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溶解教案范文

溶解教案范文

溶解教案

溶解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可行性论证

溶解教案范文第2篇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溶解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溶解教案范文第4篇

同学们都吃过水果糖,今天我们来做个吃水果糖比赛游戏。把同样大小的两

颗水果糖分发给甲、乙两位学生。设定条件是:

甲同学放在口里含着不许动,让糖果自然溶解后咽下糖水。乙同学把糖果放在口里,允许舌头动,牙齿咬待糖果溶解后再下咽。

结果是:甲同学吃糖果度较慢,乙同学吃糖果速度较快。

师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吃糖果慢,一个吃糖果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探究新知:

1、实验一: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的维生素B2片〈黄色,最好是带有颜色易溶于水的药片,便于观察〉放入盛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透明杯最好〉

设定条件是:同时放入药片,水温一样,水量一样;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强调设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对比公平与公正,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是:经搅拌的那杯药片溶解的快,未搅拌的那杯溶解的慢。

2、实验二: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将温度不同的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再放入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各一片。

注意设定条件是:药片一样,水量一样,都不搅拌或都同时搅拌〈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同的是: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水温不一样。

实验结果是:冷水中的药片溶解的慢一些,热水中的药片溶解的快一些。

3、实验三:是否粉碎溶解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其中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再同时放入盛同样多水的杯中。

注意实验设定条件是:①药片同样;②水同样多;③水温一样;④都不搅拌或同时搅拌。不同条件只是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实验结果是:粉碎了的药片溶解的快些,未粉碎的药片溶解的慢些。

三、师生共同总结

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溶解时搅拌就溶解的快一些;不搅拌就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2:热水中溶解的快一些,冷水中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3:我知道把溶解物粉碎的颗粒越小溶解的越快,颗粒越大溶解的越慢。

教师启发:谁能全面总结一下,溶解的快慢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4:我来总结: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溶解物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有关系。

学生5:我今后在溶解时,要想溶解的快一些,具体做法是把溶解物粉碎后放入热水中再快速搅拌,就可加快溶解;要想溶解的慢就不粉碎放入冷水中不搅拌就可减慢溶解的速度。

老师激励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习兴趣真高,不但能积极参与实验,而且能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所学知识,还能与现实生活联系,科学学习就需要这种学习精神,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目的是及时肯定评价,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巩固教学效果,首尾呼应

老师:现在你对吃水果糖快慢的原因弄明白了吗?谁能说说。

学生6:我知道了。牙齿咬就是粉碎糖块,舌头动相当与搅拌功能,口腔里的唾液相当于热水。所以溶解快的几个因素:粉碎颗粒变小、搅拌、热水,都具备了,这样一来吃糖果就快;反之,含在口里不许动就缺少了粉碎、搅拌的作用,则溶解的慢即吃水果糖就慢。

老师:你回答的很棒。不但对书本知识学的好,还与实际生活小事联系,理由谈的很充分。

五、课后反思

1、把原教材中的食盐溶解替换成维生素B2片来溶解,因为是黄色药片,观察效果更明显,增强了直观感。

2、把课文中最后的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内容调整到开始进行吃糖果比赛游戏,使授课导入顺畅,又节省教学时间。从学生最熟悉又喜欢的情景入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疑吃水果糖快与慢的因素有哪些,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兴趣,为学生实验的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回答理由提前埋下了伏笔。

溶解教案范文第5篇

2.溶解度的概念

3.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溶解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课时安排2

教学手段

(专业教室)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

课后记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

2.列举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回答复习巩固知识

导入【活动与探究】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分组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一、饱和溶液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分组讨论,共同研究结合实验,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分组讨论,创设讨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溶解度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活动与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分组讨论,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解度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以“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小组讨论,交流资料。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解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绘制溶解度曲线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创设情境出示一瓶汽水,提出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固体的溶解度

3.气体的溶解度学生总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活动与作业:1、课本41页5、6、7题

溶解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十字教学法;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76-03

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学生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ax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运用“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设计说明

“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我县初中化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经过十年努力,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十字教学法在化学学科的实验与研究,到运用十字教学法设计教案,再到近三年来深入研究十字教学法设计导学案,每一次都有进步和提高。

“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二、十字教学法导学案示例――溶解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会药品取用、液体加热以及玻璃棒等仪器使用的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

2.通过交流展示,初步形成观察、记录、分析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逐步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学习重点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与转化。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不饱和溶液。

2.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二】读书

你的饭量有多大?一次能无限制的吃饭吗?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是说淡,再要妈妈加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1.物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和猜想。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能够转化吗?

3.从海水中如何提取食盐?

【三】议论

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

3.你知道用海水晒盐吗?

【四】讲解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 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只有在温度和溶剂量确定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温馨提示: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3.结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主要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冷却溶液。

【五】练习

1.随堂演练

(1)实验9-5

课本P33,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实验9-6

课本P33,温度改变,杯底还没有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3)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6)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的斑痕?

(7)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从盐碱湖中捞出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9)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2.达标训练

(1)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②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_______为________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配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C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20°C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布置作业:课本第40至41页1、6、8题。

三、实施要求

(一)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吃透化学教材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前提;了解学生思想、能力、水平,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关键;掌握十字教学法的实质,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潜心研究教材,细心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教法,切实备好课。

(二)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犹如建筑施工的设计蓝图,是化学课堂实施指导计划。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就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节、课题)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写好课堂导学案。

溶解教案范文第7篇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的内容,属于新增加的内容。选修四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其中平衡思想是该模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学生学习过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的特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在化学平衡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探索溶液中离子的多种平衡过程,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弱离子的水解平衡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即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平衡大板块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平衡学习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方法也有了,所以这一内容采用学案导学有很好的基础,既可以用学案检查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以及溶度积常数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介绍如何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两个新授课学案和一个习题检测学案。下面就第一课时的新授课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做较为详细的阐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以及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并能运用平衡常数解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又的化学平衡建立过程推导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根据已学有的化学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特点推导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类比出及溶度积常数等知识。并理解溶度积常数的计算、意义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的类比、对比等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科学探索,培养热爱科学、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预备知识】

1.饱和溶液:

2.以合成氨为例表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以合成氨为例表述化学平衡的特点:

4.以合成氨的平衡状态为例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一、溶解平衡的建立

1.向AgNO3溶液中滴入HCl溶液 ,描述AgCl饱和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

小结: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定义类比)

2.结合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找出溶解平衡的特点。

3.【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1的体系中存在溶解沉淀平衡 。

4.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方法--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

5.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弱离子水解的因素有哪些?结合上述因素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出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内因:

(2)外因:遵循 原理

二、溶度积常数

1.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表达式:

对于AmBN(s)=mAn+(aq) + n Bm- (aq) KSP = 〔 c(An+) 〕m ・〔c(B)m-〕n

3.K、Kw、Ka、Kh、KSP 都关与各物质的性质有关,温度有关。

4.K SP的意义,判断生成沉淀与否的原则

学案实施与教学实施

按照学校的要求在上课的前一天就将学案发给了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天学生交回学案,老师全批全改,了解学生掌握得好的知识,掌握得不好的知识分别是哪些,在上课前调整好教学思路,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与辅导,学生会了的一定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不会的,解决起来有困难的老师要重点讲,在这样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对学生的本次学案做了很详细的批阅【实验探究】的部分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采用了实验方案的竞选仪式,同学们自告奋勇地将自己的实验设计步骤叙述出来,由老师比较出一个最佳方案,并由方案设计者操作、展示。当然我们还采用了其他的展示方法,其目的就是清晰、准确地把知识点传达给大家,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考虑到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前期的已学知识类比的来,所以把相关知识都设计到了一节课的时间里。经过实施,我认为课堂实施已经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溶解教案范文第8篇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它在教学中能起到三重功能。首先,它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延续;第二,从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系统来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使这部分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第三,有利于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本节教学内容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讨论溶解与沉淀的互逆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的不同角度反复论证物质溶解度的绝对性和物质溶解度大小的相对性。学生能在“溶”与“不溶”之间了解微观粒子的相对作用,最终得出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意识的培养。(2)通过溶解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讨论,有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知识基础、心理发育阶段特点,确定本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方法及本质

教学难点:用数据分析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方法及本质过程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1.设计若干个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本课重难点目标的问题供学生探讨。2.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两次。3.后黑板使用一次供学生展示。4.课堂上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

教学设计意图:1.给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展示的平台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肯学、乐学,自愿成为学习的“主人”。2.以导学案为抓手,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达人”;3.让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同学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能够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树立信心、战胜自己、有所发展;通过老师增加与他们的互动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4.让教师讲在“关键处”,讲在“易错处”、讲在“易混处”;让教师的点拨使学生“醍醐灌顶”,使教师的拓展让学生“站得更高”;5.让教师的乐教感染学生乐学,学生的乐学促使教师更加钻研,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五、教学过程

【开场白】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首先通过对缺口硫酸铜晶体的“整容”方案设计,复习了溶解结晶平衡,接着通过对难溶强电解质PbI2悬浊液的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了解到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大小是考量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两个参数。本节课将在上节课知识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共同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因为在生产生活中经常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选择适当的条件,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

【目标展示】强调重难点。展示学生导学案预习中的共性问题:

1.等体积混合0.2mol·L-1的AgNO3和NaAc溶液是否会生成AgAc沉淀(已知AgAc的Ksp为2.3×10-3)?

2.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探究能使Mg(OH)2溶解的方案?学生讨论,提出方案,实验观察,由现象分析得结论,汇报成果。

3.引起龋齿的可能原因,氟化物为什么能防治龋齿?

4.水垢中含有CaSO4,工业上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

5.溶洞中美丽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具体教学过程】这五个问题都是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处理的方法是让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五位同学板演,讲解他们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的思考与做法(8分钟)。这基于我们许多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却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学生的“潜意识”和“思维过程”暴露不够,特别是“个性化思考过程”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的考虑。接着在展示五个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安排两个让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探讨:

【探究一】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调节溶液的pH至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当溶液的pH超过5时,铜离子才开始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你是如何理解的?

【探究二】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请同学们讨论,提出方案,实验观察,由现象分析得结论,汇报成果。结合课本知识,能否将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怎么实现这个转化?

现场给学生分成10个活动小组。以前后相邻的六位同学组成一组。每组临时推荐一名组织者,有他(她)组织讨论并代表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

组织讨论探究一问题。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

考虑到选用物质的不确定性,设计一个台阶:为什么向溶液中加入Cu(OH)2和Cu2(OH)2CO3?还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CuO、CuCO3、NH3·H2O、NaOH等物质,讨论哪些物质可行?为什么?

许多学生不明白,溶液的pH3~4,在常温下还算是酸性溶液,铁、铜离子怎么会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不是说,金属的盐溶液要与碱溶液作用,才有可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吗?让学生估算:

假定溶液中铁离子浓度是0.001mol·L-1,铜离子浓度是1.0mol·L-1,运用溶度积常数,请同学们估算出溶液中OH-离子浓度达多少就开始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达多少氢氧化铁就沉淀完全?(2.7×10-12mol·L-1,pH约为2.2;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pH约为3.7)。而溶液的OH-浓度约要达到多少时氢氧化铜才开始沉淀(1.5×10-10mol·L-1,pH约为4.2)。

通过Ksp的运用和估算,学生将能体会到,要使溶液中铁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是需要溶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存在,但溶液中OH-浓度不是一定要超过10-7mol·L-1(即pH不必一定要大于7),也并非要一定需要靠加入强碱来提供。估算说明,溶液中铁、铜离子在pH3~4或超过5的微酸性环境中就可以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因此,只要使溶液的酸度降低,即把溶液的pH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达到目的。氢氧化物沉淀越难溶(Ksp越小),形成沉淀所需要的氢氧根离子也越小,pH越低。正因为如此,才“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达到除去铁离子而让铜离子保留在溶液中”。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估算和说明过程并不一定要学生掌握,但是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这样做,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了解生产的实际操作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二可以帮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溶度积的概念;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溶度积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地研究难溶电解质沉淀形成或溶解的问题,体会溶度积学习的价值。

然后,组织讨论探究二问题。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

[学生实验]向盛有2mL0.1mol·L-1的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的NaCl溶液;向其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的Na2S溶液。

[设问]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填表]表3-15沉淀转化的实验记录

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

[教师点拨]AgNO3溶液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当向体系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Ag+和I-结合生成了更难溶解的AgI,同样,由于硫化银的溶解度比碘化银的溶解度更小,因此向体系中滴加硫化钠溶液时,碘化银转化为硫化银,至此解决了前半部分。

[追问]沉淀转化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是BaSO4不溶于水,工业上是如何处理的?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再追问]将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蚕食”过程,请同学们通过下面的两道计算加以体会:

1.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___。[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2.已知Ksp(BaSO4)=5.1×10-9,Ksp(BaCO3)=1.1×10-10,今有0.15L1.5mol·L-1Na2CO3溶液可以溶解多少克BaSO4?

[教师点拨]第一问为第二问做了一个铺垫。用可逆反应通用的“三式”即可以求解得到1.1g。

【课堂小结】

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看到”微粒“找到”平衡“想到”移动

最后展示本单元知识结构:

【形成性检测】

1、通常条件下PbSO4是一种不溶于水、酸、碱溶液的白色沉淀。但是PbSO4却溶于CH3COONH4溶液得无色溶液(1)。在(1)溶液中再通入H2S气体形成黑色沉淀(2)。结合中学化学有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则,写出(1)(2)两种产物形成的离子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旨在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2、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

(1)为何碳酸钙溶于碳酸?

(2)为何氢氧化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3)碳酸钙不“溶”于稀硫酸却“溶”于醋酸中?

(4)用等量的水和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为何用水洗的沉淀损失要大于用稀硫酸洗时的沉淀损失?

(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的理解)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Ca2+

溶解教案范文第9篇

在教学《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一节课时,笔者首先设计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这一化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2.理解物质在溶解时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维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化学是有用的思想。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感受团队精神及体验成功。

重点: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仪器用品:温度计、烧杯、玻璃棒、固态NaCl、NH4NO3、NaOH、蒸馏水、U型管、广口瓶,双孔橡皮塞、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做出猜想

【教师活动】向烧杯(底部用石蜡粘有一个小木片)中注入半杯水,加入较多NaOH固体并不断搅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讨论: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教师活动】物质在溶解时只有放热现象吗?

【学生活动】猜想与假设:可能有放热,可能有吸热,也可能温度不变。

【设计意图】创设实验情境,借助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积极联系旧经验对如何解决新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研究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P30画出简图,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设计的方案主要有:

方案1:在三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来判断溶液温度的变化。

方案2: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溶质和水都要等量)。

方案3:如图1所示装置,在试管里注入水,在U形管中注入水,观察物质溶解前后U形管中液柱的变化,得出物质溶解在水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方案4:如图2所示,

在试管里注入水,观察物质溶解后导管口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比较,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基本方法进行训练。

三、实验探究,分析交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实验现象观察、数据记录。

【学生活动】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对现象进行交流。

方案1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盛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NH4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NaOH溶液的烧杯壁较热。

方案2现象: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时温度升高。

方案3现象:向试管中加入NH4NO3晶体,可观察到弯曲玻璃管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向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可观察到弯曲玻璃管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向试管中加入NaCl固体,可观察到弯曲玻璃管左右两边液面无明显变化。

方案4现象:向试管中加入NH4NO3晶体,可观察到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向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可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向试管中加入NaCl固体,可观察到导管口无明显变化。

【设计意图】将学生“合作探究”式的自主实验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动手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从现象观察到数据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总结出一些学习方法,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习惯及能力,培养良好的化学学科基本素养。

四、归纳结论,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温度变化不同?以NaCl为例,多媒体演示物质溶解时分子或离子扩散和水合过程及热量变化。如图3所示。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图3

【学生活动】学生举一反三,说出NaOH和NH4NO3溶解时扩散和水合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教师活动】葡萄糖在服用时有“凉”的感觉,原因是什么?并对这节课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并进行归纳总结: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知微粒的扩散和水合过程,在微观粒子和宏观温度变化之间建立起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五、教学设计反思

1.体验科学探究各环节。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科学探究融入学习的全过程。

溶解教案范文第10篇

【案例一】乙醛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只要有教过高中化学的教师都会注意到,当我们演示化学实验时,不管是化学成绩如何的学生,都会提起极大的兴趣,睁大好奇的眼睛观察着实验进程,特别是银镜反应实验,学生的兴趣极高。根据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看,做银镜实验时,如果反应条件不妥当,溶液配制不合理,经常导致实验失败或现象不直观,现在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提供一个更好、更快演示银镜实验的方法,不需要加热,效果良好且节约药品,成功率极高。

【新实验方案】1.配制银氨溶液步骤:

(1)在一个容量瓶内加水300毫升。

(2)分别称取硝酸银5克和氢氧化钠3克各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加水50毫升,立刻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3)用量筒量取10毫升浓氨水加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振荡澄清后,倒入容量瓶内,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往容量瓶内加水直至刻度线,摇匀备用。说明:若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则氢氧化钠用量略少,而浓氨水略多。2.。配制还原性(即含有醛基)溶液:称取葡萄糖粉10克,放入烧杯里,加水150毫升搅拌溶解即可或配制5%乙醛溶液,备用。

上述两种溶液配制完成后,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倒入2毫升银氨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滴入2滴还原性溶液,不需要加热,静置片刻,试管内壁就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这样快速直观的实验,使学生对于含有醛基的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可让教师做演示实验简练多了。

【案例二】有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探究:苏教版的高一化学必修1—关于演示“萃取”的实验。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如果教师在做“萃取”实验时,若能将溴和碘的萃取一起做,效果会更好,会让同学们相信,合适的“萃取剂”确实可以将某些溶质从它的原溶液中提取出来。而且溴和碘在有机溶剂(如苯或四氯化碳)中呈现出的鲜艳的色彩,可用于鉴定Br2和I2的存在,为后面的卤素教学带来方便。

【课本原实验】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常用作溶剂。请完成下列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毫升溴水,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毫升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现象:液体出现分层,且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橙红色。

原因解释: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中,CCl4将溴单质从溴水中“萃取”出来,而呈现出特殊的橙红色。

可是这样的实验只能让学生看到溴在四氯化碳(CCl4)中能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其他物质可不可以呢,这样有的学生产生了质疑。为了消除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实验方案稍作改进。

【新实验方案】取四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给试管编号:A、B、C、D。在A、B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溴水,在C、D试管中加入2毫升碘水,再向A、C试管中各滴加1毫升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现象:A、C试管都出现分层,且都是上层接近无色。但在A试管的下层显橙红色,而在C试管的下层显紫红色。

通过这样对比,可以让学生知道,Br2和I2都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溶剂中,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利用这一点,可以鉴定Br2和I2的存在。

【案例三】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由于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盐类的水解,课本原实验只能验证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验证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并且没有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我认为,既然做了这个实验,可同时把NaHCO3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也做了,何况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二者的酸碱性强弱的比较,还有NaHCO3溶液的弱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很多,可以适当介绍,例如:被蜜蜂、蚂蚁等蛰了,可以用NaHCO3的水溶液擦洗叮咬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通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二者的性质及用途,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把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了。下面对比一下课本原实验与新实验的方案。

【课本原实验】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新实验方案】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于pH试纸上,并用标准比色卡对照两种溶液的pH值,从而比较两溶液的碱性强弱。

现象:在沾有Na2CO3溶液的pH试纸颜色较深一些,而在沾有NaHCO3溶液的pH试纸颜色较浅一些,但两种溶液都呈碱性。通过实验说明了,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前者pH大,碱性强一些,而后者pH小一些,碱性较弱一些。这样也为以后盐类的水解的学习作了铺垫。

【案例四】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同时兼做两个对比实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钠与CuSO4溶液反应。

溶解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找寻生活素材;自主实验探究;渗透定量意识;运用科技手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06

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展现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独特魅力,实验是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这需要教师认真审视新课程赋予化学实验的丰富内涵和教学功能,在实验设计中融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 于生活中寻找化学实验的素材——强调应用性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实用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应力求贴近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鸡眼膏”(水杨酸苯酚贴膏)的奥秘、如何去除漆包线表面的漆、水火也能相容(滴水点灯)、铁钉生锈、橘子会唱歌(水果电池)、鸡蛋渗析器、神奇的吸水树脂等。选择富含生活气息的实验素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体味“生活处处是化学”,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案例1.补铁剂中的铁是几价的?(内容包含Fe2+和Fe3+的性质与相互转化)。该实验既可用于铁内容的教学,也可作氧化还原内容的补充实验,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补铁剂中的铁可能是几价铁?

(2)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检验Fe2+)

(3)怎样使补铁剂中的Fe2+转化为Fe3+?如何验证?(检验Fe3+)

(4)资料表明,补铁剂和Vc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原因是什么?

反思:课堂中补铁剂的出场让学生们表示出极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从补铁剂的包装发现了Fe2+易氧化变质的特点,从检验Fe2+和Fe3+实验中掌握了不同价态铁离子的性质,从防止补铁剂变质的实验中获得了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该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不仅提供给学生从生活看化学的视角,而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饮食营养价值相关知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从实验验证走向实验探究——凸显主体性

实验验证是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依据教材提供操作步骤用实验来论证其准确性。由于教材中许多实验的方案和结论都是预定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只是“照方抓药”,机械被动地模仿,因而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增强实验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不仅能更好地创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态课堂,且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激活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

案例2. 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鉴定。

[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卤代烃中的卤素种类?请同学们以1-溴丙烷为例,相互合作设计方案,鉴定其中的溴元素。

[生]分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并预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1: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方案2: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氯水和CCl4,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呈橙红色。

[生]动手实验。实验结果:方案1没有观察到淡黄色沉淀;方案2液体未出现分层现象,也没有明显颜色变化。预期的现象一个也没有出现,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原有的认知受到挑战,好奇心被激活。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在什么环节中出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两个方案均用于检验Br-,而1-溴丙烷为非电解质,溴元素不是以Br-的形式存在;该物质为有机物,与CCl4互溶,不能用CCl4做萃取剂。要想检验1-溴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设法将溴原子转化为Br-。

[师]如何才能将1-溴丙烷中的溴原子转化为Br-呢?请同学们求助课本寻找新方法。

[生]阅读教材,改进方案再次实验。

方案3: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或KOH乙醇溶液,加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果:试管中出现黑色沉淀。

预测的现象还是没有出现!同学们又惊奇又困惑:黑色沉淀又是什么呢?

[生]猜测:黑色沉淀可能是KOH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醇类物质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生]验证假设,开始第三次实验。硝酸银溶液加入醇类物质(乙醇),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加入K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黑色沉淀。原来黑色沉淀是KOH参与反应生成的!但为什么反应一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迅速变黑呢?

[师]解释: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为黑色Ag2O沉淀。究竟怎么样才能看到淡黄色的AgBr沉淀?

[生]认真分析,提出新方案。

方案4: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溶液,加热。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案5:Ag2O沉淀可溶于硝酸,AgBr沉淀不溶于硝酸。直接在出现黑色沉淀的试管中滴加硝酸至黑色沉淀溶解。

[生]按照方案4、5实验,均看到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

[师]请同学们归纳整理鉴定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实验方案。

反思:在教学中不该一味由教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鼓励他们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猜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探究历程;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信息、资源和思想观点的共享,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进一步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量”的意识——遵循科学性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化学学科正是借助对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才逐渐摆脱了描述性的经验形态。传统化学实验多以定性为主,教师对实验的“量”少有重视,学生普遍缺乏“量”的意识。如学生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通常为2~3mL,但多数学生不清楚向试管中倒多少液体才是2~3mL,若改用滴管取液亦不清楚1滴管液体的体积大约为多少。在实验中,学生也常常表现出对常见仪器规格不清、精密度把握不准,忽视浓度、温度、酸碱性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错误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诸多通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实验内容,注重渗透“量”的观念,才能更好体现化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特点。

案例3. 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

教材选用相同条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下的HCl、CH3COOH、NaCl、NaOH溶液和氨水进行导电性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到结论:灯泡亮的是电解质溶液,灯泡亮的程度可区分电解质的强弱。多数教师对该实验的理解就到此为止,而没有对实验中相同条件指什么,为何要采用相同条件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分析。

笔者对该实验做了改进,另外添加了两种溶液:相同体积、相同浓度CuSO4溶液和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Cl溶液,再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通过对灯泡亮度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分析意识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还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关。而要进行强弱电解质的判别,必须要采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电荷数的离子组成的溶液进行对比,因为只有这样,灯泡的亮度才只与电解质强弱有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变量控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的现象往往纷繁复杂,影响实验的因素通常并不唯一,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科学事实,取得科学发现。

反思:近年来定量实验在高考中频繁出现,试题不但立足基础,更彰显能力,这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量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适当增加定量实验,让学生获得“量”的概念,学会“量”的控制,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量变到质变”等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四、 革新旧有的实验手段——体现时代性

中学化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普遍落后,称质量只有托盘天平、量体积只有量筒、测溶液pH只有pH试纸……陈旧的实验手段,既不利于学生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也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非常不利。革新旧的实验手段,在实验中引入新兴技术不仅能让学生测得更准、看得更清,还能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案例4. 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为例研究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记录溶液的pH。接近反应终点,每加一滴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数据。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瓶口小,pH计使用不便,且间隔一定NaOH溶液体积就要测定一次数据,整个实验时断时续耗时较长。

运用pH传感电极能较好避免上述问题。组装实验装置时,用烧杯代替锥形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pH传感电极下端玻璃球泡完全浸没在烧杯液面下,电极连接数据采集器,并与计算机相连,通过碱式滴定管向烧杯内未知浓度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可通过实验软件系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点击绘图功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酸碱中和滴定曲线,通过观察滴定曲线发现滴定等当点前后存在显著的滴定突跃区域,并可在滴定曲线中寻找pH=7时的NaOH溶液的滴定体积,计算得到待测盐酸的浓度。

反思: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展实验教学,是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强实验的可信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它不仅能改进传统化学实验,而且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研究视界,进一步显现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其实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策略远不止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积累,及时反思,这不仅能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执教能力、提升自身修养,更能借助实验有效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成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溶解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情景 探究 兴趣 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Use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Wel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YANG Lian

(Guangzhou Dongpu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0)

Abstract Chemical experiments can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tudents' explore innovation. In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whether it is experimental or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xplore and teachers. "Create the problem situation" and "students design their own experimental program," can always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think, to inspir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eager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learn the method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chemistry experiments; scene; explore; interest; creative thinking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注重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学会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践行:

1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问题的引入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景中,并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范围,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学化学实验偏向于验证性,即按课本所给条件及步骤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或验证某个化学反应原理、某种物质的制取方法。如果只让学生按课本叙述进行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毫无疑问,这种机械的验证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不利于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甚至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之相比较,探究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电解质溶液和盐类水解这些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这部分知识时,笔者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处理上,笔者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性实验,不直接交代结论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得到实验结果,并自己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到结论,再深入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实验探究,具体实施如下:

案例1:电解质溶液

(1)学生实验,比较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氨水的导电能力强弱,得到结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想知道为什么不同的溶液导电能力有所不同?

(2)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

案例2:盐类的水解

(1)学生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Cl溶液的PH值,从而得到结论:盐溶液不是都呈中性,CH3COONa溶液呈碱性、NH4Cl溶液成酸性、NaCl溶液呈中性。

这时学生都想知道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呈中性而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问题引出来后,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2)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问题,从而得到结论: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均能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把“看一步做一步”的实验方法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这样,较大程度地排除学生实验在操作和结果上的局限性,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提升和拓展,把已有的知识变“活”,不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好实验设计,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一个设计实验,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命题中所要求的物质的制备、检验、性质的验证或探索等,这就促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研究,查阅资料,独立设计实验,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新情景中,以至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习题和学生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创意。实验习题是化学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验习题,还可以把一些课后练习题改为实验设计,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具体程序是:

教师提出适当的实验习题学生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核 学生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论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笔者曾把一个课后习题略作改动变为一个实验设计命题: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NaCl溶液、AlCl3溶液和Na2CO3溶液。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笔者审核时发现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检验离子的方法:先用盐酸把Na2CO3溶液区别出来,再用NaOH溶液把AlCl3溶液和NaCl溶液区别。二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分别用PH试纸检验这三种溶液,PH>7的溶液是Na2CO3溶液;PH<7的溶液是AlCl3溶液;若PH = 7的溶液则是NaCl溶液。两种实验方案都让学生进行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通过教师给学生作向导、当助手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设计、讨论、实验、理论分析等环节,自己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得到的体会是深刻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无论是探究性实验的“问题 实验事实 科学抽象 结论 应用”程序;还是实验设计的“学生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核 学生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论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程序,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勤于科学探索的实践,勤于改进科学实验方法的意识,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溶解教案范文第13篇

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赵思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进一步巩固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通过不同金属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加深理解金属活泼性的递变而导致化学反应现象的递变原理。

3.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积极创设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验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探究体会化学科学的学科特点

及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途径,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讨论;

三教学思路:

课题引入提出质疑 实验探究现象描述 探究产物寻求理论依据 结论1活泼金属会

影响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拓展与延伸 实验探究 结论2活泼金属与弱酸弱碱盐反应,金属越活泼置换产生H2的趋势越大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同学们知道Mg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什么吗?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并预测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在学案上填写,两位同学上黑板写

[教师活动]事实真如同学们想像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并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多媒体展示课题] 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

[探究活动一] 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

取半试管硫酸铜溶液,将打磨光亮的长镁条插入其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填写学案

现象:Mg条表面有气泡和黑色不溶物生成,溶液变浑浊,并出现蓝色沉淀,反应放热。

[教师活动]结果与此同我们的想像差别很大那么反应产物到底是什么呢?其反应原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先分别对产物提出猜想。

1对Mg条表面黑色不溶物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提出猜想为CuO

[教师活动]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

[学生活动]提出用稀H2SO4 溶解

[教师活动]很好,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学可在加入稀 H2SO4 之后稍加热观察是否有蓝色溶液生成。

[探究活动二]步骤一:用镊子刮下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稍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并汇报结果

黑色不溶物部分溶解,剩余少许紫红色固体,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教师活动]那么紫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呢?溶液中又有什么样的溶质呢?

[学生活动]提出紫色固体为Cu,无色溶液应该不是 CuSO4溶液

[教师活动]是不是 CuSO4 溶液浓度太低颜色太浅了呢?我们该如何设计设计方案验证?

[学生活动] 提出倾析后,用NaOH溶液来求证溶液的成份,用浓HNO3验证固体的方案。

[教师活动]很好,但老师建议用浓HNO3时把试管放在换气扇下方,老师来开换气扇,大家做实验。

[学生活动]步骤二:

倾析分离固体与液体,在液体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固体中滴加少量浓硝酸,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

现象: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固体滴加浓HNO3固体溶解,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得到蓝色溶液。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探究可知黑色不溶物中有颗粒状的铜而无CuO。接下来我们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后 溶液底部的蓝色沉淀的成份

2对试管底部蓝色沉淀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提出蓝色沉淀物中有 Cu(OH)2 可用 H2SO4 溶解的方案。

实验并汇报结果:蓝色沉淀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证明猜想正确。

[教师活动]那么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又是什么呢?

3对气体产物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提出猜想

①气体产物为H2

②气体产物为O2

[教师活动]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

[学生活动]若为 H2 应该可用燃烧法

验证;若为 O2 可用复燃法验证

[教师活动]由于产生气体的量不很大,对求证是否为H2,可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入到小试管中,观察是否产生爆鸣现象。

[探究活动三]分两组实验,并汇报结果。

结论:该气体为H2

[教师活动]很好,同学们做的很精彩,以上实验可说明Mg与CuSO4溶液反应产物有Cu,Cu(OH)2 ,H2。.

下面我们来认真分析反应原理:

Mg+CuSO4=Cu+MgSO4

Cu2++2H2O Cu(OH)2+2H+

Mg+2H+=H2+Mg2+

通过以上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探究可知,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有H2和弱碱生成,其本质是,活泼金属影响了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平衡。

对此大家可进一步利用实验台上的药品来求证,同学们可做

Mg 与 FeCl3 溶液反应实验

Al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分三组

Fe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探究活动四]实验探究,描述现象,填写学案

[教师活动]提问,展示多媒体课件

ⅠⅡⅢ

Mg 与 FeCl3 溶液反应实验

Al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Fe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现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

现象:有气体与 Cu生成

现象:只有Cu 生成

本质:

本质本质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的一般规律(初步)

[学生活动]分析、比较、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越活泼的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越易产生H2 ,越难置换出金属。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初步这样归纳。

一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途径

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变化

通过探究性实验与观察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究 通过理论探究给出解释或结论 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与方法 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

总结

二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

个别一般个别

布置作业:

写出 Na .Mg .Al. Fe 与 CuSO4 溶液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设计:

探究Mg与CuSO4 溶液反应

一实验现象描述:

Mg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伴有黑色不溶物生成;溶液由清变浊,试管底部有蓝白色沉淀生成。

二反应产物探究

1 对黑色不溶物的探究

2 对蓝色沉淀的探究

3 对气体产物的探究

溶解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的改革目标是由学生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能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做到全体师生都参与,所有学生都受益,注重实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并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探究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佳条件。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去观察,始终处在观众的位置上,只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由于思考的被动性,对于部分实验细节无法全面感知,准确描述,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案例1:配制1mol/LNaCl溶液100mL,在学习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考,设计重点:如何取0.1mol NaCl固体,怎样实现最后溶液体积为0.1L?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根据所给的仪器整理出配制溶液的步骤,在讨论步骤的基础上进行配制操作,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操作,让学生总结配制溶液注意事项: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用计算水的用量;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要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到室温时,才能转移至容量瓶中;4、定容后容量瓶在摇匀后,会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最后进行拓展提高,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称取Na2CO3的质量多少克?通过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理解的更深刻,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设计性实验

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多媒体画面来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放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而是为学生准备了许多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由挑选仪器和化学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及步骤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各自的实验现象和原因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2:《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从Al(OH)3用途引入,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设计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学生们设计出十种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方案,经过讨论分析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总结筛选的方法,然后根据提供仪器进行实验。根据学生设计、筛选,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掌握Al 、Al2O3、氢氧化铝、铝盐、偏铝酸盐的转化关系。

案例3:《萃取实验》教学,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改进,设计成探究实验,用投影展示所给试剂:碘水、CCl4、苯、酒精、蒸馏水,再给若干支试管,让学生对所给的试剂两两混合,振荡,静置,做好实验记录并进行分析。学生进行的实验有:苯和蒸馏水混合,现象是分层,苯在上层;CCl4和水混合,现象是分层,水在上层;酒精和水混合,不分层;CCl4和苯混合,现象是不分层;碘水和CCl4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无色,下层为紫色;碘水和苯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为紫色,下层无色。碘水和酒精混合不分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学生真正理解萃取的涵义。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教师边讲授知识、边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等。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相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案例4:《离子反应》一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

实验1: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实验2: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在同学们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①现象;②混合前溶液中主要离子;③哪些离子发生反应;④发生反应时这些离子在溶液中浓度怎样变化;⑤离子浓度改变的原因⑥混合后溶液中主要离子⑦反应实质。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再通过

实验3:向盛有2 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BaCl2溶液;

实验4:向盛有2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HCl溶液,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实验5: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2 mL HCl溶液

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这样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使学生既增加了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掌握化学规律。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先做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在分析反应的实质,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接受很顺利,很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微粒观,体现化学的学科思想。

四、高考中体现对实验能力考查

近年来高考在强调夯实基础、抓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凸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来强化对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要通过平时通过多做实验,对实验真正理解,不能只是通过做实验题目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在该小题中要求学生能关注到C选项中碱石灰吸收的是CO2和水蒸气,如果学生没有实验基础,只通过平时做题来完成实验,就不能真正理解题目,从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向学生传承知识更重要。而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 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溶解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数理模型;集合;数轴;坐标系;化学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完整的叙述以保证概念规律的准确性。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叙述,学生未必听懂。这时借助数理模型来教学或许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学化学每个章节都有基本概念,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十分重要。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概念内容的具体化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起点。所以要尽量让学生听懂、易懂。

1.集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c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概念、物质类别等之间的关系,如果用集合来讲解或说明学生十分易懂。

1.1在高中教到氧化还原反应时,常与初中化学知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相联系

这时我采用如下图1-1,利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交集、并集、真子集等来讲解“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化合反应和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一目了然,十分清晰。

1.2用集合图示来表示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在学习分散系及胶体时用图1-2来教学,学生一下子茅塞顿开,无须教师多费口舌。

1.3集合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例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解析】该题如果利用集合图示图1-1将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和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能发现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快能得出答案。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由上图1-1可知所示的氧化还原反应既不是置换反应、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析四个选项,C和E符合题意。答案:CE。

2.数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轴是化学教学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数学模型,从数轴上可以比较由小到大,或由大到下的一个变化过程的对应关系。

2.1酸碱度

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常以溶液的酸碱度来衡量,表示为溶液的pH。溶液的pH范围一般在0~14之间,常温时:酸性溶液pH7。

pH用数轴来表示溶液对应酸碱性强弱就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实例,对九年级学生来说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明白许多。

2.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在判断金属能否与水反应、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都要用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我们还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更好地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利用数轴表示如图2-2:

2.3溶解度等其他应用

还有诸如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固体溶解性划分成难溶、微溶、可溶、易溶的关系可以用图2-3(A)数轴简单表示;根据碳素钢中含碳量把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钢又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如图2-3(B)所示。

2.4数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例2.某气体经分析只含有S和O两种元素,其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这种气体不可能是( )

【解析】S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S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0%,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00%,根据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介于二者之间,并结合数轴,便很容易得出答案A。这样很直观,很容易理解。

3.坐标系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线。其中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3.1溶液pH变化

3.1.1酸或碱溶液的稀释

在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如图3-1(A),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pH不会大于7(变为碱性)。同样,在碱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如图3-1(B),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pH不会小于7(变为酸性)。

3.1.2酸碱中和反应中pH突变

我们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可以看到盐酸溶液中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不大,指示剂(酚酞)颜色也没有明显变化,滴到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的时候,指示剂(酚酞)颜色突然变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溶液的pH,再通过描点法绘出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变化的坐标图3-1(C),可以发现在滴定终点前后pH发生突变。学生会通过计算,结合pH变化图象很好

地理解酸碱中和滴定中实验原理及实验的准确性。

3.2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跟温度的关系,还有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以及溶液的稀释与结晶都需要用到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三类固体物质的溶解度: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增大不大);③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3生成沉淀的量随x的变化

高中教学中关于铝盐与强碱的反应(以AlCl3与NaOH的反应为例),向含1 mol 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生成的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如上图。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找到二者之前量的关系,无论是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还是计算所加入NaOH的体积等都是很容易解决的,还有根据图中沉淀的量变化有最大值,可以判断产生沉淀最多时加入NaOH的量,也可以计算生成a克(不是最多)沉淀时加入NaOH的量,这时很多学生只求出一个答案,如果作图并根据坐标图则可以顺利地回答出两个答案,不会出现漏掉答案。这也是坐标图的优点。

3.4坐标系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例3.向含Mg2+和Al3+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量随加入NaOH的量的关系如图,问:(1)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多减少不变

(3)生成沉淀最多时,沉淀质量是多少?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