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动员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实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让项目给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带来实惠。刚才,农办马主任宣读了县上《关于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实施意见》,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会上,政协邵主席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双百”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温暖工程是一项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公益事业,自1995年启动实施以来,始终按照“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扶助社会困难群体作为基本任务,先后在全国10多个县份启动实施。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温暖工程基础上又提出了“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即利用5-10年时间,在全国欠发达省份遴选100个县,为每个县资助培训1万名农民,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素质,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或就地创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据了解,“双百”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已经筹到以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为主的海内外善款3.2亿元,已在广西、云南等12个省份的21个县组织实施,共有7515名贫困农民接受了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98%。

__县作为资源型经济县份,工矿企业较多,人地矛盾突出,劳务输转空间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最大的项目、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是,从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看,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对此,县上在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类培训资源,全面加强农民培训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不断拓宽培训途径。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终于争取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这是造福全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一件大好事。精心实施好这个项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一是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全县耕地与人口矛盾十分突出,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转移压力很大;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支柱产业效率不高,农民增收幅度缓慢,核心问题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人地矛盾,能够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加快全县农业特别是三大产业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有利于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时会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不仅是干苦活、累活、脏活、重活、危险活,而且用工受到歧视、工资被拖欠、超时工作,劳保水平低、生产安全条件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流动人群中,二次失业率高、受伤率高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通过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资金的扶持,有组织地对农民工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稳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务工人员获得稳定的收入。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不仅能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够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逐步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体会县上争取项目时的艰辛和付出,准确领会这个项目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乡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力组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中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加深对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实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顺利实施

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要求严、标准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规范实施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力求早见实效,确保今年一次性集中训农民1万人次,全县农民总体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严格按照项目程序,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为了抓好本文 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县上已经下发了20__年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近期还将下发《关于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制定本乡镇农民培训工作总体 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合理确定培训内容。要针对我县农村实际,把对农村劳动力中从事草畜、药材、核桃等产业开发以及拟向非农和城镇转移就业的中青年农民作为培训重点,按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层面,采取集中施教培训和分散引导培训两种方式进行。要以准备外出务工的中青年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选择市场紧缺的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电汽焊工、保安、电子等专业,通过短、平、快的培训方式,教给他们一技之长,核发技能证书,签定劳务合同,实现订单输转。要以满足草畜、核桃、药材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需要为方向,以核心农户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营销知识和产业化经营理念的培训,以促进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既快又好的发展,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专业覆盖面广,培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动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县内现有的培训机构为重点,总结推广职教中心开展“两后双百”培训的成功经验,规范和健全乡村两级培训网络,有效整合县内专业、半专业师资力量,聘请省市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教授,开展讲座授课、现场指导。要把具备培训资质且培训转移能力较强的煤业集团、乡镇煤矿等培训机构一并纳入这次培训活动,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切实做到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的优势组合、合理配置。

4、完善设施条件,切实加强培训管理。由于该项目实行报帐制,所有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必须实行公开承诺“一条龙”服务制度,大范围地公开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保障措施,真正使参训对象在训前有选择、训中有保障、训后能就业。各级培训机构在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要多方筹措资金,下大力气解决好培训的硬件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特别是职教中心要不遗余力地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衔接联系,力争列为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基地。各培训工作人员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严格拟订培训大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健全学员培训档案,规范使用培训教材,确保农民真正能学到一技之长。要建立健全教师选聘制度,尽快从农牧、林业、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抽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全县骨干培训教师队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果乡镇师资力量不足的,可由乡镇抽调在本乡镇工作的农林院校毕业生作为培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员要求,适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尽可能地满足培训需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各个培训机构要把这次培训活动当作政治任务,千方百计筹措项目资金,积极为参训对象购买笔记本、钢笔等必须品,为培训工作人员提供住宿方便,确保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5、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努力扩大培训成果。要以促进产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就业为目的,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形式,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真正较好地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出路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培训机构一方面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及时安排学员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就业一批,努力使参与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学员就业率不低于80%。另一方面,要针对全县草畜、药材、核桃三大产业发展层次低、见效慢的实际,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这次培训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县上计划的1万农民切实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努力使参与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农民真正撑握1-2门实用技术,推动三大主导产业迅速做大做强。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取得实效

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是一项德政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培育新型农民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开展农民大培训、推动农民大转移、实现农民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目标要求,把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作为推动我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列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组织协调、责任落实、奖罚激励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双百”培训工作推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县上已经成立了由政府任县长为组长、政协邵主席、县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人大苗主任、政府于县长、政协钱主席为副组长,农办、统战、发改、社保、教育等18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要加强部门配合。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复杂,任务艰巨,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18个成员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探索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 ,加强协作配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各乡镇特别是乡镇一把手要切实负起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加强与各部门、培训机构的衔接联系,认真组织发动群众,协调解决好乡村两级培训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我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有序进行。

三要健全各类资料。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基地认定意见、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制度,健全学员档案,制定培训大纲,督促各位参学对象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在确保项目验收时档案完整、资料齐全的同时,确保各个参学对象在实际操作中有据可查,确保整个工作结束后,资料齐全,档案完善,能够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县“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对全县培训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要按照项目要求,全面实行首席责任制度,因工作不到位,出了问题,影响项目考核验收的由各单位主要领导承担责任。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县上将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严格考核,对培训质量好、学员满意度高的培训机构、乡镇和部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对不负责任、培训质量差、农民和用人单位不满意的培训机构、乡镇和部门,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严肃处罚,并直接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雨露计划;扶贫就业开发;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32-02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推动和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2006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启动了一项旨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而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工程的“雨露计划”,该计划自2006年10月启动以来,收到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共计投入培训资金7.3亿元,培训人数达到165万人,安置就业人数126.7万人,带动400万~500万贫困人口脱贫。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尚需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推进这一计划的实施,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就业开发。

一、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让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重视“雨露计划”的实施

为实全面推进 “雨露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推进“雨露计划”在各地的实施。但在一些地方,此项工作开展与中央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1)领导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工作粗放,简单应付的现象,不少人仅仅基于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下宣读了一下文件,并未把此项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积极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2)宣传引导不到位,“雨露计划”启动实施历时虽近一年,但在一些地方,此项工作基本仍停留文件里,停留在机关中,除专项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外,不少人对何为“雨露计划”不同程度的都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3)群众认识不到位,“雨露计划”的实施中已有一段时间,但不少贫困地区农村民众,未能充分认识转移培训对于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意义和作用,对转移培训大都缺乏应有的热情。这些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雨露计划”的实施。此项由政府和社会买单,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按理理应受到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在实际实施进程中,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非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虽经各级干部的耐心说服与动员,能积极主动参与此项计划的贫困地区农村民众依然为数不多。切实从根本上推进这一计划的实施,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尚需不断提高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计划的认识。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实施“雨露计划”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性措施,是扶贫开发理念的重大转变,是扶贫开发由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转变,是就地短效脱贫向外延长效脱贫的的重大转变。不少农村地区贫困的大量事实表明,农村中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实质上是素质贫困、能力贫困、观念的贫困。扶贫先扶智,实施“雨露计划”实际是对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所开展的一项素质扶贫、能力扶贫、观念扶贫。对此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此项工作。其二,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结合贫困地区广大农户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加强对他们进行宣传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与培训不仅利于提高劳务收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利于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激发其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丰富“雨露计划”的内容,提高“雨露计划”实施的成效与质量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安排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各培训机构在“雨露计划”实施过程中,基本都能做到有计划、有设施、有师资、有教材、有内容,基本能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下达的培训指标和培训任务。但就培训的成效与质量而言,并不尽如人意,个别地方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表现之一,培训设施不能满足实训操作的需要,不少培训机构不但设施陈旧落后,而且数量十分有限,每次基本只能满足3~5人的实训操作需求。表现之二,培训时间较短,根据“雨露计划”的实施要求,对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一般为每期3~6个月,但有些培训机构为节省培训开支,增加培训收益,不同程度地压缩了培训期限,缩短为每期15天左右,甚至1~2天。表现之三,技能简单、单一,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虽然基本都能掌握一至两项简单的基本操作技能,但这些技能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初级操作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差距。转移培训质量的偏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劳务人员和就业组织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推进“雨露计划”的实施,在一个方面,无疑需要不断丰富转移培训的内容,不断提高转移培训的成效和质量,以增强转移培训的吸引力,增强劳务人员对转移培训的热情和信心。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个层面上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症结的重要途径。第一,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丰富转移培训的内容。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三个方面。而在近年来的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中,各培训机构大都侧重于参训人员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轻视或忽视参训人员职业意识、职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少参训人员虽经培训,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但难以适应当前各就业组织的岗位需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丰富和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价监督机制,提高转移培训的成效与质量。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政府认定的考试、考核机构依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在当前所进行的转移培训就业中,积极引入这一评价监督机制,在一个层面上可增强对各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评价监督,促进各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的水平和质量。第三,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多方筹集资金,为“雨露计划”的实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予以相应配套,同时争取用人单位和社会予以相应支持,这一资金的投入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少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省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基本无力予以相应的配套投入,而在用人单位和社会方面,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亦基本无相应的投入,也就是说整个用于“雨露计划”的资金来源基本仅限于中央财政投入的部分,即平均每人400元左右的培训费用。这笔经费既包括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也包括参训人员的基本生活开支,如果按每人每天10元的基本生活开支计算,这笔费用仅够维持40天,且尚不包括培训机构所需的必要的培训支出,更不要说满足3~6个月培训支出。在培训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指标和培训任务,不少培训机构不得已只好缩短培训期限,将本应在3~6个月内完成的培训任务,缩短为15天左右。培训时间的缩短,反过来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培训资金的捉襟见肘,显然同样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雨露计划”的实施,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雨露计划”的实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无疑同样成为当前推进“雨露计划”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积极加大财政资金对“雨露计划”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中央财政对“雨露计划”支持的同时,切实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对“雨露计划”的支持。(2)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培训基金,统筹用于劳务人员的培训,并计入企业的人工成本在税前列支, 以进一步充实“雨露计划”的资金来源。(3)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通过电视专题节目、报刊征文活动、专题文艺演出、社会团体公益活动、评选先进人物等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雨露计划”的相关政策,动员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注、支持和参与“雨露计划”的实施工作,为“雨露计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并在资金上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以弥补“雨露计划”的资金不足。

四、加强培训监管,切实从监督管理机制上确保“雨露计划”的实施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进这一计划实施的同时,应积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这一计划的有效实施。(1)加强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在积极建立相应转移培训台账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与审计,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利用培训之名,弄虚作假,套取、挪用、私分培训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让有限的培训资金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2)建立相应的培训评价机制,结合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转移培训评价机制,以加强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3)加强培训就业跟踪调查,组织相关力量,对各培训机构劳务人员培训就业后的就业状况、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向社会公布,以促使各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和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雨露计划;扶贫就业开发;培训 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推动和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2006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启动了一项旨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而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工程的“雨露计划”,该计划自2006年10月启动以来,收到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共计投入培训资金7.3亿元,培训人数达到165万人,安置就业人数126.7万人,带动400万~500万贫困人口脱贫。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尚需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推进这一计划的实施,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就业开发。

一、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让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重视“雨露计划”的实施

为实全面推进 “雨露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推进“雨露计划”在各地的实施。但在一些地方,此项工作开展与中央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1)领导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工作粗放,简单应付的现象,不少人仅仅基于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下宣读了一下文件,并未把此项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积极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2)宣传引导不到位,“雨露计划”启动实施历时虽近一年,但在一些地方,此项工作基本仍停留文件里,停留在机关中,除专项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外,不少人对何为“雨露计划”不同程度的都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3)群众认识不到位,“雨露计划”的实施中已有一段时间,但不少贫困地区农村民众,未能充分认识转移培训对于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意义和作用,对转移培训大都缺乏应有的热情。这些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雨露计划”的实施。此项由政府和社会买单,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按理理应受到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在实际实施进程中,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非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虽经各级干部的耐心说服与动员,能积极主动参与此项计划的贫困地区农村民众依然为数不多。切实从根本上推进这一计划的实施,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尚需不断提高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计划的认识。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实施“雨露计划”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性措施,是扶贫开发理念的重大转变,是扶贫开发由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转变,是就地短效脱贫向外延长效脱贫的的重大转变。不少农村地区贫困的大量事实表明,农村中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实质上是素质贫困、能力贫困、观念的贫困。扶贫先扶智,实施“雨露计划”实际是对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所开展的一项素质扶贫、能力扶贫、观念扶贫。对此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此项工作。其二,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结合贫困地区广大农户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加强对他们进行宣传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与培训不仅利于提高劳务收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利于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激发其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丰富“雨露计划”的内容,提高“雨露计划”实施的成效与质量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安排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各培训机构在“雨露计划”实施过程中,基本都能做到有计划、有设施、有师资、有教材、有内容,基本能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下达的培训指标和培训任务。但就培训的成效与质量而言,并不尽如人意,个别地方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表现之一,培训设施不能满足实训操作的需要,不少培训机构不但设施陈旧落后,而且数量十分有限,每次基本只能满足3~5人的实训操作需求。表现之二,培训时间较短,根据“雨露计划”的实施要求,对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一般为每期3~6个月,但有些培训机构为节省培训开支,增加培训收益,不同程度地压缩了培训期限,缩短为每期15天左右,甚至1~2天。表现之三,技能简单、单一,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虽然基本都能掌握一至两项简单的基本操作技能,但这些技能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初级操作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差距。转移培训质量的偏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劳务人员和就业组织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推进“雨露计划”的实施,在一个方面,无疑需要不断丰富转移培训的内容,不断提高转移培训的成效和质量,以增强转移培训的吸引力,增强劳务人员对转移培训的热情和信心。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个层面上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症结的重要途径。第一,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丰富转移培训的内容。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三个方面。而在近年来的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中,各培训机构大都侧重于参训人员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轻视或忽视参训人员职业意识、职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少参训人员虽经培训,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但难以适应当前各就业组织的岗位需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丰富和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价监督机制,提高转移培训的成效与质量。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政府认定的考试、考核机构依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在当前所进行的转移培训就业中,积极引入这一评价监督机制,在一个层面上可增强对各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评价监督,促进各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的水平和质量。第三,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多方筹集资金,为“雨露计划”的实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予以相应配套,同时争取用人单位和社会予以相应支持,这一资金的投入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少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省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基本无力予以相应的配套投入,而在用人单位和社会方面,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亦基本无相应的投入,也就是说整个用于“雨露计划”的资金来源基本仅限于中央财政投入的部分,即平均每人400元左右的培训费用。这笔经费既包括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也包括参训人员的基本生活开支,如果按每人每天10元的基本生活开支计算,这笔费用仅够维持40天,且尚不包括培训机构所需的必要的培训支出,更不要说满足3~6个月培训支出。在培训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指标和培训任务,不少培训机构不得已只好缩短培训期限,将本应在3~6个月内完成的培训任务,缩短为15天左右。培训时间的缩短,反过来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培训资金的捉襟见肘,显然同样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雨露计划”的实施,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雨露计划”的实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无疑同样成为当前推进“雨露计划”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积极加大财政资金对“雨露计划”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中央财政对“雨露计划”支持的同时,切实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对“雨露计划”的支持。(2)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培训基金,统筹用于劳务人员的培训,并计入企业的人工成本在税前列支, 以进一步充实“雨露计划”的资金来源。(3)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通过电视专题节目、报刊征文活动、专题文艺演出、社会团体公益活动、评选先进人物等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雨露计划”的相关政策,动员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注、支持和参与“雨露计划”的实施工作,为“雨露计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并在资金上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以弥补“雨露计划”的资金不足。

四、加强培训监管,切实从监督管理机制上确保“雨露计划”的实施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进这一计划实施的同时,应积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这一计划的有效实施。(1)加强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在积极建立相应转移培训台账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与审计,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利用培训之名,弄虚作假,套取、挪用、私分培训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让有限的培训资金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2)建立相应的培训评价机制,结合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转移培训评价机制,以加强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3)加强培训就业跟踪调查,组织相关力量,对各培训机构劳务人员培训就业后的就业状况、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向社会公布,以促使各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和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干部培训;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和新要求。然而,面对这些新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涉及多个部门,导致培训管理效率低,培训效果不明显。《条例》提出把项目管理制度引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项目管理一般流程包括四个方面,即项目的启动、项目的规划、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总结。一个完整的干部培训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故此,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简称“武汉大学干训基地”)尝试将项目管理应用于干部培训项目中,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武汉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学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培训计划,“院(系)内设机构主任培训班”是其中一个子项目。我们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此培训班,按照项目启动、规划、实施与总结四大步骤进行,并将传统优秀的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渗透于具体的培训环节之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培训项目的启动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活动的第一环节。培训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它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准正确的目标,能否设计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需求分析要结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及个人需求三个层面,满足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协调关系。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要始终树立以下两个观念:

1.要有服务大局的意识,学会主动寻求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的理想状态是主办方和培训机构通力合作。主办方交办培训项目,并尽可能提供多的相关材料,包括培训背景、培训目的、培训主题相关的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等素材。培训机构利用自身培训资源的优势通过主办方提供的材料分析培训需求。但由于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的诸多原因,信息往往是隔绝的。这就需要培训机构主动服务大局的意识要强,认识形势的能力要强,敏锐地把握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形势和趋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在培训信息收集过程中,“贴”上去比“等”任务要更有作为。一方面积极主动与主办方沟通联系,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搜索与主办方相关的消息,梳理整理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既要满足培训需求,更要引领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首先要做到培训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使培训需求尽可能处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这三层次需求的重叠区内。但满足需求不等于迎合需求。作为培训机构,既要满足需求更要高于需求、引领需求。在与主办方分析培训需求时,要敢于给对方提出专业性的建议与意见,帮助主办方正确认识培训的作用与意义,介绍培训领域的新方法、新知识,引导主办方提早预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使其未雨绸缪。

(二)培训对象分析

培训对象分析应着重对培训对象的年龄跨度、工作年限、学历程度、性别比例、工作岗位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作为学员分组和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然而,实际工作中培训对象的分析往往被忽视。

(三)培训项目可行性分析

培训项目可行性分析主要解决项目操作性问题,如培训条件、培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培训组织实施者是否具有此类项目的业务背景、组织与管理经验、培训项目预算、主办方和学员对培训项目的认识与支持程度等等。

二、培训项目的规划

(一)培训项目组织的建立

建立培训项目组是培训项目规划的第一步。一个培训项目组至少包括项目负责人、班主任、教务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所有人员应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这样才能确保组织运行顺畅有效。

(二)培训组织策略的设计

培训组织策略指有关培训内容应按何种形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培训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设计过程、重点要围绕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的范围、知识深浅的程度及培训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培训内容的设计并非是简单地罗列几门课程,而要采用整体性思维科学安排培训各环节,尤其重视课外碎片时间的设计安排。

一是重视开班、结业典礼。培训班开班与结业典礼活动是干部培训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训开班典礼又被称为“黄金半小时”,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战前总动员,直接关系到战役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开班典礼议程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阶段主办方领导讲话和学员代表发言。该阶段主要是要体现主办方领导对培训班的重视程度,帮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角色,领导越重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越高。第二阶段由班主任主持,着重介绍培训的目标,系统介绍培训班具体事宜,强调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制度等,让学员尽可能全面了解培训班,做到心中有数。培训结业典礼不仅是培训的尾声,更是教学过程的延续。成功的结业典礼,会给整个培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结业典礼流程除了传统的流程如领导总结讲话、学员代表发表培训感言、表彰先进和颁发证书等,还包括学员风采回顾环节。典礼上通过照片、视频等素材回顾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有助于增进学员与培训机构、学员和学员间的感情互动和交流,增强学员对培训机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是重视课前10分钟。统筹规划好每堂课前的10分钟,围绕某一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如诵读、表演、歌曲欣赏等,并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武汉大学院(系)内设机构主任培训班”课前活动的主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课前安排了“经典诵读”“湖北地方特色歌曲赏析”“学习校歌”等活动。丰富精彩的课前活动,创设了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注意力提高,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接下来的正式学习。

三是重视课前导言。课堂教学的导言如同戏剧的“引子”,影视的“序幕”。课前导言可由有经验的班主任完成,运用不同的方式(如设置疑问法、演示法、生活实例法、史料导入法等)引出授课主题。课前导言的要凸显出授课教师的独特性,让学员对授课教师的话题高度关注,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氛围。

四是重视课余活动。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可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团结意识、团队意识。统筹规划好培训课余时间,开展有益身体健康、修身养性的文体活动,一方面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加强学员管理规定,杜绝培训期间学员相互宴请的陋习,加强干部培训的学风建设;一方面为学员搭建起更多的交流渠道,进一步增进学员间的友谊。值得注意的是,课余活动的设计要围绕培训主题,结合学员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来整体考虑,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

成人学习是探索和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同时获得新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的积累,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干部培训的教学方法要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式。

“武汉大学院(系)内设机构主任培训班”尝试“2+1模式”即讲授式与体验式相结合,2个小时由教师采用讲授式的方式授课,1个小时由班主任围绕教师的授课主题组织开展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学过程包括体验、研讨和点评三环节。体验环节是学员参与体验式教学并得到体验和感悟的重要环节。研讨环节是学员将参与体验式教学得到的体验和感悟梳理、总结、提升,并与所有参与者分享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班主任必须做好记录,观察行为而非思想,记录过程而非观点。点评环节是体验式教学“画龙点睛”的重要环节。点评可先由学员互评,再由班主任点评。班主任在点评过程中深挖主题,引导学员同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

(四)学员管理的设计

培训要以学员为中心,因此学员管理是整个培训组织与实施的关键。如何做好学员管理工作,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主办方主要领导要重视培训项目。领导在观念上的重视与支持,在执行中的参与和指导,对激发学员的行为表现非常重要。培训期间,培训机构要始终与主办方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培训信息反馈工作,让主办方领导及时了解整个培训学习情况。二是加强学员管理的制度建设。中组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按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神,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提出了9项具体的要求,使学员管理做到有“文”可依。三是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学员管理中要合理运用考核激励措施。通过团队文化建设,设置奖惩机制等方式,由组织者管理学员转变为学员自己管理,将严格的学员管理规定真正“落地”。“武汉大学院(系)内设机构主任培训班”,采用“学员分组、组组争优”的方式,将团队建设贯穿整个班级建设中,在培训结束时评选“优秀学员组”。实践证明,培训中设置适度的内部竞争,可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培训项目的实施

(一)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

培训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人员较多,且实施阶段中难免出现无法预知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建立起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项目组内部的信息畅通。在这过程当中,项目负责人要责无旁贷的成为信息传输的中心和中转站,同时又要避免成为信息流通的瓶颈。

(二)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任何一项培训计划都是经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制定出来的。因此,项目参与者都必须坚持培训计划的严肃性,以确保培训效果,决不能因个别人的主观意见就随意更改培训计划。当然,计划本身难免会有一些缺陷,且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非可控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变动或微调,但是改变的初衷一定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

(三)跟踪监控,及时调整

培训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跟踪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培训中期组织团队成员召开碰头会,互相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与既定计划之间的偏差。一旦发生偏差,及时调整,使事态发展步入正常轨道。

四、培训项目的总结

培训项目总结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项目的质量评估。评估工作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两种方式,对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形成对受训者、培训者、项目整体的一个三维全面的评价体系。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向主办方提交培训班效果评估报告。报告从基本情况、授课质量评估、教学组织与学员管理评估、后期服务评估及相关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对培训班作较为系统的评估。二是收集、整理、保存项目资料。培训项目结束1-2天内,是收集相关资料的最好时机。事先建立项目记录存档清单,按照清单条目,逐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由项目负责人最后负责汇总审查。

五、项目管理在干部培训项目中应用的启示

相比以往学员管理单人负责制的模式,项目管理模式的效率更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负责,小组成员对负责人负责,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了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使各环节更加有机地紧密联系,确保了培训意图贯彻到底,使得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项目管理应用,不仅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一是班主任角色从“服务者”向“助教员”转变。班主任在培训工作中充当助教,主要负责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而培训日常管理工作则由其他成员承担。班主任角色的转化,一方面弥补了授课教师的补足,避免了整堂课程“满堂灌”的尴尬;另一方面体现培训机构的专业性,使得学员对此次培训更有敬畏之心。二是培训设计从“重视课程”向“重视项目”转变。传统培训,仅重视单一的课程设计,往往采用“拼盘式”的方式简单将几门课程罗列在一起。项目管理更强调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强化课程组的功能,突出课前、课中、课后之间的逻辑性,设计的范围进一步延伸,从课程设计转变为项目设计,使得整个培训显得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蒋云松. 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看培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能力要求[J].法制与社会,2016(15).

[2]杜晓成.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创新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高振果,吴虹,黄赤,孙树红.培训项目策划与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12).

[4]彭丽蓓.打造职工培训开班典礼[J].中国培训,2010(6).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转岗教师 国培计划 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3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3号)精神,四川省于2012年9月开始了新一轮国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四川省2012年“国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配合完成“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①。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省级国培任务承担机构之一,组织实施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等4个子项目,共培训630人。其中,包括来自达州市和德阳市的194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项目。

四川幼儿师专在参与2011年“国培计划”的子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中,对“转岗教师”的培训课程进行了前期调研,并在课程实施后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对转岗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整理,为2012年“国培计划”子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效借鉴。

1 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在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也积极探索出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比如,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转岗教师”的特点展开;注重课程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重要性、常用性;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等。但在2011年培训结束后的教师反馈意见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1.1 前期调研空洞,未遵循“按需施训”的原则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实效性,“国培计划”的承训机构都会提前向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或在第一期培训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意见再来进行课程方案的构建。但总体来说,这两类调查问卷在设计中就缺乏效度,问题比较空洞,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对学员参训后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常常是为完成向四川省国培办递交的总结报告而设计的,如某承训机构对学员的满意度调查:“本次培训项目满足了你的学习需求吗?” “你对本次培训的目标设置与课程设置满意吗?”等等问题,这些封闭式问题太宽泛,未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案上,从学员提交的问卷中也不能找到改进下次课程方案的良方。因而,也就造成大多数培训内容依然存在重理论轻技能,忽视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

1.2 课程设置不全面

农村“转岗教师”基本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她们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因此,该培训的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在项目的落实中却存在着依据不同专家自身专长、资源来修改课程主题、确定培训内容的现状,因而构建的课程缺乏系统性、缺少情境性、缺少指导性,存在城市化倾向和纯理论倾向,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需求。正如第一期培训后有学员产生了这种困惑:培训的结果是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反而不知道幼儿园教学该如何组织了。

2 课程构建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而培训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起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训高效性的关键要素,也是打造承办机构培训品牌的精髓。

在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448号文件中指出:“组织农村幼儿园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新入职的非学前教育专业高校毕业生进行15天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保教能力和水平。” ②

为适应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高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课程应围绕以下目标构建:

2.1 职业认同感

深化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角色、职能以及角色专业化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

2.2 专业能力

帮助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形成初步的保育、教育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提升促进教师和儿童发展的专业能力。

2.3 示范引领

通过总结与概括,提炼出具有指导、示范作用的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培训经验,推出一系列培训成果,以便在同行中交流推广。

同时,在课程构建中还应围绕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5月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标准》中各项目具体目标任务和培训对象需求,将建议课程内容和自主设置课程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3 课程构建的原则

3.1 按需施训原则

“按需施训”是国培课程构建的最重要原则,学以致用是教师在职培训的灵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培训,既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同时要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会用和善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应以转岗教师的现实需要(实际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为起点,改变以往“有什么给什么”的课程构建理念,教给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训者的学习要求。

3.2 动态变化原则

人的思想和行为随时处在发展与变化之中。作为培训主体,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需求,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应是构建好了之后就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动态变化,以满足参训学员的新需要。

3.3 分层分类原则

课程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学员之间的差异和学员对培训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层分类构建课程内容,使不同水平的施训者在课程构建方面各有侧重点,以满足不同参训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培训机构可以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为学员量体裁衣,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使参培学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学行为有所改变。

3.4 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

课程构建既要遵循“国培计划”通知公告中的有关要求,同时还应紧紧围绕“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既体现国培计划的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四川幼儿师专结合农村幼儿园特点,构建了“乡土游戏的开发与应用”、“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农村留守幼儿的家长工作”等一系列课程,为丰富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提供了有效借鉴。

3.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在职培训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转岗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习得。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应从《标准》里的建议课程模块(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中选择不少于培训所设专题总数的50%的专题,并遵循《标准》中的课程结构要求,注重设置实践类课程。按照四川省国培办的要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类课程原则上不应少于总课时的30% ,而专家团队里的一线教师比例原则上也不应少于总人数的30%,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转岗教师有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教学。

课程是教师入职及职后培训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将对促进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注释:

①②川教函[2012]448号文件.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

[2]郑志辉.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结构优化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72-76.

[3]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36.

[4]拓春晔.对有效实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调查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8):27-30.

[5]彭曦,王余娟.从“国培计划”的实施看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7-19.

[6]徐卫良.“国培计划”有效课程开发五步走――以湖南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课程设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71-174.

[7]徐卫良.“国培计划”有效课程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8):12-15.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发改委等六部委制定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协调发展,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我市按照省厅《关于印发XX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2010年版)的通知》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XX市2011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方案》和《XX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现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培训工作组织管理

市、县、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分管领导主抓,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培训工作;按照省厅要求,及时制定培训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市全科医师转岗临床技能培训任务;各县(区)人民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层实践基地,承担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层实践培训任务;加强与培训基地的联系,及时掌握学员培训情况,适时进行督导。

(二)明确培训对象、时间和内容

1.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包括全科医师骨干进修、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全科医师骨干进修对象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执业资格并经省级转岗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培训时间为8个月;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对象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培训时间为2个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对象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执业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培训时间为2个月;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对象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培训时间为5天。此项工作由省厅统一安排。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工作1年以上,具有医学中专以上学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有一定的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并优先从近年来参加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进修的人员中选拔。培训不少于 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重点学习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康复医学、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医疗信息管理等内容。此项工作依托我市确定的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开展。

(三)严格培训基地教学管理

全科医生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及时制定教学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培训工作,加强学员管理,按照《XX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要求,为学员制定科室轮转计划,确定指导老师,严格考勤制度,采取临床观摩、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组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对象临床实践能力与临床实用技术,提高学员对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增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确保了培训效果。基层实践基地及时安排社区实践教学和学员临床实践工作,有序组织开展急救适宜技术、慢性病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卫生适宜技术实践,加快提升学员医疗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适应基本医疗卫生体制需要的全科医生队伍。

   (四)学员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在学习中既注重全面提升业务理论素养,丰富知识内涵,加强文化底蕴,又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中去求解,到思考中去探索。学员们认真、主动、自觉投入到学习培训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把学习所得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落实到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各位学员把加强学习作为创新思路、推进工作的第一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使之成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带到学习中充分交流,互相借鉴,力求在转变观念、规范行为、破解难题、推进工作上有新的提高。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把经过学习得到升级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体现到实际工作当中。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报名资格把关不严,安排未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学员参加培训。

    2.个别培训基地对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员管理较松懈,学员组织纪律涣散,存在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3.少数学员所在单位对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处理工学矛盾,一些培训学员存在边学习边上班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培训的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1.加强领导,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提高我市基层卫生单位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按照培训方案、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2.切实履行组织及监管职能,组织落实好培训人员。把好入门关,严格筛选,对于不符合报名要求的学员一律不得报名参加培训。加强跟踪管理,定期了解学员培训情况,及时与学员所在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工学矛盾,督促其落实学员待遇,使学员能安下心来学习。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 转型 培训

是什么促使原本奋力向上的教师在评到高级后就偃旗息鼓了,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这部分教师首选缘由为工作压力大,力不从心,其次为身体健康欠佳,再次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通过访谈,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些老师表示按照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和中小学教育现状,能在退休前评到高级职称已属不易,对于更高一级的职称评定,他们均表示有心无力。

现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规划得很具体: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并与岗位等级挂钩起来,在我国,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少数佼佼者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成功转向了行政管理的岗位,即红又专。剩下很多教师会选择仰望着“高级教师”这座大山,止步不前,这种现象很普遍,一方面源于测评条件苛刻,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受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一到中年,精神、体力不支,在教师工作的巨大压力下,能维持健康已属不易,这些人中不乏优质教师,难道他们就没有第二条更适宜的专业发展之路了,在校内做一名专业的“教师培训师”,发挥特长,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国外教师培训师情况

国外教师培训主要由中小学、地方教育当局、大学或教师中心共同参与规划和实施,培养基地在中小学校,学校对教师培训活动负主要责任。

具体实施培训时,首先,要由校长亲自制定专业指导老师,它源于《詹姆斯报告》中的建议:“每一所中小学都要有一名‘专业指导老师’来协调教师的培训工作并负责学校与有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所有被指定为这一角色的人员率先接受新任务的培训,这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工作包括对新任教师进行鼓励和提供支持,联络其他教师,介绍校外有关培训机构,并让他们了解各种有关的资源,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让资深老师了解并参与新教师就职训练及培训活动,收集整理教师培训有关信息并监管教师培训情况,观察、分析教师上课情况并写出分析报告,为教师教学研究提供支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设计培训计划并参与有关课程或活动设计,寻求校外机构专家,为教师提供充裕的信息渠道。

其次,是组建专业发展委员会,一般来说,该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或专业指导教师兼任,成员由学校教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的中小学顾问、地方教师中心或教育学院的代表组成。其职责主要包括:为整个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协调与监控;把教师具体培训计划与学校全局发展规划相联系;提出每年度优先发展的项目;在教师培训事务方面与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合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提供建议。

最后,是教师在职培训小组。由校长和学校的资深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培训活动计划和管理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收集教育教学新信息并及时让教师了解;组织校内教师的教学观摩与研讨;与教师建立“学习契约”,监控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包括组织同年级教师或同学科教师定期聚会,交流彼此想法,研究困难问题,讨论解决办法等。

二、国内教师培训现状

我国中小学学校培训教师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1)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是学校培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即第一责任人。此外培训管理者还包括学校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务主任等,他们主要是从培训方略角度,对培训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改进,其任务主要包括制定培训计划、政策和制度,开发、设计和发展培训项目,安排、组织、协调培训需要的人财物资源,监测和评估培训质量,以及提供与培训管理活动相关的支持。(2)校内和校际的培训者队伍,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他们是校内培训的提供者和实施者,有些还身兼多职,担任着培训顾问的角色,其任务包括:诊断教师工作问题,指导教师教学活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将学习结果转化为工作行为和提供其他有关学校皎月教学专业方面的资讯与帮助。(3)校外的教师培训者包括:a.高校的专家学者;b.各级教师与校长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和管理者;c.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工作人员。这四类人基本上都是兼职从事教师培训的工作,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弥补一线教师们的教育理论不足,拓宽教师们的教育视野,但他们并不熟悉学生,了解学校实际面临的问题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并且这部分培训者提供的培训大多是短期的,缺乏系统性。

当下,老教师带教是各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培训方式,具体演绎形式有“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等,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老教师和优质教师们熟悉学校实际工作,能很好的帮助新教师融入群体,他们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特色也能得以传承和发扬。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教师如果是处在同样的岗位类别上,彼此间是存在隐形的竞争关系的,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目前,学校对老教师和优质教师帮带新教师的奖励不足以改善实际上的竞争关系,这种培训很多都流于形式,老教师和优质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这些名义上的“培训师”的质量千差万别,资格老,某方面的能力优势并不能保证其就真的具有培训新教师、骨干教师的能力,有些老教师反而不如新教师,形式上的帮带反而成了这些“培训师”评职称的阶梯。

三、中学高级教师转型为校内教师培训师的可行性

要让“老教师带教”的教师培训形式发挥实效,那组织校内教师培训的领导者就必须让他们朝真正的“教师培训师”转化,一是培训能力上的转化,二是工作性质的转化,先在校内培训出一支专业的“教师培训师”队伍,才是发挥校内教师培训实效的保障。

中学高级教师本身就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比单纯的“老教师帮带”更具有质量上的保障,无意再寻求专业发展的这部分中学高级教师可以策其转变工作性质,一心负责校内教师培训的工作。

但由于教师培训师的工作横跨“教师”与“培训”两个交叉业务领域,教师培训师具有四大角色空间,即培训讲师、培训管理师、教育教学专家,学校管理专家。其职责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课程开发和培训教学三模块。

简单的指令这部分老师转型为校内教师培训师,就又会落入“老教师帮带”的窠臼中,必须要加强相关培训师的现代培训理念与方法的渗透,并建立教师培训师资格认证的制度。

将中学高级教师转型为校内教师培训师只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想法,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得到真正有力量的长辈们的帮助和引领,我们也应该体恤那些在教育道路上拼搏了许久的高级教师们,而不是一味的制定各种苛刻的条文来管理控制他们,发展道路不止一条,教师们都应该幸福地成长。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验室;实施措施;培训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意义

实验室人员培训,即实验机构有计划地实施有利于实验室人员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包含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其他行为,主要内容有检测基础知识、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知识、国家及行业的新政策新动态、计量知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以及应急预案等等。人员培训应着眼于更长期的目标,注重培养员工目前工作和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实验室人员培训,在提高人员检测技能的同时,增强了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励实验室人员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整个实验室的绩效和业绩。

二、实验室人员培训前的准备

(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1、机构层面。在机构层面上,主要分析发展战略目标、内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等)、人才培养规划、科技发展和社会专门培训机构等,以及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学习氛围等。2、部门层面。在部门层面上,主要分析实验室工作计划、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不同部门的具体培训需求等。3、记录分析。在记录方面,要注重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缺勤率;客户投诉率,事故率,设备利用率;工作岗位职责能力的描述,绩效评估;聘用标准、个人档案等方面的记录。4、其他层面。其他方面,要分析职工对培训的态度、实验室人员技能状况,以及上次培训评估的结果等。

(二)培训需求的识别

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个人面谈、小组面谈、问卷调查、操作测试、观察法和任务分析等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培训需求的识别,实验室应当首先制定具有挑战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囊括质量目标和自身发展战略、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找出存在的差异也就十分容易了,培训的需求自然而然被识别出来了。其次,实验室应定期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技能培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过去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活动进行控制、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手段,系统性地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识别实验室的培训需求。

三、实验室人员培训的实施

(一)培训计划的设计

设计培训计划时,要确立好三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根据实验室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特点各异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赋予不同的深度,制定覆盖实验室所有员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实验室培训计划的实施形式主要有内部培训和委外培训两种,计划需包括:培训项目、目标;培训方式和实施时间;费用预算与组织实施部门等。培养计划要具体设计:希望达到的结果;学习时间;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单位的制约;具体安排;预算。

(二)培训计划的实施

确定培训师、教材、培训地点、培训设备;培训时间,最后要发放通知。培训计划的有效组织实施,是落实人员培训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能和组织管理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必须配置专人负责实施与考核,保证人员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以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实施过程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进行,确保各个人员都有均等的机会接受相应的培训,可以通过参加本行业或系统组织的研修班、技术讲座、经验技术交流会、取证或认证培训、标准与法规直贯。

四、培训效果的评估

实验室应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和转化,因为它是培训工作关键而重要的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估,就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队培训结果的好坏进行测评,包括培训的及时性、培训内容的适宜性、培训教材的贴切性、培训教师的技巧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培训效果的反馈,既培训完成后参培人员反馈的问题、建议或意见,实验室应针对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下阶段培训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而培训效果的转化则是根据培训的反馈信息对参培人员的奖励或惩罚。同时,实验室人员培训应分层次及不同人员开展效果评估。

(一)确定评估层次

第一层次应针对所有课程,主要采用问卷、评估调查表进行调查;第二层次针对要求掌握的某些知识或技能进行培训,采用笔试、技能操作进行评估;第三、四层次主要是指三个月以上的培训项目、解决顾客投诉方面的培训、培训效果对单位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项目,以及单位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项目,采用绩效考核法和绩效评估法进行效果评估。

(二)培训效果评估对象与内容

1、新进人员。主要考察新进人员是否能通过学习实验室的组织概况、文化与理念、组织主要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人员行为守则之后,尽快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是否能做好安全与事故预防、掌握自己所任职工作的职责与权力,并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下级等的关系。2、转岗人员。主要考察转岗人员能否在学习新岗位的工作特点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焦虑与不安;在接受安全与事故预防的培训,了解自己所任职工作的职责和权力之后,是否确立新岗位的工作期望,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能否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下级等方面的关系。3、管理人员。主要考察管理人员在接受质量管理、科研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卓越心态培养、特定技能(如解决问题、决策、信息沟通、授权、员工指导与激励、聆听与演讲、计划、谈判技巧、人际关系技能)等培训之后,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管理技能,能否更好地发挥团队建设、目标管理、多元化管理等领导管理作用。4、操作人员。主要考察操作人员在接受培训岗位知识和技能;相关法律法规;新技术新方法;卓越心态;安全与事故防范;节约意识的培养;全员质量控制;企业文化、团队建设;新方法新设备操作;压力管理;人际关系技能;时间管理;个人电脑实务等培训之后,是否掌握了正确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进行实验室人员培训,无疑能最有效、便捷地提高人员素质,进而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而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员工积极支持和参与,且明确目标、有力决策,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实施即时的跟踪监控,确保考核到位和措施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倩.加强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1(4) :15-16.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行政工作计划(一)

转眼间xx年上半年已过去了,回顾这半年,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上半年度的工作,作为公司的行政专员,半年来,在公司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勤奋踏实地完成了上半年度的本职工作,也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自身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现将这半年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

一、踏实的工作态度

半年来,我坚持工作踏实,任劳任怨,自觉维护公司企业形象,妥善地做好本职工作,尽量避免工作中出现任何纰漏。

行政专员是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且比较繁杂。每天我都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保障各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日常的工作内容比较琐碎,需要细心、谨慎,且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马虎潦草。为了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坚持每日建立备忘录。我将当天的工作列入到备忘录里,一项一项的去完成,以免出现遗漏现象。

二、尽心尽责,做好行政人事工作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领导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使各项档案管理日趋正规化、规范化。同时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领导和同事们避免后顾之忧,在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主动的做好本部门日常内务工作。

1、物资管理工作:做好公司日常必备的物资采购,根据部门领用情况,进行领用登记。

2、文件管理工作:上半年共书写会议纪要20篇、新闻通讯投稿8篇,各项申请报告及总结20余份,同时完成各部门交待打印、扫描、复印的文件等,对公司所发放的通知、文件做到及时上传下达。

3、人事管理工作:每月月初统计公司员工考勤、加班值班表、按时完成员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更,及每月五险一金缴纳及核定工作。

4、日常行政工作:车辆的使用、办公用品和印章的管理,做到细致和仔细。

5、公司资料办理工作:办理了公司营业执照年检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

6、协助工作:协助部门经理做好公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工作,以及搞好公司企业文化的宣传活动。

三、学习到的知识

作为房地产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学习的紧迫性。所谓学海无涯,而现有的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企业不断深入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报名了国家人力资源师二级培训,通过学习,加强了本岗位专业知识,同时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面临着项目已接近尾声,在下半年工作中,我将积极协助部门经理组织各项验收手续办理的准备工作,按时完成资质证书的年检工作,确保各部门工作正常开展,认真做好员工考勤及社保缴纳核定工作。以端正的心态,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完成上级交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明天的壮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行政工作计划(二)

关于我4月行政工作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 人事治理方面

1、 根据市公司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的招聘一批员工

2、 较好的完成各部门人员的入职、转正、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并及时上报;

3、 规范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并建立的员工电子档,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的一律补起档案

4、 强化内部治理和考核;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为每个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治理方案;

5、 岗位职责:对各岗位员工进行了明确分工,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6、 与领导的沟通

二、 行政工作方面

1、 成功组织公司的第一次员工培训,根据工作情况的需要,拟定了长期进行培训工作计划

2、 采购日常办公用品,使员工的工作顺利进行

3、 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工作,以使公司对外工作通畅

4、 对内严格审查办公用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并做好物品的领用登记,合理的采购办公用品

5、 严格控制各项办公费用的开支,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

6、 做好公司各部门的后勤治理保障工作:食宿安排、酒店预订等,及时、主动的完成日常治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

三、 公司治理运作方面

1、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公司相关制度,制定相应的治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寻,为强化内部治理提供了保证。行政部出台了《档案管理》,并制定《卫生轮值班制》规章制度,通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

2、 逐步完善公司清洁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员工的监督治理力度。

4月工作尚存不足之处:

1、 作为公司的综合治理部门,在对各部门的治理、协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还不够

2、 对内的监督治理如清洁卫生的检查力度不够

3、 缺乏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范围的建设;

4、 员工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

5月份工作计划,行政部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1、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日常行政治理和劳动人事治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定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2、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

3、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4、加强公司档案的治理,强化保密治理工作

行政部将加强档案现代化治理,对档案进行计算机管理,争取早日实现档案治理电子化,保密文件的治理工作,加强机要文件的取送、传阅和保管工作

5、加强劳动人事治理工作

劳动人事治理工作规范化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治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实物性工作到向现代人力资源治理过度

6、推行网络,提高公司工作率水平,逐步向无纸化办公迈进

7、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个体干劲和归属感

行政部在4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要努力工作、加强学习、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尽最大努力使公司的形象、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行政工作计划(三)

五月份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个月,幸好大家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中豪优美这个家庭。纵观全年我们有付出有收获,有失误有成果,有学习更有成长。在这一年反复的锤炼,使我们的工作能力有了更进一步提升,工作方法和效率有了很大进步。下面我对五月份的人事部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1、人才引进——为企业配置人才。根据xx年度营销规划,公司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在后续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职责的工作要点,让每位员工更清晰自己的职责动向。结合整年的招聘情况,基本上完成各部门的用人需求。

2、入职培训工作。由于目前公司培训体系暂未建立起来,我这里所负责的都较为表面的入职培训及岗位培训跟进工作。根据这情况,我们设计了岗前培训表格要求进行表格跟进,此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新人入职培训完成后进行后续跟进,力求达到每位新入职员工都能清楚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等。

3、劳动关系的管理。根据国家《劳动合同法》,结合公司的管理模式,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在过去一年中,都能较好的按公司管理模式来执行此项工作。在这一年中,企业与员工之间难免有摩擦之时,我们在坚持以公司利益为先的原则上,收集各方资料,与员工谈判,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也会秉承严谨专业的态度,做好此项工作。

4、人员转正、考核、离职、调整工作。每月及时检查档案资料,对新近人员做到时时跟进,了解其状态,针对工作进行评估,按转正考核流程做好员工转正工作。

5、薪酬管理工作。由于物价的上涨,各地区纷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我们根据各法律法规,在其基础上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同行竞品的调查工作重新评估我们现行的薪酬制度。第一、重新修改我们终端团队的薪酬制度,以达到稳定团队力量,提高销量的目的。第二、针对试用考核、技能熟练考核及岗位考核,对其中部分人员适时做出薪酬调整,给其一定激励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

对于五月份的工作总结,我们工作重点更多在于基础性的工作,结合公司20xx年年度营销规划,我们人事工作可以说是更为严峻,其中有几项工作更是迫在眉睫。现对明年的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做如下简短的规划:

1.工作分析及岗位职责的修订。根据公司20xx年年度营销规划,人事行政部结合公司目前的际情况进行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确定明年新增岗位及岗位职责。此项工作已与12月开始开展,做好前期工作准备,收集资料信息,与各部门进行沟通;调整及完善阶段:确定组织架构及岗位后,与各部负责人沟通,完善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要点,让每位员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清晰;此阶段的时间开展为:20xx年xx月。

2、招聘与录用。根据目前情况分析,明年网络招聘仍是主要渠道之一,根据网络招聘行业的信息收集,此项工作开展时间:20xx年xx月;完成时间:20xx年xx月

3、培训与开发。培训作为团队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员工培训列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把以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入职培训进一步完善,建立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做好培训指引及跟进工作。确定好年度、季度及部门培训计划后,做好培训管理制度,做好培训开展前的细则工作。

4、绩效考核及管理。目前公司考核体系暂未建立,只有终端考核,经过一年的考核执行情况,也并不太理想,结合实际情况对于五月份考核体系的建立做如下规划:终端团队考核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建立销售考核制度、职能部门的考核制度:在终端团队及销售人员考核机制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可开展职能部门的考核机制,具体时间根据前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而定。

5、薪酬与福利。调查同行业关键岗位薪酬水平、薪酬变动频率及幅度、年终奖数额及兑现和增长方式等因素,结合公司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划,对薪酬福利进行调整

6、人事日常工作。此项为日常人事管理,秉承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更好的完成。

对于明年的工作计划,设计范围较广,任务较重,有些细则不够详细,此点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计划的补充及完善。望各位领导以及同事能够针对此份总结及计划做出较为详细的指导。

行政工作计划(四)

为了确保公司的高速发展,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及后勤保障,人事行政部五月份工作目标是:认真学习,落实公司的经营的长远规划,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落实公司对人事行政部的人力资助人源及工后勤力工作的布置,统一思想,加强服务意识,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20xx年将是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发展中最首要的保障就是人力资源保障,人力是根本。所以20xx年,人事行政部将根据公司经营策略的需要,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人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组织结构完善

1、五月份将根据公司职位设置及人员配置计划,确定招聘需求及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2、招聘方式及渠道。

⑴、主管以上管理人员,人事行政部将会同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一起沟通、协作招聘,主要渠道以内部提升、网站招聘、猎头公司为主。

⑵、一般员工,由人事行政部自主招聘,主要渠道以公司内部提升、同周边人才市场、职介所合作、招聘网站、及张贴小广告的方式进行招聘。

3、招聘政策。

⑴、内部提升优先,公司职位空缺,优先从基层员工中挑选有能力胜任该职位的员工进行竞聘,选拔提升。

⑵、德才兼备者优先,在人员的选择中,注重员工的个人品德、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让品德优秀、有才干、集体观念强的人才进入公司。

⑶、对公司忠诚度高的人才优先,为了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减少不确定因素的流失,在人员选拔过程式中,对公司忠诚度高的员工优先选拔及重用。

4、招聘费用预算。

⑴、网络招聘费用:(无),网络招聘利用集团招聘网站及资源,由集团承担费用。

⑵、人才市场招聘费用:按全年到人才市场招聘6次左右计算,预计费用为:2280.00元左右。

⑶、猎头费用:(无),高层职位如果需要与猎头公司合作,人事行政部将与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沟通与集团共同完成。

⑷、全年总计费用:2280.00元左右。

5、组织结构完善。

⑴、根据因事设人的原则,确定20xx年度公司组织结构。

⑵、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设定组织结构的原则及时调整公司组织结构。

⑶、精简臃肿的组织机构,压缩非必要的编制人员,减少管理层级,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及工作汇报、沟通的及时有效。

⑷、对市场硬件设施进行改善及添置,增加安全防范设备,减少人员编制,降低运营成本,加咳嗽迸嘌担拷欢咸嵘谐芾硭郊胺袼健

二、培训

培训工作作为五月份人事行政部的重点工作开展,争取在以下几方面争取得一些长足的进展: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档案、制定培训纪律与考核制度等。从实际需要出发,从提高服务意识及技能需求出发,开展好培训工作。

1、培训内容:

⑴、根据2五月份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公司职员以上管理人员,将主要进行,公司制度、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知识、办公室礼仪、良好的沟通、成本控制、团队建设、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

⑵、对基层员工,特别是市场服务部安全队员,主要以军事技能、消防技能、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公司制度、有效沟通、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培训。

2、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⑴、建立并完善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

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准备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配套资料—拟定培训计划—发放新员工培训调查问卷—执行培训计划—培训后考核—建立员工培训跟踪表—新员工座谈—新员工到各岗位安排—跟踪新员工直接上级,对其岗位技能培训—新员工试用期满转正考核。

⑵、完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

由其直接上级对新员工进行岗位技能的系统培训。

由其直接上级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反复的强化喜训,不断提高其专业工作能力,促进其工作水平。

⑶、加强晋升培训体系:

要求每位晋升或即将晋升的员,都必须参加相应的管理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且在考试合格后,才能担任相应的职务。

⑷、外部培训体系的建立: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咨询顾问公司、高等院校的沟通交流。

根据外部培训的不同科目,选派不同的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对参加外部培训的人员必须要签订培训协议。

参加外部培训人员的考核成绩及培训心得、总结等,必须以书面形式汇报给其直接上级及人事行政部,作为个人考核的重要部分,对参加培训不能认真对待,考核成绩差的人员,要予以处罚,考核成绩好的人员公司要予以表扬。

3、培训档案完善:

⑴、培训资料档案的建立:

所有培训的教案要保留,建档。

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资料的留存。

行业相关部门,政府机关下发的学习资料及文件的归档留存。

所有购买的以及集团下发的书籍、音像资料等出版物,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建档。

⑵、培训活动档案

培训的考勤记录

培训的考核试题、成绩的记录。

员工培训跟踪表。

4、培训制度完善:

⑴、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完善,只有通过培训,入职考核的才能录用。

⑵、晋升培训制度完善,只有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岗位职责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才能晋升或转正。

⑶、岗位培训制度的完善,没有完成岗位培训的员工不能转正,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否则不得上岗。

⑷、培训活动管理制度完善,对培训的开展、记录、考核等工作做出明确规定,避免培训科目的泛滥、培训内容的空洞、培训目的的盲目。

5、培训费用预算:

⑴、培训资料费用:计划1500.00元左右。

⑵、外部拓展培训费用:计划5000.00元左右。

⑶、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培训:计划5000.00元左右。

行政工作计划(五)

为切实配合20xx年公司计划的顺利实施,按岗位职责及任务对20xx年公司行政部工作做出如下计划:

一、深化绩效考核成果

通过20xx年近3个月的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公司各部门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及行为转变正在逐步改善,以工作目标结果为导向,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本部门在20xx年的工作中将全力配合公司的绩效改革,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为指导思想,加强与各部门各级员工之间的沟通,切实提高工作绩效。

二、全面响应“全员营销”工作理念

配合公司与营销有关的职能部门,建立一套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行承诺制,对相关部门提出的协助做出承诺,并写进绩效考核指标,保障公司销售目标的实现。

三、抓节约、保指标

在明年的工作中,行政部必须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出台详细制度,大力抓节约,天天抓,时时抓,日常工作中多进行监督、检查、改进,从“节流”的层面确保公司利润指标的达成。

四、狠抓安全生产

以现有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多进行安全检查、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注意隐患排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生产零事故率。

五、企业文化建设

针对这一行政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计划以日常企业文化建设为主,主题活动为辅的方式,通过吸收别人先进企业文化经验,在明年内完成公司企业文化框架的搭建工作。

六、创新十主动

作为行政部负责人必须花时间进行思考、针对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独特的改良办法及方式,主动出击,将创新管理分解到明年各月的绩效考核指标内,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创新精神和意识为工作加上助推器。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领导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虹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把政策性和非政策性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城镇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管理技能、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

二、工作目标

xx年各类培训计划目标: xx人。

一、政策性培训: xx人。

1、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培训: xx人。

2、对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xx人;其中

(1)、返乡农民工培训: xx人;

(2)、阳光工程: xx人;

3、对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xx人;其中

(1)、失业培训: xx人;

(2)、创业培训: xx人;

(3)、再就业培训: xx人。

二、非政策性培训: xx人。

对职业技能培训: xx人。

三、培训方法

1、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设有的培训专业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则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对在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本工种、本岗位的技能提升和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及应用;对转业转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新职业(工种)和新岗位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通过培训使在岗职工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对失去工作返回我市的返乡农民工,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开展技能普及和技能提升出发,采取走下去,请上来,长短期结合的培训方式:即培训部门的教师深入基层进行技能普及知识讲座,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短期培训;请上来就是把想学到一技之长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开展长期培训,培训内容从适合就地就业、促进就业等,通过培训使返乡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

3、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对就业转失业人员(包括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失业农民和已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从为我县轻重工业对口的技术工人的需求,给城镇失业人员发放用工信息和参加职业(工种)培训意愿单,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培训,培训重点以实际操作和新职业基础知识为主,邀请用工企业技术人员讲课(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使培训后的人员能够顶岗工作,满足岗位的技能需要。

4、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农村“两后生”)储备性劳动技能培训

对农村“两后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为社会储备技术人才资源,组织学习技能,延缓就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围绕我校现有专业和我县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定向就业培训。

5、“阳光工程”培训

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培训专业农业种植养殖等技术促进就业。

6、其他培训

对社会和企业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培训专业、培训计划、培训课时、培训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四、培训要求

1、教务管理。教务科根据培训总目标,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组织好各科考试、考评工作;

定期检查常规的教学工作。

2、学工管理。做好对新入学的学员登记、统计和整理工作;

负责编号排班;安排班主任;做好评卷、成绩登记及整理和归档工作;办理、发放有关结业证书及学员相关工作。

3、招生培训。做好招生工作,保证完成招生计划;按照教务科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资料归档要求,做好培训人员各种要件的收集、整理工作。

4、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编制各门类档案管理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按要求及时做好培训学员要件整理、归档、分类、编目、派架、入库、做到管理规范、使用方便;及时清理积压档案,按要求完成鉴定、立卷、归档工作。

5、服务保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督办工作;做好公文的收发、传递、管理、归档及办公用品、耗材的采购和发放工作;做好固定资产和办公设备建账工作和定期清产核资;定期整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工作;做好分院宣传报道及新闻编撰工作;做好安全防火和滴跑冒漏的预防工作。

技能培训方案二

一、 指导思想

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各级建设培训机构和工地业校为培训平台,以落实企业培训责任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大经费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培训机制,妥善解决工学矛盾,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工作目标

全省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到 20XX 年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在 20XX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10000 亿元,全省计划培训各类人员达 120 万人,其中农民工和一线操作工人100 万人,关键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xx”期间全市计划培训鉴定建筑业农民工 8 万人,20XX 年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要达到 50%,今后五年持证率要达到 100%。目前,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只有 35%,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任务艰巨。

三、组织领导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滨州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技术培训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下达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对培训鉴定工作和补贴资金拨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考核验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市本级辖区和市直企业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建筑业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统一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各级建设培训机构要尽快列入人保部门的定点认定,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计划,列入全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培训鉴定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和鉴定。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相应的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管理机构要搞好调查摸底,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制定详细地培训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工地业校,落实培训责任。各级建设行政执法队伍要把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列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持证上岗率不达标、未与培训机构签定培训协议、培训计划不落实的,要严肃查处,依法处理。各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办理机构在资质年度考核、资质审批、升级、增项审查时,必须要求建筑业企业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持证上岗率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须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培训协议书落实培训责任,否则不予通过年度考核、不予批准资质、资质升级、增项。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外施工队伍进滨备案,要严格审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情况,要求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或施工企业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的培训协议书。

四、培训与鉴定

(一)培训对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业的在岗农民工。培训工种以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工种为主,重点是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等。

(二)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操作训练两部分。理论培训包括专业课、公共课。专业课主要是所学工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公共课主要有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建筑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技能操作训练依托施工现场组织进行。教材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统一选配。

(三)培训时间:初级工为 200 学时、中级工为 300 学时、高级工为 100 学时,理论培训时间占 1/3,技能操作时间占 2/3。

(四)培训管理:培训机构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 10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并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备案。申请报告应当明确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目标、培训协议等内容。在每期培训班结束 5 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结业申请,对培训合格的建筑业农民工核发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合格证书。

(五)技能鉴定:技能培训结束后,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技能鉴定,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和材料开展鉴定工作。鉴定合格的,核发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签发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由农民工本人持有,企业不得扣压或代为保管。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培训协议制度。建筑业企业与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签定委托培训、鉴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二)实行财政补贴制度。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鉴定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建筑业企业要落实农民工培训教育责任,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规定建立工地业余学校,配备必要的培训器材,加大农民工培训投入,实行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培训工作责任制。农民工要保证学习时间,履行培训义务。培训机构要切实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财政和其它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对不能享受本市补贴的外地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不得超标准收费。

(三)实行台账制度。建筑业企业、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必须建立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就业台账。

(四)实行月报制度。为掌握工作进度,加强调度,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建设部门要按月统计培训鉴定人数和实现就业人数,于下月 5 日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行按季通报。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培训要贴近市场”、“培训要适应企业需求”为原则,以继续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进一步扩大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培训网络体系优势,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行动计划,切实提高就业者技能水平,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自主创业,为促进我市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约为50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69万人,已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35万人,仍需转移就业的有134万人。

2012年,全市将组织83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向非农产业转移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60万人以上。今年初我市制定了《市农村劳动力技能等级培训规划》,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组织5.8万人以上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免费培训转移不少于4.4万人。

第二阶段:2010—2012年,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组织6.8万人以上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免费培训转移不少于4.3万人。

全年培训各类人员13.8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3.25万人)。一是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培训农村青年12.0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1.88万人;二是狠抓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1.2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1.22万人;三是狠抓劳动预备制培训工程,全年计划组织符合劳动预备制条件的9000人参加培训;四是狠抓创业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创业培训5000人,其中免费4200人。

三、实施步骤

1、6月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动员会议。

2、7月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周活动。

3、8月开展全市有能力机构的培训机构调查活动,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

4、10月全市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车工、钳工、美容、美发等技能竞赛。

5、12月召开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民工表彰会。总结交流经验,展示绝招绝技,表彰全市优秀农民工和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四、主要措施

(一)扩大“智力扶贫工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智力扶贫工程”在我市的实施,要将被征地农民优先纳入“技工学校智力扶贫工程”的实施范畴。今年全市将补助10000名贫困学生入读技工学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制定措施,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智力扶贫工作,让我市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

(二)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力争完成省下达100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根据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在电力能源、五金、旅游、食品加工、农业及服务行业,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加快新技师培养的步伐。加强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组织技师、高级技师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等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评选表彰“市技能大师”和县(区)技术能手。在服务行业试行“名师主理”和“名师服务”挂牌制度,培育高技能人才市场。

(三)继续做好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认真贯彻落实《省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改建生产实习车间、学生宿舍、校园道路等基础设施,购置电脑、厨师、点心、汽车维修、家电维修、钳工、模具等教学设备。

(四)突出抓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及创业培训工作。积极落实再就业培训经费,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围绕增强能力,突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拓宽培训专业,开展订单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大力推广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整体推动的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培育和发现创业典型,打造创业明星,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五)认真做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大对民办培训机构的引导、支持、服务、监管力度,为民办培训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审批档案,依法严格审批民办培训机构。做好年检年审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市场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民办培训机构,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发展。推广使用职业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继续开展骨干民办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总结民办培训机构发展经验,探索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

(六)做细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扩大鉴定范围,重点加大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对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进行评估和对鉴定所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规范鉴定行为。开展鉴定质量的专项治理,加强对鉴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鉴定规程,推广智能化考试系统,加大统一鉴定力度,扩大统一鉴定范围。加强考评员、督导员队伍建设,切实保证鉴定质量。完善技师考评制度,推进技师社会化考核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落实就业准入政策,稳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七)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媒体合作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重点引导、指导用人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劳动保障局、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相关领导及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发展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工作,通报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进展情况和协调有关事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整合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质量和转移就业率。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优势,整合市技工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和全市训练中心资源,实现联动培训,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劳务输出对接会,与用人单位和劳务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培训。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培训要贴近市场”、“培训要适应企业需求”为原则,以继续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进一步扩大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培训网络体系优势,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行动计划,切实提高就业者技能水平,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自主创业,为促进我市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约为50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69万人,已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35万人,仍需转移就业的有134万人。

20__—20__年,全市将组织83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向非农产业转移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60万人以上。今年初我市制定了《__市农村劳动力技能等级培训规划》,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__—20__年,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组织5.8万人以上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免费培训转移不少于4.4万人。

第二阶段:20__—20__年,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组织6.8万人以上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免费培训转移不少于4.3万人。

全年培训各类人员13.8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3.25万人)。一是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培训农村青年12.0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1.88万人;二是狠抓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1.2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11.22万人;三是狠抓劳动预备制培训工程,全年计划组织符合劳动预备制条件的9000人参加培训;四是狠抓创业培训工程,全年计划创业培训5000人,其中免费4200人。

三、实施步骤

1、6月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动员会议。

2、7月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周活动。

3、8月开展全市有能力机构的培训机构调查活动,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

4、10月全市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车工、钳工、美容、美发等技能竞赛。

5、12月召开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民工表彰会。总结交流经验,展示绝招绝技,表彰全市优秀农民工和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四、主要措施

(一)扩大“智力扶贫工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智力扶贫工程”在我市的实施,要将被征地农民优先纳入“技工学校智力扶贫工程”的实施范畴。今年全市将补助10000名贫困学生入读技工学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制定措施,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智力扶贫工作,让我市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

(二)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力争完成省下达100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根据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在电力能源、五金、旅游、食品加工、农业及服务行业,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加快新技师培养的步伐。加强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组织技师、高级技师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等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评选表彰“__市技能大师”和县(区)技术能手。在服务行业试行“名师主理”和“名师服务”挂牌制度,培育高技能人才市场。

(三)继续做好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

认真贯彻落实《__省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改建生产实习车间、学生宿舍、校园道路等基础设施,购置电脑、厨师、点心、汽车维修、家电维修、钳工、模具等教学设备。

(四)突出抓好__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及创业培训工作。积极落实再就业培训经费,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围绕增强能力,突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拓宽培训专业,开展订单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大力推广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整体推动的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创业成功

率。培育和发现创业典型,打造创业明星,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五)认真做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大对民办培训机构的引导、支持、服务、监管力度,为民办培训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审批档案,依法严格审批民办培训机构。做好年检年审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市场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民办培训机构,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发展。推广使用职业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继续开展骨干民办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总结民办培训机构发展经验,探索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

(六)做细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扩大鉴定范围,重点加大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对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进行评估和对鉴定所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规范鉴定行为。开展鉴定质量的专项治理,加强对鉴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鉴定规程,推广智能化考试系统,加大统一鉴定力度,扩大统一鉴定范围。加强考评员、督导员队伍建设,切实保证鉴定质量。完善技师考评制度,推进技师社会化考核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落实就业准入政策,稳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七)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媒体合作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重点引导、指导用人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劳动保障局、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相关领导及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发展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工作,通报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进展情况和协调有关事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整合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质量和转移就业率。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优势,整合市技工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和全市训练中心资源,实现联动培训,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劳务输出对接会,与用人单位和劳务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培训。

(三)严格就业准入,规范用工行为。依据国家即将出台的《技术工种职业资格条例》,制定《__市就业准入规定》。企业招用国家和本市规定实行就业准入职业(工种)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对于目前已经在岗但没有取得相应资格的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含量较高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应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转业干部; 培训工作机制; 改革; 完善

我国现行军队转业培训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转业干部安置。无论从军队转业干部自身发展,还是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以及军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来看,都必须对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最近,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对转业干部的培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今年下发了中央8号文件,要求加强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转业干部了解形势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条件的还可组织一些技能培训。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提高转业干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搞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必须纠正各种对转业干部培训的不正确观念,统一思想,提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必须将干部人才开发视为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将培训纳入到国家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中去,从而把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从军队转业干部利益出发,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出发,把干部培训好,把人才资源开发好。其次,要形成大的人才观和培训观。要明确转业干部既是军队的人才,也是地方的人才,培训既是军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地方的责任和义务。军地双方在大的人才观培训观的指导下,才能齐抓共管,军地一盘棋,各负其责,分工不分家。干部也要提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将培训当作指指路、认认门的一个简单过程,更不能只是被动地参与培训。而应当充分认识到培训对个人能力素质提高,成功择业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提供的培训机会,积极参与其中。根据自身的不足和薄弱点,积极主动地寻找培训机会,全面提升适应地方工作的岗位能力。

二、理顺组织体系,构建统一的转业干部培训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组织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培训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集中统一,是一切军事领导和指挥的普遍要求和原则。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不只是军队的事情,也不只是地方的事情,是党、政、军、民、学,大家的事情。转业干部是从军队走向地方的一个特殊群体,跨越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团体,如果军队和地方只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转业干部培训任务的承担上容易互相推诿,难以连续衔接,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应由国家设立统一的集中培训组织机构。军地各级组织应充分认识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合力落实,把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及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

三、合理配置,建立健全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运行机制。培训的运行机制是整个培训的主体工程,合理规划配置各个培训项,健全培训机制,是保证培训效果的根本保证。在对2007年空军进北京安置的420名转业干部参加地方组织的培训后进行调查发现,有80%的同志认为培训工作应在转业干部待安置期和到地方岗位工作前分两个阶段进行培训较好。

关于培训的方式方法问题。(1)分阶段合理设置培训时间。将转业干部培训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确定军队干部转业之前进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培训时间设置半年;第二阶段是待安置期内的适应性培训和实践培训,培训时间设置为1至2个月;第三个阶段是安置后的岗位专业培训,设置1个月。这种培训的时间设置和划分,是在保持原有的“岗前”和”岗后”培训时间划分基础上,将培训的时间延长,并将培训重点稍向前移,有利于发挥军队在培训中的作用,使转业干部在确定转业前已有知识准备。(2)有侧重地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最核心的部分。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培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有所侧重。第一阶段培训内容应安排军队转业政策培训、就业形势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培训和地方所需要的相关基本技能等内容,通过培训使即将转业干部熟悉了解转业的相关政策、过程,以及个人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了解军队转业安置形势和社会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转业做好准备。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应安排各省市情况介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事程序、特点,政府机关和接收安置计划情况介绍,并增设实践培训内容,解决安置和择业求职需要,与安置挂钩。第三阶段主要是岗位需求培训阶段,培训内容主要是分配岗位所急需的业务培训为主。(3)分层次优化培训形式。为防止“一锅煮”问题,可划分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培训。如按照转业干部工作性质分为机关工作,企业管理等;按照职务高低划师职、团职、营连职和专业技术干部班;也可按转业干部原工作划分专业为军事干部班、政工干部班、后勤、装备等。这样分层次培训可以细化培训内容,满足不同转业干部需要。(4)丰富多样性的培训方法。转业干部一般具有年龄较大,阅历较深,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弱的特点,在培训中要特别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可采取讲课、讲座和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授课,还可以采取以干部为主体的答疑式、讨论式等培训方法,也可采取参观、实习等实践性培训,采取网络培训和远程培训等方法。在丰富培训方法中要特别注重参观、见习、挂职锻炼等实践性培训方法,使培训与安置挂钩衔接,解决培训与安置脱节问题。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规划》明确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如果把这个总体目标转换成一所技工院校阶段性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那就是办学规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就业需求相适应;办学社会化服务功能满足职业训练院建设基本要求,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吻合;办学模式转型为产教融合;教学方式完成大部分专业的一体化改革;学生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一体;学校培养层次和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完成学校内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学校与政府、与产业、与企业一体化的市场化协调发展体系,完成学校与学制生源、技能培训受训群体、社会就业岗位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邢台技师学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规划》,全体教职工人手一册,按照《规划》要求重新修订了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召开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动员大会。紧紧围绕落实《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六项具体发展目标,选准突破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向加快市场化办学进程、产业化发展模式、职业化办学特色、一体化教学方式、集团化规模发展、社会化服务功能等落实《规划》目标的关键方面发力。

一、向集团化办学发力,促本区域技工院校布局更加合理

《规划》提出,技工院校区域发展布局更加均衡,优质技工院校数量和全国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结构比例更趋合理。邢台市所辖21个县市区、720万人口,共有技工学校15所,其中政府和企业举办的技师学院2所,其他13所都是不成规模的小技工学校,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置高职3所、中职学校18所,职业教育在校生10万人左右。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邢台技师学院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以高端引领为抓手,协调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支持,经市政府批准组建了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以参与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瞄准5个京津产业转移集聚区,采取兼并、联合、托管等形式在中职学校设置分院。目前,已完成对建设北京顺义产业园的威县职教中心的兼并重组,其他4所职教中心的兼并工作正在协调进行;二是运作与中学联合办学。计划在21个县市区设置中学对口升学班,目前已在广宗县、威县、南和县、巨鹿县中学成功设置了邢台技师学院对口升学班。2017年春季,广宗县中学对口升学班50名学生已成建制完成学籍注册到技师学院就读高级工;三是在各县市区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和弹性学制教育。目前,共设置培训点56个,拥有弹性学制生3000人,新型学徒制600人。“十三五”期间,邢台技师学院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以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为平台,完成邢台市技工院校的合理布局,以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高校继续教育;北京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在公共领域改革的深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已经从传统干部教育模式过渡到有限市场化的阶段。2009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这既是干部教育培训有限市场化的结果,也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政策变迁,对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政策变迁: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出台《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重要文献。考察上述文献,可以清晰看到,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完全局限在党校、干部学院中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1983年和1991年出台的两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1983年中组部下发《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提出一方面要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另一方面加强干部院校建设,逐步实现干部院校教育正规化。在《1991—1995年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中,干部培训主要机构是党校、干部院校、社会主义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尽管1991年规划提出“要加强院校之间、系统,部门与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改变分割封闭、小而全的办学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益”,但这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是相对封闭的、垄断的。

(二)第二阶段:允许高等院校、境外资源介入干部教育培训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1996年和2001年出台的两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发[1996]10号)在强调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的同时,首次提到“发挥普通高等院校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国(境)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类急需而紧缺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计划。这个规划还首次提出干部的自主参训机制,“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实行组织按计划调训与干部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发[2001]4号)在利用高等院校和国(境)外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的提法上更有所加强,提出“利用高等院校等多种渠道为干部教育服务”,“积极开辟国(境)外培训渠道,逐步确定一批中长期培训合作项目”。此外,该规划还首次提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提出“要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是打破垄断、市场机制逐渐引入的阶段,对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干部教育培训领域起了积极作用,也增大了干部教育培训产品的供给。

(三)第三阶段: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发[2006]3号)在建立市场机制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展,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公布相应的准入标准;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逐步形成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围绕市场机制的建立,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主渠道主阵地之外,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和境外培训机构等一道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之中。提出“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针对境外培训,《条例》第二十四条作了专门规定:“加强和改进境外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境外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过程的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和效

益。”

二是明确提出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对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可,同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估,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

三是提出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培训管理部门采取直接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培训绩效。

(四)第四阶段: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具体实施措施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办发[2010]18号)中没有再提“市场机制”,但把培训机构体系开放度不够和竞争性不够、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相对过剩并存作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之一,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涉及到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因此在指导思想中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并提出增强培训机构体系的开放度和竞争性。实际上,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在市场机制建立上更加深入,提出了更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是通篇强调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以建立健全“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目标,在这一体系之下,各类优质资源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是主阵地、主渠道,高等学校优质资源侧重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新理论培训,开辟各类实践教研基地作为加强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的直观生动课堂,鼓励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利用境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开展干部培训。这一点实际上是在干部培训需求增大的情况下,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供给,逐步发挥供求机制功能,为形成竞争机制奠定基础。  二是通篇强调“竞争择优”,在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在主要目标中提出要“形成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运用,开放竞争、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在运行机制改革中明确提出“建立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在各类培训机构中择优确定培训项目承担者;还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对办学机构进行评估,作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对知识能力类培训逐步推行项目招投标”。

三是推行干部选学,提出“建立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逐步扩大干部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的自。干部选学制度的推出,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确立了干部在教育培训市场的终端消费者地位,迫使各培训机构不得不根据干部需求特点进行改进,把自身改革当作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办学实践: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运行状况

(一)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的初具规模

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从本质上说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可供交换的产品、有需求、以及有交换关系,就有了市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延伸到了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从实践情况看,我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主要体现在:

一是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中央有要求。党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实行全员培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党的十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学习型放在首位。《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不仅对各级干部的学时有了明确规定,而且对各单位的脱产培训调训率、每单位干部参训率和网络培训学时都有了量化指标。另一方面是干部有热情。一些领导干部充分看到干部教育培训对提升领导素质能力、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在主阵地、主渠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主动安排本地区本部门干部到高校参加培训,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产

品供给增加。尤其是中央组织部2009年将北大、清华等13所高等学校确定为全国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后,一些省(市)也纷纷将一些高校确定为本省(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使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更加合法化。一些境外机构、社会培训机构也参加到干部教育培训中来。

(二)培训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从具体实践来看,高等院校大多数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培训项目来源市场化。他们借自身品牌、实力,通过市场竞争而非上级单位指令性计划安排获得培训项目,与主管单位形成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平等契约关系,主管单位相应地按照市场价格向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用。

二是实行人员聘用制。除少数骨干人员为单位事业编制之外,绝大部分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实行合同聘用制。培训机构根据业务需要自行决定聘请员工的数量规模,向员工支付薪资待遇。这样,既可以缓解学校正式事业编制不足,还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授课教师兼职制。没有专职师资队伍,是否聘用一名老师上课,以及聘用次数,完全取决于该老师课程的市场需求程度以及其讲课质量高低,课酬标准也根据市场行情协商确定。

四是按市场原则有偿使用各类资源。高等学校是具体承办干部教育培训的二级机构,在举办每个培训项目的时候,还需要向学校上缴一定比例的办学费用,以补贴国民教育经费所需。在办公场所、教学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使用上,也是按照市场原则向有关单位支付费用。

五是后勤社会化。高校举办干部培训,在后勤方面基本上采取了社会化的模式,即学员住宿依托校园周边宾馆,极少部分安排在校园内部,就餐则安排在学生食堂,少部分在宾馆就餐。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近年来在完成主管单位指令性培训计划的同时,也承接一些来自横向单位的培训项目,表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倾向。比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2001年分别成立培训中心,对外承接各类市场业务。

(三)培训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除了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等培训由主管部门向主渠道主阵地等培训机构以指令性计划下达外,一些以能力培养、知识更新的专题培训项目则以市场化模式运作。主管单位根据培训机构的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办学声誉以及办学价格来决定承办单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主管单位将培训项目直接委托给培训机构举办。二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办机构。早期阶段,市场尚不成熟,很多培训项目都是通过委托方式进行,由主管单位与培训机构协商培训主题、课程设置、师资安排、费用预算等。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培训机构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招标竞标方式开始兴起。北京、山东、山西、四川等省组织部门组织本省培训项目推介招标,从资源配置上打破了主渠道主阵地与高校、社会机构和境外机构的界限。

三、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政策变迁,给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些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了继续教育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干部教育培训的转型创新。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要考虑以下方面:

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上严把政治关。即要从政治高度来办学,严格师资选聘标准、严肃讲台纪律。因为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特殊事业,要在课堂上给学员传递“正能量”。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度严把质量关。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将其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之下才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培训内容上,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转化为培训内容。

加强需求调研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中央关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神,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开展需求调研,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统一。

立足优势学科办出特色。高等学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智力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形势不断研发新课程,办出特色,增强办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