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职示范校建设;教师专业精神

1 校园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切入点――教师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精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有学者将其分为敬业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S校在示范校建设前的教师状况调查显示,教师效能感普遍不佳,自我发展意识比较欠缺,职业倦怠较普遍。信念和态度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对学生素质和学习状态十分不满,一方面,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将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下去;一方面,勉为其难地以宽容和仁爱之心看待学生的种种不足,一方面,承受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倦怠、低迷、缺乏幸福感。这种状态如不改善,将严重阻碍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现状的转变,固然需要教师发挥内因的作用――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克服观念转变和信念养成的障碍,才能实现教育信念的自我升华。而从学校角度的教师专业发展措施,为教师创造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强对教师树立正确信念和积极态度的干预,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2 校园文化建设与示范校建设的关联

形式上,S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是《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附件,校园文化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任务之一,文化建设成果关系到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实质上,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示范校建设要大力调整和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效益和育人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是决不能回避的一项课题。同时,校园文化通过作用于人的信念态度,外化为行为,进而影响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运行。示范校建设要达到理想成效,不但需要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更要探索和完善依靠文化进行管理的渠道。

3 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的重要手段

3.1 S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S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为,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全面素质,是示范校建设的潜在保障。其思路是:一是,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和教师管理,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二是,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支专业水平更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促进企业文化进校园,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重点方向是“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相结合。要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做到制度管理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二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养成教育相结合。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师生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激励;加强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的引导和培育,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强化教育效果的积累,使之对师生思想情感的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行业)文化相结合。校园文化必须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相融合,使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四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学校的校风和精神风貌。

3.2 教师文化养成与教师专业发展措施的融合

校园文化务虚,队伍建设务实,虚实并用地引导教师群体塑造集体教育信念和积极的专业态度。学校特别注意在内部建立起和谐、有利的小环境――合作与对话的环境和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师关系、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尊重信任的上下关系。特别注意保护教师的自主意识和民利,使其通过积极参与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并自觉将此情感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该校在两年建设期完成的文化建设重点之一就是提炼出学校办学理念。“务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的教风、“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景,无形之中对广大教职工自我定位、追求职业认同和自身价值感是一个积极引导。由师资培养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专家讲座、教育事件反思、教育案例征集、心理文化集体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理性认知、实践反思和意志凝练的外部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养成融合的典型。

3.3 示范校项目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缺憾

首先,客观上教师教育信念处于潜意识较难改变。学者沙因根据文化现象的可见程度,将文化分为人工饰物、价值观和基本假设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该校的文化建设尚处于介于人工饰物与价值观之间的阶段,通过外界环境的心理暗示和宣传舆论导向对人的观念施加影响。其次,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期对文化建设来说周期太短。文化建设渠道还在探索,有的工作铺开还未来得及深入,有的工作短期内难见到效果。最后,该校文化建设仅依靠行政力量开展,缺乏校本科研的支撑,导致整套管理方法难以系统化、科学化。总之,这种做法亟需完善,并值得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文雪.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2]范怡瑜.示范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作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个案小学六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认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制度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的人性化、情感化实施;校长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10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20节课并予以指导;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2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3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师傅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徒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得很快。还是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被派去参加教学竞赛的年青教师,均取得了好成绩。个案学校为给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还举行了“中青年教师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上课,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对学科教学深刻的领悟与思考以及“踏实、扎实、朴实、平实、坚实”的教学风格。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毛泽东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10):41-43.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作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个案小学六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认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制度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的人性化、情感化实施;校长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10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20节课并予以指导;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2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3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师傅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徒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得很快。还是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被派去参加教学竞赛的年青教师,均取得了好成绩。个案学校为给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还举行了“中青年教师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上课,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对学科教学深刻的领悟与思考以及“踏实、扎实、朴实、平实、坚实”的教学风格。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10):41-43.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文化

一、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这就是“专业文化”的建设。

专业文化是指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市场营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由于高职学校的专业很强的职业性特点,能否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也称为衡量一个专业发展优劣的指标之一,为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但是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

为此,积极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寻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就成为职业院校引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规划,总体安排。

专业文化建设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设施条件完善、专业常态管理规范等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历史的积淀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才能逐步形成。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师生统一专业思想,逐步对专业核心价值观认识趋同,学校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保障师生遵循行为总纲的有关措施,使师生的行为受到规范、约束和强化,以逐步形成学校所期望的专业行为习惯。此外,还必须在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人、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这样,专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局“一盘棋”,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具备一定的水平后,借鉴历史积淀、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只要能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能实现质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合作打造特色的专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职业定向培养教育,其办学目标就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突出对职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也逐渐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构建真正有职教特色的学校专业文化,就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在职业学校建设学校专业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有利于职业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方向的把握和内涵的丰富。“校企结合”最基本的途径是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

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每年暑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各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校企合作、教科研、产学研贡献力量。学校通过表彰奖励、优先评聘职称、优先安排各类培训等强化手段,进一步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形象的。我们不能因为无形而忽视它;也不能因为具体而司空见惯。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维度,它既能促进职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职业人优秀专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庆祥.试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马迎霜、李平.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品牌(理论版),2011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尝试收集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谢志平(1984—),男,江西上饶人,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尝试收集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主权;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谢志平(1984—),男,江西上饶人,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 队伍建设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

(1)队伍人数不断扩大,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呈上升趋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教学条件不断的得到完善,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运用,教育实习基地的广泛拓展,书籍种类的不断增多,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社会接轨,达到信息共享。同时,在专业建设中始终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发展机制日趋健全。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就有多项涉及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的内容,其中包括加强骨干示范培训,加强首批培训和研修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专家编写培训参考教材,指导培训和研修基地开展多层次培训,开展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1.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由新教师、兼职教师或者是外聘教师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问题。比如,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混乱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作为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主要培养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政治理论课,要严格区分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学生政治理论的培养。而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很少。实践中,大部分高校也并没有加以严格区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本身专业意识不浓厚。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现今社会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对国际一体化带来的各种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充分认识。但在现实中,一部分教师思想境界不高,职业情感淡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在学术上表现出来的作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较为严重,缺乏专业自信、学科自信和学术自信的现象更是大量存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面对形势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情况在学生中产生的困惑和疑虑,不能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方法和观点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解释和说服。没有创新意识,做不到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效益无法体现,更谈不上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现实工作条件不完备。受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物质条件,补充真正高学历同时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比较困难。而且受传统教育知识面的局限,许多教材观点陈旧,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本身缺乏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无权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无权自主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就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教师本身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救。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面临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梯队建设中后备人选不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高龄化等突出问题,相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紧缺。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长足发展。

2 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3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思想政治工作什么人都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转变,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紧密结合,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道路上阔步前进。

《浅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葛根宝、朱久宾)一文中提出社会环境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习理工、经济、法律等热门专业,不再喜欢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再把懂得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荣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流失和后备人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顾海良)一文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进进程,认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历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我们应当从“05方案”中“确立一个意识、融合两类课程、涵盖三个层面、把握四个统一” 的要求来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的理论内涵和要求。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三大建设”》 (复旦大学顾钰民)一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观念建设、教学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坚强思想观念建设,就是要使教师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增强事业感;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增强责任感;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增强使命感。

3 研究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3.1 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明确的是专业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摆到正确的位置上。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具有更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学生中的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形象是可信服的,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传递与教育更容易成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问题不仅有研究的必要性,而且研究迫在眉睫。

3.2 发展趋势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准入机制。落实专业教师的准入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严格的标准、精心挑选、全面考核、确保队伍的质量。要把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热爱德育工作的专业教师选拔到队伍中来。

(2)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保障机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领导与学院结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良性运行机制。所谓良性的运行机制,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良性的循环发展下去,使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必须积极从国外和国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重点学科的人才和紧缺的人才。

(4)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专业教师成绩突出者,政府和学校要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学校梯队选拔和各项评优选好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大对专业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推出先进典型,加以重点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鼓励专业教师之间的竞争与约束。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者,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与定型的导航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是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师的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它必须通过整个国家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师的个体化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自身要用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专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更要立足现实,探索具备特殊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建设一支注重效益、发挥特色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参考文献

[1]孙雅雯,韩斌,王福春.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浅析及培养对策[j].理论界(双月刊),2002(1).

[2]张筱璐.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

[3]葛根宝,朱久宾.浅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07(12).

[4]闫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5]张欣.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8.2.25(1).

[6]王佩珍.略论发挥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3.3.1(1).

[7]龚民,粟用湘.构建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长效机制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25(11).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外语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外商贸活动与人文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商务英语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商务英语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学科理论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年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建设现状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式方法。

1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式方法。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践实训等方面内容。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郑州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郑州师范学院自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英语(商务方向)专业,2018年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开始招生,进行了多年专业建设实践。本研究通过对专业建设过程的诸多环节和工作进行分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等,梳理了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者还对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访谈。

2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招生,2012年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专业快速发展,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长。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外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对商业英语专业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划,主要有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和跨境电子商务5个专业方向。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适用的68个专业之一,是其中唯一的复合型外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吸收了多个学科、专业的理论和知识,定位是应用型交叉学科,英语语言和商科知识的交叉是其显著特色。与其他语言文学类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全球化时代,国际商务沟通和人文交流加剧,外事、外贸、跨境电商等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需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优势,确定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和方向,推动商务英语专业朝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

3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践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具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3.1人才培养模式层面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创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国际商贸理论,具备国际化视野、深厚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专业教学方面基本沿袭传统英语教学路线,存在模式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专业建设有待深入融入社会发展进程,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升,需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2课程体系层面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仍需优化。《国标》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可设置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经济学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实用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等13门专业核心课程。目前高校之间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存在差异,一些高校核心课程之外的特色校本课程有待建设,在高年级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困难。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低年级阶段与普通英语专业的课程相似,学生对普通英语类课程满意度高于商务类课程的满意度。

3.3复合型师资层面

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师资仍然匮乏,高水平复合型商务英语师资团队需进一步建设,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多来自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大多缺乏国际商务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现有商务英语教师主要为英语专业背景,商务类和实践类师资不足。

3.4虚拟仿真实践层面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实践实训硬件和软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商务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国际商务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上应倾向于语言技能与国际商务技能的有机结合,强调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语言综合应用。传统的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无法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亟待建设配备完善硬件与软件的国际商务模拟仿真实训室。部分高校商务英语实践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达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相对知识化、理论化,学生欠缺在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方面的实训,无法深入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待提升。

4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举措

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外语学科的内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应适时调整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立复合型、应用型和特色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需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实训教学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持续建设。

4.1凝练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凝练专业特色,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时要进一步突出复合性、应用性特色,还要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凝练校本专业特色。应多措并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着力进行课程提质和课程资源建设,打造金课、一流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创新,并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方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创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教赛创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素养。

4.2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提质

为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和方法层面,可采取以下举措。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深入融合,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培育时代新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专业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方式方法,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学习外语语言与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持续进行课程提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3创新教学手段

在商务英语教学手段方面不断创新,切实做好教育技术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积极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智慧教学空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加大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力度,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4.4加强实践实训教学

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有助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建议增加学生与多元文化接触的机会、开展融合技能培养的商务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国际商务实践能力以及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要探索实践实训方法,着力进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进行实训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英语教学与国际商务技能实践实训结合。学校应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实训和实习。积极改善专业办学条件,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国际商务模拟仿真实训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4.5提升商务英语师资素养

在师资层面,高校应加强复合型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才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构成中除了外语教师通用的专业素养,还须具备商务素养、商务知识、商务能力三类复合型素养。学校应支持专业教师进行学历和职称提升,积极提升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商务英语教师在常规专业教学之外,应将着力进行教学研究。商务英语教师可携手企业行业专家,共同进行外贸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的教学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应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5结论

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外语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践方面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凝练专业特色,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整合配置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改善国际商务实践实训和实习条件,加强实践实训教学;进行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商务英语师资专业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边立志.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十年:成就、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8(1):63-69.

[2]李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6):76-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王俊超.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20年可视化分析(1998—2017)[J].外国语文,2018,34(4):155-160.

[5]王立非,金钰珏.《国标》指引下商务英语教师专业核心素养阐释[J].外语电化教学,2019(4):61-66.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青年教师 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戴小江(1965- ),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调研及培育策略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GX-13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7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而组建的,政治性、学术性和师范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既要按照教师专业化的一般标准来建设,又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制约,尤其要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精良的业务水平,才能正确教导学生,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以一种整体结构形态存在的,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专业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其他教师的不同之处,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精神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专业知识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精通的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知识等。专业技能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教学和学术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解惑释疑的能力等。这三个方面集政治性、学术性和师范性为一体,较好地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特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加强专业制度建设,提升专业的社会吸引力,巩固青年教师的专业意识

虽然自“05方案”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有了依据和目标,但与数学、土木、历史、中文等专业的教师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时间不长,专业制度成熟度不高;加上有些高校领导并不真正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占用课时多,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谈不上专业化建设;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这些因素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社会吸引力减弱,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收入偏低,在学校的地位不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教师专业制度建设和教师专业社会吸引力提升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既要依靠教师积极进取,实现专业自主,又要依靠专业制度的建设和专业社会吸引力的提升来保障。特别是在教师专业意识薄弱的情况下,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来推进专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的社会吸引力,巩固教师的专业意识。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研究生课程设置、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标准、教师队伍培养规划等相关的文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上了专业制度建设的轨道,教师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与高校其他专业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制度的成熟度和专业的社会吸引力仍有待提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根据文件精神形成的各项制度能否得到长期有效的执行,直接影响青年教师形成稳定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有关部门必须督导各项制度的执行,使专业制度建设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轨道。要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在教师培训、项目资助、宣传推广等方面形成制度化安排,为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搭建更多平台,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群体。

二、加强专业精神培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专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坚定的政治信念又是专业精神的首要因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区别于一般高校教师的重要标志。随着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未能达到应有的要求,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方面,有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还有些犹疑;有的青年教师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下,已经放弃信仰马克思主义,转而信仰其他主义;有些青年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成单纯的技术工作,认为只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能上好课,与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没有关系。甚至有一些青年教师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课堂上散布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业精神培育,要通过教育培训、制度约束、奖励惩罚等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特别要注重解决青年教师缺乏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不能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也不能进一步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谈不上很好地解释和论证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才能下功夫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因此,切实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强化专业精神培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强调政治纪律监督,对于个别在课堂上宣传错误价值观的青年教师一定要将其调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引导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当然,“各级领导带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并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树立正确信仰不可缺少的条件。”①

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这里的“知识”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应具备的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但现在有些青年教师虽然拥有文史哲、经政法等学科背景,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甚少;一些青年教师虽然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背景,但仍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较肤浅的问题;大多数青年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接受过系统的学术教育,但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较少,师范技能较弱。这些因素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有的政治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综合知识大打折扣。一些青年教师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弱,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读有限;一些青年教师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这些都是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差、教学教育知识弱的体现。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决定了教学说服力,但现在很多担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青年教师连《选集》《邓小平文选》都未通读过,根本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深刻理解。不少青年教师缺少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其知识储备难以应对当今独立意识强、质疑精神强的大学生。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绩效考核机制使青年教师学习理论知识,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迫切,完善的激励机制能激发青年教师不断学习的潜能。另一方面应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适当减轻课程负担,使其有一定的自学时间。同时还要强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学历提升、课程进修、教材培训、思想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对于拥有文史哲、经政法等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要将所学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教师必须围绕自己讲授的课程重新整合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这种知识体系转变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专业知识体系。

四、加强专业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这里的“能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应具备的技能,是教师对“怎么做”的知晓。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课程教学的能力,但教学效果就要另当别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启迪大学生思想、塑造大学生信念的课程,除了传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外,还要对大学生解惑释疑,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就不能停留在顺利组织教学的层次上,还必须具备提高教学实效的技能,如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将晦涩的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等。另外,虽然大批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力军,科研逐渐成为高学历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但他们往往存在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远远少于对学科内容的研究,导致他们的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能力是当好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既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同时又有透彻的理论分析,有说服力,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要有真学问,要透彻掌握所教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二是要读懂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思想问题;三是要有好方法,要运用教学艺术手段,使学生欣然接受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好的教学方法尤其重要,一方面要不断总结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进行教学研究,以获取好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大多刚参加工作不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教龄更短,而且很少进行教学研究,所以高校要调动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及表彰奖励挂钩,通过制度引导,推动青年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注释]

①葛仁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8(3):60.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有怎样的文化环境就会造就怎样的教师,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和谐”,和谐的学校文化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深层次条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导向、规范、激励和熏陶作用。因此,在和谐学校文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征。

一、和谐学校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在和谐学校文化背景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师专业发展必然有其新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

和谐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独特理解,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和期望。它影响着教师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体系:一是科学价值。给予学生科学系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学生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二是人文价值。高度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个发展中的独特个体来看待;三是个性价值。体现学校独特的培养观,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自主,对普遍认可的教育存在进行卓有成效的突破。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

基于“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高品位的文化人,而这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如果没有文化的深层次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是没有生命力。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广泛学习上,还要不断拓展非专业知识,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反思日常教学行为能力的不断提升

反思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志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圆润贯通、自由和谐的状态和境界,也就是教育智慧的形成。它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自觉感悟与反思。教师正是在学校和谐文化的浸润中,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不断感悟和反思中,生成对教育教学规律性把握、灵活应对以至创造性驾驭的综合能力。

二、和谐学校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自己的专业自主,更离不开学校的文化环境。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专业发展的人文化

以人为中心,尊重教师心理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需求是学校和谐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其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人文化的特征:注重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专业人格;崇尚和谐、维护和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专业伦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专业个性。

(二)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科学有序是和谐学校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学校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目标,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层级,如将教师的发展阶段按“3、6、9”来划分, 即3年内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阶段,3-6年具有一定教学风格阶段,9年跨入成熟期。或从教师创造的角度,把教师发展划分为“合格教师、教育教学能手、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等几个阶段。或对教师工作能力进行肯定,如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并凸显每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定条件和要求,使教师专业发展走上科学理性的轨道。

(三)专业发展的合作化

营造一种适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常通过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听课评课、教师帮扶和专家引领等方式,帮助教师超越个人局限,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发展专业技能。在和谐学校文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合作发展下的自主发展,教师队伍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关注每个教师的精神发展,使教师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相互承认、相互关爱的统一体,使每一个教师精神的健康发展都以其他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四)专业发展的情境化

学校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情境,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目标与途径。教师专业素养中最为核心的实践经验和个人化的教育理想正是教师依存于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教室、特定的教材、甚至特定的学生为对象,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形成的。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化得到突出与强调,呈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情境”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以规范、确认与呈现,在建构中生成,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五)专业发展的多元化

文明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是时代要求,也是学校构建和谐多元文化的需要。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特征。拥有多元文化意识、会用多元文化视角看待教育现象和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三、结语

长期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文化的参与。换言之,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以文化的意义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最大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没有和谐文化的重建,教师专业发展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

[2]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3]史根林.学校制度文化的现时缺失和建设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32-34.

[4]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J].思想理论教育,2007(5):42.

[5]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1.

[6]王雯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4-25:11.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1.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519;2.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摘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各种类型结构比例的失调,应改善、促进师资队伍各种类型结构,措施包括补充专业课教师、实施双师型导向、鼓励教师专业提升、组织教育理论培训。在解决量的层面的类型比例后,还需要解决质的层面的水平问题,以此促进教风的好转、办学品质的提升。由此获得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是实事求是、凸显区域特色,抓住机遇、讲究推进策略,营造氛围、提升职业境界,抓住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关键词 :中职师资;类型比例;失调;教师文化;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58-03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于1984年建校,原名重庆市合川行知职业中学,是一所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特别是生活教育理论实验的中职学校。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将师资建设作为我校“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项目”改革发展的切入点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职师资队伍的类型分析

中职师资因为其建校时期的师资来源及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使得师资建设中存在着诸多深层次问题。从师资队伍类型的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

课程类型的角度: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不足 我校作为新建职校,教师主要是来自普高、初中等学校,他们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教师,不愿意转教专业课程。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面临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的困境。

智能类型的角度: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不足 当时,我校教师中大多数教师只能教文化课或专业课,缺乏教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由文化课转岗而来的教师,因缺乏专业训练而难以将专业知识讲透;从企业转岗、社会招聘而来的教师,因缺乏良好文化基础而难以将专业知识讲清。这种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缺少的状况严重地影响着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来源类型的角度:半途转岗任教多、专门培养任教少 在我国开办专门的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以前,中职学校不得不动员基础课教师转教专业课,80%以上专业课教师都是转岗而来。由于缺少专门的职前训练,这些转岗教师只得边学边教,教学效果不好,于是一些教师又放弃专业课教学而转教以前的基础课,使得专业课教师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

职称类型的角度: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 对于职称高的优秀教师,中职学校难以引进,来校任教的教师职称普遍偏低。在急需师资情况下,学校大量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如此一来,整个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呈现偏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年龄类型的角度: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 作为新建学校,前来应聘的大多是年轻人,加之,招聘部分新毕业大学生,使得学校呈现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的现象。虽然青年教师有热情、有精力,但缺少老教师的传帮带。

教学类型的角度:经验型教学较多、思想型教学较少 建校之初,我校许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还有一些教师是由企业转岗而来。他们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更缺少教学技能培训。他们模仿、移植自己教师教学的样子,简单重复教学多,反思改进教学少。

基于类型分析的建设策略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问题的实质既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也不仅仅是质量问题,而是师资队伍类型结构的失调,即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不足,是师资队伍在课程结构类型上的失调;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不足,是师资队伍在智能结构类型上的失调;半途转岗任教多、专门培养任教少,是师资队伍在专业培养类型上的失调;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是师资队伍在职称类型结构上的失调;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是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类型上的失调;经验型教学较多、思想型教学较少,是师资队伍在教学品质类型上的失调。基于上述判断,解决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处方是改善师资队伍的类型结构。为此,我校采取了系列措施。

补充专业课教师,稳定文化课教师,促进二者比例合理化 近年来,我校坚持只进专业课教师的原则,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高校招聘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制造与检修、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毕业生,专业课教师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学校通过政策引导,让部分文化课教师专学急需教师的专业,转教专业课。经过持续建设,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就趋于合理了。

实施“双师型”导向,减少单一型教师,搭建二者的合理比例 我校与近百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批派送教师到企业代岗、顶岗实践;学校选送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到各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鼓励教师报考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多管齐下,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迅速从当初的不足20%提升到85%,形成了与课程结构比例相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鼓励多方进修,帮助教师提高职称,促进职称结构合理 近年来,我校派送了一批教师到各地高校进修,要求教师在进修期间参加技能展示、发表教研成果,为晋升职称做好准备。同时,学校从西南大学等高校聘请专家为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个别化引导,青年教师的水平迅速提高,教研成果纷纷发表,教学风格逐步形成。一批教师的职称逐次得到晋升,师资队伍职称结构逐步得到改善,走向高端化。

组织教育理论培训,塑造教育灵魂,打造思想型教师 我校来自普通中学的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一般,来自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工程人员没有接受过教育科学训练。缺少教育思想作为支撑的师资队伍,缺乏职业发展愿景、专业发展动力,应付性、机械性的教学是自然的。为此,学校邀请高校专家来校做系统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到高校学习,同时还组织教师开展说课和赛课活动。通过多途径的持续推进,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教师还进行反思、总结,发表教研成果,一支思想型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基于类型优化后的水平提升

上述措施虽然解决了量的层面的类型比例问题,但仅仅是“治标”,接下来的任务自然该转向质的层面的质量水平问题,进行“治本”。

各中职学校的区域社会环境资源不同,学校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以打造有特色质量的师资队伍,也是需要自己探索的。在反复研究基础上,发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解决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治本”之方。为此,学校组织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习活动,让教师体会陶先生“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教学做合一”等主张的现实意义。学校围绕学陶、师陶、研陶,要求教师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定位教学理念、形成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有教育理论支撑的思想型教师,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理论认识。

机械训练少了,人文意味浓了,课堂富于生气 我校教师在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中,领会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精神,按照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要求,将职业技能训练与人文思想熏陶结合起来,课堂散发出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学校教学生机勃勃,促进了校风的好转。

教学中简单重复少了,反思教学多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通过学习,教师体会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中学”的真谛,开始注重课后反思,自动总结教学成效,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教师从中获得了职业成就感,进而推动着教学改革的持续。

教学中单一传授少了,引导探究多了,学习主体性得到激发 在陶行知先生“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等思想的启发下,教师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创造新生活的人,并尝试探究教学,注意激发、引导,将“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经验型教师少了,专家型教师多了,学校教学品质得到提升 在“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做的法子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启发下,教师自动加入到“生活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讨中,积极参与到“工学交替、理训一体”的培养模式改革中,自觉地实践着“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师将教研心得写成100多篇出来,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由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的良好趋势,学校的办学品质由此得到了提升。

经验:彰显特色、讲究策略、提升境界、完善制度

目前,我校中青年教师100%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0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教师中有高级讲师57人,特级教师1人,研究员1人;有区科技拔尖人才1人,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有部级培训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15名,区级骨干教师22名,“双师型”教师141名,打造出一支数量规模合理、质量水平较高、各种类型比例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还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

总结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实事求是,凸显区域特色 首先要正视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其次要清晰认识、高度重视中职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这些认识,再探讨师资队伍的准确定位和特色打造。其中,特色打造要注意分析所处区域环境,如我校建校在陶行知创办重庆合川古圣寺育才学校的故乡,有“行知文化”的历史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就要运用好这个资源,抓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陶味文化”来支撑师资队伍思想建设。

抓住机遇,讲究推进策略 面对上述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我校领导分析其产生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积极利用“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等政策与发展机遇。同时,分析推进策略,制定支撑政策,分门别类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突出专业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全员培训教师等类型的教师培育,促进各类教师的类型比例逐步走向合理。

营造氛围,提升职业境界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校以“行知校园文化”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支撑,注重思想层面的职业境界引导、提升,努力建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风文化,并辅以“以德立人、能行天下,培养做大事的人”的办学理念,“行知合一、德能兼备”的校训,“教学做合一”的校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的学风,教师沉浸在浓厚的“陶味”校园文化之中,使敬业与奉献精神成为教师的身份名片。

突出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中职学校师资建设的重点。为此,学校采取了观念先行、制度跟进的策略。一方面,组织教师从学生就业短板、中职教育国际经验出发,诊断教师队伍素质的缺项,形成建设“双师型”队伍的共识;另一方面,学校制定系列配套奖惩制度,如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年带任务、带技术到生产一线去参加30天以上的顶岗锻炼、考察研修、教学研讨,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变,提高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叶上雄.生活教育十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2]合川生活教育整体改革领导小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合川教育整体改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的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唐智松.陶行知居渝期间教育思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⑷.

[5]周毅,等.陶行知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从教30余年来,张永刚坚持从严执教,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永刚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促进了人文学院教学发展,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育人,不断创新教书育人方法

“教学是教师第一天职”。30余年来,张永刚为5000余名学生上过课,并担任班主任等相关职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根本任务。在张永刚所担任主讲教师的系列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面广,抽象性强,但面对教材体系封闭、学科理路僵化等问题,要使这样一门理论课程具有活力,难度是非常大的。虽然困难重重,但张永刚仍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学中,张永刚立足高视点,引导学生从哲学、美学角度来理解文学现象、文学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文学问题,避免空泛地传授知识;寻找新的教学切入点,从现象分析入手,引入新的研究成果,保持教学的趋新性与活力;注重学习方法引导,提出“逆向体验法”,要求学生从对自身创作实践及作家创作心态的体验开始,追溯文学原理、文学命题的产生过程等,以现象引发、推动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保持充沛的讲课激情,始终把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2009年,张永刚修改和完善了《文学概论课程改革方案》,印发《文学概论教学学习指导》给学生,尝试参与式教学。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张永刚始终注重教书与育人并重,充分运用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广泛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学观,自觉汲取优秀作品中的养分。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在不断创新教书育人方法的同时,张永刚进一步将教学起点提升到对文学理论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能性探讨中,通过基本范畴的厘定、学科有机性的发现,形成宏观视野,并围绕此目标开展了系列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提升教学效果

张永刚完成了“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与教学对策”、“文学原理新体系教学理路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传播与文学理论形态的关联研究”等教研课题,撰写了《以名著阅读为支点改进外国文学教学》、《文学本质界定方式的一种反思》、《知识、方法与思维:文学理论教材的分类供给》等教研论文。在教学中,张永刚将课程讲授重心移到方法、思维培养之上,引导学生从文学理论学科的“元问题”开始,形成宏观整体化和微观细密性思路,实现了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化,做到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其做法不仅恢复了文学理论的有机性和活力,而且产生了更好的教学效益。

2.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形成高层次的教学成果

2005年,“文学概论教材建设与教学创新”获云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10月,张永刚牵头组建了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研究制订了《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从拓展教学资源入手,对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系统的改革建设,2012年,教学成果“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拓展与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创新”获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夯实教书育人专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以张永刚为负责人的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省教育厅挂牌成立了“云南省张永刚名师工作室”。张永刚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在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夯实了学院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基础。

1.开展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曲靖师范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如何提升专业整体水平?”这是张永刚近几年来一直思索的一个问题。2007年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建设中,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与上海师大合作,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联合办学点,张永刚教授等5人被聘为上海师大硕士生导师。在此期间,与上海师大合作取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张永刚所在学院教师申报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和教育部基金项目多项,通过人才引进、教师外出访学、进修等方式,使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人才结构逐步优化。

2.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和影响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是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的主干教学团队,是曲靖师范学院的重点教学团队之一。张永刚围绕团队建设,大力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2009年,张永刚担任带头人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3.以“张永刚名师工作室”为核心,优化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结构

围绕省教育厅“弘扬名师治学精神,创立学校著名品牌,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后继人才,发展云南省的教育事业,做到树立一个名师,带动一门学科,带出一支队伍、产生一批成果”这一指导思想,张永刚带领团队进一步深化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果,并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新立项的“十二五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任务中,通过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学科研究领域、推行教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科组成员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术研究能力层级等方面更趋优化,已逐步形成了充满积极进取精神与活力的学术梯队,并以此带动了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学科团队的形成,学术队伍整体状态良好。各研究方向的骨干成员,在学科学术研究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4.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学科的载体,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建设精品课程有助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开展。张永刚负责的《文学概论》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该课程的带动下,张永刚所在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不断强化课程监控和应用管理体系,督促课程组从课程建设、网络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建设和管理,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012年,以张永刚为负责人的“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被遴选为云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从教学模块、内容设计、考试形式等方面做了改革,更好地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层次

作为云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十二五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负责人,张永刚认真组织开展了学科建设工作,以学科建设促进了教书育人层次的提升。

1.“文艺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通过省教育厅验收

作为“文艺学”学科建设负责人,张永刚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实要求,从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术梯队、提高科研水平三个方面科学、规范、有序地组织开展建设工作。通过建设,进一步凝练了“文艺学”学科方向,优化了学科队伍,该学科于2010年7月通过省教育厅验收,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2.“文艺学”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张永刚进一步拓展了“文艺学”学科视野,深入探索“边疆城市文化”与地方文学、文化资源的契合点,探究文学理论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城市文化研究基地”于2009年12月成立,并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工作,拓展了学科领域。

3.带动并组织开展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

由张永刚担任学科带头人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于2011年7月成为“十二五省级立项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围绕建设目标,在张永刚的带领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拓展了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言学与汉字文化等学科领域研究空间,构建了跨学科、跨行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层次得到提升,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学校学科建设和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成果与专业支撑。

通过学科建设及对人才队伍的整合,以学科骨干为主要成员的“云南民族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创新团队于2012年9月被遴选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技工教育 “一体化”师资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89-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由创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科技大国转变,市场急需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技工学校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再也不能按照原来的中学模式办学了,必须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学方式的执行者,学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离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任何教学改革的设想都只能是无稽之谈。技工学校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首当其冲地要建设一支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精良、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师资队伍,这也是深化技工学校教学手段和模式改革的关键。

1 建立一支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行一体化教学,建设一支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在承担生产实习指导教学任务时,除了按教学计划给学生讲解、演讲、巡回指导外,还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由于学生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都要回到生产实习中应用,在生产实习中碰到的问题都要实习指导教师解答和处理,所以,技工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实习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训练,让专业课理论教师学习操作技能,限期取得操作等级证。另外,学校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在实施教学环节中,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队伍,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2 建立一支实行理论、实习、学生管理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教师队伍

技工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主要有理论教学机构、实习教学机构、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机构,这样的管理模式职责分明,利于各司其职,但也会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从管理角度看,这种局面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管理,会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在时间、空间及教学内容上脱节,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随着技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技工学校层次的不断提升,技校教师不仅仅是理论课的施教者,更是实验、实习教学的指导者,还是学生管理的参与者,应打破教务科、学生科、实习基地的界限,成立集“理论、实习、学生管理一体化”的专业组,实行里路教学、实习教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专业组是按专业性质建立的学校基层管理单位,成员由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工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组长由专业学科带头人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专业组长在本组内统一调配师资力量,按照教学大纲指定专业教学计划,组织专业理论教学、生产实习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毕业生质量及合格率。组员的教学任务按模块或课题划分,把每个课题先结合实物、设备讲解相关理论或原理,接着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详细分解每个动作,讲清动作要领,让学生看清楚,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教师各司其职的同时,还应人人参与学校的全面管理,掌握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学校良性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促使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进行。

3 建立一支一专多能型的“多种技能一体化”的教师队伍

技工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教师,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下成长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少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对相邻学科和其他技能掌握甚少,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更是很少了解,他们的知识面单一,几乎只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从“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与之相适应,职业教师也必须由“单一专业型”向“复合专业型”转变,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填补自身知识的缺陷,大胆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技工学校也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教师送出去再培训,扩展和更新他们的知识,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考研等方式进行在职学习和深造,大力吸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 建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

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是建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不但能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能激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学校要把“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帮助其建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职业资格培训。第二,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评价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和奖励办法,设立“一体化”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形成“岗位能进能出”、“工资能上能下”、“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工作新机制,将人才培养与考核、工资、职称、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用人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一体化”教师。第三,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考核,并作为评聘、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订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技工教育对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前提,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知识渊博、各有所长的集政治与业务、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师资队伍,才能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越来越强大,职业教育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技工教育“一体化”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46-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由创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科技大国转变,市场急需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技工学校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再也不能按照原来的中学模式办学了,必须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学方式的执行者,学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离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任何教学改革的设想都只能是无稽之谈。技工学校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首当其冲地要建设一支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精良、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师资队伍,这也是深化技工学校教学手段和模式改革的关键。

1 建立一支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行一体化教学,建设一支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在承担生产实习指导教学任务时,除了按教学计划给学生讲解、演讲、巡回指导外,还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由于学生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都要回到生产实习中应用,在生产实习中碰到的问题都要实习指导教师解答和处理,所以,技工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实习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训练,让专业课理论教师学习操作技能,限期取得操作等级证。另外,学校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在实施教学环节中,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队伍,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2 建立一支实行理论、实习、学生管理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教师队伍

技工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主要有理论教学机构、实习教学机构、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机构,这样的管理模式职责分明,利于各司其职,但也会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从管理角度看,这种局面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管理,会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在时间、空间及教学内容上脱节,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随着技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技工学校层次的不断提升,技校教师不仅仅是理论课的施教者,更是实验、实习教学的指导者,还是学生管理的参与者,应打破教务科、学生科、实习基地的界限,成立集“理论、实习、学生管理一体化”的专业组,实行里路教学、实习教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专业组是按专业性质建立的学校基层管理单位,成员由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工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组长由专业学科带头人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专业组长在本组内统一调配师资力量,按照教学大纲指定专业教学计划,组织专业理论教学、生产实习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毕业生质量及合格率。组员的教学任务按模块或课题划分,把每个课题先结合实物、设备讲解相关理论或原理,接着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详细分解每个动作,讲清动作要领,让学生看清楚,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教师各司其职的同时,还应人人参与学校的全面管理,掌握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学校良性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促使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进行。

3 建立一支一专多能型的“多种技能一体化”的教师队伍

技工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教师,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下成长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少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对相邻学科和其他技能掌握甚少,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更是很少了解,他们的知识面单一,几乎只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从“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与之相适应,职业教师也必须由“单一专业型”向“复合专业型”转变,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填补自身知识的缺陷,大胆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技工学校也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教师送出去再培训,扩展和更新他们的知识,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考研等方式进行在职学习和深造,大力吸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 建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

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是建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不但能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能激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学校要把“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帮助其建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职业资格培训。第二,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评价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和奖励办法,设立“一体化”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形成“岗位能进能出”、“工资能上能下”、“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工作新机制,将人才培养与考核、工资、职称、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用人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一体化”教师。第三,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考核,并作为评聘、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订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技工教育对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前提,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知识渊博、各有所长的集政治与业务、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师资队伍,才能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越来越强大,职业教育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1.服务教师教育的意识欠缺

现代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图书馆能够为其提供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的支持。但目前高师图书馆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性,未把教师教育改革这项重要工作列入图书馆重点服务项目,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服务创新、硬件设施上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不仅削弱了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匮乏

教师教育资源往往呈现出陈旧过时、专业水平低、更新速度慢、入藏比例不合理的特点。购置的文献资料跟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教师教育类文献入藏比例偏低。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纸质资源约122.74万册,教育类图书约6.1万册,教师教育类资源仅占4.98%;2001年以来,入藏图书为37.94万册,而教育类图书为2.87万册,占入藏图书的7.56%。作为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教育类资源入藏的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教育技术及教育实践类文献更少,很难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可喜的是教师教育资源入藏比例在逐步提高。

(2)教师教育类文献内容陈旧、过时。统计表明:在玉林师院图书馆收藏的61088册教育类文献资源中,2000年前入藏的为32351册,约占入藏教育类文献的53%;2001年以后入藏的教育类文献28737册,仅占47%。过时、陈旧的教育资源已很难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类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高。

(3)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为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资料收藏比较丰富,而教育技术和方法、教育艺术创新资源、教学实践指导及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教育技术类”资源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艺术资源的重要中介,是专业教师培养和提高专门职业特征、专业行为能力的主要资源,这方面文献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提高。

3.服务教师教育的手段落后且举措不多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师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一些图书馆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服务,如:建设教师教育文献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网站;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业务联系,指导他们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等。这些相应服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借阅率。

二、完善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体系的对策

(1)树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现念

首先,高师图书馆要确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现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时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标,即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源保障。其次,高师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为不同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三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普通教育课程本身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培养教师全面发展公民素质的必备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正相关的。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使得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即教师专业教育。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往往过于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只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则不能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师图书馆必须顺应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广泛收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文献资源外,应努力构建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为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一,教育科学理论特色资源。加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文献的收藏力度。注意选藏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著作;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文献;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专著、文集、资料、杂志等。这些馆藏对高等师范学院师生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能力,都是必需的和无可替代的。

第二,教育教学技术特色资源。增加入藏教育技能包括一般教育技术、三笔字技能、普通话技能、教学应用文技能、电化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育实践指导资源的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文献体系。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和艺术特色文献。一项对优秀教师各种特殊能力的形成时间的研究表明: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有65%以上是在任职以后形成的。这意味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师教育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训练类文献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艺术观摩资源、教学技术和艺术案例分析、教学技术和艺术实践;另外,入藏的资源要达到一定的阶梯深度,为学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反复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育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文献支撑。

(3)整合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创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

第一,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具有设备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许多中学图书馆都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各学校校园网一般工作节点都设置在校区范围内,缺乏区域性(地方性)的服务功能。若在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下,以高师院校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及技术设备等优势,整合区域性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立工作节点,建立服务于各级各类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接入全国、覆盖区域的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地减少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数据库。高师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有关教师教育的特色数据库。一是建设本校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数据库,将本校教师参加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二是建设本校毕业论文数据库,高师院校毕业生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基础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种文献资源,应予重视加以收藏;三是建设本馆教育资源特色数据库,诸如建立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四是由高师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联合建立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程模版、视频教学等。把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第三,建立教师教育专题网站。为方便教师获取和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高师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一个收藏或揭示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鉴定等工作,如将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可查到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教学信息、教师个人网站、博客、论坛上涉及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向用户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案例、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课件及其制作方法、重要教育数据库等,以及一些重要教育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即时、交互、动态、开放式的信息资源。

高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有关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的索引、目录、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主动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推送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需求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类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广西教育信息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网址和数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在学科前沿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或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到相关站点进行查询。通过这些服务,帮助教师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环境,不断地从大量的教育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知识,合理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