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送档下乡、送信息进村等活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2年底全区100%的区级涉农部门和镇机关及80%的村(居委会)档案管理达到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具体阶段目标如下:

2009年,在全区2个镇(白市驿镇和陶家镇)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试点镇的各村、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通过市档案部门初验。

2012年,在全区所有涉农部门和各镇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体系,70%的单位配备计算机,实现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网上查阅。

2012年底,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档案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系统,基本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体系,镇、村(居)两级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查阅部分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实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达到广大农民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一般不出村(居)”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一)区级涉农部门

1.制定本部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领导,落实工作经费,开展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

2.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管理有序,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档案目录和重要档案力争进行数字化处理,编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资料。

3.建立方便农民群众档案查询系统,本部门涉农档案信息。在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档案信息网、农业信息等网络系统上载“三农”档案资料,确保涉农政策、技术、信息到镇、到站所、到村,使农户能够方便查阅。

(二)各镇人民政府

1.把档案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所属单位、村(居委会)及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有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专(兼)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3.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示范区创建活动。各镇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分管领导,建立领导机构,细化目标责任,切实做到目标明确,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明确工作责任。区档案局负责制定全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整合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建立网上查询系统,对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与监督;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和涉农部门负责加强对本部门“三农”档案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同步安排档案工作经费、同步开展档案工作,联系帮扶各镇的区级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指导、帮扶的重要内容,共同助推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街镇、区政府各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宣传标语、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的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调动全区特别是各镇和区级涉农部门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加强村镇建设档案室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archives from villages and towns to start natural Analysi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s stud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ur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ed CRR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work and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Key word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archive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村镇建设档案,是指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电子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收集保管利用好村镇建设档案,对于健全城建档案体系,推进村镇一体化建设,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极大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步伐加快建设和城镇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村镇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及要产生的村镇建设档案会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加强村镇建设档案室全面建设,已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任务。在此,江苏省住建厅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全省深入开展了村镇建设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村镇建设档案室业务管理规定和村镇建设档案室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对促进和加强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和全面加强档案室建设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保障作用。

徐州市抓住这一机遇,大张旗鼓地深入开展了村镇建设档案室目标管理达标定级活动。工作仅仅一年,全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得到了加强,村镇建设档案室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有3个村镇建设档案室达到了省特级标准。2013年初,已有7个村镇建设档案室申请创建省特级,7个村镇建设档案室申请创建省1级,3个村镇建设档案室申请创建省2级。

透过这些可喜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政策的威力和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对比前后的发展变化,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一、原来的现状

好的方面。

①有一定基础。基础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多年积累下来的一定数量的村镇建设档案。每个镇建设档案室库存档案等等不一,有1—2万卷的,也有几千卷的,也还有几百卷的,总之都有档案。二是有一定的库房和办公场所。多数为两个地方合二为一,也有和他人合在一起办公的。三是有一定的设备、设施。基本都有几个铁片档案柜,全市113个村镇建设档案室有一台计算机的有31个村镇档案室,占27.4%。四是有专职档案员31人、兼职档案员30人。

②有上进心。村镇建设档案室的所在单位负责人和专职或兼职档案员,对加强档案室建设,开展目标管理达标定升级活动,有愿望、有热情、有积极性,乐于上进,基本都愿意争创。

存在的问题。

①重视程度不够。对村镇建设档案和村镇建设档案室工作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未能提到议事日程或作为重要工作对待,部分单位存在有也可无也可的片面认识。

②基础设施、设备差。档案装备基本都是旧铁片柜,数量少、不充裕、不够用,简陋,每个档案室也就1—2台,或3、4台。少部分单位设备仅有一台计算机,其它设备皆无,也无规范的村镇建设档案管理系统。

③档案整理不规范。由于过去无统一、规范的归档要求,因而档案整理极不规范,有的只是分开年度、原封不动地进行保存。什么组卷、排列、编目、装订、卷皮、表格的规格等全无,更谈不上计算机目录查询或其它的数字化工作。既不利于档案查询利用,也不利于长期保管。

④机构建设不全、不规范。全市现有113个建制镇,建有村镇建设档案室的42个,仅占37.2%,而且无正规的建立批复,也无正规的编制和编制人数。更多一些单位,目前尚无这一机构。

二、制约的瓶颈

1、缺乏资金。村镇建设档案室不是设在镇规划办公室就是设在镇建设办公室,还有少部分属镇政府办公室管理。由于各级对档案室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档案室每年既无专门的行政拨款也无正常的使用经费。只能是所在的办公室,挤出少部分资金来维持档案室的日常工作。开展目标管理达标定升级工作,所需经费只能依赖上级给予支持。

2、库房办公场所不足。档案室所在的地方大都是由综合使用的办公楼或简易的平房充当。因此库房建设既不符合标准也不规范,而且用房相当紧张。不是库房和办公室合二为一,就是缺少技术用房,在建筑面积上与上级要求相差较远。

3、业务技术力量薄弱。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档案员,都是非专业出身,也没有受过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因此,对档案业务知识知之慎少,专业技术力量很薄弱,只能维持简单的收集和保管。

4、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明确。徐州市下辖3县2市和享受县级独立权的2个区享有城建档案管理权,其中有3个县级单位的村镇建设档案室隶属镇规划办,1个县级单位的村镇建设档案室隶属镇建设办,2个单位的村镇建设档案室隶属镇政府,1个县级单位的村镇建设档案室由镇政府和镇规划办各管一半(镇规划办、建设办、分别是县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全市113个建制镇有村镇建设档案室的,没有一个是经过某级正规部门批复所成立,都是无建立批复、无编制、无编制人员的档案室。村镇建设档案室的建立,到底该哪一级批准才算有效,至今也说不清楚。徐州市现在执行的是,由县、市、区城建档案主管部门审批。

三、解决的对策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随着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计生工作档案愈来愈多,如何加强人口计生档案的管理,更好的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是摆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从事人口计生档案工作多年,从中悟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愿与大家共勉,相信对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是人口计生事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技术性,对从事档案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健全档案管理队伍,努力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同时,要定期组织所有专兼职档案员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要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专业档案的管理

在多年的人口计生工作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专业档案。像生育证 、计划生育服务手册 、社会抚养费征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文书 、病残儿鉴定 、计划生育并发症鉴定、“两非”案件案卷、农村计划生育优待政策奖励扶助档案等等。这些档案对人口计生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计划生育专业档案管理刻不容缓。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计划生育专业档案收集、归档、整理、利用,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一套管理科学、查阅方便的管理制度。

3重点加强基层计生档案管理工作

各级在管理好局机关档案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所属直属单位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尤其是正值各级换届期间,更要加强对乡镇计生办、村计生服务室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各乡镇计生办要加强档案室建设,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在换届期间要妥善保管和完整移交村级计划生育档案资料,重要档案资料如台账应在换届前统一收集报送乡镇计生办管理,防止出现毁损丢失现象,确保基层档案的完整性。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村级档案记录着村子的发展历史,沿革变化,大事小情,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在村级档案科学规范管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同时面对一些难题和困惑,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当前村级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受组织、机构、人员、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村级档案的管理达不到预期要求,显得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涉农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和双向联系,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或信息滞后。

(三)村级档案条块管理、各自为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基层组织创建、社保医保等),实现村级档案综合管理有一定难度,造成档案整体效用方面发挥不够。

(四)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普遍为兼职且兼职多,不利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建立村级档案管理联动工作机制是村级档案

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建立区(县)委区(县)政府、区(县)档案局、涉农部门、镇乡、行政村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村级档案管理联动工作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是解决当前村级档案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树立全新的村级档案管理理念

树立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前端控制思本文由收集整理想和全程监管理念,并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与和谐统一,对即将形成的村级档案实施前端控制,对正在生成的村级档案进行全程监管与掌控,对已经形成的档案进行有效的保管和利用,确保村级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与安全有效。

(二)明确“联动机制”的内容

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科学的方法为依托,优化合理的机制为保障,建立以区(县)委区(县)政府为统领、区(县)档案局为主导、涉农部门主动协调配合为保障、镇乡政府为主体、行政村为管理重心的村级档案管理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地位明确,职责分工清晰,协调联系紧密,主体保障有力,工作重点突出的村级档案管理模式。

(三)掌握“联动机制”模式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

1 进一步提高区(县)委、区(县)政府统领村级档案工作的领导地位,推动村级档案工作开展

区(县)委、区(县)政府统领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区(县)委、区(县)政府要充分发挥指挥优势,将村级档案工作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使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成立区(县)委、区(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档案局、涉农部门和镇乡为成员单位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级档案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适时出台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文件,为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 强化区(县)档案局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运转平台,形成沟通协调中心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处在村级档案工作前沿,抓好三方面工作:

(1)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2)与涉农部门形成双向沟通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建立分工协作的联系制度、监管制度、定期报告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积极主动开展与涉农部门的双向沟通和紧密联系,以主动沟通协调为保障,形成联系紧密、沟通及时、信息共享的态势,共同解决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3)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为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一要将村级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部门和人员负责。二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指导长效机制,使工作制度化、周期化和常态化。三要因地制宜,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强化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四要直接参与农村重点领域、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的监管,对正在生成的档案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指导。五要树立推广典型,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3 发挥涉农部门职能优势,实现双向沟通与协调

各涉农部门在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参加区(县)委、区(县)政府、档案局组织的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共同研究制定涉农档案管理政策、规范和标准。同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做好各项活动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衔接协调、联系沟通工作,共同推进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2)积极加强与档案部门和其他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切实解决村级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方面的不足,为村级档案工作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3)各涉农部门要主动把档案部门列入重点涉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到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同检查、同总结验收。

4 充分发挥镇乡政府承上启下主体作用,为村级档案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1)整合来自区(县)委区(县)政府、涉农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关于村级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要求,指导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档案管理部门和涉农部门,通过多向沟通、达成共识,制定统一标准。

(2)履行对村级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能。列入镇乡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和人员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村级档案工作制度,对机构设置、收集、保管、利用等各环节做出明确规定。

(3)建立村级档案管理奖惩评价机制。将村级档案纳入村整体工作和村干部的考核体系,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适时考核评价村级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5 以行政村档案管理工作为对象,形成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村级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各行政村必须明确一名村干部主管档案工作,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村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符合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

(2)加强村级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注重档案人员的选配和培养,并保持相对稳定,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村级档案人员培训,着力强化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3)夯实基础业务工作,实现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一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级档案综合分类方案,将涉及民生的档案材料全部纳入归档范围,确保收集齐全完整、准确有效、整理规范,不断加强村级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二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配备符合“八防”要求的设施设备,不断加强确保村级档案安全的安全体系建设。三是主动开展利用工作,积极编写村史、大事记等编研材料,通过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提供利用和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村级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4)创造性开展工作,使村级档案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一是树立“大农村”理念,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级部门的工作都要落实到农村具体工作中。只有通过村级档案才能还原各级党委、政府涉农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情况,才能保障农村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合法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二是统筹兼顾、创新工作方式。学会“借、搭、捆”,“借”,就是学会借力,借助有关部门的政策、人力、物力优势开展工作;“搭”,就是学会搭车,使档案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协调进行;“捆”,就是把档案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整体发展。三是围绕中心,建立农民需求档案,形成本村特色,逐步建成农民需求档案体系。

(四)抓牢实现联动过程的方式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土档案;新农村;制度;管理

临朐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345个中心村,总人口83.43万人,是个人口和土地大县,近几年来,该县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档案工作,并且以搞好土地档案工作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国土档案是土地历史的真实记录,具有凭证价值和法律效力它详细记录了各项目建设占用土地的情况,土地分类的变化及每一宗房地产的土地权属来源,交易变化过程,是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国土工作的科学依据,与政府的工作和群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各种历史资料、数据,对揭开历史遗留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国土系统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

临朐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县档案局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国土系统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人员,将档案工作纳入分局总体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岗位责任制考核和各项工作程序,建立起了科学有效的档案监管运行机制,从而确保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保管、保密、查借阅、统计、鉴定销毁、交接清点、安全管理及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并严格落实执行。

3.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将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等分门别类进行了整理,并全部移交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

4.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县国土局和辛寨国土分局、寺头国土所全面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建立起了数字档案室。

5.加强档案安全管理,设立档案专用库房,配备了能够满足档案保管需要的装具和现代化管理设备,落实“九防”措施,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6.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编制了全宗卷、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电子目录等检索工具,搞好档案查阅利用,并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编写为国土资源管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生产服务的档案资料。

目前,县国土局存储各门类档案共218135卷(件、册),安装了规范的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录入各类档案目录15万条,做到了组卷合理,保管期限划分准确,目录清晰,案卷标题明确,装订规范整齐。2015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特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评审验收。

二、以完善土地管理档案档案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面展开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意见》,强化措施,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机制,使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成为新农村建O的重要促进力量。

1.加强档案基础建设,确保档案质量。加强对镇(街道)机关、站所、社区、中心村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的指导,实现了完整收集、规范立卷、注重利用的目的,科学规范了农村档案工作。建立了文书、财务、换届选举、村民、土地延包、流转、农业科技、税费改革、粮食直补、下乡补贴、党建、计划生育、国土管理、文明户创评及特殊载体等门类的档案,案卷质量达到国家规范标准。

2.以人为本,健全民生档案工作。与组织、民政、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残联、国土等部门联合,建立和完善了包括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面向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以及农村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农村劳动力、计划生育、农村教育、农村党员、惠农补贴、村民宅基地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等,形成了涵盖整个民生的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利用体系。

3.以点带面,稳步全面推进。根据《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乡(镇)实施办法》、《潍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社区)评定标准》,按照“以点带面,加强指导,全面推进”的思路,结合临朐县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在五井镇、寺头镇和城关街道兴隆村、李家庄村、寺头镇宫家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村创建工作,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应临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逐步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档案工作机制与档案服务方式。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村级档案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在近些年的不断深入,而村级档案作为记录新农村实际建设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也开始愈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做好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农民的民利和物质利益做出有效维护,还可以为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档案管理在农村的重要性

村级档案不仅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十分丰富,还是我国农村政策、农业产业、农村各项工作多年发展情况的重要见证。村级档案主要包括了民主选举、农村党建、经营承包、村务公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是我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和农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全面的记载了农村地区各项工作的真实情况。因此,村级档案的收集也应当以上述讲解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期间形成的文件资料为重点,以此为更新农村政治、社会、文化、党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提供完善的资料参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关村级档案的材料收集不健全,归档率相对较低,导致很多村级档案中只有一些由上级所下发的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等,且这些资料的时间也基本都是最近几年的,无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定的现实保障。

二、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案

(一)完善层级管理网络建设。首先,我国负责档案行政管理的部门需要通过深入调查来制定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通过成立市/县、镇、村三级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各个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而各级管理小组也需要将村级档案管理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之中,并成立领导小组,将分管档案工作规划到每个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中。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村级档案管理制定出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通过划定档案归类范围和保管期限的方式,尽量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行政部门日常工作中,对其管理内容进行部署、管理效果和水平进行检查与考核。为了确保这一管理策略的实效性,政府部门可以先在一些整体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管理试点,在试点成功后,通过总结其管理经验的方式,在各个地区推广。其次,强化对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此类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村级档案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最后,我国各个乡镇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到其辖区内各个村庄进行档案管理效果的初步检验,确保辖区内各地区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在辖区内形成完整、连贯的档案管理工作网。此外,对于我国针对村级档案管理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要确保其能够自上而下逐级传达、贯彻落实;而对于基层提出的各项管理要求,也可以通过这一工作网络由下而上的提出,由各个上级部门通过层层把关的方式解决,以此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科学规范的展开。

(二)施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案。对于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应该建立其“一步到位”的系统化档案管理体系,对该地区的所有村级档案施行集中管理;对于经济水平较差、经济发展过于平稳的地区,则应当先提出村级档案的基本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基本管理设置的配置。而后在结合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创造各类对提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有利的条件,最终实现对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处在贫困山区的农村,不仅不能够提出过高的档案管理要求,还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其足够的照顾。在管理村级档案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机构只有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才可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整体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为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建立完善的档案层级管理体系和网络,才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从而为我国建设新农村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档案天地,2012(12):43-44.

[2]王赛春.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档案天地,2016(06):38-40.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限制,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树立档案工作是“一线”的理念、“人的档案最重要”的理念、走出档案发展档案的理念,推动档案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管理,确保乡村两级档案的保管安全

一是要创造条件改善乡镇和村委会档案保管条件,增强基层档案室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档案应急工作体系,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和极端情况时有应对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坚决避免把制度讲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现象。在管理上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四是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有条件的乡镇要有计划地添置扫描仪等设备,逐步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处理工作,尽早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化。

(三)夯实基础,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乡村两级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关系到农村档案资源到底全不全、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关系到农村档案工作将来能不能很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服务,能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我县各乡镇已于20*年完成了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但多数村委会至今还没有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抓紧制订并完善乡村两级各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国家档案局在20*年在同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制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重新明确了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各村委会在制订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可参考执行。制订和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时,一是要把新产生的一些门类或内容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二是要把涉及广大农民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有关民生的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延长保管期限。另外,今后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根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及时增补新的内容,从而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完善。

(四)突出重点,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的监督和指导

一是加强监督。县档案部门将在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把对涉农单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重点检查该归档的是不是都归档了,保管期限定得是不是合理?确保把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都收集齐全、完整归档,为提供利用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指导。加强对村委会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途径。重点是指导各村委会开展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升星级工作计划,县档案局已印发了泸档字〔2009〕5号文件。在今天的会上,王副县长还将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村委会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共有81个村委会和5个城市社区,至20*年底,已完成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其余76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计划在今年内完成。

(五)提升质量,强化乡村两级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来考虑和安排。一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价值与作用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要修改不利于各方面特别是普通农民利用档案的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降低利用门槛,方便群众利用;三是要主动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介绍档案信息,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四是档案人员要热情服务,对利用者热心解答问题,热心提供档案,开展深入服务;五是要主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六)丰富馆藏,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县档案部门将进一步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一是采取措施加大依法接收档案的工作力度,将涉及民生的档案、反映本地特色的档案以及撤并乡镇档案接收进馆,为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打好基础;二是广泛征集流落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防止资源流失。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关于征集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的通知〉的通知》、《*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档案征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名人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征集方式和渠道,对散存、散失在民间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珍贵档案、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开展征集工作,防止珍贵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加强重视重大活动档案,切实落实《*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事件),现场拍摄收集活动(事件)档案。

(七)以人为本,重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进一步规范各类社会保险保障、食品安全、、宗教、婚姻、土地承包、山林延包、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破产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重视、发挥这些民生档案在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对馆藏档案及现行公开文件中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把档案中含有大量民生信息,与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息息相关的,如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知青档案、人员档案、土地承包与流转档案、林权档案、移民档案、土地征用拆迁档案、房地产档案、就业档案、医疗档案、保险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学籍档案等等,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信息化,优先开发利用。

密切关注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辟的新领域、开展的新工作,为这些新领域的工作及时建档,及时把各种新形成的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各类档案建立起来、收集起来,如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就业培训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民情档案、土地流转档案等多种类型的民生档案,把它们列入归档范围、收集范围、进馆范围。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为重点,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规范建档、有效利用,提高村级档案管理整体建设,为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纳入长远规划。全区小康示范村建档合格率达到100%,(建档示范村暂定为如下几个村:七河乡五峰村委会、金安乡龙山村委会、金山乡金山村委会、束河办事处黄山社区、西安街办事处寨后社区),2012年实现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三、方法与步骤

(一)启动阶段:

3月开始,按照古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精神,对全区行政村档案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

3月,明确1-2个小康示范村进行档案试点工作。3--4月,分片开展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业务指导。

5—2011年10月,全面开展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

(三)总结检查阶段:

10月,由区档案局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全面推进阶段:

11月--2011年12月,以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为样板,全面开展小康村建档工作,2012年1月组织抽查或检查。

四、工作要求及责任划分

根据工作计划,按照建档要求,抓好试点工作,热情服务,认真指导,严格督查的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村级档案规范化,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超级秘书网

责任划分:

王晓兰负责祥和办事处义和村委会。

杨泽帅负责金山乡金山村委会、七河五峰村委会。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接到省局《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管理情况的调查》(#档发电<20__>6号)通知后,我局立即组织市、县(区)档案人员,对所辖范围内新农村档案的管理情况,采取交通沿线村与边远山区村相结合,经济发达村与经济比较落后村相结合,档案管理示范村与档案管理较差村相结合的办法。抽组16人,深入到365个行政村,进行了现场查看、询问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予后。

一、目前新农村档案发展的基本现状

我市辖6县1区,102个乡镇,1522个行政村。已建档1496个村,占总数的98.3%,未建档的26个村,占总数的1.7%。从建档的标准看,标准比较高的档案室262个,中间水平的1234个,较差的26个。从档案的主要内容看,有土地承包、林产林权、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民政优抚、“两勉一补”、农村低保、医保、村委会记录、照片、奖牌以及锦旗等档案,总计22.1万卷(件、册、盒),是一批真正反映“三农”问题的宝贵财富,是直接记录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农业产品和农业科研的重要记录,也是最直接为老百姓利用的重要服务载体。

它始建于建国初,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而产生的一级村级档案室。它创建于合作化时期,停顿于“”期间,恢复整顿于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抓建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重点提高于“十一五”期间,走过了漫长曲折的57年历程,积聚了一批庞大丰富的档案群体,初步形成了有领导、有人员、有装具、有管理的档案管理雏形。它的发展状大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995年。这46年是农村档案自行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5年--1996年。这两年是农村普遍开展摸底调查,初步提出新农村建档设想的阶段。第三阶段是1997年--1999年。这三年是农村抓点示范,普遍推广,促进发展的起步阶段。第四阶段是20__年--20__年。这五年是实施整村推进,全面抓建,推动农村档案全面发展的阶段。第五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这四年是实施面上抓巩固,点上抓提高,农村档案管理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五个阶段的工作,摸清了农村档案的现状,理清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的规划,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在我市农村出现了四种发展类型:第一类是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典型示范档案室。这类档案室是“十一五”期间采取“三帮”(帮助整理、帮助装具、帮助制定管理)措施,重点抓建培育的一批示范档案室,它普遍达到了“五有”(有独立档案室、有铁质档案柜、有管理制度、有分管领导、有管理人员)、“四全”(档案收集齐全、存放安全、检索工具齐全、设备齐全)的标准。档案的分类科学,期限划分准确,案卷整洁,排列整齐,微机管理,防火、防盗、防水、防尘、防鼠等设备配套完备,管理的档案都在600卷以上。达到这一标准的示范性档案室全市有262个村。如崆峒区柳湖村、泾滩村、静宁县小山村、华亭县神峪村、泾川县的康家村等一批档案室,都建立起了约30平方米的档案室,而且档案室均三室(档案室、查阅室、利用室)分开,管理的档案都在600卷以上,而文书、财务、产权登记,户籍、计生工作、“两勉一补”的档案收集齐全,特别是柳湖村管理的900多卷档案,自1950年至今未断档,档案管理的特别规范。这些村大部分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交通方便,也便于档案部门派员指导。第二类是抓建了一批合格新农村档案室。这部分档案室全市有1496个村,一般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根据国家档案局、农业部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农村普遍推行村级建档达标规范化管理,集中抓建的一批合格档案室。这些档案室总体处于“四有四不高”的现象,即有档案室却标准不高,有档案装具却规格不高,有档案存放却质量不高,有制度上墙却制作不精良,档案管理处于一般化状态。没有独立的档案室,档案室都在村部设立,柜子不统一,有铁质的、有木质的,档案室大部分是土木结构修建的。档案的收集不完整,档案的整理、装订时好时坏,不太一致。一些防火、防水、防尘、防光、防鼠的措施不齐全,管理的档案都在300卷左右。如庄浪县的李庄村、灵台县的水泉村、泾川县的#沟村等档案室,尽管都修建了档案室,也存放着档案,但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不够到位,利用率不高,档案的管理制度都很不健全。这些村大部分经济条件一般化,交通也不是十确分便利,距县城都在30公里左右,人均收入1500元,经济条件都处于中间状态。第三类是较差的新农村档案室。这部分村全市有26个,档案大部分是“家庭式”管理,基本上处于“三少三断”的情况,即有形成的档案,但在档案室存放的很少,档案年代断接;有固定档案室的很少,档案随人员更替分断管理;有检索工具的很少,续号断编。档案管理随着档案人员在流动。档案人员更替档案却不移交,甚至有的随着档案人员的更换档案随之流失,这类档案室管理的档案都在100卷左右,有个别村至今无档案。如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解放至

今未存一卷档案,都随着人员的变动,档案自行销毁。大多数村管理的档案是“袋袋型”、“捆捆型”档案,既没有科学分类,也没有期限划分,以捆绑代替组卷装订。这类村大多数属于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档案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如庄浪县上洼村、泾川县下梁村、灵台县清山村等少数村,一般距县城50-60公里,非常闭塞,形成的档案很少。第四类是在新农村中产生了一批新档案。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承包过程中产生的合同资料。二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农合会工作会议资料、与重点医疗机构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农会工作现场督查纪录、新农合政策宣传资料、参加农合农民花名册。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实施方案、村庄建设规划、人畜饮水、林果基地、绿化造林,沼气池建设。四是林权改革产生的荒山荒沟承包合同。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产生的劳务输出统计表,劳务培训花名册等一批新档案。二、目前农村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村档案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农业部门不抓,主管部门不管。作为乡镇一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档案从不提及、不要求、不督促、放任自流。作为档案部门力量不足,加之村级档案不进馆,在指导上也有轻视思想。致使农村档案发展50多年来,起步维艰,进展缓慢,工作难度较大。

2、农村档案发展不够平衡。平凉1.1万平方公里,农村占地面积0.9万平方公里,其分布着1522个行政村。它们各自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们的文化程度都相比差距较大,致使农村档案千差万别。一些比较偏远、经济困难的村,领导不够重视,档案的管理设施比较差;有些村的档案随着文书人员的流动,没有集中管理,档案的管理条件很差;有的村档案收集不全,断代断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捆绑乱堆,造成农村档案管理不规范、不统一。

3、农村档案管理缺乏经费保障。村级档案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相距较远。多年来,农业部门和主管部门在经费上不投入,主要靠村委会自筹资金解决设备,修建档案室,档案部门又无经费帮助。这样造成经济条件差的村也无法改变现有条件,只能靠“家庭式”存放管理。这是农村档案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4、农村档案人员业务不熟。农村档案人员更替频繁,文化素质低,长期存在着培训工作跟不上的问题,加之国家近几年对文件整理归档变动快,造成业务生疏,管理工作跟不上。

三、今后应加强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

农村档案资料是覆盖农村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也是建立方便所有农村人民群众想利用的重要档案体系。它是加强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助,是保证农民政治、经济、生活权力的重要证据,也是村务、政务公开的主要场所。今后加强农村档案工作,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应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国家和省档案部门要与农业部门一起制定下发新农村建档的具体政策规定,把农村档案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把农村档案室和文化室提到相同的位置,明确新农村档案工作是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立抓农村档案工作的新机制,列为年度工作目标的考核体系,经常督查、考核、加大管理。

2、应从经费上给予保障。新农村建档应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经费中解决。农业部门具体提出实施的计划,明确修建农村档案室、配备装具、防护措施的具体规定和经费开支专项办法,这才是解决农村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部门协调配合打造工作合力

为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公安县始终依托村级阵地建设来开展“三农”档案工作,通过“三农”档案来丰富村级阵地建设。县委、县政府从领导力量、工作部署、基建投入等多方面、全方位大力支持,全县形成了全员上阵、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1.抓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档案局联合牵头,成立了 “三农”档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邹永华,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立贵,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勇等县领导参加领导小组工作,县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局、财政局、人口与计生局、气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事关“三农”档案发展的重要问题,并就重大问题向县委汇报。各个乡镇、农村相应组建了工作专班,由一名班子成员主抓,将“三农”档案工作作为乡镇、村班子集体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评先表模的参考依据之一。以县委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分别明确了县、乡、村三级职责,实行责任到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在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指导上下工夫;涉农部门着重在实施“三农” 规划,扶持“三农”档案建设上做文章;乡镇、村着重在配齐档案干部,检查督办上抓落实。

2.抓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过去,农村档案管理存有一些问题,如有的村档案无人管理;有的村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散失严重,利用率低。针对这种情况,公安县在抓“三农”档案工作时,把档案宣传引导作为重点贯穿始终,广泛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形式组织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档案法律法规,使档案观念深入人心。

3.抓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三农”档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的村,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结构状况等,都不会完全相同,对档案的需求也就会有所不同。该县在开展村级档案工作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硬套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种方法,允许有差距。对经济条件好的村,要求其建立高标准综合档案室;对经济条件差的村,要求其有领导分管、有档案员、有制度、有档案、有柜架。花基台地区是市、县两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配合示范区建设,县委将其作为“三农”档案示范区,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在规划、投入、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很好地发挥了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全县尚有30多个基础较差的村规划安排在今后1~2年进一步完成村级档案提标升级工作。

4.抓资金投入,提升档次。县政府及时帮助解决“三农”档案经费、设施设备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工作条件。近三年来,县政府已投入村级档案建设资金20余万元,县委组织部每年从县管党费中拿出1万元对“三农”档案干部进行1~2次业务培训。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直各部门积极开展“两联一带”活动,大力支持对口联系村档案室建设,累计共捐助专项资金16万元。

加强规范建设确保工作质量

在开展村级档案工作中,公安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与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相协调,狠抓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确保建档质量。

1.规范阵地建设。从去年以来,公安县紧紧抓住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契机,将村级档案室纳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以县委组织部名义下发了《关于在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坚持两项工作一并安排,一并检查,一并督办。全县56个新建村、119个改扩建村统一按要求设置2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档案室,并配备了铁门、铁窗、窗帘、灭火器、档案卷宗卷夹及4~6节标准档案柜等设施,达到了“五有”要求。

2.规范档案建设。县委组织部、县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公安县村级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对全县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村级档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档案,重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档案;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重点是农村合作医疗、低保群体救助、土地二轮延包、税费改革等方面的档案;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的档案,重点是基层党建、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方面的档案;与农村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档案,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户籍管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场建设、科技文化大户等方面的档案。结合公安实际,制定了《公安县村级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要求各村严格按照文书、科技、专业、声像、电子和实物档案6大类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参照机关档案业务建设规范,按照分类科学、排列有序、编目准确、装订美观、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检索利用方便的要求进行组卷、装订。规定每年4月为全县“集中立卷月”,集中时间进行案卷整理归档。目前全县村级档案共组卷、装订各类档案20多万卷。有的村还因村制宜,扩大收集面,不断拓展丰富建档内容。如斗湖堤镇大圣村收集了自1958年以来的所有文件资料。杨家厂镇沿江村将历来获得的奖杯、证书等实物集中起来,设立了专门荣誉陈列室。

3.规范制度建设。针对村级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各村都制定了文书立卷归档、档案保管、档案借阅利用、档案保密、档案员岗位责任制等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使村级档案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规范队伍建设。解决村级档案管理不规范的根本途径是加强业务培训。全县建立了村级档案员定期培训机制,每个村相对固定一名文化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档案员,以县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业务培训,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开展一至两次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一些档案业务工作操作技能,培训时间一般利用农闲季节。通过培训学习,造就了一支业务熟练的村级档案工作队伍。

开发档案资源服务农村发展

公安县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成果,坚持一手抓建档,一手抓服务,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聚民心、解民忧、促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

1.为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服务。各村建立了“政策超市”,将税费改革、土地二轮延包、征地补偿、两免三补等现行文件在村务公开栏全部进行公开,村民不出村就可到“超市”查阅自己所需的相关资料。仅农村税费改革资料而言,全县324个村共整理农村税费改革档案5816卷、7927件。斗湖堤镇大圣村杨林组通过查阅征地补偿文件,有效避免了一场纠纷;杨家厂镇福利村一位种田大户通过查找惠农政策,成功获得购机补贴。自“政策超市”建立以来,全县共接待查阅群众1.5万人次以上,调档近2万卷,实际解决各类问题2200多件。

2.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全县各地利用农业科技档案,将种植技术、虫情灾情、农时气象等信息制成简报,或编发成短信,发送到农民手中指导农业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埠河镇天心眼村是远近闻名的“乒乓葡萄”村,全村葡萄种植面积2000多亩,占该村总面积的90%,300多户农民家家种葡萄,年产值近3千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从2005年起,该村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加大对葡萄生产、研发、管理、经营、服务等过程中的档案材料收集力度和科学管理,引导26户种植大户建立了葡萄档案,并利用档案信息帮助农民总结经验,了解市场,及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组织档案人员利用档案室有关档案资料,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写农村历史沿革、领导变动、大事记等资料,为农村各项工作服务。2006年,县委为了解决部分离职农村党支部书记生活困难问题,决定对从建国以来曾连续任12年或累计任17年村支部书记的离职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养老补贴政策,初步摸底符合条件的人数达400多人。但由于年代久远,核实这部分人的任职年限较为棘手。县委组织部及时启用了村级档案中的基层组织卷,通过查对有关选举资料、任职通知等,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完善规范脱贫攻坚以来产生的所有档案资料,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巩固脱贫成果为主线,以原始资料为基础,以印证性资料为要件,确保各项资料齐全真实,实现贫困户进出轨迹随时可查、随时追踪,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村户档案资料要能充分印证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村户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内容真实、过程真实、数据真实,防止弄虚作假、编造资料等行为,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信、经得起检验。

二、主要内容

(一)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以户为单位建立贫困户档案资料,存放于贫困户内。档案封皮要写清楚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脱贫状态,并根据户内实际情况对清单目录进行如实勾选,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主要包含4类18项。

1.基础工作方面:包括贫困户帮扶连心卡,《扶贫手册》、分年度家庭收入测算表。

2.精准帮扶方面:包括“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需上墙),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证明,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代缴)凭证,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票据,住房安全等级认(鉴)定表(或竣工验收表),住房安全达标认定书。

3.精准退出方面:包括贫困户退出验收达标证明。

4.其他方面: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报销凭证(或医疗费用报销明白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合同和还款凭证,公益性岗位聘用合同(协议),合作社带动协议,入股配股带贫协议(或入股分红凭证),入股协议书、股权证及分红记录表,农业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培训证书,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明白册。

(二)村级档案资料。村级档案资料要体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过程,按照要求分类装档,档案盒标签要醒目清楚,便于查阅;村级档案资料重点包含4类9项内容。

1.基础工作资料:贫困村2018-2020年脱贫攻坚规划。村级常住人口花名册、驻村帮扶和结队帮扶花名册。

2.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资料(按年度规范):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程序性资料。

3.精准帮扶资料:农村饮水安全花名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接受教育情况花名册,基本医疗保险和享受参保资助花名册,住房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不需改造的危房等台帐,产业和就业扶贫台帐。

4.贫困识别退出资料:贫困村退出程序性资料。

(三)驻村帮扶工作队资料。工作队要在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村户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及时规范运转驻村帮扶工作队各项台账资料;驻村帮扶工作队资料主要包括8项内容。

1.文件类档案资料:省、市、县印发的脱贫攻坚文件资料。

2.出勤请休假资料:考勤签到簿、请销假记录、工作队职责分工、轮流值班计划表。

3.学习会议类资料:学习计划、会议记录、党小组会议记录、工作日志。

4.工作台账、花名册:驻村工作队工作台账、帮办实事好事台帐、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台帐、群众来电来访记录、帮扶责任人与帮扶户结对帮扶花名册。

5.公示公开台帐资料:督促村“两委”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开台账、工作交接清单、工作队经费使用报销台账。

6.总结整改类台帐资料:工作队工作总结、季报表、帮扶单位台账、问题整改台帐。

7.上墙张贴资料:驻村工作队员信息公示牌,驻村工作公示栏,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队内分工,扶贫政策宣传材料等。

8.其他资料:“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村内留存备份,工作亮点,其他阶段性工作台帐资料等。

(四)乡镇档案资料。按照《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文件和村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管理要求,分类梳理归档,严格规范管理。

三、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整理工作采取全面核查的方式开展。以村为单位,对全镇范围内所有贫困人口的村实行村村过、户户清、项项核。由镇扶贫站进行业务指导,严格对照规范标准进行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实现档案资料分类清晰、信息真实准确、填写规范详细。

(一)提高思想认识。档案资料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体现,更是开展精准帮扶的基础;各村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责任意识、精准意识,要深入村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算细账、核准账,确保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信息准确、利用高效。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在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宜都市领导强调档案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忠实记录者,没有档案或做不好档案,就是对社会发展不负责任;档案是发展环境的忠实服务者,没有档案或做不好档案,就是损害宜都发展环境;档案是和谐社会的忠实维护者,没有档案或做不好档案,就是埋下了矛盾纠纷的隐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同部署、同建设、同检查、同验收。市政府每年都主持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专门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2005年,宜都成为湖北省“三农”档案工作示范点,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水平的提升。

在市委统一领导下,乡镇办事处、市直各部门把抓好档案工作作为检验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各司其职,全市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新农村档案建设领导小组,市直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积极与档案部门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2006至2007年,市委组织部与市档案局联合对农村基层组织档案工作进行了严格规范,2008年,市委组织部又与市档案部门一起,对农村基层党员个人档案建设进行了严格规范。

通过落实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扶持资金、档案工作专项经费、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经费等渠道,以多种投入途径,整合多项资金来源,不断加大对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市、乡、村三级累计投入档案建设经费达到4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档案设施设备状况,保障了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

夯实基础,拓宽领域

近几年来,宜都市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根据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引导,主动围绕“农”字建档,真情服务“三农”,使新农村建设档案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夯实基础。我们以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工作,不仅市直部门档案水平提升,乡镇、办事处和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也大幅提升。

1 规范行政村档案。宜都市制定了行政村档案规范化标准,并采取先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档,然后开现场会等方式,推广试点单位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市123个村全部达到了规范化水平。一部分村还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实现了“鼠标一点、资料可见”。

2 规范乡镇、办事处档案。宜都市将乡镇、办事处档案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把检查结果与效能建设有关奖励政策挂钩,极大地推动了乡镇、办事处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水平。其中省一级2家,省特级1家。乡镇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全部实现目标管理,乡镇站所都建立了档案室。其中派出所,财政所、卫生院、初级中学等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陆城财政所档案管理达到省特级标准。

3 提升涉农部门档案水平。各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构建新农村建设档案整体格局。2005年,市直涉农8部门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三农”档案工作的意见》。2008年,市档案局、民政局、农业局联合转发了《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各涉农部门自身档案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水平不断提升。市农业局档案工作2006年荣升省一级,2008年积极创建省特级。市林业局投入10余万元,对全市17万份林户档案和村集体林改档案全部进行了规范整理,做到了林地、林界、林木、林农、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等各种林改资料齐全归档,安全保管。

二是拓宽领域。新农村建设档案,领域广阔,工程浩大。宜都市以宽阔的视野来开展工作,在涉及农村经济体制、生产生活、管理经营方式以及农村基层民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工作中普遍建立档案。

1 建立农村改革档案。全市普遍建立了农村改革档案,涉及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合村并组等内容,资料翔实,在该市鸡头山村、十里铺村等,档案就是村情社史,记录了一个村的历史变迁。

2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档案。全市已建立起波尔山羊繁育、农业综合开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人畜饮水、果树苗木繁育、退耕还林、天保林、水产养殖、柑桶营销、茶叶种植、国土资源保护、生态农业等科技项目档案。

3 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全市普遍建立了农民信贷、计划生育、社会泊安、村级财务、科技示范户、文化中心户、农村经营大户、文明创建、扶贫救灾、合作医疗、农民健康档案,健全了党员个人档案和村民档案。

4 建立特色档案。近年来,我们围绕各地的农业主导产业,相继建立了名产名品档案、产业大户档案;在中国谜语第一村青林寺村,为谜语传承人建立了名人栏案;陆城办事处原来有20多家集体企业,为处理破产后的遗留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规范了破产企业档案。宜都是全国故事之乡,有关部门利用档案资料、根据民间口述,先后整理出版了《宜都地名故事》、《宜都古树名木传奇》、《宜都桥故事》、《杨守敬故事》等一批乡土文献,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深化服务

在利用基层新农村建设档案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档案发挥了“三服务”的作用,即服务党务村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服务新农村建设规划,正确看待历史,科学规划未来;邯务农业结构调整,选准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一是档案服务农村稳定。农村的和谐,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农民的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我们针对农村促和谐保稳定的需要,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基点,紧紧把握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抓好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农村矛盾排查、农村换届选举等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监督约束作用、保障依据作用和评判查考作用,为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2007年年底,五眼泉乡鸡头山村村干部报酬公布后,有人对一位副书记的工资上调有意见,村党总支书记当时查出村民代表议事记录,原来是村民代表认为这位副书记工作出色,把他的工资增加了,村民们心服口服。陆城办事处龙窝村在招商引资中发生了一起土地用地纠纷。该村有一处关闭企业的闲置土地60亩,本应是集体土地,一部分村民为了自己的私利,硬说这部分土地已划分到了农户,经过反复查档案,找记载,确证这块土地属于村集体,明确了土地归属。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要求,建立全面反映农村情况的村情档案,及时增补每个村的发展动态,梳理一批群众关心的、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村情,实行镇、办事处、村三级联动,推行等级风险管理,责任化解,限期解决,及时销号,张榜公布,动态管理,失职问责,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档案基本内容

1、固定档案,主要包括:

(1)村居概况。主要包括本村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名称变更、历史沿革、重要史实、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集体主要经济收入渠道,村级主要特点或特色。

(2)组织建设。村党支部(党委、总支)、村民委员会及群团组织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及在选举、换届、人员任免、奖惩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各项民主管理活动和制度建设以及村规民约等资料。

(3)计划生育。主要包括各村已婚育龄妇女调查统计、计生指标分配、流动人口管控、人口学校建设及使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独生子女费发放等情况。

(4)村级经济。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农林牧副渔的各种基本数字统计表、农民人均收入、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内容。

(5)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山林、荒坡、河坝、坑塘的证件发放登记表以及协议书,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宅基地审批,集体土地的经营、发包等情况。

(6)资产管理。固定资产购建情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农村道路修建情况、购置农机具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情况等。

(7)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村财务计划,集体各项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每月财务收支明细,收益分配、财务公开,村级一事一议,兴办公益事业向农民筹资筹劳等情况。

(8)政策补贴。主要包括各级党委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如种粮直接补贴、购置农机具补助;退耕还林款物补助;兴修水利人畜饮水补助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等事项。

(9)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龄、优抚、五保、低保资金分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被征地农民安置情况、村级补贴、生活补助等福利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伤残复员军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和待遇落实,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等情况。

(10)稳定。主要是指辖区范围以内发生的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社情动态,特别要关注苗头、突发倾向及发展态势;宗族、派系斗争;上访户、涉军、涉诉、原民师等不稳定人员思想动态、群体行动等内容。

(11)综合治理。主要包括人防、物防、技防情况,治安防范和被采取治安刑事处罚人员、原人员、暂住流动人口管理以及后进区域整治情况,村里发生的刑事案件、有影响的治安案件结案情况等内容。

(12)安全生产。主要包括村内企业、矿山、危险品、森林防火、防汛、卫生防疫等危险性大、易发事故部位的监管情况,各类安全隐患日常排查、整改等情况。

(13)户情档案。主要包括姓名、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出生年月、政治面貌、从事行业、婚姻状况,家庭及成员的主要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家庭成员犯罪记录等。

2、动态档案,主要包括固定档案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固定类档案中需要变更的内容,风险类村情。

三、建档方法步骤

1、资料来源。村情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村级自报和包村干部调查、问询、摸排。各村两委负责人要本着既要对上级党委、政府负责,又要对自己、对群众负责的原则,严格按要求收集整理、如实上报。包办事处领导干部、机关包村干部要自觉坚持执行“一岗双责”,随时注意村情动态变化,及时摸排第一手资料,保证搜集的信息准确、及时、管用;要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活动,尤其是新发生的村情变化和突发矛盾纠纷。包村干部要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及时将有关内容记入村情动态档案调查表并迅速上报。

2、审核把关。重点把好两道关:

一是核实关。对收集上来的原始资料,首先由镇村情档案监督管理办公室进行初审,并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查漏补缺,完善修正。在此基础上,由镇分管领导牵头召开组织、司法、、综治、经管、民政、计生等相关部门碰头会,逐办事处、逐村、逐档、逐卷进行印证核实。

二是会审关。镇党委、政府定期逐办事处召开村情民意汇报会,分管领导、包办事处领导以及组织、司法、、综治、经管、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了解该片情况的老同志共同参加,听取镇村情档案监督管理办公室汇报,与会人员逐个就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对有纰漏的地方重新完善。

3、整理建档。村情档案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根据内容分类标准,对搜集的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意见要求,对整理归档以后的村情档案,要按照统一格式,分别由村、镇、市三级建立档案,实行市、镇两级联网。村级要建立全面的纸质固定档案和动态村情台账;镇级要建立全面的电子档案和风险村情监控处置档案,搞好动态管理维护;市级重点监督风险村情档案及三级风险监控处置档案,市档案局负责对村情档案归档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指导。

4、充实完善。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随时更新制度,及时将村级每天发生的重大事项全部补登归档。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不同时期的要求及工作重点和社会稳定形势,确定不同时期的重点问题、关注的重点人员和推进的重点工作,对照固定档案进行复核,及时将有关情况和工作动态修改充实到村情档案中。

四、风险村情控制

1、风险评估。对已收集的村情档案进行评估,针对村情档案中,在事实、依据、程序上存在不合法的问题,虽合理合法但可能引起矛盾纠纷和不稳定的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诉求的问题,群众要求解决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问题,以及工作中因调整利益关系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等不稳定隐患列入风险村情,重点监控处理,按涉及区域范围和紧急危险程度划分出“一、二、三”级风险村情。其中,一级风险村情是指矛盾和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在本村范围内的风险村情;二级风险村情是指矛盾和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在本镇范围之内的风险村情;三级风险村情是指矛盾和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关系超出本镇范围,以及出现特殊紧急情况和事关全市大局的风险村情。

2、预警控制。为确保一级风险村情不出村,二级风险村情不出镇,各办事处、各村要密切注意村情档案的发展变化,在科学分析、超前预测、严谨研判的基础上,按照风险级别,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处置。同时,还要将风险村情及时专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以便了解实情、统筹运作、督促落实。

3、分级化解。实行“分级化解、属地负责、三级联动”运作机制,一级风险村情由村级负责及时消化解决处理,二级风险村情由镇负责组织解决处理,三级风险村情由市里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处理。对于不能立即处理的,要制定应急预案,密切注意、严加控制,待条件成熟时及时彻底解决。

4、挂牌销号。风险村情处置,采取挂牌督办方式办理,根据风险村情具体情况,各村、各办事处要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协作部门,确定办结时限,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控、稳”等措施。坚持“一改一销”、“不改不销”的原则,只有风险村情处置完毕成效明显,方可解除预警,销号具结,整理归档。

五、严格责任追究

1、问责对象:村情档案监督管理工作分管和包办事处领导干部,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全体包村干部,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有关责任人员。

2、问责事项范围。

(1)没有及时搜集、整理、上报并建立村情档案的;

(2)没有及时对风险村情审核评估进行预警控制的;

(3)因掌控不到位导致分管范围内出现违法乱纪、群众上访、等问题的;

(4)没有完成挂牌督办任务的;

(5)擅自更改档案资料,制作虚假档案;

(6)档案移交不及时的;

(7)不能定时听取、分析研究、安排调度风险村情而导致严重后果的。

3、追究方式。主要包括,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免职(罢免)、党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为保障村情档案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贯彻落实,镇里成立村情档案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成员单位要依据职能分工,全面参与,齐抓共管,及时解决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办公室,宗成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风险村情的建档、管理、上报、督办、协调、反馈等工作。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乡镇档案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档案部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自觉地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于2007年12月11日以档发〔2007〕10号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一、乡镇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1.原有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档案法》赋予乡镇人民政府全方位的档案工作职责,而原有管理体制却不太健全。一是管理机构不落实,档案室并非是一个工作机构,没有列入政府机构序列,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实质只是一个档案库房;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各镇档案人员兼职过多,面对工作任务大量增加、上级业务部门对工作的要求和群众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高,事实上光靠一名兼职人员来完成各项工作已不太现实。

2.现行机构编制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政府机构改革以后,镇兼职档案人员仍为1名,而乡镇机关档案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档案的案卷数量和门类增加,室藏内容丰富,已成为集中管理多种门类和多种载体档案的综合档案室。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是目前镇一级机关仍都不设专职档案人员,人员队伍也很不稳定。每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镇档案人员变动工作。

3.传统档案工作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范围越来越宽,镇档案人员除了整理好本单位每个年度的档案和对所属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外,还要做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工作内容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如农村宅基地置换、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档案等。这些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档案,镇档案人员还需要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

(三)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产生的众多变化,各地档案部门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形势对乡镇档案工作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湖南省双峰模式。湖南省双峰县在乡镇设立档案馆,乡镇档案馆是经乡党委、乡政府批准由县编委认可设立,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的机构,与其他站所同级,享受同等待遇,并将档案管理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编制,做到专职专责。一般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任馆长,配有一名素质较好的专职档案人员为副馆长,均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工作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①

二是山东省胶州模式。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建立镇“档案信息中心”,该中心为正股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作为镇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集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信息查阅、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镇政务信息公开、镇情村情教育、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②

三是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模式。2007年1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文中指出:市政府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即在挂东莞市大朗镇档案馆牌子的同时,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的牌子,业务上接受市档案局指导。③

四是村档乡管(村档乡管村用)模式。湖南省怀化市从村级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村档乡管村用的模式。2006年,怀化市档案局将开展“村档乡管村用”工作列入了各县(市、区)档案局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各地选择一至两个乡(镇)进行试点。④

二、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理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

1.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农业农村人员在档案利用者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随着民主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民生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基础不扎实将会留下巨大的遗憾。

2.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来规划和发展。我国乡镇档案工作经过近6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管理本机关档案的范畴。根据《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政府档案工作的职责归纳起来有五大任务,即管理好本机关档案;监督指导本乡镇所属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公共服务等。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在思想认识上提倡和逐步普及一种观念,即改变传统的乡镇档案“工作”观念,树立乡镇档案“事业”的意识。要推进这样一项专门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给予机构、人员和经费上的保证。做到确保四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管理有序、工作有效的档案工作网络,把乡镇档案工作建设成为一项专门事业。

(二)创新体制——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

1.探索并施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意义。“乡镇档案工作的模式” 既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问题,又包括乡镇机关与所属单位之间的监督、指导和互动等乡镇档案工作的运作机制问题,还包括整个乡镇档案信息和实体的流向等实体管理问题。

建立科学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种好的模式可以产生长效机制,起到决定性、改革性作用。原来传统的乡镇机关档案工作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明显地体现出阶段性。现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原有的模式在体制、机制和档案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不相适应之处,我们只有通过对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积极变革才能实现新的适应。

2.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档案工作管理模式。根据各地探索的经验,我们需从中总结出一种相对科学可行的组织形式在我区进行试点,并在取得成功后加以推广,使乡镇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得以真正落实。2008年,我区档案局研究完成了由上海市档案局立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研究》的科研项目,并已在庄行镇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庄行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由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原镇机关档案人员为专职副主任、另配一名档案协管员,形成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全镇档案事业,党政办是档案工作的负责机构,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是乡镇档案工作的事业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全镇从事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负责对乡镇机关及辖区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指导,并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提供利用服务。从而确保《档案法》规定的乡镇政府在档案工作中对档案实体的保管利用和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两大职能全面履行。

(三)经费保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发展资金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在区、县档案事业经费年度预算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镇档案事业的经费列入预算,用于乡镇机关和基层单位合格档案室建设,解决必须的档案装具,为基层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按照《档案法》要求,对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推动乡镇档案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反哺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可能。党和国家把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力不断向农村倾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争取主动,加大投入,以确保乡镇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目标的实现相适应、相协调、相配套。

(四)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法规的修改和业务规范的制订加以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问题要得以根本解决,还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加以保障。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本次国家对现行《档案法》进行修改的机会对此有所突破。

1.在《档案法》修改中,首先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职责。现行《档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却将其限定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即使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无法追究其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乡镇档案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档案部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自觉地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于2007年12月11日以档发〔2007〕10号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一、乡镇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1.原有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档案法》赋予乡镇人民政府全方位的档案工作职责,而原有管理体制却不太健全。一是管理机构不落实,档案室并非是一个工作机构,没有列入政府机构序列,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实质只是一个档案库房;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各镇档案人员兼职过多,面对工作任务大量增加、上级业务部门对工作的要求和群众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高,事实上光靠一名兼职人员来完成各项工作已不太现实。

2.现行机构编制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政府机构改革以后,镇兼职档案人员仍为1名,而乡镇机关档案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档案的案卷数量和门类增加,室藏内容丰富,已成为集中管理多种门类和多种载体档案的综合档案室。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是目前镇一级机关仍都不设专职档案人员,人员队伍也很不稳定。每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镇档案人员变动工作。

3.传统档案工作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范围越来越宽,镇档案人员除了整理好本单位每个年度的档案和对所属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外,还要做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工作内容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如农村宅基地置换、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档案等。这些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档案,镇档案人员还需要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

(三)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产生的众多变化,各地档案部门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形势对乡镇档案工作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各地对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湖南省双峰模式。湖南省双峰县在乡镇设立档案馆,乡镇档案馆是经乡党委、乡政府批准由县编委认可设立,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的机构,与其他站所同级,享受同等待遇,并将档案管理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编制,做到专职专责。一般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任馆长,配有一名素质较好的专职档案人员为副馆长,均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工作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①

二是山东省胶州模式。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建立镇“档案信息中心”,该中心为正股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作为镇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集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信息查阅、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镇政务信息公开、镇情村情教育、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②

三是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模式。2007年1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文中指出:市政府同意大朗镇建立档案馆,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即在挂东莞市大朗镇档案馆牌子的同时,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的牌子,业务上接受市档案局指导。③

四是村档乡管(村档乡管村用)模式。湖南省怀化市从村级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村档乡管村用的模式。2006年,怀化市档案局将开展“村档乡管村用”工作列入了各县(市、区)档案局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各地选择一至两个乡(镇)进行试点。④

二、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理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

1.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农业农村人员在档案利用者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随着民主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民生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基础不扎实将会留下巨大的遗憾。

2.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来规划和发展。我国乡镇档案工作经过近6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管理本机关档案的范畴。根据《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政府档案工作的职责归纳起来有五大任务,即管理好本机关档案;监督指导本乡镇所属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公共服务等。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在思想认识上提倡和逐步普及一种观念,即改变传统的乡镇档案“工作”观念,树立乡镇档案“事业”的意识。要推进这样一项专门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给予机构、人员和经费上的保证。做到确保四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管理有序、工作有效的档案工作网络,把乡镇档案工作建设成为一项专门事业。

(二)创新体制——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

1.探索并施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意义。“乡镇档案工作的模式” 既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乡镇档案工作的体制问题,又包括乡镇机关与所属单位之间的监督、指导和互动等乡镇档案工作的运作机制问题,还包括整个乡镇档案信息和实体的流向等实体管理问题。

建立科学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种好的模式可以产生长效机制,起到决定性、改革性作用。原来传统的乡镇机关档案工作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明显地体现出阶段性。现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原有的模式在体制、机制和档案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不相适应之处,我们只有通过对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积极变革才能实现新的适应。

2.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档案工作管理模式。根据各地探索的经验,我们需从中总结出一种相对科学可行的组织形式在我区进行试点,并在取得成功后加以推广,使乡镇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得以真正落实。2008年,我区档案局研究完成了由上海市档案局立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研究》的科研项目,并已在庄行镇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庄行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由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原镇机关档案人员为专职副主任、另配一名档案协管员,形成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全镇档案事业,党政办是档案工作的负责机构,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是乡镇档案工作的事业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镇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全镇从事档案工作的实体机构,负责对乡镇机关及辖区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指导,并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提供利用服务。从而确保《档案法》规定的乡镇政府在档案工作中对档案实体的保管利用和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两大职能全面履行。

(三)经费保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发展资金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在区、县档案事业经费年度预算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镇档案事业的经费列入预算,用于乡镇机关和基层单位合格档案室建设,解决必须的档案装具,为基层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按照《档案法》要求,对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推动乡镇档案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反哺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可能。党和国家把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力不断向农村倾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发展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争取主动,加大投入,以确保乡镇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目标的实现相适应、相协调、相配套。

(四)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法规的修改和业务规范的制订加以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问题要得以根本解决,还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加以保障。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本次国家对现行《档案法》进行修改的机会对此有所突破。

1.在《档案法》修改中,首先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职责。现行《档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却将其限定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即使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无法追究其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