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

审计实习论文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审计; 实验教学;设想

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从2004年震惊全国的“审计风暴”中,人们深刻认识到“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同时也看到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审计――这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潜力,审计已日趋成为各高校特别是财经院校的热门专业。但是,纵观当今我国各财经高校的审计教学,都普遍存在“难教、难懂、难学、难考”的问题,审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远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审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审计专业人才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200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问题写进了中央文件,从根本上肯定了实验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后,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表明国家对于实验教学问题已从一般号召阶段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和检验阶段。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会计、审计实务、理财工作和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此,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在审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如何将抽象的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通过仿真的实践性环节来实现理论到实务的过渡是关键环节。

笔者在2006年-2007年间对我院会计系4 000多在校生进行了审计教学效果的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有62%的学生认为审计课理论多而抽象,难于理解;48%的学生认为理解了,但不知如何运用,只有6.3%的学生认为审计课还算好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对当年应届会计、审计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0%学生的理想是考取注册会计师,其中又有7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甚至忘记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知识的“返生”程度高达8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审计课 “难懂、难学、易忘”呢?剖析其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审计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课堂传输的信息量过少,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不少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短时间内确实也调动了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但随着考试的结束,留在记忆中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再者,由于案例分析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不能综合化与系统化,学生也只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审计学科中的简单应用,很难从总体上领会审计工作的精髓所在。

因此,在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这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中,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

目前,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审计基本被纳入了“大会计”专业教育的范畴(除了南京审计学院),各院校的审计专业均从属于会计学科。因此,在“大会计”的观念下,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是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开发,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其模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审计实验课做一套会计模拟账;另一种是查一套会计账,出一份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种就会计教审计的理念,最终又回到了“灌输”,只不过把教室换成了实验室。笔者经过长期的审计教学与实践探讨,认为审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可以这样设计:

(一)围绕《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三个阶段”的实习

1. 课程实习。属于初级阶段的实习,指在《会计学》、《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安排期末一周进入实验室,模拟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过程,编制一套简单的财务报表,进而模拟审计人员编制一个业务循环的审计工作底稿,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什么是审计?审计是干什么的?”

2. 学年实习。属于中级阶段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学完《财务审计》课程后,进入实验室的实习时间为期末两周,要求学生完成销售与收款、购货与付款、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等交易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出具一份审计报告,体会“审计是怎么干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学校或专业教师安排,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兴趣。

3. 毕业综合模拟实习。属于高级阶段的实习,也可称为专业实习,安排在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模拟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终结阶段的工作,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二)围绕审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展“七个方面”的实验教学活动

1. 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审计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 实务界专家讲座。这是一种“现身教学”法,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实务界高端的会计人才和审计专家来校讲课,以提高本专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 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被审计单位――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以及背景资料为基础,模拟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的鉴证业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校外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参加审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审计部门。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 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7. 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学年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这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三、审计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

就一般院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审计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体系的设计,可以这样安排:(1)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即期末一周的课程实习);(2)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与特色课中,每门课程必须安排至少一个综合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法;(3)第四学期末,相关会计课程安排为期两周的会计专业实验;(4)第六学期末,安排为期二周的财务审计手工模拟实习;(5)第八学期,安排前四周的审计综合模拟实习;(6)后十二周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7)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导师制”;(8)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实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指导制度;(9)暑期社会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为了优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审计专业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综合模拟实习。

2.通过审计综合模拟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把在此前学过的本专业课程的知识串连起来,从感性上理解审计中若干交易循环的实务做法,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审计专业知识去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采取的实习方式

模拟实习可以采取校内实习或者校外现场实习,或者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实习统一使用在账务处理方面内含一定问题的制造企业的财务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等资料,由学生自行成立“审计小组”,以审计小组为单位,分别采用手工和电算化手段完成对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要求每组在各岗位的分工合作下共同完成年报审计工作。

现场实习将由学生到“双导师制”下的校外实习单位,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审计活动的实习。

(三)科学安排实习进程

实习时间共4周28天时间。

在校内实习,用3天时间成立审计小组,发放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做前期指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为期25天的模拟审计;最后2天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审计模拟实践训练的体会和建议,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校外现场实习由学生提前1个月与校外指导教师定好实习项目,一般选用实习单位具体的审计项目,可以是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也可以是正在进行的审计项目,让学生凭自己的学识独立设计审计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成绩评定

综合模拟实习的成绩,根据实习学生所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和电算化审计过程及结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习报告的内容以及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共五个档次确定成绩。

审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像会计专业那样具有较稳定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其工作性质也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所以审计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局限。但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审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完善了审计学科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端会计与审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认真研究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 潘颖. 《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2] 边建明,李君. 《会计与审计实验教材》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论坛主题与当前形势扣得紧。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今年青年论坛围绕深化改革中审计怎么办、审计如何做到全覆盖、如何抓好审计现场管理进行研讨,这三个方面既是今年审计署和省厅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拿出对策。

二是论文评审坚持质量第一。根据论坛通知要求和论文的基本标准,审计学会首先对各地上报的109篇论文进行了初选;然后将初选出的23篇论文匿名提交专家审评,专家提出一二三等奖论文的意见;最后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开会讨论,集体研究决定获奖论文。从论文的质量看,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准,理论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对策。

三是论坛的氛围比较好。刚才,8名同志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发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各有创见。专家的点评非常中肯、到位、精彩,有画龙点睛之妙,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一次高水平的培训。通过举办论坛,大家既提高了理论研究水平,又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由于今年选题的难度大,一些论文包括获奖的论文存在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缺乏新意、不够规范、篇幅较小等问题;有的论文没有按照本次论坛规定的范围和内容去研究撰写,虽然文章写得挺好,但与奖项失之交臂,非常遗憾;地市提交的论文篇数不够平衡,有的一个县就报了20多篇,但有的一个市也没有几篇。这些问题需要今后引起重视,认真加以改正。

第二、审计青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

今年3月份,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这段论述,点明了为人为政的根本,抓住了干事创业的要害。作为审计事业中坚和审计事业发展希望的青年审计人员,应将“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率先以修身增强党性、以律己树好形象、以实干助推发展。

(一)求知上进,做一个勤学习的审计青年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勤奋是事业成功的源泉。处在一生中最好学习阶段的青年人,都应把敏于求知、勤于学习的精神升华为人生态度,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做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一是学习要有计划。要在常规理论与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及时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增强新形势下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审计质量的能力。系统学习和掌握党的新思想、新论断,指导审计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审计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时效性;熟练掌握相关审计法规制度和计算机审计技术,做精通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以工作能力保证审计质量,以审计质量助推审计事业发展。

二是学习要有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将人托到成功的彼岸,错误的学习方法会把人拉入失败的深谷。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审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加之审计工作很忙,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人就会落伍,工作就很被动。所以,我们要不断借鉴成功的学习经验,总结高效的学习方法,坚持从理论中探索,在实践中提炼,摸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我,尽快成为审计机关的业务骨干、审计事业的有用之才。

三是学习要有韧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艰辛与枯燥人人皆知,三分钟的热度只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学习未必短期就能见效,但不学习很快就会退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劲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枯燥面前不放弃,始终相信,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

(二)严于修身,做一个有涵养的审计青年

古人对修养有这样的经典描述:闲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努力提高思想境界,提升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

一要忠诚老实,谦虚做人。诚实是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础,谦虚是谋事、干事、成事的根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襟怀坦荡,实话实说,实事实干;在遭受挫折和危机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乐观、自信、正确看待升降去留、荣誉地位;在事业有成的时候,千万不能忘乎所以、骄横跋扈、居功自傲、目无一切,逆境考验的是人的意志,顺境则彰显着人的品行。

二要心存敬畏,慎言慎行。我们在审计中,要敬畏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监督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慎言、慎独、慎欲、慎微;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要谨慎小心,谦虚诚恳,遵守审计纪律;个人独处时,要保持警惕,严守法纪;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洁身自好,培养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从细微处着眼,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一身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工作氛围。

三要秉公用权,廉洁从审。廉洁从审是审计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审计过程中,不能带有任何个人偏见,既不无依据夸大问题,也不主观歪曲事实,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面对手中的权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我约束,秉公用权,不搞特权,不,不,不以审谋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树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清正廉洁的形象。

(三)勇于创新,做一个开拓型的审计青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经三十年风雨的审计,正是因为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审计内涵、审计方法,才取得了辉煌成就。青年审计人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有创新的责任与勇气、改革的担当与锐气,革故鼎新、勇于进取,成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一要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破除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勇于否定陈旧的认知和经验,走出自己的条框桎梏,适时扬弃和更新自己,不断地总结提升、积极创新。

二要提高创新能力。青年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努力开拓知识面,为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善于在实践工作、审计案例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升华,寻找创新的灵感,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要推出创新成果。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出成果:在创新审计理念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在创新审计内容上出成果,拓展审计工作领域;在创新审计方法上出成果,以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在创新审计结果上出成果,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在创新审计管理上出成果,增强审计工作整体效能;在创新审计理论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在创新审计队伍建设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严谨细致,做一个务实性的审计青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青年审计人员应该以“细”字当头,于“实”处着力,秉承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创造卓尔不凡的工作实绩。

工作要细。青年审计人员必须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地开展审计工作,要把严谨细致落实到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方案、撰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处理、进行审计复核、利用审计成果等每一个审计环节,确保审计结果“零瑕疵”。

作风要实。青年审计人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好高骛远,不急功冒进,不脱离实际,依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把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放到查深、查透、查出大要案上;把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上;把审计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维整合;审计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74-02

审计学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强,与会计、法律、统计等相关知识联系密切,需要理论指导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审计学课程内容条块分割,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审计课程抽象、深奥,不易理解,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也感到难以将审计学课程讲得深入浅出。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审计知识。该项研究提出了基于审计学课程体系整合、审计案例教学和审计综合模拟实验的三维整合审计学教学模式。

一、审计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重复,缺乏逻辑性。审计学课程设置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章节内容重复。有的学校根据审计主体性质不同设置课程,如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鉴证审计等;有的学校根据特殊行业不同设置课程,如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这些课程之间和章节内容也存在重叠现象,课程内容条块分割,各章节前后没有连贯的逻辑关系。若教师在教学时不考虑课程间的联系与渗透,盲目地为课时而讲授,则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审计知识不系统等问题。为此,应科学设置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因材施教,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进行有机结合起,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审计知识。

2.教学内容多,缺乏内在衔接性。审计学教学分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性不强或拓展性知识;实务部分以审计实务的四个循环和货币资金审计为主线,审计终结阶段出具审计报告,部分院校增加了验资和经济效益审计等内容。审计学教学内容多,实务部分与理论部分缺乏衔接性,使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脱离。如何进行理论知识与实务部分衔接,尤为重要。例如,在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务部分讲解时,应与审计方法中的存货监盘有机结合,并辅之审计工作底稿,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

3.审计理论和术语晦涩,缺乏明晰性。审计理论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与乏味,有些理论术语晦涩,如日期截止目标、机械性准确、重要性、合理保证和认定等。单纯从字面看,这些术语很生僻,加之其定义或含义多数是从英文的复合句中翻译过来的,其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不通俗。因此需要教师在讲授时,应结合案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其真实含义。

4.审计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加之对审计学的内容感到抽象、空洞,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犹如纸上谈兵,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实物、录音、图片、教学软件等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使教学形象直观,并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5.审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操作性。审计学偏重于实践,但目前教学过程中纯理论讲解较多,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造成思维模式呆板与审计实务判断灵活性相背离。由于审计原始资料的隐密性,致使实践教学资料缺乏,对审计工作只停流在感性认识上。部分学校试图从案例教学入手,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但仅依靠案例教学,还不足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实务接轨的模拟实验和模拟工作底稿,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实务。

二、构建基于三维整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为改变现行审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审计教学经验,提出一种新的审计教学方案——三维整合审计教学模式,即从课程体系整合、审计案例教学和审计模拟综合实验三个层面,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1.审计学课程体系整合。整合审计学课程内容,将审计理论运用于审计工作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计学课程体系整合过程中,应力求精简与实用,注意各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安排搭配,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技能。(1)审计学课程内容包括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技术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实务三方面。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审计实务中审查技术和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学到系统、实用的知识。例如,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实务的学习中,与审计基本理论中的函证法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函证审计方法与技术。(2)相关专业课程的结合,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综合,让学生从审计的角度将财务管理、统计和税法等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3)对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融合,注重学科之间的结合,在获取知识、重组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方式,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审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4)将会计错弊表现形式及其审查技巧作为补充。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审计中的主要风险领域进行错弊的归结,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各种错弊表现形式,进行审计技巧的讲解和分析。适当补充财务报表主要项目的会计错弊表现形式及审查技巧,从实战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审计课程的全方位整合。

2.审计案例教学。运用审计案例教学,以审计案例的情节为线索,使学生进入审计工作的“现场”,即由理论讲述向审计案例的剖析与理论描述相结合转变。通过案例教学,传授审计相关知识。审计案例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审计案例教学形式包括三种:(1)审计实务案例。该种案例大多以审计的业务内容为主,具体的业务调整居多;(2)审计典型案例。以国内外典型审计案例为主,将审计理论融于审计案例之中,通过审计案例的讲授、分析与讨论,对审计知识进行深入剖析;(3)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结合审计理论讲解来分析案例,再进行审计案例的相关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开设审计理论课之后单独开设审计案例研究课程,侧重点略有不同,《审计案例研究》的案例通常选取典型的审计案例或业务案例,分课堂教师引导案例、课堂学生讨论案例和课后学生分析案例。教师应在案例分析中提出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某一案例或专题进行深入思考,拓宽思路,让学生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教师可让学生投入到事先精心设计的案例讨论中,通过学生运用审计学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审计模拟综合实验。审计模拟综合实验能增强审计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尽量避免知识的交叉和重复。审计模拟实验的形式很多,可通过建立审计模拟工作室、校内模拟仿真实习、计算机审计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基地培训等形式完成。(1)建立审计模拟工作室。针对理论教学的讲授内容,将审计知识分为若干个项目,准备审计专用的各种工作底稿和材料,与学生共同建立审计模拟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可有针对性地选取某个项目进行实际操作。例如,理论教学中进行现金监盘审计时,可选择货币资金审计项目的专项资料,在工作室里与学生共同填写现金盘点表,完成现金审计的全部审计资料,提高学生对货币资金审计的能力。(2)校内模拟仿真实习。为突出直观教学,进行校内审计模拟仿真实习。以一家公司某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为主线,使用账、证、表等实务会计资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置工作岗位,进行情境操作,真实再现财务报表审计的整个过程,包括接受审计委托、制订审计计划、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和出具审计报告等。各小组在模拟实习中演示、说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确定考核成绩。实习结束学生须提交审计报告和一套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3)计算机审计模拟实验。该实验需要在审计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审计软件会事先准备一套仿真模拟电算化会计核算资料,按照审计软件的操作步骤,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审计业务的全部流程,其内容与手工模拟仿真实习基本相同。(4)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有业务需要的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联系,建立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轮流深入企业进行审计工作。建议学校注册成立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解决部分学生的实习问题,教师可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周密安排、管理和指导。由于学生的实习审计的分工不同,实习成绩可通过知识应用能力、个人修养、动态的考核和实习报告等决定,其中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实习完成情况、审计小组会议表现情况等,分值占50%;个人修养包括出勤率、师生交流互动、精神面貌、言语方式、行为礼貌等,分值占30%;动态考核方式可通过口试、社会调查、论文、报告、设计规划等完成,分值占20%。

参考文献:

[1] 陈风霞.高等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6-98.

[2] 倪敏,黄芳.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9,(7):53-55.

[3] 徐绍祥,王丽.基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87.

[4] 王俊豪.审计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8,(4):70-72.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4篇

【审计局2017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一】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XX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局党组中心组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区委办关于印发《20XX年北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仑委办[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为深入实施区委五大突破的发展战略,加快审计转型,树立审计创新理念,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学习重点

(一)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

1、深入学习领会党的XX大的新主题。XX大的主题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党的XX大主题的深刻内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把党的XX大精神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部实践,继续把审计事业推向前进。

2、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党的XX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特别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平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新要求,积极参与建设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和谐新北仑。

3、深入学习领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布局。XX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新的重大安排,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通过学习,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新布局,牢牢把握新部署,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生资金审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深入学习领会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任务。XX大深刻阐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五大建设、六项工作,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增强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深入学习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要努力推进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大项目开工建设。

2、深入学习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战略的重大意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加强创业创新的理论学习,加强创业创新的责任意识,紧紧围绕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建设创新型城市及加快审计转型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五大突破,着力改善民生为主题,不断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推动富民强区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推进审计事业新发展。

【审计局2017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进一步提高本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审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推动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建设,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现制定我局20XX年度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培训,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措施及要求

(一)成立机关政治业务学习指导小组。

政治学习指导小组组长:

业务学习指导小组组长:

指导小组按照学习计划,及时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

(二)保证学习时间和参学率。全局(党组)政治理论学习不得少于12课时,业务学习10课时,参学率要达到100%,办公室人员做好考勤登记,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评比依据。全局集中学习股室人员每少参加1人次扣1分。

(三)学习形式和方式。一是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内容,主要学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审计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及参加学历、职称考试等,结合实际思考问题,对学习情况进行交流。自学取得学历文凭的,按照局制定的管理办法给予适当奖励。二是集中学习。按照局年度学习计划确定的内容,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的学习方式,本年度集中业务学习研讨一次。三是采取业务交流形式。各审计人员利用审计业务会议,进行业务交流,针对审计项目的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研讨,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发言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交流。四是调查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际,坚持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习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走科学发展的审计之路。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认真思考,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五是开展学习研讨,年底开展一次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就创新审计理念、方式方法、扩展和开拓审计新领域等内容进行,及时收集整理研讨成果,并运用于审计工作。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5篇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各高校应当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提升审计人才的培养水平,必须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审计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审计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家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审计岗位。为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审计专业培养目标,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优化审计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控制。本文对审计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进行研究。

二、审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 一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审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进一步明确为:通过系统学习审计课程,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扎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使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时间里,能够掌握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业务流程,较为熟练地进行审计实务操作,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审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努力培养有智能、有德性、具批判力和社会承担的知识人,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 二 )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理念 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是指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以导学案领航,辅之以有效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求知,孜孜不倦,勤奋学习。

要改变目前审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背”的现状,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通过优化审计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新型评分机制。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导学案,辅之以适当比例的考核评分机制,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 三 )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是用来明确培养目标、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毕业学分要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的文本。一般每个学年都要根据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修订。其中的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是体现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我校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是:案例教学+模拟实习+专家讲座+专业实习。(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贯穿于每一门审计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习审计理论之前进行的案例导引;另一种是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案例说明、分析与讨论。案例导引是在学生初次接触审计课程时先行看到一个以视频、图片加解说或者文本形式出现的案例,引领学生走进审计领域,并爱上这一专业,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审计课程。案例说明、分析与讨论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审计领域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警示学生不要以身试法。(2)模拟实习。模拟实习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对审计实践各环节进行的一次模拟实训,使学生足不出校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体验到比较系统、全面的审计工作流程与审计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审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模拟实习资料取材于一个公司的实际业务。要求审计实习者完成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基本程序,即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编制审计计划-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整理汇总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等。这种模拟实习对那些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工作,对审计程序、专业审计技术和方法、审计工作过程中的沟通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提供了较好的练习机会。(3)专家讲座。为了增强学生对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较为深入地了解实际审计工作状况、审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审计人员的应对策略,我校已经与多位实务经验丰富的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经理、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应邀来我校为学生进行审计专题讲座,并解答学生们在学习审计课程、个人职业规划、审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未来审计人才的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提问。专家讲座的教学形式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拉近理论与实务的距离,直观认识审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有助于增强专业教师对审计实务的再认识。我校组织的专家讲座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每个学期均有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名家讲座,及时满足学生对实务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4)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促进学生亲身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实践教学安排,是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我校的专业实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实习时间为四周;另一部分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二学期末,实习时间为四周。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模拟实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方法,在校学习的知识还需要到实际中去运用,以便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实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 四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与控制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阅读教辅材料和查阅文献资料,调动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求学求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职业规划和专业胜任等方面的能力。结合案例导引、案例说明、案例分析、模拟实习、专家讲座、专业实习,引导学生要将审计课程融入社会经济这个大环境中来学习,使学生深入领会审计的作用。在控制教学过程时,建立适当的评分机制很重要,通过适当地教学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案例讨论与相关教辅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优化为导学案的形式,导学案是任课教师在开课前为学生制定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导向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的资料和课程内容,课上要讲解的内容,课下需要讨论的题目、搜集整理的资料等。为实现培养目标、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培养方案,审计课程的导学案设计有:案例导引+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堂讲授的内容+课下讨论的题目和整理分析后形成的阅读笔记。(1)案例导引。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使之养成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决策能力、实践能力(张连起,2009)。黄溶冰(2007)、陈韶君(2010)、许莉(2010)李颖丽(2012)均认为,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倾向于选择真实案例作为审计教学案例。认为有公司治理背景的真实案例是最有价值的,尤其是将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和审计诉讼案件作为反面案例寓于审计教学之中,必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也有利于完成警示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引导初学者走进审计学科的殿堂之前,应当先向学生看案例,案例可以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动画演示,还可以是文本资料。恰当选择作为导引的案例十分重要,由于案例导引是安排在初学者首次学习审计课程之时,初学者对审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有着一连串的疑问,恰当的案例能够引导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乐于探究,并主动学习。(2)教学重点与难点。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学习完《审计学》课程后反映审计课程难学,教师反映难教。我校的审计课程也不例外。老师为每一章节均列出了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要求任课教师对每一章节的重点要讲清、难点要讲透。有的章节我们还画出了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关系图,并配以文字说明,便于学生自主学习。(3)课前预习的资料。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课前布置给学生课下需要预习的资料很重要。我校的《审计学》课程是51学时,看似课时还不少,但是对于教授初学者的教师来说,要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还是挺有压力的。为此,我们设计的导学案中为学生列出了课前需要预习的资料和资料清单,并要求学生撰写预习笔记。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来教室听课,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4)课堂讲授的内容。在导学案中为学生列出了上课要讲授的内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校的《审计学》课程教材不止一本,为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查阅资料和复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列出来是必要的;同时也便于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课上讲授的内容比较统一。(5)课下讨论的题目和整理分析后形成笔记。基于课时的有限性与审计学科知识的广博性,我们在导学案中为学生列出了部分课下讨论的题目,如“高管学历造假是无伤大雅还是虚假陈述?”“表内信息与表外信息哪个对公司形象的影响大一些?”“变更审计委托的真实原因可能来自哪几个方面?”等。上述讨论题目可以同学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来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结成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自己完成的,要写好笔记,记录查阅的资料来源、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如果是几个同学共同完成的,也要写好笔记,记录查阅的资料来源、分析的过程、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的结论、每个同学在讨论中分担并完成的工作。

( 五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没有一个标准的程式可以供人套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样没有程式,更多地需要创新。(1)案例导引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案例导引法是先用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对审计课程产生兴趣。因此,选择适合引导初学者走进审计学科领域的第一个案例很关键。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法,可以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如在讲授“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之前,我们将视频“十年影响力之民主法治人物李金华”的链接地址列在导学案中,同时,我们将近年来的文本资料 “审计结果公告”的链接地址也列出来,使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之前,先有一个直观地感受和了解。(2)案例说明法。案例说明法是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释义、说理,引用案例进行说明、论证的方法。案例说明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用案例说明法,教师必须明确案例只是作为释义、说理的佐证,不能让案例说明冲淡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如在讲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第一个方面“了解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其他方面”中的“了解行业状况”时,我们通常会就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与同行业进行比较,随后讲解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现状、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相关政策导向、这家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等。这部分的讲解一定要围绕审计准则的内容,避免脱离审计准则内容的讲解,也就是不能冲淡教学内容的重点。(3)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一定要在学生对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能开展,也才能取得实效。用于讨论式教学的案例可以是教师从国内外经典案例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是审计实践中刚刚发生的新事件。建立适当的考核评价机制,促使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将课堂变为抒发个人见解、活跃思维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交流学习心得的场所,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是一个能够自由思考、放飞思想的地方。讨论式教学的目的旨在使学生在讨论中巩固基础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如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情况下保证讨论式教学的实效,是任课教师在实施讨论式教学法之前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先由任课教师给学生提前一到两周布置讨论题目,并提出讨论的基础知识要点和要求;然后由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准备好以后就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具体实施时,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准备课上讨论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导作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准备好以后进行的课堂讨论中,依然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个有利于交流思想、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讨论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要控制好小组之间讨论,避免出现偏离主题或过激的言论等情况。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时依然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这个环节中,先由各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对本组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对其他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再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和提问进行点评和回答。教师的点评应当围绕讨论的资料和需要巩固的基础知识点进行,肯定学生在讨论中的突出表现,指出今后讨论时有待改进的地方和应当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课下对本次讨论课进行总结并撰写总结报告。

( 六 )探索新型评分机制 恰当的评分机制也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改变“28格局(即: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如“37格局”或者“46格局”或者“55格局”,引导并督促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扎实学好基础知识,摈弃“28格局”下的平时学习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之前背三天就能混个毕业的现状。我们也在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评分机制。目前正在探索并实施的评分机制是变单一期末考试为多次平时考核。以《审计学》课程为例,我们在导学案中为学生预留了讨论教学的资料或者讨论题目,课前布置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自愿结组形成讨论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分工和协作,并在课题讨论开始之前作出PPt,在讨论课上由组内选定人员对PPt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介绍组内成员完成的工作;其他组进行提问,讲解小组内的任一成员进行回答,此时教师记录问答的学生姓名和问答的内容。最后的评分由学生和教师按照“55格局”共同确定,即其他各组学生给讲解小组公开打分,并根据组内成员回答问题和准备工作对组内每一个成员进行打分(这个一般在课下通过BBS来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课上表现、课下撰写的总结报告进行打分,并且把评分结果发送到BBS上,供学生随时查阅自己的平时成绩。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学生很是认可,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三、审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实施

( 一 )提高教师的讨论式教学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胸怀,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讨论的过程,及时纠正偏离讨论题目的发言或者过激的言论,能够以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学生们的发言,适时鼓励不同的观点,耐心梳理大家的意见,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驳或者提问,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学习交流和的良好氛围。因此,提高审计教师的讨论式教学能力对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目前多数审计教师缺少与其他院校教师经常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校为专业教师创建与其他学校教师保持经常性交流的环境,不加限制地给教师提供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着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

( 二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每一次成功的教学均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审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审计实践工作与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等很多的学科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审计专业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等方面的知识,并有较为丰富的在审计组织或者审计机构从事审计实践工作的经验。因此,建立适应专业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如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审计组织或审计机构参加审计实务的制度,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项目的奖励制度等。

( 三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进行专业实习的场所,而且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参与审计实践的场所。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审计实践与市场营销、金融学等不同,实践市场营销、金融学的岗位,实习单位很乐意接收,因为涉及不到实践单位的商业机密;审计实践时要看实践单位的会计资料、董事会会议记录等涉及商业机密的资料。因此,学校应当以与审计组织和审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6篇

【审计局2017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一】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XX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局党组中心组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区委办关于印发《20XX年北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仑委办[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为深入实施区委五大突破的发展战略,加快审计转型,树立审计创新理念,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学习重点

(一)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

1、深入学习领会党的XX大的新主题。XX大的主题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党的XX大主题的深刻内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把党的XX大精神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部实践,继续把审计事业推向前进。

2、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党的XX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特别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平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新要求,积极参与建设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和谐新北仑。

3、深入学习领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布局。XX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新的重大安排,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通过学习,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新布局,牢牢把握新部署,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生资金审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深入学习领会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任务。XX大深刻阐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五大建设、六项工作,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增强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深入学习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要努力推进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大项目开工建设。

2、深入学习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战略的重大意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加强创业创新的理论学习,加强创业创新的责任意识,紧紧围绕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建设创新型城市及加快审计转型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五大突破,着力改善民生为主题,不断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推动富民强区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推进审计事业新发展。

【审计局2017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进一步提高本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审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推动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建设,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现制定我局20XX年度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培训,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措施及要求

(一)成立机关政治业务学习指导小组。

政治学习指导小组组长:

业务学习指导小组组长:

指导小组按照学习计划,及时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

(二)保证学习时间和参学率。全局(党组)政治理论学习不得少于12课时,业务学习10课时,参学率要达到100%,办公室人员做好考勤登记,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评比依据。全局集中学习股室人员每少参加1人次扣1分。

(三)学习形式和方式。一是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内容,主要学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审计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及参加学历、职称考试等,结合实际思考问题,对学习情况进行交流。自学取得学历文凭的,按照局制定的管理办法给予适当奖励。二是集中学习。按照局年度学习计划确定的内容,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的学习方式,本年度集中业务学习研讨一次。三是采取业务交流形式。各审计人员利用审计业务会议,进行业务交流,针对审计项目的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研讨,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发言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交流。四是调查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际,坚持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习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走科学发展的审计之路。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认真思考,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五是开展学习研讨,年底开展一次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就创新审计理念、方式方法、扩展和开拓审计新领域等内容进行,及时收集整理研讨成果,并运用于审计工作。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审计基本理论;审计案例;审计教学

一、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审计基本理论与审计实务。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普遍感觉审计学课程难教,尤其是审计基本理论,而学生则普遍反映难学、枯燥,其主要原因有:

(一)审计基本理论的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强

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等条文多,而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等,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强,需要掌握的东西零星分散,不系统。课程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强,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以报表或账户为线索的会计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系统把握。

(二)审计基本理论概念多、内容深

审计基本理论概念太多,有时概念之间又相互交叉渗透。审计基本理论涵盖的内容不仅广而且深,如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把握,对审计重要性高低的评估和对可接受审计风险大小的确认、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等,无不含有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不少审计概念和理论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其语言表述不太符合中文习惯,更难理解。

(三)审计基本理论内容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教材中审计基本理论,多是说理性的,很多内容是职业道德、审计准则的条文,内容枯燥、晦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二、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审计案例的意义

通过案例学习财经类课程是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审计案例应用于审计基本理论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审计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局面,给枯燥的理论增加了鲜活的背景和情节,使审计理论变得生动、易于理解,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及参与兴趣,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审计基本理论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众多,内容宽泛,主要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选择典型审计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可以使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将已学的各科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起到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的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审计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提高认知及感悟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审计基本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有案情、有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认真研究案例,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建立教学案例库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审计实际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案例,根据案例案情及教学要求进行分析、筛选、改编和更新,使之典型化和系统化,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在案例讨论中灵活指挥,从而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审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审计案例

根据多年的审计教学和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笔者在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精心搜集和编写了若干审计案例(见表1),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真实案例

这一类审计案例主要用于教师课堂介绍、学生参与讨论。笔者选择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例如,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科龙德勤的案例等。真实的历史事件、生动的场景,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探究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故事,使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还选择了张洪涛猝死的案例、河北邯郸农行被盗的案例、贪污犯胡建军的案例等。这些案例虽算不上经典,但曾引起媒体轰动或发生在我们身边,能引起学生对审计理论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虚构案例

这一类案例主要用于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这些虚构案例紧扣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将琐碎的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化。虚构案例运用恰当,能说明和解释理论,具有代表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相关知识。

四、应用审计案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应用审计案例教学是一种直观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较好,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为优秀。笔者的体会是,要实施好这种教学,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注意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和课堂讲授教学之间的关系

审计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以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个别到一般,但它并不能取代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根据审计基本理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这两种教学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以发挥各自优势。

(二)注意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讲授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精心准备丰富、适用的案例资料,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将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和审计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一是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二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案例教学时间,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学生建立案例学习考评制度

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考核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李小惠.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4).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MVC;时间策略;过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4012903

0引言

高校毕业实习、论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涉及实习单位选取、实习材料提交、审核、选题、审题、论文撰写、设计、文档提交等多个环节。调研发现学校多采用简单的文档及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一些院校自主开发或购买了相关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主要集中解决工作流程和档案管理问题,不能对各环节进行过程监控,不能对导师和学生进行约束,没有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整合起来,往往出现学生提交文件后指导教师审阅不及时、审阅意见不规范等问题。将时间控制和过程监控与实习和论文(设计)过程整合值得研究。

1研究现状

1.1研究背景

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为相应的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毕业生实习、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相关研究也蓬勃开展。潘旭武[1]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丁勇等[2]提出利用框架开发学生网上选题、在线提交相关材料的论文管理;何金枝等[3]提出基于+SQL Server开发论文管理系统的流程;潘旭武[4]提出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刘慧婷等[5]提出基于ASP+Access2000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曾俊国等[6]提出基于MVC(框架)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方法;施阳等[7]提出基于Java EE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等。

1.2研究内容

通过查询文献和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开发的系统只解决了毕业生论文或设计的管理工作流程,没有将毕业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命题(教师命题、学生自拟题目)、审题、选题、相关文件的提交整合成一个流程,进行系统开发。为此,提出利用ThinkPHP框架开发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设定毕业实习、设计、论文、答辩所占比例,系统自动生成最终成绩;②规范毕业实习流程;③毕业论文题目自拟和教师命题两种方式的流程设计;④设定整个设计论文完成时间节点策略,限定学生在时间节点内提交相关材料;⑤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过程监控;⑥设定答辩得分点,量化答辩过程,教师在线提交答辩成绩;⑦随机分配答辩顺序。

2系统需求分析

2.1系y功能需求

选取某高校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答辩等环节工作过程,经过系统化分析,设计系统化流程。 高校毕业生实习阶段主要工作:实习单位选择、实习协议签订、实习周记撰写、实结撰写、单位实习指导和实习指导教师考核等。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答辩等阶段工作:选题(教师出题、学生自拟题目)、任务书下达、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设计论文、答辩等。 分析工作环节,分配用户角色,系统在各阶段功能如下: (1)毕业实习阶段。实习形式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是学生参加实习单位与学校签订协议的活动,分散实习是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学生选择实习方式,签订实习协议,将实习协议以图片形式提交,并在线提交公司简介和实习岗位简介以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信息。教师对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后学生就可开始实习,每周需提交实习周记,实习结束时要提交实结。由单位实习教师和校内实习教师分别考核,给出考核意见和考核结果。 (2)选题阶段。论文(设计)题目采用学生自拟和教师出题两种形式。管理员开启论文题目提交权限。教师与学生皆可提交论文设计题目,并附相关任务说明,供审题专家组审核。审题专家组审核后,进入学生选题环节。为保证选题公平,采用不显示题目,为每个学生随机产生一个编号。选题操作完成后,编号对应一个题目,由教研室管理人员分配导师。各导师上传对应题目的任务书供学生下载。 (3)开题阶段。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又称文献综述),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设定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必须按时上传,否则系统会自动关闭。如上传的文献不合格,指导教师可提交修改意见。文献综述合格后导师确认,学生提交纸质文献综述。 (4)论文(设计)完成阶段。由指导教师制定时间进度表,学生按进度完成,且每周需提交进度报告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及时解答。设计完成后,学生上传论文初稿供导师审核,导师审核后上传修改意见,学生下载意见修改论文,直至审核通过。导师审核通过后学生需在线提交设计和运行环境说明,向导师提交定稿的纸质版论文。导师确认后,该生进入答辩组,等待管理员安排答辩。 (5)答辩阶段。管理员分配答辩小组(评审教师、专家)、答辩教室、自动生成答辩序号。分配工作完成后进行公告。学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答辩。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给出答辩结果并录入系统。 (6)成绩核定阶段。系统将各部分成绩进行汇总,生成最终的考核结果,管理员可导出成绩。

2.2系统非功能需求

2.2.1系统运行环境 软件环境运行在freeBSD服务器上,硬件为普通PC服务器。

2.2.2其它非功能需求 系统要安全、稳定、可靠,系统数据可定期备份,对于成绩数据和用户数据要进行特定的加密处理。系统用户并发链接要达到500人同时使用,页面反应时间不超过2秒,7×24小时连续运行,年非计划宕机时间不高于8小时。要求能快速部署,特别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切换到备用机。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审计实务;课程设计;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一、高职《审计实务》课程设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推行高职教育的准学士、学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制度,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等。为此,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应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开发与设计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阶段分析法;获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主要成果。

经课程开发与设计分析,传统的《审计学》教学理实脱节、工学结合不够、教学做融合不够,难以达到高职教改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开设学习情境与职业岗位对接,按审计岗位能力设计学习任务的《审计实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性质与定位、基本教学理念、设计思路与特色等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等课程目标;学习情境的构建与学习任务的设计等课程内容;教学考核方法、学时分配、师资要求、工作或实训条件、教学资源配置等实施与保障措施。

二、构建《审计实务》教学内容

1.构建《审计实务》学习情境

《审计实务》的学习情境应根据审计职业能力,基于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与审计准则为依据,按审计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为内容进行构建。所以,学习情境应由认知审计职业、理解审计主体、掌握审计目标实现过程、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制作审计工作底稿、掌握风险导向审计测试流程、掌握货币资金审计、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掌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掌握Excel审计技能等学习情境构成。

2.设计《审计实务》学习任务

每个学习情境由多个学习任务构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把岗位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审计工作岗位技能的培养。设计方法是由专家将每个情境教学单元中的岗位能力进行技能解构,分解为关键审计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消除重复与非必要的任务活动,按照教学规律加以分解与组合;梳理出为解决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并将其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任务之中,让理论与技能服务于所需完成的每个工作任务;按照理实一体、教学做融合、任务引领、案例驱动等方法,进行序化与融合,将工作任务改造为学习任务。如,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由该循环活动的控制测试、交易实质性分析、交易细节测试、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等学习任务组成。所以,每个学习任务也是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理论与技能、情境案例、实证案例、分析案例或工作案例的驱动,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合于任务创建、案例研究、审计实务工作之中。

三、改进《审计实务》教学方法

《审计实务》课程应灵活运用理实一体的课堂讲解、任务导向、案例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做融合、讨论争鸣、教师示范、分组实践、角色扮演、仿真模拟等情境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审计工作能力。

1.理实一体教学

《审计实务》课程应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以最新法规、准则与理论为依据,将理论与实务融合,从工作任务的角度来阐述理论与知识、技能与技术,让理论与技能服务于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启发学生分析典型审计案例,实施风险导向业务循环审计实务工作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兴趣与提高素质,掌握隐含在每个学习作任务中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将能力本位放在首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与务实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审计职业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学习目标能力化。

2.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驱动法下,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审计职业对接,教学单元与审计实际工作任务对接,学习动机源自现实情境,学习过程参与真实的实践,在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任务、明确目标、融合知识与技能、学与用相结合。学习任务呈现后,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性很强,带着任务去探索、思考、研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定位学习目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情境创建、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清晰的思路、知识、方法与技术,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再循序渐进并最终完成一系列任务,达到工作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性与成就感。

3.案例驱动教学

《审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研讨中理解原理与原则等课程理论、掌握技术与方法等课程技能的一种方法。审计实务教学活动中,常用情境案例、实证案例、分析案例与工作案例驱动教学活动。

每个学习情境应有一个情境案例,它一般是国内外实际发生的著名的、经典的审计事件,其内容应当包括事件的背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事实、审计过程、事件的影响或启示等内容。用于课前导入阐述基本原理、课中设疑组织讨论、课后延伸掌握教学内容。在审计理论教学环节,通过实证性案例与分析性案例,以讲故事、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用案例说明基本概念和原理,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审计理论知识。在审计实务教学环节,通过分析案例与工作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提问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事项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讨论与争论,阐明各自的观点及理由;最后教师小结,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与评讲,掌握审计理论与技能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清洪.高职审计实务课程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审计学理论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审计学理论内容概念多且分散 

与其他会计类专业课程比较,审计学基本理论概念多,如独立性、管理层认定、合理保证、审计证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等,有些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如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同时又分散在不同的章节,看似零星分散、不系统,没有逻辑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审计的了解不多,难以与生活经历相联系,理解不透彻、不到位,无法准确把握其内涵、形成审计逻辑思路。 

(二)审计学理论内容具有综合性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学科是指着眼于特定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或将多学科的知识运用其中而形成的学科。审计学理论内容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抽样审计涉及统计学、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运用计算机科学等。同时,还涉及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税法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审计学理论内容涉及面广,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提高了学习和教学的难度。 

(三)审计学理论内容抽象枯燥 

审计学理论内容引用审计准则的内容,文字叙述多,图表和量化的内容少,多是说理性的内容,教材案例或例题较少,显得抽象枯燥、晦涩难懂,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国的审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趋同,不少概念和理论借鉴欧美国家审计准则的内容,从英语直译而来,语言表达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给学习者的理解加大了难度。 

二、审计学理论内容模块及教学重点 

目前,审计学教材多以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为主,教材内容编写体系借鉴美国经典审计教材《蒙哥马利审计学》的框架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第二部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概念,第三部分为对特定账户的审计,第四部分为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及背景知识,也就是回答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是什么,注册会计师能干什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等问题。本部分学习难度不大,教学的重點在于让学生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师通过列举审计经典案例和生活事例,使学生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正直、诚信的职业素质,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概念 

这一部分介绍审计的重要理论与概念,回答“怎么审”和“审什么”的问题,包括审计目标、管理层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计划、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内容。本部分是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将理论内容逻辑化,以审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概念融入审计过程之中,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审计整体思路,可以为学习下一部分特定账户的审计打下坚实基础。 

(三)特定账户的审计 

这一部分介绍审计实务,将密切联系的账户分组进行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包括五个循环审计,分别是销售与收款审计、采购与付款审计、生产与存货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本部分内容多而繁杂,涉及的知识面广,各循环有很多共性,应将其共性进行归类,理解审计理论知识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重点理解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之间的联系。 

(四)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这一部分介绍如何出具审计意见,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整理,与管理层的沟通、审计报告的出具等内容。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审计报告,要理解各种审计意见类型出具的条件及其影响,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进行讲解,真实体现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对审计工作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三、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前述审计环境部分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却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部分,通过审计职业介绍,可以让学生对审计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增添学习的乐趣,生动活泼的故事、贴切的比喻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可采用现实中的经典案例和生动的生活故事加以讲解,以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培养学生对审计学的感性认识。如为什么需要审计?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合伙企业中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伙人,需要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必须经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作出鉴证、评价;某股民想购买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需要看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企业向银行贷款需提供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等。讲到注册会计师职业时,可以介绍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及其他国家相关资格考试的要求。讲解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时,可以奥运会赛场上和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讲到政府审计时,可介绍审计署前审计长 李金华刮起的“审计风暴”等。总之,教学中应尽量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经典会计审计案例,让学生感觉到审计并不神秘,审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兴趣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追求。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注重培养逻辑思维

    审计学理论内容概念多,且分散在不同章节,学生难以把握审计的基本方法,没能形成审计逻辑思路。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审计工作过程前后逻辑严密,丝丝入扣,审计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学,教师应将审计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审计思路,这是审计学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教学中,应以审计实务工作过程的顺序作为逻辑主线,建立严密的逻辑框架,然后明确各项内容在这个大框架下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逐一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从较高的层面上把握课程内容,而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审计环境部分,第一章总论中教师讲授完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是什么、审计的分类后,让学生對审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导入第二章,即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能干什么。实际上注册会计师是受到高度管制的行业,有很多规范对其进行约束,具体有哪些规范呢?这时就可以引入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这些规范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如果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下来就可以导入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容。再如,审计学理论与概念部分,该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应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板书,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各审计学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案例和形象的举例解释说明。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审计是接受委托进行的,委托者(全体股东)通过审计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的目标,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这就形成了审计总体目标,审计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分解为各个审计具体目标,由审计总体目标和管理层认定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实施审计程序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进行再认定,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基础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从而实现审计总体目标,也就达到了委托者的委托目的,审计是一个从起点出发,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的闭环过程。其逻辑主线为:委托者的目的审计总体目标、管理层认定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这条主线也是审计过程的具体表现,明确各审计程序和技术在审计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理解审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不断地丰富这条主线上各节点的内容,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审计的思路。 

(三)采用案例和举例类比等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 

审计学理论文字叙述多,大多是准则条文,抽象、枯燥、繁杂,如果教师一味地解释理论,课堂就显得平淡无奇,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通过以特定的案例为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本文认为案例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导入式案例,一般是生活中的事例或典型案例,短小精炼,趣味性和启发性强,与将要讲解的内容紧密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种是实用型案例,该类案例注重与某一个或是几个理论知识点相融合,注重与所学理论的相关性,篇幅不长,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发学生思考,使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第三种是综合型案例,该类案例案情始末交代清楚,篇幅较长,具有综合性,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第三种案例可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应大量采用第一、二种案例,特别是实用型案例。讲授时,应以说明理论为中心,有选择地穿插恰当的案例,课堂教学形象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精彩、有趣的与讲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审计学理论与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引用历史上发生的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深远影响的真实案例,如南海股份公司破产案、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等。讲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时可介绍我国银广厦财务舞弊案。讲到内部控制时可选择中海油(新加坡)巨额亏损案、邯郸农行金库盗窃案和河南省交通厅连续四任厅长落马案等。总之,每个审计理论、概念背后都能找到恰当的审计案例,将案例作为审计学理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审计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各个知识点。 

除了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贴切的比喻也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事例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这对于抽象深奥的审计概念和理论特别适用。如讲到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时,以渔夫捕鱼作类比。渔夫根据顾客的需求,决定从鱼塘中捕一定大小的鱼,欲捕鱼得先结网,网的疏密程度取决于要捕的鱼的大小,类似于注册会计师计划阶段要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影响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鱼的大小类似于重要性水平的大小,网的疏密程度类似于审计程序的详略程度,网的疏密程度决定结网工作量的大小,而审计程序的详略程度决定审计测试的样本规模和审计证据的数量多少,捕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类似于实施审计程序之后没有发现重大错报或漏报,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再如当讲到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时,对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概念的理解,以足球比赛中的任意球作类比。发任意球时,足球被踢进球门要经过两道屏障,第一道是对方球员组成的人墙,第二道是守门员,也就是说足球入门的可能性取决于主罚任意球球员的脚法、人墙的严密程度和守门员的扑球能力,是这三者的联合概率。足球类似于重大错报或漏报,主罚任意球球员的脚法好坏类似于固有风险,脚法好,固有风险高,反之,则低;人墙类似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墙严密说明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控制风险低,反之,则控制风险高;守门员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其扑球能力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经验和水平,决定了检查风险的高低;球网类似于财务报表,假设足球入门,说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检查出来,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当然教师可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在PPT上展示这些事例,以增强趣味性,使其形象化。总之,在讲解较难理解的审计概念时,应尽量与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四)结合审计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之间有较大差距,从掌握审计理论到能动手操作,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学校可以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购买审计教学软件,让学生从接受审计业务开始,到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资料归档等,对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进行模拟,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有意识地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的审计部门和企业内审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派学生或教师到这些单位实习,条件成熟时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满足长期实践教学的需要。考虑到教师在实务教学上的不足,可开展 “学界名师、业界精英进课堂”活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家、学者或注册会计师开设专题讲座,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开拓学生视野。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审计学教学中,应认识到审计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审计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 

[2]冯延超.审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业会计,2014,(16).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审计学理论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审计学理论内容概念多且分散

与其他会计类专业课程比较,审计学基本理论概念多,如独立性、管理层认定、合理保证、审计证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等,有些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如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同时又分散在不同的章节,看似零星分散、不系统,没有逻辑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审计的了解不多,难以与生活经历相联系,理解不透彻、不到位,无法准确把握其内涵、形成审计逻辑思路。

(二)审计学理论内容具有综合性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学科是指着眼于特定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或将多学科的知识运用其中而形成的学科。审计学理论内容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抽样审计涉及统计学、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运用计算机科学等。同时,还涉及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税法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审计学理论内容涉及面广,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提高了学习和教学的难度。

(三)审计学理论内容抽象枯燥

审计学理论内容引用审计准则的内容,文字叙述多,图表和量化的内容少,多是说理性的内容,教材案例或例题较少,显得抽象枯燥、晦涩难懂,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国的审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趋同,不少概念和理论借鉴欧美国家审计准则的内容,从英语直译而来,语言表达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给学习者的理解加大了难度。

二、审计学理论内容模块及教学重点

目前,审计学教材多以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为主,教材内容编写体系借鉴美国经典审计教材《蒙哥马利审计学》的框架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第二部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概念,第三部分为对特定账户的审计,第四部分为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及背景知识,也就是回答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是什么,注册会计师能干什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等问题。本部分学习难度不大,教学的重c在于让学生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师通过列举审计经典案例和生活事例,使学生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正直、诚信的职业素质,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概念

这一部分介绍审计的重要理论与概念,回答“怎么审”和“审什么”的问题,包括审计目标、管理层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计划、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内容。本部分是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将理论内容逻辑化,以审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概念融入审计过程之中,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审计整体思路,可以为学习下一部分特定账户的审计打下坚实基础。

(三)特定账户的审计

这一部分介绍审计实务,将密切联系的账户分组进行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包括五个循环审计,分别是销售与收款审计、采购与付款审计、生产与存货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本部分内容多而繁杂,涉及的知识面广,各循环有很多共性,应将其共性进行归类,理解审计理论知识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重点理解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之间的联系。

(四)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这一部分介绍如何出具审计意见,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整理,与管理层的沟通、审计报告的出具等内容。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审计报告,要理解各种审计意见类型出具的条件及其影响,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进行讲解,真实体现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对审计工作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三、审计学理论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前述审计环境部分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却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部分,通过审计职业介绍,可以让学生对审计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幽默风趣、富有感彩的语言,增添学习的乐趣,生动活泼的故事、贴切的比喻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可采用现实中的经典案例和生动的生活故事加以讲解,以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培养学生对审计学的感性认识。如为什么需要审计?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合伙企业中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伙人,需要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必须经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作出鉴证、评价;某股民想购买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需要看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企业向银行贷款需提供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等。讲到注册会计师职业时,可以介绍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及其他国家相关资格考试的要求。讲解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时,可以奥运会赛场上和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讲到政府审计时,可介绍审计署前审计长 李金华刮起的“审计风暴”等。总之,教学中应尽量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经典会计审计案例,让学生感觉到审计并不神秘,审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兴趣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追求。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注重培养逻辑思维

审计学理论内容概念多,且分散在不同章节,学生难以把握审计的基本方法,没能形成审计逻辑思路。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审计工作过程前后逻辑严密,丝丝入扣,审计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学,教师应将审计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审计思路,这是审计学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教学中,应以审计实务工作过程的顺序作为逻辑主线,建立严密的逻辑框架,然后明确各项内容在这个大框架下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逐一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从较高的层面上把握课程内容,而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审计环境部分,第一章总论中教师讲授完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是什么、审计的分类后,让学生ι蠹朴辛顺醪饺鲜叮在此基础上,导入第二章,即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能干什么。实际上注册会计师是受到高度管制的行业,有很多规范对其进行约束,具体有哪些规范呢?这时就可以引入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这些规范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如果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下来就可以导入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容。再如,审计学理论与概念部分,该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应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板书,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各审计学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案例和形象的举例解释说明。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审计是接受委托进行的,委托者(全体股东)通过审计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的目标,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这就形成了审计总体目标,审计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分解为各个审计具体目标,由审计总体目标和管理层认定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实施审计程序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进行再认定,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基础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从而实现审计总体目标,也就达到了委托者的委托目的,审计是一个从起点出发,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的闭环过程。其逻辑主线为:委托者的目的审计总体目标、管理层认定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这条主线也是审计过程的具体表现,明确各审计程序和技术在审计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理解审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不断地丰富这条主线上各节点的内容,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审计的思路。

(三)采用案例和举例类比等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

审计学理论文字叙述多,大多是准则条文,抽象、枯燥、繁杂,如果教师一味地解释理论,课堂就显得平淡无奇,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通过以特定的案例为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本文认为案例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导入式案例,一般是生活中的事例或典型案例,短小精炼,趣味性和启发性强,与将要讲解的内容紧密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种是实用型案例,该类案例注重与某一个或是几个理论知识点相融合,注重与所学理论的相关性,篇幅不长,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发学生思考,使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第三种是综合型案例,该类案例案情始末交代清楚,篇幅较长,具有综合性,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第三种案例可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应大量采用第一、二种案例,特别是实用型案例。讲授时,应以说明理论为中心,有选择地穿插恰当的案例,课堂教学形象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精彩、有趣的与讲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审计学理论与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引用历史上发生的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深远影响的真实案例,如南海股份公司破产案、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等。讲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时可介绍我国银广厦财务舞弊案。讲到内部控制时可选择中海油(新加坡)巨额亏损案、邯郸农行金库盗窃案和河南省交通厅连续四任厅长落马案等。总之,每个审计理论、概念背后都能找到恰当的审计案例,将案例作为审计学理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审计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各个知识点。

除了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贴切的比喻也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事例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这对于抽象深奥的审计概念和理论特别适用。如讲到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时,以渔夫捕鱼作类比。渔夫根据顾客的需求,决定从鱼塘中捕一定大小的鱼,欲捕鱼得先结网,网的疏密程度取决于要捕的鱼的大小,类似于注册会计师计划阶段要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影响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鱼的大小类似于重要性水平的大小,网的疏密程度类似于审计程序的详略程度,网的疏密程度决定结网工作量的大小,而审计程序的详略程度决定审计测试的样本规模和审计证据的数量多少,捕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类似于实施审计程序之后没有发现重大错报或漏报,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再如当讲到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时,对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概念的理解,以足球比赛中的任意球作类比。发任意球时,足球被踢进球门要经过两道屏障,第一道是对方球员组成的人墙,第二道是守门员,也就是说足球入门的可能性取决于主罚任意球球员的脚法、人墙的严密程度和守门员的扑球能力,是这三者的联合概率。足球类似于重大错报或漏报,主罚任意球球员的脚法好坏类似于固有风险,脚法好,固有风险高,反之,则低;人墙类似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墙严密说明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控制风险低,反之,则控制风险高;守门员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其扑球能力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经验和水平,决定了检查风险的高低;球网类似于财务报表,假设足球入门,说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检查出来,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当然教师可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在PPT上展示这些事例,以增强趣味性,使其形象化。总之,在讲解较难理解的审计概念时,应尽量与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四)结合审计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之间有较大差距,从掌握审计理论到能动手操作,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学校可以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购买审计教学软件,让学生从接受审计业务开始,到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资料归档等,对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进行模拟,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有意识地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的审计部门和企业内审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派学生或教师到这些单位实习,条件成熟时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满足长期实践教学的需要。考虑到教师在实务教学上的不足,可开展 “学界名师、业界精英进课堂”活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家、学者或注册会计师开设专题讲座,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开拓学生视野。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审计学教学中,应认识到审计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审计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

[2]冯延超.审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业会计,2014,(16).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2篇

职高会计专业是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会计工作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次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力求突出专业特点,通过实习:

一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使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为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方法。

二、实习内容

为了达到本次实习的目的,特将本次实习内容概括如下,供广大同学在实习中参考:

1、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如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

2、调查了解实习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如所设置、使用的会计科目;账簿种类;会计核算形式;主要会计报表的种类(包括内部报表)、编制方法及应用等。

3、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成本管理情况。如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现状;制造费用发生的内容、部门及其分配;期间费用的种类及年度发生额。成本预测、决策的内容及方法;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成本费用的控制内容和方法、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等。

4、调查了解实习单位税收筹划情况。如企业三种流转税、所得税及印花税等的征纳与管理,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具体运用等。

5、调查了解实习单位会计制度的设计情况。如会计机构设计、会计科目账户设计、工资、材料等核算制度设计等。

6、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内部审计开展情况。

三、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时间为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四、实习方式

根据会计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次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将对实习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

五、实习要求

(一)实习期间,应每日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

(二)虚心向企业财会人员请教,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

(三)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己实习单位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地点,不准无故矿工,迟到早退,不准寻衅闹—事,打架斗殴,若有违纪行为,按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四)实习期间,应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

(五)实习期间,务必与各指导教师及辅导员保持及时沟通和联系,在确定实习单位后要及时告知指导教师及辅导员。

六、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会同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及学生实习调查报告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评定成绩实行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实习考核分两部分进行:

(一)实习小结和实习表现考核。

要求学生每日记载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并进行阶段性实习小结,实习结束后请所在实习单位的主管领导对实习期间的实际表现进行鉴定,由主管部门签章。

(二)实习调查报告的考核。

实习调查报告必须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其形式可以是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分析报告或论文。

七、实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选题要求

1、选题必须符合所学专业方向,题目不宜过大,以能够集中阐述本专业某个经济现象为原则,报告题目字数限20字内,题目自选。实习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学生对经济生活中具体某个与你专业有关的经济现象的观察、辨别和思考的能力。

2、运用所学过的某一方面专业理论,对某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学生在运用某一理论的同时,写明理论渊源,决不可以断章取义,管中窥豹。

3、实习调查报告的结构合理,论点鲜明,语言表述准确,语句通顺。

4、实习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报告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等内容,一般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1)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小会计大理财》。

(2)前言:写出实习实践活动的参加者、主题、时间、地点。然后可用“现将此次实习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从而过渡到正文。

(3)正文:写出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实习活动的评价。

(4)结语:写出自己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5)落款:署名并标注完成实习调查报告的时间。

注意: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必写“前言”、“正文”、“结语”、“落款”等字样,而要写明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

会计实习计划书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教学计划的安排及学生顶岗实训、零距离就业的要求,通过校企联手,双向互动,大力建设与校内实训内容体系相配套的会计专业校外实训。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地领悟现代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素质要求和团结协作精神,尽快适应专业岗位环境。

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及学生顶岗实训、零距离就业的要求,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财会专业学生的第三学年安排外出实习,要求学生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业务实践和调查研究,使学生通过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一、实习目的

会计专业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培养坚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校经过系统的会计、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学习后,遵照学以致用的原则,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学校安排本次岗位实习。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实习前准备

1、要求每个同学在实习前要把两年来学过的知识复习、回忆一下,以达到温故和巩固的目的,尤其要对会计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2、要求每个同学实习之前要对自己实习的重点有充分估计和把握。即事先要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也学得比较扎实的题目,以便在实习中搜集材料,为实习报告的写作做准备。

(二)实习过程的要求

1、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首先要求各位同学,根据实习单位的接收情况,事前分组,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和探讨。

2、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服从带队老师管理,并要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深入调查、熟悉实习单位(或部门)的业务情况,明确现有长处与经验,分析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如实习单位情况能与本人的毕业论文选题相联系,可搜集有关资料为撰

4、在实习期间,学生要服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安排,遵守学校及实习单位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如劳动纪律、保密制度),尤其要注意安全。要主动与实习单位和个人搞好关系,要虚心向实际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5、按时上下班,参加单位考勤,服从指导师傅的指导,遵守单位的安全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有事须向指导师傅和带队教师请假,获准后方可离开。请假三天以上须由系领导批准。

6、虚心向指导师傅学习,勤练多问。认真记好日记。注意公德,树立良好形象,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实习后要求

1、请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写一份鉴定(另附)。

2、每一位学生书写一份3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

三、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了解企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审计的现状

1、企业概况、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财务部门职能及企业经济核算体制;企业资金的运作情况;审计工作的流程。

2、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企业的内部审计状况。

3、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循环——筹资、投资、运营资金、成本及利润分配管理,及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方面的应用,重点了解企业在资金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特色。审计的监督情况。

4、了解企业财务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目前与国家财政、税收、投资制度改革的关系。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情况。

5、了解审计业务承接与计划制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制定。

(2)审计计划的编制。

(3)审计实施阶段实习。

(二)熟悉会计、审计的基本方法

1、深入单位,请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围绕实习内容介绍情况,了解实习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审计的组织程序及会计工作组织情况,如会计机构设置、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内容,查阅财会资料。

2、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在会计、审计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3、会计账户设置。了解实习单位开设的总账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账户、账户的开设原则及各账户核算的主要内容。

4、复式记账法。了解实习单位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使用情况和在该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及各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5、填制与审核凭证。了解实习单位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与审核方法和传递顺序等。

6、登记账簿。了解账簿的基本要素、账簿的形式、账页的格式、账簿的启用方法、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更正错账的方法、平行登记的要点和对账、结账及更换新账的方法。

7、成本计算方法。了解实习单位产品成本包括的内容及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

8、财产清查。了解实习单位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及各种实物的清查方法,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9、编制会计报表。学习编制企业对外及对内报表。

10、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步骤,参与实施审计程序,运用审计方法,搜集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包括:

(1)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评: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编写管理建议书;

(2)实质性测试:

①抽样技术在实质性测试中的运用

②货币资金审计: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③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应付账款审计、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④生产循环审计:存货成本审计、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应付工资审计、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⑤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应收账款审计、坏账准备审计、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⑥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长短期借款审计、债券融资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长短期投资审计、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11、了解审计报告的编写,审计意见的出具、审计质量的控制。

四、时间安排

1、实习时间:20XX年7月16日开始实习。20XX年8月16日结束。实习时间共四周。

2、20XX年9月3日开学,开学后第二周上交毕业实习报告及鉴定。

五、实习成绩评定

(一)毕业实习成绩依据以下四方面内容来决定。

1、实习报告的成绩。

2、实习单位鉴定。

3、实习抽查情况。

4、实习日记。

(二)学生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

学生专业实习成绩由实习指导老师评定。

(三)实习报告要求

1、实习报告要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是衡量实习效果和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一旦发现抄袭他人的实习报告,按不及格论处。

2、实习报告内容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实习单位概述和生产工艺流程。

(2)实习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状况。

(3)具体实习内容及完成工作的情况。

(4)实习体会或收获。

3、实习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实习报告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行文流畅,符合逻辑,文字简练。

4、实习报告格式要求:排版打印。

一级标题:宋体,小二号字,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审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审计学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以理论灌输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学习起来毫无乐趣所言,课堂学习氛围呆板,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状态,审计学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针对审计学教学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一、审计学及其特点

1.审计学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家、企业、个人更加依赖审计报告提供的财务数据。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与完善,针对于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增加了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

2.审计学的特点

审计工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做到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的干涉。审计监督还具有权威性的特点,审计工作的程序是具有法律保障的,其结果也具有法律效力。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兼具其他经济管理工作,通常是专职审计人员。

二、目前审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审计教材理论与案例比例失衡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比背过理论知识能力要重要的多。遗憾的是,审计教材当中的案例少得可怜,只有在审计实务部分有几个案例分析,绝大多数审计理论部分都没有案例支撑,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会觉得学起来非常枯燥、非常难以理解。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材中,实际案例的缺乏,使学生们很难在案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国家审计署2009年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份交易金额5000万元的虚假设备采购合同。由此顺藤摸瓜揭开了山西女商人丁书苗(现名丁羽心)向中标施工单位索要中介费并向进行利益输送的惊天秘密。类似审计案件属于国家大案,曝光率很高、审计过程叙述的很清晰,拿到课堂上,会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审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办学宗旨。但是,现在审计教学的形式基本上是面授,考试也仅仅要求把握课本知识,没有做到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实训平台。如果可以让学生为审计主体身份参与到审计过程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们自觉学习的热情和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3.传统考核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现阶段的审计学考核模式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但这种考查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审计教学的要求。审计学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考核学生的应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查,应适当介入实训考核,以督促学生们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4.审计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这些教师大都从未参与过审计项目,毫无实践经验可言,造成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

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

1.建立审计学案例教学资源库

在审计教材中讲述中穿相应的审计案例,这些审计案例可以侧重阐释审计理论知识的要点;也可以是某个企业的综合案例。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如:浏览相关网站、深入企业搜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等)对审计案例进行搜集汇总,建立审计学教学案例资源库。

2.建立模拟实训平台

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与本章节相关的案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案例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们担任主角,担当起主审员、审计员等角色。通过老师提供的被审计公司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使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结合学生们自己已经掌握的财务知识和审计知识,分析案例的问题所在。

审计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家企业几个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通过横向观察各年数据,发现各期报表有无明显异动,如果发现异动就找到切入点进行深入审计。也可以给学生们几本会计凭证,其内容都是企业日常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业务,会计凭证后面附有原始单据,有发票、有收据还有工资表等等,大都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经常遇到的票据。在这些单据中,掺杂上几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或业务流程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陷阱”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和专业敏感度。学生们可以分组展开模拟实训,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专业的判断能力。

3.摒弃传统的一张试卷考核模式

由于我们在新的审计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所以在期末,我们可以采用采用试卷+实训的新型考核模式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既要考查学生们的理论理解能力还要结合学生们在实训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综合考核。促使学生们努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实训热情。

4.提高审计教师执业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执业水平才能更好的为审计教学工作服务。现阶段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应主动与审计组织联系,尽量创造教师进入审计组织进行实践的兼职机会。鼓励审计教师参加CPA考试,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们在学习中必须改变“会背就能拿高分”的传统学习方法,审计教师必须学会将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彻底解决学生们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弱点,创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审计学专业的新思路,使审计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4篇

【摘要】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目前仍存在审计教材不适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师综合素质不足等诸多制约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提出改革和创新审计学教学方法的措施,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学生审计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XJ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十三五”是我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性改革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为改革和创新高校审计学理论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当前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审计人才。

二、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一)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共收到157份有效问卷,从性别构成来看,女性111人,占比70.70%,男性46人,占比29.30%。从职业构成来看,高校教师共计26人,占有效样本比值为16.56%;在校学生69名,占比43.95%;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单位任职的在职人员共计62人,占比39.49%。以上三类人群各自对“教”与“学”理解的角度不同,综合三者的观点能准确地评价高校审计学教学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教学方法改革指明方向。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职业能力

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职业判断质量显著高于经验少的,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分析能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表1可以看出,92.99%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最缺乏的是与“实践经验”相关的能力;70.06%和66.88%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缺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仅有17.83%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缺乏“专业知识”,其中高校教师中所占比例最低,为11.54%;高校教师和在职人员对“学习能力”的关注度分别为26.92%、20.97%,高于在校学生的13.04%。

2.教材选用

调查结果显示,53.63%的在校学生、34.64%的高校教师及45.16%的在职人员认为高校应该选用CPA考试教材;13.04%的在校学生、24.19%的高校教师及30.77%的在职人员推荐使用国内优秀自编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主要是在校学生推崇使用,而仅有10.83%推荐使用国外优秀英文教材。

3.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80.89%的被调查对象期望在审计学学习过程中“将审计案例与理论学习相联系,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80.25%认为学习审计学应“结合审计实训,掌握审计基础知识及实务方法”,23.57%认为采用“在线学习审计理论知识,课堂上讨论交流”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

4.考核方式

如表2所示,91.7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审计学应通过“模拟实训”考核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期末考试的试卷较少涉及案例分析题,学生只需通过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亦能通过期末考试,而57.96%的被调查对象坚持“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审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不可少的。分别有57.32%、52.23%和36.31%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增设“课堂小测”“课后作业”及“上课考勤”模块,构建日常学习的考核体系。

5.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如表3所示,92.75%在校学生、88.46%高校教师及93.55%在职人员,共145人关注的是教师是否“具有审计从业经验,实际业务能力强”;82.61%在校学生、84.62%高校教师及74.19%在职人员,即79.62%认为教师应当具备“扎实审计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新动态”,能向学生讲授最新的审计方法,尤其是有79.71%的在校学生希望教师“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吸引力强”。

三、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唯考试成绩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教学停留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上,并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养成。高校审计学教学须摒弃传统以考试内容为纲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和落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才能真正解决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审计学理论教学方法创新不可能割离现有的成果而另起炉灶,改革的关键在于规避传统教学的劣势,做到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成就,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强化审计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1.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审计学具有独特的学科属性,简单地把相关学科的微课程教学法、“五化”教学法、立体化教学法等移植到审计学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固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重实践、轻理论”也是不可取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应加大计算机软件操作、审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拔尖人才的需求。教应根据所在高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以优化传统“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此外,社会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对社会需求变化保持密切的关注,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先进思想。

2.把握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材

审计学是一个舶来品,国内的教材最初多是根据国外的教材翻译而来的,用词晦涩,未能充分体现国外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和审计思维。而英文原版教材虽好,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且国内的教材更加符合国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因此,高校应当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国外优秀的教材。

现有审计教材与修订、颁布及实施审计准则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前沿信息。

3.重视过程评价,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高校应构建过程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并重的考核体系来对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强调过程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考核方式“重期末、轻日常”的缺憾。教师除了做好上课考勤,还可以采用课堂小测、课后作业、模拟实训等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高校应设计以理论知识和能力考核为核心,以综合素质评价为辅,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并重的审计考评体系,才能真正达到考查教师是否合理选择了教学方法和学生是否有效学习的目的。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充实师资队伍

审计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有很高的要求。高校可构建校企合作和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拓宽审计学教师的选拔途径;完善相关人事聘任制度,严把教师资质关以优化教师队伍;同时,应逐步完善教师定期、不定期到企业实践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倩华.《审计学》本科教学改革: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6(23):1-2.

[2]李秀珠.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238-239.

审计实习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在其位谋其政”,岗敬业的审计人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那就是要先把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们既然选择了审计这个职业,就必须热爱它,并为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争取荣誉。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是爱岗敬业的模范,勇于创新的模范,扎实工作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依法行政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服务宏观的模范。要把审计岗位既作为干事创业的平台,又作为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才能使事业与人生完美结合。进了审计门,就是审计人,投身到审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其乐融融,其苦也甜;献身于自己追求和热爱的审计事业,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岗位上,拼搏奋进,无怨无悔。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勤学善思的审计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审计工作者,切实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岗位需要技能,干事需要本领,创新需要学习。我们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当带头加强学习,做学习的榜样、工作的标兵、创新的楷模,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审计工作需要。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探求新知识,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面对当前审计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当前,计算机审计、效益审计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业务水平。成绩的取得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需要我们大胆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总结。如果每参加完一个审计项目,就及时地去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对自己今后工作和学习有价值的“养分”,及时地概括归纳,举一反三,就必定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了一种融会和提升。

三、“重礼”、“守仁”、“怀义”,做文明的审计人

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理和李金华审计长关于文明审计的指示,深刻理解文明审计的内涵,科学把握开展文明审计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也符合孔子倡导的“重礼”、“守仁”、“怀义”。作为一名合格审计人员,不但在机关里要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外出审计时也要尊重被审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理,一定要保持平等且尊重对方的心态,懂得换位思考,把审计监督寓意于服务大局之中,这样做不但能够得到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加强沟通,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文明审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认为我们要在遵守文明礼仪的基础上,从创建和谐审计机关入手,进而将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维护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将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当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使文明具体化,争做文明的审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