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篇

教参没把“前”明确译为“北”,但其指应是毋需赘言的,吴小如、苗帮苓等却把“前”译为“南”。那么,“前辟四窗”中的“前”到底是指项脊轩的“南墙”还是“北墙”呢?

就住房习惯来说,人们根据门的位置来确定墙的“前”、“后”,门所在的那面墙被称为房屋的前墙,与前墙相对的那面墙被称为后墙。以前,人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少在房屋后墙上设置窗户,不像现在的高楼大厦前、后墙皆开窗以通风进光。项脊轩“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就表明了门应开在北墙,因此“前”指的是北墙;“前辟四窗”的“四窗”也是开在北面那堵墙上。

笔者认为,有人误把“前辟四窗”中的“前”当作“南”来理解,可能是因其后的“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这句话。日常生活经验会让我们有种定势思维,认为只有“南墙”才能挡住南面的日光。在教学此文时,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也有人把“前”理解为“南”,与持“北”观点的同学争执不息。如果“前墙”是“南墙”,一个“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项脊轩在“南墙”上开了四扇窗子,就会与接下来的“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在逻辑上构成矛盾。凡是居住过北向房屋的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在南墙开了“四窗”,不用“日影反照” 室内就明亮洞然。

刘吉云(《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5期)说:“笔者教此文时就有同学提问:‘室仅方丈,怎能开四个窗户?’笔者告诉同学:‘四窗不是四个窗户,而是在原来‘向’的基础下开一个大窗户,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做两扇窗门。此句应翻译成::‘在前壁(北向)开了一个有四扇窗门的窗子。’”刘把“向”解释为“窗”,理由可能是《诗经》中“塞向瑾户”一句。许慎《说文》:“向,北出牖也”,“牖”是窗的意思。“向”的本义是“窗”,但并不能说明它在《项脊轩志》中作本义理解。刘吉云虽然没有否认窗开在北墙,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把“北向”的“门”当成了“窗”。

归有光在已嵌了门的窄墙上开辟“四窗”,也不应是刘吉云所说的“一个大窗户上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做两扇窗门”。明代作家魏学洢《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魏学洢把“窗”和“扇”分得很清楚,同为明代著名作家的归有光不会分不清这一点。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其狭小不言而喻,因“北向”造成“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归有光才想到在“前墙”即“北墙”开四个窗子,来纳光达明、通风去湿。项脊轩“借书满架”,应是归有光藏书的地方。“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汉书·扬雄传》)中的“阁”就是“藏书室”。这样的“北向”藏书室,如果再在南面墙上开出四扇窗子,怎能求冬暖夏凉?怎能避急风暴雨?因此,这四扇窗只有开在北墙上才能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旧时一般人家的庭堂多为面南背北,为的是屋院阳光充裕。这是因我国位于北半球,房屋面南,从早到晚都能得到阳光的照射。笔者家乡有句俗语:“有钱就盖堂屋房,冬天暖来夏天凉。”“庭中通南北为一”,“旧南阁子也”“又北向”,这表明项脊轩是位于庭院的南部且面北,因此,临窗凭书案的归有光在轩中能听到“东犬西吠”而不是“南犬北吠”;(项脊轩)“室西连于中闺”,“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才能看到“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景象。所有这些都写出了项脊轩的门、窗应立同侧,俱在北墙。如果窗是开在南墙,归有光在窗下闭门静心读书时不可能隔墙“以足音辨人”,不可能在“三五之夜”,抬头看到窗外“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美丽景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2006年11月第2版)之《项脊轩志》的第9注释把“前辟四窗”的“前”释为“阁子北面,因这阁子是‘北向’的”。这种解释是符合文章情理的,也是符合人们认知经验的。

参考文献:

[1]刘吉云《中的几个词句质疑》,《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5期 。

[2]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案;分组;基本环节;《项脊轩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50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无论是在能力培养,还是在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均有明显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重要理念,这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以下是笔者以《项脊轩志》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及感受:

一、从教案到“课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地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没有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成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从“教案”到“课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上来,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课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课案包括三案:预习案、探究案、检测案。学生借助“课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课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课案”上做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课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教学。

二、“课案导学,分组联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 预习检测

课前展示时间一般为5分钟。教师在课前对预习案进行检查,并评分。预备铃后的3分钟候课时间,各小组代表依要求将预习案中出现的大众问题在黑板上展示,课上用2分钟集中讲解。基础知识的预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通过提问、展示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学生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例如,笔者在《项脊轩志》这一课的预习案中设置了《项脊轩志》的作者简介、评价、文体知识、题目详解等知识链接,并设置了字音梳理、重点文言实词解释、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等文言文教学必考题目。同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品读字里行间催人泪下的亲情等内容。

2.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课堂精彩的开始,是检验教师备课水平、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标尺。通过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在《项脊轩志》这一课,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首先,课间循环播放一首充满浓浓爱意的亲情音乐《我爱我的家》。

然后,上课铃响后,播放央视公益广告Family。公益广告广告词附下: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为整个家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地,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早已想挣脱爸爸妈妈的拘束,再次顶撞了唠叨的妈妈。渐渐长大的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这时我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的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早已臃肿。是时候来尽一个子女的责任了,用一双手来保护整个家。做父亲的拐杖,让他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给母亲撑一把爱心伞,为她遮蔽夏日的骄阳。爸爸妈妈我爱你! 家, 有爱就有责任。

启发学生:公益广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导语:亲情可以浓缩在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中,亲情可以通过一首动听的歌传递,亲情也可以满满地装在一间阴暗狭小的百年老屋里。作者为什么会对一间如此普通的仅可容一人居的书斋如此一往情深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来感受浓浓的深情。

教师创境激趣虽然时间短,但对每堂课学生学得是否和谐、高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适当地进行点评总结,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

3.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最核心的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坚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也就是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关键地方画龙点睛。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每个过程。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了,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民了。一些复杂性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课题总结或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小组也成为学生充分互动、相互感召的学习共同体。

在探究案中,笔者设置了4个逐层深入的问题:

(1)本文的文眼是哪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点明情感。)

(2)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写了哪些可悲的事?经讨论可知

喜事:①小轩修缮后的喜人变化。②夫妻欢乐。③轩遭四火,得不焚。悲事:①叔父分家,分崩离析。②老妪口述先母的言行,对亡母的追念。③回忆祖母的关爱、赞许和期盼。祖母去世,遗物犹在;睹物思人,无比悲伤。④轩“四遭火”,劫难多发。⑤补记亡妻。昔日“时至轩中”,学书植树,两情依依;如今,琵琶“亭亭如盖”,妻子已再无觅处,物在人亡。

在小组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到“闭门苦读”也算是一件可悲的事,就这一问题,班级展开深入讨论,教师适时补充。“小老师上讲台”的精彩点评使学生活动达到高潮。

然而,语文教学仅仅完成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笔者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因此,笔者设置了探究最后一题:本文最为人称道的是结尾,作者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做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进而归纳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亲情教育可以感化学生的心灵。“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睹物思人,哀思不绝。这一句话,托物寄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进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同时,以本题为例,还可以归纳出归有光散文的特点,这又实现了语文工具性的作用。经学生讨论可知,归有光的散文在选材上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文笔自然亲切,清淡朴素。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传神,有诗一般的意境。

4.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升华情感,让学生理解“悲喜交加,是为人生”的深刻意义,真正地做到让这美好、高尚的情感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5. 当堂训练,学以致用

教师以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研讨本词和《项脊轩志》有何相似之处。设置该题是为了讲练结合,紧扣本文的学习目标,巩固本节重难点。

在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组内分工要明确,要启动互帮、互助、互学机制,出现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责任帮扶,不留死角。教师通过这两个板块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同时,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的核心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 具有可调节与兼容优化性:“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程序的操作,可根据各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教师、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教学笔记,课后进行总结。“课案”兼容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才能,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修改、优化“课案”的知识结构;调整运用能力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课案”;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学生借助“课案”,而不拘泥于“课案”,可以从教师、学生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课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3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政治追求。归有光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祖上曾做高官,他祖母的祖父夏昶在宣德年间做过太常寺卿,但到了归有光时代:“自吾祖及父而外,贪鄙诈戾者,杂出于其间。……贫家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归有光《家谱记》)一个偌大的家族归于解体:“内外多置小万,墙往往而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族的没落,家庭的解体,让立志振兴家业的归有光有了无限的感慨,他痛惜家族中的败类,痛恨自己的无能。文中祖母的嘱托:“‘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呼?’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但归有光自认为自己功业无成,“令人长号不自禁”,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钱谦益撰《震川先生小传》云:“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家之书,浸渍演迤,蔚为大儒。”他特别喜欢司马迁的著作,有着经世济国的雄才抱负,但命途多舛,直到六十岁,才中进士。做了一点小官,虽在任内尽心尽力:“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表现出为官的才能,但为时已晚,六十六岁就死了。空有满腔热血,空有满腹经纶,末路英雄找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曾在《乞休申文》中说:“职少以虚名在海内,晚叨一命,实不敢苟且以负国家委任,圣贤训诫天下士大夫之属望,”这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他自小就立下的,一旦有机会就尽情施展,但官运不济,不得不屈居民间。

项脊轩是归有光精心营造的读书之所,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以“项脊”作为轩名,本就有纪念先祖之意(他的先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余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从中可以看出为了振兴家运,他是多么的刻苦勤勉。又小又破又漏且阴暗的项脊轩,经他一番改造,“室始洞然”,“亦遂增胜”,乃至“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溢漾其中的是惬意,是自得。在其间有母亲的疼爱、祖母的勉励、自己的勤勉,就连他的妻子也对项脊轩倾情有加,回到娘家亦津津乐道自己那在其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如意郎君。眼看着,一颗政治新星将冉冉升起,家业可振,大任可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指日可待,虽说满架之书是“借”的,谈笑之间没鸿儒,只有“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虽说“轩东故尝为厨”,“轩凡遭四火”,人来人往,“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里本来就不是读书之处,连刘禹锡的“陋室”都比不上,但“吾家读书久不效”的振兴责任,已如历史般地落在了他的肩上。在轩中他“俯而读,仰而思”, 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也确实成了“宿学大儒”。但“久困郡邑”(钱谦益《震川先生小传》)的命运就是他的归宿。《项脊轩志》的前半部分写于他十八岁时,三十多岁后再来续写,该文莫不是他命运的谶纬之言?但其中的勃勃雄心自可寻鉴。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文人寒窗苦读的政治理想,“万里觅封侯”是终极追求,为了这个理想和追求,多少人皓首穷经。在项脊轩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归有光,“喜”的是有了一个可供读书的处所,鲲鹏展翅可做依托;而“悲”中亦有励志的成分,母亲早逝但母爱可忆,大母厚望可资凭依。十八岁时虽说归有光还功业未成,不能实现祖母的嘱托,但来日方长,只要努力,犹可追索“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祖母、母亲、妻子是文中描写的三位女性,虽着墨不多,但温柔之情、嘱托之意、家庭亲情溢漾其中。即使是没正面出场的用墨最少的母亲也别具神采,作者写的是母亲对归有光姐姐的关爱,并没写到自己所享受的母爱,但母亲对姐姐是如此的关爱,更何况是对寄予厚望能振兴家运的归有光呢?但“余方孺慕,天夺吾母”(归有光《亡儿曾羽孙圹志》),归有光还来不及品享母爱就失去了母亲,是祖母把他带大。这种不直接写母亲的关爱,顾左右而言他的笔法,彰显了母亲对自己的温情与厚爱。妻子是从小失

怙的归有光精神栖歇的幸福港湾,如果说十八岁前的归有光只是懵懂地知道家道中落的痛苦和光耀门庭的家庭责任与使命感,成年后的归有光,尤其是处于而立之年的他,科场屡屡失意,官场遥遥无期,聊以的是娶得红颜知己,以慰籍被辛酸和坎坷折磨得伤痕累累的心灵,那“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文中虽寥寥数语,但夫妻恩爱、琴瑟和谐的画面跃然纸上,而妻子的突然去世,无异在他未愈的伤口又撒上了一把盐,院子里那棵枇杷树,“吾妻死之年亲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而人却阴阳两隔,此种伤痛用“令人长号不自禁”岂能表达?文章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可以说这篇短小而隽永的文章,其中寄寓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深沉的使命意识,而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又是对失意者生命无意义的阐释。这其中有自命不凡的奋斗,有屈从命运的无奈,有理想显现的喜悦,有命途多舛的悲叹。正如清人姚鼐评论的:“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清人王锡爵也说《项脊轩志》:“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姚鼐、王锡爵们更能参悟其中三味。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4篇

这学期我们学习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我在讲《项脊轩志》的时候,参看了几篇优秀教案(在“中学语文资源网”也可查到《项脊轩志教案》),发现教案对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纰漏。

归有光,明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即公元1507年1月6日)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可谓命途多舛。作者在19岁时完成此文前四段,之后五年作者补记后两段,他当时应该是24岁。教案在分析第三段时是这样写的:“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后面的教案中还分析:“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上文中分析了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原因,果真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归有光的简历:

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开始读书;

1513年(8岁)丧母;

1524年(19岁)写作此文前四段;

1528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丧妻,迁居之前,补记后两段;

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生徒数十百人;

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去世。

教案分析作者大哭的原因一是“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二是“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但是从作者的经历不难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19岁,后两段是五年后写完的,当时可能刚刚参加科举,这样的年龄参加科举失败是很正常的,作者还没有尝到科举路上的坎坷艰难,更谈不上怀才不遇和有负祖母期望。唐朝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学生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探究海子的孤独悲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一首充满着温情和热爱的诗,但细细品读此诗就能在这温情和热爱下,发掘出作者的孤独和悲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材,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充满了热烈的期望,满怀信心地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平凡人做的平常的事: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并且用“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设了一个开阔、浪漫、温暖的境界,散发出暖融融的、温馨的幸福气息。但是,诵读之下、羡慕与向往之余,又让人心生疑惑:“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就不幸福吗?甚或今天的生活是不幸的呢?在此可引导学生品读分析“从明天起”这句话。“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对今天是不满意的,甚至说今天是不幸福的,所以才向往幸福,才热烈地期望从明天开始能够得到幸福、过得幸福;再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明天就一定能幸福吗?仅仅是定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作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就一定幸福在握吗?幸福不是超市里待售的物品,今晚决定了明天就可以买到。所以,指导学生反复地品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可以探知作者在这样热烈的期望下,只是表达了一个苍白的愿望,表达了一个无法实现却又让人心生向往的心愿,可以在平实的语言下,读出作者深藏着的不幸与历经挣扎的悲痛。

诗歌的第二节第一、二两行,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生活及其温情的向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积极、幸福、愉快的形象,好像一个抑制不住快乐的新郎,正在急忙地向亲人分发喜糖,让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其实,这一虚构的场景遮盖不住今天的失落与悲凉。“从明天起”,为什么不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呢?如果你感到幸福,任何时候你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今天就做一个幸福的人呢?从明天才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今天的不幸福。从明天起就能享受幸福,就能让大家分享幸福,可见诗人对幸福的强烈渴望和“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心愿。

那么,作者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喂马,劈材,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作者向往的幸福只是一种普通平民过的普通平凡的生活,只是一种原始的淳朴的农村生活,这是多么简单的心愿啊!但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这种回归大自然的生活也是可望不可及的,犹如茫茫暗夜里的游子对着远方的灯火产生的一点遐想而已。

诗人不能做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也不能从“做一个幸福的人”当中获得幸福,因为诗人挣脱不了今天的孤独、挣脱不了现实的惨淡。诗人在最后一节中对“陌生人”祝福,祝愿“陌生人”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这本是博大的胸怀,是对尘世凡民的矜悯,细读此句,仿佛施粥济贫的场景在目。但是,在这大慈大善之下,诗人掩饰不了心中覆盖生命的悲凉与巨大的绝望,诗人在祝愿世人都获得幸福之后,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强烈渴望的幸福,只用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把自己彻底地扬弃在幸福之外。

在指导分析以上内容之后,可以再总结自己对这首诗总体的感受:作者是一个积极阳光的人,但是从“我只愿”三个字,就解读出了诗人对自身孤独命运的体认与自甘弃逐的心愿,看出作者内心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追求失败的悲伤。品读这样的诗歌,体悟这样的悲情,难免不泛起层层的泪光,因为,在这样单纯、明朗和温暖的词语下,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藏着的孤独和悲伤。

二、指导学生阅读《项脊轩志》,探究归有光的振兴悲情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同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项脊轩的叙述和人物对话的描写获得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情感的挖掘。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文章被删掉的一节“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与作者自谓项脊生、赋书斋为项脊轩的做法都表现了作者重振家业、光宗耀祖的抱负。但理想与现实之间不但有较远的距离,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崎岖和磨难。细读此文就可以品出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无限酸楚与悲辛。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从作者的表述来看,项脊轩只是一个破败不堪、昏暗潮湿的陈年小屋。因为“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不谓不小;“尘泥渗漉”不谓不破;“雨泽下注”不谓不漏,即使“稍为修葺”也仅仅是“使不上漏”而已;“室始洞然”也仅仅是光线稍亮而已,要说这小屋子的条件如何好如何让人喜爱也未免自夸了些,所以从常人的角度,是不会喜欢这间小屋的。但作者字里行间却透出由衷的深情与怡然,“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的不是闲逸之乐,也不是高雅之情,而是一个年轻的学子面对光明前景的奋发砥砺之志。能有这样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任满怀豪情的心在书海遨游,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作者在这里表现出的情感自然是昂扬奋发的。只是伴随这奋发图强、复兴家业的理想的竟然是家道逐渐的衰落。“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以窥见归家家业的盛大,而“迨诸父异爨”表现出的分锅而食已知大家庭再难以维持,“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大家族不但分崩离析,由篱为墙的变化也表明了家族成员之间只能各自保全自己。家族的衰败与隔离伤害了归有光的家族自尊心,也激发了他重振家族的豪情。作者借祖母“竟日默默在此”的问话就表露了一个封建士子复兴家业、光宗耀祖的抱负。祖母的寥寥数语袒露了作者的心志,而祖母又持一象笏至并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也流露出封建家长对重振家业的无限希望。作者自己的抱负与志向不通过自己表露出来,而是通过祖母的言语表露出来,从中可见作者的用意:重振家业不只是我归有光的追求,而且是归家先辈给予的重任和期盼。文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成年男子,怎么会在书房里“长号”?是什么使作者在此痛哭流涕?结合前文可以揣摩,作者此时的痛哭自然不是因为过于思念祖母,而是功名未举,重振家业的梦想破灭后、那巨大的失败感使作者悲从中来、且不能克制自己而 “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分层次教学 微课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33-01

近年来,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成为促进国内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翻转课堂”的变革进程。“翻转课堂”在理科的教学中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而在语文教学中还未有比较成型的案例。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以《项脊轩志》为例来浅谈一下。

一、《项脊轩志》自主学习学案设计

(一)使用说明

本学案内容同学们可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完成。

(二)教材自学

1.大声朗读了解作者、背景、“志”文体特征;2.对照注解朗读课文,将字音和重点词标注在课文中;3.借助工具书订正下列字音(字音略);4.边读课文边读课下注解,进一步理解文意;5.跟随平台视频有感情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多可悲”的情感;6.完成下列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知识略);7.能力提升(1)解释加点词的活用(略);8.能力提升(2)一词多义“顾”“置”“而”“之”;9.整体感知:《项脊轩志》作者围绕“项脊轩”写了哪些家庭琐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10.微课助学:微课1,微课2,微课3;11.合作互学(要求略);12.在线测学:完成网络平台1―7题。

二、学案解读

1.题目1―9是这一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自由的选则,没有必要全部完成。这样的要求首先减掉了学生的思想包袱,可以轻松地投入学习;再者,学生完成自己有能力完成的内容后,更愿意尝试一些对他而言可能有挑战的题目,从而在自学内容的完成质量上有了保证和提高。

2.题目10是老师精心录制的三个微课。这三个微课适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完成的内容来有选择地观看视频,并可以对不理解的反复看,也可以看更高一层次的视频,提高自己的能力层次。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下,这样多个不同层次微课的设计,实现了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多层次学生的分层次教学,这是传统的PPT屏幕教学所不能实现的。

3.题目11是学生在自习课堂上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合作互学,共同提高。

4.题目12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一个在线检测,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线检测是电子表格的形式,学生的答题数、正确数、错误数、连续正确数以及答题总时长都记录在单元格中。这样,电子表格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且直观的数据,让我们了解到哪名学生遇到了困难,以及在哪里遇到了困难,这样一张电子表格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的实质。科技再次让课堂变得更为人性化,让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并关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三、文学素养的培养

语文是语言类学科,具有交际和人文熏陶的作用。翻转课堂如何不失文学味?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也是语文科实行翻转课堂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的探索。

1.文学诵读。自学教案设计1―5这些环节的设置都是以诵读的形式进行的。在读的形式上有朗读、视频听读、跟读、文本研读、品读各种形式。另外,在正课课时,还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在学生朗读时,老师精心选择了背景音乐和相关的图片联播,这样能营造出更浓厚的意境。老师也给学生范读,课堂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情感和美学的培养上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

2.微课制作。网络微课视频的设计不仅要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作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是文学情景的营造。这三个微视频在内容上涉及作者身世、有关亲情、爱情、细节描写的诗词、作者文中词句的解读等;在形式上,视频、音乐、图片、动画并存,有作者简介视频截取、央视《项脊轩志》电视散文片段、石进钢琴曲,还有我自己制作的视频图片联播。充分营造意境,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来,耳濡目染地接受人文的熏陶。

3.阅读推荐。读书除了学习知识,接受精神陶冶外,还有对学生一生都重要的事就是爱上读书。在正课课时的安排上我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文章和诗词名篇。如《民国风度》、胡适《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 》、岑参《逢入京使》、张籍《秋思》等。从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读书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变化中的需求,被动的学习方法早已过时,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更加积极主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教育无需强迫,也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任何填鸭式教育方式只会让人们头脑空空、一无所获。”翻转课堂是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教育模式,科技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个性化,它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的责任感,重新唤醒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它不仅适用理科,文科的教学借助它也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余不尽”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留传至今,给人几多感怀,几多深思,也给人几多启迪。教学之余再咏此诗时,不由得对牧童肃然起敬起来,敬就敬在那“有余不尽”的回答艺术――遥指杏花村。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陷入“填鸭式”“满堂灌”“教授式”教学的误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的思想成了老师的跑马场,试想,这样教出的学生有多少人能有强烈的发现问题,开拓创新的意识呢?他们能有多少时候是处于既获得知识,又身心愉悦之中呢?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果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放,贻害的只能是学生。因此,我们不妨放下架子,低下头来,学一学牧童的引导艺术,做一个“牧童式”的教师吧!

下面就先来戏解全诗,浅谈“牧童式”的“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又是一个“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预示着或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只要不是旁观者,都会触景生情,而感情又是复杂多样的,尤其是那孤身独行,离家在外而又愁绪纷纷的行客;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思也绵绵,雨也绵绵时,便急于想寻找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更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这是孔子所说的“愤”和“悱”的境界。避雨需要雨具,荡舟需要船桨,求知需要教师,那就去拜师吧;借问酒家何处有:行人问路是主动的,不是牧童拉住行人说你要喝酒吗?那就喊“请你喝酒,喝好酒,上勒!”分明有做广告拉客的嫌疑,行人未必真的能理你。主动问询还是被动填压,其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而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中有多少人能像行人这样主动问询的呢!这一方面有学生羞于问或懒于问的因素,还有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有问题;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小放牛》那首歌中,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牧童将手一指:“您顺着我的手儿瞧!”同样,杜牧这首诗中的牧童也是将手遥指杏花村。牧童将手一指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望见了怎样的“杏帘”“酒幌”,找到了老窖还是佳酿,能否获得避雨、消愁两方面满足和快意,他把这些都付与行人想象,为行人留下了比诗篇字句所显示的更广阔得多的想象空间,有余不尽,耐人寻味。教师是不是也该学一学牧童呢!

假如根据新课标来仿写杜牧这首《清明》诗来表现目前教学现状和努力方向的话,不妨这样写:新课改下语纷纷,教师学生欲断魂。借问语文怎么讲,当学牧童遥指村。这种“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落实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老师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还体现在教者的教学观念上。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的自主意识无法唤起,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得到满足。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必须改革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机械接受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同时还需要改变接受性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统治课堂的局面,引导学生采取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未来学家对未来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三条:一要学习对明天有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会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本领――会创造的本领。

二、设置“愤”“悱”情境,让学生跃跃欲试

“有余不尽”还体现在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一定的激励性、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冲动。

例如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针对归有光散文的语言风格“质朴细腻,具有诗意”的特点作如下的引导:文中对项脊轩周围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细腻,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作者笔下的项脊轩风景如画,如换用诗的形式来传达,岂不更佳?”请同学们根据作者所绘之境,写一首小诗。同学们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同学们写出了一首首精彩的小诗。其中有一首这样写:

项脊轩

兰桂竹木植于庭,

旧时栏亦增新。

明月半墙风移影,

偃仰啸歌抒真情。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8篇

一、吟中悟

南宋词人周密说“三分诗,七分读”,此处的“读”可以泛指阅读理解,也可以特指诵读体悟。其实,诵读是领会把握作品思想精髓的基本方法。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自己之口,如出自自己之心。”但高考指挥棒作用下,读书声被习题训练替代,而渐渐淡出课堂,学生无心细细品读咂摸文本。

诵读形式有很多,教师范读、录音范读、配乐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不一而足。不管哪种诵读都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进入到文本世界中。用心诵读,既可以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体验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然,诵读不是一味拿腔拿调地出声,而是用出声的方式演绎“心声”,所以,初步的内容理解是诵读体味的前提。如《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诵读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内容及蕴含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整体情感。这段文字主要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修饰后的“可喜”之处。“喜”是这段文字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借书满架……珊珊可爱”一句中作者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写老屋原先“漏”、“暗”弊病的语句仅是为后文写“喜”做铺垫;“杂植兰桂竹木”是作者对老屋的修饰,又能“增胜”,故而暗“喜”。大体了解整段文字的内容和情感脉络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理解进行诵读处理,并且诵读时思考体悟作者“可恼”、“暗喜”、“可喜”的心理情感变化。如有的学生诵读“恼”时语速慢、语音低、语气弱,诵读“暗喜”时语调稍稍上扬,到“可喜”时语速增快,语音加大,充满激越之情,将作者内心自豪、惬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本段文字多用四字短句,整齐中又稍有变化,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朗朗上口,如高山流水一泻而下。屋、墙、日、树、书、鸟、月、影等多种景物一一登场,构成了一副月夜喜读图。面对如此熟悉的景和物,江南学子读来如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各有情怀不同。如此反复吟咏,学生不但玩味了一段古代经典美文,更对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恢复唐宋散文传统,力主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有直接体会。

二、疑中悟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是极其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疑从何来?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示范,培养学生平中见奇、奇中见疑的思维习惯和见疑、析疑、释疑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感悟有前后比较,有对错优劣之分,有认知渐进的过程,因而体悟真切可感。

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第二段,读前要求学生用质疑的眼光审视这段文字,看谁能找出有意义的话题。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果有学生质疑:本段共写两件事,分别与亡母、亡祖母有关,但作者的情感反应却相差甚远:思念亡母,“余泣”;思念亡祖母,“长号不自禁”。泣,无声或小声哭;号,拉长声音大声哭。难道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深得多?

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在疑问中体悟和思考,并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对亡母的怀念是在母亲去世多年后由家中老妪的一两句话引发的,作者有感触,但显然不浓烈。祖母也非新丧,引起作者强烈反应是祖母的喃喃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老祖母当年的关怀、期望与鼓励。加上用先祖太常公的象笏激励,更可见其情真意切。回顾往事,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先祖母的怀念,其中更多的是对先祖母的愧疚之情。归有光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补苏州府生员,其后屡试不中。写这篇文章时,作者仍是童生身份,未能完成祖母生前愿望。如今想到祖母当年的殷切期望,两相对比,怎不叫人心痛欲碎?与其说作者是悲祖母,不如说是悲自己,悲叹自己未能高榜得中,重振门庭,因而作者“长号不自禁”也在情理中了。

由文中一处疑问,经教师启发,学生展开热烈讨论,能从中获得深刻的体悟。文章讲理方能动人,但文中很多理让我们忽略掉了,因此文本阅读才变得机械、肤浅,课堂索然寡味。让学生沉到文本中,从有疑处入手探求是很好的体悟契机,正反、矛盾、悬疑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求证兴趣,让学生游弋于文本之中,感悟于文字之间。

三、移中悟

归有光散文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语言之外”。从源头上说,归氏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且把家庭琐事引到文章中,扩大散文的表现范围。其叙家人之谊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读写本一体,深入挖掘体悟归氏散文的特点对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无疑大有裨益。笔者曾尝试将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巧妙迁移,收效明显。如学生挑出了《项脊轩志》中最能体现归氏散文语言清淡而意蕴悠远特点的段落: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一个个典型的日常生活场景,夫妻共处、妻死室坏、复葺外居、庭树如盖,一幕幕场景在归有光笔下变得简单灵动且富有真情实感。生活中真能触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未必是宏大的场面、铿锵的言语,有时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一个简单的场景。笔者让学生模仿《项脊轩志》,要求用简单的语言刻画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感人场面,以此让学生体悟归氏笔法。学贵有样,本来疏于凭借描摹场景抒发真情的学生此刻有了真实体悟。下面是本班张同学的一段文字:

姐姐今年18岁,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寄800元给我作生活费。去年暑假我去广州看望姐姐。姐姐一眼看到我,喊了声“弟”,便像个小孩子一样伏在我身上哭了起来。陪姐姐在广州玩了两天,姐姐欢蹦乱跳像只春天的小燕子。这只小燕子唧唧喳喳地非要给我买这买那,而且从不讲价。临走那天,正是台风侵袭广州的时候,姐姐打了伞送我,大风掀掉了雨伞,姐姐索性扔了雨伞牵着我在雨中走。车来了,姐姐看我上车,她在雨中哭得一塌糊涂,瘦小的肩膀一上一下地抖动着。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伸手向姐姐喊:“上来吧,和我一起回家!”姐姐说:“我回去了,你的生活费谁寄?”姐姐只是哭,死命也不肯上车。车子启动了,看不到姐姐了,望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姐姐泪流满面的样子塞满了我的脑子,我紧紧攥着拳头,狠狠地打自己,我是天底下最没出息的弟弟!

这是一段简单得近于寒碜的文字。生活窘境中的姐弟重逢两天,可写的事很多,而作者只截取“雨中分别”一个重要场景(上文中加黑字体部分),将兄妹困境中的亲情和弟弟的自责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场景都是一笔带过。瞻顾归氏笔法,两文都源自生活,情感真实,渲染适度,感人的情愫跃然纸上,足见古今文法一理。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9篇

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上,往往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放得太开,“放羊式”教学,学习处于无序、无法、低效的状态;二是收得太紧,牢牢牵着学生鼻子走,和必修教学区别不开,忽视选修教材在拓展、探究、提高上的要求。“放”与“收”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自然是相得益彰。

一、教材处理放中有收,着眼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

选修是对必修的拓展与补充,选修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选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选修课的地位决定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收放结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必须以建构学科知识为着眼点和课堂内核。

《项脊轩志》在《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清兵卫与葫芦》在《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五单元,单元话题是情节,单元目标着眼于学生关于古代散文和外国小说鉴赏的知识建构。赏析散文中的形象与情感,赏析小说的情节,是必修模块课堂已经讲过的东西,但在选修模块中,单元知识与话题对赏析内容作了规定,相对必修,规定更加具体,这就是选修模块在教材处理上的“收”。关于“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教材表述为“感受生活气息,感受其中的情趣,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这些表述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对老师而言也是比较虚无不好操作的,将其转化为“形象鲜明”和“景物生动”,并在赏析鲜明生动的形象过程中感受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趣与浓郁的亲情和深沉细腻的爱情。

二、教学过程收放自如,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赏析《项脊轩志》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个字词、某一句话、某处描写进行点评并交流,但是老师还可以巧用教师点评、追问、补充等方式带领学生将鉴赏进一步深入。也就是说不仅做到了眼中有学生,还做到了眼中有教材。比如学生点评“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从中读出家族衰落、礼法崩坏的悲哀。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读前几句,板书“爨”字,并解说这个字的构成,帮助学生理解“异爨”即为分灶头,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为大家族的分崩离析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隔膜的悲哀。“爨”字的解读简洁而形象,一个繁难的汉字顿时栩栩如生,解除了文言文学习中文与言的隔阂,使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化味,将学生的鉴赏引向深入。这就是教师适时恰当的“收”的作用。随着学生的鉴赏,老师适时加以小结:景物形象生动——以景传情,人物形象鲜明——以琐传神,并在最后对本文作出了“事琐细、象鲜明、语简淡、情至真。文贵鲜活,时间就是最好的试金石”的评价,可谓卒章显志,亮明“鲜活”这一单元话题。这一环节让整节课形散神聚,让学生的放有了目标和归结点。

赏析《清兵卫与葫芦》则是先收后放,这也是这节课的内容决定的。因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鉴赏情节的摇摆,但是学生对“摇摆”的概念比较陌生,因此,老师要在理论引路上下足功夫。首先学生齐读概念,然后教师解说概念。老师还可亲自示范,选择文中两个典型的情节摇摆——错看葫芦和介绍教员的喜好,分别解说摇摆的两种类型:放慢速度和宕开一笔。这是必要的“收”,没有这一教学环节,后面的“放”便无从展开,或者只能无效展开。

三、学习方法灵活多变,以放开为主

《项脊轩志》一课可让学生自主评点,展示评点成果;《清兵卫与葫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课文中的情节摇摆。前者的点评,学习时间集中在课外,老师已经布置了相关学案的学习,课堂主要用于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后者的合作探究在课内。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了一些问题,通过交流展示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也及时暴露出认识上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选修模块,全都是文学作品,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非常多的,更需要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使不同的观点得到交流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互相启发,从而产生更新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高中 尝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中均占有很大分量,因此,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功利性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过度讲究字字落实,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机械地学、被动地练,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往往肢解了传统文言经典名篇的美感,使那些感动千古以来无数志士才人的佳作名篇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1]。其结果必然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学生惘然无所得。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从而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自身的阅读和感悟来吸取知识,感悟作品的内涵,不断提高对文言文鉴赏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精神素养。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本身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并且调动一切有效的资源,进行调配、整合、加工,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使课堂活色生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首先,是整合教材资源。教材的编排有它固有的模式和要求,但是,课堂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

例如,在讲授苏轼的作品时,为贯彻“专题研究”的新式教学理念,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入思考和把握,笔者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四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整合后发现,虽然前后《赤壁赋》是散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诗歌,但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创作的,有一定的共性,这样整合对学生更具体、更全面地领悟苏轼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的思想变化,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同时,在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维度上,还能达到以诗解文、以文解文的目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从文体教学角度观之,这种整合还有利于获得新的视角。

其次,是整合教辅资源。在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苏轼生平介绍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名家的诠释来取代教师苍白乏味的讲解,还把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苏轼》相关视频放在教室的计算机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同时印发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评论性文章作为早读材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前赤壁赋》作为重点鉴赏的篇目,在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诵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反复对课文进行诵读,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之前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写作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接触文本时能够快速入文,并且更加自信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时的从容不迫、乐观自信和坦荡的胸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被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所深深震撼。

再次,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当学生有了较为成功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会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鉴赏其余的作品,并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又能节约课时,提高课堂的效率。

至于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子,则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进行,尽量让学生在既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并在课后设置练习题或测试卷来进行检查,有时也会在专题讲授完毕后,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二.创新学法指导,促成读写互动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也要倡导读写结合,以文言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来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笔者这里所提及的写作并不是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而是让学生以文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片段式的小练笔,让他们对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在训练中获得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会把一段文言文的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再让他们对照原文,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表述是否恰当,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往往一段枯燥的文段就可以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时候笔者也会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相应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在讲授《六一居士传》的时候,因这篇文章写法特殊,表达饶有趣味,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联想到学生的微信昵称、QQ签名五花八门,离奇古怪,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用文言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微信昵称或QQ名名字的由来,结果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写出了不少基本符合文言表达规范的幽默诙谐的段子。

如刘梓容同学的微信昵称是“安之若素”,她写道:余之网名“安之若素”是也。所谓安之若素,即安余心于四海,不忧不喜,不骄不躁。余之心易受困于世俗,乃为此名,以使余心安,以明余之志也。安之若素,非常人可达也。余为此名,无它,亦希余得超乎常人,而不橐黄接怪人也。

又如吴思淇同学这样诠释他的微信昵称:吾尝数易其号,以昭吾之所好,然为吾志之,三号耳。一号曰:临窗画楼,半生清欢。或曰:“此号何谓也?”吾答曰:“于水亭之上,临风而立,闲适处之。于楼阁之中,赏湖水粼粼,修心养性可也。可谓偷得半生清欢,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故号此。”一号曰:尺素流年。时间如流水,水过无痕,而镌刻吾心。吾正值弱冠,而流年逝去之体悟与日倍增。故吾为此号以勉自。一号曰:小轩窗。苏子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此苏子悼亡妻子之所作也。吾感其情深,悟其痴念,故取号“小轩窗”。

这些小练笔虽然表述还比较稚嫩,但已可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文言的语感和表达习惯,反过来也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感知能力。

三.抓情感契合点,提升学习层次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篇章抒情性较强,或者记叙抒情兼具,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的情感词句,或许有助于学生准确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

比如,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既简笔勾勒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更将笔墨铺陈在由此而引发的慨叹中。前后两部分均有明显的情感词句。可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的情感,再由此去逆推,寻找情感产生之由。抓住了集会“信可乐也”,则不难将前一部分的记叙中足以使人生“乐”的因素一一找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一浮现。学生在寻“乐”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对盛会盛况的体验。而抓住“岂不痛哉”,则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何情绪有如此流转?不难去寻觅文中由乐而思考人生的部分,进而寻求答案。

再比如《项脊轩志》一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围绕项脊轩这个书房,朴实地截图生活细节,展现了对家庭变故,及关系亲近的几位女性的感喟与追念。这篇文章中间部分,学生容易找出一个总结情感的过渡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则可根据此句,寻根溯源,将全文各部分的记叙串联起来。在寻找可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项脊轩翻新后的样貌和雅致,在宣召可悲部分,学生仿佛经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几个细节,一一体会祖母的疼惜,母亲的关爱,妻子与其的琴瑟和鸣,以及妻子早逝之后作者的心灰意冷。带着情感词去解读其经历,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寻找并获得共鸣。

可见,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阅读中,通过情感词句来回溯相关片段的做法,可以更好理清脉络,体味情感,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层次理解,涵养中华古典文化情怀。

总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图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尝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中均占有很大分量,因此,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功利性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过度讲究字字落实,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机械地学、被动地练,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往往肢解了传统文言经典名篇的美感,使那些感动千古以来无数志士才人的佳作名篇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1]。其结果必然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学生惘然无所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从而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自身的阅读和感悟来吸取知识,感悟作品的内涵,不断提高对文言文鉴赏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精神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本身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并且调动一切有效的资源,进行调配、整合、加工,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使课堂活色生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首先,是整合教材资源。教材的编排有它固有的模式和要求,但是,课堂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例如,在讲授苏轼的作品时,为贯彻“专题研究”的新式教学理念,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入思考和把握,笔者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四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整合后发现,虽然前后《赤壁赋》是散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诗歌,但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创作的,有一定的共性,这样整合对学生更具体、更全面地领悟苏轼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的思想变化,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同时,在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维度上,还能达到以诗解文、以文解文的目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从文体教学角度观之,这种整合还有利于获得新的视角。其次,是整合教辅资源。在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苏轼生平介绍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名家的诠释来取代教师苍白乏味的讲解,还把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苏轼》相关视频放在教室的计算机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同时印发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评论性文章作为早读材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前赤壁赋》作为重点鉴赏的篇目,在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诵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反复对课文进行诵读,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之前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写作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接触文本时能够快速入文,并且更加自信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时的从容不迫、乐观自信和坦荡的胸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被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所深深震撼。再次,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当学生有了较为成功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会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鉴赏其余的作品,并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又能节约课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至于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子,则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进行,尽量让学生在既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并在课后设置练习题或测试卷来进行检查,有时也会在专题讲授完毕后,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二.创新学法指导,促成读写互动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也要倡导读写结合,以文言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来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笔者这里所提及的写作并不是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而是让学生以文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片段式的小练笔,让他们对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在训练中获得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会把一段文言文的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再让他们对照原文,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表述是否恰当,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往往一段枯燥的文段就可以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时候笔者也会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相应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六一居士传》的时候,因这篇文章写法特殊,表达饶有趣味,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联想到学生的微信昵称、QQ签名五花八门,离奇古怪,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用文言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微信昵称或QQ名名字的由来,结果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写出了不少基本符合文言表达规范的幽默诙谐的段子。如刘梓容同学的微信昵称是“安之若素”,她写道:余之网名“安之若素”是也。所谓安之若素,即安余心于四海,不忧不喜,不骄不躁。余之心易受困于世俗,乃为此名,以使余心安,以明余之志也。安之若素,非常人可达也。余为此名,无它,亦希余得超乎常人,而不为一平庸之人也。又如吴思淇同学这样诠释他的微信昵称:吾尝数易其号,以昭吾之所好,然为吾志之,三号耳。一号曰:临窗画楼,半生清欢。或曰:“此号何谓也?”吾答曰:“于水亭之上,临风而立,闲适处之。于楼阁之中,赏湖水粼粼,修心养性可也。可谓偷得半生清欢,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故号此。”一号曰:尺素流年。时间如流水,水过无痕,而镌刻吾心。吾正值弱冠,而流年逝去之体悟与日倍增。故吾为此号以勉自。一号曰:小轩窗。苏子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此苏子悼亡妻子之所作也。吾感其情深,悟其痴念,故取号“小轩窗”。这些小练笔虽然表述还比较稚嫩,但已可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文言的语感和表达习惯,反过来也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感知能力。

三.抓情感契合点,提升学习层次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篇章抒情性较强,或者记叙抒情兼具,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的情感词句,或许有助于学生准确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比如,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既简笔勾勒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更将笔墨铺陈在由此而引发的慨叹中。前后两部分均有明显的情感词句。可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的情感,再由此去逆推,寻找情感产生之由。抓住了集会“信可乐也”,则不难将前一部分的记叙中足以使人生“乐”的因素一一找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一浮现。学生在寻“乐”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对盛会盛况的体验。而抓住“岂不痛哉”,则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何情绪有如此流转?不难去寻觅文中由乐而思考人生的部分,进而寻求答案。再比如《项脊轩志》一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围绕项脊轩这个书房,朴实地截图生活细节,展现了对家庭变故,及关系亲近的几位女性的感喟与追念。这篇文章中间部分,学生容易找出一个总结情感的过渡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则可根据此句,寻根溯源,将全文各部分的记叙串联起来。在寻找可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项脊轩翻新后的样貌和雅致,在宣召可悲部分,学生仿佛经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几个细节,一一体会祖母的疼惜,母亲的关爱,妻子与其的琴瑟和鸣,以及妻子早逝之后作者的心灰意冷。带着情感词去解读其经历,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寻找并获得共鸣。可见,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阅读中,通过情感词句来回溯相关片段的做法,可以更好理清脉络,体味情感,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层次理解,涵养中华古典文化情怀。总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图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诵读 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

文言文该怎样教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无疑是诵读。下面就以《项脊轩志》为例,具体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意义,以及诵读的一些方法、技巧。

一、在读中掌握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要流畅地诵读首先要扫除这些字音上的障碍。教师要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后,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和意义查找到,并批注在课文里,然后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强化这些字词的读音。

生僻字,就是现在基本不用或完全消亡的古代词语。由于这些词语远离我们的生活,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①“旧时栏”中,“”音shǔn,横的栏杆。②“迨诸父异爨”中,“爨”音cuàn,灶;异爨,分家。③“余扃牖而居”中,“扃牖”音jiōngyǒu,关闭窗户。对于这些字词,不仅要读,而且要边读边写,边写边记。异读字,就是因通假等原因读音发生变化了的字。如:“以当南日”中,“当”读dǎng,通“挡”,遮挡。这类字词一定要放在句子中理解,通过对整句朗读来强化。多音字,主要是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异读现象。如:①“令人长号不自禁”中,“号”读háo,哭。②“凭几学书”中,“几”读jī,案几。这类字词要明确用法,用法不同读音就要注意。

还有一些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学生很难掌握,也必须通过读来感受、区分。如“也”字用法,本文有两处:“且何谓阁子也”、“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前一句是归有光妻子转述小妹们好奇的询问,要读出疑问语气;后一句介绍枇杷树的来历,要读出陈述语气。

二、在读中习其句读

首先要会断句。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所以古人读书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习其句读”。不恰当的停顿会读破句子,改变文意。我们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虽说专家为方便我们阅读给它们加了标点,但仍存在着句内停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字词的用法和文意,适当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才不致误读。例如:①室仅/方//丈――方丈,意思是方圆一丈。“方”与“丈”是两个词,中间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如果连读为一个词,就会理解为“寺院的主持”,讲不通。②雨泽/下//注――下,名词动用。下注,意思是向下流。“下”与“注”之间也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

其次要读出内在节奏来。有些课文具有骈散相间的特点,多是骈散并行,以散为主。这些文章全篇或者部分段落用对仗或铺排,讲究词藻华丽,讲究押韵,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诵读这样的课文,就要依照对仗或者铺排的内部结构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的效果。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在读中品味精妙的语言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要把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通过读去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领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对语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反过来又会促进诵读。例如在品味“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一句时,可以采用删去法,删去“矣”字,让学生朗读,比较情感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矣”字带有感叹的意味。在封建社会,大的家族往往聚族而居,不轻易分家,归有光家现在却是“诸父异爨”,家道没落已经很感伤了;现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由“篱”到“墙”更暗示了亲人间的隔阂加深,更增添了无限怅惘,因此“矣”字不可删。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矣”字拖长音节,读出作者的感伤之情来。再如品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一句时,可以采用替换法,把“当”换为“或”,让学生朗读,比较品味。“当”是“必当”的意思,表现了祖母对归有光寄托了莫大的期望,希望归有光能仕途有成,并坚信孙儿一定会不负所望;“或”字就缺少坚定的信念。正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归有光到老都无法实现祖母的夙愿,所以才会“长号不自禁”。在品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用坚定语气重读“当”字,用自责、悲伤的语气来读“长号不自禁”。

四、在读中感受人物情感

文言文多是纪事写人的散文,虽然人物着墨不会太多,但形象鲜明。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诵读时要根据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个性、性别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口吻;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确定语气、语调,以达到更传神的效果。

作品中人物情感,往往表现在人物的语言上,在朗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洞察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老妪转述归有光母亲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问话,但母亲“嘘寒问暖”,语气急迫且充满担忧,充分体现出她对儿子无限的关爱。读此句时,心中要有慈母形象,语气稍微急迫点,突出母亲的关心。再如,写祖母时,有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第三句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第一句中“竟日默默在此”,是祖母看见孙儿如此认真读书的心疼与关爱;“大类女郎”是一句玩笑话,体现了祖母的慈爱,也可见祖孙间关系很亲密。读时,要用长辈口吻,带一点笑腔,突出祖母的慈爱之情。第二句是祖母的自言自语,也是祖母的真情流露,是对孙儿将来能够读书有成、光宗耀祖的期盼。读时,要用自言自语的语气,“则可待乎”要带点欣喜之情。

抒情类散文,可以说作者的情感贯穿始终,作者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立体的,且多有波动,读的时候要把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突现出来。《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情感有喜有悲,喜少悲多。喜的是,“室仅方丈”的小屋经过自己的一番修饰竟然别有一番情趣,自己在小屋里读书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因此,读第一段时,语气要舒缓,语调要平和,突出作者的闲适与满足。悲的是,家道没落、慈母早丧、祖母期望落空、爱妻早逝。读后几段,大多要用低沉的语调、感伤的语气,突出作者的无限悲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读“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时,倒要注意略带点甜美的语气,突出爱妻因嫁入读书世家的得意与自豪,对此温馨场景的回忆,更突显了丧妻的苦痛。

五、在读中积累语言

积累语言,就是要把精妙的语言背下来,积累语言范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修养。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讲求方法和技巧。背诵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还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仍以《项脊轩志》为例,全文共五段,第二段是过渡段,第一段写“多可喜”,后四段写“多可悲”,因此全文可以让学生分两次背诵,先背第一段,再背后四段,减轻难度。第一段分三层,分别是:介绍南阁子先前情况,自己修葺情况,以及自己在南阁子读书的情况。可逐层背诵,化难为易。后几段也可如此。在会背的基础上,也可以对诵读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尽情宣泄文章情感。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点拨引导 课堂生动

学生都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个体,呆板的程式化教学只能培养一群呆滞的木头人。只有还文归真,让语文教学活起来,语文教学才能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因此,语文教学要抛弃“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观念,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使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就不启发开导,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有关“点拨”的阐述。而“点拨法”的正式生成则源于安徽省芜湖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

什么是“点拨”呢?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可使学生疑窦大开,智慧闪烁,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活力。

1.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为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获取知识、追求真理。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促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部需要,使学生乐而求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点拨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上语文课有兴趣,甚至兴趣盎然。如在教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时,在讲到虚与实的时候,由于虚的内容较空较玄,于是我先给学生看了两幅画,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其中一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另一幅则是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画得好差,图画非常直观,大家都能评出前者更优。在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难以一下子说清,我加以适当点拨,道出虚与实的关系。学生则能很明确地点出这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后者过于写实反而失去美感,失去趣味。接着在进一步讲到什么是虚的时候,我请学生绘制一幅画,表达深山藏古寺的主题。大家非常踊跃,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非常形象地绘出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一个和尚沿着山路汲水,很好地领悟什么是艺术表现里的虚。

在这里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点拨引导,达到很好的效果,让整个课堂动起来。

2.点拨可以设疑释疑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运用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相机引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给学生首先设疑,文章内容写的是宴游西山的情况,为什么要加上“始得”二字,另外在文中有无与题目中“始得”相照应的语句。经过这样的设疑,学生赶紧阅读文章,很快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即“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于是还是扣住“始”字,让大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有关的写作背景探讨答案。由于有了设定的疑问,大家有明确的探寻目标,学生都非常积极地思考,首先由学生想到西山之游给作者全新的感受和震撼,接着我追问西山为何能给作者全新的观感,这样的一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后有学生讲出是由于西山具有“怪特”的特点,西山之“怪特”与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具有相似之处,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饮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经历了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享受了一个探寻答案的奇妙之旅,可以说这样的点拨让学生都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让这节课堂沸腾起来。

3.点拨可以带领学生入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如能根据作品的描写,唤起对课文中人物、景物和情境的想象,那么就会在阅读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有些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学历肤浅,因此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比如在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我原先采用诵读法,但学生通过单纯的诵读很难读出作者深切的悲哀之情,很难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后来我顺势点拨,让学生看看文章有没有写悲哀之事,若有写了哪几件事。在这样的点拨之下,学生很快找出文中共写了这样几件可悲之事:叔伯分家导致项脊轩的变化,是可悲事之一;回忆母亲遗事,是可悲事之二;回忆祖母遗事,是可悲事之三;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四。接着提示学生思考项脊轩对作者的意义,到了此处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回答,项脊轩不仅仅是作者成长的地方,更是它见证了作者的悲欢离合,在这里有作者很多的回忆,有慈母对自己的深切关爱,有老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盼,有夫妻恩爱生活的场景,而如今的一切都已经远离作者,所以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层的物是人非的伤痛之情。通过此处的点拨,把学生完全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一起感受着作者的悲喜,所以在最后学生朗读课文时唏嘘不已。

4.点拨还可以启智,引发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似乎感到无疑之处,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行解决,激活思维,展开想象,帮助学生发聪迪睿,启智敏思。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面对贾母和贾宝玉同样的发问:“读了些什么书?”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只读了一年书,些许认得些字。”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不同在哪里?面对同一个问题,林黛玉的回答为什么要改口?从中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通过组织讨论,学生明确了林黛玉前后回答的不同是因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她的改口正好体现了其进贾府的心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表现了林黛玉的聪明和机智。诸如此类问题,如适当加以诱导点拨,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门扉。再有在教《雷雨》时有这样的情节,侍萍以转述他人的悲惨遭遇的方式揭露周朴园三十年前的罪恶后,周朴园让鲁侍萍下去,鲁侍萍说:“老爷,没有事了?”括号里的舞台说明写道: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我问学生:侍萍为什么要流泪?请根据人物性格、身份合理想象,领悟泪光背后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想象,解读出人物的心酸,理解两者之间的深刻矛盾,从而在思维中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有利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4篇

一、激发兴趣,积极迁移

兴趣往往是阅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着力点拨学生“好之”“乐之”的浓厚兴趣。在进行课文朗读、复述以及分析理解时,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由不爱读、不会读到爱读、会读。语文学科本身的丰富性、生动性、实践性,要求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设计的不拘一格。例如,在讲授《祝福》人物“祥林嫂” 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制造悬念。在设计《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春天”四季之首,“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光明媚,充满活力,可祥林嫂就怎么没有呢?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兴趣。

2、体会意境。指导学生阅读小说中有关的景物描写,尤其是“祝福时的景象”,体会其中融入的作者情绪,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其中的隐含意境。

3、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再现“祥林嫂”死时的形象,死时的环境氛围,揣测她的内心活动,思考“死,对于祥林嫂而言是喜还是悲的?”,联系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的类似镜头,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4、激感。在上面点拨的基础上,我利用“点拨疑难”的方式再现作者的感情,“祥林嫂是一个生活上没有‘春天’的女人”,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增强阅读效果。

5、联系背景,深挖内涵。通过回忆已学过的《故乡》《孔乙己》等作品,体会鲁迅先生的创作特点(侧重于创作目的),结合《祝福》的创作背景资料,理解“祥林嫂”的时代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文本对话,领悟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如学习《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课堂上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此时我引导学生看这样一句话:“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要求学生想象妻子回到娘家之后的活动。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进行阅读训练,总结解题思路

高三阶段,阅读直接为高考服务,教师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

项脊轩志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文物古迹;钦寸水库;历史源流

中图分类号:K917文献标识码: A

一、钦寸水库概述

钦寸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和发电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是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实施的“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之一;是跨地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是一项建设“平安浙江”的基础设施工程。库面面积为8.96平方公里,水库正常库容1.76亿立方米,是新昌历史上工程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据史志记载,钦寸水库库区原为越国荒徼,秦时属会稽郡,汉至唐为剡县一部分。故库区村落形成历史悠久,古村落较多,有唐代、五代、元未明初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库区内的先民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及丰富的宝贵遗产。

二、胡卜村历史源流

胡卜村,胡姓为主。胡姓始祖原本姓妫名满,其血缘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舜。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奔西周,官居“陶正”,主管制作陶器。遏父恪尽职守,制陶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和武王的欢心,加上武王对他的儿子妫满也很赏识,便将自己贤淑心爱的长女太姬,嫁给了妫满,于是妫满便成了周武王的驸马。等到兴周灭纣,天下安定,武王分封列国时,为了巩固和稳定周王朝的天下,便把亲属和功臣分别派往各地为诸候,号称“八百诸候”。借此拱卫王室。陈国是周初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周天子的驸马爷妫满便被封于陈国(今河南开封、商丘、淮阳和安徽的亳州一带),成了陈国的第一代国君。《史记・陈杞世家》载:“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这两段文字都记载了妫满“被封于陈”的原因。子孙遂以谥为氏,胡姓就由此而来。

晋武帝时(265-290),公满第三十八世孙胡奋,为浙江胡氏世祖。后传十六到五代时,出了位胡(887―965)字汝明,行九,其父胡进思(858―955)乃吴越王钱麾下一员大将,历任将相五十年,久经沙场,战功显赫,被加封为尚父、吴越政事。随父征战多年屡建奇功,任明州指挥使行军司马兼尚书事。于后梁乾化三年(913)娶武肃王钱镖之女为妻,为越王郡马。后晋开运年间(944―947)任吴越钱武肃王偏将,与统军使张筠、赵承泰同取福州,升行军司马兼书事,功成告退,游新昌七星峰,遂定于此。沿溪植梅,称“十里梅溪”,为现胡卜村。奉为新昌胡氏始迁祖,号梅溪胡氏。

据《胡氏宗谱》记载,宋时,有胡、卜两姓居此,分胡村、卜村,后因卜村人口逐渐减少,胡村人陆续迁移至卜村,形成现状,故名胡卜。是旧时明州(今宁波市)通新昌、嵊州两地的必经之路,因此该村在明代时期就设驿站并发展成为集市。万历《新昌县志集市》条目中就有记载。至今胡卜村内尚保存明清时期的街道、店铺等建筑遗存。

胡卜村是我县文物古建筑保存较多和较完整的一个古村,现存明清古建筑20余座,有明代木牌枋、胡大宗祠、新昌乡主庙、清风台门、原昌头前台门、原昌头老台门、俞家石台门、俞家新台门、里俞家老台门、胡易尔台门、大元冯氏台门、上坎头后台门、上坎头台门、四份台门、义源丰台门、万兴头台门、乌漆台门、山脚台门、双井、下井头、路廊头古井等等。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1处县级文物保护点,总体建筑以青砖,黑瓦为基调,形成乡村特有的淳朴典雅。

宗祠是同姓族祭奠先,议事聚会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儒家思想主导的论理衍生而来的功能性建筑。据该村老年协会会长、浙江省优秀业余文保员胡伯钧先生讲述;胡卜村原有祠堂七座,分别为胡大宗祠、敦裕祠、孝子祠、德昌祠、祥裕祠、德裕祠、庆余堂等。

胡大宗祠祀梅溪胡氏第一世祖胡,堂名“垂裕”,意谓“祖之积德累仁垂裕无涯,世世子孙当守祖宗之垂裕于勿替”。祠堂有第十世胡铨倡议建造。胡铨,(1102―1180)号淡庵,因在胡氏康字辈中排行第一,故后世称其为“康一公”。胡铨自有诗云“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胆怯寒”。金兵南下诏谕江南,他请求当今圣上将秦桧及其党羽斩首。遗憾的是,忠君爱国之心没有使秦桧等奸臣胆怯寒,而让自已由此遭贬,谪居海南。直到孝宗即位,胡铨才回到朝廷,任国史馆编修、兵部侍郎等职,谥号“忠简”。

据《重建胡大宗祠垂裕堂记》记载:民国十一年宗祠毁于匪,族中贤共谋所以妥先灵展孝思,族议重建推葆良公任工程事,历十六年如一日,逮十七年冬成,祠宇三进,计十九栋六弄。时在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岁次戌子冬下浣之吉。现宗祠为民国时期重建,座落于胡卜村下段,朝南向阳,临街而立,祠前立一字影壁一座,中轴线上自南向北设建筑前后三进,厢楼分列左右,排列有序,一进门厅,展目而视,整体布局显得几分庄重。(惜第三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新建三层楼混凝土教室一座)。整座宗祠用材硕大,雕刻精致,檐檩枋木下侧皆半浮雕立体凤穿牡丹图案,牛腿、琴枋、等传统的木雕工艺雕刻精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存建筑占地面积为392.4平方米,总体青瓦屋面硬山式。

前厅面阔三间两弄带两耳房,朝南立面为仿西洋形式,砖砌通柱,发券式门框。门框上施书卷式灰塑门饰,内原书“胡大宗祠”四字后改写为新林中心小学。两侧通柱上各设砖雕对联一付,内容为:“忠孝江南望族、理学天下名家”;书出邑人原浙江省省长张载阳之手笔。明间构架抬梁式,五架抬梁后带单步六檩用三柱,五架抬梁不设瓜柱施平斗花蓝承托,次间穿斗式,分心前后双步,后带单步六檩用四柱,牛腿承托出檐。中厅面阔五间,三明二暗,北立面设八字式,底部施石质须弥座,明间抬梁用材硕大并作深加工处理,脊檩下为悬柱花篮做法,前后皆有卷蓬轩,卷蓬轩为弯椽构筑,檐柱牛腿以上施琴枋斗拱支顶檐枋,飞椽出檐。左右厢楼为二层楼房高檐滴水,面阔各三间带一弄间,朝内天井为骑廊外挑,其外挑部分设半卷蓬,虚柱施牛腿承托。

胡大宗祠1999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该宗祠自解放以来一直为新林中心学校所用,笔者1971―1972年3月份就读于该祠,教室就设在正厅。

飞黄木牌坊,为纪念明弘治乙酉科 “金榜题名”者胡而建。“飞黄”原意,传称一指传说中的名为“乘黄”的神马;一古代勇士“飞廉”与中黄伯的合称。位于胡卜村上街,与“胡大宗祠”合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新昌唯一仅存的一座明代木构牌枋。牌坊南北向,门楼式,一间二柱三楼,通面阔4米,高7.5米,青瓦顶面,正脊吻兽,二柱下半截有高3.5米、宽1.2米的堆砌石墩固定。上下额枋间斗一攒。牛腿为透雕狮子,雀替浮雕人物。匾额中为“乙酉科”三字,左“举人”,右“胡”,中层长方额上悬黑底金字 “飞黄”匾字,匾额以上立黑字金底“圣旨”二字。左有“钦命进士第中顺大夫国子祭酒前提督浙江全省学政郑纪书”、右有“新昌知县程傅、县丞汪琦同立”等款字。

中宅二十二世祖胡,字朝仪,世居梅溪(今胡卜村),博学多能,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于弘治乙酉年(1489)乡试中魁。有嘉靖丁亥年仲秋(1527)同科孝廉梁宠所撰《本传》:“公字朝仪,端祯公次子,天资英敏,克承父训,学多能,弱冠补士弟子员,即名闻群邑,式燕鹰扬,弘治乙酉乡试中魁,选为士林,此后终老名山,不仕朝班,优游梅溪……。” 胡中举后终生至老拒不出仕。

参诸邑志职表,新昌知县程傅,直隶绩溪举人,成化间任县丞,汪琦,弘治间任,该牌坊始建于弘治时无疑。清嘉庆时重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牌坊上的匾额、牛腿、雀替均被毁坏。外加年久失修,木蜂虫蚁侵害,局部构架由屋面渗漏导致构件槽朽,柱梁结点脱榫,整座牌坊面目全非。2000年5月县文物管理部门对牌坊整体进行了抢救性的修,整修牌楼顶脊,恢复了匾额。如这座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明代牌坊,再次显现出它纯朴的风采。

新昌乡主庙,又称卜曾公庙,座落在胡卜村西侧村口。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以温州去钱塘路途较远,乃析剡东十三乡建新昌县,此地原为十三乡中的其中一乡,新昌县的取名即由此而来,此庙与新昌建县历史颇有重大的关系,是新昌建县地名演变的历史见证。庙内所祀乡主为北宋致仕归来乡贤卜曾。

北宋初(960年左右)卜曾在京都汴梁曾任兵马司之职,为官清廉刚直,克己奉公,惩恶扬善,黎民,深受百姓爱戴。告老还乡时私囊空空,乡邻帮他在七星峰南麓筑起简陋茅屋,与百姓一样过着清贫之日。他见到部分百姓食不果腹、衣不庶体,又发现个别乡民有偷盗抢劫等越轨行为。他告诫乡民,盗窃之行不德,抢劫之为不义,不正之道非图谋也。于是就积极引道乡民垦荒生产,向土地谋取吃穿,带领乡民种桑养蚕,发展畜牧,走勤劳之富之路,做奉公守法庶民。乡民受其教诲,获益颇丰,称他为“兵马太师”。

卜曾一生之中无子嗣又无遗产,晚年常在梅溪江上纶丝垂钓以娱老,死后葬于七星峰之阳。乡民缅怀卜曾功德,奉为新昌乡主。宋帝为旌表贤臣,谥封为新昌乡乡主正神。千百年来,胡卜村与周围村庄每年正月十三都要举行隆重的乡主庙会,原新昌乡所属的十二庄村民纷至沓来,让卜曾公神像巡视村庄,传统的盘龙、舞狮、莲子行、吹鼓亭、高绕、十番、等乡间戏班也到场表演,为祭祀这位乡主,还请专业剧团而农村剧团进村演出,届时,锣鼓喧天,旗帜林立,热闹非凡,连续五天五夜,到正月十八才扫坛落灯。

新昌乡主庙原庙址设在村西上横沙栋,面积约50平方米。宋代中期,胡公后裔为纪念先贤,会同新昌乡十二庄百姓解囊购置建庙,扩大庙宇,移址贴近于村边,从新建造,何时何人经手,已无法查考。现存庙宇为清光绪间(1875―1908)重建。乙酉科拔贡赵振撰《新昌乡捐碑》,椐调查;山门和戏台在民国十年(1921)的一次庙会中不慎火毁。后有胡大宗祠筹建诸贤人及南训等负责重建于民国十二年。延请东阳名师架梁,择邻县嵊州乌岩好石作柱子,石柱搬运,乃依围毛竹为渡,始于乌岩,顺流浦口,经则逆水行至村西大溪口,待仲秋谷物收结后,经下畈田逐田拉至村口,再有青壮年抬至庙所,石柱运输之曲折,所用方法之巧妙,几疑前无古人。

新昌乡主庙整体为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带左右看楼,原一进后檐施单檐歇山顶戏台一座,因年久失修,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

一进山门面阔三间二弄带两耳房,明间构架抬梁式,五架抬梁前施檐轩、廊轩两重,后带双步八檩用四柱,施楹联,“榇里千年沾惠泽,梅溪一带忆钓游”。“百世不忘永祝七星峰下墓,大官归隐广栽溪边梅”;“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世知即为大恶”。轩卷蓬雕饰讲究,为花格构成,居中镶嵌戏剧人物、台式自鸣钟等多种图案。月梁面分别雕刻古代人物故事,荷包梁夹接两轩檩,以资牢固。脊檩设猫梁穿枋稳固,花替承托,并施花蓝式承花柱承垂。月梁、荷包梁、牛腿、花替、猫梁穿枋、雀替等木雕工艺玲珑精巧,想像丰富。

二进正殿面阔三间,明间五架抬梁前施双步后带单步,八檩用四柱,山面中柱落地,进深七檩分心用五柱,牛腿承托撩檐枋。左右厢房面阔各四间,楼层地面外挑,呈吊脚楼状。各单体地面水泥平铺,条石压口,总体青瓦屋面硬山造。

三、胡卜村文化遗迹的保护

新昌乡主庙放后一度曾为新林乡乡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搬迁后成了农机厂,而后农机厂迁址,变为村民堆放农具、柴草及杂物的场所,还畜养了成群鸡鸭、山羊,其龌龊臭气难闻,由于无人管理,屋面瓦片缺少,柱、梁、枋、檩、椽等局部构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槽朽、霉损,墙体倒塌,地面疏松,阶条石移位,天井杂草丛生,整座建筑不堪一。

不忍心历史文化产物遭此惨景, 1994年10月8日该村老年协会会长胡佰钧先生倡议,联合有识志士,克服了种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募捐、助工,在县文物部门和村两委的支持下,于 1995年10月15日三间正殿基本修复原状。2000年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点。

规模宏大的钦寸水库建成后,胡卜村的所有古建筑将被淹没。如何保护这些文物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已制定的《钦寸水库建设中涉及的文物古建筑整体迁建保护规划》,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 据介绍,根据《钦寸水库建设中涉及的文物古建筑整体迁建保护规划》,钦寸水库库内的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保护点,以及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将实施枪救性保护。严格按照原物、原状、原材料和原工艺,整体搬迁原样复建。

整体搬迁原样复建最重要的是“搬旧如旧”。 据了解,钦寸水库库内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以及部分有价值的古建,它们的一砖一瓦全部整体搬迁到新址,并且97.8%以上的木结构部件不能损坏。搬迁时,将按照屋面、墙体、装修、大木、台基、基础的顺序依次拆迁。一些年代久远而无法完整迁徙的部件则采用仿古材料替代。在解体古建筑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编号,以保证部件复建在原来的位置上。这样,拆迁阶段的工作质量就直接影响到该文物建筑的新址复原。因此解体质量的好坏,对该文物建筑的原貌的保存和复建的质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建前,还要对拆下来的每一个部件进行防腐、防虫的消毒处理。同时还须做好构件的保卫工作,以防遗失或被盗。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