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书法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由于学校教育功利性的影响,书法教育成了连“副课”都不是的边缘体。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乃至教师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基于此,教育部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从国家层面要求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学校教育以教师为本,为中小学培养书法骨干教师,提升学校书法教育整体质量,是教师培训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保证培训与训练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理念创特色

书法骨干教师培训专业性强,文化内涵深,为搞好培训工作,必须更新培训理念。结合中小学书法教育特点及湖南省辰溪县书法教育实际,我们设计了“一张表、一个会、一本本、一方案”的“四个一”培训流程。

“一张表”是培训开始前寄给各参培教师的培训需求调查表,让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期待提出充分意见,并了解参培教师的相关情况。

“一个会”是培训报到后、正式培训前的班委会。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集中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为了加强管理,搞好后续的校本训练工作,我们推荐成立了班委会。第一次班委会就是培训者团队与参培教师代表面对面就培训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商讨,再一次征求参培教师意见,以便及时对培训方案加以调整和补充。

“一本本”是培训过程中,我们为每位学员准备了一本学习笔记本,引导学员随时记下培训过程中的启示、心得问题及建议等,便于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一方案”是培训快结束时,要求参培教师根据培训所学,结合学校实践(必须充分征求所在学校领导意见),在培训者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形成各自学校的书法训练方案,作为回校后开展学校教师书法训练的行动指南。

二、精心谋划保质量

⒈认真遴选参培教师

中小学教师参加书法培训任务有三:一是提高自身书法素质,由会写提升到为什么要这样写、还可以怎么写,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二是不光自己写得好,还要能教会同事写好字,说得清来龙去脉;三是要熟悉《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书写要求,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因此,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与其他一些培训不同,对参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可能通过短短的几天集中培训就能达到目的。集中培训主要起到指导、系统、规范的作用。因而,参培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书法造诣,是本校书法方面的行家,当然,最好是语文教师或美术教师。那些“培训专业户”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⒉组建高素质的培训者团队

培训者团队是搞好培训工作的生命线。团队教师应有精良的专业素质,书法功底扎实,有丰富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经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熟悉《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及教材;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授课能力。培训团队应由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师、相关书体的实力派书法家、本地省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一线学校优秀书法教师组成,这样,才能将系统的书法理论知识、各流派的书写规范及方法、一线教师教学的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让参培教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⒊加强集中培训管理

(1)抓好课程管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课程设置要注重系统性、实践性、针对性相结合,可开设书法教育形势及《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解读,书法基本特征及其书法史,书法创作基本规律,书法艺术鉴赏,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及其名碑解析,书法教学法等课程。还可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如学习书法的常用工具,选购时注意事项及平时保养;了解正确的坐姿和掌握执笔、运笔方法和字体笔画、结构特点;对联、条幅、横批等基本的书法形式学习与创作等。

(2)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采用专家讲座、学员实践教师指导、学员自主创作、作品赏析(名家名作、辅导教师作品、学员作品等)、实验校参观、讨论及经验交流等形式,使参培教师真正动起来,学到真本事。

(3)严格考勤与考核。实行双达标管理,即培训考勤与学业考核双达标才算合格。培训期间每天点名四次,缺课五分之一为不合格;根据学习笔记、授课教师评价、结业考核成绩综合评价得出学业考核成绩,六十分以上为合格。两项之中任何一项不合格,不予结业,不发放学时证明书,继续教育学分不予认定,并通报全县。

三、校本训练重实效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一、学校简介

罗堂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351人(其中罗西295人,平均班额59人;教学点56人,平均班额19人),教师17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

二、促学习方面

1、学校制定有师生年度读书活动方案,对师生学习制度和读书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偿,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及班主任的期度、年度考核。教师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班级有班级读书计划。(查计划、方案、制度)

2、学校图书室向师生全天开放,抽调王德华老师专门负责图书借阅工作。(查图书借还账)

3、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柜,利用向学校图书室借和学生捐的办法,建起班级“图书角”,班级制定有图书管理公约,配有学生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借还记录)

4、学生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一节开展4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除课外读书外,这三天上午第一节也集中读书。(学校检查记录)

5、学校每周对教师笔记心得、读书进度,学生的读书摘抄和班级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总结评比。(检查记录)

6、学校已经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活动交流会,教师们相互了读书的内容以及想法和收获。(学校会议记录,教师读书心得)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1、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坚定课改革信心,营造课改风气,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捆绑到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达标验收方案和课改奖惩办法,把课改工作以较大比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会议记录、制度、方案)

2、安排上广州参加培训的岳中山老师,就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流程以及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校长就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生本课堂教师学生用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所有培训都下发资料,要求教师写课改笔记和心得。(教师课改笔记)

3、组织学科骨干焦春蕊、岳中山两位老师上示范引领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想法寻找办法。(校长、教师听课记录)

4、全校7位教师上生本课常态课,学科教研组不定时地听课、说课、座谈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上课教师逐个把脉问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的课改课逐步提高完善。目前我校有三位教师能较好地上生本课,四位教师能上生本课。(校长、教师听评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5、全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班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机制正在完善。(班级学习小组统计表、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办法)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

1、 师德培训   

(1)进行了暑期师德培训  (查专题档案)              

(2)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通知 精神,并进行了自查互查,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查专题档案)  

(3)平时的政治学习(周一下午第三节)。(查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业务培训

(1)校本培训:常规教学业务培训;新课改业务培训(工作手册、学习笔记)

(2)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师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汇报)。

五、我校选择的亮点项目是:快乐大课间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一、学校简介

罗堂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351人(其中罗西295人,平均班额59人;教学点56人,平均班额19人),教师17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

二、促学习方面

1、学校制定有师生年度读书活动方案,对师生学习制度和读书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偿,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及班主任的期度、年度考核。教师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班级有班级读书计划。(查计划、方案、制度)

2、学校图书室向师生全天开放,抽调王德华老师专门负责图书借阅工作。(查图书借还账)

3、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柜,利用向学校图书室借和学生捐的办法,建起班级“图书角”,班级制定有图书管理公约,配有学生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借还记录)

4、学生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一节开展4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除课外读书外,这三天上午第一节也集中读书。(学校检查记录)

5、学校每周对教师笔记心得、读书进度,学生的读书摘抄和班级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总结评比。(检查记录)

6、学校已经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活动交流会,教师们相互了读书的内容以及想法和收获。(学校会议记录,教师读书心得)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1、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坚定课改革信心,营造课改风气,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捆绑到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达标验收方案和课改奖惩办法,把课改工作以较大比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会议记录、制度、方案)

2、安排上广州参加培训的岳中山老师,就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流程以及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校长就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生本课堂教师学生用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所有培训都下发资料,要求教师写课改笔记和心得。(教师课改笔记)

3、组织学科骨干焦春蕊、岳中山两位老师上示范引领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想法寻找办法。(校长、教师听课记录)

4、全校7位教师上生本课常态课,学科教研组不定时地听课、说课、座谈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上课教师逐个把脉问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的课改课逐步提高完善。目前我校有三位教师能较好地上生本课,四位教师能上生本课。(校长、教师听评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5、全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班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机制正在完善。(班级学习小组统计表、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办法)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

1、 师德培训   

(1)进行了暑期师德培训  (查专题档案)              

(2)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通知 精神,并进行了自查互查,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查专题档案)  

(3)平时的政治学习(周一下午第三节)。(查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业务培训

(1)校本培训:常规教学业务培训;新课改业务培训(工作手册、学习笔记)

(2)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师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汇报)。

五、我校选择的亮点项目是:快乐大课间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书法是以汉为表现对象。历代的书体发展有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代表性体。中国书法是汉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大书法家沈伊墨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艺术,就是因为他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悒。”因此,宏扬中国的书法艺术,让学生继承传统中国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又一重要使命。

二、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意义:

课程改革正在使课程资源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虽然有教科书,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还是应该成为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路走来,我们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巨变中,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变革我们的教育行为,变革我们的教育实践,力求创新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实现“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校本目标而不懈努力。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的课程类型。我校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和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开发的,现已成为学校课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体性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它是根据学校要“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这样一个办学思想和“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做大做强我校“书法教育特色品牌”,抢占时代教育的制高点。

——它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肯定与认可,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加上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和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保证了该校本课程的计划实施。

——它凸显了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主导,学生时时刻刻都要与写打交道,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处世态度。

(二)基础性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突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素养、行为素养、审美素养,促进学科知识间的迁移运用为目的,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基础服务。

“认认真真写,端端正正做人。”已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基座,只有打好学习基础,才能打点好学生的人生底色,而书法(写)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严格按照年级培养目标进行练习,不拔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这样才会显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独有魅力。

(三)发展性

时代变革,日新月异,优胜劣汰,竞争激烈。教育也不能逃脱时展的浪潮,而一个学校没有特色或者说没有自己的“拳头项目”,它也就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我校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正是着眼于未来学校发展蓝图而量身定做的,为每一位学生未来、一生发展奠基,彰显学生的个性,以拳头项目拉动学校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品牌力,从而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教育实践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非常突出是不可能的,为此,我校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弥补了教育的空白,让每一个人都有发展、都有进步、都有成功、拥有自信成为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提高,让我们的母语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四)德育性

作为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我们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不是仅仅把写好,造就一批书法家,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即:在现代社会里传承书法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人的品德、品行、品性等方面的培养,力求把书法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

三、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目标: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实践活动为手段,临摹训练为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节、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一)课程总目标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写好钢笔,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硬笔,培养学生书写汉的能力,巩固语文识教学。

3、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的情感。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分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力求探索中学生书法练习与育人相结合的契合点,化的发挥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书法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评述力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础,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书法练习讲究姿势,使人身体各种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小学生写系统训练的科学方法与小学生写能力的检测办法、评价体系及乡小学生写教学指导课的教学框架,逐步提高教师写教学的指导和研究能力。

5、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四、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内容

1、写指导课:我们创设了写三步教学法(模式):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三评,即分析感悟。

2、书法欣赏课:书法作品具有悦耳的音美、悦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为欣赏到书法作品的妙处,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赏。具体到一幅作品的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在书法的线条、结构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书法研究课:了解书法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为此我们设立了书法研究课。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对古币文的研究,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开辟了我校写教学的新天地。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书法作品、作家,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完成对作品的再认识、再提高。

五、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方法

(一)示范法。示范在临摹教学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向学生再现临摹对象的书写过程,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感受用笔的方法和技巧,以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分解法。即在学生临摹整体对象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各部分进行临摹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降低临摹难度,消除学生临摹的畏惧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三)尝试法。根据学生好模仿、好奇心强和好胜心理,临摹时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由学生自己分析、临摹,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讲评指导。这种尝试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临摹兴趣,又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记忆法。运用记忆法教学,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背临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将对象移开,由学生凭记忆临摹,接着再出示对象,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差距,最后由教师加以指导。

(五)创作法。学生有一定临摹基础后,教师可将原帖编成常见的“成语”或“名言”,由学生凭临摹记忆,创作出有一定内容的书法作品。这种方法的运用,可化学生被动地反复临摹为主动地临摹,并能在临摹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

(六)竞赛法。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把竞赛引入临摹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临摹兴趣的极好办法。教学中,教师将预备的帖放大出示,并告诉学生竞赛规则。

(七)欣赏法。任何艺术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欣赏,书法临摹课也不例外。临摹课中欣赏法的运用,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帖的习惯。通过对范的点画、用笔、结体、神韵的一番揣摩品评,进而加深学生对临摹对象的记忆,把握临摹对象的特征,提高临摹的准确性,在临摹中训练学生的书写技巧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环境准备

(一)习作本,每个学生要有固定的习作本。

(二)书法教室。

(三)多媒体演示。

七、授课时间:20学时

第一讲坐姿,执笔

第二讲基本笔画(点)

第三讲基本笔画(横、竖)

第四讲基本笔画(撇、捺)

第五讲基本笔画(点、提)

第六讲基本笔画(折、钩)

第七讲基本笔画(钩)

第八讲多媒体观摩基本笔画

第九讲复习并进行研究

第十讲偏旁部首写法1

第十一讲偏旁部首写法2

第十二讲欣赏书法家偏旁部首的写法

第十三讲复习并进行研究

第十四讲班级书法比赛

第十五讲针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第十六讲欣赏书法作品

第十七讲开展讨论活动

第十八讲练习指导,谋篇布局

第十九讲完成一份完整的书法作品

八、评价方式:

1、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了解写的基本要领,掌握汉的书写规律,并能自觉地练习写。

2、是否在练的过程中能有所体验和感悟,掌握发现与创造新的写规律,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否在级部与学校的写比赛中获奖)

3、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联系。每堂一小评,阶段小总结。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书法学习档案提高书法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书法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书法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校本科研培训方案

校本培训方案范文(2)|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总体工作任务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区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新旧教材接轨能力为重点,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工作重心下移,加大科研培训的力度,加强教师培训模式、方法、管理以及规律的研究,注重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的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培训内容、目标。.

本学期主要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科研与教研》等为校本培训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专题培训学习,并及时选择、补充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教育科研素养。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网上交流、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能力培训及软件制作能力,扩大学校的资源库,达到资源共享。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三、培训形式

教育科研培训采用在“自修—反思”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亲验式、案例分析式、参与分享式、合作交流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与远程培训方式有机结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经验加反思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倡导采用教师运用“诊断性”反思研究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师学习、工作、研究的一体化。

四、培训原则。

1、分层推进原则。坚持全员、青年、骨干三个层面的培训,充分体现培训的层次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2、学研结合原则。培训重心下移,植根于教学活动中,紧贴教学实际,找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成长点,确立研究的专题。专题培训,专题总结。以“新三课”(全体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探究课、骨干教师上创新课)为载体,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创,以创促变,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五、分工与管理保障措施。

教育科研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曲正波

副组长:张玉生

成员:王敏于咏沈秀梅孙刚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律援助;实训课程;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法律援助与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融合问题,理论界早已有所阐述,部分高校法学院系也已经开始建立法律援助学生实训基地,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法律援助学生实训项目在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肯定。[1]然而,在法律援助实训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缺乏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以致学生参与办理的部分案件质量不高,案件处理程序不是很规范,部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维护。(2)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盲目设立实训基地,案件数量少,法律援助项目徒有虚名。学生名为参与法律援助,实际上并无案件可供办理。(3)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惯性思维仍发挥作用,致使部分教师和学生并未对法律援助实训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缺乏,也使学生群体缺乏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热情。[2](4)相当数量的法学本科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事务性法律援助工作,而其能力又不足以直接胜任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基于以上问题,应探索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与微观设计,即课程具体内容与环节的构建,并分析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下文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教学经验,从课程整体设计与具体操作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

(一)将法律援助实训项目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当前各高校法律院系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实践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往往与“12•4普法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同时进行。[3]援助形式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文书等。二是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本科生毕业实习基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将作为其本科毕业实习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方式各有其弊端:前者组织松散,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且伴随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开展,难免有流于形式之弊;后者由于法律援助机构并非唯一的毕业实习基地,故而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法律援助活动中,其参与对象过于狭窄。据此,笔者认为,将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是有必要的,至少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将法律援助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而非学生的课余活动,不仅能引起参与援助师生的重视,更能建立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与考评机制,保证项目开展的长效性。第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于第四至第六学期开设为宜,并非强迫所有学生修读,而是鼓励学有余力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高年级法科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保障援助质量,又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三,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经过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也能提升其参与本科毕业实习的学习效率。(二)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中,通常确定一名或数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法律援助案件种类繁多,往往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个部门法学,甚至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而一名或数名教师限于其专业背景与精力,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杂的案件往往力不从心,难从兼顾学生的指导,从而难以保障援助质量与实训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自愿的前提下,宜尝试建立由该法律院系的全部具有执业律师资格的教师共同参与法律援助指导的模式,可以依据不同案件类型与教师的专业背景采用分组形式,如婚姻家庭案件组、工伤案件组、刑事组等。这种方案既能保障充足的办案人员,又可以兼顾各个领域。当然,有条件的院系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资深实务工作者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三)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部分高校并未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而是自行开设法律援助基地,独立开展业务。虽然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笔者认为此法仍不足取。普通高校毕竟是教育机构而非实务单位,教师与学生只能以教学为中心,并不宜从事几乎专职的法律援助工作,而且高校自行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案件相对较少,学生难以获得实践机会。因慕虚名而本末倒置,殊不必要。高校可以采取与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不仅能获得相对充裕的案源,而且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国家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训课程的设立成本。

三、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微观设计

(一)概述依前文所述,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主要开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高校法律院系与专业法律援助机构订立援助协议的基础上,由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高校教师担任援助义务人,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法律援助事务性工作与专业性工作的过程。由此,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可以分为事务性援助工作与专业性援助工作两类。事务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与法学专业知识无关或关联度较低,即无需具备法学专业教育背景即可以完成的工作,例如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值班、作咨询记录以及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收发文书、装订卷宗等。这一类工作虽然并不直接运用法律知识,但却能充分反映出法科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因为如果事务性援助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会影响法律援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甚至耽搁具体案件的进程,损害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专业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必须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或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够处理的工作。这类事务主要体现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如立案、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也包括日常性援助项目,如法律咨询、撰写法律文书等。这一类事务的办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案件判决结果,学生参与此类事务必须经过相应培训,且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才能开展。(二)事务性援助工作1.值班与接待工作各级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通常都设有专门的接待(咨询)室,可以将学生分为二至四人的接待小组,派驻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窗口值班,小组值班时间为一个工作日或半个工作日。最好设置排班表,尽量避免与其他课程冲突。值班或接待的主要工作职责:接待来访当事人(做好接待记录);引导来访当事人到援助律师处进行法律咨询;在援助律师与受援人交谈的过程中,旁听咨询并做好咨询笔录等。值班与接待工作主要锻炼学生与不同阶层的受援人进行基本沟通的能力,在旁听咨询与做咨询笔录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一些法律咨询的方式与技巧。[4]2.收发法律文书收发法律文书是指学生在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签收与签发部分法律文书的事务性工作,包括领取应诉通知书、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各类诉讼文书,向法庭提交各类书状、证据复印件等。这类事务性工作虽然并不需要专业知识背景,却能直接影响案件的进程,指导教师应随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部分法律文书的收发应有受援人的书面授权,此类法律文书的收发工作原则上不得由学生独立完成。3.装订卷宗装订卷宗是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结束后,对案卷进行分类归档的过程,案卷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援助协议、诉讼文书(书状)、证据材料复印件、各类笔录、法院裁判文书等。装订卷宗的工作可以在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应注意保管卷宗材料,以免遗失。(三)专业性援助工作1.实训小组大部分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都需要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完成,学生参与的基本模式如下:教师接受法律援助指派后,应成立由二至四名学生组成的实训小组。小组成员应由办案教师指定(可以在参与同案法律咨询的学生中择优选择),参与案件办理的学生在案件办理结束前原则上不得参与其他案件的办理(即同一学生原则上不得同时承办两个法律援助案件)。实训小组在指导(办案)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案件的办理过程。2.法律咨询对于一些法律关系清楚、案情较为简单的案件,可以由学生直接承担咨询工作(至少两人,一人负责咨询,另一人负责记录)。法律咨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及临场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参与实训学生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如果咨询有误,也可能导致受援人对案件产生错误的判断与预期。因此学生承担法律咨询工作应注意下述问题:(1)在实训课程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法律咨询方面的培训。(2)学生现场咨询时,原则上应有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如果发现学生不能胜任咨询任务或咨询出现明显错误,可能影响受援人利益的,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停止学生咨询,转由法律援助律师承担咨询工作。(3)咨询笔录应由咨询人、记录人和受援人签章,存留法律援助中心备查。3.案情讨论与庭审演练指导教师接受指派并组建实训小组后,应组织学生对案件进行讨论。在讨论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案情有基本的掌握并形成处理意见。在讨论中,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展开探讨,而非泛泛而谈。如果在案件讨论中出现不同意见,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组织模拟庭审,即让学生二人一组分别代表原、被告进行模拟辩论。在正式庭审开始前,实训小组的全部学生都应独立撰写该案件的(辩护)意见,供指导教师参考。如果学生的意见被指导教师采纳,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使学生获得办理实务案件的成就感。4.旁听庭审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实训小组的学生原则上应参与旁听庭审,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交代庭审纪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旁听庭审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真实诉讼的过程。庭审结束后,实训小组学生应撰写书面体会,作为课程结束后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实训开始前进行相关培训参加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生毕竟长期处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法律实践的经验与基本技能,所以在正式实训课程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1.实训技能培训,包括法律咨询及与受援人沟通技巧、法律文书撰写的方法与格式等;2.业务培训,包括法律援助的基本业务流程、各类诉讼的基本程序等;3.职业道德与纪律培训;4.安全培训。未经上述培训的学生不能修读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二)学生参与办案应征得受援人同意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承办教师是法律援助案件的援助义务人,而学生并无资格以诉讼人的身份参与案件办理,仅能以律师助理的形式出现,因此,征得受援人同意可以尽量减少学生办案可能存在的风险。指导教师在接受指派后,应就学生参与办案问题向受援人征询意见。征得同意后,应由受援人签署书面意见并存档备查;受援人不同意学生参与办理案件的,无需陈明理由,学生则不得参与该案件的办理工作。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学生承担收发部分法律文件工作的,应由受援人另行出具书面授权。对于案件,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学生不得参与办理。(三)采取灵活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法律援助实训课程基于其实践性教学的性质,不应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而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对学生参与实训的综合表现进行衡量。应参考以下因素评定学生的成绩:考勤情况,参与案件讨论与模拟庭审的情况,实训期间撰写的法律文书、书面体会,实训小组指导教师的评语等。

参考文献:

[1]伍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北法学,2006(7).

[2]田宏伟.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实践课改革新尝试———美国法律实践教学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3]杨佶.法学专业社会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社会法律援助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4).

[4]周寅,刘莉.法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探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9).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STCW公约 培训机构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46-01

国际海事组织对STCW78/95公约中的STCW公约和STCW规则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的修正,于2010年1月完成对STCW78/95修正案全面修订的初稿。2010年6月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上已通过该修正案,该修正案称为“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本次修订新公约对船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培训机构需要全面梳理分析本次修订的内容,积极应对。

1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影响

1.1 船员证书体系发生变化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增电子员、电子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保安意识、保安职责培训项目,明确了海员健康标准及健康证书的签发要求,新增健康证书书面证明,确定了证书和文件分为适任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书面证明三个层次。

1.2 船长和甲板部主要修正的适任内容和标准

强调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应用。新增使用ECDIS保持航行安全的航行值班(操作级)和使用有助于指挥决策的ECDIS和附属系统以保持安全航行(管理级)的要求;简化天文航海的知识、理解和熟练要求,提倡使用电子航海天文历和天文航海计算软件;新增领导和团队工作技能的使用(操作级)、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使用(管理级)的强制性适任要求;驾驶台资源管理成为强制性适任标准;新增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知识、理解和熟练要求;新增按照船舶报告系统和VTS报告程序的一般规定进行报告的内容;新增高级值班水手发证的强制性最低要求

1.3 轮机部主要修正的适任内容和标准

删除“至少30个月的认可的教育与培训”的要求;提高普通船员晋升轮机员的要求(6个月到12个月);新增领导和团队工作技能的使用(操作级)、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使用(管理级)的强制性适任要求;机舱资源管理成为强制性适任标准;新增电子员、电子机工和发证和高级值班机工资格的强制性最低要求。

1.4 技能培训主要修正的内容

明确所有海员的安全熟悉和基本培训及训练的强制性最低要求,增加海洋环境保护基本知识、船上有效沟通、团队工作、理解并采取措施控制疲劳等新内容。对所有海员的与保安培训和训练有关的强制性最低要求,新增保安意识和保安职责培训,明确船员在基本安全、救生(助)艇筏、高级消费训练项目上“保持持续适任能力的方法”

1.5 明确了过渡期限

STCW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履约过渡期为5年,自2017年1月1日对所有船员的培训、发证和值班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要求进行全面实施,届时在船上任职的船员必须满足新公约的要求。

2 培训机构履行马尼拉修正案的对策

2.1 加强公约学习研究,掌握国内履约配套公约、法规规定要求,更好的指导船员教育与培训工作

培训机构要认真研究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家海事局下发履约配套法规的精神,依据履约期限,统筹安排在校生及社会船员的过渡期履约培训,结合新规则对新入校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梳理和修改,重点要研究新的考试和发证规则及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在专业证书和适任证书的培训、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大纲制定等方面给予详尽的指导。

2.2 加快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申办培训项目资质

培训机构要认真学习各项目教学人员要求和场地、设施及设备标准,加强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加快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积极申请项目资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要制订航海类专业教师培养计划,解决航海类专业教师船员适任证书持证和师资紧缺瓶颈问题,对现职教师,新公约的船员相关适任能力标准表中新增了多项适任能力,在相关的适任能力项下新增了若干要求,许多新增的内容对从事海事培训的师资人员是新的知识或技能,因此在开展履约培训之前,相关师资人员需要提前进行知识及技能更新培训。原来部分培训项目从设备、师资、准入标准等方面做了调整,对对培训机构的设备等提出了新要求。新增培训要求、培训项目需要培训机构补充新设备,诸如ECDIS、ERM、BRM培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演练、模拟器等设备。

2.3 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满足新公约的要求

培训机构需要根据主管机关颁布的新法规,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要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要特别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注重航海类专门人才的海员素质养成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实考虑到航海类人才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的协调统一,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总体教学进程和安排等诸多方面进行重新架构。

2.4 更新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管理,确保履约培训质量

培训机构要根据新法规要求对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吐故纳新,要加强体系的严细实全的运行与精细化的管理,促进各受控部门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持续改进,通过内审、外审、管理评审,保证体系的连续性、有效性和符合性,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推进船员教育与培训工作不断追求卓越。通过质量体系来规范日常的管理工作,强化按规则办事意识,把“依法治校,以法治教”落实到实处,从而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

总之,马尼拉修正案的实施对船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训机构而言,困难与机遇并存,培训机构要认真研究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配套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解读其本质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积极主动的促进履约工作有效开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船员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方敏,范嘉芳.STCW78/10公约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航海技术,2010(5).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7篇

一、项目研发——有效管理的基础

培训项目研发有两层含义:所谓“研”就是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所谓“发”就是培训项目经审核批准后,项目计划书,供教师自主选择。

项目研发的第一步是要组建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也要有理论研究型的专家、教授,还要有熟悉教师成长和培训规律的培训师。我县在“多主体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发动了11位县级首席导师,65位县级学科培训导师,还聘请了在甬高校和宁波市师干训中心的部分专家,成立了多个项目研发团队。然后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体需求、岗位需求和学校组织需求,梳理出多个主题,再结合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确定申报项目的最佳内容。

在研制项目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处于“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的成长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不合胃口”和“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的核心资源是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主体,它包含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学员,在培训中直接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市级培训项目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省、市培训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共7人,对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还专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训方案。同时非常重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培训前三个月便给学员寄发培训预备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论文或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稿提前半个月发给项目组,以便授课教师组织讲评和研讨。

当培训方案形成后,县师训中心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方案进行审核,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即进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在项目环节,要充分强调规范性。不仅《项目申报书》的填写要规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严肃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研发作为培训的起步阶段,直接关系到培训的针对性,起到了定方向、设蓝图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准确,课程与活动设计脱离学员实际,必将导致项目培训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才能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首先,培训方案要适合教师需求。其次,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试金石。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集班主任、项目秘书、信息档案与后勤管理职能于一身。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在首次项目培训时,组班教师要做好学员报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热情耐心地指导学员签到、缴费、领取学习资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对于90学时以上的长项目培训,还要做好开班典礼的服务工作;短项目,由组班教师简要介绍该培训项目的背景、概况与要求即可。

我县学科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项目实行的是首席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基地”培训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由一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作为首席导师,再聘请县内外的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导师团,其中首席导师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与活动安排,而组班教师则负责班务管理。

当参训学员满怀期待来到首席导师所在学校,经过简短的开班典礼后,学员先听导师的理论讲座,观看教学录像或导师上示范课、剖析教学案例。接着,导师团成员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辅导学员独立制作课件,每组用抓阄的方法选出1~2人上诊断课。然后是分组评课,集中交流,导师点评,学员上提高课,导师再作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引领。在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过程中,组班教师不仅要做好讨论与点评情况的记录和学员意见的反馈等工作,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学员签到、联络、服务等事项。

为了便于对学员实施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对参训教师的个体诊断,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要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各导师团成员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培训。由于分组实践缩小了规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课的机会,导师也能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指导,这样还能增强导师和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同实践学校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实好8~10人的备课与休息场所等。其次,由于实践基地分散在全县各地,组班教师难以兼顾,必须要检查小组长点名、签到和培训过程记录等职责的落实情况。组班教师还要到各基地蹲点半天以上。再次,要帮助学员协调或解决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最后,还要建立分组实践基地的联络平台。每小组至少推选一名学员与组班教师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训概况和突出的亮点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组的培训动态。

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记录、培训作业、学员小结等进行收集归档,先由各小组长收齐后交各自的学科导师审阅,然后由首席导师汇集审批。组班教师还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通讯员,召开结业仪式进行总结表彰,并给参训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在整个项目培训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安全是培训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训,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如遇停电、火警、学员身体不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位等情况,都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由于我县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组班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考核和培训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项目培训都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总结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生命力。培训项目总结要全面、具体、翔实,主要是亮点与特色的提炼,从需求调研分析到培训方案研制;从项目申报到指导教师选课;从培训准备到过程实施;从培训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广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与反思。

对需求调研分析的总结,重点要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真实意愿,是否将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需求纳入了培训内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长项目中,根据调研中多数老师的要求,我县把命题与试题分析、说课与试讲、有效教学设计与有效评课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主题,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长项目中,则根据多数老师的需求,把一字(英语书写)与一话(英语语音)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学员在参训期间,每天利用中午12点到1点这段时间,在导师的安排下进行半小时的书写练习和半小时的语音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促提高”的总结模式,即针对对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项活动,都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很低或者学员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要启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培训内容或计划作出调整,使培训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项目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还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项目的整体看法作出评估。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县在第一轮试点中,对个别项目过分强调精品课堂打造,忽视常规课堂研究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认为教师平常均以上常规课为主,在全员培训的项目中应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常规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师还提出,有些学科项目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备课、阅读、出题、做题等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自己先学会理解教材,先备课、会做题目,才能去上课。于是,在第二轮方案设计时,我们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作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决策、执行到反馈、总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素质这一需求。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服从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激发学员的参训兴趣和热情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个培训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能探索出以项目实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方,钟祖荣,余新.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培训中心 培训档案 管理及运用

培训中心的培训工作是培训中心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健全的培训档案,既是培训中心规范培训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培训中心对培训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培训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培训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培训中心的培训工作。

一、 培训档案的内容

培训中心培训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上级部门及培训中心有关培训的文件。如:《培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2. 培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培训课本、及相应的培训教学参考书。

3. 培训专业用书,如培训理论等教学理论书籍;培训词典、等工具书。

4. 培训中心有关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培训工作计划。培训法规包括《培训中心培训工作条例》。

5. 常年培训教学计划、学期培训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培训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登记表、考勤表、考试成绩登记表、培训班组织管理工作质量评价表、培训教学计划、试题、考卷等等。

7.培训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8.培训中心培训领导小组、培训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9.其它,如培训中心对培训场地改善和维修、培训中心设施配置、学期培训经费的开支、培训教师的待遇等。

二、 培训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培训中心在培训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培训中心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培训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迎接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们培训管理部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 按培训批次分,以2007年为例,培训中心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20多期,我们就以每一期为单元进行整理。

2. 按资料内容分,每一期培训班的档案按内容又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该期培训班基础资料,包括: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登记表、考勤表、考试成绩登记表、培训教学计划等;第二类是培训班组织管理工作质量评价表;第三类是培训班学员登记表。

3. 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培训班教学计划、培训班总结表,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 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培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教学档案管理规定一项中所要求的进行搜集、分类、整理。

三、 建立培训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培训中心培训教育是培训中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培训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 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培训中心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培训中心培训工作,以适应新的培训教学要求。

4. 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整。通常培训中心培训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 建立培训中心培训档案的意义

1. 使培训中心培训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培训中心培训工作。

2. 培训档案的建立把培训中心领导的办学思想、培训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培训中心培训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培训教师能力,也为培训中心对培训教师的考核提供了依据。

3. 有利于培训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培训教师的知识,为开展培训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 有利于促进培训中心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培训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培训中心培训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训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 运用培训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2. 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培训中心培训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培训中心培训工作的开展。

3. 要把培训中心培训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培训中心培训工作、督促培训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棒,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4.要注意培训档案的保密性,对涉及个人资料或不宜外泄的信息在运用中一定要划定使用范围,防止引起负面效应。

六、结束语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9篇

自20__年开展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以来,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和《幼儿园课程》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较好地理解与认同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儿童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能较好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但部分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理论虽然掌握得较好,但是如何把理论很好地运用于课堂实践却比较困难.譬如,如何体现儿童为主体,如何师幼互动等问题一到具体的活动中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20__学年我们将积极开展以教育科研为主题的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科研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计划实行分层培训.一层是五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培训.针对这部分新教师理论功底较好,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培训主要以如何开展教学反思为重点,积极引导他们更好地贯彻新《纲要》,更好地把握课堂环节促进师幼互动,帮助他们提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现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不断地积淀教学经验,成长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另一层是五年教龄以上(包括五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培训.考虑到他们在课堂环节的把握上,对幼儿的认识调控等方面已基本成熟.因此,资深教师的培训基点定在如何让他们由经验型教师向"全能——研究型"教师转化,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教科研的一般过程和常用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并能尝试应用于课题研究活动中,逐步形成以科研的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增强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自觉性.

二,培训形式

1,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主要以课堂教学,研究讨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主要解决观念建构问题,帮助教师系统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逐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园本培训主要以自学和实践的方式进行,引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实践建构问题.

2,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是单靠几个规定的课时培训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它还需要一个由理论到操作的实践过程,需要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进一步转变观念,同时,更要加强实践的操练,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评课,撰写反思日志,开展幼儿园课题研究等方式,积极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操作能力.

3,全员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每一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与经验,有着自己特有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所以,实施继续教育要重视教师个人成长经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需要采取全员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分层培训方式,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三,培训考核及学分认定

本次培训对教师参训考核分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两部分.

1,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参训教师平时的到课情况,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等.

2,终端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基础知识考试主要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践能力考核主要由教师所在幼儿园组织.

3,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两部分结合,作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最终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教师,记相应学分,考核成绩不合格不能取得学分.

4,培训结束,教师进修学校以镇乡(学校)为单位,按照省制订的培训教学标准,对其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价意见,汇总后,报教育局人事科,通报全市.根据诸教[20__]11号文件精神,此项工作纳入20__学年度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考核内容.

四,培训安排

准备阶段(20__年10月——20__年3月).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拟定培训计划.

2)召开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3)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报名造册,编排班级,聘请教师,准备教材资料等.

4)各园制订园本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内容和培训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报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要求在3月31日前完成)

2,实施阶段(20__年4月——20__年7月).主要工作:

1)分层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新教师培训大致安排在4月中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反思的理论与实践等.培训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讨论主题: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教学观摩和研讨,教学反思等.其中专题讨论要求人人参与,并且人人都要有成文的发言稿,讨论完毕后,归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教学反思作业,要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培训要求独立完成,完成后,由教办(幼儿园)为单位统一上交培训教师,作为培训考核的一部分内容.

资深教师培训大致安排在4月下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幼儿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等.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其中专题讨论也要求人人参与,人人都有书面材料,讨论完毕后,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集中培训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要结合培训要求和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积极撰写课题方案,该课题方案作为培训考核的 一部分内容.

2)实施园本培训.由教师所在教办(幼儿园)组织,各园要围绕本学年学习的重点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反思创新,完成集中培训时布置的反思作业,积极开展以园为本的课题研究,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3)加强对园本培训的管理.通过实施学校领导,培训教师挂联制度,定期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与指导,进一步规范与提升园本培训工作,提高园本培训质量.

4)培训考核.考核分过程考核,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三部分.过程考核,理论测试主要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践考核主要由教师所在幼儿园负责.

3,总结阶段(20__年8——9月).主要工作:

1)学分审核,认定与学分登记.

2)分类整理培训档案资料.市级培训资料由市教师进修学校整理归档.校本培训档案资料由教师任教学校建立和保管,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校本培训档案,其内容包括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名单及幼儿园相关的培训制度,培训管理办法;各类培训计划;校本培训行事历和每次校本培训记录;主讲教师或组班教师授课方案或相关材料;大组或分组讨论记录等反映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的相关材料;教师培训名册和出勤记录(或者教师参训签到簿);校本培训的考核内容,形式和结果;校本培训的总结与反馈,如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的评价等.一类是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以一人一只档案袋形式存放,其内容包括教师参加培训的记录;研讨活动时的发言稿;培训体会;参加各种培训交流活动的论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书面材料或公开课教案;专题培训的课堂笔记,自学笔记,作业(反思日志或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报告等);各类考核材料等.

总结评价,表彰先进,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

五,培训报名的有关事项

1,报名时间:20__年3月14日——3月15日

2,报名地点: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1号楼310培训处二

3,报名办法:请各单位填写好《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名册》和《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审核表》,用A4纸打印好(一式二份),并随带报名表磁盘一张,报教师进修学校俞长岩老师.

4,报名费用:每人交培训费,教材资料费130元,按教办(幼儿园)为单位一次缴清.

附件一:《诸暨市教办(幼儿园)20__学年园本培训计划书》

附件二:《诸暨市20__学年园本培训月安排表》

附件三:《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名册》

附件四:《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审核表》

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

20__,2,15

附件一:

诸暨市教办(幼儿园)20__学年园本培训计划书

一,园本培训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

二,本单位年度开展园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三,本单位年度园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四,本单位对园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教办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年月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根据本计划书,经审核开展本项目校本培训.

同意学分数:

(公章)年月日

师训干训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年月日

说明:1,本计划书及附件均一式二份,幼儿园,市教师进修学校各存一份.

2,可按此表制式另行打印,有关栏目可放宽

附件二:

诸暨市教办(幼儿园)20__学年园本培训月安排表

月份

内容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附件三:

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名册

(20__年3月)

教办(幼儿园)填表人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性别

教龄

培训类别

序号

姓名

性别

教龄

培训类别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注:1,培训对象:全市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在职幼儿教师.

2,培训类别:五年及五年以上资深教师培训;五年以下参加新教师培训.

3,本表要求用电脑打印,一式二份,一份报教师进修学校俞长岩老师,一份由教办(幼儿园)自己留存.

附件四:

诸暨市20__学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审核表

(20__年8月)

单位审核人

序号

姓名

教龄

过程考核

理论考核

实践考核

总评

学分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0篇

一、讨论的出发点:当前校本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急功近利,培训的本质被扭曲

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许多都是以红头文件形式布置到学校。但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学校往往缺乏总体规划,忽略了教师的长远发展。或者虽有方案计划,但实施过程中有随意性、随机性的倾向,难以使培训扎实推进,有序深入,无法真正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有些学校甚至仅仅为满足部分教师的功利性需求而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是为了获得晋级资格,这就扭曲了校本培训的本质。

2.纸上谈兵,培训内容与现实相脱离

校本培训兴起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了对校本培训含义的阐释,但对基层学校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关注不够,这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就需要与现行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各种制度协调一致。校本培训如何进行,还要靠校长的宏观指导。然而有的校长不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在不了解本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只凭个人意愿设定培训内容,闭门造车,根本不能发挥校本培训的功用。

3.简单狭隘,校本培训浅尝辄止

校本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要继承以往传统教研中有效的做法,也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采用新的培训方式。有的学校简单地把传统的教研活动,诸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同于校本培训的全部或主要形式,有的则狭隘地把邀请专家来校做报告看成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注重培训,但却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只关注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数、完成作业的情况,而缺乏对培训组织、培训者的评价,导致校本培训形式松散。

4.职业倦怠,教师参培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通常就无意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有的学校舍得投入,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讲座、听评课、指导教研活动。专家们认真准备、细致讲解,内容也有针对性。然而参训教师反应却并不积极,培训现场气氛沉闷,交流不畅,甚至对培训有心理上的排斥厌倦。因此,如何强化主体意识,为培训的主动与自主提供精神支撑,是校本培训中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有效培训的前提:对校本培训的准确定位

要想把校本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使之真正成为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广阔平台,就必须对校本培训有个准确的定位。

校本培训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要从学校面临的现实出发,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为学校的生存发展服务。第二层含义是“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要把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主体,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第三层含义是“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培训要研究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地说:

1.要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的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校本培训中,面对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要更侧重后者,要认识到校本培训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引领、导向和支撑作用。学校要成为“名”学校,就必须树“名”思想,塑“名”教师。只有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规划校本培训,才能真正发挥其内在的作用。2.要提高对校本培训个性化的认识。校本培训如果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校本”。每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各自不相同的教育经验和人文底蕴,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风格的形成,促进学校向名、优、特迈进。3.要明确认识校长、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责任。校长是校本培训的主要设计者,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确保校本培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师也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负全责,教师的主动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教师要把个人发展和教师群体发展、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找准发展个人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的结合点,主动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加速自身专业发展进程。4.校本培训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把校本培训单列出来,势必增加学校工作的负担,而且,校本培训离开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使培训走向工作,工作贯穿培训,把培训与学校学习、教学、教研以及其他各项主体活动结合起来,逐步使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以达到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

三、有效培训的基础:建构起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内容序列

要使培训收到实效,就要有切实的培训内容。大致说来,校本培训可以构建这样几个内容序列:

1.开列书单,构建读书序列

吴非在他的《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一文中写道:“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

读书是校本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当一个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书匠,但他不一定能身心幸福,不一定能让学生身心幸福,因为他的课堂教学可能缺失精神生命的涌动。所以,校本培训要引导教师有计划地读书,通过阅读,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去提升自身感悟美、表达美的能力,去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阅读,教师自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地汲取了“理想中人”的气质涵养。再通过课堂这一中介,将这种现实与理想合二为一的气质、修养传输给学生。所以说,阅读能帮助教师完成自我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教学生命产生质的飞跃,教育的品位就是这样形成的。

要开展好读书活动,要对教师的读书进行指导,要做好书籍资料的推介工作。如,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苏霍姆林斯基全集》《教育目的》《爱心与教育》等;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通识类教育书籍―――《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推荐学科教学类书籍,推荐教育期刊。

2.整理出学校的“问题序列”

校本培训是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难题,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要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的征集活动,并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

关于学校教育的问题―――“教育智慧如何成就学生优秀人格”“教师素质与教育公平”“潜能生的关注与培养”“对学生评价的期望激励”“学习速度研究”等。

关于个人教学的问题―――“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空间在哪里”“课堂教学中学生倦怠情绪分析”“学生迁移能力差的原因归类”等。

3.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序列”

校长的使命就是搭台,让每位教师有发展自己的机会。为了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学校可以制定“全员培训,分类要求,分层推进”的原则和策略,按照专业化的要求,采用“合格优秀名师专家”不同的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拟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只有在认清了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后,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具体状况,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培训途径等方面正确定位,精心设计,科学施培,才能加速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成长。

四、有效培训的载体:建立起培训的活动序列

校本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传播上,还要在实践的引领上下工夫。实践证明,案例研究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个典型案例包含了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的许多要素。为了激发教师案例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建立起了校本培训的活动序列。

集体备课的操作序列: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个体修正―――课堂实施―――课后反思。

个人初备: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备课,设计和编写教案。集体研讨:在组内进行说课交流,教师们共同探讨,去伪存真,矫正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合理、充实和完善。个人修正:再由教师个体结合所在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个性化与创新处理,形成优质的个人教学方案。课堂实施:备课组成员进行跟踪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摩验证。课后反思:课后再次进行反思与交流,对备课与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行改善,实现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建立起教学公开课序列: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精品课。

汇报课:由初入门的年轻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上课。展示课:根据确定的主题,由比较成熟的教师执教,为全体教师的教学研讨提供素材。示范课:由学校的名师执教,为全体教师作专业引领。精品课:由学校的特级教师、省级教坛新星、获得过省级以上优质课大赛的教师执教,重点在展示风格。

建立起教师听课序列:学习性听课―――指导性听课―――研讨性听课―――交流性听课―――检查性听课。

学习性听课: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向中老年教师学习,听取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中老年教师的课。指导性听课: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要主动听取年轻教师的课,以结对帮扶等形式给青年教师以切实的指导。研讨性听课: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安排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同学科组教师集体听课,并进行研讨。交流性听课:同学科教师或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借鉴提高。检查性听课(推门听课):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适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有重点地听取相关年级教师的课。

建立起灵活的培训形式序列:诊断反思式―――互动生成式―――课题引领式―――师徒结对式。

诊断反思式:基于“每一名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引导教师从以下几个过程进行反思:教学前反思,有效地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提高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互动生成式:一般由教学骨干主讲一个案例,教师根据案例可以随时提问,随时发表见解,相互交流切磋,进行思维碰撞。课题引领式:以各课题组活动为主线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带动教学、教研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师徒结对式培训:学校要充分利用优质师资将“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结成对子,可以让新教师从感知老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老教师的思维方法,从模仿老教师表层行为技能中领悟其深层理念,取法乎上,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工作重点,以“聚焦高效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修高效课堂模式、研修专业技能、推动读书活动等板块为主要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标

培训中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通过多种培训形式,紧贴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结合“微课 ”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及对“网络同步助学”资源的研究、整合和使用,增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业务水平。

(1)实践性知识的校本研修。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切入口,抓住师生沟通与交流、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布置与反馈、听课评课有效学习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环节,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最终达到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智慧和提高课堂教学机智的研修目标。

(2)发展性知识的校本研修。围绕师德修养、教师礼仪、人文艺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保健知识、自我发展规划、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3)研究性知识的校本研修。通过开展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帮助教师理解、接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知识和方法,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推进以好于学习、善于研究为导向的教研组文化建设。

四、培训内容

由学校统一实施组织,紧紧围绕“有效学习评价”主题,围绕“网上晒课”、名师教学、读书活动、专家讲座等板块进行专题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第一板块:以网上晒课为平台,展示“有效学习评价”。

1.“微课”技术的培训与指导。

2.培训形式:专家报告、观看实录、视频制作。原则上每位教师都要摄制一节“微课”,摄制或者研备一节“优课”。“微课”、“优课”并分别在20xx年9月1日和20xx年11月1日前上传在校园网上。

第二板块:以名师课例为抓手,辐射“有效学习评价”。

1.名师的课虽然设计迥异,风格不一,但是无一不把“有效学习评价”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观摩学习名师对学生学习多元化的有效评价,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2.培训形式:案例研究、观看实录、仿课赛课、课堂再现。

第三板块:以读书活动为契机,交流“有效学习评价”。

1.主要目的:教师读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积淀自己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内在专业底蕴,提升其专业素养,乃至整个生命价值,而不是为了呈现其身份所需的外在表征。有鉴于此,教师读书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重在切合自身需要。总体要求是:有精有略,因需制宜;眼到心到,读到实处;言意兼得,读出真效。

2. 活动形式:开设读书沙龙、撰写心得体会。各校要结合实际,遴选优质图书引导教师阅读,从中汲取营养。培训期间可以结合主题,选择相关专业书籍,要鼓励老师们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并将读书心得上传至学校校本培训“读书活动”专栏,并通过举办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畅谈读书的收获,分享彼此的经验,感悟读书的乐趣。大力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五、培训考核

(1)校本研修参与录(由学校设计)。以课例研修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方式,包括教学与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个方面。

(2)总结提升改进单(由学校设计)。教师个人填写,学校审核。包括主题活动、主要收获、效果评价等,引导教师对本学年校本研修进行实践反思与经验总结。

(3)每位教师摄制的“微课”或者“优课”上传到校园网。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2篇

(一)书法课的教学定位

书法与音乐、美术同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学科,在教材与课程的编排中,应该以二者为参考,共同推进艺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技能训练的问题,使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社会上一些培训班的教学模式又陷入重技术轻文化的机械训练中,缺乏人文内涵。书法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艺术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将技术性与艺术性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具体设置

书法课程的设置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训练,培养文字书写能力,掌握必备的书法文化常识。选修课主要是针对特长生的培养,为技能训练课,它适用于校内外活动课的设置,为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课时安排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均为每周1课时,共计2课时。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设置课程、编排教材。体现出书法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2.课程由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书法欣赏三方面构成。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书法素养的整体提高。

3.课程设置主要为必修课教学内容服务,从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两方面编排教材,同时兼顾选修课的学习。

基本教学模式

书法课以技能训练课、文化常识课、书法欣赏课三种课型为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技能训练课的教学模式

技能训练课是书法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技能训练课常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示范模仿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引领学生进行参与性练习、模仿,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教学方法:示范法观察法分析比较法纠错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整体感知一同步训练一展评反馈一课外拓展。其中,教师活动是:情境导入一展示内容一点拨归纳一示范引导一巡视指导一归纳总结一引导拓展。学生活动是:激发动机一自主探究一讨论交流一观察思考一同步训练一展评反馈一迁移运用。

1.情景导入 激发动机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导入新课,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文字游戏、对对联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J”时,以“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的形象描述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把握“J”劲挺有力的特征。

2.展示内容 自主探究

书法学习不是简单的讲解、传授,更重要的是书写方法的培养。在教师引导下,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培养探究意识,提高造型能力。如在学习字的结构中,学生通过观察例字“禹、禺、尚、高”便可发现这些字都呈“吕”字形,上面的部件小,下面的部件大,下面部件完全可以托住上面。上面部件与下面部件的主体在一个空间内,“门”内的部件不能与两竖相连,能观察到这些有助于理解结构中的虚实和中轴线的掌握,对教学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3.讨论交流 点拨归纳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交流,把自主探究到的知识点形成统一认识,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知识的要点、难点还需要老师予以点拨,提升认识的高度,例字“禹、禺、尚、高”中结构中的虚实关系和中轴线的掌握还是需要老师去点拨的。

4.示范引导 观察思考

学生对于书写的速度和力量一时难以把握,教师要把书写的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一个笔画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在展示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方法、速度和力量的变化。将抽象的难以言说的技巧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展示以实物投影的形式为最佳,亦可板书在黑板上。

(5)同步训练巡视指导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开始进行训练,教师在本环节要加强指导,在临写时要遵循“观察、临摹、反思”三个环节,养成认真观察的书写习惯。对于书写的难点老师可以对学生手把手的训练,同时要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书写姿势的纠正。

6.展评反馈 归纳总结

学生书写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掌握,能否把所学知识当堂达标,都可以通过作品练习展示出来。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之间互相点评,借此回顾所学知识,总结要点。

7.引导拓展 迁移运用

根据所学内容特点,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对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了解知识的联系,发展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科学的知识体系。如通过“连进道远述迫近这造通”的学习掌握了“辶”的书写方法、结字特点,然后练习书写“辶”偏旁的其他例字,使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说明:“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直接、更形象掌握所学知识,符合书法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方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文化知识课的教学模式

文化知识课主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文化知识的熏陶与渗透,以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促进对书法的理解。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常规教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点拨归纳法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交流展示一教师点拨一当堂检测一能力拓展。其中,教师活动是:出示目标一巡视指导一点拨释疑一检测反馈一课外拓展。学生活动是:自主学习一交流展示一合作探究一达标练习一归纳总结。

1.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教师把编写的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学生在学案指导下,掌握自学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2.互助合作 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预习中的难点讨论交流。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班同学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要丰富多样,以导游的形式介绍书法胜地或文房四宝等知识;以小品的形式合作表演书法家学书练字的经历;以小记者访谈的形式与名家对话谈艺术特点等。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3篇

三亚市藤桥中学教师岗位培训汇报材料 藤桥中学是一所乡镇完全中学,在校学生908人,教职工58人。按照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文件精神,应参加培训的教师共47人。现将我校开展教师岗位培训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作法: 1、 宣传发动,统一认识。 今年1月3日,市教师岗位培训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召开大会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了会议精神,布置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要求大家统一认识,不要把岗位培训当成负担,应该与常规教学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结合起来,用岗位培训来促进教学工作。我们按照省、市培训方案的对象要求,建立了我校的培训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库,共有47名教师需要培训。我们要求培训教师按各类学科的实际,订购了岗位培训的有关教材,人手一套;并按每人280元收缴了培训经费及时上送,确保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头。 二、 完善制度,逐步推进。 我们按照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方案,及时成立了我校教师岗位培训领导小组,由吴晔校长担任组长,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订了《藤桥中学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并根据学校的实际组建了“藤桥中学教师‘三笔字’考核小组”和“藤桥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小组”。我们还出台了《藤桥中学教师岗位培训考勤登记制度》,每次集中培训均有专人登记考勤,并及时归档。使我校的培训工作能顺利展开。 3、注重过程,突出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针对部分教师板书差的情况,我们首先进行了“三笔字”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运笔要领,书写时笔画、笔顺要正确,写出的字体要清晰、工整、匀称、美观。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师的“三笔字”书写达到了要求。下一步我校将对教师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学科基本功的培训工作。 面临的问题: 1、 经费: 我校是农村乡镇中学,学校收取的杂费除了交纳水电费外已没多少钱投入校本培训。本轮培训我校按照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向每位教师收取280元的培训经费并已全额上缴。我们理解“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方案”均提出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而且教师的“三笔字培训考核”、“学科专业基本功的培训考核”、各种档案材料的收集、学分的登记等等内容均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训教师已交了培训费,他们购买教材和参加计算机学习又花费不少,我们不好再向教师收取费用。我们建议教师进修学校返还部分经费给学校,也利于学校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否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 专业指导: 我校地处乡下,信息闭塞,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又很少。教师们非常需要各学科专业基本功的面对面指导,例如对新课改的理解,课堂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运用语言技能、结束技能、编写教案技能、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师们迫切需要的不是理论的讲解,而是课堂教学的实录。希望上级培训部门能对症下药,加强各学科的专业指导。 海南省三亚市藤桥中学 曾文忠 2003年12月10日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4篇

藤桥中学是一所乡镇完全中学,在校学生908人,教职工58人。按照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文件精神,应参加培训的教师共47人。现将我校开展教师岗位培训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作法:

1、宣传发动,统一认识。

今年1月3日,市教师岗位培训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召开大会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了会议精神,布置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要求大家统一认识,不要把岗位培训当成负担,应该与常规教学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结合起来,用岗位培训来促进教学工作。我们按照省、市培训方案的对象要求,建立了我校的培训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库,共有47名教师需要培训。我们要求培训教师按各类学科的实际,订购了岗位培训的有关教材,人手一套;并按每人280元收缴了培训经费及时上送,确保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头。

二、完善制度,逐步推进。

我们按照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方案,及时成立了我校教师岗位培训领导小组,由吴晔校长担任组长,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订了《藤桥中学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并根据学校的实际组建了“藤桥中学教师‘三笔字’考核小组”和“藤桥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小组”。我们还出台了《藤桥中学教师岗位培训考勤登记制度》,每次集中培训均有专人登记考勤,并及时归档。使我校的培训工作能顺利展开。

3、注重过程,突出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针对部分教师板书差的情况,我们首先进行了“三笔字”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运笔要领,书写时笔画、笔顺要正确,写出的字体要清晰、工整、匀称、美观。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师的“三笔字”书写达到了要求。下一步我校将对教师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学科基本功的培训工作。

面临的问题:

1、经费: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我校是农村乡镇中学,学校收取的杂费除了交纳水电费外已没多少钱投入校本培训。本轮培训我校按照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向每位教师收取280元的培训经费并已全额上缴。我们理解“省、市教师岗位培训方案”均提出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而且教师的“三笔字培训考核”、“学科专业基本功的培训考核”、各种档案材料的收集、学分的登记等等内容均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训教师已交了培训费,他们购买教材和参加计算机学习又花费不少,我们不好再向教师收取费用。我们建议教师进修学校返还部分经费给学校,也利于学校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否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专业指导:

我校地处乡下,信息闭塞,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又很少。教师们非常需要各学科专业基本功的面对面指导,例如对新课改的理解,课堂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运用语言技能、结束技能、编写教案技能、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师们迫切需要的不是理论的讲解,而是课堂教学的实录。希望上级培训部门能对症下药,加强各学科的专业指导。

教师书法培训方案范文第15篇

    一、需求调查

    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班主任平时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很少参加系统的业务培训。怎样才能使培训更贴近班主任工作实际,真正满足其需求呢?我们从班主任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以及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出发,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班主任现状与需求调查,重点调查对象为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力图全面了解各方对骨干班主任培训的期待。调查发现,大家普遍希望通过培训,能够使班主任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专业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交流平台、消解职业倦怠等目标。

    二、方案制定

    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班主任培训的文件精神,结合调研的情况,我们拟定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等项目,制定了《宜昌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方案》。为增强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方案正式以前,先向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校征求意见,组织校长和班主任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力求使培训方案成为学校和班主任认可的共同愿景,以便在培训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接着,组织培训者和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吸取先进的研修理念,同时协商专业引领相关事宜。最后,将方案提交市教育局审核,寻求教育行政部门对研修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方案规定,全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在岗研修和考核评价等三个阶段进行。

    三、专题培训

    为解决班主任工学矛盾,集中培训安排在双休日进行,共4天时间。通过听取专题报告,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新观点,接受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实现专业引领。所有专题都是经过对丰富内容的高度浓缩而形成的,主要有:教育政策法规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新理念、班主任工作理论与班级管理实务、班级活动设计与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心理咨询与辅导技巧、教育博客制作与应用、优秀班主任面对面、特色工作经验交流等。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做到教育理论先进性与班主任工作实践适切性的有机统一,同时鼓励班主任主动参与,双方开展民主平等的深度沟通与交流。针对专题所涉及的内容,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撰写相应的“反思与感悟”,从而提高班主任的理性反思能力,有效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四、在岗研修

    集中培训之后,安排在岗研修40天,主要有四项要求。一是组织读书活动。要求班主任阅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撰写读书笔记和反思感悟,形成“实践——读书——反思”的研修制度。二是开展同行交流。班主任围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成功经验进行对话和探讨,通过同伴互助解决难题,取长补短,促进专业发展。三是请求专家指导。班主任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请求专家进行临床诊断并提出建议,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改进工作。四是开展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体现班主任个人对学生工作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教育意义的体悟,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改进班主任日常工作。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它倡导了实践操作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的价值取向,是班主任进行实践反思的较好方法。

    五、网络学习

    我们要求每个参加培训的班主任都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并相互列为好友。通过撰写博客日志,将自己的班主任心得上传到网上,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增进彼此的沟通与理解。通过整理与书写博客文章,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批判反思的能力。教育日志是班主任成长的档案记录,也是同行交流和讨论的重要载体。它使班主任打破了所在学校的围墙界限,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实现班主任工作资源共享,谋求专业共同发展。经调查,参加培训的班主任,95%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成为师生以及同行之间交流的平台,从而开辟了教师发展的新通道。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宜昌市学习中心”,实施班主任远程网络培训,给班主任专业提高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六、考核评价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使班主任更好地参与研修,提高培训实效,促进专业发展。考核内容:一是对自学教材进行笔记检查和考试检测;二是对“反思与感悟”进行评选和交流;三是对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进行评奖与交流;四是检查集中培训的考勤以及与专家对话交流的情况;五是检查教育博客建设情况。考核进一步突出了培训过程中贯穿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等有效研修策略。考核合格,可以得到《宜昌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