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区组织的参与,凸显社区组织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但目前,社区组织参与社区事务仍存在制约因素。因此,须将社会组织的发展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区管理主体的合作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建设第三中心。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社会组织;社区管理;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3-0085-05

社会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一定数量的成员在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机制规范的指导下,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形成的共同活动群体,包括政府、军队、企业、政党、学校、宗族等;而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府、企业之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部分中介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众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本文所研究的社会组织是狭义上的社会组织。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社区管理学服务的启示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具体内涵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治理变革,围绕公共事务管理中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公共地悲剧”、“搭便车”等治理困境,主要有两种应对之策,即政府的国有化和市场的私有化[1]。前者是指由中央政府决定谁能够使用公共资源,他们何时使用以及怎样使用这些资源,而且由中央政府对他们进行监督,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后者指通过创立一种私人占有制度代替公共资源共同使用的公共财产制度,由私人或私企对公共资源实行占有、管理及使用[2]。针对市场的逐利特性使得其无法兼顾所有的公共事务,而政府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低效和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其他道路的存在(比如在社区中,除了政府和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以外,社区民众完全可以在自我组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3]。并进而提出“多中心”的治理理论。“多中心”一词不仅仅是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多中心”意味着公共事务的多个生产者和公共事务的多个管理者。就社区管理、服务领域而言,在宏观的规划与指导以及基础设施的提供中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政府在这方面承担着主要的职责;在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的社区服务中,主要由市场负责;而其他事务,诸如社区居民的文体娱乐、教育、权益保护、社区矛盾的调解,社区环境的保护,社区内居民间的互帮、互助等,这些主要由各类社会组织负责,其实质是社区居民的一种自我管理,社区居民也是众多社会组织的成员。

“多中心治理”意味着在社会管理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它打破了原先只能有一个中心的理论束缚(西方在社会管理领域中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与法团主义理论,一则强调以社会为中心,一则强调以国家为中心,都强调社会管理的单中心模式),形成了一个由多中心而构成的管理网络,也打破了原有理论在“分权”、“集权”问题上的争论(公民社会理论与法团主义理论作为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一则强调“分权”,一则强调“集权”,前者强调社会的事务社会办,后者强调社会的事务国家办)。

“多中心治理”下政府须转变其自身的角色与任务。“多中心理论”反对政府作为单一主体对公共资源的完全支配以及作为单一中心对社会事务进行全盘管理,但也并非一味限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而是强调政府在角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启迪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使得原先单一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在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使得政府陷入困境,“多中心理论”在促进社区运行,加强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启迪。

“多中心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多样性。除政府与市场外,第三方的力量至关重要,在国外,市场经济发展已久,公民社会也相当成熟,在社区管理中,社会组织与公民自身得以成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在我国,由于社区力量的不足,社会组织发展的不成熟,我们在社区管理中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但“多中心理论”强调的共同参与理念值得借鉴。

“多中心理论”强调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一个社区运行的好坏,从公民与社区的互动频率中得以体现,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社区服务质量的好坏也依赖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和维护以及公民的广泛参与。作为公民服务自身、参与治理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有助于增加社会沟通,有助于民众合理进行利益诉求,亦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信和自律机制。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也更有助于公共情绪的分散和公共压力的排解,从而维护社会的“良序善治”。

“多中心理论”强调众多行为单位的自主独立性与相互协作性。行为单位的自主与协作都是受到规则制约的。“多中心理论”不是要在社会管理领域创造出独立的多个中心,而是强调在社会管理的不同层次,各个中心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不是要将社会组织的运作完全独立于政府监管之外,相反,社会组织的运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管理。

二、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功能分析

多中心治理作为西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它以承认有限政府为前提,提出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治理公共事务的新的可能性,并在政府、市场这两个中心之外引入第三个中心,强调由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体制来治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社区是在一定地域中一定人口的集合体,但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的供给往往从外部进行,而忽视了其内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载体就是各类扎根于社区的社会组织。众所周知,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靠的不是行政手段或经济手段,而是靠广大志愿者和社会成员的自愿参与。具体说来社会组织具有如下功能:

自主治理功能。发展健全的社会组织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民主的内部管理以及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能够借助内部成员间的信任和社会资本来进行合作,就组织目标、人事任免、活动安排等进行商议,因此,如果具有完备的社会支持,很少受到政府与市场的裹挟,就能实现自主治理的功能。

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服务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质,而公益性也是众多社会组织的特征之一。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的获得,一是靠自身的资源积累。社会组织靠组织内部成员及其关系资源以及组织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二是靠自身的地位优势。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目标的实现也不依靠强制手段,因为贴近群众,比较熟悉群众的需求,它容易取得群众的信任;三是靠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在秉承自我服务理念的同时将有志愿为居民服务的人员聚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居民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

资源整合功能。按贝塔朗菲系统论的观点,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只有按特定秩序组织起来,才能发挥系统在各个部分孤立状态下所不具有的整体功能。社会组织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物质资源,也针对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社会组织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将成员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活动,同时,通过各项活动的组织将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文化丰富功能。在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中,有联谊交友的社交团体,比如老年秧歌队、合唱团、会等,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有青少年教育的各类民办机构,比如,各类业余爱好培训班的开设,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文化技艺交流、传播的民间协会,比如各类民间手工艺协会,在传承、保留我国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开去。

(二)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

推进社区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城市社区的自治与农村居民的自治是我国民主建设的基石。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增多,居民参与也日益活跃起来,这些组织受到了基层政府的重视,被有意识地纳入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为了有效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的关系,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以民主为原则,实现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为取得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的信任,居务、事务、财务的公开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这些都在实践中推动社区的民主进程。

促进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有效资源。通过社区公益活动的开展,社会组织不仅能对弱势群体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比如对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群体、下岗失业人员的帮助),也能够发现社区居民其他的公益需求,从而向政府或基金会寻求帮助。另外,通过公益事业的开展,社会组织可以在社区内积聚一定的社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未来发展的资源。

提供社区服务的重要帮手。各类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不仅有效扩展了社区服务的内容,也有益于社区民生建设的提升。例如,合唱队、舞蹈队、书画会等各类文体组织较好地填补了居民们业余生活的空白,这些文体组织依据居民们不同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居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愉悦。这些都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肯定。

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民办非企单位近年来表现出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截止2009年,全国已有民办非企单位19.04万个,大量的民办非企单位已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教育、科技、法律、卫生等多个社会领域。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如基金会、社会团体、部分中介组织,往往将一定区域的民众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其服务范围并不局限在社区中,但其许多项目的实施仍是以社区为落脚点的,也间接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发挥了作用,比如,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中介组织的智力支持等。

三、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制约因素

评判社会组织是否有效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中,要看其是否与现行的体制相契合,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承接了政府转移的职能,看其是否有效地弥补了政府遗留的公共服务空白,是否有效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在当下,社会组织显然还没能实现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参与,仍然有制约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因素存在。

(一)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

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区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的提供更多的是依靠社会组织来进行。一些地方与部门对社会组织能够发挥的作用存在不少认识上的不足与偏差,有些认为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社区管理,有些认为社会组织掌控的资源有限,无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等。

(二)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目前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的管理体制,即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分别行使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不过许多社会组织因为在资金数量、会员总数等方面达不到登记的条件而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一些社会组织因各种原因很难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导致登记注册困难,不得不选择在工商部门登记或不登记。现行管理制度实质上是对社会组织进行“管控”而不是服务,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三)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的扶持乏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别领导对于发展社会组织的观念意识淡薄,认为纷繁复杂的社区事务不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政府也可以应付自如;第二,活动经费欠缺。社会组织一般都不会向成员收取会费,其活动经费主要靠政府、企业与个人的资助,但这种投入十分不固定,政府的投入也会经常变换方向,这使许多社会组织经济拮据,无法有效开展活动,社会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大打折扣;第三,社会组织的发展缺乏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主要是缺少政府在税收、收费(管理费、证件费等)、办公场所的使用等方面的支持。

(四)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限制致使其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不足

一方面大量的社会组织仍处于孕育发展阶段,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这从中央和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法规中可见一斑;另一方面,许多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也乏善可陈,制度规范不健全,民主治理不落实,财务管理不透明等等。自身能力的欠缺使得许多社会组织在面对居民的多元需求时,无法有效调动社会资源。

(五)社会组织对现行社区管理体制的嵌入程度不深

我国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主要为行政主导型的街居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政府管理,在社区则以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为管理核心,并辅以社区企事业单位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配合。可以说,此种管理模式既照顾了现实国情,又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在现阶段,社会组织的一些职能与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存在交叉,而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社会组织转移的部分职能却无合适的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承接,即社会组织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现行社区管理体制中,社会组织对现行社区管理体制的嵌入程度有待深化。

四、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管理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格局进行着深刻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我们面临许多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如何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与作用,使其有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是今后一段时间政府、社区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提高认识水平,将社会组织的发展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推进以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是未来发展中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对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党和政府应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将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帮助社会组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在经济、教育、科学、卫生、文化等事业中突出社会组织的内容,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一是要改变现行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使得众多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部门而被迫成为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非法组织,也使得许多社会组织的正常工作受到业务部门的干扰。应充分尊重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权力,逐步淡化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具体指导,或者在一些社会组织中直接取消业务主管部门的存在;二是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与管理。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外其他组织的合称,其种类是多样的,其性质差别也较大,因此,应依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型而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指导;三是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备案制度。因许多社会组织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无法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而造成大量社会组织处于非法的状态,为此,应加强社会组织的备案制度,对暂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以使其纳入到政府的日常管理中。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社会组织的壮大提供政策扶持

社会组织的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正常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因此,社会组织的培育须保证资金的充足。政府可对社会组织采取税收方面的优惠、进行财政上的补贴或设立专项资金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例如,嘉兴市规定社会组织可享受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天津市滨海新区借助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对社会组织提供小额补贴;深圳罗湖区区委、区政府特别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以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要参与到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福利中,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在人才、场地、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四)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

在强化自身建设方面,除了完善组织制度,坚持组织目标,提升组织形象之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也至关重要。人才是社会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组织应设法吸引具有较高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的人员到社会组织中任职;同时,应设法提高专职社工的待遇,使专职社工职位更具吸引力、竞争力。致力于为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始终以社区为依托,与居民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民众的需求,才能真正“弥补”政府和市场遗留下的职能空间。

(五)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区管理主体的合作

新时期,应正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并将其嵌入到现行社区管理体制中,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在街道、居委会或社区其他地方设立社会组织中心,通过与街道、居委会的分工将一部分社会职能转移出来,由社会组织完成。同时,社会组织应与街道、居委会保持密切联系,共同解决社区事务。

在各地的探索中,购买服务的形式较为恰当地将许多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中,政府通过这种形式将原先由自身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在评估后给予一定的费用。具体而言,就是围绕政府购买服务,将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政府等连结成一个整体,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依据设定购买服务的内容,以社会组织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对象,使之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常项,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的具体购买过程中,应秉承竞争的原则,让社会组织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一步步发展壮大;秉承事后付费的原则,即对完成的服务进行评估,按完成的质量来支付费用;应充分发挥民众在此过程中的监督作用,让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够真正做到让民众满意。

参考文献:

[1]张克中.公共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6):83-93.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区管理;机制建设

一、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即重新定位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该管什么和不该管什么的问题。二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政府该管的事情如何管好的问题。三是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即引进企业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技术和人才,通过分权和分散化改革,放松规制,改革公务员制度,实行绩效管理,推进政府信息化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建设的启发是:必须认清政府定位(政府不宜包办社区事务),即使在政府必须介入的领域也应实现工具创新(运用市场化机制)。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架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组织结构,划分不同社会组织,如高层级政府、基层乡镇政府、农村社区自治组织等的功能领域及权责界限,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管理机制和手段创新。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我们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推动社区管理体制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忽略对社区自治力量的培育,强调政府的管理技能,而忽略授权技能。所以,有必要引入另一种理论思路即治理理论。

(二)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于9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现已逐渐成为社会管理与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治理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有着共同的特征。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强调国家与市民社会合作的过程中,模糊了公私机构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不再坚持国家职能的专属性和排他性,从而强调了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的建议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以及各国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建设成功的经验,在重新定位社区内外各类组织的职、责、权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管理体系,形成一种新型组织结构。

(一)分清责权,构建新型行政运行机制

传统的基层社区管理中的行政管理机制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根据治理理论,多元行动组织模式必须取代原有的农村组织模式,因此我们增加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程度,形成新的多元化组织模式。以街道党工委为整个行政运行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框架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中介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落实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实现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将社区的财务和事务以及其它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事项在社区公开,加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社区干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励民办事业单位。与传统公办事业单位相比,其发展不仅实现了投资主体的突破,贵在机制创新,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二)加强服务,构建新型社区服务机制

农村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新型的社区服务机制。第一,街道办事处以行政管理为主,行政管理效率是其最大目标。构建服务保障型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和特殊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二,社区居委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因时因事的不同灵活调整,达到管理和服务的完美结合是其目标。建立社区群防群治体系,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防止资金脱链,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在优化政府职能和打破传统组织壁垒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重新构建社区管理的财力支撑体系,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用于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资金来源包括两类:

第一,政府的财政支持,包括来自各级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以及转移支付。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大背景下,今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投入。但是必须在考虑社区各类事务的属性以及地区差异性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政府资金投入才可以变得更合理、有效;考虑到各地差异,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会更加突出。所以,在政府资金投入上,不能一刀切。对于社区内的公共而言,中央、省财政应该负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财政主要负责社区性很强的公共事务。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应主要由地方承担,中西部地区由高层级政府转移支付。

第二,社区内部的资金。按照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逻辑,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各级政府转移支付等政府支出外,还必须建立政府以外的多元化成本承担机制,如社区自治组织收益、村民集资、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捐赠等。

参考文献;

[1]刘志伟.中国农村新社区建设:21世纪的中国乡村再造[J].理论与改革,2004,(3).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专业;校社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我国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了高职社区管理专业的产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探索其培养目标、教育过程以及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是发展该专业的必由之路。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并设专门章节提出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工作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原则。二、继续强调行业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提出教育部门将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同时要求各职业院校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主动接受行业指导。三、突出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这一点作为在人才培养层面落实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四、强调对接行业产业,推进专业课程建设。

行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公共事业随之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更多的工作下放到社区,因此,社会对社区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同时,城乡进程步伐加快,这对社区管理专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由此可见,社区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广泛而有前景的专业,当今社会亟需社区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社区管理专业特性分析

高职社区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服务基层社区,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敬业精神、能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突出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熟悉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且有较好的社区工作实践经验技能,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社区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中,一线社区工作的实践技能与专业能力应当是本专业培养的重点。

根据调研可知,社区管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包括社区常规事务受理、社区工作的宣传执行、社区关系的沟通、个案和小组工作的处理等。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管理社区日常事务。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工作内容(1)基层党员的服务与管理(2)辖区群众及流动人口的管理(3)社区环境的整治,包括居民矛盾的排查和解决。社区日常事务的受理需要了解社区党建、计生、综治、社会救助等事务内容及受理流程,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民政工作、社会救助、农村社区管理等。

2.社区内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包括(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制宣传。(2)提供劳动保障方面的接待和政策咨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区各项工作及服务人群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宣传教育与执行能力及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为社会管理概论、社会政策与法规等。

3.社区常见公文写作。包括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写作规范和要求,具备文字写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对应的课程包括社区公文写作、申论、档案管理实务。

4.社区关系沟通与协调。包括(1)做好城市管理整治工作,协调街道、社区及城管等各部门。(2)管理衔接社区内物业服务公司,加强社区与物业公司及业委会的联系。受理有关物业纠纷,指导筹建业委会。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会互动、社会角色、人际沟通等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矛盾调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局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普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区管理沟通、物业管理实务等。

5.社区个人、家庭的个案辅导及管理。包括针对社区老年人及家庭开展长者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维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及家庭开展困难家庭帮扶、家庭暴力、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职业技能训练服务;针对外来人员提供情绪心理辅导、矛盾调解服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方法技巧,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个案辅导、资源链接的能力以及爱心助人、助人自助的职业素养。对应的专业课程有个案工作、老年健康照护、现代家政、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等。

6.有关特定人群的社区小组工作。包括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文体康乐、社会支援服务;针对少年儿童及其家庭开展兴趣小组、专题培训、拓展活动、健康娱乐、能力提升、亲子活动、儿童教育培训服务;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康娱与社交、社区共融服务;针对外来人员提供文体服务、关怀支持服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区特定人群特点及小组工作流程及方法,具备小组招募、计划、实施与评估的能力以及协作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小组工作、矫正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等。

二、社区管理专业校社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社区管理专业的发展,专业定位必须贴近社会发展变化,保证教学设置与行业一线需求的一致性。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社区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闭门造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对相关行业和单位的调研表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较差,这是用人单位十分苦恼的方面。

根据社区管理专业的特点,专业建设必须凸显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价值教育为核心,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社会服务推动教学,服务与学习相互促进,逐步建立“义工服务―寒暑假实习―阶段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递进式的实践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注重由一般服务逐渐发展到专业服务,由引导参与逐渐内化为自身意识,继而转变为自觉行动。

三、高职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专业定位比较模糊

从广东省内设立本专业的院校所设定的就业方向来看,大致有四类:基层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社区组织和机构、非政府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社区服务性企业(包括家政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学生好像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干,其实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有部分同学到物业公司工作,但是物业公司的岗位有些并不适合高职社区管理岗位。笼统的专业定位没有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模糊的专业定位也模糊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丧失了专业判断和学习的机会。根据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培养具有行政管理专业背景,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区服务的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技巧引入社区管理专业,力求使本专业在强调社区管理的基础上,更能体现社区服务的特色。同时体现了理论够用为度,特别注重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应用技术教育相结合。

(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社区管理专业的设置比较模糊,课程宽泛缺乏针对性。在学习中学生难以学到助人自助的知识和能力。在诸多院校中,甚至社区管理和社会工作混为一谈,难以找到各自的科学定位。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而对实践核心能力的把握远远不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社区管理专业的需求,呈现出“教与做”脱节的现象。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针对性

社区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应该是在社区和城市中的家庭服务中心。但是从社区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看,虽然签订容易,但针对性较差。有些学校与企业签订,无法体现社区管理专业特性。在实习中,没有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简单地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很多时候无所是从。另外,即便在社区实习的也缺乏系统的制度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难以满足学生各种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要发挥这一职业教育模式的特色,就要建立一整套可行性实践计划,一批有价值的稳定的实训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和考核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培训和锻炼的平台。与此同时,要导入国内外的企业或政府参与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和相关企业、政府接触。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实现学校和企业、政府的“双赢”。

四、高职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宗旨,高职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

(一)实用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社区工作具有专业的特殊性,在社区管理课程设置中应当注意并加以体现。社区工作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知识和书本教授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也不能适应职业未来的需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计应打破传统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堂灌输。要按照社区工作任务领域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依照核心课程学习的需要来设置基础性的支撑课程,同时,为拓宽专业领域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设置选修课程。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通过项目、任务组合起来,贴近实际工作模式,从而建构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相互融通的课程体系。要精炼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这一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高职社区管理专业学历层次不高,就业压力比较大,要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行业的适应能力。具有社区管理专业的学校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适应社会的社区应用型人才,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所在,其文化精神、教育传统与校园氛围都会对教育效果起到一定的影响,校园环境、学习气氛、师生关系、学生社团、模拟社区等学校情境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有效利用这种隐性的教育资源,配合专业教育的进程与重心,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给予学生在心理状态、思维结构上的提升与发展,使学生在职业意识、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上都能受到积极而有益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到他们的实际行为中。

(三)拓宽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的思路

社区十分看重学生的实习、实践经历,希望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接收社区工作的真实培训,能够对社区工作的性质、特点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社区管理专业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就非常重要。校内实训室是模拟社区的工作模式,有重点地将模块引入校内,采用灵活、专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使学生能够与行业现状与工作实际有更深入的接触。

与社区组织及相关单位形成教学互动关系,是组建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效方式。除定期去对口社区见习、实习外,还要积极把社区工作经验“请进来”,聘请行业专家与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实例教育带动实训项目,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鼓励专业教育“走出去”,进入社区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通过社区工作实践第一线进行真实工作状态式的实习,接受真正的“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见习”、“实习”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另外,可以利用学校社区资源,将学校开发为整体实训基地。学校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社区,具备社区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移植一个社区居委会或工作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但利用学校现有的社区工作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成为整体型的专业实训室。学校可指导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类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策划,在学生公寓区开展各类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地感受学校这个特殊社区工作的各个层面,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应用。

(四)“管理与服务”的双向性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与服务双重职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该专业具有“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属性。在教学和课程设计中,要凸显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将管理理论与社区实践有效地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体验。让学生了解并实践社区工作,将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为未来学生从事社区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尽可能快地形成角色转换。

高职院校应该主动了解社会动向,了解社会工作对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管理与服务上与时俱进,随时调整,满足社会对社区管理专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优秀实践技能的人才。

(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沟通与交流

香港和国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办学经验丰富,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高,为我们大陆的高职院校提供很多的经验借鉴。因此,各高职社区管理专业必须发扬“走出去,走进来”的办学理念,派骨干教师及学生到先进地区学习,同时聘请香港等地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到本校传授教学经验和社会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①刘立新 《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8日第9版.

②廖敏《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设计》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4).

③沈星怡 魏蓉婷《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定位及课程设计的调研报告》镇江高专学报2009,22(4):13 -16.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概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面对新形势,本文归纳整理国内既有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涵义和理论根据

1、涵义

(1)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始于17世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巨大的发展。莱斯特・M・萨拉蒙总结了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1]国内学者在描述非政府组织特征的时候基本沿用此观点,但完全符合该定义的国内非政府组织并不存在。王名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如下: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公益性。[2]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在我国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本文采用“非政府组织”这一叫法。

(2)公共文化服务。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将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为: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活动。[3]从政府职能的视角探讨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相较而言,闫平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主体,认为应该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4]

2、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根据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因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提供公共物品,这是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来提供公共物品时无法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这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需要依靠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来弥补不足。

(2)治理理论。治理理论强调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的“元治理”角色、主体间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治理理论表明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治理主体不仅仅包括单一的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

(3)第三方管理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是由萨拉蒙首先提出的。萨拉蒙认为,美国联邦政府较多的依靠大量存在的非政府组织等第三方部门来提供社会服务,这是“第三方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三方管理模式不仅强化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作用――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而且避免了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的出现。这种模式调和了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1、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非政府组织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陈志强认为,“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管、办分离的过程中需要承接某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5]李少惠、穆朝晖认为非政府组织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组织灵活、公共回应性、效率优势。[6]

2、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作用

一是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非政府组织恰好的起到补充的作用。同时,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又推动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7]二是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丰富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在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三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影响群体意识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8]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1、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

(1)参与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模式和取得的效果。顾敏敏、贾霄燕和苗敏认为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提供权交给非政府组织,并拨付资金,用合同规范和监督其文化活动的提供;[9]田思敏则在此基础上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模式分为三类。[10]周晨虹、马兆明指出了政府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中由直接管理模式向间接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强调要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积极参与其中。[11]关于取得的效果方面,顾敏敏、贾霄燕和苗敏认为,“引入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管理,使文化活动的提供主体多元化,文化活动内容高质量化,已是势在必行。”乐园认为将社区公共文化的建设外包给非政府组织,可以针对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文化服务效率。[12]

(2)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提供。李少惠、穆朝晖将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分为外部供给和内部自给两方面。外部供给主要集中于图书馆、文化馆方面的建设。王淼、杨玉麟、王素芳、莫锦永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13-15]

(3)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刘娜和高海清[16]分别介绍了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少数民族和蒙古族文化保护的状况,丁书娟则是通过案例对比了台湾和大陆的非政府组织分别对于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保护。[17]郭华、李庚伦以元江哈尼文化学会为实例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18]李妙然、王晓民另辟蹊径的分析了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途径。[19]

2、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非政府组织自身的问题。一是资源不足。刘娜、田思敏、高海清等人认为,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技术、资金短缺和人才短缺方面的不足。二是能力不足。李少惠认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待提高;曹莎从数量、独立性、质量分析了非政府组织的不足。三是影响力不足。刘娜和任金秋认为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工作的动员力、影响力、公信力不足。

(2)人们参与意识较低,认可度低。朱鸿亮、艾军和赵华朋认为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大部分人只是作为观众或者局外人的受体角色来看待的,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十分淡薄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20]高海清则从历史和地域的角度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参与蒙古族文化保护过程中当地居民观念落后的原因。

(3)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秀云认为,“政府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行为偏差、能力局限、体制约束等问题”;[21]任金秋和刘娜、李少惠和穆朝晖等人认为非政府组织受到管理体制方面的限制过多;商春艳分析了政府因素的限制: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监管能力等。

3、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对策

(1)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实力。刘娜和任金秋、商春艳等人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创新人才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与宣传,强化外部监督与控制两个具体方面进行了探讨;曹莎是从体制建构,提高能力;加强宣传,吸引人才方面作了分析;田思敏认为要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文化的能力和公信力,并且认为非政府组织应该树立正确的组织宗旨,建立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

(2)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和认可度。朱鸿亮、艾军和赵华朋认为提高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需要进一步优化社区结构;深化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培育居民的主体意识。

(3)优化政府管理。李真认为,政府要营造良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环境,通过税收优惠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田思敏认为政府要完善相关的立法,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革非政府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李少惠认为应该建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合作模式;商春艳分析了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建设。

四、评述

纵观目前国内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既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不难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从整体来看,缺乏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研究;从研究视角上看,多集中于管理学学科;从研究性质看,定性研究多、量化研究少;普遍性研究多、个性研究少;从研究内容看,意义分析与问题分析多、内容细化研究少;对策建议研究多,国内外成熟经验借鉴少。本文认为,今后研究还需补充以下内容:

第一,关于建立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系。第二,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保障的系统研究。第三,对于非政府组织参与过程中的差异化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提供方式,目前的研究仅有一两篇的个案研究,没有讨论到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差异化。

【参考文献】

[1] 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 王名.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4] 闫平.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8(12).

[5] 陈志强.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北京观察,2008(3).

[6] 李少惠,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路径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 田思敏,安君涯.浅析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非政府组织[J].青年与社会,2013(4).

[8] 白家亮.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价值和对策建议[D].大连理工大学,2010.

[9] 顾敏敏,贾霄燕,苗敏.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管理的模式分析[J].管理科学,2011.

[10] 田思敏.NGO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1] 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12] 乐园.公共服务购买: 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契约合作模式――以上海打浦桥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1).

[13] 王淼,杨玉麟.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9.29(1).

[14] 王素芳.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10).

[15] 莫锦永.社会力量援助基层图书馆建设若干思考[J].科技向导,2014(11).

[16] 高海清.蒙古族文化保护及传承中的非政府组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17] 丁书娟.非政府组织作为灾后重建行动中的民族文化保护者:大陆与台湾的案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8] 郭华,李庚伦.本土非政府组织与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元江哈尼文化学会为例[J].社会组织研究,2012(2).

[19] 李妙然,王晓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有效沟通绩效

 

中国医生学会的调查显示,在医患纠纷中9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不当的医患沟通所致。,有效沟通绩效。然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如何,与社区医生的沟通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1]。,有效沟通绩效。2年多来,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尝试并利用沟通技巧,按要求形成制度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沟通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团队人员和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社区居民包括病人、病人家属、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人员。

1.2 沟通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内部人员的团队作用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桥梁作用、社区管理干部对社区卫生人员的互动作用、社区居民与社区医生信任关系、居民参与程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的知晓程度、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建档率,慢性病控制率的情况变化。

1.3有效沟通中的技巧:(1)见面问候语并介绍自己,如:您好!我是某医生、护士,很愿意为您服务等话语。(2)事先有所准备,如社区医生主动回访居民、患者的话,把要回访的内容拟清楚,以免遗漏。(3)确认需求,病人需要什么健康问题力求帮助解决。(4)处理异议,要求同存异,允许患者有不同的看法,先不要拨斥病人的不同意见。(5)达成协议 交流后把共识形成协议,以便下一步工作的进行。(6)共同实现,有相同的目标,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沟通绩效。

1.4沟通方法:(1)首先在团队人员之间、以及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经常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2008年初开始与社区管理干部和专科医生互动交流思想,旨在联络感情加深了解,以求在工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支持。(2)每月有10个工作日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开展健康教育。深入居民小区:①有利于互相认识、面对面交流、增进互信,以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②又有利于我们宣传社区卫生工作,如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意义,增强保健意识,从而使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生兴趣,对慢性病防控有了新的认识。

2. 结果

我们对35岁以上人群的120人次进行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效果做了调查与问卷比较,其中有慢性病的66人,其他为一般人群。

2.1沟通前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较少,每季度约1-2次。(2)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是(27/120)22.5%,(36/120)30%,(31/120) 25.83%。(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72/120)60%。(4)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8/120)31.67%。(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30/120)25%,治疗依从性差(33/66)50%,慢性病控制率(23/66)34.84%。,有效沟通绩效。

2.2沟通后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增加,每月1-2次。(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为(84/120)70%,(105/120)87%,(99/120) 82.5%。(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102/120)85%。(4)对慢性病知晓率(88/120)73%。(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50/120)41.67%。治疗依从性改善(55/66)84%,慢性病控制率(47/66)71.21%。

3 讨论

沟通是社区医生开展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一个好的开端,从沟通开始。我们社区卫生工作者与社区管理干部的联动及街巷居民交流,下社区进入居民小区,入户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保健、社区医疗等等,无不以沟通为开路先锋,真可谓还未入户,问候在先。,有效沟通绩效。

沟通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具,也是医护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是融洽医患关系的润滑剂,沟通是一门科学,它像似哲学使人变得聪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要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才能积极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群众性,把这一惠及广大居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我们近两年来发挥思想交流、沟通的优势,从内部来说提升了团队的作用,发挥了患者与专科医生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了合力。,有效沟通绩效。从外部来看,加强与社区的管理干部的互动,增进了解,工作上得到了广泛支持。从社会上来讲,调动和发挥了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的健康行为从物质关心再到了解最后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些变化的提升所产生的效果已在近两年市卫生局年终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来,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

研究表明,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将医疗花费降至原来的1 0 % 。沟通能有效保护自己,也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参考文献

[1]张向东等,影响医患和谐的主要思想因素,《中国病案》.20089(6)40-42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创新;服务

社区管理创新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推进的一项国家决策。社区管理创新就是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等应对这些转型对社会的冲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状况呈现出的状态是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并没有有效的结合,因此,必须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更强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方法体系。鉴于此,党中央在十后也指出,社区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创新活动,且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提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一定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各地社区都在结合自身的情况总结出一些方法,这使得社区管理模式出现了两种方向:一是社区管理的自治化,按照自治的相关规定,通过除社区领导层以外的力量广泛参与进行社区自治,加强社区自治管理的能力,形成一项新兴的社区管理体制;二是在行政整合导向下,由政府管理其所属的资源并进行整合,强化基层政府的功能,形成行政化的社区管理体制。①政府的职能应该层层递进的展开,将上级领导部门的权力下放,提升基层领导层面的管理效率与水平。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区管理建设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已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特点。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有三种,即政府行政主导管理模式、交叉型的管理模式以及自治性管理模式。在这三种模式当中,自治性管理模式最为广泛,社区内的各种事务由政府来约束组织,并为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事物的权利方面提供制度性的保障。②这说明政府的行为不同于社区的行为,二者是相对分离的。当前国内外发展的呈现一种多层面、多样化的趋势,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向自治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社区的进步与社会水平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西安市A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西安市A社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社区始建于2001年,占地20余万平方米,辖区内共有楼宇56栋,住户3275户,人口约10000余人,办公用房面积达550平方米。A社区是西安市第一批商品房,社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区内绿化环境很好,周围交通便利。社区周边建有幼儿园、中小学、大型商场、医院等各种便利设施,方便居民的生活与出行。但是A社区已经是西安市内典型的老旧小区,住户多、人员流动大,很多硬件设施与管理的方针政策不能够与时俱进,滞后了社区的发展脚步。为此,社区基层领导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的调整并且创新传统的管理理念,更好地谋求社区发展,为居民服务。

(一)A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的投入不足。在社区的日常管理中,资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国外一些社区的发展规模庞大,运营情况良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资金的充裕,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在笔者实地的调研走访中发现,A社区的资金来源形式过于单一,政府对于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并且也缺乏居民自身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这样一来,社区管理无法长期良性的进行运转,这样不利于高质量的工作完成,也不利于提高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其次是社区居民参与率低。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更是上级部门政府的职能性延伸。政府的工作报告逐层地下达至社区,再由街道办、公安等部门给居委会下达任务。在此基础上,社区基层的工作人员整日疲于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没有及时地听取了解社区居民的想法和需求,这就导致居民与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居民在社区内没有归属感,而社区也没有履行好自己应该满足居民的任务要求,绝大部分居民不了解社区具体的内涵和职能,不明白自己就是社区管理的主体,缺乏自我管理意识。长此以往,社区管理的事情变成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事情,居民群众对这些本应积极参与的事情无动于衷。最后是社区居民自治程度低。社区自治在城市社区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法,但如今,社区管理上面结构分化的不清晰造成社区居民没有自治管理的意识,没有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行为过程中来。这种情况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磨灭了社区居民心中原有的自治权利和微弱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自治意识较弱,更多的是“坐享其成”,等待着政府及社区给自己提供各种服务和消费。社区居民应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社区,了解社区的管理方法和建设思路,这样才能形成社区人民的归属感,更好的协调社区与居民的关系。

(二)A社区管理创新所具备的条件

从主观条件上来看,一个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当中,社区的硬件设施是影响工作效率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A社区已经初具了以服务为主的社区管理的雏形,不断地开展促进社区居民再就业的职能活动以及其他一些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等活动。另外,街道办联合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社区的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此基础上,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断地发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发展更多的志愿者为居民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在社区建设高起步的基础上努力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同时A社区作为周边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属辖区内有较大规模市属企业多个,同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40余个。社区居民的组成人员也大多是国有大型企业下岗职工和退休教职工社区居民。综合来看,社区周边居民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上也能说明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已经意识到,在新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对于城市社区管理建设的创新已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所以必须立足于当前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城市社区建设进行重新定义思考,加大投入力度,切实稳步地进行社区管理的创新建设,使创新真正应用于管理当中。自2000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与政策并且于2008年7月10日召开了西安市社区管理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众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区管理建设在当前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二、A社区管理方法创新应用

(一)社区管理创新思路与要求

A社区创新管理方法的主要思路是要以服务大众为中心,辅之以扩大自治化水平,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这个重点,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发达便捷的生活环境。并不断规范社区管理秩序,多角度整合社区资源,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机制,健全基层服务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推动社区管理建设与居民生活协调发展,全方位地响应政府号召,共同促进社区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结合A社区的自身情况与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相适应,高效的创新社区管理理念,从思想出发,改变社区整体的治理方法与措施。创新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改变社区原有的参与方式,发展创新的宣传模式,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全部加入到社区工作中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创新居民参与的网络化,建立相关居民网络参与平台,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其次是规范管理社区方法的创新,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创新制度与相关政策,民主制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总结,处理好制度性建设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最后需要创新理念,服务当先。改变传统的社区管理理念,将“服务”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需求为第一服务宗旨,创新现代化的社区管理方法。要严格按照创新的新思路与新要求进行社区管理的建设,谨慎操作,有效率地提高管理水平。

(二)社区创新管理建设

首先打造“四大工程”,创新社区管理。以发扬社区优秀文化为主的道德工程,社区文化的宣扬不仅要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评判标准,还要引导居民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社区共同发展;以实现居民利益最大化为主的服务工程,社区居委会应全心全意、全方位地了解所有居民住户的需求,要积极地树立起服务当先的理念,切实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突破传统管理为目标的创新工程,要走出一条不同于过去的管理道路,在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规范社区各个层面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的自治工程,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化的发展,要求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来。其次提高居民素质文化,创新社区学校。为了更好的创新社区管理方法,A社区开展了以提高居民素质文化,共创和谐家园为宗旨的社区学校活动。社区学校自成立以来,开设了一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比如法律、道德、生活科普、心理健康教育、在就业培训、舞蹈声乐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双课堂的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A社区人口居住密度大,又以流动人口和老年人口居多,因此在社区管理上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之后,尤其是在社区学校的开办之后,居民踊跃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在社区学员的带头下,改进不良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文明的社区环境。最后就是要规范领导层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社区领导层在各项工作中,十分注重基层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另外,在对党员干部的培训上,社区管理领导也开创了不同的方法,先后制定了居民公约、民主讨论会等条例,针对社区党员年龄偏大的群体,社区管理层组织了外出参观、摄影图片展、党课教育等活动,丰富了老年党员群体的生活,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群众活力。阵地的作用发挥一直是A社区工作开展的亮点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活动专栏,落实政府工作政策与任务,并且积极采纳居民意见,在社区内设立读报专栏,为居民群众学习和掌握政府工作政策提供更便捷的平台。

三、结论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9篇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服务与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1131)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无论在场地资源、人力资源、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步.正当高校体育飞速发展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和城市扩大、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功能使其服务社会,本文通过以高校体育优势和社区体育发展制约因素为出发点,对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为社区体育服务的准则和建议,意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民的体育需求,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和谐互惠.

关键词 :高校体育;社区体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31-02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109ZD)、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

自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目标的的转变,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随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率成倍增长.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国家政府不断的向高校体育投入人力、财力,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完善,高等学校在体育场馆器材、专业人力资源、体育科研等方面有了飞跃性发展.高校体育的发展也要遵守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体育需求.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通过现实环境,通过体育资源共享,让高校体育走出去,走进社区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可行性、基本准则以及具体服务体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1 高校体育发展的优势

1.1 完备的场地和器材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场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其中教育系统拥有体育场地66.05万个,占38.98%.高校院校拥有4.97万个场地,仅次于全国中小学拥有量.

1.2 专业的人力资源

查阅多年全国高校招聘体育教师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全国在招聘体育教师时,首要条件为体育专业,其次学历要求最低为全日制本科,但大部分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除此之外还对年龄、专项以及专业水平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全国现有高校体育教师均经过专业院校的正规学习,具备雄厚的专业实力.

1.3 丰富的课程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课程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体育选修课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选修的项目既有传统的田径和球类项目,也有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有氧舞蹈、瑜伽、街舞、啦啦操、跆拳道等,还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舞龙、空竹、太极拳等.

1.4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是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受高校整体文化的熏陶,经过高校师生的长期努力形成了积极健康、和谐有序高校体育锻炼氛围,一个素质高讲文明的环境为广大学生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环境.

2 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社区规模不断扩大,加上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正不断地增加.社区体育参与人数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突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研究类别主要是基础理论、应用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在应用性研究中根据研究者对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社区体育参与人数众多与社区体育场地资源不足的矛盾;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断增长的体育指导需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不专业的矛盾;社区体育发展的经费需求与社区体育活动专项资金不足的矛盾;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与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的矛盾等.

3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3.1 国家政策的支持,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条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2 高校体育的发展,为社区体育提供了资源保障

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体育教学设施、场馆、器材、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能有效地缓解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高校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员能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指导方面的需求.高校的教师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体育科研水平、体育文化、体育信息等优化了社区居民在高校体育锻炼的环境,为提高社区体育内涵和发展提供保障.

3.3 社区体育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提供了服务平台

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造福于民的同时带来了体育锻炼参与者人数骤增,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正是这些矛盾的出现为高校体育服务社会带来了新的平台,使高校体育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挖掘了高校体育新的潜能,使高校体育工作者在矛盾中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投身到社区体育管理和服务中,将高校体育融合与社区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人力、场地、管理等服务.

4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基本准则

4.1 以人为本是前提

“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以人为中心”也是人本体育的理念.人是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离开了人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就无从谈起.只有尊重人的自身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体育的发展规律才能较好的推动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

4.2 优势互补是基础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必须优势互补:互补的内容可以包括不同项目场地互补,高校教师与社会指导员资源互补,活动形式互补,管理模式互补等.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优势,解决当前的矛盾,并为长远发展汲取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高校和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

4.3 和谐互惠是目标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发展目标就是使高校和社区体育能实现互惠.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社区的反馈职能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社会反馈的意见.有互惠才能合作,有共享才能发展,只要以高校和社区体育的共同发展为第一位,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5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建议

5.1 加大政府参与力度,提高政策和资金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前提下,应依据当前国家对社区体育发展制定的法律、法规文件,宏观上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研究政策导向,制定符合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发展特色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高校和社区体育快速发展.

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大财政拨款,为高校下拨社区体育服务专项经费,用于社区体育服务理论研究和体育交流活动等使用;也可通过对高校下达社区体育服务任务根据完成情况下拨经费,或者根据社区体育管理部门上报高校对社区体育服务情况下拨经费,充分调动高校管理者和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校社体育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增加社区体育活动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支出比重,同时汇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为社区体育进行捐资,确保社区体育的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5.2 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挖掘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潜能

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的理论基础、制度形态及操作方式等.逐步挖掘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途径,建议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区体育所需要的服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身心需要,让大学这个群体更好的融入到社区中.挖掘高校体育快速发展的途径,挖掘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机制建设、特色体育项目研究、体育交流方式、体育管理办法等潜能,并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寻求高校体育发展和社区体育发展的共同促进点.

5.3 加快发展高校体育,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是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早在20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高校应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改变管理模式,把社区居民纳入高校体育服务对象.安排学生在锻炼高峰期进行志愿者服务,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又可避免器械不必要的损坏.还应加强校园安全巡逻,为大学生和前来锻炼的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确保高校场馆对外开放长落到实处.

体育活动交流是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和社区体育主管部门应各司其责共同争取体育活动交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表演交流、体育竞赛、健身咨询服务、社区体育协会与学校体育社团联盟等,但无论什么形式的交流都要有安全制度的保障,以便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快速的协调处理.同时建议完善高校体育工作者评价机制,把体育交流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促进教师积极投身社区体育工作.

体育管理和指导是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动力,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贯彻和实施,社区体育管理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高校可为社区提供优秀的体育管理和体育指导人才缓解这一矛盾,可以使管理学、体育学的教师走进社区协助管理社区体育,有效提高社区体育竞赛、体育培训等活动的质量;也可是高校体育爱好者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走进社区,担任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社区,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满足社区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水.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31.

〔2〕李金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8):72-78.

〔3〕刘建成,等.湖湘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模式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3(10):96-97.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福利多元;新加坡;社区福利范式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68-06

新加坡在其建国之前长达146年的时间里,历经英属时期、日据时期、迈向自治和新马合并等四个不同阶段,直至1965年8月9日才成为独立国家。复杂的历史背景使新加坡形成了多元的现实社会结构,如种族多、语言杂、多样化。多元的社会结构影响着新加坡福利范式的选择和福利实践。

一、话语变迁: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亚福利体制演进

社会福利制度有不同的模式,对新加坡社区福利的探讨,首先需要界定其福利体制是什么。“社会福利”“福利体制”“福利国家”是研究中常常提到甚至通用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并无一个统一确切的阐释,社会福利研究和社会福利思想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笔者采用了熊跃根对此概念的界定:“社会福利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主要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非国家部门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生活需要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而提供的一切物质、服务和活动。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同样具有维护和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1]福利体制或福利范式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学术焦点。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它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福利供给制度或福利政策模式的理论总结。福利国家则是在欧洲产生发展并扩散至其他地区的国家制度,它通过“有组织的力量矫正市场的偏差”来保障个体的权利。福利国家分为三类,即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自由主义模式、欧洲大陆的保守主义模式和斯勘的纳维亚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2]但是,人们发现日本、韩国、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很难归为以上三种模式,进而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东亚福利体制”是否存在的讨论。新加坡虽地处东南亚,但在以往的东亚研究中,学者们约定俗成地将其纳入其中。

1.东亚福利体制的争论:共性与个性并存

否认东亚福利体制存在的学者们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区分福利体制的标准不应该以地域因素划分;[3]其次,尽管东亚各国在社会结构、文化历史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从社会制度和福利实践看,日本、韩国、中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表现着越来越大的异质性;[4]最后,即使东亚各国的福利选择存在一些共性,也很难表明他们就能称为具有鲜明独特性的“东亚福利体制”,或者能归类为铁板一块的福利代表模式。[5]

东亚福利体制确实存在的拥护者对此争论作了较为详尽的反驳,如林闽钢、刘璐婵以多年来“东亚福利体制”研究中已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佐证此研究的广泛性和存在的必然性,包括琼斯提出的“儒教福利国家”、古德曼和彭提出的“日本型福利国家”、霍利德提出的“生产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等,并从研究背景、思路方法和方向的转变,对东亚福利体制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6]黄晓燕、万国威从福利进程、福利取向、福利文化和福利期望四个维度研究了东亚福利体制与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区别,证明了东亚福利体制具有外在独立性。[7]后来,万国威、刘梦云又论述了东亚福利体制的内在统一性,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尽管东亚各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社会问题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福利发展方式上有很强的一致性,并将“东亚福利体制”视为区别于西方福利体制的一种具有独特发展视角的新型福利供给类型。[8]

笔者认为,不管上述争论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日本、韩国、中国和新加坡的福利实践确实在借鉴西方福利思想的同时,结合本国的社会历史特点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福利体系,并且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福利体制又具有鲜明的特色。人们的关注点不应局限于纯粹的整体性的类型划分,而应注重研究东亚各国和地区丰富的福利实践内涵,在梳理比较中为中国当前的福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这也是本文将新加坡社区福利作为关注点的意义所在。

2.东亚福利理论的选择:传统与当下交融

与西方社会福利体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相比,东亚福利体制似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我们仍要看到研究者们试图寻找东亚福利体制理论基础的努力。这些理论选择,既有来自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面对诸如移民社会、金融危机、全球化等现代变局的应对。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强调社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紧密结合,提倡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就业投资、社会资本投资等在内的多元化的福利模式,并且致力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研究者认为,这种取向不仅迎合了东亚的文化传统,还为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的东亚找到了出路。[9]资产累积福利理论同样抓住了东亚“储蓄”“财富累积”的文化基因,通过政府主导的资产累积方案,降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如新加坡实施了三项儿童资产累积方案,包括适宜0―6岁幼儿的Baby Bonus、适宜6―16岁在校学生的Edusave Scheme Account、适宜16岁离校后资产累积的PSE方案。[10]社会和谐理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取向,它提醒我们看到东亚各国在增进社会福利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1]社会质量理论能为东亚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因为在未来,社会和谐、社会公正和民生议题是增进社会质量、防范社会风险的焦点。[12]社会公民权理论虽然尚不成熟,但是打开了研究东亚福利体制的独特视角,该理论认为,从社会公民权的角度解释东亚福利体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福利制度如何形塑社会成员的资源获得和生活机会。[13]

二、范式选择:新加坡社区建设的逻辑定位

“社区”(community)概念提出后,其内涵和外延也随着时展不断拓展。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地域性、社会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普遍意义中社区应该具备的要素,社区应该发挥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等基本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城市社区是“不同于农村社区的特定的地域、人口、社群组织以及文化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区域”[14]。2012年,中国政府创新性地提出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在城市中,社区是创新社会治理和实施社会福利的直接承载体,了解发达国家或城市先进社区的福利理念和社区福利经验则是实现为我所用的首要步骤。

1.国家合作主义的胜利:新加坡福利范式的逻辑起点

在新加坡,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让新加坡人民实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告别了过去多元种族、杂乱无章的棚户生活,而得以在社区中安居乐业,和谐共处。曹韶玮回顾了以往对新加坡社区的研究,如对新加坡现代化社区组织的管理体制、社区职能和社区的各项福利服务功能的详细阐述;从新加坡社区组织的政治功能入手,强调基层组织在维护新加坡政权方面所担当的作用的研究;关于影响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的研究;还有探讨家庭观念、道德文化等对增进社区功能的相关研究。他进而从新加坡社区的发展史入手,对新加坡社区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得出“新加坡社区具有当代城市社区的典型特征”的结论,新加坡社区的成功得益于其社区管理理念定位清晰。[15]新加坡社区管理到底先进在何处也是见仁见智,总结来看主要包括三点。(1)社区管理体系健全,社会基层组织完善。在新加坡,基层组织、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分三个层次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人民协会、民众联络所、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发展理事会构成完善的基层组织系统。[16](2)政府责任明确,而不大包大揽。新加坡政府将构建高效公平的社会福利体系明确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为社区活动提供所需的经费支持和基础设施,但政府并不包办一切,而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的作用。[17](3)社区治理理念先进,社区管理队伍一流。新加坡形成了包容自治、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共同参与和依法管理的基本理念,通过选拔、培训、管理优秀的社区人才促进了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18]

2.生产型社会福利政策:新加坡社会福利的逻辑定位

新加坡在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简括为个人自助、家庭帮助、社区帮助、政府帮助,有学者将“家庭为根”“民有恒产”“中庸之道”定义为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三重基石。[19]其福利多元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1)坚持个人责任为先。新加坡领导人反对过份“福利主义”,认为这会导致绝对平均主义、养懒人。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公积金制,它涉及退休、住房、保健、保险及投资等方面,是一种完全的强制储蓄计划,由政府、雇主、雇员三方共同参与,但更强调社会成员的自我保障责任。(2)强调家庭互助共济。新加坡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尽管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内核也发生了改变,但是“孝文化”仍然在发挥效用,在扶幼、养老、助残等福利领域中,家庭依旧是首要提供帮助的单位。(3)国家合作主义色彩明显。新加坡社会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组合责任说”,强调个人责任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相结合,政府充当个人和家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20]在国家为先、团结为上的理念下,福利制度从理念到实践成为维持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21](4)呈现生产主义的特点。这一特点表明新加坡的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福利的出发点就在于增进社会经济,经济增长的成果又会提高社会福利的水平。

因此,新加坡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分为以个人、家庭作为基础,社区作为中层组织,政府作为补充性角色提供公共救助三个层次。先进的社区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与“强政府、大社会、重个人”的社会福利体制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福利实践。

三、实践体系: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推动策略

发展现代社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所有的居民更好地生活,其实质就是通过社区组织对收入和财富实行更平等的分配,促使社会公正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新加坡,社区居民享有从基本保障到发展服务的社区福利,在福利来源、福利内容、福利实施队伍等不同层面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特点。

1.保基本――中央公积金制度

在社区,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福利是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新加坡社会保障的主体是1955年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它是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按一定比例缴纳强制性的公积金,分为普通账户、特别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三种,分别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福利保障。

2.多层次――医疗三保计划

以医疗保障为例,新加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推出各种医疗保障服务,并不断完善该体系,为居民提供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防护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强制性由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的保障全民的保健储蓄计划;为帮助居民支付重大疾病的开支,推出了健保双全计划;针对部分对医疗保障有较高要求的民众推出了增值健保双全计划;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推出了保健基金,包括乐龄保健基金和少儿保健基金。从多个层次实现病有所医、贫能有医、大病可保,保证了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公平性。

3.扶弱势――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通力合作

除医疗领域外,新加坡政府还在其他领域直接提供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如大力发展公共租屋;政府出资设立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的津贴,减轻特殊家庭的经济负担;建立教育储蓄基金,保证居民的受教育权利;发放公共援助津贴,向没有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直接提供现金津贴等。此外,帮扶弱势群体的多元化福利服务往往依赖于志愿组织的力量,它们的主要活动是慈善募款、社会救济、为弱势人口提供各种社会服务。[22]

4.促发展――完善的社区福利服务组织

新加坡福利多元化发展的另一个侧面是福利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一方面,它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社区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建构了自上而下、高度参与的系统的社区福利服务组织。新加坡设有负责社区建设的专职机构,即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还有国家发展部、人民协会、居民委员会、国家福利理事会等不同部门,其中人民协会是社区的主管部门,由总理统领。[23]各个不同部门或组织各司其职,共同完善新加坡社区福利服务体系。

四、社区治理的借鉴性反思:基于福利多元的视角

福利多元主义是当前西方一个新兴理论范式,也是应对福利国家危机的理论成果。其主旨是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建立福利服务网络,并根据各地的特点和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它是一种在含义、形式和运作方式上都有自己特点的全新的社会福利模式,其核心就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合作来满足社会成员对福利的普遍性需求。前文明确了新加坡福利体系相较于西方福利制度的独特性,也指明了它在东亚福利体系内部所具有的差异性和典型性。新加坡较高水平的福利体系既没有给政府带来财政危机,也没有陷入北欧等高社会保障国家的福利困境。究其实质,新加坡的福利选择基于其复合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层次丰富、内容广泛、社会参与、高效公平的多元福利服务体系。该体系保障和增进了社区居民的基本福利,实现了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并最终推动形成了社会稳定和谐、人与人互助和睦的良好局面。鉴于此,如何借鉴新加坡的国际经验,增进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是本文最终的落脚点和试图解答的问题。

1.培育社区福利文化,创新社区福利理念

一项制度犹如一个个体,“精、气、神”是其能否立足世间并提供发展动力的根本。笔者认为,新加坡的福利制度之所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独特性,恰恰在于其具备独立的福利文化内核,诸如对个人责任的强调,对家庭互济功能的重视,对社区建设责任共担的引导等,从而形成了“大社会”的福利文化环境。同时,新加坡政府的责任又是明确的,它负责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保障体系畅通运行,威权主义下的“强政府”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保障着弱势群体的各项权利。然而,我国城市社区并未形成独立的社区文化,一方面在于改革开放前“单位办社会”的理念造就了“强政府,弱社会“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一直在摸索中而未至成熟。在人们的观念中,福利服务是国家的事,是单位的事,而没有想过它可以是社区的事,是公众的事。另一方面,我国许多社区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后发形成的,社区更多的是人们共同居住的地域和场所,缺乏社区精神和社区文化,也就难以培育出社区福利制度。因此,笔者认为,建构完备有效的社区福利体系要先培育社区居民的精神共识和福利文化,社区居民要先在头脑中形成社区福利的概念,了解增进社区功能对个体福利的意义。

2.保障福利底线公平,实现福利多元发展

在福利多元视角下,福利的供给既不能完全依赖国家,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福利应来源于国家、市场、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家庭等多主体范畴,呈现政府、商业部门、志愿组织以及非正式组织互补的专业化多元供给的成熟模式。新加坡的福利制度既依靠政府强制推行基本生活保障,对弱势群体实行政策倾斜,以实现福利制度的机会平等和底线公平;同时,又把发展社会福利的责任赋予个体和社会组织,实现福利制度的多元发展。因此,公平和效率应该是我国城市社区福利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政府要把基础性的福利保障如医疗、养老、教育等做大、做到均等化,并为社区的福利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设施投入;另一方面,根据社区不同的社情和需求,通过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提供服务,尝试实现福利行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形成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福利服务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3.统筹社区管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发展社区福利离不开社区本身力量的壮大。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形成了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社区间差异较小的社区组织体系。然而,我国城市社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提供整齐划一的社区福利服务内容存在较大的现实阻碍,但这并不妨碍构建相对统一的社区福利供给体系。我国城市社区普遍设有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部分社区还有政府出资购买的社工服务,但各组织自身的功能单一,并且不同组织间沟通协调不足。居民委员会承担的多为社区管理等行政职能,物业管理则停留在打扫社区卫生、收取水电费等较低层面的生活服务上,社工机构又局限在机构本身的定位和服务上。寻求深化社区治理与社会福利改革,整合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统筹建设社区管理体系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增进社区福利的组织保障。

4.建设社区人才队伍,完善社区志愿服务

在我国,社区管理人才似乎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社区服务的提供多依赖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并不重视社区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社区服务一直停留在表面的低水平服务。此外,福利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是福利多元的首要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能力在增强,如在校大学生和退休的老人正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从长远看,提升社区的福利水平需要实现志愿服务群体、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的对接,实现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和系统化。

[1]熊跃根.如何从比较的视野来认识社会福利与福利体制[J].社会保障研究,2008(1):81-96.

[2]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6.

[3]林卡,赵怀娟.论“东亚福利模式”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64-72.

[4]熊跃根.国家力量、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中国、日本和韩国福利范式的理论探索与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7(4):48-56.

[5]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72.

[6]林闽钢,刘璐婵.东亚福利体制研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社会保障研究,2012(2):1-20.

[7]黄晓燕,万国威. “东亚福利体制”的外在独立性研究[J].学术界,2010(12):211-217.

[8]万国威,刘梦云. “东亚福利体制”的内在统一性――以东亚六个国家和地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1(1):1-9.

[9]詹姆士・梅志里,邓广良.社会发展理论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启示[M]//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22-30.

[10]郑丽珍.资产累积福利理论[M]//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35-44.

[11]王卓祺.社会和谐与东亚福利[M]//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46-56.

[12]林卡.社会质量理论及其对于分析亚洲社会的适用性[M]//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58-68.

[13]施世骏.东亚福利体制中的社会公民权[M]//王卓祺.东亚国家和地区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与政府角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2-16.

[14]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15]曹韶玮.新加坡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8:35.

[16]王芳,李路曲.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J].理论探索,2005(2):110-112.

[17]王晖.新加坡社区治理经验及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4):49-64.

[18]唐晓阳.新加坡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J].岭南学刊,2013(1):41-46.

[19]魏新文,吕元礼.新加坡社会保障的三重基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105-108.

[20]魏炜.新加坡的社会政策:理念与实践[J].社会学评论,2014(4):65-72.

[21]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56.

[22]陈文山.新加坡志愿利组织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47.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居民社区;高职学生社区;一站式

服务中心党的十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城乡社区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社区是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教后勤社会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类特殊教育型社区,在管理上充分借鉴参考了城市社区,是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时期的重要学习、生活载体。因此,探究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论,本文将从社会学社区的内涵出发,在高职生社区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比较基础上,分析这两者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资源库和参照物,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改革为例,进而探讨可适用于高职生教育型社区的创新管理举措,使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基层单位的高职院校,让其学生社区管理既能契合社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有效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基于比较视角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概念界定“社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在他的成名作《社区与社会》(1887年)中提出。在我国最早将“社区”概念引入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48年)。社区明确的定义可见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1986年),该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高职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的一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即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

(二)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比较分析

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虽然有着许多共通性,如集中性、生活共同体等。但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在居住对象、功能结构、社区活动可控性、社区环境可塑性等方面不尽相同。1.居住对象。高职学生社区的居住对象由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似的青年群体组成,人员结构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目的相对统一,即从“准职业人”转化为“职业人”。居民社区是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城乡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2.功能结构。高职生社区不仅仅具有简单的生活功能,更主要在于教育功能,以社区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促使高职生自我成长。居民社区则只是简单的生活区域,其管理的主要出发点即在生活上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3.社区活动可控性。高职生首先以学校的学生身份居住在社区之中,因此,必然要遵照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而高职学生社区相对统一、独立的场所,也较易于学校社区管理者管理。居民社区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在文化、习性、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和把控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4.社区环境可塑性。高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会对社区环境施以一定目的的塑造,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由于居民社区居民的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难以把控、居民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基于职场而非社区等因素,则自然很难对原有社区环境进行塑造。基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功能结构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目的上,高职学生社区是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居民社区则更多是在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

二、高职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隶属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由入驻社区的思想政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协调保障,涵盖日常管理、勤工助学、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层级明晰、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高职学生社区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2],特别是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不清,很少将之与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相结合。

(一)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自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进入学生社区后,高职学生社区的行政管理逐步淡化,学生社区管理呈现多部门和多头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者没有明确职业化的身份和工作任务,使管理者本身也缺乏职业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的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目标有悖于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育人为本教育宗旨。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对经费、设施及校外物业公司的监管劝,导致管教分离,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

(二)“自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吸纳学生参与管理,成立自治组织成为许多高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之一。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高职生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因素。高职生在在社区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显不足。而在传统居民社区中,居民自治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居委会选举有规范的程序,居民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自治,而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大部分社区均通过居民大会或听证会进行决策。高职学生社区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实现“自治管理”。

(三)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不能同步发展

学生社区在原有的公寓管理基础之上已具备安全、纪律、卫生、文化等方面管理功能,且这些功能日益得到强化。高职学生社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思路与方法没有摆脱旧的公寓管理思维,存在着“管理在前、服务在后”、“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高职学生社区应该学习社区服务比较健全的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获得学生认同感,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不够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普遍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践[3]。随着高职教育从增量到提质量的转变,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势必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准居民”意识,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是当前高职生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应该以城市居民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为可借鉴的模式,而非照搬照用的模型,一方面吸取居民社区在服务型社区、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形成高职学生社区自身的理论和运行体系,兼收并蓄,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理论模式。从管理机制、服务网络、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一)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运行模式

当前,社会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其办事集约化、流程化、便利化,凸显了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便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竞争意识,方便了个人、单位,节约了社会成本,正逐步向各层面推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具备十大功能:即学业咨询指导类功能:选课指导、继续教育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类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等;生活服务类功能:公寓调寝、住宿安排咨询等;文化服务类功能:活动场地申请审批、宣传品张贴申请审批等;健康服务类功能:医保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后勤服务类功能:物资借取、一卡通充值挂失服务等;教务服务类功能:缓考免试咨询审核、学分素质分查询、学籍证明等;勤助贷险服务类功能:勤工助学、资助、保险理赔政策咨询;助学贷款材料递交、信息核对和问题反馈等;安保服务类功能: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火患警示检查服务等;综合服务类功能: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出国留学咨询与手续办理、学生证补办等。高职学生社区管理鉴于“行政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启迪,在社区内创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集中办公地点,简化办事流程,势必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认同提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形成“准居民”和“职业人”意识。

(二)拓展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本旨在便民利民,提供社会福利。以在校学校群体为居民人群的高职学生社区服务则更加注重保障全部学生在受教育期间的基本生活权益,因而,社区服务应该成为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拓展社区网络,整合管理服务特色,加强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即“网络化”、“网格化”、“项目化”[4]。1.“网络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大服务社区学生的力度[5]。建立网络在线办公系统,学生请假、调寝、设备报修等实现网络申请,方便学生。2.“网格化”。为落实、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周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维修等各项服务,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6]。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步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责权利一致。3.“项目化”。学生社区可以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从党团、安全、文化、心理、后勤、学业、情感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服务,搭建“六位一体”的项目化服务平台,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一是开展勤工助学岗位预约、学生请假审批、寝室纠纷调解等学生日常事务服务,便利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格局和共青团工作格局等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党团服务学生的功能。三是开展生活指导、生活服务讯息、指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四是严格实行“主管公寓辅导员”、“24小时无间断总值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套直线式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准社区”模式运行的平稳有序。五是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专家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着重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六是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审批、场地和设备支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三)力促学生自我管理,探索社区学生民主自治建设

高职学生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和标志就是基层民主建设,这与居民社区的治理路径与目标相一致,都是以“和谐社会”为蓝图,以“和谐社区”为前景。学生自治是社区自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项目,意在通过社区自治管理锻炼和培养在校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群体的社区成员角色意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发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和谐“准社区人”的同时,尝试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社区设立听证监督委员会,由学校的学工、检查、审计、人事、后勤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担任委员,监督学生社区规范听证,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同时,行政复议及监督制度是听证制度的有力补充,学生社区成立学生事务行政复议及监督机构,凡是涉及到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组织(含学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处理结果有异议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管理氛围,使其明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相关社会规则,促进相关职业素养的形成[7]。

(四)引入健康生活理念,完善社区文化育人活动体系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居民社区;高职学生社区;一站式

服务中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城乡社区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社区是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教后勤社会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类特殊教育型社区,在管理上充分借鉴参考了城市社区,是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时期的重要学习、生活载体。因此,探究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论,本文将从社会学社区的内涵出发,在高职生社区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比较基础上,分析这两者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资源库和参照物,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改革为例,进而探讨可适用于高职生教育型社区的创新管理举措,使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基层单位的高职院校,让其学生社区管理既能契合社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有效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基于比较视角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概念界定“社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在他的成名作《社区与社会》(1887年)中提出。在我国最早将“社区”概念引入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48年)。社区明确的定义可见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1986年),该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高职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的一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即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

(二)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比较分析

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虽然有着许多共通性,如集中性、生活共同体等。但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在居住对象、功能结构、社区活动可控性、社区环境可塑性等方面不尽相同。1.居住对象。高职学生社区的居住对象由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似的青年群体组成,人员结构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目的相对统一,即从“准职业人”转化为“职业人”。居民社区是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城乡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2.功能结构。高职生社区不仅仅具有简单的生活功能,更主要在于教育功能,以社区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促使高职生自我成长。居民社区则只是简单的生活区域,其管理的主要出发点即在生活上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3.社区活动可控性。高职生首先以学校的学生身份居住在社区之中,因此,必然要遵照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而高职学生社区相对统一、独立的场所,也较易于学校社区管理者管理。居民社区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在文化、习性、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和把控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4.社区环境可塑性。高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会对社区环境施以一定目的的塑造,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由于居民社区居民的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难以把控、居民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基于职场而非社区等因素,则自然很难对原有社区环境进行塑造。基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功能结构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目的上,高职学生社区是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居民社区则更多是在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

二、高职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隶属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由入驻社区的思想政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协调保障,涵盖日常管理、勤工助学、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层级明晰、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高职学生社区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2],特别是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不清,很少将之与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相结合。

(一)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自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进入学生社区后,高职学生社区的行政管理逐步淡化,学生社区管理呈现多部门和多头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者没有明确职业化的身份和工作任务,使管理者本身也缺乏职业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的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目标有悖于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育人为本教育宗旨。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对经费、设施及校外物业公司的监管劝,导致管教分离,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

(二)“自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吸纳学生参与管理,成立自治组织成为许多高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之一。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高职生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因素。高职生在在社区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显不足。而在传统居民社区中,居民自治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居委会选举有规范的程序,居民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自治,而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大部分社区均通过居民大会或听证会进行决策。高职学生社区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实现“自治管理”。

(三)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不能同步发展

学生社区在原有的公寓管理基础之上已具备安全、纪律、卫生、文化等方面管理功能,且这些功能日益得到强化。高职学生社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思路与方法没有摆脱旧的公寓管理思维,存在着“管理在前、服务在后”、“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高职学生社区应该学习社区服务比较健全的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获得学生认同感,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不够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普遍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践[3]。随着高职教育从增量到提质量的转变,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势必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准居民”意识,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是当前高职生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应该以城市居民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为可借鉴的模式,而非照搬照用的模型,一方面吸取居民社区在服务型社区、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形成高职学生社区自身的理论和运行体系,兼收并蓄,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理论模式。从管理机制、服务网络、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一)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运行模式

当前,社会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其办事集约化、流程化、便利化,凸显了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便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竞争意识,方便了个人、单位,节约了社会成本,正逐步向各层面推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具备十大功能:即学业咨询指导类功能:选课指导、继续教育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类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等;生活服务类功能:公寓调寝、住宿安排咨询等;文化服务类功能:活动场地申请审批、宣传品张贴申请审批等;健康服务类功能:医保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后勤服务类功能:物资借取、一卡通充值挂失服务等;教务服务类功能:缓考免试咨询审核、学分素质分查询、学籍证明等;勤助贷险服务类功能:勤工助学、资助、保险理赔政策咨询;助学贷款材料递交、信息核对和问题反馈等;安保服务类功能: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火患警示检查服务等;综合服务类功能: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出国留学咨询与手续办理、学生证补办等。高职学生社区管理鉴于“行政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启迪,在社区内创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集中办公地点,简化办事流程,势必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认同提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形成“准居民”和“职业人”意识。

(二)拓展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本旨在便民利民,提供社会福利。以在校学校群体为居民人群的高职学生社区服务则更加注重保障全部学生在受教育期间的基本生活权益,因而,社区服务应该成为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拓展社区网络,整合管理服务特色,加强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即“网络化”、“网格化”、“项目化”[4]。1.“网络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大服务社区学生的力度[5]。建立网络在线办公系统,学生请假、调寝、设备报修等实现网络申请,方便学生。2.“网格化”。为落实、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周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维修等各项服务,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6]。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步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责权利一致。3.“项目化”。学生社区可以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从党团、安全、文化、心理、后勤、学业、情感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服务,搭建“六位一体”的项目化服务平台,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一是开展勤工助学岗位预约、学生请假审批、寝室纠纷调解等学生日常事务服务,便利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格局和共青团工作格局等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党团服务学生的功能。三是开展生活指导、生活服务讯息、指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四是严格实行“主管公寓辅导员”、“24小时无间断总值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套直线式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准社区”模式运行的平稳有序。五是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专家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着重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六是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审批、场地和设备支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三)力促学生自我管理,探索社区学生民主自治建设

高职学生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和标志就是基层民主建设,这与居民社区的治理路径与目标相一致,都是以“和谐社会”为蓝图,以“和谐社区”为前景。学生自治是社区自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项目,意在通过社区自治管理锻炼和培养在校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群体的社区成员角色意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发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和谐“准社区人”的同时,尝试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社区设立听证监督委员会,由学校的学工、检查、审计、人事、后勤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担任委员,监督学生社区规范听证,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同时,行政复议及监督制度是听证制度的有力补充,学生社区成立学生事务行政复议及监督机构,凡是涉及到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组织(含学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处理结果有异议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管理氛围,使其明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相关社会规则,促进相关职业素养的形成[7]。

(四)引入健康生活理念,完善社区文化育人活动体系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从现有的研究理论来看,有不少理论依旧是传统思维支配下的国家本位思考,更或者说是政府的本位思考,偏执于另一方的完全市场化立场。而在建构体系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却包含了过多的内容。在此,有必要结合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文化差别等,以及居民参与的“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行再讨论思考。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要符合国情与实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制体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际上包括体现国家意识形态,代表城市文化形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市民提供基本文化服务的设施、机构、运行机制、活动项目、政策保障等集成的系统。其中“体现国家意识形态”是指新闻媒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代表城市文化形象”是指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重点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民俗体育、公共艺术、公共雕塑等;“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指社区文体活动中心。[1]也就是说,前二者通过“灌输服务”是可实现的。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对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要求,更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方式的思维转换。文化本身就内含有意识形态的一些属性。国家现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用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需求,保证公民享受文化的平均权利的本身就涵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以,国家本位在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在我国现阶段,这些文化组织机构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职能,实际上都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

但其中凸显出的问题是着重去关注公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并不多。尽管在相关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或体制完善的一些研究论述中,有较多人已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公众为主体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政府的行为约束机制的问题,但仍旧缺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前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与级别评定的体系建设。这必然会使政府基本供给与公众的需求相互脱节,最终导致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快速实现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改变政府供给主导的单向度文化“灌输服务”格局,引入公众、社会评价和需求决定的“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构想出一套能够使得国家、公众、社会多方良性沟通协调运作机制。

所以,我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点在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建设,显示出两个特点:一是建设完整的体系,二是将党的基层宣传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正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还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原则,体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体现面向基层、惠及百姓的原则,体现量力而行、逐步提高的原则;实现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功能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集成化,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信息综合化。为“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06年4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指出:“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3]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落脚点是社区文体服务建设。

2.“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公益性的思考

2.1社区文体活动加入是否应该收费的思考

据各示范点建设的调查表明,现阶段“基本文化需求”可归纳为三主流:报刊阅览、体育健身、团队文艺活动。针对民众这3种基本文化需求,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着争论。我们认为,首先,在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公益性并不等于不收费。收费标准可以有三种形式:其一有一定经营性质的收费,可适当减免相关的税收,略低于市场价格等,如社区的专业技能学习费,体育、艺术培训费等。其二是公益性质的收费,如租赁公共娱乐场地,以及相关手续证件的办理工本费;其三是全部免费,如主流报刊阅览、体育器械器材的使用、文艺活动等。

2.2“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与改造的思考

事实上,目前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改造,大都不可能建立在各个“居民小区”概念基础上,而是依托行政体制的“街道乡镇”的概念上进行。无论是在农村、城镇、城市,都难以实现服务效率高效到位。这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缘由:有当时旧城区、旧乡镇建设未涉及而造成;有城镇化建设初期,政府规划建设部门设计不到位或忽视而形成;有当今房地产开发商利益驱使而导致。据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初步勘察,不完全统计(按照居民小区建设配有人均4平方米的活动空地及具有2项文体设施的标准进行):福建省在1980年――1995年建设的居民小区,95.63%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996-2002年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不足15.76%;2003――2011年期间则有较大的提升,达到42.86%,但与民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要实现真正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当是建立在各个“居民小区”概念基础上,这笔盘大的投入应有谁支出?小区居民吗?房地产开发商吗?地方或是国家吗?正如大多民众说法:“国家出钱、单位出力、民众参加。” 也就是说,既然是公益性,应该由地方或国家来支出;由文化部、体育局等出力;民众积极参加的方式来实施。但问题是,每个居民小区要建多大的文体场地设施?最基本的设施应有哪些?若按居民心目中的期望值――每一个居民小区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那仅靠国家来支付即不合理,也做不到。为此,国家、地方政府财政目前只能定位在县(区)级范围内进行投资如此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定位于街道乡镇一级。而各个社区(居民小区),必须留有该居民小区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或空地和200――500平方米的中小型文体活动中心。针对旧城区、乡镇改造的社区,所需的费用支付应有国家、地方财政支付,而新建的居民小区的配套文体设施则应有政府、开发商、居民三方共同承担。要做到这些,必须凸显政府的主体地位,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督促目标的实现,包括规划到位、开发商到位。现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推销楼房时,将要开建的楼盘吹得如何注重人文、自然景观环境,有居民小区主体活动公园或广场、有游泳池和健身路径、有休闲娱乐亭、有居民文化活动长廊等。但实际建好交房时,却使业主们大失所望,只看见一座座紧挨的楼房,没有足够的空旷地,更谈不上有游泳池和健身路径了。若由业主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无法办到的,唯有根据本地区的相关实际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协调相关各方力量来制订政策,建设公共文体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文体运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公共文体配送体系,实施公共文体服务评估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

2.3小区公共建筑设施的所有、管理与使用的思考

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归属问题,一直是街道、业主、房地产开发商三方争执的问题。街道观点:小区公益性的公共建筑文体设施多为国家、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而街道是政府部门派出的一个最小管理机构,理应归属街道;房地产开发商观点:我具有“霸王条款”,因为街道对各个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无暇管理或管理不到位,许多开发商与物业勾结,将建好的楼盘暗地里承包给物业销售,楼盘销售时,这些物业承包者是开发商公司冠冕堂皇的销售部,当楼盘销售接近尾声时,摇身一变为楼盘后期事宜处理的管理部,诸如小区绿化、水电、土头垃圾、道路修整,以及销售剩余的极少量房等,加之业主们对小区公共建筑设施的所有权维护的法律意识淡薄,又是陆续地进驻小区,前期在进行自己的房屋装修时需要过多的咨询、依靠所谓的小区管理处来处理相关水电等事宜,所谓的管理处的人员也开始给业主们灌输自己是本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使业主们不知不觉地将所谓的管理处真认为是本小区的物业公司。使得这些物业公司,拥有着国家给予居民部分优惠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和已经通过买卖房屋费时开发商转加给业主们承担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而且是无忌惮地享受着自己制定出的各种小区管理费用的优厚条款。业主们观点: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属于全体居民所有。

我们的观点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迫切问题,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国家地方政府在土地买卖开发权转让时,已经通过优惠的政策和资金补助方式给予开发商来体现,且开发商又将剩余的承担费用又转加给了业主,所以,社区内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理应属于全体社区居民所拥有,应当是为全体居民提供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其管理应当由业主委员会授权物业公司或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并鼓励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建议政府监督管理机构,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向业主们公布公共建筑设施的面积和具体范围,并时时进行检查落实到位的情况;业主们要形成凝聚力,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和提升自我的维权意识。(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鸿召.《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5.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社区”一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①。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与社区服务的推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②,然而在这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而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可见,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着庞大的缺口,而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失。因此,寻找一套适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概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嘉兴市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至今共招收2011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2012、2014年停招),共有学生77人。该专业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校内专业兼课教师6人,其中双肩挑教师1人;另外有来自民政局、街道、社区等的领导和社区干部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目前共有1届毕业生,截至今年6月份就业率为95%,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只有2人在社区相关单位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该专业还处于新专业的建设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同时专业对口率不高,而造成专业停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职业化渠道还不通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培养一批适应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来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认可,才能打开与畅通职业化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2 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全国各大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在这里需区分两个专业,即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高职院校,目前大约有60多家,而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本科院校,目前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适应我国社区发展而开设的,很多学校也把这两个专业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还是有所区别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工作价值感和服务精神的,掌握社区工作、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基层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可见其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社区,是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是一种帮助他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帮助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加体现服务意识,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分布于民政、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组织,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是我国的示范专业,前景更加明朗与广阔。

然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与社区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有关。社区在中国起步较晚,处于建设初期,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中国的行政色彩,我们更多接受的是“管理社区”,对于社区工作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社区层面。另外,社工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渠道还不通畅,虽然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台湾,社工是一个高薪职业,但是在中国对社工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接受,还停留在帮助人应该无偿进行的状态,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嘉兴市在《〈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嘉委办[2011]67号)明确了“115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总目标(即到2015年达1万人,到2020年达1.5万人、中高级社工人才2000人),并提出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需占总量的30%以上,但另一方面这一类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并没有在嘉兴发挥它应有的职业水平。截止2012年2月,嘉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7000余人③,这些人才多数分布在社区居委会中,从事着行政与管理工作,少数分布在社工机构中,更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加薪,而忽视了社工本身“助人自助”的职业特点,因此社工在嘉兴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职业,相应的职业渠道也没有健全,在考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应运而生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集社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在职业选择上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既满足人们对社区的构建,又能向社工灵活转变,是顺应中国社区建设国情的产物。

鉴于此,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3 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

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3.1 项目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3.2 实验模拟教学法。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虚拟居委会。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3.3 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3.4 现场训练。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3.5 工学结合。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4 结论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综合采用多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推动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2011〕6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12月29日。

②同上。

③万强:嘉兴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浙江在线嘉兴频道(.cn),2012年02月12日。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3.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市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管理;启示

究竟什么是城市治理呢?不同的学者观点是不一样的。第一类认为治理是一种统治方式,其手段是运用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第二类强调治理的过程特征。这种治理是“一种综合的全社会过程”,它强调以“协调”为手段,而不是协调和控制。第三类认为城市治理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包括国家和公民、执法者和守法者、政府与可控性的关系。第四类则认为治理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是为了应对政府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时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城市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治理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手段,它的实施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城市治理从宏观层面来讲,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从微观层次上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我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对传统行政的批判和吸收基础之上,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必须对社会公众作出回应。[1]。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积极与公众互动,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第二,新公共管理消除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企业管理的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将一部分职能转移到私人部门,从而实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第三,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即倡导企业型的领导者,从而提高管理的绩效。第四,新公共管理认为授权或分权的方式是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政府应当像企业界一样,将权力下放到各部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绩效目标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第六,新公共发挥管理重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功能,要求其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以促进社会进步。

(二)特征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的公共管理不同,具有自身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1)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其次,新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他公共管理的主体会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因此,政府部门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者。最后,公共管理总离不开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的权共管理的过程具有公共性。力是公民及社会成员赋予的,其运用必须服从公共利益,否则将失去权力的合法性。(2)公平性。新公共管理强调逐步以公平正义与管理效率并重,而不是像传统行政理论那样过分注重效率。(3)合法性。合法性即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遵循宪法和法律。4)效能性。效能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5)适应性。任何一个公共管理系统都需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则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彼此的相互竞争性,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6)回应性。回应性实际上强调的是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一方面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要积极加强对公民或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求公众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中来;同时要求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

二、社区管理

(一)社区管理

社区是人们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生活共同体,人们的生活要有序地进行和开展,必然要求对社区内的事务进行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社区管理”。在我国,社区管理是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社区管理是指社区职能部门对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二)社区工作和管理的现状、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以及改善社区办公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社区体制的问题,社区资源利用问题,社区建设资金没有保证,社区队伍素质不高,社区服务的服务范围和方式有限,服务效果不显著等问题。社区工作的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化现象突出。社区作为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办理居民相关的公共事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反应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然而,实际工作中社区承担的却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社区居委会实际履行的职能很多都是与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设置的,其中包括劳动保障、民政优抚、城管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党建等六大职能。第二,社区建设工作投资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建设缺乏计划性,社区建设没有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因此缺乏自身发展的专项基金;二是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除了来自政府拨款的专项资金外,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经要自行筹集资金。

第三,社区服务工作弱化。当前社区服务工作还不够完善,除一部分大的社区社区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外,许多社区存在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此外,在社区管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混为一谈的现象。

三、新公共管理对于社区管理的启示

针对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管理理念,我们认为做好当前的社区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改革社区现行管理体制。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一要实现自己的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功能和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的功能。其二,在协助政府工作方面,政府应赋予社区足够的权力和提供相应的资源来处理问题,并且这个协工作不能是工作任务的转移。总之,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同时又要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群体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同时要增强广大居民的参与。

(2)健全社区考核和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认为社区管理应当确立明确的绩效目标,既包括组织的目标又包括个人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要进行测量和评估。首先,要加强对社区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培训主要是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理论等等。与此同时,要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过程中来,充分发挥民主。其次,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经济待遇的基础上,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人员应当给予提拔和奖励,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实现社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进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除了政府的拨款以外,应当吸引其企业、社会组织的资金,以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

(4)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活动。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取向,社区居民作为顾客,通常会有多种多样的需求,那么社区的管理者就应当给予居民的需求以回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在传统行政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更好地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特性。政府不能调节的问题尽量交给市场,对于市场无法调节的问题,政府也应当充分自身的作用来调节。在回应公众需求方面,政府要坚持顾客导向,公众也应当提升自己管理社会事务的参与度。

总之,新公共管理理论克服了政府传统管理的弱点,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对于我国的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意义重大。在平常的工作和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借鉴和运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明伟,新公共管理理论评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12):19-23.

[2唐春丽,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9):119-122.

[3]邓智明,新公共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J]法制与管理,2002(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