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1.1网络合作学习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就如浩瀚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者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搜索能力,就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想要的知识,学习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1.2网络合作学习小组成本低与普通的合作学习相比,网络合作学习节约了时间成本、查阅成本和交流成本。但同时,网络合作学习防止重复记录,大大缩短查阅的时间,减少重复工作,效率是极高的。

2.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

2.1教学准备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而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经过事前的准备阶段,为学习的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在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合理的划分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规模的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的分配,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第二,确定明确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网络学习小组成员努力的方向,将小组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骨干成员。骨干成员必定是对计算机相当熟悉,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学习工具的成员,培养骨干成员就是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确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其他成员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并且骨干成员能够对小组内的企业成员进行帮助,双方共同进步。

2.2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是网络合作学习最主要的阶段,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过程。只有教学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进行学习方案的实施。小组成员按照教师事先的学习目标利用固定的通讯工具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骨干成员要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进步。其次在网络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施双向监督。既包括教师自上而下对学生进行监督,也包括学生自下而上对教师进行监督。最后是进行学习成果的。对于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成果,在全体成员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2.3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与存档学习目标完成之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自评,对本次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之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并,再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发挥网络平台及时、公正、客观的优势,提升评价与反思的效果。如果没有评价与反思的过程,那么网络合作学习极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是半途而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评价与反思的过程。然后,对反思的结果进行整理存档并逐级上交,这既是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指导工作的鉴定与考核。

2.4教学延伸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到此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作业。这份课后作业既要包括对本次学习进行巩固的部分,也要包括对下一个学习任务进行预习的内容,还要对兴趣性、拓展性的内容进行综合学习。虽说教学延伸阶段也就是课外作业完成阶段,是在课堂外进行学习的阶段,但是对其的监控与管理决不可擅自放松。

3.结语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得以迅速发展,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体系在高校网络技术领域之中仍然薄弱,教师在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积极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还要具有维护及管理大小型网站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的能力,从而向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啊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接口技术、局域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以及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基础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实验课程体系之中。

2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教学思路

2.1目标的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争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也应该以满足市场所需为原则,结合现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例如: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本就是以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及应用课程作为开设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针对此门课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后,让学生对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综合布线技术、TCP/IP技术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等知识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和清晰地认识,这部门属于第一层次的目标,其次,在充分知晓必备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可视化的对象编程以及高级语言的编程和设计,具备一定思想高度,该部分为第二层次的目标,最后,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与研究,进而达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充分相结合的目的。

2.2方法的改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在每一节课中适当引入教学案例,这样不仅让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形象化,而且在实际的讲解操作中。锻炼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提升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探讨,经过细致地研究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创造性的激发具有明显效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设定任务,以促进其积极研究探索。

2.3内容的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同样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结合课程中主要的三个方面的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以便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将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网络的构架、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子网的划分、路由器的配置等各种网络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在实验教学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此达到专业技能的培训目标。

3总结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1.1研究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我校的学生在通过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和各类问题,问卷调查和访谈重点考察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依托网络平台教师的任务布置及评估情况、教学管理人员的网络化管理和教师培训情况以及技术人员对各设施和设备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实施对象是2011级会计学院的大一新生(会计学院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在我校各学院中排名最靠前)。该学院的学生被指定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对象,笔者随机抽取了6个实验平行班中的4个班作为实验班,学生人数总计128人,依托我校已经建立的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进行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经过大一整个学年(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的学习,笔者对实验班的学习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个题目,选项分别是:A)完全同意,B)同意,C)不确定,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共发放问卷128份,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19份。为使数据更清晰化,统计结果时使用百分比表示同意的比例。在设计的20个问题中,1-5题主要围绕学生在语言学科平台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的调查,6-10题是围绕学生就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质量及作业评估情况的调查,11-15题是学生对教师使用平台的熟练度的调查,16-20题围绕学生在利用语言学习平台的各种技术瓶颈开展的调查。自主学习作业的完成:高达82%的同学觉得“在网络语言学科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时发现仍不适应网络平台,作业难度过大,有种挫败感”。且经统计其他四个题项,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不会通过平台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没有在平台上检测和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象征性地完成作业只是应付老师,为了拿到本课程自主学习版块的分数。也有很多学生在应付完作业后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影等娱乐上,因此觉得学习效果不大,更别说提高学习兴趣了。教师对自主学习任务的评估:75%的学生觉得“教师没有在平台上适时、实时跟踪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且通过统计该版块的其他题项,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任课教师难得自觉到网络语音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院安排的值班老师除外),更别说答疑、交流了。且布置的平台作业大都与四六级有关,存在“一刀切”现象,几乎没有分层次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并提交作业后只显示自己的分数,教师很少或未做任何的作业反馈。教师对平台的操作熟练度:69%的学生认为“教师自身对平台中的模块仍不熟悉,也未能通过模块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通过统计其他四个题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大部分教师仍以使用平台“标准化考试”中的“互评式作业”版块为主(笔者所在的学校目前使用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该平台设有教案制作、自由学习、学习计划、标准化考试、我的课程及课程班、通知公告、问卷调查、论坛、信息查询等11个模块)。学生使用平台时遇到的障碍:高达84%的学生说“在自主学习时,多媒体语音教室的计算机经常没有声音、死机甚至崩溃”。通过统计其他题项,有50%以上的学生反映他们在使用语言学科平台时,总是会出现登录或者作业提交有问题的现象,且很多时候看不到教师给的学习反馈和试题分析。他们觉得利用平台学习有时花费更多的时间。

2.自主学习要素的生态化

据上述的统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依托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的英语自主学习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学生自身要素、教师要素、教学管理人员要素以及平台自身要素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网络化自主学习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相似,涵盖了整体性、复杂性、多样性和能动性等特征,其中学生是关键“物种”,处于主要的生态位,同时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处于次主生态位,他们是英语自主学习资源的主要生产者,四者应互相合作、动态共存。首先,生态学视角下,一个物种群体中应当有主导因子的存在,该主导因子发挥着指挥官和调控者的角色。依托网络学科平台的英语自主学习,学生是主导因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计算机的功能应该匹配。对于刚刚从高中学习过渡到大学网络化自主学习的大一新生而言,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训,让他们熟悉该语言学科平台的各个模块以及学习方法、策略等,这样可以减轻学生首次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压力,减少对英语自主学习的排斥。要想使语言学科平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给学习者之间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学习者之间可通过交流协商完成个别学习任务和小组学习任务。就我校使用的平台而言,学生可以利用“我的课程及课程班”及“论坛”模块进行自由交流来丰富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而且可以相互激励,通过良性竞争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的角色在生态学视角下应是多元的,他们不仅是英语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协助者,也应是培训者和评价者。

其次,教师应通过布置任务、检查效果等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开展层级式、多样化自主学习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刀切地布置作业。其中,“自由学习”、“学习计划”、“标准化考试”这些模块都是很好的网络平台供教师因材施教。教师也可以通过“通知公告”实时、适时与学生建立各种网络互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检查学习效果,达到通过“次主导因子”物尽其用,优化生生、师生互动关系的目的。教育者应该首先准确认知每个学习者的生态位,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模块,积极引导学习者的健康成长(李景春2006:26-29)。对于已经建立外语实验示范中心的院校来说,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更懂得如何使该体系的各个层次井然有序,各个教学环节互相协调配合。针对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应健全教师管理和培训体制,如我校的大部分教师在使用语言学科平台时,仍存在“单一性”特点,死板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各种困惑、焦虑和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如教改实施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尝试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途径组织安排大学英语教师定期到蓝鸽集团进修学习、参加各种教改培训和定期邀请蓝鸽集团技术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等。这些培训与交流活动将有力地促使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更新自主教学理念,最大程度发挥语言学科平台的功能,提高任务布置能力和教学水平。整体观念是教学管理者应持有的一种理念,他们必须充分调动教师、学生、技术管理者三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和监管。没有这一管理环节,学生会因为惰性而使自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考察、监督、激励。语言学科平台可以视为网络学习的有机体,其生态机能应取决于它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其技术支持应遵循生态学中的“进化”规律。因此,该平台的功能需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依托网络技术选择适切的模块供学习者使用。重中之重应确保网络学习系统的稳定,如果系统不稳定,如出现学生无法登录、学习记录有误差、语音识别不灵敏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给网络教学管理带来困难。此外,技术支持人员应提供方便有效的管理设备信息,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设备。通过建立网络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非实时解决设备维修通道,可以建立一个故障情况数据库,这样师生就随时可以查看各个设备的故障情况,达到了很好的网络沟通效果。对技术管理员而言,他们可了解故障多发的原因,从而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互联网信息库是网络资源及网络信息实现共享的巨大的财富。具有无法言喻的优势。将网络资源引入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这种方式会大大扩充课堂的学习资源以及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共享式的学习方式带动整个教育科技信息化时代性发展。互联网引进高校计算机学习中,通过网络资源创设高校计算机的学习情境,在当下是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新趋势。经过多所高校的教育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的学习情境是掌握计算机学习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情境学习有利于掌握繁多的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关键词:

网络资源;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并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网络资源技术的应用,利用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浓厚兴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计算机的习惯,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有助于改变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阻碍教学发展的滞后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网络资源正能量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

1网络资源创建的计算机教学运用形式

1.1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计算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计算机的理论与操作的平台,在通过理论操作和网络资源的相互配合使用,高校学生能够更持久掌握计算机理论,也能够构建理论联系实践操作的思维网络空间。在这个思维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个人优势取长补短的学习计算机知识。

1.2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给高校学生广阔的学习资料与学习动力,高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想需求量大,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一次性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讲解灌输而能够全面掌握的,通过网络资源创建的计算机学习的空间,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打开网页提供给学生直观、快捷、便利的讲解,无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各种网络教学课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与应用即可,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望,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1.3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高校计算机教学网络化与信息化,计算机课程是一项注重操作的课程,必需将网络资源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将计算机真正实践在的实际的操作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发挥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候,将理论与操作运用电子化的形式,并发挥网络资源来实现对计算机学习的反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电子化与网络化信息技术的理解。

1.4利用网络资源创建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的空间,在网络资源支持下,建立高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师生们能够在网络空间内进行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分享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作为传递途径,共享学习资源与心得体会。不在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多方向的交流模式。发挥网络多渠道的功效,高校学生会积极投入到这种自我探索与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的学习模式,努力挖掘学习资源创创建自己的网络空间,然后共同分享。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在网络帮助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2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优势

2.1网络资源的更新速度要快于目前任何一种传播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也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信息更新迅速,资源具有较强实效性,网页资源更新时间短,速度快。网络资源能够以最新的资源以最新的动态变化呈现给各个学科或各个科研领域,可以检索到最新出版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知识资源,可以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以有选择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来进行教学,能够填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之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学习资源,及时填充到教学中去,网络资源内容是每时每刻都在变换着,直接的将计算机的应用于操作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

2.2网络资源共享是在网上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资源检索,没有任何的限制,教学变得更加自由与轻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操作教学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相关教学知识或专业知识,全面整合、搜集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科的更新最近的知识,保证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殊与创新理念。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取得联系,不需要面对面的课堂讲课就能完成教学。很多学校的网站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息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文件传输以及超级链接等技术,进行不同地域中获取不同地区的网络信息资源,扩充教学内容以及获取信息资源,增加个人与各区域的交流,分享,共享资源的途径。这样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2.3网络资源能够多方向的进行数据信息传递,能够不受空间限制传递信息与资源共享、能够进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沟通、分享、共享。是多种资源信息传递交流分享的多媒体,随时随地分享不同区域的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时期不同而制定学习计划,因材施教法情境设置、因地制宜情境设置、因人而异的情境设置等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式网络计算机教学法,注重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的教育思想相吻合,适合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与改进。网络资源教学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在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进度,有选择性、规律性的不断地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结论

网络资源以不可取代的趋势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教育观。在开展网络资源计算机教学的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计算机的环境,培养学生发散与操作思维的能力。学生置身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中掌握计算机的灵活运用、在网络资源提供下应用计算机技能。在网络资源中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加了学生之间交流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有效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教学功能,实现更好、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

作者:黄胜利 单位: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易唐唐.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5).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网络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作为物质载体,将上网者作为主要对象,将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传播领域,将数字化作为技术手段,以此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活动和思维方式,其实质上是对就有文化知识的一种全新整合和升级。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计算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网络文化下要求计算机教育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积极的转变。

 

一、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比例

 

计算机是一门具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在计算机理论课程当中,并不需要在全部的课堂时间内去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网络文化下计算机教育教学应注重对课程设置比例的合理安排。在对教学计划进行编制的过程当中,应把握好理论课和实践课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够只注重实践课,而忽视理论讲解,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只注重理论课,而忽视了实践课,与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相偏离。正常情况下,计算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应为1:1。

 

二、注重对学习方式的更新

 

(一)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网络文化下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还体现在对注重学习方式的层面之上,其中改变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根本途径。将网络信息技术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二者实现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内容的传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中来,并且将掌握知识的固定目标转化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能力培养和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促进教师职能的转变

 

网络文化下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也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其强调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这是构建和谐民主教学氛围的重要基础。网络教学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现代教育理念、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还应该具备网上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操作技能,从而实现由理论型向实践型的转变。

 

三、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一)强化实习基地和效果评价标准

 

计算机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都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此说明计算机教学与其应用环境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要积极建立教学基地,和企业之间实现合作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对传统以记忆知识多少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模式实现改变,应用科学合理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将学生的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特别是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在网络环境当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信息素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才能在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网络文化下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的构建还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当下,学生信息教育的着手点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与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Internet将英语作为标准语言,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更新,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文化环境当中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要从加强计算机教育教学设计为着手点,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效益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要依网络信息覆盖量大、传播速度快等实际特点,对教学评价实现改进,加强学习支持服务,注重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网络技术教学 教学改革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发展中的热点之一。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企业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每年平均增长达百分之七十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做好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对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以教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教育缺乏创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教学中依然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教学中很少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大量采用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满意的状态。同时传统的考核手段使得学生通过大量记忆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学生实际操作与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较差。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差,难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知识体系结构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网络知识与软件,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网络实践的环节缺乏,学生实际运用和管理网络的能力欠缺。当前的教学环节中,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网络技术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需求同样反映出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教学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安排比例不合理、学生网络操作与管理能力差等局限性。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考虑学生及专业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水平不理想。在高校中,学生的构成较复杂,既有高中文理科学生也有中职毕业生,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目的不同,给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条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为例,除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外,还涉及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而《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是其它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实用组网技术》、《Internet的连接与使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很难让非专业学生理解相关的网络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学生面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困难,这势必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

此外,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开展时间不长等也是导致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

三、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改进探讨

针对目前高教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本文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

1.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考,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复杂的网络理论和技术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讲解给学生,这同时也为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操作的考核,做到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条件的高校可安排学生参加网络技术的社会实习,以达到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巩固教学成果。

2.改革教材体系,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写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程,并及时跟踪网络技术的进步,调整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加强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大纲,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要重视教材选取。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可以考虑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材;对于广告策划、环境艺术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考虑选取《Internet应用》、《网页设计》等方面的教材,做到因人施教。

此外,加强网络技术教育的硬件方面建设,通过教学积累经验等也是提高网络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结论

鉴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重要性以及社会的需要,开展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改革,对提高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初步探讨的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对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1]容治.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7,(27).

[2]郜焕平,袁甜甜.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福建电脑,2004,(6).

[3]何英.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4]杜剑侠,张巨俭.谈高校理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8,(15).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网络教学;计算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12-02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往只靠投影仪、视频、音频、PPT等简单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结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抢时间的实际需要,网络教学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教育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之中。由于教学的网络化不仅具有速度快、步骤简单的优势,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参考,因此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极大关注和青睐,并开始逐步推行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人类与机器互动的教学模式,面对的对象不具有地域的限制,所以它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传播、拓展,而且由于对象不具限制性,因此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计算机的网络化教学而言,其发展也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类型

就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而言,其类型主要包括计算机普及教育、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面向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以及计算机专业教育三个方面。

1.1 计算机普及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普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已经成为一种需要。因此,计算机普及教育面对的对象是社会的广大阶层,低至小学生、中学生,高至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通过普及教育,使他们拥有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以及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1.2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是指面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育,是使用计算机时一般会应用到的技术,如CAD、Microsoft Office等基本软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这些技术,专门对这些基本技术应用进行教学的教育工作就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通过技术教育,可以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软件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工作中进行运用。但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并不属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范畴。

1.3 计算机专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育不同于以上两种教育,其研究领域更加深入,面向的对象也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人员,以及编写代码的程序员等。接受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学生一般发展成为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师等技术人才。

2 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

教育教学实现了网络化,不仅有着其可行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网络化教育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 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具有虚拟性,具有无限的超大容量,可以容纳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所以说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是以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基础的。而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纸质学习资源,由于纸质载体是实体载体,因此具有限制性,知识只能选择性编排,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深入了解或者想知道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纸质载体一般无法满足,大大限制了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如果学生通过查找纸质版书本进行资料搜寻,往往需要去特定的地方(如图书馆等),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查找,还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资料。而且,由于纸质版的书本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具有静态性而非动态性,很多新的知识如果编写者没有进行编排,或者书本已经出版,那么其内容将无法更新。

网络突破了以上种种局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络,随时查找想要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科研前沿。在搜索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输入关键字,计算机就能快速、准确地把搜索结果呈现出来,非常快捷、方便;在呈现方式上,资料也不仅仅是文字信息,还有很多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可供参考,各种电子资源非常丰富。此外,除了查阅资料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学习信息,并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共享和交换,而不需要自己进行查询。网络具有的上述优点,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2.2 多媒体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兴起,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投影仪、视频、音频等的使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以及多维性。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多媒体课堂实现了声音、形象、颜色三者的融合,更具有直观性,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具有感染力的课堂进行学习,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监管这个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在这样的利用方式下,以往的资源、空间、时间限制被打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结合其他网络资源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以上分析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来看,可以总结出网络教学的特点。

1)自主选择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讲。

2)自主选择方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或者专业的要求,选择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3)自主选择时间:如果时间不适合,或者学习心情不佳,学生可以在自己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再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听不到课”。

3 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在专业上的定义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其中利用的网络环境既可以是本学校的局域网,也可以是互联网。传统课堂的单一性在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实时性的网络的突破下,其所局限着的教学模式应被摒弃。在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有了深层的变化。

3.1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实现计算机教育教学互助式的网络教学模式,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将班级分为4个部分:互助式学习环境、成员、协作小组、辅导老师。在这4个部分中,辅导老师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其主要负责管理、监督学生的学习,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而互助式学习环境则包括资源环境、空间环境、组织环境、硬件环境,只有确保互助式学习环境内部的协调以及良好运行,才能顺利实现互助式学习的目标。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突出两个要点: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二是学生进行团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3.2 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以及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师结合计算机教材内容,确定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解决。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在平常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往往难以检验,而通过探索式学习,就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检验。

3.3 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就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讨论和交流。其中,讨论可以分为同步讨论以及异步讨论两种方式。就同步讨论而言,它突破了以往小组讨论的空间限制,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面前进行实时的交流,而不管身处何地。而异步讨论则不具有实时性,一般是教师把计算机某个难点、重点问题放在平台上,学生通过平台登录,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这个登录时间也不具有限制性,学生可以在适合的时间进行。除了学生能回复教师的提问外,教师也可以回复学生的评论,或者学生之间的互相评论,都可以在网络进行。在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范围内进行发言。

3.4 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网络教学模式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教学。例如,通过电子邮箱或者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在计算机与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也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拥有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参考,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教师的在线指导,大大方便了学习的进行,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绝不能满足现状,而是要紧跟时展,时刻站在潮流的前沿,通过网络化的优势,深化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彭扬.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250-252.

[2]张丽红.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11):8.

[3]梁宇.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6).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形象化教学法;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21-02

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和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建设背景下,形象化教学法作为有效的传统教学法,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具体课程新的知识,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用形象化教学法改善传统的理论分析讲解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大学生乐于投入到形象化的、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在“抽象概念形象表述、理论知识实践呈现”的形象化教学原则下,为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把形象化课堂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是始终值得探索的。

1形象化教学的意义

形象化教学方法旨在避免照本宣科和纯文字的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实物及工具软件辅助于课堂教学,减轻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计算机网路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概念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形象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人群为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还比较模糊。采用直观的、形象化的教学法符合人类认知的特点,对于提升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认知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结合当前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条件,开展形象化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相关实物及网络工具软件辅助于课堂教学,通过实体展示及仿真印证,避免纯文字的讲解,通过形象化教学法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融合,可使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并使学生对网络知识点印象深刻。

2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方法

形象化教学法从广义上讲,应该包含了直观演示、虚拟仿真、对比、类比等,旨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形象化地讲解。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具体采用的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

1)实物展示法,把一些计算机网络线缆、网络物理设备带到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更替废弃的集线器、小型交换机、小型路由器等实物,带到课堂上实物展示,并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开展讲解。

2)网络仿真软件法,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构建软件,虚拟构建中小型网络,帮助大学生认知网络拓扑、实体网络基本构成等。网络仿真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容易深入理解网络系统结构和复杂的网络协议,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网络仿真软件PacketTracer6.0除了支持模拟网络构建,还提供动画演示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以及数据包分析功能,这使得抽象的计算机网络概念变得易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引

3)网络分析软件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在多媒体教室教师机上联网抓包分析,结合分层思想,对计算机网络协议格式进行真实呈现讲解。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和分析解决网络问题的工具。常用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软件有Wireshark、Sniffer Pro、Netxray、Iris等。

4)网络命令演示法,利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在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上演示网络命令的功用,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开展讲解,提升大学生基础网络命令的掌握程度和对网络的认知程度。

5)基本网络配置演示法,在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上演示基本网络配置,让学生便于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践配置,提升对计算机网络基本配置的认知度和对网络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

3形象化教学的分层实施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的组织一般按照分层的思想,对不同层知识点开组讲解。按照TCP/IP五层网络理论模型,对应不同层的知识点,如下表1,实施形象化教学具体如下。

1)物理层,采用实物展示法,讲解分析物理层传输介质时,可运用压线钳、双绞线测试仪等便携工具,在课堂中现场演示双绞线的制作,结合五类双绞线和RJ45接口水晶头实物展示,按照TIA/EIA 568A、568B线序标准简单演示制作直连线、交叉线、全反线的过程并用便携的双绞线测试仪测试,把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机械、电气、功能、过程特性进行直观演示和分析说明,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层的理解。

2)数据链路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对帧的结构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解析展示,使学生能够对互联网中真实存在的数据帧结构形象化认知,可使学生产生工具兴趣并初步学会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自己开展实验验证网络知识。采用实物展示法,结合数据链路层知识点,现场展示二层设备,比较二层交换机和集线器实物的异同等。

3)网络层,采用基本网络配置演示法,结合IP地址、子网掩码知识的讲解,演示多媒体教室机上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网络配置方法,直观地讲解静态配置中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基本作用。采用网络仿真软件法,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构建软件PacketTracer,虚拟构建中小型网络,帮助大学生认知网络拓扑、实体网络基本构成情况。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对IP数据报的结构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解析展示。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演示ping、arp、tracert等命令的功能,同时运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抓包演示分析,并结合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讲解其原理。

4)传输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用Wireshark软件分析TCP、UDP协议段的结构,分析协议端口,演示TCP三次握手、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过程等。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演示netstat等命令,展示主机打开的连接,并结合TCP协议、UDP协议讲解其原理。

5)应用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运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可选取常用的HTTP协议,开展HTTP协议语法、语义及同步分析讲解。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以telnet程序为基础,手动构建HTTP请求GET协议命令的执行,演示请求过程及HTTP应答情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应用层协议的运行过程。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策略;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教学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兴起,尤其是随着网络公开课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也不断提高。那么我国网络模式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进行改革呢。

1 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普及教育,一种是面向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教育,最后一种是计算机专业教育。普及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初次接触计算机的人,他们由于以前没有接触使用过计算机,因此,缺乏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尽管我国现在已经有5亿多网民,但是相对我国的近14亿的人口,我国的计算机使用普及率还不是很高,远没有到达50%,据日韩美欧等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距离,给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苦难。面向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教育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们基本掌握了一些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能够熟练的对计算机进行日常操作。最后一种是计算机专业教育,此类学生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系统理论和相关技术。他们是我国计算机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关系到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他们主要是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包括社会上的一些软件培训机构中的学员,一般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比较深刻,动手能力也比较强。而前两种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他们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范畴,对所有专业都是适用的,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掌握,并且对自己所需部分内容还要有深入的掌握。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知识社会、人才社会和持续学习的社会,如果不能从利用网络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育学习,我们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人们的持续学习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之中,成为现代教学的技术基础,通过网络实施计算机教学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冲击。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管理思想、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构建起基于计算机网络模式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2 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网络教学是指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能是在一个局域网内,也可在整个互联网上,采取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特点,开放地、动态地进行教学内容展示,并支持学生对学习资源和材料的自主选择和加工。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具体来说,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如下几种模式:

2.1 相互协作式教学模式

协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几个计算机网络学习者,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协作,从而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它包括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四个组成部分。其中辅导教师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承担组织和管理的责任,对协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实现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组织环境、空间环境、和资源环境,只有这些环境都得到良好的实现,协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协作式教学更加重视师生平等合作、重视学生的自我实现,重视协作学习的交往过程,重视环境的创设,重视整体的学习效果。

2.2 探索式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模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从各种生活实际中去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再组织个人或小组进行研究,以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获取并应用各种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搭建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获得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五种构成要素,分别是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2.3 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是指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自由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参与,不过需要对问题讨论的范围和方向进行适当控制,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两种模式,这主要看学生使用的学习平台是什么。

同步讨论就是学生在线讨论,与一般的学生小组讨论是一样的,它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只需通过网络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讨论过程加以引导,并在最后对整个讨论过程加以总结,并对组内的成员进行点评,在组织和点评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肯定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学生中的一些成员发表不当言论,要与其私聊,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其错误,并就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其达成共识。讨论的内容和主题由讨论小组共同决定或者由小组主张决定。对于异步式讨论一般是由教师围绕主题设计能够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然后在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有学生自主选择入组讨论发言,教师及相应的学科专家要负责引导学生进入后续更加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思维,但是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思维,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教师针对相应的学科设置一个讨论期限,学生在这一个讨论期限内,可以围绕主题进行发言,亦或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与评论进行检查和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将讨论的内容引向更深层次。总之,教师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4 板书教学模式

板书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上的自然延伸,它利用传统的板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不过其所讲授的内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该表。其传播的内容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使它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形式将教学资源放到网络上,让学生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这些学习资源。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这是一种异步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实时交互,不过同步的板书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传统教学方式一样,通过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感知理解教材,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然后进行检查反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向学生直观的演示和讲解,学生通过理解和感知,领会学习内容,最后在对教师所学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检查。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种种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给出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解释和回答。不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却没有发挥出来。

2.5 单独辅导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可是在过去,由于学生众多,教师要同时照顾到所有学生非常困难,只能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可这种做法根本无法学生的单独学习。因此,一种新的单独辅导方式随之出现。这种方式通过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软件,方便学生进行自学,同时可以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或者邮件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同时这种远距离的单独辅导方式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比如,在一个地区开展学生的培训辅导活动,辅导老师秩序通过BBS张贴出题目,学生通过下载完成题目,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一个地区的优质教师资源,可以大大扩展学习人数,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 网络教学模式的内容、特征和重要性

网络模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特点开放地、动态的展示学习内容,并可让学生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选择和加工。与一般的教育模式相比,它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可以整合各种信息手段,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将这些资源进行多维度的重组,使得学习资源拥有统一的方式表征,并对所学课程进行多维度的导航。其次,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有力发挥学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使学习者能够与任意站点建立连接,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路径。

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学生和教师的电脑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电脑之间的互联互通,教师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监管。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打破了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资源限制和环境限制。

4 基于网络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

要想让网络教学模式发挥自身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教学改革策略,以适应网络教学这种新模式的新特点。

4.1 网络模式下的学生主导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主导课堂的发展走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更好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学习当中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才能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所提高。但是过计算机课程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将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这是可以在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化的平台进行学习,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4.2 网络模式下的教师引导策略

通过网络模式开展的计算机教育,改变过去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在这种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信号交换,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教师通过线缆与学生的主机连在一起,可以通过自己电脑的屏幕与学生直接对话,教师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监控程序,掌握学生的实施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设备向老师提出问题,采用这种网络模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4.3 网络模式下评价策略

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进行判断,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过于单一死板,而且评价的效果不够准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极大的消耗了教师的精力,而采用网络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则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工作量,在网络模式下,可以让学生对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投票,这样对于一些常见问题,教师不再是一次只能解决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次可以解决多个人的疑问,因此,提高了教师的答疑的效率,节约了时间。自然要想实现以上效果,必须具备相应的网络软件系统提供保障。

4.4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相比,网络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更加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可以将一些优质的教学课件,以及有关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和实验指导和讲义、习题等众多学习资料分列为几个栏目放在网上以供学生下载。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在进行网络课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栏目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另外,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

5 结束语

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对学生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用扫清障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雪,陈广山.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

[2]王学慧,苑洪亮,汪东,王怀民,王志英.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探索[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3]王昭顺.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的作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4]石焕玉.基于网络的数字电子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5.

[5]任芳,潘妍妍,贾蓓.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J].科技与生活,2009,23.

[6]谭浩强.再接再厉、鲜策群力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组续推向前进全国高等院佼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08'年会学术论文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7]刘志.浅谈高职教育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

[8]郑小蓉,王成良,粟俊江.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07-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当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就“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1 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 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2 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2.1 学会学习: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网络学习。

在网络教学中,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公告板等。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些学生厌倦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能使学生感到有些挑战性,并因此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

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2.2 网上交往能力: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

人们参与网上讨论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人经常参加,另一些人只是阅读别人的信息而很少参与讨论。参与程度是以下因素作用的结果:(1)个人的拘谨或开放程度。(2)对话题的感兴趣程度。(3)对所使用网络软件的适应程度。(4)与系统连接的方便程度。(5)他们的多媒体写作与网上交流能力。(6)参与的动机程度。这些因素的影响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参与网上讨论。

2.3 网上礼仪:在网上与他人交往需要一些特别的通讯方式――可被称作网络礼仪,以下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常用“通用规则”:

(1)尽量发短消息。人们不喜欢阅读长的电子邮件或讨论板上的信息。如果有很多内容要讲,把它分成几个短消息。

(2)不要用大写字母,尤其在短消息中。大写字母在网络相当于大声喧哗,就像在通常的讨论中大声喧哗一样被视为不礼貌。只有当你想强调某点的时候再用大写。

(3)当你回电子邮件或会议通知时最好是开头第一句就给出你的主要观点或结论,这样表达信息不仅醒目,而且简明扼要。

(4)当你提到一个网址时,要给出它的URL地址,以便别人可以用到。最好是用可执行方式给出URL地址。

(5)在网上讨论时切忌使用偏激的或粗俗的话语。

正像有些人在个人交往中很得心应手一样,许多人成为网上交往的专家。当然,这意味着他们不仅仅是理解这些礼仪,还意味着计算机网络对他们是透明的,他们能全心专注于交流。

2.4 计算机文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高中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如字处理、图象编辑、表格处理、连接Internet、使用E-Mail、网上浏览。其中,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网络学习中能否成功。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网络文化的理解、适应程度在进行网络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网上交往能力、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参考文献

[1] 田屹. 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 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2] 柳栋.网络教学的定义[S]. 惟存教育实验室.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字】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方法 网络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8-02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学习,并且此教学内容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学要求学生要理解概念的内容和实质,又要求建立起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联系。所以,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即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一体化教学,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式根据职业培养目标要求整合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真正地“教会”学生;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位中心。可见,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师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教材一体化――理论教材和实习课教材一体、教室一体化――理论教师和机房一体。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1.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在通常情况下,职教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都会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教师根据某个知识点,运用课件来进行展示。然后,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演示有关该知识点的一些实践操作,通过这些演示和实践帮助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我们把这种授课方式归纳为二元授课教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特点就是理论直接过渡到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进一步提升。经过多次反复,最终使理论和实践都得到提高。这种授课模式比较适合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计算机网络物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下的学生,就很难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时,将相关知识点组合成一个系统的体系结构,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后续网络应用。综合上述,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一体化教学”,针对课程重难点,运用软件、实际 操作等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还能够对实践起到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使学生的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能够具体为实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点。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加大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概念、定义和算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决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学生将什么也掌握不扎实。

(1)重点讲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结构

OSI参考模型从功能上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网络用户必须按照7层协议进行相互通信。所以,OSI参考模型的学习是了解网络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强调了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和每一层的功能和含义。

另外,TCP/IP模型在其它网络体系结构中也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TCP/IP是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组成,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分别讲述其工作原理。在本模块,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IP地址,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基于IP地址。同时,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添加Ipv6协议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接触一些新知识。

3.重点讲解局域网技术和组网技术

局域网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网络结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把重点放在传统的以太网技术的讲解上,还要在局域网知识讲解过程中,把快速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的知识灌输进去,以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也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组网设备以及组网规则。

4.鼓励学生动手编写程序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C语言和VB程序的知识,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网卡时,要求同学们利用WINPCAP开发包列举出使用的计算机上所有的网卡信息;在讲解分布式进程通信时,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并且在布置任务时,把握好编程作业难度,只需要达到通过编程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即可。

5.通过网络学习网络

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协议较多,而且更新较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讲解所有的协议,也不敢保证所学的协议在将来被新协议替换。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进展。

6.注重实验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网络模型、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组网。职业学校大多数的学生将来都要从事一线具体工作,实际组网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基本素养 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37-02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像一个教练、指导者,而不是呈现者、表演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提高了,需要教师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程度降低了。信息可来源于数据库或协作学习,指导者不必要成为知识专家。另外,网络课程给教师协作提供了许多机会,小组教学正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通用形式。

1 交互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指导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很高程度的交互和参与活动。这也意味着与学科专家、学生共同参与设计、进行学习活动。网络课程应当是一些与社会、自然相关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线讨论平台上,这样每个人都可看到、评论各方面的回答、反应。邮件列表的使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它不能满足累积的讨论。尽管提供了网络交互和参与的手段,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这种鼓励对于网络学习的新手或有大量作业的学习者尤其必要。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参与成为课程的必需和评分的组成要素。每份作业可通过学生总体参与的程度评分。学生间的交互性可通过同学问的评价、小组作业来提高。在一个不评分的课程或自愿参加的课程中,交互性和参与性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果学习内容有趣和有价值,学生不需要强烈的动机就能参加。因此,使用有意义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很关键的。另一个对学生交互性和参与性有影响的因素是指导者的参与程度。如果指导者经常在讨论平台消息或通过E_Mail给学生评论,会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指导者必须大量参与以使学生也增加参与度。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交互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参与是指参加、在场,不包含任何的反馈。例如,许多学生可能参加一个实时会议,只有一小部分具有交互能力。交互是指学生与指导者、与其他学生的对话活动。对话意味着系统对学生的输入或选择有反应,如回答问题和查询结果等。很显然,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既要有参与.又要有交互。

2 反馈。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提供反馈。在网络课程中,教师的反馈通常是以Email的形式进行的,通过Email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对作业给出评论。指导者通常是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评分,然后让学生下载该文件来看评论。理想的情况是,指导者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信息。小组反馈可能会采用在讨论平台上或会议上信息的形式,给出对某一专题或活动的许多人的答案的总结或分析。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作为指导者评价的替代或补充。来自同学的评价由于是来自同一层次而不是专家经常会很有帮助。然而,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业时通常需要细致的指导。因为学生常认为评价应是负面的,很有必要提醒学生在评论时要多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反馈的及时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经常急于知道他们的作业是否正确。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即使反馈只是简单通知学生作业已被接受,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实际上,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普遍的抱怨就是他们的作业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应当给作业的反馈留出适当的回旋余地,确保他们达到要求。及时反馈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同学之间的评价。

3 工作量。使一门网络课程有高度交互性、给学生提供及时反馈意味着指导者要有很大的工作量。课程的交互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需要教师做的工作越多。组织和指导网络课程需要大量时间,如果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指导者每周对每名学生花费20分钟进行评价、反馈,这就是每周10个小时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大多数传统课堂。要知道这只包括与学生的交互的时间。一种减少工作量的方法是更多地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然而指导者仍需要进行不时的参与。在网络教学中用助教.需要他们有上网经验,他们还有必要进行网络教学的基本技巧训练。同样,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有指导或课程管理者的监督。尽管用助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不是处理大量课程的唯一方法。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最容易方法是使用多项选择或简答题的测验。实际上,大多数网络测试工具提供自动评分,并在测试完成后,立即给学生生成信息。尽管反馈的及时性达到了,这类测试的成绩和反馈有时不会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尽管简单测试在某些情况下有效,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这种方式意味着网上学习活动的设计的失败。网络教学的方便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4 调适与帮助。调适包括鼓励学生参加讨论和网络会议、确保不会有学生一直占主导、使讨论集中于一个话题、总结和分析讨论重点。帮助意味着给学生提供能帮助他们完成作业的信息,在课程进行中提出建议和观点。这些调适与帮助行为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在课程进行初期,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这门课的期望和目标,学生的背景,以往的网络学习经验。当给每个作业评分时,应考虑每个学生所起的作用和背景。在网络会议系统和讨论平台中,教师应尽力使学生多参加和互相学习。在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如何使学生协同工作,从小组交互中获益。网上班级中采取这些原则,可大大改变教师作用的性质和工作量。这要求教师更多地注意班级中的交互方式。注意学生的需要和每个学生的进度以便促进他们的学习。较少采用呈现信息的方式而较多重视帮助学生发现信息。

5 有效教学。有许多因素决定网络教学是否有效。最明显的一个是经验,包括熟悉网络教学的性质和技术,掌握课程中应用的系统和软件。例如,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管理讨论平台.他们还必须善于使用课程中所用到的特定软件工具。由于课程传送工具和网络经常变化,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软件。有效的网络教师需要理解和学习以下技巧:交互、参与、反馈、帮助和调适。这些技巧通常是随着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经验增长而培养起来的。因此。网络教学实践本身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网络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教师有效性的研究表明:好教师对教学、对本学科领域有很大的热情、关心帮助学生、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感兴趣。

6 教师协作。正像网络课程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交互机会一样,他们也会给教师协作带来了可能。尽管通常教师喜欢合作,但在传统课堂环境很难实现。然而网络教学使协作变得容易,协作方式的一个通常的模式是在一节课中有一个客座教师。例如,可在实时会议室或讨论平台中邀请某个专家参加。他可以对学生的回答与评论作出反应,许多人愿意

免费参加这种活动。因为它占用的时间很少,就是在计算机前工作也没有太多的不便。如果时间长的话,可能需要付给一定的报酬。准备课程时,主要的教师可找出可能的客座教师并通过Email联系。看他们是否有兴趣,如果同意的话,可列出时间表,并请他们准备相关的材料。专家和学生都会觉得这些经验很有趣和有帮助。这不仅使专家能够给学生介绍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且还建立起与学校与研究机构的联系。教师协作的另一种形式是当来自不同的学院的多位教师联合设计与开设一门课程时。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可能同时参加该课程获学分,对每位教师也都算工作量的一部分,这种小组教学比前一种更难组织,因为必须取得两个不同学院系所的行政同意。然而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它使得多所院校的学习资源在一门课程中共享,学生可通过与其他学院的学术交流获益。在网络环境下离开协作是很难成功的。

7 学生评价。网络教学中常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教师担心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实际上在网络教学中的评价往往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评价更有效。可把所有学生的回答记录下来,提供丰富的数据以供分析。当进行成绩评价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以往成绩。如果学习活动包括讨论平台,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书写形式的作业,可把它们集中放到学生的文件夹中。作业和考试的结果放在学生记录数据库中。在全学期的课程中。教师已经比较了解学生的特点。应该能察觉个人行为的差异。在有大塾考试的情况下,可要求学生在指定地点考试。最后,可用视频会议系统来确认学生。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1 学会学习。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曾只应用于具有良好学习技巧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但是随着网络教学扩展到教育培训的整个领域,而许多学生没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结果,网络教学经常面临成绩下降,失学率上升的困扰,并难以推广和扩展。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公告板等。一些网络课程中讲到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但大多数课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掌握。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些学生厌倦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能使学生感到有些挑战性,并因此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基本的写作和通讯技巧也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必需具备的,尤其是在小组交互学习中。如果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障碍.他们就不会习惯用电子邮件。参与讨论等。而且,网络学习能提供大量写作、通讯交流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积累了大量网络学习经验的学生学习技巧有明显提高。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2 网上交往能力。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人们参与网上讨论和会议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人经常参加,另一些人只是阅读别人的信息而很少参与讨论。文化背景也是网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网络课程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实际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世界参与性。然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会风格,与其他的文化会有冲突。学生和教师必须对这些差异很敏感,与他人交往时也要考虑这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在课程早期细致地讨论这些问题。总之.异步交互方式对交往能力的要求比需要即时响应的会议要求低。由于需要时间阅读、起草,异步方式允许学习者一定时间后再答复,这会使拘谨有限的通讯技巧、不熟悉使用软件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异步方式还允许对信息加以思考,这样会使得讨论深思熟虑。

3 参与能力。近几年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学习模式。尽管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与网络学习有关,但很少是专门为网络学习提出的,只有参与理论是个例外。参与理论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意义任务,以便学习。也就说,他们必须进行制定计划、解决问题、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参与讨论。参与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协作性、基于问题、真实性。协作性意味着学生、教师、课程专家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平台、会议进行交互。基于问题意味着学生活动包括完成作业或项目,而不是参加考试、测验。真实性意味着所有的课程材料和活动是现实的,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根据参与理论,一个网络班级应该以大家互相认识来开始,通常是要求学生在讨论平台上张贴自己的背景介绍。另一种方式是要求学生讨论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和且标。另一个作业可能是要求学会成对地或成组地参与讨论一个基本问题,也可能是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分析一个案例或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接下来的作业可能是一个大的设计或分析项目让学生在剩下时间里研究,并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上来。参与理论在许多方面是基于学习理论。它支持倡导让学生建立自己学习环境的建构主义。参与理论支持诸如情境学习的观点。

4 计算机文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实际上,这对于年长一些的学生来说比对于儿童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后者是在技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似乎银容易接受计算机文化。高中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如文字处理、图象编辑、表格处理、连接Internet、使用网上浏览。在大学阶段。学生要求掌握某些专门软件的应用,如数学软件、统计软件等。不管是在教育的哪―个阶段。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显然。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网络学习中能否成功。应当考虑网络教学中应该花费多少时间来教计算机技巧。许多中学、大学、组织在课程培训中花大量时间来教计算机文化。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学来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因此,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网络文化的理解、适应程度,在进行网络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网上交往能力、参与学习活动、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86-02

Study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UYANG Yong, MA Zhong-bao

(School of Computer,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scheme of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its contents and methods. Course construction is strengthened dur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with cultivating students' capabilities in creativity and autonomic learning.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完《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具备计算机操作、简单程序设计、微积分和矩阵运算等能力。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SO/OSI七层协议、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TCP/IP协议、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知识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笔者认为本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使用和网络规划设计技术,还要让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编程能力,着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教学内容与方法

1.1 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特点,课程教学既要维护学科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先进性,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还要体现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原则,重点讲授TCP/IP参考模型、数据通信与编码技术、路由选择协议、TCP与UDP协议、计算机网络应用编程知识等,同时适当地介绍无线网、语义网、对等网等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突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

1.2.1 调动学生思维

《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提问或自问自答方式,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以太网帧的知识点中,笔者在课堂上讲授数据编码、媒体访问控制、逻辑链路控制的概念之后,用C++程序演示了以太网帧的构成及各个字段的输出后,要求学生编写程序对MAC地址进行分析,加深了对MAC地址作用的理解,同时向学生讲解RFC1071文档,要求学生参照该文档编写计算校验和的程序,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1.2.2 理论联系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课程中包含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仿真软件版本更新快,功能较复杂。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对理论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套接字的知识点时,笔者介绍了BSD Sockets和Windows Sockets的概念和用法,并以Windows Sockets为例,分别演示了使用数据报套接字和流式套接字的流程,向学生介绍了套接字库函数的用法。通过课堂演示和讨论,要求学生在对当前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技术路线进行调查,以C++或Java语言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架构的通讯软件,并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对软件进行点评,详细讲解其中的关键代码。这样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1.2.3 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提及的网络设备有近10种,如网卡、网桥、网关、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提及的网络协议有近20种,如MAC、ARP、IP、ICMP、UDP、TCP、HTTP等;相应的网络技术应用也层出不穷。就笔者本学期所讲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其理论学时加实验学时总共56学时,若要对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面面俱到,在讲课时间安排上就很困难。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具备创新能力,比老师一味讲解要重要得多。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重点讲解、专题讲解的形式,以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导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教学手段与实践

2.1 教学手段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在应用上有一定难度,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我们认真设计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案和实验项目,开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例。《计算机网络》是我校的精品课程之一,学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加大了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也加强了该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板书、电子教案、动画演示、实例设计等多种手段,将抽象的原理和复杂的操作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课程讲解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又具有启发性,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融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讲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讲授内容注重适合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讲解内容让学生理解消化,加强其知识的持久化和迁移化。通过课上讨论、课下辅导,定期座谈的形式,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听课效果,建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及时纠正教学偏差。

2.2 教学实践环节改革

教学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与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验课中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学会举一反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建立了功能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编写了内容充实的实验指导书,节省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验的准备时间,直接在真实的物理设备上进行操作,使其在学习中去除旁枝末节,抓住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进行实验项目设计时,我们选择了多个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案例作为实验项目,重视实验项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将教学实践环节分成三部分:一是上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做实验,在实验用机上安装实验指导手册和相关软件,布置相应题目,以协议分析为主,巩固每章所学的知识点;二是采取提交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动手编程,设计应用实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三是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经过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实验至少分析了5至7个主要的网络协议,通过作业编写了3至5个网络程序,通过课程设计集中解决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应用问题,对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编程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际应用经验。此外,对于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平时作业、课程设计等,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集中讲评、在实验室中个别点评和学生参评等方式,告诉学生改进之处,在学生中间起到了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也活跃了学习气氛,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目前,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中设有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就其他计算机专业而言,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该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化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反馈中我们得知,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也非常有热情,在学习中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水平,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体现出学科的时展要求,要以“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培养全面发展,既专业合格又有业务特长的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W.J, Saliou L. Enhanced methods of coursework provis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2004.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问题,根据团队讲授该课程的体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且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课程,所涉及的概念不仅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而且还包含通信技术方面,其理论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反映出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不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目前,在很多高校里,《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拟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真正起到普及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网络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作用,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探索。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探索,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置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要求很高,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 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先导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使用网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等。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数据链路层次;第四部分,网络层;第五部分,运输层;第六部分,应用层;第七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各非计算机专业可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背景知识较少,从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我们采用“实例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因此采用“实例化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该模式中的实例起到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1) 实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2) 实例又能够对实践起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学生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候,直接参照的是已经具体化的实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另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实例化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加大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对于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则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应用的能力。 转贴于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如果仅通过传统的黑板板书进行教学,课堂内容有限,且效率较低,同时对于有些概念的解释不形象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及其效果。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度较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同时由于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缺少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传统板书教学由于进度较慢,学生比较容易随着教师的讲解进入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对使用课件无法讲清的问题,可以结合板书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同时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复杂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流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采用Flash动画、仿真软件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效果,将课程考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作业以及专题学习报告等情况,由主讲教师实时打分登记。对于期末考试成绩好的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不应给予好评,因为他们仅仅记住了知识而没有掌握应用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知识和应用创新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利明,王明裴. 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10,26(8):129,168-169.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问题,根据团队讲授该课程的体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且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课程,所涉及的概念不仅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而且还包含通信技术方面,其理论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反映出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不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目前,在很多高校里,《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拟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真正起到普及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网络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作用,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探索。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探索,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置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要求很高,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 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WWw.133229.cOM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先导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使用网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等。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数据链路层次;第四部分,网络层;第五部分,运输层;第六部分,应用层;第七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各非计算机专业可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背景知识较少,从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我们采用“实例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因此采用“实例化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该模式中的实例起到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1) 实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2) 实例又能够对实践起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学生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候,直接参照的是已经具体化的实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另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实例化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加大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对于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则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如果仅通过传统的黑板板书进行教学,课堂内容有限,且效率较低,同时对于有些概念的解释不形象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及其效果。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度较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同时由于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缺少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传统板书教学由于进度较慢,学生比较容易随着教师的讲解进入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对使用课件无法讲清的问题,可以结合板书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同时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复杂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流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采用flash动画、仿真软件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效果,将课程考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作业以及专题学习报告等情况,由主讲教师实时打分登记。对于期末考试成绩好的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不应给予好评,因为他们仅仅记住了知识而没有掌握应用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知识和应用创新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利明,王明裴. 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10,26(8):12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