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篇

Abstract: Both planned economy and market economy have their internal logic basis. Planned economy aims at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but turned out to be failed in either; market economy is notable for its efficiency and has fairness too. The failure and defect of market economy can be supplemented but not replaced by planned economy.

关键词: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企业;政府;效率;逻辑

Key words: planned economy;market economy;enterprise;government;efficiency;logic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159-02

我们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提高了效率也带来了公平。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是很多可以由市场进行配置资源,现在仍然由政府配置,另一方面,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原则下,避免一些固有的市场经济的弊端。

计划经济的逻辑是,由于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就会减少由市场配置资源带来的盲目性和浪费,计划经济假定政府完全了解社会的需求,这是其逻辑前提。这种计划经济的逻辑现在看来似乎很荒谬,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由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候,产生了很多弊端和社会矛盾,人们开始思考解救资本主义的良方,一种方法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另一个方法是实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弊端毕现,即低效率、、长期忽视人民的消费等,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必须走向改革或经济体制转换。

市场经济的逻辑是首先把人假定为理性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并无意公共利益,但是最终带动了公共利益的发展,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指引人们去决策。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自由,由于自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与企业的作用,产生极大的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最大效率的是企业,这个企业是特指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会产生无数企业家,这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国有企业的数量,计划经济消灭了私有企业,一国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不是企业,因为国有企业没有主体,企业的领导人与企业不是命运共同体,企业的盈亏与他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发达国家的发展都靠的是私营企业,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主要靠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是有一些产业涉及到国计民生,其实,这些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很多,例如,粮食的生产涉及国计民生,如果也都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来生产的话,效

率一定很低,我们有个这方面的教训。以军事工业为例,美国、日本都是有私营企业来生产,效果很好,我们也有探讨改革的必要。中国的钢铁企业、电信行业、石油行业等主要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效率低、价格高、浪费严重,要逐步民营化,至少有民营企业加入,增强竞争,这样一来,经济发展才有活力。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国有企业也应该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凡是能由私营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政府都要退出。国家不能经营可以有竞争的企业,原因是,民营企业是无法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国有企业由于垄断会出现创新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如前所述,是没有主体的企业等。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有一个责任对称问题,私营企业如果失败,企业家可能是倾家荡产。国有企业如果失败,可以有政府的帮助。在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的非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在决策的时候都有可能成功或失败,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逐利性,也由于一旦决策失败,必须后果自负,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会慎而又慎,这样一来,其成功率必然会高。

在新经济情况下,市场的未来、技术的未来、产业的未来都不是能由政府决定的,要由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去不断的尝试,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变多了,最后可能成功。有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在战时在灾难时期,可能会有效。其实,这是表面现象,在战时在灾难时期,可能会有极短时期需要强力控制,然后就要让位于市场。政府只是调节市场不是控制市场和破坏市场。投机和囤积居奇都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一场大雪使一座城市交通堵塞,供应紧缺,食品价格上涨,这个时候控制价格吗?如果不控制价格,提高价格,受灾的民众觉得政府无力,觉得经销商趁火打劫,但是控制价格的后果是大家都没有食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快被买光。如果不控制价格,提高价格,就诱使经销商为了逐利想方设法去进货,进货的成本可能会高,由于价格不受限制,可以弥补货物的一时的短缺。逐利的后果是使灾民度过了难关,如果只是依靠道德的力量或政府的力量将一事无成。囤积居奇也是化解危机的一个好办法,一种产品的匮乏,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价格,由于有利可图,自然就会有人去经营。为什么匮乏,往往是由于价格低,需要一次矫枉过正。以粮食为例,由于囤积居奇会导致一些人没有能力购买怎么办?这时政府要发挥作用了,可以提供救济,也可以政府高价买粮低价卖给需要救济的人。慎用行政的办法,行政的办法可能缓解一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期货、期权就是现代的囤积居奇,由于大家都想囤积居奇,囤积居奇这种牟利的方法就被化解了。

市场解决效率问题,市场也解决公平问题。政府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可以解决部分的公平问题。计划经济的目的是既要解决效率问题也要解决公平的问题,结果是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公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会产生一个常被诟病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效率的体现,资本的集中是效率,集中以后还会带来新的效率。问题是两极分化的贫困的一极也要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是由于市场的原因产生的两极分化无可厚非,没有人非议比尔盖茨、巴菲特、袁隆平的财富。如果两极分化是由于官员的腐化形成的或者是大家并没有公平的机会,这是政府的责任,与市场无关,要逐渐改变。市场经济会使一部分人富起来,邓小平同志早有预料。计划经济设想的共同富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共同富裕,反而导致了共同贫穷。成功的市场经济是能够使富人与穷人和平相处,富人富有的原因不是由于穷人的贫困,富人的存在使穷人的日子更好过了;穷人的贫困不是由于富人的存在造成的。

集体的力量大还是个人的力量大,这是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计划经济时期强调集体的力量,所有制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农村,解放初期后,农民得到土地没有多久就实行互助组生产队,其结果是农村的长期的低效率,1980年以后的包产到户又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说明个人的力量高于集体的力量。农民的联合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有制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在城市的改革中也一样,市场经济产生了很多富人、很多企业家,是由于企业家的存在才有企业,企业家可能救活一个企业。个人的力量往往大于集体的力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发挥个人的作用,个人被淹没在集体中,还被美其名曰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就是发挥了个人的潜能。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市场,阻碍进一步的改革。有人认为,计划经济也有其好的一面,市场经济也有其不好的破坏性的一面,必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这样做的后果是都取了双方的不好的一面。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对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做法要逐渐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赖亚英.浅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问题[J].当代财经,1982(0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2篇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的系统不同。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同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是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本身享有有无限的经济自由,政府掌握实施宏观调控并不需要单独的立法授权,因为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所凭借的行政手段,即使用直接调控措施,也是经济的综合控制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单独的立法。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和控制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授权来提供制度支持,法律是先决条件,更是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该系统基于现有的条件,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总体上来说,是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征服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进,但向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根本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建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中宏观调控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不同的条件下,调控手段是不同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采取行政手段,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这决定了政府干预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被剥夺是此消彼长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对指令是政府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单位的实现,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本质上是强制性的。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通过政府下达的指令来制定发展计划。由于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具有强制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控制是基于对市场的影响和实现,政府的监管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政府有没有权利直接对市场主体,各经济实体,如企业,个体户,事业单位出具的计划指令,只有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来实现,简而言之,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影响力来规范市场中各个主体的。

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是强制性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应该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是通过增强技术,使经济主体免予遭受市场盲目性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这一点,要从市场的完善,改革微观经济主体的产权结构,加快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转变。这表明,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控制效果更为复杂,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的大小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成效,政府的能力要求更高。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3篇

 

我们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提高了效率也带来了公平。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是很多可以由市场进行配置资源,现在仍然由政府配置,另一方面,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原则下,避免一些固有的市场经济的弊端。

 

计划经济的逻辑是,由于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就会减少由市场配置资源带来的盲目性和浪费,计划经济假定政府完全了解社会的需求,这是其逻辑前提。这种计划经济的逻辑现在看来似乎很荒谬,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由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候,产生了很多弊端和社会矛盾,人们开始思考解救资本主义的良方,一种方法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另一个方法是实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弊端毕现,即低效率、官僚主义、长期忽视人民的消费等,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必须走向改革或经济体制转换。

 

市场经济的逻辑是首先把人假定为理性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并无意公共利益,但是最终带动了公共利益的发展,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指引人们去决策。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自由,由于自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与企业的作用,产生极大的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最大效率的是企业,这个企业是特指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会产生无数企业家,这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国有企业的数量,计划经济消灭了私有企业,一国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不是企业,因为国有企业没有主体,企业的领导人与企业不是命运共同体,企业的盈亏与他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发达国家的发展都靠的是私营企业,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主要靠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是有一些产业涉及到国计民生,其实,这些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很多,例如,粮食的生产涉及国计民生,如果也都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来生产的话,效

 

率一定很低,我们有个这方面的教训。以军事工业为例,美国、日本都是有私营企业来生产,效果很好,我们也有探讨改革的必要。中国的钢铁企业、电信行业、石油行业等主要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效率低、价格高、贪污腐败浪费严重,要逐步民营化,至少有民营企业加入,增强竞争,这样一来,经济发展才有活力。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国有企业也应该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凡是能由私营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政府都要退出。国家不能经营可以有竞争的企业,原因是,民营企业是无法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国有企业由于垄断会出现创新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如前所述,是没有主体的企业等。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有一个责任对称问题,私营企业如果失败,企业家可能是倾家荡产。国有企业如果失败,可以有政府的帮助。在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的非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在决策的时候都有可能成功或失败,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逐利性,也由于一旦决策失败,必须后果自负,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会慎而又慎,这样一来,其成功率必然会高。

 

在新经济情况下,市场的未来、技术的未来、产业的未来都不是能由政府决定的,要由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去不断的尝试,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变多了,最后可能成功。有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在战时在灾难时期,可能会有效。其实,这是表面现象,在战时在灾难时期,可能会有极短时期需要强力控制,然后就要让位于市场。政府只是调节市场不是控制市场和破坏市场。投机和囤积居奇都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一场大雪使一座城市交通堵塞,供应紧缺,食品价格上涨,这个时候控制价格吗?如果不控制价格,提高价格,受灾的民众觉得政府无力,觉得经销商趁火打劫,但是控制价格的后果是大家都没有食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快被买光。如果不控制价格,提高价格,就诱使经销商为了逐利想方设法去进货,进货的成本可能会高,由于价格不受限制,可以弥补货物的一时的短缺。逐利的后果是使灾民度过了难关,如果只是依靠道德的力量或政府的力量将一事无成。囤积居奇也是化解危机的一个好办法,一种产品的匮乏,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价格,由于有利可图,自然就会有人去经营。为什么匮乏,往往是由于价格低,需要一次矫枉过正。以粮食为例,由于囤积居奇会导致一些人没有能力购买怎么办?这时政府要发挥作用了,可以提供救济,也可以政府高价买粮低价卖给需要救济的人。慎用行政的办法,行政的办法可能缓解一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期货、期权就是现代的囤积居奇,由于大家都想囤积居奇,囤积居奇这种牟利的方法就被化解了。

 

市场解决效率问题,市场也解决公平问题。政府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可以解决部分的公平问题。计划经济的目的是既要解决效率问题也要解决公平的问题,结果是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公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会产生一个常被诟病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效率的体现,资本的集中是效率,集中以后还会带来新的效率。问题是两极分化的贫困的一极也要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是由于市场的原因产生的两极分化无可厚非,没有人非议比尔盖茨、巴菲特、袁隆平的财富。如果两极分化是由于官员的腐化形成的或者是大家并没有公平的机会,这是政府的责任,与市场无关,要逐渐改变。市场经济会使一部分人富起来,邓小平同志早有预料。计划经济设想的共同富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共同富裕,反而导致了共同贫穷。成功的市场经济是能够使富人与穷人和平相处,富人富有的原因不是由于穷人的贫困,富人的存在使穷人的日子更好过了;穷人的贫困不是由于富人的存在造成的。

 

集体的力量大还是个人的力量大,这是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计划经济时期强调集体的力量,所有制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农村,解放初期土改后,农民得到土地没有多久就实行互助组生产队人民公社,其结果是农村的长期的低效率,1980年以后的包产到户又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说明个人的力量高于集体的力量。农民的联合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有制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在城市的改革中也一样,市场经济产生了很多富人、很多企业家,是由于企业家的存在才有企业,企业家可能救活一个企业。个人的力量往往大于集体的力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发挥个人的作用,个人被淹没在集体中,还被美其名曰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就是发挥了个人的潜能。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市场,阻碍进一步的改革。有人认为,计划经济也有其好的一面,市场经济也有其不好的破坏性的一面,必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这样做的后果是都取了双方的不好的一面。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对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做法要逐渐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要素与市场经济关系。进一步讲,政府的安排和指令能够影响市场中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集权式的计划经济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第二是以强制性和命令性手段作为分配生产资料与资源的方法,使得人与资源的关系按照政府预计和安排的关系存在,人缺少自主选择性;第三在计划经济中“集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代表任何个人或企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缺少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整体而忽略个体需求与发展;第四,计划经济中个人利益与个体需求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缺少个性化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而是将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方法。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上的;这种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和调动个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尊重个人发展需要,考虑个人发展利益与需求。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尊重个人利益不代表完全忽视社会利益,在市场经济中应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社会客体存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与时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经济稳定。同时,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与生产要素。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环境的优化与进步能够影响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第三,真正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制要能够保障个体实现其自身价值,鼓励个人追求正当的利益,使得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所以,作为社会客体的经济体制,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主体发展服务,为主体提供相适应的发展条件,实现主体价值。如果经济体制不能为主体提供这种服务,甚至阻碍主体发展,这种落后的经济体制必将在时展中被淘汰更替。

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比较

1.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比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对经济环境稳定和社会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由于经济要素分配、人与资源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由政府意志决定,作为主体的人与企业丧失了其创造与实现价值的主动权,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经济发展不稳地,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调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计划经济过于强调社会公平,而这种公平仅停留在平均分配的低水平上,追求表面公平,势必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参与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被削弱,长此以往,个人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将被掩盖在所谓的社会共同目标之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经济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相反,市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通过各方协调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各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实现自身价值。

2.失业率问题的比较

计划经济在解决失业问题上要优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中员工工作稳定,几乎没有失业情况存在。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会办理带薪的病假或提前退休等形式。政府提供的铁饭碗保证了很高的就业率,很多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就业率并非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铁饭碗的形式使得工作环境缺乏竞争,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没有竞争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员工不能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从一而终或是子承父业的模式,让员工缺少晋升空间。因此,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安于现状。在工作缺乏流动与竞争的情况下,每一个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的失去创新的欲望与积极性,企业中缺少最基本的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以,“铁饭碗”只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维持经济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是以长期经济发展疲软与不进步为代价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计划性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提高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但是公平并不意味的平均分配和一成不变,如果固守这种模式而不能做出与市场向适应的调整,那经济发展也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漂亮数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失业者与待业者,人们突然意识到,如果仅仅安于现状一成不变,是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浪潮中被遗弃的。员工的工作不再稳定,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除了就业和退休,待业也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这种不稳定正是流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个人价值,而不必拘泥于既定的工作岗位。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尝试不同的工作、生活。当然,竞争的残酷在帮助一些人实现理想的同时,无法避免的令一些人经历不稳定,但是合理的经济制度就应该在公平和效率中寻得平衡。

3.劳动成果分配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以追求绝对公平为原则,而非按劳分配。劳动者无法按劳动量取得劳动报酬,工资无法反映劳动者为公司提供的价值。这种对于公平的过度追求,使得分配原则没有起到激励劳动者的作用,反而使劳动者丧失了主动性与积极性。计划经济带来的成果,只能满足基础性需要,这种平均只是表面意义的平均,而非先进的公平,劳动多或少,不能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改变。长此以往,是对整体经济环境的破坏以及经济制度的倒退。经济制度过多受到政治权力的渗透与控制。因此,许多资源分配将会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表面的公平,实际上掩盖了更多的分配不公,利益将会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这种分配方式,在短期内可以改善部分劳动者生活,集中力量发展的方式也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但长此以往,对劳动主体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损害,是对社会整体软实力的损害,短期内得以提升的经济发展效率,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根据社会基尼系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同时,社会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却是以精神实质不平等为代价而实现的。精神实质的不平等,是对经济发展的损耗。从结果上来看,在形成社会的公平时,导致的却是社会主体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和社会主体精神上的实质不平等,而这种实质的不平等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断消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不再局限于平均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协调运用,以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是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这样的分配制度从实质上看是对按劳分配的践行,借用市场的力量实现协调公平。同时,以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控制,使得这种分配方式更好的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换句话讲,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条件下,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比计划经济更体现了公平分配的原则。

三、对政治发展意义的比较

1.对个体价值实现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抽象的集体概念,忽视了个体价值和个人利益。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整体价值目标实现这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体制下,人人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客观市场条件下,个体会不断追求个人利益,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合作大多建立在金钱的关系上。不论是在价值创造还是劳动成果分配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利己心态的存在,都会造成不平等现象的出现。而财富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权利分配的失衡。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行体现绝对公平原则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劳动和劳动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并以追求社会绝对公平作为整体目标。在社会总体目标的约束下,个人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居于社会总体目标之下,个人追求的目标,不能也不可能超越社会总体需求和价值水平。个人目标的实现,也只是体现在社会整体目标实现之中。

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崇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同时减弱了对个体的社会价值要求。市场经济中,所有主体在遵守市场价值规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参与市场活动,能够充分体现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体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一个健康的市场是以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为基础的,体现了人本位的核心价值。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既是独立个体又是社会人,良好的市场秩序能够使得个体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这种约束又能作用于市场秩序,使得市场更加良性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整个市场的繁荣发展,因此,市场更加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对深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程度的对比

社会责任即个人责任,社会目标即个人目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实质。每一个个体都应无条件服从集体与社会利益,并为整体利益奋斗。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失去了其独立性与创造性,只能依附于整体存在,其意识和行为都极大的受到集体观念和目标的约束。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社会集体价值先行的观念是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仅注重一种绝对公平的生产关系,在抑制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创造性的丧失,使社会公平变成了一纸空谈。只关注表面的公平,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分配的要求停留在个体的生存层面,而忽视了对个体深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而对于社会个体主体来说,表面的公平主义掩盖了物质和精神文化匮乏的实质,长此以往,社会维持稳定的基础将会出现变形和分裂。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站在社会总体利益的对立面。

在中国近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也是尝试转变的第一步。这种模式的被默认和推广,使得自我价值更多的得到认可。在这之后,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转变是从制度上认可了这种追求,将个体能力实现和最大化推向了一个高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帮助和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合理和不合理价值需求都在新浪潮中得到实现,个体主动发挥其创造性以迎合新体制的推广和尝试。

从各个方面来讲,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都背道而驰。在内部构成要素上,从财产组织、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协调机制到动力刺激机制等都可以看出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具有自主决策权的企业是财产组织的组成成分,决策机制与信息机制密不可分,主要由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完成,他们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汇总得到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决策。至于动力刺激机制则是对个体的激励制度,建立在对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鼓励之上,是个人价值的彰显与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主体的自我价值需求如雨后春笋般从各个方位释放出来,个体利益追求极度膨胀,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要推进一个个个体的利益实现,更是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要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完成经济资源和要素的最合理发展。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既能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又能保证健康的生产关系。分配原则在保证公平有序原则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点使得劳动主体的劳动量和劳动价值得到应有报酬,个人价值在公平交换中得以实现,从而促进主体的本质力量进一步补充和实现。所以,市场经济体制,是独立和自主的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最大化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体自我价值被宏扬,独立的个体主体正在生成。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同步实现是政府和国家追求的目标的,但是在真正实现的过程中,离目标还具有较大差距。开放的市场秩序和规则让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投机者利用政策和规则的漏洞获得不法利益。对于金钱、权力的过度追求让某些领域中有大量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不劳而获和只求索取的心态,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中,产生了一定冲突与矛盾,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中国谋求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回避的矛盾。

四、小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只是处于表面稳定,其内在发展动力被不断消耗,劳动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较低的失业率也不过是表面稳定的一个体现。主体的个人价值和意义无法实现,不得不屈服于所谓的计划与安排,以社会利益先行。主体丧失了对个人行为和意识的绝对控制权,被动的表现出劳动能力和计划,其本质力量被掩盖在社会发展之下。长期以往,损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这种表面的公平是忽略了个人的精神需求的公平,是压抑了主体创造性的公平,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的公平。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持久强劲。虽然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是失业率并非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个人主动性的释放,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其发展意愿与个人利益诉求,得到尊重和实现。只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则和运行规律,其经济行为可以不再受所谓集体利益道德标准的约束,能动性的提高,使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之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十以来,通过大规模的反腐败、对党纪国法的强调、重建政商关系等,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整顿了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面对新时期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政策概念,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更能确保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祥财.计划经济的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价值[J].学术月刊,2012,04:81-89.

[2]张尧学.从技术进步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J].科学社会主义,2004,05:36-38.

[3]舒少泽.论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础[J].学习月刊,2013,16:21-22.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5篇

完美计划经济下重复建设的不可能性

马克思早年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诞生的。经济在一国之内仅有一个计划决策中心,并由这个计划中心负责收集信息,最后制定出全国各地、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运转顺畅的庞大而细致的计划体系,并通过逐级下达而得到贯彻执行。此外任何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没有计划的决策权。如果这个模式是完美的,投资多少、投资于哪个行业或哪个地区,计划中心完全可以根据总体经济而事先作出精确的安排。因此,在完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重复建设”。

完美计划经济的不可能性与现实计划经济中的重复建设现象

完美计划经济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极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而事实上,这些条件时至今日尚未出现过,而且也无法估计在未来多长期限内才会形成。现实的所谓计划经济都是放松了完美计划经济假设的“不完全计划经济”。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计划在经济运行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决策上也拥有相当的权力。投资决策的分散至少使重复建设具备了可能性,但为什么要重复建设还要取决于中央计划决策当局的偏好。比如“”时期,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小高炉”、“土高炉”,并由此引发了投资过度膨胀。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一种在中央政府默许情况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决策选择。

完美市场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是必要前提

根据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完美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自由的经济,经济的计划和决策权被分散在无数个个体手里。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 maker)。因此,完美的市场经济要求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各种决策,从而形成充分竞争,并在充分竞争中发现真正价格。投资是市场参与者重要的决策行为,所以,仅就投资而言,只有在市场上形成大量类似的投资(也可称为重复建设),才能真正形成充分竞争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这是完美市场经济所不能容纳的。

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是倾向于阻止重复投资

同完美计划经济一样,完美的市场经济也从未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就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看,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总是不满足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通过垄断而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并由此获取超额利润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阻止其他参与者的进入就成为其重要的策略。这种行为的结果表现在投资上就是阻止重复投资的发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都有强硬的反垄断法,恰恰说明垄断行为在它们的市场经济中是何等突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完美的计划经济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就投资而言都有抑制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一致倾向。无怪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看到资本主义是通过垄断形式而最终进入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现实的计划经济(或不完全的计划经济)与完美的市场经济都会形成并要求重复投资,在这一点上两者至少存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尽管在不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复投资主要是由各级地方政府造成的,而完美市场经济的重复投资则是建立在众多非政府市场参与者参与的前提之下。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市场

一、计划与市场的特点

(一)计划的特点

劳动者生产产品的过程就是商品的生产环节,而衍生出来的则是商品的交换环节,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起到了促进计划手段的目的,计划手段不仅是全局性调节,更是关键性和协调性的调节,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具有预测性质

预测功能是计划手段的主要作用,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展开,所以预测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依据经济方针来实现。计划手段的预测功能不仅能够对一个国家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还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在经济社会层面的运行情况。

2、具有大范围性质

计划手段的作用发挥后覆盖的范围较大,计划手段的执行更是针对全国经济运行调节和全部社会主义市场调节的,因此具备大比例的特征,具有特定方向的大范围性质。

3、具有重点性质

政府在利用计划手段调节社会经济的时候,可以利用宏观调控进行,但是该计划手段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重点性质,能够帮助政府利用计划手段针对薄弱部分和关键部分的经济进行重点调节,最大化的利用资源来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

4、具有协调性质

若是经济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剪刀差,那么为了调节其产生的茶具就需要利用计划手段将经济发展中缺失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发现经济发展过多的部分,减少多余的部分,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按照规定逐步解决,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现实社会当中,计划手段的主要功效是解决经济的通货膨胀问题,调节资源,以促使其合理的利用,有利于解Q中国经济动荡的平衡问题,不仅解决了收入剪刀差问题,还能够解决社会经济的分配公平问题,避免出现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两极分化问题。计划手段是宏观调节经济的一种,具有实际目标性,因此计划手段的实施需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但是相对的计划手段也存在有一定的微观性和局限性,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劣势:

(1)具有局限性质

计划被归于唯物论中的意识类,因此具有主观性质,与客观性质相比主观成分较多,容易在客观事物的发展中偏离既定的轨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计划手段需要提前调控目标,在一定情况下违背了客观规律,因此计划手段具有局限性质,无法完全满足客观经济规律的需求。

(2)具有不细致性质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商品的发展,计划手段调节多样化的商品生产具有复杂性,计划手段不能够制定过于细致的目标,也不可以加入到具体的调节之中,因此具有不细致性质。

(3)促使经济产生结构不合理问题

国家产生的不合理投资问题是由于计划导致的,政府收到计划手段的影响盲目投资等,都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结构。

(4)具有随意性质

计划的制定是由人类进行的,所以具有主观性特点,无法满足科学性的要求,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内容的时候,没有结合民主投票,因此在政府做决定的时候群众思想受到限制,因此计划手段缺乏民主性和约束感。

(5)促使国家产生政府和企业职能的错位问题

计划手段的产生使得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由社会企业和个人承担,此外本该由社会企业和个人承担的问题由政府承担,二者之间的经济局面十分混乱。

(二)市场的特点

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早提出并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市场手段的运用过程中能够自发的调节国家的经济运行,促使西方国家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行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资源配置,因此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市场手段的优势:

1、是国内经济形势运作的调节模式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经济规律的影响较大,不仅是在我国的生产业方面,还是在流通业方面,公司的生产力和营销力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利润。在社会市场当中,若是商品的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那么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应的提升,从各个方面都会加入到商品的利润竞争当中。单若是商品的数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商品的价格就会随之降低,社会中的各个竞争力就会退出该市场。因此国家可以借助价格调节的方式来合理分配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帮助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维持社会生产数量和社会需求量的平衡,有效的分配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2、具有自发性质

各公司需要对社会上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后做出科学的决定,决定的来源包括有公司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满足上述要求之后才能够结合社会需求的信息做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决定,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决定效率。

3、具有灵敏性质

公司的决定是根据市场变化决定的,因此在执行中可以按照市场变化不断的适应,解决决定领导人和执行人之间的沟通问题,避免出现领导的决定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导致公司的利益受损。

4、具有竞争性质

公司的技术改革和管理创新都需要依靠竞争力,以此来提高企业服务的品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手段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对而言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以下两个方面就是市场手段的劣势:

(1)具有落后性

市场手段的作用往往体现在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间的关系上,若是商品的价格提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量较大,供应量无法满足,就需要加大生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若是商品的价格降低,就说明商品的供应量较大,需求量不足,就需要适当的降低生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价格走向就能够影响到社会的生产量和需求量,而在供求调节中,若是商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而商品的数量较少,就可以将重要商品已社会拍卖的方式来保持物品的价格,达到相对平衡的目的,但若是商品的价格过低,产品数量过多,那么就可以借助平价收购来消化市场产品,或是借助价格调整来促进民众的购买需求,解决社会商品过多的问题,达到商品需求关系平衡的目的。但是市场手段的运用是当商品需求量失衡之后提出的解决方式,调节经济失控后的方法,无法避免失衡过程中导致的损失。

(2)具有局限性

公司需要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出发,考虑到未来从事的生产经营方向,因此只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勾画未来生产经营的方向,却无法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只能根据公司所处地区的阶段性价格升价影响生产规模。

二、 从唯物辩证法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一)计划与市场的对立关系

计划和市场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手段,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分析,计划和市场是矛盾对立的,而计划在宏观领域当中的作用较大,而市场在微观领域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市场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市场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并制约,因此市场也是一种载体,其中的经济运行具有自发调节的功能。市场手段的概念首先是将人们生活所需的物品作为商品生产出来;其次是遵循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最后实现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达成买卖,从而形成市场。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分工越细,那么市场也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愈加广阔。市场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在城乡市场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市场的主要作用就是活跃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但是在相对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市场就是起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地区分割中存在有错误思想,市场能够突破该思想来加快商品的流通。

与市场不同,计划在商品的生产量和需求量的调节中无法按照不同的类别来分配不同比例的社会劳动,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来有效增加资源的宏观经济收入,而计划的作用主要就是不嗟髡经济结构,帮助社会中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同时合理化的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平衡国民经济,在整体上保持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在经济建设当中,计划也起着重要性的作用,能够集中国家力量在经济项目当中,促进其完成的更加高效。但是在社会收入分配当中又与市场有较大的区别,计划能够为政府按照比例和类别确定目标,更加合理的调节社会的收入分配,缩小国家、企业和个人之见的收入竞争关系,因地制宜来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以实现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目的。但是计划和市场的主要对立原理就在于计划的主观局限性,因此发挥计划的作用受到了限制,例如信息收集的滞后导致信息的不准确,却成为计划制定的根据,切实违背了客观规律。并且计划的制定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立场和地位,每个人的自身利益都不一致,使得计划难免出现偏差。

(二)计划与市场的统一关系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计划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具有差异性,计划和市场作为不同的经济发展手段,不能够将其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体制的区分标志,所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计划和市场手段来展开经济调节;其次计划手段都能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生产力发展以及所有制制度,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的内部,具有计划和市场的特性,所以建立在计划手段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当国家经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之后,将市场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再次,在计划和市场手段中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其一是政府集权分配资源,该方案是计划型方案,所以计划手段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其二是自发引导社会中的各类企业进行资源分配,根据商品价格展开的市场手段。因此只有将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相结合,才能够创建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限度的体现出这两种手段的优越性;最后,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在各自的领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各类阶段之中对不同的经济进行调节。

计划和市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者在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时,计划对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所以需要将市场和计划之间相互作用的临界点找出是十分重要的,而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仍处于假象理论层面,在实际的市场中容易受到市场、社会、供求和气候关系的影响,市场无法起到完全调控的目的,所以需要依靠计划来协助,只有适度的计划才能够促使市场的发展效果更好。在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累计了较多的经验,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需要结合现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不断否定计划手段也是片面的观点,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经济危机,而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大多是通过中央利用计划手段来进行经济调节的,但是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经济的调节,加强调节能力、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引导经济的发展向收益递增的目标出发,从而发展符合国家发展途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适当的计划手段来进行经济调控,体现计划的作用,帮助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将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渠道,市场机制能够利用自发调节的方式来促使自身的发展更加有利。

三、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在调控经济的层面上,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都具有明确的分工,在中国经济的宏观层次中计划手段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市场手段在微观层次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两种手段都需要同时进行,共同发挥作用,计划手段要在市场手段的基础上发挥经济调控的作用,需要从整体度中国经济制度进行分析后,结合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不断改革创新,加强管理各个部门,拉近部门直接的距离,解决矛盾问题,疏通组织上的不稳定关系,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

(一)市场手段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方式,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大,但是却无法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部,而忽视了计划手段的作用,因此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行转变,在市场手段的基础之上辅助使用计划手段,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市场经济的优点正是计划经济的缺点,所以二者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只有解决不和谐的问题,协调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够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计划与市场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其次市场手段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在市场手段的变化之中,计划手段是相对不变的,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对计划手段有一定的改作用,使得二者难以达成统一。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在共同发挥作用之后,就可以形成社会经济中的买卖关系,市场手段创造出物质基础,为计划手段提供支持,发挥市场为中心的作用,而计划手段的运用则是为市场计划保驾护航,保证社会经济的建设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计划和市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计划和市场是相互依存的,失去其中之一就会导致经济失衡,市场是无法在社会经济中直接调节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的。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能单纯的依靠计划手段,也需要结合市场手段,让市场发挥自身的作用,适当的进行科学协调工作。现如今中国政府的职能改革步入正轨,有效的规范了政府的职能,但是在市场经济调节中却不能忽视计划手段的作用,不仅要清晰的规范政府的职责范围,不能够盲目的否定计划手段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对计划手段的认知较多,虽然市场能够帮助解决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全部,只有充分结合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更快更好。

(四)政府是主体,计划是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找到市场手段中存在的缺陷,找出盲目性和滞后性的问题,再展开科学的计划保证市场的运行高效稳定,所以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体现自己的职责,作为市场的监管员,在长时间内服务于市场经济,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而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就不能够介入,只能够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只有当某行业的发展或者衰退超出政府预期范围时,政府就能够出面进行干预,针对市场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则可以利用法律规则来有效的维护市场秩序。而计划手段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政府需要不断改革自身,创新思维观念,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

四、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定下市场导向,有效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韩非.中国经济计划体制历史变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 罗沙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 潘同人.中国招商引资中的政府与市场[D].天津:南开大学,2014.

[4] 剡楠.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现代分析[D].延安:延安大学,201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7篇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混乱思想,而这种混乱又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实际上,计划与市场是同一程度的概念,它们都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则是另一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表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它们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整个社会按比例分配劳动这一“自然规律”的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但是,计划经济离不开计划手段,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什么计划经济,同样,市场经济也离不开市场,离开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没有市场存在的计划经济,而在古典市场经济中,则没有计划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习惯上把计划与计划经济等同起来,把市场与市场经济等同起来。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中引伸出计划与市场的对立。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首先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的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使人们从教条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框中解放出来。过去我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混乱思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混淆,把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关系相混淆,把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相混淆。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手段,没有姓“社”和姓“资”的问题。正是把计划和市场与社会基本制度相混同,一些学者便把社会主义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看作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诺兹比较客观地说道,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更广泛地运用市场关系“有时被西方作者欢呼为‘回到资本主义’这种说法有其真实的成分。这不过是社会主义经济更加信赖市场关系和企业决策,比过去所做的可能更象资本主义一些。但是这种说法,其错误的成分也许更大些。这些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并未产生放弃公有制的问题,并未放弃政府对主要经济发展纲要的控制。”1

应当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十分正确的,应该以此作为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基础,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按照邓小平同志不搞争论的原则,我们已经把市场经济变为我们经济生活的事实,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还停留在是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的争论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实行市场经济必要性的认识已经基本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有没有计划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我们应该明确这里所讲的计划,指的是中央集中的计划,而不是指地方或企业本身的计划,因为地方政府的计划要么是中央计划的执行者,要么同企业一样,是受市场机制作用的经营者,因此它们都不能被纳入我们所讨论的计划范畴之列。所谓计划,列宁曾经说道,“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但这不是‘只是从一系列经常波动中得出的平均数’的那种比例性了。”2如果说,市场是客观性、盲目性的象征的话,那么,计划就是主观性和能动性的象征。计划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在行动之前拟定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美国学者莫里斯.博恩斯坦在其《东西方经济计划》一书中指出:“计划是未来的行动方案,......而国民经济计划就是指国家经济活动的方案,因此,计划包括三个主要特征:(1)它必须与未来有关;(2)它必须与行动有关;(3)必须有一个机构负责促进这种未来的行动。”3正如奥斯卡.兰格所指出的那样,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以自发方式发展的,而是受有组织的社会的自觉意志指导和指挥的。”4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以后,计划还有没有它的地位?计划与市场是互斥还是互补?一些同志根据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以取代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理解为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它既不符合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真实思想,也不符合我国经济生活的实际。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决不是说不要社会主义的计划,而是反复强调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邓小平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一贯立场。邓小平充分意识到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5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尊重实践,又要解放思想,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使邓小平认识到,“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针对“左”的思想,邓小平强调计划和市场都看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具有社会制度属性。既然是手段,那么计划与市场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兼容互补的。

我认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排斥计划的,坚持以排斥、对立的观点来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现代市场的最新特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承认,在马克思的理论那里,计划与市场的确是无法统一的,市场社会的理智总是在事后起作用,它不可被免地导致经济生活发生巨大的危机。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计划的运用。恩格斯在晚年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经济的这种最新发展,1880年,恩格斯在应保尔.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三章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独立发表时,在论及迅速发展着的社会生产力的本性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迫作出相应的调整的地方,补充了两段关于托拉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生产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产投降。当然,这首先还是对资本家有利的。”61981年,恩格斯在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时也指出:“根源于资本主义私人生产的本质的无计划性”这一句需要大加修改,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了”7。列宁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变化的基本过程,他更加明确地指出:“现在资本主义正直接向他的更高的、有计划的形式转变”,“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提法,不估计到托拉斯的作用,却说‘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无计划性’,那是不能令人满意的。”8本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生产关系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作适应性调整,甚至利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中的某些因素。在维护私有制存在的前提下,几乎把所有能够做到的都做到了,将国家垄断、计划调控以及自由竞争的市场作用等等经济运行机制作了某种功能的整合。虽然这种合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矛盾的本质,但是却使得市场经济成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资本主义更多地采用经济计划调节经济,导致“有调节的资本主义转变为有指导的或有计划的资本主义。”9这也就是邓小平所讲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实际情况。

转贴于

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的“计划性”认识不足,从本质上说是对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认识不足。如果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多强调一些市场经济的长处以便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即忽视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正如日本学者野尻武敏和百百合就指出:“即使市场机制是完全地发挥作用,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这叫市场局限。”10此外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叫作市场缺陷。这些缺陷和不足,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论述,如市场难以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难以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不利于公共商品的生产和公共资源的利用、难以解决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容易引起垄断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等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个人主义,金钱第一,损人利己等腐朽思想的滋生,直接侵害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市场缺陷及其消极效应,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与此相联系,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计划性”认识不足,在本质上也表现为对于计划经济的积极因素认识不够。传统的计划体制无疑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是我们应当全面地考察计划经济的功与过,既不能把一些诸如“左”的思想的干扰等体制外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影响归结于计划经济,也不能对计划经济的消极作用任意夸大。实际上,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例如他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1计划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点恰恰是市场所不能做到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也指出:“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应付重大的变化。如果资源需要大量地转移,它的方法过于缓慢和残暴。”12另一位经济学家米德也指出:“我们不能期望市场机制可以精确完善地规划不确定的未来,这个工作只能通过政府进行预测,尔后再对未来预先作出计划来进行。”13因此,如果我们冷静地、客观地总结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就不会对它简单地加以否定。正如雷诺斯所指出的那样,克服计划的弊端,靠计算机完善计划机制在目前只能是一种空想,可行的只有改革计划体制,广泛地运用市场机制。所以他认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如何达到最优组合,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14

计划与市场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实践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对于计划、市场本身,还是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只能从其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即其统一中,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不管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或是急于发展经济的心态,而忽视市场的消极面,其结果必将把市场的积极面推向极端,以这种心态来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就没有计划的位置了。同样,我们把计划的优越之处强调到了极端,就会对计划的弊端认识不足,经这样的心态来认识计划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的地位的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R.格雷戈里和罗伯特.C.斯图尔特说得好,“市场和计划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市场和计划的相对功过正是比较经济体制学研究的课题),而且当我们考察现实世界中经济体制时,关键显然不在于计划与市场孰优孰劣,而是在既定的情况下,应当如何恰当地把这两者结合。”15邓小平是解放思想的,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他又是实事求是的,并没有完全否定计划经济。他摒弃了那种把计划与市场简单地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观念,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探索出一条既能充分发挥计划的优越性,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美]雷诺兹著:《微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5页。

2 《列宁全集》第3卷,第570页。

3 [美]莫里斯.博恩斯坦编:《东西方经济计划》,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页。

4 [波兰]奥斯卡.兰格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0页。

8 《列宁全集》第29卷,第436页。

9 [美]阿兰.G.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10 [日]野尻武敏和百百合著:《经济政策学》第24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页。

12 [美]刘易斯著:《经济计划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页。

13 米德著:《明智的激进派经济政策指南:混合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页。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8篇

第一次:从排斥市场作用到承认“市场调节为辅”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排斥市场作用,严重影响了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新探索。1979年3月8日,陈云在一份提纲中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4月5日,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时甚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当时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水平。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党的十二大对于突破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功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认识对于推进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对《决定》予以高度评价,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但就经济体制而言,仍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决定》强调:“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

第二次:从“市场调节为辅”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邓小平再次思考并阐述他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观点。1985年10月23日,他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高级企业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7年2月6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又一次谈到了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根据邓小平这个讲话,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没有再讲计划经济为主,而把计划与市场看作同一层次的范畴。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表明,党中央已经把计划和市场都看成是调节手段,而且强调市场的作用范围也同计划一样,这就提升了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原来仅仅“为辅”的地位。

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在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交代中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此后,中央一直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

第三次: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发育的市场机制。”他列举了在对计划与市场和建立新经济体制问题认识上的三种观点: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告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的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正式确立。

第四次: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四大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后20余年,中央一直坚持并不断强化这一提法。

但是市场的这个基础性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容易被混淆,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经常取代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造成市场的紊乱。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成为一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命题。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划 市场 经济手段 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是人民福祉所系。然而,要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历经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的探索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为重要基础,逐步走上市场经济道路。20世纪,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则走上计划经济道路。中国在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问题。1992年,在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口,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思想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道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激发活力,抵御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见成效之际,我们需要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进一步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一、要警惕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抬头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场危机使人们进一步认清,要想实现经济发展,单靠市场的经济手段是不够的。中国采取“一揽子计划”等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然而,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成效的显现,国内某些领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又有所抬头,那么,如何看待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秘诀,是否就可以完全归功于“计划”呢?又如何看待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对计划这个经济手段的运用,是否就可以偏离“市场”这个改革的基本方向呢?

1、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离不开十多年来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扎实工作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中国已经花了15年时间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

当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波及国内时,党和政府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沉着应付,并很快推出4万亿元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形成的“底气”。同时,中国企业已经多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历练本领,或调整转型,或升级改造,其中不少企业转“危”为“机”,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稳定增长,特别是粮食、蔬菜及肉蛋奶等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在“外需”遭遇严重滑坡的不利条件下,国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与日益扩大的“内需”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十多年来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扎实工作。

2、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加强计划经济手段,不等于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两者具有本质区别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完成了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实践表明,在短期内加强计划这个经济手段,对于扩大内需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此,有人片面地认为关键时刻还得靠计划经济手段,甚至呼吁只有计划经济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而事实上,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加强计划这个经济手段,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实基础之上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市场需求,绝不是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两者具有本质区别。从总体上,“一揽子计划”是通过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指导功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并不是传统指令式的计划经济。

我们看到,虽然中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并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功,但是某些领域、不同程度上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依然存在,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某些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有所抬头,将计划和市场两个经济手段对立起来,将注意力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方向上偏离开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反对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潮。

3、只有始终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才能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取得的成效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喜人态势。然而,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的路途还比较艰险,金融领域风险还依然存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中国不断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成效的任务还很艰巨。2010年,中国提出要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好”字当头的前提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有人称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无论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我们都应对一个问题引起重视,也就是说,在采取“一揽子计划”等措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后,中国下一步又将如何继续地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然,大规模投资计划不可能一劳永逸,计划经济手段也不可能“一招通吃”,只有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才能解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历经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痛定思痛,进一步认清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各级政府首先要在转变自身职能上下功夫,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克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视不够的问题,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抓住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不断打破一些行业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引导企业抢抓机遇,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计划与市场两个经济手段都要硬

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明确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主要在于强调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的经济手段发展自己。经过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的经济手段可谓已经深入人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特定条件下,人们对计划的经济手段又重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方面,我们要警惕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重新抬头,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深入思考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不要因为长期搞市场经济而丢掉计划这个经济手段,使计划与市场两个经济手段都能得到正确运用。

1、搞市场经济不能忘掉计划也是经济手段

中国既然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为什么还要继续重视“计划”这个经济手段呢?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两个经济手段的论述,是紧密结合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述展开的。从理论上,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市场”这个经济手段可以为我所用。作为经济手段,并不关乎社会主义的本质,只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可以大胆吸收和借鉴。二是“市场”这个经济手段不能包治百病。尤其在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这显然不是“市场”的经济手段,而是“计划”的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明确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这个经济手段的运用问题,但是其紧密结合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述,揭示了计划和市场两个经济手段的互补性。

实践表明,正确运用计划这个经济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即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经济手段,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邓小平同志讲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指的就是这一点。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激发经济活力方面的基础性重要作用,也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不能忘掉计划也是经济手段,注意加强宏观调控,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运用计划手段不能陷入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

任何一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都是与特定的经济体制及社会制度相适应的。通过改革,中国已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这个经济手段的运用,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正如前文所强调的,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加强计划这个经济手段,虽然同为“计划”这个名词,但是不等于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也不能够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因为,中国传统的自上而下计划经济体系及其制度已经不复存在,替代它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体系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等。只有通过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战略性规划、指导性计划等形式实施计划,国家计划意图才能得到实现。作为经济手段,计划的方式方法要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那么,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有什么危害呢?主要是,将计划经济僵化地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主要采取计划经济的方式,而计划也主要采取自上而下指令式计划的方式。按照这样的思维定式,公有制经济成分越大越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越多越好,完全背离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就是要破除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促进思想解放。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尽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思维模式的影响还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有的地方在经济工作方面,认为计划的经济手段用起来得心应手,市场机制的新办法反而不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计划经济思维留下“生存”空间。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彻底破除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多种经济手段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对不同经济手段的运用,或交替运用不同经济手段,或组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技巧性。实际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计划这个经济手段的运用,也不限于应对经济萧条或金融危机,平时也采取各种计划对经济增长施加影响。同样,市场经济也是多样,化市场手段的统称,国家之间很少见完全相同的市场经济模式。邓小平同志明确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极大地开阔了中国选择经济发展手段的思路,一方面冲破了单一计划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照搬照抄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各种经济手段相互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某种具体经济手段与社会制度之间更没有必然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从而解决每个时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不同具体问题。

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不会因为各种思潮的影响而放弃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只有熟悉和驾御国际市场规则,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市场这个经济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知识产权战略和高技术壁垒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对于市场这个经济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满足。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也是坚定的,也不会因为各种思潮的影响而丢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中,国家计划、宏观调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计划这个经济手段,任何时候也不能自暴自弃。因此,只要适合推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计划和市场两个经济手段都要硬。

三、统筹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为民谋利益

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以及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实践还带给我们一些深层次的启示。那就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具体选择哪一种经济手段,而在于运用这些经济手段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1、以人为本是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统筹运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对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统筹运用,也要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中国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活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贫穷落后。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最早喊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最早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中国也可以搞好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及时果断实施宏大的投资计划,不断扩大内需,切实保障民生,使人民稳定了信心。没有以人为本的经济决策,就不会赢得

比黄金还重要的信心。历史再次启迪我们,再精明的经济政策设计,只要偏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就会使经济陷入危机,只有把经济手段与人民利益捆绑在一起,发展相信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喜人的成绩。

2、只有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统筹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提供坚实的体制与机制基础

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经济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区域发展的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只有不断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计划与市场等不同经济手段的统筹运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否则,在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基础上运用计划与市场等经济手段,只能是市场化程度越深,城乡、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问题就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就越突出;国家计划的力度越大,部门利益、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等就越明显,各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子就越迟缓。因此,要锁定科学发展大目标,坚定体制改革大方向,通过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手段的实施效果。

3、要善于统筹和结合,灵活运用计划与市场等不同经济手段

从具体的经济政策层面,我们也要加深对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思想的理解。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人们经常把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看待。对于计划与市场等不同经济手段之间的联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实践说明,计划与市场等不同经济手段之间并没有截然清晰的边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有时取决于对不同阶层或群体利益的权衡。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某些西方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政策,一方面受到工薪阶层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却遭到某些金融巨头以维护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为由的抵制。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对某些民营资本投资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只有善于统筹和结合,才能找到实施不同经济政策的最佳契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应进一步吸取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教训,使经济手段的运用更加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0篇

一、计划及其化要求

(一)计划的含义与一般价值

计划是一个使用得非常广泛的用语,在不同场合的含义可能不完全相同。有人给计划下的一个“简明的、不带褒意或贬意的定义”是:“计划”是未来行动的方案。相应地,计划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它必须与未来有关;(2)它必须与行动有关;(3)必须有某个机构负责促进这种未来行动。[①]

一般说来,计划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对未来的行动所作的设想和部署。它是人们在多领域、多层次上使用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在任何领域、任何层次上完整的计划,都必须具备目标、时限和主体三大要素。常识告诉我们,工作的越是复杂,参与实施计划的行为主体和涉及的环节越多,越需要计划性。我国古代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西方经济学家也阐明了这个道理:“虽然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如果我们没有根据当时所得到的信息而制定的未来计划,我们就无法合理地行事。”[②]工作有计划,至少可取得有序、协调、效率的优越性。所谓有序,是指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为此而确定的步骤、重点、分工等,可在实现过程中分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为全局奠定基础,有条不紊。所谓协调,是指通过计划作出事先的协调,处理好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各具体目标之间、预期目标与时间约束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促进目标的顺利实现。所谓效率,是指因为有序和协调,尽可能地激励了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合理地挖掘并组织相关的条件,减少了盲目性,避免操作中的重复浪费,因而有利于提高效率。[③]有序、协调、效率的优越性也就构成了计划的一般价值。

计划主体是多层次的,计划的对象也是多层次的,因此计划有个人计划、家庭计划、计划和国家计划等。作为计划法所涉及的计划,是处于宏观层次的国家计划,而且侧重于经济计划。当计划被用作经济活动的调节手段,并与国家的职能和权力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经济计划。

计划是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经济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在这些职能中,由于计划职能反映了管理者的决策意图,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制约和决定着其他管理职能,因而被人们视为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一般职能,是一个广泛中性的概念,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管理体制的国家之中,因而有无计划不是区别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属性的标准。[④]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调控

由于我国在建国以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几乎无所不包,深入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配置资源的最主要的手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最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计划本身应当如何定位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在这一过程中,不乏有因为计划经济的弊端而排斥、否定计划本身的,但是理性的审视和现实的需要又使得计划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计划不是基本社会制度的范畴。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就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⑤]

同时,计划本身也不是特定经济体制所特有的范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虽然不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是毫无价值的,而是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计划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恰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把计划的作用过于夸大,反而使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未能显示出来,因为那时的计划已是无所不包,而不仅仅是在宏观上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对市场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对计划的普遍需要。市场经济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经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联系非常广泛和复杂。这种高度社会化的经济要能正常运行,客观上需要一个社会中心进行协调,以使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各种经济联系和协作。许多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说明,国家计划具有承担这种社会中心协调经济联系的重要功能,是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对市场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必要性,更在于弥补市场机制内在局限性的客观需要。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而是有着自身内在的局限性和缺陷,即存在所谓“市场失灵”问题。这些主要有:第一,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信息是经济运行中已经发生不平衡之后的信息反馈,因而市场机制的调节是在事后,这种事后性往往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稳定。第二,市场调节的局部性。市场机制并非在任何领域都能有效发挥作用,有些领域的经济活动只靠市场是调节不了或调节不好的,如重大经济结构和布局的调整、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第三,市场调节的短期性。市场提供的信息在时间上是短期的,一般只反映眼前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状况,不能反映以后时期供求和价格的变化,这就使市场调节只适应于短期的调节。第四,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依据市场信息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但是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这就使得依据这种信息所作出的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机制的这些局限性表明它不能保障所有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政府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而国家计划就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⑥]

计划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如可以迅速调动现有的资源用于重点建设和短线产品的生产;可以进行事前和主动的调节;可以对社会经济进行总体性调节以及对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进行协调等。

计划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以社会经济运行总体为对象,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来调节经济利益,最终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⑦]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也是经济手段。计划与财政、一起,是宏观调控中覆盖最全面、最广泛、使用最经常的三种重要经济手段,而计划又是综合协调各类调控手段的手段。

计划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意义,即使是“在今天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原有形式已不能全面实现其机能,需要有人为的政策上的国家干预。因此,可以说任何意义上的计划,都有其必要性。”[⑧]“在世界里,政府完全可以很好地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包括调整收入和财产的分配,处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对付结构上的不可分性,维持经济的普遍稳定。要达到所有这些目标,政府就应该,其实也必须预先作好计划。”[⑨]

而对于要实现经济赶超目标的发展家来说,计划调控更是不可缺少的。刘易斯也认为:“,听任市场经济自由放任的发展,这在不发达国家毫无疑问是一个错误的答案。”[⑩]

计划调控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调控的法律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不是采取以往的指令性计划,而更多的是采取指导性计划。今后,国家计划的任务主要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政策,搞好经济预测,规划重大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安排国土整治和重点建设等。这样的计划具有多种功能,如规划功能、导向功能、配置功能、协调功能和激励功能等。但计划作为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实际作用的发挥程度还要取决于计划调控本身的合理与。而这就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1篇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的逻辑主线,造就了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重要的兼容模式。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以“社会”为主义,选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兼容模式维度

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在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夹缝中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经济体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制度模式。分析比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模式的维度,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路径规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内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的一维兼容路径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起源于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基本思路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兼容主导,形成了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论”、市场“中性论”、市场“联姻论”、“市场主导论”等依次演进的逻辑主线。

(一)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论”

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论”主要是指早期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特点是试图在传统社会主义内部植入市场经济的因素,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是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仅仅处于附属地位。主要包括“兰格模式”和“东欧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兰格模式”的模拟市场。20世纪30年代,“兰格模式”设想运用“试错法”第一次把市场引入社会主义,但这种社会主义仅仅存在“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真正市场,关于消费品以外的市场主要由“中央计划局”模拟市场来起作用,中央计划局可以确定“组合生产要素”的原则、“工厂生产规模的原则”、“产量的规则”、“资源分配的规则”、“价格当参数使用的原则”等,从而可以规定物价使每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平衡。由此可知,“兰格模式”中的模拟市场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与计划的地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附属性市场。东欧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并存的计划与市场,但市场实际处于附属地位,计划仍然占绝对优势。南斯拉夫虽然肯定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同时承认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经济体制。商品交换“会带有在各种阶级制度中商品生产发展所具有的全部特点”,通过计划的指导使社会主义的“市场成为生产者自由共同体中各种关系的简单组织形式”,使社会主义的市场“实际上不成为市场”,实现市场消亡的历程。匈牙利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则被谨慎地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其它理论状态的模式,如布鲁斯的“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科尔耐的“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锡克的“宏观平衡”与“微观平衡”等实际都存在这种倾向,市场的作用被局限于社会主义框架内。因此,实践状态的市场也是处于附属地位。

(二)市场”中性论”与市场“联姻论”

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党第二次在大选中败北且败绩创下了1918年以来最差纪录。为了扭转工党的这种不利局面,工党的智囊机构――费边社邀请了一批著名的学者探讨工党失利的原因,后来这些学者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哲学”研究组并开始定期召开会议,他们正是在市场“中性论”与市场“联姻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英国模式。

市场“中性论”。英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据此他们提出了市场“中性论”的观点。一方面,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者忽视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误把“生产资料公有制或资源配置的中央计划等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但“计划的内在实质并不意味着平等,国有化的内在实质也并不是消灭剥削”,它们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他们认为 “市场的内在实质也不会阻碍人们用它来实现那些社会主义的目的”,因为“市场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性”,如信息机制、激励机制,只要运用市场有利机制“实现收入、财富和机会分配得当”,在必要时运用包括“直接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等非市场手段来限制市场弊端,就一定能使市场“积极地促进而非阻碍社会主义各种目标的实现”。因此,他们明确提出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都是经济实现的手段,市场具有中性的特点。

市场“联姻论”。根据“计划”与“市场”都是实现经济发展手段的观点,他们认为市场与社会主义“联姻”非常可行,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市场主导的原则。他们提出,“在大规模潜在贸易中市场关系优于非市场关系”,而对于某些 “市场关系并不优越于非市场关系的情形”,市场社会主义能够通过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克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弊端,如竞争问题、市场外部性问题、资本市场配置混乱问题、价格滞后、偏离问题、两极分化问题等。因此,“市场应成为交易机制的主导形式” 。另一方面,指示性计划是市场重要的补充原则。他们认为中央计划模式存在因信息问题而导致制定的计划不可行;计划的实施不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等弊端。因此,他们普遍建议采用法国的指示性计划模式。这种计划只是计划内容的“构设和阐释的咨询、讨论过程”,实质上只是提供了一种信息汇集的场所,讨论有关经济外部性问题等;“计划并不包含实施的程序”,经营者在“计划框架内彼此签订独立的合同”;与自愿签订的合同一样,“每个合同都有强制力”。解决了计划信息不足与市场经济的弊端等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联姻”。

(三)市场“主导论”

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西方左翼理论家在对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理想“双重幻灭”的情况下,开始重新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路径,诞生了“市场主导”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市场主导”的经理经营模式。“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是美国类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根本特点是通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理的合理经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该模式主要包括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与巴德汉的“银行监督的市场社会主义”等。巴德汉曾经认为,资本主义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解决软预算约束问题”,但不能解决“资本市场对经理的有效监督”。因此,他设想在“市场社会主义中复制一个有效率的经理市场”,依靠银行监督经理经营的模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很显然,这种模式的“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包括资本市场,同时也设想了管理人员的竞争市场。

“市场主导”的工人管理机制。“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是兼容“工人自治型”与“经理经营型”优势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以美国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为代表。其特点是工人管理主导的市场机制模式,“工人管理”与“市场调节”在该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施威卡特曾经提出“非市场的社会主义形式”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应该保留“协调绝大多数经济机制的市场”,明确表明了“市场”在社会主义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他也设想了一些市场投资与控制市场弊端的机制,完善了市场与社会主义兼容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的多维兼容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实践,逻辑思路是从“社会主义”到市场的多维兼容制度模式。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的“二元”并存、“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兼容过程。

(一)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兼容模式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体制在中国全面确立后,很多人确实感到计划经济存在一些问题,但不敢公开提出市场经济的观点,最多也就是主张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起一些补充作用而已。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观点明确表明这一思想;“另一个是孙冶方提出的,在国家计划的范围内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激励企业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观点。1978年,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总结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显然是从陈云的‘三为主’、‘三为辅’脱胎而来”,但这个时候还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1979年,中央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肯定“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调节为补充的原则”。这种原则突破了以前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经济体制的观念,计划与市场兼容问题迈开了第一步。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做法引起了部分质疑。在计划体制框架内引入市场体制大家容易接受,引起的破坏较小;同时两种体制并存也会出现互相摩擦等矛盾。这样就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把问题的产生归咎于市场而主张限制市场等;一是把问题的产生归咎于计划体制改革不彻底而主张扩大市场,把市场经济引入国民经济的范围。经济学家薛暮桥20世纪80年代初期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口号不正确,应该代之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口号”。经过经济学家以及中央反复商讨,结合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发展的现实需要,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自觉依靠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尽管在决定当中还出现许多限制商品经济的条件,但这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观点,肯定了“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的观点。邓小平高度评价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得清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按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提出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观点,提出发展商品、资金、劳务、技术等四大市场;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观点,彻底摆脱了“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的模式;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运行原则,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详细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部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中国模式。

(二)“市场主导”的“三位一体”兼容模式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必须首先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而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或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素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多维模式。因此,改革初期我国以经济体制兼容为主导的“二元”模式,必然会给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带来一定的问题。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矛盾。我国经济落后的现实决定了经济优先的发展战略,把市场经济与计划体制兼容作为目标,尽管在改革之初也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在实际进展中却很缓慢,这导致了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矛盾,产生了许多制度性问题,如腐败问题、市场制度不健全问题、监督制度缺失、改革措施不到位等。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兼容,必须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第二,市场经济与文化改革的不协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仅仅局限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改革,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文化改革考虑不够。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与我国文化的矛盾也日趋尖锐。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市场经济要求以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而我国传统文化则以追求社会利益为目标;我国传统文化以精神理念为主导,而市场经济则以物质利益为主导。因此,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传统文化遭遇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如道德滑坡、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性质产生了矛盾。社会主义要求以社会公平为目标,而市场经济则要求以市场公平为手段,因此如何协调社会公平与市场公平是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难以科学协调社会公平与市场公平的矛盾,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调,否认社会主义优越性等观点。因此,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加强文化改革的力度,树立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文化制度与文化模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改革模式,从“生产力、人民利益、先进文化”的角度构建社会主义的模式,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把政治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把“先进文化”建设问题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模式之中,完善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路径,“三位一体”的兼容模式初步确立。

(三)“市场主导”的“四位一体”兼容模式

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围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路径,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步由个体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农民工问题等,这是我国改革路径必然产生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能完全兼容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面,要贯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治方面,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制度;文化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先进文化等,加强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建立兼容市场的文化机制与文化类型;社会发展方面,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把“和谐的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这种新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性质与任务的最新认识,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科学社会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之,把社会建设明确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提了出来,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思路,标志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确立。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模式的维度比较

(一)维度趋向存在一致性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思维逻辑具有同源性,都是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而提出的路径选择,把市场纳入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范畴之中。在选择市场的过程中都选择了逐步兼容的策略,由点到面、由部分到全部的过程。市场社会主义的“二元论”、“中性论”、“联姻论”、“主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计划市场”并存、“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兼容模式,具有大致相同的趋向。因此,两种兼容模式都遵循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为兼容主体,社会主义发展完善为目标的维度趋向。

(二)兼容维度具有本质区别

市场社会主义坚持以市场为先导的逆向思维模式,核心目标是实现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兼容,往往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主义为先导的兼容思路,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制度兼容模式。

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兼容模式是在扬弃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的科学手段,按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逻辑思路,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逐步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兼容,形成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多维兼容制度模式。

一维兼容的经济模式。不论是东欧的分权市场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大多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兼容的经济模式,忽视了其它社会要素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形成了市场经济与旧的政治、文化要素的畸形结合,要么是幻想直接借鉴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模式等。

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体制移植到计划体制的框架内部,但没有考虑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以及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兼容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忽视了市场经济配套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整体的因素,结果计划与市场矛盾引发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动乱等危机,这是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如南斯拉夫盲目追求国家职能的消亡,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根本不考虑政府利益、政治需求,没有实现市场经济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兼容,反而采取激进措施废除国家职能、忽视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等,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的解体。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坚持资本主义传统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理念兼容的原则,试图在资本主义外壳内部孕育出社会主义,但这个社会主义的诸要素根本没有提及,抑或潜意识中要借鉴资本主义的社会要素,这个特点决定了这种兼容模式的乌托邦或改良性质。如“工人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只关心合作社企业内部的社会主义,“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仅从利润最大化原则经营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也不过是在经济领域推行民主而并没有真正触及政治问题。至于文化问题他们根本没有提及,也许他们觉得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就是市场社会主义应该具有的文化制度;关于如何协调整个社会发展机制问题更没有探讨。

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必须兼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以“社会”为主义,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制度模式。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是一个系统要素的结合,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破坏社会结构,要实现社会合理发展就必须要求社会各个要素合理配置。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就不能仅体现在“计划”与“市场”的兼容,同时也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因素”与“市场经济”的多维兼容,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体制的完善与发展。由此可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是未来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卡德尔论文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英]索尔•埃斯特林.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2篇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福利整体上有了巨大改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与过去相比,经济体制变活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消除了传统僵化体制的消极影响,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我们对这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无比欢欣鼓舞,成绩不容否认。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一面,要看到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在全部商品流通总额中,目前市场调节部分已占到90%以上。几年前有人估计,我国市场经济在整体上完成程度已达到70%左右。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但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如资源要素市场、资本金融市场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位。也有因经验不足、犯了市场幼稚病,从而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地方,如在教育、医疗、住宅等领域不该市场化的部分也搞市场化,以至于发展到对市场迷信的地步,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市场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充分展现出来。市场经济在发挥激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优越性的同时,其自身固有的缺陷经过三十年的演变,也逐步显露出来了。特别是在总量综合平衡上、环境资源保护上,以及社会公平分配上引发的问题,在我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够解决的。因此,三十年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出现新的矛盾,资源环境、分配民生等矛盾越积越多。这与国家宏观计划调控跟不上市场化的进程,有一定的关系。

本来,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就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一根本点在1992年就明确地写入了党的十四大文件。这些年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不断前进,我们在短期经济波动的控制上,先后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两方面的成功经验。但是,国家计划对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明显减弱,计划本身多是政策汇编性的,少有约束性问责的任务,计划的要求与执行实绩相差很大,国家计划控制不了地方盲目扩张行为。总之,国家计划失之软弱,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影响到宏观调控的实效,造成国民经济发展许多方面失衡。

现在是到了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需要加强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指导作用的时候了。针对国家宏观计划调控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状况,十七大提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十七大重新强调多年未提的发挥国家计划的导向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宏观调控有这么几种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计划手段。只有少数市场经济国家设有计划机构,并编有预测性计划,一般不用计划手段。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有必要在宏观调控中利用计划手段。至于产业政策,则属于计划手段。规划也是一种计划。所以,主要就是上述三种手段。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财政、货币、计划三者关系中,计划应是财政货币政策的指针,财政、货币政策要有计划的指导。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不可分,计划是宏观调控的主心骨。国家计划有年度计划,还编制五年、十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包含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额、财政预算、信贷总额、外汇收支、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和人口增长率等指标。每年都由国务院提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应当是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这些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该在宏观调控中起导向作用,具有约束力。关键之处还应问责和追究法律责任,这样的国家计划才能对宏观调控起到导向作用。

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市场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充分展现之后,目前在“市场化改革”口号下,迷信市场成风,计划大有成为的趋向。在这种氛围下,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要加强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看来十分必要。

十七大重新强调了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歪曲的那样,“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不同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而是计划与市场这个问题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结合。其主要表现:一是现在的计划不是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只管宏观层面,微观的事情主要由市场调节。二是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与不足的必要手段。三是现在的计划主要不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战略性、预测性的计划,同时又要有必要的约束和问责的功能。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3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市场的弱点,弥补市场的不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弊病就是集中过多、信息不灵、活力不强,而市场对经济信号的反应却是灵敏迅速的,并且能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正因为如此,我国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就没有短处、计划就没有长处了呢?不是的。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例如,市场不可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和平衡;市场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消费进行调节;在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环节,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在一些垄断性行业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市场调节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全面发展。”他还提出,“在那些市场调节力所不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201页)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江泽民同志就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9页)在1992年6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他还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之一。这说明,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于说市场就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计划就一无是处。相反,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应灵敏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包括一定的计划调节在内的宏观调控来抑制和弥补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与局限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调控不完全是一回事

江泽民同志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都已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了,都是由政府程度不同地调控经济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0―91页)“到了二次大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计划。”因此,“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同上,第3页)。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改革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但不是不要计划,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很重视计划的作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必要和可能正确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运用计划手段的范围和形式是会有些区别的,如同运用市场手段的范围和形式也是会有些区别的一样。”“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同上,第31、3、159页)这就告诉我们,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调节、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调节、宏观调控,无论在目的、范围、形式上还是在实施的有效性上,都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江泽民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227页)“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把“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当成自己的重要目标。(《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441、227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因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可能和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6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467页)

其次,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建国之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第100位以后。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并将长期是发展中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和它们既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没有并驾齐驱。这些都决定了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比对于它们更加重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特别是我们没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的国情和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国家宏观调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467页)

再次,经济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需要宏观调控,而且调控的范围、形式也不尽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没有消除,新体制尚未形成,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从总体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应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我们也应注意认真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在1992年6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在解释为什么会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三种提法中,选择后者作为新经济体制的提法时说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202页)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又指出:“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同上,第212页)过了两年,他进一步指出:“对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我们是充分肯定的。从历史进程看,苏联能够对付并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同他们通过计划经济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还是有其必要的。我们建国初期的历史也说明了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的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204页)这些论断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没有取消经济的计划性。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搞经济计划的一些有益经验,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继承、所借鉴。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基础;体制;法制;实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2日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实现形式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长达39年。由于一些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影响,我国在建国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物质极为匮乏,私人资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财政面临巨额赤字,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奠定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基础,要改变我国落后的政治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求集中发展我国的重工业,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较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保证战争胜利、恢复生产、安定民心。那么,这个时期就要运用行政手段把全国的经济资源集中化,然后分配到重工业部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只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走社会主义道路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为我们提供借鉴的可靠经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计划经济的特点适合我国建国初期的国情,并受前苏联的一些影响,我国在“一五”期间选择并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实现形式,由于认识的不同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计划经济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根据计划经济表现的不同特征,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以前的计划经济市场,这个阶段的市场:(1)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划的范围内开展,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上级部门的指令安排,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由谁供应,生产多少产品,产品销售给谁,这些都是由国家事先规定好的,这样就消灭了竞争,消灭了劳动者的工作动力;(2)市场结构比较单一,不存在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单一,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需求;(3)产品的价位由各级政府规定,认定计划可以调节生产,价位的高低要服从计划,价位的高低完全不反映商品的价值,更不会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使得经济过度受政府控制,不能达到自主调节;(4)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的调节方式主要是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包括指令性调节和指导性调节,这个阶段国家主要是运用指令性调节,即强制性规定执行单位必须完成。虽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但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指令性计划是计划调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形式,在实行社会主义开始的阶段,社会需要的物品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品,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就要运用一些强制命令性的计划进行管理。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以后的计划经济市场。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时期计划和市场机制同时存在,但计划机制仍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主要的计划调节方式是指导性调节,主要客观依据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生产企业作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济活动按照价值规律要求进行,政府机构主要是加强宏观控制与协调,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协调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实现形式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影响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虽然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方面进行了一些提高,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但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在国际帝国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对我国的冲击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成了必然要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始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变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00年底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阶段”。

1992年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较高速度的增长。中国经济从1992~2011年的2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2%,增长的最多的一年是1992年,这一年的中国GDP增长率为14.2%,这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后,经济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2003~2007年的5年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三个方面完成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联系: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从私有制经济转变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现实和所处的时间特征给予的明确的具有特点的中国;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方式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比之前更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此同时更有力地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这意味着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市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对于市场调节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市场无法起调节作用的领域,政府的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时的政府只可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的职能,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而不可以直接决定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三、法制的地位及实现形式

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给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市场经济要想长远、稳定、长久治安地发展,就要依靠依法治国。当经济改革的步伐加进,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要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就要求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增强党对法制建设方面的引领,经济才能够有效持续有序地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的地位和重要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制来实现的。与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的法律体系有市场主体法律、市场体系法律、市场运行规则及管理法律、市场宏观调控法律等。法制对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的调节面覆盖市场经济的主要过程,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运行始终在法律的控制之中,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市场经济运行的顺畅性、自律性都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二是法律在运作上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背景;三是法律与市场经济都是把效益确立为自己的基本价值,并以此当作法制建设的重要依据。

法制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以及法制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法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实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制是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关系为法制原则提供基础,法制原则提供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可以经由法的途径获得守法的确认和保护。二是法制是作为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经济运行秩序的有力支撑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其中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这种权利和义务的让渡就需要有维护正常交易秩序的规则来约束和衡量双方的行为,否则市场秩序就会一片混乱;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行为准则,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和确认才能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有效有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平等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各个经济主体只有遵循法律所确认应当遵守的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法律所具有的引导性、公平性决定了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多层次性和全方位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强亚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的特征[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

[2]翁贺凯.“国家社会主义下之计划经济”――张君劢19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3]常修泽.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及思考[J].改革,2002.4.

[4]于光远.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J].经济体制改革,1992.4.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计划 调控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递进,而且也可以说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具创造力的一笔。但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排斥计划的,坚持以排斥或对立的观点来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市场运行的本质特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国家垄断、计划调控以及自由竞争的市场作用作出了相当程度的整合,虽然这种整合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的矛盾,但却使他们的市场经济成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使“有调节的资本主义转变为有指导的或有计划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外壳没有被炸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天,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矛盾也不断地凸显出来。为此,笔者认为,应把高度重视有计划的宏观调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战略选择。

一、计划调控是避免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

首先,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总量的失衡。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计划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特以减少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

其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众所周知,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使某些成本低、效率高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控功能。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因此垄断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当公益人,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价格管制、控制垄断程度,等等。

第三,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着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更为严重的是,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

最后,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等一系列手段出场调控,形成“区间均衡”。

上述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计划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的否定,而是对高度集权型指令性计划经济一种变革。其一,根本上改变按行政指令配置资源、按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传统计划经济的做法。其二,彻底改变高度集权型计划经济条件下排斥市场调节和政企不分的低效率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计划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形式,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在各自的历史范畴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都是为广大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服务的。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不断刺激生产效能和经济现代化,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将使人类社会过渡到后工业时代,过渡到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社会化与信息化时代,进而为市场关系的消失,产品计划经济的到来提供基础。因此,根据生产力标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恩格斯盼望的计划经济到来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因此,要辩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就不能掩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社”与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那个“社”两者之见所蕴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果假借两者都姓“社”的名由,将马克思、恩格斯为其“社”所预测的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照搬到业已建立了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用行政手段的方法人为地排斥和消灭小农经济,必然对生产力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邓小平正是能动地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原则,科学地解决了经典作家和其他共产主义理论家没有解决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社会主义所需的市场经济的关系。

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的“计划性”认识不足,从根本上说是对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认识的不足。如果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多强调一些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即忽视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更不能把计划与市场的优劣简单地套用公有制和所有制来解释。今天我们看到了许多市场经济的负面现象,如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权力寻租等等,凡此直接侵害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市场缺陷及其消极效应,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与此相联系,对于当代市场经济中“计划性”的认识不足,也表现为对于计划经济的积极因素的认识不足。传统的计划体制无疑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是我们应当全面地考察计划经济的功与过,既不能把一些诸如“左”的思想的干扰等体制外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影响归结于计划经济,也不能对计划经济的消极作用任意夸大。当年,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例如他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计划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点恰恰是市场所不能做到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也指出:“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应付重大的变化。如果资源需要大量地转移,它的方法过于缓慢和残暴。”另一位经济学家米德也指出:“我们不能期望市场机制可以精确完善地规划不确定的未来,这个工作只能通过政府进行预测,尔后再对未来预先作出计划来进行。”因此,如果我们冷静地、客观地总结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就不会对它简单地加以否定。当然,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协调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主要任务,正如雷诺斯所指出的那样,克服计划的弊端,靠计算机完善计划机制在目前只能是一种空想,可行的只有改革计划体制,广泛地运用市场机制。所以他认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如何达到最优组合,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就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运作方式而言,仅仅用市场调节去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世界银行专家们在广泛考察了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后的一个报告中写道‘决定一个企业有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它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而在于怎样进行管理。任何一种类型的所有制都有可能创造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刺激手段’。”

三、建立计划与市场辩证统一的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科学发展观对如何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普适价值观。科学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等在内的各方面的发展,是所有这些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经济的发展处于中心的地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经济社会的普遍法则,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具有普适价值。

以人为本无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并不是为经济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了切切实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是发展的目的,当然也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目的。而经济建设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目的就不可能达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指向。

其次,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实现的,政府调控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对象,政府没有权力直接向微观经济单位下达计划指令,而只能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微观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中各种因素复杂多变,宏观经济调控效力的大小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下计划调控的有效性对政府能力的要求更高。

第三,科学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路径。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原理的辩证运用,包括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辩证认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国家宏观调控实质上是国家计划的重要地位。中国虽然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的大幅度减少,但是也出现了资源紧缺、生态破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趋势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现实要求我国在新时期必须调整增长方式,即从少数人分享型的增长转向全体人民分享增长成果的发展模式,从不公平的非均衡增长模式转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公平增长模式。为此,要充分发挥计划调控的作用:

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是加快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对市场经济的计划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的关系存在本质的差别,计划经济是计划替代市场的经济,计划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的是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政府完全替代市场。这就意味着沿用计划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势必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机制,这表明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是与市场共存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计划。为此,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制度的经验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以及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计划的运行模式。虽然形成成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它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美]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美]刘易斯:《经济计划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页

[4][美]米德:《明智的激进派经济政策指南:混合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