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口才教案范文

口才教案范文

口才教案

口才教案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科学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作出的总体设计,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切实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符合度,为高职院校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下面试对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整合、发展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1998年2月,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七个有关部委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贯彻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并将其充分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遵循就业导向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

2.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3.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及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企业需要、课程开发围绕岗位需求的原则,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内涵;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适应未来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计划要在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各专业应在第一学期尽可能安排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同时应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认知性教学活动,诸如参观或短期实习等。其他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按项目化方式或工作任务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强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要加大专业实习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力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思路

(一)瞄准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要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工厂、进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收集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有用的信息资料。首先,要兼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分析,深人工厂、车间,把握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确定其专业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口径宽广、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艰苦创业精神,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或教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一体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应该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重视学习与劳动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为核心。

“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转向掌握实践技能为主。

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我们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推倒”学校的围墙,“打破”教室的黑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三)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完全学分制是完全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受学制限制,学生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就可以毕业获证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学分统计是以整个专科学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课的学分,修满(或未修满)规定下限的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以使学生学习他们爱好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或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设立“个性化课程”,探讨和研究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设置以“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因而其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架应该是能够对应于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结构(体系)。企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构成是以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构建课程结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如下:

四、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致可分为社会调查、专业研讨、起草方案、修改定稿等四个主要工作阶段,如下图所示: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机械地套用,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执行相对统一的规定,又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从各专业的实际出发,发挥其优势和特长,突出本专业特色,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口才教案范文第2篇

1.1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中

1.2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为什么社会关系对我们如此重要

2、能力目标: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几种主要因素

3、素质目标:学会初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社会关系的定义、类型及影响人际关系的五种因素

教学难点

学会理解并区分认知因素中的五种心理效应

教学方法

超星学习通、案例分析、课堂问答、作业与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设计意图、具体方法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5分钟)

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整体介绍本课程的三个模块及各模块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新课讲解(35分钟)

*图片故事导入: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一、什么是社会关系

给出定义: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堂训练:(连线题)根据列举的关系找出其对应的社会关系类别

二、为什么社会关系对我们如此重要

案例:《乌克兰“狗孩”马拉亚》

由案例得出:人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的劳动实践,那些兽孩脱离了人类社会,仅仅是生物人,不能成为社会人,他们只有进入到人群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化必须也只能在人群中完成,在社会中完成。由此推出第一个观点:

1、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需要

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离开了人际交往,人就失去了社会性;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就失去了从事各种活动的条件,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2、建立社会关系是人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

(学校、邻里、社区、单位和其他环境)归属感

3、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交往剥夺”的心理学实验

案例分析:小李的经历

总结(5分钟)

第二课时

新课讲解(30分钟)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认知因素

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对自己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

对交往本身的认知

1.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交往时,人们仅仅根据某个人一种或者几种特征来概括他在其他方面一些未被了解的人格特征,从局部信息形成完整印象的心理倾向。

4.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时,人们往往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群体中,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是定势效应的典型表现。

5.投射效应: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二、情绪因素

三、相似因素

四、互补性因素

五、人格因素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对本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故事导入,让同学们意识到我们不是独立于世的,而是身处在社会关系中

4种划分方法,释义举例讲解法

即时训练巩固学生的理解记忆

由狗孩的案例推出: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需要

让同学们领悟:不管你愿不愿意,社会关系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对每个人来说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让每个人在其中成长,在其中成功。

案例分析引发思考

案例:找工作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通过测试《你曾经被自己的思维套路过吗?》帮助理解刻板印象

注意了解投射效应的两种类型

《人际关系与沟通》P14

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回答。

口才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才课;课堂教学;建议

对于大多数中学学生来说,对口才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对口才训练不够重视,加上中学阶段学生缺乏社交活动的锻炼,缺乏在公众场合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多数同学对口才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高考又不考它,没必要浪费时间的想法。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提高口才课课堂教学效益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了解学生,做好口才教学的动员工作

根据口才大师卡耐基的调查,在大学里,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的学生在开始上台演讲时都有一定的恐惧感;在卡耐基成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课程开始时惧怕上台演讲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人们在公开场合交流呈现出畏惧和缺乏勇气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卡耐基一生都致力于帮助人们培养信心和勇气。

中学生也是如此,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同学课外生活中对着熟悉的同学可以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地进行交谈;可是一到了课堂上或正式场合却满脸通红,说话磕磕绊绊,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含糊不清。这些普遍表现不佳的现象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胆怯、畏惧的消极心理呢?

这就需要做好口才教学的动员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口才课,了解练习口才的意义。在课堂上用充足的数据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现代社会职场中,口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拥有了良好的口才,将会对他们今后的事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学生明确了学习口才的重要意义,就能拥有学习的动力,产生提高口才能力的决心。其次,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告诉学生经过练习口才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激励学生,如林肯、萧伯纳等名人刻苦练习口才的故事,这些案例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课堂上把这些事例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这样一种信念:好口才不是天生的,是刻苦的练习得到的,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他们的口才也能够出类拔萃。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明确意义、案例鼓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克服消极心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习主动性。

二、给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及时鼓励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给学生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鼓励,引导学生敢说,想说,会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发言、讨论,如选择一些话题让学生自由小组辩论,课前几分钟请同学做演讲,课堂上做求职的简短自我介绍等。通过课堂讨论、自由发言,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做到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地“说”起来。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还要进行及时的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出现表现不佳的状态时,不要片面加以否定、批评,那样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应该尽力发现学生表现的优点和长处,多加鼓励,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他们。通过提供机会发言,及时鼓励,学生会在口才课堂中慢慢地不再胆怯,变得自信,逐步可以大胆勇敢地在口才课上表现自我。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讲解法是口才教学必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教材。在讲解中,语言应做到条理清晰、富于感染力。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性,教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口才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讲解时,还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多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口才技巧时,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优点,生活当中你有没有用过类似技巧的例子等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做到清晰的语言表达,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口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些精彩的口才案例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脍炙人口的外交家小故事,营销大师们的切身经历,精彩的求职者表白……这些古今中外能言善辩者们机智灵活,敏捷应对的案例对学生学习口才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恰当使用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口才课中运用时案例选择要贴切,案例引入时一般不要一次性的展示案例的全部内容,而只让学生阅读案例开头的背景部分和提出的难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案例所呈现的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案例教学法还要注意做好案例评析,让学生对案例有深入透彻的理解。

角色扮演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模拟扮演,进行实际的口才训练。如在求职口才教学中,设定一个岗位,让学生扮演求职者,根据职位要求回答面试问题;在谈判口才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模拟谈判双方进行洽谈;在社交口才教学中,设计一个交际场景(如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同学之间),让学生进行口才训练等。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学生临场的应变能力,学生怀着强烈的兴趣去切身体验,提高了兴趣,口才运用能力得到锻炼。

四、开展口才竞赛,锻炼学生的口才技巧

丰富多彩的竞赛性活动的开展,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可以让学生得到一个良好的口才锻炼的机会。这些口才竞赛可以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搜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动大多数的同学参加,以营造良好的口才教学的氛围。竞赛活动,对学生是一种良好的实践锻炼,即使部分同学不能亲自参加,也可以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表现,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使学生的 口才表现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口才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情景模拟

教学法作为一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验证,已经非常成熟,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也被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反馈中,也获得了肯定。其中,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是发展相对较晚,也是开放性和创新性较大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其在当代体现的教学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让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教学对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此外,传统教学中,学生们往往缺乏具体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这些重要的能力缺失。同时,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教学面向的教学对象,除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之外,主要包括英语专业(非商务

类)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等,由于课程受众范围广泛,也决定了此类型相关的课程设计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的语言类课程或者商务类课程。而其中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更具备其特殊性。传统英语口语课程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文口头表达能力,课程设计涵盖英文对话,英文陈述,英文演讲,英文辩论等多个口头技能。从授课主体来看,英语口语课程有中国教师承担,也有英美国家的外教老师承担,但其课程培养目标几乎是一致的。该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技能性,在课堂进程和时间安排上,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有更多实际演练口语的机会,这也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传统讲授的方式。那么,从教学目的的角度,商务英语口语在大的培养目标上和一般英语口语课程并没有太大区别,即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升。但从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来看,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商务领域的英文口头表达能力。简单点说,通过该项课程学习的学生,应当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在一般的商务场合能够用英语无障碍的口头交流,甚至能够在较为复杂的商务关系中进行专业化的英文沟通。

这里可以很清楚的明确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设计需要做到两点,第一,与传统英语口语课程一样,提升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将商务知识融会贯通,使英文口头表达更加商务化,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口语做商务交流。从第二点也可以看出,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也是对其他商务英语专业课或经济金融类专业课的语言检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该项课程。教师在英语口语课程中,有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演练口头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这种情景模拟的设计通过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不断更新,逐渐也被更真实的具体案例所替代。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也慢慢的革新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设计模式。首先,课程的商务性特点,为案例植入课堂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现实中的商务案例为这项课程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其次,案例教学本身也是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种运用,而任务教学法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已经突显了其优势作用。最后,案例教学提供的任务更接近真实的商务场景,案例本身是一个完整和统一的商务事件, 有开头和结尾,同时也提出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理清商务关系和事件发展的因果性和逻辑性, 这需要运用自己掌握的商务知识,结合案例给出的情景和任务来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来分析案例,这有别于传统口语课堂,虽然最终都是让学生“各抒己见”,但案例教学是需要学生的最终口头陈述或者观点分享更加“有理有据”,商务英语口语输出应当显得更专业化和学术化。同时,当选取的案例真实性更强时, 学习者会将置身于案例中 , 从而驱动自我进行思考和质疑。与普通任务教学不同, 案例教学的任务完成,通常无关乎于答案的确定与否,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逻辑结构,并能够将商务知识和理论系统和完整的进行口头英文输出。当然,除了思维和知识引导,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仍然需要对一些专业的商务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服务于今后的其他案例,举一反三,让学生熟能生巧。

在当代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下,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要素。这一要素也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高等教育,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更是对传统课堂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当然,高校教学改革包含很多方面,涉及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但有一点是高等教育众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课堂的创新一直在主导着课程的改革。而以教学法为指导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正是课堂创新的所需要的。案例教学法已经风靡国内外的教学课堂,也逐渐从运用于专业知识型课程,过渡到运用于语言技能型的课程。商务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教师辅以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既可以为此门课程提供更多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也让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更加有效率,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更具备准职业化素质。

口才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学业评估 卓越工程师计划

Portfolio Assessment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 Competence of the Students of Engineering Excellence Program

【Abstract】That the portfolio assessment is suggested being introduced to evaluate of the spoken English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from Engineering Excellence Program complies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om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assessment proves to be able to br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o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for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re further confirmed, the paper recommends seven aspects, complemented by the summative assessment, be filed into the portfolio so as to track and monitor the Engineering Excellence Program students’ academic progress in a continuous, structured, and overall way, thus ensuring a faire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improving their spoken English competence.

【Key words】portfolio assessment;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at college;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Engineering Excellence Program

一、引言

文秋芳等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的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症结之一在于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考核仍然奉“终结性评价”为圭臬,主观随意性大,难言科学可靠,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受挫,制约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应用学习档案袋记录、课堂活动纪录、访谈和座谈等形成性手段来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档案袋评价方法属于“形成性评价”的范畴,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外语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这一学习评价体系,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档案袋评价的利弊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又称“学习档案评价”或“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起先是指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其他艺术家为自己的作品建立档案袋,装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给雇主或者顾客的做法。20世纪80年代西方在教育评价改革运动中用其来评估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教师的工作业绩。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了这一评价思路。

研究发现,“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档案袋评价对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敢于主动地回答问题,且质和量都明显高于控制班”。[1]

而有的研究者则发现,档案袋评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评测档案中作品打分标准信度和效度的准确性问题。”[2]“无法保证按规定实施,也就无法保证真实性;不能做评估成绩的依据;不可能吸引学生认真完成。”[4]

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口语教学评价体系中,档案袋评价法有其不代替代的优点,即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客观公正性。宜扬长避短,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尝试,因为在形成性评价中引入档案袋评价,是由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决定的,有其必要性,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英语交际能力的理想选择。

三、档案袋评价的现实意义

卓越工程师理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知识,这当是我们对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实施外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所处的大环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起始水平(beginning levels)参差不齐。全国各个省市在中小学阶段对于口语学习的要求不同,使得卓越工程师班同一班级中的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相去甚远。有的学生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无法脱口说出,而有的个别学生甚至在中学阶段已经取得了“中级口译”证书或者雅思英语证书。虽然很多院校在学期之初进行分级考试(replacement test), 根据考试结果进行分层次教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很难做到在口语教学班级中使学生的口语能力水平较为整齐。

2. 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现在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是多样化的,甚至从大一开始就呈现出来了,从就业、考研、出国留学以及考口译证书,不一而足。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不充分关照这些不同的目标,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身在教室心在校外辅导班,我们的口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就难以提高,最终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感到失望和不满。

3. 大学生的个性日益彰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大学生日益自觉地追求个性,“大学生老板”“大学生经纪人”“大学生专利王”“大学生选秀明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评价体系,恐怕会事倍功半,难以奏效;相反,如果因势利导,可以利用他们的个性和长处来推动英语口语教学,则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4. 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渴求。“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7]缺乏创新人才的严酷现实让中国“世界工厂”的美誉失去了耀眼的光环,我们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饥渴从来没有这样强烈。作为眺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培养学生异质思维的平台,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可超然物外。

5. 自主学习的常态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英语学习软件开发和使用,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视频、音频的各种口语学习材料,他们在课外时间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起到对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

这些突出特点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正视学习起始水平的差异,关照学生日益多校化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联系,调动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反思,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这些也正是档案袋评价的优势和特长,因此应该让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针对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而言,其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算为过的。

四、大学英语口语的档案袋要求

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档案袋中应该收录这些方面的资料才能较好地保证这种考核和评估方式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一)语音档案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普遍不够规范,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要求,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好互联网的资源进行强化训练,录音比较,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放入档案袋,接受自评、互评和师评。

(二)词汇积累

日本要求中学毕业生掌握的词汇是6000个,西班牙和我国的台湾为5000到6000个,俄罗斯为9000个,德国要求在中学生毕业时,英语已经基本过关,并开始学习第二外语[6]。我国要求掌握的6级核心词汇只不过才6000个,相比而言,我国大学生的词汇量要少得多,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语汇。可以建议学生加大语言输入,以及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来巩固生词。在档案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语言的输出,可以是音频,也可以是视频,可以是presentation,也可是表演,有利于让学生施展才能,释放个性。

(三)文化集锦

鉴于口语交际的跨文化交际的特性,学生宜更多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在实际交流中才不至于发生文化冲突。档案袋中加入文化集锦一项,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形式也宜不拘一格。

(四)创意作品

吕学武说“高校要增强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培养创意人才的能力……要扭转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意冲动’‘创意快乐’;要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重视创新型人文教育,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内容创意人才。”在教学评价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创新,在档案袋中要求他们必须提供至少一两件有创意的作品。比如说采访学校里的外教和外国留学生,制作视频;排练、表演英语剧;模仿新闻会等。

(五)视频观摩

因为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师仍以本国教师为主,在英语副语言特征等方面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副语言特征在表情达意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大,指导学生进行视频观摩,可以生动地、形象地了解相关知识,在档案袋中也应聊备一格。

(六)学习反思

档案袋评价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反思。学生通过对照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弱点和不足,想法弥补;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所取得的进步,这有利于促成学习的自觉和成就感,加强教学效果。

(七)团队合作

当代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口语档案袋中加入团队合作的要求是必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project leadership)、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自评和互评,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七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档案袋评价的主要原则,我们认为是用档案袋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口语学习表现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不同的院校、班级可以制定自己的档案袋资料任务清单,力争与本校的终结性评价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更加科学地、准确地对学生的口语学业表现做出评估。

五、结语

档案袋评价能够很好地满足新时期大环境对卓越工程师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且与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是一致的。在推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引入档案袋评价,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对于我国的口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芹, 王莉.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档案袋评价法可行性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6).

[2]黄庶. 我国英语教学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问题及建议[J]. 英语教师, 2010(3).

[3]王瑞.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档案袋研究[M].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文军,王东生,王磊.翻译课程档案袋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口才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专题馆员素质工作职责

班主任对毕业生的评语、学校结论。在作四个结论时,要求求真防假,不溢美,不隐恶,实事求是;要求概括具体,不讲大话,优缺点分明,特长突出,结论明确不含糊,为用人单位提供对毕业生使用、培养发展的可靠依据。笔者曾发现,有的班主任喜欢搞一点论,对喜爱的学生溢美隐恶,对不喜欢的学生在评语中出现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的语句,甚至无优点可寻论文。有的班主任在评语中喜欢讲大话、空话,什么“高举”、“坚定”、“最最”等词语。对于这样的评价,学校在审核把关时,应推倒重来,对个别评价不妥当的,应由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校领导亲自把关修改、签章。对学校结论,要慎之又慎,对于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个别有专长、技能方面突出的学生,要在一般结论基础上,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犯错误和不能毕业的学生,都做出慎重的签署。在作结论时,可遵循下列原则:自己认识了的错误从宽,固执己见、拒绝承认的从严;历史的从宽,现实的从严;结论从宽,批评和自我批评从严;已经改正了的从宽,重犯的从严;坚持不改的必须作结论。.严肃认真地做好毕业生资料的归档工作。毕业生资料归档是建档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建档工作成败,也关系到用人单位对资料的使用和掌握。归档工作的具体程序是:第一,组建好建档工作队伍。成立建档工作机构,选拔办事认真、细心,有统计、书写专长,有教学管理经验的人组成,派专人负责,人数一般三至五人,不宜过多。因为建档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不能出现错统、错登、错装、漏装现象。第二,做好成绩、奖惩的核实誊写工作。这项工作任务大,因为每个学生每学期的期评成绩要誊写到每个毕业生登记表的成绩栏里,每个学期的奖惩情况要誊写到奖惩栏里,这就要求建档工作人员要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作风正派,避免差错和失误。第三,对毕业生登记表里的四个结论逐个检查,检查的内容是:领是否审查,是否签字盖章,年月日是否按规定的要求书写。第四,整理、装订成册,填写卷内目录。把学生每学期的总结鉴定表、实习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技术等级审批表、入学时的新生登记表、体检表、团员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等,按时间顺序一一整理,装订成册,填写卷内目录。第五,装袋,封口。装订成册的毕业生材料,装进每个学生的档案袋里,档案袋的名字一定和毕业生材料的名字相符,然后封口,盖封口章。综上,可见做好技校毕业生的建档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步骤也是十分复杂的。作为技校的档案工作者,在技校已经面向市场的情况下,要使劳动力更好地在社会让渡,就要重视技校毕业生的建档工作,不断提高建档工作的要求,要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技工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作出新的贡献。

一、在高校档案馆建立专题馆员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专题馆员制度是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对学科专业作了相应调整,一些专业得到加强,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应运而生,这就对高校档案馆信息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建立档案馆专题馆员制度恰好可以满足档案文献信息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要求。档案馆可以遴选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较高信息专业水平,熟悉对口服务单位档案资源建设,能够有效提供信息服务的专题馆员,与用户建立直接联系,深入了解对口服务单位的档案利用需求,有的放矢,提供有针对性的对口服务。为了应对专题馆员制度的建立,档案馆的服务重心也要由一般服务向信息咨询服务转移,同时,专题档案馆员要深入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紧密追踪教学、科研动向,多层次、全方位运用多种手段开发馆藏,在档案馆和各对口服务单位之间建立一个动态的、交互的信息服务模式,真正为教学、科研起到信息导航作用。2.建立专题馆员制度有利于提供个性化的档案利用服务。当今社会是充满了个性化特色的社会,高校档案馆也是一样,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想方设法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而建立专题馆员制度恰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档案馆以“专题馆员”为纽带,在档案馆和各对口服务单位之间架起一座个性化的服务桥梁。专题馆员在掌握对口服务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动态的同时,针对服务单位的工作重点、难点和中心工作提供二次、三次文献编研资料,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建立专题馆员制度有利于档案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档案馆的自身发展需要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做支撑,近年来,高校档案馆的人才队伍已逐步出现了一批年轻化、专业化和高学历化的人才。这类人才恰好为专题馆员制度在高校档案馆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储备基础。专题馆员的工作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胜任的,这种制度对馆员的学历、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信息检索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和积极主动服务的能力。这种人才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型馆员,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追求职业发展前景的欲望,注重强调工作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注重团队协作、信息沟通和知识交换,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喜欢不断学习,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只有这种知识型人才,才能够适应专题馆员的发展要求。专题馆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对口服务单位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利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带动馆内其他同事参与到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之中,从而有效提升档案馆员工的整体素质。

二、高校档案馆专题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专题馆员一般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具备档案专业或信息管理专业学科背景,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驾轻就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好的计算机、外语运用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提供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馆专题馆员在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档案信息导航素质、档案信息挖掘素质和公共关系拓展素质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才能为档案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和谐统一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1.档案信息导航素质。面对庞杂、浩瀚的档案信息资源,高校档案用户总是感觉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素养获取档案信息,一般都难以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全面的、有效的档案信息资源。而档案馆专题馆员恰恰具有档案用户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利用自身对档案库藏资源了如指掌的优势,帮助用户有选择地采集、存贮、组织、控制和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帮助用户在多样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中快捷、准确、全面地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意识反映了人们对信息工作的性质、作用的认识程度,是关系到能否发挥信息能力的先决条件。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要在各种堆积如山的档案信息资源中有效地获取、评估、开发、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有价值的信息中分辨出核心信息,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而档案信息导航素质就是明确要求专题档案馆员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敏锐的信息洞察力,要善于捕捉、发现、挖掘和利用档案文献信息。只有具备档案信息导航素质,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口服务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2.档案信息挖掘素质。随着高校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层次化,用户对档案需求在综合性、适用性、有序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已不满足于对档案信息线索和数据的单纯获取,而是要求档案馆提供有深度的,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编研之后的利用价值较大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只是提供简单的一次文献查询,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从各种档案信息资源中检索、挖掘出来的专题汇编、调研分析或者预测报告、决策参考等。这就要求档案专题馆员在熟悉对口服务单位档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从教学院系、职能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组织、分析、提炼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并将加工编研后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对口服务单位,有效实现专题馆员的职责。同时,随时掌握对口服务单位的工作进展动态和学术研究动态,组建相关的教学、科研专题数据库,对对口服务单位的主要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比、归纳和提炼,形成档案文献综述和文献评介,使庞杂的档案信息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最大限度地方便高校档案用户,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3.公共关系拓展素质。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档案馆的工作也要紧随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主动开发、拓展新的信息服务项目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拓宽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争取学校领导及各院系、职能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更多支持。要做到这一点,专题馆员就要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馆员。专题馆员的身份给予了他们和各院系、职能部门交往的机会。作为档案馆与对口服务单位之间的桥梁,专题馆员必须建立与对口单位的紧密联系,和用户进行经常性的对话、交流,真诚地听取用户的意见和批评,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分析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心理,及时改进服务工作。

三、高校档案馆专题馆员的工作职责高校档案馆专题馆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立档案馆主动了解用户需求的交流机制,专题馆员负责定期与对口服务单位进行固定的工作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服务单位的沟通,诸如参加院系的相关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跟踪工作进展等。(2)负责搜集、鉴别和整理对口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并在档案馆网站上建立对口服务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专题信息。(3)协助对口服务单位进行教学、科研、行政事务等专题档案文献检索,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行政单位提供定期服务和决策参考服务。(4)为对口服务单位提供档案信息咨询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及时满足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需求。在档案馆网页上设立“专题馆员咨询园地”,公布专题馆员的个人联系信息,并借助网络技术,提供多种在线咨询服务。(5)提供用户利用档案的指导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层次用户的培训活动,指导用户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经常向用户宣传推广档案馆的信息资源。专题馆员制度的建立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详尽的岗位职责、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高校档案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实施该项制度。专题馆员制度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和毫不气馁地努力争取。笔者深信,高校档案馆只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推行该项制度,就一定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促进高校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浩娟.中外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比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2]韩翠峰“.学科馆员”制度的管理模式探析[J].甘肃科技,2005(11).

[3]祝玲娟.图书馆学科馆员现状及发展方向[J].图书馆管理与实践,2005(4).

口才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许多国际性的企业、公司在我国得到持续发展,为高职高专学生涉外就业提供了愈来愈多的机会。这就对学生的口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合‘ 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一直是薄弱环节。许多学生虽然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英语应试能力,也积累了大量词汇,但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时常出现无法和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教育工作者发现“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既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模拟真实的生活工作环境,是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好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新的口语教学模式。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立足于以“教与学”的关系角度,运用英语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探讨如何培养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以赛促学,是指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项语言知识通过组织参加相应的竞赛开展具有针对性和逼真性的知识理论教学,设计语言与实际能力的锻炼,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与语言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与创新型人才,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目的。在以赛促学的环境中,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语言运用能力,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以赛促教,则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有效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与培养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是一种使师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

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方法,关键是教学实践案例的选取。案例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选取案例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保证案例的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把一个案例分解成一个个子案例,通过子案例来积累知识和实战经验,再通过竞赛大案例把各个子案例知识点串联起来,巩固内容的同时,融会贯通这些专业知识同时,竞赛也促进了老师专业技术与教学水平的增强。

具体来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高专学生生实践口语能力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这种培养模式以技能竞赛为载体,通过比赛的案例贯穿到英语口语课程学习中,并鼓励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去参加比赛。以竞赛的形式驱动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学习质量与教学水平。

三、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高职高专英语水平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开展和组织校内外语言技能比赛,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比赛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比赛凝炼专业文化。强化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有利于促进英语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积极吸引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同时让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信息,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在锻炼学生语言实际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校内实习资源利用率,深化校企合作。

(三)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建设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修改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构建了新型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按照实践环节的课程安排和过程性考核方式设置。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英语口语的实践,以达到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 ,探讨赛促学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构建。这种模式的构建,不是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对立的,而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结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两者有机的相结合,把评价和激励体系纳人第一,二课堂,通过教学多样化,实习学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英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155-156.

[2]邵艾群.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 (12):82-83.

[3]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78-80.

口才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件纵向运动;文件跳跃;现行价值;参考价值;口述档案

文件是伴随着社会活动的开展而直接产生的,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一般来说,文件会经过设计制作形成阶段、现行阶段、暂存阶段、历史阶段的运动。何嘉荪教授认为这只是文件运动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情况下,文件会跳过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阶段,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并将其称为“文件运动的跳跃形式”。吴品才教授则将文件运动分为文件的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并认为文件纵向的四阶段运动是普遍的规律,不存在何教授所说的特殊现象。如果文件一经制作形成未发挥现行作用就作为历史记录,是绝对不可能的,否则便是捏造档案。然而笔者认为,吴品才教授在专著《文件纵横运动论》第五章第四节中的相关论述是值得商榷的,下面进行一一分析。

1 文件的现行价值是文件内容的现行价值

何嘉荪教授在《论文件运动的特殊形式》中举例“如《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规定,‘在本级党委、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的常委会、全体委员会、政府常务会议、办公会议的文件材料中,讨论未通过的文件材料应短期保存’”。[1]何教授认为,这些文件由于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参考价值,跳过第二阶段直接进入了第三阶段,作为档案暂为保存。

吴教授认为,文件形成后,会经历现行期、半现行期和非现行期的顺序和过渡,而在我国只有处于后两个时期的文件才能称之为档案,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社会实践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的本质属性,才可成为档案,这一属性也必然是在现行文件发挥完现行作用后才获得的。“文件一经制作形成如果未经现行期或现行期未终结,那么该文件就永远不是其形成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也就永远不可能是档案。”[2]因而他认为,何教授所举例的材料,如果能推动最后文本的通过,就发挥了现行作用,便可成为档案,反之则不能。

何嘉荪教授还继续推举出会议记录、会议照片、会议录音、光盘等,与会后需要贯彻执行的会议决议、纪要、公报等不同,前者未经现行使用便进入第三阶段。对此观点,吴教授列举出一个案例加以反驳,即人民大学1999年对某门课的所有授课老师进行录音,其中一位老师以录音影响授课为由予以拒绝。在吴教授看来,录音对该项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推动和制约作用,正是其发挥现行价值的表现。

令我们费解的是,何教授在自己的这本著作中前些部分提到,“所谓‘现行价值’,也即‘现行作用’,或称‘依据作用’,就是一份文件为了完成或达到其为之形成的目标而具有的法律或行政的效力或力量”。很显然,我们不会为了文件而产生文件。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是为了完成某项活动的目标而形成的。因而文件的现行期是完成内容规定的任务的阶段,现行价值主要指的是文件内容的现行价值。而吴教授在反驳何教授的论述时,却过多地针对文件的形成活动,而不是文件内容所针对的活动,这与他在前文有关现行价值的解说,已经自相矛盾。

从这一角度出发,会议讨论未通过的材料、会议记录、会议照片、会议录音、光盘这类文件或特殊载体资料,都没有参与到该会议所讨论针对的那项社会活动的后续开展之中,没有在该社会活动中加以执行,也就明显地没有现行价值。然而,它们作为整个社会活动进程某一阶段所产生的文件,也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因而应作为档案保存。

2 参考价值也是档案的一个重要价值

仍然针对上文的举例,吴品才教授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加以驳斥。他在专著中写道:“判断文件所处运动阶段并不是根据文件所在地点,而是依据文件所能呈现的价值类型,由于它们只具有参考价值,根本不能发挥出档案应有的价值,因此,本质上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即它们其实并不是档案,只是资料而已,所以在此同样没有发生文件纵向运动的跳跃现象。难道暂存于档案部门的就一定是档案吗?”[3]

首先,吴教授将“参照物”找错,参照该会议的开展和会议所讨论的整个活动,那些未通过的材料和未公开印发的文件,仍具有原始记录性,可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

其次,档案因具有原始记录性可发挥凭证作用,因具有历史性可发挥参考作用。参考价值同样是档案的一个重要价值,它可为后人在开展类似活动时提供借鉴、吸取经验、帮助决策等等。虽然我们保存档案在很大一部分上是为了利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档案都会全部地在利用中发挥出这两项作用,甚至有些档案的利用率极低,然而一旦利用便可发挥重要价值,比如军事国防档案。有些档案可能在利用中主要发挥凭证价值,有些可能主要发挥参考价值,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它是档案。正如虽然房屋的主要功能是居住,但不能因为有些房屋被作为参观景点(如名人故居)或无人居住,我们就可以说它不再是房屋。能否成为档案,并不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而是由是否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3 口述档案不可能与历史完全相同

吴品才教授认为,记录和贮存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情形的方式很多,除了在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录之外,活动参与当事人也能存贮和反映许多情形,人脑便是这种存贮的特殊载体。因而,他虽认同口述档案不具有原生性,却认为“所谓‘口述档案’实质是档案‘复制件’……而档案复制件的前身则不言自明,因此,简单地认为‘口述档案’没有前身,一经形成就是档案,从而得出文件纵向运动存在跳跃现象,这显然是不妥的”。[4]

既然用到“档案复制件”这种提法,那必然应该有相应的“档案原件”,也即吴教授所指的“档案复制件的前身”。很显然,他认为这个“前身”就是口述人在脑中所存贮的关于口述事件的历史情形。

我们不能否认人脑可以作为存储的特殊载体,但它的特殊性之一便是具有主观性。任何人在经历社会实践时,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感受,也不可能记忆当时方方面面的所有细节,所留存下的记忆也有可能会在之后的生活经历之中产生新的感受。因而,同一历史事件,选择不同的口述人,就可能有不同角度的记录,比如抗战中的共产党和日本士兵。所以,虽然口述人亲身经历了该事件,但带有主观感受的口述人的记忆,又怎能具有原生性?此外,大多数情况下,口述人都是在口述活动的组织者所选取的口述主题、问题引导等等背景下去口述的,这就无可避免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口述活动组织者的主观性。因此,“口述史采访内容是特别重要的,它应当被认真地加以准备和鉴别,可以对所涉及的主题作对比论述”。[5]口述档案不可能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一致,只是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收集的最近似真实历史的档案,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前身”,一经形成就跳跃进第四阶段。正如何嘉荪教授所言:“即使是‘口述史档案’也仍然是由史实调查的文件转化而来的,但它们的确切含义却是‘补述历史事件过程’的文件转化而来的、真实反映‘补述历史事件过程’的档案。只不过它们也能反映业已逝去的历史事件,并且由于是‘补述历史事件过程’的档案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可信度,故而也可以被认作是‘业已逝去的历史事件’的‘档案’。”[6]

口才教案范文第9篇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展的需要, 因此对口腔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人通过多元式教学方法在专科口腔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形成了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一、 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口腔专科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口腔专业教学简单地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口腔内科教学的要求,而多媒体教学却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

1.便于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医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口腔内科学的学习,涉及到很多相关学科的内容。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口腔组织学与病理学等。而现在的学生,存在着基础医学知识记忆不牢固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口腔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进行口腔内科学新课学习之前,完全有必要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再复习一遍,以扫清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增强学生听课的针对性。在短时间内要复量的相关内容,如果再靠老师在黑板上的讲解复习,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口腔内科学的正常教学。

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方法是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口腔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辅助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动画共存,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避免学生因对教师长时间的单纯语言叙述讲课方式造成的疲劳、厌倦感,使学生能在新颖、愉快的接受信息传播中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边观看图像、动画边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现在医学院校的口腔内科学教学几乎都面临着学时严重不足的现状。学时虽然严重不足,但讲授内容却不能减少太多,因为医学各学科、各内容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砍掉一大部分内容必然会导致知识不连贯、不系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吃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节省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粉笔板书、画图的时间,相应增加了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和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从而扩充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以德国教育学家M・丽根舍因、W・克拉夫基等所提出的范例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他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利于系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把系统学习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使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改革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带着问题来听课,进而改善了听课质量。案例教学不强调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法的丰富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真正地消化理解课本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

2.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的成功有赖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又与学生认真准备有关。为了确保学生认真准备,规定平时案例报告占期末成绩的20%。通过案例教学,发现学生的组织资料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

3.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与学不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学生消化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督促教师对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对本学科知识的精通钻研,提高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传统课本的基础上,深入临床实践,搜集和编写案例,教师向学生揭示课本的要点和难点,给学生提供线索,让学生总结案例。在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又培养了实际能力,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上进行彻底转变。作者在《口腔内科学》多媒体授课时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些实践效果。

二、“启发式+PBL+技能培训”在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互动中,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堂实验课,教师不但教给他们专业技术,还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启发和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教给他们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原则和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解决病人存在的思想间题和心理负担,教师在实验带教中,处处以身作则,示教规范,总结学生的错误, 及时地把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予以指导,使他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口腔医学教育是开放系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实验课是深化理论认识的重要手段,是由n堂进入临床的桥梁,也是把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实验课中获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才观和新的医学模式,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世纪人才,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原则、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使口内实验教学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PBL法在口腔内科实验课中的应用

PBL法既是一种好的课程设置方法,也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教学方法。PBL法应用举例Ⅲ类洞离体牙制备,模拟临床情景,设置焦点问题。女,30岁,主诉左下前牙变黑。现病史:前日照镜发现左下前牙唇侧变黑,无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查:|2扭转,|12间食物嵌塞,|1唇侧远中边缘嵴色暗黑,远中邻舌龋,达牙本质浅层,按(-),冷热(-),叩(-)。焦点问题:为什么|1唇侧远中边缘嵴处色暗黑?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治疗原则?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美观问题、材料选择、牙髓保护、邻牙保护、洞形要求、充填及塑形要求等)。如何防止并发症(如牙体折裂、充填物脱落或断裂、继发龋,意外穿髓等)。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建立前牙邻面龋与Ⅲ类洞离体牙实验的联系。学生人人参与,共同分析修改。方法:四个同学回答问题、设计治疗方案,四个同学修改方案,其余同学分析以上方案的优缺点,补充未尽之处,综合选择出最佳方案。教师最后讲解,逐指导操作。教师针对同学们的答案,将理论课中“抗力形、固位形原则”具体分析,融入Ⅲ类洞离体牙制备中讲解,并分析同学们综合选择的最佳方案的“最佳”原因何在,达成共识后,同学开始操作。这三步过程时间花费约30分钟。操作指导中围绕焦点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包括为顺利完成既定治疗方案,术者和患者应采用的,以及术中口镜和支点的使用技巧等。PBL法在理论课应用已为广大师生所欢迎,但在实验课应用较少见,口内实验课有应用PBL教法的基础。焦点问题的设置不仅使实验课从形式上更加贴近临床,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1]有帮助,而且学生参与了诊断和设计治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纵向的临床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将离体牙牙合模型当成了患者,并围绕焦点问题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怎样操作才能顺序完成既定治疗方案?”等。对学生来说,这种“思维+操作”同时进行的过程,实际上即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向临床过渡”的过程。

(三)加强口腔医学基本技能训练

口腔医学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它的各种治疗多建立在临床操作的基础上。因此,在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验课教学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在模拟人头上进行牙体洞形制备和牙周洁治等,为今后在病人身上进行治疗及其他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1.强化医疗文书基本功能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是临床工作和实习阶段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带教老师要从问诊、查体,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到治疗等方面给学生认真讲解,尽量给每个实习学生创造基本技能操作的机会,做到“一看”、“二帮”、“三做”,以此提高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及应变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常用诊疗技术的培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龋洞充填术、干髓术、根管充填术、洁治术等基本诊疗操作,强化消毒隔离观念,同时进行各种材料的调制、器械的准备等基本护理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常用器械的操作训练。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电动牙椅、各种牙钻机超声洁牙机、光固机、牙髓活力电测验器等正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这就要求学生要熟悉口腔常用器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避免由于使用不当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或造成医疗仪器损坏,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

总之,多元式教学法避免了简单、重复和呆板,适应了当代青年多角度求知的心理特征,使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因此,必须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才观和新的医学模式,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世纪人才,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原则、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口腔内科学专科教学改革,使口腔内科学教学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口才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选择;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87-02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笔者几年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感受很深的是我国际贸易实务的许多内容理论性强,且大多数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理解起来具有相当难度。

对于相对晦涩的知识,要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不但学生很难领会其核心内容,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笔者尝试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效果。具体来说,先利用有针对性的案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思索案例,结合案例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再提问不同的学生来谈谈对案例的理解。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分析,找不到切入点,但是随着几个学生发表一些观点,是非曲直也慢慢变得清楚。最后我再做一些补充讲解,把关键点和学生没有能够考虑周到的地方讲解出来,学生就能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但是要注意这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案例一定要有代表性。

1案例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作用

(1)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例如,在介绍商品买卖合同中的有关商品描述的各项条款规定时,都会提到应注意“明确具体”,否则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容易引起纠纷。这个道理很容易接受,可是在实践中订立合同时怎样做到明确具体地呢?若不明确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时教师就应适时给出一个例子,一方面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订立品质条款为例加以说明。案例一:中国从美国进口收割机,合同中的品质条款为:买新的XX牌XX型号收割机。货到后才发现,是一种旧样式的收割机,上面有蜘蛛网但确实未用过。而我们想要的是2010年产的新型收割机。为什么会出现想要的与购买的不符呢?关键在于品质条款的订立有问题,不够明确具体,容易引起歧义。怎样才能明确具体呢?学生在课堂上经过讨论后将品质条款更改为:“2010年产新型XX牌XX型号收割机”。这时的品质条款可以说就明确具体了。讲课时通过这个小例子使学生既能对原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又能让学生进入实践环节自己去订立合同条款,这样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例如:在讲到海洋货物运输基本险项下保险责任起迄的时候,根据C.I.C规定,基本险承保责任起迄期限是采用国际惯例中的“仓至仓条款”,即从保险单上面所载明的装运港起运地仓库开始运输时候开始,到达保险单上面所载明的目的港收货人的最后仓库为止。但是要很好的正确的理解“仓至仓条款”还是需要通过案例来说明。案例二:2009年6月,中国A公司采用CIF贸易术语向英从B公司仓库运往码头装运的途中由于车祸而导致大部分货物受损。事后中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中方采用C.I.C条款投保了一切险加战争险,但是货物国的A公司以保险合同上面采用“仓至仓”条款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试问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付?如果是采用CFR或者FOB贸易术语保险公司又是否应该理赔呢?根据目前保险行业的国际惯例,对于基本险保险责任区间都是采用“仓至仓”条款,C.I.C和保险条款C.I.C也采用该条款。但是在国际保险业中不仅仅涉及到是否持有保险单,而且还要看被保险人是否有可保利益。《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第六条规定“被保险人在被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必须要享有可保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一条也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该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于投保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故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投保,都需要对已经投保的货物拥有所有权或者承担相应的风险,即是货物的可保利益人。如果货物受到损失,保险合同才会生效,对于采用CIF贸易术语成交,如果投保人是卖方,通常被保险人也是卖方,因为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的规定,如果信用证没有明确的指定保险单的被保险人,则被保险人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其投保的利益就是从保险单上面所载明的发货人的仓库出来开始,到达保险单上面所载明的目的港收货人的最后仓库为止,故前面所述案例中货物由于车祸而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保险公司赔付。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到损失,由于货物已经越过船舷,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即此时买方是货物的可保利益人,且卖方在交单时候对保险单业背书转让给买方,所以买方此时可以在保险单上面指定的进口地保险索偿地点向当地的保险公司索赔。但是若采用CFR或者FOB等贸易术语情况就不同,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只有卖方拥有保险利益,而买方不是可保险利益人,因为一般采用这些术语投保都是在货物装船后的,买方作为投保人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是没有保险利益的。所以在采用CFR、FOB、FCA和CPT等贸易术语成交时,进口人投保时候所取得的保险单上也会表明采用“仓至仓”条款,但是保险公司的实际承担保险责任是从货物装上海轮,或者在发货地承运人接管货物即通常所说的货交承运人才开始,到对方收货人的仓库为止,实质上是“港至仓”条款。通过简单的案例就可以把相对比较复杂的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起讫解释得非常清楚:通常“仓至仓条款”主要适用于CIF贸易术语,而对于CFR和FOB的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是从货物越过船舷之后开始的。

(2)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但是有许多实践经验往往很难从国际惯例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而这些实践经验又是十分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惯例的理解。合适的案例作为桥梁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出口商所交货物应与合同条款规定严格相符,这样才能保证收汇的安全;而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解释,出口商所交单据应与信用证严格相符才能保证收汇的安全。所以在实务操作中,要求信用证内容应与合同条款内容相符,这样才能保证卖方交货既与合同相符又与信用证相符,进而才能安全收回货款。若信用证与合同不符,应要求买方修改信用证。这个原理表面上的含义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在实践中的应用却并不那么简单。现以举例加以分析:某进口商进口钢圆盘,合同中规定:“每卷重600公斤,多卷捆在一起,每捆3.5公吨左右”。而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却只规定:“每卷重600公斤。”无“多卷捆在一起,每捆3.5公吨左右”的规定。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要求进口商更改信用证。可是在实际业务中,这种情况往往是卖方按合同履约。原因在于信用证中已规定了的内容与合同是完全相符的,因此,卖方按合同履约是既符合合同又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出口方在收汇方面是安全的。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把知识学活,而且也能积累一些实践经验,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且典型的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Mr.RobertDoege在《ACollectionofCaseinMarketingManagement》一书中说过:理论的深钻细研,并不是学有所得的真正标志,学习知识的宗旨要义在于掌握知识并且灵活运用知识,而案例教学的精华就是要学以致用。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案例的选择有至关重要,好的案例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选择案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前提条件。案例教学法尽管与传统教学法存在很多差异,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重视成都是一样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案例,并能够设计出讨论的框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才可能更好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索、发现和应用知识。

(2)在选取案例时要反复斟酌,力求其能囊括较多的知识点,并具备一定的复杂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教师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只有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案例,才可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这样才便于学生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的选择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所以选择的案例

要将固定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融汇于具体实际之中,以便学

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启示

(1)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师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案例教学不是取论教学,也不可能替论教学。应该说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二者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切忌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对立起来。教学时在分析案例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读熟案例内容、明确题目要求、最重要的需要重点明确基本理论观点、写出分析思路;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后要进行全面深刻分析。另外,也可以把案例分析穿插在理论讲授中,这时的案例不需要太复杂,用小案例就可以。

(2)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企业的实际工作。这方面笔者深有体会,因为我曾经在外贸公司挂职锻炼过一段时间,对外贸的业务知识和一整套的工作流程有一定了解,这对从事国际贸易类教学有很大帮助,教学中几乎每章节的内容都能在实践中找出对应的案例。上课时,有时讲到某一惯例,除了用资料上收集来的一些案例帮助理解外,还可以信手拈来,随口就可以讲出一个身边的实实在在的案例,这也是枯燥的理论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

(3)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方法因人、因课程性质在具体实施时会有所不同,主要有指导自学法、讲解分析法和课堂讨论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对这3种方法的运用应有所选择。换言之,就是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由于内容综合,针对该章的案例分析题也较复杂,就需要采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是组织者。另外,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即把学生的具体表现体现在课程的最后成绩评定中去。曾担任美国案例教学协会主席的RobertRonstadt说过:人们通过实际才能学得更好,他说每一个哈佛大学的MBA都要认真阅读和分析500~700个案例。

(4)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全面提高运用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比如情景式教学法等。针对不同课程章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得方法就是成功的方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最大的优越性还是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融学习、思考与表达一体,且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孝先.进出口合同条款与案例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口才教案范文第11篇

在口腔医学教育中,以理论学习—生产实习—参加工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下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实习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纽带。国内传统的生产实习以临床示教与带教为主要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口腔医学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采取了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期改变现下的生产实习模式,为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生产实习;主观能动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式的变化,本研究对以往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在口腔医学教育中,以理论学习—生产实习—参加工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下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手段。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实习处于桥梁的地位,它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纽带。国内传统的生产实习以临床示教与带教为主要方式,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数时候学生只是作为带教老师的助手进行工作,角度不同,对一个知识或临床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同,这种“灌输式”或“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医学生的成长的。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由学至用这一过程中的主人翁,就变成了口腔医学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我们采取了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期改变现下的生产实习模式,为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手段。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

树立精品教学意识,形成“三精”教育思想,包括精细的教学准备,如教室、教具、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活动等内容的准备。根据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及专科生的生源特性,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讨论,建立循证医学、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如教学目标清楚、文字精练、色彩鲜明、图片典型、动画运用恰当好处;精彩的教学课堂,主要是通过精湛的教学技巧、精辟的教学讲解,达到促进师生互动的目的,而各种临床场景,树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则是重点。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国外的高等教育中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主要方法为案例法(CBS)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PBL),这两种方法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它不但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以医生的身份完成实习工作,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临床,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意义重大。案例法首先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哈佛大学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PBL法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中主要应用研究的教学手段,由于其以问题为中心,可以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知识的记忆较为扎实,理解较为透彻。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已有学校将其用于医学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针对口腔医学专科生的教学模式

1.专科生培养的特点

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主要是通过3年的全日制教育,使学生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由于其生源自身特点及培养年限较短,为期1年的生产实习则较五年制本科生及七年制本硕连读生显得更为重要。学生需在1年内完成身份的转换,且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因此,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更深的投入到生产实习中去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将知识最大化应用。

2.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针对专科生教育中的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我们提出了这一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加速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组织教学团队编制PBL及CBS教学案例。通过临床含有症状、体征、各种检查以及详细病史的病例介绍,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针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组织病理学基础共同讨论和制作典型的PBL及CBS教学案例。目为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开展PBL教学方法、实施研究性教学奠定了基础。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学生分组,每组3名学生,由同一名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然后就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并由1名学生详细记录针对教学案例各位同学所提的问题。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组学生在讨论问题后,利用各种资源查找问题答案。查找问题并得到答案后,各组选派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计划及处置。第三,临床验证与总结。通过上述讨论后,由带教老师取适当临床病例进行实物化讲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某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通过全程跟踪带教老师的治疗再次复习该类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计划及处置。记录总结,每周自己小结,每半月由带教老师进行讲评,每月全科汇报,并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人力投入作为后盾;需要更多的教师从临床工作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国外经验表明,指导者在PBL的准备阶段及初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临床医师兼职临床带教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今后的临床带教中如何提高医生兼职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实习中灵活应用PBL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而在口腔专科生生产实习中形成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齐小秋,张博学,张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8-211.

[3]乐江,余保平,宋思莹.美国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1):120-121.

[4]尹伟,范旭,胡德渝.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9):53-54.

[5]林立,刘永春,高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3):10-11.

口才教案范文第12篇

1.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

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模糊已是不争的事实,中职教育定位为“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为“高技能人才”,这种粗线条的划分方法,无法体现人才培养定位本质上的区分。高职教育究竟“高”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标准衡量没有明确规定。以化工类专业为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相关课程的设计能不能来支撑和体现这个“高”字呢?从研究已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学校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化工类专业在定位方面都比较模糊,难以区分中高职的主要特点。

1.2中高职衔接的合作院校培养方案脱节、内容模糊

中高职衔接的合作院校培养方案应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使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职毕业生提升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但遗憾的是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脱节,甚至出现相同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实际情况是中、高职的很多课程在名称、涵盖内容和教材上的区分度不大,甚至使用同一教材。例如:一些学校在安排五年制教学计划时,只是把过去中职的学制和教学内容做了延长和扩展,教学内容基本内涵无太大变化;有的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中高职阶段部分重复,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1.3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未体现技能培养的递进性

目前大多数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和学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方面,只是根据课程的设置,单纯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2],或根据岗位能力设置相应的独立实践课程。未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定位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关实训和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安排,从而不能体现技能培养的递进性。因此,在探索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我院如能依据职业标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和证书制度,遵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对准职业岗位,分析中、高职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与对口自主招生中职院校开展教师活动,加强沟通,开发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技能标准,无疑能很好的实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

2对中高职三二分段有效衔接的几点建议

2.1多方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初设计实证调查问卷对中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需要能力;对我省部分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省化工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及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现状等,与对口中职学校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教学计划、学生现状及实践教学情况,根据以上掌握的资源,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应与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及化工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共同商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注重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并且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实施过程中,各参与学校对学生及行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3]。

2.2加强专业及课程的标准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中职课程应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化工相关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高职课程设置应以化工产品生产及分析检测实践为导向,以培养生产操作及分析检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对一些典型产品的分析、设计,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目标优化整合。

2.3定期和对口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可联合申报三二分段衔接有关教学改革项目,为定期举办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关于课程衔接及有效研究三二分段衔接的教研活动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两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三二分段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组织所有参与三二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环节。

2.4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岗位随之变化,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也随之变化,这就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制度,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课程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

2.5中高职衔接需要规范管理

探索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中高职衔接涉及到高职和中职两类学校的组织和沟通,对口学校需提供政策、组织机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做到计划周密、过程规范、监督有力、反馈及时,保证衔接工作高质量完成均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立校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招就办、纪检监察、相关院系等部门领导,统筹协调指导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的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学院层面的三二分段分流方案、命题方案、考核方案、保密措施等制度。学院纪检监察处全程参与,确保监察工作到位,保证对口自主招生工作的规范有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院应和对口学校共同建立教学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教学检查,确保教学质量;中高职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有了基本保障和规范的管理,中高职衔接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结语

口才教案范文第13篇

Abstract: In 2014, Shan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nan University carried out automation "3+2" counterpart through piecewise pilot training collaboratively. The two sides mak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jointly, explore the best combining point of "higher" and "vocational",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norms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operate to develop "Bachelor degree+ technicia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high-en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关键词: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平台+技能模块

Key words: counterpart through piecewise training;talent training plan;discipline platform + skills modul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54-02

0 引言

2014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鲁劳职院与济南大学合作开展自动化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双方经多次沟通和协商,依托“校-校-企”三位一体平台,聚焦高职、本科共有岗位(群),充分发挥两校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职业规范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按照“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转段考核手段”的思路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把五年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合作培养 “本科学历+技师资格”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背景

目前山东省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主要有专升本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两种模式。

1.1 专升本模式

是指高职学生通过考试从高职院校升入本科高校的模式。学制一般为五年,其中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在本科高校学年。但此模式无法实现连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功能,一是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二是人才培养方案自成体系,部分课程和课程内容重复或缺失;三是教学标准有较大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在本科高校产生学习障碍。目前山东省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和招生院校逐年递减。

1.2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

是指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的贯通培养。学制一般为五年,前三年在高职学习,后二年在本科高校学习。升学方式是:学生在高职阶段过程考核合格后,通过转段综合测试后转入本科高校学习。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实现连续培养功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目前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2”对口贯通是跨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共同活动,人才培养方案急需解决也是最重要内容主要是:合作学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面向职业领域达成一致意见,合理分配专科与本科分段任务,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相同的教学标准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并构建评价标准。

2.1 构建“校-校-企”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平台

鲁劳职院和济南大学分别是山东省技能型和应用型名校建设单位,有共性的行业基础,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大量交集。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鲁劳职院和济南大学依托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构建“校-校-企”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过程的实践优势,发挥济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资源,以及鲁劳职院技能培养优势,尤其在实训教学方面的传统优势,实现“校-校-企”三位一体共同育人。

2.2 深入开展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

2014年成立了人才培养方制定项目组,开展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调研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进行,一是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教育部及山东省关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方针政策和文件,理解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二是聚焦高职和本科毕业生共有岗位,双方联合到行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职业与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职业能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研。三是到已进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的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调研,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组织合作院校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科学历+技师资格”培养规格,即学生毕业时既能够取得本科学历证书,也能够取得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3 建构“学科平台+技能模块”课程体系

以自动化专业学科体系搭建平台。平台构建中,保证自动化专业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高标准,学科教育贯穿五年。按技术技能进阶构建技术技能模块。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技能人才培养规律,高职阶段,设置“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技能培养模块,实现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技能培养。本科阶段设置运动控制、集散控制等多方向的选修课程组,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人才培养全程贯穿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实现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学风校风等软硬件有机衔接和融合,实现贯通培养,达到“1+1>2”的教育效果。

2.4 制定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吸收了高职和本科的长处,注重项目科学设计和实施规范指导的同时,兼顾技术更新和教师个性化教学,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项目设计与载体、教学方法等,另外对学时分配、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材编选等给了指导性建议,既有规范性实施指导,又有指导性实施建议,刚柔结合,对于技术更新快、职业规范强的职业教育具有更科学的应用和实施指导意义。课程内容既有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深度理论知识,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

2.5 确定转段考核手段

转段指学生从高职学习阶段转到本科高校学习阶段。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测试相结合方式。高职阶段实施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综合测试突出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既体现了学生对所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也体现了本科段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索了“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借助“校-校-企”三位一体平台,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本科高校和企业的优势,通过构建五年贯通的“学科平台+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达到高职和本科两个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目前我们的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还处在实施阶段,还未有学生转入本科段学习,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未经实践检验,今后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国玲.高职与本科实施分段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2013(22).

[2]李贵炎,杨益明.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实例分析――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试点项目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03).

[3]邹旗辉.江西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的可行性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4]张园,李玲.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4(04).

口才教案范文第14篇

简而言之,质量方针是指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质量方针的量化表达。虽然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要求学校提出自已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但为想确保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合作院校至少在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达成共同的目标。根据国家有关中高职教育的文件精神,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路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本教学方式是学做合一。基于此,我们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质量方针确定为“强基固本,工学结合,培养机械制造企业满意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目标概括为“三证四合格”,即通过分段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英语等级证书(三级)、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二级),思想道德素质合格、学业成绩合格、跟岗实习合格、毕业设计或调查报告合格。中职阶段学生对专业形成清晰的认识,初步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完成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初、中级);高职阶段学生需要在知识和能力上体现出其相对于中职阶段的增量,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机械制造工艺策略的提升方面提高一个等级(中、高级)。

二、中高职衔接组织体系和质量职责

现阶段中职学校一般由地方教育局管理,而高职院校一般由省教育厅管理。管理部门不统一,中高职学校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加之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上存在诸多差异,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因而从组织上保证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建立中高职衔接管理机构十分必要。[5]我们建议将中高职衔接管理工作统一纳入省教育厅管理,将高等职业教育学会的服务范围扩展至中职乃至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成立省职业教育学会。下设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吸收行业专家参与,破除中职与高职的壁垒。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吸收行业专家参与其中,主要负责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审核,指导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政策建议等;专业教学工作组由中高职合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至少保证每个单位有一名教师或技术人员参与,主要职责是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中高职的入口标准、接口标准和出口标准和课程标准,对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评价;中高职学校专业教研室则主要负责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实施与管理。四、中高职衔接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作过程和相关资源。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即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物项或服务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必须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活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质量策划,质量控制无从谈起;没有质量控制,质量策划就会落空。为了确保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进行,除已经形成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需要定期研讨,不断完善外,还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一)检查评审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检查,召开一次由中高职学校专业教研室参加的联合教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内审(由教学工作组或外请专家实施);每学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由合作学校教学副校长负责实施)。

(二)资格标准资格标准指中高职衔接合作学校遴选标准、中职阶段的入口标准、中职与高职的接口标准和高职阶段的出口标准。1.学校遴选标准。中高职衔接培养人才,学校的自比较大。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确定学校资格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省教育厅规定,中高职分段培养人才,参与的中高职院校必须是国家示范院校或骨干院校,其人才培养方案须经过教育厅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承办院校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办学经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2.入口标准。当前中职学生的入口标准比较低,初中毕业和高考落榜的学生均可免试就读。对于中高职衔接专业学生来讲,这样的入口标准显然太低了。目前,湖北省、江苏省规定中高职衔接班学生的入口标准为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下50分左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5门。这种方式操作比较容易,但仅凭文化成绩录取,不自觉地将职业教育看成比普通教育低一个层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比较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文化成绩和职业倾向测试相结合,文化成绩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职业倾向测试需要专业人员参与,所需时间比较长。一是注册入学,大比例淘汰。在中职阶段采取注册入学的方式,2年半后进行高职入学资格测试,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和技能测试成绩各占一半。合格的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不合格的发放中职文凭,直接就业。但大比例淘汰可能使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吸引力下降,部分学生转而投向传统的中职教育,然后通过技能高考、自主招生等形式进入高职学习。3.接口标准。为了保证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中职阶段学业完成后,进行一定比例的淘汰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制定中高职接口标准。由于中高职长期以来分别办学,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上存在许多差别。高职学校期望的中高职接口标准与中职学校存在很大差异。中职学校淡化文化课和专业基本课,强调技能;而从高职院校的角度,为了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必须强化文化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我们认为,中职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机械加工等经验层面;高职阶段的学习重在机械制造知识的综合应用,重在工艺制定、机械维修等策略层面。中职阶段的学习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和机械制造基本理论,要想在高职阶段提升到策略的高度,是很困难的。根据现有条件,我们确定中高职接口标准为“两合格”,即中职阶段的学业成绩合格、文化成绩测试合格。其中,中职阶段的学业成绩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应该达到及格分数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门的文化成绩测试(语文、数学合卷考试占50%,专业基础占50%),择优录取(淘汰率不超过30%)。之所以要在学业成绩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文化测试,是为了尽量剔除平时考核中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体现公平性,从而确保高职阶段的学习基础。4.出口标准。出口标准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阶段的毕业条件。这应该与中高职衔接的质量目标一致,即达到“三证四合格”,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其中,“三证”实行社会化考试,“四合格”中的“跟岗实习合格”由企业人事部门作出评定。

(三)过程控制中高职分段培养一般采取“3+2”模式,比传统的中高职共6年学制缩短了1年,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但由于总学制缩短,各教学环节的运行必须十分顺畅才能体现中高职衔接的优越性。在中职招生环节、高职入学资格测试环节和高职毕业环节,要严格标准,切忌人为放松要求,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中高职联合培养的声誉。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检查督导,强化过程控制。高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负责人要定期参与中职的教学检查和教研活动,中职的教学管理和专业负责人也可参与高职阶段教学的检查与研讨。制定每日检查制度、每周例会制度、月度总结制度,以及每学期的专业审核和年度管理评审必须得到落实,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五、中高职衔接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质量保证是指提供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通常通过质量内审、第三方审核和管理评审实施。持续改进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教学管理实践发现,参照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进行专业内审、第三方审核(主管部门督导和请专家审核)及管理评审,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合格项),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进行改进,建立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机制,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专业内审和管理评审有别于平时的教学检查。平时的教学检查主要是督促中高职学校执行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日常性检查,是提高执行力的手段。专业内审一般一个学年进行两次,主要通过专门的现场检查发现合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有关制度的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是全面检查,是发现系统性问题的手段。管理评审是由合作学校的管理层领导组织的高层次的专业会审,通过听取专业内审报告、教学检查报告,发现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合作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整改意见,安排相关部门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督促实施,是权威性检查,是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手段。

口才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口腔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02-02

随着社会经济及健康理念的发展,医学高等教育的任务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教学模式的要求随之有了转变,对医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高等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医学教育模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对于医学高专类的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有从事口腔保健工作的基本能力。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教研室2011年开始针对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案例法”的教学实验改革,并对该教学实验改革进行了评价,以期对今后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提供借鉴经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持续3年。根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专业专科教学课程安排,口腔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在大二时开设了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每届均有四个教学班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根据口腔预防医学授课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个班级按照“案例法”的教学方法,设为试验组。

(二)“案例法”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学生每4~5名分为一个小组,组员随机产生。案例教学法选定窝沟封闭为案例进行教学,然后,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询等手段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进课堂学习。各小组组内学生之间结合窝沟封闭的要求展开讨论,确定可行的操作方式,制订出具体操作计划。在这一环节,教师只需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完成试验。

2.课堂表现。每组学生在实验室按照既定的分组计划和操作流程进行窝沟封闭操作,全组同学轮流操作,规定时间为45分钟。操作流程按照窝沟封闭操作流程进行。在操作过程中一人作为助手,其余组员则进行观摩交流和讨论。

(三)评价方法

1.课堂评价。对试验组同学课堂现场做出评价,评价包括同组同学互评、不同小组之间评价和实验课教师评价三部分。组内同学互评评出本组操作效果最好的学生为代表参加小组之间的互评,最后由实验课教师评论全班操作效果做好及相对较差的。在同学互评阶段是由其他小组同学对被评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现场提问和评价,并指出优缺点。实验课教师只对结果进行点评。评分标准:操作过程中没有违反医疗无伤害原则、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窝沟封闭操作的流程、对窝沟封闭材料和操作器械的了解以及窝沟封闭的效果。

2.课后评价。对于所有参加试验组的学生均参加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集中发放、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调查项目包括:(1)对今后的工作是否有帮助;(2)是否引起学习兴趣;(3)是否可以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4)能否提高窝沟封闭操作的能力;(5)是否提高了课堂活跃气氛;(6)是否对窝沟封闭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7)内容形式是否新颖。[1]

3.考核评价。对两组学生的最终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期末考试和实习考核两部分:(1)根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总分为10分的口腔窝沟封闭的考题设置于期末考试的试卷中。两组学生同时闭卷参加考试,试卷由任课老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阅。(2)实习考核分为口腔健康教育和临床窝沟封闭技术操作两个部分。

二、结果

1.课堂评价。对于参加试验的学生来说,“案例法”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同学们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在课堂前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对“案例法”教学方式认可度较高。“案例法”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窝沟封闭操作水平。

2.课后评价。对于“案例法”教学方式的评价才有课堂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当堂发放当堂收回,其问卷100%回收,有效率达到100%。学生们认为“案例法”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且形式灵活新颖,对于提高学生窝沟封闭的操作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考核评价。(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最终期终成绩和实习成绩表明,两组之间的期终成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口腔预防医学教育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2]。传统的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大多数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实验课上照本操作,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还有的学生在实验课上马虎了事;还有一部分学生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却是错误百出。因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毫无帮助的。对于照本宣科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口腔教研室进行了“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改革的尝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教师的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3]。期末考试结果说明“案例法”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考核时学生对窝沟封闭操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水平比对照组学生的操作水平要高,这也说明了“案例法”教学方式对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锻炼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2)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可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交流信息[1]。

总之,“案例法”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巩固所学的口腔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曦,冯希平.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口腔预防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