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20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县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以把抓好人才工作作为文化旅游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来抓,以加强文化旅游行政人才、专业人才、产业发展人才为主体的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了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人才工作有明显效益人才队伍素质有所提高的工作目标。

一2020年人才工作

(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着力实施人才保障战略。

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做到了党组书记亲自抓,党组成员、分管领导负责抓的良好格局,加强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的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局党组领导下的人才工作的决策研究和组织协调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党组成员、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落实相关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承担人才工作具体事务。全年在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议上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达6次,研究部署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事业发展规划,把做好人才工作为工作的重点,做到与组织工作、业务工作和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人才工作。

二是切实落实好人才工作具体事项。全面系统掌握全系统人才现状,全系统现有副高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35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0%以上。全面了解全局人才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情况,掌握各个单位急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按照《九江市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向九江市文广新旅局申报名师工作室工作。在石钟山景区、鞋山景区等按照规定优化人才待遇实现了免收景区大门票。对本系统优秀专业人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精神奖励。

(二)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二手抓。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作为重要内容;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重点开展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训,增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事业发展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强了选送人才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力度。着力建立多方面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拓展和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与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九江学院和九江职大保持人才培训合作机制,加大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2020年有20多人参加了在九江学院主办的为期1个月的青阳腔非遗传承专题培训。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3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业务部门主办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专题、文物保护专题、数字化建设专题、全域旅游专题等各类培训。

二是鼓励人才在岗位上培养。鼓励年轻人员在重大文化旅游活动中成长,充分培养人才充分锻炼人才。全年有60人次年轻人员在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展示展演、创作竞赛、创意开发等领域担纲,在岗位上得到锻炼。按照人才工作的职责,由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由相关业务部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农家书屋管理员、文化场所从业人员等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200人次。

三是健全理论研究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理论研究,从学术研究上培养人才。在文化艺术、文物、新闻出版、旅游等各个领域开展学术活动,2020年有20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种学会活动,有3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篇。

(三)优化人才选任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优化用人机制。我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把干部选拔任用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好。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竞争环境,大胆起用高素质专业人才。2020年初,对局属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对大部分股室负责人和基层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为此公开任用了一批人才担任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基层单位班子成员。在选用任用过程中,坚持对单位和个人的进行考核考察、民主评议推荐、组织审核等措施。

二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年度考核作为考查评价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年度考核,发现人才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办法加以解决。2020年3月,局班子成员带队分为3个小组对机关5个股室,8个基层单位和基层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考核。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做出科学评价,为使用人才提供依据,科学稳步实施了2020年度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职称人员聘任,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二、当前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如:文化馆缺乏群文辅导、创作等人才;图书馆缺乏图书采编、数字化建设专业人才;博物馆缺乏文物保护与博物馆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产业发展人才。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年龄偏大的现象,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人才较少。

2.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优化。鉴于编制、体制等方面的规定,在事业单位中人才引进机制难以得到更好的实施。而另一方面基层单位专业人才的待遇较低,留住人才关心人才的机制有待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渠道需要得到更好的开拓,部分短小的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2021年人才工作的思路、工作重点

1.加大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继续推动文化人才工作各项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继续加大文艺编导、文艺创作、艺术指导、图书博物、文旅产业等人才短缺的培养力度,继续完善对外合作、岗位实践、在职进修、交流培养等多途径培训培养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扩充知识量,更新知识内容、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为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壮大文旅产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制定乡土文化人才培育规划,实施本土人才培训,确保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乡土人才培训不少于3次,参加培训不少于120人次。

2.着力建设2-5家文化旅游类名家工作室。按照《九江市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九才字[2018]28号)的总体要求,在全县文化、艺术、旅游类中打造2-3家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效应,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致力打造人才梯队,为湖口全面发展提供文化旅游领域人才保障。

3.实施“石钟山英才计划”,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积极实施“石钟山英才计划”,着力培养推荐在艺术创新、文化创意、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旅游产业上取得较大科技成果的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2-3人,并实施创新型领军人才聚集“石钟山英才计划”。

4.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荣誉感。继续关心关注本系统专业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认真落实相关的人才待遇,为高层次人才提高更好的工作环境。对优秀的专业人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奖励。认真执行《九江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公办景区旅游免票实施办法》,在石钟山景区、台山景区等免收景区大门票。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推进《市旅游业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项目建设工作是这几年的工作重点,三年来已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入28.92亿元。实行市两级联动的开发模式,自08年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35亿元。《保护规划》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也于今年上半年通过评审。目前正在继续推进二期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全面完成了、、鹭生态餐厅和室内湿地馆等项目的建设,实现了整体对外开放。被评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目前正全力创建4A级景区。牡丹山庄已累计投入2.06亿元,今年完成了全部股权及资产收购。新引进的亚丽温泉度假村,已列为2013年市十大产业项目之一,总投资10亿元,目前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金仓湖郊野公累计完成投资8.18亿元,入围了上海世博会首批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通过了部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湿地公的考核验收。2013年起造福于民,实施免费开放,入人次超过20万。海运堤现代休闲美食街区建成开放,成为我市旅游产业中的一个特色平台。双凤勤力生态建成最大垂钓基地,结合双凤羊肉节,举办了多次垂钓比赛,开始初具影响。弇山百乐建成并良好运营,弥补了城市功能不足。南以古琴文化为主题的大还阁琴馆建成开张,突出了南江南古典林的韵味。旅游客运公司持续发展,目前旅游大巴士总数已达28辆。

二、三大旅游规划高标准完成,谋划长远。

完成了《市旅游业总体规划﹙2013-2030﹚》和《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市旅游业“特色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和“一核、两带、四大板块”的框架布局。规划提出了“提升基础、突破当前、谋划长远”的三步发展计划。规划重点策划了实现旅游业重大突破的“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方案和四大板块的持续开发方案。为我们新一轮的旅游开发和发展明确方向、思路和内容,为市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同时编制完成了《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规划提出用3-5年时间整合和开发古、渔人码头、滨江新城、温泉社区四个方面的资源和项目,约16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建成有影响力的市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后再用3-5年时间向南北两端延伸,进一步演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开发长江口湿地,打造一个与港相对应的国际旅游港,向部级旅游度假区迈进。

三、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成功启动,强势推进。

市成立了长江口旅游度假区领导小组,作为专门协调机构推动和实施度假区开发。度假区已经市政府批准,成为首批7个市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同时与市编委积极沟通,着手度假区管委会的报批和建立工作。还启动了商标注册工作,设计了度假区LOGO标志,正在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6个大类的“长江口”商标所有权。

度假区于8月30日正式揭牌,项目建设同时启动。目前水库水景工程正在加快施工,预计2013年10月全面完成。太浏快速路正在紧张施工,滨江大道已经完成设计,跨新大桥已经开始围堰施工,亚丽温泉酒店已经动工,华东水产品交易市场已正式开业,渔人码头和古两大板块已正在进行征地摸底工作。度假区项目开发建设的招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四、旅游节庆与市场宣传同步展开,促旺人气。

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河三鲜美食节”。开始以河美食节为全市主要的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旅游和美食品牌。首次推出了“长三角万人自驾品鲜游消费券”,在上海举办的嘉定自驾游博览会上大受欢迎,有效提升了美食人气。举办了2013中国旅游文化节暨金仓湖帐篷节。本次活动以面向市场为主,并首次推出帐篷节的主题概念。“中华户外网”直播了开幕式,吸引了13个省市区的2500多名驴友,共搭建了500多顶帐篷在金仓湖宿营。组织LOFT工业设计、欧亚玛自行车有限公司、雅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展“2013中国国际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雅鹿获得了中国旅游服饰推荐品牌的荣誉。组织全市星级酒店和景点参加了“上海首届自驾车博览会”,与30多家车友俱乐部签订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结合节庆活动,大力开展上海市场宣传推广。3月在沪上推出了以“到,赏花王牡丹,品时鲜”为主题口号的系列宣传广告,充分展示了旅游春季主题。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在乐途网、土豆网等开设专区,投放视频贴片广告100万次,充分提升了广告的到达率。与同程网、驴妈妈等网站同步推出购票优惠活动,把意愿转化为实际出游。与同程网合作,在网络上开展秋冬“羊肉美食之旅”。开通了旅游微博,目前粉丝已近万人。邀请上海星尚频道吃遍东西栏目来我市拍摄,全景展示了我市的景区和美食特色,节目时长达1小时。举办了以“会聚”为主题的上海会奖旅游买家考察团活动,上海的多家旅行社与的酒店签定了合作意向,后继市场带动作用明显。采编了我市旅游六要素全套资料入选“玩转”旅游指南卡片。参加了局组织的京沪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和西安、昆明、成都、重庆的旅游促销活动。

五、行业标准化工作有效落实,全面提高。

配合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建设了600平方米旅游咨询中心,按照旅游六要素布局,强化了旅游咨询和旅游商品的展示。在上海路等主干道上新增旅游道路交通指示牌,进一步完善了道路指示。

指导花酒店、现代农业、LOFT工业设计三家标准化创建单位,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并成功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考核验收。花酒店成功通过五星级复核,宝龙福朋酒店开创规模型大酒店新局面,玫瑰庄已经成为高端特色接待场所,南洋广场维也纳精品连锁酒店开业,香江大酒店也形成了很不错的接待条件和食宿人气,华旭假日酒店、莱茵城市广场酒店正在抓紧装修准备开业,沙溪淳大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金仓湖宾馆项目基本确定。开展了星级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以赛带练,有效提升酒店服务水平。

成立了旅游景点分会,召开旅行社与景点协会联席会议,协调旅行社与景点相关合作。加强景区创建工作,现代农业获省4A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正在抓紧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花山庄获省自驾游基地。

加强旅行社管理,对全市旅行社门市部贯彻《旅行社条例》规范经营情况进行检查,拟定优秀旅行社规范达标条件,对旅行社进行记分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旅行社。对旅行社开展阳光经营、透明价格经营业务保证书签约。做好了年度导游年审,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追加和旅游责任险统保工作。组织了在职导游“一日游”现场讲解培训。重视“安全生产”,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

进行了市旅游协会的换届,在旅游饭店分会、旅行社分会和旅游景区分会成功建立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我市旅游全行业整体合作的协会机制和合作功能。

六、机关效能建设长抓不懈,风清气正。

以吴江、为标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了全市作风效能建设暨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精神,扎实推进“锐意创新求突破,务实奋进争一流”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了2013年度平安景点创建工作,景区全年运行安全无事故。实施了2013年旅游系统文明创建活动。配合宣传部门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涉及旅游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实地督查,确保创建成功。高标准完成了法治和依法行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风清气正。

2013年是新一轮规划的启动之年,是三年提升计划的收官之年,是我市旅游实现新的突破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国范围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加大力度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省提出在全国率先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并将重点推动旅游度假区的布局和开发;市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度假区的开发建设,重点鼓励扶持10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投资项目。2013年我市旅游工作将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根据省和市提出的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的目标要求,按照本市新一轮旅游规划,全面部署和推动新一轮的旅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推进以长江口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的“一核两带四大板块”的开发建设,积极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以五大方面的工作实现五大发展变化。

一、以全面实施全市旅游业总体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实现旅游新一轮发展的新局面。

抓住《市旅游业总体规划(2013-2030)》和《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的第一年,全面启动和认真贯彻两个规划,为新一轮旅游发展定好位,布好局,开好头,打好基础,为实现旅游后来居上而积极努力。

一抓定位,把发展成“特色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为发展突破口,以“郑和文化”为旅游核动力,以“时尚慢生活”为城市旅游理念,使发展成为集滨江风情、生态休闲、运动体验、商务度假、创意地产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抓布局,按照“一核二带四片区”进行旅游产业布局。以“城市即旅游”的理念规划和实施城市旅游核。以沿江和沿新规划两大旅游产业带,打造旅游的后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整合形成“生态、活力、人文、风情”四大板块,实现旅游的科学有序发展。

三抓推进措施,稳步实现旅游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在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的基础上,以新一轮的规划为依据,全面提出《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计划、发展政策和发展措施,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实现旅游的规划和目标。

二、以推动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实现旅游重大突破。

把推动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开发作为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龙头项目,建设形成我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把建设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

积极争取省级旅游度假区(实验区)。在实现市级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发挥长江口的环境优势、郑和下西洋的人文优势和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接轨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平台,争取年内申报成功并在三年内建成有影响力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实验区),并开始向部级旅游度假区目标迈进。

举全市之力实施度假区开发。把握各地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和开发模式,举全市之力推进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抓紧报批和成立度假区管委会,配备优秀工作团队,引进专业人才,以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度假区开发能力,为加快开发高效开发领先开发我市的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提供体制机制和力量保障。

加快推进项目规划和开发建设。通过国内外高端规划机构高起点规划和设计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发挥长江口的优势条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广泛进行招商选资,导入一流的投资集团和旅游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温泉度假村一期工程项目争取年底前完成土建工程;启动古保护开发工程和天妃宫等项目;抓紧规划实施海产品交易市场二期和美食街区项目;高起点建设滨江新城旅游景观工程项目等。

三、以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旅游全面提升。

在《市旅游业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抓紧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到位,完成和超额完成30亿元投资计划,实现旅游业的全面提升,为在十二五期间真正把建成旅游目的地打下扎实基础。

进一步加快保护开发。基本完成东西二条街的建设和配套,建成和推出酒吧街、连环画村等旅游项目,倾力打造以乐荫为核心的古中心区,改造建设雕花厅、乐荫、会所、酒店等,争取年内形成相对完整的古旅游产品,开始推向市场,吸引游客,成为全市的一个旅游亮点和热点。

进一步拓展提升以金仓湖为核心的“活力”旅游板块的开发建设。完善金仓湖公旅游项目建设,配套建设游客中心;规划启动“德国小”建设,打造新的旅游亮点;整合金仓湖、电站生态、莱茵城市广场等资源,策划构建以德国风情为主题、运动养生为业态的“活力”旅游板块。

进一步推进城市旅游板块建设和发展。加快实施科教新城天镜湖建设,规划和实施海运堤二期方案,启动东门古街区保护改造和“名人馆”项目建设等,启动城市广场公和西门地块改造工程,加快做强城市板块旅游功能。

进一步发展高端度假酒店打造度假会展基地。建成和投运五星级莱茵城市广场酒店和国际品牌华旭洲际大酒店;建成和开放大酒店的别墅区,整体形成生态型度假酒店的一个亮点;投资建设金仓湖大酒店,树立高级酒店新标杆;抓紧建设温泉度假酒店和沙溪淳大五星级酒店。为形成度假会展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提升旅游行业标杆和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业发展新水平。

努力推进酒店、景区、旅行社的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建立完善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和咨询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拓展以上海为主,以会务、美食为重点的旅游市场,使旅游业态上升到新的水平。

抓好高星级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建设,争取锦江国际大酒店通过五星酒店复评,推出洲际国际品牌华旭大酒店,培育、莱茵城市广场酒店、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打造金仓湖度假酒店高星、高端、品牌新标杆。

抓好国家4A级景区建设,争取现代农业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筹备启动、金仓湖公和花等4A级景区创建工作。

抓好市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在市咨询服务中心全面展示全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建立形成面向上海市场为主的电子推广、媒体推广和专业网络推广的工作机制,加大力度有效推广的会务旅游、美食旅游和休闲旅游。

抓好LOFT旅游商品研发基地亮点培育,争取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挂牌,启动部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争取工作,努力争取把LOFT培育为旅游的一大亮点,并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

五、以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旅游能力建设达到新水平。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县政协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县旅游发展的建议(足协〔2005〕6号)文悉。针对该意见和建议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县政府于6月10日召集县教委、县台侨民宗办、县水务局、县文广局、县旅游局、县林业局、县景区管委会、县旅游公司以及宝顶镇、玉龙镇等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县旅游管理体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自去年县景区管委会成立以来,这一现象有了较大改观,但仍不尽人意。我们将认真考察学习其他地区好的经验,结合我们自身实际,研究和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妥善解决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管理高效、服务一流、协调有力、运转灵活的管理体制,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关于挖掘、利用好未合作景点的旅游资源,让其充分发挥效益的问题

(一)关于对未合作进入县旅游公司的旅游资源的利用问题。按照我县与重庆高投司签订的合作开发大足旅游资源的协议约定,将大足石刻旅游市场、龙水湖、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交由共同组建的大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大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在3年内基本完成大足石刻景区、龙水湖、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主要规划项目开发。大足石刻旅游市场的资源背景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景区。今年4月9日完成宝顶山、北山的交接后,6月8日在我县与市高投司的座谈会上,双方商议了下一步对三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的对接事宜,市高投司拟逐步将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以及宗教资源等其它旅游资源纳入大足旅游综合开发之中。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牵头负责。

(二)关于宗教寺庙的开放利用问题。我县宗教寺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宗教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针对这一优势,县政府专门研究了宗教旅游的开发问题,近期拟定到国内宗教旅游开发成功之地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结合我县实际,依托大足石刻,整合寺庙资源,尽快形成大足宗教旅游产品。重点是抓好圣寿寺、广大寺、佛祖寺、北塔寺、天主教堂的利用工作。此项工作由县台侨民宗办负责。

(三)关于宝顶景区门票“一卡通”问题。宝顶景区实行门票“一卡通”的工作已列入了旅游发展年加速旅游资源整合的工作目标,由县景区管委会承办,并多次与大足旅游公司协商,待大足旅游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完成后着手实施。

(四)关于协助县旅游公司整体打造包装龙水湖问题。按照我县与重庆高投司签订的合作开发大足旅游资源的协议,县旅游公司与龙水湖水库管理所签订了有关龙水湖的开发协议。市水利局对龙水湖的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双桥区的协商问题,由于行政区划等多种原因,目前未能完全达成共识。但由于龙水湖邻近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温泉去年建成对外开放,重庆广电集团又与我县签约在龙水湖建设西部最大的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我县大力促成市高投司与市广电集团的合作。为此,在今年的旅游工作会上,江县长提出了通过3—5年努力,把玉龙山龙水湖景区打造成为集水上游乐、运动休闲、温泉度假、教育体验等于一体的川渝两地会议、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的奋斗目标,并要求县交通局、县国土房管局、玉龙镇等部门要精心做好玉龙山环湖公路及上山旅游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在玉龙山、龙水湖的规划问题上,我县一直坚持“统一规划、区域协作”的原则,将跨双桥、永川的景区范围一并纳入“大足石刻风景名胜区”规划,并得到了规划编制单位和审批单位市规划局以及永川、双桥两地的认同。此项工作由大足旅游公司和玉龙镇负责。

三、关于广辟渠道,大力开展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的问题

(一)关于与市高投司等合作后的宣传促进销问题。面对大企业大项目进入我县开发旅游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大足旅游的实际出发,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唱”的原则,包装大足旅游产品,推销旅游精品新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近期的重点是与高投司共同研究制定大足旅游门票优惠办法,议定宣传促销方案,更新宣传资料,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大足旅游,分步实施旅游宣传促销。先期把重点放在重庆、四川、湖北各大旅行社市场,以后逐步拓展其他客源市场。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公司和县旅游局负责。

(二)关于挖掘大足旅游的文化内涵问题。广集民智,充分挖掘大足旅游的文化内涵,提炼大足旅游主题口号这方面的工作,县委、县政府在旅游发展年的实施意见中,将该项工作分解落实由文广电局牵头。目前,已通过媒体面向全社会征集大足旅游主题口号,并组织和鼓励作家以石刻艺术、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为素材,撰写文学和影视作品,积极创办旅游文化演出公司。县旅游局也与重庆米果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策划大足旅游主题口号,推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三)关于电视宣传及教材宣传问题。我县十分重视电视媒体的宣传促销,在每年的宣传计划中结合年度旅游客源重点拓展城市,在其省(市)级电视台上开展旅游广告宣传,同时积极抓住大足石刻维护等新闻由头,组织相关新闻稿件的采写和拍摄,最大限度地争取大足旅游与国际国内旅游者的视听见面率。在2005旅游发展年的目标中,我县确定了营造良好旅游氛围的工作目标,要求做到本地媒体有图文影像,乡土教育有题材课程。目前宣传部门正积极开展将大足石刻纳入乡土教材的前期工作,该项工作预计将于9月前全面完成。

(四)关于大足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推销问题。在大足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上,正积极筹建大足旅游商品研发基地,该项工作由龙水镇负责,现已成立了领导小组。对旅游商品进行综合调查、摸底,进行高规格的规划,做好对旅游企业的扶持、服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工作。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

四、关于强化服务,妥善处理好一些具体事宜的问题

(一)关于实行旅行团队“地接”问题。实行旅行团队景点门票优惠政策有利于调动旅行社组织客源的积极性。最近,县旅游公司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正在对旅行社和旅行团队的优惠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将于近期内出台。同时也鼓励旅行社和旅行团队来足后主动交团,实行“地接”。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

(二)关于精心设计旅游线路问题。大足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等精品线路的编制,我县在继续深化“魅力重庆一日游”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我县旅游资源特色,近期重点打造宝顶山—北山“大足石刻精品线”,宝顶山—北山—玉龙山—龙水湖“人与自然观光线”,玉龙山—龙水湖“会议、休闲、度假线”。同时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正在规划“大足县城—国梁饶氏兄妹故居—石马唐赤英烈士故居—大足县城革命烈士陵园”的大足红色旅游一日游线路。在包装好产品的同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开通旅游专线班车,创造旅游通达必备条件;别一方面是规范运作大足县游客服务中心,努力推介一、二、三日游线路。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

(三)关于打造大足旅游“航母”问题。由大足县旅游协会设立在宝顶山的大足县游客服务中心,于今年2月初开始试运行,主要承担规范旅行社“地接”行为,提高导游人员讲解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荐和推销大足旅游精品景区景点,提供景区讲解和导游导购等职责,对抑制恶性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县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将向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辐射,为来足的旅游者提供系统的、综合的、优质的服务。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

(四)关于加强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问题。对于加强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掀起全民兴旅热潮,在全县人民心中树立起“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事事都是旅游品牌”的意识;二是加快培养各类旅游管理人员和实用人才,开展领导干部、旅游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的旅游理论和业务知识等培训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纳入干部培训的年度计划;三是加强导服人员素质培训,严格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年审工作,重点放在对在职导游、旅游服务人员的上岗培训、岗位培训和导游员考前培训、年检培训上来;四是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服务理念,同时加强旅游培训教育的交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和聘请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讲学授课,有计划地选派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到各地参加学习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旅游局负责。

(五)关于争取上级对我县发展旅游的支持和帮助问题。我县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重庆高投司进入大足旅游市场后,市委、市政府和高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大足旅游发展问题,市领导亲自关心,市政府也专门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从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上将给予大足旅游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此项工作由县计委和县旅游局负责。

(六)关于对县旅游公司资金收入加强监管问题。对于大足旅游公司资金收入的监管,在移交过程中已建立了一套财务管理制度。大足石刻门票收入属文物事业性收入,存入由县政府与市高投司共同签章的财政专用帐户,县政府委托县财政局监督门票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市有关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区实际,研究起草有关旅游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贯彻意见,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本区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旅游专业规划和年度计划;协同制定旅游跨区域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研究跟踪境内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性建议;研究制定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新兴旅游业态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全区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度假区、旅游资讯等各类旅游企业及旅游办事机构的行业管理工作;做好旅游线路和旅游集散站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五)研究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完善旅游市场;制定旅游形象宣传计划,重点推介本区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组织、指导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指导本区旅游企业及旅游办事机构的市场开发工作。

(六)推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区域间旅游信息互通,并向公众相关旅游信息;会同有关部门为旅游电子商务提供相应的保障和公共服务。

(七)组织对本区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估、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

(八)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负责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管理和开发指导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旅游专项资金及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九)指导旅游行业人才开发、交流和管理;负责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规划和专业技术岗位标准;组织指导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和等级考核工作。

(十)对旅游中介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十一)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十二)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工作职责,市区旅游局设3个职能科室,即:办公室、旅游管理科、旅游发展科。

(一)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事务工作以及会议组织,有关文件的起草;负责人事、文秘、机要、监察、保密、档案、信息、、提案处理以及政务信息等;负责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考核;负责机关办公经费的预算、申报、使用;负责后勤保障等内务工作,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海洋管理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员编制2名,设主任1名。

(二)旅游管理科

负责全区旅游企业的行业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负责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国内旅行社、及旅游服务单位的评定、年检;组织指导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和等级考核工作;对旅游中介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对本区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做好统计工作,负责联系行业协会。

人员编制2名,设科长1名

(三)旅游发展科

根据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本区旅游发展规划,制订旅游专业计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制订旅游跨区域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旅游节庆和旅游交易会,研究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完善旅游市场,制定旅游形象宣传计划,重点推介本区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组织、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指导本区旅游企业及旅游办事机构的市场开发工作;推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区域间旅游信息互通,向公众旅游信息,会同有关部门为旅游电子商务提供相应的保障和公共服务;负责联系局属事业单位。

人员编制3名,设科长1名、副科长1名。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得益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创新实干的干部职工队伍、人心思上的干事氛围,得益于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全县旅游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

(一)政府主导旅游产业的良好态势已明显凸现。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主导旅游产业的发展。2007年至2009年,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明确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五大重点项目来精心培植和发展,提出了“切实重视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二次创业”,并要求从“做规划、绘蓝图;挖掘特色、铸造品牌;强宣传、拓市场;抓招商、引资金;理体制、活机制”五方面做大做强××旅游。在人代会上也明确指出“坚定不移打造阿庐旅游品牌,重振××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路。提出了今后旅游发展的“三个坚持”,即:坚持规划立意;坚持设计创意;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抓好了以旅游为核心的配套设施——阿庐文化广场三期建设工程、泰阁商业文化中心,对全城所有绿化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了城市品位,“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为使旅游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安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来分管、主抓旅游工作,特别在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与省州相关部门协调,完成了××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工作。成立了副县长任局长、县旅游局局长任副局长的阿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总揽全县旅游发展。由于政府的主导,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思路新,态势好,项目多,发展快”的大好趋势,由此得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赶赴××进行调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放宽。2008年内省旅游局领导到××调研2次。州旅游局局长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到××2次调研。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强大作用。

(二)以规划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为避免盲目的开发建设,寻求旅游发展的支点。结合××实际,通过深入调研,2007年7月初,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召开××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意见征集座谈会;在电视上《征询××旅游发展对策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广泛征集××旅游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为使编制的规划具有权威性、可行性,××县邀请了享有“南王北魏”之美誉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组王大悟一行为我县编制《××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六易其稿,2008年5月4日上报州旅游局讨论通过。2008年8月2日,省旅游局牵头邀请专家在昆明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

(三)多方式、多层面进行宣传促销,大力拓展营销渠道。旅游离不开宣传,从××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看,开展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手段方式创新,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以此为指导,全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求在不同层面展开,按照“先要人气,后求财气”的思路,不断扩大××县景区景点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促销方案;二是有针对性地在车站、机场、交通干线、城市出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制作和××旅游形象广告,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上的宣传力度,有选择地参加各类展销会,推销××旅游线路和产品,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三是做好“以节促旅”的文章,积极筹办了农历二月十九观音洞会及摔跤斗牛大赛,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宣传。四是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昆明专设了县旅游局驻昆明办事处,针对省内外旅行社进行推介,并不定期地组织强大的宣传促销团赴全国各地旅行社进行推介和宣传。今年,昆明光大国旅、烟草国旅、招商国旅、熊猫国旅、康辉国旅、风情国旅、昆明市旅、海外旅游总公司等旅游经营企业多次对××景区、景点作实地考察,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部分旅行社已签订了实质性合作协议。客源市场在传统市场得到有效巩固的同时,国内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均有较大发展,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山东、湖北、福建、青海、新疆、广东等多个省市游客已大批量到××旅游,海外游客除越南客人增势明显外,泰国、缅甸、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游客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旅行社组织游客人数也发生了明显好转。2008年实际组团社递增到了57家114个部门。

(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因此,我们一方面强化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高质量、高质位的旅游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批职业道德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的旅游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造就和拥有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团队。年内通过开展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月培训会,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礼仪常识培训,举办第四届旅游接待服务知识技能大赛,筹办了以“体验××,热爱旅游”为主题的导游员演讲、才艺大赛等活动,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局长培训,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组织实施的2008年度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人才培训会,有效地提高了导游员及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008年,××县委、政府为积极响应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和红河州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号召,着重加强了旅游相关要素建设,特别是公路及街道建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除两条主入境干道——石泸旅游专线、弥泸师二级公路均严格按国家标准建成通车外,另一条主干道泸丘高等级公路正在加紧审批立项。目前,彰显现代城市文明的阿庐文化中心建设已接近尾声,与阿庐古洞风景区连成一个整体。泰阁商业文化城也正在加紧建设,完工后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旅游的休闲娱乐功能,“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另外,作为××旅游的龙头——阿庐古洞也在年内逐步进行提升改造,投入100万余元资金完成了洞内地河码头、灯光、标识标牌、游路围栏的改造。完成洞外公园路灯改造,增置了石质休息凳、景观树,丰富了景区的内涵。

(六)理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坚持体制创新,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2007年下半年起,县旅游局与景区管理处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对领导班子职能重新进行合理分工,从而为××旅游业多层面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对景区全面推行“竞聘上岗,按岗定酬”的激励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工资与责任挂钩,目标与奖惩挂钩,激发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七)多渠道化解不良债务

××旅游的核心景区——阿庐古洞至2006年加上各种债务累计达7000多万。近两年来,景区经营状况有所回升,一方面通过缩减其他开支,积极化解相关债务。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行为,于2008年4月29日,把国有不良资产阿庐大酒店产权进行整体出让,用以支付酒店所欠债务。至今景区债务缩减3000多万元,债务化解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08年,全县旅游工作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州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今年单就完成两个规划投入资金近100余万,还完成了地河码头、公园灯光改造等工程近100万元,还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宣传促销工作中,致使其他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资金上的重压。二是旅游产品单一,小散弱是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桎梏。文化挖掘的深度、广度均显不足,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亟待提升。三是对外联合不够,未形成强大的旅游联盟体,未形成旅游发展大环境,因而还未成为旅游消费者云南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四是宣传促销缺乏整体合力。近几年,我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同周围的县市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从多年的宣传投资看,只有阿庐古洞风景区作了较大投入,其他景区(点)、宾馆(饭店)均投入较少,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我县景点的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市场优势。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旅游的振兴与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旅游的兴衰成败明确告诉我们,县委、政府越重视,旅游的发展越景气、越顺利、越有前途。要使××旅游真正得到发展,摆脱困境,在二次创业中重振雄风,夺回失去的地位,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县委、政府下定决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下一步,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县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旅游二次创业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投入主要精力组织、协调、领导旅游产业,为全县树立发展旅游的信心。

(二)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化解债务。

通过政府行为,剥离县内具备开发价值的景区(点)的产权,按照“产权集中、经营统一”的原则进行重组,同时组建××县导游服务公司和阿庐古洞景区运输公司,组建旅游企业性质的旅游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优势,推动公司良性发展。公司成立后,要逐步吸纳和开发县域内的其他旅游景点,形成完善的、互补式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达到搭建融资渠道,化解不良债务,为旅游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我县旅游产品单一现状,实现旅游产品体系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和突破,切实解决旅游产业体系六要素中“娱”的内容,吸引游客入泸。

(三)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要素,形成“统一领导、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全县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和格局。彻底扫除旅游业发展上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和弊端,划清旅游资源产权多头归属问题,把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的权属归并到旅游局,使之形成有序开发、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建立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县委、县人民政府下一步将旅游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和部分旅游设施建设等。

(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导致××旅游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均未全面有效解决。因此,××县下一步将要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尽快立项建设“泸-邱”旅游专线,打通两广及沿海通道。用大旅游的战略眼光抓好城乡市政建设,突出旅游功能。提升改造阿庐古洞风景区洞内洞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做好aaaaa申报准备工作。

(六)选准新的突破口,全面实施突破。多年来,由于仅靠阿庐古洞支撑××旅游,产品单一的劣势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规划完成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要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上加大动作,选准突破口,强力实施突破。在三至五年内对五者温泉、城子古村、白水塘康体运动休闲度假区进行培植,并具体责任到县级领导抓好落实,促动全县旅游快速复苏。

(七)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今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投入,并邀请专家帮助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传媒的合作,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传媒机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县考察采访,炒作××旅游,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强力推销××旅游品牌。筹措经费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示会、交易会和促销会。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车站、交通干线、城市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旅游公益形象广告,营造旅游氛围,并将此事纳入相关市镇建设规划。

(八)培养和合理使用旅游人才。××旅游业的现状与国内外旅游形势的发展表明,旅游人才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县下一步将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深造;邀请专家、学者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职业道德、旅游文化知识、××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经常性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特别要注重吸纳具有旅游专长的人员从业;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库,掌控和储备各类旅游人才。

(九)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是丰富的。××建制较早,从公元前111年设置漏江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张冲将军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以彝族的婚俗、祭祀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我县将从着手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旅游文学艺术奖励措施和办法,鼓励县内外文学艺术人才对××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与创作,走旅游与文化联姻的路子,提升××旅游业的含金量。二是对阿庐古洞现在使用了二十年的解说词重新进行加工和提炼,聘请县内外有造诣的人才进行再创作,实行公开有奖征集。三是改造、包装或组建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队伍,向外界展示××旅游文化的特色,推销××的旅游业。四是结合××县阿庐文化中心的建设,把××的历史、民俗、饮食文化的特点在阿庐文化中心集中成规模地体现出来,建设文化一条街,使之与旅游业相辅相成。

(十)做好项目包装,推进招商引资进程。大项目带动大开发,大开发带动大发展。××旅游急待开发的项目很多也很有潜力和开发价值,××将对这些项目进行包装推介。明确责任,每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同时将放宽政策环境,降低门槛,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办法,招纳有诚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县旅游资源的盘活与深度开发;吸纳外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并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租赁承包、出售拍卖等方式参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自20__年以来,__县旅游业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旅游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耕耘,全县旅游产业从极度低迷阶段已逐步步入恢复性增长态势。为认真把握全县旅游发展的整体情况,推动旅游科学发展。20__年4月10日至20日,__县旅游局组成了以局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副局长、阿庐古洞管理处副处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规划、行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调研工作组,分别对阿庐古洞、五者温泉、城子等景点以及星级宾馆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得益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创新实干的干部职工队伍、人心思上的干事氛围,得益于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全县旅游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

(一)政府主导旅游产业的良好态势已明显凸现。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主导旅游产业的发展。20__年至20__年,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明确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五大重点项目来精心培植和发展,提出了“切实重视旅游发展,实现__旅游二次创业”,并要求从“做规划、绘蓝图;挖掘特色、铸造品牌;强宣传、拓市场;抓招商、引资金;理体制、活机制”五方面做大做强__旅游。在人代会上也明确指出“坚定不移打造阿庐旅游品牌,重振__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路。提出了今后旅游发展的“三个坚持”,即:坚持规划立意;坚持设计创意;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抓好了以旅游为核心的配套设施——阿庐文化广场三期建设工程、泰阁商业文化中心,对全城所有绿化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了城市品位,“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为使旅游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安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来分管、主抓旅游工作,特别在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与省州相关部门协调,完成了__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工作。成立了副县长任局长、县旅游局局长任副局长的阿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总揽全县旅游发展。由于政府的主导,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思路新,态势好,项目多,发展快”的大好趋势,由此得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赶赴__进行调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放宽。20__年内省旅游局领导到__调研2次。州旅游局局长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到__2次调研。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强大作用。

(二)以规划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为避免盲目的开发建设,寻求旅游发展的支点。结合__实际,通过深入调研,20__年7月初,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召开__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意见征集座谈会;在电视上《征询__旅游发展对策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广泛征集__旅游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为使编制的规划具有权威性、可行性,__县邀请了享有“南王北魏”之美誉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组王大悟一行为我县编制《__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六易其稿,20__年5月4日上报州旅游局讨论通过。20__年8月2日,省旅游局牵头邀请专家在昆明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

(三)多方式、多层面进行宣传促销,大力拓展营销渠道。旅游离不开宣传,从__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看,开展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手段方式创新,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以此为指导,全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求在不同层面展开,按照“先要人气,后求财气”的思路,不断扩大__县景区景点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促销方案;二是有针对性地在车站、机场、交通干线、城市出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制作和__旅游形象广告,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上的宣传力度,有选择地参加各类展销会,推销__旅游线路和产品,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三是做好“以节促旅”的文章,积极筹办了农历二月十九观音洞会及摔跤斗牛大赛,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宣传。四是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昆明专设了县旅游局驻昆明办事处,针对省内外旅行社进行推介,并不定期地组织强大的宣传促销团赴全国各地旅行社进行推介

和宣传。今年,昆明光大国旅、烟草国旅、招商国旅、熊猫国旅、康辉国旅、风情国旅、昆明市旅、海外旅游总公司等旅游经营企业多次对__景区、景点作实地考察,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部分旅行社已签订了实质性合作协议。客源市场在传统市场得到有效巩固的同时,国内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均有较大发展,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山东、湖北、福建、青海、新疆、广东等多个省市游客已大批量到__旅游,海外游客除越南客人增势明显外,泰国、缅甸、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游客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旅行社组织游客人数也发生了明显好转。20__年实际组团社递增到了57家__个部门。(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因此,我们一方面强化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高质量、高质位的旅游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批职业道德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的旅游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造就和拥有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团队。年内通过开展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月培训会,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礼仪常识培训,举办第四届旅游接待服务知识技能大赛,筹办了以“体验__,热爱旅游”为主题的导游员演讲、才艺大赛等活动,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局长培训,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组织实施的20__年度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人才培训会,有效地提高了导游员及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0__年,__县委、政府为积极响应__省旅游二次创业和红河州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号召,着重加强了旅游相关要素建设,特别是公路及街道建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除两条主入境干道——石泸旅游专线、弥泸师二级公路均严格按国家标准建成通车外,另一条主干道泸丘高等级公路正在加紧审批立项。目前,彰显现代城市文明的阿庐文化中心建设已接近尾声,与阿庐古洞风景区连成一个整体。泰阁商业文化城也正在加紧建设,完工后将最大限度地提升__旅游的休闲娱乐功能,“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另外,作为__旅游的龙头——阿庐古洞也在年内逐步进行提升改造,投入100万余元资金完成了洞内地河码头、灯光、标识标牌、游路围栏的改造。完成洞外公园路灯改造,增置了石质休息凳、景观树,丰富了景区的内涵。

(六)理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坚持体制创新,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20__年下半年起,县旅游局与景区管理处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对领导班子职能重新进行合理分工,从而为__旅游业多层面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对景区全面推行“竞聘上岗,按岗定酬”的激励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工资与责任挂钩,目标与奖惩挂钩,激发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七)多渠道化解不良债务

__旅游的核心景区——阿庐古洞至20__年加上各种债务累计达7000多万。近两年来,景区经营状况有所回升,一方面通过缩减其他开支,积极化解相关债务。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行为,于20__年4月29日,把国有不良资产阿庐大酒店产权进行整体出让,用以支付酒店所欠债务。至今景区债务缩减3000多万元,债务化解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__年,全县旅游工作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州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今年单就完成两个规划投入资金近100余万,还完成了地河码头、公园灯光改造等工程近100万元,还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宣传促销工作中,致使其他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资金上的重压。二是旅游产品单一,小散弱是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桎梏。文化挖掘的深度、广度均显不足,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亟待提升。三是对外联合不够,未形成强大的旅游联盟体,未形成旅游发展大环境,因而还未成为旅游消费者__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四是宣传促销缺乏整体合力。近几年,我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同周围的县市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从多年的宣传投资看,只有阿庐古洞风景区作了较大投入,其他景区(点)、宾馆(饭店)均投入较少,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我县景点的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市场优势。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__旅游的振兴与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__旅游的兴衰成败明确告诉我们,县委、政府越重视,旅游的发展越景气、越顺利、越有前途。要使__旅游真正得到发展,摆脱困境,在二次创业中重振雄风,夺回失去的地位,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县委、政府下定决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下一步,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县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旅游二次创业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投入主要精力组织、协调、领导旅游产业,为全县树立发展旅游的信心。

(二)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化解债务。

通过政府行为,剥离县内具备开发价值的景区(点)的产权,按照“产权集中、经营统一”的原则进行重组,同时组建__县导游服务公司和阿庐古洞景区运输公司,组建旅游企业性质的旅游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优势,推动公司良性发展。公司成立后,要逐步吸纳和开发县域内的其他旅游景点,形成完善的、互补式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达到搭建融资渠道,化解不良债务,为旅游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我县旅游产品单一现状,实现旅游产品体系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和突破,切实解决旅游产业体系六要素中“娱”的内容,吸引游客入泸。

(三)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要素,形成“统一领导、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全县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和格局。彻底扫除旅游业发展上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和弊端,划清旅游资源产权多头归属问题,把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的权属归并到旅游局,使之形成有序开发、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建立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

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县委、县人民政府下一步将旅游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和部分旅游设施建设等。(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导致__旅游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均未全面有效解决。因此,__县下一步将要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尽快立项建设“泸-邱”旅游专线,打通两广及沿海通道。用大旅游的战略眼光抓好城乡市政建设,突出旅游功能。提升改造阿庐古洞风景区洞内洞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做好aaaaa申报准备工作。

(六)选准新的突破口,全面实施突破。多年来,由于仅靠阿庐古洞支撑__旅游,产品单一的劣势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规划完成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要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上加大动作,选准突破口,强力实施突破。在三至五年内对五者温泉、城子古村、白水塘康体运动休闲度假区进行培植,并具体责任到县级领导抓好落实,促动全县旅游快速复苏。

(七)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今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投入,并邀请专家帮助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传媒的合作,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传媒机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县考察采访,炒作__旅游,提高__旅游的知名度,强力推销__旅游品牌。筹措经费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示会、交易会和促销会。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车站、交通干线、城市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__旅游公益形象广告,营造旅游氛围,并将此事纳入相关市镇建设规划。

(八)培养和合理使用旅游人才。__旅游业的现状与国内外旅游形势的发展表明,旅游人才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__县下一步将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深造;邀请专家、学者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职业道德、旅游文化知识、__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经常性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特别要注重吸纳具有旅游专长的人员从业;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库,掌控和储备各类旅游人才。

(九)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__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是丰富的。__建制较早,从公元前111年设置漏江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__的张冲将军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__以彝族的婚俗、祭祀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我县将从着手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旅游文学艺术奖励措施和办法,鼓励县内外文学艺术人才对__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与创作,走旅游与文化联姻的路子,提升__旅游业的含金量。二是对阿庐古洞现在使用了二十年的解说词重新进行加工和提炼,聘请县内外有造诣的人才进行再创作,实行公开有奖征集。三是改造、包装或组建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队伍,向外界展示__旅游文化的特色,推销__的旅游业。四是结合__县阿庐文化中心的建设,把__的历史、民俗、饮食文化的特点在阿庐文化中心集中成规模地体现出来,建设文化一条街,使之与旅游业相辅相成。

(十)做好项目包装,推进招商引资进程。大项目带动大开发,大开发带动大发展。__旅游急待开发的项目很多也很有潜力和开发价值,__将对这些项目进行包装推介。明确责任,每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同时将放宽政策环境,降低门槛,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办法,招纳有诚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县旅游资源的盘活与深度开发;吸纳外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并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租赁承包、出售拍卖等方式参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政策;台湾

1概论

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务业的就业人口与产值的比重愈大。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目前服务业就业人数不仅占台湾就业人口的近7成,且对于10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率的贡献亦远高于农业和工业。现今受经济不景气影响,2004年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世界旅游组织(WorldTourismOrganization,WTO)指出,“旅游”已成为许多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各国的外汇收入中约有超过6%来自旅游收益。1975—2000年间,世界旅游产业一直呈现稳定成长趋势,平均年成长率为4.6%。世界旅游理事会(WorldTravel&TourismCouncil)在针对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贡献度所做的统计及预估中,利用旅游卫星账户系统更近一步估算出,在2005年全球旅游经济产业将达62000亿美元,产业规模占全球GDP的10.6%,旅游产业提供超过2.21亿个工作职位,占全球就业人口的8.3%。预估2015年全球旅游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0万亿美元,旅游就业人口达2.70亿人。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上述可计算的旅游收益外,旅游产业中有许多活动(如导游、销售纪念品)以及收入(如小费),属于关联经济效益,很难反映在统计数字中。据世界银行统计,台湾1990—1999年间,关联经济(台湾称地下经济)附加价值占GDPl6.5%,平均每年达1兆(1万亿)台币(约310亿美元)以上,说明每年的地下经济收益相当可观。对于旅游产业而言,隐身于地下经济的人力及其所产生收益亦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数据说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于台湾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相关产业的效益可观。相应地,同样有许多旅游业人力隐藏于相关产业中,例如夜市、摊贩等。

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关系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网络搜索和其他数据收集方法收集二手数据,对台湾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变化中的人力资源政策变化和旅游产业的人才培训等方面加以讨论。

2人力资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早期多称为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或人力管理(manpowermanagement),为企业六大功能之一,其主要责任在于依据组织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适时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人力,以支持组织中的各项作业,进而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企业人事管理的发展源自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员工涌入工厂中,产生了管理上的问题,例如人员的招募、甄选、出勤管理、薪资核算和人事数据的维护等,早期的人事管理内容大多即以这些例行性行政事务为主。但由于工厂人数渐多,企业主不再能亲身掌握处理所有的人事工作,才有专业人事部门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经济的高度成长使百业兴盛,也造或了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的相对不足,人力规划(manpowerplanning)的观念开始进入企业界,希望透过对组织人力需求作先期的预测与规划,进而以各种手段确保所需人力的适当获得与维持。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manpower这个被视为带有性别歧视的字眼也被中性的humanresource取代,“人力资源”一同也彰显了人为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乘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企业规模不断扩充,组织迅速膨胀的结果造成了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获得、培育与发展,并试图以更具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吸引企业所期望的人才进入企业,并以员工在组织中发展的展望与承诺,留住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而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生涯发展管理即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特色。经过20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造成世界性的经济衰退,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中,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最深的有两个趋势,一是高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一是后工业吐会服务业的兴起,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中,企业约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素质,高水平人力的获得和维持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人力资原管理开始扮演策略性的角色。即使在一般企业中,人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视,进入了所谓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均时代。

综合以上所述,兹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演进整理如表1所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与成长,普遍推动人力资源政策。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使世人了解“人力资本形成”比“物质资本形成”对于经济成长更为重要,而人力资源的品质又比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生产力提升更具影响。由于人力资源的品质取决于社会的教育及训练体系的运作,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当重视由政府所主导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规划与执行。以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发展而言,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初期是配合经济发展所需,侧重人力规划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教育体系培养提供各期经建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后确认,人力资源政策逐渐形成正式的组织和具体的方案,而被纳入各期经建计划中。台湾地区历年来人力资源政策中,以旅游业发展历程而言,为落实“行政院”推行的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目前台湾地区旅游从事人员培养重心偏向于以提升服务理念与品质及推动证照制度为主要目标。台湾当局相关机构以及大量提升的旅游相关科系或教育训练课程,为台湾地区的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养成制定更完善的规划。

3台湾旅游就业市场及人力需求

旅游是快速成长的国际性产业,对于解决就业有着重要的贡献。由于旅游产业包含多种活动,因而促成旅游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因此,旅游产业的就业市场也就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内容与类

别,且需要各种不同程度的技能。一般来说,旅游领域的五大产业包括旅行业(即旅行社业)、旅馆业、餐饮业、运输业及旅游游乐业。旅行业是为旅客设计安排旅程、食宿,提供领队人员、导游人员,代购代售交通客票,代办出国签证手续有关服务而收取报酬的营利事业。在台湾,旅馆业包括国际旅游旅馆、一般旅游旅馆、一般旅馆及家庭旅馆等四大类,是对旅客提供住宿及相关服务的营利事业。餐饮业是指饮食业中与旅游有关的部分,一般的饮食业范围包括餐馆业、快餐餐饮业、小吃店、饮料业、餐盒业及其他饮食业等。运输业指从事水、路、空客运运输及有关旅游服务的行业。旅游游乐业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经营旅游游乐设施的营利事业。旅游产业创造的就业人数如表2所示。

大致来说,旅游相关产业是一项劳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这些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整体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旅游产品的口碑有很大的比例是建立在服务人员与顾客间互动过程中所带给顾客的感受。而高品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则有赖于高品质的旅游人力。目前台湾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实践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为促进达到此计划的目标,当局提供许多培训机会,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以因应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此外,当局亦逐渐推动证照制度,借由证照考试的方式来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相关专业人才,以提供旅客更高品质的服务。

4旅游政策中人力资源的发展

旅游政策的拟订,是当局在现存的限制条件与预判未来可能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旅游需求与发展所提出的“指导纲领”。由于台湾政治情势的转变、全球旅游事业发展趋势、岛内经济成长及休闲时间使用形态转化等影响,当局对休闲游憩的界定在每个阶段均不同。台湾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

4.1以社会教化为目的(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主要是以“寓教于乐”为主,即透过休闲活动达到教化的目的。这个时期的旅游,在“勤有功,嬉无益”的儒家教诲及物资欠缺的条件下,被视为有钱有闲者的专利。1953年,蒋中正先生在“民生主义音乐两篇补述”中,将国民旅游游憩列为台湾重要政策项目,指出如何利用自由闲暇时间,不仅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文化和政治问题,呼吁国民旅游游憩活动应含有国家的意识,赋予旅游游憩活动伦理规范社教,文化象征或发扬民族优良文化精神等3项功能。

在政策推行上,除先后成立“台湾省旅游事业委员会”、“旅游事业项目小组”等专责机构及实施“发展台湾旅游事业三年计划”外,并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及广电传播系统,推动能“培养民族正气、鼓舞战斗精神、发扬蹈厉气概、笃实光明风度”的休闲活动,强调主流的休闲文化,而将民间的流行文化斥为商业低俗,加以压抑。

4.2以赚取外汇为目的(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除延续着上个阶段的教化功能外,因受到国际发展旅游事业的影响,加入争取外汇的目标。为了争取国际旅游客及侨胞,除了将政府旅游部门机构加以扩编外,于1961年起将“旅游事业四年计划”并入第三—五期的“经济建设四年计划”外,也着手进行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和森林游乐区的开发。

然而,虽然这个时期开发活动开始兴盛,但政府以时期保障安全为由,分别制定“期间台湾地区山地管制办法”、“时期台湾地区各机关及人民申请进出海岸及重要军事设施地区办法”、“台湾地区沿海海水浴场军事管制办法”,限制山地海岸使用活动,也限制了风景最为优美的山海地区的旅游游憩发展。

4.3以劳动力再生产为目的(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台湾受到外交挫败的影响,旅游事业困顿不前。另一方面台湾工业化过程纳入新国际分工,岛内休闲政策以鼓励国民旅游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但这个时期的重要措施,大多停留在各项土地使用管制计划,真正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进行各项投资,是1978年大陆开放旅游,导致来台旅客、外汇收入成长率停滞不前,台湾旅游事业跌至谷底。

4.4以休闲产业化为目的(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旅游发展仍未能突破70年代的困局,至80年代中期,台湾旅游政策由推展时期迈向转型期,各项重大投资纷纷投入,如国家公园的建设。政府解除及放宽山地、海防及军事管制区,也使台湾地区的游憩空间大为增加。同时政府当局开始强调多元化的休闲活动,如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这个时期的“文化资产保存法”、“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南部区域计划”及第八期经建计划,都强调“保护自然景观”与“开发旅游资源”的依存关系。

4.5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台湾旅游事业的发展,在行政事权不统一、社会环境急速恶化、签证手续繁琐、物价高涨、治安恶化及大陆旅游、出国旅游的强大竞争下,首度出现“零成长”乃至“负成长”的局面,衰退状况更甚于70年代。从而使旅游局“争取四百万游客不是梦”的口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发展正由以劳力密集型工业为主,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因此,休闲产业成为服务业升级的主要策略之一,资本密集的游憩开发成下一阶段政府辅导的重点,同时,“多功能休憩中心”已然成为各国营事业“多元化经营”的重点方案。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旅游政策有:①“经建会”将“规划建设休憩体系”纳入六年“国家建设计划”,并在“服务业发展推动方案”中,将休闲服务业与工商服务、信息服务、工程顾问、现代化商业、环境服务、医疗卫生同列为“重点发展服务业”,并指出文化资产与旅游事业结合,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目标。②“行政院”农委会为配合未来社会需求,提供高水平的森林游憩场所,规划建设全岛北、中、南、东四区域共21处森林游乐区。③“旅游局”策划大型游憩区以满足国人游憩需求,加强鼓励兴建旅馆,鼓励旅行业者着重来台旅客的招揽,筹建大型游乐区及运输系统容量的协调等,争取国际游客列为未来发展重点。

台湾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本培养是由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成形的,即从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制定旅游政策时才开始加以考虑。虽于1980年所修正施行的发展旅游条例中已有对导游人员的规定,但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则是一直到2001年法案修正后才较完整,不仅对导游人员有所规范,对领队人员、专业导览人员等皆有所管理。此外于2003年,当局更将导游、领队人员纳入国家考试,借以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进而保障游客国内外旅游的权益。对于旅游相关人员的技能检定亦日趋成熟,如中西餐烹调、烘焙、调酒、餐旅服务等

专业技术的考照制度,借以培训更多专业人才。近年来,因服务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影响,各大专院校及高中职校皆纷纷成立旅游相关科系,而旅游相关业者也愿意对其员工进行在职训练,已不再认为投资在员工训练上毫无商业利益。

目前,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因此,各业者均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准为目标,亦即提供游客更高品质的旅游人力。抓住当局提供大量训练的机会,并配合实务演练、案例解说及经验交流等方式,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并辅导旅游从业人员能以

5结论与讨论

台湾的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台湾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因此,旅游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人力资源培养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本研究探讨了台湾旅游人力资源政策转变的过程,得出如下结论:

(1)台湾当局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新视野、新观念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台湾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可透过参与教育训练或是证照考试来提升其自身的素养,2004年台湾地区为适应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所实施的各式训练整理如表3所示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逐渐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政策;台湾

1概论

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务业的就业人口与产值的比重愈大。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目前服务业就业人数不仅占台湾就业人口的近7成,且对于10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率的贡献亦远高于农业和工业。现今受经济不景气影响,2004年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世界旅游组织(WorldTourismOrganization,WTO)指出,“旅游”已成为许多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各国的外汇收入中约有超过6%来自旅游收益。1975—2000年间,世界旅游产业一直呈现稳定成长趋势,平均年成长率为4.6%。世界旅游理事会(WorldTravel&TourismCouncil)在针对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贡献度所做的统计及预估中,利用旅游卫星账户系统更近一步估算出,在2005年全球旅游经济产业将达62000亿美元,产业规模占全球GDP的10.6%,旅游产业提供超过2.21亿个工作职位,占全球就业人口的8.3%。预估2015年全球旅游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0万亿美元,旅游就业人口达2.70亿人。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上述可计算的旅游收益外,旅游产业中有许多活动(如导游、销售纪念品)以及收入(如小费),属于关联经济效益,很难反映在统计数字中。据世界银行统计,台湾1990—1999年间,关联经济(台湾称地下经济)附加价值占GDPl6.5%,平均每年达1兆(1万亿)台币(约310亿美元)以上,说明每年的地下经济收益相当可观。对于旅游产业而言,隐身于地下经济的人力及其所产生收益亦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数据说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于台湾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相关产业的效益可观。相应地,同样有许多旅游业人力隐藏于相关产业中,例如夜市、摊贩等。

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关系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网络搜索和其他数据收集方法收集二手数据,对台湾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变化中的人力资源政策变化和旅游产业的人才培训等方面加以讨论。

2人力资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早期多称为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或人力管理(manpowermanagement),为企业六大功能之一,其主要责任在于依据组织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适时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人力,以支持组织中的各项作业,进而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企业人事管理的发展源自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员工涌入工厂中,产生了管理上的问题,例如人员的招募、甄选、出勤管理、薪资核算和人事数据的维护等,早期的人事管理内容大多即以这些例行性行政事务为主。但由于工厂人数渐多,企业主不再能亲身掌握处理所有的人事工作,才有专业人事部门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经济的高度成长使百业兴盛,也造或了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的相对不足,人力规划(manpowerplanning)的观念开始进入企业界,希望透过对组织人力需求作先期的预测与规划,进而以各种手段确保所需人力的适当获得与维持。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manpower这个被视为带有性别歧视的字眼也被中性的humanresource取代,“人力资源”一同也彰显了人为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乘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企业规模不断扩充,组织迅速膨胀的结果造成了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获得、培育与发展,并试图以更具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吸引企业所期望的人才进入企业,并以员工在组织中发展的展望与承诺,留住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而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生涯发展管理即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特色。经过20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造成世界性的经济衰退,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中,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最深的有两个趋势,一是高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一是后工业吐会服务业的兴起,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中,企业约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素质,高水平人力的获得和维持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人力资原管理开始扮演策略性的角色。即使在一般企业中,人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视,进入了所谓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均时代。

综合以上所述,兹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演进整理如表1所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与成长,普遍推动人力资源政策。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使世人了解“人力资本形成”比“物质资本形成”对于经济成长更为重要,而人力资源的品质又比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生产力提升更具影响。由于人力资源的品质取决于社会的教育及训练体系的运作,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当重视由政府所主导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规划与执行。以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发展而言,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初期是配合经济发展所需,侧重人力规划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教育体系培养提供各期经建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后确认,人力资源政策逐渐形成正式的组织和具体的方案,而被纳入各期经建计划中。台湾地区历年来人力资源政策中,以旅游业发展历程而言,为落实“行政院”推行的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目前台湾地区旅游从事人员培养重心偏向于以提升服务理念与品质及推动证照制度为主要目标。台湾当局相关机构以及大量提升的旅游相关科系或教育训练课程,为台湾地区的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养成制定更完善的规划。

3台湾旅游就业市场及人力需求

旅游是快速成长的国际性产业,对于解决就业有着重要的贡献。由于旅游产业包含多种活动,因而促成旅游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因此,旅游产业的就业市场也就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内容与类

别,且需要各种不同程度的技能。一般来说,旅游领域的五大产业包括旅行业(即旅行社业)、旅馆业、餐饮业、运输业及旅游游乐业。旅行业是为旅客设计安排旅程、食宿,提供领队人员、导游人员,代购代售交通客票,代办出国签证手续有关服务而收取报酬的营利事业。在台湾,旅馆业包括国际旅游旅馆、一般旅游旅馆、一般旅馆及家庭旅馆等四大类,是对旅客提供住宿及相关服务的营利事业。餐饮业是指饮食业中与旅游有关的部分,一般的饮食业范围包括餐馆业、快餐餐饮业、小吃店、饮料业、餐盒业及其他饮食业等。运输业指从事水、路、空客运运输及有关旅游服务的行业。旅游游乐业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经营旅游游乐设施的营利事业。旅游产业创造的就业人数如表2所示。

大致来说,旅游相关产业是一项劳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这些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整体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旅游产品的口碑有很大的比例是建立在服务人员与顾客间互动过程中所带给顾客的感受。而高品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则有赖于高品质的旅游人力。目前台湾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实践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为促进达到此计划的目标,当局提供许多培训机会,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以因应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此外,当局亦逐渐推动证照制度,借由证照考试的方式来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相关专业人才,以提供旅客更高品质的服务。

4旅游政策中人力资源的发展

旅游政策的拟订,是当局在现存的限制条件与预判未来可能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旅游需求与发展所提出的“指导纲领”。由于台湾政治情势的转变、全球旅游事业发展趋势、岛内经济成长及休闲时间使用形态转化等影响,当局对休闲游憩的界定在每个阶段均不同。台湾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4.1以社会教化为目的(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主要是以“寓教于乐”为主,即透过休闲活动达到教化的目的。这个时期的旅游,在“勤有功,嬉无益”的儒家教诲及物资欠缺的条件下,被视为有钱有闲者的专利。1953年,蒋中正先生在“民生主义音乐两篇补述”中,将国民旅游游憩列为台湾重要政策项目,指出如何利用自由闲暇时间,不仅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文化和政治问题,呼吁国民旅游游憩活动应含有国家的意识,赋予旅游游憩活动伦理规范社教,文化象征或发扬民族优良文化精神等3项功能。

在政策推行上,除先后成立“台湾省旅游事业委员会”、“旅游事业项目小组”等专责机构及实施“发展台湾旅游事业三年计划”外,并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及广电传播系统,推动能“培养民族正气、鼓舞战斗精神、发扬蹈厉气概、笃实光明风度”的休闲活动,强调主流的休闲文化,而将民间的流行文化斥为商业低俗,加以压抑。

4.2以赚取外汇为目的(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除延续着上个阶段的教化功能外,因受到国际发展旅游事业的影响,加入争取外汇的目标。为了争取国际旅游客及侨胞,除了将政府旅游部门机构加以扩编外,于1961年起将“旅游事业四年计划”并入第三—五期的“经济建设四年计划”外,也着手进行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和森林游乐区的开发。

然而,虽然这个时期开发活动开始兴盛,但政府以时期保障安全为由,分别制定“期间台湾地区山地管制办法”、“时期台湾地区各机关及人民申请进出海岸及重要军事设施地区办法”、“台湾地区沿海海水浴场军事管制办法”,限制山地海岸使用活动,也限制了风景最为优美的山海地区的旅游游憩发展。

4.3以劳动力再生产为目的(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台湾受到外交挫败的影响,旅游事业困顿不前。另一方面台湾工业化过程纳入新国际分工,岛内休闲政策以鼓励国民旅游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但这个时期的重要措施,大多停留在各项土地使用管制计划,真正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进行各项投资,是1978年大陆开放旅游,导致来台旅客、外汇收入成长率停滞不前,台湾旅游事业跌至谷底。

4.4以休闲产业化为目的(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旅游发展仍未能突破70年代的困局,至80年代中期,台湾旅游政策由推展时期迈向转型期,各项重大投资纷纷投入,如国家公园的建设。政府解除及放宽山地、海防及军事管制区,也使台湾地区的游憩空间大为增加。同时政府当局开始强调多元化的休闲活动,如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这个时期的“文化资产保存法”、“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南部区域计划”及第八期经建计划,都强调“保护自然景观”与“开发旅游资源”的依存关系。

4.5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台湾旅游事业的发展,在行政事权不统

一、社会环境急速恶化、签证手续繁琐、物价高涨、治安恶化及大陆旅游、出国旅游的强大竞争下,首度出现“零成长”乃至“负成长”的局面,衰退状况更甚于70年代。从而使旅游局“争取四百万游客不是梦”的口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发展正由以劳力密集型工业为主,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因此,休闲产业成为服务业升级的主要策略之一,资本密集的游憩开发成下一阶段政府辅导的重点,同时,“多功能休憩中心”已然成为各国营事业“多元化经营”的重点方案。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旅游政策有:①“经建会”将“规划建设休憩体系”纳入六年“国家建设计划”,并在“服务业发展推动方案”中,将休闲服务业与工商服务、信息服务、工程顾问、现代化商业、环境服务、医疗卫生同列为“重点发展服务业”,并指出文化资产与旅游事业结合,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目标。②“行政院”农委会为配合未来社会需求,提供高水平的森林游憩场所,规划建设全岛北、中、南、东四区域共21处森林游乐区。③“旅游局”策划大型游憩区以满足国人游憩需求,加强鼓励兴建旅馆,鼓励旅行业者着重来台旅客的招揽,筹建大型游乐区及运输系统容量的协调等,争取国际游客列为未来发展重点。

台湾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本培养是由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成形的,即从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制定旅游政策时才开始加以考虑。虽于1980年所修正施行的发展旅游条例中已有对导游人员的规定,但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则是一直到2001年法案修正后才较完整,不仅对导游人员有所规范,对领队人员、专业导览人员等皆有所管理。此外于2003年,当局更将导游、领队人员纳入国家考试,借以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进而保障游客国内外旅游的权益。对于旅游相关人员的技能检定亦日趋成熟,如中西餐烹调、烘焙、调酒、餐旅服务等

专业技术的考照制度,借以培训更多专业人才。近年来,因服务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影响,各大专院校及高中职校皆纷纷成立旅游相关科系,而旅游相关业者也愿意对其员工进行在职训练,已不再认为投资在员工训练上毫无商业利益。

目前,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因此,各业者均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准为目标,亦即提供游客更高品质的旅游人力。抓住当局提供大量训练的机会,并配合实务演练、案例解说及经验交流等方式,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并辅导旅游从业人员能以

5结论与讨论

台湾的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台湾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因此,旅游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人力资源培养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本研究探讨了台湾旅游人力资源政策转变的过程,得出如下结论:

(1)台湾当局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新视野、新观念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台湾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可透过参与教育训练或是证照考试来提升其自身的素养,2004年台湾地区为适应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所实施的各式训练整理如表3所示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逐渐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旅游人力资源 政策 台湾

1.概论

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务业的就业人口与产值的比重愈大。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目前服务业就业人数不仅占台湾就业人口的近七成,且对于10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率的贡献亦远高于农业和工业。现今受经济不景气影响,2004年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Organization,WTO)指出,“旅游”已成为许多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各国的外汇收入中约有超过6%来自旅游收益。1975―2000年间,世界旅游产业一直呈现稳定成长趋势,平均年成长率为4.6%。世界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Tourism Council)在针对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贡献度所做的统计及预估中,利用旅游卫星账户系统更进一步估算出,在2005年全球旅游经济产业将达62000亿美元,产业规模占全球GDP的10.6%,旅游产业提供超过2.21亿个工作职位,占全球就业人口的8.3%。预估2015年全球旅游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0万亿美元,旅游就业人口达2.70亿人。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上述可计算的旅游收益外,旅游产业中有许多活动(如导游、销售纪念品)以及收入(如小费),属于关联经济效益,很难反映在统计数字中。据世界银行统计,台湾1990―1999年间,关联经济(台湾称地下经济)附加价值占GDPl6.5%,平均每年达1兆(1万亿)台币(约310亿美元)以上,说明每年的地下经济收益相当可观。对于旅游产业而言,隐身于地下经济的人力及其所产生收益亦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数据说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于台湾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相关产业的效益可观。相应地,同样有许多旅游业人力隐藏于相关产业中,例如夜市、摊贩等。

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关系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网络搜索和其他数据收集方法收集二手数据,对台湾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变化中的人力资源政策变化和旅游产业的人才培训等方面加以讨论。

2. 人力资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早期多称为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或人力管理(manpower management),为企业六大功能之一,其主要责任在于依据组织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适时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人力,以支持组织中的各项作业,进而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企业人事管理的发展源自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员工涌入工厂中,产生了管理上的问题,例如人员的招募、甄选、出勤管理、薪资核算和人事数据的维护等,早期的人事管理内容大多即以这些例行性行政事务为主。但由于工厂人数渐多,企业主不再能亲身掌握处理所有的人事工作,才有专业人事部门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经济的高度成长使百业兴盛,也造成了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的相对不足,人力规划(manpower planning)的观念开始进入企业界,希望透过对组织人力需求作先期的预测与规划,进而以各种手段确保所需人力的适当获得与维持。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manpower这个被视为带有性别歧视的字眼也被中性的human resource取代,“人力资源”也彰显了人为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乘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企业规模不断扩充,组织迅速膨胀的结果造成了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获得、培育与发展,并试图以更具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吸引企业所期望的人才进入企业,并以员工在组织中发展的展望与承诺,留住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而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生涯发展管理即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特色。经过20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造成世界性的经济衰退,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中,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最深的有两个趋势,一是高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一是后工业时代服务业的兴起,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素质,高水平人力的获得和维持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扮演策略性的角色。即使在一般企业中,人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视,进入了所谓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均时代。

综合以上所述,兹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演进整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与成长,普遍推行人力资源政策。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使世人了解“人力资本形成”比“物质资本形成”对于经济成长更为重要,而人力资源的品质又比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生产力提升更具影响。由于人力资源的品质取决于社会的教育及训练体系的运作,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当重视由政府所主导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规划与执行。以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发展而言,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初期是配合经济发展所需,侧重人力规划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教育体系培养提供各期经建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后确认,人力资源政策逐渐形成正式的组织和具体的方案,而被纳入各期经建计划中。台湾地区历年来人力资源政策中,以旅游业发展历程而言,为落实“行政院”推行的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目前台湾地区旅游从事人员培养重心偏向于以提升服务理念与品质及推动证照制度为主要目标。台湾当局相关机构以及大量提升的旅游相关科系或教育训练课程,为台湾地区的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养成制定更完善的规划。

3. 台湾旅游就业市场及人力需求

旅游是快速成长的国际性产业,对于解决就业有着重要的贡献。由于旅游产业包含多种活动,因而促成旅游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因此,旅游产业的就业市场也就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内容与类别,且需要各种不同程度的技能。一般来说,旅游领域的五大产业包括旅行业(即旅行社业)、旅馆业、餐饮业、运输业及旅游游乐业。旅行业是为旅客设计安排旅程、食宿,提供领队人员、导游人员,代购代售交通客票、代办出国签证手续有关服务而收取报酬的营利事业。在台湾,旅馆业包括国际旅游旅馆、一般旅游旅馆、一般旅馆及家庭旅馆等四大类,是对旅客提供住宿及相关服务的营利事业。餐饮业是指饮食业中与旅游有关的部分,一般的饮食业范围包括餐馆业、快餐餐饮业、小吃店、饮料业、餐盒业及其他饮食业等。运输业指从事水、陆、空客运运输及有关旅游服务的行业。旅游游乐业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经营旅游游乐设施的营利事业。

大致来说,旅游相关产业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这些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整体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旅游产品的口碑有很大的比例是建立在服务人员与顾客间互动过程中所带给顾客的感受。而高品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则有赖于高品质的旅游人力。目前台湾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实践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为促进达到此计划的目标,当局提供许多培训机会,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以应对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此外,当局亦逐渐推动证照制度,借由证照考试的方式来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相关专业人才,以提供旅客更高品质的服务。

4. 旅游政策中人力资源的发展

旅游政策的拟订,是当局在现存的限制条件与预判未来可能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旅游需求与发展所提出的“指导纲领”。由于台湾政治情势的转变、全球旅游事业发展趋势、岛内经济成长及休闲时间使用形态转化等影响,当局对休闲游憩的界定在每个阶段均不同。台湾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

4.1 以社会教化为目的(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主要是以“寓教于乐”为主,即透过休闲活动达到教化的目的。这个时期的旅游,在“勤有功,嬉无益”的儒家教诲及物资欠缺的条件下,被视为有钱有闲者的专利。1953年,蒋中正先生在“民生主义音乐两篇补述”中,将国民旅游游憩列为台湾重要政策项目,指出如何利用自由闲暇时间,不仅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文化和政治问题,呼吁国民旅游游憩活动应含有国家的意识,赋予旅游游憩活动伦理规范化,文化象征或发扬民族优良文化精神等3项功能。 在政策推行上,除先后成立“台湾省旅游事业委员会”、“旅游事业项目小组”等专责机构及实施“发展台湾旅游事业三年计划”外,并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及广电传播系统,推动能“培养民族正气、鼓舞战斗精神、发扬蹈厉气概、笃实光明风度”的休闲活动,强调主流的休闲文化,而将民间的流行文化斥为商业低俗,加以压抑。

4.2 以赚取外汇为目的(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的旅游游憩政策,除延续着上个阶段的教化功能外,因受到国际发展旅游事业的影响,加入争取外汇的目标。为了争取国际旅游客及侨胞,除了将政府旅游部门机构加以扩编外,于1961年起将“旅游事业四年计划”并入第3~5期的“经济建设四年计划”外,也着手进行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和森林游乐区的开发。

然而,虽然这个时期开发活动开始兴盛,但政府以时期保障安全为由,分别制定“期间台湾地区山地管制办法”、“时期台湾地区各机关及人民申请进出海岸及重要军事设施地区办法”、“台湾地区沿海海水浴场军事管制办法”,限制山地海岸使用活动,也限制了风景最为优美的山海地区的旅游游憩发展。

4.3 以劳动力再生产为目的(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台湾受到外交挫败的影响,旅游事业困顿不前。另一方面台湾工业化过程纳入新国际分工,岛内休闲政策以鼓励国民旅游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但这个时期的重要措施,大多停留在各项土地使用管制计划,真正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进行各项投资,是1978年大陆开放旅游,导致来台旅客、外汇收入成长率停滞不前,台湾旅游事业跌至谷底。

4.4 以休闲产业化为目的(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旅游发展仍未能突破70年代的困局,至80年代中期,台湾旅游政策由推展时期迈向转型期,各项重大投资纷纷投入,如国家公园的建设。政府解除及放宽山地、海防及军事管制区,也使台湾地区的游憩空间大为增加。同时政府当局开始强调多元化的休闲活动,如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这个时期的“文化资产保存法”、“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南部区域计划”及第八期经建计划,都强调“保护自然景观”与“开发旅游资源”的依存关系。

4.5 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台湾旅游事业的发展,在行政事权不统一、社会环境急速恶化、签证手续繁琐、物价高涨、治安恶化及大陆旅游、出国旅游的强大竞争下,首度出现“零成长”乃至“负成长”的局面,衰退状况更甚于70年代,从而使旅游局“争取四百万游客不是梦”的口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发展正由以劳力密集型工业为主,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因此,休闲产业成为服务业升级的主要策略之一,资本密集的游憩开发成下一阶段政府辅导的重点,同时,“多功能休憩中心”已然成为各国营事业“多元化经营”的重点方案。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旅游政策有:①“经建会”将“规划建设休憩体系”纳入六年“国家建设计划”,并在“服务业发展推动方案”中,将休闲服务业与工商服务、信息服务、工程顾问、现代化商业、环境服务、医疗卫生同列为“重点发展服务业”,并指出文化资产与旅游事业结合,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目标。②“行政院”农委会为配合未来社会需求,提供高水平的森林游憩场所,规划建设全岛北、中、南、东四区域共21处森林游乐区。③“旅游局”策划大型游憩区以满足国人游憩需求,加强鼓励兴建旅馆,鼓励旅行业者着重来台旅客的招揽,筹建大型游乐区及运输系统容量的协调等,争取国际游客列为未来发展重点。

台湾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本培养是由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成形的,即从以服务业升级为目的制定旅游政策时才开始加以考虑。虽于1980年所修正施行的发展旅游条例中已有对导游人员的规定,但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则是一直到2001年法案修正后才较完整,不仅对导游人员有所规范,对领队人员、专业导览人员等皆有所管理。此外于2003年,当局更将导游、领队人员纳入国家考试,借以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进而保障游客国内外旅游的权益。对于旅游相关人员的技能检定亦日趋成熟,如中西餐烹调、烘焙、调酒、餐旅服务等专业技术的考照制度,借以培训更多专业人才。近年来,因服务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影响,各大专院校及高中职校皆纷纷成立旅游相关科系,而旅游相关业者也愿意对其员工进行在职训练,已不再认为投资在员工训练上毫无商业利益。

目前,当局推动台湾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即为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因此,各业者均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准为目标,亦即提供游客更高品质的旅游人力。抓住当局提供大量训练的机会,并配合实务演练、案例解说及经验交流等方式,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与服务品质。

5. 结论与讨论

台湾的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台湾整体经济呈衰退局面,唯有服务业仍维持正成长的水准。因此,旅游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人力资源培养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本研究探讨了台湾旅游人力资源政策转变的过程,得出如下结论:

(1)台湾当局对旅游游憩的定位,已从20世纪新视野、新观念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台湾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挑战。台湾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可透过参与教育训练或是证照考试来提升其自身的素养,2004年台湾地区为适应2008年游客倍增计划所实施的各式训练整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教化意义中逐渐加入赚取外汇、劳动力再生产、休闲产业及服务业升级的功能。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商务旅游: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四川旅游近期又打出了“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新口号,请您谈谈这种宣传策略的调整意义何在?

张局长: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全世界85%的大熊猫生活在四川,大熊猫也一直是我省旅游品牌形象的代表。自去年来,随着大熊猫被评选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以及我省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赠送台湾等一系列事件,在国际和国内掀起了四川“大熊猫热”。今年7月12日在立陶宛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通过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审,成为我省第五个世界遗产,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自然遗产。大熊猫的品牌效应已在国际和国内凸现,对四川省来说,通过大熊猫这一平台,是扩大国际国内知名度不可多得的历史契机。把“天下四川,熊猫故乡”作为我省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就是要依托大熊猫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时把“大熊猫”作为四川生态旅游的核心品牌,做大做强相关产业,逐步形成有国际影响的大熊猫品牌,扩大四川作为大熊猫故乡的国际知名度。以前我省的旅游宣传口号很多,不固定,不统一,难以形成品牌,对整体形象的树立效果不佳。现在确定了以“天下四川,熊猫故乡”为我省统一的旅游宣传口号,再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长期不懈的坚持推广宣传。

商务旅游:四川是一个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的旅游大省,您能否谈谈四川有那些旅游资源?

张局长: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众多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5处,是国内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省份,也是国内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列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处,部级风景名胜区15处,部级自然保护区18处,部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部级地质公园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座。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

商务旅游:除了“熊猫牌”以外,四川今后还将着重推广哪些旅游品牌?

张局长:“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主要集中力量实施“三三五四”计划,即:建成“中国第一山”、大九寨、都江堰-青城山“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打造大熊猫、太阳神鸟、农家乐“三大旅游品牌”;加快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五大旅游新精品”;推出九环线、成乐环线、西环线、三国文化旅游环线“四大国际旅游精品线路”。

商务旅游:统计显示,今年1-8月四川旅游总收入已超过638亿元人民币,形式喜人,但其中入境游的比例依然不大,请问四川在发展入境游上有哪些举措?

张局长: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入境旅游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入境旅游加快发展的通知》,我局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从宣传促销、行业管理、旅游执法、新五大旅游精品区规划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确立境外促销的主题,创新宣传促销手段,加大对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

要突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思路和手段,更多地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营销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定“天下四川,熊猫故乡”为四川旅游形象宣传口号,集中力量,坚持不懈地进行推广;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围绕航线规划、设计入境旅游线路产品。三是以项目和线路为核心,以旅行社为龙头,确立“走出去,请进来,以请进来为主”的旅游市场营销方法。联合航空公司、旅行社、景区邀请主要客源国和通航国的大旅行社到四川考察。四是加强重点客源市场调研工作,细分客源市场,以客源市场的视角进行宣传促销。

(二)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创造入境旅游良好的市场秩序。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管工作:一是配合民航管理部门和工商部门,加强对机票代销行为的监控力度,理顺票务销售渠道,切实保证入境游团队市场需求。二是营造宾馆、饭店诚信经营的氛围,规范服务程序,坚决查处旅游饭店炒房、卖房、擅自违反合同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指导、督促景区管理部门完善景区内标识标牌,使用文字要符合国际化及语言法的要求。四是严格控制用车价格,严厉打击在旅游旺季随意调高车价的行为。

(三)按照打造国际化精品景区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完善老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启动新五大旅游区的规划。

目前已完成了《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和《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标准》。已启动和即将启动《川西自驾车旅游产品规划》、《四川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规划》、《攀西阳光度假旅游产品规划》、新五大旅游区规划中的《两湖一山生态旅游区规划》、《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

(四)针对入境旅游需求,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

为了使我省旅游人才更加专业化,在以下方面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一是加强外语类导游(含讲解员)的培训。二是加强外联人才培训。三是鼓励各旅游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加强对入境旅游的研究,针对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时提出发展新措施。

(五)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积极做好指导地方旅游发展和协调相关行业管理的工作。

协调有关航空公司,优先解决国际旅行社入境旅游团队往返九黄机场的机票;鼓励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增加入境游客需求的高档车辆;指导新五大旅游区,特别是西环线要迅速规划建设适合入境游客需求的高星级饭店;指导成都、乐山、绵阳、阿坝、甘孜等市州,九黄、峨乐等重点旅游沿线,规划建设适应入境游客餐饮习惯的团队餐厅;九黄线、西环线要尽快建立旅游突发事件救援中心。

商务旅游:近几年四川举办了不少有档次、有规模、有效益、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海内外旅游界的高度关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还有哪些连台戏?张局长:12月在西昌举行的第二届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12月在南充举行的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同时还将在美国、台湾等市场举办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Www.133229.cOm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egking”为你整理了这篇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谋划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

1.疫情防控。新冠疫情发生初期,我局认真落实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通过旅游微信公众号“毛集实验区旅游活动暂停公告”、“取消原定于春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文旅活动,所有景区停止接待游客、开展旅游活动。并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抓好景区、景点等人群密集场所和包联小区的防控。

2.旅游业复工复产。指导景区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定游客管控等措施并向社会公布;开展毛集实验区旅游景区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旅游安全联合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共发现安全问题19个,目前已完成整改 。

(二)创建工作推进

1.5A创建工作有顺推进。继续推进焦岗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各项工作,提升实验区旅游知名度;

2.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一是委托安徽师范大学全程咨询服务焦岗湖旅游度假区创建验收工作;二是投资100余万元对度假区范围内交通导引牌、景区内部提示牌进行统一更换;三是投资100余万元在高速出口处、凤台县南站站前路与兴湖路交叉口建设度假区景观小品两处,计划12月底完成。

3.“四级联建”创建工作。申报焦岗湖镇省级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待验收;洼梁村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待验收;“鲜果港”获得了省级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

(三)实施项目带动

一是谋划旅游项目。成功申报焦岗湖旅游度假区非标专项债项目6400万元。目前已到位专项资金3100万。并积极谋划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47万元旅游通道B段已经完工;投投资2000余万的旅游通道A段正在建设:新游船码头项目已完成设计,计划年底开工建设;投资2000余万游客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完工;投资2100万生态停车场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推进焦岗湖镇鲜果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旅游配套建设 加快推进文商开元(曼谷)酒店内装修装饰建设。更新旅游外部交通标识,景区内各景点标识标牌,增强游客对景区了解。加大焦岗湖“以鱼净水”、禁渔禁垦、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力度。开通区内1号旅游公交线路,将各景点串珠成线。投资200万元购置画舫、竹排等水上观光交通工具,提升运营能力。四是提升景区景点品质。实施焦岗湖荷花淀及大湖红莲观赏区提升工程;投资600万元进行焦岗湖芦苇荡二次提升工程;投资6000万元焦岗湖影视城大型游乐项目已建成并与十一正式运营;中沛御泉湾温泉小镇2号温泉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力争年底投入运营;花田花海项目花海区余十一对游客开放,丰富旅游产品,引流余10万人。

(四)旅游宣传营销与产品开发

宣传营销。协助省文旅厅、市文旅局顺利举办“皖人游皖北”活动;利用“水青春·欢乐季”平台,开展湖畔网红不夜城、中沛御泉湾首届美食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参与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中心“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展”,淮南市宣传部“第五届淮南文博会”、八公山区“淮南市非遗大集·旅游后备箱商品展销”、“安徽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展销与推介会,宣传毛集旅游。十一期配合区扶贫办举办扶贫产品进景区活动。淮南白蓝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市焦岗湖忠辉食品有限公司顺利被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评为“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

产品开发。重点推进安徽悦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悦荷春-四季焦岗湖”系列开发与利用。

(五) 市场监管服务不断强化

主动出击,严厉打击辖区内各类违法违规旅游业发展行为。不断强化和完善日常管控机制和问责机制,采取积极全方位监管和不间断巡查等有效措施,为我区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落实市、区关于旅游市场领域“扫黄打非”和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了“清源”、“秋风”等专项行动。我区旅游业未发现以上类型情形。

(六)推进旅游消费扶贫专柜与区建设。根据区扶贫办要求,我局在景区设立了3个“旅游消费扶贫专柜”,已投入使用;悦荷春在红莲古街设立“旅游消费扶贫馆”,已正常营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区域旅游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二是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三是商品开发较低。四是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三、2021年工作谋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总要求,以创建焦岗湖部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承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把文旅产业培育成全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努力把毛集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任务

1.以创建为抓手,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验收基础上,继续争创建部级旅游度假区;继续完善焦岗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各项工作,提升实验区旅游知名度。筹备焦岗湖镇省级特色文化旅游名镇、洼梁村省级特色旅游名村验收工作;筹划星级“渔家乐”、“农家乐”申报工作。

2.推进项目谋划与实施,完善旅游产业服务功能

重点围绕乡村旅游、旅游综合体、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等旅游新业态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入文旅产业。谋划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及非标专项债项目的申请,加快花田花海项目投入运营、游客中心装修、彩虹桥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工建设、生态停车场投入使用、旅游通道A段、C段、码头建设。重点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和工业旅游景点建设,即白蓝集团、忠辉食品、荷叶茶厂旅游设施建设。

3.实施品牌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宣传推广

举办2021年“水青春·欢乐季”系列宣传营销活动,组织宣传推介、文艺展演等,重点活动进一步梳理整合毛集实验区内旅游节庆活动,支持景区、景点打造有品质的特色活动。

推动“互联网+”宣传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更加注重营销内容制作,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科学、有效的服务。

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全面抓好景区环境提档升级工作从景区环境整治、旅游安全、服务质量、市场秩序、厕所革命、公共基础设施全面抓好5A级景区整改提升工作;加大行业管理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方式开展联合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旅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督促旅游景区(景点)及涉旅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方案”的编制,切实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着力构建涉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统筹、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文化大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强县,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以瓦屋山景区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发展重大机遇,做强“生态洪雅,绿色洪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实施“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带动”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部级生态县建设的四大体系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生态文化引导,生态县建设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群体的生态人,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氛围,生态县建设才能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成果才能获得保障。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县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工程是统帅我县“生态工程”的灵魂。

二、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景点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由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转变,由单一追求门票消费向提高社会综合环境保护消费转变),完成“四个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力,提升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力,提升生态旅游市场扩张力,提升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支撑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名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全县以大瓦屋山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配套,接待规模有较大增容,年生态文化旅游社会收入达到旅游收入的一半,使生态文化产业成为洪雅生态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目标。

(二)生态文化产业布局

发展定位:以旅游为载体,包装和嫁接生态文化内涵。以县城为中心,以15个乡镇为框架,柳江、花溪、瓦屋山、槽渔滩等青衣江流域为重点。完善以民俗文化、民间文艺为主,民俗村为辅的文化旅游为格局。

(三)培育生态文化产品

展示洪雅生态文化特点产品:深入挖掘森林文化、道家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祈福文化、养生文化、健身文化、雅女人文化等,完善印制一批荟萃洪雅县文化的宣传品、制作一批展示洪雅县文化的宣传牌、培养一批熟知县洪雅生态文化的导游员,用洪雅县生态多元的特色文化吸引不同的游客群体。

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在整合好洪雅生态食品、雅茶、雅笋、奶液、雅石制品以及特色养殖、小杂粮、干鲜果品、酒类商品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重点设计开发一批最具浓郁地方特色、生态文化特色、实用特点、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旅游商品。

(四)体制定位和行政工作目标

体制定位:一是政府主导。加强县委、县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巩固完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规划编制全县生态文化规划,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审批、市场营销、市场整顿、行业管理要进一步进行规范;二是集团管理。加大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力度,组建洪雅县生态文化旅游集团,实行政企分开,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强强联合,解决单一景区景点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开发。深化改革,逐步实现国有、集体景区(点)向股份制企业的过渡,实现全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投入和市场运作机制;四是全民参与。以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为突破口,实施绿色生产搭台,旅游开发唱戏。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特色养殖、休闲渔业为内容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充实农家旅游内容,营造全民办旅游的浓厚氛围,努力扩大农家院数量,提升农家院档次。

(五)三年生态文化发展需要投入的建设资金

三、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

洪雅要建设生态文化,此项工作涉及县委宣传部、县环境保护局、县规划建设局、县旅游局、县生态食品企业、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水利局、15个乡镇等等。具体可以对应生态文化概念有关认识、意识、思想、制度、物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公民生态意识的教育体系,培育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三大生态观。培养“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环境是资源、是资本、是资产的生态价值观;确立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观。在这个方面,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业界人士是重点,因为他们参与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青少年是主体,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广大农村居民是难点。在培育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的具体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应该根据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比如社区层面要侧重于倡导生态型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与伦理道德规范,努力培养优良的社区人居环境,维护社区平衡发展。企业层面主要是通过转变原材料利用,合理设计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鼓励员工投身企业生态转型改造,培养一大批现代文明职工,实行清洁化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社会层面以知识、技能、意识、行为等生态教育为基础,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素质,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规范。

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支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应推行各级重大决策的环境论证、听证制度和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环境建设目标考核制度、以奖代补制度等等。这些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可以在全社会树立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县建设的社会氛围,把建洪雅成现代生态文化大县。

三是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建设富有洪雅特色的生态文化。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城市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树立正确的产业导向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搞好城区立体绿化,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点、线、面、片的结合,科学配置乔木、灌木、绿地,形成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城镇绿地系统;以开发“大瓦屋山区民俗文化”为契机,重点发展以奶文化、茶文化、笋文化、酒文化、中药文化为代表的反映洪雅盆周山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特色文化;继续办好洪雅生态文化节,全面规划建设采茶文化、生态奶文化等“洪雅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以观光体验茶农生活为内容的文化茶园、名茶博物馆,推进茶文化产业化;构建特色饮食区块,做大“雅女”品牌的饮食文化,不断创新新现代旅游内容,做大做强山区、瓦电库区、青衣江的生态旅游业,推出一大批富有自然山水、绿色森林生态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等。

目前,洪雅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需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这个过程,既要反对把生态文化庸俗化,蜻蜓点水式的做法,也要留心把生态文化神圣化,认为高不可攀,无枝无依的错误思想。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计划

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这次全市文物旅游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十一五”和2010年全市文物旅游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全市文物旅游重点工作。会上,对全市文物旅游工作突出的先进县区、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刚才,高春毅局长对“十一五”期间的文物旅游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对“十二五”特别是今年全市的文物旅游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我完全同意。省文物局、省旅游局领导也对我们文物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旅游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文物旅游工作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文物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文物旅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物旅游产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这五年来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家底更加清楚;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较明确;产品更加丰富;基础更加夯实;发展更加快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少大景区,目前没有一个能代表旅游的拳头产品;二是没有大资金的投入;三是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差距,没有特色,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低,景区通达性差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为我市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今年省上又将出台加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重大政策措施为我市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整合发展要素,集聚发展能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市文物旅游工作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对文物旅游业发展十分有利。贯彻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注重关注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效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为文物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二是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文物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生机与活力。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文物旅游产业的交流合作。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加快发展,增强了我市旅游产品的适应性。随着我市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着旅游需求的增长。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旅游产业的发展。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人大六届三次会议都对我市文物旅游工作提出了更严、更高、更远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作为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的,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主动融入、抓住机遇、超越发展。

当前,我市文物旅游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发展转型所带来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我市文物旅游产业在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大跨越,使之尽快成长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

二、发挥优势,科学谋划,努力开创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深度结合的新局面

要抢抓国务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利用好“十二五”全市文物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努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养生保健旅游和乡村民俗旅游,为文物旅游业增色。

第一,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调整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境界。2011年文物旅游工作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奋斗目标,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我市“一城两区三带”的文物旅游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中国第一、中华养生名城”旅游品牌,提升全市文物旅游产业开发的整体水平。

第二,以“一城两区三带”为重点,优化空间格局,加快旅游景区建设。今年我们将结合“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把发展壮大文物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发展历史人文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板块启动、项目支撑”的思路,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三,以大遗址保护和利用为突破,整合优势资源,彰显华夏文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一个高地、四个基地”的定位,要求我们以大遗址保护和利用为突破,着力彰显华夏历史文明。我市大遗址数量多、级别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亮点。尽管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繁重艰巨,但综合效益巨大,不仅能有效改善当地环境,提升人文品味,提高城市和地区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快速提高文物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今年要全面推进秦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泾渭新区建设,加强有关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确定一批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高标准、高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划建设,共同推动我市文物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培育特色品牌为依托,开发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我市旅游商品开发和经营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代表性不强。各级旅游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旅游商品开发商和生产厂家开发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并让人铭记于心的旅游商品。首先要在开发民间手工艺品、保健品、文物仿制品等方面下功夫。其次,要引导一批获得国家和省著名商标以及代表市形象的知名产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第三,要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建立起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联动和配合机制,快速传递市场信息,强化市场灵活应对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商品。

第五,以世园会为契机,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服务水平。今年4月28将在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届时应邀参展的城市及机构将有100多个,其中国外城市30多个、国内城市40多个、国际园艺行业机构30多个,预计参观人数将超过1500万人次。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和推广旅游品牌,做好旅游接待服务工作,重视境外市场的拓展,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咸旅游,提升我市入境旅游人数,对于推动国际化大都市进程意义重大。

第六,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加强文物安全,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是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事业的生命线。各级文物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文物工作的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文物执法队伍,强化文物行政管理,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类文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文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文博开放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预案,完善各项安保措施。文物出国(境)展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会同境外承办方认真制定落实各项安保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三、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推动文物旅游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文物旅游事业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之年。要切实加强对文物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文物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政府主导聚合力。要把文物保护放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位置来抓,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要把旅游产业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努力使之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成为促进社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传播历史文化、扩大影响的大窗口。各级发改、财政、交通、林业、文化、商务、水利、扶贫等相关部门要从多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文物旅游产业发展;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文物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形成机制,并逐年增长;宣传、文化广电部门要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为文物旅游业突破发展造势鼓劲;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局要开发和推广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增加对文物旅游项目建设的信贷规模;文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抓好宏观调控、发展规划、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环境营造等工作,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要市场运作建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利益分配原则,多轮驱动,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参股、兼并的形式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成片开发精品旅游景区。要加强文物旅游产业项目的策划、论证和宣传推介工作,创新旅游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以大招商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项目策划人才和投融资、项目包装等方面的人才,提升文物旅游产业的管理经营水平。

三要项目支撑树品牌。要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投资开发,以项目聚集资金,以大项目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今年,要全力做好秦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博物院、乾陵大景区、礼泉湖旅游区、昭陵文化旅游区、泾阳郑国渠水利风景区、永寿黄土地、旬邑马栏革命旧址红色旅游景区、淳化关中大峡谷等文物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秦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四要板块启动上水平。以“一城两区三带”六大板块的开发为重点,统一规划、集中推进、连片开发,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开发的整体水平。在抓住文物旅游、红色旅游以及休闲养生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礼泉袁家村、淳化贤仓村、旬邑唐家村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以及民俗旅游,使其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协调推进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要素建设,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繁荣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