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

欧洲经济论文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欧洲模式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11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 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欧洲模式;中国发展道路;稳定;凝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1-0009-06

一、引言

建国6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30年GDP保持了年均6%的增长速度,后30年创造了年均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只有7个国家曾经在7%以上的年增长率持续超过40年,中国是其中之一,并且是最大的经济体,因此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国成功发展的独特性受到了国内外舆论和学术界的关注。最早是2004年美国学者雷默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其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自由主义遭受重创,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普遍怀疑,由于中国经济所受的影响并没有欧美国家大,使得针对中国发展的研究愈加重要。人们试图从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中寻找可以借鉴的规律,“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等纷纷出现。①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多集中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但对中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等关注不足;其次,对中国发展与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等比较分析较多,但对中国和欧洲模式比较分析不多;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要不断完善,但是目前的研究对于中国发展道路从欧洲模式的借鉴分析不多。

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中国道路下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②欧洲是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集中区域,在长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洲模式。2009年欧盟人均GDP为2.97万美元,基尼系数为0.31,人均生活水平高,公平程度好,因此研究欧洲模式对于中国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③本文尝试从欧洲模式的解析入手,分析欧洲模式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借鉴意义。

二、欧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欧洲模式是一个经常提起,却又难以解释的概念。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上看,欧洲模式是与美国和日本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从不同的学科出发看,有欧洲经济模式、欧洲政治模式、欧洲社会团结模式、欧洲文化模式、欧洲经济一体化模式、欧洲治理模式等不同的界定;从动态发展上看,欧洲模式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面对人口老龄化、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环境变化等诸多挑战,欧洲模式现代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各种定义的基础上阐述欧洲模式的内涵,然后从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社会凝聚的角度分析欧洲模式的特征。

(一)欧洲模式的内涵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通常使用欧洲社会模式(European Social Model)一词,表述欧洲各国对于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质量的生活工作条件相结合的愿景,包括充分就业、高质量的工作、机会均等、社会保障、社会包容、社会伙伴关系等。此外,福利国家也常常被用来代表欧洲模式。针对欧洲模式,国外学术界对此有多方位的诠释和解读。

最早提出欧洲模式的是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迈克尔・艾默森(Michael Emerson),他在《何为欧洲模式》中提出,“欧洲模式是完全不同于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其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许多方面的做法都是正确的”。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对欧洲模式的研究较多,大致可以梳理为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欧洲模式是莱茵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如阿尔贝尔(Albert)提出欧洲模式秉承德国弗莱堡学派的基本主张,其核心内容是,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竞争秩序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1]第二,欧洲模式是福利国家,如帕斯塔(Pestieau)认为“福利国家是欧洲社会模式的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⑤第三,欧洲模式是一种价值观,如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欧洲社会模式是一种价值、成就和抱负的组合:一种发达的、奉行干预主义的国家,由相对高水平的税收提供资金来源;一种健全的福利体制,它在某种相当高的程度上为全体公民,尤其是最有需要的公民提供有效的保障;限制或阻止经济或其他形式的不平等。”[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欧洲模式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高税收、高福利、注重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术界从欧洲经济模式、欧洲政治模式、欧洲文化模式、欧洲思想模式、欧洲社会模式、欧洲治理模式等多个角度,探讨欧洲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⑥本节主要从欧洲经济模式的角度进行简要的梳理。

第一,欧洲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裘元伦研究员(2001,2004,2009)认为,欧洲模式下,政府相对于资本比美国拥有更强的独立性,其行为自然也重视资本利益,但同时又强调劳资协商和社会均衡;欧洲模式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区别是,美国不但信奉市场经济,而且实行市场社会,而欧洲模式固然也十分重视市场经济,但不听任市场社会。⑦胡连生认为,欧洲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与合作制经济大规模存在;欧洲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大于美国;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贫富差距相对较小。[3]邱询从政府和企业的两个方面分析认为,欧洲模式强调集体成功和长期利益,其模式是政府干预,企业实行共同决策制度,吸收工人参与管理。[4]甄炳禧研究员将欧洲模式概括为协调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模式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两种模式的差别突出表现为:“欧洲模式要求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相结合,政府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强;美国模式崇尚个人主义和市场竞争,政府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弱。”[5]

第二,欧洲模式重视社会公平。王鹤研究员指出,“统一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协调的欧盟经济政策结构是欧洲经济模式的基础”,“欧洲经济社会模式(简称欧洲模式)的特征是寻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的混合模式。”[6]陈德照认为,欧洲经济模式的优点包括:在注意效率的同时,比较注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在实行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得到较大的重视和保护,弱势群体也得到较多的照顾。[7]

第三,欧洲模式注重社会团结。周弘研究员认为,“欧盟的制度模式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逐步引入欧洲传统的社会公平观念和社会团结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欧洲灵魂,使欧盟成员国的共同命运向着适应世界经济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以欧洲整体的力量促进福利国家的现代化,同时又以欧洲整体的力量来突出欧洲的社会特性。”⑧这里的社会团结,实际上就是福利国家。

第四,从经济宪法的角度理解欧洲模式。史世伟教授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欧洲模式的特点概括如下:坚持市场经济原则,治理与统治规则与市场一致;将“辅助原则”作为建立制度的元规则,限制和明确各层面政府的职权;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采取谈判、协商的方法,各行为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博弈,在必要时各方进行妥协;在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强调各行为者之间的合作,处理好多层治理与协调、体制多样化与同一性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8]

综述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笔者认为,欧洲模式是指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趋向,这些价值趋向包括:经济宪法,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福利国家,注重社会公平等;同时在保持原有欧洲核心价值趋向的基础上,欧洲模式的内涵也是在不断丰富拓展中。

(二)欧洲模式的特征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欧洲模式是指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趋向,包括经济宪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福利国家、社会公平等。理解欧洲模式的特征有两个层次,即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从欧盟层面上理解欧洲模式,就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被逐步接受的过程。欧盟通过基础条约、规则、指令等经济宪法,逐渐形成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层面的欧洲模式,主要是指福利国家共识,又称为社会团结模式,其重要特点是通过高税收高福利,促进社会公平。此外,欧盟层面上通过凝聚政策,促进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欧盟单一市场内的社会公平。由此而来,欧洲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宪法规定的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法律实现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的核心特征。[9]秩序自由主义强调经济宪法原则,与此相一致的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欧盟法规,与统一市场、经济货币联盟相联系的这些法律和规则是欧盟层面上的超国家机构和成员国必须遵守的,其判决效力高于成员国的法规。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这是由欧洲联盟条约所明确规定的。欧洲联盟条约明确规定了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限定了以稳定货币为唯一首要目标的共同货币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结构中的财政政策受到《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约,为稳定的货币政策服务。

宏观经济稳定就是为了确保货币稳定和财政纪律而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简称马约)第109条和相关条款规定了加入单一货币区必须满足的五个经济趋同标准:高度的价格稳定和趋同,即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成员国平均数的1.5个百分点;保持财政稳定,政府预算不得出现过度赤字,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累计不超过当年GDP的60%;维持各成员国长期利率的稳定,长期利率不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成员国的平均利率的2个百分点;实现各成员国之间货币的相对稳定。马约从雇员任命、金融业务、政策选择等三个方面保证了欧洲中央银行的政治独立和手段独立。欧洲联盟条约第3a条款和第105条款均规定了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这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1998年10月,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理事会确定了价格稳定的准确定义:“价格稳定应该定义为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度同期比增长低于2%”。[10]1997年阿姆斯特丹会议上就稳定与增长公约达成协议,强调了强化财政纪律作为经济货币联盟的长期特征。

因此,经济宪法规定的宏观经济稳定是欧洲模式的重要特征。

2.社会公平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凝聚

社会凝聚(Social cohesion),又称为社会凝聚力,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11]

经济社会凝聚(Economic and Social Cohesion)是欧盟使用、倡导并加以推广的政策理念。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经济社会凝聚是指:“欧盟各成员国或者地区之间的社会团结。”⑨ 欧盟地区政策和各成员国福利政策是促进经济社会凝聚的重要

手段。

1957年罗马条约的前言中强调降低地区差别的重要性。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共同体开始设立欧洲地区发展基金(The 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 ERDF),用成员国的财政进行再分配以帮助最贫困地区。为了实现公平竞争和减轻欠发达地区在统一市场建立过程中的负担,1986年《单一欧洲法令》为罗马条约增补了第五编,首次表述了“经济社会凝聚”的目标是缩小欧盟内部的贫富差距,以增强欧盟一体化的动力,这为结构基金(The Structural Fund)奠定了法律基础。1992年马约将“凝聚”作为联盟的主要目标之一(第158条~162条款)。马约第2条规定欧盟的目标之一是“加强经济社会凝聚……推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充分就业……”,第158条款(原130a条)规定:“为了促进共同体的全面平衡发展,共同体应当制定和采取行动,以求强化共同体的经济社会凝聚。共同体尤其应当旨在减少各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处于最不利地位区域或者岛屿的落后。”欧盟地区政策通过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援助,实现成员国之间的公平性,增强一体化的凝聚力,是促进欧盟经济社会凝聚最主要的政策之一。欧盟的结构基金是地区政策主要政策工具,占地区政策预算总额的90%;⑩此外,还有欧洲团结基金(Conhesion Fund),主要为收入最低的国家而设立的,约占总额的10%。???结构基金加上团结基金,是欧盟层面上用于地区政策的主要工具,是欧盟预算的第二大用途,约占欧盟总预算的35%。

此外,欧洲各成员国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社会排斥,降低社会成员间不平等程度,促进社会团结,也是欧洲经济社会凝聚的重要政策之一。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随着西欧社会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大众的民主化和民族国家建设的过程逐渐演变的。[12]在整个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政策组合和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欧洲人将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共同特征叫做“社会团结”或“福利国家”。欧洲福利国家的共同特征包括:以国家立法和国家行政为主要工具,通过税费实施大规模的社会再分配对市场分配进行补充和修正,将社会政策当做国家的基本职能,不同程度的将养老、扶贫、失业、工伤和医疗健康看做国家的责任。

综上所述,欧洲模式的特征包括经济宪法规定的宏观经济稳定(简称稳定)以及社会公平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凝聚(简称凝聚),因此欧洲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以稳定和凝聚为基础的经济增长。

三、欧洲模式:稳定、凝聚与经济增长

(一)欧洲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1.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价格稳定和财政纪律是欧盟基本条约所规定的,这也是欧洲模式的重要特征。高度的宏观经济稳定是否会威胁到欧洲经济增长?对此,欧盟官方的观点如下:

“保持价格稳定(即低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有利于在中期内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降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程度。政策组合的不平衡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程度有负面影响。增加国民储蓄有利于鼓励私人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健康的公共财政是避免政策组合失调、实现国民储蓄增加的必要条件。低赤字、低债务、低利率,有利于实现更高的公共投资、更有效率的公共支出、更低水平的税收负担。此外,价格稳定和财政纪律通过各种途径相互促进:一方面,严格的财政纪律支持欧洲中央银行为维护价格稳定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谨慎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能够有效避免政策引起的冲击,以及其它扰动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13]

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欧盟官方的观点。巴罗(Barro,1996)通过研究1960年~1990年间100多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年均通货膨胀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率降低0.2个~0.3个百分点。安德斯(Andrés et al.,2000)等发现,工业化国家一旦陷入通货膨胀,人均收入的增长将难以改善,且会逐步恶化。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9)所作的案例分析中,将名义税收体系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考虑在内,价格稳定的工业化国家将享受到非常显著而持久的福利。此外,也有研究结果与欧盟官方的观点相左。阿克罗夫(Akerlof, 2000)等研究表明,由于工资的名义刚性,低通货膨胀率时的菲利普斯曲线非常平缓,也就是说,太高的通货膨胀率对经济明显有害,而太低的通货膨胀率则会导致产出的损失和失业率的持续上升,因此确定合适的通货膨胀率非常重要。

2.欧洲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而宏观经济稳定程度大大改善,那么欧洲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

为了符合加入欧元区的经济货币趋同标准,欧盟许多成员国采取了财政紧缩的政策,降低财政赤字,扭转债务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财政紧缩短期内压缩总需求,因而暂时降低经济增长率;但是,公共债务状况的改善产生信誉效应(Credibility Effect),降低了长期利率,反过来对私人需求产生积极的扩张效果,从而抵消了短期的收缩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的经验表明,上述两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存在的,而对于那些长期利率较高的国家来说,紧缩财政的信誉效应更加明显。而财政紧缩对经济增长的中期影响如何呢?从理论上来说,财政紧缩可能导致高税率或者低政府支出,从而对经济增长不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财政赤字的降低主要来自于低利率造成的债务降低,政府支出的降低幅度非常有限;而财政紧缩会降低利率,从而有利于私人投资,促进长期经济增长。财政强化通过避免可能发生的债务危机,提高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从而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有利影响。此外,在对政策的不完全信任以及粘性工资和价格的情况下,1980年以来欧盟采取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暂时的成本。国际证据表明,旨在维持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在中期取得更高的增长率(Vi?als, 199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宏观经济稳定不利于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

增长。

(二)欧洲经济社会凝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1.欧洲经济社会凝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机制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社会凝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既有制约作用,又有促进作用。首先,为了保持和增加经济凝聚,政策干预措施可能会减弱极化效应,降低市场一体化的效率和增长收益。欧盟层面上实施的地区政策大多是通过财政资源的再分配,促进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如果落后地区资源投入的效率低于发达地区,那么欧盟经济凝聚程度的提高会影响欧盟整体的经济增长。欧盟各成员国实施的旨在强化社会凝聚的再分配政策,也会影响欧洲整体的经济增长。比如,欧盟成员国某些保护养老金和其它权利的政策可能干扰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和跨区流动,从而降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其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保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的凝聚,有利于社会和谐,消除不稳定的根源,从而增加创新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从实证上讲,1955年库兹涅茨(Simon Kuznet)提出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的发生,收入差距先上升,后下降。1975年奥肯(Arthur Okun)提出在平等和效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不平等程度可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产生不断增长的产出。安德烈・萨帕尔2005年在《全球化与欧洲模式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按照效率和公平的不同组合,欧洲内部存在四种不同的社会模式:北欧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大陆模式和地中海模式,对四个模式比较发现,效率和公平并不必然存在替代关系。[14]詹姆斯・伽布瑞斯(James K. Galbraith,2008)将工资不平等程度作为社会凝聚的指标,失业率作为竞争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凝聚和竞争力并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王鹤(2007)通过利用基尼系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对欧盟国家的效率和公平状况进行综合比较,表明效率和公平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

关系。

2.欧洲经济社会凝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而经济社会凝聚程度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我们以欧盟各成员国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济社会凝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各成员国NUTS2行政区人均GDP的离散程度作为经济社会凝聚程度的衡量指标,离散程度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凝聚程度越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首先,基于上述凝聚和增长之间的机制分析,建立如下模型:

yit=β0it+β1itxit+εit

上式中, yit表示人均GDP增长率,xit表示人均GDP的离散程度,β0it和β1it分别是待定系数, εit是随机误差项。如果β1it为正值,表明凝聚程度越高,离散程度越低,经济增长率越低,即凝聚制约了经济增长;反之,β1it为负值,凝聚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为避免伪回归,对yit和xit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表1表明, yit和xit均通过LLC、ADF-Fisherχ2和pp-Fisherχ2检验,拒绝原假设,yit和xit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不存在伪回归问题。

第三,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如下:

yit=0.10-0.003xit

(5.71***)(-4.27***)R2=0.53

上式中,第二行括号内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系数的T值,在1%的统计水平上拒绝了系数为零的假设。由此可以看出,人均GDP离散程度下降1个单位,经济增长率提高0.003个百分点,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凝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欧盟经济社会凝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理论上讲,两者之间既有制约关系,又有相互促进关系。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凝聚的欧盟地区政策、成员国的福利政策等,都属于欧盟财政资源的再分配;如果落后地区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劳动力市场僵化,将有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然而,凝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降低不确定性,通过增加创新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其次,从实证上看,笔者利用1995年~2006年间欧盟14个成员国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凝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即欧盟凝聚程度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四、欧洲模式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

欧洲模式是指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趋向,包括经济宪法规定的宏观经济稳定以及社会公平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凝聚。从稳定、凝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看,欧洲模式对中国道路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价格稳定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从欧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看,价格稳定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采取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实现价格稳定,短期内制约经济增长,但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大的起落,其中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以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和欧洲中央银行确定以“价格稳定”作为目标是不同的。因此,中国道路的完善过程中,应借鉴欧洲模式的经验,通过恰当运用货币政策,保持价格稳定,以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

其次,凝聚程度提高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公平和效率并不必然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欧盟凝聚和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凝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欧盟长期内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欧盟采取地区政策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提高经济社会凝聚程度,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做法,是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典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2008年GDP增长了16.6倍,年均增长率为9.9%。与此同时,中国区域间、城乡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未来应更加注重再分配政策的运用,促进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同阶层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协调好公平效率关系,推动中国发展道路的不断完善。

[注释]

①参见乔舒亚・库珀・雷默(Ramo, Joshua Cooper):《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4;庄俊举:“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新华网理论频道;人民网-人民论坛2009年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从“北京共识”到“中国奇迹”》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日,“国内外十学者纵论中国道路”;周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②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③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0.

④Michael Emerson, Andre Dramais: What Model for Europ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MIT Press, 1988. 转引自王鹤:"欧洲经济模式评析――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欧洲研究工作论文,2008年第1期,第1页。

⑤Pierre Pestieau, The Welfare State in the European Union, Economic and Social Perspecti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转引自,王鹤:“欧洲经济模式评析――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欧洲研究工作论文,2008年第1期,第1页。

⑥国内欧洲模式的相关综述参见:陈志瑞:“‘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研讨会综述”,《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1-152页;周弘主编:《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2003~2004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张海洋,莫伟:“欧洲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研讨会综述,《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9-156页;孙彦红:“欧洲模式与世界: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会议综述,《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第145-154页。

⑦裘元伦研究员的相关论述参见:“欧美经济制度模式比较――以就业失业与收入分配两个具体问题为例”,《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第15-19页;“欧美经济模式之争”,《求是》,2004年第3期,第59页;“欧洲前途并不暗淡”,《欧洲研究》,2009年第5期,第52-58页。

⑧周弘:“欧盟社会团结模式与欧盟发展战略”。见吴志成,薛晓源主编:《欧洲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⑨See: europa.eu/scadplus/glossary/economic_social_cohesion_

en.htm, Accessed Nov 12, 2009.

⑩结构基金的目标地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结构基金的最大份额用在第一目标上,以改善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经济与人性潜能,促进追赶过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指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的75%或者人口密度非常低(每平方公里居民数少于8人);第二目标是支持面临结构困难的工业、农业、城市和渔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调整;第三目标主要是努力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培训和就业体系。

(11)团结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90%的成员国进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项目。

(12)数据来源为:凝聚程度指标来源于Eurostat数据库,人均GDP增长率来源于AMECO数据库,时间段为1995年~2006年间,样本为欧盟15国除去卢森堡后的14个成员国。

[参考文献]

[1] [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 杨祖功,杨齐,海鹰,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 [英]安东尼・吉登斯.欧洲社会模式的反思与展望[J].开放时代,2007(6):5-20.

[3] 胡连生.美欧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4):20-24.

[4] 邱询.美国、德国、日本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与择优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3(3):84-89.

[5] 甄炳禧.美欧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国际问题研究,2003(5):55.

[6] 王鹤.欧洲经济模式评析――从效率和公平的视角[J].欧洲研究,2007(4):1-18.

[7] 陈德照.美欧模式,孰优孰劣[J].时事报告, 2004(3):43-50.

[8] 史世伟.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欧盟经济宪法:一个制度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欧洲研究,2007(1):15.

[9] 宋晓敏,莫伟.“讨论欧洲模式”国际研讨会综述[J].欧洲研究, 2007(5):146.

[10] ECB.The Stability-oriented Monetary Policy Strategy of the Euro System[J].Monthly Bulletin, 1999: 46.

[11] 江时学.拉美国家重视强化社会凝聚力[J].求是,2008(23):58.

[12] 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6.

[13] André Sapir et al..An Agenda for a Growing Europe: Making the EU System Deliver[R].Report of an Independent High-level Group Established on the Initi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3: 41.

[14] André Sapir.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European Social Models[Z]. Background Document for the Presentation at ECOFIN Informal Meeting in Manchester, 9 September 2005 : 5-11.

European Model:Stability, Cohe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Zhang Mingzh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Beijing 100808,China)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中欧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44-02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一直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并提出不同理论。亚当・斯密从国际贸易带来国际分工的角度研究,认为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卫・李嘉图从贸易对一国利润率的影响来说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古典经济学家中对外贸易发展理论阐述最完整的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认为,对外贸易能够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应。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则着重从技术扩散和规模经济的角度支持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

然而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一直备受争议。经实证分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阻碍经济增长、不一定对经济增长有作用。佟家栋较早地探讨了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不同时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不同的,但总体上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杨全发将巴拉萨建立的模型代入中国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二、中欧贸易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和欧洲贸易的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欧洲贸易的发展。2005―2006年间,虽然出现纺织品争端和皮鞋反倾销案纠纷,但是中国欧洲贸易关系一直处于比较友好的阶段。2009年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开始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中国出口严重受阻。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其健康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对外贸易是拉动中国GDP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显著作用。因此研究中国欧洲贸易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三、中国欧洲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欧洲作为中国较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之一,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对欧洲进口、出口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分析是近来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分析工具,主要研究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经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在协整分析之后本文还对时间序列经济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三个经济变量,y代表中国GDP指数(按1978年为基期,价格等于100计算),x1代表中国向欧洲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万元),x2代表中国从欧洲进口贸易总额(单位:万元)。在实证分析中所用到的1986―2008年中国GDP指数、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数据均出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进口和出口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以上数据取对数,变换为lny、lnx1、lnx2,变换后不改变原来的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和短期调整模式。实证分析所用软件为Eview 5。

(二)平稳性分析

直接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可能会存在谬误相关或谬误回归等问题,因此首先要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分析。为了从理论上准确的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并判断差分的阶数,本文对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表1lny、lnx1、lnx2 的ADF 单位根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lny、lnx1、lnx2 这三个时间序列都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lny、lnx1、lnx2 序列的ADF 统计量绝对值均大于在1 %显著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即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一般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和E-G 两步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对两个或多个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时,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比E-G两步法效果好,因此本文利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lny、lnx1、lnx2进行协整检验。

表2 Johansen检验结果(滞后期为3)

*注:该检验只有截距项没有趋势项。

从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有零个协整向量的假设下,拒绝了lny、lnx1、lnx2三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三者之间肯定有协整关系。而在在5%的显著性水平至少有一个协整向量的假设下,接受了原假设,即三者之间有1个协整关系。所以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长期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能说明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不能说明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及其关系的方向。因此,本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对欧洲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在滞后期为1,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x2既是lnx1的格兰杰原因,又是其结果,lny既是lnx1的格兰杰原因,又是其结果,lny是lnx2的格兰杰原因而非结果。这说明中国对欧洲的进口和出口互相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互相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对欧洲的进口。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GDP指数、中国对欧洲出口额、进口额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尽管中国GDP指数、中国对欧洲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都是非平稳的,但是他们的差分都是平稳的,并且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2.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国从欧洲进口贸易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这基本符合古典经济学的出口导向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实现对欧洲出口增长的规模经济。

因此,中国要改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结构优化升级,多元化出口,确保中国欧洲之间的贸易健康有序进行;中国应加大对欧洲出口的支出力度,同时保持进口的同步的增长。由第三部分检验可知扩大对欧洲出口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且中国对欧洲出口和进口相互影响,所以在扩大对欧洲贸易出口的同时要保持进口规模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丁原洪.欧盟的困惑于中欧关系 [J].国际问题研究,2006,(4):20-23.

[2]贾瑞霞.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现状与展望[J].和平与发展,2008,(3):10-12.

[3]张彬.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探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5):12-14.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性;连续性;联系性;《白银资本》;《大分流》

一、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考察

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物和代表人物。其代表作《白银资本》 获1999年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头奖。

第一,《白银资本》的全球发展理论

弗兰克自承:"我在写作本书时,最初的首要目的之一是要证明,早先就有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经济,然后欧洲人才能在这里面大显身手和颐指气使。由此很自然地派生出两个推论。第一个推论是,直到1800年前后,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以及东南亚和西亚比欧洲更活跃,前三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对这个世界经济的作用更重要。第二个推论是,那种宣称‘历史学家已经知道欧洲是以自己为中心而组建一个世界’的说法是完全反事实和反历史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欧洲是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买了一张搭乘亚洲列车的车票。但是,不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基于历史理解的社会理论,这个历史事实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世界体系是自古存在的("世界体系存在了五千年,而不是五百年" ),从航海大发现到工业革命,处在这个世界体系中心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特别是中国。欧洲和亚洲存在着商品和贵金属的反方向运动:欧洲从亚洲进口大量商品,却不能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而要用白银结算贸易的逆差;18世纪,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生产的白银,有一半流向了中国。欧洲利用征服美洲获得的贵金属,取得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并最终成为新的经济中心。长期流行着一种看法:西方对东方的征服,是先进的工业文明战胜了落后的农业文明。弗兰克认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中国和印度的衰落发生在前,西方的兴起出现在后。在他看来,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在西方的兴衰一个以500年为时段的长周期,当东方收缩到最低点时,正是西方扩张阶段的最高点。强胜弱败是一时的,并没有内在原因和必然性。在世纪之交的现在,人们似乎可以看到,西方的衰落与东方的强盛正以另一个周期的方式出现。

第二,《白银资本》的东亚发展理论

弗兰克认为,公元1500年以来,具有世界规模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的单一全球经济就己经存在了。整个亚洲特别是东亚处于经济权力的中心,而西欧和后来的北美只是公元1800年以后才取代这一中心。现在,西方的支配地位行将结束,以前的亚洲占支配地位的模式正在重建。弗兰克分析的观察点是消费品、白银和黄金。当时,金银起到双重作用,既是商品又是货币。弗兰克指出,中国和印度是全球贸易的中心,多数美洲白银途经欧洲和菲律宾流向中国,这样才使得欧洲的初始扩张成为可能。公元1500-1800年间,印度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比西欧快得多,亚洲人也要长寿得多。亚洲有很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竟争力。亚洲内部贸易比任何欧洲商业活动都大得多。欧洲人只是依靠美洲白银才能挤进繁荣的亚洲贸易体系。欧洲商人起到的是中间人的作用。弗兰克解释了为什么欧洲赢得了胜利。19世纪时亚洲经济长时期扩张最终走到尽头,这主要是内因所致:由于人口和收入的增长,生产和贸易开始衰退;经济和社会的两极分化对资源施加了压力,约束了底层的有效需求,亚洲廉价劳动力大量增加。欧洲和美洲利用这一形势进行工业化,成为全球主要的生产者和贸易者。

第三,《白银资本》的基本研究取向

弗兰克在撰写《白银资本》的时候,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既十分宏大,又极其有限"的任务:"向众多被公认为‘经典的’和‘现代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欧洲中心历史学挑战。"(对1400年一1800年的世界经济作出另一种提纲挈领的展示) 刘禾从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思潮的角度对《白银资本》的研究取向作了更系统的说明。她说,关注西方学术新动向的人都会注意到,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已在西方学界持续了二十多年,从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到马丁·伯纳尔(Matin Benal),凡处于学术前沿的各科学者,都无一不对近代出现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理论上的清算,但环顾左右,我还没有见过像弗兰克那么不客气的人。《白银资本》对有史以来正统的和非正统的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比如,弗兰克认为,从来没有过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者"闭关自守"、"停滞落后"的东方,所有这些说法都是持欧洲中心立场的人编造出来的神话,在他看来、早在欧洲兴起之前,在1400——1800长达几个世纪的时段,就一直存在着一个围绕亚洲,尤其是围绕中国的世界经济体系,欧洲则长期处于这一体系的边缘,直到十九世纪此局面才开始扭转,也就是说,欧洲居于中心的时间来得很晚,也很短。他强调,无论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都必须放在这个大的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发展中去解释才有意义,因此,那些认为现代文明是从欧洲社会内部生长出来的种种理论,用弗兰克的话来说,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无稽之谈。

第四,《白银资本》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

在《白银资本》中,弗兰克用一种"全球学"的视野来颠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学和社会理论。他从一种涵盖世界的全球视野来考察近代早期的经济史。试图分析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与运动,而不是仅仅分析欧洲的世界经济体系(欧洲只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因为弗兰克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如果要分析任何部分(包括欧洲)的发展,都必须分析整体。" 他说《白银资本》"就是想从近代早期世界经济史的角度,为一种更充分的"人类中心"视野和理解提供某些基础" 。他强调:不仅在世界经济史方面需要这种全球视野,而且也是为了我们能够在全球整体的范围内给从属和参与世界经济的部门、地区、国家以及任何片断和进程定位,因为它们都不过是这个全球整体的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我们需要一种全球视野,是为了鉴别、理解、说明和解释——简言之,理解——"西方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霸权"、"大国的兴衰",以及前"大"不列颠、美利坚"合众国"、前苏联、"洛杉矶的第三世界化"、"东亚奇迹’等等诸如此类的过程和事件。这些过程和事件都不是仅仅。甚至主要由于上述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内部"力量的结构或互动而造成的。它们都是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发展的一部分。 弗兰克甘冒得罪大批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的危险,指责:当代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一直最缺少的就是一个整体视野。历史学家最喜欢用显微镜来考察和猜想在一个很短暂时间里的一个小片断。不要说"文明研究者",就是"世界史"学者也习惯把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某些大树上,仅仅对某些大的片断加以比较。实际上,许多人喜欢关注自己文明的特点或文化相似与相异之处。有些人为自己的方法辩护说,遵照"科学"标准,我们只能研究整体的片断,这样我们就能运用比较方法来分析它们的差异。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如果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那么整体本身也会造成整体的部分或片断之间的差异。总之,他们或者由于不愿看见整体,或者由于看不见整体,因而不去看整个画面。因此,他们甚至也无法理解他们考察的那个片断或他们想加以比较的两个或更多的片断的某些基本要素。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世界史"学者指出,明摆着的真实世界是一个整体性的全球拼图,他们本来可以把它组合起来,但不去做,更不用说去设法理解它了。

弗兰克并非不重历史证据,但他认为历史证据并不能取论建构,世界历史的研究模式需要有一个理论取向上的根本转型。他说:"虽然历史证据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主要不是用新的证据来挑战公认的证据,而是要用一种更充分的人类中心的全球范式来对抗公认的欧洲中心范式。" 弗兰克充分利用了当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他申明:"为了说明和解释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我采用各种互补的方法进行了人口结构的、货币的、康德拉捷夫的、长周期的分析。"

二、 《白银资本》的合理内核与缺陷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异国文化

【关 键 词】“大欧洲”/欧盟/文化多样性

【正 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经历了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建成、经济联盟与货币联盟等 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在“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理论前提下,追求着欧洲的逐步整合 与统一。其共同的经济、货币与社会制度及政策的制订与出台,正在使历史的光辉梦想 变成现实。2003年2月启动的欧洲宪法的制订计划,使“大欧洲”在政治上趋于完整。 伴随而来的文化构建就成了欧盟未来必然提上议事日程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欧洲”文化理念的历史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理念的产生,势必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持。在欧洲版图上,曾经 涌现过不同的形形的“大欧洲”概念与思考。比较起来,它们都附带有一些特定历 史时期的思想轨迹与时代特征。但从其不同的发展过程来看,都在力图为“大欧洲”的 形成提供一种空间性理论解释。“欧洲”或欧罗巴(europa)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的神 话,公元13世纪以后开始在欧洲史书与文学书籍中广泛出现。尽管欧洲人把欧洲视为同 一文明体系的地理单元,而主张实行欧洲联合(统一或一体化)是比较晚的事情,但这种 理念却深深植根于古罗马帝国基督教的光环之中。

在历史上,古罗马帝国的光辉曾经一度映照着几乎宗教、文化同一的整个欧洲。它在 将近40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囊括地中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境内的 欧洲人都曾以“罗马公民”的文化身份区别于其他不同民族的欧洲人;基督教成为罗马 “国教”以后,共同的则使得欧洲人彼此接近、互相认同。到西罗马帝国灭亡 的时候,统一的基督教信仰仍然在精神上联系着欧洲的东部和西部。进入中世纪以后, 查理曼帝国曾经短暂地统一过欧洲西部,其版图东抵易北河及波希米亚,西临大西洋, 北达北海,南部包括意大利的大部分。但是,查理曼帝国很快土崩瓦解,西欧陷入了长 期的分裂之中。罗马教会曾想建立普世的统治权,但终于无法与王权抗争,最后教会本 身也分裂了。1054年,统一的基督教会分裂成天主教与东正教,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

公元17世纪以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一方面为欧洲各国人民的平等交往以及欧洲 在世界的霸权创造了条件;而另一方面也使欧洲的分裂持久化,并导致了连绵不绝的战 争。从公元17-20世纪,欧洲先后发生过30年宗教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 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等。这些战争给人类社会特别是欧洲文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毁坏了欧洲民族国 家的力量和文化成果,危及了人们的自由和生命。因此,欧洲的理想主义者纷纷提出各 种统一欧洲的方案,以便谋求欧洲的和平和发展。例如,1713年,法国的圣-皮埃尔(16 58—1743)在《争取欧洲永远和平方案》中最早提出了建立“欧洲邦联”的思想;1795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一个哲学方案:《论持久的和平》。他明确建议保持各个国 家的等理想。

法国人将欧洲人的欧洲理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1801年,拿破仑萌发过用武力统 一欧洲的宏伟计划,并自认是罗马帝国的继任者。一战结束后,欧洲联合的思想获得了 新的动力,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开始谈论欧洲联邦的问题。1925年,法国当时的总理赫里欧就明确表示:“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看到欧洲合众国的出现。”1929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向德国政府建议组织“欧洲联邦”,并于1930年向欧洲各国政府提交了备忘录,倡议建立欧洲国家的联盟,取消关税、建立共同市场,成立欧洲议会和常设政治委员会,以杜绝欧洲战争的魔影。然而,纳粹党在德国的上台,使任何欧洲联邦的计划成了泡影。

欧洲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苦难后,开始重新审视“欧洲联合”的议题。他们坚信,解 决欧洲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欧洲的统一。当时,欧洲因战争变成废墟,美苏对抗加 深了欧洲的分裂局面,以德国分裂为界,欧洲各国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历史的苦难似 乎还没有结束,欧洲文明正在沉沦,欧洲人有失去自我特性的危险。于是,英国首相丘 吉尔率先于1946年提出,我们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注:nicholas moussis:guide to european policies,6[th] revised edition,european study service:belgium,2000.)1951年,欧洲统一之父-让·莫内在设计欧洲煤钢共同 体时也强调了欧洲统一的前景。他指出:“煤钢共同体所属6国的煤钢事业在顺利发展 ,应该使其顺利发展下去,直到建成欧洲合众国时,才算取得最后胜利。”后来,莫内 还在西欧领导了一个名为“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的运动。由于国际冷战环境的存在 ,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谈论的欧洲统一,主要限于西欧地区,而戴高乐却是一个例外。 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曾发表了一个有关欧洲前途的著名讲话。他提出 ,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主要强调欧洲联盟 中的民族国家的地位。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证实了戴高乐这个惊人的历史预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冷战也随之结束。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历史机遇,这时人们开始谈论“大欧洲”的问题,甚至整个欧洲国家的统一问题。

后冷战初期以来,西欧国家已在冷战结束后的极大热情中开始了融合东欧国家的进程 。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决定首先把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的6个国家纳入欧 共体轨道,并最终接受它们为欧盟正式成员。1997年12月,欧盟卢森堡首脑会议决定从 1998年4月开始与波、捷、匈、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等6国分别举行入盟谈 判。次年4月,入盟谈判如期举行。去年8月欧盟新委员会组成以后,提出了加快欧盟东 扩进程的主张。同年12月的赫尔辛基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在继续与波捷匈等6国进行入盟 谈判的同时,宣布从2000年起和保加利亚等6国开始举行入盟谈判。2002年12月11日与1 2日,欧盟首脑聚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决定东欧12国加入欧盟,时间是2004年的5 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21世纪中期,欧盟将成为一个囊括欧洲27个国家、约5亿人 口的超大同盟。但是,大欧盟并不等于“大欧洲”,关键是欧盟国家何时能够把东正教 国家融合到欧洲大厦中,并建立起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到那时,一个新的超 级大国-欧洲合众国将活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舞台上。新出现的“大欧洲”尽管不可 能恢复过去世界中心的地位,但将是新的世界格局中的一极,并将有力地推动世界的和 平、稳定与多极化秩序的形成。

二、欧洲统一过程中的“文化”概念

欧洲的统一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理念上的“大欧洲”框架的产生,只是 欧盟迈开步伐的前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机构的发展与联邦的形成,始终要 靠共同的文化与价值观来作为理论支撑,哪怕是一种模糊的形式。欧洲自工业革命与法 国大革命以来,在理性地组织社会生活上取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并且借助科学的力量 将它特有的文化推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注:see j.habermas,strukturwandel der ffentlichkeit (neuwied:herman luchterhand verlag,1962),p.88.)虽然在二战后的 国际局势下,人们对欧洲理性发展的前景普遍存疑,但欧洲在一般意义上仍然留有“文 化欧洲”的历史烙印。数年来,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正在进行的欧洲整合过 程需要认真对待经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欧洲文化议题。也就是说,未来的欧洲需要一个 新的“文化”概念。

欧洲在20多年的整合过程中,对文化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 创造性”两个基调上。欧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让所有的欧共体的法律与决策 尽可能的接近欧洲公民的社会秩序。这个以公民权利为中心的欧洲蓝图成为1999年5月1 日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的首要目标。(注:see the european commision,the four major objectives of the new treaty for europe.(url:europa.eu.int/en/agenda/igc.home/intro/en.htm,november 1997).)如果没有以公民权利为前提 、或没有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承认,一个经济的欧洲或一个政治的欧洲只是一个利 益与目的的共同体。(注:see w.w.mickel,“kulturelle aspekte und probleme der europ(g0p102a)und zeitgeschichte,b 10/97,bonn,28.02.1997,s.14-24.)20 00年12月7日,在法国尼斯举行的欧洲理事会,将《阿姆斯特丹条约》中追求与保护人 权、基本自由所建立起来的程序进一步地以《欧盟基本权利》的形式体现出来。而 该第22条说明,欧盟应该尊重文化、宗教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了欧洲各国人权的 平等性。它的主要法律依据是《阿姆斯特丹条约》修正后的第128条第4款。(注:该条 款规定:共同体对在这个条约的其他条款下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予以考虑,尤其是那些 尊重与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活动。see a.duff(ed.),the treaty of amsterdam:text and commentary(london:the federal trust,1997),p.86.)欧盟通过所谓的欧洲文化合作 来实现欧盟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意义上法律的健全,而是为欧 洲各种文化的发展与欧洲社会互动环境的建立创造一个良性的制度空间。它是一个培养 欧洲公民参与社会与文化共同体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将是 多元性的,甚至与一些非文化事务紧密相联。

从狭义上讲,欧盟的各种文化合作活动,为欧洲公民的交往与欧洲社会的良性互动提 供了物质条件,例如制度、法律、科技网络与电子、文化传播等。它是欧洲整合过程中 典型的制度性的文化概念。从广义上来讲,欧洲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各个成 员国的公民对“大欧洲”概念的理解与统一,推动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欧 盟的未来发展夯筑了坚实的理念平台。它是一种共同体层面上的欧洲文化概念。

《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28条首次将文化活动纳入共同体的法律系统中。从1983年的雅 典会议召开至今,欧盟内部事实上存在一个共识:文化在共同体层面上并不容易把握与 定义,并且文化活动大多数仍停留在地方、地区与国家的层面上。但是,除了尊重文化 多样性与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外,共同体层面的文化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使非文化 的政策领域(如政治、经济、货币与司法等)对文化事务产生整合性的协调。其实,欧洲 共同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项经济活动与政治制度已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共同的生 活秩序与社会空间。同时,这些制度与活动也引起了欧洲公民对各国内的个体文化与欧 盟层面的文化的思考与反省,尤其表现在各项经济活动对文化的创造上。但是,新的整 合的欧洲社会,并不像过去民族国家一样拥有共同的传统、宗教与价值观,而将是因为 经济发展、信息流通与文化互动所衍生的一种多元化的制度与权利体系。实际上,这种 依靠市场经济发展逻辑建立起来的共同制度、组织、政策与法律本身就是欧洲共同体层 面上的“大欧洲”文化的体现。这种市场运作并不破坏文化的多样性,反而会使各个个 别文化的内容得以更新与充实。这是符合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的。它将会在欧洲范围内 形成一种良性的区域性的文化传播体系。(注:关于对区域文化传播的理论方面的论述 ,参见张生祥、何晶:试论区域传播学,载《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在民族国 家形成过程中,权利系统裹挟着文化力量深入到国家能力所能及的各个领域与角落,这 是一种国家权力集中的建构。文化,常被视作思想与意识的启蒙辅助工具,或排斥其他 文化或相邻文化的单一的手段。而在欧洲整合中形成的欧洲新社会不可能在文化上建构 单一或均一的主流文化,而必须尊重文化的差异。从文化多样性概念上衍生出来的欧洲 社会空间,是一种概念上的革命,它是欧盟所提倡的区域概念之一。(注:se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opinion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of europe,13 march 1998,brussels(/">规律的运作而最后形 成。在这样的前提下,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决定,在欧洲“建立一个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事实上,这个决定的出台,出于两种考虑:一,适应经济 全球化的态势;二,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欧洲的发展建立新文化联系的网络。(注:信 息社会是欧洲整合的目标之一,并且已经持续了5个框架计划。按照1998年的第五个框 架计划书规划,1998年至2002年的执行期中共使用了36亿欧元,它一方面整合先前的相 关计划,一方面实行四个相关的活动(如公民制度与服务;新的工作方法与电子商务; 多媒体内容与工具以及基本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它们的建成将加速欧洲人民互动 的网络发展,并且承载着相关制度的建立,从而促进了文化联系。)这种关系又体现在 以下四种意义中:首先,强调欧洲的整合与东扩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逐渐接近人 民的过程;其次,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平等参与机会,以及共同体、国家、区域与地方 之间的均衡发展。另外,还表现出新制度的建立与重建需要不同政策领域间的协调,即 文化再生产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调和剂;最后,它反映了欧洲人民与共同体本 身之间的参与关系,尤其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空间或网络。以上这四个层次的关系,体现 了欧盟信息社会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说明它是一个具有包容性与融合性特征的社会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未来共同文化特质的催生与文化多样性的保存,除了要建立以上 提到的信息系统以外,还需要欧洲公民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欧盟各项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因此,欧盟在未来文化的整合中,逻辑上不是由上往下的过程,而是来自多样文化由 下而上的共同参与和多元创造。

三、欧盟文化的多元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一直在追求其经济与货币联盟,并进一步发展到政 治联盟。虽然它在物质层面上(政治、经济、外交与安全等)寻求整合,但在精神层面( 如语言与文化政策等)上却刚好相反,鼓励多元发展。

欧盟文化政策的法律依据是《阿姆斯特丹条约》第151条《马约》第128条)。其主要目 的在于,保存欧洲人对其文化遗产的记忆,加强欧洲人对其文化的了解,改善欧洲文化 发展的环境,并推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根据上述条约的规定,欧盟只能以鼓励的方式来合理利用共同文化,遗产,并且不得 歧视与区别对待任何一种非主流的语言和文化。因此,有关欧盟的各项文化政策,必须 由欧洲委员会提议,部长理事会以一致表决的方式通过;不得以过半数或有条件多数的 形式通过。某些特殊的文化政策,还有必要提交欧洲议会进行表决。

于是,欧洲在整合的过程中,不但不压制少数文化或语言,还必须积极维护各种语言 、鼓励文化创意。因而,欧盟采取了一些符合共同体条约精神与文化发展规律的措施, 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与社会空间。

1.维护、保存与鼓励学习各种语言。

欧盟目前15个成员国内的官方语言(多数语言)虽然只有11种,但欧洲各国境内的次要 语言与少数语言(包括各种方言)却多达1000多种以上。

除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与俄语等主要语言以外,欧洲境内语言种类可算是 种类多样,音韵不一。如英国国内还保留有的盖尔语(gaeic)、威尔士语(welsh)与多种 苏格兰方言等少数语种;法国国内被欧盟正式认可的阿尔萨斯语(alsacien)、巴斯克语 (basque)、布兰顿语(breton)、加塔兰语(catalan)以及流行于科西嘉岛的科尔斯语(corse)等少数语言。

为了促进族群之间的和谐,欧盟有计划的资助与维护各国少数语言。欧盟还在都柏林 设有“欧洲少数语言办事处”(bureau european des langues minoritaries)。该办事 处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维护与推广欧洲少数语言与其文化活动。它所设立的资讯交换 网络,为各国在少数语言的资讯方面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此外,欧盟还执行一项支持欧洲书籍与出版物的“亚利安计划”(program ariane)。 该计划主要资助对欧盟认可的少数语言的翻译、出版与发行等活动。除了维护少数语言 以外,欧盟还更积极地鼓励欧洲公民终身学习各种语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 ,欧盟与欧洲理事会将2001年定为“欧洲语言年”,其主要目的在于:

——标榜欧洲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推广“多语言”特质;

——鼓励终身学习各种语言。

根据欧盟每年的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欧洲年轻学生重视外国语言的学习。在198 7年时有47%的欧洲年轻人认为熟悉外国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1993年时,这个比例 升至61%;在2001年则是70%;对欧洲人来说,英语仍然是欧盟内最为常用的语言(36%) ,其次是法语(26%)、德语(19%)与西班牙语(13%)。

2.鼓励文化创意。

欧盟对于欧洲文化遗产的保存,提供奖励与补助经费。其内容包括历史古迹的修复、 专业培训、提供奖学金等方面。欧盟资助的范围将从不动产(历史古建筑与古迹等)逐渐 扩大到动产、博物馆、艺术收藏品与档案资料等项目。欧洲文化合作已经变成了共同体 认可的行动目标。它是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欧盟各个成员国决心要建立的 “更紧密的欧洲人民的联盟”的重心。(注:参见《欧盟条约》第128条与《阿姆斯特丹 条约》第151条中关于对欧盟文化活动的政策条款。)

欧盟在阿姆斯特丹签订的《欧盟条约》第151条对共同体在文化领域的三个行动目标加 以解释:

·促进各个成员国文化的发展,同时尊重各国与地区的多样性,寻求欧洲共同文化的 特质。

·鼓励文化创造。

·推动成员国间、第三国以及国际权威机构之间的合作。

共同体行动是建立在相互合作、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及资助原则的基础上的。它的作用 是配合与支持成员国的文化活动,其旨在:

·提升知识,促进欧洲文化与历史的传播;

·维护与保护欧洲重要的文化遗产;

·支持文化交流与艺术、文学创作。

为此,欧盟机构陆续推出诸多计划,以鼓励欧洲层面的文化创意与文化推广活动,具 体来说,这些创意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文化计划里(1996—1999):

1)万花筒计划(kaleidoscope 2000)

此计划主要鼓励欧洲范围内的艺术与文化创意以及文化合作。其预算总额达到2650万 欧元,旨在赞助跨国艺术合作计划,包括:舞台表演、造型美术、音乐与多媒体等等。

2)亚利安计划(program ariane)

此计划主要支持书籍出版活动与阅读活动,包括对作品的翻译等。在1996年到2000年 期间,该计划共支出3400多万欧元。

3)拉费尔计划(program raphael)

此计划对民族国家保护欧洲文化遗产方面的政策进行资助与支持。总支出是6700多万 欧元,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欧洲文化遗产工程”,研究欧盟共同议题;

——推动民众对文化的认知:在欧洲日(5月9日)的框架下,举办各种“欧洲文化遗产 日”活动,设立“欧洲建筑奖”;

——以多种语言介绍博物馆与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辅助跨国多媒体计划;

——辅助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交流计划。

此外,欧盟还开展了其他一些文化推广与宣传活动,例如,“欧洲文化城”,每年挑 选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城市作为欧洲文化城,并对其文化活动给予赞助;“欧洲文 化月”,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欧洲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团结。欧盟还设立各种奖项, 如“文艺奖”“翻译奖”等等。以上这一切活动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力图在深度 与广度上得到延伸。

四、结语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作为是一个独特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有超越国家的特征。这就使得法律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化,各国的法律逐步趋同,或者是各国法律之间不断加强的深度协调化,或者是几者的多元的综合,首先在欧洲成为可能。它首先借助于欧盟内部统一体的力量,通过区域化立法的形式扩张。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形式得以体现,而当欧盟法律与全球法律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欧盟法律又极力推行其法律制度,在多边贸易体制务实的劣性中得以实现。欧盟法律进行统一的计划性、法制化调节,对中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尤其是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保护功能和高度的能动性,对中国建立排它性的济济保护秩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全球化 趋势 影响

The Study on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of the

EU's Laws and the Affection

In the sight of China's Government to Access

to the Huage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s Reference

Cao Peizhong,Zhou Yanbo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w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andong,Taian,271000,China )

Abstract: European Communities, EC, as an international special region organization, has the futures of exceeding the states. It resulted in the possibility in the EC to globalization of the laws in the world scope and the laws development common or the cp-oper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states' laws or the different elements combination firstly. Firstly, the EC's laws globalization achieves its aim to legislate via the EC's laws to access to the multilateral trade mechanism with the strong political element, when the conflict of the laws between the EC's laws and world's laws, the EC promotes its laws via the shortcoming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e mechanism as well. The common featur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C' laws is for helpful and guideline for China, especiall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laws to protect function and establish the exclusive economic orders.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trend affection

引言

联合国国际私法委员会自20世纪末举行了5次海牙国际私法委员会讨论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问题,依此消除不同法系之间关于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问题引发的管辖和承认问题的法律冲突。

中国政府在2000年二次参加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主持召开的联合国国际私法委员会讨论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国际条约的起草工作会议。由于两大法系之间存在严重分歧,在专门管辖和承认执行程序方面不能达成一致,海牙国际私法委员会讨论的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条约,仍然处于起草讨论阶段。

然而,海牙国际私法委员会主持讨论的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是以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的布鲁塞尔1968年条约为蓝本的。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的布鲁塞尔条约的历史命运,从一个侧面论及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对于中国法律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笔者最近两年被政府选派到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经济法硕士,主修WTO规则、争端解决机制和欧盟法律。本文从欧盟法律演变历史这个角度,详细研究了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法律将产生的重大影响。尤其是研究了在中国入世的条件下,中国法律生态化建设和多元化的法律适应问题。

本文正文分四部分:欧盟及欧盟法律概述,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法律的影响和结语。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文章一定存不少问题,请批评指正。

二、欧盟及欧盟法律概述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是一个新型的、独特的区域性国际组织。长期以来,欧洲共同体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广义的欧洲共同体是1952年《巴黎条约》建立的欧洲共同体、1958年两个《罗马条约》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① 狭义的欧洲共同体仅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正是基于关税同盟为基础和具有共同市场为核心的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在国际社会和国际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随着1992年马斯特里赫《欧洲联盟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才成为一专有称谓出现在世界舞台(European Union, EU)。事实上,《欧洲联盟条约》的正式生效并没有当然代替《巴黎条约》和《罗马条约》,也没有终止欧洲共同体的存在。相反,《欧洲联盟条约》明确宣布欧洲联盟是在三个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和尊重和确保“欧洲共同体建设既得成绩”(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s structures and the legal )原则下建立欧洲联盟。②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作为是一个新型的、独特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与一般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同,有超越国家的特征。表现在它的基本文件和一般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文件不同,形成共同体的内部法,几乎相当于内国法,对成员国有直接的法律效力。③ 根据欧共体法院的判决,欧共体法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经济领域。即不仅规范那些传统的市场经济活动,而且还适用于广播、能源、邮政等方面占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

欧共体的在对外法律权利的几种方式,第一是保权留利(Reserved powers),④ 第二,平行权利,⑤ 第三, 调和混合权利(mixed powers),①第四,排他性的权利(Exclusive power)。②当然,上述权利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由所不同和变化。③ 在组织结构上,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有类似国内体制的机关,④有代表欧洲共同体公民利益的和行使立法权的欧洲议会,和由独立法官组成的具有宪法法院地位的欧洲共同体法院,特别是欧洲共同体法律具有优先于成员国法的效力,对成员国有直接的效力。

最近的EU的宪法草案的出笼就是好的例证,也是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又一显现。也就是说,成员国所固有的一部分经济和政治权利已转移个给欧洲共同体,即现在的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EU)。

(一)、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法律统一的原因和法律特征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关注。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以后,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问题更成为了人们舆论的焦点。

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种种考虑,英国国内各阶层对是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简称emu)存在不同看法。如何看待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成为决定英国能否加入欧洲硕士论文货币联盟并最终投向欧元区怀抱的关键。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对欧元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不仅对英国国内经济、欧盟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同时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从13个增至15个,区内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正在不断提升。与欧元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比,英国近年来经济却一改往年“运行良好”之态势,渐呈疲软迹象。

本文首先简略的介绍了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最佳货币区理论(ocat)。然后回顾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历程,并简要的介绍了英国与emu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从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入手,综合分析英国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对英国、欧元区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

关键词:英国欧洲货币联盟;最佳货币区

引言

一直以来,英国何时加入欧洲货币联盟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话题。英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政策问题,近年来严重困扰着英国的内政与外交。前梅杰保守党政府,曾在谈判制定《马约》的过程中为英国争得由英国议会最终决定是否加入欧洲单一货币的“例外权”。布莱尔上台后,对欧洲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在货币联盟问题上,坚持以英国的经济利益作为判断的标准,重申英国不大可能在1999年1月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单一货币。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货币联盟问题的讨论,为英国最终加入单一货币进行舆论和组织准备。面对已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硕士论文虽然屡屡试图推动本国加入欧元区,但每次总是无果而终。对欧元态度冷淡并以“五项经济测试”标准使英国置身于单一货币之外的前财政大臣布朗2007年6月接替布莱尔出任新首相,也使英国短期内加入欧元区变得更为渺茫。英国政府至今对何时加入欧元区仍然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英国对欧元消极观望态度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及其创建、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英国与货币联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英国不加入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一、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概述

(一)最佳货币区理论

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经济学家或赞成或反对。但有趣的是,他们赞成或反对的主要依据都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开创的最佳货币区理论(optimum currency area theory)。其作为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章将着重介绍最佳货币区理论并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所谓最佳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s,oca)是指一种“最佳”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佳”是根据维持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最佳权衡点,就算达到了内部平衡。外部平衡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国际收支均衡,也包括与区域外的国际收支均衡。

蒙代尔在论文中将最佳货币区域定义为:受对称性冲击影响的地区所构成的一个经济区域,这些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他指出,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而区域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区域就构成一个货币区,这样的区域可以采用单一货币或者将区域内各地区的货币汇率固定,从而组成最佳货币区。需求转移是引起硕士论文外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货币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后者只能通3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解决。浮动汇率是不同货币区之间的均衡机制,而生产要素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均衡机制。

蒙代尔之后,不少学者对最佳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他们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最佳货币区的判定标准,另一方面是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最佳货币区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理论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程起了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

(二)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最佳货币区理论除了说明有关国家应组成货币联盟的一些特征外,还力图阐明一个国家加入货币区域的代价与收益。欧洲货币联盟是最佳货币区理论的重要实践,本节将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1.欧元启动的成本分析

从成本角度看,欧元启动可能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以下损失: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关注。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以后,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问题更成为了人们舆论的焦点。

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种种考虑,英国国内各阶层对是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简称emu)存在不同看法。如何看待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成为决定英国能否加入欧洲硕士论文货币联盟并最终投向欧元区怀抱的关键。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对欧元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不仅对英国国内经济、欧盟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同时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从13个增至15个,区内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正在不断提升。与欧元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比,英国近年来经济却一改往年“运行良好”之态势,渐呈疲软迹象。

本文首先简略的介绍了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最佳货币区理论(ocat)。然后回顾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历程,并简要的介绍了英国与emu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从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入手,综合分析英国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对英国、欧元区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

关键词:英国欧洲货币联盟;最佳货币区

引言

一直以来,英国何时加入欧洲货币联盟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话题。英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政策问题,近年来严重困扰着英国的内政与外交。前梅杰保守党政府,曾在谈判制定《马约》的过程中为英国争得由英国议会最终决定是否加入欧洲单一货币的“例外权”。布莱尔上台后,对欧洲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在货币联盟问题上,坚持以英国的经济利益作为判断的标准,重申英国不大可能在1999年1月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单一货币。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货币联盟问题的讨论,为英国最终加入单一货币进行舆论和组织准备。面对已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硕士论文虽然屡屡试图推动本国加入欧元区,但每次总是无果而终。对欧元态度冷淡并以“五项经济测试”标准使英国置身于单一货币之外的前财政大臣布朗2007年6月接替布莱尔出任新首相,也使英国短期内加入欧元区变得更为渺茫。英国政府至今对何时加入欧元区仍然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英国对欧元消极观望态度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及其创建、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英国与货币联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英国不加入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一、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概述

(一)最佳货币区理论

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经济学家或赞成或反对。但有趣的是,他们赞成或反对的主要依据都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开创的最佳货币区理论(optimum currency area theory)。其作为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章将着重介绍最佳货币区理论并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所谓最佳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s,oca)是指一种“最佳”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佳”是根据维持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最佳权衡点,就算达到了内部平衡。外部平衡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国际收支均衡,也包括与区域外的国际收支均衡。

蒙代尔在论文中将最佳货币区域定义为:受对称性冲击影响的地区所构成的一个经济区域,这些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他指出,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而区域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区域就构成一个货币区,这样的区域可以采用单一货币或者将区域内各地区的货币汇率固定,从而组成最佳货币区。需求转移是引起硕士论文外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货币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后者只能通3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解决。浮动汇率是不同货币区之间的均衡机制,而生产要素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均衡机制。

蒙代尔之后,不少学者对最佳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他们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最佳货币区的判定标准,另一方面是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最佳货币区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理论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程起了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

(二)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最佳货币区理论除了说明有关国家应组成货币联盟的一些特征外,还力图阐明一个国家加入货币区域的代价与收益。欧洲货币联盟是最佳货币区理论的重要实践,本节将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1.欧元启动的成本分析

从成本角度看,欧元启动可能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以下损失: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近代 非欧世界 历史地位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欧洲先后经历了近代化与现代化的两次社会转型,驶入了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背景下,“欧洲中心论”得以形成,并伴随着“欧式文明话语权”积极向非欧世界扩散。但是“欧洲中心论”的盲阈在于其忽视了考察人类历史的全球视野和整体视角,其结论的严谨性也禁不起历史主义和辩证主义的推敲。因此,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客观地解读近代非欧世界历史地位的变迁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便就近代非欧世界历史地位的渐变历程剖析如下:

一、近代初期的非欧世界:保持独立与自我的发展状态

近代伊始,非欧世界几个大洲间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亚洲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和人类文明的积累,早已形成数个专制但繁荣的东方帝国,如、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以这些帝国为中心,形成了亚洲传统上的东亚封贡体系及穆斯林世界两大区域关系体系,这两大区域关系体系一直得以持续到16~17C的近代早期。但与亚洲相比,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却相对滞后,原始部落形态占据了当地社会发展的主流。虽然非洲和美洲也曾建立起一些土著帝国,如西非的桑海帝国、南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等,但这些较为原始的帝国在文明发展程度和对外交往程度上还远远比不上东方专制帝国;同时,非欧世界几个大洲的内部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最明显的是非洲,北非地区是古文明的发源地,地理位置又临近欧亚大陆,所以在文明发展程度和对外交往程度上远远超过了非洲其他地区。

由于交通和交往的限制,非欧世界直至近代初期仍保持着相对隔离和分散的发展状态。也是这种隔离和分散使非欧世界得以保持各自独立和自我的历史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外来力量的干预。但是,随着欧洲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非欧世界原本独立和自我的历史发展进程开始被越来越多地融入欧洲因素。

二、近代早期的非欧世界:欧洲因素开始融入

经济方面,非欧世界开始被动融入欧洲主导的国际贸易网。从古代至近代初期,虽然相对隔绝和分散,但非欧世界各大洲内部早已建立内部贸易联系。如非洲,早在跨入近代以前就形成了内陆贸易和内陆与沿海之间的贸易,搭建起了非洲地区的贸易网;而亚洲内部、亚洲与欧洲之间也形成了类似的地区贸易网,但是这种贸易交往只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内,不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意义。但是,新航路的开辟使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连接欧-非-亚三洲的香料贸易路线、连接欧-非-美三洲的大三角贸易路线及连接美-非两洲的贸易路线等三大世界性的贸易路线相继被开拓出来,这三条由欧洲人开辟的同时并存的贸易路线把世界的四大洲和三大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贸易网。原来由非欧世界主导的地区贸易网开始被纳入到这个国际贸易网之中,非欧世界成为了国际贸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向欧洲输出本地出产的大宗经济作物、奴隶和贵金属,而从欧洲输入欧洲生产的制造产品。欧洲作为商贸活动的组织者自然成为这个国际贸易网的中心。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联系起来的国际贸易网的出现也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正在孕育。

政治方面,非欧世界开始遭遇欧洲的征服、殖民与渗透。16~17世纪,凭借军事与技术优势,欧洲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侵略和扩张,对美洲进行征服、对非洲进行殖民或政治控制、对亚洲进行势力渗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也正在孕育。

文化方面,非欧世界的本土文化开始受到欧洲文化跨区域传播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贸易网络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也带来了文化的跨区域传播,各种物种、商品、技术,甚至疾病、宗教等开始横跨大洋,在欧洲与非欧世界之间传播,给各个文明带来不同的影响。然而“全球文化交流过程表现出极大的不平等,欧洲人见到了整个世界,而其他地方的人只见到了欧洲人。美洲文明在这种接触中遭到毁灭性打击……非洲文明也被侵蚀得支离破碎。”

三、近代早期非欧世界的历史地位

虽然16~17C的近代早期,非欧世界的历史发展开始受到欧洲人的影响,但是有很多现象表明“从哥伦布和达・伽马往后的300余年里,欧洲虽然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它对美洲除外的非欧世界远未建立起压倒性优势和统治权。”

首先在经济上,由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而非欧世界的经济生产也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状态,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被深入地触动。所以,欧洲虽然主导国际贸易网,但在与非欧世界的交往中并不具有明显优势。正是因为欧洲的经济优势尚不明显,所以工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交通运输工具落后,国际贸易规模小大,真正的国际分工体系并未形成。

其次在政治上,欧洲相对于非欧世界的政治优势也不明显。对于亚洲,一直到18C,西欧殖民者都一直渴望能与亚洲的强大君主国平等交往,但却事与愿违。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作为西欧国家首次正式派到中国的外交使节,1793年英国乔治・马夏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提出通商、建交、传教等7项请求,并要求签订平等条约。然而,乾隆帝以“无此先例”为由加以拒绝。他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所以,“在17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和18世纪的中国,欧洲列强为战略或商业目的无不多所迎奉,几乎完全按苏丹和清朝皇帝规定的安排进行交往”。直到18世纪,欧洲在与亚洲的交往中都还明显处于劣势。“在向非洲和美洲探险、殖民和征服的过程中,殖民国家或者作为其人的殖民者也曾经尝试以签订条约方式与当地政权交往。但这种国家间交往只发生在殖民者与较为强大的土著政权之间,而当实力的平衡被打破时,殖民者往往撕毁和约,代之以枪炮和铁骑”。可见,欧洲在对非洲、美洲进行殖民和政府时也存在角力,并非是完全轻而易举的,一旦当地政权比较强大,欧洲人也只能用相对平等的签约方式与之进行交往,甚或是放弃。1535年,当葡萄牙人企图动用武力侵占比热戈斯群岛时,遭到当地人的迎头痛击,终未得逞。这一事件说明西非人民具有足以抵抗殖民侵略的武装力量,这也是近代早期欧洲人在西非始终未能像在美洲那样,在军事征服的一基础上肆无忌惮地进行经济掠夺和殖民剥削的原因。

在文化上,非欧世界大多数地区还能维持各自文化的基本面貌。

四、近代晚期(18~19C)非欧世界历史地位的变化

然而18~19C,欧洲相对非欧世界的绝对优势开始确立。

除北美以外的非欧世界被纳入欧洲主宰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工业化时代的欧洲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对资本的渴望使欧洲列强迫切地需要扩充市原料产地和市场。这一时期,欧洲凭借着工业革命制造出坚船利炮打开亚洲、非洲国家的大门,逐步把除北美以外的非欧世界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欧洲进入快速殖民和扩张的阶段,19C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非欧世界的区域关系体系最终让位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体系:从17C开始~19C末,欧美国家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普遍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19C末20C初,随着殖民扩张达到顶峰,借助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优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明显优势,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最终确立起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逐渐确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体系不断向全世界扩展,逐步侵蚀、挤压另外两个非欧世界区域关系体系的过程。最终,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的体系被摧毁,让位于以西欧为中心,囊括全球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体系。

除北美外的非欧世界逐步成为欧洲主宰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经济附庸:经历工业革命后具有非凡生产能力和获取资本渴望的资本主义更加地以掠夺其他国家作为基本的发展条件。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欧洲开始采用多样化的政策对非欧世界进行经济掠夺,结果就是在欧洲与非欧世界之间、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就出现了国际分工(工业生产与原料生产、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使非欧世界沦为欧洲的经济附庸,非欧世界便沦为了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边缘化或半边缘化国家。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也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分工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国际分工使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发挥分工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先进国家控制、剥削落后国家的一种经济强制制度,造成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和依赖性。

除北美外非欧世界的文化被极大地改造:近代晚期,欧美列强对殖民地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对殖民地进行统治:一种是直接统治、一种是间接统治。无论哪种方式都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法国是典型的对殖民地进行直接统治的宗主国。它就实行同化政策,大力向殖民地灌输宗主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人,尤其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这样来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产生密切的认同感,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这种做法必然会极大地改变土著人的生活方式。英国是典型地对殖民地进行间接统治的宗主国,但它同样推行同化政策。

综合起来看,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的建立,欧洲已经占据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绝对优势。而除北美外的非欧世界在整体上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沦落为欧洲的附庸。

【参考文献】

[1] [美]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

[2]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欧洲一体化,东亚一体化,欧盟的历史经验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组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1年12月9日,12月10日,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了欧共体第46次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消除历史恩怨,并促进各国经济和政治互动,实现超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融合,开创了一条区域一体化的新道路,其中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学习总结。

一、欧洲一体化的经验总结

1、坚定的合作理念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从欧盟的最初舒曼计划开始,相互合作的理念就存在于各成员国之间。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讲时就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欧盟的历史经验,他指出“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恢复欧洲民族大家庭……,同时使这个大家庭在一个能够自由、安全、和平地生活的制度下进行重建。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1]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强调“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戴高乐也非常赞同建立一个联合的欧洲,他指出“我们希望成立一个西欧集团,它的动脉可能是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莱茵河。”[3]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大大衰落,各国意识到只有抛弃恩怨,加强合作才是实现复兴的最好方法。随着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欧洲一体化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紧接着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关税同盟等的纷纷建立最终促成了欧盟的成立。加入欧盟的成员国都愿意并且能够承担欧盟所制定的共同责任,这种合作和参与的态度是一体化顺利发展的观念基础。[4]

2、共同的利益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区域一体化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动力的推动作用,对动力的共同认知构成了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基础。欧洲一体化能够不断深入发展的奥秘就在于一体化进程中每一次的选择都符合各国的利益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可以说欧盟之所以在深化和夸大的道路上不断推进,是由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利益产生的吸引力。从欧洲一体化最初的舒曼计划到欧洲没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再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共同货币体系、科技共同体直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每一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都伴随着利益的调整。而正是这种利益的调整符合了欧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符合了各国实际的利益,成功的推动了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3、支援落后地区,实现互利共赢。欧盟成员国众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西欧多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成员国中也有经济较落后的国家,随着成员国的日益扩大,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成员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差距已成为客观事实。欧盟从一开始就有针对性地逐步采取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协调,特别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关键的薄弱领域和环节,诸如农业、农民、地区发展、社会保障、就业等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和收入再分配等宏观调节。为了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盟利用各种政策措施大大缓解了地区差距问题,如推行共同农业政策、共同结构政策、设立结构基金和凝聚基金等。这些举措大大地调动了相对落后国家的积极性,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二、从欧洲一体化的经验看东亚区域一体化

1、增进政治互信、强化合作理念。互信与合作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欧洲一体化之所以能顺利的进行正是得益于这种政治上的互信和强烈的合作理念。而东亚国家复杂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各国之间明显的防备心理并缺乏必要的政治互信。日本与中、韩等国对待历史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日本不能正视侵略事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和平宪章等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东亚各国之间还有着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及领土争端,与此同时,东亚各国产业结构单一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工业制成品上,相互间竞争激烈,摩擦不断。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各国之间缺少必要的政治互信。如何协调好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相互关系欧盟的历史经验,摒弃前嫌,互信互利,合作共赢是东亚国家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一体化的轴心国家,法德联盟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础和原动力,而东盟的合作轴心则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归根到底就在于各国之间的互不信任。中国、日本、韩国三方如果能抛弃前嫌加强合作就能产生历史上法德联盟所产生的作用,然而它们至今缺乏足够的信任,在现实中还对对方加以防范和遏制,这就使未来东亚自由贸易区内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因此,在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极力的推动政治互信,强化合作理念。

2、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顺利发展的保障。[5]欧洲一体化是在战后欧洲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历史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虽然仍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舞台,但国际舞台上的主角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二战使欧洲大国全部沦为二流国家,战前由欧洲国家占据的世界经济政治中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各国普遍陷入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之中。西欧各国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消除战争的威胁才能更好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各国选择了联合起来解决问题,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正是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同欧洲一体化一样,东亚在一体化进程中也需要寻找共同利益来作为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东亚国家合作的共同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东亚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各国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加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东亚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能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新的科技成果,甚至有可能使经济出现一种超越式、跨越式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挑战乃至风险也会显现,区域一体化有利于以集体的力量来抵御风险。其次,在全球化积极因素的作用下,东亚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相继起飞,特别是冷战的结束进一步打破了市场的分割,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东亚各国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地区共同利益。最后,东亚一体化还有助于对付日益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跨国的恐怖主义、金融犯罪、毒品走私以及网络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急剧上升,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传统的安全威胁。东亚各国的合作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6]

3、加强制度建设欧盟的历史经验,寻找符合东亚具体情况的合作模式。一体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的模式、道路都是全新的,没有先例可循。欧洲一体化的每一项实践都可以说是创造,而最大的创造就是它的制度。事实上,欧洲一体化进程可以看作是制度一体化,该制度的建设水平,为欧洲一体化进一步整合和扩展方向,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可以说,没有一系列的制度,就没有欧洲一体化的辉煌成就。目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合作模式,反映了该区域各国在探索新的合作路径的强烈愿望。东南亚经融危机以来,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台了诸多方案,如,“10+3”、“10+1”、新加坡—日本自由贸易区等。但是,这些机制仅限于为协商和讨论问题提供平台,统一的、稳固的、有约束力的制度远未形成。总的来说东亚各国具体的合作模式仍然在探索阶段,东亚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它是在三个轮子的推动下进行的:第一个轮子是“10+3”,即整个东亚范围的合作;第二个轮子是“10+1”,指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第三个轮子是东盟自身的合作和中日韩之间的合作。[7]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区域化最终必然整合于一个统一的区域合作框架之中,从而才能真正提高东亚地区的合作水平。如何在三种合作机制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模式是东亚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此外,欧洲在一体化过程中还有大量的规则、条约、指令、判例等作为制度保障,欧盟的所有行为都按照跳跃的规定进行,使得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东亚各国的合作则缺少这方面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现实争端以及对主权的过度保护致使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制度规范,遇到问题各国更认同以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这样就没法保障一体化进程顺利高效的进行。

4、抛弃恩怨,携手共创未来。法德矛盾由来已久,几百年来为了争夺领土和欧洲霸权结怨颇深。为了这个统一的欧洲,法德意识到必须抛弃历史恩怨联合起来,彼此间只有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恢复经济保障和平。德国主动承认错误,作出必要的让步让欧洲各国人民在心里逐渐接受法国,法国也积极配合把两国矛盾的焦点鲁尔和萨尔的争夺通过煤钢共管联营的方式把联邦德国联合起来。正是两国长远的眼光欧盟的历史经验,能够抛弃恩怨重新联合才使得欧洲一体化能够顺利进行。东亚国家在这方面与欧洲有着相类似的地方。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东南亚各国积怨颇深,在历史问题、岛屿归属问题、能源问题等各方面都有矛盾,如何协调矛盾,增进互信成了棘手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法德的例子、正确处理历史恩怨,化干戈为玉帛,捐弃前嫌向前看。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东亚各国应该相互谅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为东亚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2]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页

[3]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649页

[4]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5]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6]赵怀普:《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外交学院学报第81期

[7]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参考文献:

[1]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M].彭殊炜陈志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胡瑾宋全成李巍:《欧洲当代一体化思想与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白鹤主编:《国际关系实用手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社,2008.

[6]刘强董庆安黎峰:《东亚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与理性思维—基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3期.

[7]赵怀普:《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81期.

[8]卢新华:《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6期.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1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经济的破坏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影响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地位

1、通过对“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实行干预经济和建立社会福利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欧洲共同体形成到欧盟的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图文资料,使学生感知大战对西欧的破坏,了解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2、通过对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辨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3、运用问题讨论法解答本课学习中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2、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科教兴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欧洲联合的历史条件、进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

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目的

课前引导:你知道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流通的货币?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各国货币,并指出:一般流通货币都是由国家发行,而欧元是由一个区域性集团组织——欧洲联盟发行。教师多媒体显示“欧洲联盟示意图及欧盟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和中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对比,然后指出:介于欧洲联盟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地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欧洲联盟是怎样建立?它的建立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课题:欧洲联盟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板书)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板书)教师指出: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提问:二战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战中遭到破坏的德国、英国城市,以及战前战后英、法、德三国煤、铁、钢产量对比表。并指出:煤、铁、钢的产量是评价一国工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战后英国、法国、德国的煤、铁、钢产量比较战前水平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德国。提问:战后英国、法国、德国的煤、铁、钢产量比较战前水平普遍下降,表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强调:西欧国家在战争中普遍遭到削弱,尤其是是战败国德国。所以,恢复经济成为战后西欧国家的主要任务。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板书)教师指出:战后到70年代初是西欧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阶段。提问:战后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所述的三个原因:①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及其发明者的回顾,引导学生得出这一条件。②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教师针对图片资料指出: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调整政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大量“美援”涌入西欧。多媒体显示马歇尔和“马歇尔计划”受援国图,教师介绍: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他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该计划解决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社会动荡和革命发生。提问:美国为什么要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提示:除了援助之外有没有其它意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是援助西欧迅速复兴,以抵挡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从而控制西欧各国,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轨道。多媒体显示西欧经济恢复的三个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指出三点原因中,哪是内因,哪是外因。问题探究:你认为在西欧经济恢复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第一点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快慢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速度。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板书)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内容,说出西欧经济恢复的时间?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西欧经济尤其是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找到对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的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等。(答案不求唯一)[过渡]:随着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迫切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并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但单凭一国力量难以做到,必须通过联合来完成。二、欧洲联盟的建立(板书)教师用多媒体显示“雨果名言”并介绍:统一欧洲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它曾经是许多欧洲人的梦想。从古罗马时期到法国拿破仑再到德国的希特勒都曾经试图用战争和暴力实现统一欧洲的梦想,许多思想家也把欧洲统一作为政治的终极理想。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能重建欧洲。1、欧洲联合的历史条件(板书)

提问: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条件是什么?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小字内容后回答。教师强调:①政治原因: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合作,以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②经济原因:西欧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各国的联系与合作。其中经济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2、欧洲联盟建立(板书)探究合作学习:西欧国家是怎样逐渐走向联合的?欧洲共同体正式形成于何时?当时有哪些成员国?欧洲共同体是怎样演变为欧洲联盟的?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讲述欧洲联合的进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面的示意图:50年代1965年1967年1991年1993年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布鲁塞尔条约》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联盟条约》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经济联合经济、政治联合

三、欧洲联盟的影响(板书)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国家主权 全球化 主权相对化 主权让渡

    引言:国家主权的历史流变

    主权(sovereignty)是国家具有的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地位。 (1)第一个系统阐述主权理论的是法国学者让?布丹,他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持久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其后,关于主权的性质曾出现过又出现了多种学说,较具代表性的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权在民说”,他强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并确认了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绝对而神圣不可侵犯的三个原则,由此形成了古典的主权观念。 (2)

    在国际法上,1684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一次以条约形式确认了国家的主权权利,规定国家不论大小都是主权平等的国家。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主张国家主权原则。此后,主权被认为是国家最重要的特性。在一些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中,主权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享有主权的国家并不一定受国际法的约束,它甚至可以为实现本国意志而诉诸战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国际法给国家主权以更为具体全面的确认和维护:它在确认和维护传统国际法所确立的国家享有领土主权的领陆、领水、领空等范围外,还扩大了国家享有领土主权和主权权利的范围; (3)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规定:每个国家有依照其人民意志选择经济制度以及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的不可剥夺的主权权利;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等等。上述内容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国家主权是绝对而不可侵犯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 (4)的发展,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依存性增强,需要人类共同解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等)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协调。这就意味着各国如果想参与到国际活动中来,就要遵守一系列条约、协议、机制和国际性规则,而不能凭借所谓绝对的国家主权而肆意妄为;同时,世界各国对联合国工作的参与及对其决议的尊重实际上就意味着对自己主权的部分放弃,就像国际条约的签署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对自己主权的自我限制。 (5)可见,各国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开放性、渗透性的“共变关系”,这种趋向全球化的“共变关系”与国家主权原有的排他性、专属性发生了冲突。正如美国学者威廉?奥尔森所言:“主权国家体系把人们分成一个个作茧自缚的政治实体,而经济生活的繁荣却需要人们尽量交流商品和投资。这一直是主权国家体系一个带根本性的难题。” (6)

    在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发生冲突的同时,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以及对人权原则的诠释也对国家主权的绝对性提出了挑战, (7)“主权再也不像过去一样是无可争辩的基本价值”, (8)固守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已不适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于是,国家主权让渡理论应运而生。主权让渡是指,主权国家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将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转让给他国或国际组织等行使的一种主权行使方式。 (9)它是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相对化的一种表现。纵观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都不是靠固步自封而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双赢的结果,所以,主权国家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而不是固守国家主权绝对性)的基础上,出于自身的利益判断而自主地对本国部分主权进行让渡,以积极姿态加入到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之中,并在此过程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可能要比固守传统的主权绝对观念更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从这一意义上说,主权让渡理论不失为国家主权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有益尝试和发展,而在主权让渡的实践方面,欧洲国家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故而本文试以欧盟(european union)为视角,对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化和主权让渡作一论述。

    全球化下的欧洲一体化:一个主权让渡的历史进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一体化进入了发展时期。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欧洲六国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简称巴黎条约),根据条约,成员国将逐步把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和经营权转交给煤钢共同体。煤钢共同体不是单纯的政府间合作组织,而是一个超越各国政府而享有特殊权力的高级机构,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通过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来实现国家间的新型合作。煤钢共同体的有效运作和良好收效坚定了欧洲政治精英们推动一体化的决心,于是在1957年3月25日,上述六国首脑又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合称《罗马条约》,至此,一体化进程扩张到所有经济部门。20世纪90年代后,是参与一体化进程的国家大幅度让渡国家主权,从而推进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时期。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规定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1999年1月1日,欧元在由欧洲11个国家组成的欧元区内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欧元区11国将货币发行权和金融调控权让渡给了欧盟。至此,成员国的很大一部分经济主权已经让渡给共同体来行使。

    政治一体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与经济一体化起头并进,而政治一体化又必然要求各成员国让渡敏感的政治主权。《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成员国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同时它还要求成员国之间建立司法与民政方面的合作机制以及“欧洲公民资格”。 (10)

    最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一体化中的主权让渡是有制度、法律保障而非无章可循的。从最初的《巴黎条约》到《罗马条约》再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都规定了成员国应承担的义务和应让渡的权力;与此同时,除了有独特的民主制衡机制作保障外,欧盟法可在各成员国直接适用,且优先于成员国国内法, (11) 从而为各成员国向欧盟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纵观上述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体化进程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各成员国向共同体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欧盟这一超国家性组织(sup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2) 就是各成员国国家主权和职能让渡的产物。

    欧洲国家主权让渡现状:对国家主权让渡类型的透析

    (一) 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主权的让渡

    肇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数年来运转良好,而欧元在启动之后也走出了最初的低迷状态,汇率直线上升。虽然“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但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这两个超国家性事物的蓬勃发展却表明了以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让渡为基础的欧洲一体化的美好前景。为了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和欧元这种单一货币作一分析。

    欧洲中央银行的超国家性可从以下角度予以说明:

    首先,欧洲中央银行独立于欧盟其他机构并超越于各成员国政府之上。《马约》规定,“在行使和执行本条约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赋予的权力和任务与指责时,欧洲中央银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或其决策机构的任何成员,均不得寻求或接受来自共同体机构,来自成员国的任何政府或来自任何其他机构的批示。共同体机构与成员国政府承诺尊重这一原则,并承诺不寻求影响欧洲中央银行或各国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成员履行其任务。” (14) 这一规定明确了欧洲中央银行独立的法人地位,并确认了其超国家性以及各成员国部分金融权的丧失。随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对此进行了重申并做出了相同的规定。这就从法律上排除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被干扰的可能性,从而为欧洲中央银行逐步接纳各成员国让渡出的金融权和货币权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超国家性得到了各成员国国内立法的保证。《马约》及《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要求各成员国最迟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成立之日,必须使本国立法(包括本国中央银行章程)与本条约不冲突。从实践中看,各成员国也已在本国国内法律体系中实现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超国家性和权威性的制度安排。

    第三,欧洲中央银行的超国家性地位得到了可靠的司法保障。《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就其主管范围内的事项对欧洲议会、委员会或理事会违背条约而未采取行动向欧洲法院提起申诉和诉讼。同时,作为欧盟的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还拥有对欧洲中央银行法令的解释权以及对以欧洲中央银行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的管辖权。故而,如果欧洲中央银行认为成员国中央银行未履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所规定的义务,它就可将此事提交欧洲法院进行裁决。

    总之,与传统的中央银行相比,“欧洲中央银行具有明显的超国家性”, (15)它超然于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和欧盟其他机构之外,是成员国金融货币主权让渡的必然结果。

    传统国际法理论认为,“国家的货币主权来源于国家的属性和法律的性质,其法律效力由于国家的独立人格而具有绝对的权威”, (16)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货币领域的体现。然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欧元的正式启动对这一传统观念既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事实上的创新: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是一个货币统一、货币主权让渡和超国家组织管理行为的集合体,它无法用既有的国际法理论加以解释。一方面,《马约》将成员国政府间合作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移转给欧盟,欧洲中央银行以不可变更的汇率建立单一货币体系,部长理事会行使凌驾于各成员国之上的强制权力; (17)另一方面,成员国自愿让渡货币主权给超国家性组织来统一安排运用,而超国家性组织的管理机构也才充分吸纳这一让渡出的货币主权,使自己在金融货币领域成为对成员国有实际约束力的组织,以区别于一般的国际经济组织。与此同时,虽然难以在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中找到法律依据,但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都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18)来督促各成员国尽快让渡货币主权以促成单一货币体系的形成,这也就给这一新的国际法实践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与传统国际法理论衔接与过渡,欧洲货币一体化在实践中实施了缓冲性的“辅助性原则”,以对那些固守国家主权绝对性原则的成员国起到心理缓冲作用。这些都是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创新。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政治主权的让渡

    政治主权是国家主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虽然国家主权的经济属性日益显着,但其始终无法取代政治属性的根本地位,故而所有国家在处分政治主权时均持谨慎态度。所以,与为经济利益而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的顺理成章不同,让渡象征国家独立地位的外交与安全决策权绝非易事。但是,随着国际机制对国内事务的不断介入,对政治主权的部分让渡已是不可避免。 (19)

    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关于建立欧洲防务共同体的普利文计划,随后又产生了富歇计划和斯巴克计划,但这些计划都因为各国对政治主权的过于敏感和不同的利益考虑而相继流产。然而,后来的东欧剧变、海湾战争和前南危机,却促使欧洲国家下定了在政治联合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的决心。于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于1992年正式签订,它使得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有了重大进展:一是将防务和军事安全引入了这一机制的范围;二是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财政上得到保障,其行政费用列入共同体预算;三是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有了总体目标,决策程序和手段规定。但是,《马约》有关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条款是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其有效性较为有限。1997年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简称《阿约》)和2000年12月11日通过的《尼斯条约》对《马约》中有关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条款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补充,更加强调这一领域的超国家性和欧盟的作用,部分地解决了欧盟运动机制上急需扫除的障碍。 在《马约》、《阿约》和《尼斯条约》的调整之下,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的国家政治主权让渡已初见成效,使得这一领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然而如前所述,国家政治主权的敏感性使得多数成员国不愿意完全将这一核心主权让渡给欧盟,以致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目前还不能完全超越严格的主权国家控制的限度,这就阻碍了超国家的一体化模式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的形成。从这一意义上讲,欧盟国家政治主权的让渡过程,是一个在“欧洲化”向心力和“国家控制”离心力综合作用之下的逐渐演进过程,其每一步进展都是经由错综复杂的相互妥协得来的:比如围绕《尼斯条约》进行的谈判就非常艰难。欧盟各国,特别是法、德之间的分歧凸现,这表明欧盟内部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激发了欧盟各国利益与主张的分歧。欧洲人在尼斯会议以后的心态,与其说是庆幸会议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忧虑内部分歧的加深。但是,尼斯会议虽未解决机制改革的全部问题,却为《欧盟宪法条约》的 签署奠定了基础。

    (三)司法与内务合作:法律主权的让渡

    主权的法律属性决定了主权国家在国内立法、执法、司法的最高权威。主权国家通过订立国际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接受国际条约或国际组织规约对国家法律主权的规定,使得国家法律主权的让渡成为现实和必要。就欧盟来说,为有效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国际性问题,建立一个自由、安全、公正的欧盟,特别是建立一种“欧洲公民资格”作为欧盟超国家性的象征, (21)就需要各成员国对法律主权进行让渡并在执法等内务领域展开合作。在《阿约》批准后,司法与内务合作被纳入到欧盟超国家体系之中,从而使这一领域的主权让渡也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在这一欧盟宪法性质的条约生效后,将大大加深各成员国让渡法律主权的程度,并为欧盟的有效运转、各成员国的主权让渡和欧洲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主权让渡的特点:对欧盟国家主权让渡进程的理论抽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权让渡的现状和未来,我们有必要对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特点作一总结。

    首先,欧盟各成员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的,其过程未包含任何武力或强权因素。各成员国是否让渡、让渡多少国家主权,都是由其基于自身利益之考量而独立做出的决策,正如英国国际法学者阿库斯特所说:“参加像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那样的超国家组织的想法,在一个世纪以前,会被认为是对独立的不可容忍的约束,但是今天已从比较现实主义的关于经济上有利与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了”。 (22)从这一角度来看,各成员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向欧盟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正是其主权意志的体现。

    其次,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主权让渡具有互让性和渐进性。历史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每次危机,都是各成员国在尊重对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和协商,相互妥协后得以解决的。在这一危机解决过程中,各成员国都得到了因他方让渡部分主权而产生的利益,由此即可看出主权让渡的互让性。同时,主权让渡的渐进性表现在:主权让渡是从相对并不敏感的经济领域开始的,而在经济领域中又是从各成员国较易接受的煤钢经营权开始的。而后,在关税主权让渡的基础上才开始了货币主权的让渡。最后,在已有大量经济主权让渡之后,才开始了较为敏感的政治主权的让渡。

    再次,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诸多局限性。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介入的政策领域范围大大拓宽,介入程度之深刻也远非一般国际组织所能及。但是,由于各成员国利益取向不同,加之欧盟缺少一个权威的政策制定中心,以致其介入政策领域的范围和程度仍远未达到主权国家的水平。即使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单一欧洲市场,电信、邮政、能源、运输和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的统一市场仍未形成;而在服务领域,统一市场根本就不曾存在。同时,在欧盟国家让渡对外独立权、自卫权和对内最高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困难。 (23)因此,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24)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让渡是有法律、制度保障的。第一,《巴黎条约》、《罗马条约》、《马约》等欧盟基本条约都规定了各成员国应承担的义务和应让渡的权力,这就给各成员国主权让渡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法律保障。第二,欧盟法可直接在各成员国适用且其效力优于成员国国内法,这就使得各成员国在立法及司法方面得以和欧盟保持一致,消除了成员国间原有法律制度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从而使其在经济合作和其他合作领域的法律都统一到欧盟法上来,为各成员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提供了更进一步的法律保障。第三,欧盟内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民主制衡机制(主要体现为欧盟的运行、决策机制),又为各成员国的主权让渡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欧洲观念”: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理论动因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的分裂与融合并不少见,但是,像欧洲一体化这样在条约的基础上使得各成员国摒弃民族主义的发展模式,让渡部分主权而联合起来的现象却十分罕见。深入挖掘这一历史现象可以看出,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动因是欧洲民众对大一统的“欧洲观念”的认可。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一观念形成伊始,就涉及到主权让渡的问题。

    “欧洲观念”的来源有三:基督教文明、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而增强的“欧洲自我意识”以及因战乱频繁而产生的希望和平、寻求联合的愿望。最早阐述“欧洲观念”思想的法国人圣?皮埃尔认为,不仅可以把欧洲建设成为一个像亚洲或非洲那样的理想中的各民族的集体,而且可以建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自己的宗教、习俗、风尚乃至法律的社会,其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在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脱离这个社会——“欧洲邦联”。 (25)而要建成这样一个邦联,就必然要涉及到主权让渡的问题。随后,圣?皮埃尔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卢梭、康德、雨果等知识分子基于对共同的欧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而做的大力发展和阐扬, (26)再加之欧洲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后民众萌发了一种以民族国家的联盟来求得和平的思想,使得“欧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而为国家主权让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战之后延续传统的“欧洲观念”主要有三种理论思潮:联邦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联邦主义主张建立一个类似美国式的“欧洲合众国”来实现欧洲统一,其代表人物之一让?莫内主张首先在经济领域打开“主权城堡”的缺口,而后扩大这一领域以建立欧洲共同行使“欧洲共同主权”——莫内称之为一种“新型主权”,并最终实现欧洲联邦。 (27)实践证明,以“联邦主义”来实现欧洲统一的阻力极大,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共同体中隐藏着有关联邦主义的观念、影响和策略。实际上,欧洲一体化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已体现了联邦制的本质,特别是《欧盟宪法条约》的签署使得欧盟更趋向于具有联邦的属性。与联邦主义不同,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强调首先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功能”合作,然后逐渐实现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功能主义,它主张通过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目标(这与功能主义偏重内部不是很紧凑的共同体的形成有很大不同),而这个超国家机构又是由各成员让渡部分主权后,在某些功能性部门建立中央机构后逐步建立的。 (28)

    上述三种理论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它们的发展过程也是“欧洲观念”逐渐普及和机制化的过程。但除此之外,欧盟这一超国家组织的出现,也受到其他推动国家主权让渡因素的影响:欧洲文化传统(如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化等)的同一性给“欧洲观念”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基督教欧洲所自然形成的大一统观念为近代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区域观念基础;因近代民族国家诞生而带来的欧洲“分裂”反而强化了“欧洲观念”以及精英阶层(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精英)对一体化的推动等。

    结语:新国家主权观念的确立及欧盟主权让渡的启示

    主权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主权的属性随历史进程演化。 (29)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历程表明,绝对的排他式的主权学说已不再成立,同时它也确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主权观念:一个国家要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就必须尊重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而非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同时它也必须要接受国际社会的制约,这就要求国家在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国家主权。但是主权让渡也不能导致对国家主权的否定。因为国际价值的多元化仍然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社会还不可能形成政治的一体化格局。就国际社会体制而言,也只能是国家体制、区域一体化体制并存,并以国家体制为主导,故而,此种情境下的主权让渡也只能是部分主权的让渡,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削弱主权,而是为了强化主权,维护国家利益。 (30)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我们的时代的一个重大而明智的要求是重新思考主权问题——并非是削弱它的本质”。 (31)

    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让渡国家主权?如果应该,又应让渡到何种程度?这些对于当今中国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或许可以在欧盟主权让渡带给我们的启示中找到答案:一方面,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有让渡部分主权的必要。当然,这会牺牲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但却维护和增进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另一方面,主权让渡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因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的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同时,主权让渡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在主权让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以及国家间的权利对等和地位平等。 (32)

    「注释

    郭剑寒,现在吉林大学从事国际法学(主要是国际商法)和知识产权的研究工作。

    1、邵津主编:《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2、参见赵伯英:《主权观念和欧盟成员国的主权让渡》,文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第85页。

    3、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域划分方面扩大和新确立了国家拥有“主权”和“主权权利”的海域。

    4、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包括公共事务全球化、人权全球化、环境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等,详见我国着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于2005年5月13日在吉林大学所做的报告:《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制》。

    5、参见 [德]恩斯特?本达:《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王建斌译,文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2期,第57页至第60页。

    6、 [美]威廉?奥尔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7、参见余潇枫、贾亚君:《论国家主权的当展与理性选择》,文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第35页至第42页;金晓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家主权让渡的探讨》,文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第76页。

    8、 [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文载《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9、李慧英、黄桂琴:《论国家主权的让渡》,文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7期,第154页。

    10、参见马胜利:《欧洲一体化中的“公民欧洲”建设》,文载《欧洲》1999年第5期,第46页。

    11、参见 [英]弗兰西斯?斯奈德:《欧洲联盟法概论》,宋英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12、有学者认为对超国家性至今没有一个被普遍承认的界定,故而不同意这一说法。参见邵津主编:《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13、杨松:《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4、张庆麟:《对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法律剖析》,文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第101页。

    15、汤碧:《欧洲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分析》,文载《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第71页。

    16、杨松:《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7、参见冯仲平:《欧盟的一大胜利》,文载《世界知识》1996年第1期,第18页。

    18、如《马约》、《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章程》中的规定;对成员国加入欧元区的条件以及欧元启动和稳定运行的强制性规定等。

    19、参见李慧英、黄桂琴:《论国家主权的让渡》,文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7期,第155页。

    20、如《马约》规定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确定与实施由联盟及其成员国共同负责,《阿约》则将此职权划归给欧盟;详见europe.eu.int/eu-lex/en/treaties: official journal of european communities

    21、参见朱贵昌、胡瑾:《欧洲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让渡》,文载《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90页。

    22、 [英]m?阿库斯特:《现代国际法概论》,汪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23、详细论述参见胡文涛:《透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主权让渡的困难》,文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36页至138页。

    24、参见刘文秀:《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特点、影响及理论思考》,文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25页。

    25、参见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05页。

    26、参见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27、参见让?莫内:《欧洲第一公民——让?莫内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页。

    28、参见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以下。

    29、参见赵伯英:《主权观念和欧盟成员国的主权让渡》,文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第91页。

    30、参见刘健、蔡高强:《全球化进程国家主权的让渡与维护》,文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26至27页。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使国际社会感到担忧和不安。世界需要多极化,因为只有多极化才能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像欧洲国家一样,亚洲国家也一定能以新思维和向前看的态度处理所谓的“文化裂痕”,进而启动统一进程,最终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多极化世界的一极。

    一、概述

    目前,研究和关注亚洲未来政治与经济问题的机构与学者不乏其人,所持观点也各不相同。诺贝尔奖得主曼德尔多次发表谈话并预测,在未来的20年里,一个统一 的亚洲货币可能会成为现实,世界最终将出现欧元区、美元区和亚元区。同时,欧洲的许多大学(如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佛雷登索大学、英国的牛律大学)里,也有 一些人在研究和探索一个未来统一的亚洲的可能性,希望会出现一个“亚盟”与欧盟、美国一起构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国内外学术界也有人对亚洲统一持怀疑态度,认为亚洲与欧洲存在太大的差异,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政治制度、各国的经济实力也存在较大悬殊,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布局分散,“亚盟”的出现几乎不可能。美国哈佛学者亨廷顿认为,亚洲国家之间所存在的“文化裂痕”将难以逾越,甚至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在亚洲区域内爆发。

    因此,研究未来“亚盟”,倡导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紧密型社会、经济合作,不仅具有学术前瞻性,而且对于修复和消除所谓的“文化裂痕”、维护亚洲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极化的世界需要“亚盟”

    前苏联阵营崩溃之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充当着国际警察的角色。但是,历史的 经验证明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腐败。法国总统希拉克最近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在这个世界里如果只有一个主宰力量是危险的匕这种危险明确地表现在美国推行 其国家战‘略的时候相当傲慢,甚至有时对其欧洲盟国也不管不顾。一个鲜明的事例就是其近年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以及曾经用巡航导弹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 馆和处理科索沃问题的做法0美国的这种强权政治违反了民主的基本价值,因为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在国际法面前都应平等。但是,目前美国一意孤行使用不公正力量和手段加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的单边主义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俄罗斯甚至其盟国德国、法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忧虑和不满。

    事实证明,世界确实需要多极化,因为只有多极化才能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为例,欧盟在努力与美国抗衡的时候显得 力不从心。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需要“亚盟”的出现。从另一角度讲,“亚盟”的出现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在一个多极化的、有多个警察的世界里,美国遭遇的风险 也自然会大大减少。实际上,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相适应的先进的文明、文化和科学的政策策略,即使具有强大的具有威慑力的导弹防御系统也难以使美国固若金 汤。“亚盟”的概念必将对未来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来自欧盟的启示

    1945年,当欧洲还处于一片废墟中时,欧洲国家开始酝酿区域性合作,以新思维和向前看的态度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和争议。2003年4月16日,欧盟 成员国的政府首脑聚集在希腊首都雅典就10个新成员国人盟举行签字仪式。这是欧盟历史上第五次扩大成员国,也是扩大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重 要进展,为欧盟实现成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梦想奠定了基础。扩大后的欧盟从目前的巧个成员国增加到了25个,人口增加20%,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经济 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目前,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市场。目前的欧盟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独立的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区域性政治力量。

   在实施共同货币方面,尽管每一个欧盟成员国对启用欧元而放弃其本国货币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憾。特别是德国人对放弃其以稳定和坚挺而闻名于世的马克而深感犹 豫。然而,为了获得国际竞争合力而放弃本国利益,德国的老百姓最终还是接受了欧元。欧盟边界的进一步扩展不仅仅意味着地缘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作为区域性合作,欧盟的建立与运行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合作起了良好和积极的示范作用,并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与模式。

    欧盟的超国家管理体制和职能并非是要将成员国的国家职能取而代之,而是要建立一个更完善的体制。在各成员国的大部分的国家职能依然保留的情况下,欧盟建立了一些跨国职能,如共同预防犯罪、共同起诉刑事犯罪、跨国警察部队。自从1995年申根协定签署以来,欧盟的13个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出人境检查和关税,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欧洲统一的另一个特征是,欧盟成员国的所有公民可以自由进人各成员国的劳务市场就业。这种开放式就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在欧洲渐进式的统一过程中,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业已形成。例如,如果一个德国人在法国就业,他的养老金费由法国雇主按照德国的标准支付。法国雇主的人然后将所收取的养老金费转付给德国社会保障部门。

    欧盟的发展经验还告诉我们,是一种被称为“自下而上的原则”在欧盟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欧盟各成员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家庭、街道居民、学 校、普通公民率先发起了欧洲国与国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姐妹合作和交流,为欧盟的最终实现奠定了社会基础。

    欧盟在马斯格里特条约的第36条款和阿姆斯特丹条约的第5条款中这样规定:“在不属于政府权力专门管辖的范围内,社区组织将发挥作用。根据自下而上的原 则,只有在(欧盟)成员国不能够有效采取措施并取得预期目的的情况下,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才会介人”。应该注意到,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原则才使得欧盟得以正 常运转,使得各成员国的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欧洲的愿望和能力得以加强。自下而上的原则是欧洲人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而且又可以服务于成员国各自的利益。这种 价值观既允许自治、独立,也鼓励自力更生。

    亚洲国家可以参照欧盟的模式,按照亚洲的实际情况设计与构建未来“亚盟”的超国家管理体制。在各成员国平等、民主的原则下,可以效法欧盟的“法德英”三驾马车,设想由“中、日、韩、东、印”五驾马车来发挥领导作用。

    四、中国在未来亚洲统一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就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对于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作为亚洲大国,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了全球化进程而且在积极推动亚太地区内的区域性 合作。亚洲《博鳌论坛》是由中国政府倡导和举办的具有官方性质的,旨在推动亚洲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技术合作,由亚洲国家(地区)政治家参加的会议。该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提供一个讨论亚洲的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极好的平台。

    2010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未来亚洲区域性合作的第一步。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外贸依存度日益加大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共 识。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因而希望尽快打人中国市场。200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相继陷人衰退困境,这些国 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保护主义的加强,给东盟国家经济的打击不小。结果,使得这些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 与此相反,随着中国加人}1T0 ,市场改革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从而,中国市场的内在巨大潜能就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由于中国实行了积极稳妥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所以,在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出现衰退时,只有中国的经济还在继续增长。从三大经济体陷人衰退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大市场中,东盟国家看到了其经济复苏的希望。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双赢的战略性举措。

  对于中国而言,“亚盟”的概念意义重大。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并积极倡导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对促进亚洲的区域性合作负有重要 责任,因此有义务在筹建未来的“亚盟”方面有所贡献,以发挥一个亚洲大国应有的作用。未来的“亚盟”如果变为现实,必将为亚洲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促进中 国与亚洲各国的关系,为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与德国在欧洲的地位相似。在统一进程中,德国积极消除了其他欧洲国家对其可能重新崛起成为政治和经济超级大国的恐惧心理,而成为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吸取德国的经验,中国正在尽力消除其它亚洲国家对中国日渐强大的疑虑和复杂心态,以一个大国的胸怀和宽容处理好中印问题、中日问题以及与其它周边国家的利益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中国近几年来所奉行的“韬光养晦”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做法非常有助于起到这样的作用。

    欧洲统一的经验表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才是推动欧洲统一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加人欧盟并没有牺牲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因为,一旦不能够满足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欧盟将会分崩离析。区域性合作就是要 为区域内国家的利益服务;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的目的在于要使相关国家增加受益。显然,未来的“亚盟”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中国需 要和亚洲国家一道才可能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强有力的一极,以有效地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经济学家预测,在20年内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这种预测也许有些过于乐观。但是,20年内,中国与东盟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综合实力超过美国是可能的。

    五、实现未来“亚盟”的可能性

    联合国宪章的第八条款是专门为鼓励区域性社会经济合作而设立的。而且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ESCAP)负责协调亚太地区国与国之间的社会经济合作事宜。

    与欧盟相比,亚洲各国、地区之间的社会与经济合作显得比较松散,也缺乏相应的组织形式,在某些国家间存在着世人所知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议。近年来随着东亚 经济的迅速增长,亚洲各国(地区)加强区域社会经济合作以维护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要求日益迫切,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纵观世界形势,冷战体制结束 后,亚洲政治局势的趋于稳定,为亚洲各国、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合作创造了前提。在经济合作方面,国际贸易保 护主义的不断加强是亚洲各国(地区)加强经济合作的外部因素;亚洲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推动经济合作的坚实基础;亚洲各国(地区)间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国 际分工合作关系,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成为促进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加强经济合作的保证。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80年代为7%,90年 代大体保持在7. 5%一8%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东盟10国在区域性社会与经济合作方面为亚洲国家(地区)做出了榜样。中国积极地参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朱铭基总理和东盟10国 领导人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全球第 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亚洲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未来的“亚盟”需要时间,需要一步一步,分阶段实施。如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由于经济利益和日益增强的外贸依存度, 下一步日本和韩国也极其可能加人进来。目前,关于10十3的机制已经在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多次进行了探讨与协商。中国和印度也在探讨进一步加强经 济合作,中国政府已经向印度方面提出了建立自由区的建议。经济利益的驱动终将促使这几个亚洲的主要国家实现更紧密的经济合作。

   亚洲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力和资源优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还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对市场和 资源更激烈的竞争。在此背景下,亚洲国家必须努力通过互惠合作来趋利避害,增强亚洲的整体竞争力,亚洲需要有一个亚洲人自己的合作框架,以便加强对话和沟 通,相互协调。亚洲经济要实现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亚洲应该与时俱进,亚洲国家的合作和繁荣将进一步促 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4篇

尽管两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者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有明显差异,但从总体而言,这两组观点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还是一致的。这两组分析中最为核心的概念都是资本,基本方法也都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常用的政治经济分析。在这种以资本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分析中,民族国家和欧洲一体化仅是资产阶级获得超额经济利益的工具或副产品。如果从国家理论来说,这两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都持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国家观。马克思的经典分析将国家视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Miliband)把马克思的这一经典分析发挥到极致。他认为,国家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和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只不过,这两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的不是国家,而是欧洲的超国家,可以说这两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都是工具主义的欧洲一体化观点。然而,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出现一些变化,譬如马克思早期的理论和作品被重新发现和解读,再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心从经济分析转向国家和社会分析等等。这种转向在欧洲最经典的例子体现在“米利班德和普兰查斯之辩”(Miliband-Poulantzasdebate)中。希腊出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Poulantzas)反对米利班德的工具主义国家观,并提出一种结构主义的国家观,认为国家结构凌驾于资本家个人和资本家阶级派别的特殊利益之上,通过其相对自主性保证各统治资本家阶级利益的稳定性。普兰查斯则试图表达一种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解。②虽然米利班德和普兰查斯辩论的核心是国家的自主性地位,但其对欧洲一体化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在工具主义视野下,欧洲一体化主要是资产阶级跨越国家边界实现其资本利益的工具。在结构主义视野下,欧洲一体化则可以被视为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跨越边界的一种活动。在此意义上讲,欧洲一体化是阶级统治在一定疆域上的重新组合。结构主义路径并不完全反对资本的作用,而是更为关注将资本包含其中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按照这一逻辑,欧洲一体化的目的是通过跨国公共管理和制度构建(与财产权和劳工权相关)来保证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对抗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补充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还采用其他策略如全球化来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进行再生产。从这一视角来看,欧洲一体化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兴起的一部分,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新自由主义策略。结构主义国家观的兴起导致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的衰落,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讨论并没有终结。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欧洲一体化的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阿姆斯特丹学派、新葛兰西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者对主流理论的不满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主流辩论中的自由多元主义假设忽视了潜在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国家的阶级本质。第二,两种路径都忽视了欧洲一体化所发生的冷战情境。冷战情境中至少有两点对于欧洲一体化非常重要: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资本需要寻求对欧洲市场进入,以及试图取代战时主导欧洲的军事或准军事部门;二是在意识形态的背景下,西欧需要联合起来对抗日益增长的共产主义影响。所以,阿姆斯特丹项目一开始就致力于挖掘一体化的深层因素。阿姆斯特丹学派早期的经验研究主要借鉴冷战史中修正学派的一些观点,①偏重分析美国利益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影响。譬如,该学派代表人物谢斯•范徳皮杰(KeesVanderPijl)的研究表明,②舒曼计划导致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产生,而这个计划很明显是美国为欧洲设计的。③范徳皮杰还将美国福特主义与欧洲一体化联系起来,他认为,由于美国的劳动力资本价格较高,所以到20世纪20年代时,以大规模生产和劳工控制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就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汽车工业是福特主义最典型的代表。2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是对这种生产方式的打击,但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形式保证了这种大规模生产方式的运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模式通过马歇尔计划植入西欧经济的运行之中。国际鲁尔区的建立及跨国煤钢联营的出现是福特主义国际化的早期试验。煤钢工业曾经是纳粹德国军事工业的支柱,但经过福特主义的改造,煤钢工业已经被代表民用消费的汽车工业所支配。④欧文比克的研究则表明,1945年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通过钢铁工业的国家化为福特主义系统引入创造了条件,而这一努力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1979年的《国际层面的阶级形成》一文中,范徳皮杰开始将欧洲跨国阶级作为其欧洲一体化分析的基本概念,其研究受到普兰查斯的启发。⑥范徳皮杰认同普兰查斯的欧洲跨国资产阶级概念,但强调欧洲跨国资产阶级形成的历史情境及跨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冲突。在其论文《帝国主义和北大西洋地区的阶级形成》和专著《大西洋统治阶级的形成》中,范徳皮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欧洲跨国资产阶级的形成进行历史叙事。①另外,他的研究还偏重关注代表不同功能资本(商品资本、金钱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资产阶级之间为争夺全面的控制而产生的结构性利益冲突。②《国际政治经济学杂志》在1989年组织的“跨国关系与阶级战略”专辑是阿姆斯特丹学派的标志性成果。③在专辑中,范徳皮杰的论文是与欧洲一体化最为相关的,他对其之前提出的欧洲跨国资产阶级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范徳皮杰将欧洲一体化视为欧洲资产阶级对“洛克心脏地带”(ALockeanHeartland)进行全面控制和争夺的一种努力。“洛克心脏地带”是范徳皮杰提出的核心概念,④此概念内涵包括三方面:(1)心脏地带主体是跨国资产阶级和跨国市民社会;(2)世界银行家和跨国管理者为国家间的治理结构提供服务,并保证全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行;(3)“洛克心脏地带”是竞争性的全面控制概念(comprehensiveconceptsofcontrol)起支配作用的领域。跨国资产阶级在洛克心脏地带之内和之外争夺霸权的战争,取代了世界政治的传统形式,而更多表现为“全球国内政治”(globaldo-mesticpolitics)的形态。⑤根据范徳皮杰的界定,“洛克心脏地带”源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从一开始,这一国家/社会复合体的性质就是跨国家的,其活动范围并不仅限于英国,而这一复合体在英国向外移民和殖民的过程中得到了扩张,并逐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如范徳皮杰所言,“我们更倾向于说这是一个‘洛克心脏地带’,而不是一个‘个体的洛克国家’(individualLockeanstates)。在这里,一种被资本国际化所驱动的社会国际化是更为本质性的特征。”①与“洛克心脏地带”相对应的是“霍布斯国家”(HobbesianState)。因为跨国空间主要由“洛克心脏地带”的盎格鲁-撒克逊统治阶级所主导,所以“霍布斯国家”的统治阶级在表达其国际利益时也经常受到限制。所以,对于这类“霍布斯国家”而言,其必须被迫采取持续的、革命的赶超战略。所以,国际关系的根本矛盾在于“洛克心脏地带”与“霍布斯国家”之间的对抗,结果往往是后者被前者击败。这样一种击败往往伴随着两种结果:一种是将失败者逐渐整合入心脏地带(如1945年的德国),另一种是去整合(如苏联)。

欧洲经济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制度因素;西欧崛起;产权制度

序 言: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学界所普遍接受的结论是良好的制度设置是十分重要的。道格拉斯.诺斯与罗伯斯・托在自己的研究中考查了西欧典型代表国家的情况,认为经济发展和产业革命是由制度创新而来的。奥尔森则认为,成功的经济体制是制度优化配置的结果。下面就一些具体的层面展开论述。

一、政治制度

西欧的中世纪时期和同时期的明王朝,虽然同是封建制国家,却有很大不同之处。韩瑞常认为,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促进资本主义一定程度发展的机能, 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肥沃土壤。曾凯从另一方面提出,英国各社会阶层都有从事新大陆与欧洲大陆跨洋贸易的机会。欧洲那一套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一定时期为新大陆的开发提供了保障。新大陆与欧洲的贸易空前繁荣,某些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制度,后来这种政治制度在新大陆得以延续并发展,在新大陆开花结果,也促进了美国的崛起。由此可见政治制度优势是如此重要。

二、法律制度

法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保障,如果连民众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从法律上得以保护,谈何发展。欧洲是基督教国家,法律中渗透了不少宗教的思想。欧美法系与封建中国的法律体系截然不同,君主至上的传统思想人民被视为蝼蚁,生杀大权赋予专制统治者,生活困苦。欧洲却不一样,上帝的思想极大影响了西欧法律。即便在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教皇与封建君主间的争斗此起彼伏,最总王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将宗教与政治生活分离开来,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欧洲成熟的政治体制。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保护人们私有财产和政治权力。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制度

(一)产权制度。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产权理论对解释一国长期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欧洲的历史的波动,权力斗争,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分歧始终围绕着产权保护问题,其中以英国为典型代表,议会和君主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英国1689年在议会的《权利法案》是欧洲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 据此, 议会将财政权和军权牢牢控制于自己手中, 从而根除了君主们任意破坏产权的能力。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能够改善产权结构与内部激励,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交换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制度基础,并由此出现了专业化和分工深化进一步扩展了市场交易。通过财产的自由买卖、私人之间契约关系的自由选择以及买卖双方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对全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并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欧洲完善的产权促进了欧洲原始工业的发展,并促进其向原始工业的转变。

(二)市场制度。欧洲的重商主义政策极大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欧洲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的发展,积极挖掘本国优势,大力发展原始工业,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欧洲开创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我们通过英国的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来研究这种制度的发展轨迹。英国东印度公司重要的不是获得高额利润,而是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这种特有的经营制度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促进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由此可见股份有限公司巨大魅力所在,这也是欧洲技术、科学、工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制度因素对西欧的发展影响重大,它为西欧的崛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与阿西莫格鲁关于制度漂移项在国家兴盛中作用的言论不谋而和。难以想象,如果西欧没有这些制度因素上的优势,会走向怎样的发展道路,后来辉煌的工业文明就不会出现,西欧也不会走在世界的前沿,不会有繁荣的资本主义经济。正是这些制度因素决定着中国与西欧不同的历史走向,影响着区域间的发展方式,这也是为什么1800年以后西欧与中国巨大分流的主要原因。制度因素对欧洲的影响如此巨大,达到了推动一个经济体发生工业革命的程度,并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正是这些制度因素推动着西欧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在以后的数个世纪的人类文明进程中让欧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