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

机械类职称论文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 工学结合 双师型教师队伍 内涵 影响因素 途径方法

1 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我国于1995年在《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型职业大学工作通知》{教职【1995】15号}中第一项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直到如今,“双师型”教师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通知》中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是这样要求的:“有一支专职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的“双师型”教师。笔者以为:高职机械工种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

1.1 从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

1.1.1 专兼型的: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

1.1.2 校企型的:有本校专职的教师,又有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工程技术人员。

1.1.3 理论与实践型:有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

1.2 从教师本人来看

1.2.1 双师型应具备资格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获得高校系列职称(一般是讲师以上的职称)。同时获得本专业(或者本专业相近的)上岗证、技师证、工种等级证。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师应获得机械类专业的技师证和高级钳工、高级铣工、高级磨工、高级数控工类的证书等。

1.2.2 双师型应具备的素质是:具有讲师资格的教师,同时又具有半年或者一年以上在机械装备制造的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1.2.3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一是具有副高级以上的职称的,同时又获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技术职称(如高级工程师)。并且在实践中又有很强的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有丰富的工程(职业)技术经验,并有解决技术难题、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组织大型工程技术项目的实施成果的教师。

2 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不高,培养力度不强、人员素质不齐、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制约着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影响“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2.1 相关的“双师型”法规不完善,继续教育保障制度不全。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较完整有关“双师型”认定的相关文件、各高职院校在认定“双师型”教师过程中,都是参照高教厅标准认定方法,不仅是在具体入选条件上,并且在程序上,资格划分互不统一、没有国家、省、市、院校四级教育制度,没有形成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校企培训基地和教师科研中心、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场所建设不足,专职教师实训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太少。

2.2 教师职务评定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教师职务评定中、强调了教材的编写、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刊物的级别(中文核心最佳)。这些要求无意相引导教师追求将自己在理论性较强中文核心期刊上。从而忽略了教师实际应用的研究和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

同样,担任课堂教学的教师与在实训中心担任指导教师在职务评定中的待遇也不一样,以机械工程类专业为例。担任课堂教学的助教,只需通过学校的评定即可晋升“讲师”,而在实训中心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必须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国家统一考试才能晋升为“实验师”“技师”“高级技师”。

2.3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大减少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训的时间。作为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应到企业的相应岗位实训或者到企业、社会去调研,这样做才能不断地接触到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学到新知识、新工艺,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充电”。但是由于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在校生数量增加两倍,而教师增加不多,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由于精力所限,原来深入企业调研、实训的惯常做法,现在却很难坚持下去,虽然我校的机械工程类专业都力争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训,但是笔者认为还是满足不了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实训要求。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3.1 相关部门应尽早制定“双师型”标准,各校应保障“双师型”教师的教育制度。作为“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骨干力量,它的质量是影响培养人才的“瓶颈”,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早出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另外还要制定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制定出相关的制度、措施等。我院在本世纪初就制定《从社会和企业引进专家,专业带动人的规定》,并制定校内教师到企业培训的相关文件。

3.2 对现有教师(指高职专职教师),要把“双师型”教师的个人追求转变成以组织形式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总体建设需要进行管理。另外,还应避免“双证型”、“双职称”等类型“双师型”教师的对口问题。不要出现学非所教,学非所用的问题。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从07年开始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大连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半年或者一年的培训,到企业第一线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如数控技术专业所选派两名教师到大连机床集团,大连柴油机厂培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选派一名教师到大连奥托技术公司培训。

3.3 加大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应努力借鉴职业教育较好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大从企业和社会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并且创造条件,让这些从企业和社会聘进校的兼职教师成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近几年从营口、沈阳引进教授、教授级高工教授,从大连的大中型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三人,充实到模具制造与设计、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等专业,有的还担任本专业学科带头人。

3.4 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把实训基地力争建设实训教师的讲课及办公的地方,办成学生既能听课又能动手实习的场所。这样使实训指导教师不再依赖传统的办公室备课,只能在传统的理论教室上课的局面,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训基地既备课又讲课,又指导学生实习。而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一边进行实训,一边听理论知识,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院“现代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的普遍加工机床的指导教师,一边实训中心指导学生实训,一边在机床旁边给学生讲解相关的金属材料、公差与配合等理论方面的知识。

4 结束语

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成败的“瓶颈”问题,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而加强高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因此,逐步解决“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途径,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郭靖,刘超.高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 2012(2)45、46、47.

[2]杜开仕.“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4)56、57.

[3]韦蔚萍.高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之体验[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24.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所在: 佛山 年龄: 28

户口所在: 茂名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高: 171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重: 62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工程/机械:

工作年限: 4 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工作经历

广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7-07 ~ 2011-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 4年以上机械行业工作经验,主要职责如下:

1.独立编制各种工艺文件;

2.工装夹具设计;

3.处理现场一些工艺技术性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3.对设计中的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

4.对零部件的设计及改进、改良,使其结构及工艺优化;

5.工程图的绘制(autoCAD、Solidworks);

6.负责部分零件加工工时核算。

离职原因: 0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贵州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学位 毕业日期: 2007-07

专 业 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7-08-2007-09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Solidwords 无 无

2008-03-2008-04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CAXA工艺图表 无 无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有吃苦精神,可以在较大的压力下积极努力工作

2.服从上级工作安排,良好执行力

3.良好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现任公司篮球队队长)

4.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4年的机械行业工作经验,为成为机械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努力。

范文二

姓名: XX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番禺区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梅州 身材: 166 cm 58 kg

自我评价

在大学四年里,本人系统学习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打下了扎实的机械制造基础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培养了良好的设计思维,较系统的掌握先进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操作基本技能。目前本人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基础软件,熟练使用Auto CAD,对于三维建模有了一定的了解。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工程/机械绘图员、机械工程师

工作年限: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佛山

公司名称: 铁木新工程公司

起止年月:2010-12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订单图纸的输出,订单跟进、质量审核。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2005-07-01

所学专业一: 机械设计制造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1-09 2005-09 广州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证

语言能力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在技工院校当中开设的机械类专业中,机械类实习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现在社会上积极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进步水平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人员,这对工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特别是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各个院校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调查显示:目前工科院校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占国家重点以上技工院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大多数实习指导教师都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可以独立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

有72%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具有大专学历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占94%,其他学历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比重。一半以上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都获得了机械类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证书,除此以外都具有高级和中级的专业职称。

二、现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机械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缺乏

虽然国家重点以上技工院校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不算少,机械一体化以及质量和高级技师的数量也符合国家重点技工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指导教师的标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仍然有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还是比较缺乏的,如机电一体化、铸造专业,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明显小于相关专业的培养毕业生比例,致使师资和培养规模不匹配。

(二)部分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技能和职称等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技能、教师上岗资格、职称等基本条件不具备,达不到国家重点以上工科院校的教师要求,有一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还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学历层次不高,也有一部分指导教师只是中级及以下职称,甚至有一部分在岗实习指导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这种素质水平无法保证实习指导工作,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中初级资格以下的比重较大。

(三)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有些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机械理论知识,实习教学技能较弱,普遍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力,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中年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要有较长时间的专业技能熟悉过程,同时在实习工厂中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差,只有少部分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面对实习工厂中出现的工艺难题感到束手无策,对机械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技能掌握不牢固。

(四)缺乏有力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保障制度

工科院校对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年龄限和学历限制较严,致使一些特色的机械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的引进受限,院校的编制标准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在编教师与不在编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使不在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有些院校对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薪酬标准、职称评定等机制不尽合理,未建立面向企业招聘实习指导教师的制度,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较少。

三、加快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想培养具有熟练机械专业技能的人才,就需要配备达到素质要求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要有各个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评审标准。在进行队伍建设时要突出机械技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要组建过硬的师资队伍,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是工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工科院校要想获得发展,必须重视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科院校对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在薪酬、培训、晋升等方面要有所照顾,要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称的评聘关系着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切身利益,也是院校教师管理制度的中心,要通过发挥职称的作用来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要加大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要鼓励教师参加实习指导教师的职称评聘。

(二)对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进行培训,每个学期都制订详细的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如在校培训、研修培训、出国培训,提高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技能。

(三)建立企业实习基地,组织年轻的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

年轻的教师缺乏企业的从业经历,所以专业技能较差。所以院校要安排年轻教师每年要定期的进行企业生产实践,要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加强院校和企业的合作,选择一些与机械专业对应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

(四)改革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发展保障制度

要改革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当核定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的编制,制定合理的实习指导教师准入条件,招聘一些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进行实习指导,要建立企业专家聘请制度,吸收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或者是兼职教师,要为机械类实习指导教师创造良好的保障机制,激发教师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1.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机械类大学生 专业课 TRIZ 理论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人们不断在理工科大学专业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等。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挑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采用先进的TRIZ理论将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之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运用TRIZ理论。

对于专业课程,大部分学生是按部就班机械地学习,教师只是讲授,限于教材和教师水平,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没有讲给学生或者讲授但学生缺乏学术吸引力,使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新能力培养。TRIZ是解决发明创新的理论,将TRIZ 理论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所有专业课学习过程中。

1 运用TRIZ理论培养创新思维

在一般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使学生接受和学会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使课堂教学效果沉闷不佳。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结合专业课知识点和案例,有效激发了机械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形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TRIZ是英文音译的缩写,发明解决理论,是前苏联根里奇・阿奇舒勒 ( )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 250 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打破思维惯性的利器,是一种创新方法学。

2 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TRIZ理论的应用

在机械类专业课讲授中以学科的发展历程渗透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以技术的更新换代渗透技术冲突及解决原理,也就是将描述技术冲突的39个技术特性与发明原理建立对应关系-矛盾冲突解决矩阵,这样可激发机械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科间专业知识的横向扩展和学科内的纵向扩展,对引导大学生进行机械设计的发明创新有重要作用。引入TRIZ 理论可使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带着发明创新问题主动学习,再到在做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收集资料、思考挖掘创新点。 (下转第120页)(上接第79页)

在机械类专业课中穿插TRIZ理论创新方法教学,通过发明创新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等模式融“学、思、做”于一体。

(1)创新发明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中先对常用工具呆扳手进行常规使用介绍,①再引导学生思考在使用中的缺点,很容易得出结果,那就是容易损坏螺母的棱边。②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下达之前先以一些典型例子讲授TRIZ理论中的一维变多维、增加不对称性创新原理。先让学生根据所讲原理列举一些创新的例子,以加深理解原理、训练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

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改进扳手的关键在于防止因棱边打滑而变形。若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提高扳手制造精度,使扳手内侧与螺母侧面很好地结合。那么做就会提高制造精度,引导学生按TRIZ理论选择创新改善的因素和变坏的因素,通过学生自主查阅矛盾冲突解决矩阵后,可以得出No.04不对称、No.17变维、No.34抛弃和再生、No.26复制四条发明原理,对No. 04及No.17 两条发明原理进行深入分析表明,如果扳手工作面与螺母侧面能多点接触,而不只是棱角单点接触,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如图1所示。从课程一个常用工具开始引出创新的课题,将TRIZ理论穿插于专业课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给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来源于实践、开始于问题的,在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2)项目改进式教学。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围绕这个中心目的往往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或其组合,比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角度应将TRIZ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

在讲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础理论之后,布置一个面向实际的探究性课题,通过学生主动研究思考、查询资料和运用TRIZ理论,分析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最终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中以波音公司改进 737 设计为探究项目,进一步加强TRIZ理论在机械类专业课学习中的运用。项目研究背景:即想将发动机罩的面积增大以达到使发动机吸入更多空气,增强发动机的动力性;但又要保持发动机罩与地面的距离不减少。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改进项目中的物理冲突:即加大发动机罩的直径, 以有更大的空气吸入面积, 但机罩直径又不能太大, 已防止减少路面和机罩的间距。

根据矛盾冲突解决矩阵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原理,经分析矩阵所列的发明创新原理和该物理冲突,利用空间分离对应的发明原理中的No.4 不对称原理。按该原理,可以将对称设计改为不对称设计, 如图2所示。③

3 结语

尽管TRIZ理论在我国已经推广,但一些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讲授,学生反映,他们把TRIZ理论当成一门课程,没有在学习中与其专业课程相结合,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穿插渗透TRIZ理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运用TRIZ理论分析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发明实例,即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又提高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对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由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1123)和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HGJXHB1110093)资助

注释

① 董继明,胡勇.汽车拆装与调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个人信息

xx

目前所在:黄埔区年 龄:29 岁

户口所在:湖南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 身 高:172 cm

诚信徽章:未申请 体 重:60 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企划经理/主管:企划,产品/品牌经理:,市场企划专员:

工作年限:6职 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5000--8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广州,

工作经历

广州励进新技术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8-01 ~ 2010-05-01

公司性质: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市场部主管

工作描述:负责公司宣传,制定部门工作计划以及产品推广,软文创作,项目申报,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与科技部门及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展会信息,并筹备过公司参与高交会和中国橡塑展两届大型展会,参与协助筹备德国K show.

离职原因:寻求发展

广州文冲船厂技工学校 起止年月:2007-01-01 ~ 2008-07-01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机械类教师

工作描述:1.担任学校机械教研组长,主要负责策划机械类教研工作的开展,参加劳动厅举办的教研工作交流会议以及机械课程的教学研究.

2.担任学校的团委书记,负责学校团委工作的开展,策划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担任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指导开展文学社的工作.

4.担任班主任,优秀的管理能力.

5.担任学校对外培训部的讲师,主要培训高级钳工.

6.担任成人大专班的机械类课程讲师.

成绩:荣获劳动厅优秀班主任称号和优秀教师称号.通过一年多的工作,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和一定的实践.

离职原因:谋求发展

镇泰集团 起止年月:2004-08-01 ~ 2007-01-01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产品工程师

工作描述:1.负责产品前期的策划,改良以及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2.负责夹具的设计.

3.负责材料的测试.

成绩: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熟悉生产过程中环节,熟练应用AUTOCAD等制图软件,熟悉机械结构原理,能独立设计夹具和设计试验.

离职原因:谋求发展

广东银龙汽车公司 起止年月:2003-12-01 ~ 2004-05-01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担任职位:实习技术员

工作描述:负责汽车电路的安装,工程现场的管理

离职原因:实习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南农业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毕业日期:2004-06-01

专 业 一:汽车工程专 业 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0-09-01——2004-07-01湖南农业大学机械工程毕业证/学位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优秀的文学功底,文字表达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工作谨慎,计划性强

2.具备策划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

3.具备行企业管理以及经济学常识,执行力强,

4.熟悉机械专业英语,英语优秀

5.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学,企业管理,掌握市场行销和公共关系知识

6.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机械CAD软件的使用

7.良好的市场策划能力,熟悉软文推广,网络推广,平面媒体的推广以及展会推广

8.负责组织公司的宣传画册等其他宣传品的制作.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337-03

1引言

机械工程系各专业一直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学科,多年来植根于机械装备制造业,为湖南的工业化培养了大量人才。近年来,机械系在不断探索和深入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适合湖南机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现状的实用型的当班人才。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也随之展开教学改革。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了将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这种教学形式的效果如何,要用考试来检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考试评价体系为检验教学效果提供执行依据和制度保障。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下的机械专业英语整体教学模式的变革,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培养适应国内国际机械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当班人目标出发,聚焦“实用性”,贴近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过程,紧跟受教育者的步骤,按部就班,有的放矢。

2机械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与方式。考核内容总体按照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偏离教学,对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英语素质进行分解提炼,确定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核定考核方法。考核的结果为实践教学提供方向。

2.1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职业化

考核方式的选择是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用以检验学生英语素养、英语技能的掌握以及所具备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程度或水平,进而衡量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提供实数参据。实践教学将英语学习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从而最终促进考核目标的职业化。

2.2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层次化

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要依据机械行业具体的部门和岗位来加以细化和提炼,构建层次分明的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结构。采用项目管理学的工作结构分解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进一步分解成为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素质考核三大考核要素,每个要素下有若干细化的考核点,每个考核点有详细的评定标准。

2.3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内容的课程化

2.3.1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化

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以课程内容形式加以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现。英语教师为主要的指导老师,涉及到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工厂企业等地的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老师。教学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要达到整体教学的70%。

2.3.2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项目的类别化

将实践教学分离开,形成独立的考试模块,分开进行。

2.4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评定的适度宽松化

英语实践教学是面向全体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的普遍的过关性考试,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选优,因此,考核不特别强调学生成绩优劣,掌握了即达标。考核内容上要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要求一致,难度要适度。分数高的学生要鼓励,但不应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追求的目标。

2.5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的开放化

机械系各专业的教学由于涉及到操作,其教学考核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英语教学有些时候在这样的实训实践情景中边观摩边学或是边动手边学,因此,考核也具有开放性。考核要素、考核项目和考核点不要对学生隐瞒,要提前公开,给学生时间来准备。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给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重考,反复操练,让他们掌握。

2.6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不仅是英语教师,还要纳入英语实践教学中的机械专业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学生也可以是考核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多种角色加入评价主体有如下优势:专业人员评价利于专业知识对语言知识的主导和补充,学生自评有利于认识自我,独立思考,学生互评利于换位思考,优势互补。

2.7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匹配化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大致分为:公共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每一种英语课程有具体的大纲要求和目标指向,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公共英语是基础英语,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因此不将其纳入实践考核范畴。行业英语是在行业背景中应用的英语,是让学习者练习在具体行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实践考核模式,如用多媒体或基于网络的ESP教学平台来模拟真实的场景,来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涉及专业、语言和操作等各个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随实践教学的途径、场所和形式而变化。

2.8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多维度化

按照考核的过程划分,考核有形成性考核和综结性考核这两种。考核的最终评定要把这两种考核制度合理地结合。形成性考核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不确定地分阶段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可以有效督管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状况,有利于专业英语素质的培养。综结性考核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形成性考核,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多布置作业,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等。采取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保障考核制度的连贯性。

3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构成的基本要素

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依据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的课型,考核项目,多重考核主体,多种考核方式以及固定的评定标准。

3.1课程

机械专业英语课程以机械系具体的专业为导向,提供语言工具,是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是专业知识加语言知识的复合体,在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日益做大作强的背景下,担负着助推其抢占国际市场的任务。课程教学要体现出机械各个学科的共性,不过于追求其专业性和前沿性,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既与专业课程相关,又有其独立性,有完整的考核程序与要求,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第一个构成要素。

3.2课型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尽量采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模式下的英语实践教学中融入了理论教学,交叉于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情景共享,在考试时,却要有不同的考核要求,给与相应的分值比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综合成绩就是学生完成该课程后的成绩。

3.3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由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定,具体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和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

培养具有英语语言能力与机械专业知识统一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因此,职业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考核用来检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一个综合体,由知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素质三个方面构成。

在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考核方面,包括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先进的工程材料、了解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了解公差与夹角、了解非传统加工方法、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了解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作和快速成型技术、了解快速成形制造技术、了解纳米与微机械制造技术、了解智能制造技术。考核具体落实到概念名词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语表达,科普类文章难度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

在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方面,包括:①常用的工程技术应用文体,模拟文体范例,将假定的内容进行书面表达;②理解并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应用文体。

在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方面,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表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4考核点

按照大纲的要求划分具体考核点,将知识体系细化为最小单位的知识点,作为评定分值等级标准的观察点和采分点。

3.5评定标准

按等级标准给与评定,给予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3.6考核主体

考核主体是多元化的。在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方面,考核主体是任课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以英语教师、机械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为考核主体;在自主性比较强的教学中,学生亦可为考核主体,可以恰当比例地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3.7考核方式

3.7.1闭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课程各个章节的文字理解,重点涉及到机械专业领域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文表达。

3.7.2半开卷考试

难度为科普类文章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的理解与翻译。可带字典与工具书。

3.7.3开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应用文的写作,开卷考试可以不设定固定的时间,以课后作业的任务布置下去,到规定的时间收上来。

3.7.4口试

涉及到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浅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7.5网络测试

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的生产工作环境并模拟考试内容,采用计算机先进的评分手段,即时打分,保证评价测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3.8测试的权重与比例

考核的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机械专业英语基本技能和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这三个目标比重一样,汇总时按照相同的比例,各占1/3。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09-02

韶关市技师学院是一所由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逐步晋升的技工院校。20世纪末期,我院的机械类专业就开始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办了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班(简称为“高职班”)。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在机械类专业“高职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

“高职班”的教育特点

“高职班”是技工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开发的“双学历”本科(或大专)班,是一种“大学+技校”的教育方式。毕业生实行“三证”毕业,即技工院校的预备技师证、高级工职业资格证(及相关专业的上岗证)及普通高等院校的函授本科(或大专)毕业证。“高职班”的教育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宽进严出”、教学安排“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过程“突出技工教育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特色,保持高等教育培养扎实专业理论的本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发展是随着机械工业互换性生产的发展而逐步进行的,它研究公差、检测、标准来保证实现互换性生产,是机械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特点

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名词术语多、抽象概念多、符号代号多、涉及知识面广。在专业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桥梁,是联系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课程的纽带,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工程图样的公差理解能力;(2)工程图样的公差标注能力;(3)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能力;(4)零件几何精度的检测能力;(5)功能量规的设计计算能力。

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职班”的教育方式在我校虽然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教育的各个方面仍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中,教材由普通高等院校指定,而教学由技工院校组织和安排,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调整课程顺序,注重课程衔接

该课程在我校中级工班的设置是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甚至提前到第一学期,教学目标倾向于培养工程图样的公差理解能力,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准备。而“高职班”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倾向于培养机械几何精度设计及检测能力,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学生学完《工程制图》、《机械原理》课程的基础之上,目的是为学习《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课程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针对高职四年本科班应设在第四学期,三年大专班应设在第三学期,在《工程制图》(第一、二学期)和《机械原理》(第二或第三学期)课程之后,与《机械设计》课程(第四学期)同步或之前开设,以保证能与相关课程衔接。

(二)调整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要完成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重复性内容较多。在工程制图课程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零件几何参数的公差标注,学完该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基本能理解“标注”的概念,但很难正确运用标注;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对技术测量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较高,在专业技能项目训练和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控制和检测;机制制造工艺学中需要通过对尺寸链的讲解和计算来设计工艺过程、解决装配问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突出教学重点。具体调整情况是:(1)该课程中有关零件几何参数的公差标注内容略讲,通过展示几张典型的工程图样来达到、甚至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2)有关技术测量和零件几何精度检测的内容不讲,由专业一体化教学去完成。(3)有关常用典型件结合的互换性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完成,教师针对各种常用典型件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例如,在键结合的互换性中,我们布置的习题是:用平键联结孔与轴以传递扭矩,绘出孔与轴的剖面图,并标注槽宽与槽深的公称尺寸与极限偏差。通过这类习题的完成,学生可以具备基本的公差设计能力,还可以回顾工程制图的知识。(4)有关尺寸链的内容,重点讲公差分配计算(即设计计算)。这些措施既可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又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三)新旧标准对比,适应工程实践

技工院校选用的教材普遍都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这一系列的教材针对性强、改版较快,而且都是采用最新国家标准(简称新标)。目前,我校“高职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分别由不同出版社出版,但两本教材中所采用的都是旧的国家标准(简称旧标)。从新标的制定到贯彻实施需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图样标注采用新标或旧标的情况,这导致我们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难以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新旧标准比照,以适应工程实践。具体做法是:(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内容按教材讲;(2)“在图样上的公差标注练习”一律要求采用新标;(3)“国标规定的符号和代号”将新标与旧标对比;(4)在典型图样上进行新标与旧标标注的对比。

(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应用能力

在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我们发现图样标注五花八门、漏洞百出,“照葫芦画瓢”现象较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较为常见,这说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生源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课程体系不完善、工程实践应用较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

分层教学、分类教学这里的“分层教学”仅指学校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把学生科学地分班,把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和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班级。“分类教学”仅指教师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及课程的结构体系,调整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进行因材施教。对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应该侧重于基础公差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有本专业基础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中应该从互换性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的教学。

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环境技工院校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是非常有利的,实习工厂随处可见的机械及零、部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实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以便其理论联系实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讲几何公差及公差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差带和正确合理地应用公差项目,通常会提出:机床导轨为什么要提出直线度公差要求,机床主轴为什么要提出跳动公差要求等常见问题让学生思考。另外,传统的课堂讲授、板书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尤为突出。在宣讲国标的同时,更要注重国标的应用。先举例、后查表、再计算,这些教学步骤应该以课堂板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而多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1)在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图纸、图例来辅助课堂教学,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纸、图例,不但看得清晰,而且节省了画图、挂图的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抽象的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变得直观生动,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而教师在展示几何公差带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强调其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对提高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的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将该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大的项目,如图1所示。(1)以一典型零件为代表的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该项目分别从基础公差标准和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检测两个方面来研究保证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2)以减速器为代表的常用典型件结合的互换性,该项目从常用典型件的公差标准与检测和尺寸链两个方面研究保证常用典型件结合的互换性。

引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工程实例(1)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减速器零件精度设计的工程实例,让学生作为参考;布置齿轮减速箱中典型零件的精度设计、某些检验零件的光滑极限量规及功能量规设计。(2)在学生学完《工程制图》、《机械原理》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之后,安排“减速器测绘”的大型综合作业。(3)机械设计中,通用零件设计的课题一般是减速器设计,减速器中包含了很多典型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理想课题。通过这道综合作业题的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及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高职班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既不能沿用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所以,我院“高职班”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谢铁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廖念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5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3]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级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 1182—2008[S].

[5]王玉.学科教育之“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2).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8篇

徐先生

目前所在: 萝岗区 年龄: 26

户口所在: 江西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身高: 178 cm

体重: 70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工程/机械,技工

工作年限: 3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499元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萝岗区,萝岗区

工作经历

**公司 起止年月:2009-02 ~ 2011-03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担任职位: 技术员

工作描述: 1、设备的保养、维护、及其人员的管理

2、负责公司各类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3、了解西门子PLC编程,具有变频器调试经验,对伺服控制有一定了解;

4、懂机械图纸、电气回路图、油空压回路图、机械设计图

5、熟悉生产流程、电气自动化生产设备

6、一同和设备供应商(GEA 利乐)的工程师设备安装以及学习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 起止年月:2008-05 ~ 2008-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学习人员

工作描述: 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让我见识了很多.

离职原因:

**公司 起止年月:2008-03 ~ 2009-0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技术员

工作描述: 1、设备的保养、维护、及其设计等

2、负责公司各类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3、设备状态巡查及记录

4、懂机械图纸、电气回路图、油空压回路图、机械设计图

5、良好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江西电力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8-07

专 业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10 2006-12 江西电力学院 电气自动化 电工证(中级)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在工作方面,可以熟练各种按装,保养维护,在学校的时候我熟练电气的有关理论知识,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Photoshop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同时取得电工操作证和继电保护证,在学习方面也所成就,取得了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自我评价

能吃苦,工作积极负责,适应能力强,做事细心稳重,具有良好的团体精神

范文二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8 cm 68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电子/邮电/通讯类:电子/质检/通讯/管理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铭易广告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1 ~ 2008-05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广告,策划,营销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公司网站、多媒体制作、局域网维护及网上电子商务交流,工作中运用C语言、Oracle、编写程序。

离职原因: 回学校拿毕业证书

公司名称: 广州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9 ~ 2008-0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计算机业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智能一卡通系统售后技术维护。(学校、部队饭堂IC卡系统,IC卡水表系统)工作期间,不断与同事进行专业技术的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完善自我。

离职原因: 回学校做毕业设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韶关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 2008-06-01

所学专业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所学专业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4-09 2008-06 韶关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学英语四级证、全国计算机二级VB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语言能力:普通话、粤语流利;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阅读、翻译、写作能力。

详细个人自传

获奖情况:优秀组织部长、韶关学院个人活动奖等。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本科高职;技术本科;关系

作者简介:曲洪山(1955—),男,山东牟平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杨晓燕(1988—),女,山东烟台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的研究”(项目编号:JGZXY11035)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曲洪山。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40-03

本科高职,即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本科,即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具有本科层次的职业和学术准备的教育[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学界关于本科高职和技术本科的探讨也日趋活跃,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将其合二为一还是各自成为独立体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完全属同一类型教育,二者之间可画等号。

一、从培养目标看两者关系

确定一种教育类型的决定性因素是这种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本科高职和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在我国尚无统一规范的表述,但从已有研究文献看,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在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基本定位都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主要特征不外乎“技术应用性”、“职业性”、“基层性或现场性”。

技术应用性是本科高职与专科高职主要区别之所在。专科高职主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本科高职则是培养既掌握高端技能又具备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职业性不仅是高职教育的特性,也是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不列颇百科全书》如此定义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即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 可见无论本科高职还是技术本科,其教育目标都是为其毕业生进入职场做准备。

本科高职和技术本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一般都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或直接从事较复杂的、科技含量高的技能性工作,或从事生产技术的管理工作,总之工作岗位都显现出鲜明的基层性或现场性。

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进行本科高职教育试点的院校之一。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高职)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核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综合运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从事机械及模具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机械设备维护、运营管理和经营销售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是自主进行技术本科试点的新建本科院校。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表述如下:“本专业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工程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能力,同时掌握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工艺路线及工装夹具设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可以看出,尽管上述两种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要素和基本含义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二者均重视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实践问题的能力,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的能力等。因此,二者就培养目标而言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教育。

二、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分类标准看两者关系

无论是研究本科高职还是技术本科,学者们都不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作为重要依据。该文件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7个级次3种类型,其中高等教育包括第5、第6两级,第5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了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第6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二阶段主要指博士研究生教育。(见下图)。

如图所示,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学术型—普通高等教育)、5B(技术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类。5A类教育有两种指向:一种是按学科分设专业(5A1),主要是基础学科,比如说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化学等;另一种是按行业分设专业(5A2),如工科、农、林、医等。5A1是准备进入博士研究生教育的,5A2是准备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5B类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5B与5A是同级不同类的教育。

主张发展本科高职的学者普遍认可将我国的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划归为5B类,如,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指出:“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高校(相当于5B),它们走‘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进入专业硕士’的培养阶梯。”[3]

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杨金土先生在对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解释中指出 :“5B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4]

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郭扬认为:“我国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于SCED5B。”[5]

主张把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教育型态并与其他教育类型(包括职业教育)区别开来的学者们也把技术教育划归于5B。 如上海电机学院夏建国教授认为:“技术本科属于5B中技术性教育的本科层次,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6]上海电机学院杨若凡教授在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的“开展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思考”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精神,5B之中只有学制长短与学历层次高低之分,并无人才类型之巨大差别。仔细分析二者之间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配置要求等各方面特征,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纵观国际上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育实践,如德国的技术科学大学(Fachhochule)、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s)、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美国的技术学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我国台湾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谁能说它们是技术本科而不是本科高职或者相反?查阅文献,研究本科高职和技术本科的学者们不都以它们作为自己观点的实证吗?因此说,二者不过属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 从“职业技术教育”称谓的历史演变看两者关系

在我国的职教史中,围绕“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称谓之争历时百年之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之前的十几年里,“职业技术教育”名称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提法。即便1996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采用了“职业教育”的名称,确立了“职业教育”名称的官方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时的‘职业教育’早己不再是对应Vocational Education的狭义职业教育概念了,它至少同时包含着Vocational Education和Technical Education两种教育类型在内。”[7]直到目前,学术界仍然在使用“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高职院校的统一称谓——“职业技术学院”等等,无一不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一体化的特征,也在向人们展示着职业与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国际上看,从1962 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开始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 概念,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给出三个相关词条(第7、8、9条),其中第7条为主导性条目:“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尽管又分别解释了“技术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各自的含义,但是,其导向是不言自明的。1999年汉城第二次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把培训纳入其中,称作“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即“TVET”。可见,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培训相互融合,形成所谓“大职业教育观”早已是世界性趋势。在2005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的讲话采用的就是大职教观的视角,他明确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包括了技术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四、从国情背景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两者关系

(一)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归为一类管理,符合中国国情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在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在上世纪末根据教育和经发展的需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趋势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教育决策。国外很少有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而一些西方国家所称的技术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被官方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来对待。我国在规划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时,并非无视国际上存在的技术教育,而是将其包含在职业教育的内涵之中。关于这一点,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特别是当年参与过职业教育决策的教育部职教管理部门老领导曾做过论述。比如,杨金土先生就曾指出:“鉴于‘职业教育’是我国的法律称谓,它的实际内涵包括了技术教育而又不仅仅是技术教育,实质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因此,我国本科教育层次所实施的高等技术教育,还是应该归类于或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8]

郭扬指出:“所谓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因为,从国际上看,其他国家是很少有人使用这一名词的,即使有,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内涵不尽一致。……因此我国的所谓高等职业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应属培养中间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范畴,而并非是指培养直接操作型人才的狭义职业教育”。[9]

杨金土先生在2007年6月给《职教通讯》杂志负责人的信中说:“据时任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的孟广平同志生前多次告诉我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内涵在国家教委当时的有关领导中是很明确的,即包括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称“技术与职业教育”完全同义。”[10]

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来泉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起称呼的“技术与职业教育”,1999年起称作“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原来称“职业技术教育”,现在称“职业教育”。我国台湾叫做“技职教育”,“在我国它们是同一个概念。”[11]

我们注意到,我国也有学者主张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槽饲养”,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起,就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分开管理,中专教育视为技术教育,技工学校视为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这样做不符合中国国情。上世纪末我国根据大职教观所进行的“三教合一”(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统称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不仅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管理,还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改革前实行的所谓技校培养工人、中专培养干部(技术员)的体制早已难以为继了,怎能再走回头路?同样道理,将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划归一类管理,也符合中国国情。

(二)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归为一类管理,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应把握如下两个基本点:

第一,科技越是发展和普及,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度就越高。因为在高科技无处不在的当今社会中,“技术”与“职业”已密不可分。在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年代,有些职业对于从业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一般仅限于单一的体力劳动或者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胜任工作。然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很难再找出没有科技含量的职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必然越来越强。

第二,教育层次越高,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度也越高。分析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职业”反映了教育的目的,“技术”反映了教育的内容,技术之中包含技能,而技术与技能之间各自所占总体的比例因教育层次不同而有所变化。随着教育层次的由低到高,技术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技能所占比例逐渐缩小。中等及以下层次的职业教育一般只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技能,而专科高职则需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本科高职则要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到了本科高职层次,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已融为一体,难以区分。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本就是密不可分的,而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的关系也就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它们属于同一层次且同种类型的教育,可将其合称为“职业技术教育”。如此说来,如果采用三分法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那么可以分为学术型、工程型、职业技术型三种类型。

参考文献:

[1]徐涵,杨科举.论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J].职教论坛,2011(10).

[2][3]潘懋元. 分类、定位、特点、质量——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02).

[4]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01).

[5][9]郭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1997(08).

[6]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19.

[7]郭扬.“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J].职教通讯,2007(01).

[8]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01).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升本;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41-02

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就明确提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由此广东省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才。

2010年,受广东省教育厅重托,作为开辟广东先行先试的职教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三个试点单位之一的五邑大学,从当年的专升本招生中,以单独组班方式构成一个两年学制的机械工程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师范专升本班(以下简称职师班),这种模式与国内专门培养职教师资人才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四年制“本科+技师”的模式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生源更优,培养人才的周期更短,能为各类中职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快速补充急需的职教师资。[1]本文以五邑大学机械类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专升本为例,对此类模式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机械类专业职师班办学目标的分析

广东省教育厅将职师班的岗位目标明确指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巨大市场,强调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高素质教师。鉴于此,我们走访相关的行业企业、中职中专了解需求,为了使学生可以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就业渠道,五邑大学机械类专业职师班将办学定位于培养“中职教师+企业工程师”双师型高素质人才:一方面熟悉相关教育法规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系统掌握机电装备与产品的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的理论及方法,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既能就业于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承担机电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能进入各类制造业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机械类专业职业教育专升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众所周知,一个专业的办学能否成功、培养的人才能否达到预期规格,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2]因此将“职业技术性”和“师范教育性”作为主要特征,五邑大学机械类专业职师班的课程体系设计为三大模块(如图1所示),每个模块或者子模块下包含对应的课程群。

1.工程技术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含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两个子模块,着力拓展和提升学生在机电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所设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具备的基础,又要考虑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反映出本科层次的培养规格更高、基础更厚、口径更宽。因此在“增补+强化”的指导思想下设置一定分量的侧重理论性学术性的课程,如工程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为学生今后从事研发性的技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设置了机电系统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一系列有助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专项实践课程群。

2.师范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含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职业教师的素养以及教书育人的能力。该模块中开设了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班级管理与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性课程,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树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观念。此外,再加上为期14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实践、教育实习等实训专项环节,学生自己制作教案登台讲课,协助实习单位班主任管理班级,从而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3.人文科学素养课程模块

高等教育的任务当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某个具体专业的知识或掌握一门具体的职业本领,高等教育在为经济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人才的特殊使命。[3]学校层面建构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上百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涉及艺术、人文、经济、管理、工程等等门类,课程短小精悍,学习者凭兴趣自由选择,这对于职师班学生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持续性发展能力大有裨益。

三、机械类专业职业教育专升本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关系

总理在《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举措》中指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对照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可以看到,对此类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包括:教育知识、专业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知识;要求具备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学研究与发展能力。而机械工程师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产品测绘与工程制图能力、数控装备操作与编程能力、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这四项属于基础工程能力)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核心工程能力)等。显然,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4]对照上述职业标准,五邑大学机械类专业职师班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合理对接。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带来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应用型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培养职教人才的工作。在这方面五邑大学勇于先行先试,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力求将“职业技术性”和“师范教育性”作为主要特征,既注重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又注重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将专科起点的学生经过两学年的学习和实践,培养为具有本科学历的职业教育师范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初步认可,也为同类院校进行这方面的办学提供了经验参考。

[ 注 释 ]

[1] 罗文华.对“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6-118.

[2] 鄢晓.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从课程体系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4(2):69-74.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精密机械 教学产业园 管理体制

教学产业园是整合政府、院校、企业等三方资源,构建立体化职业教育育人环境,形成产、学、研、服务一体化的教学企业平台载体。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就是其中的一类,它利用一定数量的精密机械类教学企业实体运作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和资源配置。为有效保障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中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首先要探索研究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管理体制。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体制是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方式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一、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机构构建

学校在原机电工程系建制的基础上,建立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充分参与、学校为主体的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协调各自的活动,监督各自的行为,有效维护各方的利益,提升资源共享的效能,保障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良性运行。管委会是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区的管控与促进系统,主要职责有:对园区的建设发展进行决策、管理与运行,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制定管理制度,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点,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管委会分为决策层、园区运作层和专家顾问层三个层次。决策层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组织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政策,利用行业和部门的优势,制定校企合作相关的制度和办法,为教学产业园的运行发展提供适宜、宽松的政策、资金和交流环境;园区运作层:由学院领导和机电系领导班子及部分精密机械类企业领导共同组成一套班子,负责园区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即完成校企一体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培训实施细则制定,技术项目研发服务等工作。专家顾问层: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由业内专家和管委会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为教学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1]根据以上三个层次,管委会下设管委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指导委员会,其结构见图1。

二、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在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区创建初期,组织政、行、企、校、研五个园区主体成立“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决策团队”,主要承担园区建设的规划协调、政策制定、建设方案审核、资金管理等职能。设置“园区规划建设决策办公室”,作为统筹、组织和管理教学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一个决策管理机构,集成管理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建设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当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区基本建成,由管委会全面负责教学产业园区的综合事务管理、企业引进、人才引进、政策争取、校企互动、技术服务、教学活动、安全环保等工作。

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在当地高职院校周边划出一块园区,托管给具有管理、资金和教学基础等优势的高职院校,协同高职院校组建管委会,全权委托管委会管理操作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建设,包括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入驻企业选择、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研发、生产、教学、实训和服务等管理工作。

至于管理体制创新设计的内容,管委会无法主动从法律、国家政策层面破解体制障碍,但可以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创新管理体制设计,包括:一从相对宏观的管委会层面设计管理体制;二从相对中观的学院层面设计“院园共建”管理体制;三从相对微观的二级院(系)层面设计校企多种合作形式的管理体制。[2]

三、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体制的实现路径

论证《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功能布局及企业氛围建设方案》,根据当地产业链的情况,确定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定位及功能,并在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中建立教学产业园办公区、研发试验区、生产区、技术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每个区域根据其产业特点和企业特点布置相应的企业文化氛围。方案须经校外专家和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代表及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工作小组等集体论证,经过论证的方案提交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委会理事会。

根据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管理功能,将各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使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发挥类似于实体产业园的功能。确定管委会及下级部门的办公地点,各部门进驻并开展产业园建设、教学安排、指导建立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中的自建企业运行。

按照区域的功能定位,整合学院各实训室的设备设施,完善各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内的企业功能和拟引进企业的方向,完成自建企业、共建企业的建设,功能区域形成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将进一步跟进。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各企业根据区域特点和学院文化建设的要求,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有正向能量的企业文化氛围。

建立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委会章程,制定制度,规范成员的合作行为,以增强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委会的管理能力,提升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管理水平。

建立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成效评价办法。为规范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的运营行为,维护政、校、行、企的利益,要通过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园区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监控,并采取一定矫正措施,形成一个有布置、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的循环往复的管理回路。

【注释】

[1]蒋慧,王慧.城市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运作机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8(2):6-12.

[2]吉文林,杭瑞友.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以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53-56.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2篇

1人员队伍现状

1.1专业现状分析。医学工程部门主要职责是对医院所有设备、耗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内容所需设备的专业知识更具有多样化、专业化,则相对应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也多样化[4]。在医学工程部门中,主要专业包括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根据对我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统计,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占比12%,自动化类专业28%,信息电子类28%,护理专业24%,其他专业8%。在工作内容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耗材、设备采购计划的制定和谈判等;自动化类和信息电子类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设备参数的论证、档案建立、计量与质量控制、维护保养等;护理类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耗材的论证、资质审核和采购等[5]。1.2学历现状分析。医学工程部门属于职能科室,由于其科室本身存在的特殊作用性,我院现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4%,本科学历64%,专科及以下学历32%。可见医学工程技术部门高学历层次人员偏少,本科学历的人员占大部分,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也占了不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建设,医学工程部门为基本可以较好的完成科室的本职工作,但是由于高学历层次人才紧缺,对科室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匮乏[6]。1.3职称现状分析。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多样性,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临床医学工程职称评定体系。部分省份已经率先尝试开展,如湖北省在鄂人社职管〔2011〕1号文件中增设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业、江苏省在苏卫办人〔2015〕1号文件中新增正高级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业,然而大多数省份如福建省仍未将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职称纳入到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目录中[7-8]。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中级及以上的人数较少,大部分还只是初级职称,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还是无职称状态,甚至是没有职称可以评定的尴尬局面。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医学工程人员没有统一的培训机构和评审中心,这也是导致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与能力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9]。1.4人员流动分析。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部门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尤其是高学历青年人才流动性偏高,优秀人才保留困难。我院医学工程人员2017年上半年离职4人,离职率达14.3%,离职人员主要流向分为4种:①各类医疗器械公司,同医疗机构相比,医疗器械企业的高收入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更具吸引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医院工作经验,能更好地理解产品性能并了解客户需求,深受医疗器械公司的欢迎[10]。②大型医院,对于专业基础扎实的青年骨干来说,中小型医院所提供的发展平台不足,学习空间不够,无法满足其自身成长成才的要求,因而会在地区统一招考时,报名地区各类大型医院,以期更好的职业发展。③继续读书深造,医学工程属于复合型的学科,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大多为本科学历,许多人员入职后不久选择继续读研深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历提升后另寻工作单位。④另寻其他职业发展,由于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发展尚存不足,编制体制受限,职称晋升难度大,一些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改变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寻求外部其他的就业机会,转行从事其他职业。

2形成原因分析

2.1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不健全。我国医学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学科发展尚不完善,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及职业资格准入制度。2014年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这些条例规范体现了国家加强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督和管控,肯定了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但是对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准入、培训、管理和考核,并无过多的提及。国家急需出台相关规定,参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从制度上加强对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规范,维护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权益,肯定其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2医院资源向医护人员倾斜。医院管理层和临床科室未能意识到医学工程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医学工程部门作为辅助科室,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处于从属地位。医院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薪酬奖励、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政策时,很少结合及考虑医学工程部门的实际情况[11-12]。医院的各类学习和培训资源重点向临床科室倾斜,医护人员的培养已经制度化和常态化,而对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缺乏统一的体系规划,其接受各类培训、外出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近三年,我院共189人因规范化培训、外出进修、继续学历教育与医院签订培训协议,其中医师149人、护理33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仅1人。2.3人员自身缺乏积极主动性。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积极性差、主动性差的情况。在工作中,缺乏与临床科室的及时有效沟通,医疗设备故障过多依赖厂商或第三方维护,未将工作结果思考转化为自身的成长经验[13]。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较少利用休息时间搜寻学科发展的最新资讯,缺乏职业危机感和职业生涯规划。团队中缺少良性竞争,成员间学习交流较少,未能实现各类讯息和成果的互惠共享。优秀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还需具备医学相关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能,指导临床科室安全使用仪器设备的同时,注重仪器设备各项功能的开发。

3对策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工程机械;研究

工程机械行业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近5万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自2013年末以来,由于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崩盘”,导致中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持续低迷期。依据中国报告大厅()消息,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1]。逝去的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行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随着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但是太多的人员流入城市中,势必会造成城填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5年内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棚户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也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而由于棚户改造要带来大量的工程建设,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2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的概念,同时也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就工程机械而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体现在数量的简单增多,更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不断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对于为主机配套服务的各相关供应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方针,打造绿色制造的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抓住互联网跨界整合的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结构优化、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优势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因此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研发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工程机械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

3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伴随着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为工程机械企业树立了创新的目标,确定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新年伊始,各城市纷纷提出了加强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增设跨河通道等项目,比如:沈阳市在2016年计划再新建东塔浑河桥、浑河金阳隧道2座跨浑河通道项目,使浑河的南北交通更加顺畅;长沙市继万家丽路在去年10月1日快速化改造、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车后,湘府路也谋划发动快速化改造施工并在近日发动勘测及规划投标;柳州市推进柳肇、湘桂等铁路,三柳、柳梧等高速公路,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项目和柳江航道二期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轨道建设不单单是建设城市地铁项目,同时也衍生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城市高速公路建设等多类项目,伴随着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势必加快,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必定会带动工程机械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加大市场需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工人的技能等级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既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年限、外语、论文等内容上,不少人觉得职称评定,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个人能力水平,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想去提升相关技能和职称。所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对规范学术队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活”了,企业的运转也就会踏上复苏的轨道上来,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必定会熬过“严冬”,迎来美丽的“春天”。总的来说,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为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改造传统制造业”、“辅助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职称制度”和加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等内容,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EB/OL],2015-12.

[2]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3(14).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4篇

Wang Nan; Chao Jing

(①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②Shaanxi Provincial Commerce Skilled Workers School,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CAD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iculum practice system of CA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CAD 教学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fessional CAD;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21-01

0引言

我国自从CAD技术得到普及之后,在机械行业和工程设计行业都有很大的应用,普及率高达90%以上。大专高职类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已经掌握了CAD技术的使用技能。目前,企业招聘、考核一线技术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人员是否较好掌握CAD技术。针对我校机械工程、模具成型、数控加工等专业CAD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1CAD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当前CAD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和存在的问题AutoCAD实训课程总目标是达到AutoCAD中级水平,此水平要求在二维平面绘图的基础上还能绘制立体图形。教学中注重AutoCAD软件的功能使用,各种情况下的绘图技巧。考试时采用闭卷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法,闭卷笔试中的大量考题关注的是AutoCAD软件中命令功能或从何处找出命令,而由于考试时间限制,上机操作考试内容少,要求也简单。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虽能达到目前AutoCAD中级要求(能绘制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但实用效果比较差,学生实用能力的形成,实际上要看学生自身如何将AutoCAD知识与制图课程知识相结合。常常出现的情况是AutoCAD绘图能力很好,但画不出像样的图纸。学生就业反馈中常说企业对应聘学生进行AutoCAD制图能力测试,做法是拿一个零件让应聘学生在计算机上当场绘制,当然,能画出较标准的工程图无疑会具有优势。另外从企业中也了解到对应聘学生常有的评价是:有AutoCAD中级证书,但画不好图纸。

1.2 CAD实训课教学的重新定位应该将AutoCAD定位于一种绘图工具,教学目标应该面对企业实际使用。根据这样一种思想,AutoCAD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应是《机械制图》的继续与提高,而不是分离的技术。要从绘制规范的机械工程图样的要求学习使用AutoCAD,而不是从AutoCAD软件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去讨论。这样,教学内容定位于:学习必要的与出工程图相关的AutoCAD知识并能熟练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压缩了AutoCAD软件功能内容,降低了学习AutoCAD的复杂程度,加强了基本绘图操作训练,强调了工程图样规范的实现。

2我校CAD教学的现状

CAD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要想较好的掌握它,必须注重理论学习,同时更要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充分的上机课时。根据我们的教学体会,工科类学生应有至少300小时的上机时间。这里包括40到50小时的计算机基本训练,其余为CAD实验。由于我校上述课程的上机课时数不够,我们学校专门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即在“计算机绘图基础”和“机械CAD基础”课程中进行一个为期一个星期的计算机辅助课程设计。这其中主要内容有:①计算机辅助绘图;②CAD程序设计(二次开发)。这样可以增强学生CAD开发和运用的综合能力。

3CAD教学的改革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坚持启发式教学,增强课堂互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①推行启发式教学,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课堂讲授多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使得课堂富有启发性,同时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尤其注重机件的读识。多媒体课件画面要生动,具有吸引力,必须保持课件画面的清晰和色彩柔和;保证字体的大小和规范。同时,可以在课件中加入大量动画和图片。如在讲授“装配图基础画法”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各零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剖面画法,我们制作了大量的三维动画,画面精美且形象生动。专业教师可以尝试开发机械制图与CAD的精细多媒体教学课件。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师人才。要保持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也要注意保持教学课件画面的出现与教师的讲授同步,必要时借助模型讲解,并随时采用粉笔加三角板等在黑板上演示作图过程。最后,还要保留教鞭这一传统的教学工具,随时将讲授的内容点击给学生。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我校还应该加强CAD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研究生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增加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实行专业带头人及教授、副教授聘任制,聘请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授课及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目前有教师20人,其中企业兼职教师5人。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8人,初级职称教师6人;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硕士9人,其余均为本科,师资结构合理;从年龄上看,40~45岁14人,20~39岁6人,年龄比例合理。因此,机械制图与CAD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均达到较优化的状态。

4结论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CAD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构成个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积极进行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实用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仁爱珠,张建平编.土木工程CAD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机械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专业介绍;就业现状

一、中职机电专业专业介绍

中职机电专业又称作为机电一体化,它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

二、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一)全国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从全国的方向上看,目前技术类人才需求呈上升态势,其中机械制造类的人才需求最为突出。数据统计:电力电子、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操作等技术人才需求量比去年增加了6%。尤其是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对市场来说是供不应求。特别是临近年关,许多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而扩大生产,直接导致了技术人才的紧缺。从地区上看,近几年来华北及沿海地区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特别是对机电一体化和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反映了这一趋势。

(二)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机电专业历届毕业生大多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子以及与其相关的各行业中,因此就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分析:在今年这些行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需求率在急速上升,同时继续对数控、模具专业、汽车专业继续保持较高的需求率,以发达地区为例: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4.83%。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分别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4.29%和20%。以江、浙为例:今年对机电专业的技术人员的需求率较之去年增长了5%,特别是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用人率提高了8.23%,而个别企业在今年加大对企业的投资规模以及部分以机电类为主的外资企业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刺激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发展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专业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三)岗位人才需求状况

在综合沿海地区以及本省的机电行业的发展的信息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人员需求增长16.4%;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人员需求增长12.8%;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需求增长6.4%;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人员需求增长5.2%;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人员需求增长9.3%;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人员需求增长5%;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人员需求增长11.3%;模具工艺设计,人员需求增长15.4%;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需求增长12.3%;汽车销售与保险,人员需求增长8.5%。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

三、中职机电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机电一体化控制等方面,机电产品性能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使用维修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可承担电子、机械、信息、及其交叉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工作。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我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态势良好,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较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目前,我专业已毕业的学生,主要在分布在安徽本省以及江浙一代以及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深受公司领导的好评。截止目前,我专业2007届毕业生意向就业率已经达到75%以上,个别专业如汽车专业的就业率已经超过87%。根据以上所掌握的情况结合我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我专业学生无论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还是课程以外的实习上都具备了满足人才市场基本需求的能力。比如:以单纯机械类专业为主的数控专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对数控加工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经济效益较好的军工企业、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沿海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个体、私营和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工厂类人员、机械类人员,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占需求量的69%。因此我专业把学生的的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使机类专业的学生既能进行程序设计又能精确加工、准确操作,再经过半年的实习,接触到先进的设备,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更适合大多企业的发展要求,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在以电类为主的专业中,机电一体化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在选择就业岗位的面积上要更加的广阔,加上某些岗位人才的奇缺,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实际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在培养这个专业学生的时候我专业的侧重点就放在了如何突出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这一优势上,使这些学生的能力也从单纯的电类知识扩展到了与机械知识的共融,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以汽车维修为主的专业,在社会当中的就业前景更是一片晴空,加上岗位上需要的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短缺,因此我们专业在对本专业学生培养中,加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需求。

总之,我专业各专业的就业形势都比较乐观。人才需求量很大,学校的培养也比较到位。只要学生能够摆正心态,从一线脚踏实地的做起,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 马洪喜.试论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资讯,2012(02).

[2] 王全喜.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设计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

[3] 周俊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4] 芦景英.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

[5] 宋利强.谈谈机电一体化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

[6] 张锐.刍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采煤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7] 张宇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