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

支农服务论文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县域农行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是目前农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最近我们对农行武宁县支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也引发了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

一、武宁县“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武宁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地处赣鄂湘三省边陲,全县总面积3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辖8镇11乡、1个开发区和1个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和农民人均收入同步提高。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8.42亿元,第二产业16.64亿元,第三产业7.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4:51.4:22.2,结构日趋优化。2007年财政收入2.66亿元,占GDP的8.3%,比上年增长20.7%。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0.7%;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8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占GDP的46.9%,增长47.5%;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8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9.5%,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增长6.9%。

武宁县域经济具有四大特色:①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钨、锑、大理石、瓷土等,现有法人煤矿12户,钨加工企业2户,锑加工企业2户,大理石厂34户。②小水电资源丰沛。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小型水电站97座,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小时,装机容量在5000千瓦小时的有2座,年发电量达1.3亿度。2008年4月份,九江华宁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又在礼溪镇下坊村开工兴建装机容量3.6万千瓦、年发电量1.11亿度的下坊电站,总投资3.6亿元。③森林丰茂。全县有林地面积373.5万亩,森林覆盖率64.1%,活立木蓄积量达773万立方米,林权改革后,林农护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发展大有前途。④工业园区成果丰硕。武宁县目前建有万福工业园,属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民营科技园,规划面积2万亩,现已形成节能电器、医药胶囊、矿产化工、玻璃钻石、汽车配件、纺织服装为龙头的六大支柱产业。到2007年底,入园企业达106家,其中投产企业84家;园区工业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增长39.6%;上缴税收4926.6万元,增长90.7%;企业净利润2.35亿元;劳动用工达1.2万人。此外,武宁县位于庐山西海全国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现已成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其旅游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武宁县农行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行武宁县支行在省、市分行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股份制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始终把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作为业务工作的重点,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完善健全政策措施,组织运用资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城镇一体化建设,强力助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武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重提升。到2008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7441万元,比2005年末净增1734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087万元,其中2006年至2008年6月新放贷款7037万元。特别是2008年以来,武宁县农行加大了有效信贷投放,至6月末已累放新贷款3716万元,其中:法人贷款1850万元,个人贷款1866万元。该行2006年和2007年累计到期贷款4708万元全部收回,收回率均为100%,没有出现新的不良贷款。2007年该行实现各项收入1282万元,其中利息收入54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205万元,账面盈余474万元,该行还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计划2008-2010年净增贷款27400万元。近期,县农行支持“三农”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积极支持优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武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的重点市场。武宁县农行按照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工业强县”的战略措施,实行因地制宜,择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优质法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汇兑、银行卡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了AAA级民营企业九江市昂泰药用胶囊公司,使之产、销、利同步提高,成为江西省优秀民营企业。2008年春,县供电公司遭受冰雪灾害损失严重,武宁县农行及时贷款300万元,解决救灾资金困难,使供电公司能及时恢复供电,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好评。

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个关键,着力从结算、现金供应、信贷服务方面,扶持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例如,支持船滩镇剿丝厂改制为民营的武宁县凯丽丝业有限公司,年收农民鲜茧25000担,年产优质白丝140吨,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船滩、礼溪、东林、清江四个乡镇的农户种桑养蚕,增加农民年收入达2500万元。又如支持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取得良好效益,带动工业园区引进节能灯企业12家,人园资金23.83亿元,吸纳农民工1580人,增加农民工年收入2607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新型城镇一体化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定居于城镇,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拓展住房按揭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仅2008年1-6月就发放个人贷款1137万元,同比增加1026万元,其中,发放住房按揭贷款526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502万元、综合消费贷款109万元,帮助农民工定居城镇、建设城镇,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是着力为各类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武宁县农行主动适应和引导县域金融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为各类法人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投资理财、电子银行、代收代付、消费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引领县域金融服务升级。仅2007年以来至2008年6月,该行发行金穗卡56249张,销售各类基金、寿险产品2990万元,代收各类电话费、水电费、学杂费等1721万元,代付各类资金333万元,开通电子银行3537户。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使县域广大客户感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快捷方便,巩固了农行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增加了农行业务收入。

三、对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首先,要增强机遇意识,夺取发展先机。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定,江西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同时,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明了农行改革的方向,全行上下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革,“三农”金融业务的经营机制必将更加完善,这些都为县域农行业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内外部环境。农行县域支行必须抓住这些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上,把业务做强做大,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其次,要增强竞争意识,发挥农行自身优势。随着WTO后过渡期结束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调整,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都将进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剧烈。面对这种形势,农行县域支行必须调整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网络、资金、产品、社会资源等优势,大力拓展业务,占领和农行地位相称的市场份额,在县域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行经营效益。必须消除“支农吃亏论”的想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随着建设新农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中部地区县域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旺盛的金融需求,有着金融业务的巨大空间,蕴藏着巨大盼潜在商业价值。如果不率先发掘这一潜在市场,县域农行将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分享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无限商机。

2、园地制宜,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农行在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特点,构建有利于农行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的管理机制,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做到因行施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县域农行要充分运用好现有县域服务网络资源,深入分析县域机构撤并与续存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准确把握自己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有差别地设置县域机构网点,对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不合理的,要予以优化调整。要改变把县域机构单纯当作吸存网点的做法,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县域机构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产品的综合性营销平台。在信贷管理体制方面,要适应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推进县域农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对于风险控制水平高、业务市场广阔、有效信贷项目多的县支行,应扩大信贷授权,适当放宽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投放自,适当下放优质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精简业务流程,加快办贷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合理合规的权责机制,在不违背一级法人原则、有利于风险防控的前提下,既要落实信贷风险责任,也要强化正面激励引导,纠正一些领域权、责、利脱节的现象,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开展信贷营销的积极性。

3、不断创新,产品上要有新突破。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既是农行的职能,也是农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县域农行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这样业务才会得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行与客户“双赢”。目前,我省县域金融产品相对短缺,尤其是贷款品种和中间业务品种较为单一,难以完全满足“三农”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县域农行应根据县域客户特点和特定市场需求,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或根据我省县域经济特点对统一制式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保持在县域金融产品领域的领先和主导地位。要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农户生产生活消费信贷、提供公共金融配套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贷款产品;围绕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保险、基金、同业、个人理财等业务,创新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前言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的有效半径只能覆盖城市和周边的农村,由于距离图书馆太远,边远乡镇和农村的读者借阅图书十分不方便。随着因特网、手机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电脑和手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借阅机构”朝着现代化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心”转型,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成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扩大服务半径最有效的方法。

二、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意义

1.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信息化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周边乡镇农村的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不但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随着农村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规模比较小,受到馆舍面积和购书经费的限制馆藏图书数量和种类有限,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与本馆有限的服务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农村读者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在投入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传输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3.缩少城乡信息化的差距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精神生活贫乏。图书馆利用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引领农民健康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空间,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知识支撑和精神支柱。

4.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

中小型图书馆开展网络通过网络为“三农”提供服务,健全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特色涉农信息资源,深化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实现增产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三、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的经验

开平市图书馆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为重点,建立起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1.资源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对各种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实现了对农业专题数据库资源、数字化农业科技文献资源及多媒体课件资源的整合开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库、专家论文资料库,为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开平市图书馆还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海量的信息资源,克服农村信息资源质量低、实用性差、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同时解决电子图书、农业科技期刊、视频资源的版权问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内的读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要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特点, 信息资源建设要强调地方性特点。开平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农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为广大农民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

2.网站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以“开平数字文化网”为平台,整合数字化资源包括拥有农业科技论文、农村各类实用视频、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资源涵盖了文本型、数值型、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数据类型,此外开平市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农村基层群众的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对上述海量信息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在网站上构建了科学的知识导航系统。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网站的资源,开平市图书馆让读者的借书证“一证多用”,借书证除了可以具备传统的借书功能外,还可以实行网上电子资源的借阅浏览,当读者进入图书馆网站利用借书证实行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读者可以浏览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读物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出版物。

3.服务点的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通过建设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将信息服务推送到遍布各镇和行政府村,再通过基层站点传递给农民。为了加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开平市图书馆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硬件设备和线路开展基层信息服务点建设,使基层信息服务点迅速覆盖各个乡镇和行政村。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信息服务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馆际合作

受到藏书、人员以及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仅靠本馆的资源很难满足农村读者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争取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为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提供馆藏、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保障。开平市图书馆积极依托"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这一个由公共、教育、科技三大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服务平台,向农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专利说明书等数据资源远程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5.人员培训

开平市图书馆的农业信息资源服务是直接面向“三农”,资源的受众是广大农村读者。与传统文献相比,网络信息的检索方式和获得方式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对用户信息能力要求较高,这成为限制农村用户使用网上信息的最大障碍。开平市图书馆除了做好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外,还加强农村用户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训。此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稳定基层服务点信息员队伍,提高基层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素质、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技术素质过硬的信息服务队伍。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和诸多环节,包涵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次。它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概括。财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调节部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承担起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责任。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贫困人口的救助等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二是对那些市场和社会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界入的农村公共服务,可以由财政投入部分资金,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和社会介入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公平的环境。在政府制定具体政策、确定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如农村医务人员、代课教师、各种农业技术人员等)、并监督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市场和社会可以界入部分农村公共服务,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民间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建设、中小学校舍建设、具体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荒山改造、慈善事业等,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范围。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和诸多环节的建设,它包涵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概括。财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调节部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一、政府积极为农村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七、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和诸多环节的建设,它包涵了社会主义物论文联盟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概括。财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调节部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一、政府积极为农村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论文联盟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七、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CGL079)

作者简介:岑乾明(1976-),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我国跨入新世纪之后的新的领导集体,面对着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如何抓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来制定适当的战略,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里伟大复兴,这是历史赋予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重要使命。那么,在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问题上,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是如何“破题”的呢?

一、“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背景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保证我国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是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要深刻理解“两个趋向”论断,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背景。

(一)“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是对前三代领导人关于“农业是基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已经进入世界前三,2008年由于日本被历史罕见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下滑,我国已经跃居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农业占GDP的总量已经下降到10个点左右,一个老话题便重新引发人们的争议:农业究竟还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前三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了这一观点,胡锦涛总书记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当然也要重申,并更加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在工业突飞猛进的近十年间,在效率旗帜高举之下,人们似乎对农业不再重视了,尤其是在我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之后,对粮食安全问题逐渐淡化了。事实上,只要中国人口没有显著的下降,人地紧张关系没有缓解,即便我们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大概是达到75%左右的城市人口的水平算是完成),农业仍然是我们的国民经济基础,因为“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因此,胡锦涛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1](P945)

(二)“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是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的认识

仅从论断的内容来看,似乎只是就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规律的总结,但是,实际上却是指出我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之后,工业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可以有条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了。我们可以从几个基本指标判断出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从而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首先是人均GDP,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000美元,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就可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向了;其次是国家财政实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需要在国家财政支出分配结构上作出调整,给予农村、农业更多的支持,这个条件我们也没有问题,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增速甚至快过GDP,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了6.8万亿元,而给予农村农业的支出只占9.5%。如此雄厚的财力,完全有能力通过财政支出给农村农业发展支持;最后,农业产值占当年GDP的总量下降到15%及以下左右,这一条件我们也早已满足。因此,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是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

(三)“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是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全面回应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腾飞的同时,贫富差距却拉大了,衡量贫富分化的指数――基尼系数已经越过了警界线(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大大超过0.4的警界线)。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民众,相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西部一些地方的农村贫困程度难以想象。有人指出,如果基尼系数超过0.5,那么就极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城乡差距已经由一个经济问题变为一个政治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非两极分化,这一点,在邓小平同志那里已经阐释得很清楚。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两个论断”,是在当前城乡差距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全面回应。唯有切实转变“工业优先”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战略才能坚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色。

二、“两个趋向”论断的内涵及意义

(一)“两个趋向”的主要内涵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两个趋向”论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概括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是“两个趋向”的主题。“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这句话本身就将“两个趋向”论断设置了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即从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先进的、发达的工业国家的过程。不管是在“初始阶段”的“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还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之后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其实质都是追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从打破平衡发展到逐渐回归平衡发展,这是“两个趋向”论断揭示的现代化运动规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这本身是一个分工和分工的产物,分工本身就是出于“效率”的追求,出于对生产力发展的追求,所以只要工农、城乡的任何一方代表着更高的“效率”,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那么就应该优先发展。即便是到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之后,我们也不是使两者“同步、同等”发展,而是“保持适当阶梯”的协调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分工又代表着合作,如果相互间没有互补、互动、互助,那怎么叫分工呢?动态中的相对平衡是工农、城乡关系的理想状态。强调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回过头来“反哺”农业,并不是说工业就不需要发展的,农业就不再支持工业了,而只是说这个阶段,工作重心要有所转移。转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3)“两个趋向”论断突出“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工业对比农业所具有的优越性,城市相对农村具有的现代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优势,很容易造成前者繁荣,后者衰败。这不利于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一方面,如果农业、农村长期停留在落后状态,即便工业完成了现代化,那也是不完整的现代化,或者根本就不能说是现代化;另一方面,工农、城乡脱节,差距过大,会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因为如果工业得不到农业的支持,农业拖工业的后腿,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是会影响工业化发展的速度的。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两个趋向”论断的重要意义

“两个趋向”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的现代化进行重新的审视,从世界工业经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中对我国过去阶段的城乡工作的肯定,并对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战略作出新的部署。“两个趋向”论断敏锐地抓住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般规律中揭示的工农、城乡动态平衡发展特征,结合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实际情况,认为应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战略转移阶段了。事实上,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农业传统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发展依然落后,城乡差距日益严重,并呈扩大趋势。这样的发展,最终是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尤其是工农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已经超出了它们本应该有的动态平衡要求,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才能让农村、农业的内生增长力量得到加强,使农村、农业跟上城市、工业的发展步伐,工农、城乡回归到相对平衡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上来。正如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地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那样,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P23)总的来说,“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标志着过去我们“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的体制和政策的终结,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新政策的开始。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经济角度来讲,则是为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突出“好”的发展,就是要求工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城乡协调发展。从政治的角度上讲,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局面,防止因城乡差距过大而引发社会动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我们绝不能由于现代化而背离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一个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分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两个趋向”论断更强调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性,更强调工业、城乡对农村、农业的“反哺”,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P112)

三、“两个趋向”论断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实践

从“两个趋向”论断出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主要是通过落实农村减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三个方面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从农村税费改革到免征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长期以来,农民增收乏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暨诸如“三提五统”、集资建设费、各项行政事业收费等,已实际上超出了国家规定的5%标准。面对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在200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农民减负的税费改革拉开了序幕。当时只在安徽及全国一部分县(市)进行试点,主要改革的内容是取消乡统筹及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收费,“以工代赈”的做法也被禁止,并调整了农业和农业特产税,改革了村提留征收使用的办法。这次试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的“三乱”(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势头,农民负担得到了一定的减轻。但是,由于此次试点改革并没有明确税费的改革思路,使农村乱收费现象很快又反弹,加上相关配套改革没有跟上,特别是乡镇基层政府的机构精简改革没有落实下来,“分税制”使基层政府财权上移而事权过重的局面没有改观,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也没有跟上,“乱收费”情况禁而不止,农民负担依然很重。

200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予以肯定,并提出了若干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意见。到了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相当经验,国务院认为可以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了。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意见》明确制定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措施: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切实做到“三个确保”(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三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有关农业税收政策;四是加强和规范农业税及其附加征收工作;五是健全和完善农业税减免制度;六是妥善处理农民公平负担问题;七是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八是切实加强涉农收费管理;九是积极探索化解村债务的实施和办法;十是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改革纪律。

农村税费改革历经五年之后,2005年温家宝总理宣布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将于2006年全部取消。“工业反哺农业”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的全部取消等支农、惠农政策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制定了 “十一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规划”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突出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改变过去农村贫困落后、精神匮乏的状况。规划中详细而深刻地阐释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并提出了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内涵丰富:(1)首先,新农村建设基础是生产发展。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要坚持,农村如果生产不发展,是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繁荣与发展的,我们“工业反哺农业”,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都是为了农村经济内生增长力量得到不断的加强,以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农村面貌的改变,没有物质生产力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短期内我们通过财政资助,改变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但是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转变,农业生产力没有大的提高,那么这种改变也只是暂时的。关键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各项经济工作抓上去,农村发展才可能持续。(2)生活宽裕是中心任务。城乡差距主要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上,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生活宽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3)乡风文明是精神追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抓物质建设,而且更要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4)村容整洁是外在表现。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评判标志。农村的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也符合农村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5)管理民主是保障。农民要成长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经济活动抓上去。因此,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应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标志着城乡统筹工作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了八大举措,包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民主建设、加强领导等。这八大举措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也指明了具体的工作方向。

(三)扩大公共财政支出,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道路

“工业反哺农业”最直接的体现在国家财政收支政策上。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是反映了国家减轻农业和农民负担,体现了国家财政在收入上对农村的支持;而农村、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还得国家财政在支出上给予更多的倾斜。这也符合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在农业上采取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了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增长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要扩大公共财政支出,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道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等。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中共中央文件中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下了个明确定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5](P575)从这个定义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因此面向是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是部分成员或局部地区;二是强调“基本”和“均等”两个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公共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服务,还有公共安全等服务。“均等”则是指政府提供的上述服务要大致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而非是要求各地绝对平均。尤其是对同一个地区而言,绝不能像以住那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国两策”,厚此薄彼。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靠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实现。有的地方财政实力弱一些,那可以通过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或中央财政予以帮助,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要太大。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图书馆 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80-02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极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图书馆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馆就是向社会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文化机构。它所提供的图书文献资料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能够满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图书馆本身的职能作用已成为构建完善农村文化网络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 。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农科专业的优势,因此,一方面发挥它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它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信息支持。

一、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目前来看,全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还不牢固。包括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体现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轻文化建设的现象;组织进出不牢固体现在乡镇文化员队伍不够强。这支文化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有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了。群众基础不牢固,主要是指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和宗教、迷信留有了空间[2]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还不够有力。一方面,经济支撑力不够。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由于农村经济薄弱,加上领导不够重视,很难谈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乏,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的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另一方面,是载体不够贴近,许多乡镇文化站作为繁荣和推进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多数是设在乡镇机关内部,作用难以发挥。第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还不够优化。一是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很难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氛围不够浓厚,主要的青少年都出外打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儿童与老人。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3]。

二、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优势

农村文化建设并非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所能奏效。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它除了政府扶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文献资源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是专门收集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部门,大量与农业科研和生产相关的专业资料、图书、报刊、检索工具、试听资料、多媒体光盘等类型齐全,然而这类农业信息资源所传递的信息资源恰恰是对农民能了解农业生产知识,指导他们农业生产发展,摆脱贫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2.技术设备优势。目前,农业院校图书馆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多媒体网络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多渠道、多媒体、多接受点地直接搜集和获取查找到相关领域的网站、研究机构、数据库资源、专家学者等内容,因此为农民咨询服务提供方便,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

3.人才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聚散地及窗口,它除了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外,还承担着振兴农业经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和和教育的重任。这里聚集了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农科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时间优势。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每年有长达两个多月的寒暑假,这为图书馆送文化下乡提供了时间保障。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两个假期时间,帮助农民建立农家图书馆。还可以开展搜集农产品的市场行情,预测与分析行情的未来走势以及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致富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三、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办法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农业院校图书馆只有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

2.利用农业资源优势,为农民建立有特色的农家书屋。为了使农家书屋能真正成为农民的“营养屋”。农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派管员参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建设,培训管理员,使其掌握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保证农家书屋正常运转。最主要是充分利用农业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帮助农家书屋购置丰富的、具有当地农业特色的文献资源[4],使农家书屋可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

3.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农工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加强与近年来农村各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联系,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通过时实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多元化方式,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该系统除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外,还具备成果推广功能。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有关国家和社会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农业院校图书馆所能做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细小分支,但其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图书馆人不断地去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云杉,杨萌.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增刊):77-80.

[2]黄雪雄.广东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构想[J].图书馆论坛,2008,(4):32-34.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8篇

(一)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及学习特点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农村学习型党组织是以“学习”为重要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艺术和执政水平,革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管理,把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开放性视野,善于把握新农村建设规律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1)从党建工作要求看,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学习,不单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是全面的学习,不单是政治学习,还包括农业专门知识、农村工作业务技能的学习;是持续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学习。(2)从学习特性看,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成为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含了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学习机会的开放性、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3)从党员个体特征看,由于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认知结构差异较大,加上长期没有学习习惯,地域分散,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他们的学习困难较大。

(二)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教育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的教育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但需要先进的理论作为工作的先导,还希望掌握一些能够创造财富的实用科学知识和业务技能,其教育需求主要有: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增强发展集体企业的能力,等等。同时,由于农村党员的工作需要和自身素质不同,教育需求也表现出个别化和差异化。但是,当前组织开展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往往局限于宣读文件、义务劳动和党员管理等传统形式,脱离了农村实际,忽视了农村党员的多层次和实用性需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可行性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各种学习资源贫乏等农村党建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有先进的教育手段,更有开放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习培训形式相比,它对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优势主要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远程教育自身的特色;服务农村教育和党员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积累;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和教育平台;完备的支持服务体系等。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构建以农村党员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广覆盖、可推广的教育服务模式,为农村党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等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尽管这些项目的实施主体、教育目标和面向的对象有所差异,但它们都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经验积累。

三、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模式,是在政党学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指导下,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结构框架和工作程序。可遵循“以学习主体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特点,构建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模式。

(一)服务内容

根据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党员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需提供满足学习需要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

1.资源服务

(1)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服务是指适时适需地为农村党员提供学习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相关服务。其中,招生和日常管理等信息服务主要由组织部门负责,与课程教学活动相关的信息服务则由相应的教学机构负责。信息资源服务的渠道主要有教学平台、移动终端、组织部门内部传播渠道等。

(2)学习资源服务

结合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和要求,学习资源服务主要有:党建理论资源服务。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全体农村基层党员思想理论素养为着眼点,提供政治理论、党务知识、党的政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服务。实用知识和技术资源服务。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能力和农村基层党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提供有关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服务

远程教育机构需要建立一支与其所承担任务相匹配的教师、技术、管理和研究人员队伍,以提供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如为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配备一名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的专职责任教师,负责远程教育教学的管理;聘请农林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学;基层教学点按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大类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专职教师组织管理教学;所有开设的课程都配备课程辅导教师;基层教学中心从涉农高校和部门聘请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建农学专家团队,从当地人社、国土、司法、农业、畜牧等部门聘请专家给学员上实践指导课;各教学班都配备管理教师(班主任)作为沟通学员与辅导教师的桥梁等。

2.技术设施服务

可以综合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手机、互联网、WiFi、移动4G

等技术设施,搭建便于学习的优质资源平台和信息传输平台,为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如:配置多媒体远程学习设备,建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化教育和培训中心;为农村安装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完善教育与培训网络,终端接收站点全部接入互联网以及远程教育系统的学习平台,实现“天网地网合一”和远程教育的双向互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预约维修等服务,协助做好基层学习点技术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指导解决远程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学习过程服务

(1)学前导学服务

导学服务是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初,由远程教育机构配备的专兼职辅导员和管理、技术人员等共同完成的。农村党员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上述特征会对党员的远程自主学习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学习活动开展前,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扫清远程学习技能障碍,在学习的开端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信心,以推动学习进程和学习目标达成。如,帮助党员了解远程学习的有关规定,熟悉远程在线学习环境,认识远程教育及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检验自身的知识基础、技能准备和远程学习适应性;辅导党员掌握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文字输入、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文档处理、网络应用等;协助党员做好课程学习的准备,如指导学习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个人学习计划。

(2)学中辅导服务

对学员入学之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从引导和榜样影响开始,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主要有:①课前学习引导服务。每门课程学习前,通过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介绍课程概况、学习资源及获取途径,提供学习计划与方法建议、学习技术与手段指导等;②交互活动指导。引导党员认识交互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对话、网络互动、手机短信、支部QQ群等媒介支持,对交互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交互的方法,创设教学交互的活动情境,使他们能够利用多种手段,形成与教材、教师和同伴的有效交互。③疑难问题解答。通过集中面授辅导、基于网络视频的实时辅导答疑、在线论坛和E-mail的非实时答疑、网上小组讨论、网上教学活动和案例教学等,及时解答学习者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④激励与调整。对学习者的困难给予积极的帮助,通过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的激励,鼓励农村党员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等学习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成功的信念,推进学业进程。

(3)学后评价反馈服务

为学员提供评价目标灵活、评价方法多元的学习评价和反馈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成学习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以农村党员的主体发展为取向,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注重评价目标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使评价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综合评价农村党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反馈,促进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学习能力。

4.管理服务

管理服务贯穿农村党员远程学习的全过程,涉及教学、教务、技术等众多部门,主要涵盖以下内容:设计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完善、落实教学过程的各项规章制度;统筹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资讯;搜集、整理、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的选聘与培训;教学过程管理,包括组织开展入学教育、教学活动、自主学习、考核和评价、集中实践等;其他管理服务,如考试管理服务、学籍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教材与课程资源发送服务、求职与职业发展服务等。

(二)服务体系

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是一个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需求为导向、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适时反馈服务效果的循环运行系统,其实践运行是一个目标明确、任务多样、支持手段灵活的系统运作过程,主要由“以需求为导向的动力系统”“以服务内容为主体的支持系统”和“以满足需求为标准的评价和反馈系统”等3个子系统有机构成。

1.以需求为导向的动力系统

服务体系的动力来源于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及其党员的学习需求,具体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目标,实践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流程。树立服务理念。树立“以学习主体为中心,满足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与党员个别化学习需求”的服务理念,适应现阶段分层分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组织目标和成员个性化需求的结合。明确服务目标。紧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以提升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总目标,以得到“社会认可、党组织认可和党员认可”为直接目标,体现“全员教育、适应农村、能力导向”的主要特征。规范服务流程。远程教育机构根据服务理念和服务目标,在党委组织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研究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从农村基层党员中长期远程教育规划、经费来源、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源建设、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制定实施方案,保证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2.以服务内容为主体的支持系统

在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内容的有机结合、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经费、技术、体制等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制度保障。建立完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反馈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远程教育机构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管理与考评细则,推进支持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支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投入机制,并逐步建立经费投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组织部门和各参加单位积极筹措经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各界提供资助和捐赠;施教机构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以营利为目的,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技术支持。在技术设施方面,可统筹使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党员电化教育网点建设等终端站点,开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在线”,为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在服务层面上,可统筹考虑依托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及其公共服务体系(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经验丰富的技术支持队伍,建立快速响应的分布式技术支持。体制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内外协作”的服务体制。首先,远程教育系统内部要从政策支持、人力和资源配置、考评体系等多个维度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系统优势,实现平台、资源、技术、人员的共享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其次,远程教育机构要加强与党的组织部门、党校系统、普通高等院校、涉农行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等,做好培训内容的相互衔接。例如,可以将组织部门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行政以及党校开展的农村党员基层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和“大学生村官”在岗培训,以及电大系统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基于网络的“党员干部在线培训”等农村党员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共同助推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以需求满足为标准的评价反馈系统

对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服务体系稳健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评价与反馈的长效机制,可以检验远程教育机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检验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定期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接受相关各方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开通远程教育服务热线、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设置意见反馈电子邮箱等,随时接收组织部门、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远程教育机构要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与反馈,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以实现服务体系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服务模式

根据前述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的阐述,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内涵描述如下: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以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提供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学习支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对服务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反馈,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效果,进而有效助推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模式图中,远程教育机构是服务的主体,具体包含了覆盖城乡的办学系统及其所属的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是服务的对象;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内容是服务主体作用于服务对象的媒介,具体包含了上述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它源于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和党员学习需求,并通过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关各方的评价与反馈来循环改进与不断完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构成了该模式的内在运行机制,已如前述“服务体系的3个子系统”的阐释。

四、结语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6-0036-06

一、引言

信息资源已成为农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仅是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且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户信息服务需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市场化诱发了农户对信息服务的新需求;二是农户信息服务的需求差异日趋明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上述变化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清晰地了解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农户信息服务就其属性而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因其服务对象具有天然的弱势性,以及这种服务对公众或社会的发展有利,具有一定的正的外部性,使得提供服务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所以一般将这类服务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徐小青,2002)。而政府无疑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承担着主要责任。传统的农村公共服务基于“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模式,农户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难以满足农户公共服务的需求(王小林,2003)。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只有很好地满足农户的需求,才是有效的供给。关于农户信息服务这一公共服务领域,学术界对其供给方面讨论得较多,而很少对农户这一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需求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江苏、江西、内蒙、云南、安徽五省(区)农户对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来揭示农户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农村信息服务投入模式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选择

(一)研究假设

农户也是理性经济人,能够对其所支配的资源进行有效安排。当农户面临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时,他会选择那个能给他或他的家庭带来效用最大化的方案。

因此,当信息服务给农户或他的家庭带来效用的最大化时,他才愿意为服务支付费用。应用数学表达式为:D(R)=P{(E-C)>R},其中,E为农户支付信息服务费用的预期收益,C为农户的支付成本,R为农户当前的收益,D(R)为农户愿意支付信息服务的决策函数。该模型表明,只有当期预期收益扣除支付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目前收益时,农户才会做出支付决定。

该模型中,农户的支付成本和当前收益的确定较为容易,而预期收益则取决于农户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前述对农户理性人假设的探讨,本文将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农户个人基本特征。主要指农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是否村干部等情况。从理论上来说,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支付意愿成正相关,农户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对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越强;而农户的性别、年龄对其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可正可负。

(2)信息诱导因素。根据HicksHayamiRuttanBinswanger假说,农户的耕地禀赋和收入会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选用农户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农户家庭兼业类型以及农户家庭年通讯费用支出额作为影响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诱导因素。

(3)信息服务可及性因素。信息服务可及性是影响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四个变量来研究信息服务可及性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农户通讯设施拥有情况、农户是否能收看到与农业有关的电视节目、最近二年是否参加过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的培训、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协会。

(二)模型选择及解释变量说明

Logistic分析被广泛地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回归分析中,该方法把分类的因变量通过Logit转换成分类变量的概率比,从而成为连续的有区间限制的变量。而且Logistic函数还具备了收益递减的变化性质。在本文中,当农户有支付意愿时用1表示,反之用0表示。为了检验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其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本文建立了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选择模型,应用756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影响农户技术服务需求的各种因素,我们建立了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实证模型。即:

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f(农户个体特征、信息诱导因素、信息服务可及性因素、其它因素)

由于各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东部、南部地区农户比西部、北部地区农户的信息意识要强,经济发达地区农户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息意识要强。所以在模型中我们设立了省份虚变量,以江西省为对照。

本文中,因变量为“是否”愿意为信息服务有所支出的一个二分变量,因而考虑用非线性概率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最为合适,在本模型中,各影响因素选取的具体变量及统计数据由表1给出,Z是以上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可表示为:

Z=β0+β1GEN+β2AGE+β3EDU+β4GOV+β5LAN+β6CAR+β7EXP+β8TEL+β9PRO+

β10TRA+β11COR+β12DP+μ

其中,μ为残差项。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笔者在2006―2007年间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行为进行的若干次调研。为了使研究更具代表性,选择了东、中、西部各1-2个省份,覆盖8个县,12个乡镇,27个村,756户农户,开展了县、乡、村、户四个层次的实地调研。调研地点包括东部地区的江苏省灌南县、江阴县,中部地区的安徽省芜湖县和灵璧县、江西省弋阳县,以及西部地区的云南省陆良县、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区和清水河县。这八个县的经济发展指标分别在东中西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涉及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信息服务情况以及对目前信息服务的评价等方面的信息。调查采用直接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计收回问卷810份,经由人工检查剔除有关本研究中关键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54个,有效样本756个。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整理统计,样本农户基本情况如下:

(1)年龄。在样本农户中,各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20~30岁的农户占9.63%;30~40岁的农户占27.78%;40~50岁的农户占26.32%;50~60岁的农户占25.35%;60岁以上的农户占10.92%。

(2)文化程度。样本农户中,不同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文盲或不识字的农户占17.30%;小学以下的农户占35.67%;初中占37.25%;高中占8.58%,大专和大学的占1.19%。在内蒙、云南、安徽以及江西,样本农户中不识字及小学以下农户所占比例均超过50%,江苏此比例仅为23.18%,大多数农户为初中及高中文化(见表2)。

(3)土地面积及家庭人口、劳动力情况。在样本农户中,户均耕地面积11.64亩;户均饲养牲畜11.82头;户均菜地(果园)面积1.40亩;内蒙古的户均耕地面积和牲畜饲养头数较高,分别为24.58亩和28.68头。家庭平均人口数为4.43人;家庭平均劳动力数为3.07个;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4.72%。

(4)家庭通讯及信息接收设施拥有情况。农户家庭已普遍拥有通讯及信息接收设施,例如,样本农户家庭拥有1台彩电的农户占67.99%,拥有两台以上电视机的农户占10.40%,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内蒙古地区还有15.19%的农户家庭没有电视机。其他通讯设施,如固定电话的普及率为28.77%,手机为10.80%,还有1/3强的家庭无电话或手机,这一情况在云南地区接近70%(见表3)。

注:农户兼业类型是根据其生产性纯收入的结构来划分的。1.农业收入份额在80%以上的农户;2.农业收入份额在50%-80%之间;3.非农收入的份额在50%-80%之间;4.非农收入份额在80%以上;5.收入来源超出上述定义的农户。

(5)职业分布。样本农户在一年中从事最多的职业是种植业,占样本总量的85.34%;其次是养殖业,占22.23%;到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户占9.47%。调查发现,各地区农户兼业现象发展不一,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现象较为普遍,江苏省仅有2.85%的农户为纯农业户,而纯非农业户的比重接近60%;西部地区的云南、内蒙古农户兼业比例相对较低,内蒙古自治区的纯农业户比例高达58.33%(见表4)。

(6)家庭收入来源情况。样本农户的收入来源与农户的职业分布呈现出一致性,但是也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云南、内蒙地区的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均超过80%,其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也较低,而江苏、江西、安徽地区的农户家庭收入中虽然农业收入仍是其主要来源,但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较高,尤其是江苏地区,接近90%。农户家庭收入中来自打工的收入占30.80%,安徽地区这一比重更是高达44.65%,反映出安徽省是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见表5)。

四、模型估计结果

本研究使用Eviews 3.1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易丹辉,2001),结果见表6。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LR(似然比)统计值=135.3244,McFadden Rsquared(似然比率指标值)=0.1605,说明该模型整体拟和程度较好。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农户是否愿意为信息服务有所支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如下:

(一)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

由表6的模型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农户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是否村干部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性别在模型中达到了显著且符号为正,这表明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性别同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即男性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要强于女性农户。可能的原因是男性通常在农户家庭农业生产中起到决策作用,因此男性相对来说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较强。

年龄变量在模型中达到显著且符号为负,这表明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户的年龄大小与农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的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越弱。这可能是年龄大的农户,文化程度有限,相比年轻的农户来说,他们对于信息服务这个新生事物,不太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的缘故。

村干部变量在模型中达到了显著且为正值。这说明村干部相对于普通村民来说对信息服务需求的意愿较强。这可能是因为村干部往往充当村里的信息员的角色,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是先对各村的村干部进行培训,然后再由村干部在村中进行传播和指导,因此村干部对于信息服务需求的意愿较强。

在本研究中教育变量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本文所研究的农民对信息服务支付费用的选择只是农户的一种意愿上的选择而并非实际的选择有关。

(二)信息诱导因素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信息诱导因素中除家庭兼业类型变量外,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家庭年通讯费用支出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家庭耕地变量达到了显著水平且符号为正(模型估计结果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接受信息服务,可能是因为家庭耕地多的农户采用信息服务容易产生规模效应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家庭耕地面积是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一个诱导因素。

农户家庭年通讯费用支出变量在模型中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且符号都为正,但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偏小,这说明虽然农户的家庭通讯支出越多,他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会越强,但是这个强度相对于其他变量对于支付意愿的影响偏弱。

家庭兼业类型变量在模型中的显著性水平低,其中只有农业兼业户虚拟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其余的兼业类型虚拟变量均不显著。从相关系数来看,相对于纯农业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兼业户、纯非农业兼业户更倾向于自我服务,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供给质量不高,无法真正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所致。

(三)信息服务可及性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

估计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培训达到了显著水平且符号为正,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自我吸收能力有限,迫切需要信息服务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和指导,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供了思路,农业信息部门应加强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

可以看出,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即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较强。可能的原因是,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有部分是专业大户,这部分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较高,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组织一般都有定期开会讨论的制度,农户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生产经营事宜,相比没有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来说,信息联系和沟通要方便及时得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参加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五、结论与讨论

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在做出是否愿意支付信息服务费用的决策时,不仅受到自身个体特征和一些信息诱导因素的影响,还受其信息服务可及性特征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户对于支付信息服务费用的净收益评价。

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增加各级财政在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投入,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信息服务的建设,拓宽农村信息服务筹资渠道,通过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资于农村信息服务建设,降低农户信息使用成本。

(2)加强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基层信息服务机构所承担的任务面广量大,为此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信息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钟娟 等,2006)。同时,鼓励服务机构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机制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农民可以承受、服务机构也有相应报酬的利益共同体。

(3)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重点培训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具有较强信息需求的服务对象,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分析能力,再依靠他们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王小林. 2003. 必须大力拓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J]. 调研世界(3):28-31.

徐小青. 2002. 农村公共服务[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易丹辉. 2001.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钟娟,. 2006. 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7):29-31.

O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HE Wenhu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0篇

1.1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保险公司可以依靠现有的机构覆盖优势,通过建立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出贡献。一是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引导保险公司将机构延伸到乡镇地区、推广驻村保险服务员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中介服务渠道。同时可以探索成立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解决农村保险市场主体较少、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联合成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场所,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通过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人员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村镇银行运作试点。

1.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金融职能,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扩大业务范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等特色农业保险,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等提供风险管理与转移服务,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信用保险的融资服务。二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与服务形式,满足农民保障与理财需求。开发面向“三农”的人身险、财产险等产品,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稳步发展理财类保险,为农村闲置资金提供保值增值服务;发挥驻村保险营销员的作用;为农民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保险业是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比较早的金融行业,在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降低农村金融运行成本。推动农村金融资源的整合,探索建立保险与信贷等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模式,以达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收益的目的。二是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金向符合政策方向的领域流动;指导农民将闲散资金按照合理的比例,投向保险、储蓄、证券等金融渠道。

1.3加强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推动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推动农村信用、法制、政策和社会等环境建设,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的信用教育与宣传,提高其诚信意识。在保险公司内部逐步建立农村信用档案,及时记录相关企业和个人的骗保骗赔、违法犯罪等信息,条件成熟时可与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对接。区别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状况,给予不同的服务待遇。二是争取有利于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与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提高政府机构对金融工作的认识,促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协助解决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影响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加强保险机构与信贷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解决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不良贷款问题,促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安全发放。四是通过推广贷款人的人身保险业务、为贷款项目提供配套风险保障服务,以及与担保机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适当发展农村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创造条件。

2金融发展理论最新进展及对保险在金融改革

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启示当前保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市场化仍有一定差距;②保险对于促进经济主体贷款成功的作用仍较小,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成功更多取决于资本、资历甚至关系;③政府对于保险在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的认识仍有不足。依据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创新应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变量。在“三农”领域,支持“三农”应明确界定为: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三农领域内的创新,方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形成持续有效的支撑,如生产方式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这些又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支持和发展。保险公司依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尤其是企业家精神,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保险是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的直接联系相对减少,农村融资渠道转变为保险及银行机构。相较而言,保险公司的机构覆盖优势更明显,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出贡献。同时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信息收集和把握能力,更加懂得运用现有的农村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②保险是保障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保险公司拥有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处于外部市场与农业生产互动之节点上。他们头脑灵活,观念前卫,在之前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中拥有大量农业数据,熟悉市场行情,对市场信息敏感,有一定的市场发展趋势的预见性,知道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方式;同时,保险公司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不断与市场磨合,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推出合理的保险产品,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以上分析说明,从现阶段中国的状况来看,如果农村金融发展着眼于向具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在农业金融创新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司提供支持,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完善。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现有农村改革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仍需改进,由于忽略了对农村金融市场核心功能的讨论,特别是放大了农村金融的功能而带来扭曲。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理论,我们提出应该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最终在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对保险业作用检验显示:近几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影响仍有限,保险公司的创新行为仍需得到更多的财政及金融支持,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完善差异化补贴政策,发挥保险强农惠农富农作用

各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适度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大宗农产品保险,要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大宗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结合实际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及时恢复再生产。对于特色农业保险,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其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央财政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财力状况和地方开展情况等,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符合国家战略、具备可行条件的险种,如渔业保险等,研究相关的支持政策并开展试点。

3.2保险公司要不断开拓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多元化服务

推进产品多样化,不仅要继续认真做好大宗农产品保险,还应加强产品创新,因地制宜地研发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探索保障多层次,结合农户需求与农业发展需要,通过附加险等多种方式,提供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开发符合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需求的保险条款。同时,推进农业保险条款的通俗化,以便于农户理解和工作开展。还应当加强金融协同性。拓展农业保险服务内涵和外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等农村金融手段的结合与创新,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3.3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推动农村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业保险实践和基层工作需要,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精神。同时,从财务管理角度,进一步规范基层服务体系的发展。二是研究推动农业保险法制化建设。考虑到基层服务体系制度、渔业互保协会法律定位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建议结合农业保险业务、政策等特殊性,进一步推动制定农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政策支持、各方权责利关系等作出规定。

4结语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 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在哪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承担起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责任。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贫困人口的救助等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二是对那些市场和社会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界入的农村公共服务,可以由财政投入部分资金,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和社会介入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公平的环境。在政府制定具体政策、确定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如农村医务人员、代课教师、各种农业技术人员等)、并监督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市场和社会可以界入部分农村公共服务,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民间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建设、中小学校舍建设、具体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荒山改造、慈善事业等,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范围。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西部地区由于财力有限,不能完全保证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其缺口部分应由中央政府承担,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缺口。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在哪里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个人财富,有能力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资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集体和民营经济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如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道路、文化娱乐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扩大投资渠道,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发行国债的力度都很大,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但由于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不大,出现了城乡差别扩大的局面,因此,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从外资和国债转贷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农村教师、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改善农村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在国外,社会团体和私人赞助及捐赠是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筹资渠道之一,国外一些有名的公司和企业家,对社会公共福利和慈善机构有数量可观的捐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共福利的服务发展。近年来,我国也接受了一些国外和国内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的捐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各种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和宣传力度都比较滞后,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捐赠、接收使用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使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家增加社会责任,积极参预各种公益活动,提高我国企业家和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三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山西省在“十一五”期间,分期分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四化”和“四改”工程,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西省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各地根据地理位置和传统产业以及各类技术人员情况,依靠农村基层部门和农村能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在哪里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府责任;区域差异;实证评估

中图分类号:F84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1-0034-05

一、引言

2009~2011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制度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增加到32644万人,其中有约9000万人已经超过了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为此共支出养老金588亿元①。短短两年,“新农保”制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尽管“新农保”政策的施行促使各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制度保障能力不强,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制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国家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全国农村人口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国家或政府在履行这项职能时,关键是要明确政府责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各级政府在承担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政策的制定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需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财力不相匹配;(3)没有提出一个合理的标准来规范政府应承担责任的大小。为此,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对政府责任的理论水平与现实差异进行了实证评估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农民的收入水平呈现较大差距,其养老需求也明显不同。对于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应分区域分层次建立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李迎生(2002)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尝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1]武深树(2003)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实行差异化政策,建立农村社会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2]邓大松,李琳(2008)则进一步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群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差异,设计出相应的转换机制,保证农民在不同群体身份的自由转换,增加其参保的自主选择权。[3]

(二)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现有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依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构建,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行分类分层的差异化建设思路的合理性,如要求优先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已经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夫妇[4],以多元化为起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逐级推进[5],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模式[6]。其二,我国可以建立一个“三管齐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实行不同的制度模式,并重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7]。其三,“实物换保障”,即改革现有的缴费方式,将农民拥有的土地、农产品或股权等实物在折算后抵充保费,如被征地农民与老年农民可以实现“土地换保障”,而年轻农民可以实行“产品换保障”的方案等[8]。

(三)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承担责任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均认为主要包括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组织实施、制度监管等。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明显,各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即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政府承担责任应有所不同,特别是政府责任的重点和功能应表现出较大差异[9]。另外,考虑到地方经济与各级财政责任的差异性,应突出财政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11],并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10]。特别是针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以保证和推动这些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12]。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总第193期)郑 军,龙俊桃:发展不均衡与政府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证评估

综上所述,尽管理论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地区差异和政府责任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更注重考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以适应各地方经济的区域差异,并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来规范政府应承担多少责任。为此,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实证考察了政府承担财政责任的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程度的影响水平,并提出了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标准和相关政策建议。

三、相关理论界定

(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之间的地区差距在急剧拉大,经济由西向东呈梯形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与滞后。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应保尽保。由此,考察该制度的区域发展失衡时,应注意: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其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服务水平。如图1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路径(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相对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路径(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的同步提高)。[13]

图1 发展中的均衡与失衡

对制度失衡中政府履行责任的程度进而进行深度考察,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责任型失衡,即政府提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与政府的财力不相符合,即政府由于主观原因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供给的实际水平小于理论水平。其二是发展阶段型失衡,即限于发展水平提供的财政收入,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数额无法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这种失衡政府不存在主观失责的原因。[14]显然,针对区域失衡的原因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应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各级政府在现有的财税收入、事权和职责框架体系内部的一种财政资金进行转移的制度。转移方式包括上下级的纵向转移与同级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等)的横向转移。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本质是一种财政补助,即中央政府“加强国家凝聚力”,并对各地域的“利益外溢”进行补偿,主要表现为“抽肥补瘦”,体现国家的宏观经济财政政策。[14]

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表明,政府之间进行转移支付有如下特点:其一,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各地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使本辖区以外居民受益,如铁路;其二,各级财政收支的不均衡。即各地方财政往往收入有限,需要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其实现收支平衡。其三,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政府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转移支付,弥补各地的财力差异,才能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也能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服务。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失衡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本文认为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服务水平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1)同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政府财政收入能力;(3)政府加大制度投入的意愿,具体表现为政府主观上愿意将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程度;(4)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服务的效率。上述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能力是客观变量,它们共同决定了政府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能力。然而,政府意愿与服务效率应为主观变量,存在政府责任缺失的可能性。因此,判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失衡中政府是否存在失职,考察政府主观因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的影响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政府责任缺失是否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区域失衡的重要原因,如是,这种影响程度又有多大。为此,本文在充分利用各省相关数据基础上,考察了政府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双重限制下,能够保证制度服务水平的一般规律(理论数据),从而勾勒出一条如图1中所描述的均衡发展路径作为参照系,然后再比较各地区的实际水平与理论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判断政府是否存在主观责任缺失。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本文中数据均来自2011和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在变量选取方面,本文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值,Y代表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以农村人均纯收入X1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当地GDP的比值代表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能力。一般而言,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增速相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要缓慢些。因此,两者不能呈线性关系。为此,本文将农村人均收入X1进行适当变换,取其对数值,并设定回归模型为:

Y=β0+β1Ln(X1)+β2X2+ε。

本文假定政府支出意愿与制度效率等主观变量与各地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等客观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据此假定模型中并没有引入政府主观方面的意愿和制度效率,因此这些主观变量对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影响表现在残差项ε里。最后,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变换,得到经验模型如下:

Y=21.93-2.488Ln(X1)+0.2112X2

(21.54) (-19.88) (16.12)

R2=0.9941 F=219.7052 D.W.=1.653

显然,模型设定中各变量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整个模型设计较为合理,拟合度较高,达到了0.994。这些数据说明,当各地政府对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支持意愿与制度效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对该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及说明

将全国31个省市地区的2010年与2011年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不难计算出各地方政府能够确保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理论值,并将其与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实际值相比

较,最终得到我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实现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自“新农保”试点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说明经济水平在不断增长;而各地财政收入与GDP的比值也呈同步增长趋势,这表示各地政府在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能力也在相应增加。

将表格中31个省市地区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回归模型中,不难计算出各地方政府能够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理论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在确保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地区间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日趋完善,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大部分要低于中西部地区。自2009年实施新农保政策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责任的实现程度都在100%以上,这说明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财政责任完全履行到位了,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存在政府责任缺失问题。但是也有部分地区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低于100%,甚至包含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江苏、广东、福建等。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中政府责任缺失的简要分析 如前所述,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是否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制度投入的支出意愿积极性程度和政府管理该制度的效率水平。因此,深入探索分析影响这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无疑是解决和修正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的重要思路和手段。

(一)政府支出意愿缺失的原因分析

相对于政府财政能力的高速增长,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制度设计有着诸多限制,制约了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水平。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主要以经济绩效为主。尽管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基于这种官员考核制度,各级政府往往忽视了应该承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职能。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及改革中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等政策,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方政府更愿意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投资,而不愿直接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水平。这种体制性的“投资饥渴”现象,无疑是导致我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保障水平与其投资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经常调整,资金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制约了该制度的效率水平。这种影响主要包括:其一,各地政府对当地制度建设是否投入以及投入水平如何,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各地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主观差异性较大。[15]其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各地方政府在实际投入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央地政府间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仍不合理,许多转移支付项目及数额的决策主观性较强,“基数法”在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等方面仍在使用,这些缺陷为各地政府为赢得中央更多转移支付在制度设计层面留下了非合作博弈的空间。[16]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由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独特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各地众多的财政支出项目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吸引竞争流动性强的外资,加快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调整有限的财政支出项目,无疑是各地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往往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被迫减少了对当地包括农村养老在内的公共服务制度的财政投入,这无疑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地区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政府官员在地方建设的“最优决策”是调整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项目,为其升迁提供政绩,即增加见效快、周期短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那些见效慢、周期长的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在人才竞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地区呼吁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对于满足辖区居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的需求更加忽视。源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空间差异性,才从主观的层面上导致了基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供给水平的区域差距。

(二)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要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应该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体制,促使各地方政府从执政理念上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服务保障、关注民生。具体而言,可以从地方政府的考核体制入手,逐步改变政府对农村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意愿不足和制度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的状况。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将关注民生引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从主观意识上增强各地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财政投入的意愿,逐步落实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财政责任。其二,采取财税优惠等工具刺激民间消费,减轻体制性的消费压力,逐步调整并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结构,帮助各地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财政资金投入的压力有所降低。其三,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其四,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力度,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等公共投入,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范围,从制度设计层面,规避政府责任缺失的风险[17]。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J].宁夏社会科学,2002,(1):57-61.

[2]武深树.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J].改革,2003,(1):110-116.

[3]邓大松,李琳.中国农村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8,(9):71-76.

[4]郑功成.专家把脉未来就业和社保[J].劳动保障通讯,2002,(3):12-22.

[5]卢华东.建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7):59-61.

[6]郝金磊.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100-104.

[7]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8):167-169.

[8]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J].湖湘论坛,2003,(1):46-48.

[9]马雁军,孙亚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障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J].经济经纬,2007,(6):111-114.

[10]柯卉兵.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分析[J].农村养老保障管理学报,2009,(1):55-63.

[11]毕红霞,薛兴利.财政支持农村社保的差异性及其有限责任[J].财政金融,2011,(2):41-48.

[12]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29-137.

[13]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4):52-64.

[14]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农村养老保障服务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1-168.

[15]潘明清,高文亮等.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检验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18-125.

[16]赵佳佳,朱黎.农村养老保障服务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3):39-44.

[17]杨立雄.建立健全贫困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J].湖湘论坛,2012,(4):8-10.

Uneven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Security System

ZHENG Jun 1,LONG Juntao2

(1.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2. Chengdu Branch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Chengdu, Sichuan 611130,China)

支农服务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而“三农”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是否有效供给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建设。本文主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阐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欠缺的原因以及问题,进而探求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供给短缺 公共选择理论 农村公共物品

一、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最早提出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他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这种物品即为公共物品。在公共物品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把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定义为: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一般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主要有三大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我国的农村公共物品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固有的三个特征外,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还有以下特征:第一,辖区的外溢效应;第二,城乡供给水平差异化;第三,需求层次不同;第四,政府管制束缚。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理性人为假设,并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来分析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市场的活动。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这么认为,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论题是研究政府失败以及对政府失败的矫正措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同市场主体一样追求个人利益,所以他们的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利益集团常常通过不正当的活动垄断某一行业,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实施公共定价起到了启示作用,从而削弱了利益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控制力。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要求政府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使得中央、地方政府高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拉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供给,供给模式单一。且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导致政府部门未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最终使得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具体来说,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投入不足

在农村科技投入方面,政府的扶持倾向不明显,资金供给不足。集中表现为我国科研队伍的不成熟,科研力量不足,从而制约了农业理论研究的开展 。

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免除学生学费,基本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偏远西部教育投入仍有待提高。

在农村文化投入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十分欠缺。我国农村文化的经费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比重相当小,公共部门文化机构运转效率低下。

(二)公共卫生事业供给机制失衡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重复购置,以致设备浪费严重;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医院发展比较滞后,医疗人员匮乏,医疗设备落后。

我国在疾病防预、健康宣传等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方面支出严重不足。近年来城市工业转移近郊,导致近郊的农村污染加重;乡镇建设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城乡二元分治的战略使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整治经费。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尚缺乏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农村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机构的建设等方面均没有明确的说明。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体制短时期在农村无望实施。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社会保障体系只覆盖少数农民。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极度不平衡,家庭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的参保行为,贫困人口所在的中西部地区的保障水平很低。

第三,农村社保资金筹集困难。农村社会保障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保资金短缺,可是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筹资模式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经营性收入,用不确定的经营性收入作为基数征收社保税是不切实际的。

三、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

我国近年来公共支出持续攀升,恰恰与官员行为增长理论相关,但这并没有缓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地方政府注重GDP的增长,注重绩效考核而不关注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加剧了农村公共物品的失衡。官员行为的越位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同时也会影响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上,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首先,我国尚缺乏对农村公共物品资金使用的监督体系。财政支农的公共资金大都是预算外资金,由各个相关机构分散管理,缺乏统筹机制,很难公开,因此不能保证政府部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再者,农村的财务管理相当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各级政府权责不匹配

在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我国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对于卫生、安全、教育、文化等支出过多,例如普及卫生知识、人口普查、基础教育等全国性的公共物品,这些公共服务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却由地方政府承担,而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增加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供给模式单一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且不够完善,且在实践中,相关机构难以组织村民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自我供给。所以,造成我国供给渠道的单一,农村公共物品主要由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承担。。

政府部门不像私人部门那样具有竞争机制,由于不考虑净收益,将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政资金。第一,政府部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有着非公开性,其非透明性难以接受公众的抽检,导致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第二,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不存在与其竞争的部门,它的垄断性导致预算规模的无限扩大。

四、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部门的职能之一,加强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首先,政府部门要重视基层公共服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把基层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列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基层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工作。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部门资金,增加乡镇公益服务建设、配备技术和管理设施,改善乡镇和村级服务的条件,落实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待遇。最后,政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管理和考核,落实基层公共服务政策。由此一来,政府部门既履行了公共服务的职能,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协调了区域间的发展。

(二)厘清各级政府的权责关系

在我国目前的“市管县”财政体制下,县级、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事权,但财权却大多由市级政府掌控,致使乡镇政府难以应对市级政府指派的任务,因而无力顾及农村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公共需求。

乡镇政府是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基层组织,一般来说,乡镇政府应当直接提供的乡镇公共物品有:乡镇公共安全、乡镇民事纠纷处理、乡镇乡村道路建设等乡镇的农村公共物品,而有些属于利益外溢的农村公共产品本不应该由乡镇政府提供,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优抚、基础教育、民兵训练等。

我国要厘清各级政府的权责关系,需要合理分配财权和事权,在“省管县”试点的基础上推进改革。省级政府部门应当将不适当的事权上收,或者在事权不上收的条件下,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县级和乡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予以财政支持。

(三)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点,因此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的环节、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有如下措施:第一,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也称之为首站式办公,谁先接到农民反映的事务谁负责到底,权责明晰。第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政府部门开设服务热线或进村考察等,方便农民咨询,农民不迈出家门就可得到详尽的回复。第三,实施政务公开。政府的信息在机构间与公众间共享,农民群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知晓政府的动态,通过留言等各种形式监督政府行为,大力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第四,培训办公人员。工作人员需要在掌握自己负责业务的基础上,也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有所了解,以免发生相互推诿的情况,规范行政审批体系。

(四)完善政府转移支付体系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短缺的直接途径。我国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过小,完善我国转移支付的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四点实施。首先,中央政府的财政分配应该按照公平优先和兼顾效率的原则,财政向农村地方倾斜,保障农村地区有足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区域间公共物品的差距。其次,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政府官员谋取私利挪用公款;同时,制止过度提供没必要的农村公共物品,打击“绩效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再者,增强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一步步将一次性支付转变为经常性支出,增加固定支出。最后,我国的补助是配套性补助,财政部门应对配套性补助重新设定配套的比例,使之与各级政府的财力相匹配,优化农村公共物品的支出结构。

(五)建立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

1.调动农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积极性

我国农民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最终受益主体,为了农村公共物品的合理有效供给,有必要提高我国农民个人素质,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参与提供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广大农民踊跃表达自身需求的意愿?第一,提高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应从农村娃娃抓起,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保证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第二,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理论素质。各地政府需要对农民进行民主政治的指导,进一步塑造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农民,让农民群众接受现代社会民主的理念,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参政的能力。第三,制定相应的农民权益保护法,旨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有关的决策活动以及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活动。

2.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

在实践中,政府机构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政府与私人部门签定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合同。此供给方式主要是对于那些可以收费的农村公共产品。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签订合同,私人部门按照政府的意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第二,授权经营。此种供给方式主要是对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行业。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择私人部门,授权其在某个特定领域独家经营,而政府所要做的是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第三,政府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两种方式,来激励私人部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比如对私人部门进行财政拨款、减税或免税、提供较低利息甚至无息的贷款的政策等等。总而言之,通过我国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能缓解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矛盾。

3.引导和鼓励非营利性组织提供农村公共物品

非营利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组织和私人组织的组织,它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不寻求营利,社会成员自愿参加的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在弥补市场失灵和弥补政府失败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福利。

我国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鼓励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挥作用:第一,制定我国《非营利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对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美国,政府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财政支持并与非营利组织签署合作项目,政府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公民为非营利组织捐助,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第二,对该组织的志愿人员,予以补贴,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为组织成员免费提供管理知识培训,增强组织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第三,政府分配非营利性组织特定的任务,以使各个非营利性组织分工明确,目标清晰,更好的提供农村公共物品。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赵志耘.公共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45.

[2]倪小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罗江龙.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09 (2 ):26-27.

[4]袁媛媛.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究[J].商,2013(15),210.

[5]关惠,蔡冬冬.发展中会国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商业时代,2014(4):23-25.

[6]陶醉.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思考[J].2014(5):39-40.

作者简介:

靳明明 (1993年-),女,汉,河南省商丘市,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李 阳 (1990年-),男,汉,河南省焦作市,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