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省部分地方出现牛奶(奶粉)价格上涨和医疗机构B超诊查价格不规范的现象。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稳定牛奶(奶粉)和医药价格,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切实加强奶粉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稳定的紧急通知》(发改电〔20*〕29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紧急行动。牛奶(奶粉)和医药价格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牛奶(奶粉)和医药价格监管工作,是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是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职责所在,责任所系。各地务必把做好牛奶(奶粉)和医药价格监管做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必要措施强化价格监管,加大市场价格的巡查力度,确保牛奶(奶粉)和医药价格的稳定。

二、加强牛奶(奶粉)价格监管,进一步落实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今年我局20*年第1号公告已将牛奶(奶粉)列入调价备案的目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对列入调价备案的流通企业要履行严格的调价备案程序,严把价格审查关,对调价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的一律不予提价。同时对当地牛奶(奶粉)销量较大,前期没有列入调价备案的企业,各地可根据情况,增列为调价备案的范围。

三、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严格执行现行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各医疗机构不得提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用于诊治因奶粉事件导致的婴幼儿疾病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必须保持稳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药价格政策的执行。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检查机关起诉指控,杨树新身为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在劣质奶粉充斥阜阳市场的情况下,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在省市工商管理部门于2003年5月、7 月、8月、12月先后4次组织开展的食品饮料市场专项整治,以及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市场整顿活动中,漠视上级部署和要求,未能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市场监督检查活动。

2003年6月2日,消费者杨某举报劣质奶粉,7月中旬该局三里分局经对辖区奶粉市场抽检,不合率达66%以上,当地新闻媒体相继两次对劣质奶粉情况进行报道,但市公平交易局仍未采取任何措施开展奶粉市场整顿。

2003年11月下旬,阜阳市卫生监督所针对劣质奶粉问题日益严重现象,曾函告工商部门进行协查。杨树新仍未按市局安排落实协查工作。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2003年6月2日,消费者杨某举报劣质奶粉,7月中旬该局三里分局经对辖区奶粉市场抽检,不合率达66%以上,当地新闻媒体相继两次对劣质奶粉情况进行报道,但市公平交易局仍未采取任何措施开展奶粉市场整顿。

    2003年11月下旬,阜阳市卫生监督所针对劣质奶粉问题日益严重现象,曾函告工商部门进行协查。杨树新仍未按市局安排落实协查工作。

    2004年1月12日,阜阳市工商局向阜阳市政府报告了全市奶粉产品抽检合格率仅为55%的结果,市政府即决定在全市开展奶粉市场专项集中整治。但作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人的杨树新,却没有通知抽调人员到位,致使此次全市专项治理劣质奶粉市场工作未取得应有成效。同年2月23日,就在全市各县工商部门查扣大量劣质奶粉的情况下,杨所在市公平交易局在向省局报告情况中,仍称“阜阳市场销售不合格奶粉现象已基本杜绝”,后酿成震惊全国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据悉,阜阳市中级法院将于近期对该案进行公开审理。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清查处置三鹿牌奶粉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县奶制品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奶制品等食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办发〔2008〕271号)的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健康。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波及范围广,影响大。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严肃处理三鹿片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了专题部署。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目前又检测出伊利、蒙牛、施恩、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存在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品种还在不断增加,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等问题奶粉的清查和致病患儿的救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抓落实,尽可能将这次奶粉事件对人民群众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合力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有关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发现和救治我县因食用三鹿等品牌奶粉而致病的儿童,确保不出现死亡病例;要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发动,迅速开展对辖区内奶粉市场的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将问题奶粉在我县各市场及时下架封存,防止流毒扩大。

(一)全面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是当地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各项工作抓落实。

一是及时开展筛查救治。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认真肩负起食品安全工作属地化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乡镇、村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干部群众,下乡进村、重点筛查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城乡结合部,尽可能让所有食用过三鹿等问题奶粉而有异常体症的婴幼儿得到及时检查和救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县定点集中收治医院,要负责相关患儿的诊断和轻症患儿的治疗,做到专门门诊、诊治设备、医护人员和预留床位的落实,确保诊疗工作规范、有序,确保无漏诊、误诊,确保基层相关患儿能够得到方便、及时、有效的诊疗,确保不发生患儿死亡。对食用三鹿等问题奶粉的婴幼儿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诊治费用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工作结束后由市县财政给予补助,坚决不允许因为费用问题使患儿得不到及时诊治。

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以农村集市为重点,加大对辖区内问题奶粉的查处力度,问题奶粉要全部下架。市场的问题奶粉下架工作以工商系统为主进行;乡镇、农村及基层摊点的问题奶粉下架工作由所属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必须确保所有问题奶粉下架封存,并自行召回已售出的问题奶粉。要狠抓源头企业的监管,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措施到位,扎实开展生鲜牛奶生产源头管理,对行政区域内的奶牛养殖场(户)要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不合格的生鲜牛奶,立即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并予以查封;对已经流入市场的,要立即下架、召回,决不允许造成社会危害。

(二)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三鹿奶粉事件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县农业局、畜牧局要继续组织开展对生鲜牛奶质量安全专项监测,强化奶牛养殖的生产管理,加大对奶牛养殖场管理力度,加强养殖环节的技术培训,加强饲料安全监管,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坚决打击生鲜牛奶掺假制假的违法行为。

县质监局要不定期组织力量对高风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市民对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县工商局要继续对奶粉生产经营主体资格进行全面检查,组织力量开展奶粉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认真做好三鹿等问题奶粉下架的监督指导工作,查清奶粉的来源及销售去向,积极受理消费者的申诉、咨询,督促办理退货有关事宜。

县卫生局要立即成立专家组,负责全县医疗救治指导工作。经县级专家组确诊的患儿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个医疗机构负责集中收治。

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要组织、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按规定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三、强化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工作

(一)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指定专人务必于每日上午10点前向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电话:437*****〔上班时间〕、437*****〔下班、节假日时间〕,传真:437*****〔上班时间〕,邮箱:*****@)报送工作情况,发现重要情况要及时处置迅速上报,以便及时汇总上报市政府。报送内容要认真做到简洁、真实、客观,产品检验检测数据要具体、准确。对婴幼儿奶粉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要有原因分析,重要事件的信息要有跟踪调查结论。

(二)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任何部门、单位未经授权,不得擅自相关消息。县外宣办要把握好舆论导向,严禁新闻炒作。县内各媒体要按照“及时、公开、透明、有序”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多种方式提高全县市民特别是农村群众对此事件的知晓度,让广大群众主动报告,积极参与筛查,尽量减少由于告知不到位使群众继续食用问题奶粉,甚至出现耽误病症治疗的情况发生。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认真做好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三鹿等品种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宣传部(外宣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贸易局、县卫生局、县畜牧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等部门为成员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按照食品安全工作“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迅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全力投入三鹿等问题奶粉排查的各项工作中。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控制源头,彻查问题奶粉进货关。我局于9月12日第一时间彻查问题奶粉__总商,对位于黄龙洞市场的三鹿奶粉在__的总商进行检查,对该商仓库内的28.8公斤三鹿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封存,并要求该商根据销货台帐紧急召回60.4公斤三鹿问题奶粉。

二、全面普查,清查问题奶粉经销关。我局于9月12日迅速部署,对各奶粉经销点开展“地毯式”清查,责令经营户下架退市问题奶粉,对下架退市的奶粉,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地封存并登记造册,不在公布的不合格名单内的要求经销商提供每批次的检验合格报告后方能再次上架销售,以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入市场。

三、统一口径,严把问题奶粉宣传关。我局一方面要求各所第一时间将问题奶粉的企业名单和批次清单发放到辖区内的批发商和各超市、放心店,并在食品安全公示栏予以醒目警示。并与此同时,与总经销负责人和超市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立即停止销售问题奶粉,督促其认真落实不合格食品退市销毁制度,认真做好自查,确保问题奶粉及时撤柜。另一方面,与__电视台、报社主动联系,通过媒体将问题奶粉的名单、检查情况和有关投诉问题等予以公布,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奶粉,防止发生社会恐慌。

四、妥善处置,把好问题奶粉投诉咨询关。我局一方面积极受理相关投诉咨询,稳妥解决消费纠纷,消除消费者恐慌心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督促相关超市认真落实无理由退货制度,如联华超市人民北路店实行无理由退货价值达1238元。同时做好预防,严格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渠道。

五、公开承诺,把好社会稳定关。我局及时召开了奶制品经销商、大型超市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要求他们向社会公开承诺,并通过电视台、报社向社会公布。(详见承诺书)

六、签订责任,把好长效监管关。我局一方面要求工商所各片区责任人与奶粉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片区责任人和奶粉经营户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大无照奶制品经营户取缔、督办力度,完善经营户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关于奶制品质量的承诺

全市广大消费者: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重塑奶制品安全保障体系。我们奶制品经销商会同__三大超市向社会作出以下承诺:

一、严把进货关,所有奶制品均从国家整顿规范合格的奶制品生产企业进货,索取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并报工商部门备案,实现全程追溯。

二、严堵不合格奶制品,一旦发现,立即全部下架。并设立退货窗口,一律按原销售价格退货。

三、积极组织货源,妥善安排调运,确保市场供应,不随意涨价,稳定市场,保障供应。

四、建立奶制品质量公示栏,宣传普及奶制品安全知识,在公示栏及时公示合格及不合格奶制品的品牌、批次、价格和检测结果等信息。

五、建立奶制品质量全程负责制,对因购买、饮用不合格奶制品而造成了疾病的消费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先行赔付,并积极协助工商局12315、消保委妥善解决投诉事宜。

圣元经销商

施恩经销商

伊利经销商:

蒙牛经销商:

光明经销商:

星地超市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一、控制源头,彻查问题奶粉进货关。我局于9月12日第一时间彻查问题奶粉**总商,对位于黄龙洞市场的三鹿奶粉在**的总商进行检查,对该商仓库内的28.8公斤三鹿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封存,并要求该商根据销货台帐紧急召回60.4公斤三鹿问题奶粉。

二、全面普查,清查问题奶粉经销关。我局于9月12日迅速部署,对各奶粉经销点开展“地毯式”清查,责令经营户下架退市问题奶粉,对下架退市的奶粉,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地封存并登记造册,不在公布的不合格名单内的要求经销商提供每批次的检验合格报告后方能再次上架销售,以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入市场。

三、奶粉宣传关。我局一方面要求各所第一时间将问题奶粉的企业名单和批次清单发放到辖区内的批发商和各超市、放心店,并在食品安全公示栏予以醒目警示。并与此同时,与总经销负责人和超市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立即停止销售问题奶粉,督促其认真落实不合格食品退市销毁制度,认真做好自查,确保问题奶粉及时撤柜。另一方面,与**电视台、报社主动联系,通过媒体将问题奶粉的名单、检查情况和有关投诉问题等予以公布,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奶粉,防止发生社会恐慌。

四、妥善处置,把好问题奶粉投诉咨询关。我局一方面积极受理相关投诉咨询,稳妥解决消费纠纷,消除消费者恐慌心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督促相关超市认真落实无理由退货制度,如联华超市人民北路店实行无理由退货价值达1238元。同时做好预防,严格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渠道。

五、公开承诺,把好社会稳定关。我局及时召开了奶制品经销商、大型超市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要求他们向社会公开承诺,并通过电视台、报社向社会公布。(详见承诺书)

六、签订责任,把好长效监管关。我局一方面要求工商所各片区责任人与奶粉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片区责任人和奶粉经营户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大无照奶制品经营户取缔、督办力度,完善经营户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关于奶制品质量的承诺

全市广大消费者: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重塑奶制品安全保障体系。我们奶制品经销商会同**三大超市向社会作出以下承诺:

一、严把进货关,所有奶制品均从国家整顿规范合格的奶制品生产企业进货,索取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并报工商部门备案,实现全程追溯。

二、严堵不合格奶制品,一旦发现,立即全部下架。并设立退货窗口,一律按原销售价格退货。

三、积极组织货源,妥善安排调运,确保市场供应,不随意涨价,稳定市场,保障供应。

四、建立奶制品质量公示栏,宣传普及奶制品安全知识,在公示栏及时公示合格及不合格奶制品的品牌、批次、价格和检测结果等信息。

五、建立奶制品质量全程负责制,对因购买、饮用不合格奶制品而造成了疾病的消费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先行赔付,并积极协助工商局12315、消保委妥善解决投诉事宜。

圣元经销商

施恩经销商

伊利经销商:

蒙牛经销商:

光明经销商:

星地超市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充分认识问题奶粉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加大问题奶粉清查工作力度,对全市问题奶粉清查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洞,采取更加严厉、更加有效的措施,彻底清查问题奶粉,严厉打击查处生产经营问题奶粉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奶粉市场安全。

二、清查范围

月日(含)前生产的,月日后生产的未经检验的、三聚氰胺检测不合格的问题奶粉和过期、无标识奶粉。

三、清查方法和重点

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对行政区域内的乳制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养殖户、饲料加工户等)进行拉网式排查,不能漏掉一厂一店和每一个批发、经销人,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的线索,对可能藏匿问题奶粉的仓库等场所要进行重点清查。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行全面宣传发动,并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具体的清查任务和措施,确定具体的负责人。

第二阶段:全面排查,集中清查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清查方案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开展集中整治;要做好问题奶粉的登记工作,进一步查清来源和流向,及时报告市政府并逐级上报;要加强部门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衔接和配合,避免出现“真空区”,必要时组织开展联合检查。

第三阶段:督促检查,总结验收

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对清查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跟踪检查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清查结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清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上报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问题奶粉清查工作的领导,进一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本行政区域内问题奶粉清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部门主要领导为本系统问题奶粉清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畜牧部门负责养殖户、饲料加工户等养殖环节的清查工作;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清查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清查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餐饮环节的清查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清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清查工作信息,及时上报相关资料。

(二)市政府与乡镇及相关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对不认真清查、敷衍了事、失职渎职、漏报瞒报而导致本辖区或本部门职责范围再次出现问题奶粉的,负责清查工作的领导必须承担责任,同时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相关部门与所有乳品生产经营者签订承诺书。乳品生产企业与质监部门、乳品经营企业与工商部门、餐饮服务企业与卫生部门、生鲜乳收购企业和养殖基地(户)、饲料加工企业与畜牧部门之间要签订承诺书并建档留存。承诺书要明确:不存有、不使用、不经营问题奶粉;严格自律,诚信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检验检测,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四)制定方案,全面排查。各乡镇、各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的清查方案,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划分具体的清查责任区域,组织专门的队伍全面开展清查。清查方案、责任人名单和责任区域划分要与9月10日前报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五)公告,鼓励举报。市政府清查公告,督促仍持有问题奶粉的人员主动上缴,明确主动上缴的期限和政策界限(任何持有问题奶粉的企业和个人,凡在9月27日前主动上缴的,可免于处罚;逾期拒不上缴的,一经发现,要给予严厉打击和处罚)。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将清查收缴政策宣传到村、宣传到所有涉及乳品生产经营者,要将清查公告发放到所有涉及乳品生产经营企业并登记造册。要充分发挥社会和群众监督作用,公布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上午8时,庭审开始。从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的答问中,可以描述出她的成长轨迹:她出生于石家庄,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开始从事奶业工作,并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渐发展成为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三鹿集团。

而其余3名被告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也是在三鹿集团工作了多年的老员工,他们见证了三鹿的成长与辉煌,但三鹿也毁在了他们手中。

2009年1月22日,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石家庄市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原三鹿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

为保密,他们将三聚氰胺称为“A物质”

据公诉机关指控:2007年12月以来,被告单位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

被告王玉良供认,2008年3月,接到问题奶粉的投诉后,他向奶事业部汇报,让其查一下原因,他这边也查了一下,他给田文华汇报过,田文华当时说让技术部监测、检测,看是不是孩子上火了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当时的确没有引起我们重视,一直到4月底,消费者投诉奶粉质量问题增多,当时可以认定是奶粉质量出了问题,田文华决定当即成立质量小组,他负责技术小组、攻关小组的领导、协调。

田文华在庭审中供认,她是在今2008年5月中旬才获知三鹿奶粉出现问题的,这也是下面的人报告给她的。

田文华说,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组织成立了由副总经理王玉良负责的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技术小组的排查,确认该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中的“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至6倍。

但由于当时对三聚氰胺这一物质不太熟悉,所以不敢肯定里面含有什么东西。王玉良说,由于2007年我国曾发生过出口宠物食品致动物死亡的事件,有证据显示宠物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她当时也怀疑是三聚氰胺。

田文华说,三鹿集团将系列样品送往多家检测机构检测,但都没检测出问题,都声称产品正常。

2008年7月24日,三鹿将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送往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当时考虑到产品的声誉问题,三鹿并没有向该中心说明是自己的成品,而仅表示是原料或其他东西。在送审过程中,三鹿集团还想方设法予以保密。

当时,全国有许多婴幼儿因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等严重疾患,部分婴幼儿住院手术治疗,甘肃等地还出现多例婴幼儿死亡事件。

公诉方当庭出具的证据显示,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有关人员对三鹿送检的产品颇为吃惊,表示这种产品即使牲畜食用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田文华说,8月1日下午5时许,她得到检测报告:送检的16个批次奶粉样品中,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于是,她紧急召开了集团经营班子扩大会进行商议,会议由当日下午6时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4时。

然而,正是由于这次会议错判了形势,并通过了一系列错误决议,让三鹿集团走上了绝路。

田文华说,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三鹿集团的董事要求召回产品,但参加会议的许多高管认为,召回产品会造成声誉受损,于是决定以悄悄换回的方式取代召回。“当我们说了这一建议后,新西兰方代表没有反对,所以这个提议就通过了”。

杭志奇则在法庭上供述,在这次会议上,大家研讨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奥运前夕,且消息泄露后将极大影响三鹿的声誉,所以决定对奶制品中含三聚氰胺一事在扩大会议的范围内严格予以保密,对外将三聚氰胺称为“A物质”。

王玉良供认:“我们在化验单上发现有“A物质”,“A物质”是什么,“A物质”实际上就是三聚氰胺,为什么这样写?我公司在检验时,发现奶粉中有三聚氰胺后,2008年8月1日,当晚召开了会议,会上,企业考虑到品牌的影响,田文华总经理要求已经知道的部门和人员不要再传播了,所以在以后的化验单上就出现了“A物质”或者不写名称只写含量的现象,这也很正常。谁规定的三聚氰胺写成“A物质”?集团公司没有具体规定,可能是分层的实验室或质检部门自己规定的……”

问题奶被调转入液态奶,知毒卖毒

作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被告人吴聚生也声称,杭志奇在其后打电话把他叫进办公室,要他将因“非乳蛋白态氮”检测不合格而被加工三厂拒收的原奶转送他处时,杭志奇也仅仅告知他原奶中含的是“A物质”,并表示这个物质属于“非乳蛋白态氮”,对人体有害,但掺杂在液态奶中问题不大。

随后几天,三鹿集团的质检中心研制出了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但为了保密,三鹿集团还委托杭志奇的妻子代买相关设备,并在杭志奇妻子的公司由设备提供方培训三鹿集团员工。

然而,由于当时临近中秋节和国庆节,市场上对于奶制品的需求异常大,田文华说,即使开足马力生产,三鹿集团也无法用不含三聚氰胺的奶换回已销售出去的含三聚氰胺的奶。

在此情况下,8月13日,三鹿集团班子开会时,她拿出一份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获得的资料(原件是英文,但关键点已经被翻译成中文),这是欧盟关于食品中含三聚氰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个人,按体重来衡量,每公斤每天耐受三聚氰胺的量是0.5毫克,如果将其换算成奶粉,那么,每公斤中含20毫克三聚氰胺不会有影响。

王玉良说,他在会议上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欧盟的标准是20毫克的话,为慎重起见,还应该在这个标准上打个5折,于是班子决定,对已经被封存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10毫克以下的予以放行。但到了后来,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标准又被放大到了15毫克。

会议还决定:调集三聚氰胺含量20mg/kg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的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经检测和审计,2008年8月2日至9月12日,被告单位三鹿集团共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72个批次,总量904.2432吨;销售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69个批次,总量813.737吨,销售金额4756万多元。

“如果不收,我们就将从此丧失这部分奶源”

不能不说,三鹿集团出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恶性竞争。

田文华说,蒙牛、伊利等巨头涌进河北省市场以后,奶源市场就越来越紧张了,尤其是从2003年下半年以后,她感觉公司奶源形势日益严峻。

据了解,河北省是产值仅次于内蒙古的奶业大省,然而,由于奶源竞争激烈,恶性抢奶事件频发,导致奶价一直高企不下。

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因为原奶收购价争抢严重,导致今年一季度河北省液体乳及乳制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9.02%,全行业64个企业中有23个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4471万元。

而三鹿高管这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提起公诉,公诉方所提供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在三鹿查出原奶有问题后,仍将原奶收购加工并销售到市场上。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三鹿加工三厂主要生产婴幼儿奶粉,毒奶粉事件出来后,加工三厂加大了对原奶的检测力度,并在随后的检测中检测出多批原奶含三聚氰胺,然而,虽然查出问题后,三鹿加工三厂主要产品婴幼儿奶粉拒收了这些奶站提供的原奶,但是,随后,杭志奇却授意吴聚生将这些奶转至其他奶厂。

就这样,原先因“非乳蛋白态氮”检测不合格而被加工三厂拒收的29吨多原奶被转往行唐配送中心和新乐闵镇配送中心,这两个配送中心又先后向保定三鹿、加工二厂和三鹿乐时奶制品公司配送原奶180.89吨。

这些原奶与其他原奶混合后,进入了加工程序,分别生产出原味酸奶、益生菌酸奶、草莓酸酸乳等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269吨多,且全部铺向市场并且销售完毕。

当被公诉方问及为什么明知这些原奶有问题,三鹿公司仍然要收奶时,杭志奇说,没有办法,竞争实在太厉害了,如果我们不收,我们就将从此丧失这部分奶源。

吴聚生也说,如果三鹿拒收,这些原奶仍然会流到别的地方去。

王玉良也说,虽然在8月4日他们就研制出了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但是该设备在各个分公司的配备并不均衡,主要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加工三厂最早配备,其余的地方,对奶源的控制并没有那样严格,同样是基于市场压力大:奶制品销路好,原奶的供应却时时感到紧迫。

吴聚生说,发现问题奶后,三鹿公司采取了“人盯奶厅”的办法,就是每个奶站派驻工作人员进驻,监督产奶、收奶的全过程,以保证质量,公司甚至还直接租赁了几个奶站,以控制奶源。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打的是奥运的招牌,声称是为了奥运考虑要加强食品的监督。然而到了此时,事情已经无法弥补。

沉重的思考

田文华称,2008年8月1日,在她获知三鹿送检的16个批次奶粉样品中有15批次检出三聚氰胺后,于8月2日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当地政府部门作了汇报。

8月29日,她再次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市政府。然而,市政府对此事却迟迟未能作出反映。

在今天的庭审中,三鹿集团的辩护人也多次提出,田文华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信息,说明三鹿集团在此事的反应上是迅速的,当地政府部门难辞其咎。

据媒体报道,此前,石家庄市一位王姓秘书长说,之所以石家庄市政府向上级迟报信息,以致酿成事态扩大到全国,该市市政府对此事很不敏感,另外更多地考虑了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当时只是向媒体做了一些简单说明。

据了解,三鹿是石家庄市数一数二的企业,其税收占到了该市财政收入的相当比例,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在此事的处理出现了问题。

而事实上,企业和政府部门出现的问题也给当地造成了重大损害。2008年12月31日晚,记者从庭审现场回住地途中,正好赶上出租车司机邵松超带着妻儿回家。途中,他告诉记者,他6岁的儿子从1岁半就开始喝三鹿液态奶,“我儿子不爱喝水,就爱喝奶,他每天能喝1公斤奶,而且,他从1岁半就开始这样喝,结果在三鹿出事后,去医院检查,查出了肾积水。”

邵松超说,这还是最近几次的检查结果,医院要求他们过10多天以后再去检查。

“这些人太邪恶了,连小孩子吃的东西都敢掺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也不知道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邵松超的妻子气愤地说。

■相关链接:三鹿事件回顾

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接到甘肃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电话报告,称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经了解均曾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

7月24日,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三鹿集团所产的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进行检测,结果有15个批次检出三聚氰胺。

8月13日,三鹿集团决定,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可以销售,10毫克以上的暂时封存;调集三聚氰胺含量为每公斤20毫克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9月1日,卫生部公布由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再次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卫生许可监管的职责分工。

9月9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当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也有类似案例发生。当天,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被贴上封条。

9月12日,联合调查组确认“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同日,石家庄市政府宣布,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对患儿实行免费医疗。

9月16日,三鹿集团党委书记田文华被免职。同时,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发旺、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毅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志国也被免职。

9月17日,田文华被刑事拘留;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被免职。

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决定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同时撤销蒙牛等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部门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截至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1万余人,官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

9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因“毒奶粉”事件引咎辞职。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将全面抽检全省雀巢奶粉

我省工商局消保分局吴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局在网上看到“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后,我省工商局迅捷派人跟浙江省工商局取得联系,弄清楚“雀巢”牌奶粉哪个批次是有问题嫌疑的,紧接着跟“雀巢”南京公司联系,要求该公司对有问题嫌疑的奶粉在我省内全部作撤柜处理。对于已购买“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的消费者,如要求退货,该公司应作退货处理。消费者如果已食用此奶粉,但已所剩不多,该公司也应该作退货处理。今后对雀巢奶粉进入江苏市场,要求该公司提供食品检测安全方面的证明。最后吴局长表示,该局将在全省市场对雀巢奶粉作全面抽检,以确保百姓食用安全。

问题奶粉全国多地撤柜

前天下午,家乐福总部公关部表示,家乐福已与供应商协商,目前已向全国各分店了对“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的撤柜通知。“我们的原则是,有可能存在危害的食品,先撤柜再说,最终如何处理,损失由谁来承担,将等待有关部门的正式通知和检测报告后再说。”记者了解到,浙江、河南、济南、广州等全国多地超市已经将问题雀巢撤柜。

雀巢声明产品是安全的

雀巢中国公司前天公开声明:“浙江省工商部门对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的29项检验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项——碘含量略微偏离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上限。”雀巢公司表示,由于产品使用新鲜牛奶做原料,所以此次抽查显示的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自身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声明中还强调,由于该成分的含量甚微,所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但明眼人一看就指出漏洞,“对于一家负责任的世界级企业来说,原料把关同样是不可逃避的责任,怎么能归咎于别人呢?”一家外资超市负责人表示质疑。金润发一位店长上午透露,雀巢公司对南京超市单方面撤货反应非常激烈,坚持要等政府职能部门有了定论再行动。

记者昨天试图联系雀巢南京办事处负责人时,被告知“没有发言权,要由总部说了算”,但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媒介主管何小姐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多家超市承诺无条件退货

昨天晨报曾报道,被指碘含量超标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南京不少超市仍在卖;而就在昨天,南京大多数超市都不见了这种可疑奶粉。

不少超市昨天已撤柜

一直到前天晚间结束营业,沃尔玛、苏果、金润发鼓楼店等南京大多数超市的奶粉专柜仍在销售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没有听说碘含量超标的消息,也没有接到公司有关通知。而昨天一大早,金润发鼓楼店就赶在开业前撤掉了这种奶粉,经过重新排列的货架根本看不出来卖过上述奶粉。冯店长表示,虽然他们还没有得到雀巢公司方面的相关声明,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超市决定自行撤柜,重新上货则要看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查结果。

苏果超市三牌楼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他们早上例行检查时,发现雀巢促销员已经抢先他们一步把这种奶粉撤柜了,“可能是怕影响雀巢其他产品销售吧”。据了解,昨天晚些时候省工商局要求雀巢南京办事处所管辖的四个省份全线撤货。

也有超市还未撤柜,昨日下午六时左右,记者在百佳超市看到雀巢的专柜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雀巢奶粉,包括被曝光的金牌成长3奶粉。不过,几乎所有的雀巢奶粉都进行了价格不等的让利,从1元到7.5元都有,金牌成长3让利也不例外。售货员称促销已经很久了,然而并没有顾客在雀巢的柜台停留。

超市承诺无条件退货

据了解,过量食用碘和缺碘同样会发生甲状腺肿大,只是症状会较缺碘导致的结果稍轻。相对而言,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过量导致甲状腺肿大。已经买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怎么办?昨天,金润发鼓楼店冯店长十分确定地表示,凡在金润发购买过这种奶粉的消费者,凭购物小票或会员卡就可以办理无条件退货。苏果超市等南京多家超市同样都承诺退货。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目前洋奶粉国内售价涨声一片,家长购买洋奶粉又要多掏钱了。继5月份惠氏率先以更换包装提价后,美素、雅培等品牌也陆续加入到涨价行列,而且,多家商场还表示,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也将在本月上调价格。

笔者昨日从家乐福、吉之岛等多家广州商场了解到,雅培品牌商也已下发调价通知。据家乐福广州区相关负责人透露,4月份已接到雅培奶粉的涨价通知。通知称该品牌的价格全线上调8%~10%。某商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雅培品牌商是通过电子邮件发来正式调价通知的,通知称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雅培奶粉系列将在5月20日上调供货价,并对每款奶粉标明了建议零售价。多家商场表示,截至目前,尚未对雅培奶粉系列进行相应调价。不过,六月初将上调该品牌奶粉价格。

有大型连锁卖场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多美滋也已口头通知六月中旬将上调价格,原因是要换新包装。家乐福广州区向笔者表示,最近还收到伊利和美赞臣的调价通知,涨幅大约10%,将在近日陆续上调价格,不过门店也暂未调价。

据媒体报道,雅培、惠氏、雀巢、蒙牛、伊利均表示,近期没有调整奶粉的价格,暂时也未有提价计划。

笔者发现,此次各大品牌涨价的原因有二,或是更换包装,或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对此,有乳业专家认为,近期奶粉原料涨得不是很明显,加入运费等才上涨2%~3%,最多也不超过4%,和终端产品一成的涨幅有相当的差距。

洋奶粉的价格水涨船高,中国消费者一方面牢骚满腹,一方面仍然趋之若鹜——“没有人愿意在孩子的口粮问题上省钱”。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经国家监察显示合格率高、曝光率低,加之其宣传攻势,在中国消费者中形象较好。武汉地区对2146名母亲进行的问卷调查也显示,53%的人表示只购买洋奶粉。于是,一些年轻的妈妈通过各种手段,订购囤积洋奶粉,尽量多备些以防孩子“断粮”,部分超市还出现消费者抢购洋奶粉的现象。甚至在日本奶粉被禁令进口过关之后,仍然有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妄图采取蒙混过关的方式夹带和邮购。正是抓住中国消费者的这种“买放心“的心理,洋奶粉涨起价来有恃无恐。至于这次外资奶粉涨价的底气是否和日本奶粉禁令有关,暂时还无法妄下断言。

高端市场腹地全失

近年来,我国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已达50亿元左右。尽管一些国内乳品企业开始把重心转向高端产品,但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国产品牌。“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更帮了洋奶粉的大忙,高端市场几乎被他们全部蚕食。

中投顾问的《2009-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整个奶粉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原来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的洋奶粉市场份额逐渐加大,目前,洋奶粉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08年年初的70%上升到85%。其中美赞臣占据了25%左右的市场份额,惠氏、多美滋则分别是20%和12%左右的份额。某种意义上,洋奶粉已对高端市场形成垄断之势。而在中端市场上,洋奶粉的份额也增长不少。正因为牢牢掌握了中高端市场的控制权,洋奶粉说涨就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惠氏、多美滋、美赞臣、雅培、雀巢等几大洋品牌奶粉的猛烈“进攻”下,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国产奶粉节节败退。目前在城市超市的货架上,国产品牌奶粉所剩无几,大多数以中低端的产品形象退缩到农村市场。

奶源基地成准入门槛

“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行业和企业忽视了上游建设,对原料奶质量不能有效掌控。基于此教训,目前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规范奶源基地的建设,正成为政府调控奶制品安全的最新举措。

去年7月16日,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修订版》。按照新政的要求,未来进入乳制品工业的企业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其中,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此外,新政在奶源基地规模上也作出明确要求,北方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乳粉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须达到300吨及以上,南方地区也要达到100吨及以上。

政府的乳业新政出台,对以往依靠进口奶源生产奶粉的企业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奶粉生产企业不但将失去在“进口奶源”上的优势,过度依赖于“进口奶源”反而会成为其未来的竞争短板。像圣元、雅士利这样此前只专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企业,将不得不花钱加快建设自己的奶源基地。而那些长期掌握稳定奶源基地的奶粉企业,则有望在奶粉大战中脱颖而出。

乳业巨头加速布局

《2009-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到2010年,中国将可能成为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第一大市场。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年至少需要80万吨,产值在300亿元以上。而且,“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鹿等问题奶粉留出了上百亿市场空缺,这正成为国产奶粉和洋奶粉争夺的焦点。

尽管洋奶粉咄咄逼人,十分强势,但在数百亿的市场“大餐”面前,国内企业也一直没有放弃抗争。本土乳业巨头们抓住市场未定型和乳业新政出台的时机,加速布局奶粉市场。

2009年4月19日,三元旗下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配方奶粉新产品在全国13个省市全面上市,这标志着三元正式进军国产奶粉中高端市场。

2009年7月13日,伊利公告,计划在天津建造4.5 万吨的奶粉基地,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奶粉项目。新基地不仅将增加伊利未来奶粉的收入,同时也可能成为其奶粉业务布局全国市场、进军华北市场的根据地,而华北市场原来正是三鹿的大本营。

2009年8月份开始,光明新“优幼”婴幼儿配方奶粉加速向市场铺货。早在年初,光明就表示将奶粉业务纳入公司三大支柱业务之列,其最终的战略规划是要使奶粉销售超过20亿元。

在液态奶企业纷纷开始进军奶粉市场的时候,一批专业奶粉企业也迈开了扩张的脚步。飞鹤乳业融资6300万美元用于投入“原生态牧场”建设,巩固和提升奶源优势; 完达山乳业投资2.8亿元的配方奶粉项目,预计10月试车生产,娃哈哈携重金杀入配方奶粉市场,妄图瓜分100亿元市场份额……

在目前奶粉市场格局还未完全成型的时候,乳业巨头加大对奶粉市场的投入非常明智,既有利于扩大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有利于加快行业的扩张速度。

市场两极分化或致洗牌

当然,并不是所有奶粉企业都能像乳业巨头们一样增产扩张,本土奶粉业内部正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伊利、三元、飞鹤等大型企业市场份额迅速增加,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则面临亏损和产品积压的巨大压力,开始纷纷倒闭。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规模化是未来中国乳业发展的趋势,届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奶粉企业破产、合并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伊利上半年婴幼儿奶粉与成人奶粉取得了强劲增长,奶粉销售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市场份额达到10%~12%。光明奶粉上半年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婴幼儿奶粉占总体销量的60%以上,比例结构较去年有明显改善。而圣元、雅士利、飞鹤等专业奶粉生产企业,市场份额都出现成倍增长的趋势。三聚氰胺事件后,飞鹤销量出现最高单月同比增长达600%,而公司0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奶粉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18.4%。

与大型企业相比,80%的中小企业仍在亏损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尽管在政府帮助下,近期企业奶粉库存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进口原料粉“价低量增”的情况难以改变,国内奶粉库存有再次增加的危险,国内中小奶粉企业艰难的经营困境仍将持续。

照这样下去,到年底国产奶粉行业可能会有一个洗牌的初步结果,品牌集中度会初具雏形,到2010年年底将差不多形成新的格局:大的品牌份额越来越大,一些中小品牌资金支持不住,管理、战略、理念等都不到位,慢慢将被淘汰出局。

未来打好4张牌

目前高端奶粉市场几乎为国外品牌所垄断,国产奶粉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综合价值、对高端奶粉的认知、在广告的投入、促销活动和公关活动的策划实施上都存在一些短板。在中国这个家庭结构和消费结构及购买模式都比较特殊的市场上,外有洋奶粉的大肆侵袭,内有“同室操戈”和政府管控,重重压力之下的国产奶粉企业该何去何从?

笔者认为国产奶粉的出路要打好六张牌:

1. 重视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于奶粉来说,市场占有率的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作为奶粉消费主体的婴幼儿对第一次食用的奶粉存在相当的依赖,即所谓“头口奶效应”,这使得家长在为婴幼儿选用奶粉的过程中一般很少更换奶粉品牌,以防出现不适。这也正是很多奶粉品牌争夺医院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中途更换品牌的可能性很小,以至于很多小孩在整个成长期间只使用一个品牌的奶粉。一句话,奶粉消费的品牌转换成本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度的市场占有率常常可以让你获得很多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代表了一定的消费基础,我们知道,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远高于维护一个老顾客的成本,这使得市场占有率的含金量特别高。

市场占有率代表了一定的渠道认可和推荐,很多奶粉的购买者很不专业,他们的购买选择受零售终端的影响很大,尤其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更是如此。市场占有率代表了一定的市场壁垒,市场占有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终端卖场的陈列及推荐和消费者的关注及重复购买,这使得新进入者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2. 提高品牌综合价值

奶粉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未来健康的一种投资,这使得消费者的关注焦点不在产品本身,而在产品所能提供的品牌综合价值上。顾客调查表明,中年父母是奶粉的重度购买群体,但他们的奶粉专业知识并不丰富,且容易相信专家,认为奶粉价格贵一点,品质就好一点,奶粉是一种希望,是一种投资,花的钱越多,就越安心。

一般而言,他们的关注点很少集中在产品层面,他们更看重的是品牌的综合价值。有调查显示,在消费者购买奶粉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中,不管在哪个城市,品牌已经排在第一或第二的位置,配方、口感、质量、包装、价格、宣传、促销和导购推介等因素都排在其后。

外资品牌之所以能在高端奶粉市场上笑傲江湖,就是因为其一贯坚持品牌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了较高的品牌综合价值,且其价值较为确定。相比之下,国产奶粉品牌的市场推广大多集中在产品层面,比如又添加了什么特别的功能元素,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圈出自己的一片市场。殊不知,太多的功能元素反而使得消费者大惑不解,购买时总要掂量半天,生怕买错了。这种把消费者当专家,认为消费者一定理性的做法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帮了外资品牌的忙,因为消费者在无法选择时往往转而选择内容相对确定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伊利的托菲尔三次入市三次失败,三鹿的贝贝两次进入两次夭折,完达山的育儿系列和圣元的优博系列奶粉等始终没有起色,因为奶粉品牌的综合价值本身就是很大的市场壁垒。

3.正确认识高端奶粉

奶粉进入高端似乎是一种流行趋势。几乎所有的奶粉生产厂家都推出了其高端产品,但他们却过于简单地认为,高端奶粉无非就是在奶粉里添加一些DHA、AA或活性双歧杆菌等功能要素,然后告诉消费者这种奶粉可以让小宝宝如何如何聪明伶俐,可以让老人如何如何精神矍铄。许多国内奶粉生产厂家都是看到什么奶粉好卖赚钱,就盲目跟进,我们看到很多厂家在用原来做低端奶粉市场的思路做高端奶粉市场,最终还大惑不解,为什么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市场却是“叫好不叫座”?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价格节节走低,但奶粉却是个例外,价格是越卖越贵。而且,高端奶粉做得好的厂家在整个奶粉市场上能左右逢源,而高端奶粉做得差的厂家在整个奶粉市场上是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在于奶粉消费的特殊性,消费者对奶粉的期望很高,因为它不是关乎宝宝未来就是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但他们本身很不专业,很多消费者本能地认为价格走高的奶粉品牌,必定是品质好、底气足。

虽然消费者往往根据价格来判断奶粉的质量,厂家也只有从高价奶粉上取得高额利润才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渠道、促销、陈列、广告上,但如果认为高端奶粉推广的牛鼻子就是价格则是大错特错。因为市场的基本规律是产品越高端,市场推广中“拉”的力量也应该越强大。但事实是,很多厂家是以“推”的策略在做高端奶粉,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给消费者提供多少品牌的综合价值,而是考虑如何给渠道留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南辕北辙,怎么能够到达目的地呢?

4.广告要和产品匹配

中国企业对广告的热情从来都是有增无减,他们深知广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当然,对一个朝阳行业来说,充足的广告是必须的,而且目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对奶粉消费的认识了解有限,所以广告对于奶粉营销的意义更为重要。但许多中国企业擅长的是做低端产品营销的广告,对高端产品营销的广告该如何做却很不在行,用低端产品的广告来营销高端的奶粉产品,也正是很多国内奶粉企业进入高端奶粉市场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高端奶粉的广告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低端奶粉的广告:

首先,在广告目的上,高端奶粉品牌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顾客的购买尝试率和对产品品质的认可度,不像低端奶粉产品,知名度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在广告对象上,低端奶粉产品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模糊和适当的扩大,只有大范围的市场认知才能为产品的大规模销售提供市场基础,而高端奶粉则只要瞄准决策者和购买者就可以了,对实际上的消费者其实并不需要给予太多的注意。

再次,对于低端奶粉市场,足量的硬广告基本上就可以了,但对于高端产品,却必须借助一定的软广告,而对于高端产品软广告的宣传恰恰是很多国内奶粉品牌的软肋,不是没有做,而是还没有掌握其真谛和要害。

最后,对于媒介投放,高端奶粉往往针对的是一个个的分众市场,顾客群体非常有限也比较分散,这时,在低端市场上比较有效的在大众媒介上狂轰滥炸的方法往往失灵,而如何对媒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组合,国内的奶粉企业却还是一知半解。

5. 促销要讲人文关怀

中国企业最爱做的就是促销了,一旦销量停滞不前或有所下降,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做促销了”,于是拼命向公司要政策、要支持。但做得最滥的也非促销莫属了,有很多企业把促销当成了营销,许多营销人员做得最多的营销工作就是促销。

国内奶粉企业也是如此,促销做得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促销力度太小是只见吆喝不见走货,而促销力度太大则是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毫无利润可言。大家都抱怨,现在的顾客怎么都这样?哪家的促销力度大,哪家的礼品好就奔哪家的产品去,有时甚至有顾客本末倒置,买最好的奶粉变成了买礼品最好促销力度最大的奶粉。这种你买赠我也买赠、你特价我也特价式的促销使得大家都跌入了促销的陷阱,结果促销活动变成了赤裸裸的讨价还价,总之,国内奶粉企业做的促销活动,总是缺少一种亲切感,缺少一种人文气息,这大大限制了促销的效果,甚至还为自己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原因何在呢?首先在促销设计上许多厂家就只是一味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来尽量卖货。这本来没有错,但如果把消费者想得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消费者更需要的是整体上的人文关怀,需要厂家引导他们购买自己需要的好产品。换言之,消费者需要便宜的产品,但更需要值得自己忠诚的好品牌。

其次,在促销执行上,瑕疵更多,虽然只是些小问题,但照样让促销效果大打折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6. 公关活动要和产品有关联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1篇

《财经》记者 翁仕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各路记者针对三聚氰胺重现的“狂轰滥炸”,卫生部部长陈竺回应说,2月1日起卫生部等部门进行了一次彻查,很快会有一个销毁行动。这项工作在新成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取得重大进展。

而在身陷三聚氰胺漩涡两个月后,河北省一个偏远的县城――乐亭县已归于平静,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三级政府未作任何说明和表态情况下,一起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似乎就此了结。

2010年1月31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公室紧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了上海、山东、辽宁、河北等省一批食品中三聚氰胺超标,河北乐亭县凯达冷冻厂生产的“香蕉果园”冰棒位列其中。

这原本是2009年5月前后国家质检总局突袭查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在被隐瞒八个月后,被一家地方媒体“意外”爆出。面对各界质疑,河北乐亭县质检部门自称无责,县委县政府也选择沉默,至于三聚氰胺来源,也是各执一词。

《财经》记者在河北乐亭县采访时发现,这起偶发事件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际沟通之不畅和基层监管体系之脆弱。而面对城乡结合部、小作坊、小企业等监管“死角”,薄弱的基层监管体系更是难堪监管重任。

质检总局“内部案件”

经过《财经》记者多方调查,乐亭县的三聚氰胺超标事件逐渐清晰。

2009年4月初,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查组突袭乐亭县凯达冷冻厂,要求提取该厂冰棒样品。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深夜,调查组再次突袭凯达冷冻厂,查封了该厂原材料、成品库、生产车间,查看了证书、购销合同等材料,同时再次对十多个冰棒品种提样。

两次突袭,市、县质检部门事先均不知情。5月27日调查组来到乐亭后,乐亭县质检局和冷冻厂负责人刘吉旺才得知,该厂生产的“香蕉果园”冰棒三聚氰胺超标,超过了正常值10余倍。

这并非一起孤立的食品安全事件。

2009年4月至5月,国家质检总局还查出多个品种食品三聚氰胺超标,包括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高钙奶粉、炼奶酱;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2009-4-25);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五洲”冰棒(生产批号:2009-4-9)等。

但上述检查结果并未向社会公布,直到2010年1月19日,《贵阳日报》一则简短消息才将此事披露,一时间舆论哗然。1月31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公室紧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除了通报上述名单,还通报了陕西、宁夏等地个别品牌奶粉出现三聚氰胺超标。

在国家公布名单一个多月后,乐亭县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此事依然讳莫如深。

乐亭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副局长白润泽告诉《财经》记者,“凯达事件”是质检局的内部保密案件,已做处理。

乐亭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陈志刚告诉《财经》记者,目前,该企业已被吊销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不再进行生产,前去采访已无意义。

乐亭县工商局注册科科长蒋作奎却给出了另外一个说法。他介绍,凯达冷冻厂事件县里已开会讨论过,至于是否吊销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还在等通知,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文件。

蒋作奎以敏感为由,拒绝提供凯达冷冻厂基本工商资料。他表示,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提供,惟独凯达不可以。

在乐亭县城南一个名叫“郁庄上”的地方,记者找到了凯达冷冻厂,大门口没有任何标示,老板刘吉旺正在指挥工人将冷冻的猪肉装车,他介绍说,自己和企业均未受到牵连。

今年51岁的刘吉旺,农民出身,年轻时依靠大棚蔬菜种植发家。2000年以200万元的价格买下县水产局冷冻厂,2001年3月注册成立乐亭县发旺冷冻冷储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冰棒生产。鼎盛时期拥有员工200人,六条冰棒生产线。

一年前,刘吉旺从媒体上听说了“三聚氰胺”这个词。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冷冻厂生产的冰棒也会出现三聚氰胺超标。三聚氰胺究竟从何而来,刘吉旺有些困惑。

三聚氰胺来源成谜

刘吉旺断然否认自己向冰棒中添加三聚氰胺。最后他和县质检局一致认为,最有可能出问题的是原料奶粉。据介绍,2009年3月14日,刘吉旺以1.15万元的价格购入奶粉4吨,用于生产冰淇淋、雪糕等,其中在同批次(生产批号:2009-3-19)的3万支香蕉果园冰棒中加入奶粉40公斤。

这些奶粉均来自乐亭县近邻滦南县的一家奶粉厂――明乐乳业。

明乐乳业位于滦南县城西2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里。这是一家老牌企业,1983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一家以生产“明乐”牌全脂奶粉为主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188万元,公司法人代表崔文杰。

2010年2月6日记者赶到该厂发现,偌大的车间、库房均处于闲置状态,整个工厂除了一个留守为厂里看设备的村民崔建新外,空无一人。崔建新介绍,企业一直为三鹿集团供货,2008年9月三鹿集团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后,这个企业受到牵连,一个月后被迫停产,库存的奶粉也被政府部门拉走,兑上煤灰后,用铲煤车掩埋。

滦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闻沛忠证实了这一说法。他告诉《财经》记者,三鹿事件发生后,全县乳品企业停产整顿,稽查人员对库存奶粉进行封存,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全部销毁,全县共计销毁奶粉1500多吨。

而刘吉旺购买奶粉的时间点是在集中销毁之后,为何仍有三聚氰胺?

据介绍,受三鹿“问题奶粉”影响,当地大小奶粉厂停产,但很快导致另一个问题:奶农的牛奶无法卖出,开始出现奶农“倒奶”。之后唐山市政府决定,已停产整顿的乳品企业为奶农代加工,市、县财政补贴部分加工费。此时所加工奶粉属于奶农,而非明乐乳业。

刘吉旺的奶粉购买就是在代加工阶段。2009年2月,他找到了明乐乳业的库管员,购买了奶农寄存在的奶粉。刘吉旺觉得自己很冤,当时购买的奶粉均有滦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盖章的合格证。那么,三聚氰胺究竟是谁添加的,在哪个环节被添加的?

闻沛忠介绍说,代加工的奶粉都会送到秦皇岛市、唐山市质检所检验,每批都有三聚氰胺项目检验合格报告,不合格的一律封存。

闻沛忠认为,奶粉在出厂后还有运输、生产等多个环节,至于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也无法解释。

不过,来自乐亭县县委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情况说明材料中提到,唐山市质监局曾对凯达出现不合格产品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抽样合格批次产品,并不等于该批次产品每袋都合格。因此,凯达冷冻厂虽然使用的是经抽样合格的奶粉,但仍会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二是国家检验中心对该雪糕检验环节可能出了问题。

冰块雪糕与奶粉不同,含有多种添加剂,在样本处理过程中如处理不好,对检验结果会出现很大影响。同时,如果检验中使用的标准物质没有严格按照低温、避光要求进行操作,对检验结果也会有很大影响。

乐亭县和滦南县的生产企业、质检部门各执一词,三聚氰胺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谁的责任,至今没有定论。

偶然,还是必然?

冰棒生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夏季以生产冰棍(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水、色素)为主,冬季以生产含奶的高档产品(冰激凌、雪糕)为主,因此冬季冷冻厂对奶粉需求量大。

对于冰棒出现问题,当地业内人士认为并不奇怪。

乐亭县一位曾从事冰棒生产的冷冻厂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冷冻厂奶粉的来源很复杂,有的是超市下架的过期或快过期的奶粉,其价格非常低,零售价的一半都不到,也有的是当地规模较小的奶粉厂生产的奶粉。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本地小厂生产的奶粉没有合格的。”他曾将在本地买的奶粉拿到河北省石家庄去检验,检验结果不是含有三聚氰胺,就是大肠杆菌超标。而生产企业为了压缩生产成本,往往采用低廉的“不合格”奶粉。

据调查,单支冰棒利润极其低,以0.5元价位的冰棒为例,每箱(20支-30支)的纯利润约为0.5元-0.8元,生产企业要想获利必须以量大取胜,同时还得压缩原料成本。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条生产线一天可产冰棒2000多箱,满负荷生产可达5000箱,一年的销售额600多万元,利润约占10%。

市场需求在短短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刘吉旺刚入行时,市场上以冰棒为主,近年转变为对冰激凌、雪糕等含奶的高端产品为主。冰棒生产企业对奶粉的依赖越来越强,但由于奶粉价格太高,一些冷冻厂采用“糊精”替代。

“糊精”又名麦芽糊精,是由淀粉经低度水解、净化、喷雾干燥制成,在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在冰棒中加入麦芽糊精主要是提高粘性。刘吉旺之所以舍弃糊精选择奶粉,是因为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后奶粉价格骤降。

2008年9月,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爆发后,河北产奶粉“身价”一落千丈,每吨1.15万元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一半。刘吉旺说这是他第一次用奶粉生产,未曾想到,第一次用就遭遇三聚氰胺。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冰棒中三聚氰胺超标在意料之中。此前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长期存在,那么冰棒中三聚氰胺超标其实是早有之事。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后,政府部门开始对奶粉企业进行整顿,然而整顿仅限于奶粉生产、销售环节,对于使用奶粉的下游企业,如冰棒生产企业、蛋糕店等,并未进入排查范围,这也导致了“问题冰棒”的出现。

基层监管薄弱

乐亭县曾经是冰棒生产大县,鼎盛时期,有将近30家生产企业,产品销往山西、河北、北京、陕西等省市。之后,随着饮料等替代产品日盛,冰棒需求量缩减,加上运输费用增加,利润被摊薄,一些企业选择退出。在凯达停产之后,目前乐亭县仅有刘吉太(刘吉旺之弟)的乐太冷冻厂从事冰棒生产。

《财经》记者在乐太冷冻厂了解到,该厂每天出厂的冰棒在3万支以上,产品经过中间商再销往各地。乐亭县北新路农贸市场是中间商最为集中的地方,共四家,其余散落在县城其他地方。据介绍,这些冰棒主要售给乐亭和周边县的乡镇零食店,也有一部分发往山西、北京等地。

在过去数年里,这些冰棒就是通过这个链条流入消费者手中而对监管又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上述负责人说,产品出厂后便很少有监管介入,流入地的监管部门一般采取“查大货,不查小货”。“大货”指的是大批量的产品,这些小批量的冰棒则在不查之列。

在县级政府中,食品安全职责共涉及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各单位分段监管,各负其责,滦南县质检局一位官员笑称,“我们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乐亭县一位曾从事冰棒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卫生部门会上门查车间卫生,工人是否按规定佩戴健康证,并不涉及产品本身;质检部门查的是原材料、成品质量;工商局主要是在超市查包装是否合格等,如果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还得送质检部门检验。

上述负责人透露了这个行业一些小企业、小作坊的“秘密”。在生产时会拿出事先藏匿的次质奶粉,掺入其他原料中制成成品,虽然之后会有质检部门前来抽检,但他们“设备好不好,能不能查出来就不知道了”。

在县级食品安全检测中,三聚氰胺一直不属于检测项目,县级质检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乐亭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陈志刚表示,三鹿事件后,国家才给每个县配备了一台检测设备。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奶粉企业,营销环境,营销策略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由此也拉动奶制品消费的增长,使得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成长,奶粉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极大地损害了国内乳制品企业的形象,国外奶粉企业趁机抢占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奶粉企业如何重塑奶粉企业的形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对于国产奶粉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奶粉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我国的奶粉市场快速发展,奶粉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总量达350亿元左右,年市场增值率高达20%,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众多国产奶粉接连不断被爆出问题,公信力下降,加上进口洋奶粉的冲击,不少国产奶粉品牌退居二三线市场,有的品牌则到国外贴牌生产,试图挽回市场。

国内奶粉市场仍是洋奶粉的天下。去年五大洋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在国内一线城市,洋奶粉更从2004年起就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九成以上。在一线市场,国产品牌奶粉的占有率仅2%。

二、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乳业一直十分重视, 2000年11月农业部、教育部等7部委局联合启动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酝酿“居民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国务院在2001年的《中目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把乳业作为今后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农业部在《畜牧业“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中把以乳业为主的畜牧业定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国家政策扶植力度进一步加大。

2.科技迅猛发展。我国的奶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制作工艺,尤其是适应各个年龄阶段的配方奶粉,质量不亚于国外的奶粉,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国内奶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劣势分析

1.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奶粉事关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国人眼中,地位非比寻常。但因国产奶粉和乳业一系列质量事件和丑闻的影响,致使中国的奶粉业一蹶不振,消费者信心和市场信心很难短期提升。

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目前,中国奶粉市场企业众多,不管是国内奶粉企业,还是国外奶粉企业,对于中国巨大市场,都想抢占先机,市场上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竞争行为,价格战、广告战、口水战等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乳品奶粉市场的秩序。

(三)机会分析

1.国内奶粉市场需求广阔。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 1700 万婴儿,就算其中 80%能够得到母乳喂养,那么还有 20%需要用奶粉来喂养,每年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就需要30 万吨。然而,我国现在一年的婴幼奶粉产量仅10万吨,婴幼儿奶粉需求递增年缺口达20 万吨左右。另外,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奶粉市场前景广阔。

2.进口奶粉接连涨价。近日,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提高售价,配方微调或换个包装后,最高上浮达20%。进口奶粉的接连涨价对于国内中低层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因此国产奶粉企业可以利用价格优势,重新赢得国内市场。

(四)威胁分析

1.洋品牌奶粉抢占市场。自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接二连三的奶粉质量问题事件,导致国人对本土奶粉失去信心。近年来,消费者争相购买洋奶粉,导致国产奶粉销量持续下降,洋品牌奶粉对于国产奶粉企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出口受到威胁。在“问题奶粉”事件后,世界各地大部分国家均对中国的奶制品发出了禁令。国内大型奶粉企业例如蒙牛、伊利其实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此次奶制品行业的危机限制了国产奶粉的出口,更加不利于国内产奶粉的推广。

三、我国奶粉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产品策略

1产品多样化策略。中国奶粉市场经过漫长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一是特殊人群对奶粉的性能和品质的要求变高,需求变大,奶粉市场将向以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为目标消费市场的方向发展;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奶粉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这就要求国内奶粉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产品策略,生产不同品种、规格、包装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产品质量策略。奶粉作为一些特殊群体尤其是婴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确保产品质量,是建立奶粉购买者对企业产品偏好的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奶粉时,最为看好奶粉的质量因素。

(二)价格策略

1.需求导向定价策略。奶粉市场由于定位于多个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采用需求导向定价原则。以老年消费者为例,对于市场上的羊奶粉,主要作为日常保健饮品,替代液态牛奶,因而与市场上的液态牛奶和一些保健饮品做价格比较,制订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

2.差异化定价策略。由于奶粉品种较多,各种奶粉品种所针对的消费群体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因此,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用差异定价策略,即根据一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点、收入水平,制定不同的价格。如针对孩子消费群体的各种配方奶粉,可适当制定较高的价格;对于针对较高收入的消费群体,可制定略高的价格;针对一些特殊消费群体的功能性奶粉,例如高钙奶粉,可制定高的价格。

(三)渠道策略

1.建立直营与并存的渠道模式。目前奶粉企业应该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着重打造重点市场,以点带面。企业要树立国内顶级高端奶粉品牌,就必须将一线城市作为重点市场。在重点市场操作上,奶粉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团队,让经销商承担物流配送,具体市场操作由厂家营销人员来进行,采取针对措施进行市场促销,做好终端陈列、产品推广、品牌宣传的基础工作,慢慢培育起市场,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2.建设网络运营平台,加强对商的管理和激励。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创新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集企业ERP、商管理、CRM客户管理、网上支付购买产品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奶粉门户平台。免费为经销商提供进销存管理、财务分析等日常经营的必须功能。同时收集每个消费者的信息,进行个性化服务。企业还可以通过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育儿知识、营养保健等附加服务,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3.积极拓展母婴店、超市等渠道。母婴店占有销售渠道50%左右的市场份额,企业应该加强与全国连锁性的母婴店品牌合作,如红孩子、金摇篮、漂亮宝贝等。由母婴店营销人员促销效果最好。对于连锁母婴店与当地商的关系,可以参照网络平台的利益分配方式,由当地商提供物流配送。

四、促销策略

(一)广告策略。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经常接触奶粉广告的媒体情况为,电视媒体最高,其次为售点广告、报纸、广播、路牌,但其接触比率远低于电视。因此,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在采取多种媒体组合策略时,可采用以电视作为主,以报纸、广播、路牌等为辅的媒体组合策略。

网络广告包括百度推广、母婴网站、门户网站的母婴频道广告,费用不高,效果比电视更有效。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报纸广告的影响力较大,电台广告对老年人和有车族有效,专业的育婴杂志或老年杂志,对婴幼儿奶粉和成人奶粉细分市场消费群有影响力,同时费用不高,可以考虑综合投放。

(二)公共关系策略

1.事件营销。国产奶粉企业应该加强对国际国内大事件的反应,借助机会进行事件营销,就很快会提升品牌知名度、树立较好的品牌形象。例如:雅安大地震引人关注,企业就可以利用该事件进行策划,提高品牌知名度。

2.加强市场推广活动。企业通过提供专线知识咨询、育儿讲座来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消费者,让现有消费者获得更多服务,从而提升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建议进行“早教”营销,而“早教”正是目前年轻父母最需要的知识,因此,国际奶粉企业通过发起“早教”行动,给与消费者更贴心的沟通。

(三)终端促销策略。决胜终端是奶粉厂家的共识,作为公司直营的母婴店、超市卖场等销售终端要加大促销力度,为各地商在当地母婴店、超市渠道销售树立榜样。终端促销需要在软硬两方面都要做好。首先需要加强零售终端的陈列与品牌展露、终端促销等方面的管理。

其次,应做好终端导购的培训工作。终端导购是厂家通向消费者的桥梁,导购员应该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是服务员,做的是服务工作。二是婴幼儿奶粉专家,要掌握各种婴幼儿奶粉的配方、营养和最适合的婴幼儿等知识。三是品牌形象推广者,要随时随地维护和建立品牌形象。四是信息员,要主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情况并快速反应给厂家、卖场,同时把产品和促销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消费者。

最后,加强母婴店和超市的终端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终端导购团队,做好服务,抓住终端客户的需求,宣传产品的卖点,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四)网络促销策略。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产品的宣传离不开网络。国内奶粉企业应该组建专门的网络营销推广团队,或与能力突出的网络营销公司合作,加强网络推广的策划和文案工作。建议公司采取以下网络推广措施:

1.软文信息。组织营销部分按照品牌市场定位,策划编写宣传文案,从各个角度成文宣传国产奶粉品牌。突出宣传文字和品牌口号等,并且要使网站具备交互能力。

2.论坛QQ群推广。组织营销人员和商在全国性、地方性的母婴类、健康类等论坛上以用户和母婴专家、保健专家的身份发帖、回帖,保证国产奶粉企业的曝光率,培养用户对国产品牌的好感。还可以创建与奶粉相关的QQ群或博客,以用户和专家身份软文或有针对性的与消费者沟通,宣传企业产品。

五、结论

中国的奶粉市场潜力巨大,高额的利润,使得激烈的竞争呈现多角度和多元化的特征。本文运用 SWOT 分析法分析了国产奶粉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并对国产奶粉营销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在产品策略种采用多样化策略和产品质量策略,在价格策略中使用需求导向定价和差异化定价策略,在渠道策略中实施网络营销渠道和多渠道策略,在促销策略中综合运用广告宣传、加强终端市场、公共关系策略、网络促销等组合策略,以提高我国奶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能够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金.如何拯救中国奶粉市场[J]. 中国奶牛,2012(20):50-51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3篇

有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进入集中涨价期,三年间就有四次集中调价,包括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而洋奶粉频繁的涨价潮也让国产奶粉“耳濡目染”,心领神会。2012年某款国产奶粉涨价时,也曾提出“价格决定品质”说,认为“不涨价就掉价”。那么,反垄断调查和巨额罚单会给这个不平静的市场带来哪些震动和变化呢?

垄断之惑

乳业专家王丁棉:近年来我做过调研,中国市场的洋品牌奶粉普遍比国外贵一到二倍,是全世界价格最高的,这纯粹是市场营销手段和炒作造成的。国外品牌抓住中国人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提价不跟你商量,大家你提我提,最后导致不愿提的也不得不跟风,否则就会让消费者误认为品牌不高端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进口奶粉价格近几年一直攀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价格限制竞争的行为密切相关。

上海律师游云庭:对于固定终端销售价格是否一律违反《反垄断法》的问题,国内学者和法院确实也存在一定争议。也有观点认为,厂商规定转售价格,本身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并不违法,最终垄断的认定要看是否达到了攫取非法利益的效果。

《北京青年报》钱塘人:洋奶企规定的各层级销售价格不是所有经销者在一致认可的情形下自愿执行的,而是建立于洋奶企一旦发现哪个层级的经销商搞降价销售,就立即挥舞多种惩罚大棒甚至停止供货的“强迫执行”(类似于此前遭发改委查处并已执行的茅台酒价格垄断)。一言以蔽之,所谓的“经销商价格自愿”其实是洋奶粉优势市场地位生成的“断货”。请问,这不是纵向价格垄断是什么?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薛兆丰:反垄断当局把奶粉价格的上升,看做纵向垄断的证据,是武断的一个表现;而进一步禁止厂商与销售商之间的纵向协议或者纵向整合,则是另一个武断的做法。这两种武断加在一起,就会逼迫奶粉厂商就范。结果看似法律和正义的胜利,实质是价格信号和缔约自由遭到破坏。所以,买单的终究还是消费者。

宏观经济学者胡释之:在开放市场中获胜的企业确实有封闭市场的动力,它害怕无情善变的消费者不再选它,它不能直接限制消费者的自由,就只好想办法限制有力竞争者的出现。比如,游说政府按自己的标准设立严苛的市场准入门槛。这是真正的垄断行为,但这种垄断不通过政府是实现不了的,特权这东西只有政府才能赋予。也就是说,政府才是垄断之源。事实上,“垄断”这词最早也是专指政府特许。很显然,真正的反垄断措施也就只有一个,就是政府减少垄断,取消准入门槛。

平价优质奶粉在哪里?

上海某孩子妈妈姚小俊:这些企业是否会把处罚的损失及降价成本又“变相转嫁”给消费者?比如通过减少单个包装分量,或者从奶粉品质或原产地方面打折扣。想要买到平价而且优质的奶粉本就是奢望。目前国产高端奶粉价格也不亚于进口奶粉,而就算原汁原味的进口奶粉也有质量风险,真不知道到哪里才能买到放心奶粉?

武汉某学校教师叶祝颐:发改委对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动真格、动大刀,在中国反垄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把一直掌控中国奶粉市场定价话语权的洋奶粉企业拉下了神坛。这对于振兴民族乳品企业、重构乳品市场竞争秩序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北京晨报斯进化:洋奶粉今天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避免垄断操纵。可惜的是,国产奶粉就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次次地跌倒、爬起、再跌倒,让消费者的信心消失殆尽。

搜狐博主林岳:所有的整治、限制、反垄断跟国产奶粉能否崛起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的奶粉市场已病入膏肓,政策不给力,监管机制匮乏,企业良心丧失、管理混乱。

华声在线张卫斌:安全放心的奶粉,离不开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据报道,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为什么专供香港的食品是安全的?因为“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可见,食品安全固然需要食品生产厂家的自律,但只有监管到位,制度才能发力。

乳业研究员宋亮:政府针对奶粉行业频频出台各种政策,目的就是清理整顿乳业乱象,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让消费者可以喝到放心奶,享受到价廉质优的奶粉。可见,发改委采取的反垄断措施,实则是在大棋局下的重要一步。

国货当自强

环球网友清茶一杯:洋奶粉大降价,那国产奶粉岂不是更没法活了?本来国产奶粉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洋奶粉一降价,更没人选国产奶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晓晔:毕竟相对价格而言,婴儿奶粉的安全问题才是消费者首要关注的。涨价凭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因此,让洋奶粉降价要靠市场手段,提升国产奶粉的质量和信誉,才是根本之道。

光明网赵勇:如果国产奶粉不能够知耻近乎勇,不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确保安全性上多下工夫,反而指望发改委的罚单给自己提升市场份额,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就无法形成。

荆楚网江夏谢成:对于消费者来说,要逐渐破除对“洋奶粉”的迷信和依赖。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过去5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国产乳制品行业接受了经验教训,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盲目地以为高价进口奶粉就是安全的,不仅不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反而使得国外“洋品牌”待价而沽,降低奶粉品质。消费者应理性对比国内与国外奶粉品牌的奶粉品质,选择更安全、更适用的奶粉品牌。

《信息时报》魏文彪:破除洋奶粉价格垄断行为的根本,还在于要通过包括进一步加大对于国产奶粉的质量监管在内各种途径,有效保障与提高国产奶粉的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当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得到恢复,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扩大,奶粉市场竞争更为充分,洋奶粉为了保住与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才不会再敢于通过实施纵向价格垄断等行为保护自己的高价。

如何真正维护公众利益

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经理吴松航:目前国内品牌奶粉仅占市场份额的40%,“高端奶粉”降价将会对国产品牌奶粉带来重大打击。消费者的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仍然会认为“你看他又便宜又是进口的”,那岂不是选择会更高?所以这种情况下,无异于对国产奶粉是没有好处的。

经济学者钱皮:如果说,这是和洋奶企串通一气主动打开对中国奶粉市场的价格大战,也没有逻辑上的任何问题。报道中都在说洋奶粉已经占据了中国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此番经过发改委“大力度”反垄断之后,洋奶企从百分之二三百的利润当中让出百分之几来,一罐奶粉让出十元八元,已经让不少中国妈妈喜出望外,更是非洋不买了。结果究竟是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增加还是降低呢?如果份额因为反垄断而增加了,是垄断程度加强了还是削减了?是反垄断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中国经营报》单士兵:比关注“天价罚单”更有意义的,还是真正改变不公平的市场格局。比如,在奶粉市场,如果不能形成更加理性公平的竞争环境,即便没有那些很碍眼直观“合同定价”,那些企业仍然可以心照不宣地共守着较高的价格底线。

人民网郭云凯:反垄断“最大罚单”,亮出了法治利剑,有利于斩断企业之间的价格联盟和价格垄断,捍卫公平竞争,从而挤干奶粉价格的水分,让天下父母从中受益。以法治红利维护民生权益,反垄断是这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4篇

回访曾经的“大头娃娃”

2008年9月28日上午,阜阳某地。7岁的小顺正在家门口,与一帮小伙伴打闹着,显得十分活泼。

4年光阴的流逝,彻底改变了小顺。“4年前,因为长期食用营养成分不足的劣质奶粉,小顺的头部大而畸形,眼看着就不行了。”小顺的二伯对记者说,“所幸抢救及时,最终保住了一条命。现在,这孩子已经恢复了健康,同正常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在村邻的眼中,小顺自小养得很“娇惯”。很多小孩3周岁早已断奶粉了,可小顺的父亲仍一直坚持让儿子食用奶粉。而且,小顺喝的奶粉从来不在镇上买,而是到县城或市里批发。“他父亲认为那里的奶粉更好一些,没想到买的还是劣质奶粉。”一位村民说。

据村民们介绍,食用奶粉不仅没有让小顺更加健康,反而让这个孩子深受其害。当时的他,同村里的其他孩子相比,身体格外瘦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而且,他的头部大而畸形,鼻子则显得格外的小。其他孩子吃饭时狼吞虎咽,小顺则“不好好吃饭”。

2004年年初,小顺“大头”的症状越发明显,严重时手脚抽搐,眼看着就不行了。父亲带他到镇上的医院瞧病,但是医生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随后,小顺被送到了阜阳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成了“大头娃娃”。此时,震惊国内外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爆发。据新华社2004年5月16日的消息称,经对阜阳当地2003年3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儿进行的营养状况普查和免费体检显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

事件发生后,阜阳当地全力以赴救治劣质奶粉受害婴儿,并全部予以免费。此时的小顺,免费接受了最好的治疗。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健康的他回到了家里。据小顺的二伯介绍,此后几年内,当地卫生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派人到家里回访,宣传一些科学喂养孩子的知识,还送给孩子一些价格不便宜的奶粉。

经过慢慢调养,小顺的脸部逐渐红润起来,个头窜得很快,跟村里正常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今年,他到村小学上了一年级。据小顺的老师介绍,小顺智力发育正常,只是性格有些内向。

据村邻介绍,小顺恢复了健康是幸运的,但这孩子的命“不好”。前年11月份,小顺的母亲因为心脏病发作撒手人寰。不久后,父亲重新结婚,对方有两个孩子,根本顾不上照顾小顺。目前,在外务工的父亲让小顺寄住在亲戚家。

听人谈起这些事情时,小顺悄悄地流下了泪水。记者上前问他,他说:“我想妈妈,想爸爸!”二伯说,小顺这孩子平时话不多,但感情十分丰富,很懂事。

不一会儿,小顺拿起课本,向记者读起“a、o、e”。记者随口问几道算术题,小顺全部给出了正确答案。“喜欢读书吗?”记者问。“我喜欢念书,学很多知识,将来可以挣很多的钱。”小顺回答。

记者在小顺所在村庄采访时还注意到,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当地的村民格外关注奶粉的质量。此次三鹿奶粉事件,通过媒介传播和当地干部宣传,已经为村民们所知晓。一位村民还拿出某品牌的奶粉,请记者帮助参考是否“有问题”。

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小丫曾经被多家媒体回访。2003年出生的她,因为食用劣质奶粉,个头一度十分矮小,两岁时走路还摇摇晃晃,牙齿才长出两颗。10月4日,记者来到小丫家中,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扎着小辫子的小丫,好奇地盯着记者,说了声“叔叔好”。

据小丫的母亲介绍,由于后期加强营养,加上当地卫生部门经常回访指导,小丫在3岁多时开始全面恢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孩子身体和智力同正常的孩子没啥区别,我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小丫的母亲告诉记者。

据阜阳几个县市卫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经过回访,大多数劣质奶粉受害婴儿恢复状况良好。另据了解,阜阳当地卫生部门曾经承诺,劣质奶粉受害婴儿出院以后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跟踪回访。如果这些孩子有什么后遗症,还可以免费接受诊治。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不少村民均证实,“当地卫生部门隔段时间就要到家中给孩子体检,而且还发放奶粉。直到孩子没啥毛病后,他们才没来!”

那些曾被问责的官员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边倒地对阜阳市场监管不力提出指责。一时间,问责之声成为主流。阜阳工商系统的两个小人物,拉开了当地官员被问责的序幕。

2004年4月24日,国务院调查组在阜阳市太和县某糖果厂发现一批劣质奶粉,其中有两个品牌列入了阜阳市公布的劣质奶粉黑名单。当此之下,太和县工商局连夜召开党组会议,在未对该批奶粉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决定对城东工商所市管员陈春生、宋影予以辞退。理由是该批劣质奶粉被发现的地点恰好处于此二人的辖区之内。

2004年6月9日,监察部通报了对阜阳劣质奶粉事件9名责任人的处理情况。除了时任阜阳市市长刘庆强受到行政记大过的处分外,另有数名官员被开除、撤职或责令辞职。此外,安徽省质监局也对阜阳多名质监系统官员予以严肃处理。

这些被问责的官员,如今的生存状态如何?他们的人生是否因为被问责而发生了“转向”?

很长时间不为外界所知的是,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首批被问责的“小人物”陈春生、宋影在被辞退之后,始终不服气,一直坚持向上申诉。2004年7月23日,阜阳市工商局组成复核小组,对陈、宋两人提出的复核申请理由进行调查,最终发现了两人不服的“症结”所在。

阜阳市工商局查明,2004年4月21日阜阳市公布的45种不合格奶粉名单中,明确标注了不合格奶粉的商品名称、标称商标、规格型号、标称生产单位、不合格项目、生产日期等6项具体内容。当年4月24日,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在某糖果厂发现的奶粉,没有一种与已公布的45种不合格奶粉的6项具体内容完全相同,不能认定为“黑名单”上的不合格奶粉。另外,根据2004年4月17日太和县工商局城东工商所制定的《城东工商所围剿劣质奶粉工作责任书》,该糖果厂不在陈春生、宋影的劣质奶粉专项行动包保责任路段内。因此,不能按照阜阳市政府奶粉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纪律追究陈、宋二人的责任。

综合多方细致调查和审慎考量后,阜阳市工商局最终决定撤销对陈春生、宋影的辞退决定。由此,陈、宋二人得以重新上岗。据知情人介绍,现在两人工作积极。只是对于往事,两人已不愿多谈。

2004年6月9日,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被责令辞职的原阜阳市工商局局长周毅生告别了自己工作了两年零六个月的阜阳市工商局。对于自己被问责,周毅生曾说:“中央对我的处理决定是英明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周毅生黯然离开阜阳后,一度闭门反思。其后,重回省工商局机关工作的他,一直低调做人处事。“周毅生在去阜阳任职前,就担任省工商局处室一把手,理论和业务水平较高,口碑也不错。让他到阜阳任工商部门一把手,可以认为是组织上对他寄予厚望。可惜劣质奶粉事件,让他的前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位熟悉周毅生的人士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被撤职的原阜阳市工商局分管市场监管的副局长杨伟,在沉寂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目前已调任安徽其他地市工商局担任副局长,重新回到了被撤职之前的位置。被责令辞职的原阜阳市卫生局分管食品卫生的副局长丁丽玲,后转任阜阳另一家市直机关副调研员,2007年下半年被任命为该局副局长。

此外,原阜阳市市长刘庆强在被问责后相隔一年多时间,调任安徽省环保局担任局长。据知情人士介绍,此后,刘庆强很少涉足阜阳。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绝大多数当时在奶粉中被问责的阜阳官员,体现出“担当”的姿态,对处理结果表示“口服心服”。问责后,大多行事低调,对这段往事不愿多谈。

被劣质奶粉事件改变的城市

劣质奶粉事件后,阜阳对此深为反思,并积极探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阜阳市工商局出台《市场巡查实施办法》,要求当地各基层工商所要落实市场巡查包保责任制;同时着力推进商品监管关口前移,严把商品准入关;每季度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行动,成立药品食品协调委员会,致力于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由此,近年来阜阳食品、药品领域一直风平浪静。阜阳加强市场监管的做法,一度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表扬。

尽管如此,劣质奶粉事件的后遗症在阜阳并没有根绝。当地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最大的后遗症就是,阜阳的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坏。

据公开消息表明,劣质奶粉事件中,阜阳境内查获的55种不合格奶粉,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但没有一种为阜阳生产。

“当时,绝大多数媒体没有去追根溯源,而是一致把板子打在阜阳身上。”这位人士向记者表示,“的确,当时阜阳‘没把门关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但是,那些生产劣质奶粉的源头地区更应该对此次劣质奶粉事件负责。”这位人士进而认为,如果在当时穷追生产领域的造假源头,对奶粉生产厂家进一步严格监管,或许当下的三鹿奶粉事件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

另一方面,阜阳也的确为劣质奶粉事件付出了代价。阜阳人到外地,一提及自己的家乡,不少外地人就会谈到阜阳劣质奶粉,甚至认为阜阳是一个造假盛行之地。

媒体人士梅建章告诉记者,劣质奶粉事件对阜阳是个拐点,自此以后,阜阳负面新闻不断。在其他地区视为正常的事情,一旦在阜阳发生,就会招致各路记者云集,然后引发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梅建章说,以今年阜阳爆发的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疫情为例。阜阳发现异常后,在3天内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最终确诊疫情花了20多天时间。但是很多媒体认为阜阳当地瞒报疫情。梅建章说:“事实是,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无权疫情。但是很多媒体没有看到或无视这一事实,直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出面澄清,这些针对阜阳的质疑声才渐渐平息。”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5篇

这个疑问也许盘桓在行业内已经很多年了,究其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也许巨大的利润,‘宽大’的监管,胆大的商家,注定了中国的奶粉市场不同寻常。那么同在中国市场一个监管体系下,中外乳企产品差别究竟如何?哪种产品质量更为可靠?香港代购现象究竟反映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疑问都知道业内好好静下心来研究一下,而不是一味抱怨消费者不买账钻牛角尖。

中式洋奶粉究竟有多少?

随着洋奶粉需求的激增,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然而,其中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完整的奶粉加工以及封装的工艺,有些则是为了节省成本,因而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就在国外找个奶粉生产商进行代工。国外有能力进行奶粉代工的企业不外乎新西兰恒天然、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和澳大利亚范迪门斯(V anD iem en‘s Land)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因此,美素丽儿事件,暴露了一个奶粉生产商为多个品牌奶粉代工的事实。

在国产奶粉屡失诚信之后,洋奶粉早已成为近年来消费者所追逐的对象。然而,丰厚的利润吸引的不只是真正的洋奶粉,还有更多的国内商家进来浑水摸鱼。

面对近日曝出的洋奶粉造假消息,很多消费者都坚信,美素丽儿仅仅是冰山一角,藏在幕布下的‘伪洋奶’还很多。似乎只要敢查,就能发现更多像“美素丽儿”一样打着“洋奶粉”名号招摇撞骗的“伪洋奶”。笔者看来这并非危言耸听,乳业专家杨真称,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洋奶粉品牌已经超过100种,然而其中有近80%的品牌是由中国商家变相生产,混淆视听的。 “伪洋奶”竟然猖獗到何种地步?

什么是贴牌?贴牌也就是所谓的代工生产,是各国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做法。这里说的贴牌奶粉都是在国外注册牌子,再找其它企业代加工,然后只在国内销售的奶粉。由于注册商标是国外,所以理论上它们也算进口货。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既然是进口奶粉,那奶源肯定就是国外的了。其实未必,市场上的贴牌奶粉有三种生产方式:第一类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外加工,这是人们理解中的进口奶粉;第二类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内加工,这种是人们理解的进口奶源;第三类则是在注册了洋品牌之后,却使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而成,品牌虽然洋,但东西确是地地道道的国产。

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来说,哪些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外知名品牌奶粉,哪些是贴牌奶粉他们分不太清。也正因如此,做贴牌奶粉的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贴牌奶粉身份。去年一家名为新西兰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的企业面对质疑,不得不承认纽瑞滋是中国人在新西兰注册的品牌,但同时强调他们使用的是新西兰奶源、在新西兰找人代加工并专门销往国内,也就是说属于典型的贴牌奶粉,然而不久前这款产品的销售人员对此却矢口否认。为纽瑞滋公司生产婴儿奶粉的具体厂家是新西兰当地企业善腾集团,记者调查后发现市场上多家进口奶粉均由这个集团生产,而这些品牌之前都被媒体质疑为贴牌奶粉。

商家们在介绍奶粉时又都说是知名洋品牌,知名洋品牌真的有那么多吗?一位曾经从事贴牌奶粉销售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国外知名的洋品牌有不超过100家,但是其中有20多家,进入了中国市场,而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洋品牌已经超过了100家。

20%为国外知名品牌,那么另外的80%又是怎么回事呢?知情人告诉记者,那80%就是一些国内企业看到国产奶粉销售低迷,而进口奶粉销量大增,到国外注册商标,贴牌生产的奶粉。运作这种“贴牌奶粉”听上去很是麻烦,但内行人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据一位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介绍,从08年到现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过将近300种贴牌奶粉,运作这些贴牌奶粉的,既有国内大型奶粉生产企业,同时也不乏一些小企业。他们抓住消费者心理,使用超高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

据知情人透露,贴牌奶粉不全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外加工的,还有很多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内加工,甚至是使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的。

如果使用的是进口奶源,还要看商家怎么在包装上标注,但如果仅仅是在国外注册了一个洋牌子,却使用国内奶源,在国内进行委托生产装罐,最后竟以进口奶粉的名义在国内销售,这明显是在欺骗消费者。一家国内正规奶粉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透露,就曾有来路不明的企业找上门来,要求代加工。他们说自己的品牌是在国外注册的,进口了一部分奶粉,但是市场需求量大,进口奶粉满足不了,想让这家企业帮忙代加工一些。而代加工的这部分奶粉,原料还是用这家国内企业的,然后打上原装进口。

2009年6月宣称奶源100%进口的施恩奶粉又被曝出,他们使用的奶源实际上全都来自国内。2011年11月,号称新西兰原装进口的生命阳光牛初乳公开致歉,承认其在外包装上标注的“原装进口”字样并不规范。尽管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但人们发现企业的这些行为多是在公众的质疑下公之于众的,那么相关部门为什么就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呢?

施恩奶粉事件曝光之后,当地质检部门回应:他们很难判断奶粉是否完全是进口奶源,因而只能检查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当地工商部门则表示,他们没有义务对产品标出的“100%进口”进行核实与检查。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界定,监管部门又没有相关职责,那么出现此类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据专家介绍,目前贴牌奶粉在二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地区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老百姓花了大价钱,而买到的却很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目前,一些消费者在挑选奶粉时仍然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洋品牌婴儿奶粉在安全性上要高于国产奶粉,他们仍然看重“原装进口”和“百分之百进口奶源”这样的字样。

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还要在包装上写“原装进口”、“100%国外奶源”,这是明显的“欺诈”。可对这些法律规定不明、监管乏力的所谓洋奶粉,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呢?从5月1号起,我国将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后进口洋奶粉经过风险评估并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进入中国。

之前因为掺杂和涂改日期被查处的天赋美素(美素丽儿)奶粉,生产链条是外界追踪的焦点。根据苏州工业园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该事件的通报,其奶粉就源自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以下简称“菲仕兰坎皮纳”),而天赋美素奶粉是瑞士玺乐集团出品,也就是说,这款奶粉是由玺乐集团委托菲仕兰坎皮纳进行代工。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有多家乳制品企业出品的奶粉也是由菲仕兰坎皮纳公司代工,其中更包括娃哈哈的爱迪生奶粉、圣元公司的荷兰乳牛奶粉、荷滋乐奶粉等。据了解,娃哈哈爱迪生奶粉,是娃哈哈力推的高端奶粉品牌。在爱迪生奶粉官网上,写明娃哈哈爱迪生的奶粉代加工企业为“拥有130多年奶粉生产历史的荷兰皇家乳品企业”。

有不愿具名的奶粉经销商对南都记者透露,“目前对于进口奶粉的原产地标注的监管还是比较严格,因为虽然洋奶粉品牌众多,但在原产地上几乎没有敢造假的,而很多号称源自荷兰的奶粉,绝大部分就是由菲仕兰坎皮纳代工,或是从该公司购买原料粉。前一种情况比较多,毕竟,人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工艺和质检方面,比国内的生产厂商高得多。同理,很多号称源自新西兰的其实就是找的恒天然代工。”

据相关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等国家常见奶粉品牌不过五六种,包括美赞臣、惠氏和雅培这几个大企业产品。除此之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karicare,在荷兰当地有cam pina。除这几大品牌外,国内宣称的源自这些国家的洋奶粉品牌在这些国家是不存在的。

“诸如雅贝氏、纽瑞滋、澳优、施恩等品牌的进口奶粉,可能在原产地都找不到该牌子。”上述专家表示,商家宣称自己的婴幼儿奶粉是“100%原装进口”,实际上产品并不在国外销售,甚至国外也没有该类品牌,代工产品主要都销往国内市场。

专家表示,“进口”奶粉说明书“大有学问”,有的写“进口奶源”,有的写“原装进口”,有的是“原装原罐”,其实各有不同。进口原装奶粉,进口的是国外的奶粉原料,在国内装罐出售;原装原罐是在国外装罐后进入中国的。“国产奶粉和进口原装奶粉都在中国操作,有国家要求的QS蓝色标志,原装原罐的没有。”

1.海外注册便利致“洋奶”泛滥

4月5日,采访记者走访了北京数家大型超市发现,标明为“原装进口”的洋奶粉不论价格还是销量都仍然领先于同档次的国产奶粉。其中,以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原装进口”居多。而销售人员也不时地给顾客讲解相关奶粉品牌的知识:“这是澳大利亚原装进口的,有海关和中国质检局的相关证明。”并将相关材料拿出来指给记者。但当被问及奶粉是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时,导购员却往往不会正面回答。

“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敢说是不是国外品牌。”某乳企总监对媒体记者透露。事实上,由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业进入门槛低,原料价格便宜,早已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曲线救国”的理想地。只要在当地注册一个品牌,就可以找个代工企业“挂牌”生产。不少商家宣称自己的婴幼儿奶粉是“100%原装进口”,实际上产品却并不在国外销售,而是基本都销往了国内市场。如雅贝氏、纽瑞滋等品牌的进口奶粉,其实在原产地都是没有销售的。

挂牌注册产洋奶是否真的如此简单?为了求证,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商标注册”相关信息,出现1900万条搜索结果,而置顶的信息多为商标注册公司的广告信息。记者随机咨询了4家商标注册公司,结果均表示可办理海外商标注册业务,甚至不需要在国外有资产或注册公司。其中一家商标注册公司的客服表示:“我们做国际商标注册申请时,会与国外知名的合作机构合作,合作机构会收取一部分的费用,所以商标费用由三部分组成:国外办理部门费用、国外合作公司费,国内公司费。”而如果想在澳大利亚注册一个婴幼儿奶粉品牌的商标,4家公司中最低报价仅7000元,最高要价也只有18800元,且大多表示在一年半时间内即可办妥。

该客服坦言,海外注册商标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交上钱,签一份委托书就差不多了。尽管申请海外注册商标的没有国内的多,但是一年差不多也有几十个申请业务,其中奶粉品牌注册就是主要业务之一。

对此,杨真告诉记者,早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就开始有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贴牌生产,而近年来,这个趋势越发强烈。如今中国市场上在售的进口奶粉至少有六七十家是中国商家通过这种手法操作产生的。诸如合生元、施恩、澳优、纽瑞滋等奶粉品牌均曾被曝扮演洋品牌身份。

奶粉贴进口标签注册程序简单、所需费用低廉,可消费者最关心的质量问题有没有保证呢?有专家认为由于品牌数量众多,一些企业只注重市场销售,忽视了品质把控,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除了质量稳定性让人堪忧外,有些贴牌奶粉还存在夸大或者虚假宣传的问题,这也是人们一直比较关注的。

2.巨额利润催生“贴牌洋奶”速成

能令如此多的国内商家趋之若鹜,究竟贴牌洋奶粉中隐藏着多大的利润?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奶粉的主要成份由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清粉和特别添加的营养素(如DHA)组成。而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原料供应商,就主要供应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和乳清粉,这3种原料往往占到奶粉成本的90%以上。

记者查询这些原料的销售价格发现,三种原料价格基本都在1万多元/吨左右。再加上需要缴纳大约10%的营业税和15%的关税以及17%的增值税,一罐原装进口的洋奶粉成本也只需大约60元至90元。而如果用国产奶源在国内生产的话,成本还能降至30元至50元。但消费者购买时价格却往往达到200元至300元,这中间的费用和各级销售商的利润可见一斑。

对此,某乳企高管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以她曾经服务的公司为例,作为主流的国产品牌,一罐奶粉的成本是40元/左右,出厂价在120元,经销商要赚25%,因此供给商场大约是150元;商场再赚20%,卖给消费者就大约要180元。这里面厂家虽然看起来毛利有80元,但其中的大半要用在营销费用,买赠品、请导购、上广告和返给医生和店面的介绍费等,实际上能赚到的也就20%左右而已。尽管如此,由于奶粉几乎是婴儿必需品,所以销量很大,一年销售额能做到40亿元。如今,国产品牌逐渐势微,公司就开始转战”贴牌洋奶”,从新西兰善腾集团寻求代工生产,利润依旧丰厚。

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目前国内洋品牌大多出自三家代工厂:新西兰善腾集团、瑞士赫尔达夫、澳大利亚塔图拉。其中,新西兰善腾集团是国内品牌最大的代工厂之一,有超过20家的“贴牌洋奶”由其代工生产。而同样需求甚多的还有瑞士赫尔达夫集团以及澳大利亚塔图拉公司。这3家国外代工厂,已经包揽了国内近9成的贴牌洋奶粉生产业务。

“这种模式之所以愈演愈烈,是由于操作这些洋品牌的乳业人士大多对中国的法律法规了解颇深。再加上他们掌握的销售渠道,以及在海关等重要部门也有部分人脉,往往三四个月就能搞出一个洋品牌。”陈连芳告诉采访记者。

3.鱼龙混杂消费者难辨真伪

既然在海外从注册到生产奶粉都如此便利,为何“贴牌洋奶”不将眼光投向世界,而是始终专注于中国奶粉市场?

一位从事海外奶粉代购的淘宝店主告诉采访记者,以他定居的瑞士为例,由于严格的质检体系,中国人很难在瑞士生产奶粉再出口销售;哪怕在瑞士本地,也只有三四个品牌有资格生产婴幼儿奶粉。而为了声称自己是瑞士进口的高端奶粉,国内商家往往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进口瑞士的一般奶粉,再对国内消费者宣传是婴幼儿专用奶粉。其实,这些奶粉在瑞士,要么是普通的奶粉,要么只被允许用做糖和巧克力的原料。

此外,国外的消费数量相对中国也非常有限,如新西兰全国只有400万人口,而且出生率也不高,从商业价值来讲,不值得去运作,直接到中国来销售比较划算。因此很多进口品牌的婴幼儿奶粉,确实只“特供中国”。

尽管如此,记者调查海外国家的奶粉价格发现,大多数奶粉的价格折合人民币也仅在120元左右,超过150元的已属罕见。远没有国内市场上动辄三四百元的“天价”奶粉夸张。

而为了维持海外奶粉高端、火爆的市场景象,从厂家到代购业都无所不用其极。该店主告诉采访记者,淘宝上很多大型奶粉代购店,交易量都高得惊人,有时一个月的交易量比整个新西兰的生产力所能生产出来的奶粉还多。而新西兰本身的牧场面积,奶牛数量,工厂,工人,生产基地大小都非常有限,提供给本国和澳大利亚是没问题,可是要那么多的量共给中国婴儿,根本不可能。这些业绩都是通过刷交易量和混杂“贴牌洋奶”刷出来的。

那么,如何才能识别奶粉到底是国外“科班出身”还是国内贴牌的“半路出家”呢?陈连芳告诉采访记者,由于国产奶粉和进口分装奶粉,都在国内生产,因此都带有国家要求的“QS”蓝色标识,而原装进口的奶粉没有“QS”标识。同时,凡是“原装进口”的奶粉,由于不在国内进行任何加工,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出具“卫生证书”。对于纯“原装进口”的奶粉通常会直接描述品牌名称,以及报检数量,以箱计数。如果所谓的“原装进口”只是进口奶源,那么相关的国外证书上或许仅写明“milkpowder(奶粉)”之类的字样,而不直接标注品牌名称。此外,原产国的原产地证书和卫生证书等,也能起到辨识作用。

新西兰决定全面整顿山寨奶粉

4月13日新西兰配方奶粉出口协会在京表示,目前中国市场新西兰配方奶粉几乎都是山寨品牌,新西兰奶粉出口协会不再坐视不管,并携协会成员企业主动到中国整顿“山寨”新西兰奶粉。

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号称“新西兰配方奶粉品牌”的多达200多个品牌,但是真正新西兰本土企业的品牌并不多,目前也只有6个企业的20多个品牌销往中国市场。

为了保护新西兰本土奶粉品牌和声誉,该协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各种途径告知中国消费者,哪些才是真正的新西兰奶粉品牌。

该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有不少国内的个人或公司到新西兰当地注册品牌,这种形式中,有在新西兰当地选择奶源,委托当地企业严格加工并只销往中国的品牌;也有注册商标后,不清楚是否使用奶源地的品牌,打着新西兰奶粉品牌‘山寨版奶粉’的旗号 ,前者从质量上讲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后者就很难判断。目前这种打擦边球标注为‘新西兰奶粉’的品牌特别多。”

由于一些新西兰山寨奶粉不知奶粉出处,完全是国内生产、国内灌装的产品,贴上在新西兰注册的商标,获得来自新西兰金字标牌的保障,身价倍增,销售畅通无阻,却带来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号称荷兰奶粉的美素丽儿掺假事件就是明证。

对此,新西兰政府和奶协正在推动规范使用新西兰奶源的品牌。为了与其他山寨品牌区分,协会负责人表示,“以后,只要是新西兰本土婴幼儿出口品牌,成为协会会员后,产品包装上都将会印制统一的协会LOGO”。协会负责人表示,预计2-3个月后中国消费者就可以陆续看到这种带有统一标识的纯正新西兰本土品牌奶粉。

而贸易商和个人注册的新西兰商标如果希望“洗白”自身,成为新西兰本土配方奶粉协会认证的品牌,就必须在新西兰“设立办公室,有专门的人员,企业保持正常的出口业务量和在保险公司投保,并且都要接受审计”。

据该协会主席巴尼特介绍,目前该协会有13个会员,包括新西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领导品牌,生产商、包装供应商和实验室,其中包括已将婴幼儿奶粉销售到中国的企业Carrickmore、AvantiInternational、LactNutrition、Naturlait、OceaniaNutrition以及YumYum等6家,这些企业旗下有20多个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可益多、纽雀蕾、福瑞尔等。

协会表示,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的合法的出口数据统计显示,新西兰每年出口到中国市场的配方奶粉为2000万罐,其中6家成员企业占到1200万罐。目前,该协会6家成员中的新西兰奶粉品牌占到每年对中国奶粉出口量的60%,每年零售额接近36亿元人民币。

该协会对企业准入的门槛很高,比如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并不是该协会的会员,原因是恒天然只生产原料奶粉,不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这给热衷于新西兰配方奶粉的消费者敲响警钟 并不是销往中国市场的新西兰的奶粉产品就是新西兰本土品牌,也并不就能保证质量。

近期由于新西兰北岛干旱,再加上全球主要国家针对中国奶粉代购限制,新西兰配方奶粉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出口协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的干旱对于新西兰北岛地区牛奶产量造成影响比较大,“从整体来讲,新西兰目前牛奶的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协会负责人表示,到目前为止,大包原料奶粉价格确实有明显涨幅,不过,6家企业的新西兰婴幼儿奶粉出口价格未有什么变动,中国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商和渠道商在提价。

业内专家穆峰告诉记者,假洋奶粉品牌活得好不好,基本是看两个条件,一是定价是否够高,“此外,就是舍得花钱铺货。” 穆峰表示,全国市场那么大,没有十几二十亿元作为推广费用根本无法铺货。

奶粉监管“内外有别”?

然而,遍地洋奶粉,如何监管是一个难题。圣元国际CEO张亮就明确表示,“三鹿事件之后,政府重新审核婴儿奶粉生产许可证,在中国生产奶粉已经初步建立起监管体系。可外国进口的就没人管了,1000多个品牌的大杂烩市场能管好才怪呢!”

另外,对于奶粉的监管,目前存在“内外有别”的情况,张亮在微博上声称,“本土奶粉检测64项,风险监控更有几百项,国外进口的能检测20项就很不错了,对制造商连最基本的许可认证都没有,谈不上监管。 ”

对于此事,前述质监局内部人士不置可否,只是强调,“目前国家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逐年增加,而且奶粉、牛羊肉、粮食,每个项目同样重要,不可能将所有资源都用于奶粉的监管上,就奶粉的监管,市面上两百多种牌子,不可能平均用力。”

此外,对于洋奶粉出现质量事故,以及香港对于奶粉的严格限购,蒙牛总裁孙伊萍近日在公开场合称,香港奶粉限购对中国乳企来说是机遇。不过,南都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蒙牛的欧世和伊利,这一个多月销量似乎并没有明显增长。

中乳协: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好于进口产品

4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调查报告称:国产奶粉质量优于进口奶粉,同时在价格上,进口品牌高于国产国内品牌近一倍。

为了对比国产和进口奶粉在质量上究竟有何差别,中国乳制品协会近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北京及周边的省会城市的市场随机抽样,共抽检25个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乳粉样品。其中,国内生产的国内品牌13个,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3个,原装进口产品9个,检验指标包括主要营养指标、微生物指标、矿物质指标,污染物限量超标、真菌毒素限量超标等共20项。

检测结果表明,16个国产品牌(包括国内生产的国内与国外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实际检测数值都非常好。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其中一个产品甚至有两项指标不合格,分别是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另两个产品均为钙磷比不合格。此次质量调查总的评价是,国产产品质量好于进口产品。从价格上看,进口品牌价格高于国产国内品牌近一倍。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表示,此次质量调查显示,国产产品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质量均好于进口产品。而且从价格上看,进口品牌价格高于国产国内品牌近一倍。

对于不合格产品品牌的名称,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肯定是知名品牌,但协会不是执法部门,因此不适宜对外公布企业名单。宋昆冈还表示,三个样品不合格的项目都是营养指标,而非安全指标。“但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只要有一个项目不达标即为不合格”。

称乳业新标准“世界最严格”

中乳协表示,新修订的标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第四代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内许多指标“等同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标准,有些指标则是codex没有的,例如乳清蛋白要占蛋白总量的60%,提出了氨基酸模式,乳糖要占碳水化合物的90%等。”

中乳协还指出,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检验手段和能力已是世界先进水平。“四年多来,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的整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稳定可靠,有关机构的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该协会在报告中称。

报告为何与消费者感受相矛盾?

对于上述乳业报告,不少消费者表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相矛盾。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乳业专家穆峰给出了答案。

1检测参照什么标准?

“对于报告中公布的数字我不怀疑,但检测的具体参照标准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检测?覆盖率是多少?”穆峰说,“两会时,农业部称‘99%的乳品都是安全的,只有1%不安全’。这一消息公布后,有99%的消费者不相信这一数字。调查结果与消费者实际感受是相矛盾的,这次大家的感受依旧如此。”

2问题奶粉怎么流入国内市场?

穆峰表示,面对消费者对国内乳业的不信任,现在更应该做的是督促乳品企业做好自控,改造加工工艺。

“相关主管部门现在应该少说多做。出现质量问题的奶粉是怎样通过国家检测流通到市场中的?”穆峰说,乳业报告中检测的原装进口奶粉不合格,海关为什么还要放行让其流通到国内市场?

3原料质量标准与国外一致吗?

对于报告中中乳协所称的“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穆峰说:“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和三聚氰胺时候比是大幅提高,可现在和国外的水平相比呢?”

2011年6月,我国乳业曾陷入“中国生乳标准全世界最差”的争论之中。据了解,卫生部2010年敲定的乳业新国标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欧美标准则在10万个左右。新国标还将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下调至2.8%,欧美标准则是3%以上。

中国乳业四年清整成效显著

中乳协表示,四年多来,中国乳业经过清理整顿,完善法规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原料基地的整顿和改革。对奶站进行全面整顿,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奶站;运奶车辆实施准运证制度;原料乳进厂批批检验,一些大型乳制品企业自有奶源比例达到40%甚至超过60%。所有进口乳清粉不仅要经过入关检验,企业还要批批检验。

国产婴儿奶粉合格率99.23%

协会昨天还强调称,我国目前执行的是婴幼乳粉的第四代标准,“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内许多指标“等同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标准,有些指标则是codex没有的,例如乳清蛋白要占蛋白总量的60%,提出了氨基酸模式,乳糖要占碳水化合物的90%等。”

“凡在国内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无论国内外品牌都要执行这个标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产品同样要符合这个标准”。协会表示,2011、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检国产乳制品样品128240个,产品合格率99.74%,其中婴幼儿乳粉样品12082个,产品合格率99.23%。从实测数据看,产品质量稳定向好。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昨天表示,工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乳制品行业“黑名单”制度。

洋奶粉新规逐渐实施

从五月一日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进口乳品将通过更严格的检疫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进口乳品标注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得提供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等外交途径确认的证明文件。

按照新规,无论《办法》实施之前是否有进口记录,下月起从境外启运的某一产品从某一口岸第一次进口,均视为首次进口。对于首次进口的乳品,进口商或者其人报检时应提供相应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的项目的检测报告,包括标准中引用的食品中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标准。

此产品从同一口岸(指同一直属局辖区)进口的后续批次,视为非首次进口。非首次进口的乳品,报检时应当提供首次进口时提供的检测报告和报检单的复印件,以及质检总局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按乳品种类有别,最少的检测5-6项指标,多的达30多项。

公告特别指出,进口乳品标签上标注获得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应当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

首次进口要提供污染物报告

“美素丽儿”奶粉改标掺假事件、新西兰奶粉二聚氰胺事件……备受家长们“宠爱”的洋奶粉却屡曝出问题。按照新规,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可入境。

此外,自5月1日起,从境外启运的某一产品从某一口岸第一次进口,均视为首次进口,尤其是首次进口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乳基预混料),报检时还要提供微生物、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项目的检测报告。

不合格乳品销毁后要上报情况

一些洋奶粉常宣传在国外有多好,获得多少认证和荣誉,但真实情况消费者往往并不知情。为防止“忽悠”消费者,质检总局特别要求,进口乳品标签上标注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需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证明文件,而这个外交途径指的是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来确认。

新办法还规定,进口乳品商要向公众公布乳品种类、产地、品牌等信息,记录进口乳品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等,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根据规定,需做销毁或退运处理的不合格进口乳品,进口商完成处理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把情况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防止不合格乳品被混装二次流入市场。

此外,当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乳品安全的动物疫病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质检总局可发出风险预警,再依据疫情变化、食品安全处置,评估后调整或解除控制措施。

分析:洋奶粉价格暂不会上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由于检验检疫项目增加,入境审批和检测时间加长,一些销售额比较小的进口乳品商可能会因检测费增加而出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范洋奶粉市场。

进口乳品门槛提高,会不会推高洋奶粉的价格呢?乳业专家穆峰分析指出,对规模大的进口奶粉商来说,占经营成本的比例并不大,不存在成本压力,洋奶粉市场整体价格暂时不会出现波动。

有记者致电询问多家采购、使用进口奶源的奶粉企业、以及进口奶粉企业,他们目前均表示暂时不会涉及奶粉价格的调整。

洋奶粉出事,不代表国内乳企会提升

奶粉质量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难以排遣的集体焦虑。最近几个月来,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奶制品被检出含有双氰胺,这让迷恋洋奶粉的国人骤然一惊,如果连“源自新西兰的优质奶源”也不可靠,难道只能养头奶牛自给自足?

洋奶粉似乎正在走下神坛。在这种关口,国内乳制品企业切莫幸灾乐祸,毕竟三聚氰胺等事件是无法抹去的“前科”。洋奶粉声誉受损,并不意味着国产奶粉的口碑就会自动变佳,就能自动抢占份额,笑傲市场。近期的市场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国内乳企该思考的是,如何重塑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进而一步步收复“失地”?

毋庸讳言,这几年,洋奶粉摧营拔寨,已经神气地占领了一大块中国市场,甚至到了让消费者崇拜的地步。前不久,中国人在乳业大国荷兰“扫荡”奶粉,导致当地婴儿出现“断粮”,迫使不少超市推出奶粉限购政策。抢购浪潮甚至蔓延了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地。这不免使人悲哀。

为什么我们生产不出高质量、满足国人需要的奶粉?或者说,为什么国产奶粉得不到国内消费者的信任?曾有网友调侃,解决食品安全比登天还难。虽是揶揄之词,却也难让人轻松。

解决国人饮奶需求不能一味仰赖洋奶粉,庞大的国内奶粉市场也不能眼睁睁地让洋乳企“攻城略地”。国货当自强,国内乳企、乳制品行业应该知耻而进。广告吹不出信任,自我标榜难有口碑,空想也出不了业绩,激活国人对国产奶粉的好感,惟有立足于精益求精的信念、高标准的要求和实打实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