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

防疫工作要点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继续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按照《市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及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抓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政府和领导的参谋,加强与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并加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央转移支付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继续加强免疫预防队伍建设,不断充实高素质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并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二、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继续加大消灭脊灰的免疫、监测与管理三大措施的工作力度,重点保持目标人群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防范脊灰野毒株的输入和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的传播流行。

(一)免疫接种。

继续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特别是4岁儿童的加强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发现高危AFP病例和“零”剂次免疫儿童后,应在3天内至少对病例所在的镇(街道)及时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快速评估和查漏补种工作。

(二)AFP监测。

继续加强AFP病例快速报告、常规报告和主动监测工作,提高病例报告、调查、随访及时率及合格采便率,要求各项监测指标达到90%以上。加强对市、镇(街道)两级免疫预防人员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切实掌握AFP监测各项技术要求,提高对高危AFP病例、VDPV病例、免疫缺陷者VDPV病例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AFP监测工作持续、高质量开展。

(三)消灭脊灰资料的收集整理。

做好消灭脊灰基础资料的整理、完善和归档。

三、消除麻疹工作

(一)免疫接种。

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和我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含麻疹成份疫苗3针次常规免疫接种工作,8月龄儿童接种麻风疫苗、18-24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6岁儿童的接种原则上使用麻疹疫苗,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也可使用其它含麻疹成份疫苗。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确保以镇(街道)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全程免疫率达到95%以上,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流动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降低成年人群发病率;继续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发现麻疹单个病例时,要按照麻疹暴发疫情进行处置,提高疫情快速响应和处理能力,迅速开展相应调查和周围人群接种率快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开展目标人群应急免疫。

(二)流行病学监测。

根据当地疫情情况、流行因素和接种率等资料,尽早对我市的高危镇(街道)和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防控工作。要指定专人及时浏览法定疫情直报系统,密切关注麻疹疫情动态,及时发现聚集性麻疹病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和暴发疫情的调查控制工作。要按照麻疹单病例预警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麻疹疑似病例报告、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以及相关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早期咽拭子标本的采集率以及麻疹病毒分离率,加强麻疹病毒流行变化监测。以镇(街道)为单位,个案调查率达到100%,疑似病例血清学诊断分类率达到100%。要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报告意识和病例识别能力,并做好医疗卫生机构对麻疹病人隔离治疗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技术指导,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三)做好麻疹传播因素调查项目。

年配合地市级做好麻疹传播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工作。

(四)消除麻疹资料的收集整理。

做好消除麻疹基础资料(包括历史疫情、接种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为下一步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为上级领导对我市消除麻疹工作的督导检查和消除麻疹证实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四、加强病毒性肝炎控制工作

(一)甲、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做好甲、乙肝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确保以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甲、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继续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10ug/支乙肝疫苗,并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正确认识和把握疫苗的接种禁忌症,确保符合要求的新生儿能够及时得到接种。积极开展1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推广15岁以上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高度关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未应答人群的再免疫问题。

(二)疫情监测。

我市作为全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点,按照《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继续开展监测工作,认真做好年乙肝相关肝癌和肝硬化主动搜索和数据上报工作;甲型病毒性肝炎要按照《省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和《关于调整我省病毒性肝炎监测要求工作的通知》(疾控免函[]26号)要求,继续开展15岁以下儿童病例和暴发疫情监测工作,所有15岁以下甲肝儿童病例均按要求进行个案调查和血标本采集。切实加强甲肝和戊肝暴发疫情预测预警工作,发生甲肝和戊肝聚集性病例(指1个镇(街道)或街道在1个最长潜伏期内报告2例以上病例)后要尽快调查核实,尽早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暴发疫情发生和蔓延,调查报告按规定时限报市疾控中心。

(三)实施乙肝防治重大专项。

我市作为省乙肝防治综合示范区之一,年要根据省项目办要求,继续做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综合示范区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工作。

(四)开展宣传工作。

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减少社会对乙肝病人的歧视,促进社会和谐。

五、做好其它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工作

(一)乙脑和流脑。

切实做好乙脑、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要达到以镇(街道)为单位A+C群流脑疫苗两针全程接种率90%以上。按照省卫生厅《省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和《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做好乙脑、流脑疑似病例报告、调查、采样(尤其是脑脊液)和病原学诊断工作。根据国家要求,使用专病/单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乙脑、流脑病例个案信息。继续做好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的监测报告工作,发现暴发疫情要及时报告,并及时开展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

(二)白喉和百日咳。

继续做好百白破、白破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切实提高白破二联疫苗接种率,确保百白破、白破疫苗以镇(街道)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0%以上。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

(三)风疹。

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继续做好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接种率。要按照风疹疑似病例监测及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加强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暴发处置。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血清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率达到50%。有计划地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的发生。

(四)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

近年来我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发病呈上升趋势,年要继续按照省教育厅、卫生厅文件等要求,做好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15岁以下儿童含流腮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确保以镇(街道)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流腮疫苗2针次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切实将水痘疫苗纳入常规接种服务,积极开展适龄儿童水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并探索性地实施水痘疫苗两针免疫策略,即在儿童12-24月龄接种1针次的基础上,4-6岁时加强1针次;同时按照要求安排好12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工作,力争年底12岁以下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达到80%以上。

六、进一步加强免疫预防管理工作

(一)疫苗、注射器及冷链管理。

年对预防用生物制品继续实行逐级冷链供应制度。要进一步加强疫苗的计划、供应、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账、微机化管理,做到苗账相符,及时制订和上报疫苗、注射器使用计划,各接种单位于每月3日前向市疾控中心报告下月计划,同时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全国疫苗和注射器信息网络报告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将疫苗使用计划和出入库登记信息录入国家信息平台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疫苗和注射器管理模块。继续加大对各种疫苗供应和使用管理的督查力度,确保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坚决防止免疫规划疫苗失效浪费和将免疫规划疫苗用于非计划免疫人群的现象发生。要严格执行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第二类疫苗接种要结合疾病防控工作的需要,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群众知情、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随意用第二类疫苗替代第一类疫苗,各预防接种门诊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提供第一类疫苗而只提供其替代疫苗。各类疫苗的接种情况要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每月按时上报。继续做好一次性注射器的供应、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的使用率,加强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冷链设备的使用维护等工作,确保冷链系统正常运转。

(二)预防接种管理。

落实新生儿童出生报告制度,提高及时建卡、建证率;加强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常规免疫预约次数超过2次仍未接种的儿童要开展入户调查或随访,了解未种原因,及时通知补种。继续做好常规接种率监测、报告和评价工作,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要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使用全省统一的表卡、证、表册等各种表格,及时记录、统计、报告、收集,确保各项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杜绝资料记录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发生。加强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严格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审批备案制度,及时跟进预防接种实施过程的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三)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

按照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联合下发的《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省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活动月工作实施方案》及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做好培训与技术指导,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及时开展新入学(托)儿童、大中专学生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做好疫苗补种工作。

(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积极探索完善免疫服务新模式,对服务人口较多,辖区面积较大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镇(街道),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或具备条件的卫生室增设接种点,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及乡村医生的作用,增强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方便群众接种。新建或已建接种门诊(室)要按照省预防接种门诊(室)建设标准等文件要求,进行建设及管理,今年有条件的镇(街道)可考虑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要加强对预防接种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对新建或名称变更的接种单位,要按照资质管理要求及时进行资质认证。今年卫生局将对我市所有接种门诊进行验收和复核,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将按上级要求予以整改、降级或撤销。

(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要按照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省卫生厅下发的《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各卫生院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登陆市级平台,及时了解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报告情况,加大对省市平台数据的力度,切实提高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工作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年将开展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接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具体方案将由省卫生厅制定。

(六)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理。

加强预防接种安全和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相关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强化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教育,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要按照《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和相关要求,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对监测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填写《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对需要调查诊断的疑似异常反应在调查后及时填写《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对重大事件应在调查后及时完成调查报告,并通过国家信息平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作用,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疾控中心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和《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异常反应补偿工作,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患者的关爱救助工作,妥善化解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宣传和培训。

要利用每年“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7.28世界肝炎日”、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等有利时机,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面宣传免疫预防工作。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免疫预防知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建立和完善逐级培训制度和冷链运转前例会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年将继续举办全市免疫预防综合技术培训班。

(八)流动人口管理。

依据《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做好流动人口的摸底调查工作,尤其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单位如工厂、窑厂、砖厂、商贸市场等的摸底调查,了解其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和免疫状况,将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当地常规免疫预防工作管理,流动人口儿童按居住地属地管理原则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时,各预防接种门诊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春季;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春季反复变化的气温及湿度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生猪群经过冬天的休养生息,本身存在的抗体已经逐渐消退,对病菌的抵抗力较低,此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够规范,没有进行实时免疫,就会增加生猪的发病率,所以,做好防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春季大力开展防疫工作对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率至关重要。

1春季猪场兽医卫生防疫的工作要点

1.1保持卫生,做好消毒工作

在春季气温彻底上升前,要保持猪场周边及内部环境的清洁度。首先,要将冬季积攒的废物垃圾清除,同时还要做到及时清理动物粪便,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洗,在完成清洁后就可以将生猪喂养的用具及设施进行消毒。其次,猪舍的消毒工作是春季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关键点,而消毒方法可以根据猪场的实际需求做出选择,在消毒前务必要进行彻底清洗,将物体表面存在的有机物去除,这样消毒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应用化学消毒法时,应当使消毒液完全打湿物体表面,并保证各个位置都能够得到消毒液的喷洒,同时要促使消毒液与病毒、细菌能够长时间直接接触,持续时间越久,消毒效果就会好些。虽然消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灭细菌,并阻止细菌的滋生,但这只是暂时的,只有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做好实时消毒,才能确保生猪的生长环境稳定安全。因此在猪场门口应设置消毒通道,无论是进出猪场的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同时还可以在各个猪舍的门口设置消毒设施,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前要更换工作服,洗手、进行紫外线消毒等。

1.2科学的饲料管理,提升猪群营养

首先,在春季应推行饲养管理制度,这是提高生猪群体自身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春季温度变化多端,是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对生猪饲养的影响较大,应采取措施提高生猪生存环境的舒适指数,调节猪舍的温度及湿度达到良好状态,同时要保持清洁,为生猪的健康生长提供安全保障。其次,要维持饲养环境的稳定状态,生猪的抗应激能力较好,无论是外界条件及猪舍环境的突然变换都会对生猪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各种疫病的发生。因此应当最大化的减少外界刺激对生猪群体造成的冲击。在饲料喂养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结合生猪生长需求,选择固定品种的饲料,因为突然更换饲料品种,生猪会产生应激反应,从而表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现象。

2对生猪进行适龄免疫

春季免疫是整个免疫阶段中尤为重要的阶段,最直接的方式是注射疫苗,使生猪产生抗体,在药效维持期间生猪就可以不被病毒所传染。春季疫苗注射主要是为了增强生猪对细小病毒及猪瘟等的免疫能力,如果当地还存在其他种类的病毒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注射抵御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疫苗。如果猪场周边地区发现了疫病,猪场就需要及时做好防疫工作,不仅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更要避免外来车辆及人员入场。一般具有一定规模的猪场,防疫流程从仔猪出生就会开始启动,而后猪场就会在其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生长特点调整疫苗注射的顺序。而免疫流程化产生的依据就是,猪场的防疫环境及生猪生长状况等综合因素。为了使疫苗注射能够达到最佳防疫效果,这就需要对疫苗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疫苗种类,将其存放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尤其是冻干苗,应当保存在温度低,干燥阴凉的地方,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疫苗产生冻结现象。

参考文献

[1]董利云.猪场兽医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疾病防治,2016(10).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传染病一直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阻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其在一个地区的流行程度是该地区人口健康水准的重要指标,而将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有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国家,而且一些传染病的流行与危害还十分严重。年非典的爆发几乎将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置于瘫痪状态,其影响至今尤在。我国是结核病的主要流行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0万以上。10年前,艾滋病对很多中国人来讲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而今天艾滋病的感染率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艾滋病的广泛流行,非典的快速蔓延以及甲型H1N1流感所造成的恐惧都进一步告诫国际社会,传染病的流行没有地区和国界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还是社会都经不起传染病的危害。

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将它作为保民生、促发展、保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上讲:年和年上半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达95%以上,麻疹发病率为0.4/10万;全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完成省下达的地氟病防控改炉改灶任务,艾滋病综合防控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传染病总发病率相对较高。年,全市乙类法定传染病年报告总发病率分别为345.1/10万、398.7/10万、357.5/10万,年上半年为192.75/10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77.4%—91.6%;肠道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8.1%—22.3%。

二是多重疾病负担造成防控难度大。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危害严重;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及淋病、梅毒等性病发病率较高。从人群来看,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聚集的场所疫情多发。从时间来看,每年月,特别是春夏秋季,根据病毒和细菌特点和习性,分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传染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从病种来看,2010年上半年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分别在我市传染病构成中占47.6%、44%、8.1%。所以,我市传染病多样性、复杂性并存,防控难度较大,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要认真做好各项应对应急工作。

二、下大力气,负责任地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治工作

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治工作既是我们始终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三创一办”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全市传染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防病治病能力要增强:各级疾控中心、医院要进一步加强硬件、软件及人才队伍建设。没有队伍,没有能力,没有责任心,工作是做不好的。二是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要下降,发病率下降是做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发病率下降与否是衡量疾控工作是否得力的唯一标准。2010年,我市要力争实现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下降、重点传染病在全省的排位下降的“双降”目标。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三个重点”,查疑补缺,突出重点,抓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重点地区。从、年上半年全市传染病总体发病率来看:小河、乌当、清镇、金阳、南明5个区(市、县)发病率较高,超过全市传染病平均发病率水平;从重点传染病分布来看: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息烽、修文、清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南明、白云、云岩;甲肝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小河、乌当、白云;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金阳、小河、开阳;狂犬病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清镇、修文、开阳。各区(市、县)要针对薄弱环节加大防控力度,千方百计抓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为完成今年“双降”目标做出贡献。

2.重点场所。据年上半年疫情监测数据显示,全市33.9%的传染病发病人数来自农村。城郊结合部、托幼机构、学校又是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据统计,每年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暴发起数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起数构成约70%左右,发病人数占传染病事件总病例数约90%左右。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截止2009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5.3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9.0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9.57%,虽然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困难,但并没有很好解决饮水消毒问题,从近期监测结果看:农村集中式及分散式供水合格率较低,仅为40%左右,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及消毒指标,反映出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受人畜粪便、污水等污染较严重,并未采取消毒措施或消毒措施不规范,存在水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安全隐患。

二是农村群众卫生习惯差、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广大农村居民常有喝生水习惯及人畜邻居现象,患传染病风险增大。

三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预警监控能力不足。尤其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实验室诊断条件,传染病报告病例准确性不高,加之部分县级疾控机构对传染病分析预警能力不足,影响疫情的早期发现,常导致传染病蔓延或暴发流行。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未雨绸缪,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基础服务设施条件,落实饮水消毒工作。

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水井、乡镇自来水厂,各区(市、县)政府要组织安排村委会、乡镇政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饮水消毒有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负责消毒,以保证达到消毒效果。卫生部门要做好饮水消毒的监督、监测工作,对生活饮用水消毒进行技术指导,依法督促责任单位改进、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和理顺工作机制,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责任制和协同工作机制,特别是对社会影响大、传染病多发高发、控制成本高的托幼机构、学校更应先行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传染病高发的势头。

3.重点人群。各级要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全面做好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对易感人群加强干预和保护措施,规范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导,落实师生健康教育、晨检、午检、缺课登记、疫情报告、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制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室内通风透气,正确开展儿童玩具消毒。加强对大中专院校的管理,严格控制聚集性发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本地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对一些外来人员聚集的企业、工地和场所要调查清楚,建立档案,主动加强防病工作指导。要深入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帮助企业分析传染病发生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改善集中居住和饮食条件、疫情监测和报告等防控措施,并指导企业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制和制度,防止传染病暴发。

(二)明确责任,切实将疾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刚才,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签订了《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推行绩效考核、保障资金到位、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五方面的考核指标。各区、市、县政府要认真对待,要把传染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工作体系,按照各自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年如果哪个区、市、县发生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影响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大局的,影响人民群众生身健康的将实行一票否决,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三、同步抓好四件事

一是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流行病学监测

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哨点监测工作。突出重点,加强对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地、建筑工地、重点企业、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疾控机构要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畅通,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坚持定期审核和分析疫情报告情况,尤其要注意疫情的异常增加。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报告、分析和审核,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做到传染病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标准,规范诊断、报告传染病,对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卫生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教育、农业、药监、环保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沟通,继续巩固、完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一旦发现疫情,在确保“三同时”原则(即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的同时,认真开展疫源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病例主动搜索;切实做好疫点、疫区卫生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二是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是防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20年来,随着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展开,经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市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在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卫生部门要恪尽职守把好疫苗安全接种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疫苗流通、接种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建立抵御传染病的免疫屏障。

三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规范;充实卫生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培训和演练,加强物资贮备,建立卫生应急保障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努力将传染病疫情及由其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切实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疾控机构体制改革和良好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共某市卫生防疫站党总支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紧扣建设闽东南一流地市,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级疾病控制机构这一战略目标,以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市卫生防病水平为根本,全面提高我站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某市湾滨海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⒈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和各项专题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⒉健全组织,领导带头,保证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和正常化。要抓好中心组学习这个龙头,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用制度保证三落实(学习计划落实、学习时间落实、人员落实),以中心组的学习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领导能力强,有协作团结精神,热心为群众谋利益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后备干部的储备。

⒊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市卫生党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推动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通过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确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要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工作措施和保障机制,推进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⒋在“两个确保”上动脑筋。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教育,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率和党员参学率均达百分百;确保每个党员都参加实践活动、受到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学习动员阶段,重点抓好思想发动、学习培训和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三个环节。通过开展以“情暖群众,永葆先进,争当优秀健康卫士”为主题的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党性修养、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做到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

⒌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阶段,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解决影响卫生防病机构体制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对在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对整改工作进行认真的“回头看”。要进一步加大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工作的力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⒍在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上做文章。要围绕“情暖群众,永葆先进,争当优秀健康卫士”主题,开展“领导走前头”“卫生防病进社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健康知识进千家”“我为党徽添光彩”等系列实践活动,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团结和率领群众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充分展现出来。

⒎学习工作相结合。结合我市卫生防疫工作大局,建设闽东南一流疾控机构战略目标,统筹兼顾,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卫生防病工作上体现教育活动上见成效,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一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单位各项工作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二是加强单位内涵建设。做到“抓好党建促业务”。围绕建设闽东南一流疾控机构战略,按照我站“十一五”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建设,建好教学基地,培育卫生防病人才。三是切实抓好卫生防病工作。突出抓好麻疹疫情控制、计划免疫规范管理、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餐桌污染监测和职业卫生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推进卫生防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四是加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战斗堡垒。

三、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⒏严格贯彻执行中央两个《条例》,切实履行党内监督职能。继续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深化公开办事制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发扬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

⒐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新的情况,搞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针对性地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搞好政务环境评议评价,促进党风、政风和行风不断好转。

⒑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清廉型、高效型单位为目标,着力解决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新的形象、新的作风去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一是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办公礼仪,普及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二是提高工作效率。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承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要求,能当时给予答复的绝不拖延,对一时答复不了的必须在小时内给回音。非本科室职责的,应引导其到相关科室。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卫生行业工作人员“十不准”规范,保证“党员岗位无投诉”。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四、强本固基,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⒈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对党支部书记、委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党的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⒉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路子,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⒊加强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要紧扣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党建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工作中的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重调研成果的实际运用。

五、加强对工、青、妇、派和离退休工作的领导。

⒋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增强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工青妇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和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支持群众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按照各自的章程,大胆履行职能,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和党的助手及后备军的作用。

⒌切实做好工青妇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工会十四大精神,切实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学习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一法三规”,认真落实《计生责任状》,积极推进计生综合治理,抓好计生挂钩帮,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促工作,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五率”达到,不断提高计生工作管理规范化水平。

⒍做好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让老同志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学雷锋活动月”、义诊、卫生下乡活动等道德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意见》,完善职业道德规范。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项目的各项工作。以纪念长征胜利周年、抗战胜利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单位党建水平

⒏巩固和发展建设“五好”党支部成果。要认真总结建设“五好”党支部活动经验,总支要根据各支部的不同特点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加强指导、督查,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⒐广泛开展党建主题活动。要广泛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的纪念建党周年党建主题活动,引导党员认真学习、深入宣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再创佳绩。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党员活动室、学习园地、网上教育、电化教育等阵地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讴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身边践行“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要开展“党员奉献工程”,组织党员义诊、义务咨询和健康进社区等各种利民便民活动,开展送温暖、慰问老党员和特困党员活动。做好“一先两优”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疾控机构体制改革和良好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共某市卫生防疫站党总支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紧扣建设闽东南一流地市级疾病控制机构这一战略目,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标,以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市卫生防病水平为根本,全面提高我站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某市湾滨海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⒈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和各项专题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⒉健全组织,领导带头,保证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和正常化。要抓好中心组学习这个龙头,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用制度保证三落实(学习计划落实、学习时间落实、人员落实),以中心组的学习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领导能力强,有协作团结精神,热心为群众谋利益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后备干部的储备。

⒊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市卫生党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推动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通过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确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要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工作措施和保障机制,推进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⒋在“两个确保”上动脑筋。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教育,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率和党员参学率均达百分百;确保每个党员都参加实践活动、受到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学习动员阶段,重点抓好思想发动、学习培训和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三个环节。通过开展以“情暖群众,永葆先进,争当优秀健康卫士”为主题的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党性修养、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做到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

⒌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阶段,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解决影响卫生防病机构体制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对在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对整改工作进行认真的“回头看”。要进一步加大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工作的力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⒍在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上做文章。要围绕“情暖群众,永葆先进,争当优秀健康卫士”主题,开展“领导走前头”“卫生防病进社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健康知识进千家”“我为党徽添光彩”等系列实践活动,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团结和率领群众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充分展现出来。

⒎学习工作相结合。结合我市卫生防疫工作大局,建设闽东南一流疾控机构战略目标,统筹兼顾,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卫生防病工作上体现教育活动上见成效,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一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单位各项工作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二是加强单位内涵建设。做到“抓好党建促业务”。围绕建设闽东南一流疾控机构战略,按照我站“十一五”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建设,建好教学基地,培育卫生防病人才。三是切实抓好卫生防病工作。突出抓好麻疹疫情控制、计划免疫规范管理、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餐桌污染监测和职业卫生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推进卫生防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四是加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战斗堡垒。

三、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⒏严格贯彻执行中央两个《条例》,切实履行党内监督职能。继续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深化公开办事制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发扬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

⒐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新的情况,搞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针对性地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搞好政务环境评议评价,促进党风、政风和行风不断好转。

⒑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清廉型、高效型单位为目标,着力解决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新的形象、新的作风去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一是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办公礼仪,普及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二是提高工作效率。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承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要求,能当时给予答复的绝不拖延,对一时答复不了的必须在小时内给回音。非本科室职责的,应引导其到相关科室。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卫生行业工作人员“十不准”规范,保证“党员岗位无投诉”。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四、强本固基,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⒈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对党支部书记、委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党的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⒉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路子,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⒊加强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要紧扣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党建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工作中的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重调研成果的实际运用。

五、加强对工、青、妇、派和离退休工作的领导。

⒋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增强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工青妇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和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支持群众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按照各自的章程,大胆履行职能,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和党的助手及后备军的作用。

⒌切实做好工青妇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工会十四大精神,切实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学习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一法三规”,认真落实《计生责任状》,积极推进计生综合治理,抓好计生挂钩帮促工作,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五率”达到,不断提高计生工作管理规范化水平。

⒍做好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让老同志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学雷锋活动月”、义诊、卫生下乡活动等道德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意见》,完善职业道德规范。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项目的各项工作。以纪念长征胜利周年、抗战胜利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单位党建水平

⒏巩固和发展建设“五好”党支部成果。要认真总结建设“五好”党支部活动经验,总支要根据各支部的不同特点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加强指导、督查,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⒐广泛开展党建主题活动。要广泛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的纪念建党周年党建主题活动,引导党员认真学习、深入宣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再创佳绩。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党员活动室、学习园地、网上教育、电化教育等阵地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讴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身边践行“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要开展“党员奉献工程”,组织党员义诊、义务咨询和健康进社区等各种利民便民活动,开展送温暖、慰问老党员和特困党员活动。做好“一先两优”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决不能忽视。今天,召开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传导压力,全力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下面,我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突出重点,把握安全“主线”

要紧盯事故易发多发领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交通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不放过任何漏洞,不丢掉任何盲点,不留下任何隐患。

在道路客运方面,要逐线逐车排查隐患,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要严格抓好客车安全管理,严禁超员超速行驶;要严把驾驶员上岗关,坚决惩处驾驶员违规违章行为;要加强公交、出租车行业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工程建设方面,要加大对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坚决禁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的发生,强化劳务人员和农民工岗前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在危化品运输方面,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确定的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规范危险品运输和安全管理行为。在邮政行业管理方面,要严格邮政快递企业和客运快件行业的监管,确保安全运营。公路运营管理方面,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五严禁”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道路通行应急保障措施。消防安全方面,各单位和企业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落实防灾防控措施,加强车站、施工驻地和桥隧施工区域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整改隐患问题,防止发生火灾。各单位对这些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组织落实专人全面排查,确保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落实责任,不越安全“红线”

各单位、各部门要对检查出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对所有隐患问题要建立台账,靠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效果。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进行公开曝光,达到惩治一个、震慑一地的效果。对整改不达标的依法依规取消相应资质,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搞变通处理,决不搞姑息迁就,这是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对各种危险品运输和客运车辆、客运站场和工程建设现场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确定专人负责整改落实。

三、认清形势,守住安全“底线”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地有声。各单位负责人要对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三个亲自”: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检查,实现“四个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检查内容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县局按照分工,随时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进行检查,重点查隐患排查情况、查隐患整改情况、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凡是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没有落到实处的、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隐患排查不彻底的,县局将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进行通报,严肃问责;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失职渎职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问责;对发生事故的,彻查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各单位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压紧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抓好隐患排查和整改,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努力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以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动物疫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牲畜W病防疫密度达85%以上,家禽D病防疫全部达标,猪瘟、鸡新城疫防疫密度分别达98%、95%以上,羊痘达100%;动物免疫证到户率、免疫耳标推广面均达100%。二是动物检疫工作到位。动物产地检疫已全面展开,所有出栏、屠宰和上市的动物全部实现检疫,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点)、屠商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达100%。三是畜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生猪、羊、家禽死亡率由原来的8%、10%、30%分别下降到3%、2%、10%以下。四是预警、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在疫情发生时,特别是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初步取得抗击禽流感阶段性胜利。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管理体制,构建基层防疫网络

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出台方案,规范运作。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改革各项内容,还印发了《含山县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含山县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等16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展开。三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选择在铜闸镇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总结推广。组建了含山县畜牧兽医站铜闸分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每2000个农户配备一名动物防疫员的要求,面向全镇公开招聘基层动物防疫员,择优选聘了4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同时镇政府在集镇安排2间门面房作为镇畜牧兽医分站办公场所,分站内部制订了分站职能、防疫员职责、财务、上下班等多项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畜禽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牛、猪、羊和家禽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1%、3%、2%和9%以下。四是适时启动,全面推进。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开,在每个乡镇成立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推行聘用制,诊疗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管理,实现防检统一、防治分开。

二、改革防疫方式,提高防疫工作质量

为扎实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明确防疫任务,细化防疫员职责,使基层动物防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双轨管理。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把基层动物防疫作为乡镇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防疫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县农委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防疫员与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防疫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二是完善防疫办法。突出抓好日常补栏补防工作,由原来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变为春秋两季重点防疫与日常补栏补防相结合,同时在全县八个仔猪交易市场和五个耕牛交易市场实行强制防疫,并且在种猪场推行仔猪窝防,努力提高动物防疫密度。三是建立防疫档案制度。全县所有畜禽的防疫逐户登记造册,并有防疫员和畜主签字,猪、牛、羊加挂耳标,发放免疫证明,做到一畜一证,家禽一批(笼)一证,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了牲畜W病、禽D病、羊痘、猪瘟、鸡新城疫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三、建立投入机制,推动防疫工作开展

为积极推动防疫工作,我们还着力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采取“财政拿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受益农户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动物防疫工作。一是县政府将县承担的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今年禽流感防治期间,还启动了紧急预案,县财政拨款10万元用于防治工作;各乡镇也加大投入,在集镇沿街位置落实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的站房和办公设备等。去年,铜闸镇、陶厂镇等5个乡镇为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建设一次性投入资金4万多元。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全县基层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年终进行考评,对动物防疫工作先进乡镇予以资金补助。三是县农委和畜牧兽医站积极开展工作,向上争取资金,获得了动物防疫、畜禽品种改良等多个项目资金支持。四是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实行有偿服务,按照核定的收费标准,从受益农户收取疫苗、耳标等工本费和防疫、产地检疫有偿服务费,并把防疫实绩与防疫员工资挂钩,解决防疫经费与动物防疫人员的报酬等。

四、实施产地检疫,实行畜禽市场准入

为抓好畜禽及其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防疫工作,我们采取分畜禽种类、分区域,逐步实施产地检疫,适时推行畜禽及其产品市场准入。一是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再其他”的原则,在环峰镇率先实行禽畜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后向陶厂、林头、铜闸等乡镇推行,再向其他乡镇推开。二是按照“先牛羊,后生猪,再家禽”、“先规模,后大户,再散养户”的原则,分步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各乡镇畜牧兽医分站开通报检电话,24小时提供报检服务,产地检疫落实到村、到点、到户,全县所有畜禽实行了产地检疫。三是推行市场准入,工商、市场举办者、畜禽屠宰场(点)等负责市场索证验证,做到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不准进入交易市场,特别是在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及时启动了散养户的畜禽市场准入关;与此同时,加大了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自去10月份以来,全县共查处案件37起,涉案价值4万多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由于市场监管得力,目前,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出证率、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均达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持证率和规模养殖场、屠工、屠商、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也都达100%。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防疫工作氛围

加大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将县政府的《关于加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通告》,张贴到村、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场所。二是在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分别开播专题节目,向社会宣传有关政策和动物防疫知识。三是制定《致全县养殖户一封信》,发放到全县每个畜禽养殖户。四是县工商、经贸等部门及时召开了屠商会议,到乡镇摆设展牌等,多方面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五是开展科普赶集活动。县农委、科技局等单位安排专人,经常深入到乡镇,开设咨询台,宣讲动物防疫知识,散发宣传材料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为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在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我们以较为扎实的动物防疫基础工作,积极应对,取得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阶段性胜利。针对禽流感疫情,及时启动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全体基层动物防疫员进入临战状态,迅速完成全县禽类养殖和疫情普查,并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疫情每天日报告和零报告。今年2月初,我县陶厂、铜闸等2镇基层动物防疫员在开展防疫工作中,发现家禽可疑疫情后,立即上报,在省、市防指的指导下,采取果断措施,对可疑疫点进行封锁、扑杀和消毒,并在短时间内,对可疑疫点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存栏家禽进行强制免疫,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多次受到省、市防指的肯定。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只有领导认得上的工作,才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县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生积极的变化,是县乡政府和干部充分地认识到,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实现养殖业健康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是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这个高度出发,我们就自然地增强了工作的自觉地和主动性,并下大气力来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县乡联动,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队伍是基础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要扎实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下去,才能见成效,有结果,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专门队伍,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高,又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因此,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动物防疫队伍,是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建立这支队伍,是解决事情有人干,工作有人抓。没有这支队伍,防疫工作便无从谈起,无从做起,无法落实。

三、市场准入是关键

各项工作都有重点,抓住重点等于抓住关键。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推行市场准入是关键,只有把住市场准入关,才能堵住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同时推行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市场是一杆称,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卖,什么样的产品不能卖,市场传递了产品需求信息,产生了市场法则,教育广大养殖户必须提高动物防疫意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以*精神及“*”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中心,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五号病、猪蓝耳病防治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为保护全县畜牧业稳定发展和人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二、任务指标

(一)年度免疫、检疫、监测、驱虫任务指标(详见附表)

各乡镇要层层落实任务,责任到人,要和防疫员签定包括防疫、检疫监测等综合性责任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注:1、各种免疫密度以使用疫苗数量计算;2、药物驱虫完成数以用药数量计算;3、检疫完成数量以使用检疫证明数量计算。)

(二)年度重点动物疫病防治任务指标

1、禽流感:完成年度监测任务和强制免疫任务,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2、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集中免疫,奶牛一年三次免疫,对所有易感家畜实行100%强制免疫,新出生和补栏的家畜及时进行补免。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3、猪蓝耳病:对所有猪实施强制免疫,存栏生猪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4、布病:存栏牛、羊(奶牛、种牛除外)秋季普免,春季羔犊免疫,免疫率达到100%,完成年度免疫监测、检疫、淘汰扑杀病畜任务。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5、奶牛布病、结核病:完成年度监测任务,严把引入关,及时淘汰病畜。

6、猪瘟、鸡新城疫:完成年度监测和预防免疫任务,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

7、炭疽、羊痘病:加大免疫力度,免疫密度达100%。

8、狂犬病:对所有犬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重点做好城镇的免疫工作。

(三)年度检疫任务指标

1、屠宰检疫:屠宰检疫受检率、上市肉类持证率、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

2、产地检疫:进入流通环节的产地检疫率、持证率100%。

(四)疫苗组供、疫情监测和免疫标识工作任务指标

1、疫苗组供:保证各种动物疫病防治所需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组织供应。

2、疫情监测:完成D、W、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年度采样、监测任务。

3、免疫标识:猪、牛、羊免疫耳标佩戴率100%,免疫登记册使用率100%,免疫档案建档率100%。

三、重点工作及目标、措施

(一)物疫病防治工作

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加强对重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按照《*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要求,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动物疫情发生。

1、D防治工作

D防治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今年我县D防控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照《方案》要求,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免疫,散养禽实施春、秋两季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H5N1,Re-1+Re-4株)对县内所有禽类进行100%集中免疫,新补栏的家禽及时补免,免疫后填入免疫登记册,建立免疫档案,年末做为重点免疫项目进行考核、验收。(2)要加强疫情巡查、报告,每个村动物防疫员负责本村的疫情巡查和报告,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3)要加强对雏禽储运、交易、中转场所和流通环节监管工作,对新引进的活禽严格执行报批报检制度,及时做好免疫、消毒、隔离、检疫工作,严防外疫传入,对不执行报批报检制度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4)规模养禽场要做到封闭管理,按规定严格做好常规消毒工作。(5)按质按量完成市下达的免疫和监测采血任务。(6)按有关要求做好防治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及时做好紧急疫情处理。

2、W防治工作

W防治工作是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奶牛。今年必须采取综合性科学防治措施严防死守,必须保证年内不发生疫情。

(1)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奶牛一年三次免疫,对所有易感家畜实行100%强制免疫,新生仔畜和补栏的家畜及时进行补针。免疫后填写免疫登记册发,建立免疫档案。牛羊使用O型一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猪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2)奶牛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小区设专职防疫员,专门负责奶牛小区防疫、消毒及防疫管理工作,制定严格责任制,鉴定责任状,确保奶牛小区防疫工作不出问题。(3)要加强市场监控,防止通过流通环节传播疫情,同时切实加大输入动物的防疫监管力度,落实外疫防控的各项措施,严防外疫传入。(4)加强疫情监控,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5)利用高温季节做好消毒灭源工作,以防内疫发生。(6)免疫结束后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7)W病疫苗过敏反应造成死亡或流产的,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县站,县站派人到现场进行鉴定并上报市站。

3、猪蓝耳病防治工作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必须充分认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经济、社会危害的严重性,准确把握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防止疫情发生。

(1)要把种猪和母猪作为重点,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实施免疫,免疫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交叉传染。对实施免疫程序的生猪养殖场户,要填写免疫登记册,建立免疫台帐,对出现免疫反应等问题也要作详细记录并上报县站。(2)密切注意疫情,出现生猪发病和死亡的情况要要立即上报县站,怀疑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要采集病料送市动物防疫站实验室确诊,及时上报疫情,扑灭疫情。(3)加强检疫工作,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发现病猪严格按照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的“四不准”的要求处理。同时,要对病死猪、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污染区域的消毒,严防疫情蔓延扩散。(4)规模养殖场要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定期消毒。(5)严格执行报批报检制度,凡需由外地引入种猪和仔猪者,必须做到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后方可引进,引进后必须要隔离饲养20天,待各种免疫工作做完后,方可入场饲养,严防疫区内的生猪流入我县,有效阻断输入性疫情的传入。(6)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凡发生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按规定逐级报告,严禁谎报、迟报、瞒报。

4、布病防治工作

要继续实行免疫、检疫、监测和淘汰病畜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扩大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弹。(1)实施秋季成幼畜全部普免、春季羔犊100%免疫,免疫要严格操作规程,必须实行口腔灌注免疫法,免疫结束后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免疫效果没达标的要限期重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2)引进动物严格执行报批报检制度,对新引进的动物要及时做好免疫、消毒、隔离、检疫等工作。(3)将流产的胎衣、胎羔(犊)送县站化验室进行化验,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4)要认真做好布病疫情监测工作,根据各乡镇牲畜存栏数确定乡镇的监测任务,全县布病采血1000头只份以上,检出的阳性畜一律淘汰处理。(5)广泛宣传布病的危害、防治措施及疫情报告等,使养畜户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免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奶牛布病、结核病防治工作

要按照《方案》要求,采取检疫、监测、扑杀、消毒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存栏奶牛进行布病、结核病检测,存栏奶牛检测率要达到100%,并定期向市站上报检测进度,检出的阳性奶牛扑杀淘汰率要达到100%,达到自治区对我县实现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的要求。

6、炭疽、羊痘病防治工作

炭疽病防治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免疫注射,易感动物的免疫率达到100%。羊痘病防治要重点抓好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对易感动物100%实施免疫,同时要加强对引进羊只的检疫,落实防范措施,严防疫情传入。

7、马流感防治工作

要积极指导养殖场(户)做好防疫管理工作,建立养殖档案,及时记录免疫、用药、消毒、诊疗等情况,规范养殖行为。要加强马匹的产地检疫工作,以杜绝检疫不合格的马匹调运或进入流通领域。要定期开展马流感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一旦发现马匹出现群体性异常,疑似马流感疫情,要立即上报县站。

8、马传贫、马鼻疽防治工作

要继续采取检疫监测和处理病畜等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检疫监测,完成年度监测任务,检出的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加大引进马匹的检疫工作力度,防止外疫传入。

9、猪瘟、鸡新城疫防治工作

实行对散养户的猪、鸡进行春秋两次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要制定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免疫,新生猪、鸡和补栏的猪、鸡及时进行补针。

10、狂犬病防治工作

各乡镇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根据农业部《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犬类实施强制免疫。年内对所有犬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确保免疫密度100%。同时做好对新生犬补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加施免疫标识。

11、其它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在做好上述重点动物疫病的同时,继续开展对牛出败、猪丹毒、猪肺疫等其它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国内外新发动物疫病的防范工作。

(二)、检疫工作

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14号令),加强检疫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素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监督检查,推动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1、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是整个检疫工作的核心,今年要把此项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县产地检疫率必须达到100%。(1)要完善检疫工作管理制度,把产地检疫工作任务化,把产地检疫任务与出栏率结合起来,制定严格的、详细的责任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做到奖、罚分明。(2)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鼓励检疫人员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工作。(3)加大交易市场监管力度,强力规范流通环节必须执行“两证一标”制度,坚决处理无证交易、无证屠宰等违章行为。(4)要加强产地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优化产地检疫工作环境。

2、屠宰检疫

屠宰检疫是让人们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必须按有关要求认真做好。(1)要按农业部14号令规定,对屠宰场(厂、点)进行检疫标准化管理,继续规范定点屠宰场(厂、点)检疫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2)要做好进入屠宰场(厂、点)动物的查证验物工作,坚持凭“两证一标”入场屠宰的制度,并认真做好登记。(3)严格按检疫规程实施同步检疫,做到有宰必检,随宰随检,按规定出证,各种记录齐全,全县屠宰检疫率必须达到100%,产品检疫合格标识粘贴率、检疫证明用证率达100%。(4)检疫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工作纪律、持证上岗、挂牌服务、依法检疫、坚持三项标准,即:坚持收费标准,坚持同步检疫标准,坚持产品出证标准。

(三)、动物标识制度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要按照《*县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施》要求,在今年春秋两季防疫时对牛羊猪等家畜佩戴免疫标识,免疫的牲畜耳标佩戴畜要达到100%,同时力所能及地开展信息录入、传输工作。

(四)完成疫情监测任务,加强疫情报告工作

按国家、自治区及市有关规范、办法、制度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W、D、布病、结核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点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监测、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高度重视动物疫情报告工作,无论发生什么疫情,都要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

(五)生物药品管理工作

要严格执行《*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认真做好辖区内生物药品的计划、订购、贮运和使用等工作,疫苗按要求保存,避免使用失效疫苗。要切实加大兽药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非法经营、倒卖生物药品的行为,确

保防疫用生物药品的主渠道供应。

(六)基层站管理工作

按照《*县动物防检疫工作管理办法》《*县基层站管理办法》《村防疫室管理制度》要求,加快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建立一支过硬的动物防疫队伍,大力开展防疫员的培训,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过硬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七)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要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养畜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提高依法防疫的自觉性。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管理体制,构建基层防疫网络

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出台方案,规范运作。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改革各项内容,还印发了《含山县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含山县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等16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展开。三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选择在铜闸镇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总结推广。组建了含山县畜牧兽医站铜闸分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每2000个农户配备一名动物防疫员的要求,面向全镇公开招聘基层动物防疫员,择优选聘了4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同时镇政府在集镇安排2间门面房作为镇畜牧兽医分站办公场所,分站内部制订了分站职能、防疫员职责、财务、上下班等多项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畜禽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牛、猪、羊和家禽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1%、3%、2%和9%以下。四是适时启动,全面推进。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开,在每个乡镇成立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推行聘用制,诊疗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管理,实现防检统一、防治分开。

二、改革防疫方式,提高防疫工作质量

为扎实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明确防疫任务,细化防疫员职责,使基层动物防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双轨管理。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把基层动物防疫作为乡镇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防疫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县农委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防疫员与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防疫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二是完善防疫办法。突出抓好日常补栏补防工作,由原来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变为春秋两季重点防疫与日常补栏补防相结合,同时在全县八个仔猪交易市场和五个耕牛交易市场实行强制防疫,并且在种猪场推行仔猪窝防,努力提高动物防疫密度。三是建立防疫档案制度。全县所有畜禽的防疫逐户登记造册,并有防疫员和畜主签字,猪、牛、羊加挂耳标,发放免疫证明,做到一畜一证,家禽一批(笼)一证,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了牲畜W病、禽D病、羊痘、猪瘟、鸡新城疫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三、建立投入机制,推动防疫工作开展

为积极推动防疫工作,我们还着力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采取“财政拿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受益农户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动物防疫工作。一是县政府将县承担的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今年禽流感防治期间,还启动了紧急预案,县财政拨款10万元用于防治工作;各乡镇也加大投入,在集镇沿街位置落实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的站房和办公设备等。去年,铜闸镇、陶厂镇等5个乡镇为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建设一次性投入资金4万多元。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全县基层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年终进行考评,对动物防疫工作先进乡镇予以资金补助。三是县农委和畜牧兽医站积极开展工作,向上争取资金,获得了动物防疫、畜禽品种改良等多个项目资金支持。四是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实行有偿服务,按照核定的收费标准,从受益农户收取疫苗、耳标等工本费和防疫、产地检疫有偿服务费,并把防疫实绩与防疫员工资挂钩,解决防疫经费与动物防疫人员的报酬等。

四、实施产地检疫,实行畜禽市场准入

为抓好畜禽及其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防疫工作,我们采取分畜禽种类、分区域,逐步实施产地检疫,适时推行畜禽及其产品市场准入。一是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再其他”的原则,在环峰镇率先实行禽畜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后向陶厂、林头、铜闸等乡镇推行,再向其他乡镇推开。二是按照“先牛羊,后生猪,再家禽”、“先规模,后大户,再散养户”的原则,分步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各乡镇畜牧兽医分站开通报检电话,24小时提供报检服务,产地检疫落实到村、到点、到户,全县所有畜禽实行了产地检疫。三是推行市场准入,工商、市场举办者、畜禽屠宰场(点)等负责市场索证验证,做到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不准进入交易市场,特别是在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及时启动了散养户的畜禽市场准入关;与此同时,加大了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自去10月份以来,全县共查处案件37起,涉案价值4万多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由于市场监管得力,目前,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出证率、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均达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持证率和规模养殖场、屠工、屠商、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也都达100%。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防疫工作氛围

加大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将县政府的《关于加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通告》,张贴到村、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场所。二是在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分别开播专题节目,向社会宣传有关政策和动物防疫知识。三是制定《致全县养殖户一封信》,发放到全县每个畜禽养殖户。四是县工商、经贸等部门及时召开了屠商会议,到乡镇摆设展牌等,多方面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五是开展科普赶集活动。县农委、科技局等单位安排专人,经常深入到乡镇,开设咨询台,宣讲动物防疫知识,散发宣传材料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为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在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我们以较为扎实的动物防疫基础工作,积极应对,取得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阶段性胜利。针对禽流感疫情,及时启动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全体基层动物防疫员进入临战状态,迅速完成全县禽类养殖和疫情普查,并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疫情每天日报告和零报告。今年2月初,我县陶厂、铜闸等2镇基层动物防疫员在开展防疫工作中,发现家禽可疑疫情后,立即上报,在省、市防指的指导下,采取果断措施,对可疑疫点进行封锁、扑杀和消毒,并在短时间内,对可疑疫点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存栏家禽进行强制免疫,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多次受到省、市防指的肯定。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版权所有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只有领导认得上的工作,才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县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生积极的变化,是县乡政府和干部充分地认识到,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实现养殖业健康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是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这个高度出发,我们就自然地增强了工作的自觉地和主动性,并下大气力来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县乡联动,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队伍是基础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要扎实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下去,才能见成效,有结果,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专门队伍,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高,又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因此,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动物防疫队伍,是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建立这支队伍,是解决事情有人干,工作有人抓。没有这支队伍,防疫工作便无从谈起,无从做起,无法落实。

三、市场准入是关键

各项工作都有重点,抓住重点等于抓住关键。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推行市场准入是关键,只有把住市场准入关,才能堵住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同时推行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市场是一杆称,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卖,什么样的产品不能卖,市场传递了产品需求信息,产生了市场法则,教育广大养殖户必须提高动物防疫意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保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狂犬病、猪II型链球菌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免疫注射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5%以上。城镇犬只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农村犬只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85%以上。严格动物检疫管理,动物产地检疫、生猪屠宰检疫率达100%。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基础免疫。市、县两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制定并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镇(街道)要组织辖区内饲养动物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饲养动物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农村散养户实行春、秋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按照免疫程序免疫。继续坚持“五统一、五不漏”(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免疫质量要求,避免出现免疫死角和空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各地要认真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疫苗储备、调运、保管和领发登记、畜禽标识佩戴和免疫档案建立等工作,确保免疫操作规范、程序严格、档案健全、记录详实。

(二)加强预防消毒。对规模养殖场、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定点屠场业主要按照动物防疫制度进行指导和督促,全面落实防疫消毒制度。特别要在春、秋两次集中防疫期间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确保消毒面达到100%。

(三)加强疫情监测。动物疫情监测要坚持重点监测与全面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一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健全应急队伍,搞好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各地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扩散,坚决把疫情控制在苗头上、消灭在疫点上。二要制定完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方案。摸清优先防治病种基础信息,科学制定本地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方案,落实专业人员增加监测范围、数量和频次,重点强化对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确保监测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三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坚持定期巡查和疫情核查,确保动物疫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四要加强疫情监测结果分析与运用。要把临床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血清学、病原学监测有机结合,认真分析研究疫情监测结果,科学指导防疫工作。五要加强疫情追踪溯源。对监测出的阳性动物要按规定采取隔离、淘汰、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及时予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要认真搞好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病来源,准确判断疫病发展趋势,切实把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四)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各地要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年第6号),不断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行为,努力提高全市动物卫生监管水平。一要认真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各级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机构要对申报出栏的动物到场、到点实施全面检疫,做到有报必检,确保以乡为单位的产地检疫面达98%以上,规模场检疫达100%。对屠宰的动物,严格实行驻厂(场、点)同步检疫,做到有宰必检,确保屠宰检疫率达100%。二要加强养殖场、屠宰场动物违禁药品监测。对养殖场、屠宰场动物的违禁药品抽样率必须达到2%以上,防止未经免疫的畜禽和病害畜禽进入屠宰加工环节。三要督促屠宰加工企业做好“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自查工作。屠宰加工企业要建立自查制度,规范自查记录,为内检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驻厂(场)检查人员要按规定比例开展抽检工作,抽检原始记录、企业自查文书和检查报告要实行统一整理装订,保存在驻厂检疫室内,以备后查。四要加强堵疫工作。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切实履行防疫监督检查职责,严防疫情传入传出。要继续加强1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监控,严防疫区及染疫动物和产品经过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进出。各高速公路收费站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机构工作,对进出我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查验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无检疫合格证明的,要立即通知和移交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严防疫区动物及其产品进出我市。五要严格异地引种检疫管理。凡从省外引进种用动物,必须逐级上报,经市、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批同意后方能引进,防止染疫动物和疫区动物进入我市。对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疫后方可投入使用。六要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抗拒检疫、无证交易以及屠宰、加工、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发现染疫畜禽,必须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五)加强养殖场(户)防疫管理。要按新的动物防疫条件对已办规模场、养殖小区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更换《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要明确养殖场(户)的防疫主体,指导养殖场(户)建立和健全重大动物强制免疫、诊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人员管理等防疫制度,降低养殖场(户)的养殖风险。

(六)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稳定防疫队伍,突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重点,不断提高防疫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清理整顿动物诊疗场所,扎实做好《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换发工作;要健全执业兽医管理制度,抓好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培训,促进兽医行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及时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为动物防疫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按照兽医体制改革要求,落实好村级动物防疫员,确保基层防疫工作有人抓。

(二)明确责任。动物防疫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市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指挥部负责全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各区市县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动物防疫工作,要与各乡镇(街道)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任务到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全市防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1篇

一、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动物防疫工作不但关系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还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动物疫情的严峻形势,增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与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目标任务

(一)动物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春秋两季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不断完善“巡回免疫补针”、“畜禽补栏申报免疫补针”等制度,确保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在动物防疫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五统一”、“五到位”、“六不漏”,即:“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物资到位、宣传到位、质量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剂”。有效提高防疫密度,确保防疫质量。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实施强制免疫,其它疫病因病设防;口蹄疫、禽流感、猪瘟、蓝耳病、注射密度要求达到100%;鸡新城疫注射密度要求达到95%以上,免疫动物全面佩戴免疫标识,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免疫档案一村一册,由乡(镇)保存。

(二)动物检疫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有关规程,认真抓好产地、屠宰、进出境检疫工作。活畜交易市场要百分之百开展监督、补检、重检工作,杜绝无免疫标识和无产地检疫合格证动物进入市场交易。对进出境动物检疫要严格验证查物,凡跨省、市引进畜禽,必须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制度,逐级上报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经批准引进的,必须严格执行引种程序。屠宰检疫要全面开展,检疫率、持证率、耳标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必须达到100%。检疫必须严格使用国家法定检疫票据,严禁只收费不检疫或检疫后不出据合法检疫手续。同时要加强对产地、运输、屠宰、加工、销售、仓储等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动物防疫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使全县检疫进一步规范化。

(三)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村级疫情观察员报告制度,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牲畜集散地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重点监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疫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

三、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乡(镇)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完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到人头,把防疫工作落实到村一级。同时,保证技术人员、经费到位,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动物防疫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因此要广泛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防疫意识,为推动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强化防疫员技术培训和管理。防疫工作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必须提高防疫员素质,才能保证防疫质量。同时,各乡(镇)经批准使用的防疫员不得随意更换,防疫员任免必须报经县农牧局审批。

(四)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全面推进,深入动物防疫工作。各乡(镇)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要把示范村、公路沿线、集镇、密集村寨、养殖小区、养殖场(户)列为防疫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防控重点区域内五号病、禽流感、防疫密度达到100%,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防疫密度达到95%以上;猪、牛、羊耳标佩戴率散养户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达100%。

(五)积极推行常年免疫。大力推行动物防疫由集中防疫向常年防疫转变,认真开展牲畜进出常年登记,建全免疫档案,对新生畜禽建立“窝边档案”制度,防疫员在对新老畜禽施行去势手术的同时进行免疫注射,对新补栏牲畜要及时补免。为了便于操作,实行“统一防疫日”制度,即每个月统一固定2—3天时间作为免疫日。各乡(镇)要认真扎实开展好常年免疫工作。

(六)严格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对违法违规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乡(镇)和个人要进行相关责任追究。一是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引发重大动物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有关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处理疫情的一切费用由该乡(镇)自行承担,并取消该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当年职称评聘资格;二是无故不开展检疫工作或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违反规定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三是因工作不力导致重大疫情发生的乡(镇),一律扣除防疫员报酬,充入县处置疫情经费使用。

(七)落实后续补偿。疫苗反应治疗费、反应死亡补偿费、疫区牲畜捕杀补偿费由县财政按标准补偿,不足部分由乡(镇)解决。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乡(镇)自行负责。一是不按规定上报反应死亡的(反应死亡必须先经乡(镇)技术干部鉴定后,填写反应死亡报告书,在24小时内书面上报县农牧局,由县农牧局技术员到现场认定);二是虚报、假报死亡牲畜的;三是因工作失职造成疫情发生的。

1.防疫注射反应治疗费每乡(镇)包干2000元。

2.防疫注射反应死亡补偿费标准:(1)牛:2岁半以上补偿2800元,1岁半至2岁半的补偿2500元,半岁至1岁半的补偿1500元,6个月以下的补助800元(不足1月龄的不予补偿);(2)猪:10公斤以下不补偿,11—20公斤的补偿120元,21—40公斤的补偿250元,41—75公斤的补偿300元,76—100公斤的补偿350元,101—150公斤的补偿400元,151公斤以上的补偿500元;(3)羊:10斤以下不补偿,11—25斤的补偿150元,26—40斤的补偿250元,41斤以上的补偿350元。

3.疫区牲畜捕杀补偿费标准:(1)牛:2岁半以上补偿2000元,1岁半至2岁半的补偿1500元,半岁至1岁半的补偿1000元,6个月以下的补助700元(不足1月龄的不予补偿);(2)猪:10公斤以下不补偿,11—20公斤的补偿100元,21—40公斤的补偿200元,41—75公斤的补偿250元,76—100公斤的补偿300元,101—150公斤的补偿400元,151公斤以上的补偿500元;羊:10斤以下不补偿,11—30斤的补偿100元,31—50斤的补偿200元,51斤以上的补偿300元。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2篇

三个保障 四个重点

邹陈东:我们知道你刚刚走访了一些灾区,你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灾区情况吗?

毛群安:这几天我陪同卫生部的主要领导,深入到重灾区县、乡、村了解目前的卫生防疫工作情况。应该说,总的卫生防疫工作紧张有序,围绕着“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坚持科学防疫、依法防疫这两个重要原则,力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我们有“三个保障”、“四个重点”。

第一个“保障”是人员保障。目前在整个灾区从事卫生防疫的专业人员有15 000多人,其中7 000多人是卫生部从全国各地调集的卫生人员和卫生防疫的专家,还有一部分人是四川省的公共卫生人员和防疫人员,以及和武警各个方面支援的防疫人员。在人员的保障方面,目前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要做到整个灾区的全覆盖,就是要覆盖到每一个灾区的县、乡、村。在最基层的村一级,每个村有1~3名防疫人员,那么在县乡都要有相应的防疫方面的专家和专业人员,对防疫工作进行指导。卫生部在11个重灾县每一个县至少派驻一名卫生部机关干部,同时还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在每一个重灾县都有蹲点人员,在那里长期坚持对整个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帮助指导。

在这群防疫人群中还有一支力量,就是灾区原有的卫生防疫人员,应该说很多同志在自己家庭遭受了重创的情况下,仍然一心扑在灾区的防疫中。疫情的监测报告以及对灾区基本情况的了解我们都得依托四川本省的防疫人员。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卫生防疫人员的灾区全覆盖。县、乡、村已经都有我们专业的卫生防疫人员在指导防疫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第二个“保障”就是卫生防疫用品的保障。这个用品分三大类,第一个要保障用于消毒、杀虫的药品;第二个要保障用于卫生防疫的疫苗;第三要保障目前灾区的群众和抗震救灾官兵还有志愿者们的健康用品。要实现个人防护用品、防疫用品、药品的全覆盖,要把这些物品运送到整个灾区的一线。现在除了极个别地方交通不便,有些物品供应紧张,绝大多数灾区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三个“保障”是防疫工作的组织保障。一是在目前四川灾区实现军地、中央、地方以及不同层次之间防疫力量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指挥管理体系,这样更加有利于灾区防疫工作的组织;二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要求我们各地党委政府要把防疫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利用我们现行的行政体制的优势加强组织保障,比如说在各地都开展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同时各级政府也把防疫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们每一个县、乡、村防疫工作的责任人都已经落实到位;三是组织保障,就是把广大的灾区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动群众做工作。正像我们有的领导说的,这次防疫工作成败的绝对因素是把灾区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灾区群众要做的事情第一就是做好个人保健,注意按照专家的指导,注意个人的食品、饮用水安全和环境卫生;第二个就是大家应该作为卫生防疫的积极参与者,宣传健康知识,一旦发现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以及周围的群众身体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向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报告,再就是在防疫工作中应该服从防疫人员的指导。

“四个重点”主要是指我们防疫工作围绕着“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和抓好“重点环节”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重点人群”主要是指现在还在灾区居住,特别是在一些灾民安置点上居住的群众。这一人群是我们防疫工作的重点。

“重点区域”是指受灾严重的区域,特别是一些废墟还没有得到很好清理的区域。

“重点疾病”是指综合灾区在发生地震之前历年来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我们所列出的是应当重点关注的疾病。这些重点传染病不但需要监测疫情,而且要采取一些主动的强化免疫措施。大家知道,最近我们正在灾区对一些儿童和易感人群进行甲肝和乙脑的疫苗接种,就是防止此类疫情。

“重点环节”的重要措施我简单讲几个方面。饮用水的安全是所有专家都一致认为灾后防大疫的重点环节。我们不但要对灾区群众正在用的饮用水进行每天实时的监测,同时还会同有关部门对一些水源地进行实时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再一个环节就是食品安全,灾区由于食品供应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做饭还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保障所供应食品的安全。第三个环节是要做好灾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保障。我们现在要求灾区的每一个监测点都要每天报告监测的情况,没有发生疫情的要进行零报告,为了弥补现在部分灾区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的不足,我们紧急开发了一套利用手机短信来进行疫情报告的系统,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和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衔接。第四个重点环节就是对地震遇难人群的遗体和地震中死亡畜禽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专家在技术上已经拿出了比较完整的工作方案标准和操作规范,灾区正在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

在灾区我非常感动

邹陈东:刚才在您的介绍当中,讲了卫生部在全国抽调了很多卫生人员做这个防疫工作,并且我们也知道灾区防疫工作的任务目前非常艰巨,我们有网友非常关心,就是说这些从外地支援来的医务工作者和本地的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是不是能得到保障?

毛群安:我们要求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必须作好个人防护,目前个人防护用品在灾区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再有,我们要求在灾区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专家制定的工作方案和规范来操作,这样既能保障防疫工作的效果,同时也会很好地保护防疫工作人员。

我还想强调一点,最近这几天在灾区有一些事让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灾后无大疫和保障灾区群众安全,我们在灾区一线从事卫生防疫的人员不怕疲劳,不怕危险,连续作战,很多从外省来的防疫人员已经连续十几天在一线工作。这个工作任务艰巨,而且工作的风险也很大,但是我们每到一处他们都再三表示,为了灾区安全,为了防疫工作,他们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做好大家生活上的保障,避免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受到损害。

传染病个案不等于发生重大疫情

邹陈东:总理24号在视察灾区时说,灾区如果发生疫情将进行公开处理,向社会进行公开。那么,卫生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这项政策真正落实,如果一旦发生疫情是否能够做到真正公开?

毛群安:我刚才讲到,这次防疫工作有两个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依法防疫。我们的防疫工作要依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一旦灾区发生了传染病疫情或者是其他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向社会公开信息。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综合协调组也会同四川省卫生厅拟定了一个地震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疫情信息的方案,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我们将及时公开有关信息。

信息的公开对防疫工作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仅做好了信息的预案,也同时做好了应对灾区可能发生重大疫情的应急预案,我们还要做好医务人员的应急药品、医院预备床位等方面的工作。最近卫生部和四川省都及时向社会公布了灾区传染病疫情和监测的情况。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在灾区发现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并不意味着灾区就没有发现一个传染病病例。发生的传染病病例和认定为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有区别的。

邹陈东:刚才网友问了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在地震灾区有没有因疫病死亡的病例?

毛群安:我想他是想问灾区有没有因为传染病而死亡的病例。这又回到我刚才讲的,在灾区发生传染病个案,或者发现传染病死亡病例,并不是意味着现在灾区发生了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灾区发现的传染病个案或者死亡的病例大家应该怎么样来分析,怎么样来判断,应该参考专家的意见,不要把个案病例直接等同于重大的传染病疫情。

防疫人员目前基本满足需要

邹陈东:刚才您介绍了我们从全国抽调了很多防疫人员来到灾区,我们也知道这一次汶川地震影响的区域非常大,特别是在重灾区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们非常关心国家疾控中心和各个省市援助的防疫队伍到了灾区以后,他们目前工作状况和分布状况怎样,会不会形成这个地方专业防疫人员很多,那个地方专业防疫人员很少,有些地方甚至就只有经过简单培训的“业余”防疫人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毛群安:这一点请网友不要担心。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在全国各地抽调防疫人员分布在各个灾区,在同一个乡镇就会发现好几支队伍,有国家派来的防疫人员,还有地方本地的防疫人员,还有我们四川从非灾区抽调的防疫人员,还有军队的防疫人员。那么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在每一个区域不同部门来的防疫人员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合工作机制,分点包干,每天沟通信息,分工协作,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人员合理分配的问题。我们要求全覆盖,不能留死角,宁愿一些地方人多一点,也要保障没有一个空白点,空军已经协助我们把防疫人员和防疫用品直接空降到了交通不便的乡村。

我们在四川省的专家们做了一个评估,认为目前防疫人员可以满足灾区基本需要,如果出现卫生防疫人员不足的问题,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将立即从全国各地派过来。

科学应对流动人员防疫问题

邹陈东:我们知道地震灾区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有很多受灾群众可能已经转移到了其他省市,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一定威胁,我们有网友问,在对灾区流动人口的防疫问题上面,你们会采取哪些措施或已经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毛群安:大家应该正确认识灾区和疫区的概念。我们要尽一切努力防止大灾之后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但是直到目前灾区也没有发生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所以我们就不能够把灾区等同于疫区。我们看到有一些地方对进出灾区的车辆进行消毒。最近专家组已经提出了建议,认为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是说人们对于防疫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定措施来预防传染病发生,但是也应该强调这次防疫工作有个重要原则,就是科学防疫。

我们要做到科学防疫,就要把一些问题澄清。对灾区流动人员进行消毒,这个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如果我们搞的不好,可能对外部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消毒对于防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我们滥用消毒剂就会对灾区环境造成影响,会引发次生灾害。所以我们强调科学防疫,工作既要做到位,不留死角,也要避免一些简单或者错误的做法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健康的损害。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纳专家的建议,减少消毒剂的使用,避免采取过激的措施。同时我们会时刻监测目前进入灾区的人员,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的苗头。

有信心确保灾后无大疫

邹陈东:我们知道防疫工作对付的“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想您能否就灾区防疫方面有什么举措和长期性方案给我们作一个介绍?

毛群安: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的一些经验教训,自然灾害使得外部环境受到很大影响,无形中就增加了发生重大传染病的风险,真正要保证灾区不出现大的疫情,保证灾民长期健康生活,我们就需要在目前应急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目前各省的卫生防疫人员在做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同时,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尽快恢复功能,提高他们的防疫能力,让我们的防疫工作从现在应急状态转入到常态,我们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应急的状态。

什么时候转为常态,还需要专家对整个灾区的防疫工作进行评估,一要评估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二要评估灾区医疗卫生机构功能的状态,这样才能够确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由应急状态转入到正常状态,现在尚没有具体时间表。按照中央的要求,卫生部组织灾区的灾后防疫工作是积极配合四川省做好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我们动作比较早,而且采取了比较可行的防疫工作方案,到目前,应该说整个的防疫工作是紧张有序,而且效果也比较明显,按照一些专家的看法,灾后两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我们目前已经度过了这一关键时期,就是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灾区有重大疫情报告,现在灾区传染病监测表明了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我们对饮用水,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监测情况也是比较好的。

我们将根据灾区防疫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确定目前应急防疫工作的持续时间,但是应该说目前在一线从事防疫工作的所有防疫人员都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确保灾后无大疫。对卫生系统来说,这次四川的地震灾害也是历史罕见的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也想创造一个纪录,就是这次重大自然灾害后没有发生重大疫情。这不仅是四川灾区人民的期盼,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甚至全球所关注的一个重点。有这么多灾区一线从事防疫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尽职尽心地工作,同时我们也得到了灾区广大群众支持和配合,灾区的党委政府也在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加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这使我们对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有了充分的信心。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措施;成效;广西平乐

中图分类号 S851.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308-02

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县、乡、村3级动物防疫体系中,村级动物防疫网络是动物防疫体系中的重要一环[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网络,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防疫积极性,对做好动物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防疫管理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但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畜牧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三低一高”问题,即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低、年龄偏高[3]。为改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滞后的状况,适应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平乐县在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平乐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措施

1.1 提高待遇

在中央、自治区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平乐县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把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过低问题。一是按月发放防疫员补贴100元/人,确保村级防疫员每个月有一定的经济收入[4];二是免疫注射劳务费按防疫员免疫各种动物的实际数量支付,每季度支付1次,标准为大型动物1.5元/针、中型动物0.8元/针、禽0.2元/针;三是配备防疫设备设施,给每个村级防疫员配备冰箱、疫苗冷藏箱、注射器、耳标钳等;四是为每个村级防疫员购买1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防疫员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随着防疫员待遇的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无人愿意作村防疫员的局面,防疫员队伍吸引力、凝聚力增强,防疫员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1.2 改善年龄、文化结构

按从事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需具备的条件要求,严格考核,重新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一是以原有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主要对象,优先续聘胜任工作的原有青壮年村级防疫员,对部分工作能力强、身体健康的人员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二是解聘不适应新工作要求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按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向社会招聘有意愿参加动物防疫工作、年轻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平乐县下辖134个行政村,共设村级动物防疫员136人。经重新聘用,辞退13名文化低、年龄偏高的防疫员,新聘13名年轻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50岁以上人员由原来的55人降至42人,占总人数比例由原来的40.4%下降至30.9%,下降了9.5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人员由原来的57人增至69人,占总人数比例由原来的41.9%增长至50.7%,增长了8.8个百分点。

1.3 提高队伍素质

1.3.1 加强业务培训。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每年集中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统一培训1~2次,乡镇每年集中本级全体村防疫员进行培训2~3次。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教材》为主要教材,重点抓好防疫员的动物疫病防治知识、操作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1.3.2 加强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认真抓好动物防疫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为方便该县动物防疫员参加资格鉴定,2009—2010年连续2年争取区职业鉴定站到平乐县进行动物防疫员职业鉴定。由于业务部门高度重视,广大防疫员积极响应,认真准备,多数防疫员顺利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目前聘用的防疫员持证率达92%,逐步实现村防疫员全员持证上岗。

1.3.3 加强防疫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乡镇站每年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到外乡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外地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参加村级动物防疫员座谈会,防疫员之间互相交流防疫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长了知识,开扩了眼界,共同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1.3.4 建立管理机制。平乐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平乐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县财政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出台《平乐县动物防疫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县水产畜牧兽局制定了《平乐县动物防疫员强制免疫病种操作规程要点》及《平乐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规范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明确村级防疫员应具备的条件、防疫员的主要职责、聘用、考核及待遇等。具体管理机制如下:一是落实责任。防疫员负责辖区内动物免疫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免疫操作程序完成辖区内所有畜禽的免疫,各项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要求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并对免疫动物施加畜禽标识或签发免疫证明,建立动物防疫档案。二是考核办法。定期对防疫员免疫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免疫密度、免疫质量、施加畜禽标识或签发免疫证明、建立动物防疫档案情况等。三是对考核结果进行公正处理。免疫工作达到要求的,按免疫数全额支付免疫劳务费,未达到要求的则按具体完成情况,按比例支付免疫劳务费。年终对各防疫员全年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3个档次,优秀和称职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下年继续聘用,不称职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予以解聘。

2 平乐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成效

2.1 防疫密度提高

做到了村村有防疫员负责,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免疫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免疫工作。执行二次免疫制度,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开展畜禽免疫,免疫工作常态化,做到应免尽免,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常年免疫密度达98%以上。

2.2 免疫质量提高

村级防疫员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开展免疫工作,使村级免疫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各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均达到合格标准。据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禽流感、猪口蹄疫、牛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7%、85.2%、83.7%、92.0%、83.4%。

2.3 消毒灭源工作

防疫员结合免疫工作,督促、指导养殖户对畜禽栏舍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养殖户100%开展消毒。

2.4 执行各项制度

一是执行防疫档案管理制度。防疫员按要求给免疫动物建立档案,如实记录动物防疫工作及相关情况。全县10个乡镇,134个村委,均建立了完整的动物防疫档案。二是执行溯源制度。按要求防疫员对免疫的猪、牛、羊等全部施加专用二维耳标,便于相关部门必要时根据动物所施加的二维耳标追溯动物的产地。三是执行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建立各类防疫物资台帐,防疫员领取、使用各类防疫物资都有详细的记录。

3 参考文献

[1] 高先栋.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2):60-61.

[2] 彭福海.新化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1):21-23.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4篇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动物防疫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为一项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点工作。笔者结合湖北省应城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谈四点粗浅的认识。

一、盘活一支队伍

就是盘活防疫员这支队伍。俗说话: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事业惨。畜牧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人去养殖,要有人去服务。防疫员在畜牧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担负着“五者”的作用。即:政策的宣传者、技术的推广者、疫病的防控者、安全的保卫者、事业的坚守者。怎样盘活这支队伍呢,不外呼这么三条。第一,给予信心,有责任感。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领导,要为村级防疫员着想,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落实劳务报酬,解决后顾之忧,增强信心,使他们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第二,给予关心,有归属感。乡镇人民政府要支持服务中心工作,关心村级防疫员工作和生活,地方政府要拿出资金,落实他们社会养老保险,切实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归属感。第三,围绕中心,有事业感。村级防疫员要围绕服务中心开展工作,认真完成劳务会同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为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搞好服务、作出贡献。

二、明确二个责任

第一,明确组织责任。按照国务院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地要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年初在会议上签订的动物防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把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进行量化,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贯彻落实《湖北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 ~ 2020 年)》提高全民防控意识。

第二,明确投入责任。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明确责任,要准备和储备好春秋防所用疫苗、针头、酒精等防疫物品,为春秋防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各乡镇分管领导要站在讲大局、求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给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拨付“以钱养事”资金,做到“事有人干,做事有钱”,把钱用在项目中,用在刀刃上,不得截留挪用,确保春秋防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三、突出三个重点

1. 突出基础免疫这个重点。各地按照全市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春秋集中免疫工作。在完成集中普注任务后,马上对新补栏畜禽、漏免和免疫不合格的畜禽开展一次集中补免行动。任务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等六种一类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同时,统筹做好耕牛血吸虫病、狂犬病、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禽霍乱、牛出败等重点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各地要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要求,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基础免疫工作。切实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要及时开展“巡回免疫补针”、“填槽补笼申报免疫补针”、“月月15 ~ 17 日定时免疫补针”等三项免疫补针制度。

2. 突出可追溯体系建设这个重点。各地要遵循“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在动物及其产品实施防疫、检疫、监管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实行耳标、防疫登记表、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制度,免疫动物的标识率达到100%。

3. 突出防检监测监管这个重点。一方面要加强检疫监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强规模养殖场户、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重点部位防疫工作的监管和指导,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制。一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检疫率达到100%。二要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对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贩买贩卖病死动物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加强活禽市场监管,对重点活禽市场实行每周定点检测制度,严格执行定期休市和闭市后彻底消毒制度,有效防止疫源传播和扩散。三要加大兽药打假力度,严厉查处经营禁售药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依法整顿兽药及生物制品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要强化消毒灭源,落实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可能存在的疫病交叉、传播的隐患,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另一方面要加强疫病监测。各地要在做好日常监测和紧急疫情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对水禽、活畜禽交易市场、候鸟栖息地、野鸟活动频繁地区、散养畜禽以及畜禽养殖集中地区的监测力度。要进一步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对重大动物疫情报告要严格遵循“领导审批,逐级上报”的原则,按规定的渠道、规定的程序上报。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 h 值班和零报告制度。要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管理机制、果断处置疫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诊疫情、第一时间处置疫情,坚决杜绝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四、把握四个环节

1. 把握免疫操作环节。一是要严格保苗运苗,防止疫苗在高温和阳光下暴晒,切实做到“冰不离苗,苗不离冰”,“冷链到底”。二是要保证剂量。不得少打、漏打、打飞针。做到“一猪(牛)一针头,一注两消毒,部位准,剂量足”。三是要坚持按程序免疫。免疫的疫苗种类多,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把规范化、程序化免疫宣传培训到位,切实按照免疫技术程序和免疫规范进行操作,保障免疫效果。四是要防止应急反应,做好急救准备,防止牲畜死亡。

2. 把握免疫薄弱环节。禽流感重点加强饲养周期短的肉鸡、肉鸭,以及淘汰上市的蛋鸡免疫工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要坚持“免母、免小、免早”的原则,首先要抓好母猪免疫、仔猪免疫,同时要及早免疫。对新补栏畜禽也要及时进行补免。对免疫期间发病的牲畜,一旦恢复健康也要及时补火,要加强对免疫环节监督管理。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第15篇

一、目标任务

(一)认真做好冬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冬季免疫工作,要求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特别要注意由于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生产厂家不同,疫苗注射剂量不同(中农威特公司生产的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注射剂量为:牛1ml/头,羊0.5ml/只;其余厂家生产的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注射剂量为:牛2ml/头,羊1ml/只),各养殖场(户)在免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剂量进行免疫注射。小反刍兽疫按照免疫程序只对新生羔羊和新补栏未免疫的羊只进行免疫,做到应免尽免,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坚持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坚决消除免疫空白。

各村动物防疫员、养殖场(户)在冬季集中免疫前对于今年首次使用的不同厂家的疫苗要进行小群试验,确保无副反应发生后,再全面推开免疫工作。

(二)做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按照分区域、分病种分类指导的防控策略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镇畜牧站组织各村动物防疫员、养殖场(户)做好布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种羊场要做好布病检测净化,确保不发生防疫人员感染布病等意外情况;镇畜牧站积极配合县疫控中心完成奶牛布病、结核病的检测净化工作;包虫病防控重点做好犬类的驱虫、检测、无害化处理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按照“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工作要求开展犬类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工作,各村动物防疫员重点做好辖区内的犬只信息档案登记、驱虫药的发放记录、犬只驱虫记录工作,并将每月犬的驱虫数汇总上报镇畜牧站;统筹做好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

(三)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镇畜牧站、各村动物防疫员要加强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场(户)“一对一”监管措施,全面落实门禁、封闭饲养、定期消毒等制度,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和落地隔离观察措施,严禁泔水喂猪。做好疫情处置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疫情,严格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上报规范处置。

(四)统筹做好常见疫病防控

镇畜牧站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羊痘、羊梭菌病、牛出败等常规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加强羊梭菌性疾病、羊痘、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疫病监测与防治。同时,做好寄生虫病防控工作,推行羊程序化驱虫,重点做好羊泰焦虫病、肝片吸虫病、马巴贝斯虫、球虫、螨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控。

(五)认真开展集中消毒灭源工作

镇畜牧站要组织各村动物防疫员在集中免疫前对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消毒灭源工作,要求所有养殖场(户)全员行动,对场内外环境彻底洗扫,不留死角,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并督促做好常态化清洗消毒,全面净化环境,有效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六)强化动物防疫培训工作

镇畜牧站负责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免疫技术和自身安全防护培训,特别加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免疫接种人员的集中培训,重点在个人防护、免疫技术和操作规程等环节要明确要求,确保免疫接种规范、安全、有效,防治因免疫注射感染人畜共患病,确保免疫操作规范,防治人为传播疫病。

二、时间安排

2020年9月5日至10月30日为全镇集中免疫时间,分四个阶段:

(一)防疫物资发放和宣传培训阶段(9月5日—9月9日)

各村委会立即组织召开冬季动物防疫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并组织村级动物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场(户)负责人积极参加冬季动物防疫技术培训班。镇畜牧站及时将防疫药品、器械、防护用品、免疫档案、免疫台账、免疫标识等相关防疫物资发放给各村动物防疫员。

(二)集中免疫阶段(9月10日—10月20日)

各村要组织好人力,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三)强化补免阶段(10月21日—10月26日)

集中免疫结束后,各村动物防疫员要及时进行强化补免,对未免疫的病畜、孕畜、幼畜、新补栏畜进行补免,确保畜禽的整体免疫密度。 

(四)总结验收阶段(10月27日—10月28日)

10月27日至28日镇畜牧站对各村秋防情况进行自查,并将验收申请报告和阶段性工作总结报至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组成验收组对秋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效价评价。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及时召开全村冬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明确村委会主任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分析做好冬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镇村干部、动物防疫员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落实镇村干部的主要责任,确保全镇动物冬季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宣传力度,增强村社干部、群众对强制免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依法防治的意识,引导广大农民依法履行防疫义务,使广大农民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实现全民参与、群防群控。

(三)加强人员防护。一是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动物防疫员熟练掌握防护用品佩戴方法和投药器具使用方法,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教育动物防疫员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人感染布病等人畜共患病事件的发生。二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坚决杜绝违规操作。三是加强管理,严防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强疫苗管理。各村防疫人员必须加强疫苗管理,按要求保管、运输、贮藏疫苗。镇畜牧站建立疫苗管理责任制,健全接收和发放手续,做到记录清晰,存档备查。

(五)规范免疫档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免疫档案,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情况,严格落实畜主签字制,坚决杜绝动物防疫员代签。

(六)保障免疫质量。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使用疫苗,不得随意改变给药途径和使用剂量,确保注射部位和剂量准确,严格做到“一畜一针”,杜绝在免疫操作中人为传播疫病,防疫过程中疫苗必须用冷藏箱运输,用多少,领多少,防止疫苗长时间置于冰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