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为目标,按照“对象准确,公平正义,条件改善,收入增长,帮扶到位”的扶贫总要求,实行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的扶贫方式。村对口扶贫项目首先改善贫困户基本生活条件,以实现解决贫困户居住条件为目标,着力改善贫困户现有的生活水平,切实促进贫困户的自我发展,真真切切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实现村域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公平正义,公开比选

村对口帮扶项目扶贫户的确定,严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议,由农户投票产生候选扶贫户,再由村支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比选,比选结果必须进行公示,两周公示期满后,在村民对候选扶贫户无异议的前提下,依据公示名单,确定出扶贫户给予扶持。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村对口帮扶项目必须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杜绝重复建设,该项目主要是对贫困户进行扶持同时也是为以后全面建设新农村奠定基础的,因此该项目要做到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的全面协调。

(三)抓住重点,突出产业

村整村推进项目要抓住贫困户特别需要的建设项目,对贫困户要重点解决其居住和温饱问题。在产业扶持方面要确定90%以上的村民认可的致富产业,并且该产业要覆盖绝大部分的贫困户,做到最大限度地惠及贫困户。

(四)阳光运行,专款专用

村对口帮扶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都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其在阳光下运行,以确保工程的质量,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扶贫资金必须扶贫到户,项目细账必须向村民作出公示。

三、建设内容

村对口帮扶项目主要涵盖两大板块,即贫困户能力提升和产业扶持项目,涉及成都海关专项帮扶资金30万元,其中贫困户住房工程5万元,产业扶持项目25万元。贫困户住房工程扶持11户贫困户,扶持其风貌整治和改厨、改厕。产业扶持项目主要是在村发展花卉种植基地225亩,花卉种植基地覆盖全村3、4、5社56户149人贫困农户。

(一)贫困户能力提升

1.对全村确定的8户农户进行风貌整治,其标准为:根据农户房屋实际情况,按3000元/户的标准,对农户房屋门面墙体砌砖、贴瓷砖,院坝混泥土硬化,换铝合金门窗,房屋四周刷白,瓦房坐檐坐脊。

2.对全村确定的2户农户进行改厨、改厕,其标准为:根据农户房屋实际情况,按3000元/户的标准,对农户厨房四周墙体贴瓷砖,新建1-2个洗碗池,灶面贴瓷砖,新修案板2-3米(因地制宜),地面混泥土硬化;厕所四周墙体钢化或水涂料,修建水冲式便池,地面混泥土硬化,实行人畜分隔。

3.对梁成彬住房进行风貌整治和改厨、改厕,其标准为:按2万元的标准,对门面墙体砌砖、贴瓷砖,院坝混泥土硬化,门窗换铝合金门窗,房屋四周刷白,坐檐坐脊;对厨房四周墙体贴瓷砖,新建1-2个洗碗池,灶面贴瓷砖,新修案板2-3米(因地制宜),地面混泥土硬化。

(二)产业发展

以花卉公司牵头,引导、组织农户,重点在3、4、5社建设300亩花卉种植基地,主要栽种三角梅、兰花楹、美人梅、杜鹃花、紫薇花等花卉,每亩种植花卉60株,共涉及3、4、5社农户280户803人,其中贫困户56户149人。通过发展花卉产业,带动旅游业、农家乐及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脱贫致富。

四、近两年发展贫困户目标和规划

力争到2015年,全村贫困对象逐年脱贫,人均收人4000元左右,基本实现全村脱贫。

村是县远景规划的4a级景区旅游村,在村现有交通、茶花产业等优势基础上,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模式出发,以县园艺公司为主体,引导贫困户种植花卉力争达到300亩以上,逐年实现规模效应,走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来致富的发展之路。

2013-2015年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规划

2013年:发展苗木种植基地120亩,主要种植三角梅、蓝花楹、美人梅等花卉,投入资金35万元,其中对口扶贫资金20万元(市县资金),花卉公司出资及群众筹资15万元,实现农户产业效益户平1200元以上。

2014年:发展苗木种植基地90亩,主要种植三角梅、蓝花楹、杜鹃花等花卉,投入资金20万元,其中对口扶贫资金15万元(市县资金),花卉公司出资及群众筹资5万元。

2015年:发展苗木种植基地90亩,主要种植杜鹃花、紫薇花等花卉,投入资金20万元,其中对口扶贫资金15万元(市县资金),花卉公司出资及群众筹资5万元。

五、工作安排及实施步骤

为了促进村对口帮扶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各项目标按预期顺利完成,整个建设项目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11月1日到2012年11月30日,完成项目的申报、具体实施方案的细化和领导审批及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2月1日到2013年2月28日,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具体项目的实施工作。

第三阶段为镇县自查阶段:2014年2月28日到2014年3月31日,县镇自查,对不达标的项目督促其整改。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小组

村对口帮扶项目是难得的扶贫项目,是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一项工程,是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对整个工作进行领导和督促,同时村成立了项目执行小组,具体抓项目的组织发动和全面落实。

(二)加强监管,严格把关工程质量

村对口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办、县农工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共同牵头,巡场镇人民政府组织,村村委会具体实施,支书、主任对项目负总责,县扶贫办、县农工办、县发改局等单位负责项目协调、工程技术指导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事务的监管,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管理。村对口帮扶项目的建设必须按规范程序进行,技术负责部门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负责技术把关。巡场镇人民政府指派专人到现场监督施工进度、监管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如实填写工程进度表、资金使用情况表、工程质量监督表。

(三)明确程序,确保资金透明运行

项目建设内容、资金使用情况须经县扶贫办与县财政局审核通过并且必须在镇、村及时公布,项目资金必须建立村级账目,账目要求细化各笔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在群众的监督下透明运行。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通过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构建长期稳定的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工作任务

(一)我所对口帮扶热务片区的等4家乡镇卫生院。确定燕云、红扎等新近任命院长的卫生院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二)制订对口帮扶年度和中长期工作方案,承担对所帮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帮助受援卫生院开展新业务、应用适宜技术等。

(三)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卫生院,全面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统筹协调、协助抓好挂联点的各项工作;要采用平时沟通与到卫生院办公相结合的方式,和卫生院保持经常性工作联系;要结合自身职能,深系单位进行调研,帮助卫生院解决管理和诊疗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每个月至少要深入帮扶的卫生院1次以上,积极参加卫生院的相关活动。

(四)由所长分管此项工作,卫计局公卫股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具体事宜由负责;帮助受援卫生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

(五)单位党组织与帮扶的片区卫生院党支部要建立结对关系。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认真研究部署活动,结合热务片区党支部人员缺少的情况,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日常党建工作材料由卓玛机负责指导。

三、支援形式

(一)下乡支援: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每年对帮扶卫生院的院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帮扶医院提高业务水平。

(三)进修学习:每年由受援单位派出1-2名医、护、技等专业人员到支援单位联系的县级医疗机构无偿进修学习,学习期限为3-6月。

(四)我所邀请疾控中心对各卫生院的计免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公卫股开展公共卫生知识讲座培训2次以上。

(五)重点帮扶:对燕云乡、红扎乡卫生院,我所负责完善卫生院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参与该卫生院的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组织领导

成立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领导小组,由王所长任组长,卫计局公卫股股长黄喆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所办公室,办公室具体事宜由卓玛机负责,负责安排各项日常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根据国家卫生部等七部委《关于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卫医发[2002]361号)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精神,为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实施我市“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我院现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我院卫生资源和技术的优势,调动我院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目标

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卫生院卫生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适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农村健康水平。

二、工作原则

我院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增加受援单位的经济负担。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卫生保健和诊疗水平。

三、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

四、工作方式

1、建立对口支援制度,用五年的时间组织我院各专业人员开展“一帮一”对口支援,支援的重点是乡(镇)卫生院,我院和受援单位签定帮扶协议书(见附件二),明确支援目标、任务、方式、时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建立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机构服务制度。我院每年至少要派5名以上的医务人员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帮扶一年,5年的时间内要轮遍乡(镇)卫生院。我院医师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前必须分别到累计服务一年。我院新分配的医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未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者,必须到乡(镇)卫生院服务一年。

五、对口支援的内容

1、行政和业务管理。根据需要,我院将选派有经验、有资历的医务人员协助受援地区卫生院制定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使工作有章可循;协助制定卫生院发展规划,每季度报送工作简报一期。

2、公共卫生。指导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基本医疗。①我院重点帮助卫生院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和急诊抢救能力的提高等,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及能力;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乡镇卫生院的内、外、妇、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提高卫生院卫技人员业务水平。③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到卫生院协助开展业务带教活动和短期培训,重点加强“三基”、中毒、急症抢救和常见病、多发病及国家配置基本设备操作应用的培训,提高卫生院业务人员整体水平;④每季度开展学术讲座或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安排受援单位的业务骨干进修,开展巡回医疗;⑤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各项制度,强化对村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的管理;⑥我院将与受援卫生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4、基础设施建设,我院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受援单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宜的医疗设备赠送给受援单位;协助受援单位做好环境建设规划,改变受援卫生院的院容院貌。

5、根据受援卫生院的需要和我院自身特长,每年帮助对口单位至少开展一项适宜的新技术、新项目。

六、管理与要求

1、我院将“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使这项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医院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2、支援工作要与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参与率,提高农民群众的满意率;同时要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提高药品合理使用率,纠正滥用抗生素、激素行为。

3、我院严格执行对口帮扶服务制度,对在乡(镇)医疗机构服务累计达不到一年者,不聘用主治医师或晋升、聘用副主任医师,对卫生下乡工作中个人成绩突出者,优先晋升职务,优先聘任职务,优先选派进修;对没有到农村服务或服务时间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4、我院对口帮扶所需的经费列入预算,给予保证。并建立考勤、培训、奖惩、考评鉴定、督导检查方面的工作制度,到农村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工资、奖金由本单位发放,福利待遇不变,并按照《组织部、财政厅关于转发<扶贫开发办关于抽调下派干部生活补贴费用的通知>》文件精神,每人每月补助;在支援农村卫生活动中所需经费由我院给予补助。

七、督导检查

每个季度由专职副组长写出书面报告,提交院领导小组审核。就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及时解决。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搞好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

在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是实现计划生育依法管理的思想基础,县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科定期对各14个乡(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全县人口计划生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一次,参训人员达230余人,并进行了考试。通过培训,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在处理计生案件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处理好计生案件,从而提高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执法水平,真正的达到执法中无错案、无行政复议案件的发生。规范了依法行政的程序,县人口计生委对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板面、制度、文书进行了规范,根据市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科的工作要求对案卷的评审成立了评审组,对全县14个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评审规范。

二、严格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加大对计划生育非诉案件的强制执行工作

根据市、县人口计生委的工作安排,在县人口计生委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法院的积极配合下,县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科与法院行政庭配合,对各乡(镇)上半年上报的强制执行案件进行认真的审查登记,签署意见,然后强制执行。通过对案件的执行,起到了震动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为了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户的奖励优惠、优待政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工作意见》和《关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和救助计生困难家庭实施意见》组织人口计生、教育局、卫生局、金融、科技文化等县直相关部门召开了协调会,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把落实新标准独生子女父母20元奖励费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户按照新标准发放了奖励费,发放方式采取了在信用社建立账号,办理存折,在各乡(镇)信用社都能取。县政府于**年4月22日在县城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新标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首发式。**市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炳华、张永智、市人口计生委财务科科长韦万超、政策法规科科长卢云、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郅书安、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常宏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进官、县人大副主任连建忠、县政府副县长刘居天、县政协副主席强壮出席首发式,县直各单位领导以及各乡(镇)主抓人口计生副职、人口计生服务中心主任及受奖励的独生子父母代表1200余人参加首发式。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意见》,汝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宣传贯彻、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确保落实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县财政拨出专款175多万元,**年5月19日——20日由县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杰带领县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财务等在全县统一发放**年上半年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100%。这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年上半年共落实奖励扶助对象431人、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11人、特别扶助对象12人、低保对象生活补贴21人。**年确认国家奖励扶助对象548人、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16人、**市奖励扶助对象388人、特别扶助对象15人、低保对象生活补贴56人。为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76人进行了奖励10分。

我们要求每个乡(镇)财政年初一次性按照独生子女光荣户数和应支付奖励资总额直接汇入乡(镇)信用社,信用社按照花名册分别存在独生子女光荣户家庭账号,一次性发放。开辟了“绿色通道卡”,对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户,必须享受优惠优待政策,对持《优惠优待证})手册户,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文件要求给予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并把落实项目、帮助贷款时间等内容汇入手册。

四、积极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工作

计划生育“小康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人口计生部门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形成党政部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此,我们在调查摸底、澄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进行帮扶,对计生富裕户进行政策帮扶,对贫困户、特困户进行技术、资金帮扶。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县、乡(镇)领导每人帮扶1户,每户帮扶不低于1000元资金,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直单位并把它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重点进行帮扶。为确保帮扶的质量和真实性,对工作中如有弄虚作假的,直接对单位责任人实行单项“一票否决”。为了真正把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对全县全面铺开,每个行政村要帮扶5户以上,并建立“小康工程”帮扶档案。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县财政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县领导、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人帮扶一户,县、乡(镇)、村人口计划生育干部和乡(镇)一般干部每两人帮扶一户,县直各单位帮扶2-4户,乡镇直单位每单位帮扶1-2户。截止目前全县共帮扶计生户2363户,帮扶资金50万元,在“三夏”期间组织人口计生系统服务人员,联系机械23台,收割小麦2630亩;播种玉米1000余亩,浇灌农作物600亩,出动宣传车20辆次。迎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相关部门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积极落实对计划生育户的有关优惠优待政策。

五、开展了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专项治理活动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妇幼健康年等工作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深入开展我区妇幼保健对口帮扶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卫生局提出的“每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的工作目标,做到对口帮扶的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通过支援医院的帮扶,显著提高辖区内高危孕产妇、高危儿及部分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和综合干预能力。支援医院以“四个一”(即为受援基层社区解决一项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为重点,帮助受援社区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到2016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区高危孕产妇规范管理体系,畅通高危孕产妇双向转诊。

2.受援社区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识别能力明显增强,综合干预能力有一定提高。力争使辖区内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筛查率达到100%,规范管理率提高到90%以上。

3.有效降低辖区巨大儿的发生,持续降低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提高到90%。

4.辖区育龄妇女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组织实施。根据基层目标人群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需要,结合市第二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帮扶活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2015年7月,支援医院和受援社区按照《2015年市妇幼保健对口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签订帮扶协议,确目标、任务、责任、措施。目标任务、帮扶措施要具体详细、操作性强。

2、2015年8月——2016年12月,帮扶双方落实协议,完成目标任务。受援社区在支援医院的帮助指导下,有步骤地加强能力建设。

(1)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

高危孕产妇管理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切实做好区高危孕产妇管理,要制定《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实施方案》,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落实高危孕产妇“双向转诊”的沟通机制。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团队,定期根据需要提供师资协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定月召开高危孕产妇病例讨论或会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产保健医师对高危孕产妇及危重症孕产妇的筛查、识别、处理能力。

(2)高危儿筛查及规范化管理建设。

建立《区高危儿管理工作规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儿进行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儿童听力筛查工作,降低疾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师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高危儿识别、筛查及儿童常见病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能力水平。

(3)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

利用孕妇学校,开展孕期控制体重、母乳喂养技术的教育;同时,扎实推进重大妇幼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及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检测、随访、干预工作宣传,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知晓,配合工作更好地开展;开展辖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防病治病的意识,更多关注自身健康。

(二)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评估。区卫生局配合市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为合理确立对口帮扶关系和下一阶段评估提供依据。对口帮扶双方支援医院和受援社区要对工作现状进行评估,明确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

(三)明确对口帮扶目标责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个一”的目标要求,结合辖区妇幼保健现状,重点针对薄弱环节,以提升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为核心,确定帮扶目标和双方责任,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市第二人民医院分管院长和区卫生局局长为对口帮扶工作的共同第一责任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儿科主任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科室帮扶的共同第一责任人,鼓励采用“团队帮扶”的模式,派驻人员为支援项目、技术具体实施的责任人,保证对口帮扶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四)实行对口帮扶目标管理。区卫生局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实行对口帮扶工作目标管理,帮扶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双方加强对口帮扶工作日常管理和派驻、派出人员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五)推动帮扶双方建立更紧密关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模式和格局。建立双方合作共赢的机制,积极推进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和危重症孕产妇评审工作。双方要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方式,促进形成纵向联合体和责任共同体,建立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带动全区妇幼保健整体服务能力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市第二人民医院要充分认识到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职责,体现公益性的重要方面。要将对口帮扶工作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档案;扶贫;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36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国家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扶贫开发重在精准,这就要求对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定期全面核查,摸清基础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要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逐户分析,真正弄清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为开准治贫脱贫“方子”打好基础。因此,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农村扶贫工作档案系统,对于摸清底数、找准对策、总结工作,推动农村扶贫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1 号准“脉”,扶贫档案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基础

建立扶贫档案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基础,只有将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扶贫工作才能真正成为农村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首先,建立扶贫档案是一个深入贫困村开展调查的过程。扶贫工作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扶贫人员深入贫困村逐村逐户地实地摸底。建立扶贫档案,需要工作人员面对面地与贫困人员交流,摸清贫困村经济情况、贫困人口规模,掌握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就业创业需求、培训意愿及社会保障等情况,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最担心什么”。这种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是不可或缺的,面对面交流的过程是不能省略的,只有经历深入一线调查的过程,负责扶贫的同志才能深刻意识到自己担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其次,建立扶贫档案是一个规范扶贫工作的过程。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摸底调查工作,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来规范。譬如,在建立扶贫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五清四明”,即人员底数清、技能状况清、文化程度清、家庭人口清、收入情况清;择业意愿明、培训专业明、就业意向明、公示结果明。同时,还要建立基础台账,做到“调查一人、登记一人、不漏一人”,精准到人头,避免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通过建立扶贫档案,对贫困人员完成了从科学筛选到建档立卡的过程,扶贫工作得以科学高效开展。

2 看准“病”,扶贫档案是制定扶贫对策的有利依据

扶贫档案是制定扶贫对策的关键,只有抓住扶贫档案建立这个关键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特点,研究脱贫对策。一方面,建立扶贫档案是深入挖掘致贫原因的过程。扶贫村和贫困人口情况各不相同,致贫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甚至因为自身文化素质的原因,贫困人口对导致自己贫困的原因都说不清楚。建立扶贫档案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当中,点面结合做好致贫原因梳理工作。首先,与村干部、普通群众深入沟通交流,了解造成贫困村贫困的“穷根”,到底是因为交通不便、缺乏资源、遭遇灾祸等客观原因,还是本地人小农意识浓厚、文化技能水平低等主观原因;其次,深入到每个贫困户中,了解他们是因病、因残还是因学、因祸致贫。通过建立扶贫档案这一过程,扶贫村和贫困人口的“穷根”才能充分显现出来,针对性强的扶贫对策才能研究制定出来。另一方面,建立扶贫档案是不断调整扶贫对策的过程。扶贫档案的建立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扶贫档案需要定期更新,实施动态管理。扶贫档案需要根据贫困人口情况变化进行动态更新,更新后的档案应成为扶贫措施变动的依据,即将未脱贫户列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及时掌握生产生活现状及致贫原因,因户因人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对拟脱贫户,要求工作人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保证帮扶到位,确保脱贫“最后一公里”圆满完成;对已脱贫户,密切关注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防止其再次转贫。实现动态管理后的扶贫档案成为扶贫对策调整的“风向标”,让扶贫成为名副其实的分类帮扶、精准帮扶。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党组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成立了以局长刘亚蓉负总责,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扶贫工作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向镇前进村派驻帮扶工作组,并从办公经费和党建经费中划拨1万元作为工作经费,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二、精心制定工作方案

为使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局班子成员深系村镇前进村调查了解村情,深入摸排,与村两委一道商议,结合镇村意见和村情实际,局党组专题研究制定了《2016年“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并配合镇政府制定了《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有章可循。

三、扎实推动工作落实

按照“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的要求,我局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对口联系镇前进村,对口联系前进村贫困户25户,弓湾村1组贫困户10户。为确保联系对象在县委明确的时间内脱贫,2016年,我局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迅速排查了解情况。建立了精准扶贫帮扶责任台账,将35户贫困户帮扶责任分解落实到局机关和下属单位正式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摸底调查,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主要收入来源、当前产业、贫困原因等情况,分户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并结合每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和脱贫意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林下养鸡、茶叶种植、养猪等2—3条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二是有力落实帮扶措施。重点帮助前进村制定了年度发展规划,帮助解决现实难题,积极协调硬化村组公路4条4公里,新发展茶叶100亩,支持发展散户养鸡25户。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4月7日,市林业局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文清书记对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市政府冷新生市长在全市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就林业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明哲对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全市林业系统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结对帮扶作为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林业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除困难、主动作为,切实把这项工作扎实开展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为确保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市林业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工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把林业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发展赣南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和增收致富空间上来,充分发挥林业工作富民作用。一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产业调研。组织局领导带队,围绕精准扶贫开展产业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深入各县(市、区)的林业产业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和种植户,就林业产业精准扶贫等情况作了全面调研,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高效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毛竹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林业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方案。二是制定和出台帮扶政策。认真谋划,组织编制了《江西省赣州市国家精准扶贫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完成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任务100万亩,帮扶贫困农户50140户、覆盖贫困人口200560人的产业扶贫目标;制定下发了《市、县两级林业局局长挂点建设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实施方案》,采取五个一的措施,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全市实际,代市政府草拟《关于扎实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完善机制,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力争把我市油茶产业建设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生态富民产业,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三是强化结对帮扶工作措施。充分利用三送工作服务群众的优势,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组织驻村三送工作队对帮扶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把结对帮扶挂点村于都县黄麟乡黄龙村等3个村114户扶贫对象的情况摸清、摸准、摸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建立登记台账;多方筹集扶贫资金。按照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及以下干部结对帮扶2户标准,筹集专项帮扶资金,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1月8日至9日,国家林业局科学研究院所长陈绍志率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调研组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精准扶贫、生态脱贫、绿色产业脱贫等工作开展情况。罗城县县长潘秋琳,副县长覃周民,以及区市县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人先后到宝坛乡拉郎村金洞屯,进村入户调查林业扶贫情况,通过查看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交流,了解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随后到四把镇水源毛葡萄基地、东门镇猕猴桃产业基地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我县毛葡萄产业、猕猴桃产业基地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据悉,目前罗城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9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4.2%,有林地面积151.9万亩,其中,衫木林面积85.9万亩,松林面积17.9 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62.5万亩,经济林面积6万亩,公益林面积143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11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5%,林业生产总值 16.5亿元。但是林农收入并不高,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林业收入与林地资源的现状极不协调,丰富的森林资源没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林业扶贫空间仍然广阔。

在1月9日召开的反馈会上,调研组对罗城县在扶贫方面勇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对罗城的定点扶贫作为自身工作职责和政治责任,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从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在调查摸清贫困人口情况、广泛征求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结合罗城县情实际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从资金、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向罗城县倾斜,开展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

对今后如何做好林业扶贫工作,调研组要求,要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机制,做好对接工作,确保在1月底前做好林业定点扶贫规划;要尽快确定主导特色产业,以便在政策上给与倾斜;要尽快做好抽样户数调查工作,县乡各有关部门加大配合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4]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4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km,有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7个行政村,共有165户,382人,2014年实施项目的有101户,277人;另有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475户,贫困户1416人。2014年、2015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4年9月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26个行政村成立了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 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8期共 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2014]9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镇主要领导为副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26个扶贫工作队,按照321的帮扶模式,结对帮扶2014年产业到户项目17个村101户,277人,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475户1416人的贫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 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七)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给我镇产业到户任务共101户,277人,扶贫资金20.2万元。按照17个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选择最需要扶持的对象优先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必须由本人实施项目;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完毕的贫困户,由各片区领导带队,进行片区内交叉检查验收,要求务必做到户要见人,项目要见物,同时必须每户拍照备查,否则,视为验收不合格。在验收合格后,计划在本月30日开始兑付贫困资金,实行打卡直发。经过全镇交叉验收,目前,我镇2014年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75头、牛6头、鸡509只、鸭312只、鹅120 只、羊4只、兔60只,种植果树130株,养鱼0.8亩,全面完成产业到户项目。

(八)扶贫规划,到村到户

针对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我镇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初步规划。并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和全民水库群众帮扶工作、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后期扶持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具体规划如下:

大扁山村:贫困户50户153人,1.新建碎石路4.5公里,主要分布在8、5、3组,便民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1、7、4、6组。2.维修山坪塘4口,主要分布在1、4、2组。

高坑桥村:贫困户94户271人,1.新建通向养老院水泥路400米,整修跨社碎石路30米,规划修建张洪川处到8社公路10个汇车道。2.2015年底完成每户人家的自来水安装工作。3.规划种植藤椒12亩,蔬菜25亩,果树16亩

红坡盖村:贫困户44户145人,1.新建村级公路4000米,便民路4000米。

两不来村:贫困户52户167人,1.新建碎石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4、3、1组,新建水泥路1公里,主要分布在6组。2.维修5组山坪塘1口,维修3组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600亩。

松马鞍村:贫困户34户118人,1.新建村级水泥路2公里,主要分布在1.3.4.5组,新建碎石路4公里,主要分布在2、3组2.种植西瓜100亩,果树50亩。

苏麻沟村:贫困户33户97人,1.新建村级公路2000米,便民路2000米2.新建山坪塘2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570亩,套种西瓜570亩。

太平沟村:贫困户46户114人,1.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0口,顿水田1-6组,维修水渠8000米。2.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900米。

挖断山村:贫困户69户190人,1.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85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口,顿水田4组,维修水渠2000米。3.种植花椒藤椒30亩,蔬菜62亩,果树30亩。3.修建村卫生室1个。

万寿寺村:贫困户53户161人,1.新建村级公路1800米,便民路70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5口,维修水渠5700米。3.修建村卫生室1个。

针对9个整体扶贫村,在大力规划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初步计划每个村培训300人次。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26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我镇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屯,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17个产业到户的村 101户277人产业实施情况,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的475户贫困家庭识别情况,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是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在3月即将结束之时,都已经到了销售时节,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部分贫困户在镇政府组织验收后,还未等到县扶贫办抽查,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下一步工作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结对帮扶范围

县27所受援学校与市27所学校建立“校对校”结对帮扶关系。

二、结对帮扶内容

(一)“教师交流互派”项目

由教育局选派27名教师来县结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1名挂职干部到结对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县选派5名教育管理人才和后备干部到结对学校挂职锻炼;30名骨干教师到结对学校跟岗学习。

(二)“讲师团”讲学交流项目

由区教育局牵头,选派30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来县讲学交流。

(三)“异地代培”项目

县选送20名初一学生到去就读,该项目由经开区实验中学校具体实施。

(四)日常教育教学交流

以“校对校”结对帮扶为载体,各结对学校加强沟通联系、深化结对帮扶,通过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工作坊研修、心连心、手拉手活动等智力支教活动,促进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交融,为帮扶学校提供物资资金支持,帮助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组织管理和考核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各校(园)要按本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帮扶学校共同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帮扶方案,加强日常管理,专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强管理,督促考核。

“校对校”结对的考核工作由县与对口支援教育“校对校”结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校(园)每年除要形成“校对校”结对工作方案、总结外,还要及时通过报刊、网络等多途径对工作进行宣传,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对校”结对工作氛围,注意收集相关照片、视频等过程性资料存档。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扶贫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经办人,从组织上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有序推进。

二、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

(一)2015年扶贫工作思路

围绕镇村开展扶贫解困行动,充分发挥市县交通系统对口帮扶的作用,逐步消除农村贫困,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村道及便民路建设,突出社会扶贫的成效。

(二)目标任务

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实施计划,加快建制村(道路硬化)建设,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实施“溜索改桥”工程。

三、具体帮扶措施

1.选派政治素质好、能吃苦、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到对口联系乡镇进一步开展扶贫工作。

2.进一步完善包扶绝对贫困户责任制,局机关干部、财政供养工勤人员和下属处所段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规定包扶1户贫困户,签订《双向责任书》,充分履行帮扶责任。

3.帮助包扶绝对贫困户实现越温目标,指导联系村抓好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和越温方案。

4.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全年不得少于2次,一般干部职工每年不少于1次,做好详细记录。

5.帮助定点帮扶村建立协助和互助组,切实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具体为:帮助(镇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收200元以上,其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6.做到定点帮扶村(镇村)温饱巩固率达98.5%以上,返贫率不大于1.5%。

7.全年组织邀请县畜牧局、农业局等技术部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扶贫有关政策培训2次以上,并将培训、记录和参训人员花名册存档。

8.全年书写扶贫标语2条以上,向县扶贫办报送帮扶工作简报3期。

9.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向贫困户捐资赠物,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少于200元,一般职工不少于100元。

10.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解决对口联系乡镇乡村公路的延伸。

11.结合我局自身工作优势,积极向市交通局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至对口联系乡镇实施项目。

四、其他事项

1.协助镇村完成相关扶贫资料报送工作,督促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协助镇村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三结合”和产业化建设工作任务。

3.按要求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有关定点扶贫工作培训及会议。

4.按时报送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1篇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提升脱贫攻坚“两率一度”(即贫困人口漏评率、脱贫人口错退率和群众满意度)工作水平,确保10月份脱贫攻坚考核在全省“争先创优”,结合驻村以来工作经历,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实识别和退出关键环节

首先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逐村逐户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甄别,按照“应出尽出,应进尽进”的原则,重点将不符合条件的“六不评”贫困户清除(标注)出来;同时按照识别标准和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五类人员”(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户、大病户、危房户)纳入进来,精准做实建档立卡数据系统。

其次贫困户退出要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逐户逐条核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次全面核查,通过“五看”(看收入、看吃穿、看住房、看上学、看大病)识别各类对象,切实摸清退出贫困户情况。尤其是对有危房的农户,要认真核查,积极帮助解决危房问题,对其危房贫困户要帮扶其申请危房改造;对一般农户要结合村干部督促其自主修缮或者搬离。

二、核准信息数据底数

要花大力气开展入户调研核查,重点是两方面内容,一是家庭人口和户信息核查。家庭人口信息是基础和重点,要以其家庭户口本为依据,逐户核实完善,标注更新;确保其户口本、常住人口以及系统信息一致。通过入户核实家庭人口和户信息,梳理汇总本村级贫困人口信息。二是户内资料核实。(一)墙上悬挂内容4种是否上墙。(1、结对帮扶公示牌(贴照片)2、挂历3、慰问信4、享受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明白纸)。(二)证册包内共8种材料是否齐全。(1、身份证、户口薄;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3、农村养老保险证;4、农业综合补贴证;5、低保证或五保证(如果是);6、贫困户入股协议(入股企业股份制项目)、贫困户协议(联建棚项目、集中养殖项目、户站光伏项目)、股权证(入股企业股份制项目);7、结对帮扶手册(有无记录);8、扶贫手册(内容完善))。对户内资料不齐全的及时补充完善,对不能及时补充的做好记录并向上级反馈解决。

三、规范贫困户档案资料

根据省脱贫攻坚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一户一档”目录,根据基础规范提升工作模板,规范档案资料管理。在贫困户信息核准的基础上,按照模板逐户梳理,完善贫困户识别及退出资料、扶贫手册、公示内容、收入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等贫困户档案资料。重点突出贫困户享受的政策或产业扶持,建立项目清单,为贫困户的脱贫提供支撑。

四、做细精准帮扶管理

按照“帮扶有专人、责任有标准、资金有保障、各户有记录、效果有评价”的“五有”要求,抓好有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痕迹管理”(即帮扶记录本及时填写并签字,每次入户要照相留痕)。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帮助制定脱贫措施,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帮助算清算好脱贫账,建立帮扶台账,真帮实助。

精准扶贫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要以问题为导向、查漏补缺,调动各方面的工作意识,扎实开展入户核查,全面宣传好扶贫工作政策,围绕精准识别率,退出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解决好扶贫脱贫重点问题,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2篇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在百忙之中检查指导区委农办脱贫攻坚和提案办理工作!下面我就两项工作作一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区辖8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5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其中农村人口32.5万。2014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村18个(2014、2015年度脱贫7个村,目前,按照贫困村退出新标准,已将脱贫7个村进行回退)。2016年,全区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8个,贫困户4098户,贫困人口9582人(含已脱贫776户2384人),贫困发生率2.8%。经过本次精准识别,已清退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1301户3297人,新识别贫困户406户881人,自然人口变更减少15户,合并3户,XX、XX、XX三个村划归示范区共减少67户,人口自然变更净增加295人。目前,我区贫困户3120户7838人(含已脱贫487户1875人),净减少978户1744人。2017年我区已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工作,计划年度内完成贫困村脱贫退出4个村(XX村,XX村,XX村,XX村),计划年度内完成脱贫人口1900人,截止目前,已完成脱贫人口1050人,占目标任务的55.2%。

自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当做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脱贫攻坚第二、第三、第四次推进会议精神,全面研究部署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

(二)工作进展情况

1.抓实政治责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作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作为党委、政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担当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加强调度指挥。脱贫攻坚领导一线指挥部采取周碰头,研究本周脱贫工作;月讲评,听取各组一个月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和乡镇工作汇报;季观摩,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现场观摩点评;半年考核,对全区各乡镇进行考核。三是以上率下。我区县级领导干部承担脱贫攻坚的分管责任和帮扶责任、每人联系1个脱贫攻坚重点村,帮扶2户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履行帮扶责任,以上率下,抓点带面,解剖“麻雀”,促进工作扎实有效。四是层层传导压力。制定扶贫政策和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五是压实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脱贫责任,包括区级指挥责任、乡镇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查巡查责任。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2.抓实问题整改。围绕“问题查找、档卡校对、资金核查、帮扶抓实、政策落地、责任到人”六个方面,建立五项制度,对照检查,全面整改。一是问题台账制。我区4月28日起集中开展“晋位争先”大走访活动,抽调精兵强将,地毯式进村入户,全区各乡镇全覆盖零死角排查。通过各乡镇全面排查,进一步核实基本信息,各乡镇及各行政村对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了问题清单,全区共梳理查找问题138条,其中:国家26条、省级112条。二是整改销号制。我区建立整改台账,责任到人,逐一整改销号。对照省梳理出重点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213条(国家40条、省级173条)xx区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138条(国家26条、省级112条),我区共整改销号136条,剩余2条分别为:编号1-16驻村帮扶工作经费缺少保障,编号2-8绝大多数贫困户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不仅收入低,而且来源渠道单一,对抗天灾人祸等风险能力弱。三是责任捆绑制。村级责任组、驻村队员、帮扶人与贫困户脱贫成效责任捆绑,乡镇、行业部门与贫困村脱贫责任捆绑,督导与乡镇履职责任捆绑。四是部门联动制。由农办、农业局、劳动局、财政局、统战部、金融办、组织部、民政局、教育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电业局等部门,分别制定出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明确分管副职,专门负责所在组涉及本单位业务的工作,并抽调一名业务骨干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统一办公。脱贫攻坚领导一线指挥部采取周碰头,研究本周脱贫工作;月讲评,听取各组一个月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和乡镇工作汇报。五是入户暗访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脱贫攻坚常态化督导机制的要求,我区建立督查暗访制度。成立8个督导组,采取不打招呼,入户暗访,严格督查,对乡(镇)脱贫攻坚各责任主体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3.抓实产业扶贫。用好产业扶贫这一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发展特色产业。采取“企业+高校+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水池铺乡联合商丘市茶业商会等,在张屯村共同打造了商丘文化创意产业园,签约文化企业30家、电商企业30家;该乡21个行政村在张屯村设立了加工培训联络点,每个村着重加工1—2个产品,成品经电商平台销售。贫困人员在家务工,每人年收入5000—6000元,全乡受益贫困人口279人。发展近郊农业。通过“专业协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积极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形成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生态产业园区,贫困户在当地各类园区即可就近务工增收。发展光伏产业。采取“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积极推广光伏扶贫工程,刘口乡当店王村根据不同情况建不少于3000瓦的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光伏电站中间套种油牡丹,贫困户务工年收入6000元/人,可带动272户贫困户脱贫。发展庭院经济。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发展加工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电商。积极在贫困村推进电子商务,建立淘宝村,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如孙福集乡小吴屯村山药种植项目,山药销售已入驻全国知名农贸电商平台一亩田。发展扶贫车间。以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就业。xx区出台了《xx区精准扶贫就业帮扶基地奖补意见》,在全区新建20个精准扶贫就业帮扶基地(扶贫车间),投入财政资金840万元,8个乡(镇)每个贫困村要建设成一栋标准化“扶贫车间”,车间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目前,18个贫困村新建扶贫车间18个,其中已完工7个,在建11个,贫困村扶贫就业基地建成后所有资产由乡(镇)政府按有关程序移交所在村委会,产权明晰为村集体资产,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用于本村的扶贫脱贫工作。

4.抓实健康扶贫。一是对所有因病致贫人员档案,建立台账,并印制贫困人员就诊卡,及时记录诊疗过程,动态掌握就诊信息,及时更新健康数据,实行动态管理档案。二是全面开展分类救治工作,已制定“三个一批”救治方案,近期将下发实施。三是尽早启动贫困人员“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方便群众。四是加强贫困村村级卫生室建设。已完成7个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并投入使用;水池铺乡张屯村,孙福集乡小吴屯村卫生室已经完工,尽快投入使用;水池铺乡张王李村、李庄乡刘集村卫生室正在建设当中。

5.抓实教育扶贫。一是对全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中职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学前教育在园生进行精准资助,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100%全覆盖。二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拟对刘口乡中陈小学、谢集镇张步口小学、水池铺乡朱关庄小学等11所学校的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计划投入资金1200.1万元。目前,正在做招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6.抓实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产业发展就地吸纳221人,鼓励居家灵活就业158人,扶持自主创业3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0人,帮助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就近就业2296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共组织召开各类招聘会、洽谈会3场,提供免费服务6200人。

7.抓实基层党建。以脱贫攻坚工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检验干部工作作风、检验服务群众能力,以党建工作成效、优良干部作风、服务群众能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实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区派领导干部208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30人,科级干部178人),实现了全区195个行政村和52个社区全覆盖,每个行政村(社区)都有1名正科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联系。落实定点帮扶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主动联系贫困村,分包贫困户,其中,11名常委联系未脱贫的11个重点贫困村,今年又从63个区直单位精准选派126名队员,组建60个驻村工作队,实现弱村、差村全覆盖,实行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通知》,对乡(镇)党委、政府和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村级责任组,驻村工作队,区直帮扶单位,区行业职能部门,细化了责任,明确了奖惩办法,做到奖惩分明,制度面前无例外。强化督查督导制度,成立8个督导组,实行全天候督导,督导情况每周以通报形式下发全区。实行定期评议制度,坚持帮扶干部帮扶承诺公开、帮扶成果公开“两公开”,每季度接受一次群众评议,让群众评判。

8.抓实工作创新。一是开发使用了365便民服务手机客户端。把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的手段运用到脱贫攻坚中去。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统筹推进了互联网+便民服务+脱贫攻坚等,开发使用了365便民服务手机客户端,按照“服务数据化、互联一体化、办事流程化、便民快捷化”的理念,依托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申办证件、保险、救助等流程。二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大病医疗兜底救助政策。为切实缓解xx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带来的医疗负担,使其得到医疗救助,基本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经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商丘市xx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区财政部门筹措200万元启动资金,作为全区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保,并实行兜底救助,在剔除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补助之后,住院患者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以下比例进行救助:1万元—3万元(含3万元)救助20%;3万元—5万元(含5万元)救助30%;5万元以上救助50%;住院患者年度累计救助金额最多不超过6万元。大病门诊救助按正规医院出具的门诊票据经医保救助之后,剩余金额的65%进行救助,年累计救助金额最多不超过5000元。三是对农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助养。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关爱和帮助,促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在国家对2017年散居孤儿每人每月700元,机构养育的孤儿每人每月1100元补贴标准的前提下,结合xx区实际情况,经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商丘市xx区农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养方案》,区财政对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按照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3500元,另加区财政补贴每人每年3500元,共发放每人每年7000元救助。对事实孤儿进行帮扶政策全覆盖,目前,已救助事实孤儿220人,一年救助资金154万元。四是对帮扶人建立工作记录制度。按照“因村派人、结对帮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原则,区直所有单位分包脱贫攻坚重点村,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每人原则上联系5户贫困户,对全区所有贫困户全覆盖。要求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一天时间到所包贫困户开展走访,宣传好扶贫政策,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更新档卡的相关内容。xx区印发帮扶工作记录本7000本,要求各帮扶人对帮扶政策一条一条熟知宣传,对帮扶走访一笔一笔记录在本上。五是制定贫困户精准帮扶核查卡。xx区印发帮扶措施核查卡1.5万分,要求各帮扶人深入贫困户、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照帮扶措施核查卡43项内容,对每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帮扶措施和帮扶计划。每户贫困户制定6-9项长效措施,对帮扶措施一项一项核查落实,采取长效措施,分类施策、因户施策,彻底改变帮扶工作停留在救济式扶贫、慰问式扶贫状态。每落实一项帮扶措施,在帮扶措施核查卡上相应销号,也让贫困户知晓自己享受了什么帮扶政策。

(三)存在问题

1.脱贫任务仍然艰巨。我区虽然发展条件持续改善,但贫困村脱贫难度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因财政涉农资金不能整合,9大工程不能全部实施,我区未脱贫的贫困村还有11个,我区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五个办法”中《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仅针对我省53个贫困县,而对非贫困县资金整合无支持性文件。在《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第八条指出:“支持非贫困县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并优先用于扶贫开发,集中资金推进脱贫攻坚”,但没有强制性。目前,我区贫困村的退出要求9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达标,需大量资金,资金缺口大。

3.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贫困村主导产业培育慢,尤其是特色产业培育更慢,贫困村没有明显产业的支撑,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增收渠道。

4.内生动力有待增加。部分贫困户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虽然采取了宣传发动、加大投入等多种措施,但还有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靠自身奋斗脱贫意愿不强。贫困群众看到政府工作力度大、投入多,认为政府早晚要兜底,滋生了“懒汉”心里,使脱贫攻坚变成了政府的“独角戏”。有的对政策理解有误,认为脱贫了就享受不到优惠政策,本来可以靠自身脱贫的,而故意变“懒汉”;有的子女为了让老人成为贫困户,有意的拒绝赡养老人,不仅把“包袱”甩给政府,更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

5.机制体制有待健全。区委、区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各级也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但是,由于机构设置问题,区扶贫办不是独立单位,且人员力量薄弱。广大干部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到位,缺乏主动自觉扶贫帮困意识。大多数单位和部门依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认为扶贫只是扶贫部门应该做的事情。由于扶贫部门机构设置限制,对其他职能部门、主管单位也只能起到协调作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1.抓好档卡规范。要持续规范贫困户档案和村级档案,解决个别登记信息不准确、漏填、涂改、资料缺失、不规范、帮扶措施不具体、逻辑关系前后矛盾等问题。在档卡规范上,做到“三个注重”,注重信息真实性、逻辑严密性、前后连贯性。针对部分填写错误档卡,进行逐户核查规范填写销号。

2.抓好九大工程。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重点抓好九大工程建设,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我区计划投入各类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加大交通设施、电力设施、水利设施、文化设施、信息设施、环境治理设施等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发展条件。同时,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抓好医疗保障、落实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抓好教育保障、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抓好社会保障、确保脱贫之后不再返贫、稳定脱贫,抓好住房保障、确保居者有其屋。

3.抓好“六改”工程。进一步提升精准脱贫满意度,今年计划投入800余万元,对全区所有贫困户实施“六改”工程建设,改变贫困户“脏、乱、差”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强力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纵深开展,使脱贫贫困人口有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贫困户“六改”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改水、改电、改厕、改厨、改院、改习。

4.抓好产业培育。发挥xx区近郊优势,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重点脱贫产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发展梁园初具规模的辣椒、草莓、山药、番茄等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扶贫车间”产权为村集体资产,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在抓好产业扶贫发展同时,我区注重规避产业经营风险,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的产业结构同质化。

5.抓好资金管理。一是加大职能部门监督力度。由扶贫、审计、检察、财政、纪检等部门对扶贫项目的招标、建设、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无缝隙监督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二是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在项目贫困村公示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坚持和完善行政村公告公示制度,将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实施单位及责任人等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三是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台账。xx区对照各类专项资金,列出项目进度清单,建立项目进度支出整改台账,责任到人,逐项销号。严格落实扶贫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有关规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规定,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加强扶贫项目库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6.抓好责任落实。按照“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的要求,对区、乡党政班子、村“两委”、区直单位、行业部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级责任组、专项工作组8个责任主体,建立考核体系,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全区脱贫攻坚考核,考核人员由区委、区政府从相关单位抽调,每半年考核一次。从“主体责任”、“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将脱贫攻坚考核列入区综合目标考核,脱贫攻坚考核占区综合目标考核的权重分别为:乡(镇)、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考核占区综合目标考核的50%;帮扶单位脱贫攻坚考核占区综合目标考核的30%;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考核结果作为派出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加、减分的重要因素,按照区综合目标考核结果统一兑现奖惩。另外建立由群众直接评议帮扶干部及行业职能部门制度,采取“两公开评议”的办法,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服务好不好、办事实不实、群众欢迎不欢迎,均由群众说了算。

7.抓好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形式,将扶贫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知晓度。前阶段经帮扶责任人入户核查统计贫困户需要帮扶的措施,乡镇汇总后,我们将任务压实到各行业部门落实到位,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各项扶贫政策的红利。比如:区残联任务为残疾贫困人口1084人证件办理及落实两项补贴,其中:无证残疾贫困人口351人,目前区残联免费上门办理,已落实办理证件75人,剩余276人正在办理,7月底完成;区教育局任务为负责落实各阶段贫困学生补助1181人;区住建分局任务为负责落实贫困户647户危房改造;区水利局任务为负责落实贫困户969户饮水安全,目前,已落实903户不安全饮水问题,7月底全面完成贫困户不安全饮水问题。

8.抓好工作创新。把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的手段运用到脱贫攻坚中去,进行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推行“网上办事”机制,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统筹推进了互联网+便民服务,结合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群众需求,开发使用脱贫攻坚便民服务手机客户端,按照“服务数据化、互联一体化、办事流程化、便民快捷化”的理念,依托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申办证件、保险、救助等流程。二是推行“电子档案”管理,让档卡建设更加科学。对每一户档案资料建立电子档案,用电子档案管理各种信息和办理事项。三是推进“数据共享”工程,让部门对接更加精准。将贫困户数据共享覆盖区民政、教育、卫生、住建、残联、水利等主要政府部门,使各行业部门更有效的落实相关扶贫政策。三是推进“网络监控”,让监督管理更加完善。通过网络监控平台,把8个乡镇的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及60个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情况,全部纳入监控平台,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随时监管驻村队员在岗状态,村级“四议两公开”情况,做到实时监控和监督管理,真正发挥便民服务站点的作用。

二、提案办理工作

今年区政协转给我办办理的涉及脱贫攻坚方面的提案共计2件。从内容上看,这些提案充分反映了政协委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今年办理工作时间紧、要求高的特点,我办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做到思想XX度重视,态度上积极主动,行动上切实有效,程序上合理规范,时间上及早安排,真正把提案办理工作既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又作为促进效能建设来抓,保证了办理工作的质量。下面我把提案办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分工,高度重视。我办十分重视办理工作,把委员提案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作为检查工作的一面镜子。为了切实提高全办干部职工对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我办在收到提案后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提高了办理人对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推进剂。同时对办理工作实行了领导负责制,明确主要领导是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股牵头协调,各股室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办理工作机制,做到每件提案逐一落实到职能股室和责任人,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呼声高、办理难度大的提案,坚持“一把手”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督办,参与办理,确保办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了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程序规范,确保质量。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提案对促进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我办在办理工作中不断探索提案办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完善办理机制,在保证提案办理质量上下功夫。今年我办进一步加强了办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提案办理程序。首先是单位收到提案后,列出交办安排表,交办相关股室,要求承办股室在规定时间内将答复意见初稿交综合股汇总。各承办股室、承办人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撰写提案答复材料,为提案的办理质量提供了保证。然后在调查了解、确定方案的基础上,由综合股拟写书面答复,分管领导审查修改,报主要领导审定后,按统一格式,整理、核对、打印,再分送给各位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4篇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就是在全面摸清本区贫困状况和准确认定贫困对象的基础上,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予以低保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对具有发展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项目扶贫到户,促其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外反贫困经验的历史总结。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农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行社会救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充分发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整体作用,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深入了解乡镇、行政村的贫困现状,全面调查统计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数量、分布、构成以及家庭、个人情况,摸清底数,对他们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其中,对符合低保政策的低保对象,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对贫困线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包括低保对象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户),通过项目扶持,实现增收脱贫,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的识别机制、瞄准机制和动态监管进退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和有效衔接办法,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积极稳妥,试点先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比较复杂,而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必须做好先期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稳步推开。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队贫困状况、贫困成因,以及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别,实行分类指导。三是公开、公平、公正。在衔接中要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四是符合条件,农民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严格筛选认定扶贫对象。

三、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年月日--月日)

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3、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4、对参与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先期试点(年月日--月日)

先在区确定的镇北堡镇新华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识别贫困农户的方法,确定符合实际的到户扶持对象规模;探索促进产业升级和到户扶持紧密结合的扶持项目、环节和措施;探索全面提升被扶持对象发展能力、增进贫困群众福祉的支持项目和措施;测算全区扶贫到户的资金规模。完成试点工作后,分析试点成果,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帮扶措施。

(一)确定对象规模

试点村在年农村常住户籍人口中,按15%的比例,确定贫困对象。

(二)识别扶贫对象,落实帮扶资金和帮扶责任人(年3月10日前完成)

1、户主申请。由农户本人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名后,交村民委员会审核。

2、民主评议。村民个人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或由村民小组组织群众民主评议,将评议通过的申请对象在全村张榜公示,并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

3、审核。经民主评议公示无意见的申请对象,由村民委员会报镇政府审核,并将结果在一定媒体或公开场所进行公示。

4、审批。经镇政府审核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办和民政局,扶贫办和民政局在充分沟通,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将审批结果在公开场所进行公示。

5、登记造册。所有扶贫对象,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如实填写有关个人信息。做到村有册、镇有薄、区有电子档案。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电子档案。

6、信息录入。由扶贫办组织人员于5月底前将先行试点村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低收入农户管理系统。

7、落实项目资金和帮扶责任人。经审批的扶贫对象,镇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各镇、各村实际情况,规划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并确定帮扶责任人。

(三)完善政策(年3月底前完成)

根据先期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按照“应保尽保和应扶尽扶”的基本要求,根据贫困村不同情况,确定识别比例和扶贫与民政救助的比例,研究落实项目资金扶持的保障机制和民政低保的衔接方式,制定“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方案,召开总结研讨会,部署全面展开工作。对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要围绕区委、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调整扶贫资金的投向,落实到户资金和政策。一是加大产业扶持。产业项目实施要尽可能的向扶贫开发对象倾斜,在圈舍建设、基础母牛投放、苗木发展等方面优先扶持扶贫户,并提供技术培训。二是加大技术扶持。采用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的技术力量和农村实用人才、扶贫自愿者指导等多种形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对贫困户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自筹资金部分可以用财政资金进行补助;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互助资金组织的推广力度,提高互助资金组织的覆盖面,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要优先提供到户贴息贷款。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贷款担保机制,为扶贫开发对象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加大教育培训扶持。“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优先安排,在培训经费和生活补助上提供资助,优先安排就业。对扶贫对象子女就读中职的实施扶助。五是加大移民扶持。生存条件恶劣的扶贫开发对象,采用移民扶贫的形式给予帮扶。六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贫困户实施沼气建设项目、“一池三改”项目、人畜饮水项目和危旧房改造项目,优先补助。七是加大社会扶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扶贫开发对象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计生户、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扶贫办、民政局、两镇要分别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档案。完善整合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重点对两类对象的交叉对象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管理平台,明确专门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按规定进行退保;对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停止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收入下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和返贫的人口,要及时纳入低保并吸纳为扶贫开发对象。

第三阶段:(年月日--月日)

在总结先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工作程序按照先期试点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月日之前要完成扶贫对象信息录入低收入户管理系统工作。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年月日--年月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结束后,两镇要对本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扶贫办牵头对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区、银川市扶贫办。

四、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专业性强,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政府决定成立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成 员: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扶贫办,马丽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扶贫办要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牵头工作,重点研究并提出工作方案、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长效机制和扶贫开发对象的到户帮扶政策,同时对扶贫战略和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建议。

民政局要积极配合扶贫办落实交叉对象的扶贫政策。

统计局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贫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

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残联要会同有关单位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低保户和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

各帮扶部门要按照规划的帮扶项目,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对确定的扶贫户进行帮扶,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两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本镇具体的实施方案,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要确定一名领导干部专抓此项工作;每村至少保证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抓好这项工作;镇人民政府要审核各村确定的扶贫对象;搞好本镇的宣传,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各村要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组织农户自主申请,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核实申请内容,确定扶贫对象。在对扶贫对象公示无异议后,由村民委员会报镇政府审核。

(二)大力宣传、搞好培训。“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要有广大贫困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员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要对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扶贫志愿者的作用,充实镇村两级力量。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5篇

“三个到位”推动教育大业健康发展

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和黔南州教育的帮扶对接,广州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屈哨兵为组长、副局长吴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办公室,并抽调专人负责教育帮扶黔南州工作。教育局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将帮扶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

制度保证到位。广州市教育局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尽心尽力、行必有效的原则,在2013年广州―黔南对口帮扶关系确立伊始,就制定了《广州市教育局―黔南州教育局对口帮扶协议》和《2013―2015年广州市教育局―黔南州教育局教育对口帮扶计划》,为教育帮扶工作明确了方向。为更好开展帮扶工作,广州市教育局还制定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对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贫困家庭高中、大学生进行补助的方案》、《广州市**职业学校与黔南州**职业学校结对帮扶框架协议》(范本)等。

资金统筹到位。广州市教育局结合全市教育财政资金的实际和现有国家、省市政策,调动资源,克服困难,积极做好2013-2015年帮扶资金预算。三年部门预算投入770万元,其中学校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培训预算30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帮扶预算470万元。他们还通过资助贫困,结对帮扶,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确保教育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个打造”发挥骨干队伍示范效应

送教上门,插班学习,打造一支好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广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师资培训工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及职能机构,深入一线了解黔南州教育需求,采用送教上门和插班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抓好教师全员培训的同时,突出骨干教师的重点培训,力促黔南州师资队伍合理快速发展。

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采取送教上门方式,组织教育专家和一线高级教师到黔南州进行专题讲座,惠及黔南州1500名教师,预计3年内为黔南州培训教师6000名。同时,广州市教育局还利用插班学习形式,组织黔南州4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交流。

校长跟岗,中层培训,打造一支好干部队伍。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针对黔南州教育情况,广州市教育局制定了黔南州中小学校长到广州跟岗学习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安排黔南州41位校长到广州各中小学跟岗学习。广州市教育局还举办了黔南教务科长管理能力培训班和黔南州中层干部“教学创新”培训特训营,组织黔南州中职学校和广州中职学校双向考察学习160人次。

助困助学,圆梦广州,打造一支好学生队伍。广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帮扶,在对黔南州荔波县的调研基础上,制订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对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贫困家庭高中、大学生进行补助的方案》,将在2014-2016年,每年向荔波县提供30万元用于困难家庭高中和大学生的学费资助。为了给黔南州贫困学子成才开启绿色通道,广州市教育局还将从今年起每年在黔南州招收300名贫困初中毕业生到广州市免费就读中职,符合条件的贫困生每年还可获得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三个结对”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职校结对,打开职业教育新局面。为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投入50万元启动资金,率先在中职学校建设方面与黔南州展开深入合作交流。安排13所优质重点中职学校与黔南州13所中职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围绕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整体推进黔南州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