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腾讯-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从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1]。女大学生受自身因素限制再加上社会歧视的存在,遭受了更大的冲击。

一、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腾讯-麦可思在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2月25日期间针对2010届女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月底,男性本科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2245元、2063元,较女性本科毕业生和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高出361元和332元,并且男女生的平均签约工资水平的最大差距是563元。同等学历和专业的应届女大学生就业率最多比男性低出24个百分点,然而根据以往麦可思对往届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差距到毕业半年后基本相同,但这并不说明男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这仅仅表明女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降低姿态,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从而其就业质量较差[2]。

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对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91.9%的被访女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90.2%的被访企业声称在招聘过程中基本不存在性别歧视,然而在招收女生时却又存在诸多困难;超过四成的企业在招聘女大学生的过程中,会考虑其在出差、加班方面的劣势。此外,由于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将面临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用人单位将要为此付出直接或间接的成本[3]。

因此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工资上都处于劣势地位,性别歧视尤其是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已经日益严重。这一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歧视状况呢?

二、女大学生就业劣势的理论解释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后天投资的有机组合。20世纪60年代,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明确阐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并冲破重重藩篱使之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1961)认为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将影响他们对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女性由于家庭和生育原因,导致无法在劳动力市场连续就业和自身的人力资本的连续投资,而男性则可以在劳动力市场连续就业,因而其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具有连续性。男女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差异。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也会对这种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他们更乐意雇佣男性劳动者[4]。

2、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歧视的个人偏见模型由贝克尔于1971年在《歧视性经济》中提出,该模型是建立在雇主、雇员或顾客等歧视者的偏好性假设的基础上,他指出如果某人具有歧视性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代替另一群体并为此多支付某种费用或者放弃一部分收入[5]。

雇主歧视指由雇主自身的偏好所带来的歧视。倘若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存在偏见,那么该群体的实际劳动生产率被打折扣的幅度也就越大。在男女大学生拥有相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具有偏好歧视的雇主,宁愿放弃一部分利润,花费较高的工资雇佣男大学生,也不愿意雇佣女大学生;雇员歧视理论认为歧视与种族、性别、职位的竞争、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等有关。表现为男性雇员不愿意与女性雇员共事,更不愿意接受女上司的领导。因此,雇主不得不适应这些雇员的歧视性偏好的选择,减少对女性(女大学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降低她们的工资。消费者歧视理论是指一些消费者喜欢特定的人群给他们提供服务。例如,对于医师或飞机驾驶员,消费者通常偏好于男性来服务。雇主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减少对她们的雇佣,或者降低其工资,因此受歧视的女性(女大学生)想要获得一个职位就要接受更低的工资。

3、统计性歧视理论

统计性歧视理论是指由于信息不完全或获得信息的成本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将群体总体特征看作是群体中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以此作为雇佣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个体因所属群体的特征差异而在就业及工资水平上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即使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统计性歧视的出现[6]。因此雇主拒绝雇佣女性(女大学生)或给予女大学生较低工资是因为女性(女大学生)求职者这一群体的总体生产率较低,然而一些女大学生可能比一些男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雇主对其生产率信息的不完全导致了对该群体产生统计性歧视。

4、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德瑞格和皮埃尔(1971)等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主要市场相对来说收入高、就业稳定、工作条件优越及培训和升迁机会多。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对来说收入偏低、就业不稳定、工作条件较差及缺乏培训和升迁的机会[7]。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率很低。从历史上看,男性由于其工作稳定性大多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女性由于生育家庭等原因缺乏工作稳定性故大都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因此这也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女性的歧视。

5、社会学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是伴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女权主义理论的结晶。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下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的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和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以及社会期待模式化。

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不仅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性别分工模式,还导致了女性的自我歧视。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女大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也会主动认同“男强女弱”的观念,降低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需求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在选择工作时尽量避免竞争激烈的工作,愿意接受简单单一、报酬低的工作。因此,我们需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提倡性别和谐,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步改善女性受歧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的法律和监督保障体制

我国虽然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男女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缺乏可操作性。政府部门首先应该颁布专门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将有关内容予以更详细的界定。例如,将禁止用人单位与女性雇员签订若干年内不允许生育等不平等条件以及禁止因为性别差异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等给予明文规定;其次,建立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惩罚政策,对存在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加大惩罚和赔偿的力度,使用人单位意识到其歧视行为得不偿失,即歧视女性的的成本远大于雇佣女性的成本,从而降低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2、将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

由于女大学生毕业后,年龄刚好处于结婚和生育的时期,这一因素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该成本故采取少雇佣甚至拒绝雇佣女大学生的行为,因此政府应当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险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即全社会所有企业无论雇佣女性员工与否都需共同承担该项费用,这样企业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成本相同,因此可以缓解就业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

3、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发挥个人专长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还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例如,多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工作能力。同时,女大学生要认识到自我优势,发挥个人专长。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性格温柔,善解人意,感性思维更强一些,与人沟通较为容易,并且,女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腾讯-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麦可思研究.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J].麦可思研究,2010,(33):2-7.

[3]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11,(2):42-44.

[4]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51(3):1-17.

[5]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4):34-36.

[6]Phelps,E.S.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J].American Economic Reveiw.1972,LXII,September,PP.659-61.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性别差异;学业成绩;计算机专业

从十八世纪末到现在,心理学家对性别差异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两性在智力结构和人格特点上的确存在差异。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行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都不断提高。重视并研究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对改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男、女生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中的学业成绩体现了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对大学生进行测评的关键指标。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3],但多以整个大学生群体或所有理工类学生为考察对象,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研究,缺少对人们普遍关心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不能较好地反映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笔者对某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470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专业理论知识、设计开发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学年度成绩走向等多个方面比较男女生差异,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1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某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2004―2007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库。首先对数据进行清理,剔除了无效成绩记录。然后选取了男、女生各235人,共470位学生的23 223条成绩记录作为待研究的数据集进行统计和分析。所有数据清理和统计工作,均使用ACCESS和EXCEL完成。

2统计结果

表1给出了各类课程男女生的平均成绩、标准差及成绩等级分布情况。其中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和校选修课成绩主要反映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和实习实验反映的是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课程主要包括毕业设计和C语言、数据结构、微机接口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体现了设计开发能力。

从表1中的平均成绩和优良率可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成绩,男生都落后于女生,并且与专业相关度越高的课程女生的优势越明显。同时,相对理论成绩而言,男生的实践成绩与女生的差距较小。从设计类课程来看,女生的平均成绩比男生高2.41分。从标准差可得,男生的成绩比女生更分散,女生的成绩较为集中。

除表1数据外,笔者还进行了其他几方面的统计研究。通过对所有科目平均成绩进行总排名,笔者发现排名在前20%的同学中,女生占了73.4%。

毕业设计作为设计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发现男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稍好于女生,男生的平均分为77.59、优良率为41.9%,女生平均分为76.89、优良率为37.8%。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考勤和作业情况,笔者经统计发现女生的平时成绩比男生平均高出3.88分。

男女生成绩之间的差距随学期的变化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本科4年中男女生成绩差距的总趋势为:从第一个学期开始逐渐加大,到第7个学期开始快速缩小,到第8个学期时已将近为零。

3结果分析

从学业成绩的平均值、优良率和总排名来看,计算机专业女生在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的学业成绩都优于男生,其中专业理论优势最大,设计与实习优势较小,男生则在毕业设计中成绩稍好。总的看来,专业理论知识女生较男生扎实,设计开发能力男女生没有明显差距。男生在学业成绩上落后于女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文献[1-3]对此进行了分析,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女生学习更努力、教育方式更适合女生。

女生平时成绩比男生高,显示出女生比男生纪律性更强、学习更努力,这符合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和文献[3]的研究结论。另外,相对于理论课,男生更能在实践课程上取得好成绩,表明男生更适应生动、联系实际、自主性高的学习方式。

从成绩差异的时间走向上看,计算机专业男女生成绩差距从大一到大三逐渐拉大,到大四快速缩小到将近为零。主要原因可能是,大一时男生与女生一样较好地保持了高中学习习惯,因此成绩差距不大,其后男生成绩相对下滑。而一旦进入大四,立即面临就业问题。目前我国总体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率、起薪和满意度普遍很低,并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女生找工作比男生更为艰难,选择继续求学的比例则高于男生[5],求职和考研必然使学生在大四的学习受到较大影响。

4启示

计算机专业女生的学业成绩优于男生,但现实中优秀软件开发人员多为男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计算机专业男女比例一般在3:1到5:1之间,某些工科院校甚至超过10:1,男性人数基数大;二是就业和从业中的性别歧视,理工类女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明显优于男性, 但其毕业后的就业率却明显低于男性,理工类男生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女生的1.75倍[5];三是婚姻家庭对女性事业的影响较大。即便如此,优秀的女性计算机人才也时有所见。作为教师,应平等看待男女生,例如,在各种项目和竞赛的参与上给男女生同样多的机会。作为用人单位,则应摒弃性别歧视,真正从能力出发选拔人才。

对于大四女生受就业影响较大、成绩相对下滑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疏导大四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应当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

另外,根据男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坚持考勤,另一方面要建立引导式、交互式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多联系实际、勿照本宣科,以引发他们的兴趣。

5结语

笔者通过学业成绩分析比较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性别差异,讨论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得到一些启示。对计算机专业师生及信息行业客观认识和正确对待性别差异,充分发挥两性的优势和潜能,共同推进科技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另外,对于不同院校、更多样本的相关研究还待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2] 陈太博,毕新华. 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106.

[3] 赵荣荣. 工科女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现状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7:4-5.

[4] 曹星,岳昌君.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5]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ZHANG Wenfen, GAO Shouping

(Faculty of Computer,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470 students’ achievement record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The study found female students show a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an male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actical course is smaller than the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Besides, there exists gender difference in other aspects such as diligent and learning interest. It also give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omput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se differences.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举措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开始普遍存在,社会与市场没有向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与男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成为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女性就业难理论的现实写照

女性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就业现实,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这种事实的缩影。女性就业难在国外学术界已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取得很多理论成果。菲尔普斯的统计性别歧视理论提出,雇主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需要聘用工作效率高和责任心强的雇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总是愿意雇佣有较高预期生产率的求职者担负替代成本较高的工作。布劳格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是因为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包括教育、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等不如男性的结果。贝克尔的劳动市场歧视理论以雇主的“歧视偏好”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差异现象,论证了歧视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一致性。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理论认为,性别隔离导致了职业上的女性集聚,产生了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另外,制度理论认为造成以及维持绝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互动理论认为人们在求职、应聘、面试、职业安置、评估业绩、升职以及与客户、同事、上司、下属相处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互动发生。在互动交往中,人们自动地识别出对方的性别并以此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就业群体,在上述理论的背景下,反射出全球性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之社会现实背景。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体制原因。一是女大学生生理成本。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劳动者,其特殊的生理与经济成本冲突。在劳动力市场化的前提下,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如经期、怀孕分娩期、哺乳期,并且退休早于男性,女大学生承担的生育、家务、家庭照顾工作等与企业经济效益背离,客观上造成成本增加。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从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会考虑由此带来的系列“损失”,必然会尽量不录用或少录用女大学生。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限制。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都规定妇女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权利,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法律责任,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时,往往无可奈何。三是高校教育模式弊端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教育模式强调应试教育,学习好,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这种办学理念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市场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四是女大学生自身原因。不理性的择业观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问题,部分女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把待遇、交通、住房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就业准备不够充分,虽然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所得奖项、证书好于男生,但男生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以及就业渠道等好于女生。五是社会原因。传统性别文化导致性别歧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传统性别文化,根植于全社会各领域,贯穿于政策制度制定、社会资源占有到职业性别隔离。女大学生就业选择被人为地局限于一定行业和职业,以致产生专业不对口、竞争激烈和高才低聘等现象。女大学生职业集中于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服务等行业。六是经济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经济原因。价值创造与创造者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女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与男生相比,往往处于劣势。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

女大学生就业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必须通过一定制度安排与相应举措使这种不平等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为女大学生就业难寻找出路。唯如此才能尽量避免社会冲突,造就最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所有情况下,我们总是能够在不平等中找到背叛的原因。”乔纳森.H.特纳也认为,“不平等是冲突的最终根源。”

一是女大学生自身主动调适。树立理性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社会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不排斥到需要人才基层、偏远地区及农村去。积极面对就业歧视,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勇敢展示才华,把自身资本、能力信息传递给市场。发挥女性优势,寻找就业渠道,大胆创业。主动做好求职准备,提高个人能力及社会经验积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二是完善教育体制。开设女子课堂,加强性别教育,塑造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现代女性形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可成立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培训,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分析力度,组织专为女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三是营造男女平等氛围。建设以人为本,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性别文化。承认男女具有同等人格和尊严,以权利个性化、选择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倾斜为原则。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监督与救济。妇联与劳动、工商等部门对女大学生创业就行扶持。对女性从业者达一定比例单位,可通过立法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以国家补偿形式消除用人单位后顾之忧;建立女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监督制度;法院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益。

参考文献:

[1]赵瑞美.职业性别隔离歧视小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7篇

>>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究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分析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基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周飞.女大学生就业急需政策引导[N].中国教育报,2012-12-03.

③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8.

④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53.

参考文献:

[1]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2-12-28),.

[2]周飞.女大学生就业急需政策引导[N].中国教育报,2012-12-03.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of accounting major meets great challenges,which are caused by traditional gender concept,large graduates number,contradic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 supply and demand,employment units’benefits consideration,and factors b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ig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vocational ability framework of accounting major from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 level,potential ability level,and quality level using qualification model and iceberg theory.

key words: accounting maj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framework design                

〔摘要〕 高校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来自传统性别观念、毕业生数量攀升、人才需求矛盾、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从体现一般绩效水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层、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三个层面,设计高校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结构。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女大学生; 职业能力; 框架设计            

会计是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等特有的方法,为组织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管理活动。货币计量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还没有普遍得以应用之前,在我国算盘几乎就是会计的代名词。即便是广泛应用计算机、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的今天,算盘在加减法计算方面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女性在拨打算珠、毕业论文账目登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延续到现在,女性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比男性要多得多。

在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中,女生大约占 70%,“十个大学生就有一个是学会计的”( 1999 年 6 月 14 日,经济参考报) 。因此,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影响面很大。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中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受就业大环境、传统观念、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挑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占较大比重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的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长远看,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与兴旺。因此,提升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力图分析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现状及其原因,通过设计职业能力框架,提高其自身能力与素质,从而提升其就业能力。

 

一、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一) 从调查数据看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女大学生招生与在校人数几乎与男生各占一半。2010 年南开大学招收女生约占53. 1% ,2006 级复旦大学新生中女生约占 52.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级新生近 1500 人,女生超过80%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 6076612 名本专科新生中,女生有 3321962 人,约占 54. 7%。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解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以及她们的需求和期望,2009 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并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选取的调查样本较有代表性。从地域看被调查的女大学生,40%多来自北京高校,其余来自上海、天津、西安等大城市。其中 55. 3% 来自城市,44. 7%来自农村。从学校情况看,来自重点院校的被调查女大学生比例高于非重点院校。从学历层次看,被调查女大学生学历从大专到博士,其中 7 成是本科生。从所学专业来看,经济学类比例最高,占27. 4% ,其次是文学类 19. 2% ,再次为 法 学 类15. 4% ,工学类、理学类共占 24. 4%[1]。该调查从求职经历、求职感受、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应对行动、创业难题、对就业政策的了解、需要的帮助等方面展开,该调查报告表明,56. 7%的被调查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 9% 的被调查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1]。

很明显,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调查包含在经济类专业 27. 4%中,是所调查专业中比例最高的。再按照教育部教育计划司 1999 年的资料,全国1032 所普通高校中,就有 488 所设有会计学专业;在全国 800 多个本科专业中,会计专业目前的招生人数是最多的,在校学生人数也是最多的; 还有 546所成人高校设置会计学专业; 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总计 560 多万人,而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就有 53 万人( 见 1999 年 6 月 14 日《经济参考报》) 。因此可以推断,从专业来看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调查中占有几乎最高的比重。也就是说,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求职中较男性机会少,受歧视现象相当严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 二)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原因分析         

-->              

 调查数据及现实情况表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挑战,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毕业生数量攀升、人才需求矛盾、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等的影响。

1. 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我国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影响久远,虽然政府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就业中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现象仍屡见不鲜,91. 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2]。就业机会较少,4 成被调查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感觉更困难。

2. 毕业生数量增加。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611 万,2010 年 630 万人,2011 年为 660万人,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受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等的影响,经济滑坡,工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毕业生相对过剩。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占较大比重,其就业情况自然不令人乐观。

3. 人才需求矛盾。受“重商主义”的影响,有些学习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化工化学的学生不愿意到工业企业工作,形成工程技术人才缺乏,而会计学等一般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存在较大剩余。

4. 用人单位追求经济利益。会计学专业岗位分工明确,女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很快面临结婚生子等特殊阶段,按照国家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等,且由所在单位负担。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由此增加的误工成本等,因此同样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

5. 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影响。尽管在校会计学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于男生,且具有细心、安稳、坚韧等特质,但在大胆做事、开拓精神等方面一般不及男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设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尽管造成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自身因素是最关键的、第一位的。因此,借鉴能力素质模型及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指南,结合女性特质,构建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苦练内功,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 一) 能力素质模型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能力素质模型( competency model) 也称为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可利兰( david mcclel-land) 博士。他将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能力素质,并进一步表述为:“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包括知识( knowledge) 、技能 ( skill) 、自我概念 ( self - concept) 、特质( traits) 、动机( motives) 5 个层次。1973 年,麦可利兰提出素质冰山理论,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真正能够把优秀人员与一般人员区分开的是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因此,麦可利兰把不能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知识与技能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 threshold competencies) ,也就是从事某项工作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把能够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称 为 鉴 别 性 素 质 ( 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ies)[3]。

( 二)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设计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是指其顺利完成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和素质架构。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和冰山模型及层次分析理念,借鉴国际经验及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指南,结合女性特质和会计学专业特点,构建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包括三个层面,即体现一般工作绩效水平的会计基本知识技能层、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

1. 体现一般绩效水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层。体现一般工作绩效水平的会计的基本知识技能是胜任会计工作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会计学及相关经济、金融、税收、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准素质能力。上述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课堂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来获得。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将来的实践中运用自如,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科学高效地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为决策层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了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再加上实践中的不断总结积累感悟,才能很好地胜任会计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获得上述知识与技能的优劣程度,取决于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实践表明,女大学生在校学习认真、刻苦、仔细,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2. 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依据冰山理论,深藏能力往往隐藏不露,是拉开绩效档次和体现能力差距的较高能力层次。该层次的能力也是当前就业中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考察点,这些能力包括观察与记忆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总结提升能力、团结协作与创新能力等。

( 1) 观察与记忆能力。会计专业的观察能力是指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被核算对象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会计人员收集会计信息、获得对会计对象感性认识的基本心理素质,是保证顺利完成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业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敏锐的观察力使会计人员能够利用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线索取得显著的会计成果。记忆能力是对已经知道的

--> 东西能够记住,并在以后再现或在记忆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记忆的备用性。记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仓库,它为思维提供原材料。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人员主要与数字打交道,会计人员在思考问题时所应用的数字等材料大都来自记忆,具有较好的记忆检索能力是优秀的会计人员必备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记忆力强、观察细心,在此方面较占优势。

( 2) 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一般认为组织协调能力要包括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激励下属能力等。沟通能力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的能力。会计是为组织提供决策信息的、以资金为纽带的管理活动,业务内容涉及与本单位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各部门与组织,既包括单位内部各部门,如计划、人事、生产、营销、后勤服务等,也包括单位外部的主管部门、银行、税务、审计等。单位内部的预决算、日常的财务工作与会计核算等,会计部门不可避免地与内部的部门发生业务联系,需要协调与沟通。本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也存在较密切的业务指导与业务联系,更需要较高层次的组织协调与沟通。当然,会计部门内部各个不同岗位之间也需要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女大学生仅仅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够的,应该加强锻炼,提高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更重要的岗位,真正参与到单位的经济管理中。

( 3) 语言文字表达与总结提升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口头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运用书面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从事会计工作,需要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与内外部人员打交道多,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上述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的实现。另外,锻炼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助于总结提升能力的培养。会计人员个人及单位工作情况的总结、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体现理论水平的工作论文的撰写等,都需要较好的书面总结提升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竞争中非常占优势,往往成为很多年轻的会计人员很快得以晋升、提拔的制胜砝码。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基础较好,稍微加强就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在书面表达、总结提升方面,需要加强训练。所谓总结提升就是对以往的知识、工作、学习过程等进行梳理,从中吸取对于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与资源,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达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总结提升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获得的。根据从事会计专业相关职业的人员的经验描述,及时总结过去的资料、信息,对一段时间内的过程进行梳理提炼,形成书面文字或报告,对于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将来的职称晋升,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晋升是考评结合,除了考核工作业绩外,还要通过、课题研究等指标评价其综合水平。从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调研实践和已毕业大学生的反馈可以得出,总结提升能力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作为基层会计从业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而作为财务主管、经理等管理人员,工作重点在于对下属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反馈意见,同时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由此可以看出,领导职务更注重总结和分析能力,工作内容侧重于分析和报告。一个会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在于运用自己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经验,在纷繁复杂的会计资料中提炼出企业决策相关且有用的信息,并以决策层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向上汇报,而对于此总结提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 4) 团结协作与创新能力。

团结协作是日常工作基本规范之一,它要求员工在业务活动中,要互相支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顾全大局,明确工作任务和共同目标,在工作中尊重他人,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协同同事搞好各项业务等。任何组织都比较重视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一项工作要很多人或很多部门共同完成,这需要大家的相互配合。会计工作岗位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联系、互相承接。从凭证制作到账簿登记,从成本计算到财产清查,直至会计报表,各环节密切相连,需要各岗位的会计人员通力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提供准确、及时、有用的会计信息。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能力与总结提升能力密不可分。表面看起来,会计工作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等开展,会计部门是会计规范的执行部门,谈不上创新。其实,会计工作同样需要创新。会计专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运用会计知识和理论,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高校会计学女大学生应积极整合所学知识,注重吸收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培养锻炼创新能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需要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辨式地看待问题。

 

3. 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

女性特质能力是能够体现女性特有魅力和优雅气质的素质。该能力层主要包括优雅的气质、稳健做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女性的优雅气质指的是女性特有的一种风格内涵。美国著名剧作家罗伯特•费希尔曾经说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女人的优雅是那种端庄稳重、落落大方、不紧不慢、不卑不亢、美丽谦和、睿智机敏、谈吐儒雅、清新悦目。拥有优雅气质的女性更容易获得有效的沟通、更容易组织协调和获得认可。女性的优雅气质往往通过自信、谈吐、妆容和着装等表现出来。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要培养个人的优雅气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要忽视仪表,作为女性,在社交场合,必须注意仪表的端庄整洁; 不要自视清高; 不要斤斤计较; 不要惧怕显露真实情绪,不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柔情蜜意,都不应加以隐藏; 保持幽默感; 仪态端庄,充满自信; 对别人给予信任和关心,热诚与关怀; 接受自己的面貌,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优点,要善于加以发挥。稳健做事能力主要体现在做事细心、认真、谨慎、一丝不苟。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形成女性会计人员的细心、敏感、认真及负责的特质,女性天生比男人敏感,而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女性在情感的表达和感知方面,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女性直观能力强,对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敏锐和准确。同时,女性还有超强持久的耐力和超前的想象力等优势。

另外,女性做事思考周密、谨

--> 慎,风险小。自我控制是指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一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有比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但是更加需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真正发挥作用。总之,女性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 她们善解人意,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待人接物讲求分寸,为人随和。此外,女性忠于家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庭、企业,工作认真执着,形成其定力较高、稳定性好的特质。上述特质是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优势。

 

三、结语                   

会计学专业是很多高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女大学生占 70%[4],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设计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结构,尚不尽完善。希望这一框架结构能在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其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妇联. 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r]. 2010. 8.

[2] 刘建秋,刘冬荣. 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研究[j]. 会计之友,2009,( 16) .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贝克尔攻视理论出发,揭示出其理论基础—身心不悦的实质是及恶成本,解释了其理论困境,并运用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阐明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进成本的理性选择,文中具体分析了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的内容,并提出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80万,比2001)年翻了一番,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加凸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调查显示,被调75家企业当中,有42家(占被调查总数的56)表示,在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招收男大学毕业生,只有3家表示愿招女大学毕业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理性经济人,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强化了录用员工时排斥女性的选择取向。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十分复杂,本文以贝克尔歧视理论为起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具休探讨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原因。

一、贝克尔歧视理论

贝克尔歧视理论建立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含义是某人宁愿承担一定的费用,也不愿与某个群体的成员打交道。而不愉悦的感觉来自于个人偏好,即如果某人具有歧视性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罄用,这种费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比如放弃一部分收人。

在贝克尔理论中,雇主的目标函数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用函数形式可以归纳为:

maxU二f (p, m)(其中,U代表雇主的效用,P代表利润额,m代表男性雇员的比重)。

歧视性雇主的目标函数一是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二是最大限度的提高男性雇员的比重。可以用一条无差异曲线IC来表示,如图一所示,雇主对女性的歧视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越陡峭。

为了提高男性工人的比重,歧视性雇主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利润水平的下降。尽管男性与女性的货币成本都是w,但对雇主而言,女性就业使其身心不悦。贝克尔将身心不悦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设定d为歧视系数,则女性雇员的净值成本为w (t+d), wd是货币成本与净值成本的偏差,是由女性在企业中供职引起的。

将贝克尔歧视理论拓展一下,可以看到,雇主性别歧视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图二分析了被歧视群体的就业和工资水平。无歧视条件下,假定男性与女性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边际收入产量即劳动生产率曲线如 MM所示,若雇主歧视女性,则女性劳动力需求曲线将会向原点内侧移动,至图中所示的FF,以冲抵成本wd .。这种位移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看,截距分别为( Lf-Lm)和一wd,雇主实施歧视行为通常有两种取向,分别如A点和B点所示。A点(Wm, Lf),女性工资率与男性相同,但雇佣规模缩小;B点(Wf, Lm),女性雇佣规模与男性相同,但工资率低于男性。

大学生就业处在劳动力市场入口处,工资水平的初始定位多依据工作岗位的特征,而不是依据工作人员自身的特点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特征来定位。众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限招女生”、“男生优先”的用人方式与图二中A点情形相同。这种歧视型用人策略有其内在的经济学逻辑。

二、女大学生遭拒绝的经济学分析

贝克尔歧视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歧视系数纳人经济模型,从而使标准的最优决策机制能够发挥作用,而理论本身也蕴含着困境。歧视性雇主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化,以牺牲一部分利润水平来换取个人的歧视偏好,从长期来看,歧视性的雇主将会被非歧视性的雇主逐出市场,而现实中却能长期存在。根据贝克尔的分析,歧视性雇主从整体上说是一个受损的群体,与实证检验中.雇主是歧视受益者”的结论相违背。

贝克尔的歧视理论与经济现实并不矛盾,对于困境的解释关键在于处理好歧视系数。使雇主身心不悦的原因不能拿模糊的个人偏好来解释,实质上,Wd是追加在女性雇员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而身不悦的实质是厌恶成本。雇主缩减女工的雇佣规模,是规避额外的人工成本。被替代的女性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明显高于男性时,歧视性雇主效用的两大目标:利润和男性雇员比重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在男性和女性雇员生产率、工资率相同的条件下,增加雇佣男性工人,抵制女性工人,企业减少了自然附着成本wd的投入,而产出量既定。歧视性雇主的目标函数仍然是理性的利润最大化,也符合了实证检验中“雇主是歧视受益者”的结论。

大学毕业生作为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拒招女大学生的做法是用人单位为求得生存和竞争优势,规避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的理性选择。

每个人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和能力高低,用人单位在短时期内较难甄别或甄别成本太高,只能依据群体特征,在偏见的基础上,倾向于选择预期成本低而预期收益高的男大学生。若由于这种用人原则而错失某些能力较高的女大学生,其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带给企业的额外收益不足以弥补时,企业仍然偏好雇佣男大学生,若女生中能力更出众者,带给企业的额外收益超过时,那就是企业为歧视行为付出的代价。自然附着成本wd的存在,雇主当前成本节约的偏好,使用入单位甚至宁愿雇佣能力较差的男生,也不愿雇佣较优秀的女生。

自然附着成本是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的额外支出,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根本原因,它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

(一)生育及相关成本

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会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系列问题。用入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雇员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这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最直接的理由。另一方面,生育问题使女性员工在一定时期内退出劳动力市场,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而工作生涯的中断,特别是较长时间的中断,会降低雇员的实际挣得能力,难以避免“人力资本折旧现象”,女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含量较高,人力资本折旧率也会相应较高。当女性雇员重新进人劳动力市场时,需要一段时期的恢复和调整,由于相关法律的制约,重返者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退出时的水平,这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间接成本的负担。

(二)补偿性工资差别

补偿性工资差别是指较差的工作条件下为了吸引雇员所必须支付的额外工资,是支付给接受差或艰苦的工作条件的雇员的一种个人奖励。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她们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较高,比如:工作流动性不能太大,不适宜远距离出差,不能承受体力强度高的活,人身安全问题等,需要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相比之下,男大学生适应性较强,对工作条件的要求不如女生苛刻,而并不能获得由此而引起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其接受较差工作条件的个人奖励已包含在与女生同等的收人水平之中,此时男生是一种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对于有成本节约偏好的理性雇主而言,更愿意雇佣男大学生。

(三)预期劳动生产率

尽管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接受了同等的高等教育,甚至女生的在校表现更为优秀,但雇主仍然倾向于认为:女大学生的预期劳动生产率将低于男生,较低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使雇主不愿意录用女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女性精力的分散。由于传统两性分工模式的延续,女性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相夫教子”虽已不是现代女性的专职工作,但仍是一项重要职责。有限的精力在市场劳动和家务劳动中分散,难免会影响其市场劳动生产率。二是女性发展潜力不足。据劳动者年龄—工资报酬剖面曲线的实证研究资料显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女性劳动者的年龄工资报酬曲线较为平缓,凸起程度、上升幅度均不如男性,形成因素式多方面的,如不同的职业领域、培训机会和晋升状况等,它从总体上反映出女性劳动者群体发展潜力低于男性,能给企业带来的预期价值有限。

(四)转岗培训成本

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语言类或服务性的专业,以从事具体事务性的、与语言和形象思维有关的工作。专业结构的限使女生就业适应面窄,也造成了这些职业领域的拥挤。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和男强女弱的社会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新兴企业的成长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平台,它一般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而女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和兴趣取向使她们转向科技含量高的岗位较为困难,企业需要付出昂贵的转岗培训成本,而女生一般缺乏钻研精神,不能确保培训的成效和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所以,雇主当然倾向于有相关专业基础、肯钻研和有创新精神的雇员。

(五)提前退休福利成本

从长远来看,女性雇员要比男性雇员提前5年退休,而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雇佣女性员工即意味着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这也是用人单位偏向男性的一个因素。

当然,用人单位能实施歧视行为,规避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还有赖于宏观现实环境:一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形势是供大于求矛盾突出,而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从1999年起,高校年年扩招,精英教育应经走向大众化,出现卖方垄断倾向。企业容易找到用以替代女大学生的男大学生,而且不乏优秀的替代者。二是我国《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都对女性的劳动权益做出相关规定,但针对性不强,处罚方式轻微,执法不到位,歧视行为收益高于成本。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贝克尔歧视理论中,雇主身心不悦的实质是厌恶成本,效用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矛盾。性别歧视行为是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主要包括:生育成本、补偿性工资差别、预期劳动生产率、转岗培训成本和额外福利支出等几个方面。

保护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必须提高歧视行为成本,提升女大学生的素质,目前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生育成本社会化

生育行为是人类社会繁衍和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不应该成为用人单位的包袱。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应从经济价值取向上切实解决问题,将生育成本纳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减轻用人单位雇佣女性员工的负担。

(二)完善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增大执法力度

可借鉴国外的《反性别歧视法》,针对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出台专门的法规;对于现行出台的政策,应强化其性别视角,增大保护的力度。规范劳动用工市场,应加大奖惩力度,可拟规定不同行业企业中男女比例的底线,达不到者予以处罚,雇佣较多女性雇员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女职工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以平衡企业雇佣不同性别员工的收支预算。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献分析法;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长;职业成功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0JZD0045-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0685)

作者简介:罗青兰(197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孙乃纪(1947-),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于桂兰(1964-),女,吉林集安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2-0097-04收稿日期:2012-07-08

女性高层次人才是女性的杰出代表,她们在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绩效进行测度,发现女性高管的参与会给企业绩效的提升带来显著的效果。在我国,由女性企业家掌管的企业98%处于盈利状态。尽管女性高层次人才的巨大潜力和优异表现得到公认,然而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发展进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女企业家人数仅占企业家总数的20%,科学院和工程院女院士只占院士总数的5.06%,女性社会资本容量远不如男性,在参政方面存在社会网络困境。为此笔者运用信息管理领域的文献分析法去追述前人对此问题的学术观点与研究结论,并在对这些成果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的基础上,根据女性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文献分析法的应用

文献分析法是开展研究工作、总体把握前人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为了更高效地找到与所要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笔者依据中英文关键词对查阅的文献词进行分类与整理,并将文献来源锁定为已公开出版发行的纸制文献:学术期刊、书籍、报纸,电子文献:CNKI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新闻门户网站等(见图1)。笔者运用noteexpress 2.2.0.674文献管理软件对下载的文献进行了加工、编码、整理、归纳、分析与总结。

图1 文献来源示意图

(一)中文文献

笔者选取的中文文献主要来自于CNKI数据库与读秀学术搜索。学术期刊论文选取的类别为核心期刊(北大2011年版)。选择的关键词分别为“职业成功”或“职业生涯成功”、“女性高层次人才”、“女性职业成功”、“女性人才”、“女性”,搜索到的学术期刊论文、时间跨度、博士学位论文以及书籍数量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我国对职业成功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以女性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数量相当多,其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工程、医学等多门学科,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与女性人才的成长规律、职业发展特点、两性职业生涯发展平等、职业性别隔离、职业生涯阻隔因素等相关,而以女性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数量却相对有限,当笔者放宽搜索条件时,有关女性高层次人才的论文也仅有24篇,研究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的学术论文更是屈指可数。

(二)外文文献

考虑到中英文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可操作性,笔者将主要精力用于搜索与阅读质量相对较高的学术论文上,通过管中窥豹以了解目前国际上有关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下面是在顶尖和一流管理学英文国际期刊上通过输入标题为“career success”所查找到的相关文献数量(见表2)。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对职业成功的研究要早于我国学者,研究成果相当丰厚,研究领域涉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使笔者能够全面客观地掌握现有学者对女性职业成功的研究趋势与动态。

二、职业成功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一)职业生涯成功的涵义

西方对职业成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预测职业成功》一书。美国《社会学期刊》上发表的题为《组织机构与人员》一文再次提到了职业成功这一概念,从此拉开了各学科从不同领域对职业成功理论的相关研究。在现有的西方学术文献中,职业成功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积极的心理上的或者是与工作有关的成果或成就 (Seibert et al,2001)。

(二)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者们将职业成功分为客观职业成功与主观职业成功。客观职业成功通常是一些从外部观察到的、客观的和可见的标准与尺度,往往以他人评价为基础。如薪酬、晋升次数、头衔、声望与权力,感知到的组织内外部市场竞争力,个人市场竞争力等。Nicholson等(2005)对客观职业成功的标准从资源和其他能够获得优势和富足的条件等方面来研究,并提出了6个客观职业成功的指标。我国学者也分别从总体收入水平、晋升次数、外在报酬等方面对职业成功的客观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周文霞 等,2010;刘宁 等,2008)。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无边界职业生涯”这一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开始使用胜任能力的增强、尊敬、学习机会(Weick,1996)、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工作家庭平衡(Arthur et al,2005)等指标来测量主观职业生涯成功。人是情感动物,尤其是女性,感情更加细腻与丰富,对女性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因素研究更要充分考虑女性个体的生理、情感与能力特征。

三、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因素:社会文化

中国社会的传统分工模式一直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出外赚钱、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责任由男性承担,操持家务、抚育子女等家务事则落在女性身上。无论在商界还是政界,一直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一些男性管理者甚至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取得非凡成就的女强人,抱着世俗的观念,去决定女性员工的职场命运,这些做法有失公允,导致一些有能力、有才华的女性要么独辟蹊径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要么放弃对职业生涯的追求,人生归于平淡。

(二)中观因素

1.组织层面

Goodman等(2003)研究发现女性在工作中得到的职业发展机会越多,越有可能成为高层管理人员。但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公司往往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才会把女性提升到管理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女性在危机时刻的表现要比男性更胜一筹,可一旦女性处在高管的位置,就需要公司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Eisenberger等(1986)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导师支持对女性经理职业成功的影响要大于男性,相对于大公司而言,在小公司中的导师支持更有助于女性管理者职位的晋升。可见,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对组织支持存在需求偏好。

2.家庭层面

Judge等(1995)通过研究发现婚姻对于男性来说意味着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以及家务分担;而对于女性,婚姻则意味着对工作投入与付出的减少。家庭影响了女性对人力资本与继续教育的投资,并导致一部分女性放弃了对职业成功的追求。烦琐沉重的家务劳动带给女性的不只是体力的透支和精神的缺氧,更迫使她们不得不放弃许多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业发展机会,最终导致职业发展路径受阻。

(三)微观因素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对女性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影响要强于男性(Ng et al,2005)。Lyness等(2000)的研究发现拥有较好的职业轨迹记录、委派性工作经历的女性管理者,职位晋升得更快,高学历、跨国管理经验可以帮助女性获得更高的薪水与支配地位。吴愈晓(2011)通过对广州、上海、厦门、济南和西安进行的“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发现影响高学历劳动者收入分层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

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它可以帮助拥有者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与信息。但现实情况却是,女性由于不容易进入男性主导的社会网络,而在职位晋升时难以获取所需的资源,不得不在进入到高层管理职位时止步不前。Metz等(2001)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社会资本对不同层级的女性管理者晋升的作用,女性管理者的职位层级越高,社会资本对晋升的作用越明显。

3.个性特征

女性独有的个性特征决定其与男性对职业成功的认知标准存在着个体差异。通过对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比较发现,男性认为创业的唯一动机是赚钱,女性则认为独立、有成就感是创业的首要动机,最后才是赚钱。与男性更注重包括薪酬、地位、职务晋升等客观指标相比,女性更关注发展、满意度等主观指标,并把权力和回报放在其次,二者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女性群体自我认同缺失、自我效能感低、过于追求完美已成为阻碍女性高层次人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建议

女性高层次人才是女性人才中的佼佼者,她们的职业成功对中国广大女性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速度。依据女性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社会建制,加快女性人力资本投资

国家与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教育公平的思想观念,为女性扫除人力资本投资障碍。加强妇联与当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女性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增加决策层女性高层次人才的话语权,提高女性劳动力价值和参政议政的能力,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家庭服务,将陷于家庭“围城”的女性真正解放出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推行弹性的退休政策,由50~60岁的有突出贡献的女性自主选择退休的年龄,延长女性高层次人才的职业周期,发挥她们的人力资本优势与作用。

(二)加强心理契约管理,提供发展空间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企业的深刻变革,现代女性在获得经济地位的同时,出于对家庭的考虑,她们更愿意选择稳定就业。为此,组织应把基于就业安全感、就业能力的心理契约管理纳入女性职业生涯管理策略之中,营造有利于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组织支持氛围,采取“自下而上”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激励女性高层次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组织与女性高层次人才双方满意的心理契约环境,为女性高层次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空间,使其为组织创造最大的价值。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1篇

近几年来,重庆妇女事业伴随着重庆全面快速发展而同步发展,重庆妇女理论研究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全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整合妇女研究的各方资源与力量,开展了多层次、跨学科的妇女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妇女理论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推动我市妇女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应有贡献

(一)围绕妇女发展开展研究,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性

妇女理论研究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妇女工作的发展推动妇女理论的进步。按照妇女理论研究为妇女工作实践服务的原则,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促进男女平等、构建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点,紧紧抓住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其中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全国、市领导的批示,较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依据

农村妇女现状调查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2006年4-6月,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对农村妇女生产技能状况、现实生活情况、婚姻家庭关系、参与村委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建立了重庆市农村妇女现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研报告《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得到全国妇联和市领导的肯定,并被重庆市政府研究室编印的《决策参考》采用,课题的3个子报告分别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引起了积极反响。

农民工婚姻状况调查为新时期和谐农家建设提供依据。2006年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农民工为主体进行深入调查,完成了《关于重庆市以及农民工离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的报告》。《报告》得到全国妇联黄晴宜书记、市长王鸿举和时任市委副书记邢元敏的肯定和批示,部分内容以《内参》形式上报国务院,为重庆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调查成为保护妇女权益、完善农村综合治理制度的先驱。在几年的农村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受犯的问题日益显现,及时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开展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专题调研,经过为时近1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市农村女性遭受犯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2008年形成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肯定和重要批示,市政府相关部门就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女干部参政情况调查为培养使用女干部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抓住重庆市各级党政部门干部大换届之机,2006年我们开展了全市处级女领导干部实际配备情况的调查研究,其调研数据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庆市女干部人才库作出了积极贡献,翔实的《重庆市妇女参政情况分析及建议》调查报告,为大换届中使用配备女干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现实依据,得到了市委及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为建立重庆市女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多次组织专家、实践工作者开展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专项调研,积极研究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教育监护、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2005年,《农村留守孩子情感缺实心理矫正的长效机制》及《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建立“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两篇论文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2007年,《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长状况的调研报告》和《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委的全文转发。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为研究制定女大学生就业制度提供参考。针对女大学就业难的现实,积极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女童就学与女大学生就业论坛”,收到来自各理事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及调研报告30多篇,其中20多篇高质量的文章从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市场需求、就业保障、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并为重庆市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确定年度研究主题,于每年年初下发涉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发展的六个优先领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课题指南,积极引导广大会员、单位会员和各级妇联开展妇女理论研究和调研,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妇女、妇女事业及妇女工作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共收到来自会员、理事、会员单位和基层妇联组织的相关论文和调研报告200余篇,推荐到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

(二)整合理论研究资源与力量,实现理论研究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妇女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我市妇女理论研究依托研究会这一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拓展妇女理论研究的领域,开展多层次、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较好地形成了妇女研究的合力,提升了全市妇女研究的水平和理论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社科单位开展妇女理论研究。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设在各大专院校的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为重心,联合社会研究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的阶段性和战略性的理论研究,包括性别平等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妇女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家、市级学术刊物上发展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在部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发言受到好评。

二是广泛发动研究会理事、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具体参与重点课题及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来自我市40个区县(自治县)的85个部门单位中富有妇女工作实践知识和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研究力量,开展妇女现实问题研究。2007年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从库区和谐家庭建设、农村留守妇女受害问题、妇女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多篇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调研报告,有3篇文章编入《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暨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得到全国妇女理论研究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重庆市各派妇委会针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活动,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其中民革重庆市委妇工委撰写的调研报告还代表重庆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是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将妇女理论研究融入妇女工作实践。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妇女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各地妇女工作特点,统筹指导全市妇联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先后在黔江等5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美德调研活动、在江津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专项调查、在渝中区和沙坪坝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在渝西片区开展了农村剩余女劳动力有序转移途径与对策研究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及方法调研、在主城区开展了城市社区家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和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调研、在重庆市政府幼儿园和重庆市景德幼儿园等6个单位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调研和分析,以及进行了“妇联组织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作用”、“妇联组织如何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妇女参政议政状况”等问题的调研,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增强了我市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四是开展各级学术研究活动,提升研究水平。2006年与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平等和谐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其中“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女童及女大学生就业”、“女性生殖健康促进计划与新农村建设”论坛,共收到论文近100篇,其中12篇论文被推荐并入选全国妇联妇研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性别平等”研讨会年会论文汇编,另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发展》等市级以上公开发表刊物上刊登。成功承办全国妇联在渝召开的全国省市妇联主席关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作用”的片区研讨会,得到全国妇联的肯定。协助全国妇联妇研所在渝召开“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构建中国妇女教育体系研讨会”,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推荐的27篇论文全部获奖。通过广泛组织和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我市妇女研究工作,推进妇女理论研究创新。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基础。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长期以来狠抓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职能作用,增强了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会员队伍稳步发展,组织网络逐步健全。目前,全市各区县都设立了妇女理论研究机构,大部分在渝高校、党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社科院和部分党政部门也加入到妇女理论研究行列中来,一大批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被吸收为会员,逐步形成了由妇女理论研究会牵头,以妇女工作者、高等院校、社科系统、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为研究骨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的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格局。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按照《章程》开展工作,探索建立管理制度,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及时为会员提供学术信息,组织会员申报全国、市级学术研究课题项目,为会员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研究》课题被重庆市科委列为2006年社会科学软课题,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这一课题写出了1个主报告和3个子报告,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二是建立片区理论研讨会制度。到目前为止设立了主城区和渝西片区两个理论研讨片区,每年召开一次片区研讨会,为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受到了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三是完善评选表彰制度。从2005年起,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考评机制和奖励办法,把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纳入重庆市妇联对各区县(自治县)妇联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创新工作加分范围,并定期在全市范围开展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热情。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推进我市妇女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会员的辛勤努力、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代表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向各位会员和参与、支持妇女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工作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314”总体部署,推进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妇女事业创新发展,妇女理论研究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做出的“314”总体部署,深入研究我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主动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和全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实践,努力开创我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贯彻落实*精神,促进妇女理论创新

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精神武装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头脑,用*精神指导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是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及广大会员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党的*报告强调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妇女理论研究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认识,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指导妇女理论研究,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研究妇女问题,把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作为妇女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抓住妇女在参与、生存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国情、市情和妇女的需要出发,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探索规律,积极推进妇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更好地为妇女发展,为建设新重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突出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重庆新一轮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妇女理论研究。

要加强妇女基本理论的研究。妇女基本理论研究是对妇女现实问题、妇女发展实践进行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理论概括、理论升华,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各地妇联组织要重视妇女基本理论研究,从我市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进行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参与发展,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以及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为妇女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要加强妇女问题对策研究。我们要抓住现实生活中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侵害妇女权益、影响男女平等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在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市进城务工妇女、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维护问题、和谐社会创建与婚姻家庭和谐问题、城市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等现实性问题的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妇女相关问题提供依据,促进妇女现实问题解决,使妇女研究在推动妇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加强妇女工作的研究。当前,实现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重庆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跟上加快发展步伐,在参与加快发展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跨越,是妇女工作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要结合重庆和重庆妇女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妇女理论研究纳入妇女工作实践,增强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实践性。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特别是各地妇联组织要围绕“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展调研,适时我们将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妇联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围绕这个课题开展研讨,收集汇总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妇联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要进一步发展妇女理论研究队伍。目前,我市参与妇女研究的范围已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妇联系统扩展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热情关心和积极参与研究。但妇女理论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人口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动员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广泛地吸纳党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拓展党政部门的同志参加妇女理论研究,以便推动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有效地促进妇女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及时研究妇女群众的重大难点问题。要不断调整充实联络员队伍,在市妇联机关业务部室、市直妇工委、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职能部门、女职工集中的行业等设联络员代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要通过学术活动吸引人才,通过加强培训培养人才,通过评奖评优激励人才,把热心妇女理论研究的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不断壮大妇女理论研究队伍。为更好地整合研究力量,各区县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健全妇女理论研究队伍,并充分发挥好作用。我们还要积极发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社科部门建立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以推动妇女理论发展。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体能等两性的先天差异将不再是阻挡女性进入男性主导的一切传统领域的障碍,女大学生的队伍必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要看到,当下的中国“女大学生就业难”。作为高等女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社会思想变革的前驱先导,我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男女两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宏观平等与微观差异,抛却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出可行性路径,使制度赋予的“性别平等”的教育原则得到充分兑现和有效实施,以培养出能在与男性的职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高能力、强素质的女性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各类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研究持续深入,“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宏观的教育环境,还是从微观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上来看,女大学生都因其缺乏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系统,而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处于边缘状态。

(一)性别教育的缺失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目前,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女子院校有着较为详尽的女性课程设置、周全的性别意识教育。而绝大多数的高校性别教育都处于缺失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的高等学校迅速地完成了教育硬环境的现代化,但是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的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影响依然强大,往往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不清晰,不能确定“我是谁”,“我能干什么”。

不可否认,女性大规模涉足本是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与男性一争高低,这本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也是国家“男女平等”政策有效落实的鲜明表现。但如果我们忽略中国几千年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无视性别意识的教育,很可能导致部分女大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性别身份,也不知道如何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规避自身的性别劣势。这就容易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她们自身的诸多发展可能。

(二)性别歧视从观念上限制了女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期。1919年4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1924年7月,女高师改为女子师范大学,全校学生237人。此后。女大学生群体逐步壮大。近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逐步同男子一样全面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今,全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学生总规模已超两千万人,女生数也逾千万人。纵观90多年以来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女性的个体发展拓宽了渠道,为男女两性平等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

(三)课程设置的无区分从需求上忽视了女大学生的性别需要。自中国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之初,高校曾开设了适合女性的修身、裁缝、女工等课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课程设置一再地加以调整,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已基本难以体现性别区别。当然,如果仅因性别不同而针对男女生分别设置课程,势必容易导致男女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且在现实操作中还会增加教学秩序安排上的难度。但是,我们也发现,毕竟女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有些女大学生专业的知识点接受速度较男生慢,她们需要反复学习实践才能掌握。而高校教师为了保证一致的教学进度,往往顾及不了女生的这些特殊需求。加之女生天性敏感、羞怯,她们宁愿课下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也不会要求老师给予比男生多一些的辅导。

男女生在专业课领域的不分性别、统一要求,我们无可厚非,因为理应如此。但是一些公修课、公选课的学习无差异要求则有待商榷。例如《军事理论》等公修课程,高校完全有条件安排女生免修,使她们不必要和男生一样花更多时间去学获得此类课程的学分,而有精力选修更适合女生需要的其他课程。当然,女性课程的缺失导致性别教育的不健全,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课程体系,才能为实现课程设置的性别区分提供可能。

(四)校园文化的男性化、娱乐化,从氛围上弱化了女大学生的进取之心。“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我国各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术、文体、娱乐等各类活动可谓面面俱到,精彩纷呈。但是,很多院校因为男女比例悬殊,文化活动多由男生承办、参与,女生的参与率很低。原先有很多跟女生兴趣贴切的手工、绘画等活动现在早已逐渐淡出校园。高等院校的各项校园活动充满了浓郁的男性气息,体育竞技活动更是如此,很多时候连拉拉队员都难见女生的身影。另外,近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也令人担忧。严肃的政治话题在浮躁的气氛里往往少人问津,而严谨的学术活动也愈来愈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如此由男生主导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女生的主体意识被严重地弱化了。女生们的身影或主动或被动地出现在各类娱乐活动中,出现在为了获得掌声和笑声的某些场合里。诚然,如果确实是为发挥女性文艺特长以带给他人欢乐的活动,我们不能妄加诟病。但是,如果女生的存在仅仅为了给校园提供娱乐,则是女性存在意识的倒退,势必弱化女生们的进取之心。

综上可见,如何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困境缘由中的性别意识的缺失纠偏,就成为一个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在性别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场生理决定论(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论争。极端本质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生理决定的;而极端社会建构论则认为: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先天的自然事实。

既然对立的两大理论派系争论了近半个世纪,那我们就不能轻易否认谁是谁非。更何况“历史已经在两性之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差异和深层心理差异”。在高校教育女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一而走极端。既然社会对性别的期望影响男女最终发展的结果,那么我们的高校就必须尽可能地为男女两性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即宏观层面上,高等教育必须一律奉行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招生录取的标准、知识的授予范围、就业的政策等制度层面上都必须坚持男女一视同仁。而在微观层面,既然女性天生与男性是不同的,比如,女性体力较男性弱,心理较男性缜密感性就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那么就不应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赋予其与男性一样的要求。那么,在具体实施教育培养方案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忽视性别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性别平等教育的完整过程。“男女平等”性别观的真正实现单靠国家制度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自我觉醒才是关键。女大学生尚处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高校应适时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教育,塑造其“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女性形象。

首先,入学前的性别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因为毕业生就业易于谋得一份工作,而不顾自身的兴趣、特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盲目选择。

其次,入学初的性别教育。女生在刚进校时面对的是男性为主的天地,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所谓的“半壁江山”。在这个满怀不安、缺乏自信的时期,需要校方给女生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如肯定她们选择高校的智慧和勇气,指出她们的性别特点和性别优势;宣传历史上高校培养的优秀女性所取得过的瞩目成绩,告知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并引导她们怎样规避自身力量弱等不足,如何发挥富于耐心、细心周到等性别优势去学好本专业等,同时帮助她们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

再次,学业中的性别教育。大学4年是每一个大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女大学生的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在专业授课的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女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和大量的课外活动来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

最后,毕业前的性别教育。随着大学学习的结束,绝大部分学生都将面临就业的抉择。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女大学生特别需要来自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一方面要让她们对社会的性别期待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她们从容面对择业这一人生重要时刻,避免盲目选择以及碰壁后的心灰意冷。尤其在面对性别角色与用人单位职业角色期待发生矛盾时,要教会她们从容应对。高校应通过事例、道理教会女大学生变消极应对为积极进取,用智慧赢得未来。

(二)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现阶段,各类正规课程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同样离不开课程教育。“构建高校女性学知识系统与理论体系,形成女性学教材与课程系列”一直就是女性研究领域的不懈呼声。现在有的高校已经在着手实施性别课程教育,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开设有“女性学”课程,并主编了《女性学教程》等性别教育教材。

针对女性特点,为发挥女性专长、培养女生特有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开设女性课程是当前高校所应重视的。女生课程体系框架同样可以用必修课、选修课和渗透性课程等来构建。女性课程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运动史》、《女性形象学》、《女性人际礼仪》、《女性心理透视与调适》、《女性与成才》、《家庭经济管理》等等。

在研究相关院校的课程方案时,我们意识到,如果仅仅通过必修课给女生加课的方式来落实女性课程的话,无疑是给女生的学业添加负担。有研究者建议通过设定专业课男女考核难度的不同来体现性别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与高等教育的性别平等原则南辕北辙,故而十分不妥。毕竟专业学习要求的差异极易导致女生不能全面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对她们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十分不利。课程要求的性别差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以外的教育途径来体现。比如除公选课增加女性课程外,公修课就可以体现出男女差异,如《军事理论》课可以不安排女生必修,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女性课程则对女大学生提出必修要求。

女性课程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应是向专业课程渗透。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体珊陛别差异,即重视落实学界所倡导的就学生的生理、心理、体能等特点,进行“因性施教”。要注重增加女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导她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则鼓励女生充分发挥女性细心周到的特点,认真掌握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发挥女性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女性人才。

(三)创建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倡导和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女大学生给予积极影响:

“男女都一样”的印象。要想让女大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性别,最重要的就是她们眼里看到的是女性被认同的印象。事实上,我们校园以及社会其他部门机构的领导岗位上,女性的面孔已不再是寥若晨星;在资深的学术领域里,女性也早就展露锋芒。高校中一支努力进取的女性教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女性表率就活跃在女生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她们树立为女大学生的现实榜样,加以大力宣传引导,并开展女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有可能激发女生的自我肯定感,增强其女性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男女都均等”的机会。我们的校园应努力保证性别面前机会均等,减少乃至避免有意无意的各类性别歧视。我们应努力做到,教师挑选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时男生女生不偏不倚;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对女生的期望值与男生保持一致;毕业研究生留校做辅导员的选聘也实行男女机会均等。女生如果能够与男生一样享有学校提供的这些同等的发展机会,她们在男生面前的性别优势就能够得到充分彰显,那么她们的自我发展就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

“女生也很棒”的自信。校园男性文化活动向来都是异彩纷呈,专业的、文体的都是别具人气。女大学生因为人数少以及电脑的普及,喜静的她们更愿意“蜗居”宿舍或者出去逛街。为了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我们不仅需要开展体现女性心灵手巧的剪裁、厨艺展示、书画等传统活动,而且应该鼓励女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校应该通过加大奖励、注重宣传动员等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提升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期在活动中建立“女生也很棒”的自信。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充满两性和谐的蓬勃生机,才能为女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3篇

从宏观角度反思十年来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实践可以看到,在我们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仅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新世纪的女性文学研究者应当努力培养宽广的胸怀、恢弘的气度;积极探索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以热爱学术、求新务实的精神和踏实的心态进行创造。如此,方能更好地推进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胸襟/视角/心态/女性文学研究

夏康达(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女性的文学创作虽然古已有之,但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创作思潮与女性文学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则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年代的产物,尤以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为契机,在这十年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去年十月,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学者聚会河南郑州,举行了一次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女性文学研讨会,乔以钢教授在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同人及女性文学界的极大关注。拜读了乔以钢的讲话稿,我感到这是一位女性文学研究家站在女性视角却又不囿于女性视角的既高屋建瓴又切合实际的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之研究。性别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消除性别歧视,追求两性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必有之义,也应是一切性别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者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就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一间自己的屋子》)乔以钢的文章正因为在性别研究中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宽广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才能在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这些客观公允、求新务实且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见解。

正文:

岁月荏苒,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迄今已经整整十年。当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国别、民族、肤色和信仰各异的朋友们相聚怀柔的动人情景,今天依然如在目前。同样是1995年,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女性文学委员会”宣告成立。

十年过去,对于现在风华正茂的年轻学人来说,1995这个年份也许已经显得有些遥远。然而,当我们回眸过去的时候不可忘记,1995所标示的,其实还只是女性文学事业前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段落,而非起点。事实上,当年“女性文学”及其相关话题之所以有可能在社会上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为相当一部分大众所关注,首先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女性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源自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对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与批评整体格局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源自当时学界的男女同人共同做出的可贵努力。

之所以在纪念过去十年的时候特别提到更前面的一段时光,是因为对所有曾经为女性文学事业筚路蓝缕的学界前辈和他们的历史性贡献深怀感念,对而今年事渐高,但仍以强烈的使命感为这一事业倾心尽力的各位师长充满敬意。没有人能够否认,今天的我们脚下所立足的,是前人付出无数心血甚至以生命和苦难为代价辛勤开拓的土地。它也许迄今仍不够肥沃,但毕竟为后来者的耕耘奠定了基础。面对未来,我们如何才能在扬弃中做出新的探索,在继承中尝试新的变革,争取创造出比前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呢?显然,这不仅需要美好的愿望,还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奋斗。

这里拟从宏观角度反思十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实践,就如何推动女性文学事业的发展谈一点想法。

一、努力培养宽广的胸怀、恢弘的气度

女性文学的发展需要建设者的合力。作为这一事业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体能否具有宽广的胸怀,具有为建设女性文学、促进社会性别观念的更新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直接关系到整体力量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以往多年的实践中,正是由于一批热心女性文学事业的学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出了富于成效的努力,才从无到有地构建起这一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成立女性文学委员会或女性文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举办女性文学评奖活动,创办专题刊物和网站为女性文学提供园地,编辑出版系列性的女性文学研究著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女性文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等。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包括必须争取相当数量的财力支持。其间有关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体验的大辛苦、大忧烦,非亲历者难于充分体会。今天,女性文学能够产生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术界能够初步形成女性文学研究的氛围,离不开这些学人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在当今社会物欲膨胀、追名逐利成风的背景下,他们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尤为令人感佩。

另一方面,在我们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仅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例如,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偏爱和执著于自己所认可的学术观点,而对不同的见解缺乏平和的态度与包容的胸怀,不能以充分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以个人意气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比较轻率地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研究者产生轻视或偏见;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自负,不能以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学术前辈为女性文学事业做出的可贵贡献;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被性别激情所左右而不无褊狭,似乎这个研究领域非女性莫属,而对男性学人怀有非理性的排斥或对立情绪,如此等等。毋庸讳言,这些现象所透露出的,是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这些缺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学科建设的力量,而且无形中有可能限制甚至误导我们的思维,妨碍我们更为全面、透彻地认识事物,更为充分、深入地讨论问题。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主张消磨尖锐犀利的女性主义锋芒,也不意味着主张在学术问题上一味求同放弃立场,而是希望强调相互间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真诚包容,即“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平等的交流,善意的碰撞,相互间的修正、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有人说当今女性主义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大好。这种判断固然未必妥当,但其间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女性主义及其相关研究的隔膜和误解,有些时候甚至可能将其“妖魔化”了。比较常见的是,将女性主义乃至女性问题的研究简单理解为女人为争权与男性作对,甚至是要变男尊女卑为女尊男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首先是由于男性中心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但若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反思,恐怕与我们在有关女性话题的议论中时或流露出来的褊狭、刻薄以及二元对立思维有关——这是就进行学理性探讨的态度而言,它与从事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尖锐、犀利、勇猛并不是一回事。毋庸置疑,迄今为止,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非常需要富于力度的冲击。在已经发出的声音中,尖锐的声音不是太多而是还嫌太少。然而,就学理的探讨而言,由于女性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非专业人士只要凭借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就可能发现,西方特定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及我们由它出发所作出的判断,显然不完全适合本土的实际。而以偏概全、两性对立的简单化、绝对化思维,更是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也越发可能促发相关信息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这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研究在学术领域赢得应有的位置显然是不利的。直接介入社会的层面和学理性探讨的层面是不同领域的工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精神可以相通,方式却又各异。现阶段我们需要在注入女性主体精神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学术领域的运行规则,力求进入到学术运行体制内部去逐渐影响它、改造它。真诚坦率地交流,有理有据地批判,满怀热情地建设。

无数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宽广的胸怀;而一项事业要有大的格局、大的建树,也离不开众多参与者的境界高标。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并不是男儿的专利,也从来不是只属于男性的品格。在人类共同的事业里,没有谁一定高明,没有谁理当居高临下。无论男女,无论长幼,无论身份、学历,大家都是为了人类的性别和谐,为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事业。那么,我们难道不该努力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起来,使我们所从事的学术事业更为“大气”一些吗?我想,果若如此,与事业一道成长,将成为事业对我们个体人生最好的回报。

二、积极探索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

当前,女性文学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天文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女性文学研究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也已开始迈入学科化建设的阶段。

我们知道,一个学科的学术积累应当是多层次、多层面而又自成体系的。也就是说,要能够逐步形成体现本学科基本特色的知识谱系、学术平台。在学科内部,对各研究课题的探讨既是微观、具体、深入,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方法进行的,合起来又能够构成一个富于本学科特征的宏观系统。其研究成果既有基础性的,也有专题性的;既有思想文化角度的探询,也有艺术审美范畴的思考;既有严格意义上属于本学科范围的命题,也有具边缘色彩和跨学科性质的探析,等等。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众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也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研究模式。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便成为我们应有的选择。

近十年来,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在此过程中,本身即带有综合性特点的女性主义的理论批评方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从女性视角出发,剖视长期以来男性中心文化对妇女的奴役,揭露传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写作,体现了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批判精神。然而,正如同任何其他途径的研究一样,女性主义视角在拥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并非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于任何女作家的任何创作,也并非所有具有女性主义倾向之作的全部内涵都适合于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加以评说。

创作主体的质素构成以及文学产品的精神蕴涵极为丰富复杂,这就决定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可简单、划一。在具体研究中,从对象的实际以及具体的研究目标出发,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考察角度和方法。事实上,每一种视角都有其独到处,也都有其遮蔽点。这之中在具体课题的研究上,视角和方法的选择理当尽可能优化。如果我们主要着眼于特定的文化目标,现阶段借鉴女性主义视角和批评方法确实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选择。但即令如此,依然不宜片面推重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模式,将其作为衡量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学术创新性的唯一尺度,而轻易否定运用其他方式进行的研究在丰富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开阔的眼界,复合的视角,立体的审视,多样的方法,才能使女性文学研究不断丰富,焕发出更加旺盛的学术活力。

这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学术界,传统学科领域相互间的壁垒已被逐步打破,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一视角的片面性,随之而来的是多学科的知识重组受到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妇女问题作为内蕴丰富的研究对象,单一的视角也注定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若能突破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界限,合理借鉴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就可能启发创造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助于保证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水准,而且对促进现实社会发展中对妇女问题的深层认识大有裨益。

其实稍加了解便可发现,仅就国内学界的状况而言,近些年来,女性研究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均已获得相当可喜的成绩。即使仅就文学学科来说,也并非只是在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专业领域结出了女性文学研究的硕果。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代文学还是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中,对女性文学创作活动的关注和研究都已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然而,受目前高校学科划分偏细的影响,我们许多时候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未能有意识地进一步打开眼界,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因而往往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建树。交流不足,借鉴不力,就不可能充分吸纳多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此外,所谓复合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或许体现在,当我们致力于将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性别理论、女性写作理论的有效整合时,同样有必要付出极大努力,去发现、梳理和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从而避免仅以西方理论为参照,而忽略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文学创作的实际。应该说,关于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的本土化问题,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人所自觉关注,但迄今为止真正下大力气对本土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深入研究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一些学者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努力,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贺桂梅的论文《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1],没有简单地在“中国”/“西方”的二元对立框架中讨论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影响问题,而是将问题放在更为开放的历史/现实视野中,在整体把握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基本面貌的同时,具体考察了新启蒙主义、女权/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三种资源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中产生影响的不同状况,并对其间的得失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忽略女性解放与20世纪中国的左翼历史实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阶级/性别维度的关注,从而造成“资源使用上的偏向性”的见解,尤为值得注意。又如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 一书,系统梳理新时期以前的“性别批评”视野,在“中国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及其展”的标题下,专章讨论了明清时期一些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蒲松龄、李汝珍、俞正燮等)的“女权”意识,以及戊戌变法至五四阶段女权思想的发展,凸显了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负载的意义。这些研究在充分重视西方性别理论影响的同时,注意回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定土壤和情境中,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形成过程中的传统因子进行具体探讨,显然要比基本局限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内阐释中国女性文学的做法更具建设性意义。

三、以热爱学术、求新务实的精神进行创造

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学术积累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仅依凭少数几个人的努力。而要实现高水平的学术积累,就需要学科建设者具有良好的心态。

联系当下现实,所谓良好的心态,特别重要的是指肯于静下心来做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学风的大问题。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学界氛围受到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在时时感受来自个体生存和发展重重压力的同时,还可能面临各种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维护学术的神圣?还要不要追求研究的质量?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作出抉择。

对于从事研究来说,学风包含多方面内容,而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对学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文学研究者未必都适于钻研高深的学问,但却无不理当成为民族优秀文化自觉的传承者。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起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的神圣感,不能以著书撰文作为单纯的搏取名利之具,而当将之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珍爱生命的严肃精神对待学术。当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许多研究者都面临着非常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中,对单位或个人业务水准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是成果发表的数量。而能否达到这类尺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从业者的各种实际利益。于是,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渴望扩大个人学术影响的考虑,可能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冲击我们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也便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良好的心态在学风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平和严谨,求新务实。学科建设归根结底靠的是实力,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积累才是体现实力的核心。学术积累固然需要一定的成果数量来保证,但更重要的是讲求质量和品位。特别在现阶段,质量问题尤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靠高质量成果赢得学术影响、学术地位,才能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牢靠的根基。正因为如此,能否有效地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质量意识,争取多出创新性、标志性成果,是能否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关键所在。

创作需要激情,研究则更多的需要理性和逻辑。在学术研究中,不可企望有所谓“捷径”,不可存任何投机获利心理,只能是老老实实沉潜下去,扎扎实实地探索钻研。尽管我们可以对理性和逻辑的尺度所隐含的男性中心思维提出异议,作出批判,但在现今可以预见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要进行女性事业的长征和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简单地抛开它,废弃它。我们不妨借助逻辑的力量平和而严谨地说理,借助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学中客观存在的男性中心传统和现实。在逻辑的框架内穿透男性中心思维的虚伪,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性别秩序的荒谬,在学理的辨析中体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也许,这才是一种既不失思想文化的超前性又比较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学术选择。

与心态的浮躁、焦虑直接相关,近年来在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研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每年出版发表的数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中,质量较高、创新性较突出的优秀成果相对较少,而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时时可见。目前,在高校博士生培养中,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选题为数还很少,但就在这数量十分有限的已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就有漫不经心、率意拼贴、贪求“捷径”之作。这样的论文读来无法不令人失望乃至痛心,因为它所反映出的首先并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对待事业的态度问题。又如,一些论文著述在遵循学术规范方面有明显欠缺,时或出现不能充分尊重他人劳动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我们知道,学术泡沫是学术发展的大敌,粗制滥造绝对不利于学科的成长,投机取巧到头来不仅有害于学术,而且难免自毁声誉。正因为如此,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活动运作方式,建立起研究者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学术规则,在学科初建之时即大力提倡注重学术道德的良好风气,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世风相当浮躁。学界面临来自评估、排名等各方面竞争的重重压力,不得不多出、快出成果,加之这又常与个人实利挂钩,于是急功近利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现实处境中找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既不辱学人自应肩负的社会使命,又有利于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可谓面临严峻考验。

综上,对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特别重要的是,研究者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复合的视角和踏实的心态。在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肯定成绩,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时也还要勇于自省。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前行的方向,推进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专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

高职高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在校生男女比例,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深入研究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原因, 对高职高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刘继英认为政治参与包括三要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行为。笔者以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调查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达95.3%。

(一)政治理论知识薄弱。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大部分都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对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有所了解但不深入;还有一部分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没有经历高中,政治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问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生有47%;“两会是指哪两个会议”,仅有33.6%的学生选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卷显示,有75%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流程仅有32.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或“了解”。这说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实在是过于匮乏。

(二)政治情感淡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很少谈论政治相关的话题,对时事政治缺乏关注。在问到“你对两会期间的情况是否感兴趣”时,选择很感兴趣的仅为28.3%,一般的或不感兴趣的有71.7%。政治情感决定政治参与行为,关于“未来是否想从政”,非常想的仅有11.5%,一般或从来没想过的达到了88.5%。虽然有68%的女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入党动机大多存在功利色彩,很多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而不是以政治参与为主要目标。这说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情感淡漠,政治价值观不鲜明。

(三)政治参与行为少。由于政治理论知识薄弱和政治情感淡漠,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也相对较少。大部分女学生参与投票行为只局限于校内;虽然98%以上的学生是共青团员,大部分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对党的认识和参加组织生活的较少。如今网络参政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但在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中,形式不容乐观,仅28.5%的女生曾在网上就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发过帖子或发表过评论。

二、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大部分民众都服从并依附统治阶级,个体表现出政治参与的被动性。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因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政治参与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政治参与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大部分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局限于校内,动机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所以积极的政治参与者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功利的目的。大部分女大学生更愿意远离政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女性政治地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一直把女性排除在外,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影响深远,女性往往表现出服从、柔弱的性格特点。因此大部分女性缺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不愿意发表政治言论,也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很多人认为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找个稳定工作,嫁个好男人就行了。甚至一些政治参与热情积极的女大学生会被认为是爱出风头、图表现、扮女强人等, 这样的社会环境更加会束缚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

(三)政治参与信心不足。政治参与的信心能够反映出公民对政治参与的认识,从而影响政治参与情感和参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对学校内的政治活动如共青团或学生组织的活动兴趣比较高,这个是女大学生比较常见的政治参与行为。因为女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政治改变社会,但她们在学校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能通过自身能力影响组织的决定。这些都说明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信心不足,认为女性不适合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自卑、顺从、依赖等弱势心理。

(四)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高职高专生比本科难,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据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面对这种性别歧视和就业压力,有些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不愿花精力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会花大部分时间精力在学习和考各种职业证书或者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就导致政治参与的相关活动很难引起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关注,她们无暇学习政治理论,政治情感淡漠,政治参与行为不积极主动性。

三、扩大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从政府、社会方面

1. 改变传统政治文化。政府应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变传统政治文化,丰富公民参与政治的土壤。加强政治法制建设,解决各种特权思想带来的弊端,纠正各种不正之风。让公众树立政治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义务。为公民营造积极参与政治的社会环境,并为大学生拓宽其政治参与渠道,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政治活动,让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与良好的政治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2. 提高女性政治地位。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一直深入人心,严重阻碍了女性参与到男性主宰的政治当中来。必须彻底摒弃封建性别文化,更广泛地宣传普及男女平等,保证女性的劳动权益和经济独立,加强女性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政府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完善保障女性参政的立法和相关政策,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外在环境。

3. 提高女性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性别歧视。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多管齐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针对女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机会,保障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权利,力求消除在女大学生就职和入职后的性别歧视现象发生,以减轻她们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接着为女大学生拓宽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鼓励她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上来,提高政治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从高校方面

1. 改革思政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政教育对20岁左右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低,对政治关注参与度低,更应该培养和提高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改革思政课的教授方法,要深化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贯穿实际的政治知识,学生在感性方面有认识后才能拉近与国家政治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2. 网络参政。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平台,通过网络参政已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中使用网络非常普遍,但大多数都用于休闲娱乐。学校和老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女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在网络上参与政治讨论等,而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休闲娱乐上面。

(三)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1. 加强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要促进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必须唤醒她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她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女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更应该成为女性参政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必须祛除传统性别文化在女大学生身上的印记,培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积极性,让女大学生对政治感兴趣,增强参政的自信,积极投身到政治参与行动中来。

2. 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政治参与要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女大学生虽然在知识水平上有一定基础,但是在政治理论知识和素质上个还有很大的缺失,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一定的胆怯、盲目和冲动。女大学生应自尊和自信, 不断充实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积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维峰.当前高职学生政治参与心态的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11).

[2] 高丽丽.当前我国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及途径选择[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3]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刘继英.论当前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及其素质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污名化 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媒体虽然对女大学生的正面行为作了一些报道,但大量负面报道削弱甚至抵消了正面报道的效果,导致“负面行为者”成为当代女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女大学生逐渐被某些媒体“污名化”,无法脱离女性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深深地烙上了传统的封建男性霸权意识,无辜的成为社会中的“他者”。

本文选取我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有关女大学生的报道,抽取其中代表性文本进行分析。笔者在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共有相关记录2135条。剔除内容相同,与女大学生无关,共获得标题含有关键词,并且内容以女大学生为主题的样本1503篇。笔者选取报道中存在贬损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有污名化女大学生现象的负面新闻构成本研究的目标样本,共有674篇。

一 、报纸对女大学生报道呈负面化

(一)报道的议题性质。

笔者根据框架分析理论对样本进行分。首先,分析其样本的议题框架。即新闻报道所反映的新闻事件和倾向性,通常会通过编辑采写在新闻标题和内容中表现出来。笔者将新闻议题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三种。正面议题是指新闻中表现出明显的对女大学生群体持肯定、赞扬态度的报道;负面议题是指报道内容集中反映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放弃学业、感情不顺,低俗色情、跳楼自杀或者遭遇他杀及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在社会中被骗及其他纠纷等事件,或者文章中透露出明显的批评、质疑倾向的报道;中性议题则是内容中立,不带有任何倾向的报道。另外,此部分还将对负面议题进行污名化标签的分类统计。

图1 负面议题 中性议题 正面议题统计

图一显示的是对1503个样本进行议题性质分析的结果。统计发现,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多数为负面议题,共674条,所占比例约为44.8%;其次为中性议题,共454条,约占30.1%;而正面议题只有375条,约占24.9%。通过数据分析可见,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媒体更多地向大众传播着具有负面性质的信息,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有污名化报道倾向。

(二)负面议题的类别。

图二 负面议题的类别统计

图二对负面议题的类别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发现,就业、婚恋、自杀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三类议题。

二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各类“污名化”标签

(一)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遭受性别歧视。

“就业难”是纸媒标示女大学生污名化的第一类常用标签。例如《欺骗 骚扰 女大学生的非典型求职路》。女大学生毕业遭遇诸多就业歧视,求职陷入尴尬境地。这些议题大多强调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同的报纸都热衷于报道女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忙着去相亲,希望通过婚姻来逃避就业压力。

(二)婚恋难。

各大报纸还集中笔墨报道女大学生为与婚恋有关的负面议题,共164条,约占24%。在这些议题中描述的是女大学生大多遭遇婚恋难的情况。在媒体报道的女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中,成就了千姿百态的女大学生婚恋类污名化标签。

第一类污名化标签“急婚女”“恨嫁”和“毕婚族”。例如:《女大学生: 毕业就结婚=曲线就业?》、《女大学生“毕业征婚”的背后》、《求职旺季女生缘何征婚忙》等等。在这类型报道中,高校的女大学生平日里既不忙学习,也不忙找工作,专门忙着谈婚论嫁,能结个好婚才是女大学生成功的王道,毕业的最佳选择。

第二类: 女大学生――“功利婚姻的代言人”。

《女大学:近六成愿嫁“富二” 男大学生:近七成表示不能认同》、《走近傍大款 的女大学生》这类报道中女大学生是积极踊跃参与富豪相亲的主力人员,她们紧盯富二代,不放过任何机会,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年轻姿色嫁入豪门飞上枝头。

第三类:女大学生沦为“二奶”和“小三”。

在这类社会新闻中,女大学生的个人道德问题被媒体质疑。如《发妻与二奶的孽债之争》这篇社会新闻中报道了一女大学生成为二奶后与他人妻子发生纠纷的事件。这类新闻由于常常受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自然成为社会新闻记者用于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热点素材。

(三)女大学生参与违法犯罪。

在犯罪新闻中,女大学生成为危害社会的“女罪人”。 如《病理性偷窃 压抑下的怪病》在一则来自《哈尔冰日报》的新闻中,讲述的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在校期间狂偷同学物品。在《 1―5 月成都海关查获 16 宗走私案》这则新闻中,女大学生是其外籍男友的“贩毒工具”,帮助海外贩毒集团走私,危害社会安全。

(四)心理问题突出 高校女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断。

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各大报纸竞相报道的问题。《六成女大学生对未来表示焦虑》中表明女大学生是社会中焦虑不安情绪的代表,通过此类报道也暗示着人们女大学生的心理普遍状况不佳。社会上关于女大学生自杀的消息也总是不绝于耳。《女大学生自杀身亡谁之责》、《上海某女大学生跳楼 父母痛哭流涕》等文章,提醒着受众女大学生是一个心理脆弱,极易自杀的族群。女大学生“无知无能”的刻板印象也得到了强化。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女大学生曾经的精英形象正在被媒体消解。当各种负面议题的新闻经由各大报纸报道后,就业、婚恋、犯罪、心理疾病这四类异化女大学生群体的污名标签将通过传播,形成社会舆论,逐渐帖在女大学生的媒介群像上。文化研究者斯图尔特霍尔指出,我们在生活世界中一直在将人归类,但在这些无数类目化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却被划归为与我群存有差异的他者。Q

当代传播理论也认为,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产制者,大众传媒对于某一社会群体的呈现和再现( rePresentation),关涉到该群体的主体经验能否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到表达和体现,构成和影响着其社会身份构成,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群体对于该群体成员的情感、态度和想象,乃至影响到对于该群体的公共决策。R受众心中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会受到媒介传达的负面信息的影响。一旦主体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维护机制就会对其接收的信息进行检验,挑选符合内容的信息,使得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很难影响主体。女大学生群体因此也被媒体污名化。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业务)

P叶兵.女大学生丑化形象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