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

大专学习计划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护理工作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就给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的基本任务是:为病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早康复、回归社会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针对病人病情、需求,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适合病人需求的护理环境及护理措施,对治疗疾病起积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护士,除了要有熟练护理理论知识,精谌的技术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修养、美学修养等。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提高护士素质是重要环节。只有提高护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

在这条艰辛的路上,从开始进入医院实习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不仅来自一起实士的护士,更多的却是来自自己,作为一个大专生的我和那些一起实习的来自长沙医学院、怀化医学院的同学比起来没有优势,所以,我只有在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使我不落后,不被蓬勃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我会认真的学习关于手术室方面的知识,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熟悉每台手术所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特殊器械,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如戴无菌手套,穿脱手术衣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都能够熟练准确的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短暂对于有些手术器械的名称及用途仍不是很了解,真是有些遗憾。

在这10个月里,我也慢慢地进行着从一个护生到一个护士的蜕变,十月的修行,十月的磨练,我努力去做一名好护士,努力每天以微笑的面容去面对我的病人,努力做到耐心细致而不急躁,努力做到工作扎实而不出错。在各个“老师”前面,我是一个勤快认真的晚辈,在病人前面我是一个温柔、和善、平易见人的年轻护士。实习的日子里,我懂得了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尊重,面对误解我不去争辩,面对批评学会了摆正心态。因为年轻,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多;因为年轻,我就应该勇于受挑战。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护理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病人入院到出院展开的。人是一个生物体时时刻刻有着他各种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还有疾病治疗护理需求。因此,如何满足病人的各种正常需求,就囊括了我们所有的护理工作,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难,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中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耐心的细致的入院宣教、温馨和蔼的语言沟通、体贴入微的生活护理、高度负责的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护理质量的高低均会在这日常的点点滴中反映出来。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满意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就做好了。

二、严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护理的上作制度中,有“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等。各项操作规程是我们的教科书上都明确规定了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就会一盘散沙,工作无序,正常的工作无法准确的完成。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我们的前辈在上百年的护理实践中总结出来,凝结了她们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有些是血和泪甚至生命所换来的。违反了这些制度和规程,轻则延误诊查和治疗,重则可能给病人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所以我们吸有严格遵守,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从而保证医疗质量,防范护理差错事故。

三、做到“四勤”人是有惰性的。实习阶段要注意克服。带教老师最喜欢勤奋的学生,只有勤奋才能被人赏识,被人接受,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四勤”首先要眼勤,就是要善于观察。〈1〕认真观察和学习带教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安排和计划性。〈2〕观察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具体操作手法,这些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多观察,多领悟其中的要领,才会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有质的进步和飞跃。〈3〕要勤观察病情,对病区内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病人要密切观察。再则就是要口勤,求学知识要勤钻好问,安扶病人主动询问、耐心解释。护患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语言的沟通,有了良好的关系,工作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手勤、脚勤,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乐于干活、主动做事。

1、如果我是负责治疗工作的护士,操作前应着装整齐、洗手、修剪指甲、操作时戴口罩。

2、备齐各种治疗用品、药品,并有标志,做好分类存放,保证无过期失效,每日清点,认真交接班。

3、负责长期、临时的静脉输液、输血、肌肉注射等治疗的准备工作。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时执行日程、周程。

5、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做到三查七对。长期医嘱要按时执行,临时医嘱要及时执行,抢救病人时,执行医嘱要迅速、及时。

6、用过的输液器:注射器等,需经初步消毒后方可送供应室。

7、做好医用垃圾的分类处理。

8、督促检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治疗室制度。

9、保持治疗室的清洁、卫生、整洁并做好保洁工作。

四、如果我是早班我就会做到以下几点:

1、提前30分钟接班,接好护理用品。

2、跟着带教老师协助小组护士工作,如:普查体温、测血压、测血糖、做理疗、巡回液体等。

3、跟着带教老师负责全病区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做好与责任护士的交接工作。

4、跟着带教老师负责到相关部门联系维修出故障的各种医疗器械。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快毕业了,当然要出去实习一下,还好实习不用我们学生操心,学校会帮我们安排。我的学校在省里还是相当有名气的,安排学生实习也就容易些,不过安排好以后的工作就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了。

教育战线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在上面你可以尽情地挥洒汗水,张扬青春,师生的圈子里有太多的东西还需要学习,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话说回来,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教育也是一样。就拿这次实习来说,班上不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没有将学习当一回事,以至于许多老师都对其爱理不理,可是班主任必须“挽救”他们。可以想象他们不但不“买帐”还常常和我对着干,这闹得我非常尴尬。另外,碰上极少数的不关心孩子学业的家长,也是一件棘手的事。但是无论如何,选择教育岗位,我无怨无悔,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尽自己的力量,让学生能在自己的指引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好让自己两鬓苍苍回首人生的时候,能有“桃李满园”的欣慰。当然,这也是普天之下为人师者的共同愿望。

为了利于顺利开展实习工作,我指定了一份实习工作计划,工作共分8周展开,力争在各方面做到最好。

一、班级现状

我实习的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县城一中,也是省级重点中学。我班共有60 名学生,男生35,女生25名,五分之四来自城关。由于高二刚刚分文理科,所以班上同学都不大熟悉,班上气氛不够活跃,工作不容易开展。不过根据学生的档案及高一个方面的记录来看,我们班的同学实力还是蛮强的。比如:我们班学生有6人在高一期末考中进入年级前50名(年级15个班级),还有我们班学生在高一运动会上有3人破校纪录,另外我们班在文娱方面也是人才济济。所以我很自信自己能够带好这个班,能够得到学生和学校的肯定。当然学生都是由高一各班汇集过来组成的新班级,在纪律、学风、班风等方面都还未成型。因而作为班主任的我肩膀上的担子是沉重的。

二、主要任务

坚持把学生工作放在第一位,一切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学无止境”,社会是发展的,教学模式也是变化的,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办教育”。因而做为老师也必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三具体安排

1、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之间只有真正交流顺利了,关系融洽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这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开展一次“师生互动”活动十分必要。活动中,师生敞开心扉,学生尽管对各科任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就给老师们指明了一条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路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关系变成既师又友的关系,这也是师生之间最理想的发展方向。

2、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翻阅学籍册、体检表、成绩单、图书借阅证、班级日志、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等材料,拜访原来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课余时间或班会时间,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谈话,面对面交流,在理性上认识学生。

3、重新调整班干部、分配工作:利用班会时间,举行一次班干部竞选演说,给有能力、有经验、有信心的学生构建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发掘班级中在口才方面的人才,而且自己选的职务,有利于提高干部开展工作的热情,一举多得。

4、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全班同学一同前往参观。新时代的中学生,不能忘记革命时代的艰辛,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正视现实,面对未来。参观中,配合解说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唤发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深的爱,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5、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开展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对新班级产生热爱之情,积极投身与班集体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去,增强班级荣誉感,真正以班级利益为中心,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在年级甚至学校打出本班的好名声。

6、开展学习、生活管理教育:学生的一切不仅仅是学习,日常生活同样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适当地普及性知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集体生活对于个人卫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学习、生活环境。

7、进行一次深入的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是连接学生家长与班主任、学校的重要环节。开展得好的话,有利于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利于沟通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形成一个老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良好局面,有利于科任老师“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家访中,不仅仅是询问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是必须了解的。共2页,当前第1页1

8、做好每天的“下班到堂”工作:未成年的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时时需要监督的阶段。作为班主任,就必须每天做到“三监督”:监督“三操”(晨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读”,监督“晚自习”。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只有钢铁一样的纪律,才能锻造出优秀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

   

9、举办班级性质的大赛:在适当的时候,由班主任牵头,举办一次由各个班干部自行准备的,全体同学踊跃参与的班级知识大赛。大赛可以 涉及各个学科及人生、社会、环境、国际局势等话题。一切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宗旨,为激励学生,大赛还要设立各类奖项,如“创新奖”、“优胜奖”、“潜力奖”等等,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起自主学习的良好风潮。这样一来,一派良好的班风、学风便悄然形成了。

四、工作总结

通过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8周时间的实习工作,通过与科任老师的密切合作,通过与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可以说本人收获颇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还只是一个实习老师,但我还是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无限荣光。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深知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实习是正式参加工作的前奏,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特别是对于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师范生而言,中学生还处于心理的塑造期,此间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走向。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业授业解惑也!我认为还不够精辟,因为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仅仅只是在文化知识上教授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生打造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能够引领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计划为之努力奋斗。

离校前,做好与原来班主任的交接工作,搬离办公室、宿舍时与学校后勤方面做好协调。另外,在班级举办的“欢送会”上寄语学生共勉: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才有权利发展自己。

以后的我可能没有机会实习了,因为我即将面临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也许就会开始我的教师生涯了。这一次实习对我的帮助真的是很大,让我发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我回到校园可以赶紧改正,这次实习真的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宝贵财富。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快毕业了,当然要出去实习一下,还好实习不用我们学生操心,学校会帮我们安排。我的学校在省里还是相当有名气的,安排学生实习也就容易些,不过安排好以后的工作就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了。

教育战线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在上面你可以尽情地挥洒汗水,张扬青春,师生的圈子里有太多的东西还需要学习,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话说回来,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教育也是一样。就拿这次实习来说,班上不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没有将学习当一回事,以至于许多老师都对其爱理不理,可是班主任必须“挽救”他们。可以想象他们不但不“买帐”还常常和我对着干,这闹得我非常尴尬。另外,碰上极少数的不关心孩子学业的家长,也是一件棘手的事。但是无论如何,选择教育岗位,我无怨无悔,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尽自己的力量,让学生能在自己的指引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好让自己两鬓苍苍回首人生的时候,能有“桃李满园”的欣慰。当然,这也是普天之下为人师者的共同愿望。

为了利于顺利开展实习工作,我指定了一份实习工作计划,工作共分8周展开,力争在各方面做到最好。

一、班级现状

我实习的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县城一中,也是省级重点中学。我班共有60 名学生,男生35,女生25名,五分之四来自城关。由于高二刚刚分文理科,所以班上同学都不大熟悉,班上气氛不够活跃,工作不容易开展。不过根据学生的档案及高一个方面的记录来看,我们班的同学实力还是蛮强的。比如:我们班学生有6人在高一期末考中进入年级前50名(年级15个班级),还有我们班学生在高一运动会上有3人破校纪录,另外我们班在文娱方面也是人才济济。所以我很自信自己能够带好这个班,能够得到学生和学校的肯定。当然学生都是由高一各班汇集过来组成的新班级,在纪律、学风、班风等方面都还未成型。因而作为班主任的我肩膀上的担子是沉重的。

二、主要任务

坚持把学生工作放在第一位,一切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学无止境”,社会是发展的,教学模式也是变化的,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办教育”。因而做为老师也必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三具体安排

1、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之间只有真正交流顺利了,关系融洽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这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开展一次“师生互动”活动十分必要。活动中,师生敞开心扉,学生尽管对各科任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就给老师们指明了一条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路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关系变成既师又友的关系,这也是师生之间最理想的发展方向。

2、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翻阅学籍册、体检表、成绩单、图书借阅证、班级日志、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等材料,拜访原来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课余时间或班会时间,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谈话,面对面交流,在理性上认识学生。

3、重新调整班干部、分配工作:利用班会时间,举行一次班干部竞选演说,给有能力、有经验、有信心的学生构建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发掘班级中在口才方面的人才,而且自己选的职务,有利于提高干部开展工作的热情,一举多得。

4、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全班同学一同前往参观。新时代的中学生,不能忘记革命时代的艰辛,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正视现实,面对未来。参观中,配合解说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唤发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深的爱,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5、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开展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对新班级产生热爱之情,积极投身与班集体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去,增强班级荣誉感,真正以班级利益为中心,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在年级甚至学校打出本班的好名声。

6、开展学习、生活管理教育:学生的一切不仅仅是学习,日常生活同样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适当地普及性知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集体生活对于个人卫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研究生考试就要到了,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有制定好学习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划源自知己知彼 计划是为考研服务的,所以在制定计划前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形势有所了解,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这样在制定计划时才能有的放矢、计划得当,达到“知己知彼,计划自明”的目的。比如对于所报专业的专业课,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所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办领取或者购买到,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网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自己专业课的复习进度、方式、投入的精力、钻研的程度等,这样考生专业课的复习计划自然也就明确了。

2.计划的灵魂是变化,要学会用活计划,作计划的主人计划的大敌是变化,然而优秀的计划却恰恰是敢于面对变化,因为计划的灵魂是应变。考试的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其间的大事小情林林总总,难免会有出乎意料的,因此计划必须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异常情况。所定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20%调节,一到两周对大小计划实施进行评价,并及时修订,要使复习计划能够从容应对环境的变化,就要使制定的计划做到:松紧适宜、留有余地、富于弹性、灵活有效。

3. 复习计划不要与学习习惯“拧”着来 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尽量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当然是指好的学习习惯啦),做到“习惯融入计划,计划体现习惯”。复习计划与学习习惯之间只有兼容并蓄才能相辅相成。只有这样的计划考生在实施贯彻时才能更顺畅、高效。比如,有的考生早上记忆好,不妨就安排早上进行英语的阅读、背诵;而有的考生晚上更能静下心来看书,那就可以计划晚上看看数学之类需要集中精神的科目。

4. 将专业考试和求职的小计划纳入考研复习的大方案里去 考研的复习进程往往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或者求职安排发生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和纷至沓来的专业设计、招聘会、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发生冲突。对此很多考生顾此失彼处理不好,烦恼得很。其实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研的复习计划里预留出考生进行求职活动的时间。为此,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就要提前了解各类求职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些同学担心参加求职活动会减少考研的复习时间,可换一个角度想:平时复习那么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换换脑子放松一下。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研究生考试就要到了,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有制定好学习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划源自知己知彼 计划是为考研服务的,所以在制定计划前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形势有所了解,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这样在制定计划时才能有的放矢、计划得当,达到“知己知彼,计划自明”的目的。比如对于所报专业的专业课,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所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办领取或者购买到,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网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自己专业课的复习进度、方式、投入的精力、钻研的程度等,这样考生专业课的复习计划自然也就明确了。

2.计划的灵魂是变化,要学会用活计划,作计划的主人计划的大敌是变化,然而优秀的计划却恰恰是敢于面对变化,因为计划的灵魂是应变。考试的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其间的大事小情林林总总,难免会有出乎意料的,因此计划必须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异常情况。所定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20%调节,一到两周对大小计划实施进行评价,并及时修订,要使复习计划能够从容应对环境的变化,就要使制定的计划做到:松紧适宜、留有余地、富于弹性、灵活有效。

3. 复习计划不要与学习习惯“拧”着来 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尽量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当然是指好的学习习惯啦),做到“习惯融入计划,计划体现习惯”。复习计划与学习习惯之间只有兼容并蓄才能相辅相成。只有这样的计划考生在实施贯彻时才能更顺畅、高效。比如,有的考生早上记忆好,不妨就安排早上进行英语的阅读、背诵;而有的考生晚上更能静下心来看书,那就可以计划晚上看看数学之类需要集中精神的科目。

4. 将专业考试和求职的小计划纳入考研复习的大方案里去 考研的复习进程往往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或者求职安排发生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和纷至沓来的专业设计、招聘会、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发生冲突。对此很多考生顾此失彼处理不好,烦恼得很。其实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研的复习计划里预留出考生进行求职活动的时间。为此,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就要提前了解各类求职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些同学担心参加求职活动会减少考研的复习时间,可换一个角度想:平时复习那么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换换脑子放松一下。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 实践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203-02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理工科的教学质量。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随着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成立,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的出台,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育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和调整。对于地方高等院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将是地方院校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培养、认知调研能力培养,以及各类设计课程案例点的选择等各方面密切与地方相结合。系统挖掘武陵山地区建筑、村落、城镇等特色,并将其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教学各个方面。同时,与地区相关设计和管理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探索出一套具有湖北民族学院特色、武陵山地域特点、能充分凸显地方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4 结语

实现转型发展是湖北民族学院 “十三五”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任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由知识传授模式向能力培养模式转变。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社会生存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坚持“立足地方、突出特色、加强应用”的原则,为地方培养合格的规划设计应用技术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探索经验。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教学改革;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1003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1994年,学制4年,最初从属于土木工程专业,仅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地下空间利用、土地管理等几门区别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课程。经过17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及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后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亟需新一轮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计划不完善,专业课时较少

与2005年执行的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相比,2008年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新增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从而城市规划专业八门核心课程①齐备。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共9个学分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另外,新计划调整了部分专业课程的先后顺序,比如将第三学期开设的城市规划原理与第四学期开设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互相调换,让学生在了解中外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再学习规划原理,易于理解。最后,基于专业课程总学时压缩以及保证教学质量等问题,删减了部分课程,如城镇体系规划。

尽管如此,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计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安排在第七学期的毕业实习一共5周(暑假3周,第七学期前2周),实习时间之短使学生根本无法从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大部分实习生反映刚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规划师状态,实习就结束了。另外,学校对专业总课时的压缩,减少了专业理论课课时,城市规划原理由过去的68学时变为51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也由过去的51学时减少为34学时;设计课的课时更是无法满足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需求。课时的减少导致教师的讲授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展开。(二)专业教室欠缺,设计能力较弱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习的氛围、相互交流的平台、学习榜样的树立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基本保障。由于学校教学、科研用房紧缺,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仅有2个专业教室供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8个班级使用。专业基础设施欠缺和设备落后使学生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往往只能回宿舍闭门造车,交作业时才“彼此相识”,这就无法互相交流、借鉴,难以提高。

另外,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设计课程除毕业设计外,有建筑初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共6门。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设计课都是1位教师指导,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每个班约40个学生),师生比远低于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加之专业课时减少,指导教师根本无法“一对一”有效开展,详细讲解。这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设计课不能有效开展达不到专业培养预期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

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共20名教师,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9名,助教1名。硕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生5人,在读硕士生1人。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之校内专业发展平台难以吸引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的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城市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高职称人才及学科带头人。

另外,教学方式单一,专业理论课往往是重讲授而轻参与,重说教而轻启发,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性、创新性也被逐渐消蚀,学习热情也大打折扣。

二、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借鉴国内同行院校的先进经验,宁夏大学应从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专业特色、教学方法和办学环境等层面提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体系,从而达到教学品质的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

1.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指出:“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可以实施“1+2+1”培养模式,第一年着重基础教学,第二、三年进行专业教学,第四年完成实践教学。

在学校现有4个固定实习单位的基础上,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毕业设计可以考虑结合实习单位所做的实际项目,选择符合宁夏大学毕业设计要求的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每个学生由1位校内教师和1位实习单位的师傅共同指导,采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2.以设计课为主干,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

随着中国城乡规划事业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的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现实需求,使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培养“工程型人才”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 “复合型人才”指适应城乡规划要求的技术、管理与实施型的全面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经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归纳,找出问题缘由并提出解决办法的人才;“实践性人才”是指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保证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人才;“社会型人才”是指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能够对城乡规划全面认识,具备发现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体系变迁[1]。合理、完善的教学培养计划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进而实现“四才”的培养目标。

鉴于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现状,构建以设计课为主线的教学培养计划是可行的改进措施。比如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课体系为设计初步(第一、二学期)—建筑设计(第三、四学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五学期)—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六学期)—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第七学期)—毕业设计(第八学期)。每一门设计课都需要几门相关的理论课来支撑,以设计类课程为主线串联相关理论课程,构建基于设计课与理论课耦合关系的培养体系[2],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另外,与设计课对应的原理课可以由1位教师承担,但每门设计课应配备至少2位专业教师来指导,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而且不同的教师带来不同设计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二)营造突出的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学校鲜明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育教学机制与教学模式[3],要在设有城市规划专业的180多个学校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寻求自己的特色之路。目前,不仅“老八校”,其他国内众多城市规划院校也在进行着极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如重庆大学在山地建筑和山地区域规划方面独树一帜,探索地域性教育之路;沈阳建筑大学注重于北方寒冷地区及老工业城市地域的城乡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宁夏大学地处全国唯一的穆斯林省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也应立足于这一特殊环境,以每年在银川举办的中阿经贸合作论坛为契机,制定富有地方特色的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凸现地域文化的专业特色。例如,结合回族建筑和回族聚落规划设计的科研项目把回族聚居区规划设计、城市回族风貌区的改造、回族村庄的规划、伊斯兰建筑文化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中。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与学”,重心在教师的“教”上。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要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所以今后的教学应该改为“学与教”,强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尤其是枯燥而重要的理论课,任课教师可引入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based teaching),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计划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每次占用一小部分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阐述、思辨,从而达到对专业知识理解、消化的目的[4]。另外,还可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强调“学”的培养方式旨在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并参与教师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将每次的调研成果或设计方案制作成PPT讲解,成员组其他学生提问、讨论、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创建开放的办学环境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规划师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学科的这种特性其实也决定了规划教育要向开放化办学模式转变。比如,邀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讲座;邀请银川市各大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或规划管理局的行政管理人员讲课,结合实际案例剖析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教育水平。

另外,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也是当务之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设计空间,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借鉴。

三、结语

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回族聚居地规划特点,因地制宜地营造专业特色。通过整合当前办学资源、重构教学培养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营造开放的办学环境提升教学品质,这将是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实现“四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徐煜辉,聂晓晴.基于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8.

[2]赵敏.专业成长期渐进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为例[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7-62.

[3]吕文明,刘海燕.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23-26.

[4]陈芳,张金荃.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索[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77-282.

Teaching reform of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MA Dongmei, WANG Xiaoyan

(College of Civil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P. R. China)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 计算机专业应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与实践探究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 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实践 “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卓越计划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卓越计划”下政法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考核方法研究 化工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研究与实践 地方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实践 计算机类专业走出就业困境的对策 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与探讨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环节的 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环节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涓涓 强彦 王楠")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本文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3+1”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管理、评价和交流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检验,供其他院校参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3+1”模式;改革与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类专业,有着培养现代计算机工程类人才的要求。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开发、应用岗位,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

太原理工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之一,为了保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卓越班从2010年开始正式招生。随着“卓越计划”的深入实施,在教学运行和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经过了数次调整和改革。本文就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卓越计划”的实践环节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卓越计划”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中,将原有的4年本科校内教学模式改为3年学校教学和1年企业教学的“3+1”教学模式。就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3+1”教学模式中“1”的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是“卓越计划”的执行关键。通过我们对培养过程的研究来看,存在以下几类问题:(1)“3+1”模式中“1”的环节国内高校大多还处在摸索阶段,尽管部分高校有了第一批“卓越计划”毕业生,对这一阶段的管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认识。(2)企业缺乏参与的热情。“卓越计划”“3+1”模式的实施,缺乏各种政策支持,比如税收、劳动政策、学生的安全问题处理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1”的执行存在走过场的可能。(3)“1”的阶段是由企业为主导完成的一个教学阶段,如何保证企业的实训、实习质量,如何规范、统一实践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在这一阶段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企业和实训机构作为“1”这一阶段的教育主体,其实体的规模、水平以及能提供的实习实训条件,还有其提供教学阶段的全过程的质量评价和考核,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5)如果完备的体系和制度没有可操作性的支持,那也只能是空谈,最后都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用。因此,在完善和创新教学体系时,一定不能忽视其可执行性。 二、针对性改革与创新

针对“卓越计划”实施中存在的目标管理、质量标准、合作机制监督评价策略、交流沟通方式等问题,目前我院已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卓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1.培养计划中明确实践环节教学任务

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方向和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工程职业道德、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优秀工程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如下表所示。前三年的实践“教学实习(专业认知)”“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环节中加强计算机相关工程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服务和应用等行业基础锻炼。对第四年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经过几次讨论修订,最终调整为“企业定制课程”“综合实践”“毕业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确立每个环节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技能标准,并设立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企业定制课程”内容涵盖了软、硬件项目开发的技术环节的关键点,由企业来补充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实践不足部分,增加项目开发环节,是校企课程衔接的重要部分。“综合实践”环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以项目案例贯穿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利用完整的案例,以实践为主线,以工程实践技能为目标,学习软件工程环节中项目驱动的各阶段具体实施操作规范和知识。

实践环节教学任务表

2.校企合作模式的规范化

第一阶段,校企合作单位的选择。采用双向选择模式,一般是基于双方在各自的条件水平下,建立起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合作单位近三年每年保持5家以上,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单位不同的行业优势,也给学校和学生更宽的选择范围。同时,在每届选取合作单位之初,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准合作单位的意向。综合选择合作企业。

第二阶段,合作订制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案。合作双方围绕全面合作目标,调整实践环节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实施方案。由于计算机应用和软、硬件开发的企业针对不同的行业,项目实施过程有所区别,由企业主要负责订制各相应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双方一起研讨规划细则,制订实习、实训环节的具体考核指标。校方负责教学方案的把关,确保实践环节中的核心内容的覆盖。同时建立以系为中心的专业协调小组,随时协调处理合作中的问题。

第三阶段,全面合作具体实施阶段。成立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合作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专业技术委员会由合作双方的教授和技术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状况,跟踪企业实践规划,测评合作的具体内容,考核实习、实训环节的具体指标,论证实践环节实施情况,保证工程实践可行性,把实践环节的各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最终确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合作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具体划分为企业方和高校方,目前由双方执行部门管理人员组成。其作用是对各自内部的技术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处理争议问题,监督实习实训的实施。合作组织管理协调机构是也双方全面合作的日常工作机构,是全面合作实施的组织保障,由专人负责,其职能发挥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合作的实施效果。

3.制定实践环节管理制度

校企双方制定了《院外实训组织管理流程》《院外实训管理办法》《学生申请自主安排院外实训暂行规定》《实训带队教师工作职责》《院外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院外实训巡查暂行规定》《院外实训实行重大事件通报制度的规定》《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和《院外实训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等管理文件和可操作流程,确保实践环节的有效管理。

4.实习实训评价体系

参与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企业实行准入体制。制订合作企业入围标准,每年选择实习实训企业时,采用入围企业现场演讲答辩,学生自由选择,学院统一规划的机制,既保证企业的教学质量,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对实习生应该严格监控,对实习单位所能提供的实习机会、实习过程和实习环节等也应该进行监控,根据学生反馈,对实习单位的合作资格进行保留和取消评估。此外,要求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学生的评价体系,对参加实习、实训学生进行评价。同时,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年的评价机制做出调整和修改。

5.建立信息交流软件平台

采用基于WEB的网络评估信息平台,对整个评估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开发了实习、实训交流和档案存储软件平台,以确保“1”阶段的校企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畅通。构建实训知识库系统,将实习实训的经验、知识、技术文档、教学课件等作为共享内容放在平台上,以促进“1”阶段的整个质量水平的提高。

6.为企业输送创新人才

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用人企业提供一种发现优秀人才的途径。学生实习后能减少了从业的盲目性,使得学生留得安心、工作舒心、单位放心。学生在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方式以及对雇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后,可以尽快适应就业环境。这样既减轻了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也为企业能尽可能地选择有用的人才。从2010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较于传统工程教育优势明显。 三、实践与经验

工程实践环节课程主要由企业实训和带薪实习两部分组成,专业选修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自主实践等培养环节在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落实,学生在实训、实习期间采用双导师制,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顶岗工作。在实习、实训期间将先进的管理、评价和交流模式运用其中,得到了我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卓越计划”中“1”阶段的实习、实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粗放型管理模式是不可取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应当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第四年校外实习的重要性,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实时了解学生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从形式到内容,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部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2013, 37(2): 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 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2): 25-27.

[3]姜云, 张洪波, 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1): 32-35.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5]“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定位与中国地质大学现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原“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强调工科特色,但人才培养目标仍要求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和要求与工程标准和行业标准仍有差距。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场所是校内或本校实习基地,“卓越计划”则提倡深入行业、企业学习。[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而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需要大幅压缩课堂授课学时,必然无法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偏文管类的课程,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提出设立“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设的一个新方向进行建设,即仍保留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名称,但在学习和培养上侧重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侧重工程实践能力。为保持现有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保持和发扬现有的“注重学生管理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特色,中国地质大学提出了“保持特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改革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从本科二年级开始,由学生自愿选择,按照“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分班。“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在保持原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调技术型管理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专注于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学习和掌握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资源学、工程技术及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农业水利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明确提出“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为贯彻落实“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在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重新制订了“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7]为了使“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够真正符合行业要求和标准,学校通过国土资源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资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评审研讨会,《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通过评审,并计划经由国土资源部。总体上看,新的培养方案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大的改革。

1.推行“校企3+1”本科学习模式“卓越计划”提倡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学校授课内容基本全部安排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阶段,而大四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在大型矿山企业的整理复垦相关部门,基层国土资源局和省市级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部门,通过一年的实习能够亲身体验工程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

2.强化工程能力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时间相对应,“卓越计划”课程设置采用“3+1”模块,即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3个模块,另外设置1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实践课程与训练模块。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更进一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因此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做了很大的调整。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共有8门专业主干课,“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调整为6门,原有侧重经济、法律、管理方面的课程改为选修课或者专业基础课,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使其能够更加适合“卓越计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新旧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变化见表1。

3.改革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卓越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在本科培养方案的编制中删减和压缩了部分课程,学校授课学时在整体上压缩了大约1/8规划、设计、工程类的专业课,增加1~2周课程设计与综合实习,将原有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实习[8]进行了调整,保留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改为整治测量综合实习,同时增加土地复垦学、农田水利学、城镇规划和土地整治,共4门课的课程设计。另外增加土地复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大三进行,综合实习则安排在大四开学前2~3个月进行。

三、“卓越计划”实践基地建设

为保证“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真正实现“校企3+1”的本科学习模式,中国地质大学积极和行业单位、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机制。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强调工科特色,并且非常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这也为“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目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基地有4个,其中3个可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单位,分别是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山西朔州市国土资源局。

1.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学研基地中煤平朔集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资源回收率最高的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之一,集团所属的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开采工艺、生态条件是我国中西部矿区的缩影,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05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煤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2012年12月,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依托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基地项目(教高函[2012]2号,2012-2015),在原产学研基地的基础上建立“部级土地整治与测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未来将以该中心为依托,使学生能够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2.山西晋城、朔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西晋城产学研基地于200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朔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山西省综改试验转型发展,立足国土资源领域,建设“朔州产学研基地”。通过学院与两市国土资源局对接,正式建立“卓越计划”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国土资源局规划科、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规划测绘中心等相关科室可以接收“卓越计划”本科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开发整理设计与施工等土地整治工程实践。

四、结束语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现状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会计教学

2009年笔者有幸参与了会计班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在整个辅导、引领过程中,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深刻地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而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变化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会计专业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整个活动通过学生对自我的分析、形势环境的了解认识,从而树立专业学习的目标,并有步骤地加以实现等,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通过对会计专业体系学习目标的制定,让学生更加认清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增强了他们学好专业课的信心。正是有了这种自我学习的驱动力,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从而更加积极认真地对待学习。正是这种改变,使笔者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会计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中职生专业学习现状的分析

会计专业因其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一定的技术要求、容易就业等特点,广受报考中职学校学生的欢迎和选择,在东莞市几乎每一家中等职业学校都设有会计专业。但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下社会需求的减少、会计专业人才的不断饱和、大学生就业标准的降低,让中职生越来越感到就业的压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把这种压力化为动力,而是消极对待,对未来缺乏目标,对专业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为了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笔者在本校会计专业学生中做了一次调查,主要针对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职业规划等。调查结果如表1。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会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学习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的监督

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文化基础比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求知的渴望不足,所以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有些盲目,基本上不知自己喜欢什么,等进了职中的校门,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因而缺乏内在的主动性,学习不讲究效率,很多时候需要老师的监督才能完成学习。

(二)对未来缺乏目标,看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目标,总是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很容易受别人的左右,感觉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总是被动地应付式地学习,而不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奋斗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就像一只船没有目标的航行,随意漂泊,是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二、通过专业教学,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他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职业规划正是帮助中职生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计划。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

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首先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自身条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作为一名中职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努力是可以学会并能做好基础会计工作的,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已证明了这一点。会计班大多是女孩子、本地人,是比较适合做这一类工作的,所以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才会有动力去学,并且做到扬长避短,克服学习上存在的困难。通过规划自己的三年学习,学到一定的专业技能,加上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到毕业时,完全可以胜任一份会计工作了。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通过学习经济学等知识,使学生学会了解社会和分析社会现象,掌握社会的动态,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约束自己,努力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在会计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会计专业对于刚进入职中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复杂而陌生的专业,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会计本身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做好三年中职学习生活的规划,既要有短期目标,又要有一个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职中的三年,除了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会计专业技能,能联系实际工作,做好手工会计和电算化的实操工作,另外一个就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是基础会计人员上岗必备的条件之一,而且这些目标设定好后就要努力去实现,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长期目标是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拥有一技之长。一般学生毕业后就容易失去目标,那么就需要设定一个更长远的目标,让学生看到职业规划的前景。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一条比较实用的路,学生在学校就要树立这样的长期目标,毕业以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理论和实际知识都比较扎实了,对事业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三)分步骤地完成,结合实际,不断修正职业规划目标

1.结合考证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只要树立了信心,认真踏实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是能通过的,通过考证,让学生有一个实际的目标去践行,也能增强他们自身的学习动力。

2.通过实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会计专业本身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而且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了解社会,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加有益。在校的模拟实习是学生掌握企业整套账的途径之一,通过手工实习,掌握一名基础会计人员所从事的会计核算工作,增强责任感;通过到企业实习,了解社会的需求,企业经济的运作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有效。

3.通过高考或成人教育,实现学历的提升,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只有中职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再进一步成长,没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几乎是行不通的,比如,有同学想成为一名会计师,而会计师必须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所以更加坚定了他们参加高考的信念。有的因为家庭原因不能直接参加高考,也打算在毕业后参加成人教育,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拿到学历证书,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职业规划对会计教学的影响

实践证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职业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对于中职生来讲,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和引导,通过以上分步有序地实施,学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未来,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对会计教学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有了良好的内驱力,自律性更强,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会发自内心地想去完成这一目标,中职生在设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后,对学习就有了较强的自律意识,能够认识到是为谁而学,学习的动力更足,不需要老师无时无刻地监督,就能自主的学习;学习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哪些是对自己成功有用的,哪些是要克服的,认识的比较深刻,有利于会计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考证意识加强,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考试政策的变化,近几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工作难度比以前加大,中职学校学生的通过率普遍较低,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经过职业规划的同学,考证意识非常强烈,他们能够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种练习,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他们并不满足考到60分就可以,而是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因为考证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挑战,所以考证辅导教学显得轻松很多。

(三)技能操作方面,学生更愿意“自己来”

会计技能操作是中职生在校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如果只是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机械地学,虽然也可以完成整个过程,但学生并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学生有了职业规划,明白掌握好技能操作对他们的将来就业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很多工作更愿意亲自动手解决,在校期间就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教师而言,辅导学生技能操作就事半功倍了。

(四)参与意识更强烈,学生更愿意全方位地培养自己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财经知识,学校开设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社会经济现象,这其中需要学生的参与和课外调查。事实证明,那些有着职业规划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希望从多方面完善自我,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所以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激发了他们学习财经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虽然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一个比较浅显的过程,他们的目标定位不高,他们的理想也现实了一点,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对专业教学的积极影响也不言而喻。笔者真诚地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早日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在不断地努力实施中,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最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最大的成功。同时,教师也能从枯燥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柳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心理 调查问卷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我们设计了涉及学习主动性、学习计划、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9个方面题目的调查问卷,选取广州、中山、珠海、重庆、合肥共7所高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9份,其中男生834,女生1075,独生子女343,非独生子女730,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1072人,城市的837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各单项指标数据结果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项目1“面对每学期的学习课程和学习任务我会?”是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5个选项及被试选择率如下:选择“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占12.2%,“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占25.2%,“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占42.6%,“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占9.1%,“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占10.8%。

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到一半的学生学习较具有主动性,超过一半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完成学习任务的状态。

2.学习计划性。

项目2“你是否在每学期开始时制订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并进行学习?”是调查学生学习计划性,其5个选项及被试选择率如下:“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占7.0%,“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没有严格执行”的占43.0%,“根据学校给的课程安排表进行学习”的占27.5%,“没有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占19.9%,“觉得没有必要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占2.6%。

从以上数据看,能够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只占7%,虽然43%的学生也能制订计划,但是不能执行。27.5%的学生是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学习,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制订学习计划的学生共超过20%。说明学生在用学习计划指导和管理自己学习方面仍然不理想。

3.学习兴趣。

项目3“你对各科学习兴趣如何?”是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其5个选项及被试选择率如下:“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占20.7%,“获得比较好的社会认同”占23.7%,“完成父母的期望和意愿”占12.3%,“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占38.4%,“获得比较好的物质条件”占4.9%。

在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是最多学生选择的选项,由此可以反映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学习最主要的外在兴趣和动机。而对于知识的渴望的内在兴趣,是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的选择。

4.学习目标。

项目4“你清楚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吗?”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其5个选项及被试选择率如下:“非常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占10.3%,“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占30.7%,“短期目标清楚”占23.8%,“有大致方向和目标”占27.6%,“没有明确的目标”占7.5%。

从数据结果来看,说明大多数学生仍然确定了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目标,但仍有7.5%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5.学习时间安排。

项目5“你对学习时间是如何安排的?”是调查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其5个选项及被试选择率如下:“努力学习,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到学习当中去”占7.2%,“认真对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学习”占41.8%,“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占31.9%,“想学习的时候就学习,无所谓”占13.7%,“其他”占5.4%。

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能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13.7%的学生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6.学习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专业满意度。

表1为学习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其中项目6为学习满意度,7至10为教师满意度,11-13为学校满意度,14为专业满意度。

表1 学习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性别与大学生学习心理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女生(t=-3.943,p

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学习方面所花费时间可能总体要比女生少,学习积极性和计划性没有女生好,对于学校的满意度和对教师的满意度也比女生低。从主观态度来看,男生大学学习状况似乎没有女生理想。

三、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学习心理

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习时间上,非独生子女投入的时间多于独生子女(t=-1.981,p

四、高考志愿专业选择情况与大学学习心理

为了了解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情况与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三道题目:“是谁为你选择的专业:A.父母;B.老师;C.同学;D.自己;E.综合他人的意见”。“你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A.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不满意”。“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是:A.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不满意”。选择满意到不满意得分,分别转化为5、4、3、2、1的连续变量。对三道题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均值

经方差分析,听取不同对象意见选择专业的大学生被试,其目前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其中听取“老师”意见的被试,对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的得分都最高,这可能反映出,“老师”(最大可能是高中毕业班老师)对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还是比较了解,所以其提供的专业选择意见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与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比较高。而“综合他人意见”的学生,对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状况把握不清晰,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强,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他人意见。而这种混合了太多人意见的选择,可能反而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能力,从而导致大学期间对学习状况和专业满意度都不高。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职业测评 学业评估 专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学业规划即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简称专业发展规划,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人才成长观念,根源于职业规划的概念与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阶段性规划。目前,大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还很不完善,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普遍缺乏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改革的目标和关键,建立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的专家指导系统意义重大。

一、系统设计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和开发专业规划系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需要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低成为当前就业工作要考虑的新问题。麦可思调查了长三角地区85所高职院校,对6.3万名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分析。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1]。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越多,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越低,工作的稳定性越低,离职率越高,就业质量就会降低。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开办专业数量与对口率、离职率的关系图

目前,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数量普遍较多,就业质量不高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学校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制订个人三年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使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更能适应企业和岗位要求,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设计和开发专业发展规划系统是培养新生专业适应能力的需要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普遍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鉴于高职新生的专业适应性和专业发展问题,我国许多高校已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2],如:给班级配备班主任和专职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大一年级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引导整个大学教育;在毕业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等,但这些措施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设计和开发专业发展规划系统是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需要

目前,我院正在试行“1+1+1专业导师制”[3],第一个“1”是指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换,最后一个“1”是指从大学生向准社会事务工作者的转变,中间一个“1”是指处在两次角色转换当中的“学业精进期”。三年学业期,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为“1+1+1”,在每个“1”的阶段中,都有双重专业导师(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的全程参与,从思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规划,给予其三年的学业发展指导。但是,导师们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众多,事实上,并不能很好地给予每名学生全程化、个性化、系统化的指导。

为此,笔者提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使学校的“1+1+1导师制”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利用该系统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系统化、专业性的指导,把导师们从繁重的指导任务中解放出来。

二、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

(一)编程技术及相关工具

系统的各模块均采用ASP/+ISS6.0技术实现,利用微软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ASP具有跨平台性,不需要考虑每个客户端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高级开发工具、调试功能、数据库功能和创新功能,帮助在各种平台上快速创建当前最先进的Web应用程序。

(二)流媒体传输技术

系统的职前课堂点播模块使用实时流式传输的流媒体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用户边下载边播放,而不需要等整个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再播放。实时流式传输与顺序流式传输不同,它使用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可以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可以对播放速度、快进、后退、暂停等进行控制,既可以观看前面的内容,又可以观看后面的内容。

(三)数据库访问技术

数据库访问使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模型)是微软公司提供的COM组件,作为访问数据库的接口。ADO是最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建立在COM的体系之上,它的所有接口都是自动化接口,因此在C++、Visual Basic、Delphi等支持COM的语言中通过接口都可以访问到ADO。ADO通过COM接口访问数据,可以访问各种类型的数据源,既适合SQL Server、Oracle、Access等数据库应用程序,又适用Excel电子表格、文本文件和邮件服务器。特别在一些脚本语言中访问数据库是ADO的主要优势。

(四)数据库的连接池技术

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提高数据库连接使用的效率和系统的性能。在Web应用系统中,ADO通过ODBC驱动程序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一次数据访问请求都必须经历建立数据库连接、打开数据库、存取数据和关闭数据库连接等步骤,而连接并打开数据库是一件既消耗资源又费时的工作。对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数据库访问不是很频繁,可以在访问数据时,创建一个新连接,用完后关闭。对于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系统而言,大量的学生同时在线职业测评和学业评估,需要频繁发生建立连接、关闭连接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的性能必然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因为请求需要建立通讯,分配资源,进行权限认证,经过实际使用,这些工作很少能在一两秒内完成,因此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4]。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连接池允许应用程序从连接池中获得一个连接并使用这个连接,一旦一个新的连接被创建并且放置在连接池中,应用程序就可以重复使用这个连接而不必为每一个连接请求重新建立一个连接[5],不同的数据库访问请求就可以共享这些连接。这样,通过重复使用这些已经建立的连接,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极大地节省系统资源和时间。

(五)Agent人工智能技术

Agent技术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领域,也称智能主体。在分布计算领域,人们通常把在分布式系统中持续自主发挥作用的、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反应性和主动性特征的活着的计算机实体称为Agent[6]。从逻辑上讲,一个分布式系统可以定义为由多个相互作用的Agent组成的系统,各种分布式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中Agent的角色和交互方式上的差别[7]。

基于本系统专业评估模块对学生专业学习评估的要求,将“Agent”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学业评估模块和专业规划模块。这两个模块可以被视为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层次的流程组成的,其中每个流程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Agent的子系统[8]。如对学生基本信息库与学生档案库处理的信息处理Agent,对学生自我评估作分析的数据挖掘Agent,系统分析与评估的Agent,系统预测与专业规划Agent等。每一个Agent都预定义的工作流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且可以根据与定义的工作流程自主地从一个流程转到另一个流程,也就是从一个Agent传递到另一个Agent,多个Agent协同工作,实现专业评估功能和专业学习与发展计划生成功能。

三、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

(一)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基于Web的高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专家系统由人机接口、应用平台、信息库管理系统、应用支撑层、基础设施层五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架构图

(二)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的网络架构,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该系统。ASP应用程序所有代码都在服务器上运行,浏览器不参与接受脚本程序,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因此,系统升级和维护主要在服务器上完成,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在B/S三层体系结构下,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被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地单元,使客户机无法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有效地防止了非法入侵[9]。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系统的本质是高层次、智能型的专家系统,它必须具备某个专业的专家知识,了解不同学生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调用agent(可以理解为:智能助理)对他们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并智能生成其学习计划与专业规划[2]。

1.专业引导模块的设计

本模块主要有前台学生用户页面和后台管理员页面。在该模块中,前台学生用户主要是浏览专业信息和下载学习资源;后台管理员和管理专业信息及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中,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上传,利用无组件上传与Web集成技术;对于视频文件,用Helix Server或Windows Media Server构建流媒体服务器。

2.职业规划测评的设计

职业规划测评模块是职业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测评包括职业性格、职业倾向、情商测试、职业潜能与能力测试等。本系统职业测评模块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入学阶段、大学中期和就业前。职业测评本质上是一个在线考试和评估系统,测评结果作为学业评估阶段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的依据。

3.学生信息库模块的设计

学生信息库模块即档案袋模块,其主要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在校期间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和荣誉、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长,职业测试、系统评估结果与建议、专业学习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及计划的执行效果,等等。此模块具有实时更新、连续追踪等功能,为评估模块开展有效的评估提供基本的、可以参考的信息。档案袋模块由班主任、辅导员在系统的WEB平台上完成。

4.学业评估规划的设计

评估模块是系统的核心,该模块主要采用Agent人工技能技术的实现。本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自我评估的评估指标有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学习习惯、专业基础和对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认识、自我的学习感受和反思,等等。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过程性评估,每学年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估。系统评估模块是一个嵌入了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即通过专家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感兴趣的方向。系统评估要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方向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学习的子方向。自我评估和系统评估都要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发展过程,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专业学习的深入、自我评估的不断进行,系统评估将逐渐成熟,并能够适时调整思路,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专业学习建议。在学业评估中,职业测评结果和学生信息库(成长档案记录)为系统评估提供了依据。通过相关模块的结合,为学生确定今后的专业学习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5.专业规划的设计

专业规划模块是本系统的关键。在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模块中,系统会根据学业评估模块中关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建议和学生信息库模块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制订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主要流程是系统自动生成初步的专业学习计划、专业导师审核系统计划、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执行和完善学习计划,逐步形成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

四、结语

本课题从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指导的全程化、个性化、专家化出发,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1专业导师”制试点工作,同时结合我在学院从事就业工作和担任职业生涯指导老师五年的经验及与兄弟院校同仁交流的经验,决定利用B/S模式结构的优点,搭建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当前阶段,已经完成了系统方案的设计,下面要做的工作是学业评估阶段评估指标的选取与优化,以及使用相关技术实现系统的开发。随着系统的运用,必将促进我院专业与教学改革,推动我院人才培养,提高我院大学新生专业的适应性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旺生.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再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2010,4(12):11-13.

[2]程君青,唐伟.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31-33.

[3]王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3):56-57.

[4]江莎.基于Java的数据库连接池的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6.

[5]王春梅.基于B/S架构的高校就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

[6]段宗涛.多Agent系统研究与开发[D].陕西:长安大学,2002.

[7]姜凤敏.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Agent的数据流处理机制研究[D].江苏:南京邮电大学,2009.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邓奕(196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程学院教务处,教授;谢骐(1966-),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湘潭 411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11BZD04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文,333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37-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为各行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对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湖南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淀了62年的办学经验,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湖南工程学院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先期启动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四年来学校围绕“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先导点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三个层次。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层面的标准,也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根据和基础,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和基本标准。依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出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l0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湖南工程学院制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创新点

“卓越计划”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与卓越的态度,推行的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强化的是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湖南工程学院创建行业与企业深度参与的卓越计划“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专业内容适当穿插企业短期实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集中实践安排在第七学期,采用“项目制”和“轮岗制”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为制定完善的“3+1”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工程学院多次与不同类型的企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针对企业学习方案的研讨,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了企业学习培养方案、企业学习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机制、企业学习生活管理机制、企业学习工程教学团队。如表1为机设专业学生赴某企业学习前2个月的安排。

表1 “卓越计划”——企业教育培养计划(**公司)

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1年时间的培养,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掌握机械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参与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而达到融研发工程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序号 培训时间 培训部门 培训内容 培训要求 实施

负责人 考核

方式 备注

1 1 人力资源部 企业介绍、管理制度学习、企业文化介绍、安全教育、行业发展介绍 熟悉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具有对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认知;企业运作模式的认知能力 人力资源部主管 考试

2 2 生产车间 根据3D模型,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组装设备 能够看懂3D图并能依图组装 部门经理&企业导师 实践操作实习报告

1 学习和认识各种电器、气动、五金元件性能、用途、原理 能够识别各种元件实物,并了解其性能及使用

2 学习使用solidwork

绘图软件 能够用solidwork绘图

2 认识各机构动力元件动作时序 了解动作元件在设备中作用

1 学习模具及各机构的组装要领 了解设备机构件组装关键点

三、组织管理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保障点

1.责权利清晰的组织架构

为加强对“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学校成立了基于学校、教学院、专业等不同层面的各类工作组织,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责权利平衡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层面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全校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保障;“卓越计划”办公室负责全校“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专家指导委员会起咨询、指导和顾问作用;各实施学院均成立教学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领导并执行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专业教学工作组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专业校企协作组负责审定企业学习方案,研究和处理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聘任,特别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校企协作问题;公共课协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评价公共课部的教学改革。

2.创新“企业学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监控对象,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对促进高校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质量执行体系涵盖的主要内容有:

(1)企业学习的过程控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原始学习记录和学习成果进行把关和评估,包括实习周记、阶段性实习报告和月度总结、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并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评价。表2为机设专业学生某企业2012年下学期成绩评定表。

表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企业学习阶段成绩评定表

企业名称 学生 学号 企业指导教师 学校指导教师 安全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 产品工艺与设备 企业生产与管理 产品装配与技术服务 产品研发、工艺与制造

成绩评定按照五级制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评分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时间:20 年 月—20 年 月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根据各专业企业学习培养方案,建立了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含时间进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及质量反馈等内容的监控体系;采用企业现场考察、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检查作业课程设计、与企业指导教师访谈、听取企业反馈等方式,参照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式建立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

四、课程体系重构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难点

“卓越计划”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各实施专业需遵循工程集成与创新特征,根据自身特点重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以彰显专业传统优势,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制造及工艺为落脚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其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知识分层递进,强调工程知识认知规律,从通识知识教育到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再到工程专业知识教育和企业知识教育由浅入深地分层次递进。

1.素质能力分群

由通识教育课程到学科基础课程再到专业课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知识的工程应用性、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能力素质培养的对应性,将理论课程整合为9个课程群,包括:1~4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群;2~6学期开设的力学课程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控制技术课程群、机械制造课程群、专业拓展课程群、综合素质拓展课程群;7~8学期企业负责的企业培养课程群,以及贯穿大学四年的校企联合开展的综合能力课外培养课程群。

2.理论实践融合

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交互进行,达到“工学交替”的融合效果。

3.人文知识渗透

将广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校内校外贯通

强调校内外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从校内的工程认知教育逐步过渡到企业的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

五、教学方法改革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支撑点

“卓越计划”着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路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小组研讨式教学方法,并开设了创新性实验;“供电工程”等专业课程则采用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方法,在课程开设初期布置了5个供配电工程设计项目,将学生分成10个设计小组,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完成所给项目的设计内容,课程教学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高低压电器”等课程教学则采用基于工程实际课题的QQ群课外研讨式教学方法,搭建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三方互动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对接。

六、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点

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专职教师指有工程背景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兼职教师实施聘任制,面向社会、业界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湖南工程学院建设高水平“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措施主要有:

1.提升专职教师工程能力素养

强化工程经历,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2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选择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对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2.企业指导教师遴选措施到位

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从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工程经历、较扎实理论基础和受过大学教育、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派出的导师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3.加强“卓越计划”授课教师资质认定

校内教师具备在企业工作5年的工程经历后可优先聘任承担“卓越计划”教学任务。将条件不具备的教师分批次派往合作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校企联合运行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

一个卓越的工程师必须有在企业接受教育与培养的经历,选择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上能达成共识的企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创新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是关键。

1.基于企业内在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

学校帮助企业逐步解决人才和技术需求,同时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及提高知名度。

2.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

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3.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合作机制

加强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企业将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看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校企共同发展。校企双方在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合作开发新课程、合作编写教材、合作授课、合作指导学生实践、合作指导学生企业学习、合作指导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合作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八、阶段性成果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激发点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在培养平台、教材建设、教学教研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动力。

1.建立了一批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学校与湖南东信集团、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议。其中,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东信集团于2012年6月获批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学校与这两家企业按照规划要求在实施建设。基地企业高度认同“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积极投入人、财、物培养学生,且为学生提供就业选择、设立奖学金等激励机制。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工程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通过卓越论坛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答疑,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2.积极推进校本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教材建设需要,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建设的相关原则,对申报者的资质、组成结构、选题要求、过程监控进行了明确。确定《高等数学建模与实验》等6本教材为首批“卓越计划”校本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3.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高初见端倪

在2012年12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南赛区暨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湖南工程学院选派的以机设卓越班学生为主体的13支参赛队伍在全省25个兄弟院校的142支参赛队的竞技中发挥出色,最终获得9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九、结束语

湖南工程学院将“卓越计划”作为教学改革的火车头,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经过近四年的研讨与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积极适应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由邓延复、阳世B、刘纯翰三位著名建筑师领衔创建的。

1 我校城l规划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在城乡规划专业阶梯式教育平台中建构课程体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按照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前三年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分别开设在入学第1、2、3、4、5学期,即从入学开始进行专业基础教育,每周学时在6-8学时之间,以上课程总学时数为512学时。

(2)专业设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的设计类核心课程基本已纳入我校的教学体系,但设计基础课程还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时无法建立较为宏观层面设计概念。同时,以上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城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核心课程内容不相一致。

(3)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学时各为2周的《城乡规划课设1》和《城乡规划课设2》,分别开设在第6、8学期;学时各为16周的《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开设在第9、10学期;学时各位2周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周》,分别开设在第2、6学期;学时为4周的《专业方向强化设计》,开设在第期。

2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构建完善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借鉴学习国内城乡规划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使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关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以城乡规划实践为中心,重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通过开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为中心,重构各门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以避免各学科片面强调自身特点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体提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1)构建适应我校师资力量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用的2.5+2.5的两阶段模式,现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各种原因,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都在修订,一轮改革后的培养计划还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反馈,又使用了新版的培养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校城乡规划教育应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变化,重新修订新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立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目标,对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以构成连贯、渐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对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规划。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城乡规划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多年来我校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缺憾是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仍无法适应专业业务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近些年以来,我院对设计类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开设新课程,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如在2016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选取了省内著名设计院所的实际课题,答辩时邀请这些知名设计院所的院长、总工采用模拟评审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学者一同交流,同时获得了向用人单位展示的机会,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设计能力。今后,我院应继续坚持以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与设计一线的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听取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把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实践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设计基本技能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设计实践机会。再者,在第期应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全面的锻炼,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单位、考研复习和设计院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应加强《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全程管控。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