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

药事管理学论文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药事管理;临床药学服务;价值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临床药事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且临床药事管理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所以应及时对药品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改革,以此强化药学技术。在本文研究中,将对医学药事管理体制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患者40例,在此期间我院未进行药事管理;从2014年3月期间~2015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患者40例,在此期间我院开展药事管理。将其分别设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2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中位年龄(45.2±2.1)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中位年龄(40.2±1.9)岁。对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以及性别等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性。

1.2方法

在进行药事管理期间,主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完善和创新:(1)首先,可以对每个科室的药物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种类进行统计收集,从而对每一个科室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细化的讨论,以此强化临床用药问题的合理性[2],在药事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每一个患者提出的疑问细心解答,并定期不定时开展关于药事管理的相关讲座,从而以健康科学的理念强化各个科室人员的专业知识;(2)对药物的配制管理部门来说,首先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并且需要专业技能强且技能丰富的药物配制人员一同工作。以静脉药物配制部门为例,工作人员要对点滴注射药物的配制工作合理完成,对于急重症患者,或者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来说,必须做好静脉注射的配制工作。根据配制准则进行用药处理,以此提高用药安全率[3];(3)临床药学服务网络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药学服务的管理中,如应用电子处方执行,医生可以通过医院网络和药房直接连线,从而节省中间多个繁琐的步骤,和谐医患关系。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80例患者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过统计显示,进行药事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未进行药事管理前的效果,医院各个科室的用药水平以及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3.1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专业药师起到的价值和作用

药物在分配到各个科室使用的过程中,首要保证的就是药物的科学化应用,只有药物合理化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疗效,并且保证患者在日后的恢复以及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对于药物合理性的应用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且临床对于药物服务以及应用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化,所以要保证用药合理性,主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完善[4]:(1)强化药物科学使用的概念,了解药物应用的科学化概念,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以此最大程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2)了解药物合理性的运用概念,强化医疗人员的用药技能[5];(3)药物人员以及临床医学人员要能够通过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现有诊断,准确的提出制定用药方案,避免对患者身体以及心理的双重打击。

3.2抗生素的应用

临床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可谓十分广泛,但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也较高,因此,临床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照相关规定,由专业的医师和药师共同协商进行开药。对于想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必须出示完整的使用证明以及开具标准,而对于证明不全的患者来说,药师不可予以开药。另外,药师所开的抗生素药物剂量必须合理,不可过多;如患者既往应用抗生素时,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则必须再次进行皮试,以此防治抗生素随意使用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概率。

3.3对静脉用药管理管制

对患者进行点滴治疗可以提高用药的起效时间,但是在此过程中,点滴治疗也同样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深化,医学人员水平的不断深化,提高了用药安全率,而有些地域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进行静脉用药过程中,出现静脉用药事故的概率依旧让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医院的医师和药师必须合理沟通,医师要确保病例准确,进行静脉药物的开具[6]。另外,对药事管理的相关要求必须合理执行。

3.4药学服务的智能化

合理大量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技术,从而将药学服务智能化最大程度开展,缩短患者前来治疗以及开药的时间,并为医师治疗更多的患者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用药安全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从根本上防止滥用药物情况出现。本文的相关论点与赵艳、卢熠和刘桂萍、欧微[6~8]的依据相符,可以为临床提供相应的价值和参考。

作者:张冰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张艳平.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355~355.

2刘雅兰.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10:159~160.

3李馨,付秀娟.科学培育规范管理,建立稳步发展的临床药学服务团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药学实践.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4:214.

4王莉,宋绪彬,魏光明,等.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2):71~73.

5陈艳,宗强,陈爱民,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4,18(2):365~368.

6王少华,赵艳.医院药学发展热点与药学服务关键环节浅议.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3):232~234.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1课程内容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1)药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2)药学实践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3)药品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的基本管理规则;(4)药师职业道德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5)解决药学实践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对我国药品管理的体制、机构,药事法律、法规以及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2.1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学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法规条文感兴趣,并能牢牢记住,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讲述、归纳、分析和讨论。例如,在绪论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管理内容出台的背景及实施的重要意义,我们有针对性地列举了3个典型案例:1937年发生在美国的“磺胺酏剂事件”,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促进美国国会通过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对西方药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57年的“反应停事件”成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1984年的“晋江假药案”触目惊心,震动中国。通过这几个案例,激发了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兴趣和决心。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我们还列举了很多经典案例,如讲授有关药品时,制作了“药品十宗最”的案例,使学生对新药研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介绍药事管理法的渊源时,列举“白武松案”,强调刑法与本法的重要关系;在假药、劣药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教学中,介绍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让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案件的能力;另外,针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违法药品广告”和“药品商业贿赂”等社会热点问题,选择整理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如“网上虚假伟哥案”、“曲美违法广告案”和“医药代表七步曲”等,引导学生关注医疗体制改革,实事求是、诚实做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3方面的问题,首先应优选建立案例库,选择的案例应注重其典型性、时效性、准确性以及难易度[3]。其次在运用案例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切忌过于频繁地插入案例,能够启发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可。最后,案例问题的设置关系到案例分析讨论的实施,问题设置不当,可能导致讨论和分析时的偏题。

2.2情景互动式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及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及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景互动式教学方法。选取“药品经营监督管理”这一章,组织了药品学术推广课堂模拟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组,小组自行分工,推选1-2名同学为重点发言对象。各组在国内外知名药企中选择一家企业,围绕企业文化及主打产品的药品信息,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检索资料,制作学术推广PPT,准备时间为1周。再进行课堂宣讲,时间15min左右,由学生评委评定打分,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此活动在2个班级作了试点,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制作的幻灯片中既有动画,也有视频文件,可以看出学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3双语教学法

双语教学成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4]。我们也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在绪论中,用较浅易的英语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等,让学生用中文讲解,然后教师给出中文的对照,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比如将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概括为3个方面[5-6]:Masterthemajorlawsandregula-tionsinpharmacypractice(掌握药学实践中的基本法律法规);Distinguishthelegalbehaviorsandillegalbehaviorsduringtheprac-ticeofpharmacy(明辩药学实践行为中合法与违法);Analyzetheproblemsexistinginpharmacypracticeandsettlethembyusingthemethodyoulearnedinthissubject(分析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各种药学现象和问题)。具体章节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运用中、英文概括讲解。每章中的重点英语专业术语,如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traditionalmedicine(传统药)、OTC(非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s(处方药)、ADR(药品不良反应)等,要求学生能够立即反应并说出对应中文及英文全称。

2.4习题教学法

课程中法律法规条款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多。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习题教学方法效果也非常好。根据各章教学重点,按照执业药师考试的形式设计一些习题,也可以选历年执业药师的考题,每次讲完理论后,抽出5-10min的时间让学生做,可促进学生消化吸收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助于记忆。

3教学改革的设想

3.1PBL教学法的应用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应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比如根据“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为降低成本,用苹果皮制作板蓝根,最终导致其中成药生产线被令停产、GMP证书被收回的案例,设计了“由苹果皮引发的惨案”的PBL教学素材,将以模拟法庭,实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尝试PBL教学,将学生分成了法官、公诉方、被告方及律师。按各自分工,检索所需的相关资料,把知识片段连在一起,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完成整个庭审过程,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法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地运用。

3.2评价模式的优化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对考试模式进行逐步改革[7],把考核分成两部分,即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如参加活动,课堂提问,案例分析作业等,占30%;期末以笔试形式考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占70%。这种考试模式能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情况,既考结果也兼顾过程,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3其他借鉴相关院校的教学方法与经验

我们将依托我校教务处的精品课程系统,积极构建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此外,在案例和多媒体教学中,适当配以图片和视频,对教学也将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4结语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药事管理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主体,由众多的药品管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药品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国际药品条约组成的多层次、多门类、有内在联系的法律法规体系。《药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时效性、政策性强、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同时由于该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导致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模式设计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为主,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目前我校《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设计为主,理论内容合班授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传达;同时我校跟其他一些药学类高等学校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一样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教学和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普遍缺少应有的药事管理学的实践经验,难于适应药学事业整体发展的需求。

3.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质是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知能结构体,其目的在于技术促进型学习,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与评价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三大核心。目前我校《药事管理学》课程组教师虽然PPT制作、基本办公软件及从网络上搜索课程教学资源等操作都比较熟练,但网页制作、音频视频编辑和图像处理等技能不是很娴熟,也不能灵活地将信息化资源和技术运用于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均有限。

二、《药事管理学》信息化教学探索

针对目前我校《药事管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从而使我校《药事管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提高《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质量。

1.课程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随着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不仅需要教师本人的努力,还需要院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自身信念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最根本内驱动力,而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均也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课程组首先让教师了解培养与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重要性,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端正态度;其次课程组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学院学校举行的相关现场培训或网络远程培训,或学习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课程,或请教专业计算机教师、反思总结信息化教学实践等途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药事管理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是实施《药事管理学》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课程建设中的重点。教学资源库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模块。教师模块提供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时所需要的资源。学生模块提供关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和复习以及进行知识扩展方面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单元知识点以及与课程有关的材料。课程组进行如下探索。(1)各类资源查找收集整理。我们发动课程组老师和课外兴趣小组学生查阅教育网站、报刊杂志、电子图书及相关网站广泛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包括教案、课件、案例,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与药事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和新规章等,各类音频视频资料、优秀博硕士论文和可供学生自练与自测的包含丰富的、体现不同层次水平的习题以及各大高校药事管理学考研考博试题等。然后将收集的各类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成课件库、习题库、案例库和参考资料库。(2)教学课件的制备。根据课程和当代大学生特点,课程组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制作智能化、交互性强的《药事管理学》教学课件:①对有些难讲解部分,或新增的一些法条等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增加了对药品生产管理的规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增加了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规定。课程组同仁把专业知识的新发展态势融进课堂教学内容,独辟蹊径,制作有价值教学课件。②借鉴国家精品课程,把精品课程中课件的优秀部分和自己设计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③使用“拿来主义”,使用别人的优秀、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3)《药事管理学》课程网站建立。在专业网络教师指导下,将我们收集到各类文献资料包括教材、教案、课件,国际、部级学术会议信息,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各种与药事管理学相关的中外文电子期刊名称等挂在学校的网络上,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学号随时进入《药事管理学》网站,获取他们需要的资料,进行课后巩固或深入学习。

三、《药事管理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我们现还处在信息化教学的尝试和初级阶段,还存在信息平台资源不完备、高信息技术素质的师资队伍欠缺等不足,因此本课程组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药事管理学信息化理论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是采用了以下几种模式。

1.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讲授型教学相结合模式。我们根据《药事管理学》课程知识点的特点,对本课程的总论、药事组织、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等章节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框架与传统讲授模式的框架大体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讲授知识和一些如“违法药品广告”、“假劣药”和GMP中的厂房、环境、设施设备等收集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视频内容有效整合,充分刺激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提高教学效果。

2“.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大多数章节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课题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时分两大模块进行:一块是以老师为主,另一块是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块具体操作是:根据每一章节内容,从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案例库筛选较新的、内容相关的1~2个案例作为该章的导入材料并以案例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讲解例如,笔者曾以“葛根素注射液”和“鱼腥草素注射液”为例,讲授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区别以及出现问题时应受的处罚,便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从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案例库筛选一部分案例用于专门开设案例分析课的素材,老师先介绍案例,设置若干问题,然后学生讨论,最后老师查漏补缺。以学生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块,教师先讲授相关药事法律法规知识后,将全班分多个小组,每组3~4人,每组的讲授的知识点不一样。每小组学生课余协同根据要巩固运用的知识点查阅、筛选案例、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处理,并制成PPT,课堂上每组选派一个学生代表讲解,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四、结语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概念、性质与特点

药事管理学科(TheDisciplineofPharmacyAdministration)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其独特的学科性质。从其概念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药事管理学科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学事业进行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研究现代药学事业各部分活动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总结药事管理活动的规律,指导药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是研究药学事业中的人、经济、法律、信息、机构和制度的相互关系,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药学事业的影响,探索药物研制、生产、流通、使用、评价等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及药学事业的管理的科学规律和管理方法以保证药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维护人类健康,并促进药学事业的发展[1]。可见,药事管理学具有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的性质,具有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2•研究内容与方法

药事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与药学科学知识范畴的划分有关,与其自身内部专业划分有关。其研究范围很广,包括药事组织、药事法规、药品质量管理、药学经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药房管理、新药管理及行为科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从药事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入手,便形成了其具体的研究方法。药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其它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用历史的、描述的、发展的、状况或范畴的、相互联系的,原因比较的、实验性的、模拟实验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等具体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即通过对药事管理学科基本指导思想的研究。相应地采用历史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发展性研究法、状况和范畴研究法、实验性研究法、分析和比较研究法及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来开展。

二、药事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流通、价格、广告乃至使用等各项活动有关事项的全方位管理,是对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的药品质量施加的控制与监督。随着药学科学与实践的发展而形成的药事管理学,同时也推动和促进着药学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和进步,通过立法把整个药学事业置于严格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之中,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对药品采取的管理手段。与之相对应,在药学教育领域培养现代药事管理学科带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总体上看,药事管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个层面,与药学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缺乏药事管理的约束,药学活动就不能有秩序、有规律、公平合法地进行[3],因此药事管理学从宏观上指导着整个药学事业的发展,是药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三、国内外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情况比较

1•课程设置

药事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再加上其综合性强的特点,各国药学院校开设的课程按其基本内容的性质划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类:(1)药事法学和伦理学类:基本内容是本国的法律体系机构、药品法、药师法,控制物品管制国际公约及本国法规、医疗卫生有关法规,以及药师职业道德规范。(2)管理学类:主要有药房管理学、医药企业管理、药事组织、药品质量管理等。(3)经济学类:主要研究药品及药物的经济活动,包括药物市场学、药物经济学。(4)社会和行为科学类:主要研究药学实践环境、人(药师、病人、其他医务人员)与药物治疗合理性关系的规律,包括药学概论、药学交流学、卫生保健系统与药房、卫生保健组织、药学实践的社会经济、健康和疾病中的行为因素等课程。(5)方法学和信息学类:主要有药学社会研究方法、药品信息评价方法、医药品情报学等课程[4]。

2•美国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情况

美国是国外高等药学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这里笔者就以美国为代表谈谈国外的药事管理学科的教育情况。通过网上检索,笔者搜索到多所美国药学专业大学,查询相应网页,总结发现美国该类院校普遍设有药事管理学本科、硕士、博士三级招生点,现以费城科学大学(UniversityoftheSciencesinPhiladelphia),基督山北卡罗林纳药科大学(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SchoolofPharmacy),新墨西哥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药学院(CollegeofPharmacyoftheUNMHealthSciencesCenter),密西西比大学药事管理系(DepartmentofPharmacyAdministrationofUniversityofMississippi)等院校为例,简要介绍美国药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情况。首先,各个学校对药事管理专业描述如下:本专业学习强调社会、心理、政治、法律、历史及经济等因素对正确使用、不使用及滥用药物的影响,强调人的行为对疾病、文化、卫生服务系统结构、财政及经济的影响;指出具备一定药学专业技术的个人能够检查患者、药师及其他相关实践人员所组成的社会系统内部人员的相互作用和行为以及提供的服务及受教育的情况,他们不仅需要将人类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文化、心理、生物特性的整体,也同样需要考虑到卫生服务体系对人、经济、药学服务的干预和影响。经过该专业训练的个人将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并能评价和处理药物体系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能将行为学、社会学相互贯通的理论运用到药学实践领域中去。其次,提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安排是由其具体从事的研究的目的而特别设计的。学生除了全面的理论学习外,必须参加大量的研究、教学及社会培训,学校将提供其与制药企业或咨询行业等接触的实践机会。再来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本科阶段除了基本的药学基础专业课外,普遍设置的课程包括:药事管理学、财经管理学、卫生社会学、药物行为与社会学、卫生法学与法令、国际制药业经济学与行为学等;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则包括:统计学、卫生与药物经济学、社会与行为卫生学、卫生服务与政策、高等社会行为学、卫生保健技术的经济评价、药学服务研究方法、药学分配经济学、药物开发与营销、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医疗系统管理学、药物使用、滥用及误用调查、药品营销技术、高等药品市场研究、高等消费者行为研究、高等营销概念及运用、统计推断原则、美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组织与财政等。从以上课程设置可以分析出,被世界公认的发达医药大国美国对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从本科阶段就已将其独立设置为一专业,并且逐步将专业教育提升级别,同时,这些课程的确已涵盖药事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各个学科领域,从法学、管理学直至行为学与经济学。该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能从事指导、管理整个药学事业活动、行为的全方面人才。在这些院校中,从事该学科的教师人数与药化、药剂、药理等学科的基本相同。

3•我国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现状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状况就显得薄弱多了。在我国的十几所重点高等药学院校中,一直无一所院校将药事管理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大多只是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设置了《药事管理学》、《药品监督管理》此类课程;值得庆贺的是2004年6月中国药科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设立了药事管理专业本科招生点,首批招生32人,学制4年,课程设置除基本药学专业课外,设有现代医学、国外药事法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物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卫生事业管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等与药事管理相关的课程。此外,设置硕士研究生招生点的学校也屈指可数,有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社会与管理药学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专业药事管理方向等;药事管理专业博士招生点目前仅中国药科大学及沈阳药科大学两所大学设有,中国药科大学专业方向包括:“药学教育与科研”、“中外医药政策的比较研究”、“中药现代化政策与发展策略研究”、“医药政策研究与对策”,共有导师四名。沈阳药科大学专业方向包括“医药经济与管理”、“医药技术进步与创新、医药企业发展战略”、“社会药学”、“药事管理与药史文献”,共有四名导师。因此,药事管理学本科阶段还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科发展严重不足;研究生阶段虽然已成为一个确定的研究方向,但是一些学校尚将其挂靠在其他相关专业之上而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此阶段并没有设置合理的、深层次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学生大多是通过大量阅读书籍和翻译外国药事法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在各大药学院校中,从事药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比例则非常小,在含本专业的大学中,平均每所学校拥有教师不超过4名。除了正常的课程学习外,我国在药事管理学科高等教育过程中还缺乏应有的课外实践与培训课程,学生普遍缺少实践能力与工作经验,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难以适应学科自身发展与药学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综观全国范围内各大药学院校,可以说中国药科大学已形成了完整的药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体系,虽然其中不乏不足之处,但对于培养药事管理学高等人才对促进国家药学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很大贡献。其他药学院校也应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与力度,共同为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发展努力。

四、差距存在的原因及改进的建议

1•差距存在的原因

(1)我国药事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最早涉及此学科是在1906~1949年间,并且发展十分缓慢;而美国早在1821年费城药学院建立时就已形成药事管理学科的萌芽,并且发展迅速,从1950年代后就已将其设为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前苏联则是在1924年开始将药事组织列为药学教育的基本课程。

(2)学科课程设置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形成继续教育中的“断层”,非独立的学科更使其地位受到忽视。从本科专业仅一所院校设置到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少数设置直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个别设置,致使学科教育不能达到“程度逐步提高”的高等教育目标。

(3)学科性质界定不明确,由此导致的研究方法的不确定,必然阻碍学科发展与建设。

(4)所设置的课程不符合学科的性质。药事管理学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涉及的内容广而多,国内设置的课程远达不到学科教育目标,同时,学生缺乏各类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起不到良好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5)人员认识度不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从事药事管理学科教学与学习的教师与学生以外,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普遍对本学科了解甚少,只是浅显地认为是“搞管理”、“搞理论”,甚至还存在一些偏见。这就造成学生对本学科的求知欲下降,学科知识普及不开等状况的出现,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2•建议

(1)我国应积极向先进国家(如美国)学习,学习它们对药事管理学科教育的整体思路,学习其从教育入手,学习其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全面性及能从发展的长远性考虑,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我国对该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与教育规划不相符合的局面。

(2)明确确立学科属性,规范学科研究方法和内容,合理布局学科教育体系,完善整个学科建设,加快将“药事管理”独立设置为本科生专业的步伐,从基础阶段入手,为学科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做好充分的准备。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药事管理学是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在教学中发现,案例教学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该学科的授课效果,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药事管理学;案例选择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以药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为主要基础的一个知识领域[1],其内容涉及药学实践领域的各个方面,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点分散。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与药学实践有机融合,是教学的重点。如何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动性,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内化了的知识,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1 案例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药事管理学教学方式,重视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下对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药品各环节的管理、药事法规及药学道德与伦理学。这固然能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却在强调知识性、理论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日常药事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加上药事管理的法律条文多,使得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差,教学效果低下。而案例教学由于能从网络、报纸以及专业的杂志如《中国药事》、《中国医药报》等选取鲜活、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对与案例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关注,实现案例教学法与药事管理学教学的结合[2-4]。

2 案例库的完善

完善的案例库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所以首先必须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库,并随时进行补充、优化[3]。搜集国内外发生在药品生产企业的一些典型案例,如国外的反应停事件、默沙东药品召回事件、PPA事件等是典型的国外药事管理案例。由于国外的案例背景与我国药事管理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国外案例的引用中仅限于重大的、对药事管理领域的某一方面带来重大影响的案例。国内企业的管理案例由于案例背景和情景直接来源于我国药事管理实际,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但由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历史普遍较短、各方面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不高,因此,开发出的案例资料往往不够丰富,不利于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应用中,教师要认真加以筛选和臻别,细加雕琢与设计。如将广西半宙药业的梅花K事件、齐二药的亮菌甲素事件、安徽华源药业的欣弗事件、华联制药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事件、鱼腥草事件、龙胆泻肝丸等,用于讲授药品管理法中假药、劣药的界定和处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2007年发生的“佰易”事件,是加强GMP制度管理和血液制品生产监管的好材料,有助于说明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向高风险药企派驻监督员这一举措的必要性。

3 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一般程序是:布置案例、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学生提出观点、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并总结[4]。在这一系列程序中,以下几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3.1 指导学生分析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分析案例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在此环节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教学中,如讲到“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事件,辅料用工业用二甘醇代替辅料丙二醇,造成数人死亡,在社会上引起公众强烈反响,使得制药业公信力下降。回顾人类药害的历史,1937年,美国的Massengil制药公司的化学家将磺胺溶于二甘醇和水的混合液,以药名为“Elixir Sulfanilamide”上市造成107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为什么历史会在长达70年后重演,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是我们每一个药学相关专业人士及决策者所思考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有的学生提出完善药事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戒等,有的学生提出预防比惩罚更为重要。无知的代价和无道德的制药领域的代价之大让学生不得不思考和重视。在相互讨论和学习中,学生印象深刻,收获不少。

3.2 学生观点的提炼 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使事实脉络清晰,找出案例争议的焦点,从而寻求恰当的解决思路。深入的讨论和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讨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国家政策规定在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那为何现在药店不凭医师处方销售处方药的现象随处可见,是国家政策失误还是监管力度不够?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讨论话题就有可能向抨击时政方向发展,此时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并有足够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来解答学生的问题,使交流和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并引向深入[5-6]。

3.3 总结 教师提出案例,学生讨论,这是个“放”的过程。教师要在“放”之后注意“收”,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进入预设讨论轨道,教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对各种观点进行剖析,得出恰当的结论。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总结案例的知识点种类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问题的思路恰当与否、观点归纳的逻辑性与全面性、课堂讨论主旨问题的把握及表达效果。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从中取得经验,逐步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于医药消费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药事管理正日益收到社会的重视。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但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功能、进行教学质量控制、寻找其教学规律将是从事该课程教学教师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8.

[2] 石冬冬.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29(12):251-252.

[3] 芙英.宪法个案对宪法教学的启发[J].大众科学,2007,45(11):130-132.

[4] 刘宗梅.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8(17):73-75.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依法治药”实践的现实需求

1998年,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展开,在我国首次成立了国务院直属的独立药事管理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与之相伴的是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药品管理法》的修改,大批规章乃至规范性文件的陆续颁布。新机构的成立,给我国药事行政法体系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在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的大背景下,“依法治药”业已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的心声和共识,成为当代中国药事管理的内在精义和孜孜以求的价值取向。而“依法治药”的核心就在于:各级药品监督部门都要依法行政。

新时期、新形势为药事行政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比如药事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与其他部门如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的关系?目前《药品管理法》的修改中,立法技术如何完善?法律责任如何细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规章中,如何合理配置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如何处理好与其他部门规章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与地方性药事法规的冲突?如何做好法律解释工作,使“函”、“批复”规范化?如何使包括新药证书、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在内的许可证颁发有序化、合法化?如何行使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权?……类似的问题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对“依法治药”能否落到实处至关重要。药事行政法的研究宗旨之一,就是要将现代行政法的理念与精神植根于药事法实践之中,针对上述种种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试图提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药,推动药事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1.2药事法与行政法理论研究的内在双重拉动

药事行政法研究也是推动药事法理论发展,促进药事法学学科纵深发展建设的需要。药事法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调整药学事业的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而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拥有的行政权力与药事活动中的相对人的公民权利关系的角度考察,某种意义上药事法可以悉数归为行政法的范畴。药事行政法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未来药事法学学科发展和理论体系的成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例如药品管理体制、药事规章的制订、药品审批制度、医药宏观产业政策研究,就可以分别运用行政组织法理论、行政立法理论、行政许可理论、行政指导理论加以微观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药事行政法横跨药事法与行政法两个学科,同时它也是部门行政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行政法规则和原理在药事管理领域的运用,又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对药事行政法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制化,有助于拓宽药事管理中相对人的意识沟通与利益表达机制;而且从药事行政实践中汲取的肥沃养分,获取的丰富素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当前行政法实证研究不足的缺憾,反过来也为行政法学学科体系的现有存在方式的检验、反思与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药事行政法研究的现状评介

药事行政法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日本行政法学中药事行政被纳入医事卫生行政的独立组成部分,其范畴包括药事法、大麻取缔法、及剧毒物取缔法等[2].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包括药事行政法在内的分支行政法研究方面成绩斐然[3].在德国,药事行政法作为卫生法的一部分,被列为“特别行政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4].而作为医药最为发达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政府管制学派(governmentregulationscholarship)的推动下,其行政法学者开始对行政国家的内容和价值加以评判,对部门行政法加以研究[5].与此相生相伴的是美国药事行政法研究的勃兴。美国《行政法学评论》(AdministrativeLawReview)季刊中,药事行政法的论文比例高达12.5%,高居各部门行政法之首。《美国食品和药品法》杂志(FoodandDrugLawJournal)作为药事法的最为权威的杂志,每期都有相当数量的药事行政法力作发表,品位之高,数量之多,令人叹服。英国学者在《当代药事法》、《健康法精要》、《医药、法律和社会变迁》等专著中,都给了药事行政法以相当的篇幅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药事行政法的研究发端于1983年王珉灿主编的《行政法概要》中,分论里以一节的篇幅论述了药品行政管理。但药事行政法的深入研究要求研究者兼具行政法学的理论素养和一定量上的药学领域的背景知识。因此,行政法学界对于药事行政法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但药学领域中的广大工作者,特别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在1984年《药品管理法》颁布之后,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展了一定数量的药事行政法的研究,发表了一些并非完整,却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往往着重于对具体问题、案例的分析,理论层面略显单薄。截至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未见到对药事行政法系统的、完整的论述,药事行政法研究已滞后于其他部门行政法学。因此,尽快构建起中国药事行政法的框架,开展这项具有一定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急迫。

3药事行政法的研究方法

3.1历史观察的研究方法

“任何现实的关怀都离不开对历史的探索”[6],只有将当代中国的药事法研究融入历史的长河之中,追寻它的漫长悠远的演变轨迹,才有可能明晰它的各项制度背景,以及隐藏着的内在意蕴。药事行政法的研究应该以考察当代中国药事法为己任,但仍力求在对现实关怀的基础上,进行对药事法发展历史的选择性研究,导出合理的结论。

3.2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种法律制度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向他国法律制度借用材料以及将法律之外的材料加以同化的历史”[7].事实上,我国近年来的药事立法中,如《新药审批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都吸收借鉴了外国有关法律的合理内核乃至具体条文。运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社会模式下的各国药事行政法律制度的分析,对各国药事法的原则、概念、规定乃至案例的比较研究,可以对我国药事行政法的制订、修改和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3.3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药事行政法研究试图从行政法学的视角,对药事法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运用规范研究(normativestudy)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外相关论著和各国官方法律性文件的规范分析,借助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从探求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抽象原理入手,探索药事法的应然领域(Lawasitoughttobe)。使得药事行政法研究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药事实践,在时下纷繁多变的药事法条文之后“亦步亦趋”,而是期望在价值层面和理论分析上对药事法立法、执法、守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规范研究的缺失在于它对解决方案的设计往往过于理想化,却忽视了对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的深入考察和规范,而实证研究的手段恰恰可以弥

补这一缺失。实证研究,将着重对现实药品监督管理实践进行观察、描述与归纳,对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但这无疑具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药事行政法的实际运作过程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感。但研究者还是可以通过自已的实践调查,以及已公开的药品管理的相关统计信息资料,开展一定程度的实证分析。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力求能在药事行政法理论与实践之间,在“依法治药”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寻一个合适的契合点,使得研究成果更加贴近实践、服务实践。

3.4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药事行政法的深入缜密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开阔的知识结构。比如药事组织法研究,需要运用一定的宪法学、行政学理论;药事立法研究,需要以相应的立法学及法理学原理为支撑;而医药行政指导研究则要求研究者对宏观经济调控过程有相应的了解。这样宽的“口径”,必然要求每一位研究者都必须不断充实、提高自我,以期能够运用行政法学、药事管理学、政治学、宪法学、法理学乃至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成果更加丰满。

4药事行政法的研究框架

药事行政法研究应该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浩大的系统性研究,它以行政法学为经,以现实的药事法为纬,加以考察研究,从而最终成为一个经纬交错、相对独立的体系。笔者心目中的药事行政法研究框架可以分为以下6部分内容。

4.1药事行政法概述

本部分相当于研究的引子,主要对药事行政法基本范畴加以研究。明确药事行政法的概念、特点、渊源和体系,对药事行政法律关系加以分析,并论述药事行政法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回顾我国药品行政法发展的历史进程。这部分研究虽然偏重说理,貌似“无用”,但却恰恰起到开宗明义,导引全篇的重要作用。

4.2药事组织法研究

这部分研究旨在运用行政组织法理论,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药事管理体制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健全与完善药事组织立法,如何理顺中央和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如何明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如何协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

4.3药事行政法律规范的创制

通过对《药品管理法》这部药事基本法制订、修改和完善的风雨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来提炼出我国未来药事法律(如《药师法》)制订过程中所需要吸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现实中最为多见却最有待规范的部门药事规章制订权的授予、实施和监督现状的分析;通过对地方性药事法规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效力、立法技术的剖析;以及通过对药事法律解释的解释体制、解释方法、解释价值的评判,以期为未来药事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对构建一个多层级多元化,效力统一、和谐有序的药事法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4.4药事行政法律规范的实施

这部分研究将注重理性思辨与实践求证的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行政许可理论探讨新药审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颁发的条件、程序;运用行政处罚理论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加以实证分析;运用行政指导理论对医药宏观产业政策加以法治层面的研究;同时还应该逐步对药事法中的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合同等行政行为加以探讨。本部分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有序化,提高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

4.5药事法中的行政程序

英谚“正义不仅被伸张,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被伸张”。行政程序,恰恰起到了规范药品监督管理行为,维护相对方权益,保障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作用。“依法治药”更应“依程序治药”。本部分研究将着重对药品监督管理中公正、公平、公开程序如何实现进行可操作性的探讨。这部分研究将有助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过程的程序化、民主化的实现。

4.6药事法中的行政救济

这部分研究应结合《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并结合具体药品监督管理案例,对药事法中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及行政赔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研究。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如何保证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避免可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诉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相对方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哪些行为可以提起复议,哪些可以提讼,哪些可以请求侵权赔偿,告诉其如何以法律为武器“为权利而斗争”。本部分的研究不仅对药事管理活动中相对方的权益保障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制度背景和知识也是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做法

“药监论坛”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负责人为主要参与对象,通过“换位监管”、“交心指导”、“释疑解惑”、“技术讲评”等多种方式,与行政相对人面对面“零距离”地探讨药品管理模式、方法,释疑药监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药品监管对策。

主要内容

释疑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及上级药监部门的有关药品监管政策。

探索人性化药品监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探索加强基层药品监管的新路子,理清“监、帮、促”的新思路。

探索涉药单位当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对策。

交流各药品监管网络的成功经验,吸取工作教训。

沟通相对人在被监管中的不同想法,树立崇法的监管理念。

基本形式

主题座谈。围绕当前工作的主题开展座谈。如开展“共同营造安全用药环境”主题的研讨活动,以此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民主恳谈。与会人员针对某一法律法规、政策或者具体问题提出意见,由药监人员现场做出回答或解释。如围绕“关注药品经营企业认证”的主题,与相对人面对面质疑,平等交流,以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步伐。

专题讲座。对涉及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邀请有关学者、专家讲座,释疑解惑。如组织认证员对药品零售企业认证现场检查项目进行解读,达到规范药品经营管理的目的。

实地对话。选择典型,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与行政相对人直接对话,帮助涉药单位加强管理。如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考察合格药房建设,在汲取经验的同时,沟通监管理念,充分调动相对人参与药品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例分析。结合涉药单位实际,选择某一典型和可借鉴的事例,组织与会人员分析原因,交流意见。如无记名抽取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由行政相对人组成的中药专家评审组,对此开展质量讲评,以树立药品质量意识。

基本要求

“药监论坛”作为推进基层药监民主政治建设和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载体,计划每季举行一次,因实际需要随时组织。

每期论坛的主题做到明确,一期一主题。主题紧扣药品监管的新方法、新措施、新思路或者当前药品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的主题在论坛举行前个工作日公布,并下发相关资料以供学习。

“药监论坛”以集中举行为主,酌情分片、分线组织,以方便涉药单位工作。

体会

建立“药监论坛”是响应省药监局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台州市药监局构建人性化药品监管体系的有效举措,是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局举办首期药监论坛后,《中国医药报》率先在第一版作了详尽的纪实报道;《医药经济报》、《浙江药品监督管理》和市内各新闻媒体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简报分别予以刊播。“药监论坛”运行一年以来,我们的体会主要体现在当地党委给予的句评语:

药监论坛是部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探索与创新

衡量一个部门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看部门的工作业绩,更要衡量部门的民主政治建设、创新进取理念和人性化监管的精神风貌。药监论坛是部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探索与创新。建立药监论坛的本身就是我局全体干部民主智慧与主张得以实现的一个缩影,同时论坛的性质也决定并不断地推动我局民主政治建设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为了赋予药监论坛更新的体裁和更丰富的内涵,我局先后完善了党内民主政治、重大工作议事、政务公开、党员结对谈话等制度,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今年春节休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局就组织干部开展“找差距、再拼搏”的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抓好今年的药监工作。

药监论坛是党的群众路线在药监工作中的发展

论坛的性质决定我们必须走群众路线,掌握群众的思想,切准群众的脉搏。因此,*年,我局将调研作为深化机关改革、改进机关作风的大事抓落实。三位局领导都结合药监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听建议意见,找薄弱环节,理工作思路,并就当前的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李国平局长针对廉政建设,撰写了《浅谈预防职务犯罪》调研文章,在《温岭日报》全文发表。郑福友副局长针对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撰写了篇调研文章,其中《加强零售药店规范化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监管探讨》在《中国药事》发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药监队伍与文化建设》在台州药监调研栏目刊出,《民营医疗机构药品监管》获得全省药监系统优秀论文、调研文章三等奖。林作君副局长撰写的《怎样写好述职报告》也在台州药监调研栏目刊出。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全局上下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共发表了有实效性调研文章篇,体现了走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

药监论坛是民主参政、群众监督的有效治理模式

基层药监局普遍感到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为了有效调动行政相对人参与药品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局利用“药监论坛”这个平台,让相对人参与药品监督管理。如在药品使用监管上,一方面我们深入医疗机构调研掌握药品采购、储存、养护、使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汲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合格药房考核标准;另一方面,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考察合格药房建设,取得相对人与我们在监管意见上的共识。*年,我市医疗机构合格药房已经占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总数的,药房与药库均配置了控制温、湿度设施设备,有空调、冰箱,添置了电脑,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药监论坛是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人民满意机关”的具体行动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做法

“药监论坛”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负责人为主要参与对象,通过“换位监管”、“交心指导”、“释疑解惑”、“技术讲评”等多种方式,与行政相对人面对面“零距离”地探讨药品管理模式、方法,释疑药监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药品监管对策。

主要内容

释疑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及上级药监部门的有关药品监管政策。

探索人性化药品监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探索加强基层药品监管的新路子,理清“监、帮、促”的新思路。

探索涉药单位当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对策。

交流各药品监管网络的成功经验,吸取工作教训。

沟通相对人在被监管中的不同想法,树立崇法的监管理念。

基本形式

主题座谈。围绕当前工作的主题开展座谈。如开展“共同营造安全用药环境”主题的研讨活动,以此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民主恳谈。与会人员针对某一法律法规、政策或者具体问题提出意见,由药监人员现场做出回答或解释。如围绕“关注药品经营企业认证”的主题,与相对人面对面质疑,平等交流,以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步伐。

专题讲座。对涉及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邀请有关学者、专家讲座,释疑解惑。如组织认证员对药品零售企业认证现场检查项目进行解读,达到规范药品经营管理的目的。

实地对话。选择典型,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与行政相对人直接对话,帮助涉药单位加强管理。如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考察合格药房建设,在汲取经验的同时,沟通监管理念,充分调动相对人参与药品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例分析。结合涉药单位实际,选择某一典型和可借鉴的事例,组织与会人员分析原因,交流意见。如无记名抽取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由行政相对人组成的中药专家评审组,对此开展质量讲评,以树立药品质量意识。

基本要求

“药监论坛”作为推进基层药监民主政治建设和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载体,计划每季举行一次,因实际需要随时组织。

每期论坛的主题做到明确,一期一主题。主题紧扣药品监管的新方法、新措施、新思路或者当前药品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的主题在论坛举行前个工作日公布,并下发相关资料以供学习。

“药监论坛”以集中举行为主,酌情分片、分线组织,以方便涉药单位工作。

体会

建立“药监论坛”是响应省药监局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台州市药监局构建人性化药品监管体系的有效举措,是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局举办首期药监论坛后,《中国医药报》率先在第一版作了详尽的纪实报道;《医药经济报》、《浙江药品监督管理》和市内各新闻媒体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简报分别予以刊播。“药监论坛”运行一年以来,我们的体会主要体现在当地党委给予的句评语:

药监论坛是部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探索与创新

衡量一个部门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看部门的工作业绩,更要衡量部门的民主政治建设、创新进取理念和人性化监管的精神风貌。药监论坛是部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探索与创新。建立药监论坛的本身就是我局全体干部民主智慧与主张得以实现的一个缩影,同时论坛的性质也决定并不断地推动我局民主政治建设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为了赋予药监论坛更新的体裁和更丰富的内涵,我局先后完善了党内民主政治、重大工作议事、政务公开、党员结对谈话等制度,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今年春节休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局就组织干部开展“找差距、再拼搏”的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抓好今年的药监工作。

药监论坛是党的群众路线在药监工作中的发展

论坛的性质决定我们必须走群众路线,掌握群众的思想,切准群众的脉搏。因此,××年,我局将调研作为深化机关改革、改进机关作风的大事抓落实。三位局领导都结合药监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听建议意见,找薄弱环节,理工作思路,并就当前的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李国平局长针对廉政建设,撰写了《浅谈预防职务犯罪》调研文章,在《温岭日报》全文发表。郑福友副局长针对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撰写了篇调研文章,其中《加强零售药店规范化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监管探讨》在《中国药事》发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药监队伍与文化建设》在台州药监调研栏目刊出,《民营医疗机构药品监管》获得全省药监系统优秀论文、调研文章三等奖。林作君副局长撰写的《怎样写好述职报告》也在台州药监调研栏目刊出。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全局上下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共发表了有实效性调研文章篇,体现了走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

药监论坛是民主参政、群众监督的有效治理模式

基层药监局普遍感到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为了有效调动行政相对人参与药品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局利用“药监论坛”这个平台,让相对人参与药品监督管理。如在药品使用监管上,一方面我们深入医疗机构调研掌握药品采购、储存、养护、使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汲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合格药房考核标准;另一方面,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考察合格药房建设,取得相对人与我们在监管意见上的共识。××年,我市医疗机构合格药房已经占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总数的,药房与药库均配置了控制温、湿度设施设备,有空调、冰箱,添置了电脑,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药监论坛是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人民满意机关”的具体行动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级别:浙江省核心期刊 ) issn:1007-9203 cn:11-3070/r 邮发代号:80-585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简介     《中医药管理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部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学术类:论著、综述、临床报道、经验交流、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热点、护理教育、护理研究、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教育、医学人文学、中医药文献医史研究、问题探讨、病例报告、个案分析、医案医话、针灸临床等栏目。

医药管理与经营类:中医药法规、中医药论坛、热点探讨、各地中医药学会动态、新药中药介绍、中药药事管理、中医院管理、中药企业管理、中药营销、中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卫生管理、中药监督、中医院文化、科室建设、药事法规、病案管理、器械设备管理、门诊管理、名医风采、院长访谈录、厅局长访谈、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事故与纠纷管理、科教管理、医院改制、医院后勤管理、医保论坛、医疗改革热点、院长论坛、中医药信息化等。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鱼骨图 药事管理 教学质量

一、鱼骨图

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因形如鱼骨而得名,是日本石川馨教授设计的一种发现事物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能够清晰明了地显示造成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使决策者对问题有整体的把握。鱼骨图分为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原因型鱼骨图和对策型鱼骨图,本文使用的是原因型鱼骨图。它可以针对事物的问题找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现场调查的数据,计算出每种原因或相关因素在产生问题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决策者可以根据问题因素所占比重不同,有所侧重的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药学类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专业种类、教学方式亦呈现多样化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跟上时展步伐,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培养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药事管理学是研究有关药品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原理及其规律的学科,是药学与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1]。由于该学科覆盖面广、社会需求背景复杂多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仍需不断在摸索中前进。笔者在对该门课程的讲授期间,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理解、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文就如何改善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困境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同仁探讨研究。

三、影响因素

(一)课程

1.课程内容

药事管理学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国内的相关专业教育中,《药事管理学》包含了对药事活动管理的基本介绍,内容以宽泛介绍为主。与此同时,学校在根据专业不同,设置学时有所侧重,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药事活动有了更多的变化,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将《药事管理学》讲解清楚,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对重点章节有所侧重,致使学生对于《药事管理学》的学科前沿和药事实事缺乏了解。

2.课程设置

根据调查显示,各院校开设的药事管理学科课程,除《药事管理学》或《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法规》设置较普遍外,各院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差异较大,多至10余门,少则1门甚至没有[2]。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课程时,各专业学时、考试性质均不相同,使得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时,相关课程如《药物经济学》、《医药商品学》等开设或先或后,课程间的关联和层次不清,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知识。

3.教材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药事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其中药事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等内容都有相关的改变,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教材为《药事管理学》(第5版)在相应的章节并未与时事接轨,纸质教材的时限性和不足无法跟上药事活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致使学生在了解药事活动相关动态时存在困难。

(二)教师

1.教学能力

近三年的调查显示,学科教师占药学全部教师的比例一直不足5%,明显低于国际10%的平均水平[3]。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数量较大,约占30%~40%[4]。而从师资来源看,药事管理学可由于其特殊性,很多学校往往由院系行政领导或其他人员兼任;一些院校甚至由药剂学、药理学等教师兼任,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甚至教学组。这样不利于教学的计划,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计划

在我国一些二本医药院校,《药事管理学》只作为一些专业的基础课,如药学、药剂学、临药、医药营销等,药事管理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学科,学科比较弱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计划时,仅作为一门常规课程讲授,这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3.教学模式

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才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学科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当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课程的讲授时,会使得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在《药事管理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

1.学习方法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一些学生并未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一些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效率很低,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无法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就《药事管理学》而言,在理解了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未将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联系于理论知识,如近年频发的假劣药事件、《药事管理法》相应的变化等。

2.学习动机

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相关药事组织等。因此,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就业目标或学习目标。由此,选择提早就业的学生会较早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会更多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四、对策

(一)策略教学

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特点,有意识地实施策略教学手段的集合。策略教学手段包括有活跃课程教学气氛,针对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如在药事组织的章节中,通过登录CFDA网站,查询CFDA的机构职能,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于CFDA相关机构职能了解,并进行PPT讲解,发表个人看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策略教学还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接轨,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力量。通过多种策略教学方式的组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他们对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并更好的掌握。

(二)增加《药事管理学》学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

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于药事管理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状态,暂不具备将药事管理学科分化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等专门化课程的能力,故可将《药事管理学》增加学时的基础上,将一些重点章节,如药品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药品管理立法、特殊管理的药品等重点向学生讲述。一些章节如药事组织、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章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药学专业其他课程如药剂、药分、药化等均有较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药事管理学》均为理论学时,并未开设实验学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强化实践能力。设置《药事管理学》实践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药事活动、药事组织相关职能、药事法规等信息的变化,《药事管理学》所使用的教材是无法跟上步伐的,因此在对于《药事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和建设,需在认真研究我国药事活动的基础上,弥补纸质教材存在的不足,将相关变化有效的体现在教材中。同时,加强与友校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影响药事管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教师教授心得以及药事活动的相关信息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四)加强师资建设,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和完善《药事管理学》课程体系,师资是关键。首先引进药事管理学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其次加强对现有教职员工的知识培养,通过相关讲座培训、对外交流学习、内部研讨会等形式,弥补师资的不足,加强学术交流;最后可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国家药事组织的行政人员来开办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更好的让学生和教职员工了解药事活动主体的情况等。

(五)强化制度约束

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困难、学习能力差等特点,强化制度约束,开展学校、教师、家长联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有效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度的强化,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在面对未来困难的就业前景,能够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发挥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非,郭淑英,申蕾,冯波.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药事管理教学质量[J]. 亚太传统医药,2012(12):240-241.

[2] 胡明,蒲剑,蒋学华,吴蓬,周乃彤. 我国高等药学院校药事管理学科本科课程体系调查[J]. 中国药房,2008(22):1683-1687.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11-02

药事管理学是我国高校药学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它是研究现代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反映药学科学与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等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内容涉及药学实践领域的各个方面,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点分散,但是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与药学实践有机融合,是教学的重点。因其社会学科的性质,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一 目前药事管理学科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药事管理学应用性强,对药学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而现阶段最常用的还是“老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方法。

首先,理论内容法规条文多,实践性强,有些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药事管理实践经验的在校生来说很难理解。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免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较多走出课堂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很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很好地达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为保证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和PBL教学模式。

二 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通过典型的案例解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原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紧密联系实际,因为是来自生活的实例,能使理论概念更易于理解,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从而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如在讲解假药、劣药的概念时,如果只是依照书本上的知识点、框架结构来讲,不仅枯燥死板,而且学生对假药、劣药的界定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如果结合“齐二药”的亮菌甲素、华联制药的甲氨蝶呤、鱼腥草事件、龙胆泻肝丸等这样的例子讲解,既通俗易懂又贴近实际,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而且引导他们对知识做更深的思考与讨论,也提高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库,并随时对案例库进行优化和补充。以案例引入正题,设置半开放式问题,以案例讨论作总结,达到结合授课内容,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一个案例可以贯穿多个知识点,实现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能使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以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思维,避免片面性。

2.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前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该章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找出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归纳和总结,形成教学观点。此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鼓励自主探究和对学习内容及过程的反思等。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的能力,又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既然国家政策规定在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那为何现在药店不凭医师处方销售处方药的现象随处可见?既然执业药师都不能满足现有岗位的需求,为什么执业药师的工作状态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是因为国家政策失误还是监管力度不够?此时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并有足够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来解答学生的问题,使交流和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并引向深入。

三 教学实践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对药事管理学的学习兴趣,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对我国目前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药事领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要求教师及时关注时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变化并深入思考。如“齐二药”的“亮菌甲素事件”是美国的“磺胺酏事件”在70年后的重演,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是每一个药学相

关专业人士及决策者所应思考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相关的事件的分析讨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深刻体会了对药事活动进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这门课程中充分地、恰当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其对于药品、药店的所见所闻,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将学生对于药事的常识性内容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转化为专业知识,正确地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吴蓬、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玉芬.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5):118~119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Sandwich教学法;药事管理学;教学设计应用

Sandwich教学法是将教师讲授的内容(information)打散,中间穿插同学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环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引进这种教学法,教学效果好,并在我校对48名教师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体验的学习培训。笔者尝试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过程,经实践与改进,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的欢迎。

1药事管理学课程概述

1.1课程地位与教学现状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国家教育部将其列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人事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其列为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四门必考科目之一。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从事药学事业的必备素质,也是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及职业道德的基础。但是,目前的药学人才培养仍然沿袭化学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以化学为主[2],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1.2课程特点

药事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1)理论性强。教材以《药品管理法》为核心,涵盖大量法律法规,内容多、文字叙述多。2)法规政策性强。教学内容随着我国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修订、颁布、废止而改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3)实践性强。药事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加以总结,并在实践中论证其是否正确。4)涉及范围广。药事活动涉及多方面,包括政府监管、制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机构、进出口贸易、科学研究、药学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药学社团等。

1.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事管理学覆盖的学科领域广泛,涉及内容丰富而庞杂,一些法规、概念的内容比较生硬,语言抽象,大多数学生感到本课程难以掌握。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药事法规体系建设,药事管理学教材内容的更新往往滞后于药事管理实践活动[2],学生仅掌握、记忆书本中的知识已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以单向灌输式为主的授课形式,学生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强,总体教学效果欠佳。

2Sandwich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2.1教学对象

实施对象为我院药学、中药学专业2012级的198名学生,授课形式为双班授课,上课人数为65~67人,两节课合计90分钟。药事管理学课程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此前,药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楚的药学概念,有利于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讨论。

2.2教学内容

选取《药事管理学》[3]的部分章节,以第二章药品监督管理为例,要求学生掌握药品的定义、质量特性,药品监督管理的定义,药品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药品标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和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及其有关用语的含义等。

2.3教学过程

1)分组与编号:将两个班的学生随机分为A、B、C、D、E、F组和a、b、c、d、e、f组[4],每组5~6人(A1-A6、B1-B6、E1-E5……a1-a6、e1-e5)。教师提前到教室,学生进入教室时随机领取个人的编号牌,就坐于编号指定的位置。2)视频导入、提出问题(5分钟):先让学生观看近期电视新闻—“神药”配料车间脏乱不堪的情况,教师对上述视频信息进行简单概括,然后引出供讨论的6个问题。Aa:什么是药品?药品和药物有何区别?Bb:如何对药品进行分类?为什么非处方药还分为甲类和乙类?Cc:药品是商品吗?作为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Dd:如何判断药品是否合格?购买了不合格药品该怎么办?Ee: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哪些?Ff: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3)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编号分成小组自学讨论,字母相同的组讨论同一个问题,如A1-A6、a1-a6分别为两组,均讨论Aa问题,依次类推。4)交叉学习(15分钟):小组讨论结束后,以编号1、2、3、4、5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如A1、B1、C1、D1、E1、F1为一组),学生在新小组里按问题顺序汇报之前小组讨论的结果,每位学生必须发言,其他学生互换讨论新的意见,使每人对每个问题都有所了解。5)学生汇报(20分钟):学生回到之前的字母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如A组代表汇报Aa问题;B组代表汇报Bb问题等,汇报方式采用板书形式。6)教师小结(20分钟):教师对小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明确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围绕学习目标解析重点和难点问题。7)“金鱼缸”讨论(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整理出近期药学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26家药企涉非法银杏叶提取物”,提出实际问题:“为什么要重视药品质量”“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国家是如何进行管理的”。从每个字母组随机抽取1名学生组成新的小组,讨论新问题;其他同学聆听,也可进入小组提出个人见解,参与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3实施Sandwich教学法的体会

3.1课前精心做好教学内容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Sandwich教学的一个难点,所提出的问题既要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又要有探索性、可讨论性[5]。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做好教学内容设计,依据教材内容,抓住药事法规政策的关键来提出问题。如对药事管理重要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分析处理医药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在“金鱼缸”讨论环节,如何选用医药领域的典型实例、提出新的问题,都要做精心的准备。教师平日要关注医药领域的新政策、新问题,注意收集、整理学生自学、讨论中暴露的问题和观点,认真思索,提出高水平的问题。

3.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每次课前随机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保证课堂讨论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每个小组需选出临时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交流、记录、汇报等工作,教师按照每个学生的讨论发言记录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这样就避免了在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发言较多;而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观点,不愿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学习中来的情况。

3.3严格把控、合理分配时间

Sandwich的教学形式多样,每一环节应严格控制好时间。课前,学生拿到号牌后按编号就坐以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开场白可以视频或讲小故事、传说等形式引出话题,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对视频或故事的内容,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剪辑处理。讨论时教师可以深入到小组中去,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地拨正讨论方向、掌握讨论节奏,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涉及知识面广、内涵丰富的问题,可在上次课结束时或通过教学交流平台预先公布题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查阅文献,做好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知识准备,以实现高质量的讨论。

3.4Sandwich教学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药事管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6]。Sandwich教学法将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中理解书本理论,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发言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满足了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的需要。但是从实践看,Sandwich教学法更适合16~25人的小班教学[7],对于双班授课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对该方法实施效果的检验需要进一步观察,在不断总结过程中完善和提高。对专业性较强而课时数又相对较少的课程可先选取部分章节进行尝试。

作者:王恒 刘雯霞 陈韩英 唐辉 王航宇 单位: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臻,杨建瑜.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药事,2006,20(12):762-764.

[2]申志英,任亚超,彭海生,等.药学学生核心素质及培养策略[J].药学教育,2009,25(4):11-12.

[3]杨世民主编.药事管理学[M].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邓惠南.Sandwich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80-81.

[5]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开展实践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涉及的内容较广、较杂,如药品研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现代药学等[1]。因此,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开展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知识。对此,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合理的穿插案例,将抽象的、乏味的理论知识简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日后灵活运用药事管理学知识。

1案例教学法的说明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明示和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需要按照实施原则来具体应用,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进行安排,选择性的使用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中,以案例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来引出知识、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实现教学目标[2]。

2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应用性,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提高药事管理学教学水平。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讲授教学内容

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应当向学生说明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药事管理知识,再引出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药事管理学知识。因此,基于案例教学法开展药事管理学教学活动,第一步便是教师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教学内容,如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促使学生了解本次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向学生传授假劣药品及几种论处情况的知识内容时,教师需先将假劣药品定义、假劣药品论处情况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2.2案例分析与探讨

在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投放案例视频及案例内容,促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识来分析案例和思考案例,如此学生将会对教学案例有深入的理解和判定。此时,教师提出几个与知识相关的案例问题,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每个小组进行案例讨论,给出问题的答案。在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思考、知识的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有较为深入了理解。

2.3做好案例总结,梳理知识

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之后,教师需要进行的教学工作就是做好案例总结,梳理知识,促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知识。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案例讨论加以说明,褒奖学生正确之处,指出学生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按照案例发展顺序,有序的、全面的总结案例,并说明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在药事管理学知识梳理中,按照“树形”梳理知识,说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等,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3]。

3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实践

以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假药认定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为例,教师组织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3.1课程开始

教师讲解假药定义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依据,使学生熟悉本次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

3.2案例引出

在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教学案例。如案例内容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批准的A制药厂生产阿司匹林,在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与B化工厂合作,B化工厂利用水杨酸等化工原料作为药品阿司匹林的原材料,生产劣质假药阿司匹林,被公安部门查处。”教师在给出案例的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即案例中违法主体有哪些、违法行为是什么?依据《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违法主体会受到的法律制裁?

3.3案例分析与讨论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分析和思考案例,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非常活跃,畅所欲言,说出所思所想,完善问题的答案,最后每组都给出各自认为正确的答案。

3.4案例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案例总结及假药相关知识的梳理。教师提出类似案例来检测学生知识理解掌握程度,最后确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是否较好。由此看来,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实践是必要的[4]。“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引导性,将其正确、合理的运用到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珂珂,吕青志.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730-732.

[2]连佳芳,赵素新,郝勇,等.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65-66.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药物说明书;前馈控制;用药安全

护理安全用药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用药关系到治疗结局、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资源浪费、纠纷等结果,情况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护士是安全用药的主要执行者,对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33.5%[1]。

药物不良事件会导致严重后果,其中多数是可预防的。运用控制论中的前馈控制理论和方法在源头上加以控制及提前干预,是保证安全用药的重要举措。通过学习药物说明书进行前馈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肿瘤科不良事件报告、科室自查总结、护士会记录,有关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描述共42起。将这42起事件作为前馈控制前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作为前馈控制后的临床资料。

1.2 前馈控制方法

1.2.1应用前馈控制方法对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将前馈控制前发生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归类,认真系统地分析原因。

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分类情况:滴数不当3例,用量不当3例,溶媒不当2例,浓度不当3例,用药途径不当1例,输液器选择不当4例,不良反应观察不及时4例,健康宣教不到位3例,药物保存方法不当5例,未避光输注3例,配置时间不当 1例,用药时间不当3例,用药周期不当4例,其他3例,合计42例。

由上可见,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未掌握药物的说明书,药学知识不足有关。分析原因可能与2012年科室扩大为2个病区,新进护士多、患者数量增多故用药繁杂等导致药学知识掌握不足有关。

1.2.2 根据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对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安全隐患进行前馈控制。

1.3药物说明书的使用方法

1.3.1准备一个“药物指导”文件夹,将科室所用药物的说明书根据药物作用相近原则进行分类整理后归入该文件夹,护士长组织专人学习,对说明书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用红笔勾画标记。然后组织专科药物应用的学习交流,利用晨会提问与理论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内容。特别对新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1.3.2制作“控制滴数”、“快速补液”、“避光输液”、“溶媒要求”、“浓度要求”、“低温保存”、“特殊输液器”、“观察重点”、“特殊宣教”等文档作为本科的用药指引(新药及时更新),打印两份。一份用于办公室护士校正医嘱,另一份贴于治疗室方便护理人员查阅,满足护士在用药过程中的需求,杜绝因药物不熟悉而致的不良事件。

1.4评价指标 将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实施前)及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实施后)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实施前后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学习药物说明书前馈控制前及前馈控制后半年对科室护士进行药学知识及用药安全意识理论考试,比较前馈控制前后考核成绩。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前馈控制前及前馈控制后半年对科室相同的40名护士进行科室相关药学知识及用药安全意识理论考试。前馈控制前成绩(76.5±6)分,前馈控制后(95±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P

2.2前馈控制前后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前馈控制前发生42例次,前馈控制后发生7例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

3 讨论

3.1前馈控制应用于用药安全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公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药物安全高度密切关注,因而对药物治疗安全和防范差错的保障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临床护理管理中,通常在不良事件发生后才对护士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及责任的追究[2]。

前馈控制在管理学中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控制,它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实现控制的目的,是一种“事前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3]。

本研究对发生于肿瘤科两个病区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的药学知识不足有关。因此,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提高护士用药相关知识水平,强化用药安全意识,按药物说明书规范用药来进行前馈管理。

3.2 药物说明书可以降低用药缺陷 肿瘤科使用药品种类繁多,尤其是化疗药使用方法复杂,因此安全用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不断涌现,药品名称千变万化,护理人员仅依靠学校积累的药学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正确用药指导的需求。在临床护理中,护士要了解每种药物,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就是药物说明书[4]。

药物说明书在名称、性状、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贮藏、有效期等方面对该药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说明。通过学习药物说明书,掌握药物相关知识,对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

4 结论

给药差错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护理差错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国内报道达42.31%~75.88%[5]。

本研究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提高护士用药相关知识水平、强化其安全用药的风险意识、按药物说明书规范用药来进行用药安全的前馈控制,降低了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白月玲,马双莲.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4-16.

[2]张建凤.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前馈控制[J].现代医院,2015,15(2):98-102.

[3]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6-98.

药事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应用到高职药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精品课程建设中,具体研究本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教学评价。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使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关键词] 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51-04

Fin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statute 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orientation

QI Xiuling LI Peng YU Na WANG Lei CHEN Junrong LIN Zhongtao ZHANG Yuanyuan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06100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orientation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The working process-oriented theory will be applied to the fin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statute i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 Careful study will be carried out on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course-orientation, course-oberjective, curriculum design concepts and ideas,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curriculum resourc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Fine course construction reforms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to stud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make the teaching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statute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al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statute; Fine course construction; Working process-orientation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10030004)。

[作者简介] 祁秀玲(1966.12-),女,汉族,河北东光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方向[2]。所谓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以培养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模式[3]。因此,在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精品课程建设中,针对药学专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完成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渗透和融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避免了逐条解释法律条文的枯燥与乏味,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课程定位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药学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能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经营、调剂等工作[4]。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通过学习药事组织体制、药品法制管理、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价格、广告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及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所必需的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药学实践中常用的药事法规,了解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和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326。

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特点,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本课程属于药学人员从事实际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技能,支撑了从事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处方调配工作的规范从业能力培养,同时也是药学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以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前导课程,同步课程有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鉴定技术、临床疾病概要等,共同为后续课程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综合技能实训及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5]326~327

2.1技能目标

①运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从事药品注册申报等工作。②能运用药品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管理等工作。③能运用药品经营管理相关规定规范处理药品进、存、销、运中的质量管理。④能运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相关规定,规范从事药品调剂及管理等工作。⑤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药学实践中的问题。

2.2 知识目标

①掌握药事管理的基础知识。②掌握药品监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③掌握药学实践中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及规定。④熟悉我国药品监管组织体系及内容。⑤熟悉药品标识物、广告、价格的管理规定。⑥熟悉中药材(饮片)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管理规定。⑦了解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药品专利(商标)保护知识。

2.3 素质目标

①明确依法从业的观念。②树立保障用药安全为首要任务的理念,养成踏实勤奋、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③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④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3.1 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校企合作。

3.2 设计思路

为了使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近年来我们对药学专业主要岗位进行了调研分析,归纳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了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了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按照药品的形成和流通过程将学习情境进行序化(表1)。根据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过程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6],包括药品注册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处方调配等内容,力求与医药行业药事管理各方面实现一致性。本课程依据药学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以药学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兼顾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升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形成了34个学习任务(54学时):认识药事管理;药事管理体制;药品、药学、药师;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特殊药品管理;分类管理、基本药物、医疗保险用药管理;中药管理;药品标识物与价格、广告管理;新药注册;仿药、进口药、补充申请与再注册;药品生产企业开办申请;GMP认证;原辅料、包材采购、验收与检验;药品生产管理;药品入库、储存、运输;药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药品批发企业申办过程;GSP认证;药品购进;药品验收、储存、养护与出库、运输;药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药品零售企业申办过程;GSP认证;药品购进;药品验收检验;药品储存、养护、出库与运输;药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药房处方调配;仓库验收、养护与药品发放;临床药学工作;医疗机构制剂配置申请;原辅料采购、验收与检验;制剂生产;制剂入库、保管、使用。

3.3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

以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对药事法规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序化教学内容,即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内容,例如药品经营过程监督管理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见表2。

4 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

4.1 课程特点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特点表现为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法律法规更新速度很快。

4.2 学情分析

正确的学情分析是增加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7],本专业面对的是高中起点的专科学生,智能类型多属于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情绪化强,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高,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很低。但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乐于实践。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学生习惯了启发式教学;通过先导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药学基础,但知识仍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后续课程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服务于实践。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注重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培养。

5 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基于上述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性地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5.1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药品调配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项目,以学生为主体驱动课程教学过程,将理论实践融为一体,教学做一体化。利用校内的企业资源和校外实习企业的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如在药品注册时引入企业真实的报批资料。在教学习药品调剂过程的监督管理时,在学生完成必备理论和处方调配技能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沧州市人民医院药房为平台,在药房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顶岗实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就业环境,感悟企业的职业道德,该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2 教学方法

5.2.1 案例教学[8] 案例教学法的一般程序是:布置案例、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学生提出观点、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并总结。如在讲述药品管理法时,首先介绍一个相关案例,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板蓝根颗粒经某省级药检所抽检后,鉴别项目不合格,启发学生回答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该批药品如果检验结论无误应该属于假药还是劣药的范畴?从而引出假、劣药的概念;接着提问学生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质量部门负责人,在接到该不合格报告单后应如何处理该质量事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示学生应该首先对留样产品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结果符合规定,可以申请复验。然后提问学生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公司应该在自收到药品检验报告单后多长时间内提出复验申请?向何部门提出复验申请?复验时尚需提供哪些资料?对复验样品的来源是如何规定的?一系列问题均涵盖在一个案例内,紧扣学生思路,逐步导入本次新课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

5.2.2 PBL教学[9]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方法特别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讲解特殊药品时,首先给出几个问题:①品与麻醉剂的区别是什么?②品、与的区别是什么?③品和流失有哪些危害?④如何加强对品和的监管?使学习一直以问题为中心,为解决药学实践问题而学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思维得到启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5.2.3 情景模拟[10] 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进入职业情景,能更快地掌握学习要点。如在药品注册管理中学生模拟药品注册人员,教师模拟注册管理人员;在药品生产管理中学生模拟药品生产操作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物料管理人员等不同角色,教师模拟GMP跟踪检查人员;在药品经营管理中,学生模拟销售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教师模拟GSP跟踪检查人员。通过模拟实践、情景再线,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5.2.4 学法指导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内容更新很快,我们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卫生部网址告诉学生,介绍在网站上下载法律法规文件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生时时关注两个网站新的法律法规文件。

5.3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见习、知识竞赛。我们制作了全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带领学生到药品的使用单位见习,边参观边讲解,非常直观,不仅易懂,而且记忆也深刻。通过知识竞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运用药事法规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该活动举办两届,学生均踊跃参与。

6 课程资源

6.1 师资队伍状况

本专业从事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工作的专兼职老师12名,接受由行业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在7名专职教师中,有6名教师有行业工作经历,具备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其中2名教师参加了药剂专业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药事管理与法规》建设任务。

6.2 教材资源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药事管理与法规》,该教材优点是与行业紧密接轨,但是与资格考试联系不够。因此,我们将题量丰富的执业药师考试用书推荐给学生参考使用。

6.3 案例资源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资源建设中注重搜集和整理各种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案例,包括文本案例库、视频案例库。案例内容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在以往的药学实践中实际遇到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是最好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兼职教师每年也提供了大量新的案例,案例库得以逐年更新。

7 教学评价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学生考核成绩由理论成绩(90%)和实训成绩(10%)构成,均包括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两部分。过程性评价成绩包括阶段性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实践表现、实践报告完成情况等。期末理论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接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其中,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和同行评价是通过听课反馈的方式,给任课教师给与评价,而行业专家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各岗位学生见习、实习以及就业学生的表现给予课程的评价。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建设建设,即以药事管理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本课程建设实施几年来,效果良好,2012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高文敏.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中药手段[J].黑龙江教育:高教教育与评估,2009,(1-2):112-114.

[2] 宫晓梅.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通信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开发[J].大学教育,2012,12(1):83-86.

[3] 周巧英.“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 (2):136-137.

[4] 邓红华,黄秋霞.《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42-143.

[5] 杨世民.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2.

[6] 张丽娟,黄志艳,李建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 2011,(23):152-153.

[7] 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2):60-63.

[8] 祁秀玲,陈俊荣,,等.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50-151.

[9] 祁秀玲,陈俊荣,于永军,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