要用六个测回。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

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2. 水准测量主要是测高差算高程

本次实习所要求做的为二等水准

二等水准测量属精密水准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精密水准尺,水准仪应采用s1以上精度的仪器,测站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1米,累积差不得超过3米,高差闭合差不得超过正负4倍根下l,基辅差不得超过0.4mm,基辅高差之差不得超过0.6mm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2).测站计算与检核 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二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5m,累计不得超过3m。

1.道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2.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3.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4.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5.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6.测量实习报告前言

7.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8.测量实习总结范文

第4篇

一、培训学习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省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和技术要求》、《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规定的学习。

二、加强疫情报告规范化管理,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1.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执行。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类疫情资料,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2.加强对辖区内各网络直报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疾控中心按照每季度对上季度存在连续3个月未报告传染病的医疗机构督导,督导覆盖率100%;按照《州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督查方案》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至少开展一次督查,督导覆盖率达100%,并写出总结报县卫生计生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3.凡有重大疫情发生,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规定的时限将发病时间,波及范围,发病人数,发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发病趋势等以最快方式上报,并及时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及时完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求初次报告:①在确认事件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及时审核;②有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记录资料(传真记录,电话记录)。进程报告:①写出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及可能因素;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危险性评估;②落实控制措施情况;③资源使用情况。结案报告:①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②事件的危害与损失及其补偿建议;③评价措施效果;④事件处置成本效益分析;⑤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建议。

4.加强组织建设,巩固疫情报告网络,完善县对乡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持疫情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三、疾病监测

1.每日监测。传染病网络管理人员必须每日随时(至少四次)上网审核,监测辖区内疫情动态,发现新发,暴发疫情及时请示上级和预警,指导和参与疫区的现场调查,疫源检索,正确处理暴发疫情。

2.重点疾病的监测。凡有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炭疽病例报告的乡镇必须做个案调查和采样并送检。如有暴发疫情发生,需在当月的疫情分析中简要描述,内容包括: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疫情发展及防治措施,控制情况等。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上报。

3.传染病自动预警。收到传染病预警信息后应及时调查核实,并在24小时内完成异常卡片的填报工作,如是疑似病例应及时到现场进行防控处置。

4.流感的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哨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班佑乡卫生院)流感监测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州流感监测方案》(阿州疾发〔2016〕25号)的相关要求,做好流感样病例登记和标本采集(每周5-15份),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标本保存,运输工作,进一步提高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州疾控中心负责标本的检测工作。

各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流感病例监测工作。特别是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高度关注,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每一起暴发疫情应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当尽量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标本采集后应当在4摄氏度条件下,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州疾控中心)。进行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实验室监测工作。县疾控中心按月完成辖区内流感病例月分析。

5.手足口病的监测。凡有重症手足口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的必须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送样检工作,检验结果反馈及时订正。

四、编码维护

每年11月完成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标准编码的维护工作。

五、各类报表及文字资料的上报

1.传染病月报表。每月3日前向县卫生计生局报告上月辖区内发生的传染病发病,死亡数(即月报表),全年共12期。年报及半年时间另行通知。

2.疫情分析。每月6日前报出上月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分析(共12期),7月15日前报出上半年疫情分析,疫情年终分析时间另行通知。分析内容包括:总体发病,死亡情况,重点疾病发病分述,防治对策及建议。

3.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在4月15日和10月15日前完成夏秋季及冬春季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

第5篇

笔者曾经先后参与多家公司的内部控制构建,包括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公司,以及中、大型国有企业。纵观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历程,内部控制构建是一件浩大繁琐的工作,每一步工作都有其必然的工作量,不可以粗放开展、也不可能有跨越式前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内部控制构建是由千万个细节工作组成,需要项目建设人员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内部控制构建的最大考验不是所需巨额的费用,而是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态度、决心和信心,或者说是企业的意志。设置内控建设管理机构企业内部控制构建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建设指挥机构和组织管理体系。内控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工作内容十分繁重,需要结合内控法规对现行管理架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或立或废,描述业务流程和进行风险分析,提供全员培训和组织内部控制测试等,单一的职能部门或个人难于协调全公司范围的建设事宜,也无法平衡和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所有资源,难以协调解决一些跨部门、跨组织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内控建设,企业一般都成立了“内控项目建设委员会”或“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专项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或CEO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或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管理层要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内控建设。公司主要领导,特别是董事长或CEO要亲自挂帅领导内控建设管理机构;亲自动员公司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要重视内控建设、支持内控建设和参与内控建设;推动公司单独划拨内控建设专项资金,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项目咨询机构的选聘;定期听取内控建设汇报和测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一些跨部门、跨组织的问题;主持制定内控建设考核管理办法;亲自与外部审计师、项目咨询机构、证券监管机构等建立沟通机制,听取有关的建议和意见。公司管理层应将内控建设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避免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高级管理人员要带头执行制度,率先垂范,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既不“向上越权”,又不“向下越权”,更不能超越职责插手事务,确保公司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执行有效”。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除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各单位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和统一管理,内控建设有必要实行全过程的“统一领导策划、统一政策制订、统一实施安排、统一检查标准、统一奖惩”,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单位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的长期行为,变管理者行为为全员参与行为。内控建设培训内控建设涉及到的法规条款或知识点较多,包括新出台的《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及有关解释或指南,证券监管机构有关内控建设的最新要求,风险评估方法以及最为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国际标准COSO框架等。由于培训内容多,涉及面广,侧重点也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将会事半功倍。在内控知识宣惯和建设氛围营造方面,公司应分层次分区域集中培训员工,培训责任逐级分解,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一份”的局面;制定合理可行的内控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并严格兑现,用铁的纪律和奖惩机制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重视内控知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创新学习培训模式,比如发行可以随身携带的内控知识单行本,或将培训内容做成小纸条分发给每位员工;组织员工互相测试,寓教于乐;组织内控知识讨论和演讲比赛,激发员工学习兴趣等;充分利用文件、视频会议、宣传栏、报刊杂志、内部网络、电子邮件、户外广告宣传内控建设知识和内控建设要求,并用业绩合同的形式将个人的内控建设责任固化,列入月度和年度考核指标;出版信息简报,提供法案法规的最新变化、国内外企业内控建设经验;选派内控建设骨干参加准则制定机构、内控权威机构和外部审计师组织的培训会议。内控培训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应坚持全员培训和动态培训,现有在岗人员全部参加培训,新进员工在岗前培训中接受内控知识培训;其次应强调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单位培训计划和个人学习计划,从制度上保证学习质量;第三是做好培训考勤记录和学习笔记,留下足够的培训学习证据;第四是及时通报培训情况,总结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并推广,查找不足,补缺补漏;第五是实战培训各级内控建设人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试点,完善操作步骤和确定工作标准后,“树立标杆、典型带路”地进行推广,缩短各单位自行摸索的过程。

确认重要业务流程与关键控制点证券监管机构对2011年实施和试点开展内控建设的单位,要求先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切入,已经完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公司,则鼓励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扩展到全面内控建设。在建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再进一步确定与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相对应的业务流程,即重要业务流程,然后设计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1)重要会计科目确认。在确定重要会计科目时,有关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如下:定量标准: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一般选择合并财务报告税前利润的5%作为确认重要会计科目的定量标准。定性标准:在确认重要会计科目时,先按定量标准进行确认,凡是会计科目的当期余额或发生额大于或等于定量标准(税前利润的5%)的,直接确认为重要的会计科目;对于其他的会计科目,还需要从定性的角度,确认是否属于重要会计科目。通常考虑的定性因素包括:会计科目核算的业务存在较大的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会计科目核算的业务所包含的交易数量、复杂程度和类似程度;会计科目相关的交易事项本身具有较强的经营风险,可能存在重大的财产损失;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存在较强的会计估计和人为判断,会计科目确认记录金额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或有负债相关的会计科目;相关账务处理的确认、金额计算较复杂;本年度新发生的交易或行为所对应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是否包含大量的关联交易。如果根据上述定量和定性的因素确认某项会计科目是重要的,那么其附属科目也是重要的。例如:固定资产是重要会计科目,其附属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也应确认为重要会计科目。(2)重要披露事项确认。财务报告中的每项附注都是报告使用者关心的事项,所以,企业应将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全部确认为重要的披露事项。在确定重要披露事项时,应将每项附注作为一个整体确认为重要披露事项,而不是针对附注中的个别披露事项。(3)关键控制确认。关键控制是在相关流程中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强的一项或多项控制,其控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和无可替代的。如果缺少该项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确认关键控制的目的是:将确认的关键控制作为控制活动的重点,对其实行全面、严格的管理,以防范重要风险。重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确定必须克服“越多越全面越好”的错误思想,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制度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控制程序太复杂会导致整个组织运行低效率,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内部控制完善与内部控制测试互动在新的内部控制试运行后,内部控制测试(以下简称“内控测试”)逐步展开,并与缺陷整改交互进行,有力推动内控建设。按组织级别分,内控测试可以分为公司总部组织的验收测试(以下简称“总部测试”)和分子公司自行开展的内部测试(以下简称“分子公司测试”)。两者一般均遵循公司总部制定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但在实际中,两者所起的作用差别比较大。总部测试由总部的内控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委托内部审计部门或外部中介机构开展。一般情况下,总部测试的测试人员素质比较高,而且在测试之前要进行集中培训。总部测试结果是分子公司内控建设考核的依据,并且要报送给公司董事长CEO或者CFO,因而分子公司都高度重视总部测试,认真准备、极力配合、积极沟通。公司测试开展之前,内控建设管理机构会发文要求分子公司先行开展自测,自测结果作为总部验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一次的总部测试对分子公司内控建设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分子公司测试一般是分子公司项目组人员和内审人员联合开展。从实践中看,依靠内部力量明显无法满足分子公司内控测试的要求,有些分子公司委托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委托外部中介机构也面临需要对外部人员进行较长时间培训、费用高、可胜任内控测试的中介机构少等问题。由于受分子公司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分子公司内控测试开展情况和测试结果相差很大,而且较难发现公司层面控制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却不敢披露。在内控测试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问题:(1)要正确对待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大张旗鼓开展内控建设阶段,测试中发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包括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公司管理层必须表达认同体系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只要不是违规违纪问题,公司管理层将留给被测试单位足够的整改时间,并在整改中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被测试单位和人员应该正确对待测试,不怕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加强内部测试过程的监督审核,确保测试质量。(2)要注重测试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在内控测试过程中,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例外事项,不断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明确测试的重要流程和测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在公司网站专栏上,以便测试组人员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测试水平,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3)要重视测试结果。测试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是不整改。公司管理层不把第一次测试、第二次测试发现的问题作为考核被测试单位的依据,而是把及时全面整改问题作为考核的依据,并对相同问题屡次发生进行严惩。在测试过程中,内控建设管理机构要对测试过程实行全过程跟踪,全过程改进,对测试发现的问题及时评估,及时改进。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适时进行披露,对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市场预期进行有效控制。内控建设的信息与沟通内控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信息、知识流入,如法律法规、解释指南、工作进度、工作标准和时间要求等;同时内控建设又是全公司范围内的大事,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有大量的信息沟通需求。首先,公司应在内部网站建立内控建设专栏作为信息沟通平台,存储和展示大量的文件资料,包括公司领导有关指示和讲话精神,开辟经验论坛、问题解释等。其次,要强调部门之间的沟通。内控建设过程中,需要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多次核实确认,沟通工作量大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可有效提高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如内审部门与监察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反舞弊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新的形势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反舞弊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第三,要强调与测试人员、被测试单位的沟通。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周密的测试工作计划,全面把握测试进度,要求测试组通过《测试进度表》和《测试反馈表》的形式定期汇报,适时监控测试情况;对于测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内控建设管理机构统筹安排、组织协调,及时与测试组进行沟通并指导;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应及时听取被测试单位的意见,并就例外事项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对于测试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由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和测试组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对于测试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则及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并在内部网站专栏。第四,要强调与外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沟通。实践表明,在进行内控审计过程中,企业和外部审计师保持坦诚持续的沟通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在第一次面对内控审计,企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一些问题的执行上力度上可能把握不准,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审计师也有一个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摸索改善工作方法的过程。双方需要通过沟通来增进了解,对一些问题取得共识。由于内控审计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审计师的决定。作为被审单位,应该积极主动与外部审计师交流、及时请教,如实反映情况,争取整改机会。不要遮遮掩掩,不能提供虚假情况,更不能站在审计工作的对立面上,拒不合作。国内外企业内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与审计师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问题拿不准就与外部审计师商量,如果审计师认可实施方案或者整改方案,在将来的审计过程中该问题就不是问题。

作者:陈国记 单位:厦门坤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6篇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预防控制

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不能忘记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风暴使我们切身体验到了传染病的暴虐,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治、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1 传染病报告管理 

1.1 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传染病报告一条龙工作程序:“一填写、二收取、三查对、四直报、五登记”。即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疫情管理员收取卡片,核对无误后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疫情登记。传染病报告管理不能坐、等、靠,必须主动监测。

1.2 建立传染病自查制度及防止漏报制度。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1]医院应健全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络明确各级各位职责,使各级人员重视医院感染[2]。专职每天深入检验科及影像中心查看阳性结果登记本,掌握第一手疫情监测信息,堵截漏报于当日,并根据阳性结果,找到开据检查单的医生,由医生根据临床做好的传染病诊断进行传染病报告。

1.3 及时收集卡片,接到门诊或临床科室的电话通知后,疫情管理员要及时去收取传染病报告卡,认真核对。疫情管理员收取卡片时,要进行“三查九对”。三查:卡片填写是否完整准确;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准确;卡片是否与各种登记相符。九对: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发现问题及时请医生改正,以保证报告质量。确保门诊初始工作,加强对门诊日志填写质量的管理,要求凡初诊患者一定要详细登记个人基本信息资料,特别对疑有传染病或发热待查的患者。以及时发现疫情做到“五早”。

2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报告管理,为疾控部门提供了疫情信息,完成了传染病管理的第一步。传染病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1 专职人员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如口腔科器械繁杂,容易通过多种途径造成感染。加强对口腔科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监控。依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制定“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首先对手机、器械进行收集及分检,及时用酶洗或流动水彻底清洗擦干,对能耐高温的器械必须采用小包装形式高温灭菌,对不能耐高温高压的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处理,浸泡时间大于10 h,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并登记浸泡的起止时间,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使用中的消毒液严格按要求定期更换。这样可大大降低口腔科发生交叉感染。

2.2 加强传播环节的控制。医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传染患者接触的环境、产生的分泌物等相关,我们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双向防护,切断传染患者的传染途径。加强季节性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发热门诊院感控制措施的督查,及时转诊,杜绝传染病蔓延。

2.3 加强科室间信息共享,感染专职人员接到报告卡后要确定传染类型和隔离种类,指导科室根据个案病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建立计算机监测系统[3],感染管理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医院的一个执法部门,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疗安全起着很正要的作用。

2.4 加强总结和培训,每天对出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监测;每月对环境、医务人员手、空气等进行卫生学监测;对院内感染日常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反馈,总结各项工作实际效果,找出在管理控制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对全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及时培训,及时评价整改效果。

总之,通过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每天自查和追踪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或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院感科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把传染病的报告管理与预防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疫情管理员为疾控部门做好监测的同时,也能为本院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好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达到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午声,薛凌波,缪慧英.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35-236.

[2] 李颖.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基础医学论坛,2007,11(3A):283.

第7篇

这一年,我的工作从外业记录人员转向内页资料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有测量报告的编制、报送、控制网及水准测量数据的处理、原始记录及报告的整理管理工作。随着外业工作量增加,测量内业的工作也比较繁重。20xx年外部报送资料超过了1000份,内部资料有300多份。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测量报告,我们在做资料的同时,有针对性的编写了测量计算程序。此外,为了更好的利用已有的测量成果,我们对已有的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临时转点,都进行了统计。一年来,内业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有序。然而,有时候由于测量报告时间较紧迫、内业人员疏忽、现场记录混乱、与放线班沟通不够、技术部委托有误、图纸编号不够详细等原因,报告中会出现笔误、备注不妥当、与现场标注不统一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随着经验的增多,这一问题已逐渐减少。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多与技术人员、现场施测人员沟通。告知技术人员在编制测量委托的时候确保委托单名称的准确、图纸编号的详尽、数据与标注的正确、恰当;督促现场记录人员确保记录的清晰、完善、有序。力争在20xx年中使测量报告的问题减到最小。除此之外,在资料报送的过程中,由于每一份测量报告都要由五个人签字才能发送、质检人员、观测人员常常在现场办公室打卡上下班,尤其是双休日,出现过签字受阻的情况,使得测量报告报送滞后。对此,我对每一份测量报告在上下班之前提前通知质检人员,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的工作很简单,每天重复的无聊的工作曾经让我急躁过,彷徨过。可是一年工作下来,我发现正是这些简单的而又无聊的工作越发让我感触到把一项简单的工作完成是很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坚持不懈做好更不容易。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人民大学博士路军的一句话“没有平凡的工作,只有平庸的态度”,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我们,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能力,而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起来一种态度,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能付出100%的努力,绝不付出90%的努力。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能在工作中激发出这种潜能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的。遗憾的是,我尚不具备这样的一种态度,我需要收起自己的个性,彻底沉下心来去学习,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 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收获、更多的肯定,站在20xx的起点上,我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

(1)本着为昌江核电工程服务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更加努力学习,虚心向测量前辈们请教,向测量同行们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8篇

一、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中心始终以抓班子促工作、抓班子带队伍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强化支部班子自身廉政建设和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打牢坚实基础。

1、加强支部组织学习和廉政作风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强化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支部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大会,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并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学习计划》。加强廉政建设,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从教育入手,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防线。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起宣传责任、组织责任、领导责任、监督检查责任和率先垂范责任。重大事项都要经过主任办公会研究讨论,大项经费开支经支部研究并通过政府采购集中办理。党的*胜利闭幕后,中心党支部专门安排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报告的全部内容,深刻地领会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并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局党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以促进思想境界、工作标准和办事效率的全面提高。每位同志都建立了读书心得笔记本,并组织了笔记本展评,将大讨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明确中心发展思路。为全面落实*年疾控中心工作任务,确保中心提出的各项业务工作在全市考核评比中“争一保二不落五”的任务目标,今年3月份,中心主任与分管副主任及业务科长层层签定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各项业务指标量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支部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进行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相互交流思想,交换看法,使支部班子成为一个团结、合作、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和谐集体。中心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中心的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完善业务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中心采取外出参观学习、课堂授课答疑、开展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思想教育,使全体党员能够在思想上拧成一股绳,工作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心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今年遭受7.18特大暴雨袭击后,疾控中心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的号召,于7月19日下午立即召开了主任办公会,启动了救灾防病应急预案,成立了由主任任队长、各分管副主任为副队长的中心救灾防病应急机动队,明确了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24小时疫情值班和网络直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印制了“致辖区市民的一封信”,深入受灾群众家中,宣传灾后防病知识,把灭蚊蝇药品和水源消毒药品送到群众手中,对可能受污染的水源进行了采样化验,由于中心支部班子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起到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请专家上门讲授、指导工作,安排业务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工作经验,促进了业务发展。

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中心今年投入20余万元资金为化验室及免疫预防科购置安装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疫苗存放冷库等设备;投资近8万余元,为各科室购置了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环境,提高了办公效率。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工作力度,中心投资近3万元购置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为确保人员安全,专门定做并安装了危险气体安全柜。投资3万余元为健康查体中心购置了洗板机及净化工作台等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年初重新充实和制定了各种方案、预案,根据工作需要新增设了科室,重新聘任了中层干部,调整充实科室人员,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使业务更加对口,结构更加合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科学管理,认真做好计量认证复评审准备工作

为保证本单位出具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公正性,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具体要求,我们在上半年完成了疾控中心质量管理科的组建工作,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员少等种种困难,及时调配充实人员,购置办公设备,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的各项工作。组织编写并完成了疾控中心的新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建立健全了中心工作人员的个人业绩档案。并派专门人员参加了省质监局举办的内审员培训班、《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学习培训,多次组织中心全体人员集中学习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转换奠定了坚实基础。经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的检查监督评审,对我中心在计量认证工作中组织和人员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检测业务及能力验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地评审结果,符合评审准则要求,能够为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公正、准确和可靠科学的检测数据。样品室全年共完成收样5000余份,其中餐具2472份,公共场所1520份,食品366份,传染病样品660份,编制发放各种检测报告书827份。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

在抓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确保了我区无重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中心依法健全了疫情的报告管理工作,完善了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了对辖区疫情报告人员、腹泻病防治人员、地方病防治人员、乡医及城区个体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期,参训人员1137人次。7.18暴雨之后,为确保灾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疾控中心及时组织辖区51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为有效防止因暴雨袭击后各种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做好灾后监测预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做到人员、物资、制度和日常演练四落实。中心还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的卡片审核工作,审核率为100%。每月针对各病发病情况,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及辖区医疗机构做出传染病统计分析报表与疫情简报。截止12月底,全区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1376例,发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01%;丙类传染病5种21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5.89%。加强对腹泻病门诊的管理和培训,印发了《市中区腹泻病防治工作预案》,调整了霍乱病防治机动队,做到思想、组织、技术、物资四到位。实行二十四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密切观察疫情,做到一有疫情,二十分钟内到达疫点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隔离消毒工作,杜绝二代病例发生。截止目前,全区共诊治腹泻病人1578例。完成了居民户碘盐监测工作,调查居民户碘盐288份,组织开展了“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加强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工作,与教委合作在学校开展“碘缺乏防治常识一堂课”活动,做好迎接全省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考核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三热”病人登记,完成血检158张,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积极做好“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密度调查表”和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类标本的监测、登记、上报工作。加强了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对住院病人、学生及托幼机构完成流行病学调查135余例,处理疫情20余起,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20000余份。完成肠道寄生虫病服药驱虫人数9902人份。对辖区16所医院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按月完成驻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检测月报及传染病消毒统计月报表工作。

四、免疫预防工作

免疫预防在全年工作中,继续巩固和提高免疫接种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强化对免疫预防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945人次。全年完成对适龄儿童11种生物制品的148611人次的接种任务,总接种率达到99.1%。对新出生儿童4658人接种了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加强对脊灰的监测与报告管理工作,经常性开展主动监测与督导。开展了对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血清采集与送检工作,强化了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麻疹接种率为99.6%,风疹接种率为99.5%。利用免疫监测系统开展对病毒性肝炎病例的专门报告工作,全年共报告各型肝炎106例,全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样送检。加强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的督导和管理,发放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卡6000张。对辖区17个接种门诊开展了10个方面内容的考核工作。开展了国家试点的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工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了对乙脑和流脑等项目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并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标本的采集。组织开展了“4.25免疫预防接种日”的宣传活动。目前,一类疫苗补助经费已全部落实到位,对提高一类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率,加强各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免疫预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全区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艾滋病防治工作

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结合我区实际,中心确立将开展高危人群干预与农民工的宣传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在全区15个办镇,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入户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设立咨询点、发放安全套、开设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2000余份,出“防艾”宣传栏195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实地干预25次,干预100余人,发放安全套2400余只,发放艾滋病预防宣传单、宣传册300余份。与山东大学、*大学联合举办了防艾知识宣传图片展及绘画展。深入农村进行防艾宣传活动,在十六里河大涧沟村、七贤、党家庄镇展东村等开展了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人。在经十一路美食街树立了大型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广告牌,吸引了众多的群众驻足观看,收到了良好地宣传效果。今年12月1日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在乐山小区开展了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共展出展牌4块,发放宣传材料近2000份,横幅4条,专业技术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现场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咨询活动。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地社会效应,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网在内的1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我区对农民工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和宣传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截止目前,检测851人,未发现感染者,检测率达100%。中心建立了疫情报告、告知、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随访关怀和抗病毒治疗等全程管理模式。感染者每半年、病人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工作,并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个案随访表,根据随访结果及时更新直报网络信息,随访管理率达到了100%。

六、慢病与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年初制定的《市中区*年慢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中心制作了宣传牌,印制了宣传单。组织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发放各种慢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1000余份、展示宣传牌4块、悬挂宣传横幅2条,咨询群众100余人。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对辖区各学校医务室工作人员及辖区两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了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驻区各医疗机构疫情报告人员进行职业病报告培训,并按要求实行网络直报。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与报告工作,全年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130起,病例246例。积极配合参与了山东省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检测及提高控烟能力试点项目工作。

七、检测检验工作

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完成各种食品样品微生物及理化的检测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省质监局的监督评审,在全市61家HIV筛查实验室复核中名列前茅,在盲样血清考核中,得到市专家的认可与表扬。全年完成食品样品微生物及理化检测960余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7%。餐具消毒卫生检测5229份;环境卫生检测2381份;针对地方病完成碘盐检测588份。实验室人员积极配合,对驻区外来妇女、羁押人员及自愿咨询人员等进行了HIV抗体筛查,共完成1224人次。对食物中毒事件反应迅速,完成食物中毒检测17份。对驻区医院的16个单位检验人员进行了霍乱弧菌检测培训,并对腹泻病门诊开诊检测情况进行了及时的督导检查。

八、健康查体工作

第9篇

关键词 农产品;检验检测报告;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71-01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spection Test Re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YUAN Xin-yi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ation in Qinyang City of Gansu Province,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 Inspection test report can reflec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testing organization,which is the final manifes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work.Accurate,clear,specific and objective inspection test report is the embodiment of a good image an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testing organization,but also customers′ requirements.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 practice,discussed the common problems of report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spection and analyzed the causes.At last,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nspection test report;common problems;countermeasure

z验检测报告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反映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水平高低。检测完毕,各项指标原始记录出来后,结合抽样单、委托检测协议,即可形成检验检测报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检验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

1 农产品检验检测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1 报告信息量不足

检验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标题;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及页码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办法的识别;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样品的接受日期和检验检测日期;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说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批准人的签字;法定计量单位;委托检测时,结果的使用范围声明和复制报告的声明。在日常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中,经常出现项目不全的现象。

1.2 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报告审核人责任不到位

检验原始记录应数据清晰,保存完好,与出具的检测检验报告事项、数据一致。原始记录是实验室检验过程的证明材料,一旦实验室与检验委托方或相关第三方发生纠纷时,不规范的检验原始记录就不能起到证据的作用,将实验室置于危险境地。在实际工作中,原始记录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检验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记录不全。二是检测后计算过程中引用的常数或系数没有出处,缺少可追溯性。如重金属的检测中,结果计算要用到由标准曲线得到的系数,因而标准曲线应该附在原始记录后面。三是有些检测人员出于保持原始记录干净整洁的目的,习惯将原始记录先记录在笔记本上,过后再转抄到格式化的原始记录上。

1.3 报告无三级审批签字,报告管理混乱

检测报告的三级审批主要包括:一审(主检员)对委托协议书(抽样单)到检验检测报告编制过程负责,关键点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二审(审核员)对检验检测报告编制到检验检测报告副本过程审核,关键点为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三审(批准人)对检验检测报告副本到检验检测报告发放过程负责,关键点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合理合法性,负责报告质量。对检验检测报告实行基于过程控制的三级审核,才能保证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1]。

1.4 报告无骑缝章,有报告调换内页的风险

检验检测报告应在骑缝位置加盖骑缝章,且中间页不能有空白,防止内页被调换。

1.5 报告或原始记录有不规范的涂改,存在作假的可能

《检测和标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中4.13.2.1规定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每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操作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4.13.2.3规定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填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笔者认为这里的修改不是指修改原始数据和结果,而是修改错误的计算方法、计算数据和结果或计算公式。

1.6 报告出具不及时

由于农产品易腐败、不易保存的消费时限性特点,农产品检测中,报告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2 Σ

2.1 增强检验检测意识

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学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技术规范,加强全员的检验检测意识,尤其是质量控制部门、质量监督员和检测员的质量意识,质量控制部门可利用仪器检定或校准、能力验证、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试验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质量监督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所管领域开展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促使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

农产品的例行监测样品量非常大,而且时间紧,从安排抽样到完成检测报告往往需要15 d,在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下更需要高度的质量责任心。

2.2 加强报告质量监控工作

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检验检测报告质量复核机制,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由精通检验检测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并经过考核授权的人承担报告的校核、审查和批准。报告一经形成,应与检测协议(抽样单)和原始记录一并按规定期限存档,由专人管理[3]。

2.3 加强原始记录的可追溯性

农产品检测中,各个环节的原始记录要形成闭环,原始记录应该信息充足、详实,关键环节的检验活动有图片等佐证材料,能够通过原始记录再现检验检测全过程。每个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都要按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制订自己的记录管理规定。

2.4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报告质量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也应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自身需求制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系统服务客户,如网上受理业务、打印检验报告、接受客户反馈意见等。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指出检验报告的缺陷,利用信息分析报告存在的质量问题,为改进报告提供数据支撑[4];同时,这种信息化的管理能够让样品的流转更便捷、严谨。

3 参考文献

[1] 陆旭先.检验报告质量的三级审核[J].品牌与标准化,2010(8):47-48.

[2] 马林.通过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保证检测报告质量[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5):58-59.

第10篇

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实习,在磨砺自己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我深切意识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只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会,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学校学会更多得书面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接触、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检验自我。

2010/ 2010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工程管理专业学习了工程测量课程,并于2010年6月1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地点在学校十三号教学楼,内容是测量十三号教学楼以及四周的地物地貌测量,绘图,放样。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实习的第一天,由贺跃光教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贺教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管理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工程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放样等等,做到能够看得懂工程图纸并会基本的测绘,以便更好的掌控施工过程。 贺教授还给大家分析了十三号教学楼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以及全站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在这里得感谢和我同组的赵健,张瑶,邓强,熊子才。测量工作的成功完成和大家的密切合作分不开。还要感谢贺跃光教授,他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以及研究生小吴老师。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重点掌握内业外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竖直角。高程测量,虽不测量等等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掌握角度计算,坐标计算,导线计算等。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实习报告网 shixi.exam8/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掌握熟悉正经-反经折中法。

(5)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施工放样工作的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职业道德。

(6)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实习内容:

测绘目标伟学校第十三号教学楼以及周边的地物地貌,并在制定范围内采集数据绘制等高线。根据k1点的坐标,高程以及k1-k6的方位角,通过角度测量,算出k2—k6点各点的方位角。通过水准测量,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全站仪测出个控制点间的距离。

第11篇

一、强化教育,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1、狠抓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2、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为圆满完成2012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中心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中心定期举办中心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科室坚持每月业务学习。中心先后举办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等培训班。中心还积极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部门培训学习,共有55人次参加上级35个班次的脱产培训会议,77人参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答题竞赛,9人参加保密承诺签订人员知识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防制技术和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半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与工作会议9 期,培训学员803人次。促进了疾控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1.计划免疫工作方面

(2)继续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了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做好15岁以下漏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补种工作,按照自治区部署,全市组织人员于1月份、6月份,对1994-1995年出生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第三针,目前大部分镇已完成了第三针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3)做好计免针对性疾病的监测工作。继续对计免针对性疾病实行“零”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制度。各单位落实专人负责,每旬对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到目前为止报告afp 5例,报告率为1.6/10万;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3例;乙脑病例1例。全市未发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流脑等计免针对性疾病,连续17年无出现脊灰、白喉病例发生,计免针对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继续扩大示范性防保组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预防接种环境。在去年全市开展大规模的示范性防保所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新圩、六靖等镇也开展了示范性防保所扩建或新建工作,新圩防保所新办公场所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目前、隆盛、清水口、大坡外、六麻、白马、大伦、石窝、清湾、新荣、山围、塘岸、、新圩、六靖等镇防保组按照示范性防保组标准进行了“四室”建设,在广西率先开展建设宽敞的预防接种大厅,完善相关设施、器材,营造了良好的接种环境,使我市预防接种质量进一步提高。

2、流行病管理工作方面

(2)认真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把非典、人禽流感、甲流h1n1、艾滋病、狂犬病、乙脑、病毒性肝炎、流感等纳入重点传染病防治,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及时处理疫点,防止疫情扩散。全市无其它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4)甲型h1n1流感防控:根据卫生部、卫生厅部署,我市加强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小组,制定处理预案,布置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采样监测,开展重点人群甲流疫苗预防接种活动。今年全市报告1例甲型流感病例,甲流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3、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面

4、结核病防治工作方面

5、卫生监测工作

(1)食品卫生工作:对市消毒中心、怡美饮食店、健祥饮食部的消毒餐具共130份进竹(大肠菌群) 检测, 结果:合格130份,合格率100.0%。

(2)学校卫生工作:对37家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了常规卫生督查, 对其存在卫生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其自备生活饮用水实行了和枯水期(春)釆样监测, 监测水样34份,合格25份,合格率73.53%,,不合格 水样均为微生物超标。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监测,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消毒处理和宣传工作,协助和指导校医开展学生近视、沙眼、贫血、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防治。在全国高考及中考期间加强考点食堂的卫生监测,确保高考、中考顺利进行。

(3)放射卫生工作方面:根据丶的规定, 与市cdc及广西区cdc协作, 分别对辖区34家医疗卫生单位的线装置周围环境和临近工作场所的电离辐射水平检测及其放射工作人员(85人) 年个人剂量检测, 被监测单位的线装置其电离辐射剂量水平均符合 (gb18871--) 的剂量限值要求; 年丶个人剂量仍在检测中。

(5)健康监测:开展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检查,上半年办理健康证明3324个;分别对海融食品公司(186人)、海螺水泥有限公司(86人) 开展了预防性健康检查。

(6)环境卫生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和城区自来水监测。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水样40份,合格20份,合格率50 %;监测列入广西网络同时又列入国家网络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40份,合格15份,合格率38 %;从监测结果,多数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部分fe、mn、ph超标。农村水质卫生通过多年系统监测合格率有所提高。对超标集中式供水单位通知其进行整改,清洗消毒,以保证饮水安全,防止水性疾病发生和流行。上半年对城区自来水进行8次监测,抽检水样48份,有43份所检项目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5份水样微生物细菌严重超标,我们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进行应急抽检,同时向自来水公司作出书面要求采取措施以保障城区自来水使用安全。二是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对城区公共场所旅业卫生用品抽样检测108份,合格101份,合格率93%。

(7)消杀灭工作:对辖区内发生的45个传染病疫点进行了现场调查消毒指导处理,其中重症手足口病(包括死亡病例)35个,共发放发放消毒药225公斤,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积极做好洪灾环境卫生、饮水安全工作,与卫生局领导及时赴山围、塘岸灾区进行环境卫生消毒、井水卫生消毒监测20项次,保证了灾后无疫情发生。

6、检验检测工作

7、健康教育工作

(4)督促指导市直和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健教工作。上半年全市22个镇共出版专栏近80期,村级出版宣传专栏500多期,张贴大标语200多条。市直6个医疗卫生单位共计出版板报35期,这对我市有效开展防病治病工作,保护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8、门诊疾病防治工作

9、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

10、质控工作

(2)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质量手册》8项次,《程序文件》7项次,增加《作业指导书》6份,增加《记录表格》3份。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得到有效的实施。上半年出具检验报告420 份,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检测报告数量占总检测报告的比率为98.9%,一般差错率为1.10%,无重大差错和检测工作事故发生。按合同规定及时出具检测报告的数量占总检测报告的比率为99.1%,无申诉投诉,主动调查客户30户次,满意度为100%。

(3)做好实验室能力验证。6月份进行了一次理化室和微生物室检验人员检测能力比对,比对结果误差在正常范围内。

11、后勤保障工作

(2)做好大宗物品招标采购工作。通过政府采购中心招标空调8台,预算金额21740元,中标金额19800元,节省资金1940元。各项采购工作均按要求进行,未发现有违规采购、收受红包、接受供应商宴请等现象。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文件的要求加强领导值守、带班制度,落实后勤科负责排查,其它科定协助检查,对中心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周边居民房屋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4)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做好庭院绿化工作。经我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共同研究,并上报市绿化委员会同意,在单位球场后的空地建造绿化棚。绿化方案通过向外咨询,报价为8382.19元,结算金额为7543元。现正加紧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

(5)做好财务、收费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公示各项收费标准,坚持收支两条线,各项收费日清月结。收费系统实现电脑化管理,极大了提高工作效率。

(6)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及时检修与维护实验仪器、冷链器械、水电设施及办公用具,同时做好物品洗消供应、环境清洁等工作。

12、办公室工作

充分发挥枢纽、保障作用,做好了上传下达、科室协调、质量控制、考核考勤、后勤保障等工作。制定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完善中心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按时总结上报。热情接待来访,及时处理来信来电来文;收发文管理规范,按领导批示及时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各责任科室,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好文书档案以及印章使用登记,完成工作人员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及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完成2012年度执业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职称英语、计算机等考试考核报名工作,收集汇总中心考工考勤登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学术讲座、培训。按时完成本单位的事业单位法人审验、组织机构代码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各种证件的年审办理。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绩效考评和岗位设置工作,科学安排业务用车,及时处理应急事务。同时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等其它工作任务。

三、主要存在问题

1、财政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经费投入与全面履行疾控工作职能实际工作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仪器设备缺乏,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物资储备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保证。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特别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领导班子不完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退休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比较缺乏。

3、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改革后,中心实验室因资金不足无法搬迁,一直占用卫生监督所办公用房。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半年,我中心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计划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中心综合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

2、继续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3、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力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第12篇

一、强化教育,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1、狠抓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2、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为圆满完成2012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中心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中心定期举办中心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科室坚持每月业务学习。中心先后举办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等培训班。中心还积极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部门培训学习,共有55人次参加上级35个班次的脱产培训会议,77人参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答题竞赛,9人参加保密承诺签订人员知识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防制技术和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半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与工作会议9 期,培训学员803人次。促进了疾控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1.计划免疫工作方面

(2)继续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了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做好15岁以下漏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补种工作,按照自治区部署,全市组织人员于1月份、6月份,对1994-1995年出生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第三针,目前大部分镇已完成了第三针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3)做好计免针对性疾病的监测工作。继续对计免针对性疾病实行“零”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制度。各单位落实专人负责,每旬对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到目前为止报告afp 5例,报告率为1.6/10万;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3例;乙脑病例1例。全市未发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流脑等计免针对性疾病,连续17年无出现脊灰、白喉病例发生,计免针对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继续扩大示范性防保组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预防接种环境。在去年全市开展大规模的示范性防保所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新圩、六靖等镇也开展了示范性防保所扩建或新建工作,新圩防保所新办公场所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目前、隆盛、清水口、大坡外、六麻、白马、大伦、石窝、清湾、新荣、山围、塘岸、、新圩、六靖等镇防保组按照示范性防保组标准进行了“四室”建设,在广西率先开展建设宽敞的预防接种大厅,完善相关设施、器材,营造了良好的接种环境,使我市预防接种质量进一步提高。

2、流行病管理工作方面

(2)认真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把非典、人禽流感、甲流h1n1、艾滋病、狂犬病、乙脑、病毒性肝炎、流感等纳入重点传染病防治,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及时处理疫点,防止疫情扩散。全市无其它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4)甲型h1n1流感防控:根据卫生部、卫生厅部署,我市加强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小组,制定处理预案,布置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采样监测,开展重点人群甲流疫苗预防接种活动。今年全市报告1例甲型流感病例,甲流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3、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面

4、结核病防治工作方面

5、卫生监测工作

(1)食品卫生工作:对市消毒中心、怡美饮食店、健祥饮食部的消毒餐具共130份进竹(大肠菌群) 检测, 结果:合格130份,合格率100.0%。

(2)学校卫生工作:对37家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了常规卫生督查, 对其存在卫生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其自备生活饮用水实行了和枯水期(春)釆样监测, 监测水样34份,合格25份,合格率73.53%,,不合格 水样均为微生物超标。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监测,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消毒处理和宣传工作,协助和指导校医开展学生近视、沙眼、贫血、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防治。在全国高考及中考期间加强考点食堂的卫生监测,确保高考、中考顺利进行。

(3)放射卫生工作方面:根据丶的规定, 与市cdc及广西区cdc协作, 分别对辖区34家医疗卫生单位的线装置周围环境和临近工作场所的电离辐射水平检测及其放射工作人员(85人) 年个人剂量检测, 被监测单位的线装置其电离辐射剂量水平均符合 (gb18871--) 的剂量限值要求; 年丶个人剂量仍在检测中。

(5)健康监测:开展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检查,上半年办理健康证明3324个;分别对海融食品公司(186人)、海螺水泥有限公司(86人) 开展了预防性健康检查。

(6)环境卫生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和城区自来水监测。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水样40份,合格20份,合格率50 %;监测列入广西网络同时又列入国家网络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40份,合格15份,合格率38 %;从监测结果,多数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部分fe、mn、ph超标。农村水质卫生通过多年系统监测合格率有所提高。对超标集中式供水单位通知其进行整改,清洗消毒,以保证饮水安全,防止水性疾病发生和流行。上半年对城区自来水进行8次监测,抽检水样48份,有43份所检项目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5份水样微生物细菌严重超标,我们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进行应急抽检,同时向自来水公司作出书面要求采取措施以保障城区自来水使用安全。二是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对城区公共场所旅业卫生用品抽样检测108份,合格101份,合格率93%。

(7)消杀灭工作:对辖区内发生的45个传染病疫点进行了现场调查消毒指导处理,其中重症手足口病(包括死亡病例)35个,共发放发放消毒药225公斤,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积极做好洪灾环境卫生、饮水安全工作,与卫生局领导及时赴山围、塘岸灾区进行环境卫生消毒、井水卫生消毒监测20项次,保证了灾后无疫情发生。

6、检验检测工作

7、健康教育工作

(4)督促指导市直和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健教工作。上半年全市22个镇共出版专栏近80期,村级出版宣传专栏500多期,张贴大标语200多条。市直6个医疗卫生单位共计出版板报35期,这对我市有效开展防病治病工作,保护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8、门诊疾病防治工作

9、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

10、质控工作

(2)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质量手册》8项次,《程序文件》7项次,增加《作业指导书》6份,增加《记录表格》3份。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得到有效的实施。上半年出具检验报告420 份,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检测报告数量占总检测报告的比率为98.9%,一般差错率为1.10%,无重大差错和检测工作事故发生。按合同规定及时出具检测报告的数量占总检测报告的比率为99.1%,无申诉投诉,主动调查客户30户次,满意度为100%。

(3)做好实验室能力验证。6月份进行了一次理化室和微生物室检验人员检测能力比对,比对结果误差在正常范围内。

11、后勤保障工作

(2)做好大宗物品招标采购工作。通过政府采购中心招标空调8台,预算金额21740元,中标金额19800元,节省资金1940元。各项采购工作均按要求进行,未发现有违规采购、收受红包、接受供应商宴请等现象。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文件的要求加强领导值守、带班制度,落实后勤科负责排查,其它科定协助检查,对中心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周边居民房屋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4)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做好庭院绿化工作。经我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共同研究,并上报市绿化委员会同意,在单位球场后的空地建造绿化棚。绿化方案通过向外咨询,报价为8382.19元,结算金额为7543元。现正加紧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

(5)做好财务、收费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公示各项收费标准,坚持收支两条线,各项收费日清月结。收费系统实现电脑化管理,极大了提高工作效率。

(6)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及时检修与维护实验仪器、冷链器械、水电设施及办公用具,同时做好物品洗消供应、环境清洁等工作。

12、办公室工作

充分发挥枢纽、保障作用,做好了上传下达、科室协调、质量控制、考核考勤、后勤保障等工作。制定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完善中心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按时总结上报。热情接待来访,及时处理来信来电来文;收发文管理规范,按领导批示及时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各责任科室,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好文书档案以及印章使用登记,完成工作人员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及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完成2012年度执业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职称英语、计算机等考试考核报名工作,收集汇总中心考工考勤登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学术讲座、培训。按时完成本单位的事业单位法人审验、组织机构代码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各种证件的年审办理。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绩效考评和岗位设置工作,科学安排业务用车,及时处理应急事务。同时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等其它工作任务。

三、主要存在问题

1、财政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经费投入与全面履行疾控工作职能实际工作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仪器设备缺乏,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物资储备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保证。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特别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领导班子不完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退休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比较缺乏。

3、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改革后,中心实验室因资金不足无法搬迁,一直占用卫生监督所办公用房。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半年,我中心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计划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中心综合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

2、继续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3、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力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第13篇

关键词:试验检测技术保证 工程质量

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建设部门等其他行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着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规定参建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地现场建立工地试验室,承担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自检等的常规试验检测任务。试验检测作为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保证和检验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工地试验室总体工作情况与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交通建设的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与提高,在此就当前工地试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归纳、分析,并就下一阶段工地试验室的管理与对策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一、工地试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试验人员配备普遍不足,且新手多。根据目前一般工地试验室人员的配备情况,对照有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检测频率来计算试验检测工作量,大部分工地试验室人员的配备是不足的,尤其缺少业务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熟练技术人员,造成试验检测操作不规范,影响了试验检测的工作质量。

2. 试验室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的适用性较差,试验仪器设备陈旧、不配套、完好性差,且对仪器的精度及量程范围选择控制不严,经常出现试验精度不高、数据不可靠等现象。

3.工地试验室对自己的定位不确切、职责不明确。较多的工地试验室对自己的地位、作用及承担的职责、责任等认识不足,对工地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性、重要性也存在较大的偏差,缺乏主动性及预控工程质量的理念,缺乏对整个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

4.试验检测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有些试验检测人员光拿着本试验规程机械地进行试验检测,而缺乏对施工规范、检评标准的学习.对于一些主要工程分项,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哪些施工控制试验以及有关要求等心中无数,造成施工控制试验漏检现象时有发生。

5.部分试验资料可靠性低,有些试验结果经不起推敲、分析,存在数据造假现象。

6.试验资料不完整、不规范、可追溯性差。一是试验原始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的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数据;二是试验报告不完整,整理不规范;三是试验报告中各栏目内容填写不完整,用词不规范,对试验的来源、用途等描述含糊不清,试验资料的可追溯性差;四是对试验结果不严格遵照试验规程规定的法则进行取值;五是缺乏对整个项目试验检测资料的系统编号、收集、汇总及分析。

二、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提高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1.加强工地试验室建设。试验检测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组成,各级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切实把工地试验室的建设作为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来抓,按有关规定、合同承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一次或分阶段配置试验仪器、设备,配足试验检测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提出实质性开工报告前完成试验室建设,并取得相应的临时试验检测资质。

2.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试验质量责任。工地试验室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试验检测工作制度、试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以及质量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各项试验分解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并从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各分项工程内容着手,明确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或技术要求)、检验频率,建立健全各类试验检测统计台帐,切实加强委托试验的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试验结果传递、反馈的及时性,真正做到一切凭数据说话,把试验检测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工地试验仪器、设备适用性的管理。仪器设备应配套,精度与量程必须符合有关试验规程要求,各类仪器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做好计量检定、标定工作,而且要落实措施做好非标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适用。同时要加强试验检测过程的管理,严格按试验检测规程要求开展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4.严格试验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试验检测人员应持证上岗,试验检测辅助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岗位技术培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的教育,定期组织试验人员学习有关试验检测方面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规定,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组织学习有关的试验检测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检验方法及检验频率,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规范试验操作行为,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充分发挥其在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方面的作用,使试验工作能真正起到预控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5.切实加强工地试验检测,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首先是要严格按批量、规定的试验指标,加强原材料进场时的检验,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每批材料都已经过严格检验;其次是要进一步加强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根据本工程特点,建立检验台帐,明确检验项目、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和要求等,同时要严格按质量评定标准规定,对所完工程内容进行质量检验;三是切实重视标准试验,当现场材料发生变异时,要重新进行试验,真正成为控制和指导施工的科学依据。

6.加强试验检测资料完整性、规范性、可追溯性的管理。一是所有的试验报告应统一编号、分类归档, 且试验资料要注意做到 “四个对应”、即试验台账、仪器使用记录、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对应;;二是所有的试验原始记录必须采用事先统一的格式认真填写,不得随意记录在工作笔记本或其他纸上,更不得追记,一切原始记录数据不得随意更改或涂改,试验原始记录必须随同试验报告一并归档保存,不得随意抽撤;三是试验检测报告中各栏内容应填写完整,描述清楚,用词规范,含义清晰,不能随意简化;四是对试验结果的取值及小数保留的位数应严格遵守试验规程的规定,每份试验报告应有明确结论或质量评述;五是试验报告应完整,比如原材料试验报告,应将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结果汇总作为试验报告的首页并与有关的单项试验报告依次装订在一起,组成一份完整的原材料试验报告,且对于标准试验,应将审签手续、施工试验报告及监理平行复核性试验报告依次装订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标准试验资料;六是工地试验室内应保存一套完整、齐全的试验检测资料,包括所有的委托试验报告。

7.母体试验室加大监督力度。母体试验室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下令整改,督促工地试验室提高试验检测工作质量,充分发挥试验检测在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上的作用,为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4.2施工措施

(1)‘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抗’的措施: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5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此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

5.1基坑支护

(1)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

(2)深基坑(h≥2m)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

(3)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

(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2脚手架

(1)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

(2)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

(3)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4)材质:钢管Q235(3#钢)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

(5)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5.3模板工程

(1)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

(2)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

(3)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

(4)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警戒线,专人监护。

5.4施工用电

(1)必须设置电房,两级保护,三级配电,施工机械实现“四个一”;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供电系统中心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

(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确保电阻值小于规范的规定。

(3)配电箱、开关箱: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

第14篇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为保护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员工个人财产的安全,确保

疫情期间安宁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结合我校实际

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

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疫情防控期间校园一律实行

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即未经学校批准学生

一律不准返校;

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

师生员工

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对发烧咳嗷者一律施行医

学隔离观察;

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格处理。

2、

全面做好排查登记。校门口设置检查通道,进校人

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学生进校报到后,一般不得离

开校园,如需离开需向班主任报备,凭有效证件出入,并测

试体温。门卫人员须佩戴口罩,发现入校人员异常情况应及

时登记报告。

3、

提高站位压实责任。门卫值勤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法

纪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原则,文明值

勤,认真履行疫情防控期间门卫职责。门卫人员按学校关于

疫情防控期间入校车辆规定,负责维护进出大门的秩序;

悉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作息时间及错峰有关规定,开启或

封闭大门,任何车辆、人员不得在校门口聚集。

4、及时准确上报信息。来客来访必须符合疫情防控期

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实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需上报学校相

关部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必须进行体

温检测、做好详细登记、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进入校园的跟

踪记录等。

氺本本本本木

2020年**月**日

学校疫情防控40条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度过特殊而漫长的假期,从今天起,我市各学校错时、错峰有序开学。同学们终于可以再次背起书包,踏入校园,在“立德而行,向美而生”的美好愿景中,“德润金昌美育校园”号角已经吹响。为了确保师生顺利返校,拥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市教育局发出倡议:

教职工“十做到”

1.做到职责到人,责任落实。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年级组、班主任、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带头做好防护,带头参与防控。

2.做到防控流程熟练。自觉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掌握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相关要求,主动做好学生动态排查跟踪、健康监测、防疫引导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能够有条不紊处置突发情况。

3.做到防控教育有效。开学第一课讲授防控知识,宣传先进事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中午、下午放学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反复提醒学生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学生安全。

4.做到教学有序高质。统筹在线教学与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5.做到教学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不从事有偿家教,不违规补课。

6.做到信息如实报告。开学前,所有教职工完整、准确、及时报告近期出行方式、出行轨迹等。

7.做到健康自测报备。主动检测体温,如实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8.做到日常防护到位。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9.做到遵守学校食堂就餐规定。分散、错峰用餐,避免集中、扎堆就餐。

10.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非必要的外出旅行、会议和活动,不参加集会、聚会和聚餐,主动远离人员密集场所。

校园防控“二十到位”

1.责任落实到位。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应急演练,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制度,责任到人。

2.监测排查到位。全面掌握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督促湖北及境外返金师生严格落实“到达前3天向社区(村)、学校报备,到达后遵守2次核酸检测和相关隔离要求。

3.入校管理到位。在学校门口建立测温通道,规范入校程序,严格执行晨午检、缺课登记、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4.封闭管理到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园管理。教职工进出校园、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和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5.日常管理到位。加强教室管理,尽量拉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分楼层定时按规定消毒、通风。

6.环境整治到位。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留观室等和重点部位的通风、保洁及消毒,每天通风、消毒2-3次,组织师生开展“洁校”活动,彻底清理校内外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装运设备每日必须消杀。

7.宣传教育到位。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及时通报疫情信息,教育教职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8.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组织开展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实验室、危化品、食品安全、校舍等管理。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9.隔离措施到位。严格复课审查制度,精准掌握未能按时返校师生情况。按规定做好相关人员隔离工作。

10.复学组织到位。校门口设立测温区、消毒毯、报到处和临时隔离区,验证健康登记卡。强化“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各年级间隔10分钟以上。

11.教职工管理到位。不安排教职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各类研讨班、培训会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培训。

12.教学管理到位。合理安排调整教学计划。中职学校要掌握校外实习学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中小学校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3.重点场所管理到位。加强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图书馆、体育馆、各类功能教室非必要不开放。

14.校园活动管理到位。暂停聚集性校园活动,减少线下会议数量,严控室内文体活动规模。原则上所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实行预约管理。

15.后勤人员管理到位。加强防护教育、管理和培训,上岗必须佩戴口罩。

16.校园服务到位。教师、家长和学生交流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做好开学前后师生、家长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恐慌焦虑情绪。

17.防控物资储备调配到位。强化属地责任,多措并举筹措防控物资,确保口罩、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储备充足、台账齐备、发放合规。

18.设施设备配备到位。按要求设立独立留观室。水龙头、洗手盆、废弃医用物资专用垃圾桶等设备配备齐全,数量充足。

19.应急处置措施到位。师生出现可疑症状,第一时间向包校医院、卫健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好隔离、转运、报告、消毒等工作。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和程序,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20.管控检查到位。做好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具体到部门和人员,组织开展防控制度落实、错峰开学、规范办学行为等情况监管检查。

学生“五做到”

1.做到自我防护,家庭至学校两点一线,上下学途中不在其它地方停留,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合理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聚餐聚会,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

2.做到自觉遵守学校各项防疫安排,遵守学校进校、入班时间。上学前,在家自测体温并向班主任报备,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报告老师。进入校园时,严格按照学校安排,自觉主动排队,间隔1米以上,接受校门口体温测量。进校前后如果发现体温异常,不要惊慌,按老师的引导到留观区等待医生和家长。进入校园后,应按规划路线行进。下课期间,同学间避免在教室、走廊等地聚集。寄宿生严禁串宿,要保持宿舍干净整洁、通风,定期进行大扫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按照正确方法勤洗手。

3.做到分时错峰用餐,进入食堂前做好体温检测,餐前洗手,排队、就坐保持安全距离,不面对面就餐、扎堆就餐。不在公共浴池洗浴。

4.做到坚持体育锻炼,每日保证1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可开展室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外出运动期间,注意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的适宜距离。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5.做到家中有新入住人员(特别是从境外、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到金昌的人员)、或父母离金外出,主动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按照正确方法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防控知识,积极应对。

家长“五做好”

1.做好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全面如实向学校报告寒假及复学期间学生和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旅居情况(往返疫情较重地区的情况、与疫情较重地区或境外返回人员接触情况、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情况等),配合学校进行反复摸排,保护学生和他人健康。

2.做好孩子在家中的每日两次测温,做好孩子每日健康情况报告,若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老师。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卫生、饮食习惯,避免感冒。提醒孩子坚持每天佩戴口罩衣服,勤洗手,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被褥、衣物等要勤换勤洗。

3.做好点对点接送孩子,随接(送)即走,不在校门口聚集、聊天。接到孩子后要迅速离校,不逗留,不观望。放学后直接回家,不去人员聚集场所。

4.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强化家校合作。主动学习疫情防护知识,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做好防疫知识宣传,重视公共卫生安全。

5.做好孩子的防疫榜样示范。不参加集会、聚会和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尽量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按照疫情防控措施严格管理自我,保证自身健康安全,也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杜绝私自外出用餐。教育孩子不参加社会办学机构举办的聚集性活动。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1、禁止一切非工作性来访人员入校。

2、因公来访人员需经工作对接部门负责人认可方可进校园。

3、严格落实符合条件入校人员安康码查验和红外提问检测制度。

4、严格落实来访登记制度,符合前述条件入校人员经安康码查验和体温检测正常后再门岗处如实详细填写信息后方可进入校园。

5、上学期间严禁车辆进校园,执法、救护等特需车辆除外。

6、快递员送快递经安康码查验和体温检测正常后只能进入传达室快递包裹存放处,不得进入校园其他场所。其他外卖人员不得进入校内任何场所。

7、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接待家长来访,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与老师沟通联系。住校生家长如需给学生送生活用品可通过班主任转交。

8、所有符合条件批准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服从管理。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特制定野寨中学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一、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原则上家长等校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入校须先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二、高一学生家长入校由江水副校长审批,高二学生家长入校由林斗宏副校长审批,高三学生家长入校叶培森副校长审批。与处室联系的人员入校由对应分管副校长审批,与老师联系的人员入校由对应年级分管副校长审批。

三、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主动出示安康码供门卫查验。若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者,近两周内出入过高风险疫情地区、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拒绝进入校园。

四、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严格执行查验身份、体温测量、入校信息登记等流程,落实个人防护、手卫生等措施。

五、外来人员入校后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教师办公室、行政楼、忠烈祠、博物馆、室外等人员稀疏场所,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第15篇

关键词_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 监测 控制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督导的主要目的之一,实施教育质量监控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行为。关于教育质量监控的定义,学术界的认识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教育质量监控就是根据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标准,专兼职人员采用标准化程序对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教育过程及最终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当前,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逐步展开,区(县)层面如何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践上的认识并不统一。北京市从2007年开始在海淀、西城、顺义等五个区开展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验工作,在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监控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建立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的主要问题

1.监测对课程标准达成度测试的缺陷认识不足

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以课程标准达成度为基准,考核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上的学习质量状况。监控虽然利于区(县)教委掌握全区学生学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对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标准达成度测试具有的天然缺陷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课程标准达成度测试是测试学生在所学课程上达到基本要求的程度,对目前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普遍缺乏的突出能力,如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没有要求,也缺少相应的考评。所以,监控对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缺少相应的评价标准及补充测查,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2.监控对教育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质量关注不足,对学生发展的非认知领域重视不够

实践中,东城区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西城区对学生身体发育与机能、顺义区对学生综合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监测,初步获得了一些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拓展了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内容范围,但监控距离全面、系统、科学地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监控内容过于集中在学生学业质量上,对形成学生学业质量的教育过程与管理过程的质量关注不足;二是监控内容过于集中在学生学业等认知领域,忽略了非认知领域的发展质量,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学习意志力等。多项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也是国际教育质量监测TIMSS、PISA(2009)的重要指标。因此,关注过程和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比较简单,对具有区(县)特点的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主要以学科测试的基本数据结果为主,即以学科为单位,对课程标准的达成度,如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的学生数量进行统计,从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达标率、难度、区分度等方面分析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形成、习惯养成、过程与方法的习得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这种方法对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提供了基础信息,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监测数据缺少论证报告和技术报告,对监控内容的选择、监控工具的技术指标,如试题信度、效度等没有准确的测量学指标说明,致使测量学生是否达标的测试卷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二是监测数据分析缺乏日常教学的视角。教师如何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调控教学、规避问题,监测报告缺少相应操作性建议。三是监测对政策关注的重点议题、本区(县)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影响本区(县)教育质量的、具有区(县)特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学校发展水平、学生家庭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特点的关注度不够,专题性和指向性不突出。

4.监控对网络评阅试卷的缺陷认识不足

在教育质量监测过程中,东城区和西城区等采用了网络评阅试卷,这种评阅方式具有很多优势,如减轻了评阅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评阅效率;简化了登分环节,方便了成绩分析和数据分析等。同时,网络评阅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对技术支持要求高,一定程度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对教师计算机操作有要求等。更重要的是,对以教学质量诊断为目的的区(县)级教育质量监控来说,教师计算机阅卷不像以往手工阅卷一样,在阅卷的过程中就能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原因等问题在阅卷后了然于心。部分资深教师反映,参与网络评卷很难把握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对学生所犯错误及原因诊断、错题类型分析很难在阅卷后记忆清楚。

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教育质量监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理念

区(县)级小学教育质量监控具有学生少、易操作、差异小、情况熟等优势,监控应不仅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与表现、合作与交流及个性发展等方面,通过开展学生学习质量、身体素质与机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量化监测和以评价指标引导的事实记录、行为表现描述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确立教育质量监控为区(县)教育政策服务的宗旨

监控应以质量、均衡和公平为出发点,在质量方面,针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身体素质滑坡、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厌学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在均衡方面,对区(县)内城乡之间、学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情况开展研究;在公平方面,对区(县)内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机会与条件保障情况实施调查,并使监测和调查结果只用于问题诊断和政策制定上,不与学校考核和教师评价挂钩。

3.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影响本区(县)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果以教育结果,即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则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影响因素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反映个人、学校、地区等差异的基本信息,如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寄宿/非寄宿、学校师资水平、班额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等;二是学习相关信息,如考察语文阅读能力时,可从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阅读习惯、学校课程开设、语文课堂活动、老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兴趣、资源等环境变量考虑。一般情况下,与学生学习、发展密切关联的因素是学生个人的特点,如学习动力体系、心理行为特点、学习兴趣;而学生家庭的特点主要是父母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学校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学校特点、氛围、资源投入与建设、人际关系;与教育政策和措施直接关联的因素是制度与人力资源保障、条件建设及其落实状况等。

4.多视角分析和应用监测的数据结果

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首先应说明监测的科学性。除了学科基本数据报告及相关抽样方法及其指标、数据采集过程与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数据外,还应提供监测论证报告、技术报告,对监控内容选择的依据、监控的具体指标、监控工具的技术指标进行具体说明。

监测数据还应针对教育质量的差异状况进行相关因素或因果关系分析,找出制约或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分析也应增加教学视角,依据监测蓝图的内容,诊断学生在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判的达成情况,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改进。

同时,数据分析应增设内容聚焦、指向性强的专题类报告,对政策关注的重点议题或本区(县)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门介绍,针对重要发现和结果,确立预警指标,并建立帮扶措施的实施细则,及时解决和预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督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4号.2012年8月29日国务院第215次常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2.王毓.国外教育质量监控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