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

血透室作为医院抢救、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特殊场所,也是引发感染的高危科室[1]。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若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容易引发各种感染,而透析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流程管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种管理模式,为了分析该模式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院对实施流程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血透室于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54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102例,女52例,年龄26~75岁,平均(49.6±3.8)岁。另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50例为参考组,其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24~78岁,平均(50.1±3.9)岁。两组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未进行护理管理流程,研究组采用护理管理流程,具体如下:①完善管理流程及制度。建立完善的血透室管理标准,如接诊流程、管路冲洗流程、上下机流程等工程流程。同时要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护理操作制度。②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执行。应定期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并对科室中发生过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责及风险意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③建立完善的识别程序与查对流程。在血透记录单上要加入医生详细的透析计划及签名,根据其透析计划进行相关参数的合理设置。在将患者送进透析室后,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的姓名、病床号等资料进行反复询问,并核对好透析器标识,以观察设置的参数和治疗单中的参数保持一致,在2名以上护士反复审核确定无误后上机。在上机后,还需要加强血液循环管路各个部位的检查,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3]。④编号管理。对患者的病历、治疗单及透析器等做好编号,以便于透析器的存取,并严格落实查对制度,避免上错机现象。⑤加强质量管理。将每位患者的上机时间相隔约10min,以更好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由质控护士把关好穿刺难度较高的病例以及疑难病例,并做好各项护理操作的详细记录,以及时发现及纠正工作的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实施护理管理流程前后的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百分值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实施流程管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实施流程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1.30%,有统计学意义(X2=5.775,P=0.016

注:与参考组比较,*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流程管理前,满意度为80.67%,实施流程管理后,满意度提高至96.10%,有统计学意义(X2=4.576,P

注:与参考组比较,*P

3 讨论

血透室是医院进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主要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以及序贯透析等透析项目[4]。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因穿刺针脱落、管路夹子忘开关、内痿动静脉针接错等因素的存在,一旦发生这些不良事件,就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护理流程管理是现代临床护理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提供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化、系统化[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流程管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实施流程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1.30%,表明实施流程管理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实施流程管理前,满意度为80.67%,实施流程管理后,满意度提高至96.10%,表明实施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是由于通过落实完善及执行管理流程及制度、护理操作流程、查对流程,并做好编号管理及加强质量管理等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可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工作,从而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血透室护理中加强流程管理,有利于降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密, 黄秋鹏, 谢琼, 等.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21(1):196-198.

[2] 左雪花. 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4):153-154.

[3] 程水芳. 全面流程管理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10):1661-1663.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1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2

将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家卫计委及省市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计委要求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医院患者入、出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凤冈县人民医院医院发展规划(20XX-2020)》及《凤冈县人民医院护理“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我院2017年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总体目标,主要是提高护理队伍基本数量和质量;抓紧护理工作基础质量及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各种护理评估;努力为病人提供现代化的就医环境和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一、20XX年工作目标

(一)护理质量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2、分级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目标值≥90分)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目标值≥90分)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7、病人平均满意度合格率100% (目标值≥93%)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9、手术安全核查率100%(目标值≥90分)

10、健康宣教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1、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2、高危住院患者安全评估率100%(目标值≥90分)

13、护理行业新标准合格率≥80%(目标值≥90分)

14、年护理事故0 。

二、工作具体措施

1.力争得到多方支持,争取落实聘用制护士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

2.适量增加护理人员(30人),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

3.继续健全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和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将护理部管理职能细化。

4.成立院科级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小组,抽临床操作规范的护士兼职与护理部在职培训专职人员共同负责全院护士的操作培训与考核。

5.积极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完成全院科室的分类管理工作。

6. 启动专科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推进护理专业化、专科化、专家化进程。加快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扩宽专科护士领域护士的培养,启动新生儿、糖尿病、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全年抽派20名护士参加各领域的进修学习。

7.启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具体按照《护理人员中医使用技术手册》18项要求落实。

8.落实“护理行业标准”专项检查,每季度1次。

9.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满意服务优秀团队流动红旗”评选活动,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0、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1、加大各层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按照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处要求,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培训内容:护理行标、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入院规范及流程、围手术期病人的管理、品管圈、建设医院服务“三部曲”。

12、促进院内“安全事件管理网报系统”的建设。

13、落实住院病人疼痛级术后并发症评估,规范出入院病人流程。

14、加快护理教学示教室的建设,加强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借助遵医附院科研平台,力争科研立项

XX、落实调整后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XX、按照临床需要,增加护理记录单Ⅲ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备选条款

17、落实医院护理应急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演练。落实血透室护士的“心肺复苏”“除颤仪”及抢救车管理的培训与考核。

18、规格病历新顺序,落实国家卫计委病历管理新规定。

19、继续加强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管理、落实高危人群的登记。

20、配合医院及其他部门落实心脏介入治疗室的筹建。

21、落实护士的分级管理档案。

22、落实各科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细化。

23、各科室落实《如出院告知册子》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3

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 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五、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追踪路线图,利用现场查看、人员访谈、患者追踪和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式对血液透析室进行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从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分,与传统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用追踪法检查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现状,由此进行的质量改进更加有针对性,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的运用有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范护理隐患,提升护理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血透室;质量评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57

作者单位:433199潜江市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戴莉: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医院评审中使用的新的评价方法,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理念,通过患者就医的过程,重点评价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否达到要求,是一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过程管理方法[1]。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尤其对血透室、手术室、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由于质量检查标准不系统,检查过程不够深入,检查人员不够专业等原因,造成检查出来的问题大多是问题的表象,不能准确提供质量改进的依据。为了顺应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提高重点科室的护理质量,我院于2012年12月份开始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室分为A区和B区,A区为非传染区透析专区,B区分为B1间和B2间,B1间为丙肝阳性专区,B2间为乙肝阳性专区。现拥有32台透析机,2台血滤机。血液透析患者每月约120例,月透析约1300例次,血滤35例次。配备护士13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6名。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为1~10年。

2方法

2.1成立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分管质量的副主任及3名科护士长组成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所有成员都经过追踪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学习和培训,分别参加国家或省级医院评审员培训并获得评审员资格。

2.2制定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价计划和评价要点选择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为切入点,按照患者入科进行血液透析的路线制定追踪路线图,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以及我院“护理管理规范(2012版)”等制定检查评价的重点:(1)护理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护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常规、护士培训与责任制整体护理。(2)人力资源管理。各级护士岗位技术要求和能级管理制度要求,紧急情况下护士调配制度。(3)重点环节的处理流程。如血管通路的评估穿刺、输血、血液透析时的观察与监测等。(4)护理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患者风险防范、意外事件的处置、透析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急诊急救处理。(5)特殊护理单元感染管理要求和监测。

2.3追踪检查采用现场查看,资料查阅、专业理论考核、人员访谈、患者追踪、系统追踪等追踪方法进行检查评价,将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互相补充。

2.3.1个案追踪以患者个人就医流程切入,对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护理服务与流程等进行全面追踪。基本追踪流程包括患者入科接待(患者基本情况与健康指导即病史、生命体征、透析前各种检查指标和透析方案的确认等)、患者评估(血管通路评估,自理能力评估、患者高风险因素评估)、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分管患者体现能级对应,紧急状态下人员的调配制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知晓患者病情、医嘱处置执行情况、护理文件记录、了解患者就医体验与感受)、专科质量与高风险管理(操作标准与实施、给药安全、管路滑脱预防、跌倒预防等)、病情观察(透析中监测管理、透析并发症观察与处置、急诊急救、危急值报告、护士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设备安全管理(透析机的消毒处置与设备维护保养)、感染与监测(手卫生、透析液配置质量监测、环境物表监测、化学污染物与内毒素监测等)、与肾内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的沟通与交接程序。

2.3.2系统追踪追踪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转入系统追踪进一步查找原因,寻找系统的漏洞和薄弱点,或者直接选取当前工作的关键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针对血液透析中管路滑脱问题,将管路安全作为追踪的重点内容,主要追踪流程有护士对血管通路的评估、血管通路的日常维护、血管通路的建立与观察(穿刺、固定、巡视、拔管与记录)、管路滑脱的风险管理(患者配合能力的评估、管路滑脱的预防与发生管路滑脱后的处置)、管路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培训与考核等。

2.4质量总结与反馈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讨论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以PPT形式对血透室全科人员进行反馈,科室确定整改目标,拟定改进计划和方案,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再次复查追踪改进效果。同时,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讨论本次追踪检查中的不足,探讨追踪检查的方法和应用,进一步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拟定下次追踪路线图及重点追踪内容。

2.5评价方法追踪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每季度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1次质量检查,根据我院“血透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别就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4个项目进行质量评分,每项满分为100分。(2)每季度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血透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每份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专业技术等17个项目,满分为51分,得分≥45分为满意,<45分为不满意,统计患者满意度。将实施后(2013年1~12月)与实施前(2012年1~12月)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2012年1~12月(对照组)共调查351例患者,2013年1~12月(观察组)调查376例患者。

2.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表1,表2)

4讨论

4.1更加关注质量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较传统的质量检查形式,追踪方法学检查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检查方法灵活,检查过程全面、深入,能凸显血透室专科特性,避免质量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追踪方法学不仅关注护理质量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更加注重问题的分析改进方案和速度[2]。每次追踪方法学检查完毕后,检查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科室再拟定详细的改进计划和方案,分阶段落实改进措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如针对血管通路管理问题,科室相继完善“护士操作准入制度”“血透室专科护理操作标准与流程”“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共12项,使护理操作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表1显示,实施追踪方法学检查评价,血透室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4.2加强细节过程管理,保证护理安全追踪方法学检查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过程,检查时通过随机提问,再根据答案以循证的方法[3],查找工作制度、工作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如追踪透析管路安全时发现透析管路固定的方法未统一,透析时间长,患者经常变换卧位,穿刺部位未事先进行适当约束,患者反映床头柜放置位置不当,从床头柜上取水杯、拿眼镜等动作易发生管路滑脱。通过对细节过程的追踪,引发管理者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在科内组织了透析过程中高风险因素讨论,收集存在的问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患者透析前患者评估制度和评估单,对配合能力欠缺,有风险的患者进行适当约束;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对约束带进行改进以及穿刺部位固定方法实施改良等,有效地降低发生管路滑脱的风险。管理者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避免了检查只注重结果,忽略原因过程分析,影响质量的改进[4],让质量管理更精细、更具体、更容易操作。

4.3提高护士质量意识,规范护士行为追踪方法学检查既是检查过程也是教育过程[5]。检查者花大量时间访谈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访谈多人,并观察护士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为质量,以此来考证落实护理制度和执行质量标准的相符性、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作为追踪方法学评价流程中的一部分,和检查者一起共同发现护理工作环节中执行治疗、落实护理措施上的缺陷和不足,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严肃性和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必要性。如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时,床旁未悬挂“无肝素”的警示标识,通过教育指导,护士明白了警示标识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沟通手段,传达某种信息,能警示他人,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于是在以后工作中便会主动自觉地遵照规范落实,使护士行为与护理规范保持一致,促进护理规章制度常态化。

4.4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科间沟通追踪方法学有助于识别和改善护理沟通,工作人员更加重视与其他科室、其他部门的沟通,达成共识[6],改变了以往质量评价只注重自身问题,涉及其他科室或其他部门的问题由于沟通协作少,容易陷入问题改进的瓶颈,导致同样的问题可能反复出现未得到改善,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7]。通过追踪方法学检查,各科室、各部门相互加强了沟通,共同直面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如肾内科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同一时间需转运多名患者,等候电梯时间长,影响血透工作正常进行,科室与后勤部门共同协商,由科室提前预约,派电梯管理员专梯接送,同时,肾内科修订了“肾内科患者行血液透析的交接流程”,解决了转运和患者交接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4.5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追踪方法学是以患者实际感受诊疗服务的经历去评价医院整体的服务品质[8],这种检查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更加重视患者的感受,关注患者的实际需要,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实践证明,追踪方法学具有系统性、灵活性、现场性及双重性等特点,是一个见效快,易操作的流程式思维和工作方法。随着对追踪方法学运用地深入,将广泛在护理管理中逐渐完善,建立常态护理质量追踪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JCI评审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28-29.

[2]陈晋利,张建国,李淑君,等.追踪方法学在迎接等级医院评审模拟自查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52-553.

[3]王海蓉,张爱琳,邱服斌.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551.

[4]刘庭芳.中国医院评审评价追踪方法学操作手册(试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

[5]刘庭芳,刘勇,陈虎,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3):2-6.

[6]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91-694.

[7]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及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3):47-49.

[8]张积慧,郭小云,刘洁珍,等.追踪方法学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7):69-71.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落实医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医院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严格按照医院力争完成三级综合医院认定工作的要求,做好科室人员工作分工及安排。逐项完成三级评审资料的准备工作,做好定期自查及整改工作。

(二)在院党委的引领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入党,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党的要求为行为准则,为目标向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继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科室严格按照医院疫情防控要求,对新进入透析患者测量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询问新冠肺炎旅居史及相关人员接触史。完成核酸监测,并做好宣教。规律透析病人每日测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询问新冠肺炎旅居史及相关人员接触史。继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四)科室发展方向:坚持加强与病房联系,针对危重症患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床旁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CRRT),联合连续性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改善及促进肾功能恢复。争取在现有透析患者中,将使用临时导管为通路的患者改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或半永久带CUFF导管。保证患者透析的医疗质量安全。

(五)科室目标任务:

科室预计年度固定长期透析人数达到:70人,透析次数达到8000人次,下半年预计收入约为500万元。进一步加大开展动静脉内瘘手术、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力度。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效果

血透室的全称为血液透析室,在医疗救治及急危重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引流患者体内血液到体外,在透析器中将血液和含有机体浓度相近的透析液采用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的目的,最终保证酸碱性和电解质平衡。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是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以及过程中。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透室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降低透析差错发生率,使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增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1]。对2012年~2013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的8名护士的护理工作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2岁,工龄3~20年。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3名,护师2名,护士2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护理前患者不进行护理流程管理,护理后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具体如下。

1.2.1实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内在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血透室护理中的各个制度以及流程。

1.2.1.1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本科室的管理措施,涉及新患者接诊流程、上下机工作流程、管路冲洗流程、透析器复用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对血透室工作人员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定时考核,同时在原有血液透析同意书和复用同意书的基础上,增设了创伤治疗知情同意书和抗凝药物使用同意书,对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做好沟通、记录,避免医患纠纷[2]。

1.2.1.2建立对患者的管理 在透析前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第一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在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各项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例如肝功五项、艾滋病等全方面的检查[3]。在血液透析单上,医师先制定好透析方案并签名确认,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血透室后反问式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核对透析器标识,依据透析方案进行参数设置。同时将透析患者的病历、储存柜、透析器、治疗单等标上编号,便于随时存取,避免张冠李戴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1.2.1.3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 对护士的血透操作流程以及新患者操作流程等坚决执行,在血透室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培训以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血透室对专科技术的要求较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医院高风险科室,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1.2.2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的护士各方面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护理前和护理后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血透患者对血透室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比较 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比较 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透室的护理流程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入院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以及制定不同的护理流程,护理的整个流程包括对患者的接诊、治疗、护理操作、护理仪器的使用以及保养等,同时包括对患者治疗、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的总流程[4]。

护理流程管理可以使医护人员操作更熟练,更系统,护理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每月的培训中,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大大增强,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5]。除外,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各项护理需求得以满足,加强护理流程管理,提高血透室护理管理的规范性,保证患者在透析时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中得出,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能力以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一定的提高。说明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6-198.

[2]府晓萍,蒋晨洁,余丽娜,等.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405-405,398.

[3]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1-622.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落实医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医院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严格按照医院力争完成三级综合医院认定工作的要求,做好科室人员工作分工及安排。逐项完成三级评审资料的准备工作,做好定期自查及整改工作。

(二)在院党委的引领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入党,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党的要求为行为准则,为目标向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继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科室严格按照医院疫情防控要求,对新进入透析患者测量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询问新冠肺炎旅居史及相关人员接触史。完成核酸监测,并做好宣教。规律透析病人每日测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询问新冠肺炎旅居史及相关人员接触史。继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四)科室发展方向:坚持加强与病房联系,针对危重症患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床旁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CRRT),联合连续性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改善及促进肾功能恢复。争取在现有透析患者中,将使用临时导管为通路的患者改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或半永久带CUFF导管。保证患者透析的医疗质量安全。

(五)科室目标任务:

科室预计年度固定长期透析人数达到:70人,透析次数达到8000人次,下半年预计收入约为500万元。进一步加大开展动静脉内瘘手术、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力度。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肾衰竭等疾病,其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1]。但是血液透析需要在血透室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从临床数据上来看,血透室中常常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患者,就此分析形成的原因[2],其中绝大多数和血液透析治疗本身没有关系,这就涉及到了血透室护理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本着服务患者的态度,也为了更好的为血透室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特选择近2年内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关预防对策,结果取得满意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20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2例,患者的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3.6±11.2)岁;抽取2015年1月之前的20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为27~73岁,平均年龄为(42.5±13.6)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持知情态度,其同意进行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病情、年龄等)进行检测,结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室内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并作记录,对照组并未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关的预防干预策略。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2.1对血透室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血透室内,所有的相关仪器对需要通过专人负责,进行统一的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定期对相关的仪器进行检查,对所有的仪器进行维护,并做好保养工作。在对仪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仪器的操作说明,同时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督,建立起质量管理小组,确保仪器的管理和使用能够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2.2做好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血透室的护理,很大一部分不安全因素来自于护理人员,所以针对于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计划。首先需要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对于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主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技术性的下操作等,在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的同时也需要确定做好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巧的考核工作,确保每个月都至少又1次考核。重点要对新入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考察,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起护理的服务质量和相关的操作技能,而且需要由年长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带教,以便于更好的传授相关的经验和相关技术与心得。同时对所有的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进行强化,需要使其对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于医院新引进的透析仪器等进行必要的掌握,严格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1.2.3强化护患沟通 为了有效的避免护患之间的矛盾,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需要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要主动和耐心的为患者提供帮助,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教育工作,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透室护理过程中所新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和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比,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透室内不安全因素分析 分析对照组患者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其主要来自于硬件设施、管理和护理人员自身三个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同样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2.2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关预防策略,干预后患者因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护理差错等不不良影响和并发症情况大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内,血透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治疗场所,而患者治疗所需的各种仪器也大都是先进的精密仪器,其仪器数量众多,因此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专业要求较高[4]。同时血透室的患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大,这样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种种的原因都为血透室的安全埋下了隐患[5]。本研究主要分析血透室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对其干预的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护患者的干预效果更好,因为各项不安全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血透室为患者进行护理,需要根据血透室护理当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干预,这样不仅能够挺好对于各项血透仪器的管理质量,同时能够促进血透室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升,进而对于更好的服务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本研究能够得出,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针对不安全因素采用合理的预防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血透室人性化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1):154-155.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57

人员素质配备与资质管理

首先是科主任负责制,要具备有肾病专业的主任医师负责血液净化中心的主任,床位比例按要求2:1配备护理人员,所有人员的必须经过正规的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所有人员必须是热爱本专业,技术操作熟练,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具有乐于奉献精神的医疗精英。

强化血液净化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所有进入血液净化室的人员必须是中专以上学历,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不得少于2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技术操作熟练,上岗前必须都要经过血液净化专科知识培训,熟悉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特点和处理方法,能熟练地使用血液透析的各种设备,能熟练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并发症,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加强病历书写质量和护理文件书写的管理,首诊负责制,熟悉病人疾病的演变情况,加强内涵质量管理,每周三下午对所有血液透析病人的病历及护理病历的检查,发现问题,按医院内部规定进行处罚,与每月奖金挂沟,并限期整改。

建立质控小组,由院长担任血液净化中心的第一责任人,任质控小组组长,由医护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制定计划,方案措施,并进行实施,每月进行医疗质量分析,重点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定期考核理论知识,到年底作为晋升、评优的标准,培养每位医务人员自觉学习的习惯。

建立健全血液净化中心的规章制度

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规定的学习,每位医务工作着都要严格学习,并写出学习心得,应该按流程工作,严格按消毒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血透室设备保养制度,规范流程。

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成为衡量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所以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特别是加强《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等医疗法规及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对所有进行血液净化中心的进行透析患者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感染检测,只要经过1周或2周以上的透析治疗,尤其要做好首次透析患者和转入患者的检验工作,一旦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指标转为阳性,要立即分析查找原因,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必要时暂时停止血液透析疗法;所以建立健全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管理很重要,尤其要加强人员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血液净化室环境管理

加强患者和家属管理,所有进入血透室的患者及家属,都要阅读医院须知,宣传血液净化中心的规章制度及探视制度,为每位患者配备专柜,以便患者进入血透室前更换鞋、帽子、口罩,禁止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治疗室,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对首次进入血液净化室进行透析的患者还要注意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心理,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对家属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如配备微波炉、电视机、报刊杂志、饮水机等,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健康知识。

建立健全血液透析安全检查,定期对血透室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人员资质、规章制度、无菌区、有菌区域划分、设备维修与管理、院感及操作规范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提出整改意见与建议,并有血透室主任签字。

加强血液净化室急救药品、血液净化抢救流程的管理,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过敏反应处理原则、失衡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处理原则、空气栓塞及抢救流程、透析液、水处理系统等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1 姜敏敏.SF-36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浙江大学,2001.

2 杨云海,姜佳莹,徐萍,等.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7.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为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20xx年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制定20xx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1.根据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xx版)》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血液透析室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常规化、制度化。

2.制定透析风险预案和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认真学习,使血透室护士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科室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透析时患者血液处于体外循环中,因此护理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医生护士必须全程陪护,并且保证每个班次必须有两个护士在岗,相互检查,包括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机器设定的治疗参数是否准确、抗凝剂及其他药物的用量。密切观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变化,时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及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做好水处理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养工作,做到医师护士技师随时沟通,保持机器正常安全运转,保证患者安全和高质量透析。

3.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指导,检查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岗位职责,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制度并演练常规应急预案的处理程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4.建立护理缺陷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出现的护理缺陷分析发生原因,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学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上报护理部。护士长坚持严格督查各项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加强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作到班班交接时认真核对、做到帐物相符,每周加强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护士长每周检查1—2次。

6.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工作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

7.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20xx版)》,加强消毒隔离检查。

2.保持水处理、配液间、治疗室、透析室的清洁,每日按时消毒,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养工作。

3.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对透析用水、透析液定期检测并做好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换执行率100%,透析消耗品、医疗废物按规定集中处置率100%。

四、加强护理人员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学习巩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操作,同时还要宽视野、掌握先进技术、不断与其他医院同行进行交流,熟知血透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熟练掌握各机型操作与报警处理。

2.坚持每月在科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3.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4.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函授及各种学习班、研讨会,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动态。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全科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论文1—2篇。

五、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

1.对患者护理实行责任制,要求分管护士根据所管病人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并提供相关健康教育资料。

2.鼓励护士通过有趣、通俗易懂等各种不同形式向透析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

3.通过询问病人及家属、检查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度,评估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

六.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1.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抓起,每份护理文书做到书写认真、及时、规范。

2.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3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确保护理文书合格率100%。

七.工作量与经济指标

1.病人收容:增加20%。

2.治疗人次:增加20%

3.机器使用率: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划怀孕妇女孕前检查;采集方法;部位;掌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来我科的计划怀孕妇女采用以往手指直刺采血法,80例采用现在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它们的平均年龄28.5岁,平均体重53.5kg。均系身体健康,生命体征平稳正常。

1.2 采血时间 早晨7:00-8:30,采血前8小时应停用各种食物及药物。检查对象无剧烈活动,无情绪波动

1.3 采用方法 所有检查对象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采血,采集时尽量避免家属在场观看,以免紧张不安,影响采血的成功率。80例运用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检查对象端坐在采血台前左臂平放在台面上手心向上,操作者左手握住检查对象的右手,暴露手掌迟侧,右手轻轻的按摩或热毛巾敷掌侧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酒精棉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右手持采血针沿检查对象手掌根部迟侧向手掌迟侧3厘米处与手掌迟侧向外1厘米相交处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0.8~1.2mm,不要用力挤压,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

2 结果

2.1 一针成功率 采用掌侧定位斜刺法,一针采血,血量渗透均匀,血斑直径≥8mm,定位斜刺采血法80例,一针成功79例,成功率98.7%,对照组成功率89%。

2.2 穿刺点止血时间 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止血法平均(5±7s)。

3 采血时的注意事项

3.1 采集时尽量避免检查对象观看,以免检查对象紧张不安,给其必要的解释,劝其不必紧张,采血不会给检查对象造成身体大的伤害,采血前必须带口罩、帽子,按正规化洗手,采用一人一针,操作前后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后方可操作,同时要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2 调节室温25-30℃,当室温过低,检查对象因四肢寒冷,血流缓慢不畅,因局部血流量不足而导致采血失败。室温过高,检查大量出汗,因汗液中含水分99%,固体成分不到1%,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会使外周阻力增大,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流至局部的血流量仍缓慢不足,造成采血斑过小,而且血滴到圆圈内迟迟不渗透,严重者可导致凝固而需重新采血。

4 护理体会

4.1 此法采血一针成功率高 定位斜刺采血法,斜刺进针的部位为手掌浅静脉收集手皮静脉网,汇入手迟侧缘静脉处。穿刺点为浅静脉汇聚点,血量丰富,出血快,对滤纸片渗透好,渗透均匀,又由于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层组成,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用力挤压易挤出脂肪颗粒,是导致采血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定位斜刺采血法位置更精确,效果更好。

4.2 操作简便易行,效率高 ,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不采取任何辅助工具,定位准确有效,避免了针刺过深及反复穿刺,大大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4.3 对检查对象的影响 掌侧定位斜刺采血法只需轻轻挤压,血斑标本即可合格,有效地降低了因血量少而反复用力挤压所致检查对象紧张心理,同时穿刺后止血时间并不延长,降低了检查对象痛苦,检查对象易于接受。

5 讨论

近年来我科检验仪器不断更新,对检查对象采血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我科自采用了定位斜刺采血法,定位准确,效果满意,而且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标本的合格率也高,不但减轻了检查对象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赢得了检查对象的满意。总之采血成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每位检验人员都遵守正规操作的流程,注意采血时的细节,寻找失败的原因,不断吸取经验,一定能够把这项采血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郝平.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12(8):235.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单位:453400 河南宏力医院血液净化室 我科于2009年7月起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实行护士长一责任组长一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使护理质量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任组长和护士,并强化了各岗位职责,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常规血液透析固定患者110人,分为两区,设为4区和5区,每区55人,每区设一名组长和其他七名护士。每区设置十台血液透析机,编号1~10,1~5为一个责任区,6~10为一个责任区,每个小责任区有3名固定护士在该区上班,负责该患者的患者管理与宣教,其中有一名经验较丰富的老师进行指导协调工作,并及时把患者的情况汇报给组长或责任总护士,给予及时有效地处理。平均每人有9名相对固定的患者进行跟踪指导管理。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①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明确责任护士职责,每月组织学习1~2次,制定详细的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并有责任护士定期周期性的宣教。②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改革传统的护理排班模式,按护士职称高低、力量强弱搭配合理排班,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实施了护士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工作在最繁忙时段的人员、质量和安全。落实责任制护理管理,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血液净化室有20个透析单元,护士19名,除护士长、主班护士和病区值班护士,其余16名护士参与负责“包干”患者。透析单元分为两区4组,每区10个透析单元,每区8人(由1名组长及7名责任护士组成),每小组3名责任护士,剩余2人作为机动调配人员机动人员与责任护士1~2月调换一次。每日两班患者,每班治疗有四名责任护士完成,其中有一名组长或年资较高的护士担任责任总护士,负责科室工作的协调。③透析患者定区定机,110名患者分为两区,每区的55名患者又分为两组,分别在各区的1~5责任区和6~10责任区内做治疗。每个责任组有三名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该责任组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每名责任护士有自己的固定患者群进行管理,每组护理人员长期为一组患者服务。当责任护士不在岗时,由所在组的护理组长或其他责任护士代管。责任护士在工作中落实整体护理,把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组长除担负责任护士工作外,还负责所在组的护理质量检查和对年轻护士的指导。在对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确定职责分工后,根据科室多数护士(>85%)的意愿和患者的需求,调整护士排班模式。④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首次接诊护士微笑迎接患者入科室,由责任护士带患者熟悉科室治疗环境,介绍住院制度、介绍管床医生及正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等,通知管床医生,待医生作出诊疗计划后,制定透析处方后,责任护士在第一时间内执行医嘱。在患者上机后,对其进行首次的专科宣教,患者的任何疑问责任护士均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答。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责任护士全程进行病情的观察评估,进行有效及时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当班医师进行处理。患者离开前给予科室名片,便于患者在需要时进行24 h的咨询。⑤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作为一所县级医院,面对的人群大多是周边的布衣百姓,透析已经成为其难以承受之重。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得到集团公司及医院的大力支持,每个透析单元的床头均安装有一台电视,提供了患者的配餐间,给予回家不方便的患者提供了惠民病床,此外,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给予爱心救助,每次透析发放100元爱心救助金,每年一次肾友会增进病友医患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对透析较好的患者进行鼓励,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引领他们回归社会,重拾生活的希望。

1.2.2 评价方法 每月发放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护士长填写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评价表,护士长每月针对110多名患者在透析期间随机发放问卷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并现场收回,患者满意度达100%。此外,对患者对健康宣教的内容进行抽查考核,包括内瘘的护理,导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遵医行为,血液净化室制度,干体重及透析充分性,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反馈责任护士的宣教效果。科室质控小组对责任护士的宣教单进行跟踪,反馈敦促宣教进度。

2 结果

2.1 责任制护理在血液净化开展以来,有利于优质服务的开展,患者的满意度达99.7%,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顺应性,有利于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患者的一般状况的到了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乐观了。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感染管理;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功能衰竭的替代治疗,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有调查显示感染是导致尿毒症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其生存质量及寿命,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医务人员也面临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此,作为透析室医务人员责任重大,认真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血透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1.1患者自身的因素 原发性基础疾病病程长;机体营养不良,消瘦,体力不佳,贫血重;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反复穿刺血管,频繁的血液暴露。

1.2建筑布局不合理 三区划分不清,各功能区混用或交叉,诊疗面积不足(透析单元拥挤,床间距不足)。

1.3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未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未落实,感染监测不到位,监督不力,执行力差。

1.4医源性因素 医院及医务人员对院感防范意识欠缺,有法不依,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差,手卫生依从性差,未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未严格无菌操作,传染患者未专区专机透析。

1.5透析因素 透析用水污染,透析患者血液及体液污染透析机,透析器复用不规范,透析机及水路消毒不严格,消毒液不合格,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管进行肝素封管。

2 血透室感染管理防控措施

2.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 由于依从性好的患者感染率低[1]。因此做好健康教育环节质量控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患者,有针对性实施健康宣教,如告知病友各种血管通路的正确维护,减少血管通路的感染率;合理正确饮食,改善营养不良;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2环境的管理

2.2.1结构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5m2,床间距大于0.8m。

2.2.2严格控制陪护 血透室内不准探视患者,重患者经特许除外,因为消毒后的室内一经使用,空气细菌数量随人员进出数量、频率和时间推移在增多,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途径,降低感染率。

2.2.3环境的清洁工作 三区的抹布、拖布应该严格区分,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湿式清扫透析区。

2.3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3.1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各项工作制度、职责和预案,使血液透析室的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2.3.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科内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职责。经过质量控制组的督查与自查,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科人员对科室的随机检查与监管,严把血透感染环节质量控制关,将血透感染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2.3.3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 每月针对上月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内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包括血液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制度、透析器复用制度及操作规范、机器的保养维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等,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使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2.4严格消毒隔离,切断感染途径

2.4.1基本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划分三区;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区域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换工作鞋;工作期间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对于新入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擦拭消毒;严格物品管理,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记醒目,消毒物品有消毒日期并在效期内;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

2.4.2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隔离措施 医务人直接触患者时实施标准预防;严格透析患者的感染档案管理,每6个月监测患者输血前全套指标,并保留原始资料,及时上报有关传染病信息;分区分机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禁止复用透析器。

2.4.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和职业防护 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和媒介,因此重视手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2]。医务人员严格掌握洗手指征和洗手方法。为患者上下机均需更换手套,清洗透析器时应戴防水围裙、袖套、手套、防护镜。医疗废物分类处置,针头、玻璃等锐器丢入锐器盒,达到2/3满时将其密封及时更换,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每天与医院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工作。各项治疗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注意各种血管通路的维护,长期、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每次严格换药,注意无菌操作,连接好动静脉管路后将接头处用无菌纱布包裹于治疗巾中,防止感染。治疗时,家属一律不得进入透析室,减少人员走动,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对于置管者,尽量减少动静脉端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

2.4.4水处理系统和透析机管理 水质好坏给患者带来许多影响,如即刻发生的发热反应、低血压、头痛等;远期发生的炎症反应、营养不良、氧化应激以及脂代谢紊乱等均与水污染有关[3]。因此应加强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按时更换水处理各种滤料和反渗膜,每月对水路消毒,在细菌超过50CFU/ml或内毒素超过1EU/ml应提前进行干预并监测水质,监测化学污染物1次/年,软水硬度及游离氯监测1次/w,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提前进行干,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

透析机外壳很易被血液污染,应立即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一次性布去掉血迹,再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待透析结束后再按常规对整个透析机外壳及内部进行消毒。

2.4.5透析液的管理 透析液配制专人负责,2人核对。每周对透析液盛装桶消毒。碳酸氢盐透析液易被革兰阴性菌污染,应加强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配液时间、保存时间、操作过程、盛装容器消毒等进行质量控制, B液现配现用,24h内用完,A液120h内用完,浓缩液盛装桶与透析机吸液插管接口要紧密,防止污染物进入透析液。

2.4.6复用透析器管理 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规范》进行复用,复用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复用操作规程,操作时做好职业防护,使用全自动复用机复用透析器,消毒完毕后,标志清楚,有复用者姓名、消毒日期和复用次数、外观、容积和破膜实验结果,每个患者透析器独立低温储存,复用区与存储区分,阳性患者透析器不复用。

2.4.7血透室的消毒监测管理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要靠有效的监测、监控来保障,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是保证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血透室透析准备室、配液室、透析室每月进行空气、物表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随时监测,消毒灭菌效果每月监测,工作人员手、透析液、透析用水每月细菌监测,每月进行透析液浓度监测,每季度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行内毒素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科室建立各种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记录本备查。

3 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反应医院管理整体水平,我们通过对血透室感染管理危险因素的讨论分析 ,提出感染管理措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重视血透室感染管理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落实,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消琼,徐红燕,杨元媛. 血液透析室运用规范化管理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J]. 护理杂志,2008,25(5A):59.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64-02

我院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血液透析室至成立以来,透血病人逐年增加。根据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成劳社办【2008】467号文件),我院从2010年4月6日开始办理医保血液透血病人的特殊门诊工作,现将工作中发现的管理难点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0年4月6日开始办理特殊门诊工作,城职、城乡参保的血液透析病人均按门诊特殊病人管理。2011年7月城职医保特殊门诊开始网上直报,次年7月血液透析城职医保病人开始挂网审批。通过对血液透析病人医保报销政策的宣传,以及协助医保局行成都市医疗保险门诊血透治疗拟定额付费实名问卷的调查,特别是城乡参保的血液透析病人门诊血液透析治疗费用报销类别的讲解,病人满意度提高 。

2 管理难点及对策

2.1 管理难点

2.1.1 如何避免医保基金不当流失,保障参保血透病人享受政策允许的资金帮扶。在医保基金管理方面,新医改方案给出了原则性改革思路,提出了“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和“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等【1】。这些政策导向说明了统筹基金管理的重要性。特殊门诊病人的整个管理过程也涉及到统筹基金管理的问题。然而目前特殊门诊的办理流程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医疗机构尤其是其医保管理责任科室在办理特殊门诊时应结合地方特色,拓宽思路积极寻求便民措施,简化管理流程,尽量做到让病人满意,让办理了门诊特殊疾病的参保病人能及时享受基本医疗;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相应专业人员培训,严把审核质量关,保障社保基金安全。针对需行血透的病人可设专人进行疾病审核,符合条件者进行信息登记备案并专卷管理,由有资质的医师制定具体透析方案,财务科设专人进行费用报销结算,开发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保障医保专项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2.1.2 如何加强政策宣传和疾病知识宣教,使此类病员既充分了解国家医保政策的优越性,同时认识到自身疾病的可治性,从而积极参保,使疾病得到及时救治。医保病人分为城职、城乡管理,目前基本全民参保,所涉及人员广泛且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国家医保政策认识程度同样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加强对病人国家医保政策的宣传很重要。可通过纸张打印宣传、口头讲解、门诊大厅醒目位置展示流程图等方式进行宣传,其中耐心教育城乡病人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尤为重要和困难。针对需行血液透析的病员应详细告知其国家相关政策,帮其初步评估参保后可能从中获益的金额,使其充分认识到通过享受国家政策可很大程度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另外多数尿毒症患者及家属对其疾病多持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治疗只是白花钱,所以应告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综末期替代治疗的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治疗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并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主动参与并享受医保政策允许的资金扶持。

2.1.3 如何运作参保病员的费用报销结算,尽量简化流程,使血透参保人员尽快获益?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标准和治疗范围很明确。医生拟定诊疗计划,病人每半月开一次处方,三个月(一个季度)报销一次,诊疗计划外的药或检查视为自费。报销时,病人须提供身份证、医保卡和工商银行卡的复印件及处方附方、检查单发票。但是鉴于医保费用报销牵涉到医保科、财务科及部分临床科室的工作,加之财务审核工作精细严谨,所以患者往往来回奔波,继而怨声载道。所以医院门诊办公室、财务科、药剂科、信息科、网络科、医保科需相互协作,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门诊患者报销流程,成立相应的专职管理团队,尽量简化报销流程,搭建患者与医保局之间的便捷桥梁,使患者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医保的资金补贴政策。针对血液透析的参保病员此点尤为关键,因为长期规范的血液透析将带来巨大的经济花销,而疾病的不可逆性又往往使患者身心俱疲,一旦患者经费报销处处遇阻或报销经费迟迟不到位,则将对其个人和家庭的带来额外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所以医院可采取预存小部分透析费用的方式保障患者进行规范有序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有医院派遣专人与医保局进行资金结算工作,减少患者及家属治疗以外的后顾之忧,提高其满意度。

2.2 对策

2.2.1 加强对特殊门诊审批、结算方式的信息化管理 ;透析病人审批资料由透析室设专柜管理保存,实名字编号备查;设置专门窗口、安排专人办理门诊特殊疾病的方案审核及费用结算。

2.2.2 加强医保政策优越性宣教,同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授,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主动参与医保特殊门诊的办理。

2.2.3 医保科成立专门的特殊门诊病人档案管理室,充分利用电脑快速、准确查找病人资料。动态反应医保血透病人在我院就医情况。便于医保局及上级主管部门随时督查及抽审血透病人挂网结算及季度审批。

3 结果

3.1 目前已完成上报《成都市门诊特殊疾病医疗服务管理承诺书》,对本医疗机构规范管理门诊特殊疾病医疗服务做出承诺,并取得较好成果,来院的透析病人均增加。

3.2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医保局更是将我院特殊门诊服务推向全市,前后两年相比血液透析病人参保情况如下表所示:

4 结论

血液透析是目前挽救和延长尿毒症等终末期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肾脏有效替代疗法[2]。随着透析治疗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但是较高的生存质量依赖于充分的透析治疗,而透析费用则是影响病人正常治疗的重要问题,所以透析费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医改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新医改政策提高了门诊血液透析病人的报销额度,大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由于患者经济方面的顾虑相对减轻,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大多能遵医师建议增加透析次数,从而使透析充分性提高,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病人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以提高。而医院方面通过对医保政策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加强对特殊门诊审批、结算方式的信息化管理,加大门诊血透病人相关医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对血透参保的病员实施小额预存大额垫付、优化报销流程等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使参保门诊透析病员逐年增加。

参考文献: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近年来,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强消毒监测管理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测科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我科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日益增多,透析人群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医院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此,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已先后出台《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和《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血液透析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其中,如何控制血液透析病人的医院感染是其重要环节。因此,血透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是直接影响血透病人预后和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1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患者自身因素

1.1.1 患者年龄大,感染风险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加上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并发感染的基础[1]。

1.1.2 患者伴有原发病及贫血者发生感染率高。透析不充分致透析患者食欲不佳、营养不良,易致患者消瘦、体力不佳,贫血逐渐加重。特别是尿毒症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透析时易丢失营养成分,易于感染。有报道10%~70%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也是易于感染的原因之一[2]。

1.2 医源性因素

1.2.1 血透室环境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终末期肾脏病人的增加,而肾脏移植由于肾源、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肾脏终末期病人都能马上进行肾移植。能够延长其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就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基层医院由于资金、设备等很多原因,血透室的规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透析治疗的高成本和国家规定的低收费的矛盾医院领导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取舍,其结果是人员、设备方面投入受限。血透室不得不大量加床,造成了血透室布局不合理,床间距不足,辅助用房不够,室内设计不规范,连台时消毒时间不够,室内空气质量难达标等。

1.2.2 空气污染

血透室空气消毒后,空气的菌落数能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是,在开窗通风后,加之区域之间的门不能随时保持关闭良好(工作人员进出门后没有及时关闭好),造成空气菌落计数超标的事情时有发生。

l.2.3 医疗用具污染

血透室使用的监护仪器、导联线等容易被污染,在病人之间造成交叉感染。

1.2.4 非医疗用具的污染

患者床单元设施,如被套、床单、枕套等,遇到患者呕吐物、血液等体液污染时,我们只更换被套、床单、枕套,而呕吐物已经污染了棉胎、枕芯,只换外壳后附着在棉胎、枕芯上的污物,造成细菌在其滋生,是血透室重要的感染隐患之一。

1.2.5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在临床检查中发现,由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差,洗手依从性低,两个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间不常规洗手或手消毒。众所周知,血透病人普遍抵抗力低,正常人的皮肤上存在着大量的暂居菌,不严格执行手卫生就容易在工作中将A处的细菌带到B处在条件适宜时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1.2.6 进出血透室人员控制不严

血透室原则上不留陪伴, 但实际中血透病人家属往往不听劝告,趁工作人员忙于治疗、护理时不换鞋偷偷就进入了透析间。

1.2.7 制度落实不到位

比如说透析器复用制度、医院感染及监测制度、透析用水监测制度、一次性耗材使用制度、血源性感染病人管理制度等.

2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2.1 饮食调理

血液透析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 g/kg,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瘦肉为主,另外需补充维生素、钙、铁制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减少输血。

2.2 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组成

由院长、感管科长、科室负责人的三级网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院长重视,院感科科长督促、监管科室负责人,把血透室院感工作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包括透析室、治疗室、配液室)采样、透析用水、透析液、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管一次性医疗垃圾,定时检查并就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3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

人人参与、人人把关,是做好院感工作的基本条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执行力。使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2.4 环境的管理

2.4.1 合理布局利用医院现有条件,最大可能让布局、流程、功能符合《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规范》要求。明确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医务人员通道、病员通道、污物通道。做到区域不交叉、不逆流。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m2,床间距不少于0.8m。从而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乙肝、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分区分机透析、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

2.4.2 严格控制陪护 血透室内原则上不准探视病人,除危重病人、老年人经医护人员特许外一般不准家属陪护。尽量减少血透室人员流动量,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因为消毒后的室内一经使用,空气细菌数量随着人员进出数量、频率和时间推移在增多,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2.4.3 空气的消毒 每日夜间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静态消毒。

2.4.4 卫生清扫的要求 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拖把分别用蓝、黄、红三色标志区分使用,用后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湿式清扫透析区。

2.5 严格消毒隔离,预防血源性感染

2.5.1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拖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洗手、戴手套、口罩,复用透析器时做好职业防护(系围裙、戴护目镜、口罩)。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重要的传播途径。洗手是预防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接触每个透析患者前后须严格洗手。每月院感科专人来做手培养。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操作或接触血液时戴手套, 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并只能从清洁区移向污染区。治疗车上备快速手消毒剂以应急需要。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无菌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2.5.2 新入血透患者进行输血前系列的检查,长期透析的患者每6个月复查,透析病人之间不共用物品(监护仪、血压计)。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5.3 预防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医疗锐器刺伤皮肤的状况。要求医务人员小心使用医疗锐器,操作熟练,注意力集中,诊疗操作时光照度要好,医疗废物要按规定严格处理,发生职业暴露时,立即进行处理和报告,及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预防,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程度。

2.6 透析液管理

透析液的细菌污染是血液净化疗法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细菌污染透析液后,尽管细菌无法通过透析膜,但细菌碎片及内毒素可通过透析液进入透析患者体内,发生致热原反应,从而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反渗水应每月定期消毒,细菌培养监测。目前常用的碳酸氢盐透析液易被革兰阴性菌污染,因此必须加强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配液时间、保存时间、操作过程、容器消毒等进行质量控制配制人员专业培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B液必须现用现配,而且24小时用完,B液桶需要严格的消毒及消毒液残留检测。

2.7 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透析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即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从而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为了防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及流入社会,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应严格落实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制度。医疗垃圾、生活垃圾严格分开。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要靠有效的监测、监控来保障。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是保证血透室医院感染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血透室准备间、配液间、透析室每月进行空气、物表监测一次;使用中消毒液浓度随时监测,消毒灭菌效果每月监测一次;工作人员手、透析液 、水处理系统每月进行细菌培养一次;透析液配制专人负责,2人核对,每月进行一次透析液的浓度监测。科室建立各种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登记本,做好血透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记录备查。

医院感染与医护质量息息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反应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3]。希望通过对血透室持续的改进和规范,让血透室工作人员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重视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的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桂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相关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

血透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带教方法 血液透析 专科护士

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 高科技、 劳动强度大的科室,对护理人员要求较其他科室高,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高。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09年正式成为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有效提高护士专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因此, 针对血液透析专科特点,在临床培训过程中,制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科已培训学员90名,均为女性,年龄24—45岁,平均38.6岁。本科15名,大专69名,中专6名。主管护师38名,护师50名。护士2名。工作年限3-15年,平均6.8年。其中有透析工作经历的68名,初次接触的22名。学员临床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研究组(B组)。A组45人,平均年龄38.2±0.4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8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B组45人,平均年龄38.4±0.2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7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两组学员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专科培训的方法:我科是血液透析科,分两种带教方法培训学员90名,分3批进行培训,均为女性。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2专科护士人员分组,由于护士带教师资不足,凡具带教资格的老师和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方式带教。A组为一对三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3名学员,全程带教的模式。B组为一对一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一名学员,全程带教。

1.2.3分组带教法:护士在每个专科培训班时间为3个月。培训第一月为专科理论学习时间,要求全体学员参加。由专科教授和主治医师及有授课能力的护理人员根据培训教材讲授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及目前国内外的血液透析专科新技术和新业务。第二,三个月在血透室分两种带教方法进行操作培训,要求学员通过培训能够规范掌握所有能够提供培训透析机器的操作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能够进行透析过程中病人的护理和病情观察以及透析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带教培训,使得专科护士不仅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培训,提高血液透析专科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掌握规范的血透技术操作和提高对病人的管理。

2 考核与评价

各批次学员均根据考核手册规定,对培训内容中的专业知识进行闭卷考核,专业技能采用现场抽考,并对每项成绩做好记录。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标准参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进行。以一百分为满分。分为合格,不合格,良,优。

3 结果

本院血透专科护士培训3批学员,在培训结束时。A组学员考核优秀5人,良好25人,及格15人,不合格0人。B组学员考核优秀25人,良好15人,及格5人,不合格0人。研究组学员的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A、B两组学员操作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人)

平均成绩(分)

优秀率(%)

对照组(A) 45

78

11

研究组(B) 45

89.8

55.6

注: P

4 讨论

制定规范的配训计划,通过对两种带教模式学员的考核和分析,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更适合血透专科护士的带教培训。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高科技、劳动强度大的科室。透析过程中病人极易发生多种急性,重症并发症,即使在病房工作了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护士来到血液透析室,对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还是很陌生。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一对一的带教不但更具针对性,而且更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放手不放眼地对学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带教。更能直接影响学员对血透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专科技能的规范操作。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由于培训时间短,又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渐进地提高专科护理能力,所以一对一的带教更能使得培训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对专科知识和技能的规范操作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

通过三期血液透析专科培训学员,分两种带教模式进行操作培训后的反馈和考核,可以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培训出的学员,其规范化的专科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因此为保证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安全规范的专科护理服务,培训基地应主张一对一的对学员进行全程带教。同时针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特点,各血透室也应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为血液透析专科培养和储备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叶锦荷.探讨血液透析护士的专科分层次培训.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6卷第4期:83 (下半月版).

[2] 苏小妹,杨柳枝,贺珊.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J]现代医院, 2010,(09) .

[3] 唐春苑,王饶萍,叶晓青.血透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J].护理学报,2006,13(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