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篇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是故,必须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年轻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健康的发展。惟有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中小学生经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诸如胆怯、焦虑、苦恼、烦闷、自卑、自私、嫉妒、不合群等行为时,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地成长。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改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要。目前上海市各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前列,很多学校开设了心育课,配备了专职心育教师,建立起心育及心理咨询网络,以上心育课、团体咨询、个体咨询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我省近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促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以小学、初中为主,在高中学校发展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需要。2010年秋,我省中小学将全面进入新课改。这次新课改将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方案,而新方案是根据时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且在培养目标上作了重要调整。它既改变了过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缺陷,也避免了“学生本位”以及“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个体、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在这些目标中,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如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社会责任感等);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等)。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和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健康心理的培养。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是片面的。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3、对教师和家长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重视不够。调查表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测率为10.60%,中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6%,小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开展教师和家长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成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个别地方,如杭州市已开展这项工作,如开通教师心理热线等,但其他地方尚未启动。

4、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短缺,在职培训是目前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的地方(如浙江省杭州、富阳等)培训比较系统,教师的素质比较好。但大多数地方只进行讲座式或观摩式的培训,个别学校甚至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编余”教师用来应付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这就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5、课内课外结合不够紧密,学校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并不完全符合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4、心理健康教育在教材的选取上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是经过科学研究后的成果;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在评价方法上,要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心理测量等;在建立心理档案方面,要力争做到“严、实、详”,建立心理辅导室,要典雅、温馨、安全、舒适。

5、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强调行为训练。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那么是收不到多少实效的。

6、要注意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个别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7、要慎用心理测试和测试量表。心理测试量表、手段一定要科学,不能简单靠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学生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职业道德。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基本目标

1、探寻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2、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实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也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州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实施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5、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6、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小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7、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8、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2、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3、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

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初步构想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中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4、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辅导是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提高心理机能,消除成长中的烦恼与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并较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学校心理辅导的精髓是以促进成长和潜能开发为目标,挖掘行为下面深藏的合理需要,系统思考影响心理行为的各种变量,在充分尊重人的氛围中创造条件,让当事人负责任地自己选择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健康成长。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途径,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

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

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

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辅导分类:按辅导涉及的学生活动领域,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按辅导涉及的心理与行为的性质,分为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等;按辅导对象的人数,分为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

辅导目标: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寻求发展。就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辅导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心理辅导应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应取主动态势,宜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的学生、自我期望偏高而又屡遭挫折的学生,应及早发现征候,重点实行早期干预;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学生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以开展活动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个别化对待原则。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认真做好个案研究;整体性发展原则。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采用综合辅导模式。

辅导途径: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

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调查普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探索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构建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模式及操作方法。

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对本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如,《心育论》,《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书籍与文件。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摸清学生的部分心理状况。我们拟利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可以测试7个内容:学习心理,群体心理,意志锻炼,品德修养,性格特征,情绪调节,家庭社会环境)对中小学的学生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3、量表测量法:利用行之有效的心理测量量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较为科学,全面的测量,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我们打算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主持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y.g-wr性格量表”,两个测验都制定有全国常模,适用我国的中学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tviht全量表”可以测试8个内容,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y.g—wr性格量表’’可以测试12个内容:即抑郁性、攻击性、 情绪变化、活动性、自卑感、细致性、神经质、思考的向性、主客观性,专配性、协调性、社会的向性。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精心设置的教育教学,心育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素材收集,分析并加以研究。

5、个案分析法:确定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行为及心理进行全程追踪调查与研究。

6、比较法:通过对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的比较,从中归纳出心育所取得的成绩。

7、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课余观察,课外活动观察,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活动的言行表现,收集材料。

8、实验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或心理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探索在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等。

十、省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状况

近二三十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有益可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研究。哲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缺少哲学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获得深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需要更确切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五育(尤其与德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2、应用研究存在不足。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文章看,应用研究中“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的调查研究比较多。具体问题有:重复性调查多,有新意的研究不多;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干预研究多,对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少;采用心理因素取向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立体取向研究少;运用国外量表多,自编量表少;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

十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现状

阮灿斌:武穴市教科所副所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教科所访问学者,湖北省德育学会会员、心理学会会员,大学本科毕业,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地方创造教育教材《玩中学》、《做中学》副主编,武穴市《教育科研》杂志主编,中央教科所《教育情报参考》、中华学习网、中国教研网特邀编辑,湖北省少先队学会会员,《学习报》特约编辑,《湖北教育》特约通讯员,《黄冈日报》特约记者。多次在市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先后被评为黄冈市“骨干教师”、“模范通讯员”,武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十佳辅导员”、“优秀晚会主持人”等称号。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国防教育报》、《党员生活》、《德育报》、《家长报》、《湖北日报》、《湖北教育》、《湖北法制报》、《黄冈日报》等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70多篇,20多篇,德育论文《浅谈隐性教育》入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第三卷,并应邀参加中央教科所教育研讨会,《浅谈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隐性教育”》在中央教科所核心期刊《教育情报参考》发表。《如何在学校德育中实践“以人为体”的教育思想》被省教育厅评为论文一等奖,并入选论文集。创办黄冈试卷网和武穴教科网,为武穴市教育科研网络化和中小学心理健康奠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程伟林: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有十几年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工作经验,理论功底深厚,擅长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上有独到的见解,曾在部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任湖北省武穴师范、武穴实验高中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为省级骨干教师,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很强的组织能力。该负责人准备投入主要精力和时间,以本课题为龙头,带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充分保证课题的实施与落实。

汤书祥:中学心理高级教师,有较宽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孔德勇、蔡艳芳、管慧芳为部级骨干教师,后两者也于今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科研经历,擅长做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已经率先尝试在学科教学中和常规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郑舫:心理学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次参加武汉大学《高考心理辅导暨潜能开发高层论坛》,现为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师团成员,担任高一和高三心理专题辅导教师,创办“心灵之声”信箱,共计收、回学生来信500余封,接受学生面询150例,积累大量的个案资料,有15篇心理素质培养相关论文(文章)在省级报刊、杂志或学会上发表(13篇)或获奖(2篇)。

本课题主要采取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并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运用到教学和课题研究之中。本课题组人员分工:⑴课题指导:刘青春 、叶平、李文鹏、姜瑛俐、张增艳;⑵课题领导小组:张增艳、刘辉云、阮灿斌、刘辉炎、项江水、吴汉松、涂国宝、雷晓青、汪德生、上官金星;⑶课题研究组:阮灿斌(组长)、张烈智、陈伟林、罗平安、孔德勇、蔡艳芳、管慧芳、汤书祥、郑舫、查成文等。

课题研究组负责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具体组织与理论指导,落实课题研究与实验的设备条件,负责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的起草、申报立项、实验组织、实验管理,资料档案服务,中期检查与实验总结等工作。⑷课题实验组:阮灿斌(组长)、陈伟林、罗平安、孔德勇、蔡艳芳、管慧芳、汤书祥、郑舫、查成文等。具体承担本课题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任务,各学科教学方案和研究方案的实施。

十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工作安排及经费预算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试验办点阶段

(XX.9---XX.12)

武穴实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申请报告

实施方案

陈伟林

2

设计准备阶段

(XX.12---XX年.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申请报告

实施方案

阮灿斌

3

重点实验阶段

(XX年.9---2010.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细则、管理目标》

实验方案

实验总结

各实验点负责人

4

全面实验阶段

(XX年.8---2010.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合实施方案》

研究与

实验大纲

阮灿斌和各点负责人

5

总结鉴定阶段

(2010.7—201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合报告》文集

大纲、教材、论文

课题领

导小组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0年10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结方案》

方案

阮灿斌

2

2010年11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质教案集》

教案集

课题领

导小组

3

2010年12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论文集

课题领

导小组

4

2010年1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个案集锦》

个案集

郑舫

汤书祥

5

2010年2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告》

实验报告

阮灿斌

1、工作安排

2、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总额

40000(元)

自筹

10000(元)

申请

30000(元)

经费开支项目预算

1. 资料费: 4000元

2. 调研差旅费: XX0元

3. 小型会议费: 3000元

4. 计算机使用费: 6000元

5. 打印费: 3000元

6. 成果评审费: 300元

7. 其他: 3700元

自筹经费

来源说明

通过论文评比、结集出版、培训活动、课题研究经费筹集一部分资金。

经费管理单位

名称、地址及邮编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团体辅导能力;评价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但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出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模式不足,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本课程应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练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结合理论和实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能力。

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脱节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当前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仍是主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学生团体辅导能力的训练,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能力,导致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1]。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选择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中穿插模拟团体练习,可以让学生对团体辅导有直观地体验和观察学习的机会,进行分组团体实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能力,多种团体实践教学可以巩固专业技能。但是当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要采用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终结性评价等,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2]。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并未关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升级、认知提升、态度改变等因素,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致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合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四)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特有的操作性,需要大量师资和教学资源来配合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团体辅导课程师资匮乏,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授课,并且教师接受专业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化,实践仅仅是知识讲授加课堂演练。另外,因为团体心理辅导还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机构较少,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的环境,导致很多实践只能停留在教师演示的环节上,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前接触团体辅导的机会少之又少,不利于毕业后开展相关工作[3]。

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探究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

在以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特点,应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4]。因此,笔者将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独立设计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具体而言,包括三个目标:一是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二是学会团体方案设计,三是具备带领团体的能力。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是基础,学会方案设计是成功实施团体辅导的前提,培养带领团体的能力是最终目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课程,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关实操技能,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达成此目标,因此,该课程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团体活动的方式,灵活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操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积极投入。第一,讲授法。在理论授课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团体辅导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团体实操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作为辅助工具进行知识讲授,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第二,演示法。观察学习是团体辅导技能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带领一个团体进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可以直观地学习团体辅导中的技术、方法,为实际进行团体辅导做好准备。第三,实操练习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的技能,而掌握技能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实操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团体练习,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训练技能[5]。第四,讨论法。针对团体演示和实操练习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修正。具体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一个共同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解决办法深入探究,还要在讨论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发表和不断修订自己的看法,使团体辅导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重在体验、领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达成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目标。

(三)结合理论和实操的“四步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既要关注理论讲解,又要突出实践教学,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出以实践为导向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分别是理论授课、团体演示、分组实操和课外实践。第一步包括六次理论授课,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将在第1、2、4、6、8、10周进行。理论课是学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的基础,授课内容以团体发展历程为主轴,依次讲解团体准备、创始、过渡、工作、结束五个阶段,以及团体辅导在中小学的应用。第二步包括四次团体演示,将在第3、5、7、9周进行。教师带领12名学生进行一轮团体辅导,其余学生观摩学习,并做观察记录。团体演示根据团体发展历程设计,包括创始、过渡、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在相应理论课后进行,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每次团体演示80分钟,之后用20分钟对团体进行反思讨论。第三步包括五次分组实操,将在第11~15周进行。将班级学生分成4~5个小组,小组合作设计团体辅导方案,经教师指导修改合格后,分组展开团体实操。每次实操80分钟,教师轮流对各小组观察记录,之后教师用20分钟进行督导反馈。第16周进行分组实操总结汇报及本课程总结。第四步是课外实践,包括团体工作坊和中学团体实践。每学期教学实践周(两周)期间,授课教师带领一组学生连续开展5次以上的团体辅导活动。同时,教学实践周期间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到中学观摩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授课教师带领毕业论文组的学生需要到中小学开展6~8次团体心理辅导实践。通过这些课外实践,帮助学生在更深入掌握专业技能。

(四)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课程评价方式既能够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又能够有效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首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团体演示中学生的观察记录、分组实操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参与讨论,出勤情况。结果评价是对每位学生独立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行评价[6]。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评价。团体实操中如果单由教师评价,那么学生参与似乎仅是表演给教师看,缺乏主体意识。请学生对自己参与团体、实际收获进行评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团体辅导方案的水平进行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问题学生;案例

一、案例背景

小商,男,大一学生,来自新疆,独生子。新生入校后该生的出勤情况就很差,辅导员通过向班干部了解到他逃课在寝室打游戏。小商父母均是当地政府机关人员。于是,辅导员约他谈心,他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样子,不断反驳辅导员的观点,为自己辩解。

小商在初三与他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初中阶段成绩优良。然而当父母利用自己的关系将他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进入尖子班后,几次排名不理想的模拟考后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在家庭关系中,他和父亲是对立的,会故意违背父亲的意愿,与母亲也很少讲知心话。他的两个表哥的生活状况使他觉得读书无用,认为没有文凭的人照样能挣大钱。

谈话犹如两个人在进行谈判,看到他如此顽固难以说服,辅导员本人也感到非常失望,也想按照他的父母对他的底线要求一样,只要不做出违法的事情就随他而去。辅导员正犹豫不决时,看到小商起身去关没有关严的办公室房门,这一举动让辅导员眼前一亮。辅导员感到不能放弃小商,需要一段时间让他得到教育和历练。

二、案例分析

对发生在小商身上的沉迷网络、厌学、人际交往障碍、难以融入新环境等情况,辅导员进行了深入了解,经常保持与他联络、谈心,并找班干部了解并讨论解决办法,及时把握小商的思想与行为动态。

1.家庭因素

小商是典型的90后,而且还是隔代教育的产物。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对小商的成长教育,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三口之家因为小商沉疴已久的问题而争吵不休,小商处处与父亲作对,叛逆倾向严重,母亲在一旁无能为力。

2.中学教育因素

原本成绩优良的小商转学进入尖子班后,一方面他面临着对新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心理落差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节。家长为了小商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联合班主任向小商妥协,降低要求,导致他更加无组织、无纪律,性格自由散漫。

3.自身因素

小商学习基础差,生活习惯与其他学生有差异。自身不良行为和习惯加上刚进入大学的种种不适应,导致他更加迷茫。懒惰是学习的最大杀手,大一期间小商连通过难度较低的体育课都不及格,更不用说其他文化课了,以致大一学年结束后他面临着留级的危机。

三、解决方法

1.平等对话

辅导员要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互爱护,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思想,联络感情,讨论问题。当小商知道辅导员是报以要与他结交朋友的态度进行交流后,他开始逐渐向辅导员讲述他的成长经历、生活故事、学业担忧等问题。而辅导员回馈给小商的是耐心与包容,并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用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小商。在潜移默化中辅导员与小商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引导,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2.日常关注

辅导员要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必须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需要用爱去呵护,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需要时刻被关注。辅导员通过查找小商的学籍卡信息,联系到他的父亲,说明了他的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到了更具体的信息,并与他的家长互通信息,保持联络。辅导员还通过小商的室友了解、把握他的日常表现,并让班干部协助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小商的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改变他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在日常点滴中向他传授良好的价值取向。一条QQ信息或微信询问下他的近况,能让他感受到被辅导员时刻关注着、鼓励着。

3.结对帮带

小商有网瘾、厌学、人际关系障碍和难以融入大学生活等问题,辅导员以活动为载体,以宿舍为中心,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对他实施结对帮带。比如搬入新校区的寝室调整问题,因小商在班级的不良表现,导致没有学生愿意接纳他为室友,班长就主动与其他学生沟通,帮助其与室友建立关系,成功解决了小商的住宿问题;同时,建议小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广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使他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案例启示

1.加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

针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适应情况不佳的问题,学校应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向新生深入介绍大学生活,M行细致的人生理想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生活指导、思想教育和常规教育。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或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向新生介绍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让他们明确大学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个人计划。

2.培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帮助他们,提升他们独立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引导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特点,指导他们在交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辅导员要让学生在沟通、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坚持查课

查课是辅导员的例行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工作。辅导员通过查课不仅可以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而且便于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可以掌握哪些学生经常旷课或只上某门课程,哪些学生上课积极,哪些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查课还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学生的异常情况。小商就是辅导员在查课过程中发现的一名问题学生。查课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就在他们身边,这样可以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

4.提供平台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发挥优势,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富有创新意识,可塑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很强。有些学生自己创建社团、协会,也有学生自主创业,这些都应当给予鼓励和提倡。此外,辅导员要督促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考取专业证书,为未来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专业引路人,面对问题学生要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用耐心和策略化解问题,用真心换来问题学生的洗心革面,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付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前沿,2006(5).

[2]胡卫新,王伯平,王震威.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4).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导学案;设计;应用

一、导学案的认识

在新课标教育教学的理念下,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导学案是教师设计的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导学案是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的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注重学法指导,使师生之间和谐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相辅相成,同时教师在编写设计导学案时要结合实际,避免一些误区。

1.如何设计导学案是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导”为辅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两有”指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纲”。“心中有人”指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导学案怎样引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心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既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又要结合学生实际。

“三性”指设计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是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的效果。科学性是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既要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深刻理解课本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是指学案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注重对学困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避免导学案编写中的误区是教师以“导”为辅的保障。

(1)避免学案编写教案化。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学案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2)避免学案编写作业化。习题只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个个的习题。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所以学案绝不是额外的家庭作业,。

(3)避免学案编写的共性化。学案的编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4)避免学案编写的跳跃性。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写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层次。

三、导学案的应用

1.指导学生的自学。要善于结合具体自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

2.指导学生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争取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并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和共性的问题。

3.诱导学生的质疑。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的问题或疑难问题,要善于在解决的方法上给予诱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4.引导学生的小结。要善于通过对学生学习小结活动的引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5.辅导个别学生。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态度、方法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应有的要求。

6.在上课前教师必须抽批部分学案,以便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并再次进行课前备课,最后切忌不得额外布置课外作业。

7.用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5篇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个案咨询能力和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能力无疑是心理教师两张最为重要的“专业名片”。由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价值取向、课程内容、活动载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一般学科课堂中不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一堂以“自我认识”为主题的心理课上,当教师要求学生用“我是一个……的人”进行自我探索时,一个男孩子回答“我是一个长大后要娶18个老婆的人”引爆全班,在哄堂大笑之后,课堂陷入相互指责和嘲讽声中。在一堂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一位学生爆料自己具有超强的人际智能(加德纳多元智能中的一种),“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万人迷……”,班级里除了嬉笑声,还有不屑的唏嘘声,班级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作为专职心理教师,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类“嬉皮客”,如果不能及时引导,课堂就会陷入混乱,平等、信任的课堂氛围荡然无存。心理课有可能被学生标签化为“大道课”“茶话课”。要消除 “嬉皮客”现象,心理教师有必要从课堂规则的制定、课堂提问的引导和课堂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给课堂规则定个调

当学生初次接触心理课时,往往会有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心理课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课?”学生急于从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求解答案。一直以来,学科教师习惯用教师权威和课堂纪律来压制学生,第一次上心理课的学生也稍显紧张的,课堂秩序往往较好。许多心理教师为了快速营造“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往往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心理课:“同学们,心理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在心理课上,你们不需要有顾忌,老师和你们是平等的,你们心里想到什么,就表达什么,没关系的……”,甚至有的心理教师通过允许 “小违规”来立木取信。宽松的氛围建立的同时也为“嬉皮客”的产生埋下伏笔,使得心理课成为他们发泄“力比多”的“洼地”。

个案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课都强调“价值中立”,但两者实施的场景和辅导对象的特点不同,因而对“价值中立”的解读会不同。个案辅导是一对一的辅导,个案的情绪宣泄集中在辅导室,心理教师通过疏导,能使个案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问题,明确改变的方向和途径。班级心理辅导课则不然,个体置身于团体之中,个体的不当言行会直接影响到班级辅导的正常运行,哗众取宠式的“嬉皮客”除了破坏课堂秩序外,还会制造更多的“嬉皮客”。等心理教师意识到心理课已经无法上下去的时候再立规则,为时晚矣!开放不等同于放任,“价值中立”不是阻碍心理课堂秩序的绊脚石,和任何一门课程一样,心理课也需要规则。心理教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和学生做好约定,定好课堂秩序的基调。开放的氛围的前提是守则,平等关系的基础是尊重。

二、给课堂提问设个边

在中美教师的两堂心理课上,主题都是“体验合作”,中方教师的课相比于美方教师的课,节奏更快,同样的游戏,中方教师耗时更少。中方教师的“齐眉棍”游戏只用了20分钟,美方教师的这个游戏花了30分钟时间,除了美方教师课堂中需要部分翻译的原因外,时间的多寡主要体现在问题讨论上。在游戏分享环节,中方教师的提问是“谈谈你做完这个游戏的感想?”四位同学的回答也非常简单且流于表面,“合作很重要,我们要学会合作。”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深度思考帮助不大,而当课堂思考缺乏相应的“支架”以后,就容易出现潜在的“嬉皮客”:思维游离,行为无措。美方教师的提问要漫长得多,复杂得多。“在游戏前,你是怎么看这个游戏的,你当时觉得能完成吗?”“在游戏进行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角色的?”……一连串的问题汩汩而来,学生的思考从“合作很重要”这种面上的感受发展到对合作立体式的体验。

心理辅导活动课之所以叫活动课,是因为它更加注重体验,更重视生成。就拿“体验合作”这一主题来说,如果只是简单的知识讲授,那不用5分钟就能讲解完毕,因为这句话是学生耳朵听出茧子的“大道理”,而体验是否到位,生成是否充分,就有赖于教师课堂提问的循循善诱。“谈谈你做完这个游戏的感想?”这是很多心理教师课堂提问的常用语,但它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大问题”,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不太好聚焦思维。要想课堂提问更加深入,可以将这样的大问题细化、具体化为一个个层次分明的小问题和子问题。通过铺设阶梯,层层深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课堂的生成引向高处。

三、给课堂评价结个语

给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规则定好调,课堂秩序就会有规可循,教师设计好一系列具体的“子问题”,学生的课堂讨论才会变得充而不虚空,这分别能从“行”和“神”两个层面预防“嬉皮客”的产生。但一堂优秀的心理课不仅谋求没有“嬉皮客”的“捣乱”,更谋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卷入”。在心理教师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最高频率的回复是“嗯”“哦”“好的”……这似乎又是对“价值中立”的遵循,但是适时适度的课堂评价是必要的,这种课堂评价包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以及课堂小结。特别是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和小学生的课堂而言,适当的课堂评价具有巩固课堂规则,助力课堂讨论,引导个体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对其分享的内容可以“价值中立”,不作对错的判断,但可以从学生看问题的方式,表达的方法等方面给以正向的引导。“你的回答非常真诚,感谢你的分享”“你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真了不起”“你这个书记员做得不错,把组内的观点整理得很清楚”……

心理教师除了对学生的回答“结个语”,进行适当的评价外,还可以在“课堂小结”时进行结语评价。课堂小结中的观点小结可以由学生自主陈述,也可以适当亮明教师的“观点”。个别心理咨询中有自我表露技术,教师适当的自我表露能为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为学生处理相关问题提供“原型启发”。和学生回答完问题的评价一样,教师还可以就课堂中学生良好的课堂表现进行正向引导性的小结。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字:课外辅导;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发展性辅导;介入性辅导;矫正性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83-01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面对身心发展存有差异的几十名学生,任何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四十五分钟内都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而课外辅导则是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行政、教学与辅导已构成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他们三足鼎立、相辅相成。而课外辅导则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家长、学生、教师乃至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大家都似乎普遍认为课外辅导对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课外辅导的质量如何,真正取决于课外辅导学校的管理,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外辅导学校的团队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课外辅导学校的根本任务

课外辅导学校不光要配备各科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还要有相对应的教育咨询师和学习管理师,团队合作采取量身定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并促进素质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最终达到课外辅导的目的。学大教育的教师在个性化教育教学方面体现了如下的诸多特色: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实践中承认个体差异,考虑学生不同需求。通过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热爱学习的态度。

创造并丰富教学情境,捕捉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期性的练习和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进步情况,并通过陪读服务,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充分了解全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注重学科知识的创新,注重学科联系以及在本地的应用。通过了解学生既往经验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制订专门的教案和计划,传授学科知识、解题技巧、考试经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大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岩床计划”,通过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将品学兼优的师范毕业生通过培训和实践输送到学大教育的各地学习中心,学大教育的师资力量将得到系统和持续的提升。通过制度化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素质和实际教学辅导经验,努力拓展技能范围,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判断能力,使教学工作适应新发现、新思想和新理论。并通过学管师的沟通,创造性地与家长合作,让家长富有建设性地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1.教育咨询师。对课外辅导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诊断,检测学生的学习类型、学习目标、记忆方法、学习心略、时间管理、应试技能、学习潜能等多项学习的内在因素,同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认识学习、认识教育,成为合格的“学习教练”,并为家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供学习咨询。

2.学科教师。学科教师必须经历严格的筛选流程:笔试、面试、试讲、培训结业考评等,还要有细致的培训发展计划:诊断、教学和沟通等,使之具备良好的辅导能力。

3.学习管理师。学习管理师负责对孩子教学进度的追踪及了解,随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负责对所匹配教员工作的协调,负责学生管理;学生档案的建立与保管,学生学习过程的协调、跟踪与家长保持沟通。

二、课外辅导学校的制度和工作

1.加强课外辅导管理,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收到实效

(1)建立辅导对象个人成长档案。课外辅导工作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学业成绩的分布情况、智力发展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通过了解,建立辅导对象档案。这样就能对症下药,使辅导出实效。

(2)制定辅导计划。在课外辅导中要做到有计划,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育咨询师、班主任(学习管理师)、学科教师,在不同阶段根据需要组成团队,为学生实施课外辅导辅导。只有有计划地进行辅导,才能使辅导不流于形式,而是能一步一步地取得成效。

(3)制定课外辅导目标管理细则。要求课外辅导教师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每个辅导对象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辅导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等,由专人检查。责任目标要求面向学生,学生合格率达到一定比例,学困生转化率达一定比例等。

2.辅导工作要分层级进行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课外辅导学校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要开发他们的智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导工作要分层级进行,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1)发展性辅导: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一般性辅导;实施各项辅导活动,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辅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协助学生适应团体生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适应社会之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运用信息的能力。

(2)介入性辅导:针对适应困难或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学科专业辅导;协助学困生转换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辅导;提供行为偏差或适应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3)矫治性辅导:对行为偏差或严重适应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配合社会资源与相关医疗机构,实施相关辅导。

总之,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质,广泛运用测验、观察、调查、谘商、访谈等方式获取资料,作为学生辅导的基础,同时依课程教学、社团活动、个别谈话、团体辅导、测验实施、个别谈话、个案研讨、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最终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这也是课外辅导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7篇

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就其具体制度建设来说,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科研成果与工作成效显著。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心理辅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不同,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差别较大,违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事件时有发生。有鉴于此,要普及、巩固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加快、抓紧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

二、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地位和功能

学校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核心。它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政府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顺利开展,依照法规、政策而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则、规程或行动准则,即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心理辅导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具体来说,学校心理辅导的根本制度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基本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府颁布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件和条例制度,也可称之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法规性制度;具体制度则包括心理辅导管理制度、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制度、朋辈心理辅导制度、心理健康课程管理制度、精神疾病筛查及转介制度、心理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心理辅导的伦理制度、心理辅导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心理辅导队伍的培养及督导制度等,即学校心理辅导的岗位性制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也迅速得到发展。

就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制度来说,为了加强和推进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部指导性文件。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和2002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部委颁布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对学校的精神卫生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特别是2013年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十年之后,2012年底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旨在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上述各种政策、文件,可以说就是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制度。随着这些文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学校都开始出现领导认识、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系统、心理辅导室的设置与使用、环境育人等心理辅导工作新局面。当然,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仍有一定距离。

三、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

就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制度,这里以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加以说明。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些地方性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如《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对心理辅导室的基本配置和各项仪器的配置标准都有明确规定。然而,除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标准之外,还需要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便于评估和管理。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应包括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和伦理规范等三个方面。

软件建设。包括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软件、心理辅导教师资质要求及心理辅导室的岗位规章制度等。第一,心理辅导室须配备符合我国学校实际且能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困扰的、科学的心理测评系统和档案管理软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动态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开展进一步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系列档案资料,如心理咨询面谈记录、热线咨询记录、网络咨询记录、心理危机信息库及危机干预记录、与家长沟通记录、与教师沟通记录、团体心理辅导记录等,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规定按师生比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对他们的任职资格和培训经历应有要求,并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对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纳入统一的归口,并规定统一的业绩考核标准等,保证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学术会议,定期接受专业督导。第三,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建设,明确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咨询程序、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等,建立健全心理辅导的预约、咨询、反馈、追踪调查等规则,明确规定心理辅导室的服务群体、开放时间,以及心理辅导教师每周需进行心理辅导的时数。

硬件建设。包括场地建设、环境要求、基础设施等。第一,学校心理辅导室应有专用场地,选址适当,本着安静又方便寻找的原则,尽量避开集体活动区等热闹场所。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要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设置个体心理辅导区、团体心理辅导区、心理辅导教师办公区、来访者接待室和心理测评区、心理档案管理区、心理阅览区等,有些区域可以互相兼容。第二,心理辅导室的周围环境应比较整洁、幽雅和清静,室外张贴宣传展板、欢迎图标等;内部环境应温馨、舒适,让来访者有足够的安全感,特别是个别辅导等区域要保障私密性要求。第三,心理辅导室的设备分为基础设备和心理学硬件设备。常用的基础设备包括电脑、录音笔、电话机、摄像设备、隔音设备等,心理学硬件设备的配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避免使用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的设备。如有的心理辅导室配备“宣泄人”工具,让学生采用殴打宣泄人的方式调节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会适应性的情绪调节方法,应避免使用。

伦理规范。按照心理辅导行业的一般伦理规范,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伦理规范包括:心理辅导教师应尊重来访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有责任保护来访学生的隐私权,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有责任向来访学生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应用的限度;辅导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心理测量与评估过程中应考虑被测量学生的理解水平,并使用恰当的教育、心理测量工具了解来访学生的情况;鼓励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专业研究以对心理辅导工作有所贡献,在研究时应尊重参与者的尊严,防止研究对象的权益受到损害;要事先告知或征求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四、心理辅导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规范

诚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一样,各地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先后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心理辅导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规范。如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和达标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同样地,从国家层面推广各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加以规范。

组织管理。包括学校领导的认识、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第一,学校领导需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督导检查,确保认识到位,统筹到位,分工到位,责任到位,把各项具体制度落到实处,努力为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第二,建立学校心理辅导领导小组和工作责任小组,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规划与具体指导,并由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责任明确;第三,建设心理辅导工作的规章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具体的组织实施、指导督导、检查评估等管理制度,如岗位职责制度、心理辅导人员例会制度、督导制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心理健康课程管理制度、个体心理辅导制度、团体心理辅导制度等,并由学校领导定期检查、督促执行,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目标设置;情境创设;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3-0008-03

心理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小学心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心理课的特色表现不明显,心理活动课上常常散发两种“怪味”:学科味和德育味。

心理课的学科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案设计是按照传统学科的设计套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整堂课重在知识的传授,没有摆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固有模式;(2)情境创设中,多选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静态素材,采用“读、思、答”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心理课中的“德育味”则体现在:思品课与心理课在具体的内容上有许多交叉,然而,德育和心育各有其内在规律,有的心理辅导教师长于说教,往往不自觉中把心理课上成了思品课,“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如何上出心理课的特色,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呢?

一、心理课中的目标设置要体现“心理味”

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相对应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活动课尽可能地为学生解决这些成长的普遍问题,这是心理活动课最大的意义。因此,心理课的主题选取要来自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原则,课前的学生调查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主题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选题不宜过大,提倡“小题大做”“一课一得”。而具体的目标设置中要集中具体,可操作性要强。在认知上,应该“了解、懂得或转变”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养成或改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或感悟”什么。如以“合作”为主题,课堂活动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1.了解合作是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认知层面了解合作的相关知识);

2.尝试通过游戏初步掌握合作的基本技巧(在课堂上进行行为训练);

3.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感悟团体合作的强大力量(通过情感体验,获得深刻的感悟,形成合作的强大内部动机);

教师在对心理活动课课案进行目标设置时,只有跳出“教”与“学”的固有教学思路,只有重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才能体现出“心理味”。

二、心理课中的情境创设要体现“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体验,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进行反思和改变。情境体验的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小品、案例等形式,先呈现具有矛盾冲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先受到情绪感染、影响乃至震撼,再通过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我”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进行深度思考与讨论,作出行为选择,并阐述理由,由此引发他们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改变自己的动机。

目前,心理活动课中情境体验的常用题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案例类活动素材。此类素材主要来源两个渠道。(1)直接借用书上的各类故事,包括童话、寓言等。让学生读完故事后谈感想和体会。由于这类故事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讨论也多局限在理性层面及知识观念层面,很容易陷入“学科味”极浓的“寻找正确答案、正确观念”的窠臼。(2)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或问题提炼改编。由于案例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化团体动力。

2. 表演类活动素材。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或困难,提炼成角色扮演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效果。

3. 游戏类活动素材。一堂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均由各类游戏渗透。除了暖身期游戏需要活跃气氛“破冰”以外,其他阶段游戏选择的关键是必须紧紧围绕辅导主题和辅导目标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

心理课上,无论选用哪类活动素材,只有紧紧围绕“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这一目的,才能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进行反思和感悟。

三、心理课中的课堂氛围要体现“心理味”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在于全体学生是否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是否做到真诚开放,是否想说、敢说真心话,而不顾及是否说了错话、说了偏激的话,是否让老师、同学们不喜欢自己。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上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带领学生进行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心理辅导教师催化出的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带来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御心理,是辅导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

从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逐渐增强,表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学生们要么沉默,要么以违心话揣摩问题的正确答案,要么以调侃话吸引关注。而大多数心理活动课要么气氛沉闷,要么秩序混乱。

那么,心理辅导教师怎样才能催化出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呢?

(一)心理辅导教师要表现出无条件接纳的辅导态度

心理辅导教师在整节课上要一直面带微笑,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即使学生说了偏激的话,只要学生说的是真心话,心理辅导教师就要真诚地感谢学生的分享,理解他这样说一定有他的理由,谢谢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这样可以使学生敢于说话,敢说真心话。

学生表现得可爱、幽默的地方,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笑,这样可以使师生间表现出好像对某个问题有了共同的话语,让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灵更贴近。

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自我表露。这不仅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并且觉得其实老师小时候跟他们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由此能敞开心扉。

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师者”身份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尤其是活动分享环节,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真理在手”自居,咄咄逼人地对学生进行教导或规范。学生在众目睽睽和咄咄逼问之下,要么退缩,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么激化矛盾,增强对立情绪。

在教研课听课活动中,常常有教师疑惑:“学生说错了,我也要‘无条件接纳’吗?那我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这样想,是因为很多教师混淆了“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同意”的区别。“无条件接纳”是指我们理解他的想法,是因为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他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我们不评判他的想法正确与否,只是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而“无条件同意”则是无论他怎么想,我们都认为他是正确的。

心理辅导教师不会直接教导学生怎么做是正确的,却会在诸如“你是这样做的,那你这样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对方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会怎样想、怎样做?……”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帮助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从而主动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心理课上,只有辅导教师做到了真诚地尊重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所有想法“无条件接纳”,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个人情感,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争鸣中。

(二)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并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必须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性和支持性,这样他们才会公开表达情绪,积极发言。

1. 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

我们常常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辅导教师或一名班级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经验时,其他班级学生很多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1)游离于课堂之外,没有投入到活动任务中。

这类学生如果是班级大多数,说明情境创设不够,没有激发班级成员的共鸣。此时需要辅导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思路;如果是少数个别学生,则需要辅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关注、及时带动。

(2)专注于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没有与活动环节同步。

活动分享环节常常会出现当辅导教师宣布活动结束,进入分享环节时,很多学生还沉溺于刚才的活动,吵闹不休。经验不够的辅导教师常常仓促地进入下一环节,没有通过一定的课堂调控技巧,帮助班级成员安静下来,进行深入心灵层面的感悟和反思。学生们在这种乱糟糟的气氛中浮躁不安,既不能静心感悟,也无法专注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心理活动课特有的心灵感悟没有了,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心理味”必然大减。

2. 班级成员要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想法时,其他成员要进行积极的回应,不管他说的是否正确,都应该对他的信任和分享表示感谢。心理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其他班级成员“无条件地接纳”。不要随意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褒贬,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想法或做法的权利。比如,当一位学生有异议时,可以语气温和地这样说:“谢谢某某同学的分享,不过,我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处于温暖安全、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中,班级成员们会感觉到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和接纳,防御心理自然就会消融,无拘无束的心灵沟通也就自然得以实现。这样的课堂氛围能散发出浓厚的“心理味”,这也是心理课最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地方。

四、心理课要讲究“动感第一”的“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的“命根子”在于“动”。不但要有师生、小组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多元互动,形成“团体动力”,这种动力具有强大的集体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这种强大的动力感染下得到震撼和帮助。

以“记忆”“想象”“思维”“沟通”“合作”等常见的辅导主题为例,如果辅导教师重在静态知识的传授,学生得到的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枯燥乏味,很难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带来实际的行为改变。相反,如果辅导教师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或技巧。而且,这些活动能够一层层激发团体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深入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团体动力的激发之下,学生更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苦恼说出来,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在多方的互动中进行交流、分享。在同学们的支持、反馈中,学生的认知得到矫正或重建,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强化和巩固,这样的互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活动是心理课的主要载体,是心理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但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为了热闹而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根据心理学原理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应紧紧围绕课案设置的目标组织活动,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心灵感悟和反思。

五、心理课中“现场生成”的处理要体现“心理味”

开放的情绪表达在心育课上无疑是重要的,缺少了真情投入,心育课就会沦为枯燥的说教与鹦鹉学舌。然而,这种情绪表达的开放性必然使得心理课上的“现场生成”尤其常见,而心理辅导教师对“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起到进一步开拓主题内涵作用的素材,往往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活动中现场(即时性)生成的素材,这是最具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因为学生心里有很多的冲突要宣泄、要倾诉,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到,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倾诉中进行思考,“自助”能力得到发展。

心理活动课上的课堂生成,根据与辅导主题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无关生成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因为想要引起同学们的关注,“语出惊人”或调侃搞笑,也有部分学生会联想到别的事情,如果学生的这种想法或做法与本节课的辅导主题、活动目标无关,可以进行冷处理,转移提问对象或者说明“这一问题与本节课的主题无关,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有兴趣可以下课后单独交流”。

(二)相关生成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答出一些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答案。如果这些答案与辅导主题、活动目标紧密相关,即使学生说的是错话、偏激的话,辅导教师也不能轻易放过。可以通过追问引导该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在争论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甚至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反问引起所有学生的反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这样做真的对自己最有利吗?”

只有及时捕捉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才能充分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认知的提升、行为的改善和心理的完善发展。

总之,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不刻意固守模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让心理课展示出与学科教学不一样的魅力,也才更能体现心理课的存在价值,更受学生和教师欢迎。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2]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9篇

心理课的学科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案设计是按照传统学科的设计套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整堂课重在知识的传授,没有摆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固有模式;(2)情境创设中,多选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静态素材,采用“读、思、答”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心理课中的“德育味”则体现在:思品课与心理课在具体的内容上有许多交叉,然而,德育和心育各有其内在规律,有的心理辅导教师长于说教,往往不自觉中把心理课上成了思品课,“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如何上出心理课的特色,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呢?

一、心理课中的目标设置要体现“心理味”

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相对应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活动课尽可能地为学生解决这些成长的普遍问题,这是心理活动课最大的意义。因此,心理课的主题选取要来自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原则,课前的学生调查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主题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选题不宜过大,提倡“小题大做”“一课一得”。而具体的目标设置中要集中具体,可操作性要强。在认知上,应该“了解、懂得或转变”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养成或改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或感悟”什么。如以“合作”为主题,课堂活动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1.了解合作是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认知层面了解合作的相关知识);

2.尝试通过游戏初步掌握合作的基本技巧(在课堂上进行行为训练);

3.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感悟团体合作的强大力量(通过情感体验,获得深刻的感悟,形成合作的强大内部动机);

教师在对心理活动课课案进行目标设置时,只有跳出“教”与“学”的固有教学思路,只有重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才能体现出“心理味”。

二、心理课中的情境创设要体现“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体验,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进行反思和改变。情境体验的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小品、案例等形式,先呈现具有矛盾冲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先受到情绪感染、影响乃至震撼,再通过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我”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进行深度思考与讨论,作出行为选择,并阐述理由,由此引发他们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改变自己的动机。

目前,心理活动课中情境体验的常用题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案例类活动素材。此类素材主要来源两个渠道。(1)直接借用书上的各类故事,包括童话、寓言等。让学生读完故事后谈感想和体会。由于这类故事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讨论也多局限在理性层面及知识观念层面,很容易陷入“学科味”极浓的“寻找正确答案、正确观念”的窠臼。(2)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或问题提炼改编。由于案例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化团体动力。

2. 表演类活动素材。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或困难,提炼成角色扮演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效果。

3. 游戏类活动素材。一堂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均由各类游戏渗透。除了暖身期游戏需要活跃气氛“破冰”以外,其他阶段游戏选择的关键是必须紧紧围绕辅导主题和辅导目标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

心理课上,无论选用哪类活动素材,只有紧紧围绕“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这一目的,才能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进行反思和感悟。

三、心理课中的课堂氛围要体现“心理味”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在于全体学生是否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是否做到真诚开放,是否想说、敢说真心话,而不顾及是否说了错话、说了偏激的话,是否让老师、同学们不喜欢自己。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上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带领学生进行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心理辅导教师催化出的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带来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御心理,是辅导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

从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逐渐增强,表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学生们要么沉默,要么以违心话揣摩问题的正确答案,要么以调侃话吸引关注。而大多数心理活动课要么气氛沉闷,要么秩序混乱。

那么,心理辅导教师怎样才能催化出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呢?

(一)心理辅导教师要表现出无条件接纳的辅导态度

心理辅导教师在整节课上要一直面带微笑,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即使学生说了偏激的话,只要学生说的是真心话,心理辅导教师就要真诚地感谢学生的分享,理解他这样说一定有他的理由,谢谢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这样可以使学生敢于说话,敢说真心话。

学生表现得可爱、幽默的地方,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笑,这样可以使师生间表现出好像对某个问题有了共同的话语,让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灵更贴近。

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自我表露。这不仅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并且觉得其实老师小时候 跟他们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由此能敞开心扉。

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师者”身份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尤其是活动分享环节,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真理在手”自居,咄咄逼人地对学生进行教导或规范。学生在众目睽睽和咄咄逼问之下,要么退缩,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么激化矛盾,增强对立情绪。

在教研课听课活动中,常常有教师疑惑:“学生说错了,我也要‘无条件接纳’吗?那我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这样想,是因为很多教师混淆了“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同意”的区别。“无条件接纳”是指我们理解他的想法,是因为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他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我们不评判他的想法正确与否,只是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而“无条件同意”则是无论他怎么想,我们都认为他是正确的。

心理辅导教师不会直接教导学生怎么做是正确的,却会在诸如“你是这样做的,那你这样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对方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会怎样想、怎样做?……”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帮助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从而主动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心理课上,只有辅导教师做到了真诚地尊重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所有想法“无条件接纳”,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个人情感,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争鸣中。

(二)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并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必须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性和支持性,这样他们才会公开表达情绪,积极发言。

1. 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

我们常常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辅导教师或一名班级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经验时,其他班级学生很多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1)游离于课堂之外,没有投入到活动任务中。

这类学生如果是班级大多数,说明情境创设不够,没有激发班级成员的共鸣。此时需要辅导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思路;如果是少数个别学生,则需要辅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关注、及时带动。

(2)专注于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没有与活动环节同步。

活动分享环节常常会出现当辅导教师宣布活动结束,进入分享环节时,很多学生还沉溺于刚才的活动,吵闹不休。经验不够的辅导教师常常仓促地进入下一环节,没有通过一定的课堂调控技巧,帮助班级成员安静下来,进行深入心灵层面的感悟和反思。学生们在这种乱糟糟的气氛中浮躁不安,既不能静心感悟,也无法专注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心理活动课特有的心灵感悟没有了,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心理味”必然大减。

2. 班级成员要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想法时,其他成员要进行积极的回应,不管他说的是否正确,都应该对他的信任和分享表示感谢。心理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其他班级成员“无条件地接纳”。不要随意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褒贬,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想法或做法的权利。比如,当一位学生有异议时,可以语气温和地这样说:“谢谢某某同学的分享,不过,我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处于温暖安全、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中,班级成员们会感觉到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和接纳,防御心理自然就会消融,无拘无束的心灵沟通也就自然得以实现。这样的课堂氛围能散发出浓厚的“心理味”,这也是心理课最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地方。

四、心理课要讲究“动感第一”的“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的“命根子”在于“动”。不但要有师生、小组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多元互动,形成“团体动力”,这种动力具有强大的集体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这种强大的动力感染下得到震撼和帮助。

以“记忆”“想象”“思维”“沟通”“合作”等常见的辅导主题为例,如果辅导教师重在静态知识的传授,学生得到的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枯燥乏味,很难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带来实际的行为改变。相反,如果辅导教师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或技巧。而且,这些活动能够一层层激发团体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深入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团体动力的激发之下,学生更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苦恼说出来,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在多方的互动中进行交流、分享。在同学们的支持、反馈中,学生的认知得到矫正或重建,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强化和巩固,这样的互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活动是心理课的主要载体,是心理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但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为了热闹而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根据心理学原理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应紧紧围绕课案设置的目标组织活动,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心灵感悟和反思。

五、心理课中“现场生成”的处理要体现“心理味”

开放的情绪表达在心育课上无疑是重要的,缺少了真情投入,心育课就会沦为枯燥的说教与鹦鹉学舌。然而,这种情绪表达的开放性必然使得心理课上的“现场生成”尤其常见,而心理辅导教师对“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起到进一步开拓主题内涵作用的素材,往往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活动中现场(即时性)生成的素材,这是最具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因为学生心里有很多的冲突要宣泄、要倾诉,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到,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倾诉中进行思考,“自助”能力得到发展。

心理活动课上的课堂生成,根据与辅导主题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无关生成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因为想要引 起同学们的关注,“语出惊人”或调侃搞笑,也有部分学生会联想到别的事情,如果学生的这种想法或做法与本节课的辅导主题、活动目标无关,可以进行冷处理,转移提问对象或者说明“这一问题与本节课的主题无关,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有兴趣可以下课后单独交流”。

(二)相关生成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答出一些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答案。如果这些答案与辅导主题、活动目标紧密相关,即使学生说的是错话、偏激的话,辅导教师也不能轻易放过。可以通过追问引导该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在争论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甚至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反问引起所有学生的反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这样做真的对自己最有利吗?”

只有及时捕捉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才能充分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认知的提升、行为的改善和心理的完善发展。

总之,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不刻意固守模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让心理课展示出与学科教学不一样的魅力,也才更能体现心理课的存在价值,更受学生和教师欢迎。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2]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行为改变 技术 小学生 问题行为

一、背景介绍

行为改变技术(以行为正强化为主要理论)所需的辅导技巧,相对较少且比较安全,在小学生身上使用效果很好,是学校心理健康个案辅导中使用最广、研究最成熟的一种辅导方式。我们在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运用了这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辅导效果。现呈现其中的一个典型辅导案例,以期交流与推广。

二、个案描述

李×是10岁女孩,智力正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发现她有吮吸大拇指的习惯。因为长期的吮吸,两个大拇指已经变形。上课的时候,只要大拇指一伸进嘴里,就忘记了一切,吸得津津有味,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因此,上课思想不集中,听课效率很差,各课成绩均不及格。在对李×家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李×吸手指头始于幼儿园时期,家里人为了治疗李×这一不良行为习惯也采用了不少方法。如劝说、打骂。在手指头上涂上辣酱等等,但效果都不好。

三、诊断分析

引起吮吸指头的原因很多,如缺乏安全感、恐惧、焦虑等。由于时间的原因,李×吮吸指头的原因很难考证,加上孩子年纪尚小,很难从认知或情绪系统人手去改变其行为。李×家人的教育经历就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行为强化是一项最直接的技术,也是对儿童最有效果的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孩子的行为有了强化的过程,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出现(正强化),当孩子的行为被忽略(负强化),则行为会逐渐消失。儿童正是在父母和环境的不断强化下形成行为习惯的。因此对李×而言,直接的行为训练或许更有效果。

李×吮手指头的历史比较长,要全部改变行为有较大的难度,决定先消除李×上课吃手指头的行为,继而达到白天在校都不吃手指头的目标。改变这个习惯可以促使李×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辅导

1.工作流程

(1)个案会议

由心理辅导老师及有经验班主任组成个案小组,召开个案会议,确定李×为辅导个案,并分析确定李×的靶行为和目标行为(靶行为是指辅导过程中需要加以改变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而目标行为是指由靶行为出发的辅导终点目标、即期望的目标)。李×的靶行为是“上课吮吸指头”,目标行为是“上课不吮吸指头”。

(2)多方面收集资料

案主及其靶行为、目标行为确定后,个案研究组成员就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如家访、访问案主历届任课老师,作必要的智力、个性等有关测验,测定靶行为的基准线等),尽可能详尽收集与案主的靶行为有关的各种主客观资料,且在后来的辅导过程中,若发现资料不全或有误,仍需及时补充调整,如此反复直至问题解决。

个案资料具有隐私性、保密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公开,更不得做饭后茶余的谈笑资料。

(3)分析资料,诊断原因,提出辅导策略

从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须由个案会议讨论分析去芜存菁,整理出可用资料,并分类列写。一般采用心理档案形式,作为个案研究的第一批资料,存档保管。

个案会议尤如医生会诊,应在详尽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诊断原因,诊断是辅导的前提,极为重要,应由研究组各种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分析与靶行为有关的因果、因素而后提出辅导策略。个案会议在提出辅导策略后,仍需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会议,以便研究组成员互相交流情况,研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执行辅导计划

辅导老师在执行辅导时,要按约及时记录案的反应行为,按约及时兑现强化物,此外,还要注意案主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具体见“辅导过程”)

(5)延续辅导

个案研究旨在尽可能彻底矫治个案之问题行为,因此要防止复发。但在治疗末期,即强化物取消后,复发是常见的。如发生复发,须继续重新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再予以辅导,直至彻底转变为止。

(6)撰写个案报告

结束个案辅导后(一般以达到预期目标为标志)应写出个案报告,并存人心理档案。(报告格式略)

2.辅导过程

(1)获取支持

根据个案会议提出的辅导策略,我们与李×家长交换意见,征得李×家长的同意和配合。同时我们找李x谈话,帮助她认识自己的问题行为,提高她转变问题行为的意愿和信心。

(2)测定基准线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记录李×吃手指头的次数。共观察6天,下表1是观察的记 录。 周语文平均每节课1.75次,周上午、三节课平均每天6次,周全天(包括下课时间)平均每天10.1次。

(3)约定中介行为,选择增强物

在测定基准后跟李×进行了一次耐心的谈话,告诉她吃手指头对学习和身体的不利,进一步激起她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她同意先控制上语文课时不吃手指头,专心听课(中介行为)。通过家庭访问和跟李×交谈,得知平时李×很喜欢吃巧克力。结合这一信息在尊重李×选择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增强物――巧克力。共同约定:

4.制订辅导契约

在商定强化物和辅导中介行为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规定案主应该执行的责任。进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和达成目标行为的意义。并在经李×同意的基础上,把契约内容告诉同伴,提请大家共同帮助她。因此,每当她把手指放入嘴里时,同学就注意她,这无疑对她是一种极好的暗示、提醒。

5.依据约定实施辅导

五.成果评估

李×上课吃手指头,基准期是语文课平均1.75次,上午四节课平均6次,全天平均10.1次,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后第一个星期,语文课下降到平均0.4次,说明运用增强物对李×纠正问题行为有成效的。到实验第九周时,李×已能做到在学校里不吃手指头了,达到了本实验预期的目标。

任课老师反映,由于李×上课不再吮吸手指头,因此听课的效率有提高,上课发言也较积极,语文课的成绩有进步。最明显的是英语课,开始辅导后,她听课专心了,口头对话、英语单词就容易记住,所以期末总评,李×的英语成绩从上学期的62分提高到80.5分。

李×的问题行为是在运用增强物后促使改正的,实验后期,增强物取消后仍有效果,但这个效果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和巩固尚待验证。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是“信任”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朋友的态度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给他们温暖感和安全感,让孩子“信任”我们。这样实际上是真正把案主推上了他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改变负责的地位,自己做自己的行为改变的主人,这样的辅导关系,既使案主倍感亲切、也确实唤起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这是辅导顺利开展的前提。

-

2.关键是“小步走”

从靶行为到目标行为,中间有一距离。这距离犹如深深的鸿沟,孩子很难一步跨过去,这也正是以往学生出现“屡教不改”现象的关键所在。从行为学习的观点看,一个问题行为固着的时间越长,消退它或减弱它的时间也相对越长。企图只用几次谈话,几顿打骂就期望他们一举改变固着数年数月的问题行为,是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小步走”的原则,设置若干个“中介行为”协助孩子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行为进步。

3.最难是“锲而不舍”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行为,经常表现出反复和被动,往往这时候,有的老师会丧失了耐心和信心,放弃了对学生的进一步辅导,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2篇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学校各年级、各教研组要树立教学思想和教学意识,努力保障和服务教学活动,为积极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基本要求:

一、计划要齐全。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之规定,学校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课外,你所兼任的科目:音乐、体育(包括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术(包括书法课程)、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语文老师负责)环境教育(科学老师负责)、安全教育(品社老师负责),校本课程(6321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升方案)。

计划要求:根据各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学科教学计划(课程纲要),计划必须有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表)等环节。

除学科教学计划外,还要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工作计划、“6321”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与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小组合作教学计划与方案等

二、备课要规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内容包括备课程标准,备学情,备教材,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检测等等。备课形式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规范撰写教案,提倡手写教案,备课要求: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禁止抄袭现成教案和课件。教学设计要做好圈、点、勾、画、批、注等,认真、规范地做好教案与设计的使用。

三、上课要扎实。

教师上课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少讲多练、精讲精练,扎实高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对学生“六会”(会听课、会表达、会阅读、会写字、会写作、会运算)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培养,合理运用教学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教学一体化。课后要加强教学反思,积极改进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打造实战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四、作业要适量。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五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做好监督。教师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作业评价要用等级与星级相结合,要有鼓励性评语,禁止出现分数评价。禁止教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禁止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矫正指导。

五、指导要科学。

指导包括课下辅导和课外指导。

课下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对部分边缘生、后进生进行学科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要切实帮助这些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树立迎难而上、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培养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争着学、比着学”的学习劲头。辅“差”的同时,还要做好培“优”,各学科都要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课外辅导活动,培养本学科的专长学生,让我校各科教学全面开花。

课外指导就是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指导。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制定节假日、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指导学生课外读书、学科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和服务,切实保障学生在家学习收获满满,真正让课外学习成为学生的“加油站”、“补给站”。

六、检测要及时。

检测包括书面检测、口头检测、动手检测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07-03

我国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的全面运作阶段。而当前,我国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仍然存在从业人员整体数量不足、专职人员少、专业知识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困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困境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多数中小学来说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都不是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一些调查发现,第一专业为心理学的仅有18%,教育学(包括教育管理、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等)的有22%,其余的均为学科教育(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等)[2],因此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数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从业之初都进行过相关的短期专业培训,但是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缺乏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有调查表明,只有38.7%的教师经常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41.9%的教师经常对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15.1%的教师经常为学生或教师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心理教师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与中小学校不重视教师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足有关,有些学校认为教师们在师范学校都学过教育心理学,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而言已经足够,不需要再进行专业的培训;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没有必要再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学校真正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很少。因为缺乏充分有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较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开展教研的动力和氛围,教育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者认为在中小学能够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教师的工作量较大,缺少必要的教育科研时间;管理者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标准往往只趋向教学成绩,科研能力经常被忽略。另外,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只有一至两名,他们很难组建成教研团队。这些都是中小学心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较弱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发现,只有15.8%的教师有市级及以上立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项目,30.5%的教师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得奖,22.9%的教师的个案辅导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7.2%的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3]。教师教研能力的高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影响,新形势下的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与以往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较大差异的,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

多数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专职心理教师占总数的11.8%,其余均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3]。一些学校为满足开课和检查的需要,经常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学校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安排到其他岗位去工作,有的教师因为其他工作做得不够好而被调整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视,岗位不稳定,队伍流动性较大,导致心理专业毕业的许多教师不愿意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规划,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成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构成

(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小学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或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开展数据分析;两个月内制定教育、辅导和干预的实施方案;每学期负责组织1~2次全校性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中小学心理教师要不定期地给中小学生做心理辅导[4]。要完全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专业技能;应该熟悉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理论与辅导技术;应该熟悉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方法、心理测量技术、个别心理辅导技术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其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包括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与学生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基本治疗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能够恰当干预心理危机,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再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测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建立档案的能力,能够准确运用基本心理测量工具和其他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和评价,能够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准确地对学生心理进行描述、分类并建立档案。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研究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专题研究的能力,二是个案研究的能力。心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工作过程和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这就需要心理教师有较高的反思、创新和研究能力。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资料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5]。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一)集体培训

集体培训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体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提升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

(二)菜单培训

菜单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体系和业内培训专家的专长划分不同的培训模块,受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相对于常见的集中培训和周末培训,菜单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集中培训时间短、受训内容密集,各种知识过于集中的“狂轰滥炸”,受训教师没有时间消化培训内容。另一种比较松散的周末培训是教师平时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到培训机构或网络上接受培训,由于受训时间跨度长且结构松散,很容易导致受训教师遗忘先前所学的内容,所学知识前后难以衔接。而菜单培训主要是把培训的内容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三大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受训的教师可以像看谱点菜一样选择受训的内容,把各个阶段的培训尽可能地衔接起来,使得培训与培训之间具有“阶梯累进”的效果[2]。

(三)个别督导

个别督导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依据心理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阶段,结合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师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个别督导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工作坊相结合、通识教育与热点难点问题研讨相结合等。专家在督导的过程中要敏锐察觉教师的状况,当教师感受到专家是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时,信任开放随之而来,双方才能因此产生建设性的互动。在个别督导过程中,专家更容易发现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根据他们专业成长中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的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成长记录研究

成长记录研究即借助于辅导理论,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因此是一种自我反思与实践研究,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有助于向专家型教师发展[3]。心理教师成长记录研究是基于反思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依据教师的工作背景、知识和能力等因素来理解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方法有效时,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当方法无效时,教师会寻求专家或同行的帮助,从而学到别人的有益工作经验。成长记录研究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工作反思研究过程中使心理教师各方面素养得以提高。

(五)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自由团体,教师之间基于一定的问题或情境展开交流、沟通、协作,教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实践知识,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目的的非行政性组织。考虑到每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的人数较少,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主要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本校各科教师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组成,他们之间交流、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渗透的问题;另一种是基于同行的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各地的心理教师通过网络或定时的教研活动来组建的自由学习组织。学科学习共同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问题为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内容,教师相互间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与实施、学生个案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讨等内容。

(六)案例交流

案例交流是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收集和汇编教师们工作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性的案例,通过一定的交流平台提供给每一位教师共享,实现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是心理教师对工作过程中经历的典型心理健康教育事件捕捉的记述,对其他教师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心理教师通过案例能够对自己不熟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或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2002]14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动态改革,2002,(21):1-4.

[2]张贝玉.“兼容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4):15-17.

[3]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4]粤教思[2008]83号.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管理学辅导课;快乐授学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80-03

一、辅导课简介

在应用中一般将课时分为正课或大课和辅导课,学时比例为4:1。即平均每两次正课之后安排一次辅导课,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领会正课知识。正课就是课堂讲授,一般由资深教师主讲。而辅导课则以辅导为主,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消化老师在正课上教授的内容。辅导课每周1学时为宜,由辅导老师按教学班以组为单位组织实施,组员划分按照每18-22人为一大组,每一大组依据课时章节情况划分为若干小组。每次辅导课均有一小组围绕一个章节作为特定的主题,由学生自主进行专题展示、案例讨论或开展其它互动游戏,在快乐中教授和学习,以使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辅导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和激发大家讨论、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的作用。

管理学辅导课每个专题展示时间为50分钟,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陈述环节,时间为15分钟左右。目的通过本小组的短暂陈述帮助大家生动、清晰地回忆展示部分所覆盖的知识内容;第二环节为互动环节,时间30分钟左右。在本环节中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可进行案例分析、情景剧、角色模拟、拓展训练、管理游戏、知识竞赛和辩论等形式教学,这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教室,让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体验管理技巧,锻炼管理技能,并根据课堂情景随机应变地调控课堂气氛,根据时间关系当机立断处理互动结果,从中学习、运用和领悟管理知识及方法,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第三环节是总结环节,时间5分钟左右。可由展示小组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也可以邀请辅导老师进行补充总结。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效,同时也为下一个小组提供借鉴。第四环节是书面活动描述和反馈,课外进行。在本小组实训全部进行结束之后,需要用1500-2000字左右对辅导课的体验情况进行书面反馈总结。

二、管理学辅导课示例

1.激励理论及应用专题开场环节

由一位同学放背景音乐,主持人(三人,负责展示此专题的同学)依次上台,摆出胜利造型,喊出他们的队名:“营销兄弟”。造型很酷,下面掌声一片,然后他们依次介绍自己以及自己所主持内容部分的特点。

2.激励理论及应用专题陈述环节

首先,由翟远和罗昊进行双簧表演。翟远负责声音的朗读,罗昊负责动作表演。翟远的朗读声情并茂,节奏适当,语调抑扬顿挫,能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罗昊夸张而又幽默的表演,与翟远配合的十分默契,演得惟妙惟肖,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在同学们的掌声与笑声中,通过双簧依次向大家介绍了早期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GRE理论;当代激励理论:激励一需求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表演过程多次被掌声打断,教室气氛十分活跃。用时10分钟。

3.激励理论及应用专题互动环节--案例分析

使用的案例是由翟远同学自己编的一个小故事。故事名称是“罗昊的童年”:一个动物园,新引进几头狮子,为了保证游人安全,狮子被放在一个断崖下边。一天罗昊被爸爸带着去看狮子,那天人很多,正看得高兴,爸爸被人群挤了下去。狮子还没有发现爸爸。当时的条件是没有梯子,没有绳子,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赶到。案例要求想一个方案营救爸爸,并说几句鼓励爸爸的话。给大家3分钟时间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一小组的方案:首先要爸爸保持冷静。小昊是爸爸最爱的人,由他说话对爸爸的激励最大,小昊可以对爸爸说:“爸爸我需要你为我遮风挡雨,为我启迪人生,你要坚强”等等。然后,发动大家拿出腰带、外套等一切衣物做成绳子营救爸爸。同时,要预防狮子醒过来,找一个勇猛的人穿上狮子皮,携带尽可能多的食物、麻醉针去接近狮子,如果狮子没醒就直接打麻醉针,如果狮子已醒过来,可先给它食物,趁它吃东西时再打麻醉针。第二小组对上述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质疑。第一小组针对质疑一一进行了解答。

第二小组的方案:首先要保证人群安静,不能吵醒狮子。由小昊通过肢体语言激励爸爸,然后引导其借助树杆或藤条脱离危险。或者找一个铁笼放下去,让爸爸躲进去确保安全,以等待救援。第一小组对他们的方案提出了异议,第二小组进行了相应的回应。

接下来由主持人翟远对本案例讨论结果作出总结,而后大家才能根据现场环境做出最终的激励方案。总结指出,本案例主要体现激励的过程(激励的过程见图1)、激励理论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对于狮子满足它生理需要即可,对于小昊的爸爸则需要满足他的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照料家人),尊重需要(勇敢冷静脱险的成就感,亲人及在场所有人员的关注),自我实现需要等。

在这15分钟内,大家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方案及辩论的精彩之处多次博得热烈的掌声。

4.激励理论及应用专题游戏环节

游戏名称是“猜猜看--心有灵犀一点通”。游戏规则:大屏幕上给出要猜的词语。两人做动作比划给出的词语,两人猜动作比划的是什么词语。比划者不能说出词语中的任何一个字,如果遇见不会的可选择直接跳过,但最多只能跳过一个词语。每组比赛限时四分钟。每小组选出8人,分两队每队4人,两人表演两人猜。本环节用时21分钟。

游戏结束后大家结合本章内容自由发言畅谈感受,普遍认为此游戏多角度体现了当代激励理论:一是激励--需求理论的三种需要理论,即成就需要,每小组都想得第一。权力需要,人人都需要参与权。归属需要,每个人均需要归属到小组里面才能参于;二是目标设定理论,大家都希望猜对,希望拿到的奖品最多,满足自己设定的目标;三是强化理论,形象的表演,准确的猜题,下面观众都会爆发出阵阵的喝彩,是一种积极强化;四是公平理论,即每个小组参于活动的时间相等,体现了时间与公平的结合;五是辅导老师及主持人在设定或操作此游戏时期望同学们在“玩中学”,运用了期望理论等等。大家发言后,关东东做小结,冯新业公布游戏结果,并由老师为获胜小组颁奖。本环节同学们参与很积极,表演得很好,充分的表现了自己,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5.激励理论及应用专题总结环节

本环节由罗昊主持,首先,在场的所有同学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与启发。然后,邀请老师做最后点评,指出各小组各环节的优缺点,并提出对以后主持小组的期望。

三、管理学辅导课教学效果

从四年来855个小组的好中差成绩中随机抽取20份考核成绩单,运用求均值及标准差分析方法,对上述指标

分别求出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如图2。

通过对辅导效果评价数据进行简单的均值及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对辅导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理论应用及创新性等四个方面成绩较为理想,且指标个体问分布较为均衡;准备工作、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三个方面成绩稍弱,且时间管理与团队合作上各小组差异较大。据此,结合前述辅导课的操作过程,总结其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管理学辅导课是研究型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及正课讲授的基础上,通过搜集相关素材,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而这些素材又是他们自已搜集、加工创造的,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稍加点拨,就能深刻掌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和创新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互动环节的角色模拟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能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性,还有互动环节的案例分析、游戏等能使学生把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每一小组所负责专题的理论部分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小组陈述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总结归纳能力,对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从而确定各自的陈述要点。

而且要在15分钟内陈述主讲教师最少要100分钟讲授的内容。同时,整个课堂每个环节需多少时间都要经过周密计算,合理控制,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不管是陈述环节还是互动环节都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管理能力。通过整个课程的实施,使学生逐渐养成团队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将团队合作由书面、口头转化为一种自觉行动,真正实现了以往教学中单一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5.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必须有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互动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了前提条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快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管理学辅导课推广建议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范文第15篇

——*****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材料

*****镇中心小学距县城**公里,是一所典型农村小学,学校在校生***人,专任教师**人,现全镇有一所小学,学生居住分散,离家较远,加之多数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农忙季节,留守老人,放学后不能按时接孩子、学生回家后也无力辅导学生,为满足家长实际需求,学校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8〕95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9〕11号)和《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成教函〔2019〕17号)规定以及《简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地解决了学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调研讨论,保证课后服务高效进行

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家长专门会议,进行广泛的调研、讨论,吸收家长意见建议,围绕课后服务怎么搞?时间多长?辅导课程如何设计?怎样收费?延时后家长接送途中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服务项目内容,完善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相关制度。学校课后服务总体按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课后服务效果

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课后服务课程表、未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的接送办法等一系列方案措施。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等,充分征求了家长意见,并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校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作业批改、集体教研、备课的同时,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参与辅导管理。

三、设置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与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以及功能教室、运动场地等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类,机器人类等5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独具特色的课程,并邀请外校美术、舞蹈专业教师予以辅导,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

四、展示辅导成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学校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汇报演出,推荐对口的活动,如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校歌歌咏”比赛;青少年科普活动;篮球、乒乓球、田径体育比赛;学校德育处还定期开展跳绳比赛、诗歌朗诵会、才艺展示等多项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特色成长,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严格课堂管理,保证课后服务落实

在课后服务的管理上,学校制定了专项的考核制度,从

辅导教师工作纪律,服务质量上进行全方位考核,每节课后服务都有学校领导巡查,主要考核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填写辅导记录等,辅导教师现场签字。在总体考核上,学校给予了辅导考核占50%,汇报成果30%,家长满意度20%。

六、完善经费分配,做到公平合理

学生课后服务费用严格按照上级标准执行,本着现服务后收费,为切实规范我校课后服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制定了《涌泉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经费使用办法》,《办法》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课后服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水费、电费支出,约占本校课后服务总收入的5%;第二板块:税费约占5%;第三板块:消耗品购置;场地器材维护等,约占5%;第四板块:直接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补助和课后服务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劳务补助支出,占85%。详细明确了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劳务补助标准,按照参与课时、服务质量效果、家长评价进行综合考核确定。

七、积极探索,升级课后服务模式

我校课后服务坚持了课后服务的“社团化”和课程的“特色化”的原则,使课后服务真正实现了“三不”承诺——“不上基础性文化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家长的一直好评,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5%左右。我们将积极探索,如在传承经典文化,开展好“创新”第二课堂探究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工作内涵上,下功夫,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