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

有效管理论文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以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为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统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统计制度,实施有效统计,使统计、数据准确可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反映中小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和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来源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各企业的统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制度,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发挥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作用。

统计工作涉及到供、产、销,人、财、物,生产、经营、分配等多环节、多领域。通过统计信息,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预测未来、企业的规划和结构、企业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就企业统计本身而言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企业在特定时间内生产经营的数量特征,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人员收集到的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企业的原料入厂、加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其他与其相关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所以,统计工作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现状,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结构、速度、收益与效率等诸多数量特征质量特性。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种原因,部分中小企业统计数据的虚假成分比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级统计部门与中小企业的统计重点不统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采取虚报数字以应付各种检查;二是部分中小企业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实提供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且缺少依据;三是企业内部不重视,统计专职人员配备不够或专业素养比较低,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企业统计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制度的有效职能,是保证企业有效统计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首先,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保证统计岗位及时、全面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根据企业情况设计报表形式,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生产管理部门,明确其报送或提供信息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并对各基层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后加以汇总;搜集分析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将分析结果形式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责。在现代企业中,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中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信息汇总职能。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

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统计分析职能。引入考核机制,将基层的统计质量纳入考核,以获取更准确的统计数据。对于统计报表制度,一般企业一直沿用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中对统计报表的内容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基层报表制度所要求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财务报表、员工及工资变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科技开发及附营业务情况。指标体系虽然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但对企业深入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还不够准确。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各个企业间的竞争何其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了解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离不开统计部门收集、整理的数字信息,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分析职能,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事业单位在我国属于地位相对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为充分满足社会对卫生、科学、教育及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应用国家财政资产建立而成。在过去,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资金约束机制,致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上往往较为松懈,不止引发了不少资金方面的问题,也给事业单位提供社会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随着预算管理的引入,既解决了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事业单位达成任务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经由预算管理编制的预算指标,事业单位可及时分析出导致收支预算值与实际值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而在短时间内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平衡财务收支指标;另一方面,预算管理编制可将我国财政资产经由事业单位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过程如实反映出来,对推行国家宏观政策有益;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占有着绝大部分的财政资产,预算管理是确保这部分资金得到合法、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简而言之,事业单位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预算管理。

2、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2.1预算编制缺乏规范

伴随着财政预算编制的日益精细化,预算单位均能根据规范要求编制零基预算,在执行上也能落实到实处。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一方面是预算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编制,致使预算编制期间缺少其它业务处室的加入,令预算与实际执行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对预算的执行欠缺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间接导致虚造支出,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2预算管理管理意识薄弱,编制人员素质及配备不足

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由于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因而往往漠视了财务部门的作用,导致财务部门人员长期配备不足,即便配备充足,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也不能适应编制高质量预算的需求,致使预算机构如同虚设,预算编制质量低下,而一旦预算编制不合领导要求,又会进一步影响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评价,造成恶性循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单位领导将意识提高了,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作用得到彻底发挥。

2.3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考评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对资金的利用率,但在实际中,一些事业单位却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考评监督机制所致,在过于宽松的预算管理环境下,职员极易轻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资金使用上毫无计划性,甚至于存在滥用现象,最终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可见,加强考评监督机制对于提高预算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3、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加强措施

3.1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建立有效的考评监督机制

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应积极采纳各业务处室的相关意见,以保证各处室均能依照本部门当年的必要支出及部门实际人数提交基础数字,为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保证;其次,为确保预算能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进行编制,财务部门还应与财政预算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最后,对于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应止于资金支付,而是要对资金的使用流向进行全过程监督,以确保资金落实到实处,为此,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1)当上级单位批复预算后,事业单位应以预算批复为依据,严格遵照批复内容执行预算工作;(2)在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虽然均由财务部门执行,然而,由于其本身工作量繁重,要确保该部门能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监督好预算资金流向是不切实际的,为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让本单位其它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到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工作中来,以保证资金得到合理、合法、有效的利用;(3)为提高单位各职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监督、检查及考核制度。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最为重要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需担负起各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的审核工作,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还应根据相关规范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采取事后监督考核措施,并将之作为考核单位绩效的指标,为财务处长、职员的奖惩评定提供依据。譬如为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设立年终奖励,激励其工作热情,反之则给予经济处罚,以强调预算的重要性,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识植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3.2加大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事业单位中,只有领导和全体职员都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普遍被忽视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下述措施。首先,要使单位领导、职员了解到预算管理并不会影响单位最大化利益的获得,相反,预算管理是充分发挥本单位各职能效用,保证事业单位尽快达到政策目标的有效途径;其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与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而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质量,保证预算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就不能将预算管理工作全部由财务部门承担,事业单位必须强化单位内部预算管理理念,使领导、每个职工都树立起预算管理意识,确保所有职能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加强。

3.3优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基于事业单位内预算编制及执行均由财务人员完成,故预算执行情况无论如何都会受财务人员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当前事业单位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需要领导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加强人员配备,确保财务部门人员能充分满足高质量预算的编制需求;而对于财务人员总体业务水平偏低的问题,首先,要鼓励财务人员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并在此前提下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强化培训,从而实现整体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要加大财政法规的宣传力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在规范财务人员的业务操作行为的同时激发员工作热情,促进预算管理的提升。

4、结语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一旦上了马就“没完没了”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现有的业务流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造;新的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开发;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更新;人员也需要不断地培训和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有人去做,不断地有人去管理,才有可能把与信息化有关的事情做好。因此,信息化的有效管理也是一个不断进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加以改进和调整。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有人,有部门不断地研究变化了的环境,提出关于制定各项政策的建议;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可能方案;要有相应的部门来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项目建议;要根据信息化的进程提出相应的立法和法规的建议,促进立法部门进行研究和批准;要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并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此外,还要监督、评估和管理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所有这些,如果不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将难于实现;信息化的努力也有可能事倍功半,浪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时间长了,失误多了,人们对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有可能产生怀疑,进而使信息化的目标无法实现。

据有关部门估计,“十五”计划期间,仅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资,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考虑到政府的信息化行为与企业的,特别是私人企业的信息化行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花的是“公家”的钱,在决策上,在管理上,在采购上,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其后果将是很难预料的。

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实践,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应该重点抓好政策、战略、法规、标准和培训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而配套的推进信息化的政策

政策的目的是要明确政府鼓励什么,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化推进的环境,同时确保国家利益得到保护,企业和个人有充裕的发展空间,既推进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确保信息化的应用项目得以成功地顺利实施。

近年来,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政策,如加快我国微电子、软件及通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个地方也都有必要在中央的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制定执行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的细节、方案,或者制定符合地方情况的更进一步的政策。例如,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当前比较重要的有帮助我国信息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持信息技术相关中、小企业的政策,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和出口的政策,加快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的政策,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等等。在政府信息化方面,有非密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的政策,政府网络与互联网关系的政策,政府信息化中的技术政策和采购政策,政府信息化中的外资利用政策,私人企业在政府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政策,政府的信息安全政策等等。在推动社会信息化方面,需要有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帮助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适时制定促进电话网、数据通讯网、有线电视网和无线通讯网“四网合一”的政策,促进各个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政策,鼓励境内网址在国内注册域名和限制境内网址在境外注册域名的政策等都会对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之,信息化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政策的指引,有必要组织人力进行研究,分清轻重缓急,逐项地予以落实。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对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的发展无疑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可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照抄、照搬国外或外地的做法。信息化不是赶时髦,看见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就赶快跟什么;而是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推动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研究什么技术、什么应用最能收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效,有最好的效益,才将之选择为最适合本地信息化发展的项目。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辨识信息革命向本国或本地区提供的机遇,确定自己的信息化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因而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建设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许多城市都在开发宽带的“城域网”。这些努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宽带应用项目相伴随,就可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宽带网的投资有可能无法收回,宽带设备也有可能很快过时。在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方面,许多地方都准备不计代价的拥抱微电子产业,而对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却缺乏认真的思考。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指导,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可能在低水平上大量重复,而在高水平上依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相当的差距。在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之下,如果不认真地分析研究本国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则各种优惠政策可能被滥用,而达不到发展软件产业的目的。在数字电视的发展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外数字电视发展已经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困难,调整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战略,将发展的重点从追求高清晰度转移到追求数字电视固有的“数字特征”上,即数字信号易于检索,存储,编辑和传输等特征上;通过降低数字电视的成本,使数字电视与互联网密切结合,与电脑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取“模拟电视”而代之的目的。

此外,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很多地方把重点放在网络的发展和建设上,而忽略了网络上各个“节点”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节点”上,许多人把重点放在联网上,而忽略了节点自身业务流的信息化。从长远来看,这将使信息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唯有信息化了的各个“节点”才能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在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四种信息能力动态平衡发展”的原则,即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的平衡发展。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部门之间信息能力建设的协调,从而在全社会的角度保证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金融信息化上不去的话,电子商务就不可能顺利发展;软件产业的落后可能限制未来信息化的发展;人员的短缺可能制约整个信息化的进程,这些都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适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法律和法规是推动信息化和保证信息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武器。信息化在很多情况下会涉及国与国之间,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协调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法律和法规来强制性地予以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非常之快,与信息化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形成和立法过程有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加快。例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电子身份证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公钥基础设施法,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否则,将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等信息化重要领域的发展。

当前比较重要的还有网络的管理法,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网络的言论责任法,网络的个人隐私保护法等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政府机构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企业与个人的关系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定义,以确保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一样,地方的法律和法规要在国家已有的法律和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就无所作为。地方也需要研究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和现有法规,需要研究中央已有的法规和法律,对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或补充。

四、大力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历史证明,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工业化。因为,没有标准化不可能形成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经济规模,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化的实现。对于信息化而言,标准化也同样十分重要。中国的信息化,必须走“工业化的信息化”,而不是“手工作坊式的信息化”的道路。换句话说,不是每一个政府部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学校都要“量体裁衣”地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而是将每一个这类系统的“要素”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使得这类系统可以大规模地批量生产,以标准化、批量化的软件包推向市场。这不仅将为信息化节省“天文数字”的投资,极大地加快信息化的进程,而且,还可以铸就中国自己的软件产业。

信息化的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系统的兼容性。因此,标准化在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其在工业化中的重要性。信息化中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数据/信息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安全标准。下面,可以就政府信息化为例来做一个说明。

数据/信息标准主要是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政府信息的标准和采集与应用的规范,此外,还应对政府信息的生命周期以及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问题作出规定。一切形式的政府信息,包括印刷品,音像制品,电子文件等都是国家和政府的一种战略资源,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妥善管理。此外,关于政府工作过程的信息,关于信息的信息,以及关于各种应用和技术的信息,也是一种信息资源,应该和政府信息本身一样按相同的原则制定标准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管理的业务流,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文档管理等,也必须逐渐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其所伴随的信息流也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才有可能标准化和规范化。

技术标准是对政府信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软、硬件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于政府内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例如操作系统的标准,通讯协议的标准,计算机的标准,服务器的标准,浏览器的标准,电子邮件的标准,字处理软件的标准,以及数据库的标准等等。技术标准还应包括方法学的标准,软件工程管理的标准。

安全标准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哪一级,哪一类的信息系统必须实行哪一级的安全管理,需要通过标准来加以规范。安全标准应首先明确信息的所有权和隶属关系,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者。安全标准包括物理安全标准和技术安全标准。物理安全指对系统、设备、工作环境等在物理上采取的保护措施,如ID卡制度,防火系统,安全门管理,温度控制等等。技术安全则包括口令和密钥,数据加密标准,防病毒,防黑客,“防火墙”以及各种加密措施等等。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所谓规矩,就是标准,标准化工作必需走在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前面,至少也要同步,决不能滞后,否则,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进将十分困难,也可能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灾难性后果。

五、抓紧信息化的干部培训

信息化已经形成为一个需要专门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技术领域。正确地领导信息化并不是任何领导或者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指引下,许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对于信息化应该从何处入手,究竟怎么搞,信息化怎样带动工业化,确保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重要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或者不完全清楚。因此,抓紧开展信息化的干部培训,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是确保我国信息化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信息化培训课程,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领导信息化。

从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经验来看,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领导不仅应该真正理解信息化的要义,还必须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直觉地感知其对信息化的意义----重要或不重要,是过渡性技术或是革命性技术。领导干部需要在不同程度上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趋势,掌握信息化的新的应用发展和实际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信息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失误和提高信息化的决策水平。“鄙薄技术”或“单纯技术观点”都是不能领导信息化走向成功的。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第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其能实现企业成本的良好管理。因为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管理方式,实现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成本也会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最终达到有效管理企业成本的目的。第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其与传统的会计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职能作用。管理会计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这种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的过去的剖析作用、其对企业现在的控制作用和其对企业的未来的筹划作用这三个方面。具体的职能作用表现为由于管理会计是集企业的管理和会计为一体的,因此它不仅可以记录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情况,而且可以对记录下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管理会计也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能够正常地运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管理会计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目标等进行精心合理的筹划,制定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案。由上述可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对其的认识和重视。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面就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对管理会计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传统做法和习惯的影响,有部分企业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或重视程度不够高。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在决策方面全由领导者、一把手决定,使得管理会计人员的权责受到了限制,造成了管理会计工作地位的低下、管理会计职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管理会计不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2.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还存在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是指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深,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企业的管理会计体制还不够健全,这些使得管理会计不利于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而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作用会引起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而又引起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化,最终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变化,而我国一些的管理会计的研究发展未能很好地立足于自身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3.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要求有差距

由于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是要通过会计人员才能得以实施,因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使得管理会计不能得到有效地实践和应用。

三、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策略方法

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会计的管理方式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对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以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现状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基于此目标,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作用。因此,企业若想取得较大的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而且也要重视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管理会计在企业科学合理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有健全的市场经济会计管理法制体系作为规范指导。因此,就需要大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地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加以规范,进而能够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使管理会计的价值、作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真正地得以实现、体现。

2.加强管理会计研究

要扭转中国式管理会计研究薄弱的弱势,就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系统的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出来的,我国在借用这一理论时,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适应我国国情。因此,要推广使用管理会计,就需要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的研究,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进行评价,摒弃其中不合理的理论假设及过时、不实用的技术方法,注重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建立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以便于广大会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操作运用。

3.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管理会计的运用状况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简要说来就是企业的文化管理氛围关乎管理会计的存亡。企业要谋求健康、长足的发展,也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根基、需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留住忠实优秀的员工、促进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完成企业发展的任务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打造专业的财物精英团队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预算系统、规划企业会计制度、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助于形成和维护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注重培养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企业要注重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因为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并掌握会计学的相关应用技能,而且也要不断进修学习、不断更新会计专业知识。注重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更要注重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才能为企业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创造最大的效益。

5.积极吸取借鉴国外经验

西方国家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促进其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吸取借鉴西方国家成功、优秀的经验。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而是要在它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将合适、优秀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融合在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调整与改善,最终形成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谈及的是借助企业软实力的塑造来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其中主要说到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和有效激励。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的:一是管理的存在性;二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三是文化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四人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五是有效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其中结合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管理人力资源文化管理人本管理激励

一管理的存在性

马克思说过,凡是存在人类协作的地方就存在管理。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是任何组织,群体活动所不能回避的经典话题。关于管理的定义各个版本都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我们学过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彼德.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可见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是企业的灵魂,朴素的社会学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管理学应该从人入手。在工业时代,亨利.福特曾问:我只要求一双手,可为什么总有一个脑袋跟着来上班?可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的雇员呆着脑袋来上班,这时我们应该让每个雇员感到,他或她在为能够真正改变他人生活的事业贡献力量。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任何企业都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资源,是唯一一种起创造作用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高增值性资源:人力资源无法存储,唯有前瞻性地,有计划地与适时地运用人力资源,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必须不断的维持,投资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和增值。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和资本的竞争时代已逐步被劳动者的勤劳与素质以及由劳动力素质而决定的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所代替。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不约而同的都集中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把人力资源视为第一性的资源进行优先开发。

那么在这个人才的时代,企业应该怎样培养开发人力资源,并且留住人才为企业所用呢?我认为这时候要大力发展塑造企业的软实力,所谓企业的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非物化要素.硬实力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要素,是衡量企业做强做大的客观标准,例如企业设施,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软实力是整合和使用硬实力的能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拥有这个实力,企业将呈现出管理高效,内部和谐,业绩卓越的状态。同时在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在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公信度,从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受人尊敬的企业

在企业中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要素有两个,分别为人和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多着眼于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的开发,没有注重或充分重视人的文化要素,原因就在于没有把人与其他生产力要素从本质上区分开来,对人的文化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当今社会文化问题在学术界争得不可开交,然而在社会实践中却未产生些许涟漪,真正成了“象牙塔”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条将文化建设引入广泛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文化的立足点和生长点。

三企业文化的存在性极其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个时空概念意味着什么呢?概括的讲,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惊讶于日本经济20年巨大发展,进行深入比较和反思后的提炼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二战后的日本,本身资源贫乏,战争消耗又大,这对日本是雪上加霜。世人看来,日本短期内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的。然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日本创造出了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注意培养员工的共同体意识,以及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塑造,注重建立劳资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树立。其有两个鲜明的效果:其一,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对企业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这种文化是日本成功的真谛所在。其二,形成了协调合作的管理模式,日本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是非常严格有序的,但他们不囿于管理制度的形式,不僵化,他们不允许因严格执行制度或过分强调责任而影响相互协调一致使工作受损失,那样是犯罪。足以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水平决定人力资源的地位,企业文化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大量实证材料表明,凝聚企业人才的最重要因素不在物质待遇,而在于组织的文化氛围,积极和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能使人在组织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企业文化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如果经济学只研究人们经济活动中的生理本能和物理机能,只看重与货币有关的交易逻辑,而不去探究经济活动的文化理由和人文因素,就无法彻底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四人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中国数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人力资源测评方法来判断人,甄选人,评价人和提拔人。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更充分的认识人性,更有能力地捕捉自身发展规律,这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认为中国企业不要在空谈以人为本的泛义了,应该具体讲对人性的尊重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内涵之中,而这需要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中国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本上都是纯进口的。中国企业在引进了所谓西方先进管理时,大部分都是圂囵吞枣,没有经过消化就只接吞进胃里,结果许多企业都患上了胃病。所以说西方的药方能否适应中国企业的病症,关键看中国企业有没有消化它的能力,并最终转化成身体的抵抗力,这就是中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所以说中国企业要想有实质性的发展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企业要做到员工管理而不是管理员工。

被誉为经营之王的日本东芝公司总裁士光敏夫不喜欢“管理者”的概念,他认为这种词汇会让人产生上下等级观念。他认为只有一个人愿意主动采取行动时,才会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人不走自主管理的道路就不能取得成功。管理者应是提出希望的人而不是命令者;是给人帮助的人而不是统治者,东芝公司的管理者的作用就是激发部下的热情,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管理者;讨论问题应该以正确为标准,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谁是正确的”。

五有效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从其英语的字源学角度分析,来自动机一词。人的行为中只有很少数是本能性,反射性,无动机的,从管理所关心的人的工作行为来看,都是有动机的。所谓激励,从语义学来定义便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的说,就是激发士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激励对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有四: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其中激励显然是核心,因为如果能激发起员工的干劲,就必能吸引并留住他们。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员工安心积极的工作,还在于能使员工认同和接受本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对企业产生强烈归属感的作用

人就是人,而不是什么人员;人并不厌倦工作,只需帮助他们明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便会激励自己,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人不会由他人真正激励起来,因为他们那扇门是从里面锁上的,他们应当在一种有助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信任的氛围中工作;人一旦受到信任,便会知难而进。基于此那么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什么呢?

我觉得首先要给与员工足够的信任,其次要注意激励的差异性和时间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励层次要鲜明。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从工作岗位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感。这个时候员工的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最高效率的工作,这个时候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肯定会不断攀升,产品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也会相应提升,这样企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六、结论

这篇文章只是简单的论述了一下企业相关软实力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当然了企业的软实力不只这些,在这里不可能一一阐述。我觉得未来企业的发展将越来越是各自软实力的竞争,因为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学习新科技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说技术的领先只是暂时的,而企业塑造的软实力是任何企业也学不来的,所以我坚定主宰未来企业的将是企业特色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7.4

[3]邢传.沈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8

[4]孟凡驰.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键.企业文化.中国人大出版社.2007.2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培训对策有效培训

当前,金融海啸又一次波涛汹涌地席卷全球。作为我国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能否经受这场考验、继续发挥支撑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抵御金融海啸的能力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继续平稳运行。作为国企的基石——员工,其自身状态和能力,又直接关系到国企的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因此,构建有效的国企员工培训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培训重视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呼吁要加强培训,重视知识与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国有企业仍未脱胎于旧的组织模式,不但没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及人员,甚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入到企业行政或后勤事务中,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到管理者,有些人思想上还停留在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上而不向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往往注重设备、人力、工作时间而忽视员工素质及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方法。除此之外,一些企业领导还将培训看成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来看。

2.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大幅减少的不良趋势,根据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加强对员工人力资本投入的国有企业只占5%;2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人均只有10元~30元;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花费一点培训费,年人均不足10元;其余的就是一些亏损的国有型企业,已停止了人力资本投入”。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归纳以下几点:(1)管理者的错误观念。一些管理者将聘用看作为培训,当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时就直接去市场招聘来满足要求的员工,用解聘和招聘来代替培训。很多人认为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培训不仅是提高员工技能,更在于让员工感受到本企业的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对国有企业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渐趋融合、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是极其必要的。(2)员工的流动性高。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对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的员工实施培训。国有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流失率高达60%,这的确是企业投资培训最苦恼的事。(3)传统培训体系的缺陷。国有企业的管理受原先计划经济的影响,通常会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简单的培训以应付当前需要,导致企业培训失效甚至中途流产。培训计划的失败会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有些国有企业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效益下降从而阻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据国家经贸委1999年统计,全国6.78万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有3万家,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亏损面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奖金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道难题,培训就更是日程之外的事情了。

3.培训机制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在培训评估机制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当员工回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培训效果并不能从中体现,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其次,考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都惯以考试成绩来说明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再作跟踪调查,使得培训效果很难延续在实际工作中。第三,评估记录缺乏专业管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员工培训记录,使培训效果分析缺乏数据依据,在下一次的培训中也不利于查漏补缺。

4.培训师资不符合要求

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相当多的培训学校条件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培训层次低,整体效益差,有的培训人员所教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多而操作技能课教师缺乏,有时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会影响培训效果。

二、对策与思考

1.培训观念的转变

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提高培训的重视度,这是建立任何一种培训体系的思想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和开发等方面一定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事”相宜,用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各尽其能,把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造就出色的人才,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增加培训资金和建设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需的岗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地提高以适应企业变化。“据1999年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薪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培训费用的投入上,75%的外企每年的培训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5%,其中企业内部培训预算每人每年1636元,外训3384元,其中高科技企业在人均培训费和培训时间上都排第一。有的管理者会担忧: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非常高,要是再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必定会有一定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部分成本已由员工承担,反映在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奖金、福利的减少,现行政策也鼓励企业采取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的做法,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由于员工流失而产生培训损失的风险。

培训的资金除了投入在员工自身的软件建设上,还要加强培训实体的建设。“职工培训学校也好,职工培训中心也好,都是培训实体,是员工培训的载体”。实体建设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员工培训的质量,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精干有效的专业化培训中心。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弊端,充分利用现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布局结构调整,按照专业性质分类,建立适应培训需要的专业化专业培训中心。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使大纲内容与员工岗位职能要求和考核标准相一致,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第三,加强员工培训两支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要聘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优秀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切忌将各单位的富余人员“优化”到学校。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第四,要注重实习培训,这是培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根据培训需要,可开展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培训高质量人才创造条件。第五,努力拓宽员工培训经费来源,鼓励开展有偿培训,既减轻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完善国有企业培训体制

(1)我们要对员工培训进行科学分析。培训需求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与工作要求及标准之间的差距,企业培训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差距。培训的需求分析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的基础和前提。通常需求分析包括三部分: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员工个人需求分析。现在许多企业只注重企业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分析,而忽略了员工个人需求,这种做法既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又不利于培训过程中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我们在企业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措施:①企业培训计划必须依据于企业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②企业提供的培训计划必须能协调企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③培训计划和其他管理、生产计划一样,必须注重时空上的结合。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之间应互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之间要相互协调。④企业应根据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有预见性的培训计划,以满足企业纵深发展的需要,使培训计划及时有效。⑤培训计划要建立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统计分析和需求预测的量化基础上,而不是主观意愿的制定,必须要做到客观、科学和合理。

(2)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培训方法和技术革新将成为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方法是“请进来式”,即由企业出面请各大院校的教授或专门从事培训的专家到企业来,对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进行专门培训。第二为“送出去式”,这类方法常用于跨国公司,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由于资金能力、企业规模等因素限制,无法为员工提供较多的出国培训的机会,但与各大高校联合办班来培训员工或将企业中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送到一些绩优企业接受管理培训和实习还是可行的。

(3)随着企业对培训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现代化的培训技术和手段运用到员工培训中来。比如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创立了一个叫“培训空间”的专门培训场所,员工可以通过可视电话或电脑网络参与各种技能训练和管理技术培训。实践证明,这些灵活、便捷的现代化培训手段不但能使企业培训计划顺利执行,提高培训效率,而且大大拓宽了企业员工的视野和接触范围,为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机会。在国有企业的培训实施中,就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改善培训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培训效率,增加员工对培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在有先进的培训技术方法作支撑后,我们还应对员工培训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员工培训的评估标准可参考可卡帕切可提出的四个标准:①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或看法;②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等;③行为标准即员工在培训后的行为变化;④成果即培训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这四项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培训信息,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项目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设立培训评估标准后,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培训评估方法和手段。具体的评估方法有:控制小组法;事前事后测试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在进行评估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评估手段,如直接向上汇报、调查问卷评估、检查培训记录、跟踪调查等,在这些评估手段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训记录系统的建立,它往往是培训评估系统的基础,是整个培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是要建立适当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可以说培训最终的效果就取决于激励机制的实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培训激励机制概括为三方面内容:(1)将培训本身作为企业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人才在企业中有培训“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到企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视,自觉自愿为企业服务和贡献。(2)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进行物质、精神奖励或晋升激励。在企业中参加培训的人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3)企业可以要求受培训员工写培训总结。把培训中最好的、最有用的东西归纳出来最终会成为企业宝贵的资源。总之,任何培训激励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坚持为人才提供发展机会这一原则,让企业员工都能学以致用,创造出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健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外企薪酬调查浮出水面[J].中国劳动,2000,(1)

[3]刘毅:新时期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培训工作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5,(4)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课程管理方式是指教师对上课过程进行管理,调动各方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因素而使教学目的得到体现的过程。它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效率,课堂管理正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调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师行为过程,其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吸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有效性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中一切行为,而教学行为有效性指能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育行为。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体现:首先在教课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是否多样化,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育行为是不是明确的,学生的参与力如何,教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不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能否妥善解决突发事件,并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教课的模式。如果这五个方面都达到了标准,那么所获得教育效果也是显著的。

三、课堂管理方式与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系

1.教学重点向学习过程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里更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知识是否全面等,学习成绩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样下来学生除了机械式的死记硬背,个人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创新思维也没有被挖掘。新课程改革中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缺陷,于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并不是只看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向过程偏移,只要了解学生解题思维,然后教师进行逻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得到体现。

2.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转变。

不管是课堂管理方式还是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因此有效性教学还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需要教师组织出精炼的教育语言,将自己消化好的教育模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换一种方式进行英语题目的解答。英语是众多学生的软肋,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可以开展有效的学习。

3.良好的教育沟通模式。

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是受学生和教师沟通方式影响的,尤其是中职英语教学,此年龄段的学生英语能力较薄弱,并且中职英语又是最重要的英语学习时期,如果前期基础打得不好,常常会变成恶性循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遭受瓶颈。因此在此段时间,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耐心了解学生们的需求以及提出的建议,把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们的需求相结合,研究出一套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解决“教”“学”矛盾的教育方式,利用宽松的课堂管理方式,改善死板的学习氛围。民主的教育方式、注重对话的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4.注重实践。

中职英语学习同样要注重实践,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例子:在学校学了几年,对于英语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是出国学习一年,似乎掌握了英语学习的诀窍。这正是传统英语教学不注重实践的后果。因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管理部署。设置多种模拟情景,增加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机会。当然这种方式涉及到教师管理课堂的水平,如果没有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或是课堂管理计划还存在缺陷,即使让学生在课堂上彼此流利的交流,但是离开了课堂与外国人交流学生还是无法开口,排除学生自己沟通能力的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课堂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不足,模拟对话已经流程化,缺乏学生思维的自主运作。因此有效的教学行为需要在课上开展多方面教学,不光是简单的对话、问答,还需要在歌唱、小品、画画等环节中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学生英语知识的涉及面,锻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

5.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特长。

一方面,需要了解的是中职英语教师一般都不只在一个班级上课,因此教师涉及到了班级特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自主学习,有的喜欢小组讨论,有的爱好沉默背书,有的爱好大声朗读。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不可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课堂管理工作,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分配好个人教学、全班教学、部分教学所占的比重,只有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不光是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的受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长处,例如会画动漫的英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利用单词拼凑出动画图案,会唱歌的教师每节课花五分钟教学生唱几句英文歌曲等等,教师的这些特长并不需要专业化,这只是达成有效教学的一种媒介,是将课堂管理和有效性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手段。

四、结语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成本的有效控制 【论文摘要】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其最终结果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效益。本文主要论述了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说明目前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建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和管理部门对任何必要作业所采取的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而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等于乃至低于预期的成本限额目标。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企业组织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企业考核制度和企业奖励制度等四项基本内容。 1.企业组织系统 在企业组织中,通常将目标划分为几个子目标,并分别指定一个下级单位负责完成。每个子目标可以划分为许多的更具体的目标,并应指定下一级的部门去完成。企业的组织架构可以用管理等级和管理幅度这两个指标来描述。管理等级是指最高级单位与最低级单位之间的等级;管理幅度又称为控制跨度,是指一个单位所属下级的数目。组织架构所涉及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组织机构中,权力集中于较高级别的管理层次,低级层次的管理人员只拥有很少的决策权。在一个企业中,权力也可能在一个职能领域内 高度集中,而在其他职能领域中高度分散。一般而言,财务和人事是属于高度集中的领域,而业务经营领域则朝着一个分权化模式发展。 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的组织架构相适应,即企业预算是由若干分级的子预算组成,每个子预算代表一个分部、车间、科室或其他单位的财务计划。与此相关的成本控制,如记录实际数据、提出控制报告,也都是分小单位进行的,这样便形成了责任预算和责任会计。 2.企业信息系统 成本控制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也就是责任会计系统。责任会计系统是企业会计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控制使用的信息。责任会计系统主要包括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报告业绩三个部分。 通常企业分别编制销售、生产、成本、财务等预算。这种预算主要按经营管理的领域来落实企业的总体预算。为了便于控制,必须分别考查各个执行人的业绩,这就要求控制责任中心来分解预算。这项工作即是编制责任预算,其目的是使各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应负责的事项和应控制的范围。在实际业务开始之前,责任预算和其他控制标准要下达给有关人员,他们以此控制自己的活动。对实际发生的成本、取得的收入和利润,以及占用的资金等,要按责任中心汇集和分类。在进行核算时,为减少责任的转嫁,分配共同费用时应按责任归属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要拟订适当的内部转移价格,以利于单独考核各自的业绩,以及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在预算期末应编制业绩报告,比较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此外,要实行例外报告制度,对预算中未规定的事项和超过预算限额的事项,要及时向适当的管理级别报告,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3.企业考核制度 企业考核制度是成本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 ①规定代表责任中心目标的一般尺度。它因责任中心的类别而异,可能是销售额、可控成本、净利润或投资报酬率。必要时还要确定若干级次目标的尺度,如市场份额、次品率、占用资金的限额等。 ②规定责任中心目标尺度内涵的解释。例如,什么是销售额,是总销售额还是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净销售额。作为考核标准,对其内涵的界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与考核作为国有企业评价单位及员工业绩状况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对实施企业管理战略、建立员工归属感、完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有效的薪酬机制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共同促成企业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运行绩效。本文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以促进企业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涉及企业的经济核算与效益,而且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应当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状况不断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模式与运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薪酬管理考核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分离。国有企业常常采取层层分解目标的办法,进行责任和任务的分解。在薪酬考核体系中,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是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目标分解常常在减法的指导思想下成为目标肢解,分解后的目标之间缺乏相互支持,分目标之和往往小于1。各单位追求各自的目标,各自目标达成后,企业的战略总目标却无法达到。按照责任体系分解后的薪酬体系在运行中常常不能够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的有力支撑。

(二)薪酬考核内容单一,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薪酬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岗位员工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出勤情况等内容,至于工作态度、意见和建议、创造力等方面的考核全靠主观意想和定性评价进行,员工对企业做出的真正的贡献并没有完全在员工的收人中得到体现。考核内容多年一贯制,缺乏创新和变革,不能够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薪酬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从薪酬管理实施的目前情况看,员工的薪酬考核只是一个单向过程。大多数公司员工完全是考核指标的被动接受者。另外,由于管理者本身素质参差不齐,信息不能够得到及时沟通,造成员工不了解任务全貌和企业总体目标,公司无法让员工融人形成凝聚力。许多公司员工对薪酬管理制度缺少了解,员工不知道公司的考核政策、考核结果、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等等。

二、优化薪酬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科学的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和测量,建立系统公正的薪酬考核体系。工作分析是薪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分析可以是薪酬考核的前提,也可以说是薪酬考核体系的一部分。要确保薪酬与业绩挂钩,将职工工资增长状况作为经营者业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只有公平合理的差别才能使薪酬发挥其既鼓励先进又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作用,过大或过小都能引起员工不满。薪酬水平涉及外部公平问题,即员工将自己在公司所得与社会上同类工作的平均工资水平相比较的过程,比较的结果也会影响到员工今后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去留。

(二)加强薪酬调研分析,合理控制薪酬差距。收人差距是影响企业稳定的重要方面。要在企业内部确定合适的收人差距比例,更好的维护企业整体稳定。特别是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时,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深人基层进行薪酬调研,切实解决员工群众反映的薪酬管理方面的问题,真正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调控收人差距,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人,确定管理者与员工收人合理比例。根据不同层次的职责承担风险,按不同的比例兑现考核收人的结果,尽量减少普通员工减薪幅度甚至不减薪,稳定职工队伍,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三)建立有效途径和渠道及时沟通薪酬,加强薪酬体系运行的监督。通过薪酬调查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确定一个合理的薪资水平,同时引人监督机制以便有效地避免薪酬系统运行中的不合理。工资分配应做到公开化、透明化,经营者收人考核办法应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开,实现职工对经营者薪酬的监督,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得以公正的执行。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当前高职食品专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课堂死气沉沉,课堂上存在学生玩手机、看休闲图书、睡觉等不良现象,课堂讨论也是大多数学生利用机会闲聊,仅有少数学生自愿回答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训课上,也只有少部分同学主动动手操作。面对多数同学不学习、不动手的现象,教师大多视而不见,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更不爱学习,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课堂效率低下。

2原因分析

2.1学生的原因

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差,高考成绩大多在二、三百分,多数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缺乏、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上了大学以后,各种课外活动较多,许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各种活动上;学习上没了家长的监督,再加上受“上了大学可以好好玩”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完全放弃了学习,出现逃课、旷课等不良现象,即使去上课,也是在睡觉、看休闲图书、玩手机等。

2.2教师的原因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包括学生的评价一项,为了获得学生的高分,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严格。同时,教师除了教学,还有科研等工作,工作较忙,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陈旧等,单一枯躁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专业任课教师一般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沟通很少,很多教师叫不上自己班学生的名字。

2.3食品专业特点

高职食品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为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监督管理等岗位而设置,学生高考报名时,误解食品专业是餐饮类的专业,以为食品专业教学内容与餐饮密切相关,而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内容与原来的期望不一样,比较失落,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食品专业很多专业课以高中理化知识为基础,例如高职食品化学,以高中化学知识为基础,同时还是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的基础。而食品专业招生对象是文理兼收,对于文科来源的学生,有些专业课内容难以理解。

3有效课堂管理对策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影响高职课堂活动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3.1建立课堂规则

成功的教学必须有课堂规则做保障。在教学中,学校应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明确要求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应该遵守的规范。

3.1.1建立课堂规则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教师的要求、期望或行为标准,清楚在课堂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明确课堂管理“摒弃人治,实施法治”,课堂规则对课堂行为与课堂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规则一旦制订,就应要求所有的学生认真遵守。最后,制订课堂规则要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

3.1.2建立课堂规则的过程

首先,由教师先提出课堂规则的草案,草案要切合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课堂规则草案的具体内容;最后视草案实施情形做调整修正,确定课堂规则的具体内容。建立的课堂规则要使用正面措辞叙述,并且必须简单易执行。

3.1.3课堂规则的内容

课堂规则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倾听、有效讨论、不懂就问、不包办代办等。例如自主学习,教师将学习要点、课件、教案、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等学习内容以任务书形式发到课程网站上,学生依据任务要求自主学习。

3.1.4应用课堂规则管理课堂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第一节课就告诉学生本课程学习方法、教学特点、考核方式、课程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这门课程的课堂规则,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课堂规则的要求,学生一旦打破课堂规则,就要受到惩罚。在实验课上,教师首先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对于没完成的同学,不允许做实验,必须先完成任务单,教师签字后才可以做实验,并且记入实验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规则的约束,能督促学生学习,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

3.2增强学生的向师性

“向师性”是指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学生“向师性”的具体表现有: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上课时积极发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许,非常关注教师的衣着和言谈举止,有时甚至去模仿,觉得自己的教师是非常负责任的好老师,并以此为荣。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3.2.1教师应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保证之一,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感彩的语言,板书美观,制作精美、活泼的教学课件,都能让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教师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作为食品专业的高职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若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做不到得心应手,是无法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的。例如,学生在实习时遇到问题,如食品企业员工讲个人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问题、食品添加剂的复配问题等,首先会咨询教师,教师合理准确的解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

3.2.3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高职学生大多还未成年,自尊心强且叛逆,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简单粗暴的管理,易让学生反感,进而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教师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教师在学生评价上要公平、客观、准确,注意方式、语言、语气,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

3.2.4教师对学生应既充满爱心又严而有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职食品专业学生中女生较多,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他们希望得老师的关爱。如果教师能经常关爱学生,让每位学生经常受到教师鼓励和赞美的机会,这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开启学生的心灵,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当学生违反了课堂规则,也要进行适度的批评教育,做到既关爱学生又严格要求其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尊重教师,遵守课堂纪律并认真学习。

3.2.5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进入大学后,多数同学很迷茫,对于大学生活、未来工作没有多少规划。他们希望能与教师多交流,希望教师多引导他们。多数学生希望高职毕业后继续深造,但是高职食品专业没有对应专业的专升本考试,学生只能考别的专业,导致学生对本专业没信心,上课没有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堂外,都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水平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的大学规划,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特点,师生互相配合,就能高效地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

3.3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学院应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鼓励教师积极、民主地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认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创造更多条件让教师去企业锻炼,给教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是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

4结语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1建设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特殊的领域,具有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多,质量检验难度大,质量评价差距较大,质量检验手段单一等特点,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建设工程管理的现存问题,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问题后果的严重性:如果从施工过程中来看,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人员多等特性,一旦发生质量事故,会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危害。如果从施工完成后来看,建设工程项目都是供人生产和生活的,与人的生命和财产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如若发生质量问题,后果是十分恶劣且严重的。

(2)质量管理问题成因的多变性:建设工程项目工程浩大、建筑工序复杂繁琐,稍有疏忽,就会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3)质量管理问题存在潜伏长期性: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一些细小的工程质量问题或管理的疏忽,是不会被立马检验出来的,这些质量瑕疵会潜伏很长时间才会被发觉,但这觉不能成为我们放任不理的理由

(4)工程质量通病的多发性:由于基础环节管理薄弱,技术支持不到位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设工程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墙体裂缝、楼板裂缝、外墙渗漏、门窗渗漏等。

2建设工程管理问题的影响

因素要想切实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深入分析研究影响建设工程管理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有人、材料、方法、机械、环境等五个方面。

(1)人为因素:人是建设工程项目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无论是从施工计划方案的设计、选址选材还是到施工结束后的质量验收和质量评价,反正整个工程项目从始到终都是由人的活动所主导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的意识、素质、技术能力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

(2)材料因素: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项目得以完工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建筑材料,建设工程项目便成为了空谈。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仍处在过渡转型时期,并不完善,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还是比较混乱,建材不合格的产品充斥市场,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材料因素也是影响建设工程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方法因素:由于建设工程是一项工程量巨大,工序极其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施工任务有着不同的施工方法,而且工序方法还是因地因时制宜,不停的进行调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工序方法的疏忽也极易引起建设工程管理问题。

(4)机械因素: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以大型机械工具替代手工劳动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大型化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型号选择不当及方法使用不当等因素,都会对建设工程管理造成影响。

(5)环境因素: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因素在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增。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有着突发性、多变性、和不可抗力等特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活动造成影响。

二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有效性的研究设想

1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及年度工作安排

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及年度工作安排是提高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首先,从建设工程管理年度工作总结角度上来分析,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想在工程质量创优、评优活动中力争上游,在企业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善于在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做出高质量的年度工作总结,事实上,年度工作总结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建设工程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可以在下一年度的继续推广。另一方面,积极总结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弥补措施。从建设工程管理的年度工作安排的角度上来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工作安排计划或预案,只有这样才使能企业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抓住重点、有章可循、才不至于产生盲目与混乱的工作状况,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也理应如此。总而言之,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安排是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形成有效的建设工程管理体系

在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备受瞩目的当今社会,社会各界的无数学者都力求探索出一个完善的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由此可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也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首先,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为一体的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以环境和健康换取质量利益的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一个包括环境和职业健康在内的高质量效应。其次,建立一个以施工单位监管为主,监理单位和政府行政机关监管为辅的多元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政府的质量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对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必要且可行。

3建立详尽的质量管理

检查与考核评价办法建设工程管理检查与考核评价是公司掌握及提升所属各单位工程质量水平的主要渠道,是保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为规范该项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和各单位质量管理缺陷,明确检查内容、考核评价标准,企业必须要建立一个详尽而又完善的质量管理检查与考核评价办法,从而保障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细化和有效性。

4树立企业形象、把质量管理理念

纳入企业文化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比较特殊的建设工程企业来说,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建设工程质量上,因此,做好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是企业活力与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所以,只有把建设工程管理理念纳入到一个企业的文化中,才能使该理念真正的融入到企业发展的血液中,才能从根本上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更为有效。

三结语与经济科技实力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摘要: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在理解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这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出现这一争论,主要是因为言论双方所站角度或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强调管理是科学,是言者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结果;认为管理是艺术,是论者重视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已承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正如罗斯·韦伯所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1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别具特色的,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管理学是科学的,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则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一般都能飞得起来,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边运作边探讨,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而到成熟阶段,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2001,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2001,10.

[3]。管理与用人。特区企业文化,1996,2.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管理措施;现实途径

企业成本的高低,不仅同企业自身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还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班组经济核算、责任会计、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体现了我国管理会计工作者为成本管理所做出的贡献。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漠。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2、成本管理片面。从成本管理的内容上看,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从经营过程上看,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从空间范围上看,只注重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对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成本管理。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片面追求战术成本管理,而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

3、忽视了“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是定量评价企业质量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连接质量与成本的纽带。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一般而言,预防成本发生于研究开发阶段,鉴定成本和内部故障成本发生于生产阶段,而外部故障成本却发生于营销阶段。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如何权衡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割裂成本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成本的降低,而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成本降低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外部故障成本,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企业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地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二、成本管理的原则

1、成本管理制度化。成本管理制度化是指企业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制度,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类材料消耗均要建立明确的标准,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即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生产人员均应明确其在成本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及义务。成本管理的制度化是成本管理的前提及保障,即在成本管理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杜绝成本管理中的个人主义及随意性,以确保成本管理的措施长期有效地实施。

2、管理措施现实化。管理措施现实化是指成本管理的措施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合理地控制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管理措施现实化的内在涵义是一种灵活性的变化,它会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企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有的放矢,才能在成本管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权利相结合。权利相结合是指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使他们不仅在思想上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共同参与成本管理及管理措施的实施。这样才能调动成本管理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在成本管理中收到节约资源、降低资源粗放式耗用、减少不必要浪费的管理效果。

4、点面相结合。点面相结合是指在成本管理中将重点管理与全面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中要突出重点,重点管理中要体现在全面管理之内。重点管理是指在成本管理中抓住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即在成本管理中要有所侧重,成本管理的投入不能平均主义,要做到核心部分精力投入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全面管理是指在成本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环节,不留成本管理的死角与漏洞。

三、成本管理的现实路径

1、统一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增强全员成本管理素质。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成本与市场竞争力、成本与效益、成本与员工利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节约观念、成本效益观念和成本竞争观念,激发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人人关心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人人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成本管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素质。只有成本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成本管理素质全面提高,才能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化为创造性,激发出有效的成本管理行为,并使之成为持久、自觉的行动。

2、完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工时和材料消耗、设备利用、费用开支、产量统计等原始记录的填制、审核、传递和保管制度,制定先进合理的内部施工定额,并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进行修订,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收发、转移、报废和清查盘点制度,完善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应摒弃传统的主要依靠经验管理成本的做法,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本量利分析法、ABC管理法、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目标管理、数学模型等,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使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使成本管理从被动型、算账型、经验型、经济型向主动型、经营型、科学型、经济与技术结合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商业会计出版社,2005.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商业企业营运资金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短期占有的资金,表现为现金与现金类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对于商业企业而言,营运资金占企业资金的绝大部分,其周转速度及平均占用余额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目前许多商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营运能力较低、资金短缺,影响到企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解决好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资金占用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企业对库存仍实行大类管理,进销差价核算的方式,即使是使用计算机的企业多数也只能做到单机运行。随着商品的日益增多,传统的管理方式愈来愈不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其缺陷表现在:难以详细掌握库存商品情况,影响商品的定价决策。不能及时、准确、科学预测进货量。尤其是对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商品来说,如何确定经济批量至关重要,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因商品积压造成损失,或者因商品不足错失销售良机。

(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制定不当

一般来说,商业竞争是促使应收账款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合理利用赊销政策有助于稳定销售渠道,保持市场份额,但应收账款增加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流通中资金沉淀,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坏账损失。近年来,困扰商业企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应收账款难以及时收回,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此项资产的无序管理有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赊购方信用调查不足,给予不达信用标准的客户赊销权:另一方面是收账政策不积极,即使有的企业积极催收,也因对方无力归还欠款而徒增收账费用。调查表明,许多企业不经常进行账龄分析,缺乏对应收账款质量的监督。

(三)费用无预算或预算执行不力

当前,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费用无预算或预算执行不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货费用无预算。科学的进货不仅要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更应该对进货费用严格控制。目前多数商业企业存在着运输费超标、差旅费无控制的现象。二是日常经费支出无预算。多数商业企业的大项支出,如日常维修费、对外采购等存在着诸多问题,采购中舍近求远,采购的商品价高质次。三是重大支出无预算。虽然重大项目少,但由于其金额大,对企业资金调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实中一些重大支出项目由于缺乏事前科学预测,事中严格控制,事后严密评价,造成项目资金浪费。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多数商业企业实行二级核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使得预算难以严格执行。

提高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基于网络技术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系统集成化、网络化已成为商业企业特别是商业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网络财务软件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表现在:首先可以解决底子不清的问题,借助信息手段,实行单品管理核算方式,财务管理人员对每一种商品的进、销、存状况能够了如指掌;其次可以对整个系统实行全程监管、分步记账、集中查询,总公司可以通过简单的WEB登录,及时了解各个商场和销售点的日销售和资金状况;再次,网络财务软件的在线往来查询功能使企业可在线监督包括总公司和各商场、店面在内的客户及供货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可见,借助网络技术,财务主管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实时查阅公司所有机构的资金状况和所有报表,具有实时监控作用。

网络财务的实施使财务集中管理成为可能,财务集中管理是解决公司或集团内资金有效利用的可行办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商业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主要包括统一开户、统一结算、统一购进、统一核算。关键要建立合理的财会体制,设立结算中心、核算中心、稽核中心,通过这三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使资金得以良好运作。实行这样几个统一后就可以真正实现公司资金的统一调度和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切实加强预算管理

商业企业应该实行以销售预算或商品采购和费用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的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

预算编制一般可采用上下结合、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制定要围绕资金收支两条线,将进、销、存各个环节纳入预算的范围,在此过程中应减少讨价还价,否则会导致预算编制周期长,会削弱总体预算的战略性。在预算执行中,注意预算的刚性约束,如月度各预算项目发生值和预算控制值差额在一定比例时可由部门经理掌握;超过该比例的,如遇到突发事件增大开支或销售计划未完成的,应按程序逐级申报并经原批准机构审议通过后实施,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预算。预算监控时,对一些影响公司资金和其他重要的内容要进行适时监控,财务部门应将每月销售、折扣、资金回笼情况等汇总,编制销售日报和收款日报,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可进行定期监控,如库存消化情况、商品调拨情况、日常费用支出情况等。预算考评,一要以客观事实和预算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奖罚,二要重点分析预算执行结果的形成原因,以引起进一步的重视。整个预算过程应严格按控制程序办事,防止流于形式。

(三)强化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应因商品经营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商品的经营形式可以经销、代销,也可以是联营。对于经营的商品来说,从进货的一刻起,商品的附带风险已全部转移到商家,故库存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和再订货点的确定。经济批量是必须考虑的,但如果机械地考虑经济批量会导致资金不合理占用、库存结构不合理。因为随着季节性变化,商品价格会有所不同,制造商库存积压程度会影响产品价格,企业可用的资金量等都决定着进货货量的大小。在现有价格趋稳、进货渠道比较畅通的情况下,再订货点的确定成为重点。再订货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日销售量、交货期、保险储备等因素,其中,日销量的确定很关键,特别是由于假日经济的崛起,在交货期处于节假日时不能简单地取平均日销量,而应该考虑假日消费增长因素。

代销或联营经营方式采取售后结算、商品可随时退货和调换的制度,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快速补货成为可能。在快速补货制下,企业可大大减少存货量,从而节约成本。而供货商可借助网络技术对其商品的销售做到适时监控,当货架数量接近再订货点时,则立即送货。快速补货制能否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首先要求整个企业能制定出协调统一的计划,其次对企业与供货商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密合作保持顺畅的联系,及时沟通,从而使交货时间、数量、质量都能完全符合规定。

(四)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

政策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从制定信用标准来看,企业应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掌握其资信情况,对不同的客户应区别对待,以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对新客户应当采取先紧后松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放宽信用条件。同时应合理运用现金折扣政策,合理确定折扣期和信用期。企业究竟应当核定多长的现金折扣期限,以及给予客户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优惠,必须将给予现金折扣、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当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对信用政策中的某些规定进行修改和调整。此外,商品赊销后,信用管理员要定期进行帐龄分析,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快到期的账款进行催收,逾期账款要逐笔分析欠款原因,并通过设计完善的收账程序,优选收款人员,讲究收款技巧等方法,尽量减少坏账损失。

(五)合理利用信用资金

商业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还涉及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问题,其中应付账款的比例最大,应付账款可分为免费信用、有代价信用和展期信用。在附有信用条件的情况下,因获得不同信用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所以企业要慎重决策。要计算放弃折扣的机会成本,并与同期银行利率及短期投资收益率比较以决定是否放弃折扣,如果企业因缺乏资金而欲展延付款期,除了考虑放弃折扣的成本外,更主要的是防止企业信誉的恶化,否则可能丧失了稳定的供货商,可能日后招致苛刻的信用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宁菊.加强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之我见.江苏商业会计,2004.6

有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一旦上了马就“没完没了”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现有的业务流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造;新的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开发;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更新;人员也需要不断地培训和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有人去做,不断地有人去管理,才有可能把与信息化有关的事情做好。因此,信息化的有效管理也是一个不断进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加以改进和调整。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有人,有部门不断地研究变化了的环境,提出关于制定各项政策的建议;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可能方案;要有相应的部门来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项目建议;要根据信息化的进程提出相应的立法和法规的建议,促进立法部门进行研究和批准;要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并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此外,还要监督、评估和管理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所有这些,如果不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将难于实现;信息化的努力也有可能事倍功半,浪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时间长了,失误多了,人们对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有可能产生怀疑,进而使信息化的目标无法实现。

据有关部门估计,“十五”计划期间,仅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资,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考虑到政府的信息化行为与企业的,特别是私人企业的信息化行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花的是“公家”的钱,在决策上,在管理上,在采购上,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其后果将是很难预料的。

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实践,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应该重点抓好政策、战略、法规、标准和培训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而配套的推进信息化的政策

政策的目的是要明确政府鼓励什么,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化推进的环境,同时确保国家利益得到保护,企业和个人有充裕的发展空间,既推进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确保信息化的应用项目得以成功地顺利实施。

近年来,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政策,如加快我国微电子、软件及通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个地方也都有必要在中央的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制定执行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的细节、方案,或者制定符合地方情况的更进一步的政策。例如,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当前比较重要的有帮助我国信息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持信息技术相关中、小企业的政策,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和出口的政策,加快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的政策,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等等。在政府信息化方面,有非密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的政策,政府网络与互联网关系的政策,政府信息化中的技术政策和采购政策,政府信息化中的外资利用政策,私人企业在政府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政策,政府的信息安全政策等等。在推动社会信息化方面,需要有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帮助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适时制定促进电话网、数据通讯网、有线电视网和无线通讯网“四网合一”的政策,促进各个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政策,鼓励境内网址在国内注册域名和限制境内网址在境外注册域名的政策等都会对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之,信息化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政策的指引,有必要组织人力进行研究,分清轻重缓急,逐项地予以落实。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对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的发展无疑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可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照抄、照搬国外或外地的做法。信息化不是赶时髦,看见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就赶快跟什么;而是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推动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研究什么技术、什么应用最能收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效,有最好的效益,才将之选择为最适合本地信息化发展的项目。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辨识信息革命向本国或本地区提供的机遇,确定自己的信息化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因而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建设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许多城市都在开发宽带的“城域网”。这些努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宽带应用项目相伴随,就可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宽带网的投资有可能无法收回,宽带设备也有可能很快过时。在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方面,许多地方都准备不计代价的拥抱微电子产业,而对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却缺乏认真的思考。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指导,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可能在低水平上大量重复,而在高水平上依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相当的差距。在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之下,如果不认真地分析研究本国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则各种优惠政策可能被滥用,而达不到发展软件产业的目的。在数字电视的发展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外数字电视发展已经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困难,调整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战略,将发展的重点从追求高清晰度转移到追求数字电视固有的“数字特征”上,即数字信号易于检索,存储,编辑和传输等特征上;通过降低数字电视的成本,使数字电视与互联网密切结合,与电脑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取“模拟电视”而代之的目的。

此外,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很多地方把重点放在网络的发展和建设上,而忽略了网络上各个“节点”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节点”上,许多人把重点放在联网上,而忽略了节点自身业务流的信息化。从长远来看,这将使信息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唯有信息化了的各个“节点”才能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在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四种信息能力动态平衡发展”的原则,即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的平衡发展。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部门之间信息能力建设的协调,从而在全社会的角度保证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金融信息化上不去的话,电子商务就不可能顺利发展;软件产业的落后可能限制未来信息化的发展;人员的短缺可能制约整个信息化的进程,这些都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适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法律和法规是推动信息化和保证信息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武器。信息化在很多情况下会涉及国与国之间,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协调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法律和法规来强制性地予以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非常之快,与信息化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形成和立法过程有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加快。例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电子身份证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公钥基础设施法,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否则,将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等信息化重要领域的发展。

当前比较重要的还有网络的管理法,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网络的言论责任法,网络的个人隐私保护法等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政府机构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企业与个人的关系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定义,以确保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一样,地方的法律和法规要在国家已有的法律和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就无所作为。地方也需要研究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和现有法规,需要研究中央已有的法规和法律,对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或补充。

四、大力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历史证明,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工业化。因为,没有标准化不可能形成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经济规模,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化的实现。对于信息化而言,标准化也同样十分重要。中国的信息化,必须走“工业化的信息化”,而不是“手工作坊式的信息化”的道路。换句话说,不是每一个政府部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学校都要“量体裁衣”地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而是将每一个这类系统的“要素”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使得这类系统可以大规模地批量生产,以标准化、批量化的软件包推向市场。这不仅将为信息化节省“天文数字”的投资,极大地加快信息化的进程,而且,还可以铸就中国自己的软件产业。

信息化的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系统的兼容性。因此,标准化在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其在工业化中的重要性。信息化中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数据/信息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安全标准。下面,可以就政府信息化为例来做一个说明。

数据/信息标准主要是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政府信息的标准和采集与应用的规范,此外,还应对政府信息的生命周期以及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问题作出规定。一切形式的政府信息,包括印刷品,音像制品,电子文件等都是国家和政府的一种战略资源,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妥善管理。此外,关于政府工作过程的信息,关于信息的信息,以及关于各种应用和技术的信息,也是一种信息资源,应该和政府信息本身一样按相同的原则制定标准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管理的业务流,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文档管理等,也必须逐渐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其所伴随的信息流也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才有可能标准化和规范化。

技术标准是对政府信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软、硬件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于政府内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例如操作系统的标准,通讯协议的标准,计算机的标准,服务器的标准,浏览器的标准,电子邮件的标准,字处理软件的标准,以及数据库的标准等等。技术标准还应包括方法学的标准,软件工程管理的标准。

安全标准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哪一级,哪一类的信息系统必须实行哪一级的安全管理,需要通过标准来加以规范。安全标准应首先明确信息的所有权和隶属关系,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者。安全标准包括物理安全标准和技术安全标准。物理安全指对系统、设备、工作环境等在物理上采取的保护措施,如ID卡制度,防火系统,安全门管理,温度控制等等。技术安全则包括口令和密钥,数据加密标准,防病毒,防黑客,“防火墙”以及各种加密措施等等。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所谓规矩,就是标准,标准化工作必需走在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前面,至少也要同步,决不能滞后,否则,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进将十分困难,也可能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灾难性后果。

五、抓紧信息化的干部培训

信息化已经形成为一个需要专门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技术领域。正确地领导信息化并不是任何领导或者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指引下,许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对于信息化应该从何处入手,究竟怎么搞,信息化怎样带动工业化,确保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重要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或者不完全清楚。因此,抓紧开展信息化的干部培训,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是确保我国信息化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信息化培训课程,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领导信息化。

从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经验来看,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领导不仅应该真正理解信息化的要义,还必须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直觉地感知其对信息化的意义----重要或不重要,是过渡性技术或是革命性技术。领导干部需要在不同程度上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趋势,掌握信息化的新的应用发展和实际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信息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失误和提高信息化的决策水平。“鄙薄技术”或“单纯技术观点”都是不能领导信息化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