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6篇

时间:2023-03-31 17:26:04

口腔护士论文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护士;急救

口腔专科医院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专科医疗上具有较高水平,但在危急情况的处理和综合救治方面能力相对薄弱[1]。在手术或治疗前,医护人员会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在术后或治疗后的应激状态下,患者常出现喉头水肿、突发心绞痛[2]、出血性休克等急症表现[3]。但非综合医院在急救设备及医护人员急救水平相对不足,患者无法在口腔专科医院得到立即有效的治疗,故口腔医院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病情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4-5]。早期预警评分量表(EWS)是国际上应用快捷方便的评分系统,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险程度的识别水平[6-8],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关于口腔专科医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作为观察及呼叫医生的依据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早期预警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以期制定出提高其早期预警能力的对应措施,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急救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从事口腔颌面外科或口腔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且自愿参加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文化程度、从事本工作年限、护士层级、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相关培训经历、急诊科实习轮转进修经历、抢救经历、呼叫医生依据。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分为三部分:①危急预判能力:5个条目;②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共计6个条目;③访谈:2个条目,不计分,仅作为了解口腔专科护士评估危急病情现状的参考。单选题采用5、3、1评分法计分,根据评分将早期预警能力分为三个水平:低水平(11~25分),中水平(26~40分),高水平(41~55分),总分越高,早期预警能力越强。笔者对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结果进行分析,得出Cronbach'α系数为0.737,信效度可靠。

1.2.2资料收集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护士休息时间,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解释问卷相关内容,取得其知情同意,当场发放,现场回收,进行再次核对,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专科护士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50份,在文化程度中本科文化占86%,88%的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学习过急救理论知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详见表1。

2.2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标准化得分为59.89%,总体水平较低。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得分为12.38±7.93,仅占41.27%,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口腔专科护士的基本资料在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上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层级较高的口腔专科护士的危急预判能力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级为N3的护士在危急预判能力得分上高于其他层级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培训经历是影响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为(32.94±7.7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66%护士仅了解过或不知道早期预警评分,无人掌握早期预警评分的使用。访谈环节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进行病情评估时主要以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数值为参考依据,部分护士会参考血糖、血钾等危急值、心电图波形[9]等,但在预警范围方面说法不一,普遍认为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即为预警指标。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与急救应变能力较低,与其对口腔医院住院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风险意识不足有关。口腔专科医院对专科护理与急诊急救培训较为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客观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能力尚有不足。统一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工具尚待制定。

3.2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3.2.1急救相关培训经历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口腔专科医院在护士新入职时统一组织进行急诊急救课程的学习及急诊急救操作培训,很多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具有良好的急救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准确应用,建议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更为系统的急诊急救知识与操作培训[10],重点讲解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前期表现以及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各指标的意义,使护士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上的指标与临床上出现的体征及参考值进行对应,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应用于临床,准确预判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降低死亡率[11]。凭借早期预警评分分值呼叫医生查看患者,与医生在判断患者危急状况方面达成统一意见,便于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将患者的损失降到最小。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腔护士;职业要求;职业规划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21-0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疾病,口腔护士在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口腔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在国外被视为专业的,都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教育,有很高的道德素质要求,有非常强的自律规范。口腔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中口腔护理人员更有别于综合医院的护士。口腔护士不仅有临床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口腔专业的护理技术,口腔诊疗的感染控制方法等多方面的护理技能[1]。

1 中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

1.1 口腔护士的教学:我国口腔专科护理学校为数不多,大多数的口腔专业护士都是从学校毕业以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培训学习的,我国普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以基础教育为主,没有完全针对口腔专科护理的教育,在临床实习中几乎都是在内外科的学习,没有在口腔门诊的学习,以致于大多数护士毕业以后对口腔护理以及门诊的配合医生操作都是比较空白的,操作不规范,以致于医生对护士的工作能力产生误解。口腔专科的护理教育成为口腔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口腔专科护理技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才能成为一名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的护士。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培养不同层次的的口腔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各级口腔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需求,是现在学校培养的目标和发展方向[3]。

1.2 口腔护士的特点:口腔护士的特点是配合医生操作,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学近年来发展较快,从过去的的椅旁护理,传递材料,准备器械,发展到今天的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运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的提高,新世纪的医院和门诊无论在经营和服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护理水平和护士素质直接影响医疗科学的发展[2]。

2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护士要求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增进与患者之间的交往,形象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在行为和精神面貌上的表现,它主要包括有外表和态度。口腔护士工作时要微笑向询问者做满意的回答,交流时护士不要戴口罩,与病人交谈要亲切,亲切向病人了解病情,给予健康指导,然后指导患者就诊,口腔门诊护士要做到工作服大小合适,平扶无褶皱无破损,要干净,内部衣领,袖口,裙边不得外露;长袍配裙子用于非四手操作的护理工作;长袍配长库用于四手操作,鞋保持鞋面干净,穿鞋不露脚趾,不踩鞋跟[8]。袜子以白色,肉色,淡灰色为宜,不能于工作服外,不能裸脚上班。帽子根据工作性质选用合适款式,尽量包住头发,碎发不能外露,头发不能披肩、 戴口罩鼻子不能外露,接触喷射物时戴防护面罩。指甲不能涂有色指甲油,不能留长指甲。不带戒指,不能戴垂吊耳环。治疗前礼仪是接诊,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及主治医生,协助病人妥善放置私人物品。注意病人的整洁包括系好围巾,请病人漱口,递纸巾;作好防感染和防交叉感染措施,治疗过程中要集中精神,主动配合医生,不谈论与治疗无关的事情,不使用通信设备,注意病人整洁,保护隐私。治疗完成后请病人漱口,双手及时递纸巾,弃去围巾,整理面容,术后保健指导等。口腔门诊护士代表了一个门诊和团队的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应做到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文雅、动作轻柔、态度和谐、沉着冷静、语言柔和精练、端庄稳重的职业形象和素质,口腔门诊护士形象和素质在护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特性反映了门诊护士素质与整体素质和整个团队的医德医风。 口腔专科护士要熟悉了解口腔专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治疗步骤;掌握牙科材料的使用方法及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局部用药的制作保存,使用方法;掌握口腔专科的护理技术;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方法,口腔专科设备与器械的清洁消毒与养护方法。口腔护理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口腔专业知识和口腔护理知识的学习才能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技能[7]。

3 职业生涯规划进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和组织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价、反馈和修正的一系列过程。口腔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设计口腔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计划,是组织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个人的专业发展予以指导和鼓励,并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达到既满足组织对成员不断提升口腔护理质量的要求,又满足口腔护理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愿望,进而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实现组织与护理人员的共同成长、共同受益[10],作为一名护士,在面对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时,是把它视为谋生的职业,还是终生发展的事业,这对护士在其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在工作中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实现自我价值。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应的护士个人发展也离不开医院环境,二者目标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共存性为实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构建了基础平台。因此,口腔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计划自己在护理专业生涯中根据专业发展和个别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专业技术,制定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达到目标所要的条件,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12]。

3.1 自我剖析:即自身条件分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行性和个人化的特征。只有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分析自己的自身价值特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个人情况,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便了解自己的优势,通过这几个层次的自我剖析之后,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努力,才能在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13]。

3.2 进行职业分析:我们需要明白口腔护理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现代口腔护理专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口腔护理活动从医院扩大至社区,服务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护理与医疗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口腔护理的任务转变为护理整体人群的口腔健康。对现代的我们而言,要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建立、调整职业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现代口腔门诊要求专业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富有爱心、同情心,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口腔护士通过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从而对护理这一职业的内容、特性、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分析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14]。

3.3 确立职业目标与策略: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身的条件,并对口腔护理这一职业有所了解以后,就需进一步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要明确职业目标可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为最终追寻的结果,中期目标是整个生涯发展的中途,短期目标是近期内完成的专业发展目标。目标明确了,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好高骛远。而后制定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在工作早期阶段,要注意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克服依赖心理,要主动地开展工作,正确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到了中期要注重精通自己的专业,多参与临床的学习,多动手参与,多与医生沟通要尽快把专业的东西学好。

3.4 加强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由于口腔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社会人群对口腔护理价值认识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需要有计划地认识专业,喜欢这个专业,坚定口腔护理专业信念。使口腔护理职业朝着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是成功的基础,口腔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应用科学、人文艺术、生活艺术于一体的多学科性的综合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医学进步、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和护理教育逐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在工作中不断拓展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跟上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15]。

总之,随着人们对口腔行业的了解,对口腔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口腔行业不仅是医疗行业,还是服务行业,保健行业,这就要求口腔从业人员医疗专业化,服务商业化,保健社会化,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中国口腔行业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这样就带动了口腔护理行业的转变和改革,为口腔专科护士从业人员创造了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姜宏敏,吴艾芹,萱琳,郭泾,徐欣.口腔专业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8卷第11期

[2] 洪瑞娥.口腔专业护士的培养探讨与实践[A].中华护理学. 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既专题会议论文汇编[C],2009

[3] 朱献华.美国牙科护理与国内之比较[A].中华护理学. 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既专题会议论文汇编[C].2009

[4] 宋健,慕爱华.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C].中国保健,2007-15-26

[5] 寿知力,张玉兰.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及提高护士整体水平[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既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

[6] 韩玉珍.护士语言修养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09,11(20):116-117

[7] 史书琴,新形势下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 全科护理,2009,7(16):55

[8] 高秀杰.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与修养[J].林医学,2009,6(8):58-59

[9] 陈宏丽. 从四手操作的临床现状谈口腔护士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04):305-306

[10] 殷磊,李小萍. 专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J].中华护理杂志,2005,39(10):778-779

[11] 杜晓霞,田梓蓉,韩杰士.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华护理杂志,2008,43(2):183-185

[12] 毛世芳,李继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4年04期

[13] 周海鹏,郭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J].护理研究,2005年25期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旨在北大医院口腔医学远程培训网络进行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资源共享的探索,在远程网络培训平台上构建口腔专业护理远程教育模块,从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口腔专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开展具体口腔专科护理实践项目培训。

1.2方法

1.2.1口腔专科护理远程继续教育模块的构建

北大医院口腔医学远程培训网络教育《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项目搜集相关国内外文献,利用远程护理继续教育、区域协同信息共享等相关概念和理论,从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口腔专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远程继续教育,开展具体口腔专科护理实践项目培训,明确口腔专科护理远程教育模块的结构框架,课程具体分为一期口腔专业护士基础课程,二期口腔专业护士提升课程。

1.2.2课件分享

北大医院口腔医学远程培训网络教育《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项目以列表形式呈现每次课程的主题。学习者按照课程安排选择依次学习,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反复学习,系统提供在线学习的便利模式。内容涵盖了口腔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人际沟通等多个领域。我院已有54人次护士接收Ⅰ期、Ⅱ期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取结业证书。参加培训护士均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得到了多数使用者的认可。

1.2.3教育考核反馈

北大医院口腔医学远程培训网络教育《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项目学习完成后,护士在网页进行理论视频考试,在北大医院口腔医学护士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实习,临床实习考核合格,给与合格证书。

1.2.4效果

考核评价:北大医院口腔医学远程培训网络教育《口腔专业护士培训》Ⅰ期54名护士理论及实习考核合格率100%,Ⅱ期理论及实习考核合格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数据计量以x±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P<0.05数据统计学有差异,两组数据之间有差异。

2结果

2.1Ⅰ期《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项目学习前后口腔专科理论操作成绩比较

2.2Ⅱ期与Ⅰ期《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项目学习前后口腔专科理论操作成绩比较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清洁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67-01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al QingJieLv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ntervention. Method:Through began in March 2013 set of circle activity, investigate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380 clean after oral care, and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rrective actions, contrast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ral cavity in patients with oral care after inspection. Statistical QingJieLv after oral care in critical patients. Result:38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fter oral care QingJieLv, which activity (observation group) in patients with oral QingJieLv after a (control group) in the past activi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Our department through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mprov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through the team strength Combin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together Continuous perfect activity engaged in all kinds of thing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mprove the oral care QingJieLv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Key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Oral care QingJieLv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其特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1]。口腔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危重病人中口腔护理更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重症患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同时常并发感染需长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容易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导致细菌生长,更有重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其口腔卫生状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2]。 我院ICU 在2013年3月开始组圈,组圈后经过集体开会讨论将目标设定为提高危重病人口腔护理后清洁率,目标设定后再进行计划设定以及现在调查,经过现场观察调查发现,危重病人口腔护理清洁率达68%。活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于2013年8月进行再次现场调查并进行分析及总结。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得危重病人口腔护理清洁率大幅度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4月在本科住院病人为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68例,年龄8-100岁,平均年龄59.6岁,选择2013年7月-8月在本科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其中男67例,女65例,年龄10-90岁,平均年龄61.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品管圈人员组成 品管圈成员采取自愿、自发报名,11名护士均来自ICU病房,集体推荐1名圈长,其中护士长为辅导员,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7名,护理部主任参与督导工作,每1-2周活动1次。

1.3,调查方法 由圈长及责任护士每天负责数据收集,改善前收集时间为2013年4月,改善后收集时间为2013年8月,收集内容为;每次口腔护理后观察病人口腔清洁度,评价标准为A:口腔无臭味,牙面光洁,无软垢和食物残渣,口腔黏膜洁净,无附着物及损失,舌体红润,无舌苔为效果好;B:口腔无臭味,牙面欠光洁,残留少量软垢和食 物残渣,口腔黏膜附少许粘液,舌体发白,舌苔薄为效果一般;C:口腔臭,口腔有粘液,牙面不光洁,有软垢和食物残渣,有附着物及损失,舌体白,舌苔厚为效果差。

3讨论

3.1 危重病人口腔清洁率低原因分析

此次品管圈活动对ICU危重病人进行分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口腔护理后清洁率低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通过因果分析图分析,最后确定口腔护理后清洁率低主要因素为护士操作不规范,评估执行率低,而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所有圈员根据实施活动前所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开会运用脑力激荡法进行逐项讨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由59例患者因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口腔不清洁改善至实施后9例,因此效果比较显著,圈员在讨论时认为加强操作培训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护理措施简单化后标准化,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3.2品管圈活动措施

3.2.1加强护士的培训 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是一个新的理念,因此在进行组圈前,护理部组织及科室均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使护士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流程与知识手法。组圈后仍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并且针对主题的内容进行知识查阅,以了解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在进行品管圈活动时要认真评估病人的病情,根据病人病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针对活动主题进行了强化操作培训,使得每一位护士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不管是理论考试还是操作考试成绩均在95分以上。

3.2.2 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圈员是自愿自发组成的,辅导员为科护长,在此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圈员们的动态情绪及知识的掌握,积极调动圈员们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圈会是多样化的,使得圈员在快乐中进行活动,以传帮带的方式让每一位护士重视护理的各个环节,认真规范各项工作流程,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让每一位护士在各环节中提高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

4 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是我科第一次进行,虽然活动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困惑,如品管圈概念不熟悉,手法不熟悉,制定计划不够详细,鱼骨图分析不到重点等,但经过反复的学习与摸索,使得活动能顺利完成,圈员们也通过圈活动掌握了品管圈活动的七大手法,也在工作中提高了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了护士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增长了电脑方面知识,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且通过活动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是要进行积极的推动的,日常工作中总是有很多制度规章,工作繁忙,学习没有目标,没有主人公感,在工作中常常以完成工作不犯错为主,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品管圈活动,病人的口腔清洁率有很大的提高,不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充分让护士们当家作主,使得护士们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让护士们有目标的去学习,学习效果更好,并实际运用到患者身上,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兴海.基层医院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师专业,2011,13(290):104

[2] 孙茜,汤志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口腔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590-592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我院是以精神科为主,兼内、外、妇、口腔科门诊等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口腔科护士,不仅担负着跟其他口腔科护士一样的护理工作,作为一个特殊医院,也担负着精神科中牙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精神病医院中口腔科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比其他口腔科护士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口腔科护士必需掌握口腔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面对经常前来就诊的精神科患者。而刚出校门进入精神病院的新护士只学了一般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护理操作,对精神科的护理常规和安全护理可以说一无所知。况且,口腔科在我院属于院感重点科室,有更高的院感管理要求。所以,带教新护士是一项重要任务,比其他科的新护士的带教有更高的要求。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带教,总结了新护士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摸索出一套带教方法,现介绍如下。

1新护士普遍存在的问题

1.1专业不对口

由于设有口腔科护理专业的学校比较少,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专业,刚出校门的新护士大多不是口腔科护理专业,对口腔科繁多的器械及耗材、药品的调配识别困难。况且,口腔科作为院感重点科室,口腔科护士需要比其他科护士有更高的院感方面知识要求。

1.2精神科专业知识缺乏

由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的教材涉及精神科方面的篇幅相对较少,并且在临床实习中接触的时间很短,所以对精神科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1.3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由于对精神科相关知识的缺乏,对前来就诊的精神科患者缺乏必要的防范与护理知识。再次对口腔科的设备、患者及水电的安全意识缺乏。

2对策

2.1首先熟悉科室环境及一般情况

新护士上班第一天,带其了解科室情况,各种物品放置,常用抢救器械、贵重物品的定点放置。

2.2加强口腔科护理专业知识培训

帮助新护士认知各种器械及用途、使用方法,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放置的流程,训练新护士医护四手操作方法,医生在治疗后护士的终末处置流程,强调标准性预防在口腔科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护士认识口腔科的各种药物及调拌方法。请口腔科医生讲解有关口腔专业的基础知识,各种口腔疾患的治疗方法,让护士更好为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2.3 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每天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采取天天提问的方法,强化学习,如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手卫生制度、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等。

2.4 做好专业知识的培训

上班前进行一系列的岗前训练,具体内容包括精神科制度的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三基的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培养新护士使其掌握各种患者的护理技能,如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等。培养新护士灵活多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并教育新护士注意在与患者接触中掌握好尺度,与患者建立一种治疗性合作关系。

2.5保证有效沟通

语言是人与人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护士在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中应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将对患者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及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要求对待患者态度要谦和,多鼓励患者,多用商量的口吻与患者交流。

2.5做好安全管理

加强巡视,随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视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者动态,谨防意外。贵重品要严加管理,做到随手关门,交接班是要清点实物,一旦缺少及时追查,遇有精神科患者前来就诊,护士应在旁护理,观察患者的表现,防意外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其他患者的护理,特别是老年、儿童、做长时间治疗及拔牙后的患者,防止患者跌倒、摔伤及各种意外等,每天下班前要切断所有电源,关水闸等,不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口腔科的护理工作非常琐碎,在多年的新护士带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强化慎独精神,严格各项制度,使新护士在工作中逐步成熟起来,较快适应口腔科的护理工作。

口腔护士论文范文第6篇

口腔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要求口腔专业护士既要掌握护理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又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具有专科特色突出、操作能力要求高、协调配合与团队合作意识显著等特点。随着我国“四手操作”的大力推广和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专业护士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相比于新西兰、日本、美国、英国等国,我国口腔专科护理起步晚、发展慢,滞后于口腔医学和口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需求[2],是当代口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前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我国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传递器械、准备材料、椅旁护理发展到了今天的四手操作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医生的协同操作。而目前国内的口腔护士仍承担着国外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类似的职责,既是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左膀右臂,又负责器械耗材、患者信息和科室交叉感染的管理,与此同时还是医生与患者的协调者、患者的健康宣教员等[3]。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与口腔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息息相关。因此,培养符合国内现代口腔医疗要求的口腔护士,建立规范的团队服务模式,是现今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2教学模式

从本世纪初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数家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不同学历层次的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教育,经过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口腔护理教育者向“一体化”教育方向做出的相应尝试已初见成效。

2.1理论课教学理实一体化

口腔科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并重,口腔护理专业同样也对从业人员的口腔专业理论与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以往理论课和实训课分离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而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实践操作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之中,安排好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以及相互衔接和过渡,使理论内容服务于技能操作,技能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进行教学指导,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4]。这种创新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师生双方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学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2.2实训课教学医护一体化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口腔医学生[5-7]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8]从医疗或护理角度分别开展四手操作临床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该校2010级和2011级在校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创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医护联合的一体化教学,结果显示: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考评分数和学生评价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9]。该方法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的应变能力、积极性与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是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的有效尝试,对口腔科学临床领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3见习、实习校企一体化

有研究[10]显示:口腔门诊护士的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之间存在差异,护士对自身的评价过高,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达到医生的要求。因此,与普通护理专业相比,口腔护理教育更加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模块式教学,鼓励采取驻点班或课间见习、实习的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既巩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岗位实践不断线,实现口腔护理学生“学习-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院校联合办学,为口腔护理人员的学习和继续学习搭建平台,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口腔护理专业发展的制约

国外的口腔专科护士其资历要求、执业资格、执业范围等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约束与界定。近年来,北、上、广等各大城市已经进行重症监护、老年病、感染控制等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而口腔专业护士行业标准、学历认证、执业资格认证与相关政策法规依旧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11-14]。实行护士认证准入制度是护理管理和专科护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方向,也是规范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基础[13]。口腔专科护理作为一个专科特色鲜明的学科,护士执行的各项操作均具有口腔专业特点,因此,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认证、准入体系符合国家对护士规范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口腔专业护理发展的趋势,需要日后我们共同努力去尝试和推进。

4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4.1一体化教学师资的培养

师资是教育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专业,我国口腔护理行业教育的师资十分紧缺。学校的专业教师多为护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存在缺口;而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因此,培养、发展一支优秀的口腔护理教师队伍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有部分院校克服困难,一方面聘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商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经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训、试讲,走上讲台授课,形成学校参与医院实习,医院指导评价学校教学,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基地的局面。医院承担着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与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新技术运用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注意学习医院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着促进作用[15]。在此种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师资队伍,正在成为口腔护理教学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4.2校企合作的深化

在校企一体化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绘出“校中企、企中校”的图景,形成院校共同繁荣、师生共同受益的局面,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在前行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口腔护理专业,由于存在医护一体化要求高、招生人数较少、管理方便等特点,使得其借鉴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经验十分必要与便利。因此,早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必经之路。随着口腔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医护素质的共同提高,因此,发展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发展的重任,口腔护理的职业教育可向理实一体化、医护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这三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为未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综合看来,我国的口腔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建立一套从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到实训安排、见习实习等方面完善的口腔专业护士培养体系,是未来急需研究的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佛荣.口腔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

[2]林琳,徐桂华.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47-49.

[3]胡冬梅,谭荣,胡坤娥.综合医院口腔门诊护士角色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114-1116.

[4]吕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护理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学园,2013(5):115.

[5]生宏,郑铁丽,张大风,等.口腔医学专业四手操作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护理教育,2010,9(4):20-22.

[8]徐庆鸿,陈娥,刘敏川.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的临床教学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19-3320.

[9]戴艳梅,梁晓波,赵娜娜.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19-922.

[10]杨萌,刘东玲,凌云,等.口腔护士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4-4055.

[11]曾素琴,刘齐英.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00-101.

[12]刘东玲,王玉玲,卢爱工,等.口腔科护士的分阶段综合培训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8-1110.

[13]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等.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3-184.

[14]翟晓棠.口腔科辅助人员教育的中日比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39-41.

一键复制全文

将文档保存至本地,方便随时查阅