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为例,从集成化设计、精细化设计、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

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

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为避免西面城市道路的噪声影响,我们将此区域建筑平面设计成折线,功能定位为单身公寓,既形成组团和院落空间,又使建筑自身成为小区的噪声遮挡屏障,并在户型平面上用走廊和厨房对噪声进行二次遮挡,以便减少对卧室的干扰,在阳台等细节方面也综合考虑了技术要求。环境设计方面,利用模拟技术确定喜阴植物与喜阳植物的分布区域,以指导景观设计师合理选择树种及种植位置。此外,我们对建筑护结构也进行了精细化的节能设计。

3.适宜性技术的运用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新技术,如研发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利用技术;利用湖面做人工湿地,结合MBR技术作中水处理,降低一次性投入和运行费用;利用沼气等等。

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预估,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有望达到三星级,项目的总投资为10亿,其中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61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15%。2007年8月自住区部分已经封顶。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阶段真正体现绿色建筑本质的价值观,将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以较小的成本代价最大限度控制能源消耗量的重要环节。建立绿色思维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先决条件,绿色思维是以“创新为魂”、“平衡为本”的思维模式创新性地从事建筑设计活动(图4)。其根本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平衡。创新将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内涵产生一种革命性的冲击——观念更新、设计内涵增加、设计方法改变、甚至设计管理体系也会随之变化,这部分变革是软性的,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建筑师的足够重视。绿色建筑的推行必然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这些革新是硬性的,与投资造价密切相关,现今建筑师设计绿色建筑时往往视之为“良方”,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提高对软性技术创新的关注度,这是建筑师的责任,也是以最少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关键控制点。

平衡是绿色设计的核心,包括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种。纵向平衡针对有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从建设到拆除的全过程,而不应停留于将房子建成的阶段性任务。在横向平衡中,绿色建筑设计中关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空气品质、运行管理等方面,实际是受制于功能、造价、形式以及政治、经济、气候、人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所以绿色建筑一定是平衡各方面因素后产生的结果,建筑师不一定在每个要素上都作到最好、最精,但是应尽量使综合成本、技术、环境、功能、性能、艺术等方面达到整体优化(图5)。

创新、平衡之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提倡“精宜之道”。“精”指常规技术精细化,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分类、分级、分层思考技术策略;定性、定量验证;从经验中挖掘、提升常规技术的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宜”是四新技术应用适宜化,在风险管理意识下应用与项目定位匹配的四新技术。新技术应用一定会有风险,不能因“新”而盲目应用,也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用。科学的做法是: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分析应用的模式和范围,控制和化解风险。作到“精宜之道”需要工作模式的变革,比如集成化的工作模式、数字化的设计手段、科学化的逻辑判断及持续化的效能验证。其中集成化在精宜设计中最为关键,不仅是设计自身,而要从源头开始,让建设方、设计者、使用者共同参与。另一方面,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源于各学科的集成而不仅仅是应用一项技术或设备。比如应用高性能的钢筋是节材措施,但建筑结构合理、降低含钢量、少用钢筋混凝土也是节约材料、降低造价,这更需要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化,避免为戴“绿”,而进行技术“冷拼”或为“绿”而“绿”。

推进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之一,如何科学地将其实现,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现实条件与面临的问题都说明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是从农业经济跨越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别是我们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顶峰期、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时代,探求中国的绿色建筑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建筑师不仅要关注高技术支撑下的实验建筑和示范建筑,更要研究如何设计量大、面广且低成本的绿色建筑。

国内现阶段很多绿色建筑只为评星、评级,某些项目为了拿绿色建筑白金奖,不惜代价大面积使用光电技术,忽视建筑成本;也有项目为使用某项节能或环境技术,不顾建筑特点和地区气候特点生硬地在一个两层高的住宅上安装高科技拔风帽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走上极端的误区。实际上不合理的设计是最大的浪费,例如把太阳能路灯安装在榕树下,导致光电板不能发电;建筑师为了满足创作的需要,先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而后用Low-E中空玻璃隔热,再加上外遮阳等技术,最后号称高科技节能建筑,就是典型的“戴帽子”设计!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则需要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尤其是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则更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最大限度提高房屋建筑的利用效率。其中在一些人口较多、土地面积较少的城市,政府更应该加强对房屋建筑面积的标价实施控制,合理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从而推动建筑领域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建筑房屋的户型时,应该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全面分析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增加房屋建筑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建筑修建中产生的垃圾,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成本。

二、新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

浅析新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与技术应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李峰摘要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发商注重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优势,然后再分析新型建筑节能理念应用的原则,最后再提出新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节能理念;技术应用;建筑设计

1、合理的建筑朝向在建筑设计节能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置房屋建筑的整体朝向,不但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内始终保持充足的光照,而且还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从而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其中,通过分析我国的整体情况,当建筑面积相同时,南北朝向的建筑节能作用更为梦想,所以大部分将房屋建筑设计成南北朝向。为了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内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则可以在房屋的东西方面设置相应的窗户。同时,在设计房屋建筑内部结构时,应该将房屋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成大小面积不同的形式,其主要是利用外表面积越小房间冷负荷越小的特点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降耗目标。

2、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节能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门窗幕墙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功能。其中呼吸式幕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随着门窗幕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求的门窗幕墙逐渐增多。然而,在门窗幕墙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让更多的门窗幕墙满足新型建筑设计节能的理念,则需要人们严格按照日出日落以及阴影和眼光的变化而变化进行。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房屋建设大面积玻璃造成较大的损失,便可以应用高科技技术,将一半的玻璃制作成中空玻璃,以及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等一些特别材质的玻璃。

(2)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房屋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其中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窗框结构和玻璃。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窗框使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组合设计不同,所达到的保温效果也就不相同。当前房屋建筑门窗框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松木、铝合金和PVC、以及玻璃钢等。一般使用的玻璃类型主要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和Low-E中空玻璃等。通过合理利用保温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新型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要求。

3、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墙体中的设计应用

为了促使房屋建筑墙体符合节能理念,首先则需要选择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作为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材料,以此来提高房屋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其次,还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原有墙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再使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技术,促使整个房屋建筑墙体形成保温隔热层。根据保温材料所使用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和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当前新型房屋建筑节能理念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主要通过在外墙上设置导热系统较低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

4、节能技术在房屋屋顶设计中的应用

屋顶的隔热、保温性能是围护结构节能的关键。在寒冷地带屋顶设置保温层,有效阻碍室内热量的泄露;在高温地区屋顶设隔热降温阻碍太阳的辐射热传到室内里;然而在冬冷夏凉的地区(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建筑节能必须充分考虑到冬天、夏天。保温普遍采用的技术对策是在屋顶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轻质材料来起到保温的作用,例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等,运用正铺法;也可以在屋顶防水层上面设定聚苯乙烯泡沫,运用倒铺)。在设计屋顶时,为了减少能源耗费量、提高屋顶保温隔热效果,便需要在屋顶铺设中设计符合要求的保温隔热层。按照建筑工程的现状,增加架空通风层,便能够在屋顶种植有关植物、设置阁楼等等,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5、外墙节能技术

针对房屋墙体节能的问题,传统单一的采用建筑材料来增加房屋墙体的厚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环境节能的要求,推动了复合墙体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复合墙体主要采用块体材料和钢筋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结构,采取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的原则,或者在原有房屋框架结构建设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而作为房屋的墙体。当前房屋建筑保温主要采用岩棉、矿渣棉、加气混凝土等。同时,这些材料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改变传统的制作技术。其中,墙体复合技术主要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中。当前,我国一些房屋建筑采用较多的是夹心保温制作法;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其中德国使用外保温建筑占整个国家建筑总量的80%。

三、结论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少费多用(morewithless)”是由美国建筑师、工程师R?B?富勒提出的。意在借助有效的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危机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它不失为一条重要的经济性设计原则。

在富勒的实践中,这一原则最具代表性地表现在他对空间结构及建材应用的创意中。他的短杆网架穹隆结构体系(geodesicdome)被称为人类迄今为止最轻、最高效、最为有力的空间围合手段,在造型、尺寸、材料选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造价低廉、营造方便。另外,F•埃斯克里格的自成型结构、T•达兰德对摩天楼张力结构的探索也都从不同侧面诠释了这一原则。

“少费多用”原则还体现在建筑空间组织、利用的高效化方面。这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每一平方米面积的有效利用,还要对三向度的空间做充分的发掘。当代图书馆设计中提出了“模块式”图书馆的创作思路,将图书馆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层高、柱网,进行类比布局。这样可以减少“三统一”标准空间所造成的浪费,充分发挥空间效益。南京某高效空间住宅的设计中则对厨房、厕所的上区、卧区上下等潜在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将每户主、次二个开间设置为不同层高,对应于不同的功能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住宅空间的使

用效益。

二、集约化原则

1.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少占建筑空间。

2.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是人类十分有限的资源,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如在日本许多高层建筑中所采用的“中水道”技术,将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冲洗卫生洁具、盥洗、清扫等,有效地提高了水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3.能源利用的集约化。在全球推进可持续性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进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中应结合相关技术的进步,提高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另外,要积极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美国近期以来的建筑实践表明,利用现有技术结合自然气候进行建筑设计可削减空调能耗60%、人工照明能耗50%以上。

三、适宜性原则

1.与经济条件相适宜。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许多发展中国家成功的设计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如土耳其博德鲁姆的迪莫(Demir)度假村、印度新德里世界银行办公楼都是首先立足于本地区现实状况,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运用传统技术或中间技术(intermediatetechnology)所构筑的建筑实例。这些与当今高新技术设置并行的适宜性技术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与自然条件相适宜。建筑设计中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常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杨经文关于生物气候摩天楼的创意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对自然气候因素的深入研究。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实践也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与自然环境条件相统一的设计思路,是技术设置达到高效节能、经济适宜目的的重要保障。

3.与社会人文因素相适宜。社会习俗、信仰、审美、价值观等因素对建筑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单纯从技术合理化角度出发,而忽视社会人文要素的建筑方案是很难得到使用者认可的,甚至与其经济实用性的基本前提都是相背离的。建筑历史上美国圣路易斯城普鲁特—伊戈住宅区的最终命运已为那些片面注重经济性、无视社会人文因素的创作思路敲响了警钟。由此,我们应意识到,与各类人文环境要素相适宜,是建筑实现其社会价值及经济性的必要前提。

四、循环利用原则

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将建筑的循环再利用与添建、新建相结合,形成建筑发展的动态循环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维护,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性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使建筑发展走高效化、集约化的道路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在总体上要求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要步入高效化、集约化的轨道,为建筑的集约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经济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评价体系,总结各项经济性措施、原则,为满足社会各类需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实,2003(13).

[4]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低碳住宅和写字楼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是所谓的低碳。目前,低碳已经逐渐对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并成为其竞争中重要的筹码之一,但是建筑开发的发展方向正被仓促上马的住宅项目以及完全舶来的建筑技术所动摇。因此,在现代住宅与写字楼的开发中,运用绿色低碳理念是其应当持有的基本理念。

1.1改善住宅区小气候与城市大气候环境各种资料表明,温室效应加剧后,地球上出现各种极端天气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以及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比如,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出现的洪涝灾害以及炎热干旱等恶劣的天气就是温室效应对我们的气候产生的影响。而二氧化碳的高度排放就是温室效应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且高的碳排放正逐渐使我们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化。在城市房地产开发中,住宅与写字楼的开发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且住宅开发也是每年新开工最多,施工、竣工时交付的项目最多的项目。因此,在住宅的开发中运用绿色低碳的理念,对建成之后小范围内小气候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房地产的开发商也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买,这对开发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如果,未来的住宅和写字楼开发中都能运用绿色低碳理念,那么在城市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低碳住宅小区、绿色建筑,因此会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这种效应对整个城市大气候环境的改善将会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而且对于城市形象与品质的提升十分有利。

1.2降低开发与使用的总成本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与大自然建立起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是绿色低碳住宅追求的根本目标。比如,根据住宅开发项目所处的地形因地制宜,可以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同时对碳排放量的减少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对窗墙比进行斟酌研究,对大飘窗的使用要进行仔细的考虑,从而使建筑墙体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等等。在借助自然的力量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通风、日照以及采光等因素,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碳的排放量,而且对于降低建筑物开发的成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低碳技术与低碳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的成本,但是绿色低碳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由于能够节约水、电、气、暖等能源,其后期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会降低很多,因此,绿色低碳建筑能够降低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费用。

1.3营造低碳房地产企业文化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体系。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文化能够对其起到引导、激励、约束以及凝聚的作用,能够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地提高,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低碳理念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类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使其更好地设计、创造出积极的成果。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低碳的房地产企业文化是以低碳理念作为企业开发经营的指导思想,并使其贯穿于开发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营销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工艺、材料与设备的选择等等,它的基础就是进行绿色低碳开发,并将低碳营销的开展作为其保证,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持续发展。

2城市绿色低碳建筑开发的思考

从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开发的实际以及国内外房地产低碳开发的经验这两个方面考虑,笔者认为,城市绿色低碳建筑要实行全方位的开发,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2.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绿色低碳建筑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考虑选择一种保护环境、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用自然资源,并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显而易见,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因此,在城市绿色低碳建筑的开发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建筑物开发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绿色低碳理念的运用,包括建筑项目的选址,规划和建筑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与施工建造等各个环节。

2.2树立“低碳绿色”的价格观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说起低碳环保和绿色建筑时就会很敏感地提到价格的问题。这种问题用“低碳绿色价格”来诠释才更有意义。企业将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的一种价格就是所谓的低碳绿色价格,它是在以“污染者付费”、“环境有价”为观念基础的条件下建立的,是对房地产商积极投入绿色低碳建筑的开发的一种支持。

2.3树立低碳开发的产品观与其他行业相同,建筑物的开发也是有规可循的,同时也需要科学创新,并不断地以“低碳”的价值观来满足人们需求的一个过程,而且,它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在开发绿色低碳住宅小区或者写字楼时,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开发体系,这种开发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绿色低碳建筑在设计时要坚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②对开发建筑的全过程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并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客户服务等重要的节点实现标准化;③为了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在对建筑物进行开发时,增加前瞻性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了对人体力学、环保建筑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发体系,并增加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绿色低碳建筑不仅要减少污染的排放,而且要减少碳的排放量,这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主题方面更加的切合。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对绿色低碳的建筑进行开发必须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

2.4树立“低碳绿色”的设计观在进行绿色低碳建筑开发时,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对其设计的问题进行考虑就是所谓的“低碳绿色”的设计观。这种观念不仅要对建筑的形体效果进行考虑,而且更要考虑住宅的舒适度,并从规划和设计角度来考虑降低能源的使用和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具体到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做到如下的方面:建筑密度科学,房屋进深适宜,采光和日照满足健康要求;考虑当地风的主导风向,使得小区通风合理,从而绿色低碳建筑内部格局划分合理,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单体设计中,考虑通风和日照的因素,让人们呼吸新鲜的空气;绿地具有可达性,使人充分融入自然之中;尽可能在设计中考虑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等。

3结语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同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中华儿女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在这种厚重的积淀中,中国古典建筑文化遗留了许多璀璨的艺术精髓,至今令人回味无穷。通过梳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笔者发现,它的很多要素都是现当代包装设计的重要典范,只要加以简单处理,便可古为今用。当然在梳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这些设计元素中,古典建筑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实用简约、以自然为师、最求美的意境等基本原则。

1.1简单实用

纵观国内遗留下的以及历史记载中的古典建筑,其设计最初第一要义即:实用、简单。虽然也有许多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建筑,以极尽奢华和精雕细琢为后人所称道,但这些设计都是在满足基本居住和便捷的基础上实现的。传统建筑中,以木或竹为主要原材料,整个建筑中的各个重要部分如:椽、梁、柱等内在关系都十分清晰、明了。同时,很多看似普通和简单的装饰和配饰也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对整体建筑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建筑中的省替是古代建筑大师们长期实践经验的重要结晶,为建筑物的外立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同时,由于木质和竹质结构经年累月容易腐坏,古代建筑工匠们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物外处理,将室内吊顶放到屋外,既能够满足建筑的实用性,又能够使其看起来美观大方,起到装饰效果。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古典建筑的每个小部件都具有其独特作用,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他们极少从美观的角度去设计专门的部件。另外,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突出以人为中心,以居住者的方便、快捷为设计初衷,在建筑格局上绝不为了装饰而去投机取巧,不一味追求高、大、上的东西,一旦不得不为之,也是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1.2以自然为尊

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一样,它追求建筑的自然性,把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灵魂。中国古典建筑中楼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叠嶂的山峦或层层排列的岩石,具有很明显的仿山石的迹象。同时,古典建筑关注建筑中阴阳相生的自然法则,建筑开间和廊柱数的奇偶相合塑造出了一种和谐的节奏,非常合乎自然统一的韵律。

1.3创造意境

古典建筑设计非常注重营造出建筑本身的意境。从个体建筑来看,古典建筑惯于用开窗取景来营造建筑的意境,使得建筑与室内外环境自成一景。古典建筑群落更是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种或隐或显的顾盼之姿,周围环境实则建筑群落虚,建筑群落虚则周边环境势必要实,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呼应。

2现代包装设计在运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从中国包装设计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包装设计师缺乏对古典建筑简约设计理念的应用,盲目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堆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从而丧失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真正内涵。第二,当前的包装设计作品在借鉴古典建筑设计元素时,往往会忽略古典建筑设计元素对实用性的关注,仅仅是为了借用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外衣来增强包装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很容易使包装设计陷入华而不实的窘境。第三,在实际运用中,现当代包装设计不注重尊重自然,以大自然客观规律为要旨,不求甚解,没有运用大自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和开悟。因此,这样设计的包装就很难有大自然的神韵和风采,不够自然而显得矫揉造作。

3现代包装运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路径

3.1注重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传承

传承是对历史积淀最负责任的态度。因此,作为现当代的包装设计者,应该秉承对传统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敬畏和向往,学习它们的精华和灵魂,使其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的运用,才能深刻理解和运用,从而抓住其精髓和特点。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变成一种文化自觉,内化成为日常包装设计的思路和策略,从而设计出更多别出心裁的优秀作品。

3.2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包装融为一体

现代包装设计工作者在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将古典设计理念与现代包装设计融为一体,找出其内在形意关系,不断探索其中的内在本质。通常在某个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深刻体会其精髓,将其最重要的元素与包装设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天然的契合意境,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以某个法律书籍的封面设计为例,包装设计者可以运用古典建筑中的梁作为其主要构成之一,意在说明法律是整个社会的支撑体系,为社会提供着行为准则和依据。这就将包装意境、实际用处和古典建筑意境巧妙的融为一体,实现精神上的高度统一。

3.3在包装设计中要树立全局观念

通常来说,在意境营造中,古典建筑具有良好的使用范例。在实际包装设计中,怎样将这种意境恰到好处地移植到设计作品中,需要设计者仔细观察和研究,努力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将传统建筑那种气势天成的伟岸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实现自然灵动的设计风格。在实际工作中,某个设计作品以传统建筑中的窗户为主题,不仅将产品很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还营造出精致的产品性质,同时配上具有古典韵味的字体,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当然,在营造气氛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注重将图和字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整体美。例如,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阴影的字体,使人们看起来就像流动的气韵,可以为包装设计加分,使人们对产品更加向往。在古典建筑中,现代包装设计者能够利用的元素虽然非常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要加以创新和提炼,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还应有更多自身的创新部分,提高整体作品的艺术设计水准。

4小结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6篇

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是困扰全世界的两大难题,尤其是处于发展高速期和关键期的我国,两项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行业,受传统注重速度、注重效果的旧有观念影响,建筑能耗增长迅速,并形成了建筑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了成本、能耗的快速增长,影响了社会综合而整体的提升与发展。当前建筑行业提出了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节能理念在建筑的各环节开始的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一举成为指引建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思想和理念。建筑设计是建筑的起始环节,在建筑设计中将节能设计理念充分而全面的应用可以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使建筑设计工作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在设计中应用节能设计理念可以平衡资源消耗和建筑发展的关系,使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建筑产业变得高效,进而为创建节约型现代化建筑行业奠定基础。

2、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建筑设计中体现节能理念是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应该从规划环节、立面设计阶段和单体设计工作入手,落实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具体应用。

2.1在建筑规划设计环节中体现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开始之初应该将节能设计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环节,要从建筑物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入手,全面掌握地形、地质、气候和水文等基本资料,做到对规划设计平台的构建。在设计规划环节中应该引入水体、植被、树木等相关元素,做到对小气候的构建和调节,以此来提升建筑物的宜居性,控制干湿度、温度,以自然的手段降低建筑物能耗的增加,在创建舒适环境和条件的同时,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化。

2.2在建筑立面设计环节中体现节能设计理念

立面设计环节对建筑物的能耗有着直接影响,应该在设计中以建筑物高低、朝向,建筑周边水体、景观为基础,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节能设计,提高能源利用的效果,提升建筑物节能的水平,使建筑物能够充分应用太阳能,自然风等元素,在提升节能效果的同时,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品质。要在建筑立面设计中更多地应用自然元素,采用天然石材、木材等自然资源形成简约而合理的立面形式,做到对能耗的有效控制。立面设计中应该注意比例的协调性,要构建富有层次的立面结构,在体现现代建筑优势的同时,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建筑立面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平衡各主要元素,使其做到均衡和协调,做到对建筑投资和效果的平衡,既要控制建筑施工和使用的高效性,有效体现建筑施工和使用的集约化,以平衡的状态体现建筑结构的建筑美,做到对建筑节能目标实现的保障。

2.3在建筑单体设计环节中体现节能设计理念

在建筑物门窗设计环节中应该改进门窗的绝热性能,这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重门窗的气密性能,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确保门窗的绝热性能。在建筑门窗设计中要考虑比例与朝向等元素,这也会直接影响到门窗和建筑的节能效果。在加强门窗气密性时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环境,使其符合居住的高质量要求。仅有高性能的门窗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其安装技术,因此在安装中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与是施工规范操作进行门窗的安装施工,保障门窗安装的质量与水平符合工程建设的节能效果。房顶设计:房顶位于建筑顶端,长期与外界环境接触,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房顶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增强房顶的保温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假设隔热层,如隔空散热层、蓄水层,还可以在建筑顶部适当的种植植物,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楼板设计:在建筑楼板设计中,为了充分体现节能设计理念,除了精心设计楼板造型外,还需要考虑建筑内部结构空间。在造型设计方面,可以将建筑循环水管而定假设到吊顶中,利用水循环系统调节室内的温度。这一设计对能源要求较低,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气温调节效果,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中,是一种常见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3、结语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7篇

1.1有效减少能耗

有效减少能耗是工艺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优势之一。众所周知降低工业建筑的耗能在本质上减少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还能够在建筑物在使用和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和利用能源,从而能够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做到尽可能的降低能耗。除此之外,有效减少能耗主要还体现在可以有效的面对能源危机和潜在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并且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主要是依靠减少维护结构的散热并且合理的提高供热、制冷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即通过这两方面的有效加强节能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应的能耗。

1.2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让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据非常大的优势。众所周知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援,因此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避免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被浪费。例如由于工业厂房的冬季内采暖计算温度与室内外的冬季采暖计算温度差(tn—twn)和民用建筑相比,要小10%~20%,热损失自然也相应减少。除此之外,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其整体资源的消耗,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不断进步。

1.3提升生产效率

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众所周知工业建筑物的护结构是其热量损失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通过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设计人员可以促进建筑物的墙体、屋顶及地基周围等处使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且能够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这最终就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节能设计理念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还体现在了其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设备和机械的运行强度,从而能够有效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1.4减少腐蚀损失

减少腐蚀损失也是节能设计理念自身具备的优越性之一。众所周知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厂房和设备都容易受到腐蚀问题的影响。因此在工业厂房的建筑单体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从厂房的平剖面布置阶段开始就纳入设计应考虑的范围中。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于空调降温的面积范围和室内温度进行有效的计算,来尽可能的避免不适当的大面积、大空间采暖和全空调,这可以有效避免机械设备生锈腐蚀的可能性。并且当工业还间内有散发大量生产余热余湿甚至腐蚀性气体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当考虑有效的自然通风来保证室内的正常生产环境,从而能够促进腐蚀的有效减少。

2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应用

2.1根据工业特点设计

根据工业特点设计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根据工业特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工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特点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建在工业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以及地基周围等处使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从而能够可以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并且有效减少热量的损耗。除此之外,在根据工业特点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操作人员和运输工具活动的高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设计时不应当采用机械强度偏低的内保温材料,并且在厂房内湿度大或又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条件下,不宜选用孔隙率、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2.2合理选择材料

合理选择材料对于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合理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建筑外墙用的材料具有合适的厚度,从而能够在减少热量损失的同时促进建筑内部保持较为良好的通风。除此之外,在合理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可以从之前的节能设计建筑选取适用的构造和所需的材料。并且根据工业建筑的设计特点,要求控制各朝向的窗墙比为35%~20%。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工业建筑的通风条件和采风条件,从而在减少电能消耗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效益的不断进步。

2.3优化建筑结构

优化建筑结构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减少建筑的开窗面积,即尽量减少开窗面积始终是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性能的外窗自身的传热系数可能存在3倍左右的差距。除此之外,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选用保温与密闭性能好的多层窗来促进工业厂房节能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选用聚苯板和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原材料的防水保温板以及沥青珍珠岩板等多种节能效果明显的材料,然后合理的设计建造的防水层、保护层等构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2.4.增强节能意识

增强节能意识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增强节能意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督促自己具备更加高度的节能意识,这与此同时也是促使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在增强节能意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通过采用其他人员提出的具体意见和细节意见,来促进节能标准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能够在节省土建工程量和降低造价,减少护结构面积的同时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精确性的不断提升。

3结语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能源;低碳

1. 生态文明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中,不仅有利于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思路,创造新一领域的美学作品,更能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协调的建筑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筑设计的类型

2.1 节能节地建筑

节能节地建筑主体思路的出发点是节约能量和物质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质材料的循环使用,或者实现一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比如,生活垃圾可以用做生产沼气的原材料,所以在最初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将这一思路添加到方案设计中,不仅可以减少居民处理垃圾的劳动量,还可以节省处理垃圾的费用,并且实现了废物的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节地建设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将建筑物建得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分配规律,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优化空间配比,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方便人们的生活。

2.2 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是利用覆土的方式来改善建筑的热学性能,使得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生土建筑有很多的优点,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土地,还具有防震防尘、防噪声等独特性能,还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的侵害。生土建筑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设计较为自由, 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及保存原有自然风景。

2.3 生物建筑

生物建筑是从人与建筑的关系去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活的有机体,采用非常接近自然的方法来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在建筑中考虑自然能,比如利用太阳能供电供暖,风力水空调制冷通风等用于居住着的日后生活中,可以减少如今存在的电力消耗以及使用空调暖气等对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再如,建筑师为纽约设想昂达信息生物建筑―“蜻蜓”农场塔[1],采用独特的硬件方法,采取自然的设备进行供暖和通风,提倡温和的建筑艺术,另外选用科学的建筑材料并考虑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提高生活的质量。

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3.1 绿色化的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物质循环规律和能量转换规律,并结合气候的变化对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而发展的技术。这种建筑技术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建筑中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保温、隔热等性能,在节能设计中优先考虑新型材料的使用[2],比如在墙体的设计中,采用轻便的空心砖、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合金钢、高强度玻璃等,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还可以增大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节省材料,还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新型材料的独特性能,或许根据一定的结构要求去选择满足条件的建筑材料,二者互相结合,并且优先考虑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3.2 利用原生态自然能源的建筑技术

顾名思义,该项技术是利用原生的自然能源来完成建筑的。太阳是人类生存的能量来源,利用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是消耗太阳能的很多倍,因此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干燥等来满足建筑的要求则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比如,在建筑顶部铺设太阳能发电板可以为建筑供电,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热能实现供暖等。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养生等项目,地热资源清洁无污染,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种可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建筑位置是否有可以利用的地热资源,将其融入建筑中很有意义。

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4.1 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并不只是为了居住,更要满足一定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效果,使人们的生活在作息行为和心理方面都能够有满意的体会,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气息,惬意的氛围,这也是建筑设计的目的所在。然而,目前建筑多得不计其数,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建筑,构思出既有个性又漂亮的设计图,并能够实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就必须在设计中考虑人性化要素,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等要求,并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4.2 推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目前的环境形势下,建筑设计者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生态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不断成熟与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向往亲近自然,在生活环境中拉近与自然的距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能源和资源的流动特征,尽可能的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消耗,使资源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将建筑的设计、施工中的能量使用纳入到整个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实现能源的多向循环使用,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化不仅仅要考虑减少能源的消耗,更要去考虑清洁能源的发现和使用,并尝试去发现具有独特性能的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从三个方向,即来源、途径、消耗三个方向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4.3 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指人与自然的一体化、现在与未来的一体化,这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对人类提出的要求,更是人们在不断进步中的迫切需要。正确的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还要保证自然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是自然界中高度发展的物种,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责任感,人类不仅仅要为自身的生存考虑,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实现建筑设计的现在与未来的一体化,不仅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未来人们也能够欣然接受,发挥建筑长时间的使用价值。从长远考虑,实现建筑的一体化也是为生态化建设服务的。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目前人类居住环境的考量,并结合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艺术审美较高的要求,对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李睿扬.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 生态环境. 2013(3).53-55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9篇

建筑行业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一直处于占比较大的地位,特别是城市化发展逐步加速,生活和生产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能耗的占比在2013年已经上涨为30.14%,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综合发展目标社会环境中,建筑行业能耗和碳排放成为一道难题,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人民生活改善需要提高碳排放,而过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反过来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嵌套的复杂矛盾。建筑设计是控制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性工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低碳思想在今天已经刻不容缓,应该立足于建筑设计的主要部分——高层建筑设计工作,通过低碳理念的全面渗入和体现构建高层建筑低碳设计的新形式,在发挥高层建筑集约化和规模化优势的前提下,控制能耗的迅速扩大,降低建筑行业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取得人们生活改善、环境重建、产业振兴等综合的平衡点,在提升高层建筑低碳设计水平的同时,做到对社会、行业共同进步的加速发展。

2低碳设计理念应用高层建筑的要点

2.1做好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首先,应该做好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布局控制,一般在严寒区域选择高层建筑的外部保温维护结构,在南方可以根据高层建筑的风格和功能选择内外结合的保温维护结构。还应该做好高层建筑维护结构的材料控制,应该选择质地较轻的外侧保温复合材料构成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当前的围护结构材料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点:整体性能较差、易松散、抗震能力比较差、不能承受装修时或凿或刘时的震动(刹斧石面层预留洞槽易出现冷桥)、不能承受外部装修贴挂荷载(贴石材、安装装饰构件)、墙体的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纹。根据浏定结果,高层建筑中出现的冷桥大约要占总体热损失的5%~13%,正因为如此,这点非常受到设计者的重视,要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尽量使产生冷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外的围护琦体消耗能源会比较多,大概占总体建筑能耗的25%。建筑外霉面积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就形体变化。形体系数越大耗能也会越多,所以国外的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会设计成圆塔形。像是法国戴高乐机场的候机楼、美国洛衫矶的好运饭店,都是设计成了圆形或者椭圆形。众所周知,圆的周长在相同面积的所有图形当中是最短的,这样能够使建筑的外寡面积尽可能的小。所以说,为了减少能源损耗,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能太多,也不要过于复杂。

2.2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风环境

风环境对于高层建筑的能耗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春夏季节里空气流动会带来高层建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进而实现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调节,这有利于降低高层建筑的能耗。在冬季高强度的风力会带来高层建筑室内热量的损失,进而导致高层建筑能耗的增加。在高层建筑的特殊部位由于低温,在风环境湿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出现高层建筑结构冷凝水和渗水问题,不但影响高层建筑的寿命,而且也会增加高层建筑的能耗。高层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风环境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用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做到对高层建筑能耗的控制,降低高层建筑的碳排放;移植和规避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做到对高层建筑节能和减排目标的保证。在具体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结合风环境,建立起相互遮挡、相互掩映的新结构,使风力按照有利于高层建筑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方式流动,做到低碳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深层次应用与体现。

2.3改善高层建筑的选址

建筑选址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地理环境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应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根据日常光照原理,以低碳理念为中心,准确选址高层建筑的方位,确定高层建筑的朝向,避免高层建筑之间出现遮蔽,使高层建筑最大数量和最大范围接受更多的日光照射。在具体的设计里应该以夏季和冬季太阳的入射高度和角度为基础,控制高层建筑选址,做到夏季高温条件下日照量的最小化,做到冬季低温条件下日照量的最大化,以此来控制高层建筑对温度调节时能源的消耗,在充分保障室内的舒适性和宜居性,做到对低碳目标的保证。

3结语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 生态观念 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54-02

城市和建筑物本身是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反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影响举足轻重,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如今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若是从基础教育开始把生态观念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在设计类课程中体现出生态观念带来的创新思维,在以后的设计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会让自己在其中受益一生。

一、生态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0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的觉醒之一就是生态觉醒。它使“生态”由生态学家、生物学家从事科研的专业范畴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为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新切入点和学科交叉点。因此,以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和解决建筑问题,需要将问题的各个要素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而是多种要素相结合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建筑设计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生态系统当中。

由于生态观念与人类健康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其他学科领域影响巨大,包括向建筑学科的渗透,使当代建筑发生了深刻地变革,生态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生态建筑教育是促进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如何在大学开展生态建筑教育,如何将建筑生态思想更好地融入到建筑设计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强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生态观念

建筑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从生态与建筑这个系统来看,生态建筑的生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场地与环境的利用、功能与空间的设计、材料与建构的选择,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中重点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实践锻炼。

(一)场地与环境的利用

在建筑创作中,如何处理绿化和场地,如何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系统学角度理解,建筑物的外部空间是构成环境的主体,也是人们活动和感受环境的主体,是否尊重自然,保护场地生态特性,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本身。故在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明白除了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之外,更应该注重生态保育,在设计建筑的体重、形式、布局等均应与之协调。

(二)功能与空间的设计

在建筑功能与空间的设计练习中进行生态观念普及,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对建筑使用有了更高层次要求,这必然影响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功能与空间限制的回应。在进行设计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态建筑功能与空间和一般建筑功能与空间的区别,掌握生态建筑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几何形态构成,以及空间的组织秩序关系,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建筑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建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一个具有生态观念的建筑功能与空间设计是一个循环系统,具有开放性,以获得动态平衡,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学会建筑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系统的沟通,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处理创作过程中体现生态观念。

(三)材料与建构的选择

根据建筑的组成要素,我们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路线:材料+技术+建构+智能控制。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空间赖以存在的物质体系,生态建筑材料又称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它注重功能多样性、全寿命周期经济性以及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等方面。材料作为建造基础,建构在组合材料的同时决定了建筑的存在方式。以生态观念为设计原则,在设计练习中,寻求新的生态材料和相应的建造技术成为一种培养学生生态观念的手段。

三、教学模式优化

(一)授课方式与课件内容组织

在课程安排中对不同建筑类型都需要进行理论讲解和课程设计,但是都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的思考,遵循生态设计原则来深化建筑设计理念。课程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需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建筑的内涵和设计方法,学习生态建筑设计现场调研的基本方法,确定设计选题,对环境进行分析,对地域生态特征进行梳理,提出设计理念和生态观念,进行初步方案构思。

2.第二个阶段: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以及场地环境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深化案例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对生态特色进行深入探讨,突出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目标的基本策略和设计方案。

3.第三个阶段:完成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目标、生态特色研究,以及不同层面的分析。

(二)设计能力的培养

1.多种沟通方式对生态观念培养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防止出现专业内单一的沟通模式,设计质量的优劣也不能仅在本专业参与的思维过程中评判。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从多种基础课程中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思考方法和锻炼机会(表1)。

2.从生态调研到生态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课程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总结分析,确定调研的内容和安排。在课程设计前期对学生进行一个实地调研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生态建筑理论对场地进行感知体验,了解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获得第一手的统计分析数据,得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三)设计训练框架

场地与环境的利用、功能与空间的设计、材料与建构的选择是反映建筑生态性的三个方面,亦是课程设计训练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序列训练,通过“整体考虑,分段练习”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安排(表2)。

四、结语

生态建筑的生成需要生态观念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现在的学生――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其生态观念的根植,需要教师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生态观念渗透于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整体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本文所涉及的仅仅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领域的冰山一角,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在今后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本课程的生态观念。

[ 参 考 文 献 ]

[1] 肖轶,任乃鑫,张娜娜.生态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18):8-10.

[2] 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6).

[3] 屈万英.生态思想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9-52.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现代生态;建筑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就要对建筑的设计方法予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建筑行业作为一项工程规模较大的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相关的数据量也大幅上升。并且伴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生后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态建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为了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对生态建设设计方法进行相应的发展和创新。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引入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基本方法论

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创新。当前,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和补充,其中比较常见的基本方法论分别是功能设计论、形态设计论、环境设计论、手法设计论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这五种方法论都可以被综合利用。但有时也会根据建筑师的个人观点不同,而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功能设计论主要是指在建设设计的较为前面的一个设计阶段,强调建筑的作用功效。例如,建造一座综合大楼时,建筑首要的任务就是理清其中的功能关系。下部几层的空间用来做些什么,相互关系如何;上不几层空间也要考虑同样的问题。而环境设计论则具有较为宽泛的概念范围,包括了建筑设计的内部环境和空间场所的外部环境。有时还要考虑,是围绕局部的环境来进行建造还是根据整体的效果来进行设计。而形态设计论通常情况下,不会过度的考虑功能效用和结构设计,此时建筑的外部形态是其重点考虑的内容。此外,如果建筑设计手法理解成为广义的建筑设计方法,那么实际上手法设计问题就应当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反之,如果将这种方法理解成为狭义上的方法,那么它也有许多建筑造型处理上的手法问题,但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形式处理问题。最后,计算机辅助设计则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来借鉴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以人为主体的设计思路,加上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来进行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设计工作的严谨性,也可以增强设计人员在造型处理等问题上的把握。而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在综合运用各种建筑设计方法的过程中,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共同发展。事实上,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主旨就在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来源于上个世纪,人们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思考的产物。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基本需要的同时,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进而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现代生态建筑系统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它要求大幅降低对再生能源的绝对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及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但是生态建筑设计也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就要遵循整体以及环境优化原则。任何建筑都会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首先保证环境的最佳效益,使建筑和环境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搭配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简单高效的原则。生态建筑设计最为注重的就是可持续理念,只有坚持了简单高效的原则才能够节省能源,保证建筑设计的“绿色”特质。最后,还应遵循健康舒适的原则。健康舒适是人们对于建筑的第一要求,只有保证了这一需求才能够进行其他方面的改善和发展。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应当仅仅围绕生态建筑的这几个特性和原则,在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严格依照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思想理念进行建筑的设计。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核心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之中。

结束语: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发展成效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好坏。通过本文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切的建筑设计方法论都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设计的目的和价值。建筑设计工作作为一项夹杂着艺术性和技术性等多种特性为一体的任务,一定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予以借鉴和吸收,从中吸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元素,并且根据生态建筑的特征,保存建筑的相关生态特性。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在建筑设计领域上,同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类不足不仅体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方法上,还体现在相关的技术手段上。设计理念的落后以及创新意识的不足是限制生态建筑设计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掣肘,而许多电子系统都未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及技术基础平台也都为得到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创新。为此,一定要强化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更新设计的理念,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科技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来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伟,鹿咏. 现代生态建筑设计与“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对话[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1-85.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离不开城乡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因为城市与乡村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能只关心城市化的进程,而忽视乡镇的发展。要想使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就要促进城乡建设的发展进程,对建设的内容进行统一部署,循序渐进的开展规划,将自然资源合理的应用在建设中,使其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乡发展与人们经济水平的不要断提高,城乡规划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这与各个地域的历史发展、人民文化建设均存在很大关系,因此为了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讨论其重要意义。

1 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城乡建设中

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均属于一项重要工程,它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深入调研以及全局统筹,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方面都要融入统筹规划的思想,正确对其中各个环节的关系进行处理,不断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与繁荣。为了使生态建筑设计更加丰富多彩,还要考虑到将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放入建设规划中,在精神以及物质方面均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1 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生态建筑设计实质上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城乡建筑时将生态的理念融入进来,考虑到当前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体风貌是否融洽,并与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革新,利用自然的调节作用辅助生态建筑的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理念、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最终使建筑与环境具有一致性,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的对其有效的利用,实现建筑同环境的和谐统一。

1.2 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当前最时髦的一个话题,它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是人类社会不断演变过来的。生态建筑中的人文环境主要是考虑到当一个人处在某一建筑内时其身心愉悦,能够愉快的进行生活与工作,给人积极向上的情绪。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能够使人的身心得到满足,还可以改变周围人群的心理,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静静感受自然带来的宁静。所以在城乡规划的建设中,要营造出这种人文环境,利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帮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发展,最终保证社会的和谐。

2 现阶段的生态建筑设计困境

2.1 生态建筑理念意识不强

经过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视察,并结合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我们能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其价值,利用环境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居住环境的美好发展,维护人的身心健康等目的。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还具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我们并未真正地理解生态建筑这一理念,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正是经过一系列经验的累加我们才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道路。过去的设计者只是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增加建筑的自然形态设计,以为就达到了生态建筑的目标要求,但实际上还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范围内,并未真正达到促进城乡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2.2 理论没有联系实际运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是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并且在特定的思维情境下进行了思维发散,因此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时应该是因地制宜,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合,一方面,不去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运用是死板的,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导致最终设计效果不佳。

3 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3.1 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

进行体制创新和革命,不断促进城乡规划,并且改变制度中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部分,建立起高效合理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设计中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更好运用和发展。在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需求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改革,提倡具有人文观念以及生态理念的现代化建筑,更加有效的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发挥良好的环境效益,促进城市建筑水平的提高。

3.2 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积极创新,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最大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吸收优秀的建筑设计理论和经验,结合实际来进行考察,建立天空、地面以及地下的全面立体系统,发挥建筑与环境的最佳关系,改变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方式,进行多种设计思路的融合,贯彻生态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做到因地制宜,增加设计中的人文体验,不断完善生态建筑设计,并且提供给城乡规划设计的新途径。

结束语

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一大创新,同时也是城乡规划建设所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与新方法。这一理念主要是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并且重视环境的作用,把人与自然这一亘古不变的关系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同时营造出一种人、自然环境、建筑三者和谐共存的局面。通过对生态理念的进一步了解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我国的城乡建设规划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其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将生态建筑实际的设计过程与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这是合理开展城乡规划的首要条件,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一定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真正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城乡规划中。

参考文献

[1]马珂.基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2]王茂洪,朱荣强.加强透明化城乡规划制度探讨[J].江西建材,2011(2).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3篇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有两种: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适应大工生产为基本出发点,讲究建筑功能,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补充与完善,建筑形体在强调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不单单关注建筑本身的纯粹形式或理想的秩序,更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文脉的整合。

从1853年到20世纪30年代,是高层建筑设计的曲折探索阶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虽处于支流地位,但对后来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最大。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层建筑风靡全球,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完美诠释。从1909年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工业主义建筑设计人文化设计理念处于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深入人心,它丰富了高层建筑创作手段和方法,极大地促进了高层建筑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从1853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高层建筑刚刚出现,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设计上也缺乏经验,因此,借鉴历史传统和美学理论成为当时时尚,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复古主义占上风。但是,欧洲和美国的少数建筑师,坚决反对抄袭历史形式,坚信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认为一幢新建筑应符合新功能、新材料、新社会制度和新技术的要求,并对高层建筑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奠定了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形式基础。如由伯姆和鲁特设计的瑞莱斯大厦,其水平带几乎全是玻璃,强调围护结构的轻质透明,表达框架结构的美学特点,建筑的美学特色有别于官邸式三段式建筑的沉重感,影响了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格罗皮乌斯和伊里尔。沙利宁参加1922年举行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设计竞赛的设计方案对后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影响最大。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方案形式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充分展现框架结构的美学品位,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杰出的,极其适合办公楼要求,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的高层办公楼形式的早期萌芽。伊里尔。沙利宁的方案强调建筑建垂直上升的表现,顶部收缩、跌落,但形式同样地简洁和反对繁琐装饰,是体现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成功作品。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高层建筑最完美地体现了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这一时期的建筑所关心的问题聚焦在如何开发材料、结构的表现力,如何单纯的抽象表达使用功能、表达空间组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湖滨路公寓、西格拉姆大厦都充分展现了钢框架结构和围护墙体玻璃材料的表现力;汉考克大厦着力挖掘了结构构件X型支撑的美学特色;利华大厦开创了灵活空间的模式;贝聿铭设计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的艺术重点则转向追求由镜面玻璃反射所引起的感官愉悦。

从1909年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设计,由于建筑师们认识到高层建筑将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主宰因素,而十分重视高层建筑冠部设计的标志性,如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这是建筑与城市文脉整合的早期表现。

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层建筑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对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反思,并意识到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以适应大工业生产为目标,强化“以物为中心”,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因此,许多设计也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如密斯式的方盒子建筑在世界范围流行,地方特色受到严重冲击;世界贸易中心大而失度的形体,导致曼哈顿繁华区的空间尺度失去平衡等等。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为“人”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建筑形体在强调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同时注重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和与城市文脉的整合,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高技派、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等各种建筑流派和思潮,都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某些观念的具体体现。

如菲利浦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矶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与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都十分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但建筑风格迥异,实现的手段也不同。电话电报公司总部、日本筑波中心都是借用历史符号,而香港中国银行“芝麻开花节节高”的隐寓则是通过有意识地强化结构支撑构件而实现的。O.M.翁格尔斯设计的德国托豪斯大厦隐寓的“大门”形象,同样没有借鉴历史符号,而是通过建筑的虚实对比实现的。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表现了“材料—结构—设备”的高技风格,同时,采用悬挂结构体系实现大楼底层完全敞开,与楼前的皇后广场连成一片,充分体现了建筑与城市文脉的整合意识。

理查德迈耶设计的美国步里奇波特中心,极力追寻建筑的尺度与形态同城市的整体结构相适应。为表示对相邻的巴纳姆博物馆的尊重,其体量打散处理,形成一个轮廓线丰富、由低矮和中等高度体量组成的连续体。这与世界贸易中心大而失度的体量形成鲜明的对比,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是设计理念的差异所致。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文理念

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内容

1.1可持续发展内容

在绿色建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危机问题,主要以有效的方法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思想表现的较为明显。

在评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该定义可知,在实现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在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1)将发展作为主题,但需要统筹兼顾人类不同时间段的发展需要;(2)强调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要求人需要立刻转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并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管饭关注的问题,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

1.2安全适用

从当前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要来看,评价建筑物价值的要素主要分为:适用、美观、经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作为指导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思想,自然需要体现上述要素的内容。

从安全性来看,其主要指建筑主体安全,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统计我国上世纪80年-90年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其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平均每年约有98.3幢楼房因为各种问题而倒塌;在2008年汶川地震来看,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国某些地区的教学楼存在抗震能力差等问题;而自2009年至今,“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屡见不鲜。统计上述现象的发展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劣质材料,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性这一底线。

2、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分析

为关中民居为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应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自然性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的表现最为明显,主张“天人合一、仁及草木”,而管在关中民居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性原则的指导思想,其应用方法主要为:①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重视保持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建设周边基地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建筑效果的重要标准。从建设情况来看,关中民居实现了居所与自然的统一,房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丘陵之间,且基本做到了“家家有树荫、户户有虫鸣”,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②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针对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过程汇总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在易于初选水土流失的地方移植绿色植被,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绿化面积。

(2)坚持地域特征指导性原则

“安全适用”是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关中民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若一味强调“宅高、面积”势必会增加居民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坚持地区特征指导性原则,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①民居平面布设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要求;②不断降低民居体系,避免因为出现严重的建筑凹凸现象而出现能连损失;③重视自然因素,强调自然采光、通风;④民居能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并能与周围环境交辉相映。

2.2具体设计方法

(1)村镇布局设计

结合观众地区存在平原地貌、阶地地貌、台塬地貌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上述三种地貌的实际特点,精炼减少土方开挖,尽量保持原有生态格局。其主要设计方法见表1。

(2)建筑形态设计

①院落布置

在传统的关中民居院落布置情况来看,其院落狭长,进深大,并与独院实现了横向与纵向拼接,形成合院式民居。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设计中,院落依然是长方形结构,只是进深减少,并采用前后院的布局方式。其中,前院主要用于就餐、社交、居住等活动,而后院主要承担饲养、卫生间、储存等功能,强调院墙对整个院落结构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若居民有需求,则可以在门面房进行加盖,以承担一定的商业功能。

②建筑平面功能布置

由于关中地区属于寒冷地区,确定建筑平面在提高民居舒适度、解决采暖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关中地区民居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将其划分为北冷南暖的温度分区。其中,主要功能区应布置在有日光直射的南侧温暖区,次要房间可以设置在北侧,进而形成温度阻断区,通过北侧房间合围,提高南侧地区的保温效果。

③绿色民居形体设计

结合关中地区自然气候特点,使用坡屋顶。一方面,坡屋顶满足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人文要求,能有效延续低于文化;与平顶屋相比,坡顶屋具有良好的生态型。其表现在于:坡屋顶的投影方向和建筑物的宽度,可以影响建筑迎风侧与背风侧的压差,从而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强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通过不断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诠释[J].中国能源报(企业文化),2014(21):1-2.

[2]赵安启,马欣伯.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阐释[J].绿色建筑专题,2013(12):30-34.

[3]陈柳钦.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2011(11):27-32.

建筑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环境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unified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en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situation, enhance the design concep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method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also bring.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乡规划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对城乡的发展进行以及空间建设进行的布局,城乡规划要求做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居民的更美好生活。城乡规划涉及到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历史文化等的发展面貌,因而也是具备地区特色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的精神需求有了更多的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来人身心方面的积极感受,也是呈现社会和谐面貌的重要方面。对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找到现有阶段中的弊端和不利因素,从而不断改进生态建筑水平,带来我国城乡规划中的新格局。

一、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乡规划是一项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工程,必须是考虑全局的、具有综合战略的,在社会的各项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进程中,需要运用到良好的统筹思想,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改变城市面貌和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做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促进城市文明也纳入到城乡规划系统中来,从而将城乡规划的内容不断丰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中的新型建筑理念,是充分考虑到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要求了。在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设计中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概念:

(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要将建筑的整体风貌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利用相关的建筑以及生态理念进行建筑思维上的创新,利用自然资源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对建筑本身进行生态环境塑造。这种融合过程也包括了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理念等方面的与环境的一致性,不去恶意破坏原有的环境基础,尽量保持其初始状态,使得建筑本身是与环境极为融洽和谐的处在一起的。

(二)运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还包括有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一些劣质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建筑材料被运用到了建筑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险。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要从源头处把关,使用绿色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过程中的化学污染,也减轻对环境的产生的破坏作用。

(三)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涉及到人所身处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带给人以健康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现阶段的生态建筑设计困境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中能够更新规划设计理念,促进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由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在近几年发展出来的,对其的研究和运用都还不太完善,使得生态建筑设计还没有真正深入下去,不能很好达到生态建筑的人文效果,最终生态建筑设计只是停留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表面。总结说来,在现阶段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建筑理念意识不强

通过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自然环境考察,利用生态学以及建筑工程中的理论来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良好组合,从而在两者的和谐作用下,进行有效的环境调节,达到延长建设寿命、美好生活环境以及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目的。但由于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没有充分运用和挖掘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只是简单的在建筑物旁边点缀一些花草,增加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形态,将对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停留在浅显的层次范围内,从而没有起到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作用。

(二)理论没有联系实际运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是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并且在特定的思维情境下进行了思维发散,因此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时应该是因地制宜,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合,一方面,不去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运用是死板的,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导致最终设计效果不佳。

(三)现代化程度不高

现代化建筑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高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智能化以及安全化。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该不断融入进现代化技术,将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提高城市建筑的高效性以及节能性,同时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现代化手段在取得不断发展,但在城市规划的运用却是相对较为迟缓的,从而导致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现代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三、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增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及理论运用,能够提高城市建筑的现代化水平,更好的体现时代精神,使得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从而保证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针对在现有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来进行改进:

(一)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

进行体制创新和革命,促进城乡规划,改变制度中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部分,建立起高效合理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设计中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更好运用和发展。在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需求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改革,提倡具有人文观念以及生态理念的现代化建筑,更加有效的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发挥良好的环境效益,促进城市建筑水平的提高。

(二)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积极创新,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最大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吸收优秀的建筑设计理论和经验,结合实际来进行考察,建立天空、地面以及地下的全面立体系统,发挥建筑与环境的最佳关系,改变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方式,进行多种设计思路的融合,贯彻生态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做到因地制宜,增加设计中的人文体验,不断完善生态建筑设计,并且提供给城乡规划设计的新途径。

(三)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建筑物能够起到连接居住者与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调整建筑建造、使用以及维修的全过程,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保存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增加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做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沟通,保障建筑内部良好的自然采光能力,提供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在建筑内部,可以增加绿色植物来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温度湿度,进行屋面绿化,也将对建筑的外面环境的改造降到最低,保证建筑的自我生态平衡调节能力。

总结: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建筑设计上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注重人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建筑设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城乡规划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通过相关方法措施的采用,能够真正将生态建筑设计运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