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篇

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下面我结合对课堂的导入探讨,来谈谈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但愿能给各位提供一点参考。

(一)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浓厚的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会害怕?”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害怕被老虎吃掉。”我接着说:“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不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故布疑阵:“现在,天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那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纷纷回答:“用箭射,用枪打,用石头砸……”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然后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神射手更厉害,只拉弓,连箭都不用,‘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认真地读书、思考。

(二)释题引申法

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的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想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授《月光曲》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抒情描摹法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因为教学的创造不仅是教师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才能,还必须与学生配合,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实践,再加上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激趣法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例如:我听的《美丽的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就带领学生一起先学习了课文中描写的海面、海水、海滩、海底的美景,然后又与学生一起分享了解了西沙群岛有关鸟类、鱼类等的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的高涨,整堂课的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因此,使用这种导入方法时就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相关资料,在开始讲解课文前,能够先以丰富生动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整堂课的课堂气氛。

二、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形象导入法

适当的直观教学对学生常常有很大的吸引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根据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媒介,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就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如在讲授《比尾巴》这篇课文时,本人向学生展示了一则动画片,并伴有生动的导入:“动物王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赛,国王给老师发了一张请柬:说是要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做裁判,你们愿不愿意去呀?那同学们看屏幕上小动物们晃来晃去的到底比什么呢?哦!原来它们在比尾巴。”这样一来就能够较容易地将学生引入到课本的角色中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那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融洽,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看作了小动物们的朋友,很高兴地投入到课文描写的比赛中去。

四、情感共鸣法

情感共鸣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不可能把课上得成功。教师的感情,犹如一切艺术家的强烈的创作欲望,当他对学生、教材了如指掌时,感情激动了,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激活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最佳。我听一位语文老师在上《毛毛雨》一课时,她就先放了一段很优美的音乐,然后伴随着音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描写,想象毛毛雨应是怎样的,用语调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毛毛雨似花针、似……的感觉,使学生仿佛也在亲眼观察着毛毛雨降落的美丽景色。教师讲课就是要声情并茂,用自己的巨大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教学的责任感,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五、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就使用了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在冬天见过雪呀?你是在哪里看到的?雪是怎样的?下雪时大地一片白茫茫的,就好像一张很大很大的什么呢?从而引出雪地就像一张大画纸地答案。进而联系到一群小动物在雪地上用自己的脚印画了一幅幅美丽的画。

六、谜语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几乎每个孩子自一出生就听过身边的人讲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能够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而猜谜语则更具有挑战性,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最聪明最棒的那个小孩子,能够最先猜出答案。在争当第一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随之调动起来。

七、设疑质疑法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年级阅读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孩子创新精神的渗透,使他们从小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以其形象而直观的声像、图文和视听,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此,我谈谈自己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妙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

运用多媒体“开讲”,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情有意,它能给学生以时空感,还能给学生以一种特定的撩人的气氛。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有利于头脑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迟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学习情绪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注意力涣散,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上课开讲前一两分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本课的课题置于精美的画面背景上呈现于大屏幕,再配以优美动听的乐曲,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而且能为整堂课作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我一起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也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上。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更加活跃,渴望探索知识、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

二、利用多媒体,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创新。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利用媒体,可以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一下子拉近。例如《我们成功了》一课片断:

展示多媒体画面,出示句子: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师:人们是怎样相互击掌的,一边击掌一边会说些什么?

学生兴奋地相互击掌,嘴里喊着:耶!

师:还会说什么?

生:我们成功了!

师:是的,喜庆的场面我们经常能看到,为什么这次人们会如此激动?场面如此之大?

生:因为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功,大家太激动了。

教师再次出示人们欢呼、拥抱、挥舞红旗的课件。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这句话。

学生再次朗读,感情比较到位。

师:除了相互击掌,相互拥抱,热泪流尚之外,人们还会怎样欢庆?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声歌唱。

师:这时,会唱什么歌呢?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歌唱祖国》。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国歌。

生:人们挥舞着国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高喊祖国万岁!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生:我们成功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同时出示多媒体画面,学生配上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注重肢体语言与朗读的配合,如击掌、振臂高呼等。低年级的孩子又格外容易投入,在媒体、动作和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媒体、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有机的整合。

三、巧用多媒体,使学生善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更喜欢一些可爱逼真的形象。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多么精彩的发言啊。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活用多媒体,逆向求异,拓展延伸,使学生参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时,我就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面对狂妄自大的北风时小鱼的表现。再次播放课件,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学完课文,随后通过课件演示了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小鱼,梅花、雪松等也是不怕北风的,它们傲然挺立。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学生积极的求异创新的思维应该给予肯定,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沃土,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有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把一堂平凡普通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如何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使学生即能品味优美之语言,又能感受生动之形象,即有思想感情之熏陶,又有艺术魅力之享受,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寻的目标。“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就让我们从一堂课的导入入手。

一、看图导入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配有教学挂图,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它们作为直观教材,比较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设情景法

那些富有感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抒情描摹法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板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六、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七、游戏导入法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语文环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例如,在教学《桥》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咆哮的洪水吞噬一切的场面,震耳欲聋的洪水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教本中的人们形成恐惧的共鸣:近一米高的洪水在跳舞,像吞噬生命的魔鬼,死亡在逼近,可“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激发学生想象,同时启发学生“假如你就是那个老汉,说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是都说出了同一个信念:老汉不能走,因为他肩负着保护群众的职责;老汉不能走,因为他心中还有牵挂。老汉的高大形象屹然显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

二、利用插图,发挥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图画的作用,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图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延伸文本,培养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硬欢,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四、灵活运用,丰富想象

课文中有些省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文的结尾写到:“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给那些新奇石起名字,并且用肢体语言将新奇石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黄山奇石“奇”的效果,还可以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深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神奇的同时,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阔,才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

五、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者运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在描述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间,这就像是画境里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通过推理、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为这些空白填添亮丽的色彩。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并达到了练习说话的效果。

有些课文中省略部分也给学生留下了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如:在教学《开天地》一课时,课文中写到: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了世间的什么,引导学生仿照句式接着说下去。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被激活了。

总之,无论哪种想象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据。想象的引发点必须是教材提供的材料,想象的思路必须符合上下文的线索,想象的范围必须是教材内容所容许的空间,想象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内容易于理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纪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1(29).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想象;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88-1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在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畅所欲言,使他们情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开启智慧的闸门,竟展创新思维行为。如在《我坐上了飞船》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配乐朗读示范,带学生进入情境,接着重点指导读好两个带“啊”的句子,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看到中国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最后通过学生个人配乐朗读,想象自己乘坐飞船飞向太空,见到太空美丽多彩的景色,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随后我组织他们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画下来,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中,笔者也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打开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朗读时又借助电脑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大自然奥秘的片段。学生反复练读,激发出丰富的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二、拓展课文,发展想象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例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补续想象,使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延伸课文的文外之意。

三、利用插图,激活想象

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看图说话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它要求学生要观之有物,要察之有序,更要言之有理。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就必须要训练学生“会看图”,即不仅看到图上的内容,还要“看到”图外的内容;不仅看到静止的图,还要看到“动”起来的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然后想象图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变成语言表达出来。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配有插图,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观察《草原 星空》练习中,某教师不局限于教参书上现成的答案,抓住“草原与羊儿”、“星星与月亮”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很多孩子甚至说出了“草原上的羊儿回家了”、“草原上的羊儿在跟天上的白云捉迷藏”、“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在对话”、“天上的月亮姐姐在给星星讲故事”等等这样极富想象力的话语来。教师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学生感受到想象在看图说话中的作用,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

四、灵活运用省略号,发挥学生想象力

课文中有些省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文的结尾写到: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给那些新奇石起名字,并且用肢体语言将新奇石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黄山奇石“奇”的效果,还可以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深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神奇的同时,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

五、课外阅读,丰富想象天地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互动交流;启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现代教育家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中,通过设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辩,能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不断

探索,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提问是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和教学素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深表赞成,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有效提问提出有几点思考:

一、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所提问题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答

案时觉得有趣和快乐。因此,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枯燥的知识和生动的实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好奇与探究心理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当学生被问题所引发,他们就会有寻求

资源、寻求途径解决问题的动机,当一个人面临挑战,他的认知兴趣、好奇心会

得到充分激发,他的智力潜能会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在根据学生

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学生

在课堂的积极有效的学习中,边读边想时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在师生互动学习讨

论中,生成的问题,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变为课堂的有效提问。教师设计和课堂生成的这些有效提问,往往会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提问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自我探索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

更有人说,语文教育是等待艺术中的等待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

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会等待。增加等待时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结果。时间增加了,学生回答的内容也会增加,做出正确回答的人数也大为增加,

同时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回答问题会更踊跃,尤其是还能吸引更多的成绩较差的

学生参与,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提问时不给学生充分思考、自我探索的时间,那

问了也是白问,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互动的交流空间

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独立思考,更需合作交流。因此,教学中不仅要

把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更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

五、如何设计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呢?

在当今教学活动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

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客体进行

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好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

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式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空间过大,学生无法解决;如果空间过小,学生轻而易举即可回答,更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所以,课堂提问要结合学生基础知识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诱惑学生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与自信心,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1、抓好备课。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备课就是要使老师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就要求我们备课应先备学生,再备教材,最后备教学方法。因此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及个性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出最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2、根据文本,学习的目标,把握文章的脉络,巧设悬念,展开学习的思路,

一下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我在教学《黄山奇石》时,一开始就设下悬念:“石头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可黄山的石头却很神奇,你想知道黄山的这些石头神奇在哪里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随后的图文结合中,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紧紧围绕着开始的悬念,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学生纷纷想像并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神奇模样。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像层层剥笋一样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和

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老师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

务。

4、引导课后拓展和延伸。拓展和延伸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它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教学中做好课堂提问的拓展与延伸,将真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举一反三,会自主运用,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成长紧密结合,从而使语文教学突破原来仅仅局限于课堂、

书本的狭窄范围。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

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它能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获得尽可能多、新、奇的答案,又能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可持

续发展的“良药”。

总之,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有教师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才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等变化,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培养想象力 方法

一、用好教材,激发无限的想象

1.让生字灵动起来。

低年级的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头戏,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与一个个生字以灵性。如我们教“阔”字,很多孩子会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门”里一个“活”,就是“阔”。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曹操的故事。“曹操命令手下的人建造了一处花园,快完工的时候,他去巡视。手下人问他怎么样?满意吗?但他一言不发,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谁也猜不出是什么意思,杨修转念一想,说‘主公说这门太阔了,应该再窄些。’”在此过程中,学生知道了据字编故事的方法。“飞”字的记忆中,孩子就说:“?”就像鸟的头和身体,“ノ、”就是鸟的翅膀。多好,形象地记住了飞字。有些汉字我们可以“据字作画”,如“样、丛”,可以画一棵树上拴着一头羊,两个人站在地平线上。在汉字的识记过程中我们让孩子们积极思维,放飞想象,化静止为灵动,不知不觉中激活了想象力。

2.使文本立体起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抓住一些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设身想象当时的情景。既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如《春雨的色彩》一文,就是一个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春雨是紫色的。春雨落在紫玉兰花上,紫玉兰花紫了。”“春雨是彩色的,迎春花黄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小草绿了。”更棒的孩子学着文章的形式写下了《春雨的体温》。春雨像天空中的珠帘,飘飘洒洒来到大世界,滴答滴答…… 小蚯蚓说:“春雨是温暖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泥土里,冰冻的泥土变软了;春雨落在河面上,小鸭来洗澡了;春雨落在草坪上,小草发芽了。”小青蛇说:“不对,春雨是凉凉的。春雨落在鹅软石上,石块儿光亮亮的;春雨落在池塘里,小青蛙的背凉爽爽的;春雨落在动物运动会的赛场上,满头大汗的小动物叫起来:哇,春雨真凉快!”小朋友们说:“不对不对,春雨是火热的。春雨落在桃树上,桃花红艳艳的;春雨落在大自然里,‘大家庭’沸腾了,燕子、麻雀都赶来了;春雨落在小朋友的心窝里,变成了一个热情的春天!”我多想变成一滴春雨,暖暖的、凉凉的、热热的。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话。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激活想象能力。如《秋天的图画》、《春雨的色彩》等课文的教学,都可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画面和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画面,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它们更加鲜活动人,充满生气,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样的课文,创设说话训练的多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精彩的想象。学习《黄山奇石》一课,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了景色秀丽的黄山,欣赏了神奇的岩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石头各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还对石头的名字产生了兴趣,引起了许多奇妙的想象:仙人所指的路通向哪里?猴子是不是靠腾云驾雾的本领生活在云海里观赏美景?......每一块形状不一的石头,都有它神奇的传说,在课文结尾部分还提到了“天狗望月”、“神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名字,这些石头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取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和名字的来历。课后,还让学生当小画家,根据想象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当小导游,给别人介绍黄山的奇石。这样,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说说,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发展了想象力。

二、摆脱束缚,鼓励大胆的想象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1篇

一、运用留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师要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留白艺术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创设空间。爱因斯坦指出:“人的思维世界不断发展,是靠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而实现的”,课堂留白就是把充满想象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寻求合适的事物来填补这些空白。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通过主动的探究与交流寻求答案,追求完整与完美,提升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讲解灌输,将知识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在板书课题时,将其板书成《黄山石》,让学生观看黄山石的各种图片,并且通过阅读,让学生填补题目的空白。通过观看图片与阅读课文,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用“美丽、奇怪”等词填补题目空白,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拟定标题的用词之妙,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留白,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的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是推动知识进化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学生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而是要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发展创新能力。例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教师抓住文末“说着,狼向小羊扑去……”一句所留下的空白,让学生想象“狼向小羊扑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时,机智的小羊向一旁闪身,狼扑空跌落山崖;还有的说狼扑向小羊时,由于用力过急过猛,结果从小羊一侧撞过去,撞到小羊后边的山石上,头破血流;还有的学生说,狼扑向小羊的危急时刻,忽听得一声枪响,狼应声倒地,原来狼被埋伏在山石后的猎人用枪击倒了……可见,学生通过想象填补空白,满足了个性化解读课文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运用留白,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从某种意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与作者情感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的时候,如果直白地告诉学生作者的情感体验,越俎代庖,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可以通过留白艺术,激发学生主动体验,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过程也是填补留白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两种情景,昨日的赛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丽,今天的赛特凯达斯瀑布却奄奄一息,学生读完后,教师再用多媒体播放两组相应的画面,这时学生在文字的描述及视频视觉的冲击下,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就会自然产生惋惜、遗憾的情感,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学生的这种自主体验往往比教师的生硬解释更加深切,学生更易于理解作者情感与文本意旨。

四、运用留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充斥整个课堂,学生缺少自主活动的“留白”空间,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形成。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究“补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教师采取疑问留白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学目标:“同学们,我们怎样来学习作家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呢?”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要通过初读课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有的说找出描写“鸟的天堂”的句子与片断,细细了解与品味;有的说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文章的意旨……接下来,学生按照制定的目标,逐一进行完成学习任务。可见,教师设置疑问留白的过程,也是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之充分的留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2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学的“增长点”呢?在第十册《白杨》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应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而在学习第五册《爬天都峰》时就明确指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读读,多想想,读完全文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再想一想”。通过对这两次阅读点的分析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联系上下文多读多想”这一要求是循序渐进地安排的。“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新目标,就是《白杨》一课阅读教学的“增长点”。

二、选准开课“切入点”

1.题眼切入法

如《草船借箭》,揭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题眼“借”字提问: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结果怎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文本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性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

2.情境切入法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情感性很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十里长街送别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场面,再配上教师深情的画外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情悟文,以文激情,情理交融”。

3.重点切入法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入手,能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如《长城》,可抓住“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研读。

三、挖掘教材“空白点”

这是指善于挖掘、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空白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

四、寻找读写“结合点”

这是指在研究教材时,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并进行有效设计。

1.改写式

如将《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等写景类的古诗改写成以学生为第一人称的游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入境入情。

2.补写式

如《小珊迪》一课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补写小珊迪被马车轧断腿后回到家的情景。

3.续写式

如《凡卡》一课,同学们对凡卡的信投入邮筒后的故事颇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4.感想式

关键是要抓住文中最打动学生的地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感而发”。

五、探求课外“延伸点”

1.表演延伸

如学了《会摇尾巴的狼》《守株待兔》后,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创造性地进行课本剧表演。

2.实践延伸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整合;策略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的改变了小学传统教育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五小学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理性的认识融合意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会话、协作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师生负担。三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只要交给小学生一定的搜索技能,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天下的奇闻趣事。四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进最贴近新课标的教学资源,自己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

二、充分发挥融合的优势

1.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必须合理适时。例如讲授《黄山奇石》一课,虽然作者用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张家口地区小学生来讲,能够去过黄山的可谓少之又少,孩子们自然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的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你们喜欢黄山吗?那我们就走进黄山区旅游。”

2.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毋庸置疑,实施高效教学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如果我们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就可以体现教学的高效性。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农村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根本无从体会,然而这两点却对突出全文中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绮丽景观。首先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然后结合对“众星捧月”词语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促进合作探究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就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上网查询有关“水”的知识,通过网上搜索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当堂交流:“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我还知道水的用处很大,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农业灌溉也离不开水,就连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也是水,但是现在我们面临随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现代教育提倡合作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请学生为雄伟万里长城设计一个旅游广告,于是孩子们先在网上查阅了长城的相关图像资料,认真阅读后进行了交流,然后他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结合成小组,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特长各不相同,有的擅长文字描述,有的热衷于图片设计,大家写的写,画的画,忙的不亦乐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广告设计出来了,看着孩子们这些充满智慧和想象的广告设计,我感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合作中得到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四、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刍议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地改变了小学传统教育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结合自己在逐鹿县辉耀学区小学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理性的认识融合意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会话、协作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师生负担。三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只要交给小学生一定的搜索技能,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天下的奇闻趣事。四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进最贴近新课标的教学资源,自己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

二、充分发挥融合的优势

1、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必须合理适时。例如讲授《黄山奇石》一课,虽然作者用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张家口地区小学生来讲,能够去过黄山的可谓少之又少,孩子们自然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的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反复地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地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你们喜欢黄山吗?那我们就走进黄山区旅游。”

2、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毋庸置疑,实施高效教学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如果我们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加粉笔末飞舞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农村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根本无从体会,然而这两点却对突出全文中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绮丽景观。首先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然后结合对“众星捧月”词语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范文第15篇

一、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我在教学《找秋天》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前让孩子走出教室,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堂上引导孩子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利用多媒体手段,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秋天。孩子感悟到秋是美丽的、甜蜜的、芳香的、丰收的……这样把握教材,上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

“目中有人”是指教师要从孩子的“学”出发。在《找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思考孩子想学到什么,会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课堂留下足够的空间,把不可预测的新生成资源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沉睡潜能的时空,成为探索未知的旅程。

二、创设情境。生感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一节好的语文课,总离不开一个“情”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雨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情境,启发孩子想象:“多么平静的小池塘啊!小雨点睡得多香呀,它正做着一个甜蜜的梦呢!它梦到了什么?”这样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激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如何让孩子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呢?教师要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进入角色。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

三、熟读精思,涵泳体悟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引领孩子经历与课文“对话”的过程。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中要认真指导孩子读准课文,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孩子课文不读好,教师决不开讲。

其次,熟读精思,领悟话题。“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引领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求其精微,选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语段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主题。孔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与古人怎么朝夕相处,情感交流呢?当然是“设身处地”地品读体验,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把孩子置于课文中“涵泳”,“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禾。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禾,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众人之濯足”。视书为水,全身心地投入,却不能过急过快,须“润”“溉”适中。

再次,研读探究,多元解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进孩子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于是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的境地,达到“我在课文,课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四、因课设练。拓展探究

要上好语文课,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