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体育思想论文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1.1注重“礼”和“乐”以及“仁”的教育思想

1.1.1“礼”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礼”包含了自远古以来对人的行为的各种社会性的规范。就其本质而言,“礼”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社会性形式。因此,“礼”成为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没有“礼”就不成其为人。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礼的制度“,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礼制的教育中,也有丰富的体育内涵,这充分显示了孔子的体育道德观。孔子不但讲“礼”,他还极为重视“仁”。在他看来“,礼”是人的社会性的外部形式,“仁”则是人的社会性的内在根基。他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失去了仁的“礼”是没有意义、价值的,它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甚至是虚伪的形式。那么,如何来提高人的内在本质的修养,孔子认为应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其中也谈到对体育道德的重视。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道德礼仪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

1.1.2“乐”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乐”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以行“仁”为个体所能有的最大的快乐,因行“仁”而体验到这种快乐,获得这种快乐,这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孔子对“仁”与个体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实现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说明。孔子认为,把这种“乐”和“仁”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活动当中最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累了,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心、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结互助、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这种“寓乐于教“”劳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甚至是当今社会学校体育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1.3“礼”和“乐”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六艺”教育中的礼和乐,既包含了道德礼仪的教育,也有体育和美育的成分。而礼中的礼射,乐中的乐舞,则是更接近于体育。孔子教育实践中的礼、乐、射、御诸教,往往是相互渗透、一起进行的。《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的艺,是指“六艺”;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说如果不提倡含有文体娱乐活动的“六艺”,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以致不能胜任学习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除“藏”、“修”之外,还得“息”、“游”,即学习生活要有张有弛。《论语•述而》亦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学习的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六艺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礼乐教化”,就是凭借礼乐对人们从思想品德到身体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它既能让人健身习武,陶冶心情,愉悦身心,又重在练习,使人在练习中掌握技能而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以“六艺”为教的意义所在。总之,孔子的“礼”“乐”“仁”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全面人才方面,影响非常之显著。

1.2重视“成人”之教育“成人”是孔子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新概念。当他的学生问起怎样才算“成人”时,孔子说:“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概况性地列举了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高尚品德,卞庄子的勇猛果敢和冉求之艺,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上是“成人”了。“知”“不欲”“勇”“艺”即“成人”必备的条件和素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与体育密切相关了。“文之以礼乐”是这四种素质要受礼乐的规范。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准备去从政或做官的知识分子应该“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做人不能像有专门用途的器物,只具备某种单一的品格或技能,而应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1.3注重“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体育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西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修身治国平天下”,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儒家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理念。儒家思想中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育的全面普及性,是指无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聪明或者愚笨,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教育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给予每个人成才的机会。“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增加了受教育的群体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更多人素质的提高。这两大思想同样在现代体育教育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主,结合他们的运动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他们当中无论是富二代还是家里比较贫困,聪明或愚钝,都应当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对于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1.4儒家思想能够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1)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彰显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解放其个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当中,能够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对其学习行为的禁锢,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我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有指定性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地修正与填充学生自身素质体系的建构,为实现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净化教学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氛围,凸显出强制与无奈,对于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更容易导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产生。因此,营造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净化教学环境,使得传统的教学思想消极因素得以消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净化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3)增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构建师生友好关系。和谐是建立在双方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教学的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之体验与感悟来自于教师真挚的情感付出,进而对教师产生尊重与信任,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和谐教学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能够彰显师生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师生间的芥蒂,达成彼此间的心灵交融与情感互动。全新的师生间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保障。

2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2.1重文轻武的思想制约着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体格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仪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制于人。”文人的地位很高,加上科举选士,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重权术轻武备,视武学为下品。这种固定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深层意识积淀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支配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潮。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是以体育教学为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双边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思想和行动决定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者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教师也得不到重用,极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2.2男尊女卑思想制约着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思想对女性是比较轻视的。《礼仪》中有“妇女有三仪”“三从四德”的枷锁完全束缚着女性的言行举止,女性和男性一样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被剥夺,稍有越轨,就会遭到谴责。宋明理学片面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鼓吹“三纲五常”大肆宣扬妇女的“三从、四德、七出”的条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女生这一弱势群体往往不备受教师的关注,常常被忽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女生没必要运动这是符合常规的,更不要说要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这就极大的削减了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产生抵制的情绪,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2.3“礼”作为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道之道,齐之以礼”,“寓德于体,以礼行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把德、礼的观念植于体育伦理之中,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体育思想历来注重人伦道德的培养,其发展无疑会相对的集中于道德的方向。如果我们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来看,重德轻体的观念是基本准则,重视身体方面的修行往往是一种思想的潜能,只能流行于形式上的提倡。学校体育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养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培养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家思想把“中庸”上升为方法论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敢闯敢于冒险、改革创新以及对于理论的创新。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都不是很成功,每当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总是尝试在几个点,而且实施不了一段时间就停止,这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紧密联系,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用它来解决一切当前面临的所有困难与挫折,应是最佳的方法了,所以说我们现代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良好场所,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结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孔子提出了“成人观”,也注重德、智、勇、力等方面的教育。而所谓成人,就是崇尚礼数,有道德,有智慧与勇气,还会精通六艺的人,几乎趋向完美。孔子的成人观在其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孔子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将“成人”标准落实到每一处,从而培养更多趋向完美的人才。由此可见,孔子在其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培养了很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学生们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身体练习的重要手段,从而增进学生的健康。而学校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孔子思想应用于现代体育教学实践的体现。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备”思想与“尚礼”观念。孔子认为,在战乱不断、兼并剧烈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积极参与到政事中去,还要保国为政,则应该对武备和军事武艺等训练进行强化。在孔子看来,战乱不断的时代会尚武强兵,但是应该和仁政与德治相互促进,才能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听从政令,安心发展生产等。孔子的武备和尚礼等思想观应用于射与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孔子非常注重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对射箭和驭车等课业的传授给予很高的重视,意在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武备观念非常明确,不赞同人们还没有对军事技术进行掌握就参与到战争中去,否则不但自身性命难保,国家也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因此,孔子将武备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养生保健观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都会传授给学生关于养生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但如此,孔子还会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按时休息、劳逸结合和对饮食进行节制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不够重视,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养生保健原则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永无止境,不会被年龄限制,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应该贯彻在人们整个人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终身教育内涵在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形成了终身体育理念,这是终身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终身体育即人们终身都会接受体育教育,也会进行不断的体育锻炼。如今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们的身体发展需要,还要对学生们以后的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培养其相关能力。孔子的终身教育观已经与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相融合,并且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学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贯彻学以致用和以身作则的思想,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主要是为教学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们厌倦体育课。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用,而且还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运动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将掌握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2.结束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生态思想;缘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会议之后被提升到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开始。永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需要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呼唤体育生态环境的支持。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也是我们所应重视的时代背景和不能回避的问题。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总体略显不足,多呈零散和问题式的研究,而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体育生态梳理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梳理体育生态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对指导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1远古时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孕育

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不仅经常要跋山涉水去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还要为抗御自然的侵袭而跋涉迁徙,在渴求生存的生活中,要想法设法地投石掷棍去杀伤猎物,玩命奔跑的去追捕野兽,甚至为防止被野兽伤害而不得不与野兽进行生命的格斗。可见,像走、跑、跳、投、爬、近身格斗以及游泳等肢体运动,都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为求生存而必需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到了远古时代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财产和奴隶掠夺而发生的冲突日益频繁,人类认识到必须要进一步改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并使之成为种群的谋生手段和世代相传的生存技能才能确保群落的安定有序,同时群落首领还意识到只有提高群落子民整体的体力和智力等生存能力,才能维持群落不被外来侵略者所灭亡,于是跟身体活动有关的各种技能就开始在群落中有所推广,群落中的成年人也开始有意识地向少年儿童传授各种技能和身体的操练方法。这种主动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主体的思想,就可以视为体育生态思想的萌芽。

2古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

有关体育的生态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很多中西方的哲学家在阐释各自的哲学思想时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如《周易》、阴阳五行学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态直觉思想等。其中,《周易》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的符号,用来表示两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基本特征,并由此来说明日月运行、季节更替、气象变迁以及生命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2]。这种从事物整体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协调的思想,就是现在体育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通过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和制约来揭示生命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运动。而古代养生术提出的重要理论资源———“天人合一”的理念,则是将天、地、以及人三者统一为一个基本点,提倡人道与天道、人的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的有效沟通和统一,从而实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的平衡。这一学说无疑是一种新的生态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也是古代朴素体育生态思想引导下的实践创新,对当今体育生态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希腊人崇尚体育,体育也不可避免的构成了哲学家的思想内容。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体育不仅可以培养公民健康的体魄,它更可以培养和塑造公民的心灵的品性,从而塑造公民的德性,最终获得幸福生活[3]。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更是提出了比较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他指出,古希腊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读写、音乐、绘画以及体育四种方式,并对其重要性的顺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读写在求知和政治活动等方面用途广泛,绘画有助于鉴别各种艺术作品,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这是其他三者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正所谓,健康是基础,勇敢是品德,所以,体育应该优先开展[4]。可见,体育生态思想在古希腊同样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可知,不管是阴阳学说,还是天人合一等思想所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健康观已经都包含了人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体内外的和谐统一两个方面,明显展现了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等和谐统一的体育生态观念;而西方的古代奥运会、古希腊的雅典体育以及斯巴达体育等以崇尚自然、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和教育思想,也都可以看作是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体育生态思想不太注重体育的竞技性,也不刻意去追求超乎自然常态的体格与体能,而被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赋予了游戏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功效和作用,更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古代体育生态思想更接近体育的真谛。

3近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吉光片羽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基本都是建立在体育救国论上的,在领教了西方“坚船利炮”的教训后,封建者吸取了相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的近代体育生态思想。随后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也开始利用各种途径,诸如讲学、著书和成立政治团体等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关于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维新思想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康有为主张兴办的“万木草堂”开始开设体操课程,提高国民的身体素养。梁启超和谭嗣同两位维新主义者则于1897年在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并大力地宣讲“知人之精神与体魄,盖注于德育与体育两途”的理念。梁启超在他的《新民说》著作中专门有“论尚武”章节论说体育,其议论精辟,掷地有声,系统地表达了他的体育思想[5]。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代中国体育生态意识的时代色彩。14—18世纪以来,欧洲大陆迎来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不仅扫清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也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迎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繁荣的新时期[6]。思想文化运动也催生出一大批不同于中国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倡导身体和精神的统一,重视身体的健康与健美,反对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主张要正确认识“人性”等。为此,他们重新发掘和整理了古希腊丰富的体育遗产———古代奥运会、斯巴达体育、雅典体育、祭礼竞技等体育生态思想和运动手段,并在体育实践中大力宣传。随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不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能的健康发展,体育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批资产阶级教育家也顺势提出了新的体育生态思想。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托里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等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提出,“教育应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7]”。这些思想无疑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刻上了体育生态意识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体育生态思想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高速发展时期,从救国兵操体育思想的引进到后来的国民教育体育思想的创新无一不是时代要求下的产物。这些思想都产生于时代的要求,都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4现代———体育生态学科(论)的建构与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人类满怀希冀与信心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科学界却十分“动荡”,体育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自然生态也受制于社会生态。其活动的开展不可能离开生态环境直接存在。同时,体育活动的开展,难免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8]。因此,关于体育生态思想问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为我们研究体育问题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理论资源,提供了一条更为恰当的研究途径。在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政府和各类机构以及大众拥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体育生态建设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批诸如德国Regensburg大学的哲学、艺术和体育学院院长HeinzLutter教授、德汉娜•克雷、美国的恩戴尔戴•哥拉斯伯格和南非的布什拉•托拉克等知名学者,他们从环境因素影响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角度,论述了体育在实践中的生态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说明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开始将侧重点转向体育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这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层面的推进,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发展迅速,已经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在我国日渐活跃,然而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却明显滞后。谢雪峰认为,虽然体育生态学在我国尚未建立,但以体育生态作为对象的体育生态研究已经有所开展[9]。如熊茂湘研究认为,体育环境是一个系统,体育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树立一种系统性的观点[10]。罗艳蕊等人研究表明,体育运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只有将体育运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是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11]。陈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人类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体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体育与自然、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的目标[12]。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口号,为体育界人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陈光华、周志俊、邓跃宁、李宏斌等学者先后就构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并就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方法等给予了初步的探讨。专著方面,也先后有熊茂湘老师主编的《体育环境导论》、游海燕和肖进勇主编的《体育生态论》以及谢雪峰等主编的《体育生态论纲》三本专著问世。这一切都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创建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野和范式,也为后续理论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不难看出,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现状与发展都做了有益的研究,为体育生态学的构建与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虽然学者对体育生态学的界定表述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研究脉络都是由浅层生态体育逐渐过渡到深层生态体育,即将生态由最初局限于自然生态,强调体育实践中自然环境和体育的相互影响转变为突破自然生态认识的局限性,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强调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总之,就是期望能将体育系统和其他自然、社会等生态系统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地、整体地研究,为实现“体育—自然—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启迪。但遗憾的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笔者从相关学术期刊数据库查询搜索“生态体育”、“绿色体育”、“体育生态学”等关键词所得结果显示,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不足30篇,而以“体育生态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有5篇,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理论上不够厚实,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5展望未来———生态体育的绿色通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不是完美、和谐和简单的统一,而是矛盾、演化、复杂和缠绕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非线性的世界,体育的发展在根本上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构一致。体育作为一种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建立体育生态学系统,遵循体育生态学的发展规律,在汲取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皈依《老子》所谓的“道”。体育之“道”,亦乃和谐之“道”。体育之“道”,是建设生态体育,实现体育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生态化是文明发展道路在当今时代的生动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生态上升为一种文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生态思想和谐发展应该遵循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已经不局限在体育自身的发展,而更在于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范畴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性关怀和引导。因此,展望未来,“和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体育生态思想理念,将会在未来的新时期,搭上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快速驶入“绿色通道”。体育生态意识也会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共同价值理念、一种全新的体育发展模式,体育生态思想在未来的和谐发展中将更加关注人性的自然回归,关注体育领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体育既满足精神的需要又满足物质需要的原生态生态位,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拥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家园。

作者:夏成龙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7.

[2]孔东.管理生态学[D].苏州:苏州大学,2003.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

[4]李力研.体育:“培养人的勇敢”———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29(5):5.

[5]张兆才.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5):74.

[6]朱欣华.论现代体育生态的历史渊源与现状[J].江汉大学学报,2010(3):106.

[7]范国瑞.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3.

[8]夏成龙.生态视角下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2.

[9]谢雪峰,曹秀玲.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J].体育科学,2005,25(12):86.

[10]熊茂湘.论体育环境构建的系统观[J].体育与科学,2003,24(6):27.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姚斯对文学演变的历时性层面剖析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段被读者接受的情况及其变化历程。由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和读者会逐渐发现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潜藏意义,因此,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接受和评价会出现差异。姚斯对文学演变的共时性层面剖析是基于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差异,描述一部作品在某一历史时段被不同读者接受的不同状况。姚斯认为,共时性系统中内含历时性,同时性中有非同时性的关系。“我们必然可能把一个特定历史时刻的文学视野理解为一个共时性系统,与它有关的那些同时出现的文学可以在一些非同时性的关系中历时性地被接受。”而“同时出现的文学离散成为大量性质不一的非同时性作品,也就是说,离散成为由它们自己的文类的‘具体时间’的不同时刻赋予生命的作品。”[3]174-175这样,文学的历史性就呈现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汇点上,读者从回忆、现实、期待的视野交融中确定了作品的历史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立体思维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基于自身的需要,在传导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作用下,通过接受介体,选择、整合、内化、外化接受客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导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接受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从把接受活动看作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选择、理解等相互关系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与接受美学的接受活动具有相似之处,而且两者在接受系统的结构和要素上也有相通之处。接受主体相当于读者,接受客体相当于作品,传导者相当于作者,接受介体相当于作品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借鉴姚斯接受美学的精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多因素整体性建构的结果。共时性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多因素整体性建构的结果。从接受主体的思想观念系统看,新的思想信息不仅激起接受主体对其已有的思想价值观念的记忆,也将同一时间段的其他来源的思想信息纳入其接受视域中,新旧的思想价值观念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接受视域中衡量和比较哪些思想信息对自身更有价值,从而选择、确定接受客体,而新的接受客体不断促使接受主体调整和建构自身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精神需要。从接受客体看,传统、现代、后现代的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文化积淀;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西方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现代思想影响因素;后现代的个性自由、民主等价值取向也被某些接受主体所追崇,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后现代思想影响因素。从接受介体看,存在着学校、家庭、社会、大众传媒、同辈群体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看,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多因素有机性建构的结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各个因素不是机械地相加或相减的关系,它们是有机作用形成合力,恰如马克思提出的“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马克思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4]59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接受客体、传导者、接受介体之间是多向互动的关系。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接受的性质、方向和效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现从根本上依靠接受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接受主体的内化和外化在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多因素动态性建构的结果。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看,随着接受主体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但各个因素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向和强弱程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由各个影响因素有机建构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也会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也会随之变化。从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看,接受主体在每一次面对接受客体时,都会将已有的思想价值观念组织在经验视野中,形成他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演变的基本轮廓,接受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和摄取接受客体,新的接受客体促使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形成和发展。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点,它承载着过去,体现着当下,并联系着未来。

三、姚斯接受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优化

1.尊重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借鉴姚斯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期待视野”是指接受主体原先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兴趣、经历等综合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接受水平和接受需求,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期待视野”关系着接受主体能否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握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握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可以采取日常谈心、问卷调查、阅读档案材料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当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对接受客体质疑或轻视的态度时,他就打开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者进入其历时性经验(即“期待视野”)的窗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抓住时机,积极回应接受主体的异常反应,把握其思想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二是适应接受主体的“定向期待”。“定向期待”是读者在阅读作品前的独特意向,这种意向决定了他对作品的选择和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定向期待”表现为接受主体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与自身需要相契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它根本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求知、释疑、向善、学习为人处世、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等多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并有意识地开发这些需要以适应接受主体的“定向期待”。三是激发接受主体的“创新期待”。“创新期待”是读者主动地打破习惯性思维模式,接受作品与原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的东西。作家在创作时,应适当加大作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度,为人们的想象留下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期待”体现在接受主体对那些能够校正、超越和拓展其“期待视野”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会产生兴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满足接受客体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在教育引导中要适当保持理论的未定性和空白度,激发接受客体的“创新期待”来对真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四是优化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影响其“期待视野”的层次,关系其阅读和欣赏文学本文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注意优化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即提高接受主体需要的层次和水平,激发其积极、合理、向上、向善的需要,纠正和节制其消极和不良的需要。五是追踪接受主体的“期待变化”。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作品被接受的情况也会随之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也会不断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动态地追踪接受主体的“期待变化”,采取适应其变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2.提高传导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接受美学认为,作者素质的高低关系着他能否创作出被读者乐于接受的文学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导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实现。传导者可以选择和决定适合接受主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善接受环境。立体思维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多因素整体性、有机性建构的结果,可以说,学校人员、家庭成员、同学、老乡甚至社会上与接受主体有过接触的陌生人对接受主体都有意或无意地施加教育影响,这些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导者。提高传导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质就是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是接受主体最常接触的传导者,这里重点分析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是意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其次,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内在信仰与外在言行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赢得接受主体信任和崇敬的品质。再次,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是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真诚地尊重、关心和促进接受主体的全面发展。最后,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是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保持一种“好学”和“乐学”的态度和习惯,并善于向受教育者学习,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关系。

3.重视接受介体的良性合力共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之间信息传递的中介和载体。环境、管理、社会实践、舆论、个人形象等各种活动和表现媒介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整体性和有机性建构的结果,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各个接受介体相互协调,形成最大良性合力。一是培育全员育人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每个成员都来关心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要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特色,并且相互协调配合以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三是重视榜样示范育人作用。教师、家长、同学、社会管理人员、老乡等的思想价值观念、言行举止、人格魅力都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努力使接受主体接触的人群发挥正向的榜样示范作用。四是,发挥环境熏陶育人作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向接受主体传输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努力开发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五是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接受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服务对接受主体的感染和体验,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精神、锻造能力和服务社会。六是加大舆论导向育人力度。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和舆论主体自律的形式,净化舆论环境,积极宣扬真、善、美,揭露批判假、丑、恶,发挥舆论引导的正面效应。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论述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1992年9月,由邹学荣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门设了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及其交互作用的规律”。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各类教育主客体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规律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此后,不少学者继续探讨,使该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认识发生了争论。有的学者不赞同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概念,其主要依据是:主客体是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主客体,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不赞同者就此提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马克思本人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思想政治教育学使用客体这一概念,就会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物,从而否定了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及他与教育者的平等性。于是,一些文章和著作就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资料是他们共同的客体。一些书就只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写他的对应面——教育客体。归纳起来看争论的焦点是:能否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与哲学主客体概念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哲学的主客体理论,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概念和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范畴的内涵。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是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因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而教育过程中的内容、方法、环境等是客体。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与哲学主客体的内涵有联系,但更有区别。其区别为:第一,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不同。哲学讲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基本立足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改造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人。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讲的“改造”,其含义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即这里讲的改造不是指过去极“左”的政治运动中那种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用强制性甚至是粗暴的手段改造教育对象,而是指教育主体通过理论教育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用引导、激励等方法改变教育客体的错误思想,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自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改造对象不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对象性也就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含义。哲学主客体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就具有了该学科的特殊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含义有重大区别:哲学讲的客体指的是主体改造的事物;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是指教育主体改造的对象,这个对象不是物,而是接受教育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受教育者、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三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指的都是接受教育的人。只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从哲学角度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的。三个概念完全可以同时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区别,骆郁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一书讲得很准确:“哲学意义上的客体是从人和物的关系上划分的,是指人类活动的对象。即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划分的。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划分的。准确地说,是从人与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塑造与被塑造的相互关系上来划分的。”第二,不能将教育资料作为客体。这里的客体,应该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对象,即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不同点在于:哲学客体指的是事物,教育客体指的是作为教育主体作用对象的人。如果照搬哲学主客体的含义,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资料作为客体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造的对象就是教育资料,而不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去改造教育资料。显然,这与事实不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塑造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第三,照搬哲学上主客体的概念,无法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效益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教育对象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离开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无从谈起。第四,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片面的。有的书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存在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存在,才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何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没有教育对象,何来教育者。反之亦然。教育主客体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和哲学主客体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就在于它特殊的改造对象,特殊的方法、环境,特殊的价值追求等。当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后,主客体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赋予的特殊含义,即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其区别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通过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影响人,改变人的人。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被影响、被改变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内涵。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思考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积极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学者提出了“双主体说”。如有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此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为他们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双主体”说对深入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论具有积极意义。其意义在于: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人,不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二者还有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教育者希望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在教育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受教育者希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论,提升思想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双向互动,充分调动二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缺少任何一方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二者之间的互动,教育效果都会受影响。

2.如何评价“双主体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是不同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他的职责是指导受教育者转变旧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他的职责是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下,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理论和自学理论,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来看,前者自然是教育主体,后者是教育客体,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的地位和职责就会被颠倒和混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不能有序进行。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和客体,他们作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而存在。如果不认可这一点,就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谁?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还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我们认为:教育主客体尽管能够相互教育,也需要相互教育。另外,当教育主客体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转化时,教育客体会转化为教育主体。但是,在一般情况和教育活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主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否存在“双主体”?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双主体”,但这种存在是有条件的。第一,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会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对矛盾,教育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被主导的方面。在《矛盾论》中指出:“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对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也会互相转化。互相转化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素质高的教育客体指导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文化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较大的知识落差,前者的知识水平一定高于后者,否则文化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的理论水平高于教育客体。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情况就不同了,有的教育客体的理论水平却高于教育主体。教育主体要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先向教育客体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就互易其位,向教育客体学习的教育主体就转化成了教育客体,而教育客体则成了教育主体。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教育主体不思进取,理论知识日益陈旧,思想观念不断僵化,他们的思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一些教育客体则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都与时俱进。由于后者超越了前者,前者应该向后者学习,这时,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就发生了转化。第二,教育主客体优势互补,长短相济。教育主客体之间,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各有长处和短处。教育客体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去影响教育主体,也会使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发生转化。“先生”向“学生”学习,“学生”教“先生”这种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第三,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配合教育主体完成教育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通过自己能动性的发挥,主动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理念,新的理论传递给教育主体,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当教育主体接受教育客体传递的先进理念和新的理论时,他就转化为了向对方学习的教育客体。二是教育客体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客体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水平,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这时,他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自我教育,使他集教育主客体于一身。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就出现了两个主体。一个是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一个是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作为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尽管他转化成了教育客体,但他的工作岗位、承担的教育职能没有变,他还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还是主体。所谓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是指他的原有身份是教育客体,当他去教育原有的教育主体时,他的位置就转化成了教育主体。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双主体”是存在的,但其存在是有条件的。如果无条件地讲“双主体”,既会造成教育活动管理的无序,也会使教育主客体地位、职责不明确,最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理论争论的评析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使用主客体概念的人认为,使用了主客体概念会忽视了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教育主客体地位不平等,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出来,不在于该用还是不该用教育客体概念,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可。这是最根本的因素。教育客体在教育主体的引导下,认可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追求它,实现它。因为教育目标包含着教育客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关系到他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前途。教育客体一旦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精神动力就随之产生,其主观能动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二是在教育主体的教育和帮助下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客体要想在事业上有大的作为,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了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他会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在业务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由于受环境和自身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教育客体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对他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帮助他在实践活动中确立自己科学的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发挥出来。

2.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地位的平等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的地位既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

(1)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

关于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可从法律角度和人格角度去分析。从法律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教育主客体二者是平等的。他们的差异只是在教育活动中分工的不同。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教育客体则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分工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政治地位的平等性。从人格角度讲,二者是平等的。人格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都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尊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怀。从实现社会目标的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者。二者都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因为教育主客体具有以上的平等性,才能充分地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育主客体二者的不平等性。

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素质和承担任务的角度讲,二者又是不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主客体在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教育主体是经过组织按照严格的标准挑选出来并进行了专业培训,有的还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有的还出国留过学;有的经过长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锻炼,具有从事教育活动的丰富经验。一般来讲,教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高于教育客体。从素质差异的角度讲,二者是不平等的。二是教育主客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任务不同。教育主体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引导、激励教育客体掌握科学理论和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客体的任务则是在教育主体的指导下,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简单地讲,教育主体的任务是“教”,教育客体的任务是“学”。他们的素质、任务不同,决定了二者的不平等。三是教育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一对矛盾。讲:“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教育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要受教育主体的约束。这里所讲的约束是指教育主体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要用教育目标和组织纪律去约束教育客体,而不是讲教育主体要约束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更不是限制教育客体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五、结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1、整体性整体性原则,具体来水是立体育人模式要作为整体来研究,研究整体与部分关系,例如,社会教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需要在社会整体视角下开展研究。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顺因思想政治教育中子系统要求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发展,系统外部环境与其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提高教育实效性。

2、可分解性原则可分解性原则,具体指的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是能分解的。在对工作任务分解之后,实现不同组织以及个人思想教育的合理分工,然后逐级开展。在熟悉思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增强教材的可教性、可读性,尊重分解性的原则下,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善于质疑,善于在不疑之处设疑。

3、平行性原则平行性原则是各个层面存在的平行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单一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教育中缺乏创造性,让教学变得机械、麻木与乏味。如果结合教育内容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素之间在不同层面实现关联的平行性。例如微观环境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结,以及宏观环境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结可以是实现共同推进、多管齐下的教育教学效果。

4、开放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指的是网络、校外、校内多方面的开放。只有在开放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复杂环境里,实现全面地把握教育对象特点,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进,建立充满情感化、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的课堂。谋求开放性教学设计,要求教学活动必须是开放,教师必须是开放的。才能使得学生建构良好品性、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特点。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立体育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构建主体的明确,体育人模式期望寄托在社会诗不可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可操作性不强。体育人模式期望寄托在家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家庭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高校义不容辞就成为立体育人模式的重要阵地。只有高校才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良好校园环境,打造立体化全过程的育人新环境,把真、善、美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立体育人、全面育人,胜任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双重职责。第二,思想的统一。一旦学校的主要领导人在教职员工正确思想中实现不了有效的思想统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丧尸了教育合力,学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就被削弱了。只有在在统一思想的协调下协调规划下,才能围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共同的目标和谐运转,形成多维的网状立体结构的教育网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有效的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思想育机制。第三,立体育人模式的构建,还需要学校党委一下好培养目标对政治教育开展总体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订实施才能在职责与任务的完全落实下更加有效。最后,重点构建和全面构建关系要处理好。构建过程中,需要主导力量牵引,增强凝聚力,保证合力方向的一致性,形成自上而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立体交叉教育目标。

三、结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能较好地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映时代精神。 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伦理道德为重心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规范,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进行探析,并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1]

1 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

“一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产物。”[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专制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始终是以封闭、分散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这种自然经济形态下,老百姓思想封闭,因循守旧,其活动基本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从而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宗亲血缘和家庭伦理思想。并散射开来,要求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有礼有序,和睦相处的人身依附关系,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在政治结构上,至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家族为出发点,通过“家国同构”的组织建构和“由家及国”、“移孝作忠”的价值导向,达到族权巩固王权,宗统保护政统的目的。[3]表现为对内以血缘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序列,对外用分封制(姓氏和亲戚)和宗庙祭祀制度来维护和巩固统治。实质上,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家天下”“宗主即君主”思想的背后,只是借助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庭伦理和血亲道德对其思想的制约作用,使人们自觉遵守儒家的“纲理伦常”和“礼制”思想,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在社会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最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世间伦理纲常、现实专制统治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中国古代体育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其说是被伦理政治型文化深刻影响,不如说古代体育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教化、礼仪培养的政治工具:古代礼射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旨在“明人伦,知礼法”;儒家主张“文武兼备”,其目的在于提升道德修养,成为君子、圣人;武林各派首倡“武德”,以匡扶正义、捍卫祖国为己任;岳飞背负“精忠报国”之志,拼死沙场,不吝其生……[4]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我国古代体育中,使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处处体现“求善”“求治”的意蕴,表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精神。而古代体育过于强调其伦理内涵和政治功用,弱化了竞技体育应有的激烈、竞争的本质特征,与宗教、军事、医学等的紧密结合又加剧了这种倾向,后逐渐发展成为与西方体育风格迥异的“哲学体育”。

2 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2.1 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 博大精深、意蕴深远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毕业论文 古代体育作为伦理、政治的附属物,始终以“天人合一”为思想主线,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也是古代体育活动的主体价值所在。所谓“损肤不孝”、“生以养存”,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之目的在于修身养性、立身治世,与自然、社会保持一种和谐或稳态,体现了对人自身终极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体育的竞争和博弈意识,有利于培养运动员尊重对手、关爱生命的可贵品质,对中国体育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应看到,“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内外和谐与平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力量、速度和高度等体育因素的追求,背离了竞技体育固有的竞争、拼搏的本质特征,促使古代体育活动朝着重道德教化,轻竞技对抗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儒家“尚德不尚力”过于看中体育的政治功能,道家“尚柔守雌”而完全脱离社会,人们在儒道两家思想的交织影响下,往往安于现状、守柔不争,表现出与西方的武士精神、决斗风范大相径庭的大陆民族依附性特征,古代体育作为封建道德法则的形式而存在,则表现出了竞技性的缺失,表演性和技巧性的冗余,中国古代体育在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压抑下畸形发展,不可能全方位地走向世界。

2.2 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融会贯通,由此便形成了中华文化和合的思想观念。“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中华文化和合思想极具辨证思维,它积极地看待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差异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反映在体育伦理思想上,主张科学地吸纳不同流派的伦理精髓,通过异质文化内部的磨合、交融,达到外部的整体和谐。纵观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是以哲学文化为背景,儒道伦理共存互补为主线,援引阴阳五行说,兼揉法、墨、释、医诸家的伦理综合。体育伦理领域这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正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观念。故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既重事功,主张“不仕无义”,又崇尚淡泊名利,行走江湖的侠义情怀;既倡导儒家“仁”“礼”伦理道德学说,又倾心于道家清心寡欲养生理论。

和合思想在儒家和谐理论中表现为“中庸”思想。硕士论文 中庸之道强调人和,反对纷争,重群体,重友谊,适用于人际交往的各层面,在古代体育活动也得到贯彻。传统养生要求“顺应四时”;蹴鞠力求营造“三朋和气满,入队笑声喧,四海人皆喜”的和谐氛围;太极拳要求身形“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推手时做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等,[7]正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

因“天人合一”思想而生的和合中庸观念,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建构具有双重意义:和合中庸思想注重社会的整体和谐,这对于中国体育形成团结合作、友谊第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不偏不依,允之适度观念,限制了人格独立,约束了个性解放。古代体育参与者严守伦常之理、中庸之道,难以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在个性上严重缺乏冒险、竞争、超越的精神,从而决定了古代体育始终缺乏“力”之美,最终发展成为与个性张扬的西方体育完全不同的体育形式。

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

文化背景下的古代体育,始终把道德礼仪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践寓之德礼的“准体育”,影射和强化了深刻的伦理内涵,培养具有理想人格、文武兼备、身心俱德的君子、圣人。

礼射是我国古代的习武礼仪活动。后经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思想指导得以重新整理和诠释,进一步强化了道德礼仪的教化功能。一方面,礼射继续保持了繁琐复杂的礼仪程序,体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礼记·射义》开篇有云:“古有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行乡饮礼,故燕礼者,所以明臣之义也,乡饮酒者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不仅如此,礼射还按照参与者的不同等级身份对配乐、侯(箭靶)、标准(父鹄、子鹄)等加以区分,旨在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即按既定的方针政策行事,达到明“君臣之义”和“长幼之序”的目的。[8]另一方面,寓教于射,重视礼射的道德教化功能。祖师孔子主张“射不主皮”,淡化射技的同时,重视射手的道德礼仪培养。提倡“揖让而升,下而饮”的爱人精神。孟子也指出“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从而确立了“正己从事,不怨他人”的体育道德。

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医学论文 综观古今所有门派都不约而同地默许和尊崇“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思想,把培养德、礼作为习武的前提条件,放在首位。而各门派的门规戒约和谚语格言中,都蕴涵了丰富的伦理内容。

武林门派要发扬光大,首先要精心择徒,而在众多入门标准中,犹以德性考察为重。少林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练武以“德薄艺难高”为指导思想,把武德培养视作通向上乘境界的精神航标。这样督促练武者在修炼武功的同时,既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笃行儒家伦常之理,中庸之道,提倡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又培养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的侠义精神[9]。而德中必有礼,礼作为德的外在体现在武术活动中也留有诸多痕迹。习武者相见必抱拳以礼,若要切磋武艺,在交手之前必有“有礼”、“承让”之类谦恭语,且武术交手中通常不伤及性命,主张点到为止。

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其目的是引导民众在学艺中培养和升华道德礼仪,在习武中尊崇和默许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通过体育可以反映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

德礼并举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的同时,遏杀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独立和拼搏精神,使古代体育活动从一开始就在人们的主体意识中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可能。而没有公平竞争的体育就不是真正的体育,古代体育在德、礼之双重约束下始终保持“准体育”状态,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2.4 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要成为圣人并非易事,必须把修身作为安身立命,齐家治国之根本,努力实践“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的经世途径,力求达到儒家所倡导的“内贤”“外王”出入坦然的人生境界。

这种爱家及国的民族气节,在重视宗亲血缘,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也能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敬仰和尊崇,故历朝历代都大力推行以修身为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治国模式,鼓励老百姓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影射了中国传统文化长久积淀的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中国古代体育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极大的功利性。儒家主张通过个体的“身心兼修”以达到“文武兼备”的目的,进而提升到或仁或圣的状态;明代少林武僧为抗击倭寇,而抛开佛门戒律,大开杀戒,血染沙场;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之首条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岳飞背负“精忠报国”四刺字,去抗击金兵,虽冤死沙场,但铸就了“忠君爱国”的千古美名,永为世人敬仰。

如果完全抛开阶级局限性,从这一角度来认识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古代体育伦理中蕴涵着立德事功的价值导向和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职称论文 集中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意识。古人通过武术抵御外侵,改朝换代,推动中华历史不断前行的同时,促成了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等精神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思想是君权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无疑是“忠孝”思想的标榜和典范,古代仁人义士为了维护君主、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利和个性发展,重复演绎“忠君爱国”的高尚节义,实质上影射了古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绝对的人身依附和盲从,而这种变相的精神奴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独立意志和科学精神大相径庭。

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思想对现代竞技体育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运动员获奖时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崇高的精神荣誉。也可以反思中国竞技体育大环境为何如此“沉闷”,中国竞技选手在世界顶级赛事上为何屡屡发挥失常等等,只因其背负太多的义务与责任。

以上从四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不可避免地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但谈古旨在论今,在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应扬其精华去其糟柏,使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张子沙.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20(5):12-14.

[2]牟艳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130-132.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5-442.

[4]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30.

[5]姜义华,李向平.中华文化读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27.

[6]戴有祥,张晓林.论武术文化中的传统哲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3):8-9.

[7]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30.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能较好地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映时代精神。 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伦理道德为重心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规范,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进行探析,并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1]

1 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

“一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产物。”[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专制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始终是以封闭、分散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这种自然经济形态下,老百姓思想封闭,因循守旧,其活动基本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从而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宗亲血缘和家庭伦理思想。并散射开来,要求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有礼有序,和睦相处的人身依附关系,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在政治结构上,至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家族为出发点,通过“家国同构”的组织建构和“由家及国”、“移孝作忠”的价值导向,达到族权巩固王权,宗统保护政统的目的。[3]表现为对内以血缘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序列,对外用分封制(姓氏和亲戚)和宗庙祭祀制度来维护和巩固统治。实质上,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家天下”“宗主即君主”思想的背后,只是借助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庭伦理和血亲道德对其思想的制约作用,使人们自觉遵守儒家的“纲理伦常”和“礼制”思想,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在社会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最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世间伦理纲常、现实专制统治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中国古代体育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其说是被伦理政治型文化深刻影响,不如说古代体育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教化、礼仪培养的政治工具:古代礼射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旨在“明人伦,知礼法”;儒家主张“文武兼备”,其目的在于提升道德修养,成为君子、圣人;武林各派首倡“武德”,以匡扶正义、捍卫祖国为己任;岳飞背负“精忠报国”之志,拼死沙场,不吝其生……[4]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我国古代体育中,使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处处体现“求善”“求治”的意蕴,表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精神。而古代体育过于强调其伦理内涵和政治功用,弱化了竞技体育应有的激烈、竞争的本质特征,与宗教、军事、医学等的紧密结合又加剧了这种倾向,后逐渐发展成为与西方体育风格迥异的“哲学体育”。

2 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2.1 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 博大精深、意蕴深远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毕业论文 古代体育作为伦理、政治的附属物,始终以“天人合一”为思想主线,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也是古代体育活动的主体价值所在。所谓“损肤不孝”、“生以养存”,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之目的在于修身养性、立身治世,与自然、社会保持一种和谐或稳态,体现了对人自身终极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体育的竞争和博弈意识,有利于培养运动员尊重对手、关爱生命的可贵品质,对中国体育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应看到,“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内外和谐与平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力量、速度和高度等体育因素的追求,背离了竞技体育固有的竞争、拼搏的本质特征,促使古代体育活动朝着重道德教化,轻竞技对抗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儒家“尚德不尚力”过于看中体育的政治功能,道家“尚柔守雌”而完全脱离社会,人们在儒道两家思想的交织影响下,往往安于现状、守柔不争,表现出与西方的武士精神、决斗风范大相径庭的大陆民族依附性特征,古代体育作为封建道德法则的形式而存在,则表现出了竞技性的缺失,表演性和技巧性的冗余,中国古代体育在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压抑下畸形发展,不可能全方位地走向世界。

2.2 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融会贯通,由此便形成了中华文化和合的思想观念。“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中华文化和合思想极具辨证思维,它积极地看待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差异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反映在体育伦理思想上,主张科学地吸纳不同流派的伦理精髓,通过异质文化内部的磨合、交融,达到外部的整体和谐。纵观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是以哲学文化为背景,儒道伦理共存互补为主线,援引阴阳五行说,兼揉法、墨、释、医诸家的伦理综合。体育伦理领域这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正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观念。故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既重事功,主张“不仕无义”,又崇尚淡泊名利,行走江湖的侠义情怀;既倡导儒家“仁”“礼”伦理道德学说,又倾心于道家清心寡欲养生理论。

和合思想在儒家和谐理论中表现为“中庸”思想。硕士论文 中庸之道强调人和,反对纷争,重群体,重友谊,适用于人际交往的各层面,在古代体育活动也得到贯彻。传统养生要求“顺应四时”;蹴鞠力求营造“三朋和气满,入队笑声喧,四海人皆喜”的和谐氛围;太极拳要求身形“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推手时做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等,[7]正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

因“天人合一”思想而生的和合中庸观念,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建构具有双重意义:和合中庸思想注重社会的整体和谐,这对于中国体育形成团结合作、友谊第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不偏不依,允之适度观念,限制了人格独立,约束了个性解放。古代体育参与者严守伦常之理、中庸之道,难以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在个性上严重缺乏冒险、竞争、超越的精神,从而决定了古代体育始终缺乏“力”之美,最终发展成为与个性张扬的西方体育完全不同的体育形式。

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

文化背景下的古代体育,始终把道德礼仪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践寓之德礼的“准体育”,影射和强化了深刻的伦理内涵,培养具有理想人格、文武兼备、身心俱德的君子、圣人。

礼射是我国古代的习武礼仪活动。后经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思想指导得以重新整理和诠释,进一步强化了道德礼仪的教化功能。一方面,礼射继续保持了繁琐复杂的礼仪程序,体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礼记·射义》开篇有云:“古有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行乡饮礼,故燕礼者,所以明臣之义也,乡饮酒者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不仅如此,礼射还按照参与者的不同等级身份对配乐、侯(箭靶)、标准(父鹄、子鹄)等加以区分,旨在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即按既定的方针政策行事,达到明“君臣之义”和“长幼之序”的目的。[8]另一方面,寓教于射,重视礼射的道德教化功能。祖师孔子主张“射不主皮”,淡化射技的同时,重视射手的道德礼仪培养。提倡“揖让而升,下而饮”的爱人精神。孟子也指出“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从而确立了“正己从事,不怨他人”的体育道德。

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医学论文 综观古今所有门派都不约而同地默许和尊崇“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思想,把培养德、礼作为习武的前提条件,放在首位。而各门派的门规戒约和谚语格言中,都蕴涵了丰富的伦理内容。

武林门派要发扬光大,首先要精心择徒,而在众多入门标准中,犹以德性考察为重。少林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练武以“德薄艺难高”为指导思想,把武德培养视作通向上乘境界的精神航标。这样督促练武者在修炼武功的同时,既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笃行儒家伦常之理,中庸之道,提倡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又培养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的侠义精神[9]。而德中必有礼,礼作为德的外在体现在武术活动中也留有诸多痕迹。习武者相见必抱拳以礼,若要切磋武艺,在交手之前必有“有礼”、“承让”之类谦恭语,且武术交手中通常不伤及性命,主张点到为止。

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其目的是引导民众在学艺中培养和升华道德礼仪,在习武中尊崇和默许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通过体育可以反映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

德礼并举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的同时,遏杀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独立和拼搏精神,使古代体育活动从一开始就在人们的主体意识中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可能。而没有公平竞争的体育就不是真正的体育,古代体育在德、礼之双重约束下始终保持“准体育”状态,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2.4 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要成为圣人并非易事,必须把修身作为安身立命,齐家治国之根本,努力实践“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的经世途径,力求达到儒家所倡导的“内贤”“外王”出入坦然的人生境界。

这种爱家及国的民族气节,在重视宗亲血缘,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也能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敬仰和尊崇,故历朝历代都大力推行以修身为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治国模式,鼓励老百姓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影射了中国传统文化长久积淀的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中国古代体育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极大的功利性。儒家主张通过个体的“身心兼修”以达到“文武兼备”的目的,进而提升到或仁或圣的状态;明代少林武僧为抗击倭寇,而抛开佛门戒律,大开杀戒,血染沙场;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之首条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岳飞背负“精忠报国”四刺字,去抗击金兵,虽冤死沙场,但铸就了“忠君爱国”的千古美名,永为世人敬仰。

如果完全抛开阶级局限性,从这一角度来认识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古代体育伦理中蕴涵着立德事功的价值导向和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职称论文 集中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意识。古人通过武术抵御外侵,改朝换代,推动中华历史不断前行的同时,促成了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等精神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思想是君权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无疑是“忠孝”思想的标榜和典范,古代仁人义士为了维护君主、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利和个性发展,重复演绎“忠君爱国”的高尚节义,实质上影射了古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绝对的人身依附和盲从,而这种变相的精神奴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独立意志和科学精神大相径庭。

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思想对现代竞技体育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运动员获奖时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崇高的精神荣誉。也可以反思中国竞技体育大环境为何如此“沉闷”,中国竞技选手在世界顶级赛事上为何屡屡发挥失常等等,只因其背负太多的义务与责任。

以上从四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不可避免地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但谈古旨在论今,在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应扬其精华去其糟柏,使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张子沙.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20(5):12-14.

[2]牟艳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130-132.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5-442.

[4]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30.

[5]姜义华,李向平.中华文化读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27.

[6]戴有祥,张晓林.论武术文化中的传统哲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3):8-9.

[7]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30.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9篇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并适时、妥善地进行引导,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会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利用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利用接力跑、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利用中长跑练习中出现的“极点”现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利用耐久跑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利用变速跑、蛇形跑、追逐跑、让距跑等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练习效果;利用体操和跳跃项目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韵律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武术既可强身健体,又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各种技能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分子和积极分子的小助手作用,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课堂的最后小结,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上课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蕴藏在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妥善利用,会对健全学生个性品质大有裨益。

(2)利用课堂中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及时发现、表扬好人好事,又要不失时机地对有不良倾向的学生进行教育。如实心球教学时,有的学生捡远的,并常帮别人多捡一个,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专捡近的,甚至多捡一个自己留用。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教师应及时讲评,使好的行为发扬光大,不好的行为及时得到纠正。例1:球类项目练习时的听哨音停、迅速归队,练习时的团队协作;体育课必须穿球鞋、运动裤;爱护场地器材;测验成绩如实登记等,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养成了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同生活的良好习惯。例2:篮球比赛时,一位学生无意中把对手撞倒,他没有继续抢球,而是把被撞者扶起并表示歉意和关心。对此,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并号召其他学生学习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例3:排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例4:综合素质训练课中使用的体育器材往往较多,1~2名学生很难一次归还完,这时,有的学生主动协助送还,有的学生却不闻不问,甚至故意逃避。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及时点评,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主动帮助他人。

(3)在评价中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事事得赏会使表扬变得毫无意义,而过于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学生的兴趣,使其自暴自弃。因此批评要遵循3个原则:①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和身体;②言行避免粗暴;③就事论事,不以学生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总之,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批评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体育教师应提高业务素养,规范自身言行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思想源泉。我们有必要对儒家学说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剖析和扬弃,培养中华民族特有的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继承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数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里,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传统文化和思想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儒家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现代的、特别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体育文化的现状,是儒家思想在我国体育文化圈内的一个现实的、根源性的集中反映。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行为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都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体育逐步在体育思想、体育价值取向和体育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一 礼、仁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是礼与仁。礼是一种正统的社会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人都要控制自己的私欲,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行事。这也是当时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所遵循的通用规范。仁,就是爱他人,爱自己认为应当爱的人。由于过分拘泥于“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的竞技性特征被慢慢消磨掉了。正如《礼记・射义》中所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这里礼射被当成了实践仁与礼的手段和方法,仅仅是为了“明君臣之义”和“明长幼之序”,礼射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人的体育竞争精神意识,而只是用以维护礼教和等级伦理秩序。

在礼所容许的范围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有自己的发展。如在体育文化里,没有淫秽、怪异和粗野的运动,没有危险、野蛮的体育项目。运动的参与者都懂得遵守规则,合理竞争,实现了“礼”在“艺”先。再如孔子在谈到射箭时说,比赛的目的是提高技艺,锻炼身体,只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了。此外,都要求要加强友谊,比赛双方要互相尊重,讲究礼节、礼貌。这些思想在当今仍是可贵的体育文化思想。

在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体育竞争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是欠缺的。其实在体育活动中所进行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有时甚至会发生野蛮的碰撞与冲突,这与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及等级秩序不相融合,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在儒家思想观念中,仁是有条件的,超过和违背了礼的仁是不允许的。儒家思想中的这种礼与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是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个人的独立人格、人的自尊自爱往往得不到尊重和社会的保护,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服从,这是对人创造精神的一种压抑。其实,体育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充分地展现自己,养成自己的独立人格,用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力争上游,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推动竞技项目的发展,这和儒家思想追求的礼和仁是有很大冲突的。

二 中庸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在于竞争。无论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都充满了竞争精神。但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忽视竞争,与发展体育运动的精神相冲突。中庸所崇尚的是颜回式的准苦行僧般的道德生活模式,强调如何协调宗法人际关系的协调性道德,而不是提倡个人积极向上的进取创新精神。中庸之道强调无原则的调和,安于现状,不为人先,严重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伸张,同时也泯灭了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结果导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缓慢、缺乏生机。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儒家崇尚中庸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传统体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缺乏体育特有的竞争精神,造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难于顺利发展。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把自已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高度文明,达到至善、至仁、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追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盛世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在儒家中庸思想影响下,和谐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个体和谐、天人和谐,逐步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体育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争、对抗和有剧烈身体运动的项目在中国传统体育方面的发展。在和谐观点指导下,中庸思想讲究人与人的友善,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与人的对抗,反对人对自然的独立,挑战和对抗,而强调二者的对立统一,逐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体系。

三 天人合一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另一特色,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存在一种统一协调的关系。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典型的对立统一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和谐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中国传统体育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精神与躯体看成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体育活动中随处可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促进精神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一些以阴柔文化为特征的项目,如中国围棋、气功、太极拳等,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进而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甚至全世界,成为人们养生、健身、内修和调节身心的体育活动,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在世界体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 重文轻武与重义轻利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义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视体力活动、视体力活动为低贱之事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重文轻武,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并延续到今天。加上科举选仕,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视武学为下品,这样,重文轻武,蔑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在体育活动上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有人对自己本身精通的体育活动也不提倡。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也抛弃了文武兼备的选仕标准,而以“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为选贤标准,并要求人们以和处世,以静修身,严格按儒家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视为“下技末务”,主张“损人间之末务,息田猎博弈之游戏”。重智力、轻体力,把强身健体、保家习武的体育运动看成“不急之末学”,为封建士大夫所鄙夷。由于封建体育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制约,体育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遭受冷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结果从人们的需要中被排挤掉,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是止步不前的,也可以说是严重倒退的。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重义而轻利的,主张“行义,远利;义重于利,义高于利”,认为见利忘义是小人之举。《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抑制了人们对个人需要的追求,把义作为一切利的前提,追求利必须是在义的允许范围下进行的。这种“贵义贱利”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际间的利益关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这种义利观反映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是通过竞争追逐功利的,只受体育活动规则的约束,而不受道德伦理规范的制约,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因此,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义”就被抛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而“义”的原则也就失效了,这在儒家思想看来是“不义之举”,是儒家思想所不能容许的。所以,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也就很难被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的上层统治者们接受,带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也就难以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处处表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响痕迹。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2] 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 2000年第12期。

[3] 唐桂黔:《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体育科技》,2004年第3期。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深度依赖新媒体当代90后大学生日常接触新媒体的时间长,频度高,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交往、表达和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微博、微信、博客、QQ、飞信、MSN、等新媒体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根据针对洛阳市三所高校的调查显示,99.9%的被调查者使用微信,86%的被调查者使用微博、博客。对于日常网络在线时长,调查显示在线3—5小时的学生占45%,在线6—8小时的学生占17%,超过8小时的学生占9%。频繁使用手机的比例达到9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渗入到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交往方式通常以书信、电话为主。微博、微信、博客、QQ、飞信、MSN、等新媒体使得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交往方式。网络社交更加便捷和自由,并且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因此成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和交友的理想选择。新媒体环境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使他们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厌倦现实的倾向。

(三)使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获取到的信息形式从传统媒体单一的形式向图片、文字、视频等多样形式转变,获取信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搜索。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过去大多是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查阅图书来解决,现在开始更多地依赖网络搜索功能来解决。

(四)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新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制作,满足了大学生展示个性的愿望。但面对杂乱无章、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被动的接受外界的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导致迷失自我,价值导向多元化,容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的自由,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更加灵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通常有课堂教学、班会、宣讲会、宣传栏等,信息传播渠道有限,信息传播范围狭窄。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途径,飞信、微信、高校通、电子邮箱、QQ、微博、手机报、论坛(BBS)、人人网等多种新媒体形式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并且这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传统载体所不具备的新颖性、交互性和灵活性,通过这些新媒体可以把文字、图片、影像等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学生,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速度和效率。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更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

(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强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空间里,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因此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遇到困惑的时候,往往通过各种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随时随地了解热点新闻,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种所需信息,并能发表意见和看法,还可以与老师平等地交流。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三)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来自不同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且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传递信息。新媒体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依靠校园网、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新媒体技术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大学生容易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一部分人由于缺少自制网络成瘾。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性,长期深陷其中,容易使大学生逃避现实,引发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无屏障性”,网络是一个无国界的共享信息平台,信息丰富繁多但泥沙俱下,信息传播快速但无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无时无处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新信息,许多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还有一些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腐蚀性的内容,对于思想活跃但价值观尚为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很容易被影响。在复杂的网络信息包围下,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种思想迷惑,这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带来了新挑战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新挑战,部分辅导员自身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捕捉信息,缺乏利用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能力。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不断增强自身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掌握网络文化的主动权,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同时还要了解新媒体中学生所喜爱的语言和交流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新媒体素养是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对新媒体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对新媒体信息的甄别与使用能力、对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创造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首先要通过设定多种形式的课程,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请进课堂,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媒体知识。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进行甄别、加工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二)网上网下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不能全部摒弃,而是要“现实”与“虚拟”结合,网上网下合力,营造文明、法制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应保留传统教育方法的精华,如谈心谈话、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原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发展,如网上谈心、开展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等。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新媒体的能力新媒体的兴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主动亲近新媒体,熟悉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把飞信、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建设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文明意识。其次要善于并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与学生平等交流,也要具备网络舆情处理能力。让新媒体为我所知,也要为我所用。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2篇

1.全媒体具有全时在线和即时传输性

借助网络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信息文化无限扩展、延伸的网络交汇平台,全天候传播、加载、输入信息,时刻都可以及时高效地了解到全球范围的最新信息。随着手机网络、电子邮件、3G通讯的发展运用,以速度为代表的全媒体技术,成了信息传递的第一要素,快速的信息反应,使得一条微博、一段言论、新生事件等任何一点涟漪都有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各地的各个角落,瞬间便被世界所感知,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

2.全媒体具有实时终端和交动互联性

全媒体时代的任何实时消息,都会在全球性的开放系统信息空间中交汇于网络终端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人们可以随时查阅、搜寻所需的相关消息。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的全媒体时代,消除了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距离,使得信息传递可以超时空进行。通过不断发展的远程技术、各论坛贴吧,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随时随地交流信息,信息的互联互动性大大增加。

二、全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高校作为青年的集中地,自然而然的成了各小众媒体、个性媒介的争夺市场。价值观念从先进到落后,从传统到潮流,从深刻到浮躁,从健康到腐朽,从积极到消极,从严肃到调侃,在全媒体这一信息时代的平台上碰撞激烈,极易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而思想内容日益受西方影响,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电影、餐饮、音乐、博客、竞技等文化媒介,充斥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已然被大多数青少年所追捧,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期间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方法灵活多样,速度一点即达,内容包罗万象,信息的影响更具及时性和广泛性。通过网络平台,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媒介,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周游世界,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浏览新闻。而各类非主流价值信息也随着信息的链接与传播,在信息平台上粉墨登场,极富吸引与诱惑的大字标题,各类恶趣味零散片段,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过程,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纯粹的校园思想环境环境。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与理念已然不适应无孔不入、花样百出的信息环境,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创新。在全媒体时代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虚拟与现实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虚拟世界的个性化张扬符合现代青年的心里愿望,理想世界中的交往更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而一旦步入现实社会,生活、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一系列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接踵而至,不得不让人倍感压力,反而更加向往虚拟的空间,沉侵在自己的世界中,难以适应真实的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全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正在一步步降低。

三、进一步提升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注重融入时代元素

在全媒体时代中激荡着反对封闭保守,追求自由平等,激发内在潜能,提倡个性解放的热潮。在这种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运用全媒体平台,将传统价值理念与时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一要将课堂教育与网上教育统一起,结合讲授释疑优化校内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对学生正面教育;二要将说理教育与立体感官统一起来,结合图片动漫、音响视频深化理论文字的说明佐证,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心灵的共鸣;三要将教育与娱乐统一起来,在课堂上适当增加趣味性问答与活动,在课外多开辟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服务性、娱乐性内容,寓教于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与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注重强化实践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理论认知的同时,也要强化实践认知。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学生会、各文体社团,分阶段、多层次组织开展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先进思想道德,感受优良品德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及不良品德给人带来怨愤与不快,进而自觉摒弃错误认识,树立良好价值观念,做到知行合一。

3.注重增强对个体心理认知的引导性

在全媒体时代,尤其要帮助那些沉溺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的大学生,自觉克服暴力倾向、孤独自卑感、人际交往淡漠,道德感弱化等不良心理因素,重新走回现实。要有针对性地、适时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引导他们真正懂得虚拟世界是用来放松而并非生活必须,而个人言论需要承担责任,他人隐私更是不容侵犯,低级的恶趣味的吹牛说笑只会腐蚀心灵,在高度开放、高度自由、高度隐蔽的互联网空间中,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向上的心理认知。

4.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3篇

长期以来,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钟情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准备,转变这种现状,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新媒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已离不开网络。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单向灌输模式,习惯了舆论环境的单纯和“大一统”,而新兴媒体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报道员和评论员。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更加高效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对高校党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善于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网络话语体系开展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怪圈。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

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激情和活力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改革创新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坚持以重大事件、节日和纪念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国学生运动纪念活动、演唱会、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组织京剧、话剧、杂技、歌舞等剧团到高校演出,积极推进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先进典型报告团,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创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展示大学生积极向上、创新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高校要认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不断开创网络育人新局面。要认真研究制定本校的具体落实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要壮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队伍,建立督查督导跟进措施,加强本地本校品牌网站建设,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要精心培育网络典型项目,大力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形成网络育人强大合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在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突破

始终坚持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理念,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就业等困难。设立奖学金、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措施,使得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为有效应对因物价上涨引起的高校伙食问题,实施高校临时性伙食补贴办法,在物质资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精神的激励和引导。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调查,使得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力量不断加强。高校要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明确推广思路,引领带动高校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增强校园网络吸引力。要以把好正确导向和强化内容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内涵,加强互动性、弘扬正能量。

4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力支撑。必须始终把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思政工作队伍作为推进工作的基础工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高校要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队伍培训、提高素质上,基本形成以骨干培训为重点、心理健康培训为特色、岗前培训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邀请部级、省级专家进校作专题报告。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广泛,接受能力强,当下在网络中流行并被大众接受的“热词”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既“接地气”又能够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要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并伴以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受教育者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还要抓住时代特征,紧扣时代主旋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代特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品德高尚,首先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经过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大学生群体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其眼界较为开阔,对是非曲直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无论多么娴熟的语言艺术如果不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为前提都不会获得大学生的信任,而学生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运用语言艺术的根本所在,否则就成为哗众取宠。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做一个有坚定立场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抱有“坚守”的精神。唯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才能在思想上“不跑偏”,在面临是非问题时才有底气,才能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再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拥有更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有扎实学识的人。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运用语言艺术。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需秉持其通俗简洁、真诚理达、音量适中、语调亲切、语气委婉、风趣幽默等艺术特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驾驭语言能力的保障。最后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和创新,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他们知识面广阔,思维活跃,鉴赏力较强。坚持学习和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大学生所关注,“能听懂”并“会讲出”属于大学生的群体语言。

5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网上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4篇

1.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宣传方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微博、飞信、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单位要对新媒体教育指导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研究,尤其要关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这必须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功能,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力宣传,并引导员工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中增加更多的亲切性特点,通过新媒体更多关注员工,并积极主动地通过信息浏览、更新、转发和评价等加强与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当他们遇到各种人生困惑的时候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拓宽工作方法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产物,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较多有利条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使用多种方式利用新媒体。一方面,构建专门的政治网站,充分使用利用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思想宣传,在网上上传播主旋律思想,开展先进思想文化以及科学民主精神思想传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另一方面,建立思想沟通的新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沟通更加快捷,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形式,都能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提供开展的有利条件。

3.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一方面解放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并对新媒体积极地加以引导和综合运用,从根本上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的互动和互补进行实现,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工作的学习,尽可能地将新媒体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求加以满足,增强单位员工的紧迫感,加强其学习的力度。及时发挥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以及创造性,坚持创新的理念。

4.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

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大多思想不够成熟,且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而qq、飞信、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习惯于通过qq、飞信、微信等与其他人交流,在天涯、猫扑等各种网络论坛了解全国各地的信息等。因此,应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qq、飞信、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主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可设立自己的博客,建立单位人员qq群等,使员工即使身处异地也能通过qq、微信等接收单位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动态信息,与政工人员、其他员工加强联系,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在网络上对党支部、团支部等组织加以建设,使员工在网络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生活、工作两不误。

5.有效监管新媒体

传统媒体中,监管手段很单一,但是在新媒体中,因为新媒体的特殊性,监管难度提高了。例如:论坛发帖中,发帖人员的情况,我们无法事先了解,对于发帖内容也不得而知。在手机媒体方面,信息的传递也无法实时监管。特殊条件下,相关部门创新监管途径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新媒体中相关法律不完善。所以,一部健全的新媒体法律,需要尽快出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是双刃剑,不仅有挑战,但是也开辟了新途径。这种特殊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产物,绝不可忽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载体作用。

6.提升道德判断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长期以来,传统的单位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简单信息灌输的方式,没有实现员工与政工之间的参与互动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可看出:这种居高临下的政治教育是不可能提升员工道德判断力,必须在双方共同参与下,对当前发生事件共同讨论,从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意识,提高员工的道德判断力。

(2)创新教育观念。认知作为行为的先导,要求政工人员应转变教育观念,将培养员工道德判断力作为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从而为培养员工道德判断力提供前提。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道德判断力是在各种各样事物及思想中形成的,只有学会合理判断、评价复杂事物,才能够培养员工的道德判断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能逃避社会中存在的负面新闻信息,而是科学合理地评价各种负面新闻,这对于提高员工道德判断力具有引导作用。

二、结束语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第15篇

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小群体,其中班级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有效组成部分,它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下,在专业划分的基础上,由特定数量学生组成的,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以班级和个人的同步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班级群体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班级群体固有特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方法,以大学生班级群体为单位对象所进行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

二、典型群体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通过分析以下几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以获得进行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

1.群体压力与从众。

群体压力是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当一个人的意见与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恐惧自己会偏离群体,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在群体的压力下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群体压力有利于维护群体的团结,减少群体分裂,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并使大多数成员获得群体归属感和满足感。但是,对于群体中少数固执己见的人来说,群体压力对其形成强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会抹杀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所谓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现象。在进行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班级中营造正确的舆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和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时候少部分不从众的学生就会在群体压力下发生从众现象,这样有利于整个班级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现代信息交流的迅速发展,许多不良信息,错误的舆论都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时候如果发生盲目的从众将不利于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提出,在群体背景下由于唤醒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一起解决问题会导致个人行为效率的提高,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潜力,最终会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办法。相反,如果人们过分注意到这种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会导致人们过度焦虑、精神不集中,反而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思维活动,导致行为效率下降。根据这种现象,需要教育者创新教育方法,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可采取课堂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竞争意识,发挥个人潜能,同时要注意把握度,创造和谐课堂氛围,避免受教育者过度焦虑等。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或他人的参与导致个人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社会惰化的表现。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每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降低。根据这种心理现象,教育者在组织班集体共同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为避免出现社会惰化现象,教育者应告知受教育者其行为效率可单独测量,从而激发成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争取为集体多做贡献,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3.模仿与暗示。

模仿是模仿者主动的,在许多场合下是有意识、自觉的,并且不受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仿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在班级群体内部经常会发生模仿的现象,我们会看到,一些具有高尚品德、渊博知识、过人能力的人,往往会成为其他班级成员敬慕的对象,为了获得和他一样的成绩和成就,就会对其性格、风度、生活方式和举止行为等产生模仿。根据这些群体模仿的特点,教育者在进行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榜样作用,使其他学生对其模仿,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暗示是在无条件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和思想。暗示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暗示教育法”是教育者必须了解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对班级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者要使班级群体首先保持一种愉快、轻松、集中的心理松弛状态,坚持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的原则,采取语言或其他形式的暗示手段,让班级群体在这种暗示的氛围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三、利用群体心理理论加强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从群体心理学的理论出发,提出加强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思考。

1.群体凝聚力。

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将全体成员在情感、价值定向或行为方面联合起来并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很多,心理学认为,当群体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会给群体内成员之间的联系造成一定的困难,使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冷淡,缺乏凝聚力;群体目标的设定会影响到群体凝聚力的高低,一般来说,凡是目标明确,并广泛被群体成员自愿接受的群体的凝聚力会很高;另外,活动是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以上这些群体心理理论,教育者通过合理确立班级群体规模,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科学设定班级群体教育目标,做好各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组织班级群体活动,如参观、竞赛、讨论、表演、运动等,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间的吸引力,提高班级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和完成。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的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每个成员必须遵守。正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群体才表现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加强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应的制度规范对班集体及其成员进行制约和引导,使之不偏离班级群体教育的目标。比如,校级优秀班集体的评选规范,这是对班集体行为的一种导向和激励,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规范建设,来塑造班级群体的整体氛围和行为模式。另外,在实践中,许多优秀班集体也都订立了自己的班级规范,这些规范是以明确的条文形式要求班级成员遵守的自治性的行为规范,其建立在班级成员一致意见基础上,是班集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期望和要求,容易被同学理解和接受,对班级同学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是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和借鉴的。

3.群体领导者。

领导者是组织中的一种角色或职务,在领导过程中承担指引任务或发挥影响作用的个体。一般来说,群体都有领导者,在班级群体中,辅导员和班长等都是群体领导者。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这些领导者的作用。首先,要强化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创新功能,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改善教育环境;发挥辅导员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辅导员的组织功能,组织班级开展讨论、竞赛、参观等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发挥辅导员的沟通协调功能,使班级内部关系和谐,班级意见一致,加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群体的积极作用。学生骨干群体是大学生班级群体中的一个“核心”群体,主要包括班长、学习委员、团委人员等,这些学生骨干群体既是教育对象,同时又承担者一部分教育管理的职能,又是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这部分群体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4.群体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