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

信息调研报告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机关党建信息工作是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建立了内蒙古机关党建网站,每年支出十万多元办了《内蒙古机关党建》刊物,并不断探索利用网络和刊物信息平台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信息工作中,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要求,不断扩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层次,改进工作方法,为上级党组织及时了解情况,把握形势、科学决策和指导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取得了一定成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党建信息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机关党建信息工作。机关各级党组织加强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信息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内容来抓,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建章立制,从组织措施上保证了党建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出现了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信息工作的良好势头,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时效性进一步加强,充分展现了各地区、各单位党建工作的风貌,扩大了党建信息的宣传力度,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二是信息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工作大局,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在信息工作实践中倾心注力,及时反映了机关党建各项工作情况,积极发挥了信息工作的服务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重点工作的报道反映比较及时,凡是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都及时地宣传报道和反映。同时,自治区机关工委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意识,认真收集整理机关各级党组织报送的信息,对各级党组织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以《内蒙古机关党建》进行宣传。

三是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机关各级党组织把培养建立信息员队伍,作为做好党建信息工作的基础来抓,不少党组织都有专兼职党建信息员,大多数党建信息员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政治、业务素质,对党建信息工作倾注了较高的热情。有的党组织全面加强信息工作,在研究工作、制定计划、开展调研、抓点带面等各项活动中,都把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各方面积极配合,及时快捷地报送信息。同时,积极给信息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调动了广大信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机关党建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拓宽。机关各级党组织把党建信息与部门电子政务(网络)、工作信息相结合,使党的工作实现与其他工作信息共享,工作相融,建设互促,协调发展。不少机关党组织还开通了信息网站,拓宽了党建信息宣传平台,进一步改善信息自动化办公设备,充分利用党务内网和政府内网的作用,有效发挥因特网、系统局域网功能,加强与各地区、各单位间的交流,加快信息报送的速度,逐步实现对不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等网络传输方式接收,切实提高了信息工作效率。

五是机关党建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机关各级党组织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信息,确立了以实践检验信息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导向,把有价值的党建信息及时转化为政策、制度、工作部署、典型经验、领导言论,不断推动信息工作向前发展。据了解,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其研究政策、查找资料、组织学习、撰写稿件、开展活动等方面,都从我们的党建网站好刊物中得到了有益帮助。大量的信息报道,既宣传了党建工作,扩大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又交流了工作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近年来,机关党建信息工作处于不断规范、不断上升、不断完善的发展轨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的机关党务工作者和信息员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我代表机关工委对信息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信息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与日益迅猛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对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需求相比,与突破传统党务管理模式对党建信息工作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报送的党建信息看差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事论事。不少党建信息只是简单罗列情况,没有经过深层次的加工,缺乏归纳、总结和挖掘,泛泛而谈的普通信息多、深挖细想的精品信息少,反映不出带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二是供非所需。不注意研究上级的信息需求,不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开发信息;反映共性问题的多,反映个性问题的少;有的党建信息时效性差,滞后于上级领导的关注点。三是反映面窄。有的只盯在本地、本部门的工作上,而对领导关注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涉及较少。稿件多数以新闻、短讯为主,而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规律探讨、理论研究、经验介绍的比较少,精品文章比较少。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对机关党建信息工作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机关党建信息工作信息具有及时性、真实性、指导性、针对性的特点,是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实现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服务机关党建工作、传递上级指示精神、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扩大横向交流、开阔视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做好机关党建信息工作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信息工作是机关党的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党的____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机关党的工作在迎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比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的建设活力;如何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把机关党的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如何正确处理党工委、党组(党委)、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形成机关党的工作合力;如何结合机关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如何借助科技进步,增加机关党的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提高机关党的工作水平以及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和发展,进一步占领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阵地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把党建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工作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捕捉最新的前沿性动态,通过充分运用党建信息手段,分析把握形势,预测趋势,及时沟通情况,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正确地实施宏观指导。离开这些有效的基础性工作,机关党的工作就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很难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第二,加强信息工作是推动机关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临的新事物、

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各种信息的影响日益突出。面对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社会,没有快速、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和调查研究作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的水平,客观上就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党建信息服务。信息是阵地,能够起到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机关党建工作中提出的新思路、拿出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绩;信息是窗口,能够充分展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信息是平台,能够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信息也是对各级党组织记载保存历史资料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工作在推动机关党的建设与时俱进中的作用,坚持正确的党建信息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信息工作,更好地为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第三,加强信息工作是各级党组织搞好领导和管理的需要。机关党建信息作为党建活动的反映,存在于党建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过程。党建信息就是为决策和管理服务,为改进工作服务。各级党组织根据形势和任务对各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意见和落实措施,离不开信息工作的基础作用。实践证明,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各级党组织的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我们讲信息工作十分重要,从决策角度看,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确定决策内容,要靠信息启示;制定决策方案,要靠信息分析;决策付诸实施,要靠信息传递;落实和完善决策,要靠信息反馈。离开了信息,决策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实际工作来看,各级党组织更需要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高质量信息,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依据。一些重要信息往往经领导批示后,能带来一项重要的工作部署,引发一项重要措施的制定,督促某一方面工作的落实,成为各级党组织加强宏观指导、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加强信息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的需要。报送党建信息就是报告工作,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信息,是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决不是愿不愿意报,愿意报多少就报多少的问题,而是必须要经常保质保量地坚持报送信息。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体现了一个地区或部门党建工作整体情况和工作水平,也有助于上级党组织及时发现和了解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党建工作更好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果下级党组织不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材料或报告工作,不提出意见和建议,上级党组织就很难正确地部署工作。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尤其要从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高度,增强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做好党建信息工作。

机关党建信息是掌握全局情况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加强机关党建信息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宣传党建工作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效,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要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开放创新,扩大对外交流,多出精品,对外展现我们党建工作的良好形象。

第一,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按照机关党组织的职能职责要求,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迅速传达中央和上级党委对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部署;及时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反映机关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反映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机关党员干部对热点问题的看法;总结交流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展示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这些任务要求报送信息内容应该是:各单位传达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党建工作的重大决策、重要指示和精神的情况;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服务经济促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加强机关党建目标管理情况;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情况与事件;机关党建工作中形成的新思路和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机关工青妇组织及党外人士对机关党建工作的建议与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党建活动的情况。

第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报送信息的重点。党建信息由基层采集上报,经过编辑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经验、体会类的;另一种是工作动态类的。机关各级党组织报送信息要加强分类,及时捕捉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效,及时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注重特色和时效,赋予党建信息鲜活的生命力。:请记住我站域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握好以下重点:本单位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____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情况;本单位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的情况;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的情况;学习型党组织和坚持党内民主建设情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

第三,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一要突出特色。我们的党建信息工作要围绕重点工作,捕捉亮点。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认识问题和反映情况,使信息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深入,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浏览量。这就要求我们信息员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要善于从平常、普通的工作中发现闪光点,通过调查研究,完善内容,要善于提炼观点,总结规律,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信息稿件。二要注重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报送信息的内容不仅要基本事实完整准确,来龙去脉清楚明白,而且要原因剖析深刻、走向判断准确、建议切实可行。反映工作进展和成绩的信息,恰如其分,不拔高渲染,不夸张扩大,留有余地并正视存在不足;反映做法和经验的信息,要有血有肉,从事实中找出规律,从成效中带出做法,从个性中引出共性,并且尽量具有探索性。三要增强时效。信息的价值和时效关系极大,好的信息如果错过了时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信息工作人员不管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还是在信息的传递、反馈上,都要尽力抓紧,高效运转,讲求时效。要建立快速灵敏的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网站、电子信箱和传真等简便、快捷的现代化手段,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信息员队伍是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主体,信息员队伍的状况决定着机关党建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做好机关党建信息工作,有赖于我们每一位信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用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说,就是需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我部党建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要多学习和实践。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是我们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我们要想跟上时展,应对时代挑战,完成历史使命,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大兴学习之风。对我们党务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责任和使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还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改善知识结构。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建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理论素

养深厚了,政策水平提高了,对信息的鉴别、选择、分析、综合的能力才会大大提高。第二,要多思考和研究问题。作为机关党建信息员,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研究问题的责任。要深入研究思考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规律特点,研究思考机关党的建设的规律特点,研究思考机关党建整体工作的内容要求,研究思考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和办法。由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地位、作用和职能特殊,使机关党的建设成为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关党建又与企业党建、农村党建、街道社区党建、学校党建有所不同。赋予机关党组织的职能就是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这种协助、监督的职能怎样体现,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如何发挥,都是我们要着力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座同志的部门都是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一些同志还兼任机关党委书记。因此,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机关党的建设是各级党政机关建设的核心,机关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好,就能推动整个机关建设,乃至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在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同时,站在机关党建工作的角度上,注意把握机关党的建设的规律,注意总结成功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信息水平。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小学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范文(一)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莲 山课件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20**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1.信息技术课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 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虽然个别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的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教学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查找硬件原因,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的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6、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7、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征订情况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莲 山~课件 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检查结果表明,有小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乃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认识模糊,思路不清,标准不明,执行不利等状况。有的学校近年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而信息技术教室却长期无力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有的高中学校,仍然受升学率所牵所困,对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抱着等待观望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投入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对信息化发展建设缺乏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或者对学校基本的信息化装备标准心中无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莲~山课件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初一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引言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活动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的特点,确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优良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的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学前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开学初,我设计了针对初一新生的调研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赛情况、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想对老师讲的几大板块。根据调研表的分析(见图1-图10),力争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调研结果统计: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2、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状统计

学生中有90%左右的对键盘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有15%,62%的学生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基本正确,有23%的不正确。当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观察才能证实。如果确实如学生的自我认识那样,我们就有必要发挥前15%的学生的作用,对后23%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45%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6%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

3、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较大一个板块,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既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实际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些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点,设计了本次问卷。

在调研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70%的学生渴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6%,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有选择地学习者为24%,说明当代初中学生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订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学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

教学策略是关于教学决策的谋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度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为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好,学生群体基础较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强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的实际,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教学,适当删去与小学重复的学习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用word来写作文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天地,提供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协作学习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小老师适用于教学内容为一些同学已经掌握,或者还有代表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听讲者的创作意识。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让他们与学习伙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锻炼口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断成长。对聆听者来说,演讲者是同学、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亲近感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同时,自己同学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会更好,从而一种学习的欲望、创作的热情很自然地被激发起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小学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范文(一)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莲 山课件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20**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1.信息技术课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 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虽然个别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的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教学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查找硬件原因,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的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6、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7、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征订情况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莲 山~课件 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检查结果表明,有小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乃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认识模糊,思路不清,标准不明,执行不利等状况。有的学校近年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而信息技术教室却长期无力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有的高中学校,仍然受升学率所牵所困,对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抱着等待观望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投入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对信息化发展建设缺乏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或者对学校基本的信息化装备标准心中无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莲~山课件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初一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引言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活动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的特点,确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优良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的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学前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开学初,我设计了针对初一新生的调研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赛情况、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想对老师讲的几大板块。根据调研表的分析(见图1-图10),力争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调研结果统计: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2、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状统计

学生中有90%左右的对键盘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有15%,62%的学生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基本正确,有23%的不正确。当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观察才能证实。如果确实如学生的自我认识那样,我们就有必要发挥前15%的学生的作用,对后23%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45%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6%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

3、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较大一个板块,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既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实际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些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点,设计了本次问卷。

在调研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70%的学生渴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6%,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有选择地学习者为24%,说明当代初中学生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订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学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

教学策略是关于教学决策的谋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度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为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好,学生群体基础较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强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的实际,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教学,适当删去与小学重复的学习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用word来写作文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天地,提供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协作学习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小老师适用于教学内容为一些同学已经掌握,或者还有代表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听讲者的创作意识。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让他们与学习伙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锻炼口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断成长。对聆听者来说,演讲者是同学、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亲近感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同时,自己同学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会更好,从而一种学习的欲望、创作的热情很自然地被激发起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2018年我区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其中在对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现实问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对信息采集情况进行了深入反思,形成本材料,供上级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一户多房。在我们采集实有房屋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一户多房的情况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户拥有新旧多处房屋,有的农户拥有两处以上的房屋,甚至有房屋跨村的情况。一户多房带来的问题主要是:首先增加了信息采集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采集信息的准确率,尤其是在房屋跨村户信息采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其次一户多房存在一种分家不分户各自建房的情况,即户主与其亲属各居一房,而两家并未分户。此种情况造成了对于房屋实际所有者认定的困难。 

2、人房分离 

我乡的人房分离的情况主要是举家外出打工造成的,这种户约有100户。人房分离对于我乡信息采集工作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所采集信息的准确率,同时为了核实房屋信息工作量也有一定的增加,减缓了工作进度。

3百度、存在非法建筑 

通过在实有住房登记过程中的核查,我们发现,我乡的民房约有30%没有办理必要的国土手续。发生此种问题的原因是:第一、国土部门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力度不够;第二、农村群众的依法依规建房的意识淡薄。因为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管理情况比较混乱,近年来,国土部门加强了对集体土地的管理,但是由于集体土地同时也守村集体管理,故管理混乱的情况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这些非法建筑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国土管理的困难,而且也因为没有法律保障容易引起民事纠纷,是间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房屋权属不清 

在此次信息采集中发现了一些房屋建在非居住者宅基地上的情况,这些房屋约占全部实有房屋的15%。因为目前我乡没有实行房屋产权制度,所以这些房屋的产权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发生房主与宅基地所有人的产权纠纷,房主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种房屋产权不清的问题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村民私下赠与、调换、买卖农村宅基地,这些行为绝大多数只有口头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政府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二、对策和思考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的措施应对: 1.对是在无法居住的房屋不予登记。主要是针对有多处住房的农户,如果其拥有的住房中存在无法居住的危房,则不登记该处房屋。对于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农户一律只登记新房。 

2.对为分户的家庭房屋一律登记在户主名下。对于子女结婚后未与父母分户的情况,如果子女和父母分别有房,则所有房屋都登记在户主名下。 

3.只登记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对于为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不予登记。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督促其屋主尽快完善相关手续,没有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不予登记,在这些非法建筑中目前在建、尚未完工的,要求国土部门下达停工通知。 

4.权属不清但有人居住的房屋登记在实际居住户名下。对于此种权属不清的问题,我们向住户建议尽快与宅基地所有者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避免发生权属纠纷。 

5.对于长期无人居住,也不清楚未来是否有人居住的房屋不予登记。这种房屋时指屋主超过三年经管且也不清楚其是否有经管意向的房屋,此种房屋大都情况较差,很多已经是危房,并不具备容纳人口居住的条件。 

三、几点建议 

1.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乡的建房土地使用管理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力量薄弱、力度不够,群众的国土管理意识薄弱这几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独立,实际上环环相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以村集体为主,缺乏正规性,资料管理也没有系统性。因为管理力度不够,所以群众也没有建立起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虽然近年来农村用地管理力度逐年加强,但更像是在土地资源日以珍贵的发展背景下临时抱佛脚的应急行为,没有同意规划,工作方式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基层国土管理部门权力小、资金少、人手不足,没有形成合力,缺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应急操作的做法,针对问题主动出击,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的农村国土管理政策体系,方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2.农村房屋也要实行不动产登记 

目前我乡的房屋所属权并没有法定的相关证照可以依据,农民只有土地使用证没有房屋产权证,这意味着农村房屋的权属和土地使用权是统一的,这样做虽然管理起来简单,但是极大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性,在目前人口流动性增加、小城镇建设加快的发展背景下已显得不再适用。事实上我乡很多权属不清的房屋都是群众为了方便出行而将房屋建在公路沿线造成的,这类行为没有法定流程可走,纠纷时有发生,2016年我乡土地相关纠纷中宅基地纠纷所占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0%,可见出台明确农村房屋权属规定已是当务之急。 

3.加强对闲置房屋的管理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此次论坛做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与MOOC的发展历程,指出MOOC不仅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MOOC的兴起,也在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那么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大学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而大学将如何迎接大学功能定位、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开放的教育生态等多方面的挑战,是各高校需要思考的迫切问题。

此次大会以智慧校园与大数据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实践,共同交流虚拟化与大数据应用、云服务、移动网络、社交网络、MOOC实践等热点话题,探索将先进信息技术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深入结合的模式和途径。会议设主论坛--未来大学信息化战略规划和高端论坛十三五高校信息化规划以及智慧校园规划与管理、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三个分论坛。大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万猛主持。

23日的大会还邀请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信息化处任昌山介绍教育信息化总体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做了课程大规模开放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的报告、大连理工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主任张巍做了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规划的报告,海南大学李文化做了海南大学信息化顶层设计与十三五规划的报告,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研究院殷丙山做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 高等教育版的报告,与参会高校代表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技术进展等话题。

在24日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论坛中,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程学旗做了大数据技术及热点问题探讨的报告,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做了互联网+ 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张耀南做资源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数据共享报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于歆杰做了学堂在线数据分析与MOOC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此次论坛做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与MOOC的发展历程,指出MOOC不仅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MOOC的兴起,也在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那么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大学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而大学将如何迎接大学功能定位、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开放的教育生态等多方面的挑战,是各高校需要思考的迫切问题。

此次大会以智慧校园与大数据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实践,共同交流虚拟化与大数据应用、云服务、移动网络、社交网络、MOOC实践等热点话题,探索将先进信息技术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深入结合的模式和途径。会议设主论坛--未来大学信息化战略规划和高端论坛十三五高校信息化规划以及智慧校园规划与管理、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三个分论坛。大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万猛主持。

23日的大会还邀请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信息化处任昌山介绍教育信息化总体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做了课程大规模开放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的报告、大连理工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主任张巍做了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规划的报告,海南大学李文化做了海南大学信息化顶层设计与十三五规划的报告,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研究院殷丙山做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 高等教育版的报告,与参会高校代表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技术进展等话题。

在24日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论坛中,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程学旗做了大数据技术及热点问题探讨的报告,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做了互联网+ 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张耀南做资源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数据共享报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于歆杰做了学堂在线数据分析与MOOC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根据漾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十二五”产业发展调研材料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使信息化建设更有效地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镇“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调研组,对镇属各部门、各行政村及企业、农户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以推进××镇信息化建设步伐。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机构设置

近年来,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工作落到实处,××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目前成立了××镇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直通车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材料负责人,政府信息直通车明确ab角互补制。定岗定责,指定专人负责对远程教育网等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指定大学生村官为各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负责人,并定期进行培训。

(二)基础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全镇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完成“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无线通讯网络全面覆盖,××、××、××3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全镇共有互联网用户121户,全部使用adsl宽带上网。

镇政府办公区共有电脑18台,其中上网机12台,使用光纤接入。党政办公室配备多功能打印机一台。以上所有计算机设备配置windowsxp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6.0浏览器;360安全卫士及360杀毒软件。在办公室指定计算机安装有漾濞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及漾濞县应急通讯系统。

镇属各单位配置情况:计生站专用电脑1台。民政所专用电脑1台,惠普hp

laserjet1020plus打印机一台,佳能eos400d数码相机一台。统计站专用电脑1台,富士施乐打印机一台。文化站计划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平台,预计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配置6台电脑),一个中心机房,现在已完成电子阅览室装修、办公桌椅安装和网线布线工作。镇属四个行政村基础设施配置情况:××村、××村、××村、高发村四个村民委员会均配置电脑一台,除高发村外,其他三个村已开通远程教育专线。

(三)制度建设

目前,××镇建立健全了《××镇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制度》、《××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制度》、《××镇信息直通车来电管理制度》。

(四)应用情况

近年来,我镇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发展迅速。下半年依托云南省数字乡村网建设了××镇数字乡村网,下设××村、××村、××村、高发村四个网站,全面介绍了××镇镇情及49个自然村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下半年依托漾濞县公共信息门户网站建立××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现有××时讯、领导干部公示、科学发展在××、重大事件听证等8个栏目,每月按照相关规定,按时按步骤公开应公开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外,开通了政府信息直通车96128专线电话及联络员手机,随时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能解答的当时解答,不能解答的限时回复。

目前,镇内各部门应用的系统还包括:镇计生站使用的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个案基本信息离线录入系统,镇组织办党统系统,镇民政所城镇农村低保、五保户统计系统。

自6月开通了××村、××村、××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来,各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利用网络学习相关政策和实用技术。××镇政府远程教育网络主要应用于视频会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及平台,利用每周例会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

通过积极开展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项目,做好移动短号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村民讲清楚短号业务的优惠,帮村民算清账,动员村民使用,以帮助农民节省话费开支。移动信息终端使用客户中“移动惠农网”使用率达到80%以上,让农户尽量使用移动惠农信息终端和产品,提高移动信息终端及产品的普及率,以促进 农业信息的传播。,我镇获得信息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我镇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村社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人才资源十分缺乏,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相对不够,信息化应用相对零散,缺乏总体规划。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制约了我镇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观念意识滞后,认识和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镇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总体对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使得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其他工作,也导致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而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传统的工作习惯、方法和流程冲击较大,推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阻力,大部分干部职工也缺乏创新精神,基本满足于会用就行的状态。另外,信息化直接触及、影响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比例较低,从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缺少真正的互动。

(二)体制尚未理顺,政策不够健全。

我镇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及管理体制,更没有长效机制,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镇内各部门、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本都是各自为政,造成设备、网络等资源较难实现共享或互联,没能很好发挥各类信息系统作用。

(三)资金短缺,人才基础薄弱。从调研情况看,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需要资金投入量大,但大多数村组、部门都资金短缺,从而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信息进村入户难,互联网大部份只在镇政府周边经济较发达的村社使用。镇内信息化人才缺乏也是制约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镇政府及下属机关中没有信息化相关专业毕业的职工,很多软件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的很多问题没有能力及时解决。上级机关组织的相关培训非常有限,没有延续性,涉及面也较为狭窄。

(四)信息系统建设都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自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建立以来,基本没有进行过信息更新,而网站本身的浏览量也很少。而××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的信息虽然按月更新,但也存在访问量低的问题,电子政务发展还只停留在政府信息化角度,面向公众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差距很大。

(五)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存在障碍。一些重要的基础信息库,像流动人口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城镇农村低保户信息库的建设推进缓慢,各部门信息系统很难实现互联互通,而各部门信息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也非常困难。

(六)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对计算机和局域网络的保密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方面还缺乏(来源:文秘站 )完全有保障的技术支撑。目前只能以常规的保密制度加以约束,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从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化发展制度和政策、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加强××镇信息化建设。

(二)发展目标

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加快政务、企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1、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同时,坚持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与自身的业务联系起来,完善公文传输系统。启动涉农信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站应用。政府企业信息共享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2、镇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多方筹备资金,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加快网络互联工程建设,加大宽带网建设力度,力争我镇信息化建设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3、营造平台,促进发展。以网站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有重点的收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建立项目储备库,结合我镇的实际,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为新企业立项提供参考,为原有企业改造提供帮助。

(三)发展重点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投资8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信息化建设重点示范项目或公益性社会基础设施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强××镇信息产业化进程。

2、拓宽政府信息覆盖面,加强信息服务力度。一是提高政府信息上网的时效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二是以政府信息公开网为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增加互动性。三是加大网上招商力度,一方面大力宣传××镇的投资政策和环境,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与镇内企业合作,将镇内企业信息上网。四是加强对现有信息资源的管理,掌握资源存量状况,并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形成一批实用的基础数据库。

3、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利用现有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及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通过推广实用适用的技术,多渠道构建信息共享的农村服务网络。

四、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一)增强信息观念,优化信息化推广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实实在在地推进部门、地区信息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科普、教育和各种渠道,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组织领导。为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统筹协调,为我镇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各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做好通信运营企业等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工作,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一套反馈迅速、资源提供及时,群众使用方便的服务机制,实现技术有保障、服务有标准、管理有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

加强对信息化人才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立足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熟炼、能力过硬的信息化工作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丰富培训内容,吸引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率。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上多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开展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和教育,使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简单的操作知识得以普及。尽可能创造平等的、便捷的条件,争取信息化相关教育和培训机会。

(四)加快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在政府信息上网公开工程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网站、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提高政府网络资源共享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府网页更新频率和网上服务比例;优化网站结构,努力提高交互式服务的比重;逐步推广在线服务,整合政府内部信息资源。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一、南县统计信息化的现状

县级统计局是政府统计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公民联系的纽带,是采集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因此,县级统计信息化是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信息建设的关健所在。

1、省、市、县重视统计工作

*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以及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省、市两级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统计专网建设,实现省、市、县网络线路开通,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联网直报。乡镇微机配备经费按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负担。县人民政府对统计工作有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

2、统计基层,基础情况

从县统计局看,县统计局在职人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统计师2人,懂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员不超过一半,现有微机13台,笔记本1台,人平0.8台,针式打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局内全部联接Internet网。

从乡镇看,全县12个乡镇,统计人员暂为经管系统编制,县政府、编委正就统计人员定编定员问题进行研讨中,就乡镇微机配备事情,经费由省、市、县按3千、2千、2千比例已经到位,对乡镇统计站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已进行政府采购中,5月底可以全部配备到基层。

从企业事业部门看,向统计局有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317家,其中规模企业41家,商业37家,房地产建筑22家,服务业17家,县部门95%都拥有电脑,八成接入宽带,统计人员基本由财务室或办公室兼,持有统计上岗证不足20%,企业单位统计人员由会计兼,电脑接宽带情况只有90%,但统计上岗证持有约有30%。

从信息化交换信息情况看,县对市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通过市级内网“FTP”进行数据传输,企业部门中除规模工业企业德盛纺织、德兴纺织、汇源麻业、*拓普进行联网直报外,其他均进行电话、传真、报表等纸介进行传输。县统计局对县域经济数据及主要经济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年鉴、南县经济数据月度卡、南县调研分析向外传送,在20*年底,县统计局建立了南县统计信息网,县局的有关工作及统计数据在网站上向外公布。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一套表制度的EPRAS,普查版本的APRAS,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总,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南县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点击率十分低,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公布的作用。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

对于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有利条件,实行扬长避短,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1、要以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通知》文件出台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好各种宣传工具,特别是南县统计信息网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统计信息化工作,支持统计信息化工作,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工作来。

2、办好南县统计信息网,构建互动开发的信息平台

统计信息网是统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展示统计工作成果的阵地和窗品,在丰富网站内容、美化网站版面的情况下,更好的考虑谁在观看我们的网站?用户需要了解哪些统计内容,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开放式服务格局,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发掘和捕捉企业、部门和公众需求,推动统计业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3、大力度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统计局的电脑设备是最多、最好的,因为计算机就是工作人员的工具,报表录入计算汇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先进设备,先进系统,工作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让统计工作者既“勤奋”又“聪明”地工作。

4、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终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5、采用分步分块策略推行联网直报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一、*统计信息化的现状

县级统计局是政府统计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公民联系的纽带,是采集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因此,县级统计信息化是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信息建设的关健所在。

1、省、市、县重视统计工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8号和《进一步加强工作意见》(湘政发[20*]8号精神,以及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益政发[20*]15号),省、市两级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统计专网建设,实现省、市、县网络线路开通,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联网直报。乡镇微机配备经费按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负担。县人民政府对统计工作有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

2、统计基层,基础情况

从县统计局看,县统计局在职人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统计师2人,懂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员不超过一半,现有微机13台,笔记本1台,人平0.8台,针式打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局内全部联接Internet网。

从乡镇看,全县12个乡镇,统计人员暂为经管系统编制,县政府、编委正就统计人员定编定员问题进行研讨中,就乡镇微机配备事情,经费由省、市、县按3千、2千、2千比例已经到位,对乡镇统计站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已进行政府采购中,5月底可以全部配备到基层。

从企业事业部门看,向统计局有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317家,其中规模企业41家,商业37家,房地产建筑22家,服务业17家,县部门95%都拥有电脑,八成接入宽带,统计人员基本由财务室或办公室兼,持有统计上岗证不足20%,企业单位统计人员由会计兼,电脑接宽带情况只有90%,但统计上岗证持有约有30%。

从信息化交换信息情况看,县对市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通过市级内网“FTP”进行数据传输,企业部门中除规模工业企业德盛纺织、*纺织、汇源麻业、湖南拓普进行联网直报外,其他均进行电话、传真、报表等纸介进行传输。县统计局对县域经济数据及主要经济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年鉴、*经济数据月度卡、*调研分析向外传送,在20*年底,县统计局建立了*统计信息网,县局的有关工作及统计数据在网站上向外公布。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一套表制度的EPRAS,普查版本的APRAS,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总,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点击率十分低,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公布的作用。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

对于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有利条件,实行扬长避短,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1、要以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通知》文件出台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好各种宣传工具,特别是*统计信息网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统计信息化工作,支持统计信息化工作,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工作来。

2、办好*统计信息网,构建互动开发的信息平台

统计信息网是统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展示统计工作成果的阵地和窗品,在丰富网站内容、美化网站版面的情况下,更好的考虑谁在观看我们的网站?用户需要了解哪些统计内容,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开放式服务格局,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发掘和捕捉企业、部门和公众需求,推动统计业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3、大力度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统计局的电脑设备是最多、最好的,因为计算机就是工作人员的工具,报表录入计算汇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先进设备,先进系统,工作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让统计工作者既“勤奋”又“聪明”地工作。

4、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终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5、采用分步分块策略推行联网直报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二十一世纪,全球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在新形势下,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科技兴税”、“大力发展税收电子化”的战略方针,强调税收管理信息化,即实施“金税工程”建设。新的《税收征管法》在总则中指出:“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这使信息化应用服务于税收征管的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一、信息化应用在税收征管中的意义与作用。坚定不移地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敏锐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大趋势,让信息化应用更科学地服务于税收征管意义重大。

第一、营造了“依法治税”的纳税环境。首先,纳税人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或掌握税收政策和纳税流程,使其增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更能与税务部门建立起和谐的征纳关系。其次,税务机关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监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纳税人在开户银行的资金流转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等),以此更好地约束、规范纳税人的行为。再次,许多执法过程都要通过电脑完成,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了税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遏制“关系税”、“人情税”等执法随意性起着较大的作用。

第二、提高了征管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应用,使税务征管工作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税收数据的存放高度集中,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资源与信息的高度共享,不仅提高了征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征纳成本。主要表现为:(1)纳税人随时随地可通过电脑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办理涉税事宜快捷而方便。(2)税款的征收和划解从手工化、纸面化操作向电子化、无纸化转变,电子票据代替了纸质票据,必然降低征税成本。(3)税务信息资料的存档实施电子化,保证了税收资料的系统和完整,方便税务人员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查阅。同时,数据的集中存放与处理也充分节约了软硬件资源。

第三、有利于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税务机关是国民经济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大量经济分析与决策的任务。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税务机关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首先,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税务部门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使税务机关掌握更详尽的税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收尽收。其次,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涉及到行政管理、税收业务、信息技术各个层面。因而,不能各自为阵,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再次,互联网为税务部门与社会公众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税务部门集思广益、听取民众呼声,从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它的广泛运用必然与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相匹配,而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流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统一化。科学先进的征管软件系统彻底改变了各自为阵的局面,消除了各自信息的人为孤立,实现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程序管人的跨越,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

第五、提高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税务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网络,而且还在于政务。一方面,税收申报方式的改革,纳税人可通过网上申报、电话申报、银行自动划卡扣税等多元化方式申报纳税,实现“足不出户,办完税务”的理想境界,节约了纳税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促进了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工作作风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为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目前我市地税征管系统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从20*年下半年开始,建成了以省局为中心的省局、市局、区(县)局、基层分局四级网络结构,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的正常召开,形势喜人。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笔者在基层征管实践中体验到:现有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满足不了征管改革的需要,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行征管模式是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的,而随着一体化建设步子的加快,我们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却还不够强,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仍模拟手工操作,信息传输仍有相当比例是纸质传送,造成征管各环节信息不畅。同时,先进的系统停留在浅层面的运用上,局限于一般性的数据处理,缺乏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分析整理和有效利用,征管和办公一体化软件的巨大潜能无法充分地发挥,造成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信息资源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和使用。在系统内部由于各应用软件数据结构不一致、采集标准不统一,运行平台不兼容等,从而产生所谓的“孤岛信息”。例如:许多报表还得靠基层管理员估计加统计来编制,结果往往同一项内容反映给计会科与税政科的数据却不相同。在地税系统外部,征管软件系统没有与国税、财政、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实现网络对接,使软件的外延功能无法释放,涉税信息的采集不充分,不及时,根本体现不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

第三、信息化应用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信息化征管需要大量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的税务人员,而目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具有较高电脑办公水平的人才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又熟悉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这大大制约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有限的信息技术人员一般集中在机关的信息中心,基层技术人员非常匮乏,造成机关与基层信息化运用的不平衡,对税收征管改革带来重大的影响。

第四、税源监控管理缺乏力度。征管上线、集中征收后,基层管理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状态。而目前的税务信息化程度偏低,又不能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信息采集来源渠道有限,使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税源结构及发展变化等要素缺乏了解,弱化了税收征管。

第五、征管质量考核反映不了实际征管水平。在我们地税系统,征管质量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有些考核标准制定过高,超越了基层工作的实际,有的考核指标对促进征管意义不大。于是乎,基层管理部门只能整天疲于应付各种考核。大家为了取得较好的考核成绩,往往对有考核的工作内容比较重视,而对未列入考核的内容则不予理睬。当税收任务压力过大时,许多管理员不得不做些表面性工作,甚至弄虚作假来应对上级的考核。比如:上级部门特别强调考核“纳税申报率”,而不注重抓好“申报准确率”。结果往往导致“申报率”上升,税负率却反而下降的现象发生。显然,“申报率”高根本反映不出申报内容的真实性,仅抓“申报率”而不重视抓好“申报准确率”几乎是在作无用功。

第六、网络运行安全有时得不到保障。现代化税务征管以强大的网络为依托,如果网络运行没有安全保证,征管工作就难以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时常遇到省局网络系统调试或维修的情况,基层税务人员只好被迫暂停手上的工作耐心等待。这时,一线税务人员往往只能面对纳税人催促办税的诉求干着急,掉眼泪。最可怕的是,前几年电脑还出现过资料失真的情况,屏幕上的汉字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酷似“韩国文字”的东西。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使其更科学地服务于税收征管。

鉴于上述信息化运用中存在的阻碍税收征管的种种弊端,笔者提出几点参考建议,欲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第一、转变观念,向深层次管理职能扩展。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如果不实现征管软件的顺利运行,就失去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因此,各级机关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改变传统的手工劳动,适应政务办公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扩大计算机应用领域,从浅层次管理职能向分析、预测、决策辅助等深层次管理职能扩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地税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税收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电子税务属于高科技的范畴,不仅需要组织高、精、尖的信息技术人才攻关,而且需要全体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质。目前我们税务人员队伍现状与人才的要求尚有不少距离。大量引进人才不太现实,只有加强对本系统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全员参与,将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运用人员分层培训,才能满足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第三、加强信息交换,发挥共享作用。在加速国、地税信息交换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实现与工商、金融、财政等有关部门信息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使税收征管实行全方位的监控,提高税款征收、税收稽查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护税协税网络的沟通,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采集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征管资料的准确性。

第四、认真调研,制订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优化网络资源的配置。领导干部必须本着务实、高效、节约的原则,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制订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目标考核办法。不盲目追求考核的高、精、尖,宗旨在于促进税收征管,提高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1篇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机构设置

近年来,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工作落到实处,××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目前成立了××镇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直通车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材料负责人,政府信息直通车明确ab角互补制。定岗定责,指定专人负责对远程教育网等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指定大学生村官为各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负责人,并定期进行培训。

(二)基础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全镇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完成“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无线通讯网络全面覆盖,××、石坪、向阳3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全镇共有互联网用户121户,全部使用adsl宽带上网。

镇政府办公区共有电脑18台,其中上网机12台,使用光纤接入。党政办公室配备多功能打印机一台。以上所有计算机设备配置windowsxp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6.0浏览器;360安全卫士及360杀毒软件。在办公室指定计算机安装有××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及××县应急通讯系统。

镇属各单位配置情况:计生站专用电脑1台。民政所专用电脑1台,惠普hplaserjet1020plus打印机一台,佳能eos400d数码相机一台。统计站专用电脑1台,富士施乐打印机一台。文化站计划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平台,预计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配置6台电脑),一个中心机房,现在已完成电子阅览室装修、办公桌椅安装和网线布线工作。镇属四个行政村基础设施配置情况:××村、石坪村、向阳村、高发村四个村民委员会均配置电脑一台,除高发村外,其他三个村已开通远程教育专线。

(三)制度建设

目前,××镇建立健全了《××镇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制度》、《××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制度》、《××镇信息直通车来电管理制度》。

(四)应用情况

近年来,我镇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发展迅速。下半年依托云南省数字乡村网建设了××镇数字乡村网,下设××村、石坪村、向阳村、高发村四个网站,全面介绍了××镇镇情及49个自然村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下半年依托××县公共信息门户网站建立××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现有××时讯、领导干部公示、科学发展在××、重大事件听证等8个栏目,每月按照相关规定,按时按步骤公开应公开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外,开通了政府信息直通车96128专线电话及联络员手机,随时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能解答的当时解答,不能解答的限时回复。

目前,镇内各部门应用的系统还包括:镇计生站使用的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个案基本信息离线录入系统,镇组织办党统系统,镇民政所城镇农村低保、五保户统计系统。

自6月开通了××村、石坪村、向阳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来,各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农村党员(来源:文秘站 )利用网络学习相关政策和实用技术。××镇政府远程教育网络主要应用于视频会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及平台,利用每周例会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

通过积极开展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项目,做好移动短号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村民讲清楚短号业务的优惠,帮村民算清账,动员村民使用,以帮助农民节省话费开支。移动信息终端使用客户中“移动惠农网”使用率达到80%以上,让农户尽量使用移动惠农信息终端和产品,提高移动信息终端及产品的普及率,以促进农业信息的传播。,我镇获得信息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我镇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村社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人才资源十分缺乏,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相对不够,信息化应用相对零散,缺乏总体规划。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制约了我镇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观念意识滞后,认识和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镇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总体对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使得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其他工作,也导致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而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传统的工作习惯、方法和流程冲击较大,推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阻力,大部分干部职工也缺乏创新精神,基本满足于会用就行的状态。另外,信息化直接触及、影响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比例较低,从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缺少真正的互动。

(二)体制尚未理顺,政策不够健全。我镇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及管理体制,更没有长效机制,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镇内各部门、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本都是各自为政,造成设备、网络等资源较难实现共享或互联,没能很好发挥各类信息系统作用。

(三)资金短缺,人才基础薄弱。从调研情况看,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需要资金投入量大,但大多数村组、部门都资金短缺,从而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信息进村入户难,互联网大部份只在镇政府周边经济较发达的村社使用。镇内信息化人才缺乏也是制约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镇政府及下属机关中没有信息化相关专业毕业的职工,很多软件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的很多问题没有能力及时解决。上级机关组织的相关培训非常有限,没有延续性,涉及面也较为狭窄。

(四)信息系统建设都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自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建立以来,基本没有进行过信息更新,而网站本身的浏览量也很少。而××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的信息虽然按月更新,但也存在访问量低的问题,电子政务发展还只停留在政府信息化角度,面向公众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差距很大。

(五)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存在障碍。一些重要的基础信息库,像流动人口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城镇农村低保户信息库的建设推进缓慢,各部门信息系统很难实现互联互通,而各部门信息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也非常困难。

(六)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对计算机和局域网络的保密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方面还缺乏完全有保障的技术支撑。目前只能以常规的保密制度加以约束,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从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化发展制度和政策、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加强××镇信息化建设。

(二)发展目标

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加快政务、企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1、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同时,坚持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与自身的业务联系起来,完善公文传输系统。启动涉农信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站应用。政府企业信息共享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2、镇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多方筹备资金,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加快网络互联工程建设,加大宽带网建设力度,力争我镇信息化建设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3、营造平台,促进发展。以网站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有重点的收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建立项目储备库,结合我镇的实际,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为新企业立项提供参考,为原有企业改造提供帮助。

(三)发展重点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投资8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信息化建设重点示范项目或公益性社会基础设施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强××镇信息产业化进程。

2、拓宽政府信息覆盖面,加强信息服务力度。一是提高政府信息上网的时效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二是以政府信息公开网为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增加互动性。三是加大网上招商力度,一方面大力宣传××镇的投资政策和环境,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与镇内企业合作,将镇内企业信息上网。四是加强对现有信息资源的管理,掌握资源存量状况,并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形成一批实用的基础数据库。

3、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利用现有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及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通过推广实用适用的技术,多渠道构建信息共享的农村服务网络。

四、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一)增强信息观念,优化信息化推广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实实在在地推进部门、地区信息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科普、教育和各种渠道,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组织领导。为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统筹协调,为我镇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各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做好通信运营企业等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工作,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一套反馈迅速、资源提供及时,群众使用方便的服务机制,实现技术有保障、服务有标准、管理有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加强对信息化人才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立足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熟炼、能力过硬的信息化工作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丰富培训内容,吸引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率。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上多开展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和教育,使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简单的操作知识得以普及。尽可能创造平等的、便捷的条件,争取信息化相关教育和培训机会。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2篇

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社会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是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网络建设己经形成以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为核心,以光纤为主干,形成了向上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相连接,向下连接八区十一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网络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及家庭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二是完善了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站、各区、县(市)教育信息中心和校园网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促进了教育信息网、有线电视网、卫星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三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有300所学校建成校园网,为2752所农村学校建设了348个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播放室、2225个卫星按收室和177个光盘播放点,使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四是完成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建设,为八个区的中小学生建立了电子学籍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2、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了覆盖18个区、县(市)疾病控制机构、546个社区、193个乡镇、1889个行政村组成的四级城乡疫情报告网络,增强了全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二是建立了全市院前急救信息指挥系统,57台急救车辆开通了全新的GPS急救系统,能准确定位拨打120求救者的位置,就近派出急救力量并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三是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有82.93%医院建设了局域网,85.37%医院接入了互联网,18.29%医院拥有独立的网站;有81.71%的医院安装使用了HIS管理系统。四是在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了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医师执业注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护士执业注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五是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设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进行了数据库管理。六是在网站建设上,开设了"常规信息"、"专题信息"、"网上办事"、"市民互动"、"为民服务"五大板块,为公众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七是在电子政务建设上,建立了机关局域网,启动了“金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办公厅六大协同办公系统,加强了信息化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八是制定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指导和推进了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

3、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全面启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二是顺利完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建设,所有网络设备全部投入使用。三是开展了业务系统建设工作,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职业介绍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已正式上网运行,劳动就业、监察、职业鉴定三个系统进入测试阶段。四是全市街道、社区网络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南岗、道里、平房网络铺设工作已完成90%以上,香坊、道外完成80%以上;松北区已完成50%。五是创造性地开展“12333”建设,共接到来电324216个,逐一进行了热情的解答,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扬。六是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网进行了改版,增加了网上查询、申报、答复、维权等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访问量大幅增加。“百姓谈”自创办以来,共收到网贴1335个,回复率达100%。

(二)城市管理信息化

1、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一是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上,已按公安部要求建成了23个一类应用系统中的17个系统;市公安局三级网接入点19个,全部以光纤方式连接,带宽达到20M;四级网接入点573个,带宽达到2M;有66个部门的近6400名干警开通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非密级公文及简报的网上流转、办事办会等日常办公工作的网上处理。二是在信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了百名民警微机拥有量42台,百名民警上网微机拥有量38台;建设了4个警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基站,共24个信道,配备手持机和车台、基地台1300余部,系统终端在一线民警中的配备率达到10%以上;交警支队配备了350兆常规通信系统,移动台达1000部。三是在指挥中心建设上,建设了接报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查询系统、数字录音系统、视频图象监视系统、GPS系统共六大系统,实现了昼夜24小时接报警和协调指挥调度,平均每天接报警电话数量5000次左右,高峰达5800次,年均近150多万次。四是在交通管理建设上,建设了智能化公安交通管理系统(ITMS)和交警信使(移动警务)系统,提高了道路交通的管控能力,公众可通过手机查询自己的车辆/驾驶证管理信息、交通违法信息、路况信息、办事流程等信息;开展了手机“警务通”应用推广工作,数量达到1400部,实现了人手一机,提高了工作的实时性。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3篇

一、农村网络现状

**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xx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xx省xx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4篇

对于我们这样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药监人而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监管,而科学监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找到发展的关键点,工作的着力点,成果的体现点。笔者通过对一系列的调研认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信息化建设,关键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体现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能把食品药品安全转入可控的监管轨道,更有利于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一)什么是信息

人们到处在谈论信息,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信息这个词汇。人们常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迈向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二)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三)什么是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革命、产业发展,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

(四)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二、为什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们身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计算机组成的互联网为媒介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信息化是管理方式、内容和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它是采用世界信息技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将其广泛应用于监管工作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变革。信息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必将使我们的工作观念、工作模式、工作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其他部门和行业,正是由于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才使效率提高,比如全国公安系统建立了“金盾系统”,无论你身在家乡,还是远在异地,只要正确输入你的姓名或身份证号码,你的详细信息便会准确呈现,再如税务部门建立了“金税系统”,工商部门建立了“红盾系统”,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金保工程”……一套系统,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天网”,网内的每一个终端用户,通过这张网,能迅速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使工作提速,实现质的飞跃。

(二)其次,是药监工作的性质及监管形势的需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履行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能,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命很重要,但形势很严峻。目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正处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药品领域,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安全风险仍存在于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防控安全风险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质量保障水平参差不齐,违法广告屡禁不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在一些地方还有生存空间。总体上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和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拿我们局来说,我们所处的是个山区县,有28个乡镇,2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零售连锁公司,325家连锁门店,318家医疗使用单位,散布在全县2400多平方公里,而我们全局仅有12名执法人员,即使全局12名同志全部投入到执法监管中,要想对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彻底检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2009年开年至今,为清查人血白蛋白、双磺莲注射液、降糖胶囊、糖脂灵、剌五加注射液等等近15种之多,我局出动了62车次,184人次。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却是无获而归,无功而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苦闷,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可能有问题的药品,由于条件有限,既无检验设备当场检验,也不能立即查对,采取措施,而是抄下品名、批号等,回到办公室再上网查对,再就是层层发文协查,协查常常是久拖不回,甚至是石沉大海,工作效率和效果被大打折扣。再以药品抽检为例,同一药品、同批号在市内县(区)重复抽验经常可见,造成药品抽检资源的浪费几乎是司空见惯。而把这些数字放大到全国看,又有多少家生产企业,多少家经营企业,多少家医疗单位,多少种药品,多少个批号的药呢?这无疑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随着科技的进步,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更加具有欺骗性。显然,单凭过去沿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对某个品种的药,再也不能凭肉眼看,用鼻子闻,用手去摸,靠经验来判断其真伪了,那样,费事费力不说,而且容易出错。

(三)再次,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的需要。

近年来,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全党、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药品是特殊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群众,均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要求。相对我们而言,群众对它的认知一是他人介绍,二是经验,而这两者都不可靠,不能真正提供保护。我们的职能就是监督生产者、经营者诚实守信,引导群众科学用药,人民对我们期望极高,而信息化建设,将使我们监管工作如虎添翼,犹如我们的腿,我们的眼,我们的“外脑”,可以最大延伸监管触角,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也是我们监管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

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监管权威,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需要。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默默无闻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齐二”假药的清查,“欣弗”假药的清查,违法药品广告的整治……,但是由于硬件、软件的落后,我们没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群众公开,使群众对我们的认识少,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比如层层建立网站,将机构职能、工作动态、办事程序公开,及时药品警示信息,公布违法企业的不法行为,建立信用档案,提高震慑力,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获得群众信任。

三、怎样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大硬件投入是前提,建立网络是基础。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强大财力做支撑的,我们要争取政府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参考海关、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各地分散发展到中央集中建设的过程,他们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的金字号工程投入都在几十个亿以上,就连劳动社会保障部的“金保工程”先后也投了20多个亿。因此,要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要采购设施设备,如计算机(手提的、台式的)、数码相机、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要花大力气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覆盖全国每个省、市、县,不同地区的药监部门可以自由通行,建议以每个省为单位组建系统,各个省间实行并网运行,统一在国家局这个大系统中,而每个市县作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可以同每个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每个医疗单位实行网络对接,深入内部,实现从表象到内在的全程监控,真正实行网上办公。这样,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轻点鼠标,便可以对辖区内的监管情况一目了然,对每一品种的药、每一瓶药、每一片药实行实时动态监管,让假药无处遁形,倘若再对诸如“人血白蛋白”类药品的专项清查,就不再是全体干部几天的辛苦劳累了,而可能仅是一个人只须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既降低了干部的劳动强度,将干部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做大事,也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

(二)其次,引进人才,大举培训,提高素质是重点。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变化快。要想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培训是关键。要注意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沟通,做活引智我用的文章。特别是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争取得到信息产业大公司、大集团及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持,通过引进人才,得到的不仅是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可以随时捕捉到信息化最新动向,学到难以学到的知识。我们药监队伍是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人员配置参差不齐,因此要多办培训班,或通过轮训,或进行定向培训,或专门培训,或通过培训骨干带训等方式,使药监系统从领导到普通干部都能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应对新时期监管任务的能力,提高整个药监队伍的形象。

(三)再次,学习先进经验,开发科学软件是关键。

最近几年来,有的地区已经意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监管能力,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大作用。如宜宾市南溪县是四川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就率先启动了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监管平台,构建了集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全程动态监管的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体系、集食品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餐饮卫生——回收等全程的信息共享的综合监管体系、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上报——应急预案——应急联动——应急指挥调度——应急过程追溯分析总结的应急管理体系等三大体系和六大系统于一体的“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自2006年11月试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认真借鉴外地的先行经验,开发科学信息软件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建立以下信息平台:

1、建立农村药品“两网”系统。运用地图索引技术直观地表现和反映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的网点分布情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人员档案信息库和工作记录信息库,明确分工和职责,实现农村协管员网上现场检查记录信息的处理,帮助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农村药品供应状况,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2、建立现场移动检查系统。使用“移动药监现场检查系统”,执行现场检查工作人员可现场快捷地查询、获取规范性文件、假劣药品信息等相关信息,加强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建立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对各涉药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库存等进行动态监管,有效防范非法药械的流通和使用,对规范企业药械购销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效期药械监测、假劣药械风险监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等功能,对问题药械进行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理;实现了生产企业gmp执行过程远程监控,可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购进、领用、库存及产成品的生产检验、入库、销售及退货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4、建立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当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网络应急联动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事件通过短信、邮件、传真等方式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应急分析与调度,指挥中心立即发出指令,冻结全辖区所有药品库存,跟踪使用者并监测其用药后的反应,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拉网式’排查;同时立刻调度事发地点附近的相关应急资源,做到快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5、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评价、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对协调统一各监管单位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和及时处置奠定了基础,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建立共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农业、畜牧、粮食、经商、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基础信息的集成交换和共享,可对全县食品安全状况作出综合评估,最大限度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迅速定位,提供处置、救助等资源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应急处理。

6、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信用网上设置了法律政策咨询及指导、企业间信息交换、网上办公、安全用药咨询等栏目,为食品药品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第15篇

对于我们这样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药监人而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监管,而科学监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找到发展的关键点,工作的着力点,成果的体现点。笔者通过对一系列的调研认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信息化建设,关键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体现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能把食品药品安全转入可控的监管轨道,更有利于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一)什么是信息

人们到处在谈论信息,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信息这个词汇。人们常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迈向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二)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三)什么是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革命、产业发展,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

(四)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二、为什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们身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计算机组成的互联网为媒介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信息化是管理方式、内容和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它是采用世界信息技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将其广泛应用于监管工作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变革。信息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必将使我们的工作观念、工作模式、工作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其他部门和行业,正是由于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才使效率提高,比如全国公安系统建立了“金盾系统”,无论你身在家乡,还是远在异地,只要正确输入你的姓名或身份证号码,你的详细信息便会准确呈现,再如税务部门建立了“金税系统”,工商部门建立了“红盾系统”,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金保工程”……一套系统,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天网”,网内的每一个终端用户,通过这张网,能迅速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使工作提速,实现质的飞跃。

(二)其次,是药监工作的性质及监管形势的需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履行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能,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命很重要,但形势很严峻。目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正处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药品领域,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安全风险仍存在于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防控安全风险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质量保障水平参差不齐,违法广告屡禁不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在一些地方还有生存空间。总体上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和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拿我们局来说,我们所处的是个山区县,有28个乡镇,2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零售连锁公司,325家连锁门店,318家医疗使用单位,散布在全县2400多平方公里,而我们全局仅有12名执法人员,即使全局12名同志全部投入到执法监管中,要想对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彻底检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2009年开年至今,为清查人血白蛋白、双磺莲注射液、降糖胶囊、糖脂灵、剌五加注射液等等近15种之多,我局出动了62车次,184人次。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却是无获而归,无功而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苦闷,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可能有问题的药品,由于条件有限,既无检验设备当场检验,也不能立即查对,采取措施,而是抄下品名、批号等,回到办公室再上网查对,再就是层层发文协查,协查常常是久拖不回,甚至是石沉大海,工作效率和效果被大打折扣。再以药品抽检为例,同一药品、同批号在市内县(区)重复抽验经常可见,造成药品抽检资源的浪费几乎是司空见惯。而把这些数字放大到全国看,又有多少家生产企业,多少家经营企业,多少家医疗单位,多少种药品,多少个批号的药呢?这无疑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随着科技的进步,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更加具有欺骗性。显然,单凭过去沿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对某个品种的药,再也不能凭肉眼看,用鼻子闻,用手去摸,靠经验来判断其真伪了,那样,费事费力不说,而且容易出错。

(三)再次,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的需要。

近年来,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全党、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药品是特殊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群众,均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要求。相对我们而言,群众对它的认知一是他人介绍,二是经验,而这两者都不可靠,不能真正提供保护。我们的职能就是监督生产者、经营者诚实守信,引导群众科学用药,人民对我们期望极高,而信息化建设,将使我们监管工作如虎添翼,犹如我们的腿,我们的眼,我们的“外脑”,可以最大延伸监管触角,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也是我们监管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

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监管权威,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需要。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默默无闻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齐二”假药的清查,“欣弗”假药的清查,违法药品广告的整治……,但是由于硬件、软件的落后,我们没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群众公开,使群众对我们的认识少,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比如层层建立网站,将机构职能、工作动态、办事程序公开,及时药品警示信息,公布违法企业的不法行为,建立信用档案,提高震慑力,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获得群众信任。

三、怎样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大硬件投入是前提,建立网络是基础。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强大财力做支撑的,我们要争取政府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参考海关、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各地分散发展到中央集中建设的过程,他们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的金字号工程投入都在几十个亿以上,就连劳动社会保障部的“金保工程”先后也投了20多个亿。因此,要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要采购设施设备,如计算机(手提的、台式的)、数码相机、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要花大力气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覆盖全国每个省、市、县,不同地区的药监部门可以自由通行,建议以每个省为单位组建系统,各个省间实行并网运行,统一在国家局这个大系统中,而每个市县作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可以同每个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每个医疗单位实行网络对接,深入内部,实现从表象到内在的全程监控,真正实行网上办公。这样,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轻点鼠标,便可以对辖区内的监管情况一目了然,对每一品种的药、每一瓶药、每一片药实行实时动态监管,让假药无处遁形,倘若再对诸如“人血白蛋白”类药品的专项清查,就不再是全体干部几天的辛苦劳累了,而可能仅是一个人只须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既降低了干部的劳动强度,将干部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做大事,也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

(二)其次,引进人才,大举培训,提高素质是重点。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变化快。要想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培训是关键。要注意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沟通,做活引智我用的文章。特别是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争取得到信息产业大公司、大集团及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持,通过引进人才,得到的不仅是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可以随时捕捉到信息化最新动向,学到难以学到的知识。我们药监队伍是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人员配置参差不齐,因此要多办培训班,或通过轮训,或进行定向培训,或专门培训,或通过培训骨干带训等方式,使药监系统从领导到普通干部都能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应对新时期监管任务的能力,提高整个药监队伍的形象。

(三)再次,学习先进经验,开发科学软件是关键。

最近几年来,有的地区已经意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监管能力,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大作用。如宜宾市南溪县是四川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就率先启动了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监管平台,构建了集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全程动态监管的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体系、集食品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餐饮卫生——回收等全程的信息共享的综合监管体系、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上报——应急预案——应急联动——应急指挥调度——应急过程追溯分析总结的应急管理体系等三大体系和六大系统于一体的“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自2006年11月试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认真借鉴外地的先行经验,开发科学信息软件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建立以下信息平台:

1、建立农村药品“两网”系统。运用地图索引技术直观地表现和反映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的网点分布情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人员档案信息库和工作记录信息库,明确分工和职责,实现农村协管员网上现场检查记录信息的处理,帮助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农村药品供应状况,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2、建立现场移动检查系统。使用“移动药监现场检查系统”,执行现场检查工作人员可现场快捷地查询、获取规范性文件、假劣药品信息等相关信息,加强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建立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对各涉药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库存等进行动态监管,有效防范非法药械的流通和使用,对规范企业药械购销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效期药械监测、假劣药械风险监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等功能,对问题药械进行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理;实现了生产企业gmp执行过程远程监控,可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购进、领用、库存及产成品的生产检验、入库、销售及退货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4、建立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当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网络应急联动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事件通过短信、邮件、传真等方式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应急分析与调度,指挥中心立即发出指令,冻结全辖区所有药品库存,跟踪使用者并监测其用药后的反应,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拉网式’排查;同时立刻调度事发地点附近的相关应急资源,做到快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5、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评价、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对协调统一各监管单位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和及时处置奠定了基础,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建立共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农业、畜牧、粮食、经商、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基础信息的集成交换和共享,可对全县食品安全状况作出综合评估,最大限度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迅速定位,提供处置、救助等资源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应急处理。

6、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信用网上设置了法律政策咨询及指导、企业间信息交换、网上办公、安全用药咨询等栏目,为食品药品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