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

审计效率论文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对象选择、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以及调查结果的利用等环节进行探讨。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形式搜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搜集审计证据或审计线索,可以起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问卷调查;审计;经济责任

问卷调查是以问卷形式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和客观真实等优点,在现代社会研究中得到普遍采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来获取有用信息的。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前言、被审计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填写说明及相关解释等几部分。标题是开宗明义地表达问卷目的和内容的主题;前言是审计人员致调查对象的一封短信,主要是说明调查目的、保密承诺以及向调查对象表示感谢等,作用是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与合作。前言也可不在问卷上表述,而由审计人员在实施调查时口头表述;被审计者基本情况是对被审计者所任职务、任职期限等基本情况的简要介绍,作用是明确调查内容的范围;问题和答案是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是向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填写说明和解释是用来指导调查对象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二)问题内容的设计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来确定。以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调查问卷应围绕五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是否取得效益,以及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管理情况;各类资产是否安全、完整,管理是否规范;重大经济决策是否遵循了民主决策程序,是否取得重大经济成效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特别是大额资金支出、对外投资、经济担保、工程建设、银行贷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与效果;是否贯彻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领导干部本人是否遵守廉政的有关规定等。

(三)问卷类型的选择

调查问卷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是将问题的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调查对象只能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而不能作其他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好处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分析,缺点是不能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获取的信息受到限制。开放式问卷则不提供任何答案,而是由调查对象自由作答。开放式问卷能充分发挥调查对象的主动性,有利于得到比较全面而详细的答案,甚至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有用信息,但开放式问卷标准化程度低,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实际需要将两种类型结合起来使用,在以结构式问卷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加入少量开放式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关性,设计的问题与所审计的事项要紧密相关;二是必需性,设计的问题数量要恰当,既要保证调查任务能够完成又不致于问题过多而影响调查对象的耐心;三是严谨性,调查问卷要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四是礼貌性,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友好,避免言辞过激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五是易答性,所设问题要易于回答,避免过繁过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或行话。

二、调查对象选择

问卷调查的结果源于调查对象对问卷的回答,因此,调查对象的选择对调查质量也有直接影响。选择调查对象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确定和调查规模的确定两个问题,即选什么样的人和选多少人。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选择调查对象的统计学方法有很多,如全面调查、随机抽样、判断抽样等。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民意调查,其审计目的和审查内容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采用随机抽样法,而是既要考虑代表性,又要兼顾相关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要求所选人员能够代表所在单位或部门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而相关性则要求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与问卷涉及的内容相关,以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应采用判断抽样法,即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与问卷内容相关的单位或部门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在审计实践中,通常选择下列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被审计单位下设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相关部门及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职工代表等。若被审计单位人数较少,则全体人员都应参与调查。

(二)调查规模的确定

调查规模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果抽样规模过小,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会受到影响,审计风险就会增大,而抽样规模过大,又会加大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在审计实践中,确定调查规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者的职责范围、行业特点、单位规模、问卷内容、审计人员对该单位的了解程度以及审计工作的经费预算等因素。确定调查规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根据统计学公式计算、查阅抽样规模确定表等,也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判断来确定。统计学上把容量在30以上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问卷调查的样本量一般也不应低于30人。

三、调查结果利用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经统计分析后的调查结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据此确定审计重点,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弥补其他审计方法的不足,降低审计风险。由于受到审计范围、审计资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仅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面资料的审计难以达到审计目标,对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更是无能为力,而问卷调查则可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发现这些问题或为进一步查证提供审计线索。三是作为专项审计调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用。对于调查中发现的某些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可以形成专题审计调查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和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调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可以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四、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

设计精良的调查问卷只有通过调查人员付诸调查行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开展问卷调查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

(一)选择合格的调查人员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工作的质量,挑选的调查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宽的知识面、较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二)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调查人员的调查研究水平欠缺或对调查问卷不熟悉,必然会影响调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调查人员的调查技能,同时也可加深调查人员对问卷的熟悉和理解。

此外,在实施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应直接参与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参与问卷设计有助于调查人员更好地掌握调查问卷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参加问卷的统计分析能使调查人员更真切地了解民意,更准确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质量和效用。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2篇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引入推动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嬗变,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内部控制概念的不断修订

众所周知,直到19世纪末期,独立审计的基本模式仍然是账项基础审计,即详细地验证账簿中记录的交易。由于其时英国的独立审计最为发达,所以这种审计模式有时又被称为“英国式审计”。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交易越来越复杂繁多,使得全面、详细的测试变得不太可行,于是就产生了选择性测试(抽样审计)。早期的选择性测试在抽取样本时,基本上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性的抽样。在20世纪前期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审计职业界逐渐认识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来选择进行测试的领域和数量,不仅能够比判断性抽样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此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或称内控导向审计)开始逐步确立,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交织发展也拉开了序幕。由于此时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中心已经转向美国,所以此后的发展基本上以美国最为典型。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从萌生到盛行的数十年中,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职业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更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随后,麦克森一罗宾斯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促使审计职业界广泛关注内部控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AIA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当时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

在此后近十年的审计实践中,职业界反映该定义过于宽泛,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和责任的加大。于是,CAP于1958年10月了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63年12月的第33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会计控制;1972年11月的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充实,并被收入新成立的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udSEC)同月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之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大陆售货机等一系列事件,尤其是水门事件后1977年《反国外贿赂行为法案》的颁布,使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同时,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为此,AICPA下设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78年取代AudSEC)于1988年4月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放弃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划分,提出了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制度基础审计既是一种程序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又是一种理论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它基于内部控制能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基本假设,来设计审计程序。当注册会计师拟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首先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然后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这样,内部控制实际上成了注册会计师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指向标。毫无疑问,此时内部控制在审计模式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二)内部控制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实质上仍然处于核心地位

20世纪70年代的“诉讼爆炸”,使得审计职业界开始着重研究审计风险问题,而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是其标志性活动。ASB于1981年6月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和细节测试风险四个要素组成;1983年12月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实施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将审计风险概括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的乘积,成为通行的审计风险模型。一般认为,此时审计模式已经逐渐摆脱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开始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即根据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它从分析审计风险出发,根据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估,结合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但是早期,注册会计师的眼光仅仅放在审计业务本身的风险上,而且对固有风险的评估由于缺乏清晰的范围界定和明确的操作指引往往难以有效进行,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不加评估就消极地将固有风险定为高水平,机械地套用审计风险模型。而从理论上讲针对财务报表整体的风险评估主要有赖于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这样就会使风险评估实质上仅仅针对交易、余额和列报等认定层次,造成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同时忽略对固有风险影响因素(包括一些重要的环境、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就很难把握住真正的高风险领域,从而使整个审计工作侧重局部、迷失方向。而此时逐渐风行的分析性审计技术,尽管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些重要的关联和趋势,但是它毕竟需要强大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持,而且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本身证明力较低。对分析性复核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会从客观上抑减细节测试的范围和数量,最终影响审计质量。

因此,我们一般把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它也因为上述缺陷和不足以及实践中频繁发生的审计失败事件而受到指责。

(三)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内部控制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诉讼风险和职业责任的加大,审计职业界开始把考虑风险的目光从审计业务风险本身扩充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并由此引发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升级换代。

国际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当时的“五大”)率先开展了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KPMG。KPMG的研究小组于1997年提出了以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的观点,并开发出了名为“经营计量过程”(BMP)的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几乎与此同时,安永开发了“经营环境分析技术”(BEAT),安达信开发了“经营导向审计”,PWC开发了“普华永道审计方法”,德勤开发了“AS/2''''’审计工具。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终确立则以IAASB于2003年底正式颁布首批审计风险准则为标志。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着重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所处的行业、法律和监管背景、单位的性质、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等)的基础上,从财务报表整体和认定两个层次上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最终将剩余风险控制在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上。

顺应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新的概括,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应该说,新模型立足于重大错报风险,回归了本原,突出了审计的根本目标——合理保证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新模型只是角度和思路的转换,并不是对三因素模型的否定,尤其是它并不意味着摈弃对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考虑。实际上,在风险评估程序中,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也是决定进一步程序采取实质性方案还是综合性方案的直接依据。如果决定采取综合性方案,则先进行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显然综合性方案下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实际上类似于内控导向审计。由于不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情形毕竟是特例,加上在一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实质性程序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以采用综合性方案是主流的和典型的。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控制即使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这与内部控制在防止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四)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与拓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为了研究财务报告舞弊问题,AICPA等五个组织于1985年组建了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专门成立了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负责整合各种内部控制概念。COSO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92年9月正式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作出局部修订),提出了包括三个目标(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三棱锥形框架。随着这个框架被广泛接受,ASB于1995年12月了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对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的修订”,全面采用了该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前,国际和主要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准则,乃至美国2002年SOX法案所提出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证实与验证的要求,采用的都是这个框架。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有助于明确审计中所考虑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使得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有了明确的指引,结束了长期以来尽管一直倚重内部控制,但是对其概念、范围和内容莫衷一是的尴尬。

2004年9月,COSO正式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包含并扩充了1992年的框架,提出了包括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三个层次(企业,战略业务单元,子公司)的三维矩阵形框架。尽管COSO声称该框架无意立即取代1992年的框架,但是新框架的前景如何,会不会最终取代1992年的框架,尤其是如何进入审计准则之中,尚须拭目以待。

二、审计模式演进过程中对审计效率与审计有效性的考虑与权衡

审计效率指的是审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实体形态上讲,它主要表现为为支持审计意见而执行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属性;从价值形态上讲,它直接体现为审计成本和审计收入之间的关系。审计有效性指的是审计工作实现其目标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的质量属性,即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发表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如何,能不能合理保证被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是考察审计工作的两个维度。追求有效性是审计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约束;追求效率是审计的直接要求和现实约束。对于审计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保证审计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但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一般是矛盾的。例如,大量的细节测试是保证审计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但是它会降低审计效率;借助分析程序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过分依赖分析程序会削弱审计有效性。因此,审计职业界时刻面临着对二者的考虑和权衡。

在审计模式演进的历程中,往往会呈现为追求审计效率而简化审计方法、进而因失败和诉讼压力加大转而强调审计有效性并改进审计方法的轨迹,这两条脉络有时并存、有时继起,有明显的回归和往复的趋势。总体上讲,20世纪80年代以前审计模式的历次演变,其首要的推动力在于提高审计效率。而此后,对审计有效性的考虑逐渐提升,直到将其作为优先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内部控制作为审计方法创新的核心,绝对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内部控制能够防止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以其作为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依据,是科学、合理的。尽管全面的实质性测试更有助于保证审计有效性,但是以内部控制为指向标去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领域和数量,所牺牲的审计有效性是有限的,而所提高的审计效率则是巨大的。两相权衡之下,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确立的合理性显而易见。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要想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测试不但决非易事,而且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为追求审计效率,审计职业界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开发出一套了解内部控制和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程序表来,在审计工作中简单、消极地勾划表格(checkthebox);二是开始探索分析性审计技术,希冀以某些关键指标、关联和趋势作为引导审计资源流向的标杆。当然,前者有助于逃避责任,后者有助于降低风险。但是总体上看,两者都对审计有效性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

审计失败的增多和诉讼风险的加大,迫使审计职业界重视审计有效性问题,从而导致了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确立。密切关注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能显著地提高审计有效性。同时,如果把现实的和预期的审计风险损失看作是审计的一项成本,也有助于提高价值形态意义上的审计效率。但是,评价固有风险的难度和工作量决不亚于控制风险,对审计效率的追求势必会消弭新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内在要求。消极地简化乃至放弃对固有风险的评价,的确能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对审计有效性的破坏却是极大的,甚至导致了审计模式上的“穿新鞋,走老路”。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类对策,也会重新抬头。

此后,环境催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直指审计的根本目标,首先关注的是审计有效性。但是这种引入经营风险考量、注重全面了解和评价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模式,显然有着加大审计难度和工作量、影响审计效率的一面。而且,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式化(例如表格化)以及突出强调分析程序等试图“挽救”审计效率的做法已经露出端倪,实在不能不令人忧虑这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在实践当中会不会走样。因此,尽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有重大改进和突破,而且目前对它的赞誉和推崇盛于一时,我们对于这种模式的前景和效果也只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总而言之,审计摆脱全面测试是大势所趋,估计也很难逆转。而只要不是详细审计,就必然存在着以局部推断整体的问题,此时如何选择样本就成为关键。审计模式的核心,大而言之是如何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小而言之就是如何选取细节测试的样本。细节测试的范围和数量越有限,审计效率就越有可能提高,相应地,审计有效性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审计模式科学,具体说来如果选取细节测试样本的依据合理,且在实践中有效贯彻,它对审计有效性的危害就能够被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上;反之,如果审计模式不科学,或者即使科学但在实践中没有有效贯彻,它对审计有效性的危害就会抬头。因而,在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中,要合理考虑和权衡审计效率与审计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审计准则的完善,严格地规范审计实务、保证审计准则和程序的实际执行效率也十分重要。实际上,从前面的回顾和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些审计模式和方法之所以被替代或受到指责,有时并不是它本身不科学、不正确,而是实践中被不当执行或滥用所导致的。

从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的角度看,内部控制在审计中是一柄“双刃剑”:审计对它的依赖程度与审计效率正相关,与审计有效性负相关。内部控制进入审计的视野之后,迅速成为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长期以来一直在审计中占居重要地位,无疑是追求审计效率的动因使然。而审计模式和思路的转换,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逐步转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则主要是追求审计有效性的结果。

三,对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相关解读与评论

(一)新审计准则体系体现了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

从2006年2月15日的41项审计准则(其他7项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和质量控制准则)来看,整体上以IAASB的审计风险准则为蓝本,全面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通过增补、修订,在整个准则体系内做到了内在一致。

前已述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立,本身就意味着首先考虑审计有效性。具体到我国的新审计准则体系而言,也是如此。其中,涉及审计模式演变的核心准则(如第1101号、第1211号、第1231号、第1301号),更是集中反映了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当然,新审计准则体系也充分考虑了审计效率问题,例如第1231号中对分析程序的强调、第1621号中对小规模被审计单位审计程序的相应简化等。

但是,优先考虑审计有效性必然导致改进审计程序,严格要求,加大工作量。这一点在第1211号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规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大多数准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对此,我们应该基于审计有效性与审计效率的内在关系,正确理解这方面的问题,以防止违背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片面追求审计效率的倾向。

(二)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强调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新审计准则体系中,第1211号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规定十分详尽、具体。它基本上是以COS01992年的框架为蓝本,同时考虑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角度。

应该说,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即使对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现实要求来讲也是相当滞后的。直接引入COSO框架,起点高,跨度大,但是这也正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的好机会。而准则中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一方面为注册会计师了解乃至测试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国内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这正是目前国内企业界所急需的。从这个角度看,准则中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强调无疑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但是,这种详细罗列的方式,会不会导致“规则导向”的问题?这种“一步到位”的想法,会不会因为与目前现实的差距太大而流于形式?这种难度大、成本高的要求,会不会诱发职业界寻求勾划表格之类的“对策”?这些问题不仅值得认真考虑,而且必须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应对。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3篇

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什么是效率,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早期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检查(EconomyandEfficiencyReview)即“2E”审计中,有效率的业务活动包括四种情形:成本不变,使收益增加;收益不变,使成本降低;成本和收益同时增加,但成本的上升率慢于收益的上升率;成本和收益同时降低,但成本的降低率快于收益的降低率。

在英联邦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比较盛行的货币价值审计(VFM审计)概念中,对效率性的定义是“涉及资财、服务的产出及其他成果与所用资源的关系”。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将效率表述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效率概念,不容易为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所理解。笔者认为,效率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单位时间内处理业务或办理管理性事务的速度。效率可用数量、金额、时间等绝对值指标及相对指标进行量化计量。

根据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性质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效率区分为生产效率、经营效率、管理效率三类:生产效率是指被审计单位(或其生产部门)在配备一定的生产用设备、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后,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活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或按约定向其他组织(个人)提供服务的数量。

经营效率是指被审计单位(或其采购、销售等经营部门)在配备一定的经营用设备、具备基本的经营条件后,按照一定的经营业务流程组织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向其他组织(个人)采购一定数量(金额)的物资或服务所需的时间,或者在单位时间内向其他组织(个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数量(金额);管理效率是指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职能部门)在配备一定的管理用设备、具备基本的管理条件后,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管理性事务的数量,或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管理性事务所需的时间。

二、效率性审计概念、目的、内容与重点

效率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设生产、经营和管理职能部门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是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率性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查和评价组织内部的生产、经营业务和管理性事务的处理流程,在确保投入小于产出、达到预定效果的前提下,促进改进和优化流程,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效率性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的生产效率、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行审查和评价。效率评价的重点是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营业务流程和管理性事务处理流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三、效率性审计的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将效率性审计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效率审计工作计划时,可以将组织的全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也可以将其中一个或多个分别进行安排,也可以将其作为其他保证或咨询服务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考虑。

四、效率性审计证据及其获取

(一)审计证据的收集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效率性审计时,应当收集以下四个方面与效率评价有关的证据:

1、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有关的计划、预算、生产工艺设计图纸、采购和销售等经营业务流程图及其说明、管理流程图及其说明等书面文件和资料;

2、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业务和管理性事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结果记录(含历史结果记录、审计截止日结果记录);

3、由国际性专业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和管理性事务处理有关的先进标准;

4、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制定的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和管理性事务处理有关的国家标准。

(二)审计证据的获取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效率性审计时,应主要运用以下六种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1、审核。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各种书面文件、资料进行审阅、查核。

2、观察。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现场实地察看,了解各项业务或事务的处理流程,以发现流程中存在的影响效率提高的各种缺陷或制约因素。

3、询问。内部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或事务的处理流程,以发现流程中存在的影响效率提高的各种缺陷或制约因素。

4、查询。内部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查找有关的专业标准等资料,或就流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等向专家咨询。

5、计算。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核、观察、询问、查询的结果,计算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

6、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人员将被审计单位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五、生产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指标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生产部门)生产工艺流程的以下三个方面做出评价:

1、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按专业化的要求配置专门的生产设备,是否按“流水线”作业要求组织产品生产过程,现有生产工艺流程是否能提高生产工人重复操作相同工序的熟练程度,是否有助于减少更换工序所需要的准备、终结、调整时间。

2、产品生产各环节的协调性。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流程各个部分是否能按生产计划的要求进行衔接,是否能实现基本生产部门、辅助生产部门内部的有效协调及相互间的有效协调。

3、生产工艺流程的未来适应性。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流程在保证生产过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否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照(但不限于)以下五类指标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1)期间(年、半年、季、月、旬等,下同)产品产量(服务量)、产值;(2)期间人均产品产量(服务量)、产值;(3)期间单台设备产品产量(服务量)、产值;(4)生产单位产品(提供单位服务)所需要的时间;(5)期间设备利用率、闲置率。

六、经营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指标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经营部门)经营业务流程的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评价:

1、受理生产、管理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后,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处理该项采购申请、采用招标等适当方式选择供应商、按采购合同管理规定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及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能否在不提高采购成本或者降低采购成本的情况下组织生产、管理用的物资供应。

2、按计划采购的物资到货后,能否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及型号、规格、数量等查验,并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3、按计划采购的物资经验收合格入库后,能否及时通知提出采购申请的部门及时办理领用手续。

4、能否按销售协议规定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等及时办理产品出库手续及向客户发货,以确保销售协议按期履行。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照(但不限于)以下五类指标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经营部门)的经营效率进行评价:(1)期间生产、管理用物资(或服务)的采购总量(金额);(2)单项生产、管理用物资(或服务)的采购申请处理时间(包括受理申请、与供应商签约、验收、通知申请人等时间);(3)期间人均生产、管理用物资(或服务)的采购总量(金额);(4)期间按销售协议规定的时间按时向客户发货总量(金额);(5)期间人均按销售协议规定的时间按时向客户发货总量(金额)。

七、管理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指标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办理管理性事务流程的以下三个方面做出评价:

1、办理管理性事务的流程是否有利于管理性事务申请人在最短时间内提出申请,及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受理申请。

2、正式受理管理性事务申请后,是否及时将该项申请移交相关部门或人员按授权制度规定的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形成处理结果。

3、能否及时将管理性事务处理结果通知申请人。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照(但不限于)以下三类指标对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进行评价:(1)期间处理管理性事务总量;(2)单位时间人均处理管理性事务总量;(3)处理单项管理性事务所需要的时间。

八、效率评价指标的计算

内部审计人员可将确认的被审计单位的效率指标与下列六个方面评价基础进行比较:(1)各该项效率指标的设计(或计划)水平;(2)被审计单位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3)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国际标准水平;(4)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国家标准水平;(5)某国家(或地区)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先进标准水平;(6)国内同行业同类单位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先进标准水平。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比较时,可以采取绝对值比较法,也可以采取比率比较法。

九、效率审计结果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组长)在完成效率性审计后,应根据审计工作底稿撰写效率性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向审计部门领导报告审计结果。如有必要,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修改效率性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

效率性审计报告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概况。包括审计项目的立项依据、审计起止日期、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与方法等;(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3)被审计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经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描述;(4)经过核实、确认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指标;(5)作为对比评价基础的效率指标及其来源;(6)审计结论;(7)审计建议。

十、效率审计应考虑的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效率性审计工作时,还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文明审计内涵

(一)文明审计概念

对文明审计概念加以概括总结,指出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审计业务过程中,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公约和职业道德,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展示审计队伍外部形象的一种自律行为。

(二)文明审计内涵

从文明审计概念出发,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指出文明审计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突出文明审计的性质、作用。首先,从文明审计的内涵来讲,其本质是依法审计,符合程序,这是文明审计的基石和内核。其次,文明审计又承载着宽泛的外延,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文明审计建设不仅属于机关作风建设范畴,不囿于审计人员工作方式与态度的文明程度,而是机关全面的建设。

二、审计机关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的关系

主要对审计机关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展开探讨。指出审计效率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效率是开展文明审计的最终目的,通过开展文明审计,又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方面,审计工作要确保审计效率,要在保证审计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明审计”。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文明审计”,反过来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审计人员在文明审计方面制约审计效率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差距

主要指出目前审计人员在思维定势、工作方法和作风、依法审计和办事程序、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

四、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根据对文明审计、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的关系以及审计人员在文明审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差距的研讨,具体提出可行和必要的建议。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前提

主要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领导挂帅。要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员工评比活动及各种文明礼仪活动,造就浓厚的文明氛围。

(二)重视并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根本

1、努力建设公正廉洁、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倡树学风。

2、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适合基层审计机关的学习机制,培养专家型审计队伍。

3、坚持开展多种教育培训、研讨活动,提高审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

(三)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保证。

主要从执法程序上讲文明规范探讨,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行送达审计制度,减少与被审计单位接触,降低审计成本,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提高干部运用计算机审计能力,强力推进计算机审计。

三是实施文明审计承诺制。推行文明审计执法“六条承诺”,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

四是推广审计项目限时办结制度。对于具体的审计项目,实行限时办结制。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 行政效能; 政府审计效能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制度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近30年的发展,其工作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更有效地履行了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责,为中央政府部门各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在看到政府审计工作业绩的同时,同样应认清其不足之处。审计队伍在扩大、工作水准在提高、审计准则日趋完善,为何审计问题仍旧屡审屡犯?始于2003年的“审计风暴”,为何会受到社会公众迫切的关注?审计职能到底发挥到了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一直值得人们反思。如何解决这些疑问?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新的视角来提高对审计的认知,深化对审计职能的理解,通过强化审计职能来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等痼疾。鉴于此,本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政府审计的功效与职能,力争通过全新的角度解析政府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政府审计效能。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审计效能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效能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以追求“3E”(economy经济性、efficiency效率性、effectiveness效果性)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改革政治体制以来,作为一种所谓“重塑政府”或“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已迅速席卷全世界,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治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重新划分。每一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如果说立法权的价值是民主与科学,司法权的价值是公正,那么行政权的价值就是公平与效率。因此,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目的就是要彰显行政权价值,即公平与效率,以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为实现行政权价值,“3E”就成为政府改革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将“3E”与职能的综合内涵称为“效能”,即效能是衡量工作的尺度,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衡量“效”的内容或者依据,“3E”的综合水准体现的正是“效”,而职能的履行程度衡量是“能”。

(二)行政效能与政府审计效能

政府效能亦称“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政府效能要彰显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并且以效率、效益、效果三维视角作为衡量其程度的指标;政府效能是行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的关系,解决好办事效率和程序的统一问题。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定位政府审计机关职责,体现审计在国家民主法治、改革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应首先要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效果及效益,完善审计职能的发挥,加强政府审计部门效能的建设;其次,从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高效能政府的层面,通过执行各项审计任务,加强监督、评价,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从而深刻地揭示被审计单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体制、机制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完善。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能内涵解析

(一)政府审计效能的“效”

1.审计效率与经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审计工作效率作出明确规定。该条款对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

从时间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有效工作时间;从成本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数额;从过程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执行的有效审计程序。时间、成本、过程三个概念视角下的审计效率内涵,三者之间有一点共性即追求“合理有效地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无论是对一般亦或重要的审计活动而言,都需要注重效率性。因此,审计效率,在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审计工作时所体现出的效率的衡量。鉴于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同审计工作任务在执行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审计效率的衡量应区别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特性、审计业务的性质以及审计时机,选择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因此,审计效率的高低以最低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可能有最高的审计效率作为统一标准,审计效率的高低应引入“效率区间”的概念,就是说在此区间内审计工作体现的效率水准皆应得到认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政府审计效率衡量区间指标体系,并逐步评价、改进以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审计经济性是一个与审计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呈现相反的状态,在资金成本视角下的审计效率,经济性关注投入(成本或资源)单一层面,而效率性关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两个层面,可见,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审计工作,应将经济性与效率性二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评价。

2.审计效果

审计效果是对审计结果或审计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衡量。

按照供给需求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可以通过“审计工作是否已经满足各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纳税主体、投资者)的需要”来评价;按照受托责任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已经妥善完成公共受托责任”;按照经济监督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其是否已达到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目标”。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预警、揭示、抵御和建设,功能的履行程度,即是对政府审计效果的衡量。

(二)政府审计效能的“能”

审计效能的“能”是指职能、功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审计责无旁贷。政府审计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真正发挥好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1.经济职能

在学术界,关于审计职能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单一职能论与多职能论的观点,而在审计职能的演化研究中,存在审计职能一成不变与逐步变化的观点。尽管,对于审计发挥何种单一或多重职能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审计具有经济职能本身并没有疑义,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审计主要体现经济监督职能、社会审计主要体现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体现经济评价职能,三者共同构建成审计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

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危机转嫁,最终从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免疫力方面,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它又关系到政府体制的稳健运作与对公司的治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政治职能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以政治立场与视角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一种权利,而审计监督之所以属于政治范畴,关键就是审计监督本身及其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实质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我国于1982年,在宪法中明确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点无疑使审计工作具有宪法实践性质,将审计的地位给予法的肯定。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看,审计是一种专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权力,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要发挥司法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受托责任角度看,审计是对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检查权。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和运用国家或公共资源,其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监督给予检查和证明。

综上所述,审计的政治职能包含三方面,即政治制约、政治监督、政治检查,而结合政治学思考审计问题,树立正确的审计政治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与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对审计监督本质及审计职能有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3.法治职能

政府审计是依法审计,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审计要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法规得以贯彻落实,在维护和促进法制建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依据审计法,审计机关代表政府每年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监督,而是体现人大意志和纳税人意志的法治活动。从国家审计的本质来说,监督只是手段,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是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业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国审计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履行法治职能。

综合而论,政府审计具备三效与三能,三效是审计工作层面,三能是审计职能层面,审计工作的三效水准促进审计职能的践行,而审计职能的定位规划审计工作的目标领域;政府审计通过执行经济监督履行政治监督职能,政治职能的履行促进法治职能的发挥,政治与法治职能是构建执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陶忠美.加强审计管理 提升审计效能[J].现代金融,2007(10).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 行政效能; 政府审计效能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制度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近30年的发展,其工作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更有效地履行了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责,为中央政府部门各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在看到政府审计工作业绩的同时,同样应认清其不足之处。审计队伍在扩大、工作水准在提高、审计准则日趋完善,为何审计问题仍旧屡审屡犯?始于2003年的“审计风暴”,为何会受到社会公众迫切的关注?审计职能到底发挥到了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一直值得人们反思。如何解决这些疑问?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新的视角来提高对审计的认知,深化对审计职能的理解,通过强化审计职能来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等痼疾。鉴于此,本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政府审计的功效与职能,力争通过全新的角度解析政府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政府审计效能。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审计效能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效能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以追求“3E”(economy经济性、efficiency效率性、effectiveness效果性)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改革政治体制以来,作为一种所谓“重塑政府”或“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已迅速席卷全世界,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治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重新划分。每一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如果说立法权的价值是民主与科学,司法权的价值是公正,那么行政权的价值就是公平与效率。因此,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目的就是要彰显行政权价值,即公平与效率,以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为实现行政权价值,“3E”就成为政府改革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将“3E”与职能的综合内涵称为“效能”,即效能是衡量工作的尺度,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衡量“效”的内容或者依据,“3E”的综合水准体现的正是“效”,而职能的履行程度衡量是“能”。

(二)行政效能与政府审计效能

政府效能亦称“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政府效能要彰显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并且以效率、效益、效果三维视角作为衡量其程度的指标;政府效能是行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的关系,解决好办事效率和程序的统一问题。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定位政府审计机关职责,体现审计在国家民主法治、改革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应首先要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效果及效益,完善审计职能的发挥,加强政府审计部门效能的建设;其次,从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高效能政府的层面,通过执行各项审计任务,加强监督、评价,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从而深刻地揭示被审计单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体制、机制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完善。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能内涵解析

(一)政府审计效能的“效”

1.审计效率与经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审计工作效率作出明确规定。该条款对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

从时间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有效工作时间;从成本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数额;从过程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执行的有效审计程序。时间、成本、过程三个概念视角下的审计效率内涵,三者之间有一点共性即追求“合理有效地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无论是对一般亦或重要的审计活动而言,都需要注重效率性。因此,审计效率,在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审计工作时所体现出的效率的衡量。鉴于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同审计工作任务在执行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审计效率的衡量应区别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特性、审计业务的性质以及审计时机,选择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因此,审计效率的高低以最低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可能有最高的审计效率作为统一标准,审计效率的高低应引入“效率区间”的概念,就是说在此区间内审计工作体现的效率水准皆应得到认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政府审计效率衡量区间指标体系,并逐步评价、改进以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审计经济性是一个与审计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呈现相反的状态,在资金成本视角下的审计效率,经济性关注投入(成本或资源)单一层面,而效率性关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两个层面,可见,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审计工作,应将经济性与效率性二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评价。

2.审计效果

审计效果是对审计结果或审计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衡量。

按照供给需求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可以通过“审计工作是否已经满足各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纳税主体、投资者)的需要”来评价;按照受托责任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已经妥善完成公共受托责任”;按照经济监督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其是否已达到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目标”。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预警、揭示、抵御和建设性功能,功能的履行程度,即是对政府审计效果的衡量。

(二)政府审计效能的“能”

审计效能的“能”是指职能、功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审计责无旁贷。政府审计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真正发挥好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1.经济职能

在学术界,关于审计职能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单一职能论与多职能论的观点,而在审计职能的演化研究中,存在审计职能一成不变与逐步变化的观点。尽管,对于审计发挥何种单一或多重职能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审计具有经济职能本身并没有疑义,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审计主要体现经济监督职能、社会审计主要体现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体现经济评价职能,三者共同构建成审计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危机转嫁,最终从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免疫力方面,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它又关系到政府体制的稳健运作与对公司的治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政治职能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以政治立场与视角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一种权利,而审计监督之所以属于政治范畴,关键就是审计监督本身及其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实质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我国于1982年,在宪法中明确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点无疑使审计工作具有宪法实践性质,将审计的地位给予法的肯定。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看,审计是一种专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权力,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要发挥司法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受托责任角度看,审计是对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检查权。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和运用国家或公共资源,其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监督给予检查和证明。

综上所述,审计的政治职能包含三方面,即政治制约、政治监督、政治检查,而结合政治学思考审计问题,树立正确的审计政治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与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对审计监督本质及审计职能有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3.法治职能

政府审计是依法审计,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审计要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法规得以贯彻落实,在维护和促进法制建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依据审计法,审计机关代表政府每年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监督,而是体现人大意志和纳税人意志的法治活动。从国家审计的本质来说,监督只是手段,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是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业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国审计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履行法治职能。

综合而论,政府审计具备三效与三能,三效是审计工作层面,三能是审计职能层面,审计工作的三效水准促进审计职能的践行,而审计职能的定位规划审计工作的目标领域;政府审计通过执行经济监督履行政治监督职能,政治职能的履行促进法治职能的发挥,政治与法治职能是构建执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陶忠美.加强审计管理 提升审计效能[J].现代金融,2007(10).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绩效审计;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即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通过对被审单位或项目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并最终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政府审计子系统的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产生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各个战后国家公共物资缺乏、经济处于暂停或者发展极其缓慢状态,各国为发展经济,公共开支大幅度增长,经济资源与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人们对提高公共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政府审计的范围由传统的单纯财务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

作为西方国家的老大,1945年美国国会率先通过了《联邦公司控制法案》,它要求国有企业应将年度经营预算和工作计划经预算总局提交总统和国会,由审计总署进行审计。这代表着政府审计被委以重任时代的开始。在六十年代,美国审计总署又率先把注意力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也称“三E”审计)。进入七十年代,美国审计总署的“三E”审计走向准则化。1972年美国审计总署制定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及职责的审计准则》,提出了“绩效型审计”的要求,这在国家审计史上还是第一次。

1981年2月英国公共决算委员会发表了三卷本的报告书,名为《主计审计长的作用》,该报告主张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公营审计的总体结构进行规定。1983年《国家审计法》颁布并于198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二部分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检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主计审计长可以检查任何部门、机构或其他团体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该法第一次从法律上正式授权英国国家审计部门实施绩效审计。

综上可知,西方国家在很早时期就开始了政府绩效审计,并将其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西方学者也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世界各国或者说为发展中国家完善经济制度、规范国家法规、提高国家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也对我国的学者们发出了新的使命:研究政府绩效审计并使之应用于我国国家事务管理。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社会学者和研究家才开始进行审计理论的专题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审计理论界侧重于引进和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1982年开始对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探索;1985年中国审计学会在长春举行了经济效益审计学术研讨会,标志着绩效审计开始进入我国政府审计的范畴。

20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审计学术界开始引入“绩效审计”的概念,一些学者对绩效审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根据不完全统计,1982~2002年在国内比较权威的审计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绩效审计的文章共有164篇,出版专著或译著十余部。国内较早的有关绩效审计的学术论文是徐日清和肖正乾撰写的“经济效益审计初探”,收录于《上海市会计――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在1985~1986年及1991~1993年两个期间,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先后出现二次高潮,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与著作,新世纪到来后又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绩效审计研究著作,如2003年9月出版的《国外效益审计简介》;2005年出版的《英国绩效审计》;2006年6月出版的《绩效审计论》。同时,1998年中国审计学会将绩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由北京、上海、重庆和四川省审计学会牵头组织讨论这个课题,并在南京举办了绩效审计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尽管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强度甚至可与西方大国相抗衡,但是不难发现,学术上我们还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国家对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均比我国深刻,体系也比较成熟。我国目前有关绩效审计方面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也很多,层出不穷,但总的看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审计理论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方面成果还比较少。另外,我国学者对于绩效审计的研究多是理论性的,且比较集中,主要在审计内容、审计种类、审计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的东西往往让人觉得很空泛,需要实证的研究来补充,学术界应该把重点转向定量分析上,多做一些实证的文章来增加说服力。其实主要还是各国经济、法律、社会政治环境不同而使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研究重点,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有关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实证文章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苗金旭.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陶建蓉.我国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8篇

 

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制度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近30年的发展,其工作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更有效地履行了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责,为中央政府部门各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在看到政府审计工作业绩的同时,同样应认清其不足之处。审计队伍在扩大、工作水准在提高、审计准则日趋完善,为何审计问题仍旧屡审屡犯?始于2003年的“审计风暴”,为何会受到社会公众迫切的关注?审计职能到底发挥到了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一直值得人们反思。如何解决这些疑问?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新的视角来提高对审计的认知,深化对审计职能的理解,通过强化审计职能来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等痼疾。鉴于此,本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政府审计的功效与职能,力争通过全新的角度解析政府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政府审计效能。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审计效能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效能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以追求“3E”(economy经济性、efficiency效率性、effectiveness效果性)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改革政治体制以来,作为一种所谓“重塑政府”或“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已迅速席卷全世界,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治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重新划分。每一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如果说立法权的价值是民主与科学,司法权的价值是公正,那么行政权的价值就是公平与效率。因此,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目的就是要彰显行政权价值,即公平与效率,以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为实现行政权价值,“3E”就成为政府改革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将“3E”与职能的综合内涵称为“效能”,即效能是衡量工作的尺度,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衡量“效”的内容或者依据,“3E”的综合水准体现的正是“效”,而职能的履行程度衡量是“能”。

 

(二)行政效能与政府审计效能

 

政府效能亦称“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政府效能要彰显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并且以效率、效益、效果三维视角作为衡量其程度的指标;政府效能是行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的关系,解决好办事效率和程序的统一问题。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定位政府审计机关职责,体现审计在国家民主法治、改革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应首先要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效果及效益,完善审计职能的发挥,加强政府审计部门效能的建设;其次,从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高效能政府的层面,通过执行各项审计任务,加强监督、评价,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从而深刻地揭示被审计单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体制、机制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完善。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能内涵解析

 

(一)政府审计效能的“效”

 

1.审计效率与经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审计工作效率作出明确规定。该条款对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

 

从时间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有效工作时间;从成本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数额;从过程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执行的有效审计程序。时间、成本、过程三个概念视角下的审计效率内涵,三者之间有一点共性即追求“合理有效地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无论是对一般亦或重要的审计活动而言,都需要注重效率性。因此,审计效率,在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审计工作时所体现出的效率的衡量。鉴于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同审计工作任务在执行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审计效率的衡量应区别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特性、审计业务的性质以及审计时机,选择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因此,审计效率的高低以最低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可能有最高的审计效率作为统一标准,审计效率的高低应引入“效率区间”的概念,就是说在此区间内审计工作体现的效率水准皆应得到认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政府审计效率衡量区间指标体系,并逐步评价、改进以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审计经济性是一个与审计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呈现相反的状态,在资金成本视角下的审计效率,经济性关注投入(成本或资源)单一层面,而效率性关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两个层面,可见,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审计工作,应将经济性与效率性二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评价。

 

2.审计效果

 

审计效果是对审计结果或审计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衡量。

 

按照供给需求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可以通过“审计工作是否已经满足各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纳税主体、投资者)的需要”来评价;按照受托责任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已经妥善完成公共受托责任”;按照经济监督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其是否已达到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目标”。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预警、揭示、抵御和建设性功能,功能的履行程度,即是对政府审计效果的衡量。

 

(二)政府审计效能的“能”

 

审计效能的“能”是指职能、功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审计责无旁贷。政府审计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真正发挥好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1.经济职能

 

在学术界,关于审计职能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单一职能论与多职能论的观点,而在审计职能的演化研究中,存在审计职能一成不变与逐步变化的观点。尽管,对于审计发挥何种单一或多重职能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审计具有经济职能本身并没有疑义,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审计主要体现经济监督职能、社会审计主要体现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体现经济评价职能,三者共同构建成审计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

 

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危机转嫁,最终从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免疫力方面,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它又关系到政府体制的稳健运作与对公司的治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政治职能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以政治立场与视角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一种权利,而审计监督之所以属于政治范畴,关键就是审计监督本身及其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实质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我国于1982年,在宪法中明确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点无疑使审计工作具有宪法实践性质,将审计的地位给予法的肯定。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看,审计是一种专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权力,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要发挥司法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受托责任角度看,审计是对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检查权。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和运用国家或公共资源,其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监督给予检查和证明。

 

综上所述,审计的政治职能包含三方面,即政治制约、政治监督、政治检查,而结合政治学思考审计问题,树立正确的审计政治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与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对审计监督本质及审计职能有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3.法治职能

 

政府审计是依法审计,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审计要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法规得以贯彻落实,在维护和促进法制建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依据审计法,审计机关代表政府每年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监督,而是体现人大意志和纳税人意志的法治活动。从国家审计的本质来说,监督只是手段,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是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业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国审计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履行法治职能。

 

综合而论,政府审计具备三效与三能,三效是审计工作层面,三能是审计职能层面,审计工作的三效水准促进审计职能的践行,而审计职能的定位规划审计工作的目标领域;政府审计通过执行经济监督履行政治监督职能,政治职能的履行促进法治职能的发挥,政治与法治职能是构建执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陶忠美.加强审计管理 提升审计效能[J].现代金融,2007(10).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变更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1)10-0120-09

一、引言

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它是对企业整体的控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安然、世通等舞弊案件爆发后,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学术界等关注的热点。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大小,进而对审计师审计模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效应。就笔者所涉猎的文献而言,目前国内尚无学者以审计师变更为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信号传递理论和风险传导效应,以审计师变更为视角,通过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及文献评述,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假设、变量界定与样本选择,第四部分是主要的实证结果,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二、相关理论及文献评述

内部控制作为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内部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看,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风险控制机制。2001年爆发的安然事件,更是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对内控机制的极大重视,内部控制也由一项自发性的治理机制演化为一种政府监管强力推动的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被法制化,成为公司透明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步伐,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学术界等关注的热点。

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外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外部审计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内部控制的良好运作。内部控制和审计分别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之一,二者自身的产生、演进和彼此之间的互动、耦合,都是追求组织效率的必然结果。现代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审计人员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也是该理论发展至今最大的使用者。

审计师关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正是由于资本市场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才使得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尤为关注。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师首先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风险较高的领域,以便进行重点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减低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的良好运作,意味着企业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效率是决定审计风险高低的因素之一。根据风险传导效应,内部控制效率越商,财务报告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越小,审计风险就越低。而较低的内部控制效率,一方面增加了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师还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和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而增加了审计成本。审计师为了规避风险,容易主动放弃风险较高的客户。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越低,越有可能导致审计师变更。

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应当披露公司聘任、改聘、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审计师变更是上市公司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同的动因能够向外界传递不同的信号。审计师变更是审计师与管理当局相互博弈的结果,以审计师变更为研究视角,可以深层次地分析变更公司与非变更公司的不同特征。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OX法案》颁布以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SOX法案》,该法案的目标是提高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重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根据《SOX法案》302条款和404条款的要求,美国的公众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中公开披露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报告,由于内部控制数据可以公开获得,这也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SOX法案》404条款要求审计师必须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核,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Bryant、Peng和Zvinakis选取了2003年85家及时提交10-K报表和59家晚提交10-K报表的美国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提交10-K报表的美国上市公司比晚提交10-K报表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强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水平更高。而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则说明该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不高。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效率较低的标志,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往往财务信息质量较低,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ChanLi和Yun-Chia Yan他们的博士论文中曾指出,公司在收到负面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之后,容易发生主动解聘审计师的现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容易导致审计师主动辞聘现象。Krishnan研究发现,与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的公司相比较,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总体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产权制度(冯均科,2001)、分工与组织信任(徐虹和林钟高,2010)、信息技术(刘志远和刘洁,2001)以及人的行为(冯均科,2001)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我国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的要求,从2007年起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需要全面披露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这为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拟基于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密切关系,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审计师变更为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效率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内部控制是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机制,内部控制效率越低,财务风险就越高,审计师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容易

退出高风险的审计领域;(2)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将导致审计师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以及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而增加审计工作强度和审计成本,考虑到成本与收益原则,审计师容易辞聘审计客户或者提高审计收费,而审计费用的增加,又容易导致上市公司选择收费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3)内部控制效率较低的公司,容易收到不清洁的审计意见,或者较高的内部控制风险容易导致负面的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上市公司容易解聘“不听话”的审计师。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越低,越有可能导致审计师变更。然而,内部控制效率是一个抽象的指标,没有实物可以观测与衡量。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而作为最了解内部控制效率高低的管理当局,会通过一些信号向外部传递其真实信息。

首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如较好的业绩、较好的内控及风险防范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负相关。

其次,在国外的实证研究中,通常以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衡量其内部控制效率的指标之一(Doyle,J.,Weili Ge和Sarah MCVay,2007)。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往往比较低。因此,可以预期:

H2: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

再次,完善的内部控制需要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体现出其效率。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如果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内控监督工作报告,则可以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相对较高。故而,本文提出假设3:

H3:审计师变更与内控监督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负相关。

最后,自愿披露是一种信号显示机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也是向市场传递出内部控制效率较高的信号之一。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审计师变更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负相关。

(二)变量选择

1 被解释变量

本文把审计师变更(CPACHG)作为被解释变量,CPACHG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发生审计师变更,即2008年度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与上一年度不同。如果该公司发生了审计师变更,则设定为CPACHG=1;如果是控制样本,则设定为CPACHG=0。

2 解释变量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本文依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结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线索,并选取具体的内部控制活动环节或措施,如关联交易控制、对外担保控制、投资管理控制、募集资金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业务控制等6项指标,加上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外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缺陷6项指标,总共设置12项指标。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查询,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进行评分。每披露与某一个指标相关的制度或者行为,则赋予1分,披露完整12个指标则12分,显然,ICID得分越高,披露越详细。ICID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总体水平。

(2)内部控制缺陷(ICW)。《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根据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若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则ICW=1;否则,ICW=0。ICW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的角度,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

(3)内控监督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IOR)。根据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若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控制监督报告,则IOR=1;否则,IOR=0。IOR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执行的角度,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

(4)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ICAR)。同样,根据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若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则ICAR=I;否则ICAR=0。ICAR从外部监督的角度,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

3 控制变量

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本文选择以下控制变量:(1)审计意见(OP)。Chow和RiCet发现,收到“不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公司在随后的一个审计年度更有可能更换其审计师,本文预期审计师变更与上一年度的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2)盈余管理(IS)。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风险越高,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假设审计师变更与收益平滑正相关。(3)股权制衡(BALANCE)。《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股权结构会对审计师变更造成一定的影响,股权越分散,股东之间制衡作用越强,越不容易发生审计师变更,本文预期审计师变更与股权制衡负相关。(4)董事长变更(CHANGE)。审计师变更是管理当局与审计师相互博弈的结果,不同的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听自己话”的审计师。李驶和薛祖云的研究发现,董事长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较容易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本文预期审计师变更与董事长变更正相关。(5)地域特征(ALIEN)。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审计师的异地特征是影响审计师变更是否发生的显著因素,本文预期审计师变更与上一年度的异地审计师正相关。(6)财务状况(LOSS)。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越差,审计风险越大。本文预期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更有可能变更审计师。(7)资产规模(SIZE)。用公司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三)模型设计

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前述假设,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验证,模型如下:

(四)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择了2008年度发生审计师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按以下原则剔除样本:

(1)由于金融类公司与非金融类公司差异较大,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2)剔除距年度报告日上市时间不到一年的公司;(3)剔除因前任审计师及其事务所合并重组、撤销资格、更名或政策性变更等导致非自愿性变更的上市公司。共得到98家审计师变更样本,其中上交所57家,深交所41家。为对照研究,我们选取了相同行业、类似规模但没有发生审计师变更的98家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组,其中上交所57家,深交所41家。

本文所涉及的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从巨潮资讯网(.CN)、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8年度审计快报》中获取部分补充资料,涉及4个内部控制变量的数据由笔者手工整理。本文利用ExCel和SPSS16.0软件完成计算和回归分析过程。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其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

12,平均值为7.1990,占理想披露的60%,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效率普遍较低。另外,ICID的标准差为3.024,反映出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差别比较大。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缺陷(ICW)的公司为42家,占全样本的21.43%,说明并不是个别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监督报告的公司为84家,占全样本的42.86%,说明大多数公司的内控监督部门,没有定期提交内控监督报告,没有有效地行使监督职能。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为40家,占全样本的20.43%,说明大多数公司不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者并没有聘请审计机构为其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从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普遍较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存在“缺位”现象。

表3比较了变更样本与控制样本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方面的差异,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及其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单变量检测结果显示:两类公司在变量ICID、ICW、IOR、OP、CHANGE、ALLEN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控制样本的ICID和IOR相对较高,分别在1%水平上显著高于变更样本;变更样本中ICV~-在l%水平上显著高于控制样本;控制样本中ICAR虽然高于变更样本,但并不显著。表3初步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可能性越小;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更容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的概率比较低;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可能不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当然,严格的结论还有待于下文统计检验的结果来证明。在变更样本组与控制样本组之间,变量IS、BALANCE、LOSS和SIZE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表4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与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10R)的相关系数在60%以上,不过由于这两个变量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模型中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不会有共线性的问题。其他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479,未超过0.5,因此不会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需要特别关注。

(三)Logist回归分析结果

表5是Logist回归分析结果。表5中模型(1)、

(2)的差异在于自变量的不同,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衡量内部控制效率。模型(1)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为自变量,ICID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总体高度;模型(2)以内部控制缺陷(ICw)、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IOR)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ICAR)为自变量,三者分别从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是否被执行和外部监督的角度,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

ICID的系数为负,与假设1一致;ICW的系数为正,与假设2一致;IOR的系数为负,与假设3一致;ICAR的系数为正,与假设4相反。回归结果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因素。即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ICW)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2得到验证;审计师变更与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10R)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假设3得到验证;审计师变更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ICAR)之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假设4没有得到验证,原因可能是现有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师对内部控制鉴证应负的民事或者刑事等法律责任,对于内控发表鉴证意见的审计风险没有引起审计师的重视。

就控制变量而言,上一年度的“标准”审计意见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说明“非标准”审计意见仍然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主要原因;审计师变更与董事长变更(CHANGE)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李口和薛祖云㈣的研究结论:董事长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较容易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变更与ALIEN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盈余管理、股权制衡和财务状况的系数符号与假设一致,但与审计师变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四)稳健性检验

Healy和Palepu指出,信息披露研究结果中最严重的局限性在于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内生性问题同样可能存在,这是因为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审计师变更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而导致内生性问题。为了对“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进行控制,我们采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估。我们选取是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IA)和董事会开会次数(TIME)作为工具变量,使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的预测值进行分析,避免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影响的问题。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审计师变更并未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产生显著影响,“互为因果”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结论。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DEA模型;审计生产效率;审计资源配置

一、引言

如何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这不仅关乎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也和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否健康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否顺利的“走出去”无不有关联。2007年5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根据这个“意见”不难看出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为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的重要的制度安排。

如何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国内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效率已经有文献从事务所的运营角度来分析,分析中国本土事务所相比国际所是否具有竞争力。但审计鉴证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较重大的意义,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优势本应体现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本文运用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率。

本文的贡献:(1)相比国内的文献,使用了更为贴切的投入与产出的指标来分析审计活动的效率,为中国的事务所做大做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了解自身的效率来改进资源投入以及质量控制体系提供证据。(2)使用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纵向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会计师事务所效率不高的原因所在。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Dopuch et al.(2003)以1989年“六大”事务所中的一家实施的247项财务报表审计活动为研究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审计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和成本是完全有效率的。Schelleman和Maijoor(2001)选取了“六大”事务所中一家实施的114项财务报表审计活动为研究样本,检验结果与Dopuch et al的结果基本相同。Kim et al.(2006)以韩国的2001~2002年的“四大”和“非四大”实施的697项审计活动为研究样本,得出来韩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生产投入的效率不高的结论。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许汉友等(2008)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在运营上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具有竞争力。曹强等(2008)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事务所审计生产效率整体水平较高。

许汉友等(2008)采用的是Banker et al(2005)的方法,研究了整个事务所的运营效率,不仅仅包括审计鉴证服务、还包括非审计服务。用审计收入来代替审计投入缺乏合理性,审计产出用了公司规模与公司复杂程度以及公司风险,这些并不是审计师投入人力资源就能够改变和创造的产出。本文使用了审计活动中的外勤审计时间来看审计生产活动的效率,更具有科学性依据。并且审计鉴证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研究审计活动的效率,对于提升事务所的竞争能力以及提升本土事务所的能力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三、审计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率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通过评估以往的生产投入和产出,为以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方法,主要应用在生产水平相对有效性、经济效益、并购效率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评价。决策单元集合的选定是进行DEA分析的第一步。本文研究的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资源投入及产出的效率。本文采用了从2007年至2011年的会计师事务所(41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进行DEA分析。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源型组织,当审计师审计被审计单位时,需要组织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外勤审计,本文选取投入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审计投入的人数,在项目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审计资源。另一个是审计的天数,相对于审计的人数来说,审计的天数也很重要,审计任务的完成有时间的限制,鉴证年报时,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必须要在5月1日前完成,那么审计的天数对于审计项目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产出指标的选择:审计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一)相对效率的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这41家决策单位(DMU)TE的平均值为0.32,说明从整体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资源配置方面是无效率的,并没有达到最优。从单个决策单元来看,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是唯一的一所相对有效率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其技术效率(TE)为1。而技术效率(TE)大于0.8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属于近似有效率。而这两家有效有近似有效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国际所。总体来看,中国的国内事务所的技术效率值较低,整体属于无效率状态。

而技术效率大于1的只有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技术效率大于0.8的只有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而技术效率大于0.5的会计师事务所为0,大多数的事务所都在0.2至0.3之间。这说明从整体来看,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本土事务所的审计资源投入和产出处于无效率的状态中。

以上结论与许汉友等(2008)大相径庭,他们的分析结论分为部分本土事务所与国际合作所的运营效率比较接近,没有出现明显的劣势。本文结论与许汉友等(2008)的结论差距较大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他们使用的是2005年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名单及评价结果。其次,他们应用的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与本文的指标差异较大,本文使用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的审计资源投入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审计业务收入作为衡量指标。从指标上来说,本文的指标要更贴近会计师事务所的本质。

(二)纯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是指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为1的有6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是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但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纯技术效率在0.4以下,处于完全无效率的状态。究其原因更多源自技术效率,增加相应的投入,不能带来相应幅度的边际产出,规模不经济。亟需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活动的边际产出。

(三)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有效是指投入量适中,不偏大也不偏小,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状态。当规模效率(SE)等于1时,表示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适当有效,有着较为理想的输出。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有2家恰好处于规模收入不变的状态,这两家会计师事务所是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和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收益接近1(规模收益大于0.9)的有17家,占到总决策单元(DMU)的42%。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78%。这个结果总体来看较为乐观。

规模报酬状态处于IRS或DRS表示规模效率递增或者递减状态,应适当降低其投入资源,整合现有的资源,增强资源的利用能力。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事务所出于规模递增状态,需要增加审计资源投入,只有少数几个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减少审计资源投入,这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有待大的提升,才能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竞争力,尤其是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

四、审计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Malmquist指数)

(一)总体趋势

由于要保证5年间都有数据,剔除部分数据不全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披露数据的原因,有不少事务所的年度数据缺失,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之后,还有18个决策单元。总效率(Tfpch)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乘积;技术效率变化(Effch)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从分析结果来看,18个决策单元中有7个决策单元的总效率在1以上,占总决策单元的38%,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7个决策单元的总要素生产率发生了正的增长,而剩下的11个决策单元的总生产要素生产率呈负增长。这7个正增长的决策单元分别: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山东汇德会计师事务所、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以上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进步都小于1,但是技术效率变化值却都大于1,当将技术效率变化值继续分解时,发现引起技术效率的变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大信会计师事务的技术效率的变化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国富浩华、山东汇德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变化,毕马威华振、广东正中珠江、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依赖于规模效率的变化。天健、四川华信这几所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还依赖于规模效率的变化。

从平均值来看,总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是递减的,就是在这几年期间,呈负增长趋势。在总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解来看,技术效率的变化是大于1的,技术进步远远小于1,将技术效率的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时,发现纯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而规模效率的变化是向上增长的,也就是说技术效率的向上的变化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变化。追溯其中的原因,中国的审计师的审计资源投入与产出方面来说,技术进步,也就是说抽样技术,国家的政策层面,人力资本的积累方面还是进步缓慢,甚至停止进步,但是纯技术效率接近1,而这些年的做大做强战略,在规模效率方面还是有了不错的提升。

(二)指数变化

从年度趋势上来看,总生产要素的指数变化平稳,从2007年到2011年,几乎呈一条直线,变化不大,但都是小于1。从分解的指标来看,2008~2009年变化巨大,技术效率的变化从0.583变化至4.154,而技术进步从1.603变化至0.212,而技术效率的巨大变化即来自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正向变化。但是2009之后的趋势来看,指数变化趋缓,趋于稳定,纯技术效率稳重趋降,规模效率稳重趋升。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国的事务所整体的审计资源投入和产出都处于无效率状态,尤其是纯技术效率还有待改进。通过对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要素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某些还存在投入产出不合理、投入要素冗余、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2.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进步还有待提高。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进步值,不管是平均值还是单个事务所的技术进步值均小于1,这说明中国的技术进步仍然很低,技术进步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正式制度的建设等,诚信的提倡。

(二)建议

事务所亟需了解其自身的生产效率,采用措施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长期改进目标和短期改进目标,选择不同的改进策略,这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502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90097),广东省会计科研课题(2015A14)。

参考文献

[1]Nicholas Dopuch,Mahendra Gupta,Dan A. Simunic,Michael T.Stein.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3,20(1):50-77.

[2]武恒光,张龙平,金成隆. 制度环境、事务所合并与动态生产效率――基于事务所2002~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4,(2):159-197.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提供内外部条件,并且给政府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在萌芽的状态下,即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政府审计发展不足,不能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很好的内、外部条件,给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政府绩效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要素分析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

1.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含义。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是由多种因素组成,包含对政府的绩效审计,制约和抵制政府绩效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这两种因素既对立又统一。

2.政府绩效审计的假设。我们必须承认,未经论证就开始的阶段永无止境。可见,假设是不能实现的真理,必须要承认如果没有出现论证就不会出现研究政府的绩效审理理论体系,政府的绩效审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是客观的,被审计单位可以进行衡量,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机制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审查能力,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利益关系。

(二)政府提高绩效审计的主要措施

提高审计人员对专业技能的技术,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能力的处理技术,提高专业指导的能力,充分肯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升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促进业务人员的发展。因此,业务人员的素质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备审计和数学等多种综合学科的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首先,政治环境的核心是一国的政治制度,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满足政府绩效审计需求,可以减少违法乱纪造成的低效浪费,审计状况好时,审计人员不会出现或者是业务上的问题,政治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良好的政治制度的体现。落实政府绩效审计提出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资金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联系我国公共资金管理状况以及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状况,并且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当前,国际关系对政府行为产生深远的作用,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是指绩效审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法律奠定的基础。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绩效审计标准规定、绩效审计结果规定等。落实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改进政府的审计环节和具体的措施,主要是指政府的资金和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对政府的公共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协调管理,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体调控,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规定,绩效审计标准和绩效审计的结果最后由绩效审计进行全面的推广。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

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是政府绩效审计本质的控制方式。首先,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根源及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看,政府绩效审计代表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使监督行为。政府行为是政府具有三者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经济性和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三者共同作用,这三者主要联系成政府绩效审计的控制性。其次,从政府绩效审计的全过程来看,政府绩效审计要控制政府各项活动,控制项目的发生,事后评价政府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监督控制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政府的绩效主审计本质上是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肯定,也是政府对绩效审计的一种控制,政府绩效主要是产生在审计结果之上,政府审计主要是代表政府的各项活动控制,政府利用监督手段对公众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实现资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这三者源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控制。

(四)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1.政府绩效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取决于现实社会和社会需要两个层面,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审计人员或者委托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所得,审查和评价是审计单位期望的理想境地和最终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在经济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和效果性目标上。

2.政府绩效主要是审计机构的人员和审计人员主要是根据审计人员与委托人的要求,将审查与评价做到审计单位所预计的理想效果上,主要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审计的主要实现目标,将效率性和主要的效果进行协调发展。

(五)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理论研究者都知道,给一个事物下准确的定义相当困难,本文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概念:管理者必须要对管理当局的决策,全面的贯彻落实,向公众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包括对投资决策和组织架构等进行全面的统计,组织结构的决策和人事决策,市场决策等。被审计单位的决策属于基础数据,决策的数据和决策的理论作为重要的依据,只有将政府的绩效审计概念全面的引入决策理论的结构中,促进政府绩效审计概念的落实。将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引入政府管理体系中,本身就意味决策程序比决策方法更为重要。第三,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与传统的内部控制相对应的概念,但是由于管理控制的权限更宽,它主要包括的要素有时称作“行政管理控制”。第四,被审计单位绩效管理的标准。绩效管理的标准是相对的,如果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或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那应该是首选。

(六)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

政府绩效的审计标准主要是政府绩效审计必须要遵守的规范,针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确认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实现绩效审计目标。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必须要遵守这项规范,实现绩效标准。

三、结语

政府机关负责人需要落实政府绩效提出的规章制度,安排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政府资金需要和各个经济要素共同发展,联系当前的公共资金管理状态对政府的企业生产经营现象进行统筹规划,主要是协调当前的国际关系对政府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调控,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统筹绩效审计的标准,绩效审计的结果等,落实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改进政府的审计环节,为政府的发展提供经济要素,对政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体调控,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规定,绩效审计标准和绩效审计的结果最后由绩效审计进行全面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31-134.

[2]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122-125.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2篇

二十世纪70年代后,绩效型审计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其一直缺乏统一的术语来表达。据王光远(1996)统计,国内外有关绩效审计的提法多达20余种。邢俊芳、陈华、邹传华所著《最新国外绩效效益审计》(2004),则提出了称谓的国别差异,文中提到的主要称谓有效益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auditing)、现金价值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及综合审计;宋常、吴少华(2004)在统计1982 2002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专著及译著时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政府绩效审计、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审计、经济审计、厂长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承包经营审计都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陈宋生(2006)分别从国外和国内阐述了绩效审计称谓的多样化。而在国外,加拿大称为综合审计,英国称“货币价值审计”,香港特别行政区称“价值量工审计”,美国称“3E”审计、“效率审计”、“绩效审计”、“效果审计”等,也有西方学者更愿意采用“经营审计”。国内,他认为学术界倾向于称“绩效审计”,政府审计部门倾向于称“效益审计”,企业界称“管理审计”。此外,赵保卿(2007)等学者也提到了绩效审计有多种称谓。

二、称谓的本质同一性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研究者、站在不同角度对绩效型审计的称谓都有所不同,但很多学者认为,各种称谓在本质上并无明显差异。王光远(1996)认为称谓的差异只是来源于对管理审计对象和方法的不同认识,它们都是与财务审计相对应的审计,中心任务是审查管理信息;耿建新、宋常(2003)认为,西方的3E审计、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绩效审计等,都只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邢俊芳、陈华、邹传华(2004)指出它们的实质都是资金运行效益审计;宋常、吴少华(2004)认为,非财务审计均可归为绩效审计;蔡春、刘学华(2006)认为,国外的绩效审计是经营审计、管理审计、3E审计、货币价值审计以及综合审计等各种绩效型审计的总称;陈宋生(2006)认为绩效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审计、货币价值审计、价值量工审计、“3E"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经营审计等称谓均是同义词。国内的称谓区别只是来自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赵保卿(2007)指出,各国的提法虽然不同,但都是围绕着“3E”进行的审计。虽然基于对绩效审计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各位学者对绩效审计各种称谓的本质判断并不相同,但他们都承认绩效审计称谓具有同质性。

三、称谓本质的不同认识

一是非财务审计论。从早期的娄尔行(1987)、王光远(1996)到近期的宋常、吴少华(2004)都认为绩效审计是与财务审计相对的一种审计形式,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审计形式,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共同构成整个审计体系。他们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判定受托人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其旨在建立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互信,优化资源的利用。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绩效审计的目标来进行绩效审计本质的认定,是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起点的。诸如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分支也被纳入到了绩效审计的范畴,绩效审计的涵盖范围较为宽泛。二是资金运行效益审计论。邢俊芳、陈华、邹传华(2004)认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效益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其本质都是审查预期目标与完成其目标所投入资金的关系。效益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其资金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这种观点实际上以审计对象为审计起点。他们认为绩效审计对象是预期目标与完成情况的一个差异,绩效审计等同于效果审计。三是“3E”审计论。当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绩效审计与“3E”审计是同义词,着重点都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R・E・布朗(1992)、李凤鸣(2000)、耿建新、宋常(2003)、蔡春、刘学华(2006)、陈宋生(2006)、赵保卿(2007)等都持该种观点。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效益审计指南(草案)也中指出,效益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主要涉及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检查。这种观点仍然是以审计对象为审计起点的,区别在于它是对资金运行效益审计论一种延伸和拓展。他们认为绩效审计不仅是对效果性的审计,也包括了对经济性和效率性的审计。四是“5E”审计论。任何学科都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绩效审计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资源的渐趋耗竭以及人们对社会公平的重视,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不仅被其各自的学科所研究,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审计学者的关注。在一些国家“3E”已扩展到“5E”,新增加的“2E”为环境性(Environment)和公平性(Equity)(蔡春,刘学华(2006)译为环境性和权益性)。加拿大出现了一种名为“综合审计”的现代审计方法。根据丹尼斯・普瑞斯波尔的阐述,“综合审计”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审计”和“公平性审计”,实质是“5E"审计。英国的货币价值审计也开始考虑扩展已有的内容。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进入90年代以后,探讨环境保护审计的文献越来越多。“5E”审计观在本质上与“3E”审计观并无太大区别。“5E”审计同样以审计对象为起点,只是放宽了考查范围,将环境性和公平性涵盖进来,是“3E”审计观在环境和社会问题方面的延伸和发展。“5E”审计体现出了人们对环境安全和社会公平的关注和重视。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3篇

效益审计,又称绩效审计,从20世纪70年代起已成为发达国家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在我国,1983年新中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建立后,曾经在该领域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主要局限于企业的效益审计。《审计署2009年至2009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要求全面开展效益审计,并提出到2009年,国家审计资源中用于效益审计的部分要超过50%。效益审计的全面展开,各级审计机关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审计目标,如何确定审计项目和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本文拟从审计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效益审计概念、需求和假设的分析,提出审计目标确定时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 一、效益审计的概念界定 效益审计概念是中国特有制度背景下的产物,最初提出的概念是“经济效益审计”,指的是经济效益实现途经开发利用和实现程度的审计。针对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只重速度的问题,中共中央在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提出“把全党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反映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审计目标与任务这一基本指导思想。 什么是经济效益?简单地讲,就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益越高。 考虑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好坏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盈利为评价依据,由此产生了经济效益概念外延的扩大,提出了审计评价中应该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与此相适应,经济效益审计逐渐被效益审计概念所取代。这些原则的提出似乎可以使得审计评价非常全面科学,但实践中,却将效益审计复杂化,而效益审计目标更加模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效益”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讨论。 首先,从微观上讲,效益应该解释为资源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表现在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同样的投入(经济),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效率),或以同样的产出满足更多的需求(效果),在国外称之为3E审计。从宏观上讲,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中,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以及政府行为(包括公共资源的取得、分配和使用)都发挥着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依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本身也有效率和效益问题。政府的效益审计,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学概念的效益,即在社会资源一定(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如果一项制度安排,在使一些人福利增加的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但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这项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益的。因此,政府效益审计的基本目标/功能在于通过提供客观、专业的审计信息,一方面对政府在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审计信息促进制度、政策的改善,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促进各方利益的积极协调与平衡,在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实力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正是审计的价值所在。 严格地讲,效益与效率在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益审计概念更多地体现着结果导向的审计思路,即审计更多地关注产出。而效率更多地关注过程和程序,体现的是过程导向。前面对效益的解释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依据,但是一般审计结果使用者和被审计单位甚至审计人员很容易从狭义上理解效益审计。这对效益审计开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国际上更通行的概念是绩效审计。在英文的解释中,绩效的概念可以指结果,也可以指行为、事项、过程、程序、能力等方面。这样就使得审计的着眼点多样化,既可以是结果导向,也可以是过程导向,还可以是混合导向。绩效审计概念中,没有限定审计的目标,可以是效率、效益(效果),也可以是经济、公平,还可以是控制或制度的有效性等。每个绩效审计的目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审计环境确定。 另外,绩效的概念在国内外均已为社会大众和从事管理的理论及实务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在管理科学中,绩效评价、绩效管理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使用绩效审计概念可以更方便地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有效与社会沟通。 因此,将效益审计与绩效审计概念作为通用概念使用,有利于效益审计的深入发展。 二、效益审计的需求分析 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审计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存在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受托责任论”、“论”、“信息论”、“保险论”等关于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检验,而对于效益审计需求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而效益审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成本 审计师选择

一、引言

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治理研究的关键,然而有关成本的治理结论并未能得到一致统一。传统理论认为权冲突特征明显的公司面对较高的成本需要安排较好的治理机制来弥合冲突,更需要“降低成本的工具”的审计机制,对独立审计师的选择就应当倾向于选择质量较高的审计师来监督,很多经典研究也支持了这种假设(Defond,1992;Joseph & Wong,2004)。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问题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两个方面。Fama(1983)最早指出独立董事的存在可以减少成本,此后Sheifer和Vishny(1997)、Singh等(2003)以及国内的诸多学者肖作平、陈德胜(2006)、高雷、宋顺林(2007) 、蔡吉甫(2007)等先后研究发现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债务融资以及投资者关系对成本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Jensen和Meckling(1976)首先认为独调入立审计服务通过对公司公开财务信息认证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成本,起到治理作用。此外,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其重要作用开始日渐被学者们所重视,但研究很少。国内外从内部控制角度研究成本文献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层面。Bushman和Smith(2003)研究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了管理者道德风险。杨玉凤(2010)认为,高质量内部控制信息能够抑制成本。然而,不管是公司治理还是外部审计以及信息披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抑制成本。然而,作为公司重要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对于成本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治理作用,总的来说研究很少,国内仅有杨德明等(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情况,且针对第二类问题。其次,尽管已有研究显示:问题明显的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但是,选择的外部审计对问题是否起到了治理作用还不得而知。2008年5月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后,标志着公司治理水平的企业内部控制开始被很多学者的研究所重视,这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现代企业重要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或者出于治理意图选择的高质量外部审计是否对成本起到了治理作用?在问题的治理上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作用是否相同?企业如何权衡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以上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考察样本,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探讨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企业成本治理效果以及企业对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治理方面的权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研究目的和已有文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1)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成本的治理。成本的产生是委托人为监督人是否产生损害自身利益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在企业中对人的监督依赖于企业的治理机制。可见,有效的治理机制需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在保证委托人利益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Goh,2007等)。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极为重要的治理机制,保证着企业目标的完成,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则证明其内部控制有效,因此也应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H1: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对企业成本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以往研究发现,问题冲突明显的企业会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曾颖、叶康涛2005;车宣称,2007等),问题冲突明显的企业“寄希望于”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实现有效治理。但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够起到治理企业问题的作用吗?本文认为,外部审计的本质作用在于为委托人利益提供保证而不是用于治理,企业对问题的治理更依赖于内部治理机制。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外部审计对成本不存在抑制作用或抑制作用不如内部控制明显

(2)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效果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出于制度的安排,企业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其业务执行效果进行审计,由于外部审计质量高低不同,作为高质量审计代表的四大或国内十大其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也会有较高的审计收费,意味着委托人要付出额外的高昂成本,由于内部治理机制对于问题的治理在先,理性委托人会视已有的治理效果而对事务所进行选择,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会保证委托人利益的同时抑制成本,即本身包含了对于问题治理的信息,这种信号使得理性委托人会选择小规模事务所用以节约成本,相反,内部控制有效性越低,其对问题治理的效果不明显,此时委托人则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以保证自身利益。即外部治理机制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事务所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8年沪市865家上市公司为原始研究样本,并且对样本进行了如下剔除:金融类公司;财务数据异常及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444个实证研究样本。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年报,所有的统计分析均由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完成。

(三)变量定义 本文变量定义如下:(1)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评价标准并且要将其进行量化。但是内部控制指标构建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有问卷形式出现(张颖,2009;张川、沈红波等,2009)。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以公开数据构建内部控制指标还不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是与否及详细程度(如Krishnan,2005;Doyle,2007a;蔡吉甫,2005;方红星、孙,2007)或者其披露内容反映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的程度(林钟高等,2007;杨德明等,2009)。仅以年报中是否提到“内部控制”代表是否披露、以披露文字的详细程度表示披露程度,使得内部控制变量设计的经济含义不明确(李享,2009)。虽然,目前沪市上市公司、深市中小企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为强制性披露,但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审核意见的披露在2010年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实施前尚属于公司自愿的选择,因此在以是否披露为关注角度研究问题时,会存在较大偏误,可见上述两种方法构建内部控制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认为,COSO报告将企业目标的实现视为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而五大要素的存在也是为了保证企业目标能够实现。可见,企业设计内部控制系统,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因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更合理。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应当融于其管理流程(郑石桥,2008)而不是浮于企业的表面形式,有效的内部控制意味着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中运行良好。而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为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中运行的结果,恰好可以反映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运行的情况(Robert H.Chenhall,2003)。基于此,本文以COSO报告下内部控制应当实现的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具体如下:IC =Operationk+Reportingk+Compliancek。其中:Operation1由“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比”来衡量,Operation2由“销售收入与企业职工人数之比”来衡量。Reporting1为审计意见和财务报表是否重述这两个变量取值之和。审计意见是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0;审计意见是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1。财务报表重述时,取值为-1;财务报表未重述时,取值为0。Reporting2=。Total Accrual 表示剔除非经营性损益之后的营业利润计量,Abnormal/Normal Accrual分别表示不可操纵与可操纵应计利润,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分行业回归取得。Compliance1用是否违规来度量,当公司违规时,取值为-1;不违规时,取值为0。Compliance2用“营业外支出的罚没支出除以总资产来度量”。本文将这六个指标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加总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2)成本。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成本定义后,存在没有合适的变量去衡量成本这种现象,从而导致学者们对该种成本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 Ang等(2000),Singh等(2003)采用经营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营业费用率)、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成本。随着国际学术界对这两种替代指标认可后,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参考这种方法,如金雪军等(2005),李寿喜(2007),张兆国等(2008)都曾用管理费用率与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权益成本的衡量指标。本文借鉴学者们的方法,采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净利率作为成本的替代变量,分别作为衡量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反映成本的综合财务绩效的测量变量,主要理由如下:第一,管理费用率MFR,用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来表示,管理费用率越高表明企业成本越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董事会费、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差旅费、办公费、各种折旧费和坏账准备等。其中,董事会费、聘用监督人员等费用体现出监督成本的内容;而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与管理人员的行为有密切关系,并且连同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反映了企业的剩余损失。第二,总资产周转率AT,用营业收入与平均总资产金额的比例来表示,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示成本越低。它代表一个综合指标,当管理人员存在过度投资、偷懒、在职消费时会导致资产的无效使用,降低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从侧面反映了成本。第三,总资产收益率ROA,用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金额的比例来表示,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表示成本越低。它亦是一种综合指标,人用闲暇代替努力工作、投资不当等情况发生时,致使资产使用率较低,会导致企业净利润减少。(3)审计师选择。DeAngelo (1981), DeFond(1992)等学者的一系列研究最早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衡量审计服务质量,此后DeFond(1999),Francis(2004)用规模、品牌声誉表示审计质量,区分了“十大”和“非十大”事务所,可见不同的审计师事务所代表了不同的审计质量,审计质量不同,其提供的审计服务发挥的保证或者治理作用也会有差别。蔡春等(2005)发现“十大”比“非十大”更容易发现并且抑制错误的会计行为。漆江娜等(2004)检验出由“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每单位资产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额比较低,高质量外部审计提供的保证程度更高。但是,四大或者十大审计收费要高于普通事务所,高质量的外部审计也意味着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成本。本文借鉴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排名前十位的会计师事务所BIG10:即普华永道中天、安永华明、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大信、万隆、利安达信隆作为高质量的审计事务所,取值为1;非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取值为0。

(4)控制变量。本文的假设将由4个模型展开,模型Ⅰ至模型Ⅲ以验证假设1与假设2,模型Ⅳ验证假设3。假设1与假设2的模型选取的控制变量主要为企业的问题特征变量,借鉴了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公司成长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实际控制人性质。模型Ⅳ的控制变量主要为影响审计师选择的因素,包括了问题特征变量(股权制衡,独立董事人数)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以及审计收费,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

(四)模型建立本文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1与假设2:

模型Ⅰ:MFR=α0+α1IC+α2BIG10+α3TQ+α4LEV+α5SHAREC

+α6LNASSET+α7SHARE1+α8DR+ζ

模型Ⅱ:AT=α0+α1IC+α2BIG10+α3TQ+α4LEV+α5SHAREC

+α6LNASSET+α7SHARE1+α8DR+ζ

模型Ⅲ:ROA=α0+α1IC+α2BIG10+α3TQ+α4LEV+α5SHAREC

+α6LNASSET+α7SHARE1+α8DR+ζ

针对假设3,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Ⅳ:BIG10=α0+α1IC+α2Fee+α3ROA+α4Size+α5DR+α6

DU+ζ

其中,α0 为常数项,αi 为相应指标的回归系数,i=1,2,3,……,ζ为残差变量,变量的定义同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的结果显示,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三个变量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的极小值为-17.7918,极大值为14.5989,均值为0.0182,标准差为2.7465,说明各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差别很大。(表3)的结果显示除了内部控制之外,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企业营利能力)、企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十大与非十大事务所的审计收费的均值也有明显差别。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4)可知,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与管理费用率负相关,与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正相关;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成本有抑制作用,印证了本文的假设1。而审计师选择与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没有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小于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这说明外部审计对于成本没有明显的治理作用,与本文的假设2相印证。而(表5)的结果显示,审计收费与十大事务所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高质量外部审计对企业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内部控制与审计师选择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证明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需要外部审计提供的保证程度越少,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企业会选择小所,印证了本文的假设3。

(三)回归分析本文对上述假设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表6)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一个模型的F值所对应的P值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各个模型整体上均具有统计意义。在假设1中,根据模型1可知,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和管理费用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对应的P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企业的显性成本;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和总资产周转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应的P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的效率越高,对隐性成本有抑制作用;根据模型3可知,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应的P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且对这两类成本具有综合抑制作用。这与本文的研究假设1相吻合。 在假设2中,内部控制指标得出的结论与假设1中的一致。针对外部审计而言,高质量外部审计与企业的管理费用率负相关,但是对应的P值不显著,说明外部审计对企业的显性成本不存在抑制作用;根据模型2可知,外部审计与总资产周转率呈正向关系并但仅在0.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其系数为0.116,小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系数0.139,说明外部审计对企业隐性成本的抑制作用要远低于内部控制所起的效果;根据模型3可知,外部审计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正向关系,但是对应的P值不显著,说明外部审计不能够使企业提升效率,起到综合抑制的作用。这与本文的研究假设2相吻合。模型还显示了公司规模与管理费用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正相关,说明规模大的公司,所获得的收入较多,获利性强。公司成长性与管理费用率、总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说明成长性越好的公司,其发生的管理费用较多,但是所获得的投资机会多,因此收益较高。此外,资本结构、股权制衡等代表企业权特征的变量与成本之间也存在显著关系。(表7)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两个主要解释变量与审计师选择有显著的关系,而且审计收费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高质量审计师事务所对企业来说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而由于外部审计对于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治理作用,此时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是为委托人的自身利益提供更多的保证,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好的企业本身的治理效果较好,则会倾向于选择小所,模型中内部控制的系数显著为负证明了本文的假设。模型的卡方值与P值显示了良好的拟合性,模型整体显著有效。此外,模型显示了企业盈利能力、股权集中程度对审计师选择也有影响,这与以前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同。

(四)稳健性检验本文对研究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测试:本文选取营业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成本的替代变量,重新检验发现原有的结论保持不变;将“十大”替换为“四大”作为审计师选择的变量,重新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结论成立。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明显影响了成本,但是外部审计则对成本没有明显的治理作用。在已有内部治理的效果影响下,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会视内部控制治理效果与外部审计成本而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利益保证的作用,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小规模事务所。由于在解决问题方面,外部审计更注重提供企业利益的保证,治理作用尚不具备,因此企业应该更注重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认识外部审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权衡成本,使内外部监督机制实现有机结合。对于成本的治理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本文的研究仅仅选择了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文的结论。此外,本文选用了成本的替代变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成本衡量以及治理的研究还需深入,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系新疆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肖作平、陈德胜:《公司治理结构对成本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贸经济》2006年第12期。

[2]车宣呈:《独立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特征研究》,《审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4]蔡吉甫:《公司治理与成本关系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5]高雷、宋顺林:《治理环境、治理结构与成本――来自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

[6]李寿喜:《产权、成本和效率》,《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7]杨玉凤、王火欣、曹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成本相关性研究》,《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8]张兆国、何威风、闫炳乾:《资本结构与成本》,《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

[9]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

[10]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2009年第1期。

[11]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2]方红星、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2期。

[13]林钟高、郑军、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财经研究》2007年第4期。

[14]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审计研究》2009年第5期。

[15]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6]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17]郑石桥、李宇立:《内部控制基本原理――融于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控制》,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18]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19]Jensen M C. & W.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20]Francis R. & E R. Wilson. Auditor Changes: A Joint Test of Theories Relating to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Differenti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21]DeFond M 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lient Firm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Switching.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2.

[22]Joseph P.H.Fan & T.J.Wong. Do External Auditors Per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 Markets?Evidence from East Asia.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4.

[23]Shleifer A.and Vishny R..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 1997.

[24]Singh M. and Davidson W.N.. Ageney Cost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3.

[25]Bushman R.M and smith A.J.. Transparency,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3.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国家审计价值观的反思

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文化的灵魂和指南,在学术界引发激烈的争论。由于人们的实践经验和学术背景不同,观察审计文化的视角迥异,对审计核心价值观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一致的表述。对审计价值观的认识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第一,从国家审计本质的角度解释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王爱国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审计充当“免疫系统”角色,“免疫系统论”成为国家审计的本质,是这一时期审计的核心价值观。以免疫系统论作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审计的当代意义、角色定位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作用。第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阐述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云南审计厅号召树立“审为国家,计益人民”的审计价值观。具体地讲,“审为国家”,就是为推动国家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而审计。“计益人民”,就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审计。刘晓靖提出“以人文本”为核心价值观,认为审计价值观受国家审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影响,与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人类文化发展的潮流有关。第三,从审计依据角度诠释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赵凌云、辛祥晶认为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是依法审计。他们以审计本质为框架,认为审计本质是“免疫系统”,要发挥免疫作用首先要区分“异己”,因此就要求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对国家经济安全运行行使审计监督权。第四,从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价值追求角度定义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朱艳莉认为,国家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是“立审为公、执审为民”。如,对审计人员提出“依法、求实、公正、廉洁、奋进、奉献”的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审计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臣提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第五,从政治需求出发解释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邢莉萍等指出,核心价值观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问题,它应包括推动政府履责、民本审计、构建中国特色审计制度三个方面内容。

以上五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洞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价值取向,但都没有体现国家审计的利益相关者应具有的共同理想。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是最基础的,反映审计本质,指导审计行为。国家审计履行经济监督职责,实际关注的是支配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公权力及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所以本文站在政治需求角度以国家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理想来诠释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

二、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

国家审计价值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实现国家审计价值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它以民生为出发点,强调以人为本,是国家审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审计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国家审计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审计人员事实上是接受人民的委托进行审计,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和认可。国家审计要关注受托治理者的责任,监督这些受托治理者在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时,时刻不忘对人民承诺的责任。所以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是指人民委托政府治理国家并通过审计手段约束其权力、监督其经济责任所倡导的相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国家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理想;该共同理想即为人民服务。

曾寿喜等指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将公共资源委托给由人民选举的各级政府机关组成的统治集团来管理,所以国家审计利益相关者包括三方关系,即人民、国家审计和政府机关。国家审计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其目的应该是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并且政府在理论上是为最广泛的群众服务,由此,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观。

三、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