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

相关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主体性教育; 教学相长论;

多年来,人们对于课堂上究竟该是教师的“教”占土体地位,还是学生的“学”占主体地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改由旧式教学逐步走向灵活,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唱主角,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语文知识。有些教师甚至唱的是独角戏:“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伤害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教学主体的确定

主体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具有主体精神、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体性。

那么,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系究竟该如何呢?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参与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一是“教授主体”,一是“学习主体”,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分别构成教学过程的两翼,分别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尽管学生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不能自发而就,需要教师的引发和指导,但教师的这种“教授主体”也只能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发挥效用。另外,学生的主体行为对教师具有能动作用,这一作用形成了教师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动力。

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日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不少教师认为我不讲你就不懂,其实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教师讲得过多,必然占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行的。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语感,才会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只着眼于个别“范例”的咀嚼显然是不够的。二是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做的指导太少。三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结果是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觉得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是要确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以老师的教授主体为辅”的相互关系,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的主人。

二.发展“教学相长论”,实施语文主体性教育

1.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学相长论”溯源

孔子办学主张教学相长,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一部《论语》就记载了大量师生之间互相讨论问答的情况。《论语.学而》上记载子贡请教孔子说:“穷人能不谄媚人,富人能不骄,如何?”孔子说:“这也算不错了。但不如穷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这就更好了。”子贡于是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孔子说:“赐呀!像这样,才可与你谈《诗》了。”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关系上孔子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这也正是孔子办学的成功之处。

在中国古代的最早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里,他对于教育的目的与功能的定位,原本就十分注重学生在智、仁、勇等诸种基本素质上的提高,以求使他们达到“君子儒”的水平。

2.如何实施语文主体性教育

(1)教师要摆正姿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着知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及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同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动作、语言风格、气质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当然学生也以自己的认识、态度和情绪影响着教师。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动力,其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过去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而激发了教师的自豪感,但同时也滋生了“教师吃亏论”。其实,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活动中“无亏可吃”,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从中照见了自己,进而也从学生身上汲取了营养,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旦师生之间在认知、情感及价值取向方面有了冲突,教师一方居高临下,凌驾于课堂之上,其教学过程虽在进行但其效率却不高,更不能奢谈什么师生共同成长了。

(2)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联系,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交往场所,师生的交往伴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二者都是交往主体。二者主体交往是目的型的,其交往的信息内容、交往的媒体、交往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场景,不仅受师生身心特点制约,而且受教学目的制约。教学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体现,反映着社会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二者主体交往也应该是民主型的,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交往参与者,需要自立自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如果双方有一方过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强调自己的自由发展,而置社会制约、集体影响、他人利益不顾,都将导致交往的解体。传统教学论忽视学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甚至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正常交往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而加以扼制,而实际上它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更具相容性、可接受性,更易积淀和内化。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教学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目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潜能。

总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二者主体”之间的正向、互动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质则足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培育其为现代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3)学生要有意识地主动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学生不单是要适应课堂教学的场景,适应教师和同学,适应班集体,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独具个性的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影响教师和同学,改变班级学习风气,完善班集体的学习规范,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改造、提升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这种作为才能称得上是“主体”。其次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既定目标的有意识的智力活动,要求学生对学习本身和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有明确的认识,这包括:已有的知识水平、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已养成的学习习惯与实际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优势与劣势如何等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情商水平;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为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前提的。

总之,只有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来组织,学生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回顾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相长论”不仅仅在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它重要的作用,更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叱咤风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发扬这一理论,切实施行语义主体性教育,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顾明远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力作为资源禀赋,必须要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才最终能够被市场认可。因此,未来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须要从承担社会分工的角度,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精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实践性复合人才。管理类学科主要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具体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以掌握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高生产力的。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中,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下辖15个二级学科。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未来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岗位。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也是制约校企有效对接,高校人才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核心部门,其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理论知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新人是很难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与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实践教育不仅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及其实现自我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也应看到,当今的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种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发展个体,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主体,它具备与汽车、旅游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具备的产业发展特征,其中教育产业链的形成,要求学校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安排和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诉求更要求高等学校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协同发展,谋求实现最大目标。在高等学校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而在三者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诸多方面也都关注并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及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和改革。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的《牛津词典》,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后来利益相关者逐渐开始被经济学者运用于企业与战略管理等相关领域。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此后弗里曼等管理学家相继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都可以被归结为利益相关者。当然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伴随其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国内外研究日益丰满,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认为学校成长的关键是必要的内外部合作,高校须转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教育推动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产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围绕学生与学校组织存在的教师、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传媒、社区等个人与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尤其是高校的实践教育中更离不开与组织内外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从3个属性方面利用多维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层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由高到低进行赋值评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关者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也是最权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属性特征;其次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称重要相关者;最后是潜在利益相关者也称边缘相关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中,其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相关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预期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潜在相关者,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媒体等。

四、结论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市场

数字艺术教育体现在数字、艺术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数字指的是数码技术。现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臻成熟,因而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掘个人的潜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顺应时代开拓和发展数字艺术教育,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数字艺术设计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国内一些院校师资队伍中,最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又拥有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老师。

目前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很多,过多考虑使用器材、软件的能力,缺少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视赏析、影视剪辑、音乐剪辑课程,去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数码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动画学院图形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鉴北美的教学体制,把教学体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技术手段型,以软件、硬件为侧重点来教学的模式;其次是原创内容型,以培养创意为主的教学模式;最顶层的是人文关怀型,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可用性研究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还停留在底层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培养为主,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的阶段。

3.理论研究领域空白

数字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8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

4.轻视设计创意,注重技术操作

当前数字设计教育习惯以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来评价水平高低,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数字设计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曲建方教授认为,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技术只是种手段,艺术创造力才是核心。

二、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基础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

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美国的大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教师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

3.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

目前国内数码设计类公司在招收人才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难以沟通,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理解艺术。有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高校等相关教学机构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太差,专业设置和调整尚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的学科分割严重,对数字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起点不够。

4.建立院校高端师资资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软件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融合了计算机和艺术两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另外,还依靠与国际数字媒体业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并定期聘请国际业界专家执教。

北京大学为教学配备最有效的师资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学力量,以培养实用高级专才为目的。

5.定期举办全国性高校数字设计教学论坛或会议

对当前数字媒体教学及影视动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讨。深入领会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围绕数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国内外数码艺术教育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数码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

6.许多专家提出数字教育与市场中的企业建立联系

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新鲜创作理念。院校和企业探讨的问题是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与市场的接轨。参与院校教学的企业人员要保证课程质量、时间安排;企业与学生之间要将宝贵的经验倾囊而授;安排好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等。

结语

如今信息时代是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视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将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艺术将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数字内容和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数字艺术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主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数字艺术教育,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军.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国际设计教育大会ICSID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榜样教育榜样学习榜样精神

一、榜样教育问题的背景

榜样可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等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榜样教育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但现今的榜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榜样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1.榜样确立的逻辑错位及形象选择的丰富度、层次感不足

学校德育中,榜样的确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影响、社会的道德认同与推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政治力量的影响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社会的道德认同与推崇,往往成为学校判断和确立榜样形象的主要标准,然后再通过教材或教师等途径呈现给学生。这种判定与确立,多源于确立者的主观意志,属于由外至内的逻辑,即期望通过外在的呈现使学生产生内部的变化。这种逻辑有其合理之处,但对学生个体的认同和需求往往考虑不足。虽然近年来已注意尽量贴近生活,但在榜样的选择上,大多仍是从特定的人群中选出,有特定的道德和职业特征,一般是获得成功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年人,以革命先烈、领袖、著名人物或时代性榜样人物等伟人化形象为主,多为被抽象化和概念化了的典型形象,形象的丰富度与层次感比较缺乏,使得学生感觉被动,并产生距离感,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2.榜样事迹内涵挖掘不足及教育方法手段的形式化

我国的榜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一般为思想品德课堂讲授、举办报告会和主题活动、课外参观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多样,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从总体上讲,对榜样事迹内涵的挖掘仍然不足,许多榜样教育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表述和说教式的口号发动。甚至有些榜样学习的道德实践,也往往局限于在某一天去植树、清除垃圾、慰问老人或为希望学校捐款等,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主体内化时,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在取得学生主体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的活动会被学生嘲笑排斥,无法对学生主体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榜样教育的功利化及榜样学习的虚假化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榜样教育方法手段趋于形式化的内在原因之一。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体制和实用主义浪潮,以及榜样教育的激励价值运用不当,使榜样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学生主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就学校等实施主体而言,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榜样教育藉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呈现出比较普遍的为应付检查或累积功绩而形式化教育的现象。在对榜样学习效果的评价上,也多注重的是对学生外在行为的量化评判,甚至出现造假的现象。就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而言,在主动或被动地学习榜样时,也不乏仅为了个人的道德事迹被记录或受益而虚假作态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一些真正以榜样精神为出发点实施道德行为的学生的嘲笑与排斥,影响到整个学生群体学习道德榜样的良好氛围。再者,我国的道德榜样所代表的往往是集体主义道德观,体现着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一些学生由于在榜样教育活动的短暂或形式化过程中得不到真正的认同和体悟,难以实现向长期本质性道德情感的转化。他们或者出于自身道德迷茫状态所带来的被动认同,或者是为了让自己不脱离主流文化,通常会选择对主流文化价值的虚假认同,形成一种在活动中有行为参与但无心理介入的虚假道德现象,形成了榜样学习的虚假化,而这种虚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榜样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造成恶性循环。

4.明星偶像趋于主流及传统榜样教育的边缘化

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在自我认识和自我确认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惑和矛盾,在心理困惑和矛盾中,他们会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但由于以上所分析的榜样教育的方法手段形式化、榜样教育的功利化等原因,传统的榜样教育并不能有效实现这一心理转移。而当今各类媒体所展现的明星偶像,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时代感很强,所报道事迹多为短期内发生的事情,带着一种强烈的贴近感。学生在这种“准社会交往”中得到了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自然会将这些明星人物在媒体中介中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最终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心理认同就上升至偶像崇拜。我们的传统榜样教育,与学生的明星偶像崇拜并存,却很少重叠,结果传统的榜样教育由中心主流逐渐趋于边缘化,而明星偶像则逐渐趋于主流。

5.传统的榜样精神与生命价值的相悖

我国榜样事迹的选择往往为“有病不看”、“不回家过节”、“不顾家人”、“死后出名”等,所宣传的道德品质主要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爱岗敬业和牺牲精神等,突出宣传个人的献身精神,这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榜样精神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下尤其如此。但在现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的现实中,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传统的榜样精神和价值观的宣传措辞或主题,与当前流行的生命价值理论出现相悖,甚至被误解为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蔑视,必须加以修正改变。否则,将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心理认同,即凡是榜样都会视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及自身的健康于不顾,都是有伤不治有病不医,大多都以残缺的或不健康的身体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也只有这样去做,才是光荣的和道德高尚的。这种错误的心理认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三、为榜样教育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1.采取“由内至外”的榜样确立逻辑

榜样教育是通过外部所呈现榜样的激励作用来实现对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唤醒、调整、矫正的一种教育方法,我国学校德育榜样的确立标准似乎符合这一教育原理。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是道德形成的内因,学生的道德内化及付诸道德行动才是德育的真正目的。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的呈现,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认同和内在选择,其对个体的唤醒、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达成。因此,应将学生主体的真正内在所需作为出发点,多搜集学生的信息,征求学生的意见,或者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榜样,采取“由内而外”的逻辑进行榜样的判定和确立。

2.榜样形象选择立体化、多样化、多层次

榜样形象应该如何选择?首先,在现代社会急剧多变与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学生要不断进行价值观的选择和构建,需要榜样形象的立体性和多样性。其次,学生个体接受榜样影响的深浅程度,往往受自身年龄特征、生活境遇、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层次等影响,需要榜样群体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第三,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处在从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榜样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认同;在同一阶段中的不同个体,由于身心及生活环境的差异等,对榜样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默认和行为体现,也需要榜样的多样化和层次性。因此,在选择榜样形象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从“由内到外”的逻辑出发,从不同年龄层、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性格类型等方面选取榜样,做到立体化、多样化、多层次。

3.建立以践行为主的多样化教育手段,深度挖掘榜样内涵

对榜样进行内涵挖掘,不仅仅要了解榜样的思想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切身的实践。只有学生在自身的行动中达到个体心理与外在行为的相互作用和整合统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道德行动,榜样学习才会真正具有教育性的品格,才会真正实现长期的本质性的道德发展的可能。因此,践行是学生满足自己的道德需求,在行动中自我认知、自我领悟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道德榜样学习的基础和最终目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榜样教育中的各类活动都只是一个活动载体,这些活动实效性如何,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是否以道德动机为依托,是否有道德情感的充分投人,是否有行为的自觉性,否则榜样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即使有效果也是短期场景性的。表面化的行为判断,必然带来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所以,榜样教育的开展,应以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为基点,将教育形式丰富化和实质化,超越形象上的教育发动,深度挖掘榜样的内涵,建立以践行为主的多样化教育手段,让学生主体以个人的道德提升为目的,从生活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体悟,把榜样教育抓出实效。

4.正确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减少榜样教育和学习的功利化因素

“榜样的激励价值主要来自榜样的与榜样所内含的特质相联系的两个重要特征:功利意义与崇高性。”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正确运用其激励价值,不能让功利主义影响教育的效果,更不能以功利主义作为出发点或成为榜样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为此,实施主体和学习主体都要端正对榜样教育的道德意识,实施主体尤其要端正教育目的,要以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的道德提升为基本目标,在教育形式、评价标准和群体认同等方面给予引导,引领榜样教育走上正常轨道。在学生的学习虚假化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引导,让学生自身道德成长成为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而不是外部规范、奖励或者虚假认同。

5.实施“偶像一榜样”教育,寻求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

学生的偶像崇拜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外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宜一概视为坏现象,更不能简单地加以压制,而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争取达到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以有效的进行道德教育。有学者提出建立“偶像—榜样”教育,并对此类教育的特点内涵、心理机制、指导原则和特殊性等一一进行了分析,力图解答许久以来关于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相冲突的难题,也提供了实施的具体方法。这一提议近年已开始实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土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必须构建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机制。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不考虑社会文化消极面的负面影响和抵消作用,仅就课堂教学本身而言,制约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除了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我讲你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教学陷入“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泥潭,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因此,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机制,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他要求高校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对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提高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既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理论课,是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理论课。我们开设这些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增强全面理解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要使这门课的政治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这门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但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及其作用的评价总体比较低,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个高校和政治理论课教师付出了长期的艰巨努力,教学改革年年搞,年年成效不大,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没有真正触及现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仅就课堂教学本身而言,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使政治理论课变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佳方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注人大量的人文知识的内容,实现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生动性。政治性并不排斥人文性和知识性,相反,只有用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理论去通俗化地阐述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国家道路的选择等问题,才会使大学生在理性自觉的层次上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所谓思想实际,一部分是学生个人的思想问题,另一部分是学生所关心的党和国家的现实问题。只有解决学生这两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说服力和针对性,使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那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往往是一些知识比较渊博的老师,渊博的学识使他们能够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使政治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旁征博引,不但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和价值观念,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的视野。因此,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二)

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可以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而且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质,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提高理论水平,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使我开辟了视野,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更宽的知识基础。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革命先辈那里受到极大的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历史责任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和历史功绩,可以看到历史的连续性,增强对党的了解和信任,明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励同学们更加珍惜今天,刻苦学习。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和专门家。他们必须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必须能够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流畅的阅读、思考和表达,必须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还应该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应该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

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人文社会科学在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把王程技术问题同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有把工程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综合考虑的能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许多工程问题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文化、伦理、心理、环境等问题。因而,一个现代王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能力处理工程本身的问题,而且还应有把工程问题同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对工程系列大学生教的育培养目标,应将技术工作者变为技术人文主义者,使他们有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责任心,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把工程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生态的、心理的、以至于伦理的综合思考的能力。

(三)

改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构建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机制,要在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政治理论课教学“单打一”,“一头热”的局面,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其成为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课程,提高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课的特殊重要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政治理论课既是知识性的课程,更是政治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个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营造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良好氛围。主要是加大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配套投入,购进一批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音像资料、人文音像资料,改善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学习条件和备课条件。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广泛、深入了解和掌握理论前沿,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为我所用,并及时地将这些理论成果融人的教学体系中,使教学紧扣时代主题,具有时代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有渊博的学识的教师。教师要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角色,就必须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用耐心和爱心感染学生。这就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课程的教学研究,立足于使这门课的政治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搞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说服力和阐释力。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识论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论。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他认为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应与主体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智慧与知识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皮亚杰还认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动作的一般协调结构及其内化的产物,是随着主体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建构发展的。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不是终极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会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及其认知手段的不断提高而被超越和取代,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个过程是建构不断更新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在实践和学习中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中介,学生处于被传授、灌输知识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者,这与建构主义理论相悖。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认知是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实践和再学习过程中主动改造和重建原有经验,构建新的知识建构,而新的知识建构则在新一轮的认知过程中变更为新的学习基础,知识建构呈动态的阶梯状上升。以建构主义为教育指导思想,应当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建构主义指导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改原则

把建构主义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应当遵循自主、真实、基础、全局、灵活等原则。自主学习是构建主义教育观提倡的方式,即鼓励学生对整个问题或任务拥有自主支配权。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设置固定的学习目标,而这个学习目标通常很难被学生接受,学生们只关心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课程考试,而不关心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精要,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重新建构,这样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订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不符合。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其对问题和任务的自,教师可以同学生通过讨论获取、优选具体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感觉到其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感觉确定的问题是他们本人的问题,从而对学习任务产生足够的兴趣。真实性是建构主义教育观中对教育环境的要求,即为教学提供贴切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等真实情境和学习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真实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依赖于问题表面特征,将所学的知识更有效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课堂教学中使用贴近生产实际、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知识的意义所在。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贴近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复杂实例放入课堂讨论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明白学习、认知过程的现实意义。

建构主义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具备必需的得基础知识后,才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实现新知识建构。教学的本质并非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互动,共同构建、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然而针对不同的认知对象,应有区别地分析他们已经具备什么样的基础,还有哪些基础知识不具备。同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言,因为其基础知识的差异而必须区别对待。“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工程本科四年级专业限选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沉积岩石学”等相关课程并具备此类基础,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之后,适当地补充欠缺的基础知识,如有机地球化学、生油理论等,使其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达到能够独立思考、讨论现实问题,并进行认知体系的自我建构,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学习任务的制订应当具有全局观念。“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当首先将该课程的整体框架介绍给学生,保证学生明确具体学习任务和整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每个具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当和学生讨论总结,明确该学习活动在复杂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理解各学科间的基本结构和联系。没有哪种教学方法可以放之四海,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懂得灵活施教。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当寻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学生中心取向和教师中心取向可以交叉、混合使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中的认知对象包括概念知识体系、复杂问题实践和行业规范内容等,三者性质差异较大,需采取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设计

根据煤炭院校特征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要精简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地质专业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非主干课程,其课时量为32课时,远远低于石油类院校,因此必须在遵循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稳定的条件下将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删减和融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基本内容包括了油气藏基本特征、油气藏形成理论、油气分布规律、油气田地质勘探4部分内容,其中前3部分内容为原理的讨论,第4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由于课时量有限,将第4部分内容删减掉,而在具体原理介绍中加入勘探实例分析。另外,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背景,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新组构。比如,在油气藏形成理论的讲授中,应当对比“煤地质学”中煤演化生烃过程进行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煤演化和油气演化的异同;而在油气田分布规律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与“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盆地分析”相关内容的类比;在油气藏基本特征中,有关油田水特征的内容与“水文地质学”内容进行对比授课。强调学科知识系统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知识衔接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各章节间联系紧密,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重视知识系统化。例如,油气生成理论授课中,首先介绍传统生成理论的模式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其间可以对比学生在“煤地质学”等专业课程中掌握的煤演化过程,对比两者存在的差异和相似处,掌握沉积有机质向煤、石油、天然气转化的异同点;再分析不同油气生成理论在勘探历程中的应用和地位,找出传统油气生成理论如何指导油气田勘探,而未成熟-低成熟油、煤成油和天然气生成等理论与传统油气生成理论的区别,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最后介绍现在油气生成理论的完整模式,使学生能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内容,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实验、实践并举,培养综合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认知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我国部分油田在勘探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纳入课堂讨论内容中,给出问题发生前的所有地质参数供学生分析,讨论方案确定后将解决问题后新获取的地质参数作为验证数据进行二次讨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内容,发现问题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完成认知结构的更新发展。另外,积极利用我校已经具备的开放实验室制度。我校与石油相关的实验室有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心地质实验室等,拥有大量常规地质仪器和大型地质仪器,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免费申请不同仪器的开放实验。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课时较少,应当引导学生在开放实验课题中选择石油、天然气相关实验进行练习。例如:在烃源岩质量分析过程时,鼓励参与烃源岩TOC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o测定、干酪根类型识别等实验;在油源对比课程教学时,鼓励参与源岩抽提物和原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在储层特征识别时,要充分利用大型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进行观察;在油气运移授课时,鼓励利用不同精度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岩石中裂缝组构,鼓励利用热台-荧光显微镜观察油气包裹体各项参数;在油气藏类型授课中,鼓励学生参与大型地震解释软件的使用,进而识别大型油气藏的类型。

在实验、实践环节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多解性,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存在多种观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针对不同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习内容的难度设为中等,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础评价方法为主,涉及油田水特征、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气成藏静态要素组成及评价方法、油气演化模式和过程、油气运聚原理、圈闭形成及油气藏类型、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主要的油气田勘探方法概况等,其间穿插一些实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顺序也大致如上述,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课程开始前,应当让学生了解整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而在各章节开始时应明确该章节所处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对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内容的学习,应当提倡区别对待知识差异。对于油气演化过程、油气运聚原理、圈闭的形成和有效性等基本理论框架,可以启发学生找出差异,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而在具体的实验、实践环节,鼓励他们主动去寻找问题症结所在,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相互协作精神。明确教学目标,调查学生已具备的基础,找准适当的学习切入点。教学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联系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找出与该教学单元相关的切入点。比如,在讲解油气生成理论时,应当用到构造沉降、煤岩热演化模式等相关知识;而在讲解油气藏特征时,会用到构造地质学中断裂系统、穹隆、褶皱以及沉积岩石学中的多种沉积相类型等相关知识。这些相关内容都可以作为新内容的引子和切入点,进而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果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们欠缺必要的基础知识结构时,应当先补充基础知识,然后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杜绝学生因基础不足而丧失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发生。设置真实教学情境,引出研究问题。人们通常对于具体的、可闻可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容易快速进入正题,而对于抽象的事物则相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接触到的唯一含“油味”课程,所见所闻较少,面对初次涉及的抽象课程,学生们往往兴趣不大。

这种情况下,应当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目光,除了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之外,应结合国内外能源局势及油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规划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他们认清能源形势;在不同授课部分,结合油气田勘探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开设讨论、习题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自觉回顾先前的知识内容,讨论课一般占总课程的1/3。这些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提高学生们学习油气地质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意境。通过学习,消除矛盾,实现新、旧知识系统的改进和更替。学习的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吸收和对旧知识系统的改进重组两个方面。学生们对地下水、构造地质、沉积学、盆地结构等基础知识方面均有零碎的旧知识系统,而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学习和反复揣摩中这些旧知识得到不断的应用,通过对油气藏生、储、盖理论的学习,可以将这些知识碎片完全吸收、消化并对其系统化,进而完成认知系统的意义建构。组织实践教学,培养基本技能和能力。“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多种实践活动是帮助消化知识、构建认知系统的有效手段,这项活动不能被课堂授课所代替。例如,储层类型的识别、盖层封盖能力的鉴定、生油岩演化程度的判断、生储盖组合的判断等等,都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进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认知系统的更新和重构。然而,这项工作在煤炭类院校常常被忽略,建议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而同学们也可通过选修相关的开放实验课题来完成部分实践课程。完善建构主义教学测评体系。教学测评应分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

对于教师的测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从权威授课者转变为学生认知的合作者或辅导者;②是否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解性;③有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实践活动进行独立探索或者协作完成学习内容;④是否给学生提供了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供学生分析、研究;⑤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出发,进行引导。另外,对于学生的测评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不应以学生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当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程度、协作中的贡献大小、意义建构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测评内容应当包括:①学生是否积极地进行认知结构的重建和理解;②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师、同学的协作,解决真实问题;③学生是否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管理学习任务。通过同学和教师反馈的信息,学生们能够真实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协作、认知结构自我构建中来,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们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将建构主义思想运用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学中去,遵守自主学习、真实性、基础性、全局性和灵活性等原则,因地制宜地将授课、讨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预期在教学上取得以下成果:教师的基础知识授课,可使同学们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评价方法。复杂问题的课堂讨论,增加大量的自主学习机会,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回顾已有的基础知识,自学相关未知领域知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课堂讨论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分析油气田勘探开发中遇到的真实、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开放实验和实验课的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如何利用实验去解决实际问题。整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白整个学习内容为一有机结合体,各部分内容皆有衔接和相互作用,同时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存在大量联系,在不断碰撞、思考、实践、更新认知中完成新知识系统的自我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如何自我学习。#p#分页标题#e#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第二条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均由静海县教育学会统一组织实施。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须提前制定相关活动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部级、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要依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前制定县级评选推荐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或由教育学会委托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四条 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部级、市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1.转发文件。转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文件。

2.个人申请。有意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教师,根据转发的文件要求,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的论文,由学校进行登记。

3.乡镇校审核推荐。乡镇校组织人员对教师作品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并按推荐指标要求(第五条)择优推荐。将教师原创性论文登记造册,向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进行推荐,并提供推荐名册。

4.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评选推荐上报。县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择优推荐。

县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程序。

1.全面发动。各单位要把优秀论文评选当作一次教师交流反思自身教学经验、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项校本研究活动,宣传发动到每一位教师、教育干部。

2.基层推荐。各单位根据每年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初评,根据相关要求及推荐指标择优确定上报论文名单,在本单位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参评。

3.组织评选。由学会秘书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论文分类分组、统一编号、清除论文作者个人信息、论文审核等;聘任评委,原则上评委由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担任;组织评委培训活动;各组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价赋分;秘书处安排相关人员对论文及各组评分情况进行复审;根据论文成绩分类统计排序,按奖级设定比例和成绩一次性确定获奖名单及等级。

4.评选结果。评选结束后,通过《静海县教育科研简报》公布,并供各单位存档备查。公布后,向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第五条 推荐指标。原则上各单位推荐论文篇数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0%。

第六条 论文要求。

各单位推荐的县级论文要符合以下要求:

2.报刊杂志未公开发表的。

3.如实填写《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

4.每篇参评论文打印2份,同时提供电子稿。论文正文格式

各单位推荐的部级、市级论文要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第六条 奖项设定。县级获奖论文总数控制在推荐总数的60%左右。评选结果按1:3:6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部级、市级论文推荐比例,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七条 评选纪律。评审人员和评审工作人员在受理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应客观公正,秉公办事,严格把关;评选实行回避制度,凡申报参加评选或有亲属参加评选的,不能担任评委。评委成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坚持原则,执行评选规定。对工作不认真或有营私舞弊行为的评委成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评委资格的处分。论文作者需作出“个人诚信承诺”,保证所写是原创,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审查,并对论文原创的真实性出具审查意见。严禁弄虚作假,对抄袭他人文章和冒名顶替者,取消参评资格并记入学术诚信违纪档案。

第八条 县级论文评选活动不收取参评费,相关经费由县教育学会和县教科室承担;部级、市级论文评选活动,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县教育学会负责解释。

静海县教育局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第二条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均由静海县教育学会统一组织实施。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须提前制定相关活动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部级、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要依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前制定县级评选推荐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或由教育学会委托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四条 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部级、市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1.转发文件。转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文件。

2.个人申请。有意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教师,根据转发的文件要求,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的论文,由学校进行登记。

3.乡镇校审核推荐。乡镇校组织人员对教师作品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并按推荐指标要求(第五条)择优推荐。将教师原创性论文登记造册,向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进行推荐,并提供推荐名册。

4.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评选推荐上报。县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择优推荐。

县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程序。

1.全面发动。各单位要把优秀论文评选当作一次教师交流反思自身教学经验、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项校本研究活动,宣传发动到每一位教师、教育干部。

2.基层推荐。各单位根据每年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初评,根据相关要求及推荐指标择优确定上报论文名单,在本单位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参评。

3.组织评选。由学会秘书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论文分类分组、统一编号、清除论文作者个人信息、论文审核等;聘任评委,原则上评委由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担任;组织评委培训活动;各组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价赋分;秘书处安排相关人员对论文及各组评分情况进行复审;根据论文成绩分类统计排序,按奖级设定比例和成绩一次性确定获奖名单及等级。

4.评选结果。评选结束后,通过《静海县教育科研简报》公布,并供各单位存档备查。公布后,向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第五条 推荐指标。原则上各单位推荐论文篇数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0%。

第六条 论文要求。

各单位推荐的县级论文要符合以下要求:

2.报刊杂志未公开发表的。

3.如实填写《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

4.每篇参评论文打印2份,同时提供电子稿。论文正文格式

各单位推荐的部级、市级论文要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第六条 奖项设定。县级获奖论文总数控制在推荐总数的60%左右。评选结果按1:3:6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部级、市级论文推荐比例,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七条 评选纪律。评审人员和评审工作人员在受理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应客观公正,秉公办事,严格把关;评选实行回避制度,凡申报参加评选或有亲属参加评选的,不能担任评委。评委成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坚持原则,执行评选规定。对工作不认真或有营私舞弊行为的评委成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评委资格的处分。论文作者需作出“个人诚信承诺”,保证所写是原创,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审查,并对论文原创的真实性出具审查意见。严禁弄虚作假,对抄袭他人文章和冒名顶替者,取消参评资格并记入学术诚信违纪档案。

第八条 县级论文评选活动不收取参评费,相关经费由县教育学会和县教科室承担;部级、市级论文评选活动,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县教育学会负责解释。

静海县教育局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性数据分析

最早的“循证教育学”概念在1996年被提出,在当时循证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是:教师基于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而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教育研究者则注重对教育知识的研究而缺乏教育实践,循证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可能。针对循证教育学的概念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释,但学者们都一致认同循证教育学是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沟通的基础理论。在笔者看来,尽管论证的角度不同,但无疑循证教育学立足于科学的论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很好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相结合,将受教育者、教育评价者乃至整个教育研究领域相结合。

(一)循证教育学数据分析构成要素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具体的要素构成上,需要采取定性分析,形成基本的数据模型,并以此为证据开展深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认识,是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的。教育研究是在教育工作中发现教育的规律,通过归纳、总结和提炼得出的系统化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在教育对象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不同阶段、层次的特征,因此教育理论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普适性,也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可能产生的脱节埋下伏笔。教育实践是在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基础上产生的,是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本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形式,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搭建一个可以沟通交流、融合的新平台。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阐释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因果关系。如果以循证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则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证据来源和证据分析。教育理论相对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教育理论反映着教育的规律性,是既定的已经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的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证据来源变性更大。我们不妨以文献检索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数量情况来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线性数据表象,统计情况见表1。分析2015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文献检索数量及应用数量,可以发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证据来源的差异性———教育理论关键词检索次数和教育实践的检索次数差距最为明显,可见教育实践的证据来源较为丰富,而相对于研究文献的数量形成来说,教育理论内容的文献具有相对多的数量。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在2015年有136篇,涉及的学科领域有18个,说明文献检索方面的证据来源还是较为丰富的。按照表1推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具备学科交叉性和互惠性。对于循证教育学的研究情况,我们按照文献检索及关键词检索统计了2002年至今近13年的论文篇数,并绘制了图1。由图1可知,2002—2015年,循证教育学相关的文献检索数量共有45篇,而2010—2015年以其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数量仅有7篇,可以看到循证教育学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的。单从文献的检索状况来看,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据来源是不足的,亟待丰富。从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来看,从脱离走向融合需要一定的现实依据。研究者应该通过教育经验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提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关度。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离

教育理论是教育研究者对教育过程研究得出的结论,但这样的研究会因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影响而存在局限性,理论的研究可以超前或者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脱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二是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理论存在着排斥的现象。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表现

教育理论分为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只有在教育实践检验中才能够确定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发展的作用。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矛盾,两者既相互依存又各有发展轨迹,按照各自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理论不能满足发展中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落后于实践。过程教育哲学反对机械的、僵化的教育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和内在相连的有机整体[1]。教育理论本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基础教育理论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框架,成为教育学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应用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知识,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学术界一般偏重于对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对教育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应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研究者将教育理论神秘化、高深化的现象,使教育理论成为高不可攀的东西,艰涩难懂的理论讲解使教育应用者很难读懂,更难运用这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了[2]。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还表现在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多彩的实践。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单单依靠普适的教育理论将很难适应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发展与循证才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达成融合的关键。2.教育实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排斥教育理论的现象。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离的现象不仅仅由于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还在于教育实践固有的惯性及利益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排斥教育理论。例如:很多老教师在教学中将会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对变化的教育环境视而不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育中经验主义是割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行业中存在着研究者与实践者分离成两个阵营的现象,也是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相排斥的表现。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而人是一种可能的、开放的、成长中的复杂性存在[3]。教育实践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教育理论,却将理论研究的任务转交给专门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从而导致不能在现实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分离现象在教学中就使得教育实践往往忽视甚至排斥教育理论的应用。但多层次、多序列的教育理论必定具有多样的功能、内容和形式,既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观念的指导,又可为他们提供可操作的程序规则[4]。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原因

笔者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脱离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1.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专业化的教育理论研究使教育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绝不完美。那些后时代的高深教育理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而束之高阁,其结果只能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理论的探索和发展推动着经济技术的革新,人们膜拜于理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也固定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将理论凌驾于实践之上,盲动抑或盲从于理论的教条应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均衡也是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相互统一的关键原因所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相机抉择,因此教育理论的研究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侧重,在兼顾应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教育理论的后续延伸,要系统化、科学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2.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理论的重视不够。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是针对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十分重要,但是经验主义的错误认识也时常在教育实践者身上出现,对经验的过分依赖就会导致一些教育实践者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单凭教育的经验进行实践,割裂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研究者本身就是被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5]。另外,由于教育实践者自身素质、能力的不同,导致其不理解教育理论的实际内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片面地运用教育理论,甚至错误地运用教育理论,导致教育理论达成的效果欠佳。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来源的基础,不论是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是实践者,他们所有关注、研究和探索的领域都是教育的过程,然而脱离实践过程的教育研究都是“缘木求鱼”、不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教育实践过程的观察、对教育现象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仅仅在图书馆中进行以往学者著作的拜读或者纯文本的探索而罔顾现实,往往会偏离理论研究的方向,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6]。而循证教育学就是利用客观证据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搭建桥梁,倾向于实证分析的循证教育学把理论研究者从书本中拉到教育第一线来,进行教育实践领域的探究。“循证教育”旨在使教育者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谋求专业智慧与实践证据之间的融合,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跨学科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上[7]。

(一)以教育理论为基础提炼出实践应用理论

循征教育学研究是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活动探索科学的证据,通过证据为理论提供支撑,并以构建的理论来指引实践,真正达到教育理论从实践中来,进而指导实践的效果[8]。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一般被看作是教育理论的两个分支,而通过提炼与总结将基础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将教育现象纳入教育研究之中发展出实践应用理论,这就成为循证教育学搭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第一步。在循证教育学的视域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运用循证教育学方法使研究者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实践,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认真把握,教育研究者才能真正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于应用的教育理论。二是使教育实践者回归到教育过程的研究中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两层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不完全是同一批人,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很难真实把握教育实践的变化,教育理论超前或滞后于教育实践。循证教育学理念就是将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融合,教育理论应用者通过现实教育活动提炼适合现代教育的应用理论。循证教育学就是需要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实现教育的评价与反馈,这关系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融合和促进的程度。因此,按照循证教育学理念,一种教育理论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该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所达成效果的好坏。

(二)以价值认知整合的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升华

循证教育学主要致力于改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两层皮”现象,真正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促进现代化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在真实、可靠的多元证据基础上,依照实际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践的循证教育思维,较之以往教育学中的应用理论真正缩短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9]。基于循证教育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统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研究者实事求是地按照循证教育学的研究程序进行教育理论的证据分析。根据循征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中的证据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要求分类中的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进行充分沟通,就教育理论的应用以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证据进行合理的判断,达成共识,然后教师再依据证据进行教学调整。在循证教育学中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受教育者的日常表现,而是对受教育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外在环境以及心理、生理变化等进行分析取证,通过全面的证据调研进行总结提炼。其次,要有全局观。循证教育学的研究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配合,不仅包括教务部门,学校学术发展的科研部门,甚至学校的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都需要参与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循证当中[10]。最后,在循证教育学的应用中更要平衡好研究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及实践者之间的关系[11]。通过循证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让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融合点;同时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协调方法,达成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态势,为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指引方向,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引导教育理论关注教育实践。实践者作为教育理论的直接应用者,只有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自己的职业潜能,才能更好地依据证据来改良并发展出更加适合教育教学实践的新的教育理论[12]。

四、结论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2年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研究高频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不同的特点,分析热点的形成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热点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词频统计法与共词聚类分析法。词频统计法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法。共词聚类分析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研究结构。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文利用《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出2003―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共73篇,以73篇学位论文中的关键词为调研对象,通过共词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探索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以及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亲疏性。本研究利用Excel对前期检索出的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共得到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283个,平均每篇硕士学位论文含关键词3.9个。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以下处理:去除对反应主题没有积极意义的词,如“展望”、“问题”等,对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高职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职技高校”等标准化为“高职院校”,“高等院校”、“高等学校”、“高校”、“大学”等标准化为“高校”。

经过多次比较,最终选择词频大于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从而确定个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表1)。这个关键词总的出现频次为65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36.3%。从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体育教育专业”、“分析”、“普通高校”、“竞技体操”、“北京市”、“教学理念”、“现状”、“发展对策”等。

表1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表

序号 关键词 词频

1 体育教育专业 12

2 分析 10

3 普通高校 8

4 竞技体操 8

5 北京市 7

6 教学理念 7

7 现状 7

8 发展对策 6

(二)构造词篇矩阵、相似矩阵

对于高频关键词共现频次的统计,本研究利用SPSS17.0,以每篇学位论文为一条记录,记录的内容为高频关键词是否在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出现(出现为1,否则为0),构造出词篇矩阵。以词篇矩阵为基础,在SPSS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类型选择“binary”二元变量,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构造出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见表2)。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为相似数据,数字的大小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大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差。相似矩阵对角线的数据为1,表明某高频关键词自身相关度。

表2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部分)

体育教育专业 分析 普通高校 竞技体操 北京市 教学理念 现状 发展对策

体育教育专业 1.000 0.060 0.286 0.004 0.192 0.321 0.334 0.215

分析 0.060 1.000 0.030 0.121 0.018 0.006 0.076 0.023

普通高校 0.028 0.030 1.000 0.150 0.030 0.068 0.119 0.029

竞技体操 0.004 0.121 0.150 1.000 0.008 0.192 0.043 0.020

北京市 0.192 0.018 0.030 0.008 1.000 0.192 0.035 0.078

教学理念 0.321 0.006 0.068 0.192 0.192 1.000 0.087 0.186

现状 0.334 0.076 0.119 0.043 0.035 0.087 1.000 0.100

发展对策 0.215 0.023 0.029 0.020 0.078 0.186 0.100 1.000

(三)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竞技体操的发展对策。包括关键词:竞技体操、发展对策、后备人才。

2.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包括关键词: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

3.体育教育专业与教学能力。包括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

三、研究热点的特点分析

(一)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比较宽泛,选取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普通高校、体育院校、竞技体操、体操普修课、教学理念等。

(二)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教学理念及竞技体操发展状况的研究,旨在通过现状研究,探寻发展的脉络与经验。

(三)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宽泛。在理论分析上显得薄弱、创新能力欠缺。

参考文献:

[1] 高宝立,刘小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J].教育研究.2008(09).

[2] 迟景明,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9):20-24.

[3]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02).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契合性;教育困境;解决途径;中国传统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及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相对应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是我国大学生构建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是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主要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实施的成败与否,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整体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寻求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实施的方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在高校中不断被探索发掘,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障碍。首先,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理念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得该课程形同虚设。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开始多元化,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观需求。再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贯彻马克思理论教育实施的要求,高校的整体研究水平不达标,更为甚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学生对于该理论教育存在排斥的现象。从深层次分析来说,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思想教师,在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个人担当的关系阐明之前,就进行理论的灌输,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内涵以及保家卫国、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马克思理论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文化教育思维逻辑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是集文明之大成,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去构建现代的课堂体系,以深邃的思想去创建大学生的思维范式,无疑是对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重构。这种思维逻辑框架在重构之后,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打开一个新的切入点,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中国传统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而中国传统教育是利用三种逻辑不断向深层次递进,阐明个人价值与国家担当之间的关系的。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天地人逻辑强调了天地之道向人道的过渡,进而弘扬明德良知逻辑,强调个人道德的提升,最后注重境界晋升逻辑,将个人责任与爱国爱家的理念完美结合,达到天地人的统一。[1]

第二,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家国合一,明德良知。在这个传统的逻辑理念之下,儒家以其为教育的切入点,强调人性本善,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家国之爱是一体的,是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的天赋,也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中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和人格。因此,儒家千百年来所倡导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打开了一个进行政治教育的通道,在传统教育的解说之下,为受教育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家国讲解,为个人价值与国家责任寻找一个更好的连接点。这就改变了当今政治教育的表面性,从而在良知上去打动受教育者。

第三,境界晋升的教育逻辑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境界晋升逻辑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层级从自然到人再到天地的过程,以至于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都是人之常情。对此,冯友兰先生为人生的追求境界给出了具体的概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逻辑晋升的过程。[2]对于境界晋升逻辑,其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实现自然与人的整体和谐,在整体上实现天地人合一,这种境界的提升具有很高的美学造诣。使得传统文化的实施在枯燥中显得高雅不失趣味。这就为高校政治教育的落后实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范例。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所具备的深邃性和优雅兴,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发展。

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其更好的在高校教育中实施,我们提出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下面本文阐述了展开该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

第一,从师资建设方面来说,高校必须任用具有高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来任教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来说,必须见多识广,对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传统文件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二,要求教师能够改变课堂上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衔接之处。教师需要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之处所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见解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简单来说,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知识内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出来,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活动,把握实践活动多带来的教育机会,展开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时期,举行节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运用到其中,并且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向上、热爱集体的相关活动,使所学有所用,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爱党,有责任有担当。

总而言之,中国文明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中国文明源远流长,都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如同血液一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奔腾。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两者需要进行有效地结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意义,通汇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的水平和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然而,作为工具手段的教育研究方法却仍处于落后水平,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理论方法仍占多数,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虽日益被重视但仍占少数,相比于西方尤其美国的多种多样、多元跨学科研究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进行文献分析,从期刊文献的角度了解了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发现不足,寻求改进。

一、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历史回顾

纵观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重视教育实验研究,到强调教育行动研究,最后在二十一世纪初提倡教育研究“范式”的争论中质的研究方法被引入了教育研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被研究者所关注,如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分类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混合范式等问题。教育研究方法不断从经验走向理论,从单纯定性走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1]。调查研究和实验也有了较好的发展,建立了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研究方法”为精确提名或关键词能搜索到有关教育研究方法论文127篇,其中2000年到2008年的论文103篇。下面对全部论文进行分系比较。

1.时间

在2000年3月到2010年3月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收录的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总趋势是增加的,并且自2004年以来,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兴趣一直较高。2005年到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数占二十一世纪以来总量的69%。

表1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年份分析

2.刊物

将论文分为教育类全国核心刊物、大学学报和其他三类期刊,可以分析出研究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在全国核心刊物(根据200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划分中占了1/3以上,层次较高。

表2 教育研究方法刊物分析

3.论文研究内容

对这103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分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内容比较类、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探讨、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反思总结、教育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意义和其他一些内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基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范式和方法论的争论的激烈及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的关注,所中一半以上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第二,关注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外分析、内容比较及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的研究者多于1/4以上,而这几方面均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取得了一定成果。

表3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分析

二、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作出定义。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作为工具手段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如文献法、数模分析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历史方法、比较的方法等[2]。然而有关方法的分类似乎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在这里,我姑且将它分为思辨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思辨的方法多用于一些文献综述的论文中,而实证的方法包括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具体来说,定量研究包括:描述统计、经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独立卡方检验、结构方程模式等;定性研究方法有:访谈、重点小组讨论、观察法、文献内容分析等。同时定性定量相结合混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被重视[3]。基于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会发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还存在着众多问题:

1.具体实践中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

从内容分析上来看思辨类的文献综述文章占10.68%,加上现状分析内容比较和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方法论探讨等定性研究文章更是占据了几乎全部研究结果,而定量研究、混合研究少之又少,定量中描述研究、试验研究等研究的文章几乎为零。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总结发现,相比于国外的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我国学者做的大多都是论辩、综述的文章,缺少拥有第一手资料、原始数据的实证性文章,研究方法单一[4]。

2.没有建立完整有特色的研究方式体系

在关于方法的探讨上,很多文章所出现的关键词,如混合方法研究、多学科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都是一些“泊来词”。我国教育研究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在教育实践中,大多仍常用文献法、观察法等传统手段,并且,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的体系的三个层面:方法论、研究方式或者具体策略,在这103篇论文中都有涉及但并不系统深入,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有特色的体系结论。

3.教育研究方法论仍没有唤起教育界普遍重视

相比于国外教育,我国对方法论的研究仍然显得不够深入,追溯下来,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高校对教育学研究生的方法论教育不够重视。在对厦门大学高教所、华东师大高教所、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四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5]中发现,在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上,仅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开设教育哲学选修课程,北大教育学院开设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题,其它两所院校均没有设置相关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同样,我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在学习过程中便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对研究方法与技术类课程重视不够、设置不多,其结果就使得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知识知之不多,对研究所需要的具体技术掌握不够。势必导致在研究过程中正确使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能力欠缺”。[6]我国这样的研究者培养状况也必定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以上种种问题。

三、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的展望

二十一世纪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必将引起教育的竞争和进步,教育研究方法也必定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不断反省、批判,以及对传统或新兴教育研究方法理论的审视基础上,不断揭示出适合于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基本特征,不断推进教育研究的发展,最终为教育的研究服务。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日益科学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研究中的经验化描述、单一化手段在逐步改变,研究者们在不断进行定性与思辨研究结构的优化,不断寻求定量与实证研究的加强,以及不断发展对于混合范式的研究[7]。从103篇论文中占到14.56%的关于现状分析内容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各类研究者在尝试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用多媒体技术来收集资料,有几篇使用SPSS等软件来分析相关数据,用结构树的逻辑来阐述问题和从思辨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教育研究手段不断深入、具体,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论系统的深入探讨

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各个层面进行构建,突破以往大而泛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认识,细致到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方法及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层面,在103篇文章中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各种范式的争议到具体出现例如《叙事研究》这样的论文,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必定会不断细化,具有中国特色,方法论不断建立、填充和完善。

3.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研究方法与多学科融合,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概念、视角和方法,如2000年发表于教育试验与研究的《从复杂科学视角反思教育研究方法》、2006年发表于江苏高教的《学科语境: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以“高等教育产业化”论为例》等核心刊物的高水平论文。其次,教育研究趋向多元,如实践取向、人本取向、系统取向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来审视各学科教育中的问题,在23篇关于实践问题反思总结的论文中涉及了数学、生物、医学、政治、教育技术等不同学科,以及教师、农民等不同人群的教育和社会、家庭的不同教育问题。再次,在具体方法上,各种方法在不断整合,定性定量混合研究研讨增多,展示出以多元的方法论去指导教育研究方法,促使我国教育研究的尽快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状态,任务还十分艰巨,然而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其研究成果能使教育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目前我国这个领域虽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二十一世纪其研究前景必将出现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06.

[2]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04.

[3]曹如军.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与混合方法研究之比较――兼与田虎伟博士商榷[J],2008/04.

[4]潘懋元,刘小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5]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朦胧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起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早在职业教育产生时,我国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鸦片战争之后,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更深、更广,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早在本世纪初,黄炎培先生就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论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提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联系的教育思想,并倡导职业教育必须体现社会化。1914年,他在《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中又反复强调:“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社会”。可以看出,在民国初年,黄炎培就意识到要把社会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改革开发初期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都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社会学并未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社学会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研究也仅是在其相关领域的探索,包括从经济、文化、政策、人口等方面单独阐述职业教育与这些相关社会因素的关系,而很少将这些因素作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领域来进行综合研究。仅有少数人试探着从事了一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很少。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于一些职业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作为职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教学认识论等,很少有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探讨。此前虽然有大量的职业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但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也仅出现了少数基本涉及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如《技术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83年),提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应文涌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则较为典型,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在期刊文献上,完全以职业教育社会学为主题的研究则较为稀少,只是相关的职业教育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论述。如张先锋、张庆彩1999年《教育与职业》第十期上发表的《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二、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成型

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在21世纪初期则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体系框架,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初步成型期。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步伐加快,不少研究都表现出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出版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专著。其中以钱民辉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1999年)较为典型,但是也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关系、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等方面来进行逐一阐述,还尚未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内涵和概念,但也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书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中国社会整体性发展、放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去考察分析,把职业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历程、与社会及其变迁、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等的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和宏观的研究视野。

从21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则基本成为一个独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其重要标志之一是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承担,主持人:王清连、张社字,课题编号:DJB10747)。该课题组2002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的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透视,梳理了近2O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分析。这不仅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标志之二是张社字于2002年提出过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势在必行。认为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教育与文化、社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人口、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体制等相关研究已具背一定的深度,基于相关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标志之三是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系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讲座。2003年,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则在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课程,并设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开始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教育背景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如教育结构问题(《防止教育结构失衡》)、女性职业教育问题(《职教女性颂》)、户口与职业教育(《漫议户口与教育》、职业教育公益性问题(《职教的公益性不容忽视》)、职业人问题(《职业人并非社会人的全部》)等,设计职业教育社会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而且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理性、科学和规范。

三、深化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深化过程中,其研究的领域和辐射范围已越来越大,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研究,继而深入到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及职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这些相关领域和问题的研究,充实和完善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如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热点社会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研究领域,还未有具备说服力的成果出现。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并为职业教育社会学所独有的概念体系。另外,尽管目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特点的相关观点理论,但是这些观点和理论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借鉴”特征,而且具有相互分离的问题,具有职业教育学与社会学“糅合”的痕迹。另外,所提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缺乏时间的检验,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检验理论和假设正确与否的特有标准,缺少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因此,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

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成熟的标志是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未来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将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学本身中存在的“问题”和外在的“需求”,探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科环境和学科意识,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即不仅要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而且将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社会学相关学科的大学科体系,如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关系学、职业教育学生社会学、职业教育教师社会学、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学等。

(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

独立的方法论是一门学科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和创新难度太大,基本上是沿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如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社会会学研究将具有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三)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的逐步壮大

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人员并不是很多,也未有专门的在学术领域有权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从收集到的著作文献来看,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还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是职业教育社会学,而是涵盖了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文化学等,职业教育社会学还是一个很新的研究视域,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将逐步扩大。

(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将更加深入和扩大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课;人文素质课;互渗互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作为政策性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的开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理性本质是道德方面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交叉相融,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而开设,而人文素质课的开设则没有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的相关规定,因而出现了因校而异、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些高校或教师因此教条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分为两个相对独立、互不相干的教学体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两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渗透,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今世界,随着技术观念的更新,技术不再被视为简单掌握一门单纯的技术,其内涵已变得日益丰富。“技术的意义是其内具有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我们必须转变纯技术观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培养目标由“技术工具”转向“技术人文”,“技g人文”归根到底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价值观,以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既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互渗互融的作用、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形成大德育观念。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既要保证其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强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要在内容中融入人文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强化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就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要改变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的现状,开设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向高职生传授关于人类、关于社会的基本知识,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提高高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其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单一的政治教育功能,它是有计划、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教育过程,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系统、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庞大的系统内容,而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相对孱弱,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较差,所以,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脱离高职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效果欠佳。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方式,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觉接受。

再次,拓展人文教育的途径和空间。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容、功能和特点,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是要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教学体系,加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互渗互融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

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进行"一个渠道,多方渗透,三类活动"的一体化大人文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思政、人文素质、心理教育、职业素养等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必修与选修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人文讲堂、活动熏陶、修为内化),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目标

“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架构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创业、沟通与管理等七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开设3~5门课程不等,构建形成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新体系,以做“强”思想政治教育、做“精”人文素质教育、做“专”人文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就业与创业教育为内涵,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优良思想品德、高度敬业精神、睿智思维方法、积极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审美、会生活、宽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系统论观念,将“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是指课程体系中以担负某个共同培养目标为功能的几门课程的集合,成为其子系统,它通过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为一个基本课程子模块,简称“课程模块”。“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对应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七个模块,同时,通过共享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具体如下图:

(二)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大人文课程不是封闭式、独立型的育人体系,而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深化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空间。大人文课程推行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活动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对应设计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一:人文讲堂,实践二:活动熏陶,实践三:修为内化)延伸、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相融,将大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大人文专任教师和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都纳入育人体系中,理论教学由人文社科部专任教师承担,项目化活动由党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协同人文社科部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共同构成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一体化大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考核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而以往高职院校思政和人文课程的评价制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及终结性考查,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职业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职能部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他们行为表现、学习的成效。成绩评定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到课情况、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及成果、作业完成、学校素养积分等环节,实现教学评价全程化,体现行动导向、知行合一的科学质量观。

参考文献:

[1]汪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开发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2]王春兰.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3(02)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育游戏;研究生;教育技术学;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2-0046-04

一、引言

2003年以来教育游戏作为教育技术学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和研究。既有在宏观层面探讨教育游戏的概念、本质、功能、理论基础等,并尝试构建教育游戏设计的框架或模型,提出教育游戏设计策略及方案等;也有对游戏主题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游戏任务设计、关卡设计、参与者角色设计和情感设计等微观细节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教育游戏研究群体,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对教育游戏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我国教育科研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对近十年教育技术专业中游戏主题的硕博论文进行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调查方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博论文中关于游戏的相关研究状况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从全国硕博论文库检索文献。将检索到的论文题录信息包括篇名、作者、学位授予年份、摘要等转换到Excel表中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笔者对以上数据做了筛选,去除一些与主题不符的文章,筛选出182篇硕博论文。

三、研究现状

1.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教育游戏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从数量上来看,2003年开始有对该主题的研究,十年来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06年后,研究数量急剧增加。这种现象表明,教育游戏由于巧妙地将教育的知识性和游戏的趣味性融为一体,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热点。

2.服务对象针对性较强,多集中于中小学

通过对论文的梳理分析,我国以游戏为主题的教育技术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在服务对象的类目设计上着重区分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具体数据统计如图 2 所示。

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有27%的硕博学位论文在探讨教育游戏相关问题时,没有设定明确的服务对象,且这部分论文多集中于近十年早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73%的论文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且这种针对性体现在实例开发的内容选取。我国硕博论文中教育游戏的服务对象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部阶段,且研究范围日渐从学校教育向其他领域扩展。但目前,研究者较多关注的是中小学教育游戏问题,研究小学、中学教育游戏的论文各有57篇和45篇,分别占总数的31%和25%。

3.研究类型逐渐多样,仍以方法、设计类为主

研究类型能集中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从研究类型上可以大致看出文章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的结果、形式,所以笔者将硕博论文划分了五种研究类型,如表1所示。

(1)理论探索类

我国研究者对此类论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是理论基础研究。例如,方芳论述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教育游戏的技术支持。[1]二是应用模式研究。例如,余英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了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其理论基础、特点、实践流程进行了阐述。[2]三是设计策略研究。例如,逄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分别从教育、游戏以及游戏整体开发流程三个角度分别对教育游戏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3]

(2)调查分析类

此类论文针对当前教育游戏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者的综合调查与访谈,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和解决方案。例如,杜三全和王谊群分别对小学生的游戏素养和大学生游戏应用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方法设计类

从技术的两种形态来看,论文可分为两类。一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研究者通过软件开发等技术手段完成教育游戏设计的目的。这种开发既包括基于游戏开发平台设计的大型教育游戏软件,也包括基于flash等软件设计的游戏性课件。例如,罗丽基于J2ME开发技术,阐述了教育手机游戏的开发方法。刘政良设计了针对一线教师的、支持知识竞答式教育游戏创建的教育游戏开发平台。二是智能形态的技术,指对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和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设计。例如,崔继振总结了网络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三种应用模式。

(4)应用实践类

应用实践研究者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辅助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已开发教育游戏的各项功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者多集中于教育游戏在促进学习者知识水平提高功能的研究。另外,也有研究验证教育游戏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在提高学习者兴趣方面,张志宏通过实验得出,[4]教育游戏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原来的学习态度;在促进学习者创新发展方面,邓超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教育游戏促进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初步验证,并提出运用策略。[5]

(5)评价管理类

部分研究生对教育游戏整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其中部分内容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例如,卿小波在分析影响教学游戏软件中交互设计因素的前提下,尝试构建了教学游戏软件中交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赵阳尝试建立一套完备的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学习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早在AECT 94 定义中作为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之一就被明确提出。教育游戏作为新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理应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但由于教育游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博硕论文的内容尚未涉及该领域。

四、研究反思

通过对近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游戏论文的分析,其研究特点还是清晰的,可以梳理作为借鉴。

1.研究服务对象集中于中小学,忽视其他教育

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中小学教育。由于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游戏被率先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并且相关研究也多着眼于此。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对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如何应用教育游戏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相对较少。与学校教育相对的社会教育,则成为教育游戏研究的盲区。

2.研究类型“重”设计开发,“轻”教学应用

学习资源和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中,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研究涉及除管理以外的四个范畴。但四个范畴的研究数量分布极不均衡。在182篇论文中,有108篇论文着重研究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的策略、流程,占论文总数的69%。其中仅有22篇设计了与教育游戏相适应的教学应用方法和策略。这种重视开发等“硬”技术轻视方法等“软”技术现象,导致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缺乏,造成了教育游戏软件、课件的重复开发,以及教育游戏硬件资源的浪费。

3.理论研究不够成熟,未找到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点

目前,我国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是基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游戏理论以及一些技术理论。但是教育游戏不是教育与游戏的简单相加,仅靠单一视角的理论来指导教育游戏的开发是不合适的。它需要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将游戏理论整合于教育理论,并结合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内容本身的娱乐属性。所以,研究者需要对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文化理论进行综合研究,以建立和完善教育游戏的基础理论[6]。在教育与游戏的融合过程中,如何将二者兼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是教育游戏的研究者一直探求的问题。但我国研究生针对理论探究的研究较少,大多关注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应用模式的设计。

4.数据来源于理论而不是调查实践,调查和分析缺乏科学、规范性方法

根据教育游戏的研发流程来看,前端的需求分析是基础,游戏的整体设计方案是前提,技术实现和教学方法设计是关键,教育游戏的应用是目的,教育游戏的修改与完善是保障。研发的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育游戏最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目前各个环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在前端分析和测评环节,虽然部分研究通过已有经验理论和逻辑推演进行分析,但是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认知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只能提供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知识基础等智力因素的普遍共性信息,针对非智力因素,比如,兴趣、学习风格等需要进行调查分析才能获取准确数据。而对于教育游戏测评之后的修改,对游戏的完善、学习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生在教育游戏研究中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实施修改的是少之又少,深化研究迫在眉睫。

五、研究建议

1.拓展服务对象的范围,关注弱势群体和非学校教育对象群体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或者学习方式,能够为学习者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体会其教育的娱乐性。这种愉悦的学习体验,应该被所有的学习者感知,不应受到年龄、感官和是否在校的限制。这就要求研究生要扩大教育游戏研究服务对象的范围,将处于弱势的感官受损人群和社会上渴望获取知识的人群纳入到服务对象的范围中,使人人共享教育信息化中教育游戏为学习者带来的愉快学习体验,使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能够体会到教育游戏所带来的益处。

2.以教学实践应用为导向,注重教育游戏的管理、评价研究

在教学中的推广和使用是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目的。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育游戏应用的研究,开展应用模式、应用策略的指导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教育游戏的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研究,积极构建教育游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师、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游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能够协调发展。

3.树立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增强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规范性

根据设计的研究理念,教育游戏的研发是通过设计、实施、分析和再设计的持续循环进行开发和研究。在这种研究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要完成五个环节,将整个设计开发过程看作是持续完善、改进的过程。即:①以问卷、访谈为主的调查,分析学生学习需求;②对教育游戏进行教学设计和技术实现;③对游戏软件进行试用和测试,根据反馈信息对游戏进行修改和完善;④根据反复测试和修改,总结游戏设计开发和应用指南;⑤对游戏进行推广应用。在研究过程,要注重数据来源的科学性,而不仅仅通过理论和思辨获取信息。

4.适当设置教育游戏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中,依然不见和教育游戏相关的课程。教育游戏是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交叉的产物,仅靠学习其游戏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相关的开发技术,很难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游戏;其人才“应兼收并蓄,既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又有相当的人文与艺术素养” 。[7] 以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均无法满足培养教育游戏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设置适当的教育游戏的课程,并且为教育游戏研究人员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

5.合理管理科研成果,促进教育游戏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已经设计、开发出67款教育游戏产品,由于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本的限制,并不能在广大教学课堂中推广、使用,使教育游戏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难以发挥其设计、开发的作用。如果能加强对教育游戏科研成果的管理,多方参与合作,学校和科研单位提供设计思想,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从而形成一条设计、研发、应用的产业链。[8] 这样不仅能够加强我国研究生教育游戏研究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教育游戏的推广,并且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游戏资源,真正实现教育游戏的产学研结合,促使教育游戏更好地服务教学。

参考文献:

[1]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余英.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逄博.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张志宏.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邓超.教育游戏对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6]杨晓宏,李鸿科.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思考――基于 “娱教” 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