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篇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2篇

《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语文课文《荷塘月色》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课本第一课 荷塘月色

2.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文解读

3.荷塘月色读书心得3篇

4.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5.高一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材视频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3篇

语文界对《荷》文主题长期争论、莫衷一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参中是这样概括的:“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有人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种状况的形成归因于《荷》文借景抒情、含蓄达意的写法,因为这些景物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又面显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更早的教参对其主题的概括是:《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这大抵是“阶级论”派评论家的看法吧。作者在出静后对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不满的,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愁苦心境。联系《荷》文写作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作者去荷塘的小煤屑路上的内心独白,得到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机械反映”式主题是不足为怪的。不着眼总体结构,只从局部甚至某个角落去提炼文章主题,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认为,着眼于总体结构,准确地把握其重心部分,是准确理解散文主题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

关于《荷塘月色》的结构,金志华先生的“圆型”说是教广泛接受的认识。金先生把《荷》文的外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和内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时的情感脉络)都理解为圆型。他说:“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部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灵历程的需要。”那本篇文章的哪一部分又是全文结构的重心呢?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很自然的把集中描绘荷塘月色图的第四至六段当作集中传达主题的重心部分,说其中渗透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更看重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自,因为这是全文直抒胸臆的部分。但我以为这两处都不是,其结构重心应该在它的后半部,即作者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和对《采莲赋》《西洲曲》的引述,表达作者借感今怀古追求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理想社会生活以逃脱严苛现实的愿望。

为什么这样抓文章的结构重心和主题呢?

首先,从全文的情感脉络看。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出了作者夜行荷塘的起因,在通往荷塘的小路上的内心独白具体展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接下来的写自己沉浸在朦胧静谧的荷塘月色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心灵减压。片刻的逍遥并不是作者全部的情感,蝉鸣蛙噪将作者从小睡中惊醒也就很正常了,但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作者展开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提供了联想的基点。作者灌注其中的欣喜颂扬之情也远过于“荷塘月色”。用古代江南采莲盛景寄托自己超脱现实的理想生活是顺理成章的。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4篇

不拘泥于传统的文本解读,不强化教师的权威,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课堂教学由三个环节构成:一、自由诵读,感知全文内容,感受朱自清的语言艺术;二、深入讨论,走进朱自清的精神世界;三、自由表述,再现心中的荷塘月色。通过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由对语言艺术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对作者精神世界的理性认识,再回归到自己的审美体验。

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的生成性,开放性,在课堂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个性与文本对接,力求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交流的收获,描述的成功,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教学目标】

1 诵读,感知全文内容,欣赏朱自清的语言艺术;

2 讨论,深入核心内容,走近朱自清的三重世界;

3 描述,回顾重点内容,勾画荷塘月色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应该听过一首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朱自清先生就剪了那么一段时光,走近一方荷塘,融进一片月色,让那淡淡的荷香弥散在那一片朦胧的月色中,《荷塘月色》就画在我们的心坎上。

二、自由诵读,感受朱自清的语言艺术

1 诵读你最喜爱的段落;

2 品味你最喜爱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初始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自由诵读、默读的过程中,融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声语调,有感情地阅读,传递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这是一个自我营造的个性化阅读世界。这样的阅读与整齐划一、教师引领、录音示范的阅读是不一样的,尽管对名家朗读的模仿也是必要的,但我仍主张自由诵读,以便让学生与文本有真正的对话。

三、深入讨论,走近朱自清的精神世界

问题1:朱自清先生缘何“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请结合文本和你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谈谈看法。交流讨论,由第一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想去荷塘散散心。文中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说的是在白天朱自清先生得做不想做的事,得说不想说的话。内外分裂,十分压抑。

观点2:《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作者对政治环境不满,但无力改变。内心抑郁,想起荷塘,是为了寻求解脱。

观点3:不一定是时代的缘故。可能更多是家庭的原因。朱自清在给朋友叶圣陶的一封信中曾说:“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得还是自杀好。”朱自清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很重,家庭负担也很重,在家里得不到宁静,所以想出去走走,就那么简单。

教师小结:如果说白天的社会、家庭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朱自清先生承受着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抑郁,那么,月下的荷塘就是一个自由的世界,能带给先生片刻的宁静。这片刻的宁静,让先生觉得眼前的荷塘充满了诗情画意。

问题2:朱自清先生正在享受月色下的诗意世界,怎么又“突然想起”六朝采莲的事情来了?交流讨论,由第二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从荷塘到采莲,这是很自然的联想。家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月下荷塘是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采莲就完全是一个虚写的世界,是作者的联想。采莲是热闹、风流的,是自由欢快的,充满恋爱的气息,是作者内心所向往的。从“家里”到“荷塘”到“采莲”,是一个完整的由实到虚的过程。说明作者在超越现实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

观点2:文中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字里行间有重重的叹息,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月下荷塘并不能抚慰作者内心的抑郁,所以作者转而想象采莲的事情,来释放自由的灵魂。

教师补充:除了《采莲赋》和《西洲曲》,李白的《渌水曲》、白居易的《采莲曲》、李贺的《塘上行》,都写过荷塘采莲。朱自清作为一个深受古典文学熏陶的文人,他的世界是诗意化、文学化的。他心中的南朝荷塘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也是人性自觉时代的象征,是一个充满了爱彩的理想的世界。只不过,那些“有趣的事”,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

问题3:由我们前面的讨论,你能否从两个“忽然想起”前后,理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三个荷塘?思考这三个荷塘有什么不同?分别代表了什么?交流讨论,由第三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观点1:这三个荷塘,一是“日日走过的荷塘”,是由社会和家庭构成的,代表了现实世界;二是月下的荷塘,是由月色和荷塘、光和影交织而成的,代表了自由世界;三是联想中的荷塘,是由采莲和风流构成的,代表了理想世界。

观点2:在现实世界里,作者是心里不宁静;在自由世界里,作者是享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享受独处的自由,在理想世界里,作者向往的是自由和欢乐的南朝往事。

观点3:现实世界,是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自由世界,是淡雅、朦胧、宁静,审美化了的现实世界,而理想世界,则是一个热闹、风流、有趣,诗意化了的让人留恋怀念的世界。

观点4:现实世界让作者“不宁静”,自由世界也只能“暂且享用”,理想世界则是“无福享受”。作者最终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但他的精神世界经过了一次跋涉,一次洗礼,会用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现实世界。

教师小结:艺术是苦闷的象征,文学是缺憾的升华。我们没有必要太纠结于朱自清先生心里不宁静的原因。人有各种困顿与烦恼,现代人更甚,每个人都要学会排解与调适。为了超越苦闷的现实世界,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至纯至美的荷塘世界。这一段短短的从家里到荷塘的路,实际上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心路历程,一次精神之旅。这篇经典美文,在带给我们文字美的享受之外,也成了众多知识分子心灵的栖息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第一个阅读环节为基础,在学生感知全文后,我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两个“突然想起”,把握文脉,顺着朱自清先生的思绪,走近文本的核心,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三重世界”:现实世界、自由世界、理想世界。各个小组交流讨论并形成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清晰地表述理由及依据;虚心倾听,认真考虑他人观点的合理性,不断修正、完善、改变甚至放弃自己原来不成熟的观点,以智慧激发智慧,使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思维更开阔、思考更全面、思想更深刻。让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由一个作家的困境联系人类共同的困境,体验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之旅。

四、请学生自由表述,再现你心目中的荷塘月色

1 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描述朱自清先生文中“月下的荷塘”及“塘上的月色”。

参考板书: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泻浮洗落画

2 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用哪一种绘画形式来表现《荷塘月色》,油画?素描?水彩?水粉?水墨?

参考小结:“荷塘月色”不只是纯粹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审美化了的现实世界。是作者心灵的外化,情感的投射,是作者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景象的完美融合。其实,不只是朱自清先生,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片“荷塘月色”,让我们得以“自清”:使自己的内心清醒、清洁、清静,让我们的心灵归于平静。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5篇

研究性教学模式中职语文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将问题作为载体,从自然、社会以及专业领域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然后通过与科学研究方法类似的方式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其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是现阶段现代教育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产物,能够为现代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研究性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自主性及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江苏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通过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文中职教学,其方式多种多样,其问题来源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努力营造一个自由的、多元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并有不同的探究结果,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奠定基础。

(二)实现教学的实践性

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此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人生体验,使其在参与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从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使教学质量获得实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学教学模式是随时代潮流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为主,将外在知识转变为内在知识的方法,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则是从一般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演变而来并以阅读教学为基础。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主要部分,将研究性教学应用于课文阅读中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语文思维。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四个步骤,以江苏版中职语文教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研究问题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且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并探讨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真正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实效。在确定问题时,教师应当对每位同学的问题给予关注,通过借鉴与综合的方式确立研究的课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对《荷塘月色》全文的诵读,学生能够根据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月色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语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领悟作者的真实情感,探讨隐藏在对话背后的人生哲理。

(二)制定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第一个步骤完成后,教师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每组设定为4至6人,每个小组针对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月色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语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制定出不同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以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准备研究所需的资料与研究可能的结果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方案。在信息的收集与筛选过程中,老师也可进行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点拨,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与此类散文类似的故事,通过了解散文其中的含义,探讨《荷塘月色》所表现的真实情感。

(三)小组研究得出讨论结果

小组的探讨研究是学习课堂中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文展开实质性的分析。对于与此则散文类似的故事有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后,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及点拨下,对荷塘月色的景色、对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月色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提出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可通过准备卡片的方式,每一张卡片上写出形容作者心情的词汇,最后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找出支持数最高的形容词,并对此展开讨论,分析大部分学生选择此类形容词的原因。

(四)交流学习成果,互相平均总结

研究的总结与评价由老师来完成,有利于建立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肯定。在对作者描写荷塘月色时产生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可以做出总结性的评价,作者通过描写月色下荷塘的风景,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使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由此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告诉自己应当努力学习、工作,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

总之,在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中,不仅要重视研究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出评价,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拓展其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缺陷及不足,争取在下一次活动中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亲近,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将满怀热情投入至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参与语文探究活动,使之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对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梅.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学刊,2012,(12).

[2]朱雷.研究性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池州学院学报,2012,(01).

[3]丛林.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2010,(27).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6篇

除了华岩寺、沙坪公园、花卉园等重庆人熟知的赏荷胜地,诸如大足荷花山庄、铜梁土桥园以及虎溪大学城,这些新兴赏荷地的景色也以新的荷花品种和更具规模的荷塘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华岩寺:

赏荷亦是参禅悟道

华岩寺赏荷,早已是重庆人的一项传统消夏活动。清净的佛寺和高洁的荷花,不仅吸引信男善女来观赏,也是书画家、摄影师创作的灵感源泉。

初访华岩寺正赶上荷花节,大片大片的荷叶、大朵大朵的荷花在华岩寺内绽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像脸俩边开”,这番美景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不足为过。

走在寺内小道上,抬头看去,高大的树簇拥而生,遮天蔽日,正是艳阳高照的晌午也不觉得热了。石阶旁以及路面石板上有许多以荷花为主题的石雕,尤其是石板上的荷花雕刻,美得让人不忍踏足。

沿着小路慢行,不久便到了荷塘。华岩寺的多个荷塘呈阶梯型延伸,称作“七步荷塘”。传说当年佛祖降生时,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举足七步,步步生莲,故名“七步荷塘”。荷塘边,摄影爱好者举着长枪短跑,捕捉荷花最美的姿态。荷塘中,荷花次第绽放。荷叶如碧,清中自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重叠的荷叶间,几只嫩嫩的莲蓬探出头来,“素手摘莲蓬,馨香肺腑彻”这般动人的诗句大概就是在这种美景中写下的。除了“七步荷塘”的荷花之外,一路走来直到华岩寺金佛前,处处都有盆栽荷花摆放。金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周围簇拥着红白荷花,庄严之外更显慈眉善目。

荷花是经常出现在佛家经典和寺院艺术中的佛教圣物。按照佛经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荷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于是,荷花便成了佛教寺院里重要的供养植物,代表神圣纯洁。

因此,华岩寺内的荷花,不仅仅为了好看,也是在无声地传达着深刻的佛教思想。炎热夏季,荷花在水中盛开。炎热的天气表示世间的烦恼,清凉的水表示清净纯洁,荷花依旧盛开寓意在烦恼的人间仍然能有高尚的境界,而荷花象征着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人们在观赏荷花时,被它超凡脱俗的姿态感染,更加努力修行,追求清净无碍的境界。“花开见佛性”,人有了荷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赏完荷花,在寺中请香、三拜,虔诚许愿求佛祖保佑。短暂的华岩寺“七步荷塘”之行,赏花的同时又能参禅悟道,足以领悟佛教文化与荷花的自然美。离开时,正是夕阳西下,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不知道华岩寺的荷塘月色又是怎样的动人景象,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体验一番。

铜梁土桥荷花园:

原生态的荷花湿地

土桥镇湿地荷花园,位于土桥镇六赢村。和公园里的荷花不同,这里的荷花自由地盛开着,完全是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写照。当然,为了便于游人和荷花近距离接触,园内沿湖修建了供游人赏花的人行便道。游人穿梭于碧叶与美荷之间,近观、细嗅荷花的芬芳,采摘新鲜的莲蓬。走累了,也可以在小凉亭里坐坐,泡一壶清香四溢的荷叶茶,细细地品味荷的韵味。

看似寻常的荷花园,却是铜梁万亩湿地荷花基地的核心区,拥有3000亩荷花,据说是重庆最大的湿地荷花景观。这里培育有神女姿、西湖红莲、大红袍、赛牡丹等100个名贵观赏荷花品种。素有“荷花之王”之称的“太空荷花”更是艳压群雄。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下旬,土桥镇湿地荷花园里满池的荷花竞相开放,是赏荷的极佳时机。

大足荷花山庄:

古老荷花与现代科技的邂逅

荷花的出现可追溯到10亿年前,而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培育荷花。当现代科技与古老的荷花结合时,会有如何奇妙的反应呢?答案就在大足的荷花山庄里。

荷花山庄位于前往大足宝顶石刻的路上。自2005年起,山庄曾将荷花种子通过“神舟六号”、“实践八号”等卫星送入太空,培育了一批色泽艳美、花型独特的“太空荷花”。山庄内的荷花种类甚多,以“西施睡莲”和“香睡莲”尤为珍稀。

园内建有古香古色的乐寿堂、远香堂和咏荷村,供游人居住消遣。远远望去,只见飞檐斗拱与青瓦白墙,在连片荷花的映衬下,很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主人在荷塘畔、楼阁间设置了石桌石凳。人们对着满园香荷,下棋喝茶,吟诗作画,沉浸在风雅的乡间隐居生活中。山庄的荷花菜肴也是一绝,不仅有重庆风味的“荷花鱼”,也有色香味俱佳的荷花菜。

虎溪大学城缙湖: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 信息技术 有效性教学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交互平台等,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使教学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评价手段更有实效,使师生交流平台更为宽阔。为此,许多一线教师往往把目光放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操作上,把原来的课堂板书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课件。这样做,课堂容量增大了,课堂也的确热闹了,但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却不明显。

南国农先生精辟地把信息化教学概括为这样的公式:“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可见,现代信息化教育不只是信息技术,它是在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选择更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教学,它的本质是实现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构建出开放、融洽、互动的协作氛围,最终让学生成为信息化环境下的终生学习者。

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多年,在信息化教育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由最初的将信息化教育理解为制作精美的课件到重新认识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经过不断探究,笔者认识到,信息技术需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方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实践案例

本文以《荷塘月色》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在设计这一课例时,笔者把“以信息穿针引线,让课堂渐入佳境”作为宗旨”,在有限的时间里创设符合当时情景的清华园,让学生慢慢进入作者的时空天地。在传统教学中,笔者曾花很大力气描述“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下的月色”的氛围,竭尽全力地讲解,以便让学生明确《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但学生似乎不领情,茫然的表情告诉我,教学效果甚微。

为此,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尝试创设最逼真的视频情景,让学生融入到那片历史的天空,体会到1927年政治黑暗的形势下知识分子内心的清华园“田田的、碧波荡漾的荷塘”蕴含的不平静。笔者将一幅幅荷花图流动在屏幕上,展示了多幅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月色图,配以二胡名曲《月夜》,依次穿插朱自清像、清华园月夜图等,并不失时机地引入作者和背景知识,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把学生带到了情景相生的实景课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愫。在这里,笔者通过教学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迅速走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显而易见。

在第二环节“重点段落赏析”中,在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笔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提供平台,重点赏析了“荷塘”与“月色”部分。笔者请学生从写景的角度,体味两部分写景语言的异同。让学生明确:描写“荷塘”部分运用大量的叠词,而描写“月色”部分,则是运用一系列表现力很强的动词,把本是难状之景的“月色”,刻画得形象可感,使人联想和想象到月色的轻盈、朦胧与素雅。接着让学生聆听文章精彩片段的配乐朗诵,再次感受荷塘的风情绰约和月色的朦胧雅致。继而让学生再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带着“不宁静”心情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素淡朦胧的月夜和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打开了空间。这既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的自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形成预设与生成动态过程的必然要求。我们绝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画来代替文字,用图画来取代意境,因为文字提供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直观。笔者通过有效的视频朗诵素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理解得更透彻,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重点难点的攻破。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利用网络,建立语文学习博客,创设了继续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相关的网络资源,让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比如,笔者就通过百度,与学生分享了朱自清的轶事: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917年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认为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民主战士等等,来鼓励学生增强对作者性格、追求、品质的深入了解,以增进学生对作者的喜爱之情,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这篇经典散文。

在本课例中,多媒体课件不是用于单一的展示。视频素材是为创设教学情景服务的;使用图片、朗诵不是仅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对作者有更直观地评价。使用网络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学生课后的重温课堂、深化认识、交流探讨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三个基本点:第一,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重构知识。对照这三个基本点,我巧妙地运用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技术,实现了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内容,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彰显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现代信息化教育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我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思索这些技术是否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教育理念先行,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展现信息化教育的优势,这才是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与魅力所在。只有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科学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

江苏省信息科学研究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2013年度课题“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3-R-2507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2]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究 情境 创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著名心理学家布朗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高中语文的探究式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景。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创设探究情景呢?

一、山穷水尽,激发探索欲望

先把学生带入山穷水尽的情景之中,再告诉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他们以强烈的欲望去探索那柳暗花明之处的这一村。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陈情表》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环节:

提供背景:首先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导入向子期所思的嵇康被杀的这样一段资料:“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怒焉。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1)、嵇康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统治的晋朝是一个政治黑暗的高压时代。(2)、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是拒绝做官。(3)、拒绝的形式是“答书”。(4)、拒绝的原因是“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

推出事件:同样是在晋代,公元265年,被晋所灭的蜀汉亡国之臣李密被晋武帝拜为郎中,李密不就,又拜为洗马,李密还是如嵇康一样拒绝做官。其原因之一是要在家供养祖母刘氏,之二是认为做官如履薄冰而不屑做官,之三是因怀念蜀汉不服魏晋而不愿做官。这不屑与不愿之情几乎又与嵇康相同。而更使我们担心的是李密竟然也用嵇康拒绝做官的形式给皇帝写信。

提出问题:时代相同,情形相同、拒绝做官的形式也相同,所不同的只能是李密之信内容的不同了。那李密该如何写作这封信,才能摆脱噩运呢?请代为构思。

刹时,教室里凝重得如李密行刑时的那一刻。一封信,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谁能构思,那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然而柳暗花明之处就有那《陈情表》,这自然激发了学生去研读《陈情表》的强烈欲望。

二、峰回路转,激活探索思维

庞海波先生在《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一文中阐述:如何才能引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去探索问题,“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涨落,就是系统对稳定状态的偏离。”涨落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内涨落对形成创造性思维是关键”,而外涨落与内涨落“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峰回路转式的情景创设,正是创设了外涨落去促发思维的内涨落,促成学生以创造思维的形式去探究问题。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荷塘月色》的第二课时:

首先提问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荷塘月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明确:美,语言的美和荷塘月色的美)――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美的回忆。

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文章4、5、6三个小节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升华学生心中的美感。

就在学生欣赏完配乐朗诵而尚未睁开眼睛时,我作了这样的小结:“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像朦胧的梦幻,又像缥渺的歌声。如诗如画,意境深远。朱先生笔下的清华园里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实在是太美了。”――这就完成了对“荷塘月色”美的定位。

“那么,朱先生写作《荷塘月色》时,清华园里荷塘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各位睁眼看世界”:(推出幻灯片)

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他所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据说原来不过是一塘死水,周围长着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见黄岳州、茅宗祥主编的《新编中学语文教案》第133页。

峰回路转,课堂一片哗然,学生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涨落。我特意安排两分钟的教学空白,让学生在哗然之中膨胀自己的涨落之情。然后推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败的荷塘描写得这么美?课堂迅速变得沉寂而凝重。是啊,既是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写得这么美呢?正是这峰回路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去积极探讨问题。

三、移景唤情,融化探索情感

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运用电教手段,展播作品背景,呼唤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融化于山水田野、融化于风土人情,生于斯、养于斯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其间的山水田野、其间的风土人情,听那里的故事,想那里的人物,编织那里的明天。执教《雁荡山》一文时,先看《雁荡山》的录像――这就是“雁荡山”――让自然界的“雁荡山”呼唤起学生的感情,去探索文字里的雁荡山。有同行执教《边城》,先请学生欣赏描写湘西生活的歌曲――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再观赏描述湘西风土的录像,让学生借助音像制品走进湘西,呼唤起学生对湘西的感情,再去探索湘西的人情――《边城》,效果良好。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9篇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曾不止一次的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窘境:当学生的课堂活动井然有序,教学活动正在自己的指导下紧锣密鼓地朝着预期轨道前进时,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乱了整个教学设计,使教师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但每次我都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进行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

有一段时间我正在讲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在苏轼的《定风波》课堂教学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那时,我正在指导同学们分析教材时,就发生了下面的一个片断:

生1:老师,为什么豁达乐观的人都被贬,都不得志?

生2:是呀,苏轼、范仲淹、王安石、李白、杜甫、白居易……

师:不是豁达的人被贬,而是他们在远离朝庭,被贬或被逐的处境中,经历了生活、情感的痛苦与折磨,在情感的历练中,在艰苦的挣扎中,人变得愈发大度和乐观。

生:那有没有被贬后从此一蹶不振,不能自拔的?

师:当然有。而且应该是大多数。

生:那我怎么没看见过?您不是说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吗?

师:是呀,我也很少看见过。这是因为那些一蹶不振,沉沦颓丧的作品不能给人以教益,它是低调的人生,不是我们所欣赏的,因而很少有能流传下来的。而像苏轼这样的作家,他们的精神境界更令人称道,给人以教益,令人为之振奋,为之仿效,当然,便一直传颂至今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该从苏轼身上悟到一些有益的生活启示了呢?

话题又自然而然转到了《定风波》上,而且我顺着学生思路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我想这要比我直接对学生说“我们要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这种“顺着学生思路走”却不是合着眼睛瞎走的,你必须明确你的教学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在探寻自我关注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中,实现我们教师的教学目的。

还有一次,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的一个同学说,他曾经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朋友有相同的感受。

你同学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事、朋友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

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你的同学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就这样,我不仅机智地为学生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在一节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完成既定目标,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握时机运用好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更高的使命。通过我上面的两个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可以说明教学机智能够起到唤醒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处于富有灵气的弹性状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的作用。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练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要积累各方面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54-03

“活动单导学”模式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笔者突出“导学”这个关键词,使整个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引领下科学、高效地进行。

一、引领起步,“导”在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中

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始就蕴含着教师的“导学”。“活动方案”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供学生课前进行自学活动的方案。它讲究引导的循序性、学法的科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的趣味性,注重给学生提供探究情境、资源平台和学法指导,体现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把握,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设计《荷塘月色》一课的自学活动方案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先由学生自主学习:(1)收集作者资料,从作者经历、代表作品、作者性格精神、成就等方面列举要点;(2)尝试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解字词,可借助工具书,可联系以前学过的字词,可请教他人;(3)读熟课文,个人自读,小组内1+1朗读检查。

在这几个学生自学活动设计中,要求明确、具体、可测,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资料的收集,也有工具书的运用,还有朗读的训练。教师“导学”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自学,而是把教师的引领巧妙地贯穿其中,初步完成文本研读的基础性学习。

二、加工整合,“导”在对教学资源发掘和利用中

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运用重组、整合的方法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同时,还可整合和利用身边的地方性资源、学科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等。如学生在读《荷塘月色》一文时,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学生不太了解写作背景,对此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1)将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相关材料制成卡片准备课堂交流;(2)摄影小组将拍到的校园荷塘图片发到班级博客上;(3)收集校本教材中家乡名人写荷的古诗文;(4)阅读李国平《〈荷塘月色〉讲解》、吴周文《谈〈荷〉》、姚效先《〈荷〉有浓浓的哀愁》中的有关作品主旨分析的节选。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对本文寓意就比较好理解了。

三、穿针引线,“导”在流畅的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中

课堂的预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过程不要让学生有突兀之感。要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穿针引线,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在设计《荷塘月色》教学时,注重突出教学重点,充分考虑几个教学环节的简捷而具逻辑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一步,信息整合,预习展示。这个环节都是由学生来完成。通过投影仪,各小组展示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间互相检测难懂字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最忠实的观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了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找出作品文眼,自主研读,进行内容复述,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归纳出文章结构,抓情感核心句归纳总结展示情感脉络。

第三步,赏析美文,感悟情怀。这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难点部分,活动中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线索,以情感为纽带,带领学生一同赏析三幅唯美画面,品味朴素典雅的语言,掌握写景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拓展延伸,提升能力。这个环节在教给学生赏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设计,把学生的活动放在了极重要的位置。整个活动以发展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教师只是在巧妙地“导”,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也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在设计中应该致力于构建生动活泼、扎实有效而且是自然流畅的教学。

四、点拨开悟,“导”在

抓住契机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时

主体性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是很难驾驭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开放的课堂教学,却出现了教学重难点内容浅尝辄止、课堂肤浅的热闹。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没能抓住契机,将课堂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教师要抓住关键点,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有拨疑为悟,豁然开朗之感。

如《荷塘月色》,笔者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是这样组织的。

学生自主学习并与教师交流: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融情于景的句子。

生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我们组觉得这句话比喻修辞用得很好。

师:“酣眠”、“小睡”各指什么?

生:“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生2:写出了月光的清淡朦胧。

生3: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吻合。

师:作者说“恰是到了好处”有无深层含义?

生(简短思考):他追求一种平和的心态。

师:是啊,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他就是要寻找一种安宁平和的生活,你们能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吗?

学生活动……

以上教学片断过程流畅,分析深入,其中教师的“导”起到了点拨开悟的作用,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的同时,也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五、起承转合,“导”在

让课堂渐入佳境的和谐氛围中

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一成不变,要讲究起承转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良机,让学生“愤悱”之时迸发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此外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语言可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同样需要教师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如用充满激情的导语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精当的辅导等。《荷塘月色》一课在学生理解作者情感这个活动中,教师做了这样的充满期待的布置:“下面我们进行1+2小组活动。展示时,一人读句子,一人赏析描写的妙处,一人品味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情感。期待精彩的朗读,欢迎有创意的表演。”要言不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规范或错误的回答,此时教师的“导学”就体现在及时地提醒与点拨学生的思维上,不能出现什么都对,什么都表扬的现象。另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带动学生的情绪示范朗诵,同样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

六、系统概括,“导”在适时的

知识梳理和方法总结中

课堂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往往也是不成体系的,这时教师的“导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适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概述,它是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思路最明确、最深刻、最集中的阐述,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这样的“导学”不应只在一节课的结尾,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独立的教学阶段,都需要适时地归纳总结。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荷塘月色》 主题 新探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代表着我国二十年代白话散文的最高水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甚至可以说,这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叙事抒情散文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荷塘月色》篇幅很短,但内涵极大,它仿佛一朵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使人们可以从中观照一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的碾压下、挣扎,颤慄和痛苦的灵魂,使人们至今读来仍感到惊悸和震憾。由于《荷塘月色》通篇曲笔,所以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不少人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深刻、复杂的主题似乎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发掘。只有这样,才可以拭去一些左的或右的灰尘,使这块剔透晶莹的碧玉更以其妩媚诱人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感动和净化今天新一代读者的灵魂。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不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沿讨”。

多年来,有一个十分普遍的说法:《荷塘月色》“反映作者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自《荷塘月色》被选入各种教材以来,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接受的几乎就是这样一种观点。根据这个说法,青年们的头脑中也许还以为朱自清先生是一个革命者,至少是党的一位情者呢,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合情理的,有出入的。

《荷塘月色》一文最后标明: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日,九凉清华园”。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个时间确实是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但当时的北京是北洋军阀统治,而当时北洋军阀还是的一个“对头”——“北伐”的对象,把生活在的“对头”统治下的朱自清先生说成“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岂非南辕北辙!

朱自清先生不是共产党人,晚年才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反帝民主战士,他当时对于远在南方的“四·一二”,对于革命转入低潮等等,似乎有过关心,但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在《荷塘月色》中的不满情绪,不是针对“白色恐怖下的严酷现实”,而是针对当时北洋军阀反动黑暗的统治。头年三月,发生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九月初鲁迅被迫出走厦门;写作《荷塘月色》的前两个月,被残酷地害死于北京街头……这些就是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就是《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直接地、鲜明地表现了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佐证。

硬说《荷塘月色》一文不满“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目的是美化朱自清先生,拔高《荷塘月色》的主题;这个起点搞错了,对作品的主题显然会越谈越远,现在纠正这一点,绝不是丑化朱自清先生,或贬斥《荷塘月色》,而只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样才可以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

上边,我们从写作背景分析《荷塘月色》主题的一个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朱自清先生选择、使用的材料来分析其主旨所在。

《荷塘月色》劈头就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忽然想起”荷塘,“忽然想起采莲”,最后“到底惦着江南”。全文的思想脉络大概如此。那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这正是主题所在,所以人们都说这一句话是全篇的“文眼”。而要想搞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就得搞清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为什么“到底惦着江南”?

《荷塘月色》尽情赞美,讴歌荷花,大有用意。众所周知,屈原爱荷花,《离骚》有云:“制度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这里,“荷花”、“荷裳”都表现了作者一种高洁的品德。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直截了当地歌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中国古典文学很造诣的朱自清先生浓笔渲染,尽情歌唱荷花,用意十分清楚。

如上文所述,朱自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十分污浊黑暗的。而且,这个污浊、黑暗的环境对朱先生的压迫又是十分沉重的。文章第三段中写道: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正是作者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但环境逼迫他非说不可,非做不可。这是违心的,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讲,自然是莫大的痛苦,当然要“颇不宁静”了。那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荷塘,寄托在荷花,就是要表现一种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而要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

不过,作者所推崇的,追求的这种正直、高洁的处世态度,在当时社会里能有多少人欣赏呢?在反动统治下,随波逐流,为黑暗势力大唱赞歌的人,不管他们是“树上的”还是“水中的”一个个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超尘脱俗,坚守节操者遭遇的只是穷愁潦倒,无人欣赏。所以在“咏莲”的最后,作者愤怒地喊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从而拓开了文章的下一层次——“忽然想起采莲”。

既然“莲花”在作品中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那么,“采莲”即指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欣赏态度。作者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节操,保持高风亮节;但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地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欣赏这种“过人头”的“莲花”。被冷落,受压抑,这是作者思想中的又一层痛苦,是“心里颇不宁静”的又一个原因。

那么,希望在哪里呢?出路在哪里呢?作者继续求索,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如何理解“江南”?现在一般的分析文章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恐怕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惦着江南”是作者思想,求索的制高点,是《荷塘月色》主题的核心。说不清“惦着江南”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没有说清楚《荷塘月色》的主题。

有些研究者开始注意“惦着江南”这一层意思,但解释成“思念家乡”,这是错误的。朱自清先生祖籍浙江绍兴。对绍兴,朱先生“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人会说绍兴话。”显然,作者对绍兴没有多少感情。所以,如果说朱自清先生在不满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之后,“惦着”的居然是这样的“江南”,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其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表露出作者在“北国”和“江南”之间的抉择,实际上,是对现实和理想世界的抉择。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又是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的否定。当然,作者的理想世界是局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多少带有民主主义的格调。

这就是“惦着”的含义,就是《荷塘月色》所追求的思想制高点!面对黑暗的现实,被冷落、受压抑,朱自清先生当时没有奋起抗争,而是竭力去寻找一种“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用朱自清夫人的话来说,他这是“采取逃避的方法”。

不过,“惦着”也仅仅是“惦着”,不是决心,只是牢骚;不是行动,只是幻想。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总是软弱的,他们不可能真正粉碎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自身的思想枷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根本不存在“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所以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曲折的精神求索之后,摆在作者面前的仍然是现实——

猛一抬头,不觉正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文章结尾余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正直的知识分子不满、苦闷,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2篇

读《荷塘月色》很多年了,问朱自清那个满月却有淡淡的云的晚上的心很多次了。越读越有味,越读越喜欢;越问越理解,越问越觉得《荷塘月色》“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那时朱自清的心境。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以笔为手,以文字为带,将颇不宁静的心境舞得缥缈迷幻,曲尽其妙地表现了作者“想起荷塘”“想起采莲的事情”时的喜悦满足和失落哀愁,表现了革命低潮时自由者、廉者、狷者的扑朔迷离、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

1927年7月,朱自清不到三十岁,已经是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在清华园西园。从世俗的眼光看,朱自清可谓事业有成,跻身社会上层了。

可朱自清不是一个自私自利、满足于个人的成功和幸福的人。他是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爱国民主战士。他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五四及其前后的五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年轻的心灵浸染的是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血液,秉承的是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北京大学传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朱自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以正义冷静的文笔勾勒反动政府的罪行,表达作者对爱国青年的尊敬。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的思想、性格、家境使他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

《荷塘月色》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既平常又特别:这几天既指这几天,也指这一两年;颇不宁静既是一时半会的心绪,又是这一两年作者深沉持久的情感状态。这句话看似不经意的脱口而出,实则是内心“惶然”“惑乱”“挣扎”的涌现。涌现的是冰山一角,牵连的则难以穷尽,就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中芦雪庵即景联句中凤姐的起句:“一夜北风紧”,映射着她对自己和家庭的忧虑和伤感,给人无限想象揣度的空间。

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荷塘是身边的,采莲是江南的;荷塘是看见的,采莲是回忆;荷塘是幽静的,采莲是热闹的。朱自清这天晚上两次忽然想起也看似不经意,实则很值得玩味。他在第三段中自语:“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今天晚上朱自清在沿着荷塘的曲折的小煤屑路上踱步,是独处,较为冷静;采莲是群居,很是热闹。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又有着共同点。沿着荷塘踱步,好像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超出了平常。这荷塘既是生活中的,又不是日日所见人人所赏的荷塘,因为朱自清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觉得是个自由的人”。采莲的少年女子美丽多情,羞涩而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踱步荷塘,是心境和思想的自由,江南采莲,则是行动和情感上的自由:这二者对于以民主自由为思想根基的朱自清来说都是极为可贵的,朱自清爱他们甚于生命。

想起荷塘,朱自清在满月的光里带上门就去。有淡淡的月光,路上不再阴森、寂寞、让人害怕,加上心境自由,他暂时受用荷香月色。

塘还是那个塘,荷还是那些荷,但朱自清暂时不是那“心里颇不宁静”的人。今晚的荷在朱自清的眼里别有风致。这别有风致的荷又把他难得的倏忽即逝的喜悦和满足表现得贴切、细腻、充分。你看:

那出水很高的叶子,让朱自清想到了飘飞的裙,轻盈,充满活力,无比美丽;

那零星的白花,开着的朱自清觉得它们袅娜,没开的觉得它们羞涩,并想到莹润的珍珠、闪烁的星星、洁净的美人。

微风过处,那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清香浸入他的心脾,那闪电般的霎时传过的一丝的颤动也映入他的眼,那风拂叶簇而凝成的碧痕也留在了他心中。因而看不到流水的颜色,作者也心满意足了。(文章末尾,见不到一些流水的影子,朱自清觉得“是不行的”,可见景的快乐与悲哀在于赏景者的心境宁静与哀愁。)

此时作者看荷,就像贾宝玉看林黛玉,看得细致,看得高兴,看得满意,无一处不美,无一丝遗憾。

荷美得人心满意足,月也美得人心旷神怡。

那不是普通的月光,而是浇灌叶子和花的流水。那多情的月光和薄薄的青雾让叶子和花洗了一次牛奶浴,纯洁得如神仙;罩着梦幻般的轻纱,飘逸得快要羽化。是月光纯洁了荷,还是荷多情了月?无须深究,只管领略荷与月的融洽宜人。月光不能朗照,没关系,那就当别有风味的小睡;月色不均匀,好得很,那就当听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释放朱自清心中的喜悦,月倾泻朱自清心中的惬意。

受用荷香月色,朱自清如羁鸟回到旧林,陶渊明回到田园,想象着桃花源。

人喜欢月光,树也喜欢月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将荷塘重重围住的树,在路的一旁,特为月光留着一段空隙。

朱自清喜欢的景致,数量可以多,也可以少,如荷叶和荷花;形体、动静上可以大,也可以小,如出水很高的叶子和一丝的颤动、霎时的波痕;色彩和味道可以浓,也可以淡……但是阴暗模糊的景物却让朱自清的喜悦和满足顿减。因而辨得出的杨柳的风姿也如画在荷叶上的倩影让朱自清受用;那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只有些大意的远山,没精打采的像渴睡人的眼的路灯光渐渐地让受用荷香月色的朱自清遗憾、失落、哀愁。安静的院子、屋子无法让他安宁;热闹的蝉声、蛙声更毁了今天晚上的自由,把他从另一世界惊回来,回到了平常:心里颇不宁静,思想不自由。

荷塘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只能让人暂时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暂时心满足,暂时宁静。

宁静如时光,失不可得,朱自清于是向往追求自由的另一种形态——热闹。他此时在研究国学,研究古典文学,于是和眼下相关的采莲便涌上心头。朱自清自己叙述的和古文诗歌描绘的采莲时的嬉游的光景都“热闹”“风流”“有趣”。这“热闹”“风流”“有趣”在他回忆时亦如他沿着荷塘踱步时那样感觉着、拥有着自由,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又让他明白“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朱自清不甘,于是再一次地回忆,再一次向往,再一次追求;但引起的无非是又一次失落——心境回到了先前,脚步也到了自己的门前——屋子还是那么安静。

朱自清夜游荷塘,游荷塘时的所见所想,既是真的,又像是梦幻。不论是真的还是梦幻,朱自清的心境都如雕塑般形象、舞蹈般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悦服。

关于《荷塘月色》的情感,“淡淡的哀愁夹着淡淡的喜悦”的观点在很长时间被人们信服,广泛传布。这个说法初看是不错的,但细究则失于笼统,问题不少:

1.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都一样的淡吗?

2.作者受用荷香月色时的喜悦真的很淡吗?

3.哀愁淡淡不是比哀愁浓浓好得多吗?淡淡的哀愁怎么会让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

4.淡淡的哀愁夹着淡淡的喜悦,这其中哀愁和喜悦是此起彼伏,还是并行混融呢?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3篇

教学大纲要求: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宗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教师更应该有责任去完善教材。

本学期我着重研究高中美术《绘画》这本书的中国画教学领域。在研究教学中发现教材中对中国画的笔墨有阐述,唯独对应该在笔墨法之前的水法没有提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呈现上这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

【呈现简案】

课题:中国画之水法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画家借荷塘展示对水的不同用法,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水法三者关系,体验水之法及其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对荷花的外在美和内在品格的分析,以及画荷大师借物抒情的理想和抱负,达到爱国主义、陶冶情操并热爱中国画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重点:中国画之水法及其在荷塘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笔法、墨法、水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演示、讲授、讨论、谈话法。

五、板书设计:

中国画之水法

1、笔法:求势 ;墨法:求韵

2、水法:依赖于笔墨又决定了笔墨

3、水的性质及气候、水量的把握

六、线索:荷花品格引申人的品格-------中国画技法引出题目-------笔、墨、水的关系------水的性质和运用---------画荷塘

七、教学过程:

(一)通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荷的描述,和摄影家、画家表现荷花的作品,引发学生对荷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思考。鼓励用各种方式表达荷之美(诗歌、比喻、拟人)从荷花品格引出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的理想境界:绘画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对对象的描摹,也不在主观精神的抒发,而在于通过绘画体合宇宙精神,把握天地境界,从而成就理想人生。通过对潘天寿生平和作品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潘天寿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从荷花、荷叶的画风,就能看出潘老先生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水之妙用是笔墨之精灵。”用这句话引出主题。让学生感受精灵的含义。与张大千的荷的对比引出两位画家对水的理解和重视,以及水法在作品中的体现。

(二)中国画又称为水墨画,笔、墨、水三法在中国画中正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才创造出一幅幅气韵生动、酣畅淋漓、耐人寻味的艺术佳作。

1、笔法与水的关系:笔法,运笔技巧和力道、运笔的方式和速度决定了水法。

2、笔法与墨的关系:用笔的力融入墨中,墨在不断变化中体现出虚实的若隐若现的意志,它引导我们去想象,启发我们去感受。

3、水与墨的关系:所谓“水晕墨章”正是借助于水对墨的作用,在宣纸上晕化成斑斓纹样,呈现出浓淡相宜,干湿对应,千变万化的诱人文章。

(三者关系一边讲解一边请学生上来与老师一起演示)

(三)通过唐伯虎的一段话引出水的性能(让学生讲讲这段话的含义,并说说自己生活中对水的体会)。明代画家唐伯虎说:“作画破墨不宜有井水,性冷凝故也,温汤水或河水皆可,洗研磨墨,况笔压开,饱浸水汽,然后蘸墨,则吸均畅,若先蘸墨然后蘸水,被冲散不能运动也”。

水的性能:

水质:清水、纯色、浊水、陈色、合水

水温:沸水、温水、冷水

气候的干湿:干湿与速度与特殊技巧的运用。

水量:如使用大量的水时注意形的把握。

纸的性能:吃水性、含墨性能不同,渗润速度、块面也不同。

分别一一阐述并让学生体会。请一位学生与老师一起示范。

(四)画荷塘

教师把知识运用到演示作品中去。把水破墨、墨破水、色破水、水破色演示出来,最后刚好完成了一张荷塘的作品。

学生试验-----荷塘(注意水的运用)

(五)作业评价

(六)课后拓展:艺术来源于生活(平时多观察、多尝试不同物质对水的作用)

【教学实录】

一、导入部分较吸引人,学生折服于唯美的视觉和文学艺术;在关于绘画境界的理解上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这样理解绘画的最高境界吗?学生虽然反响不大,却给了他们一个反思的机会,然后马上引出潘天寿的事例,其实是用潘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而竭尽全力、奋斗一生的例子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的导入设计是个有争议的导入,花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有人说切入正题太慢,有的人说这既是导入又是为后面的荷塘的画法提供范例,也是用荷来贯穿整堂课一个必须的设计,还是情感教育的好例子。后者说法正是我故意如此设计的想法。假如学生课前已收集了潘天寿的生平和作品材料,也许可以省去五分钟的生平介绍的录像,但对于实施单双周放假的学校来说这是挺难实施的任务,我也只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二、在讲解笔墨水法的关系和性能时,与所有学生一起演示较能激起活跃气氛。但如能让下面的学生一起尝试更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带一些生活用的盐、肥皂水等让学生尝试会更好。

三、在演示作品时,我把各种技法融合起来,看似不经意的尝试用水、用笔、用墨,却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把做实验与绘画相结合,把毫无目的与最终有目的组合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好奇心。这又是本堂课的一次新的探索。

【教学反思】

1、根据教学大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本课呈现潘天寿的人格力量和作品,结合其他的文学、诗歌等达到了这一目的。

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

2、通过对中国画的补充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把中国画分成若干部分来达到一学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对重组教材的体现。

4、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它的继承和发扬是每一位美术工作者肩上挑的重担。我把中国画作为高中学生的课程极力推广和实施,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整理和实施补充和延伸的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仅把本课作为展示的一小步呈现给大家。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希望有更多的人积极的去探索教材、补充教材,把热爱中国画的热情转化成无穷的力量充实教学。

【教学评价】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演示“微风吹来,荷花、莲子充盈摇摆”的情景,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和莲子“香”的气息。然后,在江南名曲《采莲》悠扬的旋律中聆听梁元帝《采莲赋》的朗诵:“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一定欣赏过荷花开满池塘时的美丽情景吧,那你们有没有欣赏过月色下‘花朦胧,人朦胧’的荷塘美景,有没有听过月下荷塘边清幽的蝉鸣?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朱自清一起走进《荷塘月色》,一起聆听月色下的蝉鸣吧。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中学习来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首先,上课一开始,就在课题下板书:“自杀?他杀?----‘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在学生的一片愕然声中,紧接着用具有鼓动性的导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多世纪以后,2002年底,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在学生的一片哗然与议论声中,板书出调查涉及的几个方面:

调查一:案发背景

调查二:现场勘查

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

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

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中心发言,其余人补充发言。这时学生开始认真研读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适当生发联想想象,互相激发,共同探讨,时而热烈讨论,时而奋笔疾书,15分钟后,纷纷收笔,在教师的组织下,各组由一名同学宣读报告内容。选择同一课题的小组也互不示弱,前一个本已周密详尽,后一个更是精妙独到,甚至有些措词用语颇具刑侦专业水准。宣读过程高潮迭起,听众时而大笑,时而赞叹,几乎每一组的同学都有各自的亮点,都给人一份惊喜。课堂进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一片安静,一阵疾笔,不到5分钟,一份份结案报告出笼了。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然意犹未尽,教师遂板书:本案引发的思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到了这一点:创新求活,守旧必死。这简洁的八个字,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课文学习在师生深思的余韵中结束。

课堂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成长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答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还经常做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第15篇

一.兴趣在中职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前进的最大动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一般都存在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等原因,教学质量都比较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主要就是教师在上面“读教材”,学生在下面“看教材”,整个过程僵硬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似是在听教师讲课,实际上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进而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想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改进措施

1、创建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刻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英雄,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去。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你不能让一个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一个三分钟即兴作文创作,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来进行层次设问,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可以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对秋的感觉,有的同学说落叶,有的同学说果实,然后教师总结学生形容的秋都是暖色的,是充满希望的,接着抛出问题:那作者笔下的秋和同学们眼里的秋有什么区别呢?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学生就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回答:作者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主要描写了牵牛花和槐树,这些都是秋天的代表。教师接着问通过描写秋声、秋色作者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组要注意每组学生男女比例、成绩有高有低,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文学大师并不陌生,经典作品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天书”。进而产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

2、构建“竞争”课堂

中职学生“叛逆”思想较严重,可以说还处在“叛逆期”,教师让学一非学二,并且学生之间的攀比心慎重,常常让教师感到头疼无比。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这一特性心理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以积分制来评判两组的胜败,胜利的一组可以获取一定的奖励,进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五到十分钟的自学时间,然后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抢答,要求最后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性陈述。教师可以就文中克隆技术的描述、描述方法以及哪几方面来进行阐述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增加,学习兴趣逐渐增加,教师可以将提问内容转向写作方法,比如作者写作方法有哪些?写作技巧是什么?文章主旨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表现的?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最后教师要针对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总结性讲述,并且做课堂总结。通过构建“竞争”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进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3、与学生“打成一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