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

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蒙古族;盘长图案;演化过程;演进规律

蒙古族图案流传十分广泛,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中,到处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民族图案。“图案”一词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它们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辛勤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最有生命力的美的存在形式,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草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蒙古族民间图案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其中常用的有马、牛、羊、驼、鹿、卷草、宝相花等动植物图案;犄纹、云纹、纹、回纹、盘长、方胜等吉祥图案。这些民俗图案是经过几千年来游牧民族一代代积淀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体现了蒙古族的生活形态和生存心理,以及祖先的图腾崇拜,直到今天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散发着草原文化的芳香。其中盘长图案是蒙古族应用最广泛的独具代表性的传统装饰纹样,又因“肠”和“长”同音,故又称“盘肠”、“幸运盘”、“吉祥结”等,蒙语称之为“乌力吉乌塔斯”。它交错纡回,连绵不断,常被人们作为诸事顺利、恒长永久、生生不息的象征,传达出福禄承袭、寿康永续、财富源源,以及爱情常在、幸福绵长等美好的愿望,十分恰当地反映出蒙古族的吉祥观与世界观。“盘长”便是在这些朴素的理想和美好的祈盼驱动下,将这些意义加以引申和提炼,并以“花结”的形象固定下来作为幸福、吉祥的符号,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吉祥物化的艺术造型(见图一)。那么,蒙古族盘长图案是如何产生,并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寻一下蒙古族盘长图案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并试图通过分析总结出它的演进规律。

一 蒙古族盘长图案源考

1.源于传统的“绳艺”

盘长图案应该起源于古老的 “绳艺”,它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字发明以前的结绳记事。在最初的编织活动出现以后,古人类用绳子捆绑东西,当被捆绑的东西消失之后,绳结可能没有消失,甚至绳结处还有被捆绑物的残留,于是人们发现,绳结保留下来可以帮助人们记住这些绳结捆绑过什么东西,大的绳结当然捆绑过大的东西,小的绳结应该捆绑过小的东西,结的多少表示捆绑过东西的数量,方法流传后便成了后来的结绳记事。大约在300万年前,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就开始用绳子打结的方式表达记事,帮助记忆,传递信息。随着古代先民绳线编制工艺的进步,古老的“绳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绳结的装饰性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吉祥结饰,我们熟悉的盘长结(中国结)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这种绳结工艺创生于远古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它是用一条没有断头的绳线,以肠形的线条有规则的穿插、缠绕连接,相互牵制编结形成复杂美观的菱形结式,是传统结饰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被艺术化了的民间传统绳结手工工艺。内蒙古博物院藏有元代的刺绣荷包,下边就坠饰盘长形的扎结(见图二)。而盘长图案正是这种绳结的纹样化表现形式,使之成为传统纹样中独立地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图案。

2.原始绳纹的延伸

盘长图案可以说是原始绳纹的延伸和发展。在原始社会时期,编织工艺产生以后远古先民就用绳子来捆绑东西,被捆绑过的物体上也就留下了绳子捆绑过的痕迹,这就出现了最早的绳样花纹。尤其是在早期陶器的制作过程中,陶器上留下了大量的绳纹。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的陶器残片经过复原以后,陶器表面和内部都有粗细不同的绳纹,这显然不是出于美化和装饰陶器的目的。陶器表面的绳纹可以说是拍印或者操作成型时留下的痕迹,而陶器内部的绳纹则是由于模具造成的,原始先民们把绳索缠绕成一团,中间留下一根可以抽出的线头,然后把粘土一层层的敷涂在绳团上,等粘土半干时,从中间抽出线头,逐渐抽出整个绳团,而留下的绳纹经过烧成以后仍然留在陶器内部,这也许就是陶器内部产生绳纹的原因。后来先民们发现,绳纹可以在陶器上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于是发展到后来就有意识的用绳子在陶器的表面压印上各种粗细不同的纹理,或者直接刻绘出绳子的纹样作为装饰,这就出现了装饰性的各种绳纹。在战国铜器上所见到的象形符号上还留有绳结的形状,很巧妙地用一根线,通过六个点子做出对称而富有变化趣味的图形。这些应该是盘长图案的雏形,随着装饰工艺和图案艺术的不断发展,绳纹逐渐被各种装饰纹样所取代。

3.蛇纹的抽象与变体

蒙古族盘长图案与盘绕交叉的蛇纹有很密切的联系。图腾崇拜是氏族时代的产物,是原始社会人类的精神支柱。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崇拜蛇,蛇在北方草原的远古文化中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从蒙古国诺彦乌拉岩画到内蒙古的阴山岩画都可以看到许多蛇的图案,在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也发现了蛇形岩画。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发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陶器上就有蛇体龙纹图案。距今7000年前的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采集到的遗物中也有蛇体龙纹。在敖汉旗夏家店发现的距今4200~3500年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早期青铜文化,这个时期出土了一批非常珍贵的陶器和铜器标本,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图案比比皆是,其中多见的就有蛇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高度成就是北方民族美术悠远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可以说后来的游牧民族工艺美术的造型规律与装饰纹样是由此开端的。距今2800年前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因素组成的发达的青铜文化,学术界一致认为是东胡文化,出土的大量铜器装饰图案极为丰富,其中蛇纹最常见,如“双头蛇铜饰件”、“双蛇衡蛙铜饰件”等(见图三)。内蒙古鄂尔多斯发现的匈奴饰牌中也有众蛇盘绕交叉的纹样,已经很像今天的盘长图案了。在蒙古国境内的匈奴古墓出土的青铜饰牌中,亦有双虺(毒蛇)形象。从以上的考古资料可以了解到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开始,赵宝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直到东胡和匈奴的铜饰牌等,都有很多的蛇纹图案。以后的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都传承、延续了东胡和匈奴的图案艺术。而蛇纹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形,抽象化后变为一种缠绕的绳形纹样,也就是后来的盘长图案。

4.佛教八宝之一

此外,蒙古族大量使用盘长图案与藏传佛教的普遍信仰有很大的关系。藏传佛教的传入,客观上给蒙古民族带来一定的佛教文化。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也在蒙古族中盛行开来。佛教经常用八种器物来象征吉祥,人们称之为“佛八宝”或“八吉祥”,即法螺、、宝伞、宝幢、莲花、宝瓶、双鱼和盘长。这些器物的图案在蒙古地区广为流行,特别是盘长图案更为群众所喜爱。盘长虽列为八宝之末,但人们常将盘长作为“八吉祥”的代表,因此俗称“八吉”。它由线绳盘曲环绕之后,首尾两端相连而成,绳结的形状给人连通贯穿、永无止尽的寓意。佛教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一切通明”,达到心物合一、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的最高境界。同时,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民间由此引申出对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的美好祈盼。因此,蒙古族常把盘长图案表现在服饰、家具、器皿和鞍具等各种生活用品上作为装饰。

二 蒙古族盘长图案的演进规律

1.由具象到抽象

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是一种升华,是人类对形象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认识过程。抽象化的图案以自由的构思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蒙古族人民在创作图案时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既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不去照抄生活,它总是通过幻想和夸张反映现实生活,创造那种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富有浓厚的情趣。不论是绳纹还是蛇纹都有具体的形象,发展到一定时期,图案越来越简化,越来越抽象。又因绳子像盘曲的蛇龙,因此蛇龙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蛇纹图案一般都是两蛇相互缠绕,或众多的蛇纠结在一起,或直线或曲线。东胡和匈奴时代的蛇纹还能看到蛇头的造型,在后来的演变中,蛇头消失,只是一种相互缠绕的抽象图案(见图四)。蛇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原形,上升为一种抽象的象征符号而广泛的流行于民间,凡是相互缠绕和相互交叉的各种变体纹样其实都是蛇纹图案,盘长图案是其中的一种造型。由此可见,盘长图案正是在具体的形象基础上逐步抽象化所产生的。

2.由简单到复杂

从盘长图案的演进过程来看,可以发现它是由一条打结的绳纹、两条缠绕的蛇纹,到多条纠结在一起的蛇的图案,发展为“佛八宝”中的盘长纹样,虽然形象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简化,但纹样的组合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盘长图案在蒙古族牧民使用的过程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民间大大地丰富了起来,由单调的盘长图案发展到各种变形的盘长图案。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纹样,盘长图案也常常与卷草、云纹、方胜等图案穿插卷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形成变化多样结构复杂的组合图案,或为适合纹样和单独纹样,或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构成曲线和直线对比的画面,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情感,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的独具特色、造型美观的盘长图案(见图五)。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由于时代的不同,盘长图案在外形上有增减、变化,但是它的精神本质是永远不变的。

3.由不规则到程式化

蒙古族劳动人民在图案创作过程中,把生活中常见的形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修饰加工,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图案形象,并在创作中表达对圆满的唯美追求。这种表达方式往往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体现了蒙古族民间艺人客观、理性而富有想象的创造力。由于程式化的约束,某些形象的组合、特征以及用于何种场合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尽管如此,但在表现手法上所采取的态度是兼容并蓄的,没有受固定的美学思想束缚,创作起来较为自由,手法大胆,风格多种多样,具有雅俗共赏的装饰特征。受这种审美观影响,盘长图案的构成形式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和连续性特征,装饰感强,体现连绵不断的韵律感。图案的饱满、对称、向心的格局不仅使画面和谐统一,又表达出圆满、丰富的审美理想。盘长图案从古老的绳纹、蛇纹演进而来,由最初先民随意的表现,到有规律的组织形式的演变,显示了完整的形式美,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美感形式,以对称、平衡的骨格章法达到比较完美的程度。这种构图上的独特性,与蒙古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彩和审美心理相融合,使盘长图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4.符号化的艺术语言

符号是一种标志物,是人创造活动的产物。符号化是指将某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形成规范的、简洁的图形样式,并将其纳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使之具有吉祥的涵义。民族图案大都是五六千年以前的文化符号密码,具有符号意义,其标识作用大于说明作用,表号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形外之意”,是艺术形态所揭示出来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物化”的延伸和扩展,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图案的形成有着心理需求、、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成因充分地表明人们生活中追求吉祥和对幸福的寄托,表现在形式符号上逐渐演变成了传统吉祥纹样。随着社会的流变与历史的演进,传统吉祥纹样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盘长图案是传统吉祥纹样中常用的一种,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盘长图案这一艺术符号的出现,并非是一种自然的生成物,而是在特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深深受制于固有的生态环境中的文化情愫。它是人们对生殖崇拜、生命延续观念和对吉祥企盼心理的物化形态;是世俗审美活动在器物装饰上的映射;是在神话思维、生活观念交织营造下情感的寄托和吉祥的象征;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体的共同认知,并具体地反映出约定俗成的观念。盘长图案从最初诞生到后来进入文明社会的延续发展中,其艺术符号所蕴含的寓意在不断增加、丰富,印证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这吉祥的情感象征,蕴含着强烈的艺术因子。

三  结语

以上我们通过民俗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结合互相印证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的本源哲学的深层领域来探究蒙古族盘长图案的起源和演进规律。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民间图案,是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是蒙古族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是蒙古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是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原生文化的传承延续。虽然蒙古民族形成于13世纪,但组成蒙古族的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相承的。草原文化传统没有发生过文化断裂,原生态文化在民俗文化中保存了下来,在蒙古族盘长图案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出明显的发展传承轨迹。

此外,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长期以来一直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并融合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中。蒙古族劳动人民同样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图案艺术,经过长期的比较、挑选、创造,保留了适合自己生活情趣的各种图案,久而久之就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艺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近的图案,蒙古族盘长图案的大量使用就受了汉族的“中国结”和藏传佛教的“佛八宝”的极大影响。盘长图案的广泛使用,为民间工艺增加了美感和喜人的情趣,洋溢着无穷的生机,这是历经千百年蒙古族艺人千锤百炼、代代相传的艺术结晶。作为民间艺术,蒙古族盘长图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富于精神活力的象征手法,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蒙古民族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冀。

参考文献:

[1]白音那.蒙古族图案集[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91.

[2]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2篇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马鞍具图案的来源背景

蒙古族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曾经建立了横跨欧洲、亚洲的大帝国。元朝以前蒙古诸部,分为草原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前者称为“毡帐百姓”后者称为“林木中百姓”。

在古代,蒙古有较发达的工业。据史籍记载,蒙古地方多铜、铁、金、银,铜铁铸器皆精好,善织毛锦。蒙古民族本是以狩猎为主,后来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影响,继承了“马背文化”,并且丰富和完善了马背文化。蒙古族文化的特点:第一是开放性。善于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并将其融合到本民族的文化中去。第二,是刚毅性。第三,是崇德性。蒙古民族的这些文化特性产生并且受影响于北方民族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与萨满教。

新疆卫拉特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也是骑马民族,他们把自己的武器,如弓、矛、剑、盾、箭筒等都加以装饰,其别注重装饰自己的马鞍具。马是蒙古人得心应手的工具,也是战争中生死与共的战友,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对马的这种感情完全体现在装饰美化自己的马鞍具上。对成吉思汗时的鞍具,史书上也有记载。一般马鞍的前后鞍鞒喜欢作各种装饰,有绘制艳丽图案的,也有骨雕和贝雕镶嵌的。除鞍鞒之外和鞍软垫、鞍鞒边、鞍、鞍花套不用等等都要用边饰、角混、适合纹饰进行装饰。1988年秋在内蒙古镶黄旗乌兰沟出土一批蒙元时金器。主要是金马鞍饰件。

金马鞍饰件,1组计6件,质地全为纯金。通体用锤法锤满了精致的图案。主体图案为八曲海棠形框内半浮雕卧鹿纹。大角卧鹿体太丰满,神态安详。卧鹿前后间以花草纹,海棠形框之外饰缠枝牡丹花纹。饰件下部双连弧纹为框,内饰忍冬纹。

这组金马鞍饰件纹饰精美、华丽,工艺精湛。蒙古族民间金属工艺精湛及其具有精湛的美艳的装饰。马鞍具在装饰和制作方面在卫拉特蒙古族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马鞍具的图案装饰形式

马鞍具工艺:马在卫拉特蒙古族中是最神圣的牲畜。他们平时把“玛尼宏”旗帜上的九正神马图虔诚的供奉着,并且把马看作他们最亲密友好的伙伴。而马褂、马靴也是蒙古族人民最看重的服饰,在蒙古族民众心目中,认为最纯洁的食品是马奶酒,演奏好听的音乐用马头琴。

古代匈奴时,马的种类就很多,“公元前二零零年冒顿单于以四十万骑兵围刘邦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之时,曾以马的颜色分类编队,西方尽是白马,东方尽是青龙马,北方尽是乌骊(黑色)马,南方尽是骈(赤黄色)马。”

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爱马的习俗,对自己的马不惜耗资配备一个讲究的鞍。爱马如子,民间精雕细刻马鞍具。

在卫拉特蒙古族的生活中,会看到各种合体的马鞍,是出自于卫拉特蒙古族匠人们灵巧的双手和熟练的技巧。主人骑上这些合体的马鞍会感到舒服,马感到也精神。一般而言,前后鞍鞒作各种精美的抓没那个是都是比较讲究的马鞍。装饰马鞍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绘制图象,骨雕,贝雕镶嵌。像鞍、鞍花、鞍软垫、鞍鞯等都是马鞍上必不可少的配件,作为马鞍的配件,也是需要装饰。在重大节日,蒙古人还会用刺绣的工艺来装饰马的头部。马鞭的编制和马镫的制作都有传统和讲究的方法。有人试验过,一件上好的马鞍在下面垫上一张纸,骑过后纸张没有任何的损失,这样的马鞍算得上是上品,其式样美观,马也感觉到舒适。牧区多讲究,一般用银制鞍与花和鞍,在蒙元时期内蒙古镶黄旗的一批金器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马鞍,通体用锤法锤满了精致的缠枝牡丹花、浮雕卧鹿纹等,纹饰华丽、精致,工艺精湛,具有突出的草原式风格。在古代具有“天下第一”之称的“契丹鞍”,蒙古族马鞍也享有盛名,闻名于天下。元朝时有金鞍,北元阿勒坦汗时也有“镂刻的金鞍”。蒙古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鞍具工艺。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银器最能吸引人的部分,是它古雅的图案装饰。在银器上錾刻出精致的传统的云纹、特纹、龙凤、卷草、八宝纹,以及各种几何形图象。其图案的装饰意向是极其丰富的,既有形式种类上的变化,如额布尔(犄纹)、“哈木尔”(鼻纹)、“乌力吉江嘎”(盘肠纹)等;又有纹饰组合布局上的不同,如圆形、方形、菱形等;也有纹饰构成方式上的差别,如勾连、对称、正反互置等。然而在及其丰富多变的装饰意象中,圆弧意象不但非常普遍,而且是全方位的,在构成方法、纹饰图案、样式风格等方面均有深刻表现;其独特的形式特征表明,圆弧形装饰意象在蒙古族的图案中的意义非同一般。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图案内容及其装饰意向的本质特点

图案,是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纹理或图形形状,是讲究结构、追求视觉冲击效果的。“图案”一词中的“案”字是方案、布局之意思,已确定了其内涵设计主体的主观意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当这一“设计主体”逐渐成为一种“民族表现”时,“图案”的民族审美特征便显示出来了。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民族语言中,图案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它源于蒙古民族生活中审美追求的艺术化体会,以“羊”为例,以游牧生活作为主要生活形式的蒙古族,“羊”是这个民族维持生存的食物之源;同时,羊也是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最难以脱离视线的精神伙伴,这个民族因为羊能满足衣食、能带来丰收之悦而感激它,而欣赏它,在天地一线连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欣赏它弯曲好看的犄角,在蒙古民族,一般类似犄角形的卷曲纹样统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的类型纹样则称为“贺”。随着图案艺术的发展,人们把一切器物的各种纹样和造型设计都称之为图案。图案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上装饰的平面设计图。正确阐释、理解这些图案,是深入理解民族美学、草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图案元素有云纹、盘肠纹、卷草纹、犄纹等,这些图案大多用于蒙古族的家具上。不仅如此,还用于召庙建筑中的宝相花纹样,用于刺绣、马鞍具上的葫芦图案,用于衣服帽子上的兰萨图案等都被蒙古民族广泛地用在了家具的装饰上,处处透现出民族审美之气息。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图案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线性特质。所谓的图形意象,譬如“额布尔”、“哈木尔”抑或者其他,可以说都是一种折现出的元素,它们虽然和形象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但是显现的形式元素的价值却是在纹饰图案的整体性中,且主要是以线性的韵律和节奏为内蕴来参与纹饰图案的组合与变化中,以此来消除和减少形象对于韵律和节奏的表达形成的阻力。

卫拉特蒙古族风格的图案多数取材于民众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动植物,如牧草、花树、牲畜、勒勒车等。在表现手法上,基本属于线描中的白描手法,充分体现出了长生天注视下的人与生灵万物、人与天地的和谐共存,从物质到精神的互相依赖,这样的一种生存信仰与自然状态。其图案种类仅从内容上归纳分为民间吉祥图案、民族图腾图案、故事情节图案以及宗教图案。

植物题材的图案纹样,对于生活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的蒙古族来说,草,是人们生存和生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它也是草原生物链上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孕育游牧民族纯朴奔放性情的客观环境的构成要素。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是“卷草纹”,细叶弯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婉转多姿,富有连续感和流动感,优美而生动,具有绵绵不断的韵律感,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的乾隆年间蒙古族錾花银匣正面的卷草纹,便可见其精美而别致。卷草纹经常与有盘曲连接特点的其他纹样穿插并使用,以突出千古不绝、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意义。

花卉果实类的纹样,一类是宗教气息比较浓的,如宝相花(朱赤花)、莲花、佛手等;一类是非游牧地区的蒙古族生活环境气息比较浓的,如杏花、桃花、石榴、葫芦等。

“莲纹”据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家乡盛行种植莲花。莲有多种,颜色有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等。佛教主要取于白莲花,赋予莲花以神圣的意义,莲花图案成为佛教里的一种标志。莲纹是以相接的带状莲花瓣为题材。随着蒙古草原上藏传佛教的盛行,莲纹也渐渐的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民族木器的装饰形式,一般在蒙古包的门、箱、柜、桌面及其蒙古包内柱子上随其它纹样间绘制,藏传佛教的装饰艺术中常见的佛手、宝莲等图案,色彩层次丰富而且谐调。富有宗教色彩纹样的还有宝相花纹样,宝相花纹样在蒙古族召庙建筑、家具上比较多见的。“宝相”原来本为佛教词汇,佛家称庄严的佛像为宝相。宝相花是取集众花之美升级而成,在图案的海洋里彰显出其繁华似锦的光彩。一般以莲花、牡丹为主体,中间镶嵌大小粗细有别、形状不同的其他花叶,尤其是以花瓣和花蕊为基部,用圆珠作其规则排列,恰恰相似闪闪发光的宝珠,色彩上又有多层次的退晕色,珠光宝气中透露出富丽华贵,所以此种纹样统称为“宝相花”。这种纹样色彩饱满富丽,线条清晰流畅,整体庄重大方。这些宗教艺术之美被置于生活化的家具之上,可以让生活于无际草原之上的民族坚守内心中的信仰,能够心有所依踏实的生活在旷野之中,家具图案中的美在草原游牧民族而言也便有了神圣感。

动物题材的图案纹样,在自然万物中任何民族的人们都属有有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以自我生存为本位的都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在所有条件中满足自我生存的,其它动物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人类以外的),对于蒙古族而言,与其接触关系最密切、最频繁的当然属牛、羊、马等牲畜,除此之外,生存于沙漠骆驼、草原上的狼等较大的动物以及一些飞行类别的小动物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中,某些动物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马、牛、羊等,因而产生依赖、甚至爱的情感特点,而对某些动物因为难以征服或者害怕,如狮子、狼等野生动物,因此产生敬畏心理,无论是依赖、喜爱,还是敬畏,都成为了美感生成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动物普遍存在于蒙古民族生活中被艺术化为的各种装饰图案,当然也包括家具上的各种类别的动物图案。

在卫拉特蒙古族家具图案中,较为常见的为家畜类图案,尤其是五畜图案(马、牛、绵羊、山羊、骆驼),其线条造型上多使用圆曲的线,使得牛羊显得样态饱满、形体肥硕,作为主要的牧民生产生活资源,这种设计正是牧民对于守护之情的体现和生活富足的向往。而在人们的生活中骆驼的精神层面的内涵逐渐被突出出来,在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后,养殖骆驼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成为运输和征战的得力工具,骆驼耐饥渴,耐寒暑,体大力壮,行走稳健,持久力强,因此在神圣的祭祀礼仪上,往往骆驼是上乘的礼牲,特别是白驼,更是吉祥之物)战胜诸多的困难必须崇尚并具备骆驼的精神。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图案装饰文化深层的形式价值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新疆卫拉特蒙古民族在游于原野之时,他们与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关系,他们会依赖动物生活的规律来判断天时、四时,如狼和鹿;蒙古民族还会受到所信仰的宗教影响,对狮子等产生期待吉祥瑞福的崇拜。所以,蒙古民族生活中也普遍存在野兽类的图案纹样。鹿鸣春开,这是原始先民认识物候节令的开始。在原始的初期文明,人们观草木鸟兽而辨别春秋,而在三月的时候,雄鹿头部岁岁更新的菌状角应时而生,在这个时候恰好有一个角状星宿形成于天空,人们称之为“大角”。研究者认为,这只“大角”的命名在东方七星中。

在几何图案纹样,蒙古族常用的几何图案纹样有盘肠纹、如云纹、哈敦绥格、回纹、兰萨图案等,多是几何形体与实物形态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它是内心规则与自然状态相融而产生的美的体现。以盘肠纹为例,盘肠本来为佛教中的“八宝”之一(佛教的八宝图案是指盖、轮、花、螺、伞、瓶、肠、鱼等八种图形和器形),按照佛家解释,盘肠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路路通、事事顺的意思。同时,其中的图案本身为无头无尾,无休无止,盘曲连接,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称为吉祥结,作为长寿和连绵不断的象征。在蒙古族生活中盘肠纹饰的实用性很强,各种变形卷草纹与盘肠纹的结合形成变化多种多样的图案,或为二方连续纹样,或为单独纹样,在家具、蒙古包、召庙建筑上使用比较多。从结构上来说,盘肠纹饰的结构自然有序,既有几何形体的严谨和节奏感,又有原始肠衣的自然形态,再加上盘肠“骨架”灵动装饰在上的花蕾植物和枝叶等,用在家具装饰上,会增加家具稳重、平衡而不失灵动的美感,正如飞鸟飞翔在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生,这是一种和谐美丽的草原生态观的体现。孕育游牧人的巨大摇篮是辽阔的蒙古高原,也是游牧人借以创造人类文明的自然依据。作为光辉灿烂的蒙古族图案历史文化传统内容,通过考古学、民俗学和历史文献互相印证、相互结合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中的本源哲学里的深层领域。蒙古族的民间图案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草原文化的传统从没有发生过断裂,在原始生态文化中保存了下来,其中的民间图案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乳,是原始社会到至今的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蒙古族 服饰 图案 审美

一、图案在蒙古族服饰中的应用

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中能够看到蒙古族社会各个时代、地区的蒙古人民的审美特征和爱好习惯。蒙古图案在不同地区由于文化、审美、材料、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形式也不同。下面我简述及各地区的服饰纹样。

(一)主体服装中的图案应用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热爱家畜崇尚大自然。所以常把云纹、水纹、山纹、火纹等大自然现象及牛、马、羊、骆驼等家畜的二方连续作为服饰、生活中的装饰图案。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蒙古人由于半农半牧的生活,所以蒙古袍上的图案吸收了汉文化元素,也因为科尔沁地区的扎鲁特旗北部漫山遍野生长了梅花,迎春花,兰花,,丁香花,牡丹,海棠花、杏花等数百种鲜花,当地的蒙古族人民常用花作为服装的装饰纹样。科尔沁地区的妇女蒙古袍在袖子、前襟处大面积的刺绣花卉和蝴蝶。察哈尔地区的蒙古人把吊了皮子里子的长袍叫做“珠布查德勒”,吊了羔羊皮毛的缎袍叫为“森森德勒”,均以库锦沿边,开衩处露出白色高羊皮毛,杈根部缝制一种叫做“吉萨”的镶有“秦达摩尼”盘纹图案。妇女还会在肘关节处缝制环形装饰花纹,叫做“套海布其”。乌珠穆沁地区的蒙古袍前襟和后背上镶有云纹,袍子下摆及妇女穿的“袄吉”开衩出镶有盘肠纹。

(二)鞋帽、配饰中的图案的表现

科尔沁地区的蒙古袍中运用的大量花卉图案也会用在帽子上的中间部位做装饰。阿拉善男士冬天戴貂皮、狐狸毛、旱獭皮吊里的四耳锦缎帽子,用不同花纹的样式来区别前后。已婚妇女的“同和尔其格”帽子是阿拉善独有的服饰。属于圆顶帽子类型,左侧缝制鹅绒团花儿,帽边缝二尺宽的花纹。妇女头戴一种运用了很多卷草纹和犄纹的“浩乐宝”装饰。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是最为美丽庄重的。秀有很多色彩鲜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云纹及卷草纹。有二龙珠图案的妇女帽子是鄂尔多斯地区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它体现了蒙古族服饰文化和汉文化的精辟的融合。乌拉特人冬天穿靴子,里边套毡袜子。袜筒边露出靴筒边三寸许,露出的部分镶有各种云纹图案。巴林成年男子礼仪装中就有脚穿刺有24个“赫乌嘎啦吉”的黑靴。夏天脚蹬盘肠纹图案的布靴。

蒙古族服饰中的荷包是一大特色。各个地区的荷包的造型和图案纹样都不同。有马形、鸟形、葫芦形、各种几何行等,多用卷草纹和犄纹。

(三)其他运用

蒙古族服饰图案在日常运用还被用在了一些特殊场合的装束上。如那达慕大会中的赛马小骑手上衣和背心上的蝴蝶图案、小鸟图那以示主人“人轻快马”的美好愿望。摔跤服中的“照格达”用约一寸宽的皮条镶边,主要部位锭制大泡钉,后背中间嵌一块铜镜,上面绘有龙、狮、虎等动物图案。“照格达”是摔跤手进行比赛时的抓,也是展现蒙古族男子的强壮体魄的装饰服。套裤用白色做底料,上面各种图案花卉,从外向内有盘肠、云纹、中间秀有龙、凤、狮、虎、大象等动物图案,服装纹样设计是按照耀武扬威的精神精心安排的。

二、蒙古族图案的发展

(一)外来化的关系

古代北方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一直与中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留同存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的融入也使蒙古族服装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变化。早在元朝时期在服饰、礼仪、艺术生产方面就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元时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主,男子平时穿窄袖袍,圆领,宽大下摆,腰部缝以辫线,制成宽围腰,或钉成成排纽扣,下摆部折成密褶。重要场合也采用汉族朝祭诸服饰。元代天子原有冬服十一,夏装十五等规定,后又参酌汉、唐、宋之制,采用冕服、朝服、公服等。又如上篇所述,科尔沁地区服饰中的花卉图案也是大大的吸收了汉文化。在面料上的图案上也出现了与汉族图案相近的“喜”“寿”“福”“佛手”和吉祥图案。逐渐的在蒙古族服饰中出现了龙和凤的图案,象征了富贵和权势。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独立的,它的发展和演变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蒙古民族的图案文化从古至今在保留和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呈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宗教的关系

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始宗教。也叫“跳大神教”和“巫神教”。它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蒙古民间,对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萨满教信奉天、地、日、月、火、灶和祖先长辈等。在原始社会,萨满教的多种仪式大都由妇女来掌管,被称为“巫婆”。在民间,要成为萨满教的巫师,必须是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能歌善舞、还要懂得魔术,通晓萨满教的咒语,并能经受严峻的法术考验的人方可。要主持各种贡奉仪式,如葬礼、占卜、歌咏、祝福、跳神等。它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有着治病、去灾的作用。因此,萨满教也有了自己施法时的着装。巫师的帽子叫“奥日贵”。由于地区的不同而它的特色也不同。其中科尔沁的巫帽比较有代表性。这种帽子的外部是用一指宽的薄铜条编织而成,里面是圆形的爪皮帽。奥日贵的前面镶有崇拜物的偶像,下面缀着青色穗子。帽上竖着约有拇指粗、一拖长的3股青铜叉子,在其顶上配置青铜鹰爪,鹰腿上系几个小铃铛,后垂丈余长的五色绸条。巫师穿的衣服叫做“额日恩服”,既铃铛服。它是从多家讨来的碎布经拼接拴挂而成。科尔沁的萨满穿一种刺绣的铃铛服。腰带上固定九个青铜镜子,其中一个比较大。镜子上绘有十二生肖和虎、狮等图案。

藏传佛教的传入,僧人散布在各个蒙古地区的寺院,随之在客观上给蒙古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佛教文化,如寺庙的建筑、佛雕塑、唐卡美术等,更一步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思想,对艺术创作和人们的审美起了提高的作用。佛教的宝伞、双鱼、宝瓶、海螺、吉祥结、尊胜幢、等八宝图案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使用。莲花图案在原来的基础上用的更多吉祥结图案更为群众所喜爱。吉祥结图案在蒙古族固有的“江嘎”的基础上在民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大的丰富了起来。在民间以吉祥的意义发展为团结的象征,有单调的盘肠图案发展到多种多样的盘肠图案,也常常与卷草纹结合起来构成曲线和直线对比的画面,形成了蒙古族人十分喜爱的具有特色的,造型美观的专有盘肠图案,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延伸开来非常美观。

蒙古族长期以来与兄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好的文化精神,并融合在自己的文化中,始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再创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

三、蒙古族服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一)蒙古族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

1.连续纹样

连续纹样是用一个基本单位向上下或左右连城,或向四个方向无限伸展,使它连续成大面积的图案,形式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这种连续纹样可以循环反复以致无穷。

二方连续是蒙古族图案中的一种组织方法,是一个纹样基本单位能向左右上下连续,形成带子一般的图案。这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关。如,蒙古族牧民搬迁使用的勒勒车队,有十几辆车连在一起走,骆驼的运输,骑兵队伍的行军等都给人很强的连续感,连续性的联想。二方连续可以衬托主题,而且还具有独立装饰的效果。二方连续常用在蒙古服饰的边饰,如蒙古袍的领口,下摆,袖口,襟口等。

四方连续是一个纹样单位向四周重复的连续和扩展的图案。蒙古族经常用万形四方连续和水纹、火纹以及各种几何形四方连续,一般喜用散点构成方法连续。经常在服装布料、绣花毡等大面积物品上使用。

2.适合纹样

蒙古族把适合纹样称为“贺任木吉何乌嘎拉吉”。把一枝花或云纹等恰到好处的安排在一个外形内,这一外形有明确的轮廓,比如圆形、葫芦形、杏花形、桃形、方胜形、云形。适合纹样中有边缘纹样、角隅纹样、中心适合纹样等。其中最基本的一类形式是以上纹样的综合运用形式。在运用这种形式是它们所占的部位、面积、大小比例要适度。

边缘纹样是一种适合于外形周边的装饰纹样。它随着外形轮廓而变化,它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衬托中心纹样。它和二方连续不同,边缘纹样要受外形的约束,而二方连续不受外形的约束可以无限延长。角隅纹样又叫做花角。蒙古族图案喜欢在四角用相同的纹样进行装饰。不论装饰一角或四角要看具体用途和需要而定。经常用在桌面图案、靴子、地毯、刺绣等九十度角隅的范围内。中心适合纹样叫“特格西合木”,在图案的中心范围内使用。

3.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从组织形式上看,是与周围环境没有连续,重复的一种独立性的个体单位。它是利用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配置在一定范围内,并适应某种装饰形体的组织形式单独纹样,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运用这种纹样来做装饰。

(二)蒙古族服饰图案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蒙古族服饰图案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可视性。图案是民间美术的最直观和普遍的形式之一,它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性,并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民间,对自己常用的图案的构思和组织很了解、对生活中的使用品的美化、日用工艺品制作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一套技法。蒙古族民间图案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具体表现。

2.纹样的传统性

蒙古族服饰纹样一直保留着古老传统的特点,由同古老的毡房艺术和生活用品历代相传。如回纹、祥云纹样、盘肠纹、卷草纹、犄纹等。

3.程式化、规律化

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的原则在蒙古族服饰图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论是服装刺绣、家庭的绣花毡、日用用品等都喜欢采用一种形式。就是外边绘一层或几层边缘纹样,四角用角隅纹样装饰,绘有团形主体图案,底纹多以万形连续纹样陪衬,显得大方醒目,给人以富丽美观,层次分明的感觉,形成变化统一的画面。绘制图案用色彩、线条、面积、大小等对比法。

四、图案对现代蒙古族服饰设计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蒙古袍功能性越来越弱,装饰性越来越强,有各种图案精美的蒙古袍已成为蒙古人民节庆时的礼服。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4篇

天羿房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贤举说:“立足当前,想着长远。”在做好“栖凤苑住宅小区”的同时,由天羿房开出资,由贵州竹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贵阳刘雍环境艺术工作室设计,根据对夜郎王国存存的时段,夜郎王国的疆域,夜郎王国的都邑,夜郎王国的民族融和等诸多历史之谜,结合六盘水市所辖区域有关夜郎文化现象,设计了《中国夜郎古都文化城》详规方案及效果图。2007年3月,经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复。

《中国夜郎古都文化城》是一座概算总投资约22亿元,占与地32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90余万平方米,拥有厚重文化底蕴,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集旅游、商贸、民居、文化于一体的系列高层建筑群。六盘水市、钟山区两级党委、政府将《中国夜郎古都文化城》列为市、区重点工程,其中太阳城堡项目已于2007年4月18日奠基、动工。相信,届时梦幻般的“夜郎文化”,以城市之门、月亮城堡、太阳城堡、夜郎广场等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将为“中国凉郡・六盘水”增加新的亮点。

阔步前进的天羿房开,发展中不忘市、县(区)党政领导的支持,不忘家乡父老的关爱。公司创办七年来,尽其所能倾情回报社会: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不含临时用工),他们中有企业下岗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等。为救灾、医保、助学、希望小学等公益事业捐赠、赞助累计约150万元:依法上缴各项税款累计近千万元。为填补双水新区幼儿教育的空白,灭羿房开投资870万元新建约4600平方米,可同时接纳幼儿300名的城堡封闭式幼儿园,行已加盟国际知名品牌“美国吉的堡教育集团国际教育体系”。“吉的堡六盘水天羿双语幼儿园”,凭借一流的教学设施,资深的音乐、美术、舞蹈顾问,专业的幼教队伍及高薪聘请的外教,该园现已成为六盘水市高水平的幼儿素质教育同地。

天羿房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和磨炼,沿着不断打造和提升天羿品牌,竭尽全力回报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链接

“中国夜郎古都文化城”分为四大祖团、十三个分区、一条沿河景观带。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5篇

谜团之一:神秘的羊房堡村

羊房堡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大仓盖乡,据史料记载,羊房堡村宋辽时期就已存在,明朝时该村构建了用石头筑成的坚固城堡,堡的北面还有面积很大的城郭。

几百年来,羊房堡村流传着“给主子修坟,一辈子零三天”的怪异俚语,而当地人也一直保持着死后三天下葬的丧葬风俗。

马儿山位于羊房堡村东。在从村子去往马儿山的路上,记者随处可见白骨,颜色略发黄,骨质酥脆。据村民介绍,此地被称为“乱坟岗”,上世纪60年代,全国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民将此处摊平种地时曾犁出几百处大面积的白骨堆。据前来的有关专家估计,约有数十万人曾埋葬于此。

金国时期最重要的通道———金大道从羊房堡村及位于该村附近的马儿山东南穿过。这条大道北通内蒙古及东三省,向南分为两条道路,一条过雁门关到大同,一条过居庸关到北京,同时,这条路还可西过张家口到包头、鄂尔多斯。

元朝时,金大道不知何故改道30余公里,其余路线不变,只是绕过羊房堡村及马儿山,改道距羊房堡村20公里的宣化县常峪口村。但从羊房堡村及马儿山前经过的这条金大道仍被使用,其北达元中都、上都(现内蒙古多伦县)、东三省,南、西仍达北京、大同、包头、鄂尔多斯。

谜团之二:马儿山上的生肖图

马儿山距张家口市区11公里左右,山主体面南背北,两侧有大山相傍。从远处看,羊房堡村四周的山体构成一个巨大的太师椅模样,村庄被置于太师椅中,而马儿山主体也像是被置于另一个小太师椅中。

据当地村民介绍,马儿山得名于其形状。从远处看,该山形状酷似一匹正在低头饮水的骏马,骏马东侧还有一匹幼马紧偎身后。站在距山体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看,主山坡上由西至东隐现出一个个巨大的生肖图案,可以辨出来的有马、兔、猪、蛇、鸡、鼠、虎,还有几处图案已经不能被清晰辨认。这些生肖图分布于山体上端,图身由山黏土及均匀的石块铺满,在满是草木的山坡上被清楚地勾勒出来。有关专家取图身的土样进行化验,证实该土曾经过火炒,为熟土质,故图身多年以来从未生过草木。此与秦始皇陵墓上的封土做法如出一辙。

循此,考古人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山体上的生肖图案与部分蒙古帝王生辰年生肖惊人吻合。从成吉思汗起计,成吉思汗与在其身后即位的窝阔台相同生肖为马;元世祖忽必烈生肖为猪;武宗海山生肖为蛇;仁宗生肖为鸡;英宗生肖为兔;泰定帝生肖为鼠。由于部分生肖图案已模糊,不能完全一一对应。

据了解,马是蒙古民族最崇尚的动物,对蒙古人来说,葬在以马命名的山上无疑是无比荣光的事情。

谜团之三:被削去的山脊与巨大的石料场

在马儿山的东南侧,有一座邻山被削去了大半,从山脚下直至海拔百米处。据当地村民介绍,多年来,该村从未从此山上取石做料,而且,从如此高山上大面积取石,即使拿到机械发达的当下也是个难题。该山石质为白色石灰岩,村民曾在山底发现大量石灰窑,有可能是修陵烧石灰所用。

记者看到,在马儿山前约一公里处,厚度均匀、面积大小不等的片状石堆随处可见。像一个巨大的人工石料场,石片、石条上人工斧凿的痕迹很明显。考古人士曾将山上石质与该石片做对比,马儿山石俗称“羊石”,质软,色红似羊肉;而石片质坚,色青,明显不属同一山体。

在马儿山左下脚一处平坦地方,可以找出散落的石磨、石臼、缸、锅、盆,像是一个巨大的就餐场地。有关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或官兵用餐的露天餐厅。

戎马一生佳丽五百

谜团之四:石垒坟与牧羊人的惊奇发现

在马儿山下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被石墙围起来的圆形石堆有50多座,有的高达10多米,直径达20米,外形类似于宁夏发现的匈奴贵族的“石垒坟”。在羊房堡村的其他地方,这样的“石垒坟”还有1—2处。

一年夏天,一个牧羊人在马儿山下的石堆上发现一个孔,里面往外吹冷气,站在孔口,深感舒畅。在石堆周围,这样的孔有8个,形状规则,大小相似,都由长方形与圆形组成。此后,当地村民渐渐发现,这样的孔不仅夏天有凉气散出,冬天还有热气散出。

谜团之五:不燃烟的烽火台与公主墓

在马儿山的对面山顶上,有一个“烽火台”遥遥对望。但这个“烽火台”与古代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不同。这个用砖砌成、用土夯实的“烽火台”上建有坚固而华丽的楼阁,而且所用木料讲究。所以,这个“烽火台”不能升腾烟火。当地村民称其为“了望台”。

蒙古贵族土葬时取出的土要移到别处,用树桩做棺木,内挖与人体相当的凹槽,死者便置其中。然后用铁条箍紧,埋葬后用马将坟头踏平。

1930年前后,在马儿山的西南方曾掘出一座坟墓。专家推测,该墓为一蒙古将领坟墓。

1999年9月,在张家口市沽源县“梳妆楼”发现一处陵园。楼内是一座古墓,墓内并列三具棺木,中间棺木在三分之一处竖立锯开,内挖凹槽放置死者,然后用铁条箍紧,上覆大青石。三名死者为一男二女,男即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婿阔里吉思,二女即阔里吉思的两个妻子,身份均是公主。

谜团之六:丘处机的石龙观与棋盘石玄机

马儿山后有一座石龙山,据史料记载,丘处机最早修行的石龙观即在石龙山上。现今的石龙观遗址周围还有大量石器、骨器等物。丘处机所创造的全真教被元朝列为国教,丘处机也被尊为元朝教父。丘处机及其弟子在张家口境内有4处道观,其中,使用最早、时间也最长的就是石龙观。

在马儿山上,有一块房间大小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棋盘石。几百年来,棋盘上的棋格没有丝毫磨损,线条棱角分明。棋盘周围曾发现散落的残破棋子。学者推测,这块棋盘可能是丘处机弟子及元代将领修陵监工时用来对弈的。

谜团之七:“帝陵”保卫战与张家口覆灭

元末,明军与元军最激烈的两场战争在宣化县境内展开。这两场战争的主战场均在马儿山南十几公里处。其中一场发生在宣化县常峪口村。该村原名常遇春口,因明朝大将常遇春得名。常遇春追击元帝出居庸关,到此进行了一场激战,死伤无数。另一场激战发生在宣化县北甘庄村,这里有明朝大将徐达与元军激战留下的城堡。据史载,这两场战争均很惨烈,死亡人数近百万。

明朝初年,山西向张家口大量移民,就是因为战争中,张家口居民几乎全部死亡。据分析,元军当时激烈抵抗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帝陵”。

成吉思汗陵墓盛传说法

目前,考古专家对成吉思汗墓地的圈定位置,比较认同四个地点: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位于中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至今尚无定论。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6篇

这世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托盘,长方的、正方的、圆的、椭圆的;花边的、雕刻的、镂空的;有把手的、无把手的、有把手无脚的、无把手有脚的以及有脚有把手的;矮脚的、高脚的甚至带腿可以直立行走的,高脚的可行走的托盘可以当边几,也可随时拖到餐桌旁、厨房、阳台,放酒、配菜或者放碗碟,灵活、方便且实用。如果是可折叠的高脚托盘,甚至可以带到草地或海边,立刻就能布置出一个有腔调的小空间。

日本一位女设计师Nao Tamura设计过一款树叶形状的托盘,在日本,树叶经常被用来包裹盛放食物,这给她带来了灵感。制作树叶形状托盘的材料也有着树叶般可卷可叠的柔软度,令树叶托盘几乎可乱真。

那是一只多么美丽的莳绘托盘

日本漆托盘有一种特殊的工艺叫“莳绘”,是日本特有的漆器工艺。15世纪,莳绘的技法发展成熟,16世纪末开始输出到欧洲和中国。莳绘传入中国后,莳绘家具、文具、香具和古玩收藏盒一时成为当时文人的心头之好,引得“洛阳纸贵”。

好友曾推荐我欣赏过一件已达170多年历史的日本莳绘托盘,当时是当作茶室焚香使用的,属上等人家的器皿,需多年经验的匠人耗费长时间制作完工。这个托盘黑色背景,绘着极为飘逸的金色花朵和叶子,精致但不觉得纤细和单薄;美得飘逸,却又饱满厚重。总之,是一种自信的美。不过遗憾的是,我俩正谦让着看谁该先下手时,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可是,那是一只多么美丽的托盘啊。

在床上早餐,一只托盘不可或缺

托盘有很多种功用,可将早餐放到托盘里端到床上表示亲昵和取悦。没有托盘,杯盘碗碟还真没法直接上床,失礼与否,就在于有没有托盘这样一个媒介。

托盘可以放到桌几上,放茶壶、杯子、点心盘和水果盘等,防止水漏到桌几上,并可建立区域感。下午茶或者随时来一杯茶都行。如果想运送食物饮品到室内其他地方或者室外露台院落,一只托盘也是必不可少的,托盘此时是方便的运输工具。

英剧《唐顿庄园》里女仆让男仆贝茨递一下托盘,贝茨因为腿瘸,一下子把托盘连带托盘里的餐具都掉到了地上,从而引发旁人对贝茨是否称职的怀疑。的确,拿托盘要稳,手不能抖。另一部英剧《楼上楼下》里女管家就是这么教育那位新来的男仆的。当然了,男仆后来拿一个放满酒杯的托盘,撞到了女主人不愿意请的客人身上,以至于客人衣服湿了,不得不提前离席,这时的手不稳,就是表面无心实则故意,那只四周镂空的美丽银托盘简直成了阴谋的工具。客人刚一离开,女主人就微笑着对婆婆说:也许下一次我可以自己选择客人名单。

听过“如果想在床上吃早餐,那么请睡在厨房”的笑谈,其实,想在床上吃早餐,无需睡在厨房,一只托盘就够了。当然了,一个在乎取悦你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托盘里可以放牛奶、面包、咖啡、茶、果汁、果酱、水果、糖、奶油、盐、胡椒、黄油,甚至连黄油刀都可以准备好。也可以放手擀面煮鸡蛋,像是生日早餐的温暖。除了食物饮品,托盘里还可以放鲜花礼物甚至惊喜,在周末、纪念日、节日等都可以来这么一出,会觉得私密、放松、娇宠和难忘吧?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喜欢在床上边看报纸边享用早餐,侍者们每天早晨8点都会送一份早餐给女王享用,包括茶水、吐司面包、果酱和黄油等,当然还会选几张当天的报纸。盛放早餐和报纸的是一个破旧的托盘,我想应该是一个古董托盘。

举案齐眉之案是托盘吗?

举案齐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是讲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后汉书·梁鸿传》里记载:“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意思就是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案,恭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把案托得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案。

这里的“案”,就是一个托盘。马未都在谈家具时,其中一个章节“拍案惊奇”里也证实了这一点,“案”就是当时的托盘,不过是带有四个足的,四足是缩进去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案,外形上非常接近。这种托盘今天日本还在使用,沿袭了中国的古制,怪不得有“看唐朝到日本,看明朝到韩国”的说法。上文中提到的日本莳绘托盘就是这样的,有四足的支撑,显得更加庄重。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7篇

这一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漆器盘、纸盘等盘子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可以变成美丽珍贵的艺术品;了解到从小小的盘子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了解到盘子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二、教学课题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二册第八课《美丽的盘子》。

三、教材分析

本课在展示大量的现代盘子艺术品的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少数民族盘子艺术品及外国盘子艺术品。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漆器文化,同时又可以欣赏到外国名画家的经典作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绘画的基础上又学到了历史、自然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盘子上的绘画技巧,同时能把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融合到本课中,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尤其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巧手,使之变成各种漂亮的艺术品。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初步理解“装饰”概念,感受盘子装饰纹样的艺术美。 操作领域:采用卡纸制作盘子,巧用绘画、拼贴的方式及适合盘子形状的图案装饰盘子。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力,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白瓷盘、卡纸、彩纸、剪刀、胶棒等。

学生准备:白瓷盘、彩色卡纸、绘画工具、橡皮泥、废旧材料、剪刀、胶棒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想象真丰富,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圆形的东西,看,盘子。盘子有什么用处呢?盘子可以装东西、盛食物、盛水果,它是我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品。它还有别的用途吗?小朋友请看,(课件出示图片)漂亮吗?由普通的白盘子变成一件装饰环境的艺术品。你们想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美丽的盘子。

板书课题:第八课 美丽的盘子

(二)新知探究

1、小小的盘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说起盘子,还得从几千年前讲起,(出示课件图片)请看这只就是六千年前中国古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人面鱼纹盘,那时制作的盘子粗犷、大气,盘子上画了什么?这是中国唐代三彩花叶盘,有哪些颜色?唐三彩有多种颜色,但以蓝、白、绿为主。唐三彩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后来,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瓷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明代的青花瓷盘,做工精细,盘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在国画颜料中叫花青色。这是中国古代漆器盘,花纹精美,色泽深沉,非常美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这是景德镇的大瓷盘,不仅可以欣赏,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呢!

2、看了这么多盘子,我们来说说盘子都有哪些用途?

除了剩菜装水果,还有一点就是它现在又成了装饰品,著名的大师毕加索就画了两个装饰画盘子。

3、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老师给你展示的都是什么形状的盘子?除了这个形状,还有哪些形状?

4、小朋友们,假如我现在是名设计师你知道我会怎么设计我手中的盘子吗?你们看着吧……

5、小朋友们,假如你是一名了不起的设计师,想不想让你手里的盘子也变的很美丽呢?

6、图片欣赏

有几个跟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而且还动手画了呢

可好看了,想不想看呀?

一边看一边想好得一边记,待会儿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个。

作业建议:

让我们用麦克笔或水彩笔等工具,用添画的方法来装饰纸盘子吧!

有盘子的同学可以直接装饰,没有盘子的同学动手做一个,再装饰。

现在开始动手吧!比比看,谁的盘子最漂亮。过一会,把你制作好的盘子贴到黑板上你喜欢的位置。

(三)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发现问题及时作个别指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展示交流。教师强调创作的图案要适合盘子的形状,才美观、漂亮。

(四)作业展示及评价。

开一个美丽的盘子展览会。

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创意?

学生互评:你最喜欢那一件作品?哪里吸引你?

教师总评: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肯定学生的优点。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小的盘子,大大的世界。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勤动手、多动脑,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倍地热爱生活,让我们无限的创意装点出更美好的生活吧!

八、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8篇

大家好!欢迎来到瑶族古都千家峒!

(峒标)千家峒位于县城西北,地处著名五岭之一的都庞岭群山连绵的三峰山下,东北毗邻道县,北面交界广西灌阳县。境内重峦叠嶂,集山青、水秀、林幽、瀑美、洞奇、泉温于一体,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气候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皆成胜景,日娇月媚,晴好雨奇时时迷人,是您了解瑶族风俗,饱览山水风光,进行野外探险的绝好去处。今天,我将陪同各位朋友游览千家峒峒标、穿岩、古战墙、千家峒瑶族展厅、大泊水瀑布、大溪源民俗村五个景区,并将乘车贯穿下峒与中峒,欣赏鸟山、马山等神奇地貌。现在,我们身后的雕塑就是千家峒峒标,它由瑶族长鼓和十二节牛角组成。在雕塑基座前后分别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的“千家峒”题字。为什么会用“长鼓”、“十二节白牛角”构成峒标图案呢?长鼓是瑶族同胞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器具,在祭祀和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中都少不了。相传瑶族始祖盘王一次上山狩猎,不幸被野羊撞死在空桐树下,野羊夭夭逃生。盘王六子闻讯赶来,含着悲恸,奋力追捕,终于猎获野羊。为泄父仇,他们砍空桐树做成鼓身,用羊皮蒙面制成长鼓,击鼓起舞而祭盘王。长鼓其实就代表着对盘王始祖的怀念。至于“十二节白牛角”,就不得不提到在700年前的那场“千家峒覆灭之战”。据千家峒古书记载和瑶族民间传说,元代大德年间官府发现千家峒后,多次派粮差进峒催交粮税。粮差被好客的瑶民留下,热情款待,每户瑶胞家做客一天,一千户就将近三年。这样连续二、三年不见粮差归来,官府以为粮差被瑶人杀害,于是派都头刘名卿统兵数万,于道州容罗岭扎营,永明、灌阳与千家峒交界处亦有官兵把守住隘口,呈合围之势,欲剿灭千家峒瑶民。瑶民仓促应战,败下阵来。在逃离之前,全峒瑶民在罗坪庙聚会,将一支白牛角锯成十二截,十二姓瑶民各持一截,约定五百年后,合扰牛角,重聚千家峒。在此后的七百年间,瑶族后裔踏遍千山万水,寻找圣地“千家峒”。这里的“十二节白牛角”已经合扰,意喻着瑶族同胞已找到“千家峒”,团聚“千家峒”,同时它也是瑶族强烈民族向心力的一种象征。

(古战墙)参观完峒标之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位于千家峒峒口穿岩山顶之上的“古战墙”。在那里,能让我们感受到70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激烈。穿岩山上,放眼狼牙犬齿,延绵数里。在山崖之间,石墙把千家峒峒口围得固若金汤。从整体上看,砌墙的石头,没有任何加工的痕迹。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瑶胞在道州官兵来围剿的千钧一发之际匆匆修筑起来的。这就是保护千户瑶胞生命安危的首要屏障。千家峒四面均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山下峒口只容一人而过,只要守住了峒口和峒口上这道关卡,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经过一番“翻山穿洞”之后,咱们现在来到了古战墙的最内层。站在山崖边缘,我们能放眼眺望千家峒“下峒”全景。千家峒古文献上记载:“千家峒里大洞田,三百牯牛犁一边。还有半边犁不到,牲猪马鹿里头眠。”还说:“千家峒有四块大田,小田无数”。这四块大田是南蛇大田、鹅颈大田、马颈大田和平西大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下峒的南蛇大田和鹅颈大田。以峒中的公路为界,右边的这块形似长蛇的南蛇大田,长2里,宽22丈,折合面积100亩。远处山林边的小村庄是近三百年建起来的。民间传说,竹子是蛇的舅爷,村民怕蛇伤,为保平安,建村时特将村名定为竹子塘。左边的大山叫白鹅山,山下有白鹅洞,洞边建有白鹅寺。山脚下的这一整块大田,就是鹅颈大田。千家峒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养牛耕田是第一产业。由于有四块大田,小田无数,所以流传着“千家峒里好种田,种一年来吃三年”的古语。

在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座小石山,它形似一只蹲着的小鸟,正是千家峒古本书上记载的“鸟山”。传说这只神鸟跟随瑶胞一同进入千家峒后,每天到外地衔来五谷良种,撒在田里,瑶胞年年丰衣足食。有一年的二月初一,这只神鸟衔回了一穗特殊的谷种,撒在四块大田里。秋天结出的谷粒同花生米一样大,一把禾就能打出一担谷,金灿灿的谷粒堆积如山,种一年可以吃三年。瑶族人民感激神鸟的帮助,从此把二月初一定为敬鸟节。在当年瑶胞逃离千家峒时,还带走了大粒谷种。可惜的是,大谷种撒在异地他乡不发芽,剩下的大粒谷子只好用来祭盘王。 千家峒里大谷粒的故事在瑶胞中已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这座鸟山,就是神鸟的化身。

(穿岩口)眼前的这个小山洞,就是原来瑶民进出千家峒的唯一通道。1964年兴修千家峒至江永的公路,把穿岩石壁炸掉了半边。原来山体一直延伸到大冉河内,古书上记载,穿岩最窄处只容一人而过。朋友们,我们不妨一同钻一钻穿岩,切身体会当年瑶胞进出千家峒的情景。

穿过穿岩,眼前豁然开朗。听着耳旁冉冉流水声,再看眼前阡陌相通,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我一样,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我想,如此景色,难怪世人又称千家峒为“瑶族桃花源”。

(展厅)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参观的是 “千家峒瑶族展厅”。在这里,我们能通过实物及图文详细了解江永瑶族概况、千家峒地形地貌、瑶族民俗,还能欣赏到精美的瑶族服饰和一些瑶族生活用具及文物。首先,请朋友们看看千家峒的全景模型── 四面崇山峻岭,由三个盆地组成。刚才我们游览了峒标、古战墙、穿岩。现在我们所在地就位于下峒与中峒交界处的乡政府所在地。待会我们乘车穿越中峒时可看到马山及马颈大田。大泊水瀑布和霸王祖就在中峒与下峒交界处。上峒现已属于部级都庞岭自然保护区。

(展板前)也许有的朋友会奇怪:“如此神秘的瑶族古都千家峒,怎么能认定就是这个地方呢?”其实,认定今天咱们身处之地就是瑶族古都,也是经过许多专家学者论证得来的。其中,武汉大学宫哲教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早在80年代初,宫教授就四处寻访瑶族古都千家峒。他根据记载千家峒事件的两本古文献“千家峒源流记”和“过山榜”中对千家峒地理、地貌的描述,走遍了岭南山区的山山水水。最后,认为江永县大远乡也就是今天的千家峒瑶族自治乡就是神秘的瑶族古都。在1986年,中南民族学院、江永县人民政府发起组织召开 “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来自国内外43名瑶学专家通过实地考证,认定了瑶族古都千家峒就位于江永县大远乡。朋友们请看这张“千家峒故地名考”,在古文献上记载的三十处地名,在江永县境内就发现了二十多处,其中千家峒的标志性地貌── 穿岩、鸟山、马山、石童子、四块大田都历历在目。2000年,在千家峒西南方向的玉井村,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湘南最大的宋代古民窑,这更充分证明了在江永瑶族古都千家峒的存在。因为过去这里住着盘姓瑶民,至今地名叫盘山,古窑址地名叫盘人岗。出土的碗碟壶等品种多样,釉色有青、黑、绿,还有玳瑁斑;印花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字画为主,如“福山寿海”、“金玉满堂”、“莲鱼图案”等。十二口龙窑在农闲时工同时开工。从取泥、剥坯、燃料供给、烧窑到销售等一条龙生产至少需要1500个劳力。而且据几口大塘的取泥量测算,连续作业达200年以上,直到元代因千家峒事件而终止。眼前图片上展示的就是古窑址出土的一些瓷器。

这几幅图片的内容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千家峒标志性地貌:穿岩、鸟山、马山、石童子。马山是千家峒历史的见证,位于中峒大宅腹村,海拔高度436米,因山形似马而得名。马山脚下原来有罗坪大庙,现已不复存在。在马山有一个大溶洞── 平石岩,从此入洞可直达道县,这幅“平石岩幽静”就是从平石岩由内外向拍摄的。传说元兵围剿千家峒时,一部分瑶民们躲进这个岩洞,并通过此洞去了道县。平石岩有一石柱高三丈三尺,八人围抱,形似一儿童面西而立,这就是石童子。石童子左右各有一扇门,一大一小,称两扇门。据传十二姓瑶民离开千家峒前,将大帝等六尊铜像和无数金银财宝埋在这下面。解放后,不少人来此寻宝,但都未能如愿以偿。这张图片展示的是狗头岩内的石狗。关于石狗,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瑶人住在大山中,靠打猎为生,猎人有五男三女,家境贫穷。猎人有一条好猎狗,天天进山为孩子们叼吃的,才使猎人的孩子不至于挨饿。后来有一天,猎狗进山后再也没有回来。猎人四处寻找,找到狗头岩内,发现一滩血污里置着猎狗的头。猎人放声哭,泪水滴在猎狗头上后,狗头渐渐长大,变成了一个石狗,还有人说,洞内石狗是瑶王进洞避难,摔死洞内后变的。不管说法怎样,瑶族对犬的图腾是真的。因为瑶族的先祖盘瓠就是由一只神犬变化而成的。瑶族人民的寻根情结很重,这幅图片上的人物是从广西荔浦县寻根回到千家峒的瑶胞赵德标。赵德标祖孙三代寻访千家峒,在他找到千家峒后,为了能回千家峒定居,把自己的大女儿嫁到了千家峒,再举家搬迁回到 千家峒。

千家峒内林深、水秀、瀑美、洞奇,这些就是潘家源原始次生林风光、大泊水瀑布和小龙潭瀑布的图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泊水瀑布,它高101米,宽20米,无倾斜度,笔直,堪称岭南第一飞瀑。

在展厅的正中间,陈列着九幅图片,这些图片是根据明朝保存至今的瑶族祭祀古画翻制而成的。中间这位手执匕首、酒杯,脚踏巨蟒的男子就是瑶族先祖盘瓠。由于瑶族信奉道教,所以左右四幅图像里的人物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在盘瓠像下方还有一幅活脱脱的祭祀图,法师在做法事:上刀山、下火海……

朋友们,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组图片反映的是瑶族的民风、民俗。第一幅图片是耍春牛,耍春牛是江永县瑶族同胞的传统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当地群众盛大的迎春仪式。每年春节或立春那一天,集居在源口、清溪、古调的瑶族同胞,身穿节日的盛装,兴高彩烈的迎春牛、看春牛、送春牛。春牛由两个身强力壮的后生扮演。他们不但要有一付好身手,还要熟悉牛的性情,把牛的各种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要鼓乐队和农耕队。农耕队由公众推选作田里手组成,当地人民都把能参加农耕队当成极大的荣誉。耍春牛活动开始,鼓乐队在前,春牛居中,农耕队随后,依次到各村寨表演。每到一处,全村寨男女老少都列队相迎。在一片“春牛春牛,黑耳黑眼,耕田耙地,越岭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的欢乐声和鞭炮锣鼓声中,将春牛队拥进表演场地。迎春牛的人都想摸一摸春牛的眉心,据说谁摸到了就能在这一年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接着,还要表演各种农事活动。整个表演场地被当作一块田,农耕队的人各个手持农具,在场内表演挖田角、犁田、下种等。给春牛套上牛轭以后,要唱一首大家喜爱听的山歌,如:“赶起春牛唱春歌,深耕细耙播青禾。十月酿了香米酒,郎邀妹来来妹请哥”……

第二幅图片展示的是松柏瑶族自治乡的傩戏,俗称“跳五岳”,在农历正月至四月跳鬼神活动期间举行。表演者为男子,10—12人不等。表演傩戏时,表演者头戴神鬼面具,一手执兵器。面具有24个,每具代表一个鬼神,表演内容为驱鬼、捉鬼、求丰年等24套,每套由1—3人表演,动作粗犷、原始。

第三、四幅图片展示的都是长鼓舞。瑶族同胞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或祭祀盘王都跳长鼓舞。长鼓两头大、中间小,有大、中、小型3种。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共有72套动作。起舞时以手击鼓,配以唢呐、锣、铛等乐器伴奏。在雄浑激昂的音乐声中,舞者跳、跃、蹲、旋转、翻扑、仰腾。节奏忽疾忽缓,队形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单忽双,表现勤劳勇敢瑶民跋山涉水,伐树运木,降龙伏虎的生产、生活情景,舞姿粗犷、奔放、热情、洒脱。青年男女常借此寻觅知音,至今长跳不衰。

第五幅图片展示的是兰溪瑶族乡勾蓝瑶胞的民俗表演── 狮子穿门楼。勾蓝瑶是清朝时被官府招安的一支瑶民。被朝廷指派驻守湖南与广西苍梧郡交界的隘口。因为担负着镇守隘口的职责,所以勾蓝瑶胞不分男女老幼人人习武。大家看这门楼由二至三人叠置而成。扮演狮子的俩人必须从门楼顶跃过,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是绝对办不到的。此外,勾蓝瑶的女子拳、男子刀舞、棍舞更是精彩。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到兰溪瑶族乡向勾蓝瑶胞讨教一二。

第六幅图片展示的是松柏瑶族乡女子龙。正月里“迎五岳”(傩舞)和九月初九敬神时,年轻姑娘组成舞龙队,到各村表演。祈祷风调雨顺。表演者通常为13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无论品行还是相貌都是各村首屈一指的。表演时,她们皆着绣花的瑶族服装,其中5人操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掌握节奏。龙身7—9节,用彩带连缀、装饰漂亮、精细。其基本舞法与男子舞龙相似,增加摆字及摆图案两项内容。摆字,即舞龙当中,耍龙珠的要用身段和龙球摆成“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字样;摆图案,即舞至酣处,持龙珠者打一声响亮的唿哨,众人以“噢”回应,龙身迅速合拢,围成莲花状,持棍抬起盘腿而从。双手合十的耍龙姑娘,摆出“观音送子”、“莲花送佛”等造型,绕场一周。此时锣鼓喧天,炮竹齐鸣,观众大声喝彩,达到高潮。队形复原之后,龙珠又灵活穿行龙头、龙身、龙尾之间,木棒互相敲击,砰然有声,在疏密有致的鼓点声中,龙身翻滚、盘旋、跳跃,整套动作融舞蹈、武术于一身,刚柔相济,婀娜多姿,流传至今。

瑶族是一个山区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山区很少有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瑶胞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住宅随着山势的高低而建造。前后立柱也随地势长短不同地立在陡坡上,房屋分上下两层,下层多畅空,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或储存农具与杂物。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主人可以在廊里做活和休息。这些挑廊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梁承受,所以这种住宅往往是内侧靠在山坡上,外侧悬吊在空中。它的建筑艺术体现了瑶族人民“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学思想。现在,政策好了,瑶胞们也过上了好日子。瞧,搬进新居的阿妹们多高兴啊!

居住在江永的瑶族按居住地可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像勾蓝瑶、古调瑶、青溪瑶、扶灵瑶这江永四大民族和千家峒下峒的瑶胞都属于平地瑶,而居住在小古源一带和千家峒中、上峒的瑶胞则属于过山瑶。平地瑶和过山瑶有的民俗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婚俗。在平地瑶当中,就盛行坐歌堂和泼竹叶水。这张图片上展示的就是泼竹叶水的情景。当新人走到屋前时,亲朋好友会在楼上用竹叶泼水洒在新人身上,以此祝愿新人百头偕老,生活幸福。新人身上湿得越透,以后生活就会越美满。而在过山瑶,新人嫁娶则是火把迎亲。新娘会在天黑以后由兄弟或舅爷背出村外,交给打着火把前来迎亲的新郎,再由新郎背回家中。整个过程没有鞭炮声,没有乐曲声,一切都静悄悄地,直到第二天新娘随着新郎出门劳作,左邻右舍才知道。为什么这样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传说。瑶族的祖先盘瓠是一只龙犬。古代评王与高王打仗,评王江山难保,于是贴出布告:谁能打败高王,就将女儿嫁给他。布告被盘瓠揭下,它潜入高王内宫,乘高王不备将其下身咬断,高王死而兵败。评王不食其言,但又怕臣民讥笑,于是就在夜晚让人悄悄地将女儿送到深山里交与盘瓠,所以后来过山瑶迎亲都是“火把迎亲”。那么公主又怎会心甘情愿嫁给盘瓠又生育六儿六女呢?那是因为盘瓠告诉公主:你不要嫌弃我是狗身,只要你把我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我就会变成一个美男子。公主按照盘瓠的吩咐,将他放在蒸笼里蒸。可到了第七天早上,她再也忍耐不住,担心盘瓠已被蒸死就提前开了蒸笼。打开蒸笼一看,盘瓠已经变成了位美男子,可头顶和小腿上的狗毛还未完全退去。公主就用手帕将他的头顶和小腿包裹起来,这种打扮沿袭至今。到现在,盘瑶男子还是包头巾,打绑腿。

看过民俗图片以后,接下来这组图片展示的是瑶族服饰和瑶胞日常生活情景。瑶族服饰丰富多彩,擅长刺绣,古有“瑶好色”衣裳之称,即衣服有多种丝线的绣花。头饰式样繁多,喜用丈余长的黑布缠成盆形。各位不妨转身看看模特身上穿的瑶族服饰。

早在《后汉书·南蛮传》中就有了关于瑶族先民纺织和染色技术的记载:“织绩木皮,染以草实。”瑶族于宋代已能用蓝靛和白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纺绣,称之为“瑶斑布”。这件就是“瑶斑布”衣。而挑花刺绣在明清之际已很盛行,《粤西从载》记载了这一史实:“用五色线,杂绣花卉”。

(绣花服饰前)挑花刺绣是瑶族妇女得心应手的技艺。瑶族妇女的生活与挑花刺绣形影不离,闲时针不离手。挑花刺绣的针线包,平时随身携带,无论家中或野外,稍事休息,席地而坐,穿针引线绣起花来。可以这么说,瑶族男女老幼服饰的花纹图案,都是妇女艺术劳动的结晶。朋友们可以看看这套服饰。瑶族妇女的挑花刺绣十分讲究。其线,用红、黄、绿、白、黑五色彩线,所用底布为白色或蓝、黑色的蓝靛布。绣在白布上的用红、绿、黄、黑色线;绣在蓝靛布上的,用红、绿、黄、白线。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十字挑”是最常见的一种,挑花刺绣经常与锁边结合一起运用,锁边的针法有“平直锁”、“狗牙锁”、“辫状锁”等。瑶族挑花的基本图案形式有圆形、三角形、四方形、长方形、菱形、城堞状形等。妇女们以精巧的手艺,在这些图案形式中绣以各种形象式样,如日月星斗、山峰水波、村木花草、飞禽走兽、五谷瓜果等,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山区生活气息。令人赞叹不绝的是,瑶族妇女挑绣时,从来不画底稿,只视其布色,凭着自已的经验积累和聪敏,用黑线或白线依照布纹先绣出一行行大小相同的方格,然后在格中配入基本图形。她们还可以不看正面图案,直接从反面挑刺,这种挑绣技术,实在罕见。

瑶族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为主,喜打油茶和鸟粽粑。上面这幅图片展示的是瑶家土酿瓜箪酒。瓜箪酒由杂粮酿制,再盛入葫芦瓢,经水浸泡而成。其酒苦甜相混,香醇无比,是一种既能止渴,又能充饥,更具增添宴席情趣和瑶族色彩的饮料。如果你到瑶家做客,主人一定会对你说:“嗯浓嗯浓一瓜箪”。这句瑶语有两重意思,一是问你酒是浓还淡;二是请你一杯一杯再一杯。下面这幅图片展示的是瑶家打油茶。油茶是瑶家人最喜爱的一种食品。打油茶时,先用油润铁锅,放入高山粗茶、生姜、盐,用茶木锤反复擂打至茶汁流出,再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最后用茶汤冲泡蒸煮后炒制的糯米、油炸花生,配以葱花而成。汤汁苦中带甜,能祛寒、醒酒。若在汤中放以糍粑,就风味更佳了。

在结束展厅游览之前,请朋友们仔细看看,咱们面前的两个大长鼓:它们是重大庆典和祭祀活动的专用鼓,有雌、雄之分,朋友们不妨敲打一下,辩一辩雌、雄。

(大泊水)

朋友们,待会儿咱们可要爬山涉水了。顺着山间游道大约行走30分钟,就可以看到雄伟壮观的大泊水瀑布了。现在看到的大泊水瀑布,它高101多米,宽20米。刚才大家从远看,瀑布从上而下有如一条白链悬挂天空,十分壮观;现在近看,白雾茫茫,还感凉风习习,沁人肌骨,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整个山谷柳絮杨花,它与山上成林的青竹和绿树构成一幅绝妙无比的山水画面。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现代建筑;传承;发展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整个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民族作为一种个性比较鲜明的文化载体,围绕它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形态的民族文化,正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并应用着。蒙古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北方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草原上的民族受地域环境、民族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也包括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的形成。随着历史的迁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蒙古族由原来的逐草而居发展到现在的定居生活,很多习惯都有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传统吉祥图形的传承与发展除了在服饰上、民族工艺品上有所体现外,建筑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1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的起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蒙古族特殊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以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象为基础,运用抽象的手法设计而成,寄情于物,表达出一定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情趣,这些吉祥图形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之前,通过在岩壁上进行简单的描绘来祈求狩猎成功,并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远古的图腾崇拜也是吉祥图形形成的原因之一。先民们对自然现象、宇宙万物与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物象无法理解,产生了敬畏之情,充满了幻想与猜测,于是通过象征、借喻与双关谐音的手法,创造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形。这些图形体现出了吉祥、祈福求安之意,并运用在生活中各种用具、服装及建筑上。

2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的内涵

“吉祥”一词寓意“好运之征兆、祥瑞、吉利、幸运”等,所以每一个民族都会有吉祥图形。蒙古族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生产生活都是流动性的,很不稳定,再加上蒙古各部落之间的征战,使蒙古人对平安、吉祥极度渴望,因此蒙古人以身边的事物为题材,像自然现象、牲畜走兽、植物花鸟、英雄人物等,通过比喻、借喻、谐音等多种手法来表达吉祥之意,同时也借鉴其他民族的特点,赋予各种图形以吉祥的含义。最有代表性的有哈木尔云纹、犄角纹、寿纹与万字纹、蒙古盘肠等,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审美情趣上就越倾向于自然、豪放、洒脱与圆满。哈木尔云纹类似中国传统云纹,是蒙古族特有的纹样。“哈木尔”在蒙语中是“牛鼻”的意思,其外形跟牛鼻很像,因此而得名。哈木尔云纹呈对称形式,多用于边饰纹样,象征着五畜兴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哈木尔云纹简约、饱满、具有张力,经常会用在蒙古人的毡房、马鞍和蒙古袍上,哈木尔云纹几乎是区别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主要特征,成为蒙古族独具特色的符号。盘肠纹是中国古代吉祥纹样中最常用的一种。盘肠是佛教法器八宝之一,佛说“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其有规则的穿插,盘缠连接,纹样无头无尾,无终无止,形成许多结,寓意“恒长永久,连绵不断”。盘肠纹在中国古代的装饰中四个角是圆角,象征着圆圆满满。在蒙古族装饰中,随着蒙古族人审美的变化,逐渐发展为直角构成的菱形,直角与圆角的结合,简单畅通,相互缠绕无始无终。盘肠纹作为蒙古族吉祥的符号,经常被绘制在蒙古族传统建筑中,是蒙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犄角纹是以盘羊的犄角为基本造型,在蒙古族装饰中经常可以看到。寿纹经常与盘肠纹、回纹组合使用,具有健康长寿、生命延续繁衍的含义。

3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地域性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建筑的形式与风格都体现出显著的民族特色,是一种体现社会特征、民族特征与美学特征的文化类型。

3.1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蒙古族崇拜长生天,每年都会举办祭天的仪式。广袤无垠的天空像一个巨大的穹庐,笼罩着茫茫的草原。蒙古包在古代也称为“穹庐”,是蒙古族传统的建筑。蒙古包是由木条搭建的简单建筑衍生的,最早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早期。蒙古包外观呈圆形,顶为圆锥形,顶高10~15尺,围墙长约50尺,包内有四大结构分别为哈那(蒙古包围墙支架)、套脑(天窗)、橼子和门,包门朝南或东南开,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蒙古包便于拆建,非常适合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吉祥图形讲究图形连续性与圆满,图形是与圆形紧密相连的,构图非常紧凑,而圆形的蒙古包正适合这个特点。蒙古包是草原人民重要的居住场所,白色蒙古包的外部装饰图形非常丰富,蒙古包的外饰跟内饰多以吉祥图形为主。其中,包括哈木尔云纹、盘肠纹、寿纹等具有一定美好的寓意。蒙古包的顶毡一般用洁白的羊毛擀制而成,在罩布上,贴补上精美的哈木尔云纹或其他蒙古族传统的纹样。还有一种没有罩布的,直接在顶毡上围绕套脑装饰一圈环状的哈木尔云纹。除了包顶之外,在哈那与套脑的连接处也会围绕一圈犄角纹,连而不断,圆圆满满。盘肠纹作为代表吉祥寓意的图形,很早就被应用到了蒙古族传统建筑中。蒙古包上下两个端头的边缘会以简洁的盘肠纹进行装饰,在对蒙古包的中间线进行装饰时会选择较复杂的盘肠纹进行装饰,蒙古包的圆与连绵不断的盘肠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门扇作为入口的重要部位也会选择盘肠纹进行装饰,就像中国的门神一样保佑着蒙古族人民。在蒙古包内部的天窗,装饰性是最强的,底色主要以红色为主,再配以用鲜艳的颜色绘制的图形。天窗的多饰以回纹、植物卷草纹,中心多饰以寿纹等具有吉祥意义的适合纹样。蒙古包内的地毯、生活用具等都绘有精美的传统吉祥图形。

3.2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地域性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一个民族的审美经验与审美趣味等都可以通过建筑来诠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存在了数千年的蒙古包建筑也发生了改变。明清时期,蒙古族人民在建筑上吸收了汉式建筑的特点,已经出现了固定建筑。到如今,蒙古族游牧民族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以生活为主的传统蒙古包的数量已为数不多,但民族心理与民族特征还在。近年来,各地都在挖掘历史文脉,结合现代建筑美学,把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导向。针对这一大的趋势,内蒙古民族文化被挖掘整理出来,内蒙古各城市开始打造民族性建筑。特色文化要融入特色建筑中,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作为一种“符号”,一种代表蒙古族特色的符号融入现代建筑中,代表着蒙古族文化的发展。第一,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地域性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在蒙古族地区的现代建筑中,为了体现蒙古族特色,会在现有的建筑顶部增加蒙古包造型,这是蒙古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材料已不再是毛毡与木材,而是以钢筋水泥为材料,也已不具备实用性,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但不变的是蒙古包上的哈木尔云纹——这种代表蒙古族特色的吉祥图形。在现代建筑的檐口的设计上,以蒙古族回形纹为主,建筑外墙的面积较大,多绘以盘肠纹、寿纹以及马的图形。这些传统吉祥图形多以手绘、浮雕或者马赛克的形式存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要打造蒙古族察哈尔文化品牌,在对城镇建设与改造中,对蒙古族传统的建筑符号及图形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整体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风貌,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在重点建筑上增加了蒙古包顶,对二类或三类建筑则以大气、简单的传统图形进行装饰。在城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蒙古族的各种吉祥图形,现代建筑成为传统吉祥图形的载体,得到了继承与发展。第二,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地域性建筑内饰中的应用。在蒙古族地区,民族特色图形除了体现在建筑外立面上以外,在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建筑内饰中也被大量使用。建筑内饰相比较建筑外立面,受限制的因素较少,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住宅,传统吉祥图形可以通过对界面围和的墙壁进行装饰,还可以装饰在室内陈设品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吉祥文化思想与审美标准。传统的哈木尔云纹、犄角纹、盘肠纹、寿纹与回纹在蒙古族地区的现代建筑的内饰中几乎随处可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国际商品贸易中心主要以经营各个国家的商品为主,在这个中心里面,哈木尔云纹作为建筑的顶饰,与地面上的云纹遥遥相对。立柱上绘以盘肠纹,围和墙体的边饰及货架的边饰上以犄角纹及回纹为主。这些传统吉祥图形以雕刻或大理石拼图的方式为主,完全融入现代建筑中,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气息。

4结语

蒙古族传统吉祥图形是蒙古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展现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符号,特色文化要融入特色建筑中,把这些符号融入地域性建筑中,既体现了民族审美又强化了民族意识,彰显了民族品牌。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中国蒙古学文库•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29.

[2]…李珎.蒙古族传统图案装饰元素与民族城市建筑——呼和浩特市建筑外部装饰文化特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王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毡帐建筑装饰艺术[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

[4]…高学勤.传统蒙古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类蒙古包设计中的体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5]…谢琳.通辽市建筑设计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

[6]…薛芸.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

[7]…丁春娟.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0篇

瑶族文化的历史源流

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勤劳勇敢、能歌善舞。著名的长鼓、铜鼓舞和民间流传的歌谣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

文山州内瑶族先人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期称“莫徭”。因灾荒、战乱先后向南迁徙。唐朝年间,从湖南经贵州迁入州境内,元、明、清时期迁入较多。现居麻栗坡坝子至曼文一带的瑶族入境较早,盘、邓、蒋姓家藏古籍载,瑶族人境定居已30余代,至今已700多年,当为元朝年间。民国《麻栗坡地志资料》记载:“瑶族是明末清初的土著。”富宁牙牌盘廷光家藏《本命书》记载:盘氏祖籍湖南,辗转江西、贵州、昆明、麻栗坡,到越南后又迁入富宁木央,最后到牙牌落业至今,已繁衍14代。富宁县山瑶支系,于清雍正年间(1724~1735年),先后从广西平果、田东、德保及越南迁入富宁龙门、龙绍等地定居,至今已200余年。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瑶族妇擅长织染、刺绣,服饰花纹图案精美,富于变化。支系称谓大都以服饰而定,如头饰内以板支托者,称顶板瑶;穿靛蓝衣服的称蓝靛瑶。瑶族语言支系复杂,有多种方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殖民地社会。因入境早晚和自然条件的差别,各地瑶族社会经济形态也不尽相同。猛硐、洞波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林业生产水平较高,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阶级分化已较明显;其他边远散居地区,仍处封建领主向地主经济转化的阶段。民国以前,境内多实行“寨老”和保甲制度,瑶寨的大事都由寨老或甲长主持实施。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保甲制度被废除,多数“寨老”制度自行消失,为民主改革中的村长、互助组长、合作社长所取代。

瑶族以种水稻、旱稻为主,兼以玉米、小米、高粱、豆类、薯类、瓜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八角、草果、砂仁、棉花、蓝靛等,其中茶叶、八角是主要的商品经济收入来源。水果有菠萝、香蕉、甘蔗、桃李等。瑶族地区和全国一样,都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生产,实行“工分制”的按劳分配。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瑶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在改革中提高,正在融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林果业、养殖业、加工业蓬勃兴起,瑶族群众的收入日益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文化习俗

史料称瑶族有书名“《瑶簿》(瑶书《过山榜:》《阴阳牒》《祖先簿》《体命书》之合称)皆圆印篆文,其意不解,珍为秘藏”。1983年国家民委曾创造拼音瑶文,以广东乳源县瑶族语音为基础,使用26个拉丁字母,由30个声母、102个韵母和8个声调组成,其中有6个主要元音、20个辅音。1984~1987年,广南县民委在革郎、者六村先后举办瑶文班,学员共157人(女37人),推广新瑶文。

州内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1.民歌:瑶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歌的产生也存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主要内容有历史歌、鸳鸯歌、婚姻歌、开山歌、乐神歌、教儿歌、甲子歌、节令歌、猜谜歌、丧葬歌等。过去多唱古歌、情歌、忧愁歌和诉苦歌。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现在多唱情歌和颂歌及新生活民歌。

2 故事:瑶族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发展,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有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先秦《山海经》中就有“盘古开天地”的瑶族故事。唐宋以来瑶族成书的故事发现36个,口头流传故事数百个。将故事进行分类,大概有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故事、忠贞爱情与反对包办婚姻的故事、孝敬分母的故事、反对侵略的英雄故事等。

3.舞蹈:按照舞蹈反映的不同内容,可分为三类:

一是反映瑶族宗教文化的祭祀性舞蹈,按大、中、小斋坛等级仪程,师道公身穿师道服,各持锣鼓、铜鼓、铜铃、长刀等,随着锣鼓节奏斋舞。

二是反映瑶族青年男女婚礼性舞蹈,由男方接亲的堂婆、姻姑、媒公、礼公、主人,对女方的正堂、二府、三府、相请,按婚礼仪式,宾主相对,边歌边舞,一唱一和,通宵达旦。

三是反映瑶族青少年男女日常娱乐性的健身舞蹈。

4 服饰:瑶族妇女心灵手巧,会纺纱、织布、色染,基本能解决家人的穿、戴所需。有的从小就学绣、挑、织、染技艺,能用红、黄、蓝、绿、青、白丝线刺绣五彩斑斓的服装、头饰和彩带,图案取材于生活,内容广泛,栩栩如生。瑶族银匠能打制银顶盘、银簪、银钗、银项圈、银耳环、银扣、银牌、银链、银龙、银凤、戒指等精美饰品。瑶族铁匠能打制精巧的瑶刀、斧、锄、火枪等。一般男人都会制犁、耙,编背篓、挑箩、晒席、篾箱等。

5 婚姻:瑶族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般不与他族通婚,氏族5代以外即可结婚。婚姻有的由父母包办,也有自由恋爱结合的。由父母包办婚姻者,往往幼小就被父母许配他人,假如父母已经死亡,便由兄嫂、叔伯做主。自由选择配偶的主要方式是对歌。

(1)蓝靛瑶一般是在日常生活、节日、对唱鸳鸯歌等交往中寻找伴侣,情投意合后互赠银饰等定情物,经父母同意后,请媒公和主人到女方家说媒“送红书”、传槟榔,商定彩银、彩礼、婚期等。结婚时新郎不去女方家接亲,而是新郎的父亲或兄长为主人,还有媒公、礼公、堂婆、姻姑及歌手,共6男4女,穿上盛装,带上礼金,选好女方寨子一家做“房东”,接亲队伍先到房东家,举行“拦路歌”仪式后,进房东家吃饭,房东主人引接亲宾客到女方家门前,对唱“门前见客奉贺歌”“门前答堂婆歌”、而后开门请接亲宾客进家,按男上筵女下筵就坐,摆好婚筵酒席,唱“开筵迎客歌”宾主男女按议程对唱“问称歌”“怀丹歌”“谢银歌”“礼坛歌”“挂红歌”“送带歌”“谢货歌”“良利歌”“谢食歌”“辞别歌”等,直到次日出发前唱“封筵歌”。发亲时,接亲人先走,新娘由媒人陪同向祖宗、父母跪拜哭别。途中要吃“晌午饭”,到男家要举行“进门”“合婚”“认亲”等仪式。次日下午散筵后,陪郎陪新郎新娘回门,在娘家住一夜即返回。

(2)大板瑶和角瑶婚姻多由父母请介绍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后,再由男方父母和介绍人去三次,第一次去订婚,第二次去开女方的生辰八字,第三次去定彩礼和结婚日期。每次去时要带上鸡、酒和一些米。结婚前一天介绍人将彩礼送到女方家。结婚时新郎不去迎亲,迎亲队伍人数为奇数,回来时加新娘为偶数。新娘父母和请来主持婚礼仪式者为新娘陪伴送亲。到男家寨边时休息,吹唢呐通知男家,男家介绍人带领吹鼓手到休息处迎亲,当晚只许送亲人进新郎家,新娘则在门外住一夜。次日寅时新娘才进新郎家拜堂。拜堂前举行合婚仪式,陪郎从洞房中牵出新郎,由介绍人斟两杯合婚酒,用剑在酒杯上划3道合婚令,念3次合婚咒语后,将两杯混合后又分成两杯,介绍人左右手各执一杯酒交叉倒进新郎新娘口中。然后介绍人吟诵祝词,合婚仪式结束。拜堂时,双方父母就座正堂受拜。介绍人指挥新郎新娘一一跪拜,并朗诵拜词:“一拜风吹落地,二拜父母养生,三拜三男四女,四拜三朋四友,五拜五方大君,六拜六路同行,七拜七子团圆,八拜八路同生,九拜九龙同春,十拜人丁兴旺,十一拜五谷满仓,十二拜金玉满堂。”拜毕,吹唢呐、打锣鼓、放鞭炮,新郎新娘抢进洞房,拜堂仪式结束。晚上新郎新娘吃“爹妈鸡”,表示双方父母结为亲家,成全儿女姻缘。

6.节庆: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二月初二祭龙节,三月初三清明节,五月初五端阳节,六月初六祭神农节,七月十四中元节(目莲节),八月尝新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十六盘王节。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届时杀猪、鸡祭献盘古王,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青年男女设歌台对唱,跳长鼓舞、铜鼓舞、打花棍、放鞭炮等,表示对祖先的崇拜和缅怀,祈求村寨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盘王节原不定期,有三五年、12年或结愿后还盘皇愿才举行。1984年全国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共同商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统一的盘王节,并于当年在南宁举行首次盘王节。1985年云南省首次盘王节在富宁举行。

瑶族的宗教信仰

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瑶族世代信仰祖先和道教多神,崇奉共同始祖盘古圣皇、伏羲兄妹、三五代祖宗、玉皇、太上老君、三清、三元、雷王、社王、神农等,宗教仪式由道公、师公按大小斋坛议程进行。主要宗教信仰活动有度戒和受戒、做斋祭祀、开亡超度、祭献=代、五代祖先等。

(一)祭祖:节日重祭,并献刀。正月十五、七月十五是祭祖节日,杀鸡献酒,制作纸衣、纸钱,写上高曾祖父的4代老妣名字,献毕烧给祖先。正月十五日更隆重,各户请道师来请诸神降临保平安,把家神(祖公婆名字)、皇母娘娘、财神、土地神、禾苗神、灶王神、药王神、寿星神、三清大仙、社神、盘古……一一请来献祭。其次三月三或清明节,以酒肉花糯饭上坟祭祖。

(二)祭神。瑶族信奉多神:盘古、神农、社皇、城隍、玉皇、瘟王、灶王、花王、境王、山神、谷娘、雷公、地母、三清、三元、民官、牛官、四师、五雷、真武、威德等几十种神。瑶寨均立土地神,20户以上的建有神庙,置于村边树下设香炉并写: “上世立极先生盘古大皇”“本山境主罗依岑史大皇”“上界昊天玉皇大帝”“本村爱民李社大皇”。

(三)还愿:年年举行。祭祀“四大神”(即盘王、玉皇、境王、社神),年初许愿,祈祷四大神保佑吉祥;年底还愿,在社主家举行,称为“三竹青楼玉皇青宵‘筵会堂”’。“青楼”是用竹子制成一座四方楼台模型,宽一尺,高3.5尺,顶上用妇女头帕装饰,早晚由青年男子向“三青楼”唱歌,表示向“盘王”祝愿快乐。还愿结束,将“青楼”焚烧以献“盘王”。还愿一般两天两夜,结束后三五天内全寨人共同禁忌:寨内不准舂米磨面,不做针线活,不晾晒衣服和杂物,如无法避免者可到村外去办,否则“神”会怪罪。

(四)扫寨:一年一次,二月初举行,各户捐资集物,杀猪、鸡,每户一人到场参加祭祀活动,一说驱邪赶鬼,人丁健康;二说求龙王放水,风调雨顺,好按季节种庄稼。是日由道公率领度戒的数十人,由一人端一碗饭,其余的人各白手执大刀、棍棒、铁链、粪箕、纸钱在寨中游行,边行边舞、边呼吼,由端饭人将饭撒于村头村尾,谓之驱鬼除邪,各户同时开展大扫除活动,以此消祸得福。

(五)祭龙:三月择吉日祭龙。是日各户捐资捐物,杀猪、鸡敬献“四皇”,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户均一男人参加,敬献后分享,妇女不能参加,否则四皇会怪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的群众对神的信仰逐渐淡漠。

瑶族为了纪念先祖,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因此,瑶族将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定为“盘王节”。

参考资料:

[1]县志办文山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县志办富宁县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泸溪县;风俗民情;文化

泸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泸溪山水毓秀,人杰地灵,既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又是中国年轻的氧吧县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间的栖住地,以黄靠天为代表的“凿花艺术之乡”,最古老、最特色的苗族数纱,当地特色的食品并且获得“绿色食品”之称崭獭N挥阢蛳县东南部的浦市镇,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镇,拥有“小南京”之称,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以至形成一批极具地域特点的文物资源。

一、盘瓠传说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湖南省泸溪县申报的“盘瓠传说”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瓠文化历史悠久,在泸溪县留下深深的印迹,史书记载尤为众多。《后汉书》注云:“今辰州泸溪县有武山,黄闵《武陵记》曰:‘山高万仞,山半有盘瓠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盘瓠行迹。’今案窟前有石羊石兽,古迹奇异尤多,望石窟,大如三间屋,遥见一石,仍似狗形,俗相传,云是盘瓠象也。”从记载中可以看出,盘瓠文化在沅江一带历史之久远。又据《辰州府志》卷十七《古迹考》载:“辛女岩,邑西三十里,危峰高耸,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辛氏之女于此化为石,”而成辛女岩。文中的辛女岩存于现今泸溪县二十多里的上堡乡侯家村与浦阳乡铁柱潭村的交界处。此地有一陡峭的岩山,今犹称辛女岩。相传,过去辛女岩上有盘瓠庙(又名辛女庙),内有盘瓠、辛女神象。辛女岩周围有辛女溪、辛女潭、辛女桥、辛女滩等等。其间附着的盘瓠、辛女神话传说,至今仍在泸溪县一带广为流传。

其实,盘瓠是一种民族潜意识产物,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共同崇拜的先祖。瑶族的《盘王大歌》,苗族的《古老话》等都涉及到盘瓠;苗、瑶、畲、仡佬等族都信奉盘瓠。盘瓠成为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南部的广大苗区至今仍信奉盘瓠,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盘瓠文化并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存于苗族民间,形成丰富的苗族文化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辰河高腔

“判官坐在殿上大喝一声“把她的三魂七魄拿来”,立时,一 群青面獠牙的持刀叉鬼魅向人群之外冲去,吓得外地人尖叫声四起。这不是在《西游记》中的阴曹地府, 这也不是在重庆的鬼城。这是在湘西泸溪县浦市镇观看到的“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 ――辰河高腔戏剧。

辰河高腔起源于江西戈阳腔,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明初随着湘西第一商埠浦市的不断发展和繁华, 由客商和移民将其传带入辰河地域。后经与当地方言、民谣、宗教等的长期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曲牌体声腔艺术。

辰河高腔是当时沅水流域唯一的一个大剧种,有大小剧目400余个,多出自于传奇故事,且曲牌繁多。如源于佛经中的《目连戏》是描写目连救母的故事。而自古沅水流域信奉鬼神,故古辰河民间祭祀活动盛行,为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目连戏》成为辰河高腔的代表作品。

“辰河高腔比西方国家的意识流艺术还要早!”泸溪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辰河高腔《目连戏》有 48本,原本在河堤上搭台演唱,在捉茅人请神开台戏时(即导语中描写的剧情),青面獠牙的鬼魅持着真刀真叉,冲入附近阴森的荒郊坟野,抓拿“三魂七魄”。而在戏中的《抬灵棺》时,所有的乡村首士都要参加迎接,而且 经过每家都要烧香跪拜,由于表演超出舞台的限制,参加人员不但只有演员,还有更多的群众。所以说,辰河高腔不但开创了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表演的先河,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

正是由于辰河高腔的古老原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艺术价值为国际艺术界所赞赏。1998年,泸溪县剧团应 巴黎秋季艺术节邀请,远赴巴黎、巴塞罗拉、等欧历史名城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瑰宝”。

三、踏虎凿花

“踏虎凿花”是湘西泸溪县踏虎村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是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 现今仍流行于湘西地区,并于2008年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其来源于苗族服饰刺绣的底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几代凿花艺人的努力促进了其特有的装饰形式的发展。因为苗族人们爱美善绣的性格,曾一度让作为刺绣底样的凿花深得平民百姓的喜爱.其中以黄靠天所在的踏虎乡――“泸溪县”被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授于“凿花艺术之乡”。

四、苗族数纱

泸溪苗族(挑花)是湘西民族地区最为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之一。它思想内涵深邃,文化底蕴浓厚,作品图样浑厚饱满,构图严谨对称,造型抽象富于变化,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苗族挑花历史相当悠久,源于何时尚无记载。但从其图腾崇拜、氏族崇拜、自然崇拜的如狗脑花、枫叶花、阳球花等纹样中,可以看出挑花的历史久远。

泸溪苗族数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其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风俗习惯以及神话故事的传说,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它们相互交融在一起,结晶和积淀成了一个综合体的艺术形态。苗族数纱工艺流程和材料并不复杂,只有家织布和针线。但其技艺与绣花截然不同。挑花是从第一针,直到一副图案挑成,针线全部在布料表面行走。数纱行针,经三纬四,不能数错一根纱,是一种极其细致而严格的手工工艺,这样的挑花针法自成一格,全国罕见。2010年5月苗族挑花(数纱)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数纱艺术保留完整,与当地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是服饰和生活的需要,又是男女珍贵的定情信物。它蕴涵着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故事传说,是历史长河中文化积淀的结晶。近年来湘西泸溪苗族的数纱艺术,已引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海外服饰集团的高度重视。它潜在的艺术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这些专家教授、企业家从泸溪收购了一批挑花样品,准备改进工艺,将挑花纹饰用于日本的和服、餐布、抱枕、瓷器等实用领域。

五、崭

泸溪崭叹哂性缃帷⒎岵特点。一般单果重 130 克,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并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泸溪崭桃逊⒄沟 30 万亩,预计盛产期年产量将达到 18 万吨以上,崭滩业已经成为泸溪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

泸溪县地处大湘西民族地区,在特有的历史地理发展环境中形成极具地域特点和民风格,是当代旅游发展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充分发掘、利用。结合小康建设,进行很好开发。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2篇

产妇惨死

2005年8月10日上午9时许,56岁、家住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镇套楼村的罗占菊,接到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古驿镇唐吕村村民吕丽萍的电话,称其婶婶韩华敏临产,让罗占菊去接生。

套楼村和唐吕村相距不到10公里,处于两省交界的地方,而罗占菊就是这一片出了名的“接生婆”。

韩华敏,今年32岁。三天前,丈夫翟来西领着她到古驿镇卫生院做过B超,医生告诉他们是顺产。

8月10日这天早上,韩华敏感觉要生了,她跟丈夫说,不想去医院,因为是顺产,自己身体又好,在家生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到医院生,费用比较高,路途又远。

罗占菊来翟来西家时,随身携带的是她这几年外出接生时必备的一些工具:两把止血钳,一把剪子,一盒缩宫素注射液,一盒破伤风抗毒素,一双胶皮手套和一卷卫生纸。

经过简单的蒸煮消毒之后,下午5时许开始接生。罗占菊给韩华敏打了一针剂量为0.3毫升的缩宫素肌肉注射。

6点40分,韩华敏顺产一女婴,但胎盘没有自然脱落。

于是,罗占菊戴上自己的胶皮手套,直接用手把胎盘从韩华敏的子宫内剥了出来。

忙完这一切,天色也不早了,罗占菊在收取了100元的接生费之后,就匆匆地回赶。

晚上8点多钟,翟来西的嫂子来贺喜,进屋后吓了一大跳:韩华敏不仅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而且下身开始大量出血。家人赶紧用平板车把韩华敏送到了本村的卫生所,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零5分。

值班大夫发现韩华敏的瞳孔已扩大,就赶紧拨打120。

没等救护车赶到现场,韩华敏就去世了。

谁是罪魁祸首

襄阳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调查。

据罗占菊交代,在她返回的路上,她心里就不踏实,因为她在剥胎盘时,就担心胎盘没有剥净。

警方先后邀请有关医生专家对案情进行“会诊”。

襄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武波认为,罗占菊在产妇分娩前错误地使用缩宫素注射,是导致子宫收缩过强,造成子宫不完全破裂的原因之一,因为医院一般都是采用静脉点滴缩宫素;第二个原因,就是徒手剥离胎盘的时候,如手法不当,遗留在子宫的残留物可引发产妇大出血。

还有专家认为,罗占菊所用的器械没有严格的灭菌,会导致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甚至会引起败血症。

大家一致认为,罗占菊的非法接生行为与韩华敏死亡有着必然的联系。

韩华敏死亡的第三天,法医对尸检有了正式的结论:死者韩华敏生前因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后胎盘不全残留,造成急性大出血、严重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9月3日,罗占菊被依法逮捕。

11月2日,襄阳区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

法院认为,罗占菊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韩华敏死亡,构成非法行医罪,襄阳区人民检察院的指控成立。

公诉人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的解释》及2005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有关规定,被告人罗占菊应赔偿被害人韩华敏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相关子女抚养费、老人赡养费共计11.1万元。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罗占菊虽然是被韩华敏的家人请去的,但由于其本人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她的行为属非法行医,而且造成韩华敏死亡,构成非法行医罪。

2005年12月14日,罗占菊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5000元,另赔偿原告翟来西等人经济损失11.1万元。

宣判后,罗占菊未提出上诉。

卫生部列为典型案例

罗占菊的案子尘埃落定了,但其影响和教育意义却十分深远。据罗占菊交代,她没有任何行医的证件,只是在1969年接受过新甸铺镇医院的相关培训,在本村的卫生所做过妇幼保健工作。从1999年离开村卫生所之后就已经没有任何行医证件,已不具备接生的资格了,但她从那时起就走街串巷,上门接生。

据她介绍,她平均一个月接生两三个,这些年来,她接生的孩子大约有200多个。按理说,罗占菊在接生方面应该有点知识和经验了。

由于罗占菊没有任何合法的行医证件,为逃避监管,不能定期接受相关接生知识的培训和更新,出现这样致产妇死亡的案件也是一个必然。像罗占菊接生所使用的工具,仅仅靠在家里用蒸煮的方法消毒,早就不符合现行的相关标准。

另外,为了预防不能彻底消毒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罗占菊给刚刚出生的孩子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然而,破伤风抗毒素必须在摄氏2到8度的气温下保存,但是在8月的天气里,罗占菊却把这种针剂随身携带在皮包内。可见注射到孩子体内的破伤风抗毒素,是否有效,能不能起到作用,都值得怀疑。

据我们了解,像罗占菊这样从事非法接生的人,像韩华敏这样不愿意到正规医院去生孩子的产妇,在一些农村甚至在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中还是普遍存在的。

从襄阳区卫生局得到这样两个数据:2004年该区的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2.99%,而发生这起案件的古驿镇住院分娩率达94.7%,在我们国家提倡住院分娩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到正规医院去生孩子呢?

古驿镇卫生院张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们医院正常接生的话,顺产只收200元。而翟来西付给罗占菊的接生费是100元,二者的差价仅仅100元。

据张院长介绍,除了极个别的家庭确实存在经济条件的因素之外,健康意识薄弱,安全意识差是一些人不愿意到正规医院接生的主要原因。

不管怎样,罗占菊都将为自己的非法行医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已经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了更多代价以至生命的是死者韩华敏和她的家人们。

韩华敏用自己的生命给那些准备寻求家庭非法接生的人一个血的教训。

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去年10月13日对罗占菊接生一案进行了报道。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卫生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专门作出批示,要求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严惩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收到卫生部的电码传真后,要求河南各地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集中整治非法行医行为,并下发了《集中整治农村无证行医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卫生部将此案列入2005年全国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的典型案例。自当年4月河南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以来,这是以案说法最为典型的一例。《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第28期简报专门刊登了罗占菊跨省接生致产妇死亡一案,并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简报指出以此案为教训,要加强舆论监督,发动群众揭露非法行医者的骗局,曝光典型案例,使非法行医者无藏身之地。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3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民族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在美术课教学中运用网络的力量将蒙古族服饰艺术和刺绣艺术融入课堂教学,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蒙古族服饰艺术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广泛,资源更丰富。如人美版教科书《美术》第十三册《学习服装搭配》一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完全可以把蒙古族民间服饰艺术设计在教学环节中,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一是给出有关服装教学资源的链接,中国民间服装网、蒙古族服饰网,学生通过浏览网站上展示的民间服装和网友点评解说,对蒙古族服装的设计语言有了简单感性的认识;二是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狐”或 “百度”自行查找与蒙古族服饰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图片,通过主动的探究和欣赏,完成对蒙古族服装美的认知过程。这样,学生在尝试进行服装款式设计和搭配时,也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欣赏临摹,而是开始融入自己对民族服装的一些思考和设想。

教学中我们重点学习锡林郭勒盟的民族服饰艺术,它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民族服饰。清代以来的察哈尔、乌珠穆沁、阿巴哈纳尔、阿巴嘎、苏尼特、浩齐特等六大部落,分别都有各自特点的服饰。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分为乌珠穆沁服饰、阿巴嘎服饰、苏尼特服饰和察哈尔服饰。这些服饰就像盛夏草原上的百花,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其中自然蕴含有浓郁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还先后制作了一系列展现蒙古族服饰艺术特色的教学课件《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阿巴嘎服饰》、《察哈尔服饰》、《苏尼特蒙古族服饰》。

1.欣赏苏尼特服饰

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苏尼特蒙古族服饰,苏尼特男女长袍式样区别不太大,各种长袍都镶窄条的单沿边儿或者双沿边儿,长袍都钉有单道扣袢儿。苏尼特男子们冬天戴着圆顶帽和风雪帽,妇女们则戴着尖顶立檐帽。成年男子的礼服是马褂,姑娘们则穿着“敖吉木格”,已婚妇女则穿“敖吉”。

2.欣赏阿巴嘎服饰

阿巴嘎服饰保持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以雅致和优美著称,南部阿巴嘎人和北部阿巴嘎人的服饰有一定的区别。阿巴嘎人冬天穿羊皮袍,用非常宽的单色或花色绸缎镶边儿,服装上均钉制单条扣袢儿。

3.欣赏察哈尔服饰

察哈尔服饰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无论男女均穿着开衩长袍,男子常穿靛蓝色、蓝色和绛紫色长袍,大都穿马褂,佩带火镰、餐刀等,妇女则多穿绿色、暗绿色、蓝色和粉色长袍,察哈尔妇女穿长袍时,外面一般要套上缝制精美的坎肩,这些珍品为我们研究和继承察哈尔服饰文化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现今的察哈尔服饰,继承和发展了本地区传统服饰款式风格,并大量吸收了其他地区传统服饰的精华。

4.欣赏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

制作课件让学生欣赏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还把去西乌珠穆沁旗旅游拍到的身着盛装的牧民照片展示给学生,乌珠穆沁蒙古族是蒙古民族的古老部落,这个部落始终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大多采用绣有精美纹饰的红、黄、蓝等不同色彩的布料制成,并装饰有人们喜爱的各种吉祥图案。今天的乌珠穆沁服饰,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还增添了新颖别致的时代特点,将乌珠穆沁地区的传统服饰推向更新的发展阶段。

5.美丽的蒙古族头饰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头饰和帽子,课题导入运用蒙古族民歌《敕勒歌》,学生齐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少数民族不同的头饰艺术:有趣造型的、异国风采的、有历史印记的、展现舞台艺术效果的等等,最后重点展示蒙古族民间头饰,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来的头饰和帽子,通过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学生独立分析总结出蒙古族头饰的特点:装饰性强,色彩丰富,造型多样。为解决制作环节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运用实物投影展示用彩色卡纸和塑料珠做蒙古族头饰的简单制作过程,并重点讲解设计思路,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并分组进行蒙古族头饰制作练习,每组同学都做出了漂亮的极具民间风格的头饰,在作业展示环节让学生分别戴着自己组制作的头饰在教室里进行蒙古舞表演,以蒙古族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饱含着浓郁的蒙古族风情。学生在课上不但进行了头饰制作练习,还领略了蒙古族饰品的独特美感,增强了对家乡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了解蒙古族民间刺绣工艺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瑶族服饰;图腾崇拜;服饰色彩

我国民族服饰艺术中的色彩包含的意义不凡,看似平常色彩的背后反映着每一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研究价值较高。瑶族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五色的色彩配置在整个中国民间美术体系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染下,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演变,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五色观”色彩体系。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一、瑶族的民族状况和图腾崇拜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现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他们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

瑶族复杂,崇拜祖先“盘瓠”。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有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诮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以盘瓠为图腾。传说中的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盘瓠是瑶族人民心中的神犬,而瑶人自认为是盘瓠的子民。五色犬盘瓠形象与瑶族服饰艺术密不可分。盘瓠“狗头人身”,“其毛五彩”,在瑶族服饰艺术中同样体现出“狗头冠”和“犬尾”饰,“好五色衣裳”,衣斑布斓的样式与色彩特点。

盘瓠图腾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与标志,瑶族服饰艺术便是这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物化形式。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挑花刺绣图案以及服饰纹样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图腾崇拜的反映,瑶族男女之所以身着花衣,主要是出于对其始祖盘瓠的图腾崇拜。

二、瑶族的服饰的盘瓠形象以及服饰色彩

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方瑶族及其后裔喜戴狗头帽、着五色衣与狗尾衫,来纪念祖先盘瓠。

据瑶族民间传说: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白天是只龙犬,晚上却变成了美男子,他身上的斑毛也变成了色彩斑斓的龙袍。终于有一天,三公主要求盘瓠变成人。盘瓠于是建议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他便可以脱毛成人。在蒸到六天六夜时,三公主便迫不及待地去揭开蒸笼盖,发现盘瓠果然已变成人,但由于蒸的时间不够,盘瓠的头上、腋下、小腿上的毛仍未脱落,而回笼再蒸已无效果,就只好把有毛的头,小腿缠裹起来,这就是瑶族缠头巾、扎绑腿的由来。由于龙犬“毛五色”,故瑶人“好五色衣裳”。瑶族先民曾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缠头巾,扎绑腿的习惯。

瑶族服饰上的五色花边,相传是瑶族祖先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十指血痕,盘瑶男女之所以身着挑绣的方形图案的服饰,传说是当年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印章的模样,其子民将其图式纹样绣在衣上以示纪念,这些都和瑶王印信被壮族土司骗去和瑶族因此丧失了权力和土地的历史传说有关。

三、瑶族五色斑斓服饰中的艺术特色

瑶族服饰在造型上,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在色彩上,衣斑布斓,“好五色衣裳”。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从蓝草中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驮过滤、发酵后便可染布。瑶族人民以娴熟的蓝靛印染和蜡染、扎染等印花技术,制作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瑶斑布”。

瑶族以五色犬盘瓠为图腾,在服饰上绣五彩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无论男女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胸襟两侧等处绣上各种图案纹样,色彩斑斓。他们胸前佩戴各色银牌,琳琅美观,甚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圆形、弧形、长方形胸牌还具有日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特征。

“好五色衣,衣斑布,色斑澜,对襟齐领,椎髻跣足”,喜着斑斓五色衣服是瑶族服饰色彩的传统风尚。瑶族自古“好五色衣服”,它源于瑶族始祖盘瓠图腾――“五色犬”的色彩。五色指三原色(红、黄、蓝)和两种极色(黑、白)。

服色崇尚,往往体现一种与神灵或祖灵相交感的原始观念;着色的五彩,不是与天界神域之色相对应,就是与命相或五行达成虚幻的契合。

这五色为中国历代王朝官服正色,按常理平民不得用正色为服饰色,按阴阳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介于五色之间的间色用于平民服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瑶族传统服饰却以五色为民服正色代代传袭,五色官服正色的“贵族化”倾向在这里被“平民化”了。

一则是因为瑶族长期被压抑、受贬低、遭排斥的客观现实,与沉重的民族心理和要求得到关注和尊重的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用华丽的五彩衣掩盖内心的沉痛;二则是因为瑶族的聚居地是“山高皇帝远”的南蛮不毛之地,封闭性的地域客观条件阻隔了集权等级尊卑制度的执行,使其保持一个独特的土著服饰文化。

瑶族人民在服饰色彩的整体把握和搭配上将对比色运用得相得益彰,红绿对比、红黑对比、黑白对比、蓝红对比,色彩对比的运用极为大胆奔放,效果非强烈。这与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善良纯朴、豪爽刚烈、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习性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及生命的延续,象征着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的血痕。民间相传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便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黄色明度很高,代表阳光的色泽,给人以光明,显得神圣而又伟大。历代皇帝将它列为皇室的御用服装的主色,禁止臣民使用。而瑶族却把黄色用在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上,表达了他们对光明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在骨子里隐藏了一种对皇权的反叛与对抗的理念。在先民的观念时里,“光明”是看得见的,因而是有限的;而“黑暗”是看不见的,因而是无限的。所以在民族语言中把“黑”引伸为“大”。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古希腊人认为黑色源于火与阳光,“火燃烧后,耗尽空气与水分时而产生”的颜色…,它给人一种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的感觉,另外,也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从而成为瑶族人民“对土地的向往和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的情感代码”。

瑶族服饰的主要色彩还有黑色和深蓝色,这与他们的居住的环境地域条件相关,同时体现出瑶族人民的善良纯朴以及对生活实用性的追求,象征着瑶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瑶族先民把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空间,其服饰既具有色彩上的视觉审美价值,又具有色彩的深刻寓意性。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华夏出版社,2006.

[2]吴建陵.瑶族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变异[J].装饰,2005(4).

盘古开天地教案范文第15篇

大盘的画面是典型的克拉克瓷布局。

克拉克瓷这个怪怪的名字很有点意思。它连带着两个欧洲国家先后兴起的历史,映照着特权与公司结合的光辉岁月。它是全世界第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一次大机遇,没有了克拉克瓷的话,上市公司不会那么快走红世界。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占据澳门。葡萄牙人开始从这里将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等货物运往里本斯和安特卫普,再转手给其他国家的商人。158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也兴旺起来了。为了打击阿姆斯特丹,葡萄牙决定禁止荷兰商人进入里本斯,断绝荷兰间接获利的财路,以巩固葡萄牙垄断东方商品贸易的特殊地位。荷兰人思变,开始海外探险。荷兰1595年起航的远东之旅开拓了新加坡万淡城,1602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家仿照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公司拥有许多特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组建军队,建立军事要塞,代表荷兰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但与成立在先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面向荷兰全体市民发行股票,事实上成了世界第一家上市公司。也就在这一年,荷兰先后俘获了两艘葡萄牙的克拉克商船,这两艘船装满了中国的瓷器,拍卖的时候惊动了整个欧洲,连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参与争相竞标,荷兰获利甚丰。从此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集中力量开拓与中国的贸易,几年工夫下来;葡萄牙东方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荷兰成了世界贸易的霸主。因为这批中国瓷器来自两艘克拉克商船,拍卖时叫克拉克瓷,渐渐地日后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都被叫成了克拉克瓷。

归纳起来,克拉克瓷指的是从明嘉靖开端,延续到清乾隆,尤以明万历时期最盛,在中国境内烧制,出口境外的青花瓷。

典型的克拉克瓷青花开光,一般分为三组,中心绘主图,主图装饰带纹,最以开光,窗内绘图案形式为特色。我们这个大盘的画面布局正是如此。

明代瓷器的绘画风格鲜明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概括得最精彩的是裴光辉在《克拉克瓷》《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里的一段话。他说,明代克拉克瓷“绘画用笔荒率自然,逸笔草草,了无拘束,几乎不见一丝拘束的怯笔。显见绘者的心态十分从容闲适,故不求工而自工。图画形象或古穆或恢诡,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之意境。布图满而不密,繁而不乱,故虽属满密式布局,但图像之间却疏可走马,有透气感,视觉效果甚佳。”我们有一个完全符合裴光辉的归纳的明代的大盘一直就摆在桌面,因此对这种风格几乎可以说到了一眼可以辨认的程度。但我们这个将军大盘除盘底装饰图案外,画风却全写实,主图不用说了,骑在马上的将军,持旗的小兵,湖面上的小船,均为实写。用笔既不荒率自然,逸笔草草,了无拘束,图画形象也非或古穆或恢诡,全无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画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更有疑问的是克拉克瓷开窗里的图,均为图案,我们的这个大盘均为图画。就算开窗,束带蕉叶是写实,牡丹花是写实,最典型是荷塘水禽,画的是莲花、莲叶、荷叶、水草和两只天鹅,在后的那只只见振翼,头部被前头一只遮挡,前面那只曲项,左翼阻于湖石,右翼振翅,动态感十足,也是写实。完全不理会元朝以降鸳鸯戏莲纹明朝称为满池娇典型图案的存在,这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当然我们也着手追索画面的故事。我们这个大盘的主图画的是一个手执蛇矛,在马上陷入沉思的将军。蜀国猛将张飞,手执丈八蛇矛,在百万军中取敌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因为三国演义已经化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缘故,我们很容易就先入为主,推断这位将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但三国演义中有赵子龙截江救阿斗,却没有张飞与江边小船联系在一起的场景,这个推断似乎不能自圆其说。向好几位中文系的教授请教,亦不得要领。但这不要紧,为展开一段探讨,我们先假设他就是张飞。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额,但这个青花大盘里的将军既不豹头也非环眼,因为他不一定就是张飞,因此这也不要紧。要紧的是,画面中的将军,头盔上飘扬着两条翎羽。这暗示我们这画面可能出自戏剧。还有更要紧的,将军的眼睛深凹,络腮胡子是修饰过的,下巴部分修剪及脸,露出嘴巴和下巴。子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古代,汉人是不修饰胡子的。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画面同时暗示我们,画这幅图的工匠所看过的戏剧,或者他见过的将军或军人是修饰胡子的。也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说,画这幅图画的工匠他所处的朝代或他年轻时所处的朝代很可能不是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