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石油高校;培训;质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今后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这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机遇。石油高校充分发挥高校职能,为石油石化企业开展高层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训质量保障机制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石油高校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石油高校及相关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规模不同,培训质量要求不同,宽严不一。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石油高校注重继续教育及质量保障,设置专门机构及相应的人员配置负责石油石化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并辅以相关政策支持,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石油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和科研优势,研发高质量培训项目,开展石油石化企业人才培训,培训的重点和特色各异。

三是石油高校重视挖掘师资资源,师资广泛分布于高校、石油石化企业、政府机构、国外等专家、教授,为保障培训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是石油高校根据培训需求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培训管理标准不一,做法各异,有待研发高层次、高质量的培训项目。

二、培训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推出了I S O 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随后我国引进该标准,并了GB/T 19025—2001培训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它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和监视五个管理程序,以保证培训质量的实现,为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南。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专门设置了项目管理领域的项目监控流程组,把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各个阶段都纳入了项目质量管理之中。这种项目监控流程可以用来对培训项目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培训项目的成功。

美国爱德华.戴明博士(Dr.Edward Deming)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PDCA质量管理模式,即被称之为戴明环。这种模式归纳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步循环管理程序。这四个管理手段可以形成一个培训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循环不止,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三、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通过研究与多年的实践,石油高校的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见图1)。培训质量管理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培训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监控两个环节。质量保证包括培训工作质量计划和质量计划的执行,存在于培训工作的“确认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和“评估培训结果”的四个阶段之中,确保培训的每一个阶段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质量监控包括识别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纠正偏差的应对行动方案,同样存在于培训工作的四个阶段计划执行过程之中。质量保证工作在先,质量监控工作紧跟其后,形成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循环。

四、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人为”因素

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各阶段、各环节主要关系人的直接参加和作用的结果(见图2),各关系人的缺位或错位都将造成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被动和损失。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关系人总体上分成三个层次,单独或者联合出现在培训工作的四个阶段。第一层次的关系人是委培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他们是培训质量管理目标、培训需求确定、培训计划审核等主要关系人;第二层次的关系人是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者和培训项目负责人,是培训工作四个阶段的主要和核心关系人,负责培训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监控工作,培训机构质量管理人主要负责质量控制环节,而培训项目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培训计划的执行,也就是培训质量保证工作;第三个层次的关系人就是培训师资和受训学员,他们的参与是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教和学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培训目标的实现,提高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管理水平。

五、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培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四个阶段:确认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项目、提供培训和评估培训结果。第一,在确认培训需求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是确保能够正确识别工作需要与企业员工能力之间的差距,评审这种差距的解决途径,形成培训需求文件,质量控制环节确保识别工作没有偏差,形成的需求文件正确合理;第二,在设计和策划培训项目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确保培训方案的设计要求符合培训需求文件,质量控制环节解决设计过程中的漏洞;第三,在提供培训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确保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计划有序进行,质量控制环节跟踪、检查计划落实和执行结果;第四,在评估培训结果阶段中,质量保住环节确保评估过程的真实性,质量保证环节解决评估活动的有效性。

六、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机制

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培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培训质量管理保障机制(见图3)。培训质量管理保障机制包括四个分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组织保障机制是指质量管理关系人要求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共同参与,才能实施好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教学保障机制是指培训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到位,从教师聘用、课程选择、教材组织、教学手段开发和教学设备提供等方面支持培训教学工作;制度保障机制是指委培公司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石油高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学员管得住、管得好;后勤保障机制是指委培公司举办培训班的费用预算合理、石油高校的培训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等,比如,教室、食堂、宿舍、学习环境、以及行政服务、卫生服务等。

培训质量是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石油高校具有师资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肩负着石油石化企业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引领相关培训机构注重和研究培训质量的责任,在石油石化企业培训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探索培训质量管理标准化,才能把石油高校培训工作推向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ISO,ISO10015-1999 Quality management-Guidelines for training,1999,(12).

[2]PMI,A Guide to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M]. ProjectManagement Institute,2008.

[3]W.Edwards.Deming,PDCA[EB/OL].http:///dictionary/ deming-cycle-pdca/.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特点

(一)石油企业物资设备的管理难度大

由于石油企业本身的特点,企业内部物资设备的种类比较多,而且这些设备各自涉及到的领域不同。例如,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抽油机、修井机,井口上的地面压裂设备、运输设备、电机等等。另一方面,石油企业的内部物资设备分布的范围还比较广泛,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企业对物资设备的管理难度。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招投标制度不断细化规范

目前,在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方面,将严格按照招投标的形式,来对物资采购进行一定的控制管理。通过对多家投标企业的分析、选择来确定最适合的合作者,从而保证石油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石油企业这种招投标的物资采购方式,有效减少了石油企业曾经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盲目采购、多头采购以及无计划采购等各种问题,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了石油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促进石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方式在不断革新

随着石油企业的不断创新改革,物资管理正逐步向“即时配送”、“准时配送”、“变领料为送料”等更加科学、先进、快速的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提高了石油企业物资配送效率。

二、当前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企业的油气生产作业区域比较大,并且又处于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中,这就增加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难度。物资供应部门为了保证供应,一般都在物资管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水平。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石油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石油企业都受到传统物资管理模式的影响,中石化系统在物资采购方面大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办法,但是,从石油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规律来看,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物资集中采购缺乏灵活性,对各油田的生产实际情况考虑不周。例如,中国石化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上要求实施集中采购,但是,集团公司的集中采购容易造成集团公司与各油田企业间的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及时变更物资采购和供应计划。集团公司集中采购,中间环节多,手续复杂,更改计划非常困难,不能很好地适应油田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同时,部分集中采购在实际运作中也容易产生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管理不科学

石油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单元之间的地区分布相对较远,实际的物资管理工作很难有效进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沟通不及时或者信息传递错误的现象,石油企业的供货链就会断开,导致企业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给石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对落后

目前,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上,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还相对落后,导致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在物资的采购、物资价格比较、采购合同的签订、物资质量等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使得物资管理各部门信息获取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相关信息,严重阻碍了物资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以及石油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优化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

为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不断优化,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以及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快健全企业内部关于物资产业管理政策,学习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度过石油工业“寒冬期”。

(一)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水平

1、加强对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管理

对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管理是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基础。笔者认为,物资采购计划的编报应以满足油田企业生产需要、尽量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等为原则,立足于对外部资源环境和内部需求特点的客观分析,以及对企业内外部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如此才能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准确性。为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权威性、有效性、实用性,还应强化对物资采购计划及参与计划编报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以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对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

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两项措施:(1)按照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要求,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业务管理运行模式,组建采购管理工作评价组,随机抽取已执行的采购计划,从采购计划的编制质量、执行过程、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采购后评价、管理诊断和效益评估。(2)每月对业务部门采购计划的编制质量和变更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并在物资管理例会上进行讲评,将其纳入季度绩效考核,要奖惩兑现,以保证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执行。

(二)完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使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石油企业平时只注重物资设备的使用,不充分考虑使用效益,缺乏健全的物资管理约束制度,导致企业的物资管理混乱。为防止这种现象,石油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加强对物资的管理意识,遵循“依法治企”的规则。加强对物资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在石油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物资管理机制,有效地改善、优化企业的物资管理体系。

(三)完善石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 努力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石油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指导原则;现状及解决对策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当中得到运用。企业在运用预算管理地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在许多企业中都普遍存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内容,应当选择不同的预算管理方法。预算管理应结合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

下面我就预算管理用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并结合石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预算管理在企业中起着以下六大作用

1.是计划的数量化

预算不是简单的收支预计或仅把预算看作财务数字金额方面的反映,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对计划投入产出内容、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时间安排的详细说明。通过预算的编制,使企业经理人明确经营目标,工作有方向。

2.是一种控制手段

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标准,控制是以确定的管理工作标准,对行动的度量和纠正偏差。所以预算管理是过程中的控制,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投资项目或生产经营的规划、预算的编制,详细的描述了为实现计划目标而要进行的工作标准。事中控制是一种协调、限制差异的行动,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是鉴别偏差,纠正不利的影响。

3.是一种协调

公司的总预算是由各分预算汇编而成的,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各相关部门必须协商沟通、相互配合,有利于管理层工作协商一致,导致出更好的计划和执行效果,这也是预算管理的基本目的。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预算,表述了计划期企业的业绩展望,所有经理人员和员工一定要努力工作达到计划目标。预算是预算期之前编制并获得批准的计划,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之差异分析,可以评价相关经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表现。

4.有利于完善企业基础管理

预算编制必须有各项相关的定额,如人员、物料消耗定额等。要求定额合理并随定额条件变化而修正。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控制对信息要求面广量大,要求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促进信息管理发展。

5.精益生产的手段

它是即时销的生产经营方式,预算及预算控制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配,也是精益生产适行的管理手段。

6.是考核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标准

预算是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预算的编制到执行控制和业绩评价,完整的体现了管理上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预算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就像纲与网的关系。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由于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二、石油企业预算管理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石油石化行业的持续重组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我国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入世”,把石油石化行业带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迫切要求油田企业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尽快提高竞争能力;而另一方面我国油田企业所经营管理的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多数主力油田已相继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在没有大的储量接替阵地的情况下,保持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每年都要投入巨额成本支出,来弥补自然递减以维持已有产量水平,从而加大了成本预算的压力,使得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另外石油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还有两大重要意义:首先,是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要求。公司治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所有者(出资人)与经营管理者的委托关系。预算管理将经济资源予以分配,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考核各项指标实施情况,从而成为石油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手段之一。简单地说,全面预算能够促进石油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并使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从经营结果延伸到经营过程的管理。

其次,是石油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保证。石油企业预算管理是通过指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修订、预算实施考核与评价,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相互协调统一,实现企业预算期间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断走向市场,成本意识与盈利意识也不断加强。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人,也必然要对企业实现的税利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经营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涉及企业管理活动的各方面预算,将企业的人、财、物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规划企业成本、资金流转,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实力。

三、石油企业预算管理的指导原则

预算是石油企业为实现长远规划对未来经营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目标做出预期安排,是规范企业资金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一切收支和投资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石油企业及其所属单位都必须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石油企业预算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第一,石油企业预算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预算安排上,要把收入打足,支出打紧,努力实现增收节支,挖潜增效;第二,石油企业预算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收支,都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决不允许有游离于预算外的收支;第三,石油企业的预算安排应本着“以收定支、量力为出。量力而行、效益优先、留有余地”的原则,要以现金流作为资金来源依据。企业预算应适度控制债务规模,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第四,全面推行资金定额管理,实行资金有偿占用,确保公司经营利润的实现,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先配置,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第五,石油企业应建立弹性预算的管理机制。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应立足于对市场的科学预测,按照“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的思路,适时调整预算,确保企业效益的实现;第六,石油企业应注重预算与风险控制、绩效管理的有机整合。预算管理是石油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使企业对其部门和员工的考核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日常的经营风险。预算管理体系中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根据所反映出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四、石油企业当前预算管理的现状

1.对预算工作重视不足,重编制轻执行

由于石油企业天然的垄断性以及长期计划经济经营模式,使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基层领导对于预算本身并不是特

别重视,认为预算可有可无,成本开支预算约束了手脚。或者预算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或者高层(上级单位,如中石油集团)重视,中间(勘探局、公司等)积极编制,下级(各业务处室、分公司、基层队、站等)消极应付的现象,导致预算流于形式,形成了实事上的重预算轻执行现象,缺乏对于实际生产与经营的指导意义。

2.预算指标设置与编制过于形式化

科学的预算指标是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与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资源耗费与成果的体现。当前,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石油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也已编制完成。这就涉及到各分支机构结合集团的发展规划,对本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出安排,这就是省级单位层面的经营计划。而财务预算必须根据该经营计划进行细化并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前,一些基层石油企业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对于下达给本地的经营计划没有吃透,对于可能发生的新项目没有足够的预计,而是按以前年度的模式,进行增量或定基的预算编制,这就使得企业预算与企业发展规划、生产运营与财务管理出现错位或矛盾。

3.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与事后的反馈力度不足

首先,一些石油企业没有将预算指标作为日常管理目标,或者不够细化,也就无法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样往往使

预算沦为“花钱计划”,而不是全面控制的指标体系。其次,预算管理既是一个事前的管理,也是事中及事后的管理,即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反馈、事后总结改进。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往往重视前端的编制,忽视了事中的监控与事后的反馈分析。譬如,对于重大勘探项目,必要的设备与技术投入是否足够,其投入进度安排是否符合资金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对于不同项目的资金分配是否合理都值得探讨。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没有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没有足够的控制。

五、针对石油企业预算管理现状提出的几点策略

1.重视预算管理。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1)要加强全员对预算管理在石油企业中作用的认识。

要认识到预算对于本单位乃至整个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关系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绩效评价。这是因为,预算指标事实上就是企业经营业绩的货币化体现。

(2)要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来看待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者要跳出专业看预算,认识到预算对于中心工作的指导意义。由于石油企业的领导者往往是油气勘探方面的专家,主客观原因导致其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性不足,从而影响预算的执行力。但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事实上就是责权对等的一个任务书,因此,全员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3)石油企业要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基层局(公司)要由法人亲自抓预算工作,按照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等几大板块建立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部、生产运营部为预算主导部门,其他各业务部门或生产单位为二级责任人,员工为预算指标的直接控制者与责任者。

2.构建完整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

良好预算的执行还离不开预算执行的监督与评价。一是事中的反馈与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石油企业的经济资源流入、周转、回收进行控制,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均受控于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其次,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做好考核与分析。一是要对于预算执行的例外情况进行分析,确认异动的合理性。二是对于未达标的指标,要视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明确责任。在此项工作中,除各职能部门自己要引起重视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也要承担相应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还应有企业运营部门与人事部门的参与,以真正做到权责对等。三是无论是预算例外的调整或评价结果的确认,都要报上级主管部门确认,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

3.加强预算的事前编制与事中的执行控制

(1)预算的事前工作主要是预算指标的制定。石油企业预算指标的确定主要是考虑指标的科学性问题。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基层石油企业应根据历史数据、未来市场的预测进行编制调整。对于不同的指标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如业务量(新增探明储量、可开采资源油气量、油气产量、销售量等)、损耗率、勘探成本(如销售成本、征地拆迁、青苗补偿、勘探用耗材等)由业务部门负责,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由投资部门负责,管理费用由行政部门负责、销售费用由营销部负责、财务费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就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还要充分预测新项目的突破性成果进行成本的追加或产销量的提高,对于销售型石油企业而言,还要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对于销售量及成本的影响,如冬季的油气销售将大大高于春秋两季。在检修季节,维修费大于运营季节这些都要充分考虑在预算之中。这就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上级职能部门上传下达,反复沟通,增强预算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

(2)预算的事中控制主要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结合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或相关趋势,对部分指标或进度进行调整,以增强预算的针对性。预算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在制定或调整预算指标时,根据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大客户、新业务对成本的影响、自然灾害(如旱灾、雪灾等)对生产的影响,对相关经营指标做出调整。克服当前存在的预算编制完毕便束之高阁,较少进行调整或严格比对分析的现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石油企业要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促进企业整体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石油企业要结合具体的业务行为,做好资金与成本的专项预算,从资金的预算、决算、核算、使用、全过程进行考虑,避免资金的闲置或不足,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应用到预定的途径,起到预定的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影响力强,需要多方参与和协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计划、监督、控制等管理手段来提高员工、部门及公司运行效率,使各部门和员工的目标与公司目标达成一致,最终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不能生搬硬套、闭门造车,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环境,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鼓励管理思想上的创新,才能构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明政 汤谷良: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战略计划与预算―西方石油公司的实践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0.4.

[2]生艳梅:石油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9.

[3]吴井红:《财务预算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转.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对于企业而言,其长远发展离不开对内部人员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剧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作为石油财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对石油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提高培训质量和人员素质。

[关键词]石油公司;财务人员;培训;评估

1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

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财务人员有限,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较少,且年龄层次主要集中的23岁到30岁之间,占比71%;第二,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所学的专业有的是会计,有的是通用管理类,较为杂乱;第三,个人能力有差异;第四,内部培训系统不健全;第五,内部缺乏一定激励机制,财务工作人员对培训不感兴趣。

2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长期、全面的培训计划

当前的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和上级领导的培训,没有针对全体员工,也没有针对各员工所在的岗位展开针对性培训,覆盖面较为狭窄。而且,培训计划都具有临时性、随意性,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培训计划,不符合员工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

2.2员工培训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培训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这些方法看似完善,但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却很混乱,缺乏针对性。对于石油公司而言,人才培训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来给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开展规范、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

2.3培训评估过程缺乏沟通

在石油公司,参与评估的人员绝大部分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不知道培训评估的方法,更谈不上熟练掌握和运用。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只能选择较为常见和简单的评估法,如笔试法;在进行价值判断时,一般得出“培训整体效果较好”的结论。在整体的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导致培训质量和效果偏差。2.4培训力度不够深入目前,石油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力度不够深入,导致石油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驳杂,不能紧跟石油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加强对石油财务人员的深入培训。

3改进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对策

3.1制订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个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是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一套切实有效并符合石油公司人员建设要求的培训计划应包括:第一,结合财物工作人员自身的发展意愿设计培训计划;第二,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2重视培训沟通

在培训评估时,一定要有效率地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培训和考核。在培训前,要根据受训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进行培训需求评估,将结果反馈给领导、受训人直接上属及培训组织者,并协调各方意见,确定培训内容;在培训中,要对培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对培训进行及时地调整和完善,确保培训的有效开展;在培训后,要分阶段进行培训效果跟踪,做到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培训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3.3完善培训评估手段

培训者的培训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但培训体系的完善能帮助培训者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培训评估更加客观和公平。石油公司中心应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并在现有的培训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对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比如,建立数据库,用数据评估培训效果;采用比较法,科学进行行为层评估。

3.4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第一,在培训激励方面,建议采用高校的学分管理模式,根据培训的成绩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等级获得相应学分,员工每年要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学分不达标的员工给予降级或其他形式的处罚。第二,在培训考核方面,完善培训制度的建设,严格管理考核,在公司内部成立培训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培训的评估和成绩考核,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培训成绩的真实有效。

4结语

现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公司内人事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而这项工作也直接关系到石油公司的未来。因此,人事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分析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完善财务工作人员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其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园枝.浅议现代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J].知识经济,2010(17).

[2]章秋霞.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

[3]彭周.学校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困境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23).

[4]王英.医院财务管理困境分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5).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必须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作为建设单位必须从投资、质量、进度、HSE等方面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将来生产不留下隐患,实现项目总体目标。一般石油化工主装置除常规建筑工程外,主要构成有:①各种管道:通常以介质、温度、压力等级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管段,一个主装置根据复杂程度不同有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管段,一个管段中包括管子、管件和各种功能的阀门以及它们之间的多种连接方式。②动设备:主要是机、泵类,如各种压缩机、泵、离心机、过滤机、搅拌设备。③静设备:换热器、各种塔器、反应器(釜)、工业炉、储存设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装工程量巨大,并且质量、进度、费用、HSE控制难度极大。从建设项目业主的角度出发,往往希望工程建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投资少,工期短,质量高,然而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彼此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采取某种措施能够保证其中的两个目标的实现,即表明这两个目标是统一的关系,如降低质量可以加快进度和降低投资。如果仅保证其中一个目标,而另一个目标不能实现,则这两个目标就是对立的关系,如为了赶工期,则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从这个角度看,质量和进度就是对立的关系,可见,四大目标的风险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研究某一风险对某一个特定目标的影响,必须统筹兼顾。

    二、投资风险控制

    投资风险管理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目标的确定应分阶段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是使施工阶段控制目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投资少则几个亿,多则上百亿,投资巨大,加强投资风险控制更是至关重要。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投资风险控制与一般工程项目控制方法策略相同,其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作为项目目标额,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势必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偏差并找出偏差值,在分析偏差原因即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三、进度风险控制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项目建设受参与建设的相关各方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加强实施阶段的进度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进度风险管理就是指在项目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预测、识别各种风险后,制定、审核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对产生偏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或修改工程进度计划。进度风险控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按计划的工期目标既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进度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进度控制不应仅局限于考虑施工本身的风险,还应对其它相关环节和相关部门风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施工图设计、工程变更、前期手续、协作单位等。只有通过对整个项目计划系统的综合有效控制,才能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进度风险管理必须事先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对进度计划的影响,然后编制进度计划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别,对出现的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风险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计划,循环反复,直至项目竣工。

    四、质量风险控制

    由于石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的特点,所用的原料、介质或产品本身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因此,对输送、盛装、生产这些原料和产品的管道、阀门、设备的材料、制造及施工的要求较多,如果稍有疏漏或不慎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必须充分满足工程需要。石油化工行业及其生产装置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影响极大,因此,相比投资和进度而言,质量控制特别是旌工阶段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必须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从准备工作开始直到竣工验收结束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对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技术、人员、机具等方面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控制,保证消除或降低准备阶段可能的质量风险。事中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过程控制发现可能影响质量的风险因素或关键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或降低质量隐患。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形成的成果包括资料作最后把关。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可从(5M1E)即: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方面考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风险因素(5M1E)对建筑、设备安装、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防腐绝热、消防、暖通、给排水等工程分专业、按工序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在工序间合理地设立“质控点”,针对关键因素进行质量风险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五、HSE风险控制

    HSE体系按规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改进(ACTION)运行模式建立,即PDCA模式,它是通过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SE风险因素多,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空坠落、高空坠物、机械设备伤害、交通事故、放射性伤害、水污染、噪声污染、地震、洪水等等。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组织工艺、设备、安全、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具体实施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仪表工、起重工、架子工以及射线探伤等人员组成的风险识别、评估小组,共同进行讨论,对危害程度高、发生频繁、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风险进行重点识别、评价,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危害因素,一一列举形成HSE风险检查表。实施阶段HSE风险管理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报告制度,成立应急组织、组建应急指挥中心、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和消减措施、配备应急一定量的应急补救设施,确定明确的外援单位(医院、消防部门等),编制相应的HSE作业计划、指导书,用以保护作业人员、设备、环境,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HSE管理思。认真落实HSE风险防范和消减措施,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安设HSE告示牌及施工项目信息牌标准;现场张挂各种警示标语;按照规定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用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石油公司 投资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73-02

一、前言

投资是推动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石油企业来讲,投资是勘探开发、炼化、销售三大核心业务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突出、不确定因素多、经营风险大等特点,给投资决策和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因此,需要积极探索研究投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创新投资管理体制、决策机制、运作方式、风险预警、支撑体系、调控手段等。

投资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好的管理模式应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从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对比分析国内外大石油公司投资管理模式的特点,以获取对国内石油石化企业投资管理的启示。

二、国外大石油公司投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1.投资管理体制特点。目前,国外石油公司大多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少部分采用职能制与事业部制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而一些中小独立石油公司主要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以事业部制为基础的国外石油公司,其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外石油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托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以及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关系,构成了现代石油公司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国外石油公司实施有效的内部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二是组织结构简洁、管理层次清晰。如埃克森-美孚等国外石油公司将管理机构压缩调整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部,包括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职能部门(财务、计划、法律、审计、环保等),为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中心;第二层为业务经营管理公司,一般按专业或地区设置,为公司的利润中心;第三层为经营性分(子)公司,是第二层公司管辖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一般作为第二层的利润分中心;第四层为作业区,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基层单位,具体执行生产任务,一般为成本中心。三是内部控制以责任中心为基础,各管理层次责权明确。为了便于管理控制,国外石油公司将管理层次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

公司总部为投融资决策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投资决策和资本经营,基本职能是:首先,制定整个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投资发展计划,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确定承担投资项目的具体单位,进行资产重组(进入、退出、出售、兼并);其次,根据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进行资金筹措、资金融通和资本运营活动;再次,对各个业务经营管理公司的业务领域、投资方向和投资回报进行管理,对其业务活动、组织和人员进行评价考核;最后,对资本收益进行管理,确定股东收益和高级职员的报酬。

经营性子公司(业务公司)为利润中心,其主要职责是:首先,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公司规定的业务领域或地区范围内,负责具体业务的经营管理活动;其次,负责经营管理具体业务所需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等)的市场筹措,降低筹措成本;再次,负责生产要素的使用,即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最后,负责经营管理具体业务产品或业务的销售工作,增加收入。

生产作业区是成本中心,其基本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具体任务,只负责管理生产、安全、环保和成本核算,不负责直接面向市场的原材料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

2.投资管理机制特点。

(1)限额分级管理机制。壳牌集团公司在投资管理中,投资决策实行限额分级管理,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战略性投资项目和跨不同业务公司的项目,由集团公司执行委员会负责审批;其余项目经业务公司技术中心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由业务公司负责审批。

(2)严格的投资决策机制。BP集团公司资本投资批准委员会(Capital Approval Committee简称为CAC)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批上游2000万美元或下游5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为保证投资效率和效益,BP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投资评价和审批程序(GIAAPs),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进行规范。同时,利用GIAAPs制定了一套规范的项目评价方法,包括测算方法(如项目全周期的净现值法)、基础经济参数的假设(如原油的价格、各国近10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项目经济回报参数指标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折现回收期、资本效率等,使得所有申请项目的经济性具有可比性。

(3)上下充分结合的投资计划管理机制。壳牌集团公司制定投资计划,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结合,确保项目论证和决策科学。如勘探开发业务投资,首先由各国家公司中的资产经营管理团队将所管辖油田的产量、储量、投资和成本数据,以及区块或项目数据上报国家公司,国家公司汇总上报地区公司;地区公司汇总各国家公司的数据,结合油田或区块的价值,对上报区块的投资、成本、措施工作量和钻井工作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并将结果上报勘探与生产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技术中心对各地区上报的油田或区块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评价,并按照效益高低排队;勘探与生产公司根据本板块年度投资规模,与各地区公司反复结合之后,地区公司提出投资规模的建议报总部批准后再分解各地区公司,确定各地区公司的投资规模;各地区公司由此确定各国家公司的投资规模,各国家公司再分解到油田或区块。

(4)以规划为中心的投资运行机制。埃克森-美孚公司总部投资管理部门每年春季批准并下达关键性的规划基数。规划基数包括经济展望,通货膨胀、利率、石油工业供求情况、原油和石油产品价值等预测,以及化工、油、航空燃料等具体预测。下属分(子)公司依据规划基数,制定投资项目和计划,上报地区公司。地区公司和管理评估机构对附属机构的建议进行深入评估和完善后上报公司总部投资管理部门审议。对于地区公司推荐的规划,公司总部一般不做细节上的修改,由董事会年前签署。总部投资管理部门批准未来四年的全面业务策略和主要投资规划以及下一年度的资金支出计划后,下达执行。

(5)项目价值流程管理机制。BP集团公司规定,所有投资项目严格按照资本价值流程(简称CVP)管理。CVP将项目过程划分为进入、评价、选定、定义、执行和运营六个阶段。其中,进入、评价和选择三个阶段的作用是保证选择好的项目,定义、执行和运行三个阶段的作用则是保证实施好所选择的项目。具体来讲,进入阶段是评价确定项目机会是否与业务发展方向一致;评价阶段重点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与公司业务战略的一致性;选择阶段重点在于从多方案中选出首选方案;定义阶段重点是确定项目的范围、成本和时间表,并为项目融资;执行阶段是按照项目定义中规定的范围、成本和时间表启动、实施和完成项目;运行阶段关键是对项目所形成的资产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实施效果与初始设计一致。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该流程的内容可以有所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国内大石油公司投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1.投资管理体制的特点。国内大石油公司投资管理均采用“集中投资决策、分级授权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简称中石油,下同)的投资管理体制,实行“股份公司―专业分公司―地区分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直属院所)”三级管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简称中石化,下同)根据一级法人体制的要求,建立了“总部-事业部-企业”三级投资管理体制。中国海油石油集团公司(简称中海油,下同)投资管理实行“公司总部-事业部-下属分(子)公司”三级管理体制。

2.投资管理机制的特点。

(1)坚持先论证的投资决策机制。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对任何投资项目,都坚持先论证、后决策,投资要有效益、决策要符合程序、项目要落实责任人等制度。

中海油明确了重点投资项目、鼓励投资项目、一般投资项目、限制投资项目以及禁止投资项目的范围,将项目是否符合规划方向作为一票否决的唯一条件,将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桶油成本作为评判项目是否可行的四项主要指标。凡按限额规定需报集团公司及总公司审批的项目,必须按程序上报集团公司和总公司审批,获得正式批准后才能实施。凡按限额规定批准权限的项目,批准文件要明确投资项目责任人,原则上该责任人为投资单位经理。

(2)严格的后评价机制。中石油、中石化要求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要在各个层次和各类项目上全面展开,并与计划检查、概算检查、审计和效能监察紧密结合。公司每年下达限上项目后评价计划,并对后评价结果予以公报。所有改扩建项目,必须有后评价管理部门出具的对原项目的后评价报告,作为改扩建项目立项审批的重要参考。

中海油规定,凡生产经营项目,在进入生产经营阶段后都要进行跟踪后评估,全程监控经营项目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部负责建立后评估的经济指标体系,项目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的后评估工作,定期向计划管理部报送后评估的经济指标。当经营项目符合总公司判定的退出标准时,由计划管理部负责执行项目的退出程序。

(3)投资效益考核机制。中石油要求所有项目投资必须落实回报,并严格进行考核。油气田地区公司当年完成储量、产能任务要达到100%,并按当年新增产能确定下一年油气产量和商品量;炼油、化工、销售、管道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后,原则上按项目前期论证批复的回报指标进行考核,发生重大变化的由规划计划部会同财务部重新核定,并纳入当年预算。

在投资项目完成后的两个季度内,中海油计划管理部组织投资项目专项审计,提出“投资项目审计报告”。并牵头组织投资项目的考核工作,生产经营部、财务部、办公室具体参与。

(4)投资过程控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中海油要求实施投资项目必须做到:质量要达到设计标准、费用不超过投资预算、进度符合计划要求、安全实现“五个为零”。对5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要成立项目组,项目组对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负责。不管是整个投资项目还是其中的部分,凡具备招标条件的必须实施招标。项目的变更要进行报批,直至公司下达投资项目变更计划后,方可实施变更。

中石油要求公司各单位要维护投资计划的严肃性,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凡发现计划外项目、年度投资规模超计划或单项工程超概算等行为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单位行政负责人、主管领导和单位业绩考核;情节严重的,对相关责任人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3.国内外投资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综观国内外石油大公司的做法,可以看出均采用了投资分级管理体制:总部作为决策中心,主要负责投资规划研究和重大投资决策;事业部(专业分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在总部投资规划框架内,负责本板块业务投资决策;下属企业作为成本中心,负责具体执行。

从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的经验来看,他们普遍重视投资规划、项目决策、过程监控以及实施效果后评价与考核,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受各国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国外大石油公司更注重投资实施前的规划研究和项目前期研究,注重从源头控制投资;国内大石油公司则在投资实施后的检查、评价与考核等方面独树一帜。

但是,从整体运行效果和对比情况来看,国内大石油公司的投资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健全项目规划论证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并更好地调动总部、事业部与企业投资管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尤其要注重研究、调动投资活力,充分发挥投资对石油化工发展的推动作用,调动各级投资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调动广大石油化工职工对投资活动、投资监督、投资回报的热情。

投资决策成败是企业兴衰的根本因素之一,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营成本,企业讲效益就必须从投资这个源头入手。建议国内大石油公司将投资管理模式研究作为投资管理始终不渝的重大课题。通过国内外投资管理模式的研究,形成一系列管理思想和实施方案成果,有助于科学决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对进一步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开创投资管理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韦方娥,屈耀明等.塑造中国石化特色投资管理模式研究报告[R].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

一、前言

随着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与岩土工程分不开,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现场代表、设计人员、现场监理员、施工人员、质量监督员、桩基检测员以及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等等,都有着与岩土工作接触的经历,但如何去正确区分岩石处在何种风化程度等级呢?这个问题恐怕是最令他们头痛的事情,亦是争议性最大的话题。虽然有关规范都有相关定性的定义,但不同的岩性都有不同的风化特点,这是造成了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划分意见分岐的因素,这在专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中亦没有统一的说法,往往是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本人也从从事桩基检测部门收集过多家勘察单位的地质资料,结果发现没有一家勘察单位对同一地层风化程度等级有相同的标准,在划分同一风化程度等级的岩石力学数据离散性很大,这对设计人员对岩石力学数据的采用及现场施工人员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判断都造成了很大误导。有些工地就因各单位对所挖岩石是什么风化程度等级出现争议不休的现象。本人曾对同一工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岩样、桩位超前钻探岩样及开挖基桩过程中的岩样作过对比分析,发现三者都有所区别,这引起本人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探讨的极大兴趣,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在探讨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这个问题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本地区地层由哪些岩性来组成。分布范围最广的要数白垩系红层,该岩系主要分布于市区的东部和西南部,为中生代白垩纪内陆湖盆沉积之红岩系地层(简称红层),普通称为红砂岩,它很少以单一的岩性组成的,一般由多种岩石组成的岩组产出,这些岩石在岩组中也往往是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的。从组成岩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岩、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岩屑成分以长石、石英或灰岩、砂岩或花岗岩碎屑为主,多为泥质、铁钙质胶结。分布于市区的西北部的煤系地层为中生代二叠系和石炭系海相沉积岩层,其岩性一般较单一,以灰岩为主,局部地段与煤层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由于受断裂等构造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形成溶隙或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于市区的北部地层为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

本文着重讨论红层的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花岗岩在垂直剖面上遵循标准风化规律(从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全风化风化土,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范(2009年版)表A.0.3划分,在此不作讨论。灰岩属可溶性岩,是否仍需作风化程度等级划分,未见有关文献规定。

1.红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范(2009年版)将岩石风化等级分为五类:

未风化: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锤击声清脆,岩块断口边锋利,用手摸有割手感。在红层中,一般不作划分。

微风化:岩质新鲜,色泽光鲜,少见风化裂隙,锤击声清脆,岩块断口边锋利,用手摸有割手感,岩芯易干水。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中钻取的芯样,呈柱状或长柱状,岩质新鲜,锤击声清脆,刚钻取的芯样干水较快,如图1;成桩作业时捞上来的沉渣(碎石粒)或挖掘的岩块(呈片状,边角手摸有割手感),岩质新鲜,干水较快。

中风化:色泽暗沉,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多为铁锰质渲染(黑色),岩块断口用手摸无割手感,可刻划,具泥痕,锤击声哑,岩芯不易干水。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中钻取的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色泽暗,锤击声哑,刚钻取的芯样干水较慢,如图2;成桩作业时捞上来的沉渣(碎石粒,磨圆度较好)或挖掘的岩块(呈块状,边角手摸无割手感),色泽暗沉,且干水较慢。

强风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锤击易碎,岩块用手可扳断,风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干钻不易钻进,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50击。如图3。

全风化:岩芯呈硬土块状,用手可捏碎,铁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干钻可钻进,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30击≤

残积土:具可塑性,锹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对钻取的芯样,首先是区分是残积土还是冲积土或坡积土,其中冲积成因的土层一般含有腐木屑或砂粒,粘结性好(粉土除外),且颜色多样;坡积成因的土层一般含有硬土粒或碎石粒,粒结性一般,颜色多呈暗红或褐红色;残积成因的土层,由于是母岩在原地风化产物,未经搬运,颜色单一,粘结性一般。后判断为何种母岩风化产物,如粉砂岩风化后形成的粉质粘土,泥岩风化后形成的粘土等。最后需进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判定其状态。

如珠江新城某工地,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设计持力层为微风化粉砂岩,桩已挖至15.60m,工人反映风镐挖掘困难,且挖上来的岩碎块多呈片状,断口有割手感,说是到微风化岩了,但现场甲方代表和监理人员说是中风化岩,需继续往下挖,为此事在现场争议不休,最后工人罢工不挖了。后请来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现场判断,并当场挖岩块判别,指出该岩块岩质新鲜,断口有割手感,且在讨论过程中岩块已干水,已达到微风化岩的风化程度等级标准,并以该岩块作整个场地挖孔桩的终孔标准。

又如新港路某楼高为12层的住宅楼,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87#号桩,桩径为1200mm,设计桩长为16.6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165kN,设计要求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而钻芯法检测的结果为:检测桩长为16.31m,桩底下0.41m为强风化粗砂岩,泥质胶结为主,岩芯呈碎块状、岩块用手可扳碎;往下0.40m为中风化含砾粗砂岩,钙泥胶结,岩质较硬;再往下为微风化含砾粗砂岩,钙泥胶结,岩质新鲜、坚硬。该桩为单桩承台,设计工程师为了上部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采用了在桩的四周增加了四根钢管桩,并加大承台的方法处理。

2.灰岩:本地区灰岩属化学石灰岩(普通灰岩),浅灰至黑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常具贝壳状断口。除受构造影响对岩体完整性造成破坏外,岩石完整,致密,坚硬。它只受含侵蚀CO2地下水这单一风化营力(化学分解)以溶蚀的方式风化。岩体当受到受构造力的破坏后,产生裂隙,在含侵蚀CO2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往往形成溶隙或溶洞等,当地下水具有径流作用时,它的溶蚀作用表现得更为强烈,如形成地下暗河等。鉴于灰岩特殊的风化现象,不宜作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应鉴定它的完整性,岩体是否存在破碎及溶蚀现象,溶蚀规模等。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同时也为石油化工工业的建设倾注了很大的技术与资金支持,而对于石化企业来说,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尤为重要。石油化工项目建设需要执行严密的工艺标准。加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就是要从根本上防控行业风险,建立适合项目存在和发展的管理机制。做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实现石油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管理者应结合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特点以及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而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与协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是相对复杂的管理活动,所涉及的部门较多且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强。对每一个环节的执行中,都会出现各部门之间的脱节现象,以及管理自主性强的矛盾。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委托协议及合同管理,所以对于工程管理的各项内容都应由业主制定必要的方案,并严格依据方案来执行。明确职责,也要承担风险。各部门与各机构之间应建立密切的联系,以保障项目工程按时完成。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进步,我国在石油化工方面建立了很多大型的项目,这些项目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项目管理上,应该采取哪些方式,采用哪些管理模式,是对新项目的重要考量。加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可以节省投资,提高工程效率,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当前我国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目前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更加倾向于合同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一体化模式,项目管理的协调能力与难度越来越大。应加强协调与规范相关单位的行为,有效改善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约束机制的发展,更好的规范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行为。

(一)管理水平与实际脱节

当前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已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更加难以有效推动工程项目的发展。在多数的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对于投资与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目前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未能与时俱进,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所以无法有效的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进行科学管理。管理制度与管理要求之间相互冲突,致使项目的投资未能被合理使用,从而对项目的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与自身职责与工作程序不够明确,致使工程建设的进展受到影响。

(二)管理层次不够明确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出现层次分离的情况。即施工作业层、决策层与项目管理层,这三个层面对于企业来说均十分重要,因此应协调好各方关系。在石油化工企业工程建设中,对于投资一般都是有集体来做决定的,对于最终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决策层手中,并以决策层的意志为主,然而一旦发生投资失误的情况,各层级之间便会相互推卸责任,就会难以对责任方进行确定。

(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风险

对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而言,其存在的风险除了项目建设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有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属于项目风险的一部分,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前,在我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辨识意识能力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一般均采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经过合理的运算分析,进而得出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与工程进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对于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也未将风险识别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虽然已有许多应对风险的管理措施,然而却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以及未成立项目风险管理部门,对于施工技术也不够重视,同时也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

三、提高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工程项目的组织体系,完善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一般要持续很长时间,这么长期的工程项目必须要建立项目的组织体系。组织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在项目团队的选择与建设方面,要建立专业性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必须要掌握石油化工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是影响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可以为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石油化工项目队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项目管理的权利与责任,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

(二)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提高良好的前提条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规模大。这就要求在实施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技术标准、人员分配、项目规划、总体部署、质量认定、部门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在前期工作中,要明确各个环节的关系,在时间上制定推进表,使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较高,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要把前期工作做好细致明确。

(三)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控制,体现管理的计划性和动态性。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对全过程的严格控制。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长期性和专业性,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始终如一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工程实施以后,就要严格把握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根据制定的计划,对具体问题加以控制。例如,在材料使用上,就要选择符合石油化工工业要求的材料,严把质量关、风险关。对现场管理要实施全方面的监控,对设计更改和审批程序,要执行有利于石油化工产业的标准进行。管理要实行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检查与审核。

(四)制定科学的合同履行审查制度,做好招投标活动的管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涉及的专业较多,所以与之合作的单位也较多。任何一项工程都是以合同和协议为执行前提的。项目执行一定要符合合同的具体要求,在执行时以合同为约束。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合同履行审查制度。特别是招投标管理上,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作单位,合作的单位要有资质进行施工建设活动。对承包工程建设的一方,要加大审查和管理,随时做好监督和管理。

(五)加强安全意识,规避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端的。石油化工项目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容易引起事故。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把建立把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都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一旦事故发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应急措施。在安全管理上,建立专人负责,全员联动的机制。加强安全管理,是保障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关键。

(六)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是任何一项工作的核心力量。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要积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在人才选拔、考核、奖罚机制上,引进先进的理念,与自身企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完备的管理模式。对于项目执行好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有失误造成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你处罚。将人力资源管理当成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四、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而目标控制主要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

(一)资金控制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项目经理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重要的责任人,应充分发挥其作用,行使其职责与权利。各个管理层必须严格依据基本建设程序对项目的投资采取全过程动态控制。利用招投标,对施工以及设备材料的建筑商、供货商进行合理选择。实时统计分析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保证投资在可控范围之内。当项目投资管理中出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控制。此外,还应该按照项目的总体要求,对目标管理进行确定。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进行分解,把目标切实落实于各个负责人,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并进行责任的划分。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关系重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加强可研、基础设计的审查工作。

(二)进度控制

在项目管理中所发现的进度偏差,应采取调整关键线路、非关键工作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的控制与计划的设立层面上。其主要的目标是在满足约束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资源的合理安排,进而确保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初期须编制出完整、并可行的工程建设总体计划安排,并详细编制工程建设的总体运行时间表。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中,需要设立项目的运营表与总进度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根据项目进度表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进度控制。对于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可分为横道图进度计划与工程网络计划两种方法。横道图进度计划采用了最广泛的传统进度计划,主要是用于小型项目或者大型项目的子项目中。由于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为此在进行进度计划的执行中,对于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跟踪、整理、分析及统计,同时依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对工作项目进行增减,并对逻辑关系等措施进行调整,以实现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

(三)质量控制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关键环节,建立并完善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潜在的质量事故进行预防与处理,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稳健运行,从而有效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企业对业主表明质量的管理目标与实现的方法,也是对业主质量责任的承诺。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对施工中生产要素、施工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作业等的质量控制。施工生产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培训及选拔施工人员,对施工建材、建筑构配件以及设备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可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奠定基础。

五、新型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SHE管理

SHE管理是指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的一体化管理,主要是由工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环境与污染控制、场所与生产过程安全、技术安全以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组成。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职业健康与工业卫生是指应最大程度地防止及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员工的安全及健康,避免由于项目管理不当而造成对员工健康与安全的危害。SHE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环境与污染控制,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有效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环境与污染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管理的目标与方针政策的建立,分析、比较并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纠偏与控制。SHE管理是新时代下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生存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二)信息管理

进入新世代以来,互联网等应用信息技术开速发展,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进而实现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是指在项目管理中,进行有效地组织及控制项目管理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与处理,进而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所产生的信息主要有管理类信息、组织类信息、技术类信息、经济类信息以及法规类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组织和控制,可有利于从宏观上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地控制。

结语: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相比于其他的工程管理项目有很多不同,其不仅具有工程建设项目的普遍特征,又具有石油化工的自身特征。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就应该建立与自身项目相适应的计划与方案。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项目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提高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石油化工的建设项目中,实行新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栾家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与探讨[J].纯碱工业,2013,(3).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 石化上市公司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减轻经济和法律责任,提高审计效率,在外国人事务所的冲击下能够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学习和使用国际先进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因素。从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条件到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构成控制要素的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把企业的经营风险植入到本身的风险评价中去,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本文将具体探讨风险导向审计在石化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本质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在风险导向阶段,受托责任关系以及管理控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与风险结合起来,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的管理控制机制。受托责任关系的变化首先在于委托人的广泛性所带来的外部受托责任多样化,与强调股东利益的狭义委托受托关系相比,现阶段更加强调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顾客、员工甚至社会等。因此,企业必须将更广泛的外部受托责任关系分解到多层次的经营管理之中,促进内外受托责任的统一,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由于受托责任内容和层次的丰富,内部审计必须紧密结合企业价值增值目标,全面看待和分析风险,以确定所要重点控制的受托责任内容。另外,由于持有的是广义的风险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看重的是受托责任履行的效果,而非其履行的遵循性。管理控制是确保多级化受托责任目标一致的控制系统。维纳认为反馈是控制系统的灵魂,而内部审计在管理控制系统中发挥的就是反馈作用。自动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自己的运动,也可以说它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回。反馈的功能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从事后的反馈走向实时的反馈甚至是事前的前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2、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1)审计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为适应充满风险的审计环境,特别强调审计战略,要求制定适合于每个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审计计划。制定计划时,要考虑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单位内外各种环境因素,要对与会计事项有关的个别风险因素及其他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或全方位分析,将内部控制制度的范畴扩展为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制度、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众多内部控制措施在内的更为广泛的范围。因此,风险导向审计适合于任何被审计单位,而无论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广泛运用数学分析、统计分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和模型的运用使审计计划和成本预算更加合理、有效;使审计工作底稿更加系统化,标准化;使各种财务比率的分析更加科学。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则使原来无法进行的很多分析技术和方法得以采用,而且更加简单、快捷。

(3)审计程序

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对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一是在审计计划阶段强调对各个风险因素的全方位综合分析,依此制定的审计计划更适合于每个具体审计业务,也就能更能有效地指导具体审计业务的实施;二是在审计测试阶段,强调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使审计测试范围的确定建立在更加科学和客观的基础上。这不仅为审计工作效率的迸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也减少了审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成分,使审计工作质量得到强有力的保证;三是从审计计划到审计报告的各个阶段都加大了分析性测试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审计资源。

二、石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管理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

本文重点从石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实践出发,系统分析风险导向审计在石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管理审计中应用实例。

1、管理模式

石化上市公司项目管理的原则是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全过程是指自编制项目建议书立项开始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全方位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经济和技术指标实行全面的目标控制。而石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管理由于权力分散已经失去了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没有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是谁都管但是谁都不全管。为此建议以基建工程部为基础成立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直接管理各项目组,赋予其适当的管理权限,该机构在油气田业务发展计划的控制下,在项目经理任命和人事安排权限不变的前提下,就石化开发项目工期、质量、费用控制目标的实现向石化分公司负责,统一协调管理石化建设的所有项目自设计阶段至验交阶段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其优点是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组织方式灵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2、管理制度

当前由于油田地质情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设规模的大规模的调整,但从内部控制的环节上讲,我国很多石化上市公司都没有制定出一个关于地质方案变化和建设规划调整的审查审批制度和流程,致使在项目控制链条中断开了重要的一环,使得项目控制体系不能够闭合,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的效果。如对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新增的生产急需项目,规划计划部门限定50万元以上的有规划计划部门审批,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规划计划本部初审后报分部总经理办公会审定,仅此一条笼统的规定难以涵盖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外协费用等纷杂的增加费用的内容,更何况此条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对投资控制的约束作用。因此建石化上市公司应尽快制定出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调整的相关制度,使这一对项目控制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操作上有章可循。

3、计划管理和财务监督

当前石化上市公司现行的项目计划管理体制是一种无奈的跟着地质变化而变化的被动式的计划控制,甚至是一种行政控制,而现行的财务监督机制是一种事后白勺费用清理和归纳入账的做账行为,对项目实施过程没有进行实时监督,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没有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以至于出现财务监督空档的局面,两者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投资进行动态管理的职能。要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将经济和技术相结合是控制项目费用最有效的手段。在石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二者的结合尤为重要,应当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来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技术先进,从而把控制工程项目费用的观念和手段渗透到工程建设各阶段之中。

4、管理业务流程

在经济控制体系中,为保证控制的效果所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制定相关业务的管理流程,以通过程序化的制度和操作方式来保证控制体系的功能,从而达到宏观控制、微观调整的投资控制作用。主要的业务流程包括概预算审查流程、项目变更审查流程、工程结算审查流程等。一是概预算审查流程。根据石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工程造价管理要贯穿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的全过程。通过实施动态管理,在保证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建设效益。在风险导向审计上,石化上市公司在概预算管理上应做的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程序化、制度化的运作,使项目管理各个控制环节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能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而造价部门正在调整的流程作为一种过渡模式是可用的,但不应成为一种长期固定的概预算管理程序因为项目计划需要在该流程运行结束后才能确立,这将严重影响项目计划的时效性,从而导致项目计划滞后。二是项目变更审查流程。项目的变更可能是地质方案变化引起,也可能是项目经理部对项目使用功能不满所引起,或者是计划设计方案不完善引起变更。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变更对项且管理来讲都是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的。项目的变更越早,损失就会越小;变更越迟,控制的难度就越大,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项目变更控制程序。以将因变更而引起的项目目标控制风险降到最低。在此流程中关键控制环节是开发方案和地面方案调整的程序以及设备材料超出概算指标的审批,该流程已经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限额划分,具体的限额标准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整。这将有力地保证关键控制环节的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性,从而使项目施工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三是工程结算审查程序。现行的工程结算程序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预算、项目经理部初审、基建工程部复审、审计部终审。这一程序基本能满足项目管理的要求,但是在运行中存在弊端需要改进,主要反映在结算审查过程中各级审查部门对工程结算的审查明细均相互保密,致使审查信息无法相互沟通。为此,审计组建议结合新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对业务流程举行调整,以规范工程结算程序,使审查过程透明。

总之,在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的要求之下,借鉴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理论和技术是中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必然选择。应该在内部审计出发点及关注核心、职能、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等方面借鉴其先进理念,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石化上市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劲松:审计风险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 蔡舂、赵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史[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中国石油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截止2003年底,集团公司拥有各类人员11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22万人,两院院士14人,聘任了823名技术专家,这支队伍为CNPC的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我们着眼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开展重点培训项目

早在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下发了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油[1996]人教字第525号),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及人事部制定的《2003-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中国石油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3-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五”员工培训规划》,提出了中国石油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到2005年,人才队伍总量达到33万人,其中国际化人才达到5000人,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学历的达到15.6万人,研究生学历的达到8200人,中级职称的达到14.5万人,高级职称的达到2.7万人。各类人才在油气勘探、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和海内外区域的分布进一步趋于合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人才的比例进一步得到改善,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建设具有跨国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这一主题,使各类人才总量适宜,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工作环境良好。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我们每年都在集团公司和企业两个层面组织和举办近百项专业培训,年培训量达30多万人次,同时组织开展了重点培训项目。

一是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现有的14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项目,实行“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双重功能。至今,8个工作站累计进出站180人次,有相当一批人留在了石油企业。大庆三次采油理论和技术就产生在大庆博土后工作站,为大庆油田的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石油勘探博士后流动站和大庆油田工作站研制的三元复合驱用的表面活性剂,填补了国内空白,仅此一项当年就为企业节约资金近亿元,

二是强化高层次复合型后备人才培养。着眼于集团公司发展,我们选择有工程技术专业背景的局处两级后备干部,经过托福考试和专业考试,共选拔5批63名学员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攻读国外MBA。此项目累计投入600多万美元,30多名学员已经学成归国,并在许多关键领导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了两期92名财务管理人员后备干部,在国家会计学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为适应中石油重组改制的需要,选派了两批82名集团公司专职董事监事,学习公司治理最新知识。选派3批199人到俄罗斯有关大学学习项目管理 (PMP)知识。学成之后,集团公司大胆使用,使这些人才在集团公司重要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加大,现有的技术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存在的难题,围绕主营业务,以物探、钻井、测井、井下作业、设计施工和加工制造等专业为重点,选择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并联合其它高校,培养在职工程硕土近1000人。学习费用采用集团公司、企业和个人三方承担方式,减轻个人了负担,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培养逐步改善了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使工程硕土逐渐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骨干,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石油集团对社会高度负责,为保护当地环境,清洁生产,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联合培养了30名专业硕士,这些人才已经在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已经由油气生产商逐渐发展为油气供应商,进入的国家和领域逐渐扩大,急需法律人才。从2003年开始,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了两批25名法律硕士,缓解了集团公司在生产经营方面对法律需求的燃眉之急。

四是强化对外合作骨干培养。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已经进入世界30多个国家的石油市场,有 170多支队伍在海外施工作业。根据海外油田开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有计划、分专业组织开展了对外合作骨干人员培养培训。截止到现在,已选拔培养了 2200名从事对外合作工作的专业技术骨干,这些人目前已成为海外项目的主力军,大部分成为重大工程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

五是组织和推动企业层面生产技术骨干培训。围绕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和新知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集团公司各企业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次(脱产学习一个月)。同时经过考试,选拔100名左右外语水平好、业务能力强的两级技术专家及后备人才,到国外做半年到1年的访问学者,重点培养专业理论素养和科研攻关能力。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按照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50学时的要求,组织了大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四新”培训,加强外语、计算机培训;每年组织上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推行的以考代评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不断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举办院士讲座和专家讲座。仅集团公司直接组织的这类培训班就有300多个、培训10000多人次。

二、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人事部对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的要求,结合中国石油集团特点,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了“人事(组织)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指导、培训单位实施”的二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培训管理工作体制。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工作规划和计划,协调组织重点培训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协助人事部门负责本专业系统的人员培训工作,实行“管业务与管队伍”有机结合,培训单位负责培训项目具体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市场化的培训落实机制。建立了内部培训市场,实行培训供需双方见面,使培训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甲方)与培训中心(乙方)按照市场规则、以协议方式落实培训计划。培训市场实行培训中心资格审查和资格准人制度,对重大培训项目进行招投标,同中选强、强中选优,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建立重要岗位重点培训的调训制度。将人事部安排的培训任务、各类干部任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队伍资质培训、专业技术岗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培训等重要岗位的培训,列为指令性计划由集团公司实施调训,并将参训情况作为上岗聘用、资质审查、职称晋升、技能鉴定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培训投入制度。首先保证培训费用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2%,部分优势企业已达到2.5%以上;对直属重点培训中心给予全额经费保证和重点基建投入;对企业培训基地实行企业投入为主、集团公司重点扶持的政策,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集团公司、企业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培训费的做法。实现了培训投入的多元化,增强了企业和个人培训的责任。

三是建立责任和义务明确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培训作为开发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作为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待遇。对参加重大培训项目人员与企业签署协议,明确双方在培养使用、服务期限、费用分担等方面的责任义务。同时,对参训人员建档立册,长期跟踪为进一步培养和使用提供参考。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实行评聘分开,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明确了培养、任用、待遇一体化原则,逐步通过承担重大科研、技术开发、生产攻关项目和举办学术交流、学术休假、技术考察等活动,使专家始终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先进科学技术动态,不断提高学术、技术水平,成为集团公司和企业的科技带头人。集团公司每两年向国家推荐一次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每年推荐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企业技术专家每月补贴3000元。通过组织院士、专家健康体检、疗养、节日慰问专家等活动,调动了技术专家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要求,我们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起了“以集团公司直属培训中心为骨干、以专业培训基地和企业培训中心为主体、以普通高校和社会培训市场为补充”的培训基地网络。

一是强化直属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培训中心、新疆培训中心三个直属培训基地建设,经过3-5年时间,把三个直属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兼有培训、研究、交流、学术休假等功能的综合性培训基地。近几年,仅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就投入1.1亿元,进行培训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新疆油田等14个博士后活动站和企业活动站建设,将其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是强化专业培训基地和企业培训基地建设。各企业在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基础上,至少改造和完善了一所集干部培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管线试压技术;石油化工;工艺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87-0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这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材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为了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企业通常采取管线运输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材料的运输和存储。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旦管线中出现了某些故障,就会影响整个材料运输过程,导致石油化工生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降低生产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引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管线试压技术则能够对管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重视管线试压技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2 管线试压技术的概念

管线试压技术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技术,其检验的对象是石化企业生产系统中的材料运输管线,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些运输管线的完整性、密封性、管道强度以及管线支架稳固性等指标,进而掌握运输管线的实际质量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应用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将此项技术贯彻落实到石化工艺中的所有环节中,并在这些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石油化工工艺设计水平,有效的控制石油化工工艺的实施质量,保证石化企业运输管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应用管线试压技术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一阶段,科学合理的准备工作是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管线试压技术应用中各环节的有效性,确保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效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3.1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管线试压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根据石化运输管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这些具体的计划完成后,要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计划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在通过审核后,才能正式的形成相关文件,用于指导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此外,技术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装计划,安装计划的制定要以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为依据。只有这些技术准备工作都按时完成,才能够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强有力的供技术支持。

3.2 做好试压材料的准备工作

试压材料是管线试压技术的关键因素,是保证管线试压技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保证管线施压技术的合理性,必须选择符合管线实际情况的试压方法,通常情况下,试压方法主要分为液体试压与气体试压,其中气体试压的材料为具有较低成本的气体,一般使用氮气作为试压材料。而液体试压的成本投入则相对高些,需要使用纯净的水作为试压材料。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试压方法准备相应的试压材料,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符合技术实施要求,并确保材料数量充足,不会出现试压过程中材料短缺的现象。

3.3 做好试压管线安全性的检测

在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试压操作与管线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试压技术应用前对整个管线的状态以及附属的安全附件做好安全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环节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证试压管线的安全性,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供一个安全的应用环境,降低管线试压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 做好管线的完整行检查工作

运输管线的完整性是保证管线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关键,只有完整的管线系统才能够完成其在生产系统中的运输和存储功能。在管线试压技术实施前,我们有必要对管线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管线具备完整的运输与存储功能。

4 管线试压技术在石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4.1 在塔装置与容器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塔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塔装置的类型主要为分馏塔和气体塔,塔在进行石化生产时还要有与其配套使用的各种容器。在工艺设计中,塔与容器之间的运输管线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铺设。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杜绝管线中存在位置不稳定或产生振动的现象。为了保证这些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行,必须要采用管线试压技术对塔与容器之间的管线进行管线实施试压检验,工艺设计人员则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确定汽液两相流的布置,保证石油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 在泵装置管线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泵装置是为石化材料运输与存储提供动力的主要装置。想要确保材料运输与存储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确保所有泵装置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泵装置入口处的支架、管道柔性以及汽阻等进行检查。利用管线试压技术检查并控制管线中的汽阻状态,获取并分析与泵装置连接管线的内部所受压力的装填,确保泵管线的稳定性,提高石化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效率,减少因管线质量原因对生产造成影响。

4.3 在管线支架装置中的应用

在管线试压技术中,对于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管线支架进行工艺设计时,必须保证弹簧支架设计的合理性,为管线的稳定性提供基础支持。但是,弹簧支架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应用中需要对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减少支架的使用数量,控制成本投入。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完成对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检验结果优化管架设计。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合理的应用管线试压技术。通过试验技术的检验提高管线的稳定性,保证管线在石化生产中做好材料的运输与存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翁建斌.成品油管道带压封堵施工的注意事项[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5(06)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 风险 防范

纳税筹划是石油企业成本运营的重中之重,其中液化气销售的实际价格以及收税情况等都是影响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以下为笔者对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的论述。

一、纳税筹划风险概述

风险指的是事件未来发展过程中结果的未知或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即表示很有可能出现与人们预期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但是,风险和危险不同,危险指的是只出现较坏的结果,而风险则指可能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坏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好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大部分人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倾向于凭借主观努力,及时把握时机,从而有效避免失败的结果出现,最终获得较高利益,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企业发展中。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其额外的风险损失更为关切,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更多地在工作中倾向于考量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结果。因此,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其应倾向于从不利情况出发,综合考量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并将其视为不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纳税筹划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以及一定条件之下的风险。一定时期之内指的是筹划方案在投入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经验过程中,其经济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且国家在税收政策及法规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变更,当筹划方案实施结束之后,不确定性也将同步消失。石油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指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因为一些原因失败而需要付出代价的可能性。石油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些细节方面问题,导致方案被否定,且不能收回筹划成本,更无法达到预期结果,更有甚者可能出现偷税、逃税等问题。因此,如何了解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成为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概述

(一)人员素质问题

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的主观性判断对于企业未来纳税筹划方案等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在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中,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在其中占据主要部分。负责纳税筹划的工作人员在主观判断上涉及到对其对纳税政策、筹划环境及条件的认知度,这些方面都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该对财务以及税务等专业知识十分熟练,要求他们能够具备十分敏锐的前景规划能力,并能够有效控制筹划过程。但是,目前一些石油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人员不仅专业技能低下,还在外交能力上水平不足,不能承担其本职工作应履行的职责。

(二)会计核算问题

会计核算环节在石油企业财务整体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影响企业日常正常运营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部分石油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例如,液化石油气价格的确定以及实际收税情况也与会计核算工作环节有一定关联,受到核算结果准确度的影响。但是,因为目前各个石油企业致力于业务渠道的拓展,致使其业务量快速增加,而以往的会计核算机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业务发展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会计核算人员日常工作压力大,出现核算失误等问题,产品销售价格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防范措施

(一)完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即为企业事先制定几个纳税筹划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详细分析,罗列出不同方案可能产生的预期收益总数,继而进行对比性分析,挑选出最符合实际的纳税筹划方案。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方案在理论上虽达到发展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与成本-效益规划原则不相符。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对石油企业在纳税筹划风险的有效防范,应提前完善成本-效益分析。

石油企业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仔细进行成本及效益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纳税筹划方案可行性的依据之一。如果纳税产生的成本比纳税筹划可能产生的风险小,那么该筹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液化气销售上,工作人员在确定价格之前应充分考量其未来在企业税务管理中的可操作性,提前展开成本-效益分析,进而决定最合适的销售价格。

(二)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会计核算准确度

鉴于石油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是导致纳税筹划风险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企业可先对所有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运用调查问卷或考试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并将所有员工进行分类,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方式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理论水准。除此之外,企业在招聘纳税筹划相关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应设置专业理论考试,将考试分数和面试情况进行综合,从而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充分了解国家税务政策变化,分析市场发展走向,并掌握企业业务发展状况,根据业务总量调整会计核算基数,从而提升核算结果的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税收支出在石油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如果能够实现对税收的合理筹划则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实际运营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准。笔者先对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进行简要概述,涉及到概念等方面,接着列举当前石油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目的在于为促进石油行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包仁杰.中国煤炭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2]李勇.CF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评估及防范[D].湖南大学,2013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

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纳税筹划 方案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纳税筹划问题,纳税筹划逐渐在企业中实施和应用。随着税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逐渐重视纳税筹划。我国石油企业对纳税筹划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纳税筹划意识。我国石油企业没有真正的理解纳税筹划的意义,把纳税筹划等同于偷税、漏税行为,整体纳税筹划工作没有真正开展。第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纳税筹划发挥作用较小。我国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从以生产为主导的粗放管理,到以预算为导向的财务结算监督,到现在以效益为导向的资金集中管理完善过程中,石油企业对纳税筹划的作用认识不足,企业投融资方式、区域选择、分与子公司设立方式等方面都缺乏纳税筹划的考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节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石油企业加强对纳税筹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纳税筹划的涵义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现行税法及其它法规的前提下,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取得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活动。纳税筹划在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即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这是纳税筹划和偷税漏税的根本区别。(2)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为企业财务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可使企业避开某些特定条款,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最大地争取税收利益。(3)纳税筹划是一种前期策划行为,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之前,可以根据税收政策的导向性进行合理的经营决策。

二、石油企业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纳税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石油企业作为典型的大型国有企业,其纳税筹划工作开展得不成熟也不够完善。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误区,没有真正理解纳税筹划的意义,把纳税筹划等同于偷税与漏税行为,认为进行纳税筹划就是为了少缴税而忽视国家利益,对纳税筹划不够重视。在我国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完善过程中,石油企业并没有注意到纳税筹划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在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之间的往来项目,集团公司下属各石油公司之间的往来项目,石油公司与炼化企业之间的往来项目,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这样无端地会导致资金的浪费,不利于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国家的税收。石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石油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企业间竞争已经上升到多单位经济联合体的竞争,以母子公司为基础的企业集团竞争是其集中体现。在企业集团间竞争的过程中,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环节的纳税筹划会得到企业的逐渐重视。企业集团实施纳税筹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整个集团税收负担的减轻、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即实现“经济纳税”,使集团的利润最大化。我国石油企业大都是以企业集团形式存在的,集团组成比较复杂,下设各分、子公司较多,资本运作数额较大,存在着较多的关联方交易,业务往来比较频繁。因此,在石油企业经营过程中,注意实施纳税筹划,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规避风险,正确进行纳税调整,编制财务报告,进行纳税申报,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国际化经营战略使石油企业财税管理全球化

随着海外战略的实施,石油企业财税工作不再局限于国内范围而向国际领域转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以及各国对油气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规定,以便合理安排纳税方案,尽量减少石油企业跨国的税负。

3.具备实施税收筹划的前提

首先,会计人员具备税收筹划的业务和法律知识。我国石油企业历来重视财务工作,有健全的审计制度,有专门的会计实务工具。同时,石油企业重视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会计人员可以正确运用当前税收法规政策并及时把握其变化动态。如2006年10月15日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中国石油系统新会计准则培训班,来自石油系统的近百名中高级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各地石油企业经常举办会计知识培训、会计知识大赛,以及委派会计人员参加纳税筹划技能培训等。其次,税收筹划空间广阔。石油企业经营范围广,投资项目多,收支结构比较复杂,生产过程中存在勘探开采、建筑安装、运输销售等业务,涉及税种数量较多,税款数额较大,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大的税种,小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矿区使用费、耕地占用税等,为石油企业税收筹划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4.符合纳税筹划的条件

(1)石油企业规模较大。例如,石油企业集团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分公司,通过各分公司、子公司之间以及分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交易,更有利于开展纳税筹划。(2)石油企业资产流动性强。在运营中,石油企业要对各种投资和经营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企业对适应纳税筹划方案的要求就越灵活。(3)与石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一致。

三、我国石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

石油企业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涉及的税种较多,税收负担很重,税收支出占企业成本和税前利润的比重很大。因此,设计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对于维护石油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石油企业的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1.集团政策型纳税筹划方案

政策型纳税筹划是一种税收制度筹划的创新活动,作为企业集团的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集团政策性纳税筹划,即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研究税收理论、税收制度以及会计政策的变动。如以《油气田企业增值税暂行管理办法》为代表的油气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其第四号准则――固定资产中第三章第13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有关弃置费的规定恰恰适用于石油企业。因此,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及时针对当前经济政策等变动做好政策性纳税筹划。

2.优惠型纳税筹划方案

优惠型纳税筹划方案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筹划方案。石油企业投资范围广,涉及区域优惠和产业优惠政策较多,如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石油企业的高科技投入推动新型产业发展,以及节能环保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跨国经营、技术输出等应该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例如,石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好这些优惠政策,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以提高其资金运作的效率。

3.节税型纳税筹划方案

(1)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投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石油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方案,对投资行业、投资伙伴、投资方式、投资期限等进行合理选择,达到优化投资、合理避税的目的。石油企业投资方案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但更应该抓住国家产业政策,选择有利的行业进行投资,还应注意不能为了避税而避税,要充分估计筹划获利的机会成本,将税法支持项目和税法抵制项目对照选择。(2)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纳税筹划。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纳税筹划是针对财务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归集、核算与处理方法、程序,选择合理的费用分摊等方法进行科学核算,达到降低税负目的。第一,在租赁业务中进行合理筹划。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资产租赁使用项目,有必要深入研究税法的规定,在合法的情况下筹划选择融资租赁还是经营性租赁。在融资租赁中还要考虑是采用直接购买租赁、转租赁、回租、还是杠杆租赁,要考虑其对石油企业整体效益产生的影响以及税负产生的影响,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租赁方案。第二,签订合同时的合理筹划。无论哪一家企业都会涉及签订合同的问题,石油企业更是涉及较多的合同,甚至是涉外合同,其中产生的税收、税种问题需要石油企业在合同签订之前进行合理的筹划,以减轻税负。第三,广告宣传时的避税筹划。石油企业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广告方式,以及广告机构的选择问题,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可以达到预期宣传效果而又节约税收成本。第四,重组、联合、并购过程中的纳税筹划。石油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会发生重组、联合、并购等活动,其中的纳税筹划作用不容忽视。由于税法对不同企业规定的扣除项目、折旧政策和税率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为石油企业合理避税提供了运作空间。此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材料采购方式的选择,以及企业的关联方交易过程,都应该考虑到石油企业的税负问题,要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以更好地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阻力不断增大,实施有效的纳税筹划策略有助于增强石油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石油企业在具体实施纳税筹划时要作好以下工作:(1)把具体纳税筹划思想真正贯穿于企业全过程,领导要重视纳税筹划,企业要积极培养合格的纳税筹划人员。(2)石油企业税收筹划人员要保持与当地税收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可根据国家对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信息及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减少或避免无谓的税收损失。(3)运用集团政策型纳税筹划方案、优惠型纳税筹划方案、节税型纳税筹划方案。纳税筹划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石油企业不断地提高税收政策的运用水平,用好、用足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案,增强石油企业发展的后劲,确保我国石油企业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 敏:论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和企业价值[J].时代经贸,2007(S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